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二卷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谷部第二十二卷

李時珍曰:太古民無粒食,茹毛飲血。神農氏出,始嘗草別谷,以教民耕蓺;又嘗草別藥,以救民疾夭。軒轅氏出,教以烹飪,製為方劑,而後民始得遂養生之道。周官有五穀、六穀、九穀之名,詩人有八谷、百穀之詠,谷之類可謂繁矣。《素問》云:五穀為養。麻、麥、稷、黍、豆,以配肝、心、脾、肺、腎。職方氏辨九州之谷,地官辨土宜𪀲稑之種,以教稼穡樹蓺,皆所以重民天也。五方之氣,九州之產,百穀各異其性,豈可終日食之而不知其氣味損益乎?於是集草實之可粒食者為谷部,凡七十三種,分為四類:曰麻麥稻,曰稷粟,曰菽豆,曰造釀。舊本米穀部三品共五十九種。今併入九種,移一種入菜部,自草部移入一種。

《神農本草經》七種(梁陶弘景注) 《名醫別錄》一十九種(陶弘景注) 《唐本草》三種(唐蘇恭) 《藥性本草》一種(唐甄權) 《本草拾遺》十種(唐陳藏器) 《海藥本草》一種(唐李珣) 《食療本草》三種(唐孟詵) 《開寶本草》二種(宋馬志) 《嘉祐本草》三種(宋掌禹錫) 《圖經本草》二種(宋蘇頌) 《日用本草》一種(元吳瑞) 《本草補遺》一種(元朱震亨) 《救荒本草》一種(周定王) 《食鑑本草》一種(明寧原) 《食物本草》三種(明汪穎) 《本草綱目》一十五種(明李時珍)

【附註】魏李當之《藥錄》 《吳普本草》 宋雷斆《炮炙》 齊徐之才《藥對》 唐楊損之《刪繁》 蕭炳《四聲》 孫思邈《千金》 南唐陳士良《食性》 蜀韓保升《重注》 宋寇宗奭《衍義》 金張元素《珍珠囊》 元李杲《法象》 王好古《湯液》 明王綸《集要》 汪機《會編》 陳嘉謨《蒙筌》

谷之一

(麻麥稻類十二種)

胡麻

(《別錄》上品)

【校正】今據沈存中、寇宗奭二說,併入《本經》青蘘及《嘉祐》新立白油麻、胡麻油為一條。

【釋名】巨勝(《本經》)、方莖(《吳普》)、狗蝨(《別錄》)、油麻(《食療》)、脂麻(《衍義》。俗作芝麻,非)。葉名青蘘(音箱)。莖名麻䕸(音皆,亦作秸)。

時珍曰:按:沈存中《筆談》云:胡麻即今油麻,更無他說。古者中國止有大麻,其實為蕡。漢使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故名胡麻,以別中國大麻也。寇宗奭《衍義》,亦據此釋胡麻,故今併入油麻焉。巨勝即胡麻之角巨如方勝者,非二物也。方莖以莖名,狗蝨以形名,油麻、脂麻謂其多脂油也。按張揖《廣雅》:胡麻一名藤弘,弘亦巨也。《別錄》一名鴻藏者,乃藤弘之誤也。又杜寶《拾遺記》云:隋大業四年,改胡麻曰交麻。

【集解】《別錄》曰:胡麻一名巨勝,生上黨川澤,秋採之。青蘘,巨勝苗也,生中原川穀。

弘景曰:胡麻,八谷之中,惟此為良。純黑者名巨勝。巨者,大也。本生大宛,故名胡麻。又以莖方者為巨勝,圓者為胡麻。

恭曰:其角作八稜者為巨勝,四稜者為胡麻。都以烏者為良,白者為劣。

詵曰:沃地種者八稜,山田種者四稜。土地有異,功力則同。斆曰:巨勝有七稜,色赤味酸澀者,乃真。其八稜者,兩頭尖者,色紫黑者,及烏油麻,並呼胡麻,誤矣。

頌曰:胡麻處處種之,稀復野生。苗梗如麻,而葉圓銳光澤。嫩時可作蔬,道家多食之。《本經》謂胡麻一名巨勝。陶弘景以莖之方圓分別,蘇恭以角稜多少分別,仙方有服胡麻、巨勝二法,功用小別,是皆以為二物矣。或云即今油麻,本生胡中,形體類麻,故名胡麻。八谷之中最為大勝,故名巨勝,乃一物二名。如此則是一物而有二種,如天雄、附子之類。故葛洪云:胡麻中有一葉兩尖者為巨勝。《別錄》序例云:細麻即胡麻也,形扁扁爾。其莖方者名巨勝,是也。今人所用胡麻之葉,如荏而狹尖。莖高四、五尺。黃花,生子成房,如胡麻角而小。嫩時可食,甚甘滑,利大腸。皮亦可作布,類大麻,色黃而脆,俗亦謂之黃麻。其實黑色,如韭子而粒細,味苦如膽,杵末略無膏油。其說各異。此乃服食家要藥,乃爾差誤,豈復得效也?

宗奭曰:胡麻諸說參差不一,止是今人脂麻,更無他義。以其種來自大宛,故名胡麻。今胡地所出者皆肥大,其紋鵲,其色紫黑,取油亦多。《嘉祐本草》白油麻與此乃一物,但以色言之,比胡地之麻差淡,不全白爾。今人通呼脂麻,故二條治療大同。如川大黃、上黨人參之類,特以其地所宜立名,豈可與他土者為二物乎?

時珍曰:胡麻即脂麻也。有遲、早二種,黑、白、赤三色,其莖皆方。秋開白花,亦有帶紫豔者。節節結角,長者寸許。有四稜、六稜者,房小而子少;七稜、八稜者,房大而子多,皆隨土地肥瘠而然。蘇恭以四稜為胡麻,八稜為巨勝,正謂其房勝巨大也。其莖高者三、四尺,有一莖獨上者,角纏而子少;有開枝四散者,角繁而子多,皆因苗之稀稠而然也。其葉有本團而末銳者。有本團而末分三丫如鴨掌形者,葛洪謂一葉兩尖為巨勝者指此。蓋不知烏麻、白麻,皆有二種葉也。

按:《本經》胡麻一名巨勝,《吳普本草》一名方莖,《抱朴子》及《五符經》並云巨勝一名胡麻,其說甚明。至陶弘景始分莖之方圓。雷斆又以赤麻為巨勝,謂烏麻非胡麻。《嘉祐本草》復出白油麻,以別胡麻。並不知巨勝即胡麻中丫葉巨勝而子肥者,故承誤啟疑如此。惟孟詵謂四稜、八稜為土地肥瘠。寇宗奭據沈存中之說,斷然以脂麻為胡麻,足以證諸家之誤矣。又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收胡麻法,即今種收脂麻之法,則其為一物尤為可據。今市肆間,因莖分方圓之說,遂以茺蔚子偽為巨勝,以黃麻子及大藜子偽為胡麻,誤而又誤矣。茺蔚子長一分許,有三稜。黃麻子黑如細韭子,味苦。大藜子狀如壁蝨及酸棗核仁,味辛甘,並無脂油,不可不辨。梁簡文帝《勸醫文》有云:世誤以灰滌菜子為胡麻。則胡麻之訛,其來久矣。

慎微曰:俗傳胡麻須夫婦同種則茂盛。故《本事詩》云: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

胡麻

【修治】弘景曰:服食胡麻,取烏色者,當九蒸九曝,熬搗餌之。斷谷,長生,充飢。雖易得,而學者未能常服,況余藥耶?蒸不熟,令人發落。其性與茯苓相宜。俗方用之甚少,時以合湯丸爾。

斆曰: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曬乾,以酒拌蒸,從巳至亥,出攤曬乾。臼中舂去粗皮,留薄皮。以小豆對拌,同炒,豆熟,去豆用之。

【氣味】甘,平,無毒。

士良曰:初食利大小腸,久食即否,去陳留新。

《鏡源》曰:巨勝可煮丹砂。

【主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本經》)。堅筋骨,明耳目,耐飢渴,延年。療金瘡止痛,及傷寒溫瘧大吐後,虛熱羸困(《別錄》)。補中益氣,潤養五臟,補肺氣,止心驚,利大小腸,耐寒暑,逐風濕氣、遊風、頭風,治勞氣,產後羸困,催生落胞。細研塗發令長。白蜜蒸餌,治百病(《日華》)。炒食,不生風。病風人久食,則步履端正,語言不謇(李廷飛)。生嚼塗小兒頭瘡,煎湯浴惡瘡、婦人陰瘡,大效(蘇恭)。

白油麻

(《嘉祐》)

【氣味】甘,大寒,無毒。

宗奭曰:白脂麻,世用不可一日闕者,亦不至於大寒也。

原曰:生者性寒而治疾,炒者性熱而發病,蒸者性溫而補人。

詵曰:久食抽人肌肉。其汁停久者,飲之發霍亂。

【主治】治虛勞,滑腸胃,行風氣,通血脈,去頭上浮風,潤肌肉。食後生啖一合,終身勿輟。又與乳母服之,孩子永不生病。客熱,可作飲汁服之。生嚼,敷小兒頭上諸瘡,良(孟詵)。仙方蒸以辟穀(蘇頌)。

【發明】甄權曰:巨勝乃《仙經》所重。以白蜜等分合服,名靜神丸。治肺氣,潤五臟,其功甚多。亦能休糧,填人精髓,有益於男子。患人虛而吸吸者,加而用之。

時珍曰:胡麻取油以白者為勝。服食以黑者為良,胡地者尤妙。取其黑色入通於腎,而能潤燥也。赤者狀如老茄子,殼厚油少,但可食爾,不堪服食。唯錢乙治小兒痘疹變黑歸腎,百祥丸,用赤脂麻煎湯送下,蓋亦取其解毒耳。《五符經》有巨勝丸,云:即胡麻,本生大宛,五穀之長也。服之不息,可以知萬物,通神明,與世常存。《參同契》亦云:巨勝可延年,還丹入口中。古以胡麻為仙藥,而近世罕用,或者未必有此神驗,但久服有益而已耶?劉、阮入天台,遇仙女,食胡麻飯。亦以胡麻同米作飯,為仙家食品焉爾。又按蘇東坡與程正輔書云:凡痔疾,宜斷酒肉與鹽酪、醬菜、厚味及粳米飯,唯宜食淡面一味。及以九蒸胡麻(即黑脂麻),同去皮茯苓,入少白蜜為麨食之。日久氣力不衰而百病自去,而痔漸退。此乃長生要訣,但易知而難行爾。據此說,則胡麻為脂麻尤可憑矣。其用茯苓,本陶氏注胡麻之說也。近人以脂麻擂爛去滓,入綠豆粉作腐食。其性平潤,最益老人。

【附方】舊十六,新十五。

服食胡麻:《抱朴子》云:用上黨胡麻三斗,淘淨甑蒸,令氣遍,日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以湯脫去皮,簸淨,炒香為末,白蜜或棗膏丸彈子大。每溫酒化下一丸,日三服。忌毒魚、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澤不飢;二年,白髮返黑;三年,齒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馬;久服,長生。若欲下之,飲葵菜汁。孫真人云:用胡麻三升,去黃褐者,蒸三十遍,微炒香為末。入白蜜三升,杵三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旦服五十丸。人過四十以上,久服明目洞視,腸柔如筋也。

《神仙傳》云:魯女生服胡麻餌術,絕谷八十餘年,甚少壯,日行三百里,走及獐鹿。服食巨勝,治五臟虛損,益氣力,堅筋骨。用巨勝,九蒸九曝,收貯。每服二合,湯浸布裹,挼去皮再研,水濾汁煎飲,和粳米煮粥食之。時珍曰:古有服食胡麻、巨勝二法。方不出於一人,故有二法,其實一物也。

白髮返黑:烏麻,九蒸九曬,研末,棗膏丸,服之。(《千金方》)。

腰腳疼痛:新胡麻一升,熬香杵末。日服一小升,服至一斗永瘥。溫酒、蜜湯、薑汁皆可下。(《千金》)。

手腳痠痛微腫:用脂麻五升熬研,酒一升,浸一宿。隨意飲。(《外臺》)

入水肢腫作痛:生胡麻搗塗之。(《千金》)

偶感風寒:脂麻炒焦,乘熱擂酒飲之,暖臥取微汗出良。

中暑毒死:救生散:用新胡麻一升,微炒令黑,攤冷為末,新汲水調服三錢。或丸彈子大,水下。(《經驗後方》)

嘔啘不止:白油麻一大合,清酒半升,煎取三合,去麻頓服。(《近效方》)。

牙齒痛腫:胡麻五升,水一斗,煮汁五升。含漱吐之,不過二劑,神良。(《肘後》)。

熱淋莖痛:烏麻子、蔓荊子各五合,炒黃,緋袋盛,以井華水三升浸之。每食前服一錢。(《聖惠方》)。

小兒下痢赤白:用油麻一合搗,和蜜湯服之。(《外臺》)。

解下胎毒:小兒初生,嚼生脂麻,綿包,與兒咂之,其毒自下。

小兒急疳:油麻嚼敷之。(《外臺》)。

小兒軟癤:油麻炒焦,乘熱嚼爛敷之。(譚氏《小兒方》)。

頭面諸瘡:脂麻生嚼敷之。(《普濟》)

小兒瘰癧:脂麻、連翹等分。為末。頻頻食之。(《簡便方》)

疔腫惡瘡:胡麻(燒灰)、針砂等分,為末。醋和敷之,日三。(《普濟方》)。

痔瘡風腫作痛:胡麻子煎湯洗之,即消。

坐板瘡疥:生脂麻嚼敷之。(筆峰《雜興》)。

陰癢生瘡:胡麻嚼爛敷之,良。(《肘後》),

乳瘡腫痛:用脂麻炒焦,研末。以燈窩油調塗,即安。

婦人乳少:脂麻炒研,入鹽少許,食之。(唐氏)。

湯火傷灼:胡麻生研如泥,塗之。(《外臺》)。

蜘蛛咬瘡:油麻研爛敷之。(《經驗後方》)。

諸蟲咬傷:同上。

蚰蜒入耳:胡麻炒研,作袋枕之。(《梅師》)

谷賊屍咽,喉中痛癢,此因誤吞谷芒,搶刺癢痛也。谷賊屬咽,馬喉風屬喉,不可不分:用脂麻炒研,白湯調下。(《三因方》)。

癰瘡不合:烏麻炒黑,搗敷之。(《千金》)。

小便尿血:胡麻三升杵末,以東流水二升浸一宿,平旦絞汁,頓熱服。(《千金方》)。

胡麻油

(即香油)

弘景曰: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然燈耳,不入藥用。

宗奭曰:炒熟乘熱壓出油,謂之生油,但可點照;須再煎煉,乃為熟油,始可食,不中點照,亦一異也。如鐵自火中出而謂之生鐵,亦此義也。

時珍曰:入藥以烏麻油為上,白麻油次之,須自榨乃良。若市肆者,不惟已經蒸炒,而又雜之以偽也。

【氣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利大腸,產婦胞衣不落。生油摩瘡腫,生禿髮(《別錄》)。去頭面遊風(孫思邈)。主天行熱閟,腸內結熱。服一合,取利為度(藏器)。主喑啞,殺五黃,下三焦熱毒氣,通大小腸,治蛔心痛。敷一切惡瘡疥癬,殺一切蟲。取一合,和雞子兩顆,芒硝一兩,攪服。少時,即瀉下熱毒,甚良(孟詵)。陳油:煎膏,生肌長肉止痛,消癰腫,補皮裂(《日華》)。治癰疽熱病(蘇頌)。解熱毒、食毒、蟲毒,殺諸蟲螻蟻(時珍)。

【發明】藏器曰:大寒,乃常食所用。而發冷疾,滑精髓,發臟腑渴,困脾臟。令人體重損聲。

士良曰:有牙齒疾及脾胃疾人,切不可吃。治飲食物,須逐日熬熟用之。若經宿,即動氣也。

劉完素曰:油生於麻,麻溫而油寒,同質而異性也。

震亨曰:香油乃炒熟脂麻所出,食之美,且不致疾。若煎煉過,與火無異矣。

時珍曰:張華《博物志》言:積油滿百石,則自能生火。陳霆《墨談》言:衣絹有油,蒸熱則出火星。是油與火同性矣。用以煎煉食物,尤能動火生痰。陳氏謂之大寒,珍意不然。但生用之,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似乎寒耳。且香油能殺蟲,而病發症者嗜油;煉油能自焚,而氣盡則反冷。此又物之玄理也。

【附方】舊十,新二十七。

發症飲油:《外臺》云:病發症者,欲得飲油。用油一升,入香澤煎之。盛置病人頭邊,令氣入口鼻,勿與飲之。疲極眠睡,蟲當從口出。急以石灰粉手捉取抽盡,即是發也。初出,如不流水中濃菜形。又云:治胸喉間覺有症蟲上下,嘗聞蔥、豉食香,此乃發症蟲也。二日不食,開口而臥。以油煎蔥、豉令香,置口邊。蟲當出,以物引去之,必愈。

發瘕腰痛:《南史》云:宋明帝宮人腰痛牽心,發則氣絕。徐文伯診曰:發瘕也。以油灌之。吐物如發,引之長三尺,頭已成蛇,能動搖,懸之滴盡,唯一發爾。

吐解蠱毒:以清油多飲,取吐。(《嶺南方》)。

解河豚毒:一時倉卒無藥。急以清麻油多灌,取吐出毒物,即愈。(《衛生易簡方》)。

解砒石毒:麻油一碗,灌之。(《衛生方》)。

大風熱疾:《近效方》云:婆羅門僧療大風疾,並熱風手足不遂,壓丹石熱毒。用硝石一兩,生烏麻油二大升,同納鐺中。以土墼蓋口,紙泥固濟,細火煎之。初煎氣腥,藥熟則香氣發。更以生脂麻油二大升和合,微煎之。以意斟量得所,即內不津器中。凡大風人,用紙屋子坐病人,外面燒火發汗,日服一大合,壯者日二服。三七日,頭面疱瘡皆滅也。(《圖經》)。

傷寒發黃:生烏麻油一盞,水半盞,雞子白一枚,和攪服盡。(《外臺》)。

小兒發熱:不拘風寒飲食時行痘疹,並宜用之:以蔥涎入香油內,手指蘸油摩擦小兒五心、頭面、項背諸處,最能解毒涼肌。(《直指》)。

預解痘毒:《外臺》云:時行暄暖,恐發痘瘡。用生麻油一小盞,水一盞,旋旋傾下油內,柳枝攪稠如蜜。每服二、三蜆殼,大人二合,臥時服之。三、五服,大便快利,瘡自不生矣。此扁鵲油劑法也。《直指》:用麻油、童便各半盞,如上法服。

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用真香油一兩,皮硝少許,同煎滾。冷定,徐徐灌入口中,嚥下即通。(《藺氏經驗方》)。

卒熱心痛:生麻油一合,服之良。(《肘後方》)。

鼻衄不止:紙條蘸真麻油入鼻取嚏,即愈。有人一夕衄血盈盆,用此而效。(《普濟方》)。

胎死腹中:清油和蜜等分,入湯頓服。(《普濟方》)。

漏胎難產:因血乾澀也。用清油半兩,好蜜一兩,同煎數十沸,溫服,胎滑即下。他藥無益,以此助血為效。(《胎產須知》)。

產腸不收:用油五斤,煉熟盆盛。令婦坐盆中,飯久。先用皂角(炙,去皮)研末。吹少許入鼻作嚏,立上。(《斗門》)。

癰疽發背,初作即服此,使毒氣不內攻:以麻油一斤,銀器煎二十沸,和醇醋二碗。分五次,一日服盡。(《直指》)。

腫毒初起:麻油煎蔥黑色,趁熱通手旋塗,自消。(《百一選方》)

喉痹腫痛生油一合灌之,立愈。(《總錄》)。

丹石毒發,發熱者:不得食熱物,不用火為使。但著厚衣暖臥,取油一匙,含咽。戒怒二七日也。《枕中記》云:服丹石人,先宜以麻油一升,薤白三升(切),納油中,微火煎黑,去滓。合酒每服三合,百日氣血充盛也。

身面瘡疥:方同下。

梅花禿癬:用清油一碗,以小竹子燒火入內煎沸,瀝豬膽汁一個,和勻,剃頭擦之,二、三日即愈。勿令日曬。(《普濟方》)。

赤禿髮落:香油、水等分,以銀釵攪和。日日擦之,發生乃止。(《普濟方》)。

發落不生:生胡麻油塗之。(《普濟方》)。

令髮長黑:生麻油、桑葉煎過,去滓。沐發,令長數尺。(《普濟》)。

滴耳治聾:生油日滴三、五次。候耳中塞出,即愈。(《總錄》)。

蚰蜒入耳:劉禹錫《傳信方》:用油麻油作煎餅,枕臥,須臾自出。李元淳尚書在河陽日,蚰蜒入耳,無計可為。腦悶有聲,至以頭擊門柱。奏狀危困,因發御藥療之,不驗。忽有人獻此方,乃愈。(《圖經》)。

蜘蛛咬毒:香油和鹽,摻之。(《普濟方》)。

冬月唇裂:香油頻頻抹之。(《相感志》)。

身面白癜:以酒服生胡麻油一合,一日三服,至五斗瘥。忌生冷、豬、雞、魚、蒜等百日。(《千金》)。

小兒丹毒:生麻油塗之。(《千金》)。

打撲傷腫:熟麻油和酒飲之,以火燒熱地臥之,覺即疼腫俱消。松陽民相毆,用此法,經官驗之,了無痕跡。(趙葵《行營雜錄》)。

虎爪傷人:先吃清油一碗,仍以油淋洗瘡口。(趙原陽《濟急方》)。

毒蜂螫傷:清油搽之妙。(同上)。

毒蛇螫傷:急飲好清油一二盞解毒,然後用藥也。(《濟急良方》)

燈盞殘油

【主治】能吐風痰食毒,塗癰腫熱毒。又治猘犬咬傷,以灌瘡口,甚良(時珍)。

麻枯餅

時珍曰:此乃榨去油麻滓也。亦名麻糝(音辛)。荒歲人亦食之。可以養魚肥田,亦《周禮》草人強堅用蕡之義。

【附方】新二。

揩牙烏須:麻枯八兩,鹽花三兩,用生地黃十斤取汁,同入鐺中熬干。以鐵蓋覆之,鹽泥泥之,煅赤,取研末。日用三次,揩畢,飲薑茶。先從眉起,一月皆黑也。(《養老書》)。

疽瘡有蟲:生麻油滓貼之,綿裹,當有蟲出。(《千金方》)。

青蘘(音穰。《本經》上品) 恭曰:自草部移附此。

【釋名】夢神,巨勝苗也。生中原山谷。(《別錄》)。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五臟邪氣,風寒濕痹,益氣,補腦髓,堅筋骨。久服,耳目聰明,不飢不老增壽(《本經》)。主傷暑熱(思邈)。作湯沐頭,去風潤髮,滑皮膚,益血色(《日華》)。治崩中血凝注者,生搗一升,熱湯絞汁半升服,立愈(甄權)。祛風解毒潤腸。又治飛絲入咽喉者,嚼之即愈(時珍)。

【發明】宗奭曰:青蘘即油麻葉也。以湯浸,良久涎出,稠黃色,婦人用之梳髮,與《日華》作湯沐發之說相符,則胡麻之為脂麻無疑。

弘景曰:胡麻葉甚肥滑,可沐頭。但不知云何服之?《仙方》並無用此,亦當陰乾為丸散爾。

時珍曰:按:服食家有種青蘘作菜食法,云:秋間取巨勝子種畦中,如生菜之法。候苗出採食,滑美不減於葵。則本草所著者,亦茹蔬之功,非入丸散也。

胡麻花

思邈曰:七月採最上標頭者,陰乾用之。

藏器曰:陰乾漬汁,溲麵食,至韌滑。

【主治】生禿髮(思邈)。潤大腸。人身上生肉疔者,擦之即愈(時珍)。

【附方】新一。

眉毛不生

烏麻花陰乾為末,以烏麻油漬之,日塗。(《外臺秘要》)。

麻秸

【主治】燒灰,入點痣去惡肉方中用(時珍)。

【附方】新二。

小兒鹽哮:脂麻秸,瓦內燒存性,出火毒,研末。以淡豆腐蘸食之。(《摘玄方》)。

聤耳出膿:白麻秸刮取一合,花胭脂一枚,為末。綿裹塞耳中。(《聖濟總錄》)。

亞麻

(宋《圖經》)

【釋名】鴉麻(《圖經》)、壁蝨胡麻(《綱目》)。

【集解】頌曰:亞麻子出兗州、威勝軍。苗葉俱青,花白色。八月上旬採其實用。

時珍曰:今陝西人亦種之,即壁蝨胡麻也。其實亦可榨油點燈,氣惡不堪食。其莖穗頗似茺蔚,子不同。

【氣味】甘,微溫,無毒。

【主治】大風瘡癬(蘇頌)。

大麻

(《本經》上品)

【釋名】火麻(《日用》)、黃麻(俗名)、漢麻(《爾雅翼》),雄者名枲麻(《詩疏》)、牡麻(同上),雌者名苴麻(同上)、茡麻(音字)。花名麻蕡(《本經》)、麻勃。

時珍曰:麻從兩𧒚在廣下,象屋下派麻之形也。𧒚音派,廣音儼。余見下注。雲漢麻者,以別胡麻也。

【集解】

【正誤】《本經》曰:麻蕡一名麻勃,麻花上勃勃者。七月七日採之良。麻子九月採。入土者損人。生太山川穀。

弘景曰:麻蕡即牡麻,牡麻則無實。今人作布及履用之。

恭曰:蕡即麻實,非花也。《爾雅》云:蕡,枲實。《儀禮》云:苴,麻之有蕡者。注云:有子之麻為苴。皆謂子也。陶以蕡為麻勃,謂勃勃然如花者,復重出麻子,誤矣。既以蕡為米穀上品,花豈堪食乎?

藏器曰:麻子,早春種為春麻子,小而有毒;晚春種為秋麻子,入藥佳。壓油可以油物。

宗奭曰:麻子,海東毛羅島來者,大如蓮實,最勝;其次出上郡、北地者,大如豆;南地者,子小。

頌曰:麻子處處種之,績其皮以為布者。農家擇其子之有斑黑文者,謂之雌麻,種之則結子繁。他子則不然也。《本經》麻蕡、麻子所主相同,而麻花非所食之物,蘇恭之論似當矣。然《本草》朱字云,麻蕡味辛,麻子味甘,又似二物。疑《本草》與《爾雅》、《禮記》稱謂有不同者。又《藥性論》用麻花,云味苦,主諸風、女經不利。然則蕡也、子也、花也,其三物乎?

時珍曰:大麻即今火麻,亦曰黃麻。處處種之,剝麻收子。有雌有雄:雄者為枲,雌者為苴。大科如油麻。葉狹而長,狀如益母草葉,一枝七葉或九葉。五、六月開細黃花成穗,隨即結實,大如胡荽子,可取油。剝其皮作麻。其秸白而有稜,輕虛可為燭心。《齊民要術》云:麻子放勃時,拔去雄者。若未放勃,先拔之,則不成子也。其子黑而重,可搗治為燭。即此也。《本經》有麻蕡、麻子二條,謂蕡即麻勃,謂麻子入土者殺人。蘇恭謂蕡是麻子,非花也。蘇頌謂蕡、子、花為三物。疑而不決。謹按:《吳普本草》云:麻勃一名麻花,味辛無毒。麻藍一名麻蕡,一名青葛,味辛甘有毒。麻葉有毒,食之殺人。麻子中仁無毒,先藏地中者,食之殺人。據此說則麻勃是花,麻蕡是實,麻仁是實中仁也。普三國時人,去古未遠,說甚分明。

《神農本經》以花為蕡,以藏土入土殺人,其文皆傳寫脫誤爾。陶氏及唐宋諸家,皆不考究而臆度疑似,可謂疏矣。今依吳氏改正於下。

麻勃

普曰:一名麻花。

時珍曰:觀《齊民要術》有放勃時拔去雄者之文,則勃為花明矣。

【氣味】辛,溫,無毒。

甄權曰:苦,微熱,無毒。畏牡蠣。入行血藥,以䗪蟲為之使。

【主治】一百二十種惡風,黑色遍身苦癢,逐諸風惡血,治女人經候不通(《藥性》)。治健忘及金瘡內漏(時珍)。

【發明】弘景曰:麻勃方藥少用。術家合人參服之,逆知未來事。

時珍曰:按:《範汪方》有治健忘方:七月七日收麻勃一升,人參二兩,為末,蒸令氣遍。每臨臥服一刀圭,能盡知四方之事。此乃治健忘,服之能記四方事也。陶云逆知未來事,過言矣。又《外臺》言生疔腫人,忌見麻勃,見之即死者,用胡麻、針砂、燭燼為末,醋和敷之。不知麻勃與疔何故相忌?亦如人有見漆即生瘡者,此理皆不可曉。

【附方】舊一,新二。

瘰癧初起:七月七日麻花、五月五日艾葉,等分,作炷,灸之百壯。(《外臺秘要》)。

金瘡內漏:麻勃一兩,蒲黃二兩,為末。酒服一錢匕,日三,夜一。(同上)。

風病麻木:麻花四兩,草烏一兩,炒存性為末,煉蜜調成膏。每服三分,白湯調下。

麻蕡

普曰:一名麻藍,一名青葛。

時珍曰:此當是麻子連殼者,故《周禮》朝事之籩供蕡、《月令》食麻,與大麻可食、蕡可供稍有分別,殼有毒而仁無毒也。

【氣味】辛,平,有毒。

普曰:神農:辛。雷公:甘。岐伯:有毒。畏牡蠣、白薇。

【主治】五勞七傷。多服,令人見鬼狂走(《本經》。詵曰:要見鬼者,取生麻子、菖蒲、鬼臼等分,杵丸彈子大。每朝向日服一丸。滿百日即見鬼也)。利五臟,下血,寒氣,破積止痹散膿。久服,通神明,輕身(《別錄》)。

【附方】舊一。

風癲百病:麻子四升,水六升,猛火煮令芽生,去滓煎取二升,空心服之。或發或不發,或多言語,勿怪之。但令人摩手足,頃定。進三劑愈。(《千金》)。

麻仁

【修治】宗奭曰:麻仁極難去殼。取帛包置沸湯中,浸至冷出之。垂井中一夜,勿令著水。次日日中曝干,就新瓦上挼去殼,簸揚取仁,粒粒皆完。張仲景麻仁丸,即此大麻子中仁也。

【氣味】甘,平,無毒。詵曰:微寒。

普曰:先藏地中者,食之殺人。

士良曰:多食損血脈,滑精氣,痿陽氣。婦人多食即髮帶疾。 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主治】補中益氣。久服,肥健不老,神仙(《本經》)。治中風汗出,逐水氣,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後余疾。沐發,長潤(《別錄》)。下氣,去風痹皮頑,令人心歡,炒香,浸小便,絞汁服之。婦人倒產,吞二、七枚即正(藏器)。潤五臟,利大腸風熱結燥及熱淋(士良)。補虛勞,逐一切風氣,長肌肉,益毛髮,通乳汁,止消渴,催生難產(《日華》)。取汁煮粥,去五臟風,潤肺,治關節不通,發落(孟詵)。利女人經脈,調大腸下痢。塗諸瘡癩,殺蟲。取汁煮粥食,止嘔逆(時珍)。

【發明】弘景曰:麻子中仁,合丸藥並釀酒,大善。但性滑利。

劉完素曰:麻,木谷也而治風,同氣相求也。

好古曰:麻仁,手陽明、足太陰藥也。陽明病汗多、胃熱、便難,三者皆燥也。故用之以通潤也。

成無己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之甘,以緩脾潤燥。

【附方】舊十九,新十九。

服食法:麻子仁一升,白羊脂七兩,蜜蠟五兩,白蜜一合,和杵蒸食之,不飢耐老。(《食療》)。

耐老益氣,久服不飢:麻子仁二升,大豆一升,熬香為末,蜜丸。日二服。(《藥性論》)。大麻仁酒,治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用大麻仁水浸,取沉者一大升曝干,於銀器中旋旋慢炒香熟,入木臼中搗至萬杵,待細如白粉即止,平分為十帖。每用一帖,取家釀無灰酒一大碗,同麻粉,用柳槌蘸入砂盆中擂之,濾去殼,煎至減半。空腹溫服一帖。輕者四五帖見效,甚者不出十帖,必失所苦,效不可言。(《篋中方》)。

麻子仁粥,治風水腹大,腰臍重痛,不可轉動:用冬麻子半斤,研碎,水濾取汁,入粳米二合,煮稀粥,下蔥、椒、鹽豉。空心食。(《食醫心鏡》)。

老人風痹:麻子煮粥,上法食之。

五淋澀痛:麻子煮粥,如上法食之。(同上)。

大便不通:麻子煮粥,如上法服之。(《肘後方》)。

麻子仁丸治脾約,大便秘而小便數: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厚朴一尺,大黃、枳實各一斤,杏仁一升,熬研,煉蜜丸梧桐子大。每以漿水下十丸,日三服。不知再加。(張仲景方)。

產後秘塞:許學士云:產後汗多則大便秘,難於用藥,惟麻子蘇子粥最穩。不惟產後可服,凡老人諸虛風秘,皆得力也。用大麻子仁、紫蘇子各二合,洗淨研細,再以水研,濾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啜之。(《本事方》)。

產後瘀血不盡:麻子仁五升,酒一升漬一夜,明旦去滓溫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再服一升,不吐不下。不得與男子通一月,將養如初產法。(《千金方》)。

胎損腹痛:冬麻子一升,杵碎熬香,水二升煮汁,分服。(《心鏡》)。

妊娠心痛煩悶:麻子仁一合(研),水二盞,煎六分,去滓服。(《聖惠》)。

月經不通,或兩三月,或半年、一年者用麻子仁二升,桃仁二兩,研勻,熟酒一升,浸一夜。日服一升。(《普濟》)。

嘔逆不止:麻仁三合杵熬,水研取汁,著少鹽,吃立效。李諫議常用,極妙。(《外臺》)。

虛勞內熱,下焦虛熱,骨節煩疼,肌肉急,小便不利,大便數,少氣吸吸,口燥熱淋:用大麻仁五合(研),水二升,煮減半,分服。四五劑瘥。(《外臺》)。

補下治渴: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四五沸去滓,冷服半升,日二。(《藥性論》)。消渴飲水,日至數斗,小便赤澀:用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飲汁,不過五升瘥。(《肘後方》)。

乳石發渴:大麻仁三合,水三升,煮二升,時時呷之。(《外臺》)。

飲酒咽爛,口舌生瘡:大麻仁一升,黃芩二兩,為末,蜜丸。含之。(《千金方》)。

腳氣腫渴:大麻仁熬香,水研取一升,別以水三升,煮一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內麻汁,更煎三五沸。食豆飲汁。(《外臺秘要》)。

腳氣腹痹:大麻仁一升(研碎)。酒三升,漬三宿,溫服大良。(《外臺》)。

血痢不止:《必效方》:用麻子仁汁煮綠豆。空心食,極效。(《外臺》)。

小兒痢下赤白,體弱大困者:麻子仁三合,炒香研細末。每服一錢,漿水服,立效。(《子母秘錄》)。

截腸怪病,大腸頭出寸余,痛苦,干則自落,又出,名為截腸病,若腸盡即不治:但初覺截時,用器盛脂麻油坐浸之,飲大麻子汁數升,即愈也。(夏子益《奇疾方》)。

金瘡瘀血在腹中:用大麻仁三升,蔥白十四枚,

搗熟,水九升,煮一升半,頓服。血出不盡,更服。(《千金》)。

腹中蟲病:大麻子仁三升,東行茱萸根八升,漬水。平旦服二升,至夜蟲下。(《食療》)。

小兒疳瘡:嚼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子母秘錄》)。

小兒頭瘡:麻子五升。研細,水絞汁,和蜜敷之。(《千金》)。

白禿無發:麻子三升炒焦研末,豬脂和塗,發生為度。(《普濟方》)。

發落不生:蕡麻子汁煮粥,頻食之。(《聖濟總錄》)。

聤耳出膿:麻子一合,花胭脂一分。研勻,作梃子,綿裹塞之。(《聖惠方》)。

大風癩疾:大麻仁三升淘曬,以酒一斗浸一夜,研取白汁,濾入瓶中,重湯煮數沸收之。每飲一小盞,兼服茄根散、乳香丸,取效。(《聖惠方》。

卒被毒箭:麻仁數升,杵汁飲。(《肘後》)。

解射罔毒:大麻子汁,飲之良。(《千金》)。

闢禳溫疫:麻子仁、赤小豆各二七枚,除夜著井中。飲水良。(《龍魚河圖》)。

赤遊丹毒:麻仁搗末,水和敷之。(《千金方》)。

濕癬肥瘡:大麻𣿉敷之,五日瘥。(《千金方》)。

瘭疽出汁,生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狀:剝淨,以大麻子炒研末摩之。(《千金方》)。

【主治】熬黑壓油,敷頭,治發落不生。煎熟,時時啜之,治硫黃毒發身熱(時珍。出《千金方》、《外臺秘要》)。

【附方】新一。

屍咽痛癢:麻子燒取脂,酒調一錢服之。(《聖濟總錄》)。

【氣味】辛,有毒。

【主治】搗汁服五合,下蛔蟲;搗爛敷蠍毒,俱效(蘇恭)。浸湯沐髮長潤,令白髮不生。

甄權曰:以葉一握,同子五升搗和,浸三日,去滓沐發。

【發明】時珍曰:按:郭文《瘡科心要》:烏金散治癰疽疔腫,時毒惡瘡。方中用火麻頭,同麻黃諸藥發汗,則葉之有毒攻毒可知矣。《普濟方》用之截瘧,尤可推焉。

【附方】新二。

治瘧不止:火麻葉,不問榮枯,鍋內文武火慢炒香,連鍋取下,以紙蓋之,令出汗盡,為末。

臨發前用茶或酒下。移病人原睡處,其狀如醉,醒即愈。又方:火麻葉(如上法為末)一兩,加縮砂、丁香、陳皮、木香各半兩,酒糊丸梧子大。每酒、茶任下五七丸。能治諸瘧,壯元氣。(《普濟方》)

黃麻

【主治】破血,通小便(時珍)。

【附方】新二。

熱淋脹痛:麻皮一兩,炙甘草三分,水二盞,煎一盞服,日二,取效。(《聖惠方》)。

跌撲折傷疼痛:接骨方:黃麻(燒灰)、頭髮灰各一兩,乳香五錢,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立效。(王仲勉《經驗方》)

麻根 

【主治】搗汁或煮汁服,主瘀血石淋(陶弘景)。治產難衣不出,破血壅脹,帶下崩中不止者,以水煮服之,效(蘇恭)。治熱淋下血不止,取三、九枚,洗淨,水五升,煮三升,分服,血止神驗(《藥性》)。根及葉搗汁服,治撾打瘀血,心腹滿氣短,及踠折骨痛不可忍者,皆效。無則以麻煮汁代之(蘇頌。出韋宙《獨行方》)。

漚麻汁

【主治】止消渴,治瘀血(蘇恭)。

小麥

(《別錄》中品)

【校正】《拾遺》麥、苗並歸為一。

【釋名】來。

時珍曰:來亦作⿰𧾷翁。許氏《說文》云:天降瑞麥,一來二麰,象芒刺之形,天所來也。

如足行來,故麥字從來從攵。攵音綏,足行也。《詩》云:「貽我來牟」是矣。又云:來象其實,攵象其根。《梵書》名麥曰迦師錯。

【集解】頌曰:大、小麥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為五穀之貴。地暖處亦可春種,至夏便收。然比秋種者,四氣不足,故有毒。

時珍曰:北人種麥漫撒,南人種麥撮撒。北麥皮薄面多,南麥反此。或云:收麥以蠶沙和之,闢蠹。或云:立秋前以蒼耳銼碎同曬收,亦不蛀。秋後則蟲已生矣。蓋麥性惡濕,故久雨水潦,即多不熟也。

小麥 

【氣味】甘,微寒,無毒。入少陰、太陽之經。

甄權曰:平,有小毒。

恭曰:小麥作湯,不許皮坼。坼則性溫,不能消熱止煩也。

藏器曰:小麥秋種夏熟,受四時氣足,兼有寒熱溫涼。故麥涼、曲溫、麩冷、面熱,宜其然也。河渭之西,白麥面亦涼,以其春種,闕二氣也。

時珍曰:新麥性熱,陳麥平和。

【主治】除客熱,止煩渴咽燥,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令女人易孕(《別錄》)。養心氣,心病宜食之(思邈)。煎湯飲,治暴淋(宗奭)。熬末服,殺腸中蛔蟲(《藥性》)。陳者煎湯飲,止虛汗。燒存性,油調,塗諸瘡湯火傷灼(時珍)。

【發明】時珍曰:按:《素問》云:麥屬火,心之谷也。鄭玄雲:麥有孚甲,屬木。許慎云:麥屬金,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三說各異。而《別錄》云:麥養肝氣,與鄭說合。孫思邈云:麥養心氣,與《素問》合。夷考其功,除煩、止渴、收汗、利溲、止血,皆心之病也,當以《素問》為準。蓋許以時,鄭以形,而《素問》以功性,故立論不同爾。

震亨曰:饑年用小麥代谷,須曬燥,以少水潤,舂去皮,煮為飯食,可免面熱之患。

【附方】舊二,新五。

消渴心煩:用小麥作飯及粥食。(《心鏡》)

老人五淋,身熱腹滿:小麥一升,通草二兩,水三升,煮一升,飲之即愈。(《奉親書》)

項下癭氣:用小麥一升,醋一升,漬之,曬乾為末。以海藻洗,研末三兩,和勻。每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小品》)。

眉煉頭瘡:用小麥燒存性,為末。油調敷。(《儒門事親》)。

白癜風癬:用小麥攤石上,燒鐵物壓出油,搽之甚效。(《醫學正傳》)。

湯火傷灼,未成瘡者:用小麥炒黑,研入膩粉,油調塗之。勿犯冷水,必致爛。(《袖珍方》)。

金瘡腸出:用小麥五升,水九升,煮取四升,綿濾取汁,待極冷。令病人臥席上,含汁噀之,腸漸入。噀其背。並勿令病人知,及多人見,傍人語,即腸不入也。乃抬席四角輕搖,使腸自入。十日中,但略食羹物。慎勿驚動,即殺人。(《劉涓子鬼遺方》)。浮麥(即水淘浮起者,焙用)。

【氣味】甘、咸,寒,無毒。

【主治】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時珍)。

麥麩

【主治】時疾熱瘡,湯火瘡爛,撲損傷折瘀血,醋炒罯貼之(《日華》)。和麵作餅,止泄痢,調中去熱健人。以醋拌蒸熱,袋盛,包熨人馬冷失腰腳傷折處,止痛散血(藏器)。醋蒸,熨手足風濕痹痛,寒濕腳氣,互易至汗出,並良。末服,止虛汗(時珍)。

【發明】時珍曰:麩乃麥皮也。與浮麥同性,而止汗之功次於浮麥,蓋浮麥無肉也。凡人身體疼痛及瘡瘍腫爛沾漬,或小兒暑月出痘瘡,潰爛不能著席睡臥者,並用夾褥盛麩縫合藉臥,性涼而軟,誠妙法也。

【附方】新七。

虛汗盜汗:《衛生寶鑑》:用浮小麥(文武火炒),為末。每服二錢半,米飲下,日三服。或煎湯代茶飲。一方:以豬觜唇煮熟切片,蘸食亦良。

產後虛汗:小麥麩、牡蠣等分,為末。以豬肉汁調服二錢,日二服。(胡氏《婦人方》)。

走氣作痛:用釅醋拌麩皮炒熱,袋盛熨之。(《生生編》)。

滅諸瘢痕:春夏用大麥麩,秋冬用小麥麩,篩粉和酥敷之。(《總錄》)。

小兒眉瘡:小麥麩炒黑,研末,酒調敷之。

小便尿血:面麩炒香,以肥豬肉蘸食之。《集玄》。

【氣味】甘,溫,有微毒。不能消熱止煩(《別錄》)。

大明曰:性壅熱,小動風氣,發丹石毒。

思邈曰:多食,長宿澼,加客氣。畏漢椒、蘿蔔。

【主治】補虛。久食,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藏器)。養氣,補不足,助五臟(《日華》)。水調服,治人中暑,馬病肺熱(宗奭)。敷癰腫損傷,散血止痛。生食,利大腸。水調服,止鼻衄吐血(時珍)。

【發明】詵曰:面有熱毒者,多是陳黝之色,又為磨中石末在內故也。但杵食之,即良。

藏器曰:面性熱,惟第二磨者涼,為其近麩也。河渭以西,白麥面性涼,以其春種,闕二氣也。

穎曰:東南卑濕,春多雨水,麥已受濕氣,又不曾出汗,故食之作渴,動風氣,助濕發熱。西北高燥,春雨又少,麥不受濕,復入地窖出汗,北人稟厚少濕,故常食而不病也。

時珍曰:北面性溫,食之不渴;南面性熱,食之煩渴;西邊面性涼,皆地氣使然也。吞漢椒、食蘿蔔,皆能解其毒,見蘿蔔條。醫方中往往用飛羅面,取其無石末而性平易爾。陳麥面,水煮食之,無毒。以糟發脹者,能發病發瘡,惟作蒸餅和藥,取其易消也。按:李鵬飛《延壽書》云:北多霜雪,故面無毒;南方雪少,故面有毒。顧元慶《檐曝偶談》云:江南麥花夜發,故發病;江北麥花晝發,故宜人。又曰:魚稻宜江淮,羊面宜京洛,亦五方有宜不宜也。面性雖熱,而寒食日以紙袋盛懸風處,數十年亦不壞,則熱性皆去而無毒矣,入藥尤良。

【附方】舊六,新二十三。

熱渴心悶:溫水一盞,調面一兩,飲之。(《聖濟總錄》)。

中暍卒死:井水和麵一大抄,服之。(《千金》)。

夜出盜汗:麥面作彈丸,空心、臥時煮食之。次早服妙香散一帖取效。

內損吐血:飛羅面略炒,以京墨汁或藕節汁,調服二錢。(《醫學集成》)。

大衄血出:口耳皆出者。用白麵入鹽少許,冷水調服三錢。(《普濟方》)。

中蠱吐血:小麥面二合,水調服。半日當下出。(《廣記》)。

嘔噦不止:醋和麵,作彈丸二、三十枚,以沸湯煮熟,漉出投漿水中,待溫吞三、兩枚。噦定,即不用再吞。未定,至晚再吞。(《兵部手集》)。

寒痢白色:炒麵,每以方寸匕入粥中食之。能療日瀉百行,師不救者。(《外臺》)。

泄痢不固:白麵一斤,炒焦黃。每日空心溫水服一、二匙。(《正要》)。

諸瘧久瘧:用三姓人家寒食麵各一合,五月五日午時採青蒿,擂自然汁,和丸綠豆大。臨發日早,無根水一丸。一方:加炒黃丹少許。(《德生堂》)。

頭皮虛腫,薄如蒸餅,狀如裹水:以口嚼面敷之良。(《梅師方》)。

咽喉腫痛,卒不下食:白麵和醋,塗喉外腫處。(《普濟方》)。

婦人吹奶:水調面煮糊,欲熟,即投無灰酒一盞,攪勻熱飲。令人徐徐按之,藥行即瘳。(《經驗方》)。

乳癰不消:白麵半斤炒黃,醋煮為糊,塗之即消。(《聖惠方》)。

破傷風病:白麵、燒鹽各一撮。新水調,塗之。(《普濟方》)。

金瘡血出不止: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藺氏經驗方》)。

遠行腳趼成泡者:水調生面塗之,一夜即平。(《海上》)。

折傷瘀損:白麵、梔子仁同搗,以水調,敷之即散。

火燎成瘡:炒麵,入梔子仁末,和油敷之。(《千金》)。

瘡中惡肉:寒食麵二兩,巴豆五分。水和作餅,燒末摻之。(《仙傳外科》)。

白禿頭瘡:白麵、豆豉和研,酢和敷之。(《普濟方》)。

小兒口瘡:寒食麵五錢,硝石七錢,水調半錢,塗足心,男左女右。(《普濟方》)。

婦人斷產:白麵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服。經水至時前日夜、次日早及天明服之。

陰冷悶痛,漸入腹腫滿:醋和麵熨之。(《千金方》)。

一切漏瘡:鹽、面和團,燒研敷之。(《千金方》)。

瘭疽出汁,生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剝淨,以酒和麵敷之。(《千金方》)。

一切疔腫:面和臘豬脂封之良。(《梅師方》)。

傷米食積:白麵一兩,白酒麴二丸,炒為末。每服二匙,白湯調下。如傷肉食,山楂湯下。(《簡便方》)

麥粉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補中,益氣脈,和五臟,調經絡。又炒一合,湯服,斷下痢(孟詵)。醋熬成膏,消一切癰腫、湯火傷(時珍)。

【發明】時珍曰:麥粉乃是麩面,面洗筋澄出漿粉。今人漿衣多用之,古方鮮用。按:萬表《積善堂方》云:烏龍膏:治一切癰腫發背,無名腫毒,初發焮熱未破者,取效如神。用隔年小粉,愈久者愈佳,以鍋炒之。初炒如餳,久炒則干,成黃黑色,冷定研末。陳米醋調成糊,熬如黑漆,瓷罐收之。用時攤紙上,剪孔貼之,即如冰冷,疼痛即止。少頃覺癢,干亦不能動。久則腫毒自消,藥力亦盡而脫落,甚妙。此方蘇州杜水庵所傳,屢用有驗。藥易而功大,濟生者宜收藏之。

麵筋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解熱和中,勞熱人宜煮食之(時珍)。寬中益氣(寧原)。

【發明】時珍曰:麵筋,以麩與面水中揉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為素食要物,煮食甚良。今人多以油炒,則性熱矣。

宗奭曰:生嚼白麵成筋,可黏禽、蟲。

麥麨(即糗也。以麥蒸,磨成屑) 

【氣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消渴,止煩(《蜀本》)。

麥苗

(《拾遺》)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消酒毒暴熱,酒疸目黃,並搗爛絞汁日飲之。又解蠱毒,煮汁濾服(藏器)。除煩悶,解時疾狂熱,退胸膈熱,利小腸。作齏食,甚益顏色(《日華》)。

麥奴

藏器曰:麥穗將熟時,上有黑黴者也。

【主治】熱煩,天行熱毒。解丹石毒(藏器)。治陽毒溫毒,熱極發狂大渴,及溫瘧(時珍)。

【發明】時珍曰:朱肱《南陽活人書》:治陽毒溫毒熱極發狂發斑大渴倍常者,用黑奴丸,水化服一丸,汗出或微利即愈。其方用小麥奴、梁上塵、釜底煤、灶突墨,同黃芩、麻黃、硝、黃等分為末,蜜丸彈子大。蓋取火化者從治之義也。麥乃心之谷,屬火,而奴則麥實將成,為濕熱所蒸,上黑黴者,與釜煤、灶墨同一理也。其方出陳延之《小品方》,名麥奴丸,初虞世《古今錄驗》名高堂丸、水解丸,誠救急良藥也。

【主治】燒灰,入去疣痣、蝕惡肉膏中用(時珍)。

大麥

(《別錄》中品)

【釋名】牟麥。

時珍曰:麥之苗粒皆大於來,故得大名。牟亦大也。通作麰。

【集解】弘景曰:今稞麥一名牟麥,似穬麥,惟皮薄爾。

恭曰:大麥出關中,即青稞麥,形似小麥而大,皮厚,故謂大麥,不似穬麥也。

頌曰:大麥今南北皆能種蒔。穬麥有二種:一種類小麥而大,一種類大麥而大。

藏器曰:大、穬二麥,前後兩出。蓋穬麥是連皮者,大麥是麥米,但分有殼、無殼也。蘇以青稞為大麥,非矣。青稞似大麥,天生皮肉相離,秦隴巴西種之。今人將當大麥米糶之,不能分也。

陳承曰:小麥,今人以磨面日用者為之。大麥,今人以粒皮似稻者為之,作飯滑,飼馬良。穬麥,今人以似小麥而大粒,色青黃,作面脆硬,食多脹人,汴洛、河北之間又呼為黃稞。關中一種青稞,比近道者粒微小,色微青,專以飼馬,未見入藥用。然大、穬二麥,其名差互。今之穬麥似小麥而大者,當謂之大麥;今之大麥不似小麥而礦脆者,當謂之穬麥。不可不審。

時珍曰:大、穬二麥,注者不一。按:《吳普本草》:大麥一名穬麥,五穀之長也。

王禎《農書》云:青稞有大、小二種,似大、小麥,而粒大皮薄,多面無麩,西人種之,不過與大、小麥異名而已。郭義恭《廣志》云:大麥有黑穬麥。有𩹨麥(出涼州,似大麥)。有赤麥(赤色而肥)。據此則穬麥是大麥中一種皮厚而青色者也。大抵是一類異種,如粟、粳之種近百,總是一類,但方土有不同爾。故二麥主治不甚相遠。大麥亦有黏者,名糯麥,可以釀酒。

【氣味】咸,溫、微寒,無毒。為五穀長,令人多熱。

詵曰:暴食似腳弱,為下氣故也。久服宜人。熟則有益,帶生則冷而損人。石蜜為之使。

【主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別錄》)。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穀食,止泄,不動風氣。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膚。為面,勝於小麥,無躁熱(士良)。面:平胃止渴,消食療脹滿(蘇恭)。久食,頭髮不白。和針砂、沒石子等,染髮黑色(孟詵)。寬胸下氣,涼血,消積進食(時珍)。

【發明】宗奭曰:大麥性平涼滑膩。有人患纏喉風,食不能下。用此面作稀糊,令咽以助胃氣而平。三伏中,朝廷作麨,以賜臣下。

震亨曰:大麥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熱病,人不知也。

時珍曰:大麥作飯食,響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面作醬甚甘美。

【附方】舊三,新六。

食飽煩脹,但欲臥者:大麥面熬微香,每白湯服方寸匕,佳。(《肘後方》)。

膜外水氣:大麥面、甘遂末各半兩,水和作餅,炙熟食,取利。(《總錄》)。

小兒傷乳,腹脹煩悶欲睡:大麥面生用,水調一錢服。白麵微炒亦可。(《保幼大全》)。

蠼螋尿瘡:大麥嚼敷之,日三上。(《傷寒類要》)。

腫毒已破:青大麥(去須,炒),暴花為末,敷之。成靨,揭去又敷。數次即愈。

麥芒入目:大麥煮汁洗之,即出。(孫真人方)。

湯火傷灼:大麥炒黑,研末,油調搽之。

被傷腸出:以大麥粥汁洗腸推入,但飲米糜,百日乃可。(《千金》)。

卒患淋痛:大麥三兩煎湯,入薑汁、蜂蜜,代茶飲。(《聖惠方》)。

麥櫱

(見櫱米下)。

【主治】諸黃,利小便,杵汁日日服(《類要》)。冬月面目手足皴瘃,煮汁洗之(《時珍》)。

【附方】新一。

小便不通:陳大麥秸,煎濃汁,頻服。(《簡便方》)

大麥奴

【主治】解熱疾,消藥毒(藏器)。

穬麥

(音礦。《別錄》中品)

【釋名】時珍曰:穬之殼厚而粗礦也。

【集解】弘景曰:穬麥是馬所食者。服食家並食大、穬二麥,令人輕健。

炳曰:穬麥西川人種食之。山東、河北人正月種之,名春穬。形狀與大麥相似。

時珍曰:穬麥有二種:一類小麥而大,一類大麥而大。

頌曰:穬麥,即大麥一種皮厚者。陳藏器謂即大麥之連殼者,非也。按:《別錄》自有穬麥功用,其皮豈可食乎?詳大麥下。

【氣味】甘,微寒,無毒。

弘景曰:此麥性熱而云微寒,恐是作屑與合殼異也。

恭曰:穬麥性寒,陶云性熱,非矣。江東少有故也。

大明曰:暴食似動冷氣,久即益人。

【主治】輕身除熱。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作櫱,溫中消食(《別錄》)。補中,不動風氣。作餅食,良(蕭炳)。

【發明】時珍曰:《別錄》麥櫱附見穬麥下,而大麥下無之,則作櫱當以穬為良也。今人通用,不復分別矣。

雀麥

(《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釋名】燕麥(《唐本》)、蘥(音藥)、杜姥草(《外臺》)、牛星草。

時珍曰:此野麥也。燕雀所食,故名。《日華本草》謂此為瞿麥者,非矣。

【集解】恭曰:雀麥在處有之,生故墟野林下。苗葉似小麥而弱,其實似穬麥而細。

宗奭曰:苗與麥同,但穗細長而疏。唐·劉夢得所謂「菟葵燕麥,動搖春風」者也。周定王曰:燕麥穗極細,每穗又分小叉十數個,子亦細小。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餅食,皆可救荒。

【附方】舊三。

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上搶心:用雀麥一把,水五升,煮二升,溫服。(《子母秘錄》)。

齒䘌並蟲,積年不瘥,從少至老者:用雀麥,一名杜姥草,俗名牛星草。用苦瓠葉三十枚,洗淨。取草剪長二寸,以瓠葉作五包包之,廣一寸,厚五分。以三年酢漬之。至日中,以兩包火中炮令熱,納口中,熨齒外邊,冷更易之。取包置水中解視,即有蟲長三分。老者黃色,少者白色。多即二、三十枚,少即一、二十枚。此方甚妙。(《外臺秘要》)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充飢滑腸(時珍)。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女人產不出,煮汁飲之(蘇恭)。

蕎麥

(宋《嘉祐》)

【釋名】荍麥(音翹)、烏麥(吳瑞)、花蕎。

時珍曰:蕎麥之莖弱而翹然,易長易收,磨面如麥,故曰蕎曰荍,而與麥同名也。俗亦呼為甜蕎,以別苦蕎。楊慎《丹鉛錄》,指烏麥為燕麥,蓋未讀《日用本草》也。

【集解】炳曰:蕎麥作飯,須蒸使氣餾,烈日曝令開口,舂取米仁作之。

時珍曰:蕎麥南北皆有。立秋前後下種,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苗高一、二尺,赤莖綠葉,如烏桕樹葉。開小白花,繁密粲粲然。結實累累如羊蹄,實有三稜,老則烏黑色。王禎《農書》云:北方多種。磨而為面,作煎餅,配蒜食。或作湯餅,謂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細如粉,亞於麥面。南方亦種,但作粉餌食,乃農家居冬谷也。

【氣味】甘,平,寒,無毒。

思邈曰:酸,微寒。食之難消。久食動風,令人頭眩。作面和豬、羊肉熱食,不過八、九頓,即患熱風,鬚眉脫落,還生亦希。涇、邠以北,多此疾。又不可合黃魚食。

【主治】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孟詵)。作飯食,壓丹石毒,甚良(蕭炳)。以醋調粉,塗小兒丹毒赤腫熱瘡(吳瑞)。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以沙糖水調炒麵二錢服,治痢疾。炒焦,熱水沖服,治絞腸沙痛(時珍)。

【發明】穎曰:本草言蕎麥能煉五臟滓穢。俗言一年沉積在腸胃者,食之亦消去也。

時珍曰:蕎麥最降氣寬腸,故能煉腸胃滓滯,而治濁帶泄痢腹痛上氣之疾,氣盛有濕熱者宜之。若脾胃虛寒人食之,則大脫元氣而落鬚眉,非所宜矣。孟詵云:益氣力者,殆未然也。

按:楊起《簡便方》云:肚腹微微作痛,出即瀉,瀉亦不多,日夜數行者。用蕎麥麵一味作飯,連食三、四次即愈。予壯年患此兩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氣藥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轉用皆效,此可徵其煉積滯之功矣。《普濟》治小兒天吊及歷節風方中亦用之。

【附方】新十六。

咳嗽上氣:蕎麥粉四兩,茶末二錢,生蜜二兩,水一碗,順手攪千下。飲之,良久下氣不止,即愈。(《儒門事親》)。

十水腫喘:生大戟一錢,蕎麥麵二錢,水和作餅,炙熟為末。空心茶服,以大小便利為度。(《聖惠》)。

男子白濁:魏元君濟生丹:用荍麥炒焦為末,雞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日三服。

赤白帶下:方同上。

禁口痢疾:蕎麥麵每服二錢,沙糖水調下。(坦仙方)。

癰疽發背,一切腫毒:荍麥面、硫黃各二兩,為末,井華水和作餅,曬收。每用一餅,磨水敷之。痛則令不痛,不痛則令痛,即愈。(《直指》)。

瘡頭黑凹:蕎麥麵煮食之,即發起。(《直指》)。

痘瘡潰爛:用蕎麥粉頻頻敷之。(《痘疹方》)。

湯火傷灼:用蕎麥麵,炒黃研末,水和敷之,如神。(《奇效方》)。

蛇盤瘰癧,圍接項上:用蕎麥(炒去殼)、海藻、白殭蠶(炒去絲)等分,為末。白梅浸湯,取肉減半,和丸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後、臨臥米飲下,日五服。其毒當從大便泄去。若與淡菜連服尤好。淡菜生於海藻上,亦治此也。忌豆腐、雞、羊、酒、面。(阮氏方)。

積聚敗血:通仙散:治男子敗積,女人敗血,不動真氣。用荍麥面三錢,大黃二錢半,為末。臥時酒調服之。(《多能鄙事》)。

頭風畏冷:李樓云:一人頭風,首裹重綿,三十年不愈。予以蕎麥粉二升,水調作二餅,更互合頭上,微汗即愈。(《怪證奇方》)。

頭風風眼:蕎麥作錢大餅,貼眼四角,以米大艾炷灸之,即效如神。

染髮令黑:蕎麥、針砂各二錢,醋和,先以漿水洗淨塗之,荷葉包至一更,洗去。再以無食子、訶子皮各二兩為末,每用二錢、大麥面二錢。醋和漿水調塗之,荷葉包至天明,洗去即黑。(《普濟》)

絞腸沙痛:蕎麥麵一撮,炒黃,水烹服。(《簡便方》)。

小腸疝氣:蕎麥仁(炒去尖)、胡盧巴(酒浸,曬乾)各四兩,小茴香(炒)一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空心鹽酒下五十丸。兩月大便出白膿,去根。(孫天仁《集效方》)

【主治】作茹食,下氣,利耳目。多食即微泄(士良。孫思邈曰:生食,動刺風,令人身癢)。

【主治】燒灰淋汁取鹼熬干,同石灰等分,蜜收。能爛癰疽,蝕惡肉,去靨痣,最良。穰作薦,闢壁蝨(時珍。《日華》曰:燒灰淋汁,洗六畜瘡,並驢、馬躁蹄。)。

【附方】新二。

噎食:蕎麥秸(燒灰淋汁,入鍋內煎取白霜)一錢,入蓬砂一錢。研末。每酒服半錢。(《海上方》)。

壁蝨蜈蚣:蕎麥秸作薦,並燒煙燻之。

苦蕎麥

(《綱目》)

【集解】時珍曰:苦蕎出南方,春社前後種之。莖青多枝,葉似蕎麥而尖,開花帶綠色,結實亦似蕎麥,稍尖而稜角不峭。其味苦惡,農家磨搗為粉,蒸使氣餾,滴去黃汁,乃可作為糕餌食之,色如豬肝。谷之下者,聊濟荒爾。

【氣味】甘、苦,溫,有小毒。

時珍曰:多食傷胃,發風動氣,能發諸病,黃疾人尤當禁之。

【附方】新一。

明目枕: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菊花,同作枕,至老明目。(鄧才《雜興》)

(《別錄》下品)

【釋名】稌(音杜)、糯(亦作稬)。

時珍曰:稻稌者,粳、糯之通稱。《物理論》所謂「稻者溉種之總稱」是矣。本草則專指糯以為稻也。稻從舀(音函),象人在臼上治稻之義。稌則方言稻音之轉爾。其性黏軟,故謂之糯。

穎曰:糯米緩筋,令人多睡,其性懦也。

【集解】弘景曰:道家方藥有稻米、粳米俱用者,此則兩物也。稻米白如霜,江東無此,故通呼粳為稻耳,不知色類復云何也?

恭曰:稻者,穬、谷之通名。《爾雅》云:稌,稻也。粳者不黏之稱,一曰秈。氾勝之云: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即並稻也,陶謂為二,蓋不可解也。

志曰:此稻米即糯米也。其粒大小似秔米,細糠白如雪。今通呼秔、糯二谷為稻,所以惑之。按:李含光《音義》引《字書》解粳字云:稻也。秔字云:稻屬也,不黏。粢字云:稻餅也。粢蓋糯也。

禹錫曰:《爾雅》云:稌,稻。郭璞注云:別二名也。今沛國呼稌。周頌云:豐年多黍多稌。《禮記》云:牛宜稌。《幽風》云:十月獲稻。皆是一物也。《說文》云:秔,稻屬也。沛國謂稻為糯。《字林》云:糯,黏稻也。秔,不黏稻也。然秔、糯甚相類,以黏不黏為異爾。當依《說文》以稻為糯。顏師古《刊謬正俗》云:本草稻米,即今之糯米也。或通呼粳、糯為稻。孔子云:食夫稻。周官有稻人。漢有稻田使者。並通指秔、糯而言。所以後人混稱,不知稻即糯也。

宗奭曰:稻米,今造酒糯稻也。其性溫,故可為酒。酒為陽,故多熱。西域記:天竺國土溽熱,稻歲四熟,亦可驗矣。

時珍曰:糯稻,南方水田多種之。其性黏,可以釀酒,可以為粢,可以蒸糕,可以熬餳,可以炒食。其類亦多,其穀殼有紅、白二色,或有毛,或無毛。其米亦有赤、白二色,赤者酒多糟少,一種粒白如霜,長三、四分者。《齊民要術》糯有九格、雉木、大黃、馬首、虎皮、火色等名是矣。古人釀酒多用秫,故諸說論糯稻,往往費辯也。秫乃糯粟,見本條。稻米 

【氣味】苦,溫,無毒。思邈曰:味甘。宗奭曰:性溫。

頌曰:糯米性寒,作酒則熱,糟乃溫平,亦如大豆與豉、醬之性不同也。

詵曰:涼。發風動氣,使人多睡,不可多食。

藏器曰:久食令人身軟,緩人筋也。小貓、犬食之,亦腳屈不能行。馬食之,足重。妊婦雜肉食之,令子不利。

蕭炳曰:擁諸經絡氣,使四肢不收,發風昏昏。

士良曰:久食發心悸,及癰疽瘡癤中痛。合酒食之,醉難醒。

時珍曰:糯性黏滯難化,小兒、病人最宜忌之。

【主治】作飯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別錄》)。能行營衛中血積,解芫青、斑蝥毒(士良)。益氣止泄(思邈)。補中益氣。止霍亂後吐逆不止,以一合研水服之(大明)。以駱駝脂作煎餅食,主痔疾(蕭炳)。作糜一斗食,主消渴(藏器)。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時珍)。

【發明】思邈曰:糯米味甘,脾之谷也,脾病宜食之。

楊士瀛曰:痘疹用稬米,取其解毒,能釀而發之也。

時珍曰:糯米性溫,釀酒則熱,熬餳尤甚,故脾肺虛寒者宜之。若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輸,食之最能發病成積。孟詵、蘇頌或言其性涼、性寒者,謬說也。《別錄》已謂其溫中堅大便,令人多熱,是豈寒涼者乎?今人冷泄者,炒食即止。老人小便數者,作粢糕或丸子,夜食亦止。其溫肺暖脾可驗矣。痘證用之,亦取此義。

【附方】舊五,新十六。

霍亂煩渴不止: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楊氏《產乳》)。

消渴飲水:方同上。

三消渴病:梅花湯:用糯谷(炒出白花)、桑根白皮等分。每用一兩,水二碗,煎汁飲之。(《三因方》)。

下痢禁口:糯谷一升(炒出白花去殼,用薑汁拌濕再炒),為末。每服一匙,湯下,三服即止。(《經驗良方》)。

久泄食減: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乾,慢炒熟,磨篩,入懷慶山藥一兩。每日清晨用半盞,入砂糖二匙,胡椒末少許,以極滾湯調食。其味極佳,大有滋補。久服令人精暖有子,秘方也。(《鬆篁經驗方》)。

鼻衄不止,服藥不應:獨聖散:用糯米微炒黃,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仍吹少許入鼻中。(《簡要濟眾方》)。

勞心吐血:糯米半兩,蓮子心七枚,為末,酒服。孫仲盈云:曾用多效。或以墨汁作丸服之。(《澹寮》)。

自汗不止:糯米、小麥麩同炒,為末。每服三錢,米飲下。或煮豬肉點食。

小便白濁:白糯丸:治人夜小便腳停白濁,老人、虛人多此證,令人卒死,大能耗人精液,主頭昏重。用糯米五升(炒赤黑),白芷一兩,為末,糯粉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饅頭煎湯下。無此,用《局方》補腎湯下。若後生稟賦怯弱,房室太過,小便太多,水管蹇澀,小便如膏脂,入石菖蒲、牡蠣粉甚效。(《經驗良方》)。

女人白淫:糙糯米、花椒等分。炒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醋湯下。(楊起《簡便方》)。

胎動不安,下黃水:用糯米一合,黃耆、芎藭各五錢,水一升,煎八合,分服。(《產寶》)。

小兒頭瘡:糯米飯燒灰,入輕粉,清油調敷。(《普濟方》)。

纏蛇丹毒:糯米粉和鹽,嚼塗之。(《濟急方》)。

打撲傷損諸瘡:寒食日浸糯米,逐日易水,至小滿取出,日干為末,用水調塗之。(《便民圖纂》)。

金瘡癰腫,及竹木簽刺等毒:用糯米三升,於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兩換水,輕淘轉,勿令攪碎。至端午日取出陰乾,絹袋盛,掛通風處。每用旋取,炒黑為末,冷水調如膏藥,隨瘡大小,裹定瘡口,外以布包定勿動,直候瘡瘥。若金瘡犯生水作膿腫甚者,急裹一、二食久,即不作膿腫也。若癰疽初發,才覺焮腫,急貼之,一夜便消。(《靈苑方》)。

喉痹吒腮:用前膏貼項下及腫處,一夜便消。干即換之,常令濕為妙。

竹木簽刺:用前膏貼之,一夜刺出在藥內也。

顛犬咬傷:糯米一合,斑蝥七枚同炒,蝥黃去之;再入七枚,再炒黃去之;又入七枚,待米出煙,去蝥為末。油調敷之,小便利下佳。(《醫方大成》)。

荒年代糧:稻米一斗淘汰,百蒸百曝,搗末。日食一飧,以水調之。服至三十日止,可一年不食。(《肘後》)。

虛勞不足:糯米,入豬肚內蒸乾,搗作丸子,日日服之。

腰痛虛寒:糯米二升,炒熟,袋盛,拴靠痛處。內以八角茴香研酒服。(談野翁《試驗方》)

米泔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益氣,止煩渴霍亂,解毒。食鴨肉不消者,頓飲一盞,即消(時珍)。

【附方】舊一。

煩渴不止:糯米泔任意飲之,即定。研汁亦可。(《外臺》)

糯稻花

【主治】陰乾,入揩牙、烏須方用(時珍)。

稻穰

(即稻稈) 

【氣味】辛、甘,熱,無毒。

【主治】黃病如金色,煮汁浸之;仍以谷芒炒黃為末,酒服(藏器)。燒灰,治墜撲傷損(蘇頌)。燒灰浸水飲,止消渴。淋汁,浸腸痔。挼穰藉靴鞋,暖足,去寒濕氣(時珍)。

【發明】頌曰:稻稈灰方,出劉禹錫《傳信方》。云:湖南李從事墜馬撲傷損,用稻稈燒灰,以新熟酒連糟入鹽和,淋取汁,淋痛處,立瘥也。

時珍曰:稻穰煮治作紙,嫩心取以為鞵,皆大為民利。其紙不可貼瘡,能爛肉。按:《江湖紀聞》云:有人壁蝨入耳,頭痛不可忍,百藥不效。用稻稈灰煎汁灌入,即死而出也。

【附方】舊一,新八。

消渴飲水:取稻穰中心燒灰。每以湯浸一合,澄清飲之。(危氏)

喉痹腫痛:稻草燒取墨煙,醋調吹鼻中,或灌入喉中,滾出痰,立愈。(《普濟》)。熱病餘毒,攻手足疼痛欲脫:用稻穰灰,煮汁漬之。(《肘後方》)。

下血成痔:稻藁燒灰淋汁,熱漬三、五度,瘥。(崔氏《纂要》)。

湯火傷瘡:用稻草灰,冷水淘七遍,帶濕攤上,干即易。若瘡濕者,焙乾油敷,二、三次可愈。(《衛生易簡方》)。

惡蟲入耳:香油合稻稈灰汁,滴入之。(《聖濟總錄》)。

噎食不下:赤稻細梢,燒灰,滾湯一碗,隔絹淋汁三次,取汁,入丁香一枚,白豆蔻半枚,米一盞,煮粥食,神效。(《摘玄妙方》)。

小便白濁:糯稻草,煎濃汁,露一夜,服之。(同上)。

解砒石毒:稻草燒灰,淋汁,調青黛三錢服。(《醫方摘要》)。

谷穎(谷芒也。作穩,非) 

【主治】黃病,為末酒服。(藏器)又解蠱毒,煎汁飲(《日華》)。

糯糠

【主治】齒黃,燒取白灰,旦旦擦之(時珍)。

(音庚。《別錄》中品)

【釋名】秔(與粳同)。

時珍曰:粳乃谷稻之總名也,有早、中、晚三收。諸本草獨以晚稻為粳者,非矣。黏者為糯,不黏者為粳。糯者懦也,粳者硬也。但入解熱藥,以晚粳為良爾。

【集解】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異族四、五種,猶同一類也。可作廩米。

詵曰:淮、泗之間最多。襄、洛土粳米,亦堅實而香。南方多收火稻,最補益人。諸處雖多粳米,但充飢耳。

時珍曰:粳有水、旱二稻。南方土下塗泥,多宜水稻。北方地平,惟澤土宜旱稻。西南夷亦有燒山地為畬田種旱稻者,謂之火米。古者惟下種成畦,故祭祀謂稻為嘉蔬,今人皆拔秧栽插矣。其種近百,名各不同,俱隨土地所宜也。其谷之光、芒、長、短、大、細,百不同也。其米之赤、白、紫、烏、堅、鬆、香、否,不同也。其性之溫、涼、寒、熱,亦因土產形色而異也。真臘有水稻,高丈許,隨水而長。南方有一歲再熟之稻。蘇頌之香粳,長白如玉,可充御貢。皆粳之稍異者也。

粳米

【氣味】甘、苦,平,無毒。

思邈曰:生者寒,燔者熱。時珍曰:北粳涼,南粳溫。赤粳熱,白粳涼,晚白粳寒。新粳熱,陳粳涼。凡人嗜生米,久成米瘕,治之以雞屎白。

穎曰:新米乍食,動風氣。陳者下氣,病人尤宜。

詵曰:常食干粳飯,令人熱中,唇口乾。不可同馬肉食,發痼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急燒倉米灰和蜜漿服之,不爾即死。

【主治】益氣,止煩止渴止泄(《別錄》)。溫中,和胃氣,長肌肉(《蜀本》)。補中,壯筋骨,益腸胃(《日華》)。煮汁,主心痛,止渴,斷熱毒下痢(孟詵)。合芡實作粥食,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好古)。通血脈,和五臟,好顏色(時珍。出《養生集要》)。常食干粳飯,令人不噎(孫思邈)。

【發明】詵曰:粳米赤者粒大而香,水漬之有味益人。大抵新熟者動氣,經再年者亦發病。惟江南人多收火稻貯倉,燒去毛,至春舂米食之,即不發病宜人,溫中益氣,補下元也。

宗奭曰:粳以白晚米為第一,早熟米不及也。平和五臟,補益胃氣,其功莫逮。然稍生則復不益脾,過熟乃佳。

穎曰:粳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為第一。各處所產,種類甚多,氣味不能無少異,而亦不大相遠也。天生五穀,所以養人,得之則生,不得則死。惟此谷得天地中和之氣,同造化生育之功,故非他物可比。入藥之功在所略爾。

好古曰:《本草》言粳米益脾胃,而張仲景白虎湯用之入肺。以味甘為陽明之經,色白為西方之象,而氣寒入手太陰也。少陰證桃花湯,用之以補正氣。竹葉石膏湯,用之以益不足。

時珍曰:粳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為遲粳,十月收者為晚粳。北方氣寒,粳性多涼,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藥。南方氣熱,粳性多溫,惟十月晚稻氣涼乃可入藥。遲粳、晚粳得金氣多,故色白者入肺而解熱也。早粳得土氣多,故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若滇、嶺之粳則性熱,惟彼土宜之耳。

【附方】舊二,新十。

霍亂吐瀉,煩渴欲絕:用粳米二合研粉,入水二盞研汁,和淡竹瀝一合,頓服。(《普濟》)。

赤痢熱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蠟紙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吳內翰家乳母病此,服之有效。(《普濟方》)。

自汗不止:粳米粉絹包,頻頻撲之。

五種屍病:粳米二升,水六升,煮一沸服,日三。(《肘後》)。

卒心氣痛:粳米二升。水六升,煮六、七沸,服。(《肘後方》)。

米症嗜米,有人好啞米,久則成症,不得米則吐出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斃人:用白米五合,雞屎一升,同炒焦為末。水一升,頓服。少時吐出症,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千金方》)。

小兒初生三日,應開腸胃、助穀神者:碎米濃作汁飲,如乳酪,頻以豆許與兒飲之。二七日可與哺,慎不得與雜藥也。(《肘後方》)。

初生無皮色赤,但有紅肉,乃受胎未足也:用早白米粉撲之,肌膚自生。(《普濟方》)。小兒甜瘡,生於面耳:令母頻嚼白米,臥時塗之。不過三、五次,即愈。

荒年辟穀:粳米一斗,酒三升漬之,曝干又漬,酒盡止。取出稍食之,可闢三十日。足一斛三升,辟穀一年。(《肘後方》)。

胎動腹痛,急下黃汁:用粳米五升,黃耆六兩,水七升,煎二升,分四服。(《聖惠》)。

赤根疔腫:白粉熬黑,和蜜敷之。(《千金方》)。

淅二泔

【釋名】米瀋。

時珍曰:淅,音錫,洗米也。瀋,汁也。泔,甘汁也。第二次者,清而可用,故曰淅二泔。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清熱,止煩渴,利小便,涼血(時珍)。

【發明】戴原禮曰:風熱赤眼,以淅二泔睡時冷調洗肝散、菊花散之類,服之。

【附方】新四。

吐血不止:陳紅米泔水,溫服一鍾,日三次。(《普濟方》)

鼻出衄血:頻飲淅二泔,仍以真麻油或蘿蔔汁滴入之。(《證治要訣》)

鼻上酒齇:以淅二泔食後冷飲。外以硫黃入大菜頭內,煨碾塗之。(《證治要訣》)。

服藥過劑,悶亂者:粳米瀋飲之。(《外臺》)。

炒米湯

【主治】益胃除濕。不去火毒,令人作渴(時珍)。

粳谷奴(穀穗煤黑者) 

【主治】走馬喉痹,燒研,酒服方寸匕,立效(時珍。出《千金》)。

禾稈

【主治】解砒毒,燒灰,新汲水淋汁濾清,冷服一碗,毒當下出(時珍。出《衛生易簡方》)。

(音仙。《綱目》)

【釋名】占稻(《綱目》)、早稻。

時珍曰:秈,亦粳屬之先熟而鮮明之者,故謂之秈。種自占城國,故謂之占。俗作黏者,非矣。

【集解】時珍曰:秈似粳而粒小,始自閩人,得種於占城國。宋真宗遣使就閩取三萬斛,分給諸道為種,故今各處皆有之。高仰處俱可種,其熟最早,六、七月可收。品類亦多,有赤、白二色,與粳大同小異。

秈米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溫中益氣,養胃和脾,除濕止泄(時珍)。

【主治】反胃,燒灰淋汁溫服,令吐。蓋胃中有蟲,能殺之也(《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