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赤石脂為單斜晶系的多水高嶺土。產於福建、山東、河南等地。原礦物多形成於輝長岩、輝長輝綠岩、閃長岩、玢岩及硅質頁岩等的風化殼及硫化礦床氧化帶。味甘、酸、澀,性溫。歸大腸、胃經。功效內服澀腸止瀉、止血;外用收斂生肌、斂瘡。臨床用名有赤石脂、煅赤石脂。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赤符(《吳普本草》),赤石土(《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紅土(《藥材學》)。

釋名

本品色紅,如石之脂,故名赤石脂。《綱目》雲:“膏之凝者曰脂。此物性粘,固濟爐鼎甚良,蓋兼體用而言也。”

基原

為矽酸鹽類多水高嶺石族礦石多水高嶺石與氧化物類赤鐵礦或含氫氧化物類褐鐵礦共同組成的細散多礦物集合體。

礦物

1.矽酸鹽粘土礦物,主要為多水高嶺石 Halloysite

2.鐵的氧化物或含少量氫氧化物

(1)赤鐵礦 Fe2O3 晶體結構屬三方晶系,性狀見“代赭石”條。

(2)褐鐵礦。赤石脂主要產地有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西藏羊八井也有分佈。

採集

挖出後揀去雜石、泥土,選取紅色滑膩如脂的塊狀體入藥用。

化學成分

赤石脂的主要成分為水化矽酸鋁[Al4(Si4O10)(OH)8·4H2O],尚含相當多的氧化鐵(Fe2O3)等物質,其組成為:矽(Si)42.93%、鋁(Al)36.58%、氧化亞鐵(FeO)及錳(Mn)各4.85%、鎂(Mg)及鈣(Ca)各0.94%、水分14.75%。另含鈦、鎳、鍶、鋇等微量元素。

藥理

1.止瀉作用 赤石脂對腸道內異常的發酵物和炎症滲出物有吸附作用,對發炎的腸粘膜有保護作用,因而有助於止瀉。

2.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赤石脂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血栓形成作用。赤石脂水煎濃縮液能顯著縮短凝血時間和血漿複鈣時間;體外、半體內均能顯著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對ADP引起的體內血小板血栓形成也有顯著對抗作用,對全血粘度影響不明顯。

炮製

1.赤石脂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搗碎或研粉。《雷公炮炙論》:“凡使,須研如粉,用新汲水投入器中,攪不住手了,傾作一盆,如此飛過三度,澄者去之,取飛過者,任入藥中使用。”《斗門方》:“杵羅為末如面。”

2.煆赤石脂 取淨赤石脂,置無煙爐火上,用武火加熱,煆至紅透,取出放涼,搗成粗末。《局方》:“凡使,須於炭火中煆通赤,取出放冷,研細,水飛過,方可入藥。”煆制後可增強固澀收斂作用。

3.醋赤石脂 取淨赤石脂,碾成細粉,用醋及適量水調勻,搓條,切段,乾燥。放耐火容器內,置無煙爐火上,用武火加熱,煆至紅透,取出放涼,研粉。每赤石脂100kg,用醋30kg。《奇效良方》:“(赤石脂)一兩,用炭火內煆通紅,醋三升淬幹,研為極細末。”

貯乾燥容器內,置乾燥處,防塵。醋赤石脂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藥性

味甘、澀、酸,性溫。歸大腸、胃經。質重降斂。

1.《本經》:“味甘,平。”

2.《別錄》:“味甘、酸、辛,大溫。無毒。”

3.《本草正》:“乃手足陽明、足厥陰、少陰藥也。”

4.《本草匯言》:“氣薄味厚,降而能收,陽中陰也。”

5.《藥性切用》:“甘,溫,微澀。”

6.《本草求真》:“質重色赤,能入下焦血分。”

功效主治

澀腸固脫,止血斂瘡。主治久瀉久痢,遺精,脫肛,便血,崩漏,帶下,瘡瘍不斂,濕疹,外傷出血。

1.《本經》:“主黃疸,泄痢,腸澼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瘡疥癬。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饑,輕身延年。”

2.《別錄》:“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胞衣不出。久服補髓,好顏色,益智。”

3.《日華子》:“治瀉痢,血崩,帶下,吐血,衄血,並澀精,淋瀝,安心鎮五臟,除煩,療驚悸,排膿,治瘡癤痔瘺,養脾氣,壯筋骨,補虛損,久服悅色。”

4.《珍珠囊》:“固脫。”

5.李東垣:“其用有二: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引自《紺珠經》)

6.《醫學入門·本草》:“排膿止痛,生肌斂口,固腸胃。”

7.《綱目》:“補心血,生肌肉,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使用注意

有濕熱積滯者不宜單用,孕婦慎服。

1.《本草經集注》:“惡大黃,畏芫花。”

2.《日華子》:“畏黃芩、大黃、官桂。”

3.《本草經疏》:“火熱暴注者不宜用;滯下全是濕熱,於法為忌;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積者不宜用;崩中法當補陰清熱,不可全仗收澀;滯下本屬濕熱積滯,法當祛暑除積,止澀之藥定非所宜,慎之。”

應用配伍

澀腸固脫 本品味澀性溫,善固澀下焦,為澀腸止瀉、固精止遺之要藥,對於久瀉久痢、遺精、白帶、脫肛之證屬虛寒滑脫者尤宜。凡瀉利日久不止者,可與禹餘糧相須而用,以澀腸固脫,如《傷寒論》赤石脂禹餘糧湯;若中寒陽虛者,可配幹薑以溫中澀腸,如《傷寒論》桃花湯;若脾氣虛者,可配人參、炙甘草以補脾澀腸,如《溫病條辨》桃花粥;若久瀉脫肛,可配白礬或伏龍肝外用,如《聖惠方》赤石脂散。瀉痢或下白凍,或下紫血水,因熱者,《方脈正宗》以本品配黃芩、黃連、蓮肉用之,而成清澀並用之法。至於婦人帶脈失固,赤白帶下日久者,《衛生易簡方》與烏賊骨等同用;而《聖惠方》則與白芍、幹薑配伍。用於小便失禁者,可配牡蠣以收澀止遺,如《普濟方》牡蠣丸。

止血斂瘡 本品性澀而入血分,故能收斂止血。常用於崩漏、月經過多、便血及外傷出血諸證,而於虛寒性出血尤宜。凡婦人崩漏下血者,可與側柏葉、烏賊骨相伍,以增止血收斂之功,如《聖惠方》赤石脂散。凡月經過多者,可與補骨脂同用,如《普濟方》調經散。近代治消化道出血,則常與白及、三七配用,以加強止血之功。又赤石脂外用能收濕、斂瘡、生肌。凡瘡瘍久潰不斂,燙傷,濕疹等證,皆可單用,亦可配龍骨、血竭等。如《外科精義》單用治諸瘡多膿水,久不收口;《衛生易簡方》之桃花散則配大黃、寒水石治燙傷等。

1.《醫學入門·本草》:“得厚樸並米飲,止便膿。”

2.《得宜本草》:“得幹薑、粳米,治下痢膿血;得蜀椒、附子,治心痛徹背。”

3.《得配本草》:“得幹薑、胡椒,醋糊丸,治大腸寒滑,小便精出;配破故紙,治經水過多;配伏龍肝為末,傅脫肛;配牡蠣,鹽糊丸,治小便不禁。”

附方

1.治少陰病下利膿血者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幹薑一兩,粳米一升。上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傷寒論》桃花湯)

2.瀉下傷中,下利不止,心下痞鞭 赤石脂一斤,太乙禹餘糧一斤。上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論》赤石脂禹餘糧湯)

3.治臟腑滑瀉 真龍骨(煆),赤石脂(煨、煆)各等分。上為細末,蒸餅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幹木瓜、紫蘇湯下。(《魏氏家藏方》固腸丸)

4.治溫病七八日,脈虛數,舌絳苔少,下利日數十行,完穀不化,身熱 人參、甘草(炙)各三錢,赤石脂六錢(研細末),白粳米二合。用清水十杯,先煮參、草得六杯,去渣,再入粳米,煮得三杯,細石脂末三錢,頓服之。利不止再服第二杯,利止停後服。(《溫病條辨》桃花粥)

5.治瀉痢腸澼,或下白凍,或下紫血水,因熱者 赤石脂五錢(火燒),黃芩、川黃連各三錢,甘草一錢。共為末,蓮肉糊為丸,梧子大。每早服二錢,白湯下。(《本草匯言》引《方脈正宗》)

6.治赤白痢久下不瘥 赤石脂、幹薑、肉豆蔻各一兩。上為細末,白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食前米飲下。(《普濟方》紅倩丸)

7.治小兒因痢後,軀氣下,推出肛門不入 赤石脂一分,伏龍肝一分。上為細散。每以半錢敷腸頭,日三上用之。(《聖惠方》赤石脂散)

8.治婦人經水過多 赤石脂、破故紙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粥飲調下。(《普濟方》調經散)

9.治婦人漏下,數年不瘥 赤石脂一兩(燒灰),側柏一兩(炙微黃),烏賊骨三兩(燒灰)。上為細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服二錢。(《聖惠方》赤石脂散)

10.治婦人久赤白帶下 赤石脂一兩,白芍一兩,幹薑一兩(炮裂)。上為細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

11.治小便不禁 牡蠣三兩,赤石脂三兩。上同研勻,酒煮面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鹽湯送下。(《普濟方》牡蠣散)

12.治反胃病,吐後令永瘥 赤石脂一升,研,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腹以生薑湯下十丸,加至二十丸。(《聖惠方》赤石脂丸)

13.治痰飲盛,吐水無時節 赤石脂三斤,上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飲並可下之,稍稍漸加至三匕。服盡三斤,則終身不吐水,又不下利。(《千金翼方》赤石脂散)

14.治下部冷及臍下小腹痛不可忍 赤石脂、幹薑各十兩。上為末,麵糊為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飲下,日三服。(《普濟方》)

15.治卒發癰瘡 赤石脂,以寒水石和,塗癰上。(《武威漢代醫簡》)

16.治諸瘡多膿水,久不幹,不斂口 赤石脂研細,水飛過,曬乾,日日摻之。(《本草匯言》引《外科精義》)

17.治痱子磨破成瘡,用此止痛生肌 赤石脂、黃柏(去粗皮)、臘茶各半兩,白麵三兩,龍腦半錢(另研)。上為細末,研勻。每用時棉揾撲之。(《證治準繩》)

18.治燙火傷 赤石脂、寒水石、大黃等分。為末,以新汲水調塗。大去赤爛熱痛。(《衛生易簡方》)

19.治燙火所傷,熱痛 薤葉(半和白用)、赤石脂各一兩。上搗研如泥,敷瘡上。永無瘢痕。(《聖濟總錄》薤葉膏)

20.治外傷出血 赤石脂八份,五倍子六份,松香六份。共研細末,撒於傷口,加壓包紮。(內蒙古《中草藥新療法資料選編》)

臨床報導

治療腹瀉 ①赤石脂1000g,枯礬1000g,天仙子120g。研細壓片,製成複方石脂片,每片0.34g。每次3~5片口服,每日3次,30日為1療程。共治療慢性腹瀉35例,治癒15例(大便成形,每日1~2次,腹痛、腹瀉等症消失,半年以上不復發者),占42.9%;有效18例(大便尚未成形,或幹稀不定,但次數明顯減少,腹痛、腹脹等症減輕),占51.4%;無效2例,占5.7%,總有效率為94.3%。多數患者用藥1周即可見效,未見有明顯副作用[1]。②赤石脂、訶子(去核取肉)各等量。混合研末備用。1歲以下每次量0.3~1g,1~5歲1~2g,5歲以上3g,白開水調糖服,日服3次,3天為1療程。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94例,總有效率為93.6%[2]。

文獻綜錄

1.《綱目》:“五石脂,皆手足陽明藥也。其味甘,其氣溫,其體重,其性澀。澀而重,故能收濕止血而固下;甘而溫,故能益氣生肌而調中,中者,腸胃肌肉驚悸黃疸是也;下者,腸澼泄痢崩帶失精是也。五種主療,大抵相同。故《本經》不分條目,但雲各隨五色補五臟。《別錄》雖分五種,而性味主治亦不甚遠,但以五味配五色為異,亦是強分爾。赤白二種,一入氣分,一入血分,故時用尚之。張仲景桃花湯用治下痢便膿血,取赤石脂之重澀,入下焦血分而固脫;幹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補虛; 粳米之甘溫,佐石脂、幹薑而潤腸胃也。”

2.《本草匯言》:“赤石脂,滲停水,去濕氣,斂瘡口,固滑脫,止瀉痢腸澼,禁崩中淋滯之藥也。魯氏曰:《經》雲澀可去脫,龍骨、赤石脂是也。故前古治瀉痢腸澼,時珍方主滲水去濕;甄氏方主斂瘡固脫;別錄方禁女子崩中淋滯。諸證因其甘溫收澀,體重而降,於一身上下內外,並大小腸,虛泄虛閉,悉主之也。”

3.《本經逢原》:“赤石脂功專止血固下。《本經》養心氣,明目益精,是指精血脫泄之疾而言,用以固斂其脫,則目明精益矣。治產難胞衣不出,乃指日久去血過多,無力送下,故取重以鎮之也。東垣所謂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設血氣壅滯而胞衣不出,又非石脂所宜也。”

4.《本草求真》:“赤石脂與禹餘、粟殼皆屬收澀固脫之劑,但粟殼體輕微寒,其功止入氣分斂肺,此則甘溫質重色赤,能入下焦血分固脫,及兼潰瘍收口,長肉生肌也;禹餘糧甘平性澀,其重過於石脂,此則功專主澀,其曰重墜,終遜餘糧之力耳。是以石脂之溫則能益氣生肌,石脂之酸則能止血固下。至雲能以明目益精,亦是精血既脫,得此固斂,始見目明而精益矣。催生下胎,亦是味兼辛溫,化其惡血,惡血去則胞與胎自無阻耳。故曰:固腸有收斂之能,下胎無推蕩之峻。”

參考文獻

[1]陳材森,等.中西醫結合雜誌,1984,4(3):146

[2]吳昌貴.陝西中醫,1993,14(7):302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氣味甘平無毒,主治黃疸泄痢,腸澼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飢,輕身延年。

名醫別錄

味甘、酸、辛,大溫,無毒。主養心氣,明目,益精,治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久服補髓,好顏色,益智。

藥性論

君,補五藏虛乏。

開寶本草

味甘、酸、辛,大溫,無毒。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久服補髓,好顏色,益智。

本草衍義

有人病大腸寒,小便精出,諸熱藥服及一斗二升,未甚效。後有人教服赤石脂、乾薑各一兩,胡椒半兩,同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及飯前米飲下五七十丸。終四劑,遂愈。

藥性賦

味甘、酸,性溫,無毒。降也,陽中陽也。其用有二: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

湯液本草

氣大溫,味甘、酸、辛,無毒。

本草》云: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泄澼,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久服補髓,好顏色,益志不飢,五色石脂,各入五臟補益。

東垣》云:赤石脂、白石脂,并溫,無毒。畏黃芩、芫花,惡大黃。

本經》云:澀可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赤入丙、白入庚。

》云:赤、白石脂俱甘酸,陽中之陰,固脫。

》云:甘溫,篩末用。去脫,澀以固腸胃。

局方本草》云:青石脂,養肝膽氣,明目。黑石脂,養腎氣,強陰,主陰蝕瘡。黃石脂,養脾氣,除黃疸。餘與赤、白同功。

本草衍義補遺

氣溫,味甘酸。《本草》主養心氣,明目益精,治腹痛泄癖,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漏、產難、胞衣不出。其五色石脂各入五臟,補益。澀可以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是赤入丙,白入庚也。

本草發揮

成聊攝云:澀可去脫,石脂之澀,以收斂之。又云:赤石脂澀,以固腸胃。

潔古云:赤、白二石脂俱甘、酸,陰中之陽也,固脫。

本草綱目

五石脂皆手足陽明藥也。其味甘,其氣溫,其體重,其性澀。澀而重,故能收澀止血而固下;甘而溫,故能益氣生肌而調中。中者,腸胃肌肉,驚悸黃疸是也;下者,腸澼泄痢,崩帶失精是也。五種治療,大體相同。故《本經》不分條目,但云各隨五色補五臟。赤白二種,一入氣分,一入血分,故時用尚之。仲景用桃花湯治下痢便膿血,取赤石脂之重澀,又下焦血分兩固脫;乾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利虛;粳米之甘溫,佐石脂、乾薑而潤腸胃也。

補心血,生肌肉,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

本草經疏

赤石脂稟土金之氣,而色赤則象火,故其味甘酸辛,氣大溫無毒。氣薄味厚,降而能收,陽中陰也。入手陽明大腸,兼入手足少陰經。經曰:澀可去脫。大小腸下後虛脫,非澀劑無以固之,故主腹痛腸澼,及小便利,女子崩中漏下也。赤者南方之色,離火之象,而甘溫則又有入血益血之功,故主養心氣,及益精補髓,好顏色也。血足則目自明,心氣收攝則得所養而下交於腎,故有如上功能也。癰疽因榮氣不從所生,瘡痔因腸胃濕熱所致,甘溫能通暢血脈,下降能滌除濕熱,故主之也。其主難產胞衣不出者,以其體重下降,而酸辛能化惡血,惡血化則胞胎無阻漣患矣。東垣所謂: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此之謂也。

簡誤:火熱暴注者,不宜用。摻全是濕熱,於法當忌。自非的受寒邪,下利白積者,不宜用。崩中法當補陰清熱,不可全仗收澀。摻本屬濕熱積滯,法當祛暑除積,止澀之藥定非所宜。慎之!慎之!

本草蒙筌

味甘、酸、辛,氣溫。無毒。畏芫花莫見,惡大黃松脂。凡百潰瘍收口長肉,但諸來血止塞歸經。養心氣澀清,住瀉痢除痛。

藥性解

味甘,性平,無毒,入心經。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下利、癰疽瘡毒、女子崩漏產難,下胞衣。惡大黃及松脂,畏芫花。

按:石脂色赤,宜入心經,腹痛諸症,皆火為之殃。崩漏諸症,皆血為之禍。心主血屬火,得石脂以療之,而更何庸虞哉。

景岳全書

味甘澀,性溫平。脂有五色,而今之入藥者,惟赤白二種,乃手足陽明、足厥陰、少陰藥也。其味甘而溫,故能益氣調中,其性澀而重,故能收濕固下。調中則可療虛煩驚悸,止吐血衄血,壯筋骨,厚腸胃,除水濕黃疸,癰腫瘡毒,排腫長肉,止血生肌之類是也。固下則可治夢泄遺精,腸風瀉痢,血崩帶濁,固大腸,收脫肛、痔漏、陰瘡之類是也。又治產難胞衣不出。東垣曰:胞衣不出。惟澀劑可以下之,即此是也。

本草備要

重澀,固大、小腸。

甘而溫,故益氣生肌而調中;酸而澀,故收濕,《獨行方

煅末,敷小兒臍中汁出赤腫。止血而固下。《經疏》云:大、小腸下後虛脫,非澀劑無以固之。其他澀藥輕浮,不能達下,惟赤石脂體重而澀,直入下焦陰分,故為久痢泄癖要藥。仲景桃花湯用之,加乾薑、粳米。療腸癖泄痢,崩帶遺精,癰痔潰瘍。收口長肉,催生下胞,《經疏》云:能去惡血,惡血化,則胞胎無阻。東垣云:胞胎不出,澀劑可以下之。又云: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惡芫花,畏大黃。

本經逢原

甘酸辛溫。無毒。

赤石脂功專止血固下。仲景桃花湯,治下利便膿血者,取石脂之重澀,入下焦血分而固脫;乾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補虛;粳米之甘溫,佐石脂而固腸胃也。火熱暴注,初痢有積熱者勿用。《本經》養心氣,明目益精,是指精血脫泄之病而言。用以固斂其脫,則目明精益矣。療腹痛腸澼等疾,以其開泄無并,日久不止,故取澀以固之也。治產難胞衣不出,乃指日久去血過多,無力迸下,故取重以鎮之也。東垣所謂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設血氣壅滯,而胞衣不出,又非石脂所宜也。

本草崇原

石脂乃石中之脂,為少陰腎臟之藥。又,色赤象心,甘平屬土。主治黃疸、泄痢、腸澼膿血者,脾土留濕,則外疸黃而內泄痢,甚則腸癖濃血。石脂得太陰之土氣,故可治也。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者,少陰臟寒,不得君火之陽熱以相濟,致陰蝕而為下血赤白,邪氣癰腫而為疽痔。石脂色赤,得少陰之火氣故可治也。惡瘡、頭瘍、疥瘙者,少陰火熱不得腎臟之水氣以相滋,致火熱上炎,而為惡瘡之頭瘍疥瘙。石脂生於石中,得少陰水精之氣,故可治也。久服則脂液內生,氣血充盛,故補髓益氣。《本經》概言五色石脂,故曰各隨五色補五臟。

本草求真

﹝批﹞入大腸血分固脫。

赤石脂專入大腸。與禹餘、粟殼皆屬收澀固脫之利。但粟殼體輕微寒,其功止入氣分斂肺,此則甘溫質重色赤,能入下焦血分固脫,及兼潰瘍收口,長肉生肌也。時珍曰:張仲景用桃花湯治下痢便膿血,取赤石脂之重澀,入下焦血分而固脫;乾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補虛;粳米之甘溫、佐石脂、乾薑而潤腸胃也。禹餘甘平性澀,其重過於石脂,此則功專主澀,其曰鎮墜,終遜禹餘之力耳。是以石脂之溫,則能益氣生肌;石脂之酸,則能止血固下。至云能以明目益精,亦是精血既脫,得此固斂,始見目明而精益矣。催生下胎,亦是味兼辛溫,化其惡血,惡血去則胞與胎自無阻耳。故曰固腸,有收斂之能,下胎,不無推蕩之峻。

得配本草

畏芫花、豉汁,惡大黃。

甘、酸,溫、澀。入手少陰、足陽明經。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止崩滯,下胞胎,補心血,生肌肉。能助火以生土,故長肌肉。

得乾薑、胡椒,醋糊丸,治大腸寒滑、小便精出。配乾薑、粳米,治久痢膿血;以其直入下焦,故為久痢之要藥。配破故紙,治經水過多;配伏龍肝為末,敷脫肛;配牡蠣,鹽糊丸,治小便不禁。佐川椒、附子,治心痛徹背;研末,敷臍止汗。

非寒痢白積不宜用。初病濕熱者禁用。

本草經解

赤石脂氣大溫,秉天春夏木火之氣,入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絡;味甘酸辛無毒,得地中東西土木金之味,入足陰陽燥金胃土、手陽明燥金大腸。氣味升多於降,陽也。

心包絡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代君行事之府也。石脂氣味酸溫,則條暢心包絡,而心君之氣得所養矣。肝開竅於目,辛溫疏達,則肝和而目明。精者,五臟陰氣之華也,甘酸之味,可以益陰,所以益精而補,髓也。

腹者,太陰經行之地,太陰為濕土,土濕而寒則痛,石脂氣溫,溫能行寒去濕,所以主之也。

胃與大腸為陽明燥金,陽虛不燥,則腸澼下痢,石脂辛溫收濕,故主下痢入利小便。蓋澀可以固脫也。

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火有虛實,實火可瀉,虛火可補,心包絡代君行事,其氣味酸溫,可補心包絡之火也。

肝藏血,肝血不藏,則崩中漏下產難包衣不出矣,味甘酸,可以藏血;氣溫可以達肝氣,所以主之也。

久服補益陽明,陽明經行於面,所以好顏色。腎為水臟崦藏智,酸收益陰,所以益智。

神農本草經讀

赤石脂氣平,秉金氣,味甘得土味,手足太陰藥也。

太陰濕勝,在皮膚則為黃疸,在腸胃則為泄痢,甚則為腸澼膿血;下注於前陰,則為陰蝕,并見赤濁、白帶;下注於後陰,則為下血,皆濕邪之氣為害也,石脂具濕土之質,而有燥金之用,所以主之。

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等症,皆溫氣鬱而為熱,熱盛生毒之患,石有能燥濕化熱,所以主之。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味甘,平。主黃疸,泄痢腸澼,膿血陰蝕,皆濕氣在太陰、陽明之病也。下血赤白,收澀之功。邪氣,正氣斂則邪氣除。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此皆濕鬱所生之毒,能除濕則諸病亦退。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飢,輕身延年。斂精氣而燥脾土,故有此效。五石脂各隨五色補五臟。性治略同,而所補之臟各異。

石脂得金土雜氣以成,故濕土之質,而有燥金之用。脾惡濕,燥能補之。然其質屬土,不至過燥,又得秋金斂藏之性,乃治濕之聖藥也。

本草分經

甘,溫,酸澀,體重。固大、小腸,直入下焦陰分,而固下收濕,止血催生,下胞衣,為久痢泄澼藥。

本草思辨錄

石脂揭兩石中取之。鄒氏云:兩石必同根歧出而相并,脂者粘合兩石之膠,故所治皆同本異趨而不相浹之病,得此乃匯於一處,專力以化之。仲聖所用石脂四方,固與鄒說符合。劉潛江不以東垣、海藏、瀕湖、仲醇專主收澀為然,就《本經》補髓益氣鬯發其主,雖不如鄒氏之親切證明,而所見自超。抑愚竊有以伸之:《別錄》於赤石脂曰補髓好顏色,則其補髓確是腦髓,與白石脂之補骨髓有別,《本經》且主頭瘍;何東垣但以為性降乎?夫髓生於精,精生於穀,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是中土者生精化髓之源也。而石脂味甘大溫,補益脾胃,質粘能和胃陰,性燥復扶脾陽。其所以上際,則辛入肺為之。所以至腦,則酸入肝為之。(《外台》述《刪繁》論凡髓虛實之應主於肝膽)石脂確有補腦髓之理,《千金》赤石脂散,治冷飲過度,致令脾胃氣弱,痰飲吐水無時,《本事方》云試之甚驗,蓋即鄒氏所謂聯合其渙散者,謂石脂為胃藥非脾藥可乎。夫下之精秘,則上之髓盈。石脂補髓,亦半由於秘精。秘精易而補髓難,故《本經》、《別錄》,皆於補髓上冠以久服字。《千金》羌活補髓丸不收石脂,而無比山藥丸,曰此藥通腦鼻必酸痛勿怪。入腦自指石脂,而石脂未嘗專任,可知虛損之難療而無近效也。

【現代藥理研究】

赤石脂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赤石脂可吸附磷,降低血磷,促進尿磷排泄,預防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