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醫學窮源集

湯序

予少習舉子業不就,去而學醫。《內經靈素》而外,張、王、劉、李、朱、薛諸家,及明季李瀕湖、張叔承、王損庵、張景岳各著述,逐一研求,歷有年所。覺其大旨,無非發揮經義,利濟斯人,而或主寒峻,或主溫補,言人人殊,即其方而用之,總不能毫髮無遺憾,心竊訝之。而近今醫學膚淺,間有著書立說者,不過管窺蠡測,難於考證至詣,用是不敢出而應世。因思醫道通仙,而善於治身者必能治天下人之身,是以裹糧負笈,訪求畸士于山巔水湄之中。歷金閶,渡浙水,昇天目,探禹穴,登天台,訪赤城,過石梁橋,又復振衣九華,躡足黃鶴樓,信宿廬阜,拾級香爐、五老諸峰,西至江陵,往返數千里。庶幾入董奉之林,坐韓康之肆,相與析疑問難,互相訂正。乃畸士絕少,而汶汶者多騰口說,以眩惑天下,予甚戚焉。洎予南遊洪都,遇廬江殷子合宗於逆旅,談藝霏玉,說理鑄金,而經旨紛綸,絕非當時岐黃家口吻。予傾倒久之,憶其言之有本,當必如蔡中郎得王充《論衡》者。堅叩所學,因出橐中先世所藏《醫學窮源》六卷相示。披閱之下,覺《內經》運氣之說,至今始得撥雲霧而見青天。於以知醫林之書汗牛充棟,無非繁枝縟節,而惟此闡蘭臺之秘奧,造盧扁之堂階,真能從支分派別之後,直探源於賀卜諾爾者。則予向之疑其主寒峻、主溫補者,得元會運世及三元運氣之說,而後恍然悟也。向之用其方而不能無遺憾者,得勝復亢制、順行逆行之說,而始爽然失也。向之覺其言人人殊者,得斯書而後一以貫之,相悅以解也。其書首二卷,系前明王念西先生所著,而殷子之祖錄之。後四卷,則念西先生著案,而殷子之祖釋之者也。殷子寶是書,什襲藏之,珍逾拱璧,私為家學,不輕以予人。予不忍使青萍、結綠,永沉埋於荊岩、豐獄之中,因求售其稿,公諸宇內。友人吳子、鄢子,復慫臾之,遂斥篋中金,錄副本而歸。倦遊以來,十有餘年,恐歲久蠹蝕,復致散漫,爰命兒輩嚴加校訂,間附鄙見於上,付之奇劂,俾天下後世學斯學者復睹軒岐之正鵠,而不為支流所溷,則予之大願也。是為序。

時嘉慶十三年歲次戊辰季秋中浣難水云巢老人湯世質書於玉茗草堂

原敘

粵稽大昊氏嘗草治砭,烈山氏磨蜃鞭策,而醫學以肇。及軒皇作睹,上觀天象,下察民情,本《羲經》以立極,審《河圖》而參元,明廷咨訪,石室珍藏,其道大光。秦政之亂,廢道滅德,先聖經籍焚燬殆盡,而《內經》巋然獨存,不可謂非天之佑斯民,欲永登仁壽而消夭癘也。但古人智識精深,依經准治,無毫釐差謬,後人見地稍卑,遂有望洋莫及之嘆。於是仲景先生獨開生面,按經立論,著為方劑,以作醫林程法,庶幾學者即委溯源,從標探本,先聖經旨可以互相發明。原非謂天下古今之疾,必以成方為鐵案也。奈後人識力愈陋,用方愈少,並《金匱》一書亦不能會通而條貫之,何論《本經》、《靈素》哉。余恐墜緒之將絕也,因於讀書之暇,間習軒岐,覺古人之心思智慮,著有明文,猶堪揣摩,精理明言,固已包舉無遺。後之名醫如張、王、劉、李諸家,無非從此醞釀而出者。因博覽群書,而仍以聖經為會歸之極焉。門人嘉善高生,取吾施治之方,疊為成案,予恐深晦之意,難於傳示來學,因仍前人遺蹟,作為《準繩大全》,以備參閱,故於依經審運之法,反略而不講。今宅心殷生,見吾用方之權,恆在天地運氣,不僅僅於古人成方中討生活,思欲佑啟後學,俾知聖經運氣之說,為審證之捷法,療病之秘鑰,因取吾《尺木樓圖說》錄成二卷,並辛亥以後雜案,選輯四卷,逐章詳記,附以釋解。是直欲衍上古之薪傳,而起萬世之沉疴者,非特補《準繩》之未備,亦以訂諸家之缺失也。殷生之意良苦,而殷生之功不可沒矣。書將成,請序於予。予因溯其源頭,名以窮源,更述吾所以食古而不泥於古之意,書於卷首云。

時天啟三年歲次癸亥六月中浣金壇念西老人王肯堂宇泰書

殷跋

余從先生遊最晚,辛亥初夏,先生薄遊淮海,始贄見於刊江旅次,親炙之餘,錄案成帙,以備研求。蓋淮海之方居多,先生嘗為予言,淮海地氣較江南稍厚,但卑濕而斥鹵,與北方高燥堅實者不同,故用方稍異。於常潤居家時,而絕殊於北遊幽豫者。第丙辰年,余省親武林,留署一載,還求雜方,寥寥數紙。迄余選方增釋,未及卒業,而先生已捐館舍。故五運之中,太羽最略焉。余不忍金甌缺角,玉合不方,因取丙寅年同門李、顧諸先達客遊淮左依運施治各案,選輯增附,續為水運一冊,以成全璧。庶幾束晳補詩,香山續書之例云。

時崇禎元年歲次戊辰孟春上浣廬江殷宅心跋

卷一

<figure> <img alt="太虛圖"> </figure>

太虛圖論

《太始天元冊文》曰:大虛廖廓,肇基化元。太虛者何?太極也。由其本無者言之,曰太虛。由其自無之有者言之,曰太極。蓋天地萬物,莫不始於靜而終於動,有是理而後有是氣,有是氣而後有是形。形有屈伸消長,而理與氣無時或息。太極者,理氣之沖漠無朕,包含萬有者也。故天地清寧,萬物化生,而太極不因是增。天地否塞,萬物歇絕,而太極不因是息。自一而萬,則萬太極也。由萬反一,仍一太極也。無乎在,無乎不在也。人生而靜,陰陽五行與氣俱賦。惟能清心寧欲,返樸還淳,則渾然太虛,客感無或干之。否則,陰陽偏陂,形氣雜糅,而本始之理幾於閉矣。故予首揭其義,以見夫太極之理先天而具,而人事則不能無待於補救也,是即醫學之所由肇端也。

<figure> <img alt="陰陽圖象"> </figure>

陰陽圖象論

陰陽者何?氣化是也。先天之氣,渾渾噩噩,杳杳冥冥,無跡可見,無象可尋,而自然之化機,已充滿而無虧。惟充滿而無虧,斯生髮而莫圉。先天者,理與氣融;後天者,氣與形附。太極剖而陰陽立,天地其最鉅者也。陽性剛,陰性柔,劃之為兩儀,分之為四象。故程子曰:四象者,陰陽剛柔也。天生於動,動之始則陽生,動之極則陽生,故曰陰陽生天。地生於靜,靜之始則柔生,靜之極則剛生,故曰剛柔生地。陰陽剛柔之中,又有太少之分。在天,太陽為日,太陰為月,少陽為星,少陰為辰。在地,太柔為水,太剛為火,少柔為土,少剛為石。仰觀俯察,陰陽之能事見矣。由是而四方、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度、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策,莫不陰陽剛柔淆列而互用,或無形,或有形,其間屈伸往來,盈虛消息,進退抑揚,動靜微顯,清濁高下,低昂平陂,雨暘寒燠,晝夜昏旦,老少雌雄,行止語默,凹凸方圓,呼吸出納,鬼曰歸而神曰伸,朝為潮而夕為汐,無非二氣之流露也,自可對待者言之。六子肇於乾坤,而一一分峙其位,萬物咸資幬載,而高厚各呈其能,一彼一此,無倚無偏。即細如蚤蝨,暫如蜉蝣,亦皆辨陰陽於微渺之中。而自其流行者言之,一二二一,運轉不窮,奇偶偶奇,嬗代無既。天有入地之星,地有摩天之嶺。冬,陰也,而子中一陽生;夏,陽也,而午中一陰生。北方多夜之地,亦曜燭龍;東極易旦之方,終熟羊胛。水本陰,而沸井之焰時生;火本陽,而蕭邱之煙不熱。陽極陰生,陰極陽生。陽主生而陰主成,陰既屈而陽復兆,其循環不已也如此。是故飛潛動植,禽獸昆蟲,或角或牙,或蹄或翼,縱生橫生,有足無足,稟賦不同,種類各異,榮落有候,方隅有位。漢宮之荔扶乎,逾汶之貉鮮矣。是皆稟陰陽之氣,各得一偏,而不能渾全者也。人本一元之氣,參兩太之位,二五之精既具,萬物之性皆備,頭圓象天,足方象地,耳目以應日月,口鼻以應岳瀆。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地有五方,人有五臟。得中和之氣者為聖賢,得偏駁之氣者為愚昧,此其大較已。而人之血氣之應乎陰陽者,則更有說:一陽也,有太陽、陽明、少陽之分,是陽中之陰陽也;一陰也,有太陰、厥陰、少陰之別,是陰中之陰陽也。故背為陽而腹為陰,營為陰而衛為陽。各經分屬陰陽,腑陽而臟陰。一臟自為陰陽,虛陰而實陽。陰陽有受於包胞者,有餘與不足殊科。陰陽有限於方隅者,西北與東南異體。而五運六氣之感召,或多陽而少陰,或少陽而多陰,或上陽而下陰,或下陽而上陰,背陽反陰,拒陰格陽,變生百端,莫可窮詰。明哲之士,深悉夫盛衰消長之理,勝復承製之機,劑盈酌虛,大其裁成。天有淫邪而不侵,地有偏僻而不痼,人有疵癘而無夭札之患。粗工不知陰陽之大原,往往拘於一偏,膠柱而鼓琴,坐井而觀天。故予次列陰陽圖象,以為學者資焉。

五行論

天地非陰陽不化生,陰陽非五行不統備。五行者,陰陽之精氣,積而成形成象者也。《河圖》之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行始於水者,萬物之生,皆由一點真水以為化原。觀於胎化卵育之際,可悟其理。土雖後生,而土即地也,地有生成五行之德,則土不為後矣。序次既立,盛衰自分。「六元正紀」云:寒化一,寒化六,災三宮,災五宮,其數莫不由之。惟土言五而不言十者,天地之數始於一而終於九,故不言成數也。以五方言之,則東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以四時言之,則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土寄王於四季之月。以十干言之,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以十二支言之,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醜未土。五之而陰陽分位,十之而陰陽各配。故精浮於土,則為五星;化行於天,則為六氣。以至五帝、五神、五德、五典、五穀、五果、五音、五色、五臭、五味,無非應乎五行者。其相生之序,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其相剋之序,則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克上,土剋水。是以天地之造化無窮,陰陽之運行不過也。夫生克之理,人所共知,而生中有克、克中相成之義,未易明也。如水本生木,而水盛木漂,木盛水涸;木本生火,而木盛火遏,火盛木燼;火本生土,而火盛土熱,土盛火滅;土本生金,而土盛金埋,金盛土竭;金本生水,而金盛水澀,水盛金溺,相生反以相賊。水性泛溢,土克之而堤防成,水始安瀾;火性炎熇,水克之而既濟見,火無猖獗;木性捲曲,金克之而棟梁興,木無樗散;金性頑鈍,火克之而鐘鼎作,金無沙礫;土性漫衍,木克之而華實盈,土無曠廢,相剋轉以相成。生克循環,機緘日闢,而其中又有互藏並育之妙焉。如金能生水,而水亦產金;水能生木,而木中有水;木能生火,而火中有木;火能生土,而土亦生火;土能生金,而金亦兼土,是母生子,子反哺之義也。他如甘泉具於土中,陰火然於海澨。黃金成於丹砂,汞鉛煉於果實,煙焰發於鑽燧,一行各呈其材,而五行互彰其用,子母相養,祖孫一氣,己所生者生之,己所克者亦生之,克己與生己者亦無不有以生之。順其則者,五行之性情;變而化者,五行之作用也。人之臟腑應乎五行,偶有偏勝,當復中和。苟不深察其生克相資、交互相養之理,而以水濟水,以火勝火,吾恐其毒世而禍民也已!

元會運世論

天地之運行,一氣之旋轉也。歲月之往來,陰陽之翕闢也。由一氣而陰陽,由陰陽而太少。少陽為春,太陽為夏,少陰為秋,太陰為冬,四時具而歲功成矣。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晝一夜,行盡一周。日行稍遲,每日少天一度,凡行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少天一周,復至舊處而與天會,是為一歲。月之行天又遲於日,每日少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是為五十三刻,與日合朔而為一月。歲有十二會,故為十二月。天之氣盈,每日過日一度之外,仍盈十三分有奇,積三百六十日,共得四千九百三十五分。以日法九百四十分為一日除之,合盈五日又二百三十五分,合為刻數,則為二十五刻零。月之朔虛,以每日少天之度積二十九日虛四百四十一分,十二月共虛五千二百九十二分,以日法除之,每歲合虛五日又五百九十二分,為六十三刻零。故一歲日數止得三百五十四日又三十七刻,合氣盈朔虛,共得十日零八十八刻,是為一歲氣余之數而閏生焉。以三歲而計,則得三十二日又六十四刻,是一閏而有餘。以五歲而計,則得五十四日又四十刻,是再閏而不足。故以十九年而計,則得二百六日又七十刻。以月法二十九日零五十三刻除之,正得七個月。所以十九年而七閏,則氣朔分齊,是為一章。即畸零而歲月正,即歲月而元運定。一歲統十二月,子建一陽卦復,醜建二陽卦臨,寅建三陽卦泰,卯建四陽卦大壯,辰建五陽卦央,巳建六陽卦乾,午建一陽卦姤,未建二陰卦遁,申建三陰卦否,酉建四陰卦觀,戌建五陰卦剝,亥建六陰卦坤。陽雖始於子,然潛伏於重淵之下,必歷醜轉寅而後,發生之功茂焉。是故寅卯辰為春,春者蠢也,生萬物者也。巳午未為夏,夏者大也,長萬物者也。申酉戌為秋,秋者愀也,收萬物者也。亥子醜為冬,冬者終也,藏萬物者也。當仲夏之時,陰氣巳兆,必至申,始克布其令,迨乎戌亥而後,蟲壞戶,雷收聲,水泉涸,澤腹堅,天地閉塞而不通焉。邵子觀此,默識夫造化代謝之機,陰陽屈伸之理,亙古如茲,鉅細一致,而悟元會運世之道焉。一歲統十二月,一月統三十日,以十二乘三十,得三百六十日;一日統十二辰,一辰統三十分,復以十二乘三十,得三百六十分。是一歲之數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萬九千六百分。以歲定元,故一元統十二會,會比月也;一會統三十運,運比日也;一運統十二世,世比辰也;一世統三十年,年比分也。故一元之數十二會,三百六十運,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第開物於月寅、星巳之七十六,閉物於月戌、星戊之三百一十五。唐堯為日甲、月巳、星癸、辰申,當一元之半。邵子何由知之?善乎西山蔡氏曰:以今日天地之運,日月五星之行,推而上之,因以得之也。夫氣盈於三百六十六,朔虛於三百五十四,經世之數概以三百六十,是必有閏會焉。第未知當今之元與否,而盈虛消息之理在其間矣。元氏明善曰:禹即位後八年,得甲子,初入午會。前至元元年甲子,初入午會第十一運。從天開甲子,至泰定甲子,得六萬八千八百二十一年。迄於我朝,以一元計之,殆過半矣,而猶未離乎中也。第上古之事,書傳莫考,所可知者,民病重膇,則教之舞;民病陰遏,則教之瑟;民病猛獸害;則教之巢;民病卉服寒,則教之衣;民病生食腥,則教之火;民病器用虛,則教之陶;民病木處顛,則教之屋;民病鮮食竭,則教之耕。上古聖人興一事,即所以仁民;創一物,即所以壽世。故民得於于徐徐,各盡天年,而無夭札短折之患。運會日降,性情日鑿,至軒岐之世,其去循蜚禪通遠矣。於是坐明堂而咨訪,藏石室以貽留,作為《內經》以利萬世。然吾以《路史》考之,計黃帝之先堯,大約不過百世,與堯同為巳會。其時天地之運純陽,斯民之數鼎盛,故經之所載,或有未備。後世化原日薄,而天地六淫之氣侵之者愈益酷。古無痘症也,歷漢唐而盛行於中國;古無梅毒也,至本朝而濡染於南州。其他溢於經外者數條。夫世愈積而愈多,病日降而日變。古之所有,或為今之所無;今之所無,或為後之所有。即如張、王、劉、李諸家,以身所經歷之證,經歷之方,著書立說,傳諸後世,非不確切不磨,乃至今不盡吻合者,蓋同會而不同運也。古之北極正當天中,今以管窺之,差而出於管外矣;古之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今則見於南海中矣。天度如此,人事可知。蓋世運日移,而人之血氣陰陽有莫知其所以異而異者也。聖人言百世可知,不外乎因與損益。不因,不成世道;不損益,不合時宜。醫理何獨不然。自堯迄今,僅十一運,而殊異若此,安能千百運後,猶規規如一轍哉。竊意午運以後,陽消陰息,而疾病之叢生有按籍而莫名其證者。運日下則當挽運,陽日剝則當回陽。治世與治病,無二致也。

<figure> <img alt="洛書三元九宮圖"> </figure>

三元運氣論

天地定位,寒暑遞嬗,大為一元,統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乾坤一啟閉,小為三元,共一百八十年,年運一周回。「六節藏象論」曰: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故以《洛書》九宮分為三元,每元各主三宮。上元甲子六十年,坎卦統運,水氣最旺。二坤、三震,各主運二十年,為統運之分司。中元甲子巽四統運,木氣最旺,次五黃,次六白。下元甲子七赤統運,金氣最旺,次八白,次九紫。此三元之所以肇也。至流年主氣,則上元始坎一,次從九紫、八白逆數六十,而終於五黃。中元、下元亦然。總之流年之宮合於統運者為旺氣,為統運所生者為生氣,生統運者為失氣,為統運所克者為死氣,克統運者為煞氣,元運流年之大旨如是。蓋時有代謝,氣有盈虛,元運之分上中下者,盛衰之機也。間嘗考之往古,驗之當今之務,而覺六十年天道一小變,人之血氣與天同度。天以無心而生物,人以無心而合天。得天之氣厚,則稟賦敦樸,營衛強固,體格充實,元氣足則人能耐毒,邪退而元氣自復,故醫者多主急下以存津液之說。得天之氣薄,則稟賦怯弱,營衛耗泄,體格虛損,元氣薄則人不能耐毒,病未退而真氣已虧,故醫者多主正氣旺而邪氣自退之說。至於上元之時,或間有稟賦獨薄,下元之時,或間有稟賦獨厚者,此為間氣所鍾,又當別論。蓋天地自然之化機,與時相流通,無上中下截然之界劃,而有上中下隱然之端倪,欲區之而不能,欲混之而不可。以上元之治,施之中、下,非盡不侔也,而所傷者多,此之謂太過。以下元之治,施之上、中,非盡無當也,而所誤者眾,此之謂不及。是故必先立其元,而後明其氣。古人著論立方,後人動加訾議,而不知當其元何嘗不善也。即如一白坎水司令之時,寒水氣盛,土不能垣,自以東垣溫補之論為至當。如九紫分司之運,火氣燔灼,又當以丹溪諸病屬火之說為正宗。所謂中無定體,隨時而應者也。予自辛亥以來,薄遊淮海,適屬中元之下,當以六白乾金為元運,故外邪之見於陽明經者最重,而世醫之重用寒峻攻伐陽明者,亦每每見效。而統運究系四綠中宮,又屬五黃,故方中用達木之味,以及疏土之藥,如香砂者最多。因六白屬乾金,故用清理大腸之藥,如木耳、枳殼、槐花之類。槐花性寒,宜於北方高燥之地,淮海卑濕,則土茯苓為宜耳。知乎此,則仰觀於前,俯察於後,皆可指掌而得矣。元泰定元年,為午會十一運初上元甲子;我朝洪武十七年,為中元甲子;正統九年,為下元甲子;弘治十七年,為次上元甲子;世宗四十三年,為次中元甲子。由是以推,凡六十年一周,其間氣稟之清濁,風俗之淳漓,物產之豐嗇,莫不潛移默換於無何有之鄉。學者細心研求,當必有識其盛衰之原者。或者謂異元同運,則後之上元,應比前之上元,中、下亦然。此其說似是而實非也。江河日下,未聞尾閭之水復上瞿塘;度數日差,未聞渾儀之步仍從宣夜。蓋歲月如流,其不改者,甲子之周環;其不同者,氣機之日新。如若所云,是百八十年後仍復其初也。戴同父云:問年不是今年氣,恰與何年運氣同?是猶未識天道變易之理也夫!

<figure> <img alt="五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五天五運圖"> </figure>

五天五運說

「五運行大論」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蓋上古占之始,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丹屬火,牛、女,癸之次,戊為天門,當奎、壁之次,故火主戊癸。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黅屬土,心、尾,甲之次,己為地戶,當角、軫之次,故土主甲己。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蒼屬木,危、室、壬之次,柳、鬼,丁之次,故木主丁壬。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素屬金,亢、氐、乙之次,昴、畢,庚之次,故金主乙庚。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玄屬水,張、翼,丙之次,婁、胃,辛之次,故水主丙辛。說見「太始天元冊文」。蓋天地自然之運,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figure> <img alt="五運太少相生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五運主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五運客運圖"> </figure>

三圖總說

五運之序,循環無端,一陰一陽,互為其根。甲以陽土生乙之少商,乙以陰金生丙之太羽,循是以往,周而復始。運氣有三,莫不由之。一曰中運,十年一周,如甲為太宮,乙為少商是也。二曰主運,一歲分為五步,始於大寒日,甲、乙、丙、辛、癸五歲,起太角,終太羽,丁、戊、己、庚、壬五歲,起少角,終少羽,每步得七十三日零五刻是也。三曰客運,亦一年五步,起本年中運為一步,太少相生,五步而止,不必起於角而終於羽也。土曰宮,金曰商,水曰羽,木曰角,火曰徵,五行之聲音也。五行各有陰陽,十干所以分太少也。第主客之運,經未明言,然以理推之,天地有主客之六氣,則當有主客之五運。考之「天元玉冊」亦有客運行於主運之上,故敢附圖於下。

<figure> <img alt="五運太少齊化兼化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運分三紀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六十年運氣相臨圖"> </figure>

三圖總說

十干五運,陰陽各半。陽曰太過,陰曰不及。太過則氣旺,反齊勝己者之化。不及則氣衰,勝己者來兼其化。上應五星之象,下應百物之成,而災殄之厚薄由是著矣。其或太過有制,不及得助,即為平氣。經所以有三氣之紀也。然六十年運氣相臨,又有天符、天刑、順化、不和、小逆之別,則非三氣之所得該矣,附陳於下:太過,五太之年,甲、丙、戊、庚、壬也,反齊勝己之化。如甲土太宮,反齊木化;壬木太角,反齊金化;庚金太商,反齊火化;戊火太徵,反齊水化;丙水太羽,反齊土化是也。凡三十年。

不及,五少之年,乙、丁、己、辛、癸也,勝己者來兼其化。如己土少宮,木來兼化;丁木少角,金來兼化;乙金少商,火來兼化;癸火少徵,水來兼化;辛水少羽,土來兼化是也。凡三十年。

平氣,如運太過,而得司天之制。若庚子、庚午、庚寅、庚申,金運太過,司天之火氣抑之,則得審平之化,為金之平氣;戊辰、戊戌,火運太過,司天之水氣抑之,則得升明之化,為火之平氣。運不及,而得司天之助。若己丑、己未,土運不及,司天助之而得備化之紀,為土之平氣;乙卯、乙酉,金運不及,司天助之,而得審平之紀,為金之平氣;丁巳、丁亥,木運不及,司天助之,而得敷和之紀,為木之平氣;又若己巳、己亥,土運不及,木來兼化,又得木司天助之,故兼敷和之化,為木之平氣;乙巳、乙亥,金運不及,則木得自專,又值木司天得令,則木齊金化,而兼敷和之紀,為木之平氣;辛丑、辛未,水運不及,土來兼化,又得土司天助之,故兼備化之紀,為土之平氣;丁丑、丁未,木運不及,則土得自專,又值土司天得令,則木齊土化,而兼備化之紀,為土之平氣;丁卯、丁酉,木運不及,金來兼化,又得金司天助之,故得審平之紀,為金之平氣;癸卯、癸酉,火運不及,則金無所畏,又值金司天得令,則金齊火化,而行審平之紀,為金之平氣。合而言之,太過而得平氣者六年,不及而得平氣者十八年,則太過者二十四年,不及者十二年,平氣者二十四年。又如新運初交之月日時,與運相合者,亦得平氣,如甲子年初交之月日時得己,乙丑年得庚是也。然究而言之,太過之中,六甲年,子午寅申順化,辰戌不和;六庚年,子午寅申天刑,辰戌小逆;六丙年,子午寅申不和,辰戌天符;六壬年,子午寅申小逆,辰戌順化;六戊年,子午寅申天符,辰戌天刑。除天刑六年強而有制,應入平氣外,天符六年,強而得助也;順化六年,強而得生也;小逆六年,強而泄氣也;不和六年,強而制人也。不及之中,六己年,醜未天符,卯酉小逆,巳亥天刑;六乙年,醜未順化,卯西天符,巳亥不和;六辛年,醜未天刑,卯酉順化,巳亥小逆;六丁年,醜未不和,卯酉天刑,巳亥天符;六癸年,醜未小逆,卯酉不和,巳亥順化。除天符六年,弱而得助,應入平氣外,天刑六年,從勝己者之平氣,弱而不能自主也;不和六年,從勝己者之平氣,弱而不能制人也;小逆六年,弱而泄氣也;順化六年,弱而得生也。是太過、不及之中,又有盛衰厚薄之分焉。「五運行大論」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又非可執一以求矣。按司天與五運六十年臨遇,變化不測如是,則在泉及左右間氣,當亦有然。經未明言,無敢贅述,是在智者因時而推測也。

又按陽年齊化,陰年兼化,皆不專用本宮之化,而用勝己者之化。然陽強陰弱,固自有別。齊化者,負氣孤行,敵來乘之,承製之義也。兼化者,孱弱失位,敵奪其政,勝復之端也。

<figure> <img alt="天地六氣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六氣正化對化圖"> </figure>

上二圖解

「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天元紀大論」曰:陰陽不測之謂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又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五行各一,而火分為二者,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也。蓋凡物之生,莫不本於真陽,使火氣不充,而生機或息矣。君火者,懸象照耀,光被幽隱。垂裳而治,不徒以一職效功也,如腎、脾、肝、肺,皆繫於心。相火者,佐君宰化,而分其任者也。風、火、濕、相火、燥、寒六氣為主,三陰三陽為標也。至如亥子屬水,而亥年風木主之,子年君火主之。如木,本陽也,而反屬厥陰;金,本陰也,而反屬陽明者,經所謂天地之陰陽,不可以數推以象之謂也。至正化、對化,說詳《玄珠密語》。然惟子午卯酉四年意義明顯,茲姑附圖以備學者參焉。

<figure> <img alt="逐年主氣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逐年客氣圖"> </figure>

上二圖說

造化流行,節候遞嬗,四時代謝,六氣推移。每歲之氣無論主客,皆始於大寒日交初氣,至春分日交二氣,小滿日交三氣,大暑日交四氣,秋分日交五氣,小雪日交終氣。每氣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六氣共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以成一歲。主氣以五行相生為序,風木,春氣也,主春分前六十日。木生火,時至卯中,陽光日麗,暄氣漸行,故君火主春分後六十日。然君火以明,光耀雖遍,而化行未盛。相火繼之,承君而布其令,主夏至前後各三十日。火生土,故濕土主大暑後六十日,應長夏之氣也。長夏之土生金,故燥金主秋分後六十日,行秋之肅令也。金生水,故寒水為終氣,歲氣至此,寒化大行也。六氣迭主,無分尊卑。靜而守位,是謂地氣。客氣者,天氣也。天道無常,動而不息,上曰司天,下曰在泉,餘四氣為左右間,升降往來,六期環會焉。主氣土,居二火之後;客氣土,居君火後、相火前者,土無定位,無乎不在,又以三陰三陽之序不容紊也。至客氣所至,冬有流金之熱,夏有霜雹之寒,春有毀拆之災,秋有木華之變,非時相加,總因六氣鬱發之故耳。「六微旨大論」曰: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言六氣之客,盛極有制,故曰:亢則害,承乃制。雖客主之氣有勝無復,而寒暑溫涼,歷一氣則一變,則天地自然之運,即承製之義歟。每歲客氣,天之初氣始於地之左間,二氣為天之右間,三氣為司天主氣,四氣為天之左間,五氣為地之右間,終氣為在泉主氣。分而言之,六氣各主六十日;統而言之,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天之左右間,面北而定其位也。地之左右間,面南而定其位也。子午之歲,上見少陰;卯酉之歲,上見陽明,正化、對化之義也。上者右行而降,下者左行而升,每年退一步,左右順行,六歲周天。故醜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也。上下遘會,主客臨遇,而順逆見矣。相生相比者為順,相剋相害者為逆。其有相比而亦為逆者,「六微旨大論」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病近而害速,順則病遠而害微,所謂二火者是也。(卯酉歲,天之右間少陽,客氣臨於少陰主氣之位,是謂臣位君。)

<figure> <img alt="陽年客氣順行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陰年客氣逆行圖"> </figure>

圖解

經曰: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蓋言天地之陰陽變動不居,不可以常理測也。五太、五少,分屬陰陽,各主歲運;三陰、三陽,值年司氣,分配六期,是固然矣。然予歷觀五運之紀,司天客氣,間見舛錯。及考之仙靈秘笈,而得陰年司天逆行三步之義焉。其說以甲己丁壬戊癸為陽,陽年順行,即前「陽年圖」也。乙庚丙辛為陰,陰年逆行,即後「陰年圖」也。蓋太始之初,素天之氣下臨乙庚,玄天之氣下臨丙辛。素天,西方之色也。玄天,北方之色也。西北為陰,故乙庚丙辛為陰也。至於丁壬戊癸為陽,而甲己亦云陽者,土居中央,又君象也,故不為陰也。夫陽主動,陰主靜,今陽年順行,陰年逆行者,何也?此運氣相臨,陰陽交遘之化機也。經曰:先立其年,以明其義。乙庚丙辛,陰年也,司天三步,陽位也,陽遇陰則變,陰遇陽則從。陰年司天逆行者,陽就陰也。在泉之氣為地氣,地道卑而順承,故不變也。至陽年陰位而亦不變者,其氣專一,來無所慕,去無所戀也。每周甲逆行之歲,凡二十四年。初氣交司天,即陽年之三氣;二氣交天之右間,與陽年同;三氣交地之左間,即陽年之初氣也。大寒後六十日,即行司天之令,而地之左間不應,至三氣而始布其化。澄觀默驗,其間天地之寒暄,人世之災癘,物產之徵應,皆有異於陽年者。故敢推廣經旨,一例附入。後世明哲之士,有能加以削正者,是予之大願也。

<figure> <img alt="司天在泉指掌圖"> </figure>

其法以巳亥為始,即起厥陰司天。故以巳亥位起「厥」字,子午位為「少」字,醜未位為「太」字,順數到底,皆其年分之司天也。其餘五氣,循次可推矣。推六氣法:凡司天前二位,即初氣。前一位,即二氣。本位司天,為三氣。後一位,為四氣。後二位,為五氣。後三位,為終氣,即在泉也。掌中一輪六氣,瞭然在握。

<figure> <img alt="天符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歲會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同天符同歲會圖"> </figure>

圖解

經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司天與中運相合,故曰天符。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此中運與歲支同氣,故曰歲會。既為天符,又為歲會,是為太乙天符。經曰:天符為執法,歲會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蓋太乙、天符,三氣會合,是謂過亢,亢則害甚。天符次之,歲不與會也。歲會為輕。經曰:氣之平也,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此之謂也。同天符者,以五太之年,下加在泉之氣,其氣旺;故同天符中之者,亦猶中執法也。同歲會者,以五少之年。下加在泉之氣,其氣平;中之者,亦猶中行令也。

天符十二年,丁巳、丁亥、戊子、戊午、己丑、己未、戊寅、戊申、乙卯、乙酉、丙辰、丙戌是也。歲會八年,甲辰、甲戌、己丑、己未、丙子、丙午、丁卯、乙酉是也。太乙天符四年,戊午、乙酉、己丑、己未是也。同天符六年,甲辰、甲戌、庚子、庚午、壬寅、壬申是也。同歲會六年,辛丑、辛未、癸酉、癸卯、癸巳、癸亥是也。然天符十二年中,有太乙天符四年,是天符只得八年。歲會八年,四年為太乙天符,又有甲辰、甲戌同天符,是歲會只得二年。然則六十年中,太乙天符四年,天符八年,歲會二年,同天符六年,同歲會六年,共二十六年。其外如壬寅、庚申、癸巳、辛亥,運與支合,而不為歲會者,不當四正之位也。然壬寅已屬同天符,癸巳已屬同歲會,庚申、辛亥二年亦應得平氣也。夫值年之天符、歲會,是固然矣,而每年左右間氣一與運相符,則其氣必旺,非余間氣可比,是從天符而類推之。每歲中運與月建相會,其氣必純,非余月建可比,是從歲會而類推之也。澄機觀變之士,息心驗之,當必有得於其際矣。

<figure> <img alt="六十年歲氣交節三合圖"> </figure>

「六微旨大論」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甲子之歲,天數始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謂客氣。地之左間,始大寒日寅初初刻,終於六十日後子時初四刻。蓋六十分為一刻,每時有八刻零二十分,三時共成二十五刻,十二時共成百刻也。所謂三合者,甲子初氣始於一刻,以至終之氣終於二十五刻,是每歲六氣共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也。乙丑歲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五十刻。丙寅歲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七十五刻。丁卯歲始於七十六刻,終於百刻。四周為一紀,周而復始。辰年、申年與甲子同,巳年、酉年與乙丑同,午年、戌年與丙寅同,未年、亥年與丁卯同。故申子辰、巳酉醜、寅午戌、亥卯未,歲氣皆同,所以謂之為三合也。逐年加節,時刻不爽,而天地之氣往往不應。經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謹而察之,災變可測,民病可調矣。

<figure> <img alt="南北政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南北政脈不應圖"> </figure>

南政年少陰所在不應,北政年陽明所在不應

上二圖解

經曰:南政之歲,少陰司天,則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左不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左右同。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厥陰在泉,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南政之歲,謂甲己之歲。甲己屬土,為五行十干之最尊,又寄王於四時,故為君象。君既得政,則少陰君火不復應脈,天無二日之義也。北政之歲,謂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北面受政,是謂臣道,臣得君而後行令,故少陰之所在應脈,而所對者不應焉,臣不敵君之義也。諸注以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謂上下尺寸顛倒互應。若然,則北政之歲六氣皆屬反交矣。不知司天主上部,在泉主下部,左右主中部,確不可易,安可以君火不司氣化之說,曲為北政少陰不應之解耶!總之經之所謂不應者有二:少陰之位本不應者,南政是也。少陰之敵不能應者,北政是也。北政不應,皆屬陽明。而不言陽明者,以陽明之不應,由少陰之得位也。岐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不當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子午卯酉之年不應在兩尺兩寸,不應而反應,該應而不應,是謂尺寸反。寅申巳亥辰戌醜未之年不應在左右。左陽則右陰,右陽則左陰,不應而反應,該應而不應,是謂陰陽交。然必陰陽俱交,始為交也;尺寸俱反,始為反也。若偶差一步,或屢易一位,一位或然,只為病象而已,不得即謂為陰陽交、尺寸反也。學者審焉!

卷二

<figure> <img alt="九宮八風圖"> </figure>

太乙移宮說

經曰:太乙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之宮曰冬至。太一,天神之最貴者,即北極也。北極不動而運周天,故太一遊宮,終而復始也。乾巽二宮各少一日者,乾巽為天地之門戶,又天地不足之方也。合之共得三百六十有六日,以盡一歲之數。其曰九宮者,土旺四維,每季末十八日,太一居於中宮也。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其日風雨調和,則歲美民安少病。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旱。冬至賊風自南來,夜至則民臥而弗犯,晝至則萬民懈惰,而中於虛風。至立春日,賊風自西來,又皆中之,而溫疫生矣。此萬民所以同病也。冬至有變佔在君,春分佔在相,中宮佔在吏,秋分佔在將,夏至佔在百姓。所謂變者,大風拔木揚沙之謂。風從其所居之宮來,為實風,主生長萬物;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蓋月建所在為實,月建所沖為虛。其傷人也應乎藏氣。故大弱風舍於心,謀風舍於脾,剛風舍於肺,折風舍於小腸,大剛風舍於腎,凶風舍於大腸,嬰兒風舍於肝,弱風舍於胃,皆謂虛風也。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其非八正虛風,而賊風邪氣,亦能病人。來不以時,亦無定位,因人膚腠之開閉而中之。至平居非關賊風而亦病者,三虛之故也。凡五少歲運不及,並司天失守之年,是謂乘年之衰。每月望後,則血虛氣去,肉減膚縱,是謂逢月之空,主客相犯,時令失正,是謂失時之和。然必精氣不充,調攝失宜,乃致病焉。非是,亦不病也。歲候之法,重在元曰:風從南方來曰旱鄉;從西方來曰白骨將,國有殃,人多死亡;風從東方來,國有大災,微則否;風從東南方行,春有死亡;天溫不風,糴賤民不病;天寒而風,糴貴民多病;惟北風為最甚,以日之早晏,定四時之死亡。諸所謂風者,皆折樹木、揚沙石者也。

<figure> <img alt="九宮九星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天地左右升降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天地五星圖"> </figure>

左右升降不前司天不遷正不退位解

舊歲在泉之右間,必升為新歲司天之左間。辰戌歲木欲升,而金窒抑之,則木鬱而不前,病在肝。巳亥歲君火當升,醜未歲相火當升,而水窒抑之,則火鬱而不前,病在心與包絡。子午歲土欲升,而木抑之,病在脾。寅申歲金欲升,而火抑之,病在肺。卯酉歲水欲升,而土抑之,病在腎。及病之未發,即所在之經刺以舒之,藥餌調之,須用其法。舊歲司天之右間,必降為新歲在泉之左間。醜未歲木欲降,而金窒抑之則木鬱,當剋金以扶木,治在手太陰、手陽明。寅申歲君火當降,辰戌歲相火當降,而水窒之則火鬱,當剋水以救火,治在足少陰、足太陽。卯酉歲土欲降,而木窒之則土鬱,當剋木以扶土,治在足厥陰、足少陽。巳亥歲金欲降,而火窒之則金鬱,當剋火以存金,治在心包絡、手少陽。子午歲水欲降,而土抑之則水鬱,當剋土以扶水,治在足太陰、足陽明。折其所勝,以舒本經之郁。升之不前,亦非一端,或天星窒之,或中運勝之,或陰年氣衰,司天未得遷正,即左間未得昇天。降之不下,亦非一端,或地星窒之,或中運勝之,或去歲司天之氣有餘不退,即右間不得降地。更有升降俱不前者,前則勝己者布其化,後則鬱極而發,已復大肆其威,即氣交之變,各各不同,災有微甚也。(湯批:按《內經》云:氣交多主司天在泉之交,而未及在泉復交司天之交。以愚觀之,左不升天,其變應主三氣、四氣之交;右不降地,其變應主終氣、初氣之交。以昇天者在四氣,降地者在初氣故也。) 非特左右間有升降不前也,司天亦有不遷正、不退位之患,辰戌年太陽司天,至大寒,交巳亥年厥陰司天,乃太陽不退位而復布,即厥陰不得遷正。至子午年,厥陰復布,則少陰不遷正。醜未年,少陰復布,則太陰不遷正。寅申年,太陰復布,則少陽不遷正。卯酉年,少陽復布,則陽明不遷正。辰戌年,陽明覆布,則太陽不遷正。不遷正者,本年司天之氣有郁,其過不盡在舊司天也,當瀉新司天之郁以通之。不退位者,舊司天之氣有餘,其過不盡在新司天也,當折舊司天之氣有餘以退之。二法不同,各有精義。若在泉遷正、退位之化,即地產物應可驗而得之。然天尊地卑,在泉之氣總不若司天權重,故經未悉言也。

<figure> <img alt="五運失守三年化疫圖"> </figure>

五運失守之說,即前不退位、不遷正之義也。不退位、不遷正,病即見於本年者,其患淺,調之即已,故五運不為失守。若剛柔孤立,歲運氣衰,鬱極而發,三年化為疫癘。積之久,則中之者深。歲序再易,邪化大行,粗工不知,呼寒呼熱。究之本年運氣,又復不侔,遂謂運氣之說未足憑信。不知病已受於三年前也。假如甲子陽年,土運太過,子午則少陰司天,陽明在泉,陽明屬卯酉,甲與己合,則己卯為甲子在泉之化。如上年癸亥司天之氣有餘者,年雖交得甲子,厥陰猶尚治天,甲未得位,地巳遷正,陽明己卯在泉,以癸亥之司天,臨甲子之在泉,則上癸下己,不相奉和。癸己相會,土運大虛,反受木勝,即非太過。土運既窒,黃鐘不應,木既勝而金來復,而本年司天少陰之氣忽至,則木反助火而金微,木邪過甚,而甲己之土皆失守矣,後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大小善惡,推其司天在泉之氣,與太一所居之宮。土疫將至,恐傷水藏,當先補腎,次泄脾氣。又如甲至子合,司天已交,而下地己卯未得遷正,舊歲癸亥在泉之戊寅少陽不退位,甲戊不合,即土運非過,木乃乘虛而勝之,即有金復,三年之後,亦化土癘,治與土疫同。假如丙寅陽年,水運太過,寅申則少陽司天,厥陰在泉,厥陰屬巳亥,丙與辛合,則辛巳為丙寅在泉之化,如舊歲乙丑司天之氣有餘者,年雖交得丙寅,太陰尚猶治天,丙未得位,地已遷正,厥陰辛巳在泉。以乙丑之司天,臨丙寅之在泉,上乙下辛,地不奉天,乙辛相會,水運大虛,反受土勝,即非太過。太簇之管,太羽不應,土勝而雨化,木復即風,後三年化成水疫。晚至己巳,蚤至戊辰。甚則速,微則徐。水疫將至,恐傷火藏,當先補心,次泄腎氣。又如丙至寅合,司天已交,下地辛巳未得遷正,上年在泉之庚辰太陽不退位,丙庚不合,即水運小虛,或有勝復,三年化為水癘,治如水疫。假如庚辰陽年,在泉為乙未,舊歲己卯天數有餘,陽明猶尚治天,地已遷正,乙未太陰司地,天己卯而地乙未,乙己相會,金運太虛,反受火勝,即非太陽。姑洗之管,太商不應,火勝水復,三年化為金疫,速徐同前。金疫將至,恐傷木藏,當先補肝,次泄肺氣。又如庚至辰應,司天已交,下地乙未未得遷正,上年在泉之甲午不退,庚甲不合,金運小虛,有小勝或無復,後三年化為金癘,治如金疫。假如壬午年,在泉為丁西,舊歲辛巳天數有餘,厥陰猶尚治天,地已遷正,丁酉陽明司地,天辛巳而地丁酉,辛丁相會,木運大虛,反受金勝,即非太過。蕤賓之管,太角不應,金勝火復,三年化為木疫。木疫將至,恐傷土藏,當先補脾,次泄肝氣。又如壬至午應。司天已交,下地丁酉未得遷正,上年在泉之丙申不退,壬丙不合,木運小虛,有小勝小復,後三年化為木癘,狀如木疫,治法同。假如戊申年,在泉為癸亥,舊歲丁未天數有餘,太陰猶尚治天,地已遷正,癸亥厥陰在泉,天丁未而地癸亥,丁癸相會,火運大虛,反受水勝。夷則之管,上徵不應,三年化為火疫。火疫將至,恐傷金藏,當先補肺,次泄火氣。又如戊至申應,治天交司,下地癸亥未得遷正,上年在泉之壬戌太陽不退,戊壬不合,火運小虛,有小勝或無復,後三年化為火癘,治如火疫。蓋上干為剛,下干為柔,上干失位,柔地獨主,其氣不正,故有邪犯。下干失守,天運孤立,柔不附剛,亦足致戾也。夫陽年為太過,太過者氣盛。經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太過之與不及,若是其懸殊也!一經上下失守,反為大虛,敵得乘之,郁為疫癘。五太如此,五少可知。陽年若此,陰年可知。雖氣有微甚,差有淺深,或太過而反虛,或不及而得位,各隨其年之氣候,而靜而驗之:剛柔失位,則律呂異音;剛柔將合。則音律先同。明哲之士,固可豫決於先幾也。

附:疫由人事論

《內經》所載五疫之發,皆由五干剛柔失守。然天時、人事,恆相附麗,如影隨形,如響隨聲。不得謂天失其度,致生災疢,而與人事無涉也。歷觀往古,政治修和,則民無夭札;燮理乖方,則瘡痍時起。天有顯道,應如桴鼓。即如歲歉谷踴,民用乏食,賑恤不時,流離轉徙,以糠秕比為餅餌,以草木為糗粱,肢體疲弱,藏氣虛耗,六氣偶舛,疾病繁興,或狂徒不懲,弄弋潢池,蹂躪我禾稼,虔劉我婦子,百姓嗟怨,呼天莫訴,五內抑鬱,精氣先傷。時令失正,邪慝內干,或戍亭鄣,或築城堡,或浚河渠,或修堤防,動大眾,興大役,司事者失御下之道,寒暑足以侵其體,飢渴足以賊其臟,勞苦足以疲其筋骨,而且思慮傷脾,恐懼傷腎,忿怒傷肝,憂思傷心,於邑傷肺。當是時也,運氣之相值,或有偏衰偏盛之處,皆足致災,有不待三年者。蓋疫也者,郁也。五行郁則求伸,五臟郁則求舒。其郁既甚,其發必暴,郁則傷己,發則傷己之所勝。重傷其臟,而疫斯盛矣。是知剛柔失守,三年來復,為天運之戾氣;而血氣耗越,召殃招尤,為人事之失調也。不稔剛柔之義,則五行迷瞢,治療無方;不識人事之說,則妄測天運,施治寡效。昔金末造,元兵南下,汴都戒嚴解圍之後,京師大疫,東垣先生制普濟消毒飲,全活甚眾。是真得天時人事之全者。至《內經》所載避疫之法及方,系後人傅會增附,未足據用。愚謂避疫之法,無過塞精固氣,寡欲清心,為渡世之津梁,御災之秘鑰。蓋人定勝天,而五行之戾氣,罔敢幹焉。若疫將發而思豫卻之方,當求諸運氣及人事所以化疫之由,而折其勝氣,資其化氣,乃克有濟。如執一術以求吻合,吾恐操刀而學割,傷人必多也。

運氣總論

在昔洪荒肇啟,歷度未彰,天以無心而成化,人以順受而得正。沿至軒皇,風氣漸開,疾疢間作,乃警乃咨,延訪廷臣,惟岐伯、雷公、鬼臾區諸賢聖不憚煩賾,縷述條陳,而五運六氣之說以明。如「六節臟象」「天元紀」「五運行」「六微旨」「六元正紀」「氣交變」「至真要」「五常政」諸論,連篇累幅,旨深詞奧,其間正變盛衰之義,不下千百條。愚者昧焉,廢而不講,而拘墟之流,執其一端,不能會通,用多窒凝。是皆未達運氣之大旨,而徒事枝節之末務者也。經曰:得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然則欲窮運氣之說,當求至簡至要之方矣。經曰: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言氣運之迭為消長也。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其所不勝,而乘其所勝,命曰氣淫。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命曰氣迫。太過、不及之外,復有平氣之紀,蓋太過有制,不及得助也。然太過之歲,其氣專一,即非有制,而施其正化,不必致疾。惟亢則害,斯承乃制耳。不及之歲,勝己者來兼化,其氣較弱,又且駁雜不純,其生變也較太過之歲為多。和則為化為政,氣之常也;不和則為勝為復,氣之變也,勝甚則復甚,勝微則復微。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畏星失色而兼其母氣相得,則各行以道。不及,則包兼其所不勝。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之至,暴而亡。「六元正紀大論」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和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勝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數之始起於上而終於下,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謂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中運主三氣、四氣之交也。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少陰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各命所在之方月徵之:風溫春化同,熱曛夏化同,燥清煙露秋化同,雲雨昏埃長夏化同,寒氣霜雪冰冬化同。勝與復同。其歲有不病而臟氣不應不用者,天氣制之,氣有所從也。火司天而金從木眚,木司天而土從水眚,水司天而火從金眚,金司天而木從土眚,土司天而水從火眚,亦惟歲氣弱而天氣強為然。否則,不必爾矣。主勝逆,客臟從,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折之,不足者補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六氣之勝,則所勝者傷,臟氣應焉,復亦如之。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後時而至,衰盛異也。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差凡三十度也。勝氣未盡,復而再勝;復氣未盡,勝而再復,必相當而後已。五郁之見,皆有先兆:土鬱之發,云橫天山,蜉蝣生滅,其氣四;金鬱之發,山澤焦枯,土凝霜滷,其氣五;水鬱之發,太虛深玄,氣猶麻散,微見而隱,色黑微黃;木鬱之發,長川草偃,柔葉呈陰,鬆吟高山,虎嘯岩岫;火鬱之發,華髮水凝,山川冰雪,焰陽午澤,其氣四。木發無時,水隨火也。然此亦惟五運之郁如是。若兼齊二化,及六氣之勝復,則不能拘定。蓋勝氣多屬前三氣,復氣多屬後三氣。或亦有待主客之氣而發者,所謂當其時則甚也。勝為本年天度之災變,其機難測。復則可操券而待矣。主客之氣,雖勝無復,時過則已,謂六步之轉換也。運氣相臨,不期而至,驗之之法,無過天星、脈應、物產、氣候數者。水曰辰星,火曰熒惑,木曰歲星,金曰太白,土曰鎮星,氣盛則明,衰則暗。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木應肝,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實核,其蟲毛,其畜雞,其色蒼,其味酸,其應角。火應心,其主舌,其穀麥,其果杏,其實絡,其蟲羽,其畜羊,其色赤,其味苦,其音徵。土應脾,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棗,其實肉,其蟲倮,其畜牛,其色黃,其味甘,其音宮。金應肺,其主鼻,其谷稻,其果桃,其實殼,其蟲介,其畜馬,其色白,其味辛,其音商。水應腎,其主二陰,其谷豆,其果慄,其實濡,其蟲鱗,其畜彘,其色黑,其味鹹,其音羽。木應春,其氣端,其用曲直,其化生榮,其政發散,其候溫和,其令風。火應夏,其氣高,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熱。土應長夏,其氣平,其用高下,其化豐滿,其政安靜,其候溽蒸,其令濕。金應秋,其氣潔,其用散落,其化堅斂,其政勁肅,其候清切,其令燥。水應冬,其氣明,其用沃衍,其化凝堅。其政流演,其候凝肅,其令寒。氣平則各應其所屬,盛則兼其所勝,衰則兼所不勝焉。六氣之化,配乎五運,故少陰不司歲運之氣化,亦以君火為萬化之本,尊無不統,不屑屑於紀歲也。然六步之中,未嘗不分司其事。第熱之與火,微分淺深。少陰所至,為暄,為舒榮,為形見,為熱生,為飛羽。少陽所至,為炎暑,為行出,為蕃鮮,為火生,為薄翼。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為稍異焉耳。即此以觀,生剋制化之理,盈餘消息之幾,可微會而得。若求其病之跡象與證之繁瑣,當更考《本經》原文,而潛心探索之,尺幅之中未能遍及也。

附:化數生成說

經曰: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故五太之年,化必成數;五少之年,化必生數也。惟戊寅、戊申二太徵年用生數。土言生數,不言成數者,土即地也,有地即有土矣,不待十數而始成也。司天在泉仿此。辰戌之紀,司天之化用成數,惟二庚年用生數,在泉皆用生數,土故也。卯酉之紀,司天之化用成數,惟二乙年用生數,在泉乙癸四年用生數,丁己辛六年用成數。寅申之紀,司天之化用生數,惟二庚年用成數,在泉戊庚丙用生數,壬甲用成數。醜未之紀,司天之化皆用生數,土故也,在泉用生數,二乙年用成數。子午之紀,生成間化,壬甲丙六年屬生數,戊庚四年屬成數,司天在泉同。巳亥之紀,亦生成間化,丁己辛六年上生而下成,癸乙四年上成而下生。經所云寒化六、寒化一者,以五行生成之數言之。化屬生數者,其氣未盛,其用未宏,故其化微。化屬成數者,其氣已壯,其用大光,故其化甚。然其間應成而反生,應生而反成,變化錯綜,莫可端倪。求之六氣盛衰之跡,多有未合。蓋天地之陰陽,有非可按部推測者矣。

流年災宮說(九宮見前圖)

經於五少之年,必著災宮,己年災五宮,乙年災七宮,丁年災三宮,辛年災一宮,癸年災九宮。謂本年氣弱,則所勝者災之。惟二、四、六、八四隅宮,經不言災。然以理揆之,五正有災,四應何獨不然。竊意太過之年,經不言災,而亢則有害,豈無方位?即五少之例推之,五太必災其所勝之宮,或災其應宮。無應宮,則災正宮。如木太過,則災二宮、五宮、八宮。火太過,則災六宮、七宮。土太過,則災一宮。金太過,則災三宮、四宮。水太過,則災九宮。制則災其本宮。不及之年,勝則災其本宮,復則災其勝己之宮,或正宮,或應宮。九宮有災,始與大造無私之意相符。經不言者,舉一可以隅反也。第災宮之說,往往不驗。蓋時際昇平,環宇遍蒸和煦,而運遭百六,幽遐共患艱虞,元運有盛衰,又非災宮之說所得拘矣。至如應災每宮,而反災他宮者,此或三年被鬱而發於今年,或本年六氣偏勝,各有方月推驗之法,不在此例。

<figure> <img alt="六氣方月圖"> </figure>

方月圖說

經之言運氣,詳矣。即其說而推之,往往不驗。蓋天下之大,不下萬餘里。或南旱而北水,或西熱而東寒。氣候不齊,災祥各別。同在六合之中,五運司歲,寧有彼此之殊;六步紀功,應無參差之驗。而不侔若此,遂謂運氣之說不足憑信,是皆未達方月之旨而尋其究竟也。經曰: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各命其所在以徵之。以主氣言,厥陰初氣居東北,二氣少陰居東南,三氣少陽居正南,四氣太陰居西南,五氣陽明居西北,六氣太陽居正北,方月之有常者如是。假如子午年少陰司天,則太陽在東北為初氣,厥陰在東南為二氣,少陰在正南為司天,太陰在西南為四氣,少陽在西北為五氣,陽明在正北為在泉,客氣之方月如是。若歸所不勝而為化,則客氣之太陽寒化,當施於正南少陰、西北少陽之位,或施於主氣少陰、少陽之位,候之當在初氣六十日內。下五氣仿此。至天災流行,有非可一端求者。有司天之災,有在泉之災,有間氣之災,有中運之災,有三年郁發之災。所災之方,或六氣所屬,或五運所主,或十二辰所指。月亦如之,各歸所不勝而為化,此其大較也。然經之所著,乃五行生剋之理,陰陽勝復之義。言理而不言數,數有不應而理無或息。氣變,則無方不可災,無時不可災。氣平,則應災之方不必災,應災之月不必災。學者當於臨時驗五行之盛衰,六氣之強弱,病證之形勢,脈法之應否。上觀天星,俯察物產,按其方,定其月,即理以徵數,庶乎得之。如拘執經文,按年豫決,是猶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之智也。

附:山川方隅氣候不同論

經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高者氣寒,下者氣熱。崇高則陰氣治之,汙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王氏以中原之地剖為三分,以南北言,其一者自漢蜀江至南海,二者自漢江至平遙縣,三者自平遙北山至蕃界北海。南方大熱,中分寒熱兼半,北分大寒。南北分外,寒熱尤極,大熱之分其寒微,大寒之分其熱微。以東西言之,其一者自汧源縣西至沙州,二者自開封縣西至汧源,三者自開封縣東至滄海也。東分大溫,中分溫涼兼半,西分大涼。大溫之分,其寒五分之二;大涼之分,其熱五分之二;溫涼分外,溫涼尤極,變為大暄大寒也。以氣候驗之,自開封至汧源,氣候正與歷候同。自開封東行校之,每一百里,秋氣至晚一日,春氣至早一日。自汧源西行校之,每四十里,春氣發晚一日,秋氣至早一日。南行、北行,莫不皆然。愚謂氣候道里之說,未必盡准,而崇卑高下地裡之偏勝,天氣亦因而異其化,則有確不可易者。以中宮之寒,見於坎宮則為不及,見於離宮則為太過。中宮之熱,見於坎宮則為太過,見於離宮則為不及。溫涼如之,四隅從同。故每宮之地,分為小九宮,其寒熱溫涼之辨,義亦相通。即一郡一縣,高下懸殊,何獨不然。要而言之,西北多山,東南多水。西北多燥,東南多濕。高山多雪,平川多雨。高山多寒,平川多熱。五行偏治,六氣淫勝,有由來矣。他如東方魚鹽之域,濱海傍水,民食魚而嗜咸。西方沙石之域,水土剛強,民陵居而多風。北方地高陵居,風寒冰洌,民樂野處而乳食。南方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民嗜酸而食。方域既殊,賦稟各別,性情囿於嗜好,血氣安於習俗,而疾病之中人因之。然西北之地未嘗無水,東南之地未嘗無山。南方多熱,不無水土偏寒之方。北方多寒,不無氣候偏溫之邑。況一山之巔,面南則熱,面北則寒。一水之涯,陽方則溫,陰方則涼。小而驗諸數十里之近,大而徵諸萬餘里之遙,其象不同,其義則一。關津之所樊界,山谷之所阻隔,封疆之所剖劃,道里之所毗連,皆所以分畛域而異風土也。世之醫士,足不出乎州郡,而欲以身歷之境著書立說,播之天下,傳之後世,以一概百,以近概遠,吾未見其有濟於世也。故不稔運氣之說,則臨事無定識。不明方隅之理,則拘墟而鮮通。學運氣之學者,惟即方隅之不同,以求其與運氣之相合,庶無謬舉也夫!

<figure> <img alt="脈法部位"> </figure>

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經。

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絡,足厥陰肝經。

左尺以候水,右尺以候火。大腸從金,膀胱從水,亦候於左尺。小腸屬火,亦候於右尺也。

五臟合五行,屬陰

腎(癸水),心(丁火),肝(乙木),肺(辛金),脾(己土),心包絡(亦作丁)。

六腑屬陽

胃(戊),膽(甲),大腸(庚),小腸(丙),膀胱(壬),三焦(亦作丙)

十二經配天干歌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藏,三焦陽腑須歸丙,包絡從陰丁火旁。

脈說

《難經》曰: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三部之浮、中、沉也。蓋肺朝百脈,十二經雖不盡走手,而無不現於氣口之動脈,後世因之以為診家捷法。寸為陽,為上部。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與心包絡。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與胸中,主頭項以至心胸之分。關為陰陽之中,為中部。左關,肝部也,其候在肝膽。右關,脾部也,其候在脾胃,主臍腹、胠脅之分。尺為陰,為下部。左尺,腎部也,其候在腎與膀胱、大腸。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腎與三焦、命門、小腸,主腰、足、脛、股之分。三部中各有三候,三而三之,是為九候。浮主皮膚,候表及腑。中主肌肉,以候胃氣。沉主筋骨,候里及臟。

經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此七診之義也。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此六氣之脈也。春脈如弦,夏脈如鉤,秋脈如浮,冬脈如石,此四時之脈也。平人之常氣稟於胃,無胃者逆,逆者死。胃者,長夏之脈,微軟而和。故弦鉤毛石,必得胃氣,始為平脈。但弦、但鉤、但毛、但石,即真臟脈見。而不弦、不鉤、不毛、不石,亦為穀氣不至也。「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謂失所生之氣也。沉、弦、數、澀甚,曰病,是又進一解矣。

《脈經》論脈止二十四種,《脈訣》亦然。其中長、短、數、散四種,或棄或取。余謂脈無定數,惟即其脈而象之,而名以立焉。占病之法,又在診者之活變而善悟,不可執一端而遽定其表、里、寒、熱、虛、實也。如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其病在表。然浮而有力為洪,無力為芤,遲大為虛,柔細為濡,概言表可乎?沉脈,重手按至筋骨乃得,其病在裡。然有力為實,無力為虛,亦有寒邪外感,脈見沉緊者,可概言里乎?遲脈一息三至,去來極慢,決為寒矣。然亦有浮遲、沉遲、兼滑、兼細之別,可一例施乎?數脈一息六至,俗以為熱矣。然遲冷、數熱之說,《內經》未言。凡寒邪外感,必暴見數緊;陽虛陰虛,或見細數無力,或見數而弦滑;惟洪滑有力者為真熱,可妄言熱乎?至於來盛去衰為洪,陽實陰虛、氣實血虛之象也。浮沉皆得大而長、微弦為實,洪滑有力為諸實熱等證。沉弦有力為諸痛滯等證也。前卻流利,如珠應指,為滑,多為痰壅之象,過甚則為邪熱。細而遲,短且散,如輕刀刮竹,如雨沾沙,為澀,為氣血俱虛之候。按之不移,如張弓弦為弦,為肝邪也。浮大而軟,按之中空,兩邊實,為芤,為失血也。來往有力,堅摶抗指,為緊,乃陰邪搏激之候。小駛於遲,一息四至,應指和緩,往來甚勻,為緩,為溫瘧初退之象。輕診則見,重按如欲絕者,微也;往來如絲,而常有者,細也,皆陰陽俱虛也。弦而兼芤,如按鼓皮,革也;似沉似伏,實大微弦,牢也。革浮牢沉,革虛牢實。革為失血,牢為裡實也。極軟而浮細,為濡;極軟而沉細,為弱。濡為血虛,為傷濕;弱為氣虛,為陽陷。又如過於本位,為長,主有餘之病;不及本位,為短,主不及之病。遲大而軟,按之無力,為虛;渙漫不收,無統紀,無拘束,為散。虛為血虛,散為氣血敗散也。重按著骨,指下截動者,為伏,主腹痛,及傷寒將汗之候。數見於關,如豆大而無頭尾,厥厥動搖者,為動,主陰陽相搏,為痛為驚之象。去來數,時一止復來,為促,主陽盛之病。去來緩,時一止復來,為結,主陰盛之病。至於代脈之義,又非一端。有脈本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非謂止也,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又若脾主四季,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亦非止也。惟「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藏無氣,予之短期。此至數之代也。其間似是而非,動多模糊,惟在以意逆之,取其相似者參酌,而定以主名,而後得脈之真是。否則,拘墟寡當,鮮不敗乃事矣。

二十七脈之說,似可該脈之情態矣,以言乎診家之大法,尚為末盡。蓋脈之數有限,而病之情無窮。一脈不止一病,而一病或兼數脈。後世方書家,因病以方方,而附會脈訣以合之。其實證與脈違,貽誤匪淺。夫脈之理微,未易憑信,故古人言脈,必曰脈色。或為色澤,或為色夭,青、黃、赤、白、黑主五臟之病,而《內經》必視其尺之色。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大、小、滑、澀,亦莫不然。《靈樞·論疾診尺篇》論之尤詳,所當參考。望其色矣,復聞其聲。聲洪亮者,為陽,為熱,為有餘;聲微弱者,為陰,為寒,為不足。而宮、商、角、徵、羽五音,配乎五臟,即其音所偏,而知其臟之所害。此又一法也。他若內因、外因、不內外因,或起於數載之前,或起於數日之內,或寒,或熱,或飽悶,或善飢,或某時疼痛,或某肢不利,惟憑問以明也。然三者之雜取,終必於切而決焉。是分之,則切為四診之一;而合之,則切為四診之大成也,可輕言脈哉!後世言脈家,有以春、夏、秋、冬四時之脈為四診者,有以形體、至數、舉按、去來為四診者,有以四方風土高寒卑濕為四診者。以余觀之,皆當採用。而鄙義更有四診之說問之同志:一曰會神,二曰審時,三曰宗理,四曰參究。蓋脈以神氣為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同一脈證,而有神、無神之後效,判然霄壤。況脈之體狀,遲與緩相似,沉與實相似,芤與革相似,弱與虛相似。若此者,比比皆然,其間辨別,惟在一點神氣。診者以己之神,會脈之神;以脈之神,定脈之名,而後病證有確見也。脈各有時,六十首王之說,謂冬至後六十日少陽王,又六十日陽明王,又六十日太陽王,又六十日太陰王,又六十日少陰王,又六十日厥陰王也。又如主運、客運起於大寒,每運各司七十二日,主氣、客氣亦起於大寒,每氣各司六十日,或為南政,或為北政,值何時會,應得何脈,歲氣天和,在所當審。又有神與形色相謬,而與天和、王時又不能相印合者,只得決之以一定之理。蓋斯病不應有斯脈,斯脈不應見斯時,會神審時,大費周章。然脈有百端,而理惟一致,或舍證從脈,或舍脈從時,惟求理足,不尚牽合。經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其有理解難明者,則當博稽諸說,參互放訂,以曲盡病之情態。《素問》、《靈樞》、扁鵲、仲景外,如王叔和《脈經》、戴同父《脈訣刊誤》,及近時李瀕湖脈學,張叔承《六要診法》,皆所當切究,而撮其精也。備此四法,則庶乎無操刀學割之譏矣。

上古診疾之法,人迎、寸口分候陰、陽。人迎足陽明胃脈,在喉之兩旁,非後世之誤為左為人迎者也。經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陰。脈口四盛,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故瀉表補里,瀉里補表。(如肝與膽,胃與脾之類。)陽病則二瀉一補,陰病則二補一瀉。其法簡而易明。又軒岐脈法,三部而各三候之。上部天,兩額之動脈,頷厭之分,足少陽之所行。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之所行。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和髎之分,手少陽之所行。中部天,手太陰也,在經渠之次。中部地,手陽明也,在合谷之次。中部人,手少陰也,在神門之次。下部天,足厥陰也,五里之分,女子取大沖。下部地,足少陰也,太谿之分。下部人,足太陰也,箕門之分。大都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故人迎以候陽,寸口以候陰。三部之天、地、人以候一身之氣。分而候之,脈之真體乃得。後世並十二經脈皆決於寸口,法則捷而指愈晦矣。世有奇傑之士,取則先民,即委而窮源,吾所深望也夫!

<figure> <img alt="六氣本標中圖"> </figure>

風、寒、熱、濕、火、燥為本,三陰、三陽為標,相為表裡者為中氣,義出「六微旨」。

<figure> <img alt="本標中氣從化圖"> </figure>

臟府為本,居里;十二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為中氣。前圖言天氣,此圖言人身也。

六氣本標中從化解(附治病標本說)

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中氣也。「至真要大論」云,夫少陽、太陰從本者,以少陽本火而標陽,太陰本濕而標陰,標本同氣,故當從本。不言中氣者,少陽之中,厥陰木也,木火同氣,木從火化矣;太陰之中,陽明燥也,土金相生,燥從濕化矣,故不從中也。少陰、太陽從本、從標者,以少陰本熱而標陰,太陽本寒而標陽,標本異氣,故或從本,或從標。不言中者,少陰之中,太陽水也,太陽之中,少陰火也,同於本則異於標,同於標則異於本,故不從也。至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者,以陽明之中,太陰濕土也,亦燥從濕化矣;厥陰之中,少陽火也,亦以木從火化矣,故不從標本而從中氣也。歸六氣於火濕,總萬象於陰陽,是誠順時診疾之大法矣。夫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而總以治本為急務。惟中滿及大小便不利,則不論標本而先治之。外此未聞焉。是故病發而有餘,先治其本,固其臟氣之虛者,客病雖強,不能傷其真元,誠為至當不易之法。惟病發而不足,則先治其標,亦以客邪易退,臟氣可徐徐而復,故先標而後本也。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遵經施治,自無謬誤。世之醫者,動曰急則治其標,胡弗取《靈》、《素》而詳觀之也。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陽明多血兼多氣,太陽厥陰少氣行,二少太陰單少血,六經氣血本天成。

<figure> <img alt="十二經臟腑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十二經臟腑表裡圖"> </figure>

六氣十二經相病說(附傳經說)

十二經相為表裡,以其經絡相通,此病則可移於彼,彼病亦可移於此。如肺絡大腸,大腸亦絡肺之類是也。而六氣之相病,亦莫不然。如太陽與太陰為夫婦,太陽之氣方張,而太陰之經不配,是為夫制其婦。太陰之氣方張,而太陽之經不配,是為婦凌其夫。陽明與厥陰亦為夫婦,少陽與少陰亦為夫婦,其義亦然。即太陽與厥陰、少陰,陽明與少陰,亦有夫婦之義焉。或氣盛而經衰,或經盛而氣衰,因相犯而為病。惟陽明與太陰,少陽與太陰、厥陰,陽少陰老,無相配之義焉。其有少陰、厥陰氣至,而太陰不配,則為妾加於妻;少陽、陽明氣至,而太陽不配,則為弟忤其兄,亦見為病。惟少陽與少陰,又有君臣之別,君強臣弱則安,君弱臣強則危,故相火氣盛而君火經弱,往往有兀臬不安之象,又非第夫婦之謂矣。十二經配乎五行,相順而生,母肥則子壯,母瘦則子弱,故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然亦有子實而母弱者,母為子而泄氣太過也,則又當瀉其子而補其母。母實而子弱者,母氣壅而不能哺其子也,則又當泄其母而養其子。子母遞嬗,生克互用,或母育子腹,或子食母氣,精義無窮,具詳五行論內。至有病經相近,則有移病之說,如肺為諸臟華蓋,有系通於心肝;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有系通於腎、肝、脾;脾與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胃之下口,即小腸上口;小腸下口,即大腸上口;小腸下口為水分穴,稍偏為膀胱,上際當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水液別迴腸,隨氣泌滲而入;腎系通於心,而上連於髓海;心包絡一名手心主,即經之所謂膻中,在心橫膜之上,有細筋膜如絲,而與心肺相連;肝居膈下,其繫上絡心肺;膽在肝短葉之間;三焦為人身三元之氣,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而灌溉宣導於周身者也。故病淺則病其本官,甚則移於他官。醫者識其本病,而兼悉其相移之故,則病無遁情矣。至經所謂腎移寒熱於脾,脾移寒熱於肝,肝移寒熱於心,心移寒熱於肺,肺移寒熱於腎,胞移熱於膀胱,膀胱移熱於小腸,小腸移熱於大腸,大腸移熱於胃,胃移熱於膽,膽移熱於腦,皆由氣厥之故,具載《素問·氣厥篇》,所當參考。至傷寒傳經之說,經謂: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先自三陽之表,後入三陰之裡,此陰陽先後之常序也。然觀東垣曰:太陽者,巨陽也,膀胱經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巡經傳。太陽傳少陽膽木者,名曰越經傳。太陽傳少陰腎水者,名曰表裡傳。太陽傳太陰脾土者,名曰誤下傳。太陽傳厥陰肝木者,名曰巡經得度傳。又陶節庵曰:風寒之初中人也無常,或自太陽始,日傳一經,或有間經而傳者,或有傳至二三經止者,或有終始只在一經者,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初入太陽便入少陰而成陰證者,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又有兩經、三經齊病不傳者,為合病;一經先病,未盡又過一經之傳者,為並病。所以有太陽陽明合病,有太陽少陽合病,有少陽陽明合病,有三陽合病。三陽若與三陰合病,即是兩感,所以三陰無合併例也。經言其常,二子言其變,學者通觀而詳察之。或宜汗,或宜泄,或宜補陰以發表,或宜扶正以驅邪。虛實既辨,經脈無舛,證雖百變,理惟一致耳。不知乎此,而疑寒疑熱,疑陰疑陽,吾恐其動輒貽疚也。

經絡相交

十二經絡,始於手太陰,其支者交於手陽明,手陽明之支者交於足陽明,足陽明之支者交於足太陰,足太陰之支者交於手少陰,手少陰無支者,直自本經交於手太陽,手太陽之支者交於足太陽,足太陽之支者交於足少陰,足少陰之支者交於手厥陰,手厥陰之支者交於手少陽,手少陽之支者交於足少陽,足少陽之支者交於足厥陰,足厥陰之支者行督任二脈,下注肺中,而復交於手太陰也。

奇經八脈略

人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經凡十二。經之絡於別經者為絡,絡凡十六。蓋十二經各有一絡,而足太陰絡曰公孫,復有脾之大絡曰大包,足陽明絡曰豐隆,復有胃之大絡曰虛里,並任絡尾翳,督絡長強,為十六絡。絡之巨者曰大絡,次曰別絡,小曰孫絡,皆正經之支流,而維絡於周身者也。正經之外,復有奇經。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猶夫溝渠水盛,溢而為湖澤,不拘制於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凡八脈,陰維、陽維、陰蹻、陽蹻、沖、任、督、帶也。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衛分,與手足三陽相維,而足太陽、少陽則始終相聯附者。寒熱之證,惟二經有之,故陽維為病,亦苦寒熱。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營分,交於三陰而與任脈同歸,其病多屬心痛,蓋少陰、厥陰、任脈之氣上衝而然。暴痛無熱,久痛無寒,按之少止者為虛,不可按者為實。陰蹻者,足少陰之別脈,陽蹻者,足太陽之別脈,皆出於足外踝,上屬於目內眥。陽蹻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陰蹻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陰蹻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陽蹺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昧。陰病則熱,陽病則寒。《素問·繆刺篇》曰:邪客於足陽之蹻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靈樞經》曰: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又曰: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故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則陰盛而陰蹻滿,陽氣虛則目閉。衛氣留於陽,不得入於陰,則陽盛而陽蹻蹈,陰氣虛則目不瞑也。治當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以通其道而去其邪而已。沖為經脈之海,又曰血海。其脈與任脈皆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其浮而外者上行絡於唇口。足少陰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難經》曰:衝脈為病,逆氣而裡急。當隨寒熱虛實治之,不可妄行汗下也。任為陰脈之海,任衛之別絡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素問》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其別者,自長強走任脈。任督二脈,一源二歧,一行於腹,一行於脊。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也。《素問》曰:督脈實則脊強反折,虛則頭重。帶脈起於季脅,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帶之為病,腹滿溶溶。如坐水中,婦人小腹痛,裡急後重,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沖、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於帶脈。因諸經上下往來,或有凝澀,衛氣下陷,滯於帶脈之分,蘊釀而成病,赤白以時下,或由諸經濕熱,或由下元虛拎,子宮濕淫,或由思慕無窮,發為白淫者。執赤熱白寒之說,則貽誤千秋矣。

按:陰維脈發於足少陰築賓穴,會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於府舍,又會足太陰於大橫、腹哀,又會足厥陰於期門,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陽維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會足少陽於陽交,又會足少陽於居髎,上會手陽明、手足太陽於臂臑,與手少陽會於臑會、天髎,會手足少陽、足陽明於肩井,會手太陽、陽蹻於臑俞,會手足少陽於風池,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陰蹻者,足少陰之別脈,上行屬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蹻五脈會於睛明而上行。陽蹻者,足太陽之別脈,會手太陽、陽維於臑俞,會手陽明於巨骨,會手陽明、少陽於肩髃,會手足陽明、任脈於地倉,同足陽明上而行巨髎,復會任脈於承泣,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五脈會於睛明穴。沖與任同起少腹,其浮外者起於足陽明穴之氣衝,會足少陰於氣穴。任由少腹之內、會陰之分上行,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裡,循關元,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會足太陰於下脘,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於中脘,上喉嚨,會陰維於天突、廉泉,上頤,循承漿,與手足陽明、督脈會。督脈會少陰於股內廉,與手足三陽會合,上啞門,會陽維,入系舌本,至風府,會足太陽、陽維,同入腦中,至神庭,為足太陽、督脈之會,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帶脈起於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帶脈穴,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奇經會於正經若干條,奇經會於奇經若干條。故正經之病,或流於奇經。奇經之病,亦通於正經。沖之病,或合於任。任之病,或兼乎督。學者當察脈審證,不可執一也。

奇經診法

岐伯曰:前部橫於寸口丸丸者,任脈也,動苦少腹痛,逆氣搶心胸,拘急不得俯仰。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脈也,動苦腰脊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小兒癇。三部俱牢,直上直下者,衝脈也,動苦胸中有寒疝。前部左右彈者,陽蹻也,動苦腰脊痛,癲癇僵仆羊鳴,偏枯,㿏痹,身體強。中部左右彈者,帶脈也,動苦少腹痛引命門,女子月事不來,絕繼復下,令人無子,男子少腹拘急,或失精也。後部左右彈者,陰蹻也,動苦癲癇,寒熱,皮膚強痹,少腹裡急,腰胯相連痛,男子陰疝,女子滿不下。從少陰斜至太陽者,陰蹻也,動苦顛仆羊鳴,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肌肉痹癢。從少陽斜至厥陰者,陰維也,動苦癲癇僵仆羊鳴,失音,肌肉痹癢,汗出惡風。

按:氣口一脈,分為九道,正經奇經,皆取診焉,乃岐伯秘授黃帝之訣也。正經有三部九候之法,而奇經無傳,故節錄於此,以為診家一助云。

藥說

一自炎帝嘗藥辨性,以前民用區以三品,共三百六十種,而疾若得所療焉。自是以降,品類日繁,注述日富,如弘景、蘇恭、陳藏器及近時李瀕湖諸家,蒐羅入帙者不下萬數。然品類愈繁,而考覈愈難精一物也。而以為溫者數家,以為涼者數家,以為甘者數家,以為酸者又數家,各執一說不相下。後世學者目迷五色,何所適從?余謂審藥之法,凡列《神農經》者,遵經無疑。其在各家本草中,義惟一致者,自當從同。惟立論不一,而無可據者,則先會其立名之意。一物一名,有取其形者,有取其臭者,有取其味者,有取其性者,有取其義者,皆宜參互而考訂之。其有名義莫解,而無從印證者,則當辨其色與臭味。五色、五臭、五味,皆應乎五行,五行應乎五臟六腑。凡物莫逃乎五行,五行各有其性,而為陰為陽判然兩途。既得其五行之性,而復識其陰陽之所屬,則甘酸辛苦鹹升降寒熱之分,皎然在目。又考其生之所自,孰得正氣而生,孰得間氣而生,孰得駁雜之氣而生。而性之所近,或喜燥,或喜濕,或喜寒,或喜熱,兼此數者,庶無大謬。至如諸書所傳之品,其考察非不精到,而揆之今日,往往不合者,則時為之也。天地之氣,應乎物產,天度日差而西,地氣日動而南,以乾坤之清寧,尚有變易,而況於物乎。物之變者無他,純者日薄,駁者日峻也。《本經》所載輕身延年神仙者,無慮數十種,今試服之,其效未必如此之神,而毒藥之傷人,沾吻而立殞,至今未艾。即此以觀,而用藥之道可知。況乎一物不產於一方,而一方即具有一性。優者無多,而劣者充肆。本草注其優之所長,而鋪戶則以劣者射利。粗工不稔藥品,第據方書而用之,是猶紙上談兵,而不識風雲蛇鳥為何狀者矣。夫牛溲、馬勃,未嘗不與參、耆同功,顧用之何如耳。地道不同,性情略似,優者可治重病,劣者用調輕疾。辨之之法,在按籍而核其形似氣味,乃為得之。他如山陬海澨之地,人戶僻處,市儈往往以毫不相近之贗物,希覓蠅頭,病家值此,視鉤吻為黃精,啜之而不疑,其害可勝言哉。故立方之時,當審方隅之風氣淳漓,市肆之採買遠近,擇便而用之,其貽誤於斯民者,或稍從末減云爾!

對證發藥之語,人人解道,第不知其所謂證者何證,而所謂藥者何藥也。夫藥之寒熱補瀉之辨易明,而經絡上下之用難晰。以太陽之品施之少陽之經,以少陽之品施之陽明之經,雖同一發表之味,而本經之邪不退,他經之表已虛,是為攻伐無過。推之十二經,莫不皆然。即藥對經用,似可無憾,而藥有升降清濁之不同,宜升而反降,宜清而反濁,亦為藥不中病。是故知證而不知藥。是猶知射而不知的也。或曰:古人遇一證,必立一方,證既審矣,按籍而用方,何誤之有?嗚呼!此庸醫之所藉口,而世人隱受其毒而不知者也。古人去今幾何時矣,其立方之時,三元運氣之盛衰,果與今適合耶?五運太少之強弱,六氣左右之分司,果與此日不殊耶?古人所生之地,果與吾今日施治之方隅不異?古人所用之藥,果與吾今日所用之藥之地道不錯耶?且陽臟陰臟,各有偏勝,五行衰旺,體有分屬,《內經》所以有二十五人之別,若二十五人同患一證,即同用一方,其盡合耶?亦不盡合耶?子輿氏曰:能與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古人立方,不過與人以規矩而已,非謂為鐵版註腳也。上古聖人井田封建,法制盡善,後人神明其意而用之,最為上理。若規規焉反今從古,鮮有不致決裂者。寧獨用藥而可執方乎?且藥之為物,生生不窮,古人所用之品,有至今日而莫覓其種者矣。今日所出之品,有古人所莫識為何物者矣。如必執方,是神農、仲景而後無藥也,有是理乎!況十步之內,必有香草,皆可儲為藥籠中物。而土產新鮮之品,功用較勝,胡弗與市肆者參用歟?近世庸工用藥之謬,尤有大可怪者。古人注本草,或曰為外科之要藥,或曰為女科之要藥,原其本旨,無非便後學之採取,非截然分男、婦、內、外、大、小之科,謂不可通用也。今則分門別類,界劃井然,痘疹瘡瘍諸家,所用之味不逾數十種,若為外此,非所應用者。而方家亦因之而不敢攙入,間見一通用者,必群然目笑之。亦烏知用藥者用其性也,非因其科也。如若所云,是歸、芍無與於男子,而乳、沒無當於內證也。古人有知,恐亦嗤後人之愚,而悔其立說之贅矣。

藥法摘錄

經云: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 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太酸。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 辛走氣,氣平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 厥陰在泉,為酸化。少陰在泉,為苦化。 太陰在泉,為甘化。少陽在泉,為苦化。陽明在泉,為辛化。太陽在泉,為咸化。木位之主,其瀉以酸,其補以辛。 火位之主,其瀉以甘,其補以咸。 土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甘。 金位之主,其瀉以辛,其補以酸。水位之主,其瀉以咸,其補以苦。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軟之。 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咸勝苦。甘傷脾,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咸傷血,甘勝咸。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

卷三

木運年

壬子 少陰司天,中運太角,陽明在泉,木齊金化,兩尺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太陽),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厥陰),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太陰),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少陽),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陽明)。

初運大寒交(主少角,客太角),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徵,客少徵),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太宮),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少商),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太羽)。

鄭姓,廿七,感冒風邪,燥熱無汗。脈象浮數無力,兩尺沉細。(注:兩尺不應歲氣也。)

〔案〕此肺感風而脾虛熱也,裡虛表實,故毒郁於內矣。

茯苓(二錢) 麥冬(二錢) 大生地(三錢) 廣木香(一錢) 秦艽(二錢) 前胡(一錢) 柴胡(二錢) 甘草(錢半)

〔釋〕此壬子年立秋後五日方也。去歲在泉之右間,升為今歲司天之左間,應屬太陰間氣主事,奈為天衝所窒,鬱而不前,故中宮虛而致疾。肺為風襲,邪湊於虛而手足太陰俱病,固非傳經之說所得拘也。內郁則生熱,宜用甘寒以治內熱。表實則陽陷,宜用辛散苦泄以祛表邪。生地本太陰中土之味,經云:作湯,治寒熱積聚。佐以木香者,非特恐生地之沉滯,亦以舒足太陰之郁,使之升而至天也。秦艽、柴胡,世俗但傳為肝膽之藥,抑知艽者,交也,稟天地陰陽交感之氣,能使陰交於陽,陽交於陰也。柴胡,一名地薰,是稟太陰坤土之氣,而外達於太陽也。仲祖於傷寒中風不從表解,太陽之氣逆於中土,不能樞轉外出,則用小柴胡湯達太陽之氣於肌表,何嘗有引邪入少陽之疑哉。然謂其必不可用於肝膽,則又非也。

周姓,卅四,蛔積多年,因患吐瀉而發。脈乍有乍無,大小無定。

〔案〕金臨月建,前屬太陰,象似觀卦。而五氣少陽欲出不能,非但木屈於土,抑亦陽遏於陰矣。法當因而越之也。

膽星(一錢) 黃芩(一錢) 胡黃連(六分) 廣木香(二錢) 車前子(一錢) 朴硝(一錢) 歸身(三錢) 澤瀉(一錢) 乾葛(一錢) 醋(一兩),蜜(一兩),煎後和入。

〔釋〕此秋分前六日方也。病本在於太陰,而少陽五氣將至,由運屆少商,甲木萌芽被屈,不能出土。又木齊金化之年,月建酉金,金木交爭,遏而生熱,積蛔蠢動,故有此象。黃芩、胡黃連、膽星清少陽者也,醋引木氣而安蛔者也,余皆疏土去濕之味,加以生蜜甘涼潤滑,以和其爭,清者升而濁者降矣。

服前方,嘔吐無遺,再服亦然,病勢更增。

〔案〕此時中土實蠢蠢然,掌旗鼓者不得不學孟施捨。

兒茶(一錢) 烏梅(七個) 降香(一兩) 歸身(三錢) 澤瀉(二錢) 神麯(二錢) 阿魏(二錢) 白豆蔻(二錢) 貝母(二錢) 雷丸(一錢) 車前子(二錢) 首烏(三錢) 五靈脂(一錢) 米醋(一勺) (湯批:此方與前方意義略同。前方苦寒而性峻,蟲不耐毒,故作吐。此方則和而緩矣。)

〔釋〕兒茶生於木而藏於土,掘土而出,破竹而見,有雷出地奮之義,此少陽之出於中土者也。烏梅、雷丸,調少陽甲木之氣。梅先百木而華,雷為一陽之震。降香、阿魏、神麯疏太陰之濕土,車前、白蔻、貝母、澤瀉清太陰之濕金,當歸、五靈以宣通血分之滯。血氣和而蟲平矣。如必曰烏梅、雷丸專為殺蟲而用,猶皮相也。

六日後換方。

〔案〕力戰相持,終非了局,此時當背城借一矣。

石榴皮(三錢) 雷丸(二錢) 雲苓(三錢) 白朮(三錢) 五靈脂(二錢) 萸肉(二錢) 蘄艾(四錢) 輕粉(五分)

〔釋〕榴開五月,其色紅豔,應丁火也;皮汁色黑,可染鬚髮,離中有真水也;味多酸澀,性屬木也。丁火合於壬水,輔以雷丸、山萸,俾從木化以舒少陽之氣。此因時之宜也。土弱則木無所附,故用朮、苓去濕以扶土。陽虛則陰濕蝕木,故用艾葉益陽而退陰。此因人之體也。靈脂調血而理木,輕粉因木以化金。此因病之機也。凡此皆治本而兼治標之用者也。於文,皿蟲為蠱。《易》云:山風蠱,艮為山,巽為風,土上而木下,木鬱土中,斯蠱生焉。治之者,必使土氣運行,而木氣條達,則蠱可除矣。夫豈拘拘於化蠱諸方討生活哉。

前方服過一劑,腹痛更甚。病者任醫不疑,呼人重按,索藥甚急,一晝夜連進四帖,瀉出白沫及死蛔無數,最後有老蛔長尺余者出,痛乃止。仍進一劑,神氣憊極。

雲苓(二錢) 白芍(二錢) 鱉甲(三錢) 廣木香(二錢) 新會皮(二錢) 百部(一錢) 豨薟草(二錢) 粟殼(一錢) 使君子(三十個) 陳米(一勺)

〔釋〕此病後調理之劑也。滋木和土,人所易曉,惟百部,人第知其殺蟲,而不知天運行至秋分,主客俱屬少商,斯不可不兼理辛金矣。粳米、粟殼,亦借金氣以收脫之意。蓋斯時少陽五氣交足,木齊金化之年。木強金弱,理應兼補金氣,況又因病者之脈象體氣所宜而為之者乎。

又換方。

大生地(三錢) 白朮(三錢) 新會皮(一錢) 麥芽(二錢) 使君子(十個) 赤芍(一錢) 歸身(一錢) 黑料豆(四錢) 川椒(一錢) 杏仁(七粒) 黃柏(一錢) 白茯苓(三錢) 白芍(二錢) 鱉甲(三錢) 粟殼(一錢)

服二帖後,去使君子、粟殼,服至愈為度。

〔釋〕此方大意同前,不過因脈象而小變耳。

又換方。

〔案〕診之,但覺氣血未調耳。

大生地(三錢,酒蒸) 厚朴(一錢,酒炒) 夏枯草(一錢) 桑皮(三錢) 柿蒂(一錢) 東壁敗螺(三錢,醋炒) 木通(二錢) 木香(二錢) 歸身(三錢) 赤芍(二錢) 川椒(一錢) 雲苓(二錢)

〔釋〕此寒露日方也。地氣少陽主事己久,特恐木火之氣過於上升。《易》云:升而不已,必困。故借天運少商之氣以降之,此用桑皮、木通、柿蒂之意也。螺殼利濕除痰,本與蚌蛤同氣,入壁土中干久轉白,是陰金出於陽土之中,得氣堅厚,加醋炒之,用以斂金而堅土。蓋恐木森火炎,而剋土爍金也。少商辛金屬陰,少陽甲木屬陽,故用夏枯草以陽和陰。蟲為陰類,故用川椒助陽燥土以除陰也。余皆調和血氣之常藥,不難解矣。

曹氏,甘五,產後久瀉,腹痛。脈遲細,兩尺虛躁。

〔案〕此郁寒在內,而下元之氣不旺也。

川鬱金(一錢) 歸身(二錢) 枸杞子(二錢) 肉果(一錢,麵煨) 黑芝麻(二錢) 鹿角膠(二錢) 南天燭(一錢)

〔釋〕此寒露後四日方也。木齊金化之年,又值少陽間氣主事,耗泄母氣,故腎臟之真陰真陽皆虛,宜用枸杞、芝麻、鹿膠、南燭以培之。鬱金靖少商之氣,金靖而後能生水。當歸苦溫散寒,通行血氣。佐以肉果,治病標也。 南燭,氣味酸澀,結實於霜雪之中,其色紅潤,葉似冬青,性類枸杞,服食家制為青精飯,強筋益氣。蓋稟坎中之真陽,而兼甲木胎養之意者也。近世人不知用,故特表之。(朱雪山記)

服煎劑七八帖,病體脈象俱平,因請丸方。

茯苓(二兩) 萸肉(二兩) 山豆根(二兩) 破故紙(一兩) 肉蓯蓉(一兩) 蛤粉(一兩) 升麻(三錢)

蜜丸,每服三錢。

〔釋〕此霜降前二日方也。本歲陽明在泉,通主下半年,故丸方多主之。茯苓、蛤粉平金氣也,蓯蓉、故紙助土氣也,豆根降手陽明之氣,升麻升足陽明之氣,山萸滋木而溫中,用木火以配金土也。

宋姓,卅二,感風嗽痰,日久不愈。脈沉細無力,惟右寸浮洪。(注:兩尺應沉,惟左寸兩關嫌其不及。)

北沙參(一錢) 桑寄生(二錢) 薤白(一錢) 荊芥(一錢) 桔梗(一錢) 桑白皮(二錢) 白蔻仁(一錢) 飛面(一錢)

黃虀水一杯入煎,服三次愈。

〔釋〕此大寒前四日方也。在泉之氣主事未退,兼之運屬太羽,故用沙參、寄生取金水相生之義。小麥雖為心谷,而飛面色白體輕,卻兼金氣,有金出紅爐之象,故用以助火氣而除燥金之寒嗽。余則陽明金土之常味也。

丁巳 厥陰司天,中運少角,少陽在泉,金兼木化,左尺不應,天符。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陽明),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陽),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厥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陰),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陰),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陽)

初運大寒交(主少角,客少角),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徵,客太徵),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少宮),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太商),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少羽)

周姓,卅二,咳嗽喘急,多汗。脈虛散微數。

〔案〕陰分虛弱,土不能生金,故金水不能相生為用耳。先須理肺以舒氣。

鬱金(二錢) 沙參(二錢) 生白芍(一錢) 甘草節(一錢) 藕節(三錢) 雲苓(二錢) 金櫻子(錢半) 金鈴子(錢半) 鬆節(二錢) 麥冬(二錢) 桑白皮(二錢) 半夏曲(二錢)

〔釋〕此丁巳年驚蟄前六日方也。天運角木,厥陰司天,客氣雖屬陽明,而木強則土憊,金弱則水乏生化之源。方內鬱金、半夏、桑皮、雲苓為金土正藥,而沙參、金櫻、麥冬皆兼金水相生之意,白芍、甘草節和土以生金也,川楝、鬆節借天運之少角以疏土氣,藕節生於水底,而稟五行之氣,用以入陰分而通調金木水土也。李雲圖曰:斯歲木氣不及,金來兼化,厥陰風木司天,不及得助,斯謂天符,反弱為強,故制方如此。

又換方。

〔案〕此時宜使金水相涵耳。

金櫻子(一錢) 金橘葉(一錢) 橘紅(一錢) 麥冬(一錢) 馬料豆(三錢) 馬兜鈴(一錢) 遠志(一錢) 當歸(錢半) 牡蠣粉(錢半) 黑芝麻(一錢) 茯神(一錢) 丹皮(錢半) 黑豆皮(一錢) 白芍(一錢,土炒) 香附(一錢)

藕節、桑枝為引,分早晚服,十餘劑後去金櫻、橘葉、芝麻,加荷蒂(三錢)、白蘞(一錢)、地丁(一錢),又服十餘劑。

〔釋〕此清明前三日方也。運交太徵,氣換太陽,此剛柔相摩,水火相射之時也。第主氣少陰君火,太陽之標熱,亦應丙丁,男子陰常不足,惟有重用壯水之味,以為火之牡焉已矣。然非清金不足以生水,況病標在肺,清金尤為切要。原案相涵字,大有意義。蓋水非金不生,金非水不明。古人方諸取水,洗金用鹽,具有至理。辛金生壬水,壬水既足,自能上合丁火,以成木化,故方內又有調停丁火之味也。既用料豆,復用豆皮者,料豆滋腎,豆皮則兼入肝脾而清虛熱。若用料豆炒香杵碎,亦能醒脾胃而滋土氣矣。用藥當以意會,讀書貴乎隅反。

又換丸方。

杜仲(一兩,鹽水、壁土同炒) 女貞子(一兩,酒炒) 黑豆皮(一兩五錢) 青鹽(五錢) 澤瀉(一兩) 菟絲子(一兩,土炒) 黃柏(一兩,鹽水炒) 金狗脊(五錢) 馬兜鈴(兩半) 浮海石(八錢) 薤白(一兩) 雞內金(六錢) 石菖蒲(一兩) 茯神(黃連水浸一兩,東壁上炒一兩) (湯批:此時木氣最強,方內惟用金水之味以配之,而不用剋木之品者,以丸方服經累月,司天執法將近弩末,制之太過,恐生他患也。後邱姓芒種前一方同此。)

〔釋〕此夏至前五日方也。是年丁巳,為天符執法之歲,中運屬木,上見厥陰,節過芒種,正值司天主令,木氣泄水太甚,水虧之人,際此必增其劇。方於滋木之中,寓壯水之意,此杜仲、女貞、豆皮、青鹽之妙也。於培土去濕之中,寓清金生水之意,此菟絲、澤瀉、黃柏、狗脊之妙也。況病標在肺,月建丁火,又逢天符風木煽之,休囚之金何能當此,故用兜鈴、海石、雞內金、薤白等味,導之以伏藏之路。菖蒲稟寒水之氣,上合君火,開竅利痰,以治咳嗽上氣。茯神生於鬆根,其治在神,神者君火之所主,色白屬金,故治肺氣咳逆。二者皆藏金氣於丁火之中,而免其銷鑠者也。用藥之妙,幾難思議。管窺蠡測,未知當否,聊倡其說,以俟能者。

又換方。

〔案〕用前丸方去青鹽、浮海石,加洋肉果八錢,用面和桂末包煨。其實當用肉桂,以今無好者,勉用肉果,以壯下焦之陽。杜仲用酒炒四兩,以壯下焦之陰。黃柏用淡鹽水炒八錢,余照原方。再服一料,霜桑葉煎湯送下。

〔釋〕此寒露後六日方也。下半歲乃少陽在泉之氣所主,青鹽、浮石皆出於海,恐鹹味補水太甚,反致陰火潛燃,故去之也。其曰宜用肉桂者,桂為水中之木火,能啟水中之生陽,上交於肺,肺腎交而上氣咳逆可治。代以肉果,仍借其辛溫之氣、收澀之性,以斂火氣。蓋月建戌土,五氣太陰戌為火庫,欲使相火藏於濕土之下,有釜底添薪之益,無膏火自煎之患耳。杜仲加至四兩者,以其色黑、味辛、多絲,稟金水之氣化,改用酒炒,則能強筋骨,除陰濕,陽金之燥氣下行,斯太陰之濕土不滯,蓋借天運之太商,以平地氣之太陰也。黃柏減而不去者,取其制相火而除濕熱,非補水也。大凡真水不足之人,邪水易泛,改正此丸,一以備少陽之火,一以防太陰之濕云。

又換方,病勢少退,復生足瘡。

〔案〕此脾經流蕩之熱鬱,用散藥治之可也。

抱木茯神(五兩) 鬱金(五兩) 陳皮(四兩) 丹參(四兩) 知母(二兩) 枸杞子(二兩)

上為末,每晨食前服四錢,淡鹽湯入薑汁三匙調下。

〔釋〕此小寒後三日方也。運當少羽之終氣,在少陽之末,勢足相當。第陰虛土弱之人,土不垣水,故木火挾水以外泄,所以濕熱流蕩而下注也。茯神、鬱金、丹參降君火以扶土氣。經曰:諸瘡痛癢,皆屬心火。君火靖,斯相火不妄動。知母、枸杞借少羽之水運以平相火。陳皮通行氣分,外達皮膚,用為治外之引耳。此方直服至戊年立春節後。戊運太徵,初氣太陽,司天少陰,火強水弱。方內丹參、知母、枸杞諸品,未雨綢繆,尤為周致,學者宜潛玩焉。

邱姓,卅四,嘈雜反胃二三年,醫藥無效。脈象數牢。

〔案〕此土有濕熱,而陽木之氣不和也。

金鈴子(二錢) 朴硝(一錢) 澤瀉(錢半) 澤蘭葉(二錢) 旱蓮草(一錢) 苡仁(錢半) 粉丹皮(二錢) 青皮(一錢)

〔釋〕此驚蟄前一日方也。土濕熱鬱,又值天符木運、月建寅木忤之,故此時尤甚。方用楝子之苦寒,從甲木以降陽火。朴硝稟寒水之氣,從胸膈而入戊土,以逐積聚。戊土為六府之總領,甲木為六腑之將主也。澤瀉啟水陰之氣,上滋中土而清降濕熱,故名曰澤瀉,言澤於上而瀉於下也。澤蘭舒土泄熱,和血清水。苡仁調胃而除濕。青皮達胃絡而破結。旱蓮、丹皮滋壬水而平丁火。丁壬合而木化成,奚不和之有。

服前方,大便中出結塊,如彈子大者前後數十枚,病勢稍減。

白朮(一兩,土炒、酒炒各半) 香附(八錢) 茯神(一兩,土炒) 柿蒂(五錢) 石菖蒲(八錢,酒炒) 冬葵子(一兩) 木通(一兩) 砂仁(一兩,醋炒) 白花百合(二兩,生搗) 女貞子(一兩,酒炒) 杜仲(一兩,醋炒)

上共為細未,每服三錢半,白滾湯調下。

〔釋〕此芒種前一日方也。節近芒種,天運尚屬太徵,十日後方交少宮,而司天行令已久,天符木氣剋土而泄水。方內調木火之氣,以生中土。更用扶金壯水之意者,恐金氣休囚,不能生水,則壬水不能合於丁火也。其藥味有用酒炒,用醋炒,用土炒,用生搗者,精意所存,學者當以意會,不煩縷述也。

尉子,三歲,痰熱驚厥,醫以除痰清熱之藥屢服無效。脈象濡結,面色浮黃。

〔案〕此症當降火以堅脾。蓋脾滯則真火不行,而濕注生痰也。

蒼朮(二錢) 黑豆皮(錢半,土炒) 白芷(二錢) 白蔻仁(一錢) 白蘞(二錢) 桑白皮(一錢,酒炒) 砂仁(一錢) 薏苡仁(一錢) 紅花(錢半,酒炒) 甘菊根(一錢)

〔釋〕此驚蟄後四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少角,兼之木值天符,木強火煽,陽明客氣孤弱無依。方中借金氣以平風木,木平而火自安矣。案云降火堅脾者,火氣歸下,則脾陰不滯而脾陽充實,真火行而陰翳消,濕痰自無猖獗之勢。復用酒炒紅花者,金品重疊,則木必盤鬱而避克,以此舒之,所謂發其病而藥之也。

前方煎服一劑,忽然目瞪肢厥,氣息短促,良久方蘇。伊父委命任醫,再服二劑,稍覺痰降氣平,略有生機,服至六劑換方。

山萸肉(錢半) 茯神(錢半) 青木香(一錢) 赤茯苓(一錢) 青黛(八分) 蘇葉(一錢) 車前子(八分) 黑山梔(一錢) 澤瀉(一錢) 白蘞(六分) 肥玉竹(一錢) 金石斛(一錢) 當歸(八分) 甘菊根(八分) 蘆根(八分)

〔釋〕此春分日方也。陽明之疾未清,太陽之氣將至,故方以平木為主,卻兼疏陽明之氣,而清太陽之邪。其用手少陰之藥者,太陽屬壬水,滋降丁火以合壬水,自然木化成而青龍馴服矣。

前方服過八次,病勢已平,起居如常,但目睛時定,神智欠靈。

〔案〕此乃濕痰壅於包絡中焦,而君火失令也。

青黛(五錢) 木香(五錢) 降香末(五錢) 冬葵子(八錢) 木通(三錢) 黃柏(三錢,酒炒) 大厚朴(五錢,酒炒) 車前子(四錢) 皮硝(三錢) 鉤藤(三錢) 麥門冬(三錢) 白茯苓(一兩) 木賊(四錢) 白芷(一兩) 白蔻仁(三錢) 粉丹皮(一錢) 貝母(五錢)

蜜丸如小赤豆大,每服二錢,燈心湯下。(湯批:接五行論曰:火盛木燼,木盛火遏。此症即木盛火遏之象也。方內疏木而不壯火者,木疏則火自得位矣。瀉水剋土,無非此意,須細會之。)

〔釋〕此夏至前五日方也。天符執法之候,厥陰氣盛,客運少宮失守其職,土濕生痰,隨木上湧。方內用青黛、鉤藤、木賊調木,而以疏理中土、開通水道為主者,土為木之妻,水為木之母,一以窮其源,一以達其委也。且土氣疏,則戊土之合癸無難,而君火自然得位。水氣通,則丁火之合壬不窒,而風木無從太肆矣。

徐女,周歲,由外感而致壯熱,腹痛喜按月餘,頂心凸起,病勢危篤,醫藥無效。脈滯澀,面色青赤。

〔案〕此玉海之症,其源深矣。蓋首為陽冠,腦為髓海,陽蒸於上而氣不下降,脈滯氣凝,故有此象。但人稚源深,施治宜審。此時且用緩筋達脈,降氣滋營之法治之,卻又不宜濃厚之味也。

生山梔(一錢) 紫蘇(一錢) 川芎(一錢,酒炒) 廣木香(一錢) 粉丹皮(一錢) 獨活(一錢) 茯神(錢半,醋炒) 降香末(一錢) 香附(八分) 大白芍(一錢) 骨碎補(一錢) 半夏(一錢) 黃連(六分) 黃柏(六分) 升麻(四分) 鮮鱧魚腦(一錢)

一劑分三次服。

〔釋〕此芒種後五日方也。天符執法之候,月建逢丁,木火上炎,升於上而困於下,非常法所能治也,故用緩木之品,多兼太陽壬水之意。水滋則火不上炎,丁火下降,合於壬水,則木化成矣。氣為陽,降氣即以降火。營為陰,滋營即以滋水。兼用中土之味者,壬屬坎,丁屬離,交姤必藉黃婆也。半夏生於午月,感一陰而稟金土之氣,能制風木,併除痰濕。升麻、鱧腦,取其引藥至於髓海之分,非升陽也,學者須善會之。

殷子,周歲,咳嗽喘急,痰涎壅盛。脈浮滑。

〔案〕此由肺氣不得舒達之故耳。

赤茯苓(一錢) 桑白皮(二錢) 桂枝(八分) 茶葉(一錢) 甘菊花(錢半) 砂仁(一錢,酒炒) 黃芩(五分) 麥門冬(一錢) 桑枝(一錢)

〔釋〕此寒露後七日方也。丁系金兼木化之年,上半歲天符在木,金氣不能兼化。至月臨酉戌,天運太商,加以太陰客氣生扶比合,金氣焉有不盛者哉。肺為辛金而屬太陰,依運得氣,清淨之域翻致盛滿而鬱,故方用舒達清解之味也。桂枝啟水中之生陽,上交於肺,且稟太陽之氣以配太陰,取肺腎相交、陰陽和洽之意。砂仁導氣以歸腎,酒製則行於至高之分,引其氣以歸於下,使金氣有所歸宿,自無上浮之患矣。

洪氏,四二,產後月餘,神倦咽乾,肢體浮腫,飲食減少,時或作咳。脈寸虛散,關微遲,尺沉細無力。

〔案〕此係肺經氣弱,治之宜以土壯其上,其母氣固;水壯其下,則子氣強。此為相生相養之道也。

肉果(一兩五錢,麵包煨,面同藥炒研和入) 砂仁(一兩,制炒同上) 歸尾(兩半) 麥冬(五兩,酒炒) 川鬱金(二兩) 蘇梗(一兩) 杜仲(兩五錢,鹽水炒) 桑寄生(二兩) 益母草(四兩,酒浸三日夜)

蜜丸,淡鹽湯下,每服四錢。

〔釋〕此霜降後五日方也。運在太商,氣在太陰,金氣當旺而不旺,由脾氣虛寒,不足以生之,腎氣虛弱,復有以耗之也。脾虛,宜借在泉之相火以溫之。腎虛,宜疏太商之金氣以滋之。曰土壯其上、水壯其下者,土為金之母,水為金之子,母肥則子壯,子肥則母安。母為上而子為下,仰事俯育之義也。且真火藏於水中,氣即火也,真陽之所化也。火旺則土實,水滋則金不泄,所謂相生相養者以此。氣不足則血亦滯,故用歸尾調血中之氣,使心腎交而氣血各有所歸耳。(此方與前方氣運相同,而用藥相反,觀此可以悟症脈之虛實寒熱,宜辨晰於微茫。類記於此,以見揣時格理之貴於圓通也。殷月峰記。)

花嫗,五十,筋絡拘攣,周身疼痛,不時舉發。脈緊細而弦,左尺沉。(注:左尺不應歲氣也)

〔案〕此脾經之風氣所致也。

淨鉤藤(二兩) 香附(兩五錢,薑汁炒) 蘇葉(一兩) 蘇梗(一兩) 摩蘿藤(兩半) 宣木瓜(一兩) 半夏(一兩) 木香(五錢) 杜仲(一兩,酒炒) 桑白皮(三兩) 絲瓜瓤(一條,炙存性,研細末,和入藥)

野菊根煎汁,和蜜為丸,每服四錢,麥冬鉤藤湯送下。(湯批:風之為病,無所不至。而少陽於腑,又屬三焦。方內用金水之藤蔓以治之,非徒制脾風,實以防少陽。蓋三焦主周身之營衛脈絡,恐丙火盛而風愈煽也。)

〔釋〕此小雪前二日方也。五氣太陰之末,少陽在泉之令將至,丸方自宜主之。乃全方但借木氣以疏土,兼調肺胃之金以防木火之爍。復清少羽之水,以養木而榮筋。若不甚留心相火者,以君相二脈未見火象,不可攻伐無過。且清金滋木,亦以防之於未然,自然天清地肅,風定波平,龍雷蟄伏矣。況天符退位之後,金氣得令已久,惟嫌秋金之剋木,不慮陽木之剋土。故只疏土清金因以滋木,此直捷了當之法也。至於用藤蔓以行筋絡,具相生相養之理,治標而實治本。其用金水之味,入土臟而制風,治本而實治標也已。(按丁巳年木運不及,司天助之,故得平氣,而得成敷和之紀,與諸天符之歲不同。前各方平木之強,多用扶金之味,而不重剋木者此也。《內經》丁巳年風化之歲,三氣中運,同屬陰木,吾師用方,真能與經旨相發明者與!殷月峰記。)

壬戌 太陽司天 中運太角 太陰在泉 木齊金化 左寸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少陽),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陽明),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太陽),四氣大暑交(主太陽,客厥陰),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少陰),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太陰)

初運大寒交(主少角,客太角),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徵,客少徵),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太宮),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少商),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太羽)

陸女,十九,手足瘛瘲,忽然狂叫,腹痛卒倒,不省人事。脈象結促。

〔案〕此郁毒也。

烏藥(四錢) 鬼箭羽(三錢) 鬱金(三錢) 淨銀花(錢半) 砂仁(二錢) 粉甘草(二錢) 甘遂(六分) 大貝母(二錢)

引用馬糞金汁。或不能猝辨,即用多年圊磚亦可。或參用人中黃、地丁、木瓜、檉柳、蜂房、蓮房。多煎多服為妙。

〔釋〕此春分後十日方也。木齊金化之年,木氣本強,但以太陽寒水在上,其年又春行冬令,木氣鬱而未舒,節過春分,天氣驟和,主客之角運倏旺,而間氣乃屬陽明,故強木忤金,交戰於胃陽之分,此病象之所以暴也。方用辛散扶金之法,參以順氣平木之味,兼用穢濁之物以解鬱毒,相反之味以攻固結。因時制宜之妙,蔑以加矣。

前方一日夜灌過七八碗,病勢稍減,次日換方。

淡巴菰(二錢) 大貝母(三錢) 芸香(二錢) 皮硝(三錢) 紫花地丁(二錢) 葛根(二錢) 薤白(三錢) 大戟(八分) 白蘇子(二錢) 陳佛手(一錢) 雌黃(一錢) 雄黃(一錢) 劉寄奴(二錢) 鑿頭木(二錢) 緊服三劑。

〔釋〕用辛涼解毒之品,以助金而平木,意與前方相同。但穢濁之味減而疏泄之味加者,穢濁之味易致敗胃,須用芳香解之,胃氣方能起發。蓋穢濁屬陰,雖有解毒之利,而亦有沉滯之害。芳香屬陽,雖有動火之弊,而實有疏通之益。此君子、小人之分也。譬如兵家之使詐使貪,乃敵熾之時偶一用之,平時究以忠廉為主。

邵氏,卅五,寒熱欠伸,頭重身重,項腫氣閉。脈象數軟。

〔案〕此與前症勢異而理同,時令之氣所感也。如恐更有傳染者,用大貫眾及大塊明礬青布包,入水缸內浸之,以供一家飲食之用可也。

貫眾(二錢) 芸香(一錢) 車前子(二錢) 青木香(二錢) 皮硝(二錢) 薤白(二錢) 山茨菇(三錢) 粉甘草(一錢) 乾薑(一錢) 砂仁(錢半) 枳殼(一錢) 青蒿(三錢) 澤瀉(錢半)

〔釋〕此清明前四日方也。其理與前方相似,但毒輕而解毒之味亦輕。乾薑味辛入胃,能扶土以生金。木齊金化之年,剋土太過易見土鬱,故藉此以宣之。土受木克,不能勝濕,故澤瀉、車前以治其標也。(時鄰近有患此症者,即以茲方加減用之,無不立愈。半月以後,氣候移而此方無捷效矣。)

商子,六歲,素有腹痛之疾,忽然寒熱往來,痢下白沫,腹痛更甚。脈沉濡,左寸尤甚。

〔案〕此時太陽將至,而陽明之氣亦聚而上升。但陽明燥氣,須得太陰之氣以濡之,而後水穀之氣方能四達。今太陰與太陽兩持其偏,故陽明少傳布之力耳。蓋太陽之氣不達,故鬱而為皮毛之熱。太陰之氣互盤,故鬱而為少腹之結。其理本易見也。但痧疹欲出而不能,恐有下陷之患。

蒼朮 厚朴 陳皮 大腹皮 砂仁 枳殼 香附 皮硝 車前子 蔞仁 薤白 紫蘇 海桐皮 生薑 蔥白

〔釋〕此立夏後二日方也。天運少徵,氣值陽明,十餘日後方交太陽司天之令。而此證感氣獨早,亦客運之少徵有以引之耳。金水子母同氣,故陽明之燥氣愈升,計惟有濡以太陰之濕土。奈濕土又被強木所克,其氣盤錮而不能上達,故太陽、太陰兩鬱而成夫婦反目之象。陽明子水而母土,職司調劑,今水土各峙,而陽明又為木火所炎,此症之所以重也。本方疏通太陰,清理陽明,使毒氣有路外達。復用車前、大腹者,太陰惡濕,且太陽之氣本於水府,外行通體之皮毛也。

前方服過三劑,痧疹略見,痢亦稍稀。

〔案〕此時太陰之氣稍利,毒亦漸出,但又要周旋陽明,送出太陽關耳。

紫花地丁(二錢) 川芎(二錢) 紫蘇(錢半) 黃芩(錢半) 白茯苓(二錢) 人中黃(三錢) 升麻(錢二) 蔞仁(錢二) 白頭翁(一錢) 檉柳、側柏葉為引,隨服二三劑。

〔釋〕川芎稟陽明之金氣而能平木,故用之較重。白頭翁色白屬金,能破積行淤而治腹痛,故用以為使。余皆疏散解毒之品耳。

前方服一劑後,熱退痢止,遂未再服。數日後,復寒熱間作,其家延請殷月峰診視,用養血健脾滋肺之藥調理廿餘日,瘧雖漸輕,尚未全愈,因復請診。

〔案〕此症原系太陽伏毒,大約以前方藥力尚欠,太陽度內余滯未清耳。太陽本屬寒水,其地屬純陰之分,生生提出,其臟必虛,故瘧難猝已。且因寒水凝結,壅聚生痰故也,方用分理陰陽,微兼清補可也。

白芍(四錢) 升麻(七分,上二味用壁土拌勻,微灑水,同入陰陽瓦上慢火焙乾) 白朮(二錢,土炒) 左紋秦艽(一錢) 澤瀉(二錢) 貝母(二錢) 枸杞子(錢半,酒炒) 合歡皮(三錢) 砂仁(錢半,土炒) 鬱金(一錢) 鉤藤(二錢,蜜水炒) 陰陽水煎,引用荷莖六錢。服四劑後,白朮、砂仁各加一錢,再服三劑。(此係土藥為君。因太陽失度,故用土以制水耳。自記。)

〔釋〕此芒種前一日方也。太陽氣已交足,故乘此天運太宮將至之候,急於扶土。土氣既固,自足為水之垣,而有岸闊潮平之樂矣。古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其斯之謂與!(後此子瘧疾旋愈,而腹痛永除,誰謂草木之藥無濟於病哉!)

蘇嫗,五十,四肢及身腫脹,醫以金匱腎氣丸治之,月餘不效。脈沉澀,獨右寸緊數。

〔案〕此疾正應太陽,何時令之氣見之過遲,而醫之又過遲乎!今陽臟之氣鬱結,故瀆道閉滯而淤,仍亦太陽之火標郁其水本耳。

白蘇子(錢二,土炒) 茵陳(三錢) 露蜂房(一錢,炙) 桔梗(三錢) 蓮房(二錢,土拌炒) 獨活(二錢) 殭蠶(二錢,土炒) 夏枯草(錢半) 紫花地丁(錢半) 乾薑(七分)

此症似不必用於姜,然陽郁於外,必虧於內,故用以扶陽補土,如外科之內托耳。自記。(湯批:按《內經》氣之遲速,差凡三十度,在天則有有餘、不足之分,在人則有臟氣通、塞之別。此症系太陽為陽明燥氣所逼,鬱而不達,故病象如此。觀方內重用疏金土之味可見。)

〔釋〕此夏至前一日方也。金匱腎氣丸,醫家持為腫脹主方,不知腫脹一門,其類十數,而運氣之失度不與焉,通套古方,安能恰合乎!蓋太陽、太陰失配已久,太陰之氣滯於中,故太陽之徑隧壅閉,不能通行皮毛。且木齊金化之年,木強而金土弱,太陰濕金之氣不能助太陽以布散。欲宣太陽之令,須疏太陰之氣,務使手太陰與足太陽相配合,而後金水相涵,太陽之本寒標陽不致兩橛也。解得此理,乃知此方清金平木、利氣散毒之妙已!

前方服過五六劑,飲食稍進,神色似轉,眾醫不解此方之理,因請復診。

〔案〕此症起局,原系時令實症,但遏抑少陰過甚,致水火不能相交,而寒水遂以氾濫,豈非人事之舛錯乎。

蝟皮(二錢) 山茨菇(三錢) 鬼箭羽(二錢) 朴硝(一錢) 面神麯(四錢) 川芎(一錢) 天花粉(二錢) 枳殼(一錢) 砂仁殼(一錢) 甘草(三錢)

〔釋〕此小暑前五日方也。氣交之分,中運主之。中運木強太甚,土憊金弱,水不能依垣為固,又不能藉母為養,此太陽所以失度而濫也。方用金水之味,仍兼鋒刃之形者,助金氣也。然太陽之水必藉少陰之火,而後成嚮明之治。前此醫者,攻伐無過,致少陰下陷,不能自立,而為水配火衰,而土愈郁,故太陰之氣阻滯於中。今太陰之氣少順,自宜兼及少陰矣。大約太陽之疾,非疏理太陰、調和少陰不為功。臟腑陰陽之配合,有正有變,俱寓至理,觀此可以類推。

宋姓,卅二,瘧疾,燥熱無汗,象似牡瘧。脈濡數。

〔案〕濕氣在上,而燥氣在下,如霧如瀆之源不清,且陰不歸陽而君火不下濟,則上克也。

茯苓(三錢) 茯神(三錢) 蒼耳子(三錢) 夏枯草(三錢) 枯礬(六分) 澤瀉(三錢) 砂仁殼(二錢) 馬兜鈴(二錢) 木通(一錢) 鬱金(一錢) 瓜蔞仁(二錢) 粉甘草(八分) 豬苓(二錢) 紫背浮萍(四錢)

〔釋〕此小暑後四日方也。溽暑之時,月建原系濕土,兼以天運之太宮、客氣之太陽臨之,此水濕之氣所以盛也。第太陽之標熱甚,則太陰之金受其剋制,是以不能生水,而三焦乏潤澤之資矣。且液出於心,而太陽屬水,心與小腸相表裡,少陰之氣下合於太陽,亦能成既濟之功。今為標熱所引,翻致上炎,故其象如此。方內用紫背浮萍較重者,上散太陽之邪,且使水氣下行歸於瀆道也。其餘扶金滲濕之味,人所易曉,惟蒼耳以去濕之性,而寓平木之意,取其形之多刺。夏枯以純陽之體,而兼清熱之用,取其性之屬金也。凡此皆因氣交之分,中運木氣最強,不可不防也。

後三日換方。

〔案〕暑濕大減,惟有滯血使行,方無後慮。

知母(二錢) 黃柏(三錢,鹽水炒) 天花粉(三錢) 澤瀉(三錢) 雲苓(四錢) 大白芍(二錢) 銀花(二錢) 人中黃(一錢) 紫花地丁(二錢) 甘草(一錢) 茅根(錢半) 蘆根(三錢)

〔釋〕太陽失度,少陰火動,肺金受克,胃陽水穀之腑為濕熱所滯,故上膈有血熱血結之形。方借寒水之氣,以清解濕熱之毒,微兼涼血散血之意。所謂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也。其後瀉出滯血數塊,竟無大患。(凡人感受六淫之邪,致血熱妄動,或上逆,或下泄者,泛常有之。俗醫不考諸天時、人事,審其臟腑、陰陽,而概用沉寒滯重之味,如犀角、蘆薈、黃連、膽草等物,旦旦伐之,致成不起,可悲也夫!)

徐氏,廿五,妊娠惡阻,飲食不進,精神疲倦。脈象浮滑,濡數無力。

〔案〕宜平木以滋土氣。且時令適乘之,尤恐更鬱而不達耳。

黑山梔(二錢) 黑豆皮(三錢) 黃芩(二錢) 白朮(三錢) 桑白皮(二錢) 椿白皮(二錢) 甘菊(二錢) 甘草(二錢) 紫荊皮(二錢) 大薊根(一錢)

黑料豆(四錢,炒焦) 丹皮(三錢)

復用黑豆炒焦者,兼滋土氣也。

〔釋〕此小暑後八日方也。氣交之分,中運主事,司天太陽之標熱,復挾心火而上浮,於是火不能生土,而太陰氣弱,不能與太陽相配矣。方用降火生土之法,兼助金氣以平中運之強木,使太陰之氣乘天運、月建之時,而蹶然興起,然後坤道成而廣生之運無窮也。師云時令乘之,尤恐更郁者,蓋恐四氣之厥陰將至,復助中運而剋土也。

程女,十七,經閉腹痛,飲食減少,半載有餘。脈寸口浮濡,關尺俱澀。

〔案〕此疾原起於太陽,太陽與太陰,則身中乾坤也,以其老而不用,故不受汙濁,而身中統攝手足六經之脈,全在於此。是以地氣上騰,而陰位上;天氣下降,而陽位乎下。無阻則泰,有礙則否,其道固然。此症始於太陽之閉寒,而太陰之納藏不順矣。且用調和上下之法。

五靈脂(三錢) 馬兜鈴(二錢) 神麯(三錢) 青蒿(三錢) 澤瀉(三錢) 紅曲(三錢) 夜明砂(二錢) 原蠶砂(三錢) 烏賊骨(二錢) 甘菊(一錢) 地榆(錢半) 女貞子(二錢,酒炒) 發垢(五分) 絲綿灰(一錢) 服八劑。

〔釋〕此小暑後五日方也。疾起太陽、太陰,宜乘此運太宮、司天太陽之氣以調之,俾之上升下濟。經所謂升降出入,無氣不有,即此義也。他症當木齊金化之年,又值風木將交,自當預防木氣,此則生氣全在厥陰。蓋水滯則不能生木,木弱則不能疏土,太陽太陰之否隔,其權恆在於木。預培木氣,使其易出於土,則水非死水,土非滯土,而木亦無拂鬱之□。兼用二曲為使者,火能生土,引坤氣以上行。用兜鈴、澤瀉者,導乾氣以下濟,且能生水以養木也。發垢、絲灰,取其味濁脂多,故借其氣以益脂而行濁。方內脂、砂等物皆兼此意,所謂以意用藥者也。非格致功深,曷克臻此。

又換方。

〔案〕金氣漸生之時,其屬之人,金者精也,又經也,考《素問》可知:凡有其疾者,金之氣大約受制於火,而屈制於木。且肺主一身卷舒之氣,以陰而不能下濟於陽,則陽位缺陰,而陰精何由布乎。其理可參也。

白花百合(四錢) 紫花地丁(二錢) 白茯苓(四錢,豬乳拌蒸) 北沙參(三錢) 瓜血竭(五分) 丹參(三錢) 貝母(三錢) 枳殼(二錢) 紅花(八分) 甜瓜蒂、荷蒂為引,服八劑。

〔釋〕此立秋前三日方也。此時厥陰交足,不患木氣之郁矣。而主氣太陰之候,秋金伏於土中未出,故以預培金氣為主。兼用養血活血者,血即水也,培金所以生水也。引用瓜蒂、荷蒂者,水物乃金之子,蒂則其華蓋也,肺為五臟之華蓋,用以引經,恰合耳。

服前方,經氣已通,飲食未復。

〔案〕此厥陰舒而無力,太陰鬱而少制也。

廣鬱金(二錢) 砂仁(錢半) 黑豆皮(二錢) 紅曲(三錢,酒炒) 地骨皮(三錢) 益智(二錢,麵煨) 山梔(錢半,炒黑) 五靈脂(二錢) 夜明砂(二錢) 合歡皮 椿皮 姜皮(各一錢) 服八劑。(湯批:經云:主勝客則從,此症恰當主勝客弱之時,自宜以克主為事。然經閉之疾,究非外邪實證可比,重用伐土之味,恐致木根動搖。方內惟用引木之法,而無峻削太陰之品,真能用經而不泥於經者。)

〔釋〕此處暑前一日方也。客氣厥陰,加於主氣太陰之上,秋木本弱,不能制主,主氣遂強而無制矣。太陰主金土二臟,土為金母。方以益智、砂仁生扶土氣,卻以合歡、椿皮助木以疏之,則土不磽而生物,金氣可從之而出,即用壯水之品以生水,亦不慮其致土之泥濘也。

偶因調攝失宜,小腹復覺膨脹。

〔案〕此係金虧而土無所泄,故盤郁於下焦耳。

金石斛(二錢) 馬兜鈴(二錢) 鬱金(二錢半) 砂仁(三錢,酒炒) 蘇梗(二錢) 五靈脂(三錢) 澤蘭(二錢) 天花粉(二錢) 枳殼(二錢) 川芎(三錢,酒炒) 桔梗(三錢) 引用荷葉連莖一大個,服如上。

〔釋〕此秋分前三日方也。客氣方交少陰君火,前有厥陰之風木相之,火氣爍金過甚,此金之所以弱也。方用舒金降氣之味,人所易知,惟澤蘭清少陰之火,砂仁酒炒以收少陰之浮火,歸縮于丹田,川芎稟金氣而平木,制之以酒,俾行於至高之分,引其氣以流布於周身,咸以扶金而泄土,非粗工所能窺其閫奧矣。

又換方。

〔案〕此時仍宜泄土以生金也。

澤蘭(三錢) 白茯苓(三錢) 陳皮(二錢) 老鬆節(二錢) 藕節(三錢) 甘菊花(一錢) 鬱金(二錢半) 天花粉(二錢) 砂仁(二錢,土炒) 枳殼(二錢) 乳香(四錢,絹包入煎) 女貞子(三錢,酒炒) 皮硝(八分) 蘇子(錢二) 地榆(二錢) 椿皮、竹茹為引,服六劑。

〔釋〕此寒露前六日方也。時當少陽客氣之中,火盛而土強,金愈受郁矣。方用澤蘭、藕節、砂仁降少陰也,甘菊、鬱金、花粉清少商也。余俱疏泄土氣之味耳。

又換方。

〔案〕此本土塞金燥之疾,今土氣半舒矣。須待土氣全舒,而後金氣乃有藏身之處,且有出身之原也。

澤瀉(二錢) 大麥冬(三錢) 紫蘇葉(錢半) 蔞仁(二錢) 松香(錢半) 乳香(錢半) 女貞子(三錢) 地骨皮(二錢) 廣藿香(一錢) 紅曲(三錢,酒炒) 香附(三錢,酒炒) 大白芍(錢半) 赤芍(錢半) 絲瓜藤(三錢) 摩蘿藤(三錢) 服如上。

〔釋〕此立冬後二日方也。半歲以後,地氣主之。今歲太陰在泉,土臟有病者,每滯而難舒。此時少陰將衰,而主客運逮交太羽,月建亦屬亥水,金氣生泄過甚,母為子瘠,只得以扶金為主,而以疏土為輔焉。十月號為小春,乃木氣長生之地,女貞、摩蘿滋養金水,而復兼木氣萌芽之意。此所謂眼光四射,心細如髮也。

又換方。

川芎(二錢) 歸身(三錢) 黑芝麻(五錢) 柏子仁(二錢) 楂肉(四錢) 蒼朮(二錢,制) 女貞子(三錢) 地骨皮(三錢) 青黛(二錢) 乳香(四錢,絹包) 旱蓮草(二錢) 椿根皮(一錢) 秦艽(二錢) 白芍(二錢) 梅、杏蕊為引,服十餘劑。

〔釋〕此小雪後五日方也。在泉之氣得令,而主氣之太陽受其制,經所謂客勝主者是也。方內重用楂肉、乳香、秦艽之類以泄土氣,更重用芝麻及女貞、旱蓮之類以壯水氣,極得因時制宜之妙。至用梅、杏蕊以引木氣,亦猶前方女貞、摩蘿之意云。

又換方。

〔案〕此時可用從治之法,預扶木氣。恐春令屈曲,而生氣不旺也。蓋此時陽氣萌芽,木氣蓄而未動。天地之大德曰生,木者東方之生氣也。木為五行之長,猶仁為眾善之元耳。俗醫治婦女病,亦每從木上生情,未嘗非管窺之一得也。

青木香(一兩) 木香(一兩,麵包煨) 青蒿(兩五錢) 鬆節(八錢) 桃脂(五錢) 桑樹汁(八錢) 柳眼(五錢) 梅枝皮(五錢) 海螵蛸(五錢) 澤蘭(一兩) 馬兜鈴(一兩) 桔梗(一兩) 鬱金(一兩) 女貞子(二兩) 上共為末,每服六錢,開水調下。(湯批:按此症起於太陽,而病之分野恰在太陰。首一方,通調上下以治其源,以下重扶手太陰而微疏足太陰。蓋肺朝百脈,能滋津液而灌注於三焦。肺氣不舒,則脾經血滯,不能下達矣。世醫治經閉之法,惟知活血破血,而不知扶金泄土,往往通而復塞,漸成癆瘵。蓋未稔病症、節氣、因時制宜之妙也。)

〔釋〕此小寒後三日方也。天地運氣如前,但月建改屬醜土,土氣更加滯重。木齊金化之年,正治原應扶金剋木,今中運退令已久,復恐土重金埋,故反借木氣以疏之。且來年癸亥厥陰為司天之令,故預透其氣以疏土而提金,亦以防在泉之不退位、司天之不遷正也。其旨微矣。

鄧姓,卅二,前有寒熱咽痛之疾,勿藥自已,神氣未復。延至立秋後,微覺頭運發熱,亦不甚經意。數日後,偶因他出,突然神昏氣喘、瀉血吐血、飲食不進。延醫調治,進以清暑小劑數帖,病勢愈急。脈象弦結。

〔案〕此疾起於陽明客令之時,今乃郁久傳於厥陰也。

羚羊角(八分,鎊片) 人中黃(三錢) 阿魏(二錢) 藿香(二錢) 鬼箭羽(二錢) 煨木香(三錢) 枳殼(三錢,麩炒) 茯苓(三錢) 蒼朮(二錢半,薑汁炒) 陳蘿蔔菜(四錢) 生薑汁(錢半)

〔釋〕此處暑前五日方也。月建申金,申金屬陽明,故陽明之疾乘時而發。兼之客氣為厥陰用事。厥陰者,兩陰交盡也;陽明者,兩陽合明也。以兩陽合明之盛,而值兩陰交盡之令,陰經且為陽氣所盤踞矣。治法惟有開散陽明申金之郁,疏泄太宮濕土之滯,清理厥陰風木之邪而矣。

後二日換方。

〔案〕厥陰雖覺微舒,而陽明盤踞如故,仍宜順胃而疏肝,使上焦不壅而歸於下焦也。

薤白(三錢) 大貝母(三錢) 大戟(六分,酒微炒) 桔梗(二錢) 皮硝(錢二) 枯礬(八分) 馬兜鈴(錢二) 粉丹皮(三錢) 白茯苓(錢半) 黃柏(二錢,鹽水炒) 青鹽(八分) 神麯(四錢) 生薑汁(三錢) 竹瀝(五匙)

〔釋〕用手足陽明之味,宜矣!而並及辛金者,以木齊金化之年,當秋金之月而行風木之令,強賓奪主,使清肅之令不能下濟,故治之者不得不清降辛金,助克乙木也。蓋金清而後能生水,故兼用鹹寒之味,以咸能軟堅,陽明盤踞之邪,非此不足以泄之。且咸為水味,水行於地中,而源於天漢,所謂水天一氣也。此症金氣撓阻,水氣無根,《易》所謂天與水違行者。故必使天氣下降,水氣上滋,而後水天之氣乃克保守於清淨之區,庶幾天水之訟,轉而為水天之需耳。

後二日換方。

〔案〕此時上氣稍順,而與下焦尚未能貫徹也。當思用清下之法。

鮮首烏(三錢) 制首烏(三錢) 大青(二錢) 川芎(三錢) 皂角刺(錢二) 紅曲(二錢) 蒼朮(二錢,薑汁炒) 鬱金(三錢) 青蒿(二錢) 滑石(二錢) 砂仁(三錢,麩炒) 紫花地丁(二錢) 薤白(二錢) 露蜂房(燒焦,八分,用茶葉水少洗,薰干入煎) 甘草(一錢) 大田螺(三個,去靨入冰片、枯礬少許,取水和藥內服) 小蚌(一個,入麝八釐,取水) 益母草(一錢) 虎耳草(一錢) 車前草(一錢)

〔釋〕此方瀉熱清濕、攻堅破結,從金制木之理顯然易見。而用藥之靈變,開人無限法門。

後二日換方。

〔案〕此症系陽明鬱火所致,其邪冒入最下之地,故成水火不相濟之象。其實舍解釋發舒之法,無他道也。

莪朮(二錢) 荊三稜(錢二) 白茯苓(四錢) 大青(二錢) 土茯苓(二錢) 柏子仁(四錢) 澤瀉(二錢) 紅曲(三錢,酒炒) 蔞仁(三錢) 丹皮(三錢) 炒山梔(錢半) 大貝母(二錢) 甘草(一錢) 花粉(錢半) 蚯蚓泥(三錢)

〔釋〕此方多清手足厥陰之味,而攻堅破積較前為甚。蓋前方所攻,尚在半表半裡之間,而此方所攻,卻在厥陰深處,要總不外清金制木之意而已。

又換方。

〔案〕胃金之郁半舒,而少陰少陽之氣不交,故仍見沉霾耳。

黃連(一錢) 胡黃連(八分) 車前子(三錢) 黃芩(二錢) 黃柏(三錢,鹽水炒) 龜板(三錢,醋炙) 紫蘇枝(錢半) 棗仁(三錢) 青皮(錢半) 茯苓(二錢) 元參(三錢) 鮮地骨皮(三錢) 鮮生地(三錢) 通草(四分) 當歸、川芎少許,入水搗汁,待藥熟,濾入和服,用以奉心化血也。

〔釋〕此處暑後五日方也。二日之後,天運當換少商,故方內參用清理辛金之味。但既用芩、連,而復重用歸、芎者,蓋君火由木而生,相火寄於肝膽之間,厥陰之氣不順,則二火不交,鬱而成燥金之勢。且少陰少陽者,實太陰太陽之用;先天之乾坤,後天之坎離也。火氣不能伏藏於下,水氣不能灌溉於上,尚未成既濟之象耳。後用丹、元二參,及香燥醒脾之味成功。

李子,十四,據病家言,從八月初旬起,似三日瘧,不甚應期,作時亦不甚重。因未醫治,九月底忽覺手足厥冷,肢倦神疲,終日昏睡,不思飲食,不能轉側,亦不呻吟。詰之,不自知其病。醫以開散之味治之,愈加沉重。脈象沉澀而結。

〔案〕此肝脾鬱極之症,前醫治之門路卻是。究竟脾郁未開,只可盡力維持耳。

淡豆豉(二錢) 神麯(三錢) 廣藿香(二錢) 青皮(錢半) 桔梗(二錢) 大貝母(三錢) 蓮房(三個) 海螵蛸(一錢) 赤芍(二錢) 白茯苓(二錢) 茯神(二錢) 大厚朴(八分) 皮硝(八分) 生蘿蔔汁(四錢) 生薑汁(五匙,上二味和服)

〔釋〕此立冬後二日方也。月建亥水,運在少商之末,氣屬少陰君火之時,而病卻起於前,此厥陰風木之令所感,又系濕土在泉之氣,五行龐雜,莫可主持。方用豆豉、皮硝以解太陽寒水之邪,應月建也。桔梗、貝母清少商辛金之郁,因天運也。神麯、茯神、赤芍解少陰君火之郁,乘時令也。海螵、青皮、蓮房清手足厥陰之邪,顧來脈也。厚朴、藿香疏散太陰濕土之滯,治感受之原也。此所謂與物推移者也。

後三日換方。

〔案〕脾郁終未解得,只肝鬱少舒耳。且再用解毒散結之法。

羚羊角尖(五分,磨) 黃柏(二錢) 薑黃(一錢) 赤芍(二錢) 烏藥(錢半) 人中黃(三錢) 皮硝(一錢) 海浮石(一錢) 川鬱金(二錢) 木通(八分) 當歸身(二錢) 澤瀉(二錢) 枳殼(二錢) 服一劑後,換用四逆湯加滋陰之味,服二劑再看。

〔釋〕此時運交太羽,則金運全退,而水運為主矣。但在泉之氣方來正盛,客氣之君火為濕土所遏,而不能下濟,水氣亦微弱而未能上滋,則猶未濟之時也。中運木氣已退,而木強金弱之年,究以扶金泄土為要。惟太羽為初交之運,併入月建之亥水,元英冱寒,恐致沉陰窮固之患,故間入四逆湯二劑,俾水中生陽,火氣起於釜底,而太陰之凝滯已開,病勢庶有轉機乎。

後二日換方。

〔案〕脾經沉鬱所以不能遽開者,以濕土生痰之故。痰壅於內,則君火無所用其生生之力而壅滯也。

天南星(一錢) 天花粉(三錢) 鱉甲(二錢) 皮硝(二錢) 香附(錢半,薑汁炒) 黑芝麻(一錢) 大青(一錢) 黃柏(一錢) 竹茹(二錢) 元參(二錢) 青鹽(八分) 引用薑汁五匙、竹瀝三匙,生和入服。

〔釋〕木氣未舒之時,則用庚以化乙,扶金即所以舒木。木氣將舒之候,則用甲以化己,滋木亦所以疏土。然土氣之壅滯生痰,又由火氣之不能下降,水氣之不能上滋也。方用益水扶木、軟堅化痰之味,其所以利導之者至矣!

後二日換方。

〔案〕衛氣凝結,盤踞膜原,不得透下耳。

天南星(錢半) 當歸身(三錢) 大戟(六分) 紅花(七分) 生熟首烏(各錢五) 楂肉(三錢) 皮硝(錢五) 韭子(二錢,炒) 桃仁(錢二分,去皮尖炒) 竹瀝(五匙) 半夏(二錢,制) 枳殼(一錢,麩炒) 川芎(八分) 黑豆皮(二錢) 陳倉米(六錢) 二劑以後,殷生可代診之。如脈起,可去大戟,加入開胃生土之味,成功有望矣。

〔釋〕前方滋木以備剋土之用,今則直用木味以剋土矣。蓋此症之標,惟肝脾二臟之郁。前此所以不能用木以泄土者,以木氣未順,金氣太弱,冒昧用之,不能疏土,而反致忤金,無根之金,懼有中絕之虞,故先用清金平木之法。待木氣稍舒,而金氣漸起,而後可借木氣以導中宮之滯耳。然至此而猶不忘保金之意,此真能驪珠獨探者也。後學可從此暗渡金針矣。

小雪日擬方呈政,殷宅心遵教用藥數劑,脈起病減,奈胃氣一時難復,因復錄方請正,師命加用川芎、楂肉,三劑而痊。全方附錄於下:

焦楂肉(三錢) 川芎(二錢) 益智仁(二錢,麵煨) 甘鬆(錢二,麵煨) 廣木香(錢二,麵煨) 青木香(二錢) 青蒿(錢二) 貝母(二錢) 枳殼(二錢) 陳佛手(六分) 引用鮮橙皮二錢、陳稻根五錢。

〔釋〕病情已近弩末,故宅心敢遵教一試鉛刀。而明白淺近,無甚妙義,不必強為註釋也。

按中元四綠統運,壬戌流年九紫,於統運為生氣,故斯年木火氣盛,鬱而成疾。木忤土,火爍金,故陽明太陰見證居多。吾師用方,無非舒其鬱滯,折其勝氣,而補劑絕少,亦以斯年元運有餘故也。至久病虛損等症,不在此例,讀者慎無執焉。

卷四

火運年

癸丑 太陰司天,中運少徵,太陽在泉,水兼火化,右尺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厥陰),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少陰),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太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陽),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陽明),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太陽)。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徵),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宮),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商),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羽),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角)。

鄧翁,六二,腹痛煩渴,瀉痢不止,醫以胃苓湯治之,不效。脈兩關及左尺數濡,右尺沉伏。(注:右尺不應,天和也。)

〔案〕此腠理不調耳。

紅曲(二錢) 無名異(一錢) 花粉(二錢) 茯苓塊(三錢) 香附(一錢) 萊菔子(一錢) 小生地(二錢)

〔釋〕此癸丑年清明後六日方也。天運太宮,月建辰土,客氣屬少陰君火主事,而本年乃火運不及,水來兼化之年,故少陰火弱,不能生太宮之土,以致陽明辰土不能散布津液,而腠理不能調適耳。明乎此理,則此方之妙,不煩言而解矣。用胃苓湯不效者何也?太宮辰土,乃陽明轉輸之府,胃苓專於去濕,而不能助布津液。且中焦取汁奉心化血,而後少陰乃得行其令;胃苓專走氣分,何能兼顧少陰乎,此等毫釐千里之別,學者不可不詳審也。(無名異屬陽明戊土,性能和血補血,又味甘兼入脾,故能止痛行傷,續絕生肌,胃主宗筋,脾主肌肉也。祝道山附汪。)

陳翁,七一,多年便血,春來又添左脅疼痛之疾。脈芤數無力。

〔案〕此肝經濕熱所致。

陳皮(三錢,一半土炒,一半醋炒) 陳皮炭(二錢) 茯苓(二錢) 肉蓯蓉(一錢) 山藥(二錢) 黃柏(一錢) 生白芍(一錢) 大貝母(一錢) 白石英(一錢) 服四劑後,仍用三制陳皮、茯苓,外加蒼朮、苡仁、北沙參、白扁豆(各二錢),多服自愈。

〔釋〕此癸丑年小滿前三日方也。天運太官,月建巳火,客氣在少陰之末,三日後即交太陰司天之令,故用藥皆以太陰為主。蓋手太陰為氣之主,足太陰為氣之母也。且氣即火也,血即水也,本年系火運不及,水來兼化之年,故惟患氣不足以攝血,而不慮水不足以制火也。病系肝經濕熱,而用藥不甚著意肝經者,火衰水旺之年,惟憂水氣氾濫,土多塗泥,而水氣之託根不固。故此方之調土去濕,即所以治肝。若第云蒼朮、茯苓、陳皮是用戊以化癸也,猶淺之乎論醫者也。

羅氏,廿五,每至經期,頭運身熱,兩膝上下起紫暈如斑,服藥不效。脈細軟而數。

〔案〕此濕熱也。

青鹽(一錢) 防風(二錢) 紫地丁(二錢) 荊芥(一錢) 銀花(一錢) 紅花(一錢) 地骨皮(錢半)蘇梗(一錢) 淡竹葉(二十片) 石斛(一錢) 青蒿(一錢)

〔釋〕此癸丑年夏至前八日方也。月建丁火,天運在太宮、少商之交,氣行太陰司天之令。病本由於濕熱,而病標乃血虛生風之象。方用荊、防,從太陰以去濕也;用青鹽、地骨、蘇梗、銀花,從少商以治風虛也;用紅花、紫花,從丁火以清血熱也;用石斛、青蒿、竹葉,清肌膚之虛熱也。脈象細微,而師不用補劑者,因前醫補之不當,脈象未起,故但用調木勝濕清熱之法。蓋調木即所以生火,勝濕即所以固土,清熱即所以保金也。如此等不補而補之法,集中甚多,惜乎不能執俗醫之裾而告之也。

曹氏,廿五,久痢休息。脈寸浮、關緩、尺沉。

穀芽(三錢) 穀精草(二錢) 寒食麵(二錢) 鱉甲(二錢) 蛤粉(錢半) 生地炭(二錢) 山萸肉(二錢) 升麻(六分)

(湯批:久痢休息之疾,每多強木侮土之患。此證因太陰司天,上氣得令,水兼火化,水多木漂,故不補土而反扶木。其不壯火者,火當月建故也。)

〔釋〕此癸丑年夏至後六日方也。月建丁火,氣行太陰司天之令。以症而論,似宜扶火以生土。以脈而論,似宜壯水以固陰。奈因水兼火化之年,又值金氣休囚之候,故礙於火而不便壯水,但用益金而水自有根。礙於金而不便扶火,但用扶木而火自乘時而出矣。

殷子,三歲,咳嗽喘急,痰壅壯熱,醫以大劑麻杏石甘湯治之,喘嗽不減,痰熱更甚。

〔案〕此肝脾二經之鬱火也。

歸尾(二錢) 沙參(二錢) 連翹(一錢) 石菖蒲(一錢) 川芎(一錢) 陳皮(一錢) 麥冬(錢半) 紫蘇子(一錢) 紅花(六分) 一劑分二次服。(湯批:云肝脾二經鬱火,肝經之郁,由陽明之間氣也;脾經之郁,由本年之火弱也。故導火以生土,清金以舒木。用法不同,悉合時宜。)

〔釋〕此癸丑年寒露日方也。天運太羽,月建戌土,氣行陽明燥金之令。病在水土二臟,而用藥多從金火者,因水兼火化之年,復加太羽之運,弱火受制而不能生土,是以土氣濕鬱而邪火生焉。方用歸尾、紅花、菖蒲、連翹開鬱導火,而土鬱解矣,此以生扶為治者也。壬水得氣,而生木過蕃,木氣薈蔚,而鬱熱蒸焉。方用沙參、麥冬、蘇子、陳皮清金理氣,而木鬱除矣,此以剋制為治者也。醫家之因病制方,猶文家之因題立格。此如兩扇分輕重之題,用唐職方二比側串之體。吾師其以鳴鳳之筆,變而為猶龍之技乎。

前方一劑後,喘咳大減,只痰熱未清。

霜桑葉(二錢,蜜炒) 甘菊(二錢) 桔梗(一錢) 防風(八分) 青皮(六分) 天南星(五分) 甘草節(一錢) 薤白(錢半) 天冬(一錢) 燈心(三十寸) 鮮銀花頭(七個)

〔釋〕此方清金化痰,如白公之詩,老嫗都解也。

戊午 少陰司天,中運太徽,陽明在泉,火齊水化,兩尺不應,太乙天符。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太陰),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厥陰),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太陰),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少陽),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陽明)。

初運大寒交(主少角,客太徵),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徵,客少宮),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太商),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少羽),五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太角)。

花嫗,五十,久年身痛,師於丁巳冬訂一丸方,服畢覺舉發稍稀,發時痛亦稍減,更請換方。脈細軟,兩尺沉。

〔案〕肝脾為行氣之帥,氣未舒,故脈仍攣也。

鬆節(三兩) 甘草節(三兩) 藕節(三兩) 砂仁(三兩,酒炒) 淨鉤藤(三兩) 連翹(一兩) 豬苓(二兩) 黃柏(三兩,鹽水炒) 干桂皮(一兩) 甘菊根(五兩) 茶葉(一兩) 丹皮(兩半) 木瓜(兩半) 蜜丸,銀花沖湯下,每晚服三錢五分。

〔釋〕此戊午年春分前二日方也。太乙天符之歲,火齊水化之年,少陰司天,支幹皆火,經所謂太乙貴人,三合為治者也。此時又值太徵之運,太徵屬丙火,與客氣之太陽相合,而丸方究以司天為主者,司天主歲,間氣紀步也。方內借月建卯木之氣,以清散少陰,而復保金抑木,以豫防貴人之患於未然。真可謂良工心苦矣。

馮氏,四十,頭目昏痛,鼻多濁涕,時或痰嗽,胸脅不舒,腰疼白濁,飲食減少。醫以神朮散及逍遙散治之不效,改用節庵再造散,反增喘咳。脈微細如絲,兩尺伏。

〔案〕此症系相火不守,上爍真金也。此時只宜開肺郁,而壯水以制火耳。門人問曰:此人脈象微細,而師云火盛,何也?師曰:爾不知尺寸三部,皆手太陰之動脈乎?肺為諸臟之華蓋,故藉以診之耳。今三部皆微,正火爍真金之象。然亦必須合歲氣天和之理而詳審之,方無舛錯。古所謂按脈切理者,原非僅浮沉遲數之大略已也。

川鬱金(三錢) 白芷(錢半) 白薇(一錢) 薤白(二錢) 葛根(一錢) 赤芍藥(一錢) 杜仲(二錢,鹽微炒) 紫蘇(八分) 白蘇子(六分) 黑豆皮(二錢) 引用白果六枚,去心入煎,服六劑。

〔釋〕此戊午年穀雨後七日方也。太乙天符之歲,火齊水化之年,水氣原弱,況值二氣厥陰之令,煽火而忤金,金不能生木,水亦不能涵金,而子母俱瘠矣。方用解散庚金,清潤辛金之法,並乘月建天運之土氣以生之,則金氣從革,而水氣有根,且可借其勢以制風木,而不致有鬱滯生火之患矣。

姚氏,廿四,小產後,心虛怔忡,發熱頭運,食減神疲,夜不能寐,醫以養心湯及歸脾湯治之,反見舌燥唇焦、痰嗽氣急之象。脈細數。

〔案〕此係脾經不能攝血,而衛氣無所歸也。其法當先以養陰為主。服五六劑後,乃用補陽之劑。女子陽藏於內,陰包乎外,陰不固則陽泄而神疲。服此方六劑後,虛象必減,仍用歸脾湯可也。

鮮生地(錢半) 鮮首烏(二錢半) 白芍(錢半) 雲苓(錢半) 鮮石斛(三錢) 炒山梔(錢二) 木通(錢半) 知母(錢半) 砂仁(錢半) 陳香櫞(五分)

〔釋〕此戊午年穀雨後八日方也。天符氣運,說見前章。蓋少宮屬脾,辰土屬胃,火齊水化之年,二土皆為爟而津液渴竭。師用滋液降火之法,即本古方四生丸之意而變化用之者也。然亦適值前醫補益乖方之後,間入用之,損有餘即以補不足,因利乘便,取效甚捷。若非有溫補之劑屢服於前,吾師決不輕用寒涼於小產血崩之後也。然亦據此不足之症言之耳。若兼客病火邪,又當別論。

(按歸脾、養心二湯,內有棗仁、遠志諸味,尚有斂火歸元、養血寧心之意。心即火也,血即水也,火斂自然水生,心寧自然火熄,與此症理原不悖謬,但此年天符屬火,客氣又逢風木,風助火威,勢甚猖獗,一味溫補,何能有濟?若非吾師之醍醐甘露,急救於涸轍之中,吾不知此症作何底止矣!李雲圖識。)

羅氏,卅一,經期無定,淋濁不止,少腹痛,氣逆嘔噦,咽痛頭運,嗽有咸痰。脈寸虛大,關實而滯,尺濡弱。(兩尺應伏,今見濡弱,濕勝而陰虧也。)

〔案〕血氣凝結,經絡有虧,治法亦不過調氣以養血海之脈耳。

血餘炭(三兩) 紅花炭(一兩) 龜板(二兩,醋炙) 黃柏(二兩,鹽水炒) 鮮地黃(三兩) 桑白皮(二兩) 麥冬(兩半) 吳萸(八錢,薑製) 桑螵蛸(二兩) 山羊血(一兩五錢) 山茨菇(一兩) 紫蘇梗(一兩) 益母膏(四兩) 蜜丸,每服四錢。

〔釋〕此戊午年小滿後九日方也。月建巳火,節過小滿,正當少陰司天之氣,丸方原宜主之。而天運之少宮未退,待芒種十日後,方交太商之運,故方內預用保金益水、滋陰調血之味。其餘總以降火斂火為用者,恐太乙天符之歲,火不歸根,上爍真金也。至於月建屬丙火,司天屬丁火,此正鑠石流金之候,若不預為防閒,恐至五月丁火當令,貴人乘權,陰血虧損之人難於支持耳。

吳氏,卅五,口苦嘔逆,心疼脅脹,腰膝牽痛,不能轉側,醫以逍遙散、復脈湯及舒肝養血之藥年餘不效。脈寸虛大,關弦細,左右尺皆虛。

〔案〕此少陽之症。少陽與腎經為表裡,此體而彼用。腎陰中有陽,膽陽中有陰,水能生木,木能生火,故曰相火寄於肝膽之間。其色青,陽木也。人但知木病而不分陰陽,故困頓至此,亦幾希矣。今惟用滋水以舒膽經之郁可也。

山萸肉(三錢) 肉蓯蓉(二錢) 元參(三錢) 丹參(三錢) 黑料豆(錢半) 菟絲子(二錢) 知母(錢半) 黃耆(一錢) 杜仲(二錢) 木香(錢半) 木通(錢半) 乾薑(二片)(湯批:少陰司天,而病反在少陽者,陽不配陰也,故方用扶少陽、抑少陰之品,抑少陰之火而復滋少陰之水者,少陰水能生陽木也。)

〔釋〕此戊午年芒種後二日方也。天運少宮,月建午火,節至芒種。久屬少陰司天之令而病屬少陽,故以陽木之味為君,少陰之味為臣,少陰與少陽本相配也。至於少宮屬陰土,乃陽木所賴以滋長者也,補之疏之宜矣。復用苦泄之味以清其火者,何也?土為火之子,天符火盛之年,少陰嫌其太實,實則瀉其子也。況丙丁同旺於午,瀉己土即所以瀉丁火也。而又必兼用補土之味者,以此症本非實症,且欲藉以降君火而攝相火也。此等真機,世醫罕識。

鄭氏,甘二,痞結,少腹繞臍切痛,白帶時下,月候不調。脈兩關緊細而實,兩寸長滑而小,右尺澀而微,左尺數而革。

〔案〕此任脈不行之疾也。

雲母石(二兩) 陽起石(二兩) 杜仲(一兩) 龜板(三兩) 菟絲子(一兩) 大腹皮(二兩) 木香(一兩) 黃柏(兩半) 女貞子(二兩) 益母膏(二兩) 知母(二兩) 丹皮(三兩) 澤瀉(兩半) 桔梗(二兩) 萱草根(四兩,煎汁) 和蜜為丸。每服三錢半,隨意下。(湯批:少陽主氣之時,恰值少陰司天之令。以主客言,則為客勝主;以君臣言,則為君位臣。方用扶陽配陰之法。若不甚配乎者以其理木順耳。)

〔釋〕此戊午年芒種後三日方也。此章氣運與前章同,而用藥迥不相侔者,前症屬陽火之郁,故用降火滋陽以解其郁,此症屬陰火之滯,似宜滋陰益血以行其滯。然而有難焉者,右尺之真火不旺,則滯者不得而通。奈天符火盛之年,陽火一起,恐陰火挾其勢而為災,此丹皮、龜板、菟絲所以監陽起石、雲母而用之也。左尺之真火不旺,則陰血不能滋長,少陰之君火無制。奈少宮之濕土未退,而太商之燥金將行,濕熱不清,恐土鬱而金氣不滋,土鬱則火不下濟而上炎,金不滋則火反食氣而內灼,此澤瀉、黃柏、腹皮所以輔杜仲、知母、女貞而用之也。至於萱草、益母調經滋血,不過用為治標之藥耳,本方樞要反不在此。

範氏,廿六,妊娠受濕,肢體俱腫,頭運惡寒,嘔逆身重。脈浮部滑,中部郁濡。

〔案〕此乃肝經不得流暢所致也,當先用末藥調之。

青木香(五錢) 青皮(錢半) 當歸(二錢半) 蘇子(一兩) 白芷(一兩) 秦皮(一兩) 秦艽(一兩) 共為粗末,分三次煎服。

〔釋〕此戊午年芒種後七日方也。月建丁火,司天又屬丁火,火旺則木母之泄氣太甚,故肝經不能行濕而成痰。火旺恐天運之太商將至而不前,而胃失傳宣之令也。且木必得金氣以剪刈之,而後乃發榮而滋長。《詩》所謂修之平之,攘之剔之者,非其理之較著者耶!

服前方,濕退腫消,病者不復加意,夏至候,陰雨連旬,偶因坐臥濕地,前症復作,更覺腹痛氣脹,舌青面赤,醫知為死胎當下,用加味芎歸湯不效。

〔案〕此由脾經受濕而血滯也。蓋脾統血者也,血不歸陰則胎失所養,非朝夕之故矣。調之無益,當用標本兼治之法,以治脾之藥為主,而以去惡之藥為用。幸系藜藿之人,元氣不弱,可無害也。

桂心(一錢) 瞿麥(二錢) 龜板(三錢) 肥牛膝(三錢) 歸身(三錢) 紅花(一錢) 木香(一錢) 制首烏(錢半) 白朮(錢半) 厚朴(一錢) 朴硝(一錢) 煎服一劑,越二時,死胎即下,接用金匱腎氣湯合八珍湯,重加丹、元二參,及酒炒麥冬、粳米,五劑而起。

〔釋〕此小暑前五日方也。天運太商,月建將交未土,況有天符之火生之,此戊己二土得令之時,故就其勢而用之,使血氣易於流暢,而死胎乘勢而下矣。(火齊水化之年,即此等症亦須顧此大旨,方無後患。桂心用以趨下,朴硝正可監之。龜板、首烏滋陰保水。天運地氣,委曲周詳,此所以指到春回也。邵玉符記。)

黃姓,二十,因夜行感風露而病,病二三日,忽大飢餒,食飲數倍於常,後即狂躁譫語,耳聾目暗,大小便閉,尋衣摸床,撮空理線,面色赤黃。脈形促代。

〔案〕此歲令月令相兼,而成太陰火濕之疾。其症謂之癃閉,抑所謂閉者開之,宜早用大汗之法,可以變輕。夫汗而曰大汗,兼吐也。今脈息促急,正大閉之候,奈予適有京口之行,今且酌用二劑後,可令吾徒顧生藥田治之。

廣鬱金(四錢,酒炒) 香薷(三錢) 香附(三錢) 赤芍(一錢) 鬼箭羽(錢半) 豬苓(錢半) 葛根(錢半) 砂仁(二錢) 綠豆粉(錢半) 皮硝(錢半) 蔞仁(三錢) 日服一劑,夜服一劑。

〔釋〕此戊午年大暑後八日方也。八方虛風,夜感最甚,固不必盡在太乙遊宮之日也。人犯一虛,皆易致之。汗之不早,而歲令、月令相挾,而成膠固之疾矣。此刻客運太商,月建未土,客氣屬太陰濕土主事,火齊水化之年,陰土因火而濕熱黏滯,陽金遇火而鎔鑄堅實,故有癃閉之象。所謂初起可用吐法者,太商屬庚金陽明之所主也,陽明之戊土既開,斯太陽之己土不至於大閉。今既耽延而失事機,只得清散陽明,且為開導太陰之先聲耳。(太乙遊宮說,見二卷。)

後一日換方。

〔案〕藥田子曰:此疾盤踞堅城不下,將如藥田之非穰苴何!只得仿先生之法而用之。但病勢沉重,外托難清,將來恐不免於入里耳。

鬱金(四錢) 蒼朮(三錢) 厚朴(錢半) 天南星(錢半) 朴硝(一錢) 木香(一錢) 降香末(一錢) 半夏(錢半) 紅花(八分) 生薑(錢半) 竹瀝(錢二) 露蜂房(一錢,茶清洗,炙存性) 照上服二劑。

〔釋〕方仍前意,只清金燥土之味較前覺力銳耳。(按露蜂房色灰白而味甘平,乃陽明金土之藥,本胡蜂之津液結成,又受霧露清涼之氣,所以主治驚癇瘛瘲、寒熱邪氣,又薄膜空虛,有似人之膈膜,故能治皮裡膜外之邪,為上焦清熱祛風之妙品。世醫以其有毒而棄之,獨不思《周禮》聚毒以供醫事者,何謂也哉?又不聞仲祖鱉甲煎圓已用之乎?江成忠志。)

服前方,狂躁稍減。

〔案〕藥田子曰:病有漸退之機,只脾經之氣未舒,故猶滯而未下達。

鬱金(三錢) 砂仁(錢半) 廣藿香(三錢) 木香(錢半) 夏枯草(錢半) 木通(一錢) 枳實(二錢) 桔梗(錢半) 香附子(二錢) 熟軍(錢半) 豬苓(錢半) 澤瀉(錢半) 蘆根(三錢) 照上服三劑。

〔釋〕此方利氣去濕,人所易曉,惟夏枯草近時專用為肝經藥,不知《本經》謂氣味辛寒,稟金水之氣,而內消堅積,上清火熱,又能使水氣上行環轉,故與澤瀉、木通同用,使水氣上行,以清其火而利其濕也。

後二日換方。服前方,覺胸肋微響,而積滯究未下行。

〔案〕藥田子曰:熱入胃經,而三焦之火不能下濟,濕滯過盛也。

生山梔(二錢) 元胡粉(錢半) 野荸薺粉(二錢) 枳殼(錢半) 藿香(二錢) 天花粉(三錢) 天冬(三錢) 芸香(二錢) 降香末(錢半) 山萸肉(錢半) 熟軍(錢半) 柏子仁(二錢) 大青葉(三錢) 水菖蒲根(錢半,淡鹽水炒) 蘆根(二錢) 照上服二劑。

〔釋〕火盛水衰之歲,天地否塞之人未有不為後天之未濟者。蓋火冒於上,非降之所能下,故用萸肉從少陽之木火以引之,用甲木以化己土也。又恐屢用寒峻,有礙生生之氣,故用柏實之甘平以除風濕,而兼芳香醒脾之意,備病愈之後,土氣易復。用芸香亦是此意,兼有活血解毒之功也。水菖蒲利濕開鬱,功用頗捷,但嫌走泄過甚,故用微咸以制之,但令散結而不致傷氣。此皆師傳心法,因體師心而不敢秘耳。

服前方,積滯連下,譫語間作,遍身搔癢,舌燥唇裂,目黃脊痛。脈洪長。

〔案〕藥田子曰:得易潰之城,而無可守之資,如宋趙葵之入汴京然,賊雖逸而主不能守,招徠之功亦不易也。且大賊雖逸,而小腆不靖,亦須剿除也。

生首烏(四錢) 熟首烏(二錢) 茯苓(二錢) 黃芩(二錢) 鮮生地(三錢) 枳實(錢半) 阿魏(錢半) 石菖蒲(錢半) 寒食麵(三錢) 木通(錢半) 生山梔(錢半) 木賊(一錢) 白茅根(二錢) 大青葉(二錢) 紫背浮萍(三錢) 明雄(一錢) 服三劑,日一服。

〔釋〕太陰之濕熱,非得太陽之水氣以滋之,則裡熱無所泄;非行太陽之正氣以照之,則表濕無由清,夫婦之義也。但太陽之氣,必藉腎經真水以養之,而後黃赤二道運行乃歸乎常度,此浮萍、木賊所以隨首烏、生地而用之也。且木賊性能制木,與大青、黃芩俱兼平治少陽之意。蓋火盛水衰之年,相火易動,前之養其勢以化己土之郁者,權也;今之平其氣以安戊土之位者,經也。經、權得,而用藥之能事過半矣,余俱清理陽明之品而已。

利後覺渴欲飲水,勉進焦米湯半盞,尚未貪食。

〔案〕藥田子曰:病愈矣。

天門冬(三錢) 黃芩(二錢) 黃柏(二錢) 黃連(五分) 麥門冬(三錢) 硃砂(六分,研) 阿魏(一錢) 白芍(錢半) 青木香(錢半) 當歸(錢半) 川芎(一錢) 蒼朮(三錢) 陳香櫞(八分) 稻根(五錢) 陳蘿蔔蘡(二錢)

〔釋〕此立秋日方也。月建改屬申金,合於天運之太商,故藥用清陽明之燥火者為多。陽明之火一清,而金水之氣日益滋長。斯泰交之象見,而既濟之功成矣。

張氏,廿五,感時令之氣,舉家患痢。此症因霍亂後多服陰陽水而成,其勢尤重。脈浮部數,中部滯,兩尺沉。

〔案〕萬物不畏陽火而畏陰火,如雷火遇雨而熾,今歲之謂矣。況秋金喜潤而惡燥,遇陰火則暗為銷爍,其治大抵以潤燥降陰為主。但天有節氣,當知隨時變換。人有體氣,當知相勢轉移。如此症,則兼脾經濕滿矣。

赤芍(錢半) 牡丹皮(二錢) 澤瀉(三錢) 蘇葉(錢半) 紅花(一錢) 豬苓(二錢) 厚朴(錢半) 廣木香(錢半) 青蒿(一錢) 砂仁(八分) 瓦松(三錢,焙乾)

〔釋〕此戊午年白露前四日方也。經云: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本年天符火盛,雖運交少羽,氣在太陰之末,而火氣暗煽,真所謂陰火潛燃也。陰火爍金,甚於陽火,中之者,較常愈劇。況因飲水過甚,脾受濕邪,金燥於上,土濕於下,最為棘手。計惟有重用澤瀉、瓦松,使少羽之水氣上行,以潤陽明之燥,而散陽明之血也。

又換方。

陳皮(二錢) 半夏(錢半) 夏枯草(錢半) 淨銀花(三錢) 葛根(三錢) 白茯苓(三錢) 砂仁(二錢,土炒) 淡竹葉(二錢) 白朮(錢半) 澤瀉(二錢) 當歸尾(三錢) 木香(錢半) 木通(一錢) 柴胡(八分) 青竹皮(錢半)

〔釋〕此白露後四日方也。月建改屬酉金,而客氣值太陰、少陽交代之時,於《易》,雷出地奮,豫之象也。亦即律書林鐘生太簇之義。方用疏理太陰之味,即寓清散少陽之意。蓋少陽屬木火,恐火運太過之年,至此而復有銷爍酉金之患也。

周姓,四十,因患時痢,而下血不止。脈遲細而緩。

〔案〕脾土失守,下克腎藏,腎不交心也。

茯神(四錢) 硃砂(六分,研) 龍眼肉(二錢) 遠志肉(三錢) 白朮(二錢,土炒) 黃耆(一錢) 生杜仲(三錢) 北五味(二錢) 白芍(二錢,醋炒) 川文蛤(三錢) 紫地丁(錢半,酒炒) 歸身(二錢) 紅花炭(一錢) 木瓜炭(八分) 京墨(七大匙,磨汁) 亂髮(一小團) 服六劑。

〔釋〕此戊午年寒露後八日方也。癸水之運,適值戊土之月,戊癸相合,理應化火以生土,乃君火之氣稍弱,而客氣少陽相火反挾其勢以上奪君權,於是火上炎而土下陷,水為土遏,而手足少陰之氣不交矣。為今之計,惟有斂少羽之氣,而助君主之威。坎離既交,而中宮得所安宅。不重治相火,而相火自不敢肆。君明則臣良,不誠然哉!

後六日換方。

前方去五倍子、杜仲,加公丁香一錢,炮姜二錢,茯苓錢半,鬱金一錢,服五劑再看。

〔釋〕靖戊土之氣於上,培己土之氣於下也。

又六日換方。

〔案〕氣尚不能御血。

北五味(三錢,炒) 當歸(三錢) 黃耆(二錢) 白朮(二錢,土炒) 茯神(三錢) 遠志(二錢) 連翹心(五分) 竹葉心(八分) 砂仁(六分,炒) 川芎(八分) 甘草(六分) 秦艽(一錢) 金狗脊(錢二) 黑豆皮(一錢) 百草霜(一錢,絹包煎) 藕節(二錢)

〔釋〕心為血主,脾為氣母,心火不下降,則血不歸脾,而脾無所養。血不歸脾,則為相火所挾而妄行。脾無所養,則氣不能攝血而任其下注矣。方內重用補心,亦微兼清火之意。故君主清寧,而相臣不得而挾之。更扶己土以制少羽之水,則脾不受濕而攝血,更覺有力。至其重用北五味,以助收攝之勢者,非徒斂少陰之血而不使下泄,亦以攝少陽之氣而不致上凌也。此所以有立起沉疴之效歟!

喜子,十二,平日常起紅疹,此時更覺身熱頭運,衄血吐血。脈細數而緊。

〔案〕此包絡之相火上凌肺金也。相火藏於命門,而寄用於脾胃二經。肺為華蓋,又心之舍也。天下有臣亂而君寧者乎?

元參(三錢) 丹參(三錢) 桑寄生(二錢) 黑料豆(三錢) 黑芝麻(四錢) 紫蘇葉(錢半) 蘇木(一錢) 桔梗(錢半) 牡丹皮(二錢) 知母(一錢) 甘草(八分) 白歸身(三錢) 防風(一錢) 茜草根(錢半) 燈心(一分) 童便(一盞,同煎) 服五劑。

〔釋〕此戊午年大寒前一日方也。本年陽明在泉,因天符火甚,金氣失政。又屆來歲太陰司天,厥陰初氣之令;月建醜土,天之初運;復值少宮己年,為土運不及,而司天助之,亦得平氣。此時土氣乘運乘月,真金墓於醜土之中,而手厥陰之相火乘時而灼肺,庚辛同源,此病發之所以較重於平日也。方借冬令水旺之氣,以制相火而涵金。復借初氣之風木,以疏土而出金。金氣清寧,而君主得位,斯權臣屏跡,不至有挾血妄動之虞矣。

癸亥 厥陰司天,中運少徵,少陽在泉,水兼火化,左尺不應,歲會。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陽明),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陽),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厥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陰),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陰),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陽)。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徵),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宮),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商),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羽),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角。)

吉女,十七,經閉年餘,飲食減少,小腹痛引腰脊,周身脈絡不利。脈右寸微數,余俱沉細。

〔案〕癸水起於督脈,督脈陽氣不得固抱,而孫絡俱受癥結。主疲而輔亦壅耳。

黑豆皮(二錢) 乳香(三錢,包煎) 老鬆節(錢半) 砂仁(二錢,土炒) 面神麯(三錢) 天花粉(二錢) 青蒿(二錢) 葛根(錢二) 整木瓜(一錢) 白朮(二錢,土炒) 陳皮(一錢) 桑白皮(二錢) 菟絲子(二錢,土炒) 升麻(六分) 海桐皮(二錢) 松子、蓮肉焙黃,各二錢為引。服九劑。

〔釋〕此癸亥年立春前七日方也。病非起於一朝,原於此時節氣無干,而用藥之道必推氣運者,病因氣運而默為傳導,經所謂必先歲氣,無伐天和也。壬戌、癸亥,在納音俱屬大海水,水臟不足者,運行多失其度。蓋督脈者,人身之赤道也。督脈起於海底,能運水之精氣上行腰脊,因以滋養百脈。今督脈失轉樞之令,陽氣不能上行,則陽脈不固。而癸水又為月建之醜土所阻,不能上滋陽明,此所以宗筋不潤,孫絡亦因之而結矣。況本年水兼火化,又有真陽下陷,陰濕侵脾之患。方用活血去濕,調氣助陽之味為主,佐以陽明升舉之藥,又借司天之木氣,以疏醜土之鬱而去其濕,欲其清陽上行,初氣陽明乃得傳布水穀之精華以潤宗筋也。然孫絡之癥結,究有木鬱之形,故用海桐從陽明之金象,通行十二經血分之凝滯,以燥濕而去結。真所謂體用兼到,而理法一貫也哉!

服前方,經絡少舒,身痛大減。但飲食未增,月事不行如故。

〔案〕女子腹陽而背陰,此時督脈陰分與陽任不交,又值水旺之時,水,火之牡也,火弱不能配水,則受制於水耳,亦深症也。然卻以清土之濁氣,養水之清氣為主。

酒炒白芍(錢半) 醋炒白芍(錢半) 生枳殼(錢半) 麩炒枳殼(錢半) 酒炒紅曲(錢半) 土炒紅曲(錢半) 穀芽(錢半) 麥芽(錢半) 香附(錢半,醋炒) 全當歸(三錢,酒浸土炒) 木通(八分) 菟絲子(一錢,土炒) 鬱金(二錢) 川楝子(二錢) 殭蠶(二錢) 原蠶砂(二錢) 桑皮(二錢) 白蔻仁(八分) 服八劑。用白者,性陽而能去穢也。(自記)

〔釋〕此立春後十日方也。水兼火化之年,陰盛陽衰,故凡癸水之濁陰有餘,而壬水之清陽不足者,己土每易於泥濘,而戊土亦因之而難於散布。方因客氣以清陽明,因月建以舒甲木。而復因司天之氣而理乙木者,疏己土之氣,即以泄癸水之濁清也。蓋任脈行身之前,所經多厥陰、太陰之分故也。方內重用紅曲、當歸、菟絲、白蔻,皆兼扶助少徵之氣,使火旺而後不為水屈耳。

服前方,飲食漸進,滯血下行。但覺陰虛微熱,作渴喜冷。

〔案〕將來可用官方治之,只此時要治氣而調溫涼之宜。不然,又恐舉之如燎原也。然今之潮熱,亦不過金木相爭之餘焰,象如鑽燧耳。

枳殼(三錢,麩炒) 香附(二錢半,醋炒) 神麯(三錢) 天花粉(三錢) 青木香(錢半) 元參(三錢) 丹參(三錢) 原蠶砂(三錢) 桑白皮(二錢) 海螵蛸(一錢) 甘草(一錢) 知母(一錢) 地骨皮(二錢) 桔梗(一錢) 用新麥根、陳麥稈為引。(引木氣之上升者也,自注。)服十劑,熱渴已除,月峰子接用加味香附丸,少加艾葉、椒紅、海桐皮調之愈。

〔釋〕此驚蟄後七日方也。月建乙木,併入司天之氣用事,而初氣之陽明,究未退令,是以金木交爭。久病逢之,恆多變象。蓋陽金多燥,陰木易熇,經云:二火合併,謂之陽明。將來七日之後,即交太陽二氣,恐太陽之寒水無根,而標熱併入火臟,將難於措手。方內重用丹、元二參,及花粉、知母,以清陽明之燥火,待陽明退令、太陽乘權之後,則事機順手。故但用官方調之,自有破竹之勢。(按此方用知母、元參,乃一時權宜之法。因有扶火之劑屢服於前,而脈息稍有右關數大之形,將來又欲滋腎扶陽,以啟寒水於下,故當此交會之間,偶一用之,以為送舊迎新之法。所謂動靜翕闢,互相倚伏也。不然,水兼火化之年,陽虛火弱之症,可輕用寒涼耶!江成忠記。)

鄭氏,卅四,腰疼腹痛,寒戰不食,精神散漫,似寐非寐。脈象沉細無力,尺尤甚。

〔案〕論納甲,則去、今二年一氣,其症居陰分水臟者為多。顧於歲屬水,而於時屬陽明,於司天則又屬厥陰,厥陰遇風則動而多躁,遇火則鬱而多阻,陽精入海中而云霧掩之,計都為之蝕也。偶一言及,學者可以類推,此症系水木二臟之疾。

牡蠣粉(三錢) 煨益智(三錢) 杜仲(三錢) 蘇木(二錢) 金石斛(二錢) 青蒿(二錢) 青木香(錢半) 當歸(四錢) 白芍(三錢,醋炒) 赤芍(錢半) 鬱金(錢半) 升麻(八分) 服五劑後,用歸脾湯治之愈。

〔釋〕此癸亥年雨水前五日方也。火運不及,水來兼化之年,初氣陽明陷而未起,因海水之寒氣過盛,而司天之風木濕鬱不達。於《易》,風行水上,其象為渙也。幸而月建寅木,天運少徵,猶可借其氣以升舉陽明。陽精出海,而日月光華,羅計無從與之爭道。方用收攝之品,以治陰之渙;用升舉之味,以防陽之陷。真能撥雲霧而見青天也,其效宜哉!

附錄及門問癸亥清明節時令治法

〔案〕此刻以五行衰旺而論,至季春而木氣漸老,火氣稍旺。但君火為司天之氣所掩,不能與太陽相配偶,而太陽之功用不能上濟,此時令之郁於陰者然也。大約宜養少陽而兼散厥陰,使太陽能合於君火耳。藥物如生地、紫蘇梗葉、姜皮、杏仁、桑蕊、桃脂、山梔、桔梗、神麯、馬兜鈴、榆赤皮、樗白皮、秦皮、藕節、橘葉之類,皆可擇用。而桃杏尤用事者,佐其施用之權耳。

〔釋〕水兼火化之年,離宮過弱,不能合於客氣太陽而正向明之位。亦因司天氣旺,木盛火遏,而中運不得令也。藥用宣達太陽、滋益少陰之味,使之相濟,卻借春令之木氣以剋土而生火,則少陰得氣,而太陽之標熱宣通,不致為歲運之水氣所遏,且不為月令之土氣所阻矣。

連姓,十八,少腹時疼,醫以溫中逐寒導氣藥治之不效。

〔案〕其症系脾寒之疾。脾主少腹之裡,而司流布精液之氣,精氣為寒所抑,往往有此。其致此者,總由受寒後未曾服藥以條達之耳。今用煎劑治之,十服可漸愈。

神麯(四錢) 黃柏(一錢,酒炒) 蒼耳子(錢半) 廣鬱金(二錢) 乾薑(八分) 甘鬆(八分) 當歸尾(二錢半) 原蠶砂(二錢) 丹參(二錢) 雲母片(五分) 蓮房(二錢) 藕節(二錢)

用黃柏者,其味入少腹下焦,其性滋潤,故用為從治之引也。所謂寒因寒用者也。(自記)

〔釋〕此癸亥年小滿後一日方也。脾寒之疾,似以理脾為安,然厥陰司天,巳火臨月,運臨太宮,不能兼顧。即藥克對證,效於何有?此方以戊土乘令,則用神麯、鬱金以理之。丙火當月,則用黃柏、雲母以清之。氣行厥陰,則用蓮房、蠶砂、蒼耳以制之。又以水兼火化之年,務以滋養心火為要,則用歸尾、丹參、藕節以助之。左顧右盼,變化因心。至於乾薑、甘鬆,不過用為脾經治標之使耳。夫豈沾沾於理中湯討生活哉!

又換方。

〔案〕少腹乃脾之分也,凡有積寒在少腹者,恆難猝已。土性緩,且善藏故也。今雖小愈,宜仍用丸料調之。

石菖蒲(兩半,土炒) 歸尾(三兩) 丹皮(一兩) 黑芝麻(二兩) 兔明砂(兩半) 蓮房(兩半) 煨砂仁(一兩) 乾薑(一兩) 甘鬆(一兩) 紅花(八錢) 海螵蛸(六錢) 甘草節(一兩) 用桑汁及煨薑汁和蜜為丸,每服四錢,甘草節煎湯下。(湯批:本年水兼火化水盛,考司天氣旺,其不能生火者,火運不及故也。)

〔釋〕此芒種後十日方也。少腹積寒之症,水兼火化之年,幸值月建丁火,自當藉以為扶助火臟之用,此重用菖蒲、歸尾之意也。但氣行厥陰司天之令,不可不兼清包絡,此用丹皮、蓮房之意也。天運換交少商,不可不兼理辛金,此用兔砂、桑汁之意也。足厥陰屬乙木,與手厥陰屬丁火,氣同而臟異,不可不滋而養之,此用紅花、黑芝麻、海螵蛸之意也。脾土雖不乘時,乃司天之妻而月建之子也,故用標藥數味為使,乾薑、甘鬆、砂仁是也。(按兔砂,方書只用明目退翳,及勞瘵殺蟲之用,以其氣味辛平,稟秋金光明肅清之氣故也。本草又載明月丹一節,蓋兔曰明視,月之精光亦曰兔魄,則是在天為太陰之精,而於人為手太陰藏魄之處所用也。諸書未言其理,故附記於此,以備參考,江成忠記。)

薛女,十二,平時小便不禁,兩足小指忽然腫痛,漸覺臭爛,十餘日後脫落一節,漸次至無名指及中指,皆腫痛脫落一節,而小指二節又脫落,腫至足胕,勢猶未止。請醫診視,俱云不治。脈極沉微。

〔案〕此症感厥陰之氣而剋土,濕土又因陽明之燥氣而濕反下注。蓋釜氣不上蒸,則流於釜底,而薪為之蘊熱也。流注久則浸潤為害矣。且筋為木支,骨為水支,肉為土垣,三者俱傷而後有此。依經施治,惟宜補水臟而用壯陽之味。極陰之地不得日光,則草木無生氣矣。書此大意,以後可令吾徒顧生及從遊李生兼治之。

石硫黃(二錢,甘草水煮二次) 益智仁(二錢,胡桃肉拌研炒) 鹿角膠(三錢) 於朮(三錢) 骨碎補(錢半) 破故紙(錢二) 川芎(一錢) 升麻(八分) 芙蓉葉(三錢) 木香(錢半,麵煨) 龍骨(六分) 乳香(三錢) 枯礬(六分) 此症要用牛黃、鹿茸方好,以難得真者,權且服此,只難猝效耳。

〔釋〕此癸亥年春分前五日方也。厥陰司天之歲,水兼火化之年,月建卯木,乙癸之氣過旺,司天先期用事,故有風木剋土之症。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氣,少陽火氣素弱之人,從化不能,而木亦敗矣。且陽明初氣用事已久,土臟衰弱,濕為燥逼,以致濕氣下注,更感初運少徵之氣蘊而為熱,如積薪然,蘊熱已久,朽腐隨之,總由日光不照之故。所以全方俱重壯陽,而惟用芙蓉葉之涼血止痛、散熱消腫為使也。

三日後換方。

〔案〕藥田子曰:大凡足三陰之脈,俱絡踝而包指。指既難包,未知踝能絡否!今仍用壯陽以攝陰之法。

參三七(二錢) 於術(三錢,炒) 桂心(錢半) 血餘炭(三錢) 黃耆(二錢) 當歸(四錢,酒炒) 川楝子(二錢,炒) 補骨脂(錢半) 牛膝(二錢) 續斷(二錢半) 風子肉(錢半) 芙蓉葉(錢半) 枳實(錢二) 人中白(二錢) 人中黃(二錢) 澤瀉(錢半) 女貞子(二錢) 熟地(三錢) 製附子(八分) 蘇木(八分) 引用鼠婦(八個) 白花商陸根(錢半) 仍服四劑。

〔釋〕此春分前二日方也。此與前方理法相同,但用陰濕有毒之味為引,欲其以類相從,而至於極陰之地也。此時二氣之太陽將交,初氣之陽明尚留,因其留而推之,枳實不為猛也。因其來而迎之,澤瀉、商陸不為泄也。蓋寒水將至,正可惜其氣以清熱,但慮其過盛而助虐耳。方內用藥二十餘味,攻補兼施,陰陽歧出,而條分縷晰,脈絡貫通,非才大心細者不能辦此。

又換方。

〔案〕雲圖李子曰:此時當兼用以土製水之法。

肉果(一錢,麵煨) 砂仁(二錢,麵煨) 丹參(四錢) 白扁豆(五錢,炒焦杵) 黑豆(五錢,炒杵) 秦皮(二錢) 土茯苓(四錢) 風子肉(二錢) 牛膝(三錢) 熟地(四錢,炒杵) 元胡索(錢半) 製附子(一錢) 合歡皮(錢半) 火麻根(錢二) 白馬溺(一大盅)

〔釋〕此春分後一日方也。二氣太陽已交,寒水之氣復加於下,非重用土味以制之不可,故此方大局皆主此意。又重用丹參者,借少徵之運以生土也。前此非無耆、術,而不能專主剋水者,以太陽未交故也。

又換方。

〔案〕藥田子曰:風木司天之歲,寒水主令之時,其象為渙。大約由陰屈於下,而不能上騰。此又群龍無首之義。對參易數也,履霜堅冰,其所由來者漸矣。

龍骨(二錢) 龍齒(三錢) 五倍子(一錢) 五味子(三錢,麵煨) 牡蠣粉(三錢) 川楝子(二錢) 黨參(四錢) 澤瀉(二錢) 赤苓(二錢) 紅花(八分) 肥牛膝(二錢) 黃耆(四錢) 黃精(錢二) 益智仁(三錢,胡桃肉對拌蒸) 夜合子(一錢) 大栗子(四枚,用豬腎一個同煮一炷香,分三劑)

夜合子乃腎經溫斂之味,疝氣方多用之。(自記。)(湯批:厥陰為東方青龍,龍喜水而惡寒,寒水氣盛,故有盤蟄不安之象。方內兩用龍品,皆所以安厥陰也。其用溫補脾氣、斂水暖腎之品者,土氣實則水不溢,腎氣暖則寒自解矣。)

〔釋〕此春分後六日方也。用太陽寒水之味固宜,而復多取少陰之味者,所以配太陽而滋其源也。此後七日當交太宮,故重用參、耆、黃精,以迎接金土之氣。更疊用固澀之品,使水氣不致外散,將來可壘土以防之也。

又換方。

〔案〕雲圖子曰:今堤岸有基矣。卻用治標之物,隨手拈來。

豬蹄筋(八錢) 豬脊髓(一條) 豆腐鍋巴(一兩) 豬胰(一塊) 火麻根(五錢) 瓦楞子(五錢) 瓦松(一兩) 骨碎補(二錢) 見腫消(三錢) 狗脊(二錢) 熟地(五錢) 菟絲子(三錢) 肉蓯蓉(一錢) 益母膏(二錢)

〔釋〕此清明前四日方也。運交太宮,氣屬太陽,月建將近辰土。雖曰治標,大抵不離水土二臟者近是。(按瓦松入金土之分而去濕毒,且有去瘀生新之用;瓦楞子除堅結而消惡血;火麻根治折傷而散滯血。此方著力全在此等處,不然與平補之劑何異哉。王靈山志。)

又換方。

〔釋〕藥田子曰:前方用法甚好,今用其意,少加和血之味耳。

金狗脊(二錢) 豬蹄尖(一對) 牛膝(三錢) 川椒(錢半) 川楝子(三錢) 風子肉(三錢) 洋參(錢二) 當歸(四錢) 制首烏(四錢) 白蒺藜(二錢) 熟地(四錢) 砂仁(錢半,土炒) 小茴香(錢半) 香草(二錢) 芙蓉葉(三錢) 龍骨(五錢) 血餘炭(二錢)

〔釋〕此清明後四日方也。月建換交辰土,合於天運之太宮,故方內多兼燥土之味,乘運之旺,以補人之不足也。余用少陰之味,以配客氣之太陽者,欲其水火不相射,乃和解之要法,師長之心傳也。 (按刺蒺藜色灰白而多刺,乃陽明金土之藥,按《本經》主治之文可見。近世以為腎、肺、肝三經藥者,誤矣!別有沙苑蒺藜,形似羊腎,則兼滋益腎臟之用耳。又香草一名省頭草,芳香開胃,醒脾和血,乃古之澤蘭。今肆中所謂澤蘭者,不知何物,全無香氣,醫者習用不察,殊覺可笑。王靈山記。)

又換方。

〔案〕雲圖子曰:診之,覺督脈稍貫,此時正好滋養。但腎氣未復,而木氣泄精過甚,宜用壯肝腎二經之法。

雄烏骨雞(一隻,骨薰杵,肉另炙杵碎) 川烏(七錢二分) 川楝子(一兩八錢) 劉寄奴(二兩) 蟹殼(六十個) 藕節(二兩五錢) 蚌殼(二兩,磨去粗皮) 雲母粉(二兩四錢) 紅花(五錢) 當歸(二兩) 金狗脊(二兩) 乳香(三兩六錢) 鹿角膠(一兩二錢) 火麻根(六兩) 瓦松(六兩) 桃膠(一兩二錢) 上藥一料,分六次煎服。

〔釋〕此穀雨前五日方也。金土有基,則水木之氣易憊,右實則左虛也,故方以壯水生木為主。取血肉有情之物者,味厚而力足也。雞屬巽,烏骨屬坎,一物而兼水木之精,功用最盛。佐以川烏溫養臟腑,而附骨之風寒濕痹可除矣。其餘如寄奴、蟹殼之續筋而散血,皆治標之味,而兼應月建之氣與司天之令者也。

又換方。

〔案〕藥田子曰:餘生平醫此脫骨之症,迄少成功。大抵其人自慮不起,而憂懼悲憤之心煎熬增劇耳。此子幸喜年幼,未雕其天,但流濡其地耳。予意欲用胎羊骨最好,但難於猝辦,今且半用斂攝之味治之。

象皮(五錢) 蝟皮(五錢) 黃明膠(三錢) 驢皮膠(四錢) 烏梅肉(四錢) 白槿皮(五錢,連根) 牛膝(三錢) 黃耆(四錢,蜜炒) 文蛤(三錢) 北五味(三錢) 原熟地(五錢) 歸身(四錢) 土茯苓(三錢) 劉寄奴(三錢) 蟬脫、蛇脫為引。(湯批:證本濕因燥逼,今仍用陽明斂攝之品者,前則脾氣過陷,燥逼則下注,今則脾氣稍復,燥斂則濕退也。若謂藉其氣以制風水,則誤矣。)

〔釋〕此穀雨後一日方也。辰土者,良土也,陽明之金土也。前方用蟹殼,而此方用象皮、蝟皮,皆有戟刺之形,陽明之象也。陽明主周身之大絡,陽明之氣疏通而下行,陰濕自消除,而流注之患無矣。其餘多收攝長養之味大陣收場。有此巨觀,開後人無限法門。

又換方。

〔案〕藥田子曰:此症觀成可望矣。語云:病加於小愈。戒之哉!

熟地(五錢) 益智仁(三錢,煨) 白附子(一錢,炒) 甘鬆(三錢) 狗脊(二錢) 象皮(二錢) 烏梅肉(三錢) 制首烏(二錢) 桑螵蛸(三錢) 黑豆皮(二錢) 龍骨(二錢) 炮甲(二分) 臭桐根(二錢) 豬蹄甲(一對)

〔釋〕此立夏前五日方也。用固斂溫補之法,以壯水而堅腎。必用炮甲、蹄甲為引,方無浮泛之弊。

又換方。

〔案〕藥田子曰:凡一切大症成功,總須調養百日。蓋十十者,地數之終,而天道小變之期也。至於用藥。不過乘時以盜天地之機耳。

種術(三兩) 桑螵蛸(四兩) 黃耆(四兩,蜜炒) 菟絲子(三兩,土炒) 補骨脂(二兩) 骨碎補(二兩) 狗脊(二兩,酒炒) 當歸(二兩,土炒) 五倍子(兩半) 砂仁(二兩,炒) 甘草(三兩,炙) 陳香櫞(一兩) 黃魚鰾(十兩,煎濃杵膠) 上為丸,加童便十杯、原醋十杯和入,早晚服,每服四五錢。

〔釋〕此立夏後五日方也。運氣同前,而月建改屬巳火。方內桑螵蛸、補骨脂、黃魚鰾滋太陽之氣,更加童便以引之,所以應月令之丙火也。蓋太陽本寒而標熱,足太陽屬水,手太陽屬火也。

又換方。

〔案〕顧生為予言:本三陰敗壞之症,筋斷脈絕,故費手至今。今加意調之,並可不致殘廢。宜乘此火令以續三陰之敗氣,且微參外治之藥。不然,恐日久更發也。

金狗脊(三錢) 良薑(一錢) 蓽澄茄(錢二) 乳香(三錢) 焦楂肉(二錢) 沒藥(二錢) 續斷(三錢) 種白朮(三錢,土炒) 洋參(一錢,酒炒) 砂仁殼(一錢) 炙甘草(二錢) 白芍(錢半,酒炒) 肥牛膝(三錢) 菟絲子(一錢) 象皮(六錢) 秦艽(錢半) 牡蠣粉(六錢) 服十劑,可以住藥。即十倍為丸,與前丸間服亦可。

〔釋〕此小滿後一日方也。太宮之運未退,而厥陰司天之氣又至,當此水兼火化之年,得不慮木濕而腐、土濕而泥乎?非乘此丙火之月建溫養火氣,將何以燥土之濕,而令水氣得所長養哉。 (按前方用藥頗重,因其病在極下之地耳。惟此輕重相間,調理善後之方,固不專於治下也。王靈山記。)

周女,八歲,遍身黑斑,頭運身軟,神情昏惑。脈沉細無力。

〔案〕黑斑之症,本不可治,比紅紫者十倍。此子蓋脾弱久矣,故水不歸垣,上乘金位而剋火也。急須服藥以泄其外。(湯批:前薛女案濕為燥逼而下注,此雲水不歸垣,上乘金位,俱系先生創論,而實有至理存焉,讀者宜細會之。)

黑羊血(二錢) 延胡索(三錢) 歸尾(三錢) 花粉(二錢) 蒲公英(二錢) 升麻(六分) 皮硝(八分) 臭桐皮(三錢) 赤檉皮(二錢) 雄黃(錢半) 紫地丁(三錢) 荷葉(一大個) 大貝母(錢半) 甘草節(錢半) 大青葉(一錢)

〔釋〕此癸亥年大暑前四日方也。氣交之分,中運主之,本年中運不及,勝氣在水,更值厥陰司天謝事,客運之少商克之,木弱不能生火而疏土,而素患脾弱之人為水所乘,而轉輸不靈,而斑疹起矣。脾與胃相為表裡,故方中以疏里脾胃之味為君,以條暢厥陰之味為臣,以清散少商辛金之味為使。而其大要,總歸於扶火而抑水。蓋羊為火畜,而血為心主,用黑色者,從其類也。佐以歸尾、雄黃,助丁火以解癸水之毒耳。

後二日換方。

〔案〕此時當兼泄其內毒矣。

黑羊血(錢半) 紅花(八分) 歸尾(三錢) 紫地丁(三錢) 海桐皮(錢半) 鬼箭羽(錢二) 滑石(二錢) 石膏(一錢) 元明粉(錢二) 人中黃(二錢) 丹皮(二錢) 赤芍(一錢) 夏枯草(錢半) 五穀蟲(一錢) 大青葉(二錢) 青荷葉(一個)

〔釋〕此方大意,與前方相似,但加入金體之味,以清理陽明耳。

後二日換方。

〔案〕內毒未消,須更泄之。

瓜蔞仁(三錢) 陳萊菔(二錢) 豬苓(二錢) 當歸(三錢) 炒芝麻(二錢) 淡豆豉(錢半) 槐花(二錢) 紅曲(二錢) 阿魏(錢半) 紫花地丁(二錢) 地榆(一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新靛花(三錢) 青稻葉(三錢)

〔釋〕節屆大暑,地氣改屬少陰君火,少陽在泉之氣與中運為同歲會,似乎較前節為順,但勝氣在水,則復氣在土。且邪水上越之人,無有不虧真水者。故平土之中,即兼滋水之意也。

後二日換方。

〔案〕清理陽明之毒,卻宜兼用滋陰之味。

烏犀角(八分,磨) 鬱金(錢二) 紅曲(二錢,土炒) 熟軍(三錢) 葛根粉(二錢) 丹皮(二錢) 澤瀉(二錢) 生首烏(二錢) 熟首烏(二錢) 香薷(二錢) 藕節(三錢) 竹茹(錢半) 絲瓜藤葉(共三錢)

〔釋〕餘毒濡滯於陽明之分而方兼瀉太陰者,陽明從乎中氣,燥從濕化之義也。但症本由陰虛而起,又值復氣太盛,脈氣反虛,而重泄其陰,恐致變生他症,故用滋陰之味以堅之,而用犀角、藕節以散結清熱,又恰好兼顧少陰也。

後二日換方。

〔案〕此時則以理陰為主矣。

制首烏(三錢) 鱉甲(三錢) 茯苓(錢半) 女貞子(三錢) 歸身(四錢,酒炒) 白芍(錢半,炒) 川芎(錢二) 黑豆皮(錢半) 生薑(錢半) 乾薑(八分) 紅花(一錢) 藕節(二錢) 貝母(一錢) 茯苓(錢半,乳蒸)

〔釋〕土為少陰之子,木為少陰之母,自宜以理陰為主令。陽明之氣未復,則少陰之水失其化源,少陰之火失所哺育。恐胃陽未舒,而經脈乏滋長之樂耳。故此方兼養金土之氣,並滋水氣也。

後三日換方。

〔案〕此時榮清而衛不歸脾也。調理後段,所繫不淺。

煨木香(錢二) 砂仁(錢半,麵煨) 白扁豆(三錢,炒) 楂肉(三錢) 嫩黃耆(二錢) 焦白朮(三錢) 澤瀉(二錢) 丹皮(二錢) 甘草(八分) 車前子(二錢) 赤芍(一錢) 紅花(六分) 龜板(二錢,煅研) 荷莖、陳佛手為引。

〔釋〕症本由脾弱而起,故收場仍從月建為歸根之路。至於用紅花、龜板注重少陰,固為時令所當然,而實為補母之常法也。(按此症治法,難在前三節泄外泄內,層次井然,卻無強期速效之意,而動中肯綮,自然迎刃而解,神乎技矣!江成忠記。)

袁女,十六,從春分節起,覺有寒積腹痛之疾,大暑後更兼牝瘧。脈寸口洪大,余沉澀。

〔案〕其經屬肝木,木氣因感太陽寒水之氣而本根先結。幸此時太陽之標尚達,其結者太陽之本也。若不早治,恐成痰飲,更難治療矣。

烏藥(錢半) 煨砂仁(二錢) 煨木香(一錢) 橘核(一錢) 橘皮(二錢) 伏乾薑(七分) 蒼朮(二錢) 白芥子(二錢,炒) 海桐皮(一錢) 香附(一錢,炒) 夜合子(二錢) 橘葉為引。

〔釋〕此癸亥年大暑後十日方也。此時雖屬地氣少陰主事,而病卻起於客氣太陽之時,木為水淹,火絕化源,而土氣愈寒,在泉少陽之氣為寒水所隔,不能上合少陰,故見症如此。太陽本寒而標陽,中見少陰,今少陰之脈未病,則中氣與標不隔,尚為易治。病本由於太陽,而用木香、乾薑,卻屬足太陰,借月建之未土以制之也。芥子、橘皮又屬手太陰,借天運之少商以養之也。凡此皆欲以太陰配太陽也。

又換方。

〔案〕藥田子曰:凡病原在下焦者,其症沉澀,以太陽陽明為表裡耳。宜用溫散之劑,微帶清痰之法。

神麯(三錢) 紅花(八分) 白蔻仁(五分) 石菖蒲(一錢,酒炒) 烏藥(二錢) 蒲公英(錢半) 縮砂仁(一錢,連殼) 青皮(錢二) 青木香(一錢) 白蒺藜(一錢) 瓦松(一錢) 竹茹(八分) 威靈仙(一錢) 烏賊骨(八分)

〔釋〕此立秋後十日方也。太陽在外,陽明在內,固為表裡;陽明在中,太陽在下,亦為表裡。又值月建改屬申金,故宜換用陽明之味。但少陰究系主令之經,故用神麯、紅花引其氣以下交於少陽。少陽為在泉之主,故用青皮、靈仙、青木香,借其氣以上交於少陰。陰陽交,而君相二火可以相須為用,太陽亦為陽土所制化,不得主持於中矣。少用烏賊,以為下焦引經之用,則又精密之至也。

魯女,十五,瘧疾月餘,服瘧疾門諸方不愈。脈沉細而滑。

〔案〕藥田子曰:膜原有風痰,而陽明之轉輸失度,此格陰之症,宜開導其氣。

黃連(六分) 乾薑(八分) 白茯苓(二錢) 白茯神(二錢) 天南星(二錢) 秦艽(錢半) 寒食麵(三錢) 澤瀉(二錢) 丹皮(一錢) 炒枳殼(二錢) 淡豆豉(錢半) 麥芽(三錢) 薤白(一錢) 天花粉(一錢) 滑石(二錢) 淡竹葉(錢半)

〔釋〕此癸亥年處暑前二日方也。在泉與間氣,本為一體,奈為月建之申金及天運之少商所阻,又時值陰霾,金氣壅滯而生痰,以致少陰不能下濟,而少陽不能上達。方內不用青皮、黃芩,而用麥芽、秦艽,所以養少陽之氣也。

後半月換方。

〔案〕雲圖子曰:濕盛陽虛之象,用顧翁之法,而小變其味可矣。

威靈仙(二錢) 寒食麵(二錢) 肉果(一錢,煨) 杏仁(錢半) 海桐皮(錢半) 木香(一錢) 木瓜(錢半) 桔梗(一錢) 海螵蛸(八分) 澤瀉(一錢) 秦艽(錢半) 甘遂(六分) 石菖蒲(一錢) 水菖蒲(一錢)

〔釋〕節近白露,天運換交太羽,少陽未達,而水氣復增勢於下。此時非燥土不足以制水。非抑陰不足以助陽。

瘧後肢體浮腫。

〔案〕藥田子曰:土不制水,太陽之邪水妄行,而真水之源轉涸。痰壅氣滯,血不歸垣也。

乾薑(錢二,炒) 紅曲(一錢) 桑寄生(一錢) 肉蓯蓉(一錢,煨) 韭菜子(一錢,炒) 菟絲子(錢半,炒) 當歸(二錢) 焦術(二錢) 白芍(二錢,酒炒) 半夏(二錢,薑汁炒) 原蠶砂(二錢,炒) 地骨皮(二錢) 鮮藕節(二個) 鮮合歡皮(二錢) 鮮橙樹皮(二錢) 鮮橘樹皮(二錢)

合歡能走孫絡,橘皮能快氣,橙皮則行氣而微涼也。(自記。)

〔釋〕月建酉金,天運大羽,金寒水冷,相比而成寒水之邪,以致少陰少陽之火氣不能相合。總由火運不及,水氣太勝,土氣來復,泄精過甚,少陽之火不能生之,少陽之木不能疏之也。故以扶木生火之味為本,而以扶土製水之味為佐。其不重用制水者,恐傷真水也。且此症之腫,本由陽虛痰壅而生濕,前方抑陰以助陽,此方壯陽以法陰。用藥之妙,言之難盡,讀書者其善會之。

劉氏,三十三,猝然心腹絞痛,用萬應丹及陰陽水不效,勢愈危急。脈伏。

〔案〕藥田子曰:陽明燥金,鬱熱之氣逼之,不得轉輸也。急用地漿水(一碗),大戟末(一錢) 麝香(二釐) 和入先服,再用

淡豆豉(一錢) 牛膝(一錢) 桂枝(八分) 炒茯苓(二錢) 生茯苓(二錢) 黃連(六分) 川芎(錢二) 甜葶藶(七分) 陳皮(錢半) 桔梗(一錢) 當歸尾(三錢) 青木香(一錢) 蚯蚓泥攪水煎服,二劑。

〔釋〕此癸亥年處暑後五日方也。月建申金,天運在少商、太羽之交。申金屬陽明,水穀之海也。少商屬肺金,諸臟之華蓋也。乃客氣之君火與天運將交之壬水,兩相激射,交戰於胃陽之分而成此症。方以調停水火為本,而以和暢庚辛為標。此所以有起死回生之效也。

後一日換方。

〔案〕藥田子曰:此時須開導鬱結,不可峻下,恐成結胸也。

藿香梗(二錢) 鬱金(錢二) 瓜蔞仁(三錢) 紅曲(二錢,酒炒) 蜣螂(一枚,去足,炒) 豬苓(二錢) 人中黃(錢半) 麥芽(錢半,炒) 茯苓(錢半) 鬼箭羽(錢半) 木通(一錢) 條黃芩(二錢) 香薷(二錢,酒炒) 葛根(一錢) 生薑汁半杯和入。

〔釋〕此方開導陽明之味較多,而云不可峻下者,蓋邪在陽明之表者未清也。醫之魯莽欲速者,觀此當知所警矣。

後一日換方。

〔案〕藥田子曰:此卻可用消散矣。若云大下,猶未離中焦之分也。

廣藿香(三錢) 烏藥(錢半) 青皮(一錢) 瓜蔞仁(三錢) 澤瀉(三錢) 丹皮(二錢) 薤白(二錢) 茯苓皮(三錢) 紅曲(二錢,酒炒) 天花粉(二錢) 甘草(八分) 青木香(一錢) 阿魏(一錢) 大青(二錢) 竹茹(二錢) 皮硝(錢二,一劑後加四分)

〔釋〕此時天運全屬太羽,而少商之運退盡,故方內但以庚金為主,而不復兼顧辛金也。觀此可以悟醫律之細。

後四日換方。

〔案〕雲圖子曰:此時覺陽明漸解,但內熱未退。宜用五苓散加減治之。

白茯苓(三錢) 赤茯苓(二錢) 官桂(錢三) 茵陳(錢半) 焦白朮(二錢) 當歸(三錢) 萊菔子(三錢) 木香(錢二) 大黃(二錢,酒焙) 枳殼(二錢,炒) 白蘇子(錢二) 黑芝麻(五錢) 韭菜汁(五匙)

〔釋〕此白露前五日方也。陽明之表漸解,而後兼用利濕降氣潤滑之味下之,表無下陷之虞,里無留滯之患矣。後用此方加炒山梔子二錢半、條黃芩二錢,官桂減半,又服數劑痊。

蘇姓,廿八,瘧久不愈。脈左弦滑,右關遲軟。

〔案〕藥田子曰:此陰分有虧,脾經亦多滯氣,而陽明轉輸無權也。服藥四五帖,瘧愈之後,仍宜服調榮之劑,方無後患。

草果(錢半,麵煨) 鱉甲(二錢,醋炒) 白當歸(三錢) 天南星(八分) 白芍(二錢) 枯礬(八分) 女貞子(錢半,炒) 桑白皮(二錢) 龜板(二錢半,醋煅) 白芷(八分,炒) 澤瀉(三錢) 原蠶砂(二錢) 車前子(二錢,酒焙) 黑鉛(一塊)

用黑鉛者,取其鎮腎,不使上助肝力也。(自記)

〔釋〕此癸亥年春分前一日方也。客氣當少陰之末,而太陰已交,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又值脾濕生痰之症,少陰氣弱,不能主之,而土氣愈滯。方用養火之味為主,所以補少陰之不及也。少陰之火,必得少陰之水以相濟。然水氣愈滋,反足以助木而浸土,故方內既用利濕之味以祛邪水,而復用黑鉛以鎮壓真水也。

石姓,卅五,先天本弱,因讀書攻苦,人事拂意,春間偶患咽痛之疾,不甚經意,入夏漸覺腰脅肩脊俱痛,日晡潮熱,頭運身疲,並咯血數口。脈細濡。

〔案〕此少陰久泄其精,而力不足以生濕土,故燥金受爍也。

柏子仁(二錢) 棗仁(二錢) 甘草(一錢) 紫蘇梗(錢二) 茯神(錢半) 蓮房(二錢) 蘿蔔蘡(錢半,陳) 黑豆皮(錢半) 黑芝麻(錢半) 鬱金(錢半) 麥芽(二錢,炒) 棕櫚灰(八分) 瓜蔞皮(錢二) 橄欖核、燈心為引,服八劑。

〔釋〕此癸亥年小暑前二日方也。五運之中,惟少陰不司氣化。蓋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天君泰然而百體從令也。君火不戢之人,適當火運不及之歲,又值午火未土之交,病焉得不劇。方用扶火生土為本,而卻兼用陽明之味者,以此疾感於本年之初氣也。至天運之少商,只用鬱金、蘇梗以靜之。客氣之風木,亦只用麥芽、橄欖以清之可耳。

又換方。

〔案〕真水不濟真火,而無根之火因不足以燥濕土,而以類相從,則燥土受其病矣。此時可服煎劑五六帖。先治其標,後當用丸以壯其水也。

蒼朮(二錢,泔浸) 厚朴(錢半,薑汁炒) 縮砂蜜(一錢,連殼) 紫地丁(二錢) 甘菊(八分) 紅花(六分) 麥門冬(三錢,酒炒) 黑豆皮(二錢) 黃連(五分,吳萸水炒) 姜皮(一錢) 桑皮(錢二) 水紅花(錢二) 鮮蒲公英(錢二) 紅黃雞冠花(錢半)

〔釋〕此癸亥年立秋後十日方也。客氣少陰主事,而方用平胃之味為主者,因病起於陽明,月建又值申金也,少陰君火為主治之本。況兼客氣相乘,自宜疏其源而節其流。少商又為生水之母,故用辛涼以降之、導之使生水。蓋真水不足,非一時所能滋養,當此金令之時,適有天機可盜,明眼人豈肯放過。

又換方。

〔案〕此疾因陰分有虧,遇太陽陽明之氣不相配偶,故轉關而上焦之氣分多郁。上焦如霧之氣既阻,斯下焦如瀆之水無以濟其原耳。此時須開導陽明,使之傳送有度,丸待再診可也。

丹參(二錢,酒炒) 柏子仁(二錢) 乾薑(八分) 砂仁殼(一錢) 白茯苓(二錢) 川芎(二錢) 赤芍(錢半) 萊菔子(錢二,炒) 蒲公英(二錢) 甘草(八分) 鬱金(一錢) 麥門冬(二錢,酒炒) 甘菊(八分) 蘇梗(八分) 桑汁(一錢,生和)

〔釋〕此處暑後五日方也。少陰虧,則不能與二氣太陽相配。太陰虧,則不能與初氣陽明相遇。故疾留滯至今。方以滋養少陰、扶助太陰為本,而以開導陽明為用,若於太陽不甚經意者。陽明之傳送有度,有以清水之化源,而太陽自無泛溢、枯竭之患矣。至於疏土以通金水相生之路,則又審乎少商、太羽接換之運而為之者也。

又換方。

〔案〕此時可權用煎方數帖,丸成即止可也。

鉤藤(三錢,蜜炒) 鬆節(錢半) 川楝子(錢半) 香附米(錢半,炒) 川芎(二錢) 整木瓜(一錢) 細生地(二錢) 元參(一錢) 澤瀉(一錢) 乳香(二錢,包煎) 炙甘草(二錢) 忍冬藤(二錢) 瓦松(一錢,炙) 丸蘭(三錢)

又丸方:

水獺骨(四兩) 熟地(三兩) 女貞子(三兩) 木通(一兩) 地膚子(二兩,酒炒) 杜仲(一兩,酒炒) 又杜仲(一兩,鹽炒) 紅花(八錢) 貝母(一兩) 車前子(一兩,炒) 旱蓮草(二兩) 花生(二兩,淨肉) 海桐皮(一兩) 絲瓜瓤(一枚,燒存性研) 益智(胡桃肉對杵蒸曬,共四兩) 甘草水和蜜,煉為丸,每服五錢,甘菊湯下。後可用野菊湯下。

獺,水畜也,水中生陽之味,或熬膏、或酒炙,俱可。如獺骨一時未得,可先用烏骨公雞水中悶殺,取其骨,和鱉甲末薰干,只可配為半料,終不若獺之陽獸而陰居耳。

〔釋〕此白露前三日方也。月建客氣如前,惟天運專屬太羽為少異。前方以疏肝去濕為主,丸方卻以壯水為主,而復以去濕為佐者、少陽在泉,又值同歲會之年,中運之火轉弱為強,非壯水不足以制火。而太羽之水,又為陽明戊土所深惡,故惟扶正去邪,並行不悖之法為宜。然水之制火,制其飛越耳,至於真陽一點,乃太極之根,生生之本,卻又不可不培養、收藏於命門之內也。妙哉!胡桃之和益智也,以扶助木火之體,而寓固斂收藏之用,此所以水滋於上,火潛於下,轉瞬而成既濟之功也。

前丸半料服,換用獺骨,尚未制就,停藥數日,潮熱之疾又作。

〔案〕藥田子曰:火上浮而不能生土,宜滋降之。可用半表半裡之劑。

細生地(二錢) 女貞子(二錢) 珍珠(五分) 蓮心(六分) 黃芩(八分) 丹皮(錢半) 白茯神(二錢) 五味子(錢半) 棗仁(二錢,炒) 白芍(二錢,醋炒) 黑芝麻(五錢) 茜草(錢半) 鉤藤(二錢,蜜炒) 藕汁(一小杯) 地骨皮(三錢) 鮮蓮房(一個)

〔釋〕此秋分後四日方也。月建酉金,天運太羽,客氣初交太陰。太陰以火為母,火氣上騰,斯太陰失所養,而酉金受其爍,此潮熱之所以作也。方以養火斂火為主,而以清火為用。清之於上,而養之斂之於下,凡以導之生土爾。至於保酉金、益壬水,兼顧無遺,尤見才愈大者心愈細。

又換方。

〔案〕藥田子曰:此時將近全陰,卻須用藥補得根株好,則苗自肥也。

益母膏(三錢) 黃明膠(二錢) 阿膠(三錢) 蝟皮(二錢) 原蠶砂(二錢) 海浮石(錢二) 茯苓(六錢) 黃柏(二錢,酒炒) 生甘草(一錢) 炙草(一錢) 生白朮(錢半) 砂仁(八分,煨) 澤瀉(二錢) 丹皮(錢半) 柏樹脂(一錢) 地骨皮(二錢,鮮) 橘葉(六片)

〔釋〕此立冬後一日方也。月建亥水,天運值太羽、少角之交,客氣仍在太陰之末,水歸冬旺,而客氣屬土。用調補藥以水土二臟為主,人所易知,但少陽相火在泉,而少角之木氣早來相引,恐致木火上浮之患,故豫用黃柏、阿膠、柏脂以靜之,蠶砂以平之,蝟皮、海石以制之,所以防微而杜漸者,密矣!

又換方。

〔案〕藥田子曰:此疾究因水臟有欠,故當此陰極陽長之時,而水道未得上濟,郁盤不暢,無所發舒。今一陽生已,二候飛灰已至中管,陽欲動而未遂其萌,宜用升陽清輕之品。

柴胡(六分,醋炒) 半夏(錢半,薑汁炒) 麻黃(四分,蜜炙) 煨木香(一錢) 生木香(五分) 升麻(六分,酒炒) 通草(五分) 地骨皮(一錢) 白朮(四錢,酒土各半炒) 茯苓(二錢) 知母(錢二,酒浸炒) 橘紅(二錢,炒) 黃柏(錢二,酒浸炒) 黑芝麻(二錢)

〔釋〕此小寒前三日方也。水氣雖旺於冬,而當子醜之交,土氣閉塞,水氣亦伏藏於極下,天運之少角,復助在泉之少陽以相煽,而水中真陽幾不復遂其發舒之力矣。方用柴胡、半夏以清少陽,人所易曉,至於用麻黃、升麻以達其表,知母、黃柏以殺其威,木香、白朮以養其源,通草、橘紅以泄其氣,凡此皆所以助水土之力,而引真陽也。聖智巧力,不可思議,非天資高而學力到者,未許輕易效顰也。

陳氏,廿一,難產三日,交骨不開,奄奄一息,服催胎藥不效。

〔案〕藥田子曰:血氣大虧,胞絡受傷,而腎經之啟閉不司也。

山羊血(六錢) 馬兜鈴(四錢) 鬱金(三錢) 桔梗(二錢) 龜板(三個,醋炙黃)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肉桂心(二錢) 原麝(一分) 瞿麥(三錢) 蛤蚧(一錢) 用豬脊髓、羊腰子煎汁代水,濃煎頻服可也。

〔釋〕此癸亥年小雪後六日方也。運當少角,氣屬少陽在泉主事,天地運氣皆屬木火,月建雖在亥水,而當收藏之際,難於流布,故在地之水不能上通於天,而在天之氣亦不能下交於水。木火焰盛,水天氣阻,涸可立待。水愈涸則木愈燥,故重用羊血以滋木氣,而以鬱金、兜鈴降天氣以下交於水,以桂心啟水氣以上交於天。天漢為水之真源,水氣通而舟無陸行之患矣。復加蛤蚧以助腎力,此藥之所以為靈也。余則常用之味,方書論之詳矣。

前藥服後,逾時即娩,但覺寒熱、腹痛不止。

〔案〕雲圖子曰:陰絡久傷之症,此時卻要滋養帶脈,亦官治法也。前方斂陰之中,加以壯陽小味,所謂先天一點也。吾亦仿而用之。

瓜血竭(六分) 桃仁(一錢) 澤蘭葉(八分) 龜板(四錢,酒炙) 黑料豆(五錢,酒炒) 菟絲子(二錢,酒炒) 杜仲(三錢酒炒) 青蒿(八分) 枳殼(錢半,土炒) 歸身(三錢,土炒) 肉蓯蓉(八分,包煨)

〔釋〕此既娩三日後方也。李子云:仿而用之者,肉蓯蓉是也。

唐姓,卅八,因大暑後遠行,久勞心力,歸後漸覺發熱昏惑,神倦不食,日益危劇。脈細濡而數。

〔案〕雲圖子曰:真陰不守,而虛火上冒也。

冬青子(三錢) 龜板(三錢,醋煅) 黑豆皮(三錢) 陳皮(二錢) 法半夏(二錢) 砂仁(錢二) 蘇木(二錢) 白茯苓(三錢) 甘草(八分) 桔梗(錢半) 地骨皮(三錢) 合歡皮(三錢) 歸尾(二錢) 鬱金(錢半,酒炒)

此時肺金不和,太陰之氣不得下泄也。太陰雖在上,而分野卻屬少腹。此方服三劑,倘太陰少泄,可加用前三味,再服二劑。

〔釋〕此癸亥年立冬前五日方也。真陰漏越之人,當太陰主氣之時,水火不濟,不能生土,病根已伏。今值太陰間氣主事,故土日益郁。其所以不用奪法者,母氣虛也。太陰之土既郁,則太陰之金無根,邪盛正虛,幾難措手。計惟有先顧本根,略兼疏土之意,以為將來攻戰之基耳。

後五日換方。

〔案〕雲圖子曰;脈變浮滑,此痰起而氣上壅也。蓋太陰之濕邪結滯已久,鬱極生痰,吾早已見及,故先用補陰為主,微兼開導之味,使至陰之地庶幾有餘明耳。今雖陰氣漸達,而脾土濕熱交爭,心經火原不化也。

棗仁(二錢) 茯神(二錢半) 天南星(一錢) 黑芝麻(四錢) 貝母(一錢) 元參(二錢) 原蠶砂(一錢) 石菖蒲(一錢) 金釵(一支,同煎) 麥冬(二錢) 天冬(二錢) 二味另煎和入。

〔釋〕此方益土之源,兼治痰熱。又用蠶砂、金釵以防木氣者,恐天運將交少角,引動在泉之相火也。二冬用另煎者,借時令之水氣,以通天一地六生成之源耳。蓋此時月建換交亥水,與天運之太羽相合,迎其機以導之,使得流通充滿,將來清之利之,乃無渴竭之虞也。

服前方一帖,痰壅氣塞斷續一線。

〔案〕顧子曰:邪入陰分,其勢急矣。藥雖難入,且徐徐潤之,待有轉機,再為易之。

鬼箭羽(二錢) 茯苓(四錢) 澤瀉(二錢) 旋覆花(八分) 石菖蒲(一錢) 木香(一錢) 煨肉果(三分) 川芎(錢二) 硃砂(二分) 柏子仁(二錢) 丹參(二錢) 威靈仙(錢二) 金汁(半杯和入)

〔釋〕此症若出他後,必致忙亂,妄投劫劑,終歸無益。看此方標本飭然,好整以暇。惟其知之明,是以處之當,然不足為淺見者道也。

後一日換方。

〔案〕顧子曰:脾經濕熱不能散布,幸有滋陰之劑在前。雖上焦為火所爍,猶不至於枯竭耳。

白蘇子(二錢) 旋覆花(一錢) 豬苓(二錢) 蓮房(一錢) 川貝母(三錢) 赭石(一錢,煅) 竹瀝、竹茹為引。

〔釋〕除痰利濕,兼用旋覆代赭。雖系治標,然非有治本之劑在前,何能投之立應乎。

後一日換方。

〔釋〕雪山朱子曰:心經之虛火爍肺,此時上焦之火尚未注於肝脾二經也,宜仍用前意。

連翹心(錢半) 蓮心(三分) 柏子仁(二錢) 槐花(一錢) 貝母(二錢) 瓜蔞仁(四錢) 紫大戟(六分) 琥珀(八分) 澤瀉(二錢) 豬苓(二錢) 人中白(二錢) 車前子(錢二)

用雪水一杯入煎,又半杯和服。緊服二劑後,去人中白,加茯苓四錢、赤茯苓二錢、桔梗八分、元參錢二,再服二劑。

〔釋〕此方以清降心火為本,而以除痰去濕為用。步伍既定,攻守由己。蓋至此而已有必勝之形矣。

後一日換方。

〔案〕雲圖子曰:心神不守,其病本劇,心之於人大矣哉!幸海底日光尚有一線透耳。其症下虛而上實,虛則不足以制火,實則不足以滋水,故成否象。今卻稍有頭緒矣。

黃連(五分) 黃柏(一錢) 炮山甲(六分) 天南星(錢半) 甘遂(四分,微浸去水) 元參(三錢) 丹皮(二錢) 女貞子(三錢,酒炒) 澤瀉(二錢) 茯苓(三錢) 車前子(錢半) 廣藿香(錢二) 鬆節(三錢) 側柏葉為引,雪水小半杯,蘿蔔汁小半杯,俱和入。二大劑,分四次服。

〔釋〕此立冬後四日方也。天運換交少角,故用炮甲、丹皮以應厥陰。其餘大意同前。但攻痰之味較重,亦因本根漸固,可免投鼠忌器之患也。又戌土之月建雖過,而胃為脾之門戶,太陰之痰上逆,不得不兼用胃藥以平之。至於行水而兼壯水,則借月建之亥水以為用耳。

二日後換方。

〔案〕雲圖子曰:此時上焦已經清散,但肝脾尚有滯機。蓋三陰傳遍之症也。今卻可靜以養之,且清金氣也。

滑石(三錢) 茯苓(三錢) 黑豆皮(三錢) 黑芝麻(四錢) 青皮(錢半) 蒲公英(二錢) 澤瀉(二錢) 牡丹皮(二錢) 知母(二錢) 萊菔子(三錢,炒) 佛果金(四張) 野菊花煎湯代水,紅絲綿及竹茹為引。

〔釋〕曰三陰者,病本起於少陰。今直地氣之太陰,又適交天運之少角也。少角屬乙木厥陰之所應也。曰且清金氣者,金為木之官,為土之子,而又為水之母也。

二日後換方。

〔案〕雲圖子曰:飲食入脾,濕熱又動,自然之理也。

大青(四錢) 霜桑葉(三錢) 代赭石(三錢) 枯礬(一錢) 炒山梔(二錢) 白茯苓(三錢) 黃連(五分) 蒼朮(二錢) 厚朴(二錢) 整木瓜(錢二,不切) 黑鉛(四錢,整塊) 青蒿蟲(十五條)

〔釋〕此方兼用鎮法。蓋濕熱之動,非獨脾火使然,乃乙木之根株不實,易於浮動而生火。況少陽為在泉之氣,又同歲會,遇天運之少角煽動其機,遂有山木自焚之勢。計惟有鎮靜之而已。不獨黑鉛、赭石為然,即大青、黃連、蒿蟲,皆此意也。兼用平胃者,治形症之標疾也。

三日後換方。

〔案〕雲圖子曰:邪之所湊,其里必虛,宜補瀉兼施也。

黑芝麻(八錢) 細生地(四錢) 生熟首烏(各二錢) 家赤豆(錢半) 瓜蔞霜(二錢) 丹參(錢二) 茯苓(三錢) 柏子霜(二錢) 石菖蒲(二錢) 滑石(二錢) 丹皮(二錢) 細銅絲(三錢,燒紅醋淬,杵碎) 此名銅花,用鎮木氣也。(自記)

〔釋〕大局收場,仍歸初次用方之意。所謂百變而不離其宗也。

宋姓,卅一,三日瘧。脈象關弦澀,尺虛大。

〔秦〕顧子曰:水氣欠涵濡之妙,冬不藏陽之疾也。

白芍(錢半) 黃柏(錢半,酒炒) 知母(錢半,酒炒) 黑豆皮(二錢) 枳殼(二錢) 縮砂仁(八分,麵煨) 木香(八分,麵煨) 當歸(二錢) 川芎(八分) 秦艽(一錢) 姜皮(五分) 藕汁(八匙)

〔釋〕此癸亥年冬至前五日方也。客運少角,在泉少陽,運氣屬於木火。總由月建之子水不旺,不能制火而滋木,故木火浮燥,以致陽氣不能伏藏於下。下寒上熱,陰陽相爭,此瘧之所以間發也。開手用方,且為調和血氣,分理陰陽,卻兼滋水和木之意,以治其本。

又換方。

〔案〕顧子曰:此時可略加制陰之品,使內有所攝耳。

秦艽(錢半) 鬱金(錢二) 白茯苓(二錢) 制首烏(三錢) 元參(二錢) 丹參(二錢) 白歸身(二錢) 大腹皮(二錢) 升麻(六分,炒) 桔梗(一錢) 陳皮白(八分) 霜桑葉(錢二) 木通(八分) 熟軍(錢半) 通草(四分) 竹葉(十片)

〔釋〕此冬至後四日方也。火年火運,謂同歲會,更兼木氣侮土之令,而火有不爍金者乎。故前方香砂以理土,此則用鬱金、通草、桑葉以清辛金,復用熟軍以條庚金之陰濁,仍兼升麻、桔梗、橙白以開提胃中清陽之氣,用庚辛以制甲乙之義也。又肺為心之華蓋,心火因相火而煽動,則肺金恐有切近之災,故用丹參、木通以降之。云使內有所攝者,金氣司清肅之令,金氣盛,則木自攝藏也。

又換方。

〔案〕雲圖子曰:血分有滯。而邪之所湊,其里必虛,且血,陰類也。血滯故陰氣不受攝於陽耳。

麻黃(七分,去節蜜炒) 桂枝(一錢) 黃芩(二錢半) 桃仁(十五粒,去皮尖) 炙甘草(三錢) 當歸(二錢) 獨活(一錢) 白茯苓(二錢,酒炒) 桔梗(錢二) 威靈仙(二錢) 鱉甲(二錢,酒炙) 生薑(三大片)

〔釋〕此小寒前六日方也。經云:氣之早晏差,凡三十度。大寒日交來年初氣,距今只二十一度。故次年甲子初氣太陽,為月建子水所引動,而先時早至;未至而至,來氣有餘,是不可不迎其機而急散之也。又乙為陰木,甲為陽木,乙木主血,甲木主氣,血分有滯,而氣分不足以運之,所以間隔而成瘧。治法合前方觀之,先土而後木,先氣而後血。細針密縷,層次井然,非鈔胥家所能望其項背。

又換方。

〔案〕雲圖子曰:此時尚覺血燥而金不能潤之也,但以滋養血分為主。方用桃仁、黃芩、甘草仍照前外,加

煨木香(一錢) 川山甲(七分,薑汁炮) 茯神(二錢) 棗仁(錢二) 鬱金(錢二,酒炒) 瓜蔞霜(錢二) 青皮(一錢) 半夏(二錢,薑汁炒) 澤瀉(二錢) 鑿頭木(一錢)

〔釋〕此小寒前一日方也。月建將交醜土,土氣不暢,宜急疏之。但己土以君火為母,且少陰與太陽相表裡,太陽之氣方至,而少陰不配,故用茯神、棗仁以養心氣。心藏血而脾統血,疏土養心,皆所以養血也。

又換方。

〔案〕顧子曰:榮氣不充於衛府,總由脾經血滯而然。今仍用理脾暖土之劑以攝之可也。況連日陰氣頗重,更宜以陽味攝之。

煨肉果(錢二) 煨木香(錢二) 杜仲(三錢) 丹參(二錢,酒炒) 當歸(二錢) 桔梗(二錢) 獨活(錢半) 大腹子(一錢,酒浸炒) 陳皮(二錢) 蒼朮(錢半) 厚朴(一錢,薑汁炒) 粉甘草(六分) 紅花(七分) 煨姜(一大片)

〔釋〕此小寒後六日方也。火氣安於釜底,自能助脾胃之運用,而無燥烈之患,故用從治之法以攝之。然亦因乎在泉少陽之氣先時而退,來年太陽之氣先時而至,又值天時之陰雨,故立方如此。後人能從此悟通變之法,則靈機所觸,妙應無窮矣。

又換方。

〔案〕顧子曰:經滯於陰,則近於寒,非真寒也。然陰霾之氣,必得太陽以消之。而太陽起於極陰之地,故海水極深之處,而日出焉。此時太陽主令,自當以培水為要。

肉果(錢半,麵煨) 木香(一錢,麵煨) 製附子(一錢) 白乾薑(八分) 煨砂仁(一錢) 橘紅(錢半) 半夏(三錢) 當歸身(四錢,酒炒) 老鬆節(二錢) 紫蘇(八分) 桔梗(八分) 海桐皮(二錢) 麥冬(三錢,酒炒) 桃膠(錢二) 梅蕊(十粒) 東壁敗螺(一錢)

〔釋〕此大寒前三日方也。天運將交太宮,地氣將交太陽,太宮屬戊土,而太陽屬壬水,故方以水土二臟主治,而戊土、壬水尤致意焉。太陽本系寒水,水中之真陽不起,則陰霾愈甚,故方以培補真陽為主。或謂麥冬、半夏、壁螺,知為戊土之品,鬆節、海桐,與太陽何干?不知納音甲子為海中之金,鬆與海桐稟寒水之氣,復具堅剛戟刺之象,非所謂海中之金耶?而寧非太陽之藥耶?至更用梅桃以引木氣,則又因初氣厥陰土氣萌芽已動,不可不於寒水之中預為提摯也。

吳姓,卅二,兩目腫痛,日久失明。脈緊數。

〔案〕顧子曰:肝風久郁,而未發泄其毒,有未易言痊者,此刻只宜清肝風。而風極則火盛,卻又宜清散其火。

沙蒺藜(錢半) 刺蒺藜(錢二) 木賊(一錢) 皮硝(錢半) 石決明(二錢) 草決明(一錢) 黃連(五分) 蘇子(三錢,炒) 夜明砂(三錢) 霜桑葉(二錢) 黑芝麻(三錢) 蒼耳根、甘菊根為引。

外治用皮硝、木賊,少加雲母,煎湯頻洗,可以去翳。

〔釋〕此癸亥年小寒前六日方也。天運少角,在泉少陽主事。目為肝竅,當木火氣盛之時,而山木有自焚之患,理之常也。方用金水之氣以清之,亦法之常也。蓋木火之疾,恰當木火之時,故用法如此。謂目疾之症,不論脈色節氣,俱可准此,則又非耳!

後五日換方。

〔案〕顧子曰:此時孤陽無主,水氣太泛,孤陽亦隨之蕩然矣。

辛夷 細辛 細生地 山羊血 當歸 紅花 淨銀花 白甘菊 通草 廣藿香 烏藥 木香

〔釋〕月建交醜,自宜加入芳香之味以舒己土,而使為子水之垣。蓋土氣舒則木得所託,水氣垣則目得所養。又目雖屬木,而珠屬金,瞳屬水,乃陽光之發現也。水中之真陽不足,則木氣無光。金氣之光明不透,則雲翳障之。此用方之大意也。掃去眼科熟套,而按時立法,變而不失其常,學者宜熟玩焉。

又換方。

〔案〕顧子曰:肝經鬱火,總由水道之流濁耳。一時不能猝清,然乘此太陽漸起之時,光明尚可借用。

皮硝(三錢) 蘇枝(一錢) 人中白(二錢半,酒煅) 木通(一錢) 人中黃(錢半) 澤瀉(一錢) 黃連(七分,酒炒) 白蒺藜(二錢) 川芎(錢半) 桔梗(八分) 原蠶砂(二錢) 兔明砂(三錢) 地榆(一錢) 甘菊(二錢)

〔釋〕此大寒前二日方也。天運將交太宮,客氣亦換次年太陽之氣,故方以朴硝為君,蘇枝、澤瀉為臣,以清太陽之氣。川芎味辛氣香,合於太宮金土,而能上行頭目,以搜遊風。余仍清木之味,以症本起於木令也。

後七日換方。

〔案〕顧子曰:雖系火燥而傷釜上之水,究之木氣殊郁甚矣,用散以治之,取走上焦也。

當歸(兩半) 白蒺藜(二兩) 海浮石(一兩) 海藻(一兩) 海螵蛸(八錢) 川芎(八錢) 紅花(五錢) 白茯苓(二兩) 黑豆皮(一兩) 丹參(三兩) 紫地丁(一兩) 青鹽(五錢) 人中黃(八錢) 知母(一兩) 黃柏(一兩) 兔明砂(三兩) 柴胡(八錢) 通草(錢半) 原蠶砂(二兩) 豭鼠糞(一兩) 桔梗(八錢) 獨活(八錢) 共為末,每服六錢。

海石三味,取其得海中寒水之氣也。三砂泛治,亦清水中之鬱火耳。用鼠矢,亦清木氣而滋水也。(自記。)

〔釋〕先生自注第言三者為太陽之味,愚意朴硝、青鹽亦是此意。蓋海中金氣,兼合來年納音也。又丹參乃手少陰之味,固宜用為太陽之配。愚意次年甲子系少陰司天,病起於少陽,恐君相之火以類相感,故預防之耳。

卷五

土運年

甲寅 少陽司天 中運太宮 厥陰在泉 土齊木化 左尺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少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陰)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陽)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陽明)障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陽)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厥陰)

初運太寒交(主太角,客太宮)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少商)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太羽)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少角)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太徵)

李子,三歲,痰喘痙厥,久治不效,勢已垂危。脈伏。

〔案〕觀其神色,系風邪鬱滯牢固,邪熾正虛之候也。

紫蘇(二錢) 廣木香(五分) 澤瀉(一錢) 乾薑(一錢) 鬱金(一錢) 淡豆豉(一錢) 薑汁(三匙)

〔釋〕此甲寅年穀雨前五日方也。土齊木化之年,又逢水歸土庫之月,加以太陰濕土主事,太陰之土不順承,而太陽之水欠健運,風邪無從得解,此邪之所以熾,正之所以虛也。幸有天運之少商,猶可借其金氣以泄土而生水,故用為此方之關鍵。其用胃藥者,應辰月也。

後三日換方。

〔案〕雪山朱子曰:內證稍平,但濕熱猶未清也。

陳佛手(五分) 乾葛(一錢) 澤瀉(一錢) 白茯苓(二錢) 大麥冬(一錢) 神麯(一錢) 砂仁(五分) 生薑皮(四分) 藕節(二錢)

〔釋〕二方皆有兼理陽明之意。蓋陽明屬戊土,乃月建之主氣,況與少商之金相配偶,而又與太陰之土為表裡,故亦為此證之樞紐。藕生水土之中,性能和心氣而散血,用其節以行血分之結滯,以脾胃俱兼統血氣也。又火為土母,藕節、神麯皆有火能生土之意,火以燥之,金以泄之,而濕熱有不平者乎!

程氏,卅四,妊娠便血。脈浮緩。

〔案〕當用助胃攝元、清肺壯水之劑。

通草(四兩) 北五味(一兩) 白芷(一兩) 大麥冬(二兩) 金櫻子(一兩) 神麯(二兩) 杜仲(二兩) 大砂仁(五錢) 姜皮(一錢) 醋和薑汁泛丸,每服三錢。

〔釋〕此甲寅年芒種後四日方也。土齊木化之年,木氣必弱,況少陽司天,又逢月建之已火,火勝則泄木之氣太甚,以弱木而生強火,火炎木燥,庚辛之金均受其爍。丸方借天運之少商、太羽以為金水相涵之本。蓋已火者,太陽之丙火也。太陽合肺氣而行周身之皮毛,所謂丙辛化水者是也,故方用通草為君。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火,故兼用神麯為佐。其餘則固攝金水之味為多,既壯水以涵金,復清金以固水,皆所以防相火而攝胃經之血也。

尤氏,卅五,妊娠患熱病,醫以白虎等湯治之,忽然發厥。脈數濡。

〔案〕蓮峰李子曰:鬱熱上壅包絡,而肺經受鑠已甚也。

貝母(二錢) 香薷(一錢) 香附米(錢半) 廣木香(一錢) 木通(二錢) 燈心(一錢) 夏枯草(二錢) 車前子(錢半) 麥冬(錢半) 竹葉(十片)

〔釋〕此甲寅年大暑日方也。月建未土,天運太羽,客氣新換陽明。病起於少陽主令之時,相火鑠金已甚,故以保肺清金為主。陽明與月建之未土相為表裡,正可借為生金之用。至於天運之太羽,則前醫之白虎諸方已足滋之,無庸再復矣。

後三日換方。

淨銀花(四錢) 薤白(三錢) 車前子(二錢) 黃柏(二錢) 甘草節(一錢) 半夏(一錢) 遠志肉(一錢) 桑皮(二錢) 白荷花(一支)

〔釋〕方仍前意,但陽明之味較重於太陰者,陽明之氣交足也。荷花根出濕土,華於未月,已足為月建之引。而更有巧焉者,得水中之陽精,合天運之太羽,而色白屬金,卻又能保肺而清火,不但如遠志、黃柏而已。

後四日換方。

青皮(一錢) 大麥冬(五錢) 薤白(三錢) 鱉甲(三錢) 黃芩(二錢) 菖蒲根(二錢) 知母(二錢) 荷莖(五錢) 犀角(磨水三匙)

〔釋〕令雖久屬陽明,而病究起於少陽,故仍參用少陽之味,以補前醫所未及。至於用菖蒲、荷莖,兼顧月建之濕土,及天運之壬水,尤為細緻無遺。

又換方。

〔案〕此厥陰餘熱也,清之可矣。

醋炒白芍(二錢) 醋炒細生地(二錢) 白茯苓(二錢) 北五味(一錢) 炒山梔(二錢) 知母(二錢) 青皮(八分) 竹根(一錢) 燈心(三十寸)

〔釋〕此白露前三日方也。月建申金,天運少角,客氣仍屬陽明主事,前令之少陽移熱於厥陰已久,今因天運之少角感之而動也。然究系衰木余焰,亦不必重味剋制,只宜用清火之味,引以甘酸以和之、緩之而已矣。

吳姓,廿六,風邪外感日久,醫汗之不解,反致胸膈不寬,腹中便硬,遍身筋骨拘攣,醫又用承氣法下之,不效。脈數濡。

〔案〕濕熱固結三焦,以致營氣格絕而枯悶也。難矣哉!

大豆黃卷(四錢) 竹茹(三錢) 通草(五錢) 澤瀉(二錢) 淨銀花(三錢) 瓜蔞仁(二錢) 車前(三錢) 枳實(一錢)

〔案〕此甲寅年白露前六日方也。月建申金,天運初交少角,客氣陽明主事。此時客氣與月建相時,治法當以陽明為主固已,而少角為乙木,實管周身之筋脈,又前運之太羽失於滋養,則水氣不能滋木,不得不急用補干之法,使太羽之水氣流通無滯,而後乙木可條達,庚金可傳布也。 黑豆本屬水,又經水浸而生芽,勾萌甲坼,得水木相生之意,仲景薯蕷丸用之治虛勞風氣,理可推矣。

後三日換方。

〔案〕木氣少舒,金氣尚多壅滯。

藿香(三錢) 白芥子(二錢) 豬苓(二錢) 川鬱金(一錢) 葛根(二錢) 阿魏(二錢) 青皮(一錢) 枳實(二錢) 半夏(二錢)

〔釋〕純以開散陽明為主,只青皮兼有舒木之意。但月建將近酉金,亦須兼理,急用芥子以清辛金之痰,治法實為周密。

後四日換方。

赤茯苓(二錢) 白茯苓(二錢) 木通(四錢) 木香(一錢) 瓜蔞皮(二錢) 宣木瓜(二錢) 神麯(二錢) 阿魏(二錢) 黑芝麻(一錢) 淨銀花(一錢)

〔釋〕此白露後一日方也。酉金為濕金,故白露亦稱濕令。況證本由於濕熱,自當以利濕為主。而降痰導滯、清理陽明,又為此時切要。但木通、木瓜,兼理少角耳。 木通藤蔓中空,形本乙木也。(徐霽山記。)

後三日換方。

〔案〕邪氣盤踞,陰分過虛,急脈緩收可也。

鮮首烏(五錢) 赤苓(三錢) 柏子仁(三錢) 枳實(二錢半) 藿香(二錢) 楂肉(二錢) 稻根(二兩) 煎湯代水,加薑汁三匙。

〔釋〕重用首烏、稻根滋金水二臟,因辛當月建,癸能化戊也。而柏仁、楂肉,又有火土相生之意。蓋久病枯悶之證,不能專用克伐故耳。

後四日換方。

〔案〕氣漸平復,但痰熱未清耳。

玄明粉(一錢) 牛膝(一錢) 白蘇子(一錢) 木香(一錢) 萊菔子(二錢,炒) 厚朴(一錢) 生山梔(二錢) 紅花(六分) 赤石脂(錢半)

〔釋〕用金水之味以盪滌中土之痰熱,又恐清降太過,致成虛怯,復用重鎮收攝之味以監之。佐以紅花,兼解血分之鬱滯。陽明固兼統血氣,而少角實為藏血之臟,此用紅花、石脂之義也。

曹氏,廿五,從五月起,嗽痰,嘔酸,飲食減少,瀉利血水。脈浮弦。

〔案〕此肝木侮脾,又兼膽經火鬱也。

代赭石(一錢) 熊膽(一錢) 桑白皮(二錢) 萸肉(二錢) 海螵蛸(三錢) 鬱金(三錢) 樗根皮(二錢) 香附(一錢) 杜仲(二錢) 焦白朮(二錢) 蘆根(二錢) 紋銀(二兩)

〔釋〕此甲寅年秋分前一日方也。月建酉金,天運少角,客氣將交太陽,土齊木化之年,土勝則剋水亦甚,水弱之人,遇火令而致病,遷延日久,少陽之火未得清理,又加少角之風木感之,是以金土均受其克。方用鎮靜肝膽、益金扶土,人所易知。而太陽之水,實為制火之源,重用海螵,佐以杜仲,用法之妙,不可方物。

後四日換方。

前方去樗皮、海螵、蘆根,加木瓜一錢,麥冬三錢,金石斛二錢,北五味一錢,南星八分,鮮生地錢半。

〔釋〕雖曰膽經有鬱火,而膽經非真有餘也。以水弱不足以相生相養耳。故前方有萸肉之酸,以助木火而固其氣,今復加五味以固水而斂木也。客氣雖換太陽,而前令之陽明尚未清理,故前用蘆根以清大腸,此用麥冬、南星以清胃腑。至於壯水以滋太陽,舒木以理少角,猶其易曉者耳。

後五日換方。

代赭石(二錢) 熊膽(一錢) 天南星(一錢) 陳皮(二錢) 山萸肉(二錢) 杜仲(二錢) 廣木香(一錢) 木瓜(二錢) 山茨菇(二錢) 蛤粉(二錢) 牡丹皮(二錢) 黃柏(二錢,醋炒) 北五味(一錢) 白芍(二錢,醋炒) 服七劑。

〔釋〕清酉金、壯陽水、斂木氣,大致與前方相似。

又換方。

〔案〕外象雖平,而腹痛下血未已,仍因土虛木浮之故。

白蘇子(三錢) 木瓜(三錢) 赤石脂(錢半) 半夏(二錢) 自然銅(二錢) 焦術(二錢) 嫩黃耆(二錢) 杜仲(二錢) 桑白皮(三錢) 服十劑。

〔釋〕此霜降前五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太陽之氣上合辛金,金氣不降,水無從生,此重用蘇子、桑皮、杜仲之意也。然木氣猶浮,非石以壓之,金以鎮之,雖用木瓜不效。若徒視為散血止痢之用,猶淺之乎論醫者矣。

又換方

〔案〕木氣漸和,剋制之中當寓生扶之意,不法另起爐灶也。

香附米(二錢,土炒) 廣木香(一錢,土炒) 建神麯(二錢) 桑螵蛸(二錢) 海螵蛸(二錢) 自然銅(二錢) 爐甘石(一錢) 天南星(一錢) 桑白皮(二錢) 赤茯苓(二錢) 白石英(一錢) 絲瓜瓤(二錢,炙存性) 服十劑。

〔釋〕此霜降後六日方也。用法同前,甘石從戊土以燥濕而平木,石英降金氣以生壬水,桑螵固壬水以生乙木,海螵從太陽以和少角。一則以水弱之年,當乘太陽以滋水臟,一則以木衰之月,當用水氣以養木根也。大凡治病至後半場,即宜瞻前顧後,使元氣易復為要。按本年土齊木化,應見土氣滯重等證,然中元甲子,木為統運,甲寅流年,八白主事,於統運為死氣,故反覺木強土弱,即非土運太過諸歲比。吾師前後各證,俱無峻克中土之味,是真能審元運而立方者。沾沾於五運太過不及之說,猶為不善用經者也。

魯姓,四九,自夏季患三日瘧,醫用表散、寒涼、攻下諸方,食減體羸。脈洪大而澀。

〔案〕營衛不流,氣滯中下二焦,膈膜不透也。前用峻劑致傷中土,今且緩為清理,不能驟用攻擊矣。

木香(一錢) 車前子(錢半) 木通(三錢) 桑寄生(二錢) 楂肉(二錢) 大麥冬(三錢) 蒼朮(二錢) 生地炭(一錢) 砂仁(一錢) 炒山梔(一錢) 紅曲(錢半) 陳倉米(一撮) 竹瀝(三匙) 鮮蘆根(錢半)

〔釋〕此甲寅年霜降前一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病恰起於陽明主令之時,今月建又臨戌土,故以陽明為主治之經。而少角之木與太陽之水,不能不兼理也。方用木通為君,戊土、乙木、壬水固已包舉無遺。更加臣佐之味,或推或挽,以開陽明之郁,則濕痰不攻自破矣,何必爭奇於一戰哉!

後五日換方。

〔案〕雲濤司馬子曰:金氣不清,不能生水,而水中之真陽不旺也。

桑白皮(二錢) 石菖蒲(一錢) 木香(一錢) 陳皮(一錢) 肉蓯蓉(一錢) 沙蒺藜(錢半) 茯苓(二錢) 藕節(錢半) 白蔻仁(一錢) 薑汁四匙和服。

〔釋〕蓯蓉、蒺藜,水中生陽,太陽之本體也。太陽之用,外合辛金,更佐以茯苓、蔻仁,而太陽之體用悉備。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故復用石菖蒲、藕節以為使。然必取桑皮為君者何也?桑為箕星之精,木情而金性,色兼黃白,行於陽明胃腑,又能燥濕行水,乃戊土、乙木、壬水兼管之味也。蓋太陽之日光不透,總由陽明主氣,正值土旺用事耳。

後五日換方。

〔案〕霽山徐子曰:濕痰壅滯,宜清降之。

陳皮(一錢) 赤茯苓(二錢) 桑皮(二錢) 威靈仙(一錢) 黃柏(三錢) 大砂仁(二錢) 薤白(二錢) 澤蘭葉(一錢) 天冬(二錢) 鱉甲(二錢) 木通(一錢) 降香末(一錢)

〔釋〕營衛不流,本因痰涎阻滯。而痰涎實由濕熱而生。土齊木化之年,陽明主勝之疾,太陽寒水一時難起,熱何由清而痰何由祛乎!在地為土,在天為濕,土剋水,濕勝寒,是不可因水弱之年而不重去濕也。蓋正水宜滋,邪水宜卻,去邪即所以扶正,原自並行不悖耳。

前三方服後,飲食漸進,精神漸起,但瘧猶未已。

〔案〕胃火尚未全清,蓋陰分久虧,而土氣不能施養攝之功也。

生熟首烏(各二錢) 抱木茯神(二錢) 天花粉(二錢) 醋炙鱉甲(二錢) 土炒紅曲(錢半) 連心麥冬(二錢) 乾葛(一錢) 白扁豆(二錢) 橘紅(一錢) 半夏(一錢)

〔釋〕此立冬後五日方也。月建亥水,天運少徵,客氣仍屬太陽。此時主客氣運俱在水火二臟,然陽明卻為致病之由。胃火未清,則水火俱不能歸其部,故欲乘此陽水、陽火之令,以強腎而平胃,以腎為胃之關也。

後五日換方。

〔案〕郁痰未清,陰分久傷,須兼顧之。

赤白茯苓(各二錢) 生熟首烏(各二錢) 黃連(六分) 醋炙鱉甲(二錢) 生山梔(二錢) 西洋佛蘭參(一錢) 橘紅(二錢) 半夏(二錢) 常山(二錢) 當歸身(二錢) 水菖蒲根(三寸)

〔釋〕運氣如前,故仍以扶正滋陰為主,而以清火、利濕、卻痰為用。但客氣將近厥陰在泉之令,故早用黃連、鱉甲以迎而治之。兵法所謂半渡而擊之者也。

後五日換方。

黃連(一錢) 乾薑(八分) 蔓菁子(錢半) 塊茯苓(三錢) 杏仁(一錢) 半夏(二錢) 茶石斛(二錢) 西黨參(二錢半) 楂肉(一錢) 麥冬(三錢) 熟首烏(二錢) 鱉甲(三錢,醋煅)

〔釋〕此小雪日方也。厥陰之令新交,仍用黃連、鱉甲,宜矣!復用乾薑、楂肉,何也?以水木之令久行,今地氣又交厥陰,誠恐土氣受傷,致生他變,故借太徵之火氣,以為釜底之薪。況利濕行痰為治已久,賊寇既久,急需安撫,此間不容髮之會也。以上三方俱不離陽明之味者,以太徵屬戊,實胃中之陽火也。殷月峰記。

己未 太陰司天 中運少官 太陽在泉 木兼上化 左寸不應 太乙天符

初氣太寒交(主厥陰,客厥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少陰)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太陰)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陽)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陽明)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太陽)

初運太寒交(主少角,客少宮)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徵,客太商)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少羽)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太角)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少徵)

于姓,十六,咳嗽吐血,勞熱氣急,多汗。脈洪實。

〔案〕心包絡之火,下起於太陽,而上煽於陽明,當以治絡為主,亦須旁及二經。

浮小麥(五錢) 蘇梗節(五錢) 黃芩(三錢) 麥冬(錢半) 地骨皮(二錢) 女貞子(二錢) 茯神(二錢) 香附(錢半) 遠志肉(二錢) 淨棗仁(三錢) 木香(二錢) 青皮(一錢) 紅花炭(一錢) 甘草(一錢)

〔釋〕此己未年清明前三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屬少陰君火,卯木本屬厥陰,因君火主令,故移熱於手厥陰,又少陰之火合於太陽之標熱,而天運之太商又屬陽明之燥土,燥、火、熱三者合併,煽於包絡之分,此火之所以盛也。其用蘇梗、木香者何也?太乙天符之歲,又逢火令,土氣滯重已極,若不早為平治,恐氣至司天之候壅極而潰,不可救藥矣。

前方服後,氣平汗止,血亦漸少,但虛熱未清。

〔案〕此心火證也。心為清虛之府,宜用清虛之味。

淨棗仁(四錢,炒研) 澤蘭葉(二錢) 赤芍(錢半) 紅花(一錢) 桑寄生(錢半) 陳佛手(六分) 青蒿(二錢) 赤豆(二錢) 紫蘇葉(二錢) 牡丹皮(二錢) 當歸(三錢) 防風(二錢) 綠豆粉(四錢) 側柏葉(錢半) 竹葉心(錢半) 飛面(二錢) 服八劑。

〔釋〕此穀雨前二日方也。運氣如前,但月建改屬辰土,厥陰卯木退令,故專以少陰為主。蓋包絡附於丁而非其正位也。用桑寄生、綠豆粉者,兼平太商也。用青蒿、竹葉,以少陽配少陰也。至用澤蘭、佛手、防風,亦預防太乙天符之意爾。

冬季復發。

〔案〕腎水不足以制心火,故當旺之時而反弱,反客為主之象。理當治少陰而兼舒太陰之滯。

柿蒂霜(三錢) 黑芝麻(三錢) 血竭(八分) 木香(一錢) 黑豆皮(二錢) 冬青子(三錢) 神麯(二錢) 白芍(二錢,醋焙) 側柏葉(一錢) 霜桑葉(二錢) 紫蘇(錢半,酒焙) 歸尾(二錢) 紫花地丁(一錢) 醋炙龜板(二錢) 服六劑。

〔釋〕此大雪後六日方也。太乙天符之歲,土氣反弱為強,況兼少徵之運,燥上而爟水,故雖值太陽在泉主事,而水氣終不能敵也。此時雖用滋水制火之味,其如土氣壅滯而水氣不能上行何!計惟有用木味以化土,用金味以泄土,溝澮既成,水道庶可流通耳。

婁氏,卅,乳疾醫治不效。脈浮洪有力。

〔案〕此疾初起之時,只解毒發汗足矣。今定須用舒肝發郁之劑,庶不致內潰耳。

銀花(四錢) 甘菊(二錢) 人中黃(三錢) 天花粉(二錢) 沒藥(二錢) 乳香(二錢) 鹿角尖(一錢,煅焦) 羚角尖(錢半,醋炒) 角針(一錢) 黃柏(一錢) 大麥冬(錢半) 大貝母(三錢) 麥芽(三錢) 川芎(二錢) 獨活(錢半) 陳酒半杯為引。服三劑後,若有微汗,銖兩可以少減。

〔釋〕此己未年清明前三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少陰主事。方用卯木及太商之味,宜矣。其不用少陰而反用太陽者,何也?或謂此證本屬表邪,且地步亦在陽分;或謂太陽之標熱合於少陰,治太陽而少陰自在其中。愚意是固然矣,而更有進焉者,己未天符之歲,土強水弱,計都蔽塞太陽之光,故疏通水道為己未年治病通例,不以節氣拘也。

又換方。

〔案〕前只肝經之郁,今則宜兼胃經矣。仍用疏散法可也。

紫蘇梗(四錢) 皮硝(三錢) 紅花炭(二錢) 蘇木(四錢) 粉丹皮(二錢) 連翹(二錢) 大貝母(四錢) 橘核(三錢,炒杵) 紫厚朴(三錢,米泔水浸炒) 蓮房(四錢,酒焙) 人中黃(四錢) 服三劑後,加青皮二錢,青木香錢半,朴硝一錢,再服三劑。

〔釋〕此清明後十日方也。天運地氣如前,但月建改屬辰土,與天運之少商相比。故方內用胃藥較重,亦以乳房為陽明之分野也。然君主之味仍在太陽,益見土運貴人之歲,當以疏通太陽、配合太陰為要。至於客氣少陰,前因重在散表,故未理及,今表邪稍解,自宜急用丹皮、連翹以平丁火也。

陳氏,廿七,血崩,腰疼虛熱,忡怔不眠,神疲食少,服養榮湯及歸脾湯十餘劑不效。脈虛浮而芤。

〔案〕脾氣為生化之主,布胃經而行遍身之血脈者也。因火炎,故脾燥,其實亦由水不能制火之故。蓋衝任之根蒂不攝也,當用丸調之。

白茯苓(六兩,用黃柏煎汁,浸三日夜,取出曬乾研末) 五花龍骨(四兩) 阿膠(三兩,蠣粉炒成珠) 白芍(三兩) 黃芩(三兩) 枳殼(二兩) 種白朮(三兩,土炒) 益母膏(四兩) 神麯(二兩) 卷柏(二兩) 白歸身(四兩,酒炒) 桑寄生(三兩) 李根白皮(三兩) 炙甘草(四兩) 用豬腰子二三對煎汁濾過,和蜜煉丸,每服五錢,淡鹽湯下。

〔釋〕此己未年立夏前四日方也。月建將交巳火,天運太商,客氣少陰,而丸料服時較久,自當以司天為主,況土運天符之歲,土滯水衰,人同此理。而此證因水不制火,是以衝任不固,以致血崩。血崩之後,水氣愈弱,火氣愈浮,並土氣之根亦不固矣。方用黃柏、制茯苓以滋太商之燥火。佐以固水之味,以安將來之巳火。至土氣雖弱,究系天符所在,易於起復,故用甘溫以補之,仍用苦泄以疏之,並用甲木以化己土,使得安其順承之性,乃不至有意外之虞。至於少陰之火,方內壯水之味原可制伏,而心氣不足之人,又當培養,故重用歸身、龍骨,第使上下相交,水火相濟,不致妄行飛越而已。

鄒姓,卅三,久患房勞,咳嗽陰虛,腰脊疼痛,氣急多汗。脈浮洪有力。

〔案〕陽明、少陰二火相爍,故肺俞不清也。

大麥冬(六錢,連心) 連翹心(一錢) 桔梗(二錢) 苡仁(三錢) 竹葉心(錢半) 沙苑蒺藜(二錢) 黑豆皮(三錢) 黑芝麻(二錢,去油) 女貞子(三錢) 苦楝子(一錢) 胡桃肉(錢半) 浮小麥(一撮)

〔釋〕此己未清明後十日方也。客氣少陰主事,月建與天運俱在陽明。陽明者,二火合併之區也;又有少陰之君火同惡相濟,此肺金之所以受灼也。方用壯水之味,以制火而涵金,人所易曉,惟用少陽之味,以配少陰而和其氣,兼寓用甲化己之意,以防太乙貴人之禍,則有神妙不測之機在焉,讀者詳之。

又換方。

〔案〕當丁火主令之時,而乙木不足以生之,由壬水不能生乙木也。壬水泛,故庚金虧;庚金虧,則愈不能生壬水,而壬水反欺之。其理如環也。學此者最宜留心於子母顛倒、主客凌駕之處。

知母(四錢,土炒) 丹參(三錢) 茺蔚子(三錢) 菟絲子(二錢) 麥冬(五錢,土拌熏) 黑料豆(六錢,炒) 茯神(四錢) 白芍(二錢) 金石斛(三錢) 炙草(二錢) 扁豆(二錢半,土炒) 女貞子(四錢) 燈心(三十寸) 一劑,分早晚服,服八劑。

〔釋〕此小暑前五日方也。月建午火,天運少羽,客氣正當太陰之令,丁火為土母,壬水為土妻,而庚又為土子,皆貴人一家眷屬也。調和貴人最難,既不敢克,又不可補,惟有略用穀類炒香以悅之,兼養其眷屬以安之,庶幾不冒犯貴人,而水火可潛歸其度耳。然少羽屬癸水,實貴人之所惡也,故用戊土以化之,使歸併於丁火,為生土之用,則不患其凌駕矣。金生水者也,乃水上泛而金反沉,此之謂子母顛倒。火土為此證之病,而反居主位,水為此證之藥,而反居客位。居主位者不宜直折,居客位者不便援引,此之謂主客凌駕。此時欲求調和於主客之間者,舍庚金無從也。

又換方。

〔案〕肺火正盛之時,腎火亦隨之而起,心火不下交,肝火不上養,當仍用前方加麥冬(如前制,共六錢) 制首烏(三錢,土炒) 白及(二錢,酒蒸三次) 丹皮(一錢) 金狗脊(三錢) 白扁豆(如前炒,共五錢) 枸杞子(三錢) 燈心用(五分) 再服八劑。

〔釋〕此小暑後五日方也。月建換交未土,併入太陰貴人為一氣。太陰固應濕土,而手太陰濕金之氣亦感之而起,故兼理之。其法不外導金以生水而已。

又換方。

〔案〕雲濤司馬子曰:先生嘗與馥等論此證矣:如孤軍將潰,四面楚歌,計惟有靜以鎮之,或可轉客為主。今幸中央一軍尚未騷動,其西北兩軍譁囂少戢,亦此六十日內安撫之力耳,未足恃也。愚於先生之大法不敢移易,今准而用之。(湯批:此證五臟皆虛,惟土髒得太乙天符之助,故中宮稍覺安靜耳。)

貝母(二錢,酒焙) 制首烏(四錢) 龜板(四錢,用醋洗薰) 紅花(一錢) 薤白(二錢) 金石斛(錢半) 黑山梔(錢半) 茯神(三錢) 芡實(四錢) 女貞子(三錢) 枯荷蒂(四個) 白朮(二錢,土炒) 桔梗(二錢) 黑料豆(四錢,鹽水洗,炒) 絲瓜花蒂(二錢) 燈心(三分) 旱蓮草根(一錢)

〔釋〕此大暑前五日方也。論時當以火土二臟為主治,而論證則以金水二臟為切要。今云西北兩軍少戢,則金水稍有根基矣,借濕土之氣以生金而壯水,亦自然之理也。

後五日換方。

〔案〕宜去浮蕩之火,而存真實之火,亦大法也。小子識之。

胡桃肉(搗拌) 益智仁(同炒。各四錢) 炙甘草(三錢) 枸杞子(三錢,土炒) 女貞子(三錢) 黃芩(二錢) 茯苓(二錢) 冬葵子(二錢,炒杵) 益母草(二錢,酒炒) 苡仁(錢半) 鉤藤(三錢,蜜炙) 黑豆皮(二錢) 覆盆子(一錢,糯米汁炒) 黃柏(二錢,鹽水焙) 雞內金(四個,四為金數也。自記) 服六劑。

〔釋〕客氣換交少陽,若在他手,第見其形證脈象,而不能參透氣運之理,則必純用清涼以戕其生火者,皆必由丁火以發其機。況酉金屬肺,又為心舍,故方內多用滋降心火之味為主,而以平木火、清燥火之味為用。 大凡肺腎虛燥之證,最難調治,況此證實由房勞過度而起。腎水乾枯,虛陽上越,非我師之識力過人,其能閱半載而起沉疴乎?至用方之理法,旁見側出,圓通周密,有不能刻舟求劍者。讀者合前後而熟玩之,苟有會心,軒岐經旨,庶不絕於人間耳。

朱姓,卅四,腹脹氣喘,發熱咽痛。脈浮緊。

〔案〕此濕金之浮火因濕土之氣蒸之而起也。

白芷(一錢) 防風(一錢) 半夏曲(二錢) 山豆根(一錢) 紅曲(二錢,土炒) 神麯(二錢) 青蒿珠(錢半) 白茯苓(一錢) 鬱金(錢半) 枳實(錢半) 炙甘草(一錢) 浮小麥(一錢) 薤白(錢半)

〔釋〕此己未年寒露前四日方也。濕土天符之歲,本應上半年司天之氣,今因酉金月建應手太陰,故謂之濕金之令。天運更逢太角,甲木相火上蒸,客氣之陽明亦因而生火。甲木與己土為夫婦,陽明又與脾土相表裡,此濕土之氣所以起也。濕土上蒸,而肺金壅滯,此脹與喘之所由來也。方用手足陽明之藥,兼清手足太陰之氣,而復以半夏、青蒿疏理太角,有不應手立愈者乎。

陸姓,四二,從秋季起,腰疼筋痛,胸膈不寬,醫誤用寒峻藥,致中氣下陷,津液枯竭,脈細如絲,奄奄待斃。殷月峰用補中益氣法,倍當歸,加杜仲、柏子仁、首烏、五味子,十餘劑,脈氣稍起,飲食少進,但腰疼筋痛,日久不除。

〔案〕土衰金鬱之疾,而此時莫要於補陽明之土。何也?胃與大腸相吐納,而亦與肺金相貫注也。況陽土順則陰土順,陰金亦順矣。(湯批:天符歲會已屬強弩之末。盛於上者,必虛於下。故下平歲間有土衰之疾。學者宜潛玩焉。)

白扁豆(四兩,土炒) 苡仁(三兩,炒) 雞內金(一兩,炒香) 蘇梗(兩半) 肉蓯蓉(兩半) 蒼朮(二兩) 廣木香(兩半) 麥冬(二兩,炒) 麻仁(二兩)

共為細末,沸水沖服。

〔釋〕此己未年大雪後六日方也。月建子水,天運少徵,客氣太陽主事,而病卻起於陽明主令之時。病在陽明,日久不瘥,以致胃氣虧弱,不能輸轉,而旁及於金土二臟,故此方惟以助運陽明為主。其於水火二臟從略者,非惟前方屢用當歸、杜仲、首烏、柏仁、五味,亦以防運氣之過盛,或致鑠金而濘土也。

金運年

乙卯 陽明司天 中運少商 少陰在泉 火兼金化 兩寸不應 天符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太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少陽)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陽明)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太陽)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厥陰)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陰)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商)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羽)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角)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徵)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宮)

葛妻,廿六,頭暈,脅痛,飲食減少,月候不調。脈弦細。

〔案〕木強金弱,當以扶金為要。

澤瀉(二錢) 冬瓜子(二錢) 牡丹皮(一錢) 紅花(一錢) 杜仲(一錢) 當歸身(一錢) 葛根(一錢) 薏苡仁(二錢) 萱花(一錢) 馬齒莧(錢半) 服十劑。

〔釋〕此乙卯年雨水前五日方也。月建寅木,天運少商,乙年客氣逆行三度(湯批:乙庚內辛之歲,天氣逆行一度。注見圖解)。初氣當屬陽明,火兼金化之年,火氣勝而金氣弱,不宜扶益寅木,致助相火而奪君權也。少商屬辛金,陽明屬庚金,但云扶金,而庚辛俱在其中矣。 或問:此方多用陽明,及用苦溫以助心,吾知之矣。其右寸正應少商,歲在北政,本當不應,今見弦細,肺受鑠也,何未見養肺之味乎?曰:澤瀉色白,味甘,《易》云:兌為澤。兌者,陰金也。經云:能行水上,言能行在下之水,使之上交於肺,而復瀉之使下也。又云:益氣面生光,非金水相生之義乎?與冬瓜子同用,以金水制木火也,非少商而何?

又換方。

〔案〕此時卻以調陰為要。

白芍 雲苓(各二錢,俱用青荷葉包蒸) 黃芩(二錢) 木香(五分) 貝母(一錢) 丹皮(一錢,醋炒) 益智仁(一錢) 金櫻子(錢半) 當歸身(一錢,酒炒) 女貞子(錢半,黃連水炒) 服十二劑。

〔釋〕此夏至後十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逆行,屬太陰主事。火兼金化之年,月建又逢午火,火盛土焦,法莫善於導火以生土。至於平少角以殺火勢,固金氣以防火焰,其法尤密。

嚴婦,廿七,休息血痢,日久不愈。脈寸關數濡。

〔案〕甲屬陽而乙屬陰,下宜固而上宜清。

茯苓皮(三兩,土炒) 萸肉(一兩) 洋肉果(五錢,麵煨) 黃芩(二兩) 秦皮(二兩) 白蒺藜(一兩) 當歸尾(二兩,酒炒) 粟殼(一兩) 天花粉(一兩) 地榆(二兩) 木香(八錢) 青蒿珠(一兩) 血餘炭(五錢) 膽星(五錢) 共為細末,滾水沖服。

〔釋〕此乙卯年春分後六日方也。月建卯木,客氣少陽主事。火兼金化之年,木火乘時之令,用花粉、蒺藜以助金色是已。其不壯水以制火,而反用茯苓皮以泄之者,恐雷龍之火得水而愈熾也。復用肉果收相火於釜底,而導以生土。火既生土,則不復剋金,相安其位,則權歸於君矣。

吳姓,三十,咳嗽舊疾舉發。脈虛數。(注:兩寸不沉,火鑠金也。)

〔案〕蓮峰李子曰:固屬陰虛之疾,然此時卻以清降為宜。

麥冬(三錢) 木通(二錢) 馬兜鈴(錢半) 北沙參(一錢) 天冬(錢半) 鬱金(四錢) 山萸肉(二錢) 降香末(二錢) 黃柏(一錢) 服五劑後,加桑皮二錢、黑芝麻二錢、紅花八分,再服四劑。

〔釋〕此乙卯年小滿後九日方也。月建巳火,天運太羽,客氣逆行,太陰主事。巳火者,太陽丙火也。太羽者,太陽寒水也。合於太陰之濕金,丙辛所以化也。然而濕土究不容略,故用降香以舒之,用萸肉以配之。甲己合而土化成矣。

戈姓,廿九,腰痛,頭痛,惡寒發熱,胸膈不寬。脈浮緊,兩寸不應。(注:歲氣也。)

〔案〕此時令之氣感於皮毛也。

淡豆豉(三錢) 川鬱金(錢半) 防風(一錢)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澤瀉(二錢) 金銀花(錢半) 建神麯(三錢) 蒼朮(一錢) 枳殼(一錢)

〔釋〕此乙卯年小暑後三日方也。月建未土,天運少角,客氣逆行,太陰主事。方用太陽以配太陰,因邪氣初感,從皮毛而入也。用防風而益以二活,風能勝濕,香能舒脾也。且少角屬風木,借木氣以疏土,卻合形證之宜。非若世醫不問運氣,不講配合,而概用之者也。

後二日換方。

〔案〕靈山王子曰:天氣鬱蒸,土氣不舒,感於濕熱者多矣。用前方去蒼朮、獨活,加赤苓一錢、黃柏一錢,再服二劑。

〔釋〕此初起之證,不甚犯手,似與集中不類,載此以備一格,欲人知淺近之中,卻有深意也。

羅姓,三十,發熱頭疼,飽悶不食,醫治十餘日不退。脈澀濡。

〔案〕此由積熱生濕,中焦不舒之故耳。當先用和胃法。(湯批:乙為金運,卯年陽明司天,於經為天符,金氣不應過弱,但此年逆行三度,司天不當其位,不得與他年天符同。按集中本年方藥,皆寓抑火扶金之意可見。學者於陰年逆行,當互觀而參考之,不可拘定太過、不及、天符、歲會之說也。)

川芎(錢半) 葛根(一錢) 廣木香(一錢) 紫蘇梗(一錢) 赤芍(一錢) 豬苓(錢半) 寒食麵(三錢) 陳倉米(一勺) 澤瀉(錢半) 藿香(一錢)

〔釋〕此乙卯年小暑後五日方也。斯時月建、客氣俱在濕土,濕土過滯,而燥土不得施其輸轉之力。故藥以利濕和陽為主,其不用少角之味者,因前醫屢用風燥故也。

後五日換方。

〔案〕胃陽少舒,但濕熱未除耳。

皮硝(一錢) 鶴蝨(錢半) 石菖蒲(錢半) 車前子(錢半) 砂仁(錢半) 神麯(錢半) 夏枯草(一錢) 製半夏(一錢) 連翹(二錢) 黃芩(二錢) 炒山梔(錢半) 廣木香(一錢) 木通(錢半)(湯批:戈、羅二證同感太陰之氣,戈方用木勝濕,羅方和陽泄陰,亦以前證系初感在表,後證因循入里也。)

〔釋〕五日之後方交太陽,而來氣有餘,往往未至而至,故首用鹹寒之味,以助金水而清濕熱。且火兼金化之年,又值氣交之分,自當以扶金降入為主。然心氣不清,太陽之標熱將挾以鑠金,故預用菖蒲、連翹以散其郁。方甚平淡,而意理精深,讀者詳之。

王翁,五三,素患陽虛,偶染間日瘧疾,熱重寒輕,氣急不寐。

生地(二錢) 黃芩(三錢) 當歸尾(三錢) 牡丹皮(一錢,土炒) 黃柏(二錢) 白芍(二錢)

〔釋〕此乙卯年立秋前二日方也。月建當未申之交,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肺金本弱之人,火兼金化之歲,風助火威之運,溽暑火炎之月,欲借太陽之氣而滋降之,又恐誤用寒涼,以致陽氣愈陷。若誤用發散風燥之味,反或煽動木火,其禍可勝言哉!方用滋陰降火以除標熱,而太陽之本寒,妙在用本地風光之法,即用歸尾助心以散之,從標治本。神化之技,不可方物。

餘子,十五,痰喘氣結。脈微細。

〔案〕雪山朱子曰:金水少相涵之妙也。

薤白(三錢) 青皮(一錢) 大麥冬(錢半) 白蘇子(一錢) 桔梗(一錢) 瓜蔞仁(二錢) 炒梔(一錢) 車前子(二錢) 黃芩(錢半) 降香(一錢) 寒食麵(三錢) 蔥白(三莖)

〔釋〕此乙卯年立秋後六日方也。火兼金化之年,又值申金尚未出伏,金受火刑已久,更有天運之少角助火之威,而太陽之寒水不能上通於肺,只見其標熱而已,方惟有滋助庚金以降火氣,開散辛金以通水氣,更用青皮以平少角,使不得助火之威。蓋金清水平,則肺氣自暢,清肅令行,火降而痰消矣。

徐氏,十九,四肢無力,頭昏咽痛,飲食不納。脈細數無力。

〔案〕此血虛脾倦之象。

當歸尾(三錢) 川芎(一錢) 黑山梔(二錢) 蒼耳子(一錢) 肉蓯蓉(一錢) 白芷(一錢) 北沙參(錢半) 牛子(一錢) 山萸肉(一錢) 防風(四分) 芙蓉葉(六片) 橘葉(六片)

〔釋〕此乙卯年霜降前一日方也。天運太徵,客氣厥陰主事。火強金弱之年,又逢客氣之風木煽之,故火不安於釜底而上越,此脾之所以失養,而血之所以不旺也。方用芎、歸以助血,而以黑梔、蓉葉清血分之燥火,白芷、蒼耳從庚金以制木,沙參、牛子、橘葉保辛金而清浮火,卻用蓯蓉、萸肉從火氣而斂之於釜底,少用防風引之,導以生土,而殺其刑金之勢,此即術家貪生忘克之義也。吾師於百家之說,無不該通,小子解釋方意,其猶為蠡測也夫! 按芙蓉葉稟秋金之氣,而性體柔滑,故能涼血潤燥,卻不似生地之沉寒,有妨脾土,因世俗不入煎方,故特表之。(徐霽山記)

殷妻,卅,血崩昏暈。脈亂無紀。

〔案〕此濕鬱日久而生熱,熱入血室,無統之故也。今只治其標耳。

延胡索(二錢) 玄參(二錢) 血餘炭(三錢) 歸尾(三錢) 生地炭(四錢) 白芍(三錢) 加醋(三錢,同煎。)

〔釋〕此乙卯年大暑後七日方也。月建未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方用心、肝、脾三經之藥以治血分。未土及少角已到,何獨不理太陽耶?蓋以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心經之藥原因太陽而設。況玄參味鹹色黑,實為癸水之主藥,而壬水可以類相從。其不直折太陽者,清散與滲利,皆不便用於血崩之候也。

前方服後,血下差少,神亦稍清。

〔案〕濕熱猶未清也。

莪朮(一錢) 白朮(一錢) 細生地(三錢) 紅花炭(錢半) 蒼朮(一錢) 赤苓(一錢) 炒山梔(一錢) 天花粉(一錢) 貝母(一錢) 黃芩(二錢) 旱蓮草(二錢)

〔釋〕此立秋前二日方也。月建將近申金,原宜預理陽明,況火強金弱之年,又值火炎金伏之月,非運土消積、利水調肝,何能使金氣澄淨,躍然而出於治哉!

後四日換方。

浮小麥(一錢) 黑山梔(錢半) 青黛(一錢) 黃柏(一錢,酒炒) 海螵蛸(一錢) 荊芥穗(一錢) 瞿麥(一錢) 貝母(一錢) 土槿皮(一錢) 紅花(一錢,炒炭) 雲苓(一錢) 芝麻荄(一錢,炒炭)

〔釋〕前方利水之味,不過兼走膀胱,此則專以寒水為主者,血分三經稍平,故可治其本也。余則金土為輔,而旁及於少角者耳。

後四日換方。

〔案〕脈象稍平,可兼用攝陰之品,以清其流。

大麥冬(二錢) 川貝母(錢半) 白芍(一錢) 黃連(八分) 菟絲子(二錢) 桑白皮(錢半) 黃芩(三錢) 杜仲(二錢) 芡實殼(錢半) 白蠶繭(一錢) 鬱金(一錢) 胭脂(一錢,燒存性) 紅柬紙(一尺,燒) 服七劑後用八珍湯去人參、甘草,加黑豆、首烏、黃連,再服十劑。

〔釋〕此方不出前意,但藥物生動,故取效較捷。 治病有先標後本,先本後標者,又有前後治本、中間治標,前後治標、中間治本者。如此證,先治標,繼治本,未復標本兼治。總之,胸有靈樞,故所向如意。拘泥於小家方書,動云急則治其標,吾恐其尚未識本之所在也。

俞妻,卅五,痰火舊疾舉發。脈沉數。

〔案〕靈山王子曰:土為水之垣而已,非甲不化。當以清木疏土為主。

五倍子(一兩) 龍膽草(一兩,酒炒) 青皮(一兩) 白芍(一兩,醋炒) 川楝子(一兩,酒炒) 石菖蒲(一兩) 槐花(一兩) 砂仁(一面) 白茯苓(一兩) 廣木香(一兩) 姜皮(一兩) 膽星(六錢) 天南星(四錢) 蜜丸,每服四錢,隨意下。

〔釋〕此乙卯年大寒前六日方也。丸方久服,自宜以來歲丙辰之運氣為主。丙辰系太陽寒水司天,逆行三度,初氣即交,而天運又起於太羽,水氣過重,則木氣漂泊無依,況水齊土化之年,水氣盛而土氣衰,將來寅建之甲木何所倚著乎?計惟有藉殘臘之醜土,以立其基,兼舒甲木之氣。根株既安,則水氣翻為養木之原矣。 從來治病,貴明乎一定之理。至於藥味之配合,惟在即其理而會意。即如此證,病情脈象瞭如指掌,果能審乎氣化之衰旺,即別立一方,何嘗不效。然非平日有格致之功者,終不能頭頭是道也。

庚申 少陽司天 中運太商 厥陰在泉 金齊火化 右寸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少陰) 二氣秋分交(主少陰,客太陰)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陽)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陽明)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陽)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厥陰)

初運大寒交(主少角,客太商)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徽,客少羽)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太角)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少徵)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太宮)

蔣姓,十七,傷力吐血,時時舉發,發則氣急心疼。脈數大而虛。

〔案〕陰火鑠極,法當培陰以長陽,此常治法也。若暫治,則宜培土以伸木,木旺而土返其宅矣。

當歸身(三錢,土炒) 敗龜板(六錢,土煅) 白芍(三錢,醋炒) 青蒿(二錢) 砂仁(錢半) 茯苓(三錢,黃連水浸,炒) 佛手(八分) 連翹(二錢) 山羊血(一錢) 鉤藤鉤(錢半) 炒梔(二錢) 硃砂(五分) 遠志肉(三錢) 竹葉心為引。服七劑。

〔釋〕此庚申年立春後三日方也。月建寅木,天運太商,客氣逆行三度,初氣屬少陽主事,但金齊火化之年,金氣強而木火弱,制木太甚,則木不能生火,火弱則心氣不足,而土失所養。且真火少力之人,反多虛火上炎之勢。蓋庚金實陽明之燥火,寅木屬少陽之甲膽也,木火之根不固,而標火愈覺浮蕩。標火寧,則土自培而木自伸矣。

又換方。

〔案〕此時宜降氣以行脈也。

川芎(八分) 紅花(五分) 白殭蠶(二錢) 降香末(一錢) 沉香(六分) 歸身(二錢) 細生地(三錢) 紫蘇梗(二錢) 澤瀉(二錢) 澤蘭(二錢) 金銀花(二錢) 桔梗(二錢) 服八劑。

〔釋〕此雨水前一日方也。陽明之燥火上逆,而少陰氣弱之人每為所挾而生焰。經所謂氣有餘則侮所不勝之義也。火上浮而己土失養,即不能與甲相配,故土滯而脈亦俱滯。氣即火也,燥金之所化也。脈即血也,心火之所主也。氣不降則金盛而木受其制,木受制則不能生心血,而脈終不濡。原文「以」字宜玩。蓋降之於下,使為釜底之薪,則土得其養,自能蒸氣化血以行於百脈,此即甲己從化之意也。

王女,八歲,胸腹疼痛,服藥不效。

〔案〕今歲少陽司天,支幹皆屬陽明,必多胃滿中癃,目赤耳聾,或大腸燥結傷陰等證。然亦須參之以各節所運之氣,與人事致病之因。如此證,卻由去冬之愆陽伏陰,以致少陽不得遷正而遂其生髮之氣也,可用和解法。

附子(八分,黃連水炒) 焦楂肉(二錢) 神麯(二錢) 木通(一錢) 廣木香(一錢) 宣木瓜(一錢) 烏藥(一錢) 桔梗(錢半) 車前子(一錢) 茵陳(一錢) 白芍(二錢) 服三劑。

〔釋〕此庚申年立春後二日方也。去年己未為太乙天符,太陰司天之氣有餘而不退位,加以前冬太陽在泉之令,陽氣愆伏,故今歲少陽不得遷正。木火之氣既微,而中運強金亦為濕土所束,而不能施其轉輸之力。依經施治,當折舊司天之餘以退之。故方以助陽為主,而以疏土去濕為輔。蓋寒濕去則強金自運,陽氣勝而弱火亦起矣。此成功所以易如反掌也。

瞿姓,廿七,從客冬起,偶因心思鬱結,咳痰常帶血珠,面部天庭冷如冰鐵,不知痛癢,兼之耳聾。脈浮無神。

〔案〕陽水不舒,不能生火,而無根之火失所統攝也。

桑白皮(二錢) 海螵蛸(二錢) 白芍(二錢) 白朮(二錢) 白茯苓(二錢) 遠志肉(三錢) 砂仁(二錢,土炒) 香附(二錢,醋炙) 辛夷仁(錢半,去皮毛) 硃砂(三分) 側柏葉為引。服五劑。

〔釋〕此庚申年雨水日方也。病起於客冬太陽主令之時,本寒之氣未足於下,標熱之氣浮泛於上,是以陽木失養,而本年金齊火化,真火微弱。故方用桑皮、辛夷之類以平金,而用香砂、遠志以扶火。蓋金氣平則甲木條暢,火氣盛則脾土滋長,甲與己合同而化矣。

又換方。

〔案〕心經陽體而陰用,腎經陰體而陽用。陽主施而陰主攝,此證乃陰侮陽而陽乘陰之象。

抱木茯神(六兩) 蓮肉(四兩,連心) 白芍(三兩) 連翹(二兩,連心) 五加皮(二兩) 黑芝麻(三兩) 木通(一兩) 桔梗(兩半中) 生地(二兩,熏脆) 紫蘇梗(二兩) 川芎(二兩) 秦艽(兩半) 用燈心(三錢)、浮小麥(三合),煎湯和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錢,燈心湯下。

〔釋〕此清明前四日方也。病從郁思而起,本年又屬心弱之年。此時氣屬太陰,而火母不足以相養;運當少羽,而心妻不足以相配。將來月建辰土,實為心腎之關鍵,而又為手足太陰之門戶。故丸用心、腎、脾、胃四臟之藥配合成方,升降補瀉確合機宜,所以用力少而成功多也。

金女,四歲,痘瘡發熱,毒閉不出。

〔案〕陽明之火罩住肺經,而不得舒暢也。

青皮(二錢) 青蒿(一錢) 青木香(一錢) 當歸尾(三錢) 紅花(八分) 枳實(一錢) 瓜蔞殼(一個) 桑白皮(二錢) 青黛(八分) 砂仁(八分) 楂肉(二錢) 引用竹瀝三匙,服一劑後加熟軍錢半。

〔釋〕此庚申年春分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初交太陰。金強火弱之年,木氣多郁,是以不能疏土,而太商亦患其頑梗,太陰亦嫌其濡滯也。且痘證當兼以納音為用,庚申為石榴之木,秋金重疊,惟榴結實而不損,是為金中之木月。當仲春榴木初萌,宜借卯氣以引之,故方以達木為主,而以清金疏土為用。至於用苦溫以助心,則兼乎中運,納音而為之者也。(湯批:大凡痘證,俱感元運而發。此時系六白乾金分司,故陽明之證居多。後世痘疹家或主涼瀉,或主攻毒,或主溫補,或主燥脾。然驪珠未探,總為紛紛鱗甲也。)

後一日換方。

〔案〕琴溪沈子曰:此時胃經之濕滯稍輕,只心經之火未透也,宜用清心之味以佐治之。

丹皮(二錢) 連翹(二錢,連心) 當歸尾(三錢) 甘菊花(錢半) 楂肉(二錢) 枳實(錢二) 荊芥穗(一錢) 金銀花(一錢) 青皮(錢二) 蘇木(一錢) 廣木香(一錢) 條黃芩(二錢) 木耳(五錢) 熟軍(三錢) 蘆筍尖(二錢) 茅針肉(一錢) 紫花地丁(一錢) 當門子(一分) 當門子系通脈舒氣之味,此出乎前人範圍之外,而以意用之者也。熟軍宜相勢而用,如一服後得大便二次,即宜去之,余照原方再服一劑。

〔釋〕此方以心經為主,苦溫固所以助心,清涼亦所以安心也。蓋君火不足之年,陽明之燥火反有上忤心君之勢,故兼用辛涼以平金。至於達木疏土,猶仍前方之意云耳。

後一日換方。

〔案〕琴溪子曰:腠理猶有未透處。大凡此證有一點未透,終要清理,免致後患。故前方破格用麝,亦因乎天地之氣運而為之也。

丹參(二錢) 赤芍(錢半) 槐花(錢半) 紫花地丁(二錢) 青皮(三錢) 枳殼(二錢) 川芎(一錢) 抱木茯神(二錢) 神麯(二錢) 薄荷(三錢) 澤蘭葉(一錢) 金銀花(三錢) 蟬衣(錢半) 竹瀝(三匙) 當門子(一分) 用白絲綿二大塊、燈心三分、桃蕊二錢、杏蕊二錢,煎湯代水。用桃杏蕊者,取其得春氣之先耳。服一劑後頭面必清,後加升麻三分,再服一劑,可勿藥矣。

〔釋〕方仍清金達木之意,但用藥之輕鬆靈變,學者宜熟玩之。蓋凡痘疹之用藥,總以清輕為貴也。 此等閉證,若在俗醫之手,必致妄斷朝期,謬用寒峻,賊其真元,終歸不治。縱有一二先天充實、僥倖不死者,亦必焦頭爛額矣。不遇盧扁,難盡天年。此心乎保赤者,所以瞠目而三嘆也。

郁子,三歲,痘瘡不透,壯熱無汗。

〔案〕此證屬於肝經,肝主脈終,茲因脈絡有滯,故未透泄耳。

蘇木(二錢) 砂仁(錢二) 紅花(三分) 栝蔞仁殼(共二錢) 黃芩(錢半) 楂肉(二錢) 人中黃(二錢) 馬兜鈴(一錢) 銀花(二錢) 神麯(三錢) 赤茯苓(二錢) 木通(八分) 甘草(二錢) 燈心(一分) 絲瓜瓤(一錢)

〔釋〕此庚申年清明前四日方也。月建之卯木不舒,天運之太商多阻,是以客氣之太陰不得和暢耳。蓋卯木與酉金相待對,而戊土與己土相表裡。方用達木泄金,疏理手足太陰之法。蓋金不泄則木受其制,土不和則木根不暢也。同是金齊火化之年,而此方不重扶火者,以證屬肝經,木為火母,木達而火自生也。

後二日換方。

〔案〕琴溪子曰:肝經滯氣稍清,而心經之火借肝為用。又少陰主血,血有未調,亦難起發。此時卻要略用涼味,以分泄木火之氣。

胡黃連(八分,酒焙) 黃芩(二錢,酒焙) 薄荷(二錢半) 鬱金心(錢二,酒炒) 丹參(二錢,土炒) 玄參(二錢) 知母(錢半) 羚羊角尖(二分,磨) 木通(錢半) 淨鉤藤(三錢) 炙甘草(二錢半) 桑花(二錢) 茅針花(八分) 檉柳(三錢) 香蒿苗(二錢) 服三劑止藥。

〔釋〕天運將交少羽,故早用知母、玄參,以迎其氣而益其源。且月建亦近辰土,辰為水庫,水氣向衰之候,相火失所養,將浮泛而上干心君之立。故方用土炒丹參以助心,而用酒炒芩、連以平相火干君之勢。其餘清金達木疏土之味,皆常法也。但其隨證用藥,清鬆熨貼,不似世俗之重濁膚淺,泥於通套方藥,以攻伐無過耳。

範氏,卅一,痘後目眥腫爛,年久不愈,此時舉發更甚。

〔案〕琴溪子曰:此肝經部位,而脾經寄體焉。宜用散藥頻頻服之。

魚膽(一枚,不拘何魚) 皮硝(錢半) 蠶砂(二錢) 桑寄生(二錢) 白芷(一錢) 白蒺藜(二錢) 椿白皮(二錢) 幽蘭花(三支) 豬膽汁(三匙) 內服外洗俱可。

〔釋〕此庚申年春分後三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太陰主事,疾在肝脾,而月建與客氣適與相值,此舉發之所以甚也。但強金之歲,木氣必弱,自不得不重用泄金之品;乃月在卯木,而方內兩用膽汁,何也?太陰己土,非甲木不足以和之,且寒苦而潤,能滋養甲木而清其熱。甲木既安,庚金自不得而犯之矣。 幽蘭花,各家本草與澤蘭相泥,未曾錄出。然《本經》上品列有蘭草,稽之《騷經》,曰春蘭,曰山蘭,曰石蘭,皆此類也。其性甘平,清肺開胃,消痰利水,解鬱調經。《內經》所謂治之以蘭,除陳氣者是也。愚意氣香舒脾,色碧入肝,乃調和肝脾二經之品。其種盛於閩越,性應溫和而清補。根、葉皆可入藥,功專解鬱而無燥烈泄氣之患,兼有溫暖子宮之益。故於婦科為宜,亦可為虛弱失血等證舒氣化痰之用,故附記之。

殷女,九歲,兩項各生痰核一串,年餘未痊。

〔案〕從來左臟之脈循右,右臟之脈循脈循左。所謂參互其數,相抱合也。此蓋脾經之火,借少陽木用而寄象於少陰之垣也。治法宜清脾火以制其源,消膽火以殺其威。但須輕清之味,方得到此。又要開散滯氣之藥佐之。

夏枯草(二錢) 厚朴(錢半) 青皮(二錢) 蒼耳子(錢半) 郁李仁(一錢,酒焙) 鉤藤(三錢,蜜炙) 紅花(八分) 蔓荊子(一錢) 川鬱金(錢半) 皮硝(一錢) 升麻(八分) 青橙皮(一錢) 青蒿(一錢) 橘葉(二十片) 川芎(一錢) 服十劑。

〔釋〕此庚申年夏至後九日方也。月建丁火,天運太角,客氣逆行,應屬少陰主事。痰核起於舊年,己未土運天符之歲,首夏太陰司天之時,甚於今歲少陽司天、太陰主令之月。此時主、客運氣卻在少陽、少陰之分。以四象而論,少陰、少陽實乾、坤之大用也。以五行而論,少陽屬木土之官也,少陰屬火土之母也。今脾經之火,借少陽木用而愈甚,少陰反為所凌而不能施其哺子之用。是甲己以火相從,而不同於有情之合矣。故方以清木疏土為治本之法,又借中運之強金剋制陽木,以為治標之法,卻兼苦溫助心之味,以扶少陰之弱火。而所用又皆體輕性散之味,此理法兼到之作也。

又換方。

皮硝(六分) 紅花(七分) 石菖蒲(一錢,酒焙) 當歸身(三錢) 柴胡(一錢,酒炒) 貝母(錢半) 淨鉤藤(二錢) 金銀藤(一錢) 桔梗(二錢) 桑枝(一錢) 服八劑。

〔釋〕此小暑後六日方也。金齊火化之年,月建換交未土,君火泄氣已甚,不得不重加助心之味以救時弊。而少陽之木氣久不條達,況值未土之月,金氣有根而木氣入墓,除卻泄金舒木,別無他法。

又換方。

〔案〕脾經猶有滯濕,肺中卻有新熱。

青荷葉(一兩) 青木香(一錢) 菱葉(三錢) 青黛(二錢) 橘皮白(二錢) 馬齒莧(錢半) 蘆根(六錢) 燈心(一分) 益母草花(一錢) 木通(一錢) 薄荷(錢二) 葛蔓(錢二) 服五劑。

〔釋〕此大暑後三日方也。月建未土,客運太角,客氣換交陽明,故少陽之相火、陽明之燥火與未土之濕熱相蒸,而移熱於肺。以肺為諸臟之華蓋,而辛與庚相為表裡也。然此方究以陽明為重,因中運與客氣相比,自不得不殺其威而清其源。而未土太角,實為病本所在,夫是以百變而不離其宗也。

後六日換方。

〔案〕陰陽之氣尚未得動盪流轉也。

橘白皮(二錢) 椿白皮(錢半) 樗白皮(錢半) 川芎(一錢) 桑白皮(錢半) 連翹殼(一錢) 茯苓皮(錢半) 紅花(八分) 土槿皮(錢半) 砂仁殼(一錢) 貝母(錢二) 服八劑。

〔釋〕此時源頭久清,只形證未除,故類用白皮以行皮裡膜外之痰。而其中清金和木、疏土調火之意,一毫不紊,其諸《詩》所云: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者歟!

宋子,七歲,間日瘧疾,純熱無寒,發時腹痛氣急無汗,醫用涼散劑治之不效。脈弦數無力。

〔案〕胃經燥熱,不能生水養金之故也。當以潤燥清金為主。

麥門冬(五錢) 金櫻子(錢二) 郁李仁(錢二) 柏子霜(二錢) 黑料豆(四錢,醋炒) 川楝子(二錢) 黑豆皮(一錢) 炙甘草(錢半) 鮮旱蓮草(二錢) 川芎(二錢) 砂仁(二錢,土炒) 鮮枸杞頭(二錢)

〔釋〕此庚申年處暑後八日方也。月建申金,天運少徵,客氣陽明主事。金齊火化之年,又值申金陽明主客同到之令,庚金強極則甲木過弱,而虛火上冒,此燥熱之所以愈甚也。方用清降庚金、生扶甲木為主,兼用滋益少徵之味,以輔歲氣之不及,即以制中運之太過也。

又換方。

〔案〕蓮峰李子曰:肺管周身之氣,衛氣不調,故營氣不能湛汪也。仍用和解,參以調營衛之法。

金鈴子(錢半) 川鬱金(錢半) 薤白(錢半) 皮硝(七分) 柏子仁(錢二) 紫蘇梗(八分) 藕節(二錢) 桔梗(二錢) 川黃連(五分) 製附子(八分) 歸身(四錢) 赤豆(八分) 空小麥(一撮)

〔釋〕此白露日方也。月建新換酉金,金強火弱之年,客運之少徵不旺,甲木又為陽明之燥金所挾,並居火舍,則辛金被爍,愈不能生水以養木矣。此時若純用正治,既礙於衰木之無根,又掣於君火之本弱。方用歸身、柏子以助君火之源,卻用黃連、赤豆以清其熱,以金鈴泄甲木之熱,卻用附子以益其源,而引之歸於下元。至於清酉金而導以生水,散庚金而開其鬱結,乃時令之不得不然者也。

後六日換方。

〔案〕胃經之熱,實由太陰之濕滯而來。蓋生人之水穀納於胃,而輸於脾,脾經蒸氣於上,則肺受之以流輸於萬有八千之小竅。故土與金每有互相為用之理。今金土俱郁,故泄氣於陽明之衛也。今仍宜清金舒土耳。

大麥冬(三錢) 天門冬(二錢) 桔梗(錢半) 獨活(一錢) 川鬱金(二錢) 化橘紅(一錢) 木通(八分) 香薷(錢半) 中生地(三錢,土炒) 廣木香(二錢) 貝母(錢半) 皮硝(錢半) 紫蘇葉(八分) 蒼朮(二錢,米泔浸) 當歸(四錢) 甘草(五分) 荷葉連莖(一大個) 陰陽水煎,服四劑。

〔釋〕此酉金屬於手太陰,實與太陽之氣相合,此金水相涵之義也。今燥火過盛,土不生金,則水穀之氣不能散於周身。胃為水穀之海,與脾相表裡,脾濕而胃燥,肺何從得所受施乎。方用疏土生金、清金生土之法,以通周身之衛氣。卻用扶益少徵之味,以助心而調營,亦以陽明之金氣過甚,於所不勝者反狎而侮之也。

後四日換方。

〔案〕病勢雖平,而脈猶滑數,當仍用前意而小變之。

當歸(三錢) 大麥冬(四錢) 貝母(二錢) 牡丹皮(二錢) 鬱金(錢半) 黑豆皮(二錢) 南星(六分) 甘草節(一錢) 神麯(三錢) 大砂仁(八分,酒炒) 青皮(一錢) 引用荷莖(五錢) 服四劑。愈後仍須清肺,以助營之流通。

〔釋〕陽明阻滯,燥火生痰,總由心血不足,營氣不能流通之故。究厥由來,終不外乎中運之金強火弱而已。方用助心泄胃,以損有餘而補不足。靈樞在握,自能左右逢源,攸往咸宜矣。

林姓,卅三,因事恚怒,耳暴聾,醫以四七湯及越鞠丸治之不效。脈微數。

〔案〕任督二脈,循腰、上髮際而回環轉側於兩旁,以終一身也。人但知氣有頓挫,而未知血不榮則氣亦不得醞釀而流通也。

大熟地(八兩) 山萸肉(三兩) 條芩(二兩) 鬱金(四兩) 左紋秦艽(三兩,酒炒) 木瓜(二兩) 連翹(三兩,連心) 茯神(二兩) 益智仁(三兩,麵煨) 銀杏肉(八錢,酒炒) 枸杞(四兩) 甘草(一兩) 蜜丸,每服六錢,燈心湯下。銀杏,行二脈之要藥也。(自記。)(湯批:客氣太陽主事,太陽標熱合於心,故用連翹以清之。太陽本寒合於腎,故用熟地以溫之。從節氣也。心主血,故用茯神以養之。肝藏血,故用萸肉以滋之。脾統血,故用肉果以舒之。遵證脈也。節氣與證脈合而成方,斯真得軒岐之秘鑰者。)

〔釋〕此庚申年秋分後一日方也。月建酉金,天運少徵,客氣太陽主事,而厥陰風木實司在泉之氣。任督二脈俱發源於水臟之部,且與衝脈同源,沖為血海,則任督豈不兼行營氣乎。方以滋水為主,而以達木為輔。蓋用客氣而兼在泉之氣也。至於用鬱金以清酉金,用茯神、連翹以應少徵,尤見細密無遺。

範子,二歲,久瀉脾陷發搐,脈弦數。

〔案〕肝經火煽,金受其制,所謂反不令也。蓋金為木官,今木反剋金,則五行顛倒之候也。

青蒿(三錢) 肉果(錢二,麵煨) 金櫻殼(二錢) 山茨菇(二錢) 山藥(四錢) 粟殼(二錢) 穀精草(二錢半) 白殭蠶(二錢) 黃連(五分) 升麻(一錢) 砂仁皮(二錢,炒) 雞內金(二錢) 石榴皮(二錢) 全料分煎頻服。

〔釋〕此庚申年霜降後三日方也。經云:亢則害,承乃制。蓋太過之亢制,猶不及之勝復也。本年金氣太過,下半年應屬承製之候,故火氣感於風木,在泉之氣以上浮而爍金。又值客氣太陽之本寒在下,火不能降於釜底,此所以手足太陰之氣俱衰,而戊土亦無所施其運用矣。金本強也,乃因木而反弱,是不得執五行分旺四時之說。蓋生克之理,盛衰無常。衰而可補,盛而可瀉,即為順證。析理既明,自有撥亂反正之法在焉。宇宙在握,造化生心,在吾師固無難焉耳。

陳妻,廿五,產後血崩,頭暈目昏。脈右虛大,左微沉。

〔案〕陰虛血熱之證。又血統於脾,此脾經轉輸失度耳。

當歸(四錢) 川芎(一錢) 黑豆皮(二錢) 忍冬花(錢半) 砂仁(錢二,土炒) 紅花(八分) 青木香(錢半) 制首烏(二錢) 龜板(四錢,醋炙) 甘草(錢半) 大麥冬(二錢) 蛀小麥(錢二) 服八劑。(湯批:運氣同前。前方從金制木,此方滋陰養火。以前證屬木恃強,此證屬土不職也。亢害承製,天地自然之機,而形體有強弱,臟腑有陰陽,又非可一概論矣。)

〔釋〕此庚申年霜降後十日方也。月建戌土,天運少徵,客氣太陽主事,戊土與己土相表裡,太陽與太陰相配合,卻因金齊火化之年,少徵之火不能生土,所以脾弱而不能統攝耳。

華氏,卅五,崩淋病後,陰虛發熱,頭運鼻衄,飲食不進。脈浮數。

〔案〕當此水令正旺之時,而木氣太郁,柳眼梅梢何由而茁乎。但此證究以舒暢為主而長陰以生陽耳。蓋陰不長,則陽不生。兩儀乘除,極之乃發。

土槿皮(三錢) 沙參(三錢) 元參(二錢) 延胡索(四錢) 地骨皮(三錢) 青皮(一錢) 青蒿(四錢) 白蘇子(一錢,酒炒) 赤石脂(錢半,杵) 茵陳(二錢) 升麻(八分) 訶子肉(一錢) 東丹(一錢) 蘇木(錢半) 服六劑。

〔釋〕此庚申年大寒前四日方也。土王用事之候,客氣亦近來歲之太陰。本年在泉之氣退位太早,水為土掩,木鬱土中,陰土滯而陰水弱,則來年之寅木無根。此全方之所以以疏土壯水為主也。夫滋降肺氣以為生水之用,人皆知之,至於滋養水氣以為生水之需,並用木味以預舒寅木之氣,則更有深意存焉。蓋本年為金強之歲,木氣受克已久,來歲又為水弱之年,木之母氣不盛,不預為養焉,其何能崛然興起乎。

鄒姓,十六,咳嗽吐血,時覺虛熱,飲食減少,醫治不效。脈寸沉關滯。(注:兩寸不應,來年歲氣也。)

〔案〕此總是木德不藏,土根未固耳。

制首烏(三錢) 鱉甲(三錢) 藕節(六錢) 紅花炭(一錢) 枳殼(錢半) 抱木茯神(三錢) 芸香(一錢) 甘鬆(一錢) 廣木香(錢半) 降香末(一錢) 赤芍(錢半) 花粉(錢二) 柏脂(一錢) 桃脂(一錢) 服八劑。

多用香味者,榮得香而開散耳。(自記。)

〔釋〕此庚申年大寒後六日方也。以疏理月建之醜土為主,而以預培來歲之寅木為用。其用首烏者,滋木之源也。用茯神者,益土之源也。諸香屬氣而入脾,脾統血,血非氣不行,故榮得香而散。凡此以酉年初氣太陰交足耳。

卷六

水運年

辛亥 厥陰司天 中運少羽 少陽在泉 土兼水化 左尺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陽明)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陽)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厥陰)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陰)五氣春分交(主陽明,客太陰)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陽)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羽)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角)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徵)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宮)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商)

鄧翁,六二,胸膈飽悶,噯氣不食。脈浮數而革。

〔案〕此胃土不順之故。

雲苓(六錢) 大熟地(四錢) 生白朮(二錢) 竹茹(三錢) 神麯(四錢) 天花粉(二錢) 粉丹皮(一錢) 甘草(一錢)

〔釋〕此辛亥年小滿前二日方也。辛年客氣逆行三度,節近小滿,已交陽明。方用云茯、神麯、花粉固已,但土兼水化之年,水氣本弱,不能制火,而氣反上逆,方用熟地之陰降以治其本,用丹皮之辛寒以治其標。本年二黑流年,於統運之四綠為死氣,故土木相持而不相合,此用竹茹、白朮、甘草之意也。

淩氏,四十,胸腹絞痛欲絕,自言食穄屑餅過多,渴極飲水數碗,遂致此病。脈左寸鉤,右關濡澀,兩尺俱伏。

〔案〕運氣之火與主令之金土相剋而不相生,故有忤繳不安之象。宜和解而開散之,然亦須兼滑潤清理之意。

丹皮(四錢) 生楂肉(五錢) 香薷(三錢) 香附米(三錢) 白薇(一錢) 紅曲(一錢) 竹茹(五錢) 竹瀝(一錢) 陰陽水煎服二劑。

〔釋〕此處暑後二日方也。月建申金,主氣太陰、客氣少陰主事。火為土母,因為客感飲食之氣所郁,鬱火上冒,不能為釜底之用,故有未濟之象。以卦義論之,即先天之否也。方用丹皮清散少陰炎上之火,而使之下濟。山楂味酸,色赤,借木味以疏土,即用火性以生土也。白薇味苦而咸,苦者火而咸者水也,土兼水化之年,水氣本弱,故用以啟水天之精氣,生升於火位而調劑之,兼以達陽明申金之氣,而清散風邪也。竹瀝取其寒滑,陰陽水取其和也。余皆清理胃陽之品,人所易曉。

前藥煎熟,已身僵口噤,心覺微溫,勉用銀簪撬口,緩緩灌之,至中夜將盡一劑,身動噤開。因再服一劑,狂惑不知人事如故。

肉蓯蓉(二錢) 白芍(五錢) 丹皮(五錢) 鮮首烏(二錢) 楂肉(四錢) 枸杞子(二錢) 天門冬(二錢) 茯苓(二錢) 白鵝翎(一錢) 飛蛾(一錢,去頭翅) 膽星(四分) 山梔(一錢) 青皮(一錢) 海蛤粉(二錢) 淡竹葉(一錢) 竹瀝(二錢) 竹茹(錢半) 服八劑。

〔釋〕少陰為客氣,申金為月建,太陰為主氣。故以芍藥、丹皮、楂肉為首重。蓯蓉感馬精而生,馬為火畜,精為水陰,故稟少陰水火之氣。枸杞冬熟而色紅,是稟少陰之水氣,而又兼君火之化者也。天冬稟寒水之氣而上通於天,水氣通天則天氣下降。首烏苦澀,能養手少陰之血,而又能斂足少陰之精者也。凡此四味,皆因土兼水化之年,而用以滋水者也。飛鵝由濕熱腐化而生,故用為火土相生之意,白鵝翎稟秋金清肅之氣,能闢除狂惑,發揚胃氣,而清浮游上越之邪也。茯苓、蛤粉去濕除逆,故用之以應庚金之氣。膽星、山梔、二竹、青皮治病標之痰熱,兼清少陽之相火,亦防其君、相同惡相濟耳。

某氏,二五,妊娠頭暈,惡寒嘔逆,虛火上衝,不能飲食。脈寸數,關濡,尺細促。

〔案〕此水化未成之故。

天門冬(三兩) 麥門冬(三錢,去心) 歸尾(三錢) 歸身(二錢) 廣木香(六分) 大白芍(一錢,灑炒) 甘草(八分) 枳殼(一錢) 竹茹(一錢) 服五次。

〔釋〕此辛亥年立夏後二日方也。經云: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本年水運不及,土來兼化,時值太陽間氣,故太陰乘之。況客運太角甲木之火,更挾太陽之標熱上爍辛金,是烏得不用金水之氣以制之乎。方用天冬至三兩之多,豈非卓識。佐以麥冬固已,而復臣以當歸者,蓋當歸苦溫,稟少陰水火之氣,與太陽為有情之合,《易》所謂老夫得其女妻者也。用木香、白芍、甘草、枳殼疏理太陰,使不得阻太陽升降之道。更加竹茹以清太角,則相火下降,而既濟之功成矣。

□姓,十九,頸生痰核。脈浮滑而濡,左尺伏。(左尺不應歲氣也。)

朴硝(一錢) 皮硝(一錢) 極細飛面(一錢) 冰片(四分) 甘草(一錢) 木通(一錢) 丹參(一錢) 用甘草水浸全料一晝夜。服五劑愈。

〔釋〕此立夏後七日方也。客氣太陽主事。太陽之氣本於水府,外行通體之皮毛,從胸膈而入於中土。今值土兼水化之年,法宜助水而泄土,二硝苦寒而咸,稟太陽寒水之氣而消除結固留癖者也。冰片香竄,外走皮毛,能散辛金之郁。木通藤蔓空通,其性自上而下,自外而內,故為此疾佐使之味。飛面、丹參清降手少陰之浮火,因太陽之標熱上合心經也。既用甘草入藥,復用甘草水浸全料者,取其歸於中土,使太陽與太陰相合耳。

丙辰 太陽司天 中運太羽 太陰在泉 水齊土化 左寸不應 天符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少陽)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陽明)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太陽)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厥陰)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少陰)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太陰)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太羽)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少角)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太徵)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少宮)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太商)

周姓,三一,久患嗽,喘,多汗。脈浮數而促。

〔釋〕此金水相搏而不能涵也,補瀉兼行可已。

旱蓮草(五兩) 益母草(四兩) 黃柏(二兩) 桑枝(二兩) 白花百合(一兩) 木香(一兩) 桂枝(六錢) 黃芩(一兩) 粉丹皮(一兩) 枸杞子(二兩) 枳殼(兩半) 桔梗(二兩) 白蒺藜(二兩) 川芎(一兩) 蜜丸。每服四錢。(湯批:證系金水相搏,而方用木香、枳殼者,水盛則土滯也。脾受水穀之氣而上布於肺,脾滯則肺無所承受而金鬱矣。土氣既舒,則生金垣水,不失其職,實為此證之樞紐,明眼人詳之。)

〔釋〕此丙辰年驚蟄前二日方也。丙年天氣逆行三度,初氣即屬太陽,是症久患喘咳,陰虛火浮,又感太陽標熱之氣而增重,故重用旱蓮益太陽之水,以制浮火。但水齊土化之年,土弱不能勝濕,故用益母、黃柏從水以清濕土。蓋水在地中,河海皆為所振,凡治太陽之疾,必須兼理太陰也。太陽之氣起於海底,故用桑枝、桂枝啟水中之生陽,上交於肺。木香味辛、臭香,稟手足太陰之化,而散布太陽之氣於天地四方者也。枸杞稟水氣而益陽,枳殼利氣除痰,而有疏通中土之用,中道既通,則金水相生,運行無阻矣。余如丹皮、黃芩、蒺藜、百合諸味,無非清降標熱,達土平木之意。桔梗、川芎稟金土之氣化,而通解血氣之郁者也。蓋丙辰為天符執法之歲,太陽所在,惟宜和解。此方生克兼施,制化並用,其幽深元妙之理,須微會焉。

孔翁,五三,三陰瘧,疾從前歲九月起,遊衍逾歲。脈左寸伏,右寸浮滑,右關遲滯。(注:左寸不應歲氣也。)

〔案〕水相蕩而成沫,煙將盡而結灰,物理觸處可通。此症蓋遊症也。然痰火猶逼而未解,用疏理不用攻伐,用化解不用武斷也。

青蒿(一錢) 青木香(一錢) 青皮(一錢) 白蒺藜(一錢) 白茯苓(一錢) 白蔻仁(一錢) 天冬(一錢) 朴硝(一錢) 鱉甲(一錢) 黃芩(一錢) 車前子(一錢) 白蘇子(六分) 白花百合(二錢) 雞內金(二錢) 肉果(一錢) 服十劑。

〔釋〕此丙辰年穀雨後三日方也。病起於卯年厥陰間氣之候,延至辰年陽明客氣之時。方內三青及鱉甲、黃芩以解厥陰之郁,用三白及雞內金以疏陽明金土之滯,此皆治本之味也。天冬、朴硝、車前用癸化戊,以利濕而清熱。蘇子、百合因庚及辛,以潤燥而降痰,此皆治標之味也。然水齊土化之年,土氣終弱,故加肉果以益釜底之薪,則土氣旺而金氣平,木氣達而水氣利,三陰之郁,一時通解矣。

曹氏,廿六,便血屢年不愈。脈右寸數、左寸沉,兩關無力。

〔案〕當用調脾滋血之味,服十餘劑可愈。

山萸肉(二錢,旱蓮汁炒) 當歸(二錢,土炒) 白芍(一錢) 桑枝(二錢,蜜炙) 血餘炭(二錢) 五倍子(一錢) 茯苓(二錢,酒炒) 青皮(一錢) 白朮(一錢) 澤瀉(一錢) 女貞子(三錢) 地骨皮(三錢) (湯批:概云調脾滋血,而方以萸肉為君者,以少陽木火之氣將至,故先機而迎之也。大凡積弱之疾,非借天地之氣,雖補難起。解得此秘,則運氣乃為我用矣。至方內滋血之外,或斂、或降、或清,而絕無激動火氣者,則亦未嘗不防少陽也,觀其以旱蓮汁炒萸肉之意可見。)

〔釋〕此小滿前五日方也。客氣逆行,小滿應交少陽,不預防其焰而反借其氣,以為長養之地,亦以屢年泄血之疾,木火素弱故也。而月建屬丙,與年令之強水相比,自以利濕扶土,用太陰以制太陽為宜。方用旱蓮、制山萸,佐以女貞,取水木相生之意。水既生木,自無浸土之患矣。用地骨皮、桑枝、澤瀉清金降水,以除太陽之標熱。用朮、苓、歸、芍以己化甲,青皮以甲合己。五倍、血餘以少陰和少陽,而兼以止血。此標本兼用法也。

某氏,三十,妊娠氣虛,飲食減少。脈寸遲濡,關尺細澀。

〔案〕此疾惟宜養血、散血、涼血耳。

歸尾(五兩,酒煮一炷香) 川芎(六錢) 神麯(一兩) 桑皮(一兩) 山羊血(一兩) 血餘炭(一兩) 血竭(一兩) 蕤仁(一兩) 破故紙(六錢) 青木香(五錢) 用水四升,煮二升,分十停,食前溫服。

〔釋〕此夏至前三日方也。水齊土化之年,月建丁火為強水所制,則血虛而滯。方用酒煮當歸為君,佐以血餘、神麯,借少陽之氣以助丁火也。而少陽木氣實為生火之源,故用川芎以宣之,蕤仁以滋之,破故紙以攝之,青木香以達之,則薪添釜底,而成火風、火雷之象矣。更加山羊血、血竭調和血分,以涼血而散血,用桑皮以瀉強水而清辛金,則心舍寧靜而精神長、飲食進矣。此所以胎前產後均無災害也。

某姓,三十,病後濕熱不清,精神疲倦,胯間時生結核。脈寸部浮緩,關尺俱濡。

〔案〕此氣血不攝之故,宜滋息之。

金櫻殼 肉蓯蓉 土炒茯神 歸身 血竭 金沸草 紫花地丁(以上各一錢) 海藻(二錢) 生地(一錢) 白蘚皮(錢二) 益母草(錢半) 川貝母(二錢) 服十劑。

〔釋〕此霜降後四日方也。月建戌土,客氣少陰主事。時當火土之令,應旺不旺,以本年水齊土化故也。方用金櫻、蓯蓉、生地滋足少陰之氣,使真水內固,不隨邪水以上浮,洵為治濕之長策。用茯神、歸身益手少陰之氣,使君火內充而濕邪外散,土有所養而生息無窮,此治濕之正軌也。更加金沸、貝母以清降之,地丁、益母以解散之,海藻、白蘚、血竭軟堅散結、和血去濕,取為治標之用,則源流俱清,無復留滯矣。

張氏,廿四,半身麻木,右偏手足不能動作。脈兩寸虛浮,左關緩,右關澀。

〔案〕此脾胃燥濕,兩持其偏之故。

通草 木通 大麥冬 冬葵子 生地炭 香附 神麯 山茨菇 馬兜鈴 當歸尾 半枝蓮(以上各五錢) 上藥同入瓷瓶內,井水煮一炷香,再加酒浸,開水和服。

〔釋〕此丙辰年霜降後五日方也。月建戌土,天運少宮,正脾胃二土用事之時。乃水齊土化之年,己土浸而為泥,斯戊土失其滋養而過燥矣。幸有客氣之少陰可以用為救藥,故藉手少陰之丁火以除濕,借足少陰之癸水以潤燥。然究系水強土弱之年,自當以抑水疏土為先務,此用藥之大旨也。兼用辛金之味,金為水母,金清而後水行,且與中運之丙相合而化也。

前藥服畢,手足運動,但精神倦怠,白濁時下。

〔案〕此時金水二臟清濁尚未能攝也。

白花百合(三錢) 蜜炙霜桑葉(二錢) 牡蠣粉(一錢) 菟絲子(三錢) 白飛面(一錢) 通草(二錢) 杜仲(二錢) 川芎(一錢,醋炒) 蛤粉(一錢) 五味子(一錢) 五倍子(一錢) 茯神(二錢) 蒼朮(一錢) 服十劑。

〔釋〕此冬至前三日方也。冬至子之半,前為陰子,後為陽子。陰子之母為庚金,陽子之母為辛金,宜兼顧為是。此時系在泉之太陰主事,而脈色卻應脾肺二經,是為土不生金、金不生水之象。方用菟絲、茯神、飛面益水生土,以資其化源。而用百合、桑葉、五味、五倍、牡蠣、海蛤並醋炒川芎以清金而攝水。加用蒼朮、杜仲,益太商之力。陰陽俱到,太少不遺。復用通草清金去濕,以抑水而扶土,以應年令。於是水歸其壑,土返其宅,而天氣下交於地,水氣上通於天矣。

岑氏,卅八,冷嗽痰飲,氣急不眠。脈虛滑,左寸沉,右寸數。(注:左寸不應歲氣也。)

〔案〕此痰系寒積而成。今氣運適在戊己之分,故舉發較重也。

肉蓯蓉(錢半) 山茨菇(三錢) 砂仁(一錢) 紅曲(一錢) 白花百合(三錢) 玉竹(二錢) 鬱金(錢半) 茯苓(二錢) 石菖蒲(二錢) 降香末(一錢) 北沙參(一錢) 木瓜(錢半) 金石斛(錢半) 車前子(錢半) 膽星(五分) 服五劑。

〔釋〕此丙辰年小寒日方也。月建醜土,客氣系太陰在泉主事,戊己二土陰陽出入,本自相為表裡,故用藥之意亦覺顯明易曉也。

辛酉 陽明司天 中運少羽 少陰在泉 土兼水化 兩寸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太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少陽)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陽明)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太陽)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厥陰)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陰)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羽)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角)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徵)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宮)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商)

宋姓,卅一,庚申冬季,忽患腹痛泄瀉之疾,漸覺咳嗽多痰,延至二月,咳嗽不止,項強而腫,發熱惡寒,頭運身重。脈沉細無力,獨右寸虛數。

〔案〕此感太陰之氣而成,陰濕既重,陽氣雖升而陰火飛越。蓋清陽不升,故濁陰不降。但症形重大,藥須緊服,早服二劑可也。

鐵落(四錢) 煤灰(二錢) 金鈴子(二錢) 馬齒莧(三錢) 淨銀花(二錢) 沙參(二錢) 茶葉(二錢) 葛蔓根(三錢) 鮮茵陳蒿(三錢) 貝母(三錢) 鬼箭羽(二錢) 紅花(二錢) 用白銀小錠入藥煎,竹瀝三匙和。服二劑。

〔釋〕此辛酉年春分前二日方也。土兼水化之年,支幹總屬陰金,且立春前雨澤久濡,陽土不旺,燥金無所施其力,故太陰反以強賓而奪主。然究因客氣逆行,陽明司令,未致猖獗。令春分將近,少陽相火挾濕上升,故有寒熱項腫之象。方用鐵落、白銀以鎮木火之上炎為主,煤灰以除飛越之濕,金鈴、鮮蒿以解少陽之郁。而陽明究系司天統令,故用馬齒莧、葛梗以舒之,銀花、沙參、茶葉清辛金以保肺氣,衛矛、貝母散結解鬱以除辛金之濕滿,佐以紅花、竹瀝破瘀消腫、清痰利咽,為外症之引也。

後一日,項腫倍增。至中夜,咽內壅塞,氣息阻隔,茶水難進。

〔案〕濕火上炎,木氣拘攣,只是用古針法刺次指、中指去爪甲一韭葉許,其救急最捷。否則,權用吹藥開路,再用金汁、金銀露、浮小麥、鮮生地汁沖服,以治其標。吹藥用:

大戟(一錢) 豬牙皂(一錢) 刺蒺藜(一錢) 原麝(二分) 沒藥(二錢) 皮硝(一錢) 見腫消(二錢,焙乾) 海金沙(一錢) 辰砂(三分) 山茨菇(一錢二分) 如無見腫消,則當以野荸薺粉四錢代之,同為細未,頻吹可也。(湯批:「至真要大論」曰:太陰之勝,喉痹項強。「繆刺篇」曰: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刺手中指次指。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刺足下中央之脈。此證由陰濕而起,本太陰也,近春分而見感少陽也。少陽與少陰為君臣,亦為夫婦,故兼及少陰。合而言之,太陰本也,少陽標也,少陽標中標也。然君主不寧,而百體解散,急則治其標,此之謂夫!)

〔釋〕外治之藥不過開鬱解毒、散結除濕耳。其內服治標之藥,金汁、銀花露為解毒清涼之通劑,浮小麥、生地本少陰之味,而用以治相火之灼金者。蓋心與肺本相聯屬,而足少陰之所生病,舌乾咽腫。相火既動,君火隨之,且少陽初動,難於直折,只得借少陰以和之耳。

又換方。

〔案〕毒氣雖稍散,而真陽日光尚未透漏,總為陰火所遏耳。方宜養陰以歸元,散陽以泄氣。

生鱉甲(三錢) 秦艽(二錢) 香附(一錢,炒) 制首烏(二錢) 人中白(二錢,杵) 黑豆皮(錢半) 獨活(錢半) 防風(八分) 黑芝麻(二錢,去油) 紅花(一錢) 白芷(二錢) 天花粉(二錢) 當歸(三錢) 馬兜鈴(一錢) 肉果(八分,麵煨) 百草霜(一錢) 梁上塵(二錢) 佛果金(二版) 服二劑。(湯批:大凡陰火之病,須補陰水以靜之,故方內疊用滋陰之品。又肉果入太陰之分,能收火入里,而斂飛騰之焰。此二法實為立基固本之要訣。譬之用兵須爭上流,形勝既得,迎刃而解矣。)

〔釋〕此春分後一日方也。令值少陽相火,而用鱉甲、秦艽、香附滋木氣而疏木鬱,首烏、豆皮、芝麻滋木以養木者,木氣不達,則火不歸根,而逸出故也。又用煨肉果、百草霜以攝陰中之陽,薪安釜底,自不隨邪火而上越矣。飛金、花粉、兜鈴鎮金氣而清其浮熱。當歸、紅花以少陰而和少陽,人中白、梁上塵一浮一沉,用以掃除上下之邪火。白芷、獨活、防風則散陽以解濕鬱之留滯耳。蓋當土兼水化之年,太陰氣勝,太陽之氣不能灌溉於周身。譬如日光為雲翳所掩,光輝黯淡,何能照耀於周天哉。醫者須為撥雲霧,見青天,使辛金能與丙火相合,然後水化成而生機轉也。

服前方,脈象稍起,但覺心神恍惚,時若驚恐。

〔案〕此陰不歸原,而陽失其度也。今可清肺散結矣。

歸尾(三錢) 鬱金(一錢) 金陀僧(二錢,童便煅杵) 朴硝(二錢) 白芷(二錢) 香附(錢二,酒炒) 辛夷仁(錢二,去淨皮毛) 南星(八分) 砂仁殼(一錢) 甘菊(二錢) 銀花(二錢) 車前子(錢二,酒熏) 陳皮(一錢) 白殭蠶(一錢) 甘草(一錢) 野菊根(三錢) 竹青屑(五分) 三劑,仍早晚兩服。(湯批:案云清肺,而方內參用陽明之品者,以太陰與陽明相為表裡也。)

〔釋〕少陽乘少陰之位,相火奪君火之權,故以歸尾、鬱金靖少陰之氣,使少陽不得而亂之也,加童便、煅陀僧以鎮金氣,朴硝之鹹寒以清三焦之邪熱,白芷、香附、砂仁殼、辛夷仁香燥辛散,以除上焦之濕鬱,南星、陳皮清中土之痰濕,甘菊、野菊、銀花、車前保肺清金,不使為相火所爍,殭蠶、竹青散相火逆結之痰,兼治咽腫。可謂內外俱徹者矣。然合觀大意,總不外合丙辛以化水,以救年令之不及,用少陰和少陽,以平客氣之太過,用金氣克卯木,以防月建之助炎而□□□。

又換方。

〔案〕春木發早,濕火過炎。炎上之火本無定也,只宜以清金壯水為主耳。(注:謂去歲冬燠雨濡,春令早行也。)

抱木茯神(三錢) 明琥珀(一錢,燈心研細) 連翹(三錢,淡鹽水焙乾) 杜仲(三錢,鹽水炒) 黑芝麻(錢半) 戎鹽(錢半) 赤豆(一錢) 白藥子(錢半) 黃藥子(一錢) 膽礬(一錢) 珍珠(八分) 山茨菇(三錢) 天花粉(三錢) 朴硝(三錢) 砂仁(一錢) 川芎(一錢) 甘草(八分) 蓮房(一個) 引用水菖蒲根,取自然汁四匙,生和服。加白馬溺一大杯和入。蓋馬為乾金,溺則取其趨下之性。如無白馬,可取大蚌一枚,少加鹽礬入內,取生水和用。服三劑。

〔釋〕此春分後五日方也。茯神、蓮房、琥珀、連翹清手少陰之熱,杜仲、戎鹽滋少羽癸水之氣,且軟堅也。此皆所以為少陽之配者也。山茨菇、藥子、菖蒲汁,以除痰而去濕,消腫而散淤。膽礬乃少陽本經之引,以之湧吐風痰、發散相火而解咽腫。珍珠、馬溺、車前清金水之臟,花粉、朴硝兼除腑熱,砂仁、川芎以散血氣之鬱滯。究其大意,仍不外前方之旨云爾。

又換方。

〔案〕前方尚少半劑之力,須用前方再服半劑,後換用內外雙解之法。

元參(三錢) 苦參(二錢) 牙硝(二錢) 黑料豆(三錢,酒浸炒) 山茨菇(二錢) 天花粉(二錢) 赤苓(一錢) 熟軍(二錢) 皮硝(一錢) 烏賊骨(一錢) 銀花(二錢) 山豆根(二錢) 茯神(二錢) 木通(八分) 澤瀉(八分) 甘楝根皮(一錢) 衣魚(四分) 蛇脫(三分) 服二劑。

〔釋〕此為內外雙解之劑,夫人而知之也,然必重用黑豆、元參以保少羽之氣者,因水弱之年,恐為少陽所泄而難濟耳。

又換方。

〔案〕有濕火上蒸,意欲外托而兼內治,故前用蛇脫等藥以兩枝其兵,所謂間道而出者也,猶有外不盡托而內不盡治之處。今卻用剛柔並濟法滋潤其陰,方好還原。今之二枝異於前之二枝也。

龜板(三錢,酒炙) 地骨皮(三錢,鮮者) 桑皮(二錢) 菟絲子(二錢,酒炒) 貝母(三錢) 青黛(三錢) 山茨菇(二錢) 白蘇子(二錢) 冬青子(三錢) 鉤藤(三錢,蜜炒) 冬葵子(三錢,杵) 皮硝(二錢) 敗醬(四錢) 劉寄奴(二錢) 馬鞭草(一錢,如無,以蝦蟆草代之) 甘草(一錢) 服二劑。

〔釋〕前半多降火養陰之品,後半則兼解毒去濕,及外托散結之藥矣。

又換方。

〔案〕此時內毒漸清,剩外毒未除耳,當用淮陰四面吹散楚軍之法。然亦須連絡彭軍以為犄角。何則?前蓋開壁令其逸出,今則收燼欲自完繕耳。宜再服前方二次,後用截然二枝軍,一枝埋伏,一枝戰也。

早服用:

炙龜板(四錢) 白芍(二錢) 首烏(三錢) 枸杞子(三錢,炒) 川芎(二錢) 當歸身(三錢) 黃芩(二錢) 葛根粉(二錢) 貝母(四錢) 元參(二錢)

〔釋〕此為埋伏之軍,所以備不虞也。

晚服用:

土茯苓(五錢) 白茯苓(四錢) 川芎(八分) 海藻(二錢) 貝母(二錢) 皮硝(二錢) 劉寄奴(三錢) 鎊犀角(八分) 硼砂(錢半) 琥珀(八分,研細) 苦菜根(十個) 金銀箔(廿張) 陳小麥稈(卅莖)

以上二方俱用甘菊、銀花煎湯代水。

〔釋〕此為出戰之卒,所以摧強敵也。

前方服至二日,項間膿潰腫消,諸症悉退,但覺體虛。

〔案〕此症原系傷寒實症,然當權其先後施治之法,不可率爾驅除,務要收火入內,散邪出外。治之無其法,一內伏即不可解矣。故欲其聚於一處,如秦將之坑卒者然。此其中惟權為難耳。今已順流而下,大事就矣,以下無大難處,所謂一將守之有餘者也。

象皮(四錢) 蝟皮(四錢) 金狗脊(三錢) 大白芍(五錢) 白茯苓(三錢,土炒) 丹參(三錢) 當歸身(二錢,土炒) 龜板(五錢) 橘核(三錢) 制首烏(三錢) 引用銀花藤、摩蘿藤、茶錢連莖一個、小麥稈三十莖,日服一劑,服五帖。

〔釋〕此春分後十三日方也。木火氣盛,金水氣衰,故方以扶金滋水為主。用二皮涼血生肌,兼扶司天之金氣也。橘核,日華以治膀胱氣痛、腰下冷氣,是稟太陽之氣而散寒濕結核者也。茯苓屬辛,橘核屬丙,此丙辛合化之理也。余俱滋陰之品,而少陰為尤多。蓋少陰君主既強,則少陽相臣自不能不退聽耳。

月峰問辛酉二月時令治法。

〔案〕師曰:去冬陽氣早泄,故陰舍不固,而木氣拳拘耳。子知前方用鐵落、生銀之意乎?以其早動,則靜鎮之。去冬雨澤連濡,亦見陽水虛涵、陰金浮泛之象,宜早用鐵落、銅青、石燕等藥,所謂以金從金之意。外加木香、辛夷、青蒿、紫蘇、葛根、枳殼、款冬、忍冬、韭子、金石斛,或加細辛、肉果,蓋助陽而收肺氣之汗漫者耳。或用馬齒莧、虎耳草、車前草、蝦蟆草一二物為引,從濕以治濕也。外加土炒茯苓、川楝子、甘草節用為佐使,隨症加減可也。至如細辛、石燕、銅青、肉果,皆非常用之藥,須隨症斟酌之。

袁氏,四十,腹中痞結,經脈不通,頭目眩暈,上膈有痰,咽乾心熱,脅下時痛,陰虛潮熱。脈沉澀,右寸虛浮。

〔案〕此由陰陽相舛錯,而脈理失其滋息也。法宜守陰以助其下生之氣,升陽以助其上升之勢,乃成地天之泰耳。此調燮之在微渺者也。

炙黃耆(二錢) 鉤藤(錢半) 桑白皮(二錢) 澤瀉(二錢) 紅花(二錢) 桑椹膏(六錢) 益母膏(二錢) 茯神(二錢) 紫花地丁(一錢) 女貞子(四錢,酒炒一半,土炒一半) 神麯(二錢,土炒) 厚朴(二錢,薑汁炒) 甘草(一錢) 枳殼(一錢) 制首烏(三錢) 苡仁(三錢) 木通(一錢) 上藥服八九帖,加薑汁錢半,土炒種術二錢。再服四帖,加煨肉果一錢,石菖蒲一錢,木耳一錢,山茨菇一錢,又服三四帖可愈,愈後期年並可生子。

〔釋〕此辛酉年夏至前六日方也。客氣逆行三步,正值太陰主事。用黃耆、桑皮及益母膏,皆手足太陰藥也。既用心經之味以生之,肝經之味以疏之,而又用腎經之味以滋之者,欲使水土有相垣之勢,金水有相滋之用也。況水運不及,土來兼化,非清金何能生水,非滋木何能疏土哉。凡此百孔千瘡之症,皆不宜拘定陳法,顧此失彼。看此方補瀉兼施,溫涼互用,學者須熟讀《金匱》及《準繩》諸篇,庶可窺其一二也。

徐氏,廿五,是年春,因喪子悲恚,遂致經脈不行,嘔噦眩運,腰疼脅脹,飲食日少,形徒骨立。脈郁澀而濡,兩寸沉。

香蒿(二錢) 香附(錢半,酒炙) 石菖蒲(錢半) 法半夏(一錢) 枳殼(一錢) 青皮(八分) 黑芝麻(錢半) 雲母粉(八分) 秦艽(一錢,酒微炒) 女貞子(錢半,米飲炒) 川芎(錢半) 服八劑。

〔釋〕此辛酉年夏至後三日方也。天運少徵,客氣逆行,太陰主事,故以菖蒲、川芎開心經之郁,余皆滋水剋土,以疏太陰而扶中運之不及者耳。 雲母者,云之母也,其性益氣而升陽。蓋云本由地中之濕氣而生,故云母為土中升散濕氣之味,列於《本經》上品,為服食養生之藥,方書亦有云母丸及服食諸法,後人不能格物窮理,故入方甚少。附註於此,以備參考。(王靈山記。)

又換方。

〔案〕此有肝經鬱火,而此時宜先利其氣,亦本古人五苓、五香之意,而活用之耳。

土香蒿(三錢) 老鬆節(一錢) 茯神(三錢) 蘇梗(二錢) 白茯苓(三錢) 赤茯苓(錢半) 枳殼(錢半) 赤芍(二錢) 木瓜(錢二) 澤瀉(二錢) 歸身(六錢,酒炒) 服十劑。

〔釋〕此大暑後四日方也。天運少徵,客氣換交太陽。太陽為寒水之腑,故用鬆節、茯苓、澤瀉去濕邪以清水腑。蘇梗,其葉朝挺暮垂,稟太陽晦明之氣,天氣下降,其用為下氣殺穀,故以為利氣之嚮導。脾為氣母,又為血之統領,故用歸、芍以調之,太陰與太陽本相配也。青蒿得先春之令最早,理屬少陽,《易》曰: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蓋太陽、太陰之所生也。考律書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之義可知矣。大凡肝經有郁,則心氣不旺,故重用酒炒當歸以助少陰之氣,而復用少陽之木味以配之,則生生不息之機由是啟矣。合觀二方,俱不外疏土去濕之意者,以土兼水化之年令宜然也。

服前二方,經脈稍通,飲食漸進,但形體未復,精神欠爽。

〔案〕水旺之時,木氣自潤,但恐水不歸垣,轉致泛漲耳。

茯苓塊(三兩) 茯神(三兩) 豬苓(三兩) 土茯苓(一兩) 赤苓(一兩) 桑白皮(三兩) 黃柏(三兩,鹽水炒) 砂仁(二兩) 澤瀉(二兩) 海桐皮(二兩) 蘇木(二兩) 炙甘草(四兩) 甘菊花(一兩) 加左金丸(一兩,杵碎和入),上藥研末,蜜丸,橘皮湯下。

〔釋〕此立冬後四日方也。中運雖嫌水弱,而主氣陽明,月建當亥,子母相生,可以轉弱為強,故不憂水之不足,而第憂土之兼水而轉傷於濕也。方用五苓為主,重用炙草為土分之嚮導。卻用黃柏、左金,聊為在泉之少陰去其逆,所以專其生土之用也。然此症究以調經為主,使無海桐、蘇木為疏土行水之具,不特築版無資,堤防難就,亦且不歸血分而寬泛無著矣。至於桑皮、甘菊,則又因爍金之客氣而旁及者也。

孔姓,卅四,耳暴聾。

〔案〕此蓋竅於腎而繫於肝者也。宗氣不能隨衛氣以轉輸,故有此疾。雖非要緊關頭,卻由水臟卑下之地,速濟為難耳。可用丸治之。

巨勝子(二兩) 馬兜鈴(一兩) 金狗脊(一兩) 乳香(一兩) 骨碎補(二兩) 雲母粉(兩二) 橘紅(一兩) 砂仁(二兩) 秦艽(二兩,酒炒) 菟絲子(兩半) 枸杞子(兩半)

用青荷梗蒂十兩煎湯,和蜜煉為丸,更加雷丸七錢,蓋取其得雷鳴發動之氣而生者也。平時服藕最妙,蓋水之精而通竅於上者也。

〔釋〕此辛酉年大暑後四日方也。土兼水化之年,客氣太陽為土所阻,此所以天地否塞而關竅不通也。方用雲母、雷丸所以升地氣,兜鈴、枸杞以降天氣。而又用秦艽之紋理旋轉,以為陰陽出入之樞機。蓋天氣左旋而右轉,地氣右旋而左轉,左右者,陰陽之道路。秦艽稟天地運行之氣,更用酒炒以引入心經。復佐以菟絲、荷蒂,借少徵之運以通心竅,使水火濟而地天泰耳。至於用滋腎之味以助水運之不及,則理之易曉者矣。

鄒姓,十七,咳嗽、吐血、發熱不已。脈象虛大。

〔案〕從來脾經易收而易泄。以位居中央,為上天下澤之所交氣耳。此症宜攝土而滋水。蓋水弱則易於浮蕩,水蕩則土垣難固,土垣潰則水更易涸矣,此理可推也。

黃芩(二錢) 丹皮(二錢) 地骨皮(二錢) 枸杞子(二錢) 青木香(二錢) 白薇(二錢) 白及(一錢) 側柏葉(一錢) 紅曲(二錢,土炒) 甘草節(八分) 老鬆節(一錢) 當歸(三錢) 炒梔(八分) 木瓜(八分) 摩蘿藤(三錢) 青荷莖(五錢) 陰陽水煎,服六劑。

〔釋〕此辛酉年芒種後十二日方也。客氣逆行,應屬太陰主事,而陽明實為司天之氣,故用黃芩、地骨、歸身、白及以理手足太陰,而又用白薇、紅曲以理陽明也。然土兼水化之年,水氣本弱,故用鬆節、枸杞、摩蘿以滋水而疏土,又用荷莖、柏葉、丹皮、炒梔清少徵之熱者,因月建也。至用木瓜、木香、草節、亦以疏理濕土,使不得阻金水相生之路耳。

吉姓,十九,素患咳嗽吐血,忽染重瘧。脈寸口洪大,關軟,尺弱。(注:歲氣以兩寸不應為常,茲見洪大,火上越故也。)

〔案〕此陰土有虧,故浮游其氣而不與營相調耳。《易》所謂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者也。宜用以陽求陰之法。(注:《易》睽卦彖詞云: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也。蓋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故曰二女也。言此症火氣浮越,金氣下陷,而兩寸反見洪大,有暌孤之象也。)

肉豆蔻(錢六分,半生半面煨) 生薑(三錢,半生半煨) 蒼朮(二錢,半生半米泔炒) 甘草(一錢) 厚朴(錢二分,半薑汁炒,半生) 縮砂仁(錢二分,半土炒,半生) 廣木香(錢半,半面煨,半生) 陳佛手(一錢) 陳萊菔子(錢二分) 炒降香末(一錢) 橘紅(二錢) 蘇梗(一錢) 土蒿葉(八分) 服四劑。(湯批:脾經多氣而多血,脾土有虧,則氣不歸血,氣浮而血陷,陰陽相舛矣。方用理脾之味,半熟半生,一以求諸陽,一以求諸陰也。用藥之妙,不可方物。)

〔釋〕此辛酉年霜降前一日方也。陽土與陰土相流行,亦相對待,一盛則一衰。今月建戌土,天運太宮,陽土盛而陰土愈衰矣。脾為氣母,氣即火也;脾統血,血即水也。今土氣既虛,故火動而上,澤動而下,暌象見焉。又值客氣風木煽動,陰火上越,濕熱薰蒸,濡滯莫解。故用理中之意,使火氣歸源於釜底,則土氣有根而運行有力,此用藥之大義也。蓋陽位乎天,陰位乎地,陽性升,陰性沉,安陽於陰位,而後陰氣得所依附而滋長,此之謂以陽求陰。總以土虧之疾不宜直用克伐,惟有扶陽燥土,以培其根耳。

瘧愈半月,虛熱復發,吐血。

〔案〕此亢陽外越,真陰失守,故心氣一熾而金水不下濟也。此時仍可降陽而伏陰耳。

伏龍肝(三錢) 倒掛塵(一錢) 降香(二錢) 松脂(二錢) 槐實(錢二) 馬兜鈴(錢二) 地榆(錢二) 胡桃肉(二錢) 益智仁(錢半) 歸身(一錢) 干首烏(二錢) 甘草(三錢,炙) 黃柏(三錢,鹽水炒) 肥牛膝(一錢) 可服十數劑。

〔釋〕此小雪日方也。少陰君火在泉,而用藥從足少陰為多者,以病由真陰失守,故用從治之法,引火歸原,以熄少陰之焰也。蓋土兼水化之年,水弱則真陽無所依戀,故治之者,必欲以剝之上九,降而為復之初九,乃克順孟冬收藏之令。更加清降辛金之味者,肺為心舍,且防陰火之上越也。然非水上火下,終不能成既濟之象,故復用黃柏、地榆、槐實以治其標,方得如針芥之投耳。

洪氏,卅三,卒然昏倒,四支厥逆,良久始有氣息。脈細數,尺更微。

〔案〕夏病於血者,冬必病心氣,以節宣相失之故耳。況此時一陽起於重陰之下,陽為氣母,母郁則子亦郁耳。但此時不可峻補,恐澀滯其從出之路也,此時只可用升陽守陰之法。 陽者,命門之真火也,真火鬱則心火不守,而土氣亦郁矣。升陽者,扶助命門之陽氣;守陰者,降伏少陰之君火也。(祝道山注。)

肉豆蔻(八分,麵包煨) 辛夷心(一錢,去外皮毛) 延胡索(二錢,醋微炒) 白歸身(四錢) 川芎(錢半) 龜板(五錢,杵) 廣木香(錢半) 砂仁(一錢) 制首烏(四錢) 炒山梔(一錢) 香附(一錢,醋炒) 硃砂(三分) 黃連(四分) 大白芍(錢半,土炒) 粉甘草(八分) 服四劑,加黃耆四錢,再服四劑。(湯批:不識運氣之理,必疑此症為中風矣。勘破一陽不升之故,以扶陽而滋養少陰,以安在泉之氣,看來似不對症,而恰絲絲入扣,非粗工所能問津。)

〔釋〕此辛酉年冬至後九日方也。在泉之少陰主事,故用龜板、辰砂、當歸、黃連、炒梔靖君火而益心氣。然而冬至節後,一陽初生,此月令陰陽之卦氣也,陽氣伏於土中,故用肉果、砂仁、木香以助一陽之氣。真陽從水中而生,故用黑豆、首烏以滋水中之陽。病本由於血分,而病標見於氣分,故用延胡、香附、川芎、歸、芍以理血中之氣。又肺為主氣之官,氣逆之症,安能捨此,但當補瀉兩難之際,惟宜清輕之味以平之,故只用辛夷仁錢許以為開散耳。辛者陰金也,夷者平也,律有夷,則卦有明,夷先聖命名,具有至理,詳《本經》下氣之文可悟,何得專指為胃土之藥耶。

水運年續編

丙寅 少陽司天 中運太羽 厥陰在泉 水齊土化 右寸不應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少陰) 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陰) 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陽) 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陽明) 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陽) 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厥陰)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太羽) 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少角) 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太徵) 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少宮) 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太商)

宋妻,四十,頭運腰疼,足筋牽掣,麻木無力,月事短少,不孕。脈兩關虛數無力。

〔案〕蓮峰李子曰:此肝腎血分虛燥生風之象,宜緩調之。

馬齒苑(兩半) 肥牛膝(一兩) 松脂(一兩,酒煮) 鱉甲(二兩,醋炙) 女貞子(三兩) 五加皮(二兩) 秦艽(兩半) 當歸(二兩) 鉤藤(四兩,豬油浸炙) 獨活(兩半,制同上) 豬蹄筋(二兩,酒炙) 石斛(三兩) 熟地、苡仁、玉竹濃煎為丸,每服五錢。

〔釋〕此丙寅年驚蟄日方也。肝腎二臟久虛,又因水齊土化之年,故壬水強而癸水無氣,乙木失滋養之源,客氣覆逆行,少陽甲木盛而乙木感陽熱而生風。故方用勝濕之味,以制太過之水;用斂抑之味,以平少陽之焰;用滋陰扶木之味,以滋乙木之源,而祛其虛風也。

又換方

〔案〕蓮峰子曰:木燥水虧之疾,而此時尤以滋水為要。

鮮旱蓮草(四錢) 大麥冬(二錢,用辰砂二分,同杵) 丹皮(二錢) 冬葵子(一錢) 冬青子(二錢) 鬱金(錢半) 雲苓(錢半) 肥牛膝(一錢) 杜仲(二錢,鹽水炒) 木瓜(一錢,不見鐵)

〔釋〕此小滿後二日方也。本年中運雖屬強水,而水虧之人真水不能依附而起,而邪水反因之而盛。木必得真水而後潤,今值少陽主氣之月,客運復屬少角,客氣又逆行於少陰之分,木火之氣過盛,木愈燥,覺水愈虧耳。方用清降金水之意,祛濕邪即以扶真水,所以養木而兼以平木也。

又換方。

肥玉竹(三兩) 澤瀉(二兩,鹽水炒) 花粉(一兩) 柴胡(八錢,醋炒) 石決明(二兩) 天冬(三兩鹽水洗炒) 鬱金(兩半) 丹皮(兩半) 炙鱉甲(三兩) 杜仲(四兩,鹽水焙乾) 水紅根(一兩) 制首烏、黑芝麻煎湯泛丸。

〔釋〕此處暑後七日方也。主氣太陰,客氣屬陽明燥金主事。庚金為乙木之官,木病之人,當水盛之年,又值濕土之會,土濕則木無所附,更兼燥金之氣克之,木安能支乎。方用清理陽明之味,以平金燥,又用土中去濕之味,以制中運,然癸火實為乙木之源,又不可以不養,故補與瀉並行不悖焉。

又換方。

〔案〕蓮峰子曰:疾將愈矣,惟在調養得宜而已。

女貞子(三兩) 川續斷(二兩) 獨活(一兩,酒炒) 蘇木(一兩,醋炒) 龍眼肉(一兩) 甘菊花(三兩) 歸身(一兩) 鉤藤(三兩) 炙甘草(兩半) 肥牛膝(一兩,酒炒) 白芍(二兩,醋焙) 柴胡(八錢,醋焙) 嫩桑枝 金銀藤煎湯泛丸。

〔釋〕此小雪日方也。主氣太陽,客氣厥陰主事,水虧木燥之人,正可借天地之氣以為滋養之源矣。方只用獨活以理太陽,而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水盛之年,心火每虞其不足,故用酒炒獨活,即佐以龍眼、當歸以助心氣,余則滋養陰木之品耳。

妊娠三月,腹脹惡阻,氣息不舒,飲食減少。

〔案〕蓮峰子曰:此宜理氣,不須補氣也。

陳香櫞(六分,炒) 白蔻仁(六分) 當歸(錢二) 白芍(錢二) 砂仁殼(一錢) 五加皮(錢二) 黃芩(一錢,酒焙) 血竭(五分,酒炒) 百草霜(八分) 法半夏(一錢) 防風(八分,土炒) 紫蘇(八分) 陳皮(一錢)

〔釋〕此大寒後二日方也。節過大寒,當屬次年太陰初氣主事。脾為氣母,氣之不舒,土不垣水也,故方中多用燥濕醒脾之味。曰不須補氣者,次年丁卯系金兼木化之歲,補氣則金強而木愈弱,木愈弱則愈不能疏土矣。

吳女,十六,瘧疾間發,頭重體倦,身熱無寒,不能餘食。脈虛大而濡。

〔案〕靈山王子曰:此少陰之火不能生土,以致輸轉不靈,而少陽起而奪之也。

面神麯(三錢) 夏枯草(二錢) 白芍(一錢) 甘草(錢半) 天南星(八分) 陳枳殼(一錢) 黃柏(錢半,鹽水炒) 阿魏(一錢) 大麥冬(三錢,硃砂同杵) 青蒿(二錢) 稻葉(三錢) 荷葉(三錢)

此丙寅年芒種後一日方也。客氣逆行少陰,而主氣復屬少陽。火氣既盛,宜乎能生土矣,奈水齊土化之年,一遇陽火熏蒸,遂成濕熱。況少陽併入司天之氣,而間氣之少陰不足以勝之,此少陰所以不能施其生化之用,以致濕土滯不靈也。方用神麯為君,加以麥冬、硃砂以助離火中虛之氣,佐以清理少陽、降火除濕之品,更兼夏枯、白芍以和之,阿魏、枳殼以通之,度幾甲己合而土化可成焉。

又換方。

茶石斛(三錢) 砂仁(錢二,土炒) 蒼朮(錢半) 黃柏(一錢五分) 夏枯草(二錢) 楂肉(錢半) 丹參(錢半) 牡丹皮(一錢) 側柏葉(一錢) 藿香(錢半) 南星(六分) 白茯苓(一錢) 百草霜(一錢) 香附(一錢) 天冬(二錢) 面神麯(三錢) 木香(一錢) 稻葉(三錢)

〔釋〕前方用青蒿、荷葉,借甲木之氣以化土而剋水,此方用石斛為君,佐以天冬、黃柏、丹皮、柏葉,借金水之氣以平木火。或借主氣治中運,或借中運治主氣,無非因時之妙用而已。

後二日換方。

桑白皮(二錢) 香附(二錢,酒炒) 鬱金(錢半,酒炒) 山楂肉(二錢) 青木香(錢半) 雲母(一錢) 薤白(三錢) 香薷(錢半,酒炒) 益母草(二錢) 厚朴(八分) 芸香(錢二) 淡竹葉(一錢) 沒藥(八分) 鮮蔓菁子(二錢)

〔釋〕土化既成,則水氣平而致濕之源清。少陽既順,則相火解而蒸熱之焰熄。而下流壅滯尚未全通,斯不得不責之輸轉之官矣,故此方多主戌土以為治標之法。

汪子,四歲,時疫發斑,昏暈,多汗,數日不解。

〔案〕蓮峰李子曰:中運水氣過強,遂有上凌丁火之勢,此時丁火主月,未免相持不下而相爭不已。汗為心液,汗多而昏者,心氣不勝也。此等移步換形之證,又不可拘定成局。亦或有郁久發暴,子復母讎之變,治之者須臨時詳察,善為轉換,方無膠柱之失。今只解其相爭之勢,使丁火差堪自主耳。

石菖蒲(一錢) 柴胡(八分) 青皮(七分) 大青根(二錢) 蔓菁子(錢二) 丹皮(一錢) 桔梗(一錢) 人中黃(錢二) 百草霜(一錢) 通草(五分) 竹瀝(五匙) 東丹(一錢) 燈心、竹葉為引。

〔釋〕此丙寅年夏至後三日方也。客氣逆行少陰,又兼月建併合,似乎丁火不致少力。奈中運水氣過強,與丁火兩不相下,故見證如此。方用東丹以鎮壓水氣,更加通草以清利之,則水氣平而紛爭可解矣。然主氣之少陽,又為病標之所在,亦不可以不理也,故用柴胡、大菁、蔓青、青皮以清降之而已。

桂子,半歲,素患胎熱,大腸秘結,頭熱煩躁。

〔案〕道山祝子曰:燥土司月,合於太陽之標熱,故舊有胎熱者,感之而將動也。然當將動之時,卻不宜過用遏抑,只用古豬膚湯之意,清潤臟腑,以防未然耳。

豬膚薄皮(三錢) 蘆根(三錢) 血餘炭(二錢) 天冬(二錢) 黑白芝麻(各二錢) 木芙蓉葉(一錢) 香椿樹葉(一錢)

〔釋〕此丙寅年霜降前五日方也。中運水盛之年,客氣太陽之令,患熱病者,宜得平氣,奈主氣之陽明併入月建之戌土,又兼天氣過於乾旱,故胎火感之而欲動也。方用滋潤大腸宜矣,又兼用血餘、芙蓉葉者,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也。

包女,十八,初起似瘧,胸膈脹滿,寒熱往來,嘔逆不食。十餘日後純熱無汗,乾噦,熱厥,昏不知人,醫用柴胡湯、龍膽瀉肝湯、黃連橘皮竹茹湯及一切寒涼峻下之藥俱不效。脈數大離經。

〔案〕道山祝子曰:此證邪氣熾盛,而真陰不足以御之。蓋陽明之燥火灼於肝肺二經,肝氣燥則火勢愈熾,肺氣燥則津液枯竭矣。此時非急滋津液,不能救標熱之劇也。

牛蒡子(二錢) 硃砂(一錢) 防己(錢二) 金沸草(一錢) 白殭蠶(一錢) 廣三七(五分) 新會皮(一錢) 飛面(八分) 金銀藤(三錢) 百草霜(一錢) 大青葉(二錢) 橘葉(一錢) 甘菊蕊葉二兩搗汁和服。

〔釋〕此丙寅年霜降日方也。病起於客氣之太陽,奈醫不知時,未能清解,致太陽之標熱合於主氣之陽明,遂成燥熱,燥熱不已,蔓延肝肺,以致津液枯竭,此時急救津液,只得隨其勢而利導之耳。然太陽實為致病之由,故仍用鍋墨以治太陽之寒,用防己治太陽之水。又用硃砂、飛面者,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也。用殭蠶、三七者,厥陰風木通主在泉之氣,而此疾復多厥陰之見證也。

又換方。

〔案〕台山何子曰:今乃邪氣未清之故,當以清散太陽之裡熱為要。

旱蓮草(三錢) 赤茯苓(錢二) 通草(六分) 鬱金(三錢) 蘘荷根(錢二) 薏苡根(一錢) 桔梗(二錢) 砂仁(一錢) 地骨皮(二錢) 貝母(二錢) 陳皮(一錢) 楂肉(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

〔釋〕此霜降後十日方也。用旱蓮、赤苓、通草、蘘荷以清小腸、膀胱之熱固已,更兼以清理肺胃之味者,病機在於燥金,燥金順而後濕金乃得復生水之度也。

周姓,廿二,從春間患濕癬,遍身瘙癢,初秋患瘧,醫用散劑數帖未效,改用補劑,變為嘔逆噁心,痰結胸膈,不思飲食。脈象遲濡。

〔案〕靈山王子曰:此由中運水強,前令司天之氣未達,故木氣鬱於土中,而戊己二土不相和而相忤也。

麥芽(三錢) 桃仁(錢半,去皮) 石菖蒲(錢半) 五加皮(二錢) 香附(三錢) 花椒(一錢) 砂仁(錢半) 紫花地丁(錢半) 防風(錢半) 木香(錢半,麵煨) 白芥子(二錢)

〔釋〕此秋分後八日方也。客氣太陽主事,寒水之氣與中運相比,故在泉之陰木飄泊無依,木浸於水而不能疏土,此己土之所以濕也。司天之少陽未達,陽木鬱於戊土之中,又逢陽明主所之時,此戊土之所以燥也。濕鬱成痰,又為燥火所煎,沉痼堅結,實難開解,方內利氣行痰,人所共曉,惟用辛散以行水,用酸溫以達木,非明於運氣者不能。

又換方。

砂仁(二錢) 吳茱萸(六分,泡) 石菖蒲(錢二) 附子(一錢制) 葛根(錢半) 破故紙(八分,鹽水炒) 韭子(八分) 香附(二錢) 胡桃肉(二錢,杵) 馬勃(一錢) 鶴蝨(八分)

〔釋〕此寒露前一日方也。水土之病,木為樞紐,故用韭子、故紙以扶陽木,用吳萸、胡桃以溫陰木。然究其致病之由,其過在水而不在土。蓋水齊土化之年,土之濕實由水之泛,使專用扶木剋土之法,恐土愈弱而愈不能垣水,故用扶木益火之法,以生土而疏土,而更清理陽明,借其輸轉之力,以升清而降濁,中權扼要,最為得力,後則迎刃而解矣。

又換方。

香草(二錢) 轉輪木(一錢) 白殭蠶(錢半) 砂仁(錢半) 椒紅(八分,炒) 代赭石(錢半) 白茯苓(二錢) 石斛(三錢) 厚朴(一錢,薑汁炒) 石菖蒲(錢半)

〔釋〕此寒露後六日方也。前二方俱以扶木益火為主,以利氣行痰為輔。而此方直以醒脾為主者,蓋客氣屬於太陽,扶土製水,所以抑中運之太過也。然扶土之中,未嘗不兼達木之意,如殭蠶、赭石者是也。

又換方

鬱金(一錢) 韭菜汁(一錢) 殭蠶(錢半) 山茨菇(錢二) 橘皮(錢二) 茜草根(八分) 紅曲(錢二) 白蔻仁(一錢) 鶴蝨(八分) 當歸(錢二) 藿香(一錢) 芸香(一錢)

〔釋〕此霜降前七日方也。陽明為月建之主氣,而又為病標之所在,故於病源將澈之時,重理陽明,使轉輸復其故度,則胃口開而飲食可進矣。合觀四方,先本後標,不急急於近功小效,乃能開痼癖而起沉疴。可知臨大證如臨大敵,必先自整齊步伍,彌縫周密,而後不為敵所乘也。

茅姓,廿五,從童時傷力吐血,醫治未得全愈,每逢舉發則乾咳,腰疼筋骨疼,面赤身熱。脈象虛大。

〔案〕台山何子曰:此陽衰而真水不能生木也。

肉蓯蓉(一錢) 黑豆皮(二錢) 甘草(一錢) 鉤藤(二錢) 女貞子(三錢) 水紅子(一錢) 紅曲(錢半,炒黑) 當歸(一錢) 黑山梔(一錢) 韭菜根(一錢)

〔釋〕此丙寅年大雪日方也。中運水強之歲,又值寒水主令之月,宜乎水弱者可以無恙。豈知水為陰邪,非真陽充實者不足以御之,真陽不充,則水氣愈寒,而乏煦嫗滋生之趣矣。方用滋水培陽之味,使厥陰在泉之氣得所滋養,而木自暢茂也。

又換方。

桔梗(三錢) 丹皮(錢半) 白殭蠶(一錢) 甜杏仁(二錢半) 丹參(錢半) 鱉甲(三錢,酒炙) 焦楂肉(二錢) 石決明(錢半) 東丹(一錢) 青黛(八分) 小薊根(錢二) 忍冬藤(二錢)

〔釋〕此冬至前五日方也。此則厥陰風木之味為多。前方用肉蓯蓉,此方用焦楂,同一潛陽之意也。大凡外象虛熱之症,總要引火歸源,上抑之而下攝之,則用力少而成功多矣。吾師諸徒用藥之法,何嘗不從古方中脫化而出,但適乎時宜,稱乎病勢,周密圓到,為足貴耳。

趙姓,廿七,素有項強之疾,偶感風寒則惡寒、項腫,屢治不痊。

〔案〕藥田顧子曰:此風痰滯於上膈之膜也。痰不除,疾何能愈乎。

厚朴(一兩) 石菖蒲(五錢) 桔梗(一兩) 化橘紅(一兩) 丹參(一兩) 山茨菇(六錢) 皮硝(五錢) 明雄黃(五錢) 貝母(一兩) 廣藿香(一兩) 當歸(一兩) 白殭蠶(一兩) 竹茹(三兩) 煎湯加生薑汁一杯,泛丸。

〔釋〕此丙寅年小寒日方也。本年水齊土化,固宜助土以剋水,而厥陰在泉之氣尚未退令,故方於利氣散結之中,仍用明雄、殭蠶以清風木。蓋丸為久服之劑,數日後即近大寒,又有次年主氣之厥陰與客氣之太陰相承而至也。

劉婦,卅七,胸腹疼痛則吐瀉不止,氣悶欲絕。脈象沉結。

〔案〕雲圖李子曰:此乃金土不清之疾,只以和解為宜。

花粉(二錢) 陳佛手(八分) 陳筍衣(一錢) 楂肉(錢半) 丹參(錢半) 山茨菇(八分) 黑山梔(錢半) 茯神(錢半) 東丹(一錢) 陳倉米(一錢) 伏龍肝(一塊) 甘草(八分) 陳萊菔菜(二錢半)

〔釋〕此丙寅年冬至後一日方也。是年客運終於太商,太商屬陽金,故有金土不清之疾。方用清理金土固已,而扶助火土以制中運之強水,鎮靖風木以平客氣之厥陰,固亦未嘗或疏焉。

又換方。

〔案〕夕山張子曰:氣交之分,水氣轉動,故每為君火之患。蓋火不下降,則不能生土而反上逆耳。

寒食麵(二錢) 丹參(二錢) 東丹(一錢) 雞內金(一錢) 五加皮(一錢) 茯神(二錢) 鬱金(一錢) 雲母粉(一錢) 忍冬藤(二錢,酒炒) 甘鬆(一錢)

〔釋〕此小寒前四日方也。氣交之說,經有二義,在運氣為三氣、四氣之交,在人身為天樞之交。證本脾胃之疾,故原案氣交之分,亦主脾胃而言之也。安氣交之位,而降君火以生土,用方之大意盡矣。

又換方。

〔案〕雲圖子曰:火不生土,土不勝濕之疾,非真實證也。然有難於補瀉偏重者,宜且用煎劑,相勢而治之。即有症瘕,亦俟另日定丸可也。

藿香(二錢) 當歸(錢二) 荔枝核(一錢) 化橘紅(一錢) 橘核(一錢) 枳殼(一錢) 石菖蒲(一錢) 白蒺藜(一錢) 木通(一錢) 降香(一錢) 梁上塵(一錢) 百草霜(一錢) 南星(八分) 陳倉米(一錢)

〔釋〕此小寒後六日方也。節近大寒,將交次年主氣之厥陰,客氣之太陰,而本年之中運猶未退令,故仍以扶火生土為主。至方中參入荔枝、橘核,何嘗不兼治症瘕哉。

又換方。

〔案〕雲圖子曰:今再用扶土開鬱之劑,待將痊而作丸可也。

廣藿香(錢半) 白雲苓(錢半) 獨活(一錢) 芸香(八分) 扁豆皮(一錢,炒) 明雄黃(八分) 當歸(錢半) 紅曲(錢半) 荔枝核(錢半) 諸葛菜(錢二) 川椒(六分) 蝟皮(錢半,炙焦) 栗子(一枚,燒存性)

〔釋〕此大寒後一日方也。方仍前意,但初氣之太陰既交,則醒脾之味較多耳。

又換方。

莪朮(四錢,豬膜包煨) 蒼朮(八錢) 於白朮(八錢) 首烏(一兩) 三稜(三錢,麵煨存性) 黃精八錢,炙焦) 夜明砂(六錢) 芸香(八錢) 焦楂肉(一兩) 陳皮(一兩) 天目筍(一兩) 砂仁(一兩) 鬱金(五錢) 紫菜煎湯泛丸。

〔釋〕此大寒後五日方也。此時丙年中運已退,而次年客運少角、主氣厥陰、客氣太陰俱已交到,故用藥多土木二臟之味。蓋次年丁卯,系金兼木化,雖主氣天運暫相扶持,究難免於木弱之病,故以培養木氣為主。首烏所以滋木之母,蒼朮所以達木之氣,楂肉所以益木之力也。用紫菜作湯泛丸者,不但咸能軟堅,抑亦水能生木之意也。至三稜、莪朮以去瘀而破癥,白朮、黃精以補氣而行血,猶其淺而見者耳。 (按丙年水齊土化,而下元甲子七赤統運,流年五黃生統運為失氣,故土臟之病最多,以前各方扶火培土確有至理,學者當合運氣、元運而通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