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皮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冬瓜皮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果皮。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味甘,性微寒。歸肺、小腸經。功效利水消腫。臨床用名冬瓜皮。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白瓜皮、白東瓜皮(《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原

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外層果皮。

植物

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見“冬瓜”條。

採集

食用冬瓜時,收集削下的外果皮,曬乾。

化學成分

冬瓜皮含揮發性成分:E-2-己烯醛(E-2-hexenal),正己烯醛(n-hexenal),甲酸正己醇酯(n-hexyl formate),2,5-二甲基吡嗪(2,5-dimethylpyrazine),2-甲基吡嗪(2-methylpyrazine)等。三萜類化合物:乙酸異多花獨尾草烯醇酯(isomultiflorenyl acetate),5,24-葫蘆二烯醇(cucurbita-5,24-dienol),粘黴烯醇(glutinol),西米杜鵑醇(simiarenol)。膽甾醇衍生物:24-乙基膽甾-7,25-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5-dienol),24-乙基膽甾-7,22,25-三烯醇(24-ethylcholesta-7,22,25-trienol),24-乙基膽甾-7-烯醇(24-ethylcholesta-7-enol),24-乙基膽甾-7,22-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2-dienol)。另含維生素(vitamin)B1、B2、C,煙酸(niacin),胡蘿蔔素(caroten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有機酸,澱粉以及鈉、鉀、鈣、鐵、錳、鋅等無機元素。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稍晾,切寬絲或切塊,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味甘、淡,性微寒。歸肺、脾、小腸經。輕清走表,可宣可降。

1.《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淡。入脾、肺二經。”

2.《本草再新》:“味甘,性涼,無毒。”

3.《本草用法研究》:“味微苦而淡,性平。”

4.《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入胃、小腸、膀胱三經。”

功效主治

利水消腫,清熱解渴。主治水腫,小便不利,傷暑,消渴,癰瘡腫痛,跌僕傷損。

1.《滇南本草》:“止渴,消痰,利小便,治中風皆效。熬水洗痔,良。”

2.《綱目》:“主驢馬汗入瘡腫痛,陰乾為末塗之,又主折傷損痛。”

3.《藥性切用》:“行皮間水濕,善消膚腫。”

4.《重慶堂隨筆·論藥性》:“解風熱,消浮腫。”

5.《本草再新》:“走皮膚,去濕追風,補脾瀉火。”

6.《本草害利》:“益脾,以皮行皮,通二便,消水腫,瀉熱毒,止消渴。”

7.《現代實用中藥》:“利濕,消暑,和脾。”

8.《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心臟及腎臟病之水腫、喘逆脹滿等。”

9.《福建藥物志》:“治乳糜尿、魚蟹中毒、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因營養不良而致之虛腫慎用。”

應用配伍

利水消腫,清熱解渴 本品甘寒質潤,具有滲利水濕、清熱解渴之功,故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傷暑,消渴等症。凡肢體或全身水腫,小便不利者,可與五加皮、生薑皮同用,取其以皮行皮之功,如《湖南藥物志》治水腫方。凡傷暑口渴,小便短赤者,可與西瓜皮配伍,如《四川中藥志》治暑熱口渴方;若為消渴病渴飲不止,小便反多者,可與麥冬、黃連相合,如《食物中藥與便方》治消渴不止方。

附方

1.治水腫 冬瓜皮30g,五加皮9g,薑皮12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腎臟炎,小便不利,全身浮腫 ①冬瓜皮20g,西瓜皮20g,白茅根20g,玉蜀黍蕊15g,赤小豆100g。水煎,每日3次分服。(《現代實用中藥》) ②冬瓜皮、鮮茅根30~6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15劑。(《全國中草藥彙編》)

3.治體虛浮腫 冬瓜皮30g,杜赤豆60g,紅糖適量。煮爛,食豆服湯。(《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夏日暑熱口渴,小便短赤 冬瓜皮、西瓜皮等量,煎水代茶飲。(《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

5.治消渴不止,小便多 冬瓜皮、麥冬各30~60g,黃連10g。水煎,每日2~3次分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6.治咳嗽 冬瓜皮(經霜者)五錢,蜂蜜少許。水煎服。(《滇南本草》)

7.催乳 冬瓜皮30g,加鮮鯽魚(洗淨,去腸雜),同燉服。(《安徽中草藥》)

8.治婦人乳癰毒氣不散 冬瓜皮(研取汁),當歸半兩(研細),上以冬瓜汁調塗之,以愈為度。(《普濟方》)

9.治損傷腰痛 冬瓜皮燒研,酒服二錢。(《生生編》)

10.治手足凍瘡 冬瓜皮、幹茄根。二味煎湯熱洗,不過三次即效。(《醫便》)

臨床報導

治療糖尿病 用冬瓜皮(包括外果皮及中果皮)1000g,加水2000g,沸後煎半小時,濾液濃縮至500ml,靜置冷卻。另取麝香1.5g,與適量95%乙醇共研磨成漿,兌入上述濃液中,攪勻後置冰箱或陰涼處備用。每次口服15~20ml,每日3次,10日為1療程。共治療21例,經3~6個月觀察,三多症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其中煩渴改善者15例,尿量減少者14例,饑餓感減輕或消失者15例。症狀改善大多出現在1個療程左右[1]。

參考文獻

[1]鄧居林.中醫雜誌,1981,22(7):546

本草匯言

名醫別錄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日華子本草

冷,無毒。除煩,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甚良。

開寶本草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本草圖經

利大小腸。

可作丸服,亦入面脂。

本草衍義

患發背及一切疔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敗熱毒氣甚良。

本草衍義補遺

性走與急,久病與陰虛者忌之。《衍義》取其分散熱毒氣,有取於走而性急也。九月勿食,俟被霜食之。不爾,令人成反胃病。又差五淋。

本草綱目

主驢馬汗入瘡腫痛,陰乾為末塗之,又主折傷損痛。冬瓜仁,治腸癰。

男子白濁,婦白帶,研末炒服。

本草經疏

白冬瓜內稟陰土之氣,外受霜露之侵,故其味甘,氣微寒,而性冷利,無毒。水屬陰,瓜性亦屬陰,氣類相從,故能利小便,除小腹水脹也。甘寒解胃中之熱,故又能止渴也。弘景:止消渴煩悶,解毒。孟詵:益氣耐老,除心胸滿,去頭面熱。大明:消熱毒癰腫,切片摩痱子。蘇利大小腸,壓丹石毒。皆得其旨者也。

簡誤:冬瓜性冷利,凡臟腑有熱者宜之。若虛寒腎冷,久病滑泄者,不得食。

本草乘雅

冬瓜子仁,吮吸地液,性頗貪狼,雖夏火主時,無妨水大含遍者也。即一粒子,具瓜全體。仲景先生用治腸癰膿未成者,吮吸殆盡。隱居別錄推廣腹內結聚,破之潰之,結解聚散。故最為脾胃壅滯要藥也。

藥性解

味甘,性寒,無毒,入脾、胃、大小腸四經。主胸前煩悶作渴,臍下水脹成淋,通大小便,大解熱毒,可貼癰疽,又解丹石毒及魚毒。

按:冬瓜味甘,宜入脾;性走而急,宜入大小腸。煩渴諸症皆熱也,其性寒,故能解之。丹溪曰:久病與陰虛者忌服,未被霜而食之,令人成反胃病。

本草備要

又名白瓜,瀉熱補脾。

寒瀉熱,甘益脾,利二便,消水腫,冬瓜任吃效。止消渴,苗葉皆治消渴。散熱毒癰腫。節片敷之。丹溪曰:冬瓜性急而走,久病陰虛者忌之。昂按:冬瓜日食常物,於諸瓜中尤覺宜人,且味甘而不辛,何以見其性急而走乎?

本經逢原

利大小腸,壓丹石毒,其子治腸癰,去面黑,潤肌膚,及作面脂,即《本經》悅澤好顏色之用也。

瓜練絞汁服,治五淋,壓丹石毒。

本草求真

﹝批﹞利水消腫,解熱。

冬瓜專入腸、胃。味雖甘淡,性甚冷利。故書所述治效,多是消腫定喘,《楊氏家藏方》治十種水氣浮腫,用大冬瓜一枚,切蓋去瓤,以赤小豆填滿,蓋合簽定,以紙筋泥固濟日乾,用糯糠兩大籮,入瓜在內,煨至火盡,取出切片,同赤小豆焙乾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湯下,日三服,小便利為度。止渴,及治癰腫熱毒,切片敷上,熱則易之。壓丹石毒。然惟臟腑有熱者最宜。若虛寒腎冷,久病滑泄,及水衰氣弱體瘦,服之則水氣益泄,而有厥逆滑脫燥渴之虞矣。汪昂既言性能止渴消腫,而又謂性不走,服甚宜人,是何自相矛盾耶。

本經疏證

冬瓜苦瓠皆行水,僅有宣陽達陰之分。予則謂兩物已大相逕庭,兩物所治尤不可同日語。蓋苦瓠苦寒,冬瓜甘寒,苦瓠之肉能幹,冬瓜之肉不能幹,若瓠用瓤子,冬瓜用肉,其意固迥別矣。苦瓠治大水四支面目浮腫,冬瓜治小腹水脹。浮腫與水脹,固皆氣水兼病,然浮腫在外,水脹在內,且一能上及面目,一隻下在小腹,不又分隔天淵?況一曰下水令人吐,可見其水不擇大小便而下,猶或不及,則在上者并自吐去,是其急疾何如;一曰利小便止渴,可見必化其水,小便始利,而當其化時,猶能泌其清者上朝為津,是其宛轉若何,而可一律視之歟。蓋凡物之津潤者,類不堪久藏,惟此屆冬方採之物,自然經歲不至浥爛,譬如腌菹乾肉,必以冬成方得經久耳,然用其外廓面能化在內之氣與水何故?夫冬瓜初實,其瓤亦如一切瓜瓠,裹大津液充滿無間,及其飽經霜露,瓤子空懸於中,其津液既未外泄,又非內耗,乃盡浥於肉中,而晝受暴煉,夕蔭露漿,已盡拔其浮濁,乃獨留其精純,斯能久而不壞也。人身津氣在肌肉間者,非衛氣而何?衛氣者,起於下焦,上行以護衛一身,剽悍急疾,晝夜五十周,不自暫駐。冬瓜者既挹小腹間水中之氣,行於肌肉,隨衛氣敷布,且能上止其渴矣,其所餘水能不自化隨小便以出耶?苦瓠冬瓜功用,其分界在此,然所治之腫與脹,皆屬熱而不屬寒,則其孚合處不可竟指為同,又不可全闢為異,以其氣均寒也。至其子之治煩滿不樂,則更有說焉。夫含漿裹液而生者,必不樂乾,然不乾又不堪作種,惟冬瓜之子,初生於盛津包襭之中,續成於漲落津消之後,而以十月收採,即以十月種植(見齊民要術),究竟并未嘗乾,乃亦隨即萌達,溯其在瓜之日,聲懸於中,系絡於肉,足見其當津液盛漲時,能由絡以輸其肉,及至消落已後,又能隨絡以吸取於外,是其常與津液相往來,不必論其乾與澤者,煩是水之不足,滿是水之有餘,能使滿通於外,即已水交於內,而煩與滿并除矣。其可為面澤,亦即引津外敷之效耳。

本草分經

甘,寒。瀉熱益脾,利二便,消水腫,散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