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上卷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太平聖惠方

作者
王懷隱、陳昭遇等
朝代
年份
公元992年(宋·淳化三年)
底本
烏絲欄鈔本(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御製《太平聖惠方》序

朕聞皇王治世,撫念為本。法天地之覆載,同日月以照臨;行道德而和慘舒,順寒暄而知盈縮;上從天意,下契群情,罔憚焦勞,以從人慾,乃朕之願也!且夫人稟五常,藥治百病。能知疾之可否,究藥之徵應者,則世之良醫也。至如風雨有不節之勞,喜怒致非理之患,疾由斯作,蓋自物情。苟非窮達其源,窺測其奧,徒煩服食以養於壽命,消息可保於長生矣,自古同,多乖攝治,疾之間起,積之於微。勢兆已形,求諸服餌。方既弗善,藥何救焉?書曰:藥不螟眩,厥疾弗瘳。誠哉是言也!且如人安之道,經絡如泉。或馳騁性情,乖戾形體,莫知傷敗,致損壽齡。蓋由血脈榮枯,肌膚盛弱,貪其嗜欲,不利機關,及至虛羸,不防他故。四時逆順,六氣交爭,賢者自知,愚者未達。是以聖人廣茲仁義,博愛源深。故黃帝盡岐伯之談,虢君信越人之術。揆度者,明於切脈;指歸者,探乎幽玄。論之,則五音自和,聽之,則八風應律,譬猶影響,無不相從。求妙刪繁,備諸方冊,討尋精要,演說無所不周,詮詁簡編,探賾悉聞盡善,莫不考秘密,搜隱微。大矣哉,為學乃至於此耶!則知天不愛其道,而道處其中;地不愛其寶,而寶舍其內。夫醫者,意也。疾生於內,藥調於外。醫明其理,藥效如神。觸類而生,參詳變易,精微之道,用意消停。執見庸醫,證侯難曉。朕昔自潛邸,求集名方,異術玄針,皆得其要,兼收得妙方千餘首,無非親驗,並有準繩。貴在救民,去除疾苦。並偏於翰林醫官院,各取到經乎家傳應效藥方,合萬餘道。令尚藥奉御王懷隱等四人,校勘編類。凡諸論證,並該其中;品藥功效,悉載其內。凡候疾之深淺,先辨虛實,次察表理,然後依方用藥,則無不愈也。庶使天高地厚,明王道之化成;春往秋來,布群黎之大惠。昔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民播種,以省殺生;嘗味百草,區別藥性,救夭傷之命,延老病之生,黔首日用而不知,聖人之至德也。夫醫道之難,昔賢猶病。設使誦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盡,窮此之道者,其精勤明智之士歟!朕尊居億兆之上,常以百姓為心,念五氣之或乖,恐一物之失所,不盡生理,朕甚憫焉!所以親閱方書,俾令撰集,冀溥天之下,各保遐年,同我生民,躋於壽域。今編勒成一百卷,命曰《太平聖惠方》,仍令雕刻印版,遍施華夷。凡爾生靈,宜知朕意。

卷第一

敘為醫

夫清濁形分。陰陽位設。四時序矣。萬物生矣。滋味既興。疾恙斯作。神農嘗之百草。黃帝立以九針。岐伯雷公。備論診脈。華佗扁鵲。廣著群書。分弦鉤毛石之功。定君臣佐使之用。立神聖功巧。判虛實浮沉。邇後伎士分鑣。名醫接踵。皆窮玄奧。盡播聲光。自古迄今。更相祖述。道符濟國。志在救人也。夫為醫者。先須諳甲乙素問。明堂針經。俞穴流注。本草藥對。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虛實。陰陽盛衰。諸家方論。並須精熟。然後涉獵詩書。該博釋老。全之四教。備以五常。明希夷恬淡之門。達喜舍慈悲之旨。儻盡窮其大體。即自得其重玄。譬猶測影用圭。乾坤不能逃其數。宣疑設卦。倚伏洞可究其源。奚異通神。無殊造聖。是以學者必須傍探典籍。邈審妍媸。服勤以求。探賾無厭。勿恣道聽。自恃己長。炫耀聲稱。氾濫名譽。心中未了。指下難明。欲別死生。深為造次。故曰醫者意也。非常之意爾。是以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又曰上醫聽聲。中醫察色。下醫診脈。又曰上醫療未病。中醫療欲病。下醫療已病。夫如是則須洞明物理。曉達人情。悟造化之變通。定吉凶之機要。視表知里。診候處方。常懷拯物之心。並救含靈之苦。苟用藥有準。則厥疾必瘳。若能留心於斯。具而學之。則為醫之道。盡善盡美。觸事皆通矣。

敘診脈法

夫脈者。醫之大業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者哉。是以古之哲醫。寤寐俯仰。不與常人同域。造次必在於醫。顛沛必在於醫。故醫者必能感於鬼神。通於天地。可以濟眾。可以依憑。若與常人混其波瀾。則庶事隳壞。使夫物類。將何仰焉。由是言之。學者必當摒棄俗情。凝心於此。則和鵲之功。因茲可得而致也。

經曰:診脈之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乃可診脈。視其五色。察其精明。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可以決生死之要也。

凡人稟形氣。有中適。有躁靜。各各不同。氣脈潮動。亦各隨其性韻。故呼而脈再至。吸而脈再至。呼吸之間復一至。合為五至。此為中適者也。春秋中。日夜正等。其呼而脈至多。吸而脈至少。或吸而脈至多。呼而脈至少。此則不同。為冬夏日夜長短之異也。凡氣脈呼吸。晝夜變通。效於四時。然於呼吸定息。應五至之限。無有虧僻。猶晷刻與四時長短。而歲功日數無遺也。若人狀貌有羸有壯。其呼吸雖相接續。而晝夜息度。隨其漏刻。是謂呼吸象晝夜。變通效於四時也。

分寸關尺三部脈位法

夫寸關尺位。多有不同。然脈法始於黃帝。難經起自扁鵲。此之二部。俱是祖宗。諸家所述。蓋並枝葉。今則分其尺寸。定其陰陽。的舉指歸。用明大要。俾令後學。免更狐疑。經曰:凡寸關尺者。脈之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也。夫人之三部。寸口在上。關脈在中。尺脈在下。經云:先言尺。後言寸。不從上而言。反從下起者。緣尺澤是人性命之根本。寸口者人身之本。故有命然後有身。所以先言尺澤在上。蓋取命之根本。然後及於身而言之也。凡十二經脈。有病之時。先於尺澤寸口而見之。故尺寸者。是脈之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者。夫三部之脈取中。而上下分之。從關中下至尺澤為內。是屬陰。故言內陰之所治也。言尺澤者。尺脈一寸之外。餘脈下入不見。如入深澤而沉。故曰尺澤也。凡診之者。若寸口關脈不見。唯尺脈在者。其人必不死。亦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其根氣元活。故寸關者枝葉也。尺澤者根本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者。夫自關而向上分之。上至寸口。故言關至魚際也。魚際者是掌骨後際。如魚之頸際。故曰魚際也。言從關上至魚際。下佔一寸屬陽。是內陽之所治也。然寸口雖佔一寸。而脈見九分者。言陽數奇。陰數偶故也。是以關上屬陽。故言九奇也。關下屬陰。故言寸偶也。故分寸為尺者。夫關以上。雖取一寸。而脈見九分。故曰分寸。為其先取一尺而言。蓋先從根本言之。故一尺內取一寸。一寸內取九分而診之。故言分寸為尺。從尺而取寸。從寸而取分是也。分尺作寸者。從關以下至尺澤也。蓋取脈長一寸而診之。其一寸之脈。蓋先取一尺之分。而其中除卻九寸。而更取一寸用之。故言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從始至終。寸尺位脈長一寸九分。此則尺寸始終之法也。凡寸後尺前。兩境之內生於關。為寸關尺也。上部屬陽故法天。下部屬陰故法地。中部陰陽相共。故法人。關者穿也。言上可以穿其天。下可以穿其地。上下關通。而取其中。故言關也。而分三部候天地人。以法三才也。凡古法定尺寸者。皆先取一尺而言之。從尺而取寸。此則是其大綱也。又凡人長短不同。其形各異。又曰人長則脈長。人短則脈短。據此之言。豈可執其一概。必在醫者以意審詳。今則以魚際骨下為寸口。位佔九分。更下行一寸為尺部。合成一寸九分。中間為關部。以安三指。此之所定寸關尺。蓋依黃帝難經。永為楷式。不可改移。其有諸家所說多端。巧偽非一。不欲備載。深為冗繁。故不可以依憑爾。

辨九候法

黃帝曰:余聞九候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余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曆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立冬陰夏陽。以人應之奈何。願聞其方。岐伯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岐伯曰: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三部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為九臟。五臟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氣多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相失者皆死也。

辨兩手五臟六腑脈所主法

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尺部。魂魄穀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順男。右大順女。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決斷。兩在關後。人無二脈。病則不愈。諸經減損。各隨其部。左手寸口。心與小腸脈之所出也。關上者。肝與膽脈之所出也。尺中者。腎與膀胱脈之所出也。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關後一分者。神門之位也。

右手寸口者。肺與大腸脈之所出也。關上者。脾與胃脈之所出也。尺中者。命門三焦脈之所出也。關前一分者。氣口之位也。關後一分者。神門之位也。凡五臟之脈併為陰。陰脈皆沉。六腑之脈併為陽。陽脈皆浮。假令左手寸口脈浮者。小腸脈也。沉者心之脈也。余皆仿此。

辨五臟六腑經脈所合法

肝脈曰足厥陰。與膽脈曰足少陽合。心脈曰手少陰。與小腸脈曰手太陽合。脾脈曰足太陰。與胃脈曰足陽明合。肺脈曰手太陰。與大腸脈曰手陽明合。腎脈曰足少陰。與膀胱脈曰足太陽合。手心主。與三焦脈曰手少陽及命門合。手心主有名而無臟。三焦有位而無形。故二經以為表裡也。

診五臟脈輕重法

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是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

辨脈形狀

浮脈。按之不足。舉之有餘。但浮於指下。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重按乃得。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碌碌如欲脫。洪脈。極大在指下。細脈。小大於微。恆有但細爾。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弦脈。舉之無。按之如弓弦狀。緊脈。數如切繩。一曰如轉索。無常也。遲脈。呼吸三至。去來極遲。數脈。去來但促急。一曰一息六至。緩脈。去來亦遲。小駛於遲。一曰浮大而軟。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一曰按之乃得。舉之即無。動脈。見於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然動。伏脈。極重指著骨乃得。一曰關上沉不出。名曰伏。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一曰指下無。兩旁有。軟脈。極軟而浮細。曰軟。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下豁豁然。曰虛。實脈。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曰實。促脈。去來皆疾。時止曰促。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結者生。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不可治。散脈。大為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里。革脈。有似沉伏。實大長微弦。

弦與緊相類。浮與芤相類。軟與弱相類。微與澀相類。沉與伏相類。緩與遲相類。革與實相類。滑與數相類。

分別脈病形狀

凡診脈。視其人大小長短。及性氣緩急。脈之。皆如其人形性則吉。反之者則凶。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理。短則氣病。數則心煩。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

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弦而沉者病在內。浮而洪者病在外。滑而微浮病在肺。下緊上虛病在脾。長而弦者病在肝。脈小血少病在心。大而緊者病在腎。脈實者病在內。脈虛者病在外。浮而大者風。浮而絕者氣。沉細疾者熱。遲緊者為寒。諸腑脈為陽。主熱。諸臟脈為陰。主寒。陽微則汗。陰浮自下。陽數則口瘡。陰數則惡寒。陽芤則吐血。陰芤則下血。

脈與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宜溫藥。緊數者。可發汗。

寸口脈浮大而疾者。名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痛。腹中熱。

寸口脈沉細者。名曰陽中之陰。病苦悲傷不樂。惡聞人聲。少氣。時時汗出。陰氣不通。兩臂不舉。

尺脈沉細。名曰陰中之陰。苦兩脛痠疼。不能久立。陰氣衰。小便餘瀝。陰下濕癢。

尺寸脈牢而長。關中無。此為陰乾陽。苦兩脛重。小腹引腰痛。

寸口脈壯大。尺中無。此為陽干陰。苦腰背痛。陰中傷。足脛寒。

尺脈浮而大。為陽干陰。苦小腹痛滿。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寸口脈緊者中風。風攻頭痛。

夫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初持脈如躁之狀。久久按之細而牢。苦腰腹相引痛。不能食。足脛重。

脈來乍大乍小。乍短乍長。為禍祟。脈來但實者。為心勞。脈來洪大嫋嫋者。禍祟。寸口脈弦。中手短者。頭痛。脈來過寸口入魚際者。遺尿。脈來中手弦長者。腰疼。足脛痛。脈來中手弦。從上緊者。肩背痛。脈但數。心下結。熱盛。脈盛滑緊者。痛在外。脈小實緊者。痛在內。脈小弱而浮滑。久病。脈澀浮而疾。新病。脈沉而弦者。其人有痃。腹內痛。脈來緩滑者。熱在胃中。脈來盛緊者。腹脹。脈弦急。疝瘕。小腹痛。脈出魚際。逆氣喘急。脈來伏者。霍亂。脈來弦急疾者。癖病。脈來大堅疾者。癲病。脈浮而緩。皮膚不仁。風寒入肌肉。脈沉而緊。下焦寒。得冷即大小便痛。脈來遲而澀。胃中寒。有癥結。脈來快而緊。有積聚。擊痛。脈沉而細。下焦寒。小便數。苦㽲痛。下重痢。脈滑而浮散者。有風。脈短而滑者。病酒。脈緊而滑者。吐逆。脈遲而緩者。脾胃有寒。脈弦而鉤。脅下如刀刺。狀如飛屍。至困而不死。脈沉而遲。腹藏有冷病。脈浮而細滑。傷於寒飲。脈沉而數。其人中水。冬時不治自愈。脈滑者。陽氣盛。脈微而緊者。有寒。脈澀細而緊者。痹病。脈沉而滑。為下重。背膂痛。脈短而數。心痛必煩。脈緊而數。寒熱俱發。必當下之乃愈。脈微弱者。有寒。少氣。脈實緊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利者。當難治。脈弦而緊。脅下痛。脈大細滑。中有短氣。脈微小者。血氣俱少。脈澀者。少血多氣。脈滑者。多血少氣。脈大者。氣血俱多。兩手脈前部陽絕者。苦心下寒。口中熱。脈洪大緊急。病在外。苦頭痛。發癰腫。脈細小緊急。病在中。寒疝。瘕積聚。腹中痛。脈浮大。中風。頭重鼻塞。脈微浮。秋吉冬病。脈來疾者為熱。遲者為寒。滑為鬼疰。弦為切痛。脈沉重而直前絕者。病血在腹間。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脈沉而急。病傷暑暴發虛熱。脈來中散絕者。病痟渴。脈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絕者。病在肌肉遁屍。脈累累如貫珠不前至。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脈來累累而止。不至寸口。軟者結熱在小腸膜中。伏留不去。脈微。即陽氣不足。沾熱汗出。凡無陽即厥。無陰即嘔。陽微不能呼。陰微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氣促。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陽邪來。見浮洪。陰邪來。見沉細。水穀來。見實堅。浮而滑者宿食。洪大傷寒熱病。弦小者寒癖。浮滑之脈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關脈堅而滑者。蛔(音回)蟲也。尺脈沉滑者。寸白蟲也。三部或至或不至。冷氣在胃中。故令脈不通也。脈緊而急者。為遁屍。脈緊而長過寸口者。疰病。關脈浮。積熱在胃中。尺脈浮者。客熱在下焦。

諸浮。諸緊。諸弦。諸沉。諸澀。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若在關上。胃以下病。若在尺中。腎以下病。寸口脈沉。胸中短氣。若弦上寸口者。宿食頭痛。若有表無里者。邪之所止。得鬼病。何謂表裡?寸尺為表。關上為里。兩頭有脈。關中絕不至也。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陰絕與陽絕。皆死。不可治也。

平寸口脈法

寸口脈沉緊。苦心下有寒。時痛。即有積邪。

寸口脈偏絕。則臂偏不遂。其人兩手俱絕者。不可治。

寸口脈潎潎如羹上肥。陽氣微。

寸口脈連連如蜘蛛絲。陰氣衰。

寸口脈沉而緊。病在中。浮而盛。病在外。

寸口脈沉而弱。寒中疝瘕。小腹痛。

寸口脈滑而遲。不沉不浮。不長不短者。為無病。

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即為血實。滑即為氣實。血氣相搏。入臟即死。入腑自愈。

寸口脈弦而緊。弦即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即惡寒。水下流走腸間。

寸口脈緊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氣。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血實目腫。

寸口脈雙弦。兩脅下拘急而痛。淅淅惡寒。

寸口脈浮而滑。頭中痛。

寸口脈緩而遲。緩即為虛。遲則為寒。虛寒相搏則欲溫食。食冷即咽痛。

寸口脈遲而澀。遲即為寒。澀為少血。

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滯氣宿食。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即為悸。

寸口脈微弱。氣血俱虛。男子即吐血。婦人即下血。

寸口脈浮。中風發熱頭痛。

寸口脈緊。傷寒頭痛。

寸口脈緩。皮膚頑痹不仁。風寒入肌肉。

寸口脈滑。陽氣實。胸中壅滿。吐逆。

寸口脈弦。心中愊愊。微頭痛。胃脘痛。心下有水氣。

寸口脈弱。陽氣虛。自汗出。

寸口脈澀。是胃氣少虛竭不足。

寸口脈芤。即吐血。微芤者衄血。

寸口脈伏。胸中逆氣。噎塞不通。是諸氣上衝胸中也。

寸口脈沉。胸中引脅痛。胸膈有水氣。

寸口脈軟弱。汗自出。是虛損病。

寸口脈遲。上焦有寒。

寸口脈實。上焦生熱。

平關脈法

關脈時來時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數者。胃中寒熱羸弱。不欲食。如瘧狀。

關脈澀堅大實。按之不減有力。為中焦實。有伏結在胃中。

關脈滑。乍大乍小不勻。必吐逆。

關脈浮大。風在胃中。張口肩息。心下澹澹。食即欲嘔。

關脈微浮。有積熱在胃中。嘔吐蛔(音回)蟲。心神健忘。

關脈弦而長。有痛如刀刺之狀。在臍左右上下。

關脈浮。氣虛腹滿。不欲飲食。

關脈緊。心下苦滿痛。脈緊為實也。

關脈微。胃中有冷氣。心下拘急。

關脈數。胃中有客熱。

關脈緩弱。脾胃氣不足。不能食。

關脈浮滑。胃中有熱。熱氣滿則不欲食。食即吐逆。

關脈弦。胃中有虛冷氣。心下厥逆。

關脈弱。胃氣虛。胃中有客熱。脈弱為大虛小熱。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即寒生。

關脈澀。血氣逆冷為血虛也。

關脈芤。大便下血。

關脈伏。腹內有氣溏泄。

關脈洪。胃中有熱。必煩渴。

關脈沉。心下有冷氣。苦滿吞酸。

關脈軟。苦虛冷。脾氣弱。重下痢。

關脈遲。胃中有寒。

關脈實。即脾胃氣塞。熱盛腹滿。

平尺脈法

尺脈弱。下焦冷。無陽氣。

尺脈牢小者。足脛寒痿痹。

尺脈細。溏泄下冷痢。

尺脈細而急者。筋攣痹不能行。

尺脈大者。熱在腹中。小便赤痛。

尺脈按之不絕。若與關脈相應和滑者。男子氣盛血實。婦人即為妊娠。

尺中來而斷絕者。男子小腹有滯氣。婦人月水不利。

尺脈浮。下焦熱。大小便難。

尺脈堅。臍下及小腹結痛。

尺脈微。厥逆。小腹有寒氣。

尺脈數。惡寒。臍下熱痛。小便赤黃。

尺脈緩。腳弱下腫。小便難。有餘瀝。

尺脈滑。血氣寒。經絡不利。

尺脈弦。小腹疼。腹中拘急。

尺脈澀。足脛逆冷。小便頻。

尺脈芤。下焦虛。小便脫血。

尺脈伏。小腹痛。寒疝瘕有水穀不化。

尺脈沉。腰背痛。

尺脈軟。腳弱風痹。小便難。

尺脈遲。下焦有寒。

尺脈緊。臍下切痛。

尺脈微牢。腰胯冷。小腹痛。小便不禁。

辨七表八里脈法

浮芤滑實弦緊洪為七表。遲緩澀微沉伏濡弱為八里。

浮為中風。左手寸口脈浮。中風發熱頭痛。關脈浮。腹脹胃虛。尺脈浮。大便難。右手寸口脈浮。肺風鼻塞。關脈浮。食不消化。尺脈浮。小便澀也。

芤為失血。及血實。左手寸口脈芤。則吐血或衄血。關脈芤。大便下血。尺脈芤。小便赤及下血。右手寸口脈芤。胸中有積血。關上脈芤。腹內有瘀血。尺脈芤。小腹疼痛下血。

滑為吐逆。寸口滑。胸滿氣逆。關脈滑。胸中寒吐逆。不欲食。尺脈滑。為下痢。婦人月信不通。滑脈但在寸關。皆主吐逆也。

實為下痢。寸口實。胸中熱。關脈實。腹中滿。寒疝。氣急下痢。尺脈實。小腹滿痛。小便澀。

弦為拘急。寸口脈弦。胸中急痛。關脈弦。胃中寒。心下拘急。尺脈弦。小腹急滿。左右弦皆主拘急也。

緊為痛。寸口脈緊。頭中痛。關脈緊。心下痛。尺脈緊。臍下痛。左右緊皆主痛也。

洪為熱。寸口脈洪。胸脅熱滿。關脈洪。胃中有積熱。吐逆無常。尺脈洪。小腹滿。陰中痛。左右洪皆主熱也。

遲為寒。寸口脈遲。上焦有寒。關脈遲。中焦有寒。尺脈遲。下焦有寒。左右遲皆主寒也。

緩為風結。寸口脈緩。皮膚不仁。關脈緩。腹中有風結。尺脈緩。下焦有寒。左右緩皆主風寒也。

澀為血滯。寸口脈澀。陽氣虛。衛氣不足。關脈澀。心血氣虛。榮氣不足。尺脈澀。足脛逆冷。腹中雷鳴。左右澀皆主氣不足也。

微為氣痞。寸口脈微。上焦寒氣痞結。關脈微。胃中寒。心下痛。愊愊然。尺脈微。小腹有寒積聚。左右微皆為氣痞也。

沉為水。寸口脈沉。胸中有寒飲。關脈沉。心下滿短氣。尺脈沉。腰痛腳弱有急水氣。左右沉皆主水也。

伏為物聚。寸口脈伏。胸中有物聚也。關脈伏。有水氣。溏泄。尺脈伏。有水穀不化。左右伏皆有物聚也。

濡為虛損。寸口脈濡。氣少。虛損多汗。關脈濡。苦重下虛弱。尺脈濡。發熱惡寒。左右濡俱主虛損也。

弱為筋萎。寸口脈弱。陽氣虛。汗自出。關脈弱。胃氣不足。小熱大虛。尺脈弱。骨肉痠疼。左右弱皆主虛也。

浮芤相搏。中風衄血。浮滑相搏。中風吐逆。浮實相搏。中風下痢。浮弦相搏。中風拘急。浮緊相搏。中風體痛。浮芤相搏。中風發熱。

辨陰陽脈法

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沉軟。舉指來疾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脈也。

脈有陽盛陰虛。陰盛陽虛何謂也。然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陽脈見寸口浮而實大。今輕手按之更減損小。故言陽虛。重手按之反更實大。故曰陽實也。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凡此六脈者。謂沉浮長短滑澀也。凡脈浮滑長者陽也。沉澀短者陰也。所言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云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言病之逆順也。

凡脈浮大數動滑。陽也。沉澀弱弦微。陰也。長者為陽。短者為陰。陽病見陰脈者。逆也。陰病見陽脈者。順也。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數即吐。陰微即下。陽弦即頭痛。陰弦即腹痛。

辨營衛經脈與漏刻相應度數法

凡人營衛之氣與經脈。漏刻相應。陰氣為營。營者血也。行於經脈之中。陽氣為衛。衛者氣也。行於經脈之外。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周於身。漏水下一百刻。營衛之氣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為一周也。凡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謂之一息也。凡一息六寸。百息六丈。千息六十丈。萬息六百丈。一萬三千五百息。合為八百一十丈。凡二百七十息。計行一十六丈二尺。是名一周身。漏水下二刻。故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周。即漏水下一百刻。脈行八百一十丈。此即一日一夜營衛氣行。與漏刻相應之數也。

辨脈虛實法

人有三虛三實者。謂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脈有虛實者。脈來濡者為虛。緊牢者實。病有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也。有診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故曰虛實也。

又邪氣盛則實。精氣脫則虛。何者是重實大熱病。氣熱脈滿者是也。浮之損小。沉之實大。名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名曰陽盛陰虛。

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為五實。

脈細。皮寒。氣少。泄痢前後。飲食不入。為五虛。

辨損至脈法

脈有損至。何謂也。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困。六至曰命絕。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困。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損脈之為病奈何。然一損損於皮毛。則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則不能營於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則食飲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則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萎則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於敗病也。從上下者。骨萎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損至之法奈何。然損於肺者益其氣。損於心者調其營衛。損於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於肝者緩其中。損於腎者益其精。此損至之法也。

辨奇經八脈法

脈有奇經八脈者何謂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霶霈妄行。聖人不能復圖。此經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奇經者。奇由異也。此之八脈與十二經不相拘制。別道而行。與正經有異。故曰奇經。其數有八。故曰八脈也。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系。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腦。夫督脈者陽脈之海。督之言都也。是人陽脈之督綱也。人脈比於水。故云陽之海。此奇經之一脈也。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夫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養之本。故曰任脈中極之下。長強之上也。此是奇經之二脈也。

衝脈者。起於氣衝。並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夫衝脈者陰脈之海也。沖者通也。言此脈下至於足。上至於頭。通受十二經之氣血。故曰沖焉。此奇經之三脈也。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夫帶者。言束也。言總束諸脈。使得調柔也。季脅在肋下。下接髖骨之間是也。回。繞也。繞身一周。猶如腰帶焉。此奇經之四脈也。

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夫蹺者捷疾也。言此脈是人行走之機要。動足之所由也。故曰蹺脈焉。此奇經之五脈也。

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其陰蹺義與陽蹺同。此奇經之六脈也。

陽維陰維者。經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溉灌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夫維者維持之義也。言此脈為諸脈之綱維。故曰維脈焉。此是陰陽二脈。是為奇經之八脈也。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脈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凡九州之內。有十二經水。以流泄地氣。人有十二經脈以應之。亦所以流灌身形。猶若氣血以養生身。故比之於溝渠。

奇經之為病何如。然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相維。則悵然失志。容容不能自收持。夫悵然者其人驚。驚即病。維脈緩。故令人不能自收持。驚即失志。喜忘恍惚也。

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陽蹺在外踝。病即其脈。當從外踝上急。內踝以上緩也。

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陰蹺在內踝。病即其脈。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也。

衝脈之為病。逆氣而裡急。衝脈從關元至咽喉。故其脈為病。逆氣而裡急也。

督脈之為病。脊強而厥。督脈在脊。病則其脈急。故令脊強也。

任脈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任脈起於胞門子戶。故其病結為七疝瘕聚也。

帶脈之為病。苦腹滿。腰容容若坐水中。帶脈者。迴帶人之身體。病即其脈緩。故令腰容容也。

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陽為衛。衛為氣。氣主肺。故寒熱。陰為營。營為血。血主心。故心痛。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又云:衝脈者起於關元。循腹裡。直上至咽喉中。任脈者起於胞門子戶。夾臍上行至胸中。二本雖不同。亦俱有所據。並可以依用也。

寸口脈。來大而漸小者。陰絡也。苦風痹癰時自發。

寸口脈。來小而漸大者。陽絡也。苦皮膚淫痛汗出惡寒。

寸口脈。來緊細而長至關者。任脈也。苦繞臍及橫有痛。

診得任脈。橫寸口遲遲者。苦腹中有氣上搶心。不得俯仰拘急也。

診得陽維浮者。暫起即目眩。陽氣盛實。苦肩息洒洒如寒。

診得陰維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也。

診得陰維如貫珠者。男子兩脅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有熱也。

診得帶脈左右繞臍。腰脊痛。沖陰股也。

兩手脈浮。陰陽皆盛實者。此為沖督之脈也。沖督之脈者。十二經之道路。沖督用事者。十二經不復朝見於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癡不定也。

兩手脈細微綿綿。陰脈亦微細綿綿。此為陰蹺陽蹺之脈。

尺寸俱浮直下。此為督脈。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也。

診得陽蹺病則急。陰蹺病則緩。

尺寸牢。直上直下。為衝脈。胸中有寒疝也。

診四時脈及太過不及法

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耶。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之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而去遲。故曰鉤。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花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如有變奈何?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莢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夏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者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秋脈毛。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靄靄如車蓋。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索消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曰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冬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上大下銳。濡滑如雀之啄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胃者水穀之海也。主稟四時。故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善不可得見。衰乃見爾。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見也。

辨妊娠分別男女及將產脈法

尺中之脈。按之不絕。婦人妊娠也。婦人懷妊離經。其脈浮數。腹痛引腰脊。為今欲生也。但離經者不病也。

婦人慾產。其脈離經。夜半覺痛。日中則生。婦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左右俱疾必懷二子。

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沉實。必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必生二女。婦人妊娠脈。初持寸口微。而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數。尺脈若左偏大為男。右偏小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者。其脈如實狀也。

左右俱浮為產二男。不爾則回女作男。左右俱沉為產二女。不爾則回男作女也。

左右尺中浮大者為男。尺中沉細者為女。若尺中來而斷絕者。月水不利也。

凡脈得太陽為男。得太陰為女。太陰則沉。太陽則浮也。

辨小兒脈法

夫小兒脈。三歲以上。五歲以下。然可看候。與大人有異。呼吸八至。是其常也。九至者病。十至者困。

小兒脈緊者。必風癇也。脈沉者。乳不消。脈弦急者為客忤。脈沉數者骨間有冷。脈浮而數。乳癇風熱。脈緊而弦腹痛。脈弦而數。乳熱五臟壅。脈牢而實。大腸秘澀。脈乍短乍長乍大乍小不等者。有祟。

小兒變蒸之時。身熱而脈亂。汗出。不欲食乳。食乳則吐逆。不可用藥。必自瘥矣。

小兒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不可治。

小兒久下痢。脈浮而腹痛者。不可治。

小兒有病。胸陷。口唇乾。目直。口中氣冷。頭低。臥不舉身。手足垂軟。身體強直。掌中冷。皆不可治。

辨脈動止投數法

脈一動一止二日死。一經云一日死。脈二動一止三日死。脈三動一止四日死。或五日死。脈四動一止六日死。脈五動一止七日死。脈六動一止八日死。脈七動一止九日死。脈八動一止十日死。脈九動一止。十一日死。一經云十三日死。又立春死。脈十動一止。立春死。一經云立夏死。脈十一動一止。立夏死。一經云夏至死。脈十二十三動一止者。立秋死。又一經云立冬死。脈十四十五動一止者。立冬死。一經云立夏死。脈二十動一止。一歲死。又一經云立秋死。脈二十五動一止。二歲死。一經云一歲。又云立冬死。脈三十動一止。三歲死。脈四十動一止。四歲死。脈五十動一止。五歲死。

脈來五十投而不止者。五臟皆受氣。是榮衛不失。即無病也。脈來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臟無氣。卻後春草生而死。脈來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臟無氣。卻後三歲麥生而死。脈來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臟無氣。卻後二歲桑椹赤而死。脈來十投而一止者。四臟無氣。歲中死。

脈一來而久住者。病在心主中。脈二來而久住者。病在肝支中。脈三來而久住者。病在脾下。脈四來而久住者。病在腎間。脈五來而久住者。病在肺支間。

五脈病虛羸。人得此者死。所以然者。藥不得而治。針不得而及。如是盛人可治。氣全故也。

扁鵲診諸反逆脈法

脈病。人不病。來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絕止時時復起。而不相連者也。雀啄者。頓來其數而疾也。又經云。得病七八日。脈如屋漏雀啄者死。脈彈人手如黍米也。

脈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死。彈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動數而隨散亂。無復次緒也。順則生。逆則死。所謂順者。手足溫。逆者手足冷也。病人脈如蝦之遊。如魚之翔者死。如蝦游者。苒苒起尋復退沒。不知所在。久乃復起。起輒遲。而沒去速者是也。魚翔者。似魚不行而但掉尾動頭。診而久住者是也。

脈浮短者其人肺傷諸氣微少。不過一年死。法當嗽也。脈如轉豆者死。脈如偃刀者死。似側刀刃也。脈湧湧不去者死。脈分絕者死。而上下分散也。

脈有表無里者死。經名曰結去。何謂結去。在指下如麻子動搖而去。屬腎。名曰結去。不可治也。何謂代。凡脈五來人合一氣。氣息一止。經五來不復增減者。名曰代也。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微少氣也。脈七來是人一息半時。不復增減。亦名曰代。不可治也。

脈來洪大。盛而堅硬者。血氣俱盛實也。

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脈當得汗脈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濡而微者死。

病若吐血復鼻衄。脈當得沉細。而反浮大牢者死。

病若譫言妄語。身有熱。脈當洪大。而反手足四逆。脈細而微者死。

病若大腸而泄。脈當微細澀。而反得緊大而滑者死。

又形脈與病相反者死。

病頭痛目痛脈反短澀者死。

病若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

病若腹滿而喘。脈反滑利者死。

病若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耳聾。脈反浮大而澀者死。

病若腦痛。脈反大而緩者死。

左有病右痛。下有病上痛。此為逆。逆者不可治。

脈來沉之絕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

人形病脈不病者生。脈病形不病者死。

人病屍厥。呼之不應。脈絕者死。脈當大反小者死。

肥人脈細小如絲欲絕者死。羸人得躁脈者死。人自澀。而脈來往滑者死。人自滑。而脈來澀者死。人自小。而脈來往大者死。人自短。而脈來往長者死。人自長。而脈來往短者死。人自大。而脈來往小者死。尺脈上應寸口。太遲者半日死。

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有相反。有一反逆。即為死候也。

辨七診脈法

七診脈。諸家經論。不盡分別。今顯脈形狀。並疾病有可療者。不可療者。同論於中。將明未顯爾。

獨大者。皮膚壯熱。喘息上衝。其脈通度三關。多出少入。與太過相似。兩手並極。此乃不治之疾。

獨小者。四體微寒。中膈氣閉。復沖兩脅。其脈沉沉度於三關。名曰獨小。小者氣也。不治之疾。

獨寒者。惡寒也。四肢俱冷。伏陽在內。其脈指下沉沉如爛練線。按之不知所在。此不治之疾。

獨熱者。四肢俱熱。臟腑亦熱。其脈洪數。故曰獨熱。可治之疾。

獨遲者。其脈三部俱遲。氣在皮膚。致有不安。可治之病。

獨疾者。寸關急數。尺脈微虛。熱在於胃。致使口乾心躁。鼻塞頭疼。可治之疾。

獨陷者。其脈軟。隱在肌肉。陰陽並然。四肢不舉。疼痛在骨。名曰獨陷。可治之疾。

診百病決死生法

診人溫病。三四日不得汗。脈大疾者生。脈細難得者死。

診人溫病。瀼瀼大熱。其脈細小者死。

診人病甚而脈不調者。難瘥。

診人病甚而脈洪。易瘥。

診人頭痛目痛。卒視無所見者死。

診人溫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

診人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診人病瘧。腰脊強急瘛瘲者。不可治。

診人熱病七八日。氣不喘。脈不數者。當後三日溫汗。汗不出者死。

診人熱病七八日。其脈微細。小便赤黃。口燥。舌焦乾黑者死。

熱病不得汗。脈盛躁。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難瘥。

熱病已得汗。脈靜安者生。脈躁者難治。

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之極也。十死不治。

熱病已得汗。脈常躁盛。氣之極也。亦死。

熱病已得汗。常大熱不去者死。

熱病已得汗。熱未去。脈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熱病發熱。熱甚者。其脈陰陽皆竭。慎勿刺。汗不出。必不治。

診癲病。脈實堅者生。脈沉細小者死。

診人心腹積聚。其脈堅急者生。虛弱者死。

若腹大脹。四肢逆冷。其人脈形長者死。

診人心腹痛。痛不得息。脈細小遲者生。緊大疾者死。

診腸澼下膿血脈沉小流連者生。數疾大熱者死。

診人腸澼下膿血。脈沉者生。浮者死。

診洞泄。食不化。下膿血。脈數微小者生。堅急者死。

診腸澼下膿血。脈弦絕則死。滑大則生。凡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弦絕。滑大皆生。弦澀皆死。

診諸澼下膿血。有寒者生。有熱者死。

診諸腸澼。其脈滑者生。浮者死。弦絕澀者皆死。

診咳嗽。脈沉堅者死。浮直者生。

診吐血衄血。脈滑小弱者生。實大者死。

診唾血。脈堅強者死。滑者生也。

夫病吐血而嗽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夫病咳嗽羸瘦。脈堅大者死。

診傷寒咳嗽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診嗽脫形發熱。脈堅急者死。

診嗽而嘔。腹脹而泄。其脈弦弦欲絕者死。

診諸咳嗽。其脈浮軟者生。沉伏者死。

診人肌瘦脫肛。形熱不去者死。

診上氣脈數者死。

診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大不可治。加利必死。

診人消渴。其脈數大者生。細小浮短者死。

診人消渴。脈實大病久可治。脈小堅急不可治。

診人病䘌蝕肛陰。其脈虛小者生。脈堅急者死。

診人腸癖筋攣。其脈小細。安靜者生。浮大堅者死。

診人被風不仁痿厥。其脈虛者生。堅急疾者死。

診人上氣喘急低昂。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

診人汗出苦衄。其脈小滑者生。大躁者死。

診人寒熱瘛瘲。其脈代絕者死。

診金瘡血出太多。脈虛細者生。實大者死。

診人陰陽俱竭者。見其齒上如熟小豆。其脈躁者死。

診人從高跌僕。內傷。脹滿。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診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診傷寒已得汗。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診心腹積聚。其脈勁強者生。沉小者死。

診厥逆汗出。脈堅急者生。虛緩者死。

診水病。脈洪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

診水病陰閉。其脈浮大者生。沉細虛小者則死。

診水病腹大如鼓。脈實者生。虛者死。

診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

診人內外俱虛。身體冷而汗出。微嘔而煩擾。手足厥逆。體不得安靜者死。

診寒氣上攻。脈實而順滑者生。實而逆澀則死。

診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診人卒得中惡。脈大而緩者生。堅而浮者死。堅細而微者亦生。

診中惡吐血數升。脈沉細者死。浮大而疾者生。

診人為百藥所傷。脈微細者死。洪大而速者生。

診老人脈微微。陽羸陰強者生。脈躁大加息者死。陰弱陽強。脈至而代。奇月而死。

診熱病三五日。身體熱。腹滿頭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者。八日死。

尺脈澀如堅。為血實氣虛也。其發病。腹痛逆滿。氣上衝。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成結瘕。黍穄赤而死。

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不足。細而來有力者。穀氣不充。得節轉動。棗葉生而死。

左手寸口脈偏動。乍大乍小不齊。從寸口至關。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其人仲夏得之。此脈桃葉落而死。

右手寸口脈偏沉伏。乍大乍小。朝來浮大。暮夜沉伏。浮即太過魚際。沉伏即不至關中。往來無常。時復來者。榆葉枯落而死。

左手尺部脈三十動一止。又須臾還。三十動一止。乍動乍疏。不與息數相應。其人雖食谷。猶不愈。蘩草生而死。

右手尺部脈三十動而一止。止而復來。來如循直木。如循張弓弦。絙絙然如兩人共引一索。至立春而死。

診三部虛實決死生法

三部脈實。長病得之不治。

三部脈虛。長病得之不治。虛而澀。長病亦死。虛而滑亦死。虛而緩亦死。虛而弦急癲癇亦死矣。

三部脈浮而結。長病得之死。浮而滑。長病亦死。

三部脈弦而數。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微而伏。長病得之死。

三部脈粗。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潎潎如羹上肥。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連連如蜘蛛絲。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軟。長病不治自愈。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如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累累如貫珠。長病得之死。

三部脈如水淹然流。長病不治自愈。

三部脈如水之流者。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實而滑。長病得之瘥。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羸。非其人得之死。

三部脈堅而數。如張弓弦。蠱毒病必死。

三部脈數軟。蠱毒病得之生。

三部脈如屋漏。長病得之死。

三部脈如雀啄。長病得之死。

三部脈浮而數。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細長軟。長病得之生。微而緊亦生。

三部脈芤。長病得之生。

三部脈細而數。長病得之生。

三部脈弦急。長病得之生。

三部脈如釜中湯沸。朝得暮死。半夜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

三部脈實而滑。長病得之死。實而緩則生。實而緊亦生。

三部脈緊急。癲病可治。

察聲色決死生法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凡人赤者欲如帛裹硃砂。不欲如赭色也。白者欲如白璧之色。不欲如白堊也。青者欲如蒼璧之色。不欲如藍也。黃者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也。黑者欲如漆。不欲如炭也。

凡色青如草滋。黑如炲。黃如枳實。赤如衃血。白如枯骨。有此五色者。併為死候也。

凡青如翠羽。黑如鳥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豚膏。有此五色者。併為生候也。

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口者必死。

病人兩目皆有黃色起者。其病當愈。病人耳目及頰顴上赤者。五日死。

病人有黑色出於額上及髮際。至鼻脊兩顴上。五日死。

病人及健人。黑及白色入目鼻口者。五日而死。

病人及健人。面目忽如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死。

病人口如魚口。不能復閉。而氣出多不返者死。

病人妄語錯亂。及不能語者。不可治。熱病者可治。

病人循衣縫譫言者不可治。

病人屍臭甚者不可治。

病人目回回直視。肩息者一日中死。

病人背青。人中反者三日死。

病人面無精光。似土色。不能食者四日死。

病人目無精光。及牙齒黑色者不可治。

病人面黃目黑者。九日死。

病人面白目黑者。不可治。

病人面赤目白者。十日死。

病人但張口不能閉者。三日死。

病人面赤目青者。立即死。

病人面黑目白者。八日死。

病人面青目黃者。五日死。

病人眉系傾者。七日死。

病人齒忽變黑者。十三日死。

病人髮直者。十五日死。

病人遺尿不覺者死。

病人唇口忽干者必死。

病人爪甲青者必死。

病人頭目久痛。卒視物不見者必死。

病人舌卷及卵縮者死。

病人面黑目直視。惡風者死。

病人面色黃目赤者不死。

病人面青目白者死。

病人面黃目白者不死。

病人面黃目青者死。

病人面目俱黃即不死。

病人面目俱白者即不死。

病人面黑目青者不死。

病人面青唇黑者死。

病人發如干麻。喜怒者死。

病人面色黑。兩脅下滿。不能自轉反者死。

病人發與眉衝起者死。

病人卒腫。面色蒼黑者死。

病人手掌腫無紋者死。

病人臍腫反出外者死。

病人陰囊莖俱腫者死。

病人手足爪甲下肉黑者死。

病人汗出不流。舌卷者死。

病人唇反人中滿者死。

病人陰陽絕。目眶陷者死。

病人五臟已奪。神氣不守。聲嘶者死。

病人陰結陽絕。目精脫。恍惚者死。

病人陰陽俱絕。裂衣掇空。妄言者死。

病人陰陽俱泄。失音不能言者死。

病人榮衛竭絕。面浮腫者死。

論形氣盛衰法

凡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骨方長。是以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氣血盛溢。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其盛已平。腠理始薄。榮華漸落。髮鬢斑白。氣血平減。而不搖動。故好坐。五十歲。肝氣衰。肝葉始薄。膽汁減少。目則不明。六十歲。心氣衰。喜多悲憂。血氣懈惰。故多臥。七十歲。脾氣衰。膚肉枯槁。飲食減少。八十歲。肺氣衰。魄魂始離。其言多誤。九十歲。腎氣焦竭。根本萎枯。經脈空虛。是以不聽。百歲五臟俱絕。神氣不守。魂魄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又有不盡天壽。未滿百年而終者。皆由臟腑不堅。肌肉不實。數中風邪。氣血不通。真邪相攻。根葉相亂。是以不壽而終矣。

論女子盛衰法

凡女子七歲腎氣盛。更齒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衝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論丈夫盛衰法

凡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充滿。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瀉。今臟腑皆衰。精髓津液已竭。筋骨懈惰。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也。

卷第二

論處方法

夫處方療疾。當先診知病源。察其盈虛。而行補瀉。辨土地寒暑。觀男女盛衰。深明草石甘辛。細委君臣冷熱。或正經自病。或外邪所傷。或在陰在陽。或在表在裡。當須審其形候各異。虛實不同。尋彼邪由。知疾所起。表實則瀉表。裡實則瀉里。在陽則治陽。在陰則治陰。以五臟所納之藥。於四時之用所宜。加減得中。利汗無誤。則病無不瘥矣。若不洞明損益。率自胸襟。畏忌不分。反惡同用。或病在表而卻瀉里。病在裡而卻宣表。在陰則瀉陽。在陽則瀉陰。不能曉了。自昧端由。疾既不瘳。遂傷患者。深可戒也。故為醫者。必須澄心用意。窮幽造微。審疾狀之淺深。明藥性之緊緩。制方有據。與病相符。要妙之端。其在乎此。凡療諸病。當先以湯。蕩除五臟六腑。開通諸脈。理順陰陽。令中破邪。潤澤枯朽。悅人皮膚。益人氣力。水能淨萬物。故用湯也。若四肢病久。風冷發動。次當用散。散能逐邪。風氣濕痹。表裡移走。居無常處。散當平之。次當用丸。丸藥者。能逐風冷。破積聚。消諸堅症。進飲食。調和榮衛。能參合而行之者。可謂上工。故曰醫者意也。大抵養命之藥則多君。養性之藥則多臣。療病之藥則多使。審而用之。則百不失一矣。

夫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疰蠱毒以蠱毒藥。癰腫瘡瘤以瘡瘤藥。風溫以風溫藥。各隨其所宜。雷公云:藥有三品。病有三階。藥有甘苦。輕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溫亦異。大重熱膩。醋咸藥石。並飲食等。於風病為治。余病非對。輕冷甘苦澀藥草石飲食等。於熱病為治。余病非對。輕熱辛苦淡藥飲食等。於冷病為治。余病非對。此其大綱。略顯其源流。其餘睹其病狀可知。臨事制宜。當識斯要矣。

論合和

凡合和湯藥。務在精專。甄別新陳。辨明州土。修制合度。分兩無差。用得其宜。病無不愈。若真假非類。冷熱相乖。草石昧其甘辛。炮炙失其體性。篩羅粗惡。分劑差殊。雖有療疾之名。永無必愈之效。是以醫者。必須殷勤注意。再四留心。不得委以他人。令其修合。非但多少不等。兼亦失本方之意。搗和之後。妍醜難明。眾口嘗之。眾鼻嗅之。藥之精氣。一切都盡。而將療病。固難得效。此蓋是合和之盈虛。不得咎醫方之淺拙。熟宜思慎之也。又古方藥味。多以銖兩。及用水皆言升數。年代綿歷浸遠。傳寫轉見乖訛。或分兩少而水數多。或水數少而分兩多。輕重不等。器量全殊。若不別其精粗。何以明其取捨。今則加減合度。分兩得中。削舊方之參差。洽今時之行用。其方中凡言分者。即二錢半為一分也。凡言兩者。即四分為一兩也。凡言斤者。即十六兩為一斤也。凡煮湯。云用水一大盞者。約一升也。一中盞者。約五合也。一小盞者。約三合也。務從簡易。庶免參差。俾令修合煎調。臨病濟急。不更冗繁。易為曉了也。凡草有根莖枝葉。皮骨花實。諸蟲有毛翅皮甲頭足尾骨之屬。有須燒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其法。順方者福。逆方則殃。或須肉去皮。或須皮去肉。或鬚根莖。或須花實。依方揀煉。事褫理削。極令淨潔。然後稱定分兩。勿得參差。藥有相生相殺。氣力有強有弱。君臣佐使。若不廣通諸經。則不知有好有惡。或醫自以意加減。不依方分。使諸藥石強弱相欺。入人腹中。不能治病。更相鬥爭。草石相反。便入逆亂。力甚刀劍。若調和得意。雖未能去病。猶得安利五臟。於病無所增劇也。

凡煮湯。當以井華水。極令淨潔。其水數依方多少。不得參差。常令文火小沸。令藥味出。煮之調和。必須用意。然則利湯欲生。少水而多取。補湯欲熟。多水而少取。用新布絞之。服湯寧小熱即易消下。若冷即令人嘔逆。云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勢力相及。視人之強羸。病之輕重。以為進退增減之。不必悉依方說也。

凡搗羅丸藥。用重密絹令細。於蜜中和則易熟。若羅草藥為散。以輕細絹。於酒中調服則不泥。其石藥亦用細絹羅然後研理。數百過。視色理和。同為佳也。

凡湯酒中。用諸石藥。皆細搗羅之如粟米。亦可以葛篩令調。並新綿裹。內湯酒中同煎。凡合丸散藥。先細切曝燥。乃搗之。有各搗者。有合搗者。並隨方所言。其潤濕藥。如天門冬乾地黃之類。皆先切曝。獨搗。令遍碎更出。細擘曝干。若逢陰雨。亦以微火烘之。既燥小停。冷乃搗之。凡濕藥。燥皆大耗。當先增分兩。須得屑乃秤之為正。其湯酒中不須如此也。

凡漬藥酒。皆須細銼。用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漉出。不必待服至酒盡也。滓可曝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為散服。

凡合膏藥。初以酒或醋漬令淹浹。不用多汁。密覆勿泄。從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者。微火煎之。令三上三下。以泄其熱勢。令藥味得出。上之使幣。幣沸乃下之使沸。靜良久乃上寧。欲小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兩頭微焦黃為候。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黃色也。豬肪皆勿令經水。臘月彌佳。絞膏以新布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可酒煮飲之。可摩之膏。膏滓則宜以敷病上。此蓋欲兼盡其藥力故也。膏中用雄黃硃砂麝香之輩。皆別研如粉。候絞膏畢。乃可投中。以物疾攪至於凝強。勿使沉聚在下不調。有水銀胡粉者。於凝膏中研令消散。

凡修煉神仙延年丸散。皆須先淨其室。燒香灑掃。勿令浪語。當使童子搗之。務令細熟。杵數可至千萬過。以多為佳。勿令婦女小兒喪孝產婦及痼疾六根不具之人。乃六畜見之。皆不效也。其逐急諸小湯散。則不在此限爾。

論服餌

夫藥有君臣。人有虛實。服餌之法。輕重不同。少長殊途。強羸各異。或宜補宜瀉。或可湯可丸。加減不失其宜。藥病相投必愈。若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凡藥勢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即進藥。藥氣散即進食。如此消息。即得五臟安和。非但藥性之多方。其節適早晚。復須調理。今所云先食後食。蓋此義也。凡服湯。欲得稍熱服之則易消。下若冷則嘔吐不下。若太熱則傷人咽喉。務在用意。湯必須澄清。若濁令人心悶不解。中間相去。如步行十里久再服。若太促者。前湯未消。後湯來沖。必當吐逆。仍問病者腹中藥消散否。乃更進服。

凡服丸藥。補者。皆如梧桐子大。以二十丸為始。從一服漸加至四十丸為限。過多亦損人。云一日再服者。欲得引日多時不闕藥力。漸積熏蒸五臟。彌久為佳。不須頓服為善。徒餌名藥獲益甚少也。凡服浸酒藥。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斷絕則不得藥力。多少皆隨性飲之。以知為度。不可令大醉至吐。大損人也。

凡服藥治病。先起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今藥中單行一兩種有毒之藥。只如巴豆甘遂之輩。不可令至盡劑爾。如經所說。一味一毒。服一丸如細麻。二味一毒。服二丸如大麻。三味一毒。服三丸如胡豆。四味一毒。服四丸如小豆。五味一毒。服五丸如大豆。六味一毒。服六丸如梧桐子。以數為丸。而毒中又有輕重。只如狼毒。鉤吻。豈同附子芫花之輩耶。則凡此之類。皆須量用也。

凡餌湯藥。其粥食肉菜。皆須大熟。熟則易消。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復損藥力。仍須少食菜。於藥為佳。亦少進鹽醋乃善。亦不得苦心用力。及於喜怒。是以療病。用藥力為首。若在食治將息得力。大半於藥。所以病者務在將息。節慎之至。可以長生。豈止愈病而已。

論用藥

夫濟時之道。莫大於醫。去病之功。無先於藥。人居五行四氣。病生暑濕風寒。藥分三品七情。性有溫平冷熱。凡於行用。不得差殊。庶欲立方。便須憑據。療之合理。病無不痊。若自昧新陳。莫分真假。用之偏僻。使之稀疏。差以別名。求於奇異。未諳體性。妄說功能。率自胸襟。深為造次。是以醫不三世。不服其藥。斯言信有之矣。豈不慎思者哉?又不得用土地所無。貴价難市。珠珍諸寶。稀罕所聞。縱富貴而無處搜求。設貧下而寡財不及。或於遠邦求藥。或則確執古方。不能變通。稽於致辯。病既深矣。藥何療焉。由是醫者。必須捨短從長。去繁就簡。卷舒有自。盈縮隨機。斟酌其宜。增減允當。察病輕重。用藥精微。則可謂上工矣。

凡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又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又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之時。用意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者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又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陰乾曝干。採選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新陳並各有法也。

分三品藥及反惡

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其上品藥性。亦皆能遣疾。但其勢力和厚。不為倉卒之效。然而歲月常服。必獲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云應天。一百二十種者。當謂寅卯辰巳之月。法萬物生榮時也。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其中品藥性。療病之辭漸深。輕身之說稍薄。於服之者。祛患當速。而延齡為緩。人懷性情。故云應人。一百二十種者。當謂午未申酉之月。法萬物成熟時也。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病者。其下品藥性。專主攻擊毒烈之氣。傾損中和。不可恆服。疾愈即止。地體收殺。故云應地。一百二十五種者。當謂戌亥子醜之月。法萬物枯藏時也。兼以閏之盈數加之。神農本經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也。今所舉其綱宗。以明品數。其本草中。唐之所附名醫。嘗用加添之藥。不在此例也。

玉石上部

玉泉(畏款冬花) 玉屑(惡鹿角) 丹砂(惡磁石畏鹹水) 曾青(畏菟絲子) 石膽[水英為使畏牡桂菌(音郡)桂芫花辛夷白薇] 鍾乳(蛇床為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蓑草) 雲母〔澤瀉為使畏䰿(音駞)甲及流水〕 朴硝(畏麥白姜) 硝石(火為使惡苦參苦藥畏女菀) 芒硝(石葦為使惡麥白姜) 白礬(甘草為使惡牡蠣) 滑石(石葦為使惡曾青) 紫石英(長石為使畏扁青附子不欲䰿甲黃連麥白姜) 白石英(惡鬼臼) 赤石脂(惡大黃畏芫花) 黃石脂〔曾青為使惡細辛畏蜚蠊(音廉)〕 白石脂(燕糞為使惡松脂畏黃芩) 太一餘糧(杜仲為使畏鐵落菖蒲貝母)

玉石中部

水銀(畏磁石) 孔公孽(木蘭為使惡細辛) 殷孽(惡防己畏術) 凝水石(畏地榆解巴豆毒) 陽起石(桑螵蛸為使惡澤瀉菌桂惡雷丸蛇蛻皮畏菟絲子) 磁石(柴胡為使畏黃石脂惡牡丹莽草殺鐵毒) 石膏(雞子為使惡莽草鬼臼) 理石(滑石為使畏麻黃) 玄石(惡松脂柏子仁菌桂)

玉石下部

青琅玕(得水銀良畏雞骨殺錫毒) 礜石(得火良棘針為使惡虎掌鬼臼鷺屎細辛畏水) 特生礜石(得火良畏水) 方解石(惡巴豆) 代赭(畏天雄) 大鹽(漏蘆為使)

草藥上部

六芝(薯蕷為使得發良惡恆山畏扁青茵陳) 天門冬(垣衣地黃為使畏曾青) 麥門冬(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襄) 術(防風地榆為使) 葳蕤(畏滷咸) 乾地黃(得麥門冬清酒良惡貝母畏蕪荑) 菖蒲[秦艽(音膠)秦皮為使惡蛇膽麻黃] 遠志(得茯苓冬葵子龍骨良殺天雄附子毒畏真珠蜚蠊藜蘆齊蛤) 澤瀉(畏海蛤文蛤) 薯蕷(紫芝為使畏甘遂) 菊花(術枸杞桑根白皮為使) 甘草(術乾漆苦參為使惡遠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人參[茯苓為使惡𣸈(音桍)疏(音疎)反藜蘆] 石斛(陸英為使惡凝水石巴豆畏白殭蠶雷丸) 牛膝(惡熒火龜甲陸英畏白前) 細辛(曾青棗根為使惡狼毒山茱萸黃耆畏硝石滑石反藜蘆) 獨活[蠡(音禮)實為使] 柴胡(半夏為使惡皂莢畏女藜蘆) 菴(音淹)䕡(音閭)子(荊子薏苡仁為使) 菥(音錫蓂 音覔)子(得荊子細辛良惡乾薑苦參) 龍膽(貫眾為使惡防葵地黃) 菟絲子[宜丸不宜煮得酒良薯蕷松脂為使惡云雚(音桓)菌(音郡)] 巴戟(覆盆子為使惡朝生雷丸丹參) 蒺藜子(烏頭為使) 防風(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殺附子毒) 絡石(杜仲牡丹為使惡鐵落畏菖蒲貝母) 黃連(黃芩龍骨理石為使惡菊花芫花玄參白蘚畏款冬勝烏頭解巴豆毒) 沙參(惡防己反藜蘆) 丹參(畏鹹水反藜蘆) 天名精(垣衣為使) 決明子(蓍實為使惡大麻子) 芎藭(白芷為使) 續斷(地黃為使惡雷丸) 黃耆(惡龜甲) 杜若(得辛夷細辛良惡柴胡前胡) 蛇床子(惡牡丹巴豆貝母) 茜根(畏鼠姑) 飛廉(得烏頭良惡麻黃) 微銜(得秦皮良) 五味子(蓯蓉為使惡葳蕤勝烏頭)

草藥中部

當歸[惡䕡(音閭)茹(音如)畏菖蒲海藻牡蒙] 秦艽(音膠)(菖蒲為使) 黃芩(山茱萸龍骨為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 芍藥(須丸為使惡石斛芒硝畏硝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乾薑〔秦椒為使惡黃連黃芩天鼠糞殺半夏莨(音浪)菪(音蕩)毒〕 藁本(惡䕡茹) 麻黃(厚朴為使惡辛夷石葦) 葛根(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前胡(半夏為使惡皂莢畏藜蘆) 貝母(厚朴白薇為使惡桃花畏秦艽礜石莽草反烏頭) 栝(音括)蔞(音婁)(枸杞為使惡乾薑畏牛膝干藤反烏頭) 玄參(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 苦參(玄參為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子反藜蘆) 石龍芮(大戟為使畏蛇蛻吳茱萸) 石葦(滑石杏仁為使得菖蒲良) 狗脊(萆薢為使惡敗醬) 萆薢(薏苡為使畏葵根大黃柴胡牡蠣前胡) 瞿麥(蓑草牡丹為使惡桑螵蛸) 白芷(當歸為使惡旋覆花) 紫菀(款冬為使惡天雄瞿麥雷丸遠志畏茵陳) 白蘚皮(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白薇(惡黃耆乾薑乾漆大棗山茱萸) 紫參(畏辛夷) 仙靈脾(薯蕷為使) 款冬花(杏仁為使得紫菀良惡皂莢硝石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芩黃連黃耆青葙) 牡丹(畏菟絲子) 漢防己(殷柏為使惡細辛畏萆薢殺雄黃毒) 女菀(畏滷咸) 澤蘭(防己為使) 地榆(得發良惡麥門冬) 海藻(反甘草)

草藥下部

大黃(黃芩為使) 桔梗(節皮為使畏白芨龍膽龍眼) 甘遂(瓜蒂為使惡遠志反甘草) 葶藶(榆皮為使得酒良惡殭蠶石龍芮) 芫花(決明為使反甘草) 澤漆(小豆為使惡薯蕷) 大戟(反甘草) 鉤吻(半夏為使惡黃芩) 藜蘆(黃連為使反細辛芍藥五參惡大黃) 烏頭烏喙(許穢切莽草為使反半夏栝蔞貝母白蘞白芨惡藜蘆) 天雄(遠志為使惡腐婢) 附子(地膽為使惡蜈蚣畏防風甘草黃耆人參烏韭大豆) 貫眾[雚(音桓)菌(音郡)為使] 半夏〔射(音夜)干為使惡皂莢畏雄黃生薑乾薑秦皮鱉甲反烏頭〕 虎掌(蜀漆為使惡莽草) 蜀漆(栝蔞為使惡貫眾) 恆山(畏玉札) 狼牙(蕪荑為使惡棗肌地榆) 白蘞(代赭為使反烏頭) 白芨(紫石英為使惡理石棗仁杏仁) 雚(音桓) 菌(音郡)(得酒良畏雞子) 䕡(音閭)茹(音如)甘草為使惡麥門冬 藎草(畏鼠婦) 夏枯草(土瓜為使) 狼毒(大豆為使惡麥句姜) 鬼臼(畏垣衣)

木藥上部

茯苓茯神(馬藺為使惡白蘞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柏子仁(牡蠣桂心瓜子為使畏菊花羊蹄諸石面曲) 杜仲[惡蛇蛻(音稅)玄參] 乾漆(半夏為使畏雞子) 蔓荊子(惡烏頭石膏) 五加皮(遠志為使畏蛇皮玄參) 黃柏(惡乾漆) 辛夷(芎藭為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 酸棗仁(惡防己) 槐子(景天為使) 牡荊實(防風為使惡石膏)

木藥中部

厚朴(乾薑為使惡澤瀉寒水石硝石) 山茱萸(蓼實為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吳茱萸(蓼實為使惡丹參硝石白堊畏紫石英) 秦皮(大戟為使惡吳茱萸) 占斯(解狼毒毒) 梔子(解躑躅毒) 桑根白皮(續斷桂心麻子為使) 秦椒(惡栝蔞防己畏雄黃)

木藥下部

黃環(鳶尾為使惡茯苓防己) 石南(五加皮為使) 巴豆(芫花為使惡蓑草畏大黃黃連藜蘆殺斑蝥毒) 蜀椒(杏仁為使畏款冬) 欒華(決明為使) 雷丸(荔實厚朴為使惡葛根) 溲(音搜)疏(音疎)(漏蘆為使) 皂莢(柏子仁為使惡麥門冬畏空青人參苦參)

獸上部

龍骨(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 龍角(畏乾漆蜀椒理石) 牛黃(人參為使惡龍骨地黃龍膽飛蟘畏牛膝) 白膠(得火良畏大黃) 阿膠(得火良畏大黃)

獸中部

犀角(松脂為使惡雚菌雷丸) 羖羊角(菟絲子為使) 鹿茸(馬勃為使) 鹿角(杜仲為使)

獸下部

麋脂(畏大黃)

蟲魚上部

蠟蜜(惡芫花齊蛤) 蜂子(畏黃芩芍藥牡蠣) 牡蠣(貝母為使得甘草牛膝遠志) 蛇床子(良惡麻黃吳茱萸辛夷) 桑螵蛸(得龍骨療泄精畏旋覆花) 海蛤(蜀漆為使畏狗膽甘遂芫花) 龜甲(惡沙參蜚蠊)

蟲魚中部

伏翼(莧實雲實為使) 蝟皮(得酒良畏桔梗麥門冬) 蜥(音錫)蜴(音亦)(惡硫黃斑蝥蕪荑) 露蜂房(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䗪(音柘)蟲(畏皂莢菖蒲) 蠐螬(蜚蠊為使惡附子) 鱉甲惡礬石 䰿(音駞) 魚甲(蜀漆為使畏狗膽甘遂芫花) 烏賊魚骨(惡白蘞白芨) 蟹(殺莨菪毒漆毒) 天鼠糞(惡白蘞白薇)

蟲魚下部

蛇蛻(音稅)(惡磁石及酒) 蜣螂(畏羊角石膏) 斑蝥(馬刀為使畏巴豆丹參空青惡膚青)地膽(惡甘草) 馬刀(得水良)

果上部

大棗(殺烏頭毒)

果下部

杏仁(得火良惡黃耆黃芩葛根解錫胡粉毒畏蓑草)

菜上部

冬葵子(黃芩為使)

菜中部

蔥實(解藜蘆毒)

米上部

麻蕡麻子(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米中部

大豆及黃卷(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良殺烏頭毒) 大麥(食蜜為使)

上一百九十九種。有相制使。其餘皆無。故不備錄。

藥相反

烏頭。反半夏栝蔞貝母白蘞。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藜蘆。反五參細辛芍藥。

服諸藥忌

有術勿食桃李。反雀肉胡荽大蒜青魚鮓等。

有藜蘆勿食貍肉。

有巴豆。勿食蘆筍及野豬肉。

有黃連桔梗。勿食豬肉。

有地黃。勿食蕪荑。

有半夏菖蒲。勿食飴糖羊肉。

有細辛。勿食生菜。

有甘草。勿食菘菜。

有牡丹。勿食生胡荽。

有商陸。勿食犬肉。

有恆山。勿食生蔥生菜。

有空青硃砂。勿食生血物。

有茯苓。勿食醋物。

有鱉甲。勿食莧菜。

有天門冬。勿食鯉魚。

服藥。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雜生菜。又不可食諸滑物果實等。又不可多食肥豬犬肉。油膩肥羹。魚膾腥燥等物。

肝臟用藥

蕤仁(溫微寒) 空青(大寒) 石膽(寒) 決明子(平微寒) 青葙子(微寒) 曾青(小寒)升麻(平微寒) 龍腦(平微寒) 玄參(微寒) 梔子(寒大寒) 枸杞子(微寒) 龍膽(寒大寒) 苦參(寒) 車前子(寒) 菊花(平) 礜石(大熱生溫熟熱) 烏賊魚骨(微溫) 兔肝(寒平) 酸棗仁(平) 秦椒(生溫熟寒) 黃連(寒微寒) 蔓菁子(溫) 竹瀝(大寒) 熊膽(寒) 青羊肝(溫) 阿膠(平微溫) 細辛(溫) 青石脂(平)

心臟用藥

麥門冬(平微寒) 遠志(溫) 丹參(微寒) 紫石英(溫) 犀角(寒微寒) 玉屑(平) 鐵粉(平) 銀屑(平) 硃砂(微寒) 牛黃(平) 茯神(平) 真珠(寒) 凝水石(寒大寒) 菖蒲(溫) 鐵精(微溫) 龍齒(平微寒) 黃連(寒微寒) 羚羊角(溫微寒) 茯苓(平) 生地黃(大寒) 竹瀝(大寒) 天竹黃(寒) 赤石脂(大溫)

脾臟用藥

黃耆(微溫) 柴胡(平微寒) 附子(溫大熱) 枳實(寒微寒) 陳橘皮(溫) 人參(微寒微溫) 木通(平) 厚朴(溫大溫) 乾薑(溫大熱) 曲(大熱) 大麥糵(溫平) 大棗(平) 黃石脂(平) 術(溫) 訶黎勒(溫) 桂(大熱) 吳茱萸(溫大熱) 木香(溫) 檳榔(溫) 胡椒(大溫) 肉豆蔻(溫) 丁香(溫) 高良薑(大溫) 蓽茇(音撥)(大溫) 石蜜(平微溫)

肺臟用藥

款冬花(溫) 桔梗(微溫) 百合(平) 杏仁(溫) 紫菀(溫) 射(音夜)干(平微溫) 紫蘇子(溫) 木通(平) 旋覆花(溫微溫) 桑根白皮(寒) 皂莢(溫) 沙參(微寒) 天門冬(平大寒) 白前(微溫) 百部(微溫) 貝母(平微寒) 芫花(溫微溫) 乾薑(溫大熱) 車前子(寒) 麻黃(溫微溫) 蛤蚧(平) 馬兜鈴(寒) 半夏(生微寒熟熱) 五葉子(溫) 葶藶(寒大寒)白石脂(平)

腎臟用藥

肉蓯蓉(微溫) 巴戟天(微溫) 山茱萸(平微溫) 牛膝(平) 菟絲子(平) 石斛(平) 鹿茸(溫微溫) 蛇床子(平) 杜仲(平溫) 磁石(寒) 萆薢(平) 乾漆(溫) 桑螵蛸(平) 澤瀉(寒) 補骨脂(大溫) 鍾乳(溫) 黑石脂(平) 石南(平) 烏喙(許穢切)(微溫) 天雄(溫大溫) 石龍芮(平)

諸疾通用藥

防風(溫) 漢防己(平溫) 秦艽(音膠)(平) 獨活(平微寒) 芎藭(溫) 羌活(平微溫)麻黃(溫微溫) 天門冬(平大寒) 附子(溫大熱) 杜若(微溫) 麥門冬(平微寒) 犀角(寒微寒) 細辛(溫) 羚羊角(溫微寒) 藁本(溫微寒) 天雄(溫大溫) 黃耆(微溫) 蒺藜子(溫微寒) 菖蒲(溫) 葈(私以切)耳(實溫葉微寒) 牡荊子(微寒平) 菊花(平) 狗脊(平微溫) 巴戟(微溫) 莽草(溫) 柏子仁(平) 蔓荊子(微寒微溫) 天麻(平) 薏苡仁(微溫) 當歸(溫大溫) 麻黃(溫微溫) 萆薢(平) 烏喙(許穢切)(微溫) 側子(大溫) 躑躅(溫) 欒荊(溫) 海桐皮(平) 小天蓼(溫) 辛夷(溫) 干蠍(溫) 天南星(溫) 烏頭(溫大熱) 白花蛇(溫) 烏蛇(溫) 酸棗仁(平) 威靈仙(溫) 鼠黏子(平) 牛膝(平) 牛黃(平) 枳殼(微寒)

風眩

菊花(平) 飛廉(平) 躑躅(溫) 虎掌(溫微寒) 杜若(微溫) 茯神(平) 茯苓(平) 白芷(溫) 鴟(尺脂切)頭(平) 人參(微寒微溫) 芎藭(溫) 蔓荊子(微寒微溫) 薯蕷(溫平) 術(溫) 蘼蕪(溫)

頭面風

芎藭(溫) 薯蕷(溫平) 天雄(溫大溫) 山茱萸(平微溫) 莽草(溫) 辛夷(溫) 牡荊子(溫) 蔓荊子(微寒微溫) 藁本(溫微寒) 蘼蕪(溫) 葈(私以切)耳(實溫葉微寒) 蜂子(平微寒) 杜若(微溫)

中風腳弱

石斛(平) 鍾乳(溫) 殷孽(溫) 孔公孽(溫) 硫黃(大熱) 附子(溫大熱) 豉(寒) 丹參(微寒) 五加皮(溫微寒) 竹瀝(大寒) 大豆(平) 天雄(溫大溫) 側子(大熱) 牛膝(平) 胡麻(平)

久風濕痹

菖蒲(溫) 茵芋(溫微溫) 天雄(溫大溫) 附子(溫大熱) 烏頭(溫大熱) 細辛(溫) 蜀椒(溫大熱) 牛膝(平) 天門冬(平大熱) 術(溫) 丹參(微寒) 石龍芮(平) 茵陳(平寒) 松葉(溫) 鬆節(溫) 側子(大熱) 躑躅(溫) 柏子仁(平) 薏苡仁(微寒) 葈(私以切)耳(實溫葉微寒) 蔓荊子(微寒微溫)

賊風攣痛

茵芋(溫微溫) 附子(溫大溫) 側子(大熱) 麻黃(微溫溫) 芎藭(溫) 杜仲(平溫) 萆薢(平) 狗脊(平微溫) 白蘚皮(寒) 白芨(平微寒) 葈(私以切)耳(實溫葉微寒) 豬椒(溫)漢防己(平溫) 石斛(平)

風瘙癢

蛇床子(平) 蒴藋(溫) 烏喙(許穢切)(微溫) 蒺藜子(溫微寒) 景天(平) 茺蔚子(微溫微寒) 青葙子(微寒) 楓香(平) 藜蘆(寒微寒) 枳殼(微寒)

傷寒

麻黃(溫微溫) 葛根(平) 杏仁(溫) 前胡(微寒) 柴胡(平微寒) 大青(大寒) 龍膽(寒大寒) 芍藥(平微寒) 薰草(平) 升麻(平微寒) 牡丹(寒微寒) 虎掌(溫微寒) 術(溫) 漢防己(平溫) 石膏(微寒大寒) 牡蠣(平微寒) 貝母(平微寒) 鱉甲(平) 犀角(寒微寒) 豉(寒) 羚羊角(溫微寒) 蔥白(平) 生薑(微溫) 芒硝(大寒) 半夏(生微寒熟溫) 知母(寒)

時氣

牡蠣(平微寒) 龍膽(寒大寒) 犀角(寒微寒) 蔥白(平) 栝蔞(寒) 大黃(寒大寒) 石膏(微寒大寒) 雄黃(平寒大溫) 麻黃(溫微溫) 葛根(平) 杏仁(溫) 黃芩(平大寒) 白蘚皮(寒) 葳蕤(平) 貝母(平微寒) 豉(寒) 射(音夜)干(平微溫) 生薑(微溫) 茵陳(平微寒) 羚羊角(溫微寒) 梔子(寒大寒) 牡丹(寒微寒) 大青(大寒) 凝水石(寒) 水牛角(平) 升麻(平微寒) 竹茹(音如)(微寒) 芍藥(平微寒) 前胡(微寒) 柴胡(平微寒)

熱病

犀角(寒微寒) 葛根(平) 白蘚皮(寒) 小麥(微寒) 知母(寒) 玄參(微寒) 理石(寒大寒) 長石(寒) 黃芩(平大寒) 凝水石(寒大寒) 浮萍草(寒) 敗醬(平微寒) 大青(大寒) 梔子(寒大寒) 石膏(大寒微寒) 羚羊角(溫微寒) 垣衣(寒) 白薇(平寒大寒) 滑石(寒大寒) 景天(平) 升麻(平微寒) 大黃(寒大寒) 龍齒(平微寒) 葶藶(寒大寒) 茵陳(平微寒) 藍實及葉(寒) 白頸地龍(寒大寒) 楝實(寒) 苦參(寒) 朴硝(寒大寒)

大熱

凝水石(寒微寒) 石膏(微寒大寒) 滑石(寒大寒) 黃芩(平大寒) 知母(寒) 白蘚皮(寒) 玄參(微寒) 茵陳(平微寒) 鼠李根皮(微寒) 竹瀝(大寒) 梔子(寒大寒) 蛇莓(音母)(大寒) 芒硝(大寒) 白頸地龍(寒大寒) 大黃(寒大寒) 苦參(寒) 沙參(微寒)

勞熱

鱉甲(平) 柴胡(平微寒) 茵陳(平微寒) 秦艽(音膠)(平) 訶梨勒(溫) 天靈蓋(平)青蒿(寒) 地骨皮(大寒) 前胡(微寒) 龍膽(寒大寒) 胡黃連(平) 人參(微寒溫) 梔子(寒大寒) 獺肝(微寒平) 沙參(微寒) 知母(寒) 貝母(平微寒) 百部(微溫) 木通(平) 桑根白皮(寒) 桃仁(平) 杏仁(溫) 麥門冬(平微寒)

勞復

鼠糞(微寒) 豉(寒) 竹瀝(大寒) 龜甲(平) 柴胡(平微寒) 麥門冬(平微寒)

瘧病

恆山(寒微寒) 蜀漆(平微溫) 牡蠣(平微寒) 鱉甲(平) 麝香(溫) 麻黃(溫微溫) 大青(大寒) 防葵(寒) 豬苓(平) 漢防己(平溫) 茵芋(溫微溫) 巴豆(溫生溫熟寒) 白頭翁(溫) 女青(平) 芫花(溫微溫) 白薇(平大寒) 松蘿(平) 桃仁(平) 烏梅(平) 雄黃(平微寒) 菖蒲(溫) 莽草(溫)

霍亂

人參(微寒微溫) 術(溫) 附子(溫大熱) 桂心(大熱) 乾薑(溫大熱) 陳橘皮(溫) 厚朴(溫大溫) 香葇(音柔)(溫) 麕(居筠反)舌(微溫) 高良薑(大溫) 木瓜(溫) 肉豆蔻(溫)草豆蔻(溫) 丁香(溫)

轉筋

小蒜(溫) 木瓜(溫) 陳橘皮(溫) 雞舌香(微溫) 肉豆蔻(溫) 生薑(微溫) 杉木(微溫) 藊(音扁)豆(微溫)

嘔啘

厚朴(溫大溫) 香葇(溫) 麕(居筠反)舌(微溫) 人參(微寒微溫) 附子(溫大溫) 術(溫) 楠材(微溫) 木瓜(溫) 高良薑(大溫) 桂心(大熱) 陳橘皮(溫) 丁香(溫) 枇杷葉(平) 白豆蔻(溫)

大腹水腫

大戟(寒大寒) 甘遂(寒大寒) 澤漆(微寒) 葶藶(寒大寒) 芫花(溫微溫) 巴豆(溫生溫熟寒) 豬苓(平) 漢防己(平溫) 澤蘭(微溫) 桑根白皮(寒) 商陸(平) 澤瀉(寒) 郁李仁(平) 海藻(寒) 昆布(寒) 苦瓠(寒) 赤小豆(平) 瓜蒂(寒) 鱧(音禮)魚(寒) 鯉魚(寒) 大豆(平) 蕘(音饒)花(寒微寒)

腸澼下利

赤石脂(大溫) 龍骨(平微寒) 牡蠣(平微寒) 乾薑(溫大熱) 黃連(寒微寒) 黃芩(平微寒) 當歸(溫大溫) 附子(溫大熱) 禹餘糧(寒平) 藜蘆(寒微寒) 黃柏(寒) 雲實(溫) 礬石(寒) 阿膠(平微溫) 艾葉(微溫) 陟釐(音離)(大溫) 硫黃(大熱) 烏梅(平) 石榴皮(平) 枳實(寒微寒) 牛角腮(平) 地榆(微寒) 厚朴(溫大溫) 白頭翁(溫) 柏葉(平) 白蘘荷(微溫) 赤地利(平) 桃花石(溫) 蠟(溫)

大便不通

朴硝(寒大寒) 芒硝(大寒) 大戟(寒大寒) 檳榔(溫) 牽牛子(寒) 郁李仁(平) 大黃(寒大寒) 巴豆(溫生溫熟寒) 蜜(微溫) 大麻子(平) 牛膽(大寒) 豬膽(微寒)

小便淋

滑石(寒大寒) 冬葵子(寒) 茅根(寒) 瞿麥(寒) 榆皮(平) 石葦(平) 葶藶(寒大寒) 蒲黃(平) 麻子(平) 琥珀(平) 石蠶(寒) 蜥(音錫)蜴(音易)(寒) 胡燕糞(平) 衣中白魚(溫) 亂髮(微溫) 石燕(寒) 車前子(寒) 木通(平) 海蛤(平) 貝齒(平) 硝石(寒大寒) 黃芩(平微寒) 冬葵根(寒) 豬苓(平)

小便利

牡蠣(平微寒) 龍骨(平微寒) 鹿茸(溫微溫) 桑螵蛸(平) 漏蘆(寒大寒) 土瓜根(寒) 雞膍胵(微寒) 雞腸草(微寒) 山茱萸(平微溫)

溺血

戎鹽(寒) 鹿茸(溫微溫) 龍骨(平微寒) 蒲黃(平) 乾地黃(寒) 牛膝(平) 車前子(寒) 梔子並葉(微溫)

消濁

白石英(微溫) 石膏(微寒大寒) 茯神(平) 麥門冬(平微寒) 黃連(寒微寒) 知母(寒) 栝蔞根(寒) 茅根(寒) 枸杞根(大寒) 小麥(微寒) 䈽竹葉(平大寒) 土瓜根(寒) 葛根(平) 李根(寒) 蘆根(寒) 菰根(大寒) 冬瓜(微寒) 馬乳(冷) 牛乳(微寒) 羊乳(溫)桑根白皮(寒) 鉛丹(微寒)

黃疸

茵陳(平微寒) 梔子(寒大寒) 紫草(寒) 白蘚皮(寒) 牡鼠(微溫) 大黃(寒大寒) 瓜蒂(寒) 秦艽(音膠)(平) 栝蔞(寒)

上氣咳嗽

麻黃(溫微溫) 杏仁(溫) 白前(微溫) 陳橘皮(溫) 紫菀(溫) 桂心(大熱) 款冬花(溫)五味子(溫) 細辛(溫) 蜀椒(溫大熱) 半夏(生微寒熟溫) 生薑(微溫) 桃仁(平) 紫蘇子(溫) 射(音夜)干(微溫) 芫花根並花(溫微溫) 百部根(微溫) 乾薑(溫大熱) 貝母(平微寒) 皂莢(溫)

肺萎

蒺藜子(溫微寒) 人參(微寒微溫) 茯苓(平) 天門冬(平大寒) 麥門冬(平微寒) 豬蹄(小寒) 白石英(微溫) 蛤蚧(平) 薏苡仁

嘔吐

厚朴(溫大溫) 陳橘皮(溫) 人參(微寒微溫) 半夏(生微寒熟溫) 麥門冬(平微寒) 生薑(微溫) 白芷(溫) 鉛丹(微寒) 雞子(微寒) 薤白(溫) 甘竹葉(平大寒) 附子(大熱)

痰飲

大黃(寒大寒) 甘遂(溫大寒) 芒硝(大寒) 茯苓(平) 柴胡(平微寒) 前胡(微寒) 術(溫) 細辛(溫) 旋覆花(微溫) 厚朴(溫大溫) 人參(微寒微溫) 枳實(寒微寒) 陳橘皮(溫) 半夏(生微寒熟溫) 生薑(微溫) 甘竹葉(平大寒) 蕘花(寒微寒) 高良薑(大溫) 烏頭(溫大熱) 芫花(溫微溫)

宿食

大黃(寒大寒) 巴豆(溫生溫熟寒) 朴硝(寒大寒) 柴胡(平微寒) 術(溫) 桔梗(微溫) 厚朴(溫大溫) 皂莢(溫) 曲(熱) 糵(溫) 檳榔(溫)

腹脹滿

麝香(溫) 甘草(平) 人參(微寒微溫) 皂莢(溫) 術(溫) 乾薑(溫大熱) 百合(平)厚朴(溫大溫) 菴(音淹) 䕡(音閭) 子(微寒微溫) 枳實(寒微寒) 桑根白皮(寒) 大豆黃卷(平) 旋覆花(微溫) 香葇(溫) 訶黎勒(溫) 草豆蔻(溫) 蓽澄茄(溫)

心腹冷痛

當歸(溫大溫) 芍藥(平微寒) 桔梗(微溫) 乾薑(溫大熱) 桂心(大熱) 蜀椒(溫大熱) 附子(溫大熱) 吳茱萸(溫大熱) 烏頭(溫大熱) 甘草(平) 礜石(大熱生溫熟熱) 術(溫)戎鹽(寒) 芎藭(溫) 厚朴(溫大溫) 小蒜(溫) 高良薑(大溫) 蜂子(平微寒) 肉豆蔻(溫) 蓬莪朮(句律切)(平)

腸鳴

丹參(微寒) 桔梗(微溫) 海藻(寒) 昆布(寒) 半夏(生微寒熟溫)

心下滿急

茯苓(平) 枳實(寒微寒) 半夏(生微寒熟溫) 術(溫) 生薑(微溫) 百合(平) 青橘皮(微溫) 菴䕡子(微寒微溫) 杏仁(溫)

虛冷氣

蓽茇(音撥)(大溫) 胡椒(大溫) 阿魏(平) 吳茱萸(溫大熱) 厚朴(溫大溫) 桂心(大熱)木香(溫) 乾薑(溫大熱) 白豆蔻(大溫) 丁香(溫) 術(溫) 京三稜(平) 蓽澄茄(溫)益智子(溫) 高良薑(大溫) 訶黎勒(溫) 艾葉(微溫)

心煩

石膏(微寒大寒) 滑石(寒大寒) 杏仁(溫) 梔子(寒大寒) 茯苓(平) 貝母(平微寒)木通(平) 李根(微寒) 甘竹瀝(大寒) 烏梅(平) 雞子(微寒) 豉(寒) 甘草(平) 知母(寒) 王不留行(平) 石龍芮(平) 玉屑(平) 酸棗仁(平) 凝水石(寒微寒)

積聚症瘕

空青(寒大寒) 朴硝(寒大寒) 芒硝(大寒) 硫黃(大熱) 胡粉(寒) 礜石(大熱生溫熟熱)大黃(寒大寒) 狼毒(平) 巴豆(溫生溫熟寒) 附子(溫大熱) 烏頭(溫大熱) 苦參(寒)芫花(溫微溫) 柴胡(平微寒) 鱉甲(平) 蜈蚣(溫) 豬肚(微溫) 白馬溺(微寒) 䰿(音駞)甲(微溫) 蜀漆(平微溫) 甘遂(寒大寒) 貫眾(微寒) 京三稜(平)

中惡

鬼箭(寒) 芍藥(平微寒) 牛黃(平) 雄黃(平大溫) 硃砂(微寒) 麝香(溫) 芎藭(溫) 吳茱萸(溫大熱) 烏頭(溫大熱) 當歸(溫大溫) 升麻(平微寒) 桃梟(微溫) 葈耳(微寒實溫) 桃皮(平) 桃膠(平) 桔梗(微溫) 乾薑(溫大熱)

鬼疰

芫青(微溫) 獺肝(微寒平) 龍齒(平微寒) 雷丸(寒微寒) 白蘚皮(寒) 牛黃(平) 鹽(寒) 蚱(音窄又音側)蟬(寒) 雄黃(平大溫) 敗天麼(平) 鬼臼(溫微寒) 野葛(溫) 虎骨(平) 金牙(平) 代赭(寒) 安息香

屍疰病

鸛骨(平) 虎骨(平) 麝香(溫) 貍骨(溫) 卷柏(溫平微寒) 野葛(溫) 雄黃(平大溫)

驚邪

雄黃(平大溫) 硃砂(微寒) 紫石英(溫) 茯神(平) 龍膽(寒大寒) 龍齒(平微寒) 防葵(寒) 鬼臼(溫微溫) 升麻(平微寒) 麝香(溫) 人參(微寒微溫) 沙參(微寒) 桔梗(微溫) 白薇(平大寒) 遠志(溫) 柏子仁(平) 鬼箭(寒) 鬼督郵(平) 小草(溫) 卷柏(溫平微寒) 紫菀(溫) 羚羊角(溫微溫) 䰿甲(微溫) 丹雄雞(微溫微寒) 犀角(寒微寒) 羖羊角(溫微寒) 蚱(音窄又音側)蟬(寒) 茯苓(平)

驚悸

硃砂(微寒) 人參(微寒微溫) 茯神(平) 龍齒(平微寒) 柏實(平) 沙參(微寒) 龍膽(寒大寒) 羚羊角(溫微溫) 桔梗(微溫) 遠志(溫) 銀屑(平) 紫石英(溫) 金屑(平)

癲癇

龍齒角(平微寒) 牛黃(平) 防葵(寒) 牡丹(寒微寒) 白蘞(平微寒) 莨菪子(溫) 雷丸(寒微寒) 鉤藤(微寒) 白殭蠶(平) 蛇床(平) 蛇蛻(平) 蜣螂(寒) 白馬目(平) 鉛丹(微寒) 蚱蟬(寒) 白狗血(溫) 豚卵(溫) 豬牛羊等齒(平) 銀屑(平) 升麻(平微寒) 露蜂房(平) 蛇銜(溫) 熊膽(寒) 雀甕(平)

喉痹痛

升麻(平微寒) 射干(平微溫) 杏仁(溫) 蒺藜子(溫微寒) 棘針(寒) 絡石(溫微寒)百合(平) 䈽竹葉(平大寒) 莽草(溫) 苦竹葉(大寒)

噎病

羚羊角(溫微寒) 木通(平) 青竹茹(音如)(微寒) 頭垢(微寒) 蘆根(寒) 牛齝(醜之切) 舂杵頭細糠(平)

骨鯁

貍頭骨(溫) 獺骨(平) 鸕鶿骨(平微寒) 獺足(平)

齒病

當歸(溫大溫) 獨活(平微溫) 細辛(溫) 蜀椒(溫大熱) 芎藭(溫) 附子(溫大溫) 莽草(溫) 礬石(寒) 蛇床子(平) 生地黃(大寒) 莨菪子(溫) 雞舌香(微溫) 車下李根(平)馬懸蹄(平) 雄雀糞(溫)

口瘡

黃連(寒微寒) 黃柏(寒) 龍膽(寒大寒) 升麻(平微寒) 大青(大寒) 苦竹葉(大寒)蜜(平微溫) 酪(寒) 酥(微寒) 豉(寒)

吐唾血

羚羊角(溫微寒) 鹿角膠(平溫) 戎鹽(寒) 柏葉(平) 艾葉(微溫) 雞蘇(微溫) 生地黃(大寒) 刺薊(溫) 蠐螬(微寒微溫) 飴糖(微溫) 伏龍肝(微溫) 牛膝(平) 馬通(微溫)桑根白皮(寒)

鼻衄血

礬石(寒) 蒲黃(平) 天名精(寒) 刺薊(溫) 雞蘇(微溫) 艾葉(微溫) 桑耳(平) 竹茹(微寒) 蝟皮(微溫) 溺垽(平) 藍(大寒) 狗膽(平) 亂髮(微溫) 生地黃(大寒)

鼻齆

木通(平) 細辛(溫) 桂心(大熱) 蕤核(溫微寒) 薰草(平) 瓜蒂(寒)

耳聾

磁石(寒) 菖蒲(溫) 蔥涕(平溫) 雀腦(平) 白鵝膏(微寒) 鯉魚腦(寒) 絡石(溫微寒) 白頸地龍(寒大寒) 烏雞膏(平) 土瓜根(寒) 龍腦(微寒)

鼻息肉

藜蘆(寒微寒) 礬石(寒) 地膽(寒) 木通(平) 白狗膽(平) 雄黃(平大溫) 礬石(大熱生溫熟熱)

目赤熱痛

黃連(寒微寒) 蕤仁(溫微寒) 石膽(寒) 空青(寒大寒) 曾青(小寒) 決明(平微寒)黃柏(寒) 梔子(寒大熱) 薺子(溫) 苦竹葉(大寒) 雞子白(微寒平) 鯉魚膽(寒) 田中螺(大寒) 車前子(寒) 菥(音錫)蓂(音覓)子(微溫) 秦皮(微寒大寒)

目膚翳

秦皮(微寒大寒) 細辛(溫) 真珠(寒) 貝齒(平) 石決明(平) 麝香(溫) 鬼臼(溫微溫) 伏翼(平) 青羊膽(溫) 蠐螬汁(微溫微寒) 菟絲子(平) 珊瑚(平)

明目

車前子(微寒) 菟絲子(平) 柏子仁(平) 細辛(溫) 菥蓂子(微溫) 秦椒(生溫熟寒)地膚子(寒) 決明子(平微寒) 蔓荊子(微寒微溫) 烏雄雞(微寒) 羚羊角(溫微寒) 青羊膽(溫) 螢火(微溫) 鯉魚膽(寒) 空青(寒) 蕪菁子(溫) 龍腦(微寒) 芡實(寒大寒) 茺蔚子(微溫微寒) 伏翼(平)

通聲

菖蒲(溫) 鍾乳(溫) 孔公孽(溫) 皂莢(溫) 苦竹葉(寒) 麻油(微寒) 木通(平)

面皯疱

菟絲子(平) 麝香(溫) 熊脂(微寒微溫) 葳蕤(平) 藁本(微溫微寒) 木蘭皮(寒) 梔子(寒大寒) 紫草(寒) 冬瓜子(平寒) 白殭蠶(平) 蜀水花(平) 白附子(平)

發禿落

桑上寄生(平) 秦椒(生溫熟寒) 蔓荊子(微寒微溫) 桑根白皮(寒) 麻子仁(平) 桐葉(寒) 豬膏(微寒) 雁肪(平) 馬鬐膏(微寒) 松葉(溫) 雞肪(微溫) 棗根(溫平) 浮萍草(寒) 蓮子草(平寒)

滅瘢

鷹糞白(平) 白殭蠶(平) 衣中白魚(溫) 白附子(平) 密陀僧(平)

金瘡

石膽(寒) 薔薇(溫微寒) 地榆(微寒) 艾葉(微溫) 王不留行(平) 白頭翁 釣樟根(平) 水楊花(寒) 石灰(溫) 狗頭骨(平) 桑根白皮(寒) 突厥白(寒)

踒折

牡鼠(微溫) 生龜(平) 生地黃(大寒) 烏雄雞血(平) 烏雞骨(平) 李核仁(平) 無名異(平) 自然銅(平)

瘀血

蒲黃(平) 琥珀(平) 羚羊角(溫微寒) 牛膝(平) 大黃(寒大寒) 乾地黃(寒) 朴硝(寒大寒) 紫參(寒微寒) 桃仁(平) 虎杖(微溫) 茅根(寒) 䗪(音柘)蟲(寒) 虻蟲(微寒) 水蛭(平微寒) 蜚蠊(音廉)(寒) 牡丹(寒微寒) 菴䕡子(微寒微溫) 天名精(寒)

火灼

柏白皮(微寒) 胡麻(平) 鹽(寒) 豆醬(寒) 井底泥(寒) 醋(溫) 黃芩(平大寒) 牛膝(平) 梔子(寒大寒)

癰疽

絡石(溫微溫) 黃耆(微溫) 白蘞(平微寒) 烏喙(許穢切)(微溫) 木通(平) 敗醬(平微寒) 白芨(平微寒) 大黃(寒大寒) 半夏(生微寒熟溫) 玄參(微寒) 薔薇(溫微寒) 鹿角(溫微溫) 蝦蟆(寒) 土蜂房(平) 伏龍肝(微溫) 甘蕉根(大寒) 升麻(微寒平)

惡瘡

雄黃(平大溫) 雌黃(平大寒) 胡粉(寒) 硫黃(溫大熱) 礬石(寒) 松脂(溫) 蛇床子(平) 地榆(微寒) 水銀(寒) 蛇銜(溫) 白蘞(平微寒) 漏蘆(寒大寒) 黃柏(寒) 占斯(溫) 雚菌(微溫) 莽草(溫) 青葙子(微寒) 白芨(平微寒) 楝(音練)實(寒) 及己(平)狼跋(寒) 桐葉(寒) 虎骨(平) 豬肚(微溫) 䕡茹(寒微寒) 藜蘆(寒微寒) 石灰(溫)貍骨(溫) 鐵漿(平) 馬鞭草(平)

漆瘡

蟹(寒) 茱萸皮(溫大熱) 苦芺(烏老切)(微寒) 雞子白(微寒) 鼠查(微溫) 井中苔萍(大寒) 秫米(微寒) 芒硝(大寒) 黃櫨木(微寒平) 杉木(微溫)

癭瘤

小麥(微寒) 海藻(寒) 昆布(寒) 文蛤(平) 半夏(生微寒熟溫) 貝母(平微寒) 木通(平) 松蘿(平) 連翹(平) 白頭翁(溫) 海蛤(平) 生薑(微溫)

瘺瘡

雄黃(平大溫) 礜石(大熱生溫熟熱) 恆山(寒微寒) 狼毒(平) 側子(大熱) 連翹(平) 昆布(寒) 貍骨(溫) 王不留行(平) 斑蝥(寒) 地膽(寒) 鱉甲(平) 蝦蟆(寒) 漏蘆(寒大寒) 地銜(溫) 礬石(寒)

五痔

桐葉(寒) 萹蓄(平) 蝟皮(平) 豬懸蹄(寒平) 黃耆(微溫) 槐實(寒) 槐鵝(微寒) 柏葉(平) 艾葉(微溫) 赤石脂(大溫) 龜甲(平) 鱉甲(平)

脫肛

鱉頭(平) 卷柏(溫平微寒) 鐵精(微溫) 東壁土(平) 蝸牛(寒) 生鐵(微寒)

䘌瘡

青葙子(微寒) 苦參(寒) 蚺(音髯)蛇膽(寒) 蝮蛇膽(寒) 大蒜(溫) 戎鹽(寒) 艾葉(微溫) 馬鞭草(平)

蛔蟲

薏苡根(平) 雚(音桓)菌(音郡)(平微溫) 乾漆(溫) 楝根(微寒) 茱萸根(溫大熱)艾葉(微溫) 石榴皮(平) 鶴蝨(平) 檳榔(溫) 龍膽(寒大寒)

寸白

檳榔(溫) 蕪荑(平) 貫眾(微寒) 狼牙(寒) 雷丸(寒微寒) 青葙子(微寒) 青橘皮(微溫) 吳茱萸根(溫大熱) 石榴根(平) 榧(音匪)子(平)

虛勞

硃砂(微寒) 空青(寒大寒) 鍾乳(溫) 紫石英(溫) 白石英(微溫) 磁石(寒) 龍骨(平微寒) 茯苓(平) 黃耆(微溫) 乾地黃(寒) 茯神(平) 天門冬(平大寒) 薯蕷(溫平) 石斛(平) 沙參(微寒) 人參(微寒微溫) 玄參(微寒) 五味子(溫) 肉蓯蓉(微溫) 續斷(微溫) 澤瀉(寒) 牡丹(寒微寒) 芍藥(平微寒) 牡桂(溫) 遠志(溫) 當歸(溫大溫) 牡蠣(平微寒) 五加皮(溫微溫) 棘刺(寒) 覆盆子(平) 巴戟(微溫) 牛膝(平) 杜仲(平溫) 柏子仁(平) 桑螵蛸(平) 石龍芮(平) 石南(平) 桑根白皮(寒) 地膚子(寒) 車前子(寒) 麥門冬(平微寒) 乾漆(溫) 菟絲子(平) 蛇床子(平) 枸杞子(微寒) 大棗(平) 麻子(平) 胡麻(平) 枸杞根(寒大寒)

陰萎

白石英(微溫) 陽起石(微溫) 巴戟(微溫) 肉蓯蓉(微溫) 五味子(溫) 蛇床子(平)地膚子(寒) 鐵精(微溫) 白馬莖(平) 菟絲子(平) 原蠶蛾(熱溫) 狗陰莖(平) 雀卵(溫)天雄(溫大溫) 覆盆子(平) 石南(平) 山茱萸(平微溫)

陰㿉

海藻(寒) 鐵精(微溫) 貍陰莖(溫) 狐陰莖(微寒) 蜘蛛(寒) 蒺藜(溫微寒) 鼠陰(平)

囊濕

五加皮(溫微寒) 槐皮(微寒) 黃柏(寒) 虎掌(溫微寒) 菴䕡子(微寒微溫) 蛇床子(平) 牡蠣(平微寒)

泄精

韭子(溫) 龍骨(平微寒) 鹿茸(溫微溫) 牡蠣(平微寒) 小草(溫) 桑螵蛸(平) 車前子葉(寒) 澤瀉(寒) 石榴皮(平) 獐骨(微溫) 菟絲子(平) 棘刺(寒) 鍾乳(溫)

好眠

木通(平) 孔公孽(溫) 馬頭骨(微寒) 牡鼠目(平) 茶茗(微寒) 沙參(微寒)

不得眠

酸棗仁(平) 榆葉(平) 細辛(溫) 乳香(溫)

腰痛

杜仲(平溫) 萆薢(平) 狗脊(平微寒) 梅實(平) 鱉甲(平) 五加皮(溫微寒) 菝(蒲八切)𦸉(棄八切)(平溫) 爵床(寒) 牛膝(平) 鹿茸(溫微溫) 附子(溫大熱) 鹿角膠(平溫) 烏喙(許穢切)(微溫) 續斷(微溫)

諸疼痛

當歸(溫大溫) 菴䕡子(微寒微溫) 芎藭(溫) 續斷(微溫) 骨碎補(溫) 沒藥(平) 質汗(溫) 芍藥(平微寒)

血氣

乾地黃(寒) 延胡索(溫) 蒲黃(平) 荷葉(平寒) 艾葉(微溫) 大黃(寒大寒) 騏驎竭(平) 米醋(溫) 桑耳(平) 當歸(溫大溫) 牛角腮(平) 藕(平寒) 紅藍花(溫) 白瓷末(平) 薑黃(大寒) 質汗(溫) 芎藭(溫) 劉寄奴(溫) 桂(大熱) 桃仁(平) 芍藥(平微寒) 牡丹(寒微寒)

崩中

石膽(寒) 禹餘糧(平寒) 赤石脂(大溫) 代赭(寒) 牡蠣(平微寒) 龍骨(平微寒) 蒲黃(平) 白殭蠶(平) 牛角䚡(平) 烏賊魚骨(微溫) 紫葳(微寒) 桑耳(平) 生地黃(大寒)黃柏(寒) 茅根(寒) 艾葉(微溫) 䰿甲(微溫) 馬蹄甲(平) 鹿角膠(溫平) 丹雄雞(微溫微寒) 阿膠(平微溫) 鬼箭(寒) 鹿茸(溫微溫) 刺薊根(溫) 馬通(微溫) 伏龍肝(微溫) 乾地黃(寒) 柏葉(平) 續斷(微溫) 地榆(微寒)

月閉

鼠婦(溫微溫) 䗪蟲(寒) 水蛭(平微寒) 蠐螬(微溫微寒) 桃仁(平) 貍陰莖(溫) 土瓜根(寒) 牡丹(寒微寒) 牛膝(平) 占斯(溫) 虎杖(微溫) 陽起石(微溫) 桃毛(平) 白堊(烏恪切)(溫) 銅鏡鼻(平) 虻蟲(微寒) 菴䕡子(微寒微溫) 卷柏(溫平微寒) 乾漆(溫) 大黃(寒大寒) 茅根(寒)

無子

紫石英(溫) 鍾乳(溫) 陽起石(微溫) 紫葳(微寒) 桑螵蛸(平) 艾葉(微溫) 秦皮(微寒大寒) 卷柏(溫平微寒)

安胎

紫葳(微寒) 鹿角膠(平溫) 桑上寄生(平) 鯉魚(寒) 烏雌雞(溫) 蔥白(平) 阿膠(平微溫)

墮胎

雄黃(平大溫) 雌黃(平大寒) 水銀(寒) 胡粉(寒) 朴硝(寒大寒) 飛生蟲(平) 溲疏(寒微寒) 大戟(寒大寒) 巴豆(溫生溫熟寒) 野葛(溫) 牛黃(平) 藜蘆(寒微寒) 牡丹(寒微寒) 牛膝(平) 桂心(大熱) 皂莢(溫) 䕡茹(寒微寒) 羊躑躅(溫) 鬼箭(寒) 槐子(寒) 薏苡仁(微寒) 瞿麥(寒) 附子(溫大熱) 天雄(溫大溫) 烏頭(大熱溫) 烏喙(微溫) 側子(大熱) 蜈蚣(溫) 地膽(寒) 斑蝥(寒) 芫菁(微溫) 葛上亭長(微溫) 水蛭(平微寒) 虻蟲(微寒) 䗪蟲(寒) 螻蛄(寒) 蠐螬(微溫微寒) 蝟皮(平) 蜥蜴(寒) 蛇蛻(平) 蟹爪(寒) 芒硝(大寒) 蕘花(寒微寒) 麝香(溫) 蚱蟬(寒) 代赭(寒) 狼牙(寒) 射罔(溫大熱) 生鼠(微溫) 桃仁(平) 附子(溫大熱) 虎掌(溫微溫) 鬼臼(溫微溫) 狼毒(平) 莽草(溫) 土瓜根(寒) 半夏(生微寒熟溫) 硇砂(大熱)

難產

槐子(寒) 桂心(大熱) 滑石(寒大寒) 貝母(平微寒) 蒺藜子(溫微寒) 皂莢(溫) 酸漿(平寒) 蚱蟬(寒) 螻蛄(寒) 飛生蟲(平) 生鼠肝(平) 烏雄雞肝血(溫) 弓弩弦(平) 馬銜(平) 敗醬(平微寒) 榆皮(平) 蛇蛻(平) 冬葵子(寒) 兔頭(平) 海馬(平) 伏龍肝(溫)

產後腹痛

𦍩羊肉(溫微寒) 大豆(平) 秦椒(生溫熟寒) 羚羊角(寒微寒) 紅藍花(溫) 乾地黃(寒) 當歸(溫大溫) 豉(寒) 芍藥(平微寒) 地榆(微寒) 澤蘭(微溫)

下乳汁

鍾乳(溫) 漏蘆(寒大寒) 蠐螬(微溫微寒) 栝(音括)蔞(音婁)(平) 土瓜根(寒) 豬四足(小寒) 冬葵子(寒) 木通(平) 狗四足(平)

中蠱

桔梗(微溫) 鬼臼(溫微溫) 犀角(寒微寒) 斑蝥(寒) 芫菁(微溫) 葛上亭長(微溫)射罔(溫大熱) 鬼督郵(平) 白蘘荷(微溫) 敗皷皮(平) 藍子(寒) 羖羊角(溫微寒)

出汗

麻黃(溫微溫) 蔥白(平) 乾薑(溫大熱) 葛根(平) 石膏(微寒大寒) 貝母(平微寒)吳茱萸(溫大溫) 桂心(大熱) 附子(溫大熱) 豉(寒) 生薑(微溫) 薄荷(溫) 蜀椒(溫大熱)

止汗

麻黃根(微寒) 術(溫) 半夏(生微寒熟溫) 牡蠣(平微寒) 杜仲(平溫) 枳實(寒微寒) 松蘿(平)

吐藥

恆山 松蘿(平) 烏梅(平) 鹽(寒) 砒霜(平)

卷第三

肝臟論

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在臭為臊。在液為淚。在蟲為毛。在性為仁。其華在爪。其充在筋。其在神為魂。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魂者。神氣之輔弼也。又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故肝者木也。王於春。足厥陰是其經。與膽足少陽合。膽為腑主表。肝為臟主裡。肝氣盛。為血有餘則目赤。兩脅下痛引小腹。令人喜怒。氣逆。則頭眩。耳聾不聰。頰腫。是肝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肝氣不足。則目不明。兩脅拘急。筋攣。不得大息。爪甲枯。面青。喜怒悲恐。如人將捕之。是肝氣之虛也。則宜補之。春肝脈來。弦而長者。平脈也。反得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剋木。為大逆。不可治也。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肝。子之克母。雖病當愈。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肝。土之畏木。雖病不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肝。母之克子。其病可治。肝脈來盛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死。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嘖嘖然如按琴絃。色青白不澤。毛折者。死矣。

治肝虛補肝諸方

夫肝虛則生寒。寒則苦脅下堅脹。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情不樂。如人將捕之。視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頭疼。關節不利。筋脈攣縮。爪甲乾枯。喜悲恐。不得大息。診其脈沉細滑者。此是肝虛之候也。

治肝氣虛寒。兩脅脹滿。筋脈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宜服補肝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三分) 細辛(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犀角屑(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桔梗(半兩去蘆頭) 獨活(半兩)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枳殼(半兩去瓤麩炒微黃)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氣虛寒。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大息。四肢厥逆。心腹痛。宜服補肝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柏子仁(三分) 細辛(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檳榔(半兩) 白朮(三分) 芎藭(三分) 桂心(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三分去瓤麩炒微黃)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肝臟虛寒。胸膈氣滯。四肢厥逆。兩脅疼痛。宜服補肝細辛散方。

細辛(一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前胡(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柏子仁(半分)芎藭(三分) 木香(三分) 白茯苓(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焙) 桂心(三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虛寒。頭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虛煩。宜服補肝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三分) 黃耆(三分銼) 五味子(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獨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細辛(半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風虛。胸膈不利。視物不明。心煩頭眩。宜服補肝薯蕷散方。

薯蕷(三分) 防風〔一(三)分去蘆頭〕 山茱萸(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菊花(半兩) 羌活(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三分) 決明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半兩) 芎藭(半兩) 龍腦(半兩) 麝香(半兩)

上為細末。研入龍腦麝香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錢。忌酒濕面等。

治肝虛。頭目不利。心膈多煩。筋脈急痛。宜服補肝菊花散方。

甘菊花(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決明子(三分) 黃耆(三分銼)沙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車前子(三分) 枸杞子(三分) 細辛(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肝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痠疼。羸瘦無力。補肝柏子仁丸方。

柏子仁(一兩) 黃耆(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赭實(一兩) 覆盆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根) 酸棗仁(一兩微炒) 鹿茸(一兩去毛塗醋炙令黃)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沉香(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令黃) 熟乾地黃(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溫酒下。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油膩。

治肝實瀉肝諸方

夫肝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致心下堅滿。兩脅痛引小腹。忿忿如怒。氣逆頭眩。為血有餘。即目痛。眼眥赤。生息肉。陽毒所攻。悒悒先寒而後熱。頸直背強。筋急。不得屈伸。診其脈浮大而數者。此是肝氣實也。

治肝實熱。目痛。胸滿心煩。宜服瀉肝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秦皮(一兩) 細辛(一兩) 黃芩(一兩) 赤茯苓(一兩) 蕤仁(一兩) 決明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一(二)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實熱。夢怒驚恐。宜服瀉肝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赤茯苓(半分) 葳蕤(半兩) 射干(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芩(半兩) 白蘚皮(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肝實熱。頭疼目眩。心膈虛煩。大腸不利。宜服瀉肝柴胡散方。

柴胡(三兩去苗) 玄參(半兩) 甘菊花(半兩) 地骨皮(半兩) 羌活(半兩) 細辛(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石膏〔一(二)兩〕 黃芩(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蔓荊子(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炙爆壅毒物。

治肝氣壅實。四肢煩悶。眼目赤疼。宜服瀉肝黃芩散方。

黃芩(三分) 赤茯苓(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細辛(三分) 前胡(半兩去蘆頭) 決明子(三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等。

治肝臟實熱。頭目昏疼。肢節不利。項強心煩。胸中滿悶。宜服瀉肝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分) 蕤仁(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秦皮(半兩) 川芒硝(一兩) 甘菊花(半兩) 細辛(半兩) 梔子仁(七枚) 決明子(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羚羊角屑(三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實熱。心膈壅滯。虛煩。宜服瀉肝散方。

甘菊花(半兩) 決明子(半兩) 黃芩(半兩) 川升麻(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防風(半兩去蘆頭) 梔子仁(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犀角屑(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馬牙硝(一分碎) 龍腦(一分研) 麝香(一分)

上為細末。入後三味更同研。合勻。每於食後。煎麥門冬湯。調下一錢。忌炙爆熱面。

治肝氣不足諸方

夫肝臟虛損。氣血不榮。內傷寒冷。致使兩脅脹滿。筋脈拘急。四肢厥冷。心腹疼痛。眼目昏暗。手足常青。胸中不利。不能大息者。是肝氣不足之候也。

治肝臟不足。兩脅脹滿。筋脈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利。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白茯苓(三分) 柏子仁(三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山茱萸(三分) 蔓荊子(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氣不足。筋脈不遂。心膈壅滯。左肋妨脹。不思飲食。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黃芩(一兩銼) 白朮(一兩) 沉香(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生乾地黃(三分) 五味子(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肝氣不足。虛寒。胸脅下痛脹滿。氣急。目昏濁。視物不明。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五味子(一兩) 白朮(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沉香(一兩)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肝氣不足。則傷膽。膽傷則恐懼。面色青白。筋脈拘急。目視不明。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色) 五味子(一兩) 白朮(一兩) 白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芎藭(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氣不足。兩目昏暗。熱氣衝上。淚出。疼痛。兩脅虛脹。筋脈不利。宜服覆盆子丸方。

覆盆子(一兩) 細辛(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決明子(半兩) 芎藭(半兩) 五味子(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半兩) 羌活(半兩) 桂心(半兩) 柏子仁(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菊花(半兩) 枸杞子(半兩) 車前子(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粥飲下三十丸。忌酒濕面炙爆等。

治肝臟中風諸方

夫肝中風者。是體虛之人。腠理開疏。肝氣不足。風邪所傷也。其候筋脈拘攣。手足不收。厲風入肝。坐踞不得。胸背強直。兩脅脹滿。目眩心煩。言語謇澀者。是肝中風候也。

治肝臟中風。氣壅語澀。四肢拘急。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子芩(三分) 酸棗仁(半兩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葳蕤(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三分) 獨活(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同煎至五分。去滓。入荊瀝半合。更煎一二沸。不計時候。溫服。忌雞豬炙爆等。

治肝中風。語澀。煩躁。或四肢拘急。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茯神(三分) 木通(三分銼)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獨活(半兩) 玄參(半兩) 川朴硝(一兩半) 漢防己(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荊瀝半合。更煎一二沸。不計時候。溫服。忌酒熱面炙爆等。

治肝中風。語澀。筋脈舒緩。面上浮氣。行履不穩。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三分去苗) 茯神(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犀角屑(三分) 木通(三分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漢防己(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中風。致筋脈舒緩。舉腳不知高下。目多冷淚。肢節無力。宜服枸杞子散方。

枸杞子(一兩) 薯蕷(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天麻(一兩) 萆薢(一兩) 茯神(三分)羚羊角屑(三分) 芎藭(三分) 茵芋〔三(一)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生乾地黃(三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中風。四肢攣急。身體強直。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三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獨活(一兩) 柏子仁(一兩) 石膏(一兩) 細辛(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雞貓魚蒜等。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言語謇澀。頭項強直。四肢不利。心膈煩壅。頭目旋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前胡(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人參(半兩去蘆頭) 旋覆花(半兩) 赤芍藥(半兩)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羌活(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漢防己(半兩) 赤茯苓(半兩) 枳殼〔三(一)分麩炒微黃去瓤〕黃芩(半兩) 蔓荊子(半兩) 甘菊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中風上攻。頭目旋暈。心驚悸悶。四肢筋脈拘急。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酸棗仁(半兩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羌活(半兩) 甘菊花(一分) 蔓荊子(半兩) 白蘚皮(半兩) 茯神(三分) 薯蕷〔三(一)分〕 黃芩(半兩) 龍齒(一兩) 芎藭(半兩) 天麻(半兩) 黃耆(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肢節疼痛。起臥艱難方。

獨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五加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荊芥(半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肉毒魚等。

治肝中風。心神煩熱。言語謇澀。少得眠臥。宜服此方。

竹瀝(三合) 荊瀝(二合) 生薑汁(半合) 白蜜(一合) 葛根汁(二合)

上件藥相合令勻。每溫一合服。宜頻服。

治肝中風。流注四肢。攻頭面(疼)。心神煩熱。言語謇澀。上焦風熱。口眼喎斜。腳膝疼痛無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羌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菊花(半兩) 獨活(半兩) 芎藭(半兩) 白朮(半兩) 黃耆(半兩銼) 石膏(一兩) 漢防己(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天麻(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蔓荊子(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口眼偏斜。四肢疼痛。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三分) 天麻(三分) 芎藭(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鹿角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蔓荊子(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附子(三分炮裂) 牛膝(三分去苗)肉桂(三分去皺皮) 薏苡仁(三分) 烏蛇肉(三分醋拌微炒) 萆薢(三分) 犀角屑(三分)白蘚皮(三分) 地骨皮(三分) 柏子仁(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上為細末。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調下一錢。忌雞豬魚蒜等。

治肝臟中風。筋脈攣急。口眼喎斜。言語謇澀。神思昏憒。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研入) 龍腦(一分研入) 烏犀角屑(半兩) 天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麻黃(三分去根節) 羚羊角屑(半兩) 甘菊花(半兩) 蔓荊子(半兩) 桑螵蛸(半兩微炒) 桂心(半兩) 細辛(半兩) 附(側)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烏蛇(二兩酒浸去骨皮炒令黃) 干蠍(半兩生用)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蟬殼(一分微黃)硃砂(一分研入) 麝香(一分研入)

上為細末。次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服一錢。以豆淋酒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肝臟中風。口眼不正。四肢抽掣。語澀昏沉。宜服龍腦丸方。

龍腦(半兩研入) 犀角屑(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漢防己(半兩)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茵芋(半兩) 甘菊花(半兩) 赤箭(一兩) 獨活(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桂心(半兩) 芎藭(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羚羊角屑(半兩) 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乳香(半兩研入) 烏蛇(一兩半酒浸去皮骨炒令黃) 干蠍(半兩生用) 牛黃(一分研入) 麝香(一分研入) 硃砂(一分研入)

上件藥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以薄荷溫酒下。不計時候服。

治肝臟中風。攻手足緩弱無力。口眼喎斜。精神不定。行步艱難。宜服此赤箭丸方。

赤箭(半兩)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犀角屑(半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花蛇(半兩酥拌微炒) 獨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川升麻(半兩) 白朮(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桑螵蛸(半兩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細辛(半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萆薢(半兩) 牛黃(一分研) 硃砂(一分研) 麝香(一分研) 龍腦(一分研)

上搗羅為末。研入生薑牛黃等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三(二)十丸。忌濕面豬肉羊血毒魚等。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舌強語澀方。

羚羊角屑(一兩) 獨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二沸。溫服。

治肝風筋脈拘攣諸方

夫足厥陰肝之經。肝主諸筋。其氣虛弱。則風邪外侵。搏於筋脈。流入經絡。則關機不利。故令筋脈拘攣也。

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煩疼。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川升麻(三分) 梔子仁(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酸棗仁(三分微炒) 羌活(一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熱面豬肉大蒜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神煩不得睡。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羌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半兩銼) 芎藭〔一(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甘菊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風筋脈拘攣。目暗。四肢無力。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石南(三分) 羌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丹參(半兩) 黃耆(半兩銼) 茯神(三分) 沙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芎藭(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漏蘆(半兩) 茵芋(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桂心(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五加皮(半兩) 赤箭(三分) 細辛(半兩) 地骨皮(半兩) 蔓荊子(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不計時候。溫酒調下一錢。忌雞豬魚蒜等。

治肝風濕痹。四肢拘攣。急痛。心胸壅。氣喘促。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風四肢拘攣。急痛。不可轉側。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酸棗仁(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一兩) 獨活(一兩)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茵芋(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葛根(一兩銼) 漢防己(一兩)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芎藭(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二沸。不計時候。溫服。忌雞豬魚蒜等。

治肝風手足拘攣。百骨節疼痛。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獨活(三分) 細辛(三分) 五加皮(三分)黃耆(三分銼) 萆薢(三分銼) 芎藭(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熱面炙爆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膈痰壅。不欲飲食。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麻黃(二分去根節)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半兩) 赤茯苓(一兩) 芎藭(半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雙仁麩炒微黃) 麥門冬(一兩去心) 當歸(半兩銼微炒)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拘攣。不可屈伸。薏苡仁浸酒方。

薏苡仁(半斤) 牛膝(五兩去苗) 赤芍藥(三兩) 酸棗仁(三兩微炒) 乾薑(三兩炮裂)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柏子仁(三兩) 石斛(三兩去根) 甘草(二兩炙微赤)

上細銼。和勻。以生絹袋盛。用酒二斗。浸七宿。每服不計時候。暖一小盞服。其酒旋添。味薄即止。忌豬肉毒魚等。

治肝臟風。筋脈拘攣。不可屈伸。茵芋浸酒方。

茵芋〔一(二)兩〕 白芨(二兩) 薏苡仁(二兩) 赤芍藥(二兩) 桂心(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酸棗仁(二兩微炒) 乾薑(一兩炮裂)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兩炙微赤)

上細銼和勻。以生絹袋盛。酒二斗。浸七宿。每服不計時候。溫一小盞服。

治肝風筋脈拘攣。骨節疼痛。腑臟久虛乏弱。宜服酸棗仁煎方。

酸棗仁(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 敗龜(二兩塗酥炙令黃) 琥珀(三分細銼如粉) 海桐皮(一兩銼) 仙靈脾(一兩) 萆薢(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羌活(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節銼) 牛膝(一兩去苗) 巴戟(一兩) 木香(一兩) 丹參(一兩) 獨活(一兩) 芎藭(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熟乾地黃(一兩)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蜜(三升) 醋(酥)(二兩) 桃嫩枝(一握銼) 柳嫩枝(一握銼) 桑嫩枝(一握銼)

上為細末。用清酒五升。於銀鍋內。先煎桃柳桑枝。令黃色後。去滓下藥末。更煎二三十沸。下蜜酥。慢火煎成膏。用瓷器內盛。每服不計時候。溫酒調下一茶匙。

治肝風筋脈拘攣。腳膝疼痛。心神虛煩。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二)兩〕 肉桂(三分去皺皮) 白殭蠶(半兩微炒) 白附子(三分炮裂)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半研) 犀角屑(三分) 蔓荊子(一兩) 獨活(一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茯神(一兩)

上為細末。研入硃砂麝香等。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溫酒下十丸。忌雞豬魚蒜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不得屈伸。恍惚。或多喜忘。有時恐怖。宜服防風丸方。

防風(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三分) 茯神(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殭蠶(三分微炒) 白附子(半兩炮裂) 芎藭(半兩) 硃砂(三分別研水飛過) 羌活(半兩) 桂心(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上為細末。入研了硃砂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酒下二(三)十丸。忌豬肉毒魚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骨髓疼痛。宜服白芥子丸方。

白芥子(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安息香(一兩) 沉香(半兩) 補骨脂(一兩炒) 檳榔(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溫酒下二十丸。

治肝風筋脈拘攣。急痛。舉體不仁。宜服烏犀角丸方。

烏犀角屑(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天麻(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人參(一分去蘆頭) 細辛(半兩) 蔓荊子(半兩) 肉桂(半兩去皺皮) 白芷(一分) 酸棗仁(半兩微炒) 獨活(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臍) 赤芍藥(半兩) 藁本(半兩) 赤茯苓(三分) 麻黃(半兩去根節) 當歸(半兩銼微炒) 芎藭(半兩) 烏蛇(二兩酒浸去骨皮炙微黃)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溫酒下二十丸。忌雞豬魚蒜等。

治肝風。筋脈攣急疼痛。益血長肌肉。除瘦弱。悅顏色。桃仁硃砂煎酒方。

桃仁(二升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銼) 硃砂(二兩細研)

上以無灰好清酒三斛(鬥)。取瓷瓶三隻盛酒。逐鬥分桃仁硃砂入瓶內。封頭。一依煮酒法度。不計時候。溫飲一小盞。忌羊血。

治肝風筋脈抽掣疼痛諸方

夫肝含於血。而主於筋。肝血既虛。不能榮養。致風邪所侵。搏於筋脈。榮衛虛弱。氣血不行。故令筋脈抽掣疼痛也。

治肝臟風毒流注。筋脈抽掣。急痛。頭目眩悶。四肢無力。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兩)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漢防己(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桂心(一兩) 天麻(一兩) 赤茯苓(一兩)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豬雞肉毒魚溫(濕)面。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口眼偏斜。四肢疼痛。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三分) 白朮(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側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丹參(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茯苓(半兩) 萆薢(半兩銼) 桂心(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二分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風。上焦虛熱。腹下堅滿。關節疼痛。筋脈抽掣。宜服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一兩) 羌活(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加皮(一兩) 赤芍藥(一兩) 細辛(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桂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背膊疼痛。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丹參(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側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茯神(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菊花(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肉毒魚大蒜等。

治肝臟風。心神煩。四肢拘急。筋脈抽掣。疼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石膏(二兩) 芎藭(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羚羊角屑(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風。筋脈拘急。抽掣疼痛。不得睡臥。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白蘞(一兩) 獨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為細末。每服。不計時候。溫酒調下一錢。

治肝臟風。四肢筋脈抽掣疼痛。不欲飲食。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三分微炒) 薏苡仁(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鬆節(三分銼) 五加皮(三分) 茯神(三分) 桂心(三分) 羌活(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為細末。每服不計時候。溫酒調下一錢。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疼痛不止。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箭(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海桐皮(一兩) 芎藭(三分)漏蘆(三分) 桂心(三分) 五加皮(三分) 仙靈脾(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木香(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不計時候。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疼痛。身強語澀。肢節不利。天麻丸方。

天麻(二兩) 芎藭〔一(二)兩〕 天南星(三分炮裂)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烏蛇(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桑螵蛸(三分微炒) 槐膠(一兩) 桃膠(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 當歸(半兩銼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獨活(一兩) 荊子(一兩) 硃砂(半兩微研)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熱酒下十丸。

治肝壅熱頭目不利諸方

夫頭者。諸陽之會也。眼者。肝之竅也。臟腑壅滯。陰陽不和。風熱搏於諸陽之經。攻於肝臟。則上衝於目。而入於腦。則頭目不利也。

治肝臟壅熱。上攻頭目不利。心煩口乾。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菊花(一兩) 地骨皮(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等。

治肝臟壅熱。頭目不利。胸膈煩躁。體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石膏(二兩) 赤芍藥(一兩) 車前子(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臟壅熱。心胸煩躁。頭目不利。多渴。體熱。宜服前胡丸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犀角屑(三分) 蔓荊子(三分) 梔子仁(三分) 栝蔞根(一兩) 車前子(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肝臟壅熱。心膈煩悶。頭目不利。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羚羊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 犀角屑(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竹葉湯下二十丸。忌酒熱面等。

治肝臟壅熱。心膈煩躁。恍惚。頭目不利。宜服升麻丸方。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梔子仁(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牛黃(一分細研如粉) 龍腦(一錢細研如粉)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為細末。入牛黃等同研合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竹葉湯下十五丸。忌豬肉羊血。

治肝氣逆面青多怒諸方

夫肝屬木。其色青。肝含血。其主怒。邪熱傷於肝。伏留不除。則肝氣壅實。實則氣逆。故令面青多怒也。

治肝氣逆。四肢沉重。面色青。不欲見人。多嗔怒。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一兩)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人參(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薏苡仁(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氣逆。心煩。面青。多怒。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五味子(三分) 葳蕤(三分) 茯神(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龍骨(一兩) 沙參(三分去蘆頭)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搗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氣逆。不欲見人。面青多怒。宜服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虎頭骨〔一兩塗醋(酥)炙令黃〕 知母(三分) 茯神(三分) 犀角屑(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小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氣逆。面色青。多饒恐怒。胸膈煩滯。心神不安。宜服沙參散方。

沙參(三分去蘆頭) 甘菊花(三分) 酸棗仁(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桔梗(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葳蕤(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大腹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筋脈疼痛諸方

夫肝主於筋。而藏於血。臟腑和平。榮衛調適。表裡充實。則邪不能侵也。若肝氣久虛。腎臟寒(衰)冷。則風邪乘虛。乃攻搏於筋脈。流注腳膝。故令疼痛也。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筋脈拘急。疼痛不可忍。宜服海桐皮散方。

海桐皮(一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赤箭(半兩) 桂心(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防風(半兩去蘆頭) 石斛(半兩去根節銼) 獨活(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仙靈脾(五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羚羊角屑(半兩) 芎藭(半兩) 木香(半兩) 五加皮(半兩) 赤芍藥(半兩) 細辛(半兩) 檳榔(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忌豬肉毒魚酒蒜等。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筋脈拘急。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檳榔(半兩) 木香(半兩) 海桐皮(半兩) 酸棗仁(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銼) 獨活(半兩) 薏苡仁(半兩) 犀角屑(半兩) 漏蘆(半兩) 赤芍藥(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忌炙爆雞豬等。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筋脈拘急。疼痛。大便秘澀。心胸壅悶。宜服疏風調氣利四肢。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三分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羌活(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肉桂(半兩去皺皮) 赤芍藥(三分) 大麻仁(一兩) 芎藭(三分) 木香(三分)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赤茯苓(一兩) 木通(三分銼) 羚羊角屑(三分)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疼痛。心神煩悶。筋脈拘急。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 羌活(一兩) 芎藭(一兩) 黃芩(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羚羊角屑(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威靈仙(一兩)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忌炙爆魚毒物等。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筋脈拘急。疼痛。行履不得。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二兩) 羌活(一兩) 五加皮(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芎藭(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桂心(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肝臟風。流注腳膝疼痛。筋脈不利。行立無力。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半微炒) 獨活(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仙靈脾(一兩) 山茱萸(半兩) 芎藭(半兩) 赤箭(一兩) 甘菊花(半兩) 海桐皮(半兩)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羚羊角屑(半兩) 骨碎補(半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半兩) 桑寄生(半兩) 木香(半兩)麝香(一分細研入) 桂心(一兩)

上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合勻。每服二錢。以溫酒調下。食前服。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筋脈疼痛。及四肢緩弱無力。宜服豆淋酒煎附(側)子丸

 。

黑豆(一升炒令熟入酒五升煎二三十沸濾去滓煎令稠) 附(側)子(二分炮裂去皮臍) 石南(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防風(半兩去蘆頭) 石斛(半兩去根銼) 肉桂(半兩去皺皮) 萆薢(三兩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羌活(半兩) 海桐皮(半兩銼) 赤茯苓(半兩) 茵芋(半兩) 獨活(半兩) 天麻(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上搗細羅為散。以黑豆煎。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溫酒下三十丸。忌豬肉毒魚等。

治肝臟風毒。流注腳膝。筋脈攣急。疼痛。宜用野葛膏摩之方。

野葛(二兩銼) 蛇銜(二兩) 犀角屑(一兩)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 桔梗(二兩去蘆)茵芋(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川椒(二兩去目) 乾薑(二兩) 巴豆(三十枚去殼) 川升麻(一兩) 細辛(二兩) 當歸(二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 羌活(二兩) 川大黃(二兩) 雄黃(二兩研如粉)

上件藥。細銼。以酒五升。漬藥一宿。以不中水豬膏五斤。以前藥同於鐺中。炭火上煎之。令藥色變黃。又勿令焦黑。膏成。絞去滓。下雄黃。候冷。入瓷器中盛之。旋取摩病處。令極熱。密室避風。日三度摩之效。

治肝風冷轉筋諸方

夫轉筋者。肝臟氣虛。風冷搏於筋故也。手足之三陰三陽之筋。皆起於手足指。而並絡於身。若血氣不足。陰陽虛者。風冷邪氣。中於筋。隨所中之處。筋則轉動。故謂之轉筋也。

治肝虛風冷所搏。轉筋不止。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沉香(一兩) 桂心(一兩) 木瓜(一兩半) 高良薑(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忌雞豬毒魚大蒜等。

治肝風冷。兩腳轉筋。攣急疼痛。宜服雞舌香散方。

雞舌香(一兩) 白豆蔻(半兩去皮) 木香(半兩) 木瓜(一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肝臟風冷。轉筋不止。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丁香(半兩) 檳榔(半兩) 木瓜(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忌豬肉毒魚等。

治肝虛。轉筋入腹。悶絕。體冷。宜服此方。

雞糞(一合微炒) 白豆蔻(一分去殼) 胡椒(一錢) 桂心(半兩) 木瓜(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肝風冷轉筋。四肢厥冷。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一兩去皮) 高良薑(一兩銼)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瓜〔一兩(三分)〕 沉香(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忌雞豬魚蒜等。

治肝風冷。轉筋入腹。手足逆冷。宜服木瓜丸方。

木瓜(五顆大者)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艾(半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煨) 人參(半兩去蘆頭) 肉豆蔻(半兩去殼)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 白朮(一兩) 高良薑(半兩銼) 鹽(二兩濕紙裹燒令赤通)

上件藥。搗羅為末。切木瓜頭。去卻瓤。內諸藥末。卻以截下木瓜蓋卻。以竹丁簽定。於甑中蒸令爛熟。木臼中入軟蒸餅相和搗。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肝虛冷。轉筋不止。宜用高良薑湯淋蘸方。

高良薑(三兩) 木瓜(二枚) 杉木節(五兩) 川椒(一兩去目) 蒴藋(五兩) 蓼葉(五兩)

上細銼。以水一斗五升。煎取八升。去滓。入醋半升。攪令勻。及熱。內於杉木桶中。淋蘸兩腳。兼以綿搵藥汁。裹轉筋處。立止。

治肝風虛。轉筋入腹方。

上以雞糞白。干者。為末。每服一錢。以熱酒調下。

治遍體轉筋入腹。不可奈何者方。

上用熱湯三斗。入鹽半升。稍熱漬之。極效。

治肝虛轉筋方。

赤蓼莖葉(切三合)

上以水一大盞。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膽虛冷諸方

夫膽合於肝。足少陽是其經也。為清淨之府。謀慮出焉。若虛則生寒。寒則恐畏。不能獨臥。其氣上溢。頭眩口苦。常喜大息。多嘔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將捕之。咽中介介。數數好唾。是為膽虛冷之候也。

治膽虛冷。目眩頭疼。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滿悶。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防風(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白朮(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桂心(三分) 甘菊花(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膽虛冷。精神不守。頭目昏眩。恆多恐畏。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羌活(一兩) 柏子仁(三分) 白芍藥(半兩) 茯神(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 甘菊花(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豬魚等。

治膽虛冷。恆多恐畏。不能獨臥。心下澹澹。如人將捕。頭目不利。胸中滿悶。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柏子仁(一兩) 山茱萸(三分) 甘菊花(三分) 茯神(三分) 枸杞子(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膽虛冷。精神不守。喜多恐懼。目暗頭昏。四肢不利。宜服薯蕷丸方。

薯蕷(一兩) 白茯苓〔一(三)分〕 決明子(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焙乾別搗為末)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去蘆頭) 柏子仁(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山茱萸(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遠志(三分去心) 桂心(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溫酒下。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膽虛冷。神思昏沉。頭旋目暗。宜服決明丸方。

決明子(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柏子仁(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焙乾別搗為末) 枸杞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溫酒下。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膽實熱諸方

夫膽是肝之府。若肝氣有餘。膽實。實則生熱。熱則精神驚悸不安。起臥不定。胸中冒悶。身體習習。眉頭傾萎。口吐苦汁。心煩咽乾。此是膽實熱之候。

治膽實熱。胸中冒悶。精神不守。宜服瀉熱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 地骨皮(半兩) 黃芩(半兩) 茯神(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微炒)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物。

治膽實熱。精神不守。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二十一枚)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大青(三分) 茯神(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篩搗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三二沸。每於食後溫服。忌熱面炙爆等。

治膽實熱。心神驚悸。小便不利。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葵子(半兩) 黃芩(三分) 赤茯苓(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膽實。久有伏熱。精神驚悸不安。宜服甘菊花散方。

甘菊花(一兩) 牛黃(半兩細研如粉) 犀角屑〔三(二)分〕 鐵粉(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黃連(三分去須) 鉛霜(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搗細羅為散。入牛黃。更同研令勻。每於食後。以竹瀝調下一錢。或金銀煎湯。調下亦得。

治膽實熱。精神不安。起臥不定。口中多苦。宜服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一兩) 青羊角屑(半兩) 熊膽(一分) 蛇黃(半兩搗碎細研如粉) 青黛(一分別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更同研令勻。用黃牛膽汁和丸。如無黃牛膽。即用大羊膽和丸。如綠豆大。每於食後。煎竹葉湯下七丸。忌炙爆壅熱物。

治膽虛不得睡諸方

夫膽虛不得睡者。是五臟虛邪之氣。干淫於心。心有憂恚。伏氣在膽。所以睡臥不安。心多驚悸。精神怯弱。蓋心氣憂傷。肝膽虛冷。致不得睡也。又有大病之後。腑臟尚虛。榮衛未和。生於冷熱。邪客於陰。陰氣虛。沖氣獨行於陽。不入於陰。故令不得睡也。

治膽虛不得睡。神思不寧。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柏子仁(半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五味子(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膽虛不得睡。宜服酸棗仁丸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地榆皮(一兩) 茯神(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糯米粥飲下三十丸。

治膽虛不得睡。四肢無力。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酸棗仁(一兩去苗) 羌活(一兩) 黃耆(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暖酒下二十丸。忌莧菜。

治膽虛不睡。酸棗仁煎方。

酸棗仁(五兩微炒搗羅為末取二兩半其滓不用) 乳香(三兩研如粉) 蜜(四兩) 牛黃(一分研) 糯米(二合炒黃杵末)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用酒一中盞。和蜜等一處。慢火煎如稀餅(餳)。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一茶匙。

治膽虛睡臥不安。心多驚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硃砂同研令勻。每服一錢。以竹葉湯(清粥飲)調下(二錢)。不計時候。

又方。

酸棗仁(一兩炒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竹葉湯調下。不計時候。

治膽熱多睡諸方

夫膽熱多睡者。由榮衛氣澀。陰陽不和。胸膈多痰。臟腑壅滯。致使精神昏濁。晝夜耽眠。此皆積熱不除。肝膽氣實。故令多睡也。

治膽熱。心胸煩壅。多睡。頭目昏重。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木通(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天門冬(半兩去心) 防風(半兩去蘆頭) 前胡(半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羊血。

治膽熱。神思不爽。昏悶如睡(醉)。多睡少起。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蘚皮(半兩) 地骨皮(一兩) 黃芩(一兩) 酸棗仁(半兩生用) 沙參(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膽熱。心神昏悶。多睡。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牛黃(一分細研如粉) 羌活〔三(一)分〕 遠志(三分去心) 川升麻(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犀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薄荷溫水。調下一錢。忌豬肉溫(濕)面等。

治膽熱多睡。遠志丸方。

遠志(三分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苦參(三分銼) 馬頭骨灰(三分) 茯神(三分) 菖蒲(半兩)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鐵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硃砂等令勻。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木通湯下十丸。

又方。

馬頭骨灰(一兩) 鐵粉(一兩) 硃砂(半兩研水飛過) 龍腦(半分)

上件藥。同研令勻。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竹葉溫湯下。食後服。

卷第四

心臟論

論曰: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在臭為焦。在蟲為羽。在液為汗。在性為禮。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其在臟為神。兩精相搏謂之神。神者精氣之化成也。故心者火也。王於夏。手少陰是其經。與小腸手陽明合。小腸為腑。而主表。心為臟而主裡。心氣盛為神有餘。則病骨肉痛。胸中多滿。脅下及腰背肩胛兩臂間痛。喜笑不休。是心氣之實也。則宜瀉之。心氣不足。則胸腹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驚悸恍惚。少顏色。舌本強。喜憂悲。是心氣之虛也。則宜補之。夏心脈來。浮大而數者。是平脈也。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心。水之剋火。大逆不可治也。反得弦而長者。是肝之乘心。母之克子。雖病當愈。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心。子之克母。雖病可治。反得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剋火。雖病不死。心脈來。累累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真心脈至。牢而搏。如循薏苡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澤。毛折者。死矣。

治心虛補心諸方

夫心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盛則血脈虛少,而多恐畏,情緒不樂,心腹暴痛。時唾清涎,心膈脹滿,好忘多驚,夢寐飛揚,精神離散,其脈浮而虛者,是其候也。

治心氣虛。驚悸喜忘。不思飲食。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半兩去心) 菖蒲(半兩) 鐵精(半兩) 桂心(三分) 黃耆〔一兩(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熟乾地黃(三分) 芎藭(半兩) 茯神(三分) 獨活(半兩) 紫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五味子(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氣虛,憂恐恍惚,心腹痛,脹滿,食少,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三分) 遠志(半兩去心) 菖蒲(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白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氣虛損,志意不定,腰脊腹脅相引痛,不能俯仰,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茯苓(三分) 遠志(半兩去心) 熟乾地黃(一兩) 黃芩(半兩)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飴糖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心氣虛苦悲,恐驚悸恍惚,謬忘,心中煩悶,面目或赤、或黃,羸瘦,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二兩細研如粉) 桂心(二兩)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黃耆(半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氣虛寒,心膈脹滿,悲思憂愁,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遠志(半兩去心) 桔梗(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白朮(半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虛恐畏,脅腹暴痛,志意不樂,宜服薯蕷丸方。

薯蕷(一兩半) 遠志(半兩去心) 柏子仁(一兩) 沉香(一兩) 茯神(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芎藭(一兩) 菖蒲(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丹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心實瀉心諸方

夫心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盛則衛氣不行,榮氣不通,遂令熱毒稽留,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疼,喜笑,恐悸,手心熱,滿汗出,衄血,其脈洪實相搏者,是其候也。

治心實熱,驚悸喜笑,心神不安,泄熱安心沙參散方。

沙參(一兩去蘆頭) 白薇(一兩) 石膏(二兩半) 川芒硝(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一兩) 梔子仁(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一兩) 子芩(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地黃汁一合、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心實熱,多驚夢(多)喜,畏懼不安,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石膏(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知母(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梔子仁(一兩) 赤芍藥(一兩) 犀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生地黃半合,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氣實熱,煩悶不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木通(三分銼) 川升麻(三分) 葳蕤(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菀(三分去苗土)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子芩(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實熱,或欲吐,吐而不出,煩悶,喘急頭痛,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四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葛根(半兩銼) 地骨皮(二兩) 梔子仁(三十枚) 赤茯苓(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小麥與豉各五十粒,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安,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木通(一兩銼) 黃連(一兩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知母(一兩) 子芩(一兩) 川芒硝(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臟實熱,上焦壅滯,口舌生瘡,恆多煩渴,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葛根(一兩銼) 黃連(一兩去須)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臟實熱,身體煩疼,口乾多燥,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赤芍藥(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一兩)黃連(半兩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葳蕤(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臟實熱,驚怖,痰隔不下食,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一兩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旋覆花(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氣不足諸方

夫人臟腑充實,氣血和平,榮衛通流,陰陽調順,則心神安靜,疾無所生也。若血脈虛損,神性勞傷,則多恐畏,喜怒,心煩,咽痛口乾,精神恍惚。此皆心氣不足之所致也。

治心氣不足,或喜或悲,時時嗔怒煩悶,或鼻衄,眼目黃赤,或獨言語,不自覺知,咽喉強痛,唇口乾燥,冷汗自出,驚悸,心煩面赤,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子芩(半兩)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射干(半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心氣不足,恍恍惚惚,朝差暮甚,驚悸,心中憧憧,胸滿,不下食飲,陰陽氣虛,脾胃不磨,不欲聞人聲,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龍骨(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黃耆(二兩銼) 桂心(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茯神(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白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心氣不足,驚悸汗出,心中煩悶,短氣,喜悲怒不自知,咽喉痛,口唇黑,嘔吐,舌本強,水漿不通,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熟乾地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紫蘇莖葉(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茯苓(神)(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小豆(一合炒熟)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於溫漸漸服之。

治心氣不足,多汗,心煩喜怒,獨話(語),多夢,不自覺知,咽喉痛,時吐血,舌本強,水漿不通,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茯苓(一兩) 紫菀(三分去苗土)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赤小豆(半兩炒熟) 紫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桂心(三分) 人參〔二(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微溫漸漸服之。

治心氣不足,虛悸恐畏,悲怒恍惚,心神不定,惕惕而驚,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遠志(去心) 赤小豆(炒熟)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人參(去蘆頭) 乾薑(炮裂,銼) 防風(去蘆頭) 龍骨(細研) 熟乾地黃(以上各半兩) 菖蒲(一兩) 白朮(一兩)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心氣不足,驚悸多忘,宜服遠志丸方。

遠志(一兩去心)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赤石脂(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三)分〕 薯蕷(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治心氣不足,多驚悸,耳目不明,及健忘,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茯神(一兩) 龍齒(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黃耆(一兩銼) 菖蒲(一兩) 赤石脂(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治心臟中風諸方

夫體虛之人,腠理疏泄,風邪外傷,搏於血脈,入於手少陰之經,則心神顛倒,言語謇澀,舌強口乾,面赤頭痛,翕翕發熱,胸背拘急,手心熱盛,但多偃臥,不得傾側,忪悸汗出,恍惚不安,此皆風邪傷於心經,致有斯候,故曰:心中風也。

治心臟中風,虛寒寒顫,心驚掣悸,語聲混濁,口喎冒昧好笑,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川升麻(三分) 芎藭(一兩)茯神(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漢防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荊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悶,四肢沉重,精神不守,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羌活(一兩) 蔓荊子(三分) 龍齒(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薏苡仁(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遠志(三分去心) 犀角屑(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昧,四肢不利,翕翕發熱,胸中煩悸,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沙參(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甘菊花(三分) 麻黃(二分去根節) 羚羊角屑(三分) 茯神(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蘚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柴胡(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三分去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言語謇澀,恍惚驚悸,神志錯亂,面赤心煩,四肢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獨活三分 赤茯苓三分 黃耆(三分銼) 黃芩(三分秦(艽三分去苗) 遠志(三分去心) 桂心(三分) 芎藭(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葛根(三分銼) 石膏(一兩) 赤箭(三分) 白蘚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沙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虛煩,目旋眩,恍惚不定,宜服沙參散方。

沙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 石膏(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芎藭(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遠志(三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冒昧不知,胸背拘急,心煩語澀,翕翕發熱,時自汗出,四肢不利,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三分) 獨活(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沙參(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黃芩(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精神昏昧,煩熱多汗,口乾面赤,驚悸頭痛,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 薏苡仁(一兩) 白蘚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茯神(三分) 犀角屑(三分) 石膏(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遠志(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心神恍惚,恐畏悶亂,不得睡臥,志意不定,言語錯誤,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 犀角屑(一分) 硃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羚羊角屑(一分)防風(一分去蘆頭) 天麻(一分) 獨活(一分) 人參(一分去蘆頭) 茯神(一分) 沙參(一分去蘆頭)天竺黃(一分細研) 鐵粉(半兩細研) 川升麻(一分) 龍齒(一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白蘚皮(一分) 遠志(一分去心) 龍腦(半分細研)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一錢,煎麥門冬湯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心臟中風驚悸,言語混濁,煩熱恍惚,心神不安,宜服防風丸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茯神(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分去心,焙) 天麻(三分) 白蘚皮(一兩) 薏苡仁(三分) 小草(三分) 犀角屑(一兩) 天竺黃(三分) 牛黃(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牛黃,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飲下二十丸。

治心臟中風,手足驚掣,心神狂亂,恍惚煩悶,言語謇澀,宜服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龍齒(一兩) 犀角屑(一兩) 天麻(一兩去蘆頭) 秦艽(三分去苗) 川升麻(三分)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黃芩(半兩) 鐵粉(一兩半細研)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遠志(半兩去心) 漢防己(三分) 鉛霜(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入乳缽內,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粳米粥飲下二十丸。

治心臟中風,言語顛倒,神思錯亂,頭面心胸煩熱,或時舌強語澀,忪悸不安,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三分) 天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遠志(三分去心) 羌活(三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龍齒(一兩) 川升麻(三分) 天門冬(三分去心,焙) 葳蕤(三分) 羚羊角(三分) 鐵粉(一兩細研) 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 玄參(三分) 牛黃(一分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十五丸。

治心臟風邪諸方

夫心為帝王,神之所舍,諸臟之主,不受外邪。若人動止非宜,寒暄失節,臟腑內損,氣血外傷,風邪乘虛入於心經,則令人心神不定,性識失常,乍喜乍驚,或歌或笑,精神離散,悲樂不常,故名風邪也。

治心臟風邪,有如鬼語,悶亂恍惚,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犀角屑(三分) 赤茯苓(三分) 菖蒲(三分) 鬼箭羽(三分) 龍齒(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細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風邪,見鬼妄語,有所見聞,心悸恍惚,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菖蒲(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赤小豆(四十五粒炒熱熟) 遠志(半兩去心) 黃連(半兩去須) 沙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風邪,恍惚迷悶,飲食不下,宜服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 桂心 赤芍藥 半夏〔湯浸(洗)七遍,去滑〕 人參(去蘆頭) 當歸(銼,微炒)獨活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 遠志(去心) 麥門冬(去心) 麻仁(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風邪,神思恍惚,悲愁憂恚,喜怒失常,宜服楊上寄生散方。

楊上寄生 菖蒲 細辛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 天雄(炮裂,去皮臍)桂心 莽草(炙) 白朮 遠志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心臟風邪,恍惚失常,言語錯亂,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 人參(去蘆頭) 貫眾 遠志(去心) 茯神 犀角屑 天雄(炮裂,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 桂心(以上各一兩) 甘草〔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風虛邪氣,恍惚悲泣,狂走如有神鬼之狀,身體強直,或疼痛,口噤喉

痹, 水漿不通,面目變色,不識人者,宜服菖蒲散方。

菖蒲 秦艽(去苗) 桂心 當歸(銼微炒) 蔓荊子 人參(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 遠志(去心)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赤石脂 白茯苓 白芍藥 芎藭 漢防己(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放溫漸漸服之。

治心臟風邪,發動無常,驚悸叫喚,不避水火,宜服虎睛散方。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赤茯苓 桂心 防風(去蘆頭) 獨活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天雄(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鵄(鴟)頭(一枚塗醋,炙黃焦) 露蜂房(微炙) 石長生 楓上寄生(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金銀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風邪,神魂恍惚,心煩語澀,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細研) 龍腦(細研) 硃砂(細研) 雄黃(細研) 麝香(細研以上各一分) 沙參(去蘆頭) 獨活 羚羊角屑 犀角屑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蟬殼 天竺黃(細研) 防風(去蘆頭) 柏子仁 細辛 麥門冬(去心,焙) 茯神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金銀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風邪氣,神思不安,悲啼歌笑,志意不定,精神恍惚,宜服禹餘糧散方。

禹餘糧(一兩半燒醋淬三遍) 白芍藥(一兩半) 石膏(一兩半)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秦艽(一兩半去苗) 桂心 防風(去蘆頭) 遠志(去心) 獨活 甘草(炙微赤,銼) 人參(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焙) 菖蒲 茯神 鐵粉(細研) 硃砂(細研如粉) 雄黃(細研如粉以上各一兩) 蛇蛻皮(一尺燒為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麥門冬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風邪,狂亂失志,不得安定,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三分細研如粉) 鐵精(三分細研如粉) 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如粉) 石膏(三分)龍齒(三分細研如粉) 地骨皮(三分) 茯神(一兩) 川升麻(三分) 玄參(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枳實(半兩麩炒微赤) 葳蕤(三分) 赤芍藥(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芩(三分) 硃砂(三分細研如粉)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地骨皮湯下十丸。

治心臟風邪,恍惚,夜臥驚恐,不得眠臥,宜服真珠丸方。

真珠(一兩細研如粉) 玳瑁(一兩) 雄黃(半兩細研如粉)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胡黃連(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烏犀角屑(半兩)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牛黃(半兩細研如粉) 馬牙硝(半兩) 鐵粉(半兩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溫酒下十丸。

治心臟風邪,恍惚狂言,意志不定,宜服此方。

金箔(二百片) 鐵粉(半兩)

上件藥,以新小鐺子中,先布金箔重重,以粉隔之,然用牛乳一小盞子,用文火煎至乳盡,金箔如泥,即成,便以火上焙乾,研為末,用蒸餅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後用新汲水下五丸。

治心風狂言諸方

夫風熱搏於陽經,入於血脈。血實則生熱,榮氣溢塞,不能通流,遂使心神煩亂也。心主於神,候於舌。神是心主,舌是心官。語言機關,皆由心出。今神(心)既壅熱,又風邪相攻。故令真性錯亂,精神不守,遂則狂言也。

治心風狂言,恍惚恐懼,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升麻 白蘚皮 沙參(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龍齒(一兩) 石膏(二兩) 遠志(一兩去心) 犀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心風煩躁狂言,胸膈壅滯,神思不安,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一兩細研如粉) 牛黃(一分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茯神(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鉛霜(一分細研)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真珠末(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子芩(一兩) 玄參(一兩) 天竺黃(一兩細研)甘菊花(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金銀湯調下一錢。

治心風熱狂言,神思不定,口乾煩悶,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硃砂(三分細研如粉) 犀角屑(三分) 茯神(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龍膽(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寒水石(三分) 天竺黃(三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於食後,以薄荷湯調下一錢。

治心風狂語,神思不安,如見鬼神,宜服真珠散方。

真珠(一分細研) 水精(一分細研) 鉛霜(一分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為末) 硃砂(一兩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 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 琥珀(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令勻。每於食後,薄荷湯調下半錢。

治心風狂言多驚,迷悶恍惚,宜服此鎮心丸方。

犀角屑(一兩) 天竺黃(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如粉) 鉛霜(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龍齒(半兩) 金箔(五十片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生乾地黃(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 鐵粉(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七丸。

治心風狂語錯亂,似如邪魔,發作有時,宜服七寶鎮心丸方。

玉屑(一兩) 真珠(半兩細研如粉) 琥珀(半兩細研如粉) 金屑(一兩) 銀屑(一兩) 雄黃(半兩細研如粉) 黃丹(一兩)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鐵粉精(一兩細研) 遠志(一兩去心)鬼臼(一兩去毛)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白蘚皮(半兩) 牡丹(半兩) 龍齒(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龍膽(半兩去蘆頭)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虎頭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犀角屑(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

治心臟風熱,上衝頭面,心系攣(牽)急,時時驚恐,狂言不定,神志不安,宜服

犀角 丸方。

犀角屑(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人參(半兩去蘆頭) 川升麻(半兩) 檳榔(半兩) 天竺黃(三分) 光明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龍齒〔二(一)兩半細研如粉〕 鐵精(一兩細研) 露蜂房(三分微炙)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溫水下二十丸。

治心風恍惚諸方

夫心臟者,神之所止也,安靜則神爽,煩亂則病生。是以虛損之人,血氣不足,風邪所乘,入於手少陰之經,則神思不安,志意錯亂,故令恍惚也。

治心風恍惚驚恐,心氣不安,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三分細研如粉) 漢防己(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耆(三分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生乾地黃(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白茯苓(一兩)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先以水一大盞,入銀一兩,煎至六分,去銀;次入藥末四錢,又煎至四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虛悸,恍惚多忘,驚恐,宜服沙參散方。

沙參(三分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遠志(半兩去心)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龍齒(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虛煩,神思恍惚不安,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龍骨(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遠志(一兩去心)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虛悸,恍惚多忘,或夢寐驚厭,宜服大定心散方。

人參(去蘆頭) 茯神 熟乾地黃 遠志(去心) 龍齒 白朮 琥珀 白芍藥 紫菀(淨去苗土) 防風(去蘆頭) 赤石脂(以上各一兩) 柏子仁(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煩熱,恍惚,狂言妄語,時復驚恐,不自覺知,發作有時,宜服小草散方。

小草(一兩) 柏子仁(一兩) 犀角屑(半兩) 赤茯苓(一兩) 鐵精(一兩細研) 龍齒(三分細研) 天竺黃(一兩細研) 生乾地黃(一兩) 琥珀末(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竺黃(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心風恍惚,驚恐妄語,忽喜忽瞋,悲傷不樂,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一兩) 牡蠣粉(一兩半) 遠志(三分去心) 白茯苓(一兩) 柏子仁(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寒水石(一兩) 犀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金銀湯放溫,調下一錢。

治心風恍惚妄語,有所見聞,心悸,志意不定,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小豆(半兩) 菖蒲(三分) 龍骨(角)(一兩) 犀角屑(一兩) 鐵粉(半兩研) 金箔(三十片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金銀湯放溫,調下一錢。

治心風恍惚,驚恐失常,或瞋恚悲愁,情意不樂,宜服鎮心丸方。

紫石英(細研,水飛過) 硃砂(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細研,水飛過) 龍齒(細研) 人參(去蘆頭) 細辛 赤箭 天門冬(去心,焙) 熟乾地黃 白茯苓 犀角屑 沙參(去蘆頭) 菖蒲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入乳缽內,更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心臟風虛驚悸諸方

夫心虛則多驚,膽虛則多恐。此皆氣血不實,腑臟虛傷,風邪所幹,入於經絡,心既不足,膽氣衰微,故令神思恐怯而多驚悸也。

治心臟風虛,驚悸好忘,恍惚,安定神志,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甘草(二分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芍藥(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鐵粉(二兩) 黃耆(三分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風虛,驚悸失常,或喜或怒,神思不安,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茯神(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三分去心)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風虛,四肢驚掣,心忪恐悸,或狂呼(叫)急(妄)走,如見鬼神,狀似癲

癇。 時時發動,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龍齒(二兩) 川升麻(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蘚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防風(三分去蘆頭) 黃芩(三分) 羚羊角屑〔半(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鐵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風虛,驚悸失志,或瞋恚悲愁,志意不樂,惕惕若驚怖,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一(半)兩細研,水飛過〕 防風(三分去蘆頭) 硃砂(一兩細研如粉) 龍骨(一兩) 人參〔二(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白蘚皮(一兩) 白茯苓(二兩半) 熟乾地黃(一兩) 鐵精(二兩細研如粉) 牛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棗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風虛驚悸,恍惚悲愁,妄語失志,宜服鐵精丸方。

鐵精(一兩細研如粉)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龍齒(一兩細研如粉)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薇(三分)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熟乾地黃(一兩)茯神(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防風(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分) 赤石脂(三分)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粥飲下三十丸。

治心臟風虛,驚悸心忪,常多健忘,宜服茯神丸方。

茯神(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熟乾地黃(一兩) 龍齒(一兩半細研如粉) 黃芩(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雲母粉(一兩) 犀角屑(一兩) 薏苡仁(一兩) 柏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粥飲下二十丸。

治心臟風虛,多驚悸,喜怒不安,宜服遠志丸方。

遠志(三分去心) 白朮(三分) 龍骨(一兩) 牛黃(半兩細研) 紫葳(半兩) 虎睛(一對酒浸,微炙)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三分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牛黃,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心臟風虛,心忪驚悸,或因憂慮之後,時有恍惚,心神不安,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半) 龍齒(一兩細研如粉) 白朮(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心臟風虛,多驚悸,神思昏亂,志意不定,鎮心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三分) 前胡(半兩去蘆頭) 柏子仁(半兩) 鐵精(一兩細研) 白茯苓(三分)澤瀉(半兩) 黃耆(三分銼) 牛黃(半兩細研) 桑螵蛸〔二(五)枚微炒〕 獨活(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芎藭(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遠志(半兩去心)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紫石英(半兩細研,水飛過)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心臟風虛,驚悸心忪,或夜間狂言,恆常憂怕,或如見鬼神,恍惚不定,宜服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搗)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光明砂(半兩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牛黃(半兩細研) 琥珀(半兩細研) 真珠(半兩細研) 龍齒(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人參(二兩去蘆頭為末) 茯神(二兩末)

上件藥,都研如面,以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七丸。

治心臟風熱諸方

夫心屬火,主於血。血實則生熱,風邪搏於陽經,傷於血脈,榮氣不行,心臟壅滯,邪熱之氣,稽留不散,則令心胸煩亂,語錯多驚,故名風熱也。

治心臟風熱,心煩舌澀,口乾語錯,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犀角屑(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三分去心) 玄參(三分) 黃芩(三分) 羌活(半兩) 葛根(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心臟風熱,口乾舌澀,心神煩悶,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半兩細研) 犀角屑(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玄明粉(三分) 鉛霜(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都研令勻。食後,煎麥門冬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風熱,心神恍惚,煩躁多驚,不得眠臥,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半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如粉) 牛黃(一分研入) 細辛(一兩) 龍腦(一分細研)犀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 荊芥(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天竺黃(一兩細研) 茯神(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天麻(一兩) 川升麻(一兩) 子芩(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甘菊花(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食後煎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久積風熱,臟腑壅滯,口乾舌縮,神思不安,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硃砂(細研如粉) 防風(去蘆頭) 細辛 天竺黃(細研) 茯神 龍腦(一分細研) 川大黃(銼碎微炒) 羌活 麥門冬(去心焙) 赤芍藥 白殭蠶(微炒) 檳榔(一兩)羚羊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梔子仁 子芩(以上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風熱頭痛,面赤心煩,時多驚恐,精神錯亂,宜服鐵粉散方。

鐵粉(一兩細研) 金箔(五十片細研) 人參(半兩去蘆頭) 龍齒(一兩細研) 琥珀(一兩細研如粉) 犀角屑(一兩) 赤茯苓(一兩) 子芩(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葳蕤(半兩)石膏(一兩) 玄參(半兩) 露蜂房(一兩微炙) 牛黃〔二(一)分細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風熱,胸中煩滿,神思不安,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三(一)分細研如粉〕  硃砂(三分細研如粉) 天竺黃(一兩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黃芩(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犀角屑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遠志(三分去心) 地骨皮(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嚼下十丸。

治心臟風熱,多驚恍惚,煩躁語澀,宜服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龍腦(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龍齒(一兩細研) 天竺黃(一兩細研) 金銀箔(各一百片細研) 虎睛(三對酒浸一宿微炙) 馬牙硝(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犀角屑 人參(去蘆頭) 茯神 川升麻 羚羊角屑 天麻 麥門冬(去心焙) 獨活 甘菊花 子芩(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嚼下十丸。

治心熱多汗諸方

夫血脈充塞,榮衛不行,心氣壅實,上焦煩熱,即多汗也,心象於火,其液為汗。今陽氣發泄妄行,故令汗出也。

治心氣壅熱,手心頭面多汗,胸中煩滿,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龍骨 麥門冬(去心) 黃耆(銼) 地骨皮 茯神 人參(去蘆頭) 麻黃根 遠志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炙烤熱面。

治心實熱,血脈壅滯,口乾心燥,常多汗出,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寒水石(一兩) 川升麻(半兩) 犀角屑(半兩) 生乾地黃(半兩) 天竺黃(半兩細研) 麻黃根(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心臟壅滯,或時煩熱,頻多汗出,宜服地骨皮丸方。

地骨皮(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子芩(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麻黃根(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犀角屑(半兩) 知母(一兩) 川升麻(一兩) 牡蠣粉(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淡竹葉湯下三十丸。

治心臟壅熱,口舌乾燥,常多汗出,宜服石膏丸方。

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 栝蔞根(一兩) 烏梅肉(一兩) 葛根(一兩銼) 牡蠣粉(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天竺黃(一兩細研) 麻黃根(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下二十丸。

治心熱汗出不止,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粉(一兩) 寒水石(一兩) 鉛霜(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如面) 甘草末(半分生用) 故扇灰(半分)

上件藥,同入乳缽,研令細。每服半錢,以新汲水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心胸煩熱諸方

夫心氣盛實,氣血壅澀,陰陽不通,榮衛隔塞,上焦壅滯,故令心胸煩熱也。(按:以下第一方缺方名及症狀。)

地骨皮(一兩) 葳蕤(一兩) 玄參(一兩) 黃耆(一兩銼) 子芩(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用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蜜各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胸煩熱,渴逆頭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葛根(半兩銼) 黃芩(半兩) 赤芍藥(半兩) 石膏(二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赤茯苓(一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豉三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胸煩熱,眠臥不安,或大小腸不利,口舌生瘡,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大青(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川芒硝(一兩) 犀角屑(半兩) 升麻(半兩) 小草(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心胸煩熱,頭疼目澀,煩渴不止,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赤茯苓(一兩) 石膏(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葛根(半兩銼) 甘菊花(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二七粒,淡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胸煩熱,不思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沙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地骨皮(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 柴胡(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胸煩熱,口舌乾燥,心神不利,宜服真珠散方。

真珠粉 琥珀末 寒水石 天竺黃 馬牙硝(半分) 鐵粉 硃砂 甘草末(半分生用) 栝蔞根末(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服半錢,不計時候,以竹葉湯放溫調下。

治心胸煩熱,口乾舌澀,心神壅悶,宜服含化玉液丸方。

寒水石(一兩研) 石膏(一兩研如粉) 葛根(一兩) 栝蔞根(一兩) 烏梅肉(半兩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龍腦(一錢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薄棉裹,含化咽津。

治心胸煩熱,不得安定,宜服甘露散方。

甘草(半斤) 不灰木(半斤)

上件藥,須是臘月內預辦,修合取冰雪水浸過,陰乾,又投入水中,如此三、二十度後,陰令極干,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補心益智及治健忘諸方

夫心者,精神之本,意智之根,常欲清虛,不欲昏昧,昏昧則氣濁,氣濁則神亂,心神亂則血脈不榮,氣血俱虛,精神離散,恆多憂慮,耳目不聰,故令心智不利而健忘也。

補心虛,治健忘,久服聰明益智,茯神散方。

茯神(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龍骨(三分) 菖蒲(三分) 遠志(半兩去心) 天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孔子大聖智補心虛健忘助神枕中方。

龜甲(塗酥炙令黃) 龍骨 遠志 菖蒲(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補心定志,益智明目,遠志散方。

遠志(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菖蒲(一兩) 白茯苓〔一(三)分〕 決明子(三分) 薯蕷(三分) 桂心(半兩) 熟乾地黃〔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補心益智,安神強記,薯蕷丸方。 薯蕷(一兩) 牛膝(一兩去心) 遠志(三分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天門冬(三分去心焙) 菖蒲(三分) 桂心(三分)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枸杞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補心益智,治健忘,除虛損,菖蒲丸方。

菖蒲(一兩)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熟乾地黃(一兩) 白茯苓(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丹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柏子仁(三分) 百部(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五味子(三分) 薯蕷(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

補心益智,強記助神,令身體光潤,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石脂(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遠志(一兩去心) 黃耆(三分銼) 白茯苓(二分) 菖蒲(一兩) 桂心(三分) 柏子仁(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粥下二十丸。

補心虛,治健忘,令耳目聰明,宜服此方。

菖蒲(二兩)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如粉)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二兩) 薯蕷(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遠志(一兩去心) 熟乾地黃(二兩) 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搗三、二百杵,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丁酉日,取遠志一分,著衣中,常帶,令人不忘。

又方

甲子日,取一寸九節菖蒲,搗細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麻勃(一升取七月七日者) 人參(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煎(蒸)一炊久。夜欲臥時,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戊子日,取東引桃枝二七寸,入於枕中枕之,令人不忘。

又方

常以五月五日,日未出時,取東引桃枝三寸,刻作木人,著衣帶中,令人不忘。

治小腸虛冷諸方

夫小腸合於心,手太陽是其經也,為受盛之府,主水液下行也。若虛則生寒,寒則腸中痛,驚跳,乍來乍去,小便數,此則小腸虛冷之候也。

治小腸虛冷,小腹如刀刺,或繞臍結痛,冷汗出,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芎藭(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小腸虛冷,臍下急痛,小便滑數,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龍骨(一兩) 木香(三分) 當歸〔二(三)分銼,微炒〕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小腸虛,冷氣,小腹卒痛如刺,胸脅氣滿悶亂。不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高良薑(一兩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一兩) 芎藭(三分) 白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小腸虛,冷氣,小腹疼痛不可忍,附子丸方。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當歸(半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蓽澄茄(三分) 赤石脂(三分)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木香(三分) 蘹香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小腸虛冷,小便數多,鹿茸丸方。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白龍骨(一兩燒過) 桑螵蛸(三分微炒) 椒紅(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山茱萸(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下二十丸。

治小腸實熱諸方

夫小腸實則生熱,熱則心下急痹,口張,舌上生瘡,身熱來去,汗出,心煩身重,小腹脹急,小便赤澀不利,則是小腸實熱之候也。

治小腸實熱,則心下急痹,口舌生瘡,宜服鬱金散方。

鬱金(一兩) 白附子(三分炮裂) 羌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連(一兩去須) 黃芩(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川升麻(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後煎,麥門冬湯。調下一錢。忌炙爆熱面。

治小腸實熱,小便黃赤,澀結不通,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 車前子 木通(銼) (以上各一兩) 漢防己 瞿麥 犀角屑(以上各三分)豬苓(三分去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小腸實熱,頭面赤,汗多出,小腹不利,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 麥門冬(去心) 赤芍藥 檳榔 生乾地黃 木通(銼) 黃芩(以上各三分) 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小腸實熱,心煩,滿口生瘡,小便赤澀,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瞿麥(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梔子(三分) 赤茯苓(三分) 木通(三分銼) 黃連(三分去須) 白茅根(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小腸實熱,心胸煩悶,小便澀,小腹中急痛,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檳榔 羚羊角屑 赤芍藥 黃芩 當歸(銼,微炒) 車前子(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小腸實熱,口乾舌燥,心胞(胸)煩悶,小便不利,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黃柏(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犀角屑 栝蔞根 葵子 桑根白皮(銼) 木通(銼) 葳蕤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三分) 甘草(半兩炮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小腸實熱,心中煩悶,小便出血,宜服此方。

生地黃(一兩) 蔥白(五莖) 白茅根(一兩)

上件藥,細切。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

治小腸實熱,小腹脹滿,小便赤澀,宜服海蛤丸方。

海蛤(三分) 漢防己(半兩)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香熟) 檳榔(半兩) 木通(半兩銼) 豬苓(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冬葵根湯,下二十丸。

卷第五

脾臟論

論曰: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在臭為香。在液為涎。在蟲為倮。在性為信。其華在唇。其充在肌。其在神為意與智。心有所憶謂之意。處物是非謂之智。意智者。神之用也。故脾者土也。王於仲夏。及四季各一十八日。足太陰是其經。與胃足陽明合。胃為府主表。脾為臟主裡。脾氣盛為形有餘。則病腹脹。小便不利。身重苦飢。足痿不收。喜瘛。腳下痛。是為脾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脾氣不足。則四肢不舉。溏泄。食不化。是脾氣之虛也。則宜補之。仲夏脾脈。來大而緩者。是平脈也。反得弦而急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剋土。為大逆不可治。反得微澀而短。是肺之乘脾。子之克母。不治自愈。反得浮而洪者。是心之乘脾。母之克子。其病可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脾。水之剋土。雖病不死。脾脈來實而益數。如雞舉足。曰脾病。堅而銳。如鳥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曰脾死。真脾脈弱而乍疏乍數。然其色青黃不澤。毛折者死矣。

治脾虛補脾諸方

夫脾者。位居中央。王於四季。受水穀之精氣。化氣血以榮華。周養身形。灌溉臟腑者也。若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心腹脹滿。水穀不消。喜噫吞酸。食則嘔吐。氣逆。霍亂。腹痛腸鳴。時自泄利。四肢沉重。常多思慮。不欲聞人聲。多見飲食不足。診其脈沉細軟弱者。是脾虛之候也。

治脾虛身重如石。四肢不舉。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宜服補脾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斛〔二(三)分去根〕 黃耆(三分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去皮) 白茯苓(半兩) 陳橘皮〔三(二)分湯浸去白瓤焙〕 丁香(半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氣下焦冷。胸中滿悶。不思飲食。脅下痛。宜服此補脾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 五味子(半兩) 白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高良薑(三分銼) 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氣虛。大腸下泄。腹痛。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補脾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草豆蔻(三分去皮)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縮砂(三分去皮)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氣虛。食飲難消。腹脅氣脹。少思飲食。宜服補脾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二)分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三分)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之。

治脾氣虛。心腹脹滿。胸膈不利。食即欲嘔。水穀不消。或時下痢。四肢無力。宜服補脾肉豆蔻丸方。

肉豆蔻(一兩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 肉桂(一兩半去粗皮) 丁香(半兩) 蓽茇(三分) 椒紅(三分微炒)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縮砂(三分去皮) 人參〔三兩(分)去蘆頭〕 當歸(半兩銼微炒) 高良薑(三分銼) 木香(半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生薑汁煮棗肉。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脾虛。肌肉消瘦。面色黃萎。心腹脹滿。水穀不化。飲食無味。四肢少力。或時自利。宜服補脾黃耆丸方。

黃耆(一兩銼) 石斛(一兩去根) 五味子(三分) 肉桂(一兩半去粗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一兩以酒浸去瓤皮) 訶黎勒(二兩煨去皮) 益智子(一兩去皮) 白朮(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豆蔻(三分去皮) 丁香(半兩) 沉香(三分) 高良薑(三分銼)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炒)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煮棗肉和搗三五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脾虛。心腹脹滿。食少無力。宜服補脾神麯丸方。

神麯(一兩炮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蓽茇(一兩) 丁香(半兩) 白豆蔻(一兩去皮)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蓽澄茄(半兩) 沉香(半兩) 陳橘皮〔三(二)分湯浸去白瓤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棗肉。和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脾實瀉脾諸方

夫脾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心胸煩悶。唇口乾焦。身熱頰疼。體重不能轉側。語聲沉而心急。咽喉痛而不利。舌本腫強。口內生瘡。腹脅脹滿。不得安臥。夢多見歌樂。四肢怠惰。診其脈緊實者。是脾實之候也。

治脾實。胸中滿悶。腹脅壅脹。身熱煩疼。咽喉不利。宜服瀉脾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赤茯苓(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黃芩〔二(一)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一兩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實熱。頭痛胸滿。腹脅壅滯。不思飲食。宜服瀉脾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三)分〕 旋覆花(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石膏(一兩) 桑根白皮(三兩銼) 赤芍藥(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前胡(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壅實。口內生瘡。食少心煩。宜服瀉脾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柴胡(一兩半去苗)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大青(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脾實熱。頭痛脅滿。煩悶。或渴。唇口乾燥。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柴胡(一兩去苗) 犀角屑(一兩) 栝蔞根(一兩) 地骨皮(一兩) 葛根(十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入蜜半合。生地黃汁二合。攪令勻。食後分溫二服。

治脾氣實。四肢不利。頭重目疼。腹脅脹悶。心膈壅滯。少思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大腹皮(三分銼) 赤芍藥(半兩) 赤茯苓(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旋覆花(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氣實。心腹壅滯。四肢痛悶。兩脅脹滿。大小便不利。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木通(一兩銼) 大麻仁(一兩) 赤茯苓(半兩)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前胡(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脾臟壅實。心胸煩悶。唇口乾燥。喝水不止。宜服麥門冬煎方。

麥門冬汁(半升) 生地黃汁(半升) 蜜(半升) 栝蔞根(二兩) 地骨皮(一兩) 黃耆(一兩銼) 葳蕤(一兩) 知母(一兩) 寒水石(二兩)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 石膏(二兩) 淡竹葉(一兩)

上件藥。栝蔞根等搗篩為散。先以水七升。煎取三升。濾去滓。入麥門冬汁等三味。內鍋中。慢火熬如稀餳。以瓷合盛。不計時候。溫服一合。

治脾氣不足諸方

夫脾受水穀之精。化為氣血。養於臟腑。充於肌膚。若其氣不榮。則不能與胃行其津液。周養身形。致體重懈惰。四肢不舉。腹脅虛脹。胸滿咽乾。不能嗜食。縱食欲嘔。水穀不化。泄利腸鳴。則是脾氣不足之候也。

治脾氣不足。腹脅脹滿。四肢無力。少思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五味子(半兩) 白茯苓(一兩) 丁香(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氣不足。心腹脹滿。不欲飲食。若食則氣滯體重。四肢無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丁香(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草豆蔻(三分去皮) 黃耆(三分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三分) 蓽澄茄(一兩) 麥糵(三分微炒)沉香(二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微炒) 木香(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令香(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氣不足。心腹脹痛。喜噫吞酸。食則欲嘔。四肢少力。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肉桂(一兩去粗皮)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丁香(半兩) 白朮(半兩) 白豆蔻(半兩去皮)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炒令微黃)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高良薑(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濕面黏食。

治脾氣不足。四肢不和。腹脅脹滿。或時下痢。飲食難消。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朮(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草豆蔻(三分去皮)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之。

治脾氣不足。體重胸滿。腹脅虛脹。食少無力。水穀不消。或時自痢。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一兩去皮)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黃耆(一兩銼) 沉香(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肉桂(一兩半去粗皮) 木香(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厚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丸。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油膩黏食。

治脾臟中風諸方

夫脾氣虛弱。肌肉不實。則腠理開疏。風邪乘虛入於足太陰之經。則令身體怠惰。多汗惡風。舌本強直。言語謇澀。口面喎僻。肌膚不仁。腹脹心煩。翕翕發熱。神思如醉。手足不能動搖。診其脈浮緩者。是脾中風之候也。

治脾臟中風。手足緩弱。舌強語澀。胸膈煩悶。智意恍惚。身體沉重。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人參(三分去蘆頭) 芎藭(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黃耆(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酸棗仁(二分微炒) 白朮(三分) 獨活(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中風。語音沉濁。舌強不能轉。身重拘急。四肢不舉。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石膏〔一(二)兩〕 赤茯苓(三分) 獨活(三分) 山茱萸(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細辛(三分) 芎藭(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漢防己(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中風。胸膈痰涎。言語不利。翕翕發熱。智意昏濁。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茯神(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人參(三分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沙參(三分去蘆頭) 旋覆花(三分) 黃耆(三分銼)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中風語澀。四肢難舉。智意不安。心膈煩熱。頭目昏悶。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犀角屑(三分) 羌活〔三(一)分〕 麥門冬〔三(一)分去心〕 蔓荊子(三分) 石膏〔三兩(二分)〕 甘菊花(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羚羊角屑(二分) 遠志(二分去心) 前胡(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中風。四肢不舉。心胸痰滯。言語謇澀。頭痛煩熱。咽喉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 羌活(一兩) 薏苡仁(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旋覆花(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中風。肉熱肌痹。淫淫如蟲行。或腠理開。汗大泄。皮膚肉色不澤。唇鼻黃色。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石膏〔一(二)兩〕 白朮(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黏滑豬雞肉。

治脾臟中風。心腹煩壅。頭面微腫。冷汗出。宜服七聖散方。

天麻(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半兩)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地骨皮(半兩) 薏苡仁(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用溫水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治脾臟中風。口面偏斜。語澀虛煩。手臂腰腳不遂。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三分) 漢防己(三分) 白芍藥(二分) 檳榔(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薏苡仁(一兩) 獨活(三分)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去蘆頭) 柏子仁(半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豬雞肉黏滑物。

治脾臟中風。身體怠惰。四肢緩弱。惡風頭痛。舌本強直。言語謇澀。皮膚頑痹。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 獨活(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細辛(二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朮(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薏苡仁(三分) 干蠍(三分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芎藭(二分) 茯神(三分) 牛黃(一分研) 天南星(三分銼醋拌炒令黃) 硃砂(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烏蛇肉(一兩酥拌炒令黃) 麝香(一分細研) 白殭蠶(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更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加至十五丸。不計時候服。

治脾臟風壅多涎諸方

夫脾受水穀之精。化為氣血。以養臟腑。灌溉身形。若其氣虛弱。則氣血不榮。肌肉疏泄。風邪乘之於經絡。致陰陽不和。中焦壅疏。痰飲積聚。伏留脾間。故令多涎也。

治脾臟風壅。氣滯多涎。胸膈滿悶。不下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旋覆花(半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大腹皮(一兩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濕面飴糖。

治脾臟風壅多涎。心胸不和。頭目昏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細辛(半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犀角屑(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黏食飴糖。

治脾臟風壅痰滯。睡即多涎。頭目胸膈不利。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旋覆花(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枳實(半兩麩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風壅。胸膈痰滯。多吐稠涎。不能下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旋覆花(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細辛(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蔓荊子(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臟風壅。語澀多涎。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竺黃(一兩細研) 天麻(一兩半) 犀角屑(三分) 鉛霜(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瀝下七丸。

治脾臟風壅。胸膈氣滯。痰涎煩悶。神思昏濁。宜服前胡丸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旋覆花(半兩)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牛蒡子(一兩微炒) 皂莢(三分去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下二十丸。

治脾臟風壅。咽喉內涎唾如膠。心胸妨悶。語聲不利。宜服壞涎丸方。

白礬(燒灰半兩) 天竺黃(半兩) 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麩炒微黃〕 金箔(五十片) 硃砂(一兩細研以水飛過) 皂莢子仁(半兩微炒)

上件藥。以半夏及皂莢子仁。搗羅為末。與諸藥同研令勻。用爛粟米飯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七丸。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諸方

夫脾與胃。合為受載之府。化穀精氣。灌溉身形。二氣調平。則四肢安暢。若臟腑虛弱。飲食不消。陰陽交爭。冷熱相搏。故令脾胃不和也。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胸中滿悶。不能下食。四肢少力。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三分去皮) 赤茯苓(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二(三)分湯浸(洗)七遍去滑〕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飴糖。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胸膈滿悶。四肢無力。痰逆。不思飲食。藿香散方。

藿香(半兩)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肉桂(三分去皴皮) 白朮(三分) 草豆蔻(一兩去皮)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高良薑(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飴糖。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心腹虛脹。痰逆。少思飲食。四肢無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白朮(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木瓜(三分) 草豆蔻(三分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茅香花(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薑棗湯調下一錢。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胸膈氣滯。不下飲食。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半兩銼) 檳榔(半兩)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桑根白皮(半兩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腹脅脹悶。少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二分) 桔梗(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赤茯苓(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胸膈腹脅脹滿。不能飲食。宜服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二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二(一)分去蘆頭〕 麥糵(三分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心腹㽲痛。脅肋氣滯。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神麯丸方。

神麯(一兩微炒令黃色) 乾薑(半兩炮裂銼)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胸膈不利。三焦閉塞。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川大黃(一兩細銼微炒) 細辛(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一兩)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心腹痛。不欲飲食。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芎藭(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縮砂(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脾胃冷熱氣不和。心腹㽲痛。嘔逆。不欲食。四肢少力。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 黃耆(半兩銼) 赤茯苓(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飴糖。

治脾氣虛腹脹滿諸方

夫人臟腑不和。脾胃虛弱。陽氣衰於外。陰氣積於內。風冷之氣。搏於脾胃之間。伏留而不散。則食飲不消。故令腹脹滿也。

治脾氣虛。腹脅脹滿。吃食難消。面色萎黃。四肢少力。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乾薑(三分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黏滑等物。

治脾氣虛。心腹脹滿。大腸不調。少思飲食。四肢無力。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胡椒(半兩)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高良薑(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清粥飲調下一錢。忌生冷油膩。

治脾氣虛。腹脅脹滿。四肢不和。面色青黃。不納飲食。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朮(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氣虛。心腹脹滿。不思飲食。體重無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丁香(半兩) 白朮〔二(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枳殼實(半兩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氣虛滯。心腹脹悶。四肢煩疼。少思飲食。宜服益智子散方。

益智子(一兩去皮) 沉香(三分) 赤茯苓(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三分) 檳榔(三分) 紫蘇子(三分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脾氣虛。心腹脹滿。不能食。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白朮(一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丁香(一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錢。忌生冷油膩。

治脾氣虛。心腹脹滿。胸膈不利。少思飲食。宜服此方。

蘿蔔子(揀子好者五兩炒令熟搗細羅取末一兩餘者有油別爛研如膏) 沉香(一分) 白朮(一分) 草豆蔻(一分去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前蘿蔔子末。及別入白砂糖一錢半。同研令勻。每服一錢。抄在口內細嚼。後以米飲下。其蘿蔔子膏。別入草豆蔻末一分。白砂糖三分。拌令勻。每取半棗大。亦細嚼。米飲下。並不計時候服。

治脾胃氣虛冷水穀不化諸方

夫人臟腑充實。脾胃和平。則能摧化水穀。而無積滯也。若臟腑不足。為邪冷之氣所乘。雖然飲食。脾胃虛弱。不能消磨。故令水穀不化也。

治脾胃氣虛。積有冷氣。食不消化。面色萎黃。四肢無力。或時吐逆。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柴胡(三分去苗)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干木瓜(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豆蔻(三分去皮)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高良薑(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飴糖。

治脾胃虛冷。水穀不化。心腹疼痛。四肢無力。少思飲食。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煨(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糵(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之。

治脾胃虛冷。食即欲嘔。心腹脹悶。水穀不消。四肢無力。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半兩) 木香(半兩) 白豆蔻(半兩去皮) 白朮(半兩) 檳榔(半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訶黎勒皮(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茯苓(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 桂心(三分) 丁香(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脾胃虛冷。食不消化。腹脅氣脹。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神麯(一兩微炒令黃) 白朮(三分) 麥糵(一兩炒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洗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半兩炮裂)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虛。冷氣。宿食不消。吃物無味。四肢少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桂心(三分) 白豆蔻(一兩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麥糵(三分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冷。水穀不化。腹脅脹滿。或時寒極。四肢逆冷。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一兩煨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蓽茇(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胃氣虛冷。水穀不化。食即腹脹。胸膈不利。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一兩去皮)白朮(一兩) 縮砂(一兩去皮)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脾胃氣虛冷。腹脅氣脹。不思飲食。四肢無力。睡恆不足。宜服神麯丸方。

神麯(一兩炒令微黃) 胡椒〔一分(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諸方

夫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以為表裡。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盛水穀也。脾主磨而消之。則能嗜食。今脾胃俱虛弱。故不能飲食也。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即妨悶。四肢少力。疼痛。宜服紅豆蔻散方。

紅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黃耆(三分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胃氣虛。不思飲食。精神恐悸。上氣頓絕。身心昏昧。口乾舌焦。四肢無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遠志(一分去心) 五味子(半兩) 京三稜(半兩炮銼) 白朮(一兩)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吃食。或時痰逆。四肢不和。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浸(洗)七遍去滑〕 丁香(半兩) 紅豆蔻(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飴糖。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背心常冷。四肢不和。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高良薑(一兩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飲即吐。心腹時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紅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逆。不能飲食。宜服草豆蔻撥刀方。

草豆蔻(二枚去皮) 高良薑(半兩) 生薑汁(半合)

上件藥。前二味細銼和勻。以水一中盞。煮取二合。並生薑汁溲白麵四兩。為撥刀。以羊肉臛汁內。煮令熟。空腹食之。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宜服生薑煎方。

生薑(半斤研取汁) 白蜜(十兩) 人參(四兩末)

上件藥。用銀鍋子內。都攪令勻。以慢火熬成煎。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粥飲調下一茶匙。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肌膚瘦瘁。面色萎黃。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二兩) 神麯〔一(二)兩微炒令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三)分炮裂銼〕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蓽茇(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三)十丸。

治脾實熱咽喉不利諸方

夫脾胃之氣。候於唇口。通於咽喉。連於舌本。咽喉者水穀之道路。神氣之往來。若脾氣壅實。則上焦生熱。故令頭痛心煩。口舌乾燥。咽喉不利也。

治脾實熱。舌本強。咽喉不利。體重不能行步。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赤茯苓(三分) 玄參(三分) 大青(一兩) 龍膽(三分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芒硝(二兩) 絡石(二兩) 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脾實熱。咽乾頭痛。心神煩渴。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石膏〔一(二)兩〕 大青(三分) 葳蕤(二分) 赤茯苓〔二(三)分〕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獨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絡石(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生地黃一分。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脾實熱。喉中腫痛。熱塞不通。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木通(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絡石(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炙) 川芒硝(一兩)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實熱。咽喉干。頭痛心煩。四肢壅悶。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石膏(二兩) 子芩(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玄參(一兩) 赤茯苓(半兩) 川升麻(三分) 射干〔二(三)分〕 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二分(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實熱。舌本強。唇口腫。咽喉窒塞。心神煩熱。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獨活(三分)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馬牙硝(一兩) 玄參(一兩)射干〔二(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實熱。唇腫心煩。咽喉不利。體熱煩疼。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升麻(一兩) 赤芍藥(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射干(一兩) 石膏(二兩) 龍膽(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牛蒡汁一合。更煎一兩沸。食後溫服。

治脾臟實熱。咽喉不利。口舌乾燥。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牛蒡子(半兩) 射干(半兩) 川升麻(二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訶黎勒皮(半兩) 木通(半兩) 黃芩(藥)(半兩) 馬牙硝(半兩研) 龍腦(一錢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竹葉湯下二十丸。食後服。忌生果炙爆熱面。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諸方

夫脾與胃為表裡。胃者脾之腑。脾者胃之臟。候於肌肉。主水穀。水穀之精。化為氣血。以為榮衛。養於臟腑也。若脾胃虛弱。受於邪氣。則氣逆腹脹。水穀不消。故令嘔吐也。

治脾胃氣虛弱。胸中滿悶。氣促。嘔吐不能下食。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三分) 五味子(三分) 草豆蔻(半兩去皮) 半夏〔三(二)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能食。四肢少力。心腹妨悶。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四肢無力。宜服此方。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五味子(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黃耆(一兩銼) 桂心(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即嘔吐。四肢羸瘦。少力。宜服此薤白湯方。

薤白(七莖) 粳米(半兩) 大棗(四枚) 陳橘皮(三分湯洗去白瓤焙) 枳實(四枚麩炒微黃) 生薑(一分) 豉(四十九粒)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二服。

治脾胃氣虛弱。臟腑積冷。嘔吐宿食。四肢少力。面無顏色。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二兩去皮)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肉桂(三分去皴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木香(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高良薑(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食即嘔吐。人參飲子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薤白(十四莖)生薑(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二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

治脾胃氣虛弱。見食嘔吐。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紅豆蔻(三分去皮) 茅香花(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弱虛。不思飲食。胸中氣滿。四肢不和。食即嘔吐。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三分) 白豆蔻(三分去皮) 丁香(三分) 沉香(半兩) 木香(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桂心(半兩) 白朮(一兩) 人參〔二(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虛弱。胸膈氣滯。吐逆不下食。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一兩去皮) 乾薑(一兩炮裂)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微炒) 桂心(二分) 白朮(三分) 細辛(三分) 木香(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計時候。用後方厚朴湯下。

厚朴湯方。

厚朴(四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四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末)。每服三錢。用煎成小麥汁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下前丸藥。

治脾胃氣虛弱。食即嘔吐。四肢不和。心腹妨悶。宜服丁香丸方。

丁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藿香(半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蓽茇(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桂心(三分) 白朮〔一分(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高良薑(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脾胃氣虛弱。腑臟積冷。或時嘔吐。不能飲食。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一兩) 胡椒(一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白茯苓(一兩) 肉桂(一兩去皴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忌生冷。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諸方

夫臟腑氣虛。脾胃衰弱。陽氣不足。陰氣有餘。邪冷之氣。內搏於足太陰之經。伏留而不去。脾積冷氣。乘之於心。正氣與邪氣交爭。上下相擊。故令心腹疼痛也。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或脅下氣聚不散。面色萎黃。手足常冷。不欲飲食。宜服京三稜散方。

京三稜(一兩炮銼) 白朮(一兩) 桂心(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芎藭〔二(一)分〕 枳殼〔三(二)分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二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二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時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常多嘔逆。四肢虛乏。宜服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枚去殼)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丁香(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蓬莪朮(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桃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二顆) 桂心(一兩) 蓬莪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高良薑(半兩銼) 桂心(三分)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當歸(半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芎藭(三分)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三分) 肉桂(一兩去皴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草豆蔻(五枚去皮) 高良薑(一兩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宿食不消。及腹脅脹悶。不思飲食。宜服紅豆蔻散方。

紅豆蔻(一兩去皮)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半兩) 高良薑(一兩銼) 芎藭(三分)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草豆蔻(六枚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神麯(三分微炒令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久積虛冷。氣攻心腹脹痛。胃氣不和。見食即嘔。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宜服阿魏丸方。

阿魏(麵裹煨面熟為度) 檳榔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胡椒 丁香 蓽茇 白豆蔻(去皮)桂心 人參(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 蓬莪朮 訶黎勒(煨用皮) (以上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脾臟久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四肢無力。不思飲食。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三分)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白茯苓(三分) 檳榔(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胡椒(三分)厚朴〔二(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當歸(三分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粥飲下三十丸。

治脾臟虛冷。心腹有積滯氣。發歇疼痛。心膈不利。兩脅脹滿。不能飲食。宜服硼硇砂煎丸方。

硼(硇)砂(二兩白色不夾石者研) 阿魏(一分) 神麯(一兩別搗羅為末) 訶黎勒(一兩用皮)丁香(半兩) 蓽茇(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芥子(半兩) 蘹香子(半兩) 檳榔(半兩)

上件藥。訶黎勒以下。搗細羅為末。以好酒一升。先煎硼(硇)砂。次入阿魏。同煎五七沸。後以綿濾過。再煎之。後下神麯末。攪令調。慢火熬成膏。拌和諸藥末。入臼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前。以生薑湯下。溫酒下亦得。

治脾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不能飲食。四肢無力。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肉豆蔻(三枚去殼) 胡椒(半兩) 京三稜(半兩炮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檳榔(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脾臟冷氣。及夙有積塊。時攻心腹疼痛。嘔逆不思飲食。四肢羸瘦。宜服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一兩炮裂)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朮(半兩) 厚朴〔二(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赤茯苓(芍藥)(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三分炮用皮) 防葵(半兩) 桂心(一兩) 檳榔(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諸方

夫人臟腑不和。脾胃虛弱。不能消於水谷。則腹脹虛鳴也。此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邪冷之氣。伏留在臟。流走往來不散。故令腹內虛鳴也。

治脾臟冷氣。胸膈不利。腹內虛鳴。少思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半兩) 沉香(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枳實(一分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久積冷氣。流走腹內虛鳴。兩脅脹滿。少思飲食。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丹參(一兩去蘆頭) 白豆蔻(三分去皮)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高良薑(三分銼) 木香(三分) 沉香(三分) 檳榔(三分) 訶黎勒(一兩半用皮)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壅滯脹悶。腹內鳴轉。不思飲食。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三兩生薑二兩同搗令爛慢火炒令黃色) 桂心(半兩) 檳榔(一兩) 高良薑(一兩銼) 木香(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阿魏(一分麵裹煨令面熟為度)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煎醋浸蒸餅。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嚼下十丸。

治脾臟冷氣積滯。醋心嘔逆。宿食不消。腹臟虛鳴。時時疼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神麯(一兩炒令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人參〔半(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忌生冷。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胸膈氣滯。不能飲食。雖食不消。又頻嘔逆。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朮(一兩) 桂心(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紅豆蔻(一兩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二)十丸。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內寒外熱。宿食不消。大便乍秘乍泄。腑臟不調。少思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檳榔(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二)十丸。忌生冷油膩。

治脾胃壅熱嘔噦諸方

夫脾氣壅實。胃中有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痰飲積聚。則成嘔噦。此皆體力強盛之人。肌膚充滿。脾胃之中。久多積熱。致上焦不利。故令嘔噦也。

治脾胃氣壅痰滯。嘔噦。見食即吐。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木通(半兩銼) 前胡(半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麻仁(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 犀角屑(半兩)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羚羊角屑(半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紫蘇莖葉(一兩) 澤瀉(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葛根〔二(一)兩〕 蘆根(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微炙)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脾胃積熱。胸膈煩壅。嘔噦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二兩銼) 麥門冬(三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根) 黃耆(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淡竹茹(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中盞半。入生薑半兩。煎至一盞。去滓。入蜜一茶匙。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下食。縱食。良久即吐。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二)兩去心〕 赤茯苓(一兩) 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茅根(二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止。宜服茅香散方。

茅香花(一分) 蘆根(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能下食。心神煩亂。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茯神(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氣滿不能食。縱食嘔噦。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生薑(半兩) 粟米(半合) 薤白(七莖) 豉(半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都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一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下食。心膈煩躁。宜服此方。

糯米(半合水淘生研) 綠豆(半合水淘生研) 生薑(三分研取汁) 蜜(一合)新汲水(三合)

上件藥相和。研濾取汁。入蜜調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三服。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諸方

夫脾胃者水穀之精。化為氣血。氣血充盛。榮衛通疏。潤養身形。榮於肌肉也。若臟腑不足。脾胃虛傷。不能飲食。則令氣血減少。肌體羸瘦也。

治脾胃氣久虛。四肢無力。腑臟虛損。不欲飲食。日加羸瘦。體虛顫掉。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半兩去皮)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三分) 白朮(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芎藭(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芍藥(半兩) 黃耆(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濕面豬犬肉。

治脾胃氣虛弱。不思飲食。肌體羸瘦。四肢無力。宜服思食補益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一兩) 黃耆(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久虛。腹脅脹滿。肌體羸瘦少力。大小便不調。或加氣促。吃食減少。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木香(三分)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大黃(三分銼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桔梗(三分去蘆頭) 肉桂(三分去皴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牛犬肉莧菜。

治脾胃氣久弱。肌體羸瘦。或加勞氣。大腸不調。有時痰逆。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半去苗) 白茯苓(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一兩) 黃耆(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四肢少力。或時痰逆。不思飲食。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三兩(分)〕 高良薑(三分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草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白茯苓(三分) 肉桂(三分去皴皮) 附子(二分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氣虛弱。令人身重。不欲飲食。四肢少力。肌體羸瘦。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白朮〔一(三)兩〕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犬肉。

治脾胃氣久虛。不思飲食。肌體羸瘦。少力。腹脅疼痛。面色萎黃。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檳榔(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芷(半兩) 肉豆蔻(三分去殼) 桂心(三分) 丁香(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縮砂(三分去皮) 黃耆(一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補益黃耆丸方。

黃耆(三分銼) 白茯苓(三分) 桂心(半兩) 山茱萸(三分) 白朮(三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五味子(半兩) 石斛(三分去根銼) 人參(三分) 附子(二分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熟乾地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薯蕷(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牛犬肉。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不能飲食。食不消化。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分)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小麥曲(二兩微炒令黃)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微炒出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犬肉。

治脾臟虛冷泄痢諸方

夫脾胃及大腸虛弱。則邪冷之氣乘之。食飲留滯不消。而成痢也。脾主消水穀。胃為水穀之海。今脾胃既虛。內積冷氣。流於大腸。大腸為傳道之府。化物出焉。今臟腑俱虛。故令泄痢也。

治脾臟虛冷。不思飲食。腹內㽲痛。大腸泄痢。水穀不化。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半兩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半兩) 干木瓜(三分) 高良薑(半兩銼)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疼痛。心腹(四肢)不和。少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二兩銼微炒)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蒼朮(二兩銼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之。

治脾臟虛冷。吃食減少。大腸泄痢。腹痛。四肢乏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炮裂去蘆頭) 縮砂(二兩去皮) 草豆蔻(一兩去皮) 當歸(一兩銼微炒)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熱服。

治脾氣虛冷。大腸泄痢。腹痛。食不消化。阿膠散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香燥) 艾葉(一兩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赤石脂(三分) 當歸(一兩銼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半兩) 芎藭(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粥飲下二錢。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食不消化。腹內疼痛。手足多冷。面色青黃。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龍骨(一兩燒過)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粥飲調下二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疼痛。四肢羸瘦。少力。或渴。不思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蒼朮(一兩) 訶黎勒(一分煨用皮) 當歸(三分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木香(半兩) 縮砂(一兩去皮) 赤石脂(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薑棗粥飲調下二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痛。水穀不化。面色青黃。少思飲食。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石脂(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縮砂(一兩去皮)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高良薑(三分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三分銼微炒) 草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熱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虛冷。食即嘔逆。穀食不化。或多泄痛。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四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一(二)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二兩) 半夏〔二(一)兩半湯浸(洗)七遍去滑〕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不計時候服之。

治胃虛冷諸方

夫胃合於脾。足陽明是其經也。為水穀之海。凡五味五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六腑實而不滿。五臟滿而不實。若臟氣不足調之於胃。胃虛則生寒。寒則若(苦)飢。心腹恆痛。兩脅虛脹。咽喉不利。食飲不下。面目浮腫。淅淅惡風。目中急。足經寒不得安臥。則是胃虛冷之候也。

治胃虛冷。淅淅惡寒。目中急痛。耳鳴脛寒。不得臥。心腹多冷氣。身體無澤。補胃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柏子仁(一兩)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胃中虛冷。胸膈腹脅脹滿。四肢不利。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半兩) 赤茯苓(半兩) 黃耆(半兩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大腹皮(半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胃中虛冷。肌肉不榮。身體枯燥。骨節皆痛。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白茯苓(三分) 當歸(一分銼微炒)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三分)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

治胃中虛冷。氣攻腹脅。妨悶。食久不消。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肉豆蔻(三分去殼) 木香(三分)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檳榔(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胃中虛冷。氣上奔。胸中憤悶。腹㽲痛。吐利宿水。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胃實熱諸方

夫胃實則熱。熱則恆渴引水。頭痛如瘧。唇口皆干。喜噦。或生乳癰。及缺盆腋下腫。腹脹。身熱心懸。消穀喜飢。溺色黃者。則是胃實熱之候也。

治胃實熱。苦頭痛。汗不出。狀如溫瘧。唇口皆干。或生乳癰。及缺盆腋下腫。名曰胃實。宜服瀉熱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 赤芍藥(一兩) 犀角屑(一兩)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一兩) 射干(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蜜一大盞。攪令勻。更煎一兩沸。食後分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胃實熱。苦頭痛。汗不出。口中乾燥。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葛根(半兩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石膏(三分) 五加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胃實熱。常渴引飲水。宜服泄熱蘆根散方。

蘆根(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知母(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五十粒。竹葉二七片。生地黃一分。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放溫服之。

治胃實熱。多渴心煩。黃連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知母(三分) 茯神(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後。以粥飲下三十丸。或牛乳汁下亦得。忌炙爆熱面。

治胃實熱。嘔逆不下食。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葛根(三分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胃中實熱。吐逆不受飲食。心神煩渴。宜服此方。

生薑(半兩研取汁) 糯米(半合淘細研) 蜜(一合)

上件藥相和。入新汲水一中盞。分為二服。

卷第六

肺臟論

論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在臭為腥。在液為涕。在蟲為介。在性為義。其華在毛。其充在皮。其在神為魄。並精出入謂之魄。魄者神之別靈。精氣之所輔佐也。故肺者金也。王於秋。手太陰是其經。與大腸手陽明合。大腸為腑。主表。肺為臟。主裡。肺氣盛為有餘。則喘嗽上氣。肩背痛。汗出陰股膝脛皆痛。是謂肺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肺氣不足則少氣。不能太息。胸滿嗌乾。是為肺氣之虛也。則宜補之。肺脈來浮澀而短者。是平脈也。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剋金。為大逆。不可治也。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肺。子之克母。雖病當愈。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克子。雖病不死。反得弦而長者。是肝之乘肺。木之乘金。其病可治。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按之索消。如風吹毛。曰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色赤不澤。毛折者死矣。

治肺虛補肺諸方

夫肺為華蓋。覆於諸臟。若肺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干。無津液。虛寒之氣。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者。此是肺虛之候也。

治肺氣虛。惡寒咳嗽。鼻有清涕。喘息氣微。四肢少力。宜服補肺白石英散方。

白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五味子(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等。

治肺臟氣虛。胸中短氣。咳嗽聲微。四肢少力。宜服此補肺阿膠散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薯蕷(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麥門冬〔一(半)兩去心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朮(一兩)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肺臟氣虛無力。手腳顫掉。吃食減少。宜服補肺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朮(三分) 五味子(一兩)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三分銼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芍藥(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氣虛。咳嗽少力。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羸瘦。宜服補肺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黃耆(一兩銼)桂心(一兩) 紫蘇莖葉(三分) 白朮(三分) 五味子(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氣虛。傷冷咳嗽。怯寒無力。不思飲食。宜服補肺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三分炮裂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氣虛。失聲。胸中痛。喘急鳴。宜服補肺鍾乳丸方。

鍾乳粉(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桑根白皮(半兩銼)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薯蕷(三分) 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肺實瀉肺諸方

夫肺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口赤鼻張。飲水無度。上氣咳逆。咽中不利。體背生瘡。尻陰股膝踹脛足皆痛。診其脈滑實者。是肺實之候也。

治肺實氣實。心胸壅悶。咳嗽煩喘。大腸不利。宜服瀉肺大麻仁散方。

大麻仁(二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檳榔〔二(一)兩〕 天門冬(二分去心) 赤茯苓(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漢防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大蒜。

治肺臟氣實。上焦痰滯。不下飲食。宜服瀉肺散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旋覆花(半兩) 川芒硝(一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氣實。心胸煩壅。咳嗽喘促。大腸氣滯。宜服瀉肺大黃煎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生地黃汁(三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研)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牛蒡根汁(二合)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蜜四兩。酥二兩。入前二味汁。同於銀鍋子內入諸藥末。攪令勻。慢火煎令成膏。收於瓷盒內。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茶匙。

治肺臟氣實。心胸壅悶。喘促咳嗽。面目浮腫。宜服瀉肺丸方。

馬兜鈴(一兩) 款冬花(半兩)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赤茯苓(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漢防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黃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一兩銼) 皂莢(四梃不蚛者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肺臟氣實。胸膈壅滯。大腸不利。宜服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一分生用) 馬牙硝(一兩煉令汁盡) 雞肶胵(半兩生用陰乾)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黃(紫)色]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肺臟氣實。心胸壅悶。咳嗽喘促。大腸氣滯。葶藶丸方。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杏仁(三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牽牛子(一兩微炒) 漢防己(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桑根白皮湯下二十丸。

又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五味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肺氣不足諸方

夫臟腑之精。皆上注於肺。肺主於氣。氣為衛。流行於諸陽之經。榮華於皮毛。若其氣不足。則胸膈短氣。咽中閉塞。咳逆涕唾。寒從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語言失聲。皮毛萎瘁。皆肺氣不足之候也。

治肺氣不足。煩滿喘嗽。氣逆上衝。唾血。或自驚恐。皮毛自起。或嘔逆歌哭(笑)。心煩不定。耳中虛鳴。或如風雨。面色常白。宜服白石英散方。

白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鍾乳粉(一兩) 款冬花(二兩) 桂心(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五味子(二兩)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糯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不足。胸中短氣。咳嗽惡寒。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三分)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明膠(三分搗碎炒少黃燥) 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糯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不足。逆滿上氣。咽喉中閉塞。寒從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語失聲。甚者吐血。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五味子(一兩) 款冬花(一兩) 桂心(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桑根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不足。心胸煩滿。喘促咳嗽。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白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鍾乳粉(一兩) 桂心(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紫蘇子(一兩微炒) 麥門冬(一兩去心)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糯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虛損不足。氣乏。胸中煩悶。宜服此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二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中風諸方

夫肺中風者。由腠理開疏。氣血虛弱。風邪所侵。攻於臟腑也。肺主於氣。氣為衛。衛為陽。陽氣行於表。榮華於皮膚。若衛氣虛少。風邪相搏。則胸滿短氣。冒悶汗出。噓吸顫掉。語聲嘶塞。身體沉重。四肢萎弱。其脈浮數者。是肺臟中風之候也。

治肺臟中風。氣攻。背痛項強。皮毛焦枯。頭疼鼻塞。四肢不利。遍身瘙癢。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前胡(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芎藭(三分) 木香〔二(三)分〕 天麻(三分) 羌活(三分) 桂心(三分) 甘菊花(三分) 細辛(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麻黃(二分去根節) 藁本(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薄荷二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熱面雞豬魚等。

治肺臟中風。項強頭旋。胸滿短氣。嗌乾。噓吸顫掉。語聲嘶塞。四肢緩弱。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分) 桂心(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甘菊花(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細辛(半兩) 五味子(三分) 黃耆(半兩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山茱萸(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毒滑油膩。

治肺臟中風冷。頭疼項強。背痛鼻干。心悶。語聲不出。胸中少氣。四肢無力。疼痛。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細辛(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菊花(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木通(一兩銼) 五味子(一兩)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芎藭(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中風。項強頭旋。中如蟲行。腹脅脹滿。語聲不出。四肢頑痹。大腸不利。宜服白蒺藜散方。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羌活(三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丹參(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白朮(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細辛(三分) 萆薢(三分銼) 五加皮(三分) 五味子(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 赤茯苓(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菖蒲(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木通(三分銼)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毒滑魚肉。

治肺臟中風。項強。皮毛焦瘁。口乾心煩。頭目不利。四肢無力。疼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天竺黃(細研) 人參(去蘆頭) 卷柏 赤箭 藁本 羌活 防風(去蘆頭) 芎藭 桂心 獨活 五加皮 黃耆(銼) 甘菊花 麻黃(去根節) 赤芍藥 細辛 當歸(銼微炒)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天門冬(去心焙) 蒼耳子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牛黃(半分細研入) 麝香(半分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調下一錢。

治肺臟中風。心胸氣促。項背強硬。皮膚不仁。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天麻(三分) 白花蛇肉(三分酥拌炒微黃)防風(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芎藭(三分) 菖蒲(三分) 荊芥(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一錢。

治肺臟中風。項強背痛。四肢緩弱。言語不出。胸(冒)悶咽乾。手足顫掉。心胸短氣。目眩頭旋。皮膚頑痹。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赤箭(半兩) 羌活(半兩) 細辛(半兩)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甘菊花(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半兩去根節) 蔓荊子(半兩) 白朮(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萆薢(半兩銼) 茯神(半兩) 山茱萸(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芎藭(半兩) 犀角屑(半兩) 五加皮(半兩) 五味子(半兩)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人參(半兩去蘆頭) 楓香(半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十五丸。

治肺臟風毒皮膚生瘡瘙癢諸方

夫肺主於表。榮於皮毛。若熱毒結伏在於臟腑。積蓄日久。不能宣通。則攻於表也。或觸冒風寒。腠理開疏。風邪客於肌肉。真氣散失。邪氣與衛氣並行。風熱相搏。流走皮膚之間。則生瘡而多癢也。

治肺風。皮膚瘙癢。搔之成瘡。心神虛煩。頭目不利。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細研) 犀角屑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防風(去蘆頭) 細辛 天竺黃(細研) 茯神 白蘚皮 川大黃(銼碎微炒) 羌活 子芩 麥門冬(去心焙) 白殭蠶(微炒) 檳榔 羚羊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以上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麝香。更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調下一錢。忌熱面雞豬魚蒜等物。

治肺臟風毒。攻皮膚。生瘡腫疼痛。心神煩熱。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赤茯苓 防風(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焙) 犀角屑 白蒺藜(微炒去刺) 苦參(銼) 秦艽(去苗) 子芩 川升麻 地骨皮 牛蒡子(微炒) 桑根白皮(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黃耆(銼) 柴胡(去苗) 川大黃(銼碎微炒) 玄參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湯漿水調下二(一)錢。忌雞豬毒滑物。

治肺臟風毒。皮膚生瘡。欲似大風者。宜服五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沙參(一兩去蘆頭) 玄參(半兩) 〔苦參(二兩)〕 丹參(一兩) 赤箭(一兩)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炒令黃)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以上九味搗細羅為散) 桑根白皮(一兩) 白楊皮(一兩) 地骨皮(一兩) 槐白皮(一兩)

上件藥。桑根白皮等四味。並細銼。用生薑汁煮三二十沸。取出焙乾。搗細羅為散。與前九味藥末相和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肺臟風毒壅滯。皮膚及面上𤺌疱。或如麻豆。苦癢。搔之即赤痛。或破為瘡。楓香散方。

楓香 景天花 薺苨 貝母(煨令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 天麻 防風(去蘆頭) 細辛牡荊子 甘菊花 羌活 川升麻 藁本 白蘚皮 荷葉 紫菀(洗去苗土) 石膏(細研) 枳實(麩炒炙微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溫漿水調下一錢。

治肺臟風毒。遍身生瘡。或生白癜。或生斑點。及皮膚皴裂。宜服白花蛇散方。

白花蛇〔三(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天麻(一兩) 槐子(一兩微炒)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晚蠶砂(一兩微炒) 蔓荊子(一兩) 白蘚皮(一兩) 威靈仙(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肺臟風毒。鼻塞。面癢生瘡。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蔓荊子(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芩(三分) 玄參(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沙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白蘚皮(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菊花(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調下一錢。

治肺臟風毒壅熱。鼻塞乾燥。大腸秘澀。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令黃) 川大黃(一兩半銼微炒) 川朴硝(一兩半) 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微炒) 芎藭(三分) 牛蒡子(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一錢。

治肺臟風毒。皮膚生瘡疹。宜服玄參丸方。

玄參(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木香(三分) 羌活(三分) 白蘚皮(三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零陵香(二分) 檳榔(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黃耆(三分) 白芷(三分) 馬牙硝(三分) 龍腦(一分研) 麝香(一分研) 鉛霜(一分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龍腦等。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嚼下十丸。

治肺臟風毒。皮膚遍生瘡疱。頭頷生結核。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 連翹(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子芩(半兩) 川升麻(三分) 地骨皮(一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秦艽(一分去苗)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半兩) 漏蘆(一分)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牛蒡子(三分微炒) 苦參(一分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蒺藜(一分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五十丸。

治肺臟風毒。皮膚瘡癬。心神煩躁體熱。宜服烏蛇丸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秦艽(三分去苗)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三分) 子芩(三分) 牛蒡子(三分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三分去皮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苦參(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肺臟風毒。皮膚瘙癢。瘡疥癮疹。宜服白花蛇丸方。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玄參(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丹參(一兩) 苦參(一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蒺藜〔一(半)兩微(麩)炒去刺〕 漏蘆(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秦艽(半兩去苗) 白蘚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肺臟風毒。攻皮膚瘙癢。搔之成瘡。或生風疹。鼻塞。頭目昏悶煩熱。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人參(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犀角屑(半兩) 赤茯苓(三分) 牛蒡子(三分微炒)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黃芩(半兩) 羌活(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苦參(一分銼) 秦艽(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積年肺臟風毒。遍身生瘡。大腸壅滯。心神煩躁。宜服皂莢煎丸方。

皂莢(二斤不蚛肥好者用一斤生搗碎以水一斗浸一宿揉取汁) 梨(一十枚) 生薄荷(一斤) 生荊芥(一斤)

以上三味。入在皂莢水內。同揉洗令極爛。以生絹絞取汁煎。

皂莢(一斤刮去黑皮以酥三兩薄塗慢火炙令黃焦酥盡為度) 防風(去蘆頭) 威靈仙 獨活 羌活 甘菊花(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一半入在煎藥汁內。於銀鍋中。慢火熬。看稀稠得所。入餘一半藥。同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肺臟風毒。皮膚結硬。及遍身瘙癢生瘡。大腸不利。宜服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銼研如膏) 防風(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旋覆花(一兩)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川升麻(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不蚛皂莢二十梃。碎捶。用水四升。揉取汁。慢火熬成膏。入前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肺臟風毒。皮膚赤癢。生瘡腫疼。宜服五參丸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丹參(一兩) 玄參(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茯神(二分) 秦艽(三分去苗) 〔白附子(三分炮裂)〕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羌活(三分)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細辛(三分) 白蘚皮(三分) 防風〔二(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肺臟風毒。攻皮膚生瘡。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 川大黃(銼碎微炒) 苦參(銼) 防風(去蘆頭)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川升麻 牛蒡子(微炒) 木通(銼) 秦艽(去苗) 黃芩(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肺臟風毒。外攻皮膚。瘙癢生瘡。宜服此方。

天麻(一兩) 蟬殼(一兩) 皂莢(三兩去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精白羊肉爛研。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肺臟風毒。皮膚生瘡疥。宜服此方。

牡荊子(二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皂莢(一十挺去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桑螵蛸(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肺臟傷風冷多涕諸方

夫臟腑虛弱。氣血不足。則風冷之氣傷於肺也。肺主氣。氣之所行。循環經絡。若氣虛則外邪所侵。真氣與邪氣相搏。故令咳逆惡寒。語聲散失。目眩頭旋。鼻多涕也。

治肺臟外傷風寒。頭目不利。多涕。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 白朮(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赤茯苓(三分)五味子(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豬魚油膩等。

治肺臟外傷風冷。時有咳嗽。頭目不利。多涕。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三分) 芎藭(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附子〔三(二)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濕面油膩。

治肺臟傷風冷。頭目昏重。常多清涕。少思飲食。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肉桂(半兩去皴皮)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因傷風冷。痰嗽不止。心膈煩滿。或時嘔逆。鼻中多涕。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細辛(半兩) 枇杷葉(半兩拭毛炙微黃)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傷風冷。咳嗽。頭痛不可忍。及多涕。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石膏(一兩)赤芍藥(一兩)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傷風冷。咳嗽多涕。心膈痰逆。不欲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半兩) 白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半兩) 肉桂(半兩去粗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半兩銼)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傷風冷。鼻中多涕。四肢疼痛。不思飲食。當歸散方。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半兩)白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芎藭(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細辛(半兩)白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氣頭面四肢浮腫諸方

夫肺者。內主於氣。外應皮毛。若肺氣不足。邪氣所攻。則經絡痞澀。臟腑壅滯。胸膈痰飲。結聚不消。咳逆面虛。心腹脹滿。邪氣與衛氣相搏。流溢皮膚。遂令浮腫。狀如水氣也。

治肺氣。面目浮腫。咳嗽煩熱。心腹壅滯。胸滿氣促。宜服郁李仁散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漢防己(一兩) 赤茯苓(一兩)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商陸(一兩)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蘇莖葉(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雞魚尖蒜。

治肺氣壅盛。攻頭面。四肢浮腫。胸膈痰逆。不下飲食。宜服澤漆散方。

澤漆(一兩) 羌活〔二兩(三分)〕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旋覆花(三分)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豬苓(一兩去黑皮) 前胡(三分去蘆頭) 大腹皮(三分銼) 漢防己(一兩) 桑根白皮〔一(三)分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黃(紫)色〕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攻注。遍身虛腫。按之沒指。心氣滯。大小便澀。狀如水氣。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漢防己(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檳榔(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紫蘇莖葉〔一(三)分〕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黃色) 桑根白皮(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肺氣攻四肢。腫滿疼痛。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射干(三分) 漢防己(半兩) 赤茯苓(一兩) 大腹皮(一兩銼) 澤瀉(三分) 澤漆(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黑豆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肺氣壅滯。關膈不通。四肢浮腫。喘息促急。坐臥不得。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三分銼) 漢防己(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木通(三分銼) 赤茯苓(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甜葶藶〔一兩半隔紙炒令黃(紫)色〕 澤漆(三分) 桂心(半兩)百合(二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咳嗽。喘急妨悶。面目浮腫。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漢防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百合(三分) 天門冬(三分去心)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喘促煩熱。面目浮腫。大腸不利。宜服葶藶丸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馬兜鈴(一兩) 漢防己(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雞子黃(五枚瀉紙上焙乾為末) 皂莢(無蚛者小便浸二宿後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搗末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肺臟氣壅。面目四肢浮腫。喘促咳嗽。胸膈滿悶。煩熱。漢防己丸方。

漢防己(一兩) 商陸(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微黃)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粥飲下亦得。

治肺氣咳嗽。頭面虛腫。小便秘澀。宜服此方。

甜葶藶(二兩以水淨過日曬乾卻用漿水浸一炊久取出又曬乾) 漢防己(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前胡(二分去蘆頭)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二三)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治肺氣喘急諸方

夫肺為四臟之上蓋。通行諸臟之精氣。氣則為陽。流行臟腑。宣發腠理。而氣者皆肺之所主也。若肺虛邪氣所乘。則壅脹。壅脹則肺臟不利。不利則氣道澀。故肺氣逆而喘急也。

治肺氣喘急。時嗽。坐臥不得。喉中鳴。心胸滿悶。宜服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漢防己(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白茯苓 柴胡(三分去苗) 白前(半兩) 大腹皮(三分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桔梗(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肺氣喘急。不思飲食。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銼) 赤茯苓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川大黃(銼碎微炒)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 桂心(以上各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壅滯。咳嗽。發即氣喘。妨悶。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馬兜鈴(七顆細銼和皮子) 桑根白皮(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大腹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喘急。腹脅疼痛。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桔梗(一兩半去蘆頭)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喘急。下焦虛傷。宜服阿膠膏方。

阿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搗末) 白羊腎(三對去筋膜切細研)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薯蕷(二兩搗為末) 薤白(一握細切) 黃牛酥(四兩) 羊腎脂(四兩煮去滓)

上件藥相和。於瓷瓶內貯之。蒸半日。令藥成膏。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調下一茶匙。

治肺氣喘急。咳嗽。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三分) 花桑葉(半兩)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一錢。

治肺氣喘急。不得眠臥。頭不著枕。無間晝夜。長倚物坐。唯食稀粥。服此藥。其

氣急。當日便減。更經三五日。臥穩頭著枕。小便通。心腹氣散。二十日外。平復如故 。兼治十種水病。無不愈者。朴硝丸方。

川朴硝(二兩煉熟) 川芒硝(二兩煉熟) 硝石(一兩)(以上三味同研令細)犀角屑(一兩)椒目(一兩微炒過)(以上二味搗羅為末) 莨菪子(一兩水淘去浮者水煮令黃芽出候乾卻炒令黑色)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三味同搗如膏)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棗肉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棗湯下十五丸。

治肺氣。定喘嗽。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微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牛黃更研令勻。煉蜜蠟同和丸。如雞頭實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治肺氣喘急。坐臥不得。宜服漢防己丸方。

漢防己(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豬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桑根白皮湯下十丸。

治多年肺氣。累療不瘥。心膈煩熱。喘促。宜服此方。

砒霜(一兩以熟絹裹用大蘿蔔一枚開一竅入砒霜又用蘿蔔塞卻以線纏系內鐺中以水入燈心五束煮半日出之取砒霜研令細入後藥用之) 五味子(半兩搗末) 金箔(五十片研) 黃藥(半兩搗末) 銀箔(五十片研) 綠豆粉(一兩) 密陀僧(半兩研) 膩粉(一錢)

上件藥。同研令勻。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以沙糖溫水。研化一丸。食後服之。

治久患肺氣喘急。痰壅悶亂。宜服葶藶丸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別研如膏)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搗末)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皂莢(二兩捶碎以酒五合揉取汁煎成膏)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皂莢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桑根白皮湯下二十丸。

治肺氣喘急。睡臥不安。宜豬𠬍酒方。

豬𠬍(三具細切) 大棗(五十枚去核)

上二味。以無灰酒五升。浸經三日。每服。不計時候。溫服一小盞。兼治經年嗽病。

治肺傷風冷聲嘶不出諸方

夫臟腑皆受氣於肺。肺主於氣。氣為陽。陽氣和平。則聲音通暢也。若形寒飲冷。兩寒相感。則傷於肺。是以風冷為陰之邪。搏於陽。陰陽不調。氣道不通。故令聲嘶不出也。

治肺臟。外傷風冷。聲嘶言不能出。胸膈氣滯。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細辛(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桂心(二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桑根白皮(半兩銼)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柴胡(半兩去苗)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木通(半兩銼) 訶黎勒皮(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熱面。

治肺傷風冷。背寒。語聲嘶不出。咳嗽氣急。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款冬花(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紫蘇莖葉(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傷風冷。聲嘶不出。或吃食後虛喘。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赤茯苓(三分) 菖蒲(半兩) 肉桂(一兩去皴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傷風冷。語聲嘶不出。喘促痰逆。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傷風冷。語聲嘶不出。喘息不得。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五味子(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赤茯苓(三分) 木通(半兩銼) 桂心(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分(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肺臟傷風冷。喘促咳嗽。言語聲嘶。咽喉不利。宜服貝母丸方。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細辛(三分) 桂心(一兩) 菖蒲(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百合(半兩)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肺臟傷風冷。聲嘶。宜服溫肺順氣通聲。含化菖蒲煎方。

菖蒲(一兩末) 桂心(二兩) 生薑(半兩絞取汁) 白蜜(十二兩)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菖蒲桂心取五分。次入薑汁。並蜜。煉成膏。不計時候。取一茶匙含化咽津。

治肺臟氣壅。外傷風冷。語聲嘶不出。咽喉干痛。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一升) 生薑汁(二合) 生麥門冬汁(半升) 牛酥(五兩) 白蜜(半斤) 棗肉(三十枚研)

以上六味。相和於銀鍋中。慢火熬令稀稠得所。入後藥。

桂心(一兩)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細辛(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菖蒲(一兩) 皂莢子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前地黃煎中。攪令勻。不計時候。取一茶匙含化咽津。

治肺臟痰毒壅滯諸方

夫痰毒者。由肺臟壅熱。過飲水漿。積聚在於胸膈。冷熱之氣相搏。結實不消。故令目眩頭旋。心腹痞滿。常欲嘔吐。不思飲食。皆由痰毒壅滯也。

治肺臟久積痰毒。在於胸膈不散。少思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木香(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檳榔(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二兩) 桂心(半兩) 旋覆花(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細辛(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豬犬肉等。

治肺臟痰毒。胸膈壅滯。宜服甘菊花散方。

甘菊花 人參(去蘆頭) 大腹皮(銼)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木香 白朮 威靈仙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肉桂(去皴皮) 訶黎勒皮 赤茯苓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痰毒壅滯。頭旋目眩。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赤茯苓(一兩) 蔓荊子(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肺臟痰毒壅滯。心胸滿悶。肩背煩疼。不欲飲食。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大腹皮(三分銼)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痰毒壅滯。氣逆咳嗽。不思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木通(三分銼) 烏梅(七枚用肉微炒) 桔梗(三分去蘆頭)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桑根白皮(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半兩) 款冬花(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痰毒壅滯。心膈昏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 紫菀(洗去苗土) 訶黎勒皮 枳實(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不計時候。以溫水調服。

治肺臟壅熱吐血諸方

夫肺居膈上。與心臟相近。心主於血。肺主於氣。氣血相隨。循環表裡。若臟腑久積熱毒。則胸膈壅滯。血與氣逆行。上注於肺。肺壅不利。故令吐血也。又有體虛勞損。酒食過度。愁憂思慮。恚怒氣逆。傷於肺者。亦皆吐血不止也。

治肺壅熱。吐血不止。宜服紅藍花散方。

紅藍花(一兩) 犀角屑(三分) 茅根(三分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伏龍肝(半斤以水五大盞浸濾取汁)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浸伏龍肝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壅熱。吐血不止。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半兩) 川升麻(半兩) 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羚羊角屑(半兩) 青竹茹(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都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五服。不計時候。

治肺臟壅熱吐血。心膈煩悶。宜服天竺黃散方。

天竺黃 人參(去蘆頭) 側柏葉(微炙) 川大黃(銼碎微炒) 鹿角屑 黃耆(銼) 赤茯苓 馬兜鈴(以上各半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暖生地黃汁。調下一錢。

治肺壅熱氣逆。吐血。宜服蒲黃散方。

蒲黃(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天門冬(半兩去心焙)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生用) 黃耆(一兩銼) 赤芍藥(半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肺壅熱。吐血後咳嗽虛勞少力。宜服百花煎方。

白蜜(五合) 生地黃汁〔三分(合)〕 生薑汁(一合) 黃牛乳(五合) 藕汁(三合) 秦艽(一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干柿(五枚煮軟細研如糊)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黃明膠(五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蜜及諸藥汁。兼干柿。同於銀鍋子內。以慢火煎成膏。別收於合器中。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茶匙。

治肺壅熱極。肺脹喘。吐血不止。宜服此方。

生藕汁(二合) 生地黃汁(二合) 刺薊根汁(二合) 牛蒡根汁(二合) 生蜜(一合) 生薑汁(半合)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盞。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黃明膠〔一合(兩)搗碎炒令黃燥〕 桑葉(一兩) 伏龍肝(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生地黃(四兩研取汁)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一中盞。於銀器中。下地黃汁及膠末。攪令勻。煎三兩沸。分溫三服。

治肺臟壅熱諸方

夫肺主於氣。氣為陽。陽盛則生熱也。又臟腑氣血充實。久積熱毒在內。致胸膈煩滿。口舌乾燥。衛氣壅滯不通流。故令肺壅而生熱也。

治肺臟壅熱。心胸不利。少欲吃食。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前胡(半兩去蘆頭) 川升麻(半兩) 赤茯苓(半兩) 子芩(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沙參(三分去蘆頭) 玄參(半兩) 茅根(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豬雞犬肉。

治肺臟壅熱。胸膈煩悶。四肢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桔梗(去蘆頭)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去心)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地骨皮 生乾地黃 人參(去蘆頭) 葳蕤 赤茯苓 木通 赤芍藥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熱面炙爆莧菜等。

治肺臟壅熱。心胸悶。嗽逆。食少。大腸不利。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桔梗(一兩去蘆頭) 茅(蘆)根(二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壅熱。煩躁喘粗。不思飲食。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赤茯苓(一兩) 白前(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通(一兩銼) 紫菀(一兩去苗) 紫蘇莖葉(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壅熱。心胸不利。吃食全少。四肢煩疼。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赤茯苓 人參(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川升麻 前胡(去蘆頭) 百合 赤芍藥 紫菀(洗去苗土) 甘草(炙微赤銼) 沙參 知母(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壅熱。喘促心煩。食少。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柴胡(二兩去苗)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石膏(三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茯苓(三分)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吳藍(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壅熱。喘逆胸滿。仰息不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石膏(一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旋覆花(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壅熱。喘促咳嗽。心神煩悶。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百合(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前胡(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食後。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肺臟壅熱。久嗽。涕唾稠黏。氣促不能食。宜服天門冬煎方。

天門冬(二兩去心以水一升半煮令極爛候水盡細研)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桔梗(一兩去蘆頭)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赤茯苓(一兩半) 木通(一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以上同搗細羅為散) 生地黃汁(四合) 藕汁(三合) 生麥門冬汁(三合) 酥〔二合(兩)〕 白蜜(三合)

上件藥。先下地黃麥門冬藕汁。煎六七沸。次下前散攪令勻。即下酥。緩火煎如餳。收於盒中。每於食後。及夜間。含一茶匙。細細嚥津。

治肺臟壅熱。煩悶口乾。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赤茯苓(三分) 梔子仁(半分) 木通(一兩銼) 子芩(三分) 玄參(三分) 天門冬(三分去心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及夜臨臥時。煎淡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肺臟壅熱煩悶。宜服此方。

新百合(四兩)

上用蜜半盞。拌和百合。蒸令軟。時時含如棗大。咽津。

治肺萎諸方

夫肺主於氣。為四臟之上蓋。其氣通於皮毛。故令風邪易傷也。若人氣血虛弱。動作勞傷。或因汗下之後。津液枯竭。肺氣不足。不能宣通諸臟。因成肺萎也。其病咳唾而嘔逆。多吐涎沫。咽喉乾燥。小便滑數。欲飲水者。必愈欲咳。而不能咳。吐唾相黏膿血。小便不利者難治。診其脈數者。是其候也。

治肺萎咳嗽。涕唾稠黏。小便不利。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桔梗(三分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旋覆花(半兩) 桑根白皮(二分銼)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茅根(半兩銼)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雞豬等。

治肺萎咳嗽。涕唾稠黏。咽喉不利。心神煩熱。宜服百部散方。

百部(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木通(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沙參(半兩去蘆頭)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萎咳嗽。涕唾稠黏。胸膈壅滯。咽喉不利。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半兩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檳榔(三分)旋覆花(半兩) 款冬花(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萎咳嗽。吐膿血。胸脅脹滿。短氣羸瘦。不思飲食。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半兩去心) 赤茯苓(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麻黃(三分去根節)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五味子(二分) 柴胡(一兩去苗) 射干(半兩) 黃芩(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萎咳嗽。日月久遠。喘息促。肩胛高。仰臥不安。宜服白前散方。

白前(三分) 旋覆花(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漢防己(半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五味子(半兩)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食。

治肺萎。咳唾如稠膠。日夜計升以上。坐臥不安。脅肋疼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三分)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款冬花(半兩) 獺肝(半兩微炙)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萎多涎唾。小便數者。此肺已中冷。必多頭眩。若小便數。不渴不咳者。宜服此方。

白芍藥(一兩半)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萎吐涎沫。宜服此方。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桂心(一兩半)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萎損敗。氣喘。咳嗽有血。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熟乾地黃(三分) 白茯苓(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蛤蚧(一隻頭尾全塗酥炙令微黃) 側柏葉(一兩塗酥炙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肺萎咳嗽。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乾或渴。時時出唾。又吐膿如米粥者。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三分(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萎。唾多出血。心中溫溫。宜服此方。

生甘草(二兩)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大腸虛冷諸方

夫大腸合於肺。手陽明是其經也。為傳導之府。化物出焉。若虛則生寒。寒則腸鳴泄痢。食不消化。皮膚乾燥。則是大腸虛冷之候也。

治大腸虛冷。乏氣拘急。腰痛羸瘦。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熱面雞豬魚等。

治大腸虛冷。腸鳴泄利。腹脅氣痛。飲食不化。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桔梗(半兩去蘆頭) 肉豆蔻(三分去殼) 木香(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大腸虛冷。腸鳴腹痛。食不消化。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縮砂(一兩去皮) 神麯(一兩搗碎炒微黃) 白朮(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大腸虛冷。腸鳴腹痛。下痢。不思飲食。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高良薑(三分銼) 桂心(半兩)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白朮(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豆蔻(半兩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肉豆蔻(半兩去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薑棗湯調下一錢。

治大腸虛冷。腹痛腸鳴。食不消化。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白朮(一兩) 附子〔二(一)兩炮裂去皮臍〕 蕪荑(一兩微炒) 高良薑(一兩銼)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肉豆蔻(半兩去殼)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神麯末煮作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大腸實熱諸方

夫大腸實實則生熱。熱則腸結脹滿。喜氣喘咳。身面熱。喉中噎。乍實乍虛。乍來乍去。大腸有宿滯。則發熱寒慄如瘧之狀。秘澀不通。則是大腸實熱之候也。

治大腸實熱。頭痛目眩。驚狂。喉痹。腹脅滿悶。手足煩痛。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 犀角屑(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麥門冬(一兩去心)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石膏(一兩) 丹參(半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熱面炙爆。

治大腸實熱。上氣喘咳。心神煩悶。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細辛〔二(三)分〕五味子(三分)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石膏(二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三(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大腸實熱。心神煩躁。口內生瘡。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青竹茹(一兩) 黃芩(三分) 梔子仁(三分) 紫蘇莖葉(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玄參(三分) 木通(三分) 赤茯苓(三分) 川朴硝(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分(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大腸實熱。腸脹不通。熱氣上衝。口內生瘡。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二兩銼) 柴胡〔二(一)兩去苗〕 訶黎勒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羚羊角屑(三分) 川朴硝(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大腸實熱。氣壅不通。心腹脹滿。發歇寒熱。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一兩)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黃芩(三分)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漢防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大腸實熱。秘澀不通。心煩悶亂。宜服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羌活(一兩)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木香(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牽牛子〔四兩搗羅取末一(二)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麻仁(二兩銼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卷第七

腎臟論

論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在臭為腐。在液為唾。在蟲為鱗。在性為智。其華在發。其充在骨。其在神精與志。骨髓之液謂之精。意有所存謂之志。生性之本。元氣之根。神精所舍。故曰精志也。夫腎者水也。主於冬。足少陰是其經。與膀胱足太陽合。膀胱為腑主表。腎為臟主裡。腎氣盛為志有餘。則病腹脹發泄。體重脛腫。喘咳汗出。惡風。面目黑。小便黃。是為腎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腎氣不足則腰背冷。胸內痛。耳鳴或聾。足冷厥。小腹痛。是為腎氣之虛也。則宜補之。冬腎脈來沉濡而滑者。是平脈也。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腎。土之剋水。為大逆不可治。反得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腎。母之克子。雖病可治。反得弦而長者。是肝之乘腎。子之克母。雖病自愈。反得浮而洪者。是心之乘腎。火之剋水。其病可治。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真腎脈至堅而沉。如彈石辟辟然。其色黃黑不澤毛折者。乃死矣。

治腎虛補腎諸方

夫腎臟者。足少陰之經也。左則為腎。上為命門。腎與命門者。神精之所舍。元氣之所繫也。若腎虛則腰背切痛。不能俯仰。足脛小弱。多惡風寒。手足厥冷。呼吸少氣。骨節煩疼。臍腹結痛。面色黧黑。兩耳虛鳴。肌骨乾枯。小便滑數。診其脈浮細而數者。是腎虛之候也。

治腎虛。兩脅下脹。小腹急痛。胸中短氣。宜服補腎磁石散方。

磁石〔一(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當歸(一兩銼微炒) 黃耆(一兩銼) 五味子(一兩)牛膝(一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半) 石斛(一兩去苗)白芍藥(一兩)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沉香(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腎虛少氣。腹脹腰疼。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飲食減少。面色萎黑。百節痠疼。日漸無力。宜服補腎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二)兩〕 五味子(一兩)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芍藥(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石斛(一兩去根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一兩) 蓽澄茄(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一兩) 沉香(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腎氣虛。腰胯腳膝無力。小腹急痛。四肢痠疼。手足逆冷。面色萎黑。虛弱不足。宜服補腎石斛散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杜仲(一兩去粗皮微炙銼)五味子(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一兩) 白茯苓(三分) 沉香(一兩) 黃耆(半兩銼) 白芍藥(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棘刺(半兩) 桂心(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萆薢(一兩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春季補腎腎瀝湯方。

牛膝(一兩去苗) 人參(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白茯苓(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一兩) 續斷(三分) 覆盆子(三分) 狗脊(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絹包之)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入生薑半分。棗三枚。每與磁石包子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夏季補腎腎瀝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半) 白茯苓(一兩) 石南(三分) 山茱萸(三分) 石斛(三分去根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五味子(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澤瀉(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絹包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以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入生薑半分。棗三枚。每與磁石包子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秋季補腎腎瀝湯方。

黃耆(三分銼) 牛膝(三分去苗)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白茯苓(半兩) 白芍藥(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五加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以羊腎一對。切去脂膜。生薑半分。棗三枚。每與磁石包子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冬季補腎腎瀝湯方。

石斛(一兩去根) 五味子(三分) 黃耆(三分銼)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桑螵蛸(半兩微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龍骨(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微炙)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絹包之)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以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入生薑半分。棗三枚。每與磁石包子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久虛。體瘦骨疼。腰痛足冷。視聽不利。食少無力。宜服補腎腎瀝湯方。

磁石(五兩燒醋淬七遍搗碎以帛包之)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微炙)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芎藭(一兩) 肉桂(一兩去皴皮) 菖蒲(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 覆盆子(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以羊腎一對。切去脂膜。每與磁石包子同煎至五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溫服。

治腎虛勞損。咳逆短氣。四肢煩疼。腰背相引痛。色黧黑。骨間多疼。小便赤黃。耳目不聰。虛乏羸瘦。宜服補腎腎瀝湯方。

白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芎藭(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杜仲(一兩去粗皮微炙銼) 桂心(一兩半) 石斛(一兩去根銼) 熟乾地黃(二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微炙)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水二大盞。以羊腎一對。細切去脂膜。入生薑一分。棗五枚。每與磁石包子同煎至一大盞。去滓。食前分溫二服。

治腎虛。噓吸短氣。腰背疼痛。體重無力。食少羸瘦。宜服補腎腎瀝湯方。

黃耆(一兩銼) 五味子(一兩) 沉香(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一兩) 人(一兩去蘆頭) 澤瀉(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牛膝(一兩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桂心(一兩半) 石南(一兩) 丹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棘刺(一兩半銼) 茯神(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磁石(五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水二大盞。以羊腎一對。細切去脂膜。入生薑一分。棗五枚。每與磁石包子同煎至一大盞。去滓。食前分溫二服。

治腎臟久虛。面色萎黑。足冷耳鳴。四肢羸瘦。腳膝緩弱。小便滑數。宜服補腎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去皴皮微炒炙)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熟乾地黃(二兩)山茱萸(三分)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薯蕷(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石南(三分) 白茯苓(三分) 澤瀉(三分) 黃耆(三分銼)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五味子(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覆盆子(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補骨脂(一兩微炒) 萆薢(三分) 巴戟(三分)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分曝干別杵為末)白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臟氣虛。肌膚羸瘦。面色黧黑。腳膝無力。小便滑數。宜服補腎膃肭臍丸方。

膃肭臍(一兩微炙) 補骨脂(一兩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炙) 楮實(一兩半水淘去浮者曝干微炒) 五味子(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 覆盆子(一兩) 桂心(一兩半)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分曝干別杵為末) 鹿(麋)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巴戟(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肉蓯蓉(二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氣虛。胸中短氣。腹脅腰腳疼痛。心(志)意不樂。視聽不明。肌膚消瘦。體重無力。宜服補腎巴戟丸方。

巴戟(一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石英(三分細研水飛過) 石葦(三分去毛) 石長生(三分) 桂心(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遠志(三分去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 白茯苓(三分) 鍾乳粉(一兩) 肉蓯蓉〔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五味子(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蛇床子(三分) 牡蠣(一兩燒為粉) 柏子仁(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補骨脂(一兩微炒) 薯蕷(三分) 沉香(一兩) 蓽澄茄(三分) 熟乾地黃〔二(一)兩〕 黃耆(三分銼)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實瀉腎諸方

夫腎主水。而藏於精。若實則陽氣盛。若陽氣盛則生熱。熱則舌燥咽腫。心煩嗌乾。胸脅時痛。喘咳汗出。小腹脹滿。腰背強急。體重骨熱。小便赤黃。好怒好忘。足下熱疼。診其脈浮緊者。是腎實之候也。

治腎臟實熱。心胸煩悶。腹脅脹滿。腰脊強急。四肢不利。宜服瀉腎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半) 丹參(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檳榔(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五加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牛膝(一兩去苗) 前胡(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實熱。小腹脹滿。足下熱疼。耳聾。腰脊離解。夢伏水中。宜服瀉腎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蜜水浸一宿曝干)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一兩) 澤瀉(一兩) 菖蒲(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五加皮(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玄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食前分溫二服。

治腎臟實熱。好忘。耳聽無聲。四肢滿急。腰背動轉痛強。宜服瀉腎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一兩) 澤瀉(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芒硝(一兩)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半。入生地黃半兩。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

治腎臟實熱。腹脅不利。心膈煩滿。腰背拘急。足下熱痛。宜服瀉腎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 丹參(三分) 牡丹(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豬苓(三分去黑皮) 檳榔〔一(二)兩〕 子芩(三分) 澤瀉(三分) 五加皮(三分) 羚羊角屑(一兩) 牛膝(三分去苗)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白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氣實。肩背拘急。小腹脹滿。煩熱。胸脅時痛。腰脊強直。小便赤黃。宜服瀉腎澤瀉散方。

澤瀉(一兩) 黃芩(三分) 赤茯苓(三分) 木通〔一(三)分銼〕 赤芍藥(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黃耆(三分銼) 檳榔(三分) 玄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實熱。小腹壅滯。腰脊疼痛。肩背拘急。宜服瀉腎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澤瀉(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赤芍藥(三分) 木通(三分銼) 桃仁(三分湯洗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地黃各半兩。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實熱。膀胱氣滯。小便赤黃。澀痛不通。宜服榆皮散方。

榆白皮(三分銼) 葵根(三分銼) 澤瀉(三分) 木通(三分銼) 瞿麥(三分) 赤茯苓(三分) 桑螵蛸(三分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芒硝(二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子芩(一兩) 石葦(三分去毛)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腎氣不足諸方

夫腎臟者。元氣之根。神精所舍。若其氣虛弱。則陰氣有餘。陽氣不足。故令心懸少氣。小腹脹急。目視昏暗。耳無所聞。腰腳痠疼。心胸滿悶。喜恐多唾。小便滑數。嗜臥無力。則是腎氣不足之候也。

治腎氣不足。胸中少氣。目常茫茫。小腹脹疼。腰背急痛。陽氣衰弱。兩耳虛鳴。心煩咽乾。飲食無味。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五味子(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黃耆(三分銼) 玄參(三分) 丹參(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茯苓(三分) 澤瀉(三分) 桂心(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腎氣不足。胸脅時痛。骨節痠疼。目常茫茫。耳不審聽。背膂拘急。體重嗜臥。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芎藭(三分) 黃耆(三分銼) 桂心(三分) 山茱萸(三分) 石斛(三分去根) 沉香(一兩)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腎氣不足。體重嗜臥。骨節痠疼。目暗耳鳴。多恐喜唾。腰背強痛。小腹滿急。食飲無味。心懸少氣。宜服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去皴皮微炙) 石斛(一兩去根) 五味子(一兩) 黃耆(一兩銼) 丹參〔二(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肉桂(二兩去粗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沉香(一兩) 白茯苓(一兩) 石南(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熟乾地黃(一兩)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絹包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每用磁石包子同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熱服。

治腎氣不足。風冷所攻。臟腑氣虛。視聽不利。肌體羸瘦。腰腳痠疼。飲食無味。小便滑數。宜服石龍芮丸方。

石龍芮(一兩) 石斛(三分去根銼) 牛膝(三分去苗) 續斷(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肉桂(一兩去皴皮)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銼去皴皮炙令干)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白茯苓(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桑螵蛸(半兩微炙) 芎藭(半兩) 山茱萸(三分) 覆盆子(半兩) 補骨脂(三分微炒) 蓽澄茄(三分) 五味子(半兩) 澤瀉(一兩)沉香(三分) 蘹香子(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氣不足。體重無力。腰背強痛。腳膝痠疼。耳目不聰。忽忽喜忘。悲恐不樂。陽氣虛弱。小便失精。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三分去根銼) 五味子(三分) 巴戟(一兩) 白茯苓(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人參(半兩去蘆頭) 補骨脂(三分微炒) 蛇床子(一兩)澤瀉(三分) 薯蕷(三分) 石南(三分) 萆薢(三分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沉香(三分) 石龍芮(三分) 桂心(三分) 棘刺(三分) 黃耆(三分銼) 白龍骨(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中風諸方

夫腎氣虛弱。風邪所侵。則踞而腰疼。不得俯仰。或則冷痹。或則偏枯。兩耳虛鳴。語聲渾濁。面多浮腫。骨節痠疼。志意沉昏。喜恐好忘。肌色黧黑。身體沉重。多汗惡風。隱曲不利。此是腎中風之候也。

治腎臟中風。腰脊疼痛。不得俯仰。兩腳冷痹。緩弱不遂。頭昏耳聾。語音渾濁。四肢沉重。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丹參(半兩) 萆薢(半兩銼) 菖蒲(半兩)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 黃耆(半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細辛(半兩) 山茱萸(半兩) 白朮(半兩) 甘菊花(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腎臟風邪所傷。語音謇急。腰脊不可轉側。腳膝緩弱疼痹。頭旋耳鳴。身體沉重無力。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龍芮(三分) 獨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茯神(三分)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萆薢(三分銼) 丹參(三分) 桂心(一兩) 羌活(三分) 五味子(三分) 細辛(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當歸(三分銼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腎虛中風。腰腳緩弱。頑痹不仁。顏色蒼黑。語音渾濁。志意不定。頭目昏疼。腰背強痛。四肢拘急。體重無力。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漢防己(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海桐皮(三分銼) 牛膝(三分去苗) 羌活(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桂心(一兩) 甘菊花(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茵芋(三分) 五加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腎臟中風。臥踞而腰痛。腳膝偏枯。皮膚頑痹。語聲謇澀。兩耳虛鳴。舉體乏力。面無顏色。志意不樂。骨節痠疼。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 茵芋(半兩) 杜仲(半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石南(半兩) 石龍芮(半兩) 躑躅(半兩微炒) 獨活〔二兩(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狗脊(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麻黃(三分去根節) 干蠍(半兩微炒) 桑螵蛸(半兩微炒) 菖蒲(半兩) 赤箭(二分) 甘菊花(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木香(三分) 芎藭(二分)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中風。腳膝麻痹無力。腰背強直疼痛。言語不利。面色萎黑。肌體羸瘦。宜服蛜𧌴丸方。

蛜𧌴(三分微炒) 白附子(三分炮裂) 防風(三分去蘆頭) 天麻(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黃耆(三分銼) 萆薢(三分) 桂心(一兩) 獨活(三分) 丹參(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安息香(一兩) 海桐皮(三分銼) 補骨脂(三分微炒) 仙靈脾(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半兩細研)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二服。

治腎臟氣虛。風邪所中。腰腳緩弱無力。視聽不聰。腰脊痠痛。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沉。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半)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一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菖蒲(一兩)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蛜𧌴(一兩微炒) 萆薢(一兩銼) 肉桂(一兩去皴皮) 牛膝(一兩去苗)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一兩) 丹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杜仲(一兩去皴皮炙微黃銼)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黃) 磁石(二兩燒令通赤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風冷氣諸方

夫人臟腑虛損。腎氣不足。則內生於寒。風邪之氣乘虛所侵。入於足少陰之經。風冷相搏。伏留在臟。久而不除。攻於臍腹。脹滿疼痛。故謂之風冷氣也。

治腎臟風冷氣。腹脅脹滿。心胸壅滯。腰腳無力。脾胃虛弱。少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兩)〕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蘹香子(三分) 羌活(三分) 赤茯苓(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沉香(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腎臟風冷氣。腰脊相引痛。腳膝疼痹。體虛無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白朮(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石龍芮(三分) 細辛(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分去苗) 萆薢(三分銼) 黃耆(一兩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石斛(一兩去根銼) 桂心(一兩半)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木香(三分) 五味子(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腎臟風冷氣。腰腳疼痛。頭目昏悶。耳鳴腹脹。四肢無力。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加皮〔三(二)分〕 丹參(三分) 麋角霜(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牛膝(一兩去苗) 蛇床子(三分) 巴戟(三分) 桂心(三分) 海桐皮(三分) 木香(三分) 菖蒲(三分) 漢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臟風冷氣。腹脅疼痛。四肢無力。宜服硇砂丸方。

硇砂(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雄(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蛜𧌴(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一兩) 蓬莪朮(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蘹香子(一兩半)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無灰酒三升。調藥末。於銀鍋內。以慢火熬。看硬軟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風冷氣。臍腹虛脹疼痛。蘹香丸方。

蘹香子(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硇砂(三分) 天麻(三分) 木香(三分) 白附子(三分炮裂) 白礬(三分燒令汁盡) 阿魏(三分麵裹煨面熟為度) 自然銅(三分細研) 干蠍(一兩微炒) 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蔥白煎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風冷氣攻。心腹疼痛。宜服此蛜𧌴丸方。

蛜𧌴(一兩微炒) 硇砂(半兩) 木香(半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阿魏(一分麵裹煨面熟為度) 自然銅(一兩細研)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安息香(半兩) 硫黃(半兩細研)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浸蒸餅。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一(二)十丸。

治腎臟風虛耳鳴諸方

夫足少陰腎之經者。是宗脈之所聚也。其氣上通於耳。耳者腎之竅。若經脈虛損。氣血不足。為風邪所乘。入於耳脈。則正氣痞塞。不能宣通。邪正相擊。故令耳虛鳴也。

治腎臟風虛。兩耳常鳴。腰背痛強。小便多利。虛羸無力。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三分去根銼)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五味子(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續斷(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桂心(一兩) 沉香(一兩) 黃耆(三分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木香(三分) 白龍骨(一兩)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風虛。耳中常鳴。或如風雨聲。宜服菖蒲散方。

菖蒲(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山茱萸(三分)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熟乾地黃(一兩) 天麻(三分) 石斛(三分去根銼) 沉香(一兩) 黃耆(三分銼)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磁石包子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風虛。兩耳常鳴。宜服腎瀝湯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巴戟(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沉香(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肉桂(一兩去皴皮) 白茯苓(半兩) 牛膝(三分去苗) 黃耆(半兩銼) 五味子(半兩) 桑螵蛸(半兩微炒) 澤瀉(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山茱萸(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入生薑半分。每用磁石包子同煎至五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溫服。

治腎臟風虛耳鳴。四肢羸瘦。小便滑數。夜臥多寒。吃食減少。宜服腎瀝湯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肉蓯蓉〔一兩酒浸(洗)去皴皮微炙〕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耆(三分銼) 熟乾地黃(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炒) 桂心(三分) 石南(三分) 五味子(三分) 白龍骨(三分) 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生薑半分。棗三枚。每用磁石包子同煎。至五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溫服。

治腎臟風虛。兩耳常鳴。宜服腎瀝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山茱萸(三分)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去皴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入生薑半分。薤白三莖。每用磁石包子同煎至五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溫服。

治腎臟風虛。耳內常鳴。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銼去皴皮炙令干)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 黃耆(一兩銼) 巴戟(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五味子(一兩) 菖蒲(一兩) 山茱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澤瀉(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漸加至五十丸。

治腎臟風虛。耳內恆鳴。腰腳疼痛。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天雄(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桂心(一兩半) 巴戟(一兩) 五味子(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菖蒲(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風虛耳鳴。腰脊強直。小便數滑。桑螵蛸丸方。

桑螵蛸(三分微炒) 菖蒲(三分) 山茱萸(三分)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續斷(三分) 五味子(三分) 薯蕷(一兩) 萆薢(一兩) 沉香(一兩) 蘹香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諸方

夫表裡俱虛。臟腑衰弱。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內生於寒也。若人腎臟氣虛。下焦積冷。寒冷之氣。伏留在臟。乘虛上攻於心腹。故令疼痛也。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兩脅脹滿。不思飲食。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半兩去皮) 蘹香子(半兩) 檳榔(半兩) 木香(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硫黃(半兩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發歇不定。宜服木香煎方。

木香(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童子小便二大盞。煎藥成膏。收於不津器中。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調下一茶匙。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四肢逆冷。不思飲食。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蘹香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喘促悶亂欲絕。或出冷汗。宜服硇砂散方。

硇砂(一兩)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蘹香子(一兩) 桂心(一兩) 蓽澄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汁少許。熱酒一中盞。攪和令勻。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服。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或吐冷沫。不思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丁香(半兩) 乳香(半兩) 蘹香子(半兩) 桂心(三分) 硫黃(半兩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以炒生薑熱酒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服之。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四肢逆冷。面色青黃。或時嘔吐。不思飲食。宜服蛜𧌴丸方。

蛜𧌴(三分) 木香(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肉桂(半兩去皴皮)硃砂(半兩細研) 陽起石(半兩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 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硫黃(一兩半) 水銀(一兩)硇砂(三分) 自然銅(半兩細研) 檳榔(半兩) 蘹香子(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磁石(半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將硫黃水銀同結為砂子。細研。入諸藥末和勻。醋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四肢逆冷。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胡蘆巴(一兩) 蘹香子(二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曝干炒令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煮軟飯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積冷。下焦久虛。邪冷氣攻。心腹疼痛。汗出口乾。陰縮聲散。手足逆冷。宜服硇砂丸方。

硇砂〔二(一)兩細研〕 干蠍(三分微炒) 阿魏(半兩研入)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木香(半兩) 自然銅(三分細研) 白附子(半兩炮裂) 蘹香子(三分) 安息香(半兩) 肉豆蔻(三分去殼)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磁石(三分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酒下十丸。至十五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阿魏丸方。

阿魏(一分麵裹煨面熟為度)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干蠍(半兩微炒) 硇砂(一分) 自然銅(一分細研) 白礬(半兩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熱生薑酒下二十丸。不計時候服。

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㽲痛。狀如錐刀所刺。宜服此方。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木香(三分) 硇砂(半兩) 蘹香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軟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青足冷。宜服此方。

硇砂(二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上先以酒一小盞。煎硇砂十餘沸。候消化。澄濾取清。去砂石後。卻入銚子內。與桃仁膏旋旋添酒煎。約入酒一大盞以來。煎成膏。用蒸餅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止。宜服綠玉丹方。

青古錢三十文。燒醋淬七遍。後鋪於淨地上。遍摻硇砂末二兩令勻。用盆子合二七日。刮取硇砂。研為末。用熱醋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五丸。或十(七)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氣欲絕。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一分) 硃砂(一分) 黃丹(半兩)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細研如粉。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五丸。

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頻發不止。宜服麝香丸方。

麝香(半兩細研) 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干蠍(三分微炒) 桃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諸方

夫腎主於腰腳。榮於骨髓。若臟腑不足。陰陽虛微。風冷所侵。傷於足少陰之經。經絡既虛。為邪所搏。久而不除。流注腰腳。故令疼痛也。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筋脈拘急。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牛膝(一兩去苗) 五加皮(一兩) 檳榔(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酸棗仁(一兩微炒) 獨活(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肉桂(一兩去皴皮) 羚羊角屑(一兩) 木香(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三分) 附子〔二(一)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三分銼) 海桐皮(三分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五加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入酒二合。更煎三兩沸。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筋骨疼痛。行立艱難。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二兩去苗)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羌活(一兩) 海桐皮(三分) 當歸〔三分(兩)銼微炒〕 巴戟(三分) 芎藭(三分) 薏苡仁(三分) 防風[三分(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杜仲(一兩去粗皮微炙銼)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石斛(三分去根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一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仙靈脾(三分) 補骨脂(三分微炒) 干蠍(三分微炒) 天麻(三分) 木香(三分)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宜服杜仲丸方。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續斷(一兩) 丹參(半兩去蘆頭) 萆薢〔三兩(分)銼〕 芎藭(半兩)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桂心(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分去苗) 赤芍藥(三分) 海桐皮(三分) 干蠍(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四肢少力。不能飲食。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仙靈脾(三分) 牛膝(二兩去苗)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羌活(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及腹脅滯悶。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一兩) 桂心(三分) 海桐皮(三分)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三分銼) 干蠍(半兩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行立無力。宜服虎骨浸酒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熟乾地黃(二兩) 續斷(一兩) 赤箭(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丹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萆薢(一兩銼)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山茱萸(一兩) 五味子(一兩) 漏蘆(一兩) 五加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仙靈脾(一兩) 骨碎補(一兩) 荊芥(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海桐皮(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木香(一兩) 烏蛇(一條重五兩用無灰酒浸三宿後取出去頭尾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都細銼。用生絹袋盛。以無灰酒三斗。浸經七日後。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膝拘急疼痛。宜服薏苡仁浸酒方。

薏苡仁(三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牛膝〔三(二)兩去苗〕 獨活(二兩) 生乾地黃(二兩) 黑豆(五合炒令熟) 當歸(一兩銼微炒) 酸棗仁(三分微炒) 芎藭(一兩) 丹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二兩) 附子〔一(二)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二斗。漬五七宿後。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諸方

夫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者。由腎氣虛弱。宿有冷疹。或久坐濕地。強力入水。或食生冷過度。觸冒風寒。傷於腎經。陽氣虛微。陰氣獨盛。邪正相系。故令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也。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手足逆冷。沉香散方。

沉香〔一(二)兩〕 附子〔二(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豆蔻(一兩去殼) 肉桂(三分去皴皮)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蘹香子(三分) 蓬莪朮(三分) 阿魏(三分麵裹煨面熟為度)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及兩脅疼痛不可忍。蛜𧌴散方。

蛜𧌴(三十六枚頭足全者掘一地坑子面闊四寸深五寸用炭火五斤燒坑子令通赤便淨去卻灰土用頭醋一升發在坑子內候乾便勻排蛜𧌴坑子底用一瓷碗蓋之一宿取出) 蘿蔔子(一分) 胡椒〔三小(十)粒〕 檳榔(一枚) 肉豆蔻(一枚去殼) 木香(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脹滿壅悶。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蘹香子(三分) 桂心(三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三分) 雞舌香(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蓽澄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腎臟氣虛。觸冒風寒。冷氣卒攻。臍腹疼痛。宜服桃仁丸方。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硫黃(三分細研水飛過)蘹香子(三分) 木香〔三(二)分〕 高良薑(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煎醋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宜服阿魏丸方。

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別研)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 桂心〔三兩(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干蠍(三分微炒)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自然銅(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童子小便二升。入桃仁阿魏。於銀鍋子內。以慢火煎令稠。入諸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冷氣攻。臍腹疼痛。兩脅脹悶。飲食不下。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木香(半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半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蘹香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酒下十丸。不計時候服之。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撮痛不可忍。宜服胡椒丸方。

胡椒(三分) 木香(三分) 沉香(三分) 桂心(三分) 蛜𧌴〔二(三)分微炒〕 阿魏(一分麵裹煨面熟為度)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生薑酒下二十丸。不計時候服。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甚者。神效硇砂丸方。

硇砂(三分) 雄黃(一分) 硃砂(一分) 黃丹(一分微炒) 麝香〔三(一)錢〕 巴豆(十枚去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入於乳缽內。順日研半日。用。煎醋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五丸。不計時候服。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宜服阿魏丸方。

阿魏(一分麵裹煨面熟為度) 蛜𧌴(一分微炒) 木香(一分) 肉豆蔻(一分去殼)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 硇砂(半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桃仁。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蘹香酒下(十)五丸。不計時候服。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日夜不止。宜服硇砂丸方。

硇砂(半兩) 干蠍(一分微焙) 桃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及雙仁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桃仁同研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熱酒下十丸。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方。

銅綠(三分研了) 蓽澄茄(半兩)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熱酒下十丸。不計時候服之。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拘撮甚者。宜服此方。

檳榔〔一分(兩)〕 棘針鉤子(一合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都作一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又入好酒半中盞。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二服。

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至甚。定痛丸方。

干蠍〔三分(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清酒及童子小便各一升。同煎如稠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疼痛脹滿諸方

夫腎臟虛冷氣者。由腎氣不實。下焦久寒。陽氣外虛。陰氣內積。邪冷之氣。在於臟腑。積蓄不散。上攻於脾。脾虛受之則脹。冷搏於陰經則痛也。而又足少陰支脈行於兩脅。今腎與脾俱虛。為邪冷所攻。致正氣與邪氣相擊。故令腹脅疼痛脹滿也。

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疼痛。或多嘔吐。不思飲食。兩脅脹滿。四肢羸瘦。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半兩) 白豆蔻(半兩去皮)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三分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京三稜(半兩煨微銼) 桂心〔一(半)兩〕 白茯苓(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白朮(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兩脅脹滿。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蘹香子(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當歸(三分微炒) 芎藭(三分) 丁香(半兩) 白豆蔻(三分去皮)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或時吐逆。兩脅虛脹。不思飲食。四肢乏力。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一兩) 木香(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肉桂(一兩去皴皮) 肉豆蔻(一兩去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丁香(三分)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縮砂(三分去皮) 乾薑(三分炮裂銼) 京三稜(三分微煨銼) 赤茯苓(三分)白朮(三分)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虛冷。氣攻。心神悶亂。四肢逆冷。腹脅脹滿疼痛。喘促嘔吐。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一兩)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苦楝子(一兩) 桂心(一兩) 蘹香子(一兩) 當歸(一兩微炒) 丁香(二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肉豆蔻(一兩去殼)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阿魏(一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蓬莪朮(一兩) 硫黃(一兩半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脅肋脹滿。宜服蓽澄茄丸方。

蓽澄茄(半兩) 木香(半兩) 桂心(一兩) 蘹香子(三分)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沉香(半兩) 干蠍(半兩微炒) 檳榔(一兩) 蓬莪朮(三分) 白朮(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半兩銼微炒) 高良薑(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生薑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發歇疼痛。足脛逆冷。骨節痠疼。食少無力。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兩細研) 硇砂(一兩細研) 蓽澄茄(一兩) 蘹香子(一兩) 補骨脂(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 木香(一兩) 何首烏(一兩半) 丁香(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酒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腎臟氣虛。下焦積冷。氣攻。腹脅脹滿。臍下疼痛。面色青黑。足脛多冷。宜服胡蘆巴丸方。

胡蘆巴(一兩) 蘹香子(一兩)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阿魏(半兩研入) 硫黃(一兩細研)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沉香(半兩) 白豆蔻(半兩去殼) 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好酒一升半。先熬桃仁膏令稠。拌和諸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虛冷。氣攻。兩脅脹滿。腹內疼痛。四肢不和。宜服蘹香丸方。

蘹香子(三分) 木香(一分) 蘿蔔子(半兩微炒)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三分) 蓬莪朮(三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麵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虛損多唾諸方

夫腎主於水。其液為唾。膀胱是腎之腑。主於津液。二經既象於水。故為表裡也。若臟腑和平。則水液下流。入於小腹。若腎氣勞損。膀胱虛弱。陰氣不足。陽氣有餘。則上焦生熱。心胸壅滯。水飲停積。故令多唾也。

治腎臟虛損。冷氣所攻。下焦虛。上焦壅滯。多唾稠黏。四肢不利。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白朮(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細辛(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桂心(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腎臟虛損。上熱下冷。心胸壅滯。痰毒結實。唾如筋膠。飲食減少。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旋覆花(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白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腎臟虛損。脾氣乏弱。津液不榮。上焦生熱。多唾稠黏。胸膈壅滯。不欲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大腹皮(三分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杏仁(一兩湯浸)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澤瀉(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腎臟虛損。上焦煩壅。痰飲結聚。常唾不休。胃虛食(氣)少。宜服澤瀉散方。

澤瀉(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旋覆花(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枳殼(實)(半兩麩炒微黃) 前胡(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臟虛損。心膈痰癖。壅滯多唾。腹脅妨悶。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赤茯苓(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紫菀(三分洗去根土) 訶黎勒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半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薑汁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枳殼湯下三(二)十丸。

治腎臟虛損。上焦痰滯。多唾稠濁。腹脅脹滿。吃食微少。宜服赤茯苓丸方。

赤茯苓(一兩) 甜瓜子(三分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一兩) 旋覆花(三分)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草豆蔻(半兩去皮) 前胡(三分去蘆頭)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生薑汁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腎臟虛損骨萎羸瘦諸方

夫腎臟者。神精之所舍。元氣之所繫。若其氣強實。則骨髓滿溢。故令肌體充盛也。若氣血不足。臟腑勞傷。真氣不守。邪氣所侵。則腎氣虛弱。骨髓枯竭。不能榮華。故令骨萎羸瘦也。

治腎臟虛損。頭昏耳鳴。目暗茫茫。心中喜忘。恍惚不定。飲食無味。心恆不樂。多有恐思。時吐酸水。面無光澤。肌體虛羸。骨萎不能行立。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天門冬(半兩去心焙) 五味子(三分) 巴戟(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乾漆(半兩搗碎微炒)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焙乾別搗為末) 白朮(三分) 遠志(半兩去心) 白茯苓(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 覆盆子(半兩) 薯蕷(半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石龍芮(三分) 五加皮(三分) 萆薢(三分銼) 狗脊(半兩) 石南(半兩) 杜仲(二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五十丸。

治腎氣虛損。骨萎羸瘦。耳鳴心煩。小腹裡急。氣引膀胱。連腰膝疼痛。不欲飲食。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鍾乳粉(二兩) 黃耆(一兩銼) 巴戟(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白茯苓(半兩) 桂心(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赤(黃)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五味子〔半(一)兩〕 天門冬(三分去心焙) 續斷(半兩) 木香(半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 陽起石(一兩細研) 牛膝(一兩去苗) 遠志(三分去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澤瀉(三分) 覆盆子(三分) 沉香(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丹參(一兩去蘆頭) 乾漆(三分搗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五十丸。

治腎氣虛損羸瘦。食飲不為肌膚。骨萎無力。腰疼痛。宜服補暖益氣力。令人充健。紫石英丸方。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銼去皴皮炙令干)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磁石(二兩燒醋淬十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黃耆(二兩銼) 鍾乳粉(二兩) 熟乾地黃(二兩) 巴戟(一兩半) 白茯苓〔一(二)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覆盆子(一兩) 附子〔一(二)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五味子(一兩) 石斛(二兩去根銼) 桂心(一兩) 柏子仁(一兩) 蛇床子(一兩) 棘刺(一兩) 牛膝〔二(一)兩去苗〕 續斷(一兩) 膃肭臍(一兩酒洗微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五十丸。

治腎臟虛損。肌體羸瘦。骨萎無力。腰腳痠疼。小便混濁。宜服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一(二)兩〕 山茱萸(一兩) 薯蕷(一兩) 白茯苓(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巴戟(一兩) 五味子(一兩) 澤瀉(一兩) 黃耆(三分銼) 天門冬(半兩去心焙) 柏子仁(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虛損。骨萎無力。坐而難起。目視茫茫。(短)氣不足。肌體羸瘦。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一兩(半)去苗〕 柏子仁(三分) 桂心(一兩) 白茯苓(三分)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黃耆(一兩銼)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五味子(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覆盆子(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 山茱萸(三分) 芎藭(三分)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熟乾地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石斛(一兩去根銼) 肉蓯蓉(一兩酒洗去皴皮微炙) 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補骨脂(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諸方

夫腎者。元氣之本。精志之藏。內主於骨。氣通於陰。若人動作勞傷。情欲過度。氣血衰損。陰陽不和。臟腑既虛。精氣空竭。不能榮華。故令陽氣萎弱也。

治腎臟虛損。膝無力。陽氣萎弱。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蛇床子(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日刮去皴皮炙干) 五味子(一兩) 麋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巴戟(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虛損。精氣衰竭。陽道萎弱。宜服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日刮去皴皮炙干)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宿曝干別搗) 鍾乳粉(二兩) 蛇床子(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續斷(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石龍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虛損。精氣不足。腰腳痠疼。羸瘦無力。陽道萎弱。宜服此方。

麋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巴戟(一兩) 天雄〔二(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一兩) 蛇床子(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日刮去皴皮炙令干)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杵為末) 牛膝(一兩去苗) 遠志(一兩去心) 雄蠶蛾(半兩微炒) 石龍芮(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衰乏。陽氣萎弱。腰腳無力。宜服助陽補虛。硫黃散方。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馬莖(一兩塗酥炙微黃)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遠志(一兩去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雄蠶蛾(一兩微炒) 女萎(一兩) 蛇床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石南(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服。

治腎臟虛損。陽氣乏弱。鹿茸散方。

鹿茸(二兩半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菟絲子(二兩半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雄蠶蛾(二兩微炒) 陽起石(二兩半酒浸煮半日細研) 石南(一兩) 遠志(二兩去心) 桂心〔二(一)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桑螵蛸(二兩微炒) 膃肭臍(一兩酒洗微炙) 蛇床仁(二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鍾乳粉(二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三(二)錢。

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天雄散方。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遠志(一兩去心) 續斷(一兩) 蛇床仁(一兩) 桂心(一兩)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杵末)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微炙) 雄蠶蛾(一兩微炒) 石龍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三(二)錢。

治腎臟虛損。肌體羸瘦。腰腳無力。志意昏沉。陽氣萎弱。小便滑數。宜服菟絲子丸方。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杵為末)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蛇床仁(一兩) 鍾乳粉(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遠志(一兩去心) 桂心(一兩) 鹿藥(一兩) 五味子(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車前子(一兩)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雄蠶蛾(一兩微炒) 石龍芮(一兩) 雄雞(一兩微炙) 膃肭臍(一兩酒洗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四雄丸方。

雄雀肝(十具微炙) 雄雞肝(三具微炙) 雄蠶蛾(五十枚微炙)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龍腦(一兩細研)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木香(半兩) 白馬莖(二兩塗酥炙令微黃) 硇砂(一兩細研)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莨菪子(一兩水淘去浮者水煮芽出候乾炒令黃黑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精泄不禁。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二兩去皮毛塗酥炙令微黃) 莨菪子(一兩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乾炒黃黑色) 磁石(一兩燒赤醋淬十遍細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蛇床子(一兩) 韭子(一兩微炒) 桂心(一兩) 硇砂(一兩細研) 龍骨(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羊腎一對。去脂膜。研如泥。以酒二升。煎成膏。入諸藥末。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虛損。陽氣全乏。宜服保壽丸方。

麋茸(二兩去毛酒洗炙微黃) 鍾乳粉(二兩) 補骨脂〔一(二)兩微炒〕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硇砂(二兩細研) 膃肭臍(一兩酒洗炙)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杵為末) 陽起石(一兩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炙干) 青鹽(一兩) 巴戟(一兩) 白馬莖(二兩塗酥炙令微黃) 雄雀兒(三十枚去毛足腸肚研如泥以酒五升煎如膏)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桂心(一兩) 雄雞肝(三具切焙乾) 黃戌莖並腎一對(切焙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雀肉膏。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宜服陽起石丸方。

陽起石(一兩酒煮半日) 白礬灰(一兩) 鍾乳粉(一兩) 硫黃(一兩) 龍腦(一兩) 伏火硇砂(一兩) 伏火砒霜(半兩)

上件藥。都研如粉。用軟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日二服。

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手足不和。莨菪子丸方。

莨菪子(一兩半水淘去浮者水煮芽出焙乾炒令黃黑色別杵為末) 蛇床子(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蜀茶(半兩) 硇砂(半兩細研) 黃(雄)雀糞(一兩)

上件藥。搗。先取莨菪子雄雀糞硇砂三味。用白蜜四兩。同以漿水三升煮。勿住手攪。煎如餳。即入諸藥末。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鹽湯下十丸。

治腎臟虛損。陽氣萎弱。宜服助陽氣。神效鍾乳丸方。

鍾乳粉(一兩) 硫黃(一兩) 陽起石(一兩) 磁石(一兩) 硃砂(一兩半)

上件藥。都研如粉。用琅玕石一斤。搗羅為末。分為三分。先入一分於瓷內。即以紙裹前藥末。入櫃內中心了。即以餘二分蓋之。築令實如法固濟。入灰池。常用火二斤。養七日滿。加火七斤。斷通赤。候冷開之。取藥攤於淨地上。以盆合三日。取細研如粉。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五丸。漸加至十丸。

治腎臟衰弱絕陽。手足多冷。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蛇床子(二兩) 鍾乳粉(二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肉蓯蓉(二兩酒浸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盲腸氣諸方

夫腎者內藏於精。精含於志。與膀胱為表裡。俱主於水液。其氣貫於小腸。而通於陰。若人陰陽不調。臟腑衰損。將攝乖失。腎氣虛微。為邪冷之氣所侵。傳注於小腸。則令小腸連陰疼痛。故號盲腸氣也。

治盲腸氣。小腹連陰疼痛。蘹香散方。

蘹香子(一兩) 苦楝子(一兩炒微黃) 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盲腸氣疼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半兩) 胡蘆巴(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檳榔(三分) 木香(三分) 桂心(半兩) 蘹香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盲腸氣。小腹疼痛不可忍。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一兩)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苦楝子(一兩) 蘹香子(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硇砂(一兩細研入) 阿魏(一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調下二錢。

治盲腸氣八仙丸方。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桂心(半兩) 木香〔二(三)分〕 高良薑(三分銼) 膃肭臍(半兩酒刷炙微黃) 干蠍(一分微炒)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盲腸氣。久患不瘥。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陽起石(三分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 硇砂(一兩) 木香(一兩) 干蠍(三兩微炒) 白礬灰(半兩) 銀末〔半兩(分)〕 自然銅(半兩細研) 阿魏(半兩研入)

上件藥。先研硇砂。以醋調塗於銅葉上。以新盆蓋七日。刮取綠。細研。諸藥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熱生薑酒下十丸。

治盲腸氣。疼痛不可忍。桃仁丸方。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木香〔二(三)分〕干蠍(半兩微炒) 檳榔(一兩) 苦楝子(半兩) 桂心(半兩) 芫花(半兩醋拌炒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一十丸。

治盲腸氣疼痛。手足逆冷。宜服綠雲丸方。

硇砂(一兩) 硫黃(半兩) 雄黃(半兩) 蛜𧌴(半兩為末) 青鹽(半兩) 阿魏(半兩)

上件藥。同研令勻細。入釅醋調令稠。塗於銅鈔鑼里。合於淨地上。日畔以泥密封。經五日後。刮取藥細研。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五丸。

治盲腸氣。發歇疼痛不可忍。宜服蛜𧌴丸方。

蛜𧌴(一兩) 補骨脂〔二(一)兩〕 蘹香子(半兩) 木香(半兩) 阿魏(半兩) 馬藺花(半兩) 苦楝子(半兩)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細研以童子小便三升熬成膏)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桃仁膏和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十丸。

又方。

硇砂(一兩研為末以醋煎調塗於多年銅照子面上用新盆蓋七日刮取綠細研) 檳榔(一兩)木香(一兩) 沒藥(半兩) 蘹香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硇砂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七丸。

又方。

阿魏(一兩) 硇砂(一兩用酒一大盞與阿魏同熬如膏) 木香(三分) 苦楝子(一兩炒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硇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十丸。

又方。

硇砂(一兩) 硃砂(半兩) 雄黃(半兩)

上件藥。同研如粉。入頭醋調令稀稠得所。用青銅錢一百文。洗刷令淨。沒以鹽水煮過。措干。於淨地上。以炭火燒令赤。以醋灑過更燒。如此三遍。淨掃卻浮灰。鋪錢在燒處。以雞翎塗藥在錢上。取新瓦盆子蓋。周迴以濕土擁縫。更以水灑周迴。常令濕潤。如此七日後取出。以銅刀刮下細研。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十丸。

又方。

苦楝子(一兩) 蓬莪朮(一兩) 蘹香子(一兩) 桂心(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生漆和。先以生油塗手。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十丸。

又方。

馬藺花(一兩以瓷器內炒令微黃) 芫花〔一兩酒(醋)拌微炒〕 胡蘆巴(半兩) 苦楝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十丸。

治膀胱虛冷諸方

夫膀胱者。脬囊也。合於腎。足太陽是其經。為津液之府。凡五臟六腑。五味五穀之津液。悉歸於膀胱。氣化出焉。可溲便下注也。若虛則生寒。寒則脬滑。小便不禁。尿多白色。面黑脛酸。兩脅脹滿。則是膀胱虛冷之候也。

治膀胱虛冷。飢不欲食。面色萎黑。腰脅疼痛。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黃耆(一兩銼)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五味子(一兩)白石英〔一(二)兩細研入水〕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沉香(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生薑半分。棗五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虛。冷氣攻注。腰胯疼痛。宜服杜仲散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三分去根銼) 檳榔(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桂心(三分) 丹參(三分去蘆頭) 木香(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茯苓(三分) 蘹香子(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虛。冷氣攻腰間。及腹脅疼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木香(三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蓽澄茄(三分)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蘹香子(三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檳榔(一兩)

上件藥。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生薑熱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虛冷。兩脅脹滿。腳脛多疼。腰脊強痛。小便滑數。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三分) 澤瀉(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白茯苓(三分) 沉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黃耆〔三(半)兩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微炒) 蘹香子(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虛冷。面色萎黑。小便不禁。腰膝痠疼。兩脅脹滿。不能飲食。肌膚消瘦。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微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桑螵蛸(半兩微炙) 石斛(一兩去根銼) 蘹香子(一兩) 鍾乳粉(一兩研入) 白龍骨(一兩) 沉香(一兩)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宿刮搗如泥焙乾) 磁石(一兩半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膀胱虛冷。氣攻腹脅脹滿。腰腳冷疼。面色多黑。體重無力。宜服蓽澄茄丸方。

蓽澄茄(一兩) 安息香(一兩) 木香(一兩) 肉桂(一兩半去皴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半兩銼微炒) 補骨脂(一兩) 蘹香子(一兩) 沉香(半兩) 檳榔(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酒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膀胱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疼痛。宜服蘹香子丸方

蘹香子(一兩) 木香(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安息香(一兩) 胡蘆巴(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熱生薑酒下二十丸。

治膀胱實熱諸方

夫膀胱者。貯諸臟之津液。若實則生熱。熱則膀胱急。口舌燥。咽腫痛。小便不通。尿黃赤色。舉體沉重。四肢氣滿。面腫目黃。少腹偏痛者。則是膀胱實熱之候也。

治膀胱實熱。心腹煩悶。小便不利。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 石膏(二兩) 白茅根(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犀角屑(一兩) 木通(一兩銼)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地黃半兩。淡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膀胱實熱。小便赤澀。宜服榆皮散方。

榆白皮(三分銼) 車前子(三分) 葵根(三分) 木通(三分銼) 瞿麥(三分) 白茅根(三分銼) 桑螵蛸(一兩微炒)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舌乾燥。咽腫不利。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子芩(三分) 桑螵蛸〔三(二)分微炒〕 漢防己〔一(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射干(半兩) 川升麻(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瞿麥(一兩) 大青(二分) 木通(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膀胱實熱。腹脅脹滿。小便不利。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三分) 赤茯苓(三分) 冬葵子(一兩) 紫蘇莖葉(三分) 檳榔〔二(三)分〕 瞿麥(一兩) 木通〔二(三)分銼〕 白茅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實熱。小便不通。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海蛤(半兩) 滑石(一兩) 葵子(半兩) 豬苓(半兩去黑皮) 瞿麥(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濃煎木通湯調下二錢。

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赤澀。水氣流腫方。

上取浮萍草曬乾。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煎蔥白湯調下一錢。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白濁諸方

夫膀胱者腑也。腎者臟也。二經以為表裡。俱主於水。而開竅於陰。水行於小腸。入於脬而為溲便。乃津液下走之道也。若膀胱虛冷。腎氣微弱。不能制於水。故令小便滑數白濁也。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其色白濁。宜服薐(菝)𦸈散方。

薐(菝)𦸈(二兩銼) 土瓜根(一兩) 黃耆(一兩銼) 白龍骨(二兩燒過) 牡蠣(二兩燒如粉)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沉香(一兩)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洗去皴皮微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虛冷。小便白濁滑數。日夜出無節度。宜服韭子散方。

韭子(一兩微炒) 赤石脂(一兩) 土瓜根(一兩) 狗脊(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牡蠣(二兩燒為粉) 黃耆(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漏精。白濁如泔。宜服雞肶胵散方。

雞肶胵(一兩微炙) 熟乾地黃(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白龍骨(一兩燒過)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黃耆(三分銼) 赤石脂(一兩) 桑螵蛸(三分微炒)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丹雄雞腸三具。納散在腸中。縫繫了於甑內蒸一炊久。取出焙乾。搗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二錢。

治膀胱及腎臟虛冷憊傷。小便滑數。白濁不止。菟絲子散方。

菟絲子〔三分(兩)湯浸三宿焙乾別搗為末〕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去皴皮炙令干) 桑螵蛸(一兩微炒) 牡蠣(一兩燒為粉) 五味子(一兩) 雞肶胵(二兩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色如泔澱。桑螵蛸散方。

桑螵蛸(一兩微炒) 赤石脂(二兩) 補骨脂(二兩微炒) 狗脊(三分) 萆薢(一兩銼) 白龍骨(二兩) 韭子(三分微炒)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肉蓯蓉(四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別杵為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及腎臟虛冷。小便色白稠濁。日夜數無常。腰脅疼痛。宜服腎瀝湯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五味子(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澤瀉(三分) 芎藭(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蘆頭〕 當歸(半兩銼微炒) 石斛(三分去根銼)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每用磁石包子。及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白濁。夢中失精。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白龍骨(二兩燒過) 澤瀉(一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補骨脂〔一(二)兩微炒〕 山茱萸(一兩) 椒紅(二兩微炒)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杵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膀胱虛冷。腎氣衰微。小便滑數。白濁。宜服牡蠣丸方。

牡蠣(二兩燒為粉)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狗脊(一兩) 白龍骨(二兩燒過) 椒紅(一兩微炒) 澤瀉(一兩) 韭子(一兩微炒)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膀胱及腎臟久虛積冷。上焦煩熱。小便滑數。如米泔。宜服黃耆丸方。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二(一)兩〕 土瓜根(一兩) 玄參(三分) 栝蔞根(一兩) 白龍骨(一兩) 薐(菝)𦸈(一兩銼) 牡蠣(一兩燒為粉)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桑螵蛸(三分微炒) 五味子(一兩) 沉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卷第八

傷寒敘論

論曰: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此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或觸冒之者。乃為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而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厲之氣焉。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骨中。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有溫病。溫病者。皆由冬時觸冒寒氣所致。非天行之氣也。夫天行者。為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冷。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天行之氣也。又土地寒熱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則剛柔餐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療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臨病之工。宜須詳審也。又千金云。人生天地之間。命有遭逢。時有否泰。吉凶悔吝。苦樂安危。喜怒愛憎。存亡憂畏。關心之慮。日有千條。謀身之道。時有萬計。乃度一日。是故天無一歲不寒暑。人無一日不憂喜。故有天行溫疫病者。則天地變化之一氣也。斯蓋造化必然之理。不得無之。故聖人雖有補天立極之德。而不能廢之。雖不能廢之。而能以道御之。其次有賢人善於攝生。調和撙節。與時推移。亦得保全。天地有斯瘴癘。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命曰知方。則病無所侵矣。然此病也。俗人謂之橫病。多不解療。皆云日滿自瘥。以此致枉者天下大半。凡始覺不佳。便須救療。若至於病。即湯食兢進。折其毒勢。自然而瘥。必不可令病氣自長。恣意攻人。拱手待斃。斯為誤矣。夫得病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灸。淋浴發汗則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膚。可法針。服解肌散發汗。汗出則愈。若不解至三日。復一發汗則愈。若不解者。則勿復發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至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則可下之。若熱在胃外。如誤下之。其熱乘虛入胃。然病要須下者。又不得留於胃中也。若胃實者。熱毒為病。三死一生。若胃虛者。熱毒入胃即胃爛矣。其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劇者黑斑出。此候十死一生。以病人各有強弱。人有難易效相倍也。若得傷寒病無熱。但狂言躁煩不安。精氣言語。與人不相主。當勿以火迫之。但以五苓散三二錢服之。可與新汲水一升。或一升半。可至二升。強飲之。指刺喉中吐之。隨手便愈。若不便吐者。此病皆多不善。勿以余藥吐也。又此病。不急以豬苓散及吐解之者。其斃速。亦可先以發表之藥尤佳。病者過日不已則不是熱。不可下之者。熱毒承虛入胃。亦令胃爛斑出也。又春夏無大吐下。秋冬無大發汗。若冬及始春天寒。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灸。若末春夏月初秋。凡此熱月。不宜火灸。又不宜厚覆。宜服六味青散。若無丸散及煎。但用柴胡數兩煎服。傷寒時行。皆可服也。亦可以發汗藥發汗。不但一也。直至再三發汗不解者。當與陽實者宜轉下之。其脈朝夕快者為實癖也。朝平夕快非癖也。轉陽可早與服。但當少與。勿令下多。其間諸虛煩熱者。與傷寒相似。然不惡寒。身不疼痛。故知非傷寒也。不可發汗。若頭不痛。脈不緊數。故知非裡實。不可下也。如此外內皆不可攻。而醫強攻之。必致危損。多死難痊也。虛煩者但當與竹葉湯。若嘔者與橘皮湯。不愈可重與服之。若得病連服湯藥發汗。汗不出者皆死病也。凡難得汗者可蒸之。如蒸中風法。蒸濕之氣於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

凡病發熱惡寒脈洪者。便宜發汗。後以粉粉之。勿令著風。若當發汗而其人適已失血。及大下利者。雖不可汗。如此者數與桂枝湯。使體中漐漐汗出。連日如此。自當解也。夫表和里病。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里和表病。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夫如是則神丹不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然則桂枝下咽。表和則愈。承氣入胃。里平則痊。明當消息病之狀候。不可亂投湯藥。虛其胃氣也。經言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此醫之大禁也。凡脈有浮沉轉能變化。或人得疾數日。方以告醫。雖云初覺。視病已積日矣。其病源已成。非發汗所解。當診其脈。隨時救療。必得瘥也。不可苟以次第為之。失其機要。乃致禍矣。傷寒病三日已在內。發汗者。謂當風解衣。夜臥失覆。寒溫所攻。賊風相染。易為惡邪所中也。至於人自飲食生冷過度。腹脹不消。轉動稍難。頭痛身熱。其脈實大者便可吐下。不可發汗也。凡人有小病。覺不如常。則須早療。若隱忍不療。冀望自瘥。須臾之間。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若天行不和。當自戒勒。小有不安。便須救療。尋其邪由。乃在腠理。陽散以時。鮮有不愈者。若患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可制。雖和緩之功。亦無能為也。天行病五六日而渴欲飲水者。未宜多與也。為腹中熱氣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深矣。若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然當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云能飲一斗者。而與五升。若飲水少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者。不可與之。濈然大汗出者已愈也。凡人得病能飲水者。為欲愈也。若小渴而強與之。因此成禍者。其數極眾。凡傷寒病若錯醫療。禍如反掌。其病有相類者。傷寒。熱病。風濕病。陰毒。溫疫。天行時氣。死生不同。形候亦別。宜審而詳之。

辨傷寒脈候

夫脈有陰陽何謂也。凡脈洪大浮數動滑皆為陽也。脈沉澀弱弦微緊皆為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凡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硬者。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病有灑淅惡寒者何也。凡陰脈不足。陽往乘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部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入陰中。則發熱。陽脈浮陰脈弱。弱者則血虛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汗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若血留不行者。更發熱而煩躁也。脈藹藹如車之蓋者。名曰陽結也。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縈縈如蜘蛛絲者。陰氣衰。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縱。陽脈盛則縱。陰脈盛則動。此皆病脈。陰陽相搏。名曰動也。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若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病有顫而汗出因得解者何謂也。凡脈浮而緊。按之反芤。往為本虛。故當顫而汗出也。以本虛是以發顫。以脈浮故當汗出得解。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本不虛也。病若欲自解者。但汗出爾。不發顫也。又病有不顫而汗出解者何也。凡脈浮大而數。故自汗出而解。又病有不顫不汗而解者何也。凡脈自微。此已曾發汗。或吐下。或亡血。內無津液。陰陽自和。必自愈也。故不顫不汗而解。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患人身涼和者何也。凡有此候。為欲解也。以夜半脈浮而濈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大汗出也。病欲知愈及未愈者。何以知之。凡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疾促(俱)等。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和平。雖劇令愈也。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而病人身體若疼痛者。有須大發汗也。若身不疼痛者。不須發汗。汗自出也。當解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今脈遲為在臟也。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也。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大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沉。此謂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當知溺膿也。寸口脈浮。浮即為風。緊即為寒。風即傷衛。寒即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鬚髮汗。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即傷胃。數即動脾。此非本病。因下之所為也。大發其汗。又數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五月盛熱。欲著厚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即惡寒。陰微即惡熱。此以衣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弱。不能勝冷。故欲著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得勝熱。故欲裸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脈浮而大。身汗如黏。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未知何臟先受其病。若汗出發潤而喘不休者。此為肺絕也。身如煙燻直視搖頭。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大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大小便遺失。狂語目反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臟陰陽前絕也。若陽氣前絕。陽氣後竭者。死必肉色青也。若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死必肉色赤。腋下溫。心下熱也。寸口脈浮大而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即無血。大即為寒。寒氣相搏。即為腸鳴。醫乃不知。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饐。趺陽脈浮。浮即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饐。而胃氣虛竭。脈滑即噦。脈浮鼻口燥者。必衄也。諸脈浮數者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食飲如常者。蓄積有膿。脈浮而遲。面熱如赤顫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而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寸口脈及陰陽俱緊。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於上名為潔也。濁邪中於下名為渾也。陰中於邪必心慄也。表氣微虛。裡氣不守。故令邪中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項強腰痛脛酸。所為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於上也。濁邪中於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里微急。三焦相渾。內外不和也。上焦茀郁。臟氣即相動。致口爛蝕齗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渦(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也。下焦不和。清涼重下。大便數難。臍腹疼痛。脈陰陽俱緊者。以下焦氣出。唇口乾燥。蜷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傷寒七日以上。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也。傷寒八日以上。大發熱者。此為難治也。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中痛者必欲利也。病六七日三部脈皆大。心煩口噤不能言。其人燥擾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虛為寒。寒風相搏。則灑淅惡寒也。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浮滑相搏。其脈數疾。此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不可治也。傷寒咳而上氣。其人形損脈散者死。

傷寒受病日數次第病證

傷寒一日。足太陽受病。太陽者。膀胱之經也。為三陽之首。故先受病。其脈絡於腰脊。主於頭項。故得病一日。頭項腰脊痛也。傷寒二日。足陽明受病。陽明者。胃之經也。主於肌肉。其脈絡於鼻。入於目。故得病二日。內熱鼻幹不得眠也。諸陽在表表始受病。在皮膚之間。故可摩膏火灸發汗而愈也。凡五臟不和。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夫足陽明者胃之脈也。十二經之長也。其氣血盛故不通。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爾。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下而已也。傷寒三日。足少陽受病。少陽者膽之經也。其脈循於脅。上於頸耳。故得病三日。胸脅熱而耳聾也。三陽經絡始相傳。病未入於臟。可汗而解也。傷寒四日。足太陰受病。太陰者脾之經也。為三陰之首。是故三日以後。陽受病訖。傳之於陰。而太陰受病焉。其脈絡於脾。主於喉嗌。故得病四日。腸滿而嗌乾。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傷寒五日。足少陰受病。少陰者腎之經也。其經貫腎絡肺繫於舌。故得病五日。口熱舌乾渴而引水也。其病在腸。故可下而愈矣。傷寒六日。足厥陰受病。厥陰者肝之經也。其脈循陰絡於肝。故得病六日。煩滿而陰縮也。此則陰陽俱受病。毒氣在胃可下而愈矣。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小愈。又傷寒七日。病法當小愈。陰陽諸經傳經終故也。今七日以後病反甚者。欲為再經病也。再經病者。經絡重受病也。傷寒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小愈。又八日不解者。或是諸陰陽經絡重受於病。或因發汗吐下之後。毒氣未盡。所以病證猶在也。傷寒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又傷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動(初)一經受病。則不能相傳。或已傳三陽訖。而不能傳於陰。致停滯累日。病證不解。放日數多。而病候改變也。傷寒十日。太陰病衰。腹胃如故。則思欲飲食。傷寒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煩滿。舌乾已也。傷寒十二日。厥陰病愈。囊縮。小腹微下。毒氣皆去。病日已矣。

辨太陽病形證

傷寒一日。太陽受病。若脈靜者未傳諸臟。煩(躁)欲吐。脈急數者。乃傳別臟也。宜桂枝湯。

太陽為病。頭痛項強而惡寒。其脈浮數。宜桂枝湯。太陽中風發熱而惡寒。宜桂枝湯。

太陽病中風脈。其陽浮而弱。浮者熱自發。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嘔。宜桂枝湯。

太陽病發熱汗出。此為榮弱衛強。故便汗出。欲去其邪。更宜服桂枝湯。

太陽病若下之。其氣上衝。可與桂枝湯。

太陽病發其汗。汗出不止者。其人必惡寒。小便難。四肢拘急者。宜桂枝附子湯。

太陽病若下之。其脈促。胸中滿。宜桂枝湯。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宜服桂枝湯發其汗。

太陽病下之不愈。其脈浮者為在外。汗之則愈。宜桂枝湯。

太陽病服桂枝湯煩熱不解者。當先針風池風府穴。乃與桂枝湯即愈。

太陽病自汗出。此為榮氣和。衛氣不和。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表和即愈。宜桂枝湯。

太陽病時自發熱。汗出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當更發汗即愈。宜桂枝湯。

太陽病發汗已解。半日後復煩躁。其脈浮數者。可復發其汗。宜桂枝湯。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也。宜麻黃湯。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痛。心煩目瞑。劇者必衄。衄者欲解也。宜麻黃湯。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宜麻黃湯。

太陽病脈浮而數者。可發其汗。宜麻黃湯。

太陽與陽明合病而自利。宜朮附湯。

太陽與陽明病而不利。但嘔者。宜葛根半夏湯。

太陽病項背強無汗。而惡風者。宜麻黃湯。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宜大青龍湯。

太陽病脈浮緩。其身不痛。但重。或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可大青龍湯。

太陽病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或渴或利。小腹滿或喘者。宜小青龍湯。

太陽病發汗。汗解後。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體瞤動。宜玄武湯。

太陽病不解。結熱在膀胱。其人如狂。其血自下。其外不解。尚未可攻。當解其外。宜桂枝湯。外已解小腹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太陽病反下之。遂痢不止汗出者。宜葛根黃連湯。

太陽病吐下發汗後。而微煩。小便數。大便堅。可小承氣湯。

太陽病發汗。大汗出。胃干煩躁不得眠。其人慾飲水。當稍稍飲之。令胃氣和即愈。脈浮。小便利。微熱渴者。宜五苓散。

太陽病發汗後。脈浮而數。復渴者。宜五苓散。

太陽病汗出而渴。宜五苓散。不渴宜茯苓散。

太陽與少陰合病。而自痢者。宜黃芩湯。嘔者加半夏生薑湯。

太陽病發汗後。腹脹滿者。宜厚朴湯。

太陽病汗後。心下痞滿。宜瀉心湯。

太陽病汗出後。胃中不和。心下痞堅。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而痢。宜半夏瀉心湯。

太陽病外未解。數下之。遂夾熱而痢。痢不止。心下痞滿。表裡不解。宜桂枝人參湯。

辨陽明病形證

傷寒二日。陽明受病。陽明者。胃中寒是也。宜桂枝湯。

太陽病而發汗。汗雖出復不解。不解者轉屬陽明也。宜麻黃湯。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出。而不惡寒。但惡熱。宜柴胡湯。

陽明中風。頭痛口苦。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下之即小便難。宜桂枝麻黃湯。

陽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欲作堅症也。所以然者。胃中水穀不化故也。宜桃仁承氣湯。

陽明病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攻其熱必噦者。胃中虛冷也。宜半夏湯。

陽明病脈遲發熱。頭眩。小便難。此欲作谷疸。下之必腹滿。宜柴胡湯。

陽明病當多汗而反無汗。身如蟲行皮中之狀。此為久虛故也。宜朮附湯。

冬陽明病反無汗。但小便利。嘔而咳。手足厥。其頭必痛。宜建中湯。

冬陽明病脈浮而緊。必發潮熱。其脈浮者。宜黃芩湯。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熱壅。必發黃也。宜茵陳湯。

陽明病被火灸。其額上微有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也。宜茵陳湯。

陽明病口乾。但漱水不欲咽者。必鼻衄也。宜黃芩湯。

陽明病若小便少者。津液當還入胃中故也。凡發汗太過。故令大小便難。宜茯苓湯。

陽明病當心下堅滿。不可下之。宜半夏湯。

陽明病不吐下而煩者。可與承氣湯。

陽明病其脈遲。雖汗出不惡寒。其體必重腹滿而喘。有潮熱。可攻其里。手足濈然汗出。為大便已堅。宜承氣湯。

陽明病若汗出多。而微惡寒。為外未解。無潮熱。不可與承氣湯也。若腹大。便難。可與小承氣湯。和其胃氣。勿令下多。陽明病有潮熱。大便堅。可與承氣湯。若有結燥。乃可徐徐攻之。若無壅滯。不可攻之。攻之者。必腹滿不能食。欲飲水者即噦。其候發熱必腹堅脹。宜與小承氣湯。

陽明病其人多汗。津液外出。胃中乾燥。大便必堅。堅者則譫語。宜與大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妄言。發潮熱。其脈滑疾者。宜承氣湯。

陽明病脈浮。咽乾口苦腹滿。汗出而喘。不惡寒反惡熱。心躁。譫語不得眠。胃虛。客熱舌燥。宜梔子湯。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而欲飲水。小便不利。宜豬苓湯。

陽明病若脈浮遲。表熱裡寒。下痢水穀。宜四逆湯。

陽明病若胃中虛冷。其人能食。飲水即噦。脈浮發熱。口鼻中燥能食者。必衄。宜黃芩湯。

陽明病汗出而多渴者。不可與豬苓湯。汗多者胃中燥也。汗少者宜與豬苓湯。利其小便。

陽明病固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者。心中煩壅。飢而不能食。頭有汗出。宜梔子湯。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利。胸脅煩滿不止。宜小柴胡湯。

陽明病脅下堅滿。大便秘而嘔。口燥。宜柴胡湯。

陽明病中風。其脈浮大。短氣心痛。鼻干嗜臥。不得汗。一身悉黃。小便難。有潮熱而噦。耳前後腫。刺之雖小差。外若不解。宜柴胡湯。

陽明病其脈遲。汗出多而微惡寒。為表未解。宜桂枝湯。

陽明病脈浮無汗。其人必喘。當鬚髮汗。宜麻黃湯。

陽明病發熱而汗出。此為熱退。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體無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裡。必發黃也。宜茵陳湯。

陽明病其人喜妄。必有蓄血。為本有瘀熱。大便必秘。宜抵當湯。

陽明病脈實者當下。脈浮虛者當汗。下者宜承氣湯。汗者宜桂枝湯。

陽明病發作有時。汗不解。腹滿痛。宜承氣湯。

陽明與少陰合病。而自痢脈浮者。為順也。滑而數者。有宿食。宜承氣湯。

陽明病脈浮。發熱無汗。表不解。渴欲飲水。宜白虎湯。

辨少陽病形證

傷寒三日。少陽受病。口苦幹燥目眩。宜柴胡湯。

少陽病。脅下堅滿。乾嘔不能飲食。往來寒熱。若未吐下。其脈沉緊。可與柴胡湯。

少陽病若已吐下。發汗譫語。服柴胡湯。若不解。此欲為狂病。隨其證而治之。

少陽中風。兩耳生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宜柴胡湯。

傷寒病脈弦細。頭痛而發熱。此為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為屬胃。胃和即愈。不和即煩而悸。宜柴胡湯。

傷寒三日無大熱。其人煩躁。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宜茯苓湯。

辨太陰病形證

傷寒四日。太陰受病。腹滿吐食。下之益甚。時時腹痛。心胸堅滿。若脈浮者。可發其汗。沉者宜攻其里也。發汗者宜桂枝湯。攻里者宜承氣湯。

太陰中風。四肢煩痛。其脈陽微陰澀而長。為欲愈也。宜青龍湯。太陰病痢而不渴者。其臟有寒。當溫之以四逆湯。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是為系在太陰。小便不利。其人當發黃。宜茵陳湯。

太陰病不解。雖暴煩下利。十餘行而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實。腐穢已去故也。宜橘皮湯。

太陰病下之後。腹滿時痛。宜桂心芍藥湯。若太實腹痛者。宜承氣湯下之。

辨少陰病形證

傷寒五日。少陰受病。其脈微細。但欲寐。其人慾吐而不煩。五日自利而渴者。屬陰虛。故引水以自救。小便白而利者。下焦有虛寒。故不能制水而小便白也。宜龍骨牡蠣湯。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是為心臟有積熱故也。小便必難。宜服豬苓湯。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在裡。不可發其汗。宜承氣湯。

少陰病下利止。惡寒而蜷。手足溫者可治也。宜建中湯。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時自煩。不欲厚衣。宜大柴胡湯。

少陰病而一身手足盡熱。熱在膀胱。必便血也。宜黃芩湯。

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發熱者。宜葛根半夏湯。

少陰病始得之其人發熱。脈反沉者。宜麻黃附子湯。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脈沉者宜四逆湯。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

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逆。煩躁者。宜吳茱萸湯。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宜豬苓湯。

少陰病咽痛者。宜甘草桔梗湯。

少陰病下利。宜白通湯。

少陰病下利服白通湯止後。厥逆無脈煩躁者。宜白通豬苓湯。其脈暴出者死。微微續出者生。

少陰病四肢心腹痛。小便不利。或咳或嘔。此為有水氣。宜玄武湯。

少陰病下利水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惡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時利止。而脈不出者。宜四逆湯。

少陰病下利。咳而嘔。煩渴不得眠臥。宜豬苓湯。

少陰病口燥咽乾。急下之。宜承氣湯。

少陰病利清水色青者。胸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宜大柴胡湯。

少陰病其人腹滿。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氣湯。

少陰病其脈沉者。急當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病其人飲食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手足寒。脈弦遲。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宜吐之。宜瓜蒂散。

少陰病若膈上有寒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以四逆湯。

辨厥陰病形證

傷寒六日。厥陰受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也。宜建中湯。

傷寒六日渴欲飲水者。宜豬苓湯。

傷寒六日煩滿而囊縮。此則毒氣在臟。可下而愈。宜小承氣湯。

傷寒六日身體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宜小柴胡湯。

傷寒六日陽脈澀。陰脈弦。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宜大柴胡湯。

傷寒六日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心神顛倒。宜梔子湯。

傷寒六日已發汗。及下之其人胸脅滿。大腸微結。小腸不利。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而煩。此為未解。宜小柴胡桂枝湯。

傷寒六日發熱。微惡寒。肢節順疼。心下支滿。外證未去。宜柴胡桂枝湯。

傷寒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此為欲解。宜梔子湯。

傷寒六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側。宜柴胡湯。

傷寒六日不解。結熱在裡。但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乾煩躁。宜白虎湯。

傷寒六日風寒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轉側。脈浮虛而澀。宜朮附湯。

傷寒病六日後。至八日九日。如瘧。熱多寒少。一日再發。其脈微緩者為欲愈。脈微而惡寒者。為陰陽俱虛。不可復吐下也。發汗面色赤有熱者。為欲解。宜服桂枝麻黃湯。

辨傷寒熱病兩感證候

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夫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人之傷於寒也。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夫兩傷於寒病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故頭痛口乾。煩滿而渴。(足太陽膀胱之經足少陰是腎心經也)二日足陽明與足太陰俱病。則腹滿體熱。不食譫語。(足陽明胃之經足太陰脾之經也)三日則足少陽與足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水漿不入口。則不知人。六日而死矣。(足少陽膽之經足厥陰肝之經也)是為六經陰陽表裡者也。陽為腑主表。陰為臟主裡。臟腑俱病。故曰兩感。三日而死者。為一日兩經受病。故云兩感。是表裡俱病。故六日而死矣。

辨傷寒熱病不可治形候

傷寒三部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不可治。

傷寒陰陽俱虛。熱不止者。不可治。

傷寒脈至乍數乍疏者。不可治。

傷寒譫言妄語。身有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脈沉細。手足逆冷者。不可治。

傷寒咳而上氣。其脈散者。不可治。

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不可治。

傷寒已得汗。脈沉小者生。浮大者不可治。

傷寒譫語。直視而喘者。不可治。

傷寒下利厥逆。躁不能臥者。不可治。

傷寒發熱下利。至厥不反者。不可治。

傷寒病惡寒。蜷而利。手足逆者。不可治。

傷寒五六日。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時自吐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不可治。

傷寒六七日喘息高者。不可治。

傷寒發汗不出。若大灌發者。不可治。

傷寒泄而腹滿甚者。不可治。

傷寒目不明熱不已者。不可治。

傷寒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不可治。

傷寒汗不出。嘔血者。不可治。

傷寒舌本爛。熱不已者。不可治。

傷寒咳血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不可治。

傷寒髓熱者。不可治。

傷寒熱而痙者。不可治。

傷寒熱病腰折瘛瘲。齒噤者。不可治。

傷寒四逆惡寒。脈不至。其人不熱而躁者。不可治。熱病脈代者一日死。熱病二三日身體熱。腹痛頭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者。至八日不可治。

熱病三四日。腰已下不得汗。脈大疾者生。脈細小難得者。不可治。

熱病四五日。頭不熱。腹不痛而吐。脈來微細。至十二日不可治。

熱病七八日。其脈微。小便如黑。口乾脈代。舌焦乾。黑者不可治。

熱病七八日。脈微小。病人便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不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者死。

熱病八九日。頭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疊疊。按不彈手。時大。心下堅者。至十七日不可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

熱病脈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者生也。

熱病已得汗。體熱不去者不可治。

熱病其人瀼瀼大熱。脈細小者不可治。

熱病下痢不止。腹中痛甚者不可治。

辨可發汗形證

大法。春夏宜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周遍。汗出漐漐益佳。不欲流離。病若不解。當復發汗。汗多則無陽。虛則不得重發汗也。

凡欲發汗。中病便止。不必須盡意也。

太陽病脈浮數者。宜發汗也。

太陽病脈浮大數者。宜發汗也。

陽明病脈遲。汗多而微惡寒者。外未解。宜發汗。

陽明病脈浮數者。宜發汗。太陽病常自微微汗出。更宜發汗。

凡脈浮而緊者。浮則為風。緊則為寒。宜發汗。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也。宜發汗。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惡寒。宜發汗。

辨不可發汗形證

凡脈沉數病在裡。不可發汗。無陽故也。

凡脈尺中遲。不可發汗。榮衛不足。血少故也。

凡脈微軟弱者。不可發汗。

凡咽中閉塞。不可發汗。

凡腹中有動氣在左右者。不可發汗。

凡有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衝於上。在心端也。

凡有動氣在下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心中大煩。目眩惡寒。飲食則吐。

凡諸動氣脈微弱者。皆不可發汗。汗則小便難。脬中干煩躁也。

凡咽燥者。不可發汗。

凡失血者。不可發汗。發汗必恍惚心亂。

凡積熱在臟。不宜發汗。汗則必吐。口中爛生瘡。

凡下痢水穀。忌攻其表。汗出必脹滿咳嗽。小便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即逆。

辨可吐形證

凡服湯吐者。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大法。春夏宜吐。凡病頭不強痛。寸口脈浮。胸中痞滿。上衝喉咽。不得息。此為有痰。當宜吐之。

夫胸心滿實。胸中鬱郁而痛。不能食。多涎唾。下利。其脈遲反逆。寸口脈數。此可吐也。

病者手足冷。脈乍結。在胸心下而煩。飢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宜吐之。

傷寒胸滿痰逆。乾嘔熱嗽。及肺壅唾膿等。宜吐之。

夫宿食在胃管。宜吐之。

辨不可吐形證

太陽病惡寒而發熱。自汗出而反不惡寒熱。關上脈細數者。不可吐之。

少陰病其人慾食。入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手足寒。脈弦遲。乾嘔。此膈上有寒。不可吐之。當宜溫也。

諸四逆者。不可吐之。

諸虛羸。不可吐之。

新產者。不可吐之。

病者惡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

辨可下形證

大法。秋宜下。凡可湯勝丸。中病便止。不必盡之。

少陰病得之口燥咽乾。宜急下之。

傷寒病人腹滿。不大便者。亦然。

傷寒下痢。三部脈皆和。按其心下堅。宜急下之。

傷寒下痢。脈遲滑者實也。其痢未得便止。當更宜下之。

傷寒病腹中滿痛者為實。當宜下之。

傷寒脈數而滑者。有宿食。當下之則愈。

傷寒六七日。目中瞳子不明。無外證。大便難。微熱者。此為實。宜急下之。

太陽病七八日。脈微浮者。其人發狂。此下焦有熱。小腹當堅而滿。小便自利。下血乃愈。瘀熱在裡故也。宜下之。

陽明病但頭汗出。其身無汗。小便不利。渴汁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宜急下之。

傷寒有熱。而小腹滿者。小便反利。為有蓄血。當宜下之。

傷寒病五六日。不大便。繞臍痛。煩躁汗出者。此為有結。汗出後則暫解。日晡則復發。脈實者。當宜下之。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小便不利。其腹微滿者。宜下之。

陽明病其人多汗。津液越出。胃中有熱。大便必堅。宜下之。

傷寒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熱不解。腹滿如痛者。此有宿食。宜下之。

傷寒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不能臥。此胃內有結燥故也。宜下之。

辨不可下形證

傷寒脈濡而弱。陽氣不足。不可下之。下之則心下痞。津液內竭。咽燥鼻干也。

傷寒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榮。寒則傷衛。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而不可下也。

傷寒脈浮濡弱。不得發汗。無陽故也。陽亡虛盡中弱澀者。不可下。

傷寒結胸證。其脈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矣。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促胸滿。不可下。

太陽與少陽合病。心下堅。頸項強而眩。不可下也。

夫四逆病厥者。不可下也。

夫病欲吐者。不可下也。

夫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之。下之為逆也。

夫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於咽。作結胸也。

太陰病其人腹滿吐食。不可下。下之益甚。

少陽病當心下堅滿。不可下。下之。後利不止者死。

辨可灸形證

少陰病其人雖里和。其病惡寒者。宜灸之。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而發熱。脈不足者。灸其少陰。

夫吐下手足厥無脈者。當其厥陰灸之。不溫及微喘者死。

傷寒六七日。脈數。手足厥。煩躁不已。灸厥陰。不順者死。

辨不可灸形證

凡微數之脈不可灸。因熱為邪。必致煩逆。內有損骨傷筋血枯之患。脈當以汗解。反以灸之。邪無所去。因火而盛。病當必重。此為逆治。若欲解者。當發其汗而解也。

辨可火形證

凡下利後。下部中痛。當溫之。宜炒枳實。若熬鹽等熨之。

辨不可火形證

傷寒寸口脈浮而弱。即血氣虛。衛氣微。其脈浮則汗出如流珠。衛氣微。榮氣虛。故脈浮汗出也。太陽病中風。以火劫其汗。風被火熱。即令血氣流泆。當有潮熱。其身發黃。陽盛即衄。陰虛即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枯燥。但頭汗出至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甚者噦。手足躁擾。循衣摸床。苦心下滿。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小便不利者不治。

傷寒脈浮。而以火逼劫。汗即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

太陽病以火蒸之。不得汗者。其人必燥結。若不結。必下清血。其脈躁者。必發黃也。

太陽病而熨其背。大汗必出。火氣入胃。胃中乾渴。必發譫語。

辨可水形證

太陽病瘥後。胃中乾燥。不得眠睡。渴欲飲水。當稍稍飲之即愈也。

若嘔吐。熱在膈上思水者。與五苓散。即可飲水也。

傷寒七八日大渴。欲飲水。然當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

凡傷寒病能飲水者。為欲愈也。若不渴而強與之。因此成禍者。其數多矣。

辨不可水形證

凡發汗後飲水。水灌之。其人必喘。水藥不得入口。入則為逆。傷寒結胸無熱證者。宜與平和之藥。若以水灌之。益令熱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即煩。微令汗出後。腹中痛。可服和氣止痛之藥。

寸口脈浮大。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即為腹鳴。醫不知而反飲其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病必甚也。

辨可溫形證

大法。冬宜熱藥。

凡病發熱頭痛。脈浮數。身有疼痛。宜溫其表。

太陽病下利不渴。其臟有寒。當宜溫之。其人慾食。入則吐。手足寒。脈弦遲。此為中寒。不可吐下也。當宜溫之。

少陰病其脈沉者。急當溫之。下利不食者。當宜溫之。下利脈遲緊。為痛未止。下利脈浮大者。此皆為虛。宜溫之。

凡脈浮革者自腹鳴。若渴之與水者。必噦。宜溫之。

夫病下之後。續得下利。水穀不止。身體疼痛。急當救里。宜溫之。與治中四逆附子湯。諸溫藥之輩。

傷寒三陰三陽應用湯散諸方

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桂枝芍藥湯方

桂枝(一兩) 赤芍藥(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桂枝麻黃湯方

桂枝(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麻黃湯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桂枝(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麻黃附子湯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朮附湯方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小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大柴胡湯方

柴胡(二兩去苗)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小柴胡湯方

柴胡(二兩去苗)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葛根湯方

葛根(二兩銼) 麻黃(二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葛根半夏湯方

葛根〔一(二)兩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半夏湯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厚朴湯方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葛根黃連湯方

葛根(二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神丹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五丸。良久吃熱粥一盞投之。以得汗為度。

瓜蒂散方

瓜蒂(一兩) 赤小豆(四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溫水調服。藥下便臥。即當有吐。候食頃若不吐。即再服之。如更不吐。即增藥服之。以吐為度。吐出青黃如菜汁者為佳。若吐少病除者。次日如前法更服。可至再三。不令虛也。藥力過時不吐。即服熱湯一盞。以助藥力。若服藥過多者。飲冷水解之。

甘遂散方一名水導散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白芷(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溫水調服。

蒸法出汗

白以薪火燒地。良久掃去火。微用水灑地。取蠶砂桃葉柏葉糠及麥麩等。皆可用之。鋪著地上。令厚二三寸。布席臥。上蓋覆。以汗出為度。不得過熱。當審細消息。汗少。周身便佳。汗不止。後以粉粉之。勿令汗出過多也。

六味青散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生薑湯調服。服藥後食頃。不汗出者。飲稀粥一盞以發之。暖覆汗出。漐漐可也。勿令流離汗出。若汗大出不止者。溫溫粉之。如未得汗者。當更服之。以得汗為度。

大青龍湯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小青龍湯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橘皮湯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生薑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竹葉湯方

竹葉(每服入二七片細切) 石膏(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豬苓湯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赤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微黃) 滑石(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五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白朮(一兩) 澤瀉(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以汗出為度。

赤茯苓湯方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甘草桔梗湯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桔梗[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茵陳湯方

茵陳(一兩) 梔子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梔子湯方

梔子仁(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瀉心湯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連(半兩去須)

上件藥。並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乾薑湯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芩湯方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抵當湯方

水蛭(半兩微炒) 虻蟲(半兩微炒)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虎湯方

知母(二兩) 石膏(三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玄武湯方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建中湯方

桂心(一兩) 白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後入餳半兩和勻。不計時候熱服。

龍骨牡蠣湯方。

龍骨(一兩) 牡蠣(一兩燒如粉)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四逆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熱服。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細辛(一兩) 白芍藥(一兩) 木通(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桃仁承氣湯方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大承氣湯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小承氣湯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桃花湯方

桃花石(二兩搗碎) 乾薑(半兩炮裂銼) 粳米(半合)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食前服之。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白通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大陷胸湯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去須)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栝蔞(一枚)

上件藥。並細銼。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卷第九

治傷寒一日候諸方

夫傷寒一日。太陽受病。太陽者膀胱之經也。為三陽之首。故先受病。其脈絡於腰脊。主於頭項。故得病一日而頭項腰脊痛也。

治傷寒一日。太陽受病。頭痛項強。壯熱惡寒。宜服桂枝湯方。

桂枝(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二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五里。以稀蔥粥投之。衣蓋取汗。如未汗。一依前法再服。

治傷寒一日。頭痛。身體百節痠疼。惡寒。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赤芍藥(三分)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五六里再服。厚覆取汗。

治傷寒初患一日。宜服解肌湯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葛根(一兩半銼) 石膏(一兩半) 桂心(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衣蓋以汗出為效。

治傷寒初得一日。壯熱。頭目四肢疼痛。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吃蔥粥投之。衣蓋出汗。

治傷寒一日。脈弦而數。頭項腰脊痛。身熱煩滿。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銼)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半分。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衣蓋出汗。

治傷寒一日。壯熱。頭痛惡寒。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半兩去根節) 白朮(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衣蓋出汗。如未汗出。即再服之。

治傷寒一日。頭痛壯熱。煩悶。其脈洪數。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赤芍藥(半兩) 白朮(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麻黃〔二(三)分去根節〕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並四五服。汗出效。

治傷寒一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宜服石膏飲子方。

石膏〔二(一)兩搗碎〕 柴胡(半兩去苗) 豉(一合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蔥白(二莖) 薄荷(一分)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二(三)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如人行三二里相續服。盡厚蓋取汗。

治傷寒百邪毒氣。在皮膚肌肉。宜服解肌湯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 桑根白皮(半兩銼) 赤芍藥(一分) 梔子仁(一分) 前胡(一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以厚衣蓋出汗。

治傷寒初覺頭痛。膈上痰壅。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一兩半用皮)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初覺一日。頭項腰脊痛。惡寒。麻黃散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銼) 蔥白(三莖) 豉(一合)

上件藥。搗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衣蓋出汗。

治傷寒初得一日。壯熱。頭項腰腳疼痛。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葛根(一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半合。椒六(二)七粒。蔥白二莖。薄荷二十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服藥後吃蔥豉粥投之。以衣蓋出汗。

治傷寒初覺。憎寒壯熱。頭痛口苦。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須臾吃蔥豉粥投之。衣蓋取汗。未汗即再服。

治傷寒一日。頭痛項強。上連腑。壯熱憎寒。體痛口苦。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分) 麻黃(半兩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 蔥白(四莖) 豉(半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四分為二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衣蓋取汗。未汗即再服。

治傷寒一日初覺。頭痛惡寒。壯熱。腹內熱。脈洪大。宜服葛根湯方。

葛根(一兩) 蔥白(五莖) 豉(一合) 柴胡(半兩去苗) 生薑(一兩) 黃芩(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如人行五里再服。衣蓋取汗。

又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銼) 生薑(半兩切) 蔥白〔二(五)莖切〕豉(一合)

上件藥。都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如人行五里再服。衣蓋出汗。

治傷寒一日頭痛。遍身壯熱。時時惡寒。宜服發汗神丹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十丸。良久吃蔥豉粥投。以衣覆取汗。未汗即再服。

治傷寒一日。壯熱頭痛。其背惡寒者。宜服附子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茯苓(半兩) 赤芍藥(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一日。壯熱頭痛。先宜煎蒴藋湯。淋背發汗方。

蒴藋(五兩) 槐枝(三兩) 柳枝(四兩) 桃枝(三兩) 構葉(四兩) 豉(一升) 蔥白(十莖)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於無風處看冷暖。淋背訖。便吃蔥豉粥了。以衣蓋取汗。

治傷寒初得一日。壯熱頭痛。宜服蔥豉湯方。

蔥白(三莖切) 麻黃(一兩去根節銼) 豉(一合) 生薑(半兩拍碎)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頻服。衣覆出汗。

治傷寒一日。服蔥豉湯不得汗。宜服此方。

葛根(一兩銼) 蔥白(三莖切) 豉(一合)

上件藥。都以水二大盞。入生薑半兩。同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頻服。衣蓋取汗。

治傷寒初得。一日在皮膚。頭痛項強。四肢煩疼。宜用青膏方。

當歸(三兩) 芎藭(三兩) 川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 吳茱萸(三兩) 白芷(三兩) 附子(三兩去皮臍生用) 川烏頭(三兩去皮臍生用) 莽草〔二(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醇酒浸之。良久漉出。以煉成豬脂四斤。煎至藥色黃。絞去滓。不計時候。以溫酒服如半棗大。日三服。稍稍增之。若頭項強。即摩之。

治傷寒一日。敕色。頭痛頸項強直。賊風所中。宜用黃膏方。

川大黃(半兩) 附子(半兩去皮臍生用) 細辛(半兩) 乾薑(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 桂心(半兩) 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心)

上件藥。細銼。以醋浸一宿。漉出。以臘月豬脂一斤。煎之。附子色黃即止。濾去滓。瓷盒中盛之。傷寒敕色發熱。酒服一丸。如梧桐子大。又以摩身數百遍。兼治賊風及毒風。走注肌膚之間。隨風所在摩之。甚良。

治傷寒一日。敕色惡寒。肢節疼痛。並療惡瘡。小兒頭瘡。牛頭馬鞍瘡。癰腫。摩之皆瘥。宜用白膏方。

天雄(三兩去皮臍生用) 川烏頭(三兩去皮臍生用) 莽草(三兩) 躑躅花(三兩)

上件藥。以酒三升。浸一宿漉出。用煉了豬脂三斤。與藥一處。於銅器中。文火。煎令諸藥焦黃色。即成膏。去滓。以瓷器中盛。有患者摩之百遍。即藥力行。如傷寒咽痛。含如棗核大。日三咽之瘥。其膏不可近目。

治傷寒二日候諸方

夫傷寒二日。陽明受病。陽明者胃之經也。主於肌肉。其脈絡於鼻。入於目。故得病二日。內熱鼻干。不得眠也。諸陽在表。表始受病。在於皮膚之間。故可摩膏火灸。發汗而愈也。

治傷寒二日。陽明受病。陽明者主於肌肉。其氣往來寒熱。鼻幹不可眠臥。面赤身熱。有此病證。宜服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即愈。

治傷寒二日。頭痛鼻干。面赤壯熱。四肢煩疼。宜服人參湯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訶黎勒皮(三分) 乾薑〔三(一)分炮裂銼〕 桂枝(三分) 赤茯苓〔一(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頻服之。汗出瘥。

治傷寒二日。頭痛發熱。煩悶。宜服麻黃湯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三分) 石膏(三分) 黃芩(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杏仁(二十一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愈。

治傷寒二日。頭痛壯熱。骨節煩疼。宜服解肌湯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汗出瘥。

治傷寒二日。皮膚煩(頑)痛。項強。四肢煩疼。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藭(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芷(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二)兩去根節〕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二服。頻服。以衣覆取汗出瘥。

治傷寒二日。頭項強。四肢煩疼。宜服荊芥散方。

荊芥(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前胡(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以衣覆出汗。

治傷寒二日不解。宜服發汗白薇散方。

白薇(半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服二錢。衣蓋出汗愈。

治傷寒二日。頭項四肢。煩熱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石膏(二兩)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以衣蓋取汗。如人行五里未汗再服。

治傷寒二日。心中悸而煩者。宜服建中湯方。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芍藥(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二日。頭疼壯熱。發表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朮(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宜頻服。令有汗出即瘥。

治傷寒二日。發汗立效方。

附子(半兩去皮臍) 白附子(一分) 半夏〔半兩(分)〕

上件藥。並生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衣覆出汗。

治傷寒二日。痰逆頭疼。四肢壯熱。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水煮一伏時曬乾) 澤瀉(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治傷寒二日。頭痛壯熱。宜服走馬散方。

草烏頭(半兩燒灰) 桂心(半兩) 硫黃(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稍熱頻服。蓋出汗瘥。

治傷寒二日。頭痛。腰脊強硬。憎寒壯熱。遍身疼痛。宜服霹靂散方。

大黑附子(一枚入急火內燒唯存心少多在臨出火時便用瓷器合蓋不令去卻煙焰)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汗出立瘥。

治傷寒三日候諸方

夫傷寒三日者。足少陽受病。少陽者膽之經也。其脈循於脅。上於頭耳。故得病三日。胸脅熱而耳聾也。三陽經絡始相傳。病未入於臟。可汗而解也。

治傷寒三日不解。頭痛肌肉熱。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葛根(一兩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衣蓋汗出瘥。

治傷寒病三日。腹痛。小便不利而嘔者。屬少陽病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半兩) 白朮(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經三日。不得汗。頭痛發熱。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白朮(一兩) 芎藭(一兩) 香附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傷寒三日。咳嗽。胸膈不利。四肢煩疼。壯熱頭痛。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葛根(三分銼) 荊芥(一兩) 白朮(一兩) 赤芍藥(一兩)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桔梗(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經三日。頭痛。壯熱不解。咳嗽痰逆。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一兩) 前胡(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二(一)兩去根節〕 白朮(一兩)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之。

治傷寒三日。壯熱不解。發汗香豉粥方。

麻黃〔三(一)分去根節〕 葛根(一分) 梔子仁(一分) 石膏(半兩) 荊芥(半兩) 生薑(一分) 豆豉(一合) 糯米(一合半)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先煎麻黃等七味。至一盞半。去滓。下米煮作稀粥。不計時候服之。衣蓋出汗瘥。

治傷寒三日。雖發汗後。頭痛壯熱未得全解。毒氣猶盛。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薺苨(一兩) 葛根(一兩銼) 黃芩(二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三日不得汗。煩熱悶亂。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葛根(二兩) 桂心(一兩) 豉(二合) 赤芍藥(一兩) 石膏(二兩搗碎)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便吃蔥粥投之。衣覆取汗。如未汗出。即再煎服之。

治傷寒三日不得汗。四肢不利。宜服通關散方。

附子(一顆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一分) 麻黃(一分去根節)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三日。頭痛壯熱。四肢不利。宜服正陽丸(丹)方。

太陰玄精(二兩) 硝石(二兩) 硫黃(二兩) 硇砂(一兩)

上都細研。入瓷瓶子中。固濟。以火半斤。於瓶子周一寸㶸之。約近半日。候藥青紫色。住火。待冷即出。用臘月雪水。拌令勻濕。入瓷罐中。堂屋後北陰下。陰乾。又入地埋二七日。取出細研。以麵糊和為丸。如雞頭實大。先用熱水浴後。以艾湯研下一丸。以衣蓋汗出為度。

治傷寒三日。服藥之後。不得汗。宜用蒸法。

上以薪火燒地。良久。掃去火。微用水灑地。取蠶砂桃葉柏葉糠。及⿺鼠旲面等。皆可用之。鋪著地上。令厚二三寸。布席臥上。蓋覆以汗出為度。不得過熱。當審細消息。汗出周身。良久不止後。以粉粉之。勿令汗出過多。

治傷寒四日候諸方

夫傷寒四日。太陰受病。太陰者脾之經也。為三陰之首。是故三日以後。陽受病訖。傳之於陰。而太陰受病焉。其脈絡於脾主於咽喉。故得病四日。腹滿而咽乾也。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

治傷寒四日。太陰初受病。宜服恆山散吐之方。

恆山(三分) 甘草(三分生用)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石膏(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知母(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十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當吐頑涎。後即服和氣治中湯主之。

治太陰初受病。服恆山散吐後。宜服和氣治中湯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藿香(半兩) 白朮(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乾薑〔一分(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即去生薑。和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吐後。或壯熱頭痛。身體痠疼。口苦心煩。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葛根(三分銼)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三分) 赤芍藥(一兩) 梔子仁(三分) 石膏(一兩半)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月。頭痛背膊急疼。心腹壅滯。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恆山(一兩半) 茵陳(一兩) 知母(一兩)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淡漿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微吐為度。未吐再服。

治傷寒四日嘔噦頻煩。頭疼大渴。此證是脾胃痰滯。宜服半夏湯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四日。脈浮大。發熱惡寒。身體疼痛。無汗而煩者。宜服大青龍湯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膏(二兩) 杏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因下後大渴。服冷藥過多。喘急者。陰盛故也。宜服小青龍湯方。

桂心(一兩) 五味子(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芍藥〔二(一)兩〕 細辛(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雖經發汗後。心胸不利。頭目多疼。胃氣不和。少思粥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半兩去蘆頭)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白芷(一分) 白朮(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葛根(半兩銼) 柴胡(半兩去苗)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旋覆花(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腹脅脹滿。心胸不利。四肢疼痛。咳嗽惡寒。喘急壯熱。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葛根(三分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川升麻(半兩) 赤芍藥(一兩) 石膏(一兩半) 荊芥(半兩) 子芩(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煩熱不解。大小腸澀。宜服朴硝散方。

川朴硝(三分) 犀角屑(三分) 梔子仁(半兩)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十片。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頻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四日。頭重身強。腰脊痛。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大青(三分) 黃芩(半兩) 石膏(一兩) 赤芍藥(三分) 麻黃(二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煩熱不解。大小腸秘澀。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黃芩(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梔子仁(半兩) 地骨皮(三分)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木通(二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微利為度。

治傷寒四日。頭痛。背膊急悶。骨節煩疼。心燥口乾。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二分) 防風(二分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未經吐。宜服瀉心湯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 黃芩(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四日。三陰受病。其脈浮而滑。腹滿。口熱。舌乾而渴。大便不利。宜服三黃散方。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朴硝末二錢。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大便利即藥止。未利再服。

治傷寒四日。毒氣入胃。喉中閉悶。宜服吐痰散方。

瓜蒂(一分) 丁香(一分) 赤小豆〔半分(合)炒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空腹服之當吐。後便可吃蔥豉粥補之。

治傷寒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惡。但欲吐。宜吐之方。

豉(二合) 鹽(半兩) 蜜(一合)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空腹頓服之。良久當吐。如人行十里未吐。再服。

又方。

苦參(半兩銼) 甘草(一分生用銼) 赤小豆〔二(三)十七粒炒熟〕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去滓。空心。都作一服服之。當吐。不瘥者更吐。以苦參一兩。生地黃二兩。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分再服。甚者作蔥豉粥投之。以吐出毒為度。

治傷寒四日。寒熱不退。頭痛。百節煩疼。此毒氣在胸中。宜服松蘿散方。

松蘿(半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生用) 恆山(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取七分。入粗米(茶末)二錢。更煎一兩沸。去滓。空腹溫服。如未吐。相去如人行三四里再服。以吐為度。

治傷寒四日。已嘔吐。更宜吐方。

苦參末(二錢)

上以溫酒五合調服之。得吐即瘥。

治傷寒四日。心胸中滿悶。取吐方。

豬膽(一枚取汁)

上以醋一小盞。酒一小盞。內豬膽汁相和。溫過。分為二服。當吐之瘥。

治傷寒五日候諸方

夫傷寒五日。少陰受病。少陰者腎之經也。其脈貫於腎。絡於舌。故得病五日。口熱舌乾。渴而引飲也。其病在腸。故可下而愈也。

治傷寒五日。舌乾而渴。煩熱不解。大小腸皆澀。宜服柴胡湯方。

柴胡(一兩去苗) 犀角屑(一兩)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十四枚)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五日。頭痛目眩。大渴飲水。口乾。小便不利。憎寒壯熱。腿膝痠疼。不可忍。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赤茯苓(一兩)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澤瀉(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日三四服。若嘔吐不可下食者。服之亦效。

治傷寒五日。口熱舌乾頭痛。腳脛痠疼。四肢壯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子芩(三分) 葛根(一兩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知母(三分) 玄參(半兩) 赤芍藥(三分) 犀角屑(半兩) 檳榔(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日。熱在胸中。不能言語者。宜服麥奴丸方。

麥奴(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灶下黃土(一兩) 黃芩(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梁上塵(一兩) 釜底墨(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一丸。

治傷寒五日。發熱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吐。心下痞結。外證未解。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二兩去苗) 桂枝(一兩)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芍藥(一兩) 赤茯苓(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日。煩熱未退。大小便澀。宜服川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知母(一兩) 川升麻(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赤茯苓(一兩) 梔子仁(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川朴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大小便稍利為度。

治傷寒五日。不能言語。熱在胸中。宜服(撫)聖丸方。

犀角屑(半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黃芩(半兩) 釜下黃土(半兩) 梁上塵(半兩) 灶突墨(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服一丸。如渴。飲新汲水。當有汗出。良久未汗。即更服一丸。汗止熱退能語。若小兒量力服之。

治傷寒五日。熱毒氣在臟。令人心腹煩躁壅悶。不得眠臥。宜服此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犀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取利為度。如不利再服。

治傷寒五日。心腹壅滯。煩熱不退。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川朴硝(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取利為度。不利再服。

治傷寒五日。少陰受病。口舌乾燥。煩渴欲水。心膈不利。大腸秘澀。其脈滑者生。小弱不足者死。若氣逆不順。宜以檳榔散下之方。

檳榔(一兩) 牽牛子(一兩微炒)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茶調下二錢。良久。吃薑粥投。利三兩行。如未利再服。

少陰病。服檳榔散下之後。宜服和氣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茯苓(半兩)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芷(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白芍藥(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一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日。但通體熱。面如桃花。皮膚乾燥。無潤澤。口乾渴。此名陽氣攻胃。大腸結澀。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地骨皮(一兩) 黃芩(一兩) 大青(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日。頭痛。口舌乾燥。煩渴欲飲水。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黃芩(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葛根(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都以水二大盞半。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一盞二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傷寒五日。吐利後。身熱不去。煩而腹滿。臥起不安。宜服此方。

梔子仁(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能飲食。嘔逆不定。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黃柏(三分銼) 川大黃〔二(三)分銼碎微炒〕 蘆根(一兩銼)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半合。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日。口熱舌乾。頭痛。腳脛痠疼。宜服三黃承氣湯方。

梔子仁(一兩) 黃芩(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候諸方

夫傷寒六日。足厥陰受病。厥陰者肝之經也。其脈循陰。絡於肝。故得病六日。煩滿而陰縮也。此則陰陽俱受病。毒氣在胃。故可下而愈也。

治傷寒病六日。其病深結在臟。是三陰三陽俱受病。若五臟六腑榮衛皆不通。其人難治。宜服小柴胡湯方。

柴胡(二兩去苗)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人參〔一(二)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體重。四肢煩疼。多渴。或譫語不知人事。如此病證者。胃中有結燥。宜服大承氣湯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實(二兩麩炒微黃) 川朴硝(二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粗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如人行十里未利。再服。

治傷寒六日。心胸妨悶。煩熱不解。面赤大渴。壯熱。身體疼痛。此證是毒氣攻心。宜服瀉心湯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半兩去蘆頭) 木通(一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芩(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粗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嘔噦不定。頭痛體疼。時有虛汗。此證是冷熱未和。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柴胡(二兩去苗)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發汗不解。嘔逆。小便不利。胸脅痞滿。微熱而煩。黃芩湯方。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粗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發熱惡寒。(四)肢節疼痛。微嘔。心下痞結。外證未去。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 柴胡(二兩去苗) 芎藭(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其人已發汗而不解。胸脅滿。小便不多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而煩。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乾薑〔一(半)兩炮裂銼〕 柴胡(二兩去苗)木通(一兩銼) 桂心(一兩) 黃芩(一兩) 栝蔞根(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吐瀉。百骨疼痛。腳冷腹熱。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柴胡(三分去苗) 白茯苓(三分) 牡蠣(三分燒為粉) 黃芩(三分)白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發熱煩悶。渴欲飲水。得水而吐。其脈浮數。小便不利者。宜服豬苓湯方。

豬苓(三分去黑皮) 白朮(三分) 澤瀉(一兩)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三分) 丁香(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心躁煩渴。肢節解痛。小腹急滿陰縮。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三分銼) 石膏(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川升麻(三分) 知母(三分) 梔子仁(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心躁煩悶。四肢疼痛。小腹滿急。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梔子仁(一分) 川升麻(三分) 知母(三分) 石膏(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脈沉細不足者。宜服通關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五(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三分銼) 桔梗(半兩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半兩) 五加皮(半兩)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頭痛壯熱。百節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知母(一兩) 赤芍藥(一兩) 大青(三分) 石膏(二兩) 梔子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熱在臟。胸中煩悶。口噤不能言。唯欲飲水。成壞傷寒。醫所不療。宜服黑奴丸方。

麻黃〔三分(兩)去根節〕 灶下黃土(二兩) 川大黃(二兩) 黃芩(二兩) 川芒硝(二兩) 灶突墨(二兩) 梁上塵(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井華水研下一丸。

治傷寒七日候諸方

夫傷寒七日。病法當不愈。陰陽諸經傳病終故也。今七日以後。病反甚者。欲為再經病也。再經病者。是經絡重受病也。

治傷寒七日不解。頭痛。有熱在裡。大腸秘澀。與承氣湯後。其小便清者。病不在裡。屬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服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

治傷寒七日。脈浮。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粳米(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葛根(半兩銼)

上件藥。都銼。以水三大盞半。煎至二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五服。

治傷寒七日。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堅。宜服前胡湯方。

前胡〔二(三)兩去蘆頭〕 赤茯苓(二兩) 白朮(二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木通(一兩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七日。大下後。脈沉遲。手足厥逆。喉咽不利。胸膈煩躁。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當歸(一兩銼微炒) 川升麻(一兩) 知母(一兩) 赤芍藥(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膏(二兩) 白朮(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七日不解。心煩。腸中有結燥。譫語。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二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頻服。稍利為度。

治傷寒八日候諸方

夫傷寒八日病不解者。或是諸陰陽經絡。重受於病。或因發汗吐下之後。毒氣不盡。所以病證猶在也。

治傷寒八日。熱勢深重。大便結澀。心腹痞滿。食飲不下。精神恍惚。譫言妄語。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細辛(一兩)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蘚皮(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茵陳(一兩) 川大黃〔一(半)兩銼碎微炒〕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微利為度。

治傷寒八日。煩熱不退。四肢疼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半) 柴胡(一兩半去苗) 葛根(一兩半銼) 吳藍(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次入馬牙硝二錢。更煎三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柴胡(一兩去苗) 黃芩(一兩) 犀角屑(三分) 茯神(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下朴硝二錢。再煎三二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傷寒八日不解。默默煩悶。腹中乾燥。大腸結澀。狂言。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半兩) 知母(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葳蕤(半兩) 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微利為度。

治傷寒八日。風濕相搏。身痛心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下之脈浮者。宜服附子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白芷(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葛根(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傷寒九日以上候諸方

夫傷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經受病。即不能相傳。或已傳三陽訖。而不能傳於陰。致停滯累日。病證不罷。或三陰傳病已畢。又重感於寒。名為兩感傷寒。則腑臟俱病。故日數多而病候改變也。

治傷寒九日不解。心腹堅滿。身體疼痛。內外有熱。煩嘔不安。宜服前胡湯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病九日。曾經發汗吐下未解。三焦生熱。其脈滑數。昏憒沉重。欲入百合狀證。宜服石膏湯方。

石膏(三兩) 黃連(一兩去須) 黃柏(一兩) 黃芩(一兩) 豉(二兩) 梔子仁(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微利為度。

治傷寒九日。下之後。胸膈煩滿。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側。宜服赤茯苓湯方。

赤茯苓(二兩) 柴胡(二兩去苗) 黃芩(一兩) 龍骨〔二(一)兩〕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人參(一兩去蘆頭) 牡蠣(一兩焙為粉)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九日。心肺熱。氣急。喉中有膿血。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青竹茹(一兩) 桔梗(一兩半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下芒硝末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九日。心中滿悶。腹脹喘急。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半兩) 訶黎勒皮(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一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九日不解。往來寒熱。狀如溫瘧。胸膈滿悶。時有痰逆不止。半夏散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葛根(一兩銼)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二兩去苗)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九日不解。胸脅滿逆。日晚即潮熱。此由失下。內實故也。宜服芒硝散方。

川芒硝(二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葛根(一兩銼) 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發汗通用經效諸方

治傷寒解表。利四肢。和胃氣。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桂心(二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二兩炮裂銼) 赤茯苓(二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朮(二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麻黃(四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頭痛壯熱。心胸燥悶。不得汗者。宜服通神散方。

麻黃〔一(二)兩去根節〕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三錢。良久。以熱水漱口三五度後。吃熱薑茶一盞。衣蓋出汗。

治傷寒解肌。持聖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半兩) 五味子(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汗出為度。

治傷寒頭痛項強。壯熱憎寒。四肢不利。宜服此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半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五加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遍身壯熱。頭痛腰疼。肢節不利。宜服通關散方。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羌活 附子(炮裂去皮臍) 芎藭 五加皮 桂心 防風(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旋覆花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薄荷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汗出為度。

治傷寒。頭痛壯熱。鼻塞惡風。宜服此方。

羌活(一兩) 五加皮(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海桐皮(一兩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頭目四肢疼痛。正氣散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桂心(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頭痛身熱。四肢不利。宜服解表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分炮裂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桂心(半兩) 芎藭(半兩)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生薑。和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更以熱酒調下一錢。當便汗出。

治傷寒陰陽二毒。出汗敗毒丸方。

干蠍(半兩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躑躅花(一分) 芫花(一分醋炒令干) 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研豉心和丸。如梧桐子大。陽毒煎姜豉湯下七丸。陰毒熱水下七丸。不用衣覆。汗當自出。

治傷寒表裡不解。宜服三神丸方。

附子(半兩燒令半黑)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黃) 皂莢(一兩不蚛者去皮炙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豆豉心。宿用湯浸。至來旦。研絞。取細稀者。用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十丸。服藥後。或吐或瀉。若得一般。當便為效。

治傷寒。發汗極效方。

蒼朮(四兩銼去皮) 甘草(二兩) 豬牙皂莢(四梃) 麻黃(二兩去根節)

上件藥。生用。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煎三兩沸。不計時候。和滓溫服。蓋覆令汗出。立效。

治傷寒發汗。神驗白散方。

白附子(半兩) 附子(半兩去皮臍) 半夏(一分) 乾薑(一分) 天南星(一分) 皂莢子仁(一分)

上件藥。皆生用。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入生薑半分。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當有汗出便瘥。

治傷寒發汗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太陰玄精(一兩研細) 硫黃(半兩細研) 馬牙硝(半兩細研)

上件藥。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熱酒調下一錢。良久。以稀蔥粥投之。通身有汗。

治傷寒發汗。浮萍草散方。

浮萍草(一兩四月十五日者) 麻黃(半兩去根節)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汗出立效。

卷第十

治傷寒中風諸方

夫傷寒中風之候。陽浮熱自發。陰弱汗自出。澀澀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嘔。此其候也。太陽中風。以火劫發其汗。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即欲衄。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枯燥。但頭汗出。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陽明中風。即口苦咽乾。腹滿微喘。惡寒而脈浮緊者。不可下之。陽明病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少陽中風。兩耳無聞。目赤。胸中滿而煩。不可吐。吐之則悸而驚。太陰中風。四肢煩痛。其脈陽微陰澀而長。為欲愈。少陰中風。其脈陽微陰浮為欲愈。厥陰中風。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也。

治傷寒中風。頭疼。腰膝痛。四肢不利。壯熱。取汗不出而喘。宜服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汗出為度。

治傷寒中風。項背強急。澀澀汗不出者。宜服葛根湯方。

葛根(二兩銼) 麻黃〔二(一)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汗出為度。

治傷寒中風。發熱頭痛。咽乾舌強。心胸痞滿。腰背強。不得汗。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 石膏(二兩) 白薇(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獨活(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木香(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汗出為度。

治傷寒中風五六日以上。但胸中煩躁。乾嘔。宜服栝蔞湯方。

栝蔞(一兩) 柴胡(三分去苗)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傷寒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渴。欲飲水而吐逆。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澤瀉(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傷寒中風下之後。日數多。腹中雷鳴。心下痞堅而滿。乾嘔而煩。非是結熱。是胃中虛氣上逆。宜服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芩(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傷寒中風。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乾嘔。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 赤芍藥(三分) 獨活(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傷寒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汗不出。煩躁。宜服此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膏(一兩半)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汗出為度。

治傷寒中風。四肢不舉。言語謇澀。煩疼壯熱。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茯神(一兩) 漢防己(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治傷寒中風。陽浮熱自發。陰弱汗自出。澀澀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嘔。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葛根(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夜一服。

治傷寒中風。身體疼。不煩躁。能自轉側。脈浮虛者可發汗。宜服桂附散方。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衣覆出汗。

治傷寒中風。骨節疼痛。煩悶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或身微腫。宜服此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二兩)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每日四五服。

治傷寒中風。汗後虛燥。頭痛。四肢乏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石膏(三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桂心(三分) 白朮(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地骨皮(三分) 甘草(二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夜一服。

治傷寒中風頭昏。皮膚疼痛。宜服藿香散方。

藿香(一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零陵香(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松香(一兩) 川烏頭(半兩炮去皮臍) 牛黃(一錢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牛黃麝香同研令勻。每服。以熱蔥酒調下二錢。日三服。夜一服。

治傷寒中風。筋脈拘急。天麻散方。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干蠍(微炒) 石膏 白附子(炮裂) 天南星(炮裂)(以上各半兩) 雄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每服。生薑湯調下一錢。日三四服。

治傷寒中風。頭痛項強。身體壯熱。服諸藥不得汗者。宜服白附子散方。

白附子(半兩) 附子(半兩) 天南星(一分) 天麻(半兩) 半夏(半兩) 烏頭〔半兩(分)〕 硃砂(一分細研) 干蠍(一分) 麻黃(半兩去根節)

上件藥生用。搗細羅為散。入研了硃砂令勻。每服。以生薑湯調下一錢。良久。以熱蔥豉粥飲投之。當便汗出。

治傷寒中風。語澀。四肢拘急。壯熱。烏頭散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分去蘆頭) 羌活(一分) 丹參(半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桂心(一分) 白朮(一分) 干蠍(一分微炒) 黑豆(半合炒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良久再服。以汗出為度。

治傷寒中風。頭項強。汗不出。煩悶。宜此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頻服。以衣覆之。汗出為度。

治傷寒陰陽剛柔痙病諸方

夫傷寒痙病之狀。身熱足寒。頭項強直。惡寒頭面熱搖頭。卒口噤。背脊反張是也。此由肺熱移於腎。轉而為痙。痙有剛柔。太陽病。發熱無汗而不惡寒。為剛痙。發熱汗出而惡寒。為柔痙。診其脈沉細。此為痙也。

治傷寒陰痙。節筋急硬。陽痙即易瘥。陰痙即難瘥。宜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黃松木節(一兩銼) 茯神(一兩) 石膏(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王不留行(半兩) 桂心(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頻服。三服後宜食荊芥葛根石膏豉粥。避風。如額上漸潤。即以厚衣蓋之。汗出便瘥。

治傷寒陰痙。頸項強直。四肢拘急。疼痛。足冷口噤。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前胡(去蘆頭) 白朮 麻黃(去根節) 桂心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獨活 當歸(銼微炒)(以上各一兩) 石膏(二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頻服。

治傷寒陰痙。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 芎藭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陰陽痙病。頭痛壯熱。百節痠疼。吐逆悶絕。口噤。腰背反張。手足強直。肉熱脈數。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葳蕤(一兩) 葛根(一兩半) 獨活(一兩半) 漢防己(三分) 芎藭(三分) 白蘚皮(三分) 牡丹(三分) 石膏(一兩) 桑寄生(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三兩沸。分溫二服。日三四服。

治傷寒。汗出後成陰陽痙。骨節煩痛。不得屈伸。近之即痛。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身體微腫。宜服此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陰痙。三日不瘥。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陰氣內傷。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 白茯苓(半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三分) 高良薑(一分銼) 羌活(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陰痙。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不止。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白朮(一兩) 白茯苓(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五味子(一兩)乾薑(三分炮裂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經二三日不瘥。毒氣攻五臟。心神煩躁。四肢疼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柴胡(去苗) 赤茯苓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 檳榔 甘草 細辛(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身熱無汗。惡寒。頭項強直。四肢疼痛。煩躁心悸。睡臥不得。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分) 犀角屑(一分) 防風(一分去蘆頭) 茯神(一分) 柴胡(一分去苗) 麥門冬(一分去心) 人參(一分去蘆頭) 葛根(一分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 石膏(半兩) 龍齒(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身體壯熱。項背強直。心膈煩躁。發熱惡寒。頭面赤色。四肢疼痛。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 麻黃(三分去根節) 赤茯苓(三分) 知母(三分) 犀角屑(三分) 地骨皮(三分) 黃芩(三分) 赤芍藥(三分) 白蘚皮(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通身大熱。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三分) 前胡(二分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木通(半兩銼) 子芩(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牛黃末一字。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通身熱。仰目頭痛。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龍齒(一兩) 犀角屑(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秦艽(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七寸。煎至五分。去滓。入牛黃末一字。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傷寒陽痙。壯熱不歇。筋脈拘急。牙關急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木通(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虎杖(一兩銼) 石膏(二兩)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面色赤。發熱。形如中風。常自汗出。嘔逆。下之益煩。心懊憹。腹如飢。發汗致痙。身強難以屈伸。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獨活(二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壯熱不渴。筋脈不能舒展。牙關疼急。不欲見食。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一兩) 百合(一兩) 石膏(一兩半) 羚羊角屑(一分) 木通(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龍齒(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通體大熱。心神煩悸。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牛黃〔半分(兩)別研〕 麥門冬〔二(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同研令勻。每服。以竹瀝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陽痙。發熱惡寒。頭項強直。四肢拘急。心神煩躁。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人參(一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分) 防風(一分去蘆頭) 芎藭(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一分) 犀角屑(一分) 地骨皮(一分) 天麻(一分) 麥門冬(二分去心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硃砂麝香。同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竹瀝調下二錢。

治傷寒汗後熱不除諸方

夫傷寒陰陽受病。毒氣未除。其人已經服藥出汗之後。而脈洪大實數。腹內脹滿。小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臟腑有結熱故也。

治傷寒得汗後熱不除。朝暮壯熱。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赤芍藥 黃芩 梔子仁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去心)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石膏 葛根(銼)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合(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得汗。熱不除。發歇朝暮煩熱。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分) 犀角屑(一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 百合(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地骨皮(半兩) 木通(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得汗後。熱不除。發歇。身熱。肢節煩疼。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人參(去蘆頭) 柴胡(去苗) 赤茯苓 桑根白皮(銼) 木通(銼) 羚羊角屑 知母 麥門冬(去心) 地骨皮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赤芍藥 白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及吐下後。煩熱不除。頭痛滿悶。口乾渴逆。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 人參(去蘆頭) 黃芩 葛根(銼)(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石膏(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葛根(銼) 麥門冬(去心) 黃芩 川升麻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石膏(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後。餘熱不除。四肢拘急。胸膈不利。嘔逆。不思飲食。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柴胡(一兩去苗)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三分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葛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蘆根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頻服。

治傷寒雖得汗後。熱不除。心腹煩滿。大小便秘澀。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柴胡(三分去苗) 赤芍藥(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黃芩(三分)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赤茯苓(三分) 知母(三分) 檳榔(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通利為度。

治傷寒汗後。熱不除。進退發歇。身體溫。心神煩悶。口乾舌澀。不思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犀角屑 麥門冬(去心) 柴胡(去苗) 黃芩 川升麻 玄參 赤茯苓 地骨皮 葛根(銼)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七八日。汗後。餘熱不除。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人參(去蘆頭) 柴胡(去苗) 葛根(銼)(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後。餘熱不除。宜服解肌散方。

知母 川升麻 天門冬(去心) 黃芩 葛根(銼) 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 石膏(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得汗後。熱不除。心神煩躁。宜服此方。

赤茯苓(一兩半)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後。熱不除。內有熱實。腹脹煩躁。宜服此方。

柴胡(三分去苗)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半兩)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後。心肺熱不除。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麝香(半兩細研) 牛黃(細研) 人參(去蘆頭) 茯神 麥門冬(去心焙)天竺黃(細研) 硃砂(細研) 黃芩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以竹葉煎湯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汗後。熱不除。心神不安。宜服茯神丸方。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羚羊角屑 梔子仁 白蘚皮 川升麻 玄參(以上各二分) 車前子(半兩) 鐵粉(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鐵粉硃砂。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桑根白皮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汗後。餘熱不除。頭痛內熱。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雞子(一兩去殼)

上件藥。細銼。麻黃等二味。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下雞子攪令勻。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放微溫。分二服。

治傷寒十日以上。曾發汗未解。煩熱不除。宜服此方。

大青(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煩躁諸方

夫傷寒煩躁者。此由陰氣少。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少陰病惡寒而拳。時自煩欲去其被者。可治也。病已解而反發暴煩者。由病新瘥。強為食。脾胃尚虛。不能消化。故令微煩。損谷即愈。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時自吐。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發汗後下之。脈平而小煩者。此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治傷寒。四肢煩躁。頭痛口乾。壯熱。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 麥門冬(去心焙) 赤茯苓 葛根(銼)(以上各半兩) 石膏〔一(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盛。口乾煩躁。不得汗。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 人參(半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梔子仁(三分) 生乾地黃(半兩) 赤茯苓(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木香(一分) 黃芩(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身體痠疼。頭面如火。心胸煩躁。背膊壅悶。不思飲食。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二)分〕 葛根(一兩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馬牙硝(一兩) 子芩(半兩)知母(半兩) 赤芍藥(半兩)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玄參(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後。大下。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臥。欲得飲水者。少與飲者。令胃和則愈。若脈浮。小便利。微熱煩渴者。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 白朮 澤瀉 桂心(以上各一兩) 赤茯苓(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頭痛鼻塞。痰壅。四肢壯熱憎寒。恍惚煩躁。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柴胡〔一(二)兩去苗〕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赤茯苓(半兩) 地骨皮(一兩) 木通(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膏〔二(三)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身體疼痛。頭面如火。胸心煩躁。背膊妨悶。不思飲食。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葛根(半兩銼) 川升麻(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玄參(半兩) 犀角屑(半兩) 赤芍藥(半兩) 檳榔(半兩)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伏熱在心。煩躁恍惚。或多驚恐。及不得眠臥。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 茯神 梔子仁 赤芍藥 麥門冬(去心) 黃芩(以上各半兩) 犀角屑(一分)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得汗後。身熱未退。心神煩躁。宜服此方。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 黃柏(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煩躁。不得睡臥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豉(一合)

上件藥。搗篩。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傷寒未得汗。發煩躁。心悶。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稍熱服。衣覆出汗。如人行十里未得汗。再服。

治傷寒五六日。心膈煩躁。壯熱。不得臥。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 川升麻 柴胡(去苗) 石膏 生乾地黃 甘草(炙微赤銼) 葛根(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得汗及未得汗。煩躁悶亂。宜服不灰木散方。

不灰木(一兩用牛糞火燒通赤) 延胡葉(半兩) 子芩(半兩) 黃藥(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甘菊花(半兩) 羌活(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用淡漿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之。

治傷寒煩躁。干逆。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銼碎微炒)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銼)檳榔(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煩渴諸方

傷寒病煩渴者。此謂經發汗吐下以後。腑臟空虛。津液竭絕。腎家有餘熱。故使其煩渴也。

治傷寒大汗後。煩渴。熱不解。脈大者。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知母(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 赤茯苓 秦艽(去蘆頭) 滑石 澤瀉(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身體大熱。小便黃赤。煩渴不止。心中悶絕。言語錯亂。睡多驚恐。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茵陳(半兩) 細辛(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 麻黃(半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止。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麥門冬 柴胡(去苗) 葛根(銼)(以上各一兩)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大腸秘澀。煩渴不止。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一兩) 黃芩(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梔子仁(半兩) 川芒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下後。煩渴。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煩渴不止。宜服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去滓溫服。

治傷寒煩渴不止。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麥門冬(去心) 黃芩 葛根(銼) 枇杷葉(拭去毛炙微黃) 梔子仁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柴胡(去苗) 赤芍藥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項汗出。身體無汗。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是瘀熱在裡。身欲發黃。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 梔子仁 川大黃(銼碎微炒) 滑石 木通(銼)(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小便快利為度。

治傷寒。已大汗。後下利。其人頻渴不解。其脈洪大。宜服石膏湯方。

石膏(二兩) 知母 地骨皮 甘草(炙微赤銼)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壯熱。煩渴頭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去根節) 葛根(銼) 知母 柴胡(去苗) 梔子仁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石膏〔一(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下後。上氣。煩渴不止。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 人參(去蘆頭) 葛根(銼) 甘草(炙微赤銼) 石膏 芎藭 桑根白皮(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嘔吐。煩渴欲飲水。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蘆根(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澤瀉(三分) 桂心(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骨節煩疼。或已吐下。餘熱不盡。口乾煩渴。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知母(一兩半) 葛根(一兩半銼) 石膏〔三(二)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利後。煩渴不止。宜服竹茹飲子方。

青竹茹(一雞子大) 人參(半兩去蘆頭) 烏梅肉(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中(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頻服。

治傷寒後。熱結在胸膈。煩渴。宜服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一兩) 黃芩 龍膽(去蘆頭) 梔子仁 苦參(銼) 黃柏(銼) 栝蔞根(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傷寒。心神熱躁。口乾煩渴。宜服此方。

秦艽(一兩去苗)

上件藥。細銼。以牛乳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三)服。

又方。

栝蔞根(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新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譫語諸方

夫傷寒四五日。脈沉。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汗之。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久則成譫語。發汗後重發其汗亡陽。亦為譫語。其脈反和者不死。陽明病下血而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者而瀉之。濈然汗出者則愈。病若譫言妄語。身有熱。脈當洪大者生。沉細微。手足四逆者死也。

治傷寒邪熱在胃。譫語錯亂。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川升麻 柴胡(去苗) 葛根(銼) 川芒硝(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藍葉(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譫語。頭疼壯熱。百骨節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赤芍藥 知母 梔子仁〔以上各二(一)兩〕 川升麻 黃芩 大青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石膏(四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邪熱在胃。譫言妄語。身體壯熱。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川升麻(一兩半) 柴胡(一兩去苗) 黃芩(一兩) 犀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蘆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逼心。譫語見鬼神不安。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半兩) 桂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生地黃(二斤研絞取汁)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地黃汁中。更入水一大盞。調令勻。入銀器中盛。於甑中蒸半日取出。每服三合。以溫水下之。不計時候服之。

又方。

犀角屑(一兩) 黃連(半兩) 茯神(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日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膈熱毒。煩悶。譫語失度。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 玄參(一兩半)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經五六日。未經發汗。大便結澀。譫言妄語。煩躁不安。宜服此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熱毒在裡。譫言妄語。體熱心躁。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黃芩(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治傷寒。心臟虛熱。譫語恍惚不定。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半) 牡蠣(一兩燒為粉) 龍骨(一兩半)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先以水二大盞。入羊心一枚。煮令熟。去羊心。次入藥五錢。生薑半分。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放溫分為二服。

治傷寒陽明病譫語。有潮熱。不能食者。必有燥糞在腸胃。若能食者。但耳聾。宜服大承氣湯下之方。

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半)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得汗後。心狂譫語欲走。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細研) 馬牙硝 人參(去蘆頭) 鬱金 茯神(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麥門冬溫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發狂譫語。大便不通。心腹脹滿欲走。宜服鬱金散方。

鬱金(三分)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梔子仁(三分) 柴胡(半兩去苗)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犀角屑〔半兩(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蔥豉湯下二錢。如人行十里再服。大便通利為度。

治傷寒伏熱在心脾。譫語。其狀如癡人。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半兩細研) 太陰玄精(半兩細銼) 犀角屑(一兩) 鉛霜(半兩細研) 紫石英(三分細研水飛過)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上件四味。同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蔥湯調下二錢。

治傷寒發熱。面目赤黃。煩躁欲走。如見鬼神。譫語不禁。宜服黃藥散方。

黃藥 川大黃(銼碎微炒) 梔子仁 人參(去蘆頭) 檳榔 鬱金 甘草(炙微赤銼) 龍膽(去蘆頭) 犀角屑(以上各半兩) 川朴硝(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雞子清調下二錢。蜜水調下亦得。

治傷寒發斑瘡諸方

夫傷寒病證在表。或未發汗。或經發汗未解。或吐下後而熱不除者。此由毒氣盛故也。毒既未散。而表已虛。熱毒乘虛出於皮膚。所以發斑癮疹如錦紋。重者口內身體皆成瘡也。

治傷寒。斑出癮疹如錦紋。而咳嗽。心神煩悶。嘔吐不止。宜服漏蘆散方。

漏蘆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黃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臟腑壅毒。不得宣疏。肌膚髮斑。宜服此方。

黃芩 大青 川升麻 石膏(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川朴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半。入豆豉五十粒。蔥白二莖。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稍利為度。

又方。

犀角屑(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半兩) 藍葉(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十日內。未得汗。表裡有熱。發斑。狂言欲走。眼目俱黃。心中煩悶。大便不利。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大青 川升麻 川大黃(銼碎微炒) 茵陳 川朴硝(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黃連(半兩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身面發斑。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一兩半) 川升麻(二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小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斑瘡欲出。脈洪大。心躁熱。但令患人溺於紙上。如金色是也。宜服此方。

豬膽汁(一合) 釅醋(一合) 雞子(一枚打破去殼)

上件藥相和。煎三兩沸。放溫頓(頻)服。

治傷寒熱毒不解。欲變成斑。解毒升麻散方。

川升麻 梔子仁 大青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汁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赤斑出不止。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麻黃(去根節) 梔子仁 黃連(去須) 地骨皮 甘草(炙微赤銼) 馬牙硝 鬱金 (以上各一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黑斑出不止。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半)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犀角屑(一兩半) 川芒硝(一兩)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甘草湯放冷。調二錢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斑瘡已出。心臟尚有餘熱。發歇煩躁。宜服天竺黃散方。

天竺黃 川升麻 子芩 茯神 犀角屑 赤芍藥 人參(去蘆頭) 鉛霜(研)(以上各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一分) 黃連(一分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傷寒斑毒不解。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犀角屑(半兩) 石膏(二兩) 梔子仁(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一二日及十餘日。發黃疸斑出。皆主之方。

大青(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明膠(半兩杵碎炒令黃燥) 豉(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豌豆瘡諸方

夫傷寒熱毒氣盛。多發此瘡。其瘡色白或赤。發於皮膚。頭作漿。戴白膿者。其毒則輕。有紫黑色作根。隱隱在肌肉裡。其毒則重。甚者五內七竅皆有瘡。形如豌豆。故以名焉。

治傷寒毒氣未散。發豌豆瘡。宜服黃連飲子方。

黃連(一兩去須) 糯米(一合) 寒水石(三兩)

上件藥。都搗碎。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傷寒。壯熱頭痛。發瘡如豌豆。遍身。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 梔子仁 川大黃(銼碎微炒) 犀角屑 川升麻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都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未解。欲生豌豆瘡。發熱疼痛。宜服解肌出汗方。

葛根(一兩銼) 石膏(二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黃芩(半兩) 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調下二錢。並三服。衣蓋取汗。

治傷寒病。發豌豆瘡。未成膿。初覺。宜服此方。

黃連〔一兩去須(蘆頭)〕

上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放溫頓服。便消。不成膿也。

又方。

上以好蜜遍摩瘡上。

又方。

木香(半兩)

上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頓服之。

治傷寒發豌豆瘡。欲出。宜服此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任食前後。細細服之。以防瘡出。如已出即不服。

又方。

上以清油一小盞服之。即不生。

又方。

上以生羊血一小盞頓服。即不生。

又方。

牛乳(四兩) 酥(一兩)

上件藥。先暖乳令微沸。即下酥。酥消盡。便空腹溫溫頓服。即不生。

治傷寒病。壯熱頭痛。發瘡如豌豆遍身方。

獖豬膽(一枚)

上以醋半小盞。合豬膽汁。煎一沸。放溫為一服。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白頭瘡。四邊赤腫。欲發豌豆瘡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銼碎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豌豆瘡。未作膿方。

青黛(一兩細研)

上以新汲水。不計時候。調下一錢。

治傷寒鼻衄諸方

夫傷寒病衄血者。此由五臟結熱所為也。心主於血。熱邪傷於心。故衄血也。衄者鼻出血也。肺主於氣。而開竅於鼻。血隨氣行。所以從鼻出也。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衄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額上急而緊。直視而不能眩。不得眠。失血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脈緊。發熱。其身無汗。自衄者愈也。

治傷寒上焦壅熱。心神煩躁。鼻衄不止。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梔子仁(一分) 犀角屑(半兩) 石膏(三分) 羚羊角屑(半兩) 藍葉(三分) 川朴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心肺熱毒。鼻衄不止。或兼唾血。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二(三)分去須〕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伏龍肝(三分) 淡竹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亂髮灰一錢。攪令勻。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放溫頻服之。以瘥為度。

治傷寒衄血及吐血。連日不絕。欲死。宜服艾葉湯方。

艾葉(半兩細銼炒微黃) 生乾地黃(半兩) 阿膠(一分杵碎炒令黃燥為末)

上件藥。都和令勻。分為二服。每服。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赤馬通汁一合半。攪令勻。不計時候。放溫頻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衄血不止。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犀角屑(二分) 牛黃(一分細研)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耆(三分銼) 梔子仁(三分)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紫菀(三分去苗土)丹參(半兩) 玄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牛黃末一字。攪令勻。不計時候。放溫頻服之。以瘥為度。

治傷寒鼻衄不止。頭痛壯熱。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青蒿(半兩) 犀角屑(半兩) 紫蘇莖葉(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溫服之。

治傷寒鼻衄不止。兼唾血。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 黃連〔二(三)分去須〕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三兩) 亂髮灰(一分) 紫蘇莖葉(半兩) 阿膠(二兩杵碎炒令黃燥)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羚羊 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生地黃汁。生薑汁。各半合。和令勻。不計時候服之。以瘥為度。

治傷寒發汗而不快。致內有蓄熱。及鼻衄血不盡。內有餘血者。面色黃。大便赤。消化瘀血。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四兩) 赤芍藥(一兩) 牡丹(三兩)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茜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衄血數升不住者。飛雪湯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石膏(三兩杵碎) 芫花(一兩) 川大黃(二兩)

上件藥都銼。以水一斗半。煮取七升。放冷。披髮仰臥。以淋其囟。血住即止。

治傷寒鼻衄苦參散方。

苦參(三兩銼) 黃連(二兩去須) 梔子仁(二七枚)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生乾地黃(一兩) 石榴花(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鼻衄不止。心胸煩悶。宜服此蒲黃散方。

蒲黃(三分) 犀角屑(半兩) 子芩(三分) 紫蘇莖葉(半兩) 側柏葉(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以伏龍肝半兩。水浸。取清一合。相和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以瘥為度。

又方。

生地黃汁(三合) 白藥末(半兩) 生藕汁(二合) 刺薊汁〔二(一)合〕

上件藥相和。煎三二沸。放溫。不計時候。分為三服。

又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紫蘇莖葉(一兩) 淡竹葉〔一兩(握)〕

上件藥。搗碎。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分為二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衄血不止方。

阿膠(一兩杵碎炒令黃燥)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

又方。

赤芍藥(赤馬糞)(半兩燒為灰) 石耳(半兩) 龍骨(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研令極細。取少許吹入鼻內。未定。相續用之。

治傷寒口鼻俱出血。可及三五升。宜服此方。

亂髮灰(半兩) 伏龍肝〔二(一)兩〕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頻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鼻衄不止。雞冠花散方。

雞冠花(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麝香同研令勻。以生地黃汁一合。冷水半盞。攪令勻。不計時候。調下二錢。頻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胸膈間有餘熱。衄血不止方。

牡蠣(二兩燒為粉)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二錢。頻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氣毒熱盛。鼻衄不止。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半兩) 土瓜根(半兩) 子芩(半兩) 蠟麵茶(一分) 麝香(半錢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冷蜜水調下二錢。以瘥為度。

治傷寒鼻衄。可及一斛以來。不止方。

黃藥(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熱毒攻眼諸方

夫眼者。臟腑之精莖。肝之外候也。傷寒熱毒壅滯。熏蒸於肝。上攻於目。則令目赤腫痛。若毒氣盛者。眼生翳膜也。

治傷寒熱毒。氣攻眼昏暗。及有熱淚。瞼下澀痛。漸漸至重。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赤茯苓(三分) 決明子(一兩) 赤芍藥(半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蕤仁(半兩) 地骨皮(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氣攻眼。赤澀浮翳。宜服此方。

川升麻(二兩) 黃芩(三分) 甘草〔三(二)分炙微赤銼〕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攻眼。障翳赤腫。宜服蕤仁散方。

蕤仁 漏蘆 黃芩 犀角屑 連翹 川升麻 甘草(炙微赤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氣攻眼。障翳赤澀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 地骨皮(三分) 玄參(半兩) 黃芩(三分) 石膏(一兩) 甘菊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羌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川朴硝(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攻眼。赤澀昏暗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梔子仁(半兩) 決明子(一兩) 芎藭(一兩) 羌活(一兩) 石膏(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氣攻眼。翳膜赤痛。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黃連(去須) 決明子 玄參 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氣攻眼。忽生赤翳。疼痛不可視明。或眼外浮腫。宜服秦皮散方。

秦皮 前胡(去蘆頭) 蕤仁 黃芩 川升麻 赤芍藥 白薇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攻眼。生翳赤痛。不得見明。心神煩悶。宜用此方。

秦皮 川升麻 黃連(去須)(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三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候冷。每用三合。仰臥。以綿纏箸頭取汁。滴眼中。如屋漏狀。盡三合止。須臾復用。日五六度乃佳。

治傷寒未解。熱毒氣上衝。頭痛目赤澀。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葛根(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莖。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氣攻眼。生赤脈白翳。澀痛不可忍。宜服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 川升麻 黃柏(銼) 秦皮 川芒硝(以上各一兩) 蕤仁(半兩) 黃連(一兩半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攻眼。生翳。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二)兩〕 黃連(三分去須) 青葙子(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攻眼。赤痛兼白翳暈。宜服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連(去須) 黃芩 川升麻 梔子仁(以上各一兩) 兔肝(三分微炙) 川朴硝(二兩) 苦參〔三分(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傷寒熱毒氣攻眼。生赤白翳。宜用此方。

烏賊魚骨(一兩不用大皮)

上搗細羅為散。入少許龍腦。更研令細。日三四度。取少許點眼。

治傷寒大病後。熱毒氣攻眼方。

露蜂房(二兩)

上以水三大盞。煎至二大盞。去滓。放溫。洗眼。日三五度。

治傷寒。熱毒攻眼生翳方。

豉(三七粒燒為灰)

上細研如粉。以少許點翳上。日三四度。即瘥。

治傷寒咽喉痛諸方

夫傷寒病。過經而不愈。脈反沉遲。手足厥逆者。此為下部脈不至。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經。毒氣上熏。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也。

治傷寒毒氣攻。咽喉痛。心煩躁熱。胸膈滯悶。大小便難。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川升麻 馬牙硝 木通(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 玄參(以上各一兩) 犀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毒氣攻咽喉。窄窒痛疼不可忍。宜服馬藺子散方。

馬藺子(半兩微炒) 地骨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芩(半兩) 馬牙硝(二兩)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生用) 大青(半兩) 苦竹葉(二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濾去滓。入蜜二合。同熬令稠。不計時候。取一茶匙含咽津。

治傷寒。咽喉閉塞不通。小便赤澀。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羚羊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赤芍藥(半兩) 蘆根(二兩銼) 甘草(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在心脾。口舌乾燥。咽喉腫痛。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 木香〔二(一)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漢防己(半兩) 葛根(半兩銼) 滑石(半兩) 玄參(半兩) 木通(半兩銼) 甘草(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胸氣壅。閉塞不通。咽喉疼痛。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木通(銼) 羚羊角屑 前胡(去蘆頭) 桑根白皮(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半兩) 馬藺根(一兩)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咽喉疼痛。心神煩悶。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木通(銼) 射干 川升麻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 蘆根(三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經數日。胸中妨悶。咽喉噎塞。痛不能飲食。宜服此方。

射干(三分) 川升麻(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生用)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三二日。咽喉痛。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三兩去蘆頭) 甘草(二兩生用) 苦參(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毒氣攻咽喉痛。宜服絡石散方。

絡石 玄參 川升麻 射干 子芩 木通(銼)(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舌堅強硬。黑色。咽喉閉塞腫痛。宜服金花硼砂丸方。

硼砂 馬牙硝 鬱金 苦葫蘆子 川大黃(銼碎微炒) 鼠黏子(微炒) 白礬灰 黃藥 梔子仁 甘草(生用) 黃芩(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並沙糖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用綿裹。含化咽津。以瘥為度。

治傷寒二三日。毒氣攻咽喉痛腫。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一兩生用) 川升麻(半兩) 射干(半兩)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去滓。分為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卷第十一

治陽毒傷寒諸方

夫傷寒一二日。或服湯藥吐下之後。身重頭痛。腰背煩悶。面赤斑斑如錦紋。狂言而走。或見鬼神。其脈浮大而數。咽喉痛。下膿血。此名陽毒。五日可療。七日不可療也。

治傷寒一日。便成陽毒。或服藥發汗吐下之後。毒氣不解。身重背強煩悶。狂言。或走或見鬼神。面赤斑斑。狀如錦紋。咽喉痛。及下膿血。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黃芩(三分) 犀角屑(半兩) 射干(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地骨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身體疼痛。頭面如火。胸心煩熱而渴。小便赤黃。不得睡臥。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子芩(三分) 葛根(一兩銼) 川升麻(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玄參(三分) 犀角屑(半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知母(一兩)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狂言亂走。面赤斑斑。咽喉干痛。心胸煩滿。四肢拘急。小便赤黃。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射干(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芩(三分) 川芒硝(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壯熱頭痛。肢體煩重。口乾心躁。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知母 柴胡(去苗) 麻黃(去根節)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赤芍藥 防風(去蘆頭) 赤茯苓 川升麻 甘菊花(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未解。熱結在內。恍惚如狂者。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桂心(三分)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川芒硝(二兩) 木通(一兩銼) 大腹皮(一兩銼) 桃仁(廿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治陽毒傷寒。頭昏身重。咽喉唇乾。腮赤。狂言欲走。心胸脹滿。嘔逆不下飲食。面色斑斑如錦紋。宜服地骨皮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 木香 麻黃(去根節) 甘草(炙微赤銼) 川升麻 栝蔞根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木通(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壯熱。百節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升麻(二兩) 黃芩(二兩) 赤芍藥(一兩) 木香(大青)(一兩)石膏(二兩) 知母(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項背汗出。急強惡風者。宜服桂枝麻黃散方。

桂枝 麻黃(去根節) 甘草(炙微赤銼) 赤芍藥 葛根(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良久以蔥豉粥投之。

治陽毒傷寒。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渴煩躁不解。脈洪大者。白虎湯主之。

知母(一兩) 石膏(二兩搗碎)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粳米(一合)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煮米熟為度。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陽毒傷寒。四肢壯熱。心膈煩躁。嘔吐不止。宜服此方。

柴胡(去苗) 黃芩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麥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五六日以上。但胸中煩熱乾嘔。宜服栝蔞散方。

栝蔞 柴胡(去苗) 知母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脈洪大。心中悸狀。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炙微赤銼) 桂心 茯神 人參(去蘆頭)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氣盛。昏昏如醉。熱躁煩渴。口苦舌乾。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赤芍藥(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石膏(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心躁煩悶。恍惚如狂。結熱不散。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天竺黃(半兩細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硃砂(細研水飛過) 黃芩 川升麻(以上各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麝香(一錢細研) 真珠(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研了藥。更研令勻。以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嚼下十五丸。

治陽毒傷寒。煩熱。大便不通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半兩)

上件藥。搗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當利下惡物。

治陽毒傷寒。毒氣在臟。狂言妄語。欲走起者。宜服此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鐵粉(二兩)

上件藥。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磨刀水調下一錢。

治陰毒傷寒諸方

夫傷寒初得一二日。或服藥後至六七日。身重背強。腹中㽲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脹滿。短氣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身如被打。此名陰毒。五日可療。七日不可療也。

治陰毒傷寒。唇青面黑。身重背強。四肢逆冷。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半夏(一分湯浸七遍去滑) 乾薑(一分炮裂銼) 白朮(半兩) 天南星(一分炮裂) 木香(一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冷。脈候沉細。心腹脹滿。腹中㽲痛。咽喉不利。遍身疼痛。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赤芍藥(三分) 麻黃(去根節) 桂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銼微炒)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炮裂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二三日不得汗。煩躁。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回陽散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益智子(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身體疼痛。或時心頭結硬。宜服此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朮 甘草(炙微赤銼) 麻黃(去根節)(以上各一兩) 桂心(半兩)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即再服。

治陰毒傷寒。心胸滿悶。喘促。四肢厥逆。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細碎)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陰毒傷寒。身重背強。腹中㽲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下堅強。短氣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半兩去根節) 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朮(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肉桂(一兩去粗皮)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三分炮裂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回陽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麻黃(一兩去根節) 肉桂(一兩去粗皮) 乾薑(三分炮裂銼) 白朮(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汗。即再服之。

治陰毒傷寒。面青。張口出氣。心下硬。身不熱。只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正陽(氣)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皂莢(一梃去皮塗酥炙令黃色去子) 乾薑(一分炮裂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麝香(一錢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之。

治陰毒傷寒。項背強。心神煩。宜服此方。

麻黃(去根節) 附子(炮裂去皮臍) 澤瀉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肉桂(去皴皮) 甘草(炙微赤銼) 天南星(炮裂) 干蠍(微炒) 乾薑(炮裂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薑棗。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逆。頭痛心躁。胸中結實。兩脅妨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半兩) 桂心(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脈候沉細。四肢逆冷。煩躁頭痛。四逆湯方。

乾薑(炮裂銼)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白朮 當歸(銼微炒)(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之。

治陰毒傷寒。心悶煩躁。四肢逆冷。宜服此方。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桔梗(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朮 細辛(以上各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如患一日兩日者。溫酒調下一錢。如是三四日至五日者。用藥末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稍熱和滓頻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逆。胸膈不利。宜服此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 肉桂(去皴皮)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白朮木香 五味子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一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心下煩滿。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木香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乾薑(炮裂銼) 當歸(銼微炒)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頭痛。四肢不和。心腹氣悶。宜服此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 檳榔(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項直腳冷。百節疼痛。桂心散方。

桂心(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柴胡(一兩去苗)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為度。

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冷。宜服返陰丹方。

硫黃 太陰玄精 硝石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 桂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取前三味同研。於瓷瓶子內。慢火熔成汁。後放冷。重研令細。後三味搗羅為末。與前藥同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艾湯下五丸。頻服。汗出為度。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候沉細。宜服回陽丹方。

硫黃(半兩細研入) 木香(半兩) 蓽澄茄(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分炮裂銼) 桂心(半兩) 干蠍(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頻服。三服後。以熱酒一盞投之。以衣覆取汗。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心下痛硬。氣欲絕者。宜服反陰正陽蘹香丸方。

蘹香子(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炮裂) 硫黃(細研) 丁香 木香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蕷知子 桂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研碎。以炒生薑熱酒調下。良久。煎蔥白艾湯投之。不計時候頻服之。

治陰毒傷寒。來蘇丹方。

硫黃 硝石 太陰玄精(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都細研。於瓷瓶中盛。以瓦子蓋瓶口。用黃泥固濟。陰乾。以炭火半斤。養令火盡。即出之。更研如粉。用湯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熱酒下三丸。至五丸。衣蓋取汗。

治陰毒傷寒。發汗黑聖散方。

川烏頭(三兩每個劈作四片) 吳茱萸(六兩湯浸七遍焙乾)

上先掘地作一坑子。築令淨潔。以大火燒赤。淨掃去灰。先下吳茱萸。次下烏頭。安在上面。用好醋一大碗。旋旋澆入坑子內。以盡為度。後以瓦盆蓋之。待冷取出。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熱酒下一錢。汗出立瘥。

治陰毒傷寒。頭痛心躁。手足厥冷。宜服此方。

附子(一兩炭火內燒令黑色勿令藥過取出用盆子蓋之候冷細研)

上件藥。用水磨沉香一分。煮稀粥飲。不計時候調下一錢。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宜熨之方。

吳茱萸(一升)

上以酒拌令勻濕。以熟絹袋二枚盛。蒸令極熱。取熨腳心。候氣通暢勻暖。即停熨。

治傷寒頭痛諸方

夫傷寒頭痛者。是外中風邪。上注腦中。三陽之脈。受於風寒。伏留不去。則流傳於心肺。故使上焦壅滯。心煩鼻塞。壯熱頭痛也。

治傷寒頭痛壯熱。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桂心(半兩) 細辛(半兩) 白朮(半兩) 赤芍藥(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薄荷(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匕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頭痛。心神煩熱。四肢不利。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三分)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細辛(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壅熱。頭痛不可忍。宜服此方。

石膏(三兩) 滑石(一兩) 黃芩(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赤芍藥(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犀角屑(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淡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壯熱頭痛。煩躁無汗。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一兩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銼) 前胡(半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生薑。不計時候。和滓稍熱服。以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治傷寒頭痛。心膈壅疼。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甘菊花(一兩) 芎藭(一兩) 皂莢樹白皮(三分塗酥炙赤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荊芥七穗。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治傷寒痰壅。頭痛心煩。四肢拘急。不得睡臥。宜服甘菊花散方。

甘菊花(半兩) 旋覆花(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蔓荊子(半兩) 細辛(半兩) 酸棗仁(一兩) 葳蕤(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後。頭痛不解。宜服此方。

石膏(一兩) 太陰玄精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不止。通頂吹鼻散方。

藜蘆(一分去蘆頭) 瓜蒂(三分) 馬牙硝(三分) 龍腦(半錢研) 麝香(半錢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龍腦麝香令勻。用少許吹入鼻中。得嚏即瘥。

治傷寒頭痛。至甚不解方。

藜蘆(一分) 栝蔞皮(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吹少許入鼻中。滴少黃水即瘥。

治傷寒食毒諸方

夫傷寒食毒者。由其人脾胃氣虛。宿食不化。因外傷風冷。四肢不利。身體雖不大熱。心胸恆多壅悶。吐逆上氣。心腹脹滿。小便赤色。下利頻仍。診其脈緊數。三部俱有此候。乃為證也。

治食毒傷寒。初得病。身體不大熱。心悶。吐逆上氣。小便赤色。下利不止。水穀不化。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高良薑(半兩銼) 草豆蔻(半兩去皮)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細辛(一分) 甘草〔半(一)分炙微赤銼〕 子芩(三分) 訶黎勒皮(半兩)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生薑。不計時候。和滓稍熱服。

治食毒傷寒。頭痛。身不大熱。心間駐悶。大便下利。宜服此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食毒傷寒。心腹脹滿。時復嘔吐。憎寒。不下飲食。大小便秘澀。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川芒硝(一兩)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食毒。腹脹氣短。壅悶。不下食。四肢少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當歸(銼微炒) 大腹皮(銼) 訶黎勒(煨用皮) 川大黃(銼碎微炒) 木香(以上各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食毒。脾胃虛乏。四肢少力。不思飲食。心腹氣脹。或時下利。向晚憎寒。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桂心(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神麯(一分微炒黃色) 白朮(半兩) 蓽茇(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半兩去苗)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食毒。腹脹喘急。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白朮(一兩) 木香(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薑棗。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傷寒食毒。壯熱頭疼。腹脹憎寒。四肢痠痛。口苦。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薑棗。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食毒。腹脹虛鳴。不能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 白朮 五味子 木香 桔梗(去蘆頭)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生薑。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傷寒食毒。心腹脹。氣急悶。大小便不通。宜服此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一兩) 當歸(半兩去心焙) 木香(半兩) 川朴硝(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食毒傷寒。心腹脹滿。頭面遍身俱黃。或時憎寒壯熱。吐逆。不下飲食。大便秘澀。小便如血。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川升麻(一兩) 白朮(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知母(半兩) 檳榔(一兩)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心狂熱諸方

夫傷寒心狂熱者。緣心屬火也。心主於血。陽氣盛則血並於陽。熱邪攻於心絡。則心神煩亂。或詠或言或笑。猖狂不已。言語失常。驚悸不安。棄衣而走。此皆熱毒之氣。壅滯心胸。致令發狂也。

治傷寒脈浮。醫以火劫汗。出太過必亡陽。心生狂熱。起臥不安。宜服龍骨救逆湯方。

龍骨(二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茯神(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牡蠣(二兩燒為粉) 蜀漆(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有狂熱在心。恍惚或多驚。不得睡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茵陳(三分) 茯神(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梔子仁(半兩) 赤芍藥(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龍齒(三分) 川升麻(半兩) 子芩(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病不解。熱結在膀胱者。其人必如狂。血自下者愈。外未解。猶不可下。先解其外。解已。但小腹結者可下之。宜服桃仁承氣湯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當有微利便愈。

治傷寒心熱發狂。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黃芩(半兩) 赤芍藥(半兩) 茯神(半兩) 葛根(半兩銼) 鼠尾草(半兩) 梔子仁(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邪熱傷心。恍惚狂言。時有痰逆。不欲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龍骨(三分) 茯神(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遠志(一分去心)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麥門冬(三分去心) 沙參(半兩去蘆頭) 黃耆(半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粳米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神煩熱。狂語不定。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 葳蕤 人參(去蘆頭) 黃耆(銼) 麥門冬(去心) 子芩(以上各一兩) 茯神(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生薑汁一茶匙。蜜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熱。狂言恍惚。臥不安席。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二兩)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茯神(一兩半) 玄參(一兩) 麥門冬〔一(二)兩去心焙〕 甜竹根(三分銼) 赤芍藥(一兩半) 馬牙硝(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馬牙硝(一兩) 鉛霜(一分) 龍腦(一分) 硃砂(半兩) 鐵粉(一兩)

上件藥。都研令細。不計時候。煎竹葉湯放溫。調下一錢。

又方。

龍齒(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馬牙硝(一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地龍(一兩微炒)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生薑蜜水調下一錢。

治傷寒。熱毒在內。心煩發狂。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薇(一兩) 梔子仁(一兩) 大青(一兩) 知母(一兩) 栝蔞(一兩) 川硝石(一兩) 白蘚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邪熱在心。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志意不定。宜服龍齒丸方。

龍齒(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三分) 遠志(半兩)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蘆頭) 黃連(三分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冷米泔下三十丸。

治傷寒潮熱不退諸方

夫傷寒熱毒不退。伏留於臟腑而不能散。即攻於表。隨其王衰。而作發歇。遍身壯熱。或進或退。故謂之潮熱也。診其脈各隨其五臟六腑洪數者是也。

治傷寒。發歇潮熱。頭痛煩渴。四肢無力。胸膈痰滯。不思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去裙襴生用) 恆山(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地骨皮(一兩) 石膏〔二(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知母(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不退。每發。口乾渴逆。飲食全少。四肢無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蘆根(一兩銼) 麥門冬(半兩去心)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黃耆(三分銼) 赤芍藥(半兩) 白朮(半兩)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粳米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往來。口乾煩躁。頭目疼痛。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葛根(一兩銼) 麻黃(三分去根節) 黃芩(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用新汲水調下一錢。

治傷寒潮熱。口乾頭痛。四肢煩疼。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膏(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經十日以上。潮熱不解。日晡即發。壯熱如火。胸滿嘔逆。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黃芩(三分) 栝蔞根(半兩) 牡蠣(一分燒為粉)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煩悶。體痛嘔逆。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人參(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不退。發歇無時。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去裙襴塗酥炙令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豉半合。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數日。潮熱不退。口乾煩躁。或多痰逆。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 人參(去蘆頭) 柴胡 石膏 葛根(銼)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經二七日外。潮熱不退。四肢無力。昏沉如醉。恐變成百合病。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兩) 葛根(一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麥門冬(半兩去心) 黃芩(半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石膏(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胸壅悶。潮熱頭痛。肢節拘急。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柴胡(三分去苗) 甘菊花(三分)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蔓荊子(三分) 黃芩(一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數日。頭痛。潮熱不退。或發憎寒。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石膏〔一(二)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頭痛。四肢拘急煩疼。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赤茯苓 麥門冬(去心) 葳蕤 柴胡(去苗) 梔子仁(以上各一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潮熱不退。四肢沉重。不欲飲食。胸中溢塞。小便赤澀。宜服龍膽丸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白蘚皮(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子芩(半兩)梔子仁(三分) 川大黃(一兩半銼微炒) 川升麻(三分) 大麻仁(一兩半別研如膏) 鱉甲(一兩去裙襴塗醋炙令微黃)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麻仁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傷寒心悸諸方

夫傷寒悸者。謂心下悸動也。此由傷寒病。發汗以後。因又下之。內有虛熱則渴。渴則飲水。水氣乘心。必振寒而心下悸也。太陽病。小便不利者為多。飲水心下必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夫脈洪數。法當汗出而愈。而下之則身體重。心必悸也。不可發其汗。當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微。裡虛表實。津液自和。當自汗出愈也。

治傷寒二三日。心中悸。嘔吐不止。心急鬱郁微煩者。尚未解。可與大柴胡湯方。 柴胡(二兩去苗) 黃芩(一兩) 赤芍藥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枳實(麩炒令黃) 

檳榔白朮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裡虛。心下悸。腹中氣不和。宜服白茯苓散方。

檳榔(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熱不解。心下悸。頭眩身瞤振。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赤芍藥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朮(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過多。其人以手捫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人參(去蘆頭) 白朮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得汗。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痛目眩。心神煩喘。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 桔梗(去蘆頭) 前胡(去蘆頭) 石膏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 旋覆花(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脈結代者。心下悸也。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炙微赤銼) 茯神 遠志(去心) 蒼朮(以上各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未得汗。心悸而煩。頭目不利。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生薑(一分切) 大棗(五枚去核) 飴糖(一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次入飴糖。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傷寒煩喘諸方

夫傷寒太陽病下之後。喘者。外未解故也。夫發汗後飲水者必喘。以水停心下。腎氣乘心故喘也。或飲水過多。入腎亦喘也。

治傷寒煩熱喘促。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去根節) 木通(銼) 紫蘇莖葉 赤茯苓 生乾地黃 枳實(麩炒微黃) 天門冬(去心焙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煩喘。胸膈滿悶。不思飲食。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 赤茯苓 桔梗(去蘆頭)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銼碎微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柴胡(去苗) 前胡(去蘆頭) 大腹皮(銼) 麥門冬(去心)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 訶黎勒皮(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煩喘急。咳逆。多涎唾有血者。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赤茯苓(一兩) 紫蘇子(微炒) 桔梗(去蘆頭)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壯熱。涕唾稠黏。鼻塞氣喘。心煩。宜服此方。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白前(一兩半)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膏〔一(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傷寒汗出而喘促。煩熱頭痛者。宜服貝母散方。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百合(三分)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石膏(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出不解。曾經吐下後。心胸痞滿。煩喘不除。宜服此方。

桑根白皮(二兩銼) 旋覆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木香(半兩炙微赤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七八日。肺臟壅熱。大腸不通。小便黃赤。心神煩喘。宜服此方。

紫蘇莖葉 木通 桑根白皮(銼) 紫菀(洗去苗土) 黃芩(以上各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氣壅煩喘。腹脅妨悶。不欲飲食。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半兩) 訶黎勒(一兩用皮) 桑根白皮(半兩銼) 木香(一分) 桂心(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即去薑棗。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傷寒頭痛。百節痠疼。氣壅煩喘。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赤芍藥(三分) 桂心(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石膏(一兩半杵碎)

上件藥。搗細銼。拌令勻。分為三服。每服。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以汗出為度。

治傷寒上氣諸方

夫傷寒毒氣不退。上焦煩熱。則傷於肺。肺主於氣。邪熱壅滯。則肺乘虛脹。衛氣不行。故令上氣也。

治傷寒。心肺氣壅。涕唾稠黏。胸脅脹滿。上氣喘促。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半兩銼) 五味子(半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上氣喘促。眠臥不得。宜服此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蘇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腹脅虛脹。上氣咽燥。脈浮者。心下有水氣。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半夏〔一(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 五味子(一兩) 訶黎勒子(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痰唾無恆。上氣喘急。胸中滿悶。坐臥不安。面目微腫。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旋覆花(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一兩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上氣喘急。心胸滿悶。宜服此方。

紫蘇子(一合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氣壅。心腹不利。上氣咳嗽。腹脅妨悶。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一兩) 大腹皮(一兩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桑根白皮(一兩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實〔一(半)兩麩炒令微黃〕 漢防己(半兩)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別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葶藶。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心胸不利。上氣喘促。腹脅妨悶。宜服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三分) 木通(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乾嘔諸方

夫傷寒乾嘔者。此為熱氣在脾胃也。或發汗解後。胃中不和。尚有蓄熱。熱氣上熏。則心下痞結。故乾嘔也。

治傷寒。乾嘔煩熱。不納飲食。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一兩) 黃耆(三分銼)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麥門冬(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乾嘔煩悶。小便不利。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半兩銼) 蘆根(一兩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葛根(半兩銼) 麥門冬〔半(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五服。

治傷寒乾嘔。不納飲食。心神虛煩。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葛根(半兩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往來寒熱。胸脅氣滿。乾嘔。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三兩(分)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二兩半去蘆頭) 赤茯苓(二兩) 桂心(三分)犀角屑(一兩)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赤芍藥(一兩半) 蘆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煩亂。不下飲食。宜服藿香散方。

藿香(一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桑木耳(一分) 葛根〔一(半)兩銼〕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不止。心胸煩躁。四肢熱。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一兩麩炒令黃去瓤)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不止。宜服竹茹飲子方。

竹茹(半兩)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分)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傷寒。乾嘔。煩渴不止。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麥門冬(三分去心) 葛根(三分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煩熱乾嘔。宜服竹茹散方。

竹茹(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蘆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不止散方。

茅根(三兩銼)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三兩) 竹茹(三兩)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乾嘔。心膈煩滿方。

木通(二兩) 蘆根(二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嘔噦諸方

夫傷寒熱毒氣盛。多服涼藥。及飲冷水。病折以後。熱勢既退。胃氣乃虛。故使胸滿氣逆。心腹堅痞。必嘔噦也。

治傷寒後。胃虛逆嘔噦。不納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訶黎勒(一兩用皮) 高良薑(半兩銼) 丁香(半兩) 肉桂(半兩去皴皮)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嘔噦。心下痞滿。胸膈間宿有停水。頭眩心悸。宜服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半兩) 白朮(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嘔噦。心胸不利。頭目昏重。不下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實(半兩麩炒令黃) 前胡(半兩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用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服冷藥過多。寒氣傷胃。嘔噦不止。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一兩去皮)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半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胃虛氣逆。嘔噦不止。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半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後。胃虛。嘔噦不止方。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生薑(一分)

上件藥。細銼。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傷寒後。胃虛。嘔噦不下食。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三分用皮) 藿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和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傷寒後。嘔噦不止。心腹痞滿。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用皮)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後。嘔噦不下食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丁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濃生薑湯調下一錢。

治傷寒後。嘔噦。胸滿不下食方。

人參〔一(二)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口瘡諸方

夫傷寒熱毒在臟。心脾煩壅。表裡熱不解。毒氣熏於上焦。故令口舌乾燥生瘡也。

治傷寒。心肺壅熱。口內生瘡。煩躁不得眠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柏(半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 玄參(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上焦壅熱。口舌生瘡。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三分去須) 黃柏(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薔薇根(三分)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十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口瘡爛赤。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二兩) 甘草(一兩生銼)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大青(一兩) 犀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咽喉內痛。滿口生瘡。吃食不得。宜服玄參煎方。

玄參(一兩) 川升麻(半兩) 苦參(半兩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秦艽(一兩去苗) 馬牙硝(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煉了蜜一合。相和令勻。不計時候。徐徐含咽服之。

治傷寒肺心熱。口內生瘡。咽喉腫塞。宜服升麻煎方。

川升麻(一兩) 大青(一兩) 射干(一兩) 梔子仁(一兩) 黃芩(柏)(半兩) 玄參(三分) 薔薇根〔一(二)兩〕 苦竹葉(一兩) 生地黃汁(半升) 蜜(半升)

上件藥。細銼。都用水三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下蜜地黃汁攪和。煎如稀粥。入淨器中盛。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治傷寒。心肺熱。口內生瘡。宜含黃柏散方。

黃柏(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川朴硝(三分) 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用新綿薄裹。食後含之。良久口內有涎唾。即吐之。

治傷寒。口瘡。眾醫不瘥者。宜用此方。

密陀僧(半兩) 黃柏(一兩半塗蜜微炙銼) 甘草(一兩塗蜜炙微赤銼) 蒲黃(一兩) 黃藥(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時時敷於瘡上。有涎即吐之。

治傷寒。心肺煩熱。口瘡爛痛。黃芩飲子方。

黃芩(一兩) 赤芍藥(二兩) 羚羊角屑(二兩) 黃柏(二兩) 大青(一兩) 苦竹葉(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溫含冷吐。每日三度用之。

治傷寒。上焦煩熱。口內生瘡不止。龍膽煎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黃連(一兩去須) 川升麻(一兩) 槐白皮(一兩) 大青(一兩) 苦竹葉(五十片) 白蜜(一十盞)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去滓取汁一盞。入蜜更煎五七沸。放冷。塗於瘡上。日三四度。有涎即吐之。

治傷寒熱毒壅滯。口內生瘡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黃柏(一兩銼) 黃連(二兩去須)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放冷暖得所。含之良久。旋旋吐卻。

治傷寒。口舌生瘡方。

浮萍草(一分) 黃丹(一分) 黃柏(一分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生蜜旋和。丸如彈子大。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傷寒。熱毒口瘡方。

黃柏(三兩削去粗皮細銼)

上件藥。以蜜拌浸一宿。入銚子內。煎十餘沸。濾去滓。候溫。小心含其蜜。良久旋吐卻。更含之。

治傷寒吐血諸方

夫傷寒。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汗不發。致使熱毒入深。結於五臟。有瘀積故吐血也。

治傷寒吐血。心煩不食。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一(三)兩〕 生乾地黃(一兩) 柏葉(一兩) 茜根(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溫病。時氣疫毒。及飲酒傷中。吐血不止。面黃乾嘔。心煩。止血蒲黃散方。

蒲黃(二兩) 栝蔞(二兩) 犀角屑〔一(二)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桑寄生(二兩)葛根〔三(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不止。宜服此方。

伏龍肝 甘草(炙微赤銼) 茜根 生乾地黃 阿膠(搗碎炒令黃色) 黃芩(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心神煩悶。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 梔子仁(半兩) 遠志(一分去心) 桂心(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 荷葉(一兩) 艾葉(三分微炒) 柏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目眩煩悶。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 赤芍藥 黃芩 伏龍肝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以上各一兩) 乾薑(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熱。及餘毒不退。吐血一二升不止。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黃柏(三分銼) 黃芩(一兩) 吳藍(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伏龍肝(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熱。吐血不止方。

伏龍肝(一分) 紅藍花〔一合(分)〕 亂髮灰(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肺熱。因嗽吐血或唾血。宜服茅根飲子方。

茅根(三兩)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 竹茹(一兩) 刺薊(一兩半) 紫菀(二兩洗去苗土)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傷寒煩熱。吐血不止。心胸痛。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 茅根(二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 犀角屑(一兩半)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藕汁生地黃汁各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傷寒吐血不止。柏葉散方。

青柏葉(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阿膠(一分搗碎炒令黃)

上件藥。搗篩為末。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別攪馬通汁一合相和。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傷寒。壅極吐血。百治不瘥方。

生地黃汁(一中盞) 川大黃(一分銼微炒碎末)

上件藥。先煎地黃汁三兩沸。納大黃末調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舌腫諸方

夫傷寒舌腫者。是熱毒傷於心脾也。心候於舌。主於血。血虛為熱所乘。又脾之大絡出於舌下。若心脾有熱。則令舌腫也。

治傷寒心脾熱。舌腫。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 黃芩(三分) 川升麻(三分) 黃藥(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黑豆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上焦虛。毒氣熱壅塞。咽喉連舌腫痛。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射干(一兩) 黃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末。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咽喉閉塞。舌根腫痛方。

蒼耳根(一兩半銼) 甘草(三分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脾虛熱舌腫方。

黃柏(一兩) 甘草(三分生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脾熱。口瘡舌腫。咽喉疼痛。宜服此方。

羚羊角屑(半兩) 玄參(三分) 黃柏(半兩塗蜜微炙銼) 甘草(半兩生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熟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心脾壅熱。舌腫。多吐痰涎。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白菊花(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鉛霜。同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淡竹瀝二合。調下二錢。如無竹瀝。磨犀角。溫水調下亦得。

治傷寒心脾熱。唇乾舌腫。口內生瘡。宜服龍膽散方。

龍膽(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知母(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生銼) 柴胡(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磨犀角溫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喉中痛。舌根腫滿。不能轉動。此為心脾熱毒。宜先用針。當舌中針入五分。出血即消。後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車前子(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生用) 生乾地黃(三兩) 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卷第十二

治傷寒咳嗽諸方

夫傷寒咳嗽者。由邪熱客於肺也。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其肺則浮。肺主於嗽。水氣乘之。故多咳嗽也。

治傷寒咳嗽。氣促喉鳴。干嗽無唾。喉中如哽者。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 麥門冬(一兩去心)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百合(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煩熱。四肢骨節頭目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貝母(一兩煨微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葛根(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石膏(二兩) 玄參〔黃芩(一兩)〕 知母(三分)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喉中鳴。上氣喘促。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紫菀(去苗土) 麻黃(去根節)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當歸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心膈壅悶。肩背煩疼。四肢少力。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紫蘇莖葉(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前胡(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喘息不得。宜服款冬花散方。

款冬花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去苗土) 生乾地黃 百部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涕唾腥氣。心胸壅悶。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三分) 桑根白皮(銼) 紫菀(去苗土) 赤茯苓 生乾地黃(以上各一兩) 百部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引心腹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 桔梗(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銼) 赤茯苓〔以上各二(三)分〕 肉桂(半兩去皴皮)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頭目痛。痰滯。胸膈不利。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葛根(銼) 百部 貝母(煨令微黃)(以上各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嘔逆。不納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 前胡(去蘆頭) 白朮 紫菀(去苗土)(以上各半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唾血。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 車前子(半兩) 桑根白皮(銼) 紫菀(去苗土) 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赤茯苓(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頭目連背膊浮腫。喘促。大小便不利。百合散方。

百合(三分)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半兩銼)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大腹皮(三分銼) 漢防己(半兩) 赤茯苓(三分) 紫蘇莖葉(三分) 陳橘皮〔二(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連胸背痛。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去心) 赤茯苓 生乾地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細辛 貝母(煨令黃) 前胡(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胸膈壅悶。心神煩躁。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川升麻(一分) 葛根(一分銼) 前胡(半兩去蘆頭) 豬苓(半兩去黑皮) 知母(一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鼻塞壅悶。大腸氣滯。宜服此方。

細辛(三分) 百合(一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肺熱咳嗽。涕唾稠黏。背膊拘急。口乾頭痛。大小便秘澀。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半)兩生銼〕 白前(一兩半) 木通(一兩銼) 旋覆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朴硝(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鼻有清涕。吃食減少。宜服此方。

細辛(半兩) 五味子(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肉桂(半兩去皴皮)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咳嗽。壯熱。四肢痠痛。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子芩(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川升麻(半兩) 荊芥(三分) 赤芍藥(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咳嗽喘促鼻塞。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三分) 肉桂(半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赤茯苓(三分) 白朮(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桔梗(半兩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百合(三分) 厚朴〔二(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風冷入肺。咳嗽不止。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知母(半兩) 紫蘇子(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如茶煎五七沸。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心肺壅熱。咳嗽口苦氣促。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漢防己 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傷寒。氣壅咳嗽。咽喉胸膈不利。喘息急。宜服皂莢丸方。

百合(一兩) 皂莢(五梃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皂莢(半斤不蚛者以童子小便三升浸三日挼汁去滓於銀器中熬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皂莢膏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餘熱不退諸方

夫傷寒病。其人已經發汗吐下。或服藥以後。而脈洪大實數。腹內脹滿。小便赤黃。大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臟腑結熱故也。

治傷寒餘熱不退。心神煩躁。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黃芩(一兩) 木通(三分銼) 川朴硝(半兩) 土瓜根(一兩) 龍膽(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餘熱不退。發渴煩躁。胸膈氣滯。不思飲食。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川大黃(銼碎微炒)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鱉甲〔去裙襴塗(醋)炙令黃〕檳榔人參(去蘆頭) 木香 子芩 赤芍藥 赤茯苓 紫菀(去苗土)(以上各三分)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十日以上。餘熱不解。時發憎寒。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石膏〔三(二)兩〕 川朴硝(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肉桂(半兩去皴皮)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汗下後。餘熱未退。頭痛口乾煩躁。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二(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膏〔三(二)兩〕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粳米五十粒。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餘熱不去。心中結痛。此為欲解。宜服梔子湯方。

梔子仁(十四枚) 豉(一合)

上二味相和。分為二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大下之後。餘熱不去。心中多煩。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半兩去心) 梔子仁(半兩) 茯神(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餘熱在心。恍惚多驚。不得眠睡。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三分) 犀角屑(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梔子仁(三分) 茯神(一兩) 赤芍藥(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青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餘熱不退。口乾煩躁。宜服黃芩丸方。

黃芩 梔子仁 川大黃(銼碎微炒) 鐵粉(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餘熱在於胸中。煩渴悶亂。宜服龍膽丸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青葙子(一兩)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苦參(半兩銼) 黃柏(三分銼) 栝蔞根(半兩) 川升麻(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傷寒胸膈痰滯諸方

夫傷寒心胸壅滯。痰飲留澼。不能消散。故令心腹痞滿。少思飲食。風熱相搏。目眩頭痛。上焦不利。見食即嘔。此由胃虛。不能宣化水穀。津液閉塞不通。水飲停於心胸。而成痰結也。

治傷寒。胸膈痰滯。除頭目疼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旋覆花(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壯熱痰壅。心膈不利。食久不消。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痰毒壯熱。心膈滯悶。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旋覆花(一兩) 細辛(一兩) 白芷(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芍藥(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解。猶有風冷。痰滯胸膈。噎塞食飲。妨悶。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大腹皮(一兩銼) 半夏(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痰滯嘔逆。肢體疼痛。心胸不利。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澤瀉(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痰滯在胸膈悶不散。身體壯熱。頭目昏沉。胃氣不和。少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 甘菊花 赤茯苓 人參(去蘆頭) 前胡(去蘆頭) 大腹皮(半兩銼) 旋覆花(以上各三分)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石膏(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心膈痰滯。壅悶不欲飲食。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 前胡(去蘆頭) 白蒺藜(微炒去刺) 柴胡(去苗)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銼) 赤茯苓(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痰滯胸煩熱頭疼。不思飲食。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麩炒微黃) 柴胡(去苗) 赤茯苓 澤瀉 前胡(去蘆頭)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以上各三分)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霍亂諸方

夫陰陽不順。清濁二氣相干。臟腑不調。真邪交錯。腸胃變亂。故令吐瀉也。若傷寒。脾氣既虛。心膈煩熱。腹脹頭痛。身體惡寒。宿食不消。中焦壅滯。榮衛氣逆。冷熱相攻。四肢厥冷。或吐或利。故名霍亂也。

治傷寒。霍亂吐利。心煩腹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枳實(麩炒令黃色)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乾薑(炮裂銼) 黃連(去須) 赤石脂 當歸(銼微炒)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霍亂。胃氣不和。心煩吐利。不下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霍亂髮熱。身體疼痛。多欲飲水。宜服此方。

豬苓〔半(三)分去黑皮〕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三分)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霍亂吐利。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宜服四逆湯方。

甘草(炙微赤銼)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以上各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霍亂吐瀉。四肢逆冷。宜服此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白朮(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冷熱氣相乘。霍亂吐利。轉筋不止。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干木瓜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霍亂吐瀉不定。兼脾胃冷氣攻心腹脹滿。不下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黃熟) 肉豆蔻(半兩去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霍亂。心腹㽲痛。四肢不和。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木香(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心腹痞滿諸方

夫傷寒。太陽少陰並病。脈浮緊。而下之反入里。則作痞。痞者心下滿也。病發於陰者則不可下。下之則心腹痞滿。若按之自軟。但氣痞爾。不可復下也。若熱毒氣乘心。則心下痞滿。面赤目黃。狂言恍惚者。此為內實。宜吐下之也。

治傷寒。心腹痞滿。頭痛。四肢煩疼。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三分)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痛。心腹痞滿。痰壅。不下飲食。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石膏(一兩) 甘草(二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腹痞滿。咽喉噎塞。四肢不和。背膊壅悶。不欲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大腹皮(一兩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心腹痞滿。惡寒汗出者。宜服附子瀉心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連(一兩去須) 黃芩(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腹痞滿。下之後。心腹轉脹。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一兩)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高良薑(半兩)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冷氣結在心腹。痞滿妨悶。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赤芍藥〔一兩(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三分炮裂銼) 木香(三分)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頭痛急悶。心腹痞滿。氣逆。不思飲食。宜服此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白朮(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木香(半兩) 大腹皮(半兩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心腹痞滿。兩脅下急。不能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澤瀉(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桔梗(一分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氣逆。心腹痞滿。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人參(去蘆頭) 白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發汗後。心腹氣痞滿煩悶。宜服此方。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其脈沉微。或因下後。心腹痞滿。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發汗吐下後。心腹痞滿。胸膈氣不利。宜服代赭散方。

代赭(半兩研) 旋覆花(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三分)白朮(三分) 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心腹痞堅。兼氣促。宜服此方。

蘿蔔子(二兩微炒) 阿魏(一錢麵裹煨面熟為度)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傷寒。表熱未除。數下之。遂夾熱而利。利不止。心腹痞滿。表裡不解者。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腹痞堅。痰逆不止。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黃芩(半兩) 赤芍藥(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腹脹痛諸方

夫傷寒心腹脹痛者。由其人臟腑久冷。因染斯疾。未得汗間。心神煩熱。遂服涼藥。及飲冷水。傷於心脾。動於風冷。故令心腹脹痛也。或有經吐下以後不解。內外有熱。亦心腹脹痛。此為內有結實故也。

治傷寒因有熱。服冷藥過度。心腹脹痛。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當歸(半兩銼微炒)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大腹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冷水積在腹中。脹滿疼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二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柴胡(三分去苗) 當歸(三分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腹脹滿疼痛。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白朮(三分) 神麯(三分炒令微黃) 麥糵(三分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脾胃虛冷。心腹脹痛。不思飲食。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半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芎藭(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脾胃氣滯。心腹脹滿。痛不欲飲食。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 訶黎勒(煨用皮) 當歸(銼微炒) 肉豆蔻(去殼) 人參(去蘆頭)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 桂心(以上各三分) 陳橘皮〔二(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後。氣壅不散。攻心腹脹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赤芍藥(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大腹皮(半兩銼) 檳榔(三分)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卒心腹痛。脹滿不下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高良薑(一兩銼)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大腸氣壅。心腹脹滿疼痛。四肢骨節痠疼煩悶。不得眠臥。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分) 檳榔(半兩) 桂心(一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傷寒。冷氣攻心腹。脹滿疼痛。不下飲食方。

木香(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半兩)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芍藥(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朮(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心腹脹滿疼痛。胸膈壅滯。或嘔噦不能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三分去蘆頭) 訶黎勒皮(三分) 赤芍藥(三分) 桂心(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汗後。腹脹疼痛。宜服厚朴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厥逆諸方

夫厥者逆也。謂手足逆冷也。此由陽氣暴衰。陰氣獨盛。勝於陽。脈為之逆。不通於手足。所以逆冷也。傷寒一日至四日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發熱者後必厥。厥甚熱亦甚。厥微熱亦微。厥已經下之後。復發其汗者。則口傷爛赤。傷寒先厥。發熱下利。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必咽中強痛。其為喉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不止便膿血者。其喉不痹。傷寒先厥者不可下之。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故知愈也。發熱而厥七日而下利者。為難治。其人但手足厥逆者。可灸之。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溫反微喘者死。下利厥逆。心躁不能臥者死。病六七日。其脈數。手足厥。煩躁厥不還者死。發熱下利。至厥不止者死。下利後其脈絕。手足厥。卒然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而厥者死。

治傷寒吐利。手足逆冷。心煩悶絕。宜服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棗(五枚)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生薑(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銼。都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四服。

治傷寒。曾經發汗吐下。寒氣未退。脾胃氣虛。胸膈煩滿。手足逆冷。宜服益智子散方。

益智子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肉桂(去皴皮) 當歸(銼微炒) 乾薑(炮裂銼) 細辛 高良薑(銼)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病極。脈沉厥逆。宜服通脈散方。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肉桂〔一(二)兩去皴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吐下之後。胃氣虛寒。食即吐逆。四肢厥冷。宜服此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高良薑(三分銼) 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四逆。及內有久寒。宜服此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大熱。出汗熱不去。腹內拘急。四肢厥冷。並下利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手足厥逆。嘔吐涎沫。頭痛。宜服此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不得睡諸方

夫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陰主夜。夜主臥。謂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矣。今熱氣未散。與諸陽並。所以陽獨盛。陰偏虛。病後不得睡者。陰氣未復故也。

治傷寒後。體虛煩熱。不得睡臥。少思飲食。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 茯神(一兩) 黃芩〔三(二)分〕 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粳米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虛煩不得眠睡。心中懊憹。宜服此方。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半兩) 黃芩(半兩) 烏梅肉(十四枚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十片。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體虛心煩。不得眠臥。四肢少力。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半) 白芍藥(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酸棗仁(一兩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雞子清一枚。攪令勻。溫服。

又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一兩半)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粳米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後。體虛乏力。筋脈拘急。四肢疼痛。不得睡臥。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麥門冬(半兩去心) 防風(半兩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茯苓(三分) 芎藭(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胃氣虛乏。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心神煩悶。不得睡臥。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 白朮(一兩) 酸棗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三分銼)人參〔二(三)分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伏熱在心中。恍惚多驚。不得睡臥。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半兩) 犀角屑(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茯神(一兩) 赤芍藥(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虛汗不止諸方

夫諸陽在表。表者陽也。陽氣虛則自出汗。心主於汗。今心臟虛。故津液妄出也。

治傷寒。頭痛惡寒。虛汗不止。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三分) 牡蠣(三分燒為粉) 地骨皮(半兩) 白朮(半兩) 五味子(半兩) 黃耆(半兩銼) 麻黃根(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體虛汗出。心煩。頭痛惡風。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芎藭(三分) 羌活(一分) 羚羊角屑(一分) 桂心(一分) 麻黃(一兩不去根節) 知母〔二(一)分〕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出不歇。宜服此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連(去須) 梔子仁 黃柏(塗蜜微炙銼) 麻黃根(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體虛。夜臥汗出不止。時發頭旋。噁心不食。宜服此方。

人參(去蘆頭)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黃耆(銼)(以上各一兩) 麻黃根(一兩半) 牡蠣(二兩燒為粉) 防風〔二兩(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虛汗不止。宜服麻黃根湯方。

麻黃根(一兩) 黃耆(一兩銼) 五味子(半兩) 牡蠣(二兩燒為粉) 甘草(三分炙微赤)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脈微細。汗出不止。漸覺虛羸。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三分) 白芍藥(三分) 麻黃根(一兩) 五味子(半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焙乾)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虛汗不止。心多煩躁。時時驚悸。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遠志(去心)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 黃耆(銼) 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入竹茹一分同煎。

治傷寒。脈候軟弱。神氣羸劣。虛汗不止。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 白茯苓 人參(去蘆頭) 白朮 白芍藥 麻黃根(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二錢。

治傷寒。體虛。汗出不止。時時心悸。宜服此方。

茯神(一兩)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伏龍肝(一兩) 麻黃根〔一(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金銀湯調二錢。

治傷寒。汗出不止。漸至困羸。宜用此方。

牡蠣(五兩燒為粉) 滑石(三兩) 麻黃根(五兩) 丁香(一兩) 甘松香(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度。用生絹包藥五兩。撲身體。以汗止為度。

治傷寒。濕溫汗出。遍身如水。宜服此方。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牡蠣(二兩燒為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汗出不解。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熟乾地黃(一兩) 白朮(一兩) 白芍藥(半兩) 龍骨(一兩) 黃耆(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麻黃根 牡蠣粉 黃耆(銼) 人參(去蘆頭) 地骨皮 龍骨(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牡蠣粉 麻黃根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 黃耆(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蛤粉湯調下二錢。

又方。

麻黃根(一兩半) 故蒲扇(燒灰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牛乳汁調下二錢。

治傷寒毒氣攻手足諸方

夫傷寒毒氣攻手足者。由熱毒從內出。循經絡攻於手足故也。人五臟六腑並榮俞。皆出於手足指。故毒從臟腑而出也。

治傷寒。毒氣攻手足。腫滿疼痛。心神煩悶。宜服連翹散方。

連翹(一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當歸(一兩) 木香(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黃芩(一兩) 犀角屑(一兩) 麝香(一錢細研)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牛蒡子(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毒氣攻四肢虛腫。宜服此方。

澤瀉(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柴胡(三分去苗)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歇寒熱。唇口乾焦。毒氣攻四肢浮腫。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赤茯苓(一兩半) 桑根白皮(二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毒氣攻手足虛腫。宜貼膏方。

黃丹(半兩) 蠟(三兩) 松脂(一兩) 乳香(一分) 麝香(一分) 麻油(一兩)

上件藥。各別研為末。以瓷器內。先煉松脂並油。次下蠟及黃丹香等。慢火煎。少時候冷。攤於絹上。貼腫處。一切腫毒並宜用之。

又方。

清油(一合) 蠟(半兩) 鹽花(一合)

上件藥。以瓷器中。先煉油熟。次下蠟並鹽花。用文武火煎成膏。貼於腫處。

治傷寒。毒氣攻手足。虛腫疼痛。宜用此方。

赤馬通(一升)

上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一斗。絞取汁。看冷熱。以漬手足。

又方。

羊糞末(一兩) 煉成豬脂(二兩)

上件藥。相和令勻。用塗腫處。

又方。

虎杖(半斤)

上藥細銼。以水一斗五升。煎至一斗。去滓。看冷熱。以漬手足。

又方。

苦參(半斤)

上藥細銼。以水一斗。煎五七沸。去滓。看冷熱。漬手足。

治傷寒毒氣攻手足。及身體虛腫。宜服此方。

豉(五合)

上以酒一升半。煎五七沸。去滓。隨性稍熱飲之。

治傷寒。毒氣攻手足腫方。

豬蹄(一具) 蔥白兼須(十莖)

上件藥。以水五升。煮令豬蹄熟。去滓。入鹽二錢。看冷熱漬腫處。

治傷寒毒氣攻手足虛腫。及疼痛欲脫方。

豉(一升) 豬肉(一斤)

上以水一斗。煮令肉熟。去滓。看冷熱。用漬手足。

又方。

黃柏〔一(二)斤細銼〕

上以水一斗五升。煎五七沸。去滓。看冷熱。用漬手足。

又方。

豬肉(一斤) 桃葉(一斤)

上以水一斗五升。煮令肉熟。去滓。看冷熱。用漬手足。

又方。

蒼耳苗絞取汁。以漬手足。

又方。

稻穰燒灰淋汁漬。

卷第十三

治兩感傷寒諸方

夫兩感傷寒者。一日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飲食。譫(音佔多言也)言妄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厥逆。水漿不入。不知人事。即難治也。何者。臟腑表裡同受其邪。五臟內傷。六腑閉塞。陰陽交爭。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夫傷寒兩感。初得二三日。不得汗。又吐下。不得其人。四肢沉重。心神昏悶。手足厥逆。心中煩躁。渴水頭痛。憎寒壯熱。或即吐逆。腹脅疼痛。轉加困重。不得睡臥。陰陽交併。不可救療。如此之候。當觀其形證善惡。察其受病淺深。而行極療。亦可瘥也。

治兩感傷寒。一兩日不得汗。脈沉遲。心中煩悶。毒氣相傳。陰陽交併。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分炮裂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吃熱粥投之。以助藥力。

治兩感傷寒。頭痛身熱。心胸悶亂。宜服發表桂心散方。

桂心 前胡(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皂莢灰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二錢。頻服。以汗出為度。

治兩感傷寒。毒氣傳受。陰陽交併。宜服解表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銼) 薄荷(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蓋出汗。

治兩感傷寒。陰陽二毒交併。身體手足厥逆。心中熱悶。強語。三部脈微細。宜急救之。四逆湯方。

乾薑(三分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吃熱粥以助藥力。汗出為度。

治兩感傷寒。遍身疼痛。腦目疼悶。心胸煩熱。四肢沉重。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半(一)兩去蘆頭〕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羌活(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吃熱粥投之。衣蓋取汗。

治兩感傷寒。不得汗。頭痛。心胸不利。宜服此方。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芎藭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以上各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薑棗。不計時候。和滓稍熱服。良久。吃熱粥投之。衣蓋取汗。

治兩感傷寒。內實。氣逆不順。皮肉乾燥。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半兩) 羌活(半兩) 赤芍藥(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一兩用皮)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麥糵(一兩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兩感傷寒。三日不得汗。悶亂目張。四肢逆冷。心腹堅硬。大小便不通方。

牽牛子(二兩生搗取末一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蓬莪朮(一分)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牽牛子末。同研令勻。每服用水一中盞。生薑半分。蔥白三莖。豉四十九粒。煎至六分。去滓。調下二錢。取利為度。

治兩感傷寒。沉重。救急有效。宜預合此方。

硫黃(五兩細研水飛過) 硝石(五兩細研如粉) 皂莢(十梃不蚛者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上件。先將皂莢捶碎。用十二月雪水一勝。浸兩日。熟挼。以生絹濾取汁。和前件硫黃硝石。硬軟得所。入瓷瓶內盛。封瓶口。不得通風。背陰處。掘地二尺深。埋瓶。從正月一日至十五日。取出。太濕。更陰乾三兩日。即以新炊飯爛研相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蔥茶下五丸。如是食毒。即先轉瀉後服之。

治兩感傷寒。四肢厥冷。急宜服此方。

附子(半兩燒令半黑)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黃黑色)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豉心一合。湯浸細研如膏。入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用去根節麻黃。煎湯下十丸。如人行五里一服。以汗出為度。

治兩感傷寒。昏沉迷悶躁渴。頭痛漸加沉重。三聖散方。

天靈蓋(一枚白色者塗酥炙令黃) 苦參(三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一錢。

治傷寒結胸諸方

夫結胸者。為熱毒氣。結聚於心胸也。此由病發於陽。而下之早。熱氣乘虛而痞結不散。按之乃痛。其寸口脈浮。關上沉細是也。脈大不可下。下之即死。脈沉而大下之為逆。若陽脈浮。關上沉堅者。名為臟結病。舌上白苔滑者為難治。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苔滑者。不可攻之也。

治傷寒十餘日。熱氣結於胸中。往來寒熱不定。宜服柴胡湯方。

柴胡(去苗) 枳實(麩炒微黃) 赤芍藥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三四日。不能臥。但欲起。胸中結熱煩悶。脈洪大者。宜服半夏湯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茯苓(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連(一分去須)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五日後。結胸。氣不散。湯飲難下。連背悶痛。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羌活(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檳榔(三分)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十餘日。熱氣結於胸中。往來寒熱。頭痛。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川朴硝(一兩)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虎掌(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結胸。氣噎塞。煩悶。宜服此方。

枳實(二兩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二錢

治傷寒結胸。內有瘀血。大便不利。小腹滿急。宜服此方。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水蛭(一分炒令微黃) 虻蟲(一分炒令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結胸。不下飲食。四肢煩勞。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檳榔(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香(半兩) 赤芍藥(三分) 白朮(三分) 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結胸。腹中㽲痛。心下硬如石。按之煩悶。宜服牛膝散方。

牛膝(三分去苗)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桂心(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半兩)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結胸。煩滿。喘息稍急。湯飲不下。宜服恆山湯方。

恆山(一分) 甘草(一分生用) 蜀漆(半分) 犀角屑(半分)

上件藥。都細銼。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頓服。須臾當吐為效。

治傷寒結熱不散。胸中痞滿。欲成結胸。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分) 旋覆花(半兩)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半兩)紫蘇莖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結胸。心膈躁悶。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半兩) 栝蔞根(一兩)赤茯苓(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結胸。煩悶。熱毒氣結聚不散。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防葵(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白朮(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結胸。心下結硬。煩悶腹脹。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 白朮(半兩)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桂心(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芩(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木香(三分)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中堅硬。兩脅脹滿。欲成結胸。宜服赤茯苓丸方。

赤茯苓(三分)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牛膝(三分去苗)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五味子(三分) 五加皮(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柴胡(三分去苗)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心中硬痛不可忍。或腹脹滿。欲成結胸。宜服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百合病諸方

夫百合之病者。為經絡百脈一宗。悉致病也。皆因傷寒大病之後。不平復。而變為斯病也。其狀。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得臥。復不得臥。欲出行。復不能行。飲食或美時。或有不能食時。臥時如強健人。而不能行。如有寒。復如無。如有熱。復如無。若小便赤黃。其病諸藥不能治。與藥即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每小便輒頭痛。其病六七日乃愈。若小便頭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小便利。但眩者。二十日愈。其病亦有始中傷寒。便成斯疾。或患經多日。方始變為此證。其候惡寒而嘔者。在上焦也。二十日當愈。其狀腹滿微喘。三四日一大便。時復小溏利者。病在中焦也。六十日當愈。其狀小便淋瀝難者。病在下焦也。四十日當愈。各隨其證。以治之爾。

治傷寒百合病。身微熱。惡寒煩喘。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二兩) 紫菀(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不痛。但覺頭眩。淅淅惡寒。是百合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百合(一兩) 知母(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頭不痛。多眩悶。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百合證。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芎藭(半兩) 百合(一兩) 知母(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下利不止。心中愊堅而嘔。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一兩) 百合(三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百合病。久不瘥。欲成癆。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二兩) 黃連(一兩去須)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百合(二兩) 秦艽(一兩去苗) 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久不瘥。不思飲食。日漸羸瘦。宜服熟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二兩) 百合 人參(去蘆頭)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白茯苓 黃連(去須) 知母(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羸瘦。不食少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白茯苓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知母 桔梗(去蘆頭) 黃耆(銼)(以上各一兩) 百合(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陰陽相傳。日久漸瘦。不思飲食。虛熱咳嗽。宜服紫菀飲方。

紫菀(一兩去根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黃連(半兩去須) 前胡(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栝蔞(一枚)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知母(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都細銼和丸。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久不瘥。大小便澀。腹滿微喘。時復痰逆。不下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半兩去蘆頭) 木香(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木通(半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百合(一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渴不止方。

牡蠣(三兩燒為粉) 栝蔞根(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粥飲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百合病。壯熱頭痛。昏昏不寐。如有祟方。

百合(二兩) 知母(一兩) 石膏(二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已經下後。宜服此方。

滑石(一兩) 代赭(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百合汁半分(合)。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已經吐後。宜服此方。

百合汁(一小盞) 雞子白(一枚)

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頓服之。

治傷寒百合病。始不經發汗吐下。其病如初。宜服此方。

生地黃汁(一小盞) 百合汁(一小盞)

上件藥相和。煎三五沸。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傷寒百合病。一月不解。變如渴疾。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兩) 栝蔞根(一兩) 牡蠣(三分燒為粉) 梔子仁(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百合病。小便赤澀。臍下堅急。宜服此方。

滑石(一兩半) 百合(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得通利為度。

治傷寒百合病。腹中滿痛。宜服此方。

百合(一兩炒令黃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狐惑諸方

夫狐惑之為病。初得狀如傷寒。或因傷寒而變成斯疾也。其狀。默默欲眠。雖目瞑而不得眠。起臥不安。蟲蝕於咽喉為惑。蝕於陰者為狐。惡飲食。不欲聞食氣。其人面目。或赤或黑。或白。蟲蝕於上部。其聲嗄。蝕於下部其咽乾。此皆由濕毒氣之所為也。

治傷寒狐惑。病脈數者。不可灸。或因火為邪。即加煩熱。故血妄行於脈中。火氣內盛。即心神煩悶。乾嘔。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黃連(一兩去須)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知母(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青竹茹半斤(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不出。毒氣在臟。或毒氣攻於咽喉。為狐惑證。令人乾嘔心煩。惡聞食氣。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黃連(二兩去須) 薰草(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醋漿水二大盞。漬之一宿。煮取一大盞。去滓。分為三服。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毒氣未散。欲變入狐惑證。目赤。面色斑斑如錦紋。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半兩去須) 木通(半兩銼)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二分) 黃芩(半兩) 大青(半兩) 茯神(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百合(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傷寒不經發汗。變成狐惑。六七日不解。寒熱來去。胸脅滿痛。默默欲睡。臥不得。不欲飲食。心煩嘔逆。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三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芍藥(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不經發汗。後成狐惑。默默欲睡。起坐不安。咽中干。心腹滿。身體痛。內外似有熱。煩嘔不止。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一兩)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薰草(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黃芩(三分) 石膏(二兩) 葛根(一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傷寒不經發汗。十日以上。變成狐惑。腹脹面赤。惡聞食氣。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木通(一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大腹皮(半兩銼) 柴胡(半兩去苗) 石膏(一兩) 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不經發汗。後成狐惑。下利。腹中愊堅。乾嘔腸鳴。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乾薑(三分炮裂銼)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狐惑病。咽喉干痛。唇口破裂。或唾膿血者。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糯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茅根(一兩銼) 子芩(三分) 羚羊角屑(半兩) 石膏(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服冷藥過多。寒氣在臟。手足厥冷。爪甲稍青。踟躕之間。變成狐惑。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細辛(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頻服。

又方。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桂心(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細辛(一分) 木通(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三莖。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發汗下利不解。心中躁悶。復發壯熱。大腸不通。咽中干痛。變成狐惑方。

皂莢(二梃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檳榔〔三(一)分〕 木香〔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生薑湯調下二錢。

治傷寒不解。變成狐惑。默默欲睡。臥則不安。咽喉干痛。內生瘡。惡聞食氣。時時下痢。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三(二)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升麻(半兩) 葳蕤 黃連(去須) 當歸(銼微炒)赤芍藥 桂心 犀角屑 貝齒 茯神 秦艽(去苗)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十味各一斤(分)〕 柴胡(半兩去苗) 麻黃(半兩去根節)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狐惑病。脈數。汗出。微煩。默默但欲臥。三四日眼赤如鳩者。宜服此方。

赤小豆(三兩微炒)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不經發汗。後變成狐惑。毒氣下蝕肛門。癢痛至甚。或下膿血。宜服此方。

檳榔末(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別研如膏) 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黑餳和丸。如棗核大。先用椿根槐白皮各二兩。以水一斗。煎十餘沸。去滓。重洗。然後將藥內肛門中。一日一易之。

治傷寒狐惑。毒蝕下部。痛癢不止。宜用熏洗方。

枳殼(二兩) 苦參(三兩) 槐白皮(二兩)

上件藥。都細銼。用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下部。

又方。

槐白皮 柳白皮 桑根白皮 桃白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都細銼。用水二斗。煎取一斗。去滓。熏洗下部。

治傷寒狐惑。毒蝕下部。肛門如䘌。痛癢不止方。

雄黃(半兩)

上件藥。先用瓶子一個。口稍大者。內入灰上。如裝香火。將雄黃燒之。候煙出。以瓶口當病處熏之。

治壞傷寒諸方

夫傷寒壞病者。為三陰三陽俱受病訖。毒氣未散。留於腑臟。致令病候多變。故曰壞傷寒也。本太陽病未解。轉入少陽。脅下牢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其脈沉緊。宜小柴胡湯。寸口脈洪大。數而滑。洪大榮氣盛。滑數衛氣實。榮盛則郁怫。可與出汗。衛實即大便牢難。三焦閉塞。津液不通。榮衛相搏。煩心發熱。兩目如火。鼻乾麵赤。舌燥齒黃。大渴。故過經而成壞病也。

治傷寒壞病。身體沉重無力。昏昏如醉。頭痛煩悶。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 百合(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葛根(半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桔梗(半兩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半兩) 石膏(二兩)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壞傷寒。經數日未解。潮熱作時。煩躁面赤。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二分)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前胡(半兩去蘆頭) 烏梅肉(半兩) 犀角屑(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葛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又方。

梔子仁(三分)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一兩) 石膏(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傷寒後已經十餘日。潮熱不退。身體沉重。昏昏如醉。恐成壞病。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百合(一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葛根(一兩銼) 麥門冬(半兩去心)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柴胡(一兩去苗) 防風(三分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葛根(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壞傷寒。經十日以來未解。熱在胸膈。煩悶不止。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柴胡(去苗) 川升麻 烏梅肉 枳實(麩炒微黃) 犀角屑 黃芩(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壞傷寒日數多後。煩熱不退。頰赤口乾。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柴胡(三分去苗) 吳藍(三分) 大青(一兩) 川升麻(一兩) 烏梅肉(三分)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壞傷寒。熱在胸中。口不能語。宜服麥奴丸方。

麥奴(半兩) 灶下黃土(半兩) 灶突中墨(半兩) 梁上塵(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黃芩(半兩)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新汲水研下一丸。良久。令極飲水。。不欲水但強飲之。須臾必寒。寒已當有汗出。便愈。

治壞傷寒。心下結硬。腹滿氣急。大便不利。體變如桃枝色。熱結在內者。宜服宣毒氣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豬苓(一分去黑皮) 川芒硝(一兩) 柴胡(半兩去苗) 莞花(一分醋拌炒干)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良久必利。未利再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諸方

夫傷寒初受病時。毒氣熱盛。多服冷藥。已自瀉下。病瘥以後。熱勢既退。冷氣乃動。故使心下愊牢。噫噦食臭。腹內雷鳴而不能飲食。四肢無力。此由脾胃氣虛冷故也。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吃食全少。四肢乏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半兩)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 桂心(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檳榔(半兩) 大腹皮(半兩銼) 草豆蔻(一分去皮)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高良薑(一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胃氣不和。宜服和氣益脾胃思飲食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草豆蔻(半兩去皮)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半兩) 白朮(一兩半)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白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胃氣不和。心腹妨悶。四肢少力。不欲食飲。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草豆蔻(半兩去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益智子(半兩去皮) 白朮(一兩) 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胃氣不和。吃食痰逆。兩脅妨悶。四肢少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檳榔(半兩) 赤茯苓(三分) 草豆蔻(半兩去皮) 白朮(一兩) 大腹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三分) 紫蘇莖葉(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腹脹氣滿。噎悶食少。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茯苓(一兩) 神麯(一兩炒令微黃) 麥糵(一兩炒令微黃)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半兩) 檳榔(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不思食飲。心膈痰逆。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高良薑(半兩銼) 桂心(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腹脅氣滯。痰逆不納飲食。四肢乏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檳榔(半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丁香(一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三分) 甘草(半兩麩炒微黃)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胃氣不和。食即心腹妨悶。四肢少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茯苓(二兩) 麥糵〔一(二)兩炒令黃色〕 白朮(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吃食減少。四肢乏力。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半兩銼) 白茯苓(三分)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心腹滿悶。四肢乏力。吃食減少。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檳榔(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洗去白瓤焙)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乾薑(半兩炮裂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不思飲食。或如痰逆。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白茯苓(半兩)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宿食不消諸方

夫傷寒後臟腑未平。脾胃尚弱。或累經汗下。表裡俱虛。新瘥之後。飲食失節。胃氣未營。不能摧伏五穀。故宿食不消化也。

治傷寒後。冷熱氣不和。心腹疼痛。食不消化。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虛弱。不欲飲食。縱食不能消化。宜服健脾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糵(一兩炒令微黃) 神麯(半兩炒令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大腹皮(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虛。食不消化。食即欲嘔。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又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高良薑(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後。宿食不消。痰逆氣脹。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朮(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虛。食不消化。頭目昏重。心神虛煩。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旋覆花(半兩) 五味子(半兩) 大腹皮(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虛。心腹脹滿。宿食不消。四肢逆冷。不欲飲食。食即欲吐。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三分炮裂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神麯(三分炒令微黃)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陰陽氣結。腹痛。胃中有宿食不消。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 當歸(銼微炒)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朴硝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心稍熱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後。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胸膈氣滯。宜服橘皮湯方。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二兩) 麥糵(一兩炒令微黃)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木香(三分) 草豆蔻(一兩去皮)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二錢。

治傷寒後。脾胃冷氣。攻心腹痛。四肢不和。食不消化。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 人參(去蘆頭)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以上各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皮(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桂心(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宿食不消。脾胃積冷。多吐酸水。不思飲食。宜服高良薑丸方。

白朮(一兩半)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高良薑(一兩銼)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紅豆蔻(半兩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脾胃氣冷。宿食不消。腹中㽲痛。腸滑。日漸嬴瘦。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丁香(三分) 肉豆蔻(三分去殼) 人參(三分去蘆頭)乾薑(三分炮裂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木香(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神麯(三分炒令微黃) 白朮(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麥糵(半兩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下痢諸方

夫傷寒病。若表實裡虛。熱氣乘虛而入。攻於腸胃。則下赤黃汁。若濕毒氣盛。則腹痛壯熱。下膿血如魚腦。或如爛肉汁。若寒毒入胃。則腹滿身熱下痢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表裡俱虛故也。傷寒六七日不利。更發熱而痢者。其人汗不止者死。但有陰無陽故也。下痢有微熱。其人渴。脈弱者。今自愈。脈沉弦者為下重。其脈大者為未已。脈微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少陰病八九日。而身體手足盡熱。熱在膀胱。必便血下痢。陽明病下痢。其脈浮大。此皆為虛。強下之故也。傷寒下痢日十餘行。其人脈反實大者死。

治傷寒吐下後。毒氣不解。致成下痢。是陰陽二氣未和。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芩(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壯熱。頭痛。四肢煩疼。未經發汗。下之太早。遂令汗出。下痢不止。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微燥)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葛根(一兩銼)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夾熱。腹痛下痢方。

川升麻(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黃柏(三分微炙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攻腸胃。下痢困絕。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龍骨(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下痢。腹痛不可忍。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 當歸(銼微炒) 黃芩 黃連(去須微炒)(以上各三分) 伏龍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下痢。煩熱不止。每有所往。澀滯疼痛。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大腹皮(一兩銼)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煩熱不解。下痢困篤。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赤石脂(一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薤白三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泄痢。或渴不得下食。虛而煩嘔方。

梔子仁(五枚擘) 薤白(一握長三寸) 豉(一合)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腹中微痛下痢。宜服秦皮散方。

秦皮(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白頭翁(半兩)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暴痢腹痛。宜服豉薤湯。

豉(一合) 薤白(一握長三寸) 梔子仁(五枚擘)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在胃。下痢。宜服蕙草散方。

蕙草(一兩)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下痢。荒語。心中虛熱。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牡蠣(三分燒為粉) 龍骨(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石脂(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壯熱。下痢煩渴。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 龍骨(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烏梅肉(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石脂(二兩) 子芩(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下痢不能食。宜服此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烏梅肉(二十枚微炒)

上件藥。搗羅細。煉蜜並蠟一分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下膿血痢諸方

夫傷寒下膿血痢者。此由熱傷於腸胃。故下膿血如魚腦。或如爛肉汁。壯熱而腹痛。此濕毒氣盛故也。

治傷寒。表實裡虛。熱氣乘虛。攻於腸胃。下膿血。或如爛肉。或如魚腦。腹痛壯熱。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黃柏(半兩微炙銼) 黃芩(半兩) 漏蘆(一分) 川升麻(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牡蠣(半兩燒為粉) 艾葉(一分微炒) 醋石榴皮(半兩微炒) 桑寄生(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薤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毒熱不解。日晚即壯熱腹痛。便痢膿血。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銼) 黃連(去須微炒) 犀角屑 茜根 黃芩(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薤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入胃。下痢膿血方。

黃柏(一兩微炙銼)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梔子仁(半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入胃。大便膿血。腹中㽲痛。宜服此方。

黃連(半兩去須微炒) 赤石脂(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乾薑(一分炮裂銼) 赤芍藥(半兩) 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痢下膿血。宜服竹茹飲子方。

竹茹 子芩 川升麻 木通(銼) 赤芍藥(以上各半兩) 黑木耳(一兩微炒)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下痢膿血。腰及臍下疼痛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龍骨(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熱毒下膿血。或如赤小豆汁。腹痛煩悶。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三分銼)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柏葉(三分炙微黃) 黃柏(三分微炙銼) 黃芩(三分)龍骨(一兩) 赤石脂(一兩) 赤地利(一兩)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犀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熱毒痢下膿血。腹痛。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微炒) 當歸(銼微炒)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黃芩 赤芍藥 地榆(銼)(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熱毒下膿血痢。及腹痛壯熱。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一兩) 龍骨(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犀角屑(一兩) 黃柏(半兩微炙銼)黃芩(三分) 赤地利(一兩) 赤鼠尾花(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熱毒入胃。下痢膿血方。

龍骨(二兩) 黃連(一兩半去須微炒)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腹痛。下痢膿血。日夜不歇。宜服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皮(半兩煨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下痢腹痛。宜服烏梅丸方。

烏梅肉(三分微炒)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訶黎勒皮(三分煨微黃)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乾薑(一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下部䘌瘡諸方

凡得傷寒日數較多。腹內有熱。又全食少。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臟及下部也。其候。齒無色。舌上盡白。甚者唇里有瘡。四肢沉重。忽忽喜眠。如此皆為蟲蝕其肛。肛爛傷五臟即死。當數看其上唇。內有瘡。唾血如粟瘡者。則心內痛悶。此蟲在上蝕其五臟。下唇內生瘡者。其人不寤。此蟲在下蝕其下部也。

治傷寒䘌蟲蝕下部。躁悶癢痛不已。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槐子〔一(二)兩微炒〕 熟艾(二兩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䘌下部生瘡。蝕肛門疼痛。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一兩細研) 青葙子(一兩半) 黃連(一兩半去須) 苦參(一兩半銼)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又將散子綿裹如杏仁大。內於下部中良。

治傷寒心中痛悶。下痢。下部生䘌瘡爛傷方。

藜蘆(二兩)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篇竹(半兩干者)

上件藥。搗細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䘌。心中懊憹。下部有瘡。疼痛。宜服麝香散方。

麝香(一分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羚羊角屑(一分) 青葙子(一分)黃連(一分去須) 川升麻(一分) 桃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貝齒(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煎小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初有䘌。下部生瘡疼痛。宜服青葙散方。

青葙子(一兩) 藜蘆(二兩) 狼牙(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萹竹(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傷寒下唇內生瘡。蟲蝕下部。疼痛。或時泄痢。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黃柏(半兩微炙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檳榔(半兩) 木香〔三(半)兩〕 龍骨(半兩) 槐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黃耆湯調下二錢。

治傷寒䘌蝕下部。腹中㽲痛。宜服楝根皮丸方。

東引苦楝根白皮(一兩銼) 狼牙(一兩) 白礬灰(一兩) 豬膽(三枚取汁用酒三合相和重湯煮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豬膽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桃枝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下部生䘌瘡。時久不瘥。宜服藜蘆丸方。

藜蘆(半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一丸。

治傷寒下部䘌瘡。痛癢不止。宜服槐子丸方。

槐子仁(一兩微炒) 苦參(一兩銼) 熊膽(半兩) 乾漆(三分搗碎炒令煙出)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䘌病。唾血。上唇內有瘡如粟。心中痛悶。此蟲在上蝕其五臟。若下唇內生瘡。其人喜眠。此蟲蝕於下部。宜服此方。

上以雞子一枚。小豆敲破。出白。和熟漆半合。攪和令勻。空腹吞之。食頃或半日。或下蟲。或吐蟲。蟲盡則熱除病愈。若不治。即殺人。

又方。

豬膽(二枚取汁)

上用醋一中盞。入膽汁相和。煎三五沸。放溫。空腹服之。一合蟲則自死。

治傷寒。下部生䘌瘡方。

地龍(一兩去土微炒) 狼牙(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二字。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又方。

蛇莓草。搗絞取汁。每於食前。溫服一小盞。

又方。

烏梅肉(二兩炒令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湯下十丸。

又方。

梓樹皮(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空心分溫三服。

治傷寒。下部䘌瘡。蟲蝕肛爛方。

熟艾(彈子大) 雄黃末(半錢)

上件藥。相和作炷燒。用竹筒引煙。熏下部中。

又方。

烏蹄燒作灰。細研為末。以豬膏和塗下部。

治傷寒大便不通諸方

夫傷寒。陽脈微而汗出少為不及。自始汗出多為太過。陽明脈實。因發其汗。汗出多。亦為太過。則陽氣絕於里。絕於里則津液竭。致熱結在內。故大便牢而不通也。

治傷寒未解。煩熱口乾。腹中有結燥不通。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實(二兩麩炒微黃) 川芒硝(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五六日。熱結在內。大便不通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牛蒡子(一兩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四五日。壯熱頭痛。大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茵陳 木通(銼) 黃芩 土瓜根 白蘚皮 川朴硝(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五六日。壯熱頭痛。大便不通。小便血色。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赤芍藥(三分) 川大黃(二兩銼微炒)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木通(一兩銼) 黃芩(三分) 川朴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大便不通。小便赤澀。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榆白皮(一兩銼) 桂心(半兩) 滑石(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六七日。大腸壅結不通。腹脅脹滿。不下飲食。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半兩銼碎) 枳殼(一分麩炒令微黃去瓤)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百合(一兩) 牽牛子(一兩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八九日。大便不通。心神悶亂。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大腹皮(一兩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五六日。大便不通。氣喘。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大腹皮(半兩銼)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大便不通。心腹滿悶。煩熱喘促。宜服川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芒硝 赤芍藥 桑根白皮(銼) 大麻仁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防葵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如人行十里當利。如未利。再服。

治傷寒大便秘澀。是內有積熱所為。診其脈。兩手寸口悉洪大而數。是其候也。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 麻仁 檳榔 木通(銼)(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傷寒小便不通諸方

夫傷寒發汗後。而汗不止者。致津液少。胃內干。小腸有伏熱。故小便不通也。

治傷寒小便不通。臍腹妨悶。心神煩躁。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 赤芍藥 木通(銼) 黃芩 川芒硝 蘧麥(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利為度。

治傷寒後。下焦熱。小便不通三兩日。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 赤茯苓(銼) 車前葉 滑石(以上各二兩) 蘧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為度。

治傷寒。下焦氣滯。小便不通。宜服雞蘇散方。

雞蘇 木通(銼) 石葦(去毛) 滑石 生乾地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葵子(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頻以通利為度。

治傷寒。小便不通。尿血澀痛。宜服瞿麥散方。

蘧麥(三分) 車前根(三分) 木通(一兩銼) 梔子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牽牛子(三分微炒) 滑石(半兩) 川朴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二莖。燈心半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又方。

蘧麥(二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滑石(四兩) 葵子(二兩) 石葦(二兩去毛)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治傷寒。小便赤澀不通。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葵子(一兩) 滑石(二兩半) 川芒硝(二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傷寒小便不利。滑石散方。

滑石〔一(二)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頻服。以通為度。

治傷寒小腹脹滿。小便不通方。石燕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蔥白湯調下半錢。頻服。以得通為度。

卷第十四

治傷寒後虛羸諸方

夫傷寒後虛羸者。由其人血氣先虛。復為虛邪所中。發汗吐下之後。經絡損傷。熱邪始散。真氣尚少。五臟猶虛。穀神未復。無精液榮養。故虛羸而生病焉。

治傷寒後虛羸少氣。嘔吐。不納飲食。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三分) 白茯苓(三分)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虛羸少力。不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弱。痰逆。不思飲食。四肢虛羸。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三分去皮) 藿香(一兩)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重病後。四肢沉困。肢體痠疼。翕翕少氣。或兩脅拘急。腰背強直。面少顏色。不能飲食。漸至虛羸。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半銼) 熟乾地黃(一兩半)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五味子(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五(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虛羸黃瘦。五臟氣乏。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茯苓(三分)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傷寒後虛羸乏力。肢體疼痛。少思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白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五味子(三分) 白朮(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傷寒後。腎臟虛羸。耳無所聞。腳膝乏力。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一兩半)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白茯苓(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沉香(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磁石(二兩搗碎淘去赤汁) 石斛(一兩去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傷寒後虛羸不足。五臟氣乏。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耆(一兩銼) 白芍藥(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五味子(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傷寒後體氣虛羸。四肢黃瘦。不思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五味子(三分) 木香(半兩) 白芍藥(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桂心(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當歸(半兩銼微炒)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傷寒後虛氣上衝。心胸滿悶。連背急痛。惡風。食少。漸加羸虛。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一兩) 芎藭(一兩) 茯神(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當歸(一兩銼微炒)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三分) 訶黎勒(一兩半用皮)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食前服。

治傷寒後風虛氣滿。背膊煩疼。不能飲食。四肢無力。時復盜汗。日漸虛羸。宜服黃耆丸方。

黃耆(一兩銼) 檳榔(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牡蠣(一兩燒為粉)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龍骨(三分) 木香(半兩) 薯蕷(三分) 白朮(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諸方

夫傷寒後虛損。心氣不足。致多驚悸。此由邪熱乘於心也。心主於血。又主於神。血脈亂則神氣不定。故令驚悸也。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或時妄語。四肢煩熱。肌體羸瘦。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石膏(一兩) 黃芩(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下飴糖一分。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煩悶。及咽喉不利。面目忽赤忽黃。虛羸少力。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一兩細研) 桂心(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白茯苓(二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搗羅為散。入石英和勻。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不安。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煩熱口乾。頭項時疼。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 子芩(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川升麻(半兩) 大青(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多忘。或夢驚魘。及諸不足。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去心) 人參(去蘆頭) 龍齒 茯神 紫石英(細研) 赤石脂 當歸(銼微炒)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白朮 白芍藥 紫菀(洗去苗土)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入石英。相和令勻。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虛羸。心氣乏弱。驚悸。多忘。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白芍藥(半兩) 黃耆(一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遠志(三分去心) 菖蒲(一兩)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伏熱在心。心虛驚悸。宜服龍齒丸方。

龍齒(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遠志(半兩去心) 鐵粉(半兩細研) 防風(三分去蘆頭) 茯神(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連(二分去須) 馬牙硝(三分細研) 麝香(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金銀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精神昏亂。煩悶。四肢沉重。不能飲食。宜服防風丸方。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茯神(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連(半兩去須) 豉(一合) 白朮(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臥起不安。吃食全少。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黃連(一兩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白朮(三分)柏子仁(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黃耆(三分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龍齒(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或用心力勞倦。四肢煩弱。心虛驚悸。翕翕短氣。宜服補虛定志丸方。

茯神(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三分銼) 桂心(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澤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發即恍惚不定。眠臥不定。酸棗仁丸方。

酸棗仁(三分微炒) 枸杞子(三分) 甘菊花(三分) 白茯苓〔三(二)分〕 遠志(半兩)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赤石脂(一兩) 龍齒(一兩) 柏子仁(三分)

上件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不定。宜服黃耆丸方。

黃耆(半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龍齒(一兩) 茯神(三分) 鐵粉(一兩細研) 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 防風(半兩去蘆頭) 遠志(半兩去心) 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鐵粉金銀箔。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神氣不定。宜服龍齒丸方。

龍齒(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茯神(一兩) 犀角屑(一兩) 龍膽(一兩去蘆頭) 鬼臼(三分去毛) 桂心(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遠志(三分去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金銀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肺壅熱。背膊煩悶。心虛驚悸。眼澀口乾。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三分) 川升麻(一兩) 梔子仁(一兩) 玄參(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龍齒(一兩半) 金銀箔(各五十片與馬牙硝同研令細) 茯神(一兩半) 知母(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子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大麻仁(一兩半別研如膏) 馬牙硝(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金銀箔馬牙硝麻仁。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夾勞諸方

夫傷寒後。氣血未實。臟腑兩虛。餘毒之氣猶存。淹延時日不瘥。肌體羸瘦。肢節痠痛。壯熱憎寒。心煩盜汗。上氣咳嗽。嘔逆痰涎。飲食不消。腹中癖塊。口乾舌澀。毛折骨萎。面色青黃。氣力乏弱。此由虛損致成夾勞也。

治傷寒後夾勞。寒熱時作。咳嗽盜汗。四肢疼痛。頰赤面黃。心胸不利。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蘚皮(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桑根白皮(三分銼) 黃耆(三分銼) 大腹皮(三分銼) 訶黎勒皮(三分) 白朮(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骨節煩疼。時有寒熱。咳嗽。頭目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知母(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石膏(一兩) 黃芩(三分) 白朮(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梔子仁(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百節疼痛。不能飲食。四肢少力。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黃芩(三分) 白芍藥(一兩) 五味子(三分)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四肢煩熱。骨節疼痛。不思飲食。時時咳嗽。心胸痰壅。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半去苗) 秦艽(半兩去苗)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桔梗(三分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知母(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體瘦少力。四肢疼痛。心膈痰壅。時有咳嗽。不思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天門冬(一兩去心) 桑根白皮(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百合(三分)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桔梗(半兩去蘆頭) 款冬花(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芩(半兩)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令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脾胃氣虛。心腹煩悶。骨熱憎寒。飲食不多。咳嗽痰涎。頭旋腦悶。小便黃赤。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赤茯苓(三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 木香(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柴胡(三分去苗) 桂心(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半兩) 知母(半兩) 桑根白皮(半兩銼) 犀角屑(三分) 黃芩(半兩) 檳榔(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煩熱。四肢疼痛。不欲飲食。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赤茯苓(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柴胡(一兩半去苗) 白朮(三兩)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知母(半兩) 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黃瘦體熱。四肢煩疼。不欲飲食。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人參(三分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朮(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五味子(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黃芩(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胸膈痰壅。不思飲食。氣攻背膊。腰脊痠疼。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麥門冬(半兩去心) 知母(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柴胡(三分去苗)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百部(半兩) 赤茯苓(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夾勞。四肢無力。脾胃氣弱。飲食無味。肩背疼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茯苓(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桔梗(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五味子(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半兩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夾勞。煩熱。口乾心躁。四肢疼痛。不欲飲食。漸加羸瘦。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一兩微炒) 生乾地黃(一兩) 知母(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虎頭骨(三分微炒) 地骨皮(一兩) 子芩(三分) 川升麻(三分) 白朮(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玄參(三分) 柏脂(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柏脂和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豉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夾勞。羸瘦。或時憎寒。臥則汗出。手足時顫。頰赤面黃。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一兩去蘆頭)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遠志(一兩去心) 牡蠣(二兩燒為粉) 薯蕷(一兩) 澤瀉(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黃芩(一兩銼) 五味子(三分) 山茱萸(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銼去皴皮炙干)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姜橘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虛羸盜汗諸方

夫傷寒瘥後。體氣羸弱。臟腑猶虛。或每因睡中。遍身汗出。此皆陽氣虛。心氣弱。陽屬於表。主於膚腠開泄。故津液妄行。心主血。心生汗。令心虛不足。故多盜汗。診其脈虛弱微細者。是其候也。

治傷寒後虛羸。盜汗不止。四肢無力。向晚增寒。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蒼朮(一兩微炒)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熟乾地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柴胡(三分去苗) 五味子(三分) 牡蠣(一兩燒為粉)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虛羸。夜多盜汗。口乾心躁。宜服杜仲散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麻黃根(一兩半) 白朮(三分) 白茯苓(三分) 黃耆(一兩銼) 白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虛羸。日夜汗出不止。心躁口乾。咽喉不利。宜服此方。

黃雌雞(一隻去腸胃理如食法)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切) 麻黃根(二兩) 牡蠣(二兩燒為粉)

上件藥。先將雞麻黃根。以水七大盞。煎取汁三大盞。去雞麻黃根後。卻下蓯蓉牡蠣。煎取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空心午前夜後臨臥時服。

治傷寒虛羸。盜汗不止方。

熟乾地黃(五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二大盞半。去滓分為三服。空心午前夜後臨臥時服。

又方。

上以術葉。不限多少。濃煮汁飲之。

又方。

白朮

上細搗為末。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又方。

上以韭根四十九莖。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頓服。

又方。

黃耆(一兩銼) 牡蠣粉(一兩) 白朮(一兩銼)

上以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去滓。食後溫飲一中盞。

治傷寒後虛羸。盜汗不止。宜用撲身止汗散方。

麻黃根(二兩) 雷丸(三兩) 牡蠣(三兩燒為粉)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米粉(五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度。用薄綿裹五兩。撲身體。汗止。

又方。

蛤粉(半斤) 麻黃根(四兩) 滑石(五兩)

上搗細羅為散。每度。用薄綿裹五兩。撲身體汗止。

治傷寒後虛損夢泄諸方

夫傷寒後虛損夢泄者。由邪熱乘於腎。則陰氣虛。陰氣虛則夢交通。腎臟主於精。令腎虛不能制於精。故因夢而泄也。

治傷寒虛損。小腹拘急。腰背強疼。夜夢失精。四肢羸瘦。宜服白芍藥散方。

白芍藥 桂心 白朮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五加皮(以上各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虛損。夜夢失精。頭目眩疼。四肢羸劣。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 白薇 牡蠣(燒為粉) 白芍藥(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虛損。腎氣不足。夜夢失精。宜服薰草散方。

薰草(一兩) 龍骨(二兩) 熟乾地黃(二兩) 白朮(三分) 人參(去蘆頭) 茯神 桂心甘草(炙微赤銼) 白芍藥(以上各三分)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腎氣虛損。夜夢失精。口乾心煩。兩頰黑色。皮膚乾燥。宜服此方。

龍骨(一兩) 白芍藥(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三分) 白茯苓(三分)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鹿茸(半兩塗酥微炙去毛) 磁石(一兩半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虛損。夜夢泄精。不禁。宜服鹿角散方。

鹿角屑(一兩) 芎藭(三分)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茯苓(三分) 麋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薤白三七莖。生薑半分。粳米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虛損。心多忪悸。夜夢泄精。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燒為粉) 桂心 白芍藥 鹿茸(塗酥微炙去毛) 龍骨(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腎氣虛損。小便餘瀝。及夜夢失精。陰下濕癢。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巴戟(一兩去心) 桑螵蛸(三分微炒)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菟絲末和勻。每服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治傷寒後腎臟虛損。夜夢失精。及尿後餘瀝。宜服韭子散方。

韭子(三兩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鹿茸(一兩塗酥炙去毛) 龍骨(一兩) 菟絲子(一兩湯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車前子(一兩)

上件搗藥細羅為散。入菟絲末和勻。每服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治傷寒後虛損。腎氣乏弱。精滑。夜夢泄。宜服薯蕷散方。

薯蕷 韭子(微炒) 麥門冬(去心焙)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熟乾地黃 車前子 龍骨(以上各一兩) 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菟絲子和勻。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傷寒後虛損乏力。陰萎。夜夢失精。宜服桑螵蛸散方。

桑螵蛸(微炒) 韭子(微炒)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牡蠣(燒為粉) 車前子(以上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菟絲子末和勻。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傷寒後虛損。夜夢精泄。或因小便。亦有精出。宜服韭子散方。

韭子(一兩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龍骨(一兩) 車前子(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人參(一兩去蘆頭) 澤瀉(一兩) 石龍骨(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菟絲子末和勻。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錢。

治傷寒後虛損。小便如泔。及有餘瀝。夜夢精泄。此皆腎虛。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一兩塗酥微炙去毛)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韭子(一兩半微炒) 澤瀉(一兩) 白茯苓(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石龍芮(一兩半) 龍骨(一兩半) 巴戟(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傷寒後。夜夢精泄不禁。身體枯燥。瘦瘠骨立者。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 犀角屑 石龍芮 桂心 木香(以上各一兩) 韭子(微炒) 龍骨 硃砂(細研水飛過) 鹿茸(酒浸微炙去毛) 澤瀉(以上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虛損。心氣不安。夢寐失精。宜服硃砂丸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 羚羊角屑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末。入硃砂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發瘧諸方

夫傷寒病後。邪氣未散。陰陽尚虛。因為勞事。二氣交爭。陰勝則發寒。陽勝則發熱。寒熱往來。有時而作。故成瘧也。

治傷寒後發瘧。寒熱不定。四肢無力。心煩頭疼。不思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知母(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旋覆花(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天靈蓋(一兩半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十餘日不解。往來寒熱。發如瘧。胸膈滿悶。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二(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二兩去苗)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栝蔞根(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朝暮發寒熱。或如瘧狀。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知母(一兩) 葛根(一兩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以衣覆之。汗出為效。

治傷寒後經數日。發歇寒熱。四肢煩悶。喘息微急。狀如瘧病。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知母(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二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三莖。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勞動過多。致成發瘧。肢節不利。宜服烏梅散方。

烏梅肉(三分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梔子仁(一分)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發瘧。動作無時方。

川升麻〔一(二)兩〕 恆山(一兩) 蜀漆(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當吐。未吐再服。

治傷寒後發瘧。或時寒熱。宜服松蘿散方。

松蘿(三分) 烏梅肉(一兩微炒) 恆山(一兩) 梔子仁(半兩) 川升麻(一兩半)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如人行五里再服。以吐痰毒為度。

治傷寒後毒氣不解。變成瘧狀。發作無時。寒熱不止方。

恆山(二兩) 鱉甲(二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川升麻(一兩半)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水調下二錢。以吐為度。

治傷寒後餘毒不散。寒熱往來。變成瘧狀。豉心丸方。

豉心(一合) 川大黃〔二(三)兩銼碎微炒〕 恆山(一兩) 川升麻(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發溫瘧方。

恆山(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黃丹(半兩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升麻煎湯下十五丸。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諸方

夫傷寒後肺萎勞嗽者。是大發汗後。因復下之。則亡津液。而小便反利者。此為上虛不能制於下也。上虛不能制於下者。是虛邪之氣。聚於胃。傷於肺。使人咳嗽。多骨熱而面虛腫。久嗽不已。遂成肺萎勞嗽之病也。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四肢煩疼。痰唾不止。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桔梗(一兩去蘆頭) 天門冬(一兩去心)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五味子(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連連不絕。四肢煩熱。兩頰色赤。飲食全少。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 桔梗(三分去蘆頭)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知母(三分)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訶黎勒皮(三分) 烏梅肉(半兩微炒) 百合(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下地黃汁半合。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唾如牛涎。日夜數升。坐臥不安。脅下痛。宜服款冬花散方。

款冬花(半兩) 桑枝(一兩半銼)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獺肝(三分微炙) 蛤蚧(三分塗酥炙微黃) 桔梗(半兩去蘆頭)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赤芍藥(三分)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涕唾稠黏。骨節煩悶。發歇寒熱。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一兩半) 赤茯苓(三分) 款冬花(半兩) 桑根白皮(半兩銼) 烏梅肉(三分微炒) 梔子仁(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二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唾濃血腥臭。連連不止。漸將羸瘦。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桔梗(一兩半去蘆頭) 天門冬(一兩去心)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百合(三分) 知母(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唾多稠涎。羸瘦喘促。仍多盜汗。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旋覆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萎(葳)蕤(一兩) 沙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放令溫。不計時候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涎唾不止。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三分銼) 木通(半兩銼) 赤茯苓(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上氣。痰嗽。多唾稠黏。胸膈不利。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三分) 細辛(一分)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柴胡(半兩去苗) 桑根白皮(三分銼) 射干(半兩)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氣喘唾血。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桔梗(三分去蘆頭)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五味子(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續斷(三分) 貝母(三分煨微黃) 桑根白皮(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竹茹一雞子大。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上氣喘促。宜服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前(半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款冬花(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燈心半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勞嗽。宜服貝母丸方。

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如彈子大綿裹一丸。含咽亦佳。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唾成五色。喘息漸急。食少羸瘦。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大麻仁(一兩銼研如膏) 桔梗(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二分)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五味子(三分) 款冬花(三分)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麻黃(半兩去根節)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蘇子(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蜜水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肺萎勞嗽。涕唾稠黏。日晚即發寒熱。面色或赤。心肋妨滿。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半兩微炒)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知母(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旋覆花(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柴胡(三分去苗) 檳榔(半兩) 赤茯苓(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腳氣諸方

夫傷寒後腳氣者。此走風毒濕氣。滯於腎經。緣腎主腰膝。今腎既濕。故腳弱而滿。即成腳氣也。又春夏之時。溫濕之氣搏於腎經。沉滯不散。兩腳浮腫。疼悶而熱。遇其體性夙有風毒。則風濕之氣。上衝心肺。即氣悶而胸滿。致於夭橫。診其左手尺脈當洪而數。是其候也。若服藥後。其脈沉而緩者。疾當愈也。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心腹妨悶。坐臥不安。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木香(三分)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攻心。悶亂。腹滿如石。大小便澀。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木通(三分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赤茯苓(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心下痞堅。或時妨痛。不能下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訶黎勒皮(三分) 檳榔〔一(三)分〕 赤茯苓(三分)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衝心。煩悶氣促。腳膝酸。昏沉不利。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赤芍藥(一兩) 木通(三分銼) 紫蘇莖葉(一兩半)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曝干微炒) 檳榔(二分)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心煩滿悶。不下飲食。嘔逆痰唾。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去白瓤) 赤茯苓(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木通(三分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氣衝心。神識悶亂。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白皮(三分銼) 大腹皮(一兩銼) 木通(三分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衝。心膈煩悶。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旋覆花(三分)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衝心。心神煩亂。嘔逆惡食。腳膝痠疼。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木香(三分) 赤茯苓(三分) 沉香(一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赤芍藥(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通(一兩銼)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痰逆。頭目旋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半) 大腹皮(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風毒。腳氣。心膈壅悶。頭旋目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桂心(三分)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三分) 牛膝(一兩半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煩滿。及腳膝疼腫。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大腹子(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紫蘇莖葉(三分) 百合(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羚羊角屑(三分) 漢防己(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心胸煩悶。喘促食少。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旋覆花(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大腹子(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紫蘇莖葉(三分) 馬牙硝(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川朴硝(三分) 紫蘇莖葉(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三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並背氣。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檳榔(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桂心(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腳氣久不瘥。心腹脹滿。腿膝浮腫。胸膈妨悶。宜服木瓜丸方。

木瓜(一兩半乾者) 桂心(半兩) 沉香(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檳榔(一兩) 高良薑(三分銼) 赤芍藥(一兩)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曝微炒)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初覺腳氣。宜用淋蘸方。

薏苡仁根(三兩) 蒴藋枝(五兩) 枳殼根(三兩) 吳茱萸(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入鹽半合。漿水一碗。看冷熱淋腳。欲淋時。蹋一新磚。勿令湯過腳面。旋旋淋之。湯盡為度。淋蘸腳了。以少生薑汁。熟摩腳心。

治傷寒後腳氣。腫滿不消。宜用淋蘸方。

蓖麻葉(一兩) 枸杞根(一兩) 葡萄蔓(一兩) 蒴藋(七兩銼) 羌活(一兩) 藁本(一兩) 吳茱萸(半兩) 杏仁(半兩) 椒(一合) 青鹽(一兩)

上件藥。搗細銼。分為二劑。每劑用水二斗。入蔥白連須三莖。生薑一兩拍碎。煎至一斗二升。去滓。入鹽半匙。避風處。看冷熱淋蘸。

治傷寒後腰腳疼痛諸方

夫腎者。精神之舍。元氣之系。通於經絡。主於腰腳。若傷寒後腎氣虛損。風邪所侵。流入少陰之經。與血氣相擊。久而不散。即令腰腳疼痛也。

治傷寒後。風虛。腰腳頑痹。骨髓疼痛。不能久立。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 防風(去蘆頭) 黃耆 五加皮 牛膝(去苗)(以上各一兩) 酸棗仁(微炒) 丹參 桂心赤芍藥 麻黃(去根節) 檳榔 當歸(銼微炒) 木通 玄參(以上九味各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服藥訖。即以衣覆臥。良久即瘥。

治傷寒後。風毒攻腰腳。骨節疼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細辛(一兩) 獨活(一兩) 丹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萆薢(三分銼) 黃耆(三分銼) 桂心〔一分(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肝腎風虛。毒氣壅滯。大小腸秘澀。氣攻腰腳。疼痛妨悶。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桂心(一兩) 檳榔(半兩) 赤芍藥(一兩) 澤瀉(一兩) 木通(三分銼) 木香(半兩) 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臟腑虛弱。腰膝疼痛。瘦瘁。宜服牛膝散方。

牛膝(去苗) 石斛(去根銼) 薯蕷 赤芍藥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 萆薢(銼)(以上各三分)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桑寄生(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酒三合。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服藥後徐步。令藥勢行。

治傷寒後。腎臟風虛。腳膝疼痛少力。不能步行。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五加皮(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半) 牛膝(一兩去苗) 五味子(三分)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石斛(一兩去根) 沉香(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傷寒後。腹脹氣急。連腰腳疼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 附子(炮裂去皮臍) 當歸(銼微炒) 木香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半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傷寒後虛冷。腰間有積滯。氣流注腰腳。疼不可忍。宜服檳榔丸方。

檳榔(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分炮裂銼) 牽牛子(五兩微炮(炒)別杵羅取末二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相次以生薑粥飲投之。良久當利。未利再服。

治傷寒後。腰間氣滯。流注腳膝。疼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五加皮(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檳榔(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半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蔥白湯調下二錢服之。

治傷寒後。腰腳疼痛。宜服威靈仙散方。

威靈仙(一兩半) 牽牛子(二兩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曝干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當瀉下惡穢。

治傷寒後。肩背拘急。腰腳疼痛方。

羌活(一兩) 干薄荷(一兩)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威靈仙(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傷寒後。風氣流注。腰腳疼痛。坐臥有妨。宜用貼㶸方。

附子(半兩生用) 桂心(半兩) 吳茱萸(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生薑自然汁。調令稀稠得所。入銚子內。慢火煎如餳。攤在蠟紙上。於痛處貼㶸之。

治傷寒後。毒氣攻注。腰腳疼痛。宜用芫花散熨方。

芫花(二兩) 吳茱萸(二兩) 醋糟(八兩)

上件藥。相和令勻。於銚子內。炒令熱。以青布裹。於痛處熨之。如稍干。以醋拌令潤。再炒熨之。以痛止為度。

治傷寒後。毒氣傷於經脈。即致腰腳痛方。

鹿角(一雙長三寸截之) 酒(七斤)

上件藥。先用鹿角。以炭五斤。燒令通赤。內於酒中蘸。如此五度止。浸經一宿。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暖一中盞服。

治傷寒發豌豆瘡滅瘢痕諸方

夫傷寒之病。發豌豆瘡者。皆是熱毒所為。其毒氣中於臟腑。餘毒之氣。衝於肌肉而生瘡疹。攻其病折則瘡愈。而毒氣尚未全散。故瘡痂雖落。其瘢猶黶。或凹凸肉起。宜用消毒滅瘢之藥以敷焉。

治傷寒發豌豆瘡。瘥後瘢痕不沒。宜塗鷹糞白膏方。

鷹糞白(半合) 辛夷(一兩) 白附子(一分) 杜若〔一(二)兩〕 細辛(二兩)

上件藥。搗碎。以酒一升。浸一宿。入羊髓五兩。慢火煎五七沸。去滓。盛於瓷閤中。每用時。先以新布揩瘡瘢令熱。後以藥薄塗之。

治傷寒。發豌豆瘡初瘥。宜塗朴硝膏方。

川朴硝(一兩細研如粉) 豬膽〔二(一)枚用汁〕

上件藥。相和。調為膏。用摩瘡瘢上。勿令動著。任瘡痂自落。

治傷寒發豌豆瘡。瘥後。宜塗滅瘢白芷膏方。

白芷(一兩) 當歸(一兩) 雞屎白(五兩)

上件藥。用豬脂七兩。麻油三兩。以慢火煎白芷色黃。去滓。內雞屎白。攪和。煎如膏。入瓷器內盛。每日塗摩瘡瘢上。

治傷寒。豌豆瘡瘥後。滿面瘡瘢。久不沒。宜塗白蘞膏方。

白蘞(三分) 礬石(半兩生用) 白石脂(一分)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次入杏仁膏。研令勻。後入新雞子白一枚。酥二兩相和。研為膏。入瓷器中盛。每夜。取塗面上。來日以溫漿水洗之。

治傷寒生豌豆瘡。新瘥後。滿面瘡瘢。宜用豬蹄湯洗方。

豬蹄(一兩) 芎藭(半兩) 葳蕤(半兩) 桑根白皮(半兩) 白朮(半兩) 白茯苓(半兩)商陸(半兩) 白芷(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先以水二斗。煮豬蹄至一斗五升。去豬蹄。下藥。煎至八升。去滓。每夜洗之。

治傷寒生豌豆瘡。瘥後瘢痕不消。宜塗白附子膏方。

白附子 密陀僧 牡蠣(燒為粉) 芎藭 白茯苓(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研令極細。以酥調敷瘡瘢上。

治傷寒。生豌豆瘡瘥後。瘢痕赤腫不消。宜塗栝蔞子膏方。

栝蔞子(一升湯浸擘取仁細研如膏) 白石脂(一兩搗羅為末) 麝香(一分細研) 雄雀糞(半兩白色者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菟絲子苗。研取自然汁。調如膏。夜間先前蔥白湯洗面。後塗藥。明旦以暖漿水洗之。

治傷寒。熱毒發豌豆瘡。瘥後。滿面瘢痕。玉屑膏方。

玉屑 密陀僧 附子(生去皮臍搗細羅為末) 珊瑚(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度。以藥末二錢。用真牛酥調勻。夜臥時。塗面。來日以溫漿水洗之。

又方。

鷹糞白(二兩半) 白殭蠶(二兩)

上件藥。先搗殭蠶為末。次入鷹糞白。同研如粉。以白蜜調和稀餳。塗於瘢上。日二易之。

又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為膏) 雞子白(二枚)

上件藥相和。調如稀餳。每夜塗瘡瘢上。至旦以溫漿水洗之。

又方。

雞子(七枚煮熟用黃) 亂髮(一兩剪碎)

上件藥。同於銚子內炒。候發消盡成油。用薄綿濾。入瓷盒中盛。夜臥時塗摩之。

又方。

馬齒莧(自然汁五合) 蛤粉(二兩細研)

上件藥。相和令勻。每日塗於瘡瘢上。

又方。

川升麻(二兩) 白蜜(三兩)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升麻取半盞。濾去滓。下蜜更煎良久。候冷。旋旋取塗摩瘡瘢上。

治傷寒後勞復諸方

夫傷寒病新瘥。津液未復。血氣尚虛。若勞動早。更復成病。故云勞復也。若言語思慮則勞神。梳頭澡浴則勞力。勞則生熱。熱則氣虛。還入經絡。故復病也。其脈緊者宜下之也。

治傷寒後勞復。壯熱。肢節不利。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阿膠(一兩杵碎炒令黃燥) 豉(三兩) 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勞復。體熱。鼻衄。宜解肌退熱。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 木香(半兩) 茯神(半兩) 赤芍藥(半兩) 犀角屑(半兩) 石膏(一兩) 葛根(半兩銼) 麻黃(三分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半兩) 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新瘥後。因食早。起動多。勞復。梔子散方。

梔子仁 桂心 麻黃(去根節)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豉(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新瘥後。起早。飲食過度。勞復。宜服此方。

梔子仁(一兩) 石膏(三兩) 雄鼠糞(三七枚) 豉(二分)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大病已解。勞復如初。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麩炒微黃) 梔子仁 麻黃(去根節) 柴胡(去苗) 桂心(以上各一兩) 豉(二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如未汗再服。

治傷寒瘥後。食早傷脾胃。勞復。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 麥糵(炒令微黃) 白朮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曲(二兩炒令微黃) 桔梗(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瘥後。勞復。頭痛壯熱。肢節煩疼。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赤芍藥 麻黃(去根節) 芎藭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令病人不復發。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白朮(一兩半) 防風(一兩去蘆頭) 栝蔞根(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細辛(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飲食多。勞復如初。壯熱心煩。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 麻黃(去根節) 川大黃(銼碎微炒) 桔梗(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豉(三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愈後。食飲過多。復發。宜服香豉散方。

豉(二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疏利為度。

治傷寒已愈。因食過多。骨酸頭痛。壯熱。宜服梔子仁粥方。

梔子仁(一兩) 豉〔一分(合)〕 人參(半兩去蘆頭) 柴胡(半兩去苗) 雄鼠糞(二七枚)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內粟米半合。煮作稀粥。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已愈。氣未平復。勞動起早。復發。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三分去蘆頭) 梔子仁(半兩) 黃耆(三分銼) 白朮(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頭垢(二兩燒灰) 麝香(一錢)

上都細研為散。每服。不計時候。溫水調下一錢。

又方。

雞子空殼碎之(炒令黃黑色)

上件藥。細羅為散。每服。以熱粥飲調下三錢。汗出即愈。

治傷寒陰陽易諸方

夫傷寒後。有陰易陽易病者。皆是病新瘥未滿百日。體力猶虛。乖於將攝。女人即名陰易。丈夫即名為陽易。筋脈拘急。手足皆攣。若得斯疾。即須急治。若稍失治。當為必死之病也。

治傷寒病瘥後。陰陽易。勞復如初。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半銼) 生乾地黃(一兩半) 生薑(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蔥白(二七莖)豉(二合) 勞水(五升此水以杓揚之一千遍名曰勞水)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勞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病。乍寒乍熱。發作有時。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半兩) 知母(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淡竹瀝(半合) 白蜜(半兩)

上件藥。細銼。用水兩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入蜜竹瀝。攪令勻。分作五服。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未平復。陰陽交合。變成易病。身體大熱。氣衝胸背。手足拳攣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丹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小腹硬。卵縮㽲痛。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豉〔三(二)合〕 木香(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少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未平復合陰陽。為易病。氣欲絕。宜服荊芥散方。

荊芥(三分) 雞肶胵 桑螵蛸(二七枚微炒) 蔥白(二七莖) 鼠(一枚燒為灰別細研) 薤白(二七莖)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五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鼠灰末半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氣血未平。復合陰陽。成陰陽易病者。即小腹拘急。陰腫。身體熱。毒氣衝心胸。頭重不能舉。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 桂心(半兩) 木香(三分) 雄鼠糞(二七枚) 荊芥(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五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小腹急痛。陰腫。四肢乏力。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蘹香子(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未平復。合陰陽為易病。小腹裡急㽲痛。溺血。氣力乏劣。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梔子仁(一兩) 木香(半兩) 犀角屑(半兩) 豉(一合) 黃耆(三分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三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真氣尚虛。因合陰陽。致小腹拘急。便溺澀痛。宜服大腹子散方。

大腹子(一兩) 木香(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芎藭(半兩) 蘧麥(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頭重。百節解痛。翕翕氣劣。著床不能起動。甚者手足攣。卵腫疼痛。宜服韭根散方。

韭根(二兩) 栝蔞根(二兩) 青竹茹(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作八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鼠糞末一字。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未平復。交合成陰陽易。壯熱頭疼。或鼻中出血。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石膏(三兩) 竹茹(一兩) 葛根(一兩) 丹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壯熱心躁。鼻衄不止。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 地骨皮(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伏龍肝(一兩) 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小腹急脹。卵縮。小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 木香(半兩) 當歸(半兩微炒) 木通(三分銼) 紫蘇莖葉(半兩) 竹茹(半兩) 黃耆(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百日內未平復。合陰陽。遂成陰陽易病。四肢厥冷。心痛煩悶。手足拘攣。皆為難治。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 白朮 細辛 木香(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頭痛。鼻衄不止。宜服竹茹散方。

竹茹(一兩) 犀角屑(三分) 生乾地黃(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伏龍肝(一兩)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頻服。以瘥為度。

治傷寒後。陰陽易。四肢或寒或熱。宜服白薇丸方。

白薇(一兩) 知母(一兩) 地骨皮(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蜀漆(半兩) 葳蕤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病後。陰陽易方。

韭(一把) 雄鼠糞(七粒)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厚蓋汗出便愈。

治傷寒後陰陽易。陰腫。腹中㽲痛。痛不可忍方。

青竹茹(一兩)

上以水一大盞。煮取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後。陰陽易。陰腫。腹中㽲痛方。

栝蔞根(一兩)

上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得小便利為效。

又方。

上剪女人手足爪二十枚。燒灰。研為末。不計時候。以溫酒服之瘥。用粥飲調下亦得。

治傷寒後。陰陽易及勞複方。

豉(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卷第十五

時氣論

夫時氣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少長皆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從春分後。其中無大寒不冰雪。而人有壯熱為病者。此則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也。從春分後至秋分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傷寒。此是節候有寒傷於人。非觸冒之過也。若三月四月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也。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也。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也。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爾。

治時氣一日諸方

夫時氣病。一日太陽受病。太陽為三陽之首。而主於頭項。故得病一日。頭項腰脊皆痛也。

治時氣一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宜服解肌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升麻(一兩) 赤芍藥(一兩) 石膏(一兩) 貝齒(三枚)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一日。頭痛壯熱。骨節疼痛。宜服桂枝散方。

桂枝(三分) 黃芩(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一日。頭項腰脊痛。惡寒。宜服解表石膏散方。

石膏〔三(二)兩〕 豉(二合) 麻黃(一兩去根節) 葛根(二兩銼) 白朮(二兩) 桂心(一兩) 白芷(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一日。壯熱。心神煩躁。頭痛。四肢不利。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 赤芍藥 麻黃(去根節) 黃芩 石膏(以上各一兩) 大青(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一日。頭痛壯熱方。

上取生葛根。淨洗。搗取汁一大盞。內豉一合。煎至六分。去豉。不計時候。分為二服。有汗即瘥。未得汗。即再服。若心中熱。加梔子仁十枚。內葛根汁中同煎。去滓。服之。

治時氣一日。初覺。便宜發汗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上以水三大盞。煮麻黃。去沫。取汁一盞半。去滓。後入米一匙。豉汁二合。煮為稀粥。不計時候。頓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二日諸方

夫時氣二日。陽明受病。陽明主於肌肉。其脈絡於鼻。入於目。故得病二日肉熱鼻干。不得眠也。夫諸陽在表。表始受病。故可摩膏火灸。發汗而愈也。

治時氣二日。頭痛壯熱。宜服水解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良久再服。未服藥前。先以熱湯淋浴後。便服此藥。衣蓋取汗。

治時氣二日。壯熱。頭疼。宜服此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薑(三分) 栝蔞(一顆大者取瓤去子於碗內盛之)

上件藥。先將生薑甘草。用無灰酒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熱入栝蔞碗中絞取汁。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時氣二日。壯熱憎寒。頭痛。腰脊強重。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麻黃(一兩去根節) 葛根(三分銼) 桂心(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薄荷二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先吃粥少許。後以熱水淋浴。然後服此藥。衣覆取汗。

治時氣二日。頭痛。背強。身熱惡寒。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 黃芩(一兩) 石膏〔一(二)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葛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二日。頭痛。背強。心煩壯熱。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 麻黃(去根節) 犀角屑(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三日諸方

夫時氣病三日。少陽受病。少陽脈循於脅。上於頸耳。故得病三日胸脅熱而耳聾也。三陽經絡。始相傳病。未入於臟。故可汗而愈也。

治時氣三日。頭痛壯熱。心神煩壅。胸膈不利。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人參(去蘆頭) 犀角屑 黃芩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三日。頭痛壯熱。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半銼)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石膏(二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三日。表不解。熱毒相傳。或嘔或嗽。解肌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半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三日未解。四肢疼痛。心膈煩熱。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葛根(一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續以蔥粥投之。汗出便愈若未汗再服。

治時氣三日。頭痛煩熱。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秦艽(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石膏(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皂莢燒作灰。研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一中盞。生薑汁蜜各少許相和。調兩錢服之。先用暖水淋浴。後服此藥。須臾汗出。愈。

治時氣四日諸方

夫時氣病四日。太陰受病。太陰為三陰之首。三日以後。諸陽受病訖。即傳之於陰。太陰之脈。主於喉咽。故得病四日。腹滿而咽乾。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

治時氣四日。身體壯熱。四肢疼痛。胸滿心煩。宜服苦參湯吐之方。

苦參(一兩銼) 烏梅(七顆捶碎) 雞子(一枚取清)

上二味。先以釅醋一大盞。煮至五分。去滓。下雞子清。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溫去沫服之。當吐出毒熱氣即愈。

治時氣四日。胸中痰壅。憎寒壯熱。頭痛。宜服桃柳心湯吐之方。

桃心(一握) 柳心(一握) 甘草(三分生用銼) 烏梅(五顆捶碎) 梔子仁(三分)

上件藥。以淡漿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良久當吐。未吐再服。

治時氣四日。胸膈煩滿。壯熱。宜吐之方。

苦參(一兩銼)

上以醋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良久當吐即愈。

治時氣四日。胸膈滿悶。或時吐逆。宜服蔥根散方。

蔥根(一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黃銼) 川大黃(半兩炙碎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四日。曾經發汗不解。寒熱無恆。心中躁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木通(半兩銼) 桂心(半兩) 川升麻(半兩) 葛根(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四日。熱渴不已。往來寒熱。不能飲食。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 枳實(麩炒微黃) 柴胡(去苗)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 麥門冬(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日諸方

夫時氣五日。少陰受病。少陰脈貫腎絡肺。繫於舌本。故得病五日。口熱舌乾。渴而欲飲。其病在腸。故可下而愈也。

治時氣五日。大熱。三部脈悉洪數者。可下之。宜服大黃飲子方。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梔子仁(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一兩) 川朴硝(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日。熱毒不除。心神煩悶。大小腸秘澀。或時頭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梔子仁 黃芩 石膏 大青 川芒硝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日。心腹壅悶。骨節疼痛。背膊煩熱。不下飲食。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梔子仁 犀角屑 赤芍藥 柴胡(去苗)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焙) 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日。頭痛壯熱。食則嘔逆。宜服竹茹飲子方。

竹茹 人參(去蘆頭) 蘆根 黃芩 梔子仁(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日。胸中壅悶。或時譫語。為腸胃中有結燥。宜服承氣湯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川朴硝(一兩)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取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時氣五日未解。壯熱。心神煩躁。宜服消毒散方。

大青 梔子仁 葛根(銼) 川朴硝〔以上各二(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下地黃汁半合。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六日諸方

夫時氣六日。厥陰受病。厥陰脈循陰絡於肝。故得病六日。煩躁而陰縮也。此為三陰三陽俱受其病。毒氣入於腸胃。故可下而愈也。

治時氣六日。壯熱。骨節煩疼。頭痛。目眩。心脅氣脹急硬。不能飲食。恐變為黃。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枳實(麩炒微黃) 栝蔞根 黃芩 梔子仁 茵陳 白蘚皮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六日。熱毒不退。心胸煩躁。大小腸秘澀。不得眠臥。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 黃芩 柴胡 大青 麥門冬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六日。煩躁。頭痛。小便赤澀。壅熱不退。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木通(三分銼) 白蘚皮(三分) 檳榔(一兩)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六日。頭痛壯熱。心神煩亂。積熱不散。或狂走不定。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一兩) 藍葉(三分) 川升麻(三分) 秦艽(一兩去苗) 栝蔞根(一兩) 川芒硝(一兩半) 茵陳(三分)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六日。心胸結硬。嘔吐。不下飲食。宜服人參飲子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銼) 生薑汁(一合) 川芒硝(一分) 蜜(一合)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先煎人參取汁五合。去滓。下雞子清一枚。及芒硝薑汁蜜等。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時氣七日諸方

夫時氣病七日。法當小愈。所以然者。陰陽諸經傳病終故也。今病不除者。欲為再經病也。再經病者。謂經絡重受病也。

治時氣七日。心神恍惚。煩躁。壯熱不得眠臥。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旋覆花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前胡(去蘆頭) 川升麻 玄參 赤芍藥 黃芩 地骨皮(以上各半兩) 茯神(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七日。有熱結在內。雖得汗不解。腹滿。煩躁。譫語。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 川升麻 地骨皮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芩 前胡(去蘆頭)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七日。往來寒熱。胸脅逆滿。大腸秘澀。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 川芒硝 桂心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 麻黃(去根節)(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時氣七日。心神煩熱。胸膈不利。目赤。不得睡臥。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 黃芩 梔子仁 黃連(去須) 川升麻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

治時氣八九日以上諸方

夫時氣八九日以上不解者。或是諸經絡重受於病。或已發汗吐下之後。毒氣未盡。所以病不能除。或一經受病。未便相傳。致使停滯累日。病證不改。皆當察其證候而治之也。

治時氣八九日不解。心腹堅滿。身體疼痛。內外有熱。煩嘔不安。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二(三)分〕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八九日。煩躁壅悶喘粗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八九日。骨熱。四肢煩疼。背膊勞悶。手足無力。不能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黃耆(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秦艽(半兩去苗) 地骨皮(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 葛根(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八九日。肢節疼痛。熱毒不退。乍寒乍熱。乍劇乍瘥。發動如瘧。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知母 黃芩 烏梅肉(微炒) 柴胡(去苗) 恆山 地骨皮 赤芍藥 牛膝(去苗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八九日以後。口乾狂語。唯飲冷水。宜服黑奴丸方。

麻黃(去根節)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朴硝 梁上塵 灶突墨 釜底墨 小麥(炒令黃色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一丸。服後更與新汲水。任意飲之。汗出為效。

治時氣頭痛諸方

夫時氣三陽受病。猶在於表。邪毒之氣。攻注於外。循於風府。而入於腦。故令壯熱頭痛。胸膈壅滯。其脈浮數者。可發汗及吐。即愈也。

治時氣頭痛壯熱。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 石膏(二兩) 梔子仁(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不可忍者。宜服淋頂湯方。

石膏(十兩搗碎) 梔子仁(三兩) 竹葉(一握) 甘菊花(三兩) 豉心(三合) 蔥白(十四莖切)

上件藥。以水六大碗。煮取三碗。去滓。內有嘴瓶中。稍熱。淋注頂上。

治時氣頭痛壯熱絕甚者。宜服此方。

石膏(二兩) 薺苨(一兩) 木通(一兩銼) 犀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頭痛嘔吐。不能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 知母 犀角屑 葛根(銼) 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至甚。及百骨節疼痛。宜服菊花散方。

甘菊花 麻黃(去根節) 葛根(銼) 黃芩(以上各一兩) 羚羊角屑(三兩) 玄參 梔子仁 赤芍藥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三二日。壯熱頭痛甚者。宜服此方。

上以不蚛皂莢一梃。去皮子。以濕紙裹煨。令焦黑。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熱酒下。衣覆取汗。仍先以白礬湯。密室中浴後服之。

治時氣頭痛不止方。

川朴硝(二兩)

上搗細羅為散。用生油調塗於頂上。

又方。

上以梔子仁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溫水調下。

又方。

上以冬瓜爛搗。拓於疼痛處。神效。

又方。

石膏(五兩)

上搗細羅為散。研令極細。每服不計時候。以臘麵茶調下二錢。

治時氣譫言諸方

夫時氣熱毒攻心。則心神煩亂。陽氣大盛。遂則譫言。目赤心煩。不得睡臥。精神驚悸。言語失常。毒氣不除。腸中結燥。其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治時氣熱毒躁悶。譫言。口舌乾渴不止。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 黃芩 木通 犀角屑 麥門冬(去心) 玄參 藍葉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赤芍藥(一分) 桔梗(一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熱。悶亂譫語。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 犀角屑 川升麻 大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譫語欲走方。

生雞子白(一枚) 川芒硝(一兩細研) 生甘草末(一錢)

上件藥。以生華水一中盞。攪令勻。吹去沫。不計時候。服之。

治時氣心膈大熱煩悶。言語失度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三兩) 玄參(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 犀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熱如火。譫語欲走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遂(一兩煨令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新汲水調服。須臾。更令病人多飲冷水。得吐之為效。

治時氣但譫語煩躁不安。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三分去黑皮) 白蘚皮(三分) 澤瀉(三分) 赤茯苓(三分) 大青(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川大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三錢。

治時氣熱毒在臟。譫語口乾。煩躁。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 梔子仁 川大黃(銼碎微炒) 鐵粉(細研) 馬牙硝(以上各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竹葉湯。下三十丸。

治時氣大熱不退。譫語。大便難。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芩 犀角屑 豬苓(去黑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川朴硝(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麥門冬湯。溫溫下三十丸。

治時氣發狂諸方

夫時氣發狂者。由熱毒氣盛。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不食數日。逾垣上屋。非是素所能也。皆陰陽氣爭。外並於陽。四肢者諸陽之本也。熱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狂言妄見妄笑。皆熱毒氣所為也。

治時氣熱毒攻心。面目俱赤。發狂。不識人。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 葳蕤 茯神 麥門冬(去心) 川升麻 知母 犀角屑 沙參(去蘆頭) 黃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神狂躁。言語無度。宜服此方。

雞子(二枚取清) 白蜜(半合) 生地黃汁(一合)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杵末)

上件藥。相和令勻。頓服之。以利為度。

治時氣大熱。心狂欲走。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一兩半) 大青 羚羊角屑 玄參 梔子仁 子芩 川大黃(炙微赤銼) 地骨皮(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麥門冬(三兩去心) 杏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白蘚皮(二兩) 生乾地黃(二兩)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心。言語不定。心狂煩亂。不得睡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龍齒 子芩 沙參(去蘆頭) 葳蕤 麥門冬(去心) 川升麻 赤茯苓 赤芍藥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大青(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發狂。叫呼。不識人。宜服此方。 黃連(一兩去須) 秦艽(一兩去苗) 梔子仁(一兩) 鐵粉(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

梔子仁(半兩) 豉(一合) 蔥白(五莖)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

治時氣發狂方。

寒水石(一兩)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細研如面。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又方。

秦艽(半兩去苗) 大青(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服。

治時氣熱盛癲狂。或時昏沉方。

寒水石(半兩) 硃砂(一分) 鉛霜(一分)

上件藥都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十丸。

治時氣得汗後。心神狂亂方。

鐵粉(半兩) 野豬糞(半兩燒灰) 生地黃(二兩燒灰)

上件藥都細研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三十丸。

治時氣已得汗。熱毒不解。心煩躁悶。言語不定。小便赤澀。大便不通。狂亂欲走。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半) 梔子仁(一兩半) 大青(二兩) 龍膽(一兩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 川朴硝(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朴硝研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麥門冬湯。下三十丸。

治時氣熱毒。心神煩躁。狂亂欲走。宜服珠粉丸方。

珠粉(一兩研) 犀角屑(一兩) 硃砂(半兩細研) 甘草(二兩銼生用) 苦參(一兩銼) 川朴硝(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藍靛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盞。調分勻。頓服之。

治時氣發斑諸方

夫時氣在表。已發汗未解。或吐下後。熱毒氣不散。煩躁讝語。此為表虛里實。熱氣燥於外。故身體發斑如錦文。凡發斑不可用發表藥。令痛瘡開泄更增斑爛。表虛故也。

治時氣表裡不解。熱毒在臟。致發斑瘡。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犀角屑 玄參 秦艽(去苗) 子芩 柴胡(去苗)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壅毒不退。發斑遍身。煩熱。大小便不利。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梔子仁 麥門冬(去心) 川升麻 川大黃(銼碎微炒) 玄參 黃耆(銼) 甘草(炙微赤銼) 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冬溫未即為病。至夏得熱。其冬溫毒氣始出。肌中斑爛癮疹如錦文。喘咳。心悶。嘔吐清涎。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二兩去根節)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赤斑瘡出後。胸中惡熱瘡盛方。

雞子(二枚去殼) 釅醋(二合) 豬膽汁(三合)

上件藥相和。煎十餘沸。放溫。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時氣熱毒在臟腑。欲發赤斑。宜服此方。

地黃汁(五合)

上件藥。於鍋中。以成煉了豬脂半斤相和。煎十餘沸。濾去滓。入麝香攪令勻。每服二合。盡服之。毒當從肉中為汗出。便愈。

又方。

上以生蝦蟆一枚。去腸肚。爛研。以水一大盞。絞取汁。頓服之。或五月五日午時收者。燒灰細研。冷水調服益佳。

治時氣發豌豆瘡諸方

夫時氣豌豆瘡者。是熱毒氣攻於臟腑。餘氣流於肌肉。遂於皮膚毛孔之中。結成此瘡。其瘡所出如豌豆顆。因以名之。但以解熱毒之藥。其瘡即止。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治時氣發豌豆瘡。出後疼痛。心神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丁香(半兩) 薰陸香(半兩) 木香(半兩)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麝香(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之。

又方。

黃連(二兩去須)

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發豌豆瘡。如爪甲大。赤黑色者。宜用此方。

羊膽(七枚取汁) 羊脂(三兩)

上二味相和。於銀鍋中煎五七沸。搗冷摩敷瘡上。日四五用之。

又方。

川芒硝(二兩細研)

上以豬膽汁和。塗於瘡上。勿令動著。直候痂落。

治時氣發豌豆瘡方。

上以好白蜜。通身塗於瘡上。亦可數數食蜜。如瘡爛痛。可用細研黃土敷之。

治時氣熱毒攻毒。發豌豆瘡方。

苦參(二兩)

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之。

治時氣發豌豆瘡。初覺。宜服此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之。

又方。

青黛(半兩細碎)

上以新汲水調服之。日三四服之。

又方。

木香(一兩)

上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發豌豆瘡方。

上濃煮黍穰汁洗之。若誤使穄穰。即不瘥。

治時氣口瘡諸方

夫時氣發汗吐下之後。表裡俱虛。毒氣未散。攻於心脾。上焦熱燥。故口舌生瘡也。

治時氣熱盛。口中生瘡。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木通(銼) 射干 麥門冬(去心) 蘆根(銼)〔以上各一(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咽痛口瘡。煩躁頭重。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 黃芩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焙)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六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盛。昏如醉。及腸脅痛。百節痠疼。舌裂生瘡。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石膏(二兩) 苦竹葉(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豉(二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心神脾臟熱毒。舌裂。滿口生瘡。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兩) 黃柏(半兩銼) 苦竹葉(半兩) 射干(三分) 大青(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 玄參(半兩) 生乾地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徐徐含咽之。

治時氣。心脾臟熱毒上衝。遍口生瘡。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 胡黃連(半兩)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三分生用) 大青(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兼口舌瘡生。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川大黃(銼碎微炒) 大青 川升麻 黃芩 甘草(生銼)(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壅熱。口內生瘡方。

黃連(一兩半去須) 甘草(生銼) 麥門冬(去心焙) 玄參 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結胸諸方

夫時氣結胸者。謂熱毒氣結聚於心胸也。此由病發於陽。而下之早。熱毒之氣。乘虛而痞結。按之乃痛。其寸口脈浮。關上沉細是也。脈大不可下。下之即死。脈沉而大下之。為逆。若陽脈浮。關上沉緊者。名為臟結病。舌上白苔滑者。為難治。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苔滑者。不可攻之也。

治時氣結胸。心下堅實滿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栝蔞(一枚取子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結胸。心下滿實。煩悶。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澤瀉(一兩)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三分) 川朴硝(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時氣結胸。心下堅。按之即痛。其脈沉滑。宜服陷胸湯方。

栝蔞(一枚大者取子) 黃連(一兩去須)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結胸。煩悶喘急。宜服檳榔丸方。

檳榔(半兩) 馬藺花(一分微炒)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豬牙皂莢(半兩去皮炙令黃焦)

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時氣結胸。熱毒在內。宜服苦參丸方。

苦參(半兩銼) 黃連(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時氣結胸。熱實在內。其脈沉堅。心下痛滿。按之如石。宜服陷胸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黃(紫)色) 川朴硝(二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廿(一)丸。用甘遂末半錢。蜜一小匙。水一中盞。同煎。至七分。溫溫化丸藥。不計時候服之。以利為度。

治時氣。熱毒在胸膈。六七日。垂死者。宜服此方。

苦參(一分銼)

上搗碎。以酒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看冷暖得所。不計時候。都為一服。服後當聞苦參氣。即吐毒如羊膽汁。便愈。

治時氣咳嗽方

夫時氣咳嗽者。由熱邪客於肺。則上焦有熱。心胸煩躁。咽乾。頭痛。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於肺。故上氣咳嗽也。其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治時氣心胸痰嘔。虛煩咳嗽。時時氣促。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 葛根(一分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咳嗽。咽喉不利。心胸煩悶。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葛根(三分銼) 射干(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馬兜鈴(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肺虛熱壅。氣喘。咳嗽。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去心) 紫菀(去苗土)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三分) 麻黃(半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熱。咳嗽煩躁。或時氣喘。宜服款冬花散方。

款冬花(一兩) 天門冬(三分去心) 黃耆(一兩銼) 石膏(一兩半) 紫菀(一兩去苗土)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咳嗽煩悶。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黃耆(一兩銼) 石膏(一兩半) 天門冬(二分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生用) 甘草(三分銼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咳嗽。頭痛。心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二兩去蘆頭) 川升麻(二兩) 百合(一兩半) 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 桔梗(一兩半去蘆頭) 石膏(三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頭痛。咳嗽。石膏散方。

石膏(六兩) 葛根(銼) 百合 赤芍藥 貝母(煨令微黃) 桔梗(去蘆頭) 川升麻 栝蔞根(以上各二兩)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肺熱。咳嗽。喉中生瘡。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 川升麻 玄參 赤芍藥 紫菀(去苗土) 柴胡(去苗)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二)兩〕 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匙。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咳嗽。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 貝母(二兩煨令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桑白皮(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勢未退。壅滯。虛羸。咳嗽。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黃芩 桔梗(去蘆頭) 玄參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紫菀(半兩去苗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肺熱。胸膈壅滯。咳嗽不止方。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紫菀(三分去苗土)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口乾諸方

夫時氣熱毒攻於心肺。則膈上壅躁。若胃中有熱。則津液竭少。咽喉不利。頭痛心煩。毒熱未除。故口乾也。

治時氣經下後未退。頭疼口乾。煩躁恍惚。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 麥門冬(去心) 黃芩 川升麻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石膏(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胃熱口乾。煩躁。渴不止。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 生乾地黃(以上各一兩) 知母(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小麥五十粒。淡竹葉二(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口乾。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二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石膏(二兩) 葛根(一兩銼) 人參(二兩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脾壅熱。煩悶。口乾。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 犀角屑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 葛根(銼) 甘草(炙微赤銼) 梔子仁(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口乾舌縮。心神煩躁。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栝蔞(一枚開竅留蓋子去子留瓤) 白蜜(一合) 竹瀝(一合) 酥(一合) 生藕汁(一合)

上件藥。相和。內於栝蔞中。以麵裹。煻火燒候面黃熟。即傾入器中。放溫。每服半合。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熱口乾。宜服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 栝蔞根 知母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牛乳下三十丸。

治時氣口乾喜唾方。

干棗(二十枚擘去瓤) 烏梅肉(十枚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杵末三錢)

上件藥。入少蜜合搗。令熟。常含。如杏核大。咽津。

治時氣熱毒攻咽喉諸方

夫時氣熱毒在臟。陰陽隔絕。邪熱客於足少陰之絡。毒氣上熏。攻於咽喉。故令腫痛或生瘡也。

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疼痛。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銼) 犀角屑(以上各三分) 馬蘭根(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不利。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天門冬(半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赤茯苓(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絡石(半兩) 射干(半兩) 犀角屑(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半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毒攻咽喉疼痛。妨悶方。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 射干 甘草(炙微赤銼) 麥門冬(去心) 黃藥(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攻咽喉。腫塞不通。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木通 射干 赤芍藥 羚羊角屑 馬蘭根 甘草(炙微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噎塞腫痛。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 射干 川升麻 百合 前胡(去蘆頭) 白蒺藜(微炒去刺) 犀角屑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炙微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桔梗(去蘆頭) 木通(銼)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噎塞。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射干 川升麻 人參(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湯浸(洗)七遍去滑〕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攻咽喉。宜服含化太陰玄精丸方。

太陰玄精(細研) 川升麻 玄參 射干 寒水石(細研)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馬牙硝(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時氣熱毒上攻。咽喉疼痛。閉塞。宜服含化升麻丸方。

川升麻 玄參 射干 百合 馬蘭根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 馬牙硝(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牛蒡根搗汁。和丸。如櫻桃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時氣毒氣攻咽喉。閉塞不通方。

生烏扇(半斤切) 豬脂(半斤)

上二味相和。煎五七沸。絞去滓。候冷。當取如棗大含咽之。

治時氣熱毒攻咽喉腫痛方。

上以商陸根切搗令爛。炒熱。用手帕子。裹熨咽喉腫處。冷即復換。

治時氣嘔逆諸方

夫時氣胃家有熱。穀氣入胃。與熱相併。氣逆。則嘔逆也。或吐下後。飲水過多。胃氣虛冷。亦為嘔逆也。

治時氣惡寒壯熱則嘔逆。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下後。胃氣虛冷。嘔逆不止。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草豆蔻(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熱。嘔逆不止。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二)兩去心〕 蘆根(二兩銼) 人參(二兩去蘆頭) 葛根(二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腹脅虛脹。心膈壅滯。嘔逆。不能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柴胡(去苗) 黃耆(銼) 赤芍藥 人參(去蘆頭) 桂心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胸妨悶。逆不下食。宜服此方。

人參(去蘆頭) 前胡(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赤茯苓 蘆根(銼)(以上各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蘆根半兩。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壯熱。食即嘔逆。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嘔逆不下食。宜服陳橘皮散。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去心)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葛根(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頭痛。嘔逆不能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蘆根(一兩) 犀角屑(三分) 葛根(三分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石膏(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胸妨悶。嘔逆。不下食。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一握銼) 前胡(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二兩去蘆頭) 桔梗(一兩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十日以上。時有嘔逆。欲得飲水。此胃中伏熱不散。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黃芩(一兩) 石膏(二兩) 川朴硝(一兩) 蘆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分。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嘔逆不下食方。

生薑汁(半兩) 蜜(一合)

上件藥。相和令勻。不計時候。頻服。

治時氣嘔逆不下食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生薑(一兩)

上件藥。銼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三(二)服。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臘月兔頭。並毛皮。燒令煙盡。搗細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一錢。不計時候。頻服。

又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心腹痞滿諸方

夫時氣太陽少陽並病。脈浮緊。而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痞者心下滿也。病發於陰者不可下之。下之則心下痞。按之自軟。但氣痞爾。不可復下也。若熱毒氣乘心。則心下痞滿。面赤。目黃,狂言恍惚者。此為有實。宜吐下之。

治時氣熱毒不退。大便秘澀。心腹痞滿。食飲不下。精神昏亂。恍惚狂言。脈候洪數。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赤茯苓 桔梗(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檳榔 茵陳 白蘚皮麥門冬(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下痞滿。胸膈不利。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 赤芍藥 木香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若吐下發汗後。心下痞滿。氣上衝胸。起即頭眩。脈沉緊者。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 甘草(炙微赤銼) 赤茯苓 桂心 人參(去蘆頭) 訶黎勒(用皮) 前胡(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腹痞滿。身體疼痛。煩熱。嘔逆。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 人參(去蘆頭) 桔梗(去蘆頭) 檳榔(以上七味各一兩)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已汗下後。脾胃氣虛。心下痞滿。腹中雷鳴。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乾薑(炮裂銼) 甘草(炙微赤銼)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 桔梗(去蘆頭) 白朮 木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腹痞滿。氣喘。痰涎不絕。宜桔梗散方。

桔梗(三分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旋覆花(半兩) 大腹皮(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半兩) 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氣壅上衝。心腹痞滿。坐臥不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大腹皮(半兩銼) 百合(一兩) 紫蘇莖葉(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吃水過多。水結心下。痞滿喘急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遂(一錢煨令黃) 川朴硝〔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以利為度。

治時氣飲水過多。心下痞硬痛方。

芫花(半斤)

上以醋拌令勻。浥浥以慢火炒熱。用帛裹熨之。冷即更炒。以效為度。

治時氣後宿食不消諸方

夫時氣吐下之後。或病新瘥。脾胃氣皆虛。不能化於水谷。致有宿食難消。頭目多痛。時發寒熱。或心腹煩滿。大腸結燥。此皆是其候也。

治時氣後。脾胃氣虛。心腹虛脹。吃食不消。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令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木香(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時氣後宿食不消。不思飲食。宜服麥糵散方。

麥糵(一兩微炒)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檳榔(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時氣後胃虛。心膈壅悶。時有寒熱。宿食不消。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大腹皮(一兩銼)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一兩用皮) 白朮(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時氣後胃虛。宿食不消。心胸壅悶。乍寒乍熱。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 人參(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銼) 黃耆(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訶黎勒(一兩用皮) 沉香(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時氣後宿食不消。大腸秘澀。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半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時氣後。腸胃虛冷。食不消化。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白朮(一兩半)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食茱萸(三分) 桂心(三分) 神麯(一兩炒微黃) 大麥糵(一兩炒微黃)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棗湯。下三十丸。

治時氣後。脾胃氣冷。食不消化。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 草豆蔻(三分去皮) 食茱萸(三分)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神麯(三分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時氣後。脾胃虛冷。宿食不消。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二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乾薑(三分炮裂銼) 麥糵(一兩炒黃熟)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卷第十六

治時氣煩躁諸方

夫時氣病煩躁者。由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躁也。其毒氣在於心。而煩躁者。則令人悶而欲嘔。若其人胃內有燥結。而煩躁者。或則謬語。時繞臍痛。其腹脹滿。皆當察其證候而治之也。

治時氣表裡未解。煩躁不可忍者。宜服竹葉湯方。

竹葉(二兩) 石膏(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生薑(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目煩疼。心神躁壅。大小便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木通(一兩銼) 白蘚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檳榔(一兩)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表裡如火。煩躁欲死。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寒水石(半兩) 川芒硝(半兩) 石膏(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葛根(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治時氣煩躁。頭痛壯熱。宜服水解散。

麻黃(去根節)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芩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患者先以生熟湯浴後。以暖水調下二錢。厚蓋取汗。如人行五里。未汗。再服。

治時氣頭痛。壯熱不解。心神煩躁。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黃連(半兩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 梔子仁(半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少半合。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不解。心神煩悶。毒氣在胸膈。宜服苦參散方。

苦參(二兩銼) 黃芩(一兩) 川升麻(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頻服。當吐為效。

治時氣已五六日。心神煩躁不解方。

竹瀝(半小盞) 新汲水(半小盞)

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頻服。

又方。

大地龍(二條破腸去泥細切)

上以小便一中盞。煮令熟。去滓。不計時服。溫服。

又方。

雞子清(一枚) 芒硝末(一錢)

上件藥。都以新汲水半盞。調服。

治時氣煩渴諸方

夫時氣煩渴者。此由熱氣入於腎臟故也。腎惡燥。令熱氣盛則腎燥。故渴而引飲也。

治時氣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外寒內熱。已自下利。由有虛熱未退。煩渴不止。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 人參(去蘆頭) 地骨皮 葛根(銼)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石膏(三兩) 栝蔞根(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數日不解。心燥渴。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 知母 黃芩 玄參 麥門冬(去心) 柴胡(去苗)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神壅悶。煩渴不止。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石膏(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犀角屑(三分) 葛根(三分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雖自時時有汗。煩渴不止。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 甘草(炙微赤銼) 澤瀉 桂心 葛根(銼)(以上各一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熱。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 赤茯苓 澤瀉 阿膠(搗碎炒令香熟) 滑石(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煩渴。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熱。心胸煩渴。土瓜根飲子方。

土瓜根(半兩) 干棗(五枚) 麥門冬(半兩去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豉(半合)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地骨皮(半兩)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蔥白(三莖並須)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身體痠疼。頭痛。嘔逆。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柴胡〔二(一)兩半去蘆頭〕 赤茯苓(二兩)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二兩去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下後。煩渴不止。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分) 知母(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石膏(一兩半)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粳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飲水即嘔吐。心胸不利。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 豬苓(去黑皮) 赤茯苓 桂心 白朮 澤瀉 栝蔞根(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服二錢。令極飲水。小便利者。汗出便愈。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 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大麥飲。放溫。下三十丸。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葛根(二兩銼) 蔥白(五莖切)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內白粳米半合。豉半合。以生絹裹煎。良久候爛。去米豉。放冷。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上取生藕。搗絞取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時氣鼻衄諸方

夫時氣衄血者。由五臟熱結所為。心主於血。邪熱中於手少陰之經。客於足陽明之絡。故衄血也。衄者。血從鼻中出也。

治時氣鼻衄。煩躁不止。頭痛氣逆。宜服石膏飲子方。

石膏(二兩搗碎)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桂心(半兩) 生地黃(三兩) 竹茹(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先以水一大盞半。浸伏龍肝二兩。澄取清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腹中熱。鼻衄不止方。

胡粉(炒令黑細研) 乾薑(炮裂杵為末) 亂髮灰(細研) 釜底墨(細研) 伏龍(細研)

上件藥。但得一味。吹於鼻中便止。若各吹一大豆許。更效。

治時氣鼻衄。心膈躁悶。面赤目黃。起臥不定方。

烏賊魚骨(二兩) 刺薊(二兩) 蒲黃(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冷粥飲。調下二錢。頻服。以定為度。

治時氣鼻衄。諸藥無效者。宜服此方。

白馬通(七枚絞取濃汁) 阿膠(半兩杵碎炒令黃燥為末)

上件藥。相和熟攪。以滴鼻中。仍用新汲水微浸足。即止。

治時氣鼻衄。日夜不止。面色如金黃方。

上取韭根一握。搗取汁。鉼中盛。以索懸於井中。浸良久。急取出。滴二七滴於鼻中。即止。

治時氣鼻衄不止方。

上以鬱金搗羅為末。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下二錢。以定為度。

又方。

熟艾(一雞子大) 牛皮膠(一片如手大杵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以豉汁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分溫二服。

治時氣熱毒攻眼諸方

夫肝開竅於目。肝氣虛。熱毒氣則乘虛上衝於目。故赤疼痛。或生赤翳。白膜。息肉及為瘡也。

治時氣熱毒攻於肝臟。目赤澀痛。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地骨皮 玄參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赤茯苓 梔子仁 防風(去蘆頭) 羌活 桑根白皮(銼) 決明子(以上各半兩) 石膏(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黑豆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時氣熱毒未除。心胸煩悶。毒氣上攻。兩眼赤腫。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 黃連(去須)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龍膽(去蘆頭) 赤芍藥 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後溫服之。

治時氣肝臟虛熱。眼昏赤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赤茯苓 防風(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銼) 地骨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蕤仁(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更前一兩沸。食後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眼疼痛。心中躁悶。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 防風(去蘆頭) 赤芍藥 葛根(銼) 羚羊角屑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一莖。煎至五分。去滓。食後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眼。不見物方。

川升麻(一兩) 決明子(一兩) 細辛(半兩) 蕤仁(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犀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後以溫漿水。調下二錢。

治時氣。目赤磣痛。及癢不可忍。宜洗眼竹葉湯方。

竹葉(一百片) 秦皮(三分) 防風(三分) 甘菊花(三分) 葳蕤(三分) 蕤仁(三分) 甘草(一分生用)

上件藥。都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以綿濾去滓。避風處洗眼。日三五度瘥。

治時氣熱毒攻眼。中有胬肉。瞼里有瘡。日夜下淚。全不見物。獖豬膽點眼方。

獖豬膽(一枚汁) 川朴硝(杏仁大細研) 黃連末(半錢) 龍腦(一豇豆大研令細)

上件藥。研與豬膽相和。浸一宿。晝夜點眼。若熱淚至多。當時便瘥。

治時氣熱毒攻眼。腫痛不可忍。洗眼方。

上以水煮蜂窠洗之。日六七度。甚效。

治時氣後。因吃葵蒜熱面。損眼。暗不見物。晝夜疼痛不可忍。宜用獖豬肝貼眼方。

上以獖豬肝一具。薄切。以清水浸淘。如法貼眼瞼上。干即換之。連日及夜貼之。重者不過二日效。

治時氣餘熱不退諸方

夫時氣病。其人或未發汗吐下。或經服藥以後。而脈洪大實數。腸胃脹滿。小便赤黃。大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腑臟有結熱故也。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渴躁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梔子仁 犀角屑 麥門冬(去心) 黃連(去須)地骨皮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柴胡(去苗) 白蘚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心膈時發煩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 犀角屑 竹茹 黃芩 石膏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朴硝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五七日。頭痛。餘熱不解。宜服解肌散方。

葛根(一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麻黃(三分去根節) 赤芍藥(半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三五日。餘熱不解。心躁煩渴。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 川升麻〔二(三)分〕 鉤藤(一兩) 地骨皮(三分) 赤茯苓(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石膏(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解。心煩躁渴。表實裡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葛根(一兩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解。身體疼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柴胡(一兩去苗) 赤茯苓(三分) 地骨皮(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餘熱不解。心膈壅悶。四肢煩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梔子仁(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川芒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又方。

大青(三分銼去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三分)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解。頭重。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黃芩〔二(一)兩〕 豉(二合)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經十數日。餘熱不解。或時發寒熱。宜服此方。

葳蕤(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石膏(一兩半)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作有時。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一兩) 柴胡〔一(三)分去苗〕 地骨皮(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三(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歇不定。大便秘澀。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柴胡(去苗) 黃芩 黃連(去須) 白蘚皮 梔子仁 秦艽(去苗) 龍膽(去蘆頭) 赤芍藥 大麻仁(別杵如膏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餘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能食飲。柴胡丸方。

柴胡(去苗) 桔梗(去蘆頭) 子芩 赤芍藥 黃耆(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鱉甲(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牛蒡根搗絞取汁。每服不計時候。服一小盞。

治時氣發黃諸方

夫時氣病者。因濕毒氣盛。蓄於脾胃。有熱則新谷欝蒸。不能消化。大小便結澀。故令身面變黃。或如橘色。或如桃枝色也。

治時氣壯熱。腹滿。心下硬。不能食。發黃。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 柴胡(去苗) 芎藭 桔梗(去蘆頭) 葛根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 桑根白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六日。壯熱。骨節煩疼連心。兩脅氣脹急。硬痛。不能食。變為黃。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枳實(麩炒令微黃) 栝蔞根 黃芩 梔子仁 茵陳 龍膽(去蘆頭)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三日外。若忽覺心滿。堅硬。腳手心熱。則變為黃。不療殺人。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 紫草 白蘚皮 黃芩 秦艽(去苗)(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不解。心胸躁悶。變為黃。宜服茵陳丸方。

茵陳(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豉(一合) 梔子仁(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芒硝(二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遍身發黃。心膈煩熱。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連(去須) 黃芩 黃柏(銼) 曲衣 梔子仁(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時氣發黃。宜服此方。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利為度。

又方。

上以生小麥苗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日三四服。即愈。

治時氣三日外。若忽覺心滿堅硬。腳手心熱。則變為黃。不治殺人。宜服此方。

瓜蒂(七枚)

上搗羅為末。用一大豆許。吹鼻兩孔中。令黃水出。殘末水調服之。得吐黃水一二升。即瘥。

又方。

上以萱草根苗搗絞取汁。二小盞。分為三服。以利為度。

治時氣毒氣攻手足諸方

夫時氣毒氣從臟腑中出。攻於手足。手足則焮熱赤腫疼痛也。人五臟六腑。並榮輸皆出於手足指。故毒氣從內出。而攻於手足也。

治時氣毒攻手足。赤腫疼痛欲斷方。

豉(半斤) 羊肉(一斤)

上以水一斗同煮。候肉熟。以汁看冷暖得所。以漬手足。日三度。

又方。

上掘地作坑子。深三尺。大小容兩足。燒中令熱。以酒灌坑中。著屐踞坑上。衣擁勿令泄氣。日再作之。

又方。

上以羊肉桃葉煮取汁漬之。加鹽少許尤佳。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腫熱疼痛欲脫方。

虎杖(三斤銼)

上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溫漬手足三度。

又方。

苦參(一斤銼)

上以酒一斗。煮五七沸。去滓。溫溫漬之。日三四度。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焮熱疼痛方。

上煮馬通汁漬之。日三度。

又方。

上以豬膏和馬通塗之。亦佳。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腫痛似脫。不可忍方。

上以豬蹄一具。去毛淨洗。銼碎。蔥白一握切。以水一斗。煮五七沸。去豬蹄等。稍熱漬之。

又方。

黃柏(半斤細銼)

上以水三斗。煮十沸。用漬手足瘥。

治時氣毒攻手足。腫痛欲脫方。

上以生牛肉裹之。腫消痛止。

治時氣下痢諸方

夫時氣吐下之後。表裡俱虛。熱毒乘虛入於腸胃。則下痢黃赤。或下膿血。遍身壯熱。臍腹㽲痛。其脈弱者自愈。脈沉弦者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此皆熱毒氣所為也。

治時氣熱毒攻於腸胃。下痢不止。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當歸(銼微炒) 黃連(去須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 赤芍藥 桂心 黃柏(微炙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諸痢不止。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 黃連(去須微炒) 黃柏(微炙銼) 當歸(銼微炒) 阿膠(杵碎炒令黃燥)(以上各用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腸實熱。下血不止。臍下㽲痛。宜服槲葉散方。

槲葉(一兩) 地榆(三分銼) 木賊(三分銼) 當歸(三分銼) 赤芍藥(三分) 伏龍肝(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時氣四五日。大熱下痢。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微炒) 黃柏(微炙銼) 艾葉(微炒) 黃芩(以上各一兩) 龍骨(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時氣熱毒。痢膿血。腹中疼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梔子仁(一分) 地榆(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時氣熱毒痢。宜服黃連丸方。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黃芩(一兩) 赤石脂(二兩) 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時氣下痢不能食方。

烏梅肉(十枚微炒)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時氣熱毒下痢方。

當歸(二兩銼微炒) 黃連〔二(三)兩去須微炒〕 黃柏(二兩銼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再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赤白痢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赤小豆(一合炒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三錢。

治時氣下部䘌瘡諸方

夫時氣下部䘌瘡者。由毒熱結在腹內。穀氣衰毒氣盛。三蟲動作求食。蝕人五臟。多令泄痢。下部生瘡。癢不暫止。若唇內生瘡。但欲寐者。此蟲蝕下部也。重者則肛爛。傷於五臟即死也。

治時氣䘌蝕。下部生瘡。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研) 青葙子(三兩) 苦參(三兩銼) 黃連(三兩去須微炒)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三錢。

又方。

青葙子(一兩) 雚蘆(一兩) 狼牙(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扁竹(三分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三錢。

治時氣下部䘌瘡疼痛方。

桂心〔一(二)兩〕 藍葉(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分為三服。以生豬肝半斤。去膜。細切。拌藥服。入五味同食。每日早晨一服。當於下部中出蟲如發。一合以來便瘥。

治時氣痢膿血。下部生䘌瘡蟲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蠟(一兩) 烏梅肉(三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化蠟和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治時氣下部䘌瘡方。

馬蹄(燒為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和塗之。日可五六遍。即瘥。

治時氣病下部䘌瘡。疼痛不止方。

上濃煮桃皮取汁。煎如稠湯。以通下部中。若口中生瘡。含之瘥。

治時氣大便不通諸方

夫時氣大便不通者。由脾胃有熱。發汗太過。則津液竭。津液竭則胃中乾燥。結熱在內。則大便不通也。

治時氣熱毒在臟。大腸不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大腹皮(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玄明粉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十日以上。腹微滿而喘。臍下㽲痛。大便不通。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羚羊角屑(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川芒硝(二兩) 桑根白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時氣惡寒。頭痛。壯熱。大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茵陳 木通 土瓜根 白蘚皮 梔子仁(各一兩) 川芒硝(二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服三錢。少時當利一兩行。利後煮蔥豉稀粥食之。如熱未歇。再服

治時氣胃中壅熱。大便不通。宜服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研入) 川大黃(二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研) 犀角屑 川朴硝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木通(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大麻仁等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時氣十餘日不大便。調氣丸方。

川芒硝(二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如未利。再服。

治時氣熱毒在胃。大便不通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大盞。浸一宿。明早煎五七沸。綿濾取汁。不計時候溫溫頓服。良久下惡滯物。

治時氣小便不通諸方

夫小腸者。心之腑也。心與小腸為表裡。心臟壅熱。久而不除。汗後津液虛少。不能灌溉。而熱毒之氣。流注小腸。故令不通也。

治時氣有時寒熱。四肢沉重。口不知味。胸中噦塞。小便不通。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半(一)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白蘚皮(一兩) 蘧麥(一兩) 子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滑石(二兩) 川升麻(三分) 木通(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流注小腸。小便不通。宜服貝齒散方。

貝齒(四十九枚) 白蘚皮(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蘧麥(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一中盞。蜜半匙。調下三錢。良久再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四五日。寒熱不解。頭痛。心腹煩悶。小便不通。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柴胡(去苗) 赤芍藥 蘧麥 黃芩 知母 木通(銼)(以上各一兩) 滑石(二兩) 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治時氣惡寒壯熱。頭痛。小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茵陳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芩 木通(銼) 川升麻 梔子仁 川芒硝 茅根(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壅毒。心腹脹滿。小便不通方。

滑石(二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治時氣令不相染易諸方

夫時氣病者。此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候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故預服藥。及為方法以防之也。

治時氣相染易著。即須迴避。將息飯食之間。不得傳吃。但一人受病。全家不安

。有此相染。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桔梗(三分去蘆頭) 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 人參(三分去蘆頭)細辛(三分)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時氣轉相染易不止。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 川升麻(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獺肝(一分酒浸微炙) 龍腦(半兩(分)細研) 柴胡(三分去苗) 川朴硝(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龍腦朴硝同研令勻。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時氣病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傍至外人。無有不著者。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細研) 赤小豆(二兩炒熟) 丹參(二兩) 鬼箭羽(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五丸。可與病人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氣轉相染者。延及外人。人不敢視者。硃砂丸方。

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 人參(一兩去蘆頭) 鬼箭羽(二兩) 雄黃(二兩細研水飛過) 赤小豆(二兩炒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五丸。可與病人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氣熱毒。令不相染易方。

豆豉(一升) 伏龍肝(三兩細研) 童子小便(三中盞)

上件藥相和。煎取一中盞半。去滓。分為三服。每平旦一服。令人不著瘴疫。

治時氣溫毒。令不相染易方。

上於正月。取東行桑根。粗如指者。長七寸。以硃砂塗之。懸於門上。又令人帶之。

治時氣後勞復諸方

夫病新瘥。血氣尚虛。津液未復。因以勞動。更成病焉。若言語思慮則勞於神。梳頭澡浴則勞於力。未任勞而強之。則生熱。熱氣還於經絡。復為病者。名曰勞復也。

治時氣後勞復。虛熱不退。四肢沉重。或半起半臥。氣力虛羸。宜服人參飲子方。

人參(去蘆頭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膏(二兩) 赤茯苓(二兩)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一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知母(二兩) 黃芩(二兩) 小麥(一合) 竹葉(一握)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後勞復。發寒熱進退。鱉甲飲子方。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前胡(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生薑(一分) 豉心(一分) 蔥白(七莖) 雄鼠糞(十四枚)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後數日已解。勞復發者。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一兩) 蔥白(十一莖) 豉(一合) 雄鼠糞(十四枚)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有微汗。便愈。

治時氣。熱氣解後復發。頭痛如初病者。宜服此方。

雄鼠糞(三七枚杵末) 石膏(二兩細研) 葛根(二兩銼) 梔子仁(半兩) 蔥白(七莖)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熱服。未汗。再服。

治時氣瘥後。起早。及多勞復。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雄鼠糞(二七枚) 白朮(一兩) 豉(一合)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後。飲食過多。脈候實數。復發如初。宜服豉心散方。

豉心(二合) 雄鼠糞〔三(二七)枚〕 白朮(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木通(一兩銼)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病瘥後勞復。發熱嘔吐。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二兩) 竹茹(二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生薑〔一(二)兩〕 石膏(四兩細研)

上件藥。都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後勞復。身體疼痛壯熱方。

雄鼠糞(五枚) 豉(半合) 梔子仁(五枚) 枳實(五枚麩炒微黃)

上件藥。銼碎。以水一大盞半。煮取一盞。去滓。分為二服。不計時候。相次溫服之。

治時氣勞復。四肢煩疼。宜服薄荷粥方。

薄荷(一握) 阿膠(一兩杵碎炒令黃燥) 川升麻(一兩) 豉心(一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水兩碗。煮取一碗。去滓。以粳米作稀粥服。厚覆取汗瘥。

治時氣新瘥。起早勞復。及食飲過多。復發欲死方。

上以鱉甲三兩。醋塗炙令黃焦。去裙襴。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粥飲調下。不計時候。服。

又方。

上取所食物。燒作灰。細研。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時氣瘴疫諸方

治時氣瘴疫。頭痛壯熱。心如火煎。面目黃黑。四肢沉重。不得睡臥。宜服茵陳散方。

子芩(一兩半) 秦艽(二兩去苗) 知母(二兩) 大青(一兩) 赤芍藥(一兩) 川芒硝(二兩)土瓜根(二兩) 川大黃〔三(二)兩銼碎微炒〕 茵陳(二兩) 黃連(一兩半去須) 梔子仁(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三錢。須臾便吃白粥飲半大盞。以次吃蔥茶一碗。腹中稍覺轉動。下利。額上似微潤。即以衣蓋取汗。汗解便瘥。

治時氣瘴疫闢毒。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二兩細研)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半)兩〕 躑躅花(半兩酒拌炒令干)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半兩) 栝蔞根(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厚覆汗出瘥。

治時氣瘴疫。老君神明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平旦。以新汲水調下三錢。若已得病三日向上者。即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頓服。衣覆取汗瘥。

治時氣瘴疫赤散方。

牡丹(二兩) 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去子) 細辛 乾薑(炮裂銼)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真珠 躑躅花(醋拌炒令干)(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初覺頭強惡寒。便以少許內鼻中吸之。取嚏為候。相次以溫酒服二錢。厚覆取汗愈。

治時氣瘴疫。消除惡氣鬼魅精邪等。宜用雄黃丸方。

雄黃(五兩細研) 硃砂(五兩細研) 雌黃(五兩細研) 蒼朮(一兩) 虎頭骨(一兩) 鬼督郵(一兩) 鬼箭羽(一兩) 鬼臼(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馬蹄(一兩) 川烏頭(一兩) 天雄(一兩半) 蕪荑(一兩) 菖蒲(一兩) 皂莢(一兩) 芎藭(一兩) 麝香(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蜜蠟一斤。青羊脂三兩。和丸如彈子大。晨昏燒一丸。去厲鬼闢氣毒。以絳袋子盛一丸帶之。及懸於門戶上。

治時氣瘴疫殺鬼丸方。

虎頭骨 硃砂(細研) 珍珠末 雄黃(細研) 曾青(細研) 鬼臼 皂莢 桔梗(去蘆頭)芎藭 蕪荑 白朮 白芷 鬼箭羽 鬼督郵 藜蘆(去蘆頭) 菖蒲 女青(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男左女右。以青囊帶一丸。

治時氣瘴疫百病。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 桂心 羚羊角屑 牛黃(細研) 鬼臼 附子(炮裂去皮臍) 獺肝(微炙) 麝香(細研) 真珠末 雄黃(細研水飛過) 硃砂(細研水飛這)〔各三(半)兩〕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蜈蚣(二條微炙) 射罔(一分) 貝齒(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

治時氣瘴疫。安息香丸方。

安息香(一兩) 硃砂(半兩細研) 硫黃(半兩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 阿魏(半兩) 松脂(四兩) 榴(柏)葉(四兩) 蒼朮(四兩) 白芷(三兩) 干桃葉(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時以一丸燒於所居之處。仍亦宜用後方頻浴之。

治時氣瘴疫浴湯方。

桃枝葉(十兩) 白芷(三兩) 柏葉(五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兩。煎湯浴之。極良。

治時氣瘴疫。殺鬼虎頭丸方。

虎頭骨(二兩) 硃砂(細研) 雄黃(細研) 雌黃(細研) 鬼臼 皂莢 蕪荑(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以絳囊盛一丸繫上。男左女右。家中懸屋四角。每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

治時氣瘴疫黃膏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細辛 乾薑(炮裂銼)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以上各一兩)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細研。以醋浸一宿。漉出用臘月豬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密器盛之。初覺不安。便以熱酒服如梧桐子大一丸。未瘥。再服。又水調三丸熱炙手。以摩身體數百遍。並治賊風遊走皮膚。

治時氣瘴疫。骨熱煩悶。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二兩微炙) 人參〔(一兩)去蘆頭〕 沙參(一兩去蘆頭) 鬼臼(半兩去毛) 苦參(半兩銼) 甘草(三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時氣瘴疫。宜服鬼臼丸方。

鬼臼(一兩去毛)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龍腦(一錢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十丸。

治時氣瘴疫。闢除毒氣。宜用鬼箭羽丸方。

鬼箭羽(一兩) 鬼臼(一兩去毛) 赤小豆〔半分(合)炒熱〕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豇豆大。如已患者。手掌中水調一丸。塗於口鼻上。又於空腹。溫水下一丸。如未染疾者。但塗口鼻。兼以皂囊盛一丸系肘後。亦宜時燒一丸。忌羊血。

治時氣瘴疫。雄黃散方。

雄黃(細研) 雌黃(細研) 白礬 鬼箭羽(各一兩) 羚羊角屑(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雄黃等研令勻。以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門戶上。又月旦日。青布裹一錢。中庭燒之。闢瘴疫。病人亦燒一錢熏之。即瘥。

治時氣瘴疫。彈鬼丸方。

雄黃(一兩) 硃砂(一兩細研) 石膏(二兩) 川烏頭(一兩) 鼠婦(一兩)

上以正月建除日。執厭日亦得。搗羅為末。以白蠟五兩。銅器中。火上銷。下藥攪令凝。如楝實大。以赤縠裹一丸。男左女右帶之。

治時氣瘴疫單行方。

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取曝干。搗羅為末。以水調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正月上寅日。取女青搗羅為末四兩。以三角絳囊盛。系戶上帳前。

又方。

正月朔旦。及七日。吞麻子赤小豆各二七枚。又各以二七枚。投於井中。又以附子三枚。令女子投於井中。

又方。

冬至日。取雄赤雞作臘。至立春日煮食。令盡。勿令他人知。

又方。

二月二日。取東行桑根。大如指。懸門戶上。又令人各帶之。

又方。

上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勿令知之。

又方。

上以赤小豆新布囊盛之。置井中。三日取出。舉家皆服。男子水下十粒。女人服二十粒。

又方。

桃木中蟲糞末。細研。水服一錢。

又方。

鮑魚頭(一枚燒成灰) 赤小豆(半兩)

上件藥。搗細為散。空心以溫水調下半錢。酒下亦得。

又方。

炒豉一升。和術一斤。酒漬恆將服之。

卷第十七

熱病論

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重於溫也。肝熱病者。小便赤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盛則狂言多驚。兩脅滿痛。手足熱躁。不能安臥。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盛則卒心痛。煩熱欲嘔。頭痛面赤無汗。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心煩欲嘔。身熱。熱盛則腰痛。腹滿溏泄。肺熱病者。先淅淅然。毛起惡風。舌上黃身熱。熱盛則喘咳。胸背不得大息。頭痛。不汗出而寒。腎熱病者。先腰痛脛酸。大渴數飲水。身熱。熱盛則項痛而強。脛寒足下熱。不欲言。肝熱病者。左頰赤。心熱病者。面先赤。脾熱病者。唇先赤。肺熱病者。右頰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其色者療之。名曰治未病。一曰汗不出。大灌發者死。二曰泄而腹滿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血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體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凡有此候者。皆不可治也。熱病已得汗。脈靜者生。脈躁者難治。熱病脈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之極也。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難瘥。熱病已得汗。脈尚躁。喘且即復熱。喘甚者死。熱病七八日。脈不躁不數。後三日當有汗。若不汗者難治。熱病七八日。其脈微小者生。脈病舌焦乾黑者死。熱病已得汗。常熱不去。脈靜者生。脈躁者難治。熱病脈常躁盛。此氣之極也。亦死。熱病復滿常喘。熱不退者死。熱病多汗。脈虛小者生。緊實者死矣。

治熱病一日諸方

夫熱病一日。病在太陽。太陽主表。表謂皮膚也。病在皮膚之間。故頭項腰脊皆痛。宜汗之則愈也。

治熱病一日。頭痛身熱。四肢煩疼。宜服解肌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石膏(二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柴胡〔一(二)兩去苗〕 桔梗(一兩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一日。頭痛壯熱。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三)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五寸。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一日。頭痛項強。身熱如火。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二兩銼) 赤芍藥(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白芷(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黃芩(一兩) 石膏(二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五寸。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熱病一日。頭痛。壯熱煩悶。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一兩) 梔子仁(半兩) 黃芩〔半兩(分)〕 石膏(二兩) 葛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一日。頭疼壯熱。心中煩悶。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三分) 黃芩(三分) 石膏(一兩) 葛根(一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三(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一日。頭痛壯熱。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黃芩(半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三)錢。服後蓋衣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一日。壯熱頭痛。宜服此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薑(三分切) 栝蔞(二枚大者細銼碗中盛之)

上件藥。先將甘草生薑。以酒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投入栝蔞碗中。絞取汁。不計時候。分溫二服。衣覆取汗。

治熱病一日。身體壯熱。頭痛。骨肉酸楚。背脊強。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黃。宜服桃柳湯浴方。

桃枝並葉(五斤細銼) 柳枝並葉(五斤細銼)

上以水一碩。煮取七斗。去滓。帶熱。避風處淋浴。浴後於密室中。刺頭。並眼後兩邊。及舌下。血斷。以鹽末塗針處。便宜服葛豉粥。

葛豉粥方。

葛根(二兩銼) 蔥白(五莖並須白) 豉(一合) 生薑(一兩切)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下粳米二合。煮作粥。乘熱頓服。衣蓋取汗。

治熱病一日。宜服發汗麻黃粥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豉(半合)

上件藥。用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下粳米半合。煮作稀粥。乘熱頓服。衣蓋取汗。

治熱病二日諸方

夫熱病二日。陽明受病。在肌肉。故肉熱。鼻幹不得眠也。故可摩膏火灸。發汗而愈也。

治熱病二日。頭痛壯熱。肢節不利。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葛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蓋取汗。

治熱病二日。口苦咽乾。頭痛壯熱。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葛根(半兩銼) 桂心(半兩) 旋覆花(半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五寸。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蓋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二日。頭痛壯熱。宜服桂枝散方。

桂枝(半兩) 葛根(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石膏(一兩)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二日。頭痛口苦。雖經發汗未解。可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芩(一兩)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五寸。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令自有汗即解。

治熱病二日。頭痛壯熱。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葛根(半兩銼) 桂心(半兩)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朴硝(半兩)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蔥豉湯。調下二錢。衣蓋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三(二)日。發汗未解。頭痛壯熱。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葛根(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六服。每服。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蓋取汗。

治熱病二日。發汗後不解。頭痛體熱。宜服此方。

石膏(一兩細研) 麻黃(半兩去根節)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並銼。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雞子白一枚。攪勻。不計時候。乘熱頓服。衣蓋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三日諸方

夫熱病三日。諸陽傳病訖。病猶在表。未入於臟。故胸脅熱而耳聾。可發汗而愈也。

治熱病三日。未得汗。壯熱煩悶。欲得飲水。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令有汗為度。

治熱病三日。發汗未解。頭痛口乾。心胸煩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柴胡(一兩) 秦艽(一兩半去苗) 石膏(二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為度。

治熱病三日。頭痛口苦。寒熱往來。宜服柴胡飲子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木通(一兩半銼) 赤芍藥(一兩半) 豉(一合) 石膏〔二(三)兩半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三日。頭疼壯熱。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一)兩去根節〕 知母(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 葛根(一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藥(半兩) 梔子仁(半兩) 細辛(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衣蓋取汗。

治熱病三日。表猶未解。壯熱。頭目四肢不利。宜服發汗桂心散方。

桂心(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葛根(一兩銼) 赤茯苓(半兩) 澤瀉(半兩) 赤芍藥(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薄荷二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衣蓋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三日。解毒氣。苦參散方。

苦參(一兩銼) 黃芩(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三日。經發汗。熱退後。尚寒熱往來。不能飲食。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兩) 枳實(一兩半麩炒微黃) 梔子仁(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少許。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諸方

夫熱病四日。太陰受病。太陰者三陰之首也。三陽受病訖。傳入於陰。故毒氣入於胸膈。其病咽喉干。胸膈滿。故可吐而愈也。

治熱病四日。結胸滿痛壯熱。身體疼痛。宜服苦參散令吐方。

苦參(半兩銼) 恆山(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二中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盡飲之。當吐即愈。未吐再服。

治熱病四日。咽喉干而腹滿。宜服瓜蒂散吐方。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吐為度。

治熱病四日。壯熱。四肢沉重。吃食不下。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葛根(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石膏(一兩) 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 梔子仁(半兩) 川朴硝(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毒氣內攻。身體疼痛。壯熱頭重。煩渴不止。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茵陳(一兩) 細辛(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發汗不瘥。身體壯熱。心膈煩悶。不得睡臥。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二兩銼) 龍膽(半兩去蘆頭) 大青(半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葳蕤(一兩)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石膏(二兩) 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頭痛胸滿。食即嘔逆。宜服竹茹散方。

竹茹(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葛根(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蘆根(一兩銼)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一百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日。熱毒解後。時來時往。惡寒微熱。不能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知母(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令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 梔子仁(一兩) 檳榔(一兩) 豉(三兩微炒變色)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五日諸方

夫熱病五日。少陰受病。毒氣入於腹胃。其病口熱舌乾。渴而引飲。故可下而愈也。

治熱病五日。口苦舌乾。煩熱頭痛不解者。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連(半兩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柏(半兩銼) 梔子仁(半兩) 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一莖。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五日。壯熱。骨節煩疼。目眩。脅下脹痛。不能飲食。欲變成黃。宜服柴胡湯方。

柴胡(去苗) 枳實(麩炒令黃色) 知母 黃芩 梔子仁 麥門冬(去心焙) 龍膽(去蘆頭)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五日。頭痛壯熱。骨節疼痛。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 前胡〔二(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膏〔三(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少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五日。已得汗。毒氣不盡。猶乍寒乍熱。昏昏如醉。脅下牢滿。骨節疼痛。不能食下。舌本乾燥。口內生瘡。宜服柴胡飲子方。

柴胡(二兩去苗) 川升麻(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二兩去心) 竹葉(二兩)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一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五日。頭痛身疼。皮肉如火。心隔煩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石膏〔三(二)兩〕 梔子仁(半兩) 犀角屑(一兩) 川朴硝(二兩) 地骨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五日未解。頭痛壯熱。眼睛疼。心腹痛。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二兩) 梔子仁(一兩) 黃芩(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木通(銼一兩) 川升麻(一兩) 赤芍藥〔二(一)兩〕 栝蔞根(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六日諸方

夫熱病六日。厥陰受病。毒氣入於腸胃。其人煩滿而陰縮。故可下而愈也。

治熱病六日不解。通身肉熱。毒氣令人更相染著。宜服大青飲子方。

大青(二兩) 石膏(三兩) 香豉(二合) 葛根(一兩銼) 梔子仁(一兩) 生地黃(二兩)川芒硝(三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六日。熱勢彌固。大便秘澀。心腹痞滿。食飲不下。精神昏亂。恍惚狂言。其脈洪數。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羚羊角屑(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白蘚仁(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茵陳(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六日。胃中瘀熱。皮膚赤黃。心神煩悶。大小便不利。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 葛根(一兩銼) 茵陳(一兩) 土瓜根(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木通(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六日不解。壯熱頭痛。小便赤澀。口內生瘡。粥食不下。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知母(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秦艽(一兩去苗) 梔子仁(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連(三分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合。攪令勻。更煎一二沸。放溫。慢慢含咽之。

治熱病七日諸方

夫熱病七日。三陰三陽傳病訖。病法當愈。今病不除者。欲為再經病也。再經病者。謂經絡重受病也。

治熱病七日。煩躁而渴。胸中痰熱。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芍藥(一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知母(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栝蔞根(半兩) 黃耆(一兩銼)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粳米小麥各一百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七日不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不思飲食。心煩欲吐。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七日。遍身疼痛。壯熱不解。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七日。或寒或熱。來往不定。腹中虛熱。毒氣不退。心神不安。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半升) 生麥門冬(半升) 蜜(半升)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地骨皮(二兩) 川升麻(一兩) 石膏〔二(三)兩〕 蓴菜心(切半升)

上件藥。都銼。以水三大碗。煎至一碗。絞去滓。下蜜地黃麥門冬汁三味。同熬令稀稠得所。放冷。不計時候。每服半合。服之取汗。

治熱病七日。四肢疼痛。熱毒不退。乍寒乍熱。乍劇乍瘥。發動如瘡。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天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 黃耆(一兩銼) 烏梅肉(一兩微炒) 恆山(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頭痛諸方

夫熱病三陽受病。猶在於表。邪毒之氣。攻注於外。循於風府。而入於腦。故令壯熱頭痛。胸膈壅滯。其脈浮數者。可汗及吐之即愈也。

治熱病壯熱頭痛。而骨痠疼。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二)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葛根(一兩銼) 黃耆(三分) 甘菊花(半兩) 梔子仁(三分) 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少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四肢煩悶。壯熱頭痛。口舌乾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知母(半兩) 赤茯苓(三分)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頭痛。骨節煩疼。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石膏(二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甘菊花(一兩) 黃芩(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頭痛。四肢煩疼。宜服取吐散方。

人參蘆頭(半兩) 柴胡(一分去苗)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茵陳(一分) 恆山(半兩)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頓服。取吐為度。

治熱病頭痛。宜服吹鼻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分微炒) 麝香(一錢細研) 丁香(一分) 馬牙硝(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都研令勻。以少許吹入鼻中。當下黃水。即瘥。

治熱病頭疼不止方。

石膏(二兩) 芎藭(半兩)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細茶末一錢。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頭痛不可忍方。

地龍(一條細研) 沙糖(三棗大)

上件藥相和。以水一大盞。調入瓷瓶中盛。懸於井內。去水相近。一炊時出。傾取清者。不計時候。都為一服。勿令患人知。

治熱病頭疼不可忍。灌頂散方。

馬牙硝(一分) 苦葫蘆子(一分) 地龍(一分干者) 瓜蒂(一分) 麝香(半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同研令勻。吹一字於鼻中。當下腦中惡滯水。便瘥。治熱病頭痛不可忍方。

生馬齒莧(一握切)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相和細研。入清麻油。調令如膏。塗於頭上。立瘥

治熱病頭痛。發熱進退方。

栝蔞(一枚大者取瓤)

上件藥銼置瓷碗中。用熱酒一盞沃之。蓋之良久。去滓。不計時候。頓服。未效再服。

治熱病煩躁諸方

夫熱病煩躁者。為陽勝於陰。熱氣獨盛。痞結於臟。則三焦隔絕。故身熱而煩躁也。

治熱病未得汗。體熱煩躁。宜服龍膽散方。

龍膽(三分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桂心(半兩) 葳蕤(三分) 赤芍藥(三分) 黃耆(三分銼) 石膏(二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大青(三分)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在心脾。狂亂煩躁。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一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大青(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頭痛目疼。心中煩躁。宜服葛根飲子方。

葛根(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銼) 豉(半合) 蔥白(三莖切)

上件藥。都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初覺煩躁頭疼。腰腳痛。宜服解毒飲子方。

生地黃汁(三合) 黃芩〔二(一)分〕 生薑(一分) 白蜜(半匙)

上件藥。細銼黃芩生薑二味。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黃蜜。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經發汗。熱不解。心中躁熱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天竹黃(一分) 馬牙硝(一兩) 鐵粉(一兩) 鉛霜(一分) 麝香(半錢)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溫溫調下二錢。

治熱病。心神煩躁不止。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一兩) 梔子仁(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鬱金(三分) 黃芩(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鉛霜(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鉛霜同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熱水調下二錢。

治熱病。毒熱不解。口乾煩躁。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鐵粉(半兩細研) 川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溫蜜水。調下二錢。

治熱病狂言諸方

夫熱病毒氣攻心。則心神煩亂。陽氣大盛。遂則狂言。目赤心煩。不得睡臥。精神驚悸。言語失常。毒氣不除。腹中結燥。其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治熱病已得汗。熱猶不解。腹脹。煩躁。狂言不定。可服大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狂言煩渴。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白蘚皮(三分) 龍膽(半兩去蘆頭) 澤瀉(一分) 赤茯苓(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黃芩(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狂言不止。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半兩) 黃芩(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半兩去心) 大青(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肺熱壅。狂言不安。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蘚皮(三分) 川升麻(三分) 葳蕤(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石膏(一兩半)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攻心。煩躁狂言。精神不定方。

生地黃汁(三合) 生薑汁(一合) 薄荷汁(一合) 白蜜(一合) 地龍(半兩微炒去土搗細羅為末)

上件藥。以四味汁相和。入地龍末。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煩熱如火。狂言妄語欲走。宜服此方。

黃芩(一兩) 甘遂(一兩煨令黃) 龍膽(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服一錢。須臾。令病人飲水三兩盞。腹滿則吐之。此方療大熱急者。甚效。

治熱病。五六日。壯熱。狂語欲走方。

雞子〔三(二)枚取清〕 川芒硝(半兩細研) 寒水石(半兩細研)

上件藥。先以新汲水一小盞。調芒硝等末。次下雞子清。攪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熱病。狂言。心神驚悸。煩熱喘促。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 犀角屑(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茯神(半兩) 胡黃連(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硃砂(半兩細研) 地骨皮(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麝香(一分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下十五丸。

治熱病狂語。及諸黃。雪煎方。

川大黃(五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臘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半匙。服之。

治熱病煩渴諸方

夫熱氣入於腎臟。則為煩渴。為腎惡燥也。令熱氣盛攻於腎。故腎燥。腎燥則渴而引飲也。

治熱病。因吐下後。有熱毒未解。煩渴不止。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赤芍藥(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栝蔞(一枚)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日夜吃水。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栝蔞根(一兩) 甘草(半兩銼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頭疼壯熱。心燥煩渴。宜服石膏茶方。

石膏(二兩搗碎) 淡竹葉(一握) 薺苨(半兩) 木通(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作四度。點臘麵茶。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煩渴。飲水無度。宜服犀角飲子方。

犀角屑(三分) 石膏(二兩) 知母(三分) 川升麻(三分)

上件藥。細銼。用水二大盞。入竹葉三七片。小麥五十粒。煎至一盞。去滓。入土瓜根汁一合。栝蔞根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又方。

小麥(一合) 麥門冬(一兩去心) 寒水石(三分) 青竹葉(三分) 知母(三分)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每渴時。溫服半中盞。

治熱病。積熱攻脾肺。煩躁多渴。飲水無度。小便數。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微炒)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龍膽(三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蘆根五寸。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燥大渴。飲水則逆。宜此方。

木瓜(一分) 生薑(一分) 薄荷(一分)

上件藥。都細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合。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不止。兼除勞熱。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生乾地黃(半兩) 川升麻(半兩) 知母(半兩) 葛根(半兩銼) 梔子仁(一分) 大青(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經吐下後。有餘熱。煩渴不止。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連(三分去須) 黃芩(一兩) 桂心(半兩) 栝蔞根(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不止。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地骨皮(一兩) 豉(一合) 知母(一兩)土瓜根(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生薑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不止。或時頭痛乾嘔。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三分去黑皮)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 石膏(二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茅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在心。煩渴不止。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四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芩(三分) 梔子仁(三分) 地骨皮(三分) 柴胡〔三兩(分)去苗〕 栝蔞根(三分) 葳蕤(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不止。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澤瀉(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苗) 梔子仁(半兩) 犀角屑(半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熱煩渴。小便不利。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赤茯苓(二兩) 木通(一兩銼) 滑石(一兩) 澤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大熱煩渴。心躁不睡。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入) 柴胡(一兩去苗) 黃連(一兩去須) 黃芩(一兩) 葛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水。調下二錢。

治熱病煩渴。諸臟不安。宜服三黃丸方。

黃芩〔二(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生地黃。搗絞取汁。每服一合。時時服之。

又方。

上以生栝蔞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合。時時服之。

治熱病喘急諸方

夫熱病。毒氣攻於心肺。煩熱壅於胸膈。而渴引飲。必致喘粗。汗下之後。胃氣尚虛。熱毒不退。渴飲水過多。水停心下。故令喘急也。

治熱病氣喘。心膈煩悶。或痰壅不能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去根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一兩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肺壅氣喘。膈中不利。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柴胡(三分去苗) 桑根白皮(三分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胸膈煩悶。喘息奔急。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木通(半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膈煩熱。肺壅喘急。宜服此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馬兜鈴(半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半) 桑根白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肺熱。上氣奔喘。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紫蘇莖葉(一兩)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瓤焙) 桑根白皮(一兩銼) 石膏(二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客熱在臟。乾嘔。中多痰。喘急煩悶。不能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青竹茹〔半(一)兩〕 葛根(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飲水多。卒上氣喘急方。

淡竹葉(一兩半)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肺壅喘急。宜服皂莢丸方。

皂莢(一兩半去黑皮塗酥炙微黃)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研如膏)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麻黃(三分去根節) 甜葶藶(一兩熬令黑搗如泥)

上件藥。搗篩為末。入郁李仁葶藶。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治熱病。氣喘咳嗽。宜服杏仁煎方。

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黃牛酥(二兩) 白蜜(半斤) 生薑汁(二合)

上件藥。以酥拌杏仁。炒令黃熟。搗如膏。入蜜薑汁。同煎如稠餳。每服三錢。含咽津。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發狂諸方

夫心者火也。心主於血。陽氣盛則血並於陽。熱邪攻於心絡。則心神煩亂。或詠或歌。或言或笑。精神不守。言語失常。驚悸不安。棄衣而走。此皆熱毒之氣。壅滯心胸。致令發狂也。

治熱病。伏熱在心。精神恍惚。發狂。不得睡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茵陳(三分) 茯神(二兩) 赤芍藥(一兩) 梔子仁(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生乾地黃(二兩)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白蘚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壅熱發狂。心忪驚悸。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芩(半兩) 遠志(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地骨皮(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汗後。熱毒未盡。因有所驚。發熱癲狂。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犀角屑(半兩) 茯神(半兩) 龍齒(一兩) 鐵粉(一兩) 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地骨皮(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狂。心熱煩悶。多驚。不得臥睡。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三分) 犀角屑(半兩) 龍齒(一兩) 川升麻(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玄參(半兩) 甜甘根(一兩銼) 黃芩(三分)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朴硝一錢。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盛發黃。皮膚如金色。小便赤澀。大便不通。口乾煩渴。悶亂髮狂。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半兩) 黃藥(半兩) 川朴硝(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羚羊角屑(半兩) 土瓜根(半兩) 梔子仁(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冷蜜水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治熱病。已得汗。熱不解。腹滿脹痛。煩躁發狂。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黃芩(三分) 赤芍藥(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熱在臟。心神狂亂。壯熱煩躁。不得睡臥。宜服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 太陰玄精(半兩) 牛黃(半兩)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天南星(半兩末生用) 金箔(五十片) 龍腦(一分) 麝香(半兩) 不灰木(一兩以牛糞火燒一炊時)

上件藥。都研令細。用牛膽汁和。丸如櫻桃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嚼下一丸。

治熱病。心神恍惚。悲喜不恆。發狂欲走。宜服鐵粉丸方。

鐵粉(半兩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金箔(三七片細研) 銀箔(三七片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遠志(半兩去心) 馬牙硝(三分細研) 白殭蠶(一分微炒) 丹參(半兩) 茯神(半兩)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篩為散。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十丸。

治熱病發狂。心神恍惚。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虎睛(一對酒浸微炙) 茯神(一兩) 石膏(一兩細研) 川升麻(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 玄參(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 鐵粉(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熱病。心氣熱盛。恍惚不定。發狂。妄有所見。宜服天竹黃丸方。

天竹黃(三分) 牛黃(一分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細研) 黃連(一兩去須) 鐵粉(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甘菊花(半兩) 馬牙硝(半兩細研) 龍齒(三分) 茯神(半兩) 龍腦(一分細研) 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或薄荷湯。嚼下十丸。

治熱病。熱毒攻心。胸躁悶。發狂方。

雞子(二枚清) 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相和。以新汲水一小盞。熟調頓服之。

治熱病嘔逆諸方

夫熱病胃中有熱。則穀氣不和。新谷入與熱氣相搏。胃氣不平。故致嘔逆。或吐下以後。臟氣虛弱。亦令嘔逆也。

治熱病。惡寒壯熱。食則嘔逆。宜服前胡飲子方。

前胡(二兩去蘆頭) 麥門冬(二兩去心) 竹茹(三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地黃(二兩) 葛根(二兩)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壯熱。嘔逆。不下飲食。宜服人參飲子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生薑(二兩) 赤茯苓(一兩) 葛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白)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壯熱惡寒。食則嘔逆。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半雞子大。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數日未得汗。遍身壯熱。嘔逆。不下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川升麻(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知母(三分) 梔子仁(三分)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因服涼藥過多。致胃冷嘔逆。宜服白茅根飲子方。

白茅根(半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兩) 葛根(一兩) 高良薑(半兩)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熱病煩渴飲水過多。時有嘔逆方。

枇杷葉〔二(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茅根(一兩銼)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熱病噦候諸方

夫熱病噦者。由伏熱在於胃間。令人胸滿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氣虛冷。亦致噦也。

治熱病未得汗。燥熱。飲水過多。腹脹氣急。嘔噦不止。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半兩去蘆頭) 茅根(一兩銼) 葛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攻胃。嘔噦不止。宜服甘草飲子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升麻(一兩) 生薑(一兩) 葛根(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腹胃虛脹。心膈壅滯。嘔噦不能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柴胡(一兩去苗) 黃芩(半兩) 赤芍藥(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熱嘔噦。不欲飲食。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柴胡(一兩去苗) 蘆根(一兩半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入生地黃汁少半分(合)。更煎一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胃中有熱。穀氣入。則胃氣逆。逆則噦。不下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往來寒熱。胸脅滿悶。噦逆。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三分) 前胡(半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犀角屑〔三分(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三分) 蘆根(半兩) 大腹皮(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邪熱已退。胃氣未和。噦不能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蘆根(三分銼) 草豆蔻(三分去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噦逆不下食。宜服白茅根散方。

白茅根(一兩銼) 百合(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葛根(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未得汗。嘔噦不止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蘆根(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汗後餘熱不退諸方

夫熱病。其人或未發汗吐下。或經服藥以後。而脈洪大實數。腹胃脹滿。小便赤黃。大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腑臟有結熱故也。

治熱病得汗後。餘熱不退。頭痛心煩。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知母(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黃芩(三分) 柴胡(半兩去苗)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兩莖。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汗後。餘熱不除。寒熱往來。頭重體痛。宜服此方。

葛根(一兩銼) 黃耆(一兩銼) 黃芩(三分) 梔子仁(一兩) 地骨皮(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石膏(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汗後。餘熱不解。頭項出汗。身上無汗。瘀熱在內。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梔子仁(三分) 豬苓(半兩去黑皮)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秦艽(三分去苗) 桑根白皮(半兩銼) 木通(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汗後。餘熱不解。往來寒熱不定。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三(二)分銼〕 麻黃〔二(一)兩去根節〕 柴胡(一兩去苗) 大青(半兩) 葳蕤(半兩) 赤芍藥(三分)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後。餘熱不解。身體沉重。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石膏(一兩) 梔子仁(一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汗後。餘熱不退。頭痛唇乾。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知母(一兩) 川升麻(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芩(一兩) 葛根(一兩銼)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汗後。餘熱不解。宜服此方。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黃連(一兩去須) 恆山(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得吐即止。未吐再服。

治熱病已得汗。餘熱未退。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半) 知母(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葳蕤(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汗後。餘熱不除。煩躁。恍惚不安。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梔子仁(一兩) 藍葉(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大青(一兩) 白蘚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心腹脹滿諸方

夫熱病服冷藥。及飲冷水過多。結在心下。故心腹脹痛。此為臟虛。先有舊澼故也。或吐下以後。病不解。內外有熱。亦心腹脹滿。此為有實也。

治熱病。心腹脹滿。四肢煩悶。不欲飲食。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白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麥糵(一兩麩炒微黃)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腹脹滿。或時疼痛。飲食全微。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桔梗(半兩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赤茯苓(半兩)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腹脹滿。不能飲食。四肢羸乏。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三分去核生用) 赤茯苓(一兩半) 陳橘皮(一兩微浸去白瓤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出汗後。心腹脹滿。嘔逆少氣。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白朮(三分)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傷冷太過。腹脹嘔逆。不內飲食。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藿香(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得汗後。熱不解。心腹脹滿。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白朮(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赤芍藥(一兩)訶黎勒皮(三分) 檳榔(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得汗後。心腹脹滿。疼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桂心(半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入)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卷第十八

治熱病咳嗽諸方

夫熱病邪熱客於肺。則上焦煩壅。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浮。肺主於嗽。水氣乘之。故咳嗽也。

治熱病。壯熱咳嗽。頭痛心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貝母(一兩半煨微黃) 紫菀(一兩半洗去苗土) 石膏〔二(一)兩半〕 麥門冬〔一(二)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地骨皮(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壯熱。頭痛。咳嗽。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葛根(三分銼) 柴胡(一兩去苗) 貝母(三分煨微黃) 川升麻(半兩) 百合(半兩) 梔子仁(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豉半合。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攻肺。咳嗽。喉中生瘡。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二兩切)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川大黃(一兩生用) 柴胡(二兩去苗)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百合(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分(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小匙。更煎一沸。放溫。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心肺煩熱。上氣咳嗽。不得睡臥。時時渴欲飲水。遍身浮腫。宜服郁李仁散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 麻黃(一兩去根節) 知母(一兩煨令微黃)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赤茯苓(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漢防己(一兩) 栝蔞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肺熱盛。小便赤黃。上氣咳嗽。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兩半)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通(一兩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黃芩(一兩) 甜葶藶(三分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咳嗽。喘息促。不得睡臥。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三分銼) 天門冬(一兩去心) 款冬花(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皂莢根皮(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咳嗽不止。心胸煩悶。上氣喘促。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大麻仁(一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紫蘇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八九日。胸滿喘促。咳嗽。坐臥不安。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大腹皮(半兩銼) 天門冬(一兩去心) 款冬花(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桑根白皮(三分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黃芩(一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燈心一⿸疒善。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胸中煩滿。咳嗽不止。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梔子仁〔二(三)分〕 川升麻(三分) 紫蘇莖葉(一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桑根白皮(一兩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咽喉腫痛諸方

夫熱病咽喉腫痛者。是脾肺積熱不散。致使然也。何者。胃為水穀之海。通於咽門。肺主於氣。居於膈上。其氣貫於喉嚨。邪熱伏留於脾肺。故令咽喉腫痛也。

治熱病。胸中煩悶。咽喉腫痛。噎塞不通。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絡石葉(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百合(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咽喉腫塞。連舌根疼痛。及乾嘔頭疼。不下食。宜服川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白藥(一兩) 玄參(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石膏(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朴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咽喉閉塞。連舌腫疼。宜服馬蘭根散方。

馬蘭根(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三分生用) 射干(三分) 犀角屑(半兩) 木通(半兩銼) 玄參(一兩) 棘針(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喉中熱毒。閉塞腫痛。宜服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半兩微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射干(半兩) 川升麻(半兩) 川朴硝(半兩)玄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咽喉腫痛不利。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研) 川升麻(半兩) 黃藥(半兩) 硼砂(一分研) 地龍(半兩微炒) 馬牙硝(一分研) 寒水石(半兩研) 蛇蛻皮(半兩燒為灰) 牛黃(半兩研) 太陰玄精(半兩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治熱病。心脾虛熱。肺氣暴壅。喉中腫痛。口舌乾燥。咽津有妨。不下飲食。宜服含化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 射干(三分) 黃藥(半兩) 子芩(半兩) 鬱金(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玄參(半兩) 川升麻(半兩) 絡石葉(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馬牙硝。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常含一丸咽津。

治熱病。脾肺壅熱。咽喉腫塞。連舌根痛。宜服含化射干丸方。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硼砂(半兩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豉心(二合微炒)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每服。含一丸咽津。

治熱病。熱毒攻咽喉腫痛。連舌根生痛。宜服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半升) 牛蒡根汁(三合) 蜜(三合) 黃丹(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入) 鉛霜(一分研) 太陰玄精(半兩研)

上件藥。合和令勻。入銀器內重湯煮。用槐枝子攪。不得住。看色紫。即傾入瓷盒中盛。每服。不計時候。取如小彈子許大。含咽津。

治熱病。毒氣攻咽喉腫痛。宜服此方。

太陰玄精(一兩) 馬蘭子(半兩為末) 硼砂(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服。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一錢。

又方。

黃藥(一兩) 地龍(一兩微炙) 馬牙硝(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一錢。

治熱病口乾諸方

夫熱病口乾者。由毒熱在於脾胃故也。口為脾之外候。其臟若有積熱。則津液枯少。故令口乾也。

治熱病口乾。煩熱。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二兩銼) 地骨皮(一兩) 茅根(一兩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葛根(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在心脾。口乾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栝蔞根(一兩) 川升麻(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寒水石(一兩) 葛根(一兩) 胡黃連(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新汲水調下。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脾壅熱不退。口乾煩渴。時發躁悶。宜服黃芩丸方。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 鐵粉(一兩細研) 栝蔞根(一兩) 馬牙硝(一兩研) 寒水石(一兩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熱病。脾積熱。致口乾煩渴。宜服栝蔞丸方。

栝蔞根(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桑根白皮(三分銼) 犀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地骨皮(三分) 鐵粉(三分) 黃芩(三分)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小麥湯。溫下三十丸。

治熱病。心胸煩熱。口乾。皮肉黃。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五合) 生栝蔞根汁(五合) 蜜(二合) 生麥門冬汁(五合) 酥(一兩) 生藕汁(一合)

上件藥。一處相和。於鍋中熬令稍稠。每服。不計時候。抄服半匙。

治熱病。餘熱未退。口乾煩渴。宜服此方。

知母(一兩半)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石膏(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糯米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未解。煩躁壯熱。口乾悶亂。宜服此方。

蔥白(五莖拍破) 豉(三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生地黃汁。生牛蒡汁。各二合。微暖。不計時候。分為三服。

治熱病鼻衄諸方

夫熱病鼻衄者。心臟傷熱所為也。心主血。肺主氣。肺開竅於鼻。邪熱與血氣並。故衄也。

治熱病。頭痛壯熱。鼻衄及吐血。心中緊硬。遍身疼痛。四肢煩悶。宜服刺薊飲子方。

刺薊(一兩) 生地黃(一兩) 雞蘇(半兩) 生薑(半兩) 赤茯苓(半兩) 青竹茹(一分)生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並細銼。以水二(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熱病鼻衄。去五臟熱氣。黃龍湯方。

伏龍肝(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川朴硝(三分) 川升麻(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鼻衄不止。此是陽毒傷肺。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伏龍肝(三分) 黃芩(三分) 蔥白連須(二莖) 豉(一合) 地骨皮(三分)

上件藥。並細銼令勻。都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生地黃汁二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熱病鼻衄不止。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半兩) 刺薊(一兩) 蒲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鼻衄出多。面無顏色。昏悶虛困。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三分) 白芍藥(三分) 黃耆(一兩半銼)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天竺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黃耆湯調下二錢。

治熱病鼻衄不止。貝母散方。

貝母(一兩煨微黃色) 刺薊(一兩) 蒲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治熱病鼻衄不止方。

蛤粉(一錢) 黃丹(半錢) 香墨末(一錢)

上件藥。相和令勻。以新汲水調。頓服。

治熱病鼻衄。諸藥無效者。宜服此方。

赤馬通(二枚絞取汁) 阿膠(三分炙令微黃搗末)

上件藥。二味相和。熟攪令勻。每用少許滴鼻中。仍以新汲水略蘸足即止。

治熱病衄血。日夜無度。身面如金黃方。

上以韭根一握。搗絞取汁。以罐索投於井中深處。良久。急取出。瀝水相和。滴二七滴於鼻中。瘥。

治熱病鼻衄。血下數升去。宜服此方。

好松煙墨(二兩)

上搗。細羅為末。用雞子白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地黃汁。下二十丸。如人行五里。再服。以瘥為度。

治熱病口瘡諸方

夫熱病。發汗吐下之後。表裡俱虛。毒氣未除。伏熱在臟。熱毒乘虛。攻於心脾。上焦煩壅。頭痛咽乾。故口舌生瘡也。

治熱病口瘡。心神煩躁。大小便壅滯。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黃連(一兩去須) 川升麻(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餘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熱病口瘡。壯熱頭痛。心神煩躁。宜服川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大青(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地骨皮(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臟壅熱。口內生瘡。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生乾地黃(三兩) 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咽喉赤腫。口內生瘡。不能下食。宜服犀角煎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馬牙硝(半兩) 黃柏(半兩銼)黃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四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兩沸。放溫。徐徐含咽。

治熱病。口瘡發渴。疼痛不可忍。宜塗龍膽煎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黃連(一兩去須) 川升麻(一兩) 槐白皮(一兩銼) 大青(一兩) 竹葉(二兩) 薔薇根(二兩銼)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慢火煎成膏。塗於瘡上。有涎吐之。

治熱病口瘡。洗心除熱。去喉中鳴。宜服石膏煎方。

石膏(半斤切研) 蜜(一中盞) 地黃汁(一中盞)

上以水三大盞。先煮石膏取一盞。乃內蜜及地黃汁。復煎取一盞。去滓。每服抄一匙。含咽。

治熱病口瘡久不愈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新綿薄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

川升麻(一兩) 黃藥(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黃丹(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新綿薄裹一丸。含咽津。

治熱病口瘡赤腫。疼痛不可忍方。

黃柏(一兩末) 膩粉(一錢) 馬牙硝(一分末)

上件藥。相和令勻。每取少許。貼於瘡上。有涎吐卻。日三兩上用。

治熱病。口瘡赤腫疼痛方。

薔薇根(二兩銼) 黃柏(一兩半銼)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都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不歇方。

牛膝(一兩去苗) 角蒿(一兩) 黃柏(半兩銼)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方。

黃連(一分去須) 槐白皮(半兩) 甘草根(半兩)

上件藥。細銼。用水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舌生瘡。石膽散方。

石膽(半錢) 馬牙硝(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龍腦(一錢) 黃柏(一分銼) 角蒿(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龍腦石膽馬牙硝等。更研令細。每取半錢。用新棉薄裹。含良久。有涎即吐之。

治熱病。熱盛。口中生瘡。酥蜜煎方。

酥(三合) 蜜(三合) 大青(一合)

上件藥。先將大青搗羅為末。入酥蜜中。攪和令勻。慢火煎三兩沸。入淨器盛。不計時候。含一茶匙。

治熱病吐血諸方

夫諸陽受病。不發其汗。熱毒入深。結於五臟。內有瘀積。故令吐血也。

治熱病發汗。而汗不發。致內有積瘀。故吐血不止。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赤芍藥(一兩) 牡丹(三分) 犀角屑(半兩) 刺薊(一兩) 柏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不止。心神煩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犀角屑(一兩)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並鼻衄不止。頭面俱熱。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 川升麻(一兩) 子芩(一兩半) 大青(六(三)分) 紫蘇莖葉(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 犀角屑(三分) 川朴硝(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兼鼻衄不止。宜服竹茹飲方。

青竹茹〔一兩(半)〕 子芩(一兩) 蒲黃(二錢) 伏龍肝(二錢末) 生藕汁(二合)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半。煎竹茹子芩至一盞。去滓。下蒲黃等三味。攪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三服。

治熱病。毒氣未解。心肺積熱。吐血不止。心中壅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半)兩〕 梔子仁(半兩) 地骨皮(半兩) 子芩(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茯神(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生乾地黃(一兩) 茅根(半兩銼) 蘆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心胸不利。宜服紅藍花散方。

紅藍花(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皮(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黃芩(三分) 刺薊(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下赤馬通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生地黃。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三五服。即瘥。

又方。

上以生藕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生薑一匙。攪令勻。服之。頻服即止。

又方。

上以生刺薊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生蜜一匙。攪令勻服之。頻服即止。

又方。

上以伏龍肝。水浸取清。每服一小盞服之。

治熱病熱毒攻眼諸方

夫熱病毒氣攻眼者。由伏熱在臟。心膈壅滯。熱毒重蒸於肝。上衝於目故也。肝氣通於目。目者肝之竅。若為邪熱所攻。則赤腫疼痛。或生翳膜也。

治熱病。熱毒氣攻眼。赤澀腫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川升麻(半兩)石膏(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黃連(半兩去須) 大青(半兩) 甘菊花(半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攻睛。額角遍痛。兩眼澀腫。心神煩悶。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半兩) 甘菊花(半兩) 地骨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梔子仁(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攻眼。生翳膜。宜服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一兩) 枸杞子(一兩半) 澤瀉(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生乾地黃(一兩半)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石決明(一兩半) 車前子(二兩) 黃連(三分去須) 茺蔚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毒氣攻兩眼。赤腫疼痛。宜服洗眼黃柏湯方。

黃柏(半兩) 黃連(半兩) 當歸(半兩) 甘草(半兩生用) 燈心(三⿸疒善) 黃芩(半兩)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 蕤仁(一分) 棗(五枚)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取一大盞半。以綿濾去滓。看冷暖。避風處洗眼。日三五度用。

治熱病。熱毒氣攻眼。生赤腫翳膜。疼痛。怕見光明。宜用洗眼梔子湯方。

梔子仁(半兩) 黃柏(半兩) 黃芩(半兩) 蕤仁(一分) 黃連(半兩) 秦皮(半兩銼) 決明子(半兩微炒) 棗(五枚)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大盞。煎取一大盞。以綿濾去滓。避風處。看冷暖。洗眼。日三五度用。

治熱病。毒氣攻眼。赤腫疼痛。宜服洗眼黃連湯方。

黃連(一兩) 甘草(一兩生用) 黃柏(二兩) 秦皮(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三)大盞。煎至一(二)大盞。去滓。溫溫洗眼。日三五度用。

治熱病。毒氣攻眼腫痛。點眼方。

黃連(半兩搗碎) 馬牙硝(一分) 人乳汁(半小盞)

上件藥。將黃連馬牙硝等。入於乳汁中。浸經一宿。濾過取清。點眼。日五七度。

治熱病發斑諸方

夫熱病在表。或未發汗。或已發汗吐下之後。表證未解。毒氣不散。煩熱而渴。得水不能飲。表虛里實。故身體斑狀如錦文也。

治心肺臟熱。毒攻於皮膚。遍生赤斑。重者其色紫黑。宜服解毒香豉飲子方。

香豉(二兩) 石膏(三兩) 梔子仁(一兩) 大青(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芒硝(一兩)甘草(半兩生用)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細銼拌和令勻。每服半兩。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目赤。煩躁狂語。坐臥不得。身生赤斑。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龍膽(半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生用) 不灰木(一兩以羊糞火焙為灰細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斑。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二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玄參(一兩) 梔子仁(一分)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斑。解毒。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半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梔子仁(三分) 川升麻(半兩) 甘草(三分生用)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半兩) 木香(一分) 犀角屑(一分) 羚羊角屑(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二錢。

治熱病。溫毒大疫發斑。宜服生地黃膏方。

生地黃(半斤切) 豉(一升) 雄黃(二錢細研) 麝香(二錢細研)

上件藥。以豬膏一升(斤)。慢火煎地黃並豉三分。煎至二分。絞去滓。入雄黃麝香。攪令勻。以瓷盒內貯之。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半匙。服此藥後。其毒皆從皮膚中出。即瘥。

治熱病。毒氣外攻。皮膚斑出。狂亂燥熱。宜服解毒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大青(二兩) 牛黃(半兩細研) 馬牙硝(一兩) 天竹黃(半兩細研) 赤茯苓(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連(半兩去須) 麝香(一錢細研)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熱病發赤斑。心神煩躁。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生用)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二錢。日四五服。

治熱病。溫毒中人。斑出。赤者。五死一生。黑者。十死一生。大疫難救。並宜服此黑奴丸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黃芩(一兩) 伏龍肝(一兩) 灶突中墨(一兩) 梁上塵(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一丸。如渴。但飲水。須臾當寒。寒定便汗出即解。如未解。更服一丸。

治熱病。熱毒斑出。頭面遍身。大青散方。

大青(二兩)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香燥) 豉(一合)

上件藥。都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內膠令消。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斑瘡發頭面及身。皆戴白漿方。

上取好蜜。通身摩瘡上。亦以蜜煎升麻。數塗之。

又方。

上以水濃煮升麻。綿濾洗之。

治熱病斑發。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熱毒氣盛方。

上煮葵菜葉。及韭薤。啖之則止。

又方。

上以鮮羊血。服三二合即止。初患急服之。

治熱病生熱毒瘡諸方

夫臟腑虛實不調。則生於客熱。表有風濕。與熱氣相搏。則身體生瘡。癢痛而膿汁出。此風熱所為也。

治熱病。遍身生熱毒瘡。癢痛。有膿水。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黃耆(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大青(一兩) 漏蘆(二兩) 地骨皮(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攻皮膚。生瘡癢痛。宜服漏蘆散方。

漏蘆(一兩半) 木通(一兩) 藍葉(一兩) 犀角屑(一兩) 梔子仁(一兩) 玄參(一兩)川升麻(一兩) 川朴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不散。遍身生熱毒瘡。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芩(半兩) 玄參(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犀角屑(半兩) 梔子仁(半兩) 赤芍藥(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累發汗。毒氣不盡。攻於頭面及身體。發瘡如豆。頭白根紫。為毒氣盛。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兩)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鬱金(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用雞子一枚。取清。以新汲水半盞。同調藥。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毒氣壅為瘡腫。宜塗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 川大黃(一兩) 乳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蔥白三兩。細切。入諸藥。同搗為膏。用塗腫上。可厚三分以來。干即重換。

治熱病。經五七日後。毒氣攻皮膚。生瘡腫。宜服消腫退壅毒方。

生油(一合) 胡荽汁(一合) 雞子白(二枚)

上件藥。相和令勻。空腹頓服。如未止。再服之。

又方。

川大黃(二兩) 膩粉(半兩)

上件藥。相和細研。用生麻油調如膏。塗。

又方。

上以精豬肉。薄切。冷水浸。𦵸干。搦於瘡上。熱即換之。

治熱病。熱毒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帶瘭漿。或沒或生方。

葵菜爛煮。以蒜齏同食之。即止。

上件藥。初患。急宜食之。若不早治。極者多死。若病瘥後。瘡瘢色黑。經歲方滅者。此是惡毒時氣也。永徽四年。此從西東流。遍於海內。若有此疾。但依方急食。必效。

治熱病發疱瘡諸方

夫熱病。表虛里實。熱毒氣多發此瘡。其瘡色白或赤。發於皮膚。頭作漿戴白膿者。其毒則輕。有紫黑色作根。隱隱在肌肉裡。其毒則重。甚者五內七竅皆有瘡。形如豌豆。故以為名也。

治熱病。胃中熱毒生疱瘡。如豌豆。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連(一兩半去須)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三分) 漏蘆(三分)玄參(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盛。疱瘡出。頭黑者為難治。宜服藍葉散方。

藍葉(一兩) 犀角屑(一兩半) 木香(一分) 川升麻(一兩半) 玄參(一兩) 蘧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疱瘡出。心煩熱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香(一兩) 紫草(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漏蘆(一兩) 麝香(一分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疱瘡。心神煩躁。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生疱瘡。狀如豌豆。宜服梔子飲子方。

梔子仁(一兩) 瞿麥(半兩) 木通(半兩銼) 苦竹葉(半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豉(一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壯熱頭痛。發疱瘡如豌豆方。

石膏(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虎杖(一兩銼) 知母(半兩) 赤芍藥(一兩) 梔子仁(三分)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疱瘡。形如豌豆。宜服發毒氣。木香散方。

木香(一分) 豉(一合) 蔥白(三莖) 麻黃(一兩去根節) 干薄荷(一分)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衣蓋取汗。

治熱病毒氣盛。生疱瘡如豌豆方。

苦竹葉(二兩) 小麥(二兩) 石膏(二兩搗碎)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又方。

胡荽(一握細切) 生地黃(三兩細切)

上件藥。相和。搗絞取汁。空心頓服。

又方。

紫草(二兩並根)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發黃諸方

夫熱病發黃。一身面目俱黃。遍體疼痛。心煩壯熱。小腹脹滿。眼睛赤澀。肩項疼強。腰背拘急。此由寒氣在外。則熱蓄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在內。宿谷欝蒸。不得消化。則大小便不通。故身體面目皆變黃色。凡發黃。其寸口近掌無脈。口鼻氣冷。並不可療。必死之候也。

治熱病。黃疸熱渴。及患酒勞。胸滿氣促。皮膚漸黃如金色。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葛根(三分銼) 通草(一兩) 知母(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去苗) 藍葉(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黃疸。目黃如金。小便如血。心煩躁悶。口苦頭痛。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三分) 木通(一兩銼) 梔子仁(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柴胡(一兩去苗) 秦艽(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黃疸。熱渴。額上汗出。手足熱。小便赤澀。宜服龍膽散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犀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面目俱黃。心腹堅滿。氣急。精神恍惚。語多倒錯。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茵陳(一兩) 梔子仁(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芩(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大青(半兩)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黃疸。遍身面目悉黃。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大青(一兩) 梔子仁(一兩) 茵陳(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一兩) 黃芩(一兩) 川芒硝(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黃疸。通身並黃。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二兩) 栝蔞根(二兩) 川升麻(二兩) 龍膽(二兩去蘆頭) 寒水石(三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黃熱毒攻舌。急眼黃。宜服犀角飲子方。

犀角屑(半兩) 茵陳(三分)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甜竹葉(一握)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川芒硝(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遍身黃如橘色。心脅滿急。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一兩) 黃芩(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川升麻(一兩) 龍膽(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栝蔞(一枚干者) 川芒硝〔一(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兩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多有內瘀。即成黃疸。若用瓜蒂散吹鼻中。令黃汁出後。多瘥。忽然振寒

。便發黃。皮膚如黃塵出。小便赤少。大便時閉。氣力有異。食飲不妨。餘熱不除。久 黃者。宜服苦參散方。

苦參(半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瓜蒂(一分) 黃芩(半兩) 黃柏(一分銼) 川大黃(半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發黃病。宜服茵陳丸方。

茵陳(半兩) 恆山(一分) 梔子仁(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川朴硝(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半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巴豆。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煎烏梅湯下三丸。如人行十里。或利或汗或吐為效。如未應。即再服三丸。

治熱病諸黃。豬膏發煎方。

豬膏(八兩) 亂髮(如雞子大二枚)

上安豬膏等於鐺中。煎令發消盡。研絞去滓。不計時候。分為四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服盡。則病從小便出。

治熱病毒熱。通貫臟腑。深入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疾。喘急須臾不絕。瓜蒂散方。

瓜蒂(二七枚) 赤小豆(二七枚炒熟) 秫米(二七枚)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取如大豆粒。吹於鼻中。當有黃水出。為效。

又方。

上瓜蒂二七枚。搗碎。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虛不思飲食諸方

夫熱病毒氣盛時。心胸煩躁。多服冷藥。及過於轉瀉。或飲冷水過多。水停心下。傷於胃口。病折以後。熱勢既退。脾胃乃虛。不能摧伏五穀。故不思飲食也。

治熱病後。脾胃虛。不思飲食。脅下有氣。腹肚不調。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沉香(一兩) 黃耆(半兩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虛。四肢疼痛。不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黃耆(三分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白芍藥(半兩) 白茯苓(一兩) 當歸(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宜服溫中和氣。丁香散方。

丁香(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虛。冷痰滯。不思飲食。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柴胡(半兩去苗) 草豆蔻(一分去皮)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令微黃)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微黃(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氣虛。四肢乏力。骨節煩疼。口苦舌乾。不思食飲。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熱病後。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一分)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廿丸。

治熱病後。脾胃氣冷。不思飲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白朮(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高良薑(半兩銼)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熱病大便不通諸方

夫熱病經發汗之後。汗出多則津液少。津液少則胃中乾結。熱在胃。所以大便不通。又有腑臟自生於熱者。此由三焦痞隔。脾胃不和。蓄熱在內。亦大便不通也。

治熱病。惡寒壯熱。大便不通。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大麻仁(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黃芩(一兩) 土瓜根(一兩) 白蘚皮(一兩) 梔子仁(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大便澀滯。妄語心煩。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實(半兩麩炒令黃色) 羚羊角屑(一兩) 川朴硝(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腸胃壅熱。大便不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梔子仁(一兩) 土瓜根(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大便不通。宜服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研入)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研入)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木通(一兩銼)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熱病。若十餘日不大便者。服承氣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別研) 枳實(一分麩炒令黃色) 川芒硝(二兩) 大麻仁(一兩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未利再服。

治熱病壅熱。大便不通。宜服三黃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熱病後。風氣壅滯。胸膈聚痰。大便不通。宜服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八兩四兩生四兩微炒搗羅取末四兩) 木通(一兩銼)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牽牛子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以得通為度。

治熱病小便不通諸方

夫熱病毒氣未除。表裡不解。熱在膀胱。則流於小腹。熱盛則脾胃干。津液少。故小便不通也。

治熱病。熱毒氣壅。心腹脹滿。小便不通。宜服滑石散方。

滑石(二兩) 甜葶藶(一合隔紙炒令紫色) 漢防己(一兩) 木通(半兩銼) 豬苓(一兩去黑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小便不通。或淋瀝疼痛。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色) 琥珀(一兩) 赤芍藥(半兩) 茅根(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小便不通。小腸中疼痛。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三分銼微炒) 子芩(半兩) 葵子(半兩) 車前子(半兩) 榆白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暖生地黃汁一小盞。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小便不通。心神煩躁。小腹滿悶。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葵子(一兩) 蘧麥(一兩) 木通(一兩銼)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小便不通。宜服石葦散方。

石葦(一兩去毛) 木通(半兩銼) 蘧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葵子(三合) 子芩(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小便赤澀不通。宜服冬葵子散方。

冬葵子(二兩) 滑石(二兩) 赤茯苓(一兩) 木通(一兩銼) 茅根(一兩銼) 石葦(一兩去毛) 子芩(一兩)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小便不通。淋瀝如血方。

大麻根(二兩) 亂髮灰(二錢)

上件藥。先將麻根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下亂髮灰。調令勻。頓服。

又方。

生乾地黃(三分) 蒲黃(半兩) 鬱金(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濃煎葵根湯。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滑石(一兩) 石燕(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令細。每服。不計時候。蔥白湯調下一錢。

治熱病痢下膿血諸方

夫熱病。熱毒氣盛。攻於腸胃。內乘於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因其大腸虛。血滲入腸。內與津液相搏。積熱蘊結。血化為膿。故成膿血痢也。

治熱病。毒氣不解。日晚即壯熱。便痢鮮血。痢無期度。不下飲食。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黃連〔一(二)兩去須〕 地榆(一兩半) 茜根(一兩銼)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入薤白一(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便痢無度。煩憤不安。宜服黃連飲子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梔子仁(二十枚捶碎) 豉(二合) 薤白(二合切)

上都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熱病熱毒。痢下赤白。腹中㽲痛。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二兩銼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黃柏(一兩微炙炒) 乾薑(一兩炮裂銼)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醋石榴皮(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攻腸胃。大便或時瀉血。煩悶妄語。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地榆(半兩銼) 當歸(三分) 赤芍藥(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下痢膿血不止。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一兩) 黃芩(三分) 梔子仁(一分)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後。熱毒入腸胃。下黃赤汁。及爛肉等方。

赤石脂(二兩搗碎) 豉(一合) 薤白(三莖切) 梔子仁(七枚)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熱病。卒下膿血無度方。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鼠尾草(二兩) 地榆(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下痢膿血。宜服石脂散方。

白石脂(一兩燒過) 烏梅肉(半兩微炒) 黃連(半兩去須微炒) 胡粉(半兩炒令微黃) 檳榔(半兩) 訶黎勒(半兩炒用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六七日後。毒氣不散。下膿血不止。宜服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黃芩(半兩去須微炒) 黃連(半兩去須微炒) 胡粉(半兩炒令黃色) 梔子仁(一兩) 龍骨(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冷粥飲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毒痢。下膿血。腰臍下痛。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龍骨(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牛黃(一兩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壯熱頭痛。四肢煩疼。下痢黃赤色。日夜十餘行。及嘔吐。不下食。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一兩) 龍骨(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醋石榴皮(一兩) 黃芩(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熱毒攻臟腑。痢下雜膿血。煩渴不止。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側柏葉(三分)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烏梅肉(三分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卒痢膿血無度方。

黃連(三分去須) 龍骨(四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攻腸胃。下黃赤汁。及爛肉。壯熱腹痛方。

梔子仁(三七枚) 豉(二合) 薤白(一握切)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熱病後虛勞諸方

夫熱病新瘥。臟腑猶虛。血氣未復。若食過度。喜怒無恆。澡浴梳頭。言語思慮。則生寒熱。四肢不舉。口苦舌乾。心煩盜汗。不能飲食。肌體羸瘦。此由勞動太早。不能節宣。寒熱之氣。入於經絡。傳於臟腑。變動多端。故成虛勞之候也。

治熱病後。體氣尚虛。用力太早。遂生寒熱四肢乏力。宜服鱉甲飲子方。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去苗) 人參(一分去蘆頭) 甘草〔半分(兩)炙微赤銼〕 豉(一合) 白朮(一分) 雄鼠糞(七枚微炒別研)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分為二服。每服。以水二大盞。入生薑二分。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滓。入研了鼠糞攪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後。體虛成勞。氣力羸。瘦弱。或寒或熱。狀如瘧。四肢煩悶。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三分銼) 知母(半兩) 桑根白皮(五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豉(一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三莖。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後。虛勞煩熱。四肢疼痛。小便赤黃。不欲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生乾地黃(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地骨皮(一兩) 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知母(半兩)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後。虛勞氣發。作寒熱。乍進乍退。頭痛。眼睛疼。口苦。不思食。宜服虎頭骨散方。

虎頭骨〔一兩(半)塗醋(酥)炙令黃〕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人參〔半(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赤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黃耆(一兩)柴胡(一兩去苗)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半兩) 沉香(一兩) 五味子(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後。虛勞盜汗。口苦。不得睡臥。四肢煩疼。舌乾卷澀。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芍藥(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牡蠣(一兩燒為粉)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後虛勞。四肢無力。或時寒熱盜汗。心中虛悸。不能飲食。日漸瘦羸。宜服黃耆丸方。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知母(三分) 白芍藥(三分) 茯神(三分) 牡蠣(一兩燒過) 鬼箭羽(半兩) 木香(三分)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三分) 地骨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沉香(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牛黃(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分)細研〕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牛黃麝香。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如不飲酒。用粥飲下亦得。

治熱病後。虛勞。皮骨蒸。日漸黃瘦。四肢羸瘁。不思飲食。獺肝丸方。

獺肝(一兩微炒) 柴胡(三分去苗) 川升麻(半兩) 黃耆(三分去須)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令微黃)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犀角屑(一兩)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牛黃(半分細研) 麝香(半分細研) 松脂(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金銀箔。牛黃麝香松脂等。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童子小便三合。浸豉取汁。下二十丸。

卷第十九

中風論

夫風者。天地山川之氣也。所發遠近有二焉。一者。天地八方四時五行之氣。為近風。春秋冬夏。各依其時。從東西南北天涯地際八卦之鄉來者。為遠風。溫涼寒暑。從微至盛。各隨其孟仲季。以順十二月周一歲也。溫涼寒暑之氣。是風也。動則靡靡然。靜則含含爾。是天地之風也。經曰。諸邪風者。非是時行乘節之風。亦非山川鼓振之風。是人間庭巷門戶窗牖之徑氣爾。夫無風之日。其恆有徑氣。人長居其間。日月積久。乃能虛人膚肉。入人百脈。流注五臟六腑。則致生病焉。凡四時風者。春九十日。名曰清風。傷人為肝風。夏九十日。名曰陽風。傷人為心風。秋九十日。名曰涼風。傷人為肺風。冬九十日。名曰寒風。傷人為腎風。其分布八方。亦異名也。太一之神。隨其節。居其鄉。各王四十五日。風雲皆應之。東北方艮之氣。立春王。名為條風。一名凶風。王四十五日。東方震之氣。春分王。名為明庶風。一名嬰兒風。王四十五日。東南方巽之氣。立夏王。名為清明風。一名弱風。王四十五日。南方離之氣。夏至王。為景風。一名大弱風。王二十七日。合仲夏也。仲夏中央之氣戊巳。王十八日。合夏至都四十五日。王皆同在此仲夏者。非孟仲之仲也。是天地之正中。五行之所會。四季之所同。其一節而火土二氣王之。分夏數為二位。故為仲夏也。西南方坤之氣。立秋王。名為涼風。一名謀風。王四十五日。西方兌之氣。秋分王。名為閶闔風。一名剛風。王四十五日。西北方干之氣。立冬王。名為不周風。一名折風。王四十五日。北方坎之氣。冬至王。名為廣莫風。一名大剛風。王四十五日。由此四風之變。而生八風。八風者。八方之風也。若從其鄉來者。主長養萬物。則人少病右不從其鄉來。而從所勝來者。為賊邪。害於萬物。則人多病。是故聖人云:避風如避矢。然風之傷人。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病風。或為偏枯。或癱瘓。或角弓反張。風者喜行而數變。其病各異。其名不同。若腠理開。開則灑然寒。腠理閉。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凡人體肥有風。肉厚則不得外泄。喜為熱目中黃。其人瘦有風。肌肉薄則恆外行。身中寒。目淚出。風邪入臟。寒氣客於中。使人喑瘂緩縱噤痙。風入陽經則狂。入陰經則癲。

風邪客於半身。皮膚之中則癢成胗。風邪入深。寒氣相搏。則肉枯。風邪客於半身。真氣去者則偏枯。風邪客於筋則攣急。風邪客於骨節則疼痛。風邪入諸陽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搏。其道不行。故其肉不仁也。風邪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腦。而引目系。則為目風。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風外在腠理。則為泄風。中五臟六腑之俞。為臟腑之風。各隨其門戶所中也。凡風言不變。智不亂。病在分腠之間。溫臥取汗。益其不足。損其有餘。力可復也。是以風者。百病之長。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

治中風失音不語諸方

夫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喉厭者。音聲之門戶也。舌者。聲之機。口者。聲之扇也。風寒客於喉厭之間。故卒然無音。皆由風邪所傷。故致失音不語也。又醉臥當風。令人失音也。

治中風失音不語。兩目不開。短氣欲死。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獨活(一兩) 赤箭(一兩) 當歸(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秦艽(半兩去苗) 麻黃〔二(一)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氣厥無脈。手足拘急。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麥門冬〔一(三)兩去心〕 獨活(一兩) 當歸(一兩) 白朮(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宜服羌活飲子方。

羌活(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荊瀝(一大盞) 竹瀝(一大盞) 生地黃汁(一大盞)上件藥。細銼。以三味汁。煎諸藥至一大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四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昏沉。不識人。宜服竹瀝飲子方。

竹瀝(二合) 荊瀝(二合) 消梨汁(二合) 陳醬汁〔三(半)合〕上件藥相和。微暖。細細灌口中。即瘥。

治中風失音不語。手足轉動不得。宜服荊瀝飲子方。

荊瀝(三合) 生葛根汁(二合) 蜜(一匙) 竹瀝(三合)上件藥。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二合。

治中風失音不語。煩熱頭痛。宜服烏金煎方。

黑豆(二升淨淘過) 羌活(二兩) 獨活(二兩) 荊芥(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水五大盞。煮黑豆令爛。去豆取汁。入諸藥末。慢火煎十餘沸。次漸入無灰酒一升。煎為膏。盛於瓷器中。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匙頭。

治中風失音不語。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羌活(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箭(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酸棗仁(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四肢強直。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秦艽(一兩去苗) 荊芥穗(一兩)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葛根(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手足不遂。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麻黃(三分去根節) 防風(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 羌活(二分) 獨活(三分) 木香(半兩) 細辛(半兩) 芎藭(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筋脈拘急。腰背強直。失音不語。宜服此方。

黑鉛(半兩) 水銀(半兩與鉛同結為砂子細研)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犀角屑(半兩) 硃砂(半兩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消梨汁下五丸。

又方。

亂髮(一兩燒為灰)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調下二錢。日四五服。

治中風失音。立效方。

桂心(一兩搗令碎)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又方。

大豆〔一(二)升淘令淨〕上以水五升。煮令爛。去豆。熬取汁如膏。少少含咽津。頻服效。

又方。

豆豉煮取濃汁。放溫。稍稍服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諸方

夫中風口噤者。為諸陽經筋。皆在於頭。三陽之筋。並結入頷兩頰。夾於口也。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開也。

治中風口噤不開。筋脈拘急。體熱煩悶。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三兩) 葛根(三兩銼) 桂心(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獨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拗開口灌之。

治中風心悶。口噤不開。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甘菊花(一兩) 木通(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甘草〔一(二)兩炙微赤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茯苓(一兩) 漢防己(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拗開口灌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心胸滿悶。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防風(二兩去蘆頭)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漢防己(一兩) 麻黃(一兩去蘆頭根節) 人參(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細辛(一兩) 茵芋(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拗開口灌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煩熱悶亂。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葛根(一兩銼) 獨活(一兩) 茵芋(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芎藭(一兩) 細辛(一兩) 白朮(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羚羊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 漢防己(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拗開口灌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方。

獨活(二兩)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碎。以酒水各一大盞半。煎取兩盞。去滓。放溫。不計時候。分為五服。拗開口灌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筋脈拘急。疼痛。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二兩) 黑豆(一合銼炒熟) 天南星(半兩炮裂) 生薑(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上件藥。細銼。以清酒五大盞。煎取三大盞。入於瓶中。密蓋良久。去滓放溫。不計時候。拗開口。灌半中盞。頻頻服之。以效為度。

治中風口噤不開。心膈壅悶。宜服消梨飲子方。

消梨(三顆絞取汁) 酒(一合) 薄荷汁(一合) 生薑汁(一合) 竹瀝(一合)上件藥。相和。煮三兩沸。分溫三服。不計時候。拗開口灌之。服盡立效。

治中風口噤不開。不知人事欲死者。宜服此方。

干蠍(一枚尾全者微炒) 瓜蒂(七枚) 赤小豆(三七枚)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盞。不計時候。用粥飲調下。拗開口灌之。當吐。如未吐。即再服。

治中風口噤不開方。

附子(一兩生去皮臍) 甘草(半兩生銼) 桂心(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皂莢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研下一丸。拗開口灌之。立效。

治中風口噤不開。備急膏方。

川烏頭(半兩燒為灰) 膩粉(一分) 龍腦(一分)上件藥。都研令勻。以黃牛膽汁調成膏。以瓷器盛。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一錢。拗開口灌之。續以豆淋酒投之。

又方。

獨活(一兩搗碎) 黑豆〔一(二)合炒熟〕

上件藥。以酒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分為三服。放溫。不計時候。拗開口灌之。

治中風不得語諸方

夫中風不得語者。由心脾受於風邪故也。脾脈絡於胃。夾咽連舌根。散於舌下。心之別脈。繫於舌本。今二經俱為風毒所搏。故令舌強不得語也。

治中風。身體緩弱。口眼不正。舌強難語。奄忽忽。神情悶亂。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漢防己(一兩)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不得語。身體拘急疼痛。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二兩) 桂心(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半)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不得語。宜服醋石榴飲子方。

醋石榴皮(一枚銼) 生薑(一兩折碎) 青州棗(十四枚擘去核) 黑豆(二合)上件藥。以淡漿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入牛乳三兩。好梨二顆絞取汁。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一合。

治中風不語。舌根強硬。宜服生地黃汁飲子方。

生地黃汁(一合) 獨活(二兩銼)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淡竹瀝(一合)上件藥。先以水三大盞。煮獨活附子。取汁一盞半。去滓。內生地黃汁及竹瀝。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半中盞。

治中風不能語。四肢強。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 干蠍(一兩微炒) 烏蛇(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天南星(三分炮裂) 白附子(一分炮裂)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殭蠶(三分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檳榔(半兩) 人參〔二(三)分去蘆頭〕 芎藭(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頓三服。以厚衣蓋。汗出為度。

治中風不語。宜服桑枝飲子方。

桑枝(一握束引者) 黑豆(一分布袋盛藥) 獨活(一兩) 生薑 羌活(一兩)上件藥。細銼。以水兩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中風不語。筋脈拘急。疼痛。宜服天南星散方。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附子(一兩炮裂) 桑螵蛸(一兩微炒) 白殭蠶(一兩微炒) 藿香(一兩) 干蠍〔一(二)兩微炒〕 硃砂(三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膩粉(三錢)上件藥。搗羅為散。入後三味。更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中風舌強不語。筋骨拘急。飲食不得。翕翕發熱。形神如醉。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白附子(三分炮裂) 天麻〔一分(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烏蛇〔二(一)兩半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三分) 芎藭(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酒下十丸。

治猝中風不語。返魂丹方。

生玳瑁(半兩) 硃砂(半兩) 雄黃(半兩) 白芥子(半兩)上件藥。同研如面。於銀器中。酒煎安息香一兩為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童子小便下五丸。兼療廁上衝惡不語。亦服五丸。

治卒中風不語。舌根強硬。宜服此方。

陳醬(五合三年者妙) 人乳汁(五合)上件藥。相和研。以生布絞取汁。不計時候。少少與服。良久當語。

治風癔諸方

夫風邪之氣。若先中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眼下鼻人中左右。有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體而強直者。皆死也。

治風癔。舌強不能言。四肢拘急。心神恍惚。不知人。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石膏(二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藭(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茯神(一兩) 桂心(一兩) 黃芩(一兩) 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咽喉作聲。言語蹇澀。心胸不利。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射干(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獨活(三分) 細辛(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舌強不能言。四肢拘急。迷悶不識人。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二)兩去蘆頭〕 麻黃(二兩去根節) 白朮(一兩)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漢防己〔一(半)兩〕 芎藭(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服後有汗。宜避風為妙。

又方。

獨活(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赤芍藥(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葛根(二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咽中作聲。舌強語澀。心膈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芎藭(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秦艽(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箭(一兩微炒) 天南星(一兩炮裂) 蟬殼(半兩) 獨活(一兩) 茯神(一兩) 檳榔(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桑螵蛸(半兩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牛黃(一錢研入) 硃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鉛霜(一分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重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痙諸方

夫風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體痙直者。死也。此由風邪傷於太陽之經。復遇寒濕。則發痙也。診其脈。如似弦直上下者。是風痙也。

治風痙。口噤身體強直。不知人事。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桂心(一兩) 獨活(一兩半) 防風(一兩去蘆頭)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天麻(一兩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一中盞。煎至一盞五(三)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風痙。身體強直。口噤不能言。神思昏悶。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羌活(三分) 桂心(半兩) 黃芩(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赤茯苓〔三(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芎藭(三分)蔓荊子(半兩) 酸棗仁(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衣覆汗出。避風。

治風痙搖頭口噤。身體強直。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細辛(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獨活(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薏苡仁(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痙口噤。腰背強直。不可轉側。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半) 當歸(一兩銼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半)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桂心(一兩) 細辛(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蔓荊子(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痙口噤。身體強直。迷悶不識人。宜服白附子丸方。

白附子(一兩炮裂) 白殭蠶(一兩微炒) 膩粉(一分) 天南星(三分炮裂) 白花蛇〔一(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箭(二兩) 麝香(一兩細研) 白朮(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膩粉。研令勻。以糯米粥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十丸。

治風痙。四肢強硬。口噤不開。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 烏蛇〔二(一)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白殭蠶(三分微炒) 干蠍(三分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蟬殼(三分)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羌活(三分) 細辛(三分) 獨活(三分)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天南星(半兩炮裂) 羚羊角屑(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酸棗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一丸。

治風痙。身體強直。牙關緊急。心神昏昧。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龍腦(一分細研) 白殭蠶(半兩微炒) 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花蛇(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麻(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赤茯苓(一兩) 白芷(一兩) 羌活(一兩) 獨活(一兩) 蔓荊子 麻黃(一兩去根節) 漢防己(一兩)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藁本(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干蠍(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十丸。

治風痱諸方

夫風痱之狀。身體無痛處。四肢不收。神智不亂。若時能言者即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也。

治風痱。身體不收。不能言語。冒昧不識人。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漢防己(二兩) 桂心(二兩) 獨活(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黃芩(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當歸(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以汗出為度。

治風痱。四肢緩弱無力不收。煩悶語澀。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二兩) 獨活(二兩) 赤芍藥(二兩) 赤茯苓(一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當歸(二兩)石膏(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桂心(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漢防己(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朮(一兩)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言語不轉。四肢緩弱。上焦煩壅。心氣不利。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漢防己(一兩)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芎藭(一兩) 川升麻(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石膏(二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加皮(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心熱煩悶。四肢不仁。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漢防己(一兩) 秦艽(三分去苗) 黃耆(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茯神(半兩) 白朮(半兩) 芎藭(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石膏(一兩) 川升麻(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丹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天門冬(半兩去心) 薏苡仁(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五加皮(半兩) 生乾地黃(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地骨皮(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筋脈緩弱。言語謇澀。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川升麻〔半兩(一兩半)〕 桂心(一兩) 枳殼〔一兩(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茯神(一兩) 獨活(一兩半) 麻黃(一兩去根節) 葛根(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一兩銼微炒) 酸棗仁(一兩) 五加皮(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四肢緩弱。心神煩悶。不能言。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芷(一兩) 白朮(一兩) 防風〔二(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獨活(一兩) 漢防己(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石膏(三兩)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兩。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痱。四肢不收。言語謇澀。不能轉動。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二兩) 蟬殼(半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地骨皮(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薏苡仁(一兩) 獨活(二兩) 白蘚皮(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牛蒡子(一兩微炒)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痱。卒不能語。手足不能自收方。

伏龍肝(三兩)上搗羅為細散。以新汲水一大盞。浸良久。澄取清。每服。不計時候。溫服二合。

治中風口面喎斜諸方

夫風邪入於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面喎僻。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卒視。診其脈。浮而遲者可治。養生方云。夜臥當耳。勿得有竅風入耳中。多令口喎也。

治中風口面喎僻。手足不遂。風入於臟。則語不得轉。心神昏悶。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二兩) 川升麻(一兩) 桂心(一兩) 芎藭〔二(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薏苡仁(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重煎一兩沸。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以衣蓋之。汗出為度。

治中風。口面不正。四肢拘急。語澀。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蔓荊子(一兩)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芎藭(三分) 白蘚皮(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口面喎斜。筋脈拘急。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川升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漢防己(一兩) 桂心(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酸棗仁(一兩) 秦艽(半兩去苗)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偏風口眼不正。言語謇澀。四肢拘急。宜服茵芋散方。

茵芋(一兩半)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一兩銼微炒) 荊芥(一兩)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 獨活(一兩半) 天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口面喎斜。手腳不遂。風入臟腑。昏悶不語。腰脊如解。難以俯仰。骨脾冷疼。心驚不定。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羌活(一兩)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赤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三分) 白殭蠶(一兩微炒) 天麻(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丹參(三分) 干蠍(一兩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熱酒。調下二錢。

治中風。倒僕不知人。及口面喎斜。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 騏驎竭(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干蠍(一兩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麝香〔一(二)錢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中風口面偏斜。痰壅頭疼。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羚羊角屑(一兩) 丹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漢防己(一兩) 甘菊花(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羌活(一兩) 石膏(二兩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中風口眼喎斜。言語不正。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 芎藭(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南星(一兩炮裂)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干蠍(一分微炒) 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三分細研) 膩粉(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十丸。

治中風著人面。引口偏。著人耳。牙車急。舌不轉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 白礬〔一兩(分)燒令汁盡〕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灶中黃土(一分)上件藥。搗研令細。以三歲雄雞冠血和藥。敷其急處。預安照子在前照之。才欲復故。便速洗去其藥。不速去之。便過。不復正也。

治中風。口眼喎斜方。

樹東枝上蟬殼(七月七日收不限多少)

上細研如粉。入寒食麵。用醋調為糊。如左斜塗右口角。右斜塗左口角。候口正。急以湯水洗去其藥。

又方。

上以栝蔞絞取汁。和大麥面。和作餅子。炙令熱。熨正便止。勿令太過。

又方。

上以蜘蛛子。摩其偏急處。叩齒候正則止。亦可向火摩之。

又方。

鱉甲(一兩) 川烏頭(一兩)上以二味生用。搗羅為末。以醋調塗之。欲正便拭去之。

治中風口面喎斜。肉桂熨法。

肉桂(一兩半銼去粗皮搗羅為末)上用酒一大盞。調肉桂令勻。以慢火煎成膏。去火良久。用匙攤在一片帛上。貼在腮上。頻頻更用熱瓦子。熨令熱透。專看正。即去卻桂膏。患左貼右。患右貼左。

治中風。吹著口偏方。

上取蓖麻東西枝上子。各七粒。研碎。手心中塗。用熱水一瓷碗。安在手心上。良久。看口正便住。患左治右。患右治左。

治中風。口喎立效方。

上取巴豆七枚。去皮爛研。喎左塗右手心。喎右塗左手心。仍以暖水一盞。安向手心。須臾即正。便洗去藥。並頻抽掣中指。立效。

治風痹諸方

夫痹者。為風寒濕三氣。共合而成痹也。其狀。肌肉頑厚。或則疼痛。此由人體虛。腠理開。則受於風邪也。病在陽曰風。在陰曰痹。陰陽俱病曰風痹。其以春遇痹者。為筋痹。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肝也。其狀。夜臥則驚。飲食多。小便數。夏遇痹者為脈痹。則血脈不流。令人萎黃。脈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心。其狀心下鼓氣。卒然逆喘不通。咽乾喜噫。仲夏遇痹為肌痹。肌痹不已。復遇邪者。則入於脾。其狀四肢懈惰。發咳嘔吐。秋遇痹者為皮痹。則皮膚無所知覺。皮痹不已。則入於肺。其狀氣奔喘痛。冬遇痹者為骨痹。骨重不可舉。不遂而痛。骨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腎。其狀喜脹。診其脈大澀者為痹。脈來急者為痹。脈澀而緊者為痹也。

治中風痹。頭目昏悶。肢節疼痛。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赤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芎藭(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當歸(一兩銼微炒) 麻黃(二兩去根節)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獨活(一兩半) 石膏(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痹。四肢懈惰。不能自舉。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秦艽(一兩去苗) 茵芋(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痹。關節不利。手足頑麻。宜服白花蛇散方。

白花蛇〔二兩湯(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白附子(一兩炮裂) 磁石(一兩燒酒淬七遍細研) 天麻(半兩) 狗脊(半兩去毛) 側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半兩銼) 白殭蠶(半兩微炒) 細辛(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朮(芷)(半兩) 芎藭(半兩) 白蘚皮(半兩) 羌活(半兩) 蔓荊子(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磁石同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痹。手腳不仁。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漢防己(一兩) 荊芥(一握) 薏苡仁(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酸棗仁(一兩) 黃鬆節〔一(二)兩〕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天麻(一兩半) 道人頭(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痹。身體不舉。常多無力。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萆薢(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丹參〔一兩(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損傷風。手足無力。肢體乾燥。風痹不仁。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 木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羌活(半兩) 白芷(半兩) 天蓼木(半兩) 芎藭(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烏蛇(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白附子(半兩炮裂) 龍腦(骨)〔一兩(分)〕 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甘菊花(半兩) 生乾地黃(半兩) 細辛(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風寒入於肌肉。氣血不宣。肢體不仁。牽引腰背。風痹疼痛。宜服蛜𧌴丸方。

蛜𧌴(一兩炒去足) 虎脛骨(三分酒浸炙黃)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安息香(三分) 檳榔(三分) 芎藭(三分) 狗脊(三分) 赤茯苓(三分) 白花蛇(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 肉桂(三分去皺皮) 赤箭(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防風(三分去蘆頭)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酒)下十丸。

治風痹。手足緩弱。不能伸舉。宜服烏蛇丸方。

烏蛇(三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天南星(一兩炮裂) 干蠍(一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羌活〔一(二)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麻黃(二兩去根節)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豆淋酒下十丸。

治風痹。營衛不行。四肢疼痛。宜服羌活丸方。

羌活(一兩) 天麻(一兩)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蛜𧌴(三分微炒)桂心(一兩) 烏蛇(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又方。

麻黃(五兩去根節了秤) 桂心(二兩) 上搗細羅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餳。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茶匙。頻服。以汗出為度。

又方。

川烏頭(二兩去皮切碎以大豆同炒候豆汁出即住) 干蠍(半兩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釅醋一中盞。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七丸。

治風濕痹不仁諸方

夫風濕痹病之狀。或皮膚頑厚。或肌肉痠痛。風寒濕三氣雜至。聚合而成痹。其風濕氣多而寒氣少者。為風濕痹也。由血氣虛受於風濕。而成此病也。

治風濕痹。面如針刺。身體不仁。汗出短氣。不能飲食。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莽草(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五加皮(一兩) 白朮(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濕痹。皮膚不仁。手足無力。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加皮(一兩)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細研) 甘菊花(半兩) 漢防己(半兩) 葛根(半兩銼)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薏苡仁(一兩) 赤芍藥(半兩) 芎藭(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濕痹。四肢不仁。肌肉瞤動。舉體無力。宜服狗脊散方。

狗脊(半兩去毛)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薯蕷(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王孫(三分) 桂心(三分) 山茱萸(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白蘞(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一中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風濕痹。肌膚不仁。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天門冬(三兩去心焙) 漢防己(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 丹參(一兩) 桂心(一兩) 側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風濕痹。腳弱拘攣。疼痛不能行。趺腫上膝。小腹堅。不能食。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二兩銼去根節)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獨活(三分)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桂心(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細辛(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山茱萸(半兩) 五味子(半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白芷(半兩) 秦艽(三分去苗)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半兩去蘆頭)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防風(三分去蘆頭) 莽草(三分微炙) 白朮(半兩)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未效時。稍加之。

治氣血虛。風邪濕痹。皮膚不仁。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以酒浸過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白殭蠶(一兩生用) 天南星(一兩生用)海桐皮(一兩銼) 狼毒(半兩以醋煮半日細切曝干)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熱豆淋酒調下二錢。

治風濕痹。身體四肢不仁。宜服蛜𧌴散方。

蛜𧌴(一兩微炒)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炒) 躑躅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天南星(半兩炮裂) 萆薢(一兩銼)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濕痹。皮膚不仁。肢節疼痛。宜服白花蛇丸方。

白花蛇(一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 干蠍(一兩微炒) 仙靈脾(一兩) 茵芋(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半兩炮裂)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萆薢(一兩銼) 桑螵蛸(半兩微炒) 雄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研入)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用天麻三兩。搗羅為末。以無灰酒一大盞。慢火熬成膏。用和藥末。更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用薄荷酒下二十丸。

治風濕痹。手足攣急。皮膚不仁。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 天南星(三分炮裂)羌活(一兩)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膩粉(半兩) 干蠍(一兩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牛黃〔一兩(分)細研〕 烏蛇(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十丸。

治風濕痹。精神昏沉。四肢緩弱。皮膚不仁。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莽草〔半兩微炒(炙)〕 白花蛇(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 天南星(三分炮裂)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三分) 干蠍(半兩微炒) 桂心(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薏苡仁(一兩) 楓香(一兩) 芎藭(三分) 萆薢(一兩) 羌活(三分) 仙靈脾(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粥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十丸。暖酒下亦得。

治風濕痹。腳膝緩弱。宜服天蓼木丸方。

天蓼木(一兩) 天麻(半兩) 芎藭(半兩) 獨活(半兩) 細辛(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藁本(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烏蛇〔一(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 巴戟(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蛇床仁(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晚蠶蛾(半兩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冷濕痹。五緩六急。宜服堅骨益筋。養血固發。萆薢丸方。

萆薢(八兩銼) 牛膝(三兩去苗) 丹參(二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二兩)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寒濕痹身體手足不遂諸方

夫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其氣時來。亦有偏多偏少。而風濕之氣偏多者。名為風濕痹也。凡人腠理虛者。則風濕氣傷之。搏於血氣。血氣不行。則不得宣通。真邪相擊。在於肌肉之間。故其肌膚疼痛。然諸陽之經。宣行陽氣。通於身體。風濕客之於肌膚。合而為痹。若傷其諸陽之經。則陽氣行遲緩。而機關弛縱。筋脈不收。若風濕痹而復於身體。故手足不得遂也。

治風濕痹嚲曳。或手腳不遂。或風入五臟。恍恍惚惚。多語喜忘。又時恐怖。或肢節疼痛。頭眩煩悶。或腰脊強直。腹滿不食。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川升麻(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五味子(半兩) 赤芍藥(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獨活(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秦艽(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大豆(一合炒熟) 石斛(半兩去根節) 甘草〔一(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二兩)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石膏(一兩) 黃耆(半兩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酒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濕痹。及偏風。身體手足不遂。筋脈攣急。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芎藭(一兩) 細辛(一兩) 羌活(一兩) 茵芋(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狗脊(一兩去苗) 萆薢(一兩) 薏苡仁(二兩) 麻黃(四兩去根節)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箭(一兩)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濕痹。身體頑麻。皮膚瘙癢。筋脈急。言語謇澀。手足不遂。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羌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牛膝(三分去苗)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半兩) 萆薢(三分銼) 獨活(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桂心(半兩)干蠍(一分微炒) 白殭蠶(半兩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暖竹瀝酒調下二錢。

治風濕痹。肢節疼痛。身體手足不遂。宜服仙靈脾丸方。

仙靈脾(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三分) 白附子(三分炮裂) 天麻(一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犀角屑(三分)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乳香(三分細研) 虎脛骨(三分塗酥炙令黃) 桂心(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牛膝(三分去苗) 白殭蠶(半兩微炒) 鹿茸(三分塗酥炙令黃去毛) 石斛(三分去根節) 麝香(一分細研) 海桐皮(三分銼) 干蠍(半兩微炒) 烏蛇〔三(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濕痹。身體手足。收攝不遂。肢節疼痛。言語謇澀。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銼) 薏苡仁(一兩) 芎藭(半兩) 海桐皮(三分) 羌活(三分)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莽草(半兩微炒) 天麻(半兩) 干蠍(一分微炒) 蟬殼(一分)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躑躅花(三分醋拌炒令干) 當歸(半兩銼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豆淋酒。下二十丸。

又方。

躑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曬乾)上搗羅為末。用牛乳一合。酒二合。暖令熱。調下一錢。

治風血痹諸方

夫風血痹者。由體虛之人。陰邪入於血經故也。若陰邪入於血經而為痹。故為風血痹也。其狀。形體如被微風所吹。皆由優樂之人。骨弱肌膚充盛。因疲勞汗出。膚腠易開。為風邪所侵故也。診其脈自微而澀。在寸口關上小緊者。為風血痹也。

治風血痹。皮膚不仁。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二兩去蘆頭) 甘草〔三(半)兩炙微赤銼〕 獨活(三分) 當歸(一兩) 赤茯苓(一兩)秦艽(一兩去苗) 茵芋(半兩) 桂心(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酒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血痹。身體不仁。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萆薢(一兩) 當歸(一兩) 丹參(一兩)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血痹。肌膚不仁。四肢緩弱。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烏蛇(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 白朮(三分) 茵芋(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蛜𧌴〔一(二)分微炒去足〕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調下一錢。

治風血痹。體虛。風邪入血。肌膚頑痹。茵芋散方。

茵芋(一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南(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躑躅花(半兩醋拌勻炒干)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血風痹。走無定處。及諸風痹。宜服地黃丸方。

生乾地黃(一兩) 澤瀉(一兩) 山茱萸(一兩) 萆薢(一兩銼) 薯蕷(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白朮(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蠐螬(三分炙令微黃) 乾漆(三分搗碎炒令煙出) 狗脊(三分去毛) 車前子(三分) 茵芋(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卷第二十

治癱瘓風諸方

夫風者。分布八方。 長養萬物。是天地山川之風。溫涼寒暑之氣也。其不順四時。

賊邪之氣。傷於人者。則為毒風。故聖人云避風如避矢。今人觸犯不正之氣。多中風病者。是不避風邪毒氣也。夫癱瘓者。此皆由肝腎久虛。氣血不足。腠理䟽泄。風邪易侵。肝主於筋。腎主於骨。肝腎中風。筋骨緩弱。故名癱瘓也。其病。春夏得之難治。秋冬得之易療。春夏者。陽氣上騰。火力方盛。風火相同而王也。秋冬者。陽氣降下。火氣漸微。即易療也。其病手足舒緩。不能收攝。口角垂涎。言語謇澀。皮膚頑痹。步履難。是其候也。治攤風手足不遂。肌肉頑痹。筋脈拘急。心神不安。言語謇澀。胸膈痰涎不利。宜

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赤箭(一兩) 獨活(一兩) 桂心(一兩) 五加皮(一兩)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甘菊花(一兩) 漢防己(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葛根(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薏苡仁(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癱瘓風。手足不遂。身體拘急。神思昏沉。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澤瀉(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生地黃(一兩) 白朮(一兩) 山茱萸(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毒滑魚肉。

治癱瘓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心神躁悶。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汁(一中盞) 竹瀝(一中盞) 荊瀝(一中盞) 防風(半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上件藥。細銼。以汁瀝等同煎至二中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癱瘓風。言語謇澀。手足不遂。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秦艽(一兩去苗) 干蠍(半兩微炒) 白附子(半兩炮裂) 獨活(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牛膝(一兩半去苗) 羚羊角屑(一兩) 天麻(一兩)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茵芋(半兩) 躑躅花(半兩酒浸炒令干) 白蘚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麝香(半兩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癱瘓風。手足垂嚲。頭痛目旋。涎唾不止。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天麻(半兩) 胡麻子(半兩) 細辛(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藿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半兩去苗) 白蘚皮(半兩) 芎藭(半兩) 天南星(半兩) 蟬殼(半兩) 旋覆花(一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地龍(半兩微炒)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令黃)晚蠶蛾(半兩微炒) 干蠍(一分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溫酒調下二錢。

治癱瘓風。腳手腫滿。骨節疼痛。宜服麻黃煎丸方。

麻黃(五斤去根節) 白花蛇肉(一斤) 烏蛇肉(一斤)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如膏與前三味同於釜內用水三碩旋旋添水煮水耗即添熱湯候兩復時熬水及三四斗已來淨漉去麻黃並蛇將藥水以生絹淨濾過再入鍋內以慢火漸熬令稀稠得所盛於淨器中則別入後藥) 硫黃(一兩滴生甘草水研一復時) 硇砂(漿水化去石於銚子內熬令干取一兩) 干蠍(一兩於瓷合子內炒令褐色)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天麻(一兩) 沉香(一兩) 羌活(一兩) 天南星(一兩炮裂)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一兩) 檳榔(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牛黃(半兩細研) 犀角屑(一兩) 白龍腦(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白附子(一兩炮裂)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入麻黃煎內相和。搗千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嚼下一丸。

治癱瘓。並諸風。並宜服黑龍丹方。

硃砂(一兩) 硫黃(一兩) 水銀(一兩與硫黃結為砂子) 雄黃(一兩) 硇砂(半兩) 紫石英(半兩) 金箔(三百片) 銀箔(三百片) 曾青(一兩) 以上九味。都研入一告車瓶子內。令實。上以定粉一兩半。細研。入瓶子內。蓋煎藥上。更用黃丹一兩半。又入瓶子內。蓋之。上以古字錢一文。又蓋瓶子口。後掘地作十字坑子。坐瓶子在中心。四面去瓶子四五寸已來。著火二斤。不住火養。二日後。蓋藥為汁。住火停冷。打破瓶子。取藥細研。

自然銅(一兩細研) 古字錢(二十一文) 硫黃(半兩細研) 以上三味與錢。一重重間布藥末。入合子內。以鹽泥固濟。初以文火。後以武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細研。入前藥內。相和。

麻黃(五斤去根節) 白花蛇(大者一條銼)已上二味。用水一碩。慢火煮蛇。並麻黃。至二斗已來。有沫用匙旋去之。用夾絹濾去滓。別入銀器中。又熬成膏。

藿香(三分) 白附子(三分炮裂)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人參(三分去蘆頭) 干蠍(三分微炒) 天麻(三分) 天南星(三分炮裂) 虎脛骨(三分塗酥炙令黃) 敗龜(三分塗酥炙令黃) 木香(三分)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白殭蠶(三分微炒) 防風(三分去蘆頭) 牛黃(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龍腦(半兩細研) 酸棗仁(半兩微炒) 琥珀(一兩細研)膩粉(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與金石藥更同研令勻。又入麻黃煎和。候硬軟得所。搗五七百杵。丸如酸棗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嚼下一丸。

治癱瘓風。肌肉緩弱。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心神不安。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半兩生用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一半生用一半炮裂)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天麻(半兩) 干蠍(半兩生用) 羌活(半兩) 白花蛇肉(一兩酒浸炙令黃) 芎藭(半兩) 白殭蠶(半兩生用) 桂心(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蘚皮(半兩) 甘菊花(半兩) 木香(半兩) 巴豆(一分生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硃砂(一分細研)雄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七丸。

治癱瘓風。手足不遂。心神煩悶。睡臥不安。宜服躑躅丸方。

躑躅花(一兩酒拌炒令干) 天麻(一兩) 羌活(一兩) 漢防己(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白殭蠶(一兩微炒)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蟬殼(半兩) 蜣螂(半兩去頭翅足微炒)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金箔(五十片) 銀箔(五十片)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金銀箔硃砂。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中癱瘓風。無問老少。手足不遂。及破傷風。並宜服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一兩炮裂) 桂心(一兩) 獨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一兩炮裂)天麻(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麝香(一分細研) 香墨(半兩) 牛黃(一分研入)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十丸。

治癱瘓風。此由營衛氣滯。經絡澀壅。致手足不遂。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二兩以童子小便浸三宿去皮臍薄切焙乾入諸藥) 白殭蠶(半兩微炒) 蛜𧌴(半兩半生半熟去足) 白附子(半兩炮裂) 當歸(半兩) 天麻(半兩) 萆薢(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桂心(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天南星(半兩炮裂)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頭翁(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羌活(三分)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天蓼實(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仙靈脾(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豆淋酒下二十丸。

治癱瘓風。手足不遂。皮膚頑痹。口面喎斜。言語謇澀。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 赤箭(一兩) 獨活(一兩) 烏犀角屑(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天南星(一兩炮裂) 牛膝(三分去苗) 萆薢(三分) 茵芋(三分) 漢防己(三分)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仙靈脾(一兩) 桂心(三分) 蟬殼(半兩) 烏蛇肉(一兩酒浸炒令黃)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桑螵蛸(半兩微炒) 晚蠶蛾(半兩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鉛霜(半兩研入) 膩粉(一分研入) 硃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研入)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卒中風諸方

夫臟腑久虛。氣血衰弱。腠理開泄。陰陽不和。真氣散失。營衛虛竭。邪氣毒風。從外而入。傷於經絡。故名卒中風也。

治卒中風。忽倒悶絕。口噤不語。氣厥不識人。閉目不開。針灸不知痛處。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漢防己(半兩) 白朮(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人參(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細辛(半兩) 茵芋(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秦艽(半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三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風。言語謇澀。肢體不仁。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獨活(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秦艽(一兩去苗) 乾薑(半兩炮裂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風。半身不遂。舌強難言。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獨活(三分) 葛根(一兩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芍藥(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三分炙微赤)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風仆倒。不識人。口角喎斜。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半兩) 騏驎竭(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因沐浴。卒中風不語。喉中如拽鋸聲。宜服虎掌丸方。

虎掌(一兩湯洗七遍微炒) 牛黃(半兩細研) 天南星(一兩炮裂) 板藍根(二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殭蠶(一兩微炒) 雄黃(一兩細研) 桂心(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大豆黃卷(一兩炒熟) 麝香(一分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研下五丸。

治卒中風四肢麻痹。緩弱不能行。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乳香(三分細研) 天竹黃(三分細研) 防風(三分去蘆頭) 蠍尾(三分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蘚皮(三分) 地龍(三分微曬乾) 獨活(三分) 海桐皮(三分銼) 自然銅(一兩作一塊者大火中煅令赤投釅醋中此如二七遍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卒中風。語澀多涎。宜服白堊丸方。

白堊(二兩) 鹿角霜(二兩) 天南星(一兩炮裂) 羌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一兩) 蛤粉(三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白殭蠶(一兩微炒)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用糯米飯。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一丸。

治卒中風。心神煩悶。肢節拘急。疼痛。宜服龍腦丸方。

白龍腦(一分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琥珀(半兩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天麻(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 安息香(一兩用酒半升煎成膏) 玳瑁(三分細鎊)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用安息香膏。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七丸。

治卒中風。仆倒不知人事方。

烏雞糞(一分) 黑豆(一合炒熟) 馬牙硝(一分) 龍膽(一分去蘆頭)上件藥。先將雞糞。取黑豆同炒令熟。次入龍膽並硝。以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風。昏憒若醉。痰涎壅盛。四肢不收方。

上用砒霜。如綠豆大。細研。以新汲水調下。少用熱水。投得大吐即愈。如未吐再服。

治賊風諸方

夫賊風者。謂冬至之日。有疾風。從南方來者。名曰虛風。此風能傷害於人。故言曰賊風也。其傷人。但痛不可按抑。不得轉動。痛處體平無熱。傷風冷則骨解深痛。按之乃骨痛也。但覺身內澀澀冷。欲得熱物熨痛處。即小寬者。是其候也。

治賊風。身體及心腹疼痛。四肢不利。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藭(半兩) 茵芋(半兩) 桂心(一兩) 萆薢(半兩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黃芩(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六分。煎至三分。次入酒四分。更煎三兩沸。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賊風。心腹拘急。四肢疼痛。腹滿欲死。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芎藭(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秦艽(一兩去苗)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檳榔(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賊風入腹。腹中拘急。煩亂恍惚。迷惑不知人事。口噤不開。手足緩弱。臥即驚恐。口乾。身體沉重。宜服茵芋散方。

茵芋(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黃芩(半兩) 桂心(半兩)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漢防己(三分) 秦艽(一兩去苗) 赤茯苓(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賊風。身體拘急。舌強難言。手足不遂。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赤芍藥(三分) 芎藭(三分) 黃芩(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石膏(一兩半)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朮(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賊風。身體緩弱。手足不遂。言語謇澀。精神恍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石膏(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芍藥(半兩) 芎藭(三分) 漢防己(三分)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賊風入腹。短氣。心下煩熱。手足疼痛。四肢不舉。口噤不能語。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葛根(三分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漢防己(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三分) 木通(半兩銼) 赤茯苓(三分)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取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賊風。毒氣攻注。四肢疼痛。發動不可忍。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二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麻黃(二兩去根節)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賊風。攻身體及入五臟。言語謇澀。神思冒昧。肩背拘急。轉側不得。大續命湯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石膏(一兩半) 桂心(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芎藭(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黃芩(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以汗出為度。

治賊風入臟。身體緩急不遂。及不能語者。宜服小續命湯方。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芎藭(三分) 黃芩(三分) 白朮(三分) 漢防己(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以汗出為度。

治賊風。口噤昏沉。半身不遂。風毒入臟。口面喎斜。宜服追風散方。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附子(一兩炮裂) 干蠍(三分微炒) 羌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蛇床子(三分) 藁本(三分) 白芷(三分) 天麻(一兩) 蔓荊子(三分) 牛黃(半兩細研)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威靈仙(半兩) 麝香(三分細研)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白殭蠶(一兩微炒) 犀角屑(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都研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入腹拘急切痛諸方

夫風入腹拘急切痛者。是體中受風冷。風冷客於三焦。經於腑臟。寒熱交爭。故心腹拘急切痛也。

治風氣入腹。拘急切痛。煩冤不可過時。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芩(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細辛(三分) 白朮(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漢防己(三分) 天雄(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入腹。㽲痛拘急。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一兩) 赤芍藥(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細辛(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入腹。㽲痛悶亂不止。宜服乾薑散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半兩) 生乾地黃(一兩) 細辛(半兩) 赤茯苓(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赤芍藥(半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入腹。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陰縮。手足厥冷。腹中㽲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一兩)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入腹。拘急㽲痛。宜服茵芋散方。

茵芋(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藭(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漢防己(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入腹㽲痛無時。發則搶心。脹滿拘急。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入腹。臟腑中切痛。心腹拘急。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 雄黃(半兩細研) 桂心(一兩) 獨活(三分) 木香(一兩) 干蠍(半兩生用) 天南星(半兩微炒煨) 地龍(半兩微炒) 硃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邪諸方

夫風邪者。謂風氣傷於人也。人以身內血氣為正。以身外風氣為邪。若居處失宜。飲食不節。致臟腑內損。血氣外虛。則為風邪所傷也。風邪者。發則不自覺知。狂惑妄言。悲喜無定是也。

治風邪所傷。恍惚悲泣。或狂走不定。如有鬼神所著。或身體強直。或日夜疼痛。水漿不下。面目變色。甚者不識人。宜服菖蒲散方。

菖蒲(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禹餘糧(一兩燒醋淬三遍)人參(半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遠志(半兩去心) 防風(半兩去蘆頭) 龍齒(一兩) 犀角屑(一兩)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芎藭(一兩) 漢防己(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東流水一中盞。入黍米一茶盅。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邪入心。心痛連背。或上或下。腹滿悶亂。神思不定。面色青黃。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赤芍藥(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邪入心。神思恍惚。悲愁不樂。喜怒無常。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細辛(半兩) 石菖蒲(半兩) 楊上寄生(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莽草(一兩微炒) 鬼箭(半兩) 茯神(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邪所攻。志意不樂。身體拘急。宜服楊上寄生散方。

楊上寄生(一兩) 白朮(一兩) 桂心(半兩) 茵芋(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柏子仁(半兩) 石菖蒲(半兩) 細辛(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羌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邪所中。眠臥不安。喜怒無常。志意不定。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半兩去心) 龍齒(三分) 楊上寄生(一兩) 石菖蒲(半兩) 細辛(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茯神(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 黃耆(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邪入臟。心神煩亂。恍惚。頭目眩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羌活(一兩) 芎藭(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三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虛邪氣所攻。發即腹滿急。頭旋眼暈欲倒。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三分) 獨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朮(半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漢防己(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茯神(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邪狂亂失心。宜服安神定志金箔丸方。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石膏(一兩) 龍齒(一兩) 鐵粉(一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硃砂(一兩細研)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川升麻(一兩) 地骨皮(一兩) 玄參(一兩) 犀角屑(一兩)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牛黃(半兩細研)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十丸。

治風邪方。

商陸(三十片去皮細切)上以水八斗。於東向灶煎。減至半。濾去滓。更煎至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瀝下十丸。

又方。

蝦蟆燒灰細研。每服一錢。以水調下。日四五服。

又方。

伏龍肝細研。每服一錢。以水調下。日四五服。

治風驚諸方

夫風驚者。由體虛。心氣不足。為風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脈。心氣不足。則血虛。虛則血氣亂。血亂則氣並於血。氣血相併。又被風邪所乘。故多驚。心神不安。名曰風驚也。

治風驚。心神不安。恆多恐怖。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菖蒲(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犀角屑(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赤小豆二七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驚。悶亂恍惚。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茯苓(一兩) 龍齒(二兩)犀角屑(一兩) 小草(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驚。手足顫掉。精神錯亂。宜服金箔散方。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鐵粉(二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龍齒(一兩半) 琥珀(一兩細研) 犀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半) 酸棗仁(一兩微炒) 防風(三分去蘆頭) 葳蕤(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玄參(三分) 露蜂房(三分炙微黃) 牛黃(半兩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金箔銀箔。更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酒調下一錢。

治風驚恍惚。心神不安。茯神丸方。

茯神(一兩) 牛黃(一兩細研) 虎肢(一對酒浸一宿微黃) 石膏(二兩細研) 川升麻(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玄參(一兩) 鐵粉(二兩細研) 生乾地黃(一兩) 龍齒(二兩)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二十丸。

治風驚。狂言妄語不得睡臥。宜服鐵精丸方。

鐵精(一兩) 龍齒(一兩) 犀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菖蒲(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茯神(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生乾地黃(一兩半)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風驚。恍惚寢寐不安。宜服菖蒲丸方。

石菖蒲(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白茯苓(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鐵粉(一兩) 硃砂(一兩細研) 金箔(五十片研入)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粥飲下二十丸。

治風。心神驚恐。睡臥不安。四肢煩熱。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茯神(半兩) 川升麻(半兩) 檳榔(半兩) 龍齒(半兩)硃砂(半兩細研) 金箔(三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五臟風虛。六腑邪熱。風熱相搏。令人寐即驚恐憂恚。寤即恍惚怔忪。忽恐忽喜。恆怖如狂。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三分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安息香(一兩)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 川大黃(三分銼微炒) 鐵粉(半兩細研) 沉香(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薯蕷(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半兩) 硃砂(三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茯苓湯下二十丸。

治風虛心驚不定。宜服龍齒丸方。

龍齒(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遠志(三分去心) 茯神(一兩) 鐵粉(一分細研) 金箔(五十片細研)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銀箔(五十片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五丸。

治風驚。心神不安。宜服鐵粉散方。

鐵粉(一兩) 光明砂(一兩) 天竹黃(一兩) 鉛霜(一兩)上件藥。都細研如面。每服。不計時候。以竹瀝調下半錢。

治風驚悸諸方

夫風驚悸者。由體虛心氣不足故也。心之經為風邪所乘。則恐懼憂迫。令心驚不得自安。驚若不已。則悸動不定。其狀目睛不轉。而不能言。診其脈動而弱者。驚悸也。動則為驚。弱則為悸也。

治風驚悸。心神不安。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三分) 茯神(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白蘚皮(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驚悸。言語錯誤。恍恍憒憒。心中煩悶。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一兩去心) 白茯苓(一兩) 獨活(三分) 白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黃耆(三分銼)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經五臟。恍惚驚悸。神思不安。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遠志(半兩去心) 天麻(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白蘚皮(半兩) 龍骨(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桂心(一兩) 獨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虛。心氣不足。驚悸汗出。煩悶短氣。悲喜恚怒。不自覺知。咽喉痛。口唇黑。嘔吐。舌本強。水漿不通。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二兩細研)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射干(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龍骨(一兩)遠志(三分去心) 茯神(一兩) 當歸(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三分) 沉香(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赤小豆二十一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經五臟。恍惚。驚悸。安神定志。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遠志(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獨活(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生乾地黃(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薄荷二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驚悸。心氣不足。其病苦滿。汗出煩悶。喜怒不自覺知。咽喉干痛。時時吐血。五心發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紫石英(一兩細研)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赤小豆三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虛驚悸。心神煩悶。睡臥不安。宜服丹砂丸方。

丹砂(一兩細研水飛) 鐵粉(一兩細研)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茯神(二兩) 秦艽(一兩去苗) 川升麻(一兩) 子芩(一兩) 白蘚皮(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龍齒(一兩) 木香(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忌生血等。

治風熱驚悸。心風狂亂。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 天竹黃(半兩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木香(一分) 白附子(一分炮裂) 犀角屑(半兩) 天南星(一分炮裂) 蛜𧌴(半兩微炒去足) 鉛霜(一分細研)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天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忌生血。

治風狂諸方

夫風狂病者。由風邪入並於陽所所為也。風邪入血。使人陰陽二氣。虛實不調。若一實一虛。則令血氣相併。氣並於陽。則為狂。發時欲走。或自高賢智稱神聖是也。又肝藏魂。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而筋攣。兩脅骨不舉。毛瘁色夭者死。此皆由血氣虛受邪。致令陰陽氣相併。而有此疾。故名曰風狂也。

治風狂。發即多啼泣。或即歌笑。或自說賢智。或狂走不避水火。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一兩去心)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茯神(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獨活(一兩) 犀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 秦艽(一兩去苗) 黃芩(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狂妄有所見。恍惚不定。發即欲走。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白蘚皮(一兩) 桑上寄生(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龍齒(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茯神(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狂。發作無常。不避水火。宜服虎睛散方。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獨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鴟梟頭(半兩燒灰) 露蜂房(三分微炒) 石長生(一兩半) 楓樹寄生枝(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風狂亂語。心熱狂走。宜服真珠散方。

真珠(半兩細研) 牛糞(半兩細研) 天竹黃(三分細研) 黃芩(一兩) 龍齒(三分) 硃砂(半兩細研) 防風(半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遠志(半兩去心) 白蘚皮(半兩)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犀角屑(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胡黃連(三分) 鐵粉(三分) 白附子(三分炮裂) 甘菊花(三分) 羚羊角屑(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溫水。或消梨汁。調下一錢。忌生血。

治風狂。喜怒不恆。或欲狂走。不自覺知。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 遠志(一兩去心) 白龍骨(一兩) 鐵粉(一兩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茯神(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連(一兩去須) 鉛霜(一兩細研) 犀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忌生血。

治風狂亂走。不可禁止方。

生鐵(二十斤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鐵) 玄參(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半)龍齒(一兩半) 石膏(三兩) 秦艽(二兩去苗) 竹瀝(一升)上件藥。搗篩為散。入鐵汁中煮取五升。去滓。內竹瀝和勻。不計時候。溫服二合。

治風熱氣盛。煩躁如狂。宜服此方。

熟黃瓜(一枚水五合捩取汁) 竹瀝(三合) 川朴硝(二兩細研) 蜜(一合)上件藥。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二合。

治風痰諸方

夫風痰者。是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其候。或冷或熱。或結實。食不消化。胸膈痞滿。短氣好眠。頭眩目暗。常欲嘔逆者是也。

治風痰。心胸壅悶。頭目不利。神思昏濁。少欲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羌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菊花(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白朮(半兩) 黃耆(半兩銼) 半夏〔半兩湯洗(浸)七遍去滑〕 防風(半兩去蘆頭) 蔓荊子(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氣壅。不下飲食。頭目昏悶。四肢煩疼。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附子(半兩炮裂)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赤茯苓(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氣壅。發即頭旋嘔吐。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半兩) 檳榔(一兩) 旋覆花(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微炙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氣壅。心胸不利。頭目煩疼。少思飲食。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川升麻(三分) 赤茯苓(一分)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荊芥(半兩)細辛(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頭目昏悶。四肢煩疼。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三分)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甘菊花(半兩) 芎藭(半兩)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氣逆。不能食。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二(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氣逆。發即嘔吐。欠呿。昏悶。神思不爽。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三分)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芎藭(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嘔逆。湯飲不下。起則旋倒。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芎藭(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漢防己(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川椒(五十枚去子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痰積聚。胃中冷氣。令人嘔吐。不納飲食。四肢無力。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三分) 五味子(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旋覆花(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風墜痰疏利臟腑。皂莢煎丸方。

皂莢(一斤肥好不蚛者以水洗去其塵用河水五升煮令軟挼濾取汁入銀鍋內熬成膏) 威靈仙(暖水浸過削取其背不用其根冷水淘三五度令淨曝干搗細羅取末四兩) 薄荷(干杵細羅取末一兩)上二味藥末相和。入皂莢煎。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風痰。頭目旋暈。肢節拘急。宜服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半兩炮裂) 細辛(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天麻(一兩)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白附子(半兩炮裂) 旋覆花(半兩) 芎藭(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下十丸。

治風痰。心胸壅悶。頭目不利。宜服皂莢丸方。

皂莢(五梃以熱湯二升浸候軟挼濾取汁熬成膏) 旋覆花(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膏中。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下十丸。

治風痰脾胃冷氣。吐逆不止。食飲不下。宜服半夏丸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微炒) 白礬(二兩燒令汁盡) 乾薑(半兩炮裂銼)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湯下十丸。

治風痰心昏。恍惚不能言語。痰涎流溢。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恆山(一兩半) 人參(一兩不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半)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大麻子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當吐。未吐再服。

又方。

薺苨(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入生薑汁半合。空心分溫二服。服之良久當吐。未吐再服。

治風冷失聲諸方

夫風冷失聲者。由風冷之氣。客於會厭。傷於懸臠之所為也。聲氣通發。事因關戶。會厭是音聲之戶。懸臠是音聲之關。風冷客於關戶之間。所以失聲也。

治風冷入肺。咳逆短氣。語無音聲。舌乾而渴。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白石英(一兩) 鍾乳(一兩) 款冬花(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紫蘇子(一兩微炒)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冷失聲。肺寒少氣。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三分) 石菖蒲(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皮(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冷。傷肺失聲。咽喉不利。宜服石菖蒲散方。

石菖蒲(半兩) 鍾乳粉(半兩)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一兩) 細辛(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鍾乳粉。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冷失聲。語音不出。宜服杏仁煎方。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五味子(一兩)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細辛(一兩) 桂心(二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水一大盞。入生薑汁一合。飴糖二兩。蜜二合。下杏仁膏。慢火熬成煎。每服一茶匙。不計時候。以熱酒調服。

治風失聲。聲噎不出。宜服木通丸方。

木通(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茯苓(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二兩) 細辛(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冷失聲。咽喉不利。宜服此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生薑汁(一合) 桂心末(二兩) 蜜(五兩)上件藥。都合一處。入於銀器中。慢火熬成膏。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茶匙。

又方。

蘘荷根(二兩研絞取汁) 酒(一大盞) 上二味。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半盞。

治風恍惚諸方

夫五臟處於內。而氣行於外。臟氣實者。邪不能傷。虛則外氣不足。風邪乘之。然五臟者。心為神。肝為魂。肺為魄。脾為意。腎為志。若風氣經之。是邪干於正。故令恍惚也。

治風恍惚。心神煩亂。志意不安。或臥驚恐。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龍齒(二兩)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菖蒲(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遠志(半兩去心) 熟乾地黃(一兩)石膏(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虛恍惚。多痰暈悶。不欲飲食。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半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芎藭(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細辛(半兩) 桂心(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天麻(三分) 山茱萸(三分) 龍齒(一兩) 甘菊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羊肉飴糖。

治風恍惚。妄語多言。夜不得寐。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黃耆(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茯神(一兩) 鐵粉(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連(三分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黃芩(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恍惚。驚悸狂亂。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殭蠶(半兩微炒) 硃砂(三分細研) 遠志(半兩去心) 黃連(三分去須) 玄參(三分) 川升麻(三分)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犀角屑(三分) 天竹黃(半兩細研) 白龍腦(一錢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溫水。調下一錢。忌生血豬肉鯉魚等。

治風邪經五臟。令人恍惚。坐臥不安。宜服鐵粉丸方。

鐵粉(一兩細研) 茯神(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羚羊角屑(三分) 桑螵蛸(三分微炒) 龍齒(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下二十丸。忌生血。

治風。心煩恍惚。腹中痛。或時悶絕而後蘇。宜服此方。

伏龍肝(五兩)上搗碎。以水二大盞。浸取清汁。每服。不計時候。溫服三合。

又方。

羖羊角屑(微炒)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荊瀝。每服一小盞。宜頻服。

治心虛風邪。精神恍惚健忘方。

上用經使鏵鐵四斤。於炭火內。燒令通赤。投於醋中。如此七遍。即堪。打碎如棋子大。以水二斗。浸經二七日。每於食後。服一小盞。

治風頭痛諸方

夫風頭痛者。凡人體虛。外傷風邪。流入陽經。行於六腑。或腠理開張。風毒疼注於風府。故心隔煩熱。頭面虛汗。上焦壅滯。故令頭重疼痛也。

治風頭痛。心煩體熱。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薺苨(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菊花(半兩) 獨活(半兩) 芎藭(半兩)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風頭痛。或時旋轉。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旋覆花(半兩) 白蒺藜(二兩微炒去刺)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石膏(二兩) 甘菊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痛掣動。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蔓荊子(一兩) 石膏(一兩) 葛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淡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痛。目眩心悶。時復發甚。宜服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去苗) 薯蕷(一兩) 旋覆花(半兩) 石膏(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調雞子清一枚服之。

治風頭痛。胸隔多痰。時復暈悶。宜服木乳散方。

木乳(一兩酥炙) 旋覆花(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石膏(二兩) 甘菊花(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荊芥(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風頭痛。語澀健忘。宜服烏金煎方。

黑豆(一升淨淘) 獨活(一兩) 荊芥(一兩) 石膏(三兩) 黃芩(一兩)上件藥。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入無灰酒一升。攪濾去滓。不計時候。再煎如稀膏。盛於瓷閤中。每服。食後用溫酒調下一茶匙。

治風頭痛沐頭方。

甘菊花(二兩) 獨活(二兩) 莽草(一兩) 皂莢(一兩) 桂心(一兩) 杜蘅(半兩) 防風(一兩) 細辛(一兩) 川椒(一兩) 茵芋(一兩) 白芷(一兩) 石膏(四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四兩。以水一斗二升。煎取八升。去滓。於暖室中。稍熱淋頭。熱擦之。如有汗出。切宜避風。

治風頭痛。或頭旋目眩。四肢煩疼。坐臥不安。宜用此沐頭方。

蔓荊實(一兩) 玄參(一兩) 芎藭(一兩) 石膏(半斤) 葛根(三兩銼) 甘菊花(三兩)上件藥。搗篩分為三度用。每度。以米泔汁一斗二升。煮取八升。去滓。於暖室中。稍熱沐頭。如汗出。宜避風。

治風頭痛。及偏頭疼。宜用吹鼻散方。

瓜蒂末(一錢) 地龍末(一錢) 苦瓠末(一錢) 硝石末(一錢) 麝香末(半錢)上件藥末。都研令勻。先含水滿口。後搐藥末半字。深入鼻中。當取下惡物。神效。

治風頭痛或偏攻一邊。痛不可忍。宜用此方。

苦參(一分銼) 半夏(一分)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米醋調如糊。塗故帛上。當痛處貼之。神效。

治風頭痛。及腦角牽痛。日夜不可忍者。宜用摩膏方。

牛蒡根(淨洗切搗碎絞取汁半升)

上將汁入無灰酒一小盞。鹽花半匙。慢火煎如稠膏。少少用熱摩痛處。宜避風。

治風頭痛。百醫不瘥。枕頭方。

食茱萸葉

上件藥。細銼。灑酒拌勻。以絹囊盛之。於甑上蒸熱。乘熱分兩包子。更換枕之。取瘥為度。

治風頭痛塗方。

川烏頭(一兩)

上搗細羅。以醋調如膏。塗於頂上。腦角。太陽穴。風府之上。須臾痛止。

治風頭痛。每欲天陰先發者方。

桂心(一兩末)

上以酒調如膏。用敷頂上並額角。

又方。

甘菊花(一兩)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苦葫蘆子

上搗細羅。吹半字於鼻中。其痛立止。隨左右用之。

治風頭痛。眼瞤鼻塞眼暗冷淚方。

杏仁(半升)

上搗碎。以水一斗。煮三二十沸。看冷熱洗頭。如汗出。避風。洗三度瘥。

又方。

上熟煮大豆。納飯甕中作漿。日日溫洗頭良。

又方。

上搗葶藶子末半升。以湯淋取汁。洗頭良。

卷第二十一

治偏風諸方

夫偏風者。為風邪偏客於身一邊也。人體有偏虛者。風邪乘虛而傷之。故為偏風也。其狀或不知痛癢。或緩縱。或痹痛是也。

治偏風手足不遂。肌肉頑痹。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二兩) 赤茯苓(一兩) 漢防己(一兩) 芎藭(一兩) 赤芍藥(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牛膝(一兩去苗)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萆薢(一兩銼) 桂心(二兩) 茵芋(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豬魚雞狗肉。

治偏風不遂。心神虛煩。頭目昏重。肢節不仁。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荊芥(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一兩)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偏風不遂。肢節煩疼。心胸滿悶。緩縱不仁。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三分) 桂心(三分) 漢防己(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芎藭(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當歸(三分銼微炒) 秦艽(三分去苗) 茯神(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細辛(三分) 甘菊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令勻。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雞豬肉。

治偏風手足不遂。肌體不仁。筋脈拘急。時有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芎藭(三分) 白芷(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狗脊(三分)萆薢(三分銼) 薏苡仁(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羌活(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石膏(二分) 桂心(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豬雞犬肉。

治偏風。肌體虛弱。手足不遂。筋脈拘急。心胸煩悶。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獨活(一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薏苡仁(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荊芥(三分) 芎藭(三分) 黃耆(三分銼) 五加皮(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五(二)錢。以荊瀝半合。酒一小盞。和緩。不計時候調服。

治偏風不遂。肌體煩疼。肢節無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一兩銼)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荊芥(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丹參(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羌活(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偏風。積年不瘥。腳手枯細。口面喎斜。精神不守。言語倒錯。宜服茵芋散方。

茵芋(三分) 桂心(三分) 漢防己(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側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芎藭(三分) 人參(一分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芍藥(三分)秦艽(一兩去苗) 茯神(三分) 五加皮(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黃耆(半兩銼) 細辛(半兩) 甘菊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治偏風。手足不遂。失音不語。口面喎斜。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犀角屑(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偏風頑痹。心神冒悶。身體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羌活(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赤箭(半兩) 白朮(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白芷(半兩) 莽草(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山茱萸(半兩) 丹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偏風不遂。心神煩悶。言語謇澀。宜服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丹參(半兩) 赤茯苓(一兩) 川升麻(一兩) 黃耆(一兩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二分) 薏苡仁(二兩) 桂心(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薄荷湯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治偏風手足不遂。筋脈緩弱。肢節疼痛。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銼)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赤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柏子仁(一兩) 薏苡仁(一兩) 桂心(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偏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宜服海桐皮丸方。

海桐皮(一兩) 柏子仁(三分) 羌活(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一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仙靈脾(一兩) 芎藭(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牛膝(一兩去苗) 莽草(一兩微炙)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宜服仙靈脾浸酒方。

仙靈脾(一斤好者)

上細銼。以生絹袋盛。於不津器中。用無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紙重重密封。不得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旋開取。每日隨性暖飲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若酒盡。再合服之。無不效驗。合時切忌雞犬見。

治風角弓反張諸方

夫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風邪入於諸陽經故也。

治卒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口噤不語。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防風(二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獨活(一兩) 五加皮(一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石膏(二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口噤。身體拘急。如角弓反張。欲死者。宜服續命散方。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二兩半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三分) 芎藭(三分)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當歸(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角弓反張。心神煩亂。口噤不語。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三分去蘆頭) 石膏(二兩) 桂心(三分) 白朮(三分) 羌活(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芎藭(三分) 白茯苓(三分) 細辛(三分) 當歸(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心胸滿悶。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三分) 桂心(一兩) 細辛(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茵芋(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三分) 萆薢(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筋脈拘急。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赤茯苓(三分) 芎藭(三分) 當歸(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肉桂(一兩半去粗皮) 細辛(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一兩) 茵芋(一兩) 丹參(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言語謇澀。心神煩亂。宜服威靈仙散方。

威靈仙(二兩) 獨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五加皮(一兩) 薏苡仁(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風。身如角弓反張。眼斜。口噤。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羌活(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薏苡仁(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口噤者。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白蘚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躑躅花(一兩酒拌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牛黃(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頻服。以汗出為度。

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不語昏悶。宜服龍腦丸方。

龍腦(一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干蠍(半兩微炒) 天南星〔一(半)兩炮裂〕 硃砂(半兩細研)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香墨(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蟬殼(一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肉桂(半兩去皺皮) 羌活(半兩) 烏蛇肉(三分酒浸炙令微黃) 牛黃(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中風。角弓反張。口噤不語。四肢拘急。並腎臟風毒攻注。手足頑麻。一切急風。並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南星(半兩炮裂)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膩粉(一分)牛膝(一兩去苗) 白殭蠶(一兩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羌活(一兩) 槐膠(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蟬殼(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生薑汁薄荷各少許。入熱酒二合相和。研下一丸。不計時候。頻服。

治風身體疼痛諸方

夫風身體疼痛者。由風濕搏於陽氣故也。夫人陽氣虛者。腠理易開。而為風濕所折。使陽氣不得發泄。而與風濕相搏。於分肉之間相擊。故疼痛也。診其脈。浮而緊者。則身體疼痛也。

治風身體疼痛。四肢懈惰。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加皮(三分) 麻黃(三兩去根節) 獨活(三分) 當歸(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赤茯苓(三分)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萆薢(三分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治風身體疼痛。筋脈拘急。不可俯仰。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羌活(三分) 赤茯苓(三分) 薏苡仁(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身體疼痛。腰背拘急。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桂心(半兩)芎藭(半兩) 薏苡仁(一兩) 赤茯苓(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茵芋(半兩) 海桐皮(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治風身體疼痛。頭目昏重。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三分) 白朮(半分) 桂心(半兩)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蔓荊子(半兩) 藁本(半兩)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身體疼痛。轉側不得。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薏苡仁(一兩) 羌活(三分) 細辛(半兩) 當歸(三分) 仙靈脾(一兩)芎藭(三分) 肉桂(三分去皺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骨碎補(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壅滯。身體疼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三分) 桂心(半兩) 羌活(三分) 丹參(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身體疼痛。肢節不利。宜服茵芋散方。

茵芋(一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海桐皮(一兩) 芎藭(一兩) 狗脊(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鬆節(一兩銼) 蒼耳子(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 羌活(一兩) 木香(一兩) 麝香〔一兩(分)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如不飲酒。荊芥薄荷湯下亦得。忌生冷油膩豬雞犬肉。

治風走注疼痛諸方

夫風走注者。是風毒之氣。遊於皮膚骨髓。往來疼痛無常處是也。此由體虛。受風邪之氣。風邪乘虛所攻。故無定止。是謂走注也。

治風毒走注。疼痛不定。少得睡臥。宜服虎骨散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敗龜(二兩塗酥炙令黃) 麒麟竭(三分)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沒藥(三分) 自然銅(三分細研) 牛膝(一兩去苗) 天麻(一兩) 檳榔(一兩) 五加皮(一兩) 羌活(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附子(三分炮裂) 桂心(三分) 白芷(三分) 蒼耳子(三分微炒) 骨碎補(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及手足拘急。頭痛不可忍。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莽草(一兩微炙) 雄黃(一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 細辛(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

治風走注疼痛。及白虎歷節風等。宜服漢椒散方。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三分)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三分去根節) 當歸(三分)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地龍(微炒) 白殭蠶(微炒) 漏蘆 威靈仙 芎藭 白芷 當歸 木香(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來往不定。宜服仙靈脾散方。

仙靈脾(一兩) 威靈仙(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蒼耳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不可忍。宜服虎骨散方。

虎脛骨(一兩) 硇砂(半兩醋化塗虎骨上慢火炙令黃) 白芷(一兩) 芫花(一分醋拌炒令黑色) 當歸(一兩) 漏蘆(一兩) 赤芍藥(三分) 地龍(一分微炒) 紫筍茶(一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諸方。

地龍(一兩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毒走注。肢節疼痛。不可忍。宜服海桐皮煎丸方。

海桐皮(半斤) 牛膝(半斤去苗)

以上二味。並細銼。以水一斗。於大鍋中。煎至一升。用沙盆內爛研。絞取濃汁。即卻於銀鍋中。漸漸入酒三升。煎為膏。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虎脛骨(四兩塗酥炙令黃)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五加皮(一兩) 赤芍藥(一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麻黃(一兩去根節) 當歸(一兩) 赤箭(一兩) 地龍(一兩微炒) 木香(一兩) 獨活(一兩) 沒藥(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骨碎補(一兩) 乳香(一兩) 麒麟竭(一兩) 干蠍(一兩微炒) 天南星(一兩炮裂)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都研令勻。入前膏。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忌生油毒魚滑物。

治風毒走注疼痛不定。宜服虎骨丸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牛膽(一兩去苗) 天麻(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白附子(三分炮裂)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天南星(三分炮裂)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桑螵蛸(半兩微炒) 槐膠(一兩) 桃膠(半兩) 硃砂(三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當歸(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一切風毒走注疼痛。宜服骨碎補丸方。

骨碎補(一兩) 桂心(一兩) 狗脊(一兩) 木香(一兩) 仙靈脾(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威靈仙(一兩) 山茄子(一兩) 當歸(一兩) 甜瓜子〔三兩(分)〕 補骨脂(一兩微炒) 麻黃(三分去根節) 白附子(一兩炮裂)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干蠍(半兩微炒) 天南星(半兩炮裂) 自然銅(一兩細研) 芎藭(三分) 沒藥(半分) 赤芍藥(三分) 硃砂(半兩細研) 白花蛇肉(二兩酒浸炙令黃) 羌活(三分) 白芷(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此方。

水銀(一兩) 棗(十五枚蒸熟取瓤和水銀研令星盡) 羌活(三分) 天南星(三分炮裂) 干蠍(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水銀棗一處研。和丸如小豆大。別以膩粉拌令白色。陰乾。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五丸。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狼毒丸方。

狼毒(一分) 天南星(半兩) 附子(半兩)

上件藥。並生用。臨搗合時。以淨布裹捶碎。用木臼內搗羅為末。後以石鍋內。煎釅醋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冷酒下兩丸。如不飲酒。用冷水下亦得。

治風走注疼痛。上下不定。隨痛處貼之。神效膏方。

牛皮膠(一兩水溶作膏) 蕓薹子(半兩) 安息香(半兩) 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 漢椒(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膠中和成膏。塗紙上。隨痛處貼之瘥定。

治風走注疼痛不定。宜用此藥。隨痛處熨之方。

芫花(二兩) 柳蚛屑(半兩) 漢椒(二兩去目) 桂心(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 麩(一升)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用醋一升。拌炒令熱。以青布裹熨痛處。冷即更入醋重炒。依前熨之。以瘥為度。

又方。

黑豆(五升) 芫花(一斤) 生薑(半斤切)

上件藥。都炒。旋入醋拌。用青布裹熨痛上。更番炒熨。以效為度。

又方。

針砂(三兩) 砒霜(半兩) 硇砂(半兩) 雌黃(半兩) 麝香(一分) 磁石(半兩)

上件藥。搗為末。臨時以醋拌炒令熱。用熟帛裹熨患處。立瘥。

治風走注疼痛。及四肢冷頑強硬。展縮不得。宜用此方。

皂莢(一斤不蚛者) 鹽(五升)

上細銼皂莢。和鹽炒熱。以青布裹熨痛處。立瘥。

治熱毒風諸方

夫熱毒風者。皆由臟腑風虛。外邪所中。心肺壅熱。風氣在於胸心。或因吃熱藥。或飲酒過度。即頭面腫熱。心神煩悶。眼目昏昏。或時語澀。痰黏壅滯。皮膚壯熱。面赤口乾。肢節不利者。是其候也。

治熱毒風攻。頭面赤腫。心膈煩熱。肢節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羌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白蘚皮(一兩) 芎藭(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葳蕤(半兩) 牛蒡子(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熱毒風攻上頭面。微腫。時有煩熱。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漢防己(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蒺藜(二兩微炒去刺)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毒風。頭面壅熱。口乾心煩。不欲吃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子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菊花(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黃銼)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毒風攻頭面。煩熱口乾。宜服青羊角散方。

青羊角屑(半兩) 黃芩(半兩) 川升麻(半兩) 栝蔞根(半兩) 石膏(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玄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物。

治熱毒風攻頭面。壅悶。口鼻干。皮膚瘙癢。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茯神(一兩) 白蘚皮(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一兩) 青羊角屑(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秦艽(一兩去苗)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毒風攻。心腹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白蘚皮(一兩) 黃芩(一兩) 玄參(一兩) 葳蕤(一兩) 葛根(二兩銼) 石膏(三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毒風。痰壅頭目暈悶。心神不寧。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沙參(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一兩銼) 羌活(一兩) 秦艽(一兩半去苗)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茯神(一兩) 龍齒(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毒風攻頭面。煩熱。大腸不利。宜服牛蒡子散方。

牛蒡子(三兩微炒) 羚羊角屑(一兩) 檳榔(一兩)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治熱毒風。心神煩躁。頭目昏痛。宜服天竹黃丸方。

天竹黃(一兩細研) 犀角屑(半兩)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甘菊花(三分) 子芩(一兩) 防風(二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 苦參(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熱毒風。心神煩躁。頭目旋暈。大腸壅滯。宜服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葳蕤(三分) 玄參(三分) 蔓荊子(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沙參(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梔子仁(三分) 地骨皮(三分)赤芍藥(半兩) 甘菊花(半兩) 大麻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二十丸。忌炙爆熱酒豬肉。

治熱毒風壅。心神煩躁。頭疼目赤。宜服紅雪方。

川朴硝(五斤去滓) 川升麻(三兩) 桑根白皮(二兩銼) 犀角屑(二兩) 羚羊角屑(二兩) 硃砂(二兩細研) 訶黎勒(三十顆) 檳榔(二十枚) 梔子仁(三十顆) 蘇枋木(六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斗半。浸三宿。煎取五升。去滓。下朴硝。又煎。以柳木篦攪。勿住手。候稍稠。即歇火。入硃砂更攪令勻。入於新瓷盆內。候冷。即成紅雪。每服。含化一棗大。咽津。或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熱毒風攻腦。發落。頭目昏悶。白屑甚者。宜用摩膏頂方。

乏鏵鐵(八兩) 黑鉛(四兩) 訶黎勒皮(一兩) 陵零香(一兩) 蓮子草(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花硝(三兩)

上件藥。細銼。綿裹。用清麻油二斤。於通油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後。取摩頂上。及塗頭良。

治頭面熱毒風頭黃髮拳頭瘡目赤。悉主之。陵零香油方。

陵零香(半兩) 藿香(半兩) 甘鬆(半兩) 白檀香(半兩) 馬牙硝(半兩) 蓮子草(一分) 沒石子(五枚) 訶黎勒(七枚) 干椹子(一兩) 瀝棬油(二斤) 乏鏵子鐵(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瓷瓶內用油浸。密封七日後。取用摩頂。甚良。

治腦中熱毒風攻。眼內生障翳。兼鎮心定魂魄。摩頂油方。

生油(二斤) 乏鏵鐵(半兩) 硝石(一兩) 寒水石(一兩) 馬牙硝(一兩) 曾青(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綿裹。入油中都浸七日。可用少許於頂上及掌中摩之。並滴鼻中甚妙。

治熱毒風攻頭目。及腦中掣痛不可忍者。摩頂膏方。

牛蒡根汁(一升)

上入無灰酒半升。鹽花半匙。以慢火煎令成膏。用之摩頂。風毒氣散。痛即自止。亦治時行頭痛。甚良。

治破傷風諸方

夫刀箭所傷。針瘡灸烙。踒折筋骨。癰腫瘡痍。或新有損傷。或久患瘡口未合。不能畏慎。觸冒風寒。毒氣風邪從外所中。始則傷於血脈。又則攻於臟腑。致身體強直。口噤不開。筋脈拘攣。四肢顫掉。骨髓疼痛。面目喎斜。如此之間。便致難救。此皆損傷之處。中於風邪。故名破傷風也。

治一切破傷風急。口噤。四肢抽掣。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一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附子(一兩炮裂) 母丁香(一兩) 藿香(一兩)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桂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蟬殼(一兩) 芎藭(一兩) 蔓荊子(一兩) 天麻(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破傷風。身體拘急。手足搐掣。牙關急強。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烏蛇肉(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天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附子(一兩炮裂) 藁本(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芷(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天南星(一兩炮裂) 芎藭(一兩) 細辛(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桑螵蛸(半兩微炒) 干蠍(一兩微炒) 晚蠶蛾(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中破傷風。身體反強。牙關拘急。眼目翻張。宜服赤箭散方。

赤箭(一兩) 蟬殼(半兩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天南星(一兩炮裂) 當歸(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芎藭(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麻黃(一兩去根節) 羌活(一兩) 桂心(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硃砂(三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膩粉(三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後硃砂等三味。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破傷風。口眼偏斜。四肢拘急。腰背強硬。宜服槐膠散方。

槐膠(二兩)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獨活(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防風(一兩去蘆頭) 干蠍(半兩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 天南星(半兩炮裂) 天麻(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研薄荷汁半合。入酒三合。暖令溫。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服。

治破傷風。身體強直。筋脈拘急。口眼偏斜。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烏蛇肉(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干蠍(一兩微炒) 天麻(一兩)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附子(一兩炮裂)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殭蠶(一兩微炒) 蟬殼(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藿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破傷風。傷刀中箭。筋脈拘急。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肉桂(一兩去皺皮) 羌活(一兩) 細辛(一兩) 當歸(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溫酒調下一錢。

治破傷風。四肢不收。口中沫出。及中賊風。並治之。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白殭蠶(三分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去蘆頭)芎藭(一兩) 當歸(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三分) 天麻(一兩)細辛(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破傷風。牙關急硬。腰背強直。四肢拘急。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半兩) 膩粉(半兩) 干蠍(半兩微炒) 硇砂(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川烏頭(半兩生用去皮臍) 羌活(半兩) 蟬殼(一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膩粉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調下半錢。

追風散。以有破傷處。用此封閉瘡口。其風自出方。

天雄(半兩去皮臍) 桂心(半兩) 半夏(半兩)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 天南星(半兩) 密陀僧(半兩)

上件藥。生用搗。細羅為散。每取三錢。封瘡口。其中如風雨聲便瘥。

治破傷風。及急風。宜服天南星散方。

天南星(半兩炮裂)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 半夏〔半分(兩)湯洗七遍去滑〕 漢防己(半兩) 天麻(一分) 甜葶藶(半分隔紙炒令紫色)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破傷風。角弓反張者。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白附子(三分炮裂) 桂心(三分) 羌活(三分) 當歸(一兩) 天麻(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頻服。以出汗為效。

治破傷風及諸風。角弓反張。牙關急硬。言語不得。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水銀(半兩以少煮棗肉同研令星盡) 硃砂(半兩細研) 硫黃(半兩細研) 硇砂(半兩細研) 膩粉(半分) 白龍骨(三分) 天麻(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藁本(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白附子(三分炮裂) 木香(三分) 白殭蠶(三分微炒) 肉桂(三分去皺皮) 當歸(三分銼微炒) 防風(三分去蘆頭)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三分炮裂) 獨活(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干蠍(三分微炒) 芎藭(三分) 蔓荊子(三分) 烏蛇肉(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犀角屑(三分) 蟬殼(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天竹黃(三分細研)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五丸。並吃三兩服。當有汗出為效。

治破傷風。筋脈拘急疼痛。宜服羌活丸方。

羌活(一兩) 芎藭(一兩) 藁本(一兩) 茵芋(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附子(三分炮裂) 牛膝(三分去苗) 麝香(一分細研) 白龍骨(三分) 木香(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天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蒼耳喉頭(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煮棗肉。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甚者日四五服。以汗出為效。

治破傷風。筋脈拘急。腰背強直。牙關急硬。宜服追風丸方。

雀甕內蟲(七枚) 桑螵蛸(七枚) 干蠍尾(一分) 半夏(一分) 蘆薈(一分) 天南星(一分)川烏頭(一分去皮臍) 大蜘蛛(二枚干者) 烏蛇肉(一分)

上件藥。並生用。搗羅為末。以熟棗瓤和丸。如大豆大。每服以豆淋酒下五丸。更納一丸於瘡口中。上用薄紙蓋之。當追風出。如吹動紙為驗也。

治破傷風。身體拘急。口噤。眼亦不開。宜服闢宮子丸方。

闢宮子(一條亦名守宮酒浸三日曝干搗羅為末) 膩粉(半分)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煮槐膠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拗口開。以溫酒灌下七丸。逡巡汗出瘥。未汗再服。

治破傷中急風。宜服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半兩生用) 白附子(三分生用) 膩粉(半分) 龍腦(一分細研) 烏蛇肉(一兩生用)干蠍(半兩生用) 麻黃(三分去根節) 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 牛黃(一分細研) v麝香(半兩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七丸。

治一切破傷風。角弓反張。及諸風。宜服鹿角霜丸方。

鹿角(一斤以桑柴火及炭火燒搗羅為末又以漿水和作團再燒如此九遍成霜) 蛤粉(五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麝香(一兩細研) 瓷藥(七兩搗羅為末研令極細)

上件藥。搗羅為末。更研令極細。煮糯米飯。和搗二三百杵。丸如彈子大。一丸分作兩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磨下。

治破傷風。宜用烏頭丸敷之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鹽(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灶突內煤(一兩) 面(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濃醋和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於破處。用醋研破一兩丸封之。如無風。三五日其瘡便可。如有風。即出卻黃水便瘥。

治中破傷風。口噤。筋脈拘急。不知人事。宜服此方。

天南星(一兩炮裂) 干蠍(一兩微炒) 水銀(一兩入少棗肉研令星盡)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瓤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溫酒下十丸。

治破傷風。如角弓反張。筋脈拘急。口噤。宜服此方。

闢宮子(七枚微炙) 天南星(一兩炮裂) 膩粉(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七丸。以汗出為效。未汗再服。

治風腰腳疼痛冷痹諸方

夫腰腳濕痹者。是風濕冷三氣相攻而成也。氣勝則通行流轉。不為留滯。風濕冷氣。勝則住於腰腳。是為濕痹。風濕痹亦如蟲行。覺則以手捫之。復不痛。春多入人筋肉間。夏入人氣脈中。秋中人皮膚內。搔之濕癢。生瘡。風濕痹。冬多中人血脈腠理。則為諸風矣。本由外風邪。入於經絡氣俞也。

治風腰腳疼痛。及冷痹不任行李。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二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當歸(三分) 薏苡仁(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節銼) 牛膝(一兩去苗) 赤芍藥(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治下焦風虛。腰腳疼痛。冷痹。不任行李。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五加皮(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三兩) 木香(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酸棗仁(一兩微炒) 威靈仙(三分) 丹參(三分)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萆薢(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鬆節(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豆淋酒調下二錢。

治風腰腳冷痹疼痛。行李不得。宜服虎骨散方。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敗龜(一兩塗酥炙令黃) 天麻(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烏蛇肉(一兩半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海桐皮(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芎藭(半兩) 桂心(三分) 骨碎補(三分去毛) 乾薑(半兩炮裂銼) 牛膝(一兩去苗) 萆薢(半兩銼) 熟乾地黃(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黃) 麝香〔一兩(分)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雞豬等肉。

治風腰腳疼痛冷痹。及四肢緩弱。宜服仙靈脾散方。

仙靈脾(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萆薢(一兩銼)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黃)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腰腳疼痛冷痹。及四肢無力。宜服安息香散方。

安息香(二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肝腎藏風毒流注。腰腳疼痛冷痹。及筋骨拘急。行李不得。宜虎骨丸方。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沉香(半兩)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干蠍(半兩微炒) 天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天南星(半兩炮裂) 海桐皮(一兩) 桂心(三分) 芎藭(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硫黃(半兩細研)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白殭蠶(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脾腳疼痛冷痹。筋骨無力。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一兩去苗) 萆薢(一兩銼) 酸棗仁(三分微炒) 防風(三分去蘆頭)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丹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三分) 羌活(三分) 白茯苓(三分) 乳香(一兩) 安息香(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溫酒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忌生冷油膩豬魚雞犬肉。

治風腰腳疼痛冷痹。宜服浸酒方。

虎脛骨(一斤塗酥炙令黃) 側子(五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五兩銼微炒)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清酒一斗五升浸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每服。暖一小盞服之。不耐酒人。隨性飲之。常令醺醺。

治風腰腳冷痹疼痛。宜用貼熁。烏頭散方。

川烏頭(三分去皮臍生用)

上搗細羅為散。以釅醋調塗。於故帛上敷之。須臾痛止。

治風頑麻諸方

夫風頑麻者。由榮氣虛。衛氣實。風寒入於肌肉之間。使血氣不能流通。其狀。搔之皮膚下似隔衣是也。診其寸口脈緩。則皮膚不仁。脈數者生。牢急者死。

治頑麻風。搔之皮膚不知癢痛。宜服烏蛇散方。

烏蛇肉(五兩酒浸炙令黃)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 羌活(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殭蠶(一兩微炒) 苦參(一兩銼) 躑躅花(半兩酒拌令勻炒干)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蒺藜(二分微炒去刺)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半兩) 威靈仙(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炙去瓤) 芎藭(半兩) 天蓼木(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豬雞肉。

治頑麻風。及腰腳疼痛。宜服白頭翁丸方。

白頭翁(半兩去蘆頭蒸五遍焙乾) 當歸(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羌活(半兩) 苦參(半兩銼) 獨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牛膝(半兩去苗) 仙靈脾(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半兩) 晚蠶蛾(半兩微炒)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治頑麻風。烏頭丸方。

川烏頭(半斤用黑豆三升水二斗煮以黑豆爛熟為度切作片子曝干) 天麻(二兩) 黃耆(二兩銼) 當歸(二兩銼微炒) 羌活(二兩) 肉桂(二兩去皴皮) 防風(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生薑自然汁六兩。蜜十二兩。相攪令勻。和藥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手足頑麻風。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一兩炮裂) 天麻(一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白殭蠶(半兩微炒)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羌活(三分) 赤茯苓(一兩) 干蠍(一分微炒) 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硃砂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忌羊血。

治身體頑麻風。宜服烏蛇丸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天麻(一兩) 獨活(一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苦參(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身體手足有頑麻風。宜用皂莢膏摩方。

皂莢(肥者五梃) 川烏頭(一兩) 烏蛇肉(二兩) 硫黃(三分細研)

上件藥。以酒三升。浸皂莢經三宿。揉取汁。入鍋中。同烏頭烏蛇等。煎至一升。濾去滓。更熬令稠。離火。入硫黃末攪令勻。旋取摩頑處即效。

治風腳軟諸方

夫腎主於腳。若體虛之人。腠理開疏。風邪之氣。搏於肌肉。入於足少陰之經。流注於腳。則令緩弱也。此皆氣血不足。風濕所攻。腎衰髓虛。行立無力。久而不瘥。故成腳膝風軟也。

治風毒攻。兩腳軟弱無力。行立艱難。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海桐皮(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一兩) 芎藭(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五加皮(一兩) 仙靈脾(一兩) 桂心(一兩) 漢防己(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治風毒攻。腎臟流注。腳膝軟弱無力。或時疼痛。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根銼) 羌活(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萆薢(三分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箭(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肉桂(一兩半去皺皮) 當歸(三分) 木香(三分) 薏苡仁(一兩) 檳榔(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治風。腳膝軟弱。筋骨緩縱。不能行立。宜服仙靈脾散方。

仙靈脾(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根銼) 天麻(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三分) 五加皮(三分) 萆薢(三分銼) 丹參(三分) 桂心(三分) 當歸(三分)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治風。腳膝軟弱。行立不得。宜服補益腎臟。強壯骨髓。利風毒。除緩弱。側子丸方。

側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天麻(一兩) 獨活(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威靈仙(一兩) 五加皮(一兩) 丹參(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安息香(一兩半)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豆淋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風腳膝軟緩。不能履步。骨節無力。時有疼痛。宜服仙靈脾煎丸方。

仙靈脾(五兩) 威靈仙(五兩) 牛膝(五兩去苗) 黑豆(一升) 桑根白皮(五兩)

上以上五味。細銼。以水二斗。煮至一斗。濾去滓。再煎至五升。入後藥末。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二兩) 肉桂(三兩去皺皮) 酸棗仁(二兩微炒) 當歸(二兩)虎脛骨(三兩塗酥炙令黃) 安息香(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煎汁中。以慢火熬令稠。以柳木篦不住手攪。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治風腳膝軟弱。履步不得。骨節疼痛。宜服蒴⿱艹豨煎丸方。

蒴⿱艹豨葉汁(二升) 海桐皮(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羌活(一兩) 當歸(一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仙靈脾(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好酒二升。和蒴⿱艹豨汁。於銀鍋中熬令稠。和諸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毒腳膝軟弱。行立不得。宜服海桐皮浸酒方。

海桐皮 五加皮 獨活 天雄(炮裂去皮臍) 石斛(去根) 桂心 防風(去蘆頭) 當歸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 仙靈脾 萆薢 牛膝(去苗) 薏苡仁(以上各二兩) 虎脛骨(三兩塗酥炙令黃) 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三斗。春夏浸七日。秋冬浸二七日。每日時時暖飲一小盞。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重者不過兩劑。若酒盡。旋旋添之。以藥味盡即止。

治風腳膝軟弱。骨節疼痛。肢節無力。行立艱難。宜服烏金煎方。

黑豆(二升) 茄子根(三斤碎銼以水三斗與豆同煮至爛熟去滓更煎取汁五升入藥末內) 桂心(一兩) 羌活(一兩)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萆薢(一兩銼) 當歸(一兩) 仙靈脾(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於前二味汁中。以慢火煎。柳木篦攪。勿令住手。可一炊時止。盛於瓷器中。每日早晨。以暖酒調下一茶匙。日晚再服。

治風。腳膝軟弱。宜服桑枝煎方。

桑枝(銼三升) 黑豆(一升) 附子(五兩) 茄子根(銼一升)

以上四味。以水三斗。煮至一斗。濾去滓。再煎取五升。入後藥末。

石斛(二兩去根銼)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二兩) 芎藭(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桂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汁中。於銀鍋內。以慢火熬。用柳木篦不停手攪。候如膏。盛於瓷閤中。每日空心。以熱酒調下一茶匙。晚食再服。

治風腳膝軟弱。筋骨攣急疼痛。宜服天雄煎丸方。

天雄(二兩半生半炮裂去皮臍) 牛膝(二兩去苗) 躑躅花(選其好者以酒浸一宿來日取出於甑內蒸一炊食久卻曬令干又入酒中更浸少時更蒸如此三度即止曬乾後即用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安息香一兩。生蜜五兩。同熬令稠。和前藥末。令軟硬得所。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卷第二十二

治急風諸方

夫人性稟五行。以成五臟。歲有八節。乃布八風。人則因風所生。物則因風所長。風氣雖能養物。亦能傷人。如水浮舟還能覆也。夫急風者。是天地毒厲之氣。非山川鼓振之風。世有體虛之人。不避風寒觸犯之者。乃多中爾。其候。身背強直。口噤失音。筋脈拘急。鼻乾麵黑。遍身壯熱。汗出如油。目瞪唇青。心神迷悶。痰涎壅結胸膈。喉中如拽鋸聲。脈候沉微。手足抽掣。倉卒之際。便至膏肓。故名急風也。

治急風。垂涎臂嚲。胸膈躁悶。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 雄黃(三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烏蛇肉(三分酒浸炙微黃) 蟬殼(一分微炒) 天南星(三分炮裂) 白附子(三分炮裂) 側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殭蠶(三分微炒) 芎藭(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天麻(半兩) 紫葛(三分銼) 干蠍(半兩微炒) 甘菊花(半兩) 犀角屑(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羚羊角屑(半兩) 天竹黃(半兩細研) 細辛(三分) 藁本(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同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急風。面青口噤。心膈有涎不可出者。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酒浸過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殭蠶(一兩生用) 天南星(一兩生用)海桐皮(一兩) 狼毒(半兩以醋煮半日細切曝干) 麝香(一分細研)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乾薑(半兩炮裂)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都研令勻。每服。以熱豆淋酒調下二錢。良久再服。必吐涎出。相次以熱蔥酒一盞投之。蓋覆令有汗為效。

治急風。四肢搐搦。口面喎戾。不知人事。宜服蛜𧌴散方。

蛜𧌴(一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獨活(一兩) 槐螵蛸(一兩微炒) 白殭蠶(半兩微炒)天南星(半兩炮裂) 膩粉(半兩)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急風。言語謇澀。心膈煩悶。四肢緊急。宜服烏蛇散方。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蟬殼(一分微炒) 白殭蠶(一兩微炒) 天麻(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牛黃(一分細研)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錢。薄荷湯調下亦得。

治急風。口眼不開。筋脈拘急。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一兩銼微炒) 干蠍(半兩微炒) 白殭蠶(半兩微炒) 蟬殼(半兩微炒)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良久。以蔥酒投之。令汗出為效。未汗再服。

治急風。手足攣急。口噤項強。不知人事。宜服臘鴉散方。

臘月鴉(一隻去爪嘴) 臘月野狐肝(一具並臘月鴉同入瓷瓶中以鹽泥固濟候乾以大火煅令通赤去火取出細研為散) 天麻(三分)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桑螵蛸(半兩微炒) 藿香(半兩) 干蠍(半兩微炒) 蚱蟬(一分微炒) 烏蛇肉(三分酒浸炙微黃) 白殭蠶(半兩微炒) 天竹黃(半兩細研)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麝香(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膩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前二味相和。更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不計時候。頻服。以效為度。

治急風。及破傷風。角弓等風。並宜服天南星散方。

天南星(半兩水浸一宿切作片子焙乾)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干蠍(半兩微炒) 肉桂(一兩去皺皮)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白殭蠶(半兩微炒) 細辛(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犀角(三分) 膩粉(一分) 天竹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急風。頑涎壅悶。不知人事。宜服干蠍散方。

干蠍(一分微炒) 白殭蠶(半兩微炒) 桑螵蛸(一分微炒) 蟬殼(一分微炒) 白附子(一分炮裂) 膩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急風及破傷風。立效雄黃丸方。

雄黃(三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白附子(三分炮裂) 蛜𧌴(半兩微炒)天麻〔二兩(分)〕 白殭蠶(半兩微炒) 天南星(三分醋煮十沸炙干) 白花蛇肉(一兩酒浸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急風。四肢拘牽。牙關緊急。失音不語。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 天南星(三分炮裂) 白附子(三分炮裂)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桂心(三分) 烏頭(三分炮裂)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豆淋酒調下二錢。蓋覆。當有汗出。良久不汗。即再服之。

治急風。不省人事。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天南星(一兩炮裂) 丁香(一分) 香墨(半兩) 干蠍(半兩微炒) 蟬殼(半兩微炒) 牛黃(一分細研) 膩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急風。口噤項強。手足攣急。唇青面黑。宜服白花蛇丸方。

白花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干蠍(一兩微炒) 白殭蠶(一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半兩炮裂) 牛黃(半兩細研)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桑螵蛸(半兩微炒)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天麻三兩。搗羅為末。以無灰酒一大碗。慢火熬成膏。用和藥末。更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下十丸。

治急風。四肢拘急。口眼不正。言語謇澀。宜服龍腦丸方。

龍腦〔二(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鉛霜(半兩細研) 天麻(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桂心(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南星(一兩炮裂)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木香(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香墨(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肥皂莢二斤。去黑皮。以水五升浸軟。挼濾取汁。於銀鍋中。慢火熬。稀稠得所。和前藥末。更搗五七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化破十丸。服後別吃一盞熱蔥酒。令有汗出。至重者並三五服瘥。

治急風。化涎。除口眼喎斜。言語謇澀。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天南星(四兩生搗為末用牛乳拌濕炒令干如此三度後細研) 灶突中煤(一兩細研) 白附子〔三(二)兩生搗為末以生薑汁拌濕炒干細研〕 水銀(二兩) 鉛(二兩與水銀結為砂子細研) 干蠍(二兩頭足全者搗羅為末)

上件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令得所。入石腦油二兩。搗三二千杵。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甘豆湯下十丸。

治急風。筋脈拘急。口眼喎斜。宜服土蜂丸方。

土蜂〔一(十)枚〕 雄黃(一分) 硫黃(一分) 膩粉(一錢) 硃砂(一分) 干蠍(十枚頭足全者) 蟬殼(十枚微炒) 龍腦(一錢) 麝香(一錢)

上件藥。都研為末。用槐膠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豆淋酒下十丸。頻服。汗出為度。

治急風。四肢搐搦。筋骨疼痛。宜服乳香丸方。

乳香(一兩細研)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雄黃(半兩細研) 白附子(一兩炮裂) 羚羊角屑(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晚蠶蛾(一兩微炒)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殭蠶(一兩微炒)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麝香(一分細研) 當歸(三分) 膩粉(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豆淋酒下十丸。

治急風。及中惡。不識人。面青。四肢逆冷。宜服玳瑁丸方。

生玳瑁(五兩搗羅為末) 安息香(五兩用酒煮似糊用絹濾去滓) 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 雄黃(半兩細研) 琥珀(一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雞頭實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薑自然汁半合。相合暖過。不計時候。研下三丸。

治急風。身背強直。面青口噤。心煩。言語不得。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水銀(一兩) 硫黃(半兩並水銀結為砂子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桂心(一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獨活(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赤箭(一兩) 鉛霜(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豆淋酒研下十丸。

治急風。身強口噤。手足拘急。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兩研入) 犀角屑(半兩) 桑螵蛸(半兩微炒) 赤箭(一兩)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白殭蠶(一兩微炒) 白附子(半兩炮裂) 干蠍(半兩微炒) 天南星(半兩炮裂)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羌活(二分)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麝香(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水煮槐膠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十丸。

治急風。口眼喎斜。四肢抽掣。宜服麝香丸方。

麝香(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雄黃(三分細研) 犀角屑(三分) 桂心(三分) 羌活(三分) 膩粉(一分) 白花蛇(二兩半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白附子(半兩炮裂) 獨活(三分) 晚蠶蛾(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蔓荊子(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殭蠶(半兩微炒) 干蠍(半兩) 天麻(一兩半) 芎藭(三分)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乳香(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急風。筋脈拘急。口面喎斜。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 天南星(一兩炮裂)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羌活(一兩) 膩粉(半兩) 干蠍(一兩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牛黃(一分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荊芥酒下十丸。

治急風吐涎。四肢拘急。腰背強硬。宜服半夏丸方。

半夏(半兩) 天南星(半兩) 干蠍(半兩) 烏頭(半兩去皮臍)

上件藥。並生用。搗羅為末。以黑豆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生薑酒下十丸。

治急風。腰背強硬。口眼牽急。宜服白荊花丸方。

白荊花(半兩微炒) 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膩粉(半分) 水銀〔半兩(分)以棗瓤研令星盡〕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天南星(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水銀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五丸。

治急風。眼前暗黑。心燥吐涎。四肢不舉。宜服蠐螬丸方。

蠐螬(半兩干者) 槐蚛糞(半兩) 蠶砂(一兩微炒) 晚蠶蛾(一分微炒) 乾地龍(半兩微炒)蛜𧌴(半兩微炒)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烏頭(半兩去皮臍生用) 天麻(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烏驢腦髓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十丸。其藥於臘月預修合之。

治急風。涎在胸膈。悶亂不已。宜服赤箭丸方。

赤箭(三分) 雄雀糞(半兩) 天南星(三分炮裂)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干蠍(三分微炒) 膩粉(半分) 麝香(二錢細研)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生薑酒研下七丸。

治急風立效方。

土蜂子(二七枚針簽燈上微炒) 干蠍(二七枚全者生用) 雄黃(半兩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研極細。用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五丸。

治風嚲曳諸方

夫風嚲曳者。是肢體舒緩不收攝也。人以胃氣養於肌肉經脈。若胃氣衰損。其氣則不實。氣若不實。則經脈虛。虛則筋肉懈惰。故風邪搏於筋肉。即便嚲曳也。

治毒風嚲曳。手腳不遂。身體緩弱。或風入五臟。精神恍惚。多語喜忘。有時恐怖。肢節煩疼。頭眩心悶。腹滿不食。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三(二)分〕 羚羊角屑(三分)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黃芩(半兩) 赤芍藥(半兩)遠志(半兩去心) 獨活(三分) 五味子(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麻黃〔二(一)兩去根節〕 秦艽(三分去苗) 桂心(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半兩) 黃耆(半兩銼) 五加皮(三分) 石膏(一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豬雞犬肉毒魚滑物。

治卒中惡風。口噤不能言。四肢嚲曳。緩弱疼痛。風經五臟。恍惚。恚怒無常。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二兩) 白芍藥(一兩) 白朮(一兩) 葛根(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茵芋(一兩) 細辛(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漢防己(一兩)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加皮(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奄忽不能言。四肢嚲曳。皮肉不知痛癢。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二兩去蘆頭) 獨活(二兩) 芎藭(一兩) 赤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 葛根(一兩銼)桂心(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兩) 漢防己(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虛百病。肢體嚲曳不遂。宜服小八風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乾薑(三分炮裂銼) 山茱萸(半兩) 五味子(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麻黃(半兩去根節)白芷(三分) 莽草(半兩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鯉魚豬肉。

治風邪所攻。肌膚虛弱。手足嚲曳。筋脈不利。宜服赤箭丸方。

赤箭(二兩) 天雄(一兩去皮臍) 丹參(一兩)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 天南星(一兩)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五加皮(一兩) 桂心(一兩) 白花蛇肉(一兩) 芎藭(一兩) 白附子(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仙靈脾(一兩) 白殭蠶(一兩) 桑螵蛸(一兩) 檳榔(一兩) 細辛(一兩) 酸棗仁(一兩) 干蠍(一兩) 野狐肝(一兩) 蒺藜(一兩) 萆薢(一兩銼)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牛黃(半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上件藥。並生用。都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羊血。

治風嚲曳。手腳不能收攝。肌膚頑痹。筋脈不利。心神恍惚。骨節疼痛。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天麻(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蟬殼(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防風(半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 芎藭(半兩) 羌活(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五加皮(半兩) 烏蛇肉〔一(二)兩酒浸炙微黃〕 薏苡仁(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遠志(半兩去心)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仙靈脾(一兩) 道人頭(一兩)地骨皮(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漸至三十丸。忌生冷羊血。

治風嚲曳。手足麻痹。屈伸不得。宜服仙靈脾丸方。

仙靈脾(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芎藭(一兩) 牛黃(一分細研) 麻黃(一兩去根節)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天麻(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 獨活(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細辛(半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莽草(一兩微炒) 硃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豆淋酒下十丸。忌毒滑魚肉羊肉等。

治毒風嚲曳。四肢不收。或攣急頑痹。宜服側子丸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半兩炮裂)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殭蠶(半兩微炒) 漢防己(半兩) 萆薢(半兩銼) 躑躅花(半兩酒拌炒干) 牛膝(半兩去苗) 芎藭(半兩)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天麻(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硫黃(半兩細研) 干蠍(半兩微炒) 桂心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牛黃麝香等。以水煮槐膠三兩。更入少熟蜜同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熱酒研下七(十)丸。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

治柔風諸方

夫人血氣俱虛。風邪入於陽則皮膚緩。在於陰則腹裡急。柔風之狀。皮外緩則四肢不能收。腹裡急即不得仰息者。是其候也。

治柔風。身體疼痛。四肢緩弱不遂。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葛根(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酒一中盞。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一盞二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忌生冷油膩豬雞魚等。

治柔風。皮膚緩弱。四肢不仁。腹內拘急。骨節疼痛。宜服大續命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芎藭(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柔風。身體緩弱。四肢不收。煩熱。腹內拘急。大小便澀。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生乾地黃(一兩) 山茱萸(一兩)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柔風。肌肉軟弱。身體疼痛。四肢不仁。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桂心(一兩) 芎藭(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赤芍藥(一兩) 細辛(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柔風。兩腳疼痛。緩弱不仁。風經五臟。心神煩亂。肢節無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一兩) 獨活(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秦艽(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漢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柔風。四肢軟弱。皮膚不仁。腳膝浮腫。行立無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二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茵芋(一兩) 芎藭(一兩) 丹參(一兩)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細辛(一兩) 澤漆(一兩) 漢防己(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石膏(一兩) 桂心(一兩) 白茯苓(一兩) 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柔風。筋骨緩慢。腳弱不能行立。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 羌活(三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半)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防風(三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天麻(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二兩去苗) 萆薢(二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以常有汗為度。

治柔風。體虛里急。四肢緩痹不仁。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山茱萸(半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細辛(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柔風。皮膚虛緩。四肢不收。或時頑痹。腰腳無力。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丹參(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羚羊角屑(半兩) 芎藭(半兩) 白殭蠶(三分微炒) 獨活(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牛膝(三分去苗) 萆薢(半兩銼) 麻黃(三分去根節) 甘菊花(半兩) 天麻(一兩) 桂心(三分) 當歸(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干蠍(半兩微炒) 蟬殼(半兩微炒) 細辛(半兩)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仙靈脾(三分) 白附子(三分炮裂) 蔓荊子(半兩)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麝香〔三(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柔風。四肢緩弱。及言語謇澀。宜服烏金煎丸方。

羌活 獨活 牛膝(去苗)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蒺藜(微炒去刺) 芎藭 牛蒡子 海桐皮(銼) 防風(去蘆頭)

上件藥各一兩。都搗羅為末。用黑豆七升。淨淘。以水三(二)鬥。煎取汁二升。去豆。入前藥末一半相和。卻入銀鍋內。以文火煎成膏。又入余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柔風久不瘥。四肢緩弱。宜服牛蒡酒方。

牛蒡子(三兩) 生乾地黃(三兩) 枸杞子(三兩) 牛膝(五分去苗)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好酒二斗。瓷器內浸。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後每日空心。溫服一小盞。晚食後再服。常令醺醺為炒。

治風癲諸方

夫風癲者。由血氣虛。風邪入於陰經故也。人有血氣少則心氣虛。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因為風邪所傷。入於陰經。則為癲病。又人在胎之時。其母卒大驚。邪氣並居。令子發癲。其發則仆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源其癲病。皆由風邪故也。

治風癲。精神錯亂。發作無時。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一兩) 代赭(一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鉛丹(一兩半) 鉤藤(一兩) 茯神(一兩) 雷丸(一兩) 虎頭骨(一兩半塗酥炙令黃) 遠志(一兩去心) 白殭蠶(一兩微炒) 生豬齒(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卷柏(一兩) 川升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虎掌(三分湯洗七遍生薑汁拌炒令黃) 硃砂(一兩細研) 牡丹(一兩) 牛黃(半兩細研) 龍齒(二兩) 蚱蟬(十四枚微炒) 蛇蛻皮(一條燒為灰) 白蘞(一兩) 白馬眼睛(一對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癲發作。則吐涎狂走。恍惚不知人事。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藁本(一兩) 䕡茹(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癲。心氣不全。忘前失後。大小便遺失。宜服菖蒲散方。

菖蒲(一兩) 蒴⿱艹豨(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茵芋(一兩) 商陸(一兩) 附子(一兩生用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癲。心神不定。狂走無時。宜服鐵粉散方。

鐵粉(一兩) 馬牙硝(一兩) 光明砂(一兩) 鉛霜(半兩) 金箔(五十片)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自然汁。調下一錢。忌生血物。

治風癲。口眼開張。多吐白沫。或作惡聲。恍惚虛悸。宜服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炙微黃) 茯神(一兩) 龍齒(一兩) 石膏(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川升麻(一兩) 漢防己(一兩) 鐵粉(一兩細研)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葵(一兩) 獨活(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白蘚皮(三分) 鬼臼(三分) 細辛(三分) 銀箔(五十片細研) 金箔(五十片細研)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 芎藭(三分) 麝香(半兩細研) 露蜂房(半兩微炒) 牛黃(半兩細研)蛇蛻皮(十條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薄荷湯下亦得。

治風癲。發時吐涎。起臥不定。及大小便不能知覺。宜服鉛丹丸方。

鉛丹(一兩) 栝蔞根(一兩) 虎掌(半兩湯洗七遍生薑汁拌炒令黃)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白朮(半兩) 鐵粉(二兩細研) 鴟梟頭(一枚燒為灰)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䕡茹(一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大戟(半兩銼微炒)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癲。發作吐沫。引脅肋疼痛。宜服茯神丸方。

茯神(一兩) 白龍骨(一兩) 龍骨(一兩) 龍膽(一兩去蘆頭) 鐵粉(二兩細研) 蔓荊子(一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遠志(一兩去心) 黃連〔二(一)兩去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三分) 當歸(一兩)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癲。心神憒亂。狂走不恆。言語倒錯。宜服水銀丸方。

水銀(一兩) 硫黃(一兩與水銀結為砂子) 硃砂(一兩) 定粉(一兩) 黃丹(一兩)

上件藥。同細研。入瓷罐子內。以泥封頭。候乾。以慢火養一復時。取出。入金銀箔各五十片。雄黃鉛霜各一分。同研令細。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五丸。

治風癲。精神不守。言語錯亂。宜服此方。

金(十兩細錯為屑充櫃) 硃砂(三兩光明者)

上以金屑置鼎子中。作一坑子。安硃砂於坑子內。上又以金屑蓋之。用六一泥固濟。緩火養七日。後取出硃砂。又作一地坑子。內入硃砂。出火毒。七日後取出。研令極細。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水下五丸。忌羊血。

治風癇諸方

夫風癇病者。皆由臟腑壅熱。風邪干於心也。心主於血。故血壅而不行。則榮衛氣澀血脈既亂。神氣不定。故發癇也。凡少小有斯病者。亦由五脈不流。六氣逆行。乳食不調。風邪所中。或先身熱。瘛瘲驚啼。而後發作。其脈浮洪者。病在於六腑及肌膚中。則易治之。若身冷不啼。掣不驚叫。病發時脈沉者。病在於五臟。若入於骨髓。則難療也。其候口鼻乾燥。大小便不利。眼視不明。耳後青色。眠臥不安。腰直目眄。青筋生。頭髮豎。時時作聲。口不噤吐白沫。渾身煩熱。頭上汗出。時多驚悸。手足顫掉。夢中叫喚。目瞳子大。是發癇之狀也。

治風癇。因心臟積熱。痰毒所為。發即吐沫。嚼舌。宜服此方。

水銀(一兩) 鉛(二兩與水銀結為砂子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犀角屑(三分) 熊膽(半兩)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細研) 羚羊角屑(三分) 馬牙硝(二兩) 龍齒(二兩) 白殭蠶(三兩微炒) 白附子(三分炮裂) 干蠍(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防風湯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癇。積年不瘥。風痰漸多。得熱即發。宜服銀箔丸方。

銀箔(五十片) 龍齒(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烏蛇(一兩半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鐵粉(一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熊膽(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風癇。累年不瘥。痰毒轉甚。精神減耗。時時發動。宜服水銀丸方。

水銀(三兩) 鉛(三兩與水銀結為砂子細研) 遠志(一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菖蒲(一兩) 茯神(一兩) 蟬殼(半兩微炒) 羌活〔半(一)兩〕 細辛(半兩) 半夏(二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風癇。久不瘥。發時吐涎沫。作惡聲音。不識人。宜服鉛霜丸方。

鉛霜(二兩細研) 金箔(一百片細研) 銀箔(一百片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遠志(一兩去心) 細辛(一兩) 菖蒲(一兩) 苦參(一兩銼)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犀角屑(一兩) 龍齒(二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十丸。

治風癇。積年不瘥。發即昏昏須睡。良久方醒。宜服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炒黃) 鐵粉(一兩細研) 黃丹(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玄參(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 金箔(一百片細研) 銀箔(一百片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馬牙硝(二兩) 黑鉛〔一(二)兩〕 水銀(一兩與鉛二味結為砂子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風癇。發即卒倒。口吐涎沫。手足俱搐。一無所覺。蘇而復發。宜服龍齒丸方。

龍齒(半兩細研) 虎睛(一對微炒) 赤茯苓(半兩) 鐵精(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獨活(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細辛(半兩) 貫眾(半兩) 鬼箭羽(半兩) 天麻(三分炮裂去皮臍) 露蜂房(半兩微炒) 桂心(三分) 鉤藤皮(半兩) 蚱蟬(七枚微炒) 衣中白魚(三七枚) 川升麻(半兩) 石膏(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風癇病。精神不全。常有痰毒在胸膈。嘔吐不出。煩悶氣壅者。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龍齒(二兩)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安息香(一兩入胡桃仁搗熟) 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 犀角屑(一兩) 鐵粉(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蜣螂(一兩去頭足翅微炙) 麝香(半兩細研) 茯神(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三十丸。

治風癇。失心狂亂。不識好惡。銀粉丸方。

上好銀(二兩打作薄片用豬脂二斤煎令脂盡又以好醋一升亦煎令盡細擘破銀片以水銀三兩相和火上熬令極熱即瀉於水碗中研令極細即止內入鐵鐺中以瓷碗蓋以火逼飛卻水銀令盡即出搗羅為末更細研入後藥)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石膏(一兩)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炒) 牛黃(一分細研) 鉛霜(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銀粉令勻。以棗肉和丸。如皂莢子大。不計時候。以金銀湯研下一丸。

治風癇。積年不瘥。發時迷悶吐沫。或作牛聲。宜服銀末丸方。

銀末(半兩) 鐵粉(一兩) 黑貓兒糞(一兩炒) 黃丹(二兩)

上件藥相和。熟研令勻。以醋飯和丸。如綠豆大。如患五年服十五丸。患十年服二十丸。患十五年服三十丸。初服時。於食前以熱酒下。如服五服不吐不瀉。即第六服用水一大盞。煎黃耆末二錢。煎至五分。溫溫下丸藥。須臾吐黏痰。每日空心服之不絕。半月其疾永不發動。

治風癇。失性倒僕惡聲。吐沫口噤。宜服雄朱丹方。

雄黃(一兩) 硃砂(一兩) 水銀(一兩) 雌黃(一兩三味用夾生絹袋盛以蜜於重湯內煮候蜜色赤為度取出以河水淘洗曝干) 黑鉛(二兩與水銀結為砂子)

上件藥。同研如粉。用前煮雄黃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桃柳松柏桑枝湯下三丸。至五丸。

治積痰不散。上衝心臟。變為風癇。不問長幼。宜服半夏丸方。

半夏〔半(五)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礬〔二(三)兩燒令汁盡〕 硃砂(三兩細研水飛過) 黃丹〔三(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食前後。以人參湯下二十丸。

治心臟積熱痰毒。變為風癇。發時煩悶。口噤吐沫。宜服天竹黃丸方。

天竹黃(一兩) 水銀(一兩與鉛同結為砂子) 黑鉛(二兩) 夜明砂(一兩微炒)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雄黃(三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用甘草水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消梨汁下五丸。

治風癇。欲發即精神不定。眼目不明。瘛瘲惡聲。嚼舌吐沫。宜服雌黃丸方。

雌黃(一兩細研炒令褐色) 黃丹(一兩炒令褐色)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用牛乳一升。慢火熬成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七丸。

又方。

鐵粉(二兩) 雌黃(一兩葉子者) 黃丹(二兩與雌黃同略炒過)

上件藥。都細研為末。以粳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牛乳下五丸。如無牛乳。溫水下亦得。

治風癇。有積痰在胸膈不散。發時心躁。惡叫迷悶。吐沫瘛瘲。宜服陽起石丸方。

陽起石(一兩) 硫黃(一兩與水銀結為砂子) 水銀(一兩) 黃丹(一兩)

上件藥。都研令細。固濟瓷瓶子鹽櫃中。以文火養三日後。以五斤火煅之。候冷。取出火毒。細研。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

又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鉛霜(一兩) 膩粉(一兩)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熟水下七丸。

治風癇。發時眼前暗黑。迷悶吐沫。不識人。宜服密陀僧丸方。

密陀僧〔二(三)兩細研〕 硃砂(三兩細研水飛過) 臘月鴉(一隻燒灰細研) 豬牙皂莢(六兩三兩去黑皮塗酥炙令微黃去子三兩去皮子生用)

上件皂莢搗羅為末。以米醋二升。熬成膏。入硃砂等三味。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風癇。心神狂亂。時吐涎沫。叫呼不識人。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二兩光明者逐塊以金箔裹) 磁石(三兩搗為末) 黑鉛(二兩以水銀一兩炒作沙子細研)

上件藥。先固濟一瓷瓶子。候乾。先入磁石末。次安硃砂。後以黑鉛末覆之。以文火養七日。後以火五斤。煅令通赤。便住。候冷取出。都細研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馬牙硝半分。煎湯調半錢服之。

治風癇。發作不定。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 龍齒(一兩) 鐵粉(半兩) 黃丹(半兩與雄黃同炒轉色)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粳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牛乳下五丸。

又方。

鉛(二兩) 水銀(一兩) 硫黃(一兩細研)

上件藥。先將水銀硫黃二味。於銚子中慢火熬。不住手研。待硫黃煙氣似定。入鉛同炒。候少時。將出細研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茶下三丸。

治風癇。時久不瘥。先吐痰沫。宜服乳香散方。

乳香(半兩) 降真香(一兩) 石膽(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真黃牛乳一小盞。熱暖。空心調下。如人行三五里。再服。如此三服。以吐為度。

治風癇。發作漸頻。嘔吐涎沫。不問長幼。宜服黃丹丸方。

黃丹(五兩) 皂莢(五梃去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研為末。和勻。以糯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治風癇。不問長幼。並是積熱風痰攻心所為。宜服此方。

蛇黃(二十枚小者)

上以槲樹汁拌。入火煅令通赤。取出。於淨地上。一宿出火毒後。細研如面。又用狗膽一枚。取汁相和。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十五丸。三五日後當吐出惡痰涎。便愈。

又方。

上於大蟲糞內取骨。酥炒微黃。並糞曬乾。一時搗細羅為散。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癇。精神不守。惡叫煩悶。吐沫嚼舌。四肢抽掣。宜服太陰玄精丸方。

太陰玄精〔三分(兩)〕 鐵粉(三兩)

上件藥。都研令細。以真牛乳一大盞相和。用文火煎令乳干。取出研令極細。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十丸。

治白虎風諸方

夫白虎風病者。是風寒暑濕之毒。因虛所起。將攝失理。受此風邪。經脈結滯。血氣不行。畜於骨節之間。或在四肢。肉色不變。其疾晝靜而夜發。即徹骨髓痠疼。其痛如虎之齧。故名曰白虎風病也。

治白虎風。風毒攻注。骨髓疼痛。發作不定。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秦艽(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木香(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骨碎補(一兩) 桃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白虎風。血脈結滯。骨髓疼痛。發作無時。宜服虎杖散方。

虎杖(一兩半)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芎藭(一兩) 枳實(一兩微炒微黃)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秦艽(一兩去苗)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白虎風。筋骨疼痛。至夜加甚。四肢懈惰。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一兩) 羌活(一兩) 仙靈脾(一兩半) 虎頭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薤白湯調下二錢。

治白虎風。肢節疼痛。發即不可忍。宜服虎骨散方。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微黃)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龍骨(一兩) 天麻(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 干蠍(半兩微炒)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羌活(一兩) 麝香〔一兩(分)細研〕 白殭蠶(一兩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熱豆淋酒調下二錢。

治白虎風。痛徹骨髓。晝靜夜發。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半兩微炒) 敗龜(三分塗酥炙令黃)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羌活(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地龍(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 沒藥(半兩) 乳香(半兩) 補骨脂(三分微炒)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白虎風。疼痛不止。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地龍(一兩微炒) 白殭蠶(一兩微炒) 威靈仙(一兩) 漏蘆(一兩) 芎藭(一兩) 白芷(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白虎風。注流筋骨疼痛。宜服沒藥散方。

沒藥(一兩) 獨活(一兩)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晚蠶砂(一兩半微炒) 芎藭(一兩半)防風(一兩去蘆頭) 蔓荊子(一兩) 當歸(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白虎風。四肢疼痛。至夜轉甚不可忍者。宜服白頭翁煎方。

白頭翁(二兩) 牛膝(三分去苗)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羌活(三分) 赤芍藥(三分) 赤茯苓(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牡丹(半兩) 當歸(二分) 酥 生薑汁

上件藥。都搗細羅為散。用好酒五升。都煎如餳。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茶匙。服藥後仍須炒蠶砂熨之為妙。

治白虎風。不計日月遠近。夜加疼痛。走轉不定不可忍者。宜服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地龍(三分微炒) 白附子 芫花 斑蝥 狼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

治白虎風。疼痛不可忍。宜服地龍散方。

地龍末(一兩微炒) 好茶末(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白虎風。疼痛。走轉不定。宜服此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羌活(一兩) 地龍(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白虎風。走轉疼痛。兩膝熱腫。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二)兩去蘆頭微炒〕 地龍(二兩微炒) 漏蘆(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麒麟竭(一兩) 硫黃(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散。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地龍(半兩微炒) 阿魏(半分) 乳香(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好茶調下一錢。

治白虎風。疼痛。走轉不定。宜用雄黃散塗方。

雄黃(一兩) 莽草(一兩) 藜蘆(一兩去節頭) 斑蝥(二十枚) 赤小豆(半合) 白礬(三分)蕪荑〔一(三)分〕 皂莢(三分燒灰) 蛇床子(三分) 吳茱萸(三分) 硫黃(半兩細研) 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 巴豆(十五枚去皮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用散一錢。以生油調。薄塗於痛處。日二易之。

治白虎風。痛走不定。無問老幼。宜用地龍糞散熨之方。

地龍糞(一升) 紅藍花(三兩) 炭灰(五升)

上件藥。攪和。熬令極熱。以釅醋拌之令勻。以故帛三四重裹。分作三裹。更替熨痛處。以效為度。

治白虎風。疼痛徹骨不可忍。宜用薰藥方。

精豬肉 安息香

上將肉裹香。即用一瓶子內著灰火。火上著一銅片子隔之。即安香於上燒之。以瓶子口就痛處熏之。以衣遮蓋。勿令透氣。三兩上瘥。

治白虎風。寒熱發歇。骨節微腫。徹骨疼痛。宜用燕窠土丸摩之方。

燕窠土(二兩) 伏龍肝(二兩) 飛羅面(二兩) 砒黃(一錢) 水牛肉脯(一兩炙令黃別搗羅為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後入砒黃牛脯末等。和令勻。每將少許。以新汲水和如彈丸大。於痛處摩之。候痛止。即取藥拋於熱油鐺中。

治白虎風。疼痛徹骨髓。不可忍者。宜用蔥白熨方。

上取釅醋五升。煎三五沸。切蔥白二升。煮一兩沸即濾出。以布帛裹。熱熨痛處。極效

治白虎風疼痛。宜用皂莢散敷之方。

皂莢 旅生蕎麥 白蒺藜 穀精草 五靈脂 蕓薹子(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釅醋調塗之效。

治刺風諸方

夫刺風者。由體虛之人。膚腠開張。為風邪侵也。其風邪走於遍身。而皮膚淫濁。邪氣與正氣交爭。風邪擊搏。如錐刀所刺。故名刺風也。

治大風。周身皮膚肌體之內。如針所刺。精神昏昧。宜服大麻仁散方。

大麻仁(三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二兩) 獨活(二兩) 石膏(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雞肉生冷油膩。

治體虛。風邪所中。攻走皮膚。狀如針刺。四肢不仁。筋脈拘急。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二兩) 獨活(一兩) 茵芋(一兩)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五加皮(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刺風。皮膚頑痹。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白蘚皮(一兩) 楓香(三分)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令黃) 當歸(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肉桂(一兩去皺皮) 茵芋(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海桐皮(一兩銼) 麻黃(二兩去根節)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濕面毒滑魚肉。

治刺風。皮膚如針刺。或頑痹不仁。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 躑躅花(一兩) 獨活(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一兩炮裂) 晚蠶蛾(一兩)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令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道人頭(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麝香(半兩細研)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如有汗出。切宜避風。

治刺風。遍身如針刺。肩背四肢拘急。筋骨疼痛。宜服白蒺藜丸方。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茵芋(一兩) 羌活(一兩) 木香(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花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白附子(一兩炮裂) 當歸(一兩銼微炒) 干蠍(一兩微炒) 薏苡仁(三分) 檳榔(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芎藭(一兩)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 防風(三分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膏。相和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

治頭面風諸方

夫頭面風者。由體虛之人。陽脈為風所乘也。諸陽之經。皆上走於頭面。若運動勞役。陽氣發泄。腠理開疏。而受之風邪。謂之首風。其狀。頭面多汗。惡風頭痛。又新沐頭未乾。不可便臥。使頭重身熱。或則煩悶。又夏月露下臥。露墮面上。令面皮厚。喜成瘡癬。乃作面風也。

治頭面風。皮膚瘙癢。心隔煩悶。目眩頭痛。宜服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半兩) 甘菊花(半兩) 荊芥穗(半兩) 秦艽(三分去苗) 芎藭(一兩) 茯神(三分)蔓荊子〔二(三)分〕 山梔子(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漢防己(半兩) 藁本(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薄荷三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濕面油膩。

治頭面風。皮膚不仁。頭疼心悶。四肢不利。宜服蔓荊散方。

蔓荊子(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山茱萸(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旋覆花(三分) 甘菊花〔三兩(分)〕 芎藭(三分) 莽草(三分微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面風。皮膚瘙癢。頭目昏疼。上焦煩壅。宜服赤箭散方。

赤箭(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黃耆(半兩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甘菊花(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毒風上衝。頭面赤熱。或生細瘡。皮膚瘙癢。心神煩躁。宜服烏蛇散方。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白蘚皮(三分) 獨活(一兩) 黃芩(三分) 秦艽(一兩去苗) 川升麻(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微炒) 牛蒡子(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調服二錢。

治頭面有風。牽引眼睛疼痛。偏視不明。宜服藁本散方。

藁本(一兩) 細辛(三分) 秦艽(一兩去苗) 羌活(三分) 桂心(半兩) 山茱萸(半兩)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薯蕷(三分) 蔓荊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頭面風。目眩耳聾。宜服薯蕷散方。

薯蕷(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山茱萸(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菊花(半兩) 蔓荊子(半兩) 藁本(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頭面風。皮膚痹癢。肢節疼痛。頭目不利。項強耳聾。宜服甘菊花丸方。

甘菊花(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秦艽(半兩去苗) 山茱萸(半兩) 白蘚皮(半兩) 黃耆(半兩銼) 漢防己(半兩)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生乾地黃(半兩) 獨活(半兩) 薯蕷(半兩) 芎藭(半兩) 細辛(半兩)蒼耳子(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熱毒風攻。頭面瘙癢。如似蟲行。時發風胗。宜服白蒺藜丸方。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獨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薯蕷(三分) 地骨皮(三分) 莽草(一兩微炒) 葳蕤(半兩) 苦參(一兩銼) 楓香(一兩) 蟬殼(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二)十丸。忌豬魚肉。

治頭面風。瘙癢如蟲行。上焦痰滯。臟腑壅塞。宜服皂莢煎丸方。

皂莢(一斤不蚛者捶碎以淡漿水二升挼濾取汁慢火熬成膏) 烏蛇肉(三兩酒浸炙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 牛蒡子(一兩微炒) 天麻(一兩) 荊芥(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皂莢煎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風頭旋諸方

夫風頭旋者。良由體虛。風邪乘於陽脈。諸陽之經。皆上注於頭面。風邪隨入於腦。遂成頭旋。亦因痰水在於胸膈之上。犯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聚。而陰氣逆上。風與痰相結。上衝於頭。則令頭旋也。

治上焦痰攻。頭目旋暈。心神煩亂。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荊芥〔二(三)分〕 芎藭(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旋覆花(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飴糖羊肉。

治上焦風痰。頭旋目暈。不欲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茯神(一兩) 細辛(半兩) 蔓荊子(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薄荷三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旋暈悶。起則欲倒。宜服蔓荊子散方。

蔓荊子(三分) 赤箭(半兩) 細辛(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地骨皮(半兩) 石膏(一兩) 黃芩(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三分) 茯神(三分) 甘菊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熱面飴糖羊肉。

治風頭旋。上隔多痰。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茯神(一兩) 白芷(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旋。心胸不利。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蔓荊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旋。忽忽如醉。痰逆。不下飲食。宜服甘菊花散方。

甘菊花(三分) 天麻(一兩) 石膏(二兩) 芎藭(三分) 獨活〔二(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茯神(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杜若(三分)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旋。發則心腹滿急。眼暈欲倒。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三分) 獨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朮(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旋眼暈。如似屋轉。起即旋倒者。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三分去心)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獨活(一兩) 葛根(三分銼) 桂心(半兩) 山茱萸(半兩) 薯蕷(半兩) 白朮(半兩)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茯神(半兩) 莽草(半兩炙微赤銼) 甘菊花(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頭旋。手足厥逆。身體疼痛。心亂。反倒如癲。發歇無時。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白朮〔二(三)分〕 防風〔三兩(分)去蘆頭〕 細辛(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天雄(一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分) 栝蔞根(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頭旋目疼。身體痛。宜服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薯蕷(半兩) 芎藭(半兩) 細辛(半兩) 甘菊花(半兩)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頭旋口喎。目痛耳聾。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細辛〔二(三)兩〕 山茱萸(三兩) 乾薑(三兩炮裂) 薯蕷(七兩)防風(七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頭旋。毒發眩冒。宜服鴟頭丸方。

鴟頭(一枚炙令黃) 䕡茹(一兩) 白朮(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肺脾風痰攻。心膈煩滿。頭目旋暈。不納飲食。宜服旋覆花丸方。

旋覆花(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石膏(二兩) 川椒(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赤茯苓(三分) 黃芩(三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於食後。煎竹葉湯下三十丸。

治風頭旋。宜用摩頂細辛膏方。

細辛(三兩) 當歸(三兩) 桂心(二兩) 天雄(二兩去皮臍生用) 白芷(一兩半) 芎藭(一兩) 乾薑(一兩) 烏頭(二兩去皮臍生用) 松柏葉(各四兩) 生地黃(五斤取自然汁) 硃砂(一兩細研) 豬肪〔二升(三斤)〕

上件藥九味。搗篩。如麻子大。以地黃汁浸一宿。先煎豬肪。銷去筋膜。下火停冷。下地黃汁。並浸諸藥同煎。令白芷黃色。去滓。入硃砂末。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凝。收於瓷合內。用摩頭頂甚效。

治風。頭旋腦轉。宜服蟬殼散方。

蟬殼(二兩微炒)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頭旋。起倒無定。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三分微炒令黃) 獨活(一兩半) 石膏(一兩) 蒴⿱艹豨(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頭旋。菊花醞酒方。

甘菊花(開者)

上件藥。九月九日取曝干者作末。以糯米飯中蒸熟。每一斗米。用五兩菊花末。溶拌如常醞法。多用細曲為良。候酒熟。即壓去滓。每暖一小盞服。

治風頭旋腦皮腫痹。宜服松花浸酒方。

松花(半臺)

上件藥。春三月取五六寸如鼠尾者。不計多少。蒸。細切一升。用生絹囊貯。以酒三升。浸五日。每服。空腹暖飲五合。晚食前再服。

治頭風目眩諸方

夫頭風目眩者。由血氣虛。風邪入腦。而牽引目系故也。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血氣與脈並上為目系。系屬於腦後。出於項中。血脈若虛。則為風邪所傷。入腦則轉而目系急。目系若急。故成眩也。診其脈洪大而長者。風眩也。風眩久不瘥。則變為癇也。

治頭風目眩。心胸痰壅。不下飲食。及四肢不利。宜服杜若散方。

杜若(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山茱萸(一兩) 蔓荊子(三分) 茵芋(三分)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飛廉(三分) 石膏(一兩) 藁本(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芎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風。目眩眼旋欲倒。頭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麻黃(三分去根節) 茯神(一兩) 芎藭(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石膏(二兩) 虎掌(半兩湯浸洗七遍生薑汁拌炒令黃)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淡竹瀝荊瀝各半合。更煎二三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風目眩。痰逆頭痛。水漿不下。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旋覆花(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飛廉(半兩) 黃芩(半兩) 杜若(半兩) 防己(半兩) 赤茯苓(一兩) 石膏(二兩) 芎藭(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甜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風目眩。水漿不下。食輒嘔吐。即眩倒。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杜若(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虎掌(半兩湯洗七遍生薑汁拌炒令黃)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芎藭(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風目眩。心腹滿悶。不下飲食。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三分) 杜若(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赤茯苓(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風目眩暈悶。起即欲倒。不下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菊花(三分)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半兩去根節) 細辛(半兩) 芎藭(半兩) 杜若(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上攻。頭旋暈悶。喜臥怔忡。起即欲倒。項背急強。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蔓荊子(半兩) 白朮(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菊花(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防風(半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獨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風目眩痛。宜服甘菊花散方。

甘菊花(三分) 茯神(一兩) 犀角屑(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三分) 石膏(二兩) 白芷(半兩) 芎藭(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牡荊子(一兩) 葛根(一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頭風目眩暈。如屋轉旋倒者。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葛根(一兩銼) 桂心(一兩) 山茱萸(一兩) 白朮(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薯蕷(一兩)茯神(三分) 莽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頭風目眩。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甘菊花(一兩) 蔓荊子(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地骨皮(一兩) 石膏(二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二錢。

治頭風。目眩痛及耳聾。宜服薯蕷散方。

薯蕷(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山茱萸(三分) 杜若(三分) 白茯苓(三分)芎藭(半兩) 甘菊花(半兩) 蔓荊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頭風目眩。惡風冷。心悶。不下飲食。宜服白芷散方。

白芷(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薯蕷(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杜若(半兩)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調下二錢。

治風毒氣上攻。頭痛目眩。宜服躑躅散方。

躑躅花(一兩酒拌微炒) 白花蛇肉(一兩酒浸炙令微黃)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菊花(半兩) 天麻(一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藁本(一兩) 細辛(三分) 羌活(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頭風目眩。風毒沖腦戶留熱。及腦中諸疾。或腦脂流入目中。致令昏暗。往往頭

痛旋悶。腦痛兼眼諸疾。及發生白屑。目中風淚。宜用生髮明目去諸疾。青蓮摩頂膏 方。

生油(一升) 真酥(三兩) 蓮子草汁(一升) 吳藍(一兩) 大青(一兩) 葳蕤(一兩) 槐子仁(一兩微炒) 山梔子仁(一兩) 淡竹葉(一握以上六味細銼綿裹) 長理石(一兩) 鹽花(二兩) 曾青(一兩) 川朴硝(二兩)

上件藥。先取油酥蓮子草汁三味。於銅鍋中。以慢火熬令如魚眼沸。即入綿袋內藥煎之半日。去藥。別用綿濾過。又淨拭鐺。卻入藥油。煎令微沸。即下長理石等四味。以柳木篦輕攪十餘沸。膏成。收於不津器中。每用塗頂及無發處。勻塗。以鐵匙摩之。令膏入腦即止。亦不得頻。每二三夜一度摩之。摩膏後。頭稍垢膩。任依尋常洗之。用桑柴灰洗頭。更益眼矣。

卷第二十三

治中風半身不遂諸方

夫半身不遂者。因脾胃虛弱。血氣偏虛。風邪所侵故也。脾胃為水穀之海。是水穀之精。化為血氣。潤養身體。今脾胃既虛弱。即水穀之精潤養不周。致令血氣偏虛。而為風邪所侵。故半身不遂也。診其脈。寸口沉細。名曰陽中之陰。病苦悲傷不樂。惡聞人聲。少氣。時時汗出。臂偏不舉。又寸口脈偏絕者。則臂偏不遂。其人兩手脈盡絕者。不可治也。

治中風半身不遂。頭目昏痛。心煩體熱。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葛根(二兩銼) 犀角屑(一兩) 地骨皮(一兩) 丹參(一兩) 白朮(一兩) 獨活(一兩) 芎藭(一兩) 石膏(一兩) 甘菊花(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油膩毒滑魚肉。

治中風半身不遂。肢節無力疼痛。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五加皮(一兩) 萆薢(一兩) 薏苡仁(一兩) 桂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獨活(一兩) 當歸(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海桐皮(一兩) 木香(一兩) 仙靈脾(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身體筋脈攣急。肝心壅滯。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二兩) 黃耆(二兩銼)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白蘚皮(一兩半) 茯神〔一(二)兩)〕羚羊角屑(一兩半) 桂心(一兩) 酸棗仁(二兩微炒) 五加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拘急疼痛。宜服牛膝散方。

牛膝(二兩去苗) 羚羊角屑〔二(一)兩半〕 漏蘆(二兩) 敗醬(二兩) 茯苓(二兩) 酸棗仁(二兩微炒) 芎藭(一兩半) 防風(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荊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二兩)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附子(一兩炮裂) 白殭蠶(一兩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菊花(一兩半) 白蘚皮(一兩) 藁本(一兩) 羌活(一兩) 獨活(一兩) 細辛(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干蠍(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白茯苓(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菜豬雞肉油膩。

治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攣急。行立艱難。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二(三)兩銼〕 牛膝(三兩去苗)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酸棗仁(二兩微炒)當歸(一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丹參〔二(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 桂心(一兩)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檳榔(二兩) 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中風半身不遂。身體頑麻。宜服烏犀丸方。

烏犀角屑(一兩) 羚羊角屑(二兩) 天南星(一兩醋浸一宿炒令黃)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天麻〔二(一)兩〕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桂心(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干蠍(一兩微炒) 防風(二兩去蘆頭) 麻黃(二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獨活(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 白芷(一兩) 細辛(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檳榔(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附子(一兩炮裂) 桑螵蛸(一兩微炒)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中風半身不遂。或舉體痹麻。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兩(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赤箭(一兩半) 白殭蠶(一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白花蛇肉(二兩塗酥炙微黃) 羌活(三分) 桂心(三分) 干蠍(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牛黃麝香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肝腎久虛。外中風毒。半身不遂。肢節攣急。腰間痠疼。漸覺羸瘦。宜服赤箭丸方。

赤箭(一兩) 茯神(一兩) 五加皮(一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一兩半去苗) 桂心(一兩) 獨活(一兩) 蛇床子(一兩)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酸棗仁(一兩微炒) 山茱萸(一兩) 巴戟(一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仙靈脾(一兩) 萆薢(一兩銼) 石斛(二兩去根)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中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肌膚頑痹。筋脈不利。骨節疼痛。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天麻(一兩)桑螵蛸(半兩微炒) 蟬殼(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當歸(半兩) 芎藭(半兩) 羌活(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五加皮(半兩)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薏苡仁(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半兩去蘆頭) 干蠍(半兩微炒) 乳香(一兩) 仙靈脾(一兩) 道人頭(一兩) 硃砂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肢節疼痛無力。宜服仙靈脾浸酒方。

仙靈脾(一兩) 天麻(一兩) 獨活(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半) 當歸(一兩) 五加皮(一兩) 芎藭(一兩) 石斛(一兩半去根) 茵芋(一兩) 萆薢(一兩) 狗脊(一兩) 海桐皮(一兩)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鼠黏子(一兩) 蒼耳子(一兩) 川椒(一兩去閉口及目微炒去汗)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浸之。密封。經七日後。每日不計時候。溫服一小盞。常令酒氣相續。其酒。出一盞。入一盞。以藥味薄即止。

治中風偏枯不遂諸方

夫中風偏枯者。由血氣偏虛。則腠理開疏。受於風濕。客於半身。在分腠之間。使血氣凝澀。不能潤養。久不瘥者。真氣漸少。邪氣獨留。則成偏枯。其狀半身不遂。肌肉偏枯。小小而痛。言不變。智不亂是也。邪初在分腠之間。宜溫臥取汗。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治也。診其胃脈沉大。心脈小牢急者。皆為偏枯。男子則發左。女子則發右。若不失喑。舌轉者。可治也。

治中風偏枯不遂。口眼不正。語澀。四肢拘急。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細辛(一兩) 桂心(半兩) 赤箭(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治中風。偏枯不遂。言語謇澀。膈上熱。心神恍惚。惛惛如醉。宜服竹瀝飲子方。

竹瀝(三合) 羚羊角屑(半兩) 石膏(二兩)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獨活(三分)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入竹瀝。分為四服。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中風偏枯。手足不遂。筋脈拘急疼痛。腹脅不利。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續斷(半兩) 虎掌(半兩湯洗七遍銼生薑汁拌炒令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牛膝(一兩去苗) 海桐皮(三分) 萆薢(三分銼) 犀角屑(三分) 木香(三分) 檳榔(一兩) 當歸(三分) 羌活(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偏枯。手足不遂。筋骨疼痛。宜服烏蛇散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赤箭(一兩)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海桐皮(一兩) 藁本(一兩) 萆薢(一兩銼) 獨活(一兩) 當歸(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乾薑(一兩炮裂銼) 牛蒡根(一兩干者刮去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雞豬犬肉。

治中風。偏枯不遂。輕利四肢。宣祛風毒。麻黃散方。

麻黃〔四(半)兩去根節〕 羌活(半兩) 芎藭(半兩) 荊芥(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獨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天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二)錢。

治中風跛蹇。偏枯不遂。肢節疼痛。晝夜呻吟。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蘞(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薯芋(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狗脊(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

治中風偏枯不遂。筋脈拘急。肢節疼痛。宜服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一兩半) 天雄(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萆薢(一兩銼) 桂心(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牛膝(一兩去苗) 狗脊(一兩) 莽草(一兩微炙) 石楠(一兩) 躑躅花(一兩酒拌炒令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中風。偏枯不遂。手足攣急疼痛。宜服川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殭蠶(三分微炒) 桂心(半兩) 赤箭(一兩) 安息香(一兩) 麝香(三錢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後二味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麻黃酒下五丸。兼取麻黃末三兩。以酒二升。慢火煎如膏。放冷。丸如彈子大。每服。以冷酒或冷水。研下一丸。須臾偏枯處有汗。通手足舒展。

治中風偏枯不遂。常在床枕。轉動艱難。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躑躅花(一分半酒拌炒干)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羌活(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白殭蠶(一兩半微炒)獨活(一兩半) 天南星(一兩炮裂)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赤茯苓(一兩) 威靈仙(一兩) 烏犀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芎藭(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炒微銼) 萆薢(一兩) 天麻(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中風。偏枯不遂。肢節疼痛。行步艱難。宜服龍腦丸方。

龍腦(一分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牛黃(一分細研) 乳香(半兩細研)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生用) 干蠍(半兩微炒) 白殭蠶(半兩微炒) 天麻(一兩) 天南星(一分炮裂) 羌活(一兩) 躑躅花(一分酒拌炒干) 白附子(三分炮裂) 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麻黃(五兩去根節搗碎以酒五升煎取一升去滓熬成膏) 安息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前六味令勻。用麻黃膏。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忌生冷羊血油膩毒滑魚肉。

治中風。偏枯不遂。口不收涎。宜服三靈丹方。

硃砂(三兩細研如粉) 雌黃(一兩半細研如粉) 硫黃(半兩細研如粉)

上件藥。先將雌黃硫黃。於鐺中消成汁。後下硃砂末。攪令勻。候冷。卻下桑柴灰汁。煮三日三夜。旋旋添暖灰汁。候日足即住。刮入鼎子中。以文火逼干。出陰氣。盡入固濟了合子中。以二十斤火煅。候火煉至三五斤。其藥已在合底。作一片。候冷。鑿取。以甘草飲余甘子瓷器中。入水煮一日。出火毒了。更研令細。入棗肉和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冷椒湯下三丸。漸加至五丸。服之半月。便瘥。忌羊血。

治中風。偏枯不遂。骨節冷痛。宜服獨活浸酒方。

獨活(一兩) 桂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大麻仁(二合) 牛膝(一兩) 川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天蓼木(二兩銼)

上件藥。都細銼。以生絹袋盛。以酒一斗。密封頭。浸三日。後開。每日食前及臨臥時。暖酒一中盞飲之。以藥力盡為度。患者不過三兩劑必效。

治中風。偏枯不遂。失音數年。宜服天蓼木浸酒方。

天蓼木(十斤細銼以水一碩煎至五斗用此水造酒須及五斗熟後浸後藥) 石斛(半斤去根) 防風(半兩去蘆頭) 地骨皮(半斤) 桑根白皮(半斤) 生地黃(半兩) 遠志(去心) 牛膝(去苗) 菟絲子 槐子(各半斤) 白蒺藜(微炒去刺半升) 烏蛇(一條酒浸炙令黃) 烏雞糞(五合炒黃)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入天蓼木酒中。密封閉。冬月三七日。春夏二七日。量性飲之。令常有酒容。如覺熱。即減之。眼鼻及面口偏者。七日取正。手腳不遂者。半月內瘥。失音服之即語。此方神驗。不具言之。

治中風。偏枯不遂。行立艱難。出汗大效。皂莢丸方。

肥皂莢十梃(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去子) 羌活(二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桂心(三兩) 附子(二兩) 干薄荷(四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或薄荷酒下二十丸。日三服。常於患處有汗為效。

治中風。偏枯不遂。手腳冷。頑強硬。展縮不得。疼痛方。

皂莢(一斤不蚛者寸截) 鹽(二斤)

上件藥相和。炒令熱。以青布裹熨冷麻疼痛處。以瘥為度。

治歷節風諸方

夫歷節風之狀。短氣。白汗出。歷節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此由飲酒後腠理開。汗出當風之所致也。亦有血氣虛。受風邪而得之者。風歷關節。與血氣相搏交擊。故疼痛也。血氣虛則汗出。風冷搏於筋。則不可屈伸。為歷節風也。

治歷節風。疼痛不可忍。肢節無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丹桂 牛膝(去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當歸 赤芍藥 木香(一兩) 萆薢(一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忌豬雞犬肉生冷油膩。

治歷節風。手腳曲戾。疼痛。心神悶亂。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芎藭(一兩) 獨活(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丹參(一兩) 桂心(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歷節風。四肢疼痛不可忍。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 漢防己(一兩) 赤芍藥(一兩) 鬆節(一兩) 桂心(一兩) 丹參(一兩) 當歸(一兩) 茵芋(一兩) 五加皮(一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豬魚雞犬肉。

治歷節風。骨節疼痛。四肢微腫。行立無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二)兩〕 芎藭(一兩) 當歸(二兩) 漢防己〔一(二)兩〕 萆薢(一兩銼)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海桐皮(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於食前溫服。

治歷節風。身體四肢無力。骨節疼痛。宜服海桐皮散方。

海桐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二兩半去根節) 天麻(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桂心(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當歸(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於食前溫服。

治歷節風。四肢疼痛。筋脈不利。宜服肉桂散方。

肉桂(二兩去皺皮) 麻黃(一兩去根節) 海桐皮(一兩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黑豆(二兩炒熟) 五加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鬆節(一兩銼) 道人頭(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歷節風疼痛。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半微炒) 敗龜(二兩塗酥炙令黃)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羌活(一兩) 秦艽(一兩半去苗)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芎藭(一兩半) 桂心(一兩) 骨碎補(一兩) 茵芋(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歷節風。筋骨肢節疼痛。久不瘥。宜服松脂散方。

松脂(五兩桑柴灰汁一斗煮至三升已來傾入冷水內放凝別用漿水一斗再煮至三升已來又傾入冷水內放凝又用清水一斗煮至五升已來又傾入冷水內放凝取出干即同入藥用) 虎脛骨(三兩塗酥炙令黃) 天雄(三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兩去苗) 酸棗仁(二兩微炒) 薏苡仁(三兩) 羌活〔三(二)兩〕 白附子(二兩炮裂)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沒藥(二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歷節風。手足抬舉不起。頑痹不仁。宜服虎骨散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海桐皮(一兩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羌活(一兩) 天麻(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桂心(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道人頭(一兩) 牛蒡子(一兩微炒) 仙靈脾(二兩)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豆淋酒調下二錢。

治歷節風。流入腰膝疼痛。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一兩)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酸棗仁(二兩微炒) 木香(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豬魚雞犬肉。

治歷節風疼痛。手足頑痹。行步艱難。宜服仙靈脾煎方。

仙靈脾(二斤) 黑豆〔二斤(升)〕 茄子根(二斤)

以上三味。細銼。都以水三斗。煮至一斗。去滓。更煎至五升即止。

桂心(一兩) 羌活(一兩) 芎藭(一兩) 敗龜(一兩塗酥炙令黃)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防風(一兩去蘆頭) 萆薢(一兩銼) 當歸(一兩) 安息香(一兩) 赤箭(一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乳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於前三味汁中。以慢火煎。柳木篦攪。勿令住手。可一炊時止。盛於瓷器中。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忌生冷油膩豬雞犬肉。

治歷節風疼痛。宜服虎骨丸方。

虎脛骨(六兩) 硇砂(一兩先以醋一中盞浸化於虎脛骨上塗炙盡為度)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芎藭(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蕓薹子(一兩) 地龍(一兩半微炒) 赤芍藥(一兩) 芫花(三分醋拌炒令干) 海桐皮(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干蠍(三分微炒)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歷節風。骨髓疼痛。攣急。久不瘥。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細研) 天麻(二兩)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五靈脂(一兩半) 獨活(二兩)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天南星(一兩炮裂) 敗龜(一兩塗酥炙令黃) 干蠍(一兩微炒) 白殭蠶(三分微炒) 安息香(二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忌豬雞魚犬肉。

治歷節風疼痛。發歇不止。宜服川烏頭丸方。

川烏頭(半兩鹽拌炒令黃去皮臍) 白花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雄黃(半兩細研) 白殭蠶(一兩微炒) 天南星(一兩微炒) 麝香(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膩粉(一分) 天麻(一兩) 當歸(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干蠍(一兩微炒) 麻黃(半兩去根節) 蟬殼(一分微炒) 獨活(一兩) 芎藭(半兩) 地龍(半兩微炒) 乳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細。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歷節風疼痛。皮坼及血出者。宜服茵芋丸方。

茵芋(三分) 狗脊(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丹參(半兩) 五加皮(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硃砂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忌羊血。

治歷節諸風。百節疼痛。晝夜不可忍方。

松脂(十斤以桑柴灰汁煉二十遍後以淡漿水煉十遍候乾細研如粉) 牛酥(二斤煉過者)

上件藥。相和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茶匙。

又方。

虎脛骨(一具塗酥炙令黃)

上捶碎。以絹袋盛。用清酒二斗。浸五宿。隨性多少暖飲之。妙。

治風虛多汗諸方

夫人𦞢肉不生。而無分理。粗而皮不致者。腠理疏也。此則易生於風。風入於陽。陽虛則汗出也。若少氣口乾而渴。近衣則身熱如火。臨食則汗流如雨。骨節懈惰。不欲自營。此為漏風。由酒醉當風之所致也。

治風虛多汗。惡風寒顫。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澤瀉(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蒼朮(一兩銼炒微黃)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粥飲調下二錢。忌炙爆熱面。

治風虛汗出。少氣。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 白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惡風倍防風。少氣倍白朮。汗多出面腫倍牡蠣。

治風虛汗出不止。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研)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蒼朮(一兩銼炒微黃) 麻黃根(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調下二錢。

治風虛汗出不止。惡風頭痛。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三分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膏(一兩) 菖蒲(一兩) 麻黃根(二兩) 蒼朮(二兩銼碎炒微黃) 桂心(一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風虛汗出不止。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三分去根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桂心 秦艽 黃耆(三分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二)錢。

治風虛汗出。熱悶甚者。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石膏(三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風虛汗出不止。宜敷麻黃根散方。

麻黃根(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牡蠣(二兩燒為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藥末一兩。和白米粉一升拌令勻。以粉汗上即止。

治風熱諸方

夫風熱者。由人肌體虛弱。則腠理開疏。風邪之氣。先中於皮毛。次入於手太陰之經。手太陰者肺也。為五臟之華蓋。外合皮毛。居其膈上。與心臟相近。上焦風氣壅滯。故令心肺煩熱也。

治風熱頭痛。肢節煩疼。項背拘急。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細辛(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二)兩去根節〕 石膏(三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攻於肝心。語澀煩躁。或四肢拘急。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 茯神〔一(二)兩〕 甘草(二兩半炙微赤銼) 木通(二兩半銼)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半) 川朴硝(三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獨活(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荊瀝半合。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服。忌炙爆熱面。

治風熱。恍惚煩燥。及筋脈拘急。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葳蕤(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白蘚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心肺壅滯。時多煩悶。宜服丹砂散方。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犀角屑(半兩) 天竹黃(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白蘚皮(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寒水石(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乾) 馬牙硝(半兩研入)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龍腦(一錢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風熱。心神煩悶。臥即多驚。口舌乾燥。頭目不利。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 犀角屑(三分) 梔子仁(三分) 川升麻(三分) 龍齒(半兩細研) 茯神(三分) 天竹黃(三分細研) 人參(三分去蘆頭) 天麻(三分) 白蘚皮(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不計時候。以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風熱。心神壅悶。頭目不利。口舌乾燥。皮膚枯槁。宜服真珠丸方。

真珠(半兩細研) 牛黃(一分) 硃砂(半兩細研) 金箔(三十片) 鐵粉(半兩) 天竹黃(半兩) 玳瑁(半兩) 胡黃連(半兩) 犀角屑(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苦參〔三(一)兩銼〕 玄參(半兩) 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 龍齒(半兩細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麥門冬湯下十五丸。

治風熱。語澀心躁。舌根急。四肢痛。腰背悶。氣壅不通。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檳榔(一兩)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赤芍藥(一兩半) 茯神(一兩) 桂心(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馬牙硝(一兩半)地骨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風熱。發即頭痛煩悶。不能食飲。睡臥不安。心神恍惚。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鐵粉(一兩半)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黃連(一兩去須) 石膏(二兩) 茯神(一兩半) 葳蕤(一兩)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忌豬肉熱面炙爆。

治風冷諸方

夫風冷者。由臟腑虛。血氣不足。受風冷之氣也。血氣得溫則流通。冷則凝澀。然風之傷人。有冷有熱。若挾冷者。冷折於氣血。使人面青心悶。嘔逆吐沫。四肢疼冷。故謂之風冷也。

治風冷。臟腑虛弱。及腰腳疼痛。宜服巴戟散方。

巴戟(一兩) 五加皮(一兩) 萆薢(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石斛(一兩半去根節) 天麻(一兩)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木香(一兩) 磁石(一兩炒醋淬七遍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

治風冷氣攻疰腎脾。致腹脅四肢疼痛。面色青黃。腰腳無力。肌體不仁。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 羌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蒺藜(一兩炒去刺) 干蠍(半兩微炒)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萆薢(一兩銼)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桂心(三分去皺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諸風冷入臟腑。骨節疼痛。筋脈拘急。耳內蟬聲。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細研) 天麻(一兩) 桂心(半兩) 當歸(三分) 干蠍(半兩微炒) 石菖蒲(一兩)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殭蠶(半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雄黃麝香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臟腑氣血俱虛。風冷攻注。四肢疼痛。腰腳無力。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二兩去苗) 羌活(一兩) 巴戟(一兩半) 桂心(一兩) 五加皮(一兩)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補骨脂(一兩半微炒) 石斛(一兩半去根節) 安息香(一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冷。心腹四肢多疼。骨節時痛。宜服安息香丸方。

安息香(一兩) 石菖蒲(一兩)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丁香(一兩)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沒藥(三分) 芎藭(一兩) 椒紅(一兩微炒) 天麻(一兩)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天南星(一兩炮裂) 干蠍(半兩生用)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麝香(一分細研)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冷。四肢疼痛。腰腳緩弱。虛損無力。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二兩銼) 薯蕷(一兩) 牛膝(二兩去苗) 澤瀉(一兩) 地膚子(一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石斛(二兩去根銼) 威靈仙(一兩) 狗脊(一兩) 茵芋(一兩) 鍾乳粉(二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臟腑久虛。風冷所攻。四肢無力。背膊多疼。膀胱冷氣流注。腰腳沉重。宜服祛風補益。蛜𧌴丸方。

蛜𧌴(一兩半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沉香(一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芎藭(一兩)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天麻(一兩) 石斛(二兩去根銼) 牛膝(二兩去苗)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三分) 白殭蠶(三分微炒) 羌活(三分)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當歸(三分銼微炒) 山茱萸(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冷氣。補虛損。暖臟腑。利腰腳。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一兩) 天麻(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二)兩〕 芎藭(三分) 獨活(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皺皮微炙) 補骨脂(一兩) 干蠍(三分微炒) 萆薢(一兩銼) 椒紅(一兩微炒去汗) 仙靈脾(一兩) 沉香(一兩) 安息香(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三)十丸。

治腲退風諸方

夫腲退風者。為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背緩弱。不自覺知是也。由皮肉虛薄。氣弱不勝四時之風。故令風邪侵於分肉之間。流於血脈之內使之然。經久不瘥。即變成斯疾矣。

治腲退風。肌膚虛弱。四肢緩弱。濕痹不仁。心胸滿悶。宜服芎藭飲子方。

芎藭(一兩) 白朮(一兩) 薏苡仁(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漢防己(一兩) 羌活(一兩) 赤芍藥(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丹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毒滑物。

治腲退風。肌肉虛滿。肢節緩弱。皮膚不仁。骨節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芎藭(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 當歸(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半) 獨活(一兩) 細辛(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腲退風。肢節緩弱。腰腳無力。皮膚濕痹。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加皮〔一(二)兩〕 磁石(四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甘菊花〔一(二)兩〕 漢防己(一兩) 萆薢(一兩銼) 羚羊角屑(一兩半) 防風(一兩去蘆頭) 薏苡仁(二兩)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芍藥(一兩) 芎藭(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腲退風。肌膚虛滿。四肢不收。骨節疼痛。腰腳緩弱無力。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當歸(半兩銼微炒) 薏苡仁(三分)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茵芋(半兩) 天麻(半兩) 海桐皮(半兩) 赤芍藥(半兩) 檳榔(半兩) 萆薢(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腲退風。臟腑虛弱。風濕所攻。致腰腳緩弱。肌肉虛滿。肢節疼痛。宜服赤箭丸方。

赤箭(二兩) 赤茯苓(半兩) 芎藭(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附子(半兩炮裂) 桂心(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白朮(三分) 羌活(半兩)(半分) 漢防己(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瓤) 當歸(半兩) 五加皮(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石斛(半兩去根節) 麻黃(半兩去根節) 海桐皮(一兩半) 木香(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豆淋酒下二十丸。

治腲退風。體虛。風邪所攻。肌肉腫滿。腰腳無力。骨節緩弱。四肢濕痹。宜服薏苡仁丸方。

薏苡仁(二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威靈仙(一兩) 漢防己(一兩) 檳榔(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節)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五加皮(半兩)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牛膝(一分去苗) 當歸(三分) 赤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腲退風。皮膚虛滿。四肢緩弱。宜用蒼耳子湯漬方。

蒼耳子(五升搗碎) 羊桃根(三升銼) 蒴⿱艹豨(五升銼) 赤小豆(二升) 鹽(一斤)

上件藥。搗。以水一碩。煮取七斗。去滓。適寒溫。避風處。漬所患處。

治中風手腳不遂諸方

夫諸陽之經。皆起於手足。而循行於身體。若人腠理開疏。氣血不足。風邪傷於陽經。逐其虛處。即便停滯。與血氣相搏。血氣行遲。使機關緩縱。故令手足不遂也。

治中風。手足不遂。肌肉頑痹。骨節疼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 桂心(一兩) 芎藭(一兩半) 羌活(一兩) 秦艽(一兩半去苗)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萆薢(一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薏苡仁(一兩) 丹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衣覆得微汗佳。忌生冷油膩毒滑動風物。

治中風。手腳不遂。關節疼痛。心胸躁熱。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一兩) 桂心(三分) 秦艽(一兩半去苗)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 仙靈脾(一兩) 葛根(一兩半銼)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半) 牛膝(一兩半去苗) 熟乾地黃(二兩) 黑豆(三合淨淘炒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若躁甚語澀者。每服加竹瀝半合。同服。

治中風。手腳不遂。口面偏斜。語澀垂涎。宜服醋石榴煎方。

醋石榴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半)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赤箭(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茯苓(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赤芍藥(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臍) 山茱萸(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酒五升。慢火熬成膏。盛於不津器中。每於食前。以暖酒調下半匙。

治中風。手足不遂。肢節疼痛。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二兩) 赤箭(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狗脊(一兩) 萆薢(一兩) 當歸(一兩) 丹參(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仙靈脾(一兩) 海桐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中風。手足不遂。肌肉冷痹。骨節疼痛。緩弱不隨。宜服仙靈脾散方。

仙靈脾(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一兩) 獨活(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芎藭(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 肉桂(一兩半去粗皮) 茵芋(三分)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當歸(三分) 側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烏蛇肉(一兩酥拌炒令黃)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桑螵蛸(三分微炒) 丹參(三分) 五加皮(三分) 海桐皮(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薏苡仁(三分) 干蠍(三分生用)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中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緩縱不仁。肢節疼痛。宜服丹砂丸方。

硃砂(一兩) 天南星(一兩生用) 赤箭(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一兩去苗) 漢防己(一兩) 白附子(一兩生用) 獨活(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白花蛇肉(一兩酥拌炒令黃) 蟬殼(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一兩) 干蠍(一兩生用) 桑螵蛸(一兩微炒) 烏犀角屑(一兩) 雄黃(半兩研入) 麝香(一兩研入) 牛黃(一分研入) 龍腦(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中風。手足不遂。骨節疼痛。肌肉頑麻。宜服石斛浸酒方。

石斛(一兩去根) 天麻(一兩) 芎藭(一兩) 仙靈脾(一兩) 五加皮(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萆薢(一兩) 桂心(一兩半) 當歸(一兩) 鼠黏子(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烏蛇肉(一兩微炒) 茵芋(一兩) 狗脊(一兩) 丹參(一兩) 川椒(一兩半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甕中浸。密封。經七日後。每日旋取一小盞。不計時候溫飲之。常令酒氣相續。其酒。取一盞。入一盞。以藥味薄即止。

治風四肢拘攣諸方

夫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者。皆由身體虛。腠理開。風邪在於筋故也。春遇痹為筋脾。則筋不得屈伸。邪客於機關。則使筋攣。邪客於足厥陰之經。令人拘急背強也。足厥陰肝之經也。肝主通諸筋。王在春。其經若虛。春又遇於風邪。則傷於筋。使四肢拘攣。不得屈伸也。診其脈。急細如弦者。為筋急足攣也。若筋屈伸不得。又遇於邪。則移變入肝。其病狀。夜臥則驚。小便數也。

治風。四肢不利。筋脈拘攣。發歇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 黃耆(一兩銼) 五加皮(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丹參(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檳榔(三分) 當歸(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豬雞犬肉。

治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能飲食。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二兩) 細辛(二兩) 黃耆(三分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三分) 五加皮(一兩) 赤芍藥(三分) 獨活(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四肢不仁。及不能語。但拘攣背痛。不得轉側。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二兩銼微炒) 麻黃〔四(二)兩去根節〕 桂心(二兩) 芎藭(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乾薑(一兩炮裂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獨活(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口眼不正語澀。四肢拘攣。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半)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薏苡仁(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相和。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攻四肢。筋脈拘攣。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桑根白皮(二兩銼) 天蓼木(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入四肢。筋脈拘攣疼痛。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二(一)兩半〕 天麻(一兩半)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半微炒)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羚羊角屑(一兩半)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附子(一兩炮裂) 牛膝(二兩去苗) 桂心(一兩) 薏苡仁(一兩)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犀角屑(三分) 海桐皮(一兩銼) 地骨皮(一兩半) 柏子仁(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豆淋酒調下二錢。

治風。四肢筋脈拘攣。骨節疼痛。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半兩) 干蠍(一分微炒) 沒藥(一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地龍(半兩去土焙乾) 硃砂(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生用) 防風(一分去蘆頭) 乳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硃砂麝香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荷酒下二十丸。忌羊血。

治風。毒攻四肢。筋脈拘攣。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白附子(一兩炮裂)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麻黃(三兩去根節) 白殭蠶(二兩微炒) 天麻(一兩半) 羌活(一兩半)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桂心(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無灰酒五升。於銀鍋內。用藥末一半同熬。候如膏。入余上藥末。並牛黃麝香。和搗三五百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嚼下三丸。

治風毒流注四肢。筋脈拘攣疼痛。不得睡臥。宜服酸棗仁丸方。

酸棗仁(一兩半微炒) 羚羊角屑(一兩半)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晚蠶砂 附子 藁本 檳榔(一兩半) 柏子仁(一兩) 羌活(一兩) 赤芍藥(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毒所攻。四肢拘攣。骨節疼痛。腳膝無力。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獨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仙靈脾(三分) 丹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當歸(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狗脊(三分) 赤箭(三分)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干蠍(半兩微炒) 海桐皮(三分) 木香(三分) 檳榔(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一十丸。

治風。四肢拘攣。筋骨疼痛。宜服乳香丸方。

乳香(一兩細研)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 白附子(一兩炮裂) 羚羊角屑(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晚蠶蛾(一兩微炒)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殭蠶(一兩微炒)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膩粉(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豆淋酒下十丸。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風。四肢拘攣疼痛。宜服蜂兒丸方。

蜂兒(一兩) 白花蛇肉(一兩) 天雄(一兩去皮臍) 天南星(一兩) 干蠍(一兩) 白殭蠶(一兩) 桑螵蛸(一兩) 地龍(一兩)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並生用。搗細羅為末。以酒煮槐膠。入少煉了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

治大腸風熱秘澀不通諸方

夫大腸風秘澀不通者。是五臟氣不調。陰陽偏有虛實。三焦不和。冷熱並結也。胃為水穀之海。化穀精之氣。流行榮衛。其糟粕傳行大腸出焉。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澀。結在腸胃。其腸胃本實。而又冷熱氣相併。津液枯燥。結聚大腸。胃中乾澀。故令大便不通也。

治大腸風熱。秘澀不通。心腹壅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白蘚皮(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大麻仁(一兩) 木通(三分銼) 大腹皮(三分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大腸風熱。秘澀躁悶。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三分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大麻仁(一兩) 檳榔(一兩) 川朴硝(一兩半) 羚羊角屑(一兩) 木香(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大腸風熱。秘澀不通。四肢煩悶。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二)兩〕 木香(三分) 羌活(三分) 川朴硝(二兩) 牽牛子(三兩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腹。以生薑湯調下三錢。以利為度。

治大腸風熱。秘澀。氣壅悶。宜服麻仁丸方。

大麻仁(三兩) 羚羊角屑(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一兩) 木香(一兩) 鱉甲(二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獨活(二兩) 檳榔(二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牽牛子(二兩半一半微炒一半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以利為度。忌莧菜。

治風熱壅滯。調氣。利大腸。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半兩) 檳榔(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半兩) 黃耆(半兩銼) 烏蛇(一兩半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地骨皮(三分) 大麻仁(一兩半) 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微炒)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風壅大腸澀滯。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大麻仁(一兩半) 車前子(一兩半) 菟絲子(三分酒浸三日曬乾別搗為末) 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微炒)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分) 山茱萸(三分) 薯蕷(三分) 檳榔(一兩半) 牛膝(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夜臨臥時。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大腸風熱。結澀不通。宜服威靈仙丸方。

威靈仙(二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獨活(一兩) 芎藭(一兩) 檳榔(一兩) 牽牛子〔三(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水下十五丸。

卷第二十四

治大風疾諸方

夫風病者。有四百四種。總而言之。不出五種。即是五風所攝。一曰黃風。二曰青風。三曰赤風。四曰白風。五曰黑風。人身中有八萬屍蟲。若無。即人身不成不立。復有諸惡橫病。諸風害於人身。所謂五種風作。便有五種蟲生。能害於人。黃風生於黃蟲。青風生於青蟲。赤風生於赤蟲。白風生於白蟲。黑風生於黑蟲。此五種風皆是惡風。能壞人身。名曰疾風。或入五臟。即與臟合。故蟲生也。其蟲無量。在人身中。乃入骨髓。來去無礙。若蝕人肝。則眉睫墮落。若蝕人肺。則鼻柱崩倒。若蝕人脾。則語聲變散。若蝕人腎。則耳鳴啾啾。或如雷聲。其脈來遲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

治大風。肌膚不仁。頭面身體生瘡。顏色腫黑。腹內生蟲。鼻柱崩倒。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紫檀(一兩銼) 漏蘆(一兩) 雄黃(一兩細研) 雌黃(半兩細研) 白蘞(一兩) 石膽(半兩細研)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牛黃(三分細研) 阿魏(半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 犀角屑(一兩) 龍骨(一兩) 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 硝石(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石藥末。更同研令勻。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如飢。即宜吃小豆飯及棗湯。食勿令過飽。飽即其蟲難出。服藥後似淋。即以盆子盛著。當有蟲出。或當日出。或三兩日出者。或至七日蟲出。見蟲即且服藥。候蟲盡便瘥。

治大風。疾初覺。未生瘡。腫頭面。皮膚頑黑瘙癢。宜服杏仁丸方。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雷丸(一兩) 貫眾(一兩) 木香(一兩) 雞頭實(一兩去殼) 羌活(一兩半)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梔子仁(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羚羊角屑(一兩) 白朮(一兩半) 訶黎勒皮(一兩半) 安息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大風。遍身結聚如桃李核。作瘡。苦參丸方。

苦參(五兩銼) 生乾地黃(四兩) 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 薰黃(半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硃砂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大風。頭面熱毒。皮膚生瘡。面上生結。如眉在。即服此石榴浸酒方。

酸石榴(七枚和皮搗爛) 甜石榴(七枚和皮搗爛) 人參(二兩去蘆頭) 苦參(二兩銼) 沙參(二兩去蘆頭) 丹參(二兩) 蒼耳子(二兩) 羌活(二兩)

上件藥。細銼。綿裹。以無灰酒一斗。於一瓷瓶中浸之。密封頭。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每於食前。暖服一中盞。旋添酒。味薄再合。

治大風疾。體生瘡腫。瘙癢出膿。風毒極甚者。服柳枝煎防風丸方。

倒垂柳枝(二斤) 桑枝(二斤) 槐枝(二斤) 天蓼木枝(二斤) 仙靈脾葉(二斤)

以上並銼。以水七斗。於大銀鍋中。煎取一斗。盡濾去滓。用晚蠶砂一升。炒令香。搗羅為末。入藥汁中相和。再煎稀稠得所。取出。用甕合盛。每用酒調下後丸藥。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 五味子(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加皮(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赤茯苓(一兩) 白蘚皮(一兩) 甘菊花(一兩) 松子(一兩去殼)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炒令黃) 露蜂房(一兩微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一中盞。入煎成藥一茶匙調勻。食前下丸藥三十丸。

治大風惡疾。腹內生蟲。皮膚瘡腫。手足欲墮。黑虎丹方。

天靈蓋(三兩塗酥炙微黃) 蝦蟆(一枚去頭腳塗酥炙微黃) 麝香(一分細研)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雄黃(二兩細研水飛過)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中白(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粥飲下三十丸。服十日後。當有蟲下。即愈。

治大風。皮膚生瘡腫瘙癢。肢節疼痛。心膈痰壅。宜服烏蛇丸方。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玄參 沙參(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五加皮(一兩) 防風(去蘆頭) 苦參(銼) 虎脛骨(塗醋炙微黃) 天麻 敗龜(塗酥炙微黃) 羚羊角屑(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皂莢十梃。以水二升。揉取濃汁。去滓。煎似稀餳。和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大風疾。皮肉變改。眉髭欲落。宜服白花蛇散方。

白花蛇(五兩酒浸去皮骨微炙) 露蜂房(二兩炙黃) 苦參(一兩半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丹參(一兩)梔子仁(一兩) 薯蕷〔一(二)兩〕 秦艽(一兩去苗) 玄參(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獨活(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空心。用溫酒調下二錢。晚食前再服。

治大風疾。肌肉欲壞。眼色變改。眉發落。語聲散。宜服乳香散方。

乳香(三兩) 天麻末(三兩) 牛黃(一兩) 麝香(一兩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 胡麻(二斤淨水淘四十九遍去浮者取沉者用蒸從卯時蒸至酉時只用黑豆壓之次又用一重濕土蓋之恐釜內湯少仍須時添熱湯至酉時後取出炒令香燥即住候冷搗羅為細散與諸藥末同拌令勻)

上件藥。搗都研令勻細。每日空心及晚食前。用臘麵茶清。調下二錢。初服三日心逆。四日多睡。五日腰腳痛。可如醉人。是其候也。相次漸愈。只須長服此藥。四癩必瘥。

治大風疾。肌肉欲壞。有蟲。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研) 雌黃〔一兩(分)細研〕 雷丸(三分) 阿魏(半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 滑石(半兩) 硃砂(半兩細研) 藜蘆(半兩去蘆頭) 白蘞(半兩) 犀角屑(半兩) 紫石英(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取端午日。或三元日。或季日。及六月六日。預合之。每服空心。以暖酒調下二錢。服藥後。或覺心逆。不得便吐。吐即藥無力。服藥後。蟲必出。甚驗。如未應。次日再服。忌生冷物。野貍肉。

治大風疾。天蓼散方。

天蓼 天麻 何首烏 王不留行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漿水調下二錢。

治大風癩疾方。

金漆(五合)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防風(三兩去蘆頭) 桑鵝(三兩冬採者) 栝蔞根粉(半升) 續隨子(一兩半去皮)

上件藥。先將烏蛇防風桑鵝等三味。搗羅為末。取自醞秫米酒三升。先用一升半。研續隨子。絞取汁令盡。即並余酒同內於石鍋中。煎三五沸。後將鍋離火。乃下漆勻攪。候稍稠。下桑鵝蛇肉等末。不住手攪。待泣泣。入栝蔞粉溶令勻。和捏作餅子。如錢許大。烈日曬乾。每服一片。爛嚼茶下。空心及晚食前服。服一百日。鬢眉並生如常。

治大風疾。赤箭丸方。

赤箭(五兩) 赤檉(五兩) 茵芋(五兩) 地骨皮(五兩) 烏蛇(五兩) 白楊皮〔一(十)兩去皺皮〕

以上藥。細銼。以水五升(鬥)於釜內煮至一升(鬥)濾去滓。澄清。再煎成膏。

防風(五兩去蘆頭) 天麻(五兩) 青蒿末(五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煎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荊芥湯下十丸。

治大風。瘡未出。眉毛落方。

生漆(二兩) 生地黃(三斤湯洗研絞取汁)

以上二味相和。入於銀鍋中。以重湯煮。用柳木篦攪。候成膏。用和後藥。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附子(一兩炮裂) 雄黃(半兩細研如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更都研令勻。以前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夜後。以溫酒下七丸。汗出為度。

治大風疾。宜服桂枝浸酒方。

桂枝(一兩) 芎藭(一兩) 獨活(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 牛膝(一兩去苗) 薯蕷(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半(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二兩) 天雄(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茵芋(一兩半) 杜仲(一兩半去皺皮炙微黃) 白朮(一兩半) 蒴⿱艹豨根(二兩) 乾薑(一兩炮裂) 躑躅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豬椒根皮(二兩)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貯。以清酒二斗浸七日。滿後。每日空心及夜臨臥時。暖一小盞服之。

治大風疾。茵芋酒方。

茵芋(一兩) 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躑躅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乾薑(一兩炮裂) 桂心(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 石楠葉(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莽草(一兩炙微黃)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清酒一斗五升浸三七日滿後。每日空心及臨臥時。暖一小盞服之。

治大風神驗方。

通明乳香(二十兩) 苦參(四兩肥好者細銼)

上先用好酒五升浸苦參。於瓷瓶內。以重湯煮一復時。其鍋釜下火亦不用絕猛。但令常小沸為候。經一復時足。即取出。濾去滓。只將酒浸乳香。於銀鍋內煎如餳即止。入天麻末四兩。大麻仁二兩別研如膏。入於乳香膏內。研攪令勻。慢火熬之。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夜飯前。以大麻仁酒下二十丸。

大麻仁酒法。

大麻仁(三升) 水淘令淨。候乾。以酒一斗浸一宿後。和酒研取白汁。以生絹濾過。卻入瓷瓶中。以重湯煮數沸即止。每遍取一小盞暖過下藥。仍兼服後散。相間服之。

服前藥後。宜服紫茄子根散方。

紫茄子根(切曝干搗羅取末一斤) 白藥末(二兩) 甘草〔炙微赤搗羅取末一(二)兩〕

上件藥相和令勻。早飯後至晚。常均勻服三服。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大風疾。百花煎方。

白蜜(二十兩) 酸石榴(七顆) 生薑(半斤)

上件藥。將生薑石榴並皮同搗。絞取汁。更濾令淨。入蜜中相和令勻。用一瓷瓶先秤知斤兩。然後入藥蜜汁後。用三重蠟紙密封瓶頭。置於釜中。重湯煮一復時。後時時秤。但除瓶斤兩外。得二十兩便住。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一茶匙。晚食前再服。

治大風。腹臟有蟲。令人皮膚生瘡。語聲變。眉鬢落。並宜服乳香煎方。

乳香(三兩細研) 雄黃(二兩細研) 預知子(二兩搗末)

上件藥。先以香末用水一斗。於銀鍋內。以慢火煎至五升。入預知子並雄黃。慢火熬成膏。入瓷器中盛。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一茶匙。後有蟲如馬尾。隨大便出即愈。

治大風疾。神效方。

水銀(二兩) 硫黃(一兩細研) 松脂(煉成者二兩末)

上件藥。同入銚子內。火上結為砂子。以大烏鴉不損者一隻。以濕紙裹七重。又以泥裹作球。候乾。大火煅令通赤。候冷取出研入砂子及松脂末。都研令細。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五丸。晚食前再服。

治大風疾。宜服此方。

煉成松脂(二兩) 杏仁(一升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先將杏仁搗碎。漸入水研絞取汁五升。入松脂煎五七沸。承熱濾去滓。內瓷瓶中。更入酒五升。同封一宿。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大風疾。狼毒散方。

狼毒(三分與油麻同炒令黃色即去油麻) 秦艽(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及晚食前。用溫酒調服一錢。

治大風疾。摩勒香方。

摩勒香(一斤乳頭內揀光明者是)

上件藥。細研。入牛乳五分(升)甘草末四兩。於瓷閤中盛。都攪令勻。以小桌子抬於庭中。安置卓劍一口。夜於北極下禱祝。去合子蓋。露之一夜。來日卻合子。入甑中蒸之。炊三斗米熟即止。夜間依前禱祝。露之又蒸。如此三遍。方可服之。每服。抄一茶匙。以溫酒調。空心及晚食前服之。如體上有瘡者。以麩兩碩作一臥槽。令於內臥。服藥後倍有惡物出。至三日三夜當愈。

治大風疾。天蓼粥方。

上取天蓼。刮去粗皮。碎銼四兩。以水一斗。煎取一升。去滓。將汁煮糯米為粥。空心食之。如病在膈上即吐出。在中膈即汗出。在膈下即轉出。宜避外風。

治大風癩疾。肌肉頑痹。手足拘攣。久服輕身延年。好顏色不老方。

煉成松脂〔三升(斤)〕

上搗研如粉。以夾絹袋盛。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暖無灰酒調下二錢。

治大風疾。先宜服此宣瀉皂莢丸方。

皂莢(二十梃以十梃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搗羅為末以十梃去皮子捶碎)

上以水五升。煎碎皂莢至一升後。以生布裹。挼濾去滓。重煎成膏。和前皂莢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得利後。方可別服治大風丸散。即可見效。

治大風鬢眉墮落諸方

夫大風病鬢眉墮落者。皆從風濕冷得之。或因汗出入水得之。或冷水入肌體得之。或飲酒臥濕地得之。或當風坐臥樹下。及濕草上得之。或體癢搔之。漸漸生瘡。經年不瘥。即為風疾。

八方之風。皆能為患。客於經絡。久而不去。與血氣相干。則使榮衛不利。淫邪散逸。故面色敗。皮膚傷。鼻柱壞。鬢眉落也。

雷丸散

治大風疾神效方。其風有五種。象五行金木水火土。黑蟲者是業報之病。不可治也。餘四種蟲。但服此藥無不瘥者。此方是聖人之法。非凡俗所解。凡青黃赤白黑蟲。在人身體之中。往來無礙。若蝕人肝。則眉鬢先墮。若蝕人肺。則鼻柱崩折。不聞香臭。若蝕人脾。語聲變散。若蝕人腎。則耳鳴啾啾。心不受病。故不言之。若蝕人筋。則肢節墮落。若蝕人肌。則頑痹不知痛癢。身上似有蟲行。或有疱肉起似桃李小棗。或多生瘡癬。或狀如魚鱗。或形似榆莢。青黃赤黑變易不定。從頭起者名曰順。從足起者名曰逆。風起之由。皆因冷熱交通。流於五臟。徹入於骨髓。氣血內虛。風濕相搏。即便生蟲。又因用力過度。食飲相違。酒後行房。汗入骨髓。亦患斯疾。若治者先服此散。出蟲為驗。見青黃赤白便可治之。皆得除愈。若黑蟲出者。此病無方對治也。其四般蟲。肌肉欲壞。眉發墮落。皆可服雷丸散方。

雷丸(一兩) 雄黃(三分細研) 硝石(一兩細研) 雌黃(三分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阿魏(一兩面裹煨以面熟為度) 藜蘆(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紫石英(半兩細研水飛過) 斑蝥(二十枚) 芫青(二十枚與斑蝥用油麻小合同炒麻熟為度取出)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又用苦參五兩。硝石四兩。搗碎。以生絹袋盛。入瓷瓶中。以無灰酒一斗。浸七日。密封頭。每取一中盞暖過。於食前調下散二錢。

治十年大風。毛髮禿落。癮疹生瘡。氣脈不通。抓搔不覺痛癢。莽草散方。

莽草(三兩微炒)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二兩炮裂銼) 石斛(二兩去根銼)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二兩) 躑躅花〔半(二)兩酒拌炒令干〕 白蘞(二兩)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石楠〔一(二)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三錢。後以羊脯下藥。日再服。勿大飽食。

治大風。眉鬢已落。卻令再生方。

烏麻油(一升) 丁香(一兩) 生薑汁(一合) 鐵生末(一合) 附子(三分) 木香(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 羊糞(三十枚) 垣衣(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油及生薑汁中。以不津器盛。於馬糞中埋三七日藥成。塗藥法。以中指點於生鐵器內。摩三(十)下。即塗要生處。熟揩之。以干為度。十五日內眉鬢皆生。

治大風疾。卒無眉鬢者。乳香丸方。

乳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紫參(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玄參(半兩) 苦參(半兩銼) 天麻(半兩) 甘菊花(半兩) 枳殼(半兩)

上件藥。並生用。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溫酒下二十丸。百日內好轉六十日內。兩鼻內出血不怪。是差候也。

治大風疾。眉鬢墮落。遍身結腫。皮肉頑痹。青鹽散方。

青鹽(一斤) 禹餘糧(二斤) 白礬(一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研令勻。入瓷罐子內盛。瓦子蓋頭。固濟。初用炭火二斤燒。漸漸添火。至一秤已來。從早晨燒至夜。常須添炭。至一秤火盡為度。隔宿候冷。取之細研如粉。用夾熟帛包裹。取一生淨土。水拌令浥浥。中心培藥。兩日出火毒。又別取胡麻子六斤。揀簸淨潔。秤之。九蒸九曝畢。炒令香熟。搗羅為末。每三兩胡麻末。管一兩燒者藥末相和令勻。每服。用荊芥茶調下二錢。空心及晚食前服。其效不可具述。

治大風。眉鬢墮落。皮肉頑痹。筋脈不利。商陸釀酒方。

商陸(二十五斤切) 曲(十五斤搗碎)

上件藥。以水二斗。拌漬炊黍米一碩。釀如常法。三醞訖。封七日開看酒熟澄清。隨性溫服之。病重者服至三斗。輕者二斗。藥發得吐下佳。宜吃鹿肉羹臛。

治大風疾。松葉浸酒方。

豬鬃松葉(二斤切) 麻黃(五兩去根節)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清酒二斗浸。秋冬七日。春夏五日。日滿開取。每服。溫一小盞服。常令醺醺。以效為度。

治大風疾。令眉鬢再生。側柏葉丸方。

側柏葉(不計多少)

上件藥。九蒸九曝。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三服。夜一服。以熱水下五十丸。百日即生。

治大風疾。頭面生瘡。眉發髭脫落。宜用此沐浴方。

桑柴灰(熱湯淋取汁)

上用洗頭面。以大豆水研取漿。解釋灰味彌佳。次用熱水入綠豆麵濯之取淨。甚良。不過十度大效。三日一沐頭。一日一洗面。甚良。

治大風癩疾。骨肉疽敗。百節痠痛。眉鬢墮落。身體澒澒癢痛者。宜服此方。

馬薪蒿(不問多少一名馬矢蒿一名爛石草)

上件藥。細銼。炒干。搗細羅為散。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大風疾。百靈藤粥方。

百靈藤(四兩)

上以水一斗。煎至二升。去滓。入粳米四合。煮作粥。於溫室中澡浴了。服之。衣覆取汗。汗後皮膚。風退如麩片。每隔日一服。五六十日後漸愈。毛髮即生。

治大風癩諸方

夫大風癩者。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之所為也。初得病時。覺皮膚不仁。或淫淫苦癢。有似蟲行。或癮疹赤黑。此皆為病之始起也。便急治之。斷米穀毒魚之類。食胡麻鬆術之輩。最為善也。大病之生。多從風起。初染之時。不將為害。風毒入於皮膚不能自覺。或流通四肢。或在五臟。則令毛孔腠理。壅塞不通。因茲氣血乖離。遂致皮膚頑痹。初起狀如錢大。或如羊掌。漸漸引闊。猶同朽木。針刺不痛。或在頭面。或在胸頸。習習弈弈。狀如蟲行。流移無常。身體痛癢。搔之成瘡。久久則皮膚筋節壞散。故名曰癩。其間變狀多端。癩名非一。今舉其數種。木癩者。初得眉睫不落。面目癢如生瘡。大癩者。生瘡如火燒瘡。或斷人肢節。經久即眉睫墮落。金癩者。初得眉落。經久則蟲食於肺。鼻柱崩倒。土癩者。身體生㾦癗。狀如雞子。或如彈子。漸爛出於膿水。水癩者。先得水病。毒氣留停。冒風發動。眉鬢皆落。又有蟋蟀癩者。有蟲如蟋蟀。在人身體之內。百節頭皆有血出。面癩者。其蟲如面。色白難治。熏藥可愈。雨癩者。斑駁或白或赤。眉鬢墮落。麻癩者。狀似癬瘙。身體狂癢。虳癩者。得之。身體沉重。狀如風癩。酒癩者。因酒醉臥黍穰上。汗出體虛。風從外入。落入眉須。凡諸癩皆須速治之。若多年即不可治也。

治大風癩。並萬病癰疽疥癬。赤白風癩。骨肉疏敗。百節煩疼。眉鬢髮落。身體淫躍。痛癢無時。目痛耳聾。口瘡齲齒。千金散方。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莽草(半兩微炙) 乾薑(半兩炮裂銼) 石楠葉(一兩) 石菖蒲(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獨活(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大風癩。頑麻風。紫點白癜。宜服此方。

乳香(五兩黃明者炒令軟冷搗) 白膠香(五兩光明好者) 松脂(五兩上好者) 龍腦〔三兩(分)〕

上件藥。將上三味同搗。入於銀鍋或石鍋中。以水一斗五升。煮藥二十沸。專看火候。勿使溢出。即瀉入冷水中。濾取藥。又依前以水一斗五升。又煉。一依前法。如此三十遍。瀉入冷水中。濾出曝干。細研如粉。入龍腦同研令勻。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冷酒調下一錢。

治大風癩疾。白殭蠶丸方。

白殭蠶(半兩微炒) 蛇脫皮灰(半兩) 皂莢刺灰(半兩) 蝦蟆灰(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薄荷根(半兩) 茵陳根(半兩) 蘭香根(半兩) 蜥蜴(半兩炙微黃) 腰帶皮灰(半兩) 皮巾子灰(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烏蛇卵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大風癩。遍身癮疹。如半覆。爛如桃杏大作瘡。連年轉甚者。宜服苦參丸方。

苦參(半斤細銼搗羅為末) 生乾地黃(五兩) 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 薰陸香(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大風癩病。丹砂丸方。

硃砂(半兩細研) 水銀(半兩以少棗瓤研令星盡)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石菖蒲(半兩) 柏子仁(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藜蘆(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硃砂水銀研令勻。取酒二升。先煎取五合。停溫。入淳漆五合。熬攪令勻。次入諸藥。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日空心及晚食前。用荊芥槐白皮湯下二丸。

治遍身白屑。搔之則痛。變作大風癩。苦參釀酒方。

苦參(五斤) 露蜂房(五兩) 蝟皮(一枚) 曲〔半(三)斤〕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斗。合藥浸四日。炊米五斗並藥曲。同釀酒如常法。熟。即每服暖飲一中盞。日三服。

治大風癩。身體面目有瘡。白艾蒿釀酒方。

用白艾蒿十束。每束如斗。粗銼。以水一碩。煮取汁五斗。以曲十五斤。糯米一碩。如常法釀酒。熟。即每服暖一中盞。服。日三服。

治大風癩。惡瘡至甚者。服黑豆方。

小粒黑豆。揀取一升。四月採天雄烏頭。淨去土勿洗。搗絞取汁二升。漬豆一宿。早晨濾出曝干。如此七度止。每服取豆二(三)粒。以溫酒下。漸加至六粒。日三服。

治大風癩惡疾。何首烏散方。

何首烏(一斤入白米泔浸七日夏月逐日換水用竹刀子刮令碎九蒸九曝) 胡麻子(四兩九蒸九曝)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三(二)錢。荊芥薄荷湯。茶調下亦得。

治中大風癩疾。松脂丸方。

煉成松脂(白色者不計多少)

上件藥。搗熟研。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蜜湯下二十丸。服一日後大效。

治五臟大風癩。並赤白諸癩。毒瘡遍身痛。桃枝湯浸浴方。

桃枝(一斤) 楓枝(一斤) 槐枝(一斤) 柳枝(一斤) 杉枝(一斤) 松枝(一斤) 桑枝(一斤) 苦參(半斤) 蒴⿱艹豨(半斤) 牛蒡根(半斤) 枸杞根(半斤) 秦艽(半斤) 丹參(半斤) 莽草(半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四度。每度以東流水一碩。煎取七斗。去滓。看冷熱。於暖室內浸洗後。衣蓋臥避風。

治烏癩諸方

夫癩疾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所得。初覺皮毛變黑。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言語無定。心常驚恐。皮肉之中。或如桃李。癮疹赤黑。手足頑痹。針刺不覺痛。腳下痛頑。不得蹈地。凡食之時。開口取氣而鳴。語亦如是。身體生瘡。痛癢而時如蟲行。或兩肘如繩搏。此名烏癩。又有黑癩。凡二癩之證。大同小異。故不別錄也。

治烏癩。蝟皮丸方。

蝟皮(一枚炙黃焦) 魁蛤(一枚) 蚺蛇頭(一枚塗酥炙微黃) 虻蟲(三枚炒微黃) 蠐螬(三枚炙微黃) 鯪鯉甲(三片炙黃) 葛上亭長(三枚炙微黃) 斑蝥(三枚糯米拌炒令米黃) 蜈蚣(一枚半炙微黃去足) 附子(二枚炮裂去皮臍) 蜘蛛(三枚微炙) 水蛭(三枚炒微黃) 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雷丸(十五枚) 水銀(半兩以少棗瓤研令星盡)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硃砂(半兩細研) 桂心(半兩) 射肉(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 川芒硝(一兩) 龍骨(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甘遂(一分與胡麻同炒胡麻熟為度) 白礬灰(一分) 滑石(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一丸。空心臨臥各一服。未覺。每服加一丸。如小便莖中痛。即有蟲下。皆已死也。細觀形形。痛多即減至一丸。痛少即卻加至二丸。以瘥為度。

治烏癩。皮膚變黑。生瘡腫痛。殺蟲雄黃塗藥方。

雄黃(一兩) 白礬(一兩) 紫石英(一兩) 白石英(一兩) 馬牙硝(一兩) 太陰玄精(一兩)金星礬石(一兩) 銀星礬石(一兩)

上件藥。搗研為末。入瓷閤中。用白土泥固濟。候乾。用炭火五斤。燒令通赤即止。以土蓋𪓛藥合。候來日取出。於濕地上紙襯盆蓋出火毒。三複時。再研如粉。取楓樹膠煮汁和調。每日用塗之。以瘥為度。

治烏癩。瘡久不差。硫黃散方。

硫黃 水浮石 槐白皮 寒水石 白礬 不灰木 蝸牛子 牡蠣 金星礬石 銀星礬石 蟬殼 握雪礬石 密陀僧 馬牙硝 麝香 雄黃 雌黃 亂髮灰 蜂窩灰

上件藥。各一錢。唯白礬五錢。搗研為末。同水銀半兩。以津唾殺研如泥。別入膩粉一分。以生麻油四兩。都調令勻。每於患處遍塗之效。

治烏癩。及諸癩遍身生瘡。及多膿血。宜用大黑神膏方。

川烏頭(半兩) 芎藭(半兩) 雄黃(半兩研後入) 胡粉(半兩研後入) 巴豆(十四枚去皮) 川升麻(半兩) 木防己(半兩) 杏仁(十四枚去皮) 雌黃(半兩研後入) 黃連(半兩去須) 白礬(半兩) 藜蘆(半兩) 松脂(如雞子大) 黃柏(半兩) 亂髮(如雞子大)

上件藥。細銼如大豆粒。以豬脂二升。並藥同煎。以亂髮消盡。濾去滓。後入雄黃雌黃胡粉。調攪令勻。收於瓷閤中。每取塗於瘡上。一日至夜。三度塗之。每度以熱鹽湯洗過。然後更塗之。勿令入口眼。

治烏癩。蜂房釀酒方。

露蜂房(五兩) 苦參(四斤)

上件藥。細銼。用水三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用浸曲四斤半。炊秫米三斗。入曲藥𣸈拌。如常醞法。酒熟。壓去糟。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烏癩瘡。殺蟲方。

雌黃(不限多少)

上件藥。細研如粉。以醋並雞子黃和令勻。塗於瘡上。干即更塗。

治白癩諸方

夫白癩病者。其語聲嘶嗄。目視不明。四肢頑疼。身體大熱。心中懊懣。手足緩縱。背膂拘急。肉如針刺。或生癮疹。而起往往正白。在皮肉裡。鼻有息肉。目生白珠。當於瞳子視無所見。此名白癩也。

治白癩。鯪鯉甲丸方。

鯪鯉甲(三片炙微黃) 蝮蛇(半條酒浸炙微黃) 斑蝥(二枚糯米拌炒微黃去翅足) 蜈蚣(一枚炙微黃去足) 魁蛤〔半兩(枚)〕 虻蟲(二枚炒微黃) 水蛭(二枚生) 蜘蛛(二枚生干者) 蠐螬(三枚生) 附子〔二枚(兩)炮裂去皮臍〕 雷丸(十枚) 水銀(半兩與硝石點豬汁研令星盡) 硝石(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 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桂心(半兩)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川芒硝(半兩) 射罔(半兩) 龍骨(半兩) 礬石灰(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滑石(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水下兩丸。

治周身白點。如脂如榆莢。搔之白屑落。或癢或痛。色白漸展。世呼為白癩。宜服苦參醞酒方。

苦參(五斤) 露蜂房(五兩) 蝟皮(一具)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浸細面五斤。炊秫米三斗拌如常醞法。酒熟。壓去滓糟。每於食前。暖飲一小盞。

治白癩風。天麻煎方。

天麻(一斤) 天蓼木(三斤)

上件藥。銼如大豆粒。用水三斗。入銀鍋或石鍋中。煎至一斗二升。濾去滓。卻於慢火上。煎如稀餳。每於食前。用荊芥薄荷酒調下半匙。

治白癩方。

斑蝥(二七枚與糯米同炒令黃) 大腹蛇(一條幹者並頭尾全者用炙微黃)

上件藥。以酒七升。入瓷瓶中。用糠火煨酒及一升。濾去滓。收瓷閤中。每取薄塗於白癩上。

又方。

馬鞭草(不限計多少)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荊芥薄荷湯調下一錢。

治大風出蟲諸方

夫五臟生五蟲。則成五癩。其蟲各隨五臟之色。四蟲可療。一蟲黑者不可療。亦有專心醫治。時有瘥者。今以藥出其蟲。以驗可療不可療也。

治大風出五蟲癩。四色可治。唯黑蟲不可治。宜先服阿魏雷丸散方。

阿魏(一分生用) 雷丸(半兩) 雄黃(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滑石(半兩) 石膽(一分細研) 硝石(半兩細研) 白蘞(一分) 犀角屑(半兩) 牛黃(半兩細研) 紫石英(半兩細研水飛過) 斑蝥(二十枚糯米拌炒米黃去翅足) 芫菁(二十枚糯米拌炒米黃去翅足)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日空心。以清酒調下一錢。飢即食小豆羹飯為良。切忌多食。食飽蟲即出。遲日西腹空。更服一錢。若覺小便似淋痛。不問早晚。即更服一錢。若覺欲小便如似痛澀。即就一瓷器中尿。尿出看之。其蟲或如爛筋狀。各逐其臟。辨蟲之顏色也。

治大風。肌膚不仁。頭面身上瘡。顏色腫黑。腹內生蟲。鼻柱崩倒。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紫檀(一兩) 漏蘆(一兩) 雄黃(一兩細研) 雌黃(半兩細研) 白蘞(一兩) 石膽(半兩細研)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阿魏(半兩生使) 牛黃(一分細研)犀角屑(一兩) 龍骨(一兩) 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 硝石(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石藥末。更同研令勻。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如飢。即宜吃小豆飯及棗湯。食勿令過飽。飽即其蟲難出。服藥後。小便似淋。即以盆子盛看。當有蟲出。或當日便出。或三五日方出者。或蟲出即且服藥。候蟲盡便瘥。

治大風癩疾。眉鬢或落。鼻柱崩倒。肌肉變壞。宜服出蟲治法。或下黑蟲不可療。餘四色蟲並可治也。但服此水銀雷丸散方。

水銀(一分與雄黃硫黃點醋用乳缽木槌同研令星盡) 雷丸(一分末) 阿魏(一分生用) 雄黃(一分) 硫黃(一分) 萆薢(一分微炒搗為末)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晚食前再服。或有蟲下。看其顏色。唯黑不可治也。

治大風癩出五蟲。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雄黃(半兩細研) 麻黃(半兩去根節) 青黛(一分) 水銀(一分與硃砂雄黃同點醋研曬盡水銀) 阿魏(一分生用) 硃砂(半兩細研) 滑石(半兩細研) 石膽(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紫石英(一分細研) 斑蝥(四十枚糯米拌炒微黃去翅足) 芫菁(四十枚糯米拌炒微黃去翅足) 雷丸(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日空心及晚食前。用溫酒調下一錢。每食。宜吃豆飯。不得令飽。飽即其蟲難出。蟲出黑者不堪治。余者並可療。

治大風癩。熏出蟲方。

艾葉(一兩末) 砒霜(一兩) 水銀(一兩並硫黃焙為砂子) 膩粉(一兩) 硫黃(一兩) 硃砂(一兩) 麝香(半兩) 阿魏(一兩) 豬牙皂莢(一斤末) 附子(一兩去皮臍) 雄黃(一兩)

上件藥。並生使。都研為末。用紙四張。先布艾。次下摻皂莢末。次摻諸藥末盡。卻以刀切似餅餤子。安火碗內燒。安曲膝下熏。以衣被遮擁定。不令透出氣。熱悶即蟲出。

治大風。遍身生瘡。腹臟有蟲。眉鬢半落。語聲欲破。宜服此下蟲方。

干蝦蟆頭(一兩炙令黃為末) 皂莢(一梃去皮塗酥炙微黃去子杵末)

上件藥。研令勻。以竹筒引入羊腸內。只可一尺。系定兩頭。用麩二升。裹於飯甑中蒸熟。去麩入麝香一錢。和搗丸如梧桐子大。強壯者空心溫酒下三十丸。劣弱者服二十丸。任意飲酒。取醉為度。專看大腸內有蟲下即瘥。

治風癮疹諸方

夫風癮疹者。由邪氣客於皮膚。復遇風寒相搏。則為癮疹。若赤疹者。由冷濕搏於肌中。風熱結成赤疹也。遇熱則極。若冷則瘥也。白疹者。由風氣搏於肌中。風冷結為白疹也。遇冷則極。或風中亦極。得睛明則瘥。著厚暖衣亦瘥也。其脈浮而洪。浮即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則成癮疹。致身體為癢也。

治風癮疹。遍身癢痛。心胸滿悶。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白蘚皮(一兩) 黃芩(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 羌活(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酒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癮疹。心悶。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蘚皮(一兩) 景天花(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人參(一兩去蘆頭) 沙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馬牙硝 牛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牛黃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風癮疹。累醫不效。鬼箭羽散方。

鬼箭羽(一兩) 白蘞(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防風(二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粟米粉五合。拭身了。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又方。

漏蘆(一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苦參(三兩銼)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風癮疹不可忍。楓香丸方。

楓香(一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藁本(半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仙靈脾(半兩) 小荊子(半兩) 莽草(半兩微炙) 赤箭(半兩) 白蘚皮(一兩) 景天花(半兩) 蛇床子(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風癮疹結腫。攻衝遍身。發熱癢痛。及治筋脈攣急。烏蛇膏方。

烏蛇(一兩) 天麻(半兩) 附子(半兩) 白附子(殭蠶)(半兩) 烏喙(半兩) 天南星(半兩)桂心(半兩) 細辛(半兩) 吳茱萸(半兩) 羌活(半兩) 當歸〔半(一)兩〕 蒼朮(半兩)防風(半兩) 牛膝(半兩) 漢椒(半兩) 干蠍(半兩) 木鱉子(一兩) 枳殼(一兩) 大黃(一兩) 白芷(半兩)

上件藥。並生用。細銼。以頭醋半升。拌浸一宿。用臘月煉成豬脂二升(斤)於鐺中入藥。以慢火煎。看白芷變黃紫色。下火。濾去滓。令淨。入於瓷閤中盛之。用摩塗於所患處立效。

治風瘙癮疹。皮膚中苦癢。搔之血出。蒴⿱艹豨膏方。

蒴⿱艹豨根(二兩) 白蒺藜(一兩) 附子(一兩去皮臍) 獨活(一兩) 犀角屑(一兩) 薔薇根(二兩) 白芷(一兩) 防風(一兩) 苦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 漏蘆(一兩) 漢防己(一兩) 川椒(一兩) 木香(一兩) 蛇銜草(一兩) 茺蔚(一兩) 枳殼(一兩) 莽草(一兩)

上件藥。並生用。細銼。以頭醋浸令淹一宿。明旦用銅石銀鍋器中盛。於慢火上。用臘月煉成豬脂二升(斤)半。與藥同煎。令白芷赤色。膏成。濾去滓。盛於瓷閤中。每取塗摩所患處。累用即瘥。

治風癮疹。如繭栗。宜用野葛膏方。

野葛(一兩) 附子(三兩去皮臍) 牛李子並根(五兩)

上件藥。並生用。銼如大豆許。醋浸淹一宿。用臘月煉成豬脂一斤。下藥同於銀石鍋中。慢火煎。待附子色黃赤。下火濾去滓。入瓷閤中收。每用摩於所患處。頻用之效。

治風癮疹。宜用楓香洗湯方。

楓香(半斤) 芎藭(二兩) 川大黃(二兩) 黃芩(二兩) 苦參(三兩) 當歸(二兩) 川升麻(二兩) 甘草(二兩) 射干(二兩) 蛇床子(一兩)

上件藥。並生用。搗粗羅為散。每用五兩。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看冷熱洗病上。日二度用之。

治風身體生癮疹。宜用蒴⿱艹豨根湯洗之方。

蒴⿱艹豨根(五兩) 蒺藜苗(五兩) 景天〔半(五)兩〕 蛇床子(二兩) 玉屑(三兩)

上件藥。都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一斗。去滓。看冷熱。洗所患處。日再用。藥水冷即暖用之。

治赤白風癮疹。宜用蒴⿱艹豨煎塗方。

蒴⿱艹豨根(五兩) 白蒺藜(三兩) 兔藿(三兩) 羊桃(三兩) 虎杖(三兩) 鹽(二兩) 辛荑(二兩) 白礬(二兩)

上件藥。銼。並生用。都搗篩令勻。每用藥五兩。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更煎至半升。每用綿蘸藥塗於患處。頻塗之效。

治風癮疹。宜用地骨白皮湯拭之方。

地骨白皮(半斤) 白楊皮〔半(四)兩〕 鹽(一兩) 白礬末(一兩)

上件藥。細銼。搗篩和勻。每用藥五兩。以水九升。煎取二升。去滓。更煎至一升。收瓷器中。用綿蘸拭所患處。五七度瘥。

治風氣壅滯。遍身瘡疹。宜淋浴方。

枳殼(三兩生用) 麻黃根(一斤) 蒴⿱艹豨(一斤) 椒(二兩去目)

上件藥。銼。都以水五斗。煎至五七沸。去滓。看冷暖淋浴。汗出宜避風。每日一浴。

治風癮疹。淋洗方。

馬蘭子(二兩) 蒴⿱艹豨(二兩) 茺蔚子(二兩) 白蒺藜(二兩) 羊桃根(二兩) 萹竹(二兩) 茵芋(三兩) 白礬(二兩研後入)

上件藥。銼。以醋漿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內白礬洗之。

又方。

蛇床子(一升) 防風(五兩) 白蒺藜(一斤)

上件藥。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漬綿拭之。日四五度瘥。

又方。

黃連(三兩) 川朴硝(三兩) 凌霄花(二兩)

上件藥。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浸綿拭之。

治風癮疹。頑癢。宜用杏葉煎揩拭方。

杏葉(切五升) 蒴⿱艹豨根〔切一斤(升)〕

上件藥。以水一斗半。煮取二升。去滓。用綿浸藥汁揩拭所患處。日三兩度效。

治風癮疹。宜用柳蚛屑浴湯方。

柳蚛屑(一斤) 蒴⿱艹豨根(一斤) 黃櫨木(一斤銼) 鹽(二合)

上件藥。都以水五斗。煎至三斗。去滓。暖室中看冷熱。洗浴後。宜避風。

治風腫及癮疹方。

白礬(一兩) 石灰(一兩)

上件藥。合和研令勻。以生薑自然汁調。如稀糊。薄塗患處。日二上效。

又方。

巴豆(五十枚去皮)

上件藥。以水二(三)升。煮取一升。以綿浸湯中。適寒溫以拭病上。隨手而退。神效。

治風疹入腹。身體腫強。舌乾燥硬方。

蔓菁子(三兩)

上搗羅為末。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疹。癢不止方。

蕓薹菜(三握)

上細切研爛。絞取汁。於疹上熟揩之。時上藥揩令熱徹。又續煎椒湯洗。

又方。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白蜜(一合) 酒(二合)

上二味和暖。空心服之。

又方。

苦參(五兩銼)

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用景天一斤。搗絞取汁塗之。

又方。

用酪五合。鹽一兩相和。煎過摩癮疹。隨手便效。

又方。

蛇脫皮(一條)

上以水一升。煎取半升。以雞翎一莖。湯熱時。蘸藥揩上即差。

治風癮疹。百計不瘥。神效方。

白礬(五兩)

上件藥。搗為末。以酒五合。小便一升。煎如稀膏。以綿蘸藥於上。輕手揩之。令熱徹入皮膚。其風疹須臾消散。

又方。

大戟末五兩。以水二斗(升)煮取一升塗之。

又方。

蒴⿱艹豨莖葉五斤。細銼。以水五斗。煮至三斗。去滓。看冷熱。洗浴立瘥。

又方。

蛇銜草。搗取汁塗之。瘥。

治風瘙癮疹生瘡諸方

夫風邪客熱在皮膚。遇風寒所折。則起癮疹。熱多則色赤。風多則色白。甚者癢痛。搔之則成瘡也。

治風皮膚癮疹。及風熱生毒瘡。卷柏散方。

卷柏(一兩) 犀角屑(半兩) 天竹黃(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箭(半兩) 藁本〔五(半)兩〕 羌活(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五加皮(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黃耆(半兩銼) 桑耳(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薄荷湯調下二錢。忌熱面雞豬魚蒜等。

治風瘙。皮膚癮疹。赤腆瘙癢。隨搔生瘡。悉宜服丹參散方。

丹參(一兩半) 人參(一兩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 雷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附子(一兩炮裂)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煎甘草酒放溫。調服二錢。

治風毒熱氣。上衝頭面。及皮膚生癮疹。搔癢成瘡。心神煩燥。不思飲食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苦參(一兩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分)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諸熱風毒。氣衝出皮膚。搔即癮疹赤起生瘡。兼有黃水結為膿窠痛。悉主之。升麻膏方。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兩) 白蘞(一兩) 漏蘆(一兩) 枳殼(一兩) 連翹(一兩) 蛇銜石(一兩) 藍葉(一兩) 川芒硝(一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 蒴⿱艹豨根(一兩兩) 玄參(一兩) 大黃(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竹瀝三升。拌令勻。經一宿。以成煉豬脂二斤。都煎。候白蘞色焦黃。絞去滓。令凝。用摩患處。日六度瘥。

治風疹癢悶。搔之汁出生瘡。洗湯方。

苦參(五兩) 漏蘆(五兩) 枳殼(五兩) 白蒺藜(五兩) 楮樹莖葉(五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斗。煎至二升。去滓。以綿蘸拭癢處。日七八度瘥。

治風瘙癮疹。遍身皆癢。搔之成瘡方。

茵陳(五兩生用) 苦參(五兩)

上細銼。用水一斗。煮取二升。溫熱得所。蘸綿拭之。日五七度差。

又方。

蠶砂(一升)

上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溫熱得所。以洗之。宜避風。

治風瘙癢諸方

夫風瘙癢者。由風邪氣客於肌肉。則令肌肉虛。真氣散。寒氣搏於皮膚外發。腠理淫邪。與衛氣相搏。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寒則表虛。虛則邪氣往來。故多瘙癢也。

治面上皮起。及身體瘙癢方。

芎藭(三兩) 白朮(三兩) 山茱萸(三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羌活(三兩)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麻黃(二兩去根節) 薯蕷(二兩) 烏喙(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蒺藜〔三(一)兩微炒去刺〕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忌熱面雞豬魚蒜。

治風毒攻皮膚。瘙癢方。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二兩去蘆頭) 黃耆(二兩銼) 白蒺藜(二兩微炒去刺) 漏蘆(二兩) 秦艽(二兩去苗)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微炒) 川芒硝〔一(二)兩〕 犀角屑(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風瘙。身體無處不癢。或生瘡腫。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茺蔚子(三分) 白殭蠶(半兩微炒)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凌霄花(半兩微炒) 躑躅花(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荊芥湯調下三(二)錢。

治風熱客於皮膚。遍身瘙癢。宜服烏蛇散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微炙) 干蠍(半兩微炒) 玄參(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赤箭〔二(一)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豬牙皂莢(半兩炙黃)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遍身風瘙癢不可止。宜服苦參散方。

苦參(一兩銼) 蒼耳苗(一兩) 蔓荊子(一兩) 牡荊子(一兩) 晚蠶砂(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晚蠶蛾(半兩) 玄參(一兩) 胡麻子(一兩) 蛇床子(一兩) 天麻(一兩) 乳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紫筍茶調下二錢。

治風毒攻注皮膚。遍身瘙癢。煩熱多汗。宜服烏金丸方。

槐鵝(半斤) 羌活(二兩) 白附子(二兩) 天麻(三兩) 枳殼(一兩去瓤) 皂莢(三十梃肥者) 躑躅花(一兩) 麻黃〔二(一)兩去根節〕 胡桃瓤(一兩) 烏蛇(一條重三兩) 臘月鴉(一隻去足) 臘月狐肝(一具)

上件藥。並細銼。以一固濟了大瓷瓶。先內烏蛇及鴉狐肝等。歇口燒欲熟。過後下諸藥。以大火煅令通赤。待冷取出。入麝香半兩同研令細。以槐膠爛煮。搗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風瘙癢。皮中如蟲行之狀。宜服枳殼浸酒方。

枳殼(五兩麩炒微黃去瓤) 秦艽(四兩去苗) 獨活(四兩) 肉蓯蓉(四兩) 丹參(五兩) 蒴⿱艹豨(五兩) 松葉(切一升)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貯。以清酒二斗五升。浸五七宿後。每服。不計時候。暖一小盞服。

治風瘙癢不可止。宜用防風浴湯方。

防風(三兩) 蒴⿱艹豨(切一升) 羊桃根(三兩) 石楠(一兩) 秦艽(一兩) 川升麻(一兩) 苦參(三兩) 茵芋(一兩) 白蒺藜(一兩) 蛇床子(一兩) 白礬(一兩) 枳殼(一兩)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七斗。煎至五斗。去滓。於暖室中洗浴。令汗出避風冷。

治風瘙癢不可忍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干荷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用溫蜜酒調下二錢。

治風㾦癗諸方

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㾦癗。狀如麻豆。甚者漸大搔之成瘡也。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癢痛。宜服羚羊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玄參(一兩) 烏蛇皮(一兩酒浸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秦艽(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牛蒡根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毒氣客於皮膚。遍身生㾦癗。狀如麻豆方。

秦艽(一兩去苗)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麻黃(半兩去根節)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牛蒡子(三分微炒) 犀角屑(半兩) 黃耆(三分銼) 玄參(半兩) 川升麻(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風熱。攻皮膚。生㾦癗。瘙癢不止。瘥而復發。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半兩去蘆頭) 川升麻(半兩) 白蘚皮(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羚羊角屑(三分) 羌活(三分) 桑根白皮〔三兩(分)銼〕 麻黃〔半(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遍身生㾦癗。瘙癢。宜服烏蛇散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天麻〔二(三)分〕 羌活(半兩) 白蘚皮(半兩) 桂心(半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秦艽(三分去苗) 牛蒡子(三分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蒲黃(半兩) 蔓荊子(半兩) 芎藭(半兩) 當歸(半兩) 藁本(三分) 白殭蠶(二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熱皮膚瘙癢。生㾦癗。宜服荊芥散方。

荊芥(一兩) 牛蒡子(三分微炒) 蔓荊子(半兩) 天麻(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黃芩(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烏蛇肉(二兩酒浸微炒) 獨活(半兩) 赤茯苓(一兩) 苦參(一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用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搔之癢痛。沙參散方。

沙參(三分去蘆頭)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附子(半兩炮裂)白蘚皮(半兩) 天麻(半兩) 犀角屑(半兩) 丹參(三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熱。頭面皮膚瘙癢。煩悶。生㾦癗。枳殼丸方。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獨活(一兩半) 白蒺藜(一兩半微炒去刺) 牛蒡子(一兩) 薏苡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風瘙癢生㾦癗。宜服蒺藜丸方。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秦艽(一兩去苗) 羌活(半兩) 苦參(半兩銼) 黃芩(半兩) 赤茯苓(一兩) 細辛(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蜜湯下三十丸。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苦參丸方。

苦參(二兩銼) 川芒硝(二兩) 牛蒡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皂莢(不蚛者三兩去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荊芥(二兩) 凌霄花(四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精羊肉八兩。細切。和研。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皮膚風熱。生瘡㾦癗。或癢痛。宜垂柳湯浴方。

倒垂柳(二斤銼) 白礬(二兩生使) 杏仁(三兩)

上件藥。以水一斗五升。煎至一斗。去滓。於無風處洗浴。極妙。

治風瘙癢。皮膚生㾦癗。搔之生瘡。宜用此粉身方。

芎藭〔二(三)兩〕 麻黃根(三兩) 白芷(三兩) 藿香(二兩) 藜蘆(一兩半) 雷丸(五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英粉五兩。相和令勻。逐日粉身上。

治風熱。皮膚瘙癢。搔之生㾦癗方。

麻黃根(五兩) 蛇床子(四兩) 白蒺藜(二兩) 白礬(二兩) 白米粉(二升)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以生絹袋盛。癢即粉身。

又方。

白朮(二兩) 蒴⿱艹豨(五兩) 黃連(二兩) 白礬(半兩) 黃芩(二兩)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茵芋(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旋旋分暖二升洗之。日二三上。

治風瘙癢。皮膚生㾦癗。體腫疼痛。宜用莽草膏方。

莽草(一兩) 當歸(二兩) 芎藭(二兩) 大戟(二兩) 川椒〔一(二)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 細辛(二兩) 赤芍藥(二兩) 芫花(二兩) 躑躅花(二兩) 蒴⿱艹豨(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醋三分。浸一宿。用豬脂三升(斤)都煎。令附子色黃為度。綿濾去滓。每取摩病處。日二三上。

治風熱。皮膚生㾦癗。苦癢成疥。丹參湯洗方。

丹參(四兩銼) 苦參(四兩銼) 蛇床子(三合生用)

上件藥。以水一斗五升。煎至七升。去滓。承熱洗之。

治風瘙皮膚生㾦癗。搔之腫癢。柳枝湯洗方。

嫩柳枝〔半(五)兩〕 茵陳(三兩) 苦參(五兩) 狼牙草(三兩) 青葙葉(三兩) 桃枝(五兩) 槐白皮(四兩) 蒴⿱艹豨(五兩) 麻黃(三兩去根節)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取一斤。以水五斗。煮取四斗。去滓。更入鹽及朴硝各二兩。攪勻。看冷熱。於溫室中洗浴。洗罷衣覆汗出瘥。切慎外風。

治風㾦癗方。

牛膝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兼治骨疽風癩皆效。

治風身體如蟲行諸方

夫人身體虛者。即風邪中於榮衛。溢於皮膚之間。與虛熱相併。故遊弈遍體。狀若蟲行也。

治風身體如蟲行。莽草散方。

 莽草(一兩微炙) 細辛(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麻黃(半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芎藭(三合)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天麻(一兩半) 防風(一兩去蘆頭) 凌霄花(三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藥一分。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又取此藥二兩。用苦參五兩。白礬五兩。桃柳枝各五兩。水一碩二斗。同煎至七斗。布濾去滓。暖室中浴。浴後宜服前散。

治風遍身如蟲行。宜服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莽草(一兩微炙) 石斛(一兩去根節銼) 牛膝(一兩去苗) 萆薢(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山茱萸(半兩) 細辛(半兩) 白朮(半兩) 芎藭(半兩) 羌活(一兩) 天麻(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在頭面眉間。如蟲行。或頭眩。目中淚出。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硃砂(半兩細研) 乾薑(半兩炮製) 莽草(半兩微炙)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半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皮膚瘙癢如蟲行。頭目旋悶。宜服莽草丸方。

莽草〔一(二)兩微炙〕 天麻(一兩) 川升麻(一兩)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蟬殼(一兩微炒) 細辛(一兩) 赤茯苓(一兩) 蛜𧌴(半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風毒沖頭面瘙癢。如蟲行身上。時有風疹。心神煩悶。宜服白蒺藜丸方。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黃耆(三分銼) 獨活(三分) 白芷(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薯蕷(三分)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三兩去蘆頭) 黃連(一兩去須) 葳蕤(半兩) 地骨皮(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毒風攻四肢。周身如蟲行。搔之不解。宜服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半兩) 天麻(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製) 羌活(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麻黃(三分去根節) 白花蛇〔一(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犀角屑(三分) 槐膠(半兩生用) 梔子仁(一兩) 槐實(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別入膩粉一分。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熱毒風沖頭面。癢如蟲行。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獨活(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苦參(一兩銼) 茵桂〔一兩(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身體癢。瘙之或生癮疹。如蟲行浴方。

茺蔚子(五兩) 白蒺藜(五兩) 羊桃根(五兩) 苦參(五兩) 蒴⿱艹豨(一斤) 漏蘆(五兩) 鹽〔三分(合)〕 蒼耳莖葉(一斤) 柳蚛末(半斤)

上件藥。銼。以水一碩。煎取七斗。去滓。飽食。看冷暖。浴浸之當汗出。水稍冷便出。宜避風。不過三上效。

治風皮膚痛癢。狀如蟲行。宜用此方。

蒺藜子〔二(三)兩〕 蛇床子(二兩) 躑躅花(二兩) 蒴⿱艹豨根(二兩) 凌霄花(二兩) 苦參(二兩) 大戟〔一(二)兩〕 川大黃(二兩) 茺蔚子(二兩) 白礬(三兩)

上件藥銼。以水五升。酒三升相和。煎取三升。去滓。次入白礬末。更煎三五沸。以瓷器盛之。旋用塗於癢處。

治風。身體如蟲行。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 煉成松脂(三兩)

上件藥。同研如粉。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用薄荷湯下十丸。槐膠湯下亦得。

治白癜風諸方

夫肺有壅熱。又風氣外傷於肌肉。熱與風交併。邪毒之氣。伏留於腠理。與衛氣相搏。不能消散。令皮膚皺起生白斑點。故名白癜風也。

治肺臟久積風毒。皮膚生白癜不止。苦參散方。

苦參(三兩銼) 露蜂房(二兩微炒) 松脂(二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梔子仁(二兩)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木蘭皮(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宜常吃蘿蔔菜。勿食雞雀肉。忌豬魚大蒜濕面等。

治身體頑麻。及生白癜風。宜服此烏蛇散方。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殭蠶(二兩微炒) 桂心(半兩) 獨活(二兩) 天麻〔一(二)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胡麻子(二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蟬殼(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天南星(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白癜風。遍身斑點瘙癢。白蘞散方。

白蘞(三兩) 天雄(三兩炮裂去皮臍) 商陸(一兩) 黃芩(二兩) 乾薑(二兩炮裂銼) 躑躅花(一兩酒拌炒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附子(二兩去皮臍) 凌霄花(一兩) 川烏頭(二兩去皮臍) 防風(二兩去蘆頭) 露蜂房(一兩) 躑躅花(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三升(斤)煎煉看藥黃焦去滓。候冷。於瓷閤中盛。用摩風癜上。以瘥為度。

又方。

黑油麻(二升九蒸九曝去皮) 桃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生乾地黃(五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三錢。日再服。

又方。

白礬(半兩) 硫黃(半兩)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醋調和塗之。即瘥。

治白癜風如雪色方。

硫黃(一兩半) 香墨(一兩半)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生布揩癜上微傷。用醋和如膏塗之。作瘡。未瘥。更塗之。

又方。

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 天雄(二兩去皮臍生用) 川烏頭〔三(二)兩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二斤。煎令附子色焦黃。去滓。候冷。於瓷閤中盛。用摩風癜上。以瘥為度。

治白癜風方。

雞子(兩枚和殼以米醋一斗浸經七日看殼軟即取出雞子白用調後藥) 硫黃(半兩細研) 附子(一枚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羅令細。用米粉一分。更相和。研令勻細。用雞子白調塗之。

治白癜風方。

紅灰藋(五斤) 茄子根莖(三斤) 蒼耳根莖(五斤)

上件藥。並曬乾一處。燒灰。以水一斗。煎湯淋取汁。卻於鐺內煎成膏。以瓷合盛。別用好通明乳香半兩。生研。又入鉛霜一分。膩粉一分相和。入於膏內。別用煉成黃牛脂二合(兩)入膏內調攪令勻。每取塗摩所患處。日三用之。

治白癜風。胡桃塗方。

初生青胡桃(五顆) 硫黃(半兩細研) 白礬(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研為膏。日三兩上塗之。瘥。

又方。

蘿藦白汁

上先用生布揩之。令微破塗之。不過三上瘥。

又方。

生胡桃油

上一味。每服。以溫酒調半合服。日二服。

又方。

楸木白皮(五斤)

上細銼。以水五斗。煎取五升。濾去滓。卻於慢火上。再煎如糊膏。用不津器收。每取膏摩於所患處。日二三上效。

又方。

驢尿 生薑汁

上件藥。等分相和。洗拭所患處。

又方。

桑柴灰(二斗)

上件藥。於大甑內。蒸使氣溜。取釜中湯淋汁。熱洗。不過五六度瘥。

治紫癜風諸方

夫紫癜風者。由皮膚生紫點。搔之皮起。而不癢痛者是也。此皆風濕邪氣客於腠理。與血氣相搏。致榮衛否塞。風冷在於肌肉之間。故令色紫也。

治紫癜風。白花蛇散方。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麻黃(半兩去根節) 天麻(半兩) 何首烏(半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桂心(半兩) 萆薢(半兩銼) 白蘚皮(半兩) 羌活(半兩)蔓荊子(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晚蠶蛾(一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烏犀角屑(半兩)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磁石令勻。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熱面雞豬魚蒜等。

治紫癜風經效醋石榴子方。

酸石榴(七顆去皮置於一瓷盆子內盛隨炊飯甑上蒸之令爛即絞取汁) 冬消梨(二十顆去皮核研絞取汁) 羌活(一兩) 犀角屑(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干薄荷葉(一兩) 茺蔚子(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苦參(半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烏喙(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除汁外。搗羅為末。取前二味。煎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十丸。

治紫癜風。去根源。代赭丸方。

代赭(一兩) 鐵粉(一兩細研) 金箔(四十片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當歸(半兩) 香墨(半兩) 白礬(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研令勻細。以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用溫蜜酒下二十丸。以蜜湯下之亦得。

治紫癜風方。

灰藋草(不計多少燒作灰用重紙襯水淋取汁熬成膏) 雄黃(一兩) 硃砂(三錢) 膩粉(一錢)麝香(一錢) 蝦蟆灰(半兩) 硫黃(半兩) 白礬灰(半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細。以灰藋膏調塗所患處。干即更塗之。

治紫癜風。硫黃膏方。

硫黃(一兩細研) 雄黃(三分細研) 白礬(一兩細研) 硇砂(半兩) 白附子(半兩) 附子(三分去皮臍) 蛇蛻皮(一條)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油四兩。黃蠟二兩。先煎油三五沸。下蠟。後入藥末。調煎成膏。每取塗摩所患處。日三度用之。

又方。

雄黃(三分) 硫黃〔二(三)分〕 白礬(一兩)

上件藥。都研如粉。以豬脂調令勻。每取塗於患處。日三度用之。

治紫癜風。桑枝煎方。

桑枝(十斤銼) 益母草(三斤銼)

上件藥。以水五斗。慢火煮至五升。濾去滓。入小鐺內。熬為膏。每夜臥時。用溫酒調服半合。

治紫癜風方。

硫黃(二兩細研)

上先以粗布。揩患處令傷。用面脂調硫黃末如膏。日三度塗。

治癧瘍風諸方

夫風邪積熱。居於肺腑。久而不散。流溢皮膚。令人頸邊胸前腋下。自然斑駁。點點相連。色微白而圓。亦有紫色者。亦無痛癢。謂之癧瘍風也。此皆風之與熱。伏留肌腠之間。氣血不和。乃生斯疾也。

治癧瘍風。斑駁如白瘕。烏蛇散方。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秦艽(一兩去苗) 芎藭〔三(一)兩〕 桂心(一兩) 防風〔一(二)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梔子仁(一兩) 白蘚皮(一兩) 丹參(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玄參(一兩) 苦參(二兩銼)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兩) 通草(一兩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黃去刺) 羌活(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良久。以溫酒調下二錢。忌雞豬魚蒜熱面等。

又方。

附子(半兩去皮臍) 硫黃(半兩細研) 蒼耳(一握陰乾)

上件藥。搗同研為細散。用米醋調。先以布揩其上赤。即以藥塗之。干即更塗之。

治身體癧瘍斑駁。女萎膏方。

女萎(半兩) 附子(半兩去皮臍) 雞舌香(半兩) 木香(半兩) 麝香(一錢別研) 白芷(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臘月豬膏半斤。煎藥看黃焦。便去滓。內入麝香攪令勻。放凝。先以物磨癧瘍上。小傷便敷之。

治癧瘍。蜀水花膏方。

蜀水花(一兩) 白附子(一兩) 白蘞(一兩) 當歸(一兩) 鷹糞白(一兩) 麝香(一分別研)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豬脂一斤。合煎諸藥。焦黃去滓。候冷。入麝香攪令勻。於瓷閤中盛。用摩癧瘍。以瘥為度。

又方。

硫黃(一兩細研) 白礬(一兩細研) 水銀(一兩) 灶墨(一兩細研)

上件藥。都入蔥涕和研。令水銀星盡。每夜臨臥時塗之。

治面及項忽生白駁。狀如白癬。名之癧瘍。炊帚散方。

故炊帚(半兩) 甑帶(半兩) 履底(半兩) 蛇蛻皮(半兩)

上件藥。四味。以月蝕夜。伺候正蝕時。都燒之成灰。研令細。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服二錢。仍以醋調藥如膏。以塗敷駁上即消。

又方。

硫黃(三兩細研) 附子(一兩去皮臍) 鐵精(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同研為散。以三年米醋和。內瓷閤中盛。密封七日。先以醋泔淨洗。上拭乾塗之。三兩日慎風。

治身癧瘍風斑駁方。

蒴⿱艹豨(二斤) 木防己(半斤)

上件藥。並燒灰。以水淋取釅汁。洗癧瘍訖後。別用醋研木防己塗之。即愈。

又方。

附子(半兩去皮臍) 硫黃(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同研為散。用米醋調如膏。先以布揩癧瘍上。令赤痛。即塗之。

又方。

硫黃(半兩) 臭黃(一分)

上都細研令勻。以生薑汁調塗。日三兩度用之。

治癧瘍風。蒼耳丸方。

蒼耳葉(不計多少陰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五兩。取粟米二合。煮作粥。即研粥如膏。即用莨菪子。淘去浮者。炒令黃黑色。搗細羅為末。用一兩。都相和令勻。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

又方。

羊蹄草根

上件藥。於生鐵上釅醋磨。旋旋刮取。塗於患上。未瘥。更入硫黃少許。同磨塗之。

又方。

青胡桃皮(三個) 硫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爛搗研之。入少許醬汁。調令相入。先以泔清洗之。然後塗於患上。

又方。

烏賊魚骨

上件藥。以三年醋研磨如糊。先將生布揩肉赤。即塗於上。

治癧瘍風方。

烏蛇(一條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豆淋酒調下二錢。日三服。

又方。

五月收赤足蜈蚣燒灰。醋調塗之。

又方。

用自死蜣螂搗為末。先以布揩瘍上。熱敷之。一宿瘥。

治白駁風諸方

夫白駁者。是肺風流注皮膚之間。久而不去之所致也。多生於項面。點點斑白。但無瘡。及不瘙癢。不能早療。即使浸淫也。

治面上白駁方。

弊帛(一兩) 蟬頭(一兩) 苕帚(一兩) 甑帶(一兩) 脯醋(一兩) 故麻鞋底(一兩) 蛇蛻皮(一兩)

上件藥。以月蝕之夜。盛蝕時。合燒細研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日三服。更用醋調此散。塗之亦妙。忌雞魚豬肉大蒜等。

治白駁方。

硫黃(一兩研入) 蛇蛻皮(一條燒灰) 草決明(一兩生用) 半夏(一兩生用) 檞樹皮(一兩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以清漆和之。薄塗白處。欲塗藥時。先以巴豆中截。摩白處。令皮微起。然後敷藥。二三遍即愈。

又方。

雄黃(一兩) 硫黃(一兩) 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炮製)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研如面。醋調塗之。

又方。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 硫黃(一兩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以醋調塗之。

又方。

雌黃(一分) 硫黃(一分) 蛇蛻皮灰(二條)

上件藥。搗研令細。用醋調如膏。先以巴豆汁截磨白處。令皮起。然後敷藥。三兩遍即瘥。

又方。

取樹孔中水。溫熱洗之。然後搗細辛牡蠣等分為末。以面脂調敷白駁上。日三夜一效。

又方。

先以新布揩令赤。用醋摩巴豆塗之效。

又方。

鰻鱺魚脂

上先洗拭駁上。揩令燥痛。以魚脂塗。一上便愈。

又方。

用桂心搗羅為末。以唾調塗於駁上。日再塗即愈。

又方。

用蛇蛻皮燒灰。以醋調塗上。甚佳。

卷第二十五

治一切風通用丸藥諸方

靈寶丹方 夫人之生。稟於五行。皆為五味之所傷也。爰自飲乳至於耄年。莫不因風而損命。或食而傷飽。或不食而太飢。或飲啜太多。或乾渴乏水。或食酸鹹。或茹辛辣。或冒熱衝風。或大寒近火。或庭前看月。或樹下乘涼。或刺損肌膚。或撲傷肢體。或餐燥藥。或飲甘泉。或久失節宜。或恆多恣縱。因此風趨百竅。毒聚一肢。遂使手足不仁。言語謇澀。或痛連骨髓。或痹襲皮膚。瘙癢如蟲行。頑痹如鐵石。或多痰好睡。或健忘多嗔。血脈不行。肉色乾瘦。或久在床枕。起便須人。語澀面虛。唯生不健。或偶縈疾苦。卒暴而終。男子則氣引其風。女子則風隨其血。未有不因風而損命。世人不能體會。但以藥攻其內。安有風在五臟六腑。四肢百脈。而湯散之類。曷能去之。假令相醫。而用藥乖誤。雖有難經素問。三世十全。欲去沉疴。要其必應。弗可得也。夫以養藥制燒藥。燒藥制煮藥。煮藥制生藥。生藥制養藥。其藥遞互相制。遞互相使。君臣既具。父子固全。遂得陰陽各獲其敘。又陽藥制陰以引其陰。陰藥制陽以引其陽。此藥雖不能龍飛羽化。而致神仙。得之服十豆許。壽限之內。永無疾苦。如患風疾。及撲傷肢節。十年五歲。運動不得者。但依法服之。十粒便效。重者不過三十粒。有人卒中惡暴亡者。但心頭未冷。取藥五粒。以醋調摩臍中。一千餘遍。當從臍四面漸暖。待眼開後。以熱醋研下十粒。入口即活。神驗不可具載。凡病不問輕重。年月深淺。先以紅雪通中散三錢。茶下。良久更以熱茶投。令宣瀉一兩行。便依法煎姜豆湯下三粒。當以他人熱手。更摩所患處。良久熱徹。當覺肉內有物如火至病所。一二百日及一年內。風疾下床不得者。一服三粒。十服後便可行步。如患至重者。每一利後。隔日服五粒。又住三五日。即更利。服不過三十粒。平復如本。若打撲損多年。天陰即疼痛。動不得者。大驗只可五七服。服此藥多者。疾去後。藥力恆在。此藥神驗。切非人智能測也。具方如後。

光明沙(一兩半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喬麥灰汁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 硫黃(一兩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無灰酒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 雄黃(一兩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米醋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 自然銅(一兩先搗碎細研如粉)

以上四味。用一有蓋瓷瓶子。先以金箔三片。鋪於瓶子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箔兩片蓋之。次入雄黃。又以金箔兩片蓋之。次入硃砂。又以金箔兩片蓋之。次入自然銅。又以金箔三片蓋之。以瓶子蓋合卻。不用固濟。於灰池內。坐瓶子令穩。以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去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熟火十兩。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用火一斤。去瓶子二寸。以火盡為度。候冷。取藥出瓶子。以紙三重裹藥。於淨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

磁石(以醋淬二十遍搗羅細研如粉) 陽起石(研如粉) 長理石(細研如粉) 紫石英(細研如粉)

以上四味。各三分。用一有蓋瓷瓶子。先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長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一依前法。以蓋子合之。其口不固濟。用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一斤。去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火三斤。去瓶子二寸。第三日用火半秤。去瓶子三(二)寸。一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藥。用紙裹入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極細。

牛黃 龍腦 麝香 膃肭臍(酒刷微炙) 龍齒 虎脛骨(塗酒炙令黃)

以上六味各一兩。搗羅為末。更細研如粉。

鍾乳(十兩以絹袋子盛。先以長流水煮半日。後棄其水。別用水五斗煎取一斗。煮後草藥。留鍾乳水三合。磨生犀角三分) 遠志(去心) 巴戟 苦參 烏蛇(酒浸去皮骨微炙) 仙靈脾 天麻(以上各一兩一分)

以上六味。搗粗羅為散。以前鍾乳水一斗。煎至七升。用生絹袋。濾去滓。澄清。

木香 肉豆蔻(去殼) 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 桂心(以上各一兩半) 延胡索 木胡桐淚(以上各三分)

以上六味。搗粗羅為末。以前鍾乳汁七升。煎至四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當歸(以上各一兩)

以上二味。搗粗羅為散。以前鍾乳汁四升。煎至三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皂莢子仁(一兩半搗羅研如粉) 川芒硝(一兩細研) 生地黃汁(一升) 無灰酒 童子小便(一升)

上件地黃汁等。合前藥汁。都計六升。內銀鍋中。於靜室內。以文火養至一升。下金石藥末在內。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然後入牛黃等六味。攪令極勻。即下皂莢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綿濾過。入在藥內。然後於乳缽內。以乳槌。令力士研三五千下。緣此藥極黏如膠。須用力研之。研訖。分為三分。內一分入上件芒硝。別更研令勻。並丸如綠豆大。其藥有三名。一名歸命丹。一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如有中一切風。牙關緊急。及屍厥暴亡者。以熱醋研三兩丸。灌在口中。下得咽喉即活。如要常服。即空心。以溫酒下二丸。

治一切風。大黑神丸方。

曾青(一兩) 硫黃(一兩) 水銀(一兩與硫黃結為砂子) 硃砂(一兩) 雄黃(一兩) 白石英(一兩) 紫石英(一兩) 白礬(一兩) 黃丹(一兩半) 金箔(五十片) 銀箔(五十片) 硝石(一兩) 定粉(一兩) 太陰玄精(一兩)

以上藥。都研令細。入於固濟了瓶子中。其瓶子上開一小竅子。用出陰氣。初以小火養二日。候陰氣出盡。以鹽泥塞竅。便以大火。漸令通赤。候冷。以濕沙土培瓶子一復時。出火毒畢。取出藥。更研如粉。

白龍腦(一兩) 麝香(一兩) 牛黃(一兩半) 膩粉(一兩) 天竺黃(一兩) 真珠末(半兩) 琥珀(半兩)

以上都細研。與諸藥臨時合和。

鹿胎(一兩半) 烏蛇(二兩半去皮骨) 貍骨(一兩) 虎脛骨(一兩半) 甘草(一兩) 敗龜(一兩)

以上並塗酥炙。搗羅為末。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麻(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干蠍(一兩微炒) 蟬殼(一兩) 桂心(一兩)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獨活(一兩) 細辛(一兩)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殭蠶(一兩微炒) 犀角屑(一兩半) 羚羊角屑(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諸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酸棗大。每服。以豆淋酒研下一丸。忌一切毒滑魚肉動風物。

治一切風。神效黑神丸方。

雄黃 硫黃 水銀(與硫黃結為砂子研) 硃砂 金星礜石 太陰玄精 白石英 紫石英 悉藺脂 陽起石 曾青 定粉 黃丹 滑石(以上各一兩)

以上藥。都細研。入固濟了瓶子內。蓋上鑽一竅子。蓋口以六一泥。固濟令密。先以文火養一復時。令出陰氣盡。以泥塞竅。後以大火燒令通赤。待冷。用濕土培瓶子一日。出火毒畢。取出細研。入後藥。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天麻(二兩) 天南星(一兩炮裂) 麻黃(二兩去根節) 犀角屑(一兩) 桂心(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干蠍(二兩微炒) 牛黃(一兩研細) 麝香(半兩細研) 白龍腦(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櫻桃)子大。每服。以豆淋酒下一丸。忌豬雞毒滑動風物。

治一切風。無不神效。大通丸方。

雄黃(二兩) 雌黃(二兩) 密陀僧(一兩) 紫石英(二兩) 硃砂(三兩) 黃丹(五兩) 定粉(一兩) 曾青〔三(二)兩〕 鉛霜(二兩) 水銀(二兩) 金箔(五十片) 銀箔(五十片) 生金屑(一兩) 生銀屑(一兩) 磁石(一兩) 滑石(半兩) 綠礬(半兩) 白礬(一兩) 硫黃(一兩並水銀結為砂子)

以上藥。都細研。入一固濟了瓶子中。瓶蓋上鑽一小竅子。用出陰氣。初以火半斤。去瓶子三寸。養三日。便以鹽泥塞其上竅子。以火五斤。燒令通赤。便去火放冷。於淨地上鋪紙三重。將藥末勻攤在上。以盆蓋之。四畔。以土擁閉。經三複時。出火毒畢。研令極細。入後藥末。

豬牙皂角(三分去黑皮塗酥炙令微焦去子) 伏龍肝(半兩) 香墨(一兩) 丁香(半兩) 檳榔(半兩) 木香(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蟬殼(半兩) 干蠍(一兩微炒) 白花蛇(二兩酒浸炙微黃) 蛇蛻皮(半兩炙微黃) 龍腦(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龍腦麝香。並前石藥。都研令勻。以麵糊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楝實大。每服。以薄荷酒研下一丸。忌生血物。

治一切風。黑星丹方。

曾青 楊梅青 胡椒青 桃花石 紫石英 白石英(以上各半兩) 硫黃 雄黃 光明砂 黃丹 定粉 水銀(以上各一兩) 生金屑 山澤銀屑 真珠末(一分)

以上藥。搗羅入水銀。都研令細。內瓶子中。密蓋頭。以鹽泥固濟。候極干。以慢火養一七日後。用大火煅之。候冷取出。用甘草水潑地。以紙襯藥。攤於地上。以盆合之。一復時後細研。

龍腦 牛黃 鉛霜 麝香(以上各一兩) 光明砂 雄黃 犀角屑(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都一處細研。以麵糊和丸。如皂莢子大。每服。以熱酒下一丸。忌毒滑魚肉動風物。

治一切風。抵聖大道丸方。

硫黃 水銀(與硫黃結為砂子) 自然銅 雄黃 硃砂 鉛霜 定粉 黃丹 硝石(以上各一兩)

以上藥。都細研。入瓷瓶內。以紙筋鹽泥固濟。蓋上鑽一竅子。四邊泥令合。候極干。用炭火三斤。漸漸逼出陰氣令盡。以泥塞竅子令密。用炭火一十斤以來。燒令通赤。待稍冷。便以濕砂土三二斗。⿰黃令蓋瓶子。勿令透氣。一復時取出。向好紙上。於濕地攤。以盆蓋一宿。出火毒。研令極細。

天麻(二兩) 白殭蠶(二兩微炒) 羌活(二兩) 桂心(一兩) 犀角屑(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方炒令黃燥) 芎藭(二兩) 白附子(二兩炮裂) 天南星(二兩炮裂)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干蠍(一兩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銼碎以酒拌炒令黃) 白龍腦(半兩) 麝香(半兩) 牛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藥末及龍腦等。都研令勻細。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溫豆淋酒研下一丸。忌豬雞毒魚黏滑動風物。

治風。黑神丸。不計急慢。並主之方。

硫黃(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水銀(半兩) 雄黃(半兩細研)

以上四味。先用硫黃雄黃。於銚子內消作汁。次下水銀硃砂。便攪結為砂子。後用一瓷合子。蓋上鑽一孔子。似黃米大。即安砂子在內。便用鹽泥固濟。只留孔子。放干。先用火半斤。去合子四面。四寸已來。至一食間。即八面加火。放黑氣出盡。即用濕紙片子。搭合上孔子。才幹。則換。至三十片為度。其藥已成。候冷細研。入後藥。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天麻(半兩) 白附子(一分炮裂) 烏蛇(三分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殭蠶(一分微炒) 桂心(一分) 干蠍(一分微炒) 天南星(一分炮裂) 天雄(一分炮裂去皮臍)獨活(一分) 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石藥一兩。管草藥二兩。入相和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豇豆大。每服。以豆淋酒嚼破下三丸。忌動風物。

治一切風。走馬丹法。

硃砂(一兩) 雄黃(一兩) 硫黃(一兩) 水銀(一兩)

以上四味。同研極細。墨染紙裹。用線系定。取巴豆一斤。和皮都搗黏爛。以瓷合內。巴豆一半鋪底。入前四味藥。在巴豆中心上。又以巴豆蓋之。如法固濟。候乾。入爐中。用半秤火煅。候火盡取出。並巴豆灰。與四味藥。同研極細。更入後藥。

木香(一分) 天麻(一分) 犀角屑(一分) 白附子(一分炮裂) 天南星(一分炮裂) 丁香(一分) 肉桂(一分去粗皮) 麝香(一分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白花蛇(三分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殭蠶(一分微炒) 干蠍(一分微炒)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藿香(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前藥同研令勻。用湯浸蒸餅。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十丸。當取下如魚油惡物一兩碗。便是風之根本。忌動風物。

治一切風。龍腦丸方。

龍腦(三分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真珠(一分細研) 琥珀(一分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 犀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茯苓(一分) 羌活(三分) 白花蛇肉(一兩半酒浸炙令微黃) 膩粉(一分) 白附子(半兩炮裂) 獨活(半兩) 晚蠶蛾(三分微炒)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蔓荊子(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麻黃(半兩去根節) 白殭蠶(半兩微炒) 干蠍(一兩微炒) 天麻(一兩半) 芎藭(一分) 檳榔(一分) 白蒺藜(半分微炒去刺)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零陵香(半兩) 藿香(一分) 丁香(三兩) 硃砂(一分細研) 乳香(半兩細研) 羚羊角屑(半兩) 沉香(半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五丸。薄荷湯下亦得。忌豬雞肉毒滑動風物。

治一切風。雄朱丹方。

雄黃(一分細研) 硃砂(一兩半細研水飛過) 天麻(一兩)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肉桂(一兩半去粗皮) 芎藭 蔓荊子 白殭蠶(微炒) 牛膝(去苗) 萆薢(銼) 羚羊角屑 白附子(炮裂) 檳榔 天南星(炮裂) 當歸 藿香 甘菊花(以上各半兩) 地龍(微炒) 乾薑(炮裂銼) 羌活 獨活 人參(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天雄(炮裂去皮臍) 躑躅(酒拌炒干) 防風(去蘆頭) 漢防己 白芷 白茯苓 藁本 干蠍(微炒) 蟬殼 牛蒡子(微炒) 龍腦(細研) 麝香(細研) 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櫻桃大。以硃砂末內滾過。合時不得令婦人孝子貓犬等見。每服。以薄荷酒研下一丸。忌生冷豬雞毒魚黏滑動風物。

治一切風。太一丹方。

川烏頭(生用去皮臍) 干蠍(微炒) 白殭蠶(生用) 天麻 天南星(生用) 羌活 躑躅 硃砂(細研) 乳香(以上各一兩) 白附子(半兩生用) 附子(去皮臍生用) 牛黃(細研) 雄黃(細研以上各半兩) 安息香(一兩半) 麝香(一分細研) 白花蛇肉(二兩半酒浸炙微黃) 龍腦(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別以麻黃五兩。去根節搗碎。以酒五升。煎至二升。去滓。入糯米粉一兩。更熬成膏。次下諸藥末。和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以膩粉內滾過。令干。每服。以溫酒下七丸。忌動風物。

治一切風。通用神效方。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龍腦(半兩)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金箔(一百廿片細研) 銀箔(一百廿片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天麻(二兩) 羌活(一兩) 蔓荊子(一兩) 仙靈脾(一兩) 獨活(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烏蛇(二兩半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南星(一兩炮裂)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芷(一兩) 細辛(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犀角屑(一兩) 白茯苓(一兩) 蟬殼(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溫酒嚼下一丸。

治一切風。香汗丸方。

牛黃(細研) 麝香(細研) 硃砂(細研) 龍腦(細研) 干蠍(微炒) 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白殭蠶(微炒 以上各一分) 白花蛇肉(塗酥炙微黃) 白附子(炮裂) 白蒺藜 天麻 赤茯苓 白芷 羌活 獨活 蔓荊子 麻黃(去根節) 漢防己 木香 烏蛇肉(塗酥炙微黃) 檳榔 藁本 防風(去蘆頭) 芎藭 當歸(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嚼下三丸。服經一月。汗出皆香。經一百日。洗面水自香。凡有風氣。隨汗而出。如是中風者。薄荷酒研下五丸。合時不得令女人孝子貓犬等見。

治一切風。烏犀丸方。

烏犀角屑(半兩) 天麻(一兩) 桂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海桐皮(一兩) 當歸(一兩) 芎藭(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羚羊角屑(一兩) 萆薢(一兩銼) 藁本(半兩) 蔓荊子(半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附子(半兩炮裂) 白殭蠶(一兩微炒)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龍腦麝香等。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嚼破。以薄荷酒下。

治一切風。及肢節走痛不可忍者。神效麝香丸方。

麝香(半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牛黃(半兩細研) 天麻(一兩) 羌活(一兩) 芎藭(一兩) 獨活(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干蠍(一兩微炒) 白殭蠶(一兩微炒) 甘菊花(一兩) 天南星(三分炮裂) 敗龜(二分塗酥炙微黃) 白花蛇(三分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木香(三分) 蔓荊子(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地龍(一兩微炒) 海桐皮(三分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虎脛骨(三分塗酥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以暖酒或薄荷薑湯。研下一丸。忌生冷毒滑物雞豬肉。

治一切風。天麻丸方。

天麻(二兩) 芎藭(一兩) 羌活(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藁本(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干蠍(半兩微炒) 白附子(半兩炮裂) 犀角屑(半兩) 牛黃(一分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 麝香〔一兩(分)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龍腦(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或薄荷湯。嚼下十丸。如猝中風不語。口噤不識人迷悶者。研化服之。

治一切風。白花蛇丸方。

白花蛇肉(三兩湯浸炙微黃) 晚蠶蛾(微炒) 天南星(炮裂) 白殭蠶(微炒) 當歸 桂心 萆薢(銼) 藁本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炮裂) 天麻 羌活 芎藭 防風(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夜臨臥時。以熱酒服十丸。以衣被厚蓋。勿令通風。要知藥力行。即須臾汗出。如無汗。即依前再服。以汗出為度。仍須避風為妙。

治一切風。龍腦丸方。

龍腦(一分細研) 雄黃〔十(半)兩細研〕 硃砂〔二(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阿膠(一分搗碎炒令黃燥) 丁香(一分) 天南星(一分炮裂) 好墨(半兩) 牛黃〔三(一)分細研〕 天竺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取三月三日。以木蜜和丸。如豇豆大。每服。以熱酒研一丸服之。

治一切風。雄黃丸方。

雄黃〔二(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龍腦〔二(一)分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白殭蠶(一兩微炒)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天麻(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干蠍(一兩微炒)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蟬殼(半兩) 獨活(一兩) 芎藭(一兩) 膩粉(半兩) 犀角屑(半兩) 槐膠(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豇豆大。每服。以溫酒嚼下五粒。如心煩壅悶。驚風。即以荊芥薄荷湯下。忌動風物。

治一切風。玄英丸方。

雄黃(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龍腦(半分細研)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骨炙微黃) 天麻(一兩) 白殭蠶(一兩微炒)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天南星(一兩生用) 天雄(一兩去皮臍生用) 麝香(半分細研) 獨活(一兩) 干蠍(一兩微炒) 鉛霜(半兩細研) 蟬殼(一分) 芎藭〔十(一)兩〕 膩粉(一分) 犀角屑(一分) 馬牙硝(一兩燒令通赤放冷出火毒) 硫黃(半兩) 水銀(半兩並硫黃結為砂子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豇豆大。每服。以薄荷酒研下七丸。日三四服。或中風四肢緩弱。宜於淋浴後服。厚蓋出汗。避風。忌豬雞毒滑動風物。

治一切風。狐肝丸方。

狐肝(一具) 烏鴉(一隻去觜爪肚腸曬乾共狐肝一處入瓶燒為灰) 天南星(半兩炮裂) 天麻(一兩) 藿香(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桑螵蛸(一兩微炒) 干蠍(一兩微炒) 白殭蠶(一兩微炒) 烏藥(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麝香(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牛黃(一分細研) 蟬殼(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

治一切風。神效無比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白殭蠶(一兩半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干蠍(一兩全者微炒) 芎藭(一兩) 天南星(一兩炮裂)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木香(一兩) 天麻〔一(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獨活(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櫻桃大。每服。以薄荷酒研下一丸。薄荷蔥茶下亦得。

治一切風。立效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一兩炮裂) 白花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 肉桂(一兩半去皺皮) 白附子(半兩炮裂) 獨活(一兩) 天麻(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硃砂(半兩細研) 干蠍(一兩微炒) 膩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丸。薄荷湯茶下亦得。忌毒滑魚肉動風物。

治一切風。白丸子方。

附子(半炮半生去皮臍) 白附子(半生半炮) 半夏(湯洗七遍半生半煨) 天南星(熱水洗半生半炮) 天麻 干蠍(生用) 白花蛇肉(酥拌炒令黃) 甘菊花 羌活 防風(去蘆頭) 芎藭 桂心 白殭蠶(生用) 白蘚皮 木香(以上各半兩) 巴豆(半兩去心研紙裹壓去油別研入) 硃砂(一分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硃砂雄黃麝香等研令勻。以糯米飯。和搗一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用膩粉滾過。每服。以暖酒下三丸。

又方。

天麻(一兩) 干蠍(半兩生用) 天南星(半兩生用) 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 芎藭(三分) 細辛(半兩) 半夏(半兩生用) 川烏頭(一分生用去皮臍) 白附子(半兩生用) 白殭蠶(三分生用) 麝香(一分細研) 麻黃(半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和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以膩粉滾過。令干。每服。以溫酒下三丸。

又方。

白附子(一兩炮裂) 白殭蠶(一兩微炒) 干蠍(一兩半微炒) 蟬殼(半兩) 天麻(一兩)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以膩粉滾過。令干。如中風不語重者。以暖酒研下一十丸。當有汗出即瘥。如常服。即空心溫酒下五丸。

又方。

天麻 天南星(炮裂) 白附子(炮裂) 白花蛇肉(酒浸炙微黃)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殭蠶(微炒以上各一兩) 膩粉(一分) 麝香(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麝香膩粉。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以胡粉滾過。每服。以溫酒下三丸。忌毒滑物。

又方。

白附子(一兩炮裂) 天麻(一兩) 雄雀糞(一兩) 天南星(酒炒令黃) 牛黃(細研) 麝香(細研) 干蠍(微炒) 水銀(以少棗瓤研令星盡 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水銀令勻。以棗瓤和丸。如綠豆大。入膩粉中滾過。曬乾。每服。以溫酒下二(三)丸。

治一切風。太白丹方。

鹿角霜(半兩) 瓷藥(七兩燒令通赤候冷羅細研水飛過) 蛤粉(七兩) 天南星〔三分(兩)炮裂〕 白蒺藜(三兩微炒去刺) 蛜𧌴(三兩微炒) 麝香(一兩半細研) 川烏頭(二兩生用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以麵糊和搗五七百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豆淋酒研下一丸。

治一切風。龍腦丸方。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天南星(一分炮裂) 白附子(一分炮裂)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粥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三丸。

治一切風通用散藥諸方

治一切風。大排風散方。

天麻(三兩) 羚羊角屑(三分)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甘菊花(三分) 山茱萸(三分) 薯芋(三分) 細辛(三分) 藁本(三分) 獨活(一兩) 秦艽(三分去苗) 麻黃(一兩去根節)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蔓荊子(三分) 黃耆(三分銼) 鹿角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丹參(半兩) 莽草(半兩微炙) 地骨皮(半兩) 白蘚皮(半兩) 漢防己(三分)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分去苗) 薏苡仁(三分) 杜仲(半兩去皺皮炙微黃銼) 石南(半兩) 當歸(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 萆薢(半兩銼) 側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蒼耳苗(半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犀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芷(三分) 茵芋(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浸湯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生薑薄荷湯調服亦得。忌生冷雞豬肉。

治一切風。小排風散方。

天麻 防風(去蘆頭) 羌活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炮裂) 人參(去蘆頭) 萆薢(銼) 白蒺藜(微炒去刺) 硃砂(細研 以上各一兩) 芎藭 麻黃(去根節) 當歸 白茯苓木香 威靈仙 白殭蠶(微炒) 甘菊花 細辛 藁本 白朮 檳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海桐皮(銼) 白芷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麝香(細研 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硃砂麝香。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雞豬肉。

治一切風。赤箭散。

赤箭(一兩)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犀角屑(一兩) 藿香(一兩) 檳榔(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干蠍(微炒) 晚蠶蛾(微炒) 蠶蟻(微炒) 麝香(細研) 龍腦(細研) 硃砂(細研) 牛黃(細研) 芎藭 防風(去蘆頭) 白朮 人參(去蘆頭) 茯神 當歸 木香 牛膝(去苗) 蔓荊子 白殭蠶(微炒) 細辛 蟬殼 麝香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天南星(生用) 桑螵蛸(微炒) 白附子(生用 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服。以薄荷酒調下一錢。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治一切風。無問新久。服之皆效。大莽草散方。

莽草(一兩半微炙) 木香 人參(去蘆頭) 白朮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萆薢(銼) 仙靈脾 柏子仁 石斛(去根銼) 牛膝(去苗) 石龍芮 細辛 山茱萸 松脂 桂心 白附子(炮裂) 干蠍(微炒) 杜仲(去皺皮炙微赤銼) 赤芍藥 防風(去蘆頭) 芎藭(以上各三分) 龍腦(細研) 牛黃(細研) 麝香(細研) 雄黃(細研) 鉛霜(細研 以上各一分) 天南星(炮裂) 牛蒡子(微炒) 羌活 巴戟 蟬殼 白殭蠶(微炒以上各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同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忌生冷豬雞肉。

治一切風。小莽草散方。

莽草(微炙) 麻黃(去根節) 天麻(各二兩) 萆薢(銼) 防風(去蘆頭) 芎藭 羌活 柏子仁 白朮 細辛 松脂(煉過者) 牛膝(去苗) 山茱萸 澤瀉 赤芍藥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附子(炮裂) 天南星(炮裂) 干蠍(微炒) 烏蛇肉(酒浸炙微黃) 當歸 石龍芮 犀角屑 杜仲(去皺皮炙微黃 以上各一兩) 白殭蠶(微炒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鉛霜(三分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忌生冷豬雞毒魚等。

治一切風。羌活散方。

羌活 天麻 麻黃(去根節) 香附子 人參(去蘆頭 以上各一兩) 胡麻子 細辛 藿香 牛膝 犀角屑 芎藭 桂心 當歸 天雄(炮裂去皮臍) 蟬殼 白附子(炮裂) 地龍(微炒) 烏蛇肉(酒浸炙微黃 以上各半兩) 晚蠶蛾(一分微炒) 干蠍(一分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薄荷湯調服亦得。忌豬雞毒魚等。

治一切風。無問緩急。宜服天南星散方。

天南星(銼醋拌炒微黃) 白附子(炮裂) 干蠍(微炒) 羌活 附子(炮裂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 萆薢(銼) 丹參 藁本 天麻 烏蛇肉(酒浸炙微黃) 桂心 威靈仙 牛膝(去苗 以上各一兩) 躑躅(半兩醋拌炒令干)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酒拌炒微黃) 犀角屑(半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白殭蠶(半兩微炒) 牛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服。以豆淋酒調下一錢。

治一切風。藁本散方。

藁本 赤箭 羌活 獨活 芎藭 防風(去蘆頭) 肉桂(去皺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續斷五加皮 甘菊花 麻黃(去根節) 赤芍藥 細辛 干蠍(微炒 以上各一兩) 當歸 牛膝(去苗)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微炒赤銼 以上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薄荷湯調下亦得。忌生冷豬雞毒魚動風物。

治一切風。龍腦散方。

龍腦(一分細研) 犀角屑(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白芷(半兩) 獨活(一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芎藭(一兩) 天麻(銼) 茯神(半兩) 桂心〔三(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牛膝(一兩去苗) 藿香(半兩) 桑螵蛸(半兩微炒) 甘菊花(半兩) 白附子(半兩炮裂) 干蠍(半兩微炒) 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毒滑動風物等。

治一切風。白花蛇散方。

白花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白殭蠶(一兩微炒)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 羌活(二兩) 秦艽(一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芎藭(一兩) 萆薢(一兩銼) 干蠍(一兩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服。以暖酒調下一錢。忌生冷雞豬肉等。

治一切風。無問新久。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 人參(去蘆頭) 白朮 當歸 天雄(炮裂去皮臍) 附子(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防風(去蘆頭) 桂心 漢防己 萆薢銼 白蘞 黃耆(銼) 桔梗(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以上各一兩) 山茱萸 細辛 莽草(微炙) 五味子 甘草(炙微赤銼 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雞豬肉。

治一切風通用煎藥諸方

治一切風。暖臟腑。除風冷。天麻煎方。

天麻〔一(二)兩別搗羅為末〕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防風(去蘆頭) 白附子(炮裂) 獨活 牛膝(去苗) 石斛(去根) 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 補骨脂(微炒) 萆薢(銼) 當歸 芎藭 山茱萸 白蒺藜(微炒去刺) 海桐皮(銼) 仙靈脾 巴戟 沉香 木香(以上各一兩)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無灰酒五升。入白蜜五合。同於銀鍋中。煎令減半。先下天麻末。煎良久。次下諸藥末。以柳木篦攪令稀稠得所。於瓷器中盛。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忌生冷雞豬毒滑物。

治一切風。仙靈脾煎方。

仙靈脾(一斤細銼以酒七升煮至二升濾去滓入後藥末)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肉桂(二兩去皺皮) 赤芍藥 牛膝(去苗) 鹿角膠(搗碎炒令微燥) 萆薢(銼) 五加皮 酸棗仁 石斛(去根銼) 當歸 木香 乳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於銀鍋中。入前煎在內。次入白蜜五合。下諸藥末。用慢火熬。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稀稠得所。收於瓷器中盛。每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忌豬雞。

治一切風。五枝煎方。

花桑枝 槐枝 桃枝 百靈藤枝 柳枝(以上各一斤並細銼) 黑豆(三升淨揀水淘過曝干)

以上藥。於釜中。用水三斗。煮至一斗。濾去滓。卻以慢火。煎至五升。入後藥。

附子(炮裂去皮臍) 肉桂(去皺皮) 天麻(各二兩) 羌活 豬脊 牛膝(去苗) 仙靈脾 天蓼木子 芎藭 當歸 海桐皮(銼) 威靈仙 安息香 乳香 檳榔(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煎中。次入白蜜一升。以慢火熬。以木篦攪。不得住手。令稀稠得所。於瓷器中貯。每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豬雞毒滑物。

治一切風。不以遠近。服之皆效。百靈藤牛膝煎方。

百靈藤(五斤細銼以水三斗煎至一斗濾去滓更煎至三升) 牛膝(去苗) 附子(去皮臍) 赤箭仙靈脾 何首烏 鹿角膠 乳香(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前煎中。別入白蜜五合同熬。以柳木篦攪令勻。如稀餳即止。收於瓷器中。每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空心及晚食前服。忌毒滑物。

治一切風。天蓼木煎方。

天蓼木(五斤細銼以水一(二)鬥煎至一斗濾去滓卻熬取五升) 赤箭 獨活 防風(去蘆頭) 芎藭 仙靈脾 牛膝(去苗) 天雄(去皮臍) 山茱萸 巴戟 萆薢(銼) 茵芋 海桐皮(銼) 桂心 沉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白蜜五合相合。於銀鍋中。慢火熬。以柳木篦攪令稀稠得所。以瓷器盛。每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一切風。石榴煎方。

酸石榴(五枚大者於木杵臼中搗碎入酒中煎) 防風(去蘆頭) 羌活 芎藭 天麻 羚羊角屑五加皮 仙靈脾 子芩 牛膝(去苗) 附子(去皮臍) 薏苡仁 天蓼木子 丹參 桂心 木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十六味。搗羅為末。

竹瀝 梨汁 薄荷汁 牛蒡汁 白蜜(以上五味各五合)

上件藥。以無灰酒五升。先煎石榴至三升。濾去滓。次下諸藥末。以柳木篦攪。次下竹瀝白蜜等五味。仍不住手攪。令稀稠得所。以瓷器盛。每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豬雞毒魚黏滑動風物。

治一切風。酸棗仁煎方。

酸棗仁(五兩半生半炒) 萆薢 赤箭 羌活 海桐皮(銼) 仙靈脾 白蒺藜 石斛(去根銼)牛膝(去苗) 巴戟 附子(去皮臍) 當歸 桂心 丹參 防風(去蘆頭) 芎藭 躑躅 骨碎補 羚羊角屑 木香 杜仲(去皺皮銼) 狗脊 威靈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好酒五升。白蜜五合。同於銀鍋中。以慢火熬。後下諸藥末。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稀稠得所。入麝香末一錢令勻。於瓷器中盛。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

治一切風。花桑枝煎方。

花桑枝(一斤銼) 海桐皮(半斤) 仙靈脾(半斤) 五加皮(半斤) 牛蒡根(半斤)

以上五味。細銼。以水三斗。煮至一斗。濾去滓。卻入鍋中。慢火熬至五升。

附子(去皮臍) 牛膝(去苗) 天麻 羌活 桂心 萆薢(銼) 羚羊角屑 虎脛骨(塗酥炙令黃) 酸棗仁 當歸 木香 乳香 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於前煎中。別入好酒二升。白蜜五合。同入銀鍋中。熬至三升。然後下諸藥末。以柳木篦攪令勻。看稀稠得所。即以瓷器盛。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

治一切風。烏金煎方。

黑豆(五升) 桑樹東南枝(錢眼內穿得過者三斤銼) 生薑(半斤)

以上三味。以水二斗。煮至一斗。濾去滓。放鍋中。以慢火養至三升。入後藥末。

牛膝(去苗) 赤箭 附子(去皮臍) 羌活 桂心 防風(去蘆頭) 木香 大麻仁(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煎中。用慢火熬。以柳木篦攪令勻。看稀稠得所。於瓷器中盛。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忌生冷豬雞毒魚大蒜。

治一切風。其效如神。菊花煎方。

甘菊花(蒸濕搗如膏) 枸杞子 神麯(炒微黃搗末 各二斤) 生地黃(四斤研爛) 肉蓯蓉(半斤去皺皮炙令干搗末) 桂心(半斤搗末)

上件藥。以無灰酒三斗。與前藥拌令勻。以瓷瓶盛之。以瓷碗蓋定。用紙筋鹽泥固濟。待干。卜馬糞中。埋四十九日。即停。得一年至十年。其色轉黑。其味芳香。每服。以暖酒調下一茶匙。日三服。

治一切風。不問遠近。檉葉煎方。

檉葉(半斤細銼如無葉枝亦得) 荊芥(半斤細銼)

以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濾去滓澄清。

白蜜(五合) 梨汁(五合) 竹瀝(五合)

上件藥相和。以新瓷瓶盛。用油單子蓋緊。繫於釜中。以重湯煮。勿令水入。從初五更煮至日出後。即住。每服一小盞。日三服。

治一切風。檉枝煎方。

嫩檉枝(三斤) 牛蒡根(五斤)

以上二味。細銼。以水五斗。煮待牛蒡根爛。至二斗已來。即去滓。澄濾。用煎後藥。

石榴(二十顆和皮搗碎如無即用枝二斤代之) 生木瓜(二顆和皮細切如無生者即用干者倍用代之) 桑根白皮(五兩如無以桑枝細銼代之) 羚羊角屑(三兩) 生薑(三兩細切) 烏雞糞(一兩)

以上六味。以前檉枝汁煎之至五升。濾去滓。入後藥末。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天麻(一兩)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白蒺藜(一兩) 仙靈脾(一兩) 附子(一兩生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前煎中。別入好酒二升。白蜜一升。以慢火熬。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稀稠得所。以瓷器盛。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忌毒魚動風物。

治一切風。神效烏頭煎方。

生烏頭(五斤以河水浸三日不住換水) 黑豆(一斗淨淘) 生薑(半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碩。煎取三斗。去滓。以生絹濾過。復煎如稀餳。以新瓷瓶盛。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半茶匙。至半月後。漸添至一茶匙。此外不可多服。藥瓶常令近火。如人體暖。免令上醭。

治一切風。百靈藤煎方。

百靈藤(五斤細銼)

上以水三斗。慢火煎至五升。去滓。別於淨鍋中。慢火煎成膏。以瓷器密盛。每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日三服。

治一切風疾。若能久服。輕健。明目黑髭。駐顏。南燭煎方。

南燭樹(春夏取枝葉秋冬取根及皮揀擇細銼五斤)

上以水五斗。慢火煎取二斗。去滓。別於淨鍋中。慢火煎如稀餳。即以瓷瓶盛。每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日三服。

治一切風通用浸酒藥諸方

治風。利關節。治頑麻。除疼痛。去攣縮。強腰膝。茄子根浸酒方。

干茄子根(二斤未著霜者細銼飯上蒸一炊時) 蒼耳子(一升微炒搗碎) 牛膝(一斤去苗) 鼠黏子(一升微炒搗碎) 大麻子(一升微炒搗碎) 牛蒡根(一斤切酥炒黃) 防風 萆薢(二兩)晚蠶砂(半斤微炒) 枸杞子 敗龜(二兩塗酥炙微黃搗為末)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微黃搗為末) 桔梗(一兩去蘆頭) 羌活(二兩) 秦艽(二兩去苗)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都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浸。以瓷瓶盛。密封。經二七日開之。開時不得面對瓶口。每日空心服。日午初夜。量力溫服一盞。疾重者不過一劑瘥。忌毒滑魚肉等。

治風。海桐皮浸酒方。

海桐皮 五加皮 獨活 側子(炮裂去皮臍) 天麻 桂心 防風(去蘆頭)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杜仲〔去皺皮炙微黃 以上各一(二)兩〕 牛膝(五兩去苗) 薏苡仁(六兩) 生地黃(半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一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每日隨性飲一盞。常令有酒氣。不得大醉。

治風。烏雞釀酒方。

烏雞(一隻。其雞先以籠養。用大麻子五升。與雞吃。吃盡。即便用雞。去毛及腸胃。淨洗拭乾。將其肉碎銼。毛即燒灰。亦同釀酒。)羌活(三兩) 桂心〔一二(兩)〕 牛膝(四兩去苗)芎藭(二兩)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兩)去蘆頭〕 萆薢(三兩) 熟乾地黃(四兩)烏蛇(六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獨活(五兩) 石斛(三兩去根) 虎脛骨(五兩塗酥炙微黃) 當歸(二兩) 海桐皮(五兩) 丹參(四兩) 白膠香〔一(二)兩〕 地骨皮〔一(十)兩〕 五加皮(十兩) 百靈藤〔一(十)兩〕 鬆節(十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以水二碩。煎取五斗。與曲末。如常法同釀酒。候熟。即日飲三四盞。忌生冷毒滑動風物。

治丈夫婦人。骨節痠痛。行步艱難。肩背傴僂。言語謇澀。口喎面斜。中風失音。半身不遂等疾。宜服茯苓菊花浸酒方。

白茯苓(五兩) 甘菊花(二兩) 山茱萸(二兩)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 栝蔞根(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二兩)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牡丹(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牡蠣(一兩為粉) 黃耆(二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 菖蒲(二兩) 石斛(一兩去根) 柏子仁(一升)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 蛇床仁(一兩) 遠志(二兩去心)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二兩炮裂) 赤芍藥(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萆薢(二兩) 狗脊(二兩) 蒼耳子(二兩)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鼠黏子(一兩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羌活(二兩) 牛蒡根(二兩) 枸杞子(半兩) 晚蠶砂(三兩微炒) 續斷(二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斤藥以生絹袋盛。用酒二斗。於瓷甕中浸。密封二七日。開封。每日平旦午時近晚。各溫飲一盞。常令有酒容。不可過度。每取卻一盞。即添一盞。如覺酒淡藥力稍減。即取滓陰乾。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豬雞肉黏滑物。

治八風十二痹。五緩。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脈拘攣。肩髀疼痛。腰脊不

能俯仰。胸脅臌脹。心煩。目眩耳聾。咽喉不利。或賊風所中。痛如錐刺。行人皮中。 無有常處。或四肢肌體。遍有冷痹。狀如風吹。並宜服茵芋浸酒方。

茵芋(一兩半) 細辛(半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漢防己(一兩) 川烏頭(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根) 躑躅(一兩微炒) 山茱萸 柏子仁 甘草(炙微赤) 木通 桂心 秦艽(去苗) 黃耆 乾薑(炮裂) 熟乾地黃 莽草(微炙) 附子(炮裂去皮臍) 杜仲(去粗皮) 芎藭 王孫 澤瀉 石楠 防風(去蘆頭) 遠志(去心) 牛膝(去苗 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細銼和勻。用生絹袋盛。以酒三斗。浸十日。空心溫服一小盞。晚食前再服。以瘥為度。忌生冷油膩動風物。

治積年八風五注。舉身嚲曳。不得轉側。行步跛躃。不能收攝。又暴中風。口噤失音。語不通利。四肢筋脈皆急。毒風起。流走無常處。宜服金牙浸酒方。

金牙(搗碎) 細辛 地膚子 乾薑(炮裂銼) 熟乾地黃 附子(炮裂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茵芋 川椒(去目) 蒴⿱艹豨根(各四兩) 羌活(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三斗。於瓷甕中漬之。密泥封。勿泄氣。春夏三四日。秋冬六七日。開。每溫服一小盞。常令醺醺然。此酒無毒。亦可小醉。不盡一劑。病無不愈。又令人肥健。

治風。及充壯血脈。益精氣。明耳目。黑髯發。悅顏色。除久風濕痹。祛筋脈攣急。強腰膝。倍氣力。天雄浸酒方。

天雄(三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三兩去目) 乾薑(二兩炮裂) 茵芋〔二(三)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肉桂(三兩去皺皮) 牛膝(三兩去苗)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白蘞〔半(二)兩〕 躑躅花(三兩微炒)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好酒二斗漬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每服一小盞。後漸漸增之。夏月恐酒酸。以油單裹瓶。懸於井中。近水即不酸也。其藥滓曝干。搗細羅為散。每服。以酒調下二錢。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豬雞肉豆豉。

治風。骨節疼痛。行立不住。列節浸酒方。

列節(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茵芋(一兩) 黃耆(二兩) 羌活(二兩) 桂心(二兩) 海桐皮(二兩)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微黃) 牛膝(二兩去苗)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生乾地黃(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枸杞子(一兩) 白芷(一兩) 敗龜(一兩塗酥炙微黃)黑豆〔半(三)合炒熟〕 五加皮(一兩) 酸棗仁(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密封瓶頭。浸經一七日後開取。每日空心午時及夜臥。熱暖一小盞飲之。其酒旋旋更添。或將此酒下諸丸散亦得。忌生冷豬雞牛馬肉。

治風及偏枯。腰膝疼痛。牛膝浸酒方。

牛膝(八兩去苗) 鼠黏子(三兩微炒) 防風(二兩去蘆頭) 牛蒡根(四兩) 萆薢(二兩) 大麻子(三合搗碎) 晚蠶砂(三合) 枸杞子(二兩) 羌活(二兩) 海桐皮(二兩) 秦艽(一兩去苗) 黑豆(二合炒熟搗碎) 蒼耳子(二兩搗碎)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五加皮 茄子根(八兩)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密封甕頭。浸經七日。每日空心午時及夜臨臥。溫飲一小盞。其酒旋添。味淡即換藥。忌豬雞毒魚黏滑物。

治風。五粒松葉浸酒方。

五粒松葉(三斤十月初採) 麻黃(三兩去根節) 防風(三兩去蘆頭)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獨活(三兩) 秦艽(二兩去苗) 肉桂(三兩去皺皮) 牛膝(四兩去苗) 生地黃〔二(一)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生絹袋盛。用好酒四斗浸之。春秋七日。冬二七日。夏五日。日滿每服溫一小盞。日三服。忌毒滑動風物

治八風十二痹。獨活浸酒方。

獨活(四兩) 石楠(四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茵芋 附子(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天雄(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半) 牛膝(去苗 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漬經七日。每日隨性溫飲一小盞。勿令大醉。以效為度。

治風。無問新久。及偏枯。頑痹不仁。肢節緩急。宜服此浸酒方。

茵芋 狗脊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臍 以上各二兩) 獨活(二兩) 躑躅(一兩炒黃)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兩去苗) 防風(三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浸十日。每服。溫飲一小盞。日三服。以效為度。忌生冷毒魚雞豬鵝鴨肉。

治風。經效鼠黏根浸酒方。

鼠黏根(五斤掘時勿令見風密房內淨洗薄切密甕內陰乾) 防風(五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五兩) 漢防己(二兩) 桂心(二兩) 天麻(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生地黃(八兩)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無灰酒三斗浸之。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開。每日空腹日午夜臨臥。各溫飲一小盞。

治風。骨髓及腰腳疼痛。行步稍難。急風毒攻注皮膚。癢痛不知。宜服白花蛇浸酒方。

白花蛇(一條重半斤者去皮骨炙黃) 虎脛骨(一條塗酥炙微黃) 當歸(一兩半) 芎藭(一兩半)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二兩) 熟乾地黃(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山茱萸(二兩) 萆薢(二兩) 石斛(二兩去根) 牛膝(二兩去苗) 獨活(三兩) 細辛(二兩) 黃耆(二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天麻(二兩) 肉蓯蓉(二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用)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好酒三斗。於瓷甕子內。密封。浸七日後。隨性暖飲。常令醺醺。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稍薄即換藥。忌生冷黏滑動風物。

治風。及白癜紫癜。烏蛇浸酒方。

烏蛇(六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防風(二兩去蘆頭) 桂心(二兩) 白蒺藜(二兩炒去刺) 天麻(三兩) 五加皮(一兩) 羌活(三兩) 牛膝(二兩去苗)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熟乾地黃(四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無灰酒二斗。於瓷甕中浸。密封七日後開。每日三度。溫飲一小盞。忌毒滑物豬雞肉。

治風。烏金浸酒方。

黑豆(二升緊小者炒熟搗碎) 防風(去蘆頭)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羌活(以上各二兩)熟乾地黃(三兩) 烏雞糞(雌者以大麻子喂籠七日後取糞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入於生絹袋中。用好酒二斗。於瓷甕子中。重湯緩火。煮候藥甕子內有香氣即止。每日三度。溫飲一小盞。

治風。桑枝浸酒方。

花桑枝(一斤) 垂柳枝(一斤) 槐枝(一斤) 羌活(三兩) 牛膝(三兩去苗) 黑豆(一升炒熟)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兩) 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五斗。浸經七日後。每日食前後。任性暖飲一二小盞。不得令過度。但醺醺然。長有酒氣為妙。忌生冷毒魚豬肉。

治一切風。牛蒡子浸酒方。

牛蒡子 牛膝(去苗) 生地黃 枸杞子 干桑椹 大麻子(以上各半斤)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無灰酒

三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開。每飲一小盞。常以酒

氣相續。日三五度飲之。忌生冷毒滑動風物。

治風。百靈藤釀酒方。

百靈藤(十斤以水一石煎取三斗) 神麯(九兩微炒黃色搗末) 糯米(三斗飯作飯)

上候飯冷。即熟揉曲末入飯中。並藥汁。同入於甕中。一如醞酒法。經三五日。看沫盡。即更炊一斗糯米飯。候冷。投入甕中。即熟澄清。更三日後。每日不計早晚。溫飲一小盞。服後。覺渾身汗出為效。

治風。立有奇效。天蓼木浸酒方。

天蓼木(一斤去皮細銼)

上以生絹袋盛。以好酒二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即開。每日空心。日中初夜。各溫飲一小盞。老小臨時加減。如若長服。只可每朝一盞。

治風。附子浸酒方。

附子(半斤大者炮裂去皮臍)

上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於瓷瓶中。密封浸七日。每服。溫飲一小盞。日再服。以瘥為度。

治風。口偏眼急。枳殼浸酒方。

枳殼(刮取上面青末三斤)

上以微火炒去濕氣。以酒二斗浸之。其藥瓶常令近火。微暖。令藥味得出。七日後。隨性飲之。

治風腰腳疼痛通用浸酒藥諸方

治風。腰腳疼痛。及皮膚不仁。筋脈攣急。宜服牛膝浸酒方。

牛膝(去苗) 菖蒲 酸棗仁(微炒) 芎藭 石斛(去根) 仙靈脾 赤箭 虎脛骨(塗酥炙微黃)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萆薢(以上各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經七日後開取。每溫飲一盞。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更添。以藥味薄即換之。忌生冷毒滑物。

治腰腳風毒攻注疼痛。萆薢浸酒方。

萆薢(三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牛膝(三兩去苗) 獨活(二兩) 芎藭(二兩) 山茱萸(二兩) 當歸(二兩) 酸棗仁(二兩微炒) 大麻仁(五兩) 石斛(三兩去根) 桂心(二兩) 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後開取。每日三五度。溫飲一盞。常令醺醺。無至大醉。

治風冷氣攻腰腳行立無力。石斛浸酒方。

石斛(半兩去根) 牛膝〔半(五)兩去苗〕 五加皮(二兩) 羌活(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三兩) 海桐皮(二兩) 木香(二兩) 桂心(二兩) 虎脛骨(五兩塗酥炙令微黃) 芎藭(二兩) 甘菊花(二兩) 川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以瓷甕子盛。密封頭。浸經七日後開取。每日三度。溫飲一小盞。每取卻一盞。即添一盞。直候藥味稍薄。即更換之。

治風氣攻注。腰腳骨髓疼痛。宜服虎骨浸酒方。

虎脛骨(半斤塗酥炙微黃) 熟乾地黃(二兩) 石斛(去根) 獨活 防風(去蘆頭) 牛膝(去苗) 丹參 桂心 當歸 萆薢 芎藭 酸棗仁(微炒) 山茱萸 仙靈脾 五加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骨碎補(去毛)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蒺藜(微炒去刺 以上各一兩) 烏蛇〔二(一)條重半斤者酒浸去皮骨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好酒二(三)鬥。於瓷甕中浸之。密封經七日後。每日空心。日午近晚。各溫飲一盞。常令醺醺。以瘥為度。忌生冷油膩豬雞黏滑物。

治風冷。腰腳疼痛。屈伸不得。杜仲浸酒方。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 蛇床子 當歸 芎藭 乾薑(炮裂) 秦艽(去苗) 附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根) 桂心 細辛 茵芋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天雄(炮裂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 獨活(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於瓷瓶中浸之。七日後開。每溫飲一小盞。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其藥滓曬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腰膝疼痛。仙靈脾浸酒方。

仙靈脾(三兩) 桂心 防風(去蘆頭) 虎脛骨(塗酥炙微黃) 羌活 萆薢 芎藭 生乾地黃 海桐皮 牛膝(去苗) 骨碎補(去毛) 附子(炮裂去皮臍 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並細銼。用生絹袋盛。以清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經五日後。隨性飲之。酒少旋添。候藥味薄。即再合。以瘥為度。忌生冷毒滑魚肉。

治風氣。暖臟腑。利腳膝上疼痛。酸棗仁浸酒方。

酸棗仁(三兩微炒) 羌活〔一(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山茱萸(二兩) 桂心〔三(二)兩〕 仙靈脾(二兩) 萆薢(二兩) 芎藭(二兩) 天麻(二兩) 肉蓯蓉(二兩銼去皺皮) 虎脛骨(三兩塗酥炙微黃) 生乾地黃(三兩) 甘菊花(一兩半)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桑寄生(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於淨瓷瓶中浸。密封瓶口。五日後開取。每日三五度。溫飲一盞。常令醺醺。瓶中酒少。旋更添之。候藥無味。即更修合。以瘥為度。忌毒滑物。

治風毒攻注。腰腳骨髓疼痛。皮膚冷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得。宜服茄子根浸酒方。

茄子根〔三(二)斤洗令淨曬乾〕 蒼耳子(一升微炒搗碎) 鼠黏子(一升微炒搗碎) 牛膝(一斤去苗) 牛蒡根(一斤) 防風(三兩去蘆頭) 萆薢〔一(二)兩〕 桂心(二兩) 羌活〔三(二)兩〕 秦艽(二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晚蠶砂〔半斤(升)〕 敗龜(二兩) 大麻子(一升) 虎脛骨(塗酥炙微黃) 枸杞子(一升半蒸半升微炒)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無灰酒五斗浸之。封閉勿令透氣。經十日後開取。開時不得面向瓶口。每日空腹午時近夜。各溫飲一盞。常令醺醺為妙。忌毒滑魚肉動風物。

治風毒氣攻腰腳。連骨髓。日夜疼痛。五加皮浸酒方。

五加皮(三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一分(二兩)〕 地骨皮(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丹參(一兩半) 熟乾地黃(三兩) 牛膝(二兩去苗) 烏啄(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石楠葉(二兩) 虎脛骨(五兩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後開。每日三五度。溫飲一小盞。常令醺醺。以瘥為度。

治風虛久冷。腰腳疼痛。食少羸瘦。顏色萎瘁。行立無力。菊花浸酒方。

甘菊花〔半(四)兩〕 杜仲(四兩去粗皮炙微黃) 當歸(二兩) 石斛(二兩去根) 黃耆〔一(二)兩〕 肉蓯蓉(二兩銼去皺皮) 桂心(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二兩) 獨活(二兩) 鍾乳粉(四兩) 白茯苓(二兩) 山茱萸(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後開取。每日三四度。溫飲一小盞。

治風毒流入腳膝疼痛。行立不得。海桐皮浸酒方。

海桐皮 五加皮 獨活 防風(去蘆頭) 干蠍(生用) 杜仲(去皺皮炙微黃) 酸棗仁(微炒)桂心 側子(炮裂去皮臍) 薏苡仁(各一兩) 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銼如豆大。用生絹袋盛。以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秋夏七日。春冬二七日開取。每日不計時候。溫飲一小盞子。

治風。腰腳疼痛。宜服此浸酒方。

杜仲(八兩去皺皮炙微黃色) 石楠(三兩) 羌活(三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兩去苗)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於瓷瓶中浸。七日後開取。每日三四度。飲一盞。

治風毒攻注。腳膝痛疼。不能屈伸。及歷節風等方。

牛膝(三兩去苗) 虎脛骨(三兩塗酥炙微黃) 羚羊角屑(三兩) 鬆節(三兩)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後開取。每日三四度。溫飲一中盞。共酒旋添。藥味稍薄。即換之。

治風毒攻注。骨髓疼痛。日夜不可忍。宜服此浸酒方。

虎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上搗碎。以生絹袋盛。以清酒三斗。於瓷瓶中浸。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後開取。每日隨性。稍稍飲之。其酒旋取旋添。以瘥為度。

治一切風通用摩風膏藥諸方

治一切風毒。筋急。腫硬疼痛。摩風膏方。

野駝脂 臘月豬脂 狗脂 鵝脂

以上各二兩。一處細切。用清油一斤。於鍋子內同煎化。盡濾去滓。

桂心(半兩) 沒藥(半兩) 麒麟竭(半兩) 白芷(半兩) 白附子(半兩生用) 附子(半兩生用) 天麻(半兩) 吳茱萸(半兩) 青鹽(半兩) 馬牙硝(一分) 川朴硝(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在油鍋子內。用慢火。從卯時熬至巳時已來。入黃蠟六兩。消盡蠟。傾在合內。入麝香一分。雄黃半兩。膩粉半兩。三味一處。爛研。入在藥合內。用柳枝子攪令勻。每有患者。頻摩之。立效。

治風頑痹。腰腳不遂。四肢拘攣。並馬墜疼痛不可忍。及白癜諸瘡。兼腳氣等。烏頭摩風膏方。

烏頭 附子(並生用) 當歸(各二兩) 羌活 細辛 桂心 防風(去蘆頭) 白朮 川椒 吳茱萸(各一兩) 豬脂(一斤臘月者若半得駝脂尤好去脂膜煎化去滓放冷)

上件藥。並細切如大豆。以頭醋微淹之。經一宿。煎豬脂。化去滓。內藥緩火煎之。候附子黃色。即膏成。收瓷閤中。有患者。頻取摩之。宜用衣裹。切避風冷。

治風毒流注。骨節疼痛。筋脈攣急。宜用摩風白芷膏方。

白芷(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去皮臍) 白芍藥(半兩) 

當歸(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 羌活(半兩)

獨活(半兩) 藁本(半兩)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 細辛(半兩) 生薑(五兩) 白殭蠶(半兩) 黃蠟(五兩) 獨脂〔二(一)斤半水浸二宿逐日一換〕

上件藥。都細銼。先煎豬脂去滓。入諸藥。煎白芷色焦赤。以綿濾去滓。澄清。拭鐺令淨。慢火熬。入蠟消為度。用瓷合盛。每取少許於火畔熁手摩之。

治一切痛風。摩風膏方。

當歸(三兩) 白芷(一兩) 附子(三兩生去皮臍) 細辛(二兩) 桂心(一兩) 天雄(三兩生去皮臍) 乾薑(二兩) 芎藭(二兩) 川烏頭(二兩生去皮臍) 硃砂(一兩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 醋(三升) 松脂(半斤) 生地黃(三兩搗絞取汁) 豬脂(五斤煉成者)

上件藥。細銼。以地黃汁及醋。浸一宿。濾出。入豬脂中。慢火煎之。候白芷色黃。即膏成。綿濾去滓。入丹砂雄黃及松脂等。以柳木篦攪令勻。於瓷器中盛。每取少許。摩於病上。如脅下聚如杯者。摩及塗之即瘥。又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中冷。酒調半匙。日三服。病無不愈。合時勿令婦人雞犬小兒見之。

治風。身體痛痹。頭風目眩。傷風項強。耳鼻俱塞。摩風神驗膏方。

硫黃(三兩細研) 雄黃(三兩細研) 硃砂(三兩細研) 附子(四兩生去皮臍) 天雄(四兩生去皮臍) 人參(三兩去蘆頭) 當歸(三兩) 細辛(三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白芷(二兩) 桂心(三兩) 乾薑(三兩) 芎藭(三兩) 川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 獨活(三兩) 菖蒲(三兩) 川大黃(三兩) 藁本(三兩) 白朮(三兩) 吳茱萸(三兩) 松脂(半斤後入)

上件藥。細銼。以酒浸一復時。然後別取生地黃半斤。搗絞取汁。同入豬脂中。以慢火煎之。以藥味盡為度。以綿濾去滓。後下松脂雄黃硫黃硃砂等。以柳枝不住手攪。至膏凝。收於瓷閤中。病在內。即以酒服彈子大。病在外。即取彈子大熱炙手摩之。

治風毒。積年。四肢攣急。肌肉頑痹。氣脈不宣通。腹中百病。不以老少。宜用神驗摩風毒膏方。

牛膝(去苗) 赤芍藥 當歸 白朮 白芷 川椒(去目) 厚朴(去粗皮) 雷丸 半夏 桔梗(去蘆頭) 細辛 吳茱萸 附子(生去皮臍) 木香 大腹皮 檳榔(以上各一兩) 酥(二兩)野駝脂 野豬脂(各五兩)

上件藥。細銼。以酒浸一宿。先煎豬脂。然後入諸藥。從平旦至日入。以慢火煎之。其膏即成。以綿濾去滓。卻入鐺中。然後下酥。並駝脂。待稍冷。收於瓷器中。每取如棗大。於患處摩之。仍須避風。若腹中有痛。即以酒化如彈子大。空心服之。

治痛風。及白虎風。腳膝筋脈不利。攣痛抽掣。鬼疰賊風。併骨髓疼痛。雄黃摩風膏方。

雄黃(半兩細研) 硫黃(二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鬼箭羽 犀角屑 側子(生去皮臍) 羚羊角屑 鹿角膠 附子(生去皮臍) 躑躅 川烏頭(生去皮臍) 木香 漢防己 牛膝(去苗) 細辛〔以上各一(二)兩〕 虎脛骨(六兩) 石斛(去根) 敗龜 菖蒲(以上各五兩) 熟乾地黃 沙參(去蘆頭) 薯蕷 巴戟 芎藭 續斷 杜若 當歸 秦艽(去苗) 狗脊 萆薢 茵芋 白蘞 桂心 杜仲(去粗皮) 川椒(去目) 天雄(生去皮臍 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煉了臘月豬脂六斤。內鐺中。同諸藥。以文火煎。自早至午。候藥味盡。用新布絞去滓。更以綿濾。淨拭鐺。更煎煉。然後入硫黃雄黃硃砂等。以柳木篦攪令勻。候凝。收於瓷器中。但有痛處。先用膏摩三二百遍。後塗膏於故帛上貼之。如內有風毒。即空心。以溫酒下如彈子大。

治風痛。及皮膚不仁。筋脈拘急。烏頭摩風膏方。

川烏頭(生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 桂心 白芷 藁本 川椒(去目) 吳茱萸 白朮 細辛芎藭 白附子 藜蘆 莽草 羌活(以上各半兩) 黃蠟(五兩) 煉了豬脂(一斤) 生薑(三兩)

上件藥。細銼。先以豬脂內鐺中煎之。以入諸藥。煎令白芷色黃。候藥味出盡。以新布絞去滓。更以綿濾過。拭鍋令淨。重入膏於鍋中。慢火熬之。次下黃蠟令消。去火待稍凝。收於瓷器中。每有痛處。於火邊熁手。乘熱取膏摩之。一二百遍。以手澀為度。

治風。肢節多疼。肌肉頑痹。或遍體瘡癬。或癮胗風瘙。宜用躑躅摩風膏方。

躑躅花 羌活 防風(去蘆頭) 芎藭 杏仁(湯浸去皮) 細辛 當歸(以上各一兩) 白蘞 白芨 白芷 丹參 苦參 玄參 桂心 附子(去皮臍) 川烏頭(去皮臍) 皂莢(去黑皮) 漢椒(去目) 莽草 川大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米醋一升。拌令勻。濕經三宿後。以慢火炒令干。用臘月豬脂二斤。以慢火同煎一日。候藥味出盡。以新布絞去滓。更以綿濾過。再入鍋中煎。以柳木篦。不住手攪成膏。候凝。收於瓷閤中。每取一彈子大。摩於痛上。如臘月煎之。經久不壞也。

治風。身體疼痛。手足頑麻。及傷寒身強。並用烏頭摩風膏方。

川烏頭(五兩生去皮臍) 野葛(一斤) 莽草(一斤)

上件藥。細銼。用酒拌勻。經三日。以豬脂五斤。與前藥內鐺中。以草火煎之。以烏頭色焦黃為度。用綿濾去滓。收於瓷器中盛。或有患者。近火摩三二千遍。

治一切風攻手足疼痛通用淋蘸諸方

治風毒攻手足疼痛。或有赤腫。皮膚不仁。桑枝湯淋蘸方。

桑枝 柳枝 椒枝 杉枝 槐枝(以上各一斤細銼) 白礬〔三(二)兩〕 鹽(三兩)

上件藥。以水三斗。煎取一斗五升。濾去滓。入白礬及鹽。攪令冷熱得所。淋洗痛處。湯冷更暖過用之。

治風毒攻手足。疼痹赤腫。行立不得。皮膚如小蟲行。羊桃淋蘸方。

羊桃 蒴⿱艹豨 白蒺藜 蒼耳 海桐皮 柳樹蠹末 商陸 篦麻莖葉 水葓(以上各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斗。煎至二斗。去滓。看冷熱。淋蘸痛處。

治風。手足疼痛。皮膚瘙癢。露蜂房淋蘸方。

露蜂房 水葓 茵芋 附子(生去皮臍以上各二兩) 蒴⿱艹豨(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斗。煎至二斗。去滓。淋蘸痛處。

治風毒攻。手足疼痛。五枝淋蘸方。

槐枝 柳枝 桑枝 椒枝 吳茱萸枝(以上各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斗。煎至三(二)鬥。去滓。稍熱避風。淋蘸三五度。瘥。

治風毒攻手足疼痛。或攻皮膚浮腫。附子湯淋蘸方。

附子〔半(五)兩生去皮臍〕 生薑(五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斗。煮三二十沸。去滓。稍熱避風。淋蘸。余滓更煎用之。

治毒攻手足。疼痛頑麻。川烏頭湯。

川烏頭(五兩) 漢椒(二兩) 生薑〔二(五)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斗。煎至一斗。去滓。入鹽二兩。頻頻淋蘸。以瘥為度。

又方。

篦麻莖葉(二斤) 椒枝(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斗。煎取一斗。去滓。看冷熱。避風淋蘸。

又方。

蒴⿱艹豨(二斤細銼)

上以水一斗。煮五七沸。去滓。避風淋蘸。

又方。

豬椒根(二斤細銼)

上以水一斗。煮五七沸。去滓。避風淋蘸。

又方。

蔥白(一斤) 川椒(二兩)

上以水一斗。煎五七沸。去滓。避風淋蘸。

又方。

白楊樹皮(三斤細銼)

上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稍熱淋蘸。

又方。

桑枝(一斤) 槐皮〔枝(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斗。煮五七沸。去滓。避風淋蘸。

又方。

赤小豆(二斤) 鹽(二兩)

上件藥。以水一斗。煮熟。去滓淋蘸。

卷第二十六

治肝勞諸方

夫五勞者。其源從臟腑所起也。鼓生死之浮沉。動百病之虛實。逆於陰陽。傷於榮衛。皆因勞瘵而生。故曰五勞也。肝勞病者。補心氣以益之。心王則感肝矣。人逆春氣。則足少陽不生。而肝氣內變。順之則療。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所以肝怒不止則傷精。傷精則面黧色。青盲而無所見。毛瘁色夭者。死於秋也。

治肝勞虛熱。兩目赤澀。煩悶宛轉。熱氣壅滯。胸裡炎炎。宜服瀉肝除熱。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細辛(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決明子(一兩) 梔子仁(一兩) 子芩(一兩) 車前子(一兩) 石膏(四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肝勞。虛寒脅痛。脹滿氣急。昏不思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五味子(一兩)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半)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半)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飴糖羊肉莧菜。

治肝臟風勞。兩脅虛滿。筋脈拘急。不得喘息。四肢煩疼。頭目不利。體多青色。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赤茯苓(一兩) 柏子仁(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赤芍藥(一兩) 山茱萸(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酸棗仁(二兩微炒) 鱉甲(二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肝勞實熱。易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胸中滿悶。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二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細辛(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晚食前再服。忌飴糖羊肉生菜。

治肝勞熱。恐畏不安。精神悶怒。不能獨臥。志氣錯亂。宜服白茯苓丸方。

白茯苓(一兩) 白龍骨(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柏子仁(一兩) 牡蠣(二兩燒為粉) 犀角屑(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棗肉二兩。煉蜜相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粥飲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肝臟風勞。筋脈拘急。頭目不利。腰膝冷疼。四肢羸瘦。宜服羌活丸方。

羌活(一兩半) 茯神(一兩) 五加皮(一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黃) 防風〔三(一)兩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焙乾別搗為末) 柏子仁(一兩) 酸棗仁(一兩) 山茱萸(一兩) 巴戟(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四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肝臟風勞。頭眩多忘。憂恚不足。面目青黃。宜服生乾地黃丸方。

生乾地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薯蕷(一兩) 茯神(一兩) 山茱萸(一兩) 桂心(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遠志(一兩去心) 柏子仁(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細辛(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甘菊花(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肝勞。肢節疼痛。筋脈攣縮。宜服虎骨浸酒方。

虎脛骨(五兩塗酥炙令黃) 羚羊角屑(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豬椒根(一兩) 五加皮(二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丹參(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地骨皮(一兩) 生乾地黃〔一(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一斗五升漬之。經七日後。每於食前。暖飲一盞。

治肝勞。或生長蟲。恐畏不安。眼中赤脈。宜服此方。

雞子(五枚去黃) 吳茱萸根(三兩東引者銼搗為末) 蠟(三兩) 粳米粉(一合)

上件藥。將茱萸根末。與米粉和令勻。於銅器中。以雞子及熔蠟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腹。以粥飲下二十丸。蟲當自下。

治心勞諸方

夫心勞病者。補脾氣以益之。脾王則感心。其人逆夏氣。則手太陽不長。心氣內動。順之則生。逆之則死。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心主竅。竅主耳。心氣通於腎。故心病則耳枯燥而鳴。不能聽遠。毛焦色夭者。死於冬也。

治心勞熱。口瘡。心煩腹滿。小腸不利。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澤瀉(一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一兩) 木香〔石膏(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炙爆熱面生果。

治心勞實熱。皮毛乾焦。色無潤澤。心神不安。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木通(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半兩) 赤石脂(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心勞熱。心氣通於腎。開竅在耳。若心病則耳枯燥而鳴。則不能聽遠。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二兩去心搗碎水淘去赤汁) 赤茯苓(一兩) 木通(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赤石脂(一兩) 菖蒲(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食前溫服。

治心勞實熱。多驚。夢中恐畏不安。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膏〔五(一)兩〕 沙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梔子仁(半兩) 赤石脂(一兩) 犀角屑(半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遠志(半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生地黃汁半合。攪勻。食後分溫二服。

治心勞實。好笑。四肢煩熱。石膏飲子方。

石膏(四兩搗碎) 茯神(一兩) 犀角屑(一兩) 川芒硝(一兩) 梔子仁(一兩半) 生地黃(切三大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小豆(一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堇竹瀝半合。更煎一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虛。勞損羸瘦。四肢無力。心神昏悶。除寒熱。利腰腳。充肌膚。益氣力。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一兩去心) 白朮(一兩) 肉桂(一兩半去皺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半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天門冬(一兩銼去心焙) 杜仲(一兩去粗皮微炙令黃銼)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牛膝(一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薯蕷(一兩) 山茱萸(一兩) 柏子仁(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空心及晚食前服。忌鯉魚莧菜。

治心勞。或風熱。心神不安。少得睡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桃花(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黃耆(三分銼) 地骨皮(一兩) 真珠末(半兩) 石膏〔一(二)兩〕 川升麻(一兩) 葳蕤(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後。以溫酒調下三錢。

治心勞熱傷。心有長蟲。各蟲長一尺。貫周心為病。宜服此方。

雷丸(一兩) 狼牙(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貫眾(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蕪荑(一兩) 青葙子(一兩) 蜀漆(一兩) 白殭蠶(三七枚微炒) 桃白皮(一兩銼) 吳茱萸根(一兩銼) 亂髮灰(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粥飲下三十丸。以蟲下為度。

治脾勞諸方

夫脾勞病者。補肺氣以益之。肺王則感脾矣。是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順其根矣。則太陰陽明為根。逆其根者。則伐其本。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

治脾勞。四肢羸瘦。腹中冷痛。不能飲食。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芎藭(半兩)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麥糵(半兩微炒)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木香(半兩) 草豆蔻(三分去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勞。胃寒嘔逆。臍下㽲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 白茯苓(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沉香(半兩) 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醋物莧菜。

治脾勞。四肢疼痛。不思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半兩) 當歸(半兩) 黃耆(一兩銼) 赤茯苓(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白朮(半兩) 芎藭(半兩) 木香(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莧菜。

治脾勞實。四肢不舉。五臟不調。脹滿氣急。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白朮(二兩) 赤茯苓(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大腹皮(二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飴糖莧菜。

治脾勞。壅熱。身體眼目唇口悉黃。舌乾。咽喉痛。不能嚥唾。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 川升麻(一兩) 柴胡(三兩去苗) 射干(一兩) 子芩(一兩) 茵陳(一兩)犀角屑(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桔梗(一兩去蘆頭) 梔子仁(一兩) 葳蕤(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蜜一匙。更煎一沸。放溫。食後服之。

治脾勞。胃中虛冷。飲食不消。腹脅脹滿。憂恚不樂。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白茯苓(二兩) 桂心(三分)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曲(三分微炒黃色) 草豆蔻(一兩去皮) 大麥糵(一兩微炒令黃) 木香(一兩)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二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脾勞虛冷。大腸滑泄。不思飲食。口舌生瘡。四肢無力。日漸羸弱。宜服拌肝散方。

茵陳(一兩) 犀角屑(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白朮(三分) 赤芍藥(半兩) 柴胡(三分去苗) 縮砂(半兩去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肉桂(三分去皺皮) 白蕪荑仁(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豬肝一葉。淨去筋膜。不洗。薄切作片子。蔥白三莖。細切。入散五錢。重重摻在肝上。用濕紙五七重裹。以慢火煨令熟。空心食。食後吃暖酒半盞。

治脾勞。飲食不節。口苦舌澀。多吐清水。四肢黃瘦。雖食不成肌膚。大腸時時泄滑。宜服蕪荑煎丸方。

蕪荑仁(二兩搗羅為末酸米醋二升煎為膏) 人參(三分去蘆頭)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丁香(半兩) 乳香(半兩細研) 肉蓯蓉(半兩去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縮砂(三分去皮) 香附子(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白朮(三分)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肉桂(三分去皺皮) 蓽茇(三分) 辛荑(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蕪荑煎和令勻。更入煉了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治脾勞。臟腑虛冷。不思飲食。嘔逆。四肢少力。腹脅脹痛。厚朴丸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茯苓(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訶黎勒(二兩煨微黃) 木香(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蒼朮(三分) 乾薑(一分炙裂銼) 麥糵(三分微炒令黃) 京三稜(半兩炮裂) 益智子(半兩) 當歸(三分) 黃耆(一兩銼)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忌莧菜。

治脾勞。臟腑冷熱不調。食少羸瘦。四肢無力。骨節煩疼。宿食不消。心腹積聚。臍下冷痛。面色萎黃。宜服豬肚丸方。

豬肚(一枚以皂莢水淨洗用童子小便二斗於鍋內煮至五升已來取出豬肚細切於沙盆中爛研以新布絞去筋膜卻內小便中慢火煎至二升入後藥末)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二兩炮銼) 檳榔 桂心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 附子(炮裂去皮臍) 木香 草豆蔻(去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石斛(去根銼)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當歸 白朮 牛膝(去苗) 桔梗(去蘆頭) 紫菀(洗去苗土) 赤芍藥 蓬莪朮 訶黎勒皮 芎藭 神麯(微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以上各一兩) 柴胡〔一(二)兩去苗〕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肉豆蔻(二兩去殼) 阿魏(一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前豬肚煎中。慢火熬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人參湯。或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服之。

治脾勞。心腹氣冷痛。時時下痢。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神麯(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礬(一兩半燒灰) 五味子(一兩) 縮砂(一兩去皮)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白龍骨(一兩) 白石脂(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曲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脾勞。胃氣不和。時有泄瀉。食少無力。宜服松脂丸方。

松脂(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蓽茇〔二(一)兩〕 縮砂(一兩去皮)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木香(一兩) 白朮(一兩) 麥糵(一兩炒令微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白蠟熔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脾胃虛勞羸瘦。腳膝疼痛。宜充肌調中助力。黃耆丸方。

黃耆(二兩銼) 覆盆子(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石斛〔二(一)兩去根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炙干)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桂(二兩去皺皮) 五味子(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沉香(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脾勞熱。有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吐出蟲。宜服此茱萸根浸酒方。

吳茱萸根(東引大者一尺銼) 大麻仁(四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清酒五升。浸一宿。微火暖之。絞去滓。每日空腹。飲一中盞。晚食前再服。下盡蟲為度。

治肺勞諸方

夫肺勞病者。補腎氣以益之。腎王則感肺矣。人逆秋氣。則手太陰不收。肺氣煩滿。順之則生。逆之則死。故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

治肺勞羸瘦。四肢無力。每至日晚。即煩熱頰赤。痰嗽不利。骨節多疼。或乍寒乍熱。飲食不成肌膚。宜服天靈蓋散方。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令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半去苗)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桂心(一兩半) 梔子仁(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半) 貝母(一兩煨令黃) 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麥門冬〔二(一)兩半去心〕 地骨皮(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檳榔(半兩)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及水。各一小盞。入蔥白一莖。生薑半分。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治肺勞。胸膈壅滯。痰嗽不止。四肢無力。少思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白朮(三分) 木香(半兩) 紫菀(二分洗去苗土)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一兩)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飴糖羊肉莧菜。

治肺勞。發歇寒熱。痰嗽喘促。坐臥不得。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柴胡(一兩去苗) 露蜂房(半兩微炙) 檳榔(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肉莧菜。

治肺勞上氣。胸滿。痰唾不利。右脅有積聚。發歇寒熱。肌體羸瘦。食少無力。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桂心(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五味子(一兩)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赤芍藥(一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京三稜(一兩煨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勞。痰唾稠黏。日晚即寒熱。面色赤。脅肋防滿。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知母(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赤茯苓(一兩) 白前(一兩) 檳榔(半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

上件藥。搗篩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肺勞氣喘。鼻張。面目苦腫。心胸不利。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銼) 五味子(一兩)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紫蘇莖葉(一兩) 漢防己(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一兩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飴糖生冷羊肉。

治肺虛勞損。腸鳴切痛。胸脅逆滿。氣喘。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白朮(一兩) 紫蘇子(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桔梗(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倉米半匙。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勞氣。津液不通。皮毛枯燥。宜服補虛思食助力。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五味子(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 白茯苓(一兩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半夏(三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鯉魚飴糖。

治肺勞痰嗽。氣促。下焦虛損。上焦煩熱。四肢羸瘦。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牛膝(一兩去苗) 麥門冬(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黃耆(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茯苓(一兩) 鱉甲(二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薯蕷(一兩) 五味子(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枸杞子(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沉香(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棗湯下三十丸。忌鯉魚莧菜。

治肺勞。氣喘咳嗽。食少脅痛。四肢寒熱。宜服紫蘇子丸方。

紫蘇子(二兩微炒) 柴胡(二兩去苗) 桔梗(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五味子(一兩) 木香(一兩) 鱉甲〔二兩塗酥(醋)炙令黃去裙襴〕 訶黎勒(一兩煨去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黃耆湯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肺勞。痰嗽氣急。抽牽。五臟不安。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五味子(一兩)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皂莢(二兩去皮塗酥炙微黃去子) 木香(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二兩) 紫蘇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人參湯下二十丸。忌莧菜。

治肺勞。經久即生蟲在肺。令人咳逆氣喘。或謂憂恚氣膈塞熱所致。宜服麥門冬丸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遠志(一兩去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百部(一兩銼) 黃耆(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肺勞咳嗽。宜服蛤蚧散方。

蛤蚧(一對用醋少許塗炙令赤色) 白羊肺(一兩分為三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款冬花(一分) 胡黃連(一分)

上件藥。除羊肺外。搗細羅為散。先將羊肺一分。於沙盆內細研。如膏。以無灰酒一中盞。

暖令魚眼沸。下羊肺。後入藥末三錢。攪令勻。令患者臥。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勿太急。久患不過三服。

治腎勞諸方

夫腎勞病者。補肝氣以益之。肝王則感腎。其人逆冬氣。則足少陰不生。腎氣獨沉。順之則療。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

治腎勞虛損。耳聽無聲。四肢滿急。腰背轉動強難。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 白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薯蕷(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羚羊角屑(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熟乾地黃(一兩) 沉香(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去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莧菜。

治腎勞。腰脊疼痛。不可俯仰屈伸。宜服杜仲散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丹參(半兩)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一兩) 赤茯苓(半兩) 芎藭(半兩) 續斷(半兩) 五加皮(半兩) 羚羊角屑(一分) 牛膝(半兩去苗) 桂心(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茹一分。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勞熱。四肢腫滿。小腹急痛。顏色黑黃。關格不通。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漢防己(三分) 羚羊角屑(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澤瀉(半兩) 赤茯苓(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大麻仁(一兩) 木通(三分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莧菜。

治腎勞實熱。脹滿四肢黑色。耳聾多夢。見大水。腰脊離解。宜服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 赤茯苓(一兩) 玄參(一兩) 石菖蒲(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遠志(半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腎勞虛損。面黑耳聾。腰腳疼痛。小便滑數。宜服羊腎湯方。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肉蓯蓉(一兩酒浸刮去皺皮炙干) 白茯苓(半兩) 桂心(半兩)石菖蒲(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半兩) 當歸(半兩) 芎藭(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桑螵蛸(半兩微炒) 杜仲(半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腎。下藥末半兩。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腹溫服。晚食前再服。

治腎勞。虛損羸乏。咳逆短氣。四肢煩疼。耳鳴。骨間熱。小便赤色。腰脊疼痛無力。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芍藥(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桂心(半兩) 芎藭(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地骨皮(三分) 磁石(一兩半搗碎水淘去赤汁) 當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腹及晚食前溫服。

治腎勞虛寒。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多語驚悸。上氣。小腹裡急。痛引腰脊。四肢苦寒。小便或白濁。宜服羊腎湯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芍藥(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熟乾地黃(一兩) 當歸(一兩)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黃銼) 芎藭(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白茯苓 石斛(一兩去根銼)五味子(一兩) 黃耆(半兩銼) 桂心(一兩) 續斷(一兩)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腎。下藥末五錢。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溫服。

治腎勞。腰腳痠疼。肢節苦痛。目暗䀮䀮。心中恍惚。夜臥多夢。覺則口

干。食不得味。恆多不樂。常有恚怒。心腹脹滿。四體痹疼。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 有餘瀝。大便不利。悉皆主之。久服延年不老。萬病除愈。巴戟丸方。

巴戟(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五味子(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刮去粗皮炙干) 柏子仁(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焙乾別搗為末) 遠志(三分去心) 石斛(三分去根銼) 薯蕷(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覆盆子(三分) 石龍芮(三分) 萆薢(三分銼) 五加皮(三分)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續斷(三分) 石南(三分)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沉香(一兩) 蛇床子(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油膩鯉魚。

治腎臟勞損。添精補髓。益氣養神。駐顏。調血脈。令人輕健。地黃煎丸方。

生地黃(五十斤揀擇好者洗搗取汁) 無灰酒(三斗以上二味於銀鍋中慢火熬成膏入後藥) 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枸杞子(二兩) 巴戟(二兩) 薯蕷(二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山茱萸 五味子 茯神 續斷 補骨脂(微炒) 遠志(去心) 蛇床子 附子(炮裂去皮臍) 石斛(去根銼) 覆盆子 黃耆(銼) 芎藭 木香 桂心 牛膝(去苗) 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為末) 人參(去蘆頭) 沉香(以上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煎和。用木杵臼。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四十丸。

治腎虛勞損。臥多盜汗。小便餘瀝。陰濕萎弱。名曰勞極。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 五味子(一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焙乾別搗為末) 蛇床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黃耆(一兩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陽起石(一兩細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山茱萸(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勞虛損。腰疼少力。補益駐顏。宜服菟絲子丸方。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 車前子(二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桂心(二兩)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令黃銼) 熟乾地黃(五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二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筋極諸方

夫筋極者。主肝也。肝應於筋。筋與肝合。肝有病從筋而生。又曰以春遇風為筋痹。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陽氣入於內。陰氣出於外。若出於外為風。風虛則筋虛。筋虛則喜悲。其色青蒼。見於眼下。若傷寒則筋不能動。十指爪皆痛。數好轉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傷風。風在筋。為肝風也。若陽氣內發。發則筋實。實則好怒。肝傷熱則咳。則脅下痛。不可轉動。又腳下滿痛。故曰肝實風也。筋絕不治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黑。呼罵不息者是也。筋應足厥陰。厥陰氣絕則筋急。厥陰者肝脈也與筋合。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脈不榮則筋急。筋急則引卵縮。舌卷則筋先絕。庚日篤。辛日死。金勝木。良醫之拱手也。

治筋極。則筋急多怒。口乾。燥熱不已。宜調脈解煩。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 酸棗仁(二兩微炒) 桂心〔二(一)兩〕 石膏(三兩) 木通(二兩銼) 赤芍藥(二兩) 黃芩(一兩) 柏(柘)白皮(一兩銼)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筋極。四肢拘急。頭項強直。爪甲多青。脅肋脹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五加皮(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赤茯苓(三分) 當歸(三分) 桂心(三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芎藭(三分) 檳榔(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筋極。面青多怒。兩脅下急痛。手足筋脈拘攣。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赤茯苓(三分) 桂心(三分) 柏子仁(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 當歸(三分) 芎藭(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 赤芍藥(三分) 檳榔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筋極。風冷所傷。攣痹不仁。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天麻(一兩) 芎藭(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五加皮(三分) 薏苡仁(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萆薢(三分銼)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附子(三分炮裂) 牛膝(一兩去苗) 秦艽(三分去苗)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令黃) 肉桂(一兩去皺皮) 犀角屑(三分) 茵芋(三分)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地骨皮(三分) 柏子仁(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空腹及晚食前。以豆淋酒調下一錢。

治筋極。肢節拘急。攣縮疼痹。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 茵芋(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花蛇(三兩酒浸炙微黃取肉)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殭蠶(一兩微炒) 干蠍(一兩微炒) 蜂兒(半兩微炒) 桂心(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當歸(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暖酒調下一錢。

治筋極。身體拘急。四肢痛疼。行立不得。宜服桑枝酸棗仁煎方。

酸棗仁(三兩一兩半炒令香熟一兩半生用) 羚羊角屑(一兩) 海桐皮(二兩銼) 羌活(二兩)仙靈脾(一兩) 赤箭(一兩) 萆薢(一兩銼)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虎脛骨(一兩半塗酥炙令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牛膝(一兩去苗) 巴戟(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蜜(四兩) 真酥(一兩) 桑枝(一握長一尺銼)

上件藥。除酥蜜桑枝外。搗羅為散。用清酒七升。先煎桑枝。令色微黃。去桑枝後下藥末。更煎一二十沸。次下酥蜜。煎成膏。看稀稠得所。以瓷合盛。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茶匙。

治筋極。身體拘急。脅下多痛。不可轉動。肢節筋脈不利。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二兩) 羌活(二兩) 當歸〔三(二)兩銼微炒〕 五加皮(二兩)天麻(二兩) 芎藭(二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續斷(一兩)石斛(一兩去根銼) 赤茯苓(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薏苡仁(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荊芥酒下三十丸。

治筋極。益筋骨。除四肢疼痛。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二兩) 柏子仁(一兩) 山茱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肉桂(二兩去皺皮)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脈極諸方

夫脈極者。主心也。脈應於心。脈與心合。心有病從脈起。又曰夏遇病為心痹。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則食飲不為肌膚。咳逆脫血。面色白。乾燥不澤。其脈空虛。口唇色黃。脈極則熱極。熱極則血傷。使人好怒。口舌色赤。言語不快。忘失精神。肩臂疼痛。脈虛則好驚跳不定脈實則洪滿。主心熱。若陽經脈病治陰。陰絡脈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脈絕不治。則顏容衰瘁。毛髮折落者。三日而死。

治脈極傷風。損於心氣。多汗。無潤澤。虛煩。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梔子仁(一兩) 黃耆(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桂心(三分) 茯神(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桑根白皮(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脈極實熱。血氣傷心。好生嗔怒。面色變赤。語澀不快。調脈理中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石脂(二兩) 遠志(一兩去心) 犀角屑(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石膏(四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脈極風熱。邪氣感於心。面色赤。無潤澤。唇口乾焦。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犀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小豆(一合炒熟)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葳蕤(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脈極。好忘。言語不快。精神恍惚。脈虛。驚跳不定。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牛黃(一分細研) 薯蕷(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鐵粉(一兩細研) 麝香(半分細研) 遠志(半兩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同研令勻。每服。煎竹茹湯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服。

治脈極。驚悸不安。神心煩滿。恐畏。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鐵粉(一兩細研) 遠志(半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牛黃(一分細研) 龍腦(半分細研)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琥珀(半兩細研) 金箔(五十片細研) 銀箔(五十片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金銀湯下三十丸。忌羊血。

治脈極。驚跳乍安乍發。宜服補虛安神。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耆(一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石菖蒲(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遠志(一兩去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一兩) 五味子(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肉極諸方

夫肉極者。主脾也。脾應肉。肉與脾合。若脾病則肉變色。至陰遇風。為肌痹。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脾受疾。體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腠理開。汗大泄。唇口壞。皮膚色變。鼻上色黃。是其候也。風氣藏於皮膚。肉色敗者。以季夏戊己傷於風。為脾風。脾風多汗。若肉虛極。則陰氣動若傷寒。寒則虛。體重怠墮。四肢不欲舉。臥不安席。身體好動。動則關節疼。右脅下痛陰陰。肩背不可以動轉。若肉實極則傷熱。熱則陽盛。陽則熱舌萎黃。本直強。腹脹。坐臥不安。肌痹多喘。氣實則應臟。虛則應腑。知其終始陰陽動靜虛實之理。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肉絕不治五日死。足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營。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滿。肉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木勝土。不可治也。

治肉極。肌膚如鼠走。津液開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兩) 石膏(二兩) 芎藭(一兩) 桂心(半兩) 羚羊角(半兩) 赤芍藥(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漢防己(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

治肉極。皮膚不通。表實裡虛。外不得泄。腰腳疼痛。獨活散方。

獨活(二兩) 當歸(一兩半) 白茯苓(一兩半) 乾薑(一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大豆半合。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肉極。肌肉變。舌強陰縮。腰腳疼弱。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獨活(一兩半) 白茯苓(一兩半)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五加皮(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肉極。虛寒則脅下陰陰。引背痛。不可以動。動則咳嗽脹滿。留飲痰癖。大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有寒。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一兩)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木香(三分) 大腹皮(一兩銼)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前胡(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飴糖。

治肉極。坐臥不安。寒氣所加。體重怠墮。四肢不舉。關節疼痛。飲食無味。茯苓散方。

白茯苓(二兩) 黃耆(二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芍藥(一兩) 白朮(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 當歸(一兩) 沉香(一兩) 桂心(一兩)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肉極。身體津液大泄。為㽲風。若下焦虛極。則腳膝緩弱。並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牛膝(一兩半去苗) 五加皮(一兩) 白朮(一兩) 山茱萸(一兩) 天麻(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薏苡仁(一兩)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肉極。則身上如鼠走。或風痹。唇口坼。皮膚色變。宜服石南散方。

石南(二兩半) 薯蕷(三分) 黃耆(三分銼) 山茱萸(三分)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桃花(半兩) 獨活(一兩) 薏苡仁(一兩) 丹參(一兩) 川升麻(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肉極。四肢急強。連脅肋背。心下滿痛。飲食不多。手足不舉。憂恚思慮。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三兩去蘆頭)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遠志(半兩去心) 白朮(一兩) 茯神(一兩) 桂心(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細辛(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肉極。虛寒為脾風。體重怠墮。四肢不欲舉。關節疼痛。不嗜飲食。黃耆丸方。

黃耆〔一(二)兩銼〕 巴戟(二兩) 桂心(一兩) 石斛〔二(一)兩去根銼〕 澤瀉(一兩) 白茯苓(一兩) 柏子仁(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獨活〔一(二)兩〕 白芍藥(一兩) 山茱萸(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細辛(半兩)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飴糖濕面。

治氣極諸方

夫氣極者。主肺病也。肺主應氣。氣與肺合。以秋遇風為皮痹。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則寒濕之氣。客於六腑也。若肺有病。實則熱。熱則氣傷。傷則氣喘。上衝胸膈。恆欲自走。甚則唾血。若陰氣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氣咳。咳則短氣。暮則甚。以秋庚辛日傷風邪之氣。名為肺風。肺風之狀多汗也。然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陽氣實則逆。陰氣虛則引。氣絕不治。三日而死。夫氣應手太陰。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於皮毛也。氣不榮。則皮毛焦。津液去。則爪甲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篤。丁日死。火勝金不可治也。

治氣極。胸膈不利。咳逆短氣。嘔吐。不下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二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二兩) 五味子(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極。肺虛。上氣喘急。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半兩) 五味子(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細辛(半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蘇子(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極虛熱。皮毛乾焦。津液不通。四肢無力。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五味子(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食前溫服。

治氣極。傷熱則氣喘。急甚則唾血。乏力。不欲飲食。口燥咽乾。竹葉飲子方。

竹葉(五十片) 麥門冬(半兩去心) 小麥(半合) 生地黃(半兩) 地骨皮(半兩) 黃耆(一兩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石膏(一兩搗碎)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氣極。寒傷於肺。咳嗽短氣。不得息。胸中迫急。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二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乾薑(半兩炮裂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款冬花(一兩)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極。呼吸短氣。臟虛腹脹。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五味子(一兩) 白朮(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沉香〔二(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氣極。肺臟虛寒。腹脅脹滿。呼吸短氣。咳逆胸痛。四肢灑淅。皮毛乾焦。肌體羸瘦。面無光澤。宜服鍾乳丸方。

鍾乳粉(三兩)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石菖蒲(三分)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朮(三分)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木香(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食前服。忌羊血鯉魚。

治骨極諸方

夫骨極者。主腎病也。腎應骨。骨與腎合。以冬遇風為骨痹。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耳鳴見黑色。是其候也。以冬壬癸。中邪傷風為腎風。風歷骨。故曰骨極。若氣陰。陰則虛。虛則寒。寒則面腫。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其氣衰則發墮齒槁。腰背引痛。痛甚則咳唾甚。若陽氣盛則熱。色炲隱曲。膀胱不通。牙齒腦髓痛。手足疼痛。耳聾色黑。是骨極之候也。足少陰氣絕即骨枯。少陰者腎脈也。伏行而溫於骨髓。故骨髓不溫。即肉不著。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故齒長而發枯。無潤澤。發無潤澤者。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土勝水不可治也。

治骨極。頭熱。肢節疼痛。不得睡臥。兼不思飲食。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車前子(三分) 黃耆(一兩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極。腎虛。腳膝骨髓痠痛。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八兩微炒) 虎脛骨(八兩塗酥炙令黃) 熟乾地黃(八兩) 杜仲(三兩去粗皮炙令黃)桂心〔三(兩)分〕 牛膝(三兩去苗)

上件藥。細銼。以清酒一斗五升。浸經三日。曝干後入酒又浸三日。曝干。如此浸令酒盡。

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骨極。宜服強骨髓。令人充健。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三升) 防風(二兩去蘆頭) 黃耆(二兩銼)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二兩) 丹參(二兩) 桑寄生(二兩) 狗脊(二兩) 牛膝(二兩) 羊髓(一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煎地黃汁。減一升。內前藥末入汁中。次入髓。攪令勻。慢火煎如餳。收瓷閤中。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治骨極。肢節痠疼。腳脛無力。兩耳虛鳴。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補骨脂(一兩微炒)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黃)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黃銼) 黃耆(一兩半銼) 五味子(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薯蕷(一兩) 山茱萸(一兩) 酸棗仁(一兩) 芎藭(三分) 柏子仁(一兩) 肉桂(一兩半去皺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骨極。肌體羸瘦。腎臟虛弱。腰腳無力。肢節煩疼。宜服鹿角膠丸方。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補骨脂(一兩微炒) 石斛(一兩去根銼) 熟乾地黃(一兩) 薯蕷(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白茯苓(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柏子仁(一兩) 山茱萸(一兩) 酸棗仁(一兩)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牛膝(一兩去苗) 五味子(一兩) 巴戟(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骨極。腎臟勞傷。少氣不足。羸瘦無力。肢節痠疼。腰腳多痛。不能久立。宜服填骨髓。地黃煎丸方。

生地黃(八斤淨洗浪干搗絞取汁) 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濾取汁) 牛髓(一斤) 白蜜(二斤) 無灰酒(五升) 大棗(五十枚煮取肉爛研) 生天門冬(一斤搗絞取汁以上七味同於銀鍋中熬成膏入後藥末) 鹿角膠(五兩搗碎炒令黃燥) 石斛(一兩去根銼) 覆盆子(二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人參(二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二)兩去苗〕 白茯苓(二兩) 五味子(二兩) 熟乾地黃(三兩) 補骨脂(三兩微炒) 乾漆(二兩搗碎炒令煙出) 肉桂(三兩去皺皮)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令黃銼) 菟絲子(三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地黃煎汁。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溫酒化下一丸。空心午前晚後服。若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其藥臘月合彌佳。

治骨極。羸瘦。心神虛煩。腳膝疼痛。久立不得。宜服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二兩) 白茯苓(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萆薢(三分銼) 黃耆(一兩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 桂心(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薯蕷(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骨極。膝脛痠疼。肢節多痛。服虎脛骨酒方。

虎脛骨(一具塗酥炙令黃)

上件藥。搗碎。用米曲一依常法釀酒。二十日熟。每取一中盞。空心及晚食前。暖過服之。

治骨極實熱。骨髓痠疼。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三升) 生天門冬汁(一升) 白蜜(半斤)

上件藥。相和令勻。以慢火煎如膏。每於食後。煎竹葉湯調下半匙。

治精極諸方

夫精極者。通主五臟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臟六腑衰。則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而發落。身體重。耳聾。行不正。邪氣逆於六腑。淫虛厥於五臟。故曰精極也。所以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善治精者。先治肌膚筋脈。次治六腑五臟。若陽邪害五臟。陰邪損六腑。陽實則從陰引陽。陰虛則從陽引陰。陽病者高。高主實。實則熱。眼視不明。齒焦脫落。腹中滿。滿則歷節痛。痛則宜瀉於內。若陰病主下。下則虛。虛則寒。體重則腎虛。耳聾行不正。邪氣入肉行於臟則咳。咳則多涕唾。面腫。扁鵲曰五陰氣俱絕不可治。絕則目系轉。轉則目精奪。為志先死。遠止得一日半死。醫所不及矣。

治精極。五臟六腑俱傷。虛熱遍身。及骨髓煩疼。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一兩去心) 羚羊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枸杞子(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芎藭(一兩) 車前子(一兩)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澤瀉(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蜜一茶匙。同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忌鯉魚。

治精極。實熱勇悍。多驚壯熱。茯神散方。

茯神(二兩) 柴胡(二兩去苗) 黃耆(二兩銼) 遠志(一兩去心) 天門冬〔一(二)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 澤瀉(二兩) 生乾地黃(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精極。五臟六腑虛羸。骨節煩疼。精常漏泄。宜服此益氣養神。駐顏色。調血脈。久服令人肥健。地黃煎丸方。

生地黃(五斤揀擇好者搗絞取汁) 無灰酒(一斗與上一味於銀鍋中以慢火熬成膏入後藥末) 巴戟(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桑螵蛸(一兩微炒) 五味子(一兩) 蛇床子(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補骨脂(二兩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耆(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石龍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沉香(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地黃煎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精極。髓虛。腦中痛。膽腑寒。羌活補髓丸方。

羌活(二兩) 芎藭(二兩) 當歸(二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三兩去蘆頭) 酥(二合) 棗肉(七兩爛研) 大麻仁(一合研如膏) 羊髓(二合) 牛髓(二合)

上件藥。前五味先搗羅為末。入酥以下五味和勻。於銀鍋內。以重湯煮之。候硬軟得所。放冷。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精極。及百病。虛瘠羸瘦。牛髓煎丸方。

牛髓(一斤) 羊髓(一斤) 白蜜(一斤) 酥(一斤) 棗肉(一斤以上五味同於銀鍋內熬令成膏入後藥末)茯神(一兩) 芎藭(一兩)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熟乾地黃(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牛髓煎中。更熬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鯉魚。

治精極。上焦熱。下焦冷。補十二經脈。添髓養血。四時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四兩去毛塗酥炙令黃) 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 野雞脛骨(二兩) 天門冬(二兩去心焙) 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車前子〔一(二)兩〕 雀腦(三十枚酥煎令黃) 熟乾地黃(三兩) 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與羊脛髓。拌和令勻。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服三十丸。忌鯉魚生血。

治精極。填骨髓地黃煎方。

生地黃〔一(十)斤搗絞取汁〕 牛酥(一斤) 白蜜(二斤)

上件藥。先以慢火煎地黃汁減半。內牛酥更煎。良久。次下蜜。攪令勻。候稀稠得所。於瓷器中盛。每日空心。午時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治精極。骨髓虛竭。補益麋茸煎方。

麋茸(五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上搗羅為末。以清酒二升。於銀鍋中慢火煎成膏。盛於瓷器中。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治五勞六極七傷通用諸方

夫虛勞者。為五勞六極七傷是也。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瘦勞。又肺勞者。短氣而面腫。鼻不聞香臭。肝勞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心勞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時溏痢。口內生瘡。脾勞者。舌根苦直。不得嚥唾。腎勞者。背難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黃而有餘瀝。陰囊生瘡。小腹急滿。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氣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二曰血極。令人無顏色。眉發墮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極。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欲行動。五曰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肉。六曰精極。令人少氣。翕翕內虛。五臟氣不足。鬢髮毛落。悲傷喜忘。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裡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又一曰大飽則傷脾。脾傷則喜噫。欲臥面黃。二曰大怒氣逆則傷肝。肝傷則少血目暗。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則傷腎。腎傷則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飲冷則傷肺。肺傷則短氣咳嗽鼻鳴。五曰憂愁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喜怒。六曰風雨寒則傷形。形傷則皮膚枯夭。七曰大恐懼不節則傷志。志傷則恍惚不樂。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男子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差。陰寒精自出。酸𤺊。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浮則勞。氣竭脈直上逆者虛也。脈澀無陽。是腎氣少。寸關澀無血。氣逆冷。是大虛也。脈浮微緩。皆為虛。緩而大者勞也。脈微濡相搏。是五勞六極七傷。微弱相搏。是虛損病也。

治五勞六極七傷。臍下膨脝。兩脅脹滿。腰脊相引痛。鼻中乾燥。目暗䀮

䀮。憤憤不樂。胸中氣逆。不下飲食。小便赤黃餘瀝。夢與鬼交。失精驚恐虛乏。宜 服薯蕷散方。

薯蕷(二兩) 白茯苓(二兩) 遠志(半兩去心) 澤瀉(一兩) 黃耆(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龍骨(一兩半) 白芍藥(一兩) 五味子(一兩) 山茱萸(一兩) 沉香(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內白砂糖如慄大。更煎一兩沸。食前溫服。

治五勞六極七傷。陰衰。囊下生瘡。腰背疼痛。不得側仰。兩膝時時熱癢。或時浮

腫。難以行步。見風淚出。遠視䀮䀮。咳嗽上氣。身體萎黃。繞臍弦急。痛引膀 胱。小便尿血。莖中疼痛。或時餘瀝。或夢驚恐。口乾舌強。渴欲飲水。食不得味。時 時氣逆。羸瘦無力。宜服白茯苓丸方。

白茯苓(二兩) 石菖蒲(一兩) 山茱萸(一兩) 栝蔞根(一兩)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牛膝(一兩去苗) 赤石脂(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細辛(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薯蕷(一兩) 續斷(一兩) 蛇床子(一兩) 柏子仁(一兩) 巴戟(一兩) 天雄(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遠志(一兩去心)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皮炙令干)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衰損。宜服補益鹿茸丸方。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蛇床子(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熟乾地黃(三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白茯苓(一兩) 薯蕷〔半(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骨髓虛憊。四肢無力。黃耆丸方。

黃耆〔一(二)兩銼〕 牛膝(二兩去苗)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一(二)兩〕 薯蕷(一兩)遠志(半兩去心) 覆盆子(一兩) 巴戟(一兩) 五味子(一兩)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削去皺皮炙干)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小便數。陽氣弱。腰脊疼痛。上焦虛熱。恆多健忘。不能久立。宜服補暖益精。明目駐顏。輕身強記。牛膝丸方。

牛膝(二兩去苗) 白芍藥(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黃耆(一兩銼)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續斷(一兩) 蛇床子(一兩) 薯蕷(一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巴戟(一兩) 柏子仁(一兩)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石斛(二兩去根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骨髓虛憊。四肢無力。巴戟丸方。

巴戟(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 牛膝〔一(二)兩去苗〕 熟乾地黃(三兩) 柏子仁(一兩) 桂心(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削去皺皮炙干)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補骨脂(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補益三人九子丸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柏子仁(一兩) 薏苡仁(一兩) 枸杞子(一兩) 蛇床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韭子(一兩微炒) 菴䕡子(一兩) 覆盆子(一兩) 地膚子(一兩) 烏麻子(一兩) 薯蕷(一兩) 桂心(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瘦損虛冷。人肥白。宜服此鍾乳丸方。

鍾乳粉(二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去皺皮炙干)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 柏子仁(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陰萎內虛。口乾汗出。失精。陰下濕癢。小便赤黃。陰中疼痛。

卵偏大。小腹裡急。腰脊俯仰苦難。䏶脛痠疼。目視䀮䀮。腹脅脹滿。膀胱久 冷。致生百疾。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赤石脂(三分) 石葦(三分拭去毛)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遠志(三分去心) 石菖蒲(三分) 薯蕷(二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山茱萸(一兩) 白馬莖(一兩炙黃) 石斛(一兩去根銼) 柏子仁(三分) 續斷(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蛇床子(三分) 石南(一兩) 細辛(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宿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虛羸不足。令人肥健益氣力。乾漆丸方。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熟乾地黃(一兩) 山茱萸(半兩) 五味子(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白朮(半兩) 續斷(半兩) 蛇床子(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巴戟(半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柏子仁(半兩) 薏苡仁(半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虛損。腎氣不足。宜服五味子丸方。

五味子(一兩) 白茯苓(一兩) 車前子〔一(二)兩半〕 巴戟(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羅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腰疼膝痛。小便餘瀝。心虛健忘。榮衛不調。宜服鍾乳丸方。

鍾乳粉(三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牛膝(一兩去苗) 蛇床子(一兩)細辛(三分) 山茱萸(三分) 熟乾地黃(二兩) 桂心(三分) 菟絲子(二兩酒浸一日曝干別搗羅為末) 防風(三分去蘆頭)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五味子(一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勞六極七傷。腰背疼痛。四肢沉重。百事不任。身無潤澤。宜服鹿角膠煎方。

鹿角膠(一斤) 生薑(半斤搗絞取汁) 生地黃(半斤搗絞取汁) 生天門冬(一斤搗絞取汁) 白蜜(半斤) 牛酥(半斤)

上件藥。先煎生薑地黃汁十餘沸。可折一分。下蜜。次下酥等汁。又煎三五沸。即下膠末攪令膠消盡。即傾於瓷器中。攪令凝。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治五勞六極七傷。補益地黃煎方。

生地黃(十斤搗絞取汁) 漢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生地黃汁中。以慢火漸熬成煎。盛於瓷閤中。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治虛損補益諸方

夫虛損者。蓋五勞之候也。凡人愁憂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以五臟各有勞損也。男子腎氣虛弱。精氣不足。則骨髓枯竭。形體消瘦。氣血既虛。百病斯作。故為虛損之病也。

治虛損羸弱。強腎氣。補不足。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半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白朮(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山茱萸(一兩) 當歸(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桂心(一兩) 白茯苓〔二(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損。下元氣弱。腳膝無力。諸臟俱傷並皆主之。補益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牡丹(一兩) 澤瀉(一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薯蕷(一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二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杜仲(一兩去皺皮炙微黃銼) 萆薢(一兩銼) 山茱萸(一兩) 白茯苓(一兩)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補骨脂(二兩微炒) 遠志(一兩去心)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損。大補益精血。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石斛(一兩去根銼) 麋角膠(二兩以酥拌微炒) 枸杞子(二兩微炒) 遠志(一兩去心) 續斷(一兩) 熟乾地黃(三兩)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或炒鹽湯下三十丸。

治虛損乏力。助陽氣。補不足。白石英丸方。

白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陽起石(三兩細研水飛過) 熟乾地黃(三兩) 石斛(二兩去根銼)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去皺皮炙干) 石南(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五加皮(一兩) 胡麻(一兩) 巴戟(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蛇床子(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損不足。冷熱不調。食飲無味。四肢羸弱。補益薯蕷丸方。

薯蕷(二兩) 石龍芮(一兩) 覆盆子(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五味子(一兩) 萆薢(一兩銼) 蛇床子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遠志(一兩去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石斛(一兩去根銼) 桂心(一兩) 杜仲(一兩半去皺皮炙微黃銼) 山茱萸(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五加皮(三分)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狗脊(一兩) 黃耆(一兩銼) 秦艽(一兩去苗) 白朮(一兩) 石南(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巴戟(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男子虛損。勞傷水臟憊。腰膝疼。筋骨無力。多寐不安。陽道少。力弱。面色萎黃。飲食減少。日漸羸瘦。及膀胱冷氣。並宜服此大補益。鍾乳天雄丸方。

鍾乳粉(二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根銼) 巴戟(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白茯苓(一兩) 續斷(一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木香(一兩) 蘹香子(一兩) 澤瀉(一兩) 沉香(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山茱萸(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桂(二兩去皺皮) 當歸(一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人參(一兩去蘆頭) 薯蕷(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磁石(二兩半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損。益下元。暖水臟。治風冷氣。調三焦。和腰腳。鹿茸丸方。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膃肭臍(一兩酒洗微炙) 巴戟(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石斛(一兩去根銼) 澤瀉(一兩) 遠志(一兩去皮) 山茱萸(一兩) 續斷(一兩) 天麻(一兩) 五味子(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蘹香子(一兩微炒) 柏子仁(一兩) 桂心(三分) 白茯苓 (三分) 蛇床子(三分) 菟絲子〔一(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羅為末〕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半兩) 當歸(半兩) 萆薢(半兩銼) 牛膝(一兩半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四十丸。

治虛損。補臟腑。利腰腳。壯元氣。充骨髓。薯蕷丸方。

薯蕷〔一(二)兩〕 石斛(二兩去根銼) 牛膝(二兩去苗)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白茯苓(二兩) 五味子(二兩) 續斷(一兩) 巴戟(二兩) 山茱萸(二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桂心(二兩) 熟乾地黃(二兩) 澤瀉(二兩)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蛇床子〔一(二)兩〕 遠志(二兩去心) 菟絲子〔一(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覆盆子〔一(二)兩〕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卷第二十七

治風勞諸方

夫勞傷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膚腠疏泄。風邪易侵。或遊易皮膚。或沉滯臟腑。隨其所感。而眾病生焉。

治風勞臟腑氣虛。體瘦無力。不思飲食。四肢疼痛。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續斷(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一兩) 五味子(三分) 羌活(半兩)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牛膝(半兩去苗)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三兩炙微赤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沉香(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勞。氣攻四肢拘急。背膊常痛。肌體萎弱。不欲飲食。沉香散方。

沉香 石斛(去根銼) 黃耆(銼) 桂心 白茯苓 白朮 天門冬(去心焙) 白芍藥 當歸(銼微炒) 羌活 附子(炮裂去皮臍) 防風(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勞。肌體羸瘦。皮膚不仁。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少思飲食。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牛膝(去苗) 桂心 當歸(以上各一兩) 五加皮 防風(去蘆頭) 萆薢(銼) 杜仲(去粗皮炙微赤銼) 續斷 丹參 沉香 木香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風勞。體虛食少。羸瘦。筋脈不利。手足多疼。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 天麻 海桐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沉香(以上各一兩) 桂心 芎藭 白朮白茯苓 山茱萸 熟乾地黃(以上各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勞。脾腎虛冷。心腹脹疼。骨節煩痛。食少無力。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白朮 附子(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煨用皮以上各一兩) 芎藭 丁香 桂心 蓽澄茄 當歸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莧菜。

治風勞。氣血不足。臟腑虛傷。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形體羸瘦。面色萎黃。小便數多。臥即盜汗。宜服巴戟散方。

巴戟 柏子仁 石龍芮 天麻 牛膝(去苗) 牡蠣(燒為粉) 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 天雄(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以上各一兩) 萆薢(銼) 防風(去蘆頭)當歸 羌活 桑螵蛸(微炙以上各三分) 肉桂(二兩去皴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勞。補益臟腑。利腰膝。止煩疼。強志力。充肌膚。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 牛膝(去苗) 附子(炮裂去皮臍) 杜仲(去粗皮炙令黃銼)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防風(去蘆頭) 桂心 巴戟 續斷 枸杞子(以上各三分) 五味子(半兩) 蛇床子(半兩) 山茱萸(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勞。益氣血。利四肢。強腰腳。除濕痹。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 巴戟 天雄(炮裂去皮臍) 牛膝(去苗) 天門冬(去心焙)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菟絲子(酒浸三宿曝干別搗以上各一兩) 肉桂(二兩去皴皮) 石南(三分) 續斷(三分) 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勞。羸瘦。面色青黃。肢節煩重。神思不安。臟腑虛傷。有蟲所作。令人心躁。食飲無味。宜服樟木散方。

樟木瘤節(三兩銼) 皂莢瘤節(三兩銼) 槐木瘤節(三兩銼)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令黃) 牛黃(三分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麝香令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勞。臟氣虛損。肌體羸瘦。頭目昏悶。四肢少力。神思不安。宜服鍾乳散方。

鍾乳粉(一兩)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朮 防風(去蘆頭)桂心 栝蔞根 乾薑(炮裂銼) 細辛 牡蠣粉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以上各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勞氣。四肢羸弱。心神虛煩。食飲無味。肢節多疼。腳腰無力。夜多盜汗。小便赤黃。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去根銼) 牛膝(去苗) 桂心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 續斷 白茯苓 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 枸杞子 五味子 山茱萸 黃耆(銼) 防風(去蘆頭)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遠志(去心) 人參(去蘆頭) 天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勞氣。身體疼痹。手足無力。氣血虛損。顏色萎黃。精神昏沉。飲食無味。宜服補益天雄丸方。

天雄(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 柏子仁 石斛(去根銼) 巴戟 天門冬(去心焙) 牛膝(去苗)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以上各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熟乾地黃(二兩) 肉桂(二兩去皺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

治虛勞偏枯諸方

夫勞損之人。肌體虛弱。易傷風邪。風邪乘虛。客於半身。留在肌膚。未即發作。或因飲水。水未消散。即勞於腎。風水相搏。乘虛偏發。風邪留止。血氣不行。故半身手足枯細。為偏枯也。

治虛勞偏枯。肌體虛弱。氣血不行。半身枯細。肢節無力。食少羸瘦。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芎藭 石斛(去根銼) 獨活 牛膝(去苗) 當歸 熟乾地黃(以上各一兩)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丹參 防風(去蘆頭) 白朮 黃耆(銼) 木香 五加皮(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腹及晚食前溫服。

治虛勞偏枯。手足不遂。筋脈拘急。骨節疼痛。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去根銼) 麻黃(去根節) 丹參 牛膝(去苗) 側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桂心 沉香 當歸 羌活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萆薢(銼以上各三分) 續斷(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風邪所攻。偏枯不遂。筋脈拘急。肢節疼痛。宜服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一兩(半)〕 天雄(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麻黃(二兩去根節)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朮 茵芋 防風(去蘆頭) 丹參 牛膝(去苗) 細辛 莽草(微炙) 石南 桂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風邪所攻。偏枯不遂。肢節疼痛。晝夜呻吟。不能治。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炮裂去皮臍) 白朮 桂心 側子(炮裂去皮臍) 當歸 牛膝(去苗)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 狗脊(以上各一兩) 防風(去蘆頭)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丹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風邪所攻。手足偏枯。筋脈不利。胸脅支滿。背多疼痛。飲食不消。寒熱盜汗。短氣不足。肌體羸瘦。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去苗) 巴戟 天雄(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附子(炮裂去皮臍) 雲母粉 熟乾地黃(以上各一兩) 遠志(去心) 續斷 柏子仁 杜仲(去粗皮炙令黃色銼)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山茱萸 防風(去蘆頭) 石斛(去根銼) 萆薢(銼) 石菖蒲 乾薑(炮裂銼以上各半兩) 蛇床子(三分)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雲母粉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偏枯。手腳無力。肌膚消瘦。行立不得。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銼) 石斛(去根銼) 五加皮 防風(去蘆頭) 桂心 柏子仁 天雄(炮裂去皮臍) 仙靈脾 酸棗仁(微炒) 山茱萸 鍾乳粉 巴戟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以上各一兩)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牛膝(一兩半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鍾乳粉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偏枯。氣血不足。肢節無力。宜服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二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肉桂(二兩半去皺皮)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 萆薢(銼) 防風(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牛膝(去苗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急勞諸方

夫急勞者。是血氣俱盛。積熱在內。干於心肺。臟腑壅滯。熱毒不除之所致也。其候。恆多躁熱。頰赤頭痛。煩渴口乾。飲食無味。心神驚悸。睡臥不安。骨節痠疼。夜多盜汗。面色萎黃。形體羸瘦。毒熱之氣。傳於臟腑。即難拯療。故名急勞也。

治急勞。四肢煩熱。百節痠疼。口乾心躁。小便黃赤。不欲飲食。宜服天靈蓋散方。

天靈蓋(塗酥炙令微黃) 柴胡(去苗)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桑根白皮(銼) 知母 干青蒿 桃枝(銼) 柳枝(銼以上各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阿魏(半兩麩裹煨令面熟為度)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入蔥白三莖。宿浸。煎取四分。去滓空心溫服。忌莧菜。

治急勞煩熱。不得睡臥。烏梅散方。

烏梅肉(半兩微炒) 柴胡(一兩半去苗) 秦艽(一兩去苗)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黃連(半兩去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生薑童子小便。放溫。食前調下二錢。

治急勞骨蒸等。薄荷煎丸方。

薄荷汁(一升) 生地黃汁(一升) 青蒿汁(一升) 童子小便(二升)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 麝香(二錢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 秦艽(三兩去苗搗羅為末)

上件藥。用薄荷等汁。並小便同煎。然後下桃仁膏。及硃砂等。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清粥飲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急勞瘦病。宜服獖豬肝丸方。

獖豬肝(四兩) 柴胡(二兩去苗) 黃連(二兩去須) 訶黎勒皮(二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先將肝用童子小便五升煮。以小便盡為度。取出薄切。焙乾。與諸藥同搗羅為末。

用豬膽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急勞煩熱。四肢疼痛。宜服皂莢丸方。

豬牙皂莢(一兩去皮塗酥炙令黃去子) 蝦蟆(干者一枚炙令干) 麝香(二錢細研) 天靈蓋(一枚塗酥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同研令勻。用大羊腸內可盛盡。兩頭以線系定。於瓷碗內。用麩襯安飯甑內。蒸一炊久。取出細研。令相乳入。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水下十丸。良久出蟲。或有汗。即蓋覆臥。汗解為度。

治急勞。骨蒸煩熱。青蒿飲子方。

青蒿(一握細研) 豬膽(一枚取汁) 杏仁(二七粒大者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一處。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急勞煩熱乾瘦。宜服蝦蟆散方。

蝦蟆(干者一枚炙微黃為末) 胡黃連(三分末) 麝香(一錢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為細散。每服。取羊頭一枚。爛煮了。取腦髓。調散二錢。用溫酒空心調服。以皮膚滑為驗。其羊頭髓。須逐日煮新者用之。

治急勞。桃仁丸方。

桃仁(一斤於新瓦器內用童子小便一斗煮候小便盡取出去皮尖研如膏) 烏頭肉(三兩微炒) 蕪荑仁(三兩) 黃連〔二(三)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三味為末。入桃仁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十五丸。晚食前再服。

治急勞。咳嗽煩熱。宜服此方。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童子小便(五升) 豬肺〔二(一)枚〕

上件藥。先取桃仁於砂盆內研。入童子小便。豬肺。以慢火煎桃仁爛。小便盡為度。用木杵臼搗。入蒸餅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急勞。煩熱體瘦。三皂丸方。

皂莢(十斤) 皂莢樹皮(一斤) 皂莢刺(一斤)

上件藥。都燒為灰。以水三升。淋取汁。更於灰上再淋。如此三五度。即煎之。候稍凝。入研了麝香一分。用童子小便浸蒸餅和。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七丸。

治虛勞骨熱諸方

夫虛勞骨熱者。是五勞七傷之中。陰虛陽盛。熱毒上攻心肺。流於骨髓。致成壯熱也。男子腎臟虛弱。精氣不足。下元冷憊。上焦虛熱。因茲而得也。女子月閉不通。產後勞損。頻發少熱之所致也。其人肌體消瘦。四肢無力。頰赤口乾。心躁盜汗。乍發乍歇。精神不守者。是其候也。

治虛勞。骨熱體痛。心神恍惚。夜臥不安。小便赤黃。口乾眼澀。宜服貍骨丸方。

貍骨(一兩炙令焦黃) 連翹(一兩) 土瓜根 山茱萸 玄參 胡燕糞 黃芩 硃砂(細研水飛過) 鳶尾(以上各半兩) 黃連(去須) 赤芍藥 雄黃(細研水飛過) 青葙子 龍膽(去蘆頭) 栝蔞根(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骨熱。心神煩躁。大小便難。四肢疼痛。川大黃丸方。

川大黃(銼微炒) 黃芩 黃連(去須) 當歸 赤茯苓 黃耆(銼) 生乾地黃 赤芍藥 柴胡(去苗以上各三分)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虛勞骨熱。黃連煎丸方。

黃連(去須) 紫菀(洗去苗土) 天靈蓋(塗酥炙令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 青葙子(以上各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童子小便五升。浸一宿後。慢火煎令稠。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虛勞骨熱。四肢煩疼。漸漸羸瘦。日晚口乾頰赤。知母散方。

知母(三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二兩) 犀角屑(一兩半) 白蘚皮(二兩) 龍齒(三兩)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虛勞骨熱。四肢煩疼。口乾心躁。宜服胡黃連散方。

胡黃連(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半) 柴胡(一兩半去苗)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梔子仁(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骨熱。四肢煩悶。及心躁虛汗。宜服丹砂丸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 薯蕷 犀角屑 虎頭骨(塗酥炙微令黃)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安息香 川升麻 牡蠣(燒為粉) 檳榔 人參 白茯苓(以上各半兩) 牛黃(一錢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豉心(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虛勞骨熱。四肢羸瘦。少力。不思飲食。宜服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 天靈蓋(塗酥炙令微黃) 赤茯苓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升麻 地骨皮 知母 犀角屑 人參(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一兩)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黃芩 前胡(去蘆頭) 桔梗(去蘆頭) 赤芍藥 當歸(銼微炒) 木通(銼)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二(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虛勞骨熱。肢節煩疼。心膈躁悶。宜服柴胡煎丸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犀角屑 知母 胡黃連 桔梗(去蘆頭) 川升麻 地骨皮 黃芩 訶黎勒皮(以上各一兩) 栝蔞(一枚)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赤茯苓(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豬膽五枚取汁。及蜜半斤。攪和令勻。慢火煎成膏。和藥末。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煎烏梅小便下二十丸。忌莧菜。

治虛勞骨熱。四肢煩疼。小便赤黃。眼澀少睡。犀角丸方。

犀角屑 胡黃連 知母 赤芍藥 貝母(煨令微黃) 地骨皮 黃芩 檳榔 紫菀(洗去苗土)木香 款冬花 烏梅肉(微炒) 柴胡(去苗以上各半兩) 大熟黃瓜(一枚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黃瓜內。蒸熟爛研。入少許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虛勞口舌乾燥諸方

夫虛勞口舌乾者。皆由勞損。血氣斷膈。津液減少。榮衛不行。下焦虛寒。上焦生熱。故令口舌乾燥也。

治虛勞口舌乾燥。腿膝無力。下焦虛乏。宜服黃羊腎湯方。

羊腎(一對去膜切作八片)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黃耆(一兩銼) 地骨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熟乾地黃(二兩) 五味子(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先以水一大盞半。煎羊腎至一盞。去腎及水上浮脂。後入散一兩。棗五枚。煎至七分。去滓。放溫二服。空心及晚食前服之。

治虛勞。四肢煩疼。口舌乾燥。面色萎黃。食物無味。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一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口舌乾燥。升麻散方。

川升麻(二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射干〔一(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二兩) 蘆根(三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葳蕤(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口舌乾燥。心神煩渴。不得睡臥。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 人參(去蘆頭) 黃耆(銼) 烏梅肉(微炒)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覆盆子 栝蔞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羸瘦。煩熱。口舌乾燥。不欲飲食。黃耆丸方。

黃耆(銼) 葛根(銼) 烏梅肉(微炒) 麥門冬(去心焙) 栝蔞根 天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一兩) 酸棗仁(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 覆盆子(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綿裹一丸含咽津。盡即更含咽之。

又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烏梅肉(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 天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更入少煉成蜜。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綿裹一丸含咽之。

治虛勞。口乾舌燥。宜服甘草丸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一(二)兩〕 烏梅肉(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並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綿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服。

治虛勞煩熱。口乾舌燥。煩渴。宜服栝蔞根丸方。

栝蔞根 甘草(炙微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烏梅肉(微炒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入少許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服。

又方。

酪(三合) 酥(三合) 蜜(三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搗羅為末)

上件藥相和。於銀鍋內。以慢火煎如稀餳。不計時候。含咽一茶匙。

又方。

石膏(半斤搗碎綿裹) 蜜〔半升(斤)〕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先煮石膏。取汁一盞半。去石膏。次下蜜相和。煎取一盞。放冷。不計時候。含咽一茶匙。

又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 棗(三十枚擘碎)

上用蜜和拌蒸之。候飯熟為度。不計時候。取三兩枚服之。

又方。

羊頭髓(如雞子大)

上用溫酒調服之。

治虛勞渴諸方

夫五臟六腑。皆取津液。若勞損之人。虛實不調。臟腑生熱。氣在內則津液竭少。故多渴也。

治虛勞多渴。四肢羸乏。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 石斛(去根銼) 栝蔞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黃) 知母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五味子(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 丹參(半兩) 當歸(半兩) 麥糵(三分微炒) 葳蕤(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渴。四體虛乏。羸瘦。宜服栝蔞煎方。

栝蔞根〔一(二)兩〕 茯神(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節)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知母(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當歸(半兩) 五味子(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丹參(半兩以上並搗羅為末) 地骨皮(二兩) 葳蕤(二兩) 胡麻(一兩)蜜(五合) 生地黃汁(一升) 牛髓(一合) 淡竹葉(五十片) 生麥門冬汁(五合) 生薑汁(一合)

上件藥。以水三升。煮地骨皮葳蕤胡麻淡竹葉四味。去滓。取汁一升。和地黃汁麥門冬牛髓蜜薑汁等。入前藥末。攪令勻。又煎成膏。入於銅器中。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半匙。

治虛勞。止渴助氣力。牡蠣粉散方。

牡蠣粉 五味子 桂心 牡丹 地骨皮 知母 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皺皮炙令干)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續斷(三分) 白茯苓(一兩) 石斛(三分去根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口乾煩渴。腰疼胯痛。小便白濁。宜服黃耆丸方。

黃耆(一兩半銼) 栝蔞根(二兩) 苦參(二兩半銼) 羚羊角屑(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 茯神(二兩) 雞肶脛黃皮(五枚炙黃)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乾渴。羸瘦少力。宜服填骨髓煎方。

白茯苓(二兩) 山茱萸 當歸 巴戟 五味子 人參(去蘆頭) 遠志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酒浸三日焙乾別搗) 大豆黃卷 天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石斛(半兩去根銼) 石葦(半兩去毛)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取生地黃汁二升。生栝蔞根汁一升。白蜜三合。牛髓二合。都入銀鍋中內前藥。攪令勻。以慢火熬成膏。收於瓷閤中。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半匙。

治虛勞煩渴。津液竭絕。宜服含化生地黃丸方。

生乾地黃 知母 栝蔞根 烏梅肉(微炒) 麥門冬(去心焙) 土瓜根 五味子(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食後及夜臥時。以綿裹含一丸咽津。

治虛勞。口中苦渴。骨節煩疼。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二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渴。鎮心神。宜服玉飲主。

真玉(可重十兩) 粟谷(一升)

上以水一斗。煮粟谷取汁五升。去粟谷澄濾卻。以此汁煮玉至三升。旋分呷服之。神驗。

治虛勞苦渴。宜服此方。

栝蔞根(五兩銼)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慢慢分呷服之。

又方。

上以白羊肺一具。去肥膩。於柳木砧上。以竹刀細切。復於砂盆內。以柳木槌研。傾於淨瓷器中。以冷熟水三升浸。經一日一夜。取其汁湯。即旋旋飲之極效。

治虛勞吐血諸方

夫虛勞吐血者。是勞傷於臟腑。內崩之病也。血之與氣相隨而行。榮養身體。外周養於肌肉。內則榮於臟腑。臟腑傷損。血則妄行。若上胸膈。氣逆。則吐血衄血。若流於腸胃。腸虛。則下血。若腸虛而氣覆逆。上者則吐血。若表裡俱虛者。則汗血。此皆由傷損極虛所致也。

治虛勞少力吐血。心悶。頭旋目暈。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銼) 羚羊角屑 柏葉 刺薊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白芍藥 白朮 黃耆(銼) 當歸(銼微炒) 黃芩(以上各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伏龍肝(二兩) 亂髮灰(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損勞極。面色枯悴。時或唾血吐血等。並宜服白芍藥散方。

白芍藥(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芩(一兩) 白朮(一兩) 阿膠〔一(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生乾地黃(四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吐血。喘促。頭痛。吃食全少。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四兩) 麻黃(去根節) 五味子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黃耆(銼)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生乾地黃(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頻吐血。心膈四肢疼痛。頭目旋悶。阿膠散方。

阿膠〔一(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一兩銼微炒) 伏龍肝〔一(二)兩〕 白芍藥(一兩)白芷(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四兩) 細辛(半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肺熱吐血。宜服蒲黃散方。

蒲黃(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銼微炒) 人參(去蘆頭) 白芍藥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黃耆(銼) 刺薊 生乾地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心肺煩熱吐血。天竹黃散方。

天竹黃 知母 川大黃(銼碎微炒) 人參(去蘆頭) 犀角屑 黃耆(銼) 白茯苓 馬兜鈴 麥門冬(去心焙) 生乾地黃 鹿角膠(搗碎微炒令黃燥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吐血。心煩頭悶。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二兩) 生乾地黃(二兩)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芎藭 當歸 桂心 白芍藥白芷 麥門冬(去心焙) 細辛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補肺氣止吐血。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露蜂房(一兩微炒) 川楝子(三分微炒) 白蒺藜(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薯蕷(一兩) 麝香(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吐血不止。宜服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黃芩(一兩) 白芍藥(一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一兩) 伏龍肝(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吐血失聲。宜服補肺散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當歸(三分) 白芍藥(半兩) 黃芩〔三分(合)〕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伏龍肝(一兩) 白芷(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內傷寒熱。吐血。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芍藥(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柏葉(一兩) 黃耆(一兩) 刺薊(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砂糖如棗大。更煎三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吐血。短氣欲絕。面無顏色。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 白茯苓(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續斷(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五味子(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吐血。胸膈不利。桂心煎方。

桂心末(二兩) 生薑汁(二合) 白蜜(十兩) 生地黃汁(一升)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桂心取五分。去滓。入生地黃及蜜等。以慢火熬成煎。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治虛勞。肺熱吐血煩悶。咽喉不利。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去蘆頭) 前胡(去蘆頭) 桑根白皮(銼以上各一兩) 射干 百合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五味子 紫菀(去苗土) 貝母(煨令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虛勞吐血。蝟皮散方。

蝟皮(一兩燒灰) 硫黃(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細。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虛勞。心肺熱吐血。地黃金粉散方。

地黃(半斤取自然汁) 飛羅面(四兩)

上件藥。同調成糊。攤於漆盤內。候乾取下。搗羅為末。每服。不計時候。以陳米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咳嗽諸方

夫虛勞咳嗽者。為臟腑氣衰。邪氣傷於肺故也。若久不已。則令人胸背微痛。或驚悸煩滿。或喘息上氣。或咳逆唾血。此皆臟腑之相剋也。然肺主於氣。氣之通榮故咳逆入肺也。

治虛勞咳嗽。涕唾稠黏。漸各羸弱。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去苗土) 黃耆(銼) 白茯苓 款冬花 生乾地黃 白前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咳嗽。心胸壅悶。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 前胡(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黃耆(銼) 訶黎勒皮(以上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去苗土)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咳嗽。氣喘乏力。吃食全少。坐臥不安。宜服補肺散方。

人參(去蘆頭) 桂心 鍾乳粉 白石英(細研水飛過) 麥門冬(去心焙) 五味子 熟乾地黃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黃耆(三分)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煮薑棗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咳嗽。胸中寒熱。短氣不足。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 紫菀(去苗土) 前胡(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 白朮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咳嗽。或時寒熱。不得眠臥。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二兩用皮)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茯苓(一兩) 紫菀(半兩去苗土) 柴胡(一兩去苗) 黃耆(一兩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百合(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酸棗仁(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上氣。咳嗽不止。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五味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百合(三分)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傷中。脈絕筋急。肺萎咳嗽。宜服鹿髓煎方。

鹿髓(半升) 蜜(二兩) 酥(二兩) 生地黃汁(四合)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以酒一中盞浸研取汁)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以酒半盞研取汁)

上件藥。先以桃仁杏仁地黃等汁。於銀鍋內。以慢火煎令減半。次下鹿髓酥蜜同煎如餳。每於食後。含咽一茶匙。

治虛勞咳嗽。及肺壅上氣。宜服蛤蚧丸方。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黃) 貝母(一兩煨微黃) 紫菀(一兩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皂莢仁(一兩炒令焦黃)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棗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莧菜。

治虛勞咳嗽。胸膈不利。骨節疼痛。飲食無味。宜服紫菀丸方。

紫菀(三分去苗土)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桔梗(半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芍藥(三分) 貝母(半兩煨微黃) 百合(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忌莧菜。

治虛勞咳嗽。喘促心煩。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二兩去心焙) 款冬花 五味子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貝母(煨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 蘿蔔子(酥拌炒令香以上各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常含咽津。

治虛勞咳嗽。腹脅妨悶。大腹氣滯。肢節煩疼。宜服陳橘皮丸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訶黎勒皮(一兩) 白芍藥(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木香(三分)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裡急諸方

夫虛勞裡急者。為腎氣不足。傷於衝脈。衝脈為陰脈之海。起於關元。關元穴在臍下。循腹裡。上至咽喉。今勞傷內損。故腹裡拘急也。上部之脈微細者。而臥引裡急。心隔上有熱者。則口乾渴也。寸口脈。陽弦下急。陰弦裡急。弦為胃氣虛。食則難飽。飽則裡急痛不得息。寸口脈微。關上實。尺中弦緊者。則小腹腰背下苦拘急痛也。如不喜寒。身憒憒也。

治虛勞小腹裡急。少氣羸弱。不能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白茯苓 當歸 牛膝(去苗) 五味子 桂心 人參(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熟乾地黃〔一(二)兩〕 白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裡急少氣。心胸疼冷。手足不和。身體每日汗出。宜服補諸不足。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二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黃耆(一兩銼) 白芍藥(半兩)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裡急諸不足。宜服建中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三分) 牡丹皮(三分) 澤瀉(一兩) 白芍藥(三分) 山茱萸(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更入飴糖棗許大。同煎一兩沸。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四肢羸弱。兩脅裡急。飲食無味。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三分) 白芍藥〔五(三)分〕 五味子(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五加皮(三分) 桂心(三分) 熟乾地黃〔二(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裡急。四肢疼痛。氣引胸脅不利。宜服芍藥散方。

白芍藥(一兩) 黃耆(二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當歸(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內飴糖棗許大。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前溫服。忌菘菜。

治虛勞氣不足。羸瘦困乏。兩脅裡急。四肢煩疼無力。睡多不足。腰背疼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半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三分) 白茯苓(三分) 當歸(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芍藥(三分) 黃耆(一兩銼) 白朮(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足。小腹裡急。四肢少力疼痛。不欲飲食。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白芍藥(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裡急。四肢不和。身體疼痛。不欲吃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白芍藥(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裡急。兩脅疼痛。四肢無力。不欲吃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三分)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心熱不得睡諸方

夫血為榮。氣為衛。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行於陽者行於身。行於陰者行於臟。上下循環。榮華表里也。今虛勞之人。氣血俱弱。邪氣稽留於內。衛氣獨行於外。灌注於陽。不入於陰。陽脈滿溢。陰氣既虛。則陽氣大盛。遂生煩熱。榮衛不和。故不得睡也。

治虛勞煩熱。驚恐不得睡臥。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微炒) 當歸 茯神 黃耆(銼) 人參(去蘆頭) 五味子(以上各一兩) 防風(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遠志(去心) 豬苓(去黑皮) 桂心 芎藭 白朮 白芍藥 熟乾地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四肢疼痛。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黃芩 萆薢(銼) 麥門冬(去心) 酸棗仁(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 人參(去蘆頭) 黃耆(銼) 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 白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秫米一百粒。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四肢節拘急疼痛。不得睡臥。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當歸(三分) 白茯苓(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黃耆(三分銼)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防風(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 黃芩 遠志(去心) 萆薢(銼)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心熱煩躁。憂恚少睡。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榆白皮(銼) 苦參(銼) 地骨皮 黃連(去須) 黃芩 龍膽(去蘆頭) 生乾地黃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肉蕪荑。

治虛勞。心煩熱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麥門冬(去心)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酸棗仁(微炒) 前胡(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 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搗篩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粟米一百粒。豉五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宜調順榮衛。宜服此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紫蘇子(一兩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醋物菘菜。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兩脅妨悶。不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半兩) 黃耆(三分銼)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起動汗出。稍熱多驚恚。不得睡臥。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 人參(去蘆頭) 熟乾地黃 牡蠣(燒為粉) 麥門冬(去心焙) 黃耆(銼) 酸棗仁(微炒) 龍骨(以上各一兩) 五味子 蒼朮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四肢疼痛。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酸棗仁(微炒)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焙) 白芍藥 紫蘇莖葉 黃耆〔銼以上各三(一)兩〕人參(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脅下氣上攻。心悶。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三分) 酸棗仁〔二(一)兩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訶黎勒皮(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少氣。四肢疼痛。心神煩熱。不得睡臥。吃食全少。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熟乾地黃(一兩) 當歸(半兩) 白芍藥(三分) 白朮(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少氣翕翕。口乾失食。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檳榔(半兩) 茯神(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三分) 知母(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茯苓(一兩) 酸棗仁(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羸瘦。四肢煩熱疼痛。吃食減少。不得睡臥。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酸棗仁(微炒) 羌活 黃耆 麥門冬(去心焙) 柴胡 白茯苓 人參(去蘆頭) 牛膝(去苗) 知母 五味子 白芍藥(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宜服酸棗仁丸方。

酸棗仁(微炒) 榆葉 麥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不足諸方

夫虛勞不足者。是因中風傷寒熱病。勞損溫瘧大病之後。血氣減耗。臟腑未和。故使虛乏不足。虛乏不足則經絡受邪。隨其所犯。變成諸病也。

治虛勞不足。四肢無力。不能飲食。食即多汗。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 牡蠣 黃耆(銼) 人參(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續斷 白芍藥 桂心 五味子 甘草(炙微赤銼) 當歸 白朮 山茱萸(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汗出而悶。脈結心悸虛煩。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不足。小便數。四肢無力。不能自持。宜服此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黃耆〔二(一)兩銼〕 澤瀉(一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遠志(三分去心) 牛膝(一兩去苗) 當歸(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二兩) 桂心(三分) 五味子(半兩) 白茯苓(一兩)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煮取汁一盞。去羊腎。入藥五錢。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晚食前覆滓再煎服之。

治虛勞不足。臟腑虛弱。四肢乏力。不能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人參(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 附子(炮裂去皮臍) 石斛(去根銼) 白朮 山茱萸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足。咳逆上氣。不欲飲食。四肢乏力。宜服胡麻散方。

胡麻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人參(去蘆頭) 澤瀉 黃耆(銼)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焙) 地骨皮 天門冬(去心以上各半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薤白兩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不足。乏力少食。宜服大補益石斛散方。

石斛(二兩去根銼)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遠志(一兩去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續斷(一兩)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二兩) 枸杞子(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能益氣補不足。建中散方。

黃耆(銼) 桂心 白芍藥 白朮 當歸 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下飴糖如棗大。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足。陰陽失度。傷筋損脈。噓吸短氣。漏泄不止。小便赤黃。陰下濕痹。腰脊如折。顏色不悅。宜服菟絲子散方。

菟絲子(三兩搗)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棗肉(三兩) 桂心(三兩銼) 杜仲(五兩去皴皮銼)麥門冬(二兩去心) 生乾地黃(五兩) 肉蓯蓉(三兩銼去皺皮切)

上件藥。以酒五升。漬三宿。出曝干。復浸更曝干。以酒盡為度。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脾腎氣寒。飢不欲食。面色黑。少氣不足。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黃耆(一兩銼)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銼) 五味子(三分) 白石英(一兩)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絕傷羸極。氣少不足。四肢消瘦。宜服胡麻湯方。

胡麻(三兩) 熟乾地黃(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藁本(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足。補益思食助力。宜服此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桑螵蛸(三分微炒) 紫芝(三分) 五味子(三分)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熟乾地黃(一兩) 鍾乳粉(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不足。益氣力。思飲食。宜服鍾乳散方。

鍾乳粉(二兩) 黃耆(一兩銼) 桂心(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不足。補養五臟。療風氣。堅筋骨。益精髓。宜服鍾乳浸酒方。

鍾乳粉(三兩) 石斛(二兩去根銼) 牛膝(二兩去苗) 黃耆(二兩銼) 防風(二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五兩)

上件藥細銼。都以生絹袋盛。以酒二斗浸三日後。每於食前。溫飲一小盞。

治虛勞腎氣不足夢與鬼交。心多忪悸。頭目昏悶。四肢少力。不欲飲食。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熟乾地黃(二兩) 鍾乳粉〔一(二)兩〕 五味子(三分) 龍骨(三分) 山茱萸(三分) 車前子(一兩)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枸杞子(三分) 遠志(三分去苗)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三分銼)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薯蕷(三分) 石菖蒲(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焙乾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不足。腎臟傷絕。宜服麋茸丸方。

麋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熟乾地黃(二兩) 牛膝〔二(一)兩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巴戟(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焙乾別搗為末)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山茱萸(一兩) 薯蕷(一兩) 車前子(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蛇床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取白羊腎十隻。去筋膜。細切爛研。用好酒五升。慢火熬成膏。入前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諸氣不足。數數夢泄。宜服棘刺丸方。

棘刺〔一(二)兩微炒〕 天門冬(二兩去心焙) 乾薑(一兩炮裂銼)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焙乾別搗為末)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小草(一兩) 防葵(一兩) 薯蕷(一兩) 石龍芮(一兩) 枸杞子(一兩) 巴戟(一兩) 萆薢(一兩銼) 細辛(一兩) 葳蕤(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卷第二十八

治虛勞羸瘦諸方

夫虛勞羸瘦者。是五臟六腑虛損之候也。凡人耽嗜聲色。貪味甘脆。殊無撙節。唯恣性情。而又外觸風寒。內傷氣血。表裡受病。陰陽相搏。久而不瘳。遂成羸瘵。此皆冷熱風血氣之所起。五勞六極之候。因茲有焉。脾腎勞傷。肌骨枯瘁。故成勞瘦之病也。

治虛勞羸瘦。四肢少力。睡臥不定。少思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白朮(一兩) 桂心(三分) 當歸(三分) 續斷(三分)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去皺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羸瘦。夜臥失精。心神虛煩。咽喉不利。少思飲食。宜服此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龍骨(一兩半) 桑螵蛸(一兩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半) 桂心(三分) 黃耆(一兩銼)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羸瘦。不能飲食。面色黃黑。手足多冷。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二兩去根銼) 山茱萸(一兩) 五味子(半兩) 萆薢(三分銼) 遠志(半兩去心) 桂心(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當歸(三分) 白茯苓(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傷憊。四肢羸瘦。腰膝無力。不能飲食。宜服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熟乾地黃(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耆(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白朮(半兩) 五味子(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羸瘦。膝冷腰疼。神思昏沉。肢節無力。少精乏氣。睡臥多驚。宜服補益甘草丸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薯蕷(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續斷(一兩) 桂心(一兩) 牛膝(一兩半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澤瀉(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石斛(一兩去根銼) 茯神(一兩) 覆盆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一(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二(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楮實(一兩水淘去浮者焙乾) 山茱萸(一兩) 蛇床子(一兩) 杜仲(一兩去皺皮炙微黃) 巴戟(一兩) 萆薢(一兩銼) 白龍腦(半兩細研入) 狗脊(一兩) 黃耆(一兩銼) 生乾地黃(二兩) 鍾乳粉(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水臟久憊。腰膝疼冷。筋骨無力。夢寐不安。陽道劣弱。面色萎黃。飲食不得。日漸羸瘦。宜服補益鍾乳天雄丸方。

鍾乳粉 天雄(炮裂去皮臍) 巴戟(以上各一兩半)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蘹香子 補骨脂 木香 天門冬(去心焙) 續斷 沉香 石斛(去根銼) 丁香 山茱萸 附子(炮裂去皮臍) 肉桂(去皺皮) 當歸 麝香(細研) 白朮人參(去蘆頭) 仙靈脾 薯蕷 牛膝(去苗)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磁石(二兩燒令赤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熟乾地黃 石龍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暖酒下三十丸。臨臥時再服。如不飲酒。鹽湯下亦得。

治虛勞羸瘦。心神健忘。腰膝多疼。臟腑氣虛。陽事衰絕。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薯蕷 牛膝(去苗) 巴戟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 續斷 白茯苓 枸杞子 五味子 蛇床子 山茱萸(以上各一兩) 茯神 遠志(去心) 柏子仁(各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羸瘦。補益骨髓。悅澤肌膚。羊腎丸方。

羊腎(二對去脂膜切碎焙乾)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白朮(以上各一兩) 桂心 熟乾地黃(二兩) 肉蓯蓉(湯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當歸 蛇床子(以上各三分)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薯蕷 黃耆 澤瀉 山茱萸 白芍藥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 遠志(去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牡丹 石斛(去根銼) 牛膝(去苗) 訶黎勒(煨用皮以上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暖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羸瘦。食飲無味。百節痠疼。神思昏沉。四肢無力。宜服補益強元氣。令人肥健。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茯苓 柏子仁 芎藭 人參(去蘆頭) 桂心 黃耆 乾薑(炮銼去皮臍) 枸杞子 薯蕷(以上各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牛膝(去苗)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石斛(去根銼) 熟乾地黃 菟絲子(酒浸三日焙乾別搗為末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百病。絕傷羸瘦。久服強筋骨。長肌肉。悅澤顏色。延年不老。松子丸方。

松子(去皮)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焙) 柏子仁 薯蕷 枸杞子 五味子 菌桂 山茱萸 覆盆子 熟乾地黃 澤瀉 女貞實 石南 黃耆(銼) 遠志(去心以上各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杜仲(一兩半去皺皮炙令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羸瘦。下元冷憊。腳膝無力。風氣相攻。宜服巴戟丸方。

巴戟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石斛(去根銼) 鬆(柏)子(去皮) 桂心 人參(去蘆頭) 牛膝(去苗) 羌活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以上各一兩) 鍾乳粉 雲母粉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熟乾地黃(以上各二兩) 甘菊花 五味子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痰飲諸方

夫勞傷之人。則脾胃氣虛弱。不能消化水漿。故為痰也。痰者是涎液。結聚在於胸膈。停積不散。故為痰飲也。

治虛勞。消痰飲。順氣思食。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大腹皮(半兩銼) 桂心(半兩)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胸中氣滿。痰飲澼結。時或嘔逆不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痰飲。心腹煩滿。不欲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防風(半兩去蘆頭) 大腹皮(三分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白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心胸痰飲不散。少欲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旋覆花(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痰飲。胸脅氣不利。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赤茯苓(三分) 旋覆花(半兩) 五味子(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酥)炙微黃去裙襴〕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檳榔(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虛勞痰飲。嘔吐涎沫。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皂莢(三寸去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白朮(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弱。痰飲不散。嘔逆不下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半兩去皮) 桂心(半兩) 丁香〔三(一)分〕 高良薑(半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豆蔻(半兩去皮)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虛勞。胸膈積痰飲。不思食。宜服旋覆花丸方。

旋覆花(半兩) 細辛(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赤茯苓(一兩)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令黃)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諸方

夫脾為臟。主消水穀。胃為腑。主盛水穀。若脾胃溫和。則能消化。今有虛勞。則血氣衰弱。脾胃虛冷。故不能消於谷也。

治虛勞。脾胃冷弱。食不消化。四肢少力。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一兩去皮)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微炒)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乾薑(三分炮裂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腹脅氣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三分銼微炒) 草豆蔻(三分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大麥糵(二兩炒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漸加無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糵(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虛冷。吃食即吐。胸中妨悶。宿食不消。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豆蔻(三分去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高良薑(半兩銼) 丁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化。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益智子(三分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熾)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白朮(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冷弱。腹中氣脹滿。食不消化。宜服神麯散方。

神麯(二兩微炒) 木香(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麥糵(二兩微炒)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腹脅脹滿。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二分) 丁香(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神麯(一兩炒微黃) 麥糵(一兩炒微黃)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腹脅氣滿。宜服神麯丸方。

神麯(三兩炒微黃)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高良薑(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煎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虛勞。脾氣虛弱。腹脹。食飲不消。面無顏色。四肢羸瘦。宜服丁香丸方。

丁香(一兩) 硫黃(三分細研) 神麯(一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粥飲下亦得。

治虛勞不思食諸方

夫脾胃者。候身體肌肉也。胃為水穀之海。若虛勞。則臟腑不和。令脾胃氣弱。故不思食也。

治虛勞。脾胃氣虛。不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 木香 草豆蔻(去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 肉豆蔻(去殼) 益智子(去皮) 乾薑(炮裂銼) 白茯苓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不和。心腹冷氣。不思飲食。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白茯苓(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桂心(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虛弱。不思飲食。四肢無力。睡常不足。面色萎黃。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人參(半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 白朮(一兩) 芎藭(半兩) 丁香(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三(二)分銼〕 桂心(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脾胃不和。少思飲食。或時自瀉。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五兩去粗皮細銼用生薑五兩研取汁和浸厚朴一宿以生薑捏焙乾後微火炒令香熟紫色煙盡為度)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草豆蔻(一兩去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生薑棗湯調下一錢。

治虛勞。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宜服溫脾散方。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肉桂(二兩去皺皮) 木香(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丁香(半兩) 沉香(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藿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醋物菘菜。

治虛勞不思食。煮肝散方。

木香(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胡椒(一分) 補骨脂(半兩) 白朮(一兩) 白芍藥(一兩) 高良薑(半兩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縮砂(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獖豬肝一具。細切。以散五錢。拌和令勻。入於鐺內。以漿水三(二)大盞。入蔥白五莖。煮令爛熟。任意食之。

治虛勞。暖脾壯胃。令思飲食。和氣通真丸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楮實(三分水淘去浮者焙乾) 石斛(一兩去根銼) 肉桂(一兩去皺皮) 乾薑(三分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分去苗) 白朮(一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半兩) 檳榔(三分) 薯蕷(半兩) 木香(三分) 乳香(半兩) 肉豆蔻〔二(一)兩去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棗湯下三十丸。酒下亦得。

治虛勞。脾胃虛冷。氣滿不思食。宜服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半) 桂心(一兩) 吳茱萸(一兩半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糵(一兩半炒微黃) 神麯(一兩半炒微黃) 肉豆蔻(三分去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二十丸。以瘥為度。

治虛勞。脾胃不調。腹脅脹滿。不思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五味子(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半)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柏(三分炒微黃) 益智子(三分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腸胃大冷。全不思食。或氣脹滿。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白茯苓(三分) 胡椒(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虛勞。脾胃氣冷。不思飲食。或氣滿刺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肉豆蔻(一分去殼) 麝香(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十丸。

治虛勞心腹痛諸方

夫虛勞者。臟氣不足故也。復為風邪所乘。邪正相干。冷熱擊搏。故為心腹痛也。

治虛勞。肩背疼悶。心腹脹痛。腸胃虛鳴。臍下拘急。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柴胡〔二(一)兩半去苗〕 京三稜(一兩炮銼) 當歸(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肩背及心腹疼痛。或四肢不和。腹胃脹滿。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桂心(三分) 赤芍藥(一兩) 白朮(一兩) 大腹皮〔二(三)分〕 桃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二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心腹痛。胃氣不和。腹脅脹滿。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 芎藭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 赤芍藥 人參(去蘆頭) 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冷氣攻。心腹痛疼。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當歸(三分) 赤芍藥(三分)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三分) 桂心(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心腹痛。小腹滯悶。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半) 附子(炮裂去皮臍) 檳榔 肉桂(去皺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蘹香子(以上各一兩) 當歸(半兩) 丁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心腹脹滿刺痛。食不消。宜服肉豆蔻丸方。

肉豆蔻(一兩去殼) 木香(一兩) 丁香(半兩) 當歸(半兩) 京三稜(一兩炮銼) 神麯(一兩搗碎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麝香(一分) 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安息香(半兩) 麥糵(一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熱酒下十五丸。

治虛勞。心腹或臍下疼痛。兼暖脾腎。順氣思食。阿魏丸方。

阿魏(半兩細研用白麵一兩拌溲作餅子爆令黃焦) 木香(一兩) 補骨脂(二兩微炒)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二(三)兩炮裂銼〕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蘹香子(二兩微炒) 檳榔(二兩) 肉桂(二兩去皺皮) 吳茱萸(二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熱)酒下十五丸。生薑湯下亦得。

又方。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木香(二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乾漆(一兩杵碎炒令煙出) 京三稜(一兩炮銼) 蓬莪朮(半兩煨)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虛勞積聚諸方

夫虛勞積聚者。臟腑之病也。積者髒病也。陰氣所生也。聚者腑病也。陽氣所成也。虛勞之人。陰陽氣傷損。血氣凝澀不宣通於經絡。故成積聚於內也。

治虛勞積聚。或心腹疼痛。四肢羸瘦。小便赤。不能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三)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神麯(二兩搗碎微炒) 京三稜(一兩炮銼)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麥糵(一兩炒微黃) 當歸(半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柴胡〔二(一)兩半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莧菜生冷。

治虛勞。積聚結塊。心腹脅肋刺痛。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京三稜(一兩炮裂)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莧菜生冷。

治虛勞。積聚堅實。腹如鼓。食即卻吐。坐臥不安。喘急。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 防葵(一兩) 檳榔(二兩)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微炒)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以微利為度。忌莧菜生冷油膩。

治虛勞積聚。心胸壅悶。喘急氣促。不能飲食。四肢瘦弱。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三兩(分)洗去苗土) 白朮(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當歸(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桂心(半兩)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忌莧菜濕面生冷。

治虛勞積聚。腹中堅硬。氣脹喘急。宜服狼毒丸方。

狼毒(二兩半醋浸炙) 肉桂(二兩去皺皮)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醋拌炒) 京三稜(一兩炮銼)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川大黃(二兩半銼碎微炒)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檳榔(二兩) 甲〔一兩炙(甲上缺字)〕 木香(一兩)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皂莢(三分湯浸去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十丸。忌莧菜濕面生冷。

治虛勞積聚。脅下妨滿。腹脹不能食。及腹中痛。宜服防葵丸方。

防葵(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木香(三分)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桂心(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半兩) 京三稜(一兩炮銼) 赤芍藥(半兩) 檳榔(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忌莧菜生冷濕面。

治虛勞。積聚痞結。腹脅脹滿。宜服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三兩炮裂銼)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檳榔(二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桃仁(四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熬醋如膠。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下爛肉黑膿為度。

治虛勞積聚。羸瘦不任。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肉桂(二兩去皺皮)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牽牛子(一兩微炒) 京三稜(一兩炮銼)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加至四十丸。忌莧菜生冷濕面。

治虛勞症瘕諸方

夫虛勞症瘕病者。皆由久寒積滯。冷飲食不能消化所致也。結聚牢強。按之不轉動者為症。推之轉移則為瘕也。今虛勞之人。脾胃氣弱。不能消化水穀。復為寒冷所乘。故結成此病也。

治虛勞症瘕。或攻心腹。四肢無力。不思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半去苗) 乾薑(半兩炮裂銼) 芎藭(半兩) 木香(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赤茯苓(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京三稜(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莧菜生冷濕面。

治虛勞症瘕。或氣攻脾胃。令人心下。及胃管兩傍堅硬。喘息急促。牽引兩脅妨痛。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三分) 京三稜(三分銼碎醋炒三遍) 蓬莪朮(半兩)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檳榔(半兩) 赤茯苓(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豆蔻(半兩去皮) 木香(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丁香(一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鱉甲(三兩洗去塵土、用硇砂半兩研碎、以醋二合浸硇砂去卻石塗醋、炙鱉甲硇砂、醋盡為度)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忌莧菜生冷濕面。

治虛勞症瘕。結塊不消者。宜服三神煎方。

桃仁〔一千三(二)百粒湯浸去皮尖雙仁研旋以水濾取濃汁五升以來〕 京三稜(三兩炮裂銼)鱉甲(三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除桃仁外。搗羅為末。於鐺中先煎桃仁汁耗一半。下二味藥末。以木篦不住手攪。煎良久。又下好酒三升。煎如稀餳。收瓷器中盛。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熱酒一中盞。調下一茶匙。忌莧菜生冷濕面。

治虛勞症瘕。心腹脹滿。或氣喘咳嗽。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皂莢(三分去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兩) 防葵(一兩) 赤芍藥(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細辛(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症瘕。心腹疼痛。胸膈不利。宜服京三稜煎丸方。

京三稜(八兩炮銼) 陳橘皮(八兩湯浸去白瓤焙) 黑三稜(四兩炮銼) 桃仁(四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以上四味。除桃仁外。搗羅為末。用好酒五升。於鍋中。以慢火煎。次下桃仁膏。熬如稀餳。入後藥末。

檳榔(二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枳殼(四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三兩) 硇砂(一兩研入)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硇砂硫黃等。重研令勻。入前藥內。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生薑湯或溫酒下三十丸。忌莧菜生冷。

治虛勞症瘕久不瘥。臍肋有塊。形如杯。或如雞子。透隱皮膚。或經年不消。或疼痛如刺。或堅硬如石。能服此藥。令自消化。芫花丸方。

芫花(二兩醋拌炒令干) 蓬莪朮(二兩) 神麯(一兩炒令黃) 麥糵(一兩炒微黃) 京三稜(二兩炮銼)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焦去裙襴) 白朮(一兩) 萆薢〔一(二)兩銼〕 麝香(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十丸。忌莧菜生冷。

治虛勞症瘕。食不消化。面色萎黃。四肢羸瘦。吃食全少。腹內常多冷氣。大腸不調。腰胯疼痛。宜服陳橘皮煎丸方。

陳橘皮(一斤湯浸去白瓤焙乾搗羅為末用酒一斗入於銀器中以慢火成膏)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三兩銼) 京三稜(三兩炮銼) 當歸(三兩) 桂心(三兩) 乾薑(三兩炮裂銼)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橘皮煎中。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症瘕。心腹冷氣。胃管煩痛。臍下多疼。氣塊發即上搶心胸。手足逆冷。宜服三稜鱉甲丸方。

京三稜(一兩炮裂銼)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焦去裙襴) 乾薑(一兩炮裂銼) 蓬莪朮(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五丸。忌莧菜。

治虛勞症瘕。腹脹。食飲不消。面無顏色。四肢羸瘦。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兩細研) 木香(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神麯(一兩炒微黃) 檳榔(一兩半)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桃仁湯。或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症瘕不消。宜服鱉甲煎丸方。

鱉甲(二兩別搗羅為末)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 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京三稜(一兩炮裂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炒過)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將鱉甲末。以頭醋三升。煎令稠。然後入諸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十丸。忌莧菜生冷。

治虛勞症瘕。不能下食。日漸羸瘦。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防葵(一兩) 木香(一兩) 鱉甲〔一(二)兩塗醋炙微黃焦去裙襴〕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神麯(一兩炒微黃) 檳榔(一)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忌莧菜生冷。

治虛勞驚悸諸方

夫心藏神而生血脈。今虛勞之人。損傷於血脈。致令心氣不足。因為邪氣所乘。則使驚而悸動不安定也。

治虛勞驚悸。心神不安。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黃耆〔二(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茯神(一兩) 白龍骨(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遠志(一兩去心) 澤瀉(一兩) 酸棗仁(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驚悸。奔氣在胸中不得眠睡。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茯苓(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半兩(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桂心(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驚悸不安。心膈煩滿。不能嗜食。宜服黃耆丸方。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赤石脂(一兩細研) 茯神(一兩) 龍齒(一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 遠志(一兩去心) 桔梗(三分去蘆頭) 柏子仁(三分) 五味子(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薯蕷(一兩) 枳實(一分麩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驚悸。不能食。神思虛煩。不多睡。宜服安神定志。令人嗜食。人參丸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茯神(一兩) 芎藭(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薏苡仁(一兩微炒)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薯蕷(一兩) 白朮(半兩) 龍齒(三分細研) 鐵粉(半兩細研) 黃耆(一兩銼)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風邪驚悸。心氣不定。吃食少。四肢瘦損無力。宜服龍齒丸方。

龍齒(三分)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柏子仁(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桔梗(半兩去蘆頭) 茯神(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忌莧菜。

治虛勞驚悸。心氣不定。宜服丹砂丸方。

丹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龍齒(半兩細研) 茯神(半兩) 遠志(一兩去心) 雄黃(細研) 犀角屑 鬼臼(去毛) 桂心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三分) 虎鼻(一枚干者) 麝香〔二(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五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驚悸。神氣不足。多忘不安。宜服遠志丸方。

遠志(二兩去心) 茯神(一兩) 石菖蒲(一兩)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薯蕷(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龍齒(一兩細研)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十五丸。

治虛勞。止驚悸。令能食。紫石英湯方。

紫石英(五兩打碎如米豆大水淘一遍)

上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澄清。細細溫服。或煮羹粥食亦得。服盡更煎之。

治虛勞兼痢諸方

夫虛勞兼痢者。此由臟腑虛損。傷於風冷故也。胃為水穀之海。今胃冷腸虛。則為痢也。

治虛勞。大腸久冷。泄痢不止。宜服蓽茇散方。

蓽茇(三分) 肉豆蔻(三分去殼) 赤石脂(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丁香(半兩) 白茯苓(半兩)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龍骨(三分) 當歸(半兩) 桂心(半兩) 縮砂(三分去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三分(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艾粥飲調下二錢。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虛勞。腸胃久冷。泄痢不止。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乳香(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縮砂(半兩去殼) 肉豆蔻(半兩去殼) 赤石脂(半兩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久痢。腹內疼痛不可忍者。宜服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枚去殼以大麥面二兩用水和如餅劑子裹豆蔻於灰火內煨面黃熟為度放冷取出豆蔻別研為末) 黃連(半兩去須) 木香(半兩)

上件藥。除豆蔻外。別搗羅黃連等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調下豆蔻末一錢。不計時候服。

治虛勞泄痢至甚。神效無比。八石散方。

白礬 陽起石 太陰玄精 禹餘糧(以上各三兩) 鍾乳粉 寒水石 金牙石 黃丹(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研如粉。以鹽泥固濟瓶子納諸藥末。密封泥。候乾。以火漸漸逼之。相次加火至二十斤。斷之火盡為度。候冷取出。重研令極細。每服二(三)錢。病重四錢。以豬肝一具。切作片。糝藥末在肝內。併入鹽二錢。蔥白一握。擘碎。爐𦶐爆令熟了。便以胡椒蓽茇末生薑醋醬吃。後飲暖酒一兩盞。渴即粥飲解之。甚者不過三服。

治虛勞。泄痢。腹脹滿痛。或時疼痛。飲食減少。四肢無力。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半兩去皮) 白朮(半兩) 胡椒(半兩) 當歸(半兩) 白龍骨(半兩) 蓽茇(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肉桂(一兩去皺皮) 白茯苓(半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泄痢。腸胃虛冷。飲食不消。腹內雷鳴。㽲痛。宜服赤石脂丸方。

赤石脂(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肉桂〔一(二)兩去皺皮〕 鍾乳粉(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 白龍骨(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茯苓(一兩) 訶黎勒〔一(二)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神麯末酒煮。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脾胃氣不和。大腸泄痢。水穀難化。不思飲食。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地榆(一兩銼) 木香(半兩) 乳香(一兩) 當歸(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龍骨(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每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泄痢。兼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宜服肉豆蔻豬肝丸方。

肉豆蔻(一兩去殼) 草豆蔻(一兩去皮)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縮砂(一兩去皮) 陳橘皮(一兩一半生一半炙)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豬肝一葉。可重四兩以來。切為片子。以烏梅十枚捶碎。以米泔汁同浸豬肝一宿。後卻用濕紙裹煨。令肝熟後。入醋少許。同細研如糊。入前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空心及於食前服。

治虛勞。泄痢腹痛。不欲飲食。宜服香連丸方。

木香(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別炒) 地榆(一兩銼)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粥飲下二十丸。

治虛勞。脾胃久積冷氣。大腸泄痢。嘔逆。面色萎黃。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二兩) 蛤粉(五兩)

上件藥。用固濟了瓶子一個。先以蛤粉一半鋪底。當心藥作一坑子。後入硫黃末。次以余者蛤粉蓋頭。慢火燒。莫令焰起。直待硫黃溶後。取出。於淨地上出火毒一夜。二味一處細研。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七丸。至十丸。

治冷勞諸方

夫冷勞之人。氣血枯竭。表裡俱虛。陰陽不和。精氣散失。則內生寒冷也。皆由臟腑久虛。積冷之氣傳注於內。遂令宿食不消。心腹積聚。臍腹疼痛。面色萎黃。口舌生瘡。大腸泄痢。手足無力。骨節痠痛。久而不痊。轉加羸瘦。故曰冷勞也。

治冷勞羸瘦。四肢無力。不思飲食。或時泄痢。宜服補骨脂散方。

補骨脂(二兩微炒)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肉蓯蓉(二兩湯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鹿茸(一兩去毛酒洗塗酥炙微黃) 肉豆蔻(三分去殼) 龍骨(一兩) 赤石脂(一兩) 白朮(一兩) 縮砂(二兩去皮)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

治冷勞。臟腑虛弱。心腹氣脹。不能飲食。四肢無力。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京三稜(半兩炮銼) 白茯苓(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沉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丁香(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錢。忌莧菜生冷。

治冷勞咳嗽。四肢無力。大腸不調。吃食減少。腹脅氣脹。宜服炙肝散方。

蒼朮(半兩炒) 柴胡(一兩半去苗) 桔梗(半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縮砂(三分去皮)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高良薑(半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豬肝一具。切去脂膜。如角片。入散一兩拌和令勻。竹箸子串。慢火炙令熟。食前任意一吃。以粥飲下。

治冷勞。羸瘦不能食。心腹多疼。四肢無力。炙肝散方。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乾薑(半兩炮裂銼) 縮砂(半兩去皮) 蕪荑(半兩) 人參(一分去蘆頭) 白茯苓(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一分) 木香(一分)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草豆蔻(半兩去皮) 桂心(一分) 胡椒(一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蒼朮(半兩) 白朮(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豬肝一具。去脂膜。薄切如角片。入散一兩半。蔥薤白一握細切。鹽末相拌令有味。以竹箸子串。慢火炙令熟。每服空心食之。後飲暖酒一兩盞為妙。

治冷勞。心腹虛脹。食飲全少。四肢無力。大腸不調。宜服炙肝散方。

蒼朮(半兩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半兩) 白芍藥(一兩) 紫菀(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木香(二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檳榔(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修制同前方法

治冷勞。肌體羸瘦。或時腹痛。食飲不消。日漸尫羸。宜服豬肝丸方。

豬肝(一具切去脂膜用醋五升煮令盡取出研如膏)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焦去裙襴)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三分) 蒼朮(一兩) 木香(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 烏梅肉(三分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乾薑(三分炮裂銼) 蕪荑(三分微炒) 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豬肝膏內。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冷勞羸瘦。四肢無力。肩背疼痛。腹脅積聚氣。吃食不消。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焦去裙襴) 熟乾地黃(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三分) 白朮(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檳榔〔三(二)分〕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柴胡(一兩半去苗)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赤芍藥(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京三稜(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薑棗湯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冷勞。四肢疼痛。體瘦少力。不思飲食。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一兩) 白朮(三分) 柴胡(二兩去蘆) 桂心(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三分) 檳榔(三分)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肉豆蔻(一兩去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冷勞氣。四肢羸瘦。面色萎黃。腹內疼痛。不思飲食。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半兩) 木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肉豆蔻(一兩去殼) 檳榔(一兩) 白朮(半兩) 阿魏(半兩面裹煨以面熟為度)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胡椒(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冷勞。心腹氣痛。食少羸瘦。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枚大者以鹽泥固濟殼上用煎後藥)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四(二)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 肉豆蔻(一兩去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細銼。用酒二升。於鱉甲內煮令酒盡。捻下火。取出諸藥。其鱉殼。去泥用之。並焙乾。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五丸。忌莧菜。

又方。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硫黃(半兩細研)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硫黃更研令勻。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冷勞痃癖氣。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二)兩細研水飛過〕 木香(末一兩) 川大黃(末一兩) 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上件藥。先取大黃末。以少熟水濾取潤。於新竹筒中盛。炊飯甑中蒸。飯熟為度。後取諸藥末及桃仁膏。以大黃和之。如稍硬。以新炊飯少許研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冷勞久不瘥。食少泄痢。諸藥無效。宜服羊肝丸方。

羊肝(一具去脂膜切作片子) 白礬(三兩燒令汁盡)

上件藥。以釅醋三升。煮羊肝令爛。入砂盆內研。後入白礬。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治冷勞氣。不能飲食。漸加黑瘦。宜服此桃仁方。

桃仁(五百顆大者) 吳茱萸(三兩)

上件藥。相和。入淨鐵鐺中。著微火炒。經一炊久。取桃仁一顆。捻去皮。看似微黃色。即漸加火令極熱。鐺中微煙出。即乘熱取出。於新瓷瓶子盛。厚著紙封瓶口。勿令泄氣。每日空心。只取桃仁二十顆。捻去皮。爛嚼。以溫酒下。至重者服五百顆。即瘥。

治冷勞。大腸轉泄不止。神效太一丹方。

禹餘糧(四兩火燒令赤、於米醋內淬、如此七遍後、搗研如面 烏頭一兩冷水浸一宿去皮臍焙乾搗羅為末)

上件藥相和。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水下五丸。

治冷勞。臍腹疼痛。或時泄痢。兼治婦人勞後㿃下。必效艾葉煎丸方。

艾葉(四兩微炒) 白頭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米醋三升。先熬藥末一半成膏。後入余藥末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冷勞及冷氣諸疾。神效金髓丹方。

上取吳茱萸三斤。以新汲水淘一百遍。日中曬乾。以濃酒五升煮茱萸。以酒盡為度。以炭火燒地令赤。以酒二升淋地上。將茱萸攤在地上。以盆子合之。以灰四面焙之。勿令泄氣。一宿取出。以文火炒令干。搗羅為末。以醋煮棗肉和研。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治冷勞久不瘥。茆香花丸方。

茆香花 艾葉(各一兩並燒為灰)

上件藥細研。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初以蛇床子湯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吐。吐卻。用棗湯下。立有大效。

治氣勞諸方

夫氣勞者。由臟腑虛弱。陰陽不和。喜怒無恆。勞逸過度。之所致也。是以百病之由。皆生於氣。故怒則氣逆。思則氣留。悲則氣澀。憂則氣亂。若邪氣積蓄在於臟腑。則使真邪相搏。血否澀。肌肉不榮。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心腹多氣。飲食不消。日久不痊。漸至羸瘦。故名氣勞也。

治氣勞。心胸不利。腹中多氣。少思飲食。四肢無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丁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 檳榔(半兩) 赤茯苓(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氣勞羸瘦。膈脅痞堅。臍下冷疼。不欲飲食。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半兩) 京三稜(三分炮銼)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柴胡(一兩去苗)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高良薑〔二(三)分銼〕 當歸(半兩) 檳榔(半兩)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脾胃久弱。嘔逆不納飲食。四肢羸瘦。漸加乏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去毛炙微黃)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柴胡(一兩去苗) 白茯苓(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心腹冷痛。吃食減少。四肢羸弱。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三分) 白朮(一兩) 黃耆(三分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草豆蔻(三分去皮) 桂心(半兩) 蓬莪朮(三分) 當歸(三分) 木香(半兩) 芎藭(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牛膝(三分去苗)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研碎)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心腹積聚。兩脅妨悶。四肢羸瘦。不能起立。宜服三稜散方。

京三稜(一兩炮銼) 木香(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當歸(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微炒) 桔梗(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檳榔(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乾薑(三分炮裂銼)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防葵(三分) 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氣勞。心腹滿悶。身體羸瘦。腳膝微腫。不能飲食。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半兩) 紫蘇子(三分)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柴胡(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羸瘦。四肢疼痛。心腹妨悶。不欲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防葵(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赤茯苓(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赤芍藥(三分)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氣勞。脾胃乏弱。飲食不消。四肢羸瘦。宜服陳橘皮丸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神麯(一兩微炒) 木香(半兩) 檳榔(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柴胡(三分去苗) 白朮(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白豆蔻(三分去皮) 高良薑(半兩銼) 白茯苓(三分) 沉香(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氣勞。大腸時泄。不欲飲食。四肢厥冷。面色青黃。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三分) 白朮(三分) 肉豆蔻(三分去殼) 丁香(半兩) 訶黎勒〔二(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胡椒(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氣勞。心胸噎塞。不下食。漸加羸瘦。宜服前胡丸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木香(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三分) 檳榔(三分)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微炒)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忌莧菜。

卷第二十九

治虛勞嘔逆諸方

夫虛勞嘔逆者。為勞傷之人。五臟不安。六腑不調。胃氣虛弱故也。胃為水穀之海。今既虛弱。復有寒氣所侵。則不勝於水谷。故氣逆而嘔也。

治虛勞嘔逆。煩渴。不能食。四肢少力。宜服橘皮湯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白茯苓(半兩) 白朮(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 黃耆(半兩銼)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滯。胸膈疼壅不散。食即嘔逆。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皮瓤焙)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檳榔(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草豆蔻(半兩去皮)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不和。嘔逆。不納飲食。四肢少力。胸膈妨悶。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黃耆(一兩銼) 白豆蔻(三分去皮)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檳榔(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前胡(三分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胸膈氣滿。嘔逆。不納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丁香(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耆(三分銼) 白朮(三分) 五味子(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三分)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冷即嘔逆。無食即飢。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藿香(半兩) 桂心(半兩)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頭) 白茯苓(一兩) 肉豆蔻(三枚去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弱。嘔逆。不欲飲食。四肢少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茯神(一兩) 高良薑(半兩銼) 白豆蔻(半兩去皮)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不和。吃食嘔逆。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一兩)白茯苓(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嘔逆。不能下食。心腹脹滿。面色萎黃。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半) 胡椒(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桂心(一兩)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領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虛勞唾稠黏諸方

夫虛勞者。則致津液減少。減少者。由腎氣不足故也。腎主液而為唾。上焦若虛。虛則生熱。熱沖咽喉。故唾凝結也。

治虛勞羸瘦。上焦壅滯。每唾稠黏。不思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枳殼〔一(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三分去心)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五味子(半兩) 紫蘇莖葉(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木通(三分銼) 訶黎勒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羸瘦。每唾稠黏。心胸壅悶。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三分去苗土) 赤茯苓(三分銼) 檳榔(半兩) 桂心(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百部(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旋覆花(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損乏。短氣不足。上焦壅滯。唾稠如膠。咽喉不利。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訶黎勒皮(一兩)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三分) 射干(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紫菀(三分去苗土) 甘草(三兩炙微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上焦氣壅。每唾稠黏。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一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一兩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三分去心) 柴胡(一兩去苗) 黃耆(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三分)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上焦浮熱。每唾稠黏。咽喉不利。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三分銼) 射干(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上焦氣滯。喘促。唾稠如膠。心神煩熱。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肺壅。心胸不利。每唾稠黏。不思飲食。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麩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澤瀉(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柴胡(一兩去苗) 大腹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氣壅。胸膈不利。喘急。每唾稠黏。不思飲食。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三分) 大腹皮(三分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三分炙微黃(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每唾稠黏。咽喉不利。宜服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二兩去蘆頭)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射干(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心腹痞滿諸方

夫虛勞損傷血氣者。皆因虛也。復為寒邪所乘。腑臟之氣。則不能宣發於外。致停積在內。故令心腹痞滿也。

治虛勞心腹痞滿。不思飲食。胸膈不利。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二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冷氣不和。氣攻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白朮(三分) 京三稜(三分炮裂銼) 芎藭(三分) 陳橘皮〔二分(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三分) 赤茯苓(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順氣。利胸膈。消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朮(三分) 桂心(半兩) 紫蘇莖葉(三分) 赤茯苓(一兩) 黃耆(三分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桔梗(半兩去蘆頭) 檳榔(三分) 木香(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草豆蔻(三分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心腹痞滿。胸膈壅悶。不思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耆(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莧菜等。

治虛勞冷氣。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一兩去皮)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心腹痞滿。脅下時痛。不思飲食。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檳榔(一兩) 白朮(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心腹痞滿。脅下妨悶。不思飲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冷氣。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四肢少力。疼痛。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當歸(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石斛(一兩去根銼)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心腹痞滿。氣攻兩脅滿痛。不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半兩) 訶黎勒〔一兩焙(煨)用皮〕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當歸(三分) 白朮(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莧菜等。

治虛勞冷氣。心腹痞滿。四肢少力。不欲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木香(半兩)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黃耆(三分) 白朮(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身體疼痛諸方

夫勞傷之陰陽俱虛。經絡凝澀。血氣不利。若遇風邪。與正氣相搏。逢寒則體痛。值熱則皮癢。診其脈緊者。則肢體疼痛也。

治虛勞少力。身體疼痛。不欲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身體背膊疼痛。心膈妨悶。不欲飲食。食則腹脹。坐臥不安。口苦頭疼。手足無力。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芎藭(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柴胡(一兩去苗)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桂心(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一兩)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等。

治虛勞煩熱。致身體疼痛少力。不欲飲食。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 白朮(一兩) 地骨皮(半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四肢無力。骨節身體煩疼。不思飲食。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一兩) 赤芍藥(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桔梗(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羸瘦。身體疼痛。不欲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芎藭(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衰損。氣血虛弱。風邪所乘。肢節不利。身體疼痛。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黃耆(一兩銼) 肉桂〔半兩(一兩半)去粗皮〕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當歸(三分) 芎藭(三分) 白朮(三分) 沉香(三分) 海桐皮(三分銼) 牛膝(一兩半去苗)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銼) 巴戟(一兩) 五味子(三分)乾漆(三分搗碎炒令煙出)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虛勞寒熱諸方

夫勞傷之人。血氣俱虛。使陰陽不和。人有勝弱故也。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相乘。故發寒熱也。

治虛勞寒熱。不能飲食。四肢羸瘦少力。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二(一)兩〕 柴胡(半兩去苗) 當歸(半兩) 白朮(一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半兩去蘆頭)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寒熱。四肢羸瘦。食少。體痛。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桔梗(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半兩去心) 黃耆(一兩銼) 白芍藥(半兩) 白朮(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熟乾地黃(一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寒熱。四肢疼痛。黃瘦無力。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耆(一兩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柴胡(一兩去苗)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木香(三分) 白芍藥(半兩) 當歸(一兩) 地骨皮(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熟乾地黃(半兩) 桂心(半兩)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寒熱。夜臥盜汗。四肢無力。吃食口苦。上氣咳嗽。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五味子(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 白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人參(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一兩) 黃耆(一兩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牡蠣粉(一兩)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寒熱。心煩體痛。吃食減少。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三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熟乾地黃(一兩) 當歸(三分) 白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三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寒熱。四肢羸瘦。不欲飲食。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半兩) 白朮(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柴胡(三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羸瘦。寒熱進退如瘧。半眠半起。或時吃食。或時不能飲食。宜服桃枝飲子方。

桃嫩枝(一握長二七寸) 柳嫩枝(一握長二七寸) 柴胡(一兩去苗) 白朮(一兩) 烏梅肉(一兩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三分)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七(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盜汗諸方

夫虛勞盜汗者。因眠睡而身體流汗多也。此由陽虛所致。久不已。則令人羸瘦枯瘁。心氣不足。亡於津液故也。診其脈虛弱細微者。皆為盜汗之脈也。

治虛勞盜汗。四肢無力。腰腳冷疼。宜服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令干) 黃耆(一兩銼) 五加皮(三分) 牡蠣粉 熟乾地黃(一兩) 枸杞子(一兩) 白茯苓(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 五味子(半兩) 當歸(一兩) 白朮(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治虛勞盜汗。翕翕少氣。四肢無力。腰腳冷疼。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白朮(一兩)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半) 牡蠣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虛勞盜汗。口乾心煩。不欲飲食。四肢少力。宜服麻黃根散方。

麻黃根(一兩) 牡蠣粉(一兩) 黃耆(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枸杞子(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白龍骨(一兩) 白茯苓(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盜汗。牡蠣散方。

牡蠣粉(一兩) 麻黃根(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微炙銼) 黃耆(二兩銼) 白茯苓 敗蒲扇灰(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盜汗。粉身方。

敗蒲扇灰(三兩) 栝蔞(三兩) 白朮(二兩) 米粉(三升) 麻黃根(三兩) 牡蠣粉(三兩燒為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米粉和令勻。以生絹袋盛。用粉身體。日夜有汗即用之。

治虛勞盜汗。夜臥心煩口乾。宜服此方。

麻黃(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黃耆(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一兩) 白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盜汗。口乾。咽喉不利。心神煩。吃食少。宜服此方。

牡蠣(三兩燒為粉) 黃耆(二兩) 麻黃根(二兩)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盜汗。夜臥心煩少睡。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麻黃根(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龍骨(二兩半) 黃耆(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盜汗。惡風怯寒。宜服澤瀉散方。

澤瀉(三分) 牡蠣(一兩燒為粉) 桂心(半兩) 白朮(一兩)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盜汗不止方。

麻黃根(一兩半) 故敗扇灰(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牛乳調下二錢。

又方。

小麥(二合) 麻黃根(三兩)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暖服一小盞。

又方。

牡蠣粉(二兩) 麻黃根(二兩) 黃耆(半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諸方

夫虛勞煩熱者。陰陽俱虛。陰氣偏少。陽氣暴勝。則熱乘於心。故煩熱也。

治虛勞煩熱。四肢疼痛。不欲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黃耆(一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令)黃去裙襴〕 地骨皮(三分) 生乾地黃(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葳蕤(三分)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虛勞煩熱。體瘦無力。不思飲食。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黃耆(一兩銼) 訶黎勒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心神不安。四肢疼痛。吃食全少。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茯神(一兩) 赤芍藥(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地骨皮(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心胸壅悶。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 前胡(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三分去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胸中煩熱。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五味子(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木香(三分)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三分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欲飲食。四肢少力。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黃耆(一兩銼) 青葙子(一兩) 白前(一兩) 黃芩(半兩)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口熱。頰赤。多渴。宜服生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茯神(三分) 葳蕤(三分) 知母(三分) 栝蔞根(一兩) 黃耆(一兩銼) 地骨皮(一兩) 石膏(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食少無力。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三分) 玄參(三分) 黃耆(二兩銼) 澤瀉(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葳蕤(半兩) 人參〔一兩去苗(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大便難諸方

夫虛勞之人。脾肺損弱。穀食減少。氣血阻隔。陰陽不和。胃氣壅滯。上焦虛熱。流注大腸。故令秘澀也。

治虛勞氣壅。大便難。頭目昏。心神煩熱。宜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檳榔(三分) 桑根白皮(半兩銼) 漢防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臟腑氣滯。大便難。頭目昏。心酸壅悶。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尖)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心酸。氣壅滯。大便難。四肢拘急。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 獨活(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威靈仙(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一兩) 大麻仁(一兩) 郁李仁(二兩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虛勞胸膈氣滯。心腹脹滿。大便結澀。宜服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三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枳實(一兩微炒黃) 前胡(二兩去蘆頭)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芎藭(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煎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氣壅。大便秘澀。四肢煩疼。宜服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小便不利諸方

夫虛勞小便不利者。蓋膀胱是津液之府也。腎主於水。二經合為表裡。水氣通行。流於小腸。入於脬而為小便也。今脬內有客熱。則水不流通而凝澀。故小便難也。

治虛勞骨節疼痛。心膈躁悶。小便不利。宜服澤瀉散方。

澤瀉(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麥門冬(半兩去心)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通(三分銼)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赤茯苓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小便不利。心神煩熱。宜服蘧麥散方。

蘧麥(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茅根(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子芩(半兩) 木通(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川朴硝(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以利為度。

治虛勞下焦氣滯。臍腹妨悶。小便不利。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二兩) 木通(三分) 石葦(三分去毛) 冬葵子(一兩) 木香(半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不利。氣攻腹內。妨痛。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當歸(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一兩) 大麻仁(一兩)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煩熱。小腸不利。陰中疼痛。宜服石葦散方。

石葦(三分去毛) 蘧麥(一兩) 王不留行(三分) 冬葵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煎木通湯。調下二錢。

治虛勞下焦有熱。小便不利。骨節疼痛。肌肉急。腹內痞滿。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茯苓)一兩〕 大麻仁(一合) 木通(半兩銼) 檳榔(三枚)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不利。腹脅滿悶。四肢煩疼。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三分) 木通(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大麻仁(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虛勞小便不利。心神煩悶。不欲飲食。四肢羸瘦。宜服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赤芍藥(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小便數諸方

夫虛勞小便數者。由膀胱與腎俱虛。而有客熱故也。腎與膀胱為表裡。俱主於水。腎氣下通於陰。若二經既虛。則不能制水。而小腹有熱。則水澀。澀則小便不利。故令數也。

治虛勞內不足。便數。四肢瘦。心神煩。不能食。宜服腎瀝湯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斛(一兩去根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澤瀉(三分) 桑寄生(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栝蔞(一兩) 桂心(三分) 五味子(三分) 黃耆(一兩銼) 白龍骨(一兩)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白茯苓(一兩) 地骨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先以水一大盞半。煎腎至一盞。去腎。入藥末半兩。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分為二服。

治虛勞少氣。小便數。無力。不能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 白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龍骨(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下焦虛傷。微渴。小便數。宜服枸杞子散方。

枸杞子(一兩) 黃耆(一兩半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當歸(一兩) 白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餳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腰膝傷冷。小便日夜五十餘行。宜服鹿茸散方。

鹿茸(二兩去毛酒洗微炙) 白龍骨(一兩) 桑寄生(一兩) 當歸(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芍藥(一兩) 烏賊魚骨(二兩) 桑螵蛸(三七枚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小便數。及精氣虛冷。宜服桑螵蛸散方。

桑螵蛸(三七枚微炒) 薯蕷(一兩) 山茱萸(一兩) 黃耆(三分銼)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鹿茸(一兩半酒洗去毛微炒)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小便數。及水臟虛冷。補骨脂散方。

補骨脂(一兩微炒)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白芍藥(三分) 白茯苓(三分) 菌桂(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川椒(四十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令汗出)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醋物。

治虛勞小便數。或多。心煩。夜臥不安。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 當歸(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龍骨(三分) 白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桑螵蛸(半兩微炒)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但覺羸弱。小便數者。宜服白薇散方。

白薇(三分) 白龍骨(一兩) 黃耆(一兩銼) 牡蠣(三分燒為粉)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數。或不禁者。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二兩) 白龍骨(一兩) 桂心(三分) 續斷(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上焦煩熱。小便滑數。不可禁止。菝𦸉散方。

菝𦸉(一兩半) 土瓜根(一兩半) 黃耆(一兩銼) 地骨皮(一兩) 五味子(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 牡蠣粉(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鹿角屑(一兩炒令黃) 肉蓯蓉(一兩酒浸削去皴皮炙干) 桂心(三分) 韭子(一兩微炒)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清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宿曝干搗為末)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桑螵蛸(半兩微炒) 雞膍胵黃皮(三兩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清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白龍骨(一兩半)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桂心(一兩) 白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四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四肢羸劣。手足多疼。小便數。心神煩。宜服牡蠣丸方。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龍骨(一兩半) 續斷(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遠志(一兩去心) 黃耆〔一兩刮(銼)〕 鹿茸(一兩去毛酥塗炙微黃) 桂心(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小便白濁諸方

夫虛勞小便白濁者。此由勞傷於腎。腎氣虛冷故也。腎主於水。而開竅在陰。為小便之道路。今脬冷腎虛。故小便白而濁也。

治虛勞腎臟衰弱。小便白濁。腿膝無力。宜服薯蕷丸方。

薯蕷(一兩) 車前子(三分) 韭子(一兩微炒)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三兩酒浸刮去粗皮炙干) 白龍骨(一兩半) 山茱萸(三分) 五味子(一兩) 牡丹皮(三分) 白茯苓(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 牛膝(一兩去苗)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衰損。小便白濁。宜服補益鹿茸丸方。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蛇床子(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熟乾地黃(二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薯蕷(一兩)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小便白濁。及遺泄不知。宜服韭子丸方。

韭子(三合微炒) 鹿茸(二兩劈破塗酥炙微黃)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桑螵蛸(二兩微炒) 白龍骨(一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小便白濁。及夢遺尿精。宜服菟絲子散方。

菟絲子〔二(三)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韭子(二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車前子(二兩) 白礬(二兩燒為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精乏。小便白濁。及忽出血方。

車前葉 魏桑葉

上件藥。等分。細研。取自然汁。每暖一合。服。日二三服。

治虛勞下元冷憊。風氣攻注。腰筋脈拘急。小便白濁。色如米泔。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生用去皮為末) 盆口米(半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韭根汁和。丸如綠豆大。每用後方下七丸。

又方。

刀豆殼(蜜塗炙令熟) 粟米(炒熟)

上等分。同搗羅為散。如茶點一錢。下前丸藥。

治虛勞小便出血諸方

夫虛勞之人。陰陽不和。而生客熱。則血滲於脬。血得溫則妄行。故因熱而流散。致滲於脬而尿血也。

治虛勞小便出血。心神煩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當歸(三分) 黃芩(三分)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蒲黃(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芍藥(三分) 阿膠(一兩銼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內傷。小便出血。下焦客熱。宜服車前葉散方。

車前葉(一兩) 石葦(三分去苗) 當歸(三分) 白芍藥(三分) 蒲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藕節汁半合。更煎一兩沸。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腸熱。小便出血。水道中不利。宜服茅根散方。

茅根(一兩半銼) 赤茯苓(一兩) 蘧麥(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滑石(一兩)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腸不利。出血。宜服葵子散方。

木通(一兩銼) 冬葵子(一合) 滑石(二兩) 石葦(一兩去毛) 當歸(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內傷。小便出血。水道中痛。宜服鹿茸散方。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當歸(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冬葵子(一兩) 蒲黃(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暖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內傷。小便出血。陰道中痛。時加寒熱。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柏葉(三分) 黃芩(三分) 當歸(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黃耆(一兩銼) 車前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出血。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 車前子(一兩) 桂心(三分) 黃芩(一兩) 澤瀉(三分) 葵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清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小便出血。宜服蒲黃丸方。

蒲黃(一兩)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 蔓荊子(二兩) 葵子(一兩) 續斷(一兩) 芎藭(二兩) 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內損。小便出血。時復澀痛。宜服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一兩) 黃耆(一兩銼) 蒲黃(三分)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葵子(一兩) 當歸(三分) 車前子(一兩)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房損過傷。小便出血。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甜葶藶(一兩微炒) 白茯苓(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虛勞損小便出血方。

生地黃汁(五合) 鹿角膠(一兩) 車前葉汁(五合)

上件藥。煎二味汁。下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治虛勞小便餘瀝諸方

夫虛勞小便餘瀝者。緣腎主於水。勞傷之人。腎氣虛弱。不能藏於水也。脬內有冷。故小便後水液不止。而有餘瀝。其脈緩細者。小便餘瀝也。

治虛勞損。小便餘瀝。陰萎。濕癢。四肢羸弱。不欲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牡蠣粉(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熟乾地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皺皮臍) 石南(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白茯苓(一兩) 白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餘瀝。或黃或白。莖中疼痛。囊下濕癢。宜服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五味子(三分) 韭子(一兩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 蛇床子(一兩) 續斷(三分) 車前子(三分) 當歸(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桑螵蛸(一兩微炒)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龍骨(三分)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 磁石(一兩煩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羸瘦。五臟氣乏。腰腳痛不能行。陰痿。小便餘瀝。宜服杜仲散方。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銼) 蛇床子(三分) 五味子(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桂心(三分)巴戟(一兩)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牛膝(一兩去苗)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車前子(一兩) 石龍芮〔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內傷。腎氣絕。小便餘瀝。不能自禁。宜服澤瀉散方。

澤瀉(三分) 白龍骨(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炒) 車前子(一兩) 狗脊(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久冷。小便餘瀝。宜服菟絲子散方。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白龍骨(一兩) 韭子(一兩微炒)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銼(刮)去皴皮炙干〕 熟乾地黃(一兩) 蛇床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二錢。

治虛勞腎氣不足。陰痿。小便餘瀝。或精自出。腰腳無力。宜服補益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 萆薢(一兩銼) 遠志(三分去心) 覆盆子(三分) 澤瀉(一兩) 白龍骨(一兩)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牛膝(一兩半去苗) 石龍芮(一兩) 薯蕷(三分)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水飛過) 五味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補骨脂(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車前子(一兩) 桂心(一兩) 白茯苓(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山茱萸(三分) 鍾乳粉(二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巴戟(一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蛇床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內傷。腎氣衰冷。小便餘瀝。精氣滑泄。宜服椒腎丸方。

漢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朮(一兩半) 肉桂(一兩半去皺皮) 白龍骨(二兩) 白礬灰(一兩半) 桑螵蛸(一兩半微炒)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雞頭實(二兩生者) 補骨脂(一兩半微炒)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鹽花二兩。研令勻。用獖豬腎十隻。切去脂膜。研令爛。以酒二升漸入。熬成膏。次入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小便淋澀諸方

夫虛勞小便淋澀者。緣膀胱是津液之府。腎主水。二經為表裡。水行於小腸入於脬。而為溲便。令脬內有客熱。熱則水液澀。故小便難也。

治虛勞小便淋澀。臍下妨悶。心神虛煩。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生乾地黃(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車前子(一兩) 地骨皮(一兩) 冬葵子(一合)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小便淋瀝。臍腹妨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 桑螵蛸(三分微炒)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蘧麥(三分) 子芩(三分) 芎藭(半兩) 檳榔(三分) 滑石(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頻服。

治虛勞膀胱氣滯。腰中重。小便淋。宜服澤瀉散方。

澤瀉(一兩) 牡丹(三分) 桂心(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榆白皮(三分銼)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一兩)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淋瀝。臍下堅脹。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通(半兩銼) 赤芍藥(三分) 蘧麥(三分) 當歸(三分) 大腹皮(一兩銼) 紫蘇莖葉(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頻服。

治虛勞小便淋澀。莖中痛。宜服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三分) 王不留行(半兩) 冬葵子(半兩) 生乾地黃(一兩) 桂心(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木通(半兩銼) 石葦(半兩去毛) 滑石(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麻子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小腸熱。小便淋瀝。莖中痛。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一兩) 赤芍藥(三分) 木通(三分銼) 當歸(三分) 滑石(一兩) 子芩(半兩) 生乾地黃(一兩) 榆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手足煩疼諸方

夫虛勞之人。正氣衰弱。陰陽不和。邪氣乘之。則冷熱交爭。故手足煩疼也。

治虛勞手足煩疼。不欲飲食。四肢少力。睡恆不足。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五加皮(半兩) 牛膝(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食少乏力。四肢煩疼。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三分)赤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桑螵蛸(三分微炒)酸棗仁(三分微炒) 萆薢(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手足煩疼。羸瘦無力。不能飲食。小便數。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黃耆(一兩銼) 赤芍藥(三分) 桑螵蛸(一兩微炒) 雞膍胵(一兩微炒) 白龍骨(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麥門冬(三分去心) 熟乾地黃(一兩) 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手足煩疼。羸瘦困乏。兩脅裡急。不欲飲食。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 牛膝(三分去苗) 五味子(半兩) 白朮(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白茯苓(三分) 白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卷第三十

治虛勞痿痹不遂諸方

夫風寒濕三氣合為痹病也。在於陰則其人筋骨痿枯。身體急痛。此為痿痹之病。皆愁思所致。憂慮之為。診其脈。尺中虛小者。是膝寒痿痹也。

治虛勞痿痹。四肢不收。不能俯仰。兩肩中疼痛。身重筋急。體如刀刺。身不能自

任。此皆因飲酒當風。露臥濕地。寒從下入。血精皆虛。眾脈寒。使人陰囊下濕。陽氣 消弱。令人不樂。恍惚憂悲。宜服除風輕身。益氣明目。強陰令人有子。補諸不足。石 斛散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 萆薢(一兩銼) 柏子仁(三分) 石龍芮(三分) 澤瀉(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牛膝(一兩半去苗) 赤芍藥(三分) 雲母粉(一兩) 松脂(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山茱萸(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巴戟(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暖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牛肉。

治虛勞痿痹不遂。筋脈急痛。宜服抽風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二(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薏苡仁(一兩) 桂心〔二(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赤茯苓(三分) 山茱萸(三分) 漢防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狗脊(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芎藭(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

治虛勞痿痹。肢節疼痛或偏枯。或腰痛。攣急。宜服桑寄生散方。

桑寄生(一兩) 白芍藥(三分) 獨活(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秦艽(三分去苗) 白茯苓(一兩)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芎藭(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痿痹。肢節疼痛。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甘菊花(半兩) 白茯苓(三分)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當歸(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沉香(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萆薢(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痿痹少氣。筋攣。關節疼痛。難以屈伸。不能行。精寒目瞑。陽氣恆弱。腹中不調。此由腎虛所致。宜服菴䕡子散方。

菴䕡子(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大豆卷(一兩微炒) 薏苡仁(一兩) 甘菊花(半兩) 秦椒(一兩去目炒去汗) 車前子(半兩) 蔓荊子(半兩) 菥蓂子(半兩) 冬瓜子(半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痿痹。手足厥冷。精氣虛乏。骨節疼痛。頭眩。吐逆。腰脊強直。服之令人體骨豐盛。肌膚光澤。茯苓丸方。

白茯苓(一兩) 牡荊子(半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耆(一兩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薯蕷(一兩) 巴戟(一兩) 石長生(三分) 桂心(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牡蠣(一兩燒為粉) 山茱萸(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澤瀉(三分)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三分) 當歸(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痿痹。百節沉重。四肢不舉。食飲漸少。羸瘦乏力。宜服補腎丸方。

熟乾地黃(一兩) 巴戟(三分) 黃耆(三分銼) 石斛(一兩去根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桂心(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山茱萸(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羌活(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丹參(三分) 五味子(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遠志(半兩去心) 柏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毒滑魚肉。

治虛勞痿痹。四肢攣急。肌體枯瘦。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熟乾地黃(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五味子(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澤瀉(半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三分) 獨活(半兩) 秦艽(二分去苗)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耆(半兩銼) 石龍芮(半兩) 白芍藥(半兩) 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豬雞牛馬肉。

治虛勞痿痹。四肢不舉。頭目昏重。不能飲食。身體乏力。疼痛。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一兩去苗) 黃耆(三分銼)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白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 防風(三分去蘆頭)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巴戟(一兩) 干蠍〔三(半)兩微炒〕 白茯苓(一兩) 五加皮(一兩)甘菊花(三分) 天麻(一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 萆薢(一兩銼) 茵芋(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痿痹。腰腳不遂。頭昏目暗。心煩健忘。身體沉重。羌活丸方。

羌活(一兩) 茯神(一兩) 五加皮(一兩)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防風(三分去蘆頭) 牛膝(一兩半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遠志(三分去苗) 薯蕷(一兩)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酸棗仁(一兩微炒) 枸杞子(三分) 山茱萸(一兩)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痿痹。腰腳不遂。骨節痠疼。筋脈拘急。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 當歸(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茵芋(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丹參(一兩)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一兩) 黃耆(一兩銼) 羚羊角屑(三分) 羌活(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薏苡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筋脈拘攣諸方

夫肝藏血而主於筋。今虛勞損血。則不能榮養於筋。致使筋氣極虛。又為寒邪所侵。故筋脈拘攣也。

治虛勞筋脈拘攣。腰膝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五加皮(一兩) 萆薢(一兩銼) 薏苡仁(一兩)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 牛膝(一兩半去苗) 海桐皮(一兩銼) 桂心(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一兩) 續斷(三分) 鼠黏子(三分)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

治虛勞氣弱。四肢少力。筋脈拘攣。骨節疼痛。不欲飲食。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黃耆(一兩銼) 當歸(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三分) 五加皮(三分) 白芍藥(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薏苡仁(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神煩熱。不得睡臥。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茯神(一兩) 赤芍藥(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黃耆(一兩銼) 芎藭(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傷筋。風引筋脈拘攣疼痛。或時肢節浮腫。手指不可拳。宜服蔓荊子散方。

蔓荊子(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百合(二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桂心(一兩) 薏苡仁(二兩半) 木通(一兩半銼) 牽牛子(三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風引筋脈拘攣。不可屈伸。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薏苡仁(二兩) 桂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防風(三分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忌生冷毒滑魚肉。

治虛勞胃悶。筋脈拘攣。皮膚不仁。宜服防風丸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酸棗仁(一兩微炒) 蔓荊子(半兩) 檳榔(半兩) 晚蠶砂(半兩微炒) 薏苡仁(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漢防己(一兩) 獨活(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芎藭(一兩) 藁本(一兩) 牡丹(一兩半) 甘菊花(一兩半) 五加皮(一兩半) 熟乾地黃(一兩) 大麻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二三服。忌生冷。黏滑。

治虛勞四肢羸瘦。心神虛煩。筋脈拘攣。疼痛。少得睡臥。宜服黃耆丸方。

黃耆(一兩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遠志〔三(半)兩去心〕 酸棗仁(三分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 羌活(三分) 白茯苓(一兩) 薏苡仁(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當歸(三分) 桂心(三分) 山茱萸(一兩) 枸杞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筋脈拘攣。牽引頸面。眼口瞤動。胸中氣逆。不多思飲食。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晚蠶砂(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藁本(一兩) 黃耆(一兩銼) 威靈仙(一兩) 羌活(一兩) 白芍藥(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虛勞少氣諸方

夫虛勞少氣者。為虛勞傷於肺。故少氣也。肺主氣為陽。此為陽氣不足故也。

治虛勞少氣。補諸虛不足。四肢乏力。宜服鹿骨湯方。

鹿骨(一具淨洗銼) 桂心(一兩半)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獨活(一兩) 當歸(一兩)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芍藥(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龍骨(一兩半) 黃耆(二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三斗。先煮鹿骨。取一斗澄濾取清。每服。取散半兩。以鹿骨汁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忌生冷。油膩。

治虛勞少氣。面色萎黃。四肢羸瘦。腹脅妨悶。吃食減少。日漸虛困。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續斷(三分) 當歸(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白朮(三分) 五味子(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桂心(一兩) 白芍藥(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木香(半兩)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牛膝(一兩去苗)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少氣。胸中逆滿。不能下食。漸加羸弱。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白芍藥(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川椒(半兩去目及開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當歸(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少氣。羸弱。宜服強腎氣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半兩) 白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三分) 桂心(三分) 五味子(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黃耆(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盜汗。噓翕少氣。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 五味子(半兩)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半) 熟乾地黃(一兩)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羸乏少氣。五臟萎損。腰痛不能行。宜服益氣補虛杜仲散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蛇床子(三分) 五味子(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萆薢(一兩銼) 巴戟(三分)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桂心(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少氣無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五味子(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遠志(半兩去心) 天門冬(半兩去心) 石斛(一兩去根銼) 桂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少氣。羸損。宜服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熟乾地黃(三兩) 

黃耆(一兩半銼) 當歸(一兩半) 麥門冬(二兩半去心焙) 石斛(一兩去根)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生薑棗湯。調下二錢。溫酒下亦得。

治虛勞少氣。補養腎臟。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陽起石(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五味子(三分) 栝蔞根(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巴戟(一兩) 桂心(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蛇床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少氣。羸弱乏力。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一對去毛塗醋炙微黃) 枸杞子(一兩) 澤瀉(一兩) 白朮(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薯蕷(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白芍藥(一兩) 黃耆(一兩銼) 桂心(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或棗湯下亦得。

治虛勞少氣。四肢無力。宜服薯蕷丸方。

薯蕷(二兩) 黃耆(一兩銼) 遠志(半兩去心) 五味子(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柏子仁(三分) 桂心〔二(三)分〕 巴戟(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上氣諸方

夫虛勞上氣者。緣肺主於氣。氣為陽。陽氣有餘。則致肺滿上逆。虛勞之病。或陰陽俱傷。或血氣偏損。則是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故上氣也。

治虛勞上氣。胸膈滿悶。不能飲食。四肢少力。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五味子(半兩) 赤茯苓(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澤瀉(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炙爆濕面。

治虛勞上氣。脾胃氣弱。胸膈多痰。食飲無味。神思昏悶。肢節煩疼。體虛乏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桂心(半兩) 五味子(半兩) 細辛(半兩)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上氣。四肢羸弱。不能飲食。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半兩) 續斷(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紫蘇子(三分) 鍾乳粉(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桂心(半兩)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上氣。心膈氣滯。不思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蘇莖葉(一兩半)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上氣。胸中滿悶。不下飲食。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三分去皮)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 木香(三分) 赤茯苓(一兩)大腹皮(三分銼)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二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炙爆。醋物。豬肉。

治虛勞上氣。胸中逆滿。不下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 訶黎勒皮(二兩) 木香(半兩) 當歸(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上氣。及心腹氣脹。不能飲食。嘔吐酸水。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三分) 紫蘇莖葉(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上氣。肢體羸瘦。不能飲食。宜服鍾乳丸方。

鍾乳粉(二兩) 熟乾地黃(一兩) 續斷(三分) 白茯苓(三分) 黃耆(三分銼) 覆盆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斛(一兩去根銼)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菖蒲(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山茱萸(三分) 薯蕷(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煮薑棗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飴糖。

治虛勞目暗諸方

夫肝候於目而藏於血。血為榮養於五臟。今臟腑已有勞傷。則血氣俱虛。五臟既虛。則不能榮養於目。故令昏暗也。

治虛勞肝腎風虛。頭昏目暗。四肢少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黃耆(一兩銼) 柴胡(一兩半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人參(三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澤瀉(三分) 山茱萸(一兩) 覆盆子(一兩) 決明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青葙子(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肝氣乏弱。四肢不收。筋骨疼痛。目多昏暗。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 山茱萸(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黃耆〔二(三)分銼〕 白茯苓(一兩) 羌活(三分) 黃芩(半兩) 當歸(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五味子(半兩) 薏苡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益肝明目。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 鍾乳粉(一兩半) 白茯苓(一兩) 雲母粉(一兩半) 遠志(一兩去心) 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鍾乳粉等。更都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二三服。

治虛勞乏弱。四肢無力。頭昏目暗。身體疼痛。不欲吃食。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三(二)分〕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醋炙微黃) 山茱萸(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牛膝(一兩半去苗) 薯蕷(三分) 密蒙花(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當歸(三分)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三分銼) 車前子(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半兩) 桂心(三分) 細辛(半兩) 地膚子(半兩) 甘菊花(半兩) 決明子(半兩) 青葙子(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服。棗湯下亦得。忌炙爆熱面葷辛。

治虛勞目暗。宜服還睛丸方。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真珠(三分細研) 遠志(半兩去心) 防風(半兩去蘆頭) 蔓荊子(半兩) 車前子(半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白茯苓(一兩) 玄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決明子(半兩) 地膚子(半兩)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 芎藭(半兩) 羌活(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枸杞子(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薯蕷(半兩) 甘菊花(半兩) 黃耆(半兩銼) 地骨皮(半兩) 覆盆子(三分) 兔肝(二兩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清粥飲下亦得。忌熱面葷辛生冷。

治虛勞目暗。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一兩半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補骨脂(半兩微炒)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神麯(三分炒令微黃) 遠志(半兩去心) 木香(半兩) 覆盆子(半兩) 五味子(半兩) 熟乾地黃(三分) 巴戟(半兩) 桂心(半兩) 牛膝(三分去苗) 石斛(三分去根銼) 薯蕷(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車前子(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煎黃耆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肝腎風虛。眼漠漠昏暗。不能久視。無力。宜服兔肝丸方。

兔肝(二兩炙微黃) 防風(三分去蘆頭) 玄參(一兩) 白茯苓(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決明子〔三兩(分)〕 車前子(一兩) 地骨皮〔二(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甘菊花(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目睛遠視無力。四肢乏弱。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薯蕷(一兩) 巴戟(一兩) 車前子(一兩) 黃耆(一兩銼) 覆盆子(一兩)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二宿曝干別搗為末) 山茱萸(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續斷(一兩) 犀角屑(半兩) 甘菊花(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熱面。

治虛勞氣目昏暗。身體少力。宜服車前子丸方。

車前子(一兩)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菟絲子(二兩酒浸二日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澤瀉(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蒺藜子(一兩微炒去刺) 白茯苓(一兩) 山茱萸(一兩) 五味子(一兩) 巴戟(一兩半)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半)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鹽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腹痛。淚多。不明。宜服地膚子丸方。

地膚子(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柏子仁(三分) 蕤仁(半兩去皮) 決明子(三分) 甜瓜子(半兩) 青葙子(半兩)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茺蔚子(半兩) 藍子(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黃連(三分去須) 細辛(三分) 桂心(三分) 螢火蟲(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豬肉。熱面。葷辛。

治虛勞目暗。或見黑花。宜服此方。

磁石(三兩燒令通赤以醋淬七遍搗碎研水飛過) 木香(一兩)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兩用漿水一斗鹽花一合與附子一處以慢火煮水盡為度切片焙乾) 漢椒(三兩醋浸一宿取出用炭火半秤先燒地令通赤將椒薄攤於地上以盆子蓋卻一宿取出)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磁石都研令勻。用羊腎二對。切去脂膜。入砂盆內細研。用酒二升。同熬成膏。入藥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目暗。昏悶。宜服明目。百歲可讀細書。神麯丸方。

神麯(四兩炒微黃) 磁石(二兩燒通赤以醋淬七遍搗碎水飛過)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忌羊血。

治虛勞目暗。補肝散方。

地膚子(二升陰乾搗末) 生地黃(十斤)

上件藥。搗取生地黃汁。和拌地膚子末。干卻。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日三服。

又方。

三月採蔓荊花。陰乾為末。每服。空腹以井華水調下二錢。久服長生目明。可夜讀細書。

又方。

蔓荊子(一升)

上一味。以水九升。煮令汁盡。取出曝干。如此三度。後搗羅為末。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日二三服。

治虛勞耳聾諸方

夫腎候於耳。勞傷則腎氣虛。風邪入於腎經。則令人耳聾而苦鳴。膀胱有停水。浸漬於腎。則耳聾而滿也。

治虛勞腎臟乏損。耳聾體瘦。腳膝少力。疼痛。宜服補腎湯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黃耆(一兩半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獨活(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白芍藥(一兩) 白朮(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澤瀉(一兩)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羊腎至一盞。去腎。下藥末半兩。更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暖為二服。

治虛勞耳聾及虛鳴。宜服此方。

熟乾地黃(一兩)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黃耆(一兩銼) 白芍藥(三分) 木通(三分銼) 桂心(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腎。入藥末半兩。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溫為二服。

治虛勞羸瘦。腳腰無力。耳聾盜汗。心多忪悸。宜服白羊肉湯方。

白羊肉(二斤去脂膜以水四升煮取二升)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白茯苓(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牛膝(一兩去苗)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白朮(一兩) 桂心(三分)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龍骨(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羊肉汁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之。

治虛勞耳聾。宜服菖蒲浸酒方。

菖蒲(三兩) 木通(二兩銼) 磁石(五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防風(二兩去蘆頭) 桂心(二兩)牛膝〔二(三)兩去苗〕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一斗。內藥浸七日後。每日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虛勞腎臟乏弱。耳聾。或常聞鐘磬風雨之聲。宜服補腎虛磁石丸方。

磁石〔一(二)兩燒令赤以醋淬七遍搗碎水飛過〕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牡蠣(三分燒為粉) 牛膝(一兩去苗) 楮實子(一兩半水淘去浮者焙乾) 防風(三分去蘆頭)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五味子(半兩) 薯蕷(三分) 巴戟〔二(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桂心(三分) 熟乾地黃〔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腎氣不足。耳聾。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黃耆(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 巴戟(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蘞(三分) 五味子(三分) 白朮(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牡蠣粉(三分) 澤瀉(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浮腫諸方

夫腎主水。脾主土。若脾虛則土不能剋制於水。腎虛則水氣流溢。散於皮膚。故令身體浮腫。勞傷之人。氣血皆澀。則變成水病也。

治虛勞通體洪滿。腹堅脹喘急。不能飲食。宜服郁李仁散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柴胡(三分去苗) 澤瀉(三分) 赤芍藥(三分) 豬苓(三分去黑皮) 桔梗(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麻黃(三分去根節)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四肢浮腫。喘息促。小便不利。坐臥不安。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三分) 豬苓(三分去黑皮) 海蛤(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白朮(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心胸壅悶。喘促。四肢腫。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漢防己(半兩) 桂心(半兩) 黃耆(一兩銼)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損。臍下痛。抽腎入腹。四肢浮腫。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五加皮(一兩) 鬆節〔一(二)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薏苡仁(三分) 檳榔(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四肢浮腫。宜服麻仁散方。

大麻仁(一兩) 商陸(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漢防己(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赤小豆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四肢浮腫。心胸滿悶。不欲飲食。宜服前胡丸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旋覆花(半兩) 人參(三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一兩) 赤茯苓(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薑棗湯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虛勞心胸壅悶。喘促。大小便不利。四肢浮腫。宜服陳橘皮丸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子(三分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甘遂(半兩煨微黃) 漢防己(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赤茯苓(一兩)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虛勞腰腳疼痛諸方

夫虛勞腰腳疼痛者。由腎氣不足。受於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於風冷。邪氣與真氣交爭。故腰腳疼痛也。

治虛勞腰腳疼痛。行立不得。宜服巴戟散方。

巴戟(三分) 五加皮(一兩) 萆薢(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石斛(一兩去根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歸(三分) 羌活(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損腰腳疼痛。宜服牛膝散方。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一兩) 五加皮(半兩) 桂心(三分) 當歸(三分) 赤茯苓(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傷憊。腰腳疼痛。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干) 巴戟(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當歸(一兩) 羌活(三分) 桂心(三分) 萆薢(三分銼) 酸棗仁(三分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木香(三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補骨脂(一兩微炒)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石斛(一兩去根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腰腳疼痛。不可行步。宜服鹿角膠丸方。

鹿角膠(一兩半搗碎炒令黃燥)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山茱萸(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五味子(一兩) 巴戟(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冷氣。腰腳疼痛。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二兩去根銼) 漢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楮實(二兩水淘去浮者焙乾) 柏子仁(一兩半) 補骨脂(二兩微炒) 續斷(一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桂心(三分) 巴戟(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損腰腳疼痛。少力。宜服杜仲丸方。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遠志(三分去心) 熟乾地黃(一兩) 桂心(一兩) 白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牛膝(一兩半去苗)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羌活(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羸損。腰腳疼痛。不能行步。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柏子仁(一兩) 山茱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下焦風冷。腰腳疼痛無力。宜服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一兩) 牛膝(二兩去苗)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暖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膝冷諸方

夫虛勞膝冷者。此由腎氣弱。骨髓虛。為風冷所搏故也。腎居下焦。主於腳腰。其氣榮潤骨髓。令腎氣虛受於風寒。故令膝冷也。

治虛勞。膝冷陰痿。四肢羸弱。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桂心(三分) 牛膝(一兩半去苗) 續斷(一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山茱萸(一兩) 蛇床子(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膝冷疼痛。下元傷憊。宜服補益乾漆丸方。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續斷(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牛膝(一兩半去苗) 桂心(一兩)山茱萸(一兩) 澤瀉(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狗脊(一兩半)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暖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乏弱。膝冷無力。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去根節) 黃耆(三分銼) 桂心(三分) 白茯苓(一兩) 山茱萸(一兩) 薯蕷(一兩) 牛膝(一兩半去苗) 木香(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三分) 巴戟(一兩) 桂心(三分)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傷憊。膝冷無力。小便利。不思食。宜服山茱萸丸方。

山茱萸(一兩) 薯蕷(一兩) 牛膝(一兩半去苗)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五味子(三分) 楮實(一兩水淘去浮者焙乾) 萆薢(一兩銼) 覆盆子(一兩) 桂心(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巴戟(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牡蠣粉(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膝冷。補益氣力。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三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桂心(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蛇床子(一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牛膝(一兩半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山茱萸(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萆薢(一兩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膝冷。宜服補益黃耆浸酒方。

黃耆(一兩銼) 萆薢(一兩半銼)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牛膝(二兩去苗) 桂心(一兩) 石斛(二兩去根)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山茱萸(一兩) 石南(一兩)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絹袋盛。用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瓶頭。候三日後。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

治虛勞損。腎腰疼。膝冷少力。補益駐顏。宜服菟絲子丸方。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車前子(二兩) 白朮(二兩) 桂心(二兩)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熟乾地黃(四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膝冷。附子丸方。

附子(半斤每日早以新汲水浸日一度換水浸經七日去黑皮薄切曝干為末) 石斛(四兩去根銼)肉蓯蓉(四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補骨脂(四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千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衰弱。絕陽陰痿。膝冷。宜服鍾乳丸方。

鍾乳粉(三兩) 蛇床子(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桂心(三分)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四肢逆冷諸方

夫經脈所行。皆起於手足。若有虛勞。則血氣衰損。不能溫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

治虛勞四肢逆冷。乏力。少氣。不能飲食。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三分銼)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芍藥(三分)

上件藥。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四肢逆冷。脈厥絕。面無顏色。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白芍藥(一兩) 細辛(三分) 木通(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羸瘦。四肢逆冷。或心腹虛滿。不能飲食。宜服理中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四肢逆冷。心神煩躁。不能飲食。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四肢逆冷。心膈滯悶。不能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乾薑(半兩裂銼)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四肢逆冷。胸中痞滿。或時嘔逆。不納飲食。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黃)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四肢逆冷。心腹氣脹。唇青。嘔逆。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蓽澄茄(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硫黃(三分細研)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十丸。

治虛勞夢與鬼交諸方

夫人稟五行秀氣而生。乘五臟神氣而養。若陰陽調利。則臟腑強盛。邪鬼魅不能幹之。若將攝失節。血氣虛衰。則風邪乘其虛。鬼氣於其正也。是以勞傷之人。臟腑氣弱。神氣不守。故邪乘虛所幹。因夢與鬼交通也。

治虛勞不足。夢與鬼交。四肢無力。宜服鹿角散方。

鹿角屑(二兩) 韭子(一兩微炒) 芎藭(三分)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粳米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大肉。酸物。

治虛勞無力。夢與鬼交。神心虛煩。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牡蠣(三分為粉) 龍骨(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麝香(一錢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入麝香令勻。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腎氣久弱。陰下濕癢。小便遺失。因夢鬼交。精泄不禁。鹿角丸方。

鹿角(半斤鎊細以少牛乳拌和得所於小甑子內以大麥壓蒸一復時) 黃耆〔半(二)兩銼〕 補骨脂(二兩微炒) 韭子(三兩微炒) 蛇床子(一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石龍芮(一兩) 覆盆子(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遠志(一兩去心) 續斷(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當歸〔三(二)兩〕 龍骨(二兩) 柏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夢與鬼交。精泄不止。四肢羸瘦。少力。心神虛煩。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三分去毛塗酥炙微黃) 韭子(一兩微炒) 柏子仁(一兩) 澤瀉(半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茯神(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天門冬〔二(一)兩半去心焙〕 黃耆(一兩銼) 巴戟(一兩) 龍骨(三分) 石龍芮(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露蜂窠(三分微炒) 麝香(半兩細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夢與鬼交。失精。腰膝疼痛。補益覆盆子丸方。

覆盆子(四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龍骨(一兩半)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一兩)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蛇床子(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柏子仁(一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夢與鬼交。失精。虛竭至甚。紫石英丸方。

紫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柏子仁(二兩) 龍骨(二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桑螵蛸(二兩微炒) 麝香(半兩細研)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硃砂石英麝香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夢泄諸方

夫虛勞夢泄者。由腎臟氣虛。為邪氣之所乘也。邪客於陰。則夢交接。腎臟主於精。令腎虛不能制於精。故因夢感動而泄也。

治虛勞夢中失精。心悸。小腹急。陰間寒。目眶疼痛。頭髮脫落。龍骨散方。

白龍骨(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續斷(一兩) 澤瀉(一兩) 牡蠣粉(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覆盆子(三分) 棘刺(三分微炒) 白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夢中失精。虛乏少力。宜服薰草散方。

薰草〔三(二)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龍骨(一兩) 赤石脂(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白朮(二兩) 棘刺(一兩微炒) 車前子(一兩) 白芍藥(二兩) 茯神(一兩) 桂心(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夢泄。心多忪悸。宜服此方。

龍骨(二兩) 牡蠣粉(一兩) 桂心(一兩) 車前子(一兩) 澤瀉(一兩) 韭子(一兩細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耆(一兩銼) 茯神(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夢泄甚者。心下悸。腹裡急。陰頭寒。目眶痛。發落。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白芍藥(一兩) 龍骨(一兩半) 牡蠣粉(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夢泄。乏力。盜汗。牡蠣散方。

牡蠣粉(三兩) 龍骨(三兩) 桂心(一兩) 棘刺(一兩微炒) 白芍藥(一兩) 蒼朮(二兩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柏子仁(一兩) 車前子(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錢。

治虛勞羸瘦。腎虛。夢泄不知。韭子丸方。

韭子(三合微炒)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杜仲(二兩去皴皮炙微赤銼) 乾薑(二兩炮裂銼) 桑螵蛸(二兩微炒) 白龍骨(三兩)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五味子(二兩) 山茱萸(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腎氣不足。數夢泄。宜服棘刺丸方。

棘刺(一兩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小草(半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防風(半兩去蘆頭) 薯蕷(三分) 石龍芮(三分) 枸杞子〔三(二)分〕 巴戟(三分) 萆薢(一兩銼) 細辛(半兩) 葳蕤〔二(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牛膝(一兩去苗)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三分)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夢泄。立效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一兩研碎炒令黃燥) 覆盆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新韭子(三兩十月霜後採者酒浸一宿曝干微炒) 地膚子(一兩半) 柏子仁(二兩) 枸杞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煮棗肉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韭子(二兩微炒) 桑螵蛸(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一錢。晚食前再服。

又方。

白龍骨(二兩) 韭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散。更研令細。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夢泄。鎮精真珠丸方。

真珠(六兩以牡蠣六兩用水同煮一日去牡蠣只取真珠用)

上搗。細羅為末。卻入水於乳缽內。研三五日後。寬著水。飛過。候乾。用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腎損。夢中泄精。韭子散方。

韭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陰痿諸方

夫虛勞陰痿者。緣腎氣通於陰。若陰傷於腎。腎虛不能榮於陰氣。故萎弱也。診其脈。潎潎如羹上肥。陽氣微。運運如蜘蛛絲。陰氣衰。脈微而弱者。是風邪入於腎經。故陰不起。或引腹痛也。

治虛勞陽氣不足。陰氣萎弱。囊下濕癢。小便餘瀝。宜服天雄散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半兩) 薯蕷(三分) 熟乾地黃(三分) 巴戟(一兩) 續斷(三分) 蛇床子(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油膩。

治虛勞羸損陰痿。精氣乏弱。宜服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 石斛(三分去根銼) 枸杞子(一兩) 遠志(半兩去心) 續斷(三分) 原蠶蛾(三分微炒)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研為末)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陽氣不足。陰痿。小便滑數。宜服鹿茸散方。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鍾乳粉(一兩) 蛇床子(三分) 遠志(三分去心) 續斷(一兩) 薯蕷(三分) 桑螵蛸(一兩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陰痿。四肢乏力。宜服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半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研為末) 遠志(半兩去心)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五味子(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巴戟(三分)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陰痿。臟腑乏弱。面無顏色。肢體俱瘁。宜服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一兩) 蛇床子(半兩) 薯蕷(半兩) 牡蠣粉(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遠志(半兩去心) 桂心(半兩) 枸杞子(三分) 鹿藥(半兩) 五味子(半兩) 黃耆(一兩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車前子(三分) 覆盆子(三分) 磁石(一兩燒通赤醋淬七遍搗細研水飛過) 雄蠶蛾(半兩微炒)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日曝干別研為末) 石斛(一兩去根銼) 雄雞肝(一兩微炙)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陽起石(一兩半酒煮一日細研水飛過) 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羸弱。陽氣不足。陰痿。小便數。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覆盆子(一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巴戟(一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牛膝(一兩半去苗) 桂心(一兩) 石龍芮(一兩) 石南(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雄雞肝(一具) 鯉魚膽(一枚)

上件藥。陰乾。搗羅為末。用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五丸。

又方。

菟絲子〔一(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研為末〕 五味子(一兩) 蛇床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又方。

天雄(炮裂去皮臍) 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 桂心(各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又方。 鹿角屑(四兩炒令黃)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失精諸方

夫虛勞失精者。由腎氣虛不能藏於精。故漏失也。其病小腹痛。脈弦急。陰頭冷。目眶疼。髭發落。診其脈數而散者。失精脈也。凡脈芤動而微緊者是也。

治虛勞腎氣乏弱。或時失精。心中虛煩。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韭子(一兩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車前子(一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白龍骨(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粥調下二錢。

治虛勞羸損。失精。宜服菟絲子散方。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補骨脂(一兩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車前子(一兩) 龍骨(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失精。心多忪悸。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一兩) 韭子(三分微炒) 赤石脂(一兩) 黃耆(一兩銼) 桑螵蛸(一兩微炒) 遠志(三分去心)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用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失精。百法未效。宜服龍角散方。

龍角(一兩赤錦紋者)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虛勞腎氣乏弱。失精。腰膝無力。小便數。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補骨脂(一兩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桂心(三分) 牡蠣粉(三分) 薯蕷(一兩) 黃耆(一兩銼微炒) 桑螵蛸(一兩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澤瀉(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乾薑(三分炮裂銼) 熟乾地黃(一兩) 遠志(三分去心)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龍骨(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失精。小便過多。不能飲食。腰膝無力。宜服菟絲子丸方。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萆薢(一兩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柏子仁(三分)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桂心(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遠志(三分去心) 龍骨(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石龍芮(一兩) 牛膝(一兩半去苗) 防風(三分去蘆頭) 棘刺(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腎氣衰弱。陰痿。失精。腰膝無力。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巴戟〔二(一)兩〕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牛膝(一兩去苗)桑螵蛸(一兩微炒)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補骨脂(一兩微炒) 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尿精諸方

夫虛勞小便精出者。此由腎氣衰弱故也。腎臟主於精。其氣通於陰。勞傷則腎氣虛。不能藏於精。故因小便而精出也。

治虛勞膀胱寒。小便數而精出。宜服雞腸散方。

赤雄雞腸(二具炙令干) 雞膍胵(二具炙令干) 熟乾地黃(一兩) 牡蠣粉(三分) 龍骨(三分) 白石脂(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赤石脂(三分) 桑螵蛸(三分微炒)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小便精出。口乾。心煩。宜服枸杞子散方。

枸杞子(一兩) 五味子(三分) 覆盆子(三分) 白芍藥(三分) 白龍骨(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粥飲調下二錢。

治虛勞小便精出。宜服金鎖子丸方。

補骨脂(二兩微炒) 韭子(二兩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巴戟(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龍骨(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山茱萸(一兩) 桑螵蛸(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小便出精。宜服韭子丸方。

韭子(一兩微炒)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桑螵蛸(一兩微炒) 龍骨(一兩半) 車前子(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研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栝蔞根〔二(一)兩〕 澤瀉〔一兩半〕 牡蠣粉〔一(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棘刺(二兩) 韭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韭子(一兩微炒) 桑螵蛸(三七枚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稻米(一合) 韭子(半兩微炒為末)

上以水一大盞。煮稀粥。空肚服之。

治虛勞少精諸方

夫腎主骨髓而藏於精。虛勞之人。腎氣虛弱。故精液少也。診其脈。左手尺中絕者。無腎脈也。若是體里拘急。主精氣竭少。為勞傷所致也。

治虛勞精氣乏。四肢羸弱。宜服覆盆子散方。

覆盆子(二兩) 五味子(三分) 黃耆(一兩銼)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車前子(三分)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熟乾地黃(一兩) 鍾乳粉(二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紫石英(一兩半細研水飛過)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研為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傷憊。骨氣不足。精清而少。陰痿。腳膝無力。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牛膝(一兩半去苗)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五味子(一兩) 巴戟(一兩)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覆盆子(一兩) 萆薢(一兩銼) 白茯苓(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鍾乳粉(二兩)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乏弱。精少。骨萎。腰膝無力。不能飲食。日漸羸困。宜服鍾乳丸方。

鍾乳粉(二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人參(一兩去蘆頭) 薯蕷(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牛膝(一兩半) 黃耆(一兩) 白茯苓(一兩) 枸杞子(一兩) 巴戟(一兩)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續斷(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桂心(一兩) 蛇床子(一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石龍芮(一兩) 覆盆子(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山茱萸(一兩) 五味子(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車前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益臟腑。久服輕身。駐顏色。治精少強忘。力補虛損。宜服地黃煎丸方。

生地黃(五斤洗淨肥好者) 巨藤子(三兩) 牛膝(三兩去苗) 桂心(三兩) 生黃精(五斤洗淨同地黃於木臼中爛搗絞取汁旋更入酒三升於銀鍋中慢熬成膏)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乾漆(三兩搗碎炒令煙出) 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補骨脂(三兩微炒) 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地黃黃精膏中。和搗千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虛勞腎臟衰憊。精少。腰膝無力。面色萎黃。肌膚瘦乏。宜服此方。

鍾乳粉(三兩) 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蛇床子(一兩) 桂心(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精少。陽事衰弱。宜服補益地黃丸方。

熟地黃干〔一(二)兩〕 五味子(一兩) 鹿角屑〔一(二)兩微炒〕 遠志(一兩去心) 桂心(一兩) 巴戟(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石龍芮(一兩) 肉蓯蓉〔一(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少精方。

鹿角末(三兩)

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陰腫諸方

夫虛勞陰腫者。此由風熱客於腎經故也。令腎虛不能宣散。致腫也。疝者氣痛也。眾筋皆會於陰器。邪客於厥陰少陰之經。與冷氣相搏。則陰腫痛而攣縮也。

治虛勞損。腎陰腫。疼痛。宜服海藻丸方。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牡蠣粉(半兩) 蘹香子(三分去苗) 木香(半兩) 沉香〔半(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牛膝(半兩去苗) 硫黃(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硫黃。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鹽湯下亦得。

治虛勞陰腫。大如升。核痛。人所不能療者。雄黃淋蘸方。

雄黃(一兩油研綿裹) 甘草(一尺)

上件藥末。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看冷熱。於密室中洗之。後以暖棉衣裹之。一日一度用之。

又方。

用莧菜根。搗敷之。

又方。

蔓荊根搗敷之。

又方。

搗馬鞭草敷之。

治虛勞陰腫痛方。

上取椰(桃)仁去尖皮。炒微黃。為末。以熱酒服彈丸許。日三四服。即瘥。

治虛勞陰腫大方。

取雞翅燒灰。以粥飲調服二錢。腫在左取左。在右取右翅也。

治虛勞陰腫冷痛方。

上取椒楝擇新好者。令淨布於綿內令厚。以裹腫處。須臾熱氣大通。即效。日再易之。

治虛勞陰瘡諸方

夫虛勞陰瘡者。為腎氣榮於陰。今腎虛不能榮。則津液汗濕於陰也。虛則為風邪所乘。客於腠理。而正氣不泄。邪正相干。在於皮膚。故癢搔之。則生瘡也。

治虛勞陰濕生瘡。宜用此方。

桑螵蛸灰(一分) 牡蠣粉(半兩) 米粉(一分) 胡粉(一分) 麒麟竭(一分) 密陀僧(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用塗瘡妙。

又方。

麻黃根末(半兩) 硫黃(半兩細研) 米粉(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細。每用。如粉塗之。

又方。

麒麟竭(半兩) 竹茹(三分) 黃柏(半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膩粉一分。都研令勻。如瘡破有膿水。即幹上。如無膿水。即以生油調塗。

又方。

上用黃柏塗蜜。炙令黑焦。搗羅細研。敷於瘡上。

治虛勞陰下濕癢生瘡諸方

夫虛勞損腎氣不足。故陰汗自泄也。風邪乘之則多癢。搔之則成瘡也。

治虛勞陰下濕癢。生瘡。及萎弱。宜服牡蒙散方。

牡蒙(一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二日曝干別搗為末) 柏子仁(一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去皴皮炙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虛勞陰萎濕癢。搔之汁出生瘡。小便淋瀝。或赤黃。莖中痛。甚者。失精劇苦尿血。目視䀮䀮。得風淚出。腳弱不能久立。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蛇床子(三分) 細辛(半兩) 川大黃(銼碎微炒半兩)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柏子仁(三分) 白茯苓(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萆薢(三分銼) 菖蒲(三分) 澤瀉(三分) 栝蔞(三分) 桂心(三分) 薯蕷(三分) 遠志(半兩去心)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牛膝(三分去苗) 石葦(半兩去毛) 山茱萸(三分)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陽氣衰絕。陰萎。濕癢生瘡。宜服蛇床子丸方。

蛇床子(三分) 續斷(半兩) 薯蕷(半兩) 桑寄生(半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遠志(半兩去心) 莨菪子(半兩水淘去浮者水煮牙出焙乾炒黑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虛勞陰濕癢生瘡。小浴方。

川椒(一兩半) 蛇床子(一兩半) 苦參(一兩半) 白礬(一兩) 香附子(一兩) 桂心(三分)白芷(一兩) 狗脊(一兩) 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一兩。以水三升。煎至二升。去滓。傾入盆子內。但乘熱氣。坐盆上熏之。良久通(下有缺字)便洗患處。甚者不過三五度效。

又方。

烏梅(十四枚) 青錢(四十文) 鹽(三錢)

上件藥。以水酒各一升。於銅器內煎至一升半。去滓。看冷暖。洗之立效。

又方。

槐白皮(二兩) 黃柏(一兩半) 香茅葉(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升。煎至二升。去滓。看冷暖。洗之。

又方。

豬蹄(二枚銼) 槐樹寄生(細銼一升)

上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看冷熱。洗瘡三五度。用之永瘥。

又方。

上用甘草一尺。細銼。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看冷熱。洗之。

卷第三十一

治熱勞諸方

夫熱勞者。由心肺實熱。傷於氣血。氣血不和。臟腑壅滯。積熱在內。不能宣通之所致也。其候心神煩躁。面赤頭疼。眼澀唇乾。身體壯熱。煩渴不止。口舌生瘡。食飲無味。肢節痠疼。神思昏沉。多臥少起。或時盜汗。日漸羸瘦。故曰熱勞。久而不痊。熱毒攻注。骨髓則變成骨蒸也。

治熱勞體熱。心煩不食。四肢無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二兩去苗) 秦艽(一兩去苗) 犀角屑(三分) 知母(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葳蕤(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梔子仁(半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肉菘菜莧菜醋物。

治熱勞身體壯熱。皮毛乾枯。痰唾稠黏。四肢疼痛。食少無力。漸加羸瘦。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桑根白皮(三分銼) 柴胡(一兩去苗)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秦艽(一兩去苗) 地骨皮(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三分)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醋物。

治熱勞心神煩熱。食少無力。宜服胡黃連散方。

胡黃連(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梔子仁(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犀角屑(一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桔梗(一兩去蘆頭) 檳榔(半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肉莧菜醋物。

治熱勞煩悶。四肢無力。宜服青蒿飲子方。

青蒿(二兩) 柳嫩枝(一兩) 梔子仁(三分) 烏梅肉(半兩微炒) 甘草(三分) 木香(半兩)桃嫩枝(一握)

上件藥。並細銼相和令勻。分作五服。每服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勞四肢疼痛。發渴寒熱。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柴胡(二兩去苗)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菘菜醋物。

治熱勞肢節痠疼。翕翕少氣。腰背強痛。心中虛悸。咽乾唇赤。面色枯燥。飲食無味。悲憂戚慘。多臥少起。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桂心(半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莧菜。

治熱勞久不瘥。寒熱羸瘦。宜服此方。

青蒿(一握) 甘草(二寸) 童子小便(三大盞) 東南枝桃心(一握) 杏仁(三七枚去皮尖捶碎) 檳榔(二枚為末)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納瓶子中。初夜浸至五更。用慢火。煎至一大盞半。去滓。空心分溫三服。當瀉出惡物。自止後。吃薤粥補之。

治熱勞百節煩疼。漸漸羸瘦。不能飲食。日晚或惡寒。兼盜汗。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半燒為粉) 知母(一兩半) 犀角屑(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虎頭骨(一兩半塗酥炙令黃)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果莧菜。

治熱勞壯熱羸瘦。心腹積聚。食少無力。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京三稜(一兩炮銼) 柴胡(一兩去苗) 白朮(三分)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人參(三分去蘆頭) 木香(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防葵(三分) 犀角屑(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麝香(一兩別研)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忌桃李雀肉胡荽大蒜莧菜豬肉。

治熱勞。利心肺。除煩熱。利大腸。柴胡丸方。

柴胡(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葳蕤(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地骨皮(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 知母(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大麻仁(一兩半銼碎如膏) 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大麻仁膏。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忌莧菜鯉魚豬肉。

治熱勞。無不效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烏梅肉(三兩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 秦艽(二兩去苗)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升麻(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龍膽(三分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豬膽汁二合拌。次煉成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粥飲下二十丸。忌豬肉莧菜。

治熱勞四肢少力。發渴寒熱。不思飲食。漸加羸瘦。宜服烏梅丸方。

烏梅肉(一兩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生乾地黃(半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 虎頭骨(半兩塗酥炙令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恆山(半兩) 黃耆(半兩銼) 秦艽(半兩去苗) 人參(半兩去蘆頭) 遠志(半兩去心) 地骨皮(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知母(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豉心(三分炒黃焦)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忌生蔥莧菜生菜。

治熱勞煩心口乾。皮膚枯燥。漸漸羸瘦。宜服青蒿煎丸方。

青蒿汁 薄荷汁 生地黃汁(各二升) 童子小便(五升)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半兩細研) 桃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令細) 柴胡(三兩去苗為末) 鱉甲(五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為末)

上件藥。取青蒿汁等及小便。相和一處。先煎。令稠。然後下桃仁。已下諸藥。更熬令稀稠得所。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麥門冬湯下二十丸。不計時候服。忌生血。

治熱勞。肌體羸瘦。宜服桃仁丸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酥(醋)炙令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天靈蓋(一兩塗醋炙微黃) 麝香〔一分細(別)研〕 龍膽(一兩去蘆頭) 青蒿子(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用童子小便一小盞。入豉五十粒。煎五七沸。去滓。溫酒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熱勞。或咳嗽氣喘。兩脅脹。不思飲食。大便秘澀。心臟躁熱。恍惚不安。宜服此方。

鱉甲〔一兩塗酥(醋)炙令黃去裙襴〕 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令黃) 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黃(紫)色〕 虎頭骨(半兩塗酥炙令黃) 干青蒿(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麥門冬湯下二十丸。不計時候服。忌莧菜。

治熱勞咳嗽。四肢無力。不能飲食。宜服紫菀丸方。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前胡〔五(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桔梗(三分去蘆頭)知母(半兩) 百合(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半兩) 柴胡〔半(一)兩去苗〕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良久。以粥飲下三十丸。忌豬肉莧菜濕面醋物。

又方。

生地黃汁(半升) 蜜(三合) 青蒿汁(三合)

上件藥。相和不計時節。溫服二(一)合。宜頻服之。

治骨蒸勞諸方

夫骨蒸病者五種。一曰骨蒸。其根在腎。旦起則體涼。日晚則熱躁。四肢不安。飲食無味。小便赤黃。忽忽煩亂。喘促無力。腰背多疼。兩足逆冷。手足常熱蒸盛過傷。則內變為疳。蝕人五臟。二曰脈蒸。其根在心。日增煩悶。擲手出足。翕翕思水。多唾白沫。睡即浪言。驚恐不安。其脈浮數。蒸盛之時。或變為疳。臍下脹痛。或利不止。三曰皮蒸。其根在肺。大喘短氣。鼻口俱干。衣上色白。小便如血。蒸盛之時。胸滿注熱。兩脅下脹。咳嗽。胸背疼痛。眠臥不安。蒸毒傷肺即血也。四曰肉蒸。其根在脾。體熱如更。煩躁無汗。心腹鼓脹。食即欲嘔。小便如血。大便秘澀。蒸盛之時。或身腫目赤。眠臥不安。五曰內蒸。亦名血蒸。所名內蒸者。必外寒而內熱。以手附骨。而內熱者。其根在五臟六腑。其人必因熱病後得之。骨肉漸消。飲食無味。或皮燥而無光。蒸盛之時。四肢無力。足趺腫起。又有二十三蒸者。一胞蒸。小便黃赤。二房蒸。男則遺瀝漏精。女則月候不調。三腦蒸。頭眩悶熱。四髓蒸。體沸熱心昏。五骨蒸。齒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發焦落。八脈蒸。脈不調。或急或縱。九肝蒸。眼黑。十心蒸。舌乾。十一脾蒸。唇焦。十二肺蒸。鼻干。十三腎蒸。兩耳乾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膽蒸。眼白失色。無故常驚。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腸蒸。下焦熱。尿即痛。十八大腸蒸。鼻右孔痛。十九三焦蒸。生病乍熱乍寒。二十肉蒸。肌肉消瘦。二十一氣蒸。即喘息急。二十二皮蒸。即筋皮攣縮。二十三偏身蒸。體氣熱。

凡諸蒸患。多因熱病後。食牛羊肉油膩。或酒或房。觸犯而成。此病久蒸不除。多致危篤。必須早療也。

治骨蒸勞煩熱。心神不寧。及小便赤澀。時有咳嗽。四肢羸弱。疼痛。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三分) 百合(三分) 黃耆(三分) 赤茯苓(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三分銼) 柴胡(一兩半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犀角屑(三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前(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骨蒸勞。心膈煩滿。身體壯熱。唇口乾。小便赤。頭痛羸瘦。宜服天靈蓋散方。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微黃) 柴胡(一兩去苗) 桑根白皮(一兩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知母(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青蒿(一握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入桃柳嫩枝各一握長。七莖。豉五十粒。生薑半分。蔥白三莖。煎至七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忌莧菜。

治骨蒸勞。四肢疼痛。筋脈拘急。寒熱進退。發作如瘧。日漸萎黃。不能飲食。宜服天靈蓋飲子方。

天靈蓋(半兩塗酥炙微黃搗為末) 鱉甲(半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搗為末) 桃仁(一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柴胡(半兩去苗) 知母(半兩) 青蒿(半兩) 甘草(一分生用) 豉心(半合) 蔥白(二莖並須)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都用童子小便三大盞。從午時浸至來日五更。煎取一盞。去滓。食前分溫二服。服訖衣蓋。臥至日出。良久審看手十指。節間有毛。如藕絲狀。燒之極臭。毛色白者必瘥。黑者難救。忌莧菜。

治骨蒸勞瘦。體痛煩熱。宜服桃枝飲子方。

嫩桃枝(一握長三七寸) 柳枝(一握長三七莖) 豉心〔五(半)合〕 甘草(三分生用) 生薑(半兩) 蔥白(二七寸) 薤白〔三握(二莖)〕 青蒿(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童子小便二大盞。煎至一盞五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骨蒸勞。煩熱。四肢疼痛。小便赤黃。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蔥白(五寸切) 香豉(半合) 甘草(半兩生用) 生薑(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地骨皮(半兩)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骨蒸熱。四肢煩疼。大便秘澀。無問遠近。宜服阿魏散方。

阿魏(一分麩裹煨面熟為度)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木香(一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麝香一錢。和桃仁更研令勻。每服。食前用青蒿汁半合。生薑汁半合。童子小便三合。都暖過。調下二錢。每於食前服。以溏利為度。

治骨蒸勞熱。心神煩躁。口乾。眼澀。咳嗽。宜服黃連煎方。

黃連(一兩去須) 紫菀〔二(一)兩洗去苗土〕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天靈蓋(一兩半塗酥炙令微黃) 青葙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童子小便五大盞。浸一宿。慢火熬成膏。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茶匙。忌豬肉。

治骨蒸羸瘦。不能食。宜服此方。

東南桃枝(一握銼) 天靈蓋(一枚塗酥炙搗碎) 生薑(半分) 蔥白(二莖) 甘草(二寸) 豉(一合)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三大盞。初夜浸至五更初。煎取一大盞半。去滓。入少許研了麝香。攪令勻。分為三服。空腹頻服之。無不瘥。

治骨蒸勞氣。四肢羸瘦疼痛。宜服青蒿煎方。

青蒿(切一斗) 童子小便(一斗) 麝香(一錢細研) 阿魏(一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細研) 桃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研) 天靈蓋(二兩塗酥炙微黃搗末)

上件藥。先將青蒿。於小便中煮取五升。研絞去滓。即下諸藥末。熬成膏。瓷閤中收。每於食前。以清粥飲調下半匙。

治骨蒸勞神效方。

阿魏(一錢) 甘草(一截如病人手指長生用) 東向桃枝(一握銼) 東向柳枝(一握銼) 檳榔(五枚為末分為三分湯成下)

上件藥。搗檳榔外。以童子小便二大盞。浸一日一夜。明旦煎取一大盞半。去滓。分溫三服。每服下檳榔末一分。男女互煎輕者一服即吐利。或兩服。甚者盡三服方吐利。如一服兩服吐利。即住服如未吐利任服盡也。病若在上先吐。若在下先利。皆出黑蟲如發及如馬尾。凡經年不愈者。必瘥也。

治骨蒸勞。煩熱口乾。頰赤。咳嗽。寒熱盜汗。四肢乾瘦。宜服生地黃煎丸方。

生地黃汁(一升) 青蒿(一升) 生薑汁(一合) 童子小便〔三(二)升〕 牛膝〔一(四)兩去苗〕 生乾地黃(四兩) 桃仁〔三兩去皮尖研如膏同前藥六味於石鍋子內慢火熬令爛研絞取汁去滓入蜜半合(斤)更熬如膏〕 秦艽(一兩去苗) 柴胡(一兩去苗)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赤茯苓(三分) 胡黃連(三分) 犀角屑(三分) 知母(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龍膽(三分去蘆頭) 木香(三分) 黃芩(三分) 地骨皮(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用前膏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清粥飲下亦得。忌炙爆油膩熱面莧菜。

治骨蒸勞黑虎丹方。

蘆薈(一兩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白狗糞(一分微炒) 蝦蟆(一枚塗酥炙令黃) 天靈蓋(一分塗酥炙令焦黃) 蛤蚧〔一對頭足全者塗醋(酥)炙令黃〕 烏驢蹄(三分燒) 乳香(一兩) 豬膽(二枚汁於茶碗中以慢火熬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豬膽膏令勻。以粟米飲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每服藥。先吃煮麵少許。然後以茅香湯沐浴。以砂糖麝香各少許。以冷水一小盞調令勻。將藥納水中。放星月下露一宿。平旦頓服。神驗。吃藥了以衣被蓋之。微有汗出為效。

治骨蒸勞熱。肢節疼痛。心膈壅悶。少思飲食。宜服烏梅丸方。

烏梅肉(一兩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虎頭骨(三分塗酥炙令黃) 人參(半兩去蘆頭) 懷(恆)山(半兩) 秦艽(三分去苗) 川升麻(半兩) 白朮(半兩) 子芩(半兩) 黃耆(三分銼) 豉心(一合)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生用) 遠志(半兩去心)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骨蒸勞熱。體瘦煩疼。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一兩微炙) 麝香(一分細研) 犀角屑(半兩) 鱉甲〔一兩塗酥(醋)炙微黃去裙襴〕天靈蓋(三分塗酥炙令微黃) 阿魏(一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牛黃(一分細研) 雄黃(三分細研)木香(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 胡黃連(三分) 知母(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三分) 赤芍藥〔半分(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生用) 白朮(半兩) 黃芩(半兩) 赤茯苓〔二(三)分〕 川升麻(半兩) 硃砂(三分細研)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下三十丸。忌莧菜。

治骨蒸勞煩熱。口乾心躁。四肢疼痛。小便赤黃。宜服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檳榔(三分) 知母(半兩) 地骨皮(半兩) 茯神(三分) 天竹黃(半兩) 葳蕤(三分) 子芩(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二(半)兩〕 青蒿(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天靈蓋〔二(一)兩塗酥炙微黃〕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天門冬(一兩去心焙) 秦艽(三分去苗)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生用)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麥門冬湯下二十丸。

治骨蒸勞。身體常熱。羸瘦。皮毛乾枯。麥門冬煎方。

生麥門冬汁 青蒿汁 生地黃汁〔各三(二)升〕 童子小便(三升) 桃仁(大者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 麝香(一錢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

上件藥。以三味汁與小便。用慢火同煎。稍調。即下研了桃仁麝香硃砂等。更熬令稀稠得所。如膏。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茶匙。忌羊血。

治骨蒸勞。頰赤口乾。心神煩悶。體瘦。發渴。寒熱。柴胡煎丸方。

童子小便(七升) 甘草(一尺二寸) 雄鼠糞(四十九粒) 桃柳枝(各一握長三寸) 豉心(半斤) 糯米(一合) 蔥薤白(各一握)

上件藥。細銼。入小便內。煎至三升。去滓更煎。如稀餳。以柴胡一升。搗羅為末。入前藥煎中。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溫水下亦得。

治骨蒸勞。體瘦寒熱。宜服鐵粉丸方。

鐵粉〔一(二)兩〕 獺肝(一具微炙) 安息香(三分) 鬼督郵(一兩) 白朮(三分) 木香(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胡黃連(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骨蒸勞。羸瘦。晚即面赤。手足痠疼。口乾壯熱。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獺肝(一兩微炙) 柴胡(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柏脂(一兩) 黃耆(一兩銼) 天靈蓋〔一兩(半)塗酥炙令焦黃〕 甘草(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童子小便。下三十丸。忌炙爆熱面莧菜。

治骨蒸勞。神效天靈蓋丸方。

天靈蓋(一兩半以童子小便一升煮令小便盡炙干) 地骨皮(一兩半) 麥門冬(二兩半去心焙)膩(鐵)粉〔三分(二兩)〕 赤茯苓(一兩半) 黃連(二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麥門冬湯下二十丸。

治骨蒸勞。顏色憔悴。不思飲食。四肢急弛。翕翕發熱。宜服此方。

麝香(半兩細研) 天靈蓋(三兩塗酥炙令焦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十丸。

治骨蒸勞體瘦。發渴寒熱。宜服青蒿丸方。

青蒿(一斤取葉曝干搗羅為末) 桃仁(一斤酒浸去皮尖麩炒令黃研爛) 甘草〔半(五)兩生搗羅為末〕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三斗。於瓷甕中盛。於糠火上煎令如稀餳。卻傾於銅器中。下諸藥。又於糠火上煎。以柳木篦攪之。看稀稠得所。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以粗疏布袋盛。每日空心溫童子小便。下三十丸。日晚再服。

治骨蒸勞。兩肋下有閃癖。漸上攻心。食少或不消化。腹內積聚不散。黃瘦久困久痢。或大便秘澀。小便赤黃。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釅醋二升。納鐺中。先煎令稠。下藥末更煎之。以柳木篦攪勿住手。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空腹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七丸。漸加至十丸。以溏利下膿血爛肉為度。唯得食煮飯蔥錢汁生薑而已。此外不得食之。老少以意加減。忌莧菜。

治骨蒸勞熱。皮膚乾燥。心神煩熱。口乾。小便赤黃。宜服黃瓜丸方。

上以熟黃瓜一枚。頭上取破。去瓤。納黃連末二兩。卻以紙封口。用大麥麵裹。文火燒。令面黃熟為度。去面。研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骨蒸勞。瘦弱。並傳屍勞。宜服此方。

上取三年桃樹一棵並根。打去泥土。勿洗。及枝葉等。細銼。以水三碩。煮取一碩已來。即澄濾去砂土。還將藥汁重煎。至三斗已來。再濾去滓。更煎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骨蒸肺萎諸方

夫肺者為五臟之華蓋。蓋諸臟腑通於聲。主於氣。若人勞傷不已。邪氣干於肺。則壅生熱。故吐血。胸短氣。咳嗽不止。痰甚多唾。時發寒熱。肌體羸瘦。乃成肺萎之病也。

治骨蒸。肺萎咳嗽。胸膈痛。舌澀口乾。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三分去苗土) 桑根白皮(三分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梔子仁(半兩) 赤茯苓(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烏梅肉(三分微炒)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百合(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三分去心)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桃柳枝各一握。長七寸。蔥薤白各七寸。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骨蒸肺痿。心中煩渴。痰嗽不止。宜服白前散方。

白前(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一兩) 大麻仁(三分)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一兩) 黃耆(三分銼) 阿膠(八兩搗碎炒令黃燥)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油膩。

治骨蒸肺痿。煩躁。四肢疼痛。不能飲食。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蘆根(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地骨皮(一兩)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咳嗽唾涎。心神煩熱。不欲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黃芩(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桔梗(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手足煩熱。多渴。或不能食。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二兩銼) 赤茯苓〔二(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一兩去心) 子芩(三分) 地骨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咳嗽。咽喉胸膈干痛。宜服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一中盞) 杏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 黃牛髓(六兩) 阿膠(三兩搗研炒令黃燥為末) 生薑汁(一合) 薯蕷(二兩末) 酥(四兩) 蜜(四兩)

上件藥。一處用石鍋子納。以慢火熬成膏。收於瓷器中。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粥飲調下一茶匙。

治骨蒸寒熱。肺痿喘促。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訶黎勒(一兩用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大麻仁(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咳嗽。寒熱多涕。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貝母(三分煨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咽中乾燥。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耆(三分銼) 赤茯苓〔二(一)兩〕 射干(三分) 川升麻(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咳嗽。上氣不得眠臥。涕唾稠黏。宜服甜葶藶散方。

甜葶藶(二兩微炒令香) 桑根白皮〔三(二)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令黃去瓤) 紫菀(一兩去苗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心胸滿悶。咳嗽涎唾。不欲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 甘草〔二(半)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去苗土) 白前(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旋覆花(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咳嗽。心神煩熱。頰赤。口乾。不欲飲食。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二(一)兩去心〕 旋覆花(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紫菀〔一兩半(一兩)去苗土〕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肺痿。心中煩熱。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一兩炙微黃銼)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痃癖氣諸方

治骨蒸痃癖者。本因蓄積而生。不離陰陽之氣。結聚而成也。此由飲水停聚不散。因飲食相搏。致便積於脅下。連臍左右。大如臂。次如指一條。急痛如弦之狀。故名痃癖氣也。

治骨蒸腹中痃癖。脅下妨痛。漸至瘦勞。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赤芍藥(三分) 木香(三分)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二(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一兩煨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骨蒸痃癖。脅下妨痛。漸加羸劣。不欲飲食。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三分去蘆頭) 當歸(三分) 蒼朮(三分微炒)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芎藭(三分) 柴胡〔三(一)兩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服食前溫服。忌莧菜。

治骨蒸痃癖。脅下妨悶。肢節疼痛。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訶黎勒(三分用皮)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骨蒸痃癖。體瘦食少。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京三稜(一兩炮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骨蒸。腹中痃癖。按之隱手。四肢痃痛。不能下食。羸瘦無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一兩炮銼) 赤芍藥(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蒼朮(半兩微炒)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骨蒸痃癖。氣攻腹脅。四肢疼痛。少力羸瘦。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赤芍藥(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葵(三分去蘆頭) 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骨蒸痃癖。氣攻腹脅。疼痛。四肢羸瘦。少力。不欲飲食。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枳殼〔二(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半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骨蒸痃癖。按之隱手。不能下食。羸瘦。日漸無力。宜服防葵丸方。

防葵(一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京三稜(一兩炮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橘皮湯下二(三)十丸。

治骨蒸煩熱諸方

夫骨蒸而煩熱者。是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故內外生於熱。非邪從外來乘也。

治骨蒸虛煩。翕翕發熱。骨節痠疼。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川升麻(三分)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知母(三分) 赤茯苓(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地骨皮(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骨蒸。心肺煩熱。喘促息。唾不去唇。漸加羸瘦。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前胡(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升麻(三分) 百合(半兩) 黃芩(三分) 白前(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杏仁〔二(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一兩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骨蒸。手足煩熱。多渴。不能飲食。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二兩銼) 赤茯苓(一兩) 知母(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芩(三分) 地骨皮(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骨蒸煩熱。四肢疼痛。背膊壅悶。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地骨皮(三分)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桑根白皮(一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五心煩熱。眼目昏澀。肢節痠疼。不能飲食。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梔子仁(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 地骨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骨蒸煩熱。日月久遠。漸加羸瘦。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一具炙令黃) 柴胡(一兩半去苗) 玄參(一兩) 知母(一兩) 大麻仁(二兩) 子芩(一兩) 地骨皮(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一兩銼) 柏樹香(一兩半)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令焦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童子小便浸豉一合。經一宿。濾去滓。下三十丸。日再服。若有下利即減丸數服之。

治骨蒸勞氣煩熱。四肢無力。夜臥虛汗。唇口乾焦。面無血色。日漸羸瘦。丈夫婦人並宜服三聖散方。

胡黃連(二兩) 柴胡(二兩去苗) 鱉甲(二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生薑酒調一錢。每日早晨。日午。臨臥。各一服。

治骨蒸口舌乾渴諸方

夫勞傷氣血。陰陽不和。津液減少。上焦生熱。故令口舌乾燥而渴也。

治骨蒸。口舌乾燥。欲得飲水。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耆(三分銼) 黃芩(一兩) 栝蔞根(三分)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地骨皮〔二(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粳米五十粒。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羸瘦少力。熱燥。背膊痠疼。小便赤黃。口舌乾燥煩渴。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二分) 赤芍藥(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 茅根(一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柴胡(二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煩熱。口舌乾燥。多渴。少思飲食。四肢羸瘦。日晚頰赤。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兩) 柴胡(二兩去苗) 地骨皮(三分) 犀角屑(三分) 白蘚皮(三分) 龍齒(三分)川芒硝〔二(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煩熱。四肢痠疼。日晚頰赤。口舌乾燥。宜服升麻丸方。

川升麻(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赤芍藥(三分) 龍膽(三分去蘆頭) 知母(三分) 柴胡(一兩半去苗) 犀角屑(三分) 葳蕤(三分) 子芩(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骨蒸勞咳嗽諸方

夫骨蒸咳嗽者。是臟腑氣衰。熱傷於肺故也。久不已。令人胸背徹痛。或驚悸煩滿。或喘息上氣。或咳逆唾血。然肺主於氣。氣之通行。榮於腑臟。今肺氣壅滯。為熱毒所乘。故令咳嗽也。

治骨蒸勞熱。咳嗽。涕唾稠黏。吃食不得。漸加困乏。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半兩去苗土) 柴胡(一兩半去苗)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知母(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款冬花(三分) 生乾地黃〔二(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骨蒸勞。煩熱。肩背疼痛。四肢乏力。咳嗽。宜服百部散方。

百部(三分)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百合(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木通(三分銼) 赤芍藥(三分)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勞熱。痰唾咳嗽。四肢少力。疼痛。宜服此方。

紫菀(三分去苗土)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柴胡(一兩去苗)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蘇莖葉(三分) 大腹皮(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一(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勞熱。咳嗽損肺。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桑根白皮(三分銼) 杏仁〔一分(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三分去根節)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勞。煩熱。胸背疼痛。咳嗽氣促。小便赤黃。不思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柴胡(一兩去苗)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川升麻(半兩) 木通(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貝母(半兩煨炙微黃) 大腹(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子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勞。咳嗽。胸背煩熱。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地骨皮(三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勞熱。咳嗽。涕唾稠黏。宜服木乳散方。

木乳〔一(二)兩塗酥炙令黃〕 麻黃(三分去根節) 梔子仁(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貝母(三分煨炙微黃) 百合(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二(一)兩銼〕 款冬花(三分)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勞。喘急咳嗽。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三兩(分)去苗土〕 澤漆(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大腹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骨蒸勞。咳嗽。宜常含。潤心養肺。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二兩半去心焙) 貝母(一兩煨微黃) 白茯苓(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骨蒸勞。咳嗽壯熱。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枚末) 豉心(五十粒) 蔥白(七寸) 桃仁(二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 青蒿汁(二合)

上件藥。用童子小便一大盞相和。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骨蒸勞。咳嗽膿血不止。宜服皂莢煎方。

皂莢(一挺不蚛者以酥炙去皮子綿裹) 黑餳(三兩) 地黃汁(五合) 生薑汁(一合) 煮棗(二七枚去皮核研成膏) 蜜(五合) 酥(三合)

上件藥。用銀器中。以慢火熬成膏。去皂莢。瓷器中收。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茶匙。

治骨蒸勞。咳嗽上氣。痰喘。寒熱。四肢瘦弱。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三分炙令黃) 真珠米(三分) 檳榔(三分) 旋覆花(半兩) 茯神(三分) 貝母(三分煨微黃) 柴胡(一兩去苗) 龍膽(三分去蘆頭) 黃連(三分去須) 赤芍藥(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微炒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骨蒸勞。咳嗽。涎唾稠黏。宜服蛤蚧丸方。

蛤蚧(一枚塗酥炙微黃)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前(一兩半)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豬牙皂(半兩去黑皮塗酥炙微焦去子) 漢防己(一兩半)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三分) 檳榔(二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桃仁湯下二十丸。

治傳屍羸瘦諸方

夫男女傳屍之候。心胸滿悶。背膊煩疼。兩目多澀。四肢無力。唯知欲臥。睡恆不著。脊膂急痛。膝脛痠疼。多臥少起。狀如佯病。每至旦起。即精神尚好似無病。從日午以後。即四體微熱。面好顏色。喜見人過。常懷忿怒。行立腳弱。夜臥盜汗。夢與鬼交。或見先亡。或多驚悸。有時氣急。有時咳嗽。雖思飲食。不能多餐。死在須臾而精神尚好。或兩脅虛脹。或時微痢。鼻口乾燥。恆多黏唾。有時唇赤。有時欲睡。漸加羸弱。猶如水涸。不覺其死矣。又論曰:傳屍者。無問老少男女。皆有斯疾。大都此病相剋而生。先內傳毒氣。周遍五臟。漸加羸瘦。以至於死。死訖復易家親一人。故曰傳屍。亦名轉註。以其初得。半臥半起。號為殗殜。氣急嗽者。名曰肺痿。骨髓中熱。稱為骨蒸。內傳五臟。名之復連。不解療者。乃至絕後。假如男子因虛損得之。名為勞極。其源先從腎起。初受之。兩脛痠疼。腰脊拘急。行立腳弱。食飲減少。兩耳颼颼欲似風甚。夜臥夢泄。陰汗萎弱。腎既受已。次傳於心。心初受氣。夜臥心驚。或多忪悸。心懸少氣。翕翕欲盡。夢見先亡。有時盜汗。食無滋味。口內生瘡。唯欲眠臥。朝輕夕重。兩頰口唇如傳胭脂。五心皆熱。心既受已。次傳於肺。肺既受時。氣滿咳嗽。體力微弱。有時喘急。臥即更甚。鼻口乾燥。不聞香臭。假令得聞。唯覺朽腐。物氣有時噁心。憒憒欲吐。肌膚枯燥。或時刺痛。似蟲行。干皮細起。狀若麩片。肺既受已。次傳於肝。肝初受氣。多目漠漠。面無顏色。常欲顰眉。視不及遠。目恆乾澀。又時赤痛。或復睛黃。朝夕懵㸺。常欲閤眼。及至放臥。睡還不著。肝既受已。次傳於脾。脾初受氣。兩肋虛脹。良不消化。少時渴利。或食旋出。有時肚痛。腹脹雷鳴。唇舌焦乾。或生瘡腫。毛髮乾豎。無有光潤。或復上氣。抬肩喘息。利赤黑汁。至此候者。將死之症也。

治傳屍勞。不時冷熱羸瘦者。宜服鬼哭飲子方。

檳榔(二個一生一熟)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甘草(一截如病人中指長) 桃仁(七粒去皮尖) 杏仁(七粒去皮尖) 青蒿〔一握長二(三)寸〕 阿魏(少許) 東南桃柳枝(各七莖長三寸和心用)

上件藥。初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半。煎取一盞。去滓。食前分溫二服。以吐利出惡物為度。忌莧菜。

治傳屍勞瘦。不問年月深淺。宜服天靈蓋散方。

天靈蓋(一枚塗酥炙令黃) 阿魏(半兩) 木香(一分) 安息香(一分) 豬牙皂(一挺塗醋炙令黃去皮子)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半。煎至一大盞。去滓。分溫二服。平旦一服。如人行八九里。更一服。唯吃蔥粥。或吐出白蟲如發。或吐出赤蟲。若吐赤蟲。夢見鬼哭。即是瘥也。極重者三服瘥。三日一度合服。終身不得吃牛馬肉。

治傳屍羸瘦。肢體煩疼。不思飲食。宜服虎骨散方。

虎頭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川升麻(一兩) 柴胡(一分去苗)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忌時候。溫服。忌莧菜。

治傳屍。夜夢鬼交遺精。心腹冷癖。小腹與陰中相引痛。飲食不下。日漸為瘦。宜服杏仁丸方。

杏仁(五升肥好者。以童子小便。於瓦瓶中浸二七日。和瓶於日中。每日換小便。日滿以新汲水淘洗。去皮尖。便以微火焙乾。別以小便一斗。於銀鍋內緩火煎。候杏仁隨手破。即於久經用砂盆內。柳木捶研。令如膏。更以細布捩過。入真酥一兩。薄荷汁二大合。和令勻。即入後藥。) 青蒿子(二兩) 柴胡(去苗)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烏梅肉(微炒) 地骨皮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半) 知母 虎頭骨(塗醋炙令赤) 生乾地黃 肉蓯蓉(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令干)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以上各三分) 白朮 木香 牡蠣(以上各半兩) 白檳榔(二兩) 硃砂(一分細研) 豉心(一合)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杏仁煎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十五丸。漸加至三十丸。服後各似熱即減。熱定還添。以意斟酌。服經一月。諸候皆退。能食。夜臥安暢。面有色。即是藥力已行。當勤服勿怠。忌人莧冷水白粥生血雀肉桃李。

治傳屍屍疰。心亂如醉。狂言驚悸。夢與鬼交。精神錯亂。病勢逐節改變。宜服阿魏丸方。

阿魏(半兩酒浸研) 安息香(一兩酒浸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半兩) 豉心(一合炒黃) 檳榔(半兩) 天靈蓋(三分塗酥炙令微黃) 人中白〔二(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豬牙皂莢(十四枚去黑皮塗醋炙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用童子小便一中盞。浸烏梅三個。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放溫下二十丸。

治傳屍羸瘦。經久不損。宜服龍膽丸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地骨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梔子仁(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傳屍。鬼氣骨蒸。日漸瘦弱。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三分微炙) 鬼臼(三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丹參(三分) 苦參(三分)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微黃) 麝香(半兩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傳屍勞羸瘦。心神煩熱。四肢疼痛。宜服鐵粉丸方。

鐵粉(二兩) 獺肝(二具微炙) 安息香(二兩入胡桃仁搗熟) 鬼督郵(一兩半) 苦參〔一(二)兩〕 木香(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麝香(半兩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青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傳屍勞瘦。立效天靈蓋丸方。

天靈蓋(三兩塗酥炙令微赤)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若胸上有青脈出者。以針刺出血。色未變黑者易瘥。

治傳屍復連殗殜諸方

夫傳屍復連殗殜者。皆起於骨蒸遁屍故也。此病多因臨屍哭泣。屍氣入腹。連綿不已。或三年至五年。有能食不作肌膚。或三日五日。若微勞即發。常頭額間骨節痛。壯熱而翕翕然。死復家中更染一人。如此相傳。故名復連也。

治瘦病復連。傳屍鬼氣。疰忤惡氣。宜服斑蝥散方。

斑蝥(半兩糯米拌炒令赤去翅足) 射干(三分) 石膽(三分細研) 桂心(一分) 牛黃(一分細研) 犀角屑(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蜴蜥(一枚微黃)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蜈蚣(一枚微炙)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都研令勻。每於食前。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治傳屍復連。鬼氣發即四肢無力。日漸黃瘦。乍惡乍好。不能食。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鬼箭羽(三分) 赤芍藥(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四枚) 麝香(二錢細研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傳屍復連。及一切勞。不問冷熱大小。宜服大黑虎丹方。

蛤蚧(三對微炙) 蝦蟆(一枚塗酥炙令赤) 丹砂(五銖細研) 金薄(五片研) 銀薄(五片研)白蘚皮〔三錢(銖)〕 苦參〔三錢(銖)〕 蛇蛻皮(一分微炙) 白狗糞(一分微炒) 皮巾子〔三年者六錢(銖)炙令黃〕 金剛子〔三錢(銖)〕 烏驢蹄〔三錢(銖)炙赤〕 硫黃〔一錢(銖)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天靈蓋(一分塗酥炙令微赤) 麝香(一分細研) 沉香(一分) 甲香(三銖微炙) 乳香〔二錢(銖)〕 夜明砂〔六錢(銖)雄者兩頭尖〕 人中白(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更都研令勻。同豬膽汁並軟飯。和搗五七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藥。先以新汲水一盞子。入少許麝香。沙糖。以藥十丸。浸於露下。來旦。先用煎茅香湯浴後。吃淡面一小盞子。便吃藥。服了以衣被厚蓋臥。直候汗出。若是傳屍蟲白。復連蟲赤。皆背上出。骨蒸則汗出並瘥。

治傳屍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瘀血月閉。痃癖疔腫驚癇等。並宜服乞力伽丸方。

白朮(半兩) 光明硃砂(三分細研) 麝香〔一兩(分)細研〕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香附子(半兩) 沉香(半兩) 木香(半兩) 丁香(半兩) 安息香(半兩) 白檀香(半兩) 蓽茇(半兩) 生犀角屑(三分) 薰陸香(半兩細研) 蘇合香(半兩) 龍腦(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清粥飲。下十丸。

治傳屍。骨蒸勞。鬼氣復連。宜服殺鬼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 光明砂(三分細研) 鬼箭羽(三分) 犀角屑(一兩) 木香(半兩) 白朮(半兩)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令微黃) 虎頭骨(一兩半塗酥炙令黃) 桃仁〔二(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清粥飲。下二十丸。

治傳屍。惡氣復連。瘦病。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人參(半兩去蘆頭) 沉香(三分) 丁香(半兩) 木香(三分) 胡黃連(一兩) 柴胡(三分去蘆頭) 犀角屑(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忌莧菜。

治傳屍。骨蒸。復連殗殜氣。咳嗽。宜服桃仁丸方。

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 豬牙皂莢(半兩塗酥炙令微黑) 紫菀(三分去苗土) 鱉甲(一兩半醋塗炙微黃去裙襴) 芫花根(一兩) 甜葶藶(一兩炒令紫色) 白礬(三分燒令汁盡) 蛤蚧(一對塗酥炙令微黃) 麝香(一分細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下二十丸。

治傳屍。瘦病。復連諸氣。鬼疰忤。丹砂丸方。

光明硃砂(一兩細研) 桃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相和重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於食前以清粥飲。下十丸。忌羊血。

治傳屍復連方。

人膽(一枚干者) 甘草(一分)

上以好酒半升。於銅器中。煎甘草三兩。沸。然後於磁碗中。以前汁磨人膽盡。候晴明侵早。更將暖水洗面。停息少時。空心都為一服。

治骨蒸下蟲諸方

治骨蒸。有蟲相傳不絕。宜服此方。

蓬莪朮(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半去苗) 紫菀(三分去苗土)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蜈蚣(一枚赤足者炙黃去頭足) 蜴蜥〔二(一)枚炙黃去頭足〕 斑蝥(二十枚糯米拌炒令黃去翅足) 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腹以清粥飲調下一錢。服後穩臥將息。小便中。亦有病根下。或蟲物出。如未應。隔日再服。忌莧菜。

治傳屍骨蒸。出蟲下積惡物。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 雌黃(半兩細研) 代赭(半兩細研)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蝦蟆(一枚塗酥炙令黃) 麝香(半兩細研) 天靈蓋(半兩塗酥炙令微黃為末)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青黛(半兩細研)

上件藥。都重研令細。用軟飯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利下惡物及蟲為效。

治骨蒸。傳屍鬼氣。皂莢丸方。

上取皂莢並樹白皮棘刺。各五七片。各燒為灰。水淋取汁。將汁更於灰上再淋。如此三五遍。即煎成霜取二兩。入麝香三分。同細研。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七丸。瀉下癆蟲即愈。如未利。即加丸服之。以利為度。

治傳屍骨蒸沐浴諸方

治傳屍骨蒸沐浴。絕病根源方。

爛棘刺(三升) 蒴藋莖葉(五升銼) 桃柳枝葉(五升銼)

上以水八斗。煎至六斗。去滓。入盆。於暖室內浴。如汗出。宜避風厚蓋衣臥。

又方。

桃枝 柳枝 槐枝 蒴藋 皂莢枝

上件藥。各細銼。共一斗。以水一碩。煮取六斗。去滓。依前法浴之。

卷第三十二

眼論

夫六識之中。雙眸為上。所以稱為日月。喻若驪珠。託二曜而辨玄黃。藏四氣而通瞻視。故得身安名達。規矩全軀。莫不貴乎斯也。上士明哲。自調五臟。而能養神。神安則臟和。臟和則眼目清潔。時偶失治。療之有憑。縱有微痾。必易驅遣。中士之類。由明動靜。自曉節宣。設使乖違。亦易除愈。下俚之輩。損益既昧。寒暄失宜。凡有疾纏。不能早療。遂有所傷也。只如眼者。惟輕膜裹水。水性清澄。不耐纖埃。易致其損。皎潔瑩淨。無不鑑明。貴若寶珠。故號為眼珠也。凡舉動瞻視。要假三光。外昧則內視不明。則外視而明。故眼為五臟之候也。瞳仁黑水。腎之主也。血輪如環。心之主也。白睛應肺。總管於肝。眼帶雖繫於肝。明孔遍通五臟。臟氣若亂。目患即生。諸臟既安。何輒有損。是以花衰枝病。根朽葉凋。若內有所傷。則外生疾矣。又曰:目者精氣之餘。心之主。肝之官也。五臟之精氣。皆上注於目。骨之精為瞳人。筋之精為黑睛。血之精為絡脈。氣之精為白睛。肉之精為鉤束。是以筋骨氣血之精。共成其目也。夫意思慮皆會於心。心藏神。肝藏魂。腎藏志。肝為中將。取決於膽。會氣於心。而主於目。目者五臟之精氣也。五臟有病。皆形於目。目色赤病在心。目色白病在肺。目色青病在肝。目色黃病在脾。目色黑病在腎。不可名者。病在胸中。陽氣失則目瞑。陰氣絕則目盲。肝氣通於目。肝氣通和。則辨五色。肝有病則目奪精而眩。肝中寒則目昏而瞳子痛。邪傷肝則目青黑。瞻視不明。肝實熱則目痛如刺。肝虛寒則目䀮䀮諦視生花。肝勞寒則目澀閉不開。肝氣不足則目昏暗風淚。視物不明。肝熱沖睛。目眥赤痛生息肉。及目睛黃。膽與肝合。膽虛為陰邪所傷。目中生花。肝熱目中多赤痛淚出。肝不利則目昏。肝熱中風則目欲脫而淚出。又曰目熱則內外眥爛。肝久熱實則目赤而生淫膚息肉。故目者五臟之精氣所成也。又曰:眼有五輪。風輪、血輪、氣輪、水輪、肉輪。五輪應於五臟。隨氣之主也。肝者在臟為肝。其色青。其味酸。屬東方甲乙木也。王於春。肝氣通於目。左目屬甲為陽。右目屬乙為陰。肝生風。眼有風輪也。雖有其名。形狀難曉。與水輪相輔也。心者在臟為心。其色赤。其味苦。屬南方丙丁火也。王於夏。心生血。眼有血輪也。血輪與肉輪相連。赤黑色是也。此輪忌針。脾者在臟為脾。其色黃。其味甘。屬中央戊己土也。王於四季十八日。脾生肉。眼有肉輪也。肉輪在外。鬱郁黃白色。今俗為白睛也。肺者在臟為肺。其色白。其味辛。屬西方庚辛金也。王於秋。肺生氣。眼有氣輪也。氣輪在肉輪之下。隱而不見也。腎者在臟為腎。其色黑。其味鹹。屬北方壬癸水也。王於冬。眼有水輪也。水輪在四輪之內。為四輪之母。能射光明。能視萬物。今呼為瞳人也。肝臟病者應於風輪。風輪病即望風淚出。睹物煙生。夜退晝增。磣痛畏日。或如青衣拂拂。時似飛蠅聯聯。此是肝臟之疾。宜治肝也。心臟病者應於血。血輪病即飛花競起。散亂縱橫。胬肉漸漸沾睛。兩眥淚淹赤爛。此是心臟之疾。宜治心也。脾臟病者應於肉輪。肉輪病即瞼內腫疼。眥頭澀痛。眼見飛絲繚亂。又如毛髮縱橫。夜半甚於昏黃。日沒增於早起。此是脾臟之疾。宜治脾也。肺臟病者應於氣輪。病即忽如雲飛遮日。逡巡卻漸分明。或如雪影中花。或似飛蠅相趁。此是肺臟之病。宜治肺也。腎臟病者應於水輪。水輪病即黑花蔟蔟。霧氣昏昏。視一物而見兩般。睹太陽如同水底。此是腎臟之疾。宜治腎也。夫眼目者。法天地日月也。天地清淨。日月光明。天地晦瞑。日月昏暗。經云眼應於肝。王春三月。作魂神宮。眼為戶牖。所通萬事。無不視之。好惡是非。自然分別。自少及長。疾狀多般。皆是攝養有乖。致使眼目生患。凡人多餐熱食。或嗜五辛。喜怒不時。淫欲不節。凌寒冒暑。坐濕當風。恣意叫呼。任情號泣。長夜不寐。永日不眠。極目視山。登高望遠。或久處煙火。或博奕經時。抄寫多年。雕鏤繡畫。燈下看字。月中讀書。用其眼力。皆失光明也。更有馳騁畋獵。冒涉雪霜。向日迎風。晝夜不息。皆是喪目之因也。恣一時之快意。為百疾之深源。所以疾生眼目也。諸有養性之士。必須慎焉。若能終身保惜。可使白首無患。

眼鉤刺針鐮法

夫眼。若兩眥頭有赤脈。及息肉者。宜鉤起。以鈹針割取令盡。如未全盡。重取之。以盡為度。或以縫衣細針。以線穿取。口銜線頭牽起。別以鈹針折起。令離烏珠。向日中割之。割了以火針熨令斷其勢。即不再生。不爾。三二年間准前發動重生者。黏睛不落。剝之極難。須審細療之。絕厚者入水輪。即以曲頭篦子折起。勿使掣損瞳人。切須穩審。不得粗心。瞳人甚薄。不宜傷損。凡鉤割及用針不得在旦。旦則腹空。五臟皆虛。即暈悶便倒。亦須著人扶頭。若有此候。皆是虛弱之人。切宜緩緩調理。大凡鉤割。不得一時急速取之。唯在斟量。漸次鐮洗。免有暈悶之慮也。若有赤脈胬肉。宜針鐮者。並可依此法矣。

治眼赤諸方

夫眼目者。一身之精明。五臟之日月。若肝氣通和。則諸疾不生也。若臟腑壅滯。不能宣通。風邪積熱。在於肝膽。上衝於目。故令眼赤痛也。

治肝臟久積風熱。兩眼赤痛。上焦壅滯。頭重心煩。四肢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茯神(三分) 車前子(三分) 甘菊花(三分) 決明子(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赤芍藥(三分) 蔓荊子(三分) 黃芩(三分) 川升麻(三分) 梔子仁(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柴胡(三分去苗)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油膩。

治眼赤。風淚出。癢及胎赤障。翳瞼急痛。梔子散方。

梔子仁(半兩) 秦皮(三分) 蔓荊子(三分) 白芷(三分) 細辛(三分) 玄參(三分) 決明子(三分) 菥蓂子(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車前子(三分) 赤茯苓(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蕤仁(三分湯浸去赤皮) 甘菊花(三分)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煎竹葉湯調下一錢。忌炙爆油膩生果熱面。

治肝臟熱極。目赤。澀痛淚不止。風濕癢。心膈壅滯。頭目常疼。宜服石決明丸方。

石決明(一兩搗細研水飛過) 黃連(三分去須) 玄參(三分) 地骨皮(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梔子仁(三分) 子芩(三分) 獨活(三分) 茯神(三分) 甘菊花(三分) 車前子(三分) 青葙子(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秦艽(三分去苗) 五加皮(三分) 決明子(三分微炒) 葳蕤(三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蕤仁(三分湯浸去赤皮)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茺蔚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十丸。

治眼赤澀痛方。

蜜(四兩) 黃丹(二兩) 黃連(一兩去須別搗羅為末) 膩粉(半兩) 蕤仁(半兩湯浸去皮細研)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銅綠(二兩水一茶碗浸七日用絹濾過用水去滓)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除龍腦麝香外拌和令勻。入瓷瓶中。用油單密封。以重湯煮一日。入麝香龍腦。以銅箸子攪令勻後。滴在水碗內如琥珀色。藥成。並令如常法點服。

治眼赤及風赤眼腫痛方。

黃連(一兩去須別搗羅為末) 杏仁(二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 膽子礬(半分細研) 膩粉(一錢) 黃丹(半分羅過)

上件藥。都研令勻。入少許粟米粥和稀稠得所。塗於瓷合子中。別用艾一兩。燒令煙出。合合子於上面熏之。候煙盡為度。丸如雞頭實大。每用一丸。以綿裹。用井華水少許。浸點眼中。

治熱毒眼赤生翳。黃連煎水藥方。

黃連(半兩去須)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研)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 黃柏(半兩銼) 膩粉(二錢) 青鹽(半兩) 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除龍腦外。並搗細羅為散。入生絹袋盛。用雪水二大盞。浸藥二七日。取出袋子。將藥汁灌於竹筒子內。密封。坐在湯中。以慢火煮一復時。掘地坑子深三尺。埋一宿取出。入龍腦攪令勻。以瓷瓶盛。要點。即旋取點之。

治眼赤痛不開。黃連膏點眼方。

黃連(一兩去須) 黃柏(半兩) 川升麻(半兩) 蕤仁(一兩去赤皮研) 細辛(一兩) 石膽(一豆許別研)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綿濾去滓。入白蜜四兩相和。煎令汁稠入研了石膽。拌令勻。每日點少許於兩目眥頭。

治眼赤痛。晝夜不開。點眼枸杞煎方。

枸杞葉(半斤研取汁) 杏仁(七枚去皮尖研) 黃連(一分去須搗羅為末) 膩粉(一錢) 青鹽(半錢)

上件藥。除枸杞汁外。以新綿裹納淨瓷閤中。將枸杞汁。浸一復時後。絞捩去滓。以銅箸頭取少許。點目中。日三五度。

治肝熱眼赤痛。點乳汁煎方。

人乳汁(半合) 古字錢(十枚)

以乳汁。於銅器中。磨錢令變色。煎稀稠成煎即住。納瓷瓶中盛。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目眥頭。日三五度。

治眼赤痛。點竹葉煎方。

竹葉(二握洗淨切) 大棗(五枚擘碎) 古字錢(七枚) 黃連(半兩去須搗為末)

上件藥。令和。納銅器中。以水一盞。煎至五分。綿濾去滓。又重煎取三分。納瓷瓶子中盛。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目眥頭。日三五度。

治眼赤痛。點黃連煎方。

黃連(半兩去須) 馬牙硝(一分) 蜜(半匙)

上件藥。取大梨兩枚。剜作坑子。留蒂作蓋子。用綿裹諸藥末。內和梨中。以蓋子覆之。冬月一伏。夏月從旦至暮即得。勿令有塵汙。取其汁。每日三五度點之。

治眼赤痛。魚膽貼眼膏方。

鯉魚膽(七枚) 黃連(半兩去須搗為末) 川大黃(半兩搗羅為末)

上件藥。取魚膽汁調藥末。以瓷瓶盛。於飯下蒸之。飯熟為度。取出。如干。即入少許熟水。調似膏。塗於帛上。貼在眼瞼。

治眼赤痛。拓地龍糞餅子方。

地龍糞(半兩研) 梔子仁(半兩末) 牛蒡根(三兩生者)

上件藥。搗令熟。硬軟得所。捏作餅子。閉目臥。以拓眼上。時時易之。

治眼赤痛。洗眼竹葉湯方。

淡竹葉(淨洗三握) 黃連(一兩去須) 青錢(二十文) 大棗(十枚擘破去核) 梔子仁(半兩)車前葉(切五合)

上件藥。都銼。以水三升。煎取一半。濾去滓。微熱。淋洗眼。冷則重暖不勒度數。以瘥為度。

治眼赤痛。槐皮洗眼湯方。

槐子(皮)〔一(二)兩銼〕 秦皮(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淡竹葉(一握)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 梔子仁(半兩) 黃柏(半兩銼) 馬牙硝(半兩) 青鹽(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藥一兩。以水三大盞。入古字錢十四文。煎至兩盞。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日三度。宜避風。

治眼赤腫疼痛不可忍。洗眼方。

黃連(一兩去須) 秦皮(一兩) 大棗(七枚)

上件藥。銼。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放溫。日三度洗眼。

治眼赤痛點眼方。

鵝梨(一枚大者搗絞取汁) 黃連(半兩搗為末) 膩粉(一字)

上以綿裹黃連膩粉。納梨汁中。浸一日。每取少許點之。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羅為末)

上以生竹筒。一個留節。可長六七寸。以水二大合。將黃連末用新綿裹。納竹筒中。著青錢一枚。以蠟紙封筒口。於炊飯中蒸之。待下饙即出。以綿濾過。納瓶中。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目眥頭。日三四度。

又方。

上以硝石研令極細。每夜臨臥。以銅箸取如黍米大。點目眥頭。至明旦以鹽漿水洗。

又方。

上取野狐漿草。搗取汁。點之立瘥。

治眼風赤諸方

夫肝氣通於目。目者肝之竅。若血氣壅滯。風熱相併。伏留於心肝二臟。心生於血脈。其肝含於血。相引上注於目。故令目赤痛也。

治眼風赤痛。生障翳。乍好乍惡。多有淚出。見日不得。澀腫疼痛。心神煩熱。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防風(一兩去蘆頭) 地骨皮(一兩) 遠志(一兩去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車前子(一兩) 茺蔚子(一兩) 決明子(一兩) 蔓荊子(一兩) 細辛(一兩)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犀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風赤眼澀痛。淚出。睛疼。心膈煩熱。四肢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車前子(三分) 川升麻(三分) 蔓荊子(三分) 甘菊花(三分) 細辛(三分) 黃芩(三分) 玄參(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硃砂(半兩細研) 琥珀(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於食後。煎麥門冬湯。調下一錢。

治眼風赤。昏暗。淚出。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一兩) 決明子(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人參(一兩去蘆頭) 苦參(一兩銼) 防風(三兩去蘆頭) 地骨皮(一兩) 白蘚皮(一兩)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車前子(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梔子仁(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茯神(一兩) 龍膽(三分去蘆頭)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眼風赤。冷淚。翳膜。龍腦膏點之方。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膩粉(一分) 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 蕤仁(一分湯浸去皮) 黃連(一分去須) 古字錢(三文) 硝石(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以白蜜四兩。同入在一瓷瓶中。密封頭。於炊飯甑內蒸。飯熟為度。如患者。以銅箸。不計時候點之。

治眼風赤痛爛。怕見風日。磣疼不可忍。胡黃連煎點眼方。

胡黃連(一分末) 黑豆(一分去皮) 黃柏(一分末) 龍腦(一錢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熊膽(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鵝梨汁(一升)

上件藥。先將前三味相和。於銀器中。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半。濾去滓。入梨汁。及研了藥。以文火熬成煎。傾於磁瓶內盛。密封。入地坑內埋四十九日。取出。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之。

治眼風赤痛。青梅煎點眼方。

青梅(二十枚洗令淨拍碎三月三日取上好者) 古文錢(四十九文) 白鹽花(一兩) 川朴硝(二兩) 馬牙硝(半兩)

上件藥。都以漿水二大盞。內入新瓷瓶中盛。密密封頭。埋淨地一月後。取出可用。每點少許。日三五度。

治風赤眼。垂柳枝煎。點眼方。

垂柳枝(長二寸七莖) 桃枝(長二寸七莖) 枸杞子(長二寸七莖) 馬牙硝(一分細研) 桑枝(長二寸七莖) 竹葉(四十九片) 黃連(半兩去須) 決明子(半兩) 龍腦(半錢細研)

上件藥。除硝及龍腦外。以漿水二大盞。於銅器中。煎至一半。去滓。重以綿濾令淨。入硝及龍腦。攪令勻。更煎。令稠。每以銅箸頭。取如小豆許點目中。日三五度。

治風赤眼。及癢痛。點眼銅綠膏方。

銅綠(半兩) 龍腦(半錢) 麝香(半錢) 烏賊魚骨(一分) 馬牙硝(一分) 蕤仁(一分湯浸去皮) 水銀(一兩豆大)

上件藥。都研如粉。每用藥一字。入人乳汁中。調和如膏。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之。日三五度。

治風赤眼。點眼蕤仁膏方。

蕤仁(半兩湯浸去皮) 膩粉(二錢) 驢脂(一分)

上件藥。先將蕤仁研細。又下膩粉。以驢脂勻調如膏。盛於瓷合內。勿令風土入。每夜臥時。以銅箸取少許點目中。

治眼風赤。熱淚。虛腫赤澀痛。繭滷點眼煎方。

繭滷(一升青香者) 青梅(二十七枚) 古文錢(二十一文)

上件以新瓷瓶盛。密封。於湯中煮一炊久。取出。經三日後。每以銅箸頭。取少許點目中。日三五度。

治眼風赤磣澀。生赤脈。及膜熱淚出不止。洗眼槐枝湯方。

槐枝(一大握) 柳枝(青嫩如小指大者各一大握長三寸切) 青錢(三十文) 青鹽(半分) 生朴硝(一分) 醋淡得所漿水(三升)

上件藥。於銅器中。以慢火煎。不得令火急。常微沸。如魚眼。又別以槐柳枝如箸長十數莖。以線纏。用攪藥兩頭俱便看色變復換新者。待漿水色如綠苔。減半。即澄濾。於瓷器中盛。候微溫洗眼。不限時節用之。避風。

洗風赤眼腫痛方。

青鹽(一分) 決明子(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秦皮(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蛇銜草(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水三大盞。煎取兩盞。濾過。每暖三合。洗眼了避風。即瘥。

又方。

膩粉(半分) 銅綠(一分細研)

上件藥。以酥調如膏。每臨臥時。先用鹽湯洗眼。拭乾。塗眼赤處。

治風赤眼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為末) 獖豬膽(一枚取汁)

上相和作團。都入在膽內。於屋檐下懸令干。淨去塵土。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黃米大。每服。夜臨臥時。以黃連湯下五丸。

又方。

地龍(十條炙干)

上搗細羅為散。夜臨臥時。以冷茶調下二錢。服之。

治眼胎赤諸方

夫胎赤者。是人初生。洗目不淨。令穢水浸漬於眼眥。使瞼赤爛。漸至長大。終不能瘥。故曰胎赤也。

治眼胎赤。風毒上攻。腫痛。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黃耆(一兩銼) 犀角屑(一兩) 蕤仁(半兩) 玄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連(半兩去須)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毒魚肉。

治眼胎赤腫痛。上焦壅塞。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犀角屑(一兩) 旋覆花(一兩) 川芒硝(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眼胎赤腫。杏仁膏方。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秦皮(半兩) 細辛(半兩) 白芷(半兩) 黃柏(三分銼)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先於銀器中。熔豬脂五兩。酥三兩。入藥。煎令藥色赤。以綿濾過。更煎。時時取藥於冷處滴如稠膏。即離火。更研入乳香半兩。膩粉半兩。急用槐木杖攪令勻。入瓷合內盛。三日後。取藥。不計時候。塗於赤處。即瘥。

治眼胎赤腫痛方。

人中白(一分) 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尖) 膩粉(一分) 定粉(一分) 龍腦(一錢) 鹽綠(半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於瓷合子內盛。用蜜少許調勻。先淨洗眼後。藥少許敷一宿。不得洗卻藥。夜敷之。以瘥為度。

治眼胎赤及生瘡。怕見風日。點眼方。

蜜(半斤) 曾青(一分) 馬牙硝(一兩) 石膽(半錢) 乳香(一分) 蕤仁(一分湯浸去赤皮)龍腦(一錢) 麝香(半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先將蜜傾在瓷瓶內。便傾入藥末。其瓶口。用干柳木楔子勘定。上便以布子油單裹口。以麻繩緊繫安在湯鍋口上。安一橫木。懸藥瓶子。不令到底。自平明煮至日午。取出候冷。去其布單楔子。以新綿濾過。用龍腦一錢細研。納在瓶中。如有患者。以銅箸少少點在眼兩眥。若有胞瞼。及周迴赤爛。以藥少許塗之。神驗。

治胎眼赤。宜點梨汁煎方。

鵝梨汁(搗絞取汁一大盞) 古字錢(二七枚) 胡黃連(一兩末) 青鹽(半兩) 龍腦(半錢)上件藥。先將重重著鹽隔。每一重錢。著一重鹽。疊之填滿錢孔中。入火燒令通赤。去灰塵。投入前梨汁中。浸一復時。去錢。將汁煎三五沸。以新綿濾。入瓷瓶子內。以綿裹胡黃連末。浸七日。去黃連納龍腦末。攪令勻。每用少許。以銅箸點兩目眥頭。

治眼胎赤。有障膜侵睛。不見物。宜點黃連煎方。

黃連(一兩去須) 蕤仁(二兩去赤皮) 地骨皮(一兩) 青鹽(一分) 古字錢(十文) 曾青(半兩細研) 蜜(一斤)

上件藥。搗碎。以蜜漬。安新瓷瓶中。以重湯煮一復時。後以重綿濾去滓。其藥汁復納瓶子內。著露地兩宿。後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目中。日三五度。

治胎眼赤。宜點龍腦膏方。

白龍腦(一錢細研) 蕤仁(一分去赤皮) 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都研如膏。同人乳汁調和令勻。瓷閤中盛。每以銅箸點少許。著目眥頭。日三兩度。

治胎赤。兼生翳膜痛疼等。宜點硃砂煎方。

硃砂(一兩細研) 白蜜(半斤) 黃丹(一兩)

上件藥。相和令勻。入有油瓷瓶內。用柳木楔子。緊塞瓶口。又以生布一片。油單兩重。密裹瓶口。勿令透氣。便安瓶於大鼎內。座用一杖子橫著鼎口。以繩子系瓶口懸之。用水常令至瓶項。以文火煮。如鼎內水耗。旋旋添湯。勿入冷水。從寅時煮至酉時。住火候冷。取出。以新綿濾過。用白龍腦一錢研入。以一新瓷瓶盛之。常令封閉。候三日外用之。以銅箸頭。黏藥如綠豆大點之。每一復時。只得一度。

治眼胎赤及風赤。先洗後點眼方。

釅漿水(一升) 青鹽(三兩)

上件藥。用熟銅器中貯漿水。投青鹽在內。浸七日後。即鹽綠出。以物刮入漿水中。數看之。又七日外。取其水洗眼。點鹽綠於眥中。永除根本。

又方。

秦皮(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 細辛(一兩) 黃芩(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藥一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放溫洗眼。每日三度。洗了避風。

又方。

馬牙硝(半兩細研)

上取臘月豬膽二枚。納硝入膽中。浸之。陰乾。以少許龍腦同研。點之立瘥。

治眼胎赤。兼生翳膜。疼痛。獨聖還睛丸方。

苦葶藶(半斤淨去塵土)

上件藥。用木杵臼搗爛如餳糖。取醋粟米飯。納淨布巾中。干捩。去水盡。少少入臼中。與藥同搗。令可丸。即丸如綠豆大。每日早晚食後。以溫水下十丸。

治眼暴赤諸方

夫暴赤眼者。由肝臟風熱。心氣壅實。實則心熱。熱則血注於肝。肝受血而不已。熱與血相搏。上行攻注於目。故令目暴赤痛也。

治暴赤眼腫澀疼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梔子仁(一兩) 木通(一兩銼) 子芩(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蘧麥(三分) 車前子(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暴赤。洗肝柴胡散方。

柴胡(二兩半去苗)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 決明子(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石膏(二兩) 地骨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暴赤。蕤仁散方。

蕤仁(二兩去皮) 黃芩(二兩) 梔子仁(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秦皮(二兩銼) 犀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半。入竹葉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暴赤。石蜜煎點眼方。

石蜜(三兩半) 硃砂(半兩細研) 石鹽(半兩細研) 川芒硝(半兩碎) 鹽綠(一分研) 蕤仁(一兩半去赤皮細研) 黃連(一兩去須搗為末) 細辛(半兩末) 石決明(半兩細研水飛過) 烏賊魚骨(半兩細研)

上件藥。都研如粉。以蜜調成煎。瓷器中盛。每點如綠豆大。納眼兩大眥中。宜避風日。

治眼暴赤。宜點杏仁煎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研如膏) 黃連(半兩去須搗羅為末) 膩粉(一錢) 白蜜(半合) 古字錢(五文) 消梨汁(三合)

上件藥。相和。於銅器中。以慢火煎令沸。可減至一半。以綿濾令淨。卻入器中。漸漸火逼如膏。瓷器中盛。每以銅箸頭。取如半小豆大。點目中。

治眼暴赤腫痛方。

白蜜(四兩) 黃連(半兩去須搗羅為末)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細研) 龍腦(半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與蜜相和。入銅器中。以慢火熬如稀餳。用新綿濾過。候藥稍冷。入龍腦攪勻。以瓷器中盛。用銅箸點藥於眼兩眥頭。日三五上。神效。

又方。

粗黃連(比患人手中指長短三節小兒以父母手中指一節比之) 青州棗(三枚)

上件藥。用河水一中盞。令患人自含水。嚼黃連。吐於銚子內。有苦汁即咽之。勿得吐也。其棗擘破。去核同煎至三分。綿濾澄清。入少許菟絲子奶汁相和。點之。

治眼毒風暴赤。羞明不瘥方。

鵝梨(三顆取汁) 黃連(一兩細羅) 硼砂(半分研為末) 蜜(二兩)

上件藥。入於竹筒內盛。坐在湯鍋內。煮一日為度。後取出。綿濾過。以瓷器盛。用銅箸點之。大效。

治暴赤眼。澀痛神效方。

鯉魚膽(五枚) 黃連(三分去須捶碎)

上件藥。相和令勻。以瓷合子盛。於炊飯甑內。蒸一炊久。以新綿濾去滓。點之。

治風毒暴赤眼。腫澀痛方。

龍腦(半錢) 秦皮(銼) 黃連(去須) 甘草(生銼) 馬牙硝(煉過細研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用水一大盞。浸藥一宿。以銀銚子煎五分。用新綿濾過。入龍腦。攪令勻。瓷器中盛。以銅箸點之。

又方。

黃連(一兩去粗皮碎擘水洗過) 桑條(三握洗過細研)

上件一處。於銀銚子內。以水一大盞。慢火煎至半盞。新綿濾去滓。於淨器中折一兩度。以水拔藥令冷。點之。以多數為妙。

又方。

黃連(二截各長三寸去須) 杏仁(三顆湯浸去皮尖研) 膩粉(半錢) 青鹽(半錢)

上件藥。同以綿裹。系定。用井華水二合。浸藥一兩宿。去滓。夜臨臥時。點眼候口中苦為度。卻用溫水洗眼。

又方。

黃連(一分去須搗末)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細研) 青古錢(七文)

上件藥。以甜淡漿水一大盞。於銀器中。用文火熬如稀餳。以新綿濾過。入淨瓷瓶中密封。有患者。以銅箸點之。

治眼暴赤。熱腫痛澀方。

秦皮 蕤仁(湯浸去赤皮研) 甘草(各一兩) 細辛(半兩) 梔子仁(半兩) 竹葉(五十片)青鹽(一分)

上件藥。銼。以水四大盞。煮取二盞。去滓。每溫用三合洗之。

又方。

鯉魚膽(十枚取汁) 膩粉(一錢)

上件藥。相和令勻。瓷閤中盛。每取少許點之。

治暴赤眼。疼痛磣澀方。

上取薺菜根。搗絞取汁。以點目中。

又方。

上用馬牙硝。研為末。安於照上。以銅沙鑼盛。照稍側照。夜露之。令露滴消下。入沙鑼中收取。點眼中絕妙。八月半白露下時可合之。

治眼赤爛諸方

夫眼赤爛者。皆是風熱所生也。初患赤眼。經久不瘥。外則因風冷所傷。內則以肺脾積熱。內外為疾。漸加成瘡。故令眼赤爛也。

治肝臟風熱。眼目赤爛腫痛。宜服龍腦散方。

龍腦(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天竹黃(半兩細研) 赤芍藥(半兩) 玄參(半兩) 犀角屑(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細辛(一分) 甘菊花(半兩) 車前子(半兩)決明子(半兩) 胡黃連(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川升麻(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於食後。煎竹葉湯。調下一錢。忌炙爆熱面毒滑魚肉。

治眼暴熱衝上。疼痛赤腫生翳。仙靈脾丸方。

仙靈脾(二兩) 甘菊花 黃芩 車前子 石膏(細研水飛過) 玄參 決明子 羚羊角屑(以上各一兩) 蛇蛻皮(一分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肝肺壅熱。眼圓赤爛腫痛。或生翳方。

胡黃連 甘草(炙微赤銼) 黃連(去須) 黃柏(銼各半兩) 蜜(二兩) 燈心(二株) 淡竹葉(一握用水洗過) 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除龍腦蜜外。搗篩為散。用雪水三大盞。入蜜。於銀鐺內。煎至一中盞。濾去滓。候冷。入龍腦。用瓷瓶子盛。不計時候點之。

治眼久患不瘥。赤爛。時癢腫痛。視物不得方。

黃丹(一分細研) 川朴硝(半兩細研) 蜜(五兩)

上件藥。於銅器內。以慢火煎十餘沸。時時攪。以新綿濾。候冷點之。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搗為末) 古字錢(五文) 蜜(三兩)

上件藥。以竹筒盛。於飯甑上。蒸一炊久。綿濾取汁。點之。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 黃柏(半兩銼) 古錢(七文) 蕤仁(三七枚湯浸去粗皮細研)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取半中盞。綿濾去滓。以銅箸點之。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搗為末) 古字錢(二七文) 龍腦(半錢) 杏仁(二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蚌粉(一兩細研) 蜜(一兩) 不食井水(一大盞)

上件藥。都浸三七日。每日攪一遍。日足點之。

又方。

淡竹葉(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黃柏(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取一中盞。綿濾去滓。日三四度點之效。

治眼風淚。赤爛腫痛。積久生障翳。宜用此方。

青石脂 硇砂 石決明(搗細研水飛過) 青鹽 龍腦(細研) 決明子 乾薑(炮裂銼各一分)烏賊魚骨 鹽綠 黃連(去須) 秦皮 細辛(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龍腦。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取一丸。以少溫水化。點大眥頭。日三四度。

治眼赤腫爛。痛風癢淚出。宜點此方。

雄黃(半兩細研) 細辛(一分末) 龍腦(半錢細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每至夜臥時。以銅箸點之。

治眼風熱赤爛。宜點蕤仁膏方。

蕤仁(半兩去赤皮) 石膽(一錢) 膩粉(半兩) 黃蠟(半兩)

上件藥。除蠟外。一處細研如粉。後以蠟入油少許。煎如面脂。納藥中攪為膏。每取如豆大。點目中。

治眼赤爛。塗碧雲膏方。

臘月豬脂(五兩炮去滓) 銅綠(一兩細研) 膩粉(半兩)

上件藥。都入一通油瓷瓶子內。以篦子攪令勻後。冷凝結為膏。每用。先以熱鹽漿水洗眼後。塗一大豆許於赤爛處。日三用之。

治眼赤爛。洗眼秦皮湯方。

秦皮(一兩) 蕤仁(一兩) 甘草(一兩半) 細辛(一兩) 梔子仁(一兩) 苦竹葉(二握) 印成鹽(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稍熱洗目。不計度數。冷即重暖用之。

治眼赤爛。癢痛不止。洗眼柏皮湯方。

柏白皮 黃柏 蕤仁(各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苦竹葉(二握)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升。煎取二升。去滓。稍熱淋洗。冷即重暖用之。

治眼赤爛。開不得。宜服膩粉膏方。

膩粉(一兩)

上件藥。以口脂調如膏。每日於大眥上。點三五度。

又方。

上取馬牙硝一兩。納於豬膽中。懸於霜露中。旋旋掠取上面霜。點眼。或入蕤仁黃連末少許。點之。極效。

又方。

上取青鹽一兩。以水二升。煎至一升半。濾去滓。微熱頻洗眼。冷即重暖。不勒度數洗之。

又方。

取雞冠血點目中。日三五度。

治眼赤腫痛諸方

夫風邪毒氣。客於足厥陰之經。而又心肺壅滯。久有積熱。蘊蓄不除。風熱相搏。上攻於目。及兩瞼之間。故令赤腫痛不開也。

治肝臟風毒上衝。眼赤腫痛。開張不得。頭額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葳蕤(二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菊花(三分) 牛黃(一分細研) 細辛(一分) 芎藭(三分) 玄參〔一(三)分〕 赤芍藥(半兩)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牛黃。研令勻。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赤腫。痛不可忍。欲生翳者。宜服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 梔子仁 地膚子 茺蔚子 藍葉 川朴硝(以上各一兩) 川升麻(一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苦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赤腫痛。並白翳。去肝肺熱毒。宜服此方。

羚羊角屑 葳蕤 甘菊花 澤瀉 川大黃(銼碎微炒) 木通(銼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至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赤腫痛。多眵淚。宜服退上焦壅熱。止痛消腫。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 芎藭 川升麻 犀角屑 羚羊角屑 赤芍藥 前胡(以上各半兩去蘆頭) 細辛 秦皮 硃砂(細研)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 牛黃(二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牛黃硃砂。都研令勻。每於食後。煎地黃湯。調下一錢。

治眼赤腫痛方。

蜜(四兩) 黃連(去須搗為末) 蕤仁(湯浸去赤皮細研各半兩) 龍腦(半錢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蜜相和。入銅器中。以慢火熬如稀餳。用新綿濾過。候藥稍冷。入龍腦。攪令勻。以瓷器盛。用銅箸點藥於眼大眥。日二(三)五上。

治眼赤腫痛。熱澀淚出。宜用洗眼方。

苦竹葉 柴胡(去苗) 黃連(去須) 細辛 川芒硝 蛇銜草(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藥二兩。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之。日二三度。洗了避風。

又方。

秦皮 川芒硝 木通(各一兩) 竹葉(一握)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藥一兩。以水二大盞。入青鹽一錢。煎取一盞。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日二三度。洗了避風。

治眼赤腫痛。閉毒散方。

川大黃 玄參 川芒硝 白蘞 射干 木香 黃芩(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雞子白和如泥。作餅子。搭在眼瞼上。干即易之。

治眼昏赤痛腫方。

車前草(二握) 牛蒡根(二握) 地龍糞(二兩) 青鹽(一錢) 川大黃(半兩生末)

上件藥。相和。搗作餅子。仰臥。貼在眼上。干即易之。

治眼赤腫痛。洗眼方。

秦艽(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菊花(三分) 竹葉白(四十片) 蕤仁(七枚湯浸去赤皮研) 梔子仁(三分) 葳蕤(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日二三度。洗了避風。

治眼卒患赤腫疼痛。洗眼方。

秦艽(去苗) 黃連(去須) 細辛 干桑葉(各一兩) 蕤仁(一分湯浸去赤皮研)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藥一兩。以水三大盞。入青鹽一錢。煎至兩盞。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日三二度。洗了避風。

又方。

甘草 細辛 黃連(去須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銼。和勻。每取一兩。以水一大盞半。入青鹽一錢。煎至一盞。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日二三度。洗了避風。

治熱毒攻眼諸方

夫臟腑氣血之精。皆上榮於目。若肝膽壅實。榮衛不行。則心肺俱熱。毒熱之氣伏留不散。乃上攻於眼也。

治熱毒攻眼疼痛。發歇不定。心神煩渴。不得睡臥。宜服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 黃芩 黃連(去須) 決明子 玄參 甘草(炙微赤銼) 黃耆(銼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服。於食後溫服。忌炙爆酒面毒魚肉。

治熱毒攻眼赤痛。心神煩躁。大小便難。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 木通(銼) 黃芩 黃柏(銼)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川朴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熱毒攻眼。澀痛。宜服瀉肝麻仁散方。

大麻仁(二兩) 玄參 秦皮 訶黎勒皮 黃連(去須) 車前子(微炒) 川大黃(銼碎微炒) 決明子(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臟壅熱毒攻。眼赤頭痛。煩渴。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犀角屑 川升麻 柴胡(去苗) 葛根(銼) 黃芩(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熱毒上攻眼目。煩悶。頭熱。心躁。小便不利。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防風(去蘆頭) 赤芍藥 木通(銼) 玄參 馬牙硝(以上各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臟熱毒沖眼。生赤脈腫。或生白翳。或澀痛。視物不明。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 赤芍藥 秦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前胡(去蘆頭) 黃連(去須)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芒硝 決明子(以上各一兩) 梔子仁(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一切風熱攻眼。赤痛。心神煩躁。大小便難。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三分) 蔓荊子(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梔子仁(三分) 赤芍藥(一兩) 葳蕤(一兩) 甘菊花(三分) 麻仁(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熱毒攻眼。胸膈壅悶。煩喘。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炙微赤銼) 葛根(銼) 桔梗(去蘆頭) 玄參 車前子 前胡(去蘆頭) 貝母(煨令微黃) 犀角屑 川升麻〔以上各半兩(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熱毒風上攻。眼睛疼痛。宜用秦皮洗眼湯方。

秦皮(二兩) 秦艽(去苗) 細辛 防風(去蘆頭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一兩。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了避風。

治眼熱毒所攻。腫澀痛。點眼膏。

白蜜(十二兩慢火熬去沫濾過) 硃砂(一分細研) 黃丹(三分細羅過) 馬牙硝(三分細研) 蕤仁(一分湯浸去赤皮研) 黃連(半兩去須細銼) 黃柏(半兩細銼)

上件藥。與蜜熟攪令勻。入於青竹筒內。安於釜湯中煮。自早至夜。不得住火。水少別暖水更添。時時用槐杖子攪之。至來日早晨。取之。以綿濾三兩度取清者。用瓷瓶子盛之。銅箸點之。

治眼熱毒上攻。赤腫疼痛。宜貼車前餅子方。

車前葉(一握) 牛蒡葉(一握) 地龍糞(三兩) 鹽(一分) 秦皮(一兩銼)

上件藥。都搗令爛。捏作餅子。仰臥。貼上。干即易之。

治風毒攻眼諸方

夫眼者。肝氣所通。陰陽所注。若風邪毒氣在於臟腑。積蓄日久。不能消散。傳注於肝。肝受風邪。上焦壅滯。乃攻於眼也。

治風毒攻眼。睫落腫痛。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 黃連(去須) 決明子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木通(一兩銼) 甘菊花(三分) 赤芍藥(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毒魚肉炙爆熱面。

治腎臟風毒沖眼。赤痛及紫色。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 防風(一兩去蘆頭) 決明子(一兩) 木通(一兩銼) 茯神(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玄參(半兩) 川升麻(三分) 地骨皮(半兩)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風毒攻兩眼緊小。羞明風淚。視物昏暗。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三分) 甘菊花(三分) 犀角屑(一兩) 牛黃(半兩細研) 羚羊角屑(半兩) 龍腦(一分細研) 天竹黃(一分細研) 琥珀(三分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 密蒙花(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蔓荊子(半兩) 赤芍藥(半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毒攻眼。磣痛不可忍。黃芩散方。

黃芩 防風(去蘆頭) 石膏(細研水飛過) 知母 石決明(搗細研水飛過) 地骨皮 梔子仁細辛 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及臨臥時。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風毒攻眼。澀癢腫疼。久赤不瘥。宜服甘菊花丸方。

甘菊花(一兩) 決明子(一兩半) 車前子(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蕤仁(一兩半湯浸去赤皮) 黃連(二兩去須) 川升麻(一兩) 子芩(一兩)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玄參(一兩) 葳蕤(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一切風毒攻眼。赤澀疼痛。視物不得。宜服車前子丸方。

車前子(二兩) 牽牛子(二兩微炒) 石決明(一兩搗細研水飛過) 青葙子(二兩) 甘菊花(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香(一兩) 秦皮(一兩)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 槐子(二兩炒令香)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真珠末(一兩) 犀角屑(一兩)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風毒攻眼腫痛。時發時瘥。或生赤脈。宜點白礬散方。

白礬 馬牙硝 黃丹(各一兩)

上件藥。都研細。先固濟一瓷瓶子。候乾。入藥末在內。以文火歇口燒之。陰氣盡後。用大火煅令通赤。候冷。入地坑內。埋七日。取出。細研。每取少許點之。

治風毒攻衝兩眼赤痛。宜點硃砂煎方。

硃砂(半兩) 蕤仁(三分去皮細研) 胡粉(如棋子大二枚) 龍腦(半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如粉。取真酥。調如膏。令勻。用油帛裹。以銅合子盛之。勿令泄氣。每用點眼。如黍米大。日二三度。

治風毒攻眼。昏暗。赤熱腫痛。宜點龍腦膏方。

龍腦(半分細研) 馬牙硝(一分細研)

上件藥。以羊膽一枚。納入龍腦等。浸二復時。於瓷合內。摘破。研勻成膏。每日三度點之。

治風毒沖眼赤痛。暈翳不退。宜點蕤仁膏方。

蕤仁(三分去赤皮細研) 膩粉(半分) 龍腦(半分)

上件藥。都研細令勻。每日三度點之。

治風毒沖眼。洗眼秦皮湯方。

秦皮(二兩) 黃連(二兩去須) 蕤仁(一兩去赤皮研) 淡竹葉(一握) 古錢(十文)

上件藥。都細銼和錢。以水三大盞。煮取一大盞。去滓。適寒溫。洗之。日二三度。

治丹石毒上攻眼目諸方

夫丹石鐘乳硫黃之類。皆有大毒。藥性剛猛。服餌無方。臟腑氣虛。丹石發動。熱毒攻於肝膈。眼目遂致患生。射破瞳仁。眼睛高突。頭痛面赤。心燥口乾。目赤疼痛。障翳淚出。若不早治。便至失明也。

治眼丹石毒。先面赤口乾。目黃赤睛疼痛。恐變生翳障。宜服葵子散方。

葵子 豉(微炒) 犀角屑 地榆(銼) 川升麻 露蜂房(微炒各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丹石毒上攻眼目。赤腫疼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 黃芩 梔子仁 甘菊花 玄參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丹石毒上攻眼目。澀痛瞳赤。心神煩躁。唇口乾燥。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地骨皮(三分)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秦艽(半兩去苗) 柴胡(半兩去苗) 梔子仁(半兩) 車前子(三分) 葳蕤(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丹石毒上攻眼黑白睛。腫脹疼痛。開張不得。心神煩悶。宜服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 川升麻 羚羊角屑 赤芍藥 黃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丹石毒攻眼。疼痛腫生翳。心神躁亂。芒硝散方。

川芒硝 黃連(去須) 黃芩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梔子仁 鉤藤(銼以上各一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烏豆湯。調下二錢。

治丹石毒上攻眼。目赤腫。開眼不得。澀痛生陰翳。心神煩躁。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玄參 黃芩 決明子 車前子 青葙子 黃連(去須) 寒水石(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馬牙硝 梔子仁 蕤仁(湯浸去赤皮) 犀角屑(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丹石毒。眼腫痛。熱淚出。宜用大黃膏方。

川大黃(二兩銼生用)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地黃汁調和。如稀膏。敷於腫處。干即換之。以瘥為度。

治丹石毒。沖目赤癢。及生浮膜。點眼杏仁膏方。

杏仁(一分去皮尖) 膩粉(半錢)

上件藥。合研如膏。每取少許。點浮膜。不過四五度瘥。

治丹石毒上攻眼。目赤痛。微腫。眥爛。柴胡洗眼湯方。

柴胡(去苗) 蕤仁(研) 黃連(去須) 川升麻 玄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水三大盞。煎取一大盞半。濾去滓。微熱淋洗。不勒度數。冷即重暖用之。

治丹石攻眼方。

上以生地黃汁。澄清。用瓷合子盛。頻頻點之。

治遠年風赤眼諸方

夫肝膽積有風熱。脾肺當多壅滯。邪熱之氣。伏留在臟。不能消散。乃上攻於目。則令赤痛。怕見風日。或癢或澀。多淚。睛痛。風冷外傷。因茲不瘥。則經年眼及瞼常赤痛。

治遠年風赤眼。腫癢澀痛暈翳。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梔子仁 木通(銼) 子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 蘧麥 決明子 黃連(去須) 車前子 甘菊花(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二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毒魚肉熱面。

治風赤眼。積年不瘥。腫澀疼痛。心神虛煩。宜服菊花散方。

甘菊花 前胡(去蘆頭) 防風(去蘆頭) 羌活 生乾地黃 決明子 木通(銼) 茯神 車前子 羚羊角屑 麥門冬(去心焙)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遠年風赤眼。宜用此方。

古文錢四十九文。字號分明者。先搗青鹽二兩作末。一行錢上。用一行鹽末。如此排盡錢鹽為度。安一淨磚上。以火燒令通赤。吹去灰塵。

蕤仁(湯浸去赤皮) 黃連(去須) 黃柏(銼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取前件鹽錢一處。用水二大盞。煎至一中盞。去滓。更以綿濾過。不計時候點之。

治遠年風赤眼腫痛方。

硇砂 青鹽 石膽(各一分)

上件藥。用醋漿水一小盞。於瓷器中浸。日中曝之。候其藥著於瓷器四畔。干刮取如粟米大。夜臥時著眼兩眥。不過三四度瘥。

治遠年風赤眼。腫澀痛方。

杏仁(一合湯浸去皮尖雙仁) 鹽綠(一分細研) 印成鹽(一分細研)

上件藥取杏仁先搗如膏。用瓷器納盛。次入鹽綠。並印鹽相和。密封。至二七日後。每夜臥時。取少許點眼四眥上。每日三兩度用之。

治遠年風赤眼爛。及熱毒等。點龍腦膏方。

龍腦(半錢細研) 空青(半分細研) 馬牙硝(一分細研) 川大黃(半兩搗末) 黃連(三分去須為末) 野駝脂〔三分(兩)煉去滓〕 鵝脂(半兩煉去滓) 熊膽(一分細研)

上件藥。先將馬牙硝黃連大黃三味末。內入脂中。於微火上煎五七沸。濾去滓。次將龍腦熊膽空青末研令極細。入前脂中。攪和令勻。納瓷瓶中盛。每用銅箸取如黍米大。點目眥頭。兩三度用之。

治三二十年風赤胎赤眼。宜點麻油膏方。

生烏麻油(半雞子許著銅器內以細礪石磨之使濃不能流乃止) 熟艾(二升) 杏仁(一升) 黃連(一兩) 雞糞(一升) 鹽(一合) 亂髮(如半碗許大)

上件藥。並不修事。穿地作一坑子。其形如瓶口。外小里大。先以火燒令干。於別處開一小風孔。以前三味藥。一重重布著坑中。狀如炙炷。用火燒之。卻將前所磨銅器蓋坑口。候煙盡。即取銅器。刮取煙脂。研令極細。納瓷閤中盛。每夜臨臥。以銅箸點如黍米大。著目眥頭。甚妙。

治眼遠年風赤。宜點黃連煎方。

黃連(二兩去須) 蕤仁(二兩去赤皮研) 硼砂(一分)

上件藥。先取黃連。以水三大盞。煎取一大盞。綿濾去滓。去滓過。又取蕤仁。以絹裹。別以水一盞揉令漿盡。卻和前黃連汁。同煎似稀膏。又以漿水半合浸硼砂。化盡。去夾石。入前藥中。更以慢火煎如稠膏。刮取攤於瓷閤中後。以新磚一口。上安艾如雞子大。燒之。以藥合覆蓋。勿令煙出熏之。以艾盡為度。後研令勻。每以銅箸取如綠豆大。點之。

治眼風赤。經年不瘥。蕤仁點眼方。

蕤仁(半兩去赤皮細研) 膩粉(一分) 青鹽(一錢)

上件藥。相和。細研如粉後。以乳汁少許。和研如膏。遍塗於茶碗中。以熟艾一團如小雞子。掘地作坑子。安艾團於坑內。燒之。以藥茶碗蓋。候煙盡為度。取出。再入乳汁研盛膏。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

又方。

石膽(細研) 鹽綠(細研) 細辛(末各一兩)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生驢脂三兩。研如膏。納諸藥相和。以瓷合盛。不計時候。取少許點之。

治遠年風赤眼不瘥。

蛔蟲(五條須是小兒吐出者曝干搗為末) 膩粉(一錢) 石膽(半錢)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日二三度。旋取少許點之。

治遠年風赤眼。洗眼方。

青鹽(半兩) 決明子(一兩半) 柴胡(一兩半去苗) 秦皮 防風(去蘆頭) 蛇銜草(以上各一兩) 生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二盞半。用綿濾過。每取三合。暖令溫洗眼。日二三度之。

治遠年風赤眼方。

上取長明燈盞。納油少許。以一個青銅錢。於乳缽內細細磨之。令細凝在缽底。卻以艾如雞子大。燒煙。微微熏之。夜臥時。用銅箸點少許。神效。

又方。

上用構樹皮。隨多少。左搓合作繩子盤著。懸在南牆下。陰乾後。於瓷碗內。燒為白灰。紙貼內收。勿令灰塵入。不計大小人患。日二三度。取米粒大點之。

治眼生胬肉諸方

夫邪熱之氣。在於臟腑。熏蒸於肝。攻衝於目。熱毒既盛。並於血脈。蘊積不散。結聚而生胬肉也。

治肝臟壅熱。風毒所攻。眼赤腫痛。生胬肉侵睛。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 防風(去蘆頭) 獨活 玄參 梔子仁 車前子 黃芩 甘菊花 甘草(炙微赤銼) 桔梗(去蘆頭) 地膚子(以上各一兩) 細辛(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生赤脈。胬肉。急痛不開。如芥子在眼方。

黃連(二兩去須捶碎) 淡竹葉(五十片)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入棗五枚。煎至一盞半。去滓。食後分溫四服之。

治眼赤腫痛有翳。胬肉。多淚難開。宜服秦皮散方。

秦皮(三兩) 防風(去蘆頭) 黃連(去須)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眼生胬肉。翳膜。赤脈風赤。澀痛難開。宜服真珠散方。

真珠(細研水飛過) 犀角屑 琥珀(細研水飛過) 羚羊角屑 硃砂(細研水飛過) 車前子 地膚子 甘菊花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茺蔚子(二兩) 川升麻(一兩半) 菥蓂子(二兩)胡黃連(半兩)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眼生胬肉。七寶點眼方。

水精(半兩搗細研水飛過) 真珠(半兩細研水飛過) 石決明(三分搗細研水飛過) 琥珀(一兩細研) 貝齒(半兩燒) 龍腦(一錢細研) 珊瑚(一分細研)

上件藥。同研如面。瓷合內盛。每用。以銅箸取如黍米大。日三兩度。及夜臨臥時點之。

治眼生胬肉。睛上有翳。宜用此方。

石決明(一枚搗細研水飛過) 龍腦(半錢) 膩粉(一錢) 黃丹(一錢) 麝香(半錢)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每於夜臥時。取少許點之。

又方。

寒水石 馬牙硝 銅綠(各一分) 龍腦(一錢)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夜臨臥時。取少許點之。

治眼中胬肉方。

蕤仁(一分湯浸去赤皮) 膩粉(半錢) 黃牛酥(一分) 熟艾(如雞子大)

上件藥。搗前三味。於乳缽內細研。稀稠得所。令藥著在乳缽底。然後取艾燒令煙出。卻將乳缽合煙上熏之。候艾煙出盡。以槐木捶細研。令煙氣相入。每用時。取少許。點眼大眥頭。極效。

治眼赤胬肉。瞼內生瘡。目多淚出。宜用此方。

獖豬膽(一枚) 川朴硝(一分) 黃連(一分去須搗為末) 龍腦(三大豆大)

上件藥。都研細為散。與膽汁相和。浸經一宿。日二三度點之。

治眼生胬肉。宜點此藥方。

龍腦 珊瑚 真珠末 石決明(搗細研水飛過各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如面。以白蜜一合相和。更研令勻。以瓷器盛。不計時候。將用點之。

治眼生胬肉。赤瘀遍睛不退方。

杏仁(一百枚新者於飯甑內蒸之候冷去皮尖研捩取汁) 硼砂(一錢用白湯淋熬干)

上件藥。調和令勻。每用少許。點三五上。胬肉自消。

治眼生胬肉。赤脈貫瞳人。蕤仁膏方。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研如膏) 膩粉 胡粉 青鹽(各一分)

上件藥。都入乳缽內。研令極細。每用粳米大。點於胬肉上。每點時。切宜避風。

治眼中生胬肉欲滿。及生珠管方。

貝齒(一分燒) 黃丹(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每用時。取少許點於胬肉上。日三四度。

治眼中胬肉出。兼赤脈貫上瞳人方。

上用雄雀糞細研。以乳汁調。頻點即消。

治眼因築損生胬肉出方。

上用杏仁二七枚。去皮尖。生嚼。吐於掌中。乘暖。綿纏箸頭。點胬肉上。不過三四度瘥。

治眼風淚諸方

夫五臟六腑。皆有津液。通於眼者為淚。若肝氣不足。風熱所乘。則不能收制其液。故眼淚出也。

治眼衝風多淚。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 黃芩 葳蕤 黃連(去須)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梔子仁(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煎竹葉湯。調下一錢。忌油膩熱酒濕面。

治眼赤痛。或生翳膜。頭面多風。淚出不止。宜服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微炒) 車前子 茺蔚子 黃連(去須) 防風(去蘆頭) 赤茯苓 人參(去蘆頭) 菥蓂子 遠志(去心) 蔓荊子 甘菊花 白芷 秦皮 玄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蕤仁(湯浸去赤皮) 細辛(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肝臟風虛。目視䀮䀮。常多淚出方。

芎藭(一兩) 細辛(一分) 白芷(一分) 桂心(一分) 甘菊花(一兩)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酸棗仁 五味子 蕤仁(湯浸去赤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肝臟壅毒。眼目昏暗。熱淚出不止。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 玄參(三分) 苦參(三分) 丹參(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甘菊花(三分)旋覆花(半兩) 車前子(一兩) 檳榔(三分) 牽牛子(一兩半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前胡(三分去蘆頭) 黃柏根皮(一兩微炒) 知母(半兩) 白蘚皮(三分) 槐子(一兩微炒) 赤芍藥(一兩) 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淡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肝臟風虛。時多冷淚。眼目昏暗。宜服龍腦青葙丸方。

龍腦(半兩細研) 青葙子 人參(去蘆頭) 車前子 白茯苓 芎藭 羌活 細辛 天麻 防風(去蘆頭) 石決明(搗細研水飛過) 黃耆(銼以上各一兩) 牛黃(半兩細研) 旋覆花(三分) 麝香(一分細研) 曾青(半兩燒過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羌活湯。嚼下十丸。

治點眼。止冷淚散方。

雄黃 曾青 白礬(燒灰) 細辛(為末) 乾薑(燒灰各一分) 龍腦(一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至夜臥時。取少許。點在眼大眥頭。至來日早朝。吊熱水洗眼。神效。

治眼風淚昏暗。視物不見方。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貝齒(五枚燒令白) 衣中白魚(七枚) 乾薑(一分用甘草水煮半日曝干為末)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每度用一麻子大。點眼中。其淚立止。

治肝臟風虛。淚出不止方。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於乳缽內細研。令藥著在乳缽底。然後掘一地坑子。以熟艾半升。納在地坑中。燒令煙出。卻將乳缽合煙上熏之。候艾煙盡。良久取出。熟研勻細。每用時。取麻子大點之。

治眼昏暗赤澀淚多出方。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 鹽綠(一分)

上件藥。一處熟研。入好酥一分。更研令勻。每夜臥時。取麻子大點之。

治眼痛赤腫。眥角多眵淚。洗眼方。

當歸 川升麻 黃連(去須各一兩) 葳蕤(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錢。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日二三度洗之。

治眼衝風多淚。昏暗方。

乾薑(半兩用甘草水煮半日曝干為末) 雄黃(一兩細研) 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雄黃更研令勻。每取少許。日三五度點之。至來日早晨。嚼青鹽津洗眼。如此十日。淚止。

治眼風淚。冷淚。雞舌香丸點眼方。

雞舌香(二錢) 黃連(三錢去須搗末) 乾薑(二錢末) 蕤仁(一百枚去赤皮研) 白礬(二錢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棗瓤和。丸如雞距。以注眥頭。

治眼風淚。點杏仁膏方。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細研以絹袋盛飯甑中蒸乘熱絞取脂) 銅青(一大豆許) 胡粉(一大豆許) 乾薑末(一大豆許) 青鹽(一大豆許)

上件藥。合研如粉。以杏仁脂。調如膏。貯瓷閤中。每以銅箸。取如麻子大。點目眥中。日二三上。

又方。

杏仁(一分去皮尖研如膏) 鹽綠(棗核大細研) 印成鹽(三大豆許細研)

上件藥。合研如膏。瓷合子盛。每夜臥時。以銅箸。取如麻子大。點三五度。

治目中如煙。淚出。赤暗不得開方。

上以石鹽一分。細研為散。以銅箸取如麻子大。內目眥頭。日三度。

又方。

上以烏雞膽汁。日三五度點之。

治眼生瘡諸方

夫風熱毒氣。在於臟腑蘊積日久。不能宣通。而又多食五辛。或餌熱藥。脾肺壅滯。邪熱之氣稽留不除。上衝眼目。故令生瘡也。

治客熱沖眼。赤多淚出。生瘡。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 川升麻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柴胡(去苗) 梔子仁 車前子(以上各一兩) 細辛防風(去蘆頭) 黃連(去須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酒面。

治肝熱沖眼。生瘡。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半去須) 赤芍藥 蕤仁(湯浸去赤皮) 木通(銼) 決明子 梔子仁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一切風赤眼。生瘡。秦皮散方。

秦皮(三兩) 辛夷(二兩) 黃柏(五兩銼) 黃連(二兩去須) 玄參(一兩) 莽草(一兩微炙)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臟風熱。眼中生瘡。腫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川升麻 黃芩 黃連(去須) 梔子仁 車前子 決明子 防風(去蘆頭) 羚羊角屑 馬牙硝 甘草(炙微赤銼) 玄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赤生瘡。宜服細辛丸方。

細辛(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蕤仁(二兩湯浸去赤皮) 蘆薈(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龍腦。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眼眥瞼風赤。兩角生瘡。腫爛癢痛。宜點蕤仁膏方。

蕤仁(一兩去赤皮研如泥) 白龍腦(一錢細研) 膩粉(一分) 黃連(一分去須搗末) 胡粉(一錢細研) 紫貝(一錢燒灰細研) 牛酥〔一(三)兩〕

上件藥。於銀器中。先溶酥。即下蕤仁等。攪散煎數沸。便以綿濾去滓。入龍腦勻和。於密器中盛。每日二三度。以銅箸頭。取一麻子大。於目大小眥中點之。

治眼中有瘡。及胬肉。日夜不開。疼痛。宜點豬膽膏方。

獖豬膽(一枚取汁) 川朴硝(半分) 膩粉(一錢) 龍腦(一字)

上件藥。細研。與豬膽相和。經一宿。每用一小豆大點之。

治目眥爛作瘡。宜用青錢湯洗眼方。

青錢(三十文) 鹽(半合)

上件藥相和。以紙裹又著鹽泥裹。於猛火中。燒一復時。取出。剝去泥。以湯二大盞。攪濾去滓。取熱淋洗。冷即重暖用之。

治眼瞼里生風瘡。或癢或痛。愈而復生。宜用此方。

蕤仁(一分去赤皮)

上熟研令細。以酥和勻。每用麻子大。日三四度點。時時暖鹽漿水洗之。

治針眼諸方

夫人有眼內眥頭。忽結成疱。三五日間。生膿汁。世呼為偷針。此由熱氣客在眥間。津液所成。但其熱勢輕。故止小結聚汁。溫熱歇乃瘥。亦可針破捏去之。凡針。須翻眼皮里針之。若於外畔。恐作瘢痕。又慮風入。往往有此狀也。

治風熱毒氣。忽沖眼瞼。生如米豆。名曰針眼。或白睛似水泡。疼痛。不可睡臥。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連(去須) 藍葉 川朴硝(各一兩) 川升麻 決明子(微炒) 黃芩 梔子仁(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及夜臨臥。溫服。忌炙爆油膩面生果。

治針眼赤腫。心躁。風熱壅滯。眼開即澀痛。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甘菊花(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蔓荊子(三分) 赤芍藥(三分) 馬牙硝(一兩) 子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臨臥再服之。

治肝膈虛熱。生針眼腫。赤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茯神(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地骨皮(一兩)枳實(二分麩炒微黃) 蕤仁(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沸。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針眼。瞼內生疱如豆大。隱睛。腫痛。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 黃連(去須一兩) 玄參(一兩) 犀角屑(一兩) 柴胡〔一(二)兩去苗〕 川升麻 決明子 鬱金 梔子仁(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研勻。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一錢。夜臨臥再服之。

治針眼磣澀腫痛。熁毒膏方。

川大黃(三兩) 木香(一兩) 玄參(二兩) 白蘞(二兩) 射干(二兩)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雞子白調如膏。貼熁眼瞼上。干即易之。

治針眼暴赤成瘡。疼痛。羞明。熁眼方。

玄參(一兩)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豬膽汁和令稠。剪帛子可眼大小。勻攤藥。貼瞼上。干即易之。

治針眼疼痛方。

黃連(去須) 杏仁(湯浸去皮尖) 黃柏(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令碎。以綿裹。納生地黃汁中浸。頻點目中。

治眼澀痛諸方

夫臟腑之精華。上注於目。精氣化為液淚。若悲哀內動。液道開而注下。其液枯竭則目澀痛也。

治肝心壅熱。眼澀痛。宜服菊花散方。

甘菊花 防風(去蘆頭) 決明子 梔子仁 黃芩 車前子 川升麻 玄參 地骨皮 柴胡(去苗) 麥門冬(去心) 生乾地黃 甘草(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油膩熱面生果等。

治眼目澀痛。漸漸昏暗。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赤芍藥 蕤仁(湯浸去赤皮)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銼) 地骨皮 麥門冬(去心焙乾了杵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磣澀。心胸煩悶。宜服通膈薺苨散方。

薺苨(一兩) 石膏(二兩) 地骨皮 葛根(銼) 柴胡(去苗) 黃芩(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蕤仁(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夜臨臥再服。

治眼澀痛。連頭額遍疼。肝心風熱。壅滯所致。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半兩) 甘菊花(三分)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子芩(一兩) 蔓荊子(三分) 赤芍藥(三分) 馬牙硝(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夜臨臥時再服。

治肝中久熱。目常澀痛。宜服車前子丸方。

車前子(半兩) 決明子(半兩微炒) 梔子仁(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 牽牛子(一兩炒令熟)枸杞子(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熊膽(半兩) 牛膽汁(一合) 豬膽(五枚取汁)

上件藥。除膽外。搗羅為末。以三味膽汁中熬。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十丸。

治上焦積熱。眼赤澀痛。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二兩) 黃芩(二兩) 黃連(二兩去須) 車前子(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三十丸。夜臨臥時再服。

治眼澀痛。宜點黃牛膽煎方。

黃牛膽汁(半合) 鯉魚膽汁(半合) 豬膽汁(半合) 羊膽汁(半合) 熊膽(一分) 胡黃連(一分搗末) 黃連(一分去須為末) 秦皮(一分搗末) 白蜜(三兩)

上件藥。將黃連秦皮胡黃連等末。入白蜜並膽汁拌和。入瓷瓶子內。以油單封頭牢系。坐飯甑中蒸。以飯熟為度。用新綿濾過。每以銅箸取如麻子大。點眥頭。日二三度。

治一切眼昏暗。赤澀疼痛。怕見風日。難開方。

龍腦(一錢) 黃丹(半兩) 雄黃 蕤仁(湯浸去赤皮) 銅綠 青鹽 膩粉(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如粉。用白蜜半斤相和。以瓷瓶盛。納於釜中。重湯煮一復時。取出候冷。即用點三五度。次以熱鹽湯洗之。切宜避風。

治眼赤磣痛兼癢。洗眼方。

秦艽(一兩去苗)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菊花(半兩) 竹葉(一握)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梔子仁(三分) 葳蕤(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洗了避風。

治眼無時赤澀痛。洗眼方。

秦皮 黃連(去須) 細辛 黃柏(以上各二兩) 青鹽(一兩)

上件藥。細銼。用水五大盞。煎至二盞半。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洗後避風。

治眼澀痛。兼有翳者。宜用枸杞汁點眼方。

枸杞葉(二兩) 車前葉(二兩)

上件藥。熟挼之。使汁欲出。又別取大桑葉三兩。重裹之。懸於陰地。經宿。乃輕壓取汁。點目中。不過三五度瘥。

治五臟積熱沖眼。乾澀難開方。

青蒿花(五月五日採陰乾)

上搗細羅為散。每空心。以井華水。調下二錢。若能久服。目明。可夜看書。

又方。

上取熟羊眼睛白珠子。以堅細石磨如膏。每取麻子大。點目。日夜各兩度。不過三五日瘥。

治目癢急諸方

夫目癢急者。是風氣客於瞼眥之間。與血氣津液相搏。使眥癢而淚出。目眥恆赤澀。亦謂之睊(音絹)目也。

治眼赤濕癢急。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 秦皮(銼) 甘菊花 防風(去蘆頭)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黃連(一兩半去須) 決明子(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夜臨臥時再服。

治風氣攻瞼眥。致眼癢急。似赤不赤。宜服沙參散。

沙參(去蘆頭一兩) 防風(去蘆頭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甘菊花 赤芍藥 地骨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一兩) 黃耆(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眼風熱赤癢急。日夜不止。烏蛇散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藁本 防風(去蘆頭) 赤芍藥 羌活(各一兩) 芎藭 細辛(半兩) 甘菊花(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肝風氣上熱下冷。眼瞼瞳子癢急。揉之不止。宜服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一兩半) 枸杞子(一兩半) 菟絲子(一兩半酒浸三宿曝干為末) 赤茯苓 細辛 地膚子 桂心 獨活 秦艽(去苗) 藍實 芎藭 葳蕤(以上各一兩) 車前子〔一(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粥飲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赤眼澀癢急。日夜不可忍方。

訶黎勒仁(十枚搗末) 蛇蛻皮(五寸淨洗) 黃連(半兩去須細銼) 大棗(五枚去核) 淡竹葉(二十片細銼)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三分。綿濾去滓。澄清。逐夜重湯暖如人體。以銅箸點之。每點可至二三十箸子為度。

治眼風癢赤急。黃連煎點眼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為末) 丁香(一分搗為末) 黃柏(半兩為末) 蕤仁(半兩去赤皮爛研) 古錢(七文)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煎取半盞。去滓。更以綿濾。重熬成煎。每日三五度點之。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 蕤仁(半兩去赤皮) 秦皮(半兩)

上件藥。搗碎。以綿裹。於銅器中。用乳汁一合半。浸一復時。捩去滓。每日三五度。點目眥頭。

又方。

鹽花(一兩) 烏賊魚骨(半兩細研)

上件藥。以清醋漿水二大盞。煎取一小盞。綿濾取清。每以銅箸頭。取如麻子大。日點三五上。至夜臥時。又點。平旦以溫淡漿水洗之。

治眼癢急。赤澀。秦皮湯洗眼方。

秦皮(一兩) 蕤仁(一兩去赤皮) 甘草(一兩半) 細辛(一兩) 梔子仁(一兩) 苦竹葉(三握淨洗) 井鹽(一分)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取一半。去滓。熱洗。冷即重暖。頻頻洗之。

又方。

爊金鹽(一兩)

上以漿水一大盞。煎取半盞。澄清。時時點目中良。

又方。

上取犬膽汁。注目中良。

治眼眉骨及頭疼痛諸方

夫肝膽充實。腑臟壅滯。風邪毒氣。伏留於心胸。不能宣泄。而又脾肺久積風熱。上衛肝膈。攻頭目。故令眼眉骨及頭疼痛也。

治眼眉骨連頭。疼痛不止。宜服此方。

羌活 甘菊花 芎藭 甘草(炙微赤銼) 旋覆花(以上各半兩)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風毒攻眉骨。及目睛。疼痛如欲破。磣澀淚出。目不能開。菊花散方。

甘菊花 羌活 蔓荊子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 芎藭(各一兩) 枳殼(一兩半麩炒黃去瓤) 石膏〔一(二)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所攻。眉骨及眼睛鼻頰遍疼。眼生赤脈。及翳暈。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甘草(炙微赤銼) 旋覆花 甘菊花 川大黃(銼碎微炒)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二兩) 薺苨(三兩) 石膏(三兩)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壅風熱。眼眉骨連頭疼痛。心神煩躁。大小便難。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石膏(二兩) 芎藭(三分)川芒硝(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風熱眼。眉骨連頭疼痛。胸膈煩滿。不欲食。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甘菊花(一兩) 藁本(三分) 旋覆花(半兩) 蔓荊子(半兩)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眉骨遍痛。及頭疼心躁。小便赤黃。四肢煩熱。不得睡臥。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玄參(一兩) 牛黃(一分細研) 天竹黃(半兩細研) 鬱金(半兩) 川芒硝(一兩去苗) 柴胡(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牛黃天竹黃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甘豆湯。下二十丸。

治眼熱毒所攻。眉骨及頭疼。壯熱不止。貼熁膏方。

田中鼢鼠土(三升) 木香(一兩) 川大黃(五兩) 白蘞(三分) 寒水石(六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酒調如稠餳。勻攤於帛上。貼熁之。

又方。

川大黃 解毒子 木香(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漿水調為膏。於生絹上勻攤貼熁。干即易之。

治眼睛疼痛諸方

夫肝氣通於目。目者肝之官。眼有五輪。以應五臟。若肝膽氣實。心膈壅滯。風邪毒氣。上攻於目。則令眼睛疼痛也。

治肝氣上壅。攻注眼疼睛痛。及腹脅滯悶。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 川升麻(三分)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丹參(三分)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睛疼痛。連頭遍疼。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 防風(去蘆頭) 黃芩 芎藭 蔓荊子 甘菊花(以上各一兩) 石膏(三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膈壅熱。眼睛赤澀疼痛。心神煩熱。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茯神 防風(去蘆頭) 地骨皮(各一兩) 石膏(二兩)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蕤仁(三兩湯浸去赤皮) 犀角屑(三分) 川芒硝(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臟壅毒。氣上攻。眼睛赤澀疼痛。心躁。體熱。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 川升麻 玄參 甘草(炙微赤銼) 防風(去蘆頭) 黃芩(以上各一兩) 赤茯苓(二兩) 羌活(三分) 桑根白皮(二兩銼) 決明子(二兩半) 石膏〔二(三)兩〕 柴胡(二兩半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葉二七片。黑豆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上焦壅熱。眼睛疼痛。大小便秘澀。心神煩躁。不得眠臥。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龍膽(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柴胡(一兩半去苗) 大青(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諸風毒攻頭目。睛中如針刺痛。及欲成障翳。宜服甘菊花散方。

甘菊花(一兩) 川升麻(一兩) 芎藭(一兩半) 細辛(一兩) 防風(去蘆頭三分) 石膏(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半)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睛疼痛。睡臥不得。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 石膏(細研水飛過) 川大黃(銼碎炒) 井泉石(以上各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石膏更研令勻。每於食後。以白米泔。調下二錢。

治眼睛如針刺疼痛。通頂抽風散方。

硝石(二兩)

上以新瓷瓶。內盛硝石。漸以火熔成汁。以生蘿蔔子。時時投三二十粒。入於硝內。候煙出盡。又投。直候蘿蔔子硝石無聲。硝已伏火。去火放冷。敲破瓶。取出研如粉。用蘿蔔子一兩。去皮。揀淨。只取半兩。麝香半錢。合研令細。每用半字。納筆管中。猛用力吹入鼻內。隨左右痛處。當有清涕水出。其疼痛立止。

治眼瞼垂腫諸方

夫肝膽之中。久積風熱。邪毒之氣。上蒸於瞼。遂令上瞼自然垂下。蓋合不開。此皆風熱相搏。故令結聚垂下。若久不治。眼瞼不歸上也。

治眼瞼垂腫。口乾。心躁。頭疼。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黃連(去須) 木通(銼) 赤芍藥 防風(去蘆頭)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各三分)葳蕤〔二(一)兩〕 梔子仁(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油膩熱酒面毒魚肉。

治眼瞼垂腫疼痛。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梔子仁 井泉石 秋桑葉 甘草(炙微赤銼) 決明子(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熱毒攻。眼瞼垂腫痛。秦皮散方。

秦皮(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梔子仁(三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細辛(半兩) 蛇銜草(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瞼風毒所攻。下垂覆蓋瞳仁。宜服茺蔚散方。

茺蔚子 防風(去蘆頭) 羌活 蔓荊子 甘菊花 玄參 細辛 車前子 黃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熱毒。瞼腫垂遮睛。洗眼湯方。

苦竹葉 黃連(去須) 黃柏 梔子仁(各一兩)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澄清。溫溫洗眼。日五七度洗之。

又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苦竹葉(一握) 甘草(一兩銼) 鬱金(一兩) 膩粉(二錢)

上件藥。先搗三味為散。入膩粉竹葉。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澄清。溫溫洗眼。日三五度洗之。

治眼腫生翳。瞼垂。疼痛難開。熨眼藥餅子方。

川大黃 鬱金 黃連(去須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粟米飴。和搗藥五錢。捏如餅子。用手帕子裹。不住手熨之妙。

治瞼生風粟諸方

夫眼痛狀如眯者。名曰粟眼。此皆心肺壅毒。肺臟積熱。肝家有風。致令眼瞼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或赤或白。淚出澀痛。如眯隱睛。可翻眼皮起。以針撥之。兼服湯散宣其風熱。頻鐮出血。可以永除根本也。

治瞼生風粟。及生珠管。防風散。

防風(去蘆頭) 犀角屑 羚羊角屑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二(三)兩〕 前胡(去蘆頭) 黃芩 玄參 地骨皮〔各二(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半。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生風粟疼痛。時有淚出。茺蔚散方。

茺蔚子 防風(去蘆頭) 羚羊角屑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芩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車前子 赤茯苓(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川芒硝半分。攪勻。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瞼垂腫。生風粟磨隱睛痛方。

蜜(少許) 水銀(半棗大以津液研令星盡) 龍腦(半錢細研)

上件藥。相和研勻。每用少許。日三五上點之。

治瞼腫硬諸方

夫眼瞼腫硬者。由臟腑壅滯。肝肺中又有積熱。熱氣上衝於眼。兼又為外風所傷。風熱留結於瞼。故令腫硬。久不瘥。多成瞼瘡。膿水出不止。淹損眼目。宜早鐮洗。去其毒血。然後服藥攻治。必可瘥也。

治眼瞼硬赤腫痛。黃耆散方。

黃耆(銼) 茺蔚子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半) 地骨皮 玄參 黃芩 知母(各一兩) 犀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各一中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風熱。毒氣上攻。兩瞼腫硬如桃李。目開不得。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 羌活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川升麻 川大黃(銼碎微炒) 玄參 黃芩 車前子(以上各一兩) 細辛(半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瞼腫硬。隱睛疼痛。視物不得。瀉膈散方。

麥門冬(去心)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芒硝(各一兩) 茺蔚子 車前子 黃芩(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瞼腫硬。刺痛不開。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車前子 藁本 赤芍藥 川大黃(銼碎微炒) 玄參(各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於食後。用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眼摩頂膏諸方

治一切眼疾。及生髮。退熱毒風。摩頂膏方。

生油(二升) 黃牛酥(三兩) 蓮子草汁(一升) 淡竹葉(一握) 大青(一兩半) 葳蕤(一兩半) 曾青(一兩細研) 石長生(一兩半) 吳藍(一兩) 槐子(一兩半) 川朴硝(一兩半) 青鹽(二兩) 梔子仁(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綿裹。於鐺中。先下油酥及蓮子草汁。然後下諸藥。以文火煎半日。即以武火煎之。候蓮子草汁盡。其膏即成。去滓。更細澄濾過。油瓷瓶盛。每欲用時。夜間臨臥時。以鐵匙取少許。塗頂上。細細以匙摩。摩令消散入發孔中。頓覺清涼。輕者不過五六度。重者用膏半劑即瘥。摩膏之法。每隔三夜一度摩之。甚妙。並日。恐藥驅風毒太急。乍有觸動。其膏治腎虛眼暗。及五臟毒風。氣上衝入腦。腦脂流下為內障。方書所不治者。此能療之。遍除眼暗映翳。赤眼風毒。冷熱淚出。眼睛如針刺痛無不瘥者。摩膏後。三兩日便能生髮。風毒自散也。合藥取蓮子草汁。須是八月九月採之。其汁方濃有力。余時不堪也。

治腦熱眼睛。頭旋發落。心中煩熱。宜用摩頂膏方。

青鹽 蓮子草 牛酥(各三兩) 吳藍 葳蕤 梔子仁 槐子 犀角屑 絡石 玄參 川朴硝(別研) 大青 空青(細研入以上各二兩) 竹葉(兩握) 石長生(一兩)

上件藥。以油三升。先微火煎熟。次下諸藥添火。煎煉三十餘沸。布絞去滓。拭鐺。更文火煉之。入酥及鹽朴硝空青等末。煉如稀餳。又以綿絞。納瓷器中盛。欲臥時。用摩頂上。

治眼。養髮補心。除頂熱明目。塗頂油方。

生麻油(二升) 沉香(半兩) 白檀香(半兩) 木香(半兩) 蘇合香(一兩) 蔓荊子(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余甘子(半兩) 川朴硝(一兩半) 甘松子(一分) 零陵香(一分) 丁香(一分) 白茅香(一分) 犀角屑(一分) 龍腦(一分) 空青(三分細研) 石膏(三兩搗研) 生鐵(三兩) 蓮子草汁(二升)

上件藥。除汁藥外。細銼。以新綿裹。於不津鐵器中盛。以前麻油蓮子草汁。浸經七日後。取塗於頭頂上。甚良。

治腦熱風目暗塗頂油方。

麻油(二合) 硝石(一兩細研) 川朴硝(一兩細研) 蓮子草汁(半合) 白蜜(半合)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瓷閤中盛之。每取一匙。塗於頂上。甚良。

治眼前見花。黃黑紅白不定。摩頂膏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硃砂(一分) 龍腦(半錢) 青鹽(一兩半) 牛酥(二兩) 鵝酥(四兩)

上件。附子木香搗羅為末。入硃砂下五味。同研令勻。以慢火熬成膏。每用少許。不計時候。頂上摩之。

治腦中熱毒風。除眼中障翳。鎮心明目。大食國胡商灌頂油法。

生油(二斤) 故鏵鐵(五兩打碎擇洗) 寒水石(一兩) 馬牙硝(半兩) 曾青(一兩)

上件藥。以綿裹。入油中浸一七日後。可用一錢。於頂上摩之。及滴少許入鼻中。甚妙。

卷第三十三

眼內障論

夫一身之有雙眸。若層霄之有兩曜。雖浮雲暫起。不妨臨照之功。而纖翳或生。便失毫釐之鑑。所以璧瑕珠類。必傷希代之珠。神水華池。須固養身之道。故眼通五臟。氣貫五輪。肺管白睛。白應庚辛之位。腎關黑水。黑屬壬癸之方。血應丙丁。肉輪戊己。眼歸甲乙。木乃應肝。心氣通而肝氣和。眼無其疾。心氣滯而肝氣乏。目減其光。養氣存神。安心惜視。體既繼於父母。氣悉受於陰陽。其間或處胎中。或乃生下。自幼及長。厥狀多般。受疾者莫曉患由。專醫者須窮病本。若能審細。無不痊除。凡病眼不痛不癢。端然漸漸昏暗。遂至失明。眼狀雖如尋常。瞳仁中潛生障翳。作青白色。漸不辨人物。微見三光。名曰內障也。多從一眼先患。久後相牽。俱成此狀。若不預服湯丸除其根本。不下為翳。在內肉脈相連雙損故也。此皆熱風沖腦。腦脂流下灌睛。亦有黑水凝結而作障也。若忽然而暗。經三五十日翳成者。則是腦脂流下所致。若三五百日之內。漸漸䀮䀮者。即是黑水凝結所成。才覺急須療治。駐其疾勢。不爾昏昧。障翳內成。非草石療之見功。唯金針撥之乃效。又曰內障之眼。凝滑數種。異象多般。有浮有沉。或滑或澀。或形如皓雪。或狀似清冰。或散若梨花。或半分片月。風撮明竅。熱攻翳開。缺角無垣。斜喎有異。或翳嫩難見。或翳老黏睛。向陽色之不通。背日閃之不動。更有蒼黃非等。灰色殊形。如斯異同。窮論莫盡。其中亦有不可治者。初患之時。腦痛眼疼。又有雖不痛疼。霍之不動者。名曰死翳。其翳作黃赤色。不可治也。又有翳狀或作破散。或深或淺。中心垂布濃厚者。亦不可治也。凡學針開。然須審細。辨其證候。明其淺深。脫或不曉病源。未達機要。妄行針藥。遂致損傷。深可戒也。儻或盡窮旨趣。洞別纖微。如啟蚌以呈珠。似撥雲而見日。則龍上之功。於茲可得矣。

開內障眼論

凡內障之眼。形候甚多。好惡非一。有冰。有澀。有滑。有散。冰者撥之不下。滑者閉之不牢。澀者收之稍遲。散者刮之難聚。如此之類。各有浮沉。鑑辨者絕稀。造次者尤甚。偶逢有效。以為功能。忽若不痊。便言分命。是以學者。必須洞明形狀。細察根源。窮其是非。固不容易。翳狀不少。受病多端。或浮或沉。或老或嫩。用針輕重。粗細測量。宜淺宜深。宜遲宜疾。患人或冷或熱。或實或虛。若熱多者。先宜服涼藥。令熱毒消除。然始開之。不爾。恐氣開吐逆。若有風虛者。先宜以祛風鎮心之藥。候四體平和。方始下針。不爾。暈悶驚悸。切在臨時消息。隨其虛實所宜也。又性熱者。腦脂流下。其翳易老。性冷者。其翳難老。老障者可用小針。嫩薄者須用大針。障浮者。去烏珠近下針之。障沉者。須遠下針。翳若沉。下針近撥之。則其翳不牢。翳若浮。下針遠撥之。則翳多破。若婦人有妊娠。及新產後。有斯疾者。未宜針。直候體力安平。方可開之。不爾。則必有所損爾。凡開內障。及諸翳膜息肉等。並須候天氣晴朗無風。仍靜處。斷除喧亂。安心定意。方可行針。隨眼左右。宜向小眥頭下針。隔鼻開眼者。鼻礙於手。下針不妙。令患人正面坐。手捉醫人腰帶。勿令放手。先將鈍針拄穴令定。使得眼慣。勿令轉動。定呼吸氣五十息。徐徐進針。勿令過重。亦不可全輕。初且須輕輕。未入。即須稍重。針頭若偏。或有傷損。血則隨針出。即不可止。亦不得重手按之。恐血更多。可輕輕裛之。又須緩氣。徐徐用力逼之。血即自止。若血不止。必見大傷。則待血凝塞。針孔則合也。可依舊法。用藥將息。轉針不過子午。若針覺堅急者。則是入膜。若放手猶滑。及未得全入。若已入了。其眼覺痛。若痛且住歇少時。更漸進之。臨欲過膜。痛即更甚。方便用意針過。待痛稍定。即可倒針向瞳仁。與瞳仁齊平。撥之向下。不得絕重手也。離瞳仁微近。開眼便見物。既見物。須捻眼合。緩緩抽針出了。停五十息。久開得明。明見物分明。即以綿封之。依法將息。勿令光度稍失其宜。即翳暈卻上。准前更開亦得。若撥後有動靜。隨狀止之。若有痛處。以手隨處搯之即定。若大痛不定。即以火熨之。凡欲下針。預向人說。慮恐下手疾。人驚惡嘔吐。亦須熁藥止痛。以大黃木香等為末。以醋漿水和如泥。作餅子拓之即定。或吐不定。含白梅咽津。仍預先含之。吐逆盛。即難止。凡諸藥須預備擬。不可臨時闕也。痛久不可忍。即見損也。開眼後。綿封七日。吃豉粥仰臥。不得轉動側臥。常須人看。不得離人。勿高聲呼喚。大小便緩緩扶起。勿令患人用力。及不得洗面。避風將息。七日後開封。若見物猶白色。或如霜雪。蓋是眼嫩故也。亦未可全除封。看物即可時時一開。若看物甚即睛疼。必有所損。二七日後。方可除封。有物狀如衣帶飛蟲。懸針之動。水輪未定。吃藥漸漸自已。三七日外。眼忽癢。無慮也。凡開眼時。患人不得太飽。亦無令飢也。既開見物。或有痛處。隨左右針之。及搯捻左右督脈。顳顬風府等穴。若針痕痛二三日即自定也。一月不用洗面。恐水入針孔有損也。宜以綿漬鹽湯。微微拭之。七日內不得吃飯。恐動牙關。應著水輪。故須吃粥及軟爛之物。夫治眼不論障翳。及錯雜狀候之眼。皆不得當風看日。及喜怒房事。五辛酒面。炙爆毒物。並宜斷之。唯須寬緩情性。慎護調攝。即無不瘥也。若縱恣乖違。觸犯禁忌。則自貽其咎矣。

治眼內障諸方

夫眼生內障者。不疼不痛。無淚無眵。細觀如薄霧之形。久視若輕煙之狀。飛蠅散亂。懸蟢處空。本因肝臟之中。停留風熱。致使瞳仁之內。結聚昏矇。累日加增。經年較盛。或乃心神驚恐。情緒悲愁。腦脂下結於烏輪。翳障漸生於黑水。一目先患。兩眼通牽。早覺則便服湯元。無不痊退。稍緩則結成翳障。須假針開。若能專醫。必獲奇效也。

治肝臟風毒。上攻眼目。始即昏暗。久成內障。宜服甘菊花散方。

甘菊花(一兩) 旋覆花(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川升麻(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車前子(半兩) 石膏(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黃芩(半兩) 決明子(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烏風內障。昏暗不見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甘菊花(一兩) 細辛(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連(一兩去須)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青風內障瞳仁。雖在昏暗。漸不見物。狀如青盲。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三)分〕 羚羊角屑(一兩)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 蔓荊子(三分) 甘菊花(半兩)羌活(三分) 玄參〔三(二)分〕 芎藭(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遠視不明。常有黑花。欲成內障方。

青羊膽(一枚) 黃牛膽汁(一合) 熊膽(一分) 鯉魚膽(三分) 烏雞膽〔三分(五枚)〕 牛黃(半兩細研)

上件藥。先將諸膽相和。次入牛黃。調攪令勻。入銀器內。以文武火熬成膏。以瓷器內盛之。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半錢。

治眼浮花散。漸漸昏矇。或青風內障。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人參(去蘆頭) 羌活 玄參 地骨皮 車前子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三分) 決明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後煎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眼烏風內障。宜服石決明丸方。

石決明(一兩搗細研水飛過) 茺蔚子(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車前子(一兩) 細辛(一兩) 桔梗(二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薯蕷(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下二十丸。

治眼昏暗。瞳仁不分明。成黑風內障。宜服補腎丸方。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五味子(一兩) 細辛(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澤瀉(一兩) 茺蔚子(一兩半) 薯蕷(一兩) 覆盆子(一兩半)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車前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下三十丸。

治黑風內障。肝腎風虛。上焦客熱。昏暗不見物。宜服空青丸方。

空青(半兩燒過細研) 赤茯苓〔一(二)兩〕 甘菊花(半兩) 覆盆子(一兩) 枸杞子(一兩)羚羊角屑(半兩) 羌活(三分) 人參〔三(二)分去蘆頭〕 槐子(三分微炒) 車前子〔二(三)分〕 玄參(三分) 決明子(一兩) 楮實(一兩水淘去浮者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空青。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綠風內障。肝肺風熱壅滯。見紅白黑花。頭額偏疼。漸漸昏暗。不見物者。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 石決明(二分搗細研水飛過) 決明子(三分) 獨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蔓荊子(半兩) 甘菊花(半兩) 吳藍子(半兩) 車前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三分)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高風雀目。漸成內障。還睛丸方。

槐子(一兩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石決明(二兩搗細研水飛過) 白茯苓(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覆盆子(二兩) 甘菊花(一兩) 柏子仁(一兩) 芎藭(一兩) 茺蔚子(二兩)

上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眼昏暗。漸成內障。宜服石決明丸方。

石決明(一兩) 桂心(半兩) 槐子(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陽起石(一兩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 磁石〔二(一)兩半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鹽湯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治肝腎久虛。眼目昏暗。漸成內障。宜服陽起石丸方。

陽起石(一兩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 烏犀角屑(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石決明(一兩搗細研水飛過)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 真珠末 甘菊花 川升麻 空青(細研) 葳蕤 細辛 車前子 蔓荊子 人參(去蘆頭) 芎藭 赤芍藥 青葙子 槐子(微炒) 蕤仁(湯浸去赤皮) 黃芩 前胡(去蘆頭) 決明子 漢防己 黃連(去須) 茺蔚子 枳實(麩炒微黃)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麥門冬湯。下三十丸。

治眼因患後起早。元氣虛弱。目無翳膜。視物昏暗。欲成內障。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杵碎細研水飛過)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杵)為末) 熟乾地黃(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巴戟(一兩) 五味子(半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遠志(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內障。消翳明目。及除青盲。胎風赤爛。曾青膏方。

曾青(一兩細研) 決明子(一兩)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 乾薑(一兩炮裂銼) 黃芩(三分)車前子(半兩) 黃連(一兩去須) 黃柏(三分銼) 蜜 上件藥。搗碎。入蜜拌和。於銅器中盛。以油單密封。勿漏氣。於五鬥飯中蒸。米熟為度。以新綿絞取汁。如此二度。每度換棉。入銅瓶中盛。入曾青攪令勻。以臘紙封。七日方用。每點。以銅箸取藥納眥中。每日不限早晚點之。

治內障。針開後。眼經年熱澀痛。及治一切眼障暈。點眼硃砂煎。

硃砂(一分細研) 琥珀(一分細研) 黃丹(一錢) 黃柏(生一分) 黃連末(一分) 蕤仁(一分湯浸去赤皮細研) 馬牙硝(半兩細研)

上件藥。同研如粉。後用白蜜三兩。並濾去滓。入諸藥更研令勻。入一竹筒盛內。重湯煮之半日。著柳枝子。時時攪之。候色如紫。以綿再濾過。每日三四度。以銅箸取少許點之。

治風內障。驚振針後。還睛散方。

車前子 人參(去蘆頭) 細辛 桔梗(去蘆頭)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茺蔚子(二兩) 芎藭(一兩) 甘菊花(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風內障。黑水凝翳。恐絕三光。針後。宜服此通明散方。

柏子仁(二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茺蔚子(一兩) 車前子(二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蔓荊子(一兩)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及臨臥。溫服之。

治眼內障。針開後。宜服補肝安心。消翳明目。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犀角屑(一兩) 胡黃連 石決明(搗細研水飛過) 硃砂(細研水飛過) 車前子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硃砂。研令勻。每於食後。及臨臥時。以溫水調下二錢服之。

治眼內障針後。宜服墜翳決明散方。

石決明(搗細研水飛過) 車前子 人參(去蘆頭) 甘菊花 槐子 熟乾地黃(以上各一兩) 茺蔚子(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後以粥飲調下二錢。夜臨臥再服。

治眼內障。用針後。肝虛眼昏。宜服明目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決明子(一兩半)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耆(二兩銼) 覆盆子(二兩)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於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服之。

治眼內障。針開後。宜服還睛明目蘆薈丸方。

蘆薈(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柏子仁(一兩) 羚羊角屑(二兩) 細辛(一兩) 茺蔚子(一兩) 車前子(一兩) 青葙子(一兩) 干牛膽(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牛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鹽湯下三十丸。

治眼內障。針開後。宜服墜翳丸方。

石決明(一兩搗細研水飛過) 甘菊花(一兩) 細辛(半兩) 熟乾地黃(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地膚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半) 兔肝(一具炙干) 防風(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治眼青盲諸方

夫眼者。輕膜裹水也。其性靜。其鑑明。瞻視分別。物無不矚也。至如氣清神爽。藏乃安和。稍有一臟氣傷。風邪竟作。目無痛癢。卒然而失明。為肝膽風邪毒氣所傷。毒氣不散。上注於目。故令目青盲也。

治眼青盲。明目地膚子散方。

地膚子(一兩) 石決明(一兩半搗細研水飛過) 羚羊角屑(一兩半) 芎藭 車前子 酸棗仁(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黑豆湯。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眼青盲。真珠散方。

真珠末(三分) 胡黃連(三分) 石決明(二兩搗細研水飛過) 地膚子(一兩) 琥珀(三分) 天靈蓋(三分燒灰) 母豬肝(半兩炙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溫水調下二錢。夜臨臥再服。

治眼青盲。積年不瘥。宜服牛肝散方。

黃牛肝(一具細切曝干) 土瓜根(三兩) 羚羊角屑〔一(二)兩〕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 細辛(一兩) 車前子(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眼青盲。無所見物。地膚子丸方。

地膚子(半兩) 藍子(半兩微炒)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車前子(二兩) 冬瓜子(二兩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 青葙子(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決明子(一兩) 茺蔚子〔二(一)兩〕 螢火蟲(一兩微炒去翅足)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青盲。明目柏葉丸方。

柏葉(一兩微炙) 夜明砂(一兩以糯米炒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牛膽汁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夜臨臥時。以竹葉湯。下二十丸。至五更初。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眼青盲。不見物。多淚。宜點此方。

雄黃〔二(一)兩細研〕 細辛(一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黃連(一兩去須) 蕤仁(三十枚湯浸去赤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雄黃。拌令勻。以蜜二兩和內。於瓷瓶中油單密蓋。於飯甑內蒸一炊久。新綿濾過。以瓷盒子內盛。每夜臥時。取如麻子大點之。

治眼青盲。不見物。宜點真珠煎方。

真珠末(一兩) 白蜜(二合)

上件藥。合和。微火煎兩沸。綿濾取汁。日三四度點之。

治眼青盲。魚腦點眼方。

鯉魚腦(一枚) 鯉魚膽(一枚)

上件藥。相和調勻。日三四度點之。

治積年失明。成青盲。神效決明散方。

決明子(三兩) 蔓荊子(三兩蒸三炊久每度曬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眼青盲不見物者。宜服此方。

天靈蓋(二兩多年爛者淨洗了塗酥炙令黃) 龍膽(二兩去蘆頭) 白龍腦(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龍腦研勻。取黑豆升淨。以水煮令豆爛。濾取汁。卻煉成煎拌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日三服。頻用新汲水洗頭面。凡欲服藥時。先令患人淨沐浴。及剃卻頂心發。靜一室。泥飾不可通明。令安止。自在供食。慎護將息。不計晝夜。不得見明。若供湯藥及食。恐室內黑。看治人不見時。先以帛子系患人眼。可點燭。候供食及藥畢。便出房外。兼不得在房內吹燈燭。忌聞燈油煙氣。如此忌慎一百日。若至五十日七十日便開一明竅。試令患人看。當便見明。卻閉明處。令滿百日漸看。明已見物也。緣眼氣力弱。不得全似尋常看物。更能且於室內將息。直待好安甚妙。切忌羊血雜肉。及動風壅滯熱物。喜怒房室等。

治眼青盲。瞳子不壞者。治十得九方。

上取蔓荊子三斤。蒸之看氣上。以釜中湯淋之。曝干。還蒸淋。如此三遍。曝干。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漸加至三錢。空心及晚飯後。服之。

治眼青盲方。

上取豬膽五枚。取汁。於銅器中。慢火煎令可丸。即丸如黍米大。納眼中為驗。

治眼雀目諸方

夫人有晝而精明。至瞑則不見物者。世謂之為雀目。言其如鳥雀之瞑。便無所見也。

治雀目。不計大人小兒。久患不瘥方。

天南星(一枚大者炮裂)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穀精草(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半。以羊子肝一片。用竹刀子批開兩處。入藥末在內。於銚子中。用米泔一中盞。以盞子合。候煮盡泔為度。放溫食之。忌豬肉炙爆熱面。

又方。

黃芩 穀精草 蛤粉 羚羊角屑(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一錢。

又方。

細辛 地膚子 決明子 松脂(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一錢。

又方。

決明子(二兩) 地膚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清粥飲。調下一錢。

治眼雀目。至暮無所見。宜服花(老)柏皮散方。

花(老)柏白皮(二兩銼) 烏梅肉(一兩微炒) 細辛(二兩) 地膚子(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二錢。

又方。

豬肝(一具細切)

上以米泔一斗。煮令熟。置一小口器內。及熱。開目就上熏之。甚效。

又方。

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取地草淨洗陰乾。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雀目不計日月。抵聖散方。

蒼朮(二兩)

上件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不計豬羊子肝一個。用竹刀子批破。摻藥在內。卻用麻線纏定。用粟米泔一大盞。煮熟為度。令患人先熏過眼後。藥氣絕即灑之。每日未發煎服。

治眼卒生翳膜諸方

夫眼卒生翳膜者。辨其所由。皆因臟腑壅塞。不能宣通。風邪熱毒傳於肝肺。攻注眼目。結成翳膜。漸侵睛也。

治眼卒生翳膜。視物昏暗。及翳覆裹瞳仁。宜服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川升麻(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玄參(一兩) 黃芩〔一兩(三分)〕 車前子(半兩) 梔子仁(半兩) 地膚子(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卒生白翳膜。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 澤瀉(半兩) 甘菊花(一兩) 葳蕤(半兩) 菟絲子(半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眼卒生赤翳膜。侵睛下垂。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 川升麻(三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大青(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從下生赤翳膜。上黑睛。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豬肉。

治眼卒生翳膜。侵睛不退。宜服此蛇蛻皮散方。

蛇蛻皮(一條燒灰) 仙靈脾(一兩蒸過) 蟬殼(半兩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眼卒生浮翳膜。昏暗。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芎藭(半兩) 車前子(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葳蕤(一兩) 茺蔚子(半兩) 石決明(一兩搗碎細研水飛過)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竹葉湯。調下一錢。忌炙爆熱面豬肉。

治眼卒生翳障。疼痛。宜服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一兩) 決明子(二分) 秦皮(三分銼) 黃連(三分去須) 赤芍藥(三分) 芎藭(一兩半) 川大黃〔三(二)分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眼忽生翳膜。赤澀疼痛。宜服真珠散方。

真珠末(半兩) 石決明(一兩搗碎細研水飛過) 黃芩(二兩) 甘菊花(一兩) 青葙子(二兩)芎藭(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細為散。每服。食後。以溫漿水。調下一錢。

治眼卒生翳膜。宜點龍腦煎方。

白龍腦(半兩) 乳香(一分) 硃砂(一分) 細辛(一分) 黃連(一分去須)

上件藥。先將細辛黃連。搗羅為散。以水一大盞。浸一復時。用蜜五兩。並藥水同煎至四分。去滓。研龍腦乳香硃砂。入水藥內。用瓷瓶子盛。日四五度點之。

治眼虛熱。目赤痛。卒生翳膜。昏暗。宜點真珠膏方。

真珠末(一兩) 貝齒(五枚燒灰) 麝香(一分) 硃砂(一分) 胡粉(一分) 鯉魚膽(二枚) 白蜜(四兩煎濾過)

上件藥。除魚膽蜜外。都研如粉。以魚膽汁蜜。於銅器中調令勻。用慢火煎成稀膏。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日三四上。

治眼赤痛。卒生浮白膜。宜點龍腦膏方。

龍腦(一分) 雄雀糞(一分)

上件藥。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調勻成膏。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

治眼卒生翳膜。宜點雞子殼散方。

雞子殼(抱子者去膜取白殼皮研一分) 貝齒(三枚燒灰)

上件藥。同研令細。入瓷盒中盛。每取少許。日三五度點之。

又方。

烏賊魚骨(一分) 黃丹(一分) 白礬(一分燒灰)

上件藥。同研如粉。入煉過白蜜二兩。用竹筒盛之。於飯甑上蒸。候飯熟為度。以瓷瓶中盛。日三四度。取少許點之。

又方。

鹽綠(半兩) 鹽花(一錢) 龍腦(一豆大)

上件藥。研如粉。以瓷合盛。每以半粳米大。日三度點之。

治眼卒生翳膜。遮黑睛。宜服此方。

蛇蛻皮(一條細研)

上以白麵和作餅子。炙令焦黑色。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及夜臨臥時。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眼卒生翳膜方。

貝齒(一兩燒灰) 龍腦(半錢)

上件藥。同細研。旋取點看翳上。日再用。

治眼熱毒。卒生翳。及赤白膜方。

用雄雀糞。細研。以人乳汁和點之。自消。

治眼生膚翳諸方

夫陰陽之氣。皆上注於目。若風邪痰氣。乘於臟腑。臟之氣虛實不調。故氣衝於目。久不能散。變生膚翳。膚翳者。眼睛上有物如蠅翅者。是也。

治眼生膚翳。宜服祛風毒消翳障。真珠散方。

真珠末(一兩) 蕤仁(三分湯浸去赤皮) 秦皮(三分銼) 石決明(一兩細研水飛過) 車前子(一兩) 細辛(一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甘豆湯。調下三(二)錢。忌炙爆油膩熱面。

治眼生膚翳。昏暗。頭額疼痛。宜服石決明散方。

石決明(一兩搗碎細研水飛過) 葳蕤(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 菥蓂子(一兩) 決明子(三分) 秦皮(三分) 川升麻〔三(二)分〕 犀角屑(一兩) 梔子仁(三分) 甘菊花(一兩)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眼生膚翳。及消赤脈。宜點曾青散方。

曾青(一兩) 貝齒(半兩燒) 烏賊魚骨(一兩) 銅綠(一分) 輕粉(一分) 蕤仁(三分湯浸去赤皮) 龍腦(一分) 馬牙硝(半兩)

上件藥。並細研如粉。每取少許。點翳上。可二度點之。

治眼生膚翳。及赤脈胬肉。宜點青鹽膏方。

青鹽(一分) 輕粉(半兩) 蕤仁(三分湯浸去赤皮) 硼砂(一分以漿水化淨拭青銅照子塗硼砂水在上卻穿地作坑子可容照子懸面向下上以物蓋如此七日滿取出之當有青綠刮取細研) 雄雞糞(一分) 烏賊魚骨(半分) 貝齒(一分燒灰) 龍腦(一分)

上件藥。相和。研令極細。以牛酥調如硬膏。每用丸如黍米大。點安翳上。合目便臥。候藥化盡。以鹽湯洗之。

治眼生膚翳。明目龍腦膏方。

龍腦(半分) 硇砂(一大豆大) 蕤仁(三顆湯浸去赤皮) 出子雞子殼(一枚以干砂土磨雞子殼上面斑點令滑為度去雞子膜膜用文火炙令干熟研如粉)

上件同研令細。用牛酥和。銅箸攪勻。以瓷瓶盛。日三四度。取少許點之。

治眼生膚翳。目赤痛。癢澀。宜點石膽散方。

石膽(半兩) 石鹽(一兩) 硃砂(一兩) 鹽綠(半兩) 龍腦(一分) 膩粉(一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頭。取如小豆大。點目中。日三四度。

治眼生膚翳。目赤。時痛風淚。宜點此硃砂散方。

硃砂(半兩) 貝齒(五枚燒灰) 衣中白魚(二七枚) 乾薑(半分) 膩粉(半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頭。取如小豆許。點目中。

治眼生膚翳。宜點貝齒煎方。

貝齒(五枚燒灰) 豆豉(三十粒微炒為末) 三年醋(二合)

上件藥。先以前二味。同研為粉。以醋相和令勻。微火煎。稀稠得所。以瓷瓶盛。每夜臥時。以銅箸取如小麥許。點於眥頭。明即以鹽湯洗之。十日當愈。

治眼赤痛。後生膚翳。遠視不明。癢澀。宜點珊瑚散方。

珊瑚(三分) 龍腦(半錢) 硃砂(一分)

上件藥。先研珊瑚硃砂如粉。次入龍腦。更研令勻。每以銅箸取一米許。日三四度點之。

又方。

馬珂(三分) 白龍腦(半錢) 白礬灰(一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取如米許。點之。

又方。

龍腦(二錢) 烏賊魚骨(一錢)

上件藥。入銅器中研如粉。每日三四度。以銅箸取少許。點之。

治眼熱生淫膚赤白翳。點服方。

上取生蝸牛二枚。去其黶子。納少許硃砂末於中。微火上炙令沸。以綿捩取。以敷眥上。數敷。其翳自消。

又方。

上取雀糞細研。以人乳汁和。研點著膚翳上。自消。

治眼生膚翳。及積年翳不退方。

上取著風烏驢馬犬肚內蟲。三七枚。曝干。入石膽半錢。同研令細。於瓷盒內盛之。勿令見風。每日於翳上點三五上。其翳自消。(此處有缺文。按原抄本目錄。應為「治眼生丁翳諸方」。計缺論一首。缺方近五道。)

烏賊魚骨 馬牙硝 定粉(各半兩) 食鹽(一分) 蕤仁(一兩去赤皮別研如膏) 白龍腦(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以銅箸頭。取如半小豆大。日三四度點之。

治眼生丁翳。久治不瘥。宜點琥珀煎方。

琥珀(一分) 貝齒(半分) 硃砂(半分) 龍腦(一分) 馬牙硝(三分煉過者)

上件藥。同研如面。以水一大盞。別入白蜜一兩。攪和。入通油瓷瓶子中。用重湯煮。以柳木篦攪煎取一合。已來即住。以綿濾。於不津瓶子中盛之。或銅器亦得。每取少許點之。

治眼生丁翳。根腳極厚。經久不瘥。宜點石決明散方。

石決明(三分搗碎細研水飛過) 烏賊魚骨(半兩) 龍腦(一錢) 真珠末(三分) 琥珀(三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以銅箸。取如大豆大。日三度點之。

又方。

馬牙硝(一分) 貝齒(一兩燒灰)

上件藥。同研如面。以青驢乳三合。調入銅器中。以慢火炒干。又細研。以瓷盒中盛。每取少許點之。

治眼生花翳諸方

夫花翳初發之時。眼中發歇疼痛。淚出。赤澀。睛上忽生白翳。如棗花。砌魚鱗相似。此為肝肺積熱。臟腑壅實。而生此疾。宜速治療。不爾失明。遂有所損也。

治眼生白翳。點點如花。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黃連(一兩去須) 決明子(一兩) 黃芩(一兩) 甘菊(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生花翳不退。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木通(銼) 黃連(去須) 羚羊角屑(各一兩) 犀角屑(半兩) 地膚子(三分) 葳蕤(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生花翳。宜服蕤仁散方。

蕤仁(三分) 決明子(三分) 黃連(一兩去須) 柴胡(一兩去苗) 葳蕤(一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生花翳侵睛。嚮明不得。宜點馬牙硝散方。

馬牙硝(半兩) 黃連末(一兩) 硇砂(半分) 蘆薈末(一分) 真珠末(一分) 龍腦(半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取如麻子大。點之。

治眼生花翳。龍腦散方。

龍腦(一錢) 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取如大豆大。點之。

治眼生花翳。宜點朴硝散方。

川朴硝(半兩炒熟) 硃砂(一分細研水飛過) 龍腦(半錢細研) 烏賊魚骨(半兩細研) 黃柏(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先取黃柏黃連杵碎。以三盞水。煎取濃汁一盞。去滓。於日中煎令干。然後以諸藥相和。細研如面。每以銅箸。取如綠豆大。點之。

治眼生花翳。澀痛。宜點龍腦膏方。

龍腦(半錢) 麝香(半錢) 膩粉(二錢) 黃連末(半兩)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細研) 井鹽(一錢細研)

上件藥。細研。先以野駝脂二兩。於瓷碗內。煨合消濾過。以前藥合研如膏。每以銅箸。取米粒大點之。

又方。

上取貝齒一兩。燒灰。研如粉。每取少許。點翳上。

又方。

書中白魚七枚。研令細。每取少許。點於翳上。

又方。

楮白皮。不限多少。曝干。合作一繩子。如釵股燒作灰。待冷。細研。每取少許。點於翳上。日三五度。漸漸消退。

又方。

蘭香子(一兩)

搗羅為末。更研令細。每取如米大。點於眥頭。

又方。

景天草搗絞取汁。日三五度點之。

又方。

人自落牙齒。燒灰。細研如粉。每取少許。點於眥頭。

又方。

烏賊魚骨細研。每取少許。日三五度點之。效。

治眼遠年翳障諸方

夫眼生翳障者。是風熱毒氣。在於臟腑。不能宣通。蘊積日久。漸上衝於目也。初即目赤。次加澀痛。熱毒之氣。積而不散。結成翳障。因循若不早治。其翳漸漸黏睛。久而難瘥也。

治眼障翳。多年不退。宜服蕤仁散方。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 赤茯苓(一兩半) 秦艽(一兩去苗) 柴胡(一兩去苗) 川大黃(半兩銼研微炒)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 車前子(三分) 青葙子(三分)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毒滑魚肉。

治眼障翳。經年不消。遠視不明。宜服石決明丸方。

石決明(半兩搗碎細研水飛過) 決明子 酸棗仁(微炒) 葳蕤 蕤仁(湯浸去赤皮) 胡黃連藍葉 龍膽(去蘆頭) 青葙子(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羊膽汁。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清粥飲。下二十丸。

治眼中一切障翳不消。風熱毒氣上攻。眼常漠不見物者。不計年遠。翳膜厚者。此藥頻點極效方。

石膽(一兩細研) 波斯鹽綠(一兩) 石鹽(半兩) 硇砂(半兩) 烏賊魚骨(三分) 蕤仁〔三分(兩)湯浸去赤皮〕 秦皮(三兩) 細辛(一兩) 決明子(二兩) 石決明(一兩搗碎細研水飛過) 防風(三兩去蘆頭) 鉛丹(一兩) 黃連(三兩去須) 貝齒(一兩焙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放於瓷閤中。每減少許。更用蜜調如稀餳。點黍米大於大眥頭。日三兩度點之。

治積年瘀肉翳障。宜點琥珀散方。

琥珀(半兩) 真珠末(一兩) 珊瑚(半兩) 硃砂(半兩) 硇砂(半兩白者) 馬牙硝(半兩) 烏賊魚骨(半兩先於粗石磨去其澀用好者一錢)

上件藥。都入新缽內。研三日。令極細。每日三五度點之。

治眼久翳障不瘥。宜點貝齒散方。

貝齒(一分) 琥珀(一分) 硃砂(半兩) 龍腦(半兩) 馬牙硝(一分)

上件藥。細研如粉。每用少許點之。磨盡翳障為度。

治眼生翳膜。經年不愈。宜點石膽散方。

石膽(半分) 硃砂(半兩)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 真珠末(一分) 琥珀(一分) 馬珂(一分) 珊瑚(一分) 紫貝(一分) 決明子(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乳缽內。研令勻細。每用藥小豆大。點大眥頭。二三度效。

治眼遠年翳障。宜點決明煎方。

馬蹄決明(一兩) 蕤仁(湯浸去赤皮一兩半) 蘆薈 秦皮(搗碎) 黃柏(去粗皮) 馬珂(研)烏賊魚骨(研) 紫貝(燒熟碎各一兩) 波斯鹽綠(三分細研) 鯉魚膽(四枚)

上件藥。先將前決明等五味。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淨濾。去滓。次下鹽綠等五味。更煎至一小盞。於光銅器中盛。勿令泄氣。每取一大豆許。以人乳調點之。閉目良久。令淚出。日三二度。

治眼生翳障。遠年不瘥。風淚出癢爛。及生息肉。宜點石膽丸方。

石膽(一分細研) 硇砂(一分細研) 石決明(半兩細研水飛過) 鹽綠(一分) 烏賊魚骨(半兩) 黃連(一兩去須) 秦皮(半兩去粗皮) 細辛(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決明子(三分) 龍腦(一分細研) 雞舌香(半兩) 波斯鹽(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夜臨臥。於大眥頭各一丸。

治眼翳障。年月深久。不能消散。宜點七寶散方。

珊瑚 琥珀 玉屑 曾青 紫貝 硃砂 雞子殼(去白膜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研令極細。每用時。仰臥。以銅箸取如綠豆大。點於翳上。一食久乃起。日三五上點之。

治眼生翳障。黏睛牢固。經年不愈。宜點琥珀散方。

琥珀(半兩) 真珠(一兩) 珊瑚(一分) 貝齒(一分燒灰) 馬珂(一分) 硃砂(一分) 蕤仁(一分湯浸去赤皮) 決明子(一分) 龍腦(一分) 雲石(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干缽內。研如面。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

治眼久積頑翳。蓋覆瞳仁。宜點朴硝散方。

川朴硝(二兩) 硼砂(半分通明者) 白礬(半兩通明者)

上件藥。相和研為末。將小瓷瓶子。以慢火炙令熱。然後抄藥末。徐徐入在瓶內。旋以柳枝子攪撥。不令著瓶子四邊。又入藥末。續續添火。候藥盡。良久。斷煙。以干瓦子蓋口。更以大火。燒經一炊久。去火。候瓶冷。其藥如雪輕肥便成。即埋在濕土內。七日。出火毒訖。取出。細研。每以銅箸。日四五度。取少許點之。

又方。

真珠(一兩) 地榆(三兩銼)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同煮至水盡。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後。用熱水淘令無醋氣。即研令極細。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翳上。以瘥為度。

治眼赤脈衝貫黑睛諸方

夫眼者。肝之候。作五臟之日月。為一身之精明也。若臟腑壅滯。風熱相搏。毒熱之氣。積而不散。攻眼上下。故生赤脈衝黑睛也。

治眼小眥生赤脈。沖貫黑睛昏暗。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 木通(一兩銼)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羚羊角屑(一兩) 決明子(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大眥生赤脈。沖貫黑睛。宜服此蕤仁散方。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地膚子(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赤脈。上下衝貫黑睛。臟腑壅悶。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黃連(去須) 木通(銼) 桑根白皮(銼以上各一兩) 蘆根(二兩) 旋覆花(三分)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眼赤脈衝貫黑睛。熱毒腫痛。心躁煩亂。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黃芩 葳蕤 防風(去蘆頭) 地膚子 羚羊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馬牙硝(以上八味各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黃連(一兩半去須)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風熱眼中生赤脈。沖貫黑睛。及有花翳。宜點真珠散方。

真珠(一分) 龍腦(半分) 琥珀(一分) 硃砂(半分) 硼砂(二豆大)

上件藥。同細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銅箸取少許。點在眥上。

治肝臟壅熱。目中生赤脈。沖貫黑睛。赤痛不止。宜點黃連煎方。

黃連(一分搗羅為末研) 白礬灰(一分) 膩粉(一錢) 井鹽(半兩研) 硼砂(一錢研) 胡黃連(半兩搗羅為末研) 白龍腦(一分細研)

上件藥。以淡漿水一大盞。古字錢二十文。納瓷瓶中。封閉。懸於淨舍內。經二七日。綿濾去滓。入龍腦在藥中。每日三五度。以銅箸取少許點之。

治眼風熱磣澀。生赤脈。沖注瞳仁。熱淚疼痛。宜點蕤仁煎方。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研) 青鹽(三分) 黃連(一兩去須搗研)

上件藥。以醋漿水一中盞。煎取一小盞。去滓。納一銅器中。別取鯉魚膽烏雞膽各一枚。取汁入前藥汁中。用槐枝如指大。長一尺。去皮作挺。研之勿住手。自晝研至夜。以綿濾過。於瓷盒中盛。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眼眥中。慎風也。

治眼血灌瞳仁諸方

夫眼血灌瞳仁者。由肝心久積熱毒所致也。心主血。人臥。血歸於肝。若為風熱伏留。胸膈壅滯。則血上行。灌注於目也。亦有因用針失度。惡血不消。流漬於眼。則疼痛難忍。宜早療之。免有所損故也。

治眼。肝心積熱。血灌瞳仁。腫痛。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蒲黃(三分) 犀角屑(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黃芩(一兩) 玄參(一兩)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眼。血灌瞳仁。昏澀赤痛。宜服此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川大黃(一兩微炒) 黃芩(一兩) 地骨皮(一兩) 玄參 葳蕤(各一兩)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馬牙硝半錢。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眼。血灌瞳仁。疼痛不可忍。宜服沒藥散方。

沒藥(一兩半) 麒麟竭(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生乾地黃(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二錢。服之。

治眼。血灌瞳仁。生障膜。宜點真珠散方。

真珠末(半兩) 水精(半兩) 琥珀末(半兩) 硃砂(一兩) 馬牙硝(半兩) 龍腦(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取如半小豆大。點之。

又方。

生地黃(五兩細研) 川大黃(一兩搗羅為末)

上件藥相和。以帛子剪作片子。如兩三指長闊。勻攤藥於上。以銅器中盛。仰臥㩉眼。覺熱。即更換冷者。

又方。

上以生地黃汁。每溫服一小盞。頓服。以瘥為度之。

治眼生珠管諸方

夫眼者。是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肝藏血。若腑臟氣血調和。則目有精彩眼淨。若風熱痰飲。漬於上焦。使肝藏血氣蘊積。沖發於眼。則令眼津變生結聚。狀如珠管也。

治眼生珠管。宜點貝齒散方。

貝齒(燒灰) 手爪甲(燒灰) 龍骨(以上三味各半兩)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每用少許。點珠管上。日三四度。甚妙。

治眼中生膚翳。稍滿瞳仁。及生珠管方。

硃砂(半兩) 貝齒(一枚燒灰)

上件藥。都研令極細。每日三四度。以少許點珠管上。日三四度。甚效。

治眼中生膚翳。垂生珠管。宜點龍腦煎方。

龍腦(一錢) 膩粉(一錢) 馬牙硝 秦皮 防風(去蘆頭) 黃連(去須各一兩)

上件藥。先搗馬牙硝秦皮防風黃連令碎。用新汲井水兩碗。浸藥兩復時。緩煎取一小盞。用綿濾去滓。澄清。卻於瓷瓶內盛之。然後入龍腦膩粉。候一宿。每用點之。

又方。

銅青(一兩) 細墨(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頭醋和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兒乳汁少許。新汲水少許。浸化後。以銅箸點之。

治眼卒生珠管。點眼方。

黃丹(半兩) 鯉魚膽(五枚取汁)

上使藥相和如膏。每日三五度。以銅箸取少許點眥中。

又方。

滑石(一分) 龍骨(一分) 手爪甲(半兩燒灰)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新筆染藥。點珠管上。日三五度點之。

又方。

牛膝莖葉(不拘多少)

上搗絞取汁。日三五度點之。

治眼白睛腫脹諸方

夫眼白睛中脹起。蓋覆瞳仁者。此因肺臟有暴風客熱故也。肺色白主於氣輪。應於白睛。若肺氣壅滯。肝膈不利。為邪熱所乘。不得宣泄。則毒氣上攻於目。故令白睛腫脹。或疼痛也。宜快臟腑及鐮去惡血及敷熁腫藥。無不瘥也。

治眼白睛脹。日夜疼痛。心胸多悶。清肺利肝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赤茯苓〔三(二)分〕 木通(三分銼)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焙過微炒) 防風〔二(三)兩(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二(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漢防己(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杏仁(三兩(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夜臨臥再服。忌炙爆熱面油膩。

治眼忽然白睛腫脹。如水泡者。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銼) 木通(銼) 犀角屑 黃芩 旋覆花 茯神 玄參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八味各一兩) 甘菊花(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以瘥為度。

治眼白睛腫脹裹瞳仁。宜服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 赤茯苓 玄參 防風(去蘆頭) 黃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梔子仁(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夜臨臥再服。

治肝肺大熱。白睛腫脹。蓋覆瞳仁。疼痛。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大青 羚羊角屑 梔子仁 桑根白皮(銼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拌合服之。日三四服。

治肺臟積熱。白睛腫脹。遮蓋瞳仁。開張不得。赤澀疼痛。宜服玄參丸方。

玄參 羚羊角屑 川升麻 漢防己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沙參(去蘆頭) 車前子 桑根白皮(銼) 梔子仁(以上各一兩) 大麻仁(一兩半)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夜臨臥時再服。

治眼白睛腫脹。宜服車前子丸方。

車前子 決明子 梔子仁 黃連(去須) 牽牛子(微炒) 羚羊角屑 木通(銼以上各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牛膽汁和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眼白睛腫脹。赤澀熱痛。宜服貼脅膏。

川大黃 玄參 川朴硝(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地黃汁調勻。令調攤於帛上。貼之下瞼。

治眼白睛腫起。赤磣痛癢。洗眼藁皮湯方。

秦皮(一兩去粗皮) 桑根白皮(一兩) 玄參(半兩) 葳蕤(一兩) 川大黃(半兩) 竹葉〔二兩(一握)〕 梔子仁(半兩) 青鹽(半兩末成湯下)

上件藥。粗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入鹽濾去滓。微熱淋洗冷即再暖服之。

治眼白睛腫起。赤澀疼痛。宜點硃砂煎方。

硃砂(一分細研) 馬牙硝(半兩細研) 黃連末(半兩) 杏仁〔一兩(分)湯浸去皮〕 青鹽(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綿裹。用雪水三合。浸之一宿。更以綿濾過。於瓷盒中。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

治目珠子突出諸方

夫人風熱痰飲。漬於臟腑。則陰陽不和。肝氣蘊積生熱。熱衝於目。使睛疼痛。熱氣衝擊其珠子。故令突出也。唯宜先服冷藥。瀉肝。利其腸胃。然後調理。漸漸自消。凡瞳仁脹起者。水輪脹也。或如懸珠。難為卒效。療之有據即漸微。瘳終不可全瘥。宜用氣針引之。出惡濁汁以消毒氣。如再發。亦宜更針之。

治眼熱毒所攻。目珠子突出。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桑根白皮(銼) 木通(銼) 赤茯苓 旋覆花 葳蕤 川升麻 川芒硝(以上各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時再服。

治眼黑睛突出。風熱壅滯。上攻疼痛。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桔梗(去蘆頭) 羚羊角屑 木通(銼) 子芩 黃耆(銼) 梔子仁(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朴硝一錢。食後溫服。臨臥再服。

治眼忽然突出睛高。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半) 桔梗(去蘆頭) 川大黃(銼碎微炒) 羚羊角屑 赤芍藥 防風(去蘆頭) 黃芩(以上各一兩) 茺蔚子(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再服。

治熱毒攻眼。目珠子腫。突出。宜服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 犀角屑 地膚子 決明子 黃芩 苦參(銼) 玄參 車前子(以上各一兩) 川朴硝(二兩) 龍膽(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臨臥再服之。

治眼睛。無故突出一二寸者方。

上急以冷水澆注目上。數易水。須臾睛當自入。平復如故。

治蟹目諸方

夫蟹目者。由臟腑壅滯。肝有積熱。上衝於目。令目痛甚。當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之目。故以為名焉。或有如豆者。名曰損翳。極是難治。不可鉤割。及敷諸毒藥。石膽銅青之類。益加為害。唯宜服藥。宣其熱毒。若得熱退。即便瘥矣。

治眼生蟹目黑睛。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 赤芍藥(一兩) 蘆根(一兩半銼) 木通(一兩半銼) 旋覆花(一兩半) 桑根白皮(一兩半)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再服之。

治眼生蟹目。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梔子仁 黃連(去須) 葳蕤 川升麻 蕤仁(湯浸去赤皮)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犀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再服之。

治蟹睛疼痛。瀉肝補膽防風散。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遠志(去心) 人參(去蘆頭) 桔梗(去蘆頭) 細辛 赤芍藥 羚羊角屑(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中生蟹目。及胬肉。日夜難開。疼痛。宜點此方。

獖豬膽(干者如棗大) 杏仁(七枚湯浸去皮) 成煉朴硝(一錢) 龍腦(二錢)

上件藥。先將杏仁入乳缽中研令細。次下諸藥同研。以瓷盒盛。每以銅箸取如黍米大。點目眥中。即眼中。冷淚出。十日後自瘥。其藥密覆。勿令見風。

治眼偏視諸方

夫人肝氣虛。風邪入於目。而瞳子被風所射。睛不正則偏視。此患亦有從少而得之者。亦有長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氣虛。為風邪所牽。故令偏視也。

治眼偏視。風邪攻肝。牽射瞳仁。致目不正。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 防風(去蘆頭) 羚羊角屑 酸棗仁(微炒) 茯神(以上各一兩) 細辛 甘菊花 蔓荊子 決明子 前胡(去蘆頭) 桑根白皮(銼以上各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毒魚肉。

治風邪入目。致瞳子不正。眼常偏視。宜服甘菊花散。

甘菊花 赤箭 酸棗仁(微炒各一兩) 旋覆花 犀角屑 防風(去蘆頭) 白蘚皮 白芷 細辛 沙參(去蘆頭) 羌活 甘草(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心肝藏風熱。致眼偏視。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錢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犀角屑 甘菊花 天麻 槐子 人參(去蘆頭) 芎藭 防風(去蘆頭) 車前子 決明子 黃耆(銼) 蔓荊子 羚羊角屑(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同研令勻。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一錢。臨臥再服之。

治眼偏視。宜服歸睛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青葙子(一兩) 細辛(半兩) 決明子(一兩) 獨活(一兩) 芎藭(半兩)赤茯苓(三分) 車前子(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地膚子(一兩)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赤芍藥(半兩) 甘菊花(半兩) 茺蔚子(半兩) 生乾地黃(半兩) 槐子(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一錢。臨臥再服之。

治眼風邪所攻。瞳仁不正。顧視常偏。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半) 犀角屑(一兩) 龍膽(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赤芍藥 甘菊花 細辛 防風(去蘆頭) 酸棗仁(微炒) 沙參(去蘆頭) 蔓荊子 玄參 人參(去蘆頭) 蕤仁(去赤皮各三兩) 天竺黃(半兩細研) 密蒙花(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於食後。以竹瀝湯。調下二錢。

治肝虛風邪所攻。致目偏視。宜服此槐子丸方。

槐子仁(二兩) 覆盆子 酸棗仁(微炒) 柏子仁 車前子 蔓荊子 茺蔚子 牛蒡子(微炒)蒺藜子(微炒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之。

治墜睛諸方

夫墜睛眼者。由眼中賊風所吹故也。風寒入貫瞳仁。攻於眼帶。則瞳仁牽拽向下。名曰墜睛也。眼為五臟之候。頭為眾陽之府。若陰陽不和。風邪所搏。則令眼有斯疾。若日數漸多。則拽破瞳仁。兩俱陷無津液精華者。不見物也。

治墜睛眼。風熱牽瞳仁向下。宜服此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木通(一兩半) 黃連(一兩半去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葳蕤(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再服。忌炙爆油膩毒滑魚肉。

治墜睛。風毒牽瞳仁向下。眼帶緊急。視物不明。宜服菊花散方。

甘菊花(一兩) 旋覆花(三分) 生乾地黃(半兩) 羚羊角屑(一兩) 海桐皮(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白附子(半兩炮裂) 防風〔三(二)分去蘆頭〕 蔓荊子(三分) 決明子(半兩) 芎藭(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再服之。

治墜睛眼失明。眼睛牽陷。或時發䍱。視物散亂。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車前子(一兩) 枸杞子(一兩) 槐子 五味子 青葙子 牛蒡子(微炒) 茺蔚子 胡黃連(以上各三分) 兔肝(一具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煎槐子湯調下二錢。臨臥再服。

治墜睛久不瘥。宜服羌活散。

羌活(二兩) 秦艽(去苗) 防風(去蘆頭) 桂心 牛蒡子(微炒) 胡黃連 茯神(以上各一兩) 白附子(炮裂) 犀角屑 酸棗仁(微炒各三分) 龍腦(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空心。鹽湯調下二錢。晚食前。煎麥門冬熱水。再調服之。

治眼風邪所攻。墜睛向下。漸漸失明。宜服槐子丸方。

槐子 天麻 獨活 地膚子 沙參(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羚羊角屑(以上各一兩半) 決明子(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菊花(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漿水下三十丸。夜臨臥再服。

治墜睛風熱所攻。宜用此點眼藥方。

豬肝(一具) 黑豆花(曝干) 槐花(曝干) 地黃花(曝干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除豬肝外。搗細羅為散。和豬肝納鐺中。以水二斗。緩火煎。候上有凝脂。似酥片子。此是藥炙上物。掠盡為度。以瓷閤中盛。每以銅箸取如黍米大。點眥中。日三四度。

治眼膿漏諸方

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風熱客於瞼眥之間。熱搗於血液。令眥內結聚。津液乘之下上。故成膿。血汁不盡謂膿漏。俗呼為漏睛是也。又有眼因患瘡。出膿血後。大眥頭常有膿液。亦名漏睛。若不早治。日久眼生黑點。微有黯色。侵損於目。即難治也。

治眼膿漏不止。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防風(去蘆頭) 子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二兩) 地骨皮 遠志(去心)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漏蘆(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臨臥再服。忌炙爆油膩毒滑魚肉。

治眼膿漏。眥頭赤癢。日夜出膿水不止。宜服玄參丸方。

玄參 決明子 黃耆(銼) 黃連(去須) 青葙子 露蜂房(微炒) 漏蘆 羚羊角屑(以上各一兩) 蕤仁(一兩半湯浸去赤皮) 真珠粉 雄黃(細研) 硃砂(細研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一時研令勻。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臨臥再服之。

治眼膿漏。視物不明。點眼方。

雄黃(細研) 石決明(搗碎細研水飛過) 馬牙硝(細研以上各一兩) 青鹽(半兩細研) 蜜(三合) 青羊膽(三枚)

上件藥。用生絹袋盛。以蜜並羊膽汁中。浸兩復時。捩取汁。於瓷盒內盛點之。不用更掠。

治眼膿漏久不止。宜點白礬煎方。

白礬〔三(一)分燒灰〕 黃柏末(三分) 黃連末(一分) 雄黃(一分) 熊膽(一錢) 硃砂(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水二大盞。調令勻。納瓷瓶中。以重湯煮一日。藥成待冷。用綿濾過。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眥頭。

治漏睛膿汁出。經年不絕。熨眼方。

馬齒莧子(半兩) 人莧子(半合)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銅器中。於飯甑上蒸。以綿裹熨眼大眥頭。淚孔有膿水出處。凡熨眼之時。須藥熱熨。透睛三五十度。膿水自絕。

治斑豆瘡入眼諸方

夫斑瘡入眼者。由因患傷寒時行熱病。毒氣蒸眼。其眼澀痛。或有片片黃赤。如玳瑁色。上似粟顆瘡生是也。不可便點藥。入眼則使眼爛。其眼當枯也。又豆子瘡入眼者。眼中有疱。疼痛。眼腫不開。亦忌點藥。候瘡子出。眼即漸瘥。唯宜利脾肺。解熱毒。平和涼藥。稍稍服之。亦可於眼瞼上下。貼熁藥。以散毒氣。脫或不明斯理。點諸眼藥。則睛疱破。膿血俱出。便令雙損。候瘡子退後。點藥無妨也。

治斑豆瘡入眼。赤澀腫痛。或生翳漸長。宜服真珠散方。

真珠末(一分) 琥珀(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龍腦(二錢細研) 天竺黃(半兩細研) 羚羊角屑(一分) 犀角屑(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川升麻(三分) 赤茯苓(半兩) 車前子(半兩) 赤芍藥(三分) 決明子(半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拌令勻。每於食後。煎竹葉湯。調下一錢。忌炙爆熱面。

治斑豆瘡入眼。疼痛壯熱。口乾煩渴。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 黃芩 梔子仁 赤芍藥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銼) 玄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斑豆瘡入眼。口乾心煩。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梔子仁 黃連(去須) 葳蕤 川升麻 蕤仁(湯浸去赤皮)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斑豆瘡入眼。體熱心煩。少得睡臥。宜服防風丸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茺蔚(三分) 玄參(三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知母(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斑豆瘡入眼。疼痛難開。宜服鬱金丸。

鬱金 梔子仁 黃連(去須)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 石決明(一兩搗碎細研水飛過) 蛇蛻皮灰(三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十丸。

治斑豆瘡入眼不退。宜用蠐螬點眼方。

蠐螬(五枚搗絞為汁) 曾青(一錢) 硃砂(二錢)

上件藥。先研曾青硃砂如粉。後入蠐螬汁同調。令稀稠得所。每點少許。極妙。

治斑豆瘡入眼。宜外貼黃藥散方。

黃藥(一兩) 木香(一兩) 川大黃(三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好漿水。調為膏。攤生絹上。貼眼瞼上下。不得入眼。干即易之。

治眼䀮䀮諸方

夫臟腑虛損。風邪痰熱所乘。傳注於肝。上衝於目。故令瞻視不分明也。皆由肝氣不足。心氣虛傷。胸膈風痰。勞熱所致。則不能遠。視物昏暗。故謂之䀮䀮也。

治腑臟中痰氣。(實)熱毒沖眼。遠視䀮䀮。宜服川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苦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肝藏風虛。眼目昏暗䀮䀮。視物不明。宜服薯蕷散方。

薯蕷 防風(去蘆頭) 山茱萸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去蘆頭) 枸杞子 茯神 芎藭覆盆子(以上各一兩) 甘菊花(三分) 細辛〔二(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棗湯調下二錢。夜臨臥再服。

治肝氣虛乏。視物䀮䀮。欲成青盲。面目青。眼中炙淚。調肝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蕤仁(二兩湯浸去赤皮) 柏子仁(二兩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羊子肝(二具細切炙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晚食前再服。

治眼視物䀮䀮。青羊肝散方。

青羊肝(一具去膽膜切) 決明子〔二(五)兩微炒〕 蓼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先將羊肝。於新瓦盆中。慢火上爆干。納諸藥。搗細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夜臨臥再服。

治肝臟風熱。兩目䀮䀮。視物不明。宜服藍實丸方。

藍實 決明子 青葙子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黃連(去須) 地膚子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菊花 甘草(炙微赤銼) 茺蔚子 車前子 蕤仁(湯浸去赤皮)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生乾地黃 細辛 赤茯苓(以上各半兩) 兔肝(一具曝干) 鯉魚膽(七枚曝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清粥飲。下二十丸。

治風熱壅滯。眼不得見日。淚出䀮䀮。不見物。宜服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 決明子 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 車前子 細辛 五味子(以上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生乾地黃 枸杞子 茺蔚子 防風(去蘆頭) 澤瀉 地膚子 桂心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以上各半兩) 兔肝(一具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眼視物漠漠。似隔絹看物。宜服石決明丸方。

石決明(一兩搗碎細研水飛過) 黃連(三分去須) 秦皮(三分) 細辛(半兩) 菥蓂子(一兩) 蕤仁(三分湯浸去赤皮) 車前子(三分)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眼䀮昏暗。赤澀怕日。淚出難開。宜點龍腦煎方。

龍腦 雄黃 蕤仁(湯浸去赤皮) 銅綠 青鹽 膩粉(以上各一分) 黃丹(半兩)

上件藥。都研三兩日。再用。然後取白蜜半斤。攪令勻。以於一細長項瓷瓶內。以重湯煮一飯時。候冷取出。再以銅箸取藥。如綠豆大。每一隻眼內。點三點。相次用熱鹽湯洗掠之。

治眼䀮䀮不明。點眼方。

上取烏雞膽汁夜臨臥點之。

又方。

上取生兔肝。研絞取汁。以綿裹。入乳汁中。漬滴目中。

又方。

上以鼠膽汁點之。

又方。

上以空青或曾青。水漬露一宿。以水點之效。

治眼見黑花諸方

夫眼見黑花。皆起於臟腑。為陽氣不實。陰氣競生故也。凡人陰陽安和。精氣上注於目。故能令目明也。若肝膽勞傷。氣血不足。而更注目強視。看讀細書。勞動所傷。承虛致患。或有因患起早。榮衛氣虛。恣食五辛。而傷正氣。攝養既已失度。眼目於此患生。睹物或如飛蠅。或如亂髮。因茲歲久。漸變多般。黑白象龍蛇之形。遠近如煙霧看物。針藥宜補於五臟。保養須在於十全。不值良醫。疾狀彌篤。立成內障也。

治眼見黑花。或眼暗後。變為青盲。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羌活(半兩) 黃芩(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決明子(半兩) 車前子(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玄參(半兩) 細辛(三分) 甘菊花(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眼中見黑花者。從腎虛而起。診右手尺脈。當沉而數者。是其候也。宜服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 石斛(去根)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防風(去蘆頭) 黃耆(銼) 車前子茺蔚子 覆盆子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磁石(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地膚子(以上各一兩) 兔肝(一兩半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鹽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之。

治肝腎風虛攻上。眼見黑花不散。宜服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一兩) 甘菊花(一兩) 生乾地黃(三分) 車前子 防風(去蘆頭) 蔓荊子 芎藭 梔子仁 細辛 白茯苓 玄參 薯蕷(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桑枝湯。下二十丸服。

治眼昏。翳赤澀。遠視似有黑花。及內障不見物。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磁石(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神麯(炒微黃) 青鹽(以上各一兩) 雀兒(十個去毛嘴爪翅足存腸胃去骨爛研)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好酒二升。入少煉熟蜜。入雀肉及鹽。研令極爛成膏。和諸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服。

治眼見黑花。衝風淚出。遠視不明。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柏子仁(一兩) 黃耆(一兩銼) 防風(三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遠志〔二(三)分去心〕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地骨皮(半兩) 巴戟(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熟乾地黃(一兩) 覆盆子(二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磁石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服。

治肝腎風虛。眼生黑花。宜服此方。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神麯(四兩微炒)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令勻。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二十丸。粥飲下亦好。

治眼昏暗諸方

夫眼者。五臟六腑陰陽之氣。皆上注於目。若血氣充實。則瞻視分明。若血氣虛竭。則風邪所侵。故令昏暗不明也。

治肝藏風熱。眼目昏暗。並加澀痛。宜服決明子散丸方。

決明子 甘菊花 青葙子 羚羊角屑 芎藭 犀角屑 玄參 黃芩 茯神 梔子仁(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之。

治眼昏暗。漠漠不明。宜服冬瓜子散方。

冬瓜子(一兩) 青葙子 牡荊子 地膚子 蔓荊子 決明子 車前子 茺蔚子 白蒺藜(微炒去刺) 松子仁 桂心 蘡薁根 蕤仁(湯浸去赤皮)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細辛(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眼昏暗。祛風止淚。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 地膚子 細辛 白芷 桂心 車前子(六味各三兩) 柏子仁(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川椒(四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肝腎風虛。眼昏暗。久視無力。宜服兔肝丸方。

兔肝(二兩炙干) 防風(一兩去蘆頭) 玄參(一兩) 決明子〔二(三)分〕 車前子(一兩) 茯神(一兩) 地骨皮(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龍齒(一兩) 甘菊花(半兩) 苦參(半兩) 川大黃(二兩半銼碎微炒)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肝風多淚。眼目昏暗。宜服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 甜瓜子仁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 白蒺藜(微炒去刺) 面曲(炒令微黃)烏梅丸(微炒) 桂心 蔓荊子 決明子 牡荊子 茺蔚子 枸杞子 螢火蟲(微炒去翅足)地膚子 柏子仁(各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蕤仁(二兩湯浸去赤皮) 細辛(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眼補肝祛暗明目。能令遠視。地膚子丸方。

地膚子(三分) 藍子(一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車前子(半兩) 甜瓜子(半兩) 茺蔚子(一分) 青葙子(三分) 細辛(半兩) 螢火蟲(一分微炒去翅足) 決明子(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覆盆子(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 菟絲子(三分酒浸三宿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肝明目。祛風除暗。決明子丸方。

決明子 槐子 覆盆子 青葙子 地膚子 車前子(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之。

治眼昏暗。不能遠視。蔓荊子丸方。

蔓荊子 五味子 枸杞子 地膚子 青葙子 決明子 楮實(水淘去浮者微炒) 茺蔚子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之。

治肝腎風虛。眼目昏暗。四肢無力。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三兩燒赤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桂心 黃耆(銼) 羚羊角屑 車前子 薯蕷(以上各一兩) 細辛(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或至四十丸。

治眼目昏暗。宜服補肝明目。車前子丸方。

車前子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以上各一兩) 決明子(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夜臨臥再服。

治肝腎俱虛。眼常昏暗。宜服駐景丸方。

菟絲子(五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車前子(一兩) 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肝虛目昏。補肝地膚子散方。

地膚子〔一(二)斤陰乾搗羅為末〕 生地黃(五斤淨湯搗絞取汁)

上件藥。相拌。日中曝干。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夜臨臥。以溫水調再服之。

治眼昏暗。能令徹視見遠。硃砂丸方。

硃砂(半兩細研) 青羊膽(一枚)

上以硃砂末。入膽中。懸屋西北角。陰乾。白日取出。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後。以粥飲下十丸。

治眼補肝氣明目。延年益壽。蔓荊子散方。

蔓荊子(一斤以水淘淨) 黃精(二斤和蔓荊子水蒸九曝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粥飲。調下二錢。日午晚食後。以溫水再調服。

治眼補肝除暗。明目。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一升) 蔓荊子(一升用好酒五升煮酒盡曝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食後及臨臥服。

治眼熱目暗。明目槐子丸。

槐子 黃連(去須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夜臨臥再服。

又方。

地膚子 枇杷子 營實(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勞傷肝氣。眼目昏暗。宜服此方。

地膚子(五兩末) 生地黃汁(一中盞)

上件藥。相和。卻曝令干。再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勞傷肝氣目暗。明目方。

螢火蟲〔七(二七)枚〕 白犬膽(一枚)

上件藥。陰乾。搗細羅為散。每取如黍米點之。

又方。

螢火蟲(二七枚)

上用鯉魚膽二枚。納螢火蟲於膽中。陰乾。百日搗。羅為末。每用少許點之。極妙。

又方。

上以白瓜子一升。絹袋盛。於沸湯中蘸三遍。曝干。卻以醋五升。漬三宿。又曝干。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蔓荊子(二升淘令淨蒸曝三五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清粥飲調下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上以黑豆緊小者。淨擇。布擦。納於牛膽中。繫縛。懸淨室。令陰乾。每日食後。溫水下三七粒。

又方。

車前子(十兩)

上搗細羅為散。用蜜調和。蒸令香熟。每於食後。以清粥飲調下小彈子大。

又方。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

上搗羅為末。用雞子白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鷹眼睛(一對炙干搗末)

上研令極細。以人乳汁再研。每以銅箸取少許。點於瞳仁上。日夜三度。可以夜見物。或取臘月鳩鵒眼睛。依上法用效。

又方。

上以槐子。納豬(牛)膽中令滿。陰乾。百日。每於食後。吞一枚。二十日覺體輕。三十日白髮黑。夜可細書。

又方。

上以決明子。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十粒。漸加至四十粒。取意久服。不限多少。

治眼被物撞打著諸方

夫眼忽被物撞打著。睛出眼帶未斷。當時納入瞼中。但勿驚觸。可四畔摩膏。及以生地黃。細搗厚敷之。無令外風侵擊。若內有惡血。以針引之。自出。眼中亦不用敷藥。若骨及睛血出。亦依此將理。至瘥後。長服治風熱藥。鎮養五臟。不爾。則熱衝上。如眼帶斷睛損。即不可治也。

治眼撞打著疼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一兩) 茺蔚子(一兩) 防風(去蘆頭) 芎藭 藁本 桂心 黃耆(銼)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白芷(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眼忽被撞打著。腫澀疼痛。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 芎藭 羚羊角屑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赤芍藥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木香(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眼撞打著。瞳仁不損。白睛有瘀血不散。疼痛不可忍。宜服琥珀散方。

琥珀(細研) 當歸(銼微炒)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 赤芍藥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羚羊角屑 突厥白 生乾地黃 藁本(以上各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二錢。

治眼為他物所傷。三膽點眼方。

羊膽(一枚) 雞膽(三枚) 鯉魚膽(二枚)

上件藥。摘破調合令勻。頻頻點之。

治眼為物所傷。或肉胬。宜用此方。

生地膚苗(五兩淨洗)

上搗絞取汁。瓷盒中盛。以銅箸頻點目中。冬月煮干者。取汁點之。

又方。

上以杏仁爛研。以人乳汁浸。頻頻點。

治眯目諸方

夫眯目者。是飛揚諸物。塵埃之類。入於眼中。黏睛不出。遂令疼痛難開也。

治眯目澀痛不明方。

上槌羊鹿筋擘之如被弓法。納筋口中。熟嚼。細擘眼內著瞳子瞼上。以手當臉上輕挼之。若有眯者。挼二七過便出之。視眯當著筋出來即止。未出者。復為之。如此法。恆以平旦。日未出時為之。以瘥為度。出訖。當以好蜜注四眥頭。鯉魚膽亦佳。若數挼目痛。可間日挼之。

治稻麥芒入目方。

上以生蠐螬。取新布覆目上。將蠐螬於布上摩之。芒即自出著布。

治麥芒入目不出方。

上煮大麥汁。洗注目中良。

治物落眼內不出者。取好清水。研細墨。以銅箸點之。即出。治砂草眯目中方。

上用書中白魚。以乳汁和。研。注眼中良。

治一切物眯目中。妨痛不可忍方。

上取豬脂。去筋膜。於水中煮。待有浮上如油者。掠取。貯於別器中。又煮。依前法再取之。仰臥去枕。點於鼻中。不過三兩度。其脂內入眼角中。流出眯物即瘥。

治雜物眯目不出方。

上取桑根白皮一片。新者。如箸大。削一頭令薄。捶令軟滑。漸漸令人於目中。黏之。須臾自出。

又方。

豆豉三七粒。著水中浸洗。目視之即出。

又方。

酥少許。納鼻中。隨目左右。垂頭臥。令流入目中。有淚。即眯物當隨淚出。

又方。

鮑魚頭二枚。地膚子半合。以水煮令爛。取汁。以注目中。即出。

又方。

雞肝血注目中。神效。

又方。

白蘘荷根。搗絞取汁。注目中。即出。

又方。

揀牆頭馬齒莧。燒灰。少少點眥頭。即出。

又方。

甑帶燒灰。水調一錢。

又方。

蘧麥(一分) 乾薑(一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井華水調下二錢。

又方。

蠶沙一枚。以水吞之。即出。

卷第三十四

口齒論

夫口齒者。為腑臟之門戶。呼吸之機關。納滋味以充胃腸。通津液以潤經脈。故口為脾之應候。齒作骨之榮華。在乎一身實為大要。是以黃庭經云。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幹齒治之堅牢白淨。即津液美而無病矣。或揩洗所勞。招風致病。性為疏嫩。不能矜持。滋蔓既深。損蠧朽尤甚。又經曰。唇為飛門。齒為戶門。宜發五音。摧伏諸般。凡為病起。因口所成。含惡風以咽津。益痰澼而在膈。使心胸壅滯。毒氣攻蒸。久而熏之。焉得不損。究其病本。實有多般。且疳䘌者。其齒齦。虛軟而無膿血。又曰䘌者。其齒齦。觸著即膿血出。又口疳。其齦不觸。自然膿血出。又風疳者。其齒齦。上齦齒上齶。有小孔形如蜂窩之狀。又齒疳。其齒骨脆爛。又齒齦。唇口忽變白色或作青黑色者。是急疳之狀也。死不過旬日。宜急治之。先看唇頰裡。有紫赤或青黑脈處。即須針去惡血。不然烙之亦好。附齒有黃黑色物。似爛骨之狀者。各為齒狀。凡治齒者。先看有此物。即須用疳刀掠去之。附齒有物如蟬翼。或如雞子膜。或如絲纏著齒根。亦須用疳刀掠去之。不爾。則齒齦永不附著齒根也。

治牙齒疼痛諸方

夫牙齒疼痛者。是牙齒根引痛。牙齒是骨之餘。髓之所養。手陽明之支脈。入於齒。若髓氣不足。則陽明虛。不能榮於牙齒。為風冷所傷。故疼痛也。

治牙齒疼痛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莽草(一分) 桑寄生(一分) 地骨皮(半兩) 槐白皮(半兩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藁本(一分) 柳枝(一握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二大盞。入鹽末一錢。荊芥五穗。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日三用之。

治牙齒髮歇。疼痛不止。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獨活(一兩半) 蓽茇(半兩) 雞舌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連頰骨。相引疼痛。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獨活(一兩) 莽草(半兩) 細辛(半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臍)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酒二升。浸一宿。於銅器中。慢火煎之。稍熱含冷吐。勿咽。日三用之。

治牙齒風毒所攻。疼痛不止。雞舌香散方。

雞舌香(半兩) 細辛(半兩) 附子(生用去皮臍) 獨活(各半兩)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麝香(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綿裹如棗核大。含之。有涎即旋旋吐卻。含三五度瘥。

治牙齒疼痛。麝香丸方。

麝香(半錢細研) 胡椒(一分) 甘松香(一分) 雄黃(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生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以新綿裹一丸。安在患處咬之。立效也。

治牙齒疼痛方。

槐白皮(一握) 荊芥穗(半兩)

上件藥。以醋一升。煎至五合。入鹽少許。熱含冷吐。以瘥為度。

又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半生用去皮臍) 莽草(半兩) 川椒(一兩去目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酒一大盞。煎三五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疼痛不可忍方。

芎藭(一兩) 細辛(一兩) 防風(去蘆頭) 附子(生用去皮臍) 藜蘆(去蘆頭) 莽草(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綿裹。熱酒浸。熨所患處。兼綿裹豇豆大咬之。勿咽其汁。

又方

豬牙皂莢(一挺炙去皮子) 川椒(七粒去目及閉口者)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用一錢。以綿裹。於痛處咬之。有涎吐卻。

治牙疼諸方

夫牙齒者。腎之所主。若經絡充實。骨髓強盛。則牙齒無病也。若氣血不足。風邪所乘。則令齦頰浮腫。成蟲蝕其間。疼痛不可忍。故謂之牙疼也。

治牙疼連頰腫。宜用莽草散方。

莽草(一兩) 細辛(一兩) 枳殼(半兩去瓤) 附子(一錢生用去皮臍)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篩為末。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不得咽之。

治牙疼掣痛不止方。

地骨皮(一分) 硇砂(一分) 細辛(一分) 生地黃(一分)

上件藥。搗。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入硇砂末。熱含冷吐。

治牙疼不可忍。經效蟾酥丸方。

蟾酥(一字) 生附子角(二豆大) 巴豆(一枚去皮研) 麝香(少許)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𩟘餅和丸如黍米大。以新綿裹一丸咬之。有涎即吐卻。

治牙疼啄木舌散方。

啄木舌(一枚) 巴豆(一枚)

上件藥。先搗啄木舌為末。入巴豆同研為散。用豬鬃一莖。點藥於牙根下立瘥也。

治牙疼插耳皂莢丸方。

皂莢(一挺) 豉(一合) 蒜一頭(去皮) 巴豆(七枚去皮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研為散。每用一字綿裹如梧桐子大。隨病左右納耳中立驗。

治牙疼胡椒丸方。

胡椒末(一錢) 蟾酥(一字大浸過)

上件藥。同研令相得。丸如麻子大。以綿裹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治牙疼砒霜丸方。

砒霜(半錢) 乾地龍(三錢) 巴豆(六枚去殼)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豬膽汁和丸如麻子大。綿裹一丸。於病處咬之。有涎即吐。

治牙疼地龍丸方。

乾地龍(一分末) 麝香(一分)

上件藥。細研。以黃蠟消汁。丸如粟米大。每用一丸。於蚛孔中。咽津無妨。

治牙疼麝香丸方。

麝香(大豆許) 巴豆(一粒) 細辛末〔半兩(錢)〕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棗瓤和丸。如粟米大。以新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有蚛孔即納一丸。立止。

治牙疼。濕生蟲丸方。

胡椒(十顆) 濕生蟲(一枚) 巴豆(一枚去殼)

上件藥。先研胡椒令細。次下巴豆濕生蟲等。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以綿裹一丸咬之。有涎即吐卻。立效。

治牙疼。白芥子吹鼻散方。

白芥子 舶上莎羅 蕓薹子(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邊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邊。即吹左鼻中。仍先淨洗鼻中。吹藥即驗。

治牙疼塞鼻。阿魏丸方。

阿魏 臭黃 砒典〔各一分(字)〕 雄黃〔一分(字)〕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端午日粽子和丸。如梧桐子大。如牙疼在右邊。即納左邊鼻中。以紙捻子塞之。合口閉氣。良久即定。如患蚛牙。納一丸。有涎即吐卻。

治牙疼。草烏頭丸方。

草烏頭(半兩炮裂) 躑躅花(二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黃蠟消汁。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附子(半兩生用) 馬夜眼(一枚炙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有涎吐卻。

治牙疼。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分生用) 附子(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麵糊和丸。如小豆大。以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以瘥為度。

又方。

蟾酥(一字湯浸研) 麝香(一字)

上件藥。和研為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以綿裹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又方。

阿魏 臭豆(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綿裹隨患處左右。插在耳門內。立效。

又方。

上以巴豆一粒。煨至黃熟。去殼。用蒜一瓣。切一頭作蓋。剜去中心。可按巴豆在內。以蓋子合之。用新綿裹。隨患處左右塞耳中。

又方。

上以蘿蔔子二七粒。去赤皮。細研。以人乳和。左邊牙痛。即於右鼻中點少許。如右邊牙疼。即於左鼻中點之。立效。

治齒疼諸方

夫手陽明之支脈。入於齒。齒是骨之餘。體之所養。若風冷客於經絡。傷於骨。冷氣入齒根。則齒疼也。蟲若蝕齒而疼者。須敷藥。蟲死則痛止也。

治齒疼川椒散方。

川椒(一分) 鹽(一分) 露蜂房(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三寸。扚破。煎五六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疼白楊皮散方。

白楊樹皮〔四(一)握〕 細辛(半兩) 露蜂房(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三錢。以水一大盞。浸一宿。煎令三五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疼及風痛。松脂散方。

松脂 顆鹽〔各一兩(合)〕 皂莢(一條不蚛者去皮子炙令黃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三錢。以水一大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疼立效方。

生附子角(十枚為末) 蟾酥(綠豆大) 麝香(一字)

上件藥。都研令細。用粳米飯和丸。如黍米大。以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又方。

上以獨頭蒜。煨熱。刀切頭少許。熨痛處。冷即易之。亦治蟲痛。痛。以瘥為度。

又方

上以川椒一兩去目。搗羅為末。以好白麵。溲丸如皂角子大。燒令熱。於所痛處咬之。不過三五度即瘥。

又方。

上以皂角子為末。以帛裹如彈丸大。於酸醋中煮熱。徹即於齒痛處吹之。冷即易之。神效。

又方。

上以爛棘針二百枚。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又方。

上以白馬尿。熱暖。隨病左右。含浸齒根。冷即吐之。神效。

又方。

雞糞白燒灰。敷齒根良。

又方。

牛膝根。搗羅為末。綿裹含之。

又方。

莽草(一兩) 細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疼痛諸方

夫手陽明之支脈入於齒。齒是骨之所終。體之所養。若風冷客於經絡。傷於骨髓。冷氣入齒根。則齒痛也。若蟲蝕齒而痛者。齒根有孔穴。蟲在其間。則針灸不瘥。若敷藥則蟲死。其痛乃止也。

治齒風疼痛極效方。

川升麻 防風(去蘆頭) 細辛 芎藭 當歸 白芷 地骨皮 獨活 木香(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五錢。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疼痛。及口臭。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獨活(二兩) 細辛(半兩) 白芷(半兩)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用藥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頭面風。口齒疼痛。不可忍方。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莽草 李根皮(半兩) 獨活(半兩) 芎藭(半兩) 細辛(一分) 防風(一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五錢。以酒一大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勿咽。如齒齦血出。用生雀血塗之便愈。

治齒風及蚛牙。疼痛不可忍方。

狼牙草根(半兩) 槐枝(半兩) 柳蚛屑(一兩) 白莢(一分去黑皮炙令焦黃) 莨菪子(半分水浸去浮者炒黃黑色)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三度。每度以漿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疼痛不可忍。蛇蛻皮散方。

蛇蛻皮(半兩炙黃) 吳茱萸(半兩洗三遍) 蠶砂(微炒) 柳枝 槐枝〔各一分(兩)〕

上件藥。細銼。每用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淨盥漱。稍熱含之。冷即吐之。神效。

治風齒疼痛。烏頭散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銼) 獨活(一兩) 郁李根白皮(四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綿裹。用酒一升。浸一宿後。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無問風蟲齒痛皆驗。

治齒風。疼痛不止。槐白皮散方。

槐白皮 地骨皮(各一兩) 鬆節(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漿一(二)中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蚛。疼痛不可忍。皂莢散方。

皂莢(炙黃焦) 荊芥 胡椒(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末。每用三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痛。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炙黃) 荊芥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地骨皮 鬆節(銼) 青鹽 白礬灰(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錢。以綿裹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治齒風痛。或蟲痛不可忍。根下有孔。皂莢丸方。

豬牙皂莢(三枚去皮子) 漢椒(七枚去目) 莽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芥子大。每用一丸。納蚛孔中。有涎即吐卻。

治齒風。連面疼痛不可忍方。

細辛(一兩) 白芷 芎藭 露蜂房(各一分)

上件藥。搗碎。以水一杯。煎一余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連面疼痛不可忍方。

細辛(一兩) 黑豆(一合)

上熬黑豆令熟。然後以好酒一(二)大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宣露。川升麻散方。

川升麻 白附子(炮裂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地黃汁調。貼在齒根。立效。

又方。

獨活(一兩)

上銼碎。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又方。

鼠黏子〔一分(合)〕

上件藥。爛搗。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蚛孔有蟲諸方

夫牙齒蟲者。是蟲蝕於牙齒。而令疼痛也。皆牙齒根有孔穴。蟲居其內。蝕一牙齒盡。又度蝕余牙齒也。

治牙齒蚛孔內有蟲。疼痛不可忍方。

露蜂房(一枚新者) 川椒(五十粒去目) 鹽(一分)

上件藥搗碎。以醋漿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蚛孔內有蟲。疼痛及齒齦腫癢方。

肥鬆節(三兩銼) 皂莢(一挺不蚛者去黑皮炙焦黃) 石鹽(一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蚛孔疼痛。兼有蟲方。

李樹根白皮(三兩銼) 細辛(三兩) 鹽(半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蟲蝕。蚛孔疼痛。不能食。面腫。莽草散方。

莽草(一分) 豬椒根皮(半兩)

上件藥。銼。以漿水二中盞。煎十餘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疼痛。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鹽(一錢)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醋漿水二大盞。煎十餘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蟲蝕。有蚛孔。莽草散方。

莽草(半兩) 山椒皮(一握)

上件藥。搗粗羅。每用三錢。以酒水各半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蚛痛有蟲。蝦蟆散方。

蝦蟆(端午暑一枚燒灰) 青黛(半兩細研) 柑子皮(半兩微炙) 乾薑(半兩末) 麝香(一分細研) 薰黃(半兩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用綿裹。可蟲孔大小。納蚛孔中。以瘥為度。

治牙齒蚛痛。日夜不止。藜蘆散方。

藜蘆(一分)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麝香(一分細研) 附子(半兩去皮生用)上件藥。搗羅為末。消黃蠟和丸。如粟米大。每用一丸。納蟲孔中。有津即吐卻。

治牙齒蚛痛。日夜不止。齒齦爛臭。麝香散方。

麝香 雄黃 白礬(燒灰) 石膽 川升麻(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綿裹一字。納蚛孔中。並以乳汁調少許。塗齒齦爛處。

治牙齒蟲蝕有蚛孔。疼痛不可忍。巴豆丸方。

巴豆(一枚醋煮令熟去皮) 硫黃(一字) 乾薑末(一字) 麝香(一字)

上件藥。都研令勻。消黃蠟和丸。如粟米大。綿裹一丸。納蚛孔中。

治牙齒被蟲蝕。有蚛孔疼痛。牙齒根朽爛。白礬丸方。

白礬灰 黃丹(各錢) 蝙蝠糞(二十粒) 巴豆(一粒麩炒微黃)

上件藥。同細研。以軟粟米飯和丸。如粟米大。曬乾。凡有蛀蚛孔疼痛不可忍者。以一丸於痛處咬之。立安。

治牙齒。有蚛蟲疼痛甚者。韭子丸方。

韭子(一兩) 乳香(一分) 臭黃(一分) 干蠍(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消黃蠟成汁。和丸如彈子大。即以瓷瓶子內。先著灰。燒一丸。用紙蓋。以筆管引煙出。熏牙蚛孔處。其蟲盡出。或將藥瓶於水碗中安著。其蟲盡下。撲在水中。

治牙被蟲蝕。有蚛孔。痛不可忍方。

豬牙皂莢(一挺) 川椒(一七粒) 莽草葉(七片)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黍米粒。每用一丸。以綿裹納蚛孔中。痛定後去藥。

治牙齒蚛孔有蟲。疼痛不可忍方。

硇砂 雄黃 石灰(炒令黃色) 蝦蟆頭(燒灰以上四味各一分) 巴豆(五粒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先研巴豆如麵糊。次入諸藥細研。以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有蚛孔者。以新綿裹一粒。致於蚛孔中。有涎即吐卻。其痛立止。如要牙落。輕者以刀子撥破牙根。令血出。取丸子兩粒。研揩在齒根下。一宿即落也。

又方。

乳香 白礬(燒灰各一分)

上件細研。飯和。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以綿裹納蚛孔中。

治牙齒蚛孔。疼痛不可忍。兼有蟲方。

乾地龍 麝香(細研以上各一分) 蠟(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化蠟和丸。如梧桐子大。用一丸按在蚛孔中。痛甚者便止。

又方。

上莽草搗羅為末。以綿裹納蚛孔中。或於痛處咬之。低頭吐津。勿咽之。其疼痛便定。

治牙齒被蟲蝕。有蚛孔疼痛方。

附子(半兩生去皮臍)

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有疼痛時。看蚛孔大小著之。如有涎。即旋旋吐卻。

又方。

雄黃末(一兩)

上以棗瓤和。用少許塞於蚛中。更以棗瓤泥塞蚛孔子上。以鐵箸烙令熱。便愈。

又方。

上以石膽細研。以人乳汁和。敷齒根蚛痛處。日三五度敷之。即瘥。

又方。

上以藜蘆為末。以松脂和如粟米大。每用一丸。納蟲孔中。立瘥。

又方。

上以薰陸香少許。嚼咽津即瘥。

又方。

上取松脂。捏令頭尖。注蟲孔中。有蟲出即效。

又方。

上以莨菪子。納蚛孔中。以蠟塞之。立愈。

又方。

上以蜘蛛殼一枚。綿裹安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又方。

上以馬夜眼如米許大。綿裹納蚛孔中。立瘥。

又方。

上以濕生蟲一枚。綿裹於蚛疼處咬之。勿令患人知。立瘥。

又方。

上以蜂窩蒂。綿裹於疼處咬之。

又方。

上以啄木鳥舌尖。綿裹於疼處咬之。

治齒齲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足太陽脈入於頰。遍於齒。若其經虛。風氣客之。結搏齒間。與氣血相乘。則齦腫。熱氣加之。則膿出而臭。侵蝕齒齦。謂之齦齒也。

治齲齒齦腫出膿汁。白礬散方。

白礬(一分燒灰) 蟾酥(半分) 干蝦蟆(一枚焚灰) 雄黃(半分) 麝香(半分) 熊膽(一分)

上同研令細。每用半錢。敷牙齒根。

治齲齒疼痛。蝦蟆散方。

干蝦蟆(一枚炙焦) 青黛(一分細研) 柑子皮(半兩) 細辛(半兩) 白雞糞(一分燒灰) 麝香(半錢細研) 乾薑(一分炮裂銼) 蘆薈(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綿裹如黍米大。納蟲孔中。無蟲孔者。以一字敷於患處。有涎即吐卻。

又方。

川椒(半兩去目)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上件藥。以水三盞。煮取二盞。去椒。含吐之。

又方。

葫蘆子(半升)

上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含漱。口吐之。莖葉亦可用。神良。不過二劑瘥。

又方。

白附子(生用) 莽草 細辛 芎藭 高良薑(各一分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綿裹少許。著齲上。有汁勿咽。

治齲齒方。

牛膝(一兩燒為灰)

上細研為末。以少許著齒間。含之。

治齲齒痛有蚛孔方。

雄雀糞

上以綿裹塞於蚛孔中。日二易之。

治齲齒蟲腐方。

棘針(三兩朽爛者)

上搗碎。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又方。

上取郁李根七(一)握。切。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熱含之。當時出蟲。長六七分。

皆黑頭蟲。即瘥。

又方。

莨菪子三合。於瓶子內盛。將青銅錢七文。燒令通赤。放於瓶中。後燒莨菪子作聲。有煙出。以筆管引煙氣於蚛痛處。有蟲出。痛止即瘥。

治齒䘌諸方

夫齒䘌者。由人飲食甘肥。不能揩理。宿食在於齒根。腐臭之氣。淹漬於齒也。而又臟腑壅滯。上焦積熱。久而不散。毒氣熏蒸。則令齒根宣露壞爛。蟲蝕疼痛。故謂之齒䘌也。

治齒䘌。薔薇根膏方。

薔薇根〔三(二)兩〕 地骨皮 蔥根 胡粉(各一兩) 蠟(一分)

上件藥。前三味都銼。以水二大盞。煎至半盞。以重抄紙半張浸之。曝干更浸。汁盡為度。幹了。以粉蠟塗之。於上剪作條子。夜臥貼之。神效。

治齒䘌齒根腐爛。細辛散方。

細辛 川升麻 地骨皮 角蒿(各二兩) 牛膝(三兩去苗) 生地黃(五兩)

上件藥。都燒為灰。細研。每夜臨臥。敷齒根。或以蠟紙上貼之。至旦即去之。

治齒䘌。日夜疼痛不止。青黛散方。

青黛 柑子皮(各一兩) 干蝦蟆(一枚五月五日者燒灰)

上件搗細羅為散。以生地黃汁。調貼齦上。日二換之。

治齒䘌熨烙方。 臭黃(半兩細研) 豬脂(一兩) 槐枝(五莖)

上件藥。煎豬脂入臭黃。未及熱。以綿裹槐枝。點取藥。熨烙齒齦縫上。

治齒齦疳䘌方。

蘆薈末(半兩)

上以少許鹽。同研勻揩齒。或夜臥時。用少許敷之良。

治齒䘌宣露。宜用此方。

角蒿灰 胡桐律(各一兩) 麝香(一錢)

上都細研令勻。夜後敷於齒根令滿。來日早。以鹽湯漱口。

治齒䘌。揩齒藥方。

硫黃(一分) 白礬(一兩)

上件藥相和。銚子中熬令黃煙盡。研為末。每日未洗面。先撿少許揩齒。含著。洗面畢即漱口。

又方。

豬牙皂莢(一兩燒灰)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相和細研。將用揩齒。夜臥時即貼於齦上。

治齒䘌作孔有蟲疼痛。莨菪子散方。

莨菪子(一分水淘去浮者微炒) 細辛 鯽魚(燒灰) 黃連(各一分) 人糞灰(一兩) 干蝦蟆(半兩炒灰) 石膽(半兩細研) 甘草(半兩) 麝香(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取少許。以綿裹納蚛孔中。日三度換之。即瘥。

治齒䘌葶藶煎方。

苦葶藶末 地龍末(各一分) 麝香(半錢細研) 臘月豬脂(三兩)

上件藥。先煎豬脂令化。去滓。次入諸藥。煎十餘沸。於瓷盒中盛。以柳枝點藥。於火上炙令熱。烙牙齒縫中。十餘度。日三五遍。如此烙之。即瘥。

治齒䘌。齦腫有膿血出。白礬散方。

白礬灰 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研) 蚺蛇膽〔一錢(分)〕

上細研。先以生布揩齒齦令血出。嗍令血盡。即用散藥。摻於濕紙上。可患處貼之。日三兩上。以瘥為度。

治齒䘌臭黃煎方。

臭黃(半兩) 豬脂(二兩臘月者)

上件藥。先煎豬脂。去滓。入臭黃末。以綿裹槐枝。點取熱藥。熨烙齒齦縫中。十餘度即瘥。

治齒䘌生瘡。硫黃烙方。

上以硫黃一分。舊鐵鏵頭一枚。於炭火中燒令赤。撿硫黃著上。更入少許豬脂相和。熬令沸。以柳枝子綿裹頭。搵藥。乘熱烙齒縫。三五遍即瘥。

治齒䘌並有蟲方。

上取蝸牛殼三十枚。燒灰細研。每用揩齒即瘥。

治齒䘌方。

苦參(三兩銼)

上件藥。以水三中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風疳諸方

夫風疳者。由臟腑壅滯。久積風熱。脾肺不利。心胸痰飲。邪毒之氣。沖註上焦。重蒸牙齒。則令齒齦浮腫。動搖脫落。損爛。膿血俱出。蟲蝕齒根。口內常臭。面色青黃。唇頰腫痛者。則是風疳之候也。

治牙齒風疳。疼痛頰腫。䘌腐口臭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莽草 當歸 獨活 芎藭 防風(去蘆頭) 細辛 李樹根皮(各半兩) 川椒(一百粒去目)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風疳。疼痛不止。宜用此方。

李樹根白皮 柳枝(各二兩) 川椒(去目) 棠梨枝 郁李仁 槐枝(各一兩)

上細銼和勻。分為八度。每度用水二碗。煎至一碗。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疳。根與肉離。疼痛吃食不得方。

枸杞根 東引槐枝 東引柳枝(各三兩) 黑豆(半升炒熱銼皮)上件藥。細銼。入於銅鐺中。微火炒令黃。下炒了黑豆相和。以水三大盞。煎十餘沸後。入酒一升。更煎一兩沸。濾取汁。熱含冷吐。

治牙齒風疳。齦爛齒痛。雄黃散方。

雄黃(細研) 麝香(細研) 熊膽 天雄(生去皮臍) 細辛 當歸 附子(生去皮臍) 乾薑(炮) 苦參(銼) 生乾地黃 蘆薈 甘草(銼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以綿裹一錢。安於齒根含之。有汁勿咽。

治牙齒風疳。及有蚛孔。疼痛不止。宜用此方。

藜蘆(一分去蘆頭) 山椒(半兩去目) 附子(半分生去皮臍) 麝香(細研) 雄黃(細研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敷於齦上。若有蚛孔疼痛。即綿裹納於孔上。

治牙齒風疳。及一切疳蟲。硃砂散方。

硃砂(半兩細研) 雄黃(半兩細研) 乾薑(一分炮裂銼) 晚蠶子紙(一張) 莨菪子(一兩炮令黑黃色) 甘草(半兩) 蜘蛛(七枚干者) 麝香(半兩) 豬脂(如雞子大煉了者) 麻仁脂〔七分(二合)〕 犁鏵上鐵皮(為末半兩)

上件藥。除脂油外。搗羅為末。後用豬脂油等和勻。旋取塗於瘡上。一宿即瘥。一月不得食醋。又有內疳者。夜含半棗大。細細嚥之。

治牙齒風疳。及齒齦朽爛欲盡。根出有蟲。疼痛不可忍。青黛散方。

青黛 細辛 棘針(微炒) 當歸 香附子 木香 青葙子(各半兩) 菖蒲 乾薑(炮裂銼) 胡桐律 麝香(細研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細為散。每用半錢。以綿裹含。日四五度。夜二度。此無毒。兼宜以溫水調一錢服之。

治牙齒風疳。血出疼痛。牙齒浮虛。揩齒散方。

細辛 白蒺藜(微炒去刺) 露蜂房(微炙) 川升麻 白礬(一半燒令汗盡一半生用研令細) 黃柏(銼各半兩) 槐柳枝(各用粗者長二寸各三七莖燒勿令過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令勻。分瓷盒盛。使時。先以熱鹽水。漱口三五度後。取揩齒藥用之。揩齦上。微覺痛即止。有津即吐之。

治牙齒風疳。骨槽風。及口氣。砒霜散方。

砒霜(一錢) 麝香 川升麻末 訶黎勒皮末 干蝦蟆灰(各半錢)

上件藥。細研。以皂莢五挺。水浸。掏取汁。熬成膏。調散子。塗於紙上。剪作片子貼之。吐下惡涎。立效。

治牙齒風疳。齒齦宣露。穀精草散方。

穀精草(一分燒灰) 白礬灰(一分) 蟾酥(一片炙) 麝香(少許)

上件藥。同研為散。每取少許。敷於患處。

治牙齒風疳。膿血出。牙根有蟲。鶴蝨散方。

鶴蝨 細辛 露蜂房(燒灰各半兩) 膩粉 麝香(細研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臨臥時。以濕帛上摻藥半錢。於患處貼之。

又方。

干蟾(一枚燒灰) 胡桃(十枚燒灰) 砒霜(一分) 蕎麥麵〔三分(合)燒灰〕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用一字。於患處摻。

又方。

皂莢去黑皮。塗酥炙為末。每用半錢敷患處。入少許麝香亦好。

又方。

上以蚺蛇膽敷之效。

又方。

上以砒黃三錢。用漿水三大盞。於石鍋內。煎如稀餳。入墨汁三合。滴攪勻。攤向好紙上。淨漱口。夜後剪作片子貼之。

治牙齒急疳諸方

夫急疳者。由風熱蘊積。脾肺壅滯。邪毒之氣。沖注口齒。遂成疳也。其候。唇口忽變青白。齒齦腫滿。膿血俱出。朽爛疼痛。唇頰邊有赤白色。或有黑脈。即須針卻惡血。不然烙之。若不早療。死於旬日。故名急疳也。

治急疳蝕齒齦。唇口壞爛腫痛。黃礬散方。

黃礬 青礬 白礬(燒令汁盡) 白狗糞灰 莽草 雄黃(細研各半兩) 石膽(細研) 莨菪子(炒令黑也) 乾地龍(微炒) 人糞灰(各一分)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先以鹽漿水漱口。三兩度。於上點之。日三用。有涎勿咽。

治急疳。唇口赤瘡出者。用石膽散方。

石膽(半兩) 鯽魚(一枚長三寸者開肚滿填鹽燒魚焦) 雄黃(一分)

上都研如面。先以泔湯洗口。及瘡上。用散貼之。每日三五上。夜後漱口後貼之。其瘡便愈。

治急疳。齒齦腫痛有蟲。齒根朽爛疼痛。宜用蝦蟆灰散方。

蝦蟆灰(細研) 青黛(細研) 柑子皮 細辛 白雞糞 麝香(細研) 乾薑 薰陸香(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綿裹如杏仁大。安於腫痛處。日三換之。神效。有涎旋旋吐卻。

治急疳。齒根。唇頰。齶上。瘡出漸多。宜用雄黃散方。

雄黃(一分) 石膽(半兩) 亂髮(半兩燒灰) 人糞灰(一分) 麝香(一錢) 鯽魚(三寸者肚內滿著鹽燒灰)

上都細研為散。先用鹽湯漱三五口。後於瘡上貼之。有涎即旋旋吐卻。

治急疳。蟲蝕牙齒。連牙床骨。損壞疼痛。地龍散方。

乾地龍(燒灰) 黃礬 白礬(燒令汁盡) 青礬 巴豆(去皮心研紙壓去油) 石膽 人糞灰(細研各一分)

上件都細研為散。以綿裹少許。納於蚛孔中。如孔子。以針納藥。一日一度換之。待惡物碎骨出盡為度。

治急疳。口中及齒齦腫。並口鼻有瘡。麝香散方。

麝香(一分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人乳(一合)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石膽(細研) 川升麻(一分末)

上件藥。都令勻。以綿裹如杏仁大含之。如有腫爛處塗之。

治急疳。蟲蝕牙齒徹骨碎。宜用青礬散方。

青礬 黃礬 石膽 乾地龍(燒灰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綿裹納在蚛孔中。每日一度換。得惡血及碎骨。出盡為度。

治牙齒急疳。蝕頰骨。疼痛不可忍。宜用青黛散方。

青黛(二兩細研) 雄黃(細研) 青礬 黃礬 白礬 莨菪子(炒令黑色) 附子(生去皮臍) 苦參(銼) 甘草(銼) 細辛 藜蘆(去蘆頭各一頭)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入乳缽內。研令勻。每取一小豆許。點於齒疳上。有汁勿咽。

治牙齒急疳。出膿血不止。角蒿散方。

角蒿 細辛 川升麻(各半兩) 地骨皮 牛膝(去苗各一分)

上件搗羅為散。每用半錢。摻於濕紙片上貼之。以瘥為度。

治牙齒急疳疼痛。齒齦生瘡。石膽散方。

石膽(三分細研) 雄黃 亂髮灰 人糞灰(各一分) 鯽魚(一枚長三寸者開肚納鹽燒為灰)上件搗細羅為散。先以甘草湯洗瘡後。即敷此藥半錢於瘡上。日三四度。有涎即吐卻。

治走馬疳。蝕落牙齒。齦腫有膿水。宜用藥綿方。

麝香(一錢) 砒霜(少許) 莽草末(半錢) 蛤粉(一兩) 蟾酥(一字) 螺子青黛(一字)

上件藥。都研為末。別用故綿半分。剪長一寸。碎擘。以藥摻在綿內。時入水少許相和。揉令勻。陰乾。有患者。用鹽漿水揩漱三五度。用少許藥綿。塞在牙根。以針按綿子。入齒縫中三兩度即瘥。

治牙齒走馬疳。干蟾散方。

干蟾(一枚燒灰) 龍柏花 地骨皮 沒藥(各一分) 麝香(一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有口齒疳瘡蝕破者。先以硝石少許摻之。相次以此藥半錢。敷於患處。日三兩度。

治急疳三礬散方。

青礬 黃礬(各半兩) 白礬灰(一分) 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用半錢。敷於瘡上。有涎即吐卻。

又方。

牛膝(燒灰) 石膽 麝香(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臨臥時。先漱口。後摻藥於牙縫上。不過三兩上效。

又方。

天靈蓋(一分末) 羊齊花(一分干者搗為末)

上件藥。同研令細。先以綿拭去膿水。然後以散摻之。以瘥為度。

又方。

上用砒霜半兩。以醋調稀如糊。於茶碗子內。慢火熬攪令不著底。待醋干。即刮下。每用如粟米大。用綿裹安齒縫內。來日取出。有蟲自死。久患者。不過三上。

治齒漏疳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於齒。風邪客於經脈。流滯齒根。腫膿汁出。愈而更發。謂之齒漏疳也。

治齒漏疳。膿血出。齒齦宣露。氣臭。不能飲食。棘刺散。

棘刺(半兩燒灰) 青葙子(三兩) 當歸 乾薑(炮裂銼) 菖蒲 香附子 雞舌香 細辛 川升麻(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細為散。每用半錢。以綿裹於患處咬之。咽津。以瘥為度。

治齒漏疳。齦上生瘡腫痛。胡桐淚散方。

胡桐淚(一兩燒赤細研) 石膽(一兩細研) 黃礬(一兩燒灰研) 

蘆薈(一兩細研) 光明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川升麻(一兩) 細辛(三分) 亂髮灰(一分) 當歸(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芎藭(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用。先以甘草湯。洗漱令淨。後用藥敷之。

有涎即吐卻。日三度即瘥。

治齒漏疳。出膿水不止。青黛散方。

青黛(半兩) 蝦蟆(一枚燒灰) 胡桐淚(半兩) 麝香(一分) 胡黃連(半兩) 蘆薈(半兩)上件藥。於乳缽內同研為散。每用半錢。敷於患處。

治齒漏疳。蟲蝕齒齦臭爛。麝香散方。

麝香 青礬(燒赤) 黃礬(燒赤) 白礬(燒灰各一分) 蘆薈(半兩) 蝦蟆灰(半兩)

上件藥。同於乳缽內。細研為散。先以綿。拭齦上惡血出。即用濕紙片子。摻藥貼。

治齒漏疳。宣露及骨槽風。膿血不止。丁香散方。

丁香(一分) 生地黃(五兩以竹刀子切放銅器內炒令黑白) 干蝦蟆(一分炙) 莨菪子(半兩炒黑)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至夜間。用濕紙片子。上摻藥。可齒齦患處大小。貼之。有涎即吐。以瘥為度。

治齒漏疳。銅青散方。

銅青末(兩字) 穀精草末(兩錢) 砒霜(半錢) 馬齒莧灰(兩字)

上件藥。都於乳缽內。研令細。臨臥時。先以熱漿水漱口三五度。後以手指取藥少許。揩於齒齦上。便合口。候良久。滿口津即吐之。依前漱三五度又揩藥。日夜三五度用之。以瘥為度。

治齒漏疳。蟲蝕齒疼痛。出膿水不絕。鹽綠散方。

鹽綠 麝香(細研) 黃連(去須各一分) 石膽(一錢)

上件藥。同於乳缽內。細研為散。每用一字。摻於濕紙片子上貼之。日三兩度。不過十日即瘥。忽患口瘡者。綿裹半錢含。

治齒漏疳宣露。膿血出。鯽魚散方。

大鯽魚(一枚) 砒霜(一分) 乾地黃末(一兩)

上件藥。先割破鯽魚腹。去腸。入砒霜及地黃末。以紙裹魚。入火燒。煙絕。取出。去其紙灰。更入白礬灰。麝香少許。細研為散。每用半錢。摻濕紙片子上。貼患處。

治牙齒歷蠧諸方

夫牙齒者。骨之所養也。手陽明足太陽之脈。皆入於齒。風冷乘之。其經脈虛。則髓骨血損。不能榮潤於牙齒。故令齒黯黑。歷蠧也。

治牙齒歷蠧。齒根黯黑。獨活丸方。

獨活 防風(去蘆頭) 芎藭 細辛 當歸 沉香 生乾地黃(各一兩) 雞舌香 零陵香 川升麻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化了蠟。和丸如豇豆大。綿裹常含一丸。咽津。

治牙齒歷蠧黯黑。皂莢散方。

皂莢(一挺去皮炙令赤色) 川升麻 白礬(燒灰) 甘松香 細辛(洗去苗土各一分) 槐白皮(半兩) 鹽花(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鹽揩齒後。用散半錢勻敷之。以瘥為度。

治牙齒歷蠧。穀精草散方。

穀精草(一兩燒灰) 馬齒莧(半兩干者) 甜瓜蔓苗(半兩) 川升麻(半兩) 白礬(一分燒灰)乾漆(一分) 豬牙皂莢(一兩) 干蝦蟆(三兩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入缽。細研令勻。每用半錢。敷於患處。有涎即吐卻。日三度用之。

治牙齒歷蠧色黑。宜用黃丹散方。

黃丹(半兩) 白礬(一兩) 川升麻(一分末) 細辛(一分末)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先研白礬黃丹令細。於生鐵銚子內。炒如火色。取出。於地上。用紙一重襯。以物蓋之出火毒。一宿後。入川升麻等三味。同細研為散。每用半錢。摻於患處效。

治牙齒歷蠧。齒根黯黑。川升麻揩齒散方。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一分炮裂) 密陀僧(一分) 露蜂房(一分) 槐枝灰(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別入地黃汁一合。拌令勻。每用揩齒神效。

又方。

胡桐淚(一兩) 硃砂(半兩) 麝香〔一兩(分)〕

上件藥。於乳缽內。同研為末。每用揩齒。不過三五度。光白。

又方。

硫黃(一分) 白礬(一分)

上件藥相和。於銚子中。熬令黃煙盡為度。細研為散。每日早晨及夜臥時。貼少許揩齒。有涎即吐卻。後以暖水漱口。以瘥為度。

又方。

上燒腐棘。取瀝塗之。十遍後。以雄黃末貼之。即愈。

又方。

上以鬆節燒灰揩之。神效。

治齒黃黑諸方

夫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若腎氣虛。風邪冷氣。客於經絡。髓虛血弱。不能榮養。故骨枯燥無潤澤。令齒黃黑也。

治齒黃黑枯燥無光澤。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生乾地黃(一兩) 川升麻(一兩半) 藁本(半兩) 露蜂房(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錢。以綿裹。常含咽津。

治齒黃黑。龍花蕊散方。

龍花蕊(二兩出安南者) 川升麻 郁李根(切) 生乾地黃 地骨皮 白蒺藜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細辛(半兩) 龍腦(半錢細研) 麝香(半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欲貼時。先以柳枝淨揩齒。以新汲水漱口。更以鹽花。於齒齦內外揩之。有涎即吐卻。不要漱口。便取白薄紙。剪作片子。闊如薤葉。以水蘸紙。摻藥末少許。貼齒齦上。便閉口勿語。有藥汁咽之。

治齒黃黑令白淨。揩齒硃砂散方。

硃砂(一兩細研) 海蛤(二兩細研) 石膏(一兩) 細辛 川升麻 防風(去蘆頭各二兩) 寒水石(三兩) 芎藭(一兩) 檳榔〔三(二)兩〕 生乾地黃(二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日早晨。夜臨臥時。先以暖水漱口三五度。用藥揩齒。或以薄紙貼藥於齦上。便睡。不用漱口。甚佳。

又方。

鹽(四兩燒過)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都研成膏。每用揩齒甚佳。

又方。

上取桑根白皮。擘作片子。如指大。以醋浸三日。常用兩頭揩齒。甚效。

治牙齒動搖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足太陽之脈。又遍於齒。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若經脈虛。風邪乘之。血氣損少。不能榮潤。故令動搖也。

治齒根出露。搖動疼痛。宜含柳枝湯方。

柳枝(一握切) 地骨皮 細辛 防風(去蘆頭)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 蔓荊子(以上各一兩) 鹽(半兩) 生地黃(一升切)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用一兩。以水一大盞。酒一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就於患處良久。倦即吐之。含盡為度。日二。盡此一劑永瘥。

治風沖牙齒動搖方。

李根白皮(三兩) 蒼耳子(三合)

上件藥。搗碎。分為五度用。每度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之。

治牙齒動搖疼痛。芎藭散方。

芎藭 薏苡仁(各二兩) 細辛 防風(去蘆頭) 地骨皮 柳枝(銼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吐之。

治牙齒動搖疼痛。齒齦宣露。吃物不得。宜用此方。

細辛〔一(二)兩〕 柳枝皮(四兩)

上件藥。細切。於鐺中炒令黃。納大豆一升。和柳枝皮更炒。候爆聲絕。於瓷器中盛。用好酒五升。浸經一宿。暖一大盞。熱含冷吐。以瘥為度。

治齒風動搖。捍齒牢牙方。

臘月豬脂(三兩) 硃砂(一兩細研) 青礬(一兩) 綠礬(一兩)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馬牙硝(一兩) 防風(去蘆頭一兩) 細辛(一兩) 蠟(二兩) 松脂(二兩) 黃耆(二兩炒) 當歸(一兩) 麻油(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煎油令沸。次下豬脂及蠟。次下藥末。煎三上三下止。每夜臥時。厚貼於患處。

治牙齒動搖。吃食不穩。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當歸(一兩) 川升麻(半兩) 寒水石(半兩) 桂心(半兩) 芎藭(半兩) 黃藥(一兩) 沉香(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貼齒根。重者以綿裹含如彈子大。日二三丸。

治牙齒疼痛。搖動欲落。疳蟲膿血。臭氣黑惡。不能食。細辛散方。

細辛 莽草(微炙) 曲頭棘針 垣衣(燒灰各一兩) 鹽花(一兩半) 蕎麥麵(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釅醋和蕎麥麵。裹上件藥。以炭火燒令赤。又以醋淋。更燒如此三遍止。研令極細。每日將用揩齒。如根動搖。揩不得時。即以綿裹貼齒根上。咽津無妨。用十日後。齒牢。患十年者皆效。

治牙齒風毒動搖。宜用牢牙駐齒。五靈膏煎方。

五靈脂(半兩) 松脂(一兩) 黃蠟(一兩) 黃丹(一分) 蟾酥(少許)

上件藥。同於瓷器中。以慢火煎成膏。用白熟絹。上攤候冷。剪作片子。每夜貼於齦上。吐咽無妨。

治牙齒根搖動宣露。生肌胡桐淚散方。

胡桐淚(一兩) 波斯鹽綠(一分) 石膽(半兩) 丁香(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字。塗敷齒根下。神效。

治牙齒挺出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於齒頭面。有風冷傳入其脈。令齒間津液化為膿汁。血氣虛竭。不能榮於齒。故齒根露而挺出也。

治齒根宣露挺出。皆由風熱所為。宜服郁李根皮丸方。

郁李根白皮 熟乾地黃(各二兩) 防風(去蘆頭) 獨活 青葙子(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牙齒宣露挺出。皆由風熱毒氣所為。疼痛不可忍。宜用此方。

蔓荊子 桑寄生 郁李根白皮(銼) 生乾地黃 防風(去蘆各二兩) 獨活 青葙子 當歸(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入鹽一錢。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日三用之。

治牙齒齦宣露。膿血口臭。枸杞根散方。

枸杞根 槐白皮(各二兩) 胡桐淚 細辛(各一兩)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宣露。挺出齒齦。腫痛癢。當歸散方。

當歸 細辛 川升麻(各半兩) 防風(去蘆頭) 藁本 莽草 芎藭(各一分) 白楊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皆是積熱風毒所為。蔓荊子散方。

蔓荊子 生乾地黃 地骨皮 角蒿(各一兩) 郁李根皮(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根宣露挺出。膿血口氣方。

枸杞根(一升切) 胡桐淚(一兩)

上件藥。和勻。分為五度用。每度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宣露。齒根挺出。疼痛疳䘌。藜蘆散方。

藜蘆(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莽草(半兩) 青鹽(一兩) 生地黃(一兩) 牛膝(一兩) 曲頭棘針(四十九枝)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蕎麵溲作餅子。可藥末裹之。燒令通赤。於醋中略淬。過濾出後。曝干。研為細散。每用。以紙片子。可牙齒患處大小。水中蘸過。摻藥末貼之。有涎即吐卻。後用熱水漱口。日三四度用之。

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爛肉。黑血不止。疼痛搖動。臭氣。欲脫落。龍齒散方。

龍齒 黃礬 白石脂(各二兩) 桂心(一分) 芎藭(半兩) 皂莢刺(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不津器中盛之。每食後。用少許貼之。甚效。有津勿咽。

治牙齒宣露。齒根挺。時出膿血不止。地黃膏方。

生地黃(一斤取汁) 胡桐淚(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白礬(半兩燒灰細研)

上件藥。先於銀器中煎地黃汁。欲凝。下諸藥。攪勿住手。膏成。於瓷盒中盛。每用少許。塗齒根下。

治牙齒挺出。齒齦宣露。癢痛不止方。

牛膝(一兩去苗)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化了蠟和丸。如蓮子大。以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

治牙齒宣露挺出方。

生地黃一斤。木臼搗碎。入鹽二合和之。上用白麵裹。可厚半寸以來。於煻火中燒。斷煙始成。去焦面。入麝香一分。同研為末。每用少許。貼於齒根上。

又方。

乾地龍(一分為末) 麝香(半錢細研)

上件同研令勻。每取一字。摻於齒根下。

治齒齦腫痛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若頭面有風。風氣流入於陽明之脈。與齦間血氣相搏。故成腫也。

治齒齦疼腫。白楊皮散方。

白楊皮(一握) 地骨皮 蒼耳子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鹽(半合) 生地黃(二兩)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細辛(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齦腫痛不可忍。川椒散方。

川椒(三十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莽草 細辛 菖蒲 牛膝(去苗) 枳殼根皮(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骨槽疼痛。齦腫齒疏。胡桐淚散方。

胡桐淚(一兩) 槐樹根 白薔薇根 垂柳梢 李樹根(各五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齦疼痛。腫癢宣露。鬆節散方。

肥鬆節(一兩銼) 細辛(半兩) 胡桐淚(一兩) 蜀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碎。分為五度用。每度以酒二盞。煎十餘沸。去滓。熱含冷吐。余者再煎含之。

治齒齦風。連腮腫痛。槐白皮散方。

槐白皮(二兩) 枸杞根 附子(炮裂) 防風(去蘆頭) 芎藭(各一兩) 川椒(一百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三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齦風腫。去齒根下熱毒。柳豆散方。

赤小豆(二合炒熟) 黑豆(二合炒熟) 柳枝(一握銼) 地骨皮(一兩) 柳蠹末〔半分(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齦腫痛宣露。郁李根散方。

郁李根(一兩) 川椒(一分) 柳枝(二兩銼) 槐枝(二兩銼) 莨菪子(半兩) 薔薇根(二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齦腫。連耳腦腫疼。柳枝湯方。

垂柳枝 槐白皮 桑白皮 白楊皮(各一握)

上件藥。細銼。每用半兩。以水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入鹽一錢。攪令勻。熱含冷吐。

治齒齦連頷腫疼。頻發動無時。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 露蜂房(半兩) 槐枝(二兩細銼) 鹽花(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又方。

莽草 獨活(各二兩)

上件藥。細銼。分為五度。每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又方。

細辛(一兩) 芎藭(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一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熱毒風攻頭面。齒齦腫痛不可忍。生地黃散方。

生地黃汁(五合) 當歸 白芷 細辛 鹽花(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相和令勻。於銀器中。都煎成膏。臨時以藥於牙齦上厚塗。有津即咽之。日三夜二用。

又方。

牛蒡根一斤。熟搗絞取汁。入鹽花一錢。於銀器中熬成膏。每用塗齒根下。重者不過三五度。

又方。

上取露蜂房。稍大者一枚。每孔中著椒一顆。及鹽少許。即以手按令相入。以淡漿水一大碗。煎至強半。去滓。熱含冷吐。甚妙。

治齦間血出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於齒。頭面間有風。而陽明脈虛。風挾熱乘虛入於齒齦。搏於血。故血出也。

治牙齒縫忽然出血。當歸散方。

當歸 桂心 甘草(各半兩)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上件藥。都搗粗羅。分為三度用。每度以漿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齦血出。地黃湯方。

生地黃〔三(二)兩切〕 柳枝(銼一合) 黑豆(二合)

上件藥。將豆及柳枝炒令焦。以無灰酒二盞沃之。即下地黃。更煎五六沸。去滓。熱含冷吐。以瘥為度。

治齒齦間血出。吃食不得。黃連散方。

黃連 白龍骨 馬牙硝(各一兩) 白礬(一分) 龍腦(一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龍腦令勻。每用半錢。敷齒根下。

治齒根血出。白礬散。

白礬(三分燒灰) 蚺蛇膽(一錢)

上件藥。細研為散。先以布揩齒。令血盡。每用半錢。以濕紙上摻藥。於患處貼之。

治齒齦血出不止方。

乾地龍末(一錢) 白礬灰(一錢) 麝香末(半錢)

上件藥同研令勻。於濕布上塗藥。貼於患處。

治齒齦血出不止。龍骨散方。

白龍骨(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曲頭棘針(一分) 白礬(一分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半錢。揩敷齒齦下。即瘥。

治齒縫忽然血出不止方。

胡桐淚半兩。研羅為末。用貼齒縫。如血出不定。再貼神效。

治無故由齒間血出不止方。

上以竹葉濃煎湯。熱含冷吐。

治齒浮動。齦腫出血方。

上以屋下塵煤面。細羅為散。揩敷齒根下。

又方。

上以白礬一兩。燒研為末。每用半錢。敷齒根下。

又方。

上燒銅筋烙血出處。以白礬灰敷之。

治牙齒脫落牢牙諸方

夫牙齒脫落者。由腎氣虛弱。骨髓衰損。不能榮潤也。而又風邪之氣。搏於經絡。上注於齒間。故令動搖而脫落也。

治牙齒非時脫落。令牢定銅末散。

熟銅末(一兩) 當歸 地骨皮 細辛 防風〔去蘆頭各一兩(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和銅末同研如粉。以封齒上。日夜三度。三五日後牢定。一月內不得咬著硬物。

治疳齒蟲蝕。不覺片片自落。齒癢痛。鹽綠散。

鹽綠 黃連 麝香(細研各一分) 石膽(半分)

上件藥。都研為散綿裹。當齒痛處咬之。

治牙齒動搖。終不牢固者。宜用出牙齒烏頭散。

川烏頭(一分) 巴豆(一七枚去皮) 大硼砂(一字) 硇砂(一字) 大蜘蛛(一枚炙干) 膩粉(半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巴豆令勻。每用少許著牙根。一食間牙即自出。

治牢牙齒痛。胡桐淚散。

胡桐淚(一分) 川升麻(一分) 白礬灰(一分) 細辛 獨活 麝香(細研) 當歸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芷(各半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夜臨臥時。先揩齒。漱口令淨。用少許貼之。

治牙齒脫落。牢牙散。

顆鹽 白礬(各半兩)

上都炒令干。為末。每以槐枝點藥敷齒上。有涎即吐之。

治牙齒動搖欲落。牢牙散。

五倍子 乾地龍(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用生薑揩牙根。後以藥末敷之。

治牙齒動搖。卻令堅固。貼齒方。

上以皂莢。不限多少。燒為灰。研令細。然後以生地黃汁。溶團如雞子。又燒令通赤。候冷。搗羅為末。又以生地黃汁溶。又燒。如此三遍。入乳缽中。研令細。每用濕紙片子。摻藥貼齒。神效。

治齒痛及落方。

石膽一分。上以人乳汁研膏後。淨漱口敷藥。當便覺瘥。凡治齒。先須除卻食床。用針刺盡黑血。然後塗雄黃末入齒縫中。細看之。齒根下若虛軟。即以小針熱通齒根下。若痛。即出卻惡物。然後敷膏。膏乃行也。少年即易治。老者難痊。

治牙齒動搖不穩。須出牙神驗方。

上取馬齒菜粗大者。燒作灰。研為末。入少砒霜同研令勻。每用少許。著齒根下。問患人覺熱。即令輕漱。便動以手拈出。後敷止血藥。神效。

治牙齒不生諸方

夫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手陽明足太陽之脈。併入於齒。若血氣充實。則骨髓強盛。其齒損落。猶能更生。若虛弱者。血氣衰耗。風冷乘之。致令齒或齲或蟲落者。不能復生也。

治牙齒久不生。十數年未出者。貼此藥。無不便生方。

雌雞糞(一分頭圓者是) 雄雞糞(一分頭尖者是)

上同細研。於齒不生處。先以針刺破。令血出。貼藥於上。老人二十日。少者十日當出。

治牙齒不生方。

牛糞中黑豆。燒為灰。細研。

上先以針刺齒不生處。令血出。即以灰塗之。神效。

又方。

雄鼠糞(三七枚) 麝香(半錢)

上件藥合研令細。用之揩齒。勿食酸鹹物效。

又方。

上取路旁遺卻稻粒。於齒落處點二七下。其齒自生。

治齘齒諸方

夫齘齒者。是睡中而齒相切也。皆由血氣虛。風邪客於牙車筋脈之間。故因喘息。而風邪動引其筋脈。故上下齒相切也。

治睡中齘齒。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 地骨皮 防風(去蘆頭) 酸棗仁 蔓荊子 杏仁(湯浸去皮尖以上各一兩) 生地黃(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一大盞。酒一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治風邪客於牙車。睡中齘齒。升麻散。

川升麻(一兩) 當歸(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藁本(半兩)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酸棗仁(一分) 細辛(一分) 白芷(一分) 芎藭(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錢。以綿裹。常含咽津。

治睡中齘齒方。

上密取患人臥薦下塵一捻。納口中。勿令知之。即止。

揩齒令白淨諸方

揩齒令白淨。硃砂散方。

硃砂(細研) 丁香皮 藿香(銼) 茴香(銼) 香附子 甘鬆 白芷 川升麻 黃丹(以上各一兩) 白檀香(半兩銼) 豬牙皂莢(二兩) 石膏(四兩) 寒水石(半兩) 零陵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日常用揩齒。甚佳。

揩齒令白淨。七寶散方。

海蛤 琥珀 真珠 白石英 瑪瑙 光明砂(各一兩) 麝香(一分)

上件藥。搗為散。於乳缽內。重研令細。每日取柳枝打碎一頭。點藥揩齒。甚良。

揩齒龍腦散方。

龍腦(一分細研) 寒水石(一兩) 鹽花(半兩) 石膏(一兩細研) 藁本(半兩) 白芷(半兩)芎藭(半兩) 川升麻(一兩) 細辛(半兩) 龍花蕊(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於乳缽中。研入龍腦。以瓷器中盛。別用生地黃肥好者三斤。以竹刀細切。曬乾。入鹽花水拌過。於銅器中炒令黑色。又取巨勝子三兩。炒令黑色。豬牙皂莢半斤。以鹽水浸一宿。炙黑色。次用胡桐淚半兩。牛膝三兩。並搗羅為散。入前散藥中。攪令勻。每日早晨及臨臥。揩齒。益牙齒甚效。

揩齒去風令白淨。槐枝散方。

槐枝 巨勝子(炒令黑色) 生乾地黃(各一兩) 皂莢(一梃長一尺不蚛者)

上件藥。並細銼。入一新瓷瓶中盛。固濟於瓶口上。只留一竅。如錢孔大。然後以文火燒。候瓶內藥煙絕為度。便取出。搗細羅為散。每用揩齒甚良。

揩齒常令光潤白淨。桑椹散方。

干桑椹子 川升麻 皂莢(鹽水中浸一宿焙乾) 生乾地黃 槐白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用糯米飯。溲為團。以炭火燒令通赤。候冷。入麝香一分。都研令細。每日早晨及夜臨臥。先以漿水漱口。後揩齒。

揩齒令光白。貝齒散方。

貝齒 文蛤 海蛤 石決明(各一兩) 光明砂(半兩) 龍腦(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於乳缽中。研入龍腦令勻。每日早晨及夜臥。常用揩齒。去口氣。益牙齒。甚驗。

揩齒去風。闢口氣。令白淨。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分) 吳白芷 藁木 細辛 沉香 石膏 貝齒 麝香(各一分) 寒水石(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每用揩齒。

揩齒令光白。寒水石散方。

寒水石 白石英 石膏(各二兩) 細辛(半兩) 川升麻(一兩) 硃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丁香(一分) 沉香(半兩) 鍾乳(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早晨夜間。常用揩齒。

揩齒龍花蕊散方。

龍花蕊〔一(二)兩〕 寒水石(四兩) 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常用揩齒甚佳。

卷第三十五

咽喉論

夫咽喉者。生於肺胃之氣也。咽者嚥也。空可咽物。又謂之嗌。主通利水穀。胃氣之道路。故為胃之系。咽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也。喉嚨者。空虛也。言其中空虛。可以通於氣息。呼吸出入。主肺氣之流通。故為肺之系。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有九節。故知咽門與喉嚨並行。其實兩異也。若臟熱則喉腫。塞氣不能通。若腑寒則哽哽如有物。恆欲痛癢。多涎唾。是以熱則通之。寒則補之。不熱不寒。依經調之。寒熱和平。病不生矣。

治咽喉閉塞不通諸方

夫咽喉者。氣之流行。通於上下。五臟六腑。呼吸之道路。若臟腑充實。脾肺壅滯。風邪熱毒。積蓄在內。搏於經絡。攻於上焦。則氣道否澀。不得宣暢。故令咽喉閉塞不通也。

治咽喉閉塞不通。疼痛。飲食不得。宜服川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絡石(一兩) 當歸(半兩) 射干(半兩)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化射干丸方。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豆豉(半兩) 芎藭(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每日四五度。以新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咽喉閉塞不通。含咽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生乾地黃(半兩) 黃耆(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馬兜鈴根(半兩)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楝實大。每日四五度。以薄綿裹一丸咽津。

又方。

牛蒡子(半兩) 馬牙硝(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日四五度。以新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咽喉閉塞疼痛。宜服龍腦散方。

龍腦(一分)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 滑石(半兩) 硃砂(一分) 硼砂(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半錢。綿裹含咽津亦得。

治咽喉閉塞。附子散方。

附子(一顆炮裂去皮臍切四片塗蜜炙令微黃) 馬藺子(一兩) 牛蒡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一錢。日四五服。

治咽喉閉塞。津液不通。宜服升麻丸方。

川升麻(半兩) 馬藺子(一分) 白礬(一分) 馬牙硝(一分) 玄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綿裹常含一丸咽津。

治咽喉閉塞腫悶。宜點皂莢煎方。

皂莢(七枚不蚛者) 四字古錢(二十文) 蕁麻根(一大握) 天劍根(一握洗淨) 白藺刺根(一大握) 硝石(一兩細研) 白鹽(一兩) 硼砂(一兩細研)

上件藥。先以皂莢捶碎。以水二升。浸一宿。熟挼濾過。以煎諸草根及古錢。至一升。濾去滓。卻下硝石等末。煎待汁稍稠。便入餳一兩。更煎。候如稀餳。放冷。以筋頭及雞翎。頻頻點於咽門腫處。

治咽喉閉不通。蛇蛻皮散方。

蛇蛻皮(一分) 白梅肉(一分微炒) 牛蒡子(半兩) 甘草(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綿裹一錢。湯浸少時。含咽津。

又方。

硼砂 馬牙硝(等分)

上件藥。細研令勻。用銅箸頭。於水中蘸令濕。搵藥末。點於咽喉中。

又方。

射干(二兩) 當歸(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細含咽之。

又方。

馬藺花(一兩) 蔓荊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暖水調下一錢。

又方。

赤馬糞汁(一合) 生薑汁(一合) 童子小便(一合)

上件藥。相和。攪令勻。徐徐灌入喉中。即立通。

治咽喉閉塞不通。須臾欲死。宜服此方。

上取馬藺根汁飲之。若無煎。刷汁亦得。

又方。

馬藺子(四十九粒)

上搗羅為末。以水調服之。立愈。

又方。

上取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升。漸漸服。以瘥為度。如冬月無濕花。可浸干者。濃絞取汁。如前服之。

又方。

硝石(一兩)

上研令細。以綿裹如棗核大。塞鼻中。患左邊塞右邊。右亦如之。重者須臾即膿血出。輕者便自消。

又方。

上以葛根燒為灰。細研。每服以水調下二錢。

治咽喉閉塞及噎。湯水下難。宜服此方。

牛涎一大盞。入鹽少許。攪和頓服。立瘥。

治咽喉閉塞。不通甚者。宜用此方。

巴豆(一枚去大皮)

上鑽中心。綿裹。令有出氣處。納於鼻中。隨時左右。時時吸氣令入喉中。立效。

又方。

芥子(三兩)

上搗。細羅為散。以水蜜調為膏。塗於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

又方。

上取無槵子皮半兩。含之。微微咽汁。即立瘥。

治咽喉閉塞腫痛。水米不通方。

上取蝸牛蟲一枚。綿裹。水浸。含之。須臾便通。

又方。

上取蛇蛻皮一條。瓶子內。緩火燒令煙出。即以筆管引煙入喉中。熏之。瘥。

又方。

蛇蛻皮一寸。裹白梅肉。含咽津。

又方。

馬勃。濃煎汁灌之。即通。

又方。

白礬如棋子大。含之。須臾便通。

治咽喉閉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方。

上以地龍一條。爛研。納雞子白相和。攪令勻。便瀉入口。即通。

又方。

上以豬牙皂莢三挺。塗酥炙令黃。搗羅為末。每服。以蜜水調下半錢。

又方。

蠐螬二枚。研絞取汁。點於喉中。即開。

治喉閉垂命不辨人方。

上以銅黃如杏核大。以熟湯研化灌之。立愈。

治咽喉腫痛諸方

夫咽喉者。為脾胃之候。氣所上下。脾胃有熱。則熱氣上衝。致咽喉腫痛。夫生腫痛者。皆挾熱所為也。若風毒結於喉間。其熱盛。則腫塞不通。而水漿不入。便能殺人。臟腑氣微。熱氣上衝。咽喉亦能腫痛。若不早治。即漸至閉塞也。

治咽喉腫痛結毒。氣衝其胸心。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一兩) 川升麻(二兩) 梔子仁(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熱毒氣在於胸心。及一切風熱。宜服絡石散方。

絡石(一兩半) 木通[二(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 梔子仁(半兩) 桔梗(一兩半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馬牙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諸惡氣結塞。宜服五香散方。

沉香(一兩) 木香(一兩) 雞舌香(一兩) 薰陸香(一兩) 麝香(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風熱上攻胸膈。心神煩熱。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細研) 磁藥(一兩細研) 馬牙硝(一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羚羊角屑[二分(一兩)] 黃耆(一兩銼) 黃芩(二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下一錢。

治咽喉腫痛。熱毒在肺脾。上焦壅滯。心神煩悶。宜服含化升麻丸方。

川升麻(一分) 川大黃(一分銼微炒) 玄參(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射干(一分) 馬牙硝(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蠟和丸。如杏核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五六服。

治咽喉腫痛。祛熱毒。利胸膈。地黃煎方。

生地黃(一斤研取汁) 白蜜(五兩) 馬牙硝(三兩細研)

上件藥。先將地黃汁蜜。入於石鍋內。慢火熬成膏。去卻火。次下馬牙硝。攪令勻。用瓷合盛。不計時候。抄一杏核大。含咽津。冷水調下亦得。

治咽喉腫痛。立效龍腦丸方。

龍腦(一分) 白藥(一兩搗羅為末)

上件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咽喉腫痛。咽物不得方。

蛇蛻皮(一條燒令煙盡) 馬勃(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綿裹一錢。含咽津。

治咽喉卒腫。不下食方。

白頸地龍(二七枚)

上爛搗塗於喉外。以帛系之。

又方。

上取牛蒡子搗碎。以綿裹二錢。熱水浸過。含咽津立瘥。

又方。

上取地龍一條。著鹽淹。令化為水。取蜜少許。調勻服之。

又方。

上取鯇魚膽。滴入喉中。如喉嚨痛。以膽塗喉嚨外腫痛處。極妙。

又方。

上取馬牙硝細研。以竹筒子。吹入喉中。立瘥。

治喉痹諸方

夫喉痹者。為喉里腫塞痹痛。水漿不得入也。人陰陽之氣出於肺。循喉嚨而上下也。風毒客於喉間。氣結蘊而生熱。故喉腫塞而痹痛也。其脈沉者為陰。浮者為陽。若右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是喉痹之候也。亦令人壯熱而惡寒。若七八日不治。必至危殆也。

治喉痹。心胸氣悶。咽喉妨塞不通。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二兩銼) 赤茯苓(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半) 川升麻(一兩半) 馬藺根(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川芒硝(二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喉痹氣隔。胸滿咽腫。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射干(一兩半) 馬藺根(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馬牙硝(一兩半)甘草(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溫含咽。

治喉痹腫痛。飲食不下。宜服此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生用)

上件藥。都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服後有膿出。即消。

治喉痹咽喉腫痛。上焦風熱。痰唾不利。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兩半) 射干(三分) 白藥(三分) 絡石(一兩) 白礬灰(半兩) 甘草(一兩生銼)黃藥(一兩) 天竹黃(二兩細研) 馬牙硝(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每服。以新綿裹二錢。含咽津。立通。

又方。

烏蛇皮(一分燒灰) 白梅(一分微炒) 甘草(一分生銼) 桂心(半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新綿裹二錢。含咽津。立通。

又方。

白礬灰(一兩) 白附子(一兩炮裂)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塗在舌上。勿咽津。有涎即吐之。

又方。

白殭蠶(一分微炒) 玄參(一分) 白礬灰(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鯇魚膽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以冷薑湯下十丸。日三四服。

治喉痹氣悶。白礬散方。

白礬(半兩) 硇砂(半兩) 馬牙硝(半兩)

上件藥。於瓷合子內盛。用鹽泥固濟。候乾。以炭火煆令通赤。取出。細研。用紙兩重勻攤。置於濕地上。以物蓋之。一宿。出火毒後。再細研為散。每服半錢。納竹管中。吹入喉內。須臾即通。如是咽門腫。只以篦子抄藥。點於腫處。咽津即瘥。

治喉痹氣欲絕。馬牙硝散方。

馬牙硝 硝石 硼砂(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以瓷瓶子納盛。用鹽泥固濟。候乾。以慢火煆成汁。良久。取出。候冷。於地坑子內。先以甘草水灑。後用紙三重裹藥。以土蓋之。三宿。出火毒後。取出。細研為散。每服半錢。用篦子抄內咽中咽津。更以竹管吹入喉中。瘥。

治喉痹腫熱痛悶。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馬藺子(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

治喉痹熱毒氣盛。痛腫不已。宜點硝石散方。

硝石 白礬 砒霜(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同細研。於瓷盒中盛。鹽泥固濟。候乾。炭火中燒令通赤。取出。向地坑中三日。出火毒。細研如粉。咽喉腫閉處。點少許便破。

治喉痹立效方。

蝸牛(七枚) 白梅(三枚取肉)

上件藥。同爛研。綿裹如棗核大。含咽津即通。

又方。

上取地龍一條。細研。用白梅去核。以皮裹之。重著薄綿再裹。含咽津立效。

又方。

白殭蠶(微炒)

上件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汁。調下二錢。

又方。

上取鹽麩子。搗羅為末。以赤糖和丸。如半棗大。含咽津。

又方。

上以附子炮裂。去皮臍。塗蜜炙干。復塗之復炙。至數遍。令蜜通徹。放冷含之。微微咽津。

治咽喉不利諸方

夫臟腑冷熱不調。氣行上下。哽澀結搏於喉間。吞吐不利。或寒或壅。故咽喉不利也。

治心胸氣澀。咽喉噎塞。妨悶不利。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半) 馬藺花(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毒氣所攻。氣息不利。心胸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三(一)兩銼〕 射干(一兩)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更入朴硝末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壅毒。咽喉不利。腫痛煩熱。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半) 雞蘇苗(三分) 赤茯苓(三分) 射干(三分) 犀角屑(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玄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壅熱。咽喉不利。宜服通津液。利咽喉。龍腦丸方。

龍腦(一錢細研) 牛黃(一錢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赤茯苓(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犀角屑(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十丸。

治咽喉風熱不利。疼痛。咽乾舌澀。宜服射干煎方。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兩) 當歸(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半斤。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入白蜜四兩。攪令勻。以瓷合盛。每取杏子大。綿裹含咽津。以利為度。

治上焦壅滯。風冷傷肺。氣道痞塞。咽喉不利。宜服含化杏仁丸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射干〔二(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以新綿裹一丸。含咽津。以利為度。

又方。

隨所患左右。刺手小指甲。令血出。效。

治咽喉不利。腫塞。氣道不通。宜用此方。

上以生艾葉搗爛。敷腫上。隨手即消。冬月以熟艾。和水搗汁敷之亦佳。

治咽喉風毒腫痛諸方

夫咽喉者。氣液之通流。肺脾之道路。呼吸出入。水穀往來。莫不自於咽喉也。若陰陽不調。肺脾壅滯。風邪搏於經絡。伏留於上焦。攻注咽喉。結聚腫痛。故名風腫也。

治咽喉腫痛。皆因熱在於肺脾。邪毒壅滯。心胸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射干(二兩) 赤芍藥(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三兩炙微赤銼) 梔子仁(半兩) 川升麻(一兩半) 漢防己〔二(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半合。同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赤芍藥(一兩) 川升麻(二兩)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牛蒡子(一兩) 楓香(一兩) 葛根(二兩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風毒。腫塞疼痛。牛黃散方。

牛黃(一兩微炒) 龍腦(一分細研) 真珠末(三分) 金箔(五十片) 鉛霜(一分) 犀角末(三分) 太陰玄精(三兩燒熟)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服。以新汲水各半盞。調下一錢。日五七服。若干含半錢。咽津亦得。

治咽喉風毒。及急喉閉腫痛。下湯飲不得。宜用龍腦丸方。

龍腦(半兩) 硃砂(半兩) 牛黃(半兩) 硇砂(半兩) 麝香(一錢) 馬牙硝(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用大羊膽一枚。取汁和丸。如梧桐子大。鋪於紙上令干。收於瓷器中。如患者。將一丸擘為兩片。安在兩邊鼻內。良久。吐出惡物。即瘥。

治咽喉風毒腫痛。煩熱不止。四肢不利。宜服含化馬牙硝丸方。

馬牙硝(三分細研) 犀角屑(一分) 川升麻(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真珠末(一分) 黃藥(一分) 硼砂(一分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治肺脾風毒上攻。咽喉腫熱不通方。

射干〔一(二)兩〕 川升麻(一兩半) 木通(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一兩) 薔薇根(二兩) 艾葉(半分) 豬膏(二斤) 生地黃汁(三合)

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用醋一升。淹漬一宿。納地黃汁豬膏中。微火煎取。醋盡膏不鳴為度。去滓。用薄綿裹。如杏核大。含咽津甚良。

治風毒攻咽喉。及頭面腫痛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以雞子黃拌和。搗令乳入敷之。帛裹。干即易之。日七八度瘥。

治咽喉卒腫痛諸方

夫咽喉卒腫痛者。由人臟腑充實。脾肺暴熱之所致也。或有服餌丹石。毒氣在臟。熏蒸上焦。而又多食炙爆熱酒。衝於脾肺。致胸膈壅滯。氣道否澀。熱毒之氣。不得宣通。故令咽喉卒腫痛也。

治咽喉卒腫痛。熱毒在胸膈。宜服馬藺根散方。

馬藺根(二兩)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半) 犀角屑〔二(一)兩〕 玄參〔二(一)兩半〕木通(一兩銼) 蘧麥(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卒腫痛。絡石散方。

絡石(半兩) 細辛(一分) 玄參(半兩) 黃藥(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赤芍藥(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內卒腫痛。龍腦散方。

龍腦(一分細研) 硃砂(三分細研) 犀角屑(三分) 真珠末(半兩研) 白藥〔二(三)分〕 馬牙硝(一兩細研) 黃耆(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

牛蒡子(半兩微炒) 川升麻(半兩) 甘草(一分生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藥(半兩) 川芒硝(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化赤餳汁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

馬兜鈴根(一兩) 甘草(一分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商陸根。爛搗微炒。帛裹熨之。冷即易之。

治咽喉疼痛諸方

夫咽喉者。氣之所通流。呼吸之道路。若風邪熱氣。搏於脾肺。則經絡痞澀不通利。邪熱攻衝。上焦壅滯。故令咽喉疼痛也。

治咽喉毒氣結塞疼痛。不下湯水。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沉香(一兩) 木香(半兩) 馬牙硝(一兩) 雞舌香(一兩) 薰陸香(半兩) 川升麻(三分) 射干(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黃芩(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壅熱。咽喉疼痛。胸膈壅滯。心煩頰赤。四肢不利。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二兩)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木香(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絡石(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咽喉疼痛。喘息急悶。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生用銼) 玄參(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絡石(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疼痛。四肢寒熱。痰涎壅滯。煩躁頭疼。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馬牙硝(一兩) 白礬(一分) 川升麻(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細辛(一分) 石膏(一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疼痛。含咽丸方。

黃藥 白藥 栝蔞根 牛蒡子 馬勃(以上各一兩) 玄參(一兩半) 砂糖〔半(三兩)〕 蜜(三兩)

上件藥。前六味搗羅為末。熬蜜並糖。和丸如彈丸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治咽喉閉塞。胸膈熱毒所攻。疼痛。宜服此方。

射干 川升麻 川朴硝(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放溫。細細嚥之。以咽喉利為度。

治咽喉風熱。腫塞疼痛。宜服此方。

牛黃(一分) 龍腦(一錢) 石膏(一兩) 馬牙硝(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寒水石(半兩)

上件藥。都研如粉。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治咽喉干痛諸方

夫咽喉者。氣液之往來。水穀之道路。若風邪結熱居脾。邪蘊積在臟。不能消散。則上焦煩熱。故令咽喉干痛也。

治咽喉熱毒干痛。心膈煩躁。宜服此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梔子仁(三分) 藍葉(半兩) 木通(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三分生銼) 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干痛。嚥唾不利。宜服此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生銼) 牛蒡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熱毒上攻。乾燥疼痛。宜含化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半) 射干(一兩) 白礬(半兩燒灰細研) 絡石(一兩) 甘草(三分生銼) 白藥(三分) 黃藥(一兩) 天竹黃(二兩細研) 犀角屑(三分) 白龍腦(三分細研) 馬牙硝(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前件藥令勻。於瓷盒中盛。每服一錢。以綿裹。含化咽津。

治咽喉乾燥熱疼。宜服絡石煎丸方。

絡石(半兩) 射干(半兩) 川大黃(一分) 木通(一分銼) 白藥(一分) 川升麻(半兩) 牛蒡子(一分) 玄參(一分) 甘草(半兩) 白蜜(二兩) 白蒺藜(一分) 馬牙硝(一分) 黃藥(一分) 地黃汁(半斤)

上件藥。除藥汁外。搗羅為末。先以地黃汁及蜜。於銀鍋中。以慢火煎成膏。後入諸藥末。相和令勻。丸如小彈子大。用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風熱上攻。咽喉干痛。如欲生瘡。心胸壅悶。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半兩) 玄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藍葉(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咽喉內生瘡諸方

夫咽喉者。脾胃之候也。由脾胃間熱。其氣上衝咽喉。所以生瘡。其瘡白頭或赤根。皆由熱毒所致也。

治咽喉內生瘡疼痛。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梔子仁(半兩) 黃芩(三分) 玄參(一兩) 赤茯苓(半兩)檳榔(半兩) 川升麻(三分) 紫菀(半兩洗去苗土)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牛蒡子(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內生瘡唾血。不下食。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半) 雞蘇苗(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玄參(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上焦實熱。口舌生瘡。宜服大青丸方。

大青(一兩) 黃芩(半兩) 蚤休(半兩) 黃藥(半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 薔薇根皮(一兩銼) 川升麻(半兩) 栝蔞根(半兩) 知母(半兩) 石青(半兩細研)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酸棗大。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咽喉內熱毒所攻。生瘡腫痛。宜服此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干浮萍草(半兩) 川升麻(半兩) 玄參(半兩) 黃柏(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咽喉中生瘡腫痛。白藥丸方。

白藥 黃藥 玄參 射干 甘草 桔梗(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砂糖和丸。如彈子大。以綿裹一丸。常含咽津。

治咽喉內生瘡疼痛。宜服此方。

龍腦(二錢細研) 蜜(八兩) 黃丹(二兩)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先於銀鍋內化蜜。用綿濾過。再於鍋中以慢火熬。次下黃丹。煎成膏。候冷熱得所。納龍腦麝香。攪令勻。入於瓷盒中盛。每服一丸。如杏仁大。綿裹含咽津。日五服。

治咽喉閉塞口噤諸方

夫脾肺之氣。通於咽喉。三陰三陽。筋夾於口頰。若脾肺二臟。積蓄風熱。則經絡不利。氣常壅澀。邪毒之氣。攻於咽喉。及於口頰。故令咽喉閉塞口噤也。

治咽喉閉塞。疼痛口噤。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耆(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一分)黃芩(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羚羊角屑(半兩) 羌活(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即灌之。

治心脾風熱。咽喉閉塞口噤。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半) 犀角屑(一兩) 黑豆皮(一兩) 牛蒡子(一兩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木香(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灌之。

治熱毒伏在心脾。攻於咽喉。心胸脹滿。口噤脹。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牛蒡子(一兩微炒) 川升麻(一兩) 木香(半兩) 犀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黑豆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灌之。

治咽喉閉塞口噤方。

皂莢針(一兩銼) 楸白皮(半兩銼) 芎藭(三分) 羌活(二分)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拗口溫溫灌之。

又方。

羌活(三兩細銼) 牛蒡子(一兩杵羅為末)

上件藥。先以水三大盞。煎羌活。取一大盞半。去滓。入白礬灰一分。攪令勻。每取一小盞。調下牛蒡末二錢。每服仍先以木尺格牙。撥開口灌之。得吐為效。

又方。

桂心(一兩) 羌活(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生銼) 川升麻(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灌之。

又方。

上以雄雀糞細研。每服。以溫水調灌半錢。

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諸方

夫咽者胃之系。喉嚨者肺氣之所通。若陰陽和平。榮衛調適。則氣道宣暢也。若臟腑不和。肺脾壅滯。風邪熱氣。搏於經絡。蘊蓄不散。上攻於咽喉。故令咽喉中如有物妨悶也。亦有愁憂思慮。五臟氣逆。胸膈痰結。則喉中如哽。甚則咽喉腫痹也。

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不通。吞不能入。吐不能出。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半) 羚羊角屑(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川升麻(一兩半) 紫雪(二兩) 射干(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咽喉中如有肉臠。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悶亂。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射干(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紫蘇子(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三分)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噎塞。不下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咽喉中如有物。吞嚥不下。宜服此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中如有炙腐。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赤茯苓(一兩) 紫蘇葉(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半)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桂心(一兩) 枳實(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二兩) 川升麻(一兩半) 木通(一兩銼) 前胡(三分去蘆頭) 大腹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石蓮子(一分去殼微炒) 人參(一分去蘆頭) 杵頭糠(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中如有物妨悶。或在左。或在右。名曰蠱。蓋緣積風熱於咽喉之間。多為此疾。先須深針結聚之處。使毒氣散後。宜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炙碎微炒) 牛蒡子(一兩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中有物如彈丸。日數深遠。津液難嚥。發渴疼痛。即須深針腫結處。散盡毒氣。後服含化龍腦丸方。

龍腦(一分細研)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馬牙(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鍾乳粉(一兩) 川大黃(半兩炙碎微炒) 黃耆(一兩銼) 生地黃(五兩取汁)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研令勻。以地黃汁相和。更入煉了蜜。和丸如楝子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以咽喉通利為度。

治咽喉中如有物。嚥唾不得。宜服此方。

半夏(二七枚破如棋子大湯洗七遍去滑)

上以雞子一枚。打破其頭。出卻黃白。納半夏。併入醋於殼中。令滿。微火煎。去半夏後。冷飲之。即愈。

治屍咽喉癢痛諸方

夫屍咽者。謂人腹內屍蟲上蝕於喉咽。生瘡也。此皆陰陽不和。脾肺壅滯。風熱毒氣。在於臟腑。不能宣通。故令屍蟲動作。上蝕咽中。或痛或癢。如䘌之候者是也。

治屍咽喉。風熱毒氣。上攻咽中癢痛。宜含化金露丸方。

硃砂(一錢) 白礬(一分生用) 甘草(半兩搗羅為末) 鉛霜(一錢) 麝香(一錢) 太陰玄精(一分) 蛇蛻皮(三條全者去頭以皂莢水浸一復時濾出曝令干炒令焦黃色)

上件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皂莢子大。每於食後。及夜臥時。用薄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屍咽喉。癢痛不利。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川升麻(一兩) 雄黃(一兩細研)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鬼臼〔二(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射干(一兩)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至七丸。

治屍咽喉癢痛。語聲不出。宜服此方。

乾薑(末一錢) 酒(半盞) 酥(一錢)

上件藥。一處調和。空腹溫過服之。

又方。

五倍子(半兩) 黃柏(半兩銼) 川升麻(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射干(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四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射干(一兩) 薔薇根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屍咽喉內痛。欲失聲者。宜服此方。

桂心(三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蕪荑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綿裹如杏仁大。含咽津。消盡更服。

治屍咽喉痛癢。如似得蠱毒方。

上常含生薑瘥。

又方。

上以青布裹麻黃。燒以竹筒引煙。熏咽喉中效。

治馬喉痹諸方

夫馬喉痹者。謂熱毒之氣。結於喉間。腫連頰骨。微壯熱。煩滿而數吐氣。呼之為馬喉痹也。

治馬喉痹。頰面腫滿。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射干(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馬藺根(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入馬牙硝一錢。攪令勻。細細含咽。

治馬喉痹。頰腫咽痛。龍腦散方。

白龍腦(細研) 牛黃(細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馬牙硝(細研) 玄參 沉香 硃砂(細研)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 川升麻(半兩) 硼砂(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入馬牙硝一錢。攪令勻。細細含咽。

治馬喉痹。喉中深腫連頰。壯熱。吐氣數者。宜服此方。

上以馬銜一具。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分為三服。

又方。

上以馬鞭草根一握。勿令見水。截去兩頭。搗絞取汁。服之。

又方。

上以氈中蒼耳子三七枚。燒灰。細研。以水調服之。

又方。

上以谷奴燒灰。以酒調服一錢。立效。

治馬喉痹。並毒氣壅塞方。

桔梗(三兩去蘆頭銼)

上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又方。

生薑(二斤取汁) 蜜(三兩)

上件藥。以微火煎令得所。每服一合。日四五服。

又方。

上取馬藺根燒灰。細研。燒桑枝瀝汁。調下一錢。

治咽喉頸外腫痛諸方

夫咽喉頸外腫痛者。由風熱毒氣。客於經絡。肺脾壅滯。氣不宣通。風毒上攻於咽喉。搏於氣血。氣血凝澀。榮衛不行。故咽喉及頸外。沾聚腫痛也。

治咽喉壅塞。頸頷腫痛。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兩) 漏蘆(半兩) 木通(三分銼) 赤芍藥(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川大黃(三分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漢防己(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玄參(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頸外腫痛。黃膏方。

木鱉子(十枚) 土瓜根(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黃耆(一兩銼) 栝蔞根(二兩) 黃柏(一兩銼) 硝石(一兩) 馬牙硝(一兩) 蕓薹子(二兩) 川大黃(二兩銼)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以生油旋調。可腫處敷之。有菜油調更佳。即再敷。

又方。

山豆根 沉香 麝香 木香 黃藥 川大黃

上件藥。等分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以水調為膏。塗貼腫處。

治咽喉頸外腫。及咽乾痛方。

生黑豆黃(一合) 蜀葵心(一合)

上二味。入少鹽。同搗為膏。敷腫上。日三兩度瘥。

又方。

牛蒡子(三兩搗碎) 鹽〔一(二)兩〕

上炒令熱。熨腫上立效。

又方。

上以皂莢炙黃焦。去皮子。搗羅為末。以水調敷之。

治懸壅腫諸方

夫懸壅者。為音聲之關也。喉嚨者。氣之所上下也。五臟六腑。若有伏熱。上衝於咽喉。則熱氣乘於懸壅。故令或長或腫也。

治懸壅腫痛。不下飲食。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川升麻(半兩) 射干(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放溫。時時含咽。

治懸壅腫痛。硼砂散方。

硼砂(半兩) 馬牙硝(半兩) 滑石(半兩) 寒水石(半兩) 龍腦〔半(三)錢〕 白礬(三錢)

上件藥。研令極細。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半錢。

治懸壅腫痛。咽喉不利。胸中煩熱。宜服此方。

射干(一兩) 玄參(半兩) 川升麻(半兩) 白礬(半兩) 白藥(半兩) 黃藥(半兩) 天竹黃(一兩細研) 犀角屑(半兩) 馬牙硝(一兩細研)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

射干(半兩) 木鱉子(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川升麻(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懸壅腫痛。咽中生垂肉及舌腫方。

乾薑(炮裂銼)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等分。搗細羅為散。先開口。以鐵針刺破。血出後。用藥少許塗之。神效。若癢時。以生薑汁解之。

治懸壅垂長。咽中妨悶。白礬散方。

白礬(一兩燒灰) 鹽花(一兩)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以箸頭。點在懸壅上。瘥。

治懸壅腫脹疼痛。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 甘草(一分半生半熟搗羅為末)

上件藥。都研為散。每服。以綿裹半錢。含咽津。即瘥。

治懸壅卒腫方。

硇砂(半錢)

上以綿裹。細細含咽津。即瘥。

治懸壅腫。及咽喉內有息肉方。

上以羊蹄草煮汁。熱含冷吐。良。

治懸壅腫。卒長數寸。喉嚨內食物不下方。

上以綿裹箸頭。搵鹽揩之。如此二七遍效。

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諸方

夫喉嚨者。為氣之道路。會厭者。是音聲之門戶。若風邪熱毒。在於脾肺。則陰陽不和。氣道否澀。上焦壅塞。風熱之氣上衝咽喉。攻於會厭。故令腫痛。語聲不出也。

治咽喉腫痛。脾肺壅毒。語聲不出。宜服此方。

木通(一兩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菖蒲(三分) 川升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射干(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脾氣滯。風冷所傷。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 木通(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射干(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聲嘶不出。生薑膏方。

生薑汁(一升) 牛髓(三兩) 麻油(二兩) 酥(二兩) 芎藭(二兩) 獨活(一兩半) 秦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 桂心(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納生薑汁中。煎至相淹濡。下髓酥油等。攪令勻。以慢火煎成膏。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

又方。

生薑汁(二合) 生地黃(汁五合) 桂心(末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蜜(二合) 牛酥(一合)

上件藥。相和。熬令稠。每用不計時候。含杏核大咽津。

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宜服菖蒲丸方。

菖蒲(二兩) 孔公柏(一分細研) 木通(二兩銼) 皂莢(一挺長一尺者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鬼箭羽湯。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又方。

桂心(末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如膏)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杏核大。常含一丸。細細嚥津。

又方。

上以豉半升。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相繼稍熱服之。令有汗出瘥。

治咽喉生谷賊諸方

夫谷賊者。禾裹有短穗。而強澀者是也。誤作米而食之。則令喉裹腫結不通。致風熱氣衝於喉間。與血氣相搏。則生腫結。如食飲疼痛妨悶。故謂之喉中生谷賊。不急治之。亦能殺人也。

治咽喉生谷賊腫痛方。

蕓薹(半兩赤色者) 大鱉子仁(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馬牙硝(半兩)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咽喉生谷賊腫痛。含化射干丸方。

射干(半兩) 山柑皮(半兩) 山豆根(二分) 黃藥(一分) 川升麻(半兩) 硝石(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餳和丸。如櫻桃大。不計時候。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咽喉生谷賊。若不急治。亦能殺人。宜含乳香丸方。

乳香(半分) 硇砂(一分) 琥珀(半兩) 松脂(半兩)

上件藥。搗研為末。化黃蠟和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以瘥為度。

又方。

上以針刺破。令黑血出後。含馬牙硝一小塊子。咽津即瘥。

又方。

上以馬牙硝細研。綿裹半錢。含化咽津。以瘥為度。

治咽喉生癰諸方

夫六腑不和。血氣不調。風邪客於喉間。為寒所折。氣壅而不散。故結而癰成也。凡結腫。一寸為癤。二寸至五寸為癰也。

治咽喉中生癰瘡。腫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三分) 黃耆(一兩銼) 黃芩(三分) 絡石(三分) 敗醬(三分) 白蘞(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川朴硝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喉中有瘡。唾血。不下食。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 露蜂房(半兩微炙) 薔薇根(一兩銼) 絡石(一兩) 射干(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玄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卒生癰腫。飲食不通方。

上燒秤錘令赤。納一盞醋中令沸。沸止。飲之。

又方。

上以炊帚燒灰。細研為散。每服。以漿水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韭一把。搗熬。乘熱以熨腫上。冷復易之。以醋和塗亦佳。

又方。

上以白頸地龍十四條。搗研。以塗喉外。亦治癰發喉中。

又方。

上以赤小豆一合。搗羅為末。以醋調塗之瘥。

又方。

荊木燒取瀝。稍稍咽之瘥。

又方。

薏苡仁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頓服。

治癭初結諸方

夫癭初結者。由人憂恚氣逆。蘊蓄所成也。久飲沙石流水。毒氣不散之所致也。皆是脾肺壅滯。胸膈痞塞。不得宣通。邪氣搏於咽頸。故令漸漸結聚成癭。宜早療之。便當消散也。

治頸卒生結囊。欲成癭。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海藻(一兩熱洗去鹹水)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松蘿(一兩) 桂心(一兩) 蛤蚧(一兩塗酥炙令微黃) 白蘞(一兩) 琥珀(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咽喉氣壅悶。漸結成癭。宜服海藻散方。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貝母(二兩煨微炒) 土瓜根(半兩) 小麥面(半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癭氣初結。咽喉中壅悶。不治即漸漸腫大。宜服昆布丸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一兩) 松蘿(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木通(二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訶黎勒皮(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杏核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琥珀(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炮微炒) 昆布(半兩洗去鹹味)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後。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檳榔(三兩) 海藻(二兩洗去咸) 昆布(三兩洗去鹹水)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小麥〔三(一)升以三年米醋三升浸之曝干更浸候醋盡為度〕 昆布(五兩洗去鹹味)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二錢。如不飲酒。以水調服之。服盡即瘥。多服彌佳。不得引重及悲怒。

治癭氣諸方

夫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也。亦由飲沙水。隨氣入於脈。搏頸下而為之也。初作。與癭核相似。而當頸下也。皮寬不急。垂捶捶然是也。恚氣結成癭者。但垂核。捶捶無脈也。飲沙水成癭者。有核癗癗。無根浮動在皮中。又云。有三種癭。有血癭。可破之。有息肉癭。可割之。有氣癭。可針之。

治癭氣結腫。胸膈不利。宜服昆布散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松蘿(一兩) 細辛(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海蛤(一兩細研)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蘞(一兩) 龍膽(二兩去蘆頭) 土瓜根(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二錢。不得用力勞動。

治癭氣結硬腫大。諸藥無效。服之百日。必得痊瘥方。

黃牛食系(五具以猛炭火燒為灰研為末於瓷瓶內收密蓋瓶口不得見風) 海藻(五兩) 昆布(五兩以上二味以水漬五日旋換清水洗去鹹味曝干) 白殭蠶(五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食系末。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服。以瘥為度。

治癭腫結漸大。宜服此方。

海藻(洗去鹹味) 海帶 海蛤(細研) 昆布(洗去鹹味) 木香(以上各一兩) 金箔(五十片細研) 豬黶(七枚炙干) 羊黶(七枚炙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夜臨臥時。以溫酒調下二錢。仍不得著枕臥。如是食癭即難治。

治癭氣神驗方。

琥珀(半兩)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烏賊魚骨(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赤小豆(三分酒煮熟曝干) 小麥(三兩酒煮熟曝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綿裹一丸。常含咽津。

又方。

小麥(一升以醋一升浸一夜曝干) 海藻(三分洗去鹹味) 昆布(三兩洗去鹹味)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日三服。以瘥為度。

治癭氣結腫。宜服此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茵芋(半兩) 馬芹子(半兩) 蕪荑仁(半兩) 蒟醬(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浸蒸餅和丸。如小彈子大。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服。以瘥為度。

治癭氣結腫。心胸不利。煩滿。宜服此方。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木通(一兩銼) 連翹(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牛蒡子(一兩) 羊黶(二十枚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綿裹一丸。含咽津。日三四度。

治癭氣經久不消。神效方。

海帶(一兩)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赤小豆並棗肉。同研為丸。如小粟子大。以綿裹每月如大盡。取二十八日夜。小盡。取二十七日。至月終三夜。臨臥時。淨灌漱。含臥咽津。不語。至明別日。即不得服。

治癭氣結核。癗癗腫硬。宜服松蘿丸方。

松蘿 昆布(洗去鹹味) 木通(銼) 柳根鬚(逆水生者洗焙乾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細細嚥津。令藥味。在喉中相接為妙。

又方。

海藻(二兩洗去鹹味搗為末) 小麥面(二合)

上件藥。以好醋溶為一劑。曝干。再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醋湯調下一錢。以瘥為度。

又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用一錢。以綿裹於好醋中浸過。含咽津覺藥味盡。即再含之。

治癭氣咽喉噎塞妨悶。浸酒方。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上細銼。以清酒四升。浸兩宿。濾去滓。每取半盞。細細含咽。不計時候。服之。以瘥為度。

治癭氣令內消方。

黃牛食系(三具干者)

上納於瓷瓶子中。以瓦子蓋頭。鹽泥固濟。候乾。燒令通赤。待冷取出。細研為散。每於食後。以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上取鹿靨。以酒浸良久。炙令干。又納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盡更易之。十具即愈。

治癭氣咽喉腫塞諸方

夫癭氣咽喉腫塞者。由人憂恚之氣。在於胸膈。不能消散。搏於肺脾故也。咽門者。胃氣之道路。喉嚨者。肺氣之往來。今二經俱為邪之所乘。則經絡否澀。氣不宣通。故令結聚成癭。致咽喉腫塞也。

治癭氣咽喉腫塞。心胸煩悶。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射干(一兩) 牛蒡子(一兩微炒)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羚羊角屑(三分) 木通(三分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昆布(三分洗去鹹味) 檳榔(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琥珀(一兩) 皂莢子仁(一兩微炒) 牛蒡子(一兩半生用)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蔥白湯。調下二錢。

治癭氣胸膈壅塞。咽喉漸粗。宜服此方。

商陸(二兩) 昆布(二兩洗去鹹味) 射干(一兩) 木通(一兩銼)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羚羊角屑(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牛蒡子(一兩半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癭氣。咽喉腫塞。妨悶。宜服此方。

木通(一兩銼)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乾薑(一分炮裂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海藻(半兩洗去鹹味) 射干(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海藻(三分洗去鹹味) 龍膽(三分去蘆頭) 昆布(三分洗去咸) 土瓜根(三分) 射干(三分) 小麥(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酒調下一錢。

又方。

羚羊角屑(一兩)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桂心(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癭氣。胸中滿悶。咽喉腫塞。宜服此方。

昆布(三兩洗去鹹味)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通(一兩銼)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射干(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牛蒡子(二兩) 海蛤(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癭氣。咽喉腫塞。宜服此方。

松蘿(一兩) 昆布(二兩洗去鹹味) 海藻(二兩洗去鹹味) 羚羊角屑(一兩) 木通(一兩銼)柳樹根鬚(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瘤諸方

夫瘤者。為皮肉中忽有腫起。如梅李子。漸以長大。不痛不癢。又不結強。按之柔軟。言其留結不散。謂之瘤也。若不療之。乃至碗大。則不復消下。然非殺人之疾。亦慎不可輒破。但如癭法療之。當得瘥。

治瘤腫悶。宜服此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玄參(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延胡索(一兩) 琥珀(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木通湯。下二十丸。

又方。

羊靨(一兩干者)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燒銀砂鍋(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糯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五丸。至七丸。如不吃酒。煎赤小豆湯下亦得。

治二三十年痛。及骨瘤。肉瘤。膿瘤。血瘤。息肉。大如杯盆。久不瘥。致有癰潰。令人骨消肉盡。或潰令人驚惕。寢寐不安。身體瘛縮。愈而復發方。

烏賊魚骨(半兩燒灰) 硫黃(半兩細研) 白石英粉(半兩) 鍾乳粉(半兩) 丹參(三分) 琥珀末(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燕糞(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大黃(一兩)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囊盛。勿泄氣。若瘡濕。即干敷之。若瘡干。以豬脂和敷之。日三四上。以效為度。

治肉中腫起生瘤。如梅李子大。漸漸長大。宜用此方。

芎藭 白礬 當歸 川大黃 黃連 黃芩 赤芍藥(以上各半兩) 吳茱萸(一分) 白蘞(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時。以雞子黃。調塗於故帛上。隨大小貼之。

治諸魚骨鯁諸方

治食諸魚骨鯁。久不出方。

上以皂莢末少許吹鼻中。使得嚏鯁出。多秘此方。禮云。魚去乙。謂其頤間有骨。如乙字形者。鯁人不肯出故也。

治食魚骨鯁方。

上以魚網燒灰。細研。水調一錢服之。

又方。

上以魚鱗燒灰。細研。水調一錢服之。

治魚骨鯁在喉中。眾法不去方。

上以飴糖。丸如雞頭實大。頻吞之。立效。

又方。

上含水獺骨立出。或爪亦得。

又方。

上以魚網覆頭。立下。

又方。

上以牛筋。水浸之。細擘。以線。系如彈子大。持筋端吞之。入喉至鯁處。徐徐引之。鯁著筋即出。

又方。

上以虎糞或狼糞燒灰。細研。以水調一錢服之。

又方。

上以鸕鶿糞水調塗咽喉外。即出。

又方。

上以虎骨或貍骨。搗細羅為散。以水調一錢服之。

又方。

上以蘧麥為末。水調一錢服之。

又方。

上常含橘皮即下。

又方。

上以薔薇根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水調一錢服之。

又方。

上以豬膏如雞子黃大。吞之。未下更吞。

又方。

上以薤白煨令半熟。線纏薤中央。捉線子嚼吞之。薤下喉。至鯁處。牽引鯁即出。

又方。

上以鼠腦厚塗鯁上則出。亦可用鼠。更佳。

又食魚骨鯁。橫咽中。三五日不下方。

上以雁糞燒灰。細研。以水調一錢服之。

又方。

上以東流水一杯。東向坐。以手指水上書龍字訖。飲之。如不會書者。即令他人書亦得。

又方。

上以硇砂半錢。口中咀嚼咽之。立下。

治食諸肉骨鯁方。

上以白雄雞。左右翮大毛。各一莖。燒灰細研。以水調服之。及取所食者骨左右。及覆擲皆後。則下也。

又方。

上以雞足一對。燒灰細研。以溫水調服。

治食中發咽不下方。

上以亂髮燒灰細研。以粥飲調一錢。服之。

治誤吞諸物諸方

治誤吞鉤線方。

若猶在手中者。莫引之。但急以珠璫若薏苡子輩。穿貫著線。稍稍令推至鉤處。小小引之。則出。

又方。

上以常思草頭一把。細銼。以水一大盞。淘十餘遍飲之。

又方。

上以螻蛄。摘去身。但吞其頭數枚。勿令鯁人知。

治誤吞鉤方。

上以琥珀珠著線貫之。推令前入至鉤。又復推以牽引出矣。或水精珠亦佳。無珠諸堅實物。磨令滑。鑽作孔用之。

治誤吞針方。

上以上好磁石。如小彈子大。含之即出。

治誤吞針。及箭鏃等方。

上但多食肥脂。納令飽。即下。

治誤吞金銀環子。及釵子方。

上以水銀半兩吞之。再服即出。

又方。

上以雁毛二七莖。燒灰細研。以水調服之。鵝毛亦得。

又方。

上曝韭令萎熟而切食一束即出。生麥葉筋縷如韭法。皆可用。但多食自下。

治誤吞錢不出方。

上煮葵菜汁。冷飲之即出。

又方。

上以炭灰搗羅為末。酒調一錢服。水調亦得。

又方。

艾蒿(五兩)

上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半。去滓。分二服即下。

治誤吞珠及錢。而梗者方。

上燒弩銅牙。令赤。納酒中飲之。立下。

治誤吞諸竹木方。

上以布刀故鋸燒赤。投酒中飲之。

又方。

若是誤吞桃枝竹木。但數數多食白糖。即自消化。

又方。

若以銀釵簪撩畎。因吸氣。誤吞不出者。多食白糖。漸漸至數斤。當裹物自出。

卷第三十六

治口舌生瘡諸方

夫手少陰心之經也。心氣通於舌。足太陰脾之經也。脾氣通於口。腑有熱。乘於心脾。氣衝於口與舌。故令口舌生瘡也。診其脈浮。則為陽。陽數者口生瘡也。

治口舌生瘡。連齒斷爛痛。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三分) 川升麻(三分) 獨活(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芩(三分) 黃柏(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梔子仁(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犀角屑(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脾臟熱。應口舌生瘡破裂。唇蹇赤色。升麻泄熱散方。

川升麻(一兩半) 射干(一兩半) 黃柏(二兩銼) 大青(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玄參(二兩) 黃芩(一兩) 犀角屑(三分)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苦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蜜半合。攪令勻。食後溫服。

治口舌瘡。攻胸中皆生瘡。薔薇根散方。

薔薇根皮(四兩) 黃柏(二兩銼) 川升麻(二兩) 生乾地黃(五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含咽。

治口舌生瘡。連頰腫痛。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芎藭(一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雞腸草(三分) 大青(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錢。於瘡上貼之。日可三五度。瘥。先於瘡腫處針出惡血。用鹽湯炸。後貼藥神效。

治口舌生瘡。宜用龍膽煎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黃連(一兩去須) 川升麻(一兩) 槐白皮(一兩) 大青(一兩) 苦竹葉(一握) 白蜜(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升。煎至半升。去滓。入蜜攪令勻。更煎成膏。用塗口瘡。日三四度瘥。

又方。

青黛(一錢) 細辛(一分) 黃柏(一分銼) 地骨皮(一分) 密陀僧(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少許。貼於瘡上。有涎即吐之。

治口舌瘡。止痛散方。

鉛霜(一分) 白礬(一分燒灰) 黃柏(一分末) 麝香(一錢)

上件藥。都研為散。每於有瘡處貼少許。有涎即吐之。日可三五度瘥。

治口舌生瘡。赤腫疼痛。含黃柏煎方。

黃柏(一兩銼) 烏豆(一升)

上件藥。以水二升半。煎至五合。去滓。入寒食餳一兩。蜜一兩。龍腦少許。更煎稀稠得所。不計時候。常咽半匙。

治口舌瘡。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 龍腦(半錢) 滑石(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用少許。貼瘡上。有涎即吐卻。神驗。

治口中疳瘡。神秘含山李子煎丸方。

山李子根(亦名牛李子) 薔薇根(野外者良)

上二味。各細銼五升。以水五升(鬥)煎半日以來。取汁。於銀器中盛。以重湯煮。如無銀器。銅器亦得。看稀稠得所。即於瓷器內盛。每取少許。含咽之。以瘥為度。

又方。

胡粉(一兩) 牛黃(一錢)

上件藥相和。安在銚子中。於暖灰上。研令勻細。少少含之。瘥。

治口舌瘡。宜含石膽丸方。

石膽(一分)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膩粉(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綿裹一丸含。有涎即吐之。

治口舌瘡。腫痛不止。黃柏丸方。

黃柏(一兩末) 蟾酥(一分) 黃丹(一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端午日午時合。用蒸餅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夜後含。有涎即吐之。

治口舌瘡。杏仁丸方。

杏仁(四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爛研) 膩粉(半錢)

上件藥。同研。丸如皂莢子大。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口舌瘡腫。石膽丸方。

石膽(三錢) 黃柏(一分末) 蟾酥(少許)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麵糊和丸。如皂莢子大。每度取一丸。用水化破。以篦子取少許。塗於瘡上。日夜三兩度瘥。

治口舌生瘡赤爛。宜含化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入)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浮萍草(三分) 零陵香(三分) 甘草(三分生用) 寒水石(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取一丸。綿裹含化。咽津。

治口舌瘡。爛痛不瘥。含化丸方。

黃丹(二兩) 蜜(一兩)

上件藥。相和。以瓷盞納盛。坐在水銚子內。慢火煮一炊久。用綿濾過。都入瓷盞內。再煮如麵糊。藥成。即丸如酸棗子大。每取一丸。綿裹含咽津。日三四度含之。

又方。

上取蟾酥。濕和。以綿惹。日曬乾。剪半寸含之。有涎即吐出。或牙疼即咬之。立瘥。

治口舌瘡赤爛。宜用此方。

薔薇根(三兩去泥土)

上細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含冷吐。日三五度效。

治口及舌上生瘡爛。宜服此方。

牛膝(一兩去苗)

上細銼。以水一中盞。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放溫時時呷服。

又方。

斫桑樹。取白汁塗之瘥。

治口舌生瘡。胸膈疼痛。宜服此方。

上焦炒豉。細研為末。含之一宿。瘥。

治口舌生瘡。含杏仁丸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研) 膩粉(一分) 浮萍草末(一分)

上件藥。相和細研。丸如櫻桃大。每取一丸。綿裹。含咽津。

又方。

黃丹(半兩) 舍上黑煤(半兩細研)

上件藥。入蜜調。用瓷盞盛之。以文武火養。候成膏。塗瘡上立效。

又方。

膽子礬(一分) 干蟾(一分炙)

上件藥。研為末。每取小豆大。摻在瘡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口。水盡為度。

又方。

黃芩(一分) 五倍子(一分) 蟾酥(半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取一丸。含吐津。以瘥為度。

又方。

上取蝸牛。去殼細研。塗瘡上。有涎即吐之。不過三兩上驗。

又方。

上以黃柏含之瘥。

又方。

上以白礬。少許含之瘥。

又方。

上以石膽少許。含之瘥。

治口瘡久不瘥諸方

夫口者。脾脈之所通。舌者。心氣之所主。若經絡否澀。氣血壅滯。則生於熱。熱毒之氣。在於臟腑。搏於心脾。蘊熱積蓄。日久不能消散。上攻於口舌。故生瘡久不瘥也。

治心脾風熱積滯。口舌生瘡。齒齦內爛。經久不瘥。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玄參(半兩) 黃芩(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知母(一分) 葛根(半兩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牛蒡子(三分微炒) 羌活(半兩) 甘菊花(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口數生瘡。連年不瘥。薔薇根散方。

薔薇根(一兩去泥土) 黃芩(三分) 地骨皮(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白蘞(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鼠李根白皮(三分) 赤芍藥(三分) 續斷(三分) 黃柏(三分銼) 黃耆(三分銼) 葛根(三分) 石龍芮(三分) 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米飲調下。日三四服。

治口瘡久不瘥。牛蒡子散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稍熱細細含咽之。

又方。

浮萍草(一分末) 黃丹(一分)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含化一丸。

治口瘡久不瘥。疼痛不可忍。硫黃煎方。

硫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乾薑(一分炮裂研羅為末) 蜜(一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其蜜用水一大盞。調以蜜。絹濾過。於湯碗內。與諸藥相和。入重湯內。慢火煎如稀餳。用瓷器盛之。每至臥時。以匙抄藥在口內。微微咽津。瘥。

治口舌久生瘡。含藥取瘥。蝦蟆散方。

赤背蝦蟆(二分塗酥炙微赤) 地龍(三分微炒) 麝香(一錢)

上件藥。都搗細羅為散。每取少許含。有津勿咽之。蝦蟆地龍。端午日者良。兼治疳瘡。

治惡口瘡久不瘥。白礬散方。

白礬(一分燒灰) 黃藥末(一分) 膩粉(一分) 麝香(一錢)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取一字。摻在瘡上。以意加減用之。

治口舌生瘡。久不瘥。浮萍煎膏方。

浮萍草(一兩) 川升麻(一兩) 黃柏(一兩) 甘草(一兩半生用)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豬脂一斤。同於銀鍋中。以文火煎至半斤。濾去滓。膏成。每服半匙。含化咽津。

治久口中瘡疼痛。吃食不得。含杏仁丸方。

杏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甘草(一分生用) 黃連(一分去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如杏仁大。綿裹含之。有涎即吐之。日三服。夜一服。以瘥為度。

治口舌上瘡。久不瘥。蘆薈散方。

蘆薈(二分) 土鹽綠(三分) 胡粉(三分) 真珠末(半兩) 蝸牛殼(半兩 炒令黃色)波斯鹽綠(半兩) 青黛(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先用甘草湯漱口洗瘡。以帛裹干。然後摻藥於上。或以蜜和丸。如雞頭實大。含之。亦得。有涎吐之。

治口瘡久不瘥。宜用此方。

牛膝(三兩去苗) 生蘘荷根[二(三)兩] 側柏葉(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用酒三升。浸一宿。微火煎三五沸。溫含冷吐。

又方。

石膽(一分) 雄黃[一(半)分] 膩粉(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以蟾酥和丸。如芥子大。臨臥時含一丸。吐津口中熱。痛勿訝。

治口瘡久不瘥。及口舌腫痛。含化丸方。

白礬 黃丹 附子(生末) 舍上黑煤(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同細研。入白蜜拌和。如煎。用竹筒盛。飯甑上蒸之。飯熟為度。每取櫻桃大。含化立瘥。若急要。即於銚子中煎亦得。唇腫者塗之。立效。

又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 膩粉(一錢) 石膽(一分細研)

上件藥。用蟾酥一錢。以湯浸潤。和丸。如綠豆大。每度淨嗽口了。含一丸。吐出涎。即瘥。

治久口瘡。及內疳瘡。石膽膏方。

石膽(一分細研) 密陀僧(半兩細研) 蜜(三兩)

上件藥。相和。於銀器中。慢火熬成膏。每用少許。塗瘡上。咽津立效。

治口瘡多痰涎久不瘥。含化雌黃丸方。

雌黃(一分細研) 蟾酥(半分)

上件藥相和。以瓷器盛。於飯甑內蒸一炊。熟久候冷。看得所。丸如粟米大。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口瘡。經久腫痛赤爛。不能下食。石膽散方。

石膽(半分) 麝香(半錢)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研) 膩粉(一錢)

上件藥。同研令勻。每取少許。摻於瘡上。良久。吐出涎水。瘥。

治口瘡久不瘥。乳香含化丸方。

乳香 麝香 白膠香 黃丹 細辛 川升麻 垢膩頭髮 生乾地黃(燒灰) 皂莢(燒灰) 雄黃 青鹽(以上各二分) 白蜜(半兩) 蠟(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油三合。入頭髮煎令化。用綿濾過。再煎油令熱。下黃蠟。次下諸藥末。煎令稠可丸。即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又方。

蟾酥(半分) 麝香(半分)

上件藥。同細研為丸。如粟米大。用綿裹一丸含之。有涎即吐卻。

治口瘡久不瘥。石膽丸方。

石膽(一分) 乳香(一分) 黃丹(半分) 密陀僧(一分)

上件藥。細研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酸棗大。每服一丸。綿裹含之。

又方。

人中白(半兩燒赤) 膩粉(半兩)

上件藥同研為末。煉蜜和丸。如皂莢子大。每取一丸。綿裹含之。有津即吐之。

治積年口瘡。五靈脂含化丸方。

五靈脂(一兩)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黃丹(半兩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生蜜調令得所。每取少許。塗於瘡上。有涎即吐之。

治口生瘡久不瘥。至咽喉當中者。角蒿散方。

角蒿燒灰。每取少許。敷於瘡上。有汁咽之。不過一宿瘥。

治重舌諸方

夫舌者心之候也。脾之脈起於足大趾。入連於舌本。心脾有熱。即熱氣隨脈衝於舌本。血脈脹起。變生如舌之狀。在於舌本之下。謂之重舌也。

治重舌口中涎出。水漿不收。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 龍腦(一分) 硃砂(一分) 太陰玄精(二兩)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每度用藥半錢。先於重舌上。以鈹針。鈹破出血。用鹽湯漱口。然後摻藥於舌下。咽津。神驗。

又方。

用簸箕舌燒為灰。細研。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用伏龍肝研如粉。以牛蒡汁調敷之。效。

又方。

用蛇蛻皮燒灰。研令細。以少許敷之。效。

治重舌滿口。半夏酒方。

上以半夏二十枚。水煮了。炮及熱。用好酒一升浸。密封頭。良久。取酒乘熱含之。冷即吐卻。又含熱者。以瘥為度。

治重舌口中涎出。宜服此方。

上取蒲黃敷舌上。良。

又方。

上取田中蜂房。燒灰細研。以好酒和。薄敷喉下。立愈。

又方。

驢乳(一升) 豬乳(一升)

上二味相和。煎至半升。不計時候。服半匙。

又方。

上取赤小豆。搗羅為末。以醋和。塗舌上。

治木舌諸方

夫脾脈絡於舌。舌者心之候。若臟腑壅滯。心脾積熱。邪熱之氣。隨脈上衝於舌本。則令舌腫脹。漸漸粗大。若不早療。滿塞口中。故謂之木舌。小兒尤多斯疾也。

治心脾熱毒。生木舌。腫澀妨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犀角屑(三分) 射干(三分) 川升麻(三分) 玄參(二分) 大青(三分) 絡石(三分) 木通(三分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三(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脾壅熱。生木舌。腫脹。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三分) 川升麻(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三)錢。以水一大(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木舌熱腫。漸大滿口。宜含馬牙硝丸方。

馬牙硝(三分細研) 鉛霜(半兩細研)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白礬(半分燒灰) 大陰玄精(半兩) 寒水石(半兩) 麝香(半兩細研)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熱毒攻心脾。致生木舌。腫痛。兼咽喉不利。射干散方。

射干(三分) 漏蘆(三分) 川升麻(三分) 當歸(半兩) 桂心(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木通(三分銼) 馬藺子(三分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犀角屑(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漏蘆(一兩) 川升麻(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羚羊角屑(一兩) 木通(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用鯉魚薄起作片子。貼於舌上。易之便消。

又方。

上取炲煤。以醋調塗舌上。常出涎沫。又塗之。以舌如故即止。

治舌腫強諸方

夫手少陰為心之經也。其氣通於舌。足太陰脾之經也。其氣通於口。太陰之脈。起於足大趾。入連舌本。心脾虛。為風邪所乘。即隨脈至舌。熱氣留於心。血氣壅滯。故舌腫。脈脹。急則舌腫強也。

凡舌腫強。此患人皆不識。或錯治即殺人。其患甚急。但看舌下。自有噤蟲形狀。或似螻蛄。或似臥蠶子。細審看。亦有頭尾。其頭少白。燒鐵箸烙頭上。使熟。即自消也。

治舌腫強。牛黃散方。

牛黃(三分細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漢防己(三分) 犀角屑(一分)羚羊角屑(五(半)兩) 生乾地黃(半兩) 牛蒡子(半兩微炒)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研令勻。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中虛熱。舌木強直。口吻兩邊痛。舌上有瘡。咽食不得。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二兩去苗) 川升麻(二兩) 梔子仁(二兩) 赤芍藥(二兩) 木通(二兩銼) 黃芩(一兩半) 大青(一兩半)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 石膏(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每於食後溫服。

治舌腫滿口。不得語。煎含䗪蟲湯方。

䗪蟲(七枚微炒) 鹽(一兩半)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同煎五七沸。含冷吐勿咽。日三五上瘥。

治舌強不能言語。白礬散方。

白礬(一分燒灰)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少許敷舌下。即語。

治舌忽熱硬腫。逡巡塞悶殺人。宜服此方。

上取釜底上炲煤。和鹽等分。細研為末。表裡塗舌。良久消瘥。

又方。

上以烏賊魚骨。蒲黃等分。搗羅為末。每用少許。塗舌上瘥。

治舌卒腫起。如吹脬。滿口塞喉。須臾不療。即殺人。宜用此方。

上以指。沖決舌下兩邊皮。亦可以鈹刀破之。出血後。刺舌下兩邊脈。血出數升。及燒鐵箸烙之數遍。絕其血。又以釜底墨和酒。調塗舌上下。即瘥。

治舌暴腫。宜摻藥方。

乾薑(一分) 半夏(一分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少許。摻在舌上。以瘥為度。

治口舌乾燥諸方

夫手少陰心之經也。其氣通於舌。足太陰脾之經也。其氣通於口。腑臟虛熱。熱氣乘心脾。津液竭燥。故令口舌乾燥也。診其右手寸口脈。名曰氣口以前。脈沉為陰。手太陰肺之經也。其脈虛者。病若少氣不足以息。咽乾無津液故也。又右手關上脈。浮為陽。足陽明胃之經也。其脈虛者。病苦唇口乾。又左手關上脈。浮為陽。足少陽膽之經也。其脈實者。病苦腹中滿。飲食不可。咽乾燥也。

治心胃中客熱。唇口乾燥。或生瘡。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麥門冬(一兩去心) 赤茯苓(一兩) 黃連(一兩去根)梔子仁(一兩) 黃芩(一兩) 地骨皮(一兩) 犀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薔薇根(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十四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風熱口中乾燥。舌裂生瘡。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三分) 牛黃(一分細研) 白殭蠶(半兩微炒) 白蘚皮(半兩) 子芩(三分) 滑石(一分) 胡黃連(三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淡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心脾壅熱。口舌乾燥。兼煩渴。牛黃丸方。

牛黃(三分細研) 黃連(二兩去根) 黃芩(一兩) 芎藭(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一兩) 馬牙硝(一兩細研)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於食後。及夜臨臥時。煎竹葉湯。研下一丸。

解壅毒。退風熱。治口舌乾燥。甘露丸。

寒水石(二斤燒令通赤攤於地上出毒一宿) 鉛霜(三分細研) 馬牙硝(三兩細研) 龍腦(三分細研)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再入乳缽內。研令極細。用糯米飯和丸。如彈子大。每於食後。以新汲水磨下半丸。

治口舌乾燥煩熱。宜服甘草丸方。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烏梅肉(三分微炒) 栝蔞根(三分) 寒水石(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含一丸咽津。

治口舌熱乾燥。生薑煎丸方。

生薑汁(一合) 甘草(半兩炙微赤搗為末) 棗膏(三十枚) 蜜(五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爛)

上件藥。以慢火煎令稠。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黑豆(五十枚炒熟)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白蜜五合。生地黃汁五合。以慢火煎成膏。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上焦煩熱。口舌乾燥。心神頭目不利。宜服含化丸方。

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 寒水石[半兩(斤)研如面] 白蜜(半斤)

上件藥。以水四大盞。煎取一大盞半。綿濾過。入蜜同煎令稠。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麥門冬汁(五合) 蜜(三合) 棗肉(三十枚)

上件藥。相和。納瓷瓶中。於飯甑上。蒸一炊久。取出。每服一茶匙。含咽津。

治口吻瘡諸方

夫足太陰為脾之經。其氣通於口。足陽明為胃之經。手陽明為大腸之經。此二經脈。並夾於口。其腑臟虛。為風邪濕所乘。氣發於脈。與津液相搏。則生瘡。恆濕爛有汁。世謂之肥瘡。亦名燕口也。

治口吻生瘡。杏仁散方。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鉛霜(半分) 麝香(少許)

上件藥。先研杏仁令細。次入鉛霜麝香。研令勻。用少許敷瘡上瘥。

又方。

亂髮(燒灰一分) 故絮(燒灰一分) 黃連末(一分) 乾薑末(半分)

上件藥。細研為末。每用少許敷瘡上。不過三四度瘥。

又方。

黃連(一分去須搗為末) 膩粉(半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每用少許敷瘡上瘥。

治口吻惡瘡。黃連散方。

黃連(一分去須) 乾薑(半分炮裂)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少許敷瘡上。不過三上瘥。

又方。

以楸樹葉炙干。碾為末。用敷瘡上瘥。

又方。

用黃柏以蜜塗炙。碾羅為末。敷瘡上效。

治口吻生白瘡。宜用此方。

上用檳榔二枚。燒灰細研。敷瘡上立瘥。

又方。

上用人中白。和少許麝香。同研令細。敷瘡上瘥。

又方。

上用楸樹白皮。濕搗貼瘡上。三四度瘥。

又方。

上掘取經年葵根欲腐者。燒作灰。及熱敷之。

治口臭諸方

夫口臭者。由五臟六腑不調。壅滯之氣。上攻胸膈。然腑臟之燥腐不同。蘊積胸膈之間。而生熱。沖發於口。故令臭也。

治口臭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一錢。

又方。

桂心(一兩) 木蘭皮(一兩) 芎藭(一兩半) 沉香(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暖酒調下一錢。

治口臭。去熱毒氣。調和臟腑。含香丸方。

雞舌香(一兩) 藿香(半兩) 零陵香(三分) 甘松香(半兩) 當歸(半兩) 桂心(半兩) 木香(三分) 芎藭(一兩) 香附子(十枚) 肉豆蔻(五枚去殼) 白檳榔(十五枚) 白芷(半兩)青桂香(半兩) 丁香(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丸。如楝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口臭令香。止煩散氣。宜服此方。

肉豆蔻(一兩去殼) 丁香(一兩) 藿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木香(一兩) 白芷(一兩) 桂心(一兩) 甘松香(半兩) 香附子(一兩) 當歸(半兩) 檳榔〔三分(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口氣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藁本(半兩) 細辛(一分) 白芷(半兩) 芎藭(半兩) 地骨皮(一分) 丁香(三分) 露蜂房(三分炙黃) 木香(三分) 甘松香(半兩) 當歸(三分) 東引柳枝心(二兩曬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一錢。以綿裹含咽津。

治口氣五香丸方。

沉香(三分) 丁香(三分) 薰陸香(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鬼臼(半兩去須) 麝香(一分細研) 木香(半兩) 黃芩(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三分)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清漿水十丸。日三四服。

治口臭穢。常服丁香丸方。

丁香(半兩)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細辛(二兩半) 桂心(三分)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二十丸。又丸如彈丸。綿裹一丸。含咽津亦得。

又方。

芎藭(一兩) 白芷(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兼入。少煉了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

又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芎藭(一兩) 白芷(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一錢。以綿裹含咽津。日三五度瘥。

又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鬆根皮(一兩) 瓜子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熟水下二十丸。

治口臭及䘌齒。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半) 細辛(半兩) 藁本(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少許敷齒齦上。即瘥。

治口臭及䘌齒腫痛。丁香散方。 丁香(二十枚) 白礬(一兩半燒灰) 香附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鹽揩齒。後用藥少許塗之。

又方。

上用細辛煮取濃汁。熱含冷吐瘥。

又方。

香薷(一斤)

上銼。以水一斗。煎取三升。熱含冷吐。

又方。

上用干甜瓠子。搗羅為末。蜜和為丸。如半棗大。每日空心。淨漱口了。含一丸。兼取少許塗在齒齦上。亦妙。

又方。

上用大豆。熬令焦。及熱以醋沃。取汁含之。效。

治唇瘡諸方

夫脾與胃。令足陽明之經。胃之脈也。其經起鼻環於唇。其支脈入絡於脾。脾胃有熱。氣發於唇。則唇生瘡也。

治唇吻生瘡。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亂髮灰(一兩) 故絮灰(一兩) 乾薑(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敷於瘡上。

治唇瘡方。

上取東壁上土。細研敷之。

又方。

上取胡粉細研敷之。

又方。

上取胭脂油調塗之。

又方。

上取蜣螂燒灰。細研敷之。

又方。

上取鹽豉。湯浸一宿。後漉出。爛研塗之。

又方。

上取大麻子。燒灰細研。用井華水調塗之。

又方。

上取白礬。燒灰細研。和胡粉敷之。

又方。

上取葵根。燒灰細研。敷之。

又方。

上取干蟾。燒灰細研。敷之。

治緊唇瘡諸方

夫脾與胃合。胃為足陽明。其經脈起鼻環於唇。其支脈入絡於脾。脾胃有熱。氣發於唇。則唇生瘡而腫也。被風邪寒濕之氣。搏於瘡。則微腫濕爛。或冷或熱。乍瘥乍發。積月累年。謂之緊唇。亦名瀋唇也。

治緊唇瘡久不瘥。塗硫黃膏方。

硫黃(一分細研) 白礬灰(一分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水銀(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黃柏末(一分)

上件藥。和水銀。於瓷缽中研。用臘月豬脂。和如泥。先拭唇含淨。然後以膏塗之。

治緊唇瘡。疼痛不可忍。胡粉膏方。

胡粉(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臘月豬脂。調令得所。每以少許。塗於瘡上。

治唇緊面腫。宜用此方。

上用馬齒菜。搗取汁塗之。立瘥。

治緊唇。宜用此方。

上取綠礬。於熨斗內熬。候沫盡。研為末。醋調塗於帛子上貼之。至來日去卻藥。安蔥白皮瘡上。以火炙油木梳熨之。不過三上瘥。

又方。

上用亂髮。蜂房。及六畜毛等分。燒作灰。研為末。貼於瘡上。若以豬脂和塗亦佳。

又方。

上以故青布。緊卷燒令燃。於斧上拄取汗出。拭取塗之。兼治唇黑腫痛癢。

又方。

上用干蠐螬。燒作灰。細研。和豬脂。臨臥塗之。

又方。

上以鱉甲及頭。燒令煙盡。細研敷之。日三五上瘥。

又方。

上用黃蠟貼之一宿。瘥。

又方。

上用自死螻蛄。燒作灰。細研敷之。瘥。

又方。

上用故青布。燒灰細研。每服。水調一錢服之。

又方。

上用松脂。炙令軟。貼瘡上瘥。

治唇口生瘡。宜用此方。

晚蠶蛾(一分)

上碾為末。每取少許。敷瘡上瘥。

治唇邊生瘡。經年不瘥。宜用此洗湯方。

上取八月藍葉十斤。絞取汁。洗之。不過三日瘥。

治唇黑腫。疼痛不可忍。塗藥方。

上用大錢四文。於石上磨。以臘月豬脂。磨取汁塗之。不過數遍瘥。

又方。

上以蛇蛻皮。燒灰細研。用生油調塗之。

又方。

上以蟹肚底白皮。燒作灰。細研敷之。

又方。

上取鯉魚血。磨墨塗之。

治唇生腫核諸方

夫足陽明為胃之經。其支脈環於唇。入絡於脾。然脾胃為表裡也。脾胃有風熱。邪氣乘之。而沖發於唇。與血氣相搏則腫結。外為風冷乘。其結腫不消。則成核也。

治唇上生惡核腫。由脾胃風熱壅滯。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川升麻(三分) 沉香(三分) 桑寄生(三分) 連翹(三分) 犀角屑(三分) 漢防己(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在脾胃。唇生腫核。結聚不散。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白蘞(三分) 玄參(三分) 木通(三分銼) 羚羊角屑(三分) 漏蘆(三分) 射干(三分) 木香(三分) 犀角屑(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耆(三分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唇生腫核。塗貼方。

松脂(半兩) 川大黃(一分) 白蘞(一分) 赤小豆(一分) 胡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雞子清調。塗貼於上。

治脾胃熱毒。唇上生結核腫痛。松脂膏方。

松脂(一兩) 白膠香(一兩) 薰陸香(一兩) 蠟(一兩) 當歸末(一兩) 甘草末(一兩) 豬脂(一合) 羊腎脂(一合) 生地黃汁(半合)

上件藥。先以慢火煎脂令沸。次下松脂白膠薰陸香蠟。候銷。濾去滓。入地黃汁更煎。令稠。去火。然下藥末。和攪令勻。貯於瓷盒中。每用少許。塗貼唇上。

又方。

用刀鋒決破核。出卻惡血瘥。

治唇口面皴諸方

夫唇口面皴者。為寒時觸冒風冷。冷折腠理。傷其皮膚。故令皴劈。經絡之氣。諸陽之會。皆在於面。其脈有環唇夾於口者。若血氣實者。雖勁風嚴寒。不能傷之。虛則腠理開。而受風邪。故得風冷而皴劈也。及冬時。以暖湯洗面。及向火外。假熱氣動於腠理。而觸風冷。亦令病皴也。

治脾熱唇焦枯。無潤澤。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半升) 生天門冬汁(半升) 葳蕤(二兩) 細辛(一兩) 甘草(一兩生銼) 芎藭(一兩) 白朮[一(二)兩)] 生麥門冬(二兩去心) 黃耆(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綿裹。酒浸一宿。以豬脂二斤。煎令藥色焦黃。綿濾去滓。納鍋中。後下地黃天門冬汁。熬令稠。瓷器中盛。每服。不計時候。含咽半匙。

治唇面皴。宜用此方。

蠟(半兩) 羊脂(半兩) 甲煎(一合) 紫草(半分銼) 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先將蠟於銅鍋中。微火煎稍溶。入羊脂。煎一沸。次下甲煎紫草硃砂等。更煎三兩沸。綿濾去滓。以竹筒貯之。候凝。任意使用。

治遠行唇口面皴方。

上用豬脂熟煎。以合器盛。每至夜間。常塗唇及面上。或於野宿睡臥。唇面不皴。

治冬月唇乾拆。血出方。

上用桃仁爛搗。以豬脂調塗於唇上效。

治耳聾諸方

夫腎為足少陰之經。而藏精而氣通於耳。耳宗脈之所聚也。若精調和。則腎臟強盛。耳聞五音。若勞傷血氣。氣兼受風邪。損於腎臟。而精脫。精脫者則耳聾。然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於耳者。其陰陽經氣。有相併時。並則有臟氣逆。名之為厥氣。搏入於耳之脈。則令聾。其腎病精脫耳聾者。其候頰顴色黑。手少陽之脈。動而氣厥逆而耳聾者。其候耳內煇煇焞焞也。手太陽厥而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

治耳聾燒腎散方。

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豬腎一隻。去筋膜。細切。蔥白薤白各一分。細切。入散藥一錢。鹽花一字。和攪令勻。以十重濕紙裹。於煻灰火內燒熟。空腹細嚼。酒解薄粥下之。十日效。

治耳聾疼痛。宜服此方。

干百合(二合)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一錢。

又方。

雞屎白(二合淨擇熬令黃色) 黑豆(半升炒令黃熟)

上件藥。以無灰酒三大盞。投於藥中。良久。濾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三二里。一服盡。厚衣取汗。其耳中如鼓聲勿怪。

治耳聾灌耳方。

鵝毛翎根筒(七莖) 燈心(七莖) 木通(一兩) 地龍[二(三)條]

上件藥相和。燒為灰。細研。每用半錢。以生油調。傾入耳中。便用綿子塞耳。且側頭臥。良久。如此三度。

治耳聾立效。塞耳丸方。

松脂(半兩) 杏仁(一分去皮尖) 巴豆(半分去皮膜) 椒目末(半兩) 蔥汁(半合)

上件藥。都爛搗如膏。捻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

又方。

桃仁(一分湯浸去皮) 松脂(一分) 椒目末(半分) 巴豆(七枚去皮心)

上件藥。搗爛如膏。捻為棗核大。綿裹一丸塞耳中。三日一易之。

又方。

松脂(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 大麻子仁(三分) 薰陸香(三分) 食鹽(三分)

上件藥。和搗如膏。丸如棗核大。納於耳中。日一度換之。

又方。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熟) 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 鹽末(一分)

上件藥。搗研令細。以少許豬脂合煎。丸如棗核大。以綿裹塞耳中。

又方。

鯉魚腦(四兩) 防風(一分去蘆頭) 菖蒲(一分) 細辛(一分) 附子(一分去皮臍生用) 芎藭(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魚腦煎成膏。丸如棗核大。綿裹納耳中。日一易之。

又方。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甜瓜子(一分)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和搗令熟。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日一換之。

又方。

生地黃(一兩半) 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令黑) 巴豆(二枚去皮心炒令紫色) 印成鹽(一兩顆) 頭髮(一雞子大燒灰)

上件藥。熟搗。煉蠟和丸。如棗核大。針穿透。納耳中。日二三度換之。

又方。

雄黃(一分) 硫黃(一分)

上件藥。都研。以綿裹納耳中。以瘥為度。

又方。

蝸牛子(一分) 石膽(一分) 鍾乳(一分)

上件藥。同細研。用一瓷瓶盛之。以炭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研入龍腦少許。每用油引藥少許入耳。無不瘥。

又方。

烏驢乳(一合) 皂莢(半挺為末) 蠟(一兩)

上件藥。相和。於銚子內熔成膏。堪丸即丸。如棗核大。用針穿透。安耳中一宿。至來日看之。有物下來在耳門中。即便取卻。再用一兩度即瘥。

又方。

巴豆(五枚去皮) 蠟(少許)

上件藥。用蠟裹巴豆。穿透兩頭。安耳中。一日一易瘥。

治耳聾及通耳。宜用此方。

人中白(一分) 地龍(一條幹者)

上件藥。搗羅為末。取小驢兒尿一合。和調。以瓷盒盛之。滴少許在耳中。立瘥。

治耳聾無不效方。

地龍(三條) 鹽(少許)

上二味。貯在蔥葉中。自化為水。用點耳中。三五日即瘥。

又方。

韭子(一分微炒) 頭髮(一分燒灰) 巴豆(半分去心皮)

上件藥。同研令細。綿裹塞耳中。三日一換。

又方。

蓖麻子(五十枚去皮) 大棗(五枚去皮核)

上件藥。搗熟以人乳和丸。如棗核大。綿裹納耳中。每日一易。以瘥為度。

又方。

菖蒲(一寸) 巴豆(一枚去皮心)

上件藥。和搗。分作七丸。綿裹塞耳中。日換一丸。

又方。

生螃蟹(一枚)

上搗碎絞取汁。點耳中瘥。

又方。

龜(一枚淨洗)

上用漆盤中養之。合卻經宿。候有尿。即取滴入耳中。瘥。

又方。

鯽魚膽(一枚) 烏點脂(一分) 生油(半兩)

上件藥。相和令勻。納蔞蔥管中。一七日後傾出。每用少許。滴於耳中瘥。

又方。

上以鵝膏一合。旋用少許滴耳中瘥。

又方。

牡荊子(一升搗碎)

上件藥。以酒五升。浸七日。去滓。任性服盡。三十年聾者皆瘥。

又方。

上以竹筒盛鯉魚腦。蒸之令烊。冷即用滴耳中。

治耳風聾諸方。

夫足少陰腎之經。宗脈所聚。其氣通於耳。其經脈虛。風邪乘之。風入於耳之脈。使經氣否塞不宣。故為風聾。風隨氣脈行於頭腦。則聾而時頭痛。故謂風聾也。

治風虛耳聾。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黃耆(一兩銼) 白芍藥(一兩) 木通(三分銼) 桂心(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以水一大盞。入羊腎一對。切去脂膜。用藥末四錢。同煎至四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風虛耳聾啾啾。黃耆散方。

黃耆[一(二)兩銼] 當歸(二兩銼微炒) 桂心(二兩) 芎藭(二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朮(二兩) 石菖蒲(一兩) 蔓荊子(一兩) 白蘚皮(二兩) 白芍藥(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納羊腎一隻。去脂膜。切開。入生薑一分。同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風虛耳聾。頭腦旋悶。四肢不利。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一兩) 薯蕷(一兩) 菖蒲(一兩) 土瓜根(一兩) 甘菊花(一兩) 木通(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天雄(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心) 沉香(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遠志(一兩去心) 生乾地黃(一兩) 蔓荊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又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木香(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空心以暖酒調服。夜臨臥時再服。

治風虛耳聾。由腎臟不足。風邪入於經絡。致四肢羸瘦。腰背強直。耳無所聞。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湯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山茱萸[二(三)分] 石斛(三分去根銼)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石龍芮(三分)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三分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巴戟(三分)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熟乾地黃(一兩) 菖蒲(三分) 天麻(三分) 干蠍(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酒下三十丸。

治風虛。耳中悾悾鬧。便聾不聞人語聲。磁石浸酒方。

磁石(五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山茱萸〔一(二)兩〕 木通(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薯蕷(一兩) 菖蒲(二兩) 遠志(一兩去心)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蔓荊子(一兩) 甘菊花(一兩) 芎藭(一兩) 細辛(一兩) 肉桂(一兩去皴皮) 熟乾地黃(三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細銼拌和。用生絹袋盛。以酒二斗。浸經七日後。每日任性飲之。以瘥為度。

治風虛耳聾。羊腎羹方。

黃耆(半兩銼) 羊腎(一隻去脂膜切) 杜仲(半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磁石(五兩搗碎水淘去赤汁綿裹懸煎不得到鍋底)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都以水三大盞。先煮磁石。取汁二大盞。去磁石。下黃耆等。文煎。取一盞半。去滓。入羊腎粳米一合。蔥白姜椒鹽醋一如作羹法。空心服之。磁石重重用之無妨。

治勞聾諸方

夫勞聾者。是腎氣虛乏故也。足少陰腎之經。宗脈之所聚。其氣通於耳。勞傷於腎。則宗脈虛損。氣血不足。故名勞聾。為其病因勞。則甚。若有時將息得所。氣血和平。其聾則輕。或房室不節。其聾則甚也。

治勞聾腎氣不足。耳無所聞。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半)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桂心(一兩半)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牡荊子(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牡丹皮(半兩) 白茯苓(一兩) 芎藭(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先以水一大盞半。入羊腎一對。去脂膜。切。煎至一盞。去腎。入藥五錢。棗三枚。生薑半分。同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勞聾腎氣虛損。耳無所聞。宜服菖蒲散方。

菖蒲(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車前子(半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空心及晚食前。各二服。

治勞聾。臟腑久虛。腎氣不足。肌體羸瘦。腰腳無力。宜服薯蕷丸方。

薯蕷(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石斛(一兩去根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遠志(半兩去心)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鍾乳粉(二兩) 白茯苓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銼搗) 磁石(一兩燒令赤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勞聾。腎氣虛損。腰腳無力。面黑體瘦。小便滑數。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菖蒲(一兩) 磁石(一兩燒令赤醋淬七遍搗碎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戟(一兩)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搗為末)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 石斛(一兩去根銼) 桂心(一兩半) 桑螵蛸(半兩微炒) 杜仲(一兩去皴皮炙微黃銼) 牡蠣粉(一兩) 補骨脂(一兩微炒) 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勞聾。羊腎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磁石(一兩燒令赤醋淬七遍搗碎研水飛過) 牛膝(一兩去苗)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遠志(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羊腎五對。去脂膜。細切爛研。入酒三升。於銀鐺中。微火煎如膏。入藥末。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鹽湯下亦得。

治勞聾腎虛。或耳中常聞鐘磬風雨之聲。宜服補腎磁石丸方。

磁石(二兩燒令赤以醋淬七遍搗碎研水飛過)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牡蠣粉(一兩半) 楮實子(二兩水淘去赤汁炒令干浮者)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五味子(一兩) 薯蕷(一兩半) 巴戟(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之。

治勞聾。塞耳。菖蒲散方。

菖蒲(半兩) 山茱萸(半兩) 土瓜根(半兩) 牡丹皮(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蓖麻子(半兩去心) 磁石(一兩燒令赤醋淬七遍搗碎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錢。用綿裹塞耳中。一日一易之。

治耳久聾諸方

夫足少陰腎之經。宗脈所聚。其氣通於耳。勞傷於腎。宗脈虛損。血氣不足。為風邪所乘。故成耳聾。勞傷甚者。血虛氣極。風邪停滯。故為久聾也。

治耳久聾鳴。或有汁出。皆由腎虛。致多年不瘥。宜服鐵漿酒方。

故鐵(三十斤燒令赤以水五斗潰鐵三宿澄清) 菖蒲(七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 柘根(三十斤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

上件藥。合成一石五斗。用米二石。並曲三斗。釀如常法。候酒熟即開。用磁石三斤。搗羅為末。納酒中。漬三宿。日夜恆飲之。取醉為度。候聽聞人語乃止。

治久聾宜服此方。

菖蒲〔三(二)分〕 羊腎(一對以酒一升煮酒盡為度薄切曝干) 蔥子(三分微炒) 皂莢(一挺去黑皮塗酥炙微焦去子) 川椒(三十二枚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有患經七八年者。亦瘥。

又方。

故鐵(三十斤)

上以水七斗。漬經三宿。取汁。入曲三十斤。米五斗。如常造酒法候熟。取磁石一斤。漬酒中三宿。飲酒取醉。後以磁石安在耳上。放好覆頭臥。醒去磁石。即瘥。

治耳聾年久。耳中常鳴。魚腦膏方。

生鯉魚腦(三兩) 當歸(半兩搗為末) 細辛(半兩) 白芷(半兩搗為末) 附子(半兩去皮臍為末) 羊腎脂(三兩)

上件藥。將魚腦及羊腎脂。合煎諸藥。三上三下。膏成。濾去滓。令冷。即丸如棗核大。以綿裹塞鼻中。每日一易。以瘥為度。

治耳聾。三十年無所聞。塞耳蓖麻丸方。

蓖麻子(半兩去皮)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 巴豆〔一兩(二枚)去皮心〕 食鹽(半兩) 附子(一分去皮臍生用) 薰陸香〔二(一)分〕 磁石(一兩) 菖蒲(一兩) 蠟(四兩) 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先搗菖蒲食鹽磁石木通薰陸香附子等。為末。次搗蓖麻子杏仁桃仁巴豆四味。納蠟同搗一千餘杵。丸如棗核大。用塞耳中。日四五度。抽出重捻之。三日一易。以瘥為度。

治耳聾多時不瘥。塞耳磁石丸方。

磁石(一兩) 菖蒲(半兩) 木通(半兩銼) 薰陸香(半兩) 杏仁(半兩去皮尖生用) 松脂(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黃蠟溶和。丸如蓮子大。長半寸以來。可入耳門。以細釵子穿透。塞耳中。

治耳聾久不瘥。宜用此方。

天雄末〔二(一)分〕 雞子(一枚) 附子末(一分)

上件藥。取雞子。開頭出黃和藥。卻納入殼中。封合訖。還雞窠中。候抱別者雛出。藥成。綿裹棗核大塞耳中。便愈。

又方。

煉了松脂(一兩) 食鹽(半兩) 巴豆(半兩去皮心) 蓖麻子(半兩去皮) 薰陸香(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 磁石(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豬脂一兩。黃蠟一兩。先於銚子中。銷令溶後。下諸藥末。攪令勻。捻如棗核大。中心通孔。如米粒許。以薄綿裹納耳中。三日一易

治耳聾二十年不瘥。塞耳楓香丸方。

楓香(一兩) 巴豆(七枚去皮心微炒) 松脂(三兩半) 黃蠟(半兩) 婆律膏(半兩) 胡桃仁(半兩)

上件藥。先搗楓香巴豆。後下松脂。又搗。次銷蠟下之。搗令稠和。後下婆律膏胡桃仁。熟搗如泥。膏成。丸如棗核大。以綿裹。日三兩度納耳中。有汁出盡。即愈。

治久耳聾。宜用此方。

芫菁(一枚) 巴豆(一枚去皮心) 蓖麻子(一枚去皮)

上件藥。細研。以蜜二兩。文武火熬半日。不得令焦。焦即不堪用。只可為三丸。以綿子裹一丸。插在耳內。仍留一綿頭垂下在外。耳中膿出。已聞聲也。入耳之時。須炙熱用。

又方。

吳茱萸(半兩生用) 巴豆(二枚去皮心) 乾薑(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蔥涕和綿。裹棗核大。納耳中食頃。干即去之。更和濕者納之。如此五日。當覺病去。八九日便聞人語聲。常以發塞耳。避風。

又方。

松脂(半兩) 巴豆(四枚去皮心)

上件藥。搗熟捻如棗核大。以綿裹塞耳中。日一易之。藥硬。即微火炙軟用之。

又方。

雞脂(五兩煉成下) 桂心(半兩) 野葛(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雞脂熬三二十沸。去滓成膏。每用筆管納入少許膏。炙令管熱。側臥滴入耳中。

又方。

驢脛骨髓(一分) 針砂〔一(二)合用水二合浸十日卻取清水少許〕

上二味和攪令勻。每用少許。滴在耳中。以半個淨方磚。燒令通赤。用醋潑之。將磁石末一兩。鋪在上面。著頭枕之至曉。如此三度瘥。

治久聾二三十年不瘥者。滴耳鼠脂方。

鼠脂(半合) 青鹽(一錢) 地龍(一條系頭捻取汁)

上件藥。以鼠脂地龍汁。調青鹽。溫過綿蘸之。即側臥。捻滴耳中。

又方。

熊膽(一分) 鼠膽(二枚十二月收者)

上件藥。以水和。旋取如綠豆大。滴入耳中。日一兩度瘥。

又方。

水銀(一分) 地龍(濕者一條)

上件藥。就一蔞蔥栽子上。掏一莖。去頭。納管中。系卻頭。勿令傾出。候地龍化為水。乃收之。每取少許。滴入耳中。

治久聾無問年歲。不瘥者。滴耳古吊脂方。

古吊脂

上一味。於琉璃瓶子中貯之。以樟木盒盛瓶。每日一度。滴半杏仁大入耳中。此方極驗。此物出南海。及福建有之。瓶子若不著樟木襯之。即當透卻。

治耳聾。無問年月及老小並治之方。

上取驢前蹄脛骨。打破。於日陽中。以瓷盒子盛。瀝取髓。候盡。收貯。每用時。以綿乳子點少許。於所患耳內。良久。即傾耳側臥候藥行。其髓不得多用。重者不過一兩度。如新患。點一上便有效。其髓帶赤色者。此是乏髓不堪。白色者為上也。

又方。

上取鼠膽。令人側臥。瀝一膽盡入耳中。須臾膽汁透下。初益聾。半日乃可。三十年者亦瘥。

治暴熱耳聾諸方

夫耳者。腎之候也。若腎氣實則生熱。熱則上焦壅滯。經絡痞塞。不得宣通。邪熱之氣。入於耳脈。則令四肢滿急。腰背強直。胸脅切痛。好忘不安。耳無所聞也。

治腎氣實。上焦風熱壅滯。耳暴聾。頭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白朮(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玄參(三分) 澤瀉(三分)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兩。竹葉二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風毒壅熱。胸心痰滯。兩耳虛鳴。頭重目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甘菊花(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菖蒲(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 澤瀉(半兩) 羌活(半兩) 木通(半兩銼) 生乾地黃(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後服。

治上焦風熱。耳忽聾鳴。四肢滿急。昏悶不利。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羌活(半兩) 蔓荊子(半兩) 薏苡仁(半兩) 黃耆(半兩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菖蒲(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五味子(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耳聾。不聞言語。利腎氣。退熱。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沙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旋覆花(半兩) 澤瀉(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菖蒲(半兩) 牽牛子(一兩半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風熱。毒氣攻耳。暴聾。由腎氣實熱所致。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半兩炙碎微炒) 梔子仁(半兩) 黃耆(半兩銼) 川升麻(半兩) 川朴硝(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生乾地黃(半兩) 玄參(半兩) 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暴熱耳聾。心膈壅悶。宜服此方。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木通(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桑根白皮(一兩銼)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空腹服。

又方。

栝蔞根(削令可入耳)

上以臘月豬脂。煎三五沸。取出。候冷。用塞耳中。日三易之。

治卒耳聾諸方

夫卒耳聾者。由腎氣虛。為風邪所乘。搏於經脈。隨其血脈上入於耳。正氣與邪氣相擊。故令耳卒聾也。

治耳卒聾方。

細辛(一分) 蒲黃(一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曲末(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杏仁如膏。合和。捻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一日一易。以瘥為度。

又方。

龍腦(半分細研) 椒目(半兩搗末)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搗研令勻。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日二易之。

又方。

龍腦(二錢) 硝石(二錢) 蔥涕(少許) 蔥管(二莖)

上件藥。並蔥涕同研。納入蔥管中。系定。勿令漏氣。於飯甑上。蒸一炊後。取汁滴入耳中。

又方。

巴豆(一枚去心皮生用) 斑蝥(二枚去翅足炒黃)

上件藥。同研令勻。綿裹塞耳中瘥。

又方。

磁石(一分) 菖蒲(一分) 木通(一分) 薰陸香(一分)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蓖麻子(一分去皮) 松脂(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蠟和丸。如棗核大。以針通過。塞於耳中。

又方。

菖蒲(二兩) 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和。如棗核大。綿裹一丸塞耳中。每夜易之。十日瘥。

又方。

栝蔞根(半兩) 鵠膏(半兩臘月者)

上以刀子削栝蔞根。可入耳竅。於鵠膏中。煎三沸出之。塞耳中瘥。

又方。

雞膏(一合) 磁石(半兩燒令赤醋淬七遍搗末)

上以雞膏。和捻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但單用雞膏亦佳。

又方。

鼠腦髓

上以綿裹少許。塞耳竅中。

又方。

地龍(濕者洗去泥)

上置銅器中。於飯甑中蒸。飯熟取出。以棗核大塞耳中。日二易之。

又方。

鯉魚腦(一合)

上以竹筒子盛。飯甑中蒸之。候飯熟取出。歇熱氣。滴灌耳中。更以綿塞之。半日乃出。或用膽亦良。

又方。

上取巴豆一粒。蠟裹。以針刺通透。塞耳中瘥。

治耳虛鳴諸方

夫腎氣通於耳。足少陰腎之經。宗脈之所聚。勞動經血。而血氣不足。宗脈則虛。風邪乘虛。

隨脈入耳。與氣相擊。故為耳鳴。診其右手脈寸口。名曰氣口以前。脈浮則為陽。手陽明大腸脈也。沉則為陰。手太陰肺脈也。陰陽俱虛者。此為血氣虛損。宗脈不足。病苦耳鳴嘈嘈是也。眼時妄見光。此是肺與大腸俱虛也。左手尺中。名曰神門。其脈浮為陽。足太陽膀胱脈也。虛者膀胱虛也。腎與膀胱合病。若耳鳴。忽然不聞。時時惡風。膀胱虛則三焦實。實則克消津液。故膀胱虛也。耳鳴不止。則變成聾也。

治耳中蟬鳴。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桑耳(三分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黃連(一分去須) 木通(三分銼) 黃耆(三分銼) 檳榔(三分) 茯神(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耳虛聾及鳴。菖蒲酒方。

菖蒲(三分) 木通(三分銼)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上件藥。細銼。以酒一斗。用綿裹。浸七日後。每日空心暖飲一盞。晚再飲之。

治耳鳴。或因水入耳。蔥涕丸方。

蔥涕(半合) 木通(半兩銼) 細辛(半細) 桂心(半兩) 菖蒲(三分) 附子(半兩去皮臍生用) 當歸(半兩) 甘草(一分生用) 獨活(一兩) 白礬(一兩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鵝脂並蔥涕和丸。如棗核大。綿裹一丸納耳中。日三度。旋用之。

治耳鳴塞耳方。

吳茱萸(一分) 巴豆(一分去皮臍) 乾薑(一分炮裂銼) 菖蒲(一分) 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鵝脂和綿裹。塞於耳中。

治耳鳴兼聾。宜用此方。

當歸(半兩) 細辛 芎藭 防風(去蘆頭) 附子(生用) 白芷(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雄鯉魚腦一斤。合煎。三上三下。膏香。去滓。以綿裹棗核大。塞耳中。

又方。

雄鯉魚腦(八兩) 防風(去蘆頭) 菖蒲 細辛 附子(生用) 芎藭(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魚腦煎令稠。每取棗核大。綿裹納耳中。

治耳中常有聲哄哄者。塞耳葶藶丸方。

甜葶藶(一兩長流水洗淨微火熬搗為末) 山杏仁(半兩湯浸去皮) 鹽花(二錢)

上件藥。同研了。更入臘月豬脂一錢。和研如泥。硬軟得所。丸如棗核大。綿裹一丸。納耳中。兩日一換。初安藥。三兩日耳痛。出惡膿水。四體不安。勿懼之。一百日內。慎一切毒。魚肉生冷滑膩等。

治耳鳴無晝夜方。

菖蒲(一分) 川烏頭(一分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綿裹半錢。塞耳中。日再易之。

又方。

上以生肥地黃。截作段子。濕紙裹。微煨。納耳中。

又方。

上以生烏頭。削如棗核大。納耳中。日一易之。

治耳疼痛諸方

夫患耳中策策痛者。皆是風入於腎之經也。不治。流入腎。則卒然變脊強背直痓也。若因痛而腫。即生痓也。癰節膿潰。邪氣歇。則不成痓也。所以然者。足少陰為腎之經。宗脈之所聚。其氣通於耳。上焦有風邪入於頭腦。流至耳內。與氣相擊。故耳中痛。耳為腎候。其氣相通。腎候腰脊主骨髓。故邪流入腎經。則脊強背直也。

治耳疼痛。插耳拔風毒。附子丸方。

附子(一枚去皮臍生用) 菖蒲(一分) 麝香(一錢)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 白礬(一分燒灰) 蓖麻子(三十粒去皮)

上件藥。先搗附子菖蒲白礬為末。次搗杏仁蓖麻為膏。研入麝香相和。丸如棗核大。以蠟裹。大針穿透。插於耳中。日一換之。

治耳卒疼痛方。

菖蒲(一分) 附子(一分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生油調。以大豆大灌在耳中。即止。

治耳疼痛。兼有水出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令黑色)

上搗如膏。綿裹。棗核大塞耳中。

治耳疼痛。宜用此方。

附子(一枚)

上以醋微火煎令軟。削可耳。綿裹塞之。

治耳卒疼痛。不可忍方。

鹽(一升炒令熟)

上以青布裹熨之。效。

治聤耳諸方

夫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足少陰之經也。勞傷血氣。熱乘虛入於其經。邪隨血氣至耳。熱氣聚則生膿汁。謂之聤耳也。

治聤耳有膿水塞耳。禹餘糧丸方。

禹餘糧(一分燒醋淬七遍) 烏賊魚骨(一分) 龍骨(一分) 釜底墨(一分) 伏龍肝(一分) 附子(一枚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綿裹如皂莢子大。納耳中。日再易之。如不瘥者。內有蟲也。

又方。

狼牙(一分) 白蘞(一分) 竹蛀屑(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用少許。納於耳中。

治聤耳。膿水不絕。宜用此方。

白礬(半兩燒灰) 麻勃(一分) 木香(一分) 松脂(一分) 花胭脂(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時。先以綿子淨拭膿後。滿耳填藥效。

治腎熱。耳中膿血出溜。日夜不止方。

鯉魚腦(一枚) 鯉魚腸(一具) 烏麻子(一升)

上件藥。先搗烏麻令碎。次入二味相和。微火熬。以暖布裹薄耳。兩食頃。開之。當有白蟲出。復更作藥。若兩耳並膿。分藥於兩耳用。若只一耳。即於一面薄之。不過三度瘥。

治聤耳出膿汁方。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烏賊魚骨(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綿裹棗核大。塞耳中。日三換之。

治聤耳。膿水不止方。

麻子(一合) 花胭脂(一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滿耳塞藥。以綿輕擁。三兩上愈。

又方。

狗膽(一枚取汁) 白礬(一分燒令汁盡細研)

上件藥。以臘月豬脂調和。納耳中。以綿擁之。不經三兩上。永除本根。

治聤耳。胭脂散方。

胭脂 白礬(燒灰) 麻勃 竹蛀屑(以上各一分) 麝香(一字)

上件藥。合和。細研令勻。每用少許。紝在所患耳中。

又方。

白麻䕸(刮取一合) 花胭脂(十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綿裹塞耳中。

治聤耳。累年膿水不絕。臭穢方。

肉蓯蓉(一兩) 龍膽(一兩) 白茅根(一兩)

上件藥。燒為灰。細研。以少蜜和勻後。入鯉魚膽汁三枚。攪令稀。即以細絹。捩取稀者。瀝入耳中。其捩干滓。捻作挺子。以薄紙裹塞耳。不過三兩上愈。

又方。

紅花(一分) 白礬(一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末。每用少許納耳中。神效。

治聤耳。出膿血不止方。

白蘞 黃連(去須) 龍骨 烏賊魚骨 赤石脂(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錢。綿裹塞耳中瘥。

治聤耳癢。有膿不止。宜用此方。

菖蒲(半兩米泔浸一宿銼碎焙乾) 狼毒(半兩) 磁石(半兩燒令赤醋淬七遍研)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羊髓旋和。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

治聤耳。通耳出膿血方。

白礬灰 黃連(去須) 烏賊魚骨 赤石脂(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每用半錢。綿裹塞耳中。

治聤耳。出膿水久不絕方。

白礬灰(一分) 白龍腦(三分) 烏賊魚骨(一分) 蒲英(半兩)

上件藥。研細為散。每以半錢。綿裹塞耳。日三易之。

治聤耳。通耳膿水出。日夜不止方。

磁石(一分燒令赤醋淬七遍研) 龍骨(一分) 白礬灰(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生地黃汁。和捻如棗核大。綿裹一丸塞耳中。日三度易之。

又方。

白礬(二兩) 木香(半兩) 麻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於銚子內消松脂。和捻為丸。如棗核大。塞耳中。

又方。 楠木(一分燒灰) 花胭脂(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取少許。納於耳中。

又方。

地龍(微炒) 烏賊魚骨(各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取半錢。用綿裹。塞耳中。

治聤耳。膿血出不止方。

上用車轄脂。塞耳中。膿血出盡愈。

又方。

上用釜下灰。吹入耳中。令滿。良久自出。三上瘥。

又方。

上用白礬燒灰。以少許納入耳中。候乾即瘥。

又方。

上用茶籠子上蚛蛀屑。細研。納少許入耳中。

又方。

上用松脂末。以薄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

又方。

上用石首魚。腦中枕子為末。安耳中。

又方。

上以紅花末。吹入耳中。無花枝葉。亦可用之。

又方。

上以地龍末。吹入耳中。

又方。

上以蒲黃末。吹入耳中。

又方。

上用桃仁。湯浸去皮。研熟。以輕縠裹。塞耳中。

又方。

上以地龍末。及白礬灰。調勻。綿裹納耳中。

又方。

上用桑螵蛸二十枚。燒灰。入麝香少許。同細研。用紙紝子。搵納耳中。

又方。

上以青蒿搗末。綿裹納耳中。

又方。

上以故綿燒灰為末。綿裹納耳中。

治耳腫諸方

夫耳腫者。由腎氣虛。風熱乘之。隨脈入於耳。與氣血相搏。稽留不散。故令耳腫也。

治兩耳腫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漢防己(一兩) 赤芍藥(一兩) 玄參(一兩) 白蘞(一兩) 川大黃(一兩) 川芒硝(一兩) 黃芩(一兩) 紫葛(一兩) 赤小豆(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榆白皮。搗取汁。和少許塗之。更用帛子塗藥。貼腫處。取消為度。

治兩耳卒腫熱痛。宜此方。

木鱉子仁(一兩研如膏) 赤小豆末(半兩) 川大黃末(半兩)

上件藥。同研令勻。水生油旋調塗之。

治兩耳腫痛。或耳中常有哄哄者方。

甜葶藶(一兩長流水洗淨微火熬搗令細) 山杏仁(半兩湯浸去皮) 鹽花(二錢)

上件藥。同細研了。更入臘月豬脂一錢。和搗如泥。看硬軟得所。丸如棗核大。綿裹一丸。納耳中。兩日一換。初安藥三兩日。耳痛。出惡水。四體不安。勿懼之。

治耳卒腫。宜用此方。

栝蔞根生者(洗令淨)

又以刀削一頭令尖。可入耳中。以蜡月豬脂。煎三五沸。冷即塞於耳中。

又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搗如膏。捻如棗核大。亂髮纏裹。塞於耳內。日再易之。

又方。

商陸(生者淨洗)

上以刀子削如棗核大。納耳中。日二易之

又方。

牛蒡根(淨洗細切)

上件藥。搗絞取汁一升。於銀鍋中熬成膏。塗於腫上。

治耳內生瘡諸方

夫耳內生瘡者。為足少陰。是腎之經也。其氣通於耳。其經虛。風熱乘之。隨脈入於耳。與氣血相搏。故令耳內生瘡也。

治耳有惡瘡方。

雄黃(三分) 曾青(半兩) 黃芩(一分)

上件藥。搗細都研為末。每取少許。納耳中。有汁出。即以綿子裹干用。

又方。

黃連(半兩) 白礬(二分燒令汁盡)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取少許。綿裹納耳中。

又方。

馬齒莧(一兩干者) 黃柏(半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取少許。綿裹納耳中。

又方。

川大黃(半兩) 黃連末(一分) 龍骨末(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勻。每用少許。綿裹納耳中。

又方。

搗楝子。以綿裹塞耳內。

又方。

羊糞。曝干為末。綿裹塞耳中。

治凍耳諸方

夫凍耳者。由肌肉虛軟之人。冬時觸冒於寒。為風冷所折。則令耳赤腫癢痛。或即成瘡。因其風寒所傷。故謂之凍耳也。

治凍耳成瘡方。

柏葉(三兩微炙為末)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研成膏) 亂髮(兩雞子大) 鹽(半兩細研) 乳香(半兩細研) 黃蠟(一兩半) 清油(一斤)

上件藥。先煎油令沸。即下亂髮。以消盡為度。後下諸藥同煎。令色焦黃。濾去滓。更以綿重濾過。再以慢火煎之。然後入乳香黃蠟等。攪令稀稠得所。於瓷器中盛。以鵝翎旋取塗之。

又方。

柏白皮(二兩) 榆白皮(二兩) 桑根白皮(二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 甘草(一兩) 羊腦髓(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羊腦髓煎令黃。濾去滓。於瓷器中盛。鵝翎點藥塗之。

又方。

上取兔腦髓塗之。

又方。

上用杏仁一斤。湯浸去皮。壓取油塗之。

又方。

上以棗藝敷之。後用麥葉煮水洗之。

治耳耵聹諸方

夫耳耵聹者。是耳里津液結聚所成。人耳皆有之。輕者不能為患。若加以風熱乘之。則馤成丸核塞耳。亦令耳暴聾也。

治耵聹塞耳聾。強堅挑不可得出者。宜用此方。

生豬脂(一合) 釜下墨(半兩細研)

上件藥。和調如膏。捻如棗核大。綿裹一丸。塞耳中。令濡潤後。即挑之。

又方。

蔥汁(三分) 細辛(一分)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辛附子為末。以蔥汁調令稀。灌入耳中。即出。

又方。

地龍(五七條濕者)

上搗取汁。數數灌之。即輕挑自出。

治耳中有物不可出方。

上以弓弦長三寸。打散一頭。塗好膠。柱著耳中物處停之。令相著徐徐引出。

治百蟲入耳諸方

治蚰蜒入耳。滴耳麝香膏方。

麝香(半錢) 阿魏(半錢) 麒麟竭(一字) 白芨(一字) 乾漆(一字) 膩粉(一錢) 硇砂(半錢) 石膽(一字) 生鐵屑(一字)

上件藥。搗研為細末。以豬膽汁。生薑汁。蔥白汁等。各少許相和。令稀稠得所。每用少許。點入耳中。其蟲化為水。立驗。

治蚰蜒並諸雜蟲蟻入耳。立效宜用此方。

雄黃(一分) 綠礬(一分) 吳鹽子〔一合(分)〕 萵苣子(一分) 蔥子(一分) 白蕪荑(一分) 麝香(一分)

上件藥。於五月五日午時。鐵器內。燒為灰。細研。每用一字。以蔥白一莖。生薑棗許大。將藥同研令爛。油半合。調瀝汁在耳中。日泄藥入耳。其蟲便出。日深者即化為水。立效。

治蚰蜒入耳。灌耳麝香奶汁方。

麝香(三分細研) 綠礬(半兩細研) 米醋(少許) 驢奶汁(二合)

上件藥。都調和為汁。使一蛤蒲子。取藥傾在所入耳內。一碗茶久。側耳傾出。化為水。唯存腳子在。為驗。

又方。

白蜜(半兩) 黃丹(半兩) 酥(半兩)

上件藥。相和。於瓷器同熬成膏。如有不覺蚰蜒入耳者。以杏仁一枚。和皮尖。塗膏於上。綿裹塞耳門中。其蟲聞藥香。即奔耳門來。便急抽藥。以物鑷出。

又方。

萵苣葉(一分干者) 雄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麵糊和丸。如皂莢子大。以生油少許。化破一丸。傾在耳中。其蟲自出。

又方。

上用地龍一條。納蔥葉中。化為水。滴入耳中。其蚰蜒亦化為水。立效。

又方。

水銀(一豆大)

上傾入耳中。欹枕令耳竅向下。於耳上擊銅物。作聲數十下。其蟲自出。

又方。

小蒜(一握)

上搗取自然汁。灌耳中立出。

治蟲入耳方。

椒〔一兩(錢)末〕

上以醋一(半)盞。浸良久。少少灌耳中。其蟲自出。

又方。

上用蔥涕灌耳中。須臾蟲出。

又方。

上用桃葉塞兩耳。其蟲立出。

又方。

上以桃葉裹藍。炙令熱。用掩耳。冷即易之。其蟲自出。

又方。

上用生油灌之。兼炒蔥熏之。其蟲自出。

又方。

上用瓷器於耳門上。打作聲。蟲聞其聲即出。

又方。

上用好酒灌之。起行。其蟲便出。

又方。

上搗藍汁灌之。立出。

又方。

上以驢乳灌入耳中。即蟲變為水。若蟲入腹。即飲乳瘥。

又方。

上用銅碗於耳邊敲打。即蟲自出。

又方。

上炒胡麻搗熟。以葛袋盛枕頭。其蟲自出。

又方。

上以牛酪滿耳灌之。即出。若入腹。即空腹食酪一二升。即化為黃水。若消化不盡。即更服之。

又方。

上搗桃葉。布裹側臥枕之。若造酥。

治蜈蚣入耳方。

上用炙豬肉。掩兩耳。即出。

又方。

上用生薑汁灌耳中。其蟲自出。

治飛蛾入耳方。

上以葦管極氣吸之。立出。

又方。

上用醬汁灌入耳。即自出。

又方。

上擊銅器於耳傍。即出。

治蟻入耳方。

上以水蒜搗研取汁。灌耳中。

又方。

鯪鯉甲燒灰。以水調。濾過。滴入耳中。即自出。

又方。

豬脂一指大。炙令香。安耳孔邊即出。

卷第三十七

鼻衄論

夫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脾土也。肝木也。木本剋土。今脾熱。為土氣翻盛。逆往乘木。是木之虛。不能制土。故受脾之移熱也。肝之神為魂。而藏血。虛熱則魂神不定。故驚也。凡血與氣。內榮臟腑。外循經絡。相隨而行於身。周而復始。血性得寒則凝澀。熱則流散。而氣者。肺之所主也。肺開竅於鼻。熱乘於血。則氣亦熱也。血氣俱熱。血隨氣發。出於鼻為衄也。診其寸口脈。微芤者。衄血。脈微苦寒為衄血也。寸口脈微弱。尺脈澀。發熱而弱為無血。必厥。其人微嘔。夫厥當眩不眩。而反頭痛。痛則為實。下虛上實。必衄也。肝脈大喜為衄。脈陰陽錯而浮。必衄血。脈細而數及在上。法當吐而不吐。其面頰上小赤。眼中白膚上。目有細赤脈如發。其趣至黑瞳子者。當衄。病人面無血色。寒熱脈沉弦者。衄也。發從春至夏為太陽衄。從秋至冬為陽明衄。連日不止者。其脈輕輕在肌。尺中自浮。目睛暈黃。衄必未止。若目睛慧了。知衄今止。衄血脈滑小弱者生。實大者死。診人衄。其脈小滑者生。大躁者死。鼻衄脈。沉沉細者生。浮大而牢者死。養生方云。思慮則傷心。心傷則吐血衄血也。

治鼻衄諸方

夫鼻衄者。由氣虛熱故也。肝藏血。肺主氣。而開竅於鼻。血之與氣。相隨而行。循於經絡。榮於腑臟。若勞傷過度。腑臟生熱。熱乘血氣。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從鼻出者。謂之衄也。

治五臟熱結。鼻衄。心胸煩悶。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三(一)兩〕 當歸(二兩) 赤芍藥(二兩) 黃芩(二兩) 犀角屑(一兩) 生乾地黃(三兩) 刺薊(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青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溫溫服之。

治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草 黃芩 側柏葉 阿膠(杵碎炒令黃燥) 甘草(銼生用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半兩。煎至六分。去滓。溫溫服之。

又方。

生乾地黃(一兩銼) 阿膠(一兩杵碎炒令黃燥) 蒲黃(半兩)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溫溫服之。

又方。

生地黃〔二(三)兩研取汁〕 生薑(半兩研取汁) 阿膠(半兩杵碎炒令黃燥搗為末)

上件藥。以生薑地黃汁。入阿膠末。和勻。於銀器內暖過。旋旋服之。兼治吐血。

又方。

豉(二合) 艾葉(如雞子大) 鹿角膠(二兩杵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二分。分為三服。徐徐服之。

又方。

上用故屏風紙。燒灰細研。以溫酒調下一錢。立止。

又方。

上以貝母二兩。炮黃。搗羅為末。以漿水調二錢。良久再服。瘥。

又方。

上以生乾地黃一兩。細銼。於銀器中。以酒一中盞。煎三五沸。去滓。頓服。其血立止。

又方。

上用穀精草。搗羅為末。以熱麵湯。調下二錢。

又方。

上以龍骨一兩。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半盞。溫溫盡服之。

又方。

上用楮樹葉。研絞取汁。溫飲一大盞。立止。如未止再飲。

又方。

上取生葛根。搗取汁。每服一小盞。三服即止。

又方。

上用黃明膠洋心稠餳。塗帛上。貼額上立止。

又方。

上用桑木耳。熬令焦。搗羅為末。撮如杏仁大。綿裹塞鼻中。數過即止。

又方。

上用人中白一分。硬成片者。入麝香末一錢。細研令勻。吹鼻內瘥。

又方。

上用石榴花。搗末吹鼻內效。

又方。

上用垣衣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效。

又方。

上用蒼耳莖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效。

治鼻卒衄。吹鼻散方。

上用釜底墨。細研。以少許吹鼻中。即止。

治鼻衄塞鼻散方。

上以蝟皮一枚。燒為灰。細研。每用半錢。綿裹納鼻中。數易之瘥。

又方。

上以赤馬通。以綿裹如棗大。塞鼻中。新舊者悉可用。若大衄者。以水絞取汁。飲一二升。無新者。以水漬干者用之。

治卒鼻衄方。

上用水罐一枚。鑽底小竅子。盛新汲水。淋項後宛宛中。淋不止。一兩罐即瘥。

治鼻衄不止諸方

夫肝藏血。肺主氣。肺開竅於鼻。血之與氣。相隨而行。內榮臟腑。外循經絡。腑臟有熱。熱乘血氣。血性得熱。即流散妄行。發於鼻者為鼻衄也。臟虛血盛。故衄不止矣。

治鼻衄血出。經日不止。刺薊散方。

刺薊 苦參 黃連(去須) 梔子仁 生乾地黃 川大黃(銼碎微炒) 側柏葉(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青竹茹半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鼻衄不止。子芩散方。

子芩(一兩) 蒲黃(三分) 伏龍肝(三分) 青竹茹(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藕汁一合。攪令勻。溫服。

治鼻衄不止。心神煩悶。宜服生麥門冬煎方。

生麥門冬汁(三合) 生地黃汁(三合) 生藕汁(三合) 生薑汁(少許) 白藥(一兩)

上件藥。搗羅白藥為末。以前四般汁。更入熟水二合。同煎三五沸。用白藥末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鼻衄日夜不止。面無顏色。昏悶。宜服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半兩) 赤芍藥(三分) 柏葉(一兩) 阿膠(半兩杵碎炒令黃燥) 當歸(半兩)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細羅為散。每服。煎黃耆湯。調下二錢。

又方。

亂髮灰(半兩) 伏龍肝(一兩)

上件藥。相和。細研令勻。以新汲水。調三錢服之。

又方。

羊脛炭皮(二兩搗碎醋拌燒令通赤) 故紙(三十張多年者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新汲水。調三錢服。

又方。

生地黃汁(一升) 白蜜(半兩) 蒲黃〔三(二)兩〕

上件藥。相和。微暖過。每服一小盞。頻服之瘥。

治鼻衄日夜不止。頭痛心煩。宜服此方。

石膏(一兩細研) 牡蠣(一兩燒為粉)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以新汲水。調如稀麵糊。候血滴間斷時。便點三五滴於鼻中。仍以新汲水。調兩錢服之。

治鼻中血出不絕。心悶欲絕方。

刺薊汁(二合) 生地黃汁(一合) 生薑汁(半合)

上件藥。調和令勻。徐徐飲之。仍將滓塞鼻中瘥。

治鼻衄。累日不止。胸中痞悶。宜服此方。

生雞蘇葉(切五合) 香豉(二合)

上件藥。搗令極爛。丸如指大。長一寸許。納鼻中止。

又方。

香墨 蔥汁

上件藥。以蔥汁磨墨。滴少許於鼻中。即止。

治鼻衄不止。心悶欲絕。吹鼻散。

麻鞋𩍥(不限多少燒為灰)

上件藥。細研。以少許入吹鼻中。即止。

治鼻衄不止。眩冒欲死。吹鼻龍骨散方。

龍骨(半兩) 亂髮(一雞子大燒為灰)

上件藥。都研如粉。以少許吹入鼻中立止。

治鼻衄。日夜遏不止。眩冒欲死。灌鼻青葙汁方。

青葙草(不限多少)

上件細銼搗。研絞取汁一兩合。少少灌入鼻中瘥。

治鼻衄。經日夜不止方。

上用乾薑。削如蓮子大。塞鼻中即止。

又方。

上濃研好墨。點鼻中立止。

又方。

上用生薑研汁。滴入鼻中。立止。

治鼻衄。累醫不止方。

粟殼(五兩燒灰)

上件藥。研為末。每服二錢。以粥飲調服之瘥。

治鼻衄不止。兼吐血方。

上燒赤馬糞。和水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之。

治鼻久衄諸方

夫鼻衄者。由熱乘血氣也。肝藏血。肺主氣。開竅於鼻。若臟腑勞損。血氣生熱。血得熱則流散妄行。隨氣發於鼻者。名為衄血。若臟虛不復。勞熱停積。故衄經久不瘥也。

治鼻久衄不止。刺薊散方。

刺薊(二兩) 竹茹(二兩) 蒲黃(一兩) 艾葉(一兩) 亂髮灰(一兩) 白藥(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服。

治鼻衄久不止。令人目眩心煩。宜服亂髮灰散方。

亂髮灰(一分) 桂心(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漿水。調下二錢。先食漿水粥。後服。

治衄血久不止。阿膠散方

阿膠(二兩杵碎炒令黃燥)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細辛(一兩) 龍骨(二兩) 蒲黃(一兩) 亂髮(三兩燒灰)

上件藥。都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羊脛炭皮(一兩杵碎炒令通赤) 伏龍肝(半兩)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細研如粉。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二錢。研薊刺汁調下亦得。

治鼻衄經久不止。立效方。

蒲黃〔二(三)兩〕 石榴花(一兩末)

上件藥。和研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又方。

故綿(五寸燒灰) 人中白(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治鼻衄久不止。諸藥無效者。宜用此方。

人中白(一分) 石榴花(半兩) 故綿灰(半兩)

上件藥。都細研如面。入麝香一錢。更研令勻。少少吹入鼻中。立止。

治鼻衄久不止方。

亂髮灰(一錢) 人中白(半兩) 麝香(半錢細研)

上件藥。相和細研。吹小豆大入鼻中。立效。

治鼻衄久不止。身面俱黃。宜用滴鼻。赤馬通汁方。

赤馬通(七塊以水一盞絞汁)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以馬通汁調阿膠。令稀稠得所。少少滴入鼻中。須臾即止。

治鼻衄久不止。吹鼻散方。

緋帛灰(三錢) 亂髮灰(二錢)

上件藥。都細研。少少吹入鼻中。立效。

又方。

老鴟翅關大骨(微炙)

上搗細羅為散。少少吹入鼻中。瘥。

又方。

烏賊魚骨(半兩去甲)

上搗細羅為散。少少吹入鼻中即止。如未止。更著少許干浮萍草末。吹入鼻中。即瘥。

又方。

上以乾薹三(二)兩。燒為灰。吹少許入鼻中。即止。

治鼻中瀝血。經旬不止方。

南牆牆衣土(兩杏仁大)

上以土鼻中塞之。初時被血推卻。又取塞之。立止。

治鼻大衄諸方

夫鼻大衄者。由血氣虛熱故也。心藏血。肺主氣。而開竅於鼻。血之與氣相隨而行。循於經絡。榮於臟腑。若勞傷過度。臟腑生熱。熱乘於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從鼻出者。謂之鼻衄。其云鼻大衄者。因鼻衄而口耳皆出血。故云大衄。

治大衄不止。宜服遠志散方。

遠志(半兩去心) 白芍藥(三分) 桂心(一分) 天門冬(半兩去心) 麥門冬(半兩去心)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半兩) 沒藥(一兩) 藕節(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生乾地黃(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桃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苦參散方。

苦參(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半兩) 柏葉(半兩) 桑耳(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大衄未止。計數升。不知人事。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桂心(半兩) 細辛(半兩) 白龍骨(半兩) 當歸(半兩) 亂髮(半兩燒灰) 蒲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

治大衄不止。紫參散方。

紫參(一分) 鬱金(半兩) 子芩(一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龍骨(半兩) 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地黃汁。並蜜水相和。調下二錢。

治大衄立效方。

熟艾(二彈子大) 牛皮膠(一兩炙黃燥)

上件藥。以煎了豉汁一大盞。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阿膠散方。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蒲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汁二合。煎至六分。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斷弓弦(一分燒灰) 白礬(一分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二大豆許。入鼻中瘥。

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方。

蒲黃(一兩)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服。以冷水調下二錢。即瘥。

又方。

上以鹽半兩。炒碾為末。分為二服。以冷水調下。未止更服。

又方。

上以檞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即止。

又方。

上以胡粉炒令光黑。以醋調一錢服之。即止。

治鼻塞氣息不通諸方

夫肺氣通於鼻。若其臟為冷風所傷。故鼻氣不通利。成齆也。為冷氣結聚。搏於血氣則生肉。冷氣盛者則息肉生長。氣息窒塞不通也。

治外傷風冷。鼻塞。氣息不通。壅悶。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 檳榔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白朮 麻黃(去根節) 肉桂(去皺皮)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鼻塞不聞香臭。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梔子仁(半兩) 川升麻(一兩) 石膏(二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鼻塞不聞香氣。納鼻膏藥方。

當歸 薰草 木通 細辛 蕤仁(去赤皮研以上各一兩) 芎藭(半兩) 白芷(半兩) 羊髓(六兩豬脂亦得)

上件藥。細銼。用羊髓入於鐺內。以慢火煎令消。次下諸藥。煎令白芷色黃。綿濾去滓。盛於不津器中。每日三度。取棗核大。納鼻中瘥。

治鼻窒塞。香臭不聞。妨悶疼痛。通鼻膏方。

白芷(半兩) 芎藭(半兩) 木通(半兩) 當歸(三分) 細辛(三分) 莽草(三分) 辛荑(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一斤。煎令白芷色黃。綿濾去滓。盛於不津器中。候冷。綿裹棗核大。納鼻中。日三換之。

治鼻塞氣息不通方。

木通(銼) 細辛 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棗核大。每夜臨臥。納一丸於鼻中瘥。

治鼻塞不通。常有涕。塗囟膏方。

杏仁(三分去皮尖) 細辛 附子 川椒(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並生用。銼碎。以醋五合。漬藥一夜。明旦濾出。以豬脂五兩煎之。候附子色黃。藥成。去滓。以塗囟上。並鼻上。日再用之。

治鼻塞不通。塞鼻皂莢散方。

皂莢 細辛 辛荑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取半錢。用綿裹。塞鼻中。以少許吹之亦得。

治鼻塞不聞香臭。宜用塞鼻甘遂散方。

甘遂 細辛 附子(炮裂去皮臍) 木通(銼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錢。以綿裹塞入鼻中。當有清水出。病重者或下三二升。當以臥時安藥。若微痛則忍之。勿觸風冷。

治鼻窒塞不得喘息。宜用塞鼻菖蒲散方。

菖蒲(一分) 皂莢(一分炙研用子)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錢。以綿裹。夜臨臥時。塞於鼻中。

治鼻塞不聞香臭。塞鼻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 藜蘆(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用狗膽汁和。綿裹塞於鼻中。日三易之。

治鼻塞不聞香臭。吹鼻通頂散方。

滑石(一分) 瓜蒂(七枚為末) 麝香(半錢) 胡黃連(一分末) 蟾酥(半錢)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用少許。吹入鼻中。

治鼻中窒塞。氣息不通者。皆已有肉柱。柱若不出。終不能瘥。余藥雖暫通利。旋覆生長。宜用此方。

白雄犬膽(一枚) 地膽(二十枚)

上件藥。先搗羅地膽為細散。納犬膽中。以繩系定。三日。乃於日出時。令病人面首臥中庭。以鼻孔向日。旁人以故筆黏藥。塗入鼻孔中。一日一度。至五六日。當聞鼻柱里近眼痛。此是欲落。更復三四敷之。漸漸時嚏之即落。取將措於四通道上。柱落後。急以綿塞之。慎風。

治鼻塞。多年不聞香臭。水出不止。灌鼻蒺藜汁方。

蒺藜(二握當有車碾過者)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煮取半盞。仰臥。先滿口含飯。以汁一合。灌入鼻中。不通。再灌之。大嚏。出一兩個息肉。似赤蛹蟲。即瘥。

治鼻塞。眼昏頭疼。胸悶。滴鼻苦胡蘆子。腦瀉散方。

上用苦葫蘆子一兩。以童子小便一中盞浸之。夏一日。冬七日。取汁少許。滴入鼻中。

又方。

上用綿裹瓜蒂末。塞鼻中。

又方。

上以刺薊二握。以水一大盞。煮取五分。去滓。頓服之。

又方。

上以水調服釜下墨三錢。日三服。

又方。

槐葉(二升) 蔥白(三莖) 豉(一合)

上用水二大盞。煮取汁一盞。去滓。分溫二服。

治鼻癰諸方

夫肺主氣。其經手太陰之脈也。其氣通於鼻。利則知於臭香。風冷傷於臟腑。而邪氣乘於太陰之經。其氣蘊積於鼻者。則津液壅塞。鼻氣不通。故不知香臭。鼻塞而為癰也。

治鼻癰。窒塞不通氣息。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 連翹 漢防己 麥門冬(去心焙) 薯蕷 檳榔 茯神(以上各二分) 白蘚皮 人參(去蘆頭) 羌活 細辛 白芷 當歸 黃耆(銼) 防風(去蘆頭) 旋覆花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更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癰鼻梁起。疼痛脹悶。宜用納鼻甘草丸方。

甘草(生用) 木通(銼) 細辛 附子(生用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白雄犬膽。和丸如棗核大。以綿裹一丸。納鼻中。日二換之。

治癰鼻中結肉方。

青甜瓜蒂〔(二枚)曬乾為末〕 雄黃(半錢細研) 麝香(半錢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時。先將指甲掏破中肉。然後貼藥在上。日三用之。

治鼻癰塞鼻。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狗膽和丸。如棗核大。以綿裹一丸。納鼻中。移時惡物出。三二升瘥。

治鼻癰氣鼻不通方。

瓜蒂(半兩) 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綿裹豇豆大。塞鼻中。須臾通矣。

又方。

上用皂莢末。如小豆大。用竹管子吹入鼻中。

又方。

上用乾薑末。蜜和。塞鼻中。

又方。

上用瓜蒂白礬等分。搗羅為末。以豬脂和。捻如棗核大。綿裹塞鼻中。經日再易之。以瘥為度。

治鼻中生瘡諸方

夫鼻者。肺之竅。故肺氣通於鼻也。若臟腑不調。陰陽痞塞。氣血壅滯。榮衛不通。則上焦生邪熱之氣。伏留不散。上攻於鼻。故令鼻中生瘡也。

治鼻中生瘡。咽喉閉塞。及乾嘔頭痛。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蘆頭) 木通(銼) 大青 青竹茹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三分)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黃柏(半兩銼)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風熱。鼻內生瘡。滴鼻梔子仁煎方。

梔子仁 苦參 木通(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好酥四兩。煎令香。去滓。傾入瓷閤中。旋以少許。滴入鼻中。

治肺壅。鼻中生瘡。腫痛方。

川大黃(一分生用) 黃連(一分去須)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以生油旋調。塗於鼻中。

又方。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研為膏) 川大黃(一分生為末)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以豬脂調塗鼻中。

又方。

上以狗骨燒灰細研。豬脂和貼之。

又方。

上燒故馬絆為末。敷之。

又方。

上搗杏仁乳和。敷之。

又方。

上以黃柏檳榔等分。搗羅為末。以豬脂調敷之。

又方。

上以烏牛耳垢。敷之。

又方。

上以牛鼻津。敷之。

治鼻中生息肉諸方

夫肺氣通於鼻。肺臟若為風冷所乘。則鼻氣不和。津液壅塞。而為鼻癰。冷氣搏於血氣。停結鼻內。故變生息肉也。

治鼻中生息肉。鼻梁起。羊肺散方。

羊肺(一枚曬乾) 白朮(一兩) 肉蓯蓉(三分刮去皺皮) 木通(三分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粥飲調三錢。服之。

又方。

木通(半兩銼) 真珠末(半兩) 白礬(半兩燒汁盡) 細辛(半兩)

上為細散。入真珠末令勻。捻棉如棗核。沾散納於鼻中。日二度。

又方。

木通(半兩銼) 細辛(半兩) 甘遂(一分煨令黃)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上為細末。煉蜜和捻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三(二)度換。當有清涕下。

治息肉妨悶疼痛方。

白礬(一兩燒汁盡) 木通(半兩銼) 細辛(半兩) 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硃砂。同研令勻。以綿裹豇豆大。塞在鼻中。至病上日三易之。當有涕下。以肉消盡為度。

治鼻中息肉漸大。氣息不通。妨悶方。

藜蘆(三分去蘆頭搗羅為末) 雄黃(一分細研) 雌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每用時節。以蜜調散。用紙捻子。展藥。點於息肉上。每日三度。則自消化。不得塗藥在於兩畔。恐涕落於藥上。

治鼻中息肉。壅塞不通方。

白礬(半兩燒汁盡) 藜蘆(半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瓜蒂(二十枚)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小竹管子。取藥如小豆大。納鼻中吹之。以綿塞鼻。日再用之。以瘥為度。

治鼻中息肉腫大。氣息閉塞不通。點藥令消方。

生地膽(十枚) 細辛(半分末) 白芷(半分末)

上以地膽壓取汁。和藥末。以塗於息肉之上。取消為度。亦單以地膽汁於竹筒中盛。當上灌之。即消。無生者。即酒煮汁用之。

治鼻中生息肉。不通利。塞鼻羊躑躅丸方。 羊躑躅花(半兩)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礬石(半兩細研) 肉蓯蓉(一分)

上件藥。細羅為末。以青羊脂和。綿裹如棗核大。納鼻中。日夜四五度換之。以漸漸消爛。即瘥。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塞鼻真珠散方。

真珠 白礬(燒為灰) 桂心 細辛(以上各一兩) 木通(半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綿裹納鼻中。日三易之。

治鼻中息肉。敷鼻蚯蚓散方。

白頸蚯蚓(一條韭園內者) 豬牙皂莢(一梃)

上件藥。納於瓷瓶中。燒熟。細研。先洗鼻內令淨。以蜜塗之。敷藥少許在內。令清水下盡。即永除根矣。

治鼻中息肉。敷鼻瓜蒂膏方。

上用陳瓜蒂一分。搗羅為末。以羊脂和。以少許敷息肉上。日三用之。

治鼻中息肉。不聞香臭。敷鼻白礬膏方。

上以白礬一兩。燒為灰。細研。以羊脂旋和少許。敷著息肉上。即瘥。

又方。

上以蜣螂一十枚。納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以油單裹筒口。令密。納廁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許。同細研為散。塗息肉上。當化為水。

治鼻痛諸方

夫鼻痛不能忍者。由風冷傷於肺臟故也。是以肺氣通於鼻。風邪隨氣入於鼻內。搏於正氣。邪正相擊。氣道不宣。故令鼻痛也。

治風冷搏於肺臟。上攻於鼻。則令鼻痛。宜服沒藥散方。

沒藥 干蠍(微炒) 天南星(炮裂) 雄黃(細研) 當歸(銼微炒) 硃砂(細研) 牛黃(細研)胡黃連 麝香(細研) 丁香 甘草(炙微赤銼) 桂心(以上各一分) 白芷(半兩)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白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研令勻。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鼻塞多痛。芎藭膏方。

芎藭 吳茱萸 細辛 川椒 乾薑(炮裂) 皂莢(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細銼。以醋浸一宿。豬脂六兩。同於銀鍋中。煎五七沸。濾去滓。傾入瓷盒中。每取棗核大。綿裹納鼻中。

治鼻痛。白芷膏方。

白芷 芎藭 木通 當歸 辛夷(以上各半兩) 細辛(三分) 莽草(三分)

上件藥。都細銼。以不中水豬脂一升。煎五七沸。候白芷色焦黃。濾去滓。瓷盒中盛。每以棗核大。綿裹納鼻中。日三用之。

又方。

上以麻油頻塗於鼻內外甚佳。

又方。

上以杏仁五兩。去皮尖。取油塗之。即瘥。

治鼻流清涕諸方

夫津液涕。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肺氣通於鼻。其臟若冷。隨氣乘於鼻。故使津液流涕。不能自收也。

治肺虛。外傷風冷。致鼻塞常流清涕。頭目昏疼。四肢不利。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朮(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前胡 木通(三分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二(一)分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肺傷風冷。鼻流清涕。頭目疼痛。胸膈不利。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蔓荊子(三分) 芎藭〔二(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鼻流清涕。日久不止。皆因肺臟虛寒。心膈壅滯。頭目不利。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丁香(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桂心(三分) 細辛(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傷冷鼻塞。清涕出不止方。

附子(半兩炮去皮臍) 細辛(一分) 川椒(一分去目)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研)

上件藥。細銼。用醋淹一宿。以煉成豬脂半斤。以慢火煎藥。候附子色黃。膏成。去滓。候冷。以綿裹棗核大。納鼻中。日三換之。瘥。

治鼻塞腦冷。清涕出不止方。

木通(半兩銼) 辛夷(半兩) 細辛 桂心 甘遂(微炒) 芎藭 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棗核大。以綿裹一丸。納鼻中。日三換之。用白狗膽汁和之。更佳。

治鼻塞。恆有清涕。塞鼻。桂膏方。

桂心 細辛 乾薑(炮裂銼)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以上各半兩) 皂莢(一分)

上件藥。羅搗為末。以青羊脂和成膏。每用如棗核大。綿裹塞鼻中。

治鼻干無涕諸方

夫鼻干無涕者。由臟腑壅滯。內有積熱。攻於上焦之所致也。凡肺氣通於鼻。主於涕。若其臟挾於風熱。則津液不通。皮毛枯燥。兩頰時赤。頭痛鼻干。故令無涕也。

治肺臟積熱。皮膚乾燥。鼻痛無涕。頭疼心悶。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木通(一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石膏(三兩) 葛根(三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肺臟積熱。兩頰時赤。皮膚枯燥。鼻干無涕。頭目多疼。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二(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赤茯苓(一兩) 白前(一兩) 石膏(二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犀角屑(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肺熱。鼻干無涕。心神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木通(半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赤茯苓(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耆(半兩銼) 馬牙硝(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硃砂(一分細研) 龍腦(一錢細研)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鼻干無涕。吹鼻散方。

龍腦(半錢) 馬牙硝(一錢) 瓜蒂(十四枚為末)

上件藥。一處細研。每用一豆大。吹入鼻中瘥。

吐血論

夫吐血者。皆由大虛損。及飲酒勞傷所致也。肺者五臟上蓋心肝。又俱主於血。上膲有邪。則傷諸臟。臟傷則血下入於胃。胃既得血。則滯悶氣逆。氣逆上衝。故吐血也。吐血有三種:一曰內衄。二曰肺疽。三曰傷胃。內衄者出血。但不從鼻出。是近心肺間。津出還流入胃。或如豆汁。凝停胃裡。因即滿悶。便吐。或去數升。乃至一斗是也。肺疽者。言飲酒之後。毒悶便吐。吐以後。有一合二合。或半升一升血者。是也。傷胃者。是飲食大飽之後。胃納冷。不能消化。則便煩悶。強嘔吐之。所食之物。與氣共上衝。蹙內傷。損胃口。便致吐血。色鮮正赤是也。凡吐血之後。體恆讝然。心裡煩躁。悶亂紛紛。顛倒不安。寸口脈微而弱。氣俱虛則吐血。關上脈微而芤。亦吐血。脈細沉者生。喘嗽上氣。脈數浮大者死。久吐不瘥。面色黃黑者。無復氣血。或發寒熱。或惡寒者。難治也。

治吐血諸方

夫心主血。肝藏於血。是以愁憂思慮。則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肝心二臟俱傷。故血散不止。若胸胃中氣逆。則嘔而出血也。

治吐血。心胸氣逆。疼痛。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二兩) 生乾地黃(二兩) 芎藭(半兩) 赤芍藥(半兩) 當歸(半兩) 桂心(半兩) 白芷(半兩) 細辛(三分)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頻服效。

治心熱。吐血不止。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半) 地榆(一兩半銼) 玄參(二兩) 茜根(二兩銼) 寒水石(一兩) 麥門冬(二兩半去心焙) 川升麻(二兩) 犀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吐血者。皆由臟氣虛。氣上衝所為。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 白芍藥 芎藭 當歸 桂心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吐血並衄血不止。紫蘇散方。

紫蘇〔一(二)兩〕 桂心(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當歸(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宜服艾葉散方。

艾葉(二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柏葉〔一(二)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肺熱盛。吐血不止。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半兩銼) 柏葉(三分) 甘草(半兩銼生用) 吳藍(三分) 黃芩(三分) 刺薊(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吐血衄血。及大小便下血不止。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 白芍藥 白朮 人參(去蘆頭) 生乾地黃 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以上各一兩) 芎藭桂心 黃芩(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

治吐血不止。心胸疼痛方。

當歸(二兩) 黃芩(二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芍藥(一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

治吐血久不止。松花散方。

松花(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菀(半兩去苗) 百合(半兩) 薯蕷(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生乾地黃(一兩) 白茯苓(半兩) 茜草根(半兩銼) 刺薊(半兩) 艾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肺心熱盛。吐血不止方。

伏龍肝〔(一合)分〕 紅藍花(二兩)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煎竹茹湯。調下二錢。

治吐血口鼻俱出。至一斗不止方。

生地黃汁(半升) 刺薊汁(半升) 白蜜(三合) 麥門冬汁(半升) 伏龍肝(二兩細研如粉)

上件藥。相和。以慢火熬如稀餳。不計時候。含半匙咽津。

治吐血經日。百治不瘥者。宜服此方。

生地黃汁(一升)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杵末)

上件藥。相和。煎至半升。分為二服。溫溫食後服之。

治吐血紅花散方。

紅花(一兩) 訶黎勒(三枚兼核生用) 川朴硝(五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酒半中盞。水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赤馬通一合。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生藕汁(二合) 刺薊汁(二合)

上件藥。合攪令勻。入生蜜一匙。調和令細呷之。

治吐血立效方。

白蒲薄紙(五張燒灰)

上將紙灰。以水調。頓服之。立效。

治吐鮮血方。

紅錦(三寸)

上將錦燒灰。研為末。水調服之瘥。

治吐血及鼻衄不止方。

上以伏龍肝二兩。用新汲水一大盞。淘取汁。入蜜一匙。攪勻。頓服之。

又方。

上以烏賊魚骨。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生刺薊(三兩) 生地黃(五兩)

上搗絞取汁。入白蜜一兩。煎三五沸。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生葛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宜頻服。以止為度。

又方。

上以刺薊根葉。搗絞取汁一中盞。分為二服。相次服之。

治卒吐血諸方

夫卒吐血者。因心肺二臟壅滯。暴熱所傷。或飽食飲酒。勞損所致也。心肺在於上焦。俱主於血。若為邪熱所傷。則血下入於脾胃。得血則壅悶氣逆。故卒吐血也。

治卒吐血不止。甘草散方。

甘草(銼生用) 白朮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乾薑(炮裂銼) 黃芩(以上各一兩) 伏龍肝(一合)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吐血。皆因心肺暴熱。毒入胃。致吐不止。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三(二)兩〕 黃芩〔二(三)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甘草(二兩銼生用)柏葉(一兩) 犀角屑(一兩) 刺薊(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雞子大。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勞傷。或飽食氣逆。致卒吐血不止。宜服雞蘇散方。

雞蘇莖葉(一兩) 黃耆(一兩銼) 甘草(一兩生用) 乾薑(半兩炮裂銼) 艾葉(半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赤馬通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吐血不止方。

生地黃汁(一大盞) 黃明膠(一兩炙令黃燥)

上件藥。搗膠細羅為散。納地黃汁中。以瓷器盛。於一鬥米飯甑上蒸之。候飯熟。分為二服。甚者不過再劑。

又方。

柏葉(半斤洗淨)

上件藥。搗碎。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

又方。

上以葛粉細研。用新汲水。調下三錢。

又方。

上濃煮雞蘇汁飲之。以多為妙。亦療下血佳。

又方。

上用東向蘘荷根一握。絞取汁服之。亦療蟲毒。

又方。

桂心〔一(二)兩〕 羊角(二枚炙令黃焦)

上件藥。搗羅為末。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上以肉桂四兩。去粗皮。搗羅為末。以糯米粥飲。調下一錢服。日夜可十服。神驗。亦治下血不止。

又方。

上以蒲黃半兩。溫水調下。未瘥再服。

又方。

黃連末(一兩)

上於銚子內。先熔黃蠟一兩。納黃連末。候稍凝。分為三丸。以糯米粥化一丸。服之。日盡三丸瘥。

治吐血不止諸方

夫吐血不止者。由心肺積熱。飲酒勞傷之所致也。為上蓋心肝。俱主於血。若上焦壅滯。邪熱傷於諸臟。則血下流。入於胃中。胃得血則滿悶氣逆。故吐血也。或有飲食大飽。未能消化。心胸壅悶。強吐之。所食之物。與氣上衝心肺。傷裂胃口。則令吐於鮮血。又有臟腑勞損。氣血不和。思慮憂愁。恚怒氣逆。結滯於胸膈之間。傷損於肺肝心之臟。則血流散。故令吐血不止也。

治吐血不止。心胸煩熱。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二兩銼) 白芍藥(三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雞蘇葉(四兩) 小薊根(三兩) 青竹茹(四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吐血不止。立效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兩) 伏龍肝(五兩) 熟艾(一兩) 地榆(二兩銼) 牛膝〔三(二)兩去苗〕 牡丹(二兩) 白芍藥(四兩) 生乾地黃(二兩) 柏葉(二兩) 大薊根(三兩) 雞蘇葉(一兩) 蠐螬(五枚切破慢火炙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吐血不止。地榆散方。

地榆(一兩淨洗去泥土) 白芍藥(一兩)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甘草(一分生用) 艾葉(一兩) 小薊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熱吐血不止。紅藍花散方。

紅藍花(二兩) 伏龍肝(一升以水二升半浸濾取汁) 亂髮灰(一兩) 甜竹茹(三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伏龍肝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頻頻溫服。

治吐血不止。刺薊飲子方。

刺薊汁 生地黃汁 生藕汁 童子小便(以上各二合) 赤馬通汁(一合)

上件藥。都和令勻。每服一小盞。頻頻溫服。

治吐血不止。宜服鹿角膠方。

鹿角膠(一兩炙黃為末) 生地黃汁(一升二合)

上件藥。同於銅器中盛蒸之。令膠消。分溫二服。

又方。

上以白藥一兩。旋燒地赤安之。以物合定。不得泄氣。良久取出。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亂髮一兩。燒灰細研。每服。以溫水調下一錢。

又方。

茜根(一兩)

上以淡漿水一大盞。煎取半盞。去滓。溫服之。

治嘔血諸方

夫心者主血。肝者藏血。愁憂思慮則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肝心二臟俱傷。故血流散不止。氣逆則嘔。而血出也。

治嘔血頭疼壯熱。遍身疼痛。四肢煩悶。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 雞蘇葉(半兩) 青竹茹(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嘔血久不瘥。心神煩悶。臟腑勞傷。宜服竹茹散方。

竹茹(一團如雞子大) 白芍藥(半兩) 當歸(半兩) 茜根(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乾地黃(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鹿角膠(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中胸裡。攣痛。咳嘔血出。時作寒熱。小便赤黃。此是勞傷所致。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半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生乾地黃(一兩)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半)遠志(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大麻仁(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汁二合。煎至七分。和滓溫服。

又方。

上以柏葉。搗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上以荊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

治吐血衄血諸方

夫口鼻之中俱出血者。由勞熱而成。是以血者本屬於心。經脈流行。不暫停滯。一關不利。百病俱生。或有憂悸之所因。或有卒驚之所致。此皆食飲過度。飲酒勞傷。壅滯積蓄於心胸。熱毒熏蒸於肝肺。臟腑既蘊邪熱。則血流上行。故令吐血而兼鼻衄也。

治吐血衄血。此為內損。或勞傷所致。宜服竹茹散方。

青竹茹(一兩) 白芍藥(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生乾地黃(三兩) 當歸(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吐血衄血。至一斗不止。宜服麥門冬飲子方。

生麥門冬汁(五合) 生刺薊汁(五合) 生地黃汁(五合)

上件藥汁相和。於銀鍋中。略暖過。每服一小盞。調伏龍肝末一錢。服之。

治吐血衄血。藕汁飲子方。

生藕汁(三合) 生地黃汁(三合) 牛蒡根汁(二合) 生蜜(一匙)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盞。細細飲之。

治吐血衄血不止。鬱金散方。

鬱金 木香 飛羅面 黃柏(銼以上各一兩)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生地黃汁一大盞。旋旋拌藥後。焙令干。又拌之。令地黃汁盡為度。再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青竹茹湯。調下二錢。

治吐血衄血。立效雞子白丸方。

雞子白(三個) 好香墨(二兩)

上件藥。搗墨細羅為末。以雞子白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下十丸。

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臟積熱所致。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去心中黑腐)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又方。

伏龍肝(一兩)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二錢。

又方。

貝母(一兩炮令黃)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漿調下二錢。

治吐血衄血。積日不止方。

新羊血

上熱飲一二小盞即愈。慎勿刺羊取血。神道不祐。當無瘥也。

又方。

石榴樹根下地龍糞(不限多少細研)

上以新汲水一中盞。調三錢。飲之即瘥。

又方。

柿(楮)葉

上搗絞取汁。不計時候。服一小盞。

又方。

人中白

上細研為散。入少許麝香相和。以少許吹入鼻中。立效。

治唾血諸方

夫唾血者。由肺傷故也。肺為五臟之華蓋。其體輕虛。怕熱而惡寒。則易為傷損也。若或邪熱之氣。伏留在臟。傷於經絡。致榮衛痞澀。胸膈壅滯。故唾血也。

治肺臟壅熱。痰唾內有血。咽喉不利。宜服雞蘇散方。

雞蘇莖葉(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二兩)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嘔血不止。胸膈煩痛。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一兩)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 赤芍藥(一兩) 白芷(一兩) 芎藭(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細辛(半兩) 生乾地黃(四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別研為末)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入阿膠末一錢。攪勻。每於食後服之。

治唾血不止。胸膈氣悶。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四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五味子(二兩)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雞蘇莖葉(二兩) 半夏(二兩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小麥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熱傷肺臟。唾血不止方。

生乾地黃(四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蒲黃(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心肺藏熱壅致唾血。白蘆(茅)根散方。

白蘆(茅)根(一兩銼) 犀角屑(三分) 刺薊根(一兩半) 黃芩(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銼) 紫菀(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三兩沸。每於食後溫服之。

治吐血日夜不止。白前散方。

白前(二兩半) 桑根白皮(二兩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又方。

生乾地黃(四兩) 黃芩(一兩) 柏葉(一兩) 阿膠(二兩杵碎炒令黃燥)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耆(二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糯米粥飲。調二(三)錢服之。

治憂恚致傷。胸膈疼痛。及虛勞唾血。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五升)

上於銀鍋內。以慢火煎至三升。又入白蜜一升。酒一升。卻煎至二(三)升。每於食後。溫溫服一小盞。

治吐血口乾諸方

夫吐血口乾者。因臟腑虛竭。榮衛不理。陰陽隔絕。陽虛於上。故身體虛熱。胸中痞澀。則口乾也。

治心肺客熱吐血。唇口乾燥。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 黃連(去須) 梔子仁 黃芩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桂心(半兩) 栝蔞根(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肺壅熱。上焦不利。吐血口乾。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栝蔞根(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胸煩熱。吐血不止。口舌乾燥。頭疼。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二兩去心) 黃芩 川升麻 生乾地黃 青竹茹 栝蔞根 葛根(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熱吐血。口乾心燥。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一升) 生薑汁(一合) 白蜜(五合) 生麥門冬汁(三合) 酥(五合) 白沙糖(三兩)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

上件藥。都煎成膏。不計時候。服半匙。含化咽津。

治心熱吐血口乾方。

生藕汁(二合) 生牛蒡汁(二合) 生地黃汁(二合) 小薊根汁(二合) 白蜜(一匙)

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細細呷之瘥。

又方。 上用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即止。

治舌上出血諸方

夫舌者心之候。心氣通於舌。而主於血也。若臟腑壅滯。氣血充盛。則經絡痞塞。榮衛不行。致邪熱毒氣搏於心經。流於血脈。血得熱則妄行。上注於舌。故令舌上出血。如湧泉也。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生乾地黃(三兩) 鹿角膠〔一(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巴豆(一枚燒灰) 亂髮如雞子大(燒作灰)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酒調下。頓服之。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 黃柏(半兩) 梔子仁(二七枚)

上件藥。細銼。以酒一大盞。浸一宿。早晨煮三五沸。去滓。放溫。頓服之。

治舌上黑。數孔出血如湧泉。兼心腹痛方。

戎鹽 黃芩 黃柏(去粗皮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 人參(去蘆頭) 甘草(生用銼) 桂心(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並以三兩丸。於舌上。以燒鐵烙之。

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方。

上濃煮香⿱艹殭汁。服一中盞。日三服。

又方。

上用豉一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每服一小盞。溫溫服之。

治舌上出血如泉方。

上燒鐵箸。熱烙孔中良。

治九竅四肢指歧間出血諸方

夫榮衛大虛。臟腑俱損。血脈空竭。因其恚怒失節。驚忿過度。暴氣迷溢。致令腠理開張。血脈流散也。凡九竅出血。喘咳而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難治也。

治九竅四肢指岐出血方。

青竹茹(半兩) 生地黃(一兩細的) 蒲黃(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又方。

蒲黃(一兩微炒) 龍骨(一兩燒赤)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服。以糯米粥飲。調二錢服之。

治卒九竅出血。暴驚所為方。

上用新生犢子。未食草。墮地臍皮。曝干為末。水調服一錢。日四五服愈。

又方。

上以井華水。卒然噀其所患人面。勿使病者先知。其血即止。

又方

上用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升。相和。溫服一小盞。日四五服。

治小便出血諸方

夫心主於血。與小腸合。若心臟有熱。積蓄不散。流注於小腸。故小便血也。下部脈急強者。風邪入於少陰。則小便出血。尺脈微而芤。亦尿血也。

治小便出血。皆因心臟積邪。毒流於小腸。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 芎藭(二兩) 黃芩(二兩) 赤芍藥 茅根 車前 人參(去蘆頭) 甘草(生用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溫溫空腹服之。

治因虛損。小便出血。柏葉散方。

柏葉 黃芩 桂心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各一兩) 甘草(半兩銼生用) 熟乾地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二(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下元虛憊尿血。鹿茸丸方。

鹿茸(酒洗去毛塗酥炙令黃) 當歸 生乾地黃 冬葵子(微炒以上各二兩) 蒲黃(二合)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炒鹽湯。下二十丸。

治小腸積熱。因尿血出方。

蒲黃(二兩) 鬱金(二兩) 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三錢。日三四服。

治勞損傷中尿血。牡蠣散方。

牡蠣(燒為粉) 車前子 桂心 黃芩 熟乾地黃 白龍骨(燒令赤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因行路傷熱。卒尿血方。

川大黃(半錢) 川芒硝末(半錢)

上件藥相和。以新汲水。調服立止。

治小便出血方。

上以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又方。

上以亂髮燒為灰。細研。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

又方。

上以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三合。溫溫服之。

又方。

上以棘刺五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食前分溫一(二)服。

又方。

上以蒲黃末。每以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車前葉。搗絞取汁。每服三合。每於食前服之。

治大便下血諸方

夫大便下血者。皆因五臟傷損。臟氣既傷。則風邪易入。熱氣在內。亦大便下鮮血而腹痛。冷氣在內。亦大便下血。色如小豆汁。出而疼時不甚痛。前便後下血者。血來遠。前下血後便者。血來近。遠近者言病在上下焦也。令人面無顏色。時寒時熱。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也。

治大便下血。此皆因臟氣虛傷。腹中疼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 赤芍藥 芎藭 當歸 黃芩(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半雞子大。煎至六分。去滓。空腹及晚食前溫服。

治大便下血。久不止。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銼) 赤芍藥 生乾地黃 茜根(銼) 龍骨 黃芩 雞蘇苗(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大便下血不止。宜此方。

赤芍藥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又方。

生乾地黃(二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蘞(五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大便下血。皆因心肺積熱。流注大腸。宜服生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 黃芩 赤芍藥 黃連(去須) 蒲黃 地骨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頻溫服之。

治大腸積熱。下血不止。日夜度數無恆。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 黃柏 黃連(去須) 生乾地黃 地榆(銼) 犀角屑(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半雞子大。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前)溫服。

治內傷風冷。大便下血不止。宜服熟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 龍骨(燒赤) 黃耆(銼) 紫蘇子(微炒) 蒲黃 當歸 附子(炮裂去皮臍) 艾葉(微炒) 白礬(燒令汁盡)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以上各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卷第三十八

服乳石體性論

夫金石之性。堅剛而急烈。又性情清淨。而惡滓穢。凡服乳石訖。即須以意消息。尋檢舊法。不可無備忌也。但人性或冷或熱。或寬或急。皆須量性將衛。不可輕有犯觸。凡乳石一服之後。石氣恆在腸胃。若人氣力衰。石氣強。即發動。若人氣力盛。石氣安。即強健。謹按古法。皆令五十以上。始服乳石。殊謂不然。今驗所見。年少服者得力尤速。兼無病患。何以言之。年少筋力滿盛。飲食飽飫。彌益精明壯健。終無發理。年歲遲暮。氣候衰竭。食飲失宜。此石氣勝人。無不發動。歷觀得失。無過於此。夫人年少。縱不吃飲食。血氣自強。年老力微。縱食肉精細。猶不可健。以此言之。是明古法疏矣。凡人身血脈。經行不絕。如血脈微有滯處。便於其處發瘡或發熱。神氣昏悶。必欲防之。每朝及暮。溫一兩盞清酒。或可以生薑一兩𥔒碎和少吳茱萸末飲之。令遍體熱重重。又作熱羹粥歠之。使腸胃通利。即石氣流行。其初服石一二百日。尤宜依此將息。是古法服石。不取夏月。即取冬月。所以然者。石有發動與服時背。此又殊乖通論。今驗服石飲食失時。勞役過度。已即發動。豈待背時。今歷見將衛得宜。並不發動。復見名醫。平章服石之人。恆作熱將息。倘發。調適乃易耳。脫若石氣發動。暫須宣泄。服少冷藥。便得轉瀉。若得通暢。熱氣併除。若常作冷將息。脫若石氣發動。用冷藥無由得轉。此之所說。今故存之。但欲廣聞見。示其將息。皆須自量本性。冷熱為候。務取安穩。不可苟執石論。捨己從人。庶通玄君子以此為意也。

研煉鍾乳及單服鍾乳法

研煉鍾乳法。

取韶州鍾乳。無問厚薄。但令乳色明淨。光澤者即堪入煉。唯黃赤兩色不任用。欲煉。亦不限多少。置鍾乳於金銀鐺內。著水。用火煎之。如魚眼沸。水減即暖水添之。若薄乳。三日三夜即得。若粗肥厚管者。即七日七夜。候乳色變黃白即熟。如疑生更煎。滿十日最佳。煮訖出鐺內。其煮乳黃濁水棄之。勿令人服。服必損人咽喉。傷人肝肺。令人頭疼。兼復下痢不止。其有犯者。食豬肉即愈。棄此黃水訖。更著清水。更煮半日許。即出之。其水色澄清。乳無毒矣。即於乳缽中。用玉錘著水研之。其錘及缽。須用夾白煉袋。籠口稍長。使錘得轉。及通上下。每日著水攪令勻調。勿使著錘缽即封系煉袋研之。覺乾澀。即是水盡。更添水。恆令如稀泔狀。乳細者皆浮在上。粗者沉在下。復繞錘缽四邊研之。不及者。即粗細不勻。為此。每日須一開或二開。攪刮令勻。勿令著錘即得勻熟。免有粗細不勻。研至四五日。狀若乳汁。研揩視之。狀如書中白魚膩。即成矣。自然光白。便以水洗過。不隨水落為限者即熟。若得水而落者。即未成。更須研之。以不落為限。熟訖。澄取曝干。任將和藥及和酒。空腹服佳。

單服鍾乳法。

煉成鍾乳粉一兩。分為二服。以清酒調服之朝服夜盡。無問多少。一準此法。凡服乳。皆須溫清酒服之。恆令酒氣不絕為佳。不得使醉吐。唯須少食。日食一升許。飲得滿三日。即乳不隨食下。化為度。三日外。任意作美食將息。其乳多少。任人貧富服之。云服一斤。百病自除。服二斤。藥力流及三世。三斤至死顏容不變。

治風虛勞損。腰腳緩弱。補益充悅強氣力。乳煎鍾乳法。

上用鍾乳三兩。研令如面。以夾帛煉袋盛。稍寬容。緊繫。以一大升乳。煎之。三分減一分即住。去袋。空飲乳汁。不能頓服。再服亦得。若再服。即待晚間食消服之。如能頓服。即早朝盡服之。不吐不痢。若稍虛冷人。即微少溏痢。亦無所苦。明朝又以一大升半乳。准前煎之。依法服餌。其煉袋。每煎訖。即以少許冷水。濯之。不然氣不通泄。如此二十度以上。即力盡。其袋中滓和麵。飼母雞。取其生雞子亦好。不然用浸藥酒亦得。欲服白石英。並依此法。若患冷人。即用酒煎。患熱人。即以水煎。若用水及酒。例須減半乃好。若用牛乳。二分減一分。補益虛損。無以加之。永不發動。

鍾乳酒方

治風虛氣上。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益精明目。補下焦傷竭。腳弱疼痛。久服延年益壽。肥健悅澤。不老。鍾乳湯方。

上用鍾乳五兩。細研。兩重帛煉袋盛。納五升清酒中。用白瓷瓶盛。密封。安湯中煎。令二分。減二分即出湯。還添酒滿元數。更封好。七日後。每服暖飲三合。日一服。

鍾乳浸酒服餌方。

煉成鍾乳三兩。以夾熟絹袋盛之。用無灰新熟清酒一斗。不津瓷瓶中浸之。密封。冬七日。夏三日。空腹取酒溫服三合。日再服。漸加以知為度。十五日令盡。亦有用此三兩和酒。服三七日令盡亦佳。宜節食。忌陽事。

治虛損通順血脈。補益下元。鍾乳酒方。

煉成鍾乳(五兩綿裹)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五兩) 甘菊花(二兩) 肉蓯蓉(五兩酒浸去皺皮炙令干)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同酒三斗。浸經五日。密封頭。勿令泄氣。候日滿坼開。每於空心。溫飲二合。漸加五合。晚食前再服之。

五石寒食散更生散及鍾乳丸散諸方

治男子五勞七傷。虛羸著床。久醫不效。宜服此五石更生散方。

煉成鍾乳(二兩) 白石英(細研水飛過) 紫石英(細研水飛過) 赤石脂 硫黃 海蛤(以上各一兩細研)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桔梗(去蘆頭) 桂心(一兩) 栝蔞根(一兩) 細辛 桂心 人參(去蘆頭各一兩) 乾薑(炮裂銼) 防葵 白朮(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和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百病。羸瘦。咳逆短氣。骨間有熱。四肢煩痛。或腹鳴㽲痛。大小便不利。尿多赤黃。頭眩冒悶。惡寒風痹。食飲不消。並宜服此五石護命散方。

煉成鍾乳(一兩) 紫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硫黃〔一(二)兩〕 赤石脂(二兩) 海蛤(二兩細研) 防風(三分去蘆頭) 黃耆(一兩銼)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生乾地黃(一兩) 桂心(三分) 桔梗(一兩去蘆頭) 栝蔞根〔一(二)兩〕 白朮(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細辛(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三兩(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和令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服藥後。稍有力者。宜行百餘步。所貴藥勢歸下。(下有缺文)

治男子婦人宿寒虛羸。胸脅逆滿。手足不仁。飲食全少。身體多病。乍寒乍熱。極者著床。眾藥不瘥。宜服此更生散方。

煉成鍾乳(三兩) 白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海蛤(二兩細研) 赤石脂〔一(二)兩細研〕 羌活(二兩) 栝蔞根(二兩) 白朮(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乾薑(一兩炮裂銼) 細辛(三分)桂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和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飲酒常令醺醺。及行百餘步。以展藥勢。

治風勞積冷。消除諸病。三石散方。

煉成鍾乳(二兩)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 白茯苓(一兩) 細辛(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 牡蠣(一兩燒為粉) 乾薑〔二(三)分炮裂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丈夫衰老。陽氣虛乏。手足常冷。心中少氣。髓血虛耗。腰疼腳痹。體煩口乾

。不能飲食。宜服此安五臟。補腸胃。能息萬病。下氣消食。長肌膚。和中焦。鍾乳丸 方。

煉成鍾乳(三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菟絲子〔三(二)兩酒浸一宿焙乾別搗為末〕 雄蠶蛾(五十枚微炒) 肉蓯蓉〔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服訖。行數百步。更飲溫酒三五合。飲訖復行百餘步。以展藥勢。及吃乾飯豆醬一日。不用聞見屍臭等氣。及勿食粗臭陳惡物。

補虛損勞冷。諸陽氣不足。悅顏色令充實。宜服此鍾乳丸方。

煉成鍾乳(三兩) 石斛(一兩去根銼) 蛇床子〔二(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諸虛不足。羸弱。不能起止。鍾乳散方。

煉成鍾乳(三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一(二)兩〕 黃耆(二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杜仲〔一(二)兩去粗皮炙令黃銼〕 白茯苓〔一(二)兩〕 薯蕷(二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 石斛(二兩去根銼) 肉蓯蓉〔一(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鍾乳研令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益氣力。消食飲。鍾乳散方。

煉成鍾乳〔一(二)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細辛(半兩)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鍾乳令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羸不足。六十以上人。瘦弱不能食。若百病不愈。並宜服此鍾乳散方。

煉成鍾乳(三兩) 人參〔三兩(分)去蘆頭〕 石斛(一兩去根銼)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鍾乳令勻。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飛煉石英及單服石英法

治消渴。陰萎不足。咳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濕痹。肺萎。下氣利小便。補五臟。明目輕身。飛煉研煮石英法。

白石英(半斤上好者)

上先以生絹袋盛。於一鬥米飯甑中。蒸四五遍。然後搗羅。又用玉錘乳缽內細研。以清水飛過。更以白絹袋盛。於飯甑中。又蒸三遍。取豬脂一斤。以水浸。逐日三兩度換水。候赤脈盡。則剝去薄膜。微火煉。次以石英末和之。攪令相入。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熱酒調下一茶匙。

治風虛勞損。眼目不明。神思昏濁。宜服石英粉法。

白石英(任多少瑩靜者)

上件。飛煉如前法成粉訖。每四兩為一劑。取煉成白蜜和之。分為二十一丸。用瓷盒盛之。每日空心及晚食前。用暖酒嚼一丸。服後吃少粥了。宜行百步。以展藥力。

治風虛久冷濕痹。補諸陽不足。宜服燒石英法。

白石英(二兩)

上以甘堝子盛。蓋頂。於炭火中燒之。令赤。後入五升無灰酒中。又取石英燒令赤。再投於酒中。如此三遍。盛於瓷瓶中。密封頭。勿令泄氣。每日旋開取。空心及晚食前。暖一中盞服之。服後宜吃少粥飯壓之。

治久虛心煩或渴。腳膝無力。視聽不聰。銀罐煮白石英服水法。

白石英(五兩上好者)

上以銀罐盛。受可一升者。罐底開小孔子。令偏側畔近下。又兩行開孔子繞匝於鐵鐺中。著水五升。則納銀罐於水中。於炭火上煎取二升。去罐。澄水令清。分為五服。每日空心一服。服訖。食少酒脯。行一二百步。其石可用三遍煎。每回打碎一片作兩片。乃至如豆大即止。

白石英和草藥服餌方

治五勞七傷。羸瘦。體熱心煩。小便不利。夜多恍惚。白石英丸方。

白石英(五兩煉成粉者) 生乾地黃〔二(三)兩〕 白茯苓〔二(三)兩〕 人參(三兩去蘆頭) 天門冬(五兩去心焙) 地骨皮〔二(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石英粉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黃耆湯。下三十丸。

法煮白石英水。 治諸虛邪氣。安定心臟。宜服此方。

白石英(五兩) 金(十兩) 銀(四兩) 人參(五兩去蘆頭)

上取鐵釜淨洗。即下前件藥於釜中。先下水三升。以杖子長者一枚。入釜中至底。水所浸著處。即刻記。更下水二斗七升。連前總三斗。以慢火煎之。如魚眼沸。漸減至杖刻處即停火。急以濕土置於釜底。去滓。取其汁。貯於不津器中。每服。不計時候。暖三合服之。

牛乳中煮煉石英及以石英飼牛取乳服餌方

牛乳煮白石英。 治風虛勞損。益氣安神明目。宜服此方。

白石英(五兩搗令碎) 牛乳〔三(二)升〕 水(五升)

上先下牛乳於鐺中。即以生密絹兩重作袋盛石英。系頭。以物懸下著乳中。即勿令袋著底。別以杖刻為記。然後下水。以炭火涓涓煎之。水盡。乳在。還至前杖刻之處即止。出石袋瀝盡乳。以綿濾之。冷暖調適。每朝。空腹細細服三二合。若患冷氣。宜加八顆蓽茇和煎之。大善。

乳酒煮白石英。

治虛損勞瘦。皮膚乾燥。四肢煩疼。陰萎腳弱宜服此方。

白石英(五兩搗碎綿裹用密絹袋盛) 牛乳(三升) 酒(三升)

上以乳酒相和。以慢火煎石英。至四升後。出袋瀝乾。其汁盛於瓷瓶中。每於食前。暖三合服之。其石英可三度用之。亦效。

白石英飼㹀牛。取乳服餌。能潤養臟腑。悅澤肌膚。令人體健。宜服此方。

白石英(三斤取上好者)

上搗羅為末。更細研如粉。後取一㹀牛十歲以上。養犢者惟瘦甚佳。每日稱一兩石英末。拌豆與食。經七日後。即取乳。每朝空服。暖服半升。余者作粥。任意所食。忌如常法。五月上旬起服。大好。如急要服。亦不待時節。其牛糞用糞地。隨意種菜。供服乳人吃之。甚有所益。

白石英和草藥浸酒方

白石英磁石。及諸草藥。浸酒服餌。能除風虛濕痹。腳弱筋攣。陰萎體寒。視聽不明。宜服此方。

白石英(五兩上好者搗碎) 磁石(五兩搗碎) 石斛(三兩去根) 萆薢(一兩) 丹參(一兩) 牛膝(三兩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一兩) 山茱萸(一兩) 黃耆(一兩) 附子〔三(二)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桂心〔三(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白茯苓(二兩) 酸棗仁(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絹袋盛。用酒二斗。入瓷瓶中。密封頭。浸二七日後。每於空心及晚食前。暖一小盞服之。其酒服五七日後。旋添一二升。至酒味淡薄即止。

治風虛濕痹。筋脈拘攣。腳弱。不能行步。白石英酒方。

白石英(五兩上好者搗研) 續斷(二兩) 薏苡仁(五兩) 茵芋(二兩) 牛膝(五兩去苗) 防風(二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三兩去根銼) 桂心(二兩) 羌活(二兩) 枸杞子(二兩) 山茱萸(一兩) 生乾地黃(半斤) 白茯苓〔一(二)兩〕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三斗密封。浸二七日後。每於空心及晚食前。暖服一小盞。忌生冷。

服乳石有五乖七急八不可三無疑法

 乖

重衣更寒一乖。凡人寒。衣即暖。服石人。宜薄衣。若重衣更寒。經云。熱極生寒。故云一乖。

飢則生臭二乖。平人飲食不消。作生食氣。服石人忍飢生食。即有生食氣。與常人不同。故云二乖。

極即自勞三乖。平人有所疲極。即須消息怡養。服石人久坐久臥。疲極唯須自勞。適散石氣。即得通暢。故云三乖。

溫則泄利四乖。平人因冷乃利。得暖便愈。服石人溫則泄。冷即瘥。故云四乖。

飲食欲寒五乖。平人食溫暖。則五內調和。服石人食飲欲寒。乃得安穩。故云五乖。

 急

當洗勿失時一急。若覺身體緩疼。關節強直。翕翕發熱。憒憒心悶。即須洗浴。若初寒先用冷水。後用生熟湯。若初熱。先用暖水。後用冷水浴訖。可以三二升冷水淋頭。故云一急。 當食忍飢二爭。須食即食。不得忍飢。故云二急。

酒必淳清令溫三急。無問冬夏常須飲。多少任性。熱飲尤佳。故云三急也。

衣溫便脫四急。

食必極冷五急。

臥必榻薄六急。

食不厭多七急。

八不可

冬寒欲火一不可。

飲食欲熱二不可。

當𤻞自疑三不可。凡服石。常須消息節度。覺小不安時。須依法不得自生狐疑。

畏避風濕四不可。若覺頭風熱悶。憤憤心煩。則宜當風梳頭。以水洗手面即好。不比尋常風濕。依此尤佳。

極不能行五不可。若久坐久臥有所疲極。必須行行役自勞。

欲食畏多六不可。

居貪厚席七不可。

所從意八不可。不用從意所遲。

 無 疑

務遣常理一無疑。委心棄本二無疑。寢處必寒三無疑。

凡服石之人。若能依此五乖七急八不可三無疑者。可以蠲旦夕之暴廢。免乳石發動也。

乳石陰陽體性並草藥觸動形候論並諸方

論曰。乳者陽中之陰。石者陰中之陽。乳石從來陰陽精髓。處至陰之裡。有正陽伏其中。正陽之中。復有至陰在其里。故陽生十一月甲子後。服乳。陰生五月甲子後。服石。陰陽發萌。互相為用。時而服之。皆理在內。不泄於外也。夫人膚虛。皆帶風氣。理之有則。禍害不生。乖於時候。危瘵立至。竊覽古法。皆云四月服石。此謂浮學。不曉由來。按素問承開石。僉曰。四月雖開。而未平。六月謂得氣之節。他皆效此。常以不全實其腑。不全虛其臟。即八風之道。無所滯焉。或有藥觸成疴。飲食發疾。今備載之。

夫神農桐君。深達藥性。所以制相反畏惡。備於本草。而江左有道引制解散。對治云。鍾乳動術。則令人頭疼。目眶疼。術動鍾乳。則胸塞氣短。海蛤動鍾乳。即目疼短氣。雖患不同。其源一矣。其五石散。自從人發動將療。亦非古法。乃云鍾乳與術。更互相動。本草雖無正文。而經方備載。今故存焉。

鍾乳動術。又動栝蔞。其主肺。上通胸頭。術動鍾乳。胸塞短氣。鍾乳動術。頭痛目疼。鍾乳雖不動海蛤。海蛤能動鍾乳。鍾乳動則目疼短氣。有時術動鍾乳。頭痛胸塞。然鍾乳與術為患。不能過此。雖所患不同。其源一矣。發動之始。要有所由。始覺體中有異與患相應。

須速服蔥豉湯方

蔥白(八莖去須切) 豉(二合)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二)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後便令人按摩搖動。口中嚼物。後復仰臥。覆以暖衣。汗出良久。熱已歇。便宜溫服。

若服前藥未解。更服甘草湯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 桂心(半兩) 豉(二合) 蔥白(八莖去須) 人參(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二(三)服。

硫黃動防風。又動細辛。其治主脾腎。通主腰腳。防風動硫黃。煩熱腳疼腰痛。或瞋忿無常。下痢不禁。防風細辛能動硫黃。而硫黃不能動彼。始覺發動。便服杜仲湯方。

杜仲(一兩炙去粗皮炙令微黃) 梔子仁(一十枚) 豉(二合)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李核仁(半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如服前藥未解。宜服大麥奴湯方。

大麥奴(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人參(半兩去蘆頭) 川芒硝(一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白石英動附子。其治主胃。通至脾腎。附子動白石英。煩熱腹脅。白石英動附子。嘔逆不得食。或口噤不開。或言語艱難。手腳疼痛。如覺。宜服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麻黃(半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 豉(二合)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如服前藥未解。宜服大黃湯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豉(二合) 梔子仁(二七枚)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若熱勢猶未除。更宜服栝蔞湯方。

栝蔞(一兩) 大麥奴(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 蔥白(八莖去須) 豉(二合)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紫石動人參。其治主心肝。痛主於腎。治腰腳。人參動紫石。心急而痛。或驚悸

不得眠。或恍惚妄誤。失性發狂。暗暗欲眠。或憒憒欲瞑。或瘥或劇。乍寒乍熱。耳 聾目暗。又防風雖不動紫石。紫石猶動防風。則亦心痛煩熱。頭強。覺發。宜服人參 湯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細辛(半兩) 豉(二合)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若瞑盛。加大黃黃芩梔子各半兩。同煎服之。

若妄誤狂發未除。服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蔥白(八莖去須) 豉(二合)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海蛤動栝蔞。海蛤先發。手足煩熱。栝蔞先發。噤寒清涕出。宜服此方。

栝蔞(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二七枚)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赤石脂動桔梗。其治心至胸背。桔梗動赤石脂。心痛寒噤。手足逆冷。心中煩悶。

赤石脂動桔梗。頭痛目赤。身體壯熱。如覺發。宜溫酒飲之。隨其能否。酒勢行則解 。亦可服米麨及服此方。

蔥白〔二(八)莖去須〕 豉(二合) 甘草(二兩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附子動白石英。亦動赤石脂。附子發。即嘔逆。手足疼。體強。骨節痛。或項直。面目腫。壯熱。煩悶。發即飲酒。吃米麨。宜服大黃湯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蔥白〔二(八)莖去須 豉(二合)〕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治餌寒食五石諸雜石等發動解散兼下石諸方

夫服五石散。及鍾乳諸石藥等。既差節度。觸動多端。髮狀雖殊。將攝相似。比來人遇其證。專執而療之。或取定古法。則與本性有違。或取決庸醫。則昧於時候。皆為自忤。遂推為石過。深省其理。未曰合宜。每尋古醫。互相晦見。直言沐浴。實未探微。寒溫適情。蓋須自度。隨時之義。易所通焉。今之世人。多有單服乳石多。亦有粗草藥服之。此等雖非五石。至於將息慎忌。發動病由。消息增益。亦是五石之例。或人既見單石。而不稱意。便乃輕之。唯以諸石散。及至發動。乃致困危。若能明於節度。則病無不愈矣。凡五石散皆名寒食散者。言此散宜寒冷食。及水洗取寒。惟酒即欲清熱飲之。不爾。即生百病也。

治石散發動。寒熱。胸中寒(塞)面腫。手足煩疼。是鍾乳發。宜服生麥門冬湯方。

生麥門冬(二兩去心) 豉(二合) 蔥白(八莖去須切)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未效。即再合服之。

治石毒卒發者。慄慄如寒。或欲飲食。或不欲飲食。若服紫石英發毒者。亦熱悶惛惛喜臥少起。無力。或寒。皆是臟腑氣不和。宜薺苨湯方。

薺苨(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藍子(半兩) 赤茯苓(半兩) 赤芍藥(半兩) 黃芩(半兩) 蔓荊子(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五石發動。除熱鴨通湯方。

白鴨通(五升沸湯二升半淋之澄令滑取汁二升) 麻黃〔一(二)兩去根節〕 石膏(一兩) 滑石(二兩) 梔子仁(三十枚) 甘草〔一(二)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入鴨通汁二合。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五石發動。體熱心煩。肢節疼痛。大小便難。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柏(一兩銼) 黃連〔三(一)兩去須〕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犀角屑(一兩) 梔子仁(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淡竹葉三七片。豉半合。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五石發動。熱氣上衝。心神煩躁。口乾昏悶。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豉(一合) 蔥白〔二莖(二七寸)去須切〕 薺苨(一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都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半。去滓。分溫五服。

治五石忽發動。體熱煩疼。心躁悶亂。宜服蔥豉湯方。

蔥白(八莖) 香豉(二合) 藍葉(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川升麻(半兩) 犀角屑(半兩)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兩盞半。去滓。分溫五服。未效。再合服之。

礜石發。則令人心急口噤。骨節疼強。或時即體熱生瘡。以冷水洗浴。然後卻用生熟湯淋之。數遍畢。宜吃少暖食。飲一中盞稍熱酒。行百餘步。即服人參湯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豉(二合) 蔥白(八莖切去須)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煮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覆暖衣。汗出即瘥。

治硫黃髮。遍身熱方。

上以大麻油二合。煎熟放溫。以銅匙抄少許啜之。三五服效。

治硫黃忽發氣悶方。

上以羊血一合。服之效。

治硫黃髮時。令人背膊疼悶。眼暗漠漠。宜服烏梅湯方。

烏梅肉(一兩微炒) 沙糖(半兩)

上件藥。以漿水一大盞。煎至七分。時時溫呷。

治丹石發動。令人體熱煩疼。心躁口乾。宜服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一兩) 薺苨(一兩) 甘草(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羅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丹石發動。諸藥不能治。宜服酒豉方。

美酒(一升) 好豉(二合)

上以酒煮豉五七沸。去滓。稍熱飲之。使盡。未愈再服。

治諸石熱氣結滯。經年數發者。宜服此方。

胡荽(五月五日採陰乾)

上取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未瘥更服。

治乳石發動。壅熱羸困。宜服此下石方。

露蜂房(二兩搗碎)

上以水二大盞。煮取一盞。分為二服。空心。溫溫相次服之。其石當從小便中下如細砂。砂盡。即住服。

下石散主藥發甚方。

黍米(一升蒸作糜) 煉成豬脂(五兩)

上件藥。調和令勻。宿不食。明旦空腹食之令飽。晚當石下。

又方。

肥豬肉〔二(一)斤切〕 蔥白(四兩去須切) 薤白(四兩去須切)

上以水煮令爛熟。空腹食。令盡。不盡。明旦更服。

治乳石發動上衝頭面及身體壯熱諸方

夫乳石之性。暖而且速。能捍風寒。逐暑濕。導經脈。行飲食之氣。在陰即補其不足。在陽即能發其炎。陰盛陽虛。則二儀亢位。所以炎上。此皆由將息過濕。臟腑痞塞。石氣在內。不得宣通。故令上衝頭面。及身體壯熱也。

治乳石發動。熱氣上攻頭面。眼昏。心神躁熱。四肢煩疼。口乾不食。宜服薺苨散方。

薺苨(二兩) 甘草(三分生銼) 藍子(半兩)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蔓荊子(二合微炒) 石膏(二兩) 玄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半。入黑豆半合。生薑半分。青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毒氣上衝。頭面煩熱。小便赤澀。四肢疼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玄參(一兩) 吳茱萸 甘草(半兩生銼) 黃芩(一兩) 蘧麥(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兩(分)〕 木通(一兩銼) 大麻仁(一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熱。上攻頭面。四肢骨節煩疼。口乾心躁。不思飲食。宜服此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玄參(三分) 赤芍藥(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知母〔二(三)分〕 黃耆(三分銼) 葳蕤(三分) 甘草(半兩生用) 生麥門冬(一兩去心) 赤茯苓(一兩) 地骨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熱。上攻頭面。及咽喉腫塞。四肢煩熱。不下飲食。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生用)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芒硝(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分。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上衝頭目。煩熱昏悶。口乾心躁。大小便不利。心神恍惚。宜服此方。

薺苨(一兩) 犀角屑(三分) 茯神〔一兩(三分)〕 地骨皮〔三兩(分)〕 子芩(三分) 木通(三分銼) 玄參(三分) 石膏(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川芒硝〔三(二)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熱。上攻。頭面煩熱。咽喉不利。舌粗語澀。大小便不通。宜余甘子散方。

余甘子(三分) 紅雪(三兩) 犀角屑(一兩) 子芩(半兩) 獨活(半兩) 葛根(半兩銼) 川升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用生地黃汁二合。調下二錢

治乳石發熱。上衝頭面。口舌乾燥。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葳蕤(一兩) 石膏(二兩) 葛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蔥白七寸。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寒熱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將息過溫。榮衛痞塞。石氣在於臟腑。不得宣通。致心肺有熱。熱毒之氣上攻於頭。則令頭痛也。因其榮衛壅滯。氣血不和。陰陽二氣。更相乘克。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不等。虛實相併。則生寒熱疾也。

治乳石發動。寒熱頭痛復似天行。四肢煩疼。心躁口乾多渴。不能下食。宜服葛根湯方。

葛根(三分) 石膏(二兩搗碎) 麻黃(三分去根節) 梔子仁(三七枚) 甘草(半兩生用) 胡竹葉(一握) 生薑(半分) 豉(一合) 蔥白(七莖去須)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兩盞半。去滓。分溫五服。不計時候服之。

治乳石發動。頭面熱。四肢煩疼。大小便壅滯。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一兩)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兩(分)〕 黃芩(一兩) 大青(三分) 梔子仁(半兩) 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一服。以快利為度。

治乳石發動。寒熱頭痛。百節痠疼。唇口乾燥。舌卷語澀。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兩) 石膏〔三(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一兩銼) 川芒硝(一兩) 黃芩(一兩) 獨活(一兩)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半。生薑半分。竹茹一分。黑豆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寒熱不可解者。宜服麻黃湯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豉(一合) 甘草(半兩生用) 梔子仁(半兩) 赤芍藥(半兩) 薺苨(半兩) 生薑(半兩)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五大盞。煎至兩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五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鼻塞。寒熱。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二)兩〕 白蘚皮(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玄參(三分) 薺苨(一分) 黃芩(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葳蕤〔二(三)分〕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口舌乾焦寒熱。發歇似鬼神為病者。宜服麥門冬丸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五加皮(半兩銼) 犀角屑(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赤芍藥(二分) 黃芩〔一(三)分〕 大青(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苦參(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三十丸。

治乳石發動。頭痛寒熱。如傷寒又似瘧狀。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二兩去蘆頭)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知母(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煩悶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將適失宜。冷熱相搏。石熱不得宣化。熱氣乘於腑臟。故令煩悶也。

治乳石發動。煩熱。心胸痰逆。不納飲食。竹茹湯方。

青竹茹(一兩) 黃芩(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生用) 麥門冬(一兩去心) 茅根(半兩) 栝蔞根(一兩) 赤芍藥(半兩)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小麥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四肢煩熱。心中悶亂。不下飲食。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地榆(半兩銼) 葳蕤(半兩) 赤芍藥(茯苓)(一兩) 余甘子(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黃芩(半兩) 玄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小豆五十粒。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悶。四肢壅熱。宜服犀角屑散方。

犀角屑(一兩) 葳蕤〔二(一)兩〕 薺苨(一兩) 玄參(一兩) 木通(一兩銼) 石膏(二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生用) 栝蔞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膈壅熱。煩悶渴逆。不下飲食。蘆根湯方。

蘆根〔一(二)兩〕 葛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生用)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熱勢壅盛。心神煩悶。宜服吳藍散方。

吳藍(半兩) 龍膽(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川升麻(半兩) 大青(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壅熱上攻。心膈不利。頭煩悶。宜服此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 玄參(三分) 石膏(二兩) 黃芩(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生銼) 栝蔞根(一兩) 赤芍藥〔二(三)分〕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生服金石。熱發。醫所不制。金石凌法。服之立愈方。

川朴硝(一斤) 川芒硝(半斤) 石膏(四兩) 凝水石(四兩)

上件藥。以熟水五升。漬朴硝芒硝一宿。澄取清。安銅器中。粗搗凝水石石膏。納其中。仍納金五兩。微微煎之。數以箸頭柱。看箸成凌雪。去滓。傾置銅器中。又安於水盆中。冷一宿。皆成凌也。停三日以上。候乾。研作末。若熱病及石發。皆蜜水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煩悶體熱。宜服此方。

滑石(一兩) 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細研令勻。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一錢。日三四服。

治乳石毒發。壅熱。煩悶口苦方。

豬肺(肪)〔一(二)兩〕 川芒硝(一兩) 蔥白(五莖去須) 豉(一兩半)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都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一日服盡。

治乳石發動煩悶。及諸風熱。朴硝散方。

川朴硝(煉成者半斤)

上細研如粉。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白鴨通(一合)

上以溫湯一大盞。漬之。澄清。候冷。任性飲之。以瘥為度。

又方。

上用生綠豆二合。以水一大盞。研取汁。入少蜜和服。如不通轉妨悶。以童子小便。磨檳榔服之。又以黑鉛水浸。經宿。取汁服之。偏解硫黃毒。

又方。

上以石南葉搗末。以新汲水調一錢。服之效。

治乳石發動煩渴諸方

夫陽處其表。陰處其里。則非純陰在其下。復非純陽在其上。皆須陰陽通平。陰陽通平。則五氣不乏。五氣不乏。人則無病裕如。服石之人。多為陰虛。而服餌之將息。遇溫即經脈湊溢。或遇陽時。亦有發動也。正陽本自浮升。石力更藏陽氣。客主兩陽。並蒸肝肺。故患渴也。

治乳石發動。壯熱頭痛。煩渴。背膊拘急。不欲飲食。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子芩〔半(三)分〕 白茅根(一兩銼) 玄參(三分)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葛根(半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薺苨(三分) 石膏〔一(二)兩〕 地骨皮〔二(三)分〕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四肢疼痛,口乾煩渴。起臥不安。少思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知母(三分) 子芩(三分) 薺苨(三分) 秦艽(二分去苗)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熱毒上攻。頭痛眼赤。心躁多渴。筋脈拘急。骨節煩疼。不欲飲食。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玄參(三分) 石膏(一兩) 大青〔二(三)分〕 川芒硝(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梔子仁(三分) 黃芩(三分) 甘草(三分生銼) 獨活(三分) 川升麻(三分) 葛根〔二(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三七片。黑豆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悶煩渴。不下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栝蔞根(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生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壯熱煩渴。身體疼痛。大小便滯澀。心胸壅悶。不能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半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木通(一兩銼) 前胡〔二(一)兩去蘆頭〕 栝蔞根(二兩) 赤芍藥(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生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知母(一兩)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三十(七)片。小麥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又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熱毒上攻。口乾心躁。煩渴頭痛。宜服葛根煎方。

生葛根汁(一合) 生地黃汁(一升) 生麥門冬汁(一升) 白蜜(一升) 棗膏(五合) 生薑汁(二合)

上件藥。都以慢火煎之。候如稀餳。以瓷合盛。不計時候。服一茶匙。以瘥為度。

治乳石發動。煩渴不止。宜服此方。

黃連(一兩去須)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生地黃汁(三合) 牛乳汁〔二(三)合〕 栝蔞根汁(三合) 以上三味汁相和

上二味。搗細羅為散。每服。用藥汁二(三)合。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煩熱大渴。竹葉湯方。

淡竹葉(五十片) 赤茯苓(一兩) 石膏〔一(二)兩搗碎〕 小麥(一合) 甘草(一兩生用) 栝蔞根(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蘆根(一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燥熱煩渴不止。宜服滑石湯方。

滑石(半兩)

上細研如粉。以水一中盞。挍如白飲。頓服之。未瘥再服。

又方。

常含寒水石如棋子大。咽津良。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

上銼碎。以煎湯一大盞。後候湯冷。分為三服。

治乳石發動口舌生瘡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口舌生瘡者。由心脾壅熱故也。手少陰心之經也。心氣通於舌。足太陰脾之經也。脾氣通於口。若臟腑發澀。石氣不宣。上衝於口與舌。故令生瘡也。

治乳石發動。口舌生瘡。咽喉不利。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一兩) 大青(半兩) 黃柏(一兩銼) 射干〔一(二)兩〕 玄參(半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悶。四肢拘急。口舌生瘡。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二(一)兩〕 烏梅肉(十枚微炒) 黃芩(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黃藥(一兩) 梔子仁(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栝蔞根(一兩) 甘草(一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體赤煩亂。口舌瘡爛。表裡如燒。疼痛不能食。大青散方。

大青(一兩) 薔薇根〔一(二)兩銼〕 梔子仁(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心煩。口舌生瘡。乾嘔惡食。宜服黃柏散方。

黃柏(三分銼) 川升麻(一兩) 石膏(一兩) 犀角屑〔二(三)分〕 玄參(一兩) 甘草(一兩生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牛蒡子〔十(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因飲食失度。毒熱上攻。口舌生瘡。宜用漱口湯方。

黃芩〔三(二)兩〕 川升麻(二兩) 甘草(二兩生銼) 石膏(五兩) 薔薇根(三兩銼)

上件藥。都搗令碎。以水五大盞。煎至二大盞。去滓。冷含漱口。良久吐卻。日十餘度即瘥。

又方。

黃柏〔一(二)兩〕 龍膽〔二(三)兩去蘆頭〕 黃連(二兩去須) 川升麻〔三(二)兩〕 苦竹葉(一握)

上件藥。細銼。以水四大盞。煮取二大盞。去滓。溫含吐。五七口止。每日五七度。用以瘥為度。

治乳石發動。口舌生瘡。浮萍草丸方。

干浮萍草(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藥(半兩) 黃丹(半兩炒令紫色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黃丹令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鉛霜〔一兩(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銼研如膏) 膩粉(一字)

上件藥。都研令勻。每用。如雞頭實大。以綿裹含咽津。

治乳石發動吐血衄血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石氣壅滯。心肺有熱。則令吐血鼻衄也。心主於血。血得熱則流溢。因胃氣逆。則吐血也。肺主於氣。氣開竅於鼻。氣血之行。相隨上下。循環經絡。若為熱所乘。則血妄行。隨氣而上。故令鼻衄也。

治乳石發動。熱盛吐血。宜服地黃湯方。

生地黃(二兩) 苦竹茹(一兩) 刺薊(一兩) 黃芩(三分) 豉(一合) 川升麻(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躁。吐血或衄血不止。宜服此方。

藍汁〔一合(分)〕 藕節汁〔三(二)合〕 蜜(三合) 生薑汁(半合) 生地黃汁(三合) 刺薊(二合)

上件藥。都合一處。分為四服。每服。調下伏龍肝末一錢。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乳石發動。毒氣盛鼻衄不止方。

胡粉 光墨末 釜下墨末 乾薑末 發灰末 伏龍肝末

上件藥。數內但得一味。以少許。用筆管納。吹入鼻中。即止。

治乳石發動。頭痛壯熱。衄血。四肢煩疼。宜服刺薊湯方。

刺薊(一兩) 青竹茹(一兩) 生麥門冬汁(一兩去心) 茜根(半兩銼) 當歸(半兩) 雞蘇(二兩) 生薑(半兩) 生地黃(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壅熱至甚。心悶吐血。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生地黃(二兩) 甘草(半兩生用) 薺苨(一兩) 玄參(一兩) 茅根(一兩) 香豉(一合) 青竹茹(一兩) 生薑(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一服。以瘥為度。

又方。

生刺薊。搗絞取汁。每服三合。入少蜜攪勻服之。

又方。

生地黃。搗絞取汁。每服二(三)合。宜頻服即止。

又方。

生藕。搗絞取汁。每服三合。入少蜜攪勻服之。

又方。

伏龍肝。以水攪。取清水。每服一小盞。三服即止。

又方。

蒲黃一兩。以水一中盞。調攪。分為二服。

治乳石發動虛熱痰飲嘔逆諸方

夫人有五臟。五為五合。則脾與胃合。為水穀之府。且國府足谷。則足食足兵也。人胃足食。則榮衛不厥。若人能食。則能悅也。陰陽和平。有何患乎。若服石之人。昧於調適。皆增於熱。若失時不食。則胃口乾焦。則土氣不足。或因飲酒水而食少。變為痰結。酒水流下。迎陰上升。下焦無陽。即成虛熱。中府無谷。致令嘔噦。經曰陽數。即嘔吐。又曰嘔噦發下焦之間。此其義也。

治乳石發動。熱毒上攻。心神煩躁。痰飲嘔逆。不納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三分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蘆根(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虛熱煩悶。痰飲嘔逆。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半兩) 栝蔞根(一兩) 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結熱痰飲。心中痞塞。嘔逆不止。雁膀湯方。

雁膀〔(二兩)去羽〕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一分銼微炒) 大棗(五枚) 赤芍藥(一分) 人參(一分去蘆頭) 石膏(一兩搗碎) 桂心(一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枳實(一分麩炒微黃) 桃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五大盞。入生薑三分。煎至二盞半。去滓。分為五服。頻服之效。

治乳石發動。心躁煩熱。痰飲嘔逆。不下飲食。宜服黃芩湯方。

黃芩(半兩) 薤白(一握)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豉(一合) 石膏(一兩搗碎) 麥門冬(半兩去心) 粟米(半兩) 生薑(半兩)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虛熱痰飲嘔逆。不可飲食。白茅根湯方。

白茅根(一握) 麥門冬(一兩去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淡竹茹(半兩)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生薑(半兩)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虛熱痰飲。嘔逆煩悶。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 栝蔞根(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黃芩(半兩) 蘆根(一兩)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前胡(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二)服。

治乳石發動。虛熱痰飲。頭目不利。食即嘔逆。四肢煩痛。宜服此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 黃耆(一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蘆根(二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子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面虛熱。心胸痰飲。嘔逆。不下飲食。黃耆散方。

黃耆〔三兩(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地骨皮(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膈痞滿腹痛諸方

夫服石之人。髮狀非一。或發於外陽。則皮膚作疾。癰腫頭痛是也。或發於內陰。則令臟腑煩滿。口瘡吐血是也。凡石性清淨。不喜煩穢。目之所睹。鼻之所聞。皆欲馨香。不欲郁腐。若失其宜。即生諸疾。或食陳臭生酸之物。貯於胃府不消。心腹痞滿。而致堅積。便令疼痛。覺有此候者。可速滌清胃中。無令壅滯。則自然宣暢也。

治乳石發動。因服冷藥太過。致心膈痞滿。腹內疼痛。不思飲食。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朮(三分) 大腹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大腸壅滯。心膈痞滿。腹痛煩熱。宜服大黃湯方。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前胡(半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銼碎微砂)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蔥白〔二兩半(二七寸)切〕 豉(一合) 生薑(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煩熱。心膈痞滿。大腸氣壅。腹痛。不思飲食。檳榔散方。

檳榔(半兩) 赤茯苓(三分)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赤芍藥(半兩) 芎藭(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膈痞滿。喘息微促。腹脅妨痛。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木香(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半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膈痞滿。腹內妨痛。不思飲食。宜服此方。

枳實(二兩麩炒微黃) 白朮(二兩) 梔子仁(一兩) 桔梗〔一(二)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頭痛煩悶。心膈痞滿。腹內妨痛。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前胡〔三兩(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腹痛噤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膈間有寒。胃管有熱。寒熱相搏。氣逆攻腹乘心。故心腹痛。其寒氣盛勝於熱氣。榮衛痞澀不通。寒氣內結於心。故心腹痛而心噤寒也。

治乳石發動。心腹痛噤。四肢寒顫。不欲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犀角屑(三分) 赤芍藥(三分) 白朮〔一(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體顫寒熱。心腹痛噤。不能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柴胡(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青橘皮〔三兩(分)湯浸去白瓤焙〕 桔梗(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心腹痛噤。吐逆不下食。宜服茅香花散方。

茅香花(半兩) 芎藭(三分) 桂心(半兩) 檳榔(三分) 赤芍藥〔二(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心胸壅悶。腹痛。寒噤不食。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桂心(一兩) 赤茯苓(二兩) 犀角屑(三分) 白朮(三分)赤芍藥(三分)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身體浮腫諸方

夫服乳石而身體浮腫者。由食飲溫。而久不自勞。藥熱與石氣相併。使氣壅在肌膚。不得宣散。故令浮腫。或外有風濕。內有停水。皆與石勢相搏。致令煩熱。而氣壅滯。亦令浮腫。若食飲溫不自勞而腫者。但煩熱虛腫而已。其風濕停水而發者。則心中滿。煩熱。或小便澀。而身體浮腫也。

治乳石發動。痰結不食。身體浮腫。腹脅滿悶。喘息氣粗。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二(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三分) 紫蘇莖葉(一兩) 木通〔二(三)分銼〕 大腹皮(一兩銼) 黃芩(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毒氣攻注。皮膚浮腫。心神煩躁。體熱不得睡臥。宜服吳藍散方。

吳藍(半兩) 漢防己(半兩)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玄參(半兩) 犀角屑(半兩) 川升麻(半兩) 白蘚皮(半兩) 甘草(半兩生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桑根白皮(三分銼)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熱。心神煩躁。身體赤腫。胸中滿悶。枳殼散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一兩銼) 牛蒡子(一兩微炒) 石膏(二兩) 川升麻(一兩) 漢防己(三分)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三分) 大青〔三(一)分〕 沙參(三分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熱。身體微腫。頭面瘡出。宜服紫雪散方。

紫雪(三兩)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半)兩〕 玄參(黃芩)(一兩) 葳蕤(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躁悶亂。身體面目浮腫。喘促坐臥不得。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漢防己(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麥門冬(一兩去心) 桑根白皮(一兩銼) 犀角屑(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檳榔(一兩半) 子芩(一兩)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片(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生癰腫諸方

夫六腑不和而成癰。凡服乳石之人。若將適失宜。散動熱氣。內乘六腑。六腑血氣行於經脈。經脈為熱所搏。而外有風邪乘之。則石熱壅結。血氣痞澀。而成癰腫也。

治乳石發作生癰腫。心神煩躁。口乾。肩背拘急。四肢疼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一兩) 黃耆(一兩銼) 玄參(一兩) 薺苨(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一分生銼) 地骨皮(一兩) 木香(一兩) 黃芩(三分) 葛根(一兩銼)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熱毒生癰焮腫疼痛。口乾煩悶。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一兩) 當歸(一兩) 木香〔二(三)分〕 川芒硝〔一(二)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以利為度。

治乳石發動。煩熱。生癰腫疼痛。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二兩(三分)〕 紫雪(二兩) 川升麻(一兩) 沉香(一兩) 犀角屑(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生銼) 黃芩(三分) 葳蕤(三分) 地骨皮(三分) 梔子仁(三分) 連翹(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生癰腫。煩疼壯熱。口乾心躁。大小便澀滯。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犀角屑〔二(三)分〕 地榆〔二(三)分微炙〕 玄參(三分) 赤茯苓(三分) 當歸(三分) 川芒硝(一兩半) 木香(半兩) 連翹〔半分(兩)〕 甘草(三分生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梔子仁(三分)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毒生癰腫。煩熱疼痛。口乾心燥。筋脈拘急。頭項強硬。宜服連翹散方。

連翹(三分) 黃耆(三分銼) 木香(半兩) 川升麻(三分) 葛根(三分銼) 地骨皮(三分) 紅雪(二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犀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生用) 石膏〔一(二)兩〕 沉香(半兩) 黃芩(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生癰赤腫。毒氣攻注。筋脈拘急。言語謇澀。心神煩躁。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漢防己(半兩) 犀角屑(半兩) 石膏(一兩) 川升麻(三分) 黃芩(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生癰腫。煩熱疼痛。口乾心躁。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三分) 苦竹葉(三十片) 石膏(一兩) 地骨皮(一分) 甘草(一分生銼) 黃芩(一分)犀角屑(一兩(分)) 吳藍(一分) 川升麻(一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三大盞。入黑豆一合。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躁。肩背拘急。生癰腫疼痛。大腸壅滯。宜服此方。

黃連(一兩去須)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甘豆湯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又方。

黃連(三兩去須) 苦參〔三分(兩)銼〕 黃芩〔一(三)兩〕

上件藥。搗碎。分為三度。每度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看冷暖。洗癰瘡。日三度。宜避風。

治單服硫黃。發為癰方。

上以大醋和豉。研熟如膏。以塗癰上。燥則易之。甚良。

治乳石發癰腫。疼痛不可忍方。

上以滑石搗細羅為散。用水調塗癰腫處。干即更塗之。

治乳石發動身體生瘡諸方

夫服乳石之人。若將適失宜。外有風邪。內有積熱。乘於血氣。血氣壅滯。故便生瘡也。

治乳石發動。熱毒氣盛。頭面赤腫。身體生瘡。心神煩悶。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葳蕤〔二(一)兩〕 黃芩(一兩) 紫雪(二兩) 甘草(半兩生銼) 犀角屑〔一(三)分〕 梔子仁(半兩) 大青〔二(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酥一分。更煎三兩沸。放溫服之。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躁。身上生瘡。四肢疼痛。小便赤澀。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子芩(一兩) 川芒硝(一兩) 玄參(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川升麻(一兩) 沙參(三分去蘆頭) 蘧麥(三分)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煩熱滿悶。身體生瘡。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川芒硝(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蘚皮(三分) 秦艽(三分去苗)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一兩) 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 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身體生瘡。宜用飛雪湯方。

麻黃(四兩去根節) 石膏〔三(二)兩〕 黃芩〔一(三)兩〕 川芒硝(四兩)

上件藥。搗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納生雞子白二枚。攪令勻。以帛浸藥汁拭瘡。以瘥為度。

治乳石發動。卒熱生瘡。宜服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豉(一合)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生用) 蔥白(四莖去須)

上件藥。銼。以水二大盞。煮取一盞三分。去滓。分溫三服。

治乳石熱發。煩悶心躁。身體生瘡。宜服此方。

黃芩〔一(二)兩〕 川芒硝〔一(二)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 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三七枚) 甘草(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皮膚生瘡。赤腫疼痛。煩熱不止。宜服牛蒡子丸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川升麻〔三兩(分)〕 黃芩(三分) 秦艽(三分去皮)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枳殼〔二(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黃連(一兩去須) 沙參(半兩去蘆頭) 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漿水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皮膚生瘡。壯熱疼痛。口乾。宜服此方。

烏豆(一升) 川芒硝〔二(三)兩〕 生地黃汁(一小盞)

上件藥。以水三升。煮豆至一升。去豆更煎如稀餳。下蜜三合。及消地黃汁。更煎一二十沸。收於瓷盒中。每抄半匙。細細含咽津。以得利即瘥。

治乳石發動變下痢諸方

夫乳石。性剛烈。氣多炎上。理之傷溫。即火轉為熾。內煎脾肺。若熱遂成其渴。飲水過多即溲。腸胃得水即吐。腸得水即寒。而腸雖寒火炎不滅。水漸流下而為行潦。遂變下痢。胃氣虛冷。水穀不消。在陽則益熱不食。在陰則腸鳴而泄也。

治乳石發動。煩熱腹痛。變為痢。不欲飲食。宜服地榆散方。

地榆(一兩) 木香(半兩) 葳蕤〔二(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心神虛煩。變為下痢。腹痛。不思飲食。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地榆(一兩) 赤芍藥(三分) 木香(半兩)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分為六服。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多服涼藥過度。致脾胃虛冷。腹痛下痢。不能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熱毒傷腸胃。下痢腹痛。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 茜根(三分) 黃柏(三分) 地榆(一兩) 犀角屑(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稍熱。分為三(二)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變下痢赤色。腹內㽲痛不止。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黃連(一兩去須) 當歸(一兩銼微炒) 地榆(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乳石發動小便淋澀諸方

夫服乳石。石勢歸於腎。腎氣宿虛者。若因石熱。而又將適失度。虛熱相搏。熱乘於腎。腎主水。水行小腸。入於脬為小便。腎虛則小便數。熱結則小便澀。澀則莖內痛。故成淋澀不快也。

治乳石發動。心神煩熱。小便淋澀。臍下疼痛。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一兩) 木通(一兩銼) 滑石(二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小便淋澀。不通。心中煩熱。小腹妨悶。澤瀉散方。

澤瀉(三分) 蘧麥(一兩) 玄參(一兩) 黃芩(一兩) 木通(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桑螵蛸〔三(二十)枚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四)錢。以水半(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葉二七片。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小便赤澀。心腹煩悶。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二(三)分去心〕 赤茯苓(一兩) 車前草(三分) 川芒硝(一兩)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三分) 葵根(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小腸中熱。下血淋澀。臍下㽲痛。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 犀角屑(三分) 赤芍藥(一兩) 蜀葵根(三分銼) 葵子(半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小便淋澀。小腹妨悶。心神煩熱。滑石散方。

滑石(二兩) 木通(一兩銼) 石葦(一兩去毛) 蘧麥〔二(一)兩〕 川芒硝(一兩) 冬葵子(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茅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熱氣盛實。四體煩滿。氣脈緊數。小便淋澀。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黃柏(一兩炙微赤銼) 犀角屑〔二(三)分〕 白鴨通汁(二合)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三分) 蒲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鴨通汁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小便淋澀不通。心神悶亂方。

船底青苔(如半雞子大)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熱。體氣昏昏。不痛不癢。小便赤澀。宜服此方。

生茅根(不限多少銼)

上淨洗搗絞取汁。時取二合服之。

治乳石發熱。口舌乾焦。小便赤澀。宜服此方。

甘蔗去皮盡急吃之。若口痛。搗絞取汁服之。

治乳石發動大小腸壅滯不通諸方

夫乳石發動。大小腸壅滯者。由陰陽不知。榮衛痞澀。腸胃虛弱。津液不通。糟粕結於腸中。膀胱積於留水。若不利其關格。無以得其宣通也。

治乳石發動。壅熱上攻。心神煩亂。大小腸壅滯。宜服蘧麥散方。

蘧麥(一兩) 大青(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生銼) 川芒硝(二兩) 赤茯苓(一兩) 白茅根(一兩銼) 梔子仁(三分)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心胸痰結。頭目昏悶。大小腸壅滯不通。四肢煩疼。飲食不下。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旋覆花(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三分) 川芒硝(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胸膈疼結。不下飲食。大小腸壅滯。脅肋妨悶。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木通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乳石發動。三焦氣壅。心神煩悶。大小腸壅滯不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檳榔(一兩) 木通(一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紅雪〔一(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心膈氣滯。痰結。不下飲食。腹脅滿悶。四肢煩疼。大小腸壅滯不通。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子芩(三分) 赤茯苓〔一(二)兩〕 蘧麥(三分) 檳榔〔二(三)分〕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通(一兩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乳石發動。心躁煩熱。痰結。不下飲食。大小腸壅滯。腰背疼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川芒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細羅為散。每服。煎竹茹湯。調下二錢。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乳石發動。大小腸壅滯。臍腹妨悶。葵子散方。

葵子(半兩) 木通(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牛蒡子(一兩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紫蘇湯。調下二錢。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乳石發熱。大小腸壅滯不通。三黃丸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水下四十丸。

服乳石後飲食所宜法

論曰。凡乳石人。飲食時。宜自調護。隨其取適。苦不依之慎之。則動成滯礙。能依此法。粗得通濟。宜食少脂豬肉。一月二服。百沸餺飥任性無妨。新熟白酒少飲亦得。及食白羊頭蹄。並豬肉作姜豉。可任作食之。豉及肥肉梨柿等甚佳。凡欲吃羊肉餺飥。宜先食三五匙冷飯後吃之。即不畏熱食。訖乃速以冷服壓之。行步適散。乃可不慮致損。生菜亦然。蕓薹胡荽等。亦不宜多食。服乳石人。有性好面嗜醋。不能禁慎者。宜食淡糠醋。百沸餺飥。及水摸餅。即不慮熱冷。韭羹亦大補。時時宜食之。諸飲食品類既多。不可一一。但不得食所不宜者。服乳石人。亦不宜多飲酒。飲酒多則失食味。失食味則不多食。不多食則令人虛熱。若虛熱則令乳石數發惡寒寡況。又損乳石力 酒能壓乳石也。多飲則損乳石勢。亦令人風虛腳弱。此由飲酒太過致之爾。若能飲又能食者。大佳。又服乳食特忌熱面陳臭哀孝哭泣憂恚。大醋生蒜齏芥醬。雞犬肉。老牛肉。鮑魚肉鮓。沖熱忍飢。冷酒有灰酒。蕎麥小豆胡麻。熱餺飥。枸杞羹。倉米臭魚脯。此色之物。切宜忌之。勿乘飢虛熱沐浴。夏月不宜多食豬肉冷水。恐腸滑利不止。及傷冷飲食不消。致成霍亂。特宜消息慎之。

凡服乳石後。將息補餌。三百日內。吃精細飲食。羹粥酒等。使血脈通利。俾令臟腑無諸滯礙。宜作羹法。

上取獐鹿兔雉鵝鴨肉等。以水淨洗。切如指大。於鐺中炒令欲熟。即多下蔥白。少下椒鹽。熬令香。即下少水煮。次下粳米糝。次下豉滑醬汁調和。鹹酸適口。每欲食。先須啜十數口羹汁。令胃口開通。皮膚津潤。然後進諸食。縱啖炙肉。亦無所慮。作此將養。食多且健。縱啖餺飥。亦須多啜臛汁。

凡服乳石。若覺體氣沉滯。石勢不行。慎勿吃麵。若覺虛惙。任餌薯蕷餺飥無妨。

上取大薯蕷。刮去皮。薄切。日曝干。乘微潤。挼作粉。不粉者更曝。准前挼取粉訖。以暖湯及鹽和𣸈如面法。別細切羊肉作臛。如前羹法。用澆薯蕷餺飥。任食之。內補益。強筋骨。止渴。

凡服乳石。若少覺不下食。宜服生薑汁酒方。

生薑汁(半合) 白蜜(一匙) 清酒(五合)

上相和。微溫。頓服之。半日乃效。甚佳。

凡服乳石。若覺食不下。兼體弱乏氣力。即食鮮膾法。

上取鮮鯽魚。剝去鱗。破去腸血。勿洗之。但用新布三二條。淨拭。令血脈斷。依常切膾法。羹作蒜齏。但用椒姜醬等。尤益人下食。亦療氣痢冷痢。

紫餺飥法。

上取烏豆。不限多少。煮濃汁。以和麵。稍咸和之。依常法作餺飥。以此豆汁中煮熟。可三二十沸。即以豬羊肉為臛亦好。或薯蕷粉代面尤妙。

麵餅法。

上取面。溶如家常作餅法。細切如小豆許。以面於簸箕中拌令丸。煮之。令極熟。乘熱。任以諸肉治臛食之。大良。補腰腳。又夏月胃熱遠行。食脫失肌。石氣發動。宜作大麥餅。將於行路食之。亦壓得石氣也。

凡服乳石後。有不可食者。有通食而益人者。有益利乳石者。藥菜等物。

油脂。其性滑腸。而令人不能食縱吃而勿令多。

蕪荑。能生瘡。發石氣。

薺苨。能發石。亦云損石。

芥子及芥菜。皆能發藥發熱。

蔓荊菜。發氣觸石。

葵菜。滑而且壅。亦不可食。

酥。其物潤腹。而能行石氣。

冬瓜龍葵。此二物甚壓石。宜多食之。

卷第三十九

解俚人藥毒諸方

夫有大毒之藥。不可人口鼻耳目。即殺人者。一曰鉤吻。生朱崖。二曰鴆。又名䲰。狀如黑雄雞。生山中。三曰陰命。赤色。著木懸其子。生山海。四曰海姜。狀如龍。赤色。生海中。五曰鴆羽。狀如鸛雀。黑項赤喙。食蝮蛇。生海內。但被此諸毒藥發動之狀。皆似勞黃。頭項強直。背痛而欲寒。四肢酸灑。毛悴色枯。肌肉纏急。神情不樂。又欲似瘴病。或振寒如瘧。或壯熱似時行。或吐或利。多苦頭痛。又言入齒色黑。舌色赤。面多青者。並著藥之候也。嶺外俚人。別有不強藥。不藍藥。有焦銅藥。金藥。菌藥。此五種藥中人者。亦能殺人。但此毒初著。人不能知。欲知是毒非毒。初得便以灰磨洗好熟銀令淨。復以水楊枝洗口齒。含此銀一宿臥。明旦吐出。看之銀黑者是不強藥。銀青黑者是不藍藥。銀紫斑者是焦銅藥。此三種但以不強藥最急。毒若熱酒食里中者。六七日便死。冷酒食里中者。經半月始可知爾。若含銀。銀色不異。而病候與著藥之狀不殊。心疑是。欲得知者。可食鯉魚膾。食畢此毒即發。亦空腹取銀含之。可兩食頃出著露下。明旦看銀色若變黑。即是藥毒。又言取熟雞子去殼。令病人齒齧雞子白處。亦著露下。若齒痕處黑即是也。又言覺四大不調。即飲酒空腹食炙雞炙㹠鴨等。獨犯令藥發。即治之便瘥。若久未治。毒侵腸胃。難復攻治也。若定知著藥。而四大未羸者。取大戟長三寸許為末。水服必大吐利。若色青者是焦銅藥。色赤者是金藥。吐菌子者是菌藥。此外雜藥亦無定色。但小異常爾。又有兩種毒藥。名當孤草。其著人時。脈浮大而洪。病發時惡寒頭微痛。乾嘔背迫急。口噤不覺嚼舌。大小便秘澀。面色眼眶唇口指甲皆青是也。又別一種當孤草毒者。其病發時。口噤而干。舌不得言。咽喉如錐刀刺。胸中甚熱。髆胛滿悶。不至百日。身體唇口手足背青而死。又著烏頭毒者。其病發時。咽喉強而眼睛疼。鼻中聞臭。手腳沉重。常嘔吐。腹中熱悶。唇口青。顏色乍青乍赤。經百日乃死。凡人若色黑。骨大肉肥者。皆胃厚則勝毒。若瘦者則胃薄不勝毒也。

治初中俚人毒藥未得飲藥旦令定方。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生銼)

上以四大盞。煎取二盞。去滓。分為三服。服訖。然後用調理。

又方。

黃藤(十兩銼嶺南皆有之)

上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分為三服。服訖。藥毒內消。若恆服此藤。中毒自然不發云。恆服之。亦治小便數。大益人。

又方。

都淋藤(十兩銼嶺南皆有土人皆識之)

上以水五大盞。酒二大盞。都煮取三盞。分為六服。相次服訖。藥並逐小便出。十日慎毒食。未瘥。更服之。

又方。

干藍實(四兩) 白花藤(四兩銼出雋州者上不得妄取野葛食之)

上以水二大盞。酒一大盞。煮取一盞。去滓。空腹分溫二服。即瘥。單用干藍搗末。水煮頻服之。亦瘥。

又方。

都淋藤(五兩銼)

上以酒五大盞。同入罌中。蜜封。以糠火燒四邊。令三五沸。待冷出之。溫服。常令有酒氣。亦無禁忌。

治若不獲已。食俚人食者方。

用生甘草一寸。爛嚼吞之。食者著毒藥。即便吐也。是中藥毒。依前療之即瘥。常囊盛甘草隨行。以防備也。

解諸藥毒諸方

凡藥毒及中一切毒。皆能變亂。於人為害。亦殺人。但毒有大小。可隨所犯而救解之。若毒重者。令人咽喉腫強。而眼睛疼痛。鼻干。手腳沉重。常嘔吐。唇口習習。腹裡熱悶。顏色乍青乍赤。經久則難療。其輕者。乃身體習習而痹。心胸湧湧然而吐。或利無度是也。但從酒得者難治。言酒性行諸血脈。流遍身體故也。因食得者易治。言食與藥俱入於胃。胃能容雜毒。又逐大便。泄出毒氣。毒氣未流於血脈。故易愈也。若覺有前諸候。便以解毒之藥救之。

解諸毒藥傷人方。

雲南根(半兩) 商陸(五兩切曬乾炒令黃) 肉桂(一兩去皺皮) 甘草(一兩生用) 豬牙皂莢(三兩去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溫溫服之。以吐瀉為度。令吐在盆中。要得看驗。只得吃粥將息為妙。

解毒藥方。

金星地鱔(末二錢) 婆娑石(半錢) 牛蒡根(一兩切碎焙乾) 灶下黃土(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一錢服之。

解中毒。似覺胸中煩悶。狀如錐刀刺痛不可忍。宜速吐之方。

生犀角屑(一分) 生玳瑁(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新汲水調下一錢。頻服之。以吐為度。

治吐卻惡毒物後。覺胸心安穩。即服此承氣湯方。

茯神(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青竹茹(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服。三兩日內宜食粥。

解一切藥毒。不問草石。始覺惡。即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二)兩去心〕 蔥白(切一合) 豉(一合)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如人行三二里。再服。

解一切藥毒方。

甘草(一兩) 薺苨(一兩)

上件藥。都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更入蜜半合。煎一兩沸。分為二服。放冷服之。良久再服。

解中一切藥毒。煩躁不止方。

甘草(一兩生銼) 蜜(一合) 梁米粉(二合)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煮甘草取汁二盞。去滓。歇火。熱納。米粉湯中。攪令稠。次納蜜。煎令熟如薄粥。適寒溫。頓飲之。

解諸毒藥。雞腸散方。

雞腸草(三分) 藍子(半兩微炒)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銼) 當歸(半兩微炒) 薺苨(一兩) 墳土(一分) 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冷水調下一錢。多飲水為佳。若蜂蛇眾毒蟲所螫。以針刺螫上血出。著藥如小豆大。令濕即瘥。若為藥箭所中。削竹奴釵股。長一尺五寸。以綿纏。水澆令濕。取藥納瘡中。深淺皆令至底即止。有好血出即住。若服諸藥有毒水。服此散一錢。其毒即解。

解藥毒中方。

薺苨(半兩) 藍葉並花(半兩)

上件藥。都解細羅為散。以冷水調下二錢服之。

解毒丸方。

金星礜石 銀星礜石 太陰玄精 雲母粉 不灰木(以牛糞火燒令通赤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將四味用炭火燒令通赤。與不灰木同入盆。下蓋出火毒。一宿後。細研如粉。入龍腦二錢。更研令勻。以糯米粥和丸。如豇豆大。每服一丸。以生薑汁少許。並新汲水研破服之。

解藥毒不論年月深淺。無不瘥方。

婆娑石(半兩) 豬血(半兩) 雄黃(一分) 麝香(一分) 乳香〔一合(分)〕

上藥。都研為末。用軟飯並豬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研下二丸。又含一丸。即吐出病根瘥。如不吐。即已內消也。於端午日午時合。如急要。即取辰日辰時合亦得。解諸藥毒預合方。

水銀(一兩以棗肉研令星盡) 膩粉(一兩半) 不灰木(一兩搗羅為末) 雞子〔一(三)枚〕 藍根(一兩搗羅為末) 生薑汁(二合)

上件藥。以臘日拌和。入瓷罐內。掘地坑埋。至端午日取出。用軟飯和。丸如豇豆大。每服。以甘草汁生米泔。嚼下一丸。瘥。

又方。

上以黑豆煮令熟。多飲其汁。無黑豆。豉亦可用。

又方。

上用藍葉。藍子亦通解諸毒。恆預蓄之。凡煮諸藥汁解毒者。皆不可熱飲之。使諸毒更甚。宜小冷爾。

解藥毒方。

上用白礬一兩。搗為末。以新汲水調灌之。口鼻耳中皆出黑血。勿怪。

又方。

上以春燕毛二枚。燒灰細研。水調服之。

治藥毒。救解欲死者方。

雞子(三枚去殼)

上用物開其口灌之。須臾吐出。便瘥。

又方。

上用生鴨。就口斷鴨頭。以血瀝口中。入咽即活。若口不開者。取大竹筒去節。以頭拄其脅。取冷水納筒中。數易水。須臾口開。即可下藥。若人多者。兩脅及臍中。各與下筒。甚佳。

治中藥毒欲死方。

上用新小便和人糞。絞取汁半升。頓服入口即活。解諸毒無過糞汁也。

治中鴆毒。氣欲絕者方。

上用葛粉三合。水三中盞。相和飲之。如口噤者。以物拗開口灌之。

解百藥蛇蟲諸毒諸方

解百藥毒。

甘草 薺苨 大小豆汁 藍汁及藍實並解之。

射罔毒。

藍汁 大小豆汁 竹瀝 麻子汁 六畜血 貝齒屑 葛根地龍糞 藕芰汁。並解之。

野葛毒。

雞子清 葛根汁 甘草汁 鴨頭熱血 豬脂。並解之。

斑蝥蕪菁毒。

豬脂 大豆汁 戎鹽 鹽汁 鹽湯 巴豆。並解之。

狼毒毒。

杏仁 藍汁 白蘞 鹽汁 木占斯。並解之。

躑躅毒。

用梔子汁解之。

巴豆毒。

黃連汁 大豆汁 生藿汁 菖蒲汁 煮寒水石。並解之。

藜蘆毒。

雄黃 煮蔥汁 溫湯。並解之。

甘遂毒。

用大豆汁解之。

川椒毒。

葵子汁 桂汁 豉汁 人溺 冷水 地漿 食蒜 雞毛燒吸菸。及水調服。並解之。

半夏毒。

生薑汁。及煮乾薑汁。並解之。

芫花毒。

防風 甘草 桂等汁並解之。

烏頭天雄附子毒。

大豆汁 遠志 防風 棗肉 飴糖。並解之。

莨菪毒。

薺苨 甘草 犀角屑 蟹汁。並解之。

馬刀毒。

清水解之。

大戟毒。

菖蒲解之。

桔梗毒。

白粥解之。

杏仁毒。

藍子汁解之。

防葵毒。

葵根汁解之。案防葵本經無毒。試用亦無毒。今用葵根汁。應是解狼毒爾

野芋毒。

地漿及人糞汁。解之。

雞子毒。

淳醋解之。

蛇虺百蟲毒。

雄黃 巴豆 麝香 丹砂 乾薑。並解之。

蜈蚣毒。

桑汁。及煮桑根汁。並解之。

蜂毒。

蜂房。藍青汁。解之。

狗毒。

杏仁 白礬 韭根 人糞汁。並解之。

蜘蛛毒。

藍青 麝香。並解之。

惡氣瘴毒。

犀角 羚羊角 雄黃 麝香。並解之。

喉痹腫。邪氣惡毒入腹。

川升麻 犀角 射干。並解之。

風毒腫。

沉香 木香 薰陸香 雞舌香 麝香 紫檀香。並解之。

解金石毒諸方

食金毒。

鴨血 雞子清 人參汁 煮蔥汁 雞糞白。燒作屑。以臘月豬脂和服。如豇豆大三丸。並解之。

治食金欲死方。

上用雞糞半升。以水一升。淋汁。頓灌之也。人行三二里。再灌之。

又方。

上吞水銀二兩。即裹金轉出也。若毒少者。一兩亦可。足得一服。每一兩水銀。三遍服之。扶坐。與吞令入腹中。即活。

又方。

鴨血 雞子並解之。

雄黃毒。

漢防己解之。

礜石毒。

大豆汁解之。

解金銀銅鐵毒方。

上以鴨糞汁解之。

鐵毒。

磁石解之。

治服藥過度諸方

夫合和湯藥。自有限劑。至於圭銖分兩。不可乖違。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為疾也。令人吐下不已。嘔逆悶亂。手足逆冷。腹疼轉筋。若不已。藥之亦能致死。宜速治之。則無害也。

治服藥過度。煩悶。及中毒多。煩悶欲死方。

上刮東壁土。以水攪和。每服飲一中盞。

又方。

上於屋溜下。掘作坎。方二尺。深三尺。以水七升灌坎中。以物攪之。令沫出。取一升飲之。未解復作。

又方。

上搗藍取汁服數升。無藍。即洗青布絹。取汁飲之。亦得。

治服藥過度。腹中煩苦方。

上飲生葛根汁大良。如無生葛根。干者搗羅為末。服三合亦可煮汁服之。

又方。

上生吞雞子黃數枚即愈。未瘥更服。

治服石藥過度方。

上用白鴨糞為末。每服一錢。以新汲水和服之。

又方。

川大黃(二兩銼) 川芒硝(二兩) 生地黃汁(五合)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頓服。得利便愈。

治卒服藥。吐不止方。

上飲新汲水一盞即止。

治藥中有巴豆。下痢不止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水調二錢。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諸飲食中毒諸方

夫人往往因飲食忽忽困悶。少時致甚。乃至死者。名為飲食中毒。言人假以毒物投於食里而殺人。但其頰內或懸癰內。初如酸棗。漸漸長大。是中毒也。急治即瘥。久不治。則毒入腹臟則死。脈浮之無陽。微細而不可知者。中毒也。凡食飲有毒者。傾於地下墳起者。皆殺人也。

治飲食中毒方。

苦參(一兩銼)

上以酒二大盞。煮取一盞。頓服。以吐便愈。

治飲酒不知是中何毒方。

上用甘草薺苨通療諸毒。皆宜煮汁服之。

治食諸餅臛百物毒方。

上以貝齒一枚。含之。須臾吐出所食物瘥。

又方。

上搗韭汁服一中盞。冬以水煮根服之。

治食六畜肉中毒諸方

凡六畜者。謂牛馬豬羊雞狗也。此等本無毒。不害人。其自死及著疫者則有毒。人食之中此毒者。則令人心神煩悶。而吐利無度。是也。

治食六畜肉中毒。心胸煩悶方。

上以水服壁底黃土一錢瘥。

治食六畜肉中毒方。

上冬月取其六畜干糞為末。水服之佳。若是自死六畜肉毒。水服黃柏末一錢。須臾便愈。

又方。

上燒扁豆。搗米水調服三錢。神效。

凡六畜五臟。著草自動搖。及得酸鹹不變色。又墮地不汙。又與犬。犬不肯食者。皆有毒殺人。

凡肉汁在器中。密蓋氣不泄者。皆殺人。若中此毒。取犬糞水服一錢良。

治食牛肉中毒諸方

凡牛肉有毒者。由毒蛇在於草中。牛食草。因誤啖蛇則死。亦有蛇吐毒著於草上。牛食其草亦死。此牛肉則有大毒。又因疫病而死者。亦有毒。食之則令人心悶。身體痹。甚者乃吐逆下痢。腹痛不可堪任。因此而致死者。非一也。

治食牛肉中毒方。

上用豬牙燒灰為末。水服一錢良。

又方。

上以煉了豬脂半斤。微溫。分為二服。

治食牛肉毒方。

上飲人乳汁一盞良。

治食馬肉中毒諸方

凡駿馬肉。及馬鞍下肉。皆有毒。不可食之。食之則殺人。其有常馬肉則無毒。或因疫病死者。食之則有毒中於人也。

治食馬肉泄痢欲死方。

豉(三百粒) 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

上件藥。於五升米飯下蒸之。候飯熟。以少飯合搗頓服之瘥。

治食馬肉中毒悶亂方。

上搗蘆根汁飯一盞。並作湯浴之。便解。

治食豬肉中毒方

凡豬無毒。其間野放。或食雜毒物而遇死。此肉則有毒。人食之則毒氣入臟腑。故令人吐利困悶不安也。

治食豬肉遇冷不消。必成蟲。宜服此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煮取一盞。去滓。盡服之。若不消化。人和皮杏仁一兩。入前藥同煎服。即效。

治食狗肉中毒方

凡狗肉性甚燥熱。不可多食。其疫死及猘死者。皆有毒。食之難消。故令腹脹。心急煩毒悶亂也。

治食狗肉不消。心下堅。口乾大渴。心急發熱。狂言妄語。欲走。或洞下者。宜服此方。

上用杏仁三兩。和皮細研。以熱湯三中盞。攪和令勻。食前分溫三服。其狗肉皆完片出。即瘥。

治食鴨肉成病方

凡鴨肉本無毒。不能損人。偶食之。觸冷不消。因結聚成腹內之病也。

治食鴨肉成病。胸滿面赤。不下食方。

上以秫米泔。溫服一中盞。

治食六畜百獸肝中毒諸方

凡禽獸自死者。肝皆有毒不可食。往往傷人。其疫死者彌甚。被其毒者。多洞利嘔吐。而煩悶不安也。

治食六畜鳥獸肝中毒方。

上以幞頭垢一錢。溫水和服。

又方。

上以豉煮取汁。每溫服一小盞。數服之。

凡一切物肝。不可輕啖。自死者慎勿食之。

治食生肝中毒方。

上以附子。炮裂去皮臍為末。溫水服一錢。日三四服。

治食百獸肝中毒方。

上以韭根炒干。搗羅為末。每服。以溫豬脂清。調下一錢。

治生食馬肝中毒方。

上以雄鼠糞二七枚。兩頭尖者是。以水和飲之。

又方。

水服頭垢一錢。甚良。

治食野馬肝肉。及諸脯肉中毒方。

上以頭垢如棗大。以水吞之。能起困重者。

又方。

上燒狗糞灰。水絞取汁飲之。立愈。

又方。

上燒豬骨為末。水調服二錢。

治食漏脯中毒諸方

凡諸肉脯。若為故茅草屋雨漏。則有大毒。食之乃成暴症。不可治之。有尋即殺人者。凡諸肉脯。炙之不動。得水則動。故不可食。凡脯肉及熟肉。皆不可深密收藏。令氣不泄。食之皆殺人也。

治漏脯毒方。

上以韭搗絞取汁。每溫服一小盞。

又方。

上以黑豆煮取汁。每服一小盞。

治脯在黍米中毒方。

上以曲末一兩。水一中盞。鹽末一錢。水調服之。甚良。

治食射罔肉中毒方

凡射罔獵人。多用罔藥塗箭頭。以射蟲鹿。傷皮則死。以其有毒故也。人獲此肉。除中箭處毒肉不食。余盡食。若誤食毒肉。則被毒致死。其有不死者。所食肉處。去毒箭較遠。毒氣不深。其毒則輕。雖不死。令人困悶。身體痹不安並吐利者。是其候也。其罔藥者。以生烏頭汁煎之是也。

治射罔在諸肉中有毒。及漏脯毒方。

上用貝子末之。水服半盞效。食麵臛中毒。亦同用之。

治食鬱肉中毒諸方

凡郁肉毒者。謂諸生肉及熟肉。納器中密閉其氣。壅積不泄。則為郁肉。有毒。不幸而食之。乃殺人。其輕者。亦悶亂不安也。

治食鬱肉中毒方。

上以犬糞燒為灰。細研。每服。以酒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生韭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

治食諸肉中毒諸方

凡可食之肉。不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氣所斃。則有毒。若食此肉。便令人悶。吐利無度。是中毒也。

治食諸肉中毒方。

上燒豬糞為末。水調服一錢。不通三服瘥。

治食生肉中毒方。

掘地深三尺。取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土五六沸。取上清飲一升。立愈。

治雉肉作臛食之吐下方。

生犀角末一錢。以新汲水調下。即瘥。

治食諸魚中毒諸方

凡食諸魚有中毒者。皆由魚在水中。食毒蟲惡草。則有毒人。食之不能消化。即令悶亂不安也。

治食魚中毒。面腫煩亂。及食鱸魚中毒。欲死方。

上用生蘆根。舂取汁。多飲乃良。並治蟹毒。亦可煮蘆莑茸汁飲之。

治食魚中毒。面腫煩亂方。

上濃煮橘皮。飲汁以多為妙。

治食諸魚中毒方。

煮橘皮汁 生蘆根汁 黑豆汁 馬鞭草汁 朴硝汁。服之並良。

治食鯸𦼓魚傷毒欲死方。

上以鮫魚皮燒灰細研。水調二錢服之。

治食魚鱠中毒諸方

凡魚膾是生冷之物。食之利口。所以人多嗜之。人食過度。則難消化。令人心腹痞滿煩亂不安也。

治食魚膾及生肉。住在胸膈中不化。吐不出。入腹便成症瘕。宜服此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以酒一大盞。煎三五沸。去滓。頓服之。立消。人強弱。使酌量服之妙。

治食膾不消方。

川大黃(一兩碎銼微炒) 川朴硝(一兩)

上件藥。以酒二大盞。煮取一大盞。分溫二服。

治食膾過多。冷不消化。不療必成蟲瘕方。

上以馬鞭草。搗絞取汁。每溫飲一中盞。兼宜服諸吐藥。吐之瘥。

治食魚膾不消。生症。恆欲食膾者。獺骨丸方。

獺骨(二兩塗酥炙令黃) 干葫蘆(二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蘆根(一兩半銼碎) 鶴骨(一兩半塗酥炙令黃) 桔梗(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斑蝥(二十枚去翅足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丸。至十五丸。

治食蟹中毒諸方

凡蟹食水蒗。水蒗有大毒。故蟹亦有毒。若中其毒。則煩亂欲死。如經霜以後。遇毒即不能害人。未被霜蟹。煮食之。則多有中毒。故令人煩亂精神不安也。

治食蟹中毒方。

生藕汁 煮干蒜汁 冬瓜汁服之並佳。

治食蟹。及諸餚膳中毒方。

濃煮紫蘇汁飲一兩盞。解之。

治食諸菜蕈菌中毒諸方

凡園圃所種之菜。元本無毒。但蕈菌之物。皆是草木變化所生。出於樹者為蕈。生於地者為菌。並是鬱蒸濕氣。變化所生。有毒者。人食遇此毒。多致於死。甚怱速也。其不死者。由能令人煩悶吐利。食久始醒也。

治食諸菜中毒方。

甘草(生銼) 貝齒 胡粉(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水調二錢服之。

又方。

童子小便 人乳汁(各半中盞)

上二味相和。暖服之良。

治食苦瓠毒方。

上用黍穰煮取濃汁。飲數盞即瘥。

治食諸菜。中毒發狂。煩悶吐下欲死方。

上用雞糞燒為末。水服一錢。未解更服。

又方。

上以葛根煮取汁。每服飲一小盞。

治食菜中毒發狂。悶吐欲死方。

上取雞毛燒為灰。以水調服二錢瘥。

治人食菜及果子。中蛇毒方。

上黑豆末。以酒漬取汁服之。

又方。上以雞血和鐵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一丸。

治蕈菌毒方。

上掘地作坑。以新汲水投坑中攪之。名地漿。每服飲一小盞。不過三服瘥。

辨魚鱉蟹毒不可食及諸物不得共食法

凡魚頭有正白。連珠至脊上不可食。

魚無腸膽。不可食。

魚有黑點。不可食。

魚無腮。不可食。

魚頭似有角。不可食。

鯷魚目赤鰭赤。不可食。

魚不可合雞肉食。

魚目赤。不可作膾食。

魚不可合鸕鶿肉食。

鯷魚。不合鹿肉食。

鯽魚。不可合豬肝。及猴肉食。

青魚。不可合小豆藿食。

魚汁。不可合自死六畜肉食。

青魚鮓。不可合胡荽。及生葵麥醬食。

鯉魚鮓。不可合小豆藿食。

蝦。不可合雞肉食。

蝦。無須。及腹下通黑。及煮之白。皆不可食。

鯉魚不可合犬肉食。

鯉魚不可合蘩縷菜食。

鱉目凹。不可食。

鱉頷下有如王字。不可食。

鱉肉不可合雞鴨子食。

鱉肉不可合莧菜食。亦不可合龜煮食。

龜肉不可合瓜及酒。及秋果實食。

蟹目相向。及足斑目赤者。不可食。

病人不可食鯷魚。鮪鯉魚等。

妊身不可食鱉。及鱣魚膾。桂天門冬鯉魚。

辨六畜不可合諸物食法

白犬血腎。不可雜白雞肝。白鵝肝食。

白羊肉。不可雜雞肉食。

犬肝。不可雜烏雞兔肉食。

豬肉。不可雜烏梅食。

兔肉。不可雜獺肉。及雞心食。

白馬黑頭者。不可食。

麋肉。不可合蝦蟆。及獺食。

麋脂。不可合梅李實食。

麋肉。不可雜鵠肉食。

羊肝。不可合烏梅白梅及椒食。

牛腸。不可合犬血肉食。

白馬青蹄。不可食。

白豬白蹄青爪斑斑。不可食。

烏雞白頭。不可食。殺人。

鹿白膽。不可食。

食豬食。不可臥稻穰草中。

雄雞肉。不可合生蔥芥食。

雞鴨肉。不可合蒜及李子食。

鱉肉山雞肉雀肉。不可相雜食。

生肝落地塵不沾。不可食。

曝脯不肯幹。及火炙不動。見水而動者。不可食。

祭肉自動。及酒自耗。並不可飲食。

治飲酒大醉不解諸方

凡飲酒過多。酒毒漬於腸胃。流溢經絡。使血脈充滿。令人煩亂。嘔吐無度。乃至累日不醒。往往有腹背穴穿者。是酒熱毒氣所為。故飲酒須搖其身。以消散也。

治酒醉不醒方。

豉(一合) 蔥白(切一合)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煮取一盞。去滓。涓涓飲之。

又方。

上以菘菜子二合。細研。以井華水一大盞調之。分為三(二)服。

解酒毒。或醉昏悶煩滿。要易醒宜服此方。

柑子皮(二兩洗焙乾)

上搗細羅為散。遇酒醉不醒。抄三錢。以水一中盞。煎三五沸。或入少鹽花。如茶旋呷。未效更服。

治飲酒令無酒氣方。

干蔓荊根三七枚。三遍蒸。候乾。搗羅為末。飲酒後。水調一錢服。

飲酒令人不醉方。

柏子仁(一兩) 大麻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放溫。都為一服比常時乃進酒三倍。

又方。

葛花(半兩) 小豆花(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溫酒調服之。

又方。

欲飲時。先服葛根汁。或枇杷葉汁一盞。即倍能飲酒。

又方。

九月九日收菊花。搗末。臨飲酒時。先以水調下二錢。

又方。

小豆花葉。陰乾。搗羅為末。每服。水調下二錢。

又方。

五月五日。取井中倒生草。陰乾。搗羅為末。酒調二錢服之。

治飲酒中毒諸方

夫酒性有毒。人飲之有不能便消。令人煩毒悶亂是也。

治飲酒中毒方。

上煮黑豆汁溫服。一小盞。三服瘥。

又方。

上酒漬干椹子。每服一小盞。三服即瘥。

治飲酒大醉中毒方。

枳椇子樹枝(三兩銼)

上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又方。

上用乾葛花半兩為末。煎作湯。細呷之。

治惡酒諸方

夫酒者。水穀之精也。其氣剽悍而有大毒。入於腸胃。則脹氣逆上。滿於胸內。醺於肝膽。故令肝浮膽橫。而狂悖變怒。失於常性。故云惡酒也。

治惡酒。嗔怒不醒方。

上以井中倒生草。燒灰細研。水調二錢服之。勿令知。

又方。

上以床上塵和酒服之。

又方。

上以雞子清二枚。生吞之。

又方。

上搗甘蔗取汁。每服一小盞。

又方。

上搗生葛根取汁。每服一小盞。

治飲酒腹滿不消諸方

夫酒性宣通而不停聚者。故醉而復醒。隨血脈流散故也。人有榮衛痞澀痰水停積者。因復飲酒。不至大醉大吐。故酒與疾相搏。不能消散。故令腹滿不消也。

治飲酒過度。嘔逆不止。心腹脹滿。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十枚去皮) 高良薑(三分)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白茯苓(二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點少鹽攪勻。不計時候。服之。

治飲酒後。脾虛。心腹脹滿。不能消化。頭疼心悶。宜服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草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半兩) 沉香(三分) 干紫蘇(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飲酒後。痰滯。心膈不利。腹脅脹滿。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干木瓜(半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微溫。細呷之。

治飲酒過多。腹脹滿不消。心下痞急妨悶。宜服益智子散方。

益智子(三分去皮) 縮沙(三分去皮) 香葇(三分) 草豆蔻(三分去皮) 丁香(半兩) 干木瓜(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微溫。細呷之。

治飲酒大醉。心悶腹脹。吐逆喘急。宜服此方。

草豆蔻(三分去殼) 丁香(半兩) 小豆(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檳榔(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飲酒後諸病諸方

夫酒性有毒。而復大熱。飲之過多。故毒熱之氣。滲溢經絡。浸漬腑臟。而生諸病也。或煩毒壯熱。而似傷寒。或灑淅惡寒。有同溫瘧。或吐利不安。或嘔逆煩悶。隨臟氣虛實而生病焉。病候非一。故云諸病也。

凡大醉不得安臥。必須使人搖動不住。恐酒毒腐其腸。宜服此方。

上以生茅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之。

治當風飲酒頭痛方。

竹茹(五兩)

上以水五大盞。煮取三盞。去滓。令冷。納雞子清五枚。攪令勻。更煮二沸。分為三度飲之。

治飲酒房勞。虛熱。飲酒不已。酒入百脈。心氣虛。令人錯謬失常。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栝蔞根(一兩) 白薇(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知母(一兩) 茯神(二兩) 生乾地黃〔一(二)兩〕 酸棗仁(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連日飲酒。咽喉爛。舌上生瘡方。

大麻仁(三兩別研) 黃芩(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又方。

上以蔓荊菜二棗。以少米熟煮。去滓。放冷。納雞子清三枚。調勻。飲之。二三盞。無雞子亦可單飲之。

又方。

上取水中螺蚌輩。以蔥豉椒姜煮。如常食法。飲汁三二盞。

又方。

上搗生葛根汁。及葛藤。和絞汁飲之。無濕者。乾葛煎服之佳。干蒲煎服之亦佳。

又方。

上以粳米一升。水五升。煮使極爛。濾去滓。放冷飲之。

斷酒諸方

治因為酒毒所傷。斷酒方。

酒(五升) 硃砂(半兩細研)

上二味。都盛於瓶中。密塞瓶口。安在豬圈中。任豬搖動。經七日取之。飲盡為度。

又方。

故氈中蒼耳子七枚。燒作灰。碾為末。黃昏時。暖一盞酒。入在其中。咒言曰。與病人狂人飲也。勿令知之。後不喜飲酒也。

又方。

臘月鼠頭灰 柳花(各半兩)

上搗羅為末。黃昏時。水調三錢與服。

又方。

正月一日。取酒二升。淋碓嘴頭。搗七下。與飲之。、

又方。

白豬乳汁飲之。永不飲酒。

又方。

大蟲糞中骨。燒為灰。搗羅為末。和酒與服。

又方。

鸕鶿糞燒。水調半錢。與服永斷。

又方。

故紡車弦。燒灰為末。和酒與飲之。

又方。

自死蠐螬干。碾為末。酒內與一錢飲之。永世聞酒即嘔。

又方。

白狗乳汁。酒內與服之。

又方。

臘月烏腦。酒內與之。

卷第四十

治頭痛諸方

夫諸陽之脈。皆上行於頭面。若人氣血俱虛。風邪傷於陽經。入於腦中。則令頭痛也。又有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名厥頭痛。厥者逆也。言其脈厥逆而不順行。逆壅而衝於頭故也。又有入連在腦。痛甚手足冷者。名真頭痛。由風寒之氣。循風府而入於腦。故云入連在腦。則痛不可忍。其真頭痛不可療也。余皆是風熱痰厥頭痛者矣。

治上焦風壅頭痛。口乾煩熱。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甘菊花(一兩) 赤芍藥(二兩) 石膏(四兩) 葛根(一兩銼) 柴胡(二兩去苗) 蔓荊子(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兩(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二三沸。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大蒜等。

治胸膈風壅上攻。頭痛不止。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蔓荊子(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甘菊花(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熱面炙爆物。

治頭痛不止。心神煩悶。宜服石膏丸方。

石膏(一兩細研以水飛過) 馬牙硝(半兩) 太陰玄精(半兩) 硫黃(半兩) 雄黃(半兩) 硃砂(半兩)

上件藥。都細研。入麝香末一錢。重研令勻。用湯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蔥湯下五丸。

治頭痛不可忍方。

童子小便(一盞) 豉心(半合)

上件藥。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風毒攻注頭目。痛不可忍者。宜服此方。

黑豆(一合揀令淨)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別搗細羅為末) 生薑(一兩切與豆同炒豆熟為度)

上件藥。以酒一大盞。煎姜豆至七分。去滓。分為二服。每服調附子末一錢。不計時候服之。

治頭痛。往來寒熱。心膈痰壅。宜服恆山散方。

恆山(一兩搗羅為末) 雲母粉(一兩)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一錢。良久當吐。如吐未快。即再服之。

治頭痛不止。宜服此方。

伏龍肝(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冷水調下二錢。

又方。

川烏頭(一枚炮裂去皮臍搗令碎) 生薑(一分切)

上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相和服之。

又方。

胡粉(半兩) 硫黃(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當頭痛發時。以冷水下五丸。良久再服之。

又方。

白殭蠶〔三(一)分〕 黃丹(一分炒令紫色) 溺垽(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蔥白。略以火煨令軟。搗絞取汁。先調藥末一遍。曬令干。又調之。如此三度。丸如綠豆大。每服。以冷茶下五丸。

治頭痛。發歇不止。宜服此方。

蘿蔔(一枚剜去中心留蓋子) 寒水石(一兩) 硫黃(一分細研) 膩粉

上件藥。先將寒水石納蘿蔔中。用蓋子蓋卻。以泥裹候乾。燒令通赤。良久取出。候冷。去蘿蔔。入二味藥內。研令勻。以湯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下五丸。

治風毒攻腦疼痛。摩頂散方

䕡茹(三分) 半夏(三分生用) 川烏頭(一兩半去皮臍) 莽草(半兩)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 桂心(三分) 附子(半兩生去皮臍)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旋取時時摩頂上。以瘥為度。

治頭痛鼻塞。頭目不利。宜用此方。

牛酥(三分) 川朴硝(一兩細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頻用少許點鼻內瘥。

又方。

丁香(一分) 白芷(半兩) 瓜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字以來。吹入鼻內即瘥。

又方。

附子(一枚生去皮臍) 地龍(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一字。以生薑汁調。塗兩眼角及頂上。

又方。

龍腦(半分) 鐵粉(二兩)

上件藥。細研令勻。每於食後。以新汲水調下半錢。

治頭痛不可忍方。

上用蒜一顆。去皮。研取自然汁。令病人仰臥垂頭。以銅箸點少許。瀝入鼻中。急令搐入腦。眼中淚出瘥。

治頭偏痛諸方

夫頭偏痛者。由人氣血俱虛。客風入於諸陽之經。偏傷於腦中故也。又有因新沐之後。露臥當風。或讀學用心。牽勞細視。經絡虛損。風邪入於肝。而引目系急。故令頭痛偏也。

治頭偏痛方。

旋覆花(半兩) 萆薢(半兩銼) 虎頭骨(半兩塗酥炙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欲發時。以溫酒調下兩錢。衣蓋出汗。立瘥。

治夾腦風。及洗頭後傷風。頭偏痛甚者。宜服此神聖散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 細辛(半兩) 干蠍(半兩一半微炒一半生用) 藿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服。用薄荷酒。或荊芥湯。調下一錢。

治頭偏痛。白雪丸方。

硝石(一兩) 硫黃(一兩) 白礬(一兩)

上以固濟了瓶子一所。先下滑石。次下硫黃。後下白礬。其瓶蓋上留一小竅子。先掘一地坑。內更著水瓶子一所。坐令安穩。便將藥瓶坐於瓶上。用泥密固之。以慢火逼之。候竅中相次煙出盡。即卻泥之後。用大火熬令通赤。候冷。開瓶取出藥。於紙上攤。用甘草水灑地令濕。以盆合之。二日出火毒了。細研。用綠豆粉。以水調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冷水下五丸。

治頭偏痛。烏金丸方。

皂莢(二兩燒灰細銼)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薄荷湯下五丸。

又方。

硇砂(一分細研) 豉心(一分入湯少許浸令軟)

上件藥。都搗和為丸。如皂莢子大。以綿裹。露出一頭。頭左邊痛。將藥納左邊鼻中。如右邊痛。即納右邊鼻中。瘥。

治夾腦風。及頭偏痛方。

蕓薹子(一分) 川大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少許吹鼻中。後有黃水出。其病永瘥。如有頑麻。以釅醋調塗之。亦效。

治頭偏痛不可忍方。

蓖麻子(半兩去皮) 棗(十五枚去核)

上件藥。都搗令熟。塗在紙上。用箸一隻卷之。去箸。納在鼻中。良久取下清涕。

治偏頭疼方。

苦葫蘆子(一合) 鬱金(一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白絹子裹藥末一錢。於新汲水內浸過。滴向患處鼻中。得黃水出瘥。

治頭偏痛方。

蚱蟬(二枚生用) 乳香(半兩細研) 硃砂(半分細研)

上件藥。以蟬研取汁。都和丸如小豆大。頭痛發時。左邊痛納在左鼻中。右邊痛納在右鼻中。出黃青水為效。

又方。

硫黃(一兩) 硝石(一兩)

上件藥。同研入銚子內。熔作汁。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一兩。又同研令細。用軟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頻服之瘥。

又方。

生薑汁(二合於瓷器中曬令干為末) 桂心末(一字) 麝香末(一字)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用少許。吹於鼻中。即瘥。

治頭偏痛通頂散方。

硝石(一分) 滑石(一分)

上件藥。於銚子內同炒令黃色。候冷。細研為末。每用少許。吹入鼻中瘥。

又方。

蓖麻子(一兩去皮)

上爛研絞取汁。於頭偏痛處塗之。

治頭瘡諸方

夫諸陽脈皆上於頭。頭為陽。陽為表。陽盛則表熱。若人體虛。腠理開泄。為風邪所客。風之與熱。搏於氣血。氣血凝澀。留於皮膚。故令頭生瘡也。

治頭瘡經年月不瘥。松脂膏方。

松脂(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川大黃(半兩) 水銀(一兩半) 黃芩(一兩) 苦參(一兩銼)蛇床子(一分)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胡粉(半兩合水銀入少水同研令星盡)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用臘月煉了豬脂。調令稀稠得所。每日敷瘡上。大效。

又方。

黃連(四兩去須) 䕡茹(一兩) 胡粉(一兩) 黃柏(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烏麻油調如膏。若小兒。先以汁清洗之。大人即以泔清皂莢洗之。然後塗藥。不過三上即瘥。

又方。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炒令黃黑色) 豉(二兩微炒) 膩粉(一分) 硫黃(半兩細研)

上件藥。先搗杏仁豉如泥。即入膩粉硫黃。同研令勻。先以蔥鹽湯洗後。以生油調塗之。

治頭上生瘡。及一切惡瘡。諸藥治不瘥者。宜用雌黃膏方。

紫黃(一兩細研) 黃連(一兩半去須) 苦參(一兩) 礜石 䕡茹(一兩) 莽草(半兩) 硃砂〔二(一)分細研〕

上件藥。先細銼四味。以臘月豬脂一斤。慢火同煎。三上三下。去滓。下研了藥。不住手攪令成膏。入瓷盒中盛。每用少許。塗於瘡上。

治頭瘡及諸般瘡方。

露蜂房 白狗糞(各半兩)

上件藥。並燒為灰。細研。以蜜和塗之。立瘥。

治熱毒上攻。發赤根白頭瘡於頭上。宜用此方。

龍膽(一分去蘆頭搗為末) 熊膽(一分細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生油調。日可兩三度塗之。

治頭上一切惡瘡。及禿瘡。諸藥不瘥者。宜用此方。

上以鯽魚一頭。長五寸者。留鱗。開去腸胃。納頭髮令滿。即以濕紙數重裹之。燒為灰。入雄黃一分。同研令細。用臘月煉了豬脂和。更研令勻。先以泔清洗瘡。拭乾塗之。日三兩上自瘥。用麻油調亦得。

治頭生惡瘡方。

生牛皮(燒灰半兩) 燕窠土(燒赤半兩) 麝香(半錢)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生油調。日二三度塗之。

治頭瘡方。

苦楝子(十四枚) 杏仁(七枚)

上件藥。都燒令煙盡。搗羅為末。入膩粉半錢。更研令勻。以生油調塗。三五上瘥。

治頭瘡經久不瘥方。

梁上塵(一兩細研)

上件藥。每用時。先以皂莢湯洗瘡。拭令干。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蝦蟆頭(三枚燒灰)

上研羅為末。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牛角尖(燒灰)

上研羅為末。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不蚛皂莢(燒灰)

上研羅為末。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鯷魚鱗(炙令黃焦)

上搗羅為末。每用時。先以鹽漿水洗瘡。裛干。去痂。後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使君子(燒令焦)

上搗羅為末。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上以米醋二升。浸三宿。以布絞取汁。於鐺內慢火熬成膏。淨洗瘡。裛干。去痂塗之。白禿瘑癬。並宜用之。

治頭極癢不痛生瘡方。 鵓鴿糞(五合)

上以好醋和如稀膏。煮三兩沸。日二三上塗之。

治頭瘡乍發乍瘥。赤焮疼痛方。

竹葉(一斤燒灰)

上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勻。日三四上塗之。

又方。

楸葉(不限多少)

上搗絞取汁塗之。立效。

治面上生瘡諸方

夫面上生瘡者。由內熱外虛。風濕所乘。則生瘡也。所以然者。肺主氣。候於皮毛。脾內氣虛則膚腠開。為風濕所乘。內熱則脾氣溫。氣溫則肌內生熱也。濕熱相搏。故令面生瘡也。

治面上風瘡。黃水流出。或癢或成痛。宜用松脂膏方。

松脂(一兩研) 石鹽(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研如泥) 蜜(三合) 蠟(一兩) 薰陸香(二兩研) 蓖麻仁(一兩研如膏)

上件藥。洗細研松脂石鹽薰陸香等。次入杏仁蓖麻研令勻。用蜜蠟煎成膏。攤於帛上貼之。日兩度換之。

治面上熱毒惡瘡方。

胡粉(半兩) 黃柏(半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面脂調。日二三度塗之。

治面上風毒惡瘡方。

硫黃(半分細研)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 胡粉(一分)

上件藥。都爛研令勻。以臘月豬脂調勻。日二三度塗之。

又方。

胡粉(二兩) 水銀(二兩合胡粉入少水研令星盡) 松脂(二兩) 臘月豬脂(四兩)

上件藥。先以豬脂煎松脂。令消。納水銀胡粉攪令勻。候冷塗之。

治面上惡瘡。及甜瘡。流出黃汁。沾肉為瘡方。

胡粉(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粳米(半兩) 赤小豆(半兩) 水銀(一兩合胡粉入少水研令星盡)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胡粉水銀。研令勻。以清麻油旋調。日二三度塗之。

治面上生風瘡方。

硫黃(一兩) 麝香(半兩) 蝸牛殼(一兩) 胡粉(一兩) 膩粉(一兩)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面脂調塗之。

治面上赤瘡散漫。或如痱子。或如風齇。滿面赤痛方。

黃連(半兩去須) 黃芩(半兩) 黃柏(半兩銼) 膩粉(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膩粉同研令勻。用油蠟面脂調如膏。夜臥時。先以漿水熱暖。洗面了。敷之。明旦還以漿水洗面。不過三兩上瘥。

治面上瘡及皯。易容膏方。

麻油(半斤) 乳香(一兩細研) 鬆節(一兩銼) 松脂(二兩) 黃蠟(二兩) 白芨(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白蘞(半兩)

上件藥。搗升麻白蘞。細羅為末。先以油煎鬆節並白芨。令黃赤色。濾去滓。後入松脂黃蠟。又煎令消。即入乳香升麻等末。熬成膏。傾於瓷器內收。凡面上皯𪒟風刺。諸般惡瘡。敷之極妙。

又方。

烏蛇(二兩燒灰)

上細研如粉。以臘月豬脂調塗之差。

治面皯𪒟諸方

夫面皯𪒟者。由臟腑有痰飲。或皮膚受風邪。致令氣血不調。則生黑皯。五臟六腑十二經。血皆上於面。夫血之行。俱榮表裡。人或痰飲漬於臟腑。風邪入於腠理。使氣血不和。或澀或濁。不能榮於皮膚。故變生黑皯。若皮膚受風邪。外治則瘥。若臟腑有痰飲。內療則愈也。

治面皯𪒟。令色光白。宜服白瓜子丸方。

白瓜子仁(三兩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芷(一兩) 藁本(一兩) 遠志(一兩)杜衡(一兩)車前子(一兩) 當歸(一兩) 雲母粉(一兩) 細辛(半兩) 麥(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柏子仁(半兩) 栝蔞根(半兩微炒) 黃丹(半兩炒紫色) 白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白皯𪒟粉刺。及麵皮皺定年方。

白芨(二兩半) 白朮(五兩) 白芷(二兩) 細辛(二兩) 白附子(二兩生用) 防風(二兩去蘆頭)白礬(一兩半) 當歸(一兩) 藁本(一兩半) 芎藭(一兩半) 白茯苓〔三(二)兩〕 白石脂(二兩) 土瓜根(二兩) 蕤仁(二兩) 葳蕤(二兩) 白玉屑(半兩細研) 琥珀末(半兩) 真珠末(半兩) 鍾乳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細研為末。取雞子白。並蜜等分和。捻作挺子。入布袋盛。懸掛門上。陰乾。六十日後如鐵。即堪用。再搗研為末。每夜用漿水洗面。即以面脂調藥塗之。經六十日。面如新剝雞子。

治面皯𪒟令悅白方。

雄黃(一兩半) 雌黃(一兩與雄黃同用綿裹漿水內煮一日細研) 硃砂(三分) 真珠末(三分細研) 密陀僧〔一兩(半)並硃砂二味納豬腸內煮數沸洗淨細研之〕 白芨(三分) 膩粉(半兩) 白殭蠶(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細。旋取以豬脂面脂等分。調攪令勻。每夜。先以澡豆漿水淨洗。拭乾塗之。勿衝風及向火。

治面生皯𪒟。斑點黯黑方。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蘞(半兩) 白芷(半兩) 密陀僧(半兩) 赤茯苓(半兩) 胡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時。先以熱水洗面 臨臥時 以牛奶汁和塗之。人乳亦得。

治面多皯皺粗澀。令人面色光澤方。

硃砂(一兩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 黃鷹糞白(一合) 胡粉(二合) 水銀(一兩並胡粉入少水同研令星盡)

上件藥。相和細研令勻。以面脂和。淨洗面。夜塗之。以手細摩面令熱。即止。明旦以暖漿水洗之。

治䵟𪒟令面潔白方。

馬珂(二兩細研) 珊瑚(一兩細研) 白附子(一兩生搗羅為末) 鷹糞白(一兩)

上件藥。都研如粉。用人乳和。夜臨臥。淨洗面拭乾塗藥。旦以溫漿水洗之。

治面䵟𪒟永除根本。

烏雌雞(一隻以籠籠卻以蛤粉和糯米喂三日後取糞二兩) 胡粉(一兩) 膩粉(一兩) 英粉(一兩) 鷹糞白(一兩)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臨臥時。淨洗面。於手掌內。以津唾調塗面上。或早晨用亦得。塗卻後。一日不得洗面。不過三五上。面色潔白。

除皯𪒟令光滑悅白。洗面藥方。

豬𠬍(二具) 白麵(一升) 細辛(三分) 白朮(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商陸(一兩半) 土瓜根(三分) 白芷(一兩) 皂莢(五挺) 白蘞(一兩) 冬瓜仁(半升)

上件藥。搗羅為散。先取大豬蹄一具 煮令爛。去骨。並豬𠬍和散。搗為餅。曝干。更再搗羅為末。每夜取少許。洗手面。不過一月悅白。

治面黑䵟𪒟皮皺皴散。宜用此方。

白附子(二兩生用) 密陀僧(二兩) 牡蠣(二兩燒為粉) 白茯苓(二兩) 芎藭(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羖羊乳調如膏。夜以塗面。旦以溫漿水洗。久不過五六度。一重皮脫。䵟盡去矣。

又方。

白羊乳(三升) 甘草(二兩末) 白羊腎(二兩切去脂膜水漬去汁細研)

上件藥相和。一復時後用之。先以醋漿水洗面。用生布拭之。每夜塗藥二遍。旦以豬蹄湯洗之。每夜恆用之驗。

又方。

益母草灰(五升) 落藜灰(三升) 石灰(一斗)

上件藥。各細羅了。於盆內先著石灰。上用紙蓋。漸入熱水。候濕透石灰。於紙上留取水五升以來。將此水煮稀糯米粥。拌前件一味灰。作球。於炭火內燒令通赤。取出候冷。搗羅為末。依前將粥拌更燒。如此七遍後。更以牛乳拌又燒兩遍。然後搗羅為末。每夜先洗面了。以津唾調少許塗之。平旦。以熱漿水洗面。去斑皺䵟𪒟極妙。

又方。

白礬〔一(三)分〕 硫黃(三分細研) 白附子(三分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浸三日。每夜臨臥時。淨洗面。薄塗之。勿見風。

又方。

雞子(三枚) 丁香(一兩末) 胡粉(一兩細研)

上件藥。先以醋一升。漬雞子七日後。取雞子白。調丁香胡粉。令勻。以漿水洗面。薄塗之妙。

又方。

羖羊膽(二枚) 牛膽(一枚並取汁)

上以醋二合。和煎二三沸。夜臥塗之。

又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炙研成膏) 膩粉(半兩)

上件藥。以雞子白和勻。夜用敷面。經宿拭去。甚妙。

治面黑𪒟黑子方。

李子仁(三兩湯浸去皮細研)

上以雞子白和如稀膏。每夜塗面。至曉。以淡漿水洗之。便塗胡粉。不過五六日有效。慎風。

又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研如膏)

上以雞子白和。每夜薄塗之。不過三五度即效。

又方。

雄黃(一兩細研)

上以豬脂和。每夜塗之效。

又方。

白附子(三兩生用)

上搗羅為末。以酒和。臨臥塗之。

又方。

桂心(一兩) 石鹽(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夜以蜜調塗之。

又方。

羖羊脛骨(半斤曬令極干)

上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敷之。旦以稻泔洗之。不過五七日大效。

治面䵟𪒟。滅瘢去黑痣方。

薺苨(二兩)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醋漿水調下一錢。日三服。

治䵟𪒟斑點。兼去瘢痕方。

雲母粉(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

上件藥。細研。入銀器中。以黃牛乳拌。略蒸過。夜臥時塗面。旦以漿水洗之。

又方。

桃花(一升) 杏花(一升)

上件藥。以東流水浸七日。相次洗面。三七遍極妙。

治䵟𪒟斑點方。

皂莢子(末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研如膏)

上件藥。都研令勻。每夜。用津唾調塗之。

又方。

密陀僧(二兩細研)

上以人乳汁調塗面。每夜用之。

治䵟𪒟面不淨方。

硃砂(一兩細研)

上以白蜜和。夜臨臥塗之。旦以醋漿水洗之。

治面皰諸方

夫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即生疱也。或如米大。赤如殼大。白色者是也。

治年少氣血盛。面生疱者。

冬葵子(一兩微炒) 柏子仁(一兩) 白茯苓(一兩) 冬瓜子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酒調一錢。食後服之。

治面上生油疱瘡方。

雄黃(一兩細研) 胡粉(一兩) 水銀〔二(一)兩〕

上件藥。細研。以水銀星子盡為度。用臘月豬脂旋調。以敷面上。

治面皰癢腫。白附子散方。

白附子(一兩生用) 木香(一兩) 由跋(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水旋調塗之。

治卒得面皰方。

胡粉(半兩) 水銀(一兩合胡粉入少水研令星盡)

上件藥。以臘月豬脂一兩。同研令勻。夜臥時薄塗之。

治面上忽生疱瘡方。

黃連(二兩去須) 牡蠣粉〔一(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令勻細。以水和如泥。敷瘡上妙。

治面上疱子方。

上用川大黃末。以水調。每夜塗之。

又方。

上以白附子末。以水調塗之。

又方。

上以麋脂塗疱上。日再塗之。

又方。

水銀〔一分(兩)〕 臘月豬脂(一兩)

上件藥。相和熟。研令水銀星盡。向夜塗之。平明拭淨。三四度瘥。

又方。

土瓜根(半兩末) 胡粉(半兩) 青羊膽(一枚取汁) 水銀(半兩合胡粉入水少研令星盡)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每夜塗面。旦以暖漿水洗去。極妙。

又方。

鷹糞白(半兩) 胡粉(一分)

上件藥。細研。以蜜和敷面上。

治少年面上起細疱方。

上挼浮萍草㩉之。亦可飲少許汁。良。

又方。

雞子(三枚輕損破大皮) 好酒(一升)

上二味。都入一瓷瓶內。盛密封頭。候七日取出。雞子去殼。每夜塗面上。旦以溫漿水洗之。

治面皯疱諸方

夫人面上。或有如烏麻。或如雀卵上之色是也。此由風冷客於皮膚。痰飲漬於臟腑。故生皯疱也。

治面皯疱。玉屑膏方。

玉屑(一兩半細研如粉) 珊瑚(一兩半細研如粉) 木蘭皮(一兩半) 辛夷(一兩半去殼) 白附子(一兩生用) 芎藭(一兩) 白芷(一兩) 冬瓜子仁(四兩) 桃仁(半斤) 商陸(半斤) 牛脂(二兩) 豬脂(四兩) 白狗脂(一斤)

上件藥。除玉屑珊瑚。及諸般脂外。並細銼。先於銀鍋中。以文火大消諸般脂。令溶後。下諸藥。同煎三上三下。令白芷色黃為度。濾去滓。下玉屑珊瑚末。攪令勻。於瓷器中盛。每夜塗面神效。

治面皯疱。令面悅澤。白附子膏方。

白附子(一兩生用) 木香(一兩) 商陸(一兩銼) 細辛(三兩) 酥(三兩) 羊脂(三兩) 密陀僧(一兩細研如粉) 金牙石(三兩研如粉)

上件藥。細銼。以酒三升。漬一宿。煮取一升。去滓。然後納酥羊脂煎成膏。入金牙石密陀僧。攪令勻。盛不津器中。夜臥時塗面。日以溫水洗。不得見風。

治面皯疱。麝香膏方。

麝香(半兩細研) 白附子(一兩生用) 當歸(四兩) 芎藭(四兩) 細辛(四兩) 杜蘅(四兩) 白芷(四兩)

上件藥。細銼。以臘月豬脂一斤半。同煎。三上三下。候白芷色黃為度。去滓。下麝香。攪令勻。盛瓷盒中。勿令塵入。以敷疱上。日三度。

治面皯疱。枸杞子散敷面方。

枸杞子(一兩) 白茯苓(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 細辛(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芷(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以膩粉敷面三日。即以白蜜一合和散藥。夜臥時。先用水漿洗面了敷之。不得見風日。能常用大佳。

治面生黑皯疱方。

白蘞(三分) 生礜石(一兩) 白石脂(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研如膏)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研入杏仁令勻。以雞子白調。夜臥時。塗面。旦以井華水洗之。

治面皯疱。令悅白潤好。及治手皴方。

豬蹄(二具) 白梁米(一升以水一斗與豬蹄同煮極爛取汁三升入後藥用) 白芷(一兩) 商陸(三兩) 白茯苓(三兩) 葳蕤(一兩) 藁本(二兩) 桃仁(三合湯浸去皮)

上件藥。搗篩。以前藥汁更研。入桃仁都煮取一升。濾去滓。瓷盒中盛之。納甘松香零陵香末各一兩。入膏中攪令勻。每夜臥時。用塗手面極良。

治面皯疱。及產婦黑疱如雀卵色。羊膽膏方。

羊膽(三枚取汁) 豬脂(三合) 細辛(三分搗羅為末)

上件藥相和。煎成膏。每夜塗面。旦以漿水洗之。

又方。

七月七日。取露蜂子於漆碗中。以少酒漬取汁。重濾過。以胡粉相和。塗之。

又方。

桃花 冬瓜仁(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蜜調敷之。

又方。

上以白茯苓末。以蜜和敷之。

治酒齇諸方

夫面生齇者。由飲酒。熱勢沖面。而遇風冷之氣相搏所生也。故令鼻面生齇赤疱。匝匝然也。

治鼻面酒齇如麻豆。及疼痛。搔之黃水出。宜服冬瓜子散方。

冬瓜子仁(一兩微炒) 柏子仁(一兩) 白茯苓(一兩) 葵子(一兩微炒) 梔子仁(二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肺臟風毒。及過飲齇。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 小荊子(一兩) 梔子仁(一兩) 薺苨(一兩) 枸杞子(一兩微炒)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飲酒過多。齇鼻齇疱方。

梔子仁(二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研微炒) 芎藭(二兩) 豉(一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蘭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

又方。

皂莢(一斤不蚛者去皮以酥五兩漸塗以慢火炙酥盡為度然後捶碎以新汲水挼用生絹濾過以慢火熬成膏) 防風(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牛蒡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皂莢煎。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茶酒潤下二十丸。

治積年酒齇。並生面上風瘡方。

硫黃(半兩細研) 蝸牛殼(半兩自死乾枯小者為上淨去泥土) 木香(半兩) 杏仁(半兩去皮尖研如膏) 朱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朱粉硫黃。都研令勻。以臘月面脂。調如稀膏。每夜欲臥時。以淡漿水淨洗面。拭乾。以藥塗所患處。平明。即以溫水洗之。溫癬。以米泔洗了塗藥。三五上亦瘥。

治鼻面酒齇疱方。

木蘭皮(半斤銼) 醋(一斤三年者)

上件藥相和。浸二七日。取焙乾。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木蘭皮(二兩) 梔子仁(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蜜湯調下一錢。

治鼻面酒齇疱。及惡瘡方。

附子(二兩生去皮臍) 川椒(二合去目) 野葛(半兩)

上件藥。細銼。醋浸一宿。濾出。以豬脂半斤同煎。以附子黃為度。去滓。時塗之。

治酒毒齇疱。木蘭皮膏方。

木蘭皮 防風(去蘆頭) 白芷 木香 牛膝(去苗) 赤芍藥 獨活 杜蘅 當歸 白附子 細辛 芎藭(以上各一兩)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並細銼。以臘月豬脂二斤。微火煎。以白芷黃為度。濾去滓。入麝香攪令勻。瓷盒中盛。每夜薄塗之。

治肺臟風毒。及酒齇疱癢發歇。宜用此方。

白附子(一兩) 木香(半兩) 由跋(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水調如膏。夜臥塗之。

又方。

白蒺藜(二兩微炒去刺) 梔子仁(二兩) 豉(一合) 木蘭皮(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漿水和如膏。每夜臨臥時塗之。

治鼻面酒齇疱。宜用此方。

鸕鶿糞(一合細研)

上以臘月豬脂和。每夜薄塗之。

治粉刺諸方

夫粉刺者。是麵皮上有齇如米粒也。此由膚腠受於風邪。搏於津液之氣。因虛作之也。亦言因敷胡粉。而皮膚虛者。粉氣入腠理。致使然也。

治面上粉刺。及黑䵟方。

硃砂(一兩) 雄黃(一兩) 密陀僧(一兩) 麝香(半兩) 粉霜(半兩)

上件藥。同研令細。用面脂調。夜時勻以塗面。至明以溫漿水洗之。

治面上粉刺紅膏方。

硃砂(一兩) 麝香(半兩) 牛黃(半分) 雄黃(三分)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面脂和為膏。勻敷面上。避風。經宿粉刺自落。

治粉刺面生䵟蠅方。

黃耆(二兩半銼) 白朮(二兩半) 白蘞(二兩半) 葳蕤〔一(二)兩半〕 商陸(一兩) 鸕鶿糞(一兩) 鷹糞白(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芎藭(一兩半) 白芷(一兩半) 細辛(一兩半) 木香(一兩) 白附子(一兩半)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別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雞子白都和作挺子。曝干。以漿水研塗面。夜敷朝洗。

治粉刺及面瘡方。

黃連(二兩) 粳米(二兩) 赤小豆(二兩) 吳茱萸(一分炒黃) 水銀(一兩半胡粉入少水同研令星盡)

上件藥。搗羅為末。和研令勻。入生麻油。調稀稠得所。漿水洗瘡。拭乾。日再敷之。

治面上粉刺令悅澤方。

硫黃(一兩) 密陀僧(一兩) 乳香(一兩) 白殭蠶(一兩末) 膩粉(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研如膏)

上件藥。同研如粉。都以牛酥調。稀稠得所。暖漿水洗面了。拭乾。以藥塗之。勿使皂莢。不過三五上甚效。

治粉刺面䵟。黑白斑駁。宜用此方。

益母草(不限多少燒灰)

上以醋漿水和作團。以大火燒令通赤。如此可五度。即細研。夜臥時。加粉塗之。

又方。

上搗生菟絲子。絞取汁塗之。

又方。

皯羊膽(五枚取汁)

上以好酒一升相和。煎令稠。以塗面上。

又方。

上以白礬灰細研。酒和塗之。日二三度易之。

治麵粉刺及䵟方。

上以三年醋二升。漬雞子五枚。經七日。雞子當如泥。去醋。傾於瓷器中。以胡粉兩雞子大。和研如膏。瓷瓶盛。蓋口。於五鬥米下蒸之。米熟藥成。封之勿泄氣。夜欲臥時。塗面。旦以漿水洗之。

治黑痣諸方

夫黑痣者。蓋風邪搏於血氣。變化所生也。夫人血氣充盛。則皮膚潤悅。不生疵瑕。若虛損則生黑痣。然黑痣者。是風邪變其血氣所生也。若生而有之者。非藥可治也。凡面及體生黑點。謂之黑痣。亦云黑子也。

治黑痣生於身面上。宜用此方。

藜灰(五兩)

上以水一大碗。淋灰汁。於銅器中盛。以重湯煮令如黑膏。以針微撥破痣處點之。大者不過三遍。神驗。

治面上黑痣。令永除根本方。

櫟木灰(二斤燒熱淨爐上消為灰) 石灰(三合)

上二味相和。以水淋取濃汁一大盞。即於小鐺內。煎至三分。以瓷盒盛之。用小竹針子取藥。點於痣上。干即又點之。二日不洗面。痣剝去盡。勿食酸鹹油膩生薑等。即無瘢瘡。

治面上黑痣及疣子方。

夜以暖漿水洗面了。用生布揩痣。令赤痛。水磨白檀香濃汁。以塗痣上。且以暖漿水洗之。仍以鷹糞白粉其上良。

治面上黑痣及贅方

雄黃(細研) 硫黃(細研) 真珠末 白礬 䕡茹 藜蘆(去蘆頭各半兩) 巴豆(三枚去心皮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雞子白和塗之。其痣自落。

治赤疵及黑痣方。

乾漆(一兩) 巴豆(三枚去心皮) 炭皮(一兩) 雄黃(一兩細研) 雌黃(一兩細研) 白礬(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黑漆和合如膏。於上點之。當成瘡自落。及去面䵟。皮中紫點。其不耐漆人。用雞子白和塗之良。

治疣目諸方

夫疣目者。是人手足邊忽生如豆。或如結筋。或五個。或十個。相連而生。在肌上粗強於肉。謂之疣目也。此皆是風邪搏於肌肉。而變生也。

治一切疣贅瘢靨方。

風化石灰(一升) 粉爐炭灰(一升) 桑柴灰(一升)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淋取汁。重湯煎如膏。

又方。

砒霜(一分) 硼砂(一分) 黃礬(半分)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入前膏內。調令勻。用布揩破塗之。似有白痂。即以新羅松子油調塗之。

治面及身上生疣目方。

上用蠟紙一片。炙令熱。上以硫黃末少許。摻令勻。緊卷。以火燒點疣目上。待有沸聲。便撥卻。已去根也。

又方。

膩粉(一兩) 巴豆(一枚去皮)

上二味相和。細研。以針輕撥破。疣目上點之。成瘡自落。用黃連末敷之。便干。

治疣目及痣等方。

桑葉灰(四升以湯一斗淋取汁銀鍋中慢火煎如餳) 附子(一兩顆去皮臍生用) 硼砂(一分) 糯米(五十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煎內。調令勻。每取少許點疣目上。即自落。兼破一切腫毒要作頭者。當上用此藥。腫毒即破也。

又方。

桑皮灰 艾灰(各三斤)

上件藥。以水五升淋之。又重淋三遍。以五色帛納汁中合煎。令可丸。以敷疣上則爛脫。乃以滅瘢藥塗之。

又方。

糯米(五十粒)

上於濕石灰裹埋之。以米爛為度。用針撥破疣目。敷之。經宿自落。

又方。

硫黃(一兩細研)

上以醋調塗疣目上。六七度即瘥。

又方。

上以醋漬石灰六七日。取汁點疣目上。作小瘡子。即瘥。

又方。

上用蜘蛛網絲繞纏之。自落。

治手足忽生疣目方。

上用蒴⿱艹豨赤子。挼令壞。敷疣目上瘥。

治狐臭諸方

夫人腑下臭。如蔥豉之氣。亦言如狐貍之氣者。故謂之狐臭也。此皆血氣不和。蘊積滯毒之氣。不能消散。故令氣臭也。

治狐臭燻人。難為名狀。令永瘥方。

蟬殼(四十九粒) 烏梅肉(七枚微炒) 綠礬(一兩) 繭滷(一合) 青古錢(七文) 杏仁(七枚湯浸去皮)

上件藥。除錢外。搗羅為末。入滷中調之。先以皂莢水洗。拭乾。用錢腋下摩之。候熱。拔去腋下毛。便以藥塗之。次用膩粉。覆上三兩度。便愈。

治腋氣臭於狐貍者。宜用此方。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黃丹(一兩) 南礬(一分) 鐵粉(一分) 雄黃(一分) 膩粉(一分)

上件藥。都研細羅為散。每夜。先以皂莢水洗後。用津唾調藥塗之。

治腋氣積久。身體手足心汗出皆臭。宜用此方。

白礬(一錢) 麝香(一錢) 膩粉(一錢) 砒霜(半錢) 母丁香末(一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患者先浴。浴了以津唾調塗之。甚者不過三上效。

治狐臭不可近方。

木香(一兩) 楓香(一兩) 薰陸香(一兩) 丁香(一兩) 陽起石(一兩細研) 陳橘皮(一兩去白瓤焙) 白礬(二兩燒灰) 石灰(一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綿裹藥如指大。繫於腋下。每日換之。五七日瘥。

又方。

白礬(三兩燒令汁盡) 甘松香(一兩) 馬齒莧(一兩干者) 石灰(五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以生布揩腋下。令黃汁出。拭乾。便以散敷之。三五度永瘥。

又方。

青礬(一兩燒灰) 白梅(七枚捶碎) 白礬(一兩燒盡) 古字錢(一十四文)

上件藥。於瓷瓶內盛。以冷水一大盞。浸半日。先洗淨腋下。將藥水時時塗之。

又方。

木香(二兩) 附子(一兩先用去皮) 石灰(一兩) 白礬(二兩燒令汁盡) 米粉(半斤)

上件藥。搗羅為末如粉。敷於腋下良。

治腋氣臭於爛惡蔥豉。人不可近者。宜用此方。

石灰(二兩) 桑柴灰(一兩) 炭灰(一兩) 雌黃(二兩)

上件藥。同研為末。即用水調塗於腋下。可一食久。即以柳木篦子刮藥。其腋下毛並落。用後方。

治腋氣。用前方落毛訖。次用此方。

鬆霜(半兩) 艾仁灰(一兩) 白礬灰(半兩) 密陀僧(三分細研) 銷鉛灰(半兩)

上件藥。同研為末。先以醋漿水洗腋下。拭乾。敷散於上。

又方。

胡椒 白礬灰 膩粉 密陀僧 乳香(各等分)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塗擦腋下。每日用之。以瘥為度。

治腋氣及身體臭。宜用此浴方。

竹葉(一斤) 桃白皮(半斤銼)

上件藥。以水五斗。煮取三斗。浴之。每日用。不過十度瘥。

治腋氣人不敢近者。宜用此方。

伏龍肝(二兩) 白茅香(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日用塗腋下。以瘥為度。

又方。

胡粉(一兩) 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牛脂調。每日用塗之。

又方。

上以三醋和石灰塗之。

又方。

赤銅屑(一斤)

上以大醋和。於銅器中炒令極熱。布裹。熨腋下瘥。

又方。

馬齒莧(一升) 蜜(二兩)

上件藥。同搗為一團。以紙裹上。又以泥泥之。可厚半寸以來。曝干。燒令熟。取少許夾腋下。頻換之瘥。

又方。

二月社日。盜取私家糜饙一團。背地摩腋下。三七遍。擲著五路頭。勿令人知。

滅瘢痕諸方

夫瘢痕者。皆是風熱毒氣。在於臟腑。沖注於肌肉。而生瘡疹。及其病折瘡愈。而毒氣尚未全散。故瘡痂雖落。其瘢猶黯。或凹凸肉起。宜用消毒滅瘢之藥以敷焉。

治面上瘢痕。玉屑膏方。

玉屑(二兩細研) 密陀僧(二兩) 白附子(二兩生用) 珊瑚(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乳缽內。都研令勻。每度用藥末二錢。以真牛酥調勻。夜臥時。塗面。旦用溫漿水洗之。

治久患瘡痍。瘥後瘢痕不滅方。

定州磁末(一兩) 白殭蠶(三分) 白附子(一分生用) 白芷(一分) 真珠末(一分) 野駝脂(二兩) 酥(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消野駝脂與酥二味為汁。候熱氣退。即下諸藥攪之。候凝如膏。用塗瘢上。

又方。

衣中白魚(三七枚) 白石脂(一分) 鷹糞白(三分) 白附子(一分生用) 白殭蠶(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臘月豬脂和。每夜敷瘢。十餘夜瘥。

又方。

白附子(半兩生用) 密陀僧(半兩) 牡蠣(半兩燒為粉) 芎藭(半兩) 白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夜。旋取以酥調。敷於瘢上。

治一切瘡。瘥後赤黑瘢痕不滅。時復癢不止方。

鷹糞白(一合) 辛夷(一兩去毛殼) 白附子(三分生用) 杜若(三分)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酒一升。浸三宿。用羊脂六合。以慢火同煎候酒欲盡。綿濾去滓。再煎成膏。於瓷盒中盛。以敷瘢上。日三五度妙。

又方。

黃礬(半兩) 胡粉(半兩炮令黃)

上件藥。都細研。以臘月豬脂和。更研令勻。先以生布揩令赤痛。即用藥塗之。日五七度效。

又方。

鷹糞白 燕窠中草(燒灰等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人乳汁和塗於瘢上。日三四度。夜臥時。准前塗之。旦以漿水洗。自然肉平如故。

又方。

鷹糞白(二兩半) 白殭蠶(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時。以蜜和如稀餳。塗於瘢上。日三上用之。

又方。

禹餘糧(一兩) 半夏(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雞子黃和如膏。先以新布拭瘢上。令赤。以塗之。勿見風。二十日瘥。

治熱毒瘡瘥後。瘢痕不滅方。

雞子(一枚酒浸七日後取黃) 白殭蠶〔三(二)七枚搗末〕

上件藥。與雞子相和令勻。先以布揩瘡瘢赤痛。塗之甚效。

治火燒瘡。滅瘢方。

赤地利(二兩)

上搗羅為末。以生麻油調敷瘡上。以瘢滅為度。

治瘡痕無問新舊必除方。

雞子(五七枚)

上熟煮取黃。於鐺中炒如黑脂成膏。以布先揩破瘡瘢。然後塗膏。日三兩度。自然瘢滅。與舊肉無別。

又方。

鷹糞白(三兩細研)

上以蜜和。日三度塗之。

又方。

當歸(一兩) 豬脂(三斤細切逐日飼雞一隻三日使盡後收取雞糞一兩) 白芷(一兩)

上件藥。都搗。用綿裹。以酒二盞。煎十餘沸。去滓。日五七度塗之。

治瘢痕凸出方。

鷹糞白(一兩) 書中白魚(二七枚)

上研令細。用蜜調。塗於凸上。日三五度。

又方。

上以小麥面酥調。塗於凸上。宜頻塗之。

又方。

鷹糞白(一兩) 白附子(一兩末)

上研令細。用酥調塗於凸上。日三五度良。

又方。

上用瓦炙令熱。熨之良。

又方。

臘月豬脂(四斤) 鼠(一枚大者)

上以脂煎鼠。令消盡。膏成。去滓。先以生布擦令赤。塗之良。

治面上印文方。 赤土(細研)

上先以物刺破字上。以酥調塗之。

令面光澤潔白諸方

治面上百病。男子年五十服之。顏如十五兒。女年四十服之。顏如童女。面色常如桃花。悅澤不散。先有䵟𪒟悉皆平除。神驗無比。鍾乳丸方。

鍾乳粉(一兩) 金屑(半兩) 銀屑(半兩) 真珠(半兩) 珊瑚(半兩) 水精(半兩以上並細研水飛過) 琥珀(半兩細研) 密陀僧(半兩細研) 白檀香(半兩) 千歲棗(半兩) 乳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人參〔一兩(分)去蘆頭〕 木香(一分) 訶黎勒皮(一分) 白附子(一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胡粉(半兩) 黃鷹糞(半兩) 丁香(半兩) 光明砂(半兩細研) 牛黃(半兩細研) 辛夷(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上藥等。更研二七日訖。以凍冷和丸。如彈子大。每夜取一丸。以溫水化破服。經一月。面如童子。

令人面潔白媚好。宜服白附子丸方。

白附子(三分) 白芷(三分) 杜若(三分) 赤石脂(二兩) 桃花(二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甜瓜子(一兩微炒) 牛膝(一兩去苗) 雞糞白(三分微炒) 白石脂(二兩) 遠志(三分去心) 葳蕤(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溫牛乳一合。下二十丸。

治面黑䵟。令潔白光悅。宜服桃花丸方。

桃花(三升陰乾) 桂心(二兩) 烏喙〔一(二)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二)兩炙微赤銼〕白附子(一兩) 甜瓜子仁(一兩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日三服。

治面黑令人好顏色。潔白如雪方。

黃丹(二兩炒令紫色研) 女(苑)(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再服。黑色當隨大便中出。

治面及手足黑。令光澤潔白方。

白楊皮(二兩銼) 桃花(三兩) 白瓜子仁(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下一錢。日三服。

令人面潔白悅澤。顏色紅潤方。

桃花(採之樹陰乾)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日三服。

令百歲老人。面如少女。光澤潔白。鹿角膏方。

鹿角霜(二兩) 牛乳(一升) 白蘞(一兩) 芎藭(一兩) 細辛(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酥(三兩) 白芷〔四(一)兩〕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朮(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膏。研令勻。用牛乳及酥。於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每夜塗面。旦以漿水洗之。

令面光白膩潤。去䵟𪒟面皴方。

白芷(一兩) 白蘞(一兩) 白朮(一兩) 白附子(三分生用) 白茯苓(三分) 白芨(半兩) 細辛(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為挺子。每挺如小指大。陰乾。每夜淨洗面了。用漿水於瓷器中磨汁。塗之極效。

又方。

白附子(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研如膏) 香附子(半兩) 白檀香(半兩銼) 紫蘇香(半兩銼) 瑪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白蜜都和令勻。夜臥塗面。且以溫水洗之。

又方。

牡蠣(三兩燒為粉) 土瓜根(一兩末)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白蜜和。夜後塗面。旦以溫漿水洗之。

治面黑斑駁。令人光悅潔白方。

栝蔞子(六合搗羅為末) 麝香(半兩細研) 白石脂(二兩細研) 雀糞(三合去黑者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生菟絲苗汁。和如稀膏。每夜。先用澡豆洗去垢膩。塗於面上。旦以溫漿水洗之。

令人面似玉色光潤方。

羊脂(一升) 狗脂(一升) 白芷(半斤) 烏喙〔一(二)兩生去皮臍〕 甘草(一兩) 半夏〔一(半)兩生用〕

上件藥。細銼。並脂同入在鐺中煎。候白芷色黃。膏成。以綿濾去滓。瓷器中貯。每夜取用塗面。

令人面白光淨悅澤方。

白蘞(一兩)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芷(一兩) 藁本(一兩) 豬𠬍(三具水漬去赤汁盡切研之)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蕪菁子一合。酒水各半升。相和煎數沸。研如泥。合諸藥納酒水中。以瓷器貯。封三日。每夜取敷面。旦以漿水洗之。

治面黑無精光。令潔白滑潤。光彩射人。麝香面膏方。

麝香(半兩) 豬𠬍(三具細切) 蔓荊子(三兩研) 酥(三兩) 栝蔞瓤(五兩研)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研)

上件藥。都用綿裹。以酒二升。浸三宿。每夜塗面良。

又方。

雄黃(一兩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白殭蠶(一兩搗末) 真珠末(半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面脂和胡粉一錢。入藥末二錢。和攪令勻。夜臥塗之。旦以漿水洗面良。

變顏容令懌澤方。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芷(半兩) 密陀僧(一兩半) 胡粉(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羊乳和之。夜臥塗面。旦以暖漿水洗之。不過三五度。即顏容紅白光潤。

能化面去䵟𪒟。令光澤潔白方。

真珠末(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冬瓜子仁(半兩研如膏) 水銀(一兩以唾於掌內投令星盡)

上件藥。都研令極細。入水銀同研令勻。以面脂調和為膏。每夜敷面。旦以漿水洗之。

又方。

大豬蹄(一枚)

上以水二升。清漿水一升。煮令爛如膠。夜用塗面。曉以漿水洗之。麵皮光急矣。

則天大聖後。煉益母草留顏方。

益母草五月五日收。收草時勿令根上有土。有土即無效。曝干。欲燒時。預以水灑一地。或泥一爐。燒熟良久。研羅。以水和之。令極熟。團之如雞子大。作丸曬乾。取黃土泥一小爐子。於地四邊各開一小竅子。上下俱著炭。中央安藥丸。大火燒經一炊久。即微微著火燒之。勿令火氣絕。絕又不好。經一復時。藥熟。不得火猛。即藥熔變為灰色。黃黑用之無驗。火微即藥白細膩。一復時出之。於白瓷器中。以玉錘研細。羅又研。三日不絕。收藥於瓷器中。密盛。旋取如用澡豆洗手面。令白如玉。咽項上黑者。但用此藥揩洗。並如玉色。秘之。不可妄傳。如無玉錘。以鹿角錘亦得。

面脂諸方

治面上皴黑。凡是面上之病。皆主之。面脂方。

丁香〔一(二)兩〕 零陵香(三兩)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 白蘞〔二(三)兩〕 白芨(三兩) 白殭蠶(三兩) 辛夷(二兩) 商陸(三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當歸(三兩) 沉香(三兩) 麝香(一兩細研) 梔子花(三兩) 芎藭(三兩) 菟絲子(三兩別搗為末) 鸕鶿糞(二兩) 木香(二兩) 白芷〔三分(兩)〕 甘松香(三兩) 土瓜根(二兩) 木蘭皮(二兩) 藁本(二兩) 白茯苓(四兩) 冬瓜子仁(四兩) 鵝脂(二升) 羊髓(二升) 羊腎脂(一升) 豬𠬍(六具細切以酒五升漬二宿)

上件藥。細銼。以豬𠬍汁漬藥一宿。都入於鍋中。煎令白芷色黃為度。去滓。微火煎成膏。入麝香和令勻。盛於瓷盒內。任用敷面。

令人面色悅澤如桃花。紅光面脂方。

杜蘅(一兩) 杜若(一兩) 防風〔二(一)兩去蘆頭〕 藁本(一兩) 細辛(一兩) 白附子(一兩生用) 木蘭皮(一兩) 當歸(一兩) 白朮(一兩) 獨活(一兩) 白茯苓(一兩) 葳蕤(一兩) 白芷(一兩) 天雄(一兩) 玉屑(一兩細研) 漢防己(三兩) 商陸(三兩) 梔子花(三兩) 橘子仁(一兩) 冬瓜子仁(三兩) 蘼蕪(三兩) 藿香(二兩) 丁香(二兩) 菟絲子(二兩別搗為末) 零陵香(二兩) 甘松香(二兩) 木香(二兩) 麝香(半兩細研) 白鵝脂(一升) 羊髓(一升) 白犬脂(一升) 牛髓〔一兩(升)〕

上件藥。細銼。先以水浸脂髓。逐日換水。經七日。以酒一斗。挼脂髓令消盡。去脈。乃以香藥等。於瓷器中合浸之。密封。一宿後。於銀鍋中煎三上三下。以水氣盡為候。即以綿絞去滓。研之千遍。待凝即止。使白如雪。每夜塗面。旦則洗之更塗新者。十日以後。色與桃花無異。

又方。

香附子(三兩) 白芷(二兩) 零陵香〔一(二)兩〕 牛髓(一升) 白茯苓(一兩) 蔓荊油(二升) 麝香(半兩細研) 白蠟(八兩)

上件藥。細銼。以蠟髓微火都煎。候白芷色黃為度。去滓。入麝香研千遍。待凝冷。入瓷盒內收之。每夜用澡豆洗面了。然後塗之。

又方。

杏仁(二升湯浸去皮尖) 白附子末(三兩) 密陀僧(二兩細研) 白羊髓(二升半) 真珠末(一分) 白蘚皮末(一兩) 酒(三升) 雞子白(七枚) 胡粉(二兩細研)

上件藥。先取杏仁入少酒。研如膏。又下雞子白研一百遍。又下羊髓研二百遍。後以諸藥末納之。後漸漸入酒。令盡。都研令勻。於瓷盒中盛。每夜。以漿水洗面。拭乾塗之。

治面上諸疾。黑䵟瘡刺。令白淨如玉面脂方。

當歸(一兩) 芎藭(一兩) 細辛(一兩半) 白朮(一兩) 辛夷(三分) 白芷(一兩半) 木蘭皮(三分) 栝蔞瓤(三分) 白附子〔二(三)分〕 藁本(三分) 桃花(三分) 鸕鶿糞(三分) 密陀僧(三分細研) 白殭蠶(三分) 零陵香(三分) 杜蘅(二分) 𩈅糞白(三分) 葳蕤(三分) 麝香(三分細研) 丁香(三分) 鵝脂(五合) 鹿髓(一升) 羊髓(一升) 白蠟(四兩) 豬脂(二升)

上件藥。搗碎。以酒一斗。漬一宿。明旦濾出。以鵝脂等煎。候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入麝香攪令勻。夜以敷面。慎風。

令人面色潤膩。鮮白如玉。面脂方。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葳蕤(一兩半) 芎藭(一兩半) 白芷(一兩半) 藁本(一兩半) 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 白附子(一兩半) 白茯苓(二兩) 細辛(半兩) 甘松香(半兩) 零陵香(半兩) 當歸(一兩) 栝蔞瓤(一兩) 川椒(五十枚去目) 鸕鶿糞(三分細研) 冬瓜子仁(三分)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碎。以酒一斗。浸一宿。明日濾出。以薄綿裹之。用白鵝脂三升。羊脂二升。於銅器中。微火煎之。令沸。看白附子色黃。膏成。濾去滓。入麝香鸕鶿糞等。攪令稠。待凝。以瓷器盛。用鹿角錘子研二日。唯多則光滑。任用塗面。

又方。

白附子(半兩生用) 鹿角膠(一兩) 石鹽(一分) 白朮(一斤) 細辛(一兩) 雞子白(一枚)

上件藥。各細銼。先以水二斗五升。煎白朮。以布絞取汁六升。於銀鍋中。以重湯煮取二升。後下諸藥。更煎至半升。又以綿濾過。收於瓷盒中。每夜臨臥時。洗面了。拭乾塗之。

治面無光澤。皮肉皴黑。久用之。令潔白光潤。玉屑面膏方。

玉屑(一兩細研) 芎藭(一兩) 白芷(一兩) 葳蕤(一兩) 冬瓜子仁(一兩) 木蘭皮(一兩)商陸(一兩) 辛夷(三分去毛殼) 藁本(三分) 菟絲子(三分別搗) 當歸(三分) 白殭蠶(三分) 細辛(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耆(半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 白附子(一兩生用) 麝香(半兩細研) 土瓜根(一兩) 鸕鶿糞(一合) 𩈅糞白(二分) 藿香(二分) 木香(三分) 豬𠬍(三具細研) 鵝脂(一升) 熊脂(一升) 豬脂(三升) 白狗脂〔一分(升)〕

上件藥。細銼。用綿裹。以清酒一斗。浸三宿。濾出。將諸脂用慢火。於銀鍋中入藥同煎。以白芷黃焦。膏成去滓。入玉屑麝香和勻。收於瓷盒中。每夜洗手面了。拭乾塗之。

悅澤人面。耐老面脂方。

白芷(三兩) 冬瓜仁(三兩) 葳蕤(一兩半) 細辛(一兩半) 芎藭〔一(二)兩〕 木蘭皮(一兩) 梔子花(三分) 甘松香(三分) 當歸(一兩) 辛夷(二兩) 土瓜根(一兩) 麝香(半兩細研) 商陸(二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 蘼蕪(一兩)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白附子(三分生用) 零陵香(三分) 藁本(一兩) 白殭蠶(三分) 豬𠬍(三具切水浸去赤汁)

上件藥。細銼。綿裹。用酒一斗。浸一宿後。取豬脂六升。及豬𠬍。於銀鍋中。以慢火煉令消。次入藥煎。候白芷黃焦為度。去滓。入麝香和勻。收於瓷盒中。每夜洗手面了。干拭塗之。

治面上百疾。麝香膏方。

麝香(半兩細研) 零陵香(一兩) 土瓜根(一兩) 白蘞(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沉香(一兩) 梔子花(一兩) 當歸(一兩) 藁本(一兩) 木蘭皮(一兩) 白殭蠶(三分) 鸕鶿糞(一兩)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 冬瓜仁(一兩) 辛夷(一兩) 白茯苓(一兩) 白芷(一兩) 商陸(一兩) 丁香(一兩) 牛脂(半升) 豬脂(半斤) 鵝脂(半升)

上件藥。細銼。綿裹。用酒一斗。浸一宿。取脂髓等。用慢火於銀鍋中。與藥同煎。候白芷焦黃為度。去滓。入麝香和勻。於瓷盒中盛。夜臨臥。洗手面了。干拭塗之。

洗手面令光潤。豬蹄湯方。

豬蹄(一具) 桑根白皮(三兩) 芎藭(三兩) 葳蕤(三兩) 白朮(二兩) 白茯苓(三兩) 當歸〔二(三)兩〕 白芷(三兩)

上件藥。細銼。及豬蹄。以水三斗。煎取一斗。去滓。溫用一盞。以洗手面。

令手面光潤方。

豬𠬍(一具細切) 白芷(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 細辛(一兩) 辛夷(二兩) 冬瓜子仁(二兩) 栝蔞仁(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好酒二升。都煎之。令白芷色黃。絞去滓。更煎成膏。盛瓷器中。旋取以塗手面。

手膏塗手令潤澤方。

白芷(四兩) 芎藭(三兩) 藁本(三兩) 葳蕤(三兩) 冬瓜仁(三兩) 楝子仁(三兩) 桃仁(一斤湯浸去皮研如膏) 棗肉(二十枚) 豬𠬍(四具細切) 冬瓜瓤(四兩) 陳橘皮(一兩) 栝蔞子(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別以好酒三升。挼豬𠬍取汁。入研了桃仁。並前藥汁。都攪令勻。更煎成膏。以瓷器中貯。先淨洗手。拭乾塗之。

手膏令手潤白方。

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 橘子仁(一合) 赤匏(十枚) 辛夷(一兩) 芎藭(一兩) 當歸(一兩) 大棗(三十枚) 牛腦(一兩) 羊腦(一兩) 狗腦(一兩)

上件藥。細銼。先以酒一升。漬諸腦。又別以酒六升。煮赤匏令爛。綿裹。絞去滓。乃入諸腦等。後以綿裹諸藥納酒中。慢火煎欲成膏。絞去滓更煎。膏成。以瓷器盛之。五日以後堪用。先淨洗手訖。取膏塗之。甚光潤。切忌近火。

手膏令手光潤。冬不粗皴方。

栝蔞瓤〔一(二)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

上件藥。同研如膏。以蜜令稀稠得所。每夜塗手。

澡豆諸方

治面䵟黑暗。手皮干皴。令潔白光潤。香藥澡豆方。

白蘞(一兩) 白芷(一兩) 葳蕤(一兩) 白芨(一兩) 細辛(一兩) 當歸(一兩) 鹿角膠(一兩) 土瓜根(一兩) 白茯苓(一兩) 商陸(一兩) 鸕鶿糞(一兩) 密陀僧(一兩細研) 栝蔞仁(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橘子仁(一兩) 芎藭(一兩) 白附子(一兩) 冬瓜仁(五兩) 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 硼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將鹿角膠並硼砂。以水三升。煮令膠消用和白麵五升。薄作餅子。曝干。搗羅為末。更入綠豆麵二升。並藥末相和。令勻。常用洗手面。色白如練。

又方。

頭面(五升以冬瓜二枚絞取汁和麵作餅焙乾) 白蘞(一兩) 栝蔞瓤(五枚)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芷(一兩) 芎藭(一兩) 白芨(一兩) 零陵香(一兩) 白檀香〔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入綠豆麵二升。相和令勻。每日洗手面常用之。

令面悅澤。去䵟皺。桃仁澡豆方。

桃仁(一升湯浸去皮細研) 蔓荊子(一升) 白朮(六兩) 土瓜根(七兩) 畢豆(二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桃仁研令勻。以酥漿水和。洗手面良。

洗手面令人悅澤澡豆方。

白芷(一兩) 白朮(一兩) 白蘚皮(一兩) 白蘞(一兩) 白附子(一兩) 白茯苓(一兩) 羌活(一兩) 葳蕤(一兩) 栝蔞子(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 商陸(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 菟絲子(一兩) 土瓜根(一兩) 芎藭(一兩) 豬𠬍(二具細切) 冬瓜仁(四合) 白麵(三升) 豇豆麵(一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面豬𠬍都一處。更搗令勻。每日。和漿水洗手面甚良。

又方。

豬𠬍(五具細切) 畢豆(一升) 葳蕤(五兩) 皂莢(三挺) 白茯苓 土瓜根(五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將蕤𠬍拌和。更搗令勻。每日常用洗手面佳。

又方。

白芷(二兩) 白蘞(二兩) 白朮(二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 冬瓜仁(二兩) 葳蕤(二兩)桃仁(二兩湯浸去皮) 皂莢(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洗手面。常用之妙。

治手乾燥。常少潤膩。香藥澡豆方。

大豆(五升) 赤小豆(四合) 苜蓿(五兩) 零陵香(五兩) 冬瓜仁〔六分(合)〕 丁香(二兩) 麝香(半兩細研) 茅香(三兩) 豬𠬍(五具細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豬𠬍相和。搗令勻。每洗手面。常用之良。

又方。

白芷(三兩) 甘松香(二兩) 零陵香〔一(二)兩〕 栝蔞仁(四兩) 冬瓜仁(四兩) 畢豆(二升) 大豆麵(二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洗手面。常用之佳。

又方。

豬𠬍(五具細切) 白茯苓(四兩) 商陸(五兩) 藁本(四兩) 大豆末(二升) 蒴⿱艹豨灰(一升)甘松香(二兩) 零陵香(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將豬𠬍相和。更搗令勻。每日用洗手面甚良。

治面黑不淨。澡豆方。

白蘚皮〔一(三)兩〕 白殭蠶(三兩) 芎藭(三兩) 白芷(三兩) 白附子(三兩生用) 鷹糞白(三兩) 白朮(三兩) 甘松香(三兩) 甜瓜子仁(三兩) 細辛(三兩) 藁本(三兩) 白檀香(三兩)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 冬瓜仁(五合) 白梅肉(三十枚微炒) 雞子白(七枚) 豬𠬍(三具細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後三味。都搗令勻。每洗手面。常用之佳。

永和公主藥澡豆方。

白芷(二兩) 白蘞(三兩) 白芨(三兩) 白附子〔二(三)兩〕 白茯苓(三兩) 白朮(三兩) 桃仁(半升湯浸去皮) 杏仁(半升湯浸去皮) 沉香(一兩) 鹿角膠(三兩) 麝香(半兩細研) 大豆麵(五升) 糯米(二升) 皂莢(五挺)

上件藥。先煎好漿水三大盞。銷膠為清。即取糯米淨淘。和膠清煮作粥。薄攤曬之令干。和藥一時。搗細羅為散。取大豆麵重和之。令勻。又用酒半盞。白蜜二兩。火上熔之。令蜜消。即一時傾入澡豆內。拌之令勻。曬乾。常用洗手面佳。

又方。

白芷(五兩) 芎藭(五兩) 栝蔞仁(五兩) 雞骨香(三兩) 皂莢(十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大豆赤小豆末各半斤。和勻。日用洗面。令人顏色悅澤。

治身體臭令香諸方

夫人有體氣不和。使精液雜穢。故令身體臭。養生方云。以兩手掩口鼻。臨目微氣久許時。手中即生液。速以手摩面。日常行之。使人體香。

治身體臭令香方。

白芷(一兩半) 柑子皮(一兩半) 冬瓜仁(二兩) 藁本(一兩) 當歸(一兩)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日三服。五日口內香。三七日身體香。

治七孔臭氣。皆令香方。

沉香(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丁香(半兩) 白瓜子仁(一兩) 藁本(三分) 當歸(半兩) 芎藭(半兩)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日三(二)服。

又方。

鬆根白皮(一兩) 冬瓜仁(一兩)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服。

又方。

瓜子仁(三分) 芎藭(三分) 藁本(三分) 當歸(三分) 杜蘅(三分) 細辛(三分) 防風(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二錢。

令人遍身俱香。丁香丸方。

沉香(一兩) 龍腦(一分細研) 麝香(一兩細研) 白檀香(一兩) 木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甘松香(一兩) 藿香(一兩) 丁香(半兩) 雞舌香(半兩) 白芷(一兩)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檳榔(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龍腦麝香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日三四度。用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又方。

麝香(一分細研) 沉香(一分) 白檀香(一分) 龍腦(一分細研) 煎香(半兩) 雞舌香(半兩) 丁香(半兩) 黃熟香(半兩) 雞骨香(半兩) 甘松香(半兩) 川升麻(三分) 鬱金香(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龍腦。和拌令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日空心。以鹽湯嚼下三丸。留一半散不和。每日揩齒了。以散子重揩咽津。不過半日。香汗通透也。

香粉方。

白附子(一兩生用)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白芷(一兩) 白蘞(一兩) 白檀香(一兩)沉香(一兩) 木香(一兩) 雞舌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藿香(一兩) 麝香(三分細研)英粉(六升研碎以生絹囊盛)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麝香研勻。將粉囊置入盒子內。上以藥末覆之。蜜閉七日。後以粉粉身。極香。

卷第四十一

治發白令黑諸方

夫足少陰為腎之經也。主於骨髓。其華在發。若血氣盛則腎氣強。腎氣強則骨髓充滿。故發潤而黑。若血氣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枯竭則令發白也。

治血虛腦髓空竭。諸臟虛乏。血氣不足。少而蒜髮。及憂愁早白。遠視䀮䀮。得風淚出。手足煩熱。恍惚忘誤。遠年下痢。服之一月大驗。甜瓜子散方。

甜瓜子(一升微炒) 白芷(二兩) 當歸(二兩銼微炒) 芎藭〔一(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酒或溫水。調下二錢。服之。

治血腦虛。發白早。宜服馬齒莧還黑散方。

馬齒莧子(一升) 白茯苓〔一(二)兩〕 熟乾地黃(四兩) 澤瀉(二兩) 卷柏(二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松脂(四兩煉成者)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漸加至三錢。晚食前再服。一月效。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治人年未至四十。頭須盡白。服此令黑方。

生地黃(五斤) 五加皮(半斤) 牛膝(半斤去苗)

上件藥。以酒浸地黃二(一)宿。曝干後。總九蒸九曝。同搗細羅為散。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二錢。若於羹粥中吃亦得。此藥能化白令黑漆。益筋力。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又方。

白芷(一兩) 旋覆花(一兩) 秦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井華水調下二錢。日三服。三十日黑。

治鬚髮早白。卻變令黑。齒已搖動。卻得堅牢。補血治氣益顏色。服之延年神驗方。

生地黃(三十斤搗絞取汁) 杏仁〔三斤(升)湯浸去皮尖雙仁點地黃汁研令如稀膏〕 胡桃瓤(一斤研如膏) 大麻油〔一斤(升)〕 丁香 木香 人參(去蘆頭) 牛膝(去苗) 白茯苓(各三兩) 棧香 沈香(各一兩) 安息香(二兩銼如棋子水煮爛用之) 沒石子 訶黎勒皮(各五兩) 柳枝皮(三兩炙令干) 鹽花(各三兩) 烏麻油(一升點地黃汁研以淨布捩汁) 白松脂(八兩煉成者) 龍腦(一分) 白蜜(一升) 酥(一升)

上件藥。除地黃汁及脂膏蜜外。搗羅為末。然後都合一處。以諸藥汁。調和如稀膏。於三兩口瓷瓶中盛。仍強半不得令滿。坐瓶於爐中磚上。四面以火逼之。候瓶中藥沸。以柳木篦攪之。時以匙抄。看堪丸乃止。候冷取出。以蠟紙密封頭。勿歇藥氣。每日食後含一丸。如小彈子大。有津液即咽之。日可三丸。夜臥時含一丸。只十日覺靈。一百日變白為黑。初服藥。處淨室一月。切慎蔥蘿蔔藕蒜。常宜吃生薑。即速驗也。

黑髭發立驗。一醉烏方。

地黃花 紫舌子花 龍葵花 青胡桃瓤 紫蜀葵花 麥藍子(小麥地中生者) 蓮子草 酸石榴(大者一枚以上並以綿囊陰乾) 母丁香 訶黎勒皮 香墨(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好酒一中盞。研調。空心漸漸服之令盡。若於注子嘴中吸咽之。甚佳。如吃得三盞酒服三丸。飲得五盞服五丸。以醉為度。便見效也。忌生蔥蘿蔔蒜及五辛等。

黑鬚發一醉烏方。

訶黎勒(十枚磨兩頭透) 生地黃汁(一升) 沒石子(一兩搗末) 綠礬(半兩細研) 酸石榴(三枚大者取汁) 硼砂(一分細研) 硫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入於瓷瓶內。用二味汁浸。密封口。勿令透氣。四十九日後取出。其訶子狀如黑梅子。至夜臨臥時。含一枚咽津。到曉爛嚼。以酒一中盞下之。良久。更吃酒一兩盞。投之至醉。其鬚髮。即三兩日後自黑。更三兩日再服之。轉妙。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變髭發。益氣血。令終身不白。但黑潤而已。黃者經六十日變黑。已白者服百日如漆。堅牙齒。益筋力。四時長常服。地骨皮丸方。

地骨皮(五兩) 生乾地黃(五兩) 牛膝(三兩去苗) 覆盆子(三兩) 黃耆(三兩銼) 五味子(三兩) 桃仁(四兩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 菟絲子(四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蒺藜子(四兩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羅為末。下桃仁。攪使相入。煉蜜和。更搗一二十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四十丸。粥飲下。漿水下亦得。服藥十日。即急拔去白者。二十日即黑者卻生。神妙不可云。終身不得食蒜牛肉生蔥蘿蔔等。

變白髮令黑。補益駐顏。苣蕂丸方。

苣蕂(二斤) 杏仁(四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一兩) 生地黃(五斤搗絞取汁以慢火熬去一半)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續斷(一兩) 旋覆花(一兩) 覆盆子(二兩) 白芷(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秦皮(一兩) 桂心(二兩) 青葙子(二兩) 秦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熟乾地黃(四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地黃汁中。以少蜜相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橘皮湯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治髭鬢早白。壯血脈。令復黑。柏子仁丸方。

柏子仁(三兩) 酸石榴皮(二兩) 秦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何首烏(二兩) 馬齒莧(二兩) 蓮子草(二兩) 白芷(二兩) 旋覆花(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熟水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忌大蒜生蔥等。

治髭鬢早白。令變為黑方。

硫黃(一兩細研) 酸石榴皮(一兩) 天竹黃(半兩細研) 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先以和了面少許。裹硫黃。納於石榴皮中。又用面都裹石榴。於瓷碗中盛。飯甑內蒸兩遍。取出曬乾。搗羅為末。次入天竹黃磁石等末。相和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日早晨。以杏仁湯下二十丸。其藥服六七日以來。覺頻癢。便是效也。白者自落。黑者再生。神效。

補益明目。壯氣延年。令人好顏色。變髭發令黑。其功不可盡述。三倍丸方。

川椒(取紅一斤) 牛膝(三斤去苗) 生地黃(三十斤淨洗搗絞取汁)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生地黃汁拌之令濕。曬乾即更拌。以地黃汁盡為度。曬乾。搗羅為末。和於木杵臼。搗十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四十丸。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令發黑延年。久服可貌如童子。齒落重生。行如奔馬。夜視有光。久服為地仙方。

遠志(一升去心) 白茯苓(一斤) 熟乾地黃(一斤) 地骨皮(一斤) 麥門冬(一斤半去心焙)苣蕂(一斤蒸曝干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木杵臼搗千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四十丸。晚食前再服。忌生蔥大蒜蘿蔔等。

變白令黑。補益乾地黃丸方。

熟乾地黃〔一(二)斤〕 牛膝(一斤去苗) 枳殼(五兩麩炒微黃去瓤) 茯神(三兩) 菟絲子(五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車前子(五兩) 地骨皮〔二(三)兩〕 訶黎勒皮(三兩)

上件藥。別取生地黃肥者。搗絞取汁五升。浸牛膝及地黃。曝干。如前又浸。曝干。以地黃汁盡為度。放令干。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再服。忌血食生蔥大蒜蘿蔔等。

治血腦虛。發早白。宜服補益令黑。川椒丸方。

川椒(五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苣蕂(一升) 瓦松(半斤) 茜根(二斤銼) 熟乾地黃〔三升(斤)〕 覆盆子(一斤) 牛膝(一斤去苗) 菟絲子(五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四十丸。食前服。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治年少發白。及心氣虛。神不安方。

地骨皮(一兩) 桂心(三分) 熟乾地黃(二兩) 白芷(三分) 旋覆花(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 秦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四十丸。忌生蔥大蒜蘿蔔等。

內染鬢髮變白為黑。駐顏益心神方。

熟乾地黃(半斤) 牛膝(四兩去苗) 杏仁(半斤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研如膏)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四十丸。食前服。忌生蔥大蒜蘿蔔。

變白髮令黑方。

地骨皮 生乾地黃 覆盆子(以上各一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四十丸。食前服。忌生蔥大蒜蘿蔔等。

變白髮令黑。填骨髓。去萬病方。

熟乾地黃(四斤) 杏仁(一斤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 訶黎勒皮(半斤)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同研令勻。以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食前服。漸加至四十丸為度。於瓷器內密貯之。變白功效。不可具述。切不得令孝子女人見。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駐顏。變髭發令黑方。

蓮子草(半斤) 杏仁(一斤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熟乾地黃(一斤)

上件藥。相和。搗一萬杵。色當如漆。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再服之。久服髭發如漆。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黑髭發方。

柏葉(四兩) 松葉(四兩) 丁香(二兩) 沒石子(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夜臨臥時。以豉湯下三十丸。

又方。

天門冬〔二升(一斤)去心焙〕 熟乾地黃〔一升(一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食前。以酒飲任下三十丸。神效。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又方。

生地黃(二斤淨洗搗絞取汁) 茜根(一斤)

上件藥。將茜根細銼。以水五大盞微煎。研絞取汁。更將滓再研煎。如此三度。取汁入銀鍋內。與地黃汁緩火煎如膏。以瓷器盛之。每日空腹。以溫酒調半匙。服百日。髭發如漆。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又方。

黃丹(三十兩)

上納入瓷瓶中。以泥固濟。四面厚一寸。放干。以馬糞火養一百日。出之。細研為末。以棗瓤和丸。如雞頭實大。每夜含一丸。六十日黑矣。

又方。

烏麻子(三斤九蒸九曝)

上搗羅為末。以棗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晨。以溫水下五十丸。晚再服之。

治眉發須不生諸方

夫足少陰之血氣。其華在發。足太陽之血氣盛。則眉美。足少陽之血氣盛。則鬢美。足陽明之血氣盛。則發美。手陽明之血氣盛。則髭美。諸經血氣盛。則眉髭鬢髮美澤。若血氣虛少枯竭。則變黃白不生。若風邪乘其經絡。血氣改變。則異色惡發妄生也。則宜以藥敷之。令生好發也。

治血氣風熱所攻。眉發髭不生。宜用松葉膏方。

松葉(半斤) 蓮子草(半斤) 馬鬐膏(半斤煉成膏者) 韭根(半斤) 蔓荊子(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芷(一兩) 辛夷(半兩) 川升麻(半兩) 吳藍(半兩) 芎藭(半兩) 獨活(半兩) 桑寄生(半兩) 藿香(半兩) 沉香(半兩) 零陵香(半兩)

上件藥。細銼。先以桑根白皮二(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五升。去滓。又以竹瀝一升。相和。浸潤諸藥。一宿後。以豬脂二升。煎候白芷色黃成膏。濾去滓。於瓷器中盛。每用塗之。日三五度妙。

治鬚髮眉皆不生方。

川升麻(二兩) 薺苨(二兩) 莽草(一兩) 白芷(一兩) 防風〔一(二)兩去蘆頭〕 蜣螂(四枚微炙) 雄雞脂(半斤) 馬鬐膏(半兩) 熊脂(半斤) 豹脂(半斤)

上件藥。細銼。以諸脂膏相和。用慢火同煎令沸。候白芷色焦黃。住火良久。去滓。以瓷盒盛。每用藥時。先淨洗了。敷藥於上。隔日一度用之。

治血憊腦虛。頭風。致髭眉須不生。疏薄。宜用此方。

蔓荊子(半斤) 白芷 附子 防風(去蘆頭) 芎藭 莽草 辛夷 黃芩 細辛(洗去苗土) 當歸 漢椒(去目以上各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

上件藥。都細銼。以馬鬐膏一斤。豬脂二斤。以慢火同煎。候白芷色焦黃。住火。去滓放冷。用瓷盒盛。淨洗塗之。日三上良。

治血虛眉發髭不生。宜用此青蓮膏方。

蓮子草汁(三升) 生苣蕂油(一升) 牛乳(一升) 甘草(二兩細銼)

上件藥相和。於鐺內。以慢火煎之。才似魚眼沸。便攪之勿住手。直至沫盡為熟。澄清濾去滓。盛不津器中。每用。候夜臥時。低枕仰臥。每鼻孔內。點三五點如小豆大。至六七遍止。良久乃起。有唾須唾。卻勿得咽之。即啜少湯飲。如此點半年。白者變黑。落者重生。其藥良驗。忌生蒜蘿蔔辛辣物。

治眉發髭不生。兼令黑方。

鐵粉(二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 羊躑躅(三兩) 蓮子草(二斤) 零陵香(三兩) 沒石子(五顆) 蔓荊子(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生油五升。浸五七日後。用慢火煎取一半以下。去滓。於瓷盒內盛。於無眉發髭處。每日塗之。神驗。切不得塗著口鼻。恐有毛生。

治眉發髭不生。垣衣散方。

垣衣(五合曝干搗羅為末) 鐵精(一合) 合歡木灰(二兩) 水萍末(一合)

上件藥相和。研令極細。旋以生油調如膏。塗於不生處。日夜再塗。即生。極妙。

治眉發髭不生。松脂膏方。

松脂(二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 蔓荊子(半斤)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烏雞脂和。瓷器中盛。密封頭。於屋北陰乾。百日藥成。細研。以馬鬐膏和。薄塗於不生處。勿令近面。

又方。

柏葉(切一斤) 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和。作三十丸。每日納一丸。入米泔中化破。洗之。每日用之。十日後再生新者。余藥以帛裹密器貯之。勿令泄氣。

又方。

石灰(三升)

上以水拌炒。令極焦。以絹袋貯。以酒一斗漬之。密封。冬二七日。春秋七日。取溫服一合。恆令酒氣相接服之。即新者生也。

治血虛。眉發髭不生。宜用此方。

大麻子(一升熬令黑)

上壓取脂。每日敷之。三十日後漸生。

又方。

烏麻花。瓷器盛。密蓋。埋之。六十日出。用塗之。易生而黑也。

又方。

上以溫鹽湯洗之。後以生油和蒲葦灰。每日敷之。漸生。

又方。

羊糞灰(三斗)

上以水淋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過十洗。即大生矣。

生髮令長諸方

夫足少陰之經。血取榮也。氣盛則髮長而華。若虛則發不長。須以藥治之。

令發速長而黑方。

烏喙(三兩去皮臍生用) 莽草(三兩) 續斷(三兩) 皂莢(三兩去黑皮並子) 澤蘭(三兩) 白朮(三兩) 細辛(三兩) 辛夷(一兩) 柏葉(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竹葉(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

上件藥。細銼。以隔年米醋三升。漬一宿。濾出。以麻油二斤。豬脂二斤。同煎。藥焦黃。藥成去滓。以瓷器盛。每夜淨洗頭了。塗之。三十日效。

長髮及生髮。摩發膏方。

細辛(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續斷(一兩) 芎藭(一兩) 皂莢(一兩) 柏葉(二兩) 辛夷(一兩) 白芷(二兩) 桑寄生(三兩) 澤蘭(二兩半) 零陵香(二兩半) 蔓荊子(四兩) 竹葉(切三合) 松葉(切三合) 烏麻油(四升)

上件藥。細銼。以桑根白皮半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又取韭根汁三合相和。浸藥一宿。以綿裹入於油中。微火煎。三上三下。候白芷色黃。去滓。以瓷器盛之。用塗摩頭髮。日夜三兩度。妙。

長髮。令速生及黑潤。胡麻膏方。

胡麻油(一升) 臘月豬脂(一升) 烏雞脂(一合) 丁香(一兩半) 甘松香(一兩半) 零陵香〔三(一)兩〕 芎藭(二兩) 竹葉(二兩) 細辛(二兩) 川椒(二兩去目) 苜蓿香(三兩) 白芷(一兩) 澤蘭(一兩) 大麻仁(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 辛夷(一兩) 桑寄生(一兩) 牡荊子(一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莽草〔一(二)兩〕 柏葉(三兩)

上件藥。都細銼。米醋浸一宿。濾出。納入油豬脂雞脂中。以慢火煎。候白芷色焦黃。膏成。綿濾去滓。以瓷盒盛。淨洗頭。塗之。日二用。三十日發生。

長髮。塗香油方。

鬆皮〔一(二)兩〕 天麻(二兩) 莽草(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獨活(二兩) 川烏頭〔三(二)兩〕 川椒(二兩去目) 白芷(二兩) 芎藭(二兩) 辛夷(二兩) 甘鬆(一兩) 零陵香(一兩) 沉香(一兩) 羊躑躅(一兩) 木香(一兩) 郁香(一兩) 甘菊花(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松葉(半斤)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

上件藥。細銼。以醋五升。漬一宿。濾出。以生烏麻油六斤。於鐺內微火煎令沸。候白芷色焦黃。膏成。以綿濾去滓。瓷器內盛。一依塗油之法。任意塗之。以發生為度。

長髮神驗方。

蔓荊子(三兩) 青葙葉(三兩) 蓮子草(三兩) 附子(三兩去皮臍生用) 亂髮灰(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酒五升。於瓷瓶中漬。密封頭。經二七日藥成。仍先以米泔洗髮令淨。每日以烏雞脂和塗之。月餘可長一尺也。

洗頭令長髮方。

梧桐葉(半斤) 大麻仁(半斤)

上二味。搗碎。以米泔汁一斗。煮至五升。去滓。每日洗頭。半月即髮長。

令發易長方。

蔓荊子(二斤) 附子(五枚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細銼。以酒一斗漬。以瓷器盛之。十日後漸用塗之。二十日。別取烏雞脂同煎以塗之。半月當長一尺。勿令近火。

又方。

熊脂(一兩) 蔓荊子(一兩末)

上件藥。相和令勻。以醋調塗之。發漸長。

又方。

蓮子草(絞汁三升) 羊乳(一升) 麻油(二升) 豬脂(一升)

上件藥。先煎乳一沸。次入脂等。更煎三兩沸。放冷。以瓷盒貯之。每日塗發。七日之外。不長者盡長。

又方。

東行棗根(三尺)

上橫安甑上中心。蒸之。兩頭汁出。收之。塗即髮長。

又方。

大麻子(一升) 米油(五升)

上搗令極爛。納米泔中浸一宿。去滓。平旦沐發。一月用之即長。

令發潤澤諸方

夫足少陰之經血。外養於發。血氣盛則光澤。若虛則血不能養髮。故無潤澤。則須以藥治。令潤澤也。

益發令黑。光滑潤澤。梳頭零陵香油方。

零陵香(半兩) 烏麻油〔一兩(鬥)〕 茅香(半兩) 蓮子草(一兩) 細辛(半兩) 藁本(半兩)芎藭(半兩) 白芷(半兩) 生鏵鐵(五兩搗碎) 訶黎勒皮(一兩) 沒石子(一兩) 酸石榴皮(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白檀香(一兩) 沉香(一兩) 地骨皮(半兩)

上件藥。細銼。並鏵鐵。以綿裹入油中。浸四十九日。藥成。常用梳頭。經年尤驗。

浸油長髮。令黑光潤澤方。

生麻油〔五兩(升)〕 干桑椹(一兩) 梔子花(一兩) 酸石榴花(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蓮子草(一兩) 細辛(半兩) 白芷(半兩) 藁本(一兩) 零陵香(一兩) 白蘞(一兩) 生鐵(三斤搗碎) 硝石(一兩) 地骨皮(一兩) 沒石子(一兩)

上件藥。細銼。並生鐵。以綿裹入油中。浸經四十九日後。藥成。常用梳頭。經年尤效。

令生髮。兼黑光潤澤。無比神驗方。

羊糞(二兩半燒半生) 瓦松(二兩半燒灰半曝干) 鐵粉(二兩) 胡桃仁〔一升(斤)〕 槐膠〔一(二)兩〕

上件藥。前三味細羅為散。其胡桃仁槐膠二味。則搗為一團。填於小口瓶子中。令實。又取槐子爛搗。作一片厚餅子。扎作孔子數個。蓋瓶子口。更別取一瓶子。須盛得前藥瓶口者。仰空瓶子向上相合。即以馬糞火。燒之一宿。候冷開之。其向下瓶子。滿中有清油。取此油調前羊糞等藥。每日塗頭。每日又須淨洗後再塗。不久即生尺余。

治風益發。令潤澤不白。冷油塗頭方。

干蓮子草(半兩) 蔓荊子 細辛 藁本 柏子仁 芎藭 白芷 甘松香 零陵香 白檀香(以上各一兩) 胡桃(二十顆去皮) 鏵鐵(一斤搗碎)

上件藥。都銼。並鏵鐵。以綿裹。用清油五斤。於瓷器中浸半月。藥成。常用塗頭。一月後甚驗。

治血脈虛極。髮鬢不得潤澤。宜用此方。

桑根白皮〔銼一斤(升)〕 柏葉右以水三斗。淹浸煮五六沸。沐頭。數數為之。發即潤澤。

治頭風白屑諸方

夫頭風白屑。由人體虛。諸陽經脈。為風邪所乘也。諸陽之脈。皆上走於頭。若運動勞役。陽氣發泄。腠理開疏。風邪入於腦中。伏留不散。故令頭生白屑瘙癢也。

治頭風。鼻塞頭旋。白屑風癢。松葉膏方。

松葉(半斤) 天雄(半兩去皮臍) 松脂(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 白芷(二兩) 莽草(半兩) 甘松香(半兩) 零陵香(半兩) 甘菊花(半兩) 秦艽(一兩去苗) 獨活(一兩) 辛夷(一兩) 香附子(一兩) 藿香(一兩)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 川椒(一兩半去目) 芎藭(一兩半) 沉香(一兩半) 木香(一兩半) 牛膝(一兩半去苗) 躑躅花(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醋五升。浸一宿。濾出。以生麻油六升。煎醋味盡。候白芷色焦黃。即膏成。濾去滓。瓷器中盛。旋取摩頭髮根下。日夜三兩度妙。

治頭風癢白屑。塗頂膏方。

烏喙(去皮臍去苗) 莽草 石南 細辛 皂莢(去皮子) 續斷 澤蘭 白朮 辛夷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二兩) 柏葉〔一(二)斤〕 松葉(二斤) 豬脂(四斤)

上件藥。細銼。以酒一升。浸一宿。濾出。以豬脂煎藥焦黃。膏成。去滓。沐發了。以塗之妙。

治頭風白屑。長髮令黑。蓮子草膏方。

蓮子草(汁二升) 松葉 桐樹白皮 桑根白皮 防風(去蘆頭) 芎藭 白芷 辛夷 藁本 零陵香 沉香 秦艽 商陸 犀角屑 青竹茹 細辛 杜若 牡荊子(以上各二兩) 甘松香白朮 天雄(去皮臍) 柏樹白皮 楓香(以上各一兩) 生地黃(汁五升) 生油(四升) 馬鬐膏(一升) 熊脂(二升) 蔓荊子油(一升)

上件藥。細銼。以蓮子草汁。地黃汁。浸藥一宿。用脂膏油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焦。膏成。濾去滓。於瓷盒中貯之。每用時。取棗樹根白皮。銼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以沐頭了。然後塗膏。熟摩入肌肉。

治頭風白屑瘙癢。及長髮膏方。

蔓荊子(二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 澤蘭(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 零陵香(二兩) 藿香(二兩) 芎藭(二兩) 天雄(二兩去皮臍) 辛夷(二兩) 沉香(二兩) 松脂(二兩) 白芷(三兩) 馬鬐膏(一升) 松葉(切一升) 熊脂(一升) 生麻油(四升)

上件藥。細銼。以酒五升。浸一宿。濾出。以油脂膏煎三上三下。候白芷色焦黃。膏成。濾去滓。瓷器中盛。每日三兩度。用摩塗頭上。

治頭風白屑瘙癢。頭重旋悶方

蔓荊子(半斤) 附子(半斤炮裂去皮臍) 零陵香(二兩) 躑躅花(四兩) 甜葶藶(四兩) 蓮子草(四兩)

上件藥。細銼。以麻油四升。納藥浸經七日。常用梳頭。若發稀及禿落。即入鐵精二兩於油中。旋取塗頭甚良。

治頭風白屑。經久不瘥。時時瘙癢方。

甘菊花 桑根白皮 附子(去皮臍) 藁本 松葉 蓮子草 蔓荊子 零陵香 桑寄生(以上各三兩)

上件藥。細銼。每用五兩。以生絹袋盛。用桑柴灰汁一斗。煎令藥味出。冷熱得所。去藥袋。沐頭避風。不過五七度瘥。

治頭風白屑瘙癢。無問老少。宜用此方。

蔓荊子〔三(半)斤〕 防風(三兩去蘆頭) 桑寄生(三兩) 秦椒(二兩去目) 大麻仁(一斤)白芷(三兩)

上件藥。都搗碎。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九升。濾去滓。分為三度洗頭。一日用之。避風。

治白屑立效方。

大麻子(半斤) 秦椒(半斤去目) 皂莢末(一兩)

上件藥。搗碎。以水一斗。浸一宿。去滓。密室中沐頭。不過三度瘥。

又方。

附子(三兩去皮臍生用) 桑根白皮(半斤銼) 蔓荊子(半斤)

上件藥。都搗碎。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七升。濾去滓。密室中沐頭。

又方。

白芷(五兩細銼) 雞子(三枚去殼) 川芒硝(三兩)

上件藥。以水七升。先煎白芷取四升。濾去滓。停少冷。納雞子及消。攪令勻。密室中洗頭。

又方。

荊子(一斤)

上以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滓。稍熱洗頭。

又方。

上用瓦松曝干。燒作灰。淋取汁。熱暖洗頭。不過五七度瘥。

又方。

上用蠶砂。燒灰取汁。熱暖洗頭。

又方。

上用烏羊糞。燒作灰取汁。熱暖洗頭。

又方。

上用柴灰汁洗頭。甚效。

又方。

上用牛蒡並葉。搗絞取汁。熬令稍稠。臥時塗頭。至明即以皂莢湯洗之。

又方。

上用羊蹄草根。曝干。搗羅為末。以羊膽汁調。揩塗頭上。永除根本。

又方。

上以熱湯五升。用新生雞子三枚。打破。於碗中。木篦攪百遍。投入湯中。更攪令勻。冷熱得所。洗頭。頻用甚效。

治發黃令黑諸方

夫足少陰之經。血在養於發。血氣盛發則潤黑。若虛竭者。不能榮養。故令發黃也。

治發黃浸油。摩頂黑髮方。

白芷 附子(去皮臍生用) 連翹 防風(去蘆頭) 卷柏 零陵香 蔓荊子 蓮子草 躑躅花川芒硝(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細銼。用綿裹。以生油二斤浸。經三日。略煎取藥力。放冷。每用塗頂。揩令入肉。

治髮鬢黃赤令黑方。

生柏葉(切一升) 豬膏(一斤)

上件藥。搗柏葉為末。以豬膏和為二十丸。用布裹一丸。納泔汁中。化破沐之。日一用。一月後。漸黑光潤。

又方。

上用羊糞燒灰。以臘月豬脂相和塗之。日三夜一。取黑即止。

又方。

上用熊脂塗發。頻頻梳之。用此藥不過一升盡。當黑矣。

又方。

烏梅(五十枚)

上略打碎。用生麻油一斤浸。常用敷頭。

又方。

黑椹(二斤)

上以水一升浸。常用塗發。甚良。

又方。

黑豆(三升)

上以水七升。煮豆令爛。去豆。煎令稠。常用塗發良。

治頭瘡白禿諸方

凡人皆有九蟲在腹內。值血氣虛。則能侵蝕。而蟯蟲發動。最能生瘡。乃成疽癬瘑疥之屬。無所不為。言白禿者。皆由此蟲所作。謂頭上生瘡。有白痂甚癢。其上發並不生。故謂之白禿也。

治白禿。遍頭生瘡。經年不瘥。蛇床子膏方。

蛇床子(三兩) 五味子(三兩) 遠志(三兩去心) 菟絲子(五兩別搗) 肉蓯蓉(二兩) 松脂〔二(一)兩〕 雄黃(一兩細研) 雌黃(一兩細研) 雞糞白(半兩細研)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一升二合。白蜜二合。先煎前五味藥。三上三下。濾去滓。次下雄黃雌黃。次下雞糞白松脂。同煎。候稀稠得所。膏成。用瓷盒貯之。先以桑灰汁洗頭。候乾。即敷膏。隔日一用。

治白禿。及頭面各瘡。煞蟲止痛方。

王不留行(三兩) 桃東南枝(三兩) 吳茱萸根(三兩) 蛇床子(五兩) 牡荊子(五兩) 苦竹葉(五兩) 蒺藜子(五兩) 大麻子(半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三度用。每度以水一斗半。煮取七升。去滓放溫。用洗瘡上。日一用之。

治白禿瘡。宜用此方。

烏頭末(半兩生用) 硫黃(半兩細研) 膩粉(一分) 狗糞(一兩白色者細研) 巴豆(一分去皮研)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生油調拌。先用熱米泔洗了。又以熱漿水洗。又用生甘草水洗令淨。然後剃卻發。刮去痂。令赤色。便塗揩之。令入肉。便以故帛包裹。兩日一上。三上即驗。後用冬瓜皮。燒灰細研。油調塗之。頭髮生如常。

治白禿及百瘡。木蘭皮膏方。

木蘭皮 牡荊子 秦艽(去苗) 附子(去皮臍生用) 川大黃 石南 苦參(以上各一兩) 白礬 真珠末 雄黃 水銀 松脂(以上各半兩一處細研至水銀星盡)

上件藥。先以木蘭皮等七味。細銼。醋拌令勻。經宿。用煉了豬脂二斤。於鍋中。煎令附子等焦黃為度。以綿濾去滓。後入白礬等五味。更煎三五沸。離火候冷。於瓷盒中盛。日三度塗之。

治白禿瘡。發不生。宜敷鬆瀝膏方。

鬆瀝(七分) 丹砂〔二分(兩)細研〕 雄黃(二兩細研) 水銀(二兩) 黃連(二兩去須) 鉛粉(一兩) 白礬(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鬆瀝。研水銀星盡。都攪令勻。每用藥時。先以泔洗去瘡痂。然後敷藥。日一度敷。經三度後。以甘草湯洗去藥。又如前敷之。前後經十度洗。即瘥矣。

治白禿瘡不瘥。水銀膏方。

水銀(一兩) 黃連(二兩去須) 細墨(一兩)

上件藥。先以黃連並墨二味。搗細羅為散。用不著水豬脂。和水銀同研。令星盡。用塗瘡上。神效。

治白禿方。

黑豆(一合炒令微黃) 干桃花(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臘月豬脂調塗瘡上。用帛子裹。勿令見風冷。

又方。

黑豆 髑髏骨(等分並燒為灰)

上件藥。細研。以臘月豬脂和塗之。立瘥。

又方。

上以鵓鴿糞。搗細羅為散。先以醋米泔洗了。敷之立瘥。

又方。

桃白皮(銼半升)

上以水五升。煮桃白皮汁三升。飲一小盞。並用洗頭良。

又方。

曲(三兩) 豉(半兩微炒)

上搗細羅為散。先以米泔淨洗。用醋和敷之。

治鬚髮禿落諸方

夫足少陽膽之經也。其榮在須。足少陰腎之經也。其華在發。衝任之脈。為十二經之海。謂之血海。其別絡上唇口。若血盛則榮於鬚髮。故鬚髮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令鬚髮禿落也。

治血氣虛憊。鬚髮禿落不生。縱生。色黃不黑。宜服此南燭草煎丸方。

南燭草 酸石榴葉 旱蓮子苗(各五斤)

上以上三味。於端午日納。收於瓷瓶子中。泥封令密。安日中。至六月中旬取出。皆如黑餳。研之。又以生地黃五斤。絞取汁。及白蜜五合。同煎上件三味成膏。次下後諸藥末。

地骨皮(四兩) 熟乾地黃(四兩) 訶黎勒皮(二兩) 秦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芷(二兩) 旋覆花(二兩) 桂心(二兩)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上件膏中。用緩火煎。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後再服。至四十九日。鬚髮皆生。黑而復光。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治鬚髮禿落不生。補益牛膝丸方。

牛膝(一斤去苗) 生乾地黃(一斤) 枳殼(半斤去瓤) 菟絲子(半斤) 地骨皮(半斤)

上件藥。並生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生薑湯下三十丸。漸加至五十丸。久服。鬚髮皆生。永黑不白。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治血虛頭風。鬚髮禿落不生。蔓荊子膏方。

蔓荊子(三兩) 桑寄生[五(三)兩] 桑根白皮(二兩) 白芷(二兩) 韭根(二兩) 鹿角屑(二兩) 馬鬐脂(五合) 五粒松葉(三兩) 甘松香(一兩) 零陵香(一兩) 生烏麻油(三斤) 棗根皮汁(三升)

上件藥。細銼。綿裹。納脂及油棗根汁中。浸一宿。以慢火煎。數數攪。候白芷色焦黃。膏成。去滓。收瓷盒中。每日揩摩鬚髮不生處。十日後即生。

治鬚髮禿落方。

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 荊實(二兩) 柏葉(三兩) 烏雞糞(三合) 松葉(三兩)

上件藥相和。於新瓷瓶中盛。陰乾。百日出之。搗羅為末。以馬鬐脂和如膏。塗之。經十日即生。

治鬚髮禿落。頭眩。及頭面風。宜用䕡茹膏方。

䕡茹 莽草 半夏(生用) 桂心 附子(去皮臍生用)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 細辛 乾薑(銼生用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二十兩。合煎。令稠成膏。夜沐頭令淨。以藥摩於禿上。令鬚髮頓生如舊也。

治鬚髮禿落令重生。並黑潤。蓮子草膏方。

蓮子草汁(一斤) 熊白脂(一合) 豬鬐膏(一合) 生麻油(一合) 柏樹皮(切三合) 韭根(切三合) 瓦上青衣(切三合)

上件藥。相和。於銅器中煎之。三上三下。膏成。去滓。瓷盒中收。每夜用塗。其鬚髮即生。

治鬚髮禿落不生。令長方。

蔓荊子(二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酒五升令和。於瓷器中密封。二十日藥成。用時。先以烏雞脂塗之。後取藥汁梳鬚髮。十日後良。

又方。

生薑汁(一合) 生地黃汁(一合) 羊子肝汁(一合)

上件藥。相和令勻。夜臥塗之。十日便生。

令生眉毛諸方

夫足太陽之經。其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血氣盛則美眉有毫。血少則眉惡。又眉為風邪所傷。則眉脫。皆是血氣傷損。不能榮養也。故須以藥生之。

治風毒。眉毛墮落。宜服烏蛇丸方

烏蛇肉(酒浸炙令黃) 白附子(炮裂) 白殭蠶(微炒) 干蠍(微炒)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虎脛骨(半兩塗酥炙令微黃) 藿香(半兩) 臘月烏(一隻燒為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夜臨臥再服。

治眉毛脫落。宜用此方。

上以蓮子草。搗絞取汁。磨生鐵塗之。以手揩摩。令藥氣透內。一日可三兩度塗之。為妙。

又方。

白礬〔半(十)兩燒令汁盡〕

上細研為末。以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水下七丸。日加一丸。至四十丸。又日減一丸。周而復始效。

生眉毛方。

牆上青衣(末一兩) 鐵粉(一兩)

上二味。都細研。每夜以水調塗之。

又方。

七月烏麻花陰乾

上搗羅為末。以生烏麻油浸之。每夜塗之妙。

又方。

蔓荊子(四兩微炒)

上搗羅為末。以醋和。每夜塗之。

治眉毛癢落方。

雄黃(一兩細研)

上以醋和。每夜於眉上塗之。

又方。

上取垂柳葉陰乾。搗羅為末。每以生薑汁。於生鐵器中調。夜間塗之。漸以手摩令熱為妙。

治頭赤禿諸方

夫頭赤禿者。此由頭有瘡蟲蝕發。禿落。無白痂有汁。皮赤而癢。故謂之赤禿也。

治頭赤禿方。

上搗黑椹取汁。每服一中盞。日三服。

又方。

上以桑灰汁洗訖。搗椹敷之。

又方。

上以馬蹄燒灰。搗羅為末。以臘月豬脂。和敷之良。

又方。

上以豬毛燒灰。細研。以豬脂和敷之。

又方。

上用油磨錢衣塗之。即生。

染髭發及換白變黑諸方

換白令黑方。

蓮子草汁(一升) 母丁香(半兩) 鐵生(一兩) 毗黎勒(一五) 東引槐枝灰(一兩) 菴摩勒(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蓮子草汁相和令勻。每欲換時。先點藥於髭鬚根下。即拔卻。塗藥避風。於後生。即便黑。永不變也。其藥於瓷器中盛。埋在土中。常令較軟。稍似干即難用。如較干。入少蜜和。用之亦得。

又方。

老生薑皮(一斤)

上置於油膩不潔鐺中。密蓋之。勿令通氣。令一精細人。曙色未分。便須緩煎之。盡一日。藥成。置於瓷缽中細研。欲換時。以物點取藥。如麻子大。先於白髭髮根下。點藥入肉。第四日當有黑者生矣。

染髭發令黑方。

沒石子 烏藥 雞腸草 蓮子草 青胡桃皮 酸石榴皮 馬齒莧 青鹽 熟乾地黃 東南柳枝皮(銼以上各一兩) 獖豬鬃(五兩剪如半豆長)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搗。用蜜水和為劑。以春大麥麵裹。入瓷罐子內盛。用鹽泥固濟。候乾。更泥。泥三度為妙。然後用熟火十斤。燒罐子令黑焰盡。冷之取出。入麝香同研如粉。以生薑自然汁調如稀餳。遇寅日染之良。

換髭法。

黑獖豬鬃〔灰二(一)兩〕 沒石子(一七枚酥炒黑焦) 酸石榴皮(末四錢) 母丁香(末三錢) 旱蓮子(末四錢)

上件藥。都研令極細。每拔時。藥末一字。生薑汁少許。旋折柳枝子攪如稀膏。別以新柳枝子點藥。所貴免閉卻孔子。點後三日。不得用皂莢水洗。即生黑者。

黑髭鬢。鉛梳子方。

鉛(十兩) 錫(三兩二味同銷為汁去滓令淨) 沒石子(二枚) 訶黎勒皮(二枚) 婆羅得(四枚) 硫黃(一分細研) 酸石榴皮(半兩) 磁石(一分) 綠礬(一分) 針砂(半兩醋炒) 熟乾地黃(半兩燒令黑) 烏麻油(一合炒焦) 茜草根(一兩銼) 胡桃瓤(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銷鉛錫為汁。取諸藥末一半入鉛錫中。以柳木篦攪令勻。便傾入梳模子中。俟冷取出開齒。修事如法。將余藥於鐺中。以水煮梳子三日三夜。若水耗。即常以熱水添之。日滿取出。淨洗拭乾。以故帛數重裹三五日。以熟皮子襯手。梳之一百下。如烏色。每梳先用皂莢水洗淨。候乾。即梳之。

換髭法。

蓮子草(一兩) 沒石子(五枚) 母丁香(十枚) 獖豬糞灰(一兩) 酸石榴皮(一枚)

上都搗。羅為末。用生薑自然汁和。瓷盒內盛。以東引柳枝子。點於白髭下。點藥了。便拔了。更點藥一點於上。如此每日旋旋點換。切忌五辛。

又方。

酸石榴根(三兩細銼) 白蜜(三兩) 硫黃(一兩細研) 綠礬(一兩細研)

上件藥相和。入瓶子中。從今年十二月埋之。至來年十二月內取出。用塗鬚髮甚良。

又方。

胡粉(二兩) 石灰(六兩)

上件藥。以橘皮煎湯。和之如粥。先以皂莢湯。淨洗髮髭極淨。候乾。夜臥時。以藥塗髭發上令勻訖。預收桑葉。綴作頭巾。遍裹髭發一夜。至平旦。取漿醋熱暖。淨洗三遍。又以生胡麻苗。搗取汁三升。和水煮一兩沸。淨濾以濯之訖。又用油湯濯之。當色黑如漆

又方。

硼砂(一兩) 酸石榴(一兩)

上件藥。將硼砂。納在石榴中心。卻蓋封定。盛於瓷瓶中。埋於馬糞內。三七日取出。用染之妙。

又方。

胡桃根皮(一秤) 蓮子草(十斤)

上件藥。碎銼。入瓷瓶子內。以水五斗。浸一日去滓。釜中熬至五升。入蕓薹油一斗。以慢火同煎取五升。收貯瓶內。染頭時。先用炭灰汁洗淨。後用藥塗之訖。即上用牛蒡葉包裹。上更用絹油子裹。如此五七日黑也。常夜洗塗之為妙。

染髭鬢令黑。永不白方。

婆羅勒 生鐵屎(捶碎) 母丁香 訶黎勒皮 蓮子草 草豆蔻(去皮) 黃連(去須) 密陀僧(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清漿水一升相和。即入瓷瓶中。以蠟紙密封頭。不令水入。即於宅內渠中深泥下埋。滿百日取出。先以麵漿水洗髭發令淨。幹了。然後用梳梳藥。令離根半寸以來。其藥即自入肉內。勿以手把。仍不得著肉。即洗不落。正塗藥時。仍口中含牛乳。候口中黑即吐卻。更含白乳了。後以故紙裹髭發。經一宿。次用麵漿水洗澤。然後可出入。一染以後。永黑不白也。隨意取食。只忌大蒜。若不含牛乳。即令齒黑。永無洗處。

又方。

生麻油(二升) 干瓦松(一斤半)

上於油中煎瓦松令焦。即取出。細研為散。卻別入生麻油內浸之。塗髭發甚妙。

又方。

上取八九月經霜桐葉兼子。多收搗碎蒸之。以生布絞取油。先以泔洗頭淨後。塗此油。熟揩。經一宿。取蜀葵杆燒灰淋汁。澤之。一月十度用之。永黑不變也。

又方。

上用鏵鐵打作四十九片。如棋子大。燒令赤。即於漿水中淬之。又更燒淬。如此四十九遍。即將鐵入竹瀝中。浸三日後。用梳拈髭發便黑。甚妙。

揩齒令髭發黑諸方

變白髮。神效揩齒藥方。

酸石榴(一枚以泥裹燒令通赤候冷去皮取用) 茄子根(與槐枝同燒令煙絕急以盞蓋之候冷取用) 槐枝 馬齒莧 蘭香菜並根 薄荷 石膏 五倍子(燒熟) 川升麻(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用揩齒。不惟變白為黑。兼更牢固齦牙妙也。

治口齒百疾。兼黑髭鬢。揩齒方。

馬齒莧(牆上生者陰乾了一斤及盛時采采時不得令雞犬孝子女人師僧等見合藥時亦復避之) 生乾地黃(一斤) 牛膝(四兩去苗) 苣𠬍(四兩) 川升麻(四兩) 鹽(一兩) 皂莢(五挺不蚛肥大者去皮子) 東引桃柳枝(各一握)

上件藥。各細銼訖。以新平底鐵鐺中。先下皂莢。次下桃柳枝。次下升麻。次下牛膝。次下馬齒莧。次下苣𠬍鹽花地黃訖。取一新瓦盆子蓋鐺。以鹽泥固濟。切須牢密。即於盆底上。鑽作三個小竅子。以出陰氣。從寅時以文火燒。以小瓦子於竅上蓋之。候陰氣盡。即速泥之。直燒至戌時。方用武火燒。至亥時後停火。放冷。明旦開之。其色如鴉羽。其香馥人。藥乃成矣。便以新瓷瓶盛之。密封。要即旋取出細研。用柳木一枝點藥。再三精意。揩齒悉令周遍。即閉口良久。待藥力入牙齒內。始可漱口。但能每日旦暮揩之。一月內髭發黑潤。異於常也。

黑髭揩齒方。

鯉魚(一頭可盛得藥者去腸肚不洗) 生地黃(八兩竹刀細切) 訶黎勒皮(二兩) 沒石子(一兩) 酸石榴皮(一兩) 茜根(一兩) 鹽(一兩) 胡麻子(三合)

上以上都細銼。納入魚腹中。以濕紙三重裹上。又以鹽泥紙筋封裹。用磚襯魚。以火十斤。燒令煙盡。候冷取出。細研。每服。先以生薑一小塊子揩齒。微覺熱。便使此藥揩之。良久不要盥漱。如白者三七日內從根下黑。黃者七日內便黑。忌蘿蔔蔥蒜等。

又方。

燕子(一枚雄者) 泥鰍魚(一枚) 槐蕊子(一兩) 狼把草 酸石榴瓤(三枚)

上件藥。搗作一團。安於瓦罐子內。以紙筋鹽泥。固濟罐子了。候乾。先以慢火烘徹。後用炭十斤。燒令通赤。候冷取出。細研。如常作齒藥用之。若用經一月以來。白者皆黑。

黑髭揩齒散方。

蓮子草 雞眼草 熟乾地黃 馬齒莧 酸石榴皮 海鹽 青胡桃皮 沒石子(以上各一兩) 丁香(半兩) 川升麻(半兩末) 麝香(一分細研)

上上件八味。搗羅為末。用春大麥面為餅子裹入瓶子內。密蓋口。不令透氣。燒通赤。候冷。搗細羅為散。入麝香丁香升麻。同研令勻。每日早晨及夜臥時。常用揩齒。一月後。甚有神效。

變髭發駐顏。揩齒散方。

蓮子草(端午日收) 破麻布(多年者)

上件藥等分。細銼。納於瓷瓶中。以鹽泥固濟。大火燒半日。候冷取出。仍於鐵臼中搗。細羅為散。每日常用揩之。旋旋有黑者生。

黑髭方。

蓮子草 沒石子 酸石榴皮 馬齒莧 胡桃皮 生乾地黃 青鹽(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用大麥面作餅裹之。入罐子中。以炭火燒。待罐子內黑煙絕。即住火。候冷取出。細碾為末。每日早晨夜間。兩度揩齒。極妙。

又方。

生乾地黃(三兩) 皂莢(三挺不蚛者炙黃焦) 酸石榴皮〔二(三)兩〕 硫黃(三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納一瓷瓶中。於炊飯下蒸一炊久。用密和丸。如酸棗大。每夜後。用生薑汁浸一丸揩齒。二七日髭發皆黑。

又方。

麻枯(八兩搗令碎) 鹽花(三兩) 肥生地黃〔一升(斤)〕

上搗絞取地黃汁。和前件藥。於鐺中熬令干。以鐵蓋子覆之。取炭末和鹽泥泥之。燒通赤。候冷。搗羅為末。常用揩齒了。含藥少時吐卻。便吃薑茶一碗。欲得速見徵效。平明午後。各一度揩之。即先從眉黑。一月內皆變黑矣。

拔白令黑良日法

拔白。令髭發生黑良日。

正月四日 二月八日 三月十三日 四月十六日 五月二十日 六月二十四日 七月二十八日 八月十九日 九月二十五日 十月十日 十一月十一日 十二月七日

上以上日並陸機法。須早晨拔之。永不白也。

又方。

正月(五日十三日) 二月(八日十八日) 三月(三日) 四月(十三日二十五日) 五月(五日十五日) 六月(十四日二十四日) 七月(十八日二十八日) 八月(九日十九日) 九月(八日十八日) 十月(十三日二十三日) 十一月(十日) 十二月(十六日)

上以上日月。並於午時前拔。此方深要依法用之久驗也。凡拔白髮。即先以水。於石上磨丁香汁。候拔了。急手敷於毛孔中。生黑髮矣。

卷第四十二

上氣論

夫百病皆生於氣。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熱則腠理開。氣泄也。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留。怒則氣逆。喜則氣和。榮衛通利。故氣緩焉。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熱氣在內。故氣消也。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寒則經絡凝澀。故氣收聚。熱則腠理開。榮衛通。故汗大泄也。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且汗。外內迅。故氣耗矣。思則身心有亂。止氣留不行。故氣咽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上也。診寸口脈伏。胸中逆氣。是諸氣上衝胸中。故上氣面胕腫。其脈浮大不治。上氣脈躁而喘者。屬肺。肺脹欲作。風病外發。汗愈。若脈洪則為氣。其脈虛。寧寧伏慝者生。牢強者死。上氣喘息低仰。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數者亦死。謂其形損故也。

治上氣喘急諸方

夫肺者。通行臟腑之氣。以榮華於經絡也。若肺虛不足。為邪所乘。則氣道不利。諸臟之氣。上衝胸中。壅滯不通。故令上氣喘急也。

治上氣喘急。不得睡臥。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蘇子(一兩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天門冬(一兩去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厥逆喘急。呼吸欲絕。宜服此方。

麻黃(四兩去根節) 甘草(二兩炙微赤) 射干(二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五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不止。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甘草(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麻黃(一兩去根節) 五味子(一兩) 威靈仙(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款冬花(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淡漿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促。潤肺通胸膈。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五味子(一兩) 赤茯苓(一兩) 大腹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發。即坐臥不安方。

紫蘇子(三兩微炒) 桔梗(二兩去蘆頭) 桂心(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胸中滿悶。咽喉不利。杏仁散方。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三分)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黃銼) 麻黃(三分去根節)赤茯苓(半兩) 胡麻(半兩) 白前(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用鯉魚肉五兩。生薑半兩。切碎。先以水二大盞。煮至一盞。去滓。下散五錢。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促。時有咳嗽。宜服此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百合(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芥子(二兩) 百合(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下七丸。

治久上氣諸方

夫肺主於氣。通於呼吸。而氣之行。循環表裡。流注經絡也。若臟腑虛弱。風冷之氣。相併上攻於肺。肺氣不足。邪之所乘。積蓄日久。不能宣通。則胸中氣逆。喘息不利。此是久上氣之候也。

治久上氣喘急。坐臥不得。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甜葶藶(一兩隔紙燒令紫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上氣。胸中痰滯。妨悶。不能飲食。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 柴胡(一兩去苗) 木香(半兩) 半夏(三分湯浸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大腹皮(三分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上氣。心膈不利。吃食全微。咳嗽不止。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 紫蘇莖葉(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細辛(半兩)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上氣。心腹虛冷。胸滿不食。時復嘔沫。胡椒丸方。

胡椒(一兩) 蓽茇(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白朮(一兩) 桂心(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 款冬花(半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姜橘湯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久上氣。痰唾。氣壅喘悶。旋覆花丸方。

旋覆花(一兩) 皂莢(一兩皮黑皮塗酥炙微黃去子)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漿水下二十丸。

治久上氣。時唾痰涎。不得眠臥方。

長大皂莢(一挺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煮棗粥飲下五丸。

治積年上氣不瘥。垂死者。宜服此方。

莨菪子(一兩水淘去浮者水煮冷芽出候乾炒令黃黑色) 熟羊肺(一具曬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七月七日神醋。拌令相著。夜不食。空腹服。以熱水調一錢服之。須臾。若覺心悶者。可食白粥。五七口止之。隔日服之。永瘥。

治久上氣不瘥方。

大棗(五十枚煮熟去皮核) 豉(一百二十粒) 杏仁(一百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川椒〔三(二)百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搗羅為末〕

上件藥。都搗熟為丸。如蓮子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久上氣不止。累療不瘥方。

豬𠬍(三具切) 棗(五十枚切)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都以酒五升。浸三五日。每服。暖一小盞。日三服。

治卒上氣諸方

夫肺主於氣。若肺氣虛實不調。或暴為風邪所乘。則臟腑不利。經絡痞澀。氣不宣和。則卒上氣也。又因有所怒。則卒逆氣上衝。甚則變嘔血。為氣血俱傷也。

治卒上氣。喘急。氣奔欲絕。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馬兜鈴(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上氣。奔喘。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細辛(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上氣。胸中不利。痰逆。青橘皮散方。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一兩) 紫蘇莖葉(二兩)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上氣。心胸壅悶。頭痛。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麻黃(二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前胡(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上氣喘急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二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淡竹枝梢(二七莖長一握)

上件藥。搗篩為散。分為十服。每服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上氣。喘急腹痛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五味子(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燈心(一兩) 木通(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下牛酥一分。時時溫服一合。

治上氣胸滿諸方

夫上氣胸滿者。由肺臟氣實。上焦壅滯。榮衛痞澀。氣不宣通也。肺為華蓋。居於膈上。主通於諸臟之氣。若為邪所乘。則肺壅脹。氣逆不順。故令上氣胸滿也。

治上氣肺壅脹。胸中滿悶。喘急不利。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紫蘇子(一兩微炒) 前胡(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一兩半) 五味子(一兩) 赤茯苓(一兩) 檳榔(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肺實熱。胸滿煩悶。呼吸氣促。喉咽不利。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半兩去蘆頭) 射干(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茯苓(三分) 前胡(二分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大腹皮(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肺壅胸滿。喘息不利。青橘皮散方。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紫蘇子(一兩微炒) 五味子(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心胸滿塞。不下食。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大腹皮(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赤茯苓(一兩) 木通(一兩銼) 紫蘇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胸心滿塞。不下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紫蘇子(一兩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胸滿。咽喉噎塞。心神煩悶。大小便不利。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川朴硝(一兩)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苦瓠子仁(一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木通(一兩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上氣。胸中滿悶。大便不利。宜服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木通(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上氣不得睡臥諸方

夫臟腑之氣。皆上注於肺。肺主於氣也。若陰陽不調。肺氣虛弱。邪之所攻。則肺脹氣逆。胸中痞塞。呼吸不利。氣奔喘急。不得暫息。故令不得睡臥也。

治上氣。咽喉窒塞。短氣。不得睡臥。腰背強痛。四肢煩疼。腹滿不能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胸中滿塞。不得喘息。枳實散方。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款冬花(三分)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促。不得睡臥。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貝母(三分煨微黃)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麻黃(一兩去根節) 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睡臥不得。攀物而坐。唾血。不能食飲。宜服紫蘇子散方。

紫蘇子(一兩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五味子(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半兩) 款冬花(半兩) 射干(半兩) 天門冬(三分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不得睡臥。腹脅有積氣。宜服此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木香(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燈心一大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不得睡臥。短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喘急。睡臥不得。咳嗽。涎唾不止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胸滿。晝夜不得眠臥。困篤。鍾乳丸方。

鍾乳粉(二兩) 乾薑(一兩炮) 款冬花(半兩) 細辛(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貝母(三分煨微黃)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芎藭(半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上氣喉中作水雞聲諸方

夫肺主於氣。若臟腑不和。肺氣虛弱。風冷之氣所乘。則胸滿肺脹。脹則肺管不利。不利則氣道壅澀。則喘息不調。故令喉中作水雞聲也。

治上氣。喉中作水雞聲。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射干(一兩) 款冬花(一兩) 細辛(三分) 五味子(三分)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肺壅。喘息不利。咽喉作水雞聲。宜服款冬花散方。

款冬花(三分)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木通(一兩銼)桔梗(一兩去蘆頭) 馬兜鈴(三分)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不得喘息。喉中作水雞聲方。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細辛(半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喉中作水雞聲。無問年月遠近方。

肥皂莢(五挺) 酥(二兩)

上件皂莢刮去黑皮。旋旋塗酥。以慢火炙令酥盡。候焦黃。去子。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粥飲下七丸。

又方。

臘月豬尾(燒為灰)

上件藥。細研。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上氣嘔吐諸方

夫肺主於氣。肺為邪所乘。則上氣。此為膈內有熱。胃間有寒。寒從胃上乘於肺。與膈內熱相搏。故乍寒乍熱而上氣。上氣動於胃。胃氣逆。故令嘔吐也。

治上氣。心胸痰壅。喘促嘔吐。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二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兩(分)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朮(一兩)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嘔吐。不能下食。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嘔吐。胸脅滿悶。不思飲食。心神虛煩。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三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 白朮(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嘔吐。心胸滿悶。痰滯。不能飲食。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高良薑(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細辛(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嘔吐。不能下食。橘皮散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子(一兩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胃中煩熱。痰壅吐逆。不能下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赤茯苓(一兩)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訶黎勒皮(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胃中不和。嘔吐。不能下食。虛弱無力。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五味子(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白茯苓(一兩) 沉香(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紫蘇子(一兩微炒) 草豆蔻(一兩去皮)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上氣腹脹滿諸方

夫上氣腹脹滿者。由臟腑虛弱。陰陽不調。陽氣外虛。陰氣內損。風冷之氣。在於腹臟。伏留不散。攻於脾肺。脾肺既虛。為邪所乘。則經絡壅澀。氣逆不通。故令上氣腹脹滿也。

治上氣腹脹滿。上焦壅滯。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一兩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腹脹滿。不下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 柴蘇莖葉(三分)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檳榔(一兩)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腹脹滿。坐臥不得。少思飲食。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腹滿。煩悶。不欲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檳榔(三分) 桑根白皮(半兩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腹脹滿。不能下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前胡(三分去蘆頭) 紫蘇莖葉(一兩) 木通(半兩銼) 木香(半兩) 白朮(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腹脹滿。宜服此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湯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上氣腹脹滿。不下食方。

桑根白皮(三兩銼)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微炒) 白朮(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酒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上氣咳逆諸方

夫上氣咳逆者。由肺臟虛弱。感於風寒。而成咳逆也。咳則氣聚於肺。則令肺脹。心胸煩悶。是為咳逆也。此皆邪氣與正氣相搏。正氣不得宣通。但逆行於咽喉之間。邪氣動作。則氣逆不順。奔上胸膈。故謂之上氣咳逆也。

治上氣咳逆。支滿喘嗽。氣結胸中。心煩不利。宜服芫花散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細辛(半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咳逆。喉中不利。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赤茯苓(一兩) 款冬花(三分) 射干(一兩) 細辛(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菖蒲(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咳逆。胸滿多唾。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人參(一兩去蘆頭) 款冬花(三分) 赤茯苓(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三分) 白朮(半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菖蒲(三分) 細辛(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上氣咳逆。心胸煩悶。小便不利。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昆布(三分洗去鹹味)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海蛤(一兩細研)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上氣咳逆。腹中堅痞。往來寒熱。令人羸瘦。不能飲食。或時下痢。腹中疼痛。桂心丸方。

桂心(一兩) 川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上氣咳逆。多唾食少。宜服乾薑丸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柑子皮(三分湯浸去白瓤)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款冬花(三分)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上氣喘急身面浮腫諸方

夫肺主於氣。候於身之皮毛。而氣之行。循環臟腑。流通經絡。若為風邪所乘。則膚腠閉塞。榮衛壅澀。津液相併。不得泄越。故令上氣而身面浮腫也。

治上氣喘急。胸中滿悶。身面浮腫。宜服葶藶散方。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漢防己(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發。即不得眠臥。心腹脹滿。喘急不能食。身面浮腫。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麻黃(一兩去根節) 貝母(三分煨微黃) 大腹皮(三分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豬苓(一兩去黑皮)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喘急。或心腹氣滯。身面浮腫。吃食減少。宜服陳橘皮丸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豬苓(一兩去黑皮)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桂心(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桑根白皮〔一(二)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粥飲。下三十丸。

治上氣喘急。肺熱咳嗽。不得坐臥。身面浮腫。不下飲食。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漢防己(三分) 百合(一合)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一兩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牽牛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上氣喘急。身面浮腫。不得眠臥。積年不瘥方。

皂莢(二兩刮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桑根白皮(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 漢防己(一兩)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別搗如泥)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杏仁葶藶。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下三十丸。

治上氣喘急。遍身浮腫。宜服此方。

甜葶藶(一升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令極細。用生絹袋盛。以清酒五升。浸三五日後。每服。抄一匙。用粥飲調下。日三四服。

治七氣諸方

夫七氣者。為寒氣。熱氣。恚氣。怒氣。憂氣。喜氣。愁氣。凡此七氣。積聚堅牢。大如杯盤。在心下腹中。疼痛欲死。不能飲食。時來時去。每發極甚。如有禍祟。此皆七氣所生也。寒氣則嘔吐噁心。熱氣則恍惚眩亂。怒氣則上焦熱痛不可忍。極上搶心。短氣欲死。不得氣息。恚氣則積在心下。不得飲食。喜氣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憂氣則不可劇作。臥不安席。愁氣則喜忘不安。故名七氣也。

治憂恚寒熱喜怒。及飲食阻隔。內傷五臟。氣攻上不能還下。心中悸動不安。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 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甘地(半兩炙微赤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熟乾地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稍熱服。

治七氣。臟腑虛冷。心胸氣上。勞乏不能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沉香(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稍熱服。

治七氣。心腹積聚。結塊如杯。嘔吐寒熱。胸心中短氣。不能下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訶黎勒皮(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半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京三稜(三分) 檳榔(半兩) 赤茯苓(三分)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當歸(三分) 蘹香子(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稍熱服。

治寒熱恚怒喜憂愁等七氣。積聚不散。在於心腹。結塊如杯。胸中氣隔。吐逆不能下食。腹脅疼痛。喜忘不安。呼吸短氣。四肢不舉。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芎藭(三分) 防葵(一兩) 甘遂(一兩煨微黃) 菖蒲(三分)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赤茯苓(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石膏(三分細研水飛過)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細辛(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五丸。漸加至十丸。當以通利為度。

治七氣。積聚堅牢。心腹脹痛。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人參(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桔梗(三分去蘆頭) 菖蒲(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赤茯苓(三分)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三分)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細辛(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為度。

治短氣諸方

夫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蓋由體實。實則氣盛。盛則氣逆不通。故短氣也。又肺虛則氣不足。亦令短氣。則其人氣微。有如少氣。故呼吸不利。診其脈尺寸俱微。血氣不足。其人短氣。寸口脈沉。胸中短氣。脈前小後大。則胸滿短氣。脈洪大者。亦短氣也。

治肺實。胸中短氣。上焦壅滯。不思飲食。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氣虛。胸膈中寒熱。短氣不足。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二兩) 五味子(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肺氣實。上焦煩熱。短氣胸滿。呼吸不利。宜服木通丸方。

木通〔二(一)兩銼〕 杏仁〔二(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蘇莖葉(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熱。氣呼吸不利。麥門冬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虛寒。胸中痞塞。短氣不足。少思飲食。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桔梗(三分去蘆頭)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三分) 貝母(三分煨微黃)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訶黎勒皮〔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圓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卒短氣方。

枸杞葉〔一(二)兩〕 生薑(一兩切)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又方。 紫蘇莖葉(二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入棗七枚。煎至一大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虛冷短氣方。

上以川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以生絹袋盛。用無灰酒五升浸。經三日後。隨性飲之。

治氣逆諸方

夫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又有因食而氣逆上者。凡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無音聲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者。有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臥。臥而喘者。皆有所起。其不得臥而息有音聲者。是陽明之逆。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聲。陽明者胃之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氣逆不順。故不得臥。夫胃氣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者。此肺之絡逆。絡脈之氣。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此絡脈之疾也。人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於肺。夫水者循津液而流。腎者水藏。主津液。津液不順。故臥而喘也。診其脈太過。則令人逆氣背痛溫溫然。寸口脈伏。胸中有逆氣。關上脈細。其人逆氣。腹中痛滿也。

治臟腑虛寒。逆氣上攻。胸膈痞塞。吐逆。腹脅脹滿。氣不得息。四肢逆不利。宜服訶黎勒皮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草豆蔻(三分去皮) 白朮(半兩) 當歸(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桂心(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之。日三四服。

治氣實。胸中逆滿。痞塞不能食。呼吸短氣。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逆氣。心腹滿急。嘔吐不下食。腹脅疼痛。皆因臟腑久冷。或憂恚結聚所成疾。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當歸(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上奔。胸中逆滿。喘息短氣。不得安臥。腹中冷氣。腸鳴相逐。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逆氣。胸中痞塞。呼吸短氣。腹內虛寒。食即嘔逆。羸瘦不足。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一兩) 沉香(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白朮(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乾薑(半兩炮裂銼)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逆氣。胸中痞滿。不能喘息。臟腑虛寒。心腹堅痞。痰飲留滯。宿食不消。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胡椒(三分) 蓽茇(三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三分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細辛(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前胡(三分去蘆頭)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白朮(三分) 防葵(三分)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日三服。

治因食熱及飲冷水上氣諸方

夫食熱物。皆觸動肺氣。則熱聚肺間。熱氣不歇。而飲冷水。冷熱相搏。氣聚不宣。為冷所乘。故令上氣也。

治因食熱及飲冷水。上氣胸滿。心下有水不散。虛喘妨悶。不下食。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桂心(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澤瀉(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因食熱及飲冷水。上氣胸滿。不下食。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澤瀉(半兩) 赤茯苓(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稍熱頻服。

治走馬奔喘。便飲冷水。因得上氣發熱。宜服此方。

竹葉(五十片)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煮取六分。去滓。分為二服。溫溫相次服之。

治因食熱及飲冷水過多。上氣胸滿方。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澤瀉(三分)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三分) 木香(半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生薑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因食熱飽。及飲冷水過多。上攻肺臟。喘急不已。宜服此方。

巴豆(一分去皮臍紙裹壓去油)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十丸。得吐利愈。

治胸痹諸方

夫寒氣客於五臟六腑。因虛而發。上衝於胸間。則為胸痹。胸痹之候者。胸中愊愊如滿。噎塞不利。習習如癢。喉里澀。唾燥沫。甚者。心強痞急痛。肌肉苦痹。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肉皆痛。手不能犯。胸滿短氣。咳唾引痛。煩悶。自汗出。或背膂微痛。其脈浮而微者是也。不治。數日則殺人爾。

治胸痹喘急不通。利膈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胸痹疼痛痰逆。心膈不利方。

栝蔞(一枚)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薤白五莖。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又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三分) 栝蔞(一枚)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薤白五莖。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胸痹壅悶。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牛膝(一兩去苗) 犀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橘皮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滿。噎塞如痹。咽喉中澀。唾沫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胸痹。強急疼痛方。

雄黃(半兩細研)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同研令細。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橘皮湯下五丸。

治胸痹。氣壅滿悶。心膈不利方。

枳實(二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二錢。

治胸痹已瘥。復更發者。宜服此方。

薤根(二斤淨洗去土)

上搗絞取汁。溫服一小盞。立愈。

治胸痹噎塞諸方

夫臟腑不和。氣血虛弱。風冷之氣。伏留在內。因虛。上攻胸膈。則令胸中愊愊滿塞。習習如癢。氣道壅澀。咽喉不利。心下痞急。咳唾引痛。氣不宣通。故令胸中痹悶而噎塞也。

治胸痹噎塞。心下煩滿。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射干(一兩)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痹噎塞。不能下食。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赤茯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京三稜(一兩) 桂心(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檳榔(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痹氣噎塞。疼悶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通(一兩銼) 桂心(一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痹氣膈。噎塞不通。脾虛胃冷。不能下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白朮(半兩) 昆布(半兩洗去鹹味)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痹痰壅。噎塞不下食。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大腹皮(三分銼)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痹氣喘噎塞。通氣散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治胸痹連心氣悶。喉中噎塞唾沫方。

細辛(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栝蔞(一枚)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細細呷服。

治胸痹氣悶。喉中噎塞。宜服昆布丸方。

昆布(三分洗去鹹味) 赤茯苓(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乾薑(一分炮裂銼)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胸痹短氣諸方

夫胸痹短氣者。由臟腑虛弱。陰陽不和。風冷邪氣。攻注胸中。其脈太過與不及。陽微陰強。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謂極虛故也。今陽虛屬上焦。所以胸痹。陰強則令心痛也。而又肺主於氣。若肺虛不足。則令短氣。又平人無寒熱短氣。若不足以息者。體實也。實則氣盛。盛則氣逆。逆則不通。故亦短氣。凡脈沉遲小緊者。皆是胸痹短氣候也。

治胸痹短氣。喘息不利。心膈壅悶。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半) 赤茯苓(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五味子(一兩) 栝蔞(一枚)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痹短氣。臟腑久寒。臍腹疼痛。兩脅脹滿。心膈不利。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半) 高良薑(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痹短氣。心中煩悶。宜服此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檳榔(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痹短氣方

栝蔞(一枚)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實(二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薤白五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痹壅悶。閉塞短氣方。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痹心下堅痞緩急諸方

夫胸痹心下堅痞者。由臟腑不調。風冷之氣。攻注於胸膈。經絡壅澀。氣不宣通。則令心中堅滿。喉咽乾燥。時欲嘔吐。胸背緩急不可俯仰。呼吸短氣。咳唾引痛。胸中痞急也。

治胸痹。心下堅痞。胸背緩急。心腹不利。宜服此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胸痹。心下堅痞。胸背緩急疼痛。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木香(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大腹皮(三分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胸痹。心下堅痞緩急。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二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之。

治胸痹。心下堅痞緩急。氣結不通方。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之。

治胸痹。心膈痞滿。肩背緩急痛方。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貝母(三分煨微黃)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日三四服。

治胸痹心背痛諸方

夫胸痹心背痛者。由臟腑虛寒。風冷邪氣。積聚在內。上攻胸中。而乘於心。正氣與邪氣交爭。陽氣不足。陰氣有餘。陰陽不和。邪正相擊。故令心背徹痛也。

治胸痹。心痛背痛腹脹。氣滿不下食飲。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赤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二兩(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方。

栝蔞(一枚) 桂心(三分)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漿水一中盞。入薤白七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治胸痹。心背痛。短氣方。

細辛(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熟乾地黃(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乾薑(三分炮裂銼) 白朮(三分) 栝蔞(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三(二)錢。日三四服。

治胸痹。心背痛。惡氣所攻。音聲閉塞方。

檳榔(一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生薑童子小便。調下一錢。

又方。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吳茱萸(一兩) 桂心(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豉(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一錢。

治胸痹。心背痛。氣逆。胸膈不利。飲食難下。宜服此方。

甘草(三分) 桂心(三分)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三分炮裂銼) 細辛(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胸痹。心背疼痛。氣悶熨背散方。

細辛(二兩) 附子(一兩) 羌活(二兩) 川椒(二兩去目) 桂心(二兩) 川烏頭(二兩) 芎藭(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少醋。拌炒令極熱。分二處。用熟帛裹熨背。冷即換之。

治心痺諸方

夫思慮煩多則損心。心虛故邪乘之。邪積而不去。則時害飲食。心中愊愊如滿。蘊蘊而痛。是謂之心痹。診其脈沉而弦者。心痹之候也。

治心痹。心中愊塞而痛。不能下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二分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二(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痹。胸中滿塞。心中微痛。煩悶不能食方。

赤茯苓(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柴胡(三分去苗) 前胡(三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痹。滿急刺痛。不可俯仰。氣促。咳唾不利。宜服此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 木香(三分) 五味子(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檳榔(三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痹。胸中氣堅急。心微痛。氣短促。咳唾亦痛。不能食方。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細辛(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氣虛損。邪冷所乘。胸膈痞塞。心中痹痛。食飲不得。青橘皮丸方。

青橘皮(一兩酒浸) 桂心(一兩) 當歸(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細辛(半兩)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三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蘿蔔子(半兩微炒) 木香(三分) 蓬莪朮(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卷第四十三

心痛論

夫心痛者。由風冷邪氣乘於心也。其痛發有死者。有不成病者。心為諸臟之主。而藏神。其正經不可傷。傷之而痛。為真心痛。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有支別之絡脈。其為風冷所乘。不傷於正經者。亦令心痛。則乍間乍甚。故成病不死。又心為火。與諸陽會合。而手少陰心經也。若諸陽氣虛。少陰之經氣逆。謂之陽虛陰厥。亦令心痛。其痛引喉是也。又諸臟虛受病。氣乘於心者。亦令心痛。則心下急痛。謂之脾心痛也。足太陰為脾之經。與胃合。足陽明為胃之經。氣虛逆乘於心而痛。其狀。腹脹歸於心而痛甚。謂之胃心痛也。腎之經足少陰是也。與膀胱合。膀胱之經。足太陽是也。此二經俱虛。而氣逆乘心而痛者。其狀下重。時苦泄寒中。為腎心痛也。診其心脈急者。為心痛引背。食不下。寸口脈沉緊。苦心下有寒時痛。關上脈緊。心下苦痛。左手寸口脈沉。則為陰絕。陰絕者無心脈也。苦心下毒痛也。

治九種心痛諸方

夫九種心痛者。一蟲心痛。二疰心痛。三風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飲心痛。七冷心痛。八熱心痛。九去來心痛。謂之九種也。此皆諸邪之氣。乘於手少陰之絡。邪氣搏於正氣。邪正交結相擊。故令心痛也。

治九種心痛。面色青。心腹妨悶。四肢不和。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赤芍藥〔三(一)兩〕 酸石榴皮(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一兩) 大腹皮(三分銼) 紫雪(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九種心痛。多吐腹脹。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食茱萸(半兩) 赤芍藥(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炙薑汁炙令香熟) 檳榔〔二(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九種心痛。及冷氣攻兩脅。胸背疼痛。欲吐。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檳榔(二兩)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生薑棗湯。調下二錢。

治九種心痛。腹脅氣滯。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木香(半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釅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九種心痛。腹內冷氣積聚。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半兩) 阿魏(半兩面裹煨以面熟為度) 麝香(半兩細研) 木香(一兩) 丁香(一兩) 火前椿(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同研令勻。煎醋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熱酒嚼下十丸。

治九種心痛。腹脅氣脹。不欲飲食。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二兩炮裂銼)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狼毒(一兩銼碎醋拌炒黃) 食茱萸(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丸。

治九種心痛。及腹脅氣聚。滯不消方。

上取乾漆二兩。搗碎。炒令煙出。細研如粉。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五丸。

治九種心痛妨悶方。

桂心(半兩末)

上以酒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滓。稍熱服。立效。

又方。

槐樹枝(一握新生者細銼)

上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去滓。稍熱分為二服。

治卒心痛諸方

夫卒心痛者。由臟腑虛弱。風邪冷熱之氣。客於手少陰之絡。正氣不足。邪氣勝盛。邪正相擊。上衝於心。心如寒狀。痛不得息。故云卒心痛也。

治卒心痛。腹脅氣脹。不欲飲食。宜服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一兩半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卒心痛。腹脹。去惡氣麝香散方。

麝香(一兩細研) 犀角屑(半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卒心痛。腹脅氣滯方。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蓬莪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酒調下二(一)錢。

治卒心痛。氣悶欲絕。面色青。四肢逆冷。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檳榔(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一兩)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又方。

桂心(二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十丸。

又方。

生薑(半兩) 熟乾地黃(半兩)

上件藥。細銼。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釅醋(一合) 雞子(一枚打破)

上件藥相和。攪令勻。暖過頓飲之。

又方。

白艾(二兩熟者)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為三服。稍熱服之。

又方。

用青布裹鹽如彈子大。燒令赤。都研為末。以熱酒調。頓服之。

又方。

灶突中墨(半兩) 鹽(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五六沸。令鹽消。去滓。分溫二服。當吐之愈。未吐更服。

又方。

上用鐺底墨。以熱小便。調下二錢。

又方。

上用蒸大豆。或煮豆。以囊盛。更番熨痛處。冷復易之。

治諸蟲心痛諸方

夫人臟腑虛弱。風邪冷熱之氣。交結成於諸蟲。在於腹胃之間。因食甘肥。其蟲發作。腹中堆聚。行動往來。若攻於心絡。則令心痛無休息。喜吐清水。及有涎沫。蛔蟲貫於心則殺人。宜速療之也。

治諸蟲心痛。多吐不食。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鶴蝨(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諸蟲心痛不可忍。多吐酸水。宜服石榴皮散方。

酸石榴皮(一兩銼) 桃符(二兩銼) 胡粉(一兩) 酒(二合) 檳榔末(二錢)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前二味至一盞。去滓。下胡粉檳榔酒。更煎一沸。稍熱分為三服。

治諸蟲心痛。每發。連臍腹刺痛。多吐涎沫。宜服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半兩) 酸石榴皮(半兩) 蕪荑(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生薑(一分) 檳榔末(二錢)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下檳榔末。攪令勻。稍熱分為三服。

又方。

酸石榴根〔二(一)兩〕 桃白皮(一兩)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半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諸蟲心痛不可忍。服之蟲皆利下。雷丸散方。

雷丸 貫眾 狼牙 當歸(銼微炒) 檳榔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 鶴蝨(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蜜湯調下一錢。以利下蟲為度。

治積年常患諸蟲心痛。吐水不能食。鶴蝨丸方。

鶴蝨 附子(炮裂去皮臍) 狼牙 檳榔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 白朮 甘草(炙微赤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狼毒(一兩半銼碎醋拌炒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五丸。

治諸蟲心痛。多吐。四肢不和。冷氣上攻。心腹滿悶。檳榔丸方。

檳榔 鶴蝨 桂心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又方。

鶴蝨(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醋湯下十丸。

又方。

檳榔(一兩半) 鶴蝨(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暖大麻仁汁。調下二錢。

又方。

東引石榴根(一兩銼) 膩粉(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石榴根至五分。去滓。調膩粉。以利下蟲為效。

又方。

上以鰻鱺魚。淡炙令熟。與患人三五兩吃。永瘥。

又方。

上用熊膽如大豆許。細研。以溫水和服之。立瘥。

又方。

丁香(半兩) 亂髮(如雞子大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薰陸香(半兩)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暖醋一合。調下一錢。

又方。

楝樹東南根白皮(一兩樹有子者)

上細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空腹頓服。

治冷氣心腹痛諸方

夫冷氣心痛者。由臟腑虛弱。宿有冷疹。因外觸風寒。內傷飲冷。而致發動邪氣與正氣相搏。隨其上下。若上攻於心則心痛。或下攻於腹則腹痛也。

治冷氣攻心。腹痛。脅肋妨悶。不思飲食。桔梗散方。

桔梗(去蘆頭) 當歸(銼微炒) 赤芍藥 赤茯苓 白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蓽澄茄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 草豆蔻(去皮) 訶黎勒(煨用皮) 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冷氣攻心腹痛不可忍。木香散方。

木香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銼微炒) 檳榔附子(炮裂銼以上各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麝香(三錢細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入麝香。和令勻。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冷氣不和。心腹㽲痛。或時嘔逆。不納飲食。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 白豆蔻 桂心(以上各一兩) 芎藭(半兩) 丁香(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冷氣攻心腹痛。時復下利。當歸散方。

當歸(銼微炒) 乾薑(炮裂銼)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艾葉(炒令微焦) 白朮 附子(炮裂去皮臍)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二錢至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冷氣攻心腹痛。多嘔。不欲飲食。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高良薑(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草豆蔻(一兩半去皮)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冶冷邪氣攻心腹痛。不欲飲食。桃仁散方。

桃仁(三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麥糵(半兩微炒) 檳榔(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冷氣攻心腹㽲痛。少思飲食。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當歸(一兩銼微炒) 蓬莪朮(三分)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阿魏(一分麵裹煨令面熟為度)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蓽茇散方。

蓽茇(一分) 胡椒(一分) 桂心〔二(一)分〕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積冷氣攻心腹痛。四肢多冷。面色青黃。不欲飲食。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肉豆蔻(一兩去皮) 吳茱萸(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先將茱萸。以米醋煮三(一二)十沸。後掘一地坑子。可安得茱萸。先以大火半秤。燒坑子令通赤。以米醋半盞。及茱萸。入在坑內。用瓷碗蓋之。四面以灰擁定。勿令泄氣。候冷取出。與前藥一處搗羅為末。入麝香和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久積冷氣攻心腹脹痛。或時吐逆下利。不思飲食。宜服內炙丸方。

蓽茇(半兩)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白茯苓(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肉豆蔻(半兩去皮) 縮砂(半兩去皮) 當歸(三分銼微炒) 木香(半兩) 胡椒(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醋湯下二十丸。

治冷氣攻心腹。久不瘥。面色青黃。四肢多冷。阿魏丸方。

阿魏(一兩以醋一碗煎成膏)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阿魏膏。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心腹痛脹滿諸方

夫心腹痛脹滿者。由臟虛而邪氣客之。乘於心脾故也。足太陰脾之經也。脾虛則脹。足少陰腎之經也。其脈起於足小指之下。循行上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入肺。其支者從肺出絡於心。今虛邪之氣。客於三經。與正氣相搏。積聚在內。邪氣並於心脾。故令心腹痛而脹。診其脈遲而滑者。脹滿也。

治久冷胸膈氣滯。心腹痛。脹滿。不能飲食。四肢虛乏。吃食全少。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乾薑(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腹痛脹滿。氣促。肩背悶。四肢不和。少思飲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半)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赤芍藥(一兩)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冷氣攻心腹。脹滿疼痛。飲食不消。四肢羸瘦。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木香(一兩) 蒼朮(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腹痛。脅肋氣脹滿。不下食。當歸散方。

當歸(銼微炒) 赤茯苓 桔梗(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 高良薑(銼) 檳榔 桂心(以上各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腹痛脹滿。短氣欲絕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生薑(半兩細切) 豉(一分)

上件藥。以酒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

治心腹痛脹滿。喘促。不欲飲食。四肢少力。心神虛煩。桔梗散方。

桔梗(去蘆頭) 赤茯苓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去蘆頭)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木香 赤芍藥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 檳榔〔以上各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薑棗湯調下一錢。

治心腹痛脹滿。食不消化。四肢不和。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赤芍藥(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桂心(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心腹痛脹滿。臍下有積聚。不欲飲食。赤芍藥丸方。

赤芍藥(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朮(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煮去裙襴)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乾薑(三分炮裂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肉豆蔻(半兩去瓤) 雄雀糞(半兩微炒) 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久心痛諸方

夫心為諸臟之主。其正經不可傷。傷之而痛者。則朝發夕死。夕發朝死。不暇展治。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別絡。為風邪冷熱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發作有時。經久不得瘥也。

治久心痛。冷氣積聚。四肢不和。唇口青。時時惡寒。川椒散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當歸(半兩銼微炒)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痛。積年不瘥。發即數日不食。及腹中積聚。邪毒氣不散。犀角丸方。

犀角屑 麝香(細研) 雄黃(細研) 桔梗(去蘆頭) 硃砂(細研) 莽草(微炒炙) 鬼臼(去須)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甘草(煨令微黃) 芫花(醋拌炒令干以上各半兩)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赤足蜈蚣(二枚微炒去足) 貝齒(五枚燒赤)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丸。

治久心痛。經年不止。及蛔蟲。冷氣心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 鶴蝨 檳榔 訶黎勒(煨用皮) 蕪荑 附子(炮裂去皮臍) 乾薑(炮裂銼以上各三分)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久心痛。積年不瘥。及冷氣結塊。少思飲食。艾煎丸方。

熟艾(一斤末) 木香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山茱萸 乾薑(炮裂銼) 柏子仁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除熟艾。余並搗羅為末。入桃仁和研令勻。用釅醋五升。熬艾末成膏。入諸藥。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久心痛不止方。

桑黃(半兩微炙)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丁香(半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久心痛不可忍。無問男女老少方。

桃白皮(五兩)

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二(一)盞。去滓。頻服。根皮亦良。

治久心痛。頻發作。不可忍方。

小蒜(不限多少)

上以釅醋爛煮。空心隨意食之。

治久心痛。時發不定。多吐清水。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雌黃(二兩細研)

上以醋二升。下雌黃末。慢火煎成膏。入干蒸餅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醋湯下七丸。

治惡疰心痛諸方

夫惡疰心痛者。由人陰陽俱虛。氣血不足。風寒暑濕不正之氣。乘虛而入人肌體。流注經絡。伏留臟腑。其邪毒之氣。擊於心包。故令心痛。

治惡疰心痛。或㽲刺腹脅或肩背。痛無常處。鬼箭羽散方。

鬼箭羽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芍藥 鬼臼(去須)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銼微炒) 桂心 柴胡(去苗) 硃砂(細研以上各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硃砂。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惡疰心痛。發歇不定。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犀角屑(三分) 檳榔(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白朮(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桂心(半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五(一)錢。

治惡疰心痛。煩亂不可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安息香(半兩) 檳榔〔二(一)兩〕 沒藥(半兩) 肉桂(一兩去皴皮) 麝香(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惡疰心痛。手足逆冷。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木香(三分) 高良薑(半兩銼)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半兩)

治惡疰。脅肋連心刺痛。當歸散方。

當歸(銼碎微炒) 木香 檳榔 麝香(細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二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惡疰。心腹痛如錐刀所刺。脹滿欲死者。硝石丸方。

硝石(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巴豆(三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

治中惡心痛諸方

夫中惡心痛者。由人臟腑氣虛。精神衰弱。為毒邪鬼氣之所中也。凡人陰陽理順。榮衛和平。志清神守。則邪不干正。若表裡俱虛。精神散失。邪毒之氣。入於臟腑。攻擊於心絡。故令心腹刺痛也。

治中惡心痛。腹脹悶亂。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赤芍藥 川升麻 鬼箭羽 鬼臼(去根) 桂心 桔梗(去蘆頭) 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 川朴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惡心痛不可忍。沉香散方。

沉香(半兩) 赤芍藥(半兩) 酸石榴皮(半兩銼微炒) 桔梗(半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赤芍藥(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惡。心痛不可忍。如盅毒惡疾之狀。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分) 木通(一分) 羌活(一分) 黑豆(半合)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牛黃(半錢細研) 麝香(半錢細研) 桑根白皮(一分)

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滓。入牛黃麝香攪令勻。分溫三服。不計時候服。

治中惡心痛。氣急脹滿。厭厭欲死。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研) 赤小豆(半兩) 瓜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一錢。當吐立瘥。良久不吐。再服。

治中惡心痛。悶亂不識人。白芥子丸方。

白芥子(半兩) 安息香(半兩) 麝香(一錢細研) 烏藥(半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以湯浸蒸餅。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生薑童子小便。下一丸。

治心痛多唾諸方

夫心痛多唾者。是停飲乘心之痛也。痛在心絡。故停水液。為心氣通於舌。小腸為之腑也。其水氣下行。入於小腸為溲便。則心絡無有停飲也。膀胱與腎俱象水。膀胱為腎之腑。津液上為唾。腎氣下通於陰。若腑臟平和。則水液下流。若冷熱相沖。致腑臟不調。津液水飲停積。上迫於心。令心氣不得宣暢。故心痛而多唾也。

治心痛氣脹。心胸不利。痰飲不消。多唾。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旋覆花(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痛。痰飲多唾。不能食。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赤)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三分)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痛。痰飲多唾。腹脹不能下食。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檳榔(半兩)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丁香(一分) 高良薑(半兩銼) 木香(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痛多唾。不能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芍藥(三分) 檳榔(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桂心(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薑棗湯。調下二錢。

治心痛。痰飲多唾。心腹脹滿。不能下食。人參丸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旋覆花(生干)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赤茯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心痛。多唾清痰。胸中不利。數數欲嘔。食不消化。乾薑丸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白礬(半兩熬令汁盡)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十丸。

治心背徹痛諸方

夫心背徹痛者。由人臟腑虛弱。腎氣不足。積冷之氣。上攻於心。心氣既虛。為邪所乘。則心與背俱痛而傴僂。如物從後所觸。其心痛不可忍。故曰心背徹痛也。

治冷氣攻心背徹痛。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肉桂(一兩去皴皮)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背徹痛。發歇不定。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巴豆(一分去皮心膜紙裹壓去油) 檳榔(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巴豆令勻。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丸。

治心背徹疼不可忍。烏頭丸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赤石脂(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一(十)丸。

治胃中氣滿。引心背徹痛。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十丸。

治心背徹痛不可忍。連腹脅㽲刺。宜服此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醋各半小盞。煎五七沸。溫溫頓服。須臾當吐。便愈。未效再服。

治心背徹痛。宜用此方。

川椒 烏頭 桂心 芎藭 細辛 附子 羌活(以上各一兩) 芫花(三兩)

上件藥。並細銼。用醋拌炒令熱。以故帛裹熨痛處。冷即易之。

治心痛不能飲食諸方

夫心痛而不能飲食者。由積冷在內。容於脾而乘心絡故也。心陽氣也。冷陰氣也。冷乘於心者。則陰陽相乘。冷熱相擊。故令痛也。脾主消水穀。冷氣客之。則脾氣冷弱。不能勝於水穀也。心為火。脾為土。是母子也。俱為邪氣所乘。故心痛復不能飲食也。

治心痛。冷氣結聚。不能飲食。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桔梗(一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冷熱氣不和。心痛腹滿。不能飲食。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高良薑(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腹冷痛。全不思食。漸加羸瘦。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一兩)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耆(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炙銼)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久冷心痛。氣攻兩脅。妨悶。不能飲食。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桔梗(去蘆頭) 干木瓜 白朮 桂心 當歸〔銼微炒以上各三兩(分)〕 訶黎勒(一兩炮裂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粥飲調下一錢。

治心痛不能飲食。令人羸瘦少力。木香散方。

木香 人參(去蘆頭) 白朮 縮砂(去皮) 桂心(以上各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薑棗湯調下一錢。

治心腹冷氣。往來疼痛。脾胃氣弱。不能飲食。四肢無力。丁香丸方。

丁香(半兩) 胡椒(半兩)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白茯苓(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心氣冷痛。不能飲食。食即妨悶。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桂心(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神麯(二兩搗碎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一兩半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心痛腹滿。痰飲不能食。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木香(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心懸急懊痛諸方

夫心與小腸。合為表裡。俱象於火。而火為陽氣也。心為諸臟主。故正經不受邪。若為邪所傷而痛。即死。若支別絡為風邪所乘而痛。則經久成疹。其疹懸急懊者。是邪迫於陽氣不得宣暢。壅瘀生熱。故心如懸而急煩懊痛也。

治心懸急懊痛。腹脹。四肢煩疼。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川朴硝(一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芍藥(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懸急懊痛。鬱金飲子方。

鬱金(半兩)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生乾地黃(一兩) 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分。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懸急。懊憹痛。氣悶。築築引兩乳間或如錐刺。桂心散方。

桂心(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赤芍藥(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下懸急懊痛。宜服此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焙) 桂心(一兩) 生薑(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滓。分為三服。稍熱服。

治心懸急懊痛。腹脅妨悶。不能飲食。沉香散方。

沉香 木香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以上各半兩) 檳榔(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薑溫酒調下一錢。

治心懸急。懊痛。氣逆不順。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赤芍藥(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半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心腹相引痛諸方

夫心腹相引痛者。是足太陰之經與絡俱虛。為寒冷邪氣所乘也。足太陰是脾之脈。起於足大指之端。上循屬脾。絡胃別上注心。經入於胃絡注於心。此脈俱虛。為邪所乘。正氣與邪氣交爭。在於經則胃管急痛。在於絡則心下急痛。經絡之氣往來。邪正相擊。在於其間。所以心腹相引痛也。其脈太陽脈厥逆。䯒急攣心痛。引腹痛也。

治冷氣相引。心腹痛不可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檳榔(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腹冷氣相引痛。或時嘔逆。四肢不和。少思飲食。漸至無力。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檳榔(三分)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高良薑(半兩銼)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後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冷氣攻心腹。相引頭痛。四肢逆冷。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兩用米醋一中盞浸一宿掘一地坑可深五六寸用炭火燒令赤去灰入茱萸及醋用盆合勿令泄氣候冷取出) 木香(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心腹相引痛。大腸不調。水穀難化。少思飲食。四肢羸瘦。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煨去皮) 木香(半兩) 白朮(一兩) 檳榔(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草豆蔻(一兩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神麯(一兩搗碎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心腹相引常脹滿痛方。

狼毒(一兩銼碎醋拌炒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丸。

又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十五丸。

治腹虛脹諸方

夫腹虛脹者。由陽氣外虛。陰氣內積。故也。陽氣外虛。受風冷邪氣。風冷。陰氣也。冷積於腑臟之間不散。與脾氣相搏。脾虛則脹故腹滿氣微喘也。

治腹虛脹。兩脅妨悶喘促。不思食。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大腹皮〔三(一)兩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虛脹滿膨膨。飲食不下。煩熱不得眠臥。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三分) 赤芍藥(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紫蘇子(三分微炒)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人參〔三兩(分)去蘆頭〕 大腹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虛脹滿。不下食。枳殼散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虛脹滿。不欲飲食。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二(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子(一兩微炒) 檳榔(一兩) 木香(三分) 草豆蔻(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虛脹及胸滿。腹中冷痛。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虛脹。脅肋疼痛。不思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 桂心 芎藭 赤芍藥 草豆蔻(去皮) 白朮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半兩)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三(五)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腹虛脹滿。堅硬如石。積年不損。宜服此方。

白楊樹(東南枝銼五升)

上用生絹袋盛。以酒七升。密封。浸七日後開。每日不計時候。溫服一小盞。

治心腹鼓脹諸方

夫心腹鼓脹者。由陰陽不和。臟腑虛弱。風邪冷氣在於腹內。與臟氣相搏。臟為陰。腑為陽。令陽氣外虛。陰氣內積。脾虛風冷乘之。伏留在臟。則心腹堅滿。飲食不消。氣逆壅滯。故令心腹鼓脹也。

治心腹鼓脹。氣促。大小便秘澀。木通散方。

木通(銼) 赤茯苓 玄參 桑根白皮(銼) 白薇 澤瀉 人參(去蘆頭)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以上各一兩) 澤漆(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如人行十餘里當利。未利再服。

治心腹鼓脹。喘促不欲食。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桑根白皮(一兩) 赤茯苓(一兩)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腹鼓脹。腹中有宿水。連兩肋。悶氣急衝心。坐臥不得。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牽牛子(一兩微炒)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防葵(一兩) 菴䕡子(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澤瀉(一兩) 赤茯苓(一兩) 澤漆(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生薑湯下五丸。

治心腹鼓脹。腸胃秘結。喘促。不欲飲食。芫花丸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黃芩(一兩)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水下五丸。

治心腹鼓脹。心下硬痛。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赤芍藥(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檳榔(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腹痛諸方

夫腹痛者。由腑臟氣虛。寒氣客於腹胃募源之間。結聚不散。正氣與邪氣相擊。故痛也。其有寒氣搏於陰經者。則腹痛而腸鳴。謂之寒中。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者也。診其寸口脈沉而緊。則腹痛。尺脈緊。臍下痛。脈沉遲。腹中痛。脈來觸觸者。小腹痛。脈陰弦則腹痛。凡腹中有急痛。此里之有病。其脈當沉。若細而反浮大散者。當愈。其人不即愈者。必當死。以其病與脈相反故也。

治傷冷卒腹痛。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紅豆蔻(一兩去皮) 木香(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腹痛下利。四肢不和。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朮(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木香(半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腹痛不可忍。汗出不能食。青橘皮散方。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蓬莪朮(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高良薑(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腹內搊撮痛。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藭(一兩) 白豆蔻(半兩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赤芍藥(半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腹痛體冷。嘔沫。不欲食。紅豆蔻丸方。

紅豆蔻(半兩去皮) 蓽茇(半兩)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當歸(半兩研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豆蔻(三分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腹痛不止方。

桂心(一兩) 蓬莪朮(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蕓薹葉(一握爛搗絞取汁)

上以熱酒一小盞。調和頓服。

又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一盞。調下一錢。

治心腹卒脹滿諸方

夫心腹卒脹滿者。由臟腑不調。寒氣乘之。並於心脾也。脾主於消水穀。胃為水穀之海。今脾胃虛弱。飲食不消。風冷邪氣攻於心脾。故令心腹卒脹滿也。

治心腹氣壅滯。卒脹滿。不能飲食。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丁香(三分) 縮砂(三分去皮)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蘿蔔子(三分微炒) 桂心(三分) 木瓜(三分) 木香(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腹氣滯。卒脹滿。不下食。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一兩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腹卒脹滿。脅肋疼痛。不欲飲食。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桂心(半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腹卒脹滿。肩背壅悶。大小腸氣滯。牽牛子散方。

牽牛子(一兩) 木通(三分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三分銼) 檳榔(一兩) 赤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煎生薑蔥白湯。調下二錢。

治心腹卒脹滿。胸膈不利。難下飲食。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微炒) 桂心(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生薑湯調下一錢。

治心腹俱冷。卒脹滿。短氣。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木瓜生薑湯。調下半錢。

治胸脅痛諸方

夫胸脅痛者。由膽與肝。及腎之支脈虛。為寒氣所乘故也。足少陽膽之經也。其支脈從目眥下行。至胸循脅裡。足厥陰肝之經也。其支脈起足大指叢毛上。循入貫膈布脅肋。足少陰腎之經也。其支脈並循行胸脅。邪氣乘於胸脅。故傷其經脈。邪氣與正氣交擊。故令胸脅相引而急痛也。診其脈弦而滑。弦即為痛。滑即為實。弦滑相搏。故胸脅拘急痛也。

治寒氣傷於胸膈。引腹脅。疼痛拘急。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朮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去蘆頭) 木香 赤芍藥 檳榔 當歸(銼微炒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急胸脅虛氣所致。脹悶疼痛。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半去蘆頭) 鬼箭羽 檳榔 木香 川大黃(銼碎微炒) 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脅氣不利。腹脹急痛。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脅氣連心。疼痛不可忍。桃仁丸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煨用皮)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一兩) 蓬莪朮(一兩) 青橘皮(二兩湯洗去白瓤焙)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胸脅氣妨悶。胃中壅滯。大便難。腹中痛。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胸脅氣妨悶疼痛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麝香(一兩細研)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小豆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腹脹腸鳴切痛諸方

夫腹脹腸鳴切痛者。是食冷飲水過多。冷氣侵於脾。流行入於大腸。中焦客熱。下焦冷弱。胃氣虛。陰陽不順。冷熱相擊。所以腹脹腸鳴切痛也。

治腹內氣脹腸鳴。胸背切痛。不欲飲食。丹參散方。

丹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去蘆頭) 白朮 赤芍藥 檳榔 桂心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脹腸鳴切痛。發作有時。白朮散方。

白朮 赤茯苓 當歸(銼微炒) 桂心 桔梗(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細辛(半兩)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虛腹脹。腸鳴切痛。食少無力。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半兩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丁香(半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三分) 甘草(一分聖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腹內氣脹腸鳴。胸背切痛。檳榔散方。

檳榔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去蘆頭) 白朮 赤芍藥 丹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脹腸鳴切痛。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食茱萸(一兩) 細辛(三分)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丹參(一兩) 草豆蔻(三分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臟腑虛寒。腹脹腸鳴。時有切痛。吃食減少。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神麯(一兩微炒) 木香(缺分量) 桂心(半兩) 檳榔(三分)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 (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臟腑虛冷氣滯。腹脹腹鳴切痛。不思飲食。四肢少力。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蘿蔔子〔一(二)兩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嚼下二十丸。

治腹內諸氣脹滿諸方

夫人陽氣外虛。陰氣內積。脾胃乏弱。邪冷所乘。則令脹滿。言諸氣者。是臟腑一切氣。及脾胃傷冷。或飲食不消。或憂愁思慮。心腹氣滯。不得宣通。皆生壅脹。故名為諸氣脹滿也。

治腹內諸氣脹滿。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腹內諸氣脹滿。兩脅痛。不欲飲食。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五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稍熱服。

治腹內諸氣脹滿喘促。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漢防己(半兩) 赤茯苓(三分) 檳榔(缺分量) 木通(三分銼)紫蘇莖葉(一兩) 木香(半兩) 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腹內諸氣脹滿。及心胸氣隔不通。宜服此方。

鹽(半斤以麻油二合和之用舊布一片急裹以繩子系之置瓦上燒令通赤待冷取出) 木香(一兩)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生薑醋湯。調下半錢。

治腹內諸氣脹滿。上攻肩背。煩悶。四肢疼痛。不能飲食。大腹皮丸方。

大腹皮(二兩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桂心(半兩) 木香(半兩) 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腹內諸氣脹滿。兩脅妨悶。肩背氣壅。宜服疏氣丸方。

牽牛子〔一(二)兩微炒〕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三分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腹內諸氣脹滿。脅下堅硬。四肢羸瘦。面色萎黃。不欲飲食。乾漆丸方。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當歸(半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綠豆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五丸。

治腹內諸氣脹滿。不下食方。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腹內諸氣脹滿。小芥子酒方。

小芥子(半升)

上搗碎。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五升。浸七日。每於食前。溫一小盞服。

卷第四十四

治五種腰痛諸方

夫腎主於腰腳。若腎虛損。而為風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腰痛。痛引小腹。不可以仰息。診其尺脈沉者。主腰背痛。寸口脈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下。此為督脈腰痛。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痛。四曰䐴腰腰痛。或墮傷腰。是以痛。五曰寢臥濕地。是以痛也。故曰五種腰痛也。

治五種腰痛。腎臟虛冷。行立艱難。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五味子(三分)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牡丹(三分) 萆薢(一兩銼) 桂心(三分) 續斷(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熟乾地黃(一兩) 羌活(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木香(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先以水一大盞半。煮腎令熟。去腎。入藥末五錢。生薑半分。棗三枚。椒三七枚。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服之。

治五種腰痛。及腳弱不能行立。宜服桑寄生散方。

桑寄生〔三(一)兩〕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獨活(二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狗脊(三分) 桂心(一兩) 羌活(半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赤芍藥(三分) 芎藭(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石斛(三分去根銼) 牛膝(三分去苗) 海桐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五種腰痛。腎經虛損。致風冷乘之。故多痛也。宜服杜仲丸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萆薢(一兩銼) 羌活(三分)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三分) 芎藭(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秦艽(半兩去苗)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細辛(三分) 五加皮(三分) 石斛(三分去根銼) 續斷(二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五味子〔三合(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五種腰痛。腎臟虛冷。顏容萎黃。形體消瘦。腰痛不可忍。虛憊無力。宜服鹿角丸方。

鹿角屑〔十(一)斤熬令微黃〕 菟絲子(一斤酒浸一宿別搗為末) 遠志〔一(二)兩去心〕 肉蓯蓉(五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六兩) 五味子(五兩)杜仲〔一(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五種腰痛。腎臟衰冷。行立無力。鍾乳丸方。

鍾乳(二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石斛(一兩去根銼) 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別搗為末)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肉桂(一兩半去皴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服訖。行二三百步。

治五種腰痛。並冷痹。桂心丸方。

桂心(二兩) 乾薑(二兩炮裂銼) 丹參(三兩) 杜仲(三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牛膝(三兩去苗) 續斷(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五種腰痛。輕身。利腳膝。狗脊丸方。

狗脊(二兩) 萆薢(二兩銼)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服三十丸。以新萆薢漬酒二七日。取此酒下藥。服經年之後。行及奔馬。久立不倦。

又方。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鹽花(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五種腰痛。宜服杜仲酒方。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 羌活(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一兩半) 川椒〔三(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芎藭(一兩) 五加皮(一兩半) 續斷(一兩半) 甘草(半兩炙微赤) 防風(二兩去蘆頭) 栝蔞根(三分) 秦艽(一兩去苗) 地骨皮(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 川烏頭(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桔梗(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浸。密封經五宿後開。每於食前。暖一中盞服之。

治五種腰痛連腳膝筋脈拘急痠疼宜服萆薢浸酒方

萆薢(三兩) 附子〔三(二)兩炮裂去皮臍〕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 狗脊(二兩) 羌活(二兩) 桂心(二兩) 牛膝(三兩去苗) 桑寄生(二兩)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二斗浸。密封七日後開。每於食前。暖一中盞服。

治五種腰痛。風冷氣攻腎臟。致腰痛。轉動不得。宜服鍾乳散方。

鍾乳粉(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丹參(半兩) 細辛(半兩) 桂心(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錢。

治五種腰痛。轉動艱難。宜服此方。

桑寄生(一兩) 牡丹(一兩) 桂心(一兩)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續斷(一兩)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五種腰痛。下焦風冷。腰腳無力。宜服此方。

牛膝(一兩去苗) 山茱萸(一兩)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五種腰痛。不可轉動方。

威靈仙(二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杜仲(半斤去粗皮炙微黃銼) 五味子(四兩)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二大盞。隔宿浸藥。至五更。入生薑半分。煎至一大盞。去滓。入羊腎二枚。切去脂膜。納湯中煎令熟。空腹和腎吃之。

治五種腰痛。腎臟久冷。宜用摩腰丸方。

丁香末(半兩) 麝香(半兩細研) 蕓薹子末(一兩) 硫黃(半兩細研) 龍腦(二錢細研) 膃肭臍末(二兩)

上件藥。熬野駝脂和丸。如雞頭實大。每用兩丸熱炙手。於腰間摩令熱徹為度。偏壯益腎氣。若摩兩腳。漸覺輕健。

治五種腰痛。腎氣衰冷。陽憊腰痛。宜用摩腰散方。

野狐頭及尾骨(各一兩炙令焦黃) 硫黃(半兩細研) 硼砂(半兩細研) 黃狗陰莖(一具炙微黃) 針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取莨菪子半升。酒二升。浸一宿後。濾去莨菪子。取酒和前藥末令勻。入於瓷瓶中。以油單密封。又坐於一大瓶中。以蠶沙埋卻。坐於飯上蒸之。以飯熟為度。取出曝干。搗細羅為散。以黃狗膽及脂。入少許麝香丸。摩腰。須臾即效。

治五種腰痛。夜多小便。膀胱宿冷。宜服鹿角霜方。

上取鹿角嫩實處五斤。先用水煮三五十沸。後刷洗令淨。即以大麻仁研取濃汁。煮角約一復時便軟。後又須刷洗鍋器令淨。更用真牛乳五升煉。專看如玉色即住。細研如面。每日空腹時。以溫酒調下二錢。晚食前再服。

治五種腰痛不止方。

吳茱萸(一兩) 蕓薹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三錢。生薑一兩。同研令勻。攤在極薄紙上。貼於痛處。

治風濕腰痛諸方

夫風濕腰痛者。由勞傷腎氣。經絡既虛。或因臥濕地當風。而濕氣乘虛搏於腎經。與血氣相擊而為腰痛。故云風濕腰痛也。

治腎臟風濕腰痛。連腿膝。頑痹不能運動。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黃耆(半兩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蘚皮(半兩) 茯神(一兩) 芎藭(半兩)羚羊角屑(半兩) 桂心(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稍熱服。

治腎臟風濕腰痛。行立不得。宜服巴戟散方。

巴戟(三分) 五加皮(半兩) 萆薢(三分銼) 牛膝(三分去苗) 石斛(三分去根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次入酒一合。更煎三兩沸。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濕痹。腰痛少力方。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三分) 山茱萸(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氣衰虛腰痛。或當風濕冷所中。腿膝冷痹緩弱。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三分) 杜仲(一兩半去皴皮炙微黃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半去苗) 乾漆(三分搗碎炒令煙出) 桂心(一兩) 沒藥(三分) 巴戟(一分)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蟬殼(一兩酒浸曬乾) 虎脛骨(三分酒浸炙微黃) 萆薢(一兩銼) 乳香(三分) 蛜𧌴(三分微炒) 天麻(一兩)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狗脊(三分)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芎藭(三分) 地龍(一兩微炒)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敗龜(一兩塗醋炙令黃)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一切風濕腰痛。神驗虎骨丸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微黃) 桑寄生(一兩) 黃耆(三分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牛膝(一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石南(一兩) 桂心(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羌活(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濕積冷腰痛。行立無力 小便滑數。椒紅丸方。

川椒(微炒去汗取紅五兩) 瓷石(三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巴戟(二兩)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硫黃(二兩微炒細研) 厚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蘹香子(二兩微炒) 鹽花(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羊腎三對。盡去筋膜。細研。用好酒二升相和。於銀鍋內。熬成膏。和前藥末。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下元風濕。久患腰痛。宜服四神丹方。

硼砂(二兩) 陽起石(二兩) 白礬(五兩) 太陰玄精(六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瓷瓶子內。以紙筋鹽泥固濟。候乾。先以小火逼令熱徹。後以火一秤燒之。待火耗。即取罐子。候冷取藥。於地上鋪好黃土。用紙襯盆。合一宿。出火毒了。研如粉。以水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鹽湯下十五丸。酒下亦得。婦人醋湯下。

治風濕腰痛牽引。流入腿䏶。元氣衰虛。宜服黑豆浸酒方。

黑豆(五合炒令熟) 熟乾地黃(三兩)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炒) 枸杞子(一兩) 羌活(一兩) 牛膝(三兩去苗) 仙靈脾(二兩去粗皮炙微黃) 當歸(一兩) 石斛(二兩去根) 側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茵芋(二兩) 白茯苓(二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川椒(一兩半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芎藭(三分) 白朮(三分) 五加皮(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並細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二斗浸。密封。經十(七)日後開。每於食前。暖一中盞服之。

治腎臟風濕氣腰痛。痛連脛中。及骨髓疼痛。宜服五加皮浸酒方。

五加皮(二兩半) 枳殼(二兩半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一兩半) 烏喙(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半炮裂) 石南(一兩半) 丹參(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白朮(二兩) 地骨皮(二兩) 芎藭(二兩) 豬椒根(二兩) 熟乾地黃(三兩) 牛膝(三兩) 虎脛骨(五兩塗酥炙令微黃) 枸杞子(二兩) 秦艽(二兩)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清酒二斗漬之。密封七日開。每於食前。暖一中盞服之。

治風濕氣。著於腰間疼痛。坐臥不安。宜服牛蒡浸酒方。

牛蒡子(三兩微炒) 茵芋(三分) 白茯苓(一兩半) 杜若(一兩) 石斛(二兩微炒) 枸杞子(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側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半炮裂) 大豆(二合炒熟) 川椒(一兩半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大麻子(一合)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納瓷瓶中。以好酒二斗浸。密封七日後開。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風濕腰痛。行立不得。宜服巴戟浸酒方。

巴戟(二兩) 羌活(二兩) 當歸(三兩) 牛膝〔一(三)兩去苗〕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石斛(二兩去根) 生薑〔二(三)兩〕

上件藥。細銼。生絹袋盛。以酒一斗五升浸。密封七日開。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風濕腰痛。通利關節。堅筋骨。令強健。悅澤。石斛浸酒方。

石斛(半斤捶碎) 牛膝(一斤去苗) 杜仲(半斤去粗皮炙微黃) 丹參(半斤) 生乾地黃(半斤)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好酒三斗。瓷瓶中盛。密封。浸七日。每於食前。溫一小盞服之。

治風濕腰痛。轉動不得。必效方。

蒴藋葉。火燎過。厚鋪床上。承熱臥於上。冷復易之。冬月取根舂碎。醋熬令熱。以帛裹熨痛處。亦效。

治久腰痛諸方

夫久腰痛者。皆由傷於腎氣所為也。腎氣虛則受於風邪。風邪停積於腎經。與血氣相擊。久而不散。故為久腰痛。

治風虛濕痹。腰間久痛不任行立。牛膝散方。

牛膝(一兩去苗) 五加皮(半兩) 丹參(半兩) 木香(三分) 桂心(三分) 羌活(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補骨脂(三分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安息香(三分入胡桃仁同搗熟) 白芍藥(半兩) 石斛(三分去根銼)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鹿茸(四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久患腰痛不瘥。宜服威靈仙散方。

威靈仙〔半(一)兩〕 牽牛子(一兩微炒) 陳橘皮(半兩微浸去白瓤焙) 羌活(半兩)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得微利即效。

又方。

熟乾地黃(三分) 白朮(半兩)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牛膝(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久患腰痛。氣攻心腹滿悶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風虛冷滯。腰間久痛。連腿膝痹麻。或時疼。乏力羸瘦。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三分) 補骨脂(一兩微炒) 石斛(三分去根銼)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牛膝(三分去苗) 萆薢(三分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三分) 芎藭(半兩)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白朮(半兩) 熟乾地黃(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漏蘆(三分) 白茯苓(三分) 檳榔(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海桐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臟虛憊。風冷所侵。致腰間久痛。行立不得。鍾乳丸方。

鍾乳粉(二兩) 薯蕷(一兩) 續斷(一兩) 桂心(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一兩去苗) 萆薢(一兩銼) 檳榔(一兩半) 石斛(一兩去根銼) 覆盆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菟絲子(二兩 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山茱萸(一兩) 蛇床子(一兩) 狗脊(二兩)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巴戟(一兩) 熟乾地黃〔一(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氣衰虛。或中風濕。而傷於腎經。致腰痛經久不瘥。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黃)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安息香(二兩用酒一大盞熬成煎)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安息香煎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腰久痛。不可轉側。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半)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檳榔(二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久腰痛。及腳膝疼方。

牛膝(三兩去苗) 何首烏(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酒三升。浸三日後。焙乾。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錢。

治久冷腰痛。摩腰方。

巴戟(一兩) 附子(一兩生去皮臍) 陽起石(一兩細研) 硫黃(一兩細研) 雄雀糞(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 乾薑(一兩銼) 木香(一兩銼)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韭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真野駝脂熬成油。濾去膜。待冷。入諸藥末。和丸如彈子大。洗浴了。取一丸分作四丸。於腰眼上。熱炙手摩之。

治卒腰痛諸方

夫卒腰痛者。為勞傷之人。腎氣虛損故也。腎主腰腳。其經貫於腎。絡於脊。若風邪乘虛。卒入腎經。故卒然而腰痛也。

治卒腰痛。行立不得。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五加皮(三分) 獨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五味子(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散方。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丹參(二兩) 芎藭(一兩半) 桂心(一兩) 細辛(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兩沸。每於食前。溫服。

又方。

狗脊(一兩) 漏蘆(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卒腰痛。連腳膝疼方。

胡麻(三合新者)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熬胡麻令香。同搗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卒腰痛。補腎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用羊腎一對。細切去脂膜。入藥汁中煮。次入薤白七莖。鹽花醋生薑椒。調和作羹。空腹食之。

治卒腰痛至甚。起坐不得。宜用熁藥方。

附子(一兩生用) 吳茱萸(一兩) 蛇床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半兩。以生薑自然汁調如膏。攤故帛上。於痛處貼熁。用衣服系定。覺通熱即瘥。未退再貼。

治卒腰痛熨法方。

芫花(半兩) 羊躑躅花(半斤)

上件藥。以醋拌令濕。炒令熱。用帛裹。分作兩包。更番熨痛處。冷即復炒熨之。

治卒腰痛神效方。

蕓薹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調。塗於蠟紙上。貼痛處。覺熱極即去之。痛止。

治腰痛強直不能俯仰諸方

夫腎主腰腳。而三陰三陽。十二經。奇經八脈。皆貫於腎。絡於腰脊。或勞損於腎。則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轉相擊搏。故腰痛也。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陰陽俱受邪氣。故令腰痛而不能俯仰也。

治腰痛強直。不能俯仰。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濕地。或當風所得。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半) 續斷(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桂心(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半) 牛膝(一兩去苗) 細辛(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赤茯苓(一兩) 海桐皮(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痛強直。不能俯仰。及筋脈拘急。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牛膝(三分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羌活(一兩) 桂心(半兩)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防風(二兩去蘆頭) 延胡索(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痛強直。不能俯仰。宜服疏風利筋脈。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 赤芍藥(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微利即效。

治腰痛強直。連脅妨悶。不能俯仰。宜服郁李仁散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檳榔(一兩)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木香(半兩) 川朴硝(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以利為效。

治腰痛急。強如板硬。俯仰不得。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 狗脊(一兩) 桂心(一分) 檳榔(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桑根白皮(三分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腎間冷氣留滯。腰間攻刺疼痛。不能俯仰。牛膝丸方。

牛膝(三分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牽牛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生薑橘皮湯下亦得。

治風虛氣滯腰痛。強直不能俯仰。宜服杜仲丸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萆薢(一兩銼) 細辛(一兩) 丹參(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 當歸(一兩銼微炒) 羌活(一兩) 桂心(一兩) 檳榔(一兩)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微炒) 酸棗仁(一兩半微炒) 大麻仁(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風虛冷氣攻腰痛。強直不能俯仰。宜服石斛丸方。

石斛(三兩去根銼)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側子(三兩去苗) 牛膝(三兩去苗) 赤茯苓(一兩半) 狗脊(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腰痛。牽引流入腿䏶。元氣衰虛。風冷所侵。腰脊拘急。俯仰不得。宜服天雄酒方。

天雄〔二(一)兩炮裂去皮臍〕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 牛膝(三分去苗) 仙靈脾(三分)烏蛇(三兩酒浸去骨炙微黃) 石斛(三分去根) 側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一兩) 芎藭(三分)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朮(三分) 五加皮(三分) 酸棗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酒二斗浸。密封。經七日後開。每於食前。溫一小盞服之。

治腎臟風濕腰痛。不得俯仰。皮膚不仁。骨髓疼痛。茵芋浸酒方。

茵芋(一兩半) 萆薢(一兩半) 狗脊(一兩半) 桂心〔一兩(半)〕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牛膝(三兩去苗) 石斛(三兩去根)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生薑〔三分(兩)〕

上件藥。細銼。生絹袋盛。以酒一斗五升浸。密封七日開。每於食前。溫一中(小)盞服之。

治腰疼痛。俯仰不得。宜用摩腰丸方。

膩粉(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硫黃(一兩細研) 白礬灰(一兩) 母丁香(一兩) 乾薑(一兩) 木香(一兩) 附子(一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雀糞(一兩以絹袋子盛於水中擺取白盡取此水澄之曝干) 杏仁(一兩去皮尖研之依前絹袋子盛水中擺清取霜曝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用時。取生薑自然汁小半盞。於銚子中煎一兩沸。傾於盞內。浸藥一丸。良久藥破。以指研之令細。旋旋以指點摩腰上。候熱徹。摩盡為度。便以綿裹肚系之。

治冷氣攻刺。腰間疼痛。俯仰不得。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斤)〕

上件藥。用生絹袋盛。以醋三升。浸一復時取出。掘一地坑。可深尺余。以一秤炭火。燒令地通赤。去火。以火箸系茱萸袋子。懸於坑內。由上以瓦盆子蓋。四畔以土擁之。經宿後取出。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虎脛骨(二條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碎。以絹袋子盛。以酒二斗置於瓷瓶。瓶中安絹袋子在內。然後以糠火微煎。一炊久即止。任性飲之。當有微利便瘥。

治腎著腰痛諸方

夫腎主腰腳。今腎經虛。則受於風冷。內有積水。風水相浸漬於腎氣。腎氣內著。不能宣通。故令腰痛。其狀身冷腰重。如坐於水中不溫。小便自利。食飲如故。冬不變水。腎濕故也。

治腎著之為病。身體冷。從腰以下痛重。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朮(三兩) 白茯苓(三兩) 當歸(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腎著腰痛。連腿膝不利。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半) 白朮(二兩) 赤茯苓(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澤瀉(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乾薑(一兩炮裂銼)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腎著腰痛。及膀胱。有積滯冷氣。膿水不下。令腰膝不利。宜服牛膝散方。

牛膝(三分去苗) 牡丹(半兩) 桂心(半兩) 澤瀉〔半兩(分)〕 檳榔〔半(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次入酒二合。更煎三兩沸。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腎著腰痛及膀胱。氣壅不得宣通。致腿膝沉重。宜服此方。

甘遂(三分煨令微黃) 木香(三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獖豬腎一隻。切作二片。去脂膜。納散一錢入腎中。用三五重濕紙裹。於灰火中煨令熟。五更初食之。後吃暖酒一中盞。相次吃稀粥無妨。得通利三兩行為效。如未快。則隔日再服。

通利後。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水) 沉香(半兩) 山茱萸(半兩) 黃耆(半兩銼) 桂心(半兩) 五味子(半兩) 熟乾地黃(半兩) 肉蓯蓉(半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萆薢(半兩銼) 白茯苓(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腎著腰痛。及風冷相攻。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半) 白朮(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澤瀉(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乾薑(一兩炮裂銼) 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萆薢(三分銼) 牡丹(半兩) 澤瀉(三分)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䐴腰諸方

夫䐴腰者。謂卒然傷損於腰。而致痛也。此由虛損血搏於腰脊而然。若久不已。則令人氣息乏少。面無顏色。此損腎故也。

治䐴腰疼痛不止。是膀胱風壅氣盛。血脈滯留於腰間。故攻擊而痛。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澤瀉(半兩) 牡丹(半兩) 桂心(半兩) 羌活(半兩) 赤芍藥(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䐴腰疼痛。大便壅滯。心腹悶亂方。

檳榔(三分) 木香(一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生薑汁。童子小便。調下三錢。以快利為度。

治䐴腰疼痛。腹脅脹悶。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三分銼) 桂心(一分) 赤茯苓(半兩) 赤芍藥(半兩) 木香(一分) 澤瀉(二分)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䐴腰疼痛。久治不瘥方。

爵床(三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酒二合。

更煎三兩沸。每於食前溫服。

治䐴腰。腰中冷痛。宜用此方。

附子(一兩生用去皮臍)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 漢椒(一兩)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乳香(一兩) 白芷(一兩) 巴豆(一分去皮) 蠟(半斤)

上件藥。搗羅為末。熔蠟調藥末。攪令勻。傾出。捏作片。裹腰痛處。

治䐴腰痛。及下焦虛乏方。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空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晚食再服。

治䐴腰疼痛不可忍。熁腰方。

桂心(一兩) 附子(半兩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薑汁調如稀糊。塗紙上。貼腰中。立效。

治䐴腰疼痛。及元臟久虛。桑寄生散方。

桑寄生(一兩) 桂心(一兩) 鹿角屑(一兩微炒)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䐴腰連膝疼痛。杜仲散方。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馬芹子(一兩微炒) 萆薢(一兩銼)續斷(一兩) 橘子仁(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牽牛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䐴腰疼痛方。

菴䕡子(一兩微炒) 甜瓜子仁(半兩微炒)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䐴腰疼痛。不能轉動。檳榔丸方。

檳榔〔二兩(枚)〕 牽牛子(一兩微炒)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稀餳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以利為效。

治䐴腰疼痛不可忍方。

縮砂(一兩去皮為末)

上件藥。入濃醋二合。攪令勻。熬令稠。次入藥末。酌量拌和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腹。以醋湯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䐴腰腫痛。展轉不得方。

鹿角四兩。大火燒赤後。入一升酒中淬。如此五遍。後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分為二服。每於空腹。以冷茶調服。良久覺腰中暖為效。

治䐴腰。連小腹膀胱痛方。

巴豆半顆去皮。豬腎一隻去心中筋膜。將巴豆入腎中。以濕紙裹。入於煻火中。煨令熟。去巴豆。放冷。空腹服盡。須臾。呷熱茶湯投之。利下惡物。當日見效。

治䐴腰。腰中冷痛。宜用此方。

硫黃(一兩半細研) 針沙(二兩)

上件藥。都研。於銚子中略熬過。以冷水拌令得所。用紙裹纏腰中冷痛。須臾腰中如火。即瘥。

治䐴腰痛。及䏶痛方。

棘針(一升銼微炒) 鹿角屑(二升微炒)

上件藥。以生絹袋盛。用酒一斗。於瓷瓶中。浸七日後。每於食前。溫一中盞飲之。

治䐴腰疼痛。連腹中冷氣諸方。

羊腎(一對)

上切作兩片。去中心筋膜。入胡椒末一錢。濕紙裹。煨令熟。空心食之。後吃一中盞溫酒下之。

治腰腳冷痹諸方

夫腰腳冷痹者。由風寒濕三毒之氣。共傷於人。合而成痹也。此皆腎弱髓虛。為風冷所搏故。腎居下焦。而主腰腳。其氣榮潤骨髓。今腎虛受於風寒。濕氣留滯於經絡。故令腰腳冷痹疼痛也。

治腰腳冷痹。或時疼痛不可忍。牛膝散方。

牛膝(一兩去苗)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茯苓(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桂心(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腳冷痹。及風麻不仁。骨髓疼痛。不欲飲食。漸加瘦。羌活散方。

羌活(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茵芋〔二(三)分〕 五加皮(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丹參(半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漏蘆(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腳冷痹。拘急疼痛方。

茵芋(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牛膝(一兩去苗) 五加皮(三分) 桂心(三分) 赤芍藥(一兩) 羚羊角屑〔二(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薏苡仁(一兩) 芎藭(半兩) 羌活(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腳冷痹風麻。肢節疼痛。不思飲食。宜服此方。

牛膝(二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三分) 芎藭(半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半兩銼微炒)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腰腳冷痹緩弱。行李不得。宜服此方。

萆薢(二兩) 桂心(三分)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三(二)錢。

治腰腳冷痹。筋脈攣急。時有疼痛。行立不得。仙靈脾散方。

仙靈脾(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羌活(半兩)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獨活(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薏苡仁(半兩)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氣虛衰。腰腳冷痹。風麻不仁。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細辛(半兩) 熟乾地黃(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茯苓(半兩) 桂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損。腰腳冷痹不仁。宜服桂心丸方。

桂心(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丹參(一兩)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牛膝(一兩去苗)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續斷〔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腰腳冷痹。沉重無力。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銼) 熟乾地黃(三分) 牛膝(二兩去苗) 桂心(半兩) 五加皮(半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羌活(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三分去根銼) 白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腰腳疼痛諸方

夫腰腳疼痛者。由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腎虛則受於風冷。

風冷與真氣交爭。故腰腳疼痛也。

治風毒。腰腳骨節疼痛。獨活散方。

獨活(二分) 麻黃(半兩去根節) 細辛(半兩) 丹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萆薢(三分銼) 黃耆(三分銼) 桂心(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赤芍藥(三分) 羚羊角屑(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芎藭(半兩)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後入酒二合。更煎三兩沸。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腳冷疼不可忍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搗羅為末) 桂心(末一錢) 補骨脂(末一錢)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和滓空心。溫酒服。後垂所患腳坐良久。以候藥力。

治腰腳疼痛。經年不瘥。威靈仙方。

威靈仙(一兩半) 牽牛子(一兩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三錢。服之瀉下惡物為效。

又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皂莢子仁(一合微炒黃色)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腰腳疼痛久不瘥。夜合花丸方。

夜合花(四兩) 牛膝(一兩去苗) 紅藍花(一兩) 石鹽(一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肝腎風毒。攻注腰腳。骨髓疼痛。不可屈伸。及歷節風等。牛膝丸方。

牛膝(二兩去苗)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微黃) 羚羊角屑(二兩) 鬆節(二兩銼) 當歸(二兩銼微炒)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威靈仙(二兩) 桂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一斗。先煮黑豆二升。令熟。去豆取酒。熬如稀餳。和前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腰腳疼痛不止。神效方。

骨碎補(一兩) 桂心(一兩半) 牛膝〔三分(兩)去苗〕 檳榔(二兩) 補骨脂(三兩微炒) 安息香(二兩入胡桃仁搗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入安息香。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腰腳疼痛。大腸壅滯。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又方。

牛膝(二斤搗碎用生地黃汁五升浸一宿曝干又浸再曝如此以地黃汁盡為度) 附子(五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腰腳。不問年歲。疼痛不可忍方。

烏雞糞(二兩) 垂柳梢(銼二升) 黑豆(二升緊小者)

上件藥。並炒令微焦。用細布裹。以無灰酒一斗。於瓷瓶中盛浸。以蠟紙密封。系頭。經七日後開。每於食前。溫一中盞服之。

治腰腳疼痛。不任行立。宜服牛膝浸酒方。

牛膝(三兩去苗) 萆薢(三兩) 桂心(二兩) 羌活(二兩半)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二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虎脛骨(三兩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經七日開。每於食前。溫一小盞服。

治腰腳疼痛。地黃酒方。

生乾地黃(一斤細切) 白楊樹皮(半斤銼) 生薑(二兩碎切炒熟) 大豆(半斤炒令熟)

上件藥。用絹袋盛。以清酒一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經七日開。每於食前。溫一小盞服。

治腰腳疼痛久不瘥。宜服威靈仙散方。

威靈仙(五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逐日以微利為度。

又方。

取糟底酒。用摩腰腳痛處。及筋攣處。甚驗之。

又方。

取不著子皂莢樹上刺五兩。燒作灰。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腰腳疼痛。拜跪艱難。宜服此方。

玄參(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藥末三錢。鹽一錢。面兩匙。相和水溶擀作餺飥每日空心煮食之。

治腰腳疼痛。宜用蒸藥方。

荊葉不限多少。蒸令極熱。置於甕中。其下著火溫之。以病處就於葉中。剩著熱葉蓋之。須臾當汗出。未汗出。如飢。即就藥中吃飯。稍倦即止。便以綿衣蓋。避風。仍吃蔥豉酒。及豆淋酒並得。

治腰腳痛甚。起坐不得。五生膏方。

附子(一兩) 吳茱萸(一兩) 蛇床子(一兩)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匙。以生薑汁調。攤於蠟紙上。可痛處貼之。

治腰腳疼痛攣急不得屈伸諸方

夫足少陰。腎之經也。主於腰腳。而榮於骨。足厥陰。肝之經也。內藏於血。而主於筋。若二臟俱虛。為風邪所乘。搏於經絡。流於筋骨。故令腰腳疼痛。筋攣急。不得屈伸也。

治腰腳疼痛。筋脈攣急。不得屈伸。心神煩悶。少得睡臥。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羌活(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海桐皮(三分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 赤芍藥(三分) 赤茯苓(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微黃)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腳疼痛。筋脈攣急。不得屈伸。坐臥皆難。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 薏苡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腳疼痛。攣急不得屈伸。宜服祛風利氣止疼痛。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半銼) 牛膝(一兩半去苗) 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防風(一兩去蘆頭) 丹參(三分)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檳榔(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腰腳疼痛。攣急不得屈伸。及腿膝冷麻。牛膝丸方。

牛膝(三兩去苗)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 狗脊(一兩半) 桂心(一兩半) 川椒(一兩半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同研為膏。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又方。

虎脊骨(一具脛骨兩莖)

上件虎骨。用酥遍塗。以慢火勻炙令黃熟。都捶碎。投於無灰酒三斗中。蜜封。浸一七日。每日空腹。及晚食前。溫酒隨性多少飲之。

治腰腳疼痛。筋急行李不得方。

取黑豆不限多少。著新手巾淨拭灑水。如生糵法。數令人看之。芽不得令苦長。才半寸便住。不得令豆皮落。便曝干。炒令熟。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腰腳疼痛。攣急不得屈伸。及風壅氣盛。宜服此方。

牛蒡子二升。輕搗。簸去粗皮。微炒。砂盆中研。以無灰酒五升。攪和捩汁。又取滓再研。取前酒攪和。又捩去滓。又研。如此經三遍。以綿濾去滓。將酒盛於瓷瓶中。蠟紙封頭。候七日。隨性取暖服之。

治腰腳疼痛。筋脈攣急。不得屈伸。宜服此方。

取大豆五升。煮令熟。以兩個布袋盛之。更互罨病處。冷即易之。切須避風。仍取白楊皮。濃煎汁洗濯之。甚佳。

又方。

柳樹蟲蛀屑(一升半) 桂心(三兩) 益母草(八兩) 蠶砂(一升) 虎脛骨(五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好酒拌令濕。浥於平底鐺中炒令勻熱。煎槐白皮湯。夜間欲臥時。先濯所患處。然後吃溫酒一二盞。令體中微熱。遂取前藥。以細布裹熨所患處。以被厚覆之。要睡但睡。候藥冷。重暖用之。常宜避風。

治腰腳疼痛。筋脈攣急。蛇床子浸浴方。

蛇床子(一兩) 細辛(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吳茱萸(一兩) 川椒(一兩) 白附子(半兩) 天麻(半兩) 白殭蠶(半兩) 芎藭(一兩) 厚朴(一兩) 白蒺藜(一兩) 麻黃(一兩) 香附子(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使時。用醋漿水二斗。藥五兩。煎十餘沸。去滓後。看冷暖。以盆中坐。浸浴疼痛處。

浸腰腳拘攣方。

皂莢(半斤長一尺無蚛孔者捶碎生用) 川椒(四兩去子生用)

上件藥。用水五斗。煎取四斗。去滓。看冷暖。於盆中坐。添至臍以來。冷即添換。如湯少。更依此方分兩處作。每日浸之。候三日止。每浸後。以衣覆出汗。切避風冷。

治腰胯疼痛諸方

夫腰胯疼痛者。由氣血膚腠虛疏。而受風冷故也。腎主腰腳。腎臟虛弱。為風邪所乘。風冷客於腰胯之間。故令疼痛耳。

治冷滯風氣攻刺。腰胯疼痛。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牛膝(二兩去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腰胯連腳膝。曉夜疼痛不可忍。虎骨散方。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微黃) 桂心(一兩) 敗龜(一兩塗酥炙微黃)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藭(一兩) 萆薢〔二(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羌活(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氣實。腰胯間疼痛不可忍方。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杜仲(半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羊腎一隻。去脂膜。入藥一錢。用濕紙裹。煨令熟。空心食之。然後吃暖酒一中盞。服後良久。小便通利。如未快。即再服。

治膀胱冷氣攻腰胯。疼痛方。

桂心(一兩) 牡丹(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腰胯及脅肋疼痛不可忍。熟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牛膝(三分去苗)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虛冷。氣攻腰胯疼痛。羸弱無力。宜服狗脊丸方。

狗脊(二兩) 木香(一兩) 薯蕷(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半) 牛膝(一兩去苗) 蛇床子(一兩) 白茯苓(一兩半) 五味子(一兩半) 覆盆子(一兩半) 獨活(一兩半) 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腰胯疼痛。四肢少力。不能飲食。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一兩去苗)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芍藥(三分)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三分) 芎藭(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三分) 桂心(三分)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久冷。腰胯疼痛。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乾薑〔半(一)兩炮裂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一兩) 桂心(一兩) 莨菪子(三合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乾炒令黃黑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腰胯疼痛。筋脈拘急。行動難。兩脅妨痛。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銼) 牛膝(三分去苗)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 酸棗仁(三分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丹參(三分) 赤芍藥(三分) 桂心(半兩) 石斛(三分去根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檳榔〔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巴戟丸方。

巴戟(一兩半) 牛膝(三兩去苗) 羌活(一兩半) 桂心(一兩半) 五加皮(一兩半) 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飲下三十丸。

治腰胯連兩脅。疼痛如打方。

上用大豆二分。熬令焦。用好酒一升。煮之令沸。大豆稍熱。於食前調下菴䕡子末二錢。

治腰胯疼痛。熨方。

芫花(二升) 川椒(三兩) 羊躑躅(二升)

上件藥。以醋拌令勻濕。分為兩處。各納布囊中蒸之。令極熱。適寒溫。隔衣熨之。冷即更蒸熨之。以痛止為度。

治陰㿗諸方

夫陰㿗者。由腎氣虛。為風冷所侵。流入腎經。不能宣散故也。㿗有四種。有腸㿗。有卵㿗。有氣㿗。有水㿗。腸㿗卵㿗難差。氣㿗水㿗針灸易愈也。

治陰㿗腫大。宜服白蒺藜丸方。

白蒺藜(二兩半微炒去刺) 熟乾地黃(二兩半) 鹿茸(二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 白蘞(二兩半) 磁石(三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鐵精(一兩細研) 桂心(一兩) 續斷(一兩) 巴戟〔三(二)兩〕 赤芍藥(二兩) 玄參(二兩) 木通(二兩) 海藻(二兩洗去鹹味) 牛膝(二兩去苗) 桑寄生(二兩) 澤瀉(二兩) 射干(一兩半)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陰㿗。核腫。疼痛。黃耆丸方。

黃耆(二兩銼)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山茱萸(二兩) 五加皮(二兩) 檳榔(三兩) 白蒺藜(五兩微炒去刺) 海藻(二兩半洗去鹹味) 玄參(二兩半) 五味子(四兩半)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牛膝(一兩半去苗)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半) 桂心(一兩半) 遠志(一兩半去心) 石南(一兩)續斷(一兩半) 龍骨(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陰㿗腫痛。桃仁丸方。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海藻(二兩洗去鹹味) 澤瀉 防風(去蘆頭) 防葵 桂心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 赤芍藥 白蒺藜(微炒去刺) 地膚子 赤茯苓 細辛 牡丹(以上各一兩) 狐陰(一具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陰㿗偏大。宜服此方。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白蘞(一兩) 鐵精(半兩細研) 桂心(半兩) 木通(半兩銼) 牛膝(半兩去苗) 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玄參(半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 桑寄生(半兩) 澤瀉(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腎虛陰㿗。腰膝冷疼。陰囊腫癢。狐陰丸方。

狐陰(一隻炙微黃) 木香(一兩半) 白蒺藜(一兩半微炒去刺) 昆布(一兩半洗去鹹味) 膃肭臍(一兩半酒刷炙微黃) 牛膝(二兩去苗) 石斛(二兩半去根銼) 檳榔(一兩半)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別搗為末) 桃仁(二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昆布(半兩洗去鹹味)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冷椒湯下十丸。

又方。

狐陰(一隻炙微黃) 海藻(半兩洗去鹹味) 牡丹(半兩)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㿗偏大腫痛。天雄散方。

天雄(四顆炮裂去皮臍) 桃仁(半斤湯浸去皮尖力入研) 川楝子(三十枚) 胡蘆巴(五兩) 胡椒(一兩) 干蠍(一兩微炒)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蘹香子(一兩)

上件藥。用酒二斗。於銀器內盛。日煎二七日。曝干。搗細羅為散。入桃仁。研令勻。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㿗偏大。氣脹腫。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 牡丹 桂心 鐵精(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豉汁調下一錢。

治㿗陰卵偏大。有氣上下脹腫。或行走便發腫大。宜服此方。

黃柏(半兩) 牡丹(半兩) 桂心(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跳躍舉重。卒得陰㿗方。

白朮(一兩半) 地膚子(二兩半)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㿗卵偏墜方。

牡丹(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陰腫諸方

夫陰腫者。由風熱客於腎經。流於陰。腎虛不能宣散。故致腫也。

治陰腫。不消。發歇疼痛。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檳榔(一兩) 丹參(三分) 赤芍藥(三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陰腫。有氣上下攻注。脹悶。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赤茯苓(一兩) 牡丹(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澤瀉(三分)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二)錢。

治陰腫痛。人所不能忍者。浸浴方。

雄黃(二兩細研) 白礬(二兩) 甘草〔三(二)尺銼〕

上件藥。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稍熱浴之。

治陰腫滿。宜塗雞屎礬散方。

雞屎礬(三分) 火煎茶(三分) 龍牙草(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雞子清。調塗腫處。日二易之。

治陰腫大如升方。

取雞翅燒灰細研。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患左取左翅。患右取右翅。

又方。

搗大薊根汁。暖服一小盞。日三四服。

又方。

取伏龍肝。以雞子白和敷之。

又方。

上以馬齒莧搗取汁。塗之。

又方。

取桃仁。湯浸去皮。搗爛敷之。

又方。

蛇床子末。和雞子黃敷之。

又方。

搗蔓菁根。和馬鞭草敷之。

治陰痛諸方

夫陰痛者。由腎氣虛損。為風邪所侵。氣流入於腎經。與陰氣相擊。真邪交爭。故令陰痛。但冷者則痛。挾熱則腫也。

治陰疼痛或腫脹。宜服丹參散方。

丹參(一兩) 檳榔(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蘹香子(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陰忽疼痛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苦楝子(一兩) 蘹香子(一兩) 沒藥(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陰風冷所傷。疼痛方。

白蒺藜(微炒去刺) 附子(炮裂去皮臍) 蘹香子(微炒)

上件藥。等分。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陰痛不可忍方。

硼(硇)砂(一兩細研安於照子上掘一坑子以火燒之令通赤後著頭酥一大盞以來燒在坑子內便安照子看裡面盆蓋上四面擁之至二七日用出刮取硼砂細研) 木香末(一分) 肉豆蔻末(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以糯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蘹香子湯下七丸。相次三兩服取瘥。

又方。

銅綠 苦楝樹向陽根(銼) 木香(以上各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

又方。

苦楝子(三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臍) 硼砂(一兩以酒熬成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硼砂膏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

又方。

吳茱萸(三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蘹香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十丸。

治陰卒縮入腹。急痛。氣欲絕方。

狼毒(半兩銼碎醋拌炒令黃色) 防葵(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

治陰卒痛如刺。大汗出。宜用此方。

小蒜(一升) 薤根(一升) 楊柳根(一斤)

上件藥。並銼。以酒三升。煮令沸。乘熱氣熏之。即愈。

治陰瘡諸方

夫腎榮於陰。腎氣虛。不能制津液。則汗濕。虛則為風邪乘。邪客腠理。而正氣不泄。邪正相干。在於皮膚。故癢。搔之則生瘡也。

治陰瘡或癢。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為散。每用少許。敷於瘡上。

又方。

桑螵蛸灰〔二(一)分〕 胡粉(一分) 硃砂(一分) 麒麟竭(一分)

上件藥。細研如粉。貼於瘡上。

又方。

密陀僧(一分) 黃連(一分去須末) 硃砂(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細。日三四上貼之。

治陰上生瘡方

硫黃(半兩) 赤石脂(半兩) 麝香(一錢) 膩粉(一錢)

上件藥都和。研如粉。每用。先以甜淡漿水。溫洗令淨。裛干貼之。

治陰生瘡腫痛方

胡粉(三錢) 黃連末(一錢) 五倍子末(一錢)

上件藥。都和研為散。先以甘豆湯淨洗。拭令干。以藥末調於瘡上。日再用之。

又方。

天雄(一分末) 膩粉(一錢) 麝香(一錢)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以溫漿水洗瘡淨。後用津唾調塗之。

治陰瘡及惡瘡方。

鼓子草根(一把) 大麥(三十粒) 鹽(少許)

上件藥。都搗令爛。敷瘡上。日一易。經三日後。三日一易。

治陰瘡爛痛不可忍方。

豉(一合) 地龍新糞(半兩)

上件藥。以水少許。和研如稀膏塗之。干即再塗。

治陰瘡膿血不絕。宜用豬蹄湯洗之方。

豬蹄(二枚) 黃柏(三分銼) 敗醬(三分) 黃芩(半兩) 黃連〔三斤(分)〕 甘草(一兩銼)營實根(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用漿水二升。煎至一升半。熱用洗之。

治陰蝕瘡方。

蒲黃(三兩) 水銀(一兩)

上件藥。同研。水銀星盡。每用少許。敷瘡。

治陰瘡。洗瘡方。

地榆(四兩) 黃柏(四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六升。煮至三升。去滓。溫暖得所洗瘡。

又方。

狼牙(五兩)

上細銼。以水五升。煮至三升。溫暖洗瘡。

治陰瘡宜洗方。

桑枝(二握銼) 蔥(二握)

上件藥。以水三升。煎至二升。去滓。稍熱浴瘡上。

治陰蝕瘡方。

雞屎礬(一分) 火煎茶(一分)

上件藥。搗更研如粉。先用桑枝蔥白豉湯洗。後貼藥。日三度貼之妙。

治陰蝕欲盡。瘡痛甚者方。

蝦蟆(一枚燒灰) 兔糞(一兩)

上件藥。同研令細。日三四度。用少許。敷瘡上。

治陰生瘡蝕欲落者方。

鮮鯽魚(一枚去腸肚鱗)

上以密陀僧細研。滿填魚腹內。用線縫合。用慢火炙令干。不得焦黑。搗為末。入麝香一錢。細研。每用藥。先以暖鹽漿水洗令淨潔。用軟帛拭乾。避風貼散。以帛慢系。一日一洗一換。五七日瘥。

治陰生瘡方。

上以硫黃末敷之。

又方。

上燒杏仁。研為末敷之。

治陰邊生瘡。及濕癢方。

槐樹枝。北面不見日處。一大握。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日三五遍洗之。

又方。

黃柏(二兩銼) 黃芩(一兩)

上用水煎湯洗之。後更敷黃連粉即瘥。

又方。

黃連(一分) 胡粉(一方)

上二味作末。相和敷之。即瘥。

又方。

取停水處干卷地皮末。敷之神效。

治陰下濕癢諸方

夫虛勞損腎。腎氣不足。故陰冷汗液自泄。風邪乘之。則瘙癢也。

治陰囊下濕癢皮剝。烏梅洗方。

烏梅(四十枚) 錢(四十文) 鹽(三錢) 醋(一升)

上件藥。於銅器中浸九日。去滓洗之。

治陰下濕癢。成瘡方。

豬蹄(二枚) 槐樹寄生白皮(切一升)

上件藥。都以水一斗。煮豬蹄爛為度。去滓。稍熱洗瘡。一日五六遍洗。瘥為度。

又方。

上煮桑根皮汁。洗之。

又方。

上煮桃皮湯。洗之。

又方。

甘草(一尺銼)

上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日三四度洗漬。

又方。

吳茱萸(三合)

上用水三升。煮三五沸。以洗之。諸瘡亦治。甚妙也。

治陰癢。生瘡方。

上以胡麻。嚼塗之。立驗。

治陰癢。汁出。疼痛方。

嚼生大豆黃。日二三上塗之。以瘥為度。

卷第四十五

腳氣論

論曰。夫腳氣者。晉宋以前。名為緩風。小品謂之腳弱。古來無腳氣之說。而病源有腳氣之候者。皆因良醫所立。以其病從腳起。故曰腳氣。如此則緩風腳弱。得其總稱矣。然皆由感於風毒所致。其病先從腳起。漸入腿䏶。遍及四肢。令人不覺。或見食嘔吐。惡聞食氣。或腹痛不利。大小便秘澀。或胸中忪悸。不欲見光明。或精神昏沉。或喜多忘誤。言語謇澀。頭痛心煩。或時節熱疼。或身體酷冷。腳膝欲痹。或時復轉筋。或小腹不仁。或腳腫不腫。或百節攣急。或緩縱不隨。此皆腳氣之候也。然此病多即不覺。或無他疾而忽得之。或因眾病後得之。初起甚微。食飲嬉戲氣力如故。唯卒起屈弱者。是其始也。若不早治。漸至不仁。毒氣上攻於心。便致危殆。急不旋踵。寬延歲月爾。古方多用風引續命等湯。療氣毒。而風多者得瘥。若以腳氣法。用療風病藥。而十愈八九矣。如應病用藥。終無不瘥。腳氣非死病。若不肯療。自取其斃。非病能殺人也。夫江東嶺南。土地卑濕。氣候不同。夏則炎毒鬱蒸。冬則溫暖無雪。風濕之氣。易傷於人。故經云。浸濕襲虛。病起於下。所以風毒多從下上。腳先屈弱。然後痹疼。兩㿌微腫。小腹不仁。卒上衝心。便至危困。其病多以春末夏初發動。得之皆因熱蒸。春發如輕。夏發更重。入秋稍輕。至冬自歇。大約如此。亦時有異於此候者。京國室女婦人。或少年學士。得此病者。皆以不在江嶺。庸醫不識。診為他疾。皆錯療之。而有死者。則風毒行天下。非獨江嶺間也。婦人之病。又非腎虛。而得自卑濕之地。斯病由眾不為此療。枉死甚多。深可哀悼也。

腳氣診脈訣

夫診候者。當察四時之脈。兼明三部九候七診虛實。然始知爾。若非洞曉微妙。無以別其生死。夫腳氣入臟。脈有三品。內外證候相似。但脈異爾。若病人脈得浮大而緩者。宜服續命湯。若風盛者。宜作越婢湯。加白朮服之。若脈轉駛而緊。宜作竹瀝湯。若脈微而弱者。經言自瘥。浮大而緊駛者。三品之中惡脈也。若得沉細而駛者。此脈正與浮大緊者。同是惡脈。浮大者病在表。沉細者病在裡。治亦不異。當以意消息爾。上氣脈數不得臥者死。腳氣心脈急。氣喘不停。或自汗數出。乍寒乍熱。其脈促短而數。嘔吐不止者死。

腳氣所中處論

問曰。風毒中人。隨處皆得作病。何為偏著於腳。答曰。夫人有五臟。心肺二臟。經絡所起。在手十指。脾肝腎三臟。經絡所起。在足十指。夫風毒之氣。皆起於地。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之中人也。必先中於腳。久而不瘥。流入四肢腹背頭項。凡風毒中人。即卒不覺。漸入臟腑。翕然大悶。方始覺之。或遇庸醫不能自別。漫作余治。方法違背。往往多斃。既有陰陽逆順。當須依候療之。若此乖違皆是夭橫也。

腳氣得之因由論

夫四時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靴帽。當風取涼。皆成腳氣。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地者。則熱濕之氣承入經絡。病發必熱四肢疼悶。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則冷濕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身體皆酷冷轉筋。若當風取涼得之者。病發則皮肉頑痹。諸處瞤動。漸漸向頭。凡常之日。忽然暴熱。人皆不能忍。當於此時。必不得頓取於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復不得受之。皆生病也。世有勤學之士。一心注意於事。久坐行立濕地。不得轉動。冷風來擊。入於經絡。不覺成病。故風毒中人。或先中足十指。或先中膝以下腨脛表裡者。若欲使不成病者。初覺即灸所覺處三十壯。因此即愈。不復發也。

腳氣兼諸病論

夫腳氣或兼諸病者。則依證以余藥對之。若乳石發動。則以利大小便藥療之。若皮膚虛腫或水病。則以治水之藥療之。余皆仿此也。

腳氣補瀉論

夫腳氣之病。皆因風濕毒氣所致。亦云腎虛受之。為療之法。如須察其虛實。或庸醫但見病者虛羸。即用補藥。或服不終劑。則多其斃。且補瀉之法。須順四時。春秋二時宜急補瀉夏月疾盛。專須利汗。入冬以後及用補藥縱小小加減終不越此法。且風毒之氣形候不同。發動既殊。為療亦別。雖前方經效。後用加增。旬日之間變假不等。不可專為膠柱以自誤也。若風毒未退。恆須服藥。此見病者皆以輕疾致斃。或以病小。則言自瘥。廢藥不服。或已服藥而患未退。藥病相違。乃改為他療。蓋由自誤。非天之夭也。

腳氣虛實調養論

夫腳氣。病者雖虛羸。不可多服補藥。補藥令人心腹脹。氣實便死。非瀉不瘥。又不可見虛而不瀉也。見氣實而死者甚眾。十中無一人服藥致虛而殂者。縱甚虛羸。亦須微微通泄。亦宜時取汗也。其有大虛者。微用補藥助之。兼折風毒。十月以後。酒中通用補藥。病者有冷有熱。須臨時詳察。不可專用舊方。若患微者。服煮散壓之。風盛當服大湯。非煮散能制。若不時時服藥。攻心便死。然此疾不宜多臥。每食了須徐徐用力以散穀氣。舒暢性情。勿恣睡也。數令挼按身體。勿令邪氣稽留於營衛之中。仍須數動關節。此亦調養之要。常能如此。關節中氣即自消散。不能為病爾。

腳氣灸法論

凡得腳氣。便速灸之。並服諸湯散。無不瘥者。唯宜急治之。若人但灸而不服藥。服藥而不灸者。則半瘥半死矣。若著灸服藥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後更發動。覺得便須依法速灸之而兼服湯散者。治十十愈。若輕此病者。當時雖不即惡。療之不猛。根源不除。久久期於殺人。不可不精以為意也。凡風毒氣。若攻內。則心急壅悶。不療至死。若攻外。毒出皮膚。則頑痹不仁。宜摩膏為佳。若未出皮膚。在營衛刺病者。隨痛處急宜灸。二三十壯即瘥。不必要在正俞穴也。但腹背手足諸要穴皆能療此病。縱明堂無正文。但隨所苦火艾徹處毒氣便散。遠方無藥物處。便宜灸之。如不遇倉卒依穴次第灸之。善莫加矣。又灸瘡瘥後。瘢色赤白平復如本。則風毒盡矣。若色青黑者。其毒仍在。更灸勿止。待肢體輕利。乃住矣。

治腳氣緩弱諸方

夫腳氣緩弱者。皆感於風毒所致。初得此病多不即覺。或先無他病而忽得之。或因眾病後所得。始即甚微。飲食嬉戲。氣力如故。當熟察之。其狀自膝至腳。已有不仁。或即痹。或淫淫如蟲所緣。或腳指及脛。洒洒痠痛。或屈弱不能行。或微腫及酷冷。或疼痛。或緩縱。或不遂。或攣急。或至困。能飲食者。或有不能者。或見飲食而嘔吐。惡聞食氣。或有物如指。發於踹腸徑上衝心氣上者。或舉體轉筋。或壯熱頭痛。或胸心忪悸。寢處不欲見明。或腹內苦痛而兼下者。或言語錯亂有妄誤者。或眼濁精神昏憒。此皆病之證也。若治之稍緩。便上入腹。入腹或不腫。胸脅氣滿。便即殺人。急者不全日。緩者或一二三月。初得此病。宜速治之。不同常病。既入臟則難療也。

治腳氣緩弱。煩疼悶亂。不遂行李。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白朮(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白前(半兩) 獨活(一兩) 芎藭(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黃芩(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漢防己(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緩弱。頑痹少力。語澀心煩。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 檳榔(半兩) 黃芩(三分) 獨活(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三分) 犀角屑(三分)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皮肉頑痹。筋骨疼痛。腳膝緩弱。行李不得。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丹參(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半兩) 五加皮(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芎藭(半兩) 白殭蠶(半兩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麻黃(一兩去根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緩弱頑痹。行立無力。天雄散方。

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半兩)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大麻仁(三分)桂心(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萆薢(三分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分) 芎藭(三分) 山茱萸(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大腹皮(一兩銼) 漢防己(半兩) 檳榔(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緩弱頑痹。心神煩悶。言語謇澀。不欲飲食。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茯苓(一兩) 丹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獨活(一兩) 黃耆(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人參(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木香(半兩) 桂心(一兩) 石膏(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緩弱頑痹。痰壅氣滿。心胸悶亂。不欲飲食。宜服此方。

獨活(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天門冬(一兩去心) 黃耆(一兩銼) 甘菊花(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漢防己(一兩)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牛膝(一兩去苗)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生乾地黃(一兩) 半夏〔二(三)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緩弱無力。不能行步。宜服此方。

黑豆(三升) 附子〔一(二)兩生用去皮臍〕 天雄(二兩生用去皮臍)

以上三味。用水一斗。同煮。候豆爛熟。即出。薄切焙乾。去豆用汁。

天麻〔一(二)兩〕 五加皮(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威靈仙(二兩)

上件藥。都搗。細羅為散。入豆汁中。煎如稀餳。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治腳氣。緩弱頑痹。脹滿上氣。不下食。宜服此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腳氣緩弱。皮肉頑痹。關節抽痛。骨熱煩疼。頭旋目眩。眼暗漠漠。腎連膀胱相應。時復氣攻疼悶。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二(一)兩去苗〕 丹參(一兩) 獨活(一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萆薢(一兩銼)大麻仁(一兩) 木香(二分)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玄參(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車前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腳氣。緩弱無力。心腹滿悶。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三分) 丹參(三分) 獨活(三分) 赤茯苓(一兩) 萆薢(一兩銼) 薏苡仁(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二兩)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麻黃(一兩去根節) 楮實(三分水淘去浮者曬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腳氣痹攣諸方

夫腳氣痹攣者。皆由風寒濕三氣並客於分肉之間。真氣不周。故為痹也。其風氣最多則腫。為行痹。走無常處。其寒多者。則為痛痹。其濕多者。則為著痹。冷而無汗。濡痹也。但隨血脈上下。不能左右去者。為周痹。痹在肌中。或發上下。左以應右。右以應左者。偏痹也。夫痹甚。陽氣少而陰氣多者。令人身寒。陽氣多而陰氣少者。則痹但熱。諸痹風勝者易愈。在皮肉間亦易愈。在筋骨攣痛者。則難痊也。冬痹入深。令營衛澀。經絡滯。則不知痛癢。風痹不可已者。足履冷時如入湯。腹中股脛煩疼。或嘔吐心懸。時時汗出。目眩悲恐。短氣不樂者。是其候也。又風濕著人四肢。並使不收不隨。入臟便喑啞。四肢緩縱。口舌不收攝也。其病偏從腳上者。蓋地土卑濕。冬月少霜雪。山水蒸氣常猥。退。暖令人腠理開。受風濕氣。其地春月常如細雨。或便冷。或小寒。使風濕深搏。不能得泄。故多腳弱也。亦有端然振寒便發黃者。此是風濕氣內搏。或是先遇熱。後遇寒。搏於熱。熱入臟。寒在外。然如此者。喜使人乾嘔吐逆。冬大暖。少霜雪。名為時行濕氣。夫風毒藏人肌肉中。至春夏得暴風。令濕折之。使四肢緩弱。體盛多熱者。其人則或壯熱而不隨。其脈當浮大緊者是也。虛而有冷者。脈當緩弱遲微為證。夫因虛而遇毒者。宜先攻其毒。毒衰。乃當療其虛。若挾毒而補其虛。則毒盛矣。要當將防其虛。不得與實盛人等也。

治腳氣痹攣不隨。風毒攻四肢。壯熱如火。頭項攣急。氣衝胸中。宜服大續命湯方。

當歸(二兩) 芎藭(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石膏〔一(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防風(二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痹攣。風毒所攻。口不能語。咽中如塞。或緩或急。身體不自收持。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能轉側。宜服小續命湯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石膏(二兩) 芎藭(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黃芩(三分)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痹攣腫疼。或不仁。拘屈不得。宜服大風引湯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獨活(一兩) 秦艽(半兩去苗)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細辛(半兩) 白朮(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漢防己(半兩) 芎藭(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痹攣。風毒攻腰腳疼痛。宜服小風引湯方。

獨活(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當歸(三分) 赤茯苓(一兩) 大豆(二合熟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三分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痹攣。風毒所攻。口噤不能語。四肢頑痹緩弱。攣急疼痛。風經五臟。恍惚恚怒。宜服大竹瀝湯方。

竹瀝(每服一合) 獨活(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半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白朮(一兩) 葛根(一兩銼) 細辛(一兩) 茯神(二兩) 漢防己(一兩) 川烏(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 黃芩(一兩) 芎藭(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兩足痹攣。或轉筋。皮肉脹起如腫。按之不陷。心中急。不欲飲食。宜服小竹瀝湯方。

竹瀝(每服一合) 秦艽(一兩去苗) 葛根(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漢防己(一兩) 黃芩(一兩)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痹攣。行李不遂。宜服此越婢湯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石膏(四兩) 白朮(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痹攣。不能行步。時發疼痛。煩躁恍惚。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丹參(一兩) 羌活(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去苗) 茯神(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薏苡仁(一兩半) 桑根白皮(一兩銼) 防風(一兩去蘆頭) 石斛(一兩去根銼) 大麻仁(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風毒痹攣。腫痛煩悶。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三分) 赤茯苓(一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一兩銼)桂心(半兩) 薏苡仁(三分) 羌活(三分) 赤芍藥(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痹攣。骨節痠疼。宜服此獨活散方。

獨活(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肉桂(半兩去皺皮) 當歸(半兩) 薏苡仁(三分) 赤茯苓(二分) 牛膝(三分去苗) 茵芋(半兩) 天麻(半兩) 海桐皮(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檳榔(半兩) 萆薢(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腳氣痹攣。煩疼掣痛。行李不得。氣滿心胸。咽塞壅悶。不得眠臥。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二兩) 地骨皮(一兩) 五加皮(二兩半銼) 木通(二兩銼) 木香(三分) 羚羊角屑(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痹攣腫悶。宜服此方。

漢防己(一兩) 赤茯苓(二兩) 桑根白皮(二兩銼) 桂心(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痹攣掣痛。宜服鬆節浸酒方。

肥鬆節(一斤) 生乾地黃(三兩) 桂心(一兩) 丹參(二兩) 萆薢(二兩) 大麻仁(一升別搗) 牛膝(三兩去苗) 生牛蒡根(三兩銼去皮土)

上件藥。都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漬。密封。候五日後。每於食前。暖中盞服。

治腳氣風毒。痹攣疼痛。宜服芎藭丸方。

芎藭(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五加皮(一兩銼) 肉桂(半兩去皺皮) 犀角屑(三分) 赤茯苓(一兩) 羌活(二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海桐皮(一兩銼) 石斛(一兩去根銼) 麻黃(一兩去根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豆淋酒下三十丸。

治腳氣。筋脈痹攣疼痛。宜服薏苡仁丸方。

薏苡仁(一兩)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仙靈脾(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檳榔(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石斛(半兩去根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五加皮(半兩銼) 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牛膝(三分去苗) 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用淡竹瀝生地黃汁各一合。酒一小盞和暖。下三十丸。

治腳氣痹攣。及風虛腫滿。不能行李。宜服石斛浸酒方。

石斛(二兩半去根) 丹參(二兩半) 側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半) 芎藭(一兩半)乾薑(一兩炮裂) 五加皮(二兩半) 獨活(一兩半) 牛膝(二兩去苗) 杜仲(一兩削去皺皮微炙令黃) 秦艽(二兩去苗) 薏苡仁(五合) 山茱萸(二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耆(一兩半) 白前(一兩半) 茵芋(二兩半) 當歸(一兩半) 鍾乳粉(四兩) 川椒(一兩半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都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三斗。於瓷瓶中漬三宿。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

又方。

烏麻(五升微炒別搗)

上以酒一斗。漬三五宿。隨性暖飲之。

治風毒腳氣言語謇澀諸方

夫風毒腳氣。從下而上。入於臟腑。攻於心脾。則令語澀也。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語澀。若客於喉厭。則失音也。

治風毒。腳氣發盛。便即昏悶。語澀。或失音。及心神煩亂。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獨活(一兩)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桂心(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

更煎兩三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頑痹無力。言語謇澀。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銼)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當歸(三分) 川升麻(三分) 檳榔(一兩) 犀角屑(三分)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忽發不覺。心悶語澀或失音。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三分) 石膏(二兩) 木香(三分) 獨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紅雪(一兩半)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生地黃汁各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上攻。心神煩悶。言語謇澀。頭痛氣急。宜服葳蕤散方。

葳蕤(二兩) 五加皮(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二兩銼) 薺苨(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發盛。四肢皮膚及小腹。頑痹不仁。言語謇澀。或至失音。心神昏憒。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毒。腳氣上攻。心膈壅悶。語言謇澀。頭目煩疼。腹脅氣滯。大小便難。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獨活(一兩半)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川朴硝〔一(二)兩〕 旋覆花(半兩) 子芩(一兩) 石膏(二兩)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疼痛皮膚不仁諸方

夫腳氣疼痛不仁者。由水濕毒氣。與血氣相搏。正氣與邪氣交擊。而正氣不宣。故令疼痛。邪在膚腠。血氣則澀而皮膚厚。搔之如隔衣。不覺知者。是名不仁也。

治腳氣。風毒疼痛。皮膚不仁。腳膝沉重。行李不隨。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桂心(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麻黃(一兩去根節) 赤茯苓(一兩) 芎藭(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一兩) 酸棗仁(一兩微炒) 檳榔(一兩半)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腳氣疼痛。皮膚不仁。心胸煩壅。不能下食。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酸棗仁(三分微炒) 羌活(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赤茯苓(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牛膝(一兩去苗) 檳榔〔一(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腳氣疼痛。皮膚不仁。筋脈緩弱。不能行李。海桐皮散方。

海桐皮〔一(三)分銼〕 羌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獨活(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當歸(三分) 赤芍藥(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牛膝(一兩去苗) 赤茯苓(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檳榔(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腳氣。腫滿疼痛。皮膚不仁。大小便滯澀。心胸壅悶喘促。不能下食。宜服此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木通(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三分銼) 漢防己(三分) 羌活(三分) 桂心(半兩) 紫蘇莖葉(一兩) 酸棗仁(三分微炒) 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微炒) 赤芍藥(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疼痛。皮膚不仁。心神煩熱。眠臥不安。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防風(一兩去蘆頭) 羌活(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 桂心(半兩) 赤芍藥(一兩) 大腹皮(一兩銼) 牛膝(一兩去苗)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緩弱疼痛。皮膚不仁。宜服此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 牛膝(三分去苗) 當歸(三分) 酸棗仁(三分微炒) 桂心(半兩)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海桐皮(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羌活(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生乾地黃(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檳榔(一兩) 防風(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豆淋酒調下二錢。

治腳氣。疼痛不仁。腳膝無力。宜服此防風丸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秦艽(三分去苗) 石斛〔二(一)兩去根銼〕 薏苡仁(一兩) 白朮(一兩) 芎藭(一兩) 杜仲(一兩削去皺皮微炙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大麻仁〔一(二)兩〕萆薢(一兩銼) 丹參(一兩) 桂心(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獨活(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干腳氣諸方

夫腳氣者。由體虛。感於風毒故也。然腳氣有干有濕。有陰有陽。干者不腫。濕者腫滿。在臟為陰。在腑為陽。病雖一源。所受各異。其於虛實不等。取捨殊途。為療之能。當察形證也。夫干腳氣者。由腎虛。庶事不節。或當風取涼。臥不覆足。或行立濕地。或夏月以冷水漬腳。腠理開疏。風邪搏於腳膝。入於經絡。血脈痞澀。皮膚頑痹。脛弱枯絕。日夜痠疼。食飲減少。肌體羸瘦。心腹氣滯。大便不通。風毒上衝。心神煩悶。四肢無力。其候。腳膝不腫。故名干腳氣也。

治干腳氣。風毒搏於腳膝。皮內乾枯。腳脛漸細。骨中疼痛。時復心悶。宜服生乾地黃丸方。

生乾地黃(三兩) 羚羊角屑〔二(一)兩〕 赤茯苓(一兩) 木香(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一兩) 獨活(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桂心(二分)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干腳氣。欲發噁心。頭旋。吐痰水。不思飲食。兩腳膝疼痛。漸漸心悶。宜服此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犀角屑(一兩) 大腹皮(一兩銼) 檳榔(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薄荷二七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干腳氣。小便澀滯。腹內壅悶。痰逆。不思飲食。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木通(一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蘹香根〔二(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半兩) 荊芥(半兩) 赤茯苓(一兩) 木瓜(半兩干者) 半夏〔三(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干腳氣。大小腸氣滯。心腹妨悶。腳膝疼痛。不欲飲食。宜服此方。

杉木節(一兩銼) 蘹香子(三分微炒) 瞿麥(三分)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檳榔(二兩) 木通〔二(三)分〕 紫蘇莖葉(一兩) 豬苓(三分去黑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干腳氣上攻。心胸壅悶。宜服此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二兩以少酥緩火令黃)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干腳氣。心腹妨悶。腳膝疼痛。宜服此方。

蘿蔔子(一兩微炒) 羌活(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濕腳氣諸方

夫濕腳氣者。由體虛。當風臥濕。醉後取涼。風濕毒氣。搏於腳膝之所致也。此皆腎虛。膀胱宿有停水。經絡痞澀。不得宣通。即先腫滿。漸攻心腹。毒氣不散。遍入四肢。兩腳熱疼。心胸躁悶。上氣喘急。咳唾稠黏。面目虛浮。腹脅脹滿。見食嘔吐。壯熱頭疼。大便不通秘澀。風毒凝滯。皮膚生瘡。其候。腳膝浮腫。故名濕腳氣也。

治濕腳氣。如久在中華。乍出外方。或至江淮。或至嶺外。久在高原。不經濕氣

。未伏水土。食飲之間。多有不同。致腳氣發動。時復心悶。面目腳膝浮腫。氣短虛乏 。唇口青黑。胸膈不利。見食即吐。心腹時痛。冷氣結聚。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前胡(三分去蘆頭) 木香(三分)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大腹皮(一兩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通身浮腫。小便不利。氣壅煩悶。腹脅連膀胱虛脹。上氣喘促。坐臥不得。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澤瀉(半兩) 赤茯苓(半兩) 木通(三分銼)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獵苓(三分去黑皮)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腫滿喘息。大小便不利。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澤瀉(半兩) 漢防己(半兩) 木香(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紫蘇莖葉(一兩) 木通(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大小便不利秘澀。腳膝虛腫。食即嘔吐。心胸迷悶。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三分) 木通(半兩銼) 赤茯苓(三分) 羚羊角屑(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羌活(半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大腹皮(三分銼)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腫滿。喘促煩悶。大小便滯澀。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旋覆花(半兩) 犀角屑(一兩) 桂心(半兩) 紫蘇莖葉(一兩) 赤茯苓(一兩)木通(半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一兩銼) 白前(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攻心悶亂。或時腫滿喘急。宜服木瓜散方。

木瓜(二兩干者) 檳榔(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羚羊角屑(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通(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浮腫。氣漸上入腹。煩滿急脹。面如土色。大小腸不通。氣欲絕者。宜服此方。

大腹皮(二兩銼)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二兩) 牽牛子(四兩微炒搗取末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童子小便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煎三沸。去滓。不計時候。調下二錢。以利三五行。立效。

治濕腳氣。攻心痛悶。宜服此方。

杉木節(一兩銼) 木通(一兩) 烏藥(一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沉香(三分) 蘹香子(一兩微炒) 檳榔(一兩) 紫蘇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生薑半兩。黑豆半合。同炒。令豆熟為度。入童子小便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調下二錢。

治濕腳氣。小便不利(通)。氣攻心痛煩悶。宜服烏藥散方。

烏藥(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蛤粉(半兩)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蔥白湯。調下一錢。

治濕腳氣。頻發。攻心腹壅悶。腳膝腫滿疼痛。不任行李。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大麻仁(一兩) 牛膝(一兩去苗)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三分) 紫蘇子(三分) 萆薢(三分銼) 羚羊角屑(三分) 獨活(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濕腳氣。腹中妨悶。不能飲食。羸瘦。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三分) 木香(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濕腳氣。上攻心胸。壅悶痰逆。宜服木瓜丸方。

木瓜(一兩干者)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丁香(半兩)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濕腳氣上攻。心神悶亂。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檳榔(二兩) 木香(一兩) 木瓜(一枚大者)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割木瓜頭作蓋子。去瓤納藥末於中。卻蓋。以竹籤簽定。於飯甑中蒸爛。以刀子削去皮。細研。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濕腳氣。上攻心胸。喘促悶絕。宜服此方。

檳榔(二兩)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童子小便一小盞。入生薑汁一茶匙。暖令溫。不計時候。調下二錢。

治濕腳氣。及腰腎膀胱宿水。並痰飲。不下食。宜服桃花散方。

桃花(陰乾)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三(二)錢。以利為度。

治腳氣痰壅頭痛諸方

夫風毒氣盛。陰陽痞隔。則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停在胸中。而結成痰也。其候。胸脅脹滿。身體疼重。多唾。嘔逆心煩。風痰相引。上衝於頭。則令頭痛也。

治腳氣。上攻心胸。痰壅。頭痛目眩。背膊煩痛。不欲飲食。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芎藭(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紫蘇莖葉(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旋覆花(半兩) 赤茯苓(一兩) 石膏(二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獨活(三分)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發動。心膈痰壅。頭痛嘔逆。惡聞食氣。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旋覆花(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紫蘇莖葉(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石膏(二兩) 黃芩(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蔓荊子(半兩) 芎藭(半兩)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發動。心胸痰壅。咽喉噎塞。頭痛心煩。不能下食。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射干(三分) 石膏(二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紫蘇莖葉(一兩)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紅雪(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木通(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欲發。心腹滿悶。痰壅頭痛。不能飲食。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神煩悶。四肢無力。膈上痰壅。口乾頭痛。不欲飲食。宜服荊芥散方。

荊芥(三分) 細辛(三分) 石膏(二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二(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諸方

夫腳氣上氣者。由腎虛。為風濕毒氣所攻也。凡風毒之氣。皆起於地。地之寒暑。皆作於蒸。人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中人。必先於腳。後轉入腹。而乘於氣。故令上氣也。

治腳氣上氣。心胸壅悶。不得眠臥。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三分洗去苗土) 白前(三分) 木通(一兩銼) 檳榔(一兩) 百合(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坐臥不得。咽喉不利。四肢煩疼。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射干(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貝母〔三斤(分)煨微黃〕 白前(三分) 生乾地黃(一兩半)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三分) 天門冬(三分去心) 百合(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胸中滿悶。不能下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蘿蔔子(三分微炒) 紫蘇莖葉(一兩) 木通(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不止方。

紫蘇莖葉〔三分(兩)〕 白前(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心腹妨悶。宜服此方。

大麻仁(三合) 檳榔(一兩末)

上件藥。先研麻仁成膏。入檳榔末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童子小便下二十丸。

又方。

檳榔(二枚) 杏仁(二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為二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再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諸方

夫腳氣衝心煩悶者。由風毒乘虛。上攻於心故也。凡風濕之氣。初從腳起。或腫不腫。緩弱無力。行卒屈倒。漸至不仁者。當須宣利風氣。以取其差。若療之稍緩。毒氣入腹。攻衝於心。則令胸膈逆滿。上氣喘急。煩悶欲絕。急者死不旋踵。不可不速療之也。

治腳氣衝心。煩喘悶亂。頭痛口乾。坐臥不得。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 沉香(三分) 杉木節(一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半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眼前暗黑。不識人。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紅雪(二兩) 旋覆花(半兩) 川升麻(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檳榔(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一兩去心) 前胡(一兩去蘆頭) 獨活(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薄荷二十葉。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喘促。腳膝痠疼。神思昏憒。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赤芍藥(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木通(一兩銼)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一兩) 紅雪(二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氣喘。坐臥不得方。

黑豆(一合) 生薑(一兩切) 杉木節(二兩) 沉香(一兩) 紫蘇莖葉(二兩) 檳榔(二兩) 童子小便(三升) 木瓜(二兩干者)

上件藥。細銼。先炒黑豆生薑令熟。後入小便並諸藥。煎至二升。去滓。不計時候。暖一小盞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喘促。宜服此方。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干木瓜(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衝心。悶亂不識人。手足脈欲絕。宜服此方。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瓜(三兩干者)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不識人。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蘹香子(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不識人。喘促。坐臥不得。宜服此方。

紫蘇莖葉(一兩半)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童子小便。調下一錢。

治腳氣。衝心煩悶。臍下氣滯。宜服此方。

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衝心煩悶。氣急。坐臥不安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三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嘔逆諸方

夫腳氣嘔逆者。由風濕毒氣。攻於脾胃故也。脾為受盛之府。胃為水穀之海。今脾胃虛弱。為風邪所乘。則心胸煩滿。痰飲留滯。故令嘔逆也。

治腳氣煩悶嘔逆。心胸壅悶。不能下食。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紫蘇莖葉〔一兩(半)〕 前胡(一兩) 桂心(三分)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發動嘔逆。胸中滿悶。不下飲食。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紫蘇莖葉(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木通(一兩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嘔逆。心亂不能下食。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胸妨悶。嘔逆不能下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桂心(半兩) 木香(半兩) 木通(一兩銼) 草豆蔻(三分去皮) 羚羊角屑(三分) 紫蘇莖葉(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胸痰壅。嘔逆不欲飲食。宜服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前胡(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痰壅嘔逆。心胸滿悶。不下飲食。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樟木(一兩塗生薑汁炙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腳氣心腹脹滿諸方

夫腳氣心腹脹滿者。此由風濕毒氣。從腳上入於內。與臟氣相搏結不散。故心腹脹滿也。

治腳氣。心腹脹滿壅悶。不欲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沉香(半兩) 杉木節(半兩銼) 蘹香子(半兩微炒) 澤瀉(三分) 赤茯苓(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腹脹滿。四肢壅悶。不思飲食。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大腹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皮(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腹脹滿。煩悶喘促。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豬苓(一兩去黑皮) 木瓜(一兩干者) 紫蘇莖葉(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腹脹滿。喘促壅悶。宜服此方。

蘿蔔子(一兩半微炒) 羌活(一兩) 牽牛子(二兩微炒) 大麥糵(三分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治腳氣。心腹脹滿。兩脅妨悶。不能飲食。宜服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木通(三分銼)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紫蘇莖葉(一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腹脹滿。小便不利。宜服此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木通(三分銼) 赤茯苓(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腹脹滿。堅硬不消。宜服此方。

木香(一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一兩) 桂心(三分)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腹脹滿。壅悶喘急。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檳榔(一兩半) 木香(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牽牛子(二兩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暖生薑汁童子小便。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治腳氣。心腹脹滿喘促。不下食方。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紅雪(二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二錢。

治腳氣。心腹脹滿。腳膝浮腫。上氣喘促。宜服木瓜丸方。

木瓜(一兩干者)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桂心(一分) 沉香(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高良薑(一兩銼) 赤芍藥(半兩) 檳榔(二兩)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腳氣。心腹脹滿。兩膝疼痛。宜服高良薑丸方。

高良薑(三分銼) 桂心(半兩) 當歸(三分銼碎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威靈仙(三分) 檳榔(三分) 牽牛子(二兩微炒) 羌活(三分) 蘿蔔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腳氣腫滿諸方

夫腳氣腫滿者。由風濕毒氣搏於腎經。腎主於水。今為邪所搏。則經絡壅澀。不能宣通水液。水液不傳於小腸。致水氣壅溢臟腑。浸漬皮膚。故令腫滿也。

治腳氣腫滿。小便不利。喘促不食。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半兩) 赤茯苓(三分)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木通(三分銼) 豬苓(三分去黑皮) 紫蘇莖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頭面虛腫。腹脅妨悶。宜服此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蘿蔔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前)溫服。

治腳氣風毒。頭面腳膝浮腫。心腹壅悶。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羚羊角屑(三分) 木通(三分銼) 檳榔(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每於食前。溫溫服。

治腳氣。腫滿入小腹。相引兩脅。妨悶。膀胱裡急。停積宿水。不得宣通。時復心昏如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紫蘇莖葉(三分) 漢防己(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紅雪(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風毒腫滿。心膈痰壅。煩躁不能下食。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 桑根白皮(半兩銼) 獨活(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酸棗仁(三分微炒)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腫滿腹脹。大小便秘澀。宜服此方。

大腹皮(一兩銼)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木通(二兩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桑根白皮(二兩銼) 牽牛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腳氣。遍身腫滿。喘促煩悶。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桑根白皮(二兩銼) 檳榔(二兩) 赤茯苓(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春夏防發諸方

夫風毒腳氣。春則猶輕。夏則彌盛。入秋漸可。至冬自歇。凡春夏霽雨不節。土地卑濕。濕熱之氣。從地而起。上蒸腳膝。體虛之人。易傷風毒。故春夏可宣泄風氣。以防腳氣發動也。

治腳氣。春夏防發。宜服此疏風調氣。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獨活(半兩) 赤茯苓(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半兩) 沉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腳氣。春夏防發。稍覺風壅氣滯。臟腑不通。心神煩悶。腳膝時疼。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二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通(三分銼) 檳榔(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川升麻(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獨活(三分) 赤芍藥(三分) 芎藭(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春夏防發。或肝腎風虛。脾氣乏弱。但覺昏悶。不欲飲食。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木瓜(一兩干者)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半兩) 桂心(半兩) 熟乾地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牛膝(三分去苗) 酸棗仁(半兩微炒) 白茯苓(三分) 石斛(一兩去根銼) 黃耆(三分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羌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春夏防發。或稍心腸壅悶。腳膝煩疼。大腸不利。小便赤少。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木通(半兩銼) 五加皮(半兩) 檳榔(一兩) 獨活(半兩) 黃芩(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一兩) 紫蘇莖葉(三分)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毒腳氣。春夏防發。宜服疏風利氣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羚羊角屑(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半兩) 前胡(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毒腳氣。春夏預防發動。宜服疏風利氣。心腹壅悶。腳膝煩疼。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 黃耆(半兩銼) 赤茯苓(半兩) 生乾地黃(三分)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酸棗仁(半兩微炒) 當歸(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檳榔(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腳氣。肝腎氣虛。防春夏發動。心腹氣脹。筋脈不利。腰腳無力。胸膈痰滯。不思飲食。宜預服木瓜散方。

木瓜皮(一兩干者)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蘇莖葉(三分) 木香(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春夏預防發動。令人心悶煩壅。宜服此方。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檳榔〔二(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童子小便一小盞。牛乳一合。生薑汁一匙。同煎三兩沸。每於食前。調下二錢。以快利為度。

治腳氣。肝腎臟久積風虛。每遇春夏發動。腳膝煩疼。心胸滿悶。膀胱氣攻心腹虛脹。筋脈拘急。神思昏沉。大小腸秘澀。宜預服補泄石斛丸方。

石斛(一兩去根銼) 牛膝(半兩去苗) 萆薢(半兩銼) 獨活(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芎藭(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天麻(半兩) 海桐皮(半兩銼) 桂心(半兩) 干蠍(半兩微炒) 沉香(半兩) 山茱萸(半兩) 白蒺黎(半兩微炒去刺) 酸棗仁(半兩微炒) 補骨脂(半兩微炒) 五加皮(半兩) 當歸(半兩) 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生乾地黃(一兩) 檳榔(二兩) 鹿茸(半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江東嶺南瘴毒腳氣諸方

夫江東嶺南。土地卑濕。春夏之間。風毒彌盛。又山水濕蒸。致多瘴毒。風濕之氣。從地而起。易傷於人。所以此病多從下上。腳先屈弱。然後痹疼。頭痛心煩。痰滯吐逆兩脛微腫。小腹不仁。以熱憎寒。四肢緩弱。精神昏憒。大小便不通。毒氣攻心。死不旋踵。此皆瘴毒腳氣之候也。

治江東嶺南。春夏不免暑濕鬱蒸。臟腑虛羸。瘴毒攻擊。腳氣發動。兩腳枯疼。

或即浮熱腫滿。或即皮肉乾焦。不能久立。筋急抽痛。或氣衝心悶亂。胸膈痰逆。四 肢不仁。腹脹壅悶。目眩頭旋。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 薏苡仁(一兩半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牛膝(二分去苗) 赤茯苓(二分)獨活(半兩) 丹參(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升麻(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羚羊角屑(三分) 漢防己(三分) 桂心(半兩) 黃耆(三分銼)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江東嶺南。瘴毒腳氣。或其中即腳膝腫滿。心神悶亂。寒熱痰逆。頭痛口乾。肩背拘急。肢節煩疼。不欲飲食。宜服大鱉甲湯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防風(一兩去蘆頭) 麻黃(半兩去根節) 白朮(半兩) 知母(半兩) 川升麻(半兩) 貝齒(四枚燒通赤) 赤茯苓(半兩) 芎藭(半兩) 犀角屑(半兩) 人參(半兩) 木香(半兩) 麝香(半兩細研) 羚羊角屑(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烏梅(十枚去核微炒) 石膏(一兩) 當歸(半兩) 葳蕤(半兩)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薤白二莖。赤小豆三十粒。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身體膚脹。胸心痞澀。或時壯熱。小腹不仁。兩腳全弱。宜服小鱉甲湯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羚羊角屑(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烏梅(七枚去核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薤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初覺嘔逆煩悶。頭昏不食。宜服此方。

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犀角屑(半兩) 旋覆花(半兩)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香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發動。心胸躁熱悶亂。氣急口乾。舌焦煩渴。大小腸不利。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一兩)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犀角屑(半兩) 川朴硝(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青竹茹二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憎寒壯熱。頭痛。腳膝煩疼。腹中妨悶。不能飲食。食則無味。口乾多渴。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二分) 川升麻(三分) 木香(半兩) 赤茯苓(三兩) 黃芩(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 柴胡〔一兩(半)去苗〕 檳榔(一兩) 栝蔞根(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初發。心中壅悶。四肢煩熱。時時惡寒。腳膝疼痛。不欲飲食。宜服此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 赤茯苓(一兩) 知母(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三分銼碎微炒) 木香(三分) 黃芩(三分) 犀角屑(三分)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胸膈氣不通。乍寒乍熱。頭痛心悶。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赤茯苓(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知母(一兩) 犀角屑(三分) 木香(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石膏(一兩半) 旋覆花(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紫蘇莖葉(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薑汁半分。煎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嶺南瘴毒腳氣。頭面及腳腫。乍寒乍熱。有似瘧狀。或氣上逼心。煩悶喘嗽。宜服大麻仁散方。

大麻仁(一兩炒令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射干(一兩) 菖蒲(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心神悶亂。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木香(半兩)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鱉甲(二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瘴毒腳氣。熱毒風盛。心神煩悶。腳膝痠疼。宜服生乾地黃浸酒方。

生乾地黃(三兩) 獨活(一兩) 黑豆(半升炒熱) 海桐皮(二兩) 生牛蒡根(一斤去皮) 桂心(一兩) 大麻仁(半升)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無灰酒二斗。浸三兩日。每於食前。暖飲一小盞。

治瘴毒腳氣。煩熱。心悶氣促。宜服此方。

香豉(一合) 梔子仁(二分) 川升麻(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煮取一盞。去滓。分溫三服。

治瘴毒腳氣。及利腰腳。除濕痹。去心神煩悶。嶺南常服。極熟豉酒方。

香豉(三升)

上以酒一斗。漬三宿後。每日隨性暖飲之。效。

治服乳石人腳氣發動諸方

夫乳石之性。堅剛猛烈。服餌之後。恆在腸胃者。人因虛而服之。復補養過度。使臟腑痞塞。石熱行於經絡。致氣力乍覺壅溢。腎氣堅盛。遂使不能節慎。情欲過度。或飲食無恆。或觸冒寒暑。腎氣既虛。風邪所搏。石氣留滯。不得宣通。則令腳氣發動也。

治服乳石太多。致臟腑充實。又酒面熱毒過度。致令腳氣壅塞。心神煩熱。口乾悶亂。咽喉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三分) 玄參(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葳蕤(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射干(三分) 栝蔞根(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沉香(三分)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黃芩(三分) 薺苨(三分) 吳藍(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因服乳石。致臟腑壅滯。及腳氣欲發。或憎寒壯熱。頭痛心煩。眼目昏悶。頭旋欲吐。不納飲食。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葛根(半兩銼) 赤茯苓(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石膏(二兩) 葳蕤(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玄參(三分去蘆頭) 川升麻(三分) 黃芩(半兩) 犀角屑(一兩)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服乳石。補養過度。飲酒食肉。熱面太多。致腳氣發盛。攻心。煩熱躁渴悶亂。神思恍惚。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三分) 犀角屑(三分) 玄參(三分)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三分去心) 川升麻(三分)薺苨(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知母(三分) 石膏(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紅雪(一兩) 吳藍(三分) 葛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服乳石。致臟腑壅滯。髮腳氣腫滿。四肢煩疼。口乾心躁。夜臥恍惚。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 茯神(三分) 地骨皮(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葳蕤(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三分) 犀角屑(一兩) 赤芍藥(半兩銼) 黃耆(半兩銼)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服乳石。三焦壅盛。腳氣忽發。心中躁悶。肢節疼痛。口乾頭痛。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 葛根(三分銼) 木通(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川升麻(三分) 赤茯苓(一兩) 蘆根(一兩銼) 柴胡(一兩半去苗) 大腹皮(一兩銼) 檳榔(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犀角屑(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服乳石氣壅。致腳氣發盛。心躁煩悶。頭痛咽乾。不能飲食。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犀角屑(半兩) 玄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川升麻(三分) 紫雪(一兩) 射干(半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服乳石。壅毒氣盛。令腳氣發動。心神躁熱。口乾頭痛。腳膝煩疼。宜服吳藍散方。

吳藍(一兩) 獨活(三分) 地骨皮(三分) 川升麻(三分) 赤茯苓(三分) 紫雪(二兩) 石膏(二兩細研) 赤芍藥(三分) 紫蘇莖葉(一兩) 黃芩(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銼) 犀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五分。青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諸方

夫腳氣大小便秘澀者。由風毒氣盛。不得宣通。致五臟不和。三焦壅滯。風熱之氣。在於腸胃。搏於糟粕。溲便不得通流。故令秘澀也。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腹壅悶。腳膝煩疼。口乾咽燥。不欲飲食。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木通(一兩銼)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紫蘇莖葉(一兩) 川升麻(二分) 黃芩(二分) 瞿麥(三分) 赤茯苓(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發熱煩渴。口乾心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 赤茯苓(半兩) 木通(半兩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芩(半兩) 川朴硝(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大小便秘澀。膀胱氣壅攻。心腹妨悶。宜服澤瀉散方。

澤瀉(三分) 赤茯苓(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木通(一兩銼) 豬苓(一兩去黑皮)檳榔(一兩) 牽牛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水煎生薑蔥白湯。調下二錢。日二三服。以利為度。

治腳氣發動。大小便秘澀。肢節煩疼。頭目旋暈。氣壅昏沉。不欲飲食。宜服此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旋覆花(半兩) 赤芍藥(半兩) 木通(一兩銼) 紫蘇莖葉(一兩) 犀角屑(三分) 川朴硝(一兩) 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發動。大小便秘澀。腹中滿悶。連膀胱裡急。四肢煩疼。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大麻仁(一兩) 木通(三分銼) 羚羊角屑(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澤瀉(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諸方

夫腎主於腳。若腎虛。風濕所搏。攻於腳膝。則名腳氣。因其氣血壅滯。濕毒氣盛。在於膚腠。不得宣通。故令腳上生瘡也。若風毒不歇。其瘡漸增。多汁腫痛。身體壯熱。經久難瘥也。

治腳氣風毒。生瘡腫疼痛。心神煩熱。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天麻(三分) 羌活(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三分去蘆頭) 黃耆(三分銼)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黃芩(三分) 檳榔(一兩)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蘚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二(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風毒。生瘡腫痛。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玄參(一兩) 地骨皮(一兩) 獨活(一兩) 黃耆(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腳氣腫盛。生瘡久不瘥。膿血長流。疼痛發歇。漏蘆丸方。

漏蘆(一兩) 葳蕤(一兩) 檳榔(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半兩去蘆頭) 獨活(半兩) 秦艽(一兩去苗) 五加皮(三分) 赤芍藥(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耆(三分銼) 黃芩(半兩)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腳氣風毒壅盛。生瘡腫痛不歇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半兩去蘆頭) 薏苡仁(三分微炒) 玄參(三分) 獨活(一兩) 檳榔(一兩) 赤芍藥(三分) 烏蛇(三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腫疼痛。宜用此淋蘸方

漏蘆〔三(二)兩〕 白蘞(三兩) 槐白皮(三兩) 蒺藜子(二兩微炒去刺) 五加皮(三兩) 甘草(三兩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洗之。

又方。

槐白皮(三兩) 桑枝(三兩) 苦參〔二(三)兩〕 蒴藋(二兩) 黃柏(三兩) 白礬(一兩研為末)

上件藥。銼。以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滓。下白礬末。冷熱得所。密室中淋洗瘡上。

治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腫不瘥。宜用藥敷之。方。

蠶沙(二兩) 杏仁(一兩) 膩粉(半兩)

上件藥。先於銚子內。炒蠶沙杏仁令焦黑。搗細羅為散。入膩粉。研令勻。旋敷瘡上。不過三五度瘥。

又方。

菘菜花(一兩) 赤小豆(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旋旋敷瘡上良。

又方。

爛蜆子殼(一兩半) 黃連(一兩) 馬齒莧菜(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頻敷瘡上效。

又方。

地骨皮(三兩) 苦參(三兩) 槐根白皮(三兩) 蛇床子(二兩) 鹽(一兩) 羊蹄根(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三度。每度以漿水五碗。煎五七沸。去滓。看冷暖。漸漸洗之。後以故帛淹干。敷前散子。

治腳氣浸酒諸方

治腳氣屈弱。言語謇澀。宜服金牙酒方。

金牙(三兩搗碎) 細辛(一兩) 茵芋(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 生乾地黃(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蛇床子(一兩) 獨活(五兩) 牛膝(三兩去苗) 石斛(三兩去根) 莽草(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酒二斗。漬六七日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之。

治腳氣。緩弱無力疼痛。不遂行李。宜服側子酒方。

側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石斛(一兩去根) 獨活(二兩) 秦艽(一兩去苗) 紫蘇莖葉(一兩)仙靈脾(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黃芩(三分) 漢防己(三分) 桂心(三分) 丹參(三分)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芎藭(三分) 細辛(半兩) 當歸(一兩) 白朮(一兩) 威靈仙(一兩) 薏苡仁(五合) 黑豆(三合炒熟)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清酒二斗。浸六七日。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之。

治腳氣屈弱。頭暈氣滿。宜服獨活酒方。

獨活(三兩) 乾薑(一兩炮裂) 石斛(二兩去苗) 牛膝(二兩去苗) 丹參(一兩) 萆薢(二兩) 側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赤茯苓(二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薏苡仁(三兩) 山茱萸(二兩)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一兩) 秦艽(二兩去苗)當歸(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菊花(一兩) 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二斗。漬六七日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之。

治腳氣。風毒發歇疼痛。四肢拘急。背項強直。言語謇澀。宜服薏苡仁酒方。

薏苡仁〔半(五)兩〕 羚羊角屑(三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川升麻(二兩) 秦艽(二兩去苗)黃芩(二兩) 地骨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羌活(二兩) 牛膝(五兩去苗) 五加皮(三兩) 獨活(二兩) 牛蒡子(二兩微炒) 桂心(二兩) 大麻仁(五合) 生乾地黃(五兩)

上件藥。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之。

治腳氣。筋攣拘急。四肢掣痛。或至軟腳。亦宜服鬆節酒方。

鬆節(一斤) 生乾地黃(五兩) 桂心(二兩) 秦艽(五兩去苗) 防風(二兩去蘆頭) 牛蒡根(一斤去皮) 丹參(三兩) 萆薢(三兩) 蒼耳子(三兩) 獨活(三兩) 大麻仁(一升) 牛膝(五兩去苗)

上件藥。銼。用絹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

治腳氣疼痛。及光澤肌膚。潤養臟腑。酸棗仁酒方。

酸棗仁(三兩) 干葡萄(五兩) 黃耆(三兩) 天門冬(二兩去心) 赤茯苓(三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獨活(二兩) 大麻仁(半斤) 桂心(二兩) 羚羊角屑(三兩) 五加皮(三兩) 牛膝(五兩去苗)

上件藥。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之。

治腳氣發動。煩熱疼痛。筋脈拘急。行李不得。宜服五加皮酒方。

五加皮(三兩) 薏苡仁(五兩) 羚羊角屑(三兩) 防風(三兩去蘆頭) 生乾地黃(半斤) 獨活(三兩) 牛蒡根(半斤去皮) 桂心(一兩) 牛膝(五兩去苗) 黑豆(半斤炒熟) 海桐皮(二兩) 大麻仁(半兩)

上件藥。銼。用生絹袋盛。以無灰酒三斗。浸六七日。每於食前。隨性暖服。

治腳氣。腫滿煩疼少力。宜服此生乾地黃酒方。

生乾地黃(一斤) 杉木節(五兩) 牛蒡根(一斤去皮) 丹參(三兩) 牛膝(五兩去苗) 大麻仁(半斤) 防風(三分去蘆頭) 獨活(三兩) 地骨皮(三兩)

上件藥。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每於食前。隨性暖服之。

治腳氣。風毒濕痹。筋脈攣急疼痛。宜服附子酒方。

附子(五兩炮裂去皮臍) 獨活(五兩)

上件藥。銼。以酒五升。漬五六日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之。

治腳氣腫滿。小腹痹悶。宜服此方。

上以大麻仁一斤。研碎。以酒五升。漬三宿後。每於食前。隨性暖服。

治腳氣摩風毒膏藥諸方

治江南風毒。腳氣腫滿。及筋脈拘急疼痛。宜用野葛膏摩方。

野葛(三兩) 蛇銜(二兩) 犀角屑(二兩) 烏頭(二兩去皮臍) 桔梗(二兩) 茵芋(二兩) 防風(三兩) 川椒(二兩) 乾薑(二兩) 巴豆(一兩去皮心) 川升麻(二兩) 細辛(二兩) 雄黃(一兩細研) 鱉甲(一兩)

上件藥。搗篩。用綿裹。以酒二升。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膏五斤。和前藥。於微火上。煎令藥色變黃。勿令焦黑。膏成。絞去滓。乃下雄黃。攪令勻。每日三兩度。用少許炙手摩之。

治腳氣風毒。腫滿疼痛。莽草膏方。

莽草(三分) 牡丹(半兩) 川椒(一兩去目) 藜蘆(三分) 芫花(半兩) 川大黃(一兩) 皂莢(半兩) 附子(三分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用綿裹。以醋半升。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脂一斤。於微火上。煎令藥色黃。膏成。絞去滓。收瓷盒中。以摩腫處。

治腳氣風毒。腫甚難消。宜用丹參膏方。

丹參(二兩) 莽草(一兩) 附子(二兩去皮臍) 漢防己(一兩) 芎藭(一兩) 川椒(一兩) 吳茱萸(一兩) 白芷(一兩) 沉香(半兩) 零陵香(半兩) 雞舌香(半兩) 犀角屑(一兩) 當歸(一兩) 商陸(二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細銼。用綿裹。以醋二升。漬一宿。以好豬脂二斤。慢火煎令藥色黃。絞去滓。膏成。以瓷盒盛。每取摩所患處。

治腳氣風毒。筋脈拘急。腫滿疼痛。漢防己膏方。

漢防己(一兩) 野葛(一兩半) 犀角屑(一兩) 莽草〔二(一)兩半〕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吳茱萸(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 丹參(一兩半) 躑躅花(二兩) 川升麻(一兩) 乾薑(一兩) 附子(一兩去皮臍) 白芷〔二(一)兩〕 當歸(一兩) 桔梗(一兩) 巴豆(一兩去皮心) 雄黃(一兩細研) 蛇銜(一兩) 防風(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

上件藥。細銼。用綿裹。以醋二升。浸一宿。以豬脂三斤。慢火煎令藥色黃。膏成。絞去滓。盛瓷盒中。每取摩所患處。

治腳氣風毒疼痛。及緩弱無力。附子膏方。

附子(二兩去皮臍) 吳茱萸(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 白芷(二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芎藭(二兩)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當歸(二兩) 細辛(一兩) 漢防己(一兩)

上件藥。細銼。用綿裹。以醋二升。漬一宿。用豬脂三斤。慢火煎令藥色黃。膏成。絞去滓。盛瓷盒中。每取摩所患處。

治腳氣淋蘸諸方

治腳氣腫滿。煩熱疼痛不可忍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去皮臍) 當歸(一兩) 天蓼木(三兩) 羌活(一兩) 細辛(一兩) 桑枝(半斤) 槐枝(半斤) 杉木(三斤) 白礬〔一(二)兩〕 茄子根(半斤) 露蜂房(一兩) 吳茱萸(一兩) 蒴⿱艹豨(一斤) 水葓草(一斤) 木鱉子(二兩去殼) 赤小豆〔一斤(升)〕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四斗。煮取三斗。去滓。看冷暖。淋蘸汗出。切宜避風。

治腳氣壅悶煩疼。宜蘸腳方。

地菘(半斤) 蒴⿱艹豨(半斤) 杉木(半斤) 蔥白連須(半斤) 蓖麻葉(半斤) 商陸(半斤) 柳白皮(半斤) 防風(三兩去蘆頭) 漢防己(二兩) 白礬(二兩) 水葓草(一斤) 附子〔一(二)兩〕 蛇床子(二兩) 細辛(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四斗。煮取三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汗出為效。

治風毒腳氣久不瘥。宜淋蘸藥方。

羌活(二兩) 玄參(半斤) 附子(四枚) 桃白皮(半斤) 杉木(半斤) 防風(六兩) 苦參(一斤) 柳白皮(半斤) 白礬(三兩) 漢椒(一兩) 蔥白連須(半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以汗出為效。

治腳氣發盛。腫滿疼痛不可忍。宜淋蘸方。

黃蘆木(半斤) 馬齒莧(半斤) 水葓草〔一升(斤)〕 薏苡仁根〔半(五)兩〕 蒴⿱艹豨(一斤)杉木(半斤) 白礬(三兩) 蔥白連須(半斤) 枳殼(五兩) 赤小豆(一升)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入鹽半合。漸漸淋蘸。如有汗出。切宜避風。

治腳氣。腫硬疼痛。宜淋蘸方。

蓖麻葉(半斤) 水葓(一斤) 杉木(半斤) 川椒(三合) 柳蠹蚛(半斤) 蒴⿱艹豨(一斤) 白楊樹皮(半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用蘸腳。每蘸了。如有汗出。切宜避風。

治腳氣腫滿。大效淋蘸方。

黑豆(五升) 赤小豆(三升) 吳茱萸(一升) 鹽(三大合)

上件藥。都和勻。每用一升。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於避風處。稍熱淋蘸。

又方。

上以黑驢糞二斗。鹽四兩。相和。水拌令濕。即於甑上蒸一炊久。取炊湯淋濃汁。稍候熱氣定。即淋蘸腳。切宜避風。

又方。

水葓草〔二升(斤)〕 赤小豆(一升) 桑根白皮(二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半斤。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看冷暖淋蘸。汗出切宜避風。

又方。

蓖麻葉(二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四度用。每度。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又方。

芫花(半斤) 水葓莖葉(二斤) 杉木(一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又方。

桑枝(二斤) 枳殼樹皮(一斤) 柳枝(三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又方。

五加皮(一斤) 豬椒莖葉(二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又方。

樟木(二斤) 楠木(三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又方。

商陸(二斤) 蒴⿱艹豨葉(二斤)

上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又方。

枳殼(一斤) 五加皮(半斤) 躑躅花(一斤) 芫花(五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又方。

蒼耳子(半斤搗研) 赤小豆(半升) 鹽(一兩)

上件藥。以水三斗同煮。以豆爛為度。去滓。看冷暖。於避風處淋蘸。

卷第四十六

咳嗽論

夫咳嗽者。由肺感於寒。而成咳嗽也。肺主氣。合於皮毛。邪之初傷。先客於皮毛。故肺先受之。五臟與六腑為表裡。皆稟氣於肺。以四時更王。五臟六腑皆有咳嗽。各以其時。感於寒而受病。故以咳嗽形證不同。五臟之嗽者。乘秋則肺先受之。肺嗽之狀。嗽而喘息。有音聲。甚則唾血。乘夏則心受之。心嗽之狀。嗽則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則咽腫喉痹。乘春則肝受之。肝𠻳之狀。嗽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轉動。兩脅下滿。乘季夏則脾受之。脾嗽之狀。嗽則右脅下痛。陰陰引於背膊。甚則不可動。動則嗽。冬則腎受之。腎嗽之狀。嗽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嗽而唾。此五臟之嗽也。五臟嗽久不已。則傳與六腑。脾嗽不已則胃受之。胃嗽之狀。嗽而嘔。甚則長蟲出。肝嗽不已則膽受之。膽嗽之狀。嗽即嘔吐膽汁。肺嗽不已大腸受之。大腸嗽之狀。嗽而大腸利也。心嗽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嗽之狀。嗽而失氣。氣與嗽俱出。腎嗽不已膀胱受之。膀胱嗽之狀。嗽而遺溺。久嗽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嗽之狀。嗽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寒氣聚於胃。開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又有十種嗽。一曰風嗽。因語便嗽。語不得終。是也。二曰寒嗽。因飲冷食寒。注入於胃。從肺脈上氣內外合。因之而嗽。是也。三曰支嗽。心下硬滿。嗽則引痛。其脈來遲。是也。四曰肝嗽。嗽而引脅下痛。是也。五曰心嗽。嗽而唾血。引手太陽。是也。六曰脾嗽。嗽而涎出。續續不止。引於腹胃。是也。七曰肺嗽。嗽引頭項而唾涎沫。是也。八曰腎嗽。嗽則耳聾無所聞。引腰臍中。是也。九曰膽嗽。嗽而引頭痛口苦。是也。十曰肺萎嗽。嗽而唾膿血。是也。診其右手寸口脈浮。則為陽。陽實者。病則腹滿。喜氣喘嗽。脈微大。為肝痹嗽引小腹也。咳嗽脈浮大者生。沉小伏慝者死。

治久咳嗽諸方

夫久咳嗽者。由肺虛極故也。肺氣既虛。為風寒所搏。連滯歲月而嗽也。此皆陰陽不調。氣血虛弱。風冷之氣搏於經絡。留積於內。邪正相併。氣道壅澀。則咳嗽而經久不瘥也。

治久咳嗽。胸中氣不利。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兩) 紫蘇子(三分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紫菀(三分去苗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款冬花(三分) 漢防己(三分) 貝母(三分煨微黃)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桔梗(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不瘥。木乳散方。

皂莢樹白皮(二兩塗酥炙微黃) 貝母(一兩煨微黃)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麻黃(一兩去根節) 百合(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嗽不止。紫菀散方。

紫菀(三兩去苗土) 款冬花(三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肺氣咳嗽。涕唾稠黏。上氣喘急。蛤蚧丸方。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微黃) 漢防己(半兩)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一兩銼) 蟬殼(半兩) 豬苓(半兩去黑皮) 赤芍藥(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半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五味子(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粥飲下三十丸。

治久咳嗽。上氣不瘥。宜服紫蘇子丸方。

紫蘇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蘿蔔子(一兩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皂莢(三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去子)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棗煮粥飲。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久咳嗽不瘥方。

兔糞(一兩干者) 硼砂(三分) 胡桐律(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一切咳嗽久不瘥。甜葶藶丸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微黃) 杏仁(一雨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久咳嗽。肌體虛羸。不思食飲。宜服此方。

柏子仁〔一(二)兩〕 五靈脂(一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蝦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久肺氣咳嗽。鹿角膠煎方。

鹿角膠(四兩搗碎炒令黃燥)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紫蘇子(二兩微炒) 貝母(一兩煨微黃) 百合(一兩)以上六味搗羅為末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生地黃汁(五合) 生薑汁(三合) 白蜜(八兩) 牛酥(五合)

上件藥。都一處。與地黃汁等相和。攪令勻。於銀器中。以慢火煎成膏。每於食後。含半棗大咽津。

又方。

百部根(五斤生者)

上件藥。搗絞取汁。入蜜一斤。煎之如餳。每服一匙。以溫粥飲調服。日三四服。

又方。

款冬花(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服。

治咳嗽久不瘥。神驗方。

皂莢(五挺不蚛者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桑白皮湯下十丸。

治積年咳嗽諸方

夫肺感於寒。即成咳嗽。或臟腑氣虛。形寒飲冷。而傷於肺。肺氣不足。為邪所乘。連滯歲月。

傳於五臟六腑。嗽而不已。則積年不瘥也。其候。嗽而腹滿。不欲飲食。寒氣聚於內。而攻於肺。胸中滿急。氣逆不順。故令咳嗽不止也。

治積年咳嗽。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桑根白皮(一兩銼) 芫花根皮(一兩去土) 款冬花(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代赭(一兩細研) 細辛(一兩) 伏龍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煮熟精羊肉研爛。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粥飲下二十丸。

治積年肺氣喘嗽。宜服含化密陀僧丸方。

密陀僧(二兩綿裹用蘿蔔煮一炊時) 銀薄(五十片) 黃丹(一兩炒令紫色) 綠豆粉(半兩) 膩粉(半分) 胡粉(半兩炒令黃色) 金薄(五十片) 葛粉(半兩)

上件藥。都研為末。煮棗肉和丸。如半棗大。每臨臥時。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積年咳嗽。肺氣不利。喘急。宜服此方。

臭黃(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亂髮(半兩燒灰)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熔蠟和丸。如半棗大。每夜。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積年咳嗽。喉中啞聲。宜服芫花根丸方。

芫花根皮(三分去土) 貝母(一兩煨微黃) 款冬花(三分) 百部根(一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尖雙仁麩炒) 五味子(三分) 蜈蚣(半枚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紫菀(一兩去苗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棗湯下十丸。日三四服。

治積年咳嗽氣奔。宜服含化海藻丸方。

海藻(三分湯浸去鹹味)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昆布(三分湯洗去鹹味)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文蛤(半兩) 桂心(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積年咳嗽方。

皂莢(二兩刮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粥飲下五丸。

又方。

特生礜石(一兩黃泥裹燒半日) 款冬花(一兩) 豉(二百粒)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治咳嗽積年不瘥。胸膈干痛不利。宜服此方。

紫菀(一兩去苗土搗羅為末)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搗研如膏) 白蜜(四兩)酥(二兩)

上件藥。都入銀器內。以慢火煎成膏。不計時候。服半棗大。含化咽津。

又方。

莨菪子(一兩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乾都炒令黃黑色搗末) 酥(四兩) 棗(四十枚)

上件藥。都入銚子內。以慢火煎。候棗皮焦。取棗去皮核。食七枚。日二服。

治積年冷嗽。芫花煎方。

芫花(二兩醋拌炒令干) 乾薑(三兩炮微銼搗羅為末)

上先以水五升。煮芫花。取汁一升。去滓。納乾薑末。入蜜一升。合煎之如膏。每於食後。以溫粥飲。調半茶匙服之。

治卒咳嗽諸方

夫肺主於氣。通於皮毛。若人氣血不足。腠理開疏。或觸冒風寒。為邪所中。或運動勞役。汗出傷風。邪冷之氣。忽搏於肺。故令卒咳嗽。

治卒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宜服貝母煎方。

貝母(一兩煨微黃) 紫菀(一兩去苗土) 五味子(半兩) 百部(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白前(半兩)

上件藥。並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半。去滓。入生地黃汁五合。生麥門冬汁三合。白蜜三合。酥二兩。於銀鍋內。以慢火煎成膏。收於不津器中。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化咽津。

治卒咳嗽。胸膈不利。宜服此方。

豉(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都搗篩為散。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納飴糖一兩。更煎令化。分為三服。一日服盡。

治卒咳嗽。肺壅面腫。心胸不利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搗) 大棗(一十枚擘破)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為三服。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咳嗽。肺壅痰滯。上焦不利方。

松木屑(一兩) 皂莢(二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十丸。日三四服。

治卒咳嗽。日夜不止方。

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生薑(二兩去皮切)

上件藥。入煉了熟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十丸。日四服。

治卒咳嗽不止方。

白蜆殼(不計多少淨洗)

上搗研令細。每服。以粥飲調下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浮石(二兩)

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十丸。日三四服。

又方。

上取梨去皮核。搗絞取汁一大盞。入椒四十粒。煎五七沸。去滓。又納黑餳四兩。更煎成膏。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化咽津。

治肺寒卒咳嗽方。

細辛(半兩搗為末)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上件藥。於鐺中熔蠟半兩。次下酥一分。入細辛杏仁。丸如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又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杏仁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化咽津。以瘥為度。

又方。

桂心(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卒咳嗽不止。胸膈氣壅滯方。

上取桃仁一升。去皮尖。麩炒令黃。細研。納瓶中盛。以酒五升浸。密封三日後。每服。暖一小盞飲之。日三四度。

治氣嗽諸方

夫肺主於氣。若肺虛。則風寒入於經絡。而成咳嗽也。此皆由臟腑不調。陰陽痞塞。陽氣外虛。陰氣內積。邪冷之氣。上攻於肺。肺氣不足。為邪所搏。則嗽而多氣。故曰氣嗽。

治氣嗽。腸胃中痛。邪冷氣上攻。肺臟不調。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半) 熟乾地黃(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黃耆(三分銼) 紫菀(三分去苗土) 五味子(三分)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氣嗽。呼吸短氣。心胸不利。不思飲食。宜服乾薑散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款冬花(半兩) 細辛(三分) 白朮(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味子(三分)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氣嗽。心胸滯悶。四肢不和。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乾薑(三分炮裂銼) 麻黃(三分去根節)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五味子(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氣嗽。胸滿短氣。不欲飲食。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細辛(三分) 乾薑(二分炮裂銼) 紫菀(三分去苗土) 麻黃(三分去根節)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氣嗽。心胸不利。少思飲食方。

乾薑(三分炮裂銼) 紫蘇子(一兩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氣嗽。兼下焦虛憊。冷氣上攻。胸膈喘滿。不下飲食。宜服紫菀丸方。

紫菀(一兩去苗) 貝母(一兩煨微黃) 百部(一兩) 款冬花(一兩) 五味子(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射干(一兩) 芫花根皮(一兩去土) 紫蘇子(一兩微炒)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石英(二兩細研水飛過) 鍾乳粉(二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氣嗽不止。下焦風冷上攻於肺。心胸短氣。四肢羸弱。飲食無味。虛損不足。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二兩) 桂心(一兩) 山茱萸(一兩) 五味子(一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令干) 丹參(一兩) 澤瀉(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鍾乳粉(一兩) 白茯苓(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氣嗽。心胸不利。喘息短氣。宜服杏仁煎方。

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五味子(二兩搗羅為末) 白蜜(五合) 酥(二合) 生薑汁(一合) 貝母(二兩煨微黃為末) 紫蘇子(三兩以水五合研濾取汁)

上件藥。先研杏仁如膏。都與諸藥合煎令稠。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化咽之。

治暴熱咳嗽諸方

夫肺主於氣。氣為陽。陽盛則生熱也。此皆臟腑不調。經絡痞澀。邪熱客於上焦。氣逆不利。痰實積聚。胸中煩悶。故令咳嗽也。

治暴熱咳嗽氣促。背膊勞痛。飲食減少。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去苗土)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川升麻(一兩) 木通(一兩半銼)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赤茯苓(二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大腹皮(一兩銼) 子芩〔半(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暴熱咳嗽。氣滿喘急。宜服百部散方。

百部(一兩) 赤茯苓(二兩) 百合(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一兩去苗)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三分)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暴熱咳嗽。心肺氣壅。胸膈煩疼。四肢無力。宜服白前散方。

白前〔二(三)分〕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半兩去苗土) 桑根白皮(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紫蘇莖葉(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暴熱咳。牽引腹脅。及頭痛方。

貝母(一兩煨微黃) 石膏(二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川升麻(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天門冬(二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白餳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暴熱。大便不通。時時咳嗽。喘息促急。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檳榔(一兩) 旋覆花(半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服之。

治肺氣暴熱咳嗽。心胸不利。或時煩喘。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二兩去心焙) 射干(半兩) 肉桂(半兩去皺皮) 黃耆(三分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栝蔞根(一兩) 玄參(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百部(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馬兜鈴(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二)十丸。日四五服。

治暴熱咳嗽。心胸煩悶。口舌乾燥。上焦壅滯。宜服麥門冬煎方。

生麥門冬汁(四合) 生地黃汁(一升) 酥(三合) 生薑汁(二合) 白沙糖(三合) 白蜜(五合) 貝母〔一(二)兩煨微黃〕 五味子〔一(二)兩〕 赤茯苓(二兩) 射干(一兩半)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搗如膏)

上件藥。先搗羅貝母等四味為末。入麥門冬汁。杏仁膏等。於銀鍋內。都攪令勻。以慢火煎成膏。收於不津器中。不計時候。取一茶匙。含化咽津。

治心肺暴熱。咳嗽不止。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五合) 生薑汁(一合) 白蜜〔二(三)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前(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先搗羅麻黃白前甘草三味為末。於銀鍋中。納地黃汁等。下諸藥末。以慢火熬成膏。收於不津器中。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化咽津。

治咳嗽喘急諸方

夫五臟皆稟氣於肺。若肺氣虛。為風冷所乘。使經絡痞澀。氣不宣通。則肺壅脹。脹則氣逆。則心胸滿塞。故令咳嗽喘急也。

治咳嗽喘急。胸膈煩悶。宜服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川升麻(半兩) 燈心(三束)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大腹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急。咽喉不利。胸中似物妨塞。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去苗土) 桑根白皮(二兩銼) 款冬花(半兩) 葳蕤(半兩) 柴胡(三分去苗)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川升麻(三分) 射干(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急。面目四肢浮腫。宜服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麻黃(一兩去根節) 知母(一兩)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五靈脂(一兩) 威靈仙(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款冬花(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黃明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淡漿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急。坐臥不得。宜服此方。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炒令汗出) 豬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桑根白皮湯下二十丸。

治咳嗽喘急。腹脅堅脹。小便不利。宜服杏仁丸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 桂心(一兩) 馬兜鈴(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瞿麥穗(一兩) 木通(一兩銼) 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杏仁膏。入少煉蜜。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棗湯下三十丸。

治咳嗽喘急方。

雌黃(一分) 雄黃〔二(一)分〕 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細研為末。以蟾酥和丸。如粟米大。不計時候。以燈心煎湯下三丸。

治咳嗽喘急。形體虛羸。不思食飲。宜服紫蘇子煎方。

紫蘇子(五合微炒) 生地黃汁(一升) 麥門冬汁(五合) 白前(一兩) 生薑汁(二合) 貝母(一兩煨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蜜(一升) 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紫苑(二兩去苗土)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六味搗羅為末。以諸藥汁。及杏仁膏等。同於銀鍋中。攪令勻。以慢火煎成膏。於不津器中盛。不計時候。服二(一)茶匙。含化咽津。

治咳嗽。上氣喘急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以水一中盞。入燈心一大束。大棗五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調下散藥二錢。

治咳嗽短氣諸方

夫肺主於氣。候於皮毛。氣虛。為寒客於皮毛。入傷於經絡。肺氣不足。則成咳嗽。天氣溫則宣和。得寒則痞澀。虛則氣不足。而為寒所迫。聚於肺間。不得宣發。故令咳嗽而短氣也。

治咳嗽。胸中不利。痞滿短氣。心中時悸。手足煩。不欲食。時惡寒。海藻散方。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赤茯苓〔二(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五味子(一兩) 細辛(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胸膈中寒。短氣不足。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紫菀(三分去苗土)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短氣。腹脅痛。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短氣。體虛煩熱。發作無時。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 紫菀(三分去苗土) 貝母(三分煨令微黃) 麥門冬(三分去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三分銼) 赤茯苓(三分) 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麻黃(三兩去根節)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一分炮裂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短氣。不得喘息。時發寒熱。胸中迫滿方。

五味子(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去苗土) 桂心(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短氣。不能飲食。胡椒理中丸方。

胡椒(一兩) 蓽茇(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款冬花(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一兩銼) 細辛(一兩)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肺氣咳嗽。氣短不得睡臥。紫菀丸方。

紫菀(一兩去苗土) 漢防己(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款冬花(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木香(一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咳嗽。短氣喘急。宜服此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咳嗽上氣諸方

夫咳嗽上氣者。為肺氣有餘也。肺感於寒。甚者則成咳嗽。肺主氣。氣有餘。則喘咳上氣。此為邪搏於氣。氣壅滯不得宣發。是為有餘。故咳嗽而上氣也。其狀。喘嗽上氣。多涕唾。面目浮腫。而氣逆也。

治咳嗽上氣。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乾薑(三分炮裂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咳嗽上氣。肺寒。鼻中不利。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五味子(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麻黃(一兩去根節)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款冬花(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上氣。胸膈不利。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上氣。肺脹喘急。胸中滿悶。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三分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百合(半兩) 紫菀(三分去苗土)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桑根白皮(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紫蘇莖葉(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上氣。語不出聲。心煩悶亂方。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乾薑〔二(一)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咳嗽上氣。心膈煩悶。胸中不利。含化百合丸方。

百合(一兩)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桂心(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皂莢子仁(半兩微炒) 貝母(一兩煨微黃) 五味子(一兩) 乾薑〔一兩(分)炮裂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 訶黎勒皮〔一(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杏仁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咳嗽上氣。心膈煩悶。痰唾不利。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二升) 生天門冬汁(二升) 蜜(五合) 酥(三合) 生薑汁(二合) 貝母(二兩煨微黃) 五味子(二兩) 紫菀(二兩去苗土)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鹿角膠(五兩搗碎炒令黃燥)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

上件藥。搗羅諸藥為末。研令極細。後取諸藥汁。及杏仁酥蜜等。同於銀器中。以慢火熬。不住手攪。候如膏。即收於不津器中。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治久咳嗽上氣諸方

夫久咳嗽上氣者。由肺氣虛極。風邪停滯。故其病積月累年。久不得瘥。則胸背痛。面腫。而上氣唾膿血也。

治久咳嗽上氣。胸滿。不能飲食。頭面浮腫。唾膿血。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子(一兩微炒) 五味子(三分) 麻黃(三分去根節) 細辛(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赤茯苓(一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上氣。坐臥不得。咽喉不利。胸中滿悶。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 紫蘇莖葉(一兩半)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肺壅上氣。坐臥不安。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桑根白皮(一兩銼)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五味子(三分) 白前(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通(三分銼)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黃耆(一兩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上氣。宜服含化丸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前(半兩) 五味子(半兩) 桂心(半兩) 貝母(半兩微炒)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皂莢子仁(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煉了蜜及煮棗肉。和搗為丸。如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久咳嗽上氣。心胸滿悶。吃食減少。宜服皂莢丸方。

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去子) 紫菀(三分去苗土) 款冬花(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細辛(三分) 桂心(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紫蘇子(三分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乾薑(三分炮裂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久咳嗽上氣。涕唾稠黏。頭面虛腫。宜服紫菀煎方。

紫菀(三兩去苗土) 阿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 射干(三兩) 細辛(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竹瀝(一盞) 芫花根(半兩去土) 桑根白皮(三兩銼) 款冬花(二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蜜(一盞)

上件藥。搗篩為散。先以水二斗。於銀鍋中。煎至一斗。去滓。入蜜及竹瀝。以慢火熬成膏。每服。以溫粥飲調下半匙。日三四服。

治久咳嗽上氣。心胸煩熱。唾膿血方。

紫蘇子(三兩微炒) 生薑汁(一合) 白蜜(一中盞) 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生地黃汁(一盞)

上件三味。都搗令熟。入生薑地黃蜜相和。以慢火熬成膏。於不津器中。密收之。每服。以溫粥飲調下半匙。日三四服。

治咳嗽嘔吐諸方

夫五臟皆稟氣於肺。肺感於寒。則咳嗽也。寒搏於氣。氣聚還肺。而邪有動息。邪動則氣奔逆上。氣上則五臟傷動。動於胃氣者。則胃氣逆而嘔吐也。是肺嗽連滯氣動於胃。而嘔吐者也。又有季夏脾王之時。而脾氣虛。不能王。有寒氣傷之而咳嗽。謂之脾嗽。其狀。嗽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背膊。甚則不可動。動則嗽發。脾與胃合。脾嗽不已。則胃受之。其狀咳嗽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是也。凡諸咳嗽。甚則嘔吐。各隨證候。明其腑臟以療之也。

治咳嗽嘔吐。心胸滿悶。不下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紫菀(一兩去苗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三分去蘆頭) 訶黎勒皮(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嘔吐寒熱。不下飲食。厚朴散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三分) 貝母(三分煨微黃) 紫菀(一兩去苗)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杏仁(三(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喘嗽嘔吐。不下飲食。心膈氣滯。四肢不和。宜服此方。

訶黎勒皮(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六(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痰壅。嘔吐不食。心胸妨悶。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旋覆花(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忽不順。嘔吐不下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痰壅嘔吐。心胸不利。氣逆食少。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心胸氣逆。嘔吐不下食。宜服紫蘇子散方。

紫蘇子(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貝母(一兩煨微黃) 五味子(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氣急不下食。食則嘔吐。心胸滿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半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半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款冬花(半兩) 大腹皮(半兩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痰滯。嘔吐不下食。宜服半夏丸方。

半夏(二分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一兩) 款冬花(三分) 桂心(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紫菀(一兩去苗土)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咳嗽面目浮腫諸方

夫肺主於氣。候於皮毛。而氣之行。循環臟腑。流注經絡。若肺氣虛弱。風邪所乘。則肌膚痞塞。使氣內壅。與津液相併。不得宣泄。攻溢皮膚。故令咳嗽面目浮腫也。

治咳嗽。面目浮腫。不得安臥。涕唾稠黏。宜服甜葶藶散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木通(半兩銼) 旋覆花(半兩) 紫菀(半兩去苗土) 大腹皮(三分銼) 檳榔(半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面目浮腫。或四肢腫。氣促不得眠臥。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柴胡(一兩去苗) 大腹皮(三分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芍藥(一兩) 赤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三分去心) 牛蒡子(一兩微炒)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急。坐臥不得。面目浮腫。宜服澤漆散方。

澤漆(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半) 木通(一兩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紫蘇莖葉(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大腹皮(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肺氣不順。面目浮腫。宜服牽牛子散方。

牽牛子(半兩微炒)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咳嗽。面目浮腫。喘息促急。宜服雞舌香散方。

雞舌香(半兩) 漢防己(三分) 木香(三分) 澤瀉(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羌活(半兩) 檳榔(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氣壅。閉隔不通。致令面目浮腫。咳嗽喘急。坐臥不安。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三分)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赤茯苓(一兩) 澤漆(半兩) 百合(一兩)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咳嗽。面目浮腫。小便不通。喘息促急。欲成水病。宜服海蛤散方。

海蛤(一兩細研) 澤漆葉(一兩) 漢防己(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百合(一兩) 赤茯苓(一兩半) 檳榔(一兩) 木通(一兩銼) 牽牛子(一兩微炒)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咳嗽不瘥。面目浮腫。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 苦葫蘆子(半兩微炒) 澤瀉(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肺氣咳嗽。面目浮腫。喘促。眠臥不安。小便赤澀。宜服甜葶藶丸方。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漢防己(一兩) 貝母(一兩煨令微黃) 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桑根白皮湯。下三十丸。

治咳嗽失聲諸方

夫咳嗽失聲者。由風冷傷於肺之所為也。肺主氣。五臟同受氣於肺。而五臟有五聲。皆稟氣而通之。氣為陽。若溫暖則陽氣和宣。其聲通暢。風冷為陰。陰邪搏於陽氣。使氣不通流。所以失聲也。

治咳嗽上氣。喘急失聲。宜服貝母散方。

貝母(一兩煨微黃) 紫菀(三分去苗土)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咳嗽聲不出。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咳嗽。失聲語不出。宜服杏仁煎方。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紫菀(一兩去苗土) 五味子(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生薑汁(二合) 沙糖(三兩) 木通(四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白蜜(三合)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牛乳一大盞。入生薑汁沙糖。同煎令得所。次入蜜。以慢火熬成膏。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咽之。

治肺熱咳嗽聲不出。天門冬煎方。

生天門冬汁(五合) 生地黃汁(三合) 白蜜(五合) 牛酥(二合) 生薑汁(一合) 白沙糖(三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紫菀(一兩去苗土) 木通〔二(一)兩銼〕 百部(三分) 白前(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三(二)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貝母等細銼。以水三大碗。煎至一大碗。去滓。納天門冬汁地黃汁白蜜沙糖生薑汁杏仁等。熬成膏。以瓷器中盛。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咽之。

治急暴嗽。失聲語不出。杏仁煎方。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木通(一兩銼) 紫菀(一兩去苗土) 五味子(一兩) 貝母(一兩半煨微黃) 桑根白皮(二兩銼) 白蜜(一合) 白沙糖(三合) 生薑汁(一合)

上件藥。木通以下五味。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後入杏仁蜜糖薑汁等。以慢火熬成膏。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咽之。

治咳嗽氣促。胸中滿悶。語聲不出。宜服五味子煎方。

五味子(一兩) 款冬花(一兩) 木通(一兩銼) 細辛(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青竹茹(二兩) 菖蒲(一兩) 酥(二兩) 棗膏(五兩) 白蜜(五合) 生薑汁(一合)

上件藥。搗五味子以下九味為粗散。以水五大盞。煎至二大盞。去滓。下酥棗膏蜜生薑汁等。煎成膏。不計時候。服一茶匙。含咽之。

治咳嗽。咽喉乾燥。語無聲音。宜服含化桂心丸方。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乾薑(一分炮裂銼) 百合(一分)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徐咽津。

治咳嗽痰唾稠黏諸方

夫肺氣壅實。上焦有熱。飲水停留。在於胸腑。與熱相搏。積滯而成痰也。肺主於氣。令邪熱搏於氣。氣道痞澀。不得宣通。但心胸煩悶。痰滯不利。故令咳嗽痰唾稠黏也。

治咳嗽涕唾稠黏。心胸不利。時有煩熱。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貝母(一兩煨微黃) 桑根白皮(一兩銼)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痰唾稠黏。心胸壅滯。飲食減少。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 五味子(三分) 貝母(一兩煨微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咳嗽。痰唾稠黏。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紫菀(一兩去苗土)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旋覆花(半兩)檳榔(一兩) 款冬花(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痰唾稠黏。肩背壅悶。喘促不食。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一兩)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 桔梗(一兩去蘆頭) 射干(一兩) 川升麻(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麻黃(三分去根節) 大腹皮(三分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痰唾稠黏不散。胸中壅悶。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半兩銼) 麻黃(半兩去根節)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松蘿(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烏梅肉(半兩微炒) 桑根白皮(半兩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以吐為度。虛羸人相度服之。

治肺臟壅熱咳嗽。痰唾稠黏。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百合(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貝母(三分煨微黃) 桔梗(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三分銼) 紫菀(三分去苗土) 漢防己(三分) 赤茯苓(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日三服。

治咳嗽上氣。痰唾稠黏。坐臥不得。宜服皂莢丸方。

皂莢(三挺長大者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旋覆花(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煮棗粥飲下十丸。

治咳嗽。痰唾稠黏。上氣促急。心胸煩滿。不能飲食。宜服天門冬煎方。

天門冬(二兩半去心焙) 紫菀(一兩去苗土) 桔梗(一兩去蘆頭) 貝母(一兩半煨微黃) 赤茯苓(三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以上都搗羅為末 生地黃汁(五合) 生麥門冬汁(三合) 生薑汁(一合) 藕汁〔二(三)合〕 酥(二合) 白蜜(三合)

上將諸藥汁及酥蜜。納於銀鍋中。入諸藥末。都攪令勻。以慢火熬成膏。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茶匙。

治咳嗽喉中作呀呷聲諸方

夫氣者肺之所主。若肺虛為風冷所搏。則經絡痞澀。氣道不利。嗽而作聲也。此由肺氣不足。上焦壅滯。痰飲留結。在於胸府。不能消散。嗽則氣動於痰。上搏咽喉之間。痰與氣相系。隨嗽動息。故呀呷有聲也。

治咳嗽。心胸痰滯。喉中作呀呷聲。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旋覆花(半兩) 紫菀(半兩去苗土) 款冬花(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坐臥不得。喉中作呀呷聲。宜服白前散方。

白前(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大戟(一分銼碎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喉中作呀呷聲。痰黏咳嗽。胸膈短氣。脅肋堅脹。宜服赤茯苓丸方。

赤茯苓〔三(一)兩〕 旋覆花(半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桑根白皮(一兩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百合(半兩) 熟乾地黃(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棗湯下二十丸。

治咳嗽。喉寒呀呷聲。香墨丸方。

細香墨(半兩) 甘遂(半兩煨令黃)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前胡(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臨臥。以粥飲下三丸。

治咳嗽上氣。喉中呀呷久。大小腸不利。宜服此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木通〔二(一)兩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大麻仁(一兩銼研如膏)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紫菀(三分去苗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煎桑枝湯。下二十丸。日三服。

治咳嗽。喉中呀呷。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 不蚛皂莢(五挺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 栝蔞(一枚全者炙令干)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五丸。

治咳嗽。喉中呀呷作聲。無問年月遠近。悉治之方。

訶黎勒皮(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露蜂房(一兩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下三十丸。

治咳嗽喘急。喉中作呀呷聲方。

肥皂莢(二挺銼去黑皮) 好酥(一兩)

上取皂莢。於慢火上炙。以酥細細塗之。仍數數翻覆。以酥盡為度。炙令焦黃。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治咳嗽。喉中呀呷作聲。積年不瘥者。宜服此方。

鱟魚殼(半兩) 豬牙皂莢(一分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貝母(一分煨微黃) 桔梗(一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每含一丸。旋咽其汁。服三丸即吐出惡涎。便瘥。

又方。

水牛鼻尖(以慢火炙令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茶清調下一錢。不過五服差。

又方。

蟬殼(七枚碾末)

上以粥飲調服之。

治喉中久呀呷方咳嗽。

莨菪子(一分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乾即炒令黃黑色) 木香(一分) 雄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雄黃同研令勻。以羊脂塗青紙一張。以散藥攤於紙上。用細箸捲紙。燒一頭令煙出。當口熏之。每熏。咽十餘口。日三四度瘥。

治咳嗽不得睡臥諸方

夫肺氣不足。為風冷所傷。則咳嗽。而氣還聚於肺。則肺脹。邪氣與正氣相搏。不得宣通。胸中痞塞。痰飲留滯。喘息短氣。晝夜常嗽。不得睡臥也。

治咳嗽。晝夜不得睡臥。胸中不利。百部散方。

百部(一兩) 細辛(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麻黃(三兩去根節)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氣逆急。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桔梗(三分去蘆頭) 紫蘇苗(三分) 大腹皮(一兩銼) 款冬花(半兩)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咳嗽。不得睡臥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大腹皮(一兩銼)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百合(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桔梗(三分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葛根(三分銼) 黃芩(三分) 赤茯苓(一兩) 葡萄枝(三尺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令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氣喘。上焦煩壅。不得睡臥方。

赤茯苓(二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酸棗仁(三分) 麻黃(一兩去根節) 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睡臥不得。宜服此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黃耆(一兩銼) 酸棗仁(一兩微炒) 麻黃(一兩去根節)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除杏仁外。搗羅為末。入杏仁膏。拌研令勻。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咳嗽。肺臟壅熱。咽喉閉塞。不得睡臥。天門冬膏方。

天門冬(二兩去心) 麥門冬(二兩去心) 款冬花(一兩) 貝母(一兩煨微黃) 紫菀(一兩去苗土) 白前(一兩) 生地黃汁(五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 白蜜(五合) 酥(二兩)

上件藥。天門冬等六味。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納地黃汁杏仁膏酥蜜等。於銀鍋中。以慢火煎成膏。盛於不津器中。每日夜五七度。含一茶匙。咽津。極效。

治咳嗽。晝夜不得睡臥。咽喉作聲。宜服此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半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前胡(三分去蘆頭) 射干(半兩) 五味子(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羊棗大。每服一丸。含咽津。日三四服。

治咳嗽唾膿血諸方

夫咳嗽唾膿血者。由損肺傷心故也。脈主氣。心主血。肺感於寒者。則成咳嗽。嗽傷於陽脈。則有血。血與氣相隨而行。咳嗽極。其血動氣俱乘於肺。血與津液相搏。蘊結成膿。故咳嗽而唾膿血也。

治咳嗽唾膿血。胸滿痛。不能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一兩) 五味子(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前(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傷咳嗽唾膿血。腹中有氣。不欲飲食。惡水。目暗。足脛酸寒。宜服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白茯苓(三分) 芎藭(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桂心(三分) 紫菀(三分去苗土)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大麻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大麥一匙。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唾膿血。氣短不得眠臥。宜服此方。

桂心(三分) 人參〔二(三)分去蘆頭〕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紫菀(三分去苗土) 熟乾地黃(一兩半) 桑根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黑餳半兩更煎。候餳消。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唾膿血。日夜不止。喘息短氣。宜服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 柏葉(炙令微黃)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炮裂) 白蒺藜(微炒去刺) 麻黃(去根節) 紫菀(去苗) 人參(去蘆頭) 刺薊(以上各半兩)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三兩沸。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咳嗽唾膿血。宜服百部丸方。

百部(二兩) 黃芩(一兩)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紫菀(一兩去苗土)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生乾地黃(二兩) 茜根(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肺臟虛熱。咳嗽。咽乾痛。時唾膿血。宜服此方。

生地黃(取自然汁八合) 黑餳(三合) 白蜜(三合) 白沙糖(三合) 生薑汁(一合) 川升麻(三兩搗末) 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研如膏) 酥(三合)

上件藥。都於銀鍋中。以慢火煎。勿住手。候稀稠得所。以不津器盛之。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治咳嗽喘急。喉中似有物。唾膿血不止方。

酥(三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 生薑汁(一合) 白蜜〔五(三)合〕 紫蘇子(二兩微炒研如膏)

上件藥。相和。於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每服。以溫粥飲調下一匙。日四五服。

治咳嗽傷肺。唾膿血。宜服此方。

茅根(二兩) 生地黃(二兩) 生薑(一分)

上件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唾膿血諸方

夫肺感於寒者。則成咳嗽。咳嗽極甚。傷於經絡。血液蘊結。有膿血。血氣俱傷。故連滯積久。其血黯瘀。與膿相雜而出也。

治久咳嗽。唾膿血。胸滿不能飲食。臥則短氣。補肺白石英散方。

白石英(一兩細研) 款冬花(三分) 桂心(半兩) 鍾乳粉(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不瘥。氣喘欲絕。肺傷唾膿血。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三分) 百合(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款冬花(三分) 貝母(半兩煨微黃) 雞蘇莖葉(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麥門冬(一兩去心) 川升麻(半兩) 熟乾地黃(二兩)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唾膿血。四肢瘦弱。宜服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 茜根(三分) 白芍藥(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柏葉(三分) 白茯苓(三分) 當歸(半兩)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鹿角膠〔一分(兩)搗碎炒令黃燥〕 羚羊角屑(半兩) 子芩(半兩) 貝母(半兩煨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晝夜不息。氣奔欲絕。肺傷唾膿血。貝母散方。

貝母〔五(三)分煨微黃〕 桂心(一兩) 射干(半兩) 鍾乳粉(一兩)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百部(半兩) 五味子(一兩) 白石英(二兩細研)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款冬花(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羊肺(一具以水三大碗煮取汁一碗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用羊肺汁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肩胛漸高。唾出膿血。其味腥咸。宜服百部散方。

百部(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麥門冬(一兩去心) 木通(一兩銼) 天門冬(一兩去心) 紫菀(一兩去苗土) 貝母(一兩煨微黃) 赤茯苓(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上氣胸滿。唾膿血。宜服鍾乳散方。

鍾乳粉(一分) 白礬(一分燒令汁盡) 桂心〔二(一)分〕 款冬花(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作七星聚。每聚如大豆許。以小竹筒子服之。日三用之。如未效。稍增之。

治久咳嗽。氣逆。眠睡不安。唾膿血。喘急。連年不瘥。宜服款冬花丸方。

款冬花(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紫菀(一兩半去苗土)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慢火炙令黃) 柏葉(三分) 白石英(一兩半細研水飛過)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三兩(分)炙微赤銼〕 五味子(三分) 白茯苓(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熟乾地黃〔一(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三)十丸。

治久咳嗽。唾膿血。阿膠煎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薯蕷(一兩) 白茯苓(一兩)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貝母(一兩煨微黃) 酥(一兩) 生地黃汁(一升) 生薑汁(一合) 白蜜(二合)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前五味為末。與後五味相和。於銀器中。以慢火熬令得所。用不津器盛。不計時候。含半棗大咽津。

治咳嗽熏法諸方

治咳嗽。用藥熏方。

臭黃(一錢) 豬牙皂莢末(一錢) 蠟(一分細切) 膩粉(一錢) 人乳汁(一合) 大麻仁(一合研爛)

上件藥。都以乳汁調和令勻。以蘆葦筒長一尺二寸。破作兩片。一尺塗藥。二寸令空。卻令相合。以線系定。須令心中通氣。余有一半藥。塗在一張蠟紙上。裹定筒子。曬乾。一頭點火。一頭吸菸。逐口嚥下。如覺口乾。便吃稀粥。及吃少蜜。其煙筒子歇口時。權以物寒定。如此熏三四遍。肺內有蟲即吐出。如無蟲。亦有黑涎及血。吐便出。

又方。

薰黃(一兩細研)

上以蠟紙一張。用薰黃薄塗令勻。與蠟和乳入。急卷如上法。熏之。以吐為度。七日將息後。吃羊肉羹補之。

又方。

上以爛青布。廣四寸。上鋪熟艾。其艾上又布少白礬末。礬上又布少薰黃末。及少鹽。又布少豉末。急卷之。以火燒令著。納干罐子中。以紙縵罐子。上面開一小孔子。以口吸取煙咽之。以吐出灰涎為度。若心悶時。略歇。煙盡乃止。日一二度作。不過三五度瘥。三七日慎油膩物。

治久咳嗽不瘥。熏法。

上每旦取款冬花半兩。用少蜜拌使潤。納於一小鐺中。以瓷碗合鐺。瓷碗底上鑽一孔子。孔中納一小竹筒。如無竹。葦筒亦得。其筒稍長。作之碗鐺相合。令密。安筒處。以面泥之。勿令漏氣。鐺下著炭火燒之。少時。款冬煙自筒出。則口含筒。吸取煙咽之。如覺心少悶。須暫舉頭。即以指捻筒頭。勿使漏煙。吸菸使盡即止。凡如是。三日一度為之。待至六日。則飽食羊肉餺飥。則便永瘥。

又方。

上搗艾令極熟。薄布於一張紙上。復以少許硫黃末。薄布於艾上。以蘆一枝。與紙相當者。卷之。先以火燒其下。煙從蘆孔中出。吸取煙咽之。若吐即止。止後食粥。明朝復熏之如前。若吸菸得吐。即為效也。

治咳嗽腹脹。上氣不得臥。用藥熏方。

上用蠟紙一張。以熟艾勻薄布遍紙上。薰黃末一分。款冬花末二(三)分。並布艾上。著一葦筒卷之。每取三寸。以粗線系定。燒下頭。吸菸咽之。盡三劑即瘥。瘥後斷鹽醋一百日。

卷第四十七

霍亂論

夫霍亂者。由人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干亂。其亂在於腸胃之間。因過飲食而變發。則心腹㽲痛。其有先心痛者。有先吐腹痛者。有先利心腹並痛者。有吐利俱發者。挾風而實者。身發熱。頭熱頭痛體疼。而復吐利。虛者。俱吐利。心腹刺痛而已。亦有飲酒食肉。好食腥膾。生冷過度。或居處不節。或露臥濕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則不磨。不磨則水穀不能消化。致令真邪相干。腸胃虛弱。便至吐利。食飲不消。心腹脹滿。皆成霍亂。霍亂有三名。一名反胃。言其胃氣虛逆。反吐飲食也。二名霍亂。言其病揮霍之間。便致繚亂也。三名走哺。言其哺食反逆也。診其脈來代者。霍亂。又脈代而絕者霍亂也。凡脈大者可療。微細不可療。脈微而遲。氣息劣不欲言者不可療。養生方云。七月食蜜。令人暴下。發霍亂也。

治霍亂諸方

夫臟腑冷熱不調。飲食過度。使陰陽二氣清濁相干。而變亂於腸胃間之所致也。而嘔吐者。是冷氣害於腑臟。脾氣不和而利者。是腸胃俱虛。而挾宿冷。水穀不利。大腸滑利。故洞下不止。其邪氣上攻於心。則令心痛。下攻於腹。則令腹痛。若吐利過多。氣血虛損。營衛不理。則手足逆冷。轉筋。此皆真邪交錯。腸胃變亂。故名霍亂也。

治霍亂吐利。冷氣攻心腹。木瓜散方。

木瓜(一兩干者) 艾葉(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訶黎勒(三分煨) 肉豆蔻(半兩去皮)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霍亂冷熱不調。吐利不止。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一兩銼) 木瓜(一兩干者) 香葇(一兩) 梨枝葉(一兩半)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霍亂吐利不止。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桂心(半兩)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瓜(一兩干者) 高良薑(三分銼) 白朮(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霍亂吐逆。及利並腳轉筋。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 吳白朮(一兩) 木瓜(一兩干者)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瀉不止。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肉豆蔻(三分去殼) 黃連(三分去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霍亂或吐或瀉。口乾大渴。頭疼體痛。宜服理中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化破一丸服之。

治霍亂吐瀉。令不再發。虎掌丸方。

虎掌(二兩湯浸七遍銼碎生薑汁拌微炒) 薇銜(二兩) 枳殼(三兩麩炒去瓤) 厚朴(六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兩炮裂銼) 人參(三兩去蘆頭) 檳榔〔一(二)兩〕 皂莢(三挺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白朮(五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霍亂水利不止。吐不下食。兼煩渴。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半兩去皮) 黃連(一兩去須) 丁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黑豆五十粒。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不利唯吐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兔骨(一兩塗酥炙令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唯利不吐方。

烏牛齝(一團並草) 生薑(三分切) 人參(半兩去蘆頭銼)

上件藥。細銼。拌和令勻。以淡漿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二服。稍熱服之。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霍亂。初覺吐利。宜服此方。

香葇(一兩) 山蒜(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上件藥。細銼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不計時候服之。

治霍亂。吐利轉筋。心膈煩悶。宜服此方。

木瓜(一兩干者) 桂心(一兩) 草豆蔻(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扁豆(五十顆) 木瓜(一分) 皂莢子(十枚)

上三味炒黃。搗篩為散。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頓服。立效。

又方。

豌豆(三合) 香葇(三兩)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溫溫服之。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霍亂。吐瀉不定方。

桑根白皮桑葉(一握) 萹竹(一握)

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溫溫分為三服。如人行三二里再服。

治霍亂吐瀉如神方。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三(二)錢。

治霍亂嘔吐不止諸方

夫冷熱不調。飲食不節。則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而嘔吐者。是冷氣客於腑臟之間。或上攻於心則心痛。或下攻於腹則腹痛。若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而此嘔吐是冷入於胃。胃氣變冷。邪氣既盛。穀氣不和。胃氣逆上。故嘔吐也。

治霍亂嘔吐。脾胃虛冷。氣隔。不思飲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三分) 桂心(半兩) 白朮(一兩) 澤瀉(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服之。

又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又方。

白朮(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人參(半兩去蘆頭)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熟)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嘔吐不止。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肉豆蔻(一兩去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粟米二撮。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食不消化。嘔吐不止。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三分)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高良薑(半兩銼) 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倉粳米五十粒。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嘔吐腹脹。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半兩) 枇杷葉(一分去毛炙微黃)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少嘔多者。宜服此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粳米五十粒。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脾胃虛冷氣逆。嘔吐不止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蓽茇(三分) 桂心(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一兩) 神麯(一兩炒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肉豆蔻(一兩去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高良薑(三分銼) 桂心(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胡椒(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霍亂心腹痛諸方

夫冷熱不調。飲食不節。則致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而心腹脹滿者。是風氣客於臟腑之間。冷氣與真氣相擊。或上攻心。或下攻腹也。

治傷冷霍亂虛煩。吐瀉轉筋。冷汗出。腹中痛。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草豆蔻(一兩去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半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木瓜(一兩干者)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瀉。心腹痛。四肢不和。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半兩)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茯苓〔一(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瀉不止。冷氣入脾胃。攻心腹切痛。肉豆蔻丸方。

肉豆蔻(半兩去殼) 白朮(半兩) 高良薑(三分炙) 桂心(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瀉。心腹㽲痛方。

黑豆(半合炒熟) 生薑(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 草豆蔻(半兩去皮)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

治霍亂心腹疰痛。冷氣築心。備急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巴豆(一分去皮心紙裹壓去油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巴豆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丸。

治冷氣相攻。霍亂少吐多利。腹痛如刀刺。宜服此方。

母生薑(一片大如手者以炭火燒令皮黑色)

上熱捶碎。以新汲水一大盞浸之。良久漸漸服之。

治霍亂腹痛吐利。宜服此方。

桃葉(一兩切)

上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楠木(一兩) 樟木(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三服。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小蒜(半兩)

上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蘆葉(一握銼)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頓服。

治霍亂心腹脹痛。不得利方。

烏牛糞(絞取汁一合) 百日兒乳汁(一合)

上二味攪勻。溫溫頓服。

治霍亂轉筋。腹痛不止方。

小蒜(一分) 鹽(一分)

上件藥。爛搗。納少許於臍中。上以艾火灸五七壯。立效。

治霍亂心腹脹滿諸方

夫冷熱不調則成霍亂。霍亂若心腹脹滿者。是寒氣與臟氣相搏。真邪相攻。不得吐利。故令腹脹滿也。其有吐利過多。臟虛。邪猶未盡。邪客於脾。氣不宣發。亦令心腹脹滿也。

治霍亂吐利。心煩轉筋。腹脅脹滿。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香葇(二兩) 木瓜(二兩干者)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瀉。心腹脹滿。脾胃虛弱。四肢逆冷。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微煨) 白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瀉多。脾胃虛乏。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藿香散方。

藿香(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木瓜(一兩干者) 桂心(半兩) 白朮(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芎藭(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逆下利。心腹脹滿。腳轉筋。手足冷。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香葇(一握切) 生薑(半兩切) 木瓜(一兩銼)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入白米半合。煮成粥。入少醬汁為味。吃一兩服效。

又方。

白朮(二兩)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心胸妨悶。腹脅脹滿。嘔吐。紫蘇丸方。

紫蘇莖葉(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高良薑(一兩銼) 桂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嚼下二十丸。

治霍亂。及脾胃氣虛。腹脹妨悶。不思飲食。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搗為散。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棗湯下二十丸。日四五服。

治霍亂。及脾胃氣虛。腹脹。不能飲食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香葇(一握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嘔逆。腹鳴下利。心下脹滿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乾霍亂諸方

夫乾霍亂者。是冷氣搏於腸胃。致飲食不消。但腹滿煩亂。病痛短氣。其腸胃先實。故不吐不利。名為乾霍亂也。

治乾霍亂不吐不利。宿食不消。煩亂腹痛。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高良薑(二兩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乾霍亂。心腹㽲痛。氣短急。四體悶。不吐利。煩啘難忍。此名乾霍亂。斯須不治。即殺人。急治方。

乾薑〔二(三)分炮裂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巴豆(三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令勻。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十五丸。須臾。更以熱茶投之。當吐利即瘥。

治乾霍亂。眾醫無效。宜服此方。

肉桂(末一兩) 訶黎勒皮〔半分(末一分)〕 巴豆(一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除桂。先將二味綿裹。納一中盞湯中。浸良久。搦下黃汁。更入酒一合。下桂末令勻。頓服。須臾得吐利大效。

治乾霍亂。不吐不瀉。腹脹如鼓。心胸痰壅。宜服此方。

鹽〔一(二)兩〕 生薑(一兩切)

上件藥。炒令轉色。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二服。溫過服之。

治乾霍亂不吐瀉。時復心煩。四肢逆冷方。

上取黃牛犢子糞一升。以水二大盞。煮取一盞。淨濾去滓。分溫三(二)服。

治乾霍亂不吐不利。胸膈煩渴。心腹脹痛。宜服此方。

鹽(二錢) 亂髮灰(二錢)

上件藥。以水一中盞。煎鹽至六分。放溫。調發灰頓服。良久再服。

治乾霍亂。不吐不利。煩悶不知所為方。

巴豆(一枚去皮心)

上以熟水研服之。當快利三兩行。即以漿水粥止。立定。

治霍亂欲死諸方

夫霍亂欲死者。由飲食不消。冷氣內搏。或未得吐利。或雖得吐利。冷氣未歇。致真邪相干。陰陽交爭。氣瘚不理。則煩悶逆滿。因之故欲死也。

治胃冷霍亂吐下。煩嘔轉筋。內冷汗出。手足指痹。氣息欲絕。垂死者。服此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 葛根(半兩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取瘥乃止。若吐卻藥。即續更服之。

治霍亂吐利不止。悶絕不住。宜服藿香散方。

藿香(一兩)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半銼碎微炒) 木瓜(三兩干者)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五味子(一兩) 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煩悶欲死方。

雞屎白(半合微炒) 胡椒(三十粒) 高良薑(半兩銼) 桂心(半兩) 木瓜(一兩干者)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瀉欲垂命者。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不止欲死方。

生薑(三兩切) 牛糞(三合)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治霍亂轉筋垂死。立效方。

故蒲(一握細切)

上以漿水一大盞。煮取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霍亂。困篤不識人方。

雞蘇(三兩銼)

上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

治霍亂心煩諸方

夫霍亂而心煩者。由大吐大利。腑臟氣暴極。夫吐者胃氣逆。利者腸虛也。大吐大利者。氣逆則其三焦不理。五臟未和。冷搏於氣。逆上乘心。故心煩。亦未經吐利心煩者。是冷氣入於腸胃。水穀不通。蘊瘀不宣。氣亦逆上。故亦煩也。

治霍亂吐瀉心煩。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茯神(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小麥五十粒。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霍亂心煩乾嘔。蘆根散方。

蘆根(一兩半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麥門冬(半兩去心) 木瓜(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霍亂吐利。汗出心煩。宜服此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半兩) 黃耆(半兩銼) 茯神(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霍亂心煩。坐臥不安方。

蔥白(七莖切) 大棗(十枚切)

上件藥相和。分為二服。每服。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

治霍亂吐利。心煩壯熱方。

黑豆(一合揀擇緊者拭令淨) 生薑(半兩)

上件藥。以漿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溫三服。

治霍亂吐瀉。心煩悶亂。宜服此方。

生薑汁(一合) 蜜(一合) 糯米(一合以新汲水淘令淨研如粉)

上件藥。以新汲水一大盞相和。時時服一合。

又方。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槐葉(一兩) 桑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竹葉(一握)

上以水一大盞。煮取汁五分。分溫二服。

治霍亂心煩躁方。

棗(十五枚) 生薑(一兩切)

上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

又方。

桂心(二分末)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

又方。

蘆根(三兩銼)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溫五服。

治霍亂煩渴諸方

夫霍亂而煩渴者。由大吐逆。上焦虛。氣不調。氣乘於心。則煩悶也。若利則津液竭。竭則臟燥。臟燥則渴也。若煩渴不止則引飲。引飲則利。利亦不止也。

治霍亂。卒吐下利不禁。脈數煩渴。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二兩) 白茯苓(一兩) 葛根(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治霍亂。吐下後煩渴。梔子散方。

梔子仁(半兩) 豉〔二(一)合不搗〕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分為三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之。

治霍亂吐瀉。煩渴心躁。宜服此方。

蘆葉(一兩銼) 糯米(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後入蜜半合。生薑汁半合。煎三兩沸。去滓。放溫。時時呷之。

又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 桑葉(一兩) 生薑(半兩) 梁米(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三兩沸。放令溫。時時呷之。

治霍亂煩渴頭痛。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心煩渴方。

白茯苓(一兩) 大棗(十枚去核) 麥門冬(半兩去心)

上件藥。細銼。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

治霍亂吐利。煩渴不止方。

木瓜(一枚) 桂心(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細銼。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已吐利後。煩渴不止方。

桑葉(一握切)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不吐瀉。但有生食。氣急煩渴。宜服此方。

木瓜(一枚切)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二分。細飲之。

治霍亂吐下後。大煩渴。飲水不足。宜服此方。

黃米(一合)

上以水一大盞。煮令熟。放溫飲清汁。頻服之。

治霍亂乾嘔諸方

夫霍亂乾嘔者。由吐下脾胃虛極。三焦不理。氣痞結於心。下氣時逆。故乾嘔而無所出。若更遇冷折於胃。而胃氣不通。則變為噦也。

治霍亂胃氣虛。乾嘔不止。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藿香(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高良薑(半兩銼) 草豆蔻(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薤白(一握)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香葇(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又方。

丁香(一分) 人參(一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分為二服。每服。以牛乳三合。煎三五沸。和滓溫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又方。

生薑汁(半合) 牛乳(一合)

上二味。煎一兩沸。頻服之。

又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厚朴(四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干扁豆葉(二兩) 白茯苓(三兩) 白朮(三兩) 人參(三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乾嘔方。

乾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霍亂引飲。飲即乾嘔方。

生薑(一兩切) 香葇(一兩切)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

治霍亂乾嘔不息方。

薤白(一握切) 生薑(半兩切)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

治霍亂心腹築悸諸方

夫霍亂而心腹築悸者。由吐下之後。三焦五臟不和。而水氣上乘於心故也。腎主水。其氣通於陰。若吐下則三焦五臟不和。故脾氣亦虛。不能制水。水不下宣。與氣俱上乘心。其狀起臍下。從腹至心氣築築然。而悸動不定也。

治霍亂吐瀉。心煩築悸。理中湯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茯苓(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霍亂吐瀉。臍下氣築悸。妨悶。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朮(半兩) 乾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利過多。臍下氣築悸。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澤瀉(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後下痢諸方

夫冷熱不調。飲食不節。則成霍亂。霍亂而下痢者。是冷氣先入於腸胃。腸胃之氣。得冷則相擊而痛。故霍亂。若先腹痛者則成下痢。

治霍亂後下痢。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黃芩(一兩) 白茯苓(二兩) 芎藭(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乾薑(二兩炮裂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粟米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後下痢。赤白不定。黃連散方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黃柏(二兩銼) 酸石榴皮(二兩) 地榆(二兩銼) 乾薑(二兩炮裂銼)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後。痢不止。冷汗出。腹脅脹。宜服烏梅散方。

烏梅肉(三分微炒)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熟艾(三分微炒) 赤石脂(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甘草(三兩炙微赤銼)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肉豆蔻(一兩去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霍亂後。下痢無度。腹中㽲痛。黃連丸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 木香(半兩) 黃柏(三分微炙銼)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地榆(半兩銼)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二)十丸。

治霍亂後。水痢不止。白茯苓丸方。

白茯苓(一兩) 黃柏(一兩微炙銼) 乾薑(一兩炮裂銼) 木瓜(一兩半乾者) 白石脂(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霍亂後。腹中冷氣下痢。木瓜丸方。

木瓜(一兩干者) 當歸(半兩銼微炒) 熟艾(半兩微炒)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石脂(二兩) 人參(半兩微炒) 白朮(三分)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皮(三分微煨) 高良薑(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四五服。

又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四五服。

治霍亂後。洞下不止方。

艾葉(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五里。溫溫再服。

治霍亂四逆諸方

夫冷熱不調。飲食不節。則使人陰陽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而大吐下後。其腸胃俱虛。乃至汗出。其脈欲絕。而手足皆冷。名四逆者。謂陰陽卒厥絕也。

治霍亂腹滿。虛鳴氣逆。手足俱冷。附子散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草豆蔻(半兩去皮) 桂心(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半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瀉不定。四肢逆冷。大渴欲水。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三兩炙微赤銼) 白朮(二兩) 乾薑(二兩炮裂銼) 麥門冬(二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下腹痛。手足逆冷。四順湯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多寒。手足厥冷脈絕。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二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桂心(一兩) 白芍藥(一兩) 細辛(一兩) 木香(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身體疼痛。四肢逆冷。服理中四順不效者。宜服此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白芍藥(一兩) 桂心(二兩)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二)兩〕 高良薑〔二(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嘔吐。及下後腹中干痛。手足逆冷。宜服此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瀉。冷氣攻心。腹痛。四肢逆冷。汗出方。

硫黃(一兩)

上件藥。細研如面。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霍亂轉筋諸方

夫霍亂而轉筋者。由冷氣入於筋故也。足之三陰三陽之筋。起於手指。並循絡於身。夫霍亂大吐之後。陰陽俱虛。其血氣虛極。則手逆冷。而榮衛不理。冷搏於筋。則筋為之轉。冷入於足之三陰三陽。則腳筋轉。入於手之三陰三陽。轉隨冷所入之筋。筋則轉。轉者。由邪冷之氣。擊動其筋而移轉也。

治霍亂吐瀉。多從心神煩躁。及轉筋不止。雞舌香散方。

雞舌香(三分) 木瓜(一兩干者)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香葇(三分) 桂心(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利轉筋。疼痛欲入腹者。宜服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三分銼) 桂心(三分) 木瓜(二兩干者) 肉豆蔻(一兩去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蓼(一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高良薑(三分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瓜(二兩干者)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瀉後轉筋。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高良薑(一兩銼) 丁香(一兩)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縮砂(一兩去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瓜(二兩干者)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生薑湯調下二錢。

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筋方。

棠梨枝(一握) 木瓜(二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利過多。遍身筋轉。及心腹痛方。

高良薑(半兩銼) 桂心(一兩) 木瓜(二兩干者)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霍亂。吐瀉轉筋方。

木瓜(一枚大者四破) 倉粳米(一合)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時時溫一合服之。

治霍亂。腳轉筋方。

桂心(二兩) 木瓜(二兩干者) 烏梅肉(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霍亂瀉後。腳轉筋方。

木瓜(二兩) 生薑(半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滓。分為三服。頻頻服之。

治霍亂轉筋不止。宜用此方。

高良薑(五兩) 木瓜(二枚) 川椒(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斗。煎三二十沸。去滓。入醋一升。於桶內看湯緊慢。淋蘸。水冷便止。以綿衣裹。勿令傷冷。

治霍亂。腳轉筋方。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三分) 蔥根鬚(三握) 白礬(三兩) 垂柳(三握) 桃枝(三握) 生薑(一兩以綿裹系在腳心下)

上件藥。以水三斗。煎三二十沸以來。看冷暖淋多時為妙。如急。即加醋五升同煎。用之。

治霍亂轉筋不止方。

上用釅醋三二升。煎五七沸。看緊慢。用故綿浸醋。裹患處。微冷即換之。勿令傷冷。

又方。

上用木瓜及枝根煮湯。頻頻服之。

又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以醋漿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稍熱頻服。

又方。

雞屎白(一分微炒)

上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勿令病人知。

又方。

上燒編薦索灰。研。三指撮。以熱酒調服之瘥。

又方。

上用釜底墨末。暖酒調下二錢。頻服之。

又方。 桂心(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二味。搗羅為末。每服。煎生薑酒調下一錢。如人行十里。再服。

又方。

上燒蜈蚣。研為末。醋調成膏。摩轉筋處。

又方。

上以釅醋和米粉。摩塗轉筋處。

又方。

赤蓼豆〔三兩切(銼)〕

上分為三服。每服。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又方。

生薑(一兩拍碎)

上以酒一大盞。煮至六分。去生薑。稍熱服之。

治腳轉筋方。

木瓜末(一兩)

上以酒一升。煎三七沸。溫溫服之。

治反胃嘔噦諸方

夫反胃者。為食物嘔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則有因飲酒過傷脾胃。勞乏所致。則有久積風氣。鬱滯在脾胃之間。不能消磨穀食所致。則有因憂悒怏蓄怒。腸結胃翻所致。則有宿滯固癖。積聚冷疾。久不全除。致成茲疾。則有熱毒壅隔。胃口閉塞。不下飲食。女人皆由血氣所為。男子多因冷憊所致。大凡嘔噦。飲食。所為病根既若異同。醫療固。宜審察。其中有才食便吐。有食久乃翻。不可一概用方。切在仔細體候也。

治反胃胸膈不利。食即嘔吐。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半兩去皮) 枇杷葉〔一兩(分)拭去毛炙微黃〕 訶黎勒皮(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臟腑久積虛冷。反胃嘔噦。宜服此方。

白礬(二兩) 黃丹(二兩) 硫黃(一兩)

上先將白礬黃丹。入於坩鍋內。以炭火半秤。燒通赤。任火自消。取出。於濕地出火毒兩日。入硫黃。同細研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反胃。嘔噦不下食。宜服此方。

蝟皮(一兩炙令焦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生乾地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反胃。嘔噦吐食。渴欲飲水。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茯苓(二兩) 澤瀉(一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二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反胃。嘔噦吐食煩熱。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茯苓(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枇杷葉〔二(一)分拭去毛炙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反胃嘔噦吐食。及噎悶方。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人參(三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反胃嘔噦吐食。宜服此方。

肉豆蔻(半兩去殼) 胡椒(一兩) 蓽茇(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入羊乳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治反胃嘔噦。全不住食。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反胃嘔噦不止。胸膈悶。宜服此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二(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反胃嘔噦不止。丁香散方

丁香(一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干棗葉(一兩) 藿香(半兩) 丁香〔二(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即去生薑。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治反胃嘔噦吐食。數日不定。宜服此方。

胡椒(三分末) 生薑(一兩微煨切)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分溫三服。

治患痼冷反胃。嘔噦不下食方。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生薑汁(一升半入水二合)

上切附子如豆許大。入薑汁中。煎令汁盡。更入蜜一合。搗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

治反胃病吐後補方。

白朮(五兩杵羅為末) 生薑(五升搗絞取汁入酒二升)

上件藥汁。下白朮。以慢火煎去半。入白蜜二合。酥二兩。更煎如稀餳。瀉於銀器中凝定。每日空腹。以清酒調下半匙。服之一月。百病除愈。

治反胃病。吐後令永瘥。赤石脂丸方。

赤石脂(一升好膩無砂者)

上搗羅研。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生薑湯下十丸。加至二十丸。一云。水飛丸如綠豆大。令干。以布揩令光淨。空腹津吞十丸。仍先以巴豆一枚去皮。勿令破。津吞之後服藥。

治反胃吐逆方

硫黃(一兩) 白礬(一兩)

上二味。於銚子內煉過。入硃砂一分。同研如面。以麵糊和丸。

如小豆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五丸。

治反胃。見食即嘔噦方。

羊糞(乾溼共七十枚干者碎之)

上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二服。

治咳癔諸方

夫咳癔者。是肺氣逆行也。氣則為陽。流行腑臟。宣發腠理。而氣者肺之所主也。肺為五臟上蓋。主通行腑臟之氣也。今肺虛。為微寒所傷。寒搏於氣。氣不得宣暢。則肺壅而氣逆不止。肺虛。微寒之氣。復搏於胃。胃口氣弱。脾中伏冷。客邪之氣。衝於胃管。胃氣不攝。使陰陽氣相擊。所以咳癔也。

治胃冷咳癔。氣厥不通。高良薑散方。

高良薑(一兩銼) 干木瓜(半兩) 蓮子心(半兩) 菖蒲(半兩) 丁香(一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丁香(一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二)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四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氣逆。咳癔不止方。

伏龍肝(一兩) 丁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桃仁醋湯調下一錢。

治寒氣攻胃。咳癔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益智子(一兩去皮) 干柿(二兩)

上件藥。搗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胡椒(三十顆) 麝香〔二(一)錢細研〕

上搗破胡椒。入麝香。用酒一中盞。煎至半盞。稍熱服。

又方。

上用黑豆二合。於瓶子中。以熱醋沃之。紙封。開一小孔子。令患人以口吸其氣人咽喉中。即定。

又方。

上用木瓜汁生薑汁等分和勻。溫服一合。

又方。

上用薄荷汁一合。生蜜一錢。和調服之。

三焦總論

夫三焦者各關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亂。下焦名走哺。合而為一。有名無形。生五臟六腑。往還神道。周身貫體。可聞不可見。和利積氣。決通水道。息氣腸胃之間不可以知乎。凡上焦三管反射者。通三焦名中清之腑也。別號玉海。水道出膀胱。合者雖合而不同。亦名孤之府也。而榮出中焦。衛出上焦。榮者是絡脈之氣道。衛者是經脈之氣道也。

上焦論

夫上焦者。在胃上口。並咽。上貫膈。布胸走腋。循太陰之分。主衛氣之所出。以榮皮膚分肉之間。養身形。若霧露之溉焉。

治上焦虛寒諸方

治上焦虛寒氣滯。胸膈噎悶。飲食全少。或時痰逆。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乾薑(一分炮裂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木通(半兩銼)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一分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上焦虛寒氣壅。攻注頭痛。胸膈不利。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三分銼) 檳榔(三分) 木香(半兩) 赤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青橘皮(二分湯浸去白瓤焙) 沉香(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白芷(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語聲不出。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二兩) 人參〔三(二)兩半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遠志(一兩)甘草(一兩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寒。胸膈短氣。不能下食。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五味子(一兩) 白茯苓(一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芎藭(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寒。短氣不續。膈間厭悶。飲食先吐而後下。宜服理中通膈破寒。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麻黃(一兩去根節) 細辛(一兩) 枳實(二兩麩炒微黃)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前胡(二兩去蘆頭) 澤瀉(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熱諸方

治上焦虛熱。飲食不下。胃氣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熱。宜服通脈瀉熱。澤瀉散方。

澤瀉(二兩) 地骨皮(二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石膏(三兩) 柴胡(二兩去苗) 赤茯苓(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蓴心(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十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熱。腹滿而不欲食。或食先吐而後下。肘脅攣痛。麥門冬理中湯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 白朮〔一(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二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竹茹(一兩) 蘆根(二兩銼) 蓴心(二合) 葳蕤(一兩) 蘆粟(二合)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熱。睡臥多驚。往往心忪。不欲見人。宜服烏犀散方。

烏犀角屑(三分) 龍齒(一兩) 川升麻(一兩) 茯神(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玄參(一兩) 甜竹根(切二合) 赤芍藥(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半) 馬牙硝(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熱。口乾。頭頂煩熱。宜服此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 龍膽(三分去蘆頭) 玄參(一兩) 梔子仁(一兩) 茅根(一兩半銼) 木通(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生藕汁各半分。和勻服之。

治上焦虛熱。胸背連心痛。咳喘短氣。動而吐沫。宜服潤肺止心痛。大棗煎方。

棗三十枚(擘去核)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 紫菀(一兩去根土) 葳蕤(二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百部〔一(二)兩〕 木通(二兩) 石膏(八兩) 五味子〔一(二)兩〕 羊腎(二枚切四破去脂膜) 麻黃(三兩去根節)

上件藥。都細銼。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蜜三合。生薑汁三合。淡竹瀝三合。更煎三五沸。不計時候。溫服二合。

治上焦虛熱。膈上有痰。氣壅似噎。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款冬花(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玄參(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上焦壅滯。頭面風熱。菊花散方。

甘菊花(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風(半兩去蘆頭) 羌活(半兩) 地骨皮(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蔓荊子(半兩) 川升麻(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焦虛熱。咽乾口苦。不欲飲食方。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地黃(二兩)

上四味。搗三味為散。入地黃合搗。曝干。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日三服。

中焦論

夫中焦者。在胃中口。不上不下。居上焦之後。榮氣之斫出。主化水穀之味。泌糟粕。承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行於經。名曰胃氣。足陽明脈也。陽明之氣走太陰。絡諸經之脈。上下絡太倉。主熟五穀。不吐不下。實則生熱。閉塞不通。上下隔絕。虛則生寒。洞泄便利霍亂。主脾胃之病也。夫血與氣。異而同類。衛氣是精。榮氣是神。故人有一死而無再生也。猶精神及氣隔絕也。若虛則補於胃。實則瀉於脾。調其中。和其源。萬不遺一也。

治中焦虛寒諸方

治中焦虛寒。或時吐瀉腹痛。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草豆蔻(三分去殼) 桂心(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白芍藥(三分) 丁香(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三分微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煨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稍熱服。

治中焦虛寒。好吐白沫清涎。吞酸。厚朴散方。

厚朴〔二(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微炒) 白茯苓(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芎藭(一兩) 白朮(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稍熱服。

治中焦虛寒。氣滯不調。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赤芍藥(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大腹皮(一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焦壅熱諸方

治中焦壅熱。閉塞隔絕。上下不通。不吐不下。腸胃膨膨。喘息常急。宜服此瀉熱開隔絕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芩(一兩) 澤瀉(一兩) 川升麻(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梔子仁(一兩) 玄參(一兩) 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生地黃汁半合。溫溫頻服。

治中焦壅熱閉處。關隔不通。中逆喘急。枳殼散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黃芩(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三分)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檳榔(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下焦論

夫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為傳導之腑。如溝水決池也。起胃下管。別迴腸。主膀胱。入水穀。並拘於胃中糟粕。俱行大腸而為下焦。主足陽明。摧滲津液。令膀胱主出不主入。候肝腎之病也。若實則大小便不通。氣逆不續。嘔吐不禁。若虛則大小便不止。津液氣絕。人飲酒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者。蓋酒是熟谷之津液也。其氣滑。故谷液入則先出也。所以熱則瀉於肝。寒則補於腎。上中下三焦。同號為孤府也。

治下焦虛寒諸方

治下焦虛寒。腹痛氣逆。不下食。附子散方。

附子〔一(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三分)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五味子(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之。

治下焦虛寒。小腹痛不止。短氣欲絕。續氣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茯苓(一兩) 烏梅肉(一兩微炒) 麥門冬(一兩去心) 黃耆(一兩銼) 芎藭(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朮(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五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下焦虛寒。腹中瘀滯。令人喜忘。不欲聞人聲。胸中噎塞而短氣。茯苓丸方。

白茯苓(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二(一)兩半去蘆頭〕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乾薑(一兩炮裂銼) 黃耆(一兩銼)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半銼碎微炒)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下焦虛寒。或先見血後便轉。此為近血。或利下或不利。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乾薑(一兩炮裂銼) 牛膝(二兩去苗) 熟乾地黃(二兩) 黃芩(一兩) 地榆(一兩半) 亂髮灰(一兩細研)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入阿膠末一錢。發灰一錢。更煎一兩沸。放溫服之。日三服。

治下焦虛寒。或先便轉後見血。此為遠血。或利下或不利。因勞冷而發。宜服此續斷散方。

續斷(二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阿膠末一錢。蒲黃一錢。更煎一兩沸。溫溫服之。日三服。

治下焦壅熱諸方

治下焦壅熱。大小便俱不通。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黃芩(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澤瀉(二兩) 梔子仁(一兩) 石膏(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稍溫頻服。以利為度。

治下焦壅熱。氣逆不續。嘔吐不禁。名曰走晡。宜服和氣止嘔。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蘆根(二兩銼) 梔子仁(二兩) 葳蕤(二兩) 黃芩(二兩) 知母(二兩)赤茯苓(二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梔子仁(二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赤石脂(一兩) 烏梅肉(一兩) 梔子仁(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豆豉(一兩) 生乾地黃(二兩) 石膏(二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五寸。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卷第四十八

積聚論

夫積聚者。由陰陽不和。腑臟虛弱。受於風邪。搏於腑臟之氣所為也。腑者陽也。臟者陰也。陽陰浮而動。陰沉而伏。積者。陰氣。五臟所生。始發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終始。聚者陽氣。六腑所成。始發無其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諸臟受邪。留滯不去。乃成積聚也。肝之積名曰肥氣。心之積名曰伏梁。脾之積名曰痞氣。肺之積名曰息奔。腎之積名曰奔豚。此為五積也。診其脈駛而緊。積聚也。脈浮而牢者積聚也。脈橫者脅下有積聚。脈來小沉實者。胃中有積聚。不下食。食即吐出。脈來細軟附骨者積也。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兩旁出。積在中央。以部處之。診得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時下氣逆。皆相引痛。少氣喜忘。目瞑。皮膚寒。秋愈夏劇。主皮中時痛。或如蝨緣。或如針刺之狀。時癢。其色白。診得心積。脈沉而干。時上下無常處。病悸。腹中熱。甚即唾血。主身痸瘚。夏瘥冬劇。其色赤。診得脾積。脈浮大而長。飢則減。飽則見。瞑起。邪與谷爭。累累如桃李。起見於外。腹滿嘔泄腸鳴。四肢重。足脛腫。瘚不能臥。脾主肌肉損。其色黃。診得肝積。其脈弦而細。兩脅下痛。邪走心下。足脛寒。脅痛引小腹。男子積疝也。女子瘕聚也。身無膏澤。喜轉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劇。其色青。診得腎積。脈沉而急。苦脊與腰相引。飢則見。飽則減。病腰痛。小腹裡急。口乾咽腫。赤痛。目視茫茫。骨骨中寒。主髓瘚喜忘。其色黑。診心腹積聚。其脈牢強急者生。虛弱急者死。又積聚之脈。實強者生。沉小者死。

治肝積氣諸方

夫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痎瘧。連歲月不已。以仲夏戊己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以仲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仲夏得之也。

治肥氣在左脅下。似覆杯。咽酸吐水。面目萎黃。胸膈不利。宜服蓬蘽根散方。

蓬蘽根(二兩銼) 牡丹(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京三稜(一兩炮裂) 枳殼〔二(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肥氣在左脅下。結聚成塊。心腹妨實。不欲飲食。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一兩) 訶黎勒皮(三分) 白朮(三分)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肥氣在左脅下。按之堅。不能食。脈候弦而緊。肌體萎瘦。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京三稜(一兩炮銼) 訶黎勒皮(一兩)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肥氣結聚。在左脅下。堅牢疼痛。食少體瘦。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防葵(一兩) 木香(三分)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鱉甲(一兩半醋炙令黃去裙襴)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陳米醋三升。熬令稠。入神麯末半兩。煎成糊。溶和諸藥末。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以微利為度。

治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令人羸瘦。發寒熱。不能食。宜服三稜丸方。

京三稜(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雄黃(半兩細研)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銼)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防葵(一兩) 麝香(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米醋一升。熬令稠。入少面作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空心腹。

治肥氣。體瘦無力。少思飲食。鱉甲丸方。

鱉甲(一枚可重四兩淨洗以醋和黃泥固濟背上厚三分令干) 京三稜(三兩炮銼)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二(一)兩半〕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研如膏)

上件藥。除鱉甲外。搗羅為末。後泥一風爐子。上開口。可安得鱉甲。取前藥末並桃仁膏。納鱉甲中。用好米醋二升。時時旋取入鱉甲內。以慢火熬令稠。取出藥。卻將鱉甲淨洗。去泥焙乾。搗羅為末。與前藥同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肥氣。結聚不散。腹脅脹滿。嘔逆酸水。飲食減少。宜服牽牛煎丸方。

牽牛子末(三兩以生薑汁半升酒一升慢火熬如膏) 木香(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檳榔(一兩) 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入)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牽牛子。煎中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肥氣。結固不散。腹脅急疼。食少體瘦。宜服三稜煎丸方。

濕三稜(七斤淨洗去泥土銼碎) 川大黃(三兩)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一兩)

上件藥。先以水二斗。煮三稜至三升。去滓。搗羅諸藥為末。入前煎中。於銅器內慢火熬之。更入米醋一升。同煎熬令稠。候稍冷。並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十丸。

治肥氣。經年不散。左脅下狀如覆杯。天陰即疼痛。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二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一升熬如膏)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防葵(一兩) 木香(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十丸。

治肥氣積聚不散方。

川大黃(四兩銼碎與鱉甲同煮焙乾) 木香(二兩) 鱉甲(四兩以米醋二升與大黃同煮令醋盡炙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心積氣諸方

夫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以秋庚辛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欲復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得之也。

治伏梁。氣在臍上心下。結固如梁之狀。胸膈不利。食飲減少。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一兩) 京三稜(一兩炮裂) 桂心(一兩) 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當歸(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硬妨悶。不能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京三稜(一兩炮裂)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柴胡(三分去苗) 桂心(三分)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伏梁氣。心下硬急滿悶。不能食。胸背疼痛。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桂心(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京三稜(一兩炮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伏梁氣。結固在心下。橫大如臂。飲食漸少。肢體消瘦。宜服川烏頭丸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京三稜(半兩銼醋拌炒) 桂心(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防葵(半兩)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硼砂(一兩半不夾石者細研) 川大黃(一兩銼碎醋拌微炒)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先以米醋三升。熬令稍稠。入少面作糊。和溶。搗三二百杵。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七丸。漸加至十丸。以取下積滯物為度。隔兩日再服。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牢不散。胸中連背多疼。宜服乾漆丸方。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黃)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雄黃(一分細研)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半兩)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伏梁氣。久積在心下。橫大如臂。發歇疼痛。胸下拘急。腹脅滿悶。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二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半升熬如膏)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桂心(一兩)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煎中。更入蒸餅少許。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治伏梁氣。心胸妨實。背膊煩疼。不能食。四肢無力。宜服大黃煎丸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別搗羅為末以酒醋各一升熬如膏) 京三稜(一兩銼碎醋拌炒令干) 木香(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大黃煎中。更入蒸餅少許。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十丸。至十五丸。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不能進飲食。宜服此方。

木香(一兩)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入) 川大黃(二兩銼碎醋拌炒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硼砂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七丸。

治伏梁氣。在心下結聚不散方。

硝石(半兩) 牽牛子(一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米醋二升。納藥末。慢火熬令稠。入少麵糊。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十丸。

又方。

桃奴(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治脾積氣諸方

夫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管。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得之也。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心腹妨實。不能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防葵(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心腹脹硬。食飲不下。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牽牛子(一兩) 木香(半兩) 白朮(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盤牢不動。食飲漸少。四肢無力。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京三稜(一兩炮裂) 當歸(一兩) 檳榔(一兩) 草豆蔻(三分去殼) 枳殼(三分麩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在胃管。狀如覆杯。心腹脹滿。不能飲食。肌體漸瘦。宜服三稜丸方。

京三稜(二兩銼碎醋拌炒令干) 訶黎勒皮(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一兩)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銼碎鹽以炒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取米醋三升。熬成膏。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治痞氣積年不瘥。結聚在胃管。大如覆杯。心腹脹痛。食少無力。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醋拌微黃)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檳榔(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硫黃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丸。

治痞氣結固不散。心腹冷疼。食少體瘦。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 木香(一兩半為末)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為末) 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

上件藥四味。先取大黃末。用酒濾濕。納新竹筒子內。閉口。入炊飯甑中。蒸令飯熟為度。取出。與桃仁同研極爛。入硫黃木香末研勻。入少許麵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酒下一十丸。

治痞氣當胃管。結聚如杯。積久不散。腹脅疼痛。體瘦成勞。不能飲食。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三兩去裙襴以米醋一小盞化硼砂一兩用塗炙鱉甲令醋盡為度)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京三稜(一兩微煨炒)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木香(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醋拌炒令干)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溶。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治痞氣結聚不散。心腹疼痛。硼砂煎丸方。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木香(一兩)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除硼砂外。搗細羅為末。先以米醋一升。慢火熬硼砂。次下諸藥。同熬令稠。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丸。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心腹脹硬。臟腑壅滯。宜服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一兩半微炒) 甘遂(一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皮(三分) 木香(三分) 京三稜(三分銼碎醋拌炒令干)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生薑汁二兩。蜜四兩。煎令稠熟。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臥時。生薑湯下二十丸。以利為度。

治痞氣。心腹堅脹。飲食不消。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醋拌炒令干)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研入硫黃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十丸。

又方。

訶黎勒皮(一兩)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食前。以生薑橘皮煎湯調下。

治肺積氣諸方

夫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癰。以春甲乙得之。何以言之。心痛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得之也。

治息賁氣。胸膈妨實。右脅下堅急。上氣咳嗽。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食茱萸(三分) 京三稜(三分) 訶黎勒皮(三分)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在右脅下。結聚脹痛。喘促咳嗽。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去苗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朮(半兩) 當歸(半兩) 桂心(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檳榔(半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腹脅脹硬。咳嗽見血。痰黏不利。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訶黎勒皮(半兩)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赤茯苓(半兩) 五味子(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腹脅脹滿。喘急咳嗽。坐臥不安。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五枚) 赤茯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半兩) 漢防己(半兩) 木香(一兩) 檳榔(半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令人喘咳。心腹脹滿。脅下疼痛。宜服牛蒡子散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木香(一兩) 當歸(一兩) 京三稜(一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溫酒調下。食前服。生薑橘皮湯下亦得。

治息賁氣。右脅下結硬如杯。心胸脹痛。不能飲食。胸膈壅悶。咳嗽喘促。宜服桃仁煎丸方。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以酒三升同硼砂煎成膏) 硼砂(一兩半不夾石者細研)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 紫菀(半兩去苗土) 豬牙皂莢(半兩去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防葵(半兩)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桃仁硼砂。煎中溶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五丸。

治息賁氣。右脅下結聚成塊。喘咳胸痛。嘔吐痰涎。面黃體瘦。宜服三稜丸方。

京三稜(一兩炮銼碎醋拌炒令黃)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附子〔二(一)兩炮裂去皮臍〕 鱉甲(一兩炮銼醋拌炒令黃)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息賁氣。胸膈悶。腹脅堅急。四肢不和。食少無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半)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桂心(一兩半) 吳茱萸(一兩半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皮(一兩半) 檳榔〔一兩(半)〕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牽牛子(三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治息賁氣。結塊在右脅下。疼痛。芫花煎丸方。

芫花(一兩半醋拌炒令干為末)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用米醋三升同芫花末熬成膏) 京三稜(一兩銼微炒)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芫花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丸。

治息賁氣。喘咳。心膈不利方。

訶黎勒皮(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研入)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郁李仁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一(二)錢。

治腎積氣諸方

夫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不愈。令人喘逆。發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不受邪。腎欲復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奔豚以夏得之也。

又曰。奔豚氣者。是腎之積氣也。起於驚恐憂思所生。若驚恐則傷神。心藏神也。憂思則傷志。腎藏志也。神志氣積於腎。而氣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其氣乘心。若心中踴踴如車所驚。如人所恐。五臟不定。食飲輒嘔。氣滿胸中。狂癡不定。妄言妄見。此驚恐奔豚之狀也。若氣滿支心。心下悶亂。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瘥乍劇。翕翕短氣。手足厥逆。內煩結痛。溫溫欲嘔。此憂思奔豚之狀也。診其脈來觸祝。觸祝者病奔豚也。腎脈微急沉厥者。奔豚也。其定乃收不得。前後皆從驚得之。腎間有膿故也。

治奔㹠氣。從小腹起。上至心下。妨脹壅悶。胃中短氣。坐臥不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一)兩半〕 大腹皮(半兩銼) 檳榔(半兩)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高良薑(半兩銼) 訶黎勒皮(一兩) 牽牛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奔㹠氣。臍腹脹痛。翕翕短氣。發作有時。四肢疼悶。宜服甘李根散方。

甘李根(二兩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檳榔(一兩)

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奔豚氣。小腹脹硬。心中滿悶。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沉香(半兩) 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 木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麝香(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奔豚氣。上衝心胸悶亂。臍腹脹痛。飲食輒嘔。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白朮(半兩) 沉香(一兩) 蘹香子(半兩) 木瓜(三分焙乾) 桂心(二(一)兩) 蓬莪朮(半兩) 杉木節(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奔豚氣。上攻心胸。喘悶脹滿。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入) 牽牛子(一兩微炒) 檳榔(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蘹香子(一兩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桃仁郁李仁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奔豚氣。攻築心腹。膨脹疼痛。面色唇口青黑。四肢不和。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兩細研)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肉豆蔻(一兩) 蘹香子(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銅青(一兩細研)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溫酒下二十丸。

治奔豚氣。小腹積聚疼痛。或時上攻。心胸壅悶。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半兩) 阿魏(半兩以少面和溶作餅子炙令黃) 木香(一分)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蘹香子(半兩) 青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硼砂(三兩不夾石者細研以湯一盞化澄去滓取清納銀器中煎成霜研入) 蛜𧌴(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姜鹽湯下二十丸。

治奔豚氣在小腹。積聚成塊。發歇痛。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三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一升慢火熬令如膏)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三分)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入) 防葵(三分銼碎醋拌炒令黃)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桃仁令勻。納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奔豚氣。逆上衝心滿悶。臍腹虛脹。宜服此方。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一兩)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牽牛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銼為散。每服一錢。以溫酒一合。童子小便一合。相和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奔豚氣在心胸。迫滿悶亂。宜服此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二兩半) 人參(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奔豚氣。上下衝走悶亂。面青。宜服此方。

甘李根皮(三兩銼) 生薑(三兩炒干)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檳榔(三枚搗羅為末) 生薑汁(半合)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微暖過。入前藥二味。攪令勻。分為三服。如人行五六里進一服。須臾下利為效。

治積聚諸方

夫積者陰氣也。五臟所生。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此皆寒溫失宜。飲食不節。精氣蘊蓄在內。不得宣通。結搏於臟腑之間。故為積聚之病也。

治積聚氣。心腹結痛。食飲不下。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一兩炮裂) 當歸(半兩銼微炒) 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木香(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皮(半兩) 檳榔(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積氣。腹脅堅急。心胸脹滿。不能飲食。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京三稜(一兩炮銼) 木香(一兩) 桂心(半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積聚。心腹脹痛。飲食減少。四肢不和。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紫菀(一兩去苗土) 檳榔(一兩) 桂心(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炒令黃去裙襴)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積聚氣。心腹脹硬如石。肚上青脈起。食飲不下。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半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川朴硝(三分)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當利下惡物為度。未利再服。

治積聚氣在腹脅。胸背疼痛。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一兩半)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一兩炮銼)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溫酒下亦得。

治積聚氣。心腹堅脹。食飲減少。面色萎黃。肌體羸瘦。宜服乾漆丸方。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訶黎勒皮〔二(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京三稜(一兩炮裂)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厚朴〔三(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久積聚氣不消。心腹脹滿。食少體瘦。宜服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一兩炮裂) 桂心(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半)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積聚氣久不消。心腹虛脹。不欲飲食。宜服鱉甲煎丸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防葵(一兩銼炒令黃)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以上三味。並搗細羅為末。以醋二升。煎令如膏。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桂心(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紅(一兩微炒) 桃仁(二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銼研入)木香(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納前煎中。更入少蒸餅。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積聚氣。久不消散。腹脅脹痛。面無顏色。四肢不和。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二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醋一升半與芫花末同熬如膏) 芫花(一兩炒令黃搗羅為末)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當歸(半兩)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蓬莪朮(半兩) 京三稜(半兩炮銼) 乾漆〔三兩(分)搗碎炒令煙出〕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羅為末。納前煎中。更入少蒸餅。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積聚氣結成塊段。在腹脅下。久不消散。發歇疼痛。宜服狼毒丸方。

狼毒(細銼醋拌炒令干) 芫花(醋拌炒令干)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 雄雀糞(微炒) 五靈脂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硫黃(細研入) 硼砂(不夾石者細研以上各一兩) 膩粉(半兩碎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醋湯下三丸。至五丸。當利下惡物。

治積聚氣。多年不消。變成勞證。腹內結塊疼痛。兩脅脹滿。常吐清水。食飲不下。硫黃丸方。

硫黃(半兩細研) 硼砂(半兩不夾石者細研) 木香(半兩為末) 巴豆〔去皮四十九粒取蘿蔔二(一)枚四破開鑽四十九竅各一竅納巴豆一枚卻依舊合之藏在土坑中深一尺四十九日後取出巴豆細研如膏紙裹壓去油後研入藥中〕

上件藥。取蘿蔔一枚。剜作坑子。納前硫黃硼砂。卻以蘿蔔蓋頭。用紙一重裹。以好黃泥固濟。曝干。用大火煅令通赤。候冷。去泥。取出藥。並蘿蔔一時細研。入前木香末。及研了巴豆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五丸。晚食前再服。以利為度。

治積聚氣成塊。防葵丸方。

防葵(半兩)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乾薑(半兩炮裂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研入硼砂令勻。以米醋一升。煎令稠。下諸藥末。慢火熬入少蒸餅。和溶可丸。即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十丸。

又方。

芫花(一兩) 京三稜(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漆(半兩)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

上件藥。搗碎。以米醋二升。慢火煎令醋盡。焙乾。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十五丸。漸加至二十丸。

治積聚心腹痛諸方

夫積者陰氣也。五臟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此皆由寒氣搏於臟腑。與陰陽氣相擊上下。故心腹痛也。診其寸口脈沉。而橫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又寸口脈細沉滑者。有積聚在脅下。左右皆滿。與背相引痛。又云。寸口脈緊而牢者。脅下腹中橫積結痛而泄利。脈微細者生。浮者死者也。

治積聚。心腹兩脅疼痛。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赤芍藥(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芎藭(半兩) 赤茯苓(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二分銼碎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積聚。心腹疼痛。胸膈氣滯。四肢無力。不思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半兩) 檳榔(半兩) 白朮(一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三分) 人參(一分去蘆頭)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生薑棗湯調下亦得。

治積聚。心腹疼痛。面無潤澤。漸黃瘦。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白朮(一兩) 高良薑(半兩銼) 芎藭(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檳榔(一兩) 赤芍藥(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生薑湯調下亦得。

治積聚。心腹痛疼。全不欲食。宜服青橘皮丸方。

青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一兩銼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白朮(一兩)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積聚。心腹相引疼痛。胸膈氣滯。不欲飲食。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烏藥(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黃) 木香(一兩) 白朮〔三分(一兩)〕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蓬莪朮(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神麯(一兩微炒令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麥糵(一兩微炒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後將硼砂三兩。用醋二升。煎濾去滓。入前藥末四兩。納硼砂醋中攪和勻。於銀鍋內煎成膏。和余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聚積氣。心腹妨悶疼痛。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芎藭(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檳榔(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心腹積聚。時有疼痛。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藜蘆(一兩去頭炙黃) 皂莢(二兩去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桔梗皂莢藜蘆等。羅為末後。細研巴豆杏仁如膏。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二丸。如未覺。即加至五丸。

治積聚心腹脹滿諸方

夫積者陰氣也。五臟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也。積聚成痛。蘊結在內。則氣不宣通。氣還搏於臟腑。心腹脹滿。心腹脹滿則煩而短氣也。

治積聚心腹脹滿。不能下食。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半兩) 芎藭(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當歸(半兩銼微炒) 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積聚心腹脹滿。不能下食。四肢瘦弱。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前胡(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京三稜(半兩炮裂) 當歸(半兩銼微炒) 黃耆(半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半兩) 赤茯苓(半兩) 芎藭(半兩)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稍熱服之。

治積聚。心腹脹滿。不能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二兩) 赤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二(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京三稜(一兩炮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積聚。心腹脹滿。四肢逆冷。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 蘹香子(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積聚。心腹脹滿。食少。宜服乾薑丸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菖蒲 桂心(三分)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柴胡(三分去苗) 人參(三分去蘆頭) 黃連(三分去須) 赤茯苓(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積聚。心腹脹滿。臍下結硬。宜服京三稜煎丸方。

京三稜〔一(二)兩炮裂〕 當歸(一兩銼微炒) 萆薢(一兩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肉桂(一兩去皴皮) 赤茯苓(三分) 木香(三分)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三升。煎一半藥末如膏。後入余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又方。

硼砂(半兩研)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 蘹香子〔一(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生薑汁半合。熱酒一中盞。攪和令勻。調下二錢。

治積聚。心腹脹滿。或時疼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青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芫花(三兩)

上件藥。先搗羅木香青橘皮為末。後別搗羅芫花為末。以醋三升。煎成膏。入前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酒下七丸。

治積聚。心腹脹如鼓者。宜服狼毒丸方。

狼毒(四兩銼碎醋拌炒干) 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 防葵(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五丸。以利為度。

治積聚宿食不消諸方

夫積聚者。由五臟六腑所生也。而宿食不消者。蓋臟腑為寒氣所乘。脾胃虛冷。水穀不化。留為宿食。診其脈來實者。是其候也。

治積聚氣。脾胃虛弱。不能化谷致宿食不消。脅脹痛。宜服京三稜散方。

京三稜(一兩炮銼) 桂心(三分) 丁香(半兩) 益智子(三分去皮) 木香(半兩) 大腹皮(一兩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蓬莪朮(三分)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稍熱服。

治積聚宿食不消。四肢羸瘦乏力。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二(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草豆蔻(一兩去皮) 白朮(三分)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 人參(半兩去蘆頭) 神麯(一兩微炒) 黃耆(三分銼) 桂心〔二(一)兩〕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積聚。宿食不消。腹脅下妨悶。四肢羸瘦。骨節痠疼。多有盜汗。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黃耆(一兩銼) 牡蠣(一兩燒為粉)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木香(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三分)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葵(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紫菀(半兩去苗) 檳榔(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積聚氣。脾胃虛冷。宿食不消。心腹氣滯。脹滿疼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白朮(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檳榔(一兩) 神麯(一兩炒微黃) 大麥糵(一兩炒微黃) 當歸(半兩銼微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桔梗(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積聚宿食不消。心腹脹滿疼痛。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半兩去皮心出油研入)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硫黃(一兩半細研水飛過) 桂心(一兩) 五靈脂(一兩)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 麝香(一分細研) 乾薑(一兩炮裂銼) 香墨(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都研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丸。

治積聚氣。宿食留滯。不能消化。丁香丸方。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去油研入) 乳香(半兩) 硫黃(半兩細研水飛)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膩粉(一錢) 麝香(一兩細研) 神麯(一兩半別搗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酒煮神麯末為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又方。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肉豆蔻(三分去瓤) 巴豆(半兩去皮心去油研入)神麯(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以醋煮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積聚。宿食不消。虛羸腹脹。宜服此方。

肥皂莢(半兩炙去皮子搗為末) 甘遂(三錢曬乾生搗羅為末) 牽牛子(二錢生搗為末)

上件藥。一處更研細如面。患人二十以上。用藥末一錢。用水溫拌。用面捏作餛飩子十枚。煮熟。別用暖水嚼破下之。良久。方取下積聚。如未轉。即更以煎水調藥末半錢投之。良久。取下積食。初服藥後。患人如欲睡。是藥力行。量人虛實。加減服之。

又方。

吳茱萸〔一(二)兩湯浸七遍碎干微炒〕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如膏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先搗羅茱萸為末。以釅醋一大碗。浸茱萸末一宿。至來日。於銀鍋內熬。候茱萸似膏。即入巴豆膏更熬。候可丸。即丸如綠豆大。空心以溫酒下三丸。如氣散。惡物下。即住服。

諸疝論

夫諸疝者。由陰氣積於內。復為寒氣所加。故使榮衛不調。血氣虛弱。故風冷入其腹內。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或小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繞臍痛。白汗出。或冷氣逆上搶心腹。令心痛。或裡急而腹痛。此諸候非一。故云諸疝也。脈弦緊者疝也。

治七疝諸方

夫七疝者。瘚疝。症疝。寒疝。氣疝。盤疝。附疝。狼疝。若瘚疝。心痛足冷。飲食吐逆不止。名曰瘚疝。腹中氣乍滿。心下盡痛。氣積如臂。名曰症疝。因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旁。名曰盤疝。腹中痛在臍下有積聚。名曰附疝。小腹與陰相引而痛。大便難。名狼疝。此皆由血氣虛弱。飲食寒溫不調之所生也。

治七疝。忽心腹氣逆不得息。痛引背膂。或臍下堅痛。遇冷即極。若小腹虛滿引膀胱。裡急。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赤芍藥(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七疝諸寒。臍旁痛。上攻。胸中滿悶少氣。烏喙丸方。

烏喙(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木香(一兩) 細辛(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檳榔(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柴胡(一兩去苗) 赤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七疝氣。胸腹堅痛。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蓬莪朮(一兩) 木香(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藭(一兩) 京三稜(一兩炮裂銼)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釅醋一升。入藥末四兩。熬令減半。又漸入醋一升。熬成膏。次入余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或暖酒。下二十丸。

治七疝。四肢寒冷。臍下妨痛。不欲飲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蘹香子(一兩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七疝氣。心腹結聚疼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赤茯苓〔二(一)兩〕 烏喙(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七疝。臍腹堅硬。時有疼痛。宜服芫花丸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巴豆(三七枚去皮心研如膏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膏。都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丸。

治寒疝諸方

夫寒疝者。由陰氣積於內。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寒氣盛也。故令惡寒。不欲飲食。手足厥冷。繞臍痛。白汗出。遇寒則發。故云寒疝也。其脈弦緊者是也。

治寒疝。腰腹痛。胸中冷氣上搶。心脅支滿。不得臥。面目痛。風寒。悸悼多驚。不能食。食已即嘔。寒熱往來。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二(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細辛(一兩) 紫菀(一兩去苗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旋覆花(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乾薑(三分炮裂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熟乾地黃〔二(一)兩〕 白朮(一兩) 赤茯苓(一兩) 當歸(三分銼碎微炒) 赤芍藥(三分) 桂心(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用皮)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身體疼痛。針灸諸藥所不能住者。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大者十枚炮裂去皮臍) 桂枝(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次入蜜半合。更煎三兩沸。令熟。每於食前。和滓溫服之。

治寒疝。亦名陰疝。亦治飛屍。走馬散方。

巴豆(二枚去皮臍) 杏仁(二枚去皮)

上件藥。以綿裹。輕捶令碎。用熱酒一大盞。浸良久服之。須臾即瘥。如未瘥。即更服。有屍病者。宜蓄此藥。用必大效。

治寒疝腹痛。飲食不下。喉中噎塞。宜服此方。立效。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煮取二盞。去滓。納牛蒡子末一兩。又煎一盞三分。去滓。分溫三服。

治寒疝來去。每發。腹中㽲痛方。

吳茱萸〔二(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生薑(半兩切) 豉(半兩)

上件藥。以酒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溫三(二)服

又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寒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痛。自汗出欲死方。

丹參(半兩銼)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寒疝心痛諸方

夫寒疝心痛者。由陰氣積結所生也。陰氣不散。則寒氣盛。寒氣盛則痛。上下無常。言冷氣上衝於心。故令心痛也。

治寒疝心痛悶絕。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高良薑(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赤茯苓(半兩) 芎藭(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草豆蔻(三分去皮)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牽牛子(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寒疝心痛。及諸虛冷氣滿悶。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黃耆(一兩銼)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斤(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寒疝。心痛如刺。繞腹中盡痛。白汗出。氣欲絕方。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粳米半分。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寒疝心痛。四肢逆冷。不欲食。宜服此方。

蓬莪朮(一兩) 胡椒(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藭(三分) 桂心(一兩) 白朮(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高良薑(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桂心(二兩)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寒疝心腹痛諸方

夫寒疝心腹痛者。此由腑臟虛弱。風邪客於其間。與真氣相擊。故痛。其痛隨氣上下。或衝上於心。或在於腹。皆由寒氣所作。所以謂之寒疝心腹痛也。

治寒疝心腹痛。四肢不和。面色青冷。不欲飲食。氣漸羸弱。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木香(半兩) 山姜子(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為末。煉蜜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寒疝。心腹痛。不下飲食。痛甚引脅肋間。及腹裡急者。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羊肉(半斤細切)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銼) 蓽茇(半兩)

上件藥。除羊肉外。搗篩為散。以水五大盞。合煮取兩大盞半。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一小盞。

治寒疝。心腹痛。胸脅支滿。不能下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桂心(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寒疝。心腹痛如刺。不下飲食。白汗出。氣欲絕。椒附散方。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寒疝。心腹痛。及脅肋裡急。不下飲食。宜服高良薑羊肉湯方。

高良薑(一兩銼) 赤芍藥(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羊肉(一斤半細切) 桂心(一兩)

上件藥。除羊肉外。搗碎。以水五大盞。都煮取兩盞半。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一小盞。

治寒疝。心腹痛。胸脅支滿。飲食不下。宜服芎藭丸方。

芎藭(一兩) 防葵(一兩) 白蘞(一兩) 桂心(一兩) 川椒(一兩半去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朮(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日四五服。

治寒疝。心腹痛。面目青黃。不下飲食。縱食嘔逆。肌體羸瘦。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赤茯苓(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一兩)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赤芍藥(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一兩去蘆頭)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日四五服。

治寒疝。胸脅支滿。食飲不下。寒中心腹。痛及吐利。背項強急。不得俯仰。甜瓜子散方。

甜瓜子(一兩微炒) 桂心(一兩) 白芷(一兩) 白薇(半兩) 芎藭(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葵(半兩)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日四五服。

治心疝諸方

夫疝者痛也。由陰氣積於內。寒氣不散。上衝心。故使心痛。謂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錐刀所刺。或陰陽而疼痛。或四肢逆冷。或唇口變青。皆其候也。

治心疝。心腹痛如錐刀所刺。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羌活(一兩) 檳榔(一兩)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蓬莪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錢。

治心疝。心腹㽲刺疼痛。脅下滿脹。宜服赤芍藥丸方。

赤芍藥(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細辛(一兩) 桂心(一兩) 木香(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檳榔(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酒下三十丸。日四五服。

治三二十年心疝神驗方。

射干(半兩) 吳茱萸〔三(二)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二服。藥勢欲盡。乃可吃熱食。良。

治心疝。心腹痛。宜服牡丹丸方。

牡丹(一兩) 桂心(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服十丸。日四五服。

治心疝。心腹中㽲刺。疼痛不可忍。硃砂丸方。

硃砂(半兩細研) 桂心(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麝香(半錢細研)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巴豆(二十一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醋湯下二丸。

治心疝。心腹痛。四肢逆冷。面色青黑。宜服桃仁丸方。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沒藥 安息香 乳香 麝香(細研) 木香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以上各一兩(分)〕 桂心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蒸餅和丸。如小豆大。不計時候。以暖酒嚼下二十丸。

治心疝。心腹中如錐刀所刺疼痛方。

巴豆(半兩) 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生用) 乾漆(三分搗碎炒令煙出)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蓬莪朮(三分)

上件藥。先以巴豆附子烏頭等三味。以水煮一日久。取出。各去皮巴豆去心膜。一處搗如泥。諸藥別搗羅為末。相和巴豆等。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五丸。

治心疝。心腹內攻刺疼痛。腹脅虛脹。宿食不消。或時吐逆。少思飲食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小豆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五丸。

治寒疝積聚諸方

夫積聚者。由寒氣在內所生也。血氣虛弱。風邪搏於腑臟。寒多則氣澀。氣澀則生積聚也。積者陰氣也。五臟所生。始發不離其部。故上下有窮也。聚者陽氣。六腑所成也。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但諸臟腑受邪。初未能為積聚。邪氣留滯不去。乃成積聚。其病也或左右脅下如覆杯。或臍上下如臂。或胃管間大如覆杯。羸瘦少氣。或灑淅寒熱。四肢不收。飲食不為肌膚。或累累如桃李。或腹滿嘔泄。遇寒即痛。故云寒疝積聚也。其脈駛而緊。積聚也。浮而牢者。積聚也。牢強急者生。虛弱急者死。

治寒疝。積聚動搖。大者如鱉。小者如杯。乍來乍去。於胃管大腸不通。風寒則腹鳴。心下寒氣上搶。胸脅支滿。宜服芫花丸方。

芫花〔一(二)兩醋拌炒令干〕 椒目(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細辛(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七丸。日三服。當下如泥。其病即愈。

治心腹牢強寒疝。邪氣往來。堅固積聚。苦寒煩悶。不得眠臥。夜苦汗出。大便堅。小便不利。食不生肌。宜服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藜蘆(一兩去蘆頭微炙) 桂心(一兩) 甜葶藶(一兩微炒令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寒疝積聚。繞臍切痛。飲食不下。川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京三稜(一兩煨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細辛(半兩) 桂心(一兩) 藁本(半兩) 木香(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臍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寒疝冷氣。心腹積聚。繞臍切痛。食飲不下。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細辛(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藁本(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暖酒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寒疝積聚。結固不通。繞臍切痛。腹中脹滿。風入五臟。憂患所積。用力不節。筋脈勞傷。羸瘦不能飲食。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甜葶藶(半兩微炒令香)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赤芍藥(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寒疝積聚。邪氣往來。厥逆衝心痛。羸弱少氣。不欲飲食。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 赤芍藥(半兩) 細辛(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乾薑(一兩炮裂銼)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紫菀(一兩去苗土) 當歸(半兩) 白朮(一兩) 白薇(一兩) 芎藭(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熟乾地黃(二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服二十丸。漸至三十丸。溫酒下亦得。忌生冷油膩黏滑物。

治蛇瘕諸方

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內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誤入飲食之內。亦令人病。其狀常苦飢。而食則不下。喉中噎塞。食至胸內。便卻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有蛇狀。故謂之蛇瘕也。

治蛇瘕方。

川芒硝(半兩) 烏賊魚骨(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防葵(半兩)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又方。

雄黃(一分) 白礬(一分燒為灰) 膩粉(一錢) 巴豆(二七枚去心皮研紙裹壓去油) 麝香(一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桃膠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五丸。日三四服。

治鱉瘕諸方

夫鱉瘕者。由腹中瘕結如鱉之狀是也。有食鱉觸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諸雜肉。得冷變化而作者。皆由脾胃氣虛弱。而遇冷則不能克消所致。瘕言假也。謂其有形段而推移也。昔曾有人共奴俱患鱉瘕。奴在前死。遂破其腹。得一白鱉。仍舊活在。有人乘白馬來看此鱉。白馬遂尿。隨落鱉上。其鱉即縮頭及腳。尋以馬尿灌之。即化為水。其主曰。吾將瘥矣。即服之。果如其言。得瘥如故矣。

治鱉瘕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䗪蟲(七枚長一寸者微炒) 側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貝母(半兩煨微黃) 細辛(半兩) 白朮(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下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防葵(一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苦楝子(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魚瘕諸方

夫人胃氣虛弱者。食生魚肉。為冷氣所搏不能消之。結成魚瘕。揣之有形狀如魚是也。亦有飲陂湖之水。誤有小魚入腹。不幸便即生長。亦有形狀如魚。故以名也。

治食魚鱠及生肉。住胸膈中。不化。吐之不出。便成症瘕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細銼。分為二服。每服。以酒一大盞。煮取六分。去滓。放溫盡服。良久再服。立消。

治食膾不消方。

上搗馬鞭草汁一大盞。煎五七沸。分溫二服。服盡即消。服生薑汁亦消。

又方。

上以魚鱗燒作灰。細研。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治米症諸方

人有好食米。轉久彌嗜之。若不得米。則胸中清水出。得米水便止。米不消化。遂生癥結。若不早療。致不能飲食。久則斃也。

治米症。其人恆欲食生米。常吐酸水。若食米則胸中清水止。宜服此方。

雞糞(半分) 白米(半合)

上件藥。合炒。取米焦為度。搗細羅為散。用水一中盞調。頓服取盡。少時即吐。吐出病如米末也。

治米症久不療。羸瘦。宜服此方。

蔥白(一握切) 烏梅(十五枚捶去核)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浸一宿。去滓。溫暖分為二服。當吐出米末為度。未吐即再服。

治發症諸方

曾有人因食飲內誤有頭髮。隨食而入成症。胸喉間如有蟲。下上去來者是也。

治發症。由人有因食而入。久即胸間如有蟲下上去來。唯欲得飲油方。

油(一斤香淨者)

上煎之。大鈔鑼內貯。安病人頭邊。以口鼻臨油上。及傳之鼻面。並令有油香氣。當叫喚索飲。不得與吃。必當疲極眠睡。其發當從口出。專令人守視之。見出時。以石灰粉手捉。須臾抽盡。即是發也。初從腹出。形如不流水中茸菜。隨長短形亦如之。

治蛟龍病方

蛟龍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龍子生在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隨食入腹。變為蛟龍。其病之狀。發則如癲也。

治蛟龍 三月八月。近海及水邊。因食生芹菜。為蛟龍子生在芹菜上。食入腹。

變成龍子。須慎之。其病發似癲。面色青黃。小腹脹。狀如懷妊。宜服寒食餳方。

寒食餳(三升)

上每服五合。一日三服。吐出蛟龍兩頭。開皇六年。又灞橋有人吐出蛟龍大驗。

卷第四十九

治痃氣諸方

夫痃氣者。由陰陽不調。臟腑虛弱。邪冷之氣。結聚所生也。其狀腹內連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急大如臂。次者如指。拘急如弦之狀。名曰痃氣也。

治痃氣急痛。腹脹胃虛。不下食。檳榔散方。

檳榔(半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半兩銼微炒) 赤芍藥(半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痃氣。胃中寒。不思食。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分去殼) 蕪荑(二兩) 高良薑(一兩銼) 桂心〔半(一)兩〕 木香(一兩) 白朮(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厚朴(四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用生薑一斤。細切相拌。更搗作團。以麵裹灰火中煨令通熟。去面候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煮棗粥飲調下一錢。

治痃氣。脅肋脹痛。腹內氣結。不能下食。四肢少力。狼毒丸方。

狼毒(一兩微煨)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漸加至十丸。

治痃氣。發即兩脅弦急。心肋脹痛。不能飲食。檳榔丸方。

檳榔(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半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木香(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氣。急痛。不思飲食。肌體瘦弱。桂心丸方。

桂心(三分)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柴胡(一兩去苗) 赤芍藥(三分) 檳榔(三分) 木香(半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痃氣急痛。不能飲食。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痃氣。兩脅痛不可忍。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巴豆(一兩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當歸(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同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煎生薑醋湯下五丸。

治痃氣。發歇衝心疼痛。不識人方。

胡椒 附子(炮裂去皮臍) 蓬莪朮(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醋湯調下半錢。

又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芫花(一兩醋浸一宿炒令干)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橘皮湯下十丸。

又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吳茱萸(二兩)

上二味相和。以慢火熬。桃仁色稍黃。即取出。用合器盛之。密蓋定。待冷。擇去茱萸。留桃仁。每日空心爛嚼二七顆。以熱酒下。晚食前再服。

治癖氣諸方

夫五臟調和。則營衛氣理。營衛氣理。則津液通流。雖復多飲水漿。不能為病。若攝養乖方。則三焦痞隔。三焦痞隔。則腸胃不能宣行內飲水漿。便令停滯不散。更遇寒氣。即聚而成癖也。癖者謂癖側在於兩脅之間。有時而痛是也。

治脅肋下有癖急硬。氣滿不能飲食。胸背疼悶。半夏散方。

半夏〔二(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桔梗(三分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三分去蘆頭) 檳榔(七枚)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枳殼(二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癖氣。兩脅下硬如石。按之痛。心腹痞滿。不能下食。心悶咳逆。積年不瘥。 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牛膝(半兩去苗) 芎藭(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細辛(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防葵(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五丸。以微利為度。

治癖氣。兩脅下硬。按之痛。心悶咳逆。不下飲食。四肢羸瘦。積年不瘥。防葵丸方。

防葵(三分) 芎藭(半兩) 赤茯苓(三分)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川大黃(二兩銼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細辛(半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京三稜(三分微煨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癖氣。脅下硬痛。心煩不能食。紫葛丸方。

紫葛(一兩銼) 赤芍藥(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紫菀(一兩去苗土) 木香(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去皮) 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微炒) 川大黃(一兩半銼微碎微炒) 牽牛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木通湯下二十丸。

治癖氣。在兩脅結聚不散。硼砂丸方。

硼砂(半兩細研)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去子) 京三稜(半兩微煨銼) 五靈脂(一兩) 巴豆(半兩去皮細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硼砂巴豆。同研令勻。用醋熬為膏。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橘皮湯下二丸。

治癖氣脹痛。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巴豆(秋夏用三十枚春冬用五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橘皮湯下五丸。

治癖氣結硬不消。皂莢丸方。

豬牙皂莢(四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硼砂(半兩用酒一盞浸火熬成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用硼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丸。

治腹滿癖硬如石。積年不損方。

上取白楊東南枝。去蒼皮。細銼三斤。熬令黃。絹袋盛。用酒一斗浸。密封三五宿。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痃癖諸方

夫痃癖者。本因邪冷之氣積聚而生也。痃者。在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氣而成。如弦之狀。名曰痃氣也。癖者側在兩肋之間。有時而僻。故曰癖也。夫痃之與癖。名號雖殊。針石湯丸主療無別。此皆陰陽不和。經絡痞隔。飲食停滯。不得宣流。邪冷之氣。搏結不散。故曰痃癖也。

治痃癖。氣連心肋相引痛。堅急。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朮(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柴胡(一兩半去苗)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痃癖氣。脅肋妨悶。不欲飲食。四肢瘦弱。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桂心(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豆(五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五丸。

治痃癖積冷。氣攻心腹。如錐刀所刺。及鬼疰往來者。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人參〔二(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石脂(一兩)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二十丸。

治痃癖。氣塊不消。令人羸瘦。面色萎黃。四肢少力。不欲飲食。鱉甲丸方。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三分微煨銼) 川大黃(二兩銼微炒)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於銀鍋中。入米醋三升。以慢火熬成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時攻心腹疼痛。令人不思飲食。漸為瘦病。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斤生為末)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枳殼(二兩半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半) 京三稜(三兩微煨銼)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散。先以米醋三升。熬大黃為膏。次入諸藥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癖冷症塊。及療丈夫腰腳。補暖水臟。善治婦人血氣。暖子宮。殺三蟲伏火。硼砂丸方。

上先取臘月細桑條子。不限多少。燒作灰。略以水淋卻苦汁後。曬令灰干。收之。每一兩硼砂。管灰三兩。先研硼砂。以水化消。拌灰令乾溼得所。取一固濟了瓷瓶子。底下先鋪干灰半寸以來。次下硼砂灰填實。口頭更著干灰覆蓋。然後用文火燒。武火煅令通赤。候冷取出。重研。於竹筲箕內鋪紙三重。然後安灰。以水淋之。候藥透過紙。待硼砂味斷。即休淋水。別取小瓷缽子一兩個。盛藥汁於熱灰火內養之。常令魚眼沸。直至汁盡。候乾。別入固濟了瓶子內。便以大火煅一食久。待冷取出細研。用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暖酒下五丸。

治痃癖氣。冷熱不調。兩肋下痛。惡聞食氣。四肢酸弱。口乾唾黏。頭目昏痛。氣衝背膊。虛腫煩悶。大小便澀。發落耳鳴。彌加健忘。宜服桂心丸方。

桂心(一兩) 川大黃(四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二兩半)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二十丸。以微利為度。

治痃癖氣疼痛。芫花丸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干) 硼砂(一兩醋化令消盡)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京三稜(半兩銼碎醋浸三宿焙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硼砂醋熬成膏。以蒸餅少許同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十丸。

治痃癖氣不消。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三分銼微炒) 京三稜(一兩微炮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暖酒調下一錢。

治積冷痃癖。不思飲食。四肢羸困。宜服此方。

莨菪子(三分水淘去浮者) 大棗(四十九枚)

上件藥。以水三升相和。煮水盡。即取棗去皮核。每於食前。吃一枚。粥飲下亦得。覺熱即止。

治痃癖氣。心腹疼痛。肌膚瘦弱。面無顏色。及男子元氣。婦人血氣。並宜此桃仁煎方。

桃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細研如膏。以酒二斗。淘濾取汁。於淨鐺中。以慢火煎成膏。每於食前。以暖酒調下一茶匙。

治痃癖不瘥。脅下痛硬如石方。

生商陸根汁(一升)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

上件藥。研杏仁令爛。以商陸根汁相和。研濾取汁。以火煎如餳。每服。取棗許大。空腹以熱酒調下之。漸加。以利惡物為度。

治痃癖氣不消方。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川大黃(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熬為膏。每日空心。以生薑橘皮湯調下二茶匙。

治久痃癖諸方

夫久痃癖氣者。本因邪氣所生。不離陰陽之氣。結蓄而成也。此皆由臟腑不調。脾胃虛弱。飲食積滯。不能宣行。復遇寒氣在內。即結聚而不散。於臍脅左右弦急絙起。時有腹痛。時人多患此疾。卒瘥極難。累日逾年。積聚成塊。故名久痃癖氣也。

治久痃癖氣。心腹脹滿。時時築心背痛。宿食不消。嘔逆。不思飲食。休息氣痢。喘促黃瘦。面目虛腫。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三分微煨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朮(三分)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麥糵(一兩炒微黃) 神麯(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久痃癖氣。腹內積聚。邪氣往來。厥逆搶心。心胸痹悶。吐逆飲食。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生乾地黃(一兩) 細辛(半兩) 紫菀(半兩去苗土) 人參(半兩去蘆頭) 芎藭(半兩) 白朮(半兩) 白薇(半兩) 赤芍藥(半兩)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久痃癖氣。或時嘔噦。腹痛不能飲食。蓽茇丸方。

蓽茇(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胡椒(三分) 桂心(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赤茯苓(一兩)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久痃癖氣。發歇不定。肌肉消瘦。往往吐逆。肩背疼痛。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川朴硝(一兩) 蓬莪朮(二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桂心(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金星礬石(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狼毒(半兩微煨)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礬石令勻。以熟棗瓤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十丸。老少臨時加減丸數服之。

治久痃癖氣不消。桃仁丸方。

桃仁(三合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豉(三合炒干)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痃癖氣。食物不消。宜服此方。

木香(一兩)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蒼朮(一兩銼微炒)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痃癖心腹脹滿諸方

夫痃癖心腹脹滿者。由陰陽不調。食飲宿滯。積聚成病。蘊結在內。氣不宣通。邪氣搏於正氣。脾胃虛冷。故令心腹脹滿也。

治痃癖冷氣脹滿。不能食。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三分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木香(二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痃癖氣。急硬滿脹。心肋多痛。不能食物。氣攻胸背壅悶。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 桔梗(一兩去蘆頭) 大腹皮(一兩銼) 前胡(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人參(三分去蘆頭) 檳榔(一兩) 赤芍藥(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痃癖氣脹。心肋急痛。不能下食。四肢少力。枳殼散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人參(一兩去蘆頭) 檳榔(七分) 柴胡(五兩去苗) 芎藭(三分)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二(一)兩〕 木香(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五分銼微炒) 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痃癖氣。腹脅脹滿。喘息促急。不思飲食。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赤茯苓(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牡丹(三分)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 鱉甲(缺分量) 郁李仁(缺分量) 川大黃(缺分量)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痃癖氣。心腹脹滿。不下食飲。胸膈壅悶。喘嗽氣急。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尖)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三分) 防葵(半兩) 紫菀(三分去苗土)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攻。兩脅脹滿。心胸不利。少思飲食。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桔梗(三分去蘆頭) 赤芍藥(半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心腹脹滿。不欲飲食。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微煨銼) 木香 肉豆蔻(去殼)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乾薑(炮裂銼)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蓬莪朮(以上各一兩) 巴豆(半兩去皮心水煮復時研紙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痃癖氣。吐水沫。食飲不得。氣逆脹滿方。

檳榔(五兩) 高良薑(一兩半) 桃仁(三合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一丸。

治痃癖不能食諸方

夫痃癖不能食者。由脾胃虛弱。為邪氣所搏故也。脾主摧伏水穀。以養四臟。榮於氣血。若其氣和平。則中焦宣暢。以納五味也。若臟腑虛冷。為寒氣所乘。則宿食不消。積聚痃癖。在於腹中。脾氣虛弱。故不能食也。

治痃癖氣不能食。腹中痛。時嗽。四肢少力。桂心丸方。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白朮(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橘皮(二分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分炮裂銼) 防葵(三分)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發。即兩脅急滿。四肢煩悶。不能食。宜服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桔梗(三分去蘆頭)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柴胡〔二(一)兩去苗〕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腹脅痛。不能食。四肢少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黃耆(一兩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半) 五味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不能食。心脅下滿。四肢骨節痠疼。白朮丸方。

白朮(三分) 黃耆(一兩銼) 牡蠣(三分燒為粉)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川烏頭(二分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訶黎勒皮(三分) 細辛(半兩) 桂心(半兩) 前胡(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防葵(半兩)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紫菀(三分去苗土) 檳榔(一兩) 桔梗(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不能食。四肢少力。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半兩去蘆頭)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薑棗湯下亦得。

治痃癖氣。每發痛不能食。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三兩微煨銼) 益智子(一兩去皮) 吳白朮(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痃癖羸瘦諸方

夫痃癖羸瘦者。由寒溫不調。臟腑虛冷。飲食不化。邪氣與臟氣相搏。結聚所生也。若久不瘥。則經絡痞澀。氣血不和。四肢灑淅。寒熱腹中鬱郁而痛。不欲飲食。脾胃氣虛。不能榮於肌肉。故令羸瘦者也。

治痃癖氣。心腹滯悶。面色萎黃。日漸羸瘦。紫菀丸方。

紫菀(三分去苗土) 柴胡(三分去苗)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三(半)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桔梗(半兩去蘆頭) 黃連(半兩去須) 肉桂(半兩去皺皮) 赤茯苓(半兩) 菖蒲(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五丸。

治痃癖氣。多吐清水。面色萎黃。心肋脹痛。不欲飲食。四肢羸瘦。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四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乾薑(半兩炮裂銼) 木香(半兩) 桂心(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神麯(一兩炒微黃) 丁香(三分)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攻心肋。痛不欲食。四肢羸瘦。白朮丸方。

白朮(三分) 蓬莪朮(三分) 烏藥(半兩) 木瓜(半兩) 桂心(半兩) 硼砂(一兩半細研) 生薑屑(半兩) 益智子(三分去皮) 木香(半兩) 蕪荑(半兩) 神麯(一兩搗羅為末並硼砂用酒煎成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硼砂曲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四肢羸瘦。心神虛煩。皮膚乾燥。不欲飲食。宜服羊脂煎方。

羊脂(一升) 牛髓(二升)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半) 芎藭(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生乾地黃(二兩) 遠志(一兩去心) 生薑汁(二合) 當歸(一兩銼微炒) 生地黃汁(一升)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用羊脂牛髓生薑地黃等汁。以慢火煎令沸。後入藥末。煎煉成膏。收於瓷器中。每服。以溫酒調下半匙。日三四服。

治痃癖冷氣。不能飲食。四肢羸瘦少力。枸杞子丸方。

枸杞子(三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白朮(一兩) 川椒(二合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不能食飲。虛乏羸瘦。牛膝丸方。

牛膝(三兩去苗) 生乾地黃(四兩)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桂心(三兩) 木香(一兩) 五味子(二兩) 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令干) 神麯末(三合炒微黃) 大麥糵(二合炒微黃) 白朮(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白茯苓(二兩) 檳榔(一兩) 陳橘皮〔二(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痃癖氣。胸滿背痛。不能飲食。日漸羸瘦。四肢無力。時時驚悸。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一兩炮裂銼) 茯神(一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龍齒(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症病諸方

夫症病者。由寒溫失節。致腑臟之氣虛弱。而食飲不消。聚在於內。染漸生長。塊段盤牢。不移動者。是症也。言其形狀可徵驗也。若積引歲月。人即枯瘦。腹肚轉大。遂至於死。診其脈弦而伏。其症不轉者。必死矣。

治食飲不消。結成症病。烏頭丸方。

川烏頭(半兩) 京三稜(半兩微煨銼)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硼砂(半兩湯化去石熬干) 硝石(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以酒一升。醋二升相和。以慢火煎如稀餳。即住火。後用丁香一分。木香一分。肉豆蔻半兩。搗羅為末。硃砂一分細研。與前藥同和。丸如綠豆大。每日早晨。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夜臨臥時再服。

治症病不消。四肢羸困。不欲飲食。久不瘥。硼砂丸方。

硼砂(一兩細研)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牽牛子(三兩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肉桂(一兩去皺皮)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症病。腹中硬痛。不欲飲食。經久不瘥。羸弱無力。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肉桂(一兩去皺皮為末) 巴豆(二十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禹餘糧(一兩燒醋淬三遍細研)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湯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五丸。

治症病。心腹妨悶。不欲飲食。四肢不和。大黃丸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硼砂(半兩細研) 乾薑(半兩炮裂銼)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檳榔(半兩) 桂心(半兩) 蓬莪朮(一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硼砂研令勻。以醋熬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治症病結硬。心腹疼痛。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一兩半微煨銼)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半兩)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用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熬巴豆成膏。入前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五丸。

治積年症塊。及血塊方。

砒霜 粉霜 硼砂 膩粉

上件藥。細研令勻。用肥棗去核。入藥在棗裡面。以線系定。用白麵餅子。逐個裹燒熟餅子為度。取出去棗皮研熟。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及臨臥時。以薑棗湯下三丸。

治症病。腹中結硬。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一兩) 防葵(半兩) 桂心(半兩) 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巴豆(半兩和皮麩炒令黑去皮膜心研爛紙裹壓去油)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更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酒下三丸。

又方。

硫黃(一兩細研) 硼砂(一兩細研) 巴豆(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搗羅為末)

上件藥。先用頭醋二升。煮巴豆令赤色。即出之。卻入冷水碗中。浸兩炊久。洗淨去皮心。研如粉。又以醋二升。與巴豆同煎至一升。然後下硫黃硼砂附子等末。以文火熬令稀稠得所。別入乾薑末一兩。和丸如黍米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棗湯下三丸。夜臨臥時再服。

治症病久不消。令人萎黃羸瘦。不欲飲食。巴豆丸方。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硫黃(細研) 附子(炮裂去皮臍) 五靈脂 乾薑(炮裂銼)木香 肉豆蔻(去殼) 丁香 檳榔 硼砂(細研)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諸藥研令勻。以麵糊和丸。如黃米大。每服空心。以醋湯下五丸。得轉下惡物為效。

治久積症癖諸方

夫久積症癖者。因飲水氣壅滯。遇寒熱氣相搏。便成症癖。在於兩肋下。經久不瘥。乃結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作水鳴。積有歲年。故云久積症癖也。

治久積症癖。氣結不散。面色萎黃。羸瘦食少。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鱉甲(二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一兩炮銼)當歸(三分銼微炒) 肉桂(一兩去皴皮) 木香(半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檳榔(三分)川大黃(三分)

上件藥。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積症癖氣不散。脅下似覆杯。多吐酸水。面目萎黃。或腹中㽲痛。蓬莪朮散方。

蓬莪朮(一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赤芍藥(半兩) 檳榔(一兩) 肉桂(一兩去皺皮)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京三稜(一兩炮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積症癖氣不瘥散。令人羸瘦。不思飲食。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二兩微煨銼)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硼砂(一兩細研) 乾薑(一兩炮裂銼) 雄雀糞(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硼砂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酒下十丸。

治久積症癖氣不瘥。或於脅肋作塊。形大如杯。或如雞子。透皮膚。或時疼痛。堅硬如石。宜服麝香丸方。

麝香(一兩細研) 蓬莪朮(二兩) 萆薢(二兩銼) 芫花(二兩醋拌炒令黃) 神麯(二兩炒令微黃) 大麥糵(一兩炒令微黃)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京三稜(三兩微煨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久積症癖。堅牢。羸瘦。不能飲食。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甜葶藶(一兩半隔紙炒令紫色) 川芒硝(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久積症癖。腹滿不能食。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䗪蟲(五十枚微炒) 川椒(一合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半兩炮裂銼) 防葵(一兩) 甜葶藶(一合隔紙炒令紫色)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丸。

治久積症癖。及一切惡氣。並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爛以醋二升熬成膏)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香墨(半兩)硼砂(一兩細研)

上件藥。京三稜乾漆搗羅為末。入在巴豆醋內。同熬及一半。次入硼砂更熬令稠。然後下大黃青橘皮附子香墨等。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煎橘皮湯下三丸。血症塊即用當歸酒下。一切惡氣溫酒下。

治久積症癖。及痃氣急痛方。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雞子白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久積症癖不瘥。漸至羸弱。宜服此方。

上取雄雞一隻。飼之令肥。肥後卻餓二日。以好硃砂一兩。研令細。拌飯飼雞。著板上養。收取糞。曝干。杵羅為末。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久積症癖及心腹鼓脹。並宜服此方。

上用烏牛尿五升。於銀器中。微火煎如稀餳。每服空心。以熱酒調下一匙。頭服後當腹中鳴。轉病出。隔日更服。

熨症癖方。

吳茱萸(一升) 川烏頭〔二(三)兩〕

上件藥。搗碎。用醋拌炒。令熱。分作二包。更番熨之。

治暴症諸方

夫暴症者。由臟腑虛弱。食生冷之物。臟既本虛。不能消之。結聚成塊。卒然而起。其生無漸。名之暴症也。本由臟弱。其症暴生。至於成病。斃人俱速矣。

治暴症堅結。四肢瘦瘁。食少無力。蜥蜴丸方。

蜥蜴(一枚微炙) 蜈蚣(一枚微炙) 鬼臼(一兩半去須) 漢防己(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銼微炒)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二兩) 赤芍藥(二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以利為度。

治暴症氣攻。心腹脹痛。不欲飲食。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川大黃(半兩銼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木香(半兩) 蓬莪朮(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五丸。

治卒暴症方。

蒜(二斤) 桂心(一兩) 伏龍肝(一兩)

上件藥。合搗。以醇醋和之如泥。便攤於布上。罨病處。罨之日瘥。逐日換之。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刀刺。晝夜啼呼。宜服此方。

牛膝(二斤去苗剖)

上以酒一斗漬。密封於熱灰火中。暖令味出。每於食前。量力頻服。以瘥為度。

又方。

上用商陸根。不限多少。銼搗蒸之。以新布裹。熨病上。冷即換之。

又方。

蠶沙(一斗) 桑柴灰(一斗)

上件藥。以水三斗。往復淋之五六度。取生鱉甲長一尺者。一枚。納灰汁中。煮之爛熟。取出。擘去甲及骨。於砂盆中研令細。更入灰汁中煎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蒴⿱艹豨根(一斤細銼)

上以酒一斗。浸三五宿。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食不消成症癖諸方

夫飲水結聚在於膀胱。遇冷熱氣相搏。因而作症癖者。冷氣也。冷氣久乘於脾。脾得濕冷。則不能消穀。使人羸瘦不能食。或泄痢。腹內痛。氣力乏弱。顏色黎黑是也。診其關脈。細微而絕者。腹內有症癖也。

治食不消化。結成症癖。令人嬴瘦無力。食少。神麯散方。

神麯(一兩炒令微黃) 桂心(半兩) 甘草(一分炙) 大麥糵(一兩炒令微黃)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清粥飲調下二錢。一日三四服。

治食不消。結成症癖。白朮丸方。

白朮(三分)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當歸(半兩銼微炒)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防葵(三分) 吳茱萸(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食不消。成症癖。令人四肢乾瘦。不欲飲食。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半)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白朮(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柴胡(一兩去蘆頭)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食不消。結成症癖。心腹脹痛。硼砂丸方。

硼砂(一兩細研) 京三稜(半兩煨銼)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黃) 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乾薑(半兩炮裂銼) 大戟(半兩銼炒令黃色)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於銀鍋子內。以頭醋一升半。慢火熬。候可丸。入油單內裹。旋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脾虛不能化谷。宿食留滯。致成症癖。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檳榔(半兩) 巴豆(三十枚麩炒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乾薑(半兩炮裂銼)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硃砂(三分細研) 陳橘皮〔二(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硃砂。更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棗湯下三丸。

又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干為末) 神麯(一兩末炒黃)

上件藥。都和搗作一丸。用油單裹之。旋取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又方。

木香(三分) 蓬莪朮(一兩)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前三味搗為末。入後二味更同研令勻。用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食不消化。結聚成症癖塊。頭面浮腫。腹脹不能食。香墨丸方。

香墨(三分) 肉豆蔻(三分去殼) 檳榔(三分) 甘遂(三分麩炒微黃) 續隨子(半錢) 硃砂(一錢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木香(三分) 豬牙皂莢(一錢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麝香硃砂巴豆等。更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三丸。

治宿食不消。結成堅症。形如杯卵。腫硬如石。宜服此方。

巴豆(一兩去皮心生研與酥少許相和塗皂莢)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皂莢(一兩去皮以前巴豆酥塗炙黃焦去子) 芫花(一兩半醋拌炒令干) 雄黃(一分細研)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硼砂(半兩細研)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丸。

治食不消化。腹中結聚症塊。玉華丸方。

硝石(半兩) 硫黃(半兩) 白礬(半兩) 硼砂(一分)

上件藥。搗末。用坩鍋子。納文火燒令赤。直候乾硬。停火。候冷。取藥於濕地。合著。以土擁之出火毒。一日後取出。細研為末。以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醋湯下七丸。老少臨時加減。

治症瘕諸方

夫症瘕者。皆由寒溫不調。飲食不化。與臟氣虛冷所生也。其病不動者直名為症。若病雖有結瘕。而可推移者名為瘕。瘕者假也。謂虛假可動也。候其人發語。聲嘶挹舌。語而不出。此人食結在腹。其病寒。口中常有水出。四體洒洒常發瘧。飲食不能。常自鬱郁而痛。此食症病也。診其脈。沉而中散者。寒食症也。脈弦緊而細症也。若在心下。則寸口脈弦緊。在胃管。則關上弦緊。在臍下。則尺中弦緊。診脈症法。左手脈橫。症在左。右手脈橫。症在右。又脈頭大在上。頭小在下。脈來遲而牢者。為病症也。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若數。皆為瘕。寸口脈結而伏者。腹中有症。不可轉動。必死不治。

治症瘕氣。腹脹痛。京三稜方。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柴胡(三分去苗) 桔梗(一兩去蘆頭) 木通(一兩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半兩)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症瘕久不瘥。令人不食。羸瘦少力。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一日三四服。

又方。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桃仁(二百枚湯浸去皮尖雙仁以水三升生研濾取汁) 京三稜(兩微煨銼)

上件藥。鱉甲三稜搗羅為末。先將桃仁水入鐺中。煎三五沸。次下藥搗。同煎至一升。漸漸入酒二升。熬如餳。收瓷盒中。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匙。

治久積症瘕發動。心腹疼痛不可忍。大黃丸方。

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雄黃(半兩細研) 麝香(二錢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胡椒(半兩) 巴豆(十四枚去皮心炒令黃研以紙裹壓去油) 京三稜(二兩微煨銼) 檳榔(四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一兩) 木香(半兩) 犀角屑(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清粥飲下七丸。

治症瘕。心腹脹痛。胸膈煩悶。不欲飲食。四肢少力。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肉桂(三分去皺皮) 大戟(二分銼碎炒微黃) 京三稜(半兩微煨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銼) 地霜(一分)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膩粉(一錢)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膩粉巴豆。更研令勻。用軟粳米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治症瘕。或寒或熱。羸瘦不欲飲食。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龜甲(一兩塗醋炙令黃) 桑耳(一兩微炙) 川大黃(一兩微炒銼碎) 防葵(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朮(半兩)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日三服。

治症瘕喘嗽。腹中㽲痛。吃食減少。四肢乏力。防葵方。

防葵(三分) 桂心(半分) 木香(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桔梗(三分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京三稜(三分微煨銼) 赤芍藥(三分) 五味子(半兩) 檳榔(一兩半)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症瘕。神效大通丸方。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 砒黃(一分細研)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黃) 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麝香(一錢細研) 黃丹(一分炒令紫色) 豬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自然銅(一兩細研別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黑豆麵和丸。如綠豆大。以研了自然銅末滾過。每服空心。煎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症瘕。腹內疼痛。硼砂丸方。

硼砂(一兩細研)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二(三)分〕 肉桂(二分去皺皮) 附子(二分炮裂去皮臍)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京三稜(二兩微炒銼) 檳榔〔二(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皂莢(五挺不蚛者捶碎以醋浸兩宿挼絞取汁熬成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皂莢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三丸。

治症瘕不消。宜服此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鱉甲(二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檳榔(二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釅醋二升。和攪令勻。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以微通轉為度。

治癖結諸方

夫癖結者。此由飲水停聚不散。復因飲食相搏。致使結積在於脅下。時有弦絙起。或脹痛。或喘息短氣。故云癖結。脈緊實者癖結矣。

治癖結。腹脹滿。喘促。大小便難。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白朮(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三分) 桑根白皮(三兩銼) 木通(二兩銼) 牽牛子(二兩微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癖結。兩脅脹痛。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檳榔(一兩) 木香(三分) 赤芍藥(三分)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癖結。氣積聚不散。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防葵(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白朮(三分) 赤芍藥(三分)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徹黃去裙襴)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檳榔(一兩) 芎藭(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癖結。脅肋弦急疼痛。喘息短氣。鱉甲丸方。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赤芍藥(一兩) 京三稜(一兩半微煨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訶黎勒(一兩半焙用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一兩) 木香(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治癖結。不能飲食。心下虛滿如水者。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半麩炒微黃)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朮(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癖結。堅痼久不瘥。令人食少。半夏丸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狼毒(二兩微煨銼) 桂心(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粥飲下二十丸。日三服。

治癖結。心下硬痛。巴豆丸方。

巴豆(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杏仁(五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五丸。

治寒癖諸方

夫寒癖之為病者。是水飲停積。脅下強硬是也。因遇寒即痛。所以謂之寒癖。脈弦而大者。寒癖也。

治寒癖氣。腹脹。不思飲食。四肢少力。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三分) 芎藭(一兩) 大麥糵(一兩炒微黃) 乾薑(三分炮裂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生薑棗湯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寒癖氣。腹脅滿脹。短氣嘔逆。手足厥冷。不欲飲食。腰背疼痛。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寒癖氣。結澀不通。繞臍切痛。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芎藭(半兩) 赤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寒癖氣。發即脅下痛引膀胱。裡急。氣滿不下食。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一兩去蘆頭)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大麥糵(一兩半炒微黃) 乾薑(一兩炮裂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酒癖諸方

夫酒癖者。因大飲酒後。渴而引飲無度。酒與飲俱不散。停滯在於脅肋之下。結聚成癖。時時而痛。因即呼為酒癖。其狀。脅下弦急。脹滿而痛者是也。

治酒癖。因酒後飲水。停留於胸膈之間。及兩脅下痛。短氣而渴。宜服海藻丸。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 漢防己(一兩) 甘遂(半兩煨微黃) 吳茱萸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甜葶藶(一兩隔紙炙令紫色)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七丸。日三服。

治酒癖痃水不消。兩脅脹滿。時復嘔吐。腹中如水聲。宜服乾薑丸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葛根(一兩銼) 白朮(二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酒癖。痰吐不止。兩脅脹痛。氣喘上奔。不下食飲。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高良薑(三分銼) 甘草(三分) 芎藭(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又方。

栝蔞瓤(一兩) 神麯末(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蔥白酒調下二錢。

治酒癖宿食不消諸方

夫酒癖者。由飲酒。多食魚鱠之類。腹內痞滿。因而成渴。渴又飲水。水氣與食結聚。兼遇寒氣相加。所以成癖。癖氣停積。乘於脾胃。脾胃得癖。氣不能消化。故令宿食不消。腹內脹滿。噎氣酸臭。所以謂之酒癖宿食不消也。

治酒癖。久寒宿食不消。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兩) 白朮(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酒癖。宿食不消。胸心脹滿。嘔逆。不納飲食。小便赤黃。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前胡(二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赤茯苓(一兩) 黃芩(一兩半) 當歸(三分銼微炒) 茵陳(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酒癖。飲酒停痰水。食不消化。嘔逆。不欲聞食氣。腹中水聲。宜服消痰飲丸方。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 赤茯苓(一兩半) 白朮(四兩)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一日三四服。

治酒癖。食不消化。白朮丸方。

白朮(四兩) 桂心(二兩) 乾薑〔三分(二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胡椒(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馬芹子(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麥糵(半兩微炒)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用豬𠬍一具。薤白七莖。細切。以熱酒一中盞服之。空心吃盡。

治食症諸方

夫人飲食不節。生冷過度。脾胃虛弱。不能消化。與臟氣相搏。結聚成塊。日漸生長。盤牢不移。故謂之食症也。

治食症。破結塊。取積年食症。及積惡血氣。並宜服此穿山甲丸方。

穿山甲(一分炙令黃色) 乾薑(一分炮裂銼) 硼砂(一分細研)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威靈仙(半兩) 斑蝥(一分糯米拌炒微黃去翅足) 肉桂(一分去皺皮)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硼砂。研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煎橘皮湯放冷。下三丸。

治食症。疼痛至甚。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一兩) 檳榔(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食症。及吃食不著。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五靈脂(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香墨(一兩)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豬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用軟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五丸。

治積年食症。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硼砂(半兩細研)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神麯(一兩微炒) 巴豆(三十枚生用去皮心) 寒食白麵(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易州墨汁和丸。如梧桐子大。如是十年至十五年食症。即先嚼干柿半枚。裹藥一丸同咽之。如尋常食症。即丸如豌豆大。茶酒任下一丸。

治食症。癖氣食勞。宿食不消。痰逆。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半兩微煨銼) 乳香(半兩) 木香(半兩) 丁香(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當歸(半兩銼微炒)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五靈脂(半兩) 硃砂(半分,細研) 硼砂(一兩細研) 豬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巴豆(一兩半去皮不去心膜以桑柴灰汁煮半日取出)

上件藥。以乳香巴豆。同搗如泥。余藥搗羅為末。先以釅醋一升。化硼砂。去石滓。熬令稠。入面煮為糊。和諸藥末。令軟硬得所。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三丸。至五丸。

治食症癖氣。脾胃虛弱。頭面及四肢浮腫。欲變成水病者。澤漆丸方。

澤漆(半兩) 檳榔(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肉桂(半兩去皺皮)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澤瀉(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食症神效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白頭翁(半兩) 乾薑(一分炮裂銼) 神麯(半兩炒令微黃) 麥糵(半兩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入生薑半分。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每服。食前溫服。

治積年食症。巴豆丸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陳面(一兩炒熟) 川大黃(三錢銼碎微炒) 硼砂(一錢細研) 神麯(三錢炒令黃色) 芫花(二錢醋拌炒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等。同研令勻。磨香墨濃汁。和搗令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臨臥時。用干柿一枚。分為三分。以一分爛嚼破。裹藥一丸咽之。如此服三丸後。吃少湯飲下之。至明當利下宿食。隔日再服。以瘥為度。

治食症及氣塊。攻刺心腹疼痛不可忍。硼砂丸方。

硼砂(半兩)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乾薑〔半(一)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香墨〔半兩(挺)〕

上件藥。各別搗細羅為散。內取硼砂巴豆細研。用頭醋兩碗煎為膏。然後總入諸藥末相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丸。

治食症及惡血氣。通靈丸方。

五靈脂(一兩)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砒黃(一分細研) 川烏頭(一兩去皮臍生用)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自然銅(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別入生黑豆麵二兩。拌和令勻。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二丸。膈上有涎即吐。有滯食血氣即轉下。

治食症久不消。礞石丸方。

礞石(半兩細研) 硼砂(半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香墨(半挺)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頭醋三升。化硼砂。研巴豆。入銀鍋子內。微火煎成膏。入諸藥末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宿食不消茶下。婦人血瘕當歸酒下。心痛橘皮生薑湯下。

治食症。結塊在腹內。不能飲食。面色萎黃。宜服此方。

硼砂(半兩)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神麯(半兩炒微黃) 麥糵(半兩炒微黃)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豬牙皂莢(五挺不蚛者捶碎以水一大盞浸一宿揉濾取汁)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都研令勻。先將皂莢汁於鍋子內。慢火煎成膏。然後下藥末一半。更入米醋一大盞。同煎令稀稠得所。其餘藥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積年食症方。

青礞石(一兩細研) 硼砂(半兩細研)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木香(一分) 丁香(一分)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諸藥同研令勻。以頭醋二升。熬藥令稠可丸。即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三丸。

治食症。心腹疼痛脹滿。面色萎黃。不下食。宜服此方。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硼砂(一分細研) 香墨(半兩)

上件藥。搗羅。都細研為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醋湯下五丸。當下惡物即瘥。

治蠱食症方。

綠礬

上以米醋一大碗。於瓷器內煎之。用柳木篦攪成膏。入赤烏腳一兩。細研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五丸。

治食魚鱠及生肉。住胸膈中不消化。吐之不出。多成症方。

川朴硝(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當下利即瘥。

治食症方。

上以青州棗兩枚去核。每個入膩粉一錢。以白麵裹。燒面熟。即去面。空心以棗爛嚼。暖水下之。即瀉下症塊。

治積年厭食症塊諸方

夫厭食者。與食症無異也。此皆由臟腑氣虛。飲食不節。生冷過度。不能消化。與臟氣相搏。結聚成塊。厭伏於腹胃之間。盤牢不移。歲月彌久。漸漸增長。故名積年厭食也。

治積年厭食症。治血氣及症塊。硼砂丸方。

硼砂(半兩細研) 青礞石(一分細研) 穿山甲(一分炙令黃焦) 磁石(一分燒醋淬七遍搗碎研如粉) 京三稜(一分微煨銼) 乾漆(一分搗碎炒令煙出) 虻蟲(五十枚炒令微黃去翅足) 水蛭(五十枚炒令微黃) 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赤石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都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小兒一丸。以燒蒸餅灰湯下。一復時後。取下惡物。若是血氣塊。當歸酒下。不過五服瘥。

治厭食。及腹內氣塊。不計遠近皆效。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京三稜(半兩微煨銼) 五靈脂(半兩)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百草霜(半兩)硼砂(半兩) 皂莢(五枚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一錢藥末。研不去心膜巴豆一粒。每十錢入十粒。旋旋入香墨濃汁。搗三千杵。乾溼得所。可丸即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看臟腑虛實加減服之。疏通後只吃粥一兩日。一切氣橘皮生薑湯下。血氣當歸酒下三丸。

治久厭食在腹中。成塊不消。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半兩) 馬牙硝(半兩) 木香(一分末) 阿魏(一分) 硼砂(半兩) 水銀(一分) 膩粉(一分) 硃砂(一分) 桂心(一分末) 青礞石(半兩)

上件藥。同研令水銀星盡。煉蜜和丸。如酸棗大。每服一丸。用棗一枚去核。安一丸藥在內。以白麵餅子裹。慢火燒面熟為度。去面。將棗並藥爛嚼。以溫酒一小盞下。空心服之神效。

又方。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青礞石(一分細研) 硼砂(半兩細研)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搗末) 水銀(一分以棗瓤研令星盡) 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厭食久不消。令人萎黃瘦弱。宜服此方。

硼砂(半兩) 硃砂(一分細研) 甘遂(半兩煨令黃色) 京三稜(半兩微焙銼)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大蒜(一升)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厭食在腹中。積聚成塊。久不消散。宜服此方。

硼砂〔三(一)分細研〕 膩粉〔三(一)分〕 水銀(一分以棗瓤研令星盡)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京三稜(一分微煨銼) 砒霜(一分細研) 五靈脂(一分以京三稜同搗為末)

上件藥。都研為末。用棗瓤和丸。如豌豆大。曝令干。每服食前。以生薑酒下三丸。

治厭食症塊。久不瘥方。

膩粉(半兩) 粉霜(一分半細研) 礞石(一分細研) 硼砂(一分醋化去石熬取霜)

上件藥。同研為末。用白麵四兩。和作餅子。裹藥。燒面熟為度。取出。更入丁香末一錢。膩粉二錢。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用乾薑湯下三丸。

治厭食留滯在臟腑。久不消化。硃砂丸方。

硃砂(半兩) 硼砂(半兩) 巴豆(一分) 硫黃(半兩) 芫花(一分醋拌炒令干為末) 礞石(一兩)

上件藥。先以巴豆去皮心。瓷瓶子內盛之。於堂屋北陰下。正子地掘坑。埋瓶子。以盆子合。受陰氣。七日七夜取出細研。紙裹壓去油。其餘諸藥相和。細研如面。然後入巴豆。更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丸至五丸。以下宿食為度。

又方。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皂莢(二挺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川烏頭(一兩以大豆煮熟去皮臍切曝干)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膩粉(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諸藥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鹽湯下三丸。婦人醋湯下。

治厭食不計年月。神效水銀丸方。

水銀(半兩) 硼砂(半兩) 膩粉〔二(一)分〕 定粉〔二(一)分〕 硝石(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勻。候水銀星盡為度。用棗瓤和丸。如酸棗大。卻用棗一枚去核。安一丸在內。以麵裹。燒面令黃色。去面取藥棗。溫水嚼下。不過三服瘥。

治久厭食。令自消化。巴豆丸方。

巴豆(一兩不去油只去皮心爛研) 大麥糵(二兩炒微黃) 神麯(一兩炙微黃) 香墨(半兩) 礞石(一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頭醋一碗。於鍋內。先入巴豆。煎三兩沸。後入諸藥。煎令稠可丸。即丸如麻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三丸至五丸。

又方。

豆豉(二錢炒令煙出上搗為末) 大戟(一錢生薑汁和麵裹煨熟搗為末) 膩粉(一錢)

上件藥。同研令勻。如是十年以來厭食。夜後冷水調下一錢。至明即取下。然後將息十餘日。

又方。

膩粉(半錢) 硫黃(半錢)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棗一枚去核。納藥入棗內。用麵裹。灰火內燒。候面熟為度。取去面。用棗藥。空心以溫水嚼下。

經效化氣消食丸方

治積滯氣。消宿食。除心腹脹滿。不思飲食。面色萎黃。臍腹疼痛。及丈夫元氣。婦人血氣。並皆治之。丁香丸方。

丁香(一兩) 硼砂(二兩研) 木香(二兩) 桂心(二兩)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二兩炮裂銼) 川大黃(二兩生搗羅為末) 青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蓬莪朮 巴豆霜 牽牛子(四兩生搗羅取末二兩) 京三稜(二兩醋浸去白七日煨銼) 乾漆(二兩搗碎炒令煙出) 豬牙皂莢(二兩炙令煨盡) 香墨(二兩)

上件藥。除硼砂大黃巴豆霜外。余者都搗羅為末。入牽牛子令勻。先取好釅醋一大碗。化硼砂去滓。入於鍋中。以慢火煎之。次下巴豆攪令散。經兩食久。次下大黃末。熬攪成稠膏。拌和諸藥末。更入醋煮麵糊。和令硬軟得所。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或溫水。下三丸。至五丸。

治宿食不化。心膈氣滯。中焦不和。及症癖積聚。或多嘔逆。並宜服乳香丸方。

乳香(半兩銼研入) 木香(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殼) 當歸(半兩銼微炒)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京三稜(半兩煨銼)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紫菀(一兩去苗土) 乾薑(一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硃砂(一分細研)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除乳香硃砂巴豆外。余藥並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兩匙藥末。用細蕎麵一匙相和。更研令勻。滴水為丸。如綠豆大。候乾。以漿水煎令沸。下藥丸子。煮一兩沸。候藥丸子浮上。乃濾出。於竹篩子內曬乾。每服。以溫水下三丸或五丸。若有久積聚。常於臨臥服五丸瘥。

治一切積滯氣。胸膈不利。飲食難化。心腹結硬。欲成症瘕。面色萎黃。臍腹多痛。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研) 乾漆末(一兩) 京三稜末(一兩)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以上四味。用頭醋五升。於瓷器內。以慢火熬三日。成膏。入後藥末。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香墨(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等搗羅為末。入前煎中相和。搗一千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酒下三丸。

化氣消食。七星丸方。

巴豆(一兩去皮心油煎令黃色去油) 硃砂(半兩細研) 檳榔(半兩) 木香(半兩) 丁香(半兩) 乳香(半兩) 肉豆蔻(半兩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硃砂巴豆等。研令勻。以麵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五丸。湯水下亦得。

治一切氣。及消宿食。硃砂丸方。

硃砂(二分細研) 木香(一分) 檳榔(一分) 丁香(一分) 乳香(一分細研) 阿魏(半分) 皂莢(一錢炙) 麝香(一錢細研) 肉豆蔻(一分去殼) 巴豆(二十粒去皮心以醋煮半日取出研令細)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至五丸。

治化氣消食。治心腹氣痛。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五靈脂(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巴豆(半兩去皮心) 硫黃(一兩)

上件藥。先以生絹袋盛硫黃巴豆。同納湯中煮。懸袋於鐺上。勿令著底。可半日久。去硫黃。取巴豆。曬乾。與木香四味搗羅為末。次入麝香同研令勻。用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橘皮湯下五丸瘥。

化氣消食。赤丸子方。

巴豆(半兩去皮用冷水內浸一宿取出去心膜於紙上陰乾後溲麵作餅子攤巴豆在內如作夾子厚著面勿令薄於熱油內煮直候黃色濾出去面取巴豆於乳缽內一向手研以細為度) 檳榔 肉豆蔻(去殼) 木香(細研) 桂心 乾薑(炮裂銼)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半兩) 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更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以硃砂末內滾過。曬乾。每服以橘皮湯下三丸。

化氣消食。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 巴豆(四十枚去皮心膜以濕紙三重裹於煻灰火內煨令熟取出細研壓去油)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令勻。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橘皮湯下五丸。

治冷氣。破積聚。消宿食。巴豆丸方。

巴豆(一兩去皮以漿水煮一復時不住添熱水後去心膜紙裹壓去油)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木香(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硫黃。同研令勻。用軟飲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五丸。

卷第五十

五膈氣論

夫五膈者。謂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也。憂膈之為病。胸滿氣結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全無氣力。恚膈之為病。心下苦實滿。噫輒醋心。食不消。心下痞澀。積結在於胃中。大小便不利。氣膈之為病。胸脅逆滿。咽塞不通。噫聞食臭。寒膈之為病。心腹脹滿。咳逆。膈上苦冷。臍腹雷鳴。食不生肌。熱膈之為病。臟有熱氣。五心中熱。口爛生瘡。骨煩四肢重。唇口乾燥。身體頭面手足或熱。腰背疼痛。胸痹引背。水穀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氣。此是五膈形證也。經云。陽脈結弱之膈。言憂恚寒熱。動氣傷神。而氣之與神。併為陽也。傷動陽氣。致陰陽不和。而腑臟生病。結於胸隔之間。故稱為膈氣。眾方說五膈。互有不同。但傷動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氣也。

治五膈氣諸方

夫五膈氣者。一曰憂膈。二曰恚膈。三曰氣膈。四曰寒膈。五曰熱膈。出皆寒溫失宜。食飲乖度。或恚怒氣逆。思慮傷心。致使陰陽不和。胸膈痞塞。故名膈氣也。

治五膈氣。胸中煩滿。痞塞不通。心腹虛脹。心下結實。飲食不下。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沉香(半兩) 益智子(半兩去皮) 桂心(半兩) 檳榔(半兩)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蓽澄茄(半兩) 赤茯苓(半兩) 高良薑(半兩銼) 白豆蔻(半兩去皮) 白朮(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五膈氣噎悶。飲食不下。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木通(一兩銼) 桂心(一兩) 赤茯苓(二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噎。胸脅逆滿。每食即氣塞不通。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胸心氣滯。滿悶不通。宜服利膈散方。

郁李仁(四兩湯浸去皮了搗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麵滴水和溲硬軟得所擀作餅子於𦶐上爆令黃色 木香(半兩)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肉豆蔻(半兩去殼) 檳榔(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麝香(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二錢。

治五膈氣。壅塞不通。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五膈氣。食飲不下。漸將羸瘦。桃花散方。

桃花(三兩當年者) 檳榔(三兩) 縮砂(二兩去皮) 馬牙硝(二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五膈氣。胸中不利。臟腑壅滯。宜服通中散方。

牽牛子(一兩半微炒) 檳榔(三分) 桂心(一分) 乾薑(一分炮裂銼) 木香(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二錢。空腹。可二服續服。更以一兩盞熱茶投之。得利三兩行。下得惡物為效。

治五膈氣。咽喉不利。難下飲食。胸背俱悶。或時嘔噦。桂心丸方。

桂心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 木香 昆布(洗去鹹味) 琥珀(細研)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 干木瓜(去瓤) 沉香 雞舌香(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三(二)十丸。或丸如彈子大。綿裹一丸。不問早晚。含化咽津亦得。

治五膈氣。久不下食。心胸妨悶。多吐酸水。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二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日不問早晚。常含一丸咽津。如患甚。即將一丸。以煎湯嚼破服。

治五膈氣。心胸壅噎。食不能下。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肉豆蔻(一兩去皮) 訶黎勒皮〔二(一)兩〕 檳榔(一兩) 桂心〔二(一)兩〕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胸心妨悶。食少胃虛。四肢無力。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二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胸膈不利。腹脅脹痛。胃氣虛弱。食飲不下。蓬莪朮丸方。

蓬莪朮(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白朮(一兩) 桂心(二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茯苓(二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飲食難下。胸膈噎悶。四肢不利。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去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遠志(去心) 桂心 細辛 乾薑(炮裂銼)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治五膈氣。心胸不利。痰飲留滯。宿食不消。或為霍亂。心痛醋心。心腹氣滿。積冷時多。人參丸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赤茯苓(三分)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三分)細辛(三分) 赤芍藥(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半)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棗湯下二十丸。如似有物在咽喉中。即取十丸併成一丸。含化咽津。

治五膈氣。心胸氣壅。宿食不消。腹胃脹滿。大腸秘澀。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細辛(半兩) 赤芍藥(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胡椒(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五種膈氣。喉咽不利。心胸壅塞。食少無力。琥珀丸方。

琥珀(一兩細研)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半兩) 桂心(一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昆布(半兩洗去鹹味)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琥珀研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五種膈氣。壅滯氣逆。心腹脹痛。宿食不消。宜服硼砂丸方。

硼砂(一兩細研) 沉香(一兩)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半) 乾薑(一兩炮裂銼) 桃仁(一百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硼砂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逆。腹脅妨悶。羸瘦著床。往來寒熱。腹中不調。或利或嘔。四肢少力。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 細辛(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遠志(半兩去心)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心痛。咽中如有物。吐之不出。食飲漸少。乾薑丸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遠志(半兩去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吳茱萸(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五膈氣。或宿食不消。或為霍亂。或心腹疼痛。腹脹。不思飲食。宜服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赤茯苓(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白豆蔻(半兩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細辛(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胸背俱悶。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朴硝(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吐逆。食飲不下。心胸氣壅滯。宜服此方。

丁香(二兩末) 生薑(一斤取汁) 酒(一中盞)

上件藥。相和令勻。以文火熬成膏。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半匙。

治五膈氣。心胸噎塞。背悶不食方。

訶黎勒(十枚煨五枚用皮五枚生用) 大腹子(十枚五枚煨用五枚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茶煎服之。

治五膈氣。大黃丸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訶黎勒(煨用皮)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微利為度。

治膈氣咽喉噎塞諸方

夫膈氣者。由胸中氣結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下是也。凡陰注於內。陽結於外。謂之膈也。皆憂恚寒熱。動氣傷神。氣之與神。併為陽也。傷動陽氣。致陰陽不和。臟腑生病。結滯於胸膈之內。上搏於咽喉之間。或壅或塞。不得宣通。故言膈氣咽喉不利也。

治膈氣不順。上攻咽喉。噎塞。或加煩熱。四肢疼痛。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赤芍藥(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大腹皮(一兩銼)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膈氣。咽喉噎塞。全不下食。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三分) 木通(三分銼)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桂心(三分) 雞舌香(三分) 紫蘇子(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膈氣。咽喉噎塞。心神虛煩。難下飲食。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射干(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羚羊角屑(三分) 桂心(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半) 烏梅(一兩去核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膈氣。咽喉噎塞。心胸滿悶。不下飲食。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半) 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一兩去蘆頭) 木香(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射干(三分) 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因食即噎塞。如有肉臠在咽中不下。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赤茯苓(一兩) 百合(三分) 羚羊角屑(一兩半) 馬藺子(一兩微炒) 紫菀(一兩去苗土) 射干(三分) 枳殼〔一兩(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全不思食。或食即欲嘔。咽中噎塞。食難稍下。宜服此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訶黎勒皮(三分)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咽喉噎塞。全不思食。肩背氣壅。四肢煩疼。昆布丸方。

昆布(二兩洗去鹹味) 羚羊角屑(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二兩) 木香(一兩) 射干(一兩) 旋覆花(一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川升麻(一兩)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微炒) 桔梗(二兩去蘆頭) 紫菀(一兩去苗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膈氣。咽喉噎塞。食飲不下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乾薑(一兩炮裂銼) 昆布(二兩洗去鹹味)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又方。

上以碓觜上細糠。蜜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含一丸。細細嚥津。

治膈氣妨悶諸方

夫膈氣妨悶者。由憂恚思慮。冷熱不調。氣結胸中。上下痞隔。飲食噎塞。津液不通。虛冷之氣。攻迫咽喉。故令妨悶也。

治膈氣妨悶。不能下食。吐逆煩喘。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木香(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三分去蘆頭) 桂心(三分) 赤茯苓(三分) 蘆根(一兩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不散。胸中噎塞。不下食。時時妨悶。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一兩) 大腹皮(一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木香(半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妨悶。不能下食。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郁李仁(二分湯浸去皮微炒) 草豆蔻(半兩去皮)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乾薑(半兩炮裂銼) 木香(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壅滯。妨悶。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銼) 赤茯苓 木香 丁香 芎藭 白朮 沉香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 草豆蔻(去皮)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妨悶。痰壅不下食。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二)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柴胡(二兩去苗)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妨悶。常欲嘔吐。湯水不下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脹滿。吃食妨悶。腳手煩疼。漸加羸瘦。四肢無力。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羚羊角屑(一兩) 赤芍藥(一兩) 赤茯苓(二兩) 前胡(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膈氣。心腹妨悶。不能下食。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二兩) 檳榔(一兩) 木香(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五味子(一兩)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生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嘔逆不下食諸方

夫膈氣嘔逆不下食者。由胃中有寒。寒從胃上。結搏於胸中。經絡痞澀。氣不宣和。復有恚怒氣逆。寒熱不調。脾胃氣虛。痰飲留滯。故令嘔逆不能下食也。

治膈氣。心胸不利。食即嘔逆。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木通(半兩銼) 檳榔(半兩) 雞舌香(半兩) 赤茯苓(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壅滯。痰毒上攻。嘔逆不能下食。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射干(半兩) 桂心(半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旋覆花(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腎虛嘔逆。從朝至夜。不能飲食。胸中痛。氣漸羸困。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五味子(半兩) 曲末(一合炒微黃) 大麥糵(一合炒微黃)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不能下食。心腹氣滿。時或嘔逆。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二兩)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大腹皮〔二(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不能食。腹內冷氣。或吐逆。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通(三分銼) 桂心(三分) 赤茯苓(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嘔逆。不下食。腹脅脹。四肢不和。宜服此方。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朮(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嘔逆。不能下食。脾胃氣弱。四肢乏力。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桂心(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噎塞不能下食。食即嘔逆。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沉香(半兩) 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不能飲食。食即嘔逆。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蓽茇(三分) 高良薑(三分銼) 檳榔(三分) 胡椒(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膈氣。嘔逆不能下食。脾氣弱。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粟米〔半分(合)炒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二兩) 丁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一錢。

治膈氣。飲食不下。嘔逆不定。日漸羸瘦。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漢椒(半兩湯浸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細辛(半兩) 赤芍藥(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郁v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皮(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脾胃久冷。氣滯嘔逆。不能下食。枳殼丸方。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木香(半兩) 草豆蔻(三分去皮) 赤茯苓(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三分) 蒔蘿(一兩) 蓽茇(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胡椒(半兩) 白朮(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桔梗(三分去蘆頭) 乾薑(半兩炮裂銼) 檳榔(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嘔逆。不能下食方。

桑葉末(二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醋漿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入生薑汁少許。不計時候。稍熱並滓服。

治膈氣痰結諸方

夫膈氣痰結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因飲水積聚。在於胸膈之間。不能消散。故結成痰也。

治膈氣。痰結氣滯。不思飲食。肩背壅悶。四肢煩疼。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三兩) 大腹皮(一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半兩) 木通(三分銼) 旋覆花(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痰結。食不消化。腹中脹滿雷鳴。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朮(一兩) 旋覆花(一兩)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桔梗(一兩去蘆頭)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木香(三分) 桂心(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痰結。痞塞不通。不能飲食。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 木香(半兩) 赤茯苓(一兩) 白朮〔一分(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前胡(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一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大腹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痰結脾冷。不能下食。胸中刺痛。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一兩) 細辛(一兩) 赤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五味子(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旋覆花(半兩) 澤瀉(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膈氣。痰結脾冷。食飲不下。胸中刺痛。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前胡(一兩去蘆頭) 高良薑(一兩銼)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痰結。心胸積滯。氣不宣散。飲食不下。前胡丸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白朮(三分) 旋覆花(半兩) 肉豆蔻(二分去殼)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膈氣。痰結痞塞。心胸壅悶。芫花丸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桂心(一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桔梗(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食前。以溫酒下二丸。

治膈氣。痰結氣逆。不能下食。半夏丸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薯蕷(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黃丹(一兩炒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黃丹同研令勻。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人參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胸中痰結。氣逆不下飲食方。

木香(一兩) 青橘皮〔十(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豆蔻(三分去皮)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微炒銼研如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郁李仁令勻。每於食前。以川椒七粒。煎湯。調下一錢。

治五膈氣嘔吐酸水諸方

夫五膈氣嘔吐酸水者。胸中氣滯。胃有宿冷。飲水停積。乘於脾胃。脾得水濕。則不能消水穀。故令氣逆脹滿嘔吐酸水也。

治五膈氣嘔吐酸水。寒氣上攻。胸中刺痛。腹脅脹滿。飲食不下。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木香〔一(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蓽茇(半兩) 檳榔(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脾胃寒。不能下食。嘔吐酸水。時時胸膈刺痛。檳榔散方。

檳榔〔一(二)兩〕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 肉豆蔻(一兩去殼)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蓽茇(一兩) 高良薑(一兩銼)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心胸久冷結滯。時多嘔吐酸水。不思飲食。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高良薑(半兩銼)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脾胃冷滯。每欲食則多嘔吐酸水。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高良薑(半兩銼) 陳橘皮〔二(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蓽茇(一兩) 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脾胃虛冷。嘔吐酸水。不能下食。四肢乏力。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白朮(三分) 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藿香(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皮〔二(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胃中宿冷。食不消化。嘔吐酸水。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胡椒(半兩) 肉豆蔻(一兩去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嘔吐酸水。脾胃虛寒。不能下食。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半兩) 紅豆蔻(半兩去皮)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白朮(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三分) 當歸(半兩銼微炒) 高良薑(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膈氣。脾胃虛冷。食不消化。嘔吐酸水。四肢不和。面色青黃。漸加羸弱。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蓽茇(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訶黎勒皮(一兩) 大腹皮(三分) 桂心(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一錢。

治五膈氣。胸中噎塞。嘔吐酸水。不能下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龍腦香(半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豆蔻(半兩去皮)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白朮(三分)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桂心(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高良薑(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陳米粥飲下二錢。

治五膈氣。及胃口不和。多吐酸水。不思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丁香(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射干(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棗湯調下二錢。

治五膈氣。脾胃久冷。嘔吐酸水。脾腹㽲痛。不思飲食。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縮砂(一兩去皮)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半兩炮裂銼)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半(三)分〕 雞舌香(半兩) 檳榔(半兩) 木香(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浸蒸餅。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滯。宿食不消。嘔吐酸水。腹脹不能下食。赤茯苓丸方。

赤茯苓(一兩)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炒) 大麥糵(一兩炒微黃) 桂心(二兩) 乾薑(一兩炮裂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神麯(二兩炒微黃)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五膈氣。脾胃久冷。嘔吐酸水。不能下食。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益智子(一兩去皮) 肉豆蔻(一兩去殼) 細辛(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酒煮飯爛研。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嚼下十丸。

治氣膈心腹痞滿諸方

夫氣膈心腹痞滿者。由寒氣在胸膈逆滿。咽塞不通。噫聞食臭。心腹脹滿。此皆營衛不和。陰陽隔絕。臟腑痞塞。而不宣通。故令心腹痞滿也。

治氣膈心腹痞滿。不下飲食。肩背壅悶。四肢煩疼。柴胡散方。

柴胡(二兩去苗)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二)兩〕 檳榔(二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赤芍藥(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膈吐涎痰。食不消化。心腹痞滿雷鳴。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檳榔(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桔梗(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膈。心腹痞滿。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京三稜(三分微炮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白朮(三分)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檳榔(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乾薑(三分炮裂銼)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橘皮湯調下一錢。

治氣膈。心腹痞滿。四肢拘急。體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桂心(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丁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生薑木瓜湯調下一錢。

治久患氣膈。心腹痞滿。咽喉噎塞。不下食飲。宜服此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訶黎勒皮(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橘皮湯。調下一錢。

治氣膈。咽喉噎塞。心腹痞滿。不下飲食。胸背俱悶。赤茯苓丸方。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一兩) 訶黎勒皮(二兩半)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常含一丸咽津。如患甚。即將一丸。以煎湯研破服亦得。

治氣膈。心腹痞滿。不下飲食。或時嘔吐。四肢不和。人參丸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赤茯苓(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檳榔(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氣膈。脾胃久冷。心腹痞滿。吃食無味。面色萎黃。沉香丸方。

沉香(半兩)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肉豆蔻(半兩去殼)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搗三五(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嚼下一(十)丸。

治膈氣宿食不消諸方

夫膈氣宿食不消者。由寒氣在於脾胃之間。使穀不化也。此皆脾臟虛弱。不能磨之。則經宿而食不消也。

治膈氣。脾胃久冷。宿食不消。心腹虛脹。四肢瘦弱。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沉香(三分)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半兩) 丁香(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半)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高良薑(三分銼) 草豆蔻(一兩去皮)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不利。宿食不化。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草豆蔻(一兩去皮) 訶黎勒皮(二兩) 桂心(一兩) 檳榔(一兩) 麥糵(三分炒微黃) 白朮(三分) 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壅滯。不下飲食。或宿食不消。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三分去皮)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一兩) 益智子(半兩去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細辛(半兩) 赤茯苓(半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丁香(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壅滯。脾胃虛弱。宿食不消。四肢虛乏。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草豆蔻(半兩去皮) 細辛(一兩) 木香(半兩) 白朮(三分) 大腹皮(三分銼) 京三稜(半兩微煨銼) 五味子(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高良薑(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訶黎勒皮(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壅滯。不下飲食。或宿食不消。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白朮(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京三稜(一兩微煨銼) 甘草〔半分(兩)炙微赤銼〕 赤茯苓(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脾胃積冷。宿食不消。心胸不利。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黃耆(三分銼) 神麯(一兩炒微黃) 木香(三分) 桂心(三分) 麥糵(三分炒微黃) 高良薑(三分銼) 草豆蔻(三分去皮)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一錢。

治胸膈氣滯。脾胃虛冷。飲食不消。面無顏色。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白朮(一兩) 麥糵(三分炒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皮(一兩) 縮砂(半兩去皮)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妨悶。不能下食。食不消化。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一兩半) 檳榔(二兩)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一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膈氣不下食。縱食不能消化。神麯丸方。

神麯(四兩炒微黃) 麥糵〔半(四)兩炒微黃〕 厚朴〔二(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一兩)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一兩半) 乾薑(一兩炮裂銼)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膈氣心胸中痛諸方

夫膈氣心胸中痛者。由宿有寒氣在於臟腑之間。因其經絡痞澀。不得宣通。臟虛邪盛。上攻於胸中。邪氣與正氣相擊。故令心胸中痛也。

治膈氣壅滯攻心。胸中連肩背痛。日夜不止。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一兩)蓬莪朮(一兩) 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五(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冷硬結痛。下氣檳榔散方。

檳榔〔一(二)兩〕 木香(一兩)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前胡(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冷氣。疼痛。不食少力。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桂心(三分)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酒半小盞。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中伏滯冷氣。疼痛。飲食不下。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人參(一兩去蘆頭) 牛李根(一兩銼) 訶黎勒皮(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中煩滿疼痛。及走疰。氣欲絕。柴胡散方。

柴胡〔二(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木香(一兩) 檳榔〔半(一)兩〕 犀角屑(一兩) 麝香(二錢細研)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麝香研勻。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中積冷氣痛。心中滿悶。不能下食。或時嘔吐。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中氣痛不可忍方。

木香(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三(一)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和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心胸間痛。宜服此方。

白朮(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神麯(一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中虛寒疼痛。厚朴散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一)錢。

治膈氣。食後嘔逆。心胸中㽲痛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朮(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中氣逆。時復疼痛。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氣滯疼痛。連於腹脅。飲食不下。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細辛〔半(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貝母(三分煨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常含三五丸咽津。甚佳。

治膈氣。心胸間痛。氣逆。飲食不下。小草丸方。

小草(三分) 桂心(三分)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乾薑(三分炮裂銼) 細辛(三分)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五噎諸方

夫五噎者。一曰氣噎。二曰憂恚噎。三曰食噎。四曰勞噎。五曰思噎。雖有五名。皆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以謂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故也。

治五噎。胃管氣滯。心胸滿悶。咽中噎塞。不能下食。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白朮(半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蓽茇(半兩) 大腹皮(一兩銼) 丁香(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噎。心胸不利。痰壅食少。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檳榔〔一(二)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桔梗(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小麥小豆各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噎。食少。四肢乏力。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神麯(三分炒微黃)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麥糵(三分炒微黃) 肉豆蔻(半兩去殼) 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和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五噎。胸心氣塞。三焦隔絕。咽喉不利。食飲難下。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一兩) 防葵(一兩) 小草(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細辛(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吳茱萸(一兩) 紫菀(三分去苗土) 乾薑(三分炮裂銼) 赤芍藥(三分) 枳實(三分麩炒微黃)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五噎。胸中寒。嘔逆氣隔。飲食不下。茱萸丸方。

吳茱萸(三分) 乾薑(二分炮裂銼)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赤茯苓(半兩) 白朮(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二)十丸。

治五噎。喉咽壅塞不通。胸膈憂恚氣滯。胃寒食少。乾薑丸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吳茱萸(半兩) 羚羊角屑〔半(一)兩〕 射干(一兩) 馬藺子(一兩微炒)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細辛(一兩) 白朮(一兩) 赤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五噎。喉咽妨塞。食飲不下。宜服昆布丸方。

昆布(一兩半洗去鹹味) 羚羊角屑(半兩) 柴胡(三分去苗)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木通(三分銼) 檳榔(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半)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射干(半兩) 川朴硝(一兩) 桂心(一兩) 百合(一兩) 紫蘇子(半兩微炒)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夜飯後。取一丸如彈丸大。綿裹。含化咽津。

治五噎。心胸咽喉迫塞。痰毒壅滯。涕唾稠黏。不能下食。宜用此吐方。

硫黃(一分細研) 阿魏〔二(一)分麵裹煨令面熟為度〕 密陀僧(一分細研) 安息香(一分)砒霜(一錢細研) 硃砂(一分細研) 乳香(一分別研入)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同研令細。熔乳香安息香。及煉了蜜少許。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冷茶下五丸。當吐。如人行十里未吐。即再服。

治五噎立效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生薑(半兩)

上件藥。都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瘥。

又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蘆根(一兩銼)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篩。都以水二大盞半。入生薑半兩。同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又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酸棗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治五噎。心膈氣滯煩滿。吐逆不下食方。

蘆根五兩細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二盞。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二合。

治五噎。胸膈咽喉不利。痰逆食少。宜服此方。

半夏(七枚小者湯洗去滑)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為一服。以濃生薑湯調服之。患年多者。不過三服瘥。

治噎不下食煩悶諸方

夫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致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是以成噎也。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食飲不下。心胸煩悶。故令噎塞不通也。

治心胸噎塞煩悶。食飲不下。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赤茯苓(半兩) 昆布(三分洗去鹹味) 桔梗(三分去蘆頭) 木通(三分銼) 桑根白皮(一兩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射干(半兩)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噎不下食。心胸煩悶。不得眠臥。蘆根散方。

蘆根(一兩銼) 木通(半兩銼) 射干(三分)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噎。心胸煩滿。食飲不下。腹脅妨悶。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半) 桂心(三分)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蘆根(一兩銼) 木瓜(三分干者) 木香(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木瓜湯調下一錢。

治噎。心胸短氣。煩悶不能下食。半夏丸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木香(一兩)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一兩) 桂心(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木瓜湯下二十丸。

治噎。不能下食。咽喉壅塞。心胸煩悶。生薑汁煎方。

生薑汁(五合) 白蜜(五兩) 人參(二兩去蘆頭搗羅為末) 百合(二兩搗羅為末) 牛酥(五合)

上件藥。納銅鍋中。以慢火煎如膏。不計時候。含一丸如半棗大。咽津。或煎人參湯調下一茶匙。亦得。

又方。

上取舂杵頭糠。細羅。以老牛涎和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治氣噎諸方

夫氣噎者。由陰陽不和。臟氣不理。寒氣填於胸膈。故噎塞不通。而謂之氣噎。令人喘悸胸背痛也。

治氣噎。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通。利氣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木香(半兩) 芎藭(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桂心(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噎不通。心悸喘急。胸背疼悶。咽喉壅塞。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柴胡(一兩去苗) 羚羊角屑(一兩) 射干(三分) 赤茯苓(一兩)桔梗(三分去蘆頭)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噎。心膈壅塞。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赤茯苓(一兩) 桂心(半兩) 桑根白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粟米一茶匙。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噎極甚。咽喉胸膈壅塞不通。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射干(一兩)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咽喉不利。胸膈氣噎。不能下食方。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 桂心(三分)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中氣噎不下食。喉中如有肉塊方。

昆布(二兩洗去鹹味) 小麥(二合)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候小麥爛熟。去滓。每服不計時候。吃一小盞。仍揀取昆布。不住含三兩片子咽津。極妙。

治氣噎。胸膈不利。煩滿不下食方。

蜜(半斤) 酥(半升) 生薑汁(半升)

上件藥相和。以慢火煎成膏。收於瓷盒中。每取半棗大。含化咽津。或納熱酒中調服之。亦得。

治胸膈氣噎塞。煩悶不下飲食。腹脅妨脹。秘澀不通。大腹皮丸方。

大腹皮(一兩銼)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桂心(半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一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藭(三分) 干木瓜(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木通湯下三十丸。

治食噎諸方

夫食噎者。此由臟冷而不理。津液澀少。而不能傳行飲食。故食入則噎塞不通。故謂之食噎。胸內痛不得喘息。食不下是也。

治飲食喜噎。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乾薑(半兩炮裂銼) 石膏(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栝蔞根(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小麥小豆各五十粒。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食噎。飲食不下。妨悶極甚。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二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 赤茯苓(一兩) 馬藺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隔食噎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皮(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治胸膈氣滯。食噎不下方。

舂杵頭細糠(一合) 昆布末(一兩)

上件藥。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二味以慢火煎。入少蜜。攪成膏。搜前二味丸如雞頭實大。不計時候。含一丸細細嚥津。

又方。

上以手巾布裹舂杵頭糠。時時拭齒。

又方。

上用炭火搗。細羅為散。煉蜜和丸。如酸棗大。不計時候。含一丸細細嚥津。

治卒食噎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搗末)

上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稍熱頓服。

又方。

上用雞毛燒灰五兩。滑石末三兩。相合令勻。不計時候。煎榆白皮湯調下一錢。

又方。

上取老牛涎沫如棗核大。置水中飲之。終身不噎。

又方。

鸕鶿喙。當噎時。以沖之則下。

又方。

羚羊角屑(一兩)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服一錢。亦可以角水磨塗咽喉外。

治噎病方。

狼喉結曝干。搗羅為末。入半錢於飯內食之。

治卒噎方。

左右旁人。可與輕解衣帶。勿令噎者知則愈。

治醋咽諸方

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穀。谷不能消。則脹滿而氣逆。所以好咽而吞酸。致氣息酸臭也。

治噦逆醋咽。胸膈不利。食少腹脹。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檳榔(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朮(一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食畢即醋咽。心胸氣滯。腹脅疼痛。不能下食。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木香(半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醋咽吐水及白沫。食飲不消。腹脅脹滿。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朮(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食訖醋咽多噫。食不下。脾胃虛冷。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高良薑(一兩銼) 桂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醋咽。胸中氣塞。食飲不下。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訶黎勒皮(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冷氣上攻。胸膈切痛。醋咽不能下食。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檳榔(一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朮(二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高良薑(一兩銼) 前胡(二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胸脅支滿。背上時寒。腹脹多噫。醋嚥氣逆。前胡丸方。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一兩) 草豆蔻(一兩去殼) 高良薑(一兩銼) 乾薑(半兩炮裂銼) 赤茯苓(一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赤芍藥(一兩)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脾肺氣冷。上攻胸膈。嘔吐酸水。不思飲食。腹脅虛脹。檳榔丸方。

檳榔(半兩) 高良薑(三分銼) 桂心(一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訶黎勒皮(半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草豆蔻(半兩去皮) 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又方。

檳榔(二兩)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蜜湯調下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