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皮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刺蝟皮為刺蝟科動物刺蝟的皮。主產於河北、江蘇、山東、河南、陝西、吉林、湖北等地。原動物喜棲息於山地、森林、草地平原、灌木或草叢等各類型的環境中,晝伏夜出,有冬眠習性,屬雜食性。味苦,性平。歸胃、大腸、腎經。功效收斂止血、固精縮尿。臨床用名刺蝟皮。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蝟皮(《本經》)。

釋名

本動物滿身密佈尖刺,令人生畏,故名刺蝟。藥用其皮,乃名刺蝟皮。

基原

為蝟科動物刺蝟、達烏爾蝟及大耳蝟的皮。

動物

1.刺蝟 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 又名蝟、毛刺(《爾雅》),白刺蝟(《楊氏家藏方》),蝟鼠(《綱目》),偷瓜蜮(姚可成《食物本草》),刺鼠(《隨息居飲食譜》)。廣泛分佈於東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2.達烏爾蝟 Hemiechinus dauricus Sundevall.分佈於東北及山西、陝西、寧夏等地。

3.大耳蝟 Hemiechinus auritus Gmelin.分佈於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新疆等地。

採集

多在春秋季捕捉,捕後殺死,剝皮,刺毛向內,除去油脂、殘肉等,用竹片將皮撐開,懸放在通風處陰乾。

化學成分

刺蝟皮上層刺主要含角蛋白(keratin);下層真皮層主要含膠原(collagen),彈性硬蛋白(elastin)及脂肪等。

炮製

1.刺蝟皮 取原藥材,稍浸,刷去雜質,剁成小塊,乾燥。

2.制刺蝟皮 取滑石粉置鍋內,用中火炒熱後,加入淨刺蝟皮塊,拌炒至黃色,鼓起,刺尖禿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審視瑤函》:“蛤粉炒。”《外科大成》:“土炒。”

3.炒刺蝟皮 取淨刺蝟皮,燙去刺尖,用熱水(加堿少許)洗去灰屑污垢,再換清水洗淨,乾燥,去頭足,切小方塊,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瘡瘍全書》:“炒黃。”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苦、澀,性平。歸胃、大腸、腎經。

1.《本經》:“味苦,平。”

2.《藥性論》:“味甘,有小毒。”

3.《品匯精要》:“味厚於氣,陰中之陽。臭腥。”

4.《本草求真》:“專入腸、胃經。”

功效主治

化瘀止痛,收斂止血,澀精縮尿。主治胃脘疼痛,反胃吐食,便血,痔血,脫肛,遺精,遺尿。

1.《本經》:“主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陰腫痛引腰背,酒煮殺之。”

2.《別錄》:“療腹痛疝積,燒為灰,酒服之。”

3.《藥性論》:“主腸風瀉血,痔病有頭多年不瘥者,炙末白飲下方寸匕;燒末吹主鼻衄。”

4.《食療本草》:“燒灰酒服治胃逆,又煮汁服止反胃。”

5.《日華子》:“開胃氣,止血汗,肚脹痛。”

6.《醫學入門·本草》:“令人能食,補下焦弱。兼治小兒卒驚啼。”

7.《本經逢原》:“除目中翳障。”

8.《隨息居飲食譜》:“治遺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研末,1.5~3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1.《本草經集注》:“畏桔梗、麥門冬。”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無濕瘀者忌用。”

應用配伍

化瘀止痛 本品味苦入胃,能化瘀降逆和胃止痛,故常用於胃脘疼痛,反胃吐食。凡胃痛日久,氣病入絡,氣滯血瘀而致胃脘疼痛者,可與九香蟲、延胡索、香附等配伍,以增活血理氣止痛之功;證屬寒瘀氣滯者,可與高良薑、吳茱萸、甘松等同用,以增溫中散寒止痛之效。若胃逆嘔吐者,則可與代赭石、旋覆花、生薑等相合,以增降逆止嘔功效。

收澀止血 本品苦平降斂,能入血分而收澀止血,故常用於各種出血證,尤以下部出血為勝。凡風熱傷及腸絡而致腸風下血,血色鮮紅者,可與木賊草配伍,如《楊氏家藏方》蝟皮散。凡濕熱下注痔漏下血,裏急後重者,可與槐角、地榆、貫眾、艾葉等相配,如《丹臺玉案》蝟艾丸;若痔瘡腫痛或痔瘡成漏屬血熱毒盛者,可與丹皮、黃連、槐花等相伍,如《醫學入門》豚胃丸。凡肛門脫出不收者,《千金方》乃與磁石、桂心同用;若加黃芪則能補氣升陽,療效更佳。凡脾胃虛寒吐血者,可與硫黃合用,如《聖惠方》蝟皮散;若寒盛者,可配炮薑。凡治鼻衄出血者,可單用燒灰研末,綿裹納鼻中,如《聖惠方》塞鼻散。

澀精縮尿 本品味苦澀斂降,炒制後更具收澀之性,能入腎經澀精止遺,故可用於遺精、遺尿,臨床常與益智仁、金櫻子、芡實、龍骨、桑螵蛸等配伍,以增收澀固精縮尿之功。

附方

1.治反胃 ①蝟皮燒作灰,煮綠豆粥半升和一匕服,差為度。(《龍門石窟藥方》) ②蝟皮燒灰酒服,又可煮汁服,又可五味淹炙食。(《普濟方》)

2.治虛勞吐血 蝟皮一兩(燒灰),硫黃一分。上研細。每服一錢,空心溫酒調下。(《聖惠方》蝟皮散)

3.治鼻衄 蝟皮一枚,燒為灰,細研。每用半錢,綿裹納鼻中,數易之。(《聖惠方》塞鼻散)

4.治腸風下血 白刺蝟皮一枚(炒針焦,去皮,只用針),木賊半兩(炒黃)。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熱酒調下。(《楊氏家藏方》蝟皮散) ②蝟皮一枚(炙令焦黃),皂莢三挺(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上為末,以軟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十五丸。(《聖惠方》)

5.治痔漏 ①刺蝟皮三四個(酒浸,焙),經霜槐角子一斤,當歸三兩。共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百丸,溫酒送下。(《瘍醫大全》蝟皮丸) ②痔漏,諸瘺:蝟皮七錢,牡丹皮、黃連一兩,槐花二兩,羌活六錢。上銼,入豬肚內縫定,煮爛,去藥食肚,如硬再服,以患處軟方止;或同藥為丸服亦可。(《醫學入門》豚胃丸)

6.治下血及諸痔成膿血 穿山甲一兩(燒灰存性),肉豆蔻末二兩,蝟皮一兩(燒灰)。上為細末。每服半錢,婦人醋湯調下。(《雞峰普濟方》蝟皮湯)

7.治肛門脫出不收 ①死龜頭二個(炙令焦),小蝟皮一個(炙令焦),磁石(火煆,米醋淬)四兩,桂心三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三歲至五歲兒,每服五七丸,溫米飲送下,一日三次。(《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龜頭丸) ②蝟皮一枚,磁石四兩,桂心一尺。上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

8.治遺精,夢而後遺,不夢而遺,虛實皆效 刺蝟皮一個。瓦上焙為末,黃酒調,早服。(《醫林改錯》刺蝟皮散)

9.治小兒陰㿗,日夜疼痛 蝟皮一個,燒存性,研細。臨臥熱酒調下一錢五分。(《普濟方》)

10.治產後血汗 蝟皮燒灰,米飲下。蝟肉煮食更妙。(《類證治裁》蝟皮湯)

11.治小兒卒驚啼,狀如物刺 燒蝟皮三寸為末,乳頭飲兒,飲服亦得。(《子母秘錄》)

12.治臁瘡 刺蝟皮燒灰存性,入輕粉,生油調塗。(《普濟方》)

13.治療前列腺炎,腎結石 蝟皮2個,焙幹研末,分40包,早晚用米湯各送服1包。服藥過程中可有尿道灼熱感,勿顧慮。(《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彙編·內蒙古》)

14.治鼻中息肉 蝟皮炙末,綿裹塞之三日。(《千金方》)

15.治頸淋巴結結核(已破潰者) 刺蝟皮100g,栗子外殼、橡子外殼各18g,輕粉1.5g。將三味藥用新瓦焙幹成焦黃色,研為細末,加入輕粉,香油調合,塗患處,外用紗布固定,2~3天換藥1次。(《全國中草藥彙編》)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蝟皮,味苦兼辛,能治大腸濕熱、血熱為病,及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也。陰腫痛引腰背,腹痛疝積,皆下焦濕熱邪氣留結所致,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故主之也。”

2.《國藥詮證》:“蝟皮,性味苦平。《本經》主五痔陰蝕,以苦能燥濕,濕熱下注則為痔為陰蝕,故燥濕可以治之。濕化為熱則下血,腸中發炎則腸壁失其吸收之力而下五色血汁,燥濕可以回復腸之吸收力,故能治下五色血汁也。濕阻於陰則陰腫而痛,腎氣逆則引及腰背,酒能行血,蝟皮能燥濕利氣,氣利而血行,則濕散而腫退矣。《別錄》療腹痛疝積,《藥性論》治腸風瀉血,皆取其燥濕利氣之效也。”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苦,平。主治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陰蝕,陰腫,痛引腰背。

名醫別錄

無毒。主治腹痛,疝積,亦燒為灰,酒服之。

藥性論

臣,味甘,有小毒。主腸風瀉血,痔病有頭,多年不差者,炙末,白飲下方寸匕。燒末,吹主鼻衄。甚解一切藥力。

開寶本草

味苦,平,無毒。療腹痛,疝積,亦燒為灰,酒服之。

本草衍義

此物兼治胃逆,開胃氣有功,從蟲從胃有理焉。合穿山甲等分,燒存性,治痔。入肉豆蔻一半,末之,空肚熱米飲調二錢服。

本草經疏

蝟,鼠類,屬水,其皮毛戟刺如針,屬金,故味苦平,平即兼辛。大腸屬金,以類相從,故能治大腸濕熱、血熱為病,及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也。陰腫痛引腰痛,腹痛疝積,皆下焦濕熱邪氣留結所致,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故主之也。

本草蒙筌

味苦,氣平。無毒。一云:味甘,有小毒。所畏二藥,桔梗麥門。主五痔血流大腸,理諸疝痛引小腹。治胃逆開胃氣殊功,塞鼻衄消鼻痔立效。腹脹痛可止,陰腫痛能祛。

藥性解

刺猥皮,味苦甘,性平,有小毒,不載經絡。主五痔腸風瀉血、翻胃鼻衄、腹痛疝積陰腫痛。畏桔梗、門冬。

本經逢原

蝟者,胃之獸也。故肉治反胃、胃脘痛最捷,其皮除目中翳障。《本經》主五痔陰蝕,取其銳利破血也。酒煮,治陰腫痛引腰背,取筋脈能收縱也。南方金蠶蠱,用蝟皮為末,酒服探吐之。蝟腦、蝟肝,治瘰癧狼漏,《千金方》用之。但不可食其骨,令人瘦劣。

本草崇原

蝟形同鼠,毛刺若針,乃稟金水所生之獸,故能益腸解毒,清熱平肝。主治五痔,益腸也。治陰蝕,解毒也。治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清熱也。治陰腫痛引腰痛,平肝也。

本草求真

﹝批﹞祛腸胃濕熱血瘀。

刺蝟皮專入腸、胃。其皮如刺,因以刺名,其獸屬胃而入胃,因以蝟號。宗奭曰:蝟皮治胃逆,開肋氣有功,其字從蟲、從胃深有理焉。何書載治五痔陰蝕,以其濕熱下注,得此味辛入腸,金屬大腸,故能以破其血耳。何書又載,能治噎膈反胃,《普濟》治反胃,用蝟皮燒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以蝟屬胃,兼味辛苦,故能散邪泄熱,使其胃氣調和而不止逆故耳。

得配本草

得酒良。畏桔梗、麥門冬。

苦,平。治腸風,療反胃,破蓄血,止鼻衄。以末吹鼻。

煅末,塗乳頭飲兒,治小兒驚啼,狀如物刺。配磁石、桂心,治脫肛。和發炭,治犬傷;合穿山甲同燒,入肉果,治五痔下血。

本草新編

蝟皮,味苦,氣平,無毒。主五痔血流大腸,理諸疝痛引小腹,治胃逆,塞鼻衄,開胃氣,消痔,腹脹痛可止,陰腫痛能祛,亦備用之物也。

本草分經

苦,平。開胃氣,治胃逆,涼血。

【現代藥理研究】

刺蝟皮有止血作用。

刺蝟皮有促進胃腸平滑肌蠕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