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 (艸閭)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別名】庵(艸閭)草、庵 (艸閭)篙、淹 (艸閭)、覆(艸閭)、臭篙、庵蒿

【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

【歸經】

【性味】味辛;苦;性溫

【毒性】

【功效】行瘀通經;祛濕。主婦女血瘀經閉;跌打瘀腫;風濕痹痛

【用法】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或搗汁飲。

【注意】

【複方】①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 生庵LV蒿,搗取汁一升服之。(《廣利方》)②治風濕關節痛:庵LV五錢至一兩。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1.《千金翼方》:治痰血,庵LV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2. 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治風濕關節痛。3.《藥材資料彙編》:散瘀血,止痛,通經,利尿,消腫。

【臨床應用】

【備注】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Keiskeana Miq.採收和儲藏:8-9月割取全草,曬乾或鮮用。

【原生態】庵(艸閭),多年生草本,莖高30-100cm。主根明顯,側根多數;根狀莖短,有少數營養枝。莖直立,常叢生,具柔毛,中部以上常分枝。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倒卵形勤儉到卵狀匙形,長4-6cm,寬2-4cm,先端鈍尖,基部漸狹,楔形,中部向上邊緣有疏鋸齒或淺裂齒;上面無毛或有微毛,下麵色淺,稍有絹毛;上部葉長圓形,有微齒或全緣。頭狀花序多數,於莖頂和分枝上排列成疏散的複總狀花序,長達40cm,有細長的花梗及細小的苞葉;總苞球形,寬3-3.5mm;總苞片3-4層,背面綠色,內層邊緣寬膜質,無毛;雌花6-10朵;中間兩性,花13-18朵,均為管狀,淡黃色,兩性花花柱分枝先端為披針形突漸尖。瘦果長約2mm。花、果期8-11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路旁、草地、灌叢及疏林下。資源分佈:分由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等地。

【栽培】

【制法】

【性狀】性狀鑒別,莖多分枝,被柔毛。葉互生,葉片廣卵形勤儉到卵形,邊緣具缺刻狀粗齒,背面色淡,有絹毛。頭狀花序多數,球形,花黃色。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亦見表皮毛或其殘基。表皮下可見少量厚角組織(老芭表皮下可見木栓層,有時因次生組織的增加而使表皮脫落);皮層薄壁細胞數列,澱粉鞘明顯。維管組織連續成環。韌皮束多斷續環列,其外方具帽狀纖維束,纖維細胞壁厚,木化。次生木質部內纖維眾多,木化。髓部有小型草酸鉦簇晶散在。葉表皮特徵: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或深波狀彎曲。氣孔見於下表皮,不定式。非腺毛丁字形,柄部常由3細胞組成,頂細胞橫生,甚狹長(580-1500μ m),兩端尖。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理化鑒別】

【炮製】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