馬兜鈴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或馬兜鈴的乾燥成熟果實。野生或栽培。主產於河北、河南、山東、陝西、山西、江蘇、安徽、黑龍江、吉林等地。原植物生於山谷、溝邊、路旁及山坡灌叢中,喜冷涼濕潤的氣候,耐寒、耐旱,怕澇,忌陽光直射,以濕潤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苦、微辛,性寒。歸肺、大腸經。功能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降血壓。臨床用名有馬兜鈴、蜜炙馬兜鈴。

【本草匯言】

藥性論

平。能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主咳逆連連不可止。

日華子本草

治痔瘻瘡,以藥於瓶中燒熏病處。

開寶本草

味苦,寒,無毒。主肺熱咳嗽,痰結喘促,血痔瘻瘡。

本草衍義

治肺氣喘急。

湯液本草

》云:去肺熱,安肺氣,補肺。

本草》云:主咳嗽痰結。

藥性論》云:平。能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主咳逆連連不可。

日華子》云:治痔瘻瘡,以藥瓶中燒,熏病處。

聖惠方》云:治五種蠱毒。

圖經》云:亦名土青木香。實:主肺病。根:治氣下膈,止刺痛。

本草發揮

潔古云:苦寒,陰中陽也。主肺熱,清肺氣,補肺。

本草綱目

馬兜鈴體輕而虛,熟則懸而四開,有肺之象,故能入肺。氣寒味苦微辛,寒能清肺熱,苦辛能降肺氣。錢乙補肺阿膠散用之,非取其補肺,乃取其清熱降氣也,邪去則肺安也。其中所用阿膠、粳米,則正補肺之藥也。湯劑中用多亦作吐,故崔氏方用以吐蠱。其不能補肺,又可推矣。

本草經疏

馬兜鈴感冬氣而生,故味苦氣寒而無毒,亦應有辛,兼金氣也。入手太陰經。苦善下泄,辛則善散,寒能除熱,而使氣下降。咳嗽者,氣升之病也,氣降熱除,嗽自平矣。痰結喘促,亦肺熱病也,宜并主之。血痔瘻瘡,無非血熱,況痔病屬大腸,大腸與肺為表裡,清臟熱則腑熱亦清矣,故亦主之。甄權用以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咳逆連連不止。潔古用以清肺氣,補肺,去肺中濕熱者,皆除熱降氣散結之力也。

簡誤:肺虛寒作咳嗽,或寒痰作喘者,勿服。

本草蒙筌

味苦,氣寒。陰中之陽。無毒。燒煙熏痔瘻瘡,煎湯劫痰結喘促。去肺熱止咳,清肺氣補虛。根名青木香,亦為散氣藥。

本草乘雅

形似馬兜之鈴,高懸四裂,肺金之象也。氣味苦寒,對待肺熱葉焦,為咳中喘為痰結或移熱於府;為痔為漏為腸癰,或發於廣顙,為瘻為瘡為瘰癧;或北游溢,為癃,為淋,為水腫;或橫乘火位,為噦為呃為心痛,莫不以熱為本,以肺為標,宜虛其實,毋虛其虛。

藥性解

馬兜鈴,味苦,性寒,無毒,入肺經。主清肺,除咳嗽痰喘,治血痔瘻瘡。根名青木香,下氣甚速。

按:馬兜鈴專主手太陰經矣,何以治痔瘻之症也?良以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肺遺熱於大腸,故有此症。今清其表而裡病自愈矣。

景岳全書

味微苦微辛,性寒氣薄,陰中微陽。入手太陰肺經。清肺火,清肺氣,除熱痰咳嗽,喘急不得臥。多用則作吐。凡蠱毒蛇毒於飲食中得之,咽中如有物,嚥不下,吐不出者,以此一兩煎湯服之,即毒從吐出。若治痔瘻腫痛,用馬兜鈴於瓶中燒煙薰病處良。

本草備要

瀉肺下氣。

體輕而虛,熟則四開象肺,故入肺。寒能清肺熱,苦辛能降肺氣。時珍曰:錢乙補肺阿膠散用之,非取其補肺,取其清熱降氣,則肺自安也。其中阿膠、糯米乃補肺之正藥。昂按:清熱降氣,瀉之即所以補之。若專一於補,適以助火而益嗽也。治痰嗽喘促,血痔瘻瘡,大腸經熱,瘻,漏也,音閭,亦音漏。痔屬大腸,大腸與肺為表裡,肺移熱於大腸,故腸風痔瘻,清臟熱則腑熱亦清矣。《千金》單服治水腫,以能瀉肺行水也。亦可吐蠱。湯劑中用之,多作吐。

本經逢原

諸藥之性輕浮者,皆能入肺散氣,燈心、馬勃之屬皆然。諸家言其性寒,專於劫痰定喘,不知其苦中帶辛,寒中帶散,是以肺熱痰喘,聲音不清者宜之。錢氏補肺阿膠散用之,取其清熱降氣,邪去則肺安矣。性善涌泄,故《纂要》治蛇蠱毒,一味濃煎,服之探吐,其毒即解。嬰兒麻疹內陷,喘滿聲喑者,宜加用之。若肺冷金寒,喘嗽失音者禁用。

本草求真

﹝批﹞入肺清熱,降氣散寒。

馬兜鈴專入肺。辛苦性寒,體輕而虛,熟則四開象肺。因苦則能入肺降氣,因寒則能瀉熱除痰,因辛則於寒中滯散。故肺熱痰喘,聲音不清者,服此最宜。且其體輕則性上涌,故《纂要》治蛇蠱毒,一味濃煎,服之探吐,其毒即解。湯劑用之多作吐。至有云服馬兜鈴能補肺陰者,取其熱清氣降,而肺自安之意。錢氏用此,同阿膠、糯米補肺,其功原在糯米、阿膠耳,豈馬兜鈴之謂哉。又云可治腸風痔瘻,以肺與大腸為表裡,腸胃之熱,本於肺臟所移,肺清而腸之熱與之俱清耳。《日華本草》治痔瘻腫痛,以馬兜鈴於瓶中燒煙熏病處良。若肺寒喘嗽失音者切忌。

得配本草

苦、辛,寒。入手太陰經氣分。止嗽降氣。嗽久肺氣熱,以此涼之,氣降而嗽止。

得甘草,治肺氣喘急。

燒煙,熏痔瘻蛪瘡。咽中如梅核,吐不出,嚥不下,心下悶熱,煎服一兩即愈。名梅核痰。

肺挾虛寒者禁用。

本經疏證

肺熱咳嗽,痰結喘促,厥由甚多,堪以馬兜鈴治者,將必有據。如劉潛江所述因於寒濕,久而痰滯,氣道迫隘,亦痰結喘促者,因人不知非所可用矣。即其所引楊氏云,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自焚,遂使燥熱乘肺,咯唾膿血,上氣痰潮,嗽連續不已者,亦豈有必用是之理乎?予以謂其於春夏布蔓發葉,由於木火以達者,必繞樹而升;其於秋冬繫鈴成實,由於金水以成者,必象金而降。則其所治之熱,為緣木而升之熱,其所治之痰,為附金而壅之痰,木者金所侮也。由木之熱,至能傷金,則所謂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畏也,木以無道侵凌所畏,亦必已外強中乾,其氣升,其血亦必動,於是肺受其熱,遂失職於治節,而壅結於痰涎,痰以火而膠粘,血緣痰而乖錯,謂此為肺熱咳嗽,痰結喘促,然乎否乎?若血不乖錯,何以下為血痔?痰不壅結,何以上為瘻瘡?觀其匪能自立,偏出高巔,如鐸如鈴率緣下向,下向者即他日上出之發縱,上出者,即後時下向之根柢,而苗春花夏,結實非晚,偏至霜降已後,葉已盡脫,鈴已四裂,纍纍駢懸,猶傲睨寒風,浸淫霜雪而不附,此其苦寒為何如苦寒,亦可見其雖下向而用不在降泄,不在降泄,則痰結何由解,喘促何由平?殊不知痰之所以結因乎火,火緣木而升者因乎鬱,鬱極斯升之火,譬之荏弱者聲素難高,行素難無,一旦受侮彌深,情極激發,有不自知其聲之高行之遠者,鬱固由此而伸,結亦由此而解矣,故似此象形之物,先理其鬱發之源,次解其浮越之火,而因火壅結之痰,自隨氣而化津液,因痰逼鬱喘促,自隨火而下歸,烏在其藉降泄而痰結得解,喘促得平,肺熱罷咳嗽遂不作耶?

本草分經

苦、辛,寒。清肺熱,降肺氣,兼清大腸經熱,亦能行水。湯劑用之多吐。根,滌腫毒。

【現代藥理研究】

馬兜鈴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馬兜鈴不同成分對血壓的影響不同。所含木蘭鹼能使麻醉貓血壓明顯降低,對舒張壓的作用尤為明顯;而馬兜鈴酸能使麻醉貓血壓升高。

馬兜鈴有抗炎作用。

馬兜鈴有抗腫瘤作用,其有效成分是馬兜鈴酸。

馬兜鈴有鎮痛作用。

馬兜鈴有抗菌作用,對常見皮膚真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馬兜鈴對血管平滑肌、腸管和子宮平滑肌均有收縮作用。

馬兜鈴有抗生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