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於山谷、溪邊、山地樹林下或栽培。喜溫和濕潤氣候,耐旱,不耐霜凍,忌積水,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酸性砂質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長。味辛、甘,性微溫。歸腎經。功效補腎助陽、祛風除濕。臨床用名有巴戟天、鹽巴戟天。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巴戟(《本草圖經》),巴吉天、戟天、巴戟肉(《藥材學》),雞腸風、貓腸筋、兔兒腸(《中藥志》)。

釋名

巴戟天,《別錄》雲“生巴郡”,則“巴”或指產地言。“戟天”者,《綱目》雲“名義殊不可曉”。或與本品能治陽痿有關。

基原

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植物

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分佈於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採集

栽培品6~7年即可採收。秋冬季采挖,挖出後,剪去莖葉鬚根,曬至6~7成幹,用槌打扁,曬至全幹或蒸約半小時後曬至半幹,再槌扁曬乾。

化學成分

根含蒽醌類成分:甲基異茜草素(rubiadin),甲基異茜草素-1-甲醚(rubiadin-1-methyl ether),大黃素甲醚(physcion),2-羥基-3-羥甲基蒽醌(2-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1-羥基蒽醌(1-hydroxyanthraquinone),1-羥基-2-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1,6-二羥基-2,4-二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4-dimethoxyanthraquinone),1,6-二羥基-2-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1-羥基-2-甲氧基蒽醌(1-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蒽醌(2-methylanthraquinone)。尚含環烯醚萜成分:水晶蘭苷(monotropein),四乙醯車葉草苷(asperuloside tetraacetate)。又含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β-穀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palmitic acid),維生素(vitamin)C,十九烷(nonadecane),24-乙基膽甾醇(24-ethyl cholesterol)。根皮含鋅、錳、鐵、鉻等23種無機元素。

藥理

1.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巴戟天能促進ConA誘導的免疫模型動物脾淋巴細胞的轉化增殖,並對小鼠脾淋巴細胞產生IL-2及γ-IFN的功能有顯著增強作用,表明巴戟天有增強免疫作用。巴戟天水溶性低聚糖單體混合成分對小鼠胸腺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巴戟天溫浸劑口服或腹腔注射和巴戟天50%乙醇提取液口服均可使未成年小鼠胸腺萎縮。與此相反,巴戟天水煎劑卻有抑制小鼠胸腺萎縮及增加血中白細胞數的作用。

2.對生殖系統的作用 巴戟天水煎劑對大鼠的垂體前葉、卵巢、子宮有增重作用,還能提高卵巢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黃體生成素受體活性。巴戟天能使去卵巢大鼠垂體對注射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後黃體生成素分泌反應明顯增加。

3.對骨代謝的影響 巴戟天作為補腎壯骨藥除有性激素和促性激素樣作用外,還可以顯著升高降鈣素含量,降低甲狀旁腺素含量,降低血鈣和羥脯氨酸含量,提高ALP活性,從而抑制骨量丟失,促進成骨作用。

4.抗炎作用 巴戟天可減輕腎炎、紅斑狼瘡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並使類固醇易於停藥。巴戟天溫浸劑口服可抑制塑膠環肉芽腫,有ACTH樣作用。巴戟天提取物口服可以增加血中皮質酮含量。

5.其他作用 巴戟天水煎劑口服能顯著增加小鼠體重、延長持續游泳時間、抑制幼年小鼠胸腺萎縮、升高血中白細胞數,並能增加甲狀腺功能低下小鼠的耗氧量,使甲狀腺功能低下小鼠腦中升高的M受體最大結合容量恢復正常。巴戟天水溶性提取物有顯著的抗抑鬱活性,此作用主要是通過5-HT來實現的。

6.毒性 小鼠口服巴戟天水煎劑未見急性毒性反應。

炮製

1.巴戟天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泡至3~4成透,置適宜蒸器內,蒸透,趁熱除去木心;或用水潤透後除去木心,切段,乾燥。《肘後方》:“去心。”生品偏於強筋骨,祛風濕。

2.鹽巴戟天 取淨巴戟天段,加鹽水拌勻,待鹽水被吸盡後,置鍋內,用文火炒幹。或取淨巴戟天,加鹽水拌勻,蒸軟,除去木心,切段,乾燥。每巴戟天100kg,用食鹽2kg。《局方》:“鹽湯浸,打去心。”《醫學入門·本草》:“鹽水煮,去心。”鹽制後溫而不燥,補腎助陽。

3.制巴戟天 取淨甘草搗碎,加水煎湯兩次,去渣,加入淨巴戟天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煮透,取出,趁熱除去木心,切段,乾燥。每巴戟天100kg,用甘草6kg。《仁術便覽》:“甘草湯浸去心。”《景嶽全書》:“甘草湯炒。”《醫學廣筆記》:“甘草汁煮,去骨。”甘草水制可增強其補益作用。

4.酒巴戟天 取淨巴戟天段,加黃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黃色,取出放涼。每巴戟天100kg,用黃酒12kg。《瑞竹堂方》:“剝肉,酒浸,炒幹。”《普濟方》:“酒浸一宿去皮心。”《玉楸藥解》:“去梗,酒浸,蒸曬。”酒炙可增強補腎壯骨、祛風除濕之效。

貯乾燥容器內,酒巴戟天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蛀,防黴。

藥性

味辛、甘,性微溫。歸腎、肝經。體潤,補而兼散。

1.《本經》:“味辛,微溫。”

2.《別錄》:“甘,無毒。”

3.《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腎二經。”

4.《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

功效主治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主治腎虛陽痿,遺精滑泄,少腹冷痛,遺尿失禁,宮寒不孕,腰膝酸痛,風寒濕痹,風濕腳氣。

1.《本經》:“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

2.《別錄》:“療頭面遊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

3.《藥性論》:“治男子夜夢鬼交泄精,強陰,除頭面中風,主下氣,大風血癩。”

4.《日華子》:“安五臟,定心氣,除一切風,治邪氣,療水腫。”

5.《綱目》:“治腳氣,去風疾,補血海。”

6.《本草備要》:“強陰益精,治五勞七傷;辛溫散風濕,治風氣,腳氣,水腫。”

7.《得宜本草》:“功專溫補元陽。”

8.《本草述鉤元》:“治中風,勞倦,虛勞,腎氣虛而惡寒眩暈,及虛逆咳喘,腰痛,積聚,痹痿,不能食,消癉,泄瀉,溲血,淋濁,小便不禁,疝。並治目疾,耳聾。”

9.《本草求原》:“化痰,消水腫,治酒人腳氣,嗽喘,眩暈,泄瀉,食少。”

10.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治腎虛腰腳無力,痿痹癱瘓,神經衰弱,陽痿,遺精,早洩,失眠,婦女不育。”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或浸酒、熬膏。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及有濕熱者禁服。

1.《本草經疏》:“性溫屬陽,凡病相火熾盛,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煩躁口渴,大便燥閉,法鹹忌之。”

2.《得配本草》:“火旺泄精,陰虛水乏,小便不利,口舌乾燥,四者禁用。”

應用配伍

補腎陽 本品辛甘微溫,善走腎經,功能補腎壯陽,強陰固精,故常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滑泄,少腹冷痛,遺尿失禁,女子宮寒不孕等證。凡腎陽虛衰,陽痿不舉,遺精滑精者,可與肉蓯蓉、附子、補骨脂等配伍,以固腎澀精壯陽,如《聖濟總錄》巴戟天丸。凡陽虛寒盛,疝氣腹痛者,可與附子、小茴香、川楝子等同用,以散寒止痛,如《聖濟總錄》巴戟散。凡下元虛寒失固,遺尿,尿頻,小便不禁者,可與山茱萸、桑螵蛸、菟絲子、肉桂等相合,以澀尿止遺,如《張氏醫通》巴戟丸。凡腎陽不足,沖任虛寒,月經不調,宮寒不孕,赤白帶下者,可與高良薑、肉桂、吳茱萸等藥相配,以溫腎暖宮,如《局方》巴戟丸。

強筋骨,祛風濕 本品辛溫氣雄,功能溫肝腎,強筋骨,祛風除濕散寒,故常用於腎寒骨痿,腰膝酸痛,風寒濕痹,風濕腳氣等證。凡肝腎不足,筋骨痿軟者,可與肉蓯蓉、杜仲、菟絲子、萆薢等配伍,以溫肝腎、壯筋骨,如《張氏醫通》金剛丸。凡腎虛寒濕內盛,腰胯冷痛,行步不利者,可與牛膝、羌活、桂心、杜仲等同用,以溫經通絡止痛,如《聖惠方》巴戟丸。凡風濕下注,腳氣腫痛,行步不得者,可與牛膝、茯苓、萆薢、附子等並施,以祛風除濕,如《聖濟總錄》巴戟天飲。

1.《本草經集注》:“覆盆子為之使。”

2.《本草經疏》:“得熟大黃,治飲酒人腳弱。”

3.《本草匯》:“其性多熱,同黃柏、知母則強陰;同蓯蓉、鎖陽則助陽。”

4.《得配本草》:“助陽,杞子煎汁浸蒸;去風濕,好酒拌炒;攝精,金櫻子拌炒;理腎氣,菊花同煮。”

附方

1.治虛羸陽道不舉,五勞七傷百病 巴戟天、牛膝各三斤,枸杞根皮、麥門冬、地黃、防風各二斤(上並用生,如無可得則用幹者)。上以酒一擔四鬥浸七日,去滓溫服,常令酒氣相及,勿至醉吐。此酒每年入九月中旬即合,入十月上旬即服。滓曬乾搗末,以此酒服方寸匕,一日三次,益佳。慎食生冷、豬、魚、油、蒜。春六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千金方》巴戟天酒)

2.治腎臟久虛,體瘦骨痿,腰腳酸疼,臍腹冷痛,飲食無味,行坐少力,夜多夢泄,耳內蟬鳴 巴戟天(去心)、補骨脂(炒)、茴香子(炒)各半兩,附子(鹽炒)一兩。上為末,用酒熬一半成膏,留一半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鹽湯下。(《聖濟總錄》巴戟天丸)

3.治婦人子宮久冷,月脈不調,或多或少,赤白帶下 巴戟三兩,良薑六兩,紫金藤十六兩,青鹽二兩,肉桂(去粗皮)、吳茱萸各四兩。上為末,酒糊為丸。每服二十丸,暖鹽酒送下,鹽湯亦得。日午、夜臥各一服。(《局方》巴戟丸)

4.治陽衰氣弱,精髓空虛,形神憔悴,腰膝痿痹,或女人血海幹虛,經脈斷續,子嗣難成 巴戟天八兩,當歸、枸杞子各四兩,廣陳皮、川黃柏各一兩(俱用酒拌炒)。共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男婦皆可用。(《本草匯言》)

5.治小便不禁 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鹽、酒煮)、桑螵蛸、菟絲子(酒蒸)各等分。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鹽酒或鹽湯送下。(《奇效良方》)

6.治風濕腰痛,行立不得 巴戟二兩,羌活二兩,當歸三兩,牛膝一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石斛二兩,生薑二兩。上銼細,生絹袋盛,以酒一鬥五升浸,密封七日開。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聖惠方》巴戟浸酒)

7.治飲酒人腳氣甚危 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不用米),大黃一兩(炒)。同為末,熟蜜丸。溫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本草衍義》)

8.治腎虛不足,青膜遮蓋瞳人,視物不明 川巴戟(去心)三兩,菊花一兩,枸杞六兩,肉蓯蓉(酒洗)四兩。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五十丸,鹽湯送下。戒酒色。(《異授眼科》巴菊枸杞丸)

9.治元髒虛冷上攻,致生口瘡 巴戟天(去心)一兩,白芷半兩,高良薑一錢匕。上為細散,用豬腰子二只(去筋膜),每一只入藥散一錢匕,用濕紙裹煨熟,乘熱去紙。以口吸熱氣,有涎即吐;候冷,細嚼服之。(《聖濟總錄》巴戟散)

10.治小腸疝氣 ①巴戟天(去心)、楝實(取肉,麩炒)、木香、茴香子(炒)、附子(炮裂)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溫酒調下。(《聖濟總錄》巴戟散) ②膀胱氣塊入腹或下墜,滿悶疼痛:巴戟天半兩(去心),茴香一兩(微炒),胡桃仁一兩(湯浸去皮)。上為散,與胡桃仁再研令勻。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下;如不吃酒,煎曲湯調下。(《醫方類聚》引《簡要濟眾方》巴戟天散)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巴戟天稟土德真陽之精氣,兼得天之陽和。陽主發散,散則橫行,是當木之令而兼金之用也,故其味辛。《別錄》益之以甘,而《本經》又曰微溫、無毒,宜其然也。其主大風邪氣及頭面遊風者,風為陽邪,勢多走上。《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巴戟天性能補助元陽而兼散邪,況真元得補,邪安所留?此所以愈大風邪氣也。主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者,是脾腎二經得所養,而諸虛自愈矣。其能療少腹及陰中引痛,下氣,並補五勞,益精,利男子者,五臟之勞,腎為之主,下氣則火降,火降則水升,陰陽互宅,精神內守,故主腎氣滋長,元陽益盛,諸虛為病者,不求其退而退矣。”

2.《本草新編》:“夫命門火衰,則脾胃寒虛,即不能大進飲食,用附子、肉桂以溫命門,未免過於太熱,何如用巴戟天之甘溫,補其火而又不爍其水之為妙耶!”“夫巴戟天雖入心腎,而不入脾胃,然入心則必生脾胃之氣,故脾胃受其益,湯劑用之,其效易速,必開胃氣,多能加餐及至多餐,而脾乃善消,又因腎氣之補,薰蒸脾胃之氣也。”

3.《本草求真》:“巴戟天,據書稱為補腎要劑,能治五勞七傷,強陰益精,以其體潤故耳。然氣味辛溫,又能祛風除濕,故凡腰膝疼痛,風氣腳氣水腫等證,服之更為有益。觀守真地黃飲子,用此以治風邪,義實基此,未可專作補陰論也。”

4.《國藥詮證》:“《本經》主治大風邪氣,可知其有驅風逐氣之強力。陰痿不起,由於氣阻所致,故以治風氣之藥治之;其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皆為去大風邪氣之效。如無大風邪氣者,服之非但不能補益,反受傷氣之害矣。”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辛,微溫。主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

名醫別錄

味甘,無毒。主治頭面游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

藥性論

使。能治男子夜夢鬼交泄精,強陰,除頭面中風,主下氣,大風血癩。病人虛損,加而用之。

日華子本草

味苦,安五藏,定心氣,除一切風,治邪氣,療水腫。

開寶本草

味辛、甘,微溫,無毒。療頭面游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

本草衍義

有人嗜酒,日須五七杯,後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不用米,大黃一兩,剉炒,同為末,熟蜜為丸,溫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

本草綱目

治腳氣,去風疾,補血海。

本草經疏

巴戟天稟土德真陽之精氣,兼得天之陽和,陽主發散,散則橫行,是當木之令而兼金之用也,故其味辛。《別錄》益以以甘,而《本經》又曰微溫無毒,宜其然也。其主大風邪氣,及頭面游風者,風為陽邪,勢多走上,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巴戟天性能補助元陽而兼散邪,況真元得補,邪安所留?此所以愈大風邪氣也。主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者,是脾腎二經得所養而諸虛自愈矣。其能療少腹及陰中引痛,下氣并補五勞,益精利男子者,五臟之勞腎為之主,下氣則火降,火降則水升,陰陽互宅,精神內守,故主腎氣滋長,元陽益盛,諸虛為病者不求其退而退矣。

簡誤:巴戟天性溫屬陽,故凡病相火熾盛,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煩躁口渴,大便燥閉,法咸忌之。

本草蒙筌

味辛、甘,氣微溫。無毒。惡丹參雷丸,宜覆盆為使。禁夢遺精滑,補虛損勞傷。治頭面游風,及大風浸淫血癩;主陽痿不起,并小腹牽引絞疼。安五臟健胃強筋,安心氣利水消腫。益精增志,惟利男人。

本草乘雅

草木至冬,莫不隨天地氣化而藏,獨此不凋,與天相戟,當為冬腎之生物也。其精志與骨,咸腎所司,欲其生發者,仗此大有所裨。

深秋結實,經冬不凋,反地之陽殺陰藏,得天之陽生陰長,可判屬肝;而以戟、以辛,又可判屬肺矣。誠肺肝秉制為用之用藥也。故主天有八風,不從鄉來者之外所因。與經有五風,觸五藏之內所因,或肝失用而陰痿不起;或形失生而筋骨不強;或志從陰藏而頹;或氣從陽殺而損,靡不因風入中虛,戟以擊之。雷公法秉制之宜,閱杞菊生成,斯義自見。

不曰巴戟地,而曰巴戟天,雖似弄巧,實出至理。如是乃可合天有八,經有五風,御五位,觸五藏也。

藥性解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溫,無毒,入肺、腎二經。主助腎添精,除一切風及邪氣。覆盆為使,惡雷丸、丹參。

按:巴戟之溫,本專補腎,而肺乃腎之母也,且其味辛,故兼入之以療風。凡命門火旺以致泄精者忌之。

景岳全書

味甘微溫,陰中陽也。雖曰足少陰腎經之藥,然亦能養心神,安五臟,補五勞,益志氣,助精強陰。治陰痿不起,腰膝疼痛,及夜夢鬼交,遺精尿濁,小腹陰中相引疼痛等證。

本草備要

補腎祛風。

甘辛微溫,入腎經血分。強陰益精,治五勞七傷。辛溫散風濕,治風氣腳氣水腫。覆盆子為使。惡丹參。

本經逢原

巴戟天嚴冬不凋,腎經血分及衝脈藥也,故守真地黃飲子用之,即《本經》治大風邪氣之謂。以其性補元陽而兼散邪,真元得補,邪安所留?是以可愈大風邪氣也。主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者,脾胃二經得所養,而諸虛自瘥矣。又治腳氣,補血海,病人虛寒加用之。有人嗜酒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去米,大黃一兩炒為末,熟蜜丸,溫水下七十丸,仍禁酒遂愈。惟陰虛相火熾盛者禁用。

本草崇原

巴戟生於巴蜀,氣味辛甘,稟太陰金土之氣化。其性微溫,經冬不凋,又稟太陽標陽之氣化。主治大風邪氣者,得太陰之金氣,金能制風也。治陰痿不起,強筋骨者,得太陽之標陽,陽能益陰也。安五臟,補中者,得太陰之土氣,土氣盛,則安五臟而補中。增志者,腎藏志而屬水,太陽天氣,下連於水也。益氣者,肺主氣而屬金,太陰天氣,外合於肺也。

本草求真

﹝批﹞溫補腎陰,兼祛風濕。

巴戟天專入腎。辛甘微溫。據書稱為補腎要劑,能治五癆七傷,強陰益精,以其體潤故耳。好古曰:巴戟腎經血分藥也。權曰:病人虛損,加而用之。然氣味辛溫,又能祛風除濕,故凡腰膝疼痛,風氣腳氣水腫等症,服之更為有益。宗奭曰:有人嗜酒,日須五七杯,後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專米不用,大黃一兩,剉炒,同為末,熟蜜丸,溫水服,仍禁酒愈。觀守真地黃飲子用此以治風邪,義實基此,未可專作補陰論也。

得配本草

覆盆子為之使。惡雷丸、丹參。

辛、甘,溫。入足少陰經血分。助陽起陰。治一切風濕水腫,少腹引陰冷痛,夜夢鬼交精泄。

得純陰藥,有既濟之功。君大黃,治飲酒腳氣。

滾水浸去心,助陽;杞子煎汁浸蒸,去風濕;好酒拌炒,攝精;金櫻子汁拌炒,理腎氣,菊花同煮。

火旺泄精,陰水虛乏,小便不利,口舌乾燥,四者禁用。

巴戟、鎖陽,暖腎經之寒;熟地、杞子,制能臟之熱。腎臟虛多熱,腎經虛多寒。經臟不同,水火判別,毋得誤用。

本草經解

巴戟天氣微溫,秉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辛甘無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陽明燥金胃經。氣味俱升,陽也。

風氣通肝,巴戟入肝,辛甘發散,主大風邪氣,散而瀉之也。

陰者宗筋也,宗筋屬肝,痿而不起,則肝已全無鼓動之陽矣,巴戟氣溫益陽,所以主之。蓋巴戟治陽虛之痿;淫羊藿治陰虛之痿也。

肝主筋,腎主骨,辛溫益肝腎,故能強筋骨也。

胃者五臟之原,十二經之長,辛甘入胃,溫助胃陽,則五臟皆安也。胃為中央土,土溫則中自補也。

腎通氣而藏志,巴戟氣溫益肝,肝者敢也,肝氣不餒,則不耗腎,而志氣增益也。

神農本草經讀

巴戟天氣微溫,秉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辛甘無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陽明燥金胃。雖氣味有土木之分,而其用統歸於溫肝之內,《佛經》以風輪主持大地,即是此義。《本經》以「主大風」三字提綱兩見,一見於巴戟天,一見於防風,陰陽造化之機,一言逗出。《金匱》云「風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防風主除風之害,巴戟天主得風之生,不得滑口讀去。蓋人居大塊之中,乘風以行鼻息呼吸,不能頃刻去風。風即是氣,風氣通於肝,和風生人,疾風殺人,其主大風者,謂其能化疾風為和風也。

邪氣者,五行正氣不得風,而失其和,木無風則無以遂其條達之情,火無風則無以遂其杪之性,金無風則無以成其堅勁之體,水無風則潮不上,土無風則植不蕃,一得巴戟天之用,則到處皆春,而邪氣去矣。

邪氣去而五臟安,自不待言也。

況肝之為言敢也,肝陽之氣,行於宗筋,而陰痿起;行於腎臟,腎藏志而志增,腎主骨而骨強;行於脾臟,則震坤合德,土木不害,而中可補。

益氣二字,又總結通章之義,氣即風也,逐而散之,風散即為氣散,生而亦死;益而和之,氣和即是風和,死可回生,非明乎生殺消長之道者,不可以語此。

本草新編

巴戟天,味甘、溫,無毒。入心腎二經。補虛損勞傷,壯陽道,止小腹牽痛,健骨強筋,定心氣,益精增智,能止夢遺。此臣藥,男婦俱有益,不止利男人也。世人謂其能使痿陽重起,故云只利男子。不知陽事之痿者,由於命門火衰,婦人命門與男子相同,安在不可同補乎。夫命門火衰,則脾胃寒虛,即不能大進飲食。用附子肉桂,以溫命門,未免過於太熱,何如用巴戟天之甘溫,補其火,而又不爍其水之為妙耶。

或問近巴戟天人罕用,只用於丸散之中,不識亦可用於湯劑中耶?巴戟天,正湯劑之妙藥,無如近人不識也。巴戟天,溫而不熱,健脾開胃,既益元陽,復添陰水,真接續之利器,有近效,而又有遠功。夫巴戟天雖入心、腎,而不入脾胃,然入心,則必生脾胃之氣,故脾胃受其益。湯劑用之,其效易速,必開胃氣,多能加餐,及至多餐,而脾乃善消。又因腎氣之補,薰蒸脾胃之氣也,誰謂巴戟天不宜入於湯劑哉。巴戟天溫補命門,又大補腎水,實資生之妙藥。單用一味為丸,更能補精種子,世人未知也。

或疑巴戟天入湯劑最妙,何以前人未見用之?曰:前人多用,子未知之耳。夫巴戟天,補水火之不足,益心腎之有餘,實補藥之翹楚也。用之補氣之中,可以健脾以開胃氣;用之補血之中,可以潤肝以養肺陰。古人不特用之,且重用之。自黃柏、知母之論興,遂置巴戟天於無用之地。嗟乎!人生於火,而不生於寒,如巴戟天之藥,又烏可不亟為表揚哉。

本草分經

甘、辛,微溫。入腎經血分,強陰益精,散風濕。

【現代藥理研究】

巴戟天口服液能抑制幼年小鼠胸腺萎縮,升高其中白細胞數,並能增加甲狀腺功能低下小鼠的耗氧量,使其M受體活性恢復正常。

巴戟天提取物具有增加血中皮質酮含量的作用,還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

巴戟天對陽虛患者有雄激素樣作用。

巴戟天乙醇浸液在試管內對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液體外對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