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蛇舌草(《廣西中藥志》),甲猛草、蛇針草、白花十字草、尖刀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釋名

本品葉片細長如蛇舌,花小而色白,故名白花蛇舌草。

基原

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植物

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 又名二葉葎(《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分佈於我國東南至西南各地區。

此外,同屬植物在不同地區作白花蛇舌草入藥的尚有:①水線草 Hedyotis corymbosa (L.) Lam. 分佈於我國東南和西南各地;②纖花耳草 H. tenelliflora Bl. 在雲南等地使用;③松葉耳草 H. pinifolia Wall. 在廣西部分地區使用。

採集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化學成分

全草含車葉草苷(asperuloside),車葉草苷酸(asperulosidic acid),去乙醯基車葉草苷酸(deacetylasperulosidic acid),都桷子苷酸(geniposidic acid),雞屎藤次苷(scandoside),雞屎藤次苷甲酯(scandoside methylester),6-O-對-羥基桂皮醯雞屎藤次苷甲酯(6-O-p-hydroxycinnamoyl scandoside methylester),6-O-對-甲氧基桂皮醯雞屎藤次苷甲酯(6-O-p-methoxy cinnamoyl scandoside methylester),6-O-阿魏醯雞屎藤次苷甲酯(6-O-feruloyl scandoside methylester),2-甲基-3-羥基蒽醌(2-methyl-3-hydr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甲氧基蒽醌(2-methyl-3-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羥基-4-甲氧基蒽醌(2-methyl-3-hydroxy-4-methoxyanthraquinone)等,並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穀甾醇(β-sitosterol),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豆甾醇(stigmasterol),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穀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等。

藥理

1.抗腫瘤作用 白花蛇舌草粗製劑體外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及慢粒型腫瘤細胞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吉田肉瘤、艾氏細胞癌也有抑制作用。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白花蛇舌草煎劑對正常豚鼠補體水準無明顯影響,但對經中華眼鏡蛇毒因數處理後的豚鼠低補體狀態有一定的促進恢復作用。白花蛇舌草煎劑對兔實驗性闌尾炎有顯著治療效果,可促使闌尾淋巴濾泡、腸系膜淋巴結及脾等的網狀細胞顯著增生,胞體肥大,胞漿豐富,吞噬活躍,從而增強了機體的防禦功能。白花蛇舌草能明顯增強ConA和LPS對小鼠脾細胞的增殖反應,並可降低胸腺重量,增加脾抗體分泌細胞數,增強小鼠DTH及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殺傷功能。

3.對腸道的影響 白花蛇舌草煎劑大劑量時對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並可對抗Ach的興奮作用和NA的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 白花蛇舌草有一定的抗突變作用,其水煎劑還可抑制精子的生成。白花蛇舌草高濃度水煎劑對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稍潤,切段,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味苦、微甘,性微寒。歸肺、肝、胃經。

1.《廣西中藥志》:“味苦、甘,性溫,無毒。入心、肝、脾三經。”

2.《廣東中藥》:“辛、澀,寒。”

3.《福建中草藥》:“微苦,涼。”

4.《安徽中草藥》:“性微寒,味微甘。”

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抗癌。主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腸癰,癰腫瘡瘍,毒蛇咬傷,癌腫。

1.《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跌打,刀傷,癰瘡。”

2.《廣東中藥》:“消腫解毒,驅風,止痛,消炎。主治蛇傷,癌症及盲腸炎,痢疾等症。”

3.《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鬁。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咳逆胸悶。”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活血利尿。主治各種感染,如尿路感染,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急性黃疸型或無黃疸型肝炎;惡性腫瘤,可以控制或改善症狀;瘡癤癰腫,跌打瘀痛,毒蛇咬傷。”

5.《廣西本草選編》:“主治癌腫,乙型腦炎,肝炎,痢疾,氣管炎。”

6.《福建藥物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急性腎盂腎炎,鼻衄,子宮炎,帶狀皰疹。”

7.《浙江藥用植物志》:“主治急性闌尾炎,急慢性膽囊炎,急性腎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宮頸糜爛,乳腺炎,肺膿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廣西中藥志》:“孕婦慎用。”

應用配伍

清熱利濕 本品味苦性寒,功能清熱利濕解毒,故常用於肺熱喘咳,咽喉腫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等證。凡肺熱咳嗽喘促者,可配黃芩、瓜蔞皮等以清肺化痰止咳。凡火毒壅盛,咽喉腫痛者,可配桔梗、牛蒡子、射幹等以清肺利咽。凡肝膽濕熱,黃疸尿黃者,可配茵陳、滑石、金錢草等以清熱利濕退黃。凡熱淋澀痛、尿血者,可配白茅根、車前草等以利尿通淋,涼血止血。凡濕熱瀉痢者,可配馬齒莧、鐵莧菜、地錦草等以清腸道濕熱。

解毒抗癌 本品苦寒,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故常用於癰腫瘡瘍,毒蛇咬傷,惡性腫瘤等證。凡腸癰未成膿或已成膿者,均可與紅藤、敗醬草等清熱解毒藥配伍應用。凡癰瘡腫毒,皮膚潰爛,或毒蛇咬傷者,可配半邊蓮、紫花地丁、蒲公英等煎湯內服,並用鮮品搗爛外敷。凡惡性腫瘤者,則常與其他抗癌藥配入複方中應用。

附方

1.治小兒急驚風 白花蛇舌草鮮全草9~15g,開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2.治咽喉腫痛,結膜炎 白花蛇舌草鮮全草30~60g。水煎服。(同上)

3.治肺癰,肺炎 白花蛇舌草、蘆根、魚腥草各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4.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 二葉葎全草、馬蹄金、活血丹各30g,鳳尾草、紫花地丁各15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闌尾炎 白花蛇舌草30g,金銀花、敗醬草各18g,紅藤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6.治泌尿系感染 二葉葎全草30g,野菊花30g,金銀花30g,石韋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7.治胃癌,食管癌,直腸癌 白花蛇舌草75g,薏苡仁30g,黃藥子10g,烏藥3g,龍葵3g,烏梅6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0年版)

8.治腸癌、子宮頸癌及其他腹部癌放射治療後的直腸反應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30~120g,赤砂糖30~15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9.治跌打損傷 鮮白花蛇舌草120g。水酒各半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10.治瘡癤腫毒 白花蛇舌草30g,一點紅30g,野菊花30g,銀花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0年版)

11.治毒蛇咬傷 白花蛇舌草鮮全草30~60g。搗爛絞汁服,或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臨床報導

1.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①用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甘草製成500ml/瓶的糖漿(相當於白花蛇舌草312.5g,夏枯草312.5g,甘草156.25g)。每日口服2次,每次25ml,28日為1療程。共治72例,結果痊癒45例(占62.5%),有效27例(占37.5%),總有效率為100%。與對照組相比,治癒率、有效率均有顯著性差異[1]。②白花蛇舌草30g,金錢草20g,益母草10g。加水600ml,濃煎去渣取汁400ml,加糖適量。每日服3次,每次100ml,連服2周為1療程。兒童用量減半。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93例,結果治癒90例,顯效3例,總有效率為100%。3年後,隨訪71例,未發現慢性或遷延性肝臟病變[2]。

2.治療急性闌尾炎 鮮白花蛇舌草30~120g(幹品減半),水煎服。病情輕者,首次劑量60~90g;病情重者,首次劑量可至120g,以後按首次劑量一半給藥,第1日服4劑,第2日起每日服2~3劑。共治211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08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8例,合併局限性腹膜炎45例,合併彌漫性腹膜炎9例,闌尾膿腫31例),結果:痊癒187例(占88.6%),基本治癒15例(占7.1%),無效轉手術9例(占4.3%)。轉手術病例均為毒潰型,朮中發現為闌尾壞疽或穿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無死亡。一般平均服藥3~4日症狀消失,服藥後體溫最先恢復正常,以後為血象,而觸痛往往最後消失[3]。

3.治療副睾鬱積症 每日取白花蛇舌草30g,煎水分3次服用,15日為1療程(每療程之間停藥5~7日)。共治療輸精管結紮術後併發副睾鬱積患者38例,經2~3個療程後,優良(主要症狀及體征基本消失)19例,顯效(主要症狀明顯好轉,副睾結節縮小,壓痛消失)12例,有效(主要症狀明顯減輕,副睾結節部分縮小或變化不大,有輕度壓痛)3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90.8%[4]。

4.治療淺表性胃炎 白花蛇舌草50g,延胡索10g。加水250~300ml,煮開後煎30分鐘即可。每劑煎2次,分3次飯前服,20日為1療程。共治療82例,結果痊癒(症狀消失,食欲好轉,胃鏡檢查胃內粘膜炎症消失,HP檢查為陰性)65例,好轉(症狀減輕,胃鏡檢查胃內粘膜炎症基本消失,HP檢查為弱陽性)14例,無效(症狀無改善或加重,胃鏡檢查胃內粘膜炎症仍在,HP檢查為陽性)3例,有效率為96.3%[5]。

5.治療頑固性外陰濕疹 白花蛇舌草、蒼朮、土茯苓各30g,艾葉20g(後下)。加水1500ml,浸泡10~15分鐘,文火煎煮20分鐘,濾液待適溫,坐浴熏洗外陰10~15分鐘,每晚1次,15次為1療程,用藥1~2療程。共治62例,結果痊癒51例,好轉11例[6]。

參考文獻

[1]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科傳染病室.中草藥通訊,1978,(7):28

[2]曾慶佩.浙江中醫雜誌,1992,27(4):151

[3]姚育修.中西醫結合雜誌,1983,(5):284

[4]萬孝才.中國農村醫學,1987,(2):11

[5]楊承第,等.湖南中醫雜誌,1992,8(2):33

[6]李愛梅.陝西中醫,1994,1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