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藿香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乾燥地上部分。均係栽培。主產於廣東、海南等地。原植物喜生於山坡或路旁。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怕旱,一般土壤均可生長。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功效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臨床用名有藿香、廣藿香。

實用中藥辭典

釋名

《綱目》雲:“豆葉曰藿,其葉似之,而草味芳香,故曰藿香。”

基原

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和藿香的地上部分。

植物

1.廣藿香 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Mentha cablin Blanco] 原產菲律賓等亞洲熱帶國家。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有栽培。

2.藿香 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untze 又名土藿香(《滇南本草》),川藿香、蘇藿香、野藿香(《中藥志》)。分佈於東北、華東、西南及河北、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廣東等地。

採集

廣藿香水田栽培者6~8月、坡地栽培者8~11月採收;藿香於6~7月花序抽出而未開花時採收。選晴天收割地上部分,攤曬數小時,待葉成皺縮狀時,分層重疊堆積,蓋上稻草用木板壓緊,讓其發汗一夜,次日再攤開日曬,然後反復發汗、攤曬至全幹。

化學成分

廣藿香:莖葉含揮發油,主要為廣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西車烯(seychellene),α-及δ-愈創木烯(guaiene),α-及β-廣藿香烯(α-pachoulene),廣藿香酮(pogostone),還含β-愈創木烯(β-guaicne),β-欖香烯(β-elemene),β-丁香烯(β-caryophellene),δ-蓽澄茄烯(δ-caolinene)及廣藿香二醇(patchoulan 1,12-diol)。另含揮發性小分子成分:乙酸甲酯(methylacetate),3-甲基丁酮(3-methyl butanone),3-甲基-3-丁烯酮(3-methyl-3-butenone),黃酮類成分:藿香黃酮醇(pachypodol),商陸黃素(ombuin),芹菜素(apigenin),鼠李素(rhamnetin),芹菜素-7-O-β-葡萄糖苷(apigetrin)及芹菜素-7-O-β-D-(6″-對-香豆醯)-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6″-p-coumaroyl)-glucoside]。

藿香:含揮發油0.28%,主要成分為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占80%以上。並含茴香腦(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檸檬烯(limonene),對-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 cinnamaldehyde),α-和β-蒎烯(pinene),3-辛酮(3-octanone),1-辛烯-3-醇(1-octen-3-ol),芳樟醇(linalool),1-丁香烯(1-caryphyllene),β-欖香烯,β-葎草烯(β-humulene),α-衣蘭烯(α-ylangene),β-金合歡烯(β-farnesene),γ-蓽澄茄烯(γ-cadinene),菖蒲烯(calamenene);還含有順式-β,γ-己烯醛(cis-β,γ-hexenal)。黃酮類化合物有:刺槐素(acacetin),椴樹素(tilianin),蒙花苷(linarin),藿香苷(agastachoside),異藿香苷(isoagastachoside),藿香精(agastachin)。

藥理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廣藿香酮體外對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黑根黴菌、青黴菌等真菌和黴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廣藿香葉鮮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的生長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藿香煎劑、藿香乙醚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能抑制許蘭毛癬菌等多種致病性真菌,其中藿香浸出液抗菌效力比煎劑強。藿香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藿香水煎劑對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濃度時能殺滅鉤端螺旋體。

2.其他作用 藿香有增加胃液分泌,促進消化的作用。

炮製

1.鮮藿香 取新鮮藥材,除去雜質、枯葉、老梗及根,切段。鮮藿香主要用於解暑。

2.藿香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老梗及殘根,下半段略浸,上半段噴潮,潤軟,切短段,低溫乾燥或曬乾,篩去灰屑。《藥品化義》:“曬乾,取葉同梗用。”

3.藿香梗 取廣藿香梗,除去雜質,洗淨撈出,悶潤至透,切斜片,低溫乾燥或曬乾。

4.藿香葉 取廣藿香,揀淨雜質,去梗取葉,篩去灰屑。《湯液本草》:“去枝梗,用葉。”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藥性

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芳香升散。

1.《南方草木狀》:“味辛。”

2.《湯液本草》:“氣微溫,味甘、辛,陽也。無毒。”

3.《品匯精要》:“氣之厚者,陽也。”

4.《本草藥性大全》:“升也。”

5.《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胃三經。”

功效主治

祛暑解表,化濕醒脾,理氣和胃。主治外感暑濕、寒濕、濕溫及濕阻中焦所致寒熱頭昏、胸脘痞悶、食少身困、嘔吐泄瀉,並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口臭,鼻淵,手足癬。

1.《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

2.《珍珠囊》:“補衛氣,益胃氣,進飲食,又治吐逆霍亂。”

3.《用藥心法》:“助脾開胃止嘔。”

4.《湯液本草》:“溫中快氣。肺虛有寒,上焦壅熱,飲酒口臭,煎湯漱口。”

5.《本草述》:“散寒濕、暑濕、鬱熱、濕熱。治外感寒邪,內傷飲食,或飲食傷冷濕滯,山嵐瘴氣,不伏水土,寒熱作瘧等症。”

6.《醫林纂要·藥性》:“補肝和脾,瀉肺邪之清冷,舒胸膈之熱鬱。”

7.《藥性集要便讀》:“安胎。”

8.《藥性切用》:“力能醒脾,祛暑快胃,辟穢,為吐瀉腹痛專藥。梗主和胃化氣,而少溫散之力。”

9.《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止嘔和胃,除濕辟穢。治腸胃型感冒,濕滯脾陽,寒熱頭痛,嘔吐不欲食,胸脘滿悶,痧脹,口臭等證。”

10.《吉林中草藥》:“祛濕解暑,溫胃止嘔,行氣止痛。治傷暑感冒,脾胃不和,胃腹冷痛。”

11.《福建藥物志》:“治手足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鮮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浸洗,或研末調敷。

祛暑解表宜用藿香葉,理氣和中宜用藿香梗。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邪實便秘者禁服。

1.《本草經疏》:“若病因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並禁用。”

2.《藥品化義》:“葉屬陽,為發生之物,其性銳而香散,不宜多服。”

3.《本草正義》:“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鹹非所宜。”

應用配伍

祛暑解表 本品芳香辛散,功能祛暑解表,辟穢化濕,故常用於外感暑濕、寒濕、濕溫諸證。凡暑月外感寒濕,症見寒熱頭痛,胸脘痞悶,腹痛吐瀉者,可與紫蘇、陳皮、厚樸等配伍,以解表散寒,化濕和中,如《局方》藿香正氣散。凡外傷暑濕,發熱頭昏,胸悶食少者,可與佩蘭、滑石等同用,以消暑化濕。凡濕溫初起,濕重於熱,症見發熱身困,胸悶嘔惡者,可與厚樸、半夏、茯苓等相合,以化濕透邪,和胃止嘔,如《感證輯要》藿樸夏苓湯;若濕熱並重,身熱口渴,尿赤苔黃者,可與連翹、黃芩、滑石、茵陳等相佐,以清熱利濕,如《溫熱經緯》甘露消毒丹。

化濕醒脾,理氣和胃 本品辛散溫通,善入脾胃,功能化濕醒脾,理氣和胃,故常用於濕阻中焦及嘔吐諸證。凡濕阻中焦,症見脘腹痞滿,食少納呆,大便溏瀉者,可與蒼朮、厚樸、陳皮、半夏等配伍,以化濕散寒,行氣和中,如《易簡方》不換金散;若為肝鬱乘脾,脾濕不運,症見脅脹脘痛腹瀉者,可與木香、香附、陳皮、澤瀉同用,以行氣解鬱,健脾化濕,如《景嶽全書》排氣飲。對於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不論寒熱虛實皆可應用,尤其適用於脾胃濕濁引起的嘔吐,常與半夏、丁香相配,以化濕和中,降逆止嘔,如《局方》藿香半夏散;若偏濕熱者,可配黃連、厚樸以清熱化濕,如《幼幼集成》藿連湯;若宿食停滯者,可配山楂、麥芽、神曲以消食化積,如《痘疹活幼至寶》藿香和中湯;若脾虛氣滯者,可配人參、橘紅以益氣和中,如《脾胃論》藿香安胃散;至於婦女妊娠,因氣鬱濕阻所致嘔吐者,則可與砂仁、紫蘇、白朮等並用,以順氣和胃安胎。

此外,本品能芳香辟穢,辛散化濁,故又可用於瘧疾、口臭、鼻淵等證,凡外受濕濁,瘧疾寒熱,胸悶痰嘔者,常與草豆蔻、厚樸、半夏配伍,以辟穢化濕截瘧,如《禦藥院方》藿香散。凡飲酒過度,濕熱上壅,口中臭穢者,可與薄荷、石膏相佐,以清熱除穢。凡濕熱內蘊,鼻流濁涕,不聞香臭者,可與豬膽汁、蒼耳同用,以清熱除濕而通鼻竅。

1.《湯液本草》:“入順氣烏藥則補肺,入黃芪四君子湯則補脾。”

2.《醫學入門·本草》:“入發表散藥則快氣,入補脾藥則益氣,入順氣藥則理脾滯。”

3.《得配本草》:“得滑石治暑月吐瀉,加丁香尤效;配豆仁治飲酒口臭。”

4.沈金鼇:“同香附,能升降諸氣。”(引自《藥性集要便讀》)

附方

1.治傷寒頭痛,寒熱,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嘔惡,氣瀉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瘧,遍身虛腫,產前、產後血氣刺痛,小兒疳傷 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各一兩,半夏曲、白朮、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薑汁炙)、苦梗各二兩,藿香三兩,甘草(炙)二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並服。(《局方》藿香正氣散)

2.治夏日感冒,寒熱頭痛,胸膈滿悶,不思飲食 土藿香15g,佩蘭9g,滑石15g,竹葉9g,甘草6g。水煎服。(《甘肅中草藥手冊》)

3.治夏季受暑,頭昏,胸悶,噁心,口中發粘,胃口不開 藿香、佩蘭各9g,砂仁、木香各4.5g,神曲6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4.治暑月吐瀉 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每服一二錢,浙米泔調服。(《禹講師經驗方》)

5.預防傷暑 藿香、佩蘭各等分。煎水飲用。(《吉林中草藥》)

6.治胃腹冷痛 藿香6g,肉桂6g。共為細末。每次3g,白酒為飲,每日2次。(同上)

7.治腹脹欲吐,食欲不振 藿香、萊菔子、神曲、半夏各9g,生薑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8.治胃寒嘔吐,胃腹脹痛 藿香、丁香、陳皮、制半夏、生薑各9g。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9.治傷寒嘔噦不定,胸滿煩躁 藿香葉三分,人參一兩,陳橘皮、甘草(炙)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入生薑三片,水煎溫服,不拘時候。(《聖濟總錄》藿香人參湯)

10.治霍亂吐瀉 ①藿香(去梗)半兩,白芷、縮砂各一兩,丁香一分。上為粗末,每服二錢匕,水煎熱呷,不拘時候。(《聖濟總錄》藿香湯) ②藿香、香薷各一分,白茯苓二錢。上為末。每服半錢,薑湯調下,如人行三五裏進一服,連進三服。(《幼幼新書》引《嬰童寶鑒》藿香散) ③陳皮、藿香葉等分。每服五錢,水煎溫服,不拘時候。(《百一選方》)

11.治脾胃虛有熱,面赤,嘔吐涎嗽,及轉(筋)過度者 麥門冬(去心)、半夏曲、甘草(炙)各半兩,藿香葉一兩。上為末。每服五分至一錢,水煎,食前溫服。(《小兒藥證直訣》藿香散)

12.治胃虛中寒,停痰留飲,噦逆嘔吐,胸滿噎痞,短氣倦怠,不入飲食 丁香皮半兩,藿香葉一兩,半夏(湯浸,洗七遍,微炒黃色)二兩。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七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局方》藿香半夏散)

13.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五分,橘紅五錢。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一片,水煎,食前和滓冷服。(《脾胃論》藿香安胃散)

14.治小兒熱吐不止 正雅連七分(薑汁炒),紫厚樸(薑汁炒)、藿香葉各一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煎熱服。(《幼幼集成》藿連湯)

15.治小兒嘔吐不定,虛風喘急 藿香、白附子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普濟方》藿香散)

16.治小兒食積吐逆 藿香、赤曲各二錢,半夏一錢(薑汁制)。上為末。每服半錢,南木香湯調下,木瓜湯亦得。三服立止。(《幼幼新書》引鄭愈方藿香散)

17.治小兒毒氣吐下,腹脹,逆害乳哺 藿香一兩,生薑三兩,青竹茹、甘草各半兩。上㕮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每服一合,一日三次。(《千金方》藿香湯)

18.治小兒吐利不止 藿香一兩,丁香一錢,木香、縮砂各半兩。上為末。每服半錢,水煎,通口服。(《普濟方》藿香散)

19.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 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之。(《聖惠方》)

20.治妊娠嘔吐 藿香梗、竹茹各9g,砂仁4.5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21.治瘧疾 高良薑、藿香各半兩。上為末,均分為四服。水煎溫服,未定再服。(《雞峰普濟方》藿香散)

22.治小兒不因風寒所得,肺胃氣不和而咳嗽 藿香二十一葉,枳殼二片(濕紙裹,煨令熟),蚌粉(枳殼大)一塊。上為細末。嬰小服一字,二三歲服半錢,蜜水調下,不過二三服安。兒大以意加之,不拘時候。(《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藿香散)

23.治膈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藿香葉、石膏、山梔仁各五分,甘草(炙)一錢。上為極細末,新汲水調服。(《瘍科選粹》)

24.治膽熱移腦,複感風寒,致患鼻淵,鼻流黃色濁涕者 藿香連枝葉八兩,研細末,以雄豬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錢,食後用蒼耳子湯送下,或以黃酒送下。(《醫宗金鑒》奇授藿香丸)

25.香口去臭 藿香洗淨,煎湯,時時噙漱。(《綱目》引《摘玄方》)

26.治小兒牙疳潰爛,出膿血,口臭嘴腫 土藿香,入枯礬少許,搽牙根上。(《滇南本草》)

27.治濕疹,皮膚瘙癢 藿香莖葉適量,水煎外洗。(《廣西本草選編》)

28.治手足癬 藿香30g,黃精、生軍、皂礬各12g。將上藥浸於米醋1000ml內7~8日,去渣,將患部浸入藥液內,每日1~3次,每次20~30分鐘。次數愈多,時間愈長,效果愈佳。[《江蘇中醫》1964,(5):8]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風水毒腫,病在於脾;惡氣內侵,亦由脾虛;邪入霍亂,心腹痛,皆中焦不治之證。脾主中焦,香氣先入脾,理脾開胃,正氣通暢,則前證自除矣。”

2.《本草匯言》:“藿香,溫中快氣,開胃健脾之藥也。然性味辛溫,稟清和芬烈之氣,故主脾胃,進飲食,辟穢氣為專用。凡嘔逆噁心而泄瀉不食,或寒暑不調而霍亂吐利,或風水毒腫而四末虛浮,或山嵐蠱瘴而似瘧非瘧,或濕熱不清而吞酸吐酸,或心脾鬱結而積聚疼痛,是皆脾肺虛寒之證,非此莫能治也。”

3.《藥品化義》:“藿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以此快氣,除穢惡痞悶。且香能和合五臟,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食,有醒脾開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竅,若嵐瘴時疫用之,不使外邪內侵,有主持正氣之力。凡諸氣藥,獨此體輕性溫,大能衛氣,專養肺胃。”

4.《本草求真》:“藿香辛香微溫,香甜不峻,但馨香氣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諸惡,故凡外來惡氣內侵,而見霍亂嘔吐不止者,須用此投服,俾其胸開氣寬,飲食克進。故同烏藥順氣散,則可以利肺;同四君子湯,則可健脾以除口臭。但因熱嘔勿服。”

5.《本草正義》:“藿香,清芬微溫,善理中州濕濁痰涎,為醒脾快胃、振動清陽妙品。《別錄》治風水毒腫者,祛除濕濁,自能清理水道也。惡氣者,濕漫中宮之濁氣也;霍亂心腹痛者,濕濁阻滯,傷及脾土清陽之氣,則猝然撩亂,而吐瀉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氣,勝濕辟穢,故為暑濕時令要藥。然性極和平,力量亦緩,止可以治霍亂輕證,而猝然大痛,吐瀉並作,肢冷脈絕者,非大劑四逆不為功,斷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獨當大任。”“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於燥熱,能祛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倦怠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亦辟穢惡,解時行疫氣,蓋癘疫以氣染人,無非濕濁穢腐之薰蒸,感之者由口鼻吸入,胃先受之。芳香得清氣之正,而藿香氣味和平,不嫌辛燥,故助脾胃而無流弊。”

備考

按:藿香始載於漢代楊孚《異物志》,雲:“藿香,交趾有之。”其後嵇含《本草圖經》雲:“藿香舊附五香條,不著所出州土,今嶺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種植,二月生苗,莖梗甚密作叢,葉似桑葉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暴幹乃芬香,須黃色然後可收。”《綱目》雲:“藿香方莖有節,中虛,葉微似茄葉,潔古、東垣惟用枝葉,不用枝梗。今人並枝梗用之,因葉多偽故耳。”《中華本草》據此認為:明代以前之藿香,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之“廣藿香”;《滇南本草》所雲“土藿香”與《植物名實圖考》所載“藿香”,則是現在通用之“藿香”。然二者性味功效相同,臨床應用無別,故合為一處。

本草匯言

本草圖經

脾胃吐逆為要藥。

藥類法象

氣微溫,味甘辛。

療風水,去惡氣。治脾胃,吐逆、霍亂、心痛。

藥性賦

味甘,氣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其二:開胃口能進食,止霍亂仍除嘔逆。

湯液本草

氣微溫,味甘辛,陽也。甘苦,純陽,無毒。

入手足太陰經。

》云:治風水,去惡氣,治脾胃吐逆,霍亂心痛。去枝、梗用葉。

》云:芳馨之氣,助脾開胃止嘔。

》云:補衛氣,益胃進食。

本草》云:主脾胃嘔逆,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溫中快氣,治口臭,上焦壅,煎湯漱口。入手、足太陰,入順氣烏藥湯則補肺,入黃耆四君子湯則補脾。

本草發揮

潔古云:性溫味苦,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補腎氣,進飲食。去枝莖,用葉。

本草經疏

藿香稟清和芬烈之氣,故其味辛,其氣微溫、無毒。潔古:辛甘,又曰甘苦。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東垣:可升可降,陽也。入手足太陰,亦入足陽明經。風水毒腫,病在於脾,惡氣內侵,亦由脾虛邪入,霍亂心腹痛皆中焦不治之證。脾主中焦,香氣先入脾,理脾開胃,正氣通暢,則前證自除矣。蘇頌以為脾胃吐逆為要藥。潔古謂其助胃氣,開胃口,進飲食。海藏謂其溫中快氣。肺虛有寒,及寒鬱熱壅於上焦,飲酒口臭,煎湯飲之。皆辛溫入肺入脾,清上治中之功也。

簡誤:藿香雖能止嘔治呃逆,若病因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并禁用。

本草蒙筌

味辛、甘,氣微溫。味薄氣厚,可升可降,陽也。無毒。專治脾肺二經。加烏藥順氣散中,奏功於肺;加黃耆四君子湯內,取效在脾。入傷寒方,名正氣散。理霍亂俾嘔吐止,開胃口令飲食增。禁口臭難聞,消風水延腫。

本草乘雅

氣亂於腸,遂作霍亂。致亂止氣者,惡氣耳。藿虛燥芬馥,具不逆不撓,入群不亂義,乃可立定其亂,因名曰藿;方之奇方急方,劑之宣劑輕劑燥劑也。

治風水毒腫為達木,止心腹痛,及壅腫為發火;定吐逆,蘇脾胃為奪土;土鬱奪之,火鬱發之,木鬱達之,正所以任化育而於時為夏,為正位四氣主,命曰藿香正氣者以此。

藥性解

藿香,味甘辛,性微溫,無毒,入肺、脾、胃三經。開胃口,進飲食,止霍亂,除吐逆。

按:藿香辛溫,入肺經以調氣;甘溫,入脾胃以和中。治節適宜,中州得令,則臟腑咸安,病將奚來。

藥鑒

氣溫,味辛甘,無毒,氣厚味薄,可升可降之劑也,專治脾肺二經。入烏藥順氣散中,成功在肺。加黃耆四君子湯,取效在脾。故能開脾胃,進飲食,止霍亂,定嘔逆,乃傷寒方之要領,為正氣散之聖藥也。其曰禁口臭難聞者,得非氣味之芬香故耳?其曰清風消腫者,得非氣味之溫辛故耳?

景岳全書

味辛微甘,氣溫。氣味俱薄,陽也,可升可降。此物香產峻,善快脾順氣,開胃口,寬胸膈,進飲食,止霍亂嘔吐,理肺化滯。加烏藥等劑,亦能健脾;入四君同煎,能除口臭。亦療水腫,亦解酒穢。

本草備要

宣,去惡氣。

辛甘微溫。入手足太陰。肺、脾。快氣和中,開胃止嘔,胃弱、胃熱而嘔者忌用。去惡氣,進飲食。治霍亂吐瀉,心腹絞痛,肺虛在寒,上焦壅熱。能理脾肺之氣。古方有霍香正氣散,正氣通暢,則邪逆自除。

本經逢原

藿香入手足太陰,芳香之氣,助脾醒胃,故能止嘔逆,開胃進食,溫中快氣,去瘴氣,止霍亂,治心腹痛。凡時行疫癘,山嵐瘴瘧,用此醒脾健胃,則邪氣自無容而愈矣。但陰虛火旺,胃虛作嘔,內無留滯者不可用,恐反傷正氣,引邪內入。江浙土產者,伐胃消食,其莖能耗氣,用者審之。

本草求真

﹝批﹞醒脾止惡,宣胸止嘔。

藿香專入脾、胃、肺。辛香微溫,香產峻。但馨香氣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諸惡。故凡外來惡氣內侵,而見霍亂嘔吐不止者,須用此投服。如藿香正氣散,用此以理肺、脾之氣,俾正氣通而邪氣除。俾其胸開氣寬,飲食克進。寒去正復。故同烏藥順氣散則可以利肺;同四君子湯則可健脾以除口臭,但因熱作嘔,勿服。

得配本草

辛、甘,微溫。入足太陰、陽明經氣血。溫中快氣,理脾和胃,為吐逆要藥,治上中二焦邪氣壅滯,霍亂吐瀉。心腹絞痛,去惡氣,療水毒,除飲酒口臭。

得滑石,治暑月吐瀉。加丁香尤效。配豆仁,治飲酒口臭。

葉主散,莖主通。

胃弱、胃熱而嘔,陰虛火旺者,禁用。

本經疏證

霍之為言護也,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霍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香土之臭也。由是言之,則霍香乃得火之發舒暢茂,得土之敦厚化育者也。既能發舒暢茂,則惡毒陰萬者逢之輒消,既能敦厚化育,則惡毒陰萬者遇之輒化。緣於乘春以生,遇夏即茂,屆秋抉穗開花,體天地之正令,而體方有節,叢密虛衷,又具天地之嚴整。惟其氣味不內存而外馳,故終為宣導良劑,能剿除亂略以扶危定傾,不能坐鎮雅俗,以消化頑梗。不然,其能豈止於為風水去毒腫,為霍亂去惡氣心痛耶?雖然,風水霍亂,仲景述之甚極,辯之甚明,傷寒論金匱要略可考也。乃風水證并無毒腫,霍亂證并無心痛何也?夫惡毒之氣,與六淫之偏勝固是有別,而人身元氣,則原有常被其傷犯者,皆猝然之間閡其機關也,非俄頃之故,則殊途而同歸者,終不能有織微分辯於其中。故風水本係風病,若間有腫而難移之處,則當明其為毒。霍亂本係寒病,若兼心痛,則當知為惡氣。惡氣與毒,無風寒之引,原不能深入,人身臟腑風寒,無惡氣與毒,則僅能為風水霍亂,而不得有腫及心痛。是故仲景只道其常,至其兼候變遷,要令人深思旁通以應之,此古人之書所以疏而該也。若使霍亂篇水氣篇必羅致瑣屑如此,則雖百倍其籍,且不能備,即霍香之用,亦緣此可明。若厥逆無脈之霍亂,身重汗出惡風之風水,不以之治矣。

本草新編

藿香,味辛、甘,氣微溫,可升可降,陽也,無毒。入肺、脾二經。定霍亂有神,止嘔吐尤效,開胃消食,去臭氣,利水腫。但亦可佐使,而不可為君臣。蓋藿香逐邪甚速,未免耗氣亦多,故佐氣血之藥往往取效,否則,無功耳。

或問藿香散暑氣,子未言也?不知藿香雖散暑氣,亦散真氣也。用藿香以散暑,是猶執熱以止熱,余所以不言耳。雖霍亂亦暑症之一,然用藿香以定霍亂,實取其降報,非取其消暑,又不可不知也。

或問藿香為定喘奇方,而子何以未言?夫藿香定喘,乃言感暑氣而作喘也,非藿香於治暑之外而更定喘也。余所以止言其治霍亂逐邪,而不言其定喘。夫喘症多生於虛,誤認虛喘為實喘,下喉即便殺人。故不敢言藿香之定喘,實有微意耳。

本草分經

辛、甘,微溫,清和芳烈。入脾、肺。快氣和中,開胃止嘔,去惡氣及上中二焦邪滯。

【現代藥理研究】

藿香提取物能擴張微血管,略有發汗作用。

藿香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有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收斂止瀉的作用。

藿香煎劑、乙醇浸液對多種毛菌、真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其煎劑對鉤端螺旋體小劑量有抑制作用,大劑量有殺死作用。藿香中的黃酮類物質對呼吸病原體有明顯抑制作用。

藿香揮發油具有防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