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冬青(《東北藥用植物志》),北寄生、柳寄生(《中藥志》),黃寄生、凍青(《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原

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帶葉的莖枝。

植物

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V. album L. subsp. coloratum Komar.]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及河南、陝西、寧夏、甘肅、青海、臺灣、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採集

一般在冬季採收(河南、湖南則在3~8月采),用刀割下,除去粗枝,陰乾或曬乾,紮成小把,或用沸水撈過(使不變色),曬乾。

化學成分

帶葉莖枝主含黃酮類化合物:異鼠李素-3-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異鼠李素-7-葡萄糖苷(isorhamnetin-7-O-β-D-glucoside),3’-甲基鼠李素(rhamnazin),3’-甲基鼠李素-3-葡萄糖苷(rhamnazin-3-O-β-D-glucoside),3’-甲基聖草素-7-葡萄糖苷(3’-methyleriodictyol-7-O-β-D-glucoside),3’-甲基聖草素(3’-methyleriodictyol),槲寄生新苷(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還含三萜類化合物:β-香樹脂醇(β-amyranol),β-香樹脂二醇(β-amyrandiol),β-乙醯基香樹脂醇(β-acetylamyranol),羽扇豆醇(lupeol),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樺脂酸(betulic acid),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β-香樹脂醇棕櫚酸酯(β-amyrin palmitate),胡蘿蔔苷(daucosterol),β-穀甾醇(β-sitosterol)。還含其他苷類:丁香苷(syringin)及其苷元衍生物,2,3-丁二醇-3-O-單葡萄糖苷(butan-2,3-diol-3-O-monoglucoside)。又含內消旋肌醇(meso-inositol),以及棕櫚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等有機酸。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槲寄生對冠脈有直接擴張作用,能明顯地增強心肌收縮力和減慢心率,還具有降壓作用,但不降低冠脈流量,較短時間內能減少心肌耗氧量。槲寄生能預防垂體後葉素造成的心律失常,但對烏頭堿和CaCl2誘發的心律失常有加劇趨勢。其水煎劑有顯著的預防室顫作用。槲寄生黃酮苷能加速犬浦氏細胞及豚鼠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複極進程。槲寄生腹腔注射可對抗結紮大鼠左前降支冠狀動脈造成的心律失常。槲寄生對家兔實驗性心肌梗塞後缺血心肌有明顯降低耗氧代謝作用。槲寄生莖和葉的浸劑皆有降壓作用。水煎液灌胃,能降低大鼠醋酸去氧皮質酮鹽性高血壓。 槲寄生總苷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對抗實驗性血栓形成。它能顯著升高血小板內cAMP水準,降低cGMP水準,使cAMP/cGMP比值上升;還能抑制血小板TXA2樣物質的生物合成。槲寄生能抑制內皮細胞合成釋放PGI2。

2.抗腫瘤作用 槲寄生總生物鹼抗瘤譜較廣,作用較強,能抑制腫瘤細胞轉移。

3.其他作用 含有植物凝集素的槲寄生提取物和胸腺提取物混合,可作為促進細胞分裂免疫刺激劑以控制和調整免疫功能。歐洲槲寄生提取物對大鼠有抗滲出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

臨床報導

1.治療慢性氣管炎 陳寄飲(陳皮1.5g,槲寄生3g)放入茶杯或碗中,用開水200ml沖泡,加蓋放10分鐘後服用。第1次服一半,第2次服時加等量開水再服一半,依此日服3次,1劑連沖3日,飯前飯後服均可。觀察200例,結果近控42例(占21%),顯效69例(占34.5%)[1]。

2.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 槲寄生注射液12ml(相當於生藥24g)與25%葡萄糖注射液20~40ml合併後供靜脈注射,或1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共治療14日。在心律失常組中,少數病例採用肌注,方法為每次2~4ml,每日1~2次。共治療心絞痛181例、心律失常114例。結果:181例心絞痛中,顯效35例(占19.4%),有效115例(占63.5%),無效31例(占17.1%),有效率為82.9%。有177例治療前及療程第1、7、14日皆做用藥前後心電圖對比,其中顯效18例(占10.1%),有效76例(占43%),無效83例(占46.9%),有效率為53.1%。心電圖中有束支傳導阻滯者用藥後皆無變化。在病程與療效關係比較中,以2年以內及4年以上者作對比,共57例,結果提示,病程長短對槲寄生療效影響不大。114例心律失常患者中,顯效11例(占9.4%),有效30例(占26.3%),無效73例(占64.3%),總有效率為35.7%,其中房性早搏有效率為35.3%,室性早搏為46.6%,陣發性房顫為50.0%,持久性房顫為16.6%,其他心律失常均無明顯療效。由此可見,以陣發性房顫及室性早搏的療效最佳。治療過程中,常見有注射後頭脹、頭暈、咽部熱感、藥味等,均為一過性,不影響治療。有2例出現皮疹,1例有全身關節酸痛。另有12例,於療程中曾有畏寒、發熱,其中多數僅為低熱,但也有達38℃以上者,一般仍繼續治療,或於改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注射後(這些病例起初系用生理鹽水稀釋)發熱即見消失[2]。

參考文獻

[1]解放軍238醫院.新醫學,1973,(10):498

[2]上海市槲寄生協作組.新醫藥學雜誌,197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