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桑枝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嫩枝。主產於安徽、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原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耐旱,不耐澇,耐貧瘠,對土壤石英性強。味微苦,性平。歸肝經。功效祛風濕、利關節、行水氣。臨床用名有桑枝、炒桑枝。

【本草匯言】

本草圖經

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運,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療口乾及癰疽後渴,用嫩條細切一升,熬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

本草綱目

煎藥用桑者,取其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痺諸痛也。觀《靈樞》治寒痺內熱,以桑炭炙布巾,熨痺處,治口僻以桑鉤鉤其口及坐桑灰上,皆取其意也。又癰疽,發背不起發,或瘀肉、腐潰及陰瘡、瘰癧、流注、臁瘡、頑瘡、惡瘡久不愈者,用桑木炙法,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氣,亦取桑通關節、去風寒、火性暢達、出鬱毒之意。其法以乾桑木劈成細片,扎作小把,然火吹息,炙患處。每吹炙片時,以痰肉腐動為度,內服補托藥,誠良方也。

本草經疏

味苦,平,性不冷不熱。主遍體風癢乾燥,火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暈,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療癰疽後渴,嫩條細搗一升,熬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聖惠方》治紫白癜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水五斗,慢煮至五升,去滓,再煎成膏,每臥時溫酒調服半合,以愈為度。

本草蒙筌

煎常飲,耳目聰明。去手足拘攣,腳氣兼散;潤皮毛枯槁,風癢且驅。陰管通便,眼眶退暈。利喘嗽逆氣,消焮腫毒癰。

本經逢原

桑枝清熱去風,故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無不宜之。時珍云:煎藥用桑者,取其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痺諸痛也。觀《靈樞》治寒痺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痺處。治口僻用馬膏法,以桑鉤鉤其口,坐桑灰上。又癰疽發背,流注頑瘡,久不愈者,用桑木灸法,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氣。其法以桑柴劈作小片,束作小把,燃火吹息灸患處。每吹灸片時,瘀肉漸腐,用此以助內服之藥。又治久嗽不止,用桑枝煎湯,渴即飲之。桑柴灰熬膏,點大風惡疾;或淋取汁洗頭面,不過十度即瘥,此《聖惠》法也。

本草崇原

氣味苦,平。主治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運,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令人光澤。

得配本草

甘、苦,平。入手太陰經。治風濕,通關節,除肺咳,利小便,散寒消食。

得桂枝,治肩背痺痛。配益母煎膏,治紫白癜風。

治風濕,酒蒸;消食,煅炭。

氣虛者禁用。

本草分經

苦,平。祛風利水,治手足風寒濕痺。

【現代藥理研究】

桑枝具有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