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膏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金鑒》卷六十二

【別名】回生至寶膏

【組成】象皮6錢,穿山甲6錢,山梔子80個,兒茶(另研極細末)2錢,人頭發1兩2錢,血竭(另研極細末)1錢,硇砂(另研極細末)3錢,黃丹(飛),香油4斤,桑枝50寸,槐枝50寸,桃枝50寸,柳枝50寸,杏枝50寸。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一切癰疽發背,惡瘡。

【用法用量】回生至寶膏(《千金珍秘方選》)。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用時不宜見火。

【備注】

【制法】上將桑、槐、桃、柳、杏5枝入香油中煠枯,撈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頭發煠化;再入山梔子煠枯,用絹將藥滓濾去,將油複入鍋內煎滾,離火少傾。每油1斤,入黃丹6兩,攪勻,用慢火熬至滴水中成珠,將鍋取起;再入血竭、兒茶、硇砂等末攪融,用涼水1盆,將膏藥傾入水內,用手扯藥千餘遍,換水數次,拔去火氣,瓷罐收貯。

【性狀】

【規格】

【儲藏】

《醫宗金鑒》卷六十二

【別名】

【組成】象皮18克 穿山甲18克 山梔80個 兒茶(另研極細末)6克 人頭發36克 血竭(另研極細末)3克 硇砂(另研極細末)9克 黃丹(飛)香油 桑枝 槐枝 桃枝 柳枝 杏枝各45釐米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一切癰疽,發背,惡瘡。

【用法用量】用香油2千克,將桑、槐、桃、柳、杏五枝燥枯,撈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頭發,炸化;再入山梔子燥枯,用絹將藥滓濾去,將香油複入鍋內煎滾,離火少頃。每500克香油入黃丹180克,攪勻,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將鍋取起,再入血竭、兒茶、硇砂等末攪融,用涼水一盆,將膏藥傾入水內,用手扯藥千餘遍,換水數次,拔去火氣,瓷罐收貯,用時不宜見火,須以銀杓盛之,重湯燉化,薄紙攤貼。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

【規格】

【儲藏】

《類證治裁》卷八

【別名】白膏

【組成】巴豆肉12兩,蓖麻子12兩(去殼)。

【功能主治】疔瘡腫毒,瘡口已破者。

【用法用量】攤貼。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藥用香油3斤,浸3日,再將蝦蟆5個浸1宿。臨熬時,入活鯽魚10尾,共熬焦,去渣再熬,加官粉2斤,乳香5錢,攪勻。

【性狀】

【規格】

【儲藏】

《瘍科捷徑》卷上

【別名】

【組成】硇砂6兩,穿甲26兩,兒茶3兩,桃枝21兩,柳枝21兩,山梔5斤,血餘12兩,乳香10兩,槐枝21兩,杏枝21兩,血竭3兩,桑枝21兩。

【功能主治】瘰鬁未潰者。

【用法用量】貼患處。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麻油40斤,每斤用緯丹4兩煎成。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