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乾燥成熱種子。前者習稱「白芥子」,後者習稱「黃芥子」。均係栽培。主產於安徽、河南、河化、山西、山東、四川等地。原植物溫暖濕潤氣候,較耐旱,喜陽光,以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忌貧瘠、低窪和積水環境。味辛,性溫。歸肺經。功效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臨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辣菜子(《中藥志》)。

釋名

白芥,莖葉如芥而色白,其子亦“粗大白色”,故名白芥子。

基原

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成熟種子。

植物

白芥 Sinapis alba L.我國遼寧、山西、山東、安徽、新疆、四川、雲南多有栽培。

採集

6~7月果實成熟變黃時,割取全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化學成分

種子含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內有白芥子苷(sinalbin)。還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堿(sinapine),4-羥基苯甲醯膽鹼(4-hydroxy benzoylcholine),4-羥基苯甲胺(4-hydroxy benzylamine),以及賴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組氨酸(histidine)等氨基酸。

藥理

1.祛痰平喘作用 白芥子對小鼠有明顯的祛痰、平喘作用,還可提高小鼠血漿cAMP/cGMP比值。

2.抗菌作用 白芥子水煎劑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3.毒性 臨床有白芥子引起過敏、藥疹、敗血症的病例報導。

炮製

1.白芥子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外臺》:“搗碎。”

2.炒白芥子 取淨白芥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或棕黃色,有爆裂聲,香辣氣逸出時,取出放涼。用時搗碎。《聖惠方》:“微炒。”《本草圖經》:“炒熟,勿令焦,研細。”炒後可緩和辛散之性,善於順氣化痰。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藥性

味辛,性溫。歸肺、胃經。辛辣行散。

1.《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2.姚可成《食物本草》:“辛,熱。”

3.《本草新編》:“入肝、脾、肺、胃、心與包絡之經。”

4.《本經逢原》:“微毒。”

5.《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氣分。”

功效主治

豁痰利氣,溫經除寒,散結消腫。主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胃寒吐食,肢體麻木,寒濕痹痛,結核瘰鬁,濕痰流注,陰疽腫毒。

1.《別錄》:“主射工,及疰氣發無常處,丸服之,或搗為末醋和塗之,隨手有驗。”

2.陶弘景:“禦惡氣及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引自《綱目》)

3.《開寶本草》:“主上氣,發汗,胸膈痰冷,面黃。”

4.《醫學入門·本草》:“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臟,止夜多小便。又治撲損瘀血。”

5.《綱目》:“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咳嗽,反胃,痹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

6.《本草新編》:“能祛冷氣,安五臟,逐膜膈之痰,消癖化瘧,降食定喘,利竅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

7.《醫林纂要·藥性》:“補肝瀉肺,功專行痰,去支飲,溫中開胃,發汗祛寒,亦治風痹。”

8.《得配本草》:“通經絡,散水飲,除瘧癬,治喘嗽。”“炒研,蒸餅丸,治腹中冷氣。”

9.沈文彬《藥論》:“皮裏膜外之痰涎,非斯不達;肋下胸前之氣滯,藉此而疏。”

10.《東北藥用植物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整粒敷穴位。

使用注意

肺虛久咳及陰虛火旺者禁服。白芥子油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充血、灼痛,甚至發泡,外用宜慎;皮膚過敏或潰破者忌用。內服過量宜致嘔吐,引起胃腸炎。

1.《本草經疏》:“肺經有熱,與夫陰虛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

2.《分部本草妙用》:“多食昏目,動火,洩氣,傷精。”“老人、虛人量用之。”

3.《得配本草》:“肺氣虛、胃中熱者禁用。”

4.《本草求真》:“久服耗損真氣,令人眩暈、損目。”

5.《本草述錄》:“痔瘡便血亦忌。”

應用配伍

豁痰利氣 本品辛溫氣銳,可散可通,功擅豁痰利氣,逐寒化飲,寬胸利膈,故常用於寒痰濕邪結滯肺胃胸脅所致之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胃寒吐食等證。凡寒痰壅肺,症見咳喘胸悶,痰多不利者,可與蘇子、萊菔子配伍,如《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凡痰飲結聚胸膈,症見胸滿脅痛,咳逆喘促者,可與甘遂、大戟同用,如《三因方》控涎丹;若痰熱結胸,症見心下痞滿,咯痰黃稠,咳嗽失音者,可與蘇子、瓜蔞仁、黃芩、石膏等相伍,以增清熱化痰利氣之功,如《萬病回春》解熱化痰湯。

溫經除寒 本品辛溫走竄,善於溫通經絡,疏散寒濕,蠲痹止痛,故常用於肢體麻木,寒濕痹痛等證。凡寒痰凝結肩背,經絡不通,症見肩背疼痛,或似癱瘓者,可與桂心、沒藥、木香、木鱉子配伍,如《婦人良方》白芥子散;若氣血不足而致手足麻木者,則與人參、黃芪、當歸、附子等配用,以增益氣養血之力,如《辨證錄》釋麻湯。

散結消腫 本品辛散溫通,功能搜剔經絡痰涎,散結消腫,故常用於結核瘰鬁,濕痰流注,陰疽腫毒等證。凡寒痰凝結經絡,症見結核瘰鬁者,可與麻黃、生南星、半夏、僵蠶等熬膏外貼,如《徐評外科正宗》消核膏。凡寒濕痰凝,流注經絡,而致陰疽腫毒者,可與鹿角膠、肉桂、麻黃等同用,以增溫陽散寒之功,如《外科全生集》陽和湯。

1.《本草經解》:“同白朮、棗肉丸,治胸膈痰飲。”

2.沈文彬《藥論》:“喘哮與蘇子相須,咳嗽與桔梗並濟。”

附方

1.治老人痰氣喘咳,胸滿懶食 白芥子、紫蘇子、蘿蔔子。各洗淨,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首,餘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2.治痰涎伏在心膈上下,忽患胸背、手腳、頸項、腰胯隱痛不可忍,連筋骨牽引釣痛,坐臥不寧,時時走易不定,或令人頭痛不可舉,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粘,夜間喉中如鋸聲,多流睡涎,手腳重,腿冷痹,氣脈不通等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等分。上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曬乾。食後、臨臥淡薑湯或熱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氣實,加數丸不妨,其效如神。(《三因方》控涎丹)

3.治胸脅痰飲 白芥子五錢,白朮一兩。為末,棗肉和搗為丸,梧子大。每清晨白湯下百丸。(《本草匯言》引《摘玄方》)

4.治反胃吐食,上氣,及羸弱不欲動 白芥子,曬乾,為末。酒服方寸匕。(《普濟方》)

5.治榮衛循行失度,痰滯經絡,臂痛外連肌肉,牽引背胛,時發時止,發則有似癱瘓 白芥子、木鱉子各二兩(麩炒),沒藥(別研)、桂心、木香各半兩。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每服一錢,溫酒下。(《婦人良方》白芥子散)

6.治肝風筋脈拘攣,骨髓疼痛 白芥子一兩,防風三分,安息香一兩,沉香半兩,補骨脂一兩(炒),檳榔半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聖惠方》白芥子丸)

7.治暴風毒腫流入四肢頭面 白芥子一升,蒸熟,搗,以黃丹二兩攪之,分作兩份。疏布袋盛之,更蒸使熟,以薄痛上,當更迭蒸袋,常使熱薄之,如此三五度即定。(《千金方》芥子薄)

8.治風濕涎痰,結成痞塊 外用白芥子為末,醋調敷患上。內用白芥子為末,神曲打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清晨參棗湯下。(《方脈正宗》)

9.治淋巴結核 白芥子、蔥頭各3g。搗爛敷患處,隔日1次,每次4~5小時。[《中級醫刊》1959,(8):566]

10.治小兒乳癖 白芥子研末水調,攤膏貼之,以平為期。(《本草權度》)

11.治腳氣腫痛 白芥子、白芷各等分。為末,薑汁和,塗之。(《本草述鉤元》)

12.治腫毒初起 白芥子末,醋調塗之。(《瀕湖集簡方》)

13.治瘧疾 白芥子一兩。炒為末,米飯為丸。一日盡服,久瘧頓止。(《藥性通考》)

14.治感寒腹痛 炒白芥子研末,溫開水或生薑汁調和,做餅敷臍上,以紗布或帶固定,其上以熱水袋熨之,皮膚有灼熱即應除去。(《安徽中草藥》)

15.治傷寒後,肺中風冷,失音不語 白芥子五合(研碎)。上藥同酒煮令半熟,帶熱包裹,熨項頸周遭,冷則易之。(《聖濟總錄》芥子酒熨方)

16.治風眼疫眼,及焮熱之眼目 白芥子(如食料者)一兩,大蒜(杵爛)一錢,醋一錢。上三味制如麥餅。貼足心,錢大。(《眼科錦囊》)

17.治牙痛 白芥子、帕上莎羅、芸苔子各一兩。上為細散。每用一字,如患左邊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邊,即吹左鼻中。仍先淨洗鼻中,吹藥即驗。(《聖惠方》白芥子吹鼻散)

臨床報導

1.治療慢性氣管炎 ①用10%或20%的白芥子注射液穴位注射,每次2~3穴,每穴注射0.5~1ml,每日1次,7~10日為1療程。1個療程結束後休息3~4日,再行第2療程。取穴:喘息型以膻中、定喘、肺俞、天突為主;單純型以天突、中腑、肺俞為主。交替應用。共觀察149例,時間為1~2療程。其中,單純型70例,臨床治癒10例,顯效19例,好轉24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為75.7%;喘息型79例,臨床治癒11例,顯效29例,好轉2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4.9%。本藥對主要症狀和體征均有一定療效,而以平喘和祛痰作用較好,但無明顯消炎作用[1]。②炙白芥子、延胡索各7g,甘遂、細辛各4g,共研末;用鮮生薑60g,絞汁調藥成膏狀。貼肺俞、心俞、膈俞穴,每次4~6小時,於夏季三伏天初伏開始,每隔10日1次,連貼3次。共觀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氣管炎785例,顯效46.6%,有效79.9%;支氣管哮喘289例,顯效47.8%,有效83.7%。療效以連續貼3年者最好[2]。

2.治療哮喘 ①白芥子、輕粉、白芷各90g。共研末,蜂蜜調勻,作餅如指頭大備用。用鮮生薑擦背至熱後,將餅烘熱貼於定喘、肺俞、風門穴上,痰多者加天突,用紗布包紮固定。每日貼30~60分鐘。貼藥後出現熱痛難受、水泡、瘙癢者為正常,外塗龍膽紫即可。3次為1療程,每年三伏天使用。治療哮喘患者217例,均2個療程,結果痊癒13例,有效172例[3]。②白芥子、延胡索各2份,甘遂1份。研末,和生薑汁,穴位敷貼、離子導入法治療1128例哮喘患者,其中910例遠期療效平均為87.7%;218例急性發作患者,總有效率為88.8%[4]。③生白芥子、生萊菔子、生蘇子各15~30g(2歲以下各15g,3歲以上各30g)。上共為末,與麵粉30g加溫水調和,敷貼背部肺俞穴,每日1次,每次15~30分鐘,至皮膚發紅為止,3~5日為1療程。共治小兒咳喘120例,治癒率為100%[5]。

3.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 ①白芥子6g,搗成粉,再用麵粉12g摻水調成糊狀,塗於10×20cm紗布上,加溫使其散發出芥子辣氣味,即敷於患兒背部兩肩胛骨第1~7胸椎之間,待皮膚發紅即可取下(一般不超過10分鐘),每日1次,3日為1療程。6個月以下小兒及有心衰、皮膚感染者慎用或禁用。在常規應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從開始治療的第3日後應用此法。共治療112例,結果治癒率為100%,平均治癒天數為9.2±1.6日[6]。②芥末粉50g加麵粉30g,以溫水調成糊狀,均勻攤在紗布上包好,敷於患兒背部兩肩胛區及兩肩胛下區,每日2次,每次15~30分鐘,至皮膚出現潮紅為止,3天為1個療程。臨床輔助治療小兒肺炎70例,結果能縮短療程,提高治癒率[7]。

4.治療肺心病 白芥子、細辛等分。研末,將少許粉末(約綠豆大小)置於清膏藥中,第1天貼定喘,2天後揭去,換貼風門;依次再貼肺俞、膏盲、心俞等穴(雙側),10天貼完5對俞穴,為1療程。配內服中藥。共觀察治療肺心病106例,結果顯效34例,有效6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1.5%[8]。

5.治療肺部濕啰音 取芥末適量,加涼開水少許調成糊狀備用。先用溫水洗淨胸部皮膚,面積略超過濕啰音部位,後擦適量白凡士林,再塗上藥糊,厚度約0.2cm,以乾淨敷料覆蓋。每日1次,每次貼敷20~30分鐘,用藥3~7天。治療96例,結果痊癒89例,占92.7%;顯效7例,占7.3%;總有效率100%[9]。

6.治療外周性面癱 ①生白芥子50g,研細末,用米酒50g調成膏狀。取患側陽白、地倉、頰車、四白穴,將藥膏攤在紗布上貼敷穴位處,膠布固定,4~6小時取下,3日內防止患側受風,7日後貼敷第2次。若局部起水泡,乃藥物刺激所致,可用無菌注射器將泡內液體抽出,則自行脫屑而愈。共治150例,痊癒136例,有效7例,無效4例,不詳3例。治癒時間最短12日,最長28日;69例貼敷2次愈,40例貼敷3次愈,30例貼敷4次愈[10]。②白芥子粉適量,用溫水調成糊狀貼敷。共治86例。發病當日治療者24例,均在3日內痊癒;全部病例均在7日內痊癒[11]。

7.治療尿瀦留 白芥子5g,泡於30℃溫水中,攪拌成泥狀,貼在小腹膀胱脹滿部位,熱敷10~15分鐘,配服益氣活血利尿中藥。治療22例產後尿瀦留,全部治癒[12]。

8.治療痛經 ①白芥子、斑蝥各20g。研極細末,以50%二甲基亞碸調成軟膏狀。取麥粒大小一團,置於2×2cm的膠布中心,貼於中極穴或關元穴(交替使用)。每逢經前5天貼第1次,月經始潮或隱覺腹痛開始貼第2次。兩個月經週期為1療程。治療痛經82例,顯效56例,有效18例,總有效率為90.25%[13]。②白芥子研末,取0.5~1g,加入等量麵粉,用沸水調勻,製成餅狀,趁熱敷臍上(神闕穴),用胃安膏固定。於月經來潮前5天貼第1次,月經始潮或感腹痛時貼第2次,一般貼3個小時即可揭去藥膏。兩個月經週期為1療程。另加內服方:桂枝6g,當歸12g,川芎9g,沉香6g,元胡12g,三七3g。水煎,於月經來潮前5天始服至經止,每日1劑,早晚空腹溫服。治療痛經62例,中醫辨證均屬寒濕凝滯,氣滯血瘀,主要表現為下腹冷痛,伴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噁心嘔吐、唇舌紫暗。另設單純服藥組48例。對照觀察1療程。結果治療組治癒率80.3%,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治癒率61.3%,總有效率86.5%。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14]。③以白芥子粉末3g,置神闕穴,用膠布固定,用熱水袋(水溫50℃左右)熨燙,每日3次,每次半小時。共治痛經30餘例,均獲痊癒[15]。

9.治療疥癬 ①各種癬:白芥子300g炒至深黃色,冰片10g,共研細末。先用70%乙醇500ml浸泡2日,後加陳醋500ml浸泡3日,其間每日攪拌3次,再靜置2日後傾出上清液,藥渣用雙層紗布包紮擠壓餘液,混合後用1號濾紙過濾兩遍,得近900ml橙黃色藥液,裝滅菌容器。手足癬糜爛型用30%藥液水;手足癬水泡型用50%藥液水;手足癬鱗屑角化型、體癬用70%藥液水。以上各型均浸泡或濕敷患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鐘。頭癬去掉患處毛髮,用90%藥液水濕敷患處,每日3次,每次20分鐘。共治療各種癬316例,3日內治癒123例(38.9%),4~7日治癒166例(52.5%),無效27例(8.5%),總治癒率91.5%[16]。②疥瘡:先用肥皂水洗澡,拭幹後,自頭部以下,用40%藥液水遍搽全身5次;有丘疹水皰部位如手指間,用70%藥液水浸泡20分鐘。每日1次,連續2日,隔2日再搽浸1次。共治療185例,其中6例因皮膚過敏改用他法,9例未堅持治療,其餘170例全部治癒[16]。

文獻綜錄

1.朱丹溪:“痰在脅下及皮裏膜外,非白芥子莫能達,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義也。”(引自《綱目》)

2.《綱目》:“蓋白芥子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主氣,定喘止嗽;蘿蔔子主食,開痞降氣。”

3.《本草正》:“白芥子,消痰癖瘧痞,除脹滿極速,因其味厚氣輕,故開導雖速,而不甚耗氣,既能除脅肋皮膜之痰,則他近處者不言可知。”

4.《藥品化義》:“白芥子味辣,橫行甚捷,體細,通行甚銳,專開結痰,痰屬熱者能解,屬寒者能散。痰在皮裏膜外,非此不達;在四肢兩脅,非此不通。若結胸證,痰涎邪熱固結胸中及咳嗽失音,以此同蘇子、枳實、瓜蔞、杏仁、芩、連為解熱下痰湯,誠利氣寬胸神劑。”

5.《本草新編》:“或疑白芥子止能消膜膈之痰而不能消胃肺之痰,似乎消肺之痰必須貝母,消胃之痰必須半夏也,而誰知不然。夫膜膈之痰,經胃肺而言之也,胃肺中之膜膈,尤善藏痰者也,白芥子消膈膜之痰,是有痰之處,無不盡消,泥肺胃淺近之間,豈有反不能消之理?”

6.《醫林纂要》:“(白芥子)辛能行,而生春月濕地,性尤專行濕痰。色青專肝木,行於兩脅。肝氣不能行水則成支飲,子專入肝經,故行脅下支飲,炒研用,非脅痰不必用。”

7.《本草求真》:“蓋(白芥子)辛能入肺,溫能散表。痰在脅下皮裏膜外,得此辛溫以為搜剔,則內外宣通,而無阻隔窠囊留滯之患矣。是以咳嗽、反胃、痹木、腳氣、筋骨癰毒腫痛,因於痰氣阻塞,法當用溫用散者,無不藉此以為宣通。”

8.《藥義明辨》:“(白芥子)其性降收,其用溫散,故每於凝結之患而得開發,於逆上之窮而得降折,不止以利氣豁痰竟其功也。”

9.《國藥詮證》:“白芥子性味辛溫,《別錄》主發汗,以辛溫能散濕而利氣,因濕阻氣滯而無汗者,故散濕利氣可以發汗也。胸膈間有痰而為寒濕所阻,不能運化則氣逆,故曰上升。以辛溫散其寒濕,則痰化而氣行,故能治胸膈痰冷上氣也。濕阻而化熱,則面目黃赤,故散濕利氣可以治面目黃赤。”“白芥子有散濕利氣之效,治寒濕阻滯之氣病,有豁痰開胃、溫中止痛、散濕消腫之效。若病不在氣者,不可用以主治也。”

參考文獻

[1]青島醫藥科技簡報.1971,(3):10

[2]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組.新醫藥學雜誌,1978,(5):28

[3]王茂峰.陝西中醫,1992,13(11):511

[4]朱瑞群.上海中醫藥雜誌,1992,(4):10

[5]王琴.陝西中醫,1993,14(12):556

[6]劉保華.山西中醫,1994,10(3):31

[7]英若蘭,等.山東中醫雜誌,1997,16(6):263

[8]席振權.江蘇中醫,1992,13(11):26

[9]孫秀琴,等.河北中醫,1996,18(2):12

[10]冀風雲.河北中醫,1991,13(5):22

[11]張鎖澤.實用醫學雜誌,1985,1(5):42

[12]盧章文.江蘇中醫,1990,11(2):36

[13]施亞萍.北京中醫,1990,(5):28

[14]聶永新.中醫雜誌,1998,39(4):199

[15]李貫徹.中醫雜誌,1998,39(4):199

[16]宋憲源.中醫雜誌,1998,39(5):261

本草匯言

名醫別錄

味辛,溫,無毒。歸鼻。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服溫中,又白芥子,主射工及疰氣發無恆處,丸服之;或搗為末,醋和塗之,隨手驗也。

本草拾遺

主冷氣。子主上氣,發汗,胃膈痰冷,面目黃赤。

日華子本草

治風毒腫及麻痺,醋研傅之。扑損瘀血,腰痛腎冷和生薑研,微暖,塗貼。心痛,酒醋服之。

開寶本草

味辛,溫,無毒。子,主射工及疰氣,上氣發汗,胸膈痰冷,面黃。

本草綱目

白芥子辛能入肺,溫能發散,故有利氣豁痰、溫中開胃、散痛消腫、辟惡之功。韓懋《醫通

凡老人苦於痰氣喘嗽,胸滿懶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藥,反耗真氣。懋因人求治其親,靜中處三子養親治之,隨試隨效。蓋白芥子白色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紫而主氣,定喘止嗽。蘿蔔子白種者主食,開痞降氣。各微炒研破,看所主為君。每劑不過三、四錢,用生絹袋盛入,煮湯飲之,勿煎太過,則味苦辣。若大便素實者,入蜜一匙。冬月加薑一片,尤良。

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

肘後方》言熱病人不可食胡芥,為其性暖也。

本草經疏

芥稟火金之氣以生,而白芥則又得金氣之勝,故味辛氣溫無毒。辛溫入肺而發散,故有溫中除冷,發汗辟邪,豁痰利氣之功。朱震亨云: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非白芥子莫能達。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義爾。

簡誤:白芥子,味極辛,氣溫,能搜剔內外痰結,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然而肺經有熱,與夫陰火虛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其莖葉煮食,動風動氣,有瘡瘍痔疾便血者,咸忌之。

本草蒙筌

味辛,氣溫。無毒。善卻疰氣,最辟鬼邪。研醋敷射工,煎液消痰辟。久瘧蒸成辟塊,須此敷除;皮裡膜外痰涎,必用引達。故三子養親湯方中,加蘿蔔子消食,蘇子定喘,此消痰。是皆切中老人病也。

本草乘雅

顧食芥墮淚,望梅生津,此五液之自外至也。愧而汗發,慕而涎垂,此五液之自內至也。是以芥氣歸鼻,涕淚交注。經言清陽走上竅,濁陰歸下竅。芥則兩得之矣。主治證形,正諸陽之不走上竅,致濁陰之不歸下竅耳。

藥性解

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胃二經。主下氣,止翻胃,消瘧癖,辟鬼邪,驅疰氣,除皮裡膜外痰涎。醋研可敷射工。其莖葉堪卻冷氣,能安五臟。

按:白芥子辛宜於肺,溫宜於胃,故復入之。氣虛及肺胃中有火者,咸禁食之。

藥鑒

味大辛,氣溫。善開滯消痰,療咳嗽喘急,反胃嘔吐,風毒流注,四肢疼痛,尤能祛辟冷氣,解肌發汗,消痰癖瘧痞,除脹滿極速。因其味厚氣輕,故開導雖速而不甚耗氣。既能除脅肋皮膜之痰,則他近處者不言可知。善調五臟,亦熨散惡氣,若腫毒乳癖痰核初起,研末用醋或水調傅甚效。

本草備要

宣,利氣豁痰。

辛溫入肺。通行經絡,溫中開胃,發汗散寒,利氣豁痰,消腫止痛。痰行則腫消,氣行則痛止。為未醋調敷,消癰腫。治咳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諸病。痰阻氣滯。久嗽肺虛人禁用。丹溪曰: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非此不能達行。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義。韓矛三子養辛湯,白芥子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主氣,定喘止嗽;萊菔子主食,開痞降氣,各微炒研,看病所主為君,治老人痰嗽喘滿懶食。煎湯不可過熟,熟則力減。

本經逢原

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非此不能達,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義也。辛能入肺,溫能散表,故有利氣豁痰,散痛消腫辟惡之功。昔有脅痛,諸治不效,因食芥齏而愈者,偶中散結開痰之效。其治射工疰氣,上氣發汗者,亦取辛散祛毒力耳。此雖日用常品,然多食則昏目動火,泄氣傷精。肺經有熱,虛火亢者切忌。

陳年鹹走血芥鹵治肺癰,吐盡臭痰穢毒即愈,然惟初起未潰宜之。

本草求真

白芥子專入肺。氣味辛溫,書載能治脅下及皮裡膜外之痰,非此不達,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是此義。蓋辛能入肺,溫能散表,痰在脅下皮裡膜外,得此辛溫以為搜剔,則內外宣通,而無阻隔窠囊留漣患矣。是以咳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癰毒腫痛,因於痰氣阻塞,法當用溫用散者,無不藉此以為宣通。韓氏用三子養親湯以治老人痰氣,蓋白芥子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主氣定喘止嗽;萊菔子主食開痞降氣,各微炒研,看病所主為君。然此大辛大熱,中病即已。久服耗損真氣,令人眩暈損目,若肺熱陰虛火盛者忌之。

得配本草

辛,溫。入手太陰經氣分。通經絡,散水飲,除瘧癖,治喘嗽。痰在脅下皮裡膜外,非此不達。

炒研,蒸餅丸,治腹中冷氣;生研,水調貼足心,引毒歸下,令痘疹不入目。

肺氣虛、胃中熱者,禁用。

本經疏證

白芥子布種於秋盡,採實於夏初,以生以長,咸在冬湊,而於夏秋反若無所與者,殊不知發生於冬,長養於春,皆其胚胎之際,而夏秋則其原始要終之會也。味之辛得於秋盡,氣之溫得於夏初,是辛感於水而生,溫孕於寒而育,溫不能離辛,辛不能離溫,則辛溫之用,皆萃於水矣。辛者所以通,溫者所以發,痰冷阻中,則氣難橫達而一於上行為上氣,氣難橫達,則痰冷益無所泄,而惟留於胸膈,於是礙脾之磨蕩而黃發於面,一溫而胸膈痰冷無不發越,一辛而氣機上逆無不宣通,皆由橫達之功,并非泄降之力,故後世稱其能除皮裡膜外之痰,四支骨節之痛,亦為此耳。然得謂凡痰凡痛皆可治以是歟,蓋亦有界限矣。夫大則空虛,小則堅實,他物之恆情。惟白芥之莖小者反中空,大者中實,仍係一類二種可同為用,中空者象痰之逼窄氣道,中實者象痰之壅腫徑隧。是故用以治內,其證必兼上氣,用以治外,其證必兼腫痛,則凡痰在骨節及皮裡膜外之候,必裡有痰而外為腫痛已久而按之不空者,方與此宜,以是為其畛域可也。

本草新編

味辛,氣溫,無毒。入肝、脾、肺、胃、心與胞絡之經。能去冷氣,安五臟,逐膜膈之痰,辟鬼崇之氣,消癖化瘧,降息定喘,利竅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補能升,助諸補藥,尤善收功。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頻用半夏、南星以耗氣,所不解也。

白芥子善化痰涎,皮裡膜外之痰無不消去,實勝於半夏、南星。半夏性燥而爍陰,南星味重而損胃。獨白芥子消化痰涎,又不耗損肺、胃、肝、心、之氣,入於氣分而實宜,即用於血分而亦當者也。

或疑白芥子止能消膜膈之痰,而不能消胃肺之痰,似乎消肺之痰必須貝母,消胃之痰必須半夏也。而誰知不然。夫膜膈之痰,統胃、肺而言之也。胃、肺中之膜膈,尤善藏痰者也。白芥子消膜膈之痰,是有痰之處無不盡消,況且肺、胃淺近之間,豈有反不能消之理。試看瘧疾,正痰藏於膜膈之中也。用白芥子一兩,炒為末,米飲為丸,一日服盡,而久瘧頓止,非消痰之明驗乎。瘧止之後,神氣不倦,非消痰而不耗氣之明驗乎。故白芥子消痰,實勝於貝母、半夏,誰謂肺、胃之痰不能消也。

或謂白芥子雖消膜膈之痰,未必氣之不耗,天下安有消痰之藥而不耗氣者乎?曰:白芥子實不耗氣,能安五臟。耗氣則五臟不安矣,豈有五臟安而耗氣者乎。其餘消痰之藥,或安肺而不安胃,或安胃而不安肺,總不如白芥子之能安五臟也。此所以實勝於各消痰之藥耳。

或疑白芥子消痰而不耗氣,然用之而痰仍未消,是消膜膈之痰,未可全信也。曰:白芥子止可消膜膈之痰,而腎中之痰,不能消也。服白芥子而仍有痰者,宜補其腎,腎足而痰自化,何疑白芥子非消膜膈之痰乎。

或疑白芥子消陰分之痰,不消陽分之痰,然乎?曰:非也。芥子陰分、陽分之痰,無不盡消,不必分陰陽也。但腎經水泛火沸之痰不能化,餘則盡消而無疑矣。

或問白芥子即芥菜之子,人食芥菜,覺消食之甚多,是白芥子大能消食,似未可多食也。誰知芥菜消食,而芥子消痰,各不相同,不可疑其菜,而戒其子也。

或疑白芥子消膜膈之痰而不耗氣,發明幾無遺議,但不知膜膈之痰在於何處?曰:在胃脘之上下之中,而不在胃脘上下之外。雖痰分五臟六腑,要皆存於胃脘膜膈之中。白芥子善消膜膈之痰,亦於胃脘中消之,豈各入五臟六腑而後消之乎。

本草分經

辛溫入肺。通行經絡,發汗散寒,溫中利氣,豁痰。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者,非此不行。煎太熟則力減。

【現代藥理研究】

白芥子有刺激作用,黃芥子苷遇水後經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揮發油,主要成分為異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應用於皮膚,有溫暖的感覺并使之發紅,甚至引起水泡、膿疱。芥子粉使唾液分泌及澱粉酶活性增加;小劑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泌,大量應用可迅速引起嘔吐。

白芥子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白芥子有祛痰作用。

白芥子有調節血壓作用。家兔靜脈注射芥子生理鹽水浸出液,血壓先輕度上升,後則下降,呼吸增快。

白芥子所含的異硫氰酸苄酯具有廣譜殺菌作用。

《外治方》

【別名】

【組成】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細辛各12克。

【功能主治】據報導,治療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顯效率為60%,總有效率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5釐米(1.5寸)的地方。心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五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5釐米(1.5寸)的地方。膈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七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5釐米(1.5寸)的地方。

【用法用量】共研細末,每次取1/3藥末,加生薑汁調成稠膏(每次用鮮薑60克,浸泡後搗碎,擠汁),分攤在6塊邊長為5釐米的方玻璃上或塑膠薄膜上(藥膏直徑為3釐米)再取麝香0.3克(無麝香時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藥膏上,並貼在背部雙側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貼3次(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從上午11時開時貼藥,至下午2~3時為止,如貼後局部有燒灼疼痛時,可提前取下),連貼3年為1療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