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菜部第二十六卷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菜部第二十六卷

李時珍曰:凡草木之可茹者謂之菜。韭、薤、葵、蔥、藿,五菜也。《素問》云:五穀為養,五菜為充。所以輔佐穀氣,疏通壅滯也。古者三農生九穀,場圃藝草木,以備饑饉,菜固不止於五而已。我國初周定王圖草木之可濟生者四百餘種,為《救荒本草》,厥有旨哉。夫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謹和五味,臟腑以通,氣血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可以長久。是以內則有訓,食醫有方,菜之於人,補非小也。但五氣之良毒各不同,五味之所入有偏勝,民生日用而不知。乃搜可茹之草,凡一百五種為菜部。分為五類:曰薰辛,曰柔滑,曰蓏,曰水,曰芝栭。舊本菜部三品,共六十五種。今併入五種,移十三種入草部,六種入果部。自草部移入及並二十三種,自谷部移入一種,果部移入一種,外類有名未用移入三種。

《神農本草經》一十三種(梁陶弘景注) 《名醫別錄》一十八種(梁陶弘景注) 《唐本草》七種(唐蘇恭) 《千金食治》二種(唐孫思邈) 《本草拾遺》一十三種(唐陳藏器) 《食療本草》三種(唐孟詵、張鼎) 《食性本草》一種(南唐陳士良) 《蜀本草》二種(蜀韓保升) 《日華本草》二種(宋人大明) 《開寶本草》六種(宋馬志) 《嘉祐本草》九種(宋掌禹錫) 《圖經本草》四種(宋蘇頌) 《證類本草》一種(宋唐慎微) 《日用本草》三種(元吳瑞) 《食物本草》二種(明汪穎) 《食鑑本草》一種(明寧原) 《救荒本草》二種(明周王) 《本草綱目》一十六種(明李時珍)

【附註】魏李當之《藥錄》 《吳普本草》 宋雷斅《炮炙》 齊徐之才《藥對》 唐甄權《藥性》 蕭炳《四聲》 唐李珣《海藥》 楊損之《刪繁》 宋寇宗奭《衍義》 金張元素《珍珠囊》 元李杲《法象》 王好古《湯液》 元朱震亨《補遺》 明汪機《會編》 明陳嘉謨《蒙筌》

菜之一

(葷菜類三十二種。)

(《別錄》中品)

【釋名】草鍾乳(《拾遺》)、起陽草(侯氏《藥譜》)。

頌曰:案:許慎《說文》:韭字,象葉出地上形。一種而久生,故謂之韭。一歲三、四割,其根不傷,至冬壅培之,先春復生,信乎久生者也。

藏器曰:俗謂韭葉是草鍾乳,言其溫補也。

時珍曰:韭之莖名韭白,根名韭黃,花名韭菁。《禮記》謂韭為豐本,言其美在根也。薤之美在白,韭之美在黃,黃乃未出土者。

【集解】時珍曰:韭叢生豐本,長葉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種。其性內生,不得外長。葉高三寸便剪,剪忌日中。一歲不過五剪,收子者只可一剪。八月開花成叢,收取醃藏供饌,謂之長生韭,言:剪而復生,久而不乏也。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須風處陰乾,勿令浥郁。北人至冬移根於土窖中,培以馬屎,暖則即長,高可尺許,不見風日,其葉黃嫩,謂之韭黃,豪貴皆珍之。韭之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也。羅願《爾雅翼》云:物久必變,故老韭為莧。

頌曰:鄭玄言:政道得則陰物變為陽,故蔥變為韭,可驗蔥冷而韭溫也。

【氣味】辛、微酸,溫,澀,無毒。時珍曰:生:辛、澀;熟:甘、酸。大明曰:熱。

宗奭曰:春食則香,夏食則臭,多食則能昏神暗目,酒後尤忌。

詵曰:熱病後十日食之,即發睏。五月多食,乏氣力。冬月多食,動宿飲,吐水。不可與蜜及牛肉同食。

【主治】歸心,安五臟,除胃中熱,利病人,可久食(《別錄》。時珍曰:案:《千金方》作可久食,不利病人。)葉:煮鯽魚酢食,斷卒下痢。根:入生髮膏用(弘景)。根、葉:煮食,溫中下氣,補虛益陽,調和臟腑,令人能食,止泄血膿,腹中冷痛。生搗汁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觸者,又解藥毒,療狂狗咬人數發者,亦塗諸蛇虺、蠍蠆、惡蟲毒(藏器)。煮食,充肺氣,除心腹痼冷痃癖。搗汁服,治肥白人中風失音(《日華》)。煮食,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寧原)。炸熟,以鹽、醋空心吃十頓,治胸膈噎氣。搗汁服,治胸痹刺痛如錐,即吐出胸中惡血甚驗。又灌初生小兒,吐去惡水、惡血,永無諸病(詵)。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婦人經脈逆行,打撲傷損及膈噎病。搗汁澄清,和童尿飲之,能消散胃脘瘀血,甚效(震亨)。飲生汁,主上氣喘息欲絕,解肉脯毒。煮汁飲,止消渴盜汗。熏產婦血運,洗腸痔脫肛(時珍)。

【發明】弘景曰:此菜殊辛臭,雖煮食之,便出猶熏灼,不如蔥、薤熟即無氣,最是養生所忌。

頌曰:菜中此物最溫而益人,宜常食之。昔人正月節食五辛以闢癘氣,謂韭、薤、蔥、蒜、姜也。

宗奭曰:韭黃未出糞土,最不益人,食之滯氣,蓋含抑鬱未申之氣故也。

孔子曰:「不時不食」,正謂此類。花食之亦動風。

思邈曰:韭味酸,肝病宜食之,大益人心。

時珍曰: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入足厥陰經,乃肝之菜也。《素問》言,心病宜食韭,《食鑑本草》言:歸腎,文雖異而理則相貫。蓋心乃肝之子,腎乃肝之母,母能令子實,虛則補其母也。道家目為五葷之一,謂其能昏人神而動虛陽也。有一貧叟病噎膈,食入即吐,胸中刺痛。或令取韭汁,入鹽、梅、滷汁少許,細呷,得入漸加,忽吐稠涎數升而愈。此亦仲景治胸痹用薤白,皆取其辛溫能散胃脘痰飲惡血之義也。

震亨曰:心痛有食熱物及怒郁,致死血留於胃口作痛者,宜用韭汁、桔梗加入藥中,開提氣血。有腎氣上攻以致心痛者,宜用韭汁和五苓散為丸,空心茴香湯下。蓋韭性急,能散胃口血滯也。又反胃宜用韭汁二杯,入薑汁、牛乳各一杯,細細溫服。蓋韭汁消血,薑汁下氣消痰和胃,牛乳能解熱潤燥補虛也。一人臘月飲刮剁酒三杯,自後食必屈曲下膈,硬澀微痛,右脈甚澀,關脈沉。此汙血在胃脘之口,氣因鬱而成痰,隘塞食道也。遂以韭汁半盞,細細冷呷,盡半斤而愈。

【附方】舊十二,新二十。

胸痹急痛:詵曰:胸痹痛如錐刺,不得俯仰,自汗出,或痛徹背上,不治或至死。可取生韭或根五斤,洗搗汁,服之。(《食療本草》)

陰陽易病,男子陰腫,小腹絞痛,頭重眼花,宜豭鼠屎湯煮之:用豭鼠屎十四枚,韭根一大把,水二盞,煮七分,去滓再煎二沸,溫服,得汗愈。未汗再服。(《南陽活人書》)。

傷寒勞復:方同上。

卒然中惡:搗韭汁,灌鼻中,便蘇。(《食醫心鏡》)。

臥忽不寤,勿以火照之,但痛齧拇指甲際而唾其面則活:取韭搗汁吹入鼻中。冬月則用韭根。(《肘後方》)。

風忤邪惡:韭根一把,烏梅十四個,吳茱萸(炒)半升,水一斗煮之。仍以病人櫛內入,煮三沸。櫛浮者生,沉者死。煮至三升,分三服。(《金匱要略》)。

喘息欲絕:韭汁飲一升,效。(《肘後》)。

夜出盜汗:韭根四十九根。水二升,煮一升,頓服。(《千金方》)

消渴引飲:韭苗日用三、五兩,或炒或作羹,勿入鹽,入醬無妨。吃至十斤即住,極效。過清明勿吃。有人病此,引飲無度,得此方而愈。(秦憲副方)。

喉腫難食:韭一把,搗熬敷之。冷即易。(《千金方》)。

水穀痢疾:韭葉作羹、粥、炸、炒,任食之,良。(《食醫心鏡》)。

脫肛不收:生韭一斤(切),以酥拌炒熟,綿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為度。(《聖惠》)。

痔瘡作痛:用盆盛沸湯,以器蓋之,留一孔。用洗淨韭菜一把,泡湯中。乘熱坐孔上,先熏後洗,數次自然脫體也。(《袖珍方》)

小兒胎毒:初生時,以韭汁少許灌之,即吐出惡水惡血,永無諸疾。(《四聲本草》)。

小兒腹脹:韭根搗汁,和豬脂煎服一合。間日一服,取愈。(《秘錄》)。

小兒患黃:韭根搗汁,日滴鼻中,取黃水取效。(同上)。

痘瘡不發:韭根煎湯服之。(《海上方》)。

產後嘔水,產後因怒哭傷肝,嘔青綠水:用韭葉一斤取汁,入薑汁少許,和飲,遂愈。(《摘玄方》)。

產後血運:韭菜切,安瓶中,沃以熱醋,令氣入鼻中,即省。(《丹溪心法》)。

赤白帶下:韭根搗汁,和童尿露一夜,空心溫服取效。(《海上仙方》)。

鼻衄不止:韭根、蔥根同搗棗大,塞入鼻中,頻易,兩三度即止。(《千金方》)。

五般瘡癬:韭根炒存性,搗末,以豬脂和塗之。數度愈。(《經驗方》)。

金瘡出血:韭汁和風化石灰曬乾。每用為末敷之效。(《瀕湖集簡方》)。

刺傷中水腫痛:煮韭熱拓之。(《千金》)。

漆瘡作癢:韭葉杵敷。(《斗門方》)。

猘狗咬傷:七日一發。三七日不發,乃脫也。急於無風處,以冷水洗淨,即服韭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服七碗。須百日忌食酸、咸,一年忌食魚腥,終身忌食狗肉,方得保全。否則十有九死。徐本齋云:此法出《肘後方》。有瘋犬一日咬三人,只一人用此得活,親見有效。(《簡便》)。

百蟲入耳:韭汁灌之即出。(《千金方》)。

㹱耳出汁:韭汁日滴三次。(《聖惠方》)。

牙齒蟲䘌:韭菜連根洗搗,同人家地板上泥和,敷痛處腮上,以紙蓋住。一時取下,有細蟲在泥上,可除根。又方:韭根十個,川椒二十粒,香油少許,以水桶上泥同搗,敷病牙頰上。良久有蟲出,數次即愈也。

解肉脯毒:凡肉密器蓋過夜者為郁肉,屋漏沾著者為漏脯,皆有毒。搗韭汁飲之。(張文仲《備急方》)

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數升良。(《千金》)。

韭子

【修治】大明曰:入藥揀淨,蒸熟曝干,簸去黑皮,炒黃用。

【氣味】辛、甘,溫,無毒。

時珍曰:陽也。伏石鐘乳、乳香。

【主治】夢中泄精,溺白(《別錄》)。暖腰膝,治鬼交,甚效(《日華》)。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女人白淫、白帶(時珍)。

【發明】頌曰:韭子得龍骨、桑螵蛸,主漏精補中。葛洪、孫思邈諸方多用之。

弘景曰:韭子入棘刺諸丸,主漏精。

時珍曰:棘刺丸方見《外臺秘要》,治諸勞泄,小便數,藥多不錄。案:《梅師方》:治遺精。用韭子五合,白龍骨一兩,為末,空心酒服方寸匕。《千金方》:治夢遺,小便數。用韭子二兩,桑螵蛸一兩,微炒研末,每旦酒服二錢。《三因方》:治下元虛冷,小便不禁,或成白濁,有家韭子丸。蓋韭乃肝之菜,入足厥陰經。腎主閉藏,肝主疏泄。《素問》曰:足厥陰病則遺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筋痿,及為白淫。男隨溲而下,女子綿綿而下。韭子之治遺精漏泄、小便頻數、女人帶下者,能入厥陰,補下焦肝及命門之不足。命門者藏精之府,故同治云。

【附方】舊四,新三。

夢遺溺白:藏器曰:韭子,每日空心生吞一、二十粒,鹽湯下。《聖惠》:治虛勞傷腎,夢中泄精。用韭子二兩,微炒為末。食前溫酒服二錢匕。

虛勞溺精:用新韭子二升(十月霜後採之),好酒八合漬一宿。以晴明日,童子向南搗一萬杵。平旦溫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之。(《外臺秘要》) 夢泄遺尿:韭子二升,稻米三升,水一斗七升,煮粥取汁六升,分三服。(《千金方》)。

玉莖強中:玉莖強硬不痿,精流不住,時時如針刺,捏之則痛,其病名強中,乃腎滯漏疾也。用韭子、破故紙各一兩,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日三即住。(《夏子益奇方》)。

腰腳無力:韭子一升(揀淨,蒸兩炊久,曝干,簸去黑皮,炒黃搗粉)。安息香二大兩,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搗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飯三,五匙壓之,大佳。(崔元亮《海上方》)。

女人帶下,及男子腎虛冷,夢遺。用韭子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千金方》)

煙燻蟲牙:用瓦片煅紅,安韭子數粒,清油數點,待煙起,以筒吸引至痛處。良久以溫水漱,吐有小蟲出為效。未盡再熏。(《救急易方》)

山韭

(《千金》)

【釋名】蒮(音育)、韱(音纖,並未詳)。

【集解】頌曰:蒮,山韭也。山中往往有之,而人多不識。形性亦與家韭相類,但根白,葉如燈心苗耳。《韓詩》云,六月食鬱及薁,謂此也。

時珍曰:案:《爾雅》云:蒮,山韭也,許慎《說文》云:韱,山韭也。金幼孜《北征錄》云:北邊雲臺戍地,多野韭、沙蔥,人皆採而食之。即此也。蘇氏以詩之郁即此,未知是否?又呂忱《字林》云:薟(音嚴),水韭也。野生水涯,葉如韭而細長,可食。觀此,則知野韭又有山、水二種,氣味或不相遠也。

【氣味】咸,寒,澀,無毒。

【主治】宜腎,主大小便數,去煩熱,治毛髮(《千金》)。

【發明】時珍曰:蒮,腎之菜也,腎病宜食之。諸家本草不載,而孫思邈《千金方》收之。他書「蒮」字多訛作「藿」字,藿乃豆葉也。陳直《奉親養老書》有蒮菜羹,即此也。其方治老人脾胃氣弱,飲食不強。用蒮菜四兩,鯽魚肉五兩,煮羹,下五味並少麵食。每三五日一作之。云極補益。

【附錄】孝文韭(《拾遺》) 藏器曰:辛,溫,無毒。主腹內冷脹滿,泄痢腸澼,溫中補虛,令人能行。生塞北山谷,狀如韭,人多食之,云是後魏孝文帝所種。又有諸葛韭,孔明所種,此韭更長,彼人食之。時珍曰:此亦山韭也,但因人命名耳。

(《別錄》中品)

【釋名】芤(《綱目》)、菜伯(同)、和事草(同)、鹿胎。

時珍曰:蔥從囪。外直中空,有囪通之象也。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從孔,芤脈象之。蔥初生曰蔥針,葉曰蔥青,衣曰蔥袍,莖曰蔥白,葉中涕曰蔥苒。諸物皆宜,故云菜伯、和事。

【集解】恭曰:蔥有數種,山蔥曰茖蔥,療病似胡蔥。其人間食蔥有二種:一種凍蔥,經冬不死,分莖栽蒔而無子;一種漢蔥,冬即葉枯。食用入藥,凍蔥最善,氣味亦佳也。

保升曰:蔥凡四種:冬蔥即凍蔥也,夏衰冬盛,莖葉俱軟美,山南、江左有之;漢蔥莖實硬而味薄,冬即葉枯;胡蔥莖葉粗短,根若金燈;茖蔥生於山谷,不入藥用。

頌曰:入藥用山蔥、胡蔥,食品用冬蔥、漢蔥。又有一種樓蔥,亦冬蔥類,江南人呼為龍角蔥,荊楚間多種之,其皮赤,每莖上出歧如八角,故云。

瑞曰:龍角即龍爪蔥,又名羊角蔥。莖上生根,移下蒔之。

時珍曰:冬蔥即慈蔥,或名太官蔥。謂其莖柔細而香,可以經冬,太官上供宜之,故有數名。漢蔥一名木蔥,其莖粗硬,故有木名。冬蔥無子。漢蔥春末開花成叢,青白色。其子味辛色黑,有皺紋,作三瓣狀。收取陰乾,勿令浥郁,可種可栽。

蔥莖白 【氣味】辛,平。葉:溫。根鬚:平。並無毒。

弘景曰:蔥有寒熱,白冷青熱,傷寒湯中不得用青也。

宗奭曰:蔥主發散,多食昏人神。

詵曰:蔥宜冬月食。不可過多,損鬚髮,發人虛氣上衝,五臟閉絕,為其開骨節出汗之故也。

思邈曰:正月食生蔥,令人面上起遊風。生蔥同蜜食,作下利。燒蔥同蜜食,壅氣殺人。

張仲景曰:生蔥合棗食,令人病;合犬、雉肉食,多令人病血。

時珍曰:服地黃、常山人,忌食蔥。

【主治】作湯,治傷寒寒熱,中風面目浮腫,能出汗(《本經》)。傷寒骨肉碎痛,喉痹不通,安胎,歸目益目睛,除肝中邪氣,安中利五臟,殺百藥毒。根:治傷寒頭痛(《別錄》)。主天行時疾,頭痛熱狂,霍亂轉筋,及奔豚氣、腳氣,心腹痛,目眩,止心迷悶(大明)。通關節,止衄血,利大小便(孟詵)。治陽明下痢、下血(李杲)。達表和里,止血(寧原)。除風濕,身痛麻痹,蟲積心痛,止大人陽脫,陰毒腹痛,小兒盤腸內釣,婦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癰,利耳鳴,塗猘犬傷,制蚯蚓毒(時珍)。

殺一切魚、肉毒(士良)。

【發明】元素曰:蔥莖白,味辛而甘平,氣厚味薄,升也,陽也。入手太陰、足陽明經,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故《活人書》治傷寒頭痛如破,用連須蔥白湯主之。張仲景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厥逆脈微者,白通湯主之,內用蔥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湯加蔥白。腹中痛者,去蔥白。成無己解之云: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蔥白辛溫以通陽氣也。

時珍曰:蔥乃釋家五葷之一。生辛散,熟甘溫,外實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氣,外應皮毛,其合陽明。故所治之症多屬太陰、陽明,皆取其發散通氣之功,通氣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氣者血之帥也,氣通則血活矣。金瘡磕損,折傷血出,疼痛不止者,王璆《百一選方》用蔥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無痕瘢也。蔥葉亦可用。又蔥管吹鹽入玉莖內,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極有捷效。余常用治數人得驗。

【附方】舊十二,新三十六。

感冒風寒初起:即用蔥白一握,淡豆豉半合,泡湯服之,取汗。(《瀕湖集簡方》)

傷寒頭痛如破者:連須蔥白半斤,生薑二兩,水煮溫服。(《活人書》)。

時疾頭痛,發熱者:以連根蔥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許,熱食取汗即解。(《濟生秘覽》)。

數種傷寒,初起一、二日,不能分別者:用上法取汗。

傷寒勞復,因交接者,腹痛卵腫:用蔥白搗爛,苦酒一盞,和服之。(《千金方》)。

風濕身痛:生蔥擂爛,入香油數點,水煎,調川芎藭、鬱金末一錢服,取吐。(《丹溪心法》)。

妊娠傷寒,赤斑變為黑斑,尿血者:以蔥白一把,水三升,煮熱服汁,食蔥令盡,取汗。(《傷寒類要》)。

六月孕動,困篤難救者:蔥白一大握,水三升,煎一升,去滓頓服。(楊氏《產乳》)。胎動下血,腰痛搶心:楊氏產乳方:用蔥白煮濃汁飲之。未死即安,已死即出。未效再服。一方:加川芎。一方:用銀器同米煮粥及羹食。(《梅師方》)。

卒中惡死或先病,或平居寢臥,奄忽而死,皆是中惡(《肘後方》):急取蔥心黃刺入鼻孔中,男左女右,入七、八寸,鼻、目血出即蘇。又法:用蔥刺入耳中五寸,以鼻中血出即活也。如無血出,即不可治矣。相傳此扁鵲秘方也。(崔氏《纂要》)。

小兒卒死無故者:取蔥白納入下部,及兩鼻孔中,氣通或嚏即活。(《陳氏經驗方》)。

小兒盤腸,內釣腹痛:用蔥湯洗兒腹,仍以炒蔥搗貼臍上。良久,尿出痛止。(湯氏《嬰孩寶書》)。

陰毒腹痛,厥逆唇青卵縮,六脈欲絕者:用蔥一束,去根及青,留白二寸,烘熱安臍上,以熨斗火熨之,蔥壞則易。良久熱氣透入,手足溫有汗即瘥,乃服四逆湯。若熨而手足不溫,不可治。(朱肱《南陽活人書》)。

脫陽危症:凡人大吐大泄之後,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與女子交後,小腹腎痛,外腎搐縮,冷汗出厥逆,須臾不救:先以蔥白炒熱熨臍,後以蔥白三七莖擂爛,用酒煮灌之,陽氣即回。(此華佗救卒病方也)。

卒心急痛,牙關緊閉欲絕:以老蔥白五莖去皮須,搗膏,以匙送入咽中,灌以麻油四兩,但得下咽即蘇。少頃,蟲積皆化黃水而下,永不再發。累得救人。(《瑞竹堂方》)。

霍亂煩躁,坐臥不安:蔥白二十莖,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煎二升,分服。(《梅師方》)。蛔蟲心痛:用蔥莖白二寸,鉛粉二錢,搗丸服之,即止。蔥能通氣,

粉能殺蟲也。(楊氏《經驗方》)。

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蔥白食之,即自愈。(危氏方)。

小便閉脹,不治殺人:蔥白三斤,銼炒,帕盛,二個更互熨小腹,氣透即通也。(許學士《本事方》)。

大小便閉:搗蔥白和酢,封小腹上。仍灸七壯。(《外臺秘要》)。

大腸虛閉勻氣散:用連須蔥一根,姜一塊,鹽一捻,淡豉三七粒,搗作餅,烘掩臍中,扎定。良久,氣通即通。不通再作。(楊氏《直指方》)。

小兒虛閉:蔥白三根煎湯,調生蜜、阿膠末服。仍以蔥頭染蜜,插入肛門,少頃即通。(《全幼心鑑》)。

急淋陰腫:泥蔥半斤,煨熱杵爛,貼臍上。(《外臺》)。

小便淋澀或有血者:以赤根樓蔥近根截一寸許,安臍中,以艾灸七壯。(《經驗方》)。

小兒不尿,乃胎熱也:用大蔥白切四片,用乳汁半盞,同煎片時,分作四服即通。不飲乳者,服之即飲乳。若臍四旁有青黑色及口撮者,不可救也。(《全幼心鑑》)。

腫毒尿閉,因腫毒未潰,小便不通:用蔥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蔥取油,時塗腫處,即通。(《普濟》)。

水癊病腫:蔥根白皮煮汁,服一盞,當下水出。病已困者,取根搗爛,坐之取氣,水自下。(《聖濟錄》)。

陰囊腫痛:蔥白、乳香搗塗,即時痛止腫消。又方:用煨蔥入鹽,杵如泥,塗之。

小便溺血:蔥白一握,鬱金一兩,水一升,煎二合,溫服。一日三次。

(《普濟方》)。

腸痔有血:蔥白三斤,煮湯熏洗立效。(《外臺》)。

赤白下痢:蔥白一握細切,和米煮粥,日日食之。(《食醫心鏡》)。

便毒初起:蔥白炒熱,布包熨數次,乃用敷藥,即消。《永類方》:用蔥根和蜜搗敷,以紙密護之。外服通氣藥,即愈。

癰疽腫硬:烏金散:治癰癤腫硬無頭,不變色者。米粉四兩,蔥白一兩,同炒黑,研末,醋調,貼一伏時又換,以消為度。(《外科精義》)。

一切腫毒:蔥汁漬之,日四、五度。

乳癰初起:蔥汁一升,頓服即散。(並《千金》)。

疔瘡惡腫刺破:以老蔥、生蜜杵貼。兩時疔出,以醋湯洗之,神效。

(《聖濟錄》)。

小兒禿瘡:冷泔洗淨,以羊角蔥搗泥,入蜜和塗之,神效。(楊氏)。

刺瘡金瘡,百治不效:蔥煎濃汁漬之,甚良。

金瘡瘀血,在腹者:大蔥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杵碎,水九升,煮一升半,頓服。當吐出膿血而愈。未盡再服。(並《千金方》)。

血壅怪病,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錐,既癢且痛,不能飲食,名血壅。不速治,必潰膿血:以赤皮蔥燒灰淋洗,飲豉湯數盞自安。(夏子益《怪病奇方》)

解金銀毒:蔥白煮汁飲之。(《外臺秘要》)。

腦破骨折:蜜和蔥白搗勻,厚封立效。(《肘後方》)。

自縊垂死:蔥心刺耳,鼻中有血出,即蘇。(《肘後方》)

【主治】煨研,敷金瘡水入皸腫。鹽研,敷蛇、蟲傷及中射工、溪毒(《日華》)。主水病足腫(蘇頌)。利五臟,益目精,發黃疸(思邈)。

【發明】頌曰:煨蔥治打撲損,見劉禹錫《傳信方》,云得於崔給事。取蔥新折者,煻火煨熱剝皮,其間有涕,便將罨損處。仍多煨,續續易熱者。崔云:頃在澤潞,與李抱真作判官。李相方以球杖按球子。其軍將以杖相格,因傷李相拇指並爪甲掰裂。遽索金創藥裹之,強索酒飲,而面色愈青,忍痛不止。有軍吏言此方,遂用之。三易面色卻赤,斯須云已不痛。凡十數度,用熱蔥並涕纏裹其指,遂畢席笑語。

時珍曰:按:張氏《經驗方》云:金創折傷血出,用蔥白連葉煨熱,或鍋烙炒熱,搗爛敷之,冷即再易。石城尉戴堯臣,試馬損大指,血出淋漓。余用此方,再易而痛止。翌日洗面,不見痕跡。宋推官、鮑縣尹皆得此方,每有殺傷氣未絕者,亟令用此,活人甚眾。又凡人頭目重悶疼痛,時珍每用蔥葉插入鼻內二、三寸,並耳內,氣通即便清爽也。

【附方】舊三,新二。

水病足腫:蔥莖葉煮湯漬之,日三、五次妙。(韋宙《獨行方》)。

小便不通:蔥白連葉搗爛,入蜜,合外腎上,即通。(《永類鈐方》)

瘡傷風水腫疼。取蔥青葉和乾薑、黃柏等分,煮湯浸洗,立愈。(《食療》)。

蜘蛛咬瘡,遍身生瘡:青蔥葉一莖去尖,入蚯蚓一條在內,待化成水,取點咬處即愈。(李絳《兵部手集》)。

代指毒痛:取萎黃蔥葉煮汁,熱漬之。(《千金方》)。

【氣味】辛,溫,滑,無毒

【主治】溺血,飲之。解藜蘆及桂毒(《別錄》)。散瘀血,止衄止痛,治頭痛耳聾,消痔漏,解眾藥毒(時珍)。能消桂為水,化五石,仙方所用(弘景)。

【發明】時珍曰:蔥汁即蔥涕,功同蔥白。古方多用蔥涎丸藥,亦取其通散上焦風氣也。《勝金方》取汁入酒少許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覺血從腦散下也。

又唐瑤《經驗方》以蔥汁和蜜少許服之,亦佳。云鄰媼用此甚效,老僕試之亦驗。二物同食害人,何以能治此疾?恐人脾胃不同,非甚急不可輕試也。

慎微曰:《三洞要錄》云:蔥者,菜之伯也,能消金、錫、玉、石。神仙消金玉漿法:於冬至日,以壺蘆盛蔥汁及根莖,埋庭中。次年夏至發出,盡化為水。以法漬金、玉、銀青石各三分,自消矣。曝干如飴,食之可休糧,亦曰金漿也。

【附方】舊二,新三。

衄血不止:方見上。

金瘡出血不止:取蔥炙熱,挼汁塗之即止。(《梅師方》)

火焰丹毒,從頭起者:生蔥汁塗之。

痔瘺作痛:蔥涎、白蜜和塗之,先以木鱉子煎湯熏洗,其冷如冰即效。一人苦此,早間用之,午刻即安也。(《唐仲舉方》)。

解鉤吻毒,面青口噤欲死:以蔥涕啖之,即解。(《千金》)。

【主治】通氣(孟詵)。療飽食房勞,血滲入大腸,便血腸澼成痔,曬乾,研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時珍)。

【附方】舊一。

喉中腫塞,氣不通者:蔥須陰乾為末,每用二錢,入蒲州膽礬末一錢,和勻。每用一字,吹之。(杜壬方)

【主治】心脾痛如錐刀刺,腹脹。用一升,同吳茱萸一升,水一大升八合,煎七合,去滓,分三服,立效(頌,出崔元亮方)。

實 

【氣味】辛,大溫,無毒。

【主治】明目,補中氣不足(《本經》)。溫中益精(《日華》)。宜肺,歸頭(思邈)。

【附方】舊一。

眼暗補中:蔥子半斤、為末,每取一匙,水二升,煎湯一升半,去滓,入米煮粥食之。

亦可為末,蜜丸梧子大,食後米湯服一、二十丸,日三服。(《食醫心鏡》)

茖蔥

(音格。《千金》)

【釋名】山蔥。

【集解】保升曰:茖蔥生山谷,不入藥用。

頌曰:《爾雅》云:茖,山蔥也。《郭注》云:茖蔥生山中,細莖大葉。食之香美於常蔥,宜入藥用。

時珍曰:茖蔥,野蔥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蔥,生水澤者名水蔥,野人皆食之。開白花,結子如小蔥頭。世俗不察胡蔥即蒜蔥,誤指此為胡蔥(詳見胡蔥下)。保升言不入藥用,蘇頌言入藥宜用山蔥、胡蔥。今考思邈《千金食性》,自有茖蔥功用,而諸本失收,今採補之。

【氣味】辛,微溫,無毒。

時珍曰:佛家以茖蔥為五葷之一(見蒜下)。

【主治】除瘴氣惡毒。久食,強志益膽氣(思邈)。主諸惡蛓、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蝨、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搗敷,大效。亦兼小蒜、茱萸輩,不獨用也(蘇恭)。

【氣味】同蔥。

【主治】泄精(思邈)。

胡蔥

(宋《開寶》)

【釋名】蒜蔥(《綱目》)、回回蔥。

時珍曰:按:《孫真人食忌》作葫蔥,因其根似葫蒜故也。俗稱蒜蔥,正合此義。元人《飲膳正要》作回回蔥,似言其來自胡地,故曰胡蔥耳。

【集解】志曰:胡蔥生蜀郡山谷。狀似大蒜而小,形圓皮赤,梢長而銳。五月、六月採。

保升曰:蔥凡四種:冬蔥夏枯;漢蔥冬枯;胡蔥莖葉粗短,根若金燈;茖蔥生於山谷。

頌曰:胡蔥類食蔥,而根莖皆細白。或云:莖葉微短如金燈。或云:似大蒜而小,形圓皮赤,梢長而銳。

時珍曰:胡蔥即蒜蔥也,馬志、韓保升所說是矣,非野蔥也。野蔥名茖蔥,似蔥而小。胡蔥乃人種蒔,八月下種,五月收取,葉似蔥而根似蒜,其味如薤,不甚臭。江西有水晶蔥,蒜根蔥葉,蓋其類也。李鵬飛《延壽書》言胡蔥即藠子,蓋因相似而誤爾。今俗皆以野蔥為胡蔥,因不識蒜蔥,故指茖蔥為之,謬矣。

【修治】斅曰:凡採得依紋擘碎,用綠梅子相對拌蒸一伏時,去梅子,砂盆中研如膏,瓦器曬乾用。

【氣味】辛,溫,無毒。

時珍曰:生則辛平,熟則甘溫。

詵曰:亦是薰物。久食,傷神損性,令人多忘,損目明,絕血脈,發痼疾。患胡臭、䘌齒人,食之轉甚。

思邈曰:四月勿食胡蔥,令人氣喘多驚。

【主治】溫中下氣,消穀能食,殺蟲,利五臟不足氣(孟詵)。

療腫毒(保升)。

【發明】時珍曰:方術煮溪澗白石為糧,及煮牛、馬、驢骨令軟,皆用胡蔥,則亦軟堅之物也。陶弘景言蔥能化五石,消桂為水,則是諸蔥皆能軟石。故今人採茖蔥煮石,謂之胡蔥也。

【附方】新一。

身面浮腫,小便不利,喘急:用胡蔥十莖,赤小豆三合,硝石一兩,以水五升,煮蔥、豆至熟,候水乾,入硝石,同擂成膏。每空心溫酒服半匙。(《聖惠方》)

【主治】中諸肉毒,吐血不止,萎黃悴者,以一升,水煮,冷服半升,日一夜一,血定乃止(孟詵)。

(音械《別錄》中品)

【釋名】藠子(音叫,或作蕎者非)、莜子(音釣)、火蔥(《綱目》)、菜芝(《別錄》)、鴻薈(音會)。

時珍曰:薤本文作𧐆,韭類也。故字從韭,從㕢(音概),諧聲也。今人因其根白,呼為藠子,江南人訛為莜子。其葉類蔥而根如蒜,收種宜火熏,故俗人稱為火蔥。羅願云:物莫美於芝,故薤為菜芝。蘇頌復附莜子於蒜條,誤矣。

【集解】《別錄》曰:薤生魯山平澤。

恭曰:薤是韭類。葉似韭而闊,多白而無實。有赤、白二種:白者補而美,赤者苦而無味。

頌曰:薤處處有之。春秋分蒔,至冬葉枯。《爾雅》云:葝,山薤也。生山中,莖葉與家薤相類,而根差長,葉差大,僅若鹿蔥,體性亦與家薤同。今人少用。

宗奭曰:薤葉如金燈葉,差狹而更光。故古人言薤露者,以其光滑難佇之義。

時珍曰:薤八月栽根,正月分蒔,宜肥壤。數枝一本,則茂而根大。葉狀似韭。韭葉中實而扁,有劍脊。薤葉中空,似細蔥葉而有稜,氣亦如蔥。二月開細花,紫白色。根如小蒜,一本數顆,相依而生。五月葉青則掘之,否則肉不滿也。其根煮食、芼酒、糟藏、醋浸皆宜。故《內則》云:切蔥、薤實諸醯以柔之。白樂天詩云酥暖薤白酒,謂以酥炒薤白投酒中也。一種水晶蔥,蔥葉蒜根,與薤相似,不臭,亦其類也。按:王禎《農書》云:野薤俗名天薤。生麥原中,葉似薤而小,味益辛,亦可供食,但不多有。即《爾雅》山薤是也。

薤白

【氣味】辛、苦,溫,滑,無毒。

好古曰:入手陽明經。

頌曰:薤宜去青留白,白冷而青熱也。

詵曰:發熱病,不宜多食。三、四月勿食生者。

大明曰:生食引涕唾。不可與牛肉同食,令人作症瘕。

【主治】金瘡瘡敗。輕身,不飢耐老(《本經》)。歸骨,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氣。作羹食,利病人。諸瘡中風寒水氣腫痛,搗塗之(《別錄》)。煮食,耐寒,調中補不足,止久痢冷瀉,肥健人(《日華》)。治泄痢下重,能泄下焦陽明氣滯(李杲。好古曰:下重者,氣滯也。四逆散加此以泄氣滯)。治少陰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氣散血,安胎(時珍)。心病宜食之。利產婦(思邈)。治女人帶下赤白,作羹食之。骨哽在咽不去者,食之即下(孟詵)。補虛解毒(蘇頌)。白者補益,赤者療金瘡及風,生肌肉(蘇恭)。與蜜同搗,塗湯火傷,效甚速(宗奭)。溫補,助陽道(時珍)。

【發明】弘景曰:薤性溫補,仙方及服食家皆須之,偏入諸膏用。不可生啖,葷辛為忌。

詵曰:薤,白色者最好,雖有辛,不葷五臟。學道人長服之,可通神安魂魄,益氣續筋力。

頌曰:白薤之白,性冷而補。又曰:莜子,煮與蓐婦飲,易產。亦主腳氣。

時珍曰:薤,味辛氣溫。諸家言其溫補,而蘇頌《圖經》獨謂其冷補。按:杜甫《薤詩》云:束比青芻色,圓齊玉箸頭。衰年關膈冷,味暖並無憂。亦言其溫補,與經文相合。則冷補之說,蓋不然也。又按:王禎云:薤生則氣辛,熟則甘美。種之不蠹,食之有益。故學道人資之,老人宜之。然道家以薤為五葷之一,而諸氏言其不葷何耶?薛用弱《齊諧志》云:安陸郭坦兄,得天行病後,遂能大餐,每日食至一斛。五年,家貧行乞。一日大飢,至一園,食薤一畦,大蒜一畦。便悶極臥地,吐一物如龍,漸漸縮小。有人撮飯於上,即消成水,而病尋瘳也。按:此亦薤散結、蒜消症之驗也。

宗奭曰:薤葉光滑,露亦難佇。《千金》治肺氣喘急方中用之,亦取其滑泄之義。

【附方】舊十五,新八。

胸痹刺痛:張仲景栝蔞薤白湯:治胸痹,痛徹心背,喘息咳唾短氣,喉中燥癢,寸脈沉遲,關脈弦數,不治殺人。用栝蔞實一枚,薤白半升,白酒七升,煮二升,分二服。《千金》治胸痹,半夏薤白湯:用薤白四兩,半夏一合,枳實半兩,生薑一兩,栝蔞實半枚,㕮咀,以白酨漿三升,煮一升,溫服,日三。《肘後》治胸痹,瘥而復發。薤根五升,搗汁飲之,立瘥。酨音在,酢漿也。

卒中惡死卒死,或先病,或平居寢臥奄忽而死,皆是中惡。以薤汁灌入鼻中,便省。(《肘後》)。

霍亂乾嘔不止者:以薤一虎口,以水三升,煮取一半,頓服。不過三作即已。(韋宙《獨行方》)。

奔豚氣痛:薤白搗汁飲之。(《肘後方》)。

赤痢不止:薤同黃柏煮汁服之。(陳藏器)。

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同米煮粥,日食之。(《食醫心鏡》)。

小兒疳痢:薤白生搗如泥,以粳米粉和蜜作餅,炙熟與食。不過三兩服。(楊氏《產乳》)。

產後諸痢:多煮薤白食,仍以羊腎脂同炒食之。(《範汪方》)

妊娠胎動,腹內冷痛:薤白一升,當歸四兩。水五升,煮二升,分三服。(《古今錄驗》)。

郁肉脯毒:杵薤汁,服二、三升良。(葛洪方)。

瘡犯惡露,甚者殺人:薤白搗爛,以帛裹煨極熱,去帛敷之,冷即易換。亦可搗作餅,以艾灸之,熱氣入瘡,水出即瘥也。(《梅師方》)。

手指赤色,隨月生死:以生薤一把,苦酒煮熟,搗爛塗之,愈乃止。(《肘後方》)。

疥瘡痛癢:煮薤葉,搗爛塗之。(同上)

灸瘡腫痛:薤白一升,豬脂一斤。切,以苦酒浸一宿,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塗之。(《梅師方》)。

手足瘑瘡:生薤一把,以熱醋投入,以封瘡上取效。(《千金》)。

毒蛇螫傷:薤白搗敷。(徐王方)。

虎犬咬傷:薤白搗汁一升飲之,並塗之。日三服,瘥乃止。(葛洪方)。

諸魚骨哽:薤白嚼柔,以繩系中,吞到哽處,引之即出。(同上)。

誤吞釵鐶:取薤白曝萎,煮熟勿切,食一大束,釵即隨出。(葛洪方)。

目中風腫作痛:取薤白截斷,安膜上令遍。痛作復為之。(《範汪方》)。

咽喉腫痛:薤根醋搗敷腫處。冷即易之。(《聖濟》)。

【附錄】蓼蕎(《拾遺》)

藏器曰:味辛,溫,無毒。主霍亂腹冷脹滿,冷氣攻擊,腹滿不調,產後血攻胸膈刺痛,服之。生平澤,其苗如蔥、韭。

時珍曰:此亦山薤之類,方名不同耳。

(《別錄》下品)

【釋名】小蒜(《別錄》)、茆蒜(音卯)、葷菜。

時珍曰:蒜字從祘(音蒜),諧聲也。又象蒜根之形。中國初惟有此,後因漢人得胡蒜於西域,遂呼此為小蒜以別之。故崔豹《古今注》云:蒜,茆蒜也,俗謂之小蒜。胡國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謂之大蒜是矣。蒜乃五葷之一,故許氏《說文》謂之葷菜。五葷即五辛,謂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練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茖蔥為五葷。興渠,即阿魏也。雖各不同,然皆辛熏之物,生食增恚,熟食發淫,有損性靈,故絕之也。

【集解】《別錄》曰:蒜,小蒜也。五月五日採之。

弘景曰:小蒜生葉時,可煮和食。至五月葉枯,取根名薍子,正爾啖之,亦甚熏臭。

保升曰:小蒜野生,處處有之。小者一名薍(音亂),一名蒚(音力)。苗、葉、根、子皆似葫,而細數倍也。《爾雅》云:蒚,山蒜也。《說文》云:蒜,葷菜也。菜之美者,雲夢之葷菜。生山中者,名蒚。

頌曰:本草謂大蒜為葫,小蒜為蒜,而《說文》所謂葷菜者,乃大蒜也,蒚即小蒜也。書傳載物之別名不同如此,用藥不可不審。

宗奭曰:小蒜即蒚也。苗如蔥針,根白,大者如烏芋子。兼根煮食,謂之宅蒜。

時珍曰:家蒜有二種:根莖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莖俱大而瓣多,辛而帶甘者,葫也,大蒜也。按:孫炎《爾雅正義》云:帝登蒚山,遭蕕芋毒,將死,得蒜齧食乃解,遂收植之,能殺腥膻蟲魚之毒。又孫愐《唐韻》云:張騫使西域,始得大蒜種歸。據此則小蒜之種,自蒚移栽,從古已有。故《爾雅》以蒚為山蒜,所以別家蒜也。大蒜之種,自胡地移來,至漢始有。故《別錄》以葫為大蒜,所以見中國之蒜小也。又王禎《農書》云:一種澤蒜,最易滋蔓,隨劚隨合。熟時採子,漫散種之。吳人調鼎多用此根作菹,更勝蔥、韭也。按:此正《別錄》所謂小蒜是也。其始自野澤移來,故有澤名,而寇氏誤作宅字矣。諸家皆以野生山蒜、澤蒜解家蒔之小蒜,皆失於詳考。小蒜雖出於蒚,既經人力栽培,則性氣不能不移。故不得不辨。

(小蒜根也)

【氣味】辛,溫,有小毒。

弘景曰:味辛性熱。損人,不可長食。

思邈曰:無毒。三月勿久食,傷人志性。黃帝書云:同生魚食,令人奪氣,陰核疼。

瑞曰:腳氣風病人,及時病後,忌食之。

【主治】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溫中,除邪痹毒氣(《別錄》)。主溪毒(弘景)。下氣,治蠱毒,敷蛇、蟲、沙蝨瘡(《日華》。恭曰:此蒜與胡蔥相得。主惡蛓毒、山溪中沙蝨、水毒,大效。山人、俚獠時用之)。塗疔腫甚良(孟詵)。

【主治】心煩痛,解諸毒,小兒丹疹(思邈)。

【發明】頌曰:古方多用小蒜治中冷霍亂,煮汁飲之。南齊褚澄治李道念雞瘕,便瘥。

宗奭曰:華佗用蒜齏,即此蒜也。

時珍曰:按:李延壽《南史》云:李道念病已五年。吳郡太守褚澄診之。曰:非冷非熱,當是食白瀹雞子過多也。取蒜一升煮食,吐出一物涎裹,視之乃雞雛,翅足俱全。澄曰:未盡也。更吐之,凡十二枚而愈。或以「蒜」字作「蘇」字者,誤矣。范曄《後漢書》云:華佗見一人病噎,食不得下,令取餅店家蒜齏大酢二升飲之,立吐一蛇。病者懸蛇於車,造佗家,見壁北懸蛇數十,乃知其奇。又夏子益《奇疾方》云:人頭面上有光,他人手近之如火熾者,此中蠱也。用蒜汁半兩,和酒服之,當吐出如蛇狀。觀三書所載,則蒜乃吐蠱要藥,而後人鮮有知者。

【附方】舊七,新七。

時氣溫病,初得頭痛,壯熱脈大:即以小蒜一升,杵汁三合,頓服。不過再作便愈。(《肘後方》)。

霍亂脹滿,不得吐下,名乾霍亂:小蒜一升,水三升,煮一升,頓服。(《肘後方》)。

霍亂轉筋,入腹殺人:以小蒜、鹽各一兩,搗敷臍中,灸七壯,立止。(《聖濟錄》)。

積年心痛不可忍,不拘十年、五年者,隨手見效:濃醋煮小蒜食飽,勿著鹽。曾用之有效,再不發也。(《兵部手集》)。

水毒中人:一名中溪,一名中濕,一名水病,似射工而無物。初得惡寒,頭目微疼,旦醒暮劇,手足逆冷。三日則生蟲,食人下部,肛中有瘡,不癢不痛。過六、七日蟲食五臟,注下不禁:以小蒜三升,煮微熱(大熱即無力)以浴身。若身發赤斑紋者,毋以他病治之也。(《肘後方》)。

射工中人成瘡者:取蒜切片,貼瘡上,灸七壯。(《千金》)。

止截瘧疾:小蒜不拘多少,研泥,入黃丹少許,丸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面東新汲水下,至妙。(唐慎微)。

陰腫如刺汗出者:小蒜一升,韭根一升,楊柳根二斤,酒三升,煎沸乘熱熏之。(《永類方》)。

惡核腫結:小蒜、吳茱萸等分,搗敷即散。(《肘後》)。

丹毒五色無常,及發足踝者:杵蒜厚敷,頻易。(葛氏)。

小兒白禿,頭上團團白色:以蒜(切)口揩之。(《子母秘錄》)。

蛇蠍螫人:小蒜搗汁服,以滓敷之。(《肘後》)。

蜈蚣咬瘡:嚼小蒜塗之,良。(《肘後方》)。

蚰蜒入耳:小蒜洗淨,搗汁滴之。未出再滴。(李絳《兵部手集》)

山蒜

(《拾遺》)

【釋名】蒚(音歷)、澤蒜。

【集解】頌曰:江南一種山蒜,似大蒜而臭。

藏器曰:澤蒜根如小蒜,葉如韭。又生石間者名石蒜,與蒜無異。

時珍曰:山蒜、澤蒜、石蒜,同一物也,但分生於山、澤、石間不同耳。人間栽蒔小蒜,始自三種移成,故猶有澤蒜之稱。《爾雅》云:蒚,山蒜也。今京口有蒜山,產蒜是也。處處有之,不獨江南。又呂忱《字林》云:荶,水中蒜也。則蒜不但產于山,而又產於水也。別有山慈菇、水仙花、老鴉蒜、石蒜之類,根葉皆似蒜而不可食,其花亦異。並見草部下。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山蒜:治積塊,及婦人血瘕,用苦醋磨服多效(蘇頌)。澤蒜、石蒜:並溫補下氣,滑水源(藏器)。

(《別錄》下品)

【釋名】大蒜(弘景)、葷菜。

弘景曰:今人謂葫為大蒜,蒜為小蒜,以其氣類相似也。

時珍曰:按:孫愐《唐韻》云:張騫使西域,始得大蒜、胡荽。則小蒜乃中土舊有,而大蒜出胡地,故有胡名。二蒜皆屬五葷,故通可稱葷。詳見蒜下。

【集解】《別錄》曰:葫,大蒜也。五月五日採,獨子者入藥尤佳。

保升曰:葫出梁州者,大徑二寸,最美少辛;涇陽者,皮赤甚辣。

頌曰:今處處園圃種之。每顆六、七瓣,初種一瓣,當年便成獨子葫,至明年則復其本矣。其花中有實,亦作葫瓣狀而極小,亦可種之。

時珍曰:大、小二蒜皆八月種。春食苗,夏初食苔,五月食根,秋月收種。北人不可一日無者也。

【氣味】辛,溫,有毒。久食損人目。弘景曰:性最熏臭,不可食。俗人作齏以啖鱠肉,損性伐命,莫此之甚。惟可生食,不中煮也。恭曰:此物煮羹臛為饌中之俊,而陶云不中煮,當是未經試耳。

藏器曰:初食不利目,多食卻明。久食令人血清,使毛髮白。

時珍曰:久食傷肝損眼。故嵇康《養生論》云:葷辛害目,此為甚耳。今北人嗜蒜宿炕,故盲瞽最多。陳氏乃云多食明目,與《別錄》相左,何耶?

震亨曰:大蒜屬火,性熱喜散,快膈,善化肉,暑月人多食之。傷氣之禍,積久自見,養生者忌之。化肉之功,不足論也。

瑞曰:多食傷肺、傷脾、傷肝膽,生痰助火昏神。

思邈曰:四月、八月食葫,傷神,令人喘悸,脅肋氣急,口味多爽。多食生葫行房,傷肝氣,令人面無色。生葫合青魚鮓食,令人腹內生瘡,腸中腫,又成疝瘕,發黃疾。合蜜食,殺人。凡服一切補藥,不可食之。

【主治】歸五臟,散癰腫䘌瘡,除風邪,殺毒氣(《別錄》)。

下氣,消穀,化肉(蘇恭)。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痃癖,伏邪惡,宣通溫補,療瘡癬,殺鬼去痛(藏器)。健脾胃,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祟,解溫疫,去盅毒,療勞瘧冷風,敷風損冷痛,惡瘡、蛇蟲、溪毒、沙蝨,並搗貼之。熟醋浸,經年者良(《日華》)。溫水搗爛服,治中暑不醒。搗貼足心,止鼻衄不止。和豆豉丸服,治暴下血,通水道(宗⿱艹⿳冖十𠱠)。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同鯽魚丸,治膈氣。同蛤粉丸,治水腫。同黃丹丸,治痢瘧、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痢及乾溼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門,治關格不通(時珍)。

【發明】宗奭曰:葫氣極葷,置臭肉中反能掩臭。凡中暑毒人,爛嚼三、兩瓣,溫水送之,下咽即知,但禁飲冷水。又鼻衄不止者,搗貼足心,衄止即拭去。

時珍曰:葫蒜入太陰、陽明,其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癰腫,化症積肉食,此其功也。故王禎稱之云:味久不變,可以資生,可以致遠,化臭腐為神奇,調鼎俎,代醯醬。攜之旅塗,則炎風瘴雨不能加,食餲臘毒不能害。夏月食之解暑氣。北方食肉面尤不可無。乃食經之上品,日用之多助者也。蓋不知其辛能散氣,熱能助火,傷肺損目,昏神伐性之害,荏苒受之而不悟也。嘗有一婦,衄血一晝夜不止,諸治不效。時珍令以蒜敷足心,即時血止,真奇方也。又葉石林《避暑錄》話云:一僕暑月馳馬,忽仆地欲絕。同舍王相教用大蒜及道上熱士各一握研爛,以新汲水一盞和取汁,抉齒灌之,少頃即蘇。相傳徐州市門,忽有版書此方,咸以為神仙救人云。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夢人教每日食大蒜三顆。初服遂至瞑眩吐逆,下部如火。後有人教取數片,合皮截卻兩頭吞之,名曰內灸,果獲大效也。

頌曰:《經》言葫散癰腫。按:李絳《兵部手集方》云:毒瘡腫毒,號叫臥眠不得,人不能別者。取獨頭蒜兩顆搗爛,麻油和,厚敷瘡上,干即易之。屢用救人,無不神效。盧坦侍郎肩上瘡作,連心痛悶,用此便瘥。又李僕射患腦癰久不瘥,盧與此方亦瘥。又葛洪《肘後方》云:凡背腫,取獨顆蒜橫截一分,安腫頭上,炷艾如梧子大,灸蒜百壯,不覺漸消,多灸為善。勿令大熱,若覺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換新者,勿令損皮肉。洪嘗苦小腹下患一大腫,灸之亦瘥。數用灸人,無不應效。又江寧府紫極宮刻石記其事云,但是發背及癰疽惡瘡腫核初起有異,皆可灸之,不計壯數。惟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極而止。疣贅之類灸之,亦便成痂自脫,其效如神。乃知方書無空言者。但人不能以意詳審,則不得盡應耳。時珍曰:按:李迅《論蒜錢灸法》云:治疽之法,著灸勝於用藥。緣熱毒中鬲,上下不通。必得毒氣發泄,然後解散。凡初發一日之內,便用大獨頭蒜切如小錢厚,貼頂上灸之。三壯一易,大概以百壯為率。一使瘡不開大,二使內肉不壞,三瘡口易合,一舉而三得之。但頭及項以上,切不可用此,恐引氣上,更生大禍也。又史源記蒜灸之功云:母氏背胛作癢,有赤暈半寸,白粒如黍。灸二七壯,其赤隨消。信宿,有赤流下長二寸。舉家歸咎於灸。外醫用膏護之,日增一暈,二十二日,橫斜約六、七寸,痛楚不勝。或言一尼病此,得灸而愈。予奔問之。尼云:劇時昏不知人,但聞範奉議坐守灸八百餘壯方蘇,約艾一篩。予亟歸,以炷如銀杏大,灸十數,殊不覺;乃灸四旁赤處,皆痛。每一壯燼則赤隨縮入,三十餘壯,赤暈收退。蓋灸遲則初發處肉已壞,故不痛,直待灸到好肉方痛也。至夜則火焮滿背,瘡高阜而熱,夜得安寢矣。至曉如覆一甌,高三、四寸,上有百數小竅,色正黑,調理而安。蓋高阜者,毒外出也。小竅多,毒不聚也。色正黑,皮肉壞也。非艾火出其毒於壞肉之裡,則內逼五臟而危矣。庸醫敷貼涼冷消散之說,何可信哉?

【附方】舊十五,新三十二。

背瘡灸法:凡覺背上腫硬疼痛,用濕紙貼尋瘡頭。用大蒜十顆,淡豉半合,乳香一錢,細研。隨瘡頭大小,用竹片作圈圍定,填藥於內,二分厚,著艾灸之。痛灸至癢,癢灸至痛,以百壯為率。與蒜錢灸法同功。(《外科精要》)

疔腫惡毒:用門臼灰一撮羅細,以獨蒜或新蒜薹染灰擦瘡口,候瘡自然出少汁,再擦,少頃即消散也。雖發背癰腫,亦可擦之。

五色丹毒無常色,及發足踝者:搗蒜厚敷,干即易之。(《肘後方》)。

關格脹滿,大小便不通:獨頭蒜燒熟去皮,綿裹納下部,氣立通也。

(《外臺秘要》)。

乾溼霍亂轉筋:用大蒜搗塗足心,立愈。(《永類鈐方》)。

水氣腫滿:大蒜、田螺、車前子等分。熬膏。攤貼臍中,水從便漩而下,數日即愈。象山民人患水腫,一卜者傳此,用之有效。(仇遠《稗史》)。

山嵐瘴氣:生、熟大蒜各七片,共食之。少頃腹鳴,或吐血,或大便泄,即愈。(《攝生眾妙方》)

瘧疾寒熱《肘後》:用獨頭蒜炭上燒之,酒服方寸匕。《簡便》:用桃仁半片,放內關穴上,將獨蒜搗爛罨之,縛住(男左女右),即止。鄰嫗用此治人屢效。

《普濟方》:端午日,取獨頭蒜煨熟,入礬紅等分,搗丸芡子大,每白湯嚼下一丸。

寒瘧冷痢:端午日,以獨頭蒜十個,黃丹二錢,搗丸梧子大。每服九丸,長流水下,甚妙。(《普濟方》)。

泄瀉暴痢:大蒜搗貼兩足心。亦可貼臍中。(《千金方》)。

下痢禁口及小兒泄痢方:並同上。

腸毒下血:蒜連丸:用獨蒜煨搗,和黃連末為丸,日日米湯服之。(《濟生方》)。

暴下血病:用葫五、七枚,去皮研膏,入豆豉搗,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六十丸,無不愈者。(寇宗奭《本草衍義》)。鼻血不止,服藥不應:用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錢大餅子,厚一豆許。左鼻血出,貼左足心;右鼻血出,貼右足心;兩鼻俱出,俱貼之,立瘥。(《簡要濟眾方》)。

血逆心痛:生蒜搗汁,服二升即愈。(《千金》)。

鬼疰腹痛,不可忍者:獨頭蒜一枚,香墨如棗大,搗和醬汁一合,頓服。(《永類鈐方》)。

心腹冷痛:法醋浸至二、三年蒜,食至數顆,其效如神。(李時珍《瀕湖集簡方》)。

夜啼腹痛面青,冷證也:用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搗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危氏《得效方》)。

寒濕氣痛:端午日收獨蒜,同辰粉搗,塗之。(唐瑤《經驗方》)。

鬼毒風氣:獨頭蒜一枚,和雄黃、杏仁研為丸,空腹飲下三丸。靜坐少時,當下毛出即安。(孟詵《食療本草》)。

狗嚥氣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用獨頭蒜一枚,削去兩頭,塞鼻中。

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候口中膿血出,立效。(《聖濟》)。

喉痹腫痛:大蒜塞耳、鼻中,日二易之。(《肘後方》)。

魚骨哽咽:獨頭蒜塞鼻中,自出。(《十便良方》)。

牙齒疼痛:獨頭蒜煨乘熱切熨痛處,轉易之。亦主蟲痛。(《外臺秘要》)。

眉毛動搖,目不能交睫,喚之不應,但能飲食:用蒜三兩杵汁,調酒飲,即愈。(夏子益《奇疾方》)。

腦瀉鼻淵:大蒜切片貼足心,取效止。(《摘玄方》)。

頭風苦痛《易簡方》:用大蒜研汁㗜鼻中。《聖濟錄》:用大蒜七個去皮,先燒紅地,以蒜逐個於地上磨成膏子。卻以殭蠶一兩,去頭足,安蒜上,碗覆一夜,勿令透氣。只取蠶研末,㗜入鼻內,口中含水,甚效。

小兒驚風《總錄》:方同上。

小兒臍風:獨頭蒜切片,安臍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氣,即止。(黎居士《簡易方論》)。

小兒氣淋:宋寧宗為郡王時病淋,日夜凡三百起。國醫罔措。或舉孫琳治之。琳用大蒜、淡豆豉、蒸餅三物搗丸,令以溫水下三十丸。曰:今日進三服,病當減三之一,明日亦然,三日病除。已而果然,賜以千緡。或問其說。琳曰:小兒何緣有淋?只是水道不利,三物皆能通利故也。(愛竹翁《談藪》)。

產後中風,角弓反張,不語:用大蒜三十瓣,以水三升,煮一升,灌之即蘇。(張傑《子母秘錄》)。

金瘡中風,角弓反張:取蒜一升去心,無灰酒四升煮極爛,並滓服之。

須臾得汗即瘥。(《外臺秘要》)。

婦人陰腫作癢:蒜湯洗之,效乃止。(《永類鈐方》)。

陰汗作癢:大蒜、淡豉。搗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空腹燈心湯下三十丸。

小便淋瀝,或有或無:用大蒜一個,紙包煨熟,露一夜,空心新水送下。(《朱氏集驗方》)。

小兒白禿團團然:切蒜日日揩之。(《秘錄》)

閉口椒毒,氣閉欲絕者:煮蒜食之。(張仲景方)

射工溪毒:獨頭蒜切三分厚,貼上灸之,令蒜氣射入即瘥。(《梅師方》)。

蜈蠍螫傷:獨頭蒜摩之,即止。(《梅師》)

蛇虺螫傷:孟詵曰:即時嚼蒜封之,六、七易。仍以蒜一升去皮,以乳二升煮熟,空心頓服。明日又進。外以去皮蒜一升搗細,小便一升煮三、四沸,浸損處。

《梅師》:用獨頭蒜、酸草搗絞敷咬處。

腳肚轉筋:大蒜擦足心令熱,即安。仍以冷水食一瓣。(《攝生方》)

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飲之。(《集驗方》)。

蛇瘕面光,發熱,如火炙人:飲蒜汁一碗,吐出如蛇狀,即安。(危氏方)

五辛菜

(《拾遺》)

【集解】

時珍曰: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杜甫詩所謂:「春日春盤細生菜」是矣。

【氣味】辛,溫,無毒。

藏器曰:熱病後食,多損目。

【主治】歲朝食之,助發五臟氣。常食,溫中去惡氣,消食下氣(藏器)。

蕓薹

(《唐本草》)

【釋名】寒菜(胡居士方)、胡菜(同上)、苔菜(《埤雅》)、苔芥(《沛志》)、油菜(《綱目》)。

時珍曰:此菜易起苔,須採其苔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苔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羌隴氐胡,其地苦寒,冬月多種此菜,能歷霜雪,種自胡來,故服虔《通俗文》謂之胡菜,而胡洽居士《百病方》謂之寒菜,皆取此義也。或云塞外有地名雲臺戍,始種此菜,故名,亦通。

【集解】

恭曰:《別錄》云:蕓薹乃人間所啖菜也。

宗奭曰:蕓薹不甚香,經冬根不死,闢蠹,於諸菜中亦不甚佳。

時珍曰:蕓薹方藥多用,諸家注亦不明,今人不識為何菜?珍訪考之,乃今油菜也。九月、十月下種,生葉形色微似白菜。冬、春採苔心為茹,三月則老不可食。開小黃花,四瓣,如芥花。結莢收子,亦如芥子,灰赤色。炒過榨油黃色,燃燈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有油利,種者亦廣云。

莖葉

【氣味】辛,溫,無毒。大明曰:涼。

《別錄》曰:春月食之,能發膝痼疾。

詵曰:先患腰腳者,不可多食,食之加劇。又損陽氣,發瘡及口齒病。胡臭人不可食。又能生腹中諸蟲。道家特忌,以為五葷之一。

【主治】風遊丹腫,乳癰(《唐本草》)。破症瘕結血(《開寶》)。治產後血風及瘀血(《日華》)。

煮食,治腰腳痹。搗葉,敷女人吹奶(藏器)。治瘭疽、豌豆瘡,散血消腫。伏蓬砂(時珍)。

【發明】藏器曰:蕓薹破血,故產婦宜食之。

馬志曰:今俗方言病人得吃蕓薹,是宜血病也。

思邈曰:貞觀七年三月,予在內江縣飲多,至夜覺四體骨肉疼痛。至曉頭痛,額角有丹如彈丸,腫痛。至午通腫,目不能開。經日幾斃。予思《本草》蕓薹治風遊丹腫,遂取葉搗敷,隨手即消,其驗如神也。亦可搗汁服之。

【附方】新七。

赤火丹毒:方見上。

天火熱瘡,初起似痱,漸如水泡,似火燒瘡,赤色,急速能殺人:蕓薹葉搗汁,調大黃、芒硝、生鐵衣等分,塗之。(《近效方》)。

風熱腫毒:蕓薹苗葉根、蔓荊根各三兩,為末,以雞子清和貼之,即消。無蔓荊,即以商陸根代之,甚效也。(《近效方》)。

手足瘭疽,此疽喜著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用蕓薹葉煮汁服一升,並食干熟菜數頓,少與鹽、醬。冬月用子研水服。(《千金方》)

異疽似癰,而小有異,膿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滿:用蕓薹搗熟,濕布袋盛,於熱灰中煨熟,更互熨之,不過三、二度。無葉用干者。(《千金》)。

豌豆斑瘡:蕓薹葉煎湯洗之。(《外臺秘要》)。

血痢腹痛,日夜不止:以蕓薹葉搗汁二合,入蜜一合,溫服。(《聖惠方》)。

腸風下血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夢中泄精,與鬼交(思邈)。取油敷頭,令髮長黑(藏器)。行滯血,破冷氣,消腫散結,治產難、產後心腹諸疾,赤丹熱腫,金瘡血痔(時珍)。

【發明】時珍曰:蕓薹菜子、葉同功。其味辛氣溫,能溫能散。其用長於行血滯,破結氣。故古方消腫散結,治產後一切心腹氣血痛,諸遊風丹毒熱腫瘡痔諸藥咸用之。經水行後,加入四物湯服之,云能斷產。又治小兒驚風,貼其頂囟,則引氣上出也。《婦人方》治產難歌云:黃金花結粟米實,細研酒下十五粒。靈丹功效妙如神,難產之時能救急。

【附方】新十二。

蕓薹散:治產後惡露不下,血結衝心刺痛。將來才遇冒寒踏冷,其血必往來心腹間,刺痛不可忍,謂之血母。並治產後心腹諸疾。產後三日,不可無此。用蕓薹子(炒)、當歸、桂心、赤芍藥等分。每酒服二錢,趕下惡物。(楊氏《產乳》)。

產後血暈:蕓薹子、生地黃等分,為末。每服三錢,姜七片,酒、水各半盞,童便半盞,煎七分,溫服即蘇。(溫隱居《海上仙方》)

補血破氣:追氣丸:治婦人血刺,小腹痛不可忍。亦可常服,補血虛、破氣塊甚效。用蕓薹子(微炒)、桂心各一兩,高良薑半兩,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淡醋湯下五丸。(沈存中《靈苑方》)。

腸風臟毒下血:蕓薹子生用,甘草炙,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服之。(《聖惠方》)。

頭風作痛:蕓薹子一分,大黃三分,為末,㗜鼻。

風熱牙痛:蕓薹子、白芥子、角茴香等分,為末。㗜鼻,左㗜右,右㗜左。(《聖惠》)。

小兒天釣:蕓薹子、生烏頭(去皮、尖)各二錢,為末。每用一錢,水調塗頂上。名塗頂散。(《聖濟總錄》)。

風瘡不愈:陳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塗之即愈。(《攝生眾妙方》)。

熱癤腫毒:蕓薹子、狗頭骨等分,為末,醋和敷之。(《千金方》)。

傷損接骨:蕓薹子一兩,小黃米(炒)二合,龍骨少許,為末,醋調成膏,攤紙上貼之。(《乾坤秘韞》)。

湯火傷灼:菜子油調蚯蚓屎,搽之。(楊起《簡便單方》)。

蜈蚣螫傷:菜子油傾地上,擦地上油摻之即好。勿令四眼人見。(陸氏《積德堂方》)

(《別錄》上品)

【釋名】白菜

時珍曰:按:陸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鬆之操,故曰菘。

今俗謂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集解】弘景曰:菘有數種,猶是一類,只論其美與不美,菜中最為常食。

宗奭曰:菘葉如蕪菁,綠色差淡,其味微苦,葉嫩稍闊。

頌曰:揚州一種菘葉,圓而大,或若箑,啖之無渣,絕勝他土者,疑即牛肚菘也。

時珍曰:菘(即今人呼為白菜者)有二種:一種莖圓厚微青,一種莖扁薄而白。其葉皆淡青白色。燕、趙、遼陽、揚州所種者,最肥大而厚,一本有重十餘斤者。南方之菘畦內過冬,北方者多入窖內。燕京圃人又以馬糞入窖壅培,不見風日,長出苗葉皆嫩黃色,脆美無滓,謂之黃芽菜,豪貴以為嘉品,蓋亦仿韭黃之法也。菘子如蕓薹子而色灰黑,八月以後種之。二月開黃花,如芥花,四瓣。三月結角,亦如芥。其菜作菹食尤良,不宜蒸曬。

【正誤】

恭曰:菘有三種:牛肚菘葉最大厚,味甘;紫菘葉薄細,味少苦;白菘似蔓荊也。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將子北種,初一年即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將蕪菁子南種,亦二年都變。土地所宜如此。

頌曰:菘,今南北皆有之。與蔓荊相類,梗長葉不光者為蕪菁,梗短葉闊厚而肥腴者為菘。舊說北土無菘,今京洛種菘都類南種,但肥厚差不及爾。

機曰:蔓荊、菘菜恐是一種。但在南土,葉高而大者為菘,秋冬有之;在北土,葉短而小者為蔓荊,春夏有之。

時珍曰:白菘,即白菜也。牛肚菘,即最肥大者。紫菘即蘆菔也,開紫花,故曰紫菘。蘇恭謂白菘似蔓荊者,誤矣。根葉俱不同,而白菘根堅小,不可食。又言南北變種者,蓋指蔓荊、紫菘而言。紫菘根似蔓荊而葉不同,種類亦別。又言北土無菘者,自唐以前或然,近則白菘、紫菘南北通有。惟南土不種蔓荊,種之亦易生也。蘇頌漫為兩可之言,汪機妄起臆斷之辨,俱屬謬誤,今悉正之。

莖葉

【氣味】甘,溫,無毒。

大明曰:涼,微毒。多食發皮膚風瘙癢。

詵曰:發風冷內虛人不可食,有熱人食亦不發病,性冷可知。《本草》言性溫,未解其意。

弘景曰:性和利人,多食似小冷。張仲景言藥中有甘草,食菘即令病不除也。

頌曰:有小毒不可食多,多則以生薑解之。

瑞曰:夏至前食,發氣動疾。有足疾者忌之。

時珍曰:氣虛胃冷人多食,噁心吐沫,氣壯人則相宜。

【主治】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別錄》)。

消食下氣,治瘴氣,止熱氣嗽。冬汁尤佳(蕭炳)。和中,利大小便(寧原)。

【附方】舊一,新二。

小兒赤遊,行於上下,至心即死:菘菜搗敷之,即止。(張傑《子母秘錄》)。

漆毒生瘡:白菘菜搗爛塗之。

飛絲入目:白菜揉爛帕包,滴汁三、二點入目,即出。(《普濟方》)。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作油,塗頭長髮,塗刀劍不鏥(音秀。弘景)。

【附方】舊一。

酒醉不醒:菘菜子二合細研,井華水一盞調,為二服。(《聖惠方》)

(《別錄》上品)

【釋名】時珍曰:按:王安石《字說》云:芥者,界也。發汗散氣,界我者也。王禎《農書》云:其氣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剛介之象,故字從介。

【集解】弘景曰:芥似菘而有毛,味辣,可生食及作菹。其子可以藏冬瓜。又有莨(音郎),作菹甚辣。

恭曰:芥有三種:葉大子粗者,葉可食,子入藥用;葉小子細者,葉不堪食,子但作齏;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從西戎來。

頌曰:芥處處有之。有青芥,似菘,有毛,味極辣。紫芥,莖葉純紫可愛,作齏最美。有白芥,見本條。其餘南芥、旋芥、花芥、石芥之類,皆菜茹之美者,不能悉錄。大抵南土多芥。相傳嶺南無蕪菁,有人攜種至彼種之,皆變作芥,地氣使然耳。

時珍曰:芥有數種:青芥,又名刺芥,似白菘,有柔毛。有大芥,亦名皺葉芥,大葉皺紋,色尤深綠,味更辛辣。二芥宜入藥用。有馬芥,葉如青芥。有花芥,葉多缺刻,如蘿蔔英。有紫芥,莖葉皆紫如蘇。有石芥,低小。皆以八、九月下種。冬月食者,俗呼臘菜;春月食者,俗呼春菜;四月食者,謂之夏芥。芥心嫩苔,謂之芥藍,瀹食脆美。其花三月開,黃色四出。結莢一、二寸。子大如蘇子,而色紫味辛,研末泡過為芥醬,以侑肉食,辛香可愛。《嶺南異物志》云:南土芥高五、六尺,子大如雞子。此又芥之異者也。

莖葉

【氣味】辛,溫,無毒。

詵曰:煮食動氣與風,生食發丹石,不可多食。大葉者良,細葉有毛者害人。

寧原曰:有瘡瘍、痔疾、便血者忌之。

思邈曰:同兔肉食,成惡邪病。同鯽魚食,發水腫。

【主治】歸鼻,除腎經邪氣,利九竊,明耳目,安中。久食溫中(《別錄》)。止咳嗽上氣,除冷氣(《日華》)。主咳逆下氣,去頭面風(孟詵)。通肺豁痰,利膈開胃(時珍)。

【發明】時珍曰:芥性辛熱而散,故能通肺開胃,利氣豁痰。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盛,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發人瘡痔,而《別錄》謂其能明耳目者,蓋知暫時之快,而不知積久之害也。《素問》云: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此類是矣。陸佃云:望梅生津,食芥墮淚,五液之自外至也。慕而涎垂,愧而汗出,五液之自內生也。

【附方】新四。

牙齦腫爛,出臭水者:芥菜稈燒存性,研末,頻敷之,即愈。

飛絲入目:青菜汁點之如神。(《摘玄方》)。

漆瘡搔癢:芥菜煎湯,洗之。(《千金方》)。

痔瘡腫痛:芥葉搗餅,頻坐之。(談野翁《經效方》)。

【氣味】辛,熱,無毒。

時珍曰:多食昏目動火,泄氣傷精。

【主治】歸鼻,去一切邪惡疰氣,喉痹(弘景)。疰

氣發無常處,及射工毒,丸服之,或搗末醋和塗之,隨手有驗(蘇恭)。

治風毒腫及麻痹,醋研敷之。撲損瘀血,腰痛腎冷,和生薑研塗貼之。又治心痛,酒調服之(《日華》)。研末作醬食,香美,通利五臟(孟詵)。研末水調,塗頂囟,止衄血(吳瑞)。溫中散寒,豁痰利竅,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風冷氣痛,口噤唇緊,消散癰腫瘀血(時珍)。

【發明】時珍曰:芥子,功與菜同。其味辛,其氣散,故能利九竅,通經絡,治口噤、耳聾、鼻衄之證,消瘀血、癰腫、痛痹之邪。其性熱而溫中,故又能利氣豁痰,治嗽止吐,主心腹諸痛。白芥子辛烈更甚,治病尤良。見後本條。

【附方】舊八,新十六。

感寒無汗:水調芥子末填臍內,以熱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楊起《簡便單方》)。

身體麻木:芥菜子末,醋調塗之。(《濟生秘覽》)。

中風口噤,舌本縮者:用芥菜子一升研,入醋二升,煎一升,敷頷頰下,效。(《聖惠方》)。

小兒唇緊:用馬芥子搗汁曝濃,揩破,頻塗之。(崔氏《纂要方》)。

喉痹腫痛:芥子末,水和敷喉下,干即易之。又用辣芥子研末,醋調取汁,點入喉內。

待喉內鳴,卻用陳麻骨燒煙吸入,立愈。(並《聖惠方》)。

耳卒聾閉:芥子末,人乳汁和,以綿裹塞之。(《外臺秘要》)。

雀目不見:真紫芥菜子,炒黑為末,用羊肝一具,分作八服。每用芥末三錢,捻肝上,筍籜裹定,煮熟冷食,以汁送下。(《聖濟總錄》)。

目中翳膜:芥子一粒,輕手挼入眼中。少頃,以井華水、雞子清洗之。(《總錄》)。

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為末,生薑自然汁調搽,數次即生。(孫氏《集效方》)。

鬼疰勞氣:芥子三升,研末,絹袋盛,入三斗酒中七日,溫服,一日三次。(《廣濟方》)。

熱痰煩運:方見白芥。

霍亂吐瀉:芥子搗細,水和敷臍上。(《聖濟總錄》)。

反胃吐食:芥子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上氣嘔吐:芥子末,蜜丸梧子大,井華水寅時下七丸,申時再服。(《千金方》)。

臍下絞痛:方同上。

腰脊脹痛:芥子末調酒,貼之立效。(《摘玄方》)。

走注風毒作痛:用小芥子末,和雞子白塗之。(《聖惠》)。

一切癰腫:豬膽汁和芥子末貼之,日三上。豬脂亦可。(《千金翼》)。

癰腫熱毒:家芥子末同柏葉搗塗,無不愈者,大驗。得山芥更妙。(《千金翼》)。

熱毒瘰癧:小芥子末,醋和貼之。看消即止,恐損肉。(《肘後》)。五種瘺疾:芥子末,以水、蜜和敷,干即易之。(《廣濟方》)。

射工中人有瘡:用芥子末和苦酒厚塗之。半日痛即止。(《千金方》)。

婦人經閉不行,至一年者,臍腹痛,腰腿沉重,寒熱往來:用芥子二兩,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食前服。(《仁存方》)。

陰證傷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調貼臍上。(《生生編》)

白芥

(宋《開寶》附)

【釋名】胡芥(《蜀本草》)、蜀芥。

時珍曰:其種來自胡戎而盛於蜀,故名。

【集解】恭曰: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從戎中來。

藏器曰:白芥生太原、河東。葉如芥而白,為茹食之甚美。

保升曰:胡芥,近道亦有之,葉大子白且粗,入藥及啖最佳,而人間未多用之。

時珍曰:白芥處處可種,但人知蒔之者少爾。以八、九月下種,冬生可食。至春深莖高二、三尺,其葉花而有丫,如花芥葉,青白色。莖易起而中空,性脆,最畏狂風大雪,須謹護之,乃免折損。三月開黃花,香郁。結角如芥角,其子大如粱米,黃白色。又有一種莖大而中實者尤高,其子亦大。此菜雖是芥類,迥然別種也,然入藥勝於芥子。

莖葉

【氣味】辛,溫,無毒。

時珍曰:《肘後方》言熱病人不可食胡芥,為其性暖也。

【主治】冷氣(藏器)。安五臟,功與芥同(《日華》)。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發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目黃赤。又醋研,敷射工毒(《別錄》)。御惡氣遁屍飛屍,及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弘景)。燒煙及服,辟邪魅(《日華》。藏器曰:入鎮宅方用。咳嗽,胸脅支滿,上氣多唾者,每用溫酒吞下七粒(思邈)。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時珍)。

【發明】震亨曰: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非白芥子莫能達。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義也。

時珍曰:白芥子辛能入肺,溫能發散,故有利氣豁痰、溫中開胃、散痛消腫辟惡之功。

按:韓𢘅《醫通》云:凡老人苦於痰氣喘嗽,胸滿懶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藥,反耗真氣。𢘅因人求治其親,靜中處三子養親湯治之,隨試隨效。蓋白芥子白色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紫色主氣,定喘止嗽。蘿蔔子白種者主食,開痞降氣。各微炒研破,看所主為君。每劑不過三、四錢,用生絹袋盛入,煮湯飲之。勿煎太過,則味苦辣。若大便素實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尤良。南陵末齋子有辭贊之。

【附方】新八。

反胃上氣:白芥子末,酒服一、二錢。(《普濟方》)。

熱痰煩運:白芥子、黑芥子、大戟、甘遂、芒硝、硃砂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名白芥丸。(《普濟》)

冷痰痞滿:黑芥子、白芥子、大戟、甘遂、胡椒、桂心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薑湯下。名黑芥丸。(《普濟方》)。

腹冷氣起:白芥子一升。微炒研末,湯浸蒸餅丸小豆大。每薑湯吞十丸,甚妙。(《續傳信方》)。

腳氣作痛:方見白芷。

小兒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調攤膏貼之,以平為期。(《本草權度》)。

防痘入目:白芥子末,水調塗足心,引毒歸下,令瘡疹不入目。(《全幼心鑑》)。

腫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調塗之。(《瀕湖集簡方》),

胸脅痰飲:白芥子五錢,白朮一兩。為末,棗肉和搗,丸梧子大,每白湯服五十丸。(《摘玄方》)。

蕪菁

(《別錄》上品)

【釋名】蔓荊(《唐本》)、九英菘(《食療》)、諸葛菜。

藏器曰:蕪菁,北人名蔓荊。今並汾、河朔間燒食其根,呼為蕪根,猶是蕪菁之號。蕪菁,南北之通稱也。塞北、河西種者,名九英蔓荊,亦曰九英菘。根葉長大而味不美,人以為軍糧。

禹錫曰:《爾雅》云:須,蕵蕪。《詩·穀風》云:採葑採菲。毛萇注云:葑,須也。孫炎云:須,一名葑蓯。《禮坊記》注云:葑,蔓荊也。陳、宋之間謂之葑。

陸璣云:葑,蕪菁也。幽州人謂之芥。郭璞云:蕵蕪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揚雄《方言》云:蘴、蕘,蔓荊也。

陳、楚謂之蘴,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部謂之大芥。然則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荊也,蕵蕪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時珍曰:按:孫愐云:蘴、蔓荊苗也。其說甚通。掌禹錫以蕵蕪釋蔓荊,陳藏器謂蕵蕪是酸模,當以陳說為優。詳見草部酸模下。劉禹錫《嘉話錄》云:諸葛亮所止令兵士獨種蔓荊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葉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則隨以滋長,三也;棄不令惜,四也;回則易尋而採,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諸蔬其利甚博。至今蜀人呼為諸葛菜,江陵亦然。又朱輔《溪蠻叢笑》云:苗、僚、瑤、佬地方產馬王菜,味澀多刺,即諸葛菜也。相傳馬殷所遺,故名。又蒙古人呼其根為沙吉木兒。

【集解】弘景曰:《別錄》蕪菁、蘆菔同條。蘆菔是今溫菘,其根可食,葉不中啖。蕪菁根細於溫菘而葉似菘,好食,西川惟種此。其子與溫菘甚相似,而俗方無用,惟服食家煉餌之,而不言蘆菔子,恐不用也。俗人蒸其根及作菹食,但小薰臭爾。

恭曰:蕪菁,北人名蔓荊,根、葉及子皆是菘類,與蘆菔全別,體用亦殊。陶言蕪菁似蘆菔,蘆菔葉不堪食,是江表不產二物,理喪其真也。菘子黑色,蔓荊子紫赤色,大小相似。蘆菔子黃赤色,而大數倍,且不圓也。

大明曰:蔓荊比蘆菔梗短而細,葉大,連地上生,厚闊短肥,其色紅。

頌曰:蕪菁南北皆有,北土尤多。四時常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謂之苔子),秋食莖,冬食根。河朔多種,以備飢歲。菜中之最有益者惟此爾。其子夏秋熟時採之。

宗奭曰:蔓荊,夏月則枯。當此之時,蔬圃複種,謂之雞毛菜。食心,正在春時。諸菜之中,有益無損,於世有功。採擷之餘,收子為油,燃燈甚明,西人食之。河東、太原所出,其根極大,他處不及也。又出西番吐谷渾地。

機曰:葉是蔓荊,根是蘆菔。

時珍曰:《別錄》以蕪菁、蘆菔同條,遂致諸說猜度。或以二物為一種,或謂二物全別,或謂在南為萊菔,在北為蔓荊,殊無定見。今按:二物根、葉、花、子都別,非一類也。蔓荊是芥屬,根長而白,其味辛苦而短,莖粗葉大而厚闊;夏初起苔,開黃花,四出如芥,結角亦如芥,其子均圓,似芥子而紫赤色。蘆菔是菘屬,根圓,亦有長者,有紅、白二色;其味辛甘而永;葉不甚大而糙,亦有花葉者;夏初起苔,開淡紫花;結角如蟲狀,腹大尾尖;子似葫蘆巴,不均不圓,黃赤色。如此分之,自明白矣。其蔓荊六月種者,根大而葉蠹;八月種者,葉美而根小;惟七月初種者,根葉俱良。擬賣者純種九英,九英根大而味短,削淨為菹甚佳。今燕京人以瓶醃藏,謂之閉甕菜。

根葉

【氣味】苦,溫,無毒。時珍曰:辛、甘、苦。

宗奭曰:多食動氣。

【主治】利五臟,輕身益氣,可長食之(《別錄》)。

常食通中,令人肥健(蘇頌)。消食,下氣治嗽,止消渴,去心腹冷痛,及熱毒風腫,乳癰妒乳寒熱(孟詵)。

【發明】詵曰:九英菘出河西,葉大根亦粗長。和羊肉食甚美,常食都不見發病。冬日作菹煮羹食,消宿食,下氣治嗽。諸家商略其性冷,而《本草》云溫,恐誤也。

【附方】舊七,新七。

預禳時疾:立春後遇庚子日,溫蔓荊汁,合家大小並服之,不限多少,一年可免時疾。(《神仙教子法》)。

鼻中衄血:諸葛菜,生搗汁飲。(《十便良方》)。

大醉不堪,連日病困者:蔓荊菜,入少米煮熟,去滓,冷飲之良。(《肘後方》)。

飲酒闢氣:干蔓荊根二七枚,蒸三遍,碾末。酒後水服二錢,即無酒氣也。(《千金》)。

一切腫毒:孫真人食忌:生蔓荊根一握,入鹽花少許,同搗封之,日三易之。《肘後方》:用蔓荊葉不中水者,燒灰和臘豬脂封之。

疔腫有根:用大針刺作孔,削蔓荊根如針大,染鐵生衣刺入孔中。再以蔓荊根、鐵生衣等分,搗塗於上。有膿出即易,須臾根出立瘥。忌油膩、生冷、五辛、黏滑、陳臭。(《肘後》)。

乳癰寒熱:蔓荊根並葉,去土,不用水洗,以鹽和搗塗之。熱即換,不過三、五次即瘥。

冬月只用根。此方已救十數人。須避風。(李絳《兵部手集》)。

女子妒乳:生蔓荊根搗,和鹽、醋、漿水煮汁洗之,五、六度良。又搗:和雞子白封之亦妙。(《食療》)。

陰腫如斗:生蔓荊根搗封之,治人所不能治者。(《集療方》)

豌豆斑瘡:蔓荊根搗汁,挑瘡研塗之。三食頃,根出矣。(《肘後方》)。

犬咬傷瘡重發者:用蔓荊根搗汁服之,佳。(《肘方》)。

小兒頭禿:蕪菁葉燒灰,和脂敷之。(《千金》)。

飛絲入眼:蔓荊菜揉爛帕包,滴汁三、兩點,即出也。(《普濟方》)

【氣味】苦、辛,平,無毒。

【主治】明目(《別錄》)。療黃疸,利小便。水煮汁服,主症瘕積聚。少少飲汁,治霍亂心腹脹。末服之,主目暗。為油入面膏,去黑䵟皺紋(蘇恭)。和油敷蜘蛛咬(藏器)。壓油塗頭,能變蒜髮(孟詵)。入丸藥服,令人肥健,尤宜婦人(蕭炳)。

【發明】藏器曰:《仙經》言:蔓荊子,九蒸九曝,搗末長服,可斷谷長生。蜘蛛咬者,恐毒入內,搗末酒服,亦以油和敷之。蔓荊園中無蜘蛛,是其相畏也。

時珍曰:蔓荊子,可升可降,能汗能吐,能下能利小便,又能明目解毒,其功甚偉,而世罕知用之何哉?夏初採子,炒過榨油,同麻油煉熟一色無異,西人多食之。點燈甚明,但煙亦損目。北魏祖珽囚地窖中,因蕪菁子油燈傷明,即此也。

【附方】舊十二,新十。

明目益氣:蕪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盡,曬乾。如此三度,研細。水服方寸匕,日三。亦可研水和米煮粥食。(《外臺秘要》)

常服明目,使人洞視充肥:用蕪菁子三升,以苦酒三升,煮熟曬乾,研篩末。以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三,無所忌。《抱朴子》云:服盡一斗,能夜視有所見物。(《千金方》)

青盲眼障,但瞳子不壞者,十得九愈:用蔓荊子六升,蒸之氣遍,合甑取下,以釜中熱湯淋之,乃曝干,還淋,如是三遍,即收杵為末。食上清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崔元亮《海上方》)。

虛勞目暗:方同上法。(《普濟方》)。

補肝明目:蕪菁子淘過一斤,黃精二斤同和,九蒸九曬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二錢,日再服。又方:蔓荊子二升,決明子一升和勻,以酒五升煮干,曝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下,日二。(並《聖惠》)。

風邪攻目,視物不明,肝氣虛者:用蔓荊子四兩(入瓷瓶中燒黑,無聲取出),入蛇蛻二兩(又燒成灰)。為末。每服半錢,食後酒下,日三服。(《聖濟總錄》)。

服食辟穀:蕪菁子,熟時採之,水煮三過,令苦味盡,曝搗為末。每服二錢,溫水下,日三次。久可辟穀。(蘇頌《圖經本草》)。

黃汗染衣,涕唾皆黃:用蔓荊子搗末,平旦以井華水服一匙,日再服。

加至兩匙,以知為度。每夜以帛浸小便,逐日看之,漸白則瘥,不過服五升已來也。(《外臺秘要》)。

黃疸如金,睛黃,小便赤:用生蔓荊子末,熟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孫真人食忌》)。

急黃黃疸及內黃,腹結不通:用蔓荊子搗末,水絞汁服。當得嚏,鼻中出黃水,及下利則愈。以子壓油,每服一盞更佳。(陳藏器《本草拾遺》)。

熱黃便結:用蕪菁子搗末,水和絞汁服。少頃當瀉一切惡物,沙、石、草、發並出。(孟詵《食療本草》)。

二便關格,脹悶欲絕:蔓荊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後汗出勿怪。(《聖惠方》)。

心腹作脹:蔓荊子一大合,揀淨搗爛,水一升和研,濾汁一盞,頓服。少頃自利,或自吐,或得汗,即愈。(《外臺秘要》)。

霍亂脹痛:蕪菁子,水煮汁,飲之。(《瀕湖集簡方》)。

妊娠溺澀:蕪菁子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子母秘錄》)。

風疹入腹,身體強,舌乾硬:用蔓荊子三兩。為末。每溫酒服一錢。(《聖惠方》)。

瘭疽發熱,疽著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復發熱:用蕪菁子熟搗帛裹,展轉其上,日夜勿止。(《肘後方》)。

骨疽不愈:愈而復發,骨從孔中出者。蕪菁子,搗敷之,用帛裹定,日一易之。(《千金方》)。

小兒頭禿:蔓荊子末,和酢敷之。一日三上。(《千金方》)。

眉毛脫落:蔓荊子四兩。炒研,醋和塗之。(《聖惠》)。

面黶痣點:蔓荊子研末,入面脂中,夜夜塗之。亦去面皺。(《聖惠方》)。

【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虛勞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三月三日採花,陰乾為末,每服二錢,空心井華水下(慎微)。

萊菔

(音來北。《唐本草》)

【釋名】蘆萉(郭璞云:蘆音羅。萉,音北,與菔同。蘿蔔(音羅北)、雹突(《爾雅注》)、紫花菘(同上)、溫菘(同上)、土酥。

保升曰:萊菔俗名蘿蔔。按:《爾雅》云:突,蘆萉。孫炎注云:紫花菘也,俗呼溫菘。似蕪菁,大根。俗名雹突,一名蘆菔是矣。

頌曰:紫花菘、溫菘,皆南人所呼。吳人呼楚菘。廣南人呼秦菘。

時珍曰:按:孫愐《廣韻》言:魯人名菈𦾽(音拉答)。秦人名蘿蔔。王禎《農書》言:北人蘿蔔,一種四名:春曰破地錐,夏曰夏生,秋曰蘿蔔,冬曰土酥,謂其潔白如酥也。珍按: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鬆、柏也。萊菔乃根名,上古謂之蘆萉,中古轉為萊菔,後世訛為蘿蔔,南人呼為蘿瓝瓝,與雹同,見晉灼《漢書注》中。陸佃乃言萊菔能制面毒,是來麰之所服,以菔音服,蓋亦就文起義耳。王氏《博濟方》稱干蘿蔔為仙人骨,亦方土謬名也。

【集解】

弘景曰:蘆菔是今溫菘,其根可食。俗人蒸其根及作菹食,但小熏臭爾。葉不中啖。又有突,根細而過辛,不宜服之。

恭曰:萊菔,即蘆菔也。嫩葉為生菜食,大葉可熟啖。陶氏言不中食,理喪其真也。江北、河北、秦、晉最多,登、萊亦好。

頌曰:萊菔,南北通有,北土尤多。有大、小二種:大者肉堅,宜蒸食;小者白而脆,宜生啖。

河朔極有大者,而江南、安州、洪州、信陽者甚大,重至五、六斤,或近一秤,亦一時種蒔之力也。

瑞曰:夏月複種者,名夏蘿蔔。形小而長者,名蔓荊蘿蔔。

時珍曰:萊菔,今天下通有之。昔人以蕪菁、萊菔二物混注,已見蔓荊條下。圃人種萊菔,六月下種,秋採苗,冬掘根。春末抽高苔,開小花紫碧色。夏初結角。其子大如大麻子,圓長不等,黃赤色。五月亦可再種。其葉有大者如蕪菁,細者如花芥,皆有細柔毛。其根有紅、白二色,其狀有長、圓二類。大抵生沙壤者脆而甘,生瘠地者堅而辣。根、葉皆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而古人不深詳之,豈因其賤而忽之耶?抑未諳其利耶?

【氣味】根辛、甘,葉辛、苦,溫,無毒。

詵曰:性冷。

思邈曰:平。不可與地黃同食,令人發白,為其澀營衛也。

時珍曰:多食萊菔動氣,惟生薑能制其毒。又伏硇砂。

【主治】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氣,消穀和中,去痰癖,肥健人;生搗汁服,止消渴,試大有驗(《唐本》)。利關節,理顏色,練五臟惡氣,制面毒,行風氣,去邪熱氣(蕭炳)。利五臟,輕身,令人白淨肌細(孟詵)。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溫中補不足。同羊肉、銀魚煮食,治勞瘦咳嗽(《日華》)。同豬肉食,益人。生搗服,治禁口痢(汪穎)。搗汁服,治吐血衄血(吳瑞)。寬胸膈,利大小便。生食,止渴寬中;煮食,化痰消導(寧原)。殺魚腥氣,治豆腐積(汪機)。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濁。煎湯,洗腳氣。飲汁,治下痢及失音,並煙燻欲死。生搗,塗打撲、湯火傷(時珍)。

【發明】頌曰:萊菔功同蕪菁,然力猛更出其右。斷下方亦用其根,燒熟入藥。尤能制面毒。昔有婆羅門僧東來,見食麥面者,驚云:此大熱,何以食之?又見食中有蘆菔,乃云:賴有此以解其性。自此相傳,食麵必啖蘆菔。

炳曰:搗爛制面,作餺飥食之最佳,飽食亦不發熱。酥煎食之,下氣。凡人飲食過度,生嚼咽之便消。

慎微曰:按:楊億《談苑》云:江東居民言種芋三十畝,計省米三十斛;種蘿蔔三十畝,計益米三十斛。則知蘿蔔果能消食也。

宗奭曰:服地黃、何首烏人食萊菔,則令人髭發白。世皆以為此物味辛、下氣速也。然生薑、芥子更辛,何止能散而已。蓋萊菔辛而又甘,故能散緩,而又下氣速也。所以散氣用生薑,下氣用萊菔。

震亨曰:萊菔根屬土,有金與水。寇氏言其下氣速。人往往煮食過多,停滯成溢飲,豈非甘多而辛少乎?

時珍曰:萊菔,根、葉同功,生食升氣,熟食降氣。蘇、寇二氏止言其下氣速,孫真人言久食澀營衛,亦不知其生則噫氣,熟則泄氣,升降之不同也。大抵入太陰、陽明、少陽氣分,故所主皆肺、脾、腸、胃、三焦之病。李九華云:萊菔多食滲人血。則其白人髭發,蓋亦由此,非獨因其下氣、澀營衛也。按:《洞微志》云:齊州有人病狂,雲夢中見紅裳女子引入宮殿中,小姑令歌,每日遂歌云:五靈樓閣曉玲瓏,天府由來是此中。惆悵悶懷言不盡,一丸蘿蔔火吾宮。有一道士云:此犯大麥毒也。少女心神,小姑脾神。《醫經》言蘿蔔制面毒,故曰「火吾宮」。火者,毀也。遂以藥並蘿蔔治之果愈。又按:張杲《醫說》云:饒民李七病鼻衄甚危,醫以蘿蔔自然汁和無灰酒飲之即止。蓋血隨氣運,氣滯故血妄行,蘿蔔下氣而酒導之故也。又云:有人好食豆腐中毒,醫治不效。忽見賣豆腐人言其妻誤以蘿蔔湯入鍋中,遂致不成。其人心悟,乃以蘿蔔湯飲之而瘳。物理之妙如此。又《延壽書》載:李師逃難入石窟中,賊以煙燻之垂死,摸得蘿蔔菜一束,嚼汁嚥下即蘇。此法備急,不可不知。

【附方】舊二,新二十四。

食物作酸:蘿蔔,生嚼數片,或生菜嚼之亦佳,絕妙。干者、熟者、鹽醃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瀕湖集簡方》)。

反胃噎疾:蘿蔔,蜜煎浸,細細嚼咽良。(《普濟方》)

消渴飲水:獨勝散:用出了子蘿蔔三枚,淨洗切片,曬乾為末。每服二錢,煎豬肉湯澄清調下,日三服,漸增至三錢。生者搗汁亦可,或以汁煮粥食之。(《圖經本草》)。

肺痿咳血:蘿蔔,和羊肉或鯽魚,煮熟頻食。(《普濟方》)。

鼻衄不止:蘿蔔,搗汁半盞,入酒少許熱服,並以汁注鼻中皆良。或以酒煎沸,入蘿蔔再煎,飲之。(《衛生易簡方》)。

下痢禁口:蘿蔔(搗汁)一小盞,蜜一盞。水一盞,同煎。早一服,午一服。日晡米飲吞阿膠丸百粒。如無蘿蔔,以子擂汁亦可。一方:加枯礬七分,同煎。一方:只用蘿蔔菜煎湯,日日飲之。《普濟方》:用蘿蔔片,不拘新舊,染蜜噙之,咽汁。味淡再換。覺思食,以肉煮粥與食,不可過多。痢後腸痛:方同上。大腸便血:大蘿蔔皮(燒存性)、荷葉(燒存性)、蒲黃(生用)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普濟》)。

腸風下血:蜜炙蘿蔔,任意食之。昔一婦人服此有效。(《百一選方》)。

酒疾下血,連旬不止:用大蘿蔔二十枚,留青葉寸余,以井水入罐中,煮十分爛,入淡醋,空心任食。(《壽親養老方》)。

大腸脫肛:生萊菔搗,實臍中束之。覺有瘡,即除。(《摘玄方》)。

小便白濁:生蘿蔔剜空留蓋,入吳茱萸填滿,蓋定簽住,糯米飯上蒸熟,取去茱萸,以蘿蔔焙研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日三服。(《普濟》)。

沙石諸淋,疼不可忍:用蘿蔔切片,蜜浸少時,炙干數次,不可過焦。

細嚼鹽湯下,日三服。名瞑眩膏。(《普濟》)。

遍身浮腫:出了子蘿蔔、浮麥等分。浸湯飲之。(《聖濟總錄》)。

腳氣走痛:蘿蔔煎湯洗之。仍以蘿蔔曬乾為末,鋪襪內。(《聖濟總錄》)。

偏正頭痛:生蘿蔔汁一蜆殼,仰臥,隨左右注鼻中,神效。王荊公病頭痛,有道人傳此方,移時遂愈也。以此治人,不可勝數。(《如宜方》)。

失音不語:蘿蔔生搗汁,入薑汁同服。(《普濟方》)。

喉痹腫痛:蘿蔔汁和皂莢漿服,取吐。(同上)。

滿口爛瘡:蘿蔔自然汁,頻漱去涎,妙。(《瀕湖集簡方》)。

煙燻欲死:方見發明下。

湯火傷灼:生蘿蔔搗塗之。子亦可。(《聖濟總錄》)。

花火傷肌:方同上。

打撲血聚,皮不破者:用蘿蔔或葉搗封之。(邵氏方)。

【氣味】辛、甘,平,無毒。

【主治】研汁服,吐風痰。同醋研,消腫毒(《日華》)。下氣定喘治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止氣痛,下痢後重,發瘡疹(時珍)。

【發明】震亨曰:萊菔子治痰,有推牆倒壁之功。

時珍曰:萊菔子之功,長於利氣。生能升,熟能降。升則吐風痰,散風寒,發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調下痢後重,止內痛,皆是利氣之效。予曾用,果有殊績。

【附方】舊三,新十三。

上氣痰嗽,喘促唾膿血:以萊菔子一合,研細煎湯,食上服之。(《食醫心鏡》)。

肺痰咳嗽:萊菔子半升淘淨焙乾,炒黃為末,以糖和,丸芡子大。綿裹含之,咽汁甚妙。(《勝金方》)。

齁喘痰促,遇厚味即發者:蘿蔔子淘淨,蒸熟曬研,薑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嚥下,日三服。名清金丸。(《醫學集成》)。

痰氣喘息:蘿蔔子(炒)、皂莢(燒存性)等分為末,薑汁和,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簡便單方》)。

久嗽痰喘:蘿蔔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蒸餅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時時津咽。(《醫學集成》)。

高年氣喘:蘿蔔子炒,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濟生秘覽》)。

宣吐風痰:《勝金方》:用蘿蔔子末,溫水調服三錢。良久吐出涎沫。如是攤瘓風者,以此吐後用緊疏藥,疏後服和氣散取瘥。丹溪吐法:用蘿蔔子半升擂細,漿水一碗濾取汁,入香油及蜜些須,溫服。後以桐油浸過曬乾鵝翎探吐。

中風口禁:蘿蔔子、牙皂莢各二錢,以水煎服,取吐。(丹溪方)。

小兒風寒:蘿蔔子(生研末)一錢,溫蔥酒服之,取微汗大效。(《衛生易簡方》)。

風秘氣秘:蘿蔔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莢末二錢服,立通。(《壽域神方》)

氣脹氣蠱:萊菔子研,以水濾汁,浸縮砂一兩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為末。每米飲服一錢,如神。(《朱氏集驗方》)。

小兒盤腸氣痛:用蘿蔔子炒黃研末,乳香湯服半錢。(楊仁齋《直指方》)。

年久頭風:萊菔子、生薑等分,搗取汁,入麝香少許,搐入鼻中,立止。(《普濟方》)。

牙齒疼痛:蘿蔔子十四粒生研,以人乳和之。左疼點右鼻,右疼點左鼻。

瘡疹不出:蘿蔔子生研末,米飲服二錢,良。(《衛生易簡方》)

【主治】用糟下酒藏,食之甚美,明目(士良)。

生薑

(《別錄》中品)

【校正】原附乾薑下,今分出。今自草部移入此。

【釋名】時珍曰:按:許慎《說文》:姜作𤺋,云御濕之菜也。王安石《字說》云:姜能強御百邪,故謂之姜。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薑,或作子姜;宿根謂之母姜也。

【集解】《別錄》曰:生薑,乾薑生犍為川穀及荊州、揚州。九月採之。

頌曰:處處有之,以漢、溫、池州者為良。苗高二、三尺。葉似箭竹葉而長,兩兩相對。苗青根黃。無花實。秋時採根。

時珍曰:姜宜原隰沙地。四月取母姜種之。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蘆,而葉稍闊似竹葉,對生,葉亦辛香。秋社前後新芽頓長,如列指狀,採食無筋,謂之子姜。秋分後者次之,霜後則老矣。性惡濕洳而畏日,故秋熱則無姜。《呂氏春秋》云:和之美者,有楊樸之姜。楊樸地名,在西蜀。《春秋運鬥樞》云:璇星散而為姜。

【氣味】辛,微溫,無毒。

藏器曰:生薑溫,要熱則去皮,要冷則留皮。

元素曰:辛而甘溫,氣味俱厚,浮而升,陽也。

之才曰:秦椒為之使。殺半夏、莨菪毒。惡黃芩、黃連、天鼠糞。

弘景曰:久服少志少智,傷心氣。今人啖辛辣物,惟此最常。故《論語》云:每食不撤姜。言可常食,但不可多爾。有病者是所宜矣。

恭曰:《本經》言姜久服通神明,主痰氣,即可常啖。陶氏謬為此說,檢無所據。

思邈曰: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損壽減筋力。孕婦食之,令兒盈指。

杲曰:古人言:秋不食姜,令人瀉氣。蓋夏月火旺,宜汗散之,故食姜不禁。辛走氣瀉肺,故秋月則禁之。《晦庵語錄》亦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語。

時珍曰:食姜久,積熱患目,珍屢試有準。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發甚速。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此皆昔人所未言者也。《相感志》云:糟姜瓶內入蟬蛻,雖老薑無筋,亦物性有所伏耶?

【主治】久服去臭氣,通神明(《本經》)。歸五臟,除風邪寒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痰下氣(《別錄》)。去水氣滿,療咳嗽時疾。和半夏,主心下急痛。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氣實,心胸擁隔冷熱氣,神效。搗汁和蜜服,治中熱嘔逆不能下食(甄權)。散煩悶,開胃氣。汁作煎服,下一切結實,沖胸膈惡氣,神驗(孟詵)。破血調中,去冷氣。汁,解藥毒(藏器)。除壯熱,治痰喘脹滿,冷痢腹痛,轉筋心滿,去胸中臭氣、狐臭,殺腹內長蟲(張鼎)。益脾胃,散風寒(元素)。解菌蕈諸物毒(吳瑞)。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甚妙(時珍)。

乾生薑

【主治】治嗽溫中,治脹滿,霍亂不止,腹痛,冷痢,血閉。病人虛而冷,宜加之(甄權)。姜屑,和酒服,治偏風(孟詵)。肺經氣分之藥,能益肺(好古)。

【發明】成無己曰:薑、棗味辛、甘,專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藥中用之,不獨專於發散也。

杲曰:生薑之用有四:製半夏、厚朴之毒,一也;發散風寒,二也;與棗同用,辛溫益脾胃元氣,溫中去濕,三也;與芍藥同用,溫經散寒,四也。孫真人云:姜為嘔家聖藥,蓋辛以散之。嘔乃氣逆不散,此藥行陽而散氣也。或問:生薑辛溫入肺,何以云入胃口?曰:俗以心下為胃口者,非矣。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乃胃之系,便是胃口,與肺系同行,故能入肺而開胃口也。曰:人云夜間勿食生薑,令人閉氣,何也?曰:生薑辛溫主開發。夜則氣本收斂,反開發之,則違天道矣。若有病人,則不然也。生薑屑,比之乾薑則不熱,比之生薑則不濕。以乾生薑代乾薑者,以其不僭故也。俗言上床蘿蔔下床姜。姜能開胃,蘿蔔消食也。

時珍曰: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藥,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案:方廣《心法附余》云: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乾霍亂、一切卒暴之病,用薑汁與童尿服,立可解散。蓋姜能開痰下氣,童尿降火也。

頌曰:崔元亮《集驗方》載:敕賜薑茶治痢方:以生薑切細,和好茶一、兩碗,任意呷之,便瘥。若是熱痢,留姜皮;冷痢,去皮,大妙。

楊士瀛曰:姜能助陽,茶能助陰,二物皆消散惡氣,調和陰陽,且解濕熱及酒食暑氣之毒,不問赤、白通宜用之。蘇東坡治文潞公有效。

【附方】舊二十,新三十。

痰澼卒風:生薑二兩,附子(生用)一兩,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忌豬肉、冷水。(《千金》)。

胃虛風熱不能食:用薑汁半杯,生地黃汁少許,蜜一匙,水二合,和服之。(《食療本草》)。

瘧疾寒熱,脾胃聚痰,發為寒熱:生薑四兩,搗自然汁一酒杯,露一夜。於發日五更面北立,飲即止。未止再服。(《易簡》)。

寒熱痰嗽初起者:燒姜一塊,含咽之。(《本草衍義》)。

咳嗽不止:生薑五兩,餳半升。微火煎熟,食盡愈。段侍御用之有效。(孟詵《必效方》)

久患咳噫:生薑汁半合,蜜一匙,煎熟,溫呷三服愈。(《外臺秘要方》)。

小兒咳嗽:生薑四兩,煎湯浴之。(《千金方》)。

暴逆氣上:嚼姜兩、三片,屢效。(寇氏《衍義》)。

乾嘔厥逆:頻嚼生薑,嘔家聖藥也。(《千金》)。

嘔吐不止:生薑一兩,醋漿七合。銀器中煎取四合,連滓呷之。又殺腹內長蟲。(《食醫心鏡》)。

心痞嘔噦,心下痞堅:生薑八兩(水三升,煮一升)。半夏五合(洗)(水五升,煮一升)。

二味同煮一升半,分再服。(《千金》)。

反胃羸弱《兵部手集》:用母姜二斤。搗汁作粥食。《傳信適用方》:用生薑切片,麻油煎過為末,軟柿蘸末嚼咽。

霍亂欲死:生薑五兩,牛兒屎一升。水四升,煎二升,分再服,即止。(《梅師方》)。

霍亂轉筋,入腹欲死:生薑三兩搗,酒一升,煮三、兩沸服。仍以姜搗貼痛處。(《外臺秘要》)。

霍亂腹脹,不得吐下:用生薑一斤,水七升,煮二升,分三服。(《肘後方》)。

腹中脹滿,不能服藥:綿裹煨姜,納下部。冷即易之。(《梅師》)。

胸脅滿痛,凡心胸脅下有邪氣結實,硬痛脹滿者:生薑一斤,搗渣留汁,慢炒待潤,以絹包於患處,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寬快也。(陶華《傷寒槌法》)。

大便不通:生薑,削如小脂,長二寸,塗鹽納下部,立通。(《外臺》)。

冷痢不止:生薑煨研為末,共乾薑末等分,以醋和麵作餛飩,先以水煮,又以清飲煮過,停冷,吞二七枚,以粥送下,日一度。(《食療》)。

消渴飲水:乾生薑末一兩,以鯽魚膽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米飲下。(《聖惠》)。

濕熱發黃:生薑,時時周身擦之,其黃自退也。一方:加茵陳蒿,尤妙。(《傷寒槌法》)。

暴赤眼腫:宗奭曰:用古銅錢刮姜取汁,於錢唇點之,淚出。今日點,明日愈,勿疑。一治暴風客熱,目赤睛痛腫者。臘月取生薑搗絞汁,陰乾取粉,入銅青末等分。每以少許沸湯泡,澄清溫洗,淚出妙。舌上生胎,諸病舌胎,以布染井水抹,後用薑片時時擦之,自去。(陶華方)。

滿口爛瘡:生薑自然汁,頻頻漱吐。亦可為末擦之,甚效。

牙齒疼痛:老生薑瓦焙,入枯礬末同擦之。有人日夜呻吟,用之即愈。(《普濟方》)。

喉痹毒氣:生薑二斤搗汁,蜜五合,煎勻。每服一合,日五服。(《千金》)。

食鳩中毒、食竹雞毒、食鷓鴣毒:方並見禽部本條。

中萵苣毒、中諸藥毒、猘犬傷人:並飲生薑汁即解。(《小品》)。

虎傷人瘡:內服生薑汁。外以汁洗之,用白礬末敷上。(《秘覽》)。

蝮蛇螫人:薑末敷之,干即易。(《千金》)。

蜘蛛咬人:炮薑切片貼之,良。(《千金》)。

刀斧金瘡:生薑嚼敷,勿動。次日即生肉,甚妙。(《扶壽方》)。

閃拗手足:生薑、蔥白搗爛,和麵炒熱,盦之。

跌撲傷損:薑汁和酒,調生面貼之。

百蟲入耳:薑汁少許滴之。

腋下狐臭:薑汁頻塗,絕根。(《經驗方》)。

赤白癜風:生薑頻擦之,良。(並《易簡》)。

兩耳凍瘡:生薑自然汁,熬膏塗。(《暇日記》)。

發背初起:生薑一塊,炭火炙一層,刮一層,為末,以豬膽汁調塗。(《海上方》)。

疔瘡腫毒:方見白芷下。

諸瘡痔漏,久不結痂:用生薑連皮切大片,塗白礬末,炙焦研細,貼之勿動,良。(《普濟》)。

產後血滯,衝心不下:生薑五兩,水八升,煮三升,分三服。(楊氏《產乳》)。

產後肉線:一婦產後用力,垂出肉線長三、四尺,觸之痛引心腹欲絕。一道人令買老薑連皮三斤,搗爛,入麻油二斤拌勻炒干。先以熟絹五尺,折作方結。令人輕輕盛起肉線,使之屈曲作三團,納入產戶。乃以絹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則更換。熏一日夜縮入大半,二日盡入也。云此乃魏夫人秘傳怪病方也。但不可使線斷,斷則不可治之矣。脈溢怪症:有人毛竅節次血出不止,皮脹如鼓,須臾目、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生薑自然汁和水各半盞服,即安。(夏子益《奇疾方》)。

姜皮

【氣味】辛,涼,無毒。

【主治】消浮腫腹脹痞滿,和脾胃,去翳(時珍)。

【附方】舊一。

拔白換黑:刮老生薑皮一大升,於久用油膩鍋內,不須洗刷,固濟勿令通氣。令精細人守之,文武火煎之,不得火急,自旦至夕即成矣,研為末。拔白後,先以小物點麻子大入孔中。或先點須下,然後拔之,以指捻入。三日後當生黑者,神效。李卿用之有驗。(蘇頌《圖經本草》)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食鱠成症,搗汁飲,即消(張機)。

【附方】新一。

打傷瘀血:姜葉一升,當歸三兩,為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範汪東陽方》)

乾薑

(《本經》中品)

【校正】自草部移附此。

【釋名】白姜(見下)。

【集解】弘景曰:乾薑今惟出臨海、章安,數村解作之。蜀漢姜舊美,荊州有好姜,而並不能作干者。凡作乾薑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後曬乾,置瓷缸中釀三日,乃成。

頌曰:造法:採根於長流水洗過,日曬為乾薑。以漢、溫、池州者為良。陶說乃漢州乾薑法也。

時珍曰:乾薑,以母姜造之。今江西、襄、均皆造,以白淨結實者為良,故人呼為白姜,又曰均姜。凡入藥並宜炮用。

【氣味】辛,溫,無毒。褚曰:苦、辛。好古曰:大熱。

恭曰:久服令人目暗。余同生姜。

時珍曰:《太清外術》言:孕婦不可食乾薑,令胎內消。蓋其性熱而辛散故也。

【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生者尤良(《本經》)。

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別錄》)。治腰腎中疼冷、冷氣,破血去風,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宣諸絡脈,去風毒冷痹,夜多小便(甄權)。消痰下氣,治轉筋吐瀉,腹臟冷,反胃乾嘔,瘀血撲損,止鼻洪,解冷熱毒,開胃,消宿食(大明)。主心下寒痞,目睛久赤(好古)。

【發明】元素曰:乾薑氣薄味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又曰:大辛大熱,陽中之陽。

其用有四:通心助陽,一也;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黑附子為引,水煎服之,名姜附湯。亦治中焦寒邪,寒淫所勝,以辛散之也。又能補下焦,故四逆湯用之。乾薑本辛,炮之稍苦,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裡寒,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理中湯用之者,以其回陽也。

李杲曰:乾薑生辛炮苦,陽也。生則逐寒邪而發表,炮則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則耗散元氣,辛以散之,是壯火食氣故也,須以生甘草緩之。辛熱以散裡寒,同五味子用以溫肺,同入參用以溫胃也。

好古曰:乾薑,心、脾二經氣分藥也,故補心氣不足。或言:乾薑辛熱而言補脾。今理中湯用之,言泄不言補,何也?蓋辛熱燥濕,泄脾中寒濕邪氣,非泄正氣也。又云:服乾薑以治中者,必僭上,不可不知。

震亨曰:乾薑入肺中利肺氣,入腎中燥下濕,入肝經引血藥生血,同補陰藥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故血虛發熱、產後大熱者用之。止唾血、痢血,須炒黑用之。有血脫色白而夭不澤脈濡者,此大寒也。宜乾薑之辛溫以益血,大熱以溫經。

時珍曰:乾薑,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又能去惡養新,有陽生陰長之意,故血虛者用之;而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陰無陽者,亦宜用之。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

【附方】舊十三,新十五。

脾胃虛冷,不下食,積久羸弱成瘵者:用溫州白乾薑,漿水煮透,取出焙乾搗末,陳廩米煮粥飲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其效如神。(蘇頌《圖經》)。

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易傷難化,無力肌瘦:用乾薑頻研四兩,以白餳切塊,水浴過,入鐵銚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十丸。(《十便方》)。

頭暈吐逆,胃冷生痰也:用川乾薑(炮)二錢半,甘草(炒)一錢二分。水一鍾半,煎減半服。累用有效。(《傳信適用方》)。

心脾冷痛,暖胃消痰:二姜丸:用乾薑、高良薑等分。炮研末,糊丸梧子大。每食後,豬皮湯下三十丸。(《和劑局方》)。

心氣卒痛:乾薑末,米飲服一錢。(《外臺秘要》)。

陰陽易病傷寒後,婦人得病雖瘥,未滿百日,不可與男合。為病拘急,手足拳,腹痛欲死,丈夫名陰易,婦人名陽易,速宜汗之即愈。

滿四日,不可治也:用乾薑四兩,為末。每用半兩,白湯調服。覆衣被出汗後,手足伸即愈。(《傷寒類要》方)。

中寒水瀉:乾薑炮研末,粥飲服二錢,即效。(《千金方》)。

寒痢青色:乾薑切大豆大。每米飲服六、七枚,日三夜一。累用得效。(《肘後方》)。

血痢不止:乾薑燒黑存性,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神妙。(姚氏《集驗》)。

脾寒瘧疾《外臺》:用乾薑、高良薑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服。又:乾薑炒黑為末,臨發時以溫酒服三錢匕。(王氏《博濟方》)。

冷氣咳嗽結脹者:乾薑末,熱酒調服半錢。或餳糖丸噙。(姚僧坦方)。

咳嗽上氣:用合州乾薑(炮)、皂莢(炮,去皮、子及蛀者)、桂心(紫色者,去皮,並搗篩)等分。煉白蜜和搗一二千杵,丸梧子大。每飲服三丸,嗽發即服,日三、五服。禁食蔥、面、油膩。其效如神。禹錫在淮南與李亞同幕府,李每治人而不出方,或誚其吝。李曰:凡人患嗽,多進冷藥。若見此方用藥熱燥,必不肯服,故但出藥即多效也。試之信然。(劉禹錫《傳信方》)。

虛勞不眠:乾薑為末,湯服三錢,取微汗出。(《千金方》)。

吐血不止:乾薑為末,童子小便調服一錢,良。

鼻衄不止:乾薑削尖,煨,塞鼻中即止。(《廣利方》)。

齆鼻不通:乾薑末,蜜調塞鼻中。(《千金方》)。

冷淚目昏:乾薑粉一字(炮),湯點洗之。(《聖濟錄》)。

赤眼澀痛:白薑末,水調貼足心,甚妙。(《普濟方》)。

目忽不見:令人嚼母姜,以舌日舐六、七次,以明為度。(《聖濟方》)。

目中卒痛:乾薑削圓滑,內眥中,有汁出拭之。味盡更易。(《千金》)。

牙痛不止:川薑(炮)、川椒等分為末。摻之。(《御藥院方》)。

斑豆厥逆,斑豆服涼藥多,手足厥冷,脈微。用乾薑(炮)二錢半,粉甘草(炙)一錢半。水二鍾,煎一鍾服。(龐安常《傷寒論》)。

癰疽初起:乾薑一兩,炒紫研末,醋調敷四圍,留頭,自愈。此乃東昌申一齋奇方也。(《諸症辨疑》)。

瘰癧不斂:乾薑為末,薑汁打糊和作劑,以黃丹為衣。每日隨瘡大小,入藥在內,追膿盡,生肉口合為度。如不合,以蔥白汁調大黃末擦之,即愈。(《救急方》)。

虎狼傷人:乾薑末敷之。(《肘後》)

猘犬傷人:乾薑末,水服二匕(生薑汁服亦良),並以姜炙熱熨之。

蛇蠍螫人:乾薑、雄黃等分為末,袋盛佩之,蛇聞藥氣逆避人遇螫即以敷之,便定。(《廣利方》)

【附錄】天竺乾薑(《拾遺》) 

藏器曰:味辛,溫,無毒。主冷氣寒中,宿食不消,腹脹下痢,腰背痛,痃癖氣塊,惡血積聚。生婆羅門國,一名胡乾薑,狀似姜,小黃色也。

茼蒿

(宋《嘉祐》)

【釋名】蓬蒿。

時珍曰:形氣同乎蓬蒿,故名。

【集解】機曰:本草不著形狀,後人莫識。

時珍曰:茼蒿,八、九月下種,冬春採食肥莖。花、葉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氣。四月起苔,高二尺余。開深黃色花,狀如單瓣菊花。一花結子近百成球,如地菘及苦蕒子,最易繁茂。此菜自古已有,孫思邈載在《千金方》菜類,至宋嘉祐中始補入本草,今人常食者。而汪機乃不能識,輒敢擅自修纂,誠可笑慨。

【氣味】甘、辛,平,無毒。

禹錫曰:多食動風氣,燻人心,令人氣滿。

【主治】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思邈)。

邪蒿

(宋《嘉祐》)

【釋名】時珍曰:此蒿葉紋皆邪,故名。

【集解】藏器曰:邪蒿根、莖似青蒿而細軟。

時珍曰:三、四月生苗,葉似青蒿,色淺不臭。根、葉皆可茹。

【氣味】辛,溫、平,無毒。

詵曰:生食微動風,作羹食良。不與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氣。

【主治】胸膈中臭爛惡邪氣,利腸胃,通血脈,續不足氣(孟詵)。

煮熟,和醬、醋食,治五臟惡邪氣厭谷者,治脾胃腸澼,大渴熱中,暴疾惡瘡(《食醫心鏡》)。

胡荽

(宋《嘉祐》)

【釋名】香荽(《拾遺》)、胡菜(《外臺》)、蒝荽。

時珍曰:荽,許氏《說文》作葰,云姜屬,可以香口也。其莖柔葉細而根多須,綏綏然也。張騫使西域始得種歸,故名胡荽。今俗呼為蒝荽,蒝乃莖葉布散之貌。俗作芫花之芫,非矣。

藏器曰:石勒諱胡,故並、汾人呼胡荽為香荽。

【集解】時珍曰:胡荽處處種之。八月下種,晦日尤良。初生柔莖圓葉,葉有花歧,根軟而白。冬春採之,香美可食,亦可作菹。道家五葷之一。立夏後開細花成簇,如芹菜花,淡紫色。五月收子,子如大麻子,亦辛香。按:賈思勰《齊民要術》云:六、七月布種者,可竟冬食。春月挼子沃水生芽種者,小小供食而已。王禎《農書》云:胡荽於蔬菜中,子、葉皆可用,生、熟俱可食,甚有益於世者。宜肥地種之。

【正誤】李鵬飛曰:胡荽,蕎子也。吳瑞曰:胡荽,俗呼藠子,根、苗如蒜。時珍曰:蕎子即藠子,乃薤也。李、吳二氏並作胡荽,誤矣。

根葉

【氣味】辛,溫,微毒。詵曰:平、

微寒,無毒。可和生菜食。此是葷菜,損人精神。華佗云;胡臭、口臭、䘌齒及腳氣、金瘡人,皆不可食,病更加甚。

藏器曰:久食令人多忘。根,發痼疾。不可同邪蒿食,令人汗臭難瘥。

時珍曰:凡服一切補藥及藥中有白朮、牡丹者,不可食此。伏石鐘乳。

【主治】消穀,治五臟,補不足,利大小腸,通小腹氣,拔四肢熱,止頭痛,療沙疹、豌豆瘡不出,作酒噴之,立出。通心竅(《嘉祐》)。補筋脈,令人能食。治腸風,用熱餅裹食,甚良(孟詵)。合諸菜食,氣香,令人口爽,闢飛屍、鬼疰、蠱毒(吳瑞)。闢魚、肉毒(寧原)。

【發明】時珍曰: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闢一切不正之氣。故痘瘡出不爽快者,能發之。諸瘡皆屬心火,營血內攝於脾,心脾之氣,得芳香則運行,得臭惡則壅滯故爾。按:楊士瀛《直指方》云:痘疹不快,宜用胡荽酒噴之,以辟惡氣。床帳上下左右皆宜掛之,以御汗氣、胡臭、天癸、淫佚之氣。一應穢惡,所不可無。若兒虛弱,及天時陰寒,用此最妙。如兒壯實,及春夏晴暖、陽氣發越之時,加以酒麴助虐,以火益火,胃中熱熾,毒血聚畜,則變成黑陷矣,不可不慎。

【附方】舊五,新四。

疹痘不快:用胡荽二兩(切),以酒二大盞煎沸沃之,以物蓋定,勿令泄氣。候冷去滓,微微含噴,從項背至足令遍。勿噀頭面。(《經驗後方》)。

熱氣結滯,經年數發者:胡荽半斤,五月五日採,陰乾,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服。春夏葉、秋冬根莖並可用。(《必效方》)。

孩子赤丹:胡荽汁塗之。(譚氏方)。

面上黑子:蒝荽煎湯,日日洗之。(《小說》)。

產後無乳:干胡荽,煎湯飲之效。(《經驗方》)。

小便不通:胡荽二兩,葵根一握。水二升,煎一升,入滑石末一兩,分三、四服。(《聖濟總錄》)。

肛門脫出:胡荽切一升,燒煙燻之,即入。(《子母秘錄》)。

解中蠱毒:胡荽根搗汁半升,和酒服,立下神驗。(《必效方》)。

蛇虺螫傷: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搗塗之。(《千金方》)。

【氣味】辛、酸,平,無毒。炒用。

【主治】消穀能食(思邈)。蠱毒五痔,及食肉中毒,吐下血,煮汁冷服。又以油煎,塗小兒禿瘡(藏器)。發痘疹,殺魚腥(時珍)。

【附方】舊四,新三。

食諸肉毒,吐下血不止,萎黃者:胡荽子一升煮令發裂,取汁冷服半升,日、夜各一服,即止。(《食療本草》)。

腸風下血:胡荽子,和生菜,以熱餅裹食之。(同上)。

痢及瀉血:胡荽子一合,炒搗末。每服二錢,赤痢,砂糖水下;白痢薑湯下;瀉血,白湯下,日二。(《普濟方》)。

五痔作痛:胡荽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數服見效。(《海上仙方》)。

痔漏脫肛:胡荽子一升,粟糠一升,乳香少許,以小口瓶燒煙燻之。(《儒門事親》)。

腸頭挺出:秋冬搗胡荽子,醋煮熨之,甚效。(孟詵《食療本草》)。

牙齒疼痛:胡菜子(即胡荽子)五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外臺秘要》)

胡蘿蔔

(《綱目》)

【釋名】時珍曰:元時始自胡地來,氣味微似蘿蔔,故名。

【集解】時珍曰:胡蘿蔔今北土、山東多蒔之,淮、楚亦有種者。

八月下種,生苗如邪蒿,肥莖有白毛,辛臭如蒿,不可食。冬月掘根,生、熟皆可啖,兼果、蔬之用。根有黃、赤二種,微帶蒿氣,長五、六寸,大者盈握,狀似鮮掘地黃及羊蹄根。三、四月莖高二、三尺,開碎白花,攢簇如傘狀,似蛇床花。子亦如蛇床子,稍長而有毛,褐色,又如蒔蘿子,亦可調和食料。按:周定王《救荒本草》云:野胡蘿蔔苗、葉、花、實,皆同家胡蘿蔔,但根細小,味甘,生食、蒸食皆宜。花、子皆大於蛇床。又金幼孜《北征錄》云:交河北有沙蘿蔔,根長二尺許,大者徑寸,下支生小者如箸。其色黃白,氣味辛而微苦,亦似蘿蔔氣。此皆胡蘿蔔之類也。

【氣味】甘、辛,微溫,無毒。

【主治】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有益無損(時珍)。

【主治】久痢(時珍)。

水斳

(音芹。《本經》下品)

【釋名】芹菜(《別錄》)、水英(《本經》)、楚葵。

弘景曰:斳字,俗作芹字。論其主治,合在上品,未解何意乃在下品?二月、三月作英時,可作菹及熟瀹食。故名水英。

時珍曰:斳當作𧁲從草、斳,諧聲也。後省作芹,從斤,亦諧聲也。其性冷滑如葵,故《爾雅》謂之楚葵。《呂氏春秋》:菜之美者,有云夢之芹。雲夢,楚地也。楚有蘄州、蘄縣,俱音淇。羅願《爾雅翼》云:地多產芹,故字從芹。蘄亦音芹。徐鍇注《說文》蘄字,從草,⿰單斤聲,諸書無⿰單斤字,惟《說文》別出䓄字(音銀),疑相承誤出也。據此,則蘄字亦當從斳,作𧁲字也。

【集解】別錄曰:水斳生南海池澤。

恭曰:水斳即芹菜也。有兩種:荻芹白色取根,赤芹取莖、葉。並堪作菹及生菜。

保升曰:芹生水中,葉似芎藭,其花白色而無實,根亦白色。

詵曰:水芹生黑滑地,食之不如高田者宜人,置酒醬中香美。高田者名白芹。余田者皆有蟲子在葉間,視之不見,食之令人為患。

弘景曰:又有渣芹,可為生菜,亦可生啖。

時珍曰:芹有水芹、旱芹。水芹,生江湖陂澤之涯;旱芹生平地,有赤、白二種。二月生苗,其葉對節而生,似芎藭。其莖有節稜而中空,其氣芬芳。五月開細白花,如蛇床花。楚人採以濟飢,其利不小。《詩》云:觱沸檻泉,言採其芹。杜甫詩云:飯煮青泥坊底芹。又云:香芹碧澗羹。皆美芹之功。而列子言鄉豪嘗芹,蜇口慘腹,蓋未得食芹之法耳。

【氣味】甘,平,無毒。

思邈曰:苦、酸,冷,澀,無毒。

詵曰:和醋食,損齒。鱉瘕不可食。

李鵬飛曰:赤芹害人,不可食。

【主治】女子赤沃,止血養精,保血脈,益氣,令人肥健嗜食(《本經》)。去伏熱,殺石藥毒,搗汁服(孟詵)。飲汁,去小兒暴熱,大人酒後熱,鼻塞身熱,去頭中風熱,利口齒,利大小腸(藏器)。

治煩渴,崩中帶下,五種黃病(大明)。

【發明】張仲景曰:春秋二時,龍帶精入芹菜中。人誤食之為病,面青手青,腹滿如妊,痛不可忍,作蛟龍病。宜服硬餳三、二升,日三度。吐出如蜥蜴便瘥。

時珍曰:芹菜生水涯。蛟龍雖云變化莫測,其精那得入此?大抵是蜥蜴、虺蛇之類,春夏之交,遺精於此故爾。且蛇喜嗜芹,尤為可證。別有馬芹見後。

【附方】舊一,新二。

小兒吐瀉:芹菜切細,煮汁飲之,不拘多少。(《子母秘錄》)。

小便淋痛:水芹菜白根者,去葉搗汁,井水和服。(《聖惠方》)。

小便出血:水芹搗汁,日服六、七合。(《聖惠方》)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脈溢(蘇恭)。

(音勤。《唐本草》)

【釋名】苦堇(《爾雅》)、堇葵(《唐本》)、旱芹(《綱目》)。

禹錫曰:《爾雅》云:齧,苦堇也。郭璞云:即堇葵。本草言味甘,而此云苦堇,古人語倒,猶甘草謂之大苦也。

時珍曰:其性滑如葵,故得葵名。

【集解】恭曰:堇菜野生,非人所種。葉似蕺菜,花紫色。

禹錫曰:《說文》云:堇,根如薺,葉如細柳,子如米,蒸汋食之,甘滑。《內則》云:堇、荁、枌、榆。是矣。

時珍曰:此旱芹也。其性滑利。故洪舜俞賦云:烈有椒、桂,滑有堇、榆。一種黃花者,有毒殺人,即毛芹也。見草部毛茛。又烏頭苗亦名堇,有毒。各見本條下。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搗汁,洗馬毒瘡,並服之。又塗蛇蠍毒及癰腫(《唐本》)。久食,除心下煩熱,主寒熱鼠瘺,瘰癧生瘡,結核聚氣,下瘀血,止霍亂。又生搗汁半升服,能殺鬼毒,即吐出(孟詵)。

【發明】詵曰:堇葉止霍亂,與香茙同功。香茙,即香薷也。

【附方】舊二,新一。

結核氣:堇菜,曬乾為末,油煎成膏。摩之,日三、五度,便瘥。(孟詵《食療》)

濕熱氣:旱芹菜曬乾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溫酒下。大殺百蟲毒。(《壽域神方》)。

蛇咬瘡:生杵堇汁塗之。(《萬畢術》)

紫堇

(音芹。宋《圖經》)

【釋名】赤芹(《綱目》)、蜀芹(《圖經》)、楚葵(同上)、苔菜(同上)、水卜菜。

時珍曰:堇、蘄、芹、䓄,四字一義也。詳下。

【集解】頌曰:紫堇,生江南吳興郡。淮南名楚葵,宜春郡名蜀芹,豫章郡名苔菜,晉陵郡名水卜菜也。

時珍曰:蘇頌之說,出於唐玄宗《天寶單方》中,不具紫堇形狀。今按:軒轅述《寶藏論》云:赤芹即紫芹也,生水濱。葉形如赤芍藥,青色,長三寸許,葉上黃斑,味苦澀。其汁可以煮雌、制汞、伏硃砂、擒三黃,號為起貧草。又土宿真君本草云:赤芹生陰崖陂澤近水石間,狀類赤芍藥。其葉深綠而背甚赤,莖葉似蕎麥,花紅可愛,結實亦如豼蕎麥。其根似蜘蛛,嚼之極酸苦澀。江淮人三、四月採苗,當蔬食之。南方頗少,太行、王屋諸山最多也。

【氣味】酸,平,微毒。

【氣味】酸,微溫,無毒。

【主治】大人、小兒脫肛(蘇頌)。

【附方】舊一。

脫肛,凡大人、小兒脫肛,每天冷及吃冷食,即暴痢不止,肛則下脫,久療不瘥者:春間收紫堇花二斤,曝干為散,加磁毛末七兩,相和研細。塗肛上納入,即使人噀冷水於面上,即吸入腸中。每日一塗藥噀面,不過六、七度即瘥矣。又以熱酒半升,和散一方寸匕,空腹服之,日再服。漸加至二方寸匕,以瘥為度。若五歲以下小兒,即以半杏子許,和酒服之。忌生冷、陳倉米等物。(《天寶單方》)

馬蘄

(音芹。《唐本草》)

【釋名】牛蘄(《爾雅》)、胡芹(《通志》)、野茴香(《綱目》)。

時珍曰:凡物大者多以馬名,此草似芹而大故也。俗稱野茴香,以其氣味子形微似也。《金光明經》三十二品香藥,謂之葉婆你。

【集解】恭曰:馬蘄生水澤旁。苗似鬼針、菾菜等,嫩時可食。

花青白色。子黃黑色,似防風子,調食味用之,香似橘皮而無苦味。

保升曰:花若芹花,子如防風子而扁大。《爾雅》云:茭,牛蘄也。孫炎釋云:似芹而葉細銳,可食菜也。一名茭,一名馬蘄子,入藥用。

時珍曰:馬蘄與芹同類而異種,處處卑濕地有之。三、四月生苗,一本叢生如蒿,白毛蒙茸,嫩時可茹。葉似水芹而微小,似芎藭葉而色深。五、六月開碎花,攢簇如蛇床及蒔蘿花,青白色。結實亦似蒔蘿子,但色黑而重爾。其根白色,長者尺許,氣亦香而堅硬,不可食。蘇恭所謂鬼針,即鬼釵草也。方莖丫葉,子似釵腳,著人衣如針。與此稍異。

【氣味】甘、辛,溫,無毒。

【主治】益脾胃,利胸膈,去冷氣,作茹食(時珍)。

【氣味】甘、辛,溫,無毒。

【主治】心腹脹滿,開胃下氣消食,調味用之(《唐本》)。炒研醋服,治卒心痛,令人得睡(孟詵)。溫中暖脾,治反胃(時珍)。

【附方】新一。

慢脾驚風:馬芹子、丁香、白殭蠶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炙橘皮煎湯下。名醒脾散。(《普濟方》)

蘹香

(《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釋名】茴香,八角珠。

頌曰:蘹香,北人呼為茴香,聲相近也。

思邈曰:煮臭肉,下少許,即無臭氣,臭醬入末亦香,故曰茴香。

時珍曰:俚俗多懷之衿衽咀嚼,恐蘹香之名,或以此也。

【集解】頌曰:今交、廣諸地及近郡皆有之。入藥多用番舶者,或云不及近處者有力。

三月生葉似老胡荽,極疏細,作叢。至五月莖粗,高三、四尺。七月生花,頭如傘蓋,黃色。結實如麥而小,青色。北人呼為土茴香。八、九月採實陰乾。今近道人家園圃種之甚多。川人多煮食其莖葉。

宗奭曰:云似老胡荽者誤矣,胡荽葉如蛇床。蘹香雖有葉之名,但散如絲髮,特異諸草也。時珍曰: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叢,肥莖絲葉。五、六月開花,如蛇床花而色黃。結子大如麥粒,輕而有細稜,俗呼為大茴香,今惟以寧夏出者第一。其他處小者,謂之小茴香。自番舶來者,實大如柏實,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黃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廣西左右江峒中亦有之),形色與中國茴香迥別,但氣味同爾。北人得之,咀嚼薦酒。

【氣味】辛,平,無毒。

思邈曰:苦、辛,微寒,澀。

權曰:苦、辛。得酒良。炒黃用。

好古曰:陽也,浮也。入手、足少陰、太陽經。

【主治】諸瘺、霍亂及蛇傷(《唐本》)。膀胱胃間冷氣及育腸氣,調中,止痛、嘔吐(馬志)。治乾溼腳氣,腎勞㿗疝陰疼,開胃下食(大明)。補命門不足(李杲)。

暖丹田(吳綬)。

【發明】詵曰:茴香,國人重之,云有助陽道,未得其方法也。

好古曰:茴香,本治膀胱藥,以其先丙,故曰小腸也,能潤丙燥;以其先戊,故從丙至壬,又手、足少陰二藥,以開上下經之通道,所以壬與丙交也。

時珍曰:小茴香性平,理氣開胃,夏月祛蠅闢臭,食料宜之。大茴香性熱,多食傷目發瘡,食料不宜過用。古方有去鈴丸:用茴香二兩,連皮生薑四兩,同入坩器內醃一伏時,慢火炒之,入鹽一兩,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鹽酒下。此方本治脾胃虛弱病。茴香得鹽則引入腎經,發出邪氣。腎不受邪,病自不生也。亦治小腸疝氣有效。

【附方】舊三,新十八。

開胃進食:茴香二兩,生薑四兩,同搗勻,入淨器內,濕紙蓋一宿。次以銀石器中,文武火炒黃焦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五丸,溫酒下。(《經驗後方》)。

瘴瘧發熱,連背項者:茴香子,搗汁服之。(孫真人方)。

大小便閉,鼓脹氣促:八角茴香七個,大麻仁半兩。為末。生蔥白三七根,同研煎湯,調五苓散末服之,日一服。(《普濟》)。

小便頻數:茴香不以多少,淘淨,入鹽少許,炒研為末,炙糯米糕蘸食之。

傷寒脫陽,小便不通:用茴香末,以生薑自然汁調敷腹上。外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摘玄方》)。

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用茴香(炒)、苦楝子(炒)等分為末。每食前酒服二錢。(《保命集》)。

腎邪冷氣,力弱者:用大茴香六兩,分作三分;用生附子一個去皮,分作三分。第一度:用附子一分,茴香一分,同炒黃,出火毒一夜,去附子,研茴香為末,空心鹽酒下一錢。第二度:用二味各一分,同炒存性,出火毒,以附子去一半,留一半,同茴香為末,如前服。第三度:各一分,同炒存性,出火毒,全研為末,如前服之。(《朱氏集驗方》)。

腎虛腰痛:茴香炒研,以豬腰子批開,摻末入內,濕紙裹煨熟。空心食之,鹽酒送下。(戴原禮《要訣》)。腰痛如刺《簡便方》:用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錢,食前鹽湯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熱袋盛,拴於痛處。《活人心統》思仙散:用八角茴香、杜仲各(炒研)三錢,木香一錢,水一鍾,酒半鍾,煎服。

腰重刺脹:八角茴香炒為末,食前酒服二錢。(《直指方》)。

疝氣入腎:茴香炒作二包,更換熨之。(《簡便方》)。

小腸氣墜《直指》:用八角茴香、小茴香各三錢,乳香少許,水服取汗。孫氏《集效方》:治小腸疝氣,痛不可忍。用大茴香、荔枝核(炒黑)各等分。研末。

每服一錢,溫酒調下。《瀕湖集簡方》:用大茴香一兩,花椒五錢。炒研。每酒服一錢。

膀胱疝痛《本事方》:用舶茴香、杏仁各一兩,蔥白(焙乾)五錢,為末。每酒服二錢,嚼胡桃送下。《集要》:治疝氣膀胱小腸痛。用茴香(鹽炒)、晚蠶砂(鹽炒)等分。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嚼下。

疝氣偏墜:大茴香末一兩,小茴香末一兩,用牙豬尿胞一個,連尿入二末於內系定,罐內以酒煮爛,連胞搗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仙方也。(鄧才筆峰《雜興》)。

脅下刺痛:小茴香一兩(炒),枳殼五錢(麩炒)。為末。每服二錢,鹽酒調服,神效。(《袖珍方》)。

闢除口臭:茴香,煮羹及生食,並得。(昝殷《食醫心鏡》)。

蛇咬久潰:小茴香搗末,敷之。(《千金》)。

莖葉

【氣味】與子同。

【主治】煮食,治卒噁心,腹中不安(甄權)。治小腸氣,卒腎氣衝脅,如刀刺痛,喘息不得。生搗汁一合,投熱酒一合,和服(孟詵)。

【發明】頌曰:《範汪方》:療惡毒癰腫,或連陰卵髀間疼痛攣急,牽入小腹不可忍,一宿即殺人者。用茴香苗葉,搗汁一升服之,日三、四服。其滓以帖腫上。冬月用根。此是外國神方,永嘉以來用之,起死回生神驗。

蒔蘿

(宋《開寶》)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釋名】慈謀勒(《開寶》)、小茴香。

時珍曰:蒔蘿、慈謀勒,皆番言也。

【集解】藏器曰:蒔蘿生佛誓國,實如馬芹子,辛香。

珣曰:按:《廣州記》云:生波斯國。馬芹子色黑而重,蒔蘿子色褐而輕,以此為別。

善滋食味,多食無損。且不可與阿魏同食,奪其味也。

頌曰:今嶺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實大類蛇床而簇生,辛香,六、七月採實。今人多用和五味,不聞入藥用。

時珍曰:其子簇生,狀如蛇床子而短,微黑,氣辛臭,不及茴香。

嘉謨曰:俗呼蒔蘿椒。內有黑子,但皮薄色褐不紅耳。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下氣利膈(時珍)。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小兒氣脹,霍亂嘔逆,腹冷不下食,兩肋痞滿(藏器)。健脾,開胃氣,溫腸,殺魚、肉毒,補水臟,治腎氣,壯筋骨(《日華》)。

主膈氣,消食,滋食味(李珣)。

【附方】新二。

閃挫腰痛:蒔蘿作末,酒服二錢匕。(《永類鈐方》)。

牙齒疼痛:舶上蒔蘿、蕓薹子、白芥子等分。研末。口中含水,隨左右㗜鼻,神效。(《聖惠方》)

【附錄】蜀胡爛(《拾遺》) 藏器曰:子:味辛,平,無毒。主冷氣心腹脹滿,補腎,除婦人血氣,下痢,殺牙齒蟲。生

安南,似蘹香子,可和食。

數低(《拾遺》) 

藏器曰:子:味甘,溫,無毒。主冷風冷氣,下宿食不消脹滿。生西番、北土,兼似蘹香,胡人以作羹食之。

池德勒(《拾遺》) 

藏器曰:根:辛,溫,無毒。破冷氣,消食。生西國,草根也,胡人食之。

馬思荅吉 

時珍曰:味苦,溫,無毒。去邪惡氣,溫中利膈,順氣止痛,生津解渴,令人口香。元時飲膳用之,云極香料也,不知何狀?故附之。

羅勒

(宋《嘉祐》附)

【釋名】蘭香(《嘉祐》)、香菜(《綱目》)、翳子草。

禹錫曰:北人避石勒諱,呼羅勒為蘭香。

時珍曰:按:《鄴中記》云:石虎諱言勒,改羅勒為香菜。今俗人呼為翳子草,以其子治翳也。

【集解】禹錫曰:羅勒處處有之。有三種:一種似紫蘇葉;一種葉大,二十步內即聞香;一種堪作生菜。冬月用干者。子可安入目中去翳,少頃濕脹,與物俱出也。

時珍曰:香菜,須三月棗葉生時種之乃生,否則不生。常以魚腥水、米泔水、泥溝水澆之,則香而茂。不宜糞水。薾仙《神隱書》言:園旁水側宜廣種之,饑年亦可濟用。其子大如蚤,褐色而不光,七月收之。

弘景曰:術家取羊角、馬蹄燒作灰,撒濕地遍踏之,即生羅勒。俗呼為西王母菜,食之益人。

【氣味】辛,溫,微毒。

禹錫曰:不可多食,壅關節,澀營衛,令人血脈不行,又動風,髮腳氣。

【主治】調中消食,去惡氣,消水氣,宜生食。療齒根爛瘡,為灰用之甚良。

患啘嘔者,取汁服半合,冬月用干者煮汁。其根燒灰,敷小兒黃爛瘡(禹錫)。主闢飛屍、鬼疰、蠱毒(吳瑞)。

【發明】時珍曰:按:羅天益云:蘭香味辛氣溫,能和血潤燥,而掌禹錫言:多食澀營衛,血脈不行,何耶?又東垣李氏治牙疼口臭,神功丸中用蘭香,云無則以藿香代之,此但取其去惡氣而已。故《飲膳正要》云: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闢腥氣,皆此意也。

【附方】新二。

鼻疳赤爛:蘭香葉(燒灰)二錢,銅青五分,輕粉二字,為末,日敷三次。(錢乙《小兒方》)。

反胃咳噫:生薑四兩(搗爛),入蘭香葉一兩,椒末一錢,鹽和麵四兩,裹作燒餅,煨熟,空心吃,不過兩三度效。反胃,入甘蔗汁和之。(《普濟方》)。

【主治】目翳及塵物入目,以三、五顆安目中,少頃當濕脹,與物俱出。

又主風赤眵淚(《嘉祐》)。

【發明】

時珍曰:按:《普濟方》云:昔廬州知錄彭大辨在臨安,暴得赤眼後生翳。一醫用蘭香子洗曬,每納一粒入眥內,閉目少頃,連膜而出也。一方:為末點之。時珍常取子試之水中,亦脹大。蓋此子得濕即脹,故能染惹眵淚浮膜爾。然目中不可著一塵,而此子可納三、五顆亦不妨礙,蓋一異也。

【附方】新二。

目昏浮翳:蘭香子每用七個,睡時水煎服之,久久有效也。(《海上名方》)。

走馬牙疳:小兒食肥甘,腎受虛熱,口作臭息,次第齒黑,名曰崩砂;漸至齦爛,名曰潰槽;又或血出,名曰宣露;重則齒落,名曰腐根。用蘭香子末、輕粉各一錢,密陀僧(醋淬,研末)半兩,和勻。每以少許敷齒及齦上,立效。內服甘露飲。(《活幼口議》)

白花菜

(《食物》)

【釋名】羊角菜。

【集解】時珍曰:白花菜三月種之。柔莖延蔓,一枝五葉,葉大如拇指。秋間開小白花,長蕊。結小角,長二、三寸。其子黑色而細,狀如初眠蠶砂,不光澤。菜氣膻臭,惟宜鹽菹食之。

穎曰:一種黃花者,名黃花菜,形狀相同,但花黃也。

【氣味】苦,辛,微毒。

穎曰:多食,動風氣,滯臟腑,令人胃中悶滿,傷脾。

【主治】下氣(汪穎)。煎水洗痔,搗爛敷風濕痹痛,擂酒飲止瘧(時珍)。

蔊菜

(音罕。《綱目》)

【校正】併入草部《拾遺》𦹫菜。

【釋名】𦹫菜(音罩)、辣米菜。時珍曰:蔊味辛辣,如火焊人,故名。亦作𦹫。陳藏器《本草》有𦹫菜,云辛菜也,南人食之。不著形狀。今考《唐韻》、《玉篇》並無𦹫字,只有蔊字,云辛菜也。則𦹫乃蔊字之訛爾。

【集解】時珍曰:蔊菜生南地,田園間小草也。冬月布地叢生,長二、三寸,柔梗細葉。三月開細花,黃色。結細角長一、二分,角內有細子。野人連根、葉拔而食之,味極辛辣,呼為辣米菜。沙地生者尤伶仃。故洪舜俞《老圃賦》云:蔊有拂士之風。林洪《山家清供》云:朱文公飲後,輒以蔊莖供蔬品。蓋盱江、建陽、嚴陵人皆喜食之也。

【氣味】辛,溫,無毒。

李鵬飛曰:蔊菜細切,以生蜜洗伴或略汋食之,爽口消食。多食,發痼疾,生熱。

【主治】去冷氣,腹內久寒,飲食不消,令人能食(藏器)。利胸膈,豁冷痰,心腹痛(時珍)。

草豉

(《拾遺》)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

藏器曰:生巴西諸國。草似韭狀,豉出花中,彼人食之。

【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惡氣,調中,益五臟,開胃,令人能食(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