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T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屠用儀

清代醫家。字羲曜。荊溪(今江蘇宜興)人。諸生。聰穎過人,好吟脈,喜撫琴,尤精醫,延請者門庭若市。一產婦,兩月後,抱嬰兒棄於水中,救歸,詢之,知其家貧、婦病,無力乳養,並愈其病,且出資相助。著《三瘧得心集》。

屠鵬

南宋醫家。字時舉。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撰《四時治要》一卷,專論時疾、瘧痢、吐瀉、傷寒諸證,已佚。

屠錦

清代醫家。字絅章。青浦(今屬上海市)人。諸生。傳父業,以醫鳴世。臨證審證用方,若方與證稍不愜,輒翻閱前賢之書,有得,即遺人至病家,索前方改正之。且錄於《醫案》以自責。著《傷寒論襯》,未見刊行。

屠光遠

北宋醫生。裏居不詳。善針灸,民間流傳其用針治難產之驗案。

屠道和

清代醫家。字燮臣。湖北孝感縣人。業儒,後棄之習醫,於名家著、本草、脈學等造詣頗深。著《本草匯纂》三卷(1851年)、《脈訣匯纂》二卷,《藥性主治》一卷、《分類主治》一卷、《普濟良方》四卷(其中《雜證良方》、《婦嬰良方》各二卷),合刊為《醫學六種》(1863年)。

塗藥板

器械名。為咽部塗藥專用,形狀為:頭圓形(用銅或鋼製成),直徑1.2釐米,柄長20釐米。使用法:如執毛筆法。

外敷。《靈樞·經筋》:“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

徒居

獨居,指閑靜休養。《靈樞·厥病》:“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

徒(疒水)

病證名。指單純的水腫病,與“風水”之兼風者比較而言。(疒水),水腫病。《靈樞·四時氣》:“徒(疒水),先取環穀下三寸,以鈹針針之。”

《圖注難經脈訣》

醫學叢書。明·張世賢注。刊於1510年。系張氏《圖注八十一難經》和《圖注脈訣》二書的合刊本。參見各專條。現存二十餘種清刻本。

《圖注八十一難經定本》

醫經著作。二卷。明·童養學注。刊於十七世紀中期(崇禎年間)。本書上卷為診法,又名《新刻增補王叔和脈訣圖註定本》,內有佚名氏《增補診家指掌》及《脈訣》(包括《脈賦》等內容)。其中收載診脈、脈象、望診、聞診等歌訣多種。下卷為《八十一難經》本文及注釋,注文比較簡明。每難附一圖解,系轉錄自張世賢《圖注八十一難經》者。現存明刻本。

《圖注八十一難經》

醫經著作。八卷(又有四卷本,內容同)。明·張世賢注。刊於1510年。張氏鑒於《難經》一書文義隱奧,以前各代學者而前代注本中,除詮解文義外,附圖解較少。故重新為之增繪圖表,使每難一圖,以幫助讀者理解原文蘊義。為全圖注釋《難經》較早的一種,且注文較通俗;刊本又多與張氏注釋的《圖注叔和脈訣》合刊(稱《圖注難經脈訣》),故流傳較廣,影響較大。後世書商曾改稱《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刊行。現有多種明刻本、二十種清刻本、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等。

《圖經衍義本草》

藥學著作。又名《新編證類圖注本草》。四十二卷。題名宋·許洪校。這是將唐慎微《證類本草》和寇宗奭《本草衍義》加以合纂的一種改編本。現存元刻本、《道藏》本。

突起睛高

病證名。又名睛高突起,睛脹。症見目睛高突脹起,疼痛難忍,目赤淚熱,眼珠轉動失靈,視力下降。似今之炎性突眼。多因風熱火毒,上沖於眼。治宜瀉火解毒。內服退熱桔梗飲子或郁金酒調散加減。外以疏風解表之品熏洗之。

怢(tū突)栗

病狀名。指振寒戰栗。《素問·風論》:“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王冰注:“怢栗,卒振寒貌。”張景嶽注:“寒熱交作則振寒,故為怢栗不食。”

透疹

治法之一。即透泄疹毒,使疹子容易發出的治法。凡出疹子的病,在應出而未出或疹出不暢時,可採用辛涼透表一類的藥物,使它順利透出,不致發生變證,多用於麻疹初期的證治。常用藥物如薄荷、荊芥、連翹、蟬蛻、牛蒡、葛根、桔梗之類。

透針法

一針多穴的針刺。即透穴法。見該條。

透營轉氣

治療學術語。又稱透熱轉氣。適用於熱性病初傳入營分的治法。熱邪初入營分,症見身熱夜甚、口渴或不渴、時有譫語、心煩不眠,或斑疹隱隱,舌絳而幹,脈象細數。治法宜於清營解毒之中,配以清氣分之藥,引邪出氣分,從外而解。代表方劑為清營湯。

透穴法

刺法名。即透穴而刺,一針多穴的刺法。又稱透針法、透刺法。其法為刺入某穴後,將針尖刺抵相鄰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膚。又可分為沿皮淺透法,如地倉透頰車;直向深透法,如內關透外關、陽陵泉透陰陵泉等。透穴法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玉龍歌》:“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穀,一針兩穴世間稀。”

透泄

治療學名詞。系汗法之一。屬辛涼解表法。用辛涼解表藥透邪,苦寒藥清泄裏熱的治法。參辛開苦泄條。

唾癰呪病

精神治療方法。“唾”、“呪”,用語言啐唾、咒詛。“呪”,同“咒”;“癰”、“病”泛指多種疾病。張景嶽曰:“人之惡口毒舌者,亦由稟賦,諸無所利,而獨利於唾呪疾病。”《靈樞·官能》:“疾毒言語輕人者,可使唾癰呪病。”

唾血

證名。

①痰中帶血。《素問·咳論》:“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詳見咳血、嗽血、咯血等條。

②血隨唾液而出。因脾不統血,肝不藏血,或腎水不足,陰虛火旺所致。脾不統血者,伴心悸怔忡,睡臥不安,飲食減少,疲乏無力,用歸脾湯、七珍散等方加減。肝不藏血者,伴頭痛,脅痛,口渴,便秘,用當歸龍薈丸、瀉心湯等方。陰虛火旺者,伴見咽幹口燥,心煩失眠,舌質紅,脈細數,用滋陰降火湯、麥冬養營湯等方。

唾膿血

證名。咳唾膿血。見《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為肺癰病之特徵。《金匱要略心典》卷上:“惟胸中痛,脈滑數,唾膿血,則肺癰所獨也。”參見咳唾膿血、肺癰條。

①唾液,口腔內消化腺分泌液。《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化液……脾為涎,腎為唾。”

②指痰液。《素問識》:“古無痰字,此雲唾出若涕,謂吐粘痰也。”《素問·評熱病論》:“勞風……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

③吐、啐。《素問·脈要精微論》:“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

④精神療法之一。見“唾癰呪病。”

佗脊

經外穴別名。見《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即夾脊穴。參見該條。

脫證

病證名。

①陰陽氣血津液嚴重耗損的綜合征。症見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目合口開、手撒尿遺、脈微細欲絕等。臨床上把大汗、大吐、大瀉、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氣急驟耗損導致陰陽離決者,稱為暴脫,部分休克屬此範圍。若久病無氣虛弱,精氣逐漸消亡所引起的,則稱為虛脫,心、肺、肝、腎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屬此範圍。《靈樞·通天》:“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也。”

②中風辨證分型之一,即實者為閉證,虛者為脫證。

脫癰

病名。指患脫疽。出《靈樞·癰疽》。有:“發於足指,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說明在《內經》時代我國已有截趾的手術療法。詳見脫疽條。

脫營失精

病名。因精神刺激所致的虛勞證。《素問·疏五過論》:“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其證“身體日減,氣虛夫精,病深無氣,灑灑然時驚。”原分脫營、失精。後世有將脫營失精並稱者。《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源流》:“脫營失精,失志病也。”“若後貧後賤之人,憂愁思慮,憤恨悲哀,無一不有,故內傷臟腑。傷則各經火動,並傷元氣,日漸日深。病發則飲食無味,神倦肌瘦也。”其治內服鎮心丹,升陽順氣湯,外用香鹽散,日擦牙齒。參見脫營、失精條。

脫營

病名。

①因情志所傷而成的一種虛勞證。《素問·疏五過論》:“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以內生,名曰脫營。”《聖濟總錄》卷九十一:“脫營之病,虛勞之類也。”“形體日減,灑灑然時驚,甚則精氣竭絕,形體毀沮,皮焦筋屈,痿躄拘攣,是其候也。”治用天門冬散、大補益石斛散等方。

②因情志所傷而致的一種腫瘤。又作失榮。《外科正宗·雜瘡毒門》:“失榮者,先得後失,始富終貧,亦有雖居富貴,其心或因六欲不遂,損傷中氣,鬱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結而成。其患多生肩之已上,初起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堅硬如石。”《張氏醫通》卷九:“夫脫營者,營氣內奪,五志之火煎迫為患。所以動輒煩冤喘促,五火交煽於內,經久始發於外。發則堅硬如石,破後無膿,惟流血水,乃百死一生之證。……其形著也,或發膺乳腋脅,或發肘腕脛膝,各隨陰陽偏阻而瑕聚其處,久而不已,五氣留連,病有所並,則上下聯屬如流注矣。……原夫脫營之病,靡不本之於鬱,苦鬱於臟腑則為噎膈等證。此不在臟腑,病從內生,與流注、結核、乳岩、同源異派。”這是對惡性腫瘤的生動描述。治療困難,多預後不佳。可用和榮散堅丸、飛龍阿魏化堅丹等方。

脫陰

肝腎陰精過度耗損,可致視力嚴重減弱或喪失。《難經·二十難》:“脫陰者目盲。”

脫陽痧

病名。痧證而見小腹急痛,陰縮面黑,氣喘冷汗者。《痧症全書》卷中:“脫陽痧,小腹急痛,腎縮面黑,氣喘出冷汗,名為脫陽,有似發痧。用連須蔥白三莖研爛,酒四碗,煮二碗,作三服。又炒鹽熨臍下氣海穴,令氣熱。”

脫陽

病證名。指陽氣嚴重耗失,造成虛脫傾向。

①指陽氣耗傷太過,以致神氣不藏而出現幻覺、幻視、神志異常、或大汗淋漓、手足逆冷、蜷臥神疲等症狀。《難經·二十難》:“脫陽者見鬼。”

②指男子因性交出現虛脫的症狀。

脫血

病證名。血液脫失之證。又稱血脫。《素問·平人氣象論》:“臂多青脈,曰脫血。”“安臥脈盛,謂之脫血。”《類經·色脈類》:“血脫則氣去,氣去則寒凝,凝泣則青黑,故臂見青色,言臂則他可知矣。”“凡脈盛者邪必盛,邪盛者臥必不安。今脈盛而臥安,知非氣分陽邪,而為陰虛脫血也。”詳血脫條。

脫瀉

病證名。泄瀉。《醫學傳燈》:“脫瀉者,水穀皆下,日有百次,不但糟粕瀉盡,並腸中所蓄之黃水,俱已竭盡而無餘。”急宜止瀉固脫。參見緊病、滑泄條。

脫下頦

病名。系指下頜關節脫臼的疾病。出《傷科補要》卷二。詳見頰車蹉條。

脫脫(duìduì,音對對)

舒緩貌。形容灑脫舒緩而無牽掛。《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金形之人……陽明之下脫脫然。”

脫神

診法術語。即失神。詳該條。

脫色

失去正常色澤;色澤夭敗無華。《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幹,面塵脫色。”

脫肉

病狀名。指肌肉奪削,形容明顯削瘦。《靈樞·論疾診尺》:“尺肉弱者,解(亻亦)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

脫氣

①證名。虛勞病出現陽氣虛衰之證。《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治宜溫補脾腎,用附子理中湯等。

②指正氣耗損。《素問·繆刺論》:“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

脫其五味

失去飲食營養的補充。《靈樞·終始》:“形體淫泆,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為失氣也。”

脫囊

病名。

①指陰囊紅腫潰破,甚者睾丸外懸者。見《醫宗金鑒》卷七十五。亦名陰囊毒、外腎癰、囊發、囊脫、脫殼囊癰。該病由濕熱火毒下注肝經而成。臨床症見陰囊紅腫作痛,繼而潰爛皮脫,甚者睾丸外懸。治宜瀉肝火,利濕熱。初期可用龍膽瀉肝湯,後期則宜滋補調理。未潰者可外敷玉露散或金黃散,已潰者按潰瘍治。亦可選用紫蘇葉煎洗或為末幹摻或香油調敷。

②指外陰部腫大之病證。陰腫之古稱。見《外科大成》卷四。可參見陰腫條。

脫髎

病名。指脫臼。見《傷科匯纂》卷三。詳見脫臼條。

脫力黃

病名。因勞力辛苦所致黃胖病。《雜病源流犀燭·諸疸源流》:“力役人勞苦受傷,亦成黃胖病,俗名脫力黃。”與因蟲食所致之黃胖病不同。症見黃胖,好食易饑,怠惰無力。治宜雙砂丸、伐木丸加味。參見黃胖條。

脫頦

病名。指下頜關節脫臼。見《瘍醫大全》卷三十六。詳頰車蹉條。

脫絕

病證名。指亡陰引起陽脫,或亡陽伴隨陰竭的陰陽相離絕的垂危重證。如大汗出或大吐大瀉的失水病人,如救治不及,就會導致陽氣虛脫,出現冷汗淋漓,脈微細或芤大,四肢逆冷甚至死亡,即為亡陰引起陽脫的脫絕證。《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脫疽疔

病名。即足發背。出《醫學入門》卷六。詳見足發背條。

脫疽

病名。指發生於足趾或手指處之疽。臨床以足趾為多見。亦名脫癰、脫骨疽、脫骨疔、敦癰、甲疽、蛀節疔、蜣螂蛀。出《劉涓子鬼遺方》卷四。因患病日久不愈可使趾落,故名脫疽,其病多因過食厚味,致使鬱火毒邪蘊於臟腑,加之腎陰虧損,不能制火而發;或因外感寒濕毒邪,營衛不調,氣血凝滯而成。《外科正宗》雲:“脫疽者,外腐而內壞也……其形骨枯筋縱,其穢異臭難辨,其命仙方難治。”本病發病經過緩慢,症見初起患趾色白髮涼,麻疼,日久患趾如煮熟紅棗,痛如火燒,逐漸由紅轉暗變黑,足趾常自行脫落並可染及五趾。創面極難收口。如肢節脫落後漸見新肉護骨者為向愈現象。治宜和營活血,溫經通絡,或滋陰降火,和營解毒。可選用解毒濟生湯、陽和湯、顧步湯、四妙勇安湯、人參養榮湯等。外治宜去腐、生肌、止痛,早期不痛者宜用隔薑灸法,痛者可用大麥米煮飯、芙蓉葉各15克,搗貼以止痛,或附子、幹薑、吳萸等搗敷腳心;如腐爛黑陷,痛不可忍者,宜用大甘草研極細末,香油調厚敷,每日一換,勿間斷;腐去後再以生肌玉紅膏及生肌散敷之;若已色黑壞死,則應手術切除之。該病相當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閉塞性動脈粥樣硬化。現多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診治,臨床可分為寒凝絡痹,氣血鬱滯,陰虛熱毒,氣血雙虛四種類型。在實際治療時,根據分型,多採用既定方劑為基礎,同時又須辨證施治,酌情予以加減,療效有所提高。

脫臼

病名。指組成關節之骨端脫離其正常位置。見《聖濟總錄》卷一百四十五。亦名脫位、出臼、骨出、脫髎、脫骱、骱失。該病多因跌打、墜撞所致。根據病因可將其分為外傷性、習慣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脫臼四種。臨床以外傷性脫臼為多見。多發生於肩、肘關節,按脫出程度又可分為全脫、半脫;按脫出方向則又將其分為前、後、上、下及中心脫臼等。臨床表現為脫臼後患部有腫脹、疼痛、並有明顯畸形及功能障礙。治療宜用手法複位,必要時還須在麻醉下切開複位,複位後則應適當固定及適時進行功能鍛煉。初期應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內服複元活血湯、複元通氣散或七厘散,外敷烏頭膏或梔乳散;中後期治宜和營止痛,舒筋活絡,可服壯筋養血湯、小活絡丹,外用海桐皮湯、五加皮湯或損傷洗方浸洗。並應結合功能鍛煉。習慣性脫臼宜服用補氣血、滋肝腎、壯筋骨之劑;病理性脫臼除手法或手術矯正外,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若合併有骨折者,則應給予整複固定。

脫骱

病名。即脫臼。出《傷科補要·凡例》。詳見脫臼條。

脫汗

證名。病情危重,汗出如珠之證。《醫碥·汗》:“脫汗,陰盛格陽,汗從陽脫,味淡不鹹,如珠不流,為汗絕,不治。”詳絕汗條。

脫管錠

指治療肛門漏管所用之藥錠。見王芳林編著《臨床實用痔漏學》。藥物組成有:白砒一兩,乳香五錢,明雄八錢。外形如針,用時將其直接插入漏管後即可腐蝕漏管並促使其脫落。該藥錠僅可用於單純性肛漏的治療。

脫骨疽

病名。指脫疽。見《外科全生集》卷二。詳見脫疽條。

脫骨疔

病名。即脫疽。見《中國醫學大辭典》。詳見脫疽條。

脫肛痔

病名。指患痔瘡且合併有脫肛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七。該病多因患痔日久,複感濕熱外邪,氣虛失攝所致。症見大便時肛腸及痔核努出,疼痛下血或滋流黃水等。治宜清利濕熱,益氣升陷,可用提肛散化裁,外用五倍子、明礬各一兩,水煎熏洗。

脫肛

證名。直腸或直腸粘膜脫出肛門外的病證。《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脫肛者,肛門脫出也。”因氣虛下陷,或胃腸濕熱下注所致。氣虛下陷者,治宜補氣升提,用補中益氣湯,重用人參、黃芪、升麻;虛中挾火而痛者,加黃芩、黃連、槐花;虛寒者,用理中湯。因胃腸濕熱下注,肛脫腫痛者,選用抽薪飲、大分清飲等方。可同時兼用局部熏洗搽敷:寒者用荊芥、胡蔥煎洗,以伏龍肝、鱉頭灰、百藥煎研末,油調敷;熱者用樸硝、白礬湯洗,以黃柏、牡蠣粉摻搽;焮紅腫痛者,以田螺去厴,入冰片,化水搽(見《類證治裁·脫肛》)。濕熱下注大腸者,宜清利濕熱,兼以升提,方用黃芩、黃連、槐角、黃柏、升麻、柴胡等藥,外用五倍子、白礬煎湯熏洗。

證名。病情突變,陰陽相離,生命垂危的證候。《臨證指南醫案·脫》徐靈胎評語:“脫之名,惟陽氣驟越,陰陽相離,汗出如油,六脈垂絕,一時急迫之症,方名為脫。”如中風病脫證口開、手撒、眼合、遺尿、聲如鼾,甚或直視、肉脫、面赤如妝等。參見中風脫證條。

托天

導引動作名。方法為:坐位,兩手握拳後,向上舉起,然後分放兩膝上。《壽世青編·十二段動功》:“托天:以兩手握拳……即向天托起,隨放左右膝上。每行三次,去胸腹中邪氣。”

托踏

導引動作名。方法為:兩手用力上托,兩足穩站在地。《紅爐點雪·卻病延年一十六句之術》:“托踏應無病法:雙手上托,如舉大石;兩腳前踏,如履實地。以意內顧,神氣自生,筋骨康健,飲食消融。”

托腮癰

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多由胃火邪熱壅盛;或過食醇酒厚味,熱毒內蘊所致。症見腮下紅腫,形如托腮之狀,疼痛,飲食吞咽有礙。治宜解毒瀉火、清熱消腫。方可選用普濟消毒飲加減。參見兜腮癰條。

託盤疔

病名。手心毒之發於勞宮穴處者。出《瘍科心得集》卷上。因該部位生疔腫痛,手難屈曲,形若託盤者,故名。詳手心毒條。

托疽

病名。生於足少陽膽經陽關穴、陽陵泉穴之癰疽。出《外科啟玄》卷六。又名膝眼毒。證見患部焮腫疼痛,潰膿遲緩,膿汁黃白者為順;若不疼痛或流鮮血者,或瘡頭漸多者為逆證。證治參見外癰。

托法

推拿手法名。出《千金要方》。用兩手或一手將患處托起,有消腫散積作用,如托腹法。參見顛簸法條。

臀中

經外穴名。見《常用經穴解剖學定位》。在臀部,以大轉子和坐骨結節連線為底邊,向上作一等邊三角形,其頂點是穴。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肢偏癱,蕁麻疹等。直刺1.5-2.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臀癰

病名。指生於臀部之癰瘡。出《外科理例》卷五。該病因膀胱經濕熱凝結而成。內治可服仙方活命飲。外治初宜隔蒜片艾灸,餘證治可參見大腿癰及外癰條。

臀上出

病證名。指髖關節後脫位者。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詳胯骨出條。

臀疽

病名。指臀癰之腫平根深者。見《外科啟玄》卷六。以發於臀部下緣承扶穴處者最痛。治宜以內托為要。可用透膿散加味。餘證治見大腿癰及外癰條。

臀骱脫臼

病名。即髖關節脫臼。見《傷科大成》。詳胯骨出條。

臀骱骨出

病名。指髖因外傷而關節出臼者。見《傷科補要》卷二。詳胯骨出條。

臀骱

解剖部位名。即髖關節。見《傷科補要》卷二。詳髀樞條。

骶骨兩側的臀大肌部分,俗稱“屁股”。《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靈樞·經筋》:“足太陽之筋……其別者……與腘中並上結於臀。”

吞酸

證名。胃內酸水上攻口腔、咽溢,不及吐出而下咽。見《諸病源候論·脾胃病諸候》。又稱咽酸。《醫林繩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於上,以致咽溢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壽世保元·吞酸》:“飲食入胃,被濕熱鬱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證治匯補·吞酸章》:“吞酸為中氣不舒,痰涎鬱滯,須先用開發疏暢之品。”治同吐酸,參見該條。

吞氣

氣功術語。指服氣一類氣功功法。《淵冥記》:“吾卻食吞氣,已九千餘歲。”參見“服氣”條。

吞口

人體部位名。即肩解的俗稱。《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納臑骨上端。其處名肩解……俗名吞口。”

退針

①即出針。見該條。

②指針在穴位內由深處向淺部抽提。可單純外抽或和撚轉結合進行,退針快慢據情而定,一般急退為瀉,緩退為補。

退位

運氣術語。指六氣主司的更迭。參不退位條。

《退思廬醫書四種合刻》

醫學叢書。嚴鴻志輯。刊於1921年。內容為《感症輯要》、《女科證治要旨》、《女科精華》、《女科醫案選粹》。

退妊

見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即打胎。《坤道指南·退妊方》:五味子、三棱、莪術、歸尾、葶藶各等分,人參少許,為末,水調服。

退法

①針刺手法名。指針從深部退至皮下出針的方法。《針經指南》:“退者,為補瀉欲出針時,各先退針一豆許,然後卻留針,主可出之。”《針灸問對》又摻以呼吸,分別補瀉,提出:“凡施補瀉,出針豆許,補時出針宜瀉三吸,瀉時出針宜補三呼,再停少時,方可出針。”目前退針的方法,宜從深部緩緩退至皮下,留置片刻以待氣緩,當針下不覺沉緊時隨即拔出。

②推拿手法名。指方向向後或向下的平推法。《小兒推拿秘訣·字法解》:“退之者,而實也為推也。”如退六府即推六府法。

腿遊風

病名。指生於腿脛部之丹毒。出《瘡瘍經驗全書》卷五。即腎氣遊風。詳見該條。

腿癰

病名。指生於腿部之癰瘡。見《瘍醫大全》卷二十五。即大腿癰。詳見該條。

腿痛

證名。指腿部疼痛(包括肌肉、筋脈和關節)《張氏醫通·腿痛》:“腿痛亦屬六經。……痛有血虛、血寒、寒濕、風濕、濕熱流注、陰虛陽虛、腎虛風襲之殊。”因於寒者,腿痛較輕,或麻或腫,畏寒喜暖,當予溫散,用白術附子湯、舒筋三聖散等方;因於濕熱者,腿痛或上或下,或紅腫,或熱,小便黃赤,亦清熱化濕,用當歸拈痛湯等方;濕痰流注於經絡者,症見腰脅有塊,兩腿交替疼痛,痛無定處,泛惡眩暈等,宜燥濕化痰,用二陳湯加羌活、白術等;腎虛風襲者,用安腎湯;陰虛宜六味地黃丸;陽虛宜金匱腎氣丸。並可適當加用引經藥以增強療效。

腿發

病名。指生於大腿內側足太陰脾經箕門穴之癰。出《外科啟玄》卷六。即箕門癰。詳見該條。

腿肚

指腓腸肌部分。

腿凹

即腘中。《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俗名腿凹,經曰腘中。”

股和脛的總稱。即大腿和小腿。

頹土脈

脈象名,脈來虛大無力。按之全無。《素問·大奇論》:“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

病證名。出《五十二病方》。頹即(疒頹)疝,詳書為頹,或作(禾貴)。書中敘述了對該病證豐富的醫療技術,其中包括有藥物療法、瓠壺(疝罩)法以及類似修復法等,同時也載有咒禁法。

推中指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見《厘正按摩要術》。用左手拇指及無名指捏持小兒中指端,以中指和食指托住中指指背,用右大指外側在中指指面推之。治寒熱往來。

推攢竹

小兒推拿方法名。見開天門條。

推雲

病證名。指眼部黑睛黃仁間積有膿液者。清·顧錫《銀海指南》有:“推雲,又名黃膜上沖。”亦稱黃液上沖。詳見該條。

推引

刺法用語,推,指進;引,指退。《素問·離合真邪論》:“推之則前,引之則止。”王冰注:“言邪之新客,未有定居,推針補之,則隨補而前進;若引針致之,則隨引而留止也。”後人又用於說明對針感傳導的控制。《針灸大成》:“徐推其針氣自往,微引其針氣自來。所謂推之則前,引之則止。”

推尋

切脈指法。切脈時移動指位,左右尋找。

推膝蓋骨歸原法

正骨手法之一。該法可用於髕骨離位的整複。見《傷科匯纂》卷一。使病者患膝呈半屈曲位,醫者用推擠手法先使患者離位之髕骨複歸原位,再用正骨器械抱膝固定患處,以限制膝關節及髕骨的移動。

推胃脘

小兒推拿方法名。由喉部向下推至中脘穴,用治嘔吐等症。《厘正按摩要術》:“推胃脘:由喉往下推,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則吐。均須蘸湯。”

推推

勇於上進的樣子。《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木形之人……少陽之上推推然。”張志聰注:“推推,上進之態,如枝葉邊上達也。”

推食指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推食指法,此法能和氣血,能發汗,用右大指外側在虎口三關上,向上下推之,男左女右。”

《推求師意》

醫論著作。二卷。明·戴思恭撰於1443年。書中論述各類病證的病因、病理、證脈、治法等,均本其師朱震亨之學,予以推求發揮,對於朱氏的養陰學說及其臨床運用有較深入的分析。本書原無刊本。嘉靖年間由汪機編錄,題名《推求師意》,並由汪氏門人陳桷校刊,編入《汪石山醫書八種》。現有明刻本、清刻本、石印本等。

《推拿學》

推拿專著。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學校編。本書較系統地整理了按摩療法。共分二篇,第一篇總論,介紹了推拿簡史、經絡學說、診斷、治則、練功及手法等項;第二篇治療,介紹了40餘種病症的推拿療法及其臨床效果。1960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推拿手法

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種技巧動作。它通過許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或特定部位。其中有的以按捏為主,如按法、壓法、點法、拿法、捏法等;有的以摩擦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的以振動肢體為主,如拍法、抖法等;有的以活動肢體關節為主,如搖法、扳法、引伸法等。共約有一百餘種。根據情況,可選擇或綜合應用。

《推拿秘書》

推拿專著。清·駱如龍撰於1691年。1935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此書時刪去駱氏自序及末卷,成四卷本,改名《幼科推拿全書》。卷一列保嬰賦等歌賦,雜論兒科病診法;卷二述推拿穴位;卷三論各種推拿手法;卷四為多種病症的推拿治法。全書論述推拿療法比較系統、全面,在同類著作中影響較大。1949年後有排印本。

推拿麻醉

中醫麻醉方法之一。又稱按摩麻醉。運用推拿手法刺激穴位以達到鎮痛效果,使病人能在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手術的方法。常用於拔牙、甲狀腺切除、胃部分切除等手術。由於在手法操作中,多用按壓一類的手法,又有指壓麻醉或點穴麻醉之稱。

《推拿療法》

推拿專著。安徽醫學院附屬醫院《推拿療法》編寫小組編。本書將中醫的按摩推拿療法作了較系統的整理。根據中醫結合的原則,著重敘述了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具體手法操作和典型病例。1972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推拿抉微》

推拿專著。四卷。塗蔚生撰。作者以《保赤推拿法》一書為基礎,參考《推拿廣意》,以及唐容川、陳紫山、陳飛霞等人有關推拿論述編成此書。第一卷(集)介紹認症法;第二卷論述推拿手法;第三-四卷為16科多種病症的藥物處方。書中所附作者評述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928年由上海千頃堂書局出版石印本。

推拿法

正骨八法之一。該法具體又可分成推法和拿法兩種。《醫宗金鑒》卷八十七:“推者,謂以手推之,使還歸處也。拿者,或兩手或一手捏定患處,酌其宜輕宜重,緩緩焉以複其位也。本法可用於骨折癒合後或其他原因所遺留之關節等處僵直者。

推拿

在人體經絡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體活動,用以保健、治病的方法。又稱按摩、按蹻、喬摩、矯摩等。有疏通經絡,滑利關節,促使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等作用,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的多種病症中。《靈樞·九針論》:“形數驚恐,筋脈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推拿手法有一定的規範動作和技術要領,需具備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常見手法有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搖法、(扌袞)法、擊法、摩法、擦法、扳法、捍法和一指禪推法等。推拿手法不僅限於用手操作,也可以用腳、前臂肘部,或憑藉專門的推拿器具進行。還可以輔以特製的藥膏如按摩膏、按摩乳、冬青油、紅花油、麻油、滑石粉、生薑水或其他潤滑劑等介質。以操作者的不同,可分為自我推拿和被動推拿兩大類。自我推拿主要用於保健強身,又可分為眼保健按摩、四肢保健、寬胸法、健胃法、安神法、十二段錦、鐵檔功等。被動推拿主要用於防治疾病,用小兒推拿、正骨推拿、指壓推拿、氣功推拿、一指禪推拿、寬喉法等分支。

推摩法

①小兒按摩法。《一得集·推摩法論》:“以手五指分主五臟,指尖屬髒;本節屬府。熱清寒溫,實瀉虛補,分順推逆,推左旋右,旋右推左,以定溫清補瀉之法,俱有下數,或三百或五百,不可亂推。又有揉以運氣,掐以定驚。面上亦各有所主之部位,肚腹手足,俱可推摩。”

②推拿手法名。指用手掌邊推邊摩的推拿方法。

推闔

按壓封閉。針刺時按壓所刺穴孔,不使經氣外瀉的手法。《素問·離合真邪論》:“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

推罐法

拔罐法之一。即走罐法。見該條。

推骨節

小兒推拿治療方法名。又稱推脊。用治傷寒發熱身痛。《厘正按摩要術》:“推骨節,由項下大椎,直推之龜尾,須蘸蔥薑湯推之,治傷寒骨節疼痛。”

推法

推拿手法名。指用手指或手掌著力於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動。有疏通經絡,行氣消瘀等功效。又常分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禪推法等。詳見各條。

推而納之

刺法用語。為針刺補法操作的要領,與瀉法“動而伸之”相對。《難經·七十八難》:“得氣,因推而內(納)之,是謂補。”指針刺得氣後,將針推進並向下按納(插)稱為補。《靈樞·官能》補法用“微旋而徐推之”,為《難經》所本。後世所稱的“緊按慢提”的補法操作,即以此為根據。

推肚臍

小兒推拿方法名。用兩大指交互由臍向小腹或小腹向臍推。《厘正按摩要術·立法》:“推肚臍:須蘸湯,往小腹下推,則泄;由小腹往肚臍上推,則補。”

推腸生

產科學名詞。指分娩時,產婦直腸脫出。見宋·陳選《婦科秘蘭》。即盤腸生。詳該條。

推板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緊緊按住肌肉,進行與肌纖維成垂直方向的向前推壓或向後扳動,使痙攣的肌肉得到牽伸而放鬆。常用以治療軟組織勞損、痙攣、粘連等引起的酸痛等症。

團崗

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針灸集成》作環崗。在骶部,當小腸俞直下2寸處。主治大小便不通,腰痛等。艾炷灸3-7壯。

湍潤

猶言“水濕”。《素問·氣交變大論》:“水不及,四維有湍潤埃雲之化。”

兔缺

病名。系指生而唇缺,狀似兔唇的病證。又名缺唇、兔唇。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本病多由先天而來,宜用手術修復。

兔骹(qiāo敲)

指脅部低平,肋骨隱伏。《靈樞·本髒》:“合脅兔骹者肝下。”張景嶽注:“脅下之骨為骹也……兔骹者,肋骨低合如兔也。”

兔齧

病名。系指脛骨生疽,狀似兔齧的病證。《靈樞·癰疽》:“發於脛,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急治之。”詳見附骨疽條。

吐血

病證名。血從口中吐出。見《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多因嗜食酒熱辛肥、鬱怒憂思、勞欲體虛等,致胃熱壅盛,肝鬱化火,或心脾氣虛,血失統禦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動者。吐血分為外感吐血、內傷吐血、陰虛吐血、勞心吐血、勞傷吐血、氣鬱吐血、畜熱吐血、傷胃吐血、傷酒吐血等,詳見各條。

吐瀉生風

病證名。指長期嘔吐、腹瀉不止,引起脾虛,而致慢驚風。《幼科發揮》:“久瀉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敗,下之穀亡,必成慢驚,所謂脾虛則吐瀉生風是也。”見於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酸中毒。治宜益胃養津,用參苓白術散加減。

吐瀉互作

病證名。《幼科發揮》:“吐出上焦,瀉出下焦,乃腸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攝乎上下之間,吐瀉互作者,乃脾之病也。”夏秋吐瀉,飲水身熱者,屬脾胃濕熱,治宜健脾化濕為主,宜胃苓湯加減;秋冬吐瀉,面(白光)白,足脛冷者,屬寒濕困脾,治宜溫中健脾,用理中湯或益黃散。

吐瀉發斑

病證名。吐瀉而見發斑。《嵩崖尊生書》卷十二:“吐瀉發斑,由胃虛無根之火遊行於外。此症不妨,但可補,不可瀉;可溫,不可涼。”

吐涎沫

證名。嘔吐涎水清沫。多由水飲內阻所致。《金匱要略》:“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幹嘔吐逆,吐涎沫,半夏幹薑散主之。”“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亦可因脾胃虛弱而致吐涎沫。《張氏醫通》卷四:“蓋脾為涎,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治宜健脾祛痰,用六君子湯加減。挾寒者加肉桂、附子;挾熱者加枳實、黃連。

吐酸

證名。口吐酸水之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因宿食、濕痰、熱鬱、停飲等所致。因宿食所致者,兼見氣悶飽脹,噯氣腐臭等證,治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術丸、八味平胃散、幹薑丸等方;若從熱化,宜梔連二陳湯、咽醋丸。因肝鬱犯胃,濕鬱化熱所致者,證見兩脅刺痛,口苦咽幹,心煩吐酸,脈弦數,治宜泄肝清火,用逍遙散合左金丸,或柴葛平胃散。因脾胃虛寒所致者,證見面色萎黃,飲食減少,苔白,脈弦細,治宜溫養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溫胃飲等方。參外感吐酸水、內傷吐酸水、吞酸等條。本證可見於慢性肥厚性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過多症等疾患。

吐嗽

病證名。咳嗽吐痰與食俱出之證。因飲食失節,肝氣不利,而肺有客邪所致。《不居集》卷十五:“吐嗽,有嗽吐痰與食俱出者。此飲食失節,致肝氣不利,而肺又有客邪,肝濁道,肺清道,清濁相干,故嗽飲食俱吐出。治宜宣肺化痰,理氣降逆,用二陳湯加木香、杏仁、細辛、枳殼。”參見咳嗽、食積咳嗽條。

吐屎

證名。嘔吐之物挾有糞便。《雜症會心錄》:“其標在胃,其本在腎,幽門失開闔之職也。”“為幽門無權,胃液空虛,腎水迫之,又迫而不足以敵直奔之勢,從小腸入胃,糟粕隨之,已可知矣。治法非救胃則救腎,非正治則逆治。”若病急起者,屬實火,兼見便秘腹痛,可攻下,用承氣湯類;輕者用清胃平逆散。若久病體虛脈虛,宜補養胃腎,用救腎安逆湯加減。本證可見於各種因素引起的低位腸梗阻。

吐舌

病證名。見《保嬰撮要》。又名舌舒、吐弄舌。指小兒舌頭不斷地伸出口外,伸出較長而縮回較慢或久而不收者。常伴有面紅煩渴,小便赤澀等。因心經有熱所致。治宜清心瀉熱,用瀉心導赤湯。參見弄舌風條。

吐痧

病證名。痧證兼見入水即吐。痧證之一。《痧症全書》卷中:“吐痧,湯水入口即吐,研伏龍肝泡水澄飲即定,藥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吐乳瀉青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指嬰兒吐乳而兼腹瀉,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證候。多因患兒感受寒邪,傷及脾胃,肝氣逆亂所致。治宜補脾平肝,用異功散加肉桂、白芍。

吐乳瀉黃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指嬰兒吐乳而兼腹瀉,且排泄物呈黃色而臭。因傷熱乳引起胃腸積熱所致。治宜清腸和胃,用黃芩湯加減。

吐清水

證名。嘔吐清水而無食物。見《古今醫統·吞酸敘論》。由寒濕、痰飲、胃寒、宿食、蟲等因所致。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為寒濕,胸膈間漉漉有聲者為痰飲,飲食後而吐清水者為宿食,犯寒而作者為胃寒,心腹時痛而作、吐清黃水者為蟲。因於濕者,用一味蒼術丸、家秘神術湯;若傷於雨濕而見惡寒發熱者,用荊防平胃散;因痰飲者,用茯苓飲、橘皮半夏湯;因脾胃虛寒者,用六君子湯(伏龍肝煎湯澄清代水煎藥)、理陰煎;飲冷過度所致者,用赤石脂散;因宿食者,用保和丸;因蟲者,用化蟲丸。諸種吐清水,可通用二術二陳湯。

吐弄舌

病狀名。吐舌,指舌體伸長弛緩,出口外而不收。弄舌,指舌體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內,或舌舐唇上下及口角左右。多見於小兒,屬心脾熱盛重症。

吐膿血

證名。吐血雜有膿液。多由熱毒壅盛,血絡損傷所致。亦可由藥誤引起。《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記載,內熱盛誤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

吐納

氣功術語。為吐故納新之略語。即把胸腹中的廢濁之氣從口中儘量呼出,再經鼻緩慢吸進清新之氣,是氣功中以習練呼吸為主的一類功法。法出《莊子·刻意》。書中謂:“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道士認為吐納可吸取生氣,吐出死氣,達到長生。《漢武帝內傳》:“吐納可以延年。”

吐綠水

證名。患者不食,先吐清水,後吐綠水,進而吐黑水、吐臭水。見《寓意草·面議倪慶雲危症再生治驗》。系胃氣欲絕之證。《張氏醫通》卷四:“嘔吐大痛,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先用理中湯溫中散寒以救胃氣,後用旋複花煎湯調服代赭石益氣降逆止吐。

吐利

證名。嘔吐、下利之證並見。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後世將卒暴嘔吐下利,躁擾不安者,稱為霍亂;僅見嘔吐下利,病程緩慢者,稱為吐利。《證治準繩·雜病》:“成無己雲:若止嘔吐而利,經謂之吐利是也;上吐下利,躁擾煩亂乃謂之霍亂,其與但稱吐利者有異也。蓋暴於旦夕者為霍亂,可數日久者為吐利。”因於寒者,證見吐利腥穢,澄徹清冷,完穀不化,小便清冷不澀,口不渴,脈微細而弱,治宜溫中散寒,用理中湯。因於熱者,證見吐利酸臭,治宜清熱降逆,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因風痰者,吐利而有痰,不飲食,治宜清熱祛風化痰,用水煮金花丸。參見霍亂條。

吐蛔痧

病證名。指蛔蟲病患兒感染痧毒而致吐蛔。治宜用消毒三棱針刺腿彎、臂彎痧筋上,流出紫黑毒血。另用香附、陳皮、木香、砂仁、萊菔子、山楂、檳榔等煎湯,稍冷飲之。

吐蛔

證名。見《衛生寶鑒》卷十四。蚘通蛔,即吐蚘。詳吐蚘條。

吐蚘

證名。指嘔吐蛔蟲。蛔古作蚘,即吐蛔。出《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仁術便覽》卷四:“吐蛔蟲,以苦楝根為君,佐以二陳湯。”上方意在驅蚘止吐。亦可用安蚘法。《景嶽全書》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則蚘自止矣。”因胃火而吐蚘者,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靜,輕者抽薪飲,甚者萬應丸。因胃寒而吐蚘者,但溫其胃,胃暖而蚘自安,用烏梅丸。因胃虛無食而吐蚘者,此胃氣大虛之候,速宜補胃溫中,用溫胃飲、理中湯、聖術煎。《張氏醫通》卷四:“吐蚘有寒、有熱、有寒熱交錯。寒則手足厥逆,吐出之蚘色淡白者,理中湯加烏梅、黃連、蜀椒;甚則蚘死而形扁者危矣。熱則蚘色赤而多,且跳動不已,安蚘丸主之。寒熱交錯,則病者靜而複時煩,得食而嘔,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烏梅丸主之。”使君子、鶴虱、蕪荑、檳榔等均有驅蚘作用。

吐黑水

證名。嘔吐黑水。見《寓意草·面議倪慶雲危症再生治驗》。為胃中津液枯竭之證。《張氏醫通》卷四:“黑水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則胃中之津久已不存。”

吐法

治療學名詞。系八法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高者,因而越之。”王冰注:“越,謂越揚也。”即吐法。指利用湧吐藥或其他能引起嘔吐的物理刺激(如羽毛探喉引吐等),使蓄積痰飲宿食或毒物隨嘔吐排出。適用於某些急症,如痰涎阻塞咽喉,妨礙呼吸;或食物停滯胃脘,脹滿疼痛;或誤食毒物時間不久,尚在胃中,均可湧吐可解。實證用瓜蒂、藜蘆、膽礬等;虛證用參蘆飲。吐法一般對孕婦禁用;老弱氣衰,亡陽血虛,諸種血症,病勢臨危之人慎用。

吐臭水

證名。口吐臭水。多因胃氣大傷所致。見《寓意草·面議倪慶雲危症再生治驗》。《證治匯補》卷五:“臭水是腸中逆來。”

①反胃,嘔吐。《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

②吐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入腎,竅瀉無度。”

③治法,湧吐。《素問·五常政大論》:“吐之,下之。”詳見吐法。

土運臨四季

運氣術語。出《素問·六微旨大論》。甲己均為土運,辰、戌、醜、未四支(季)都是土運寄王之位,中運土與此四歲支同氣,故所指即甲辰、甲戌、己醜、己未四年均為歲會。參見歲會條。

土運

運氣術語。五運之一。土主甲己,凡甲年、己年均屬土運。《素問·天元紀大論》:“甲己之歲,土運統之。”

土鬱奪之

治療原則術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王冰注:“土鬱奪之,謂下無壅滯也。”指中焦脾胃為濕邪鬱阻應予祛除。如濕熱鬱阻,腹痛腹脹,大便脹,大便稀粘而臭,舌苔黃膩,宜用苦寒燥濕法。若寒濕鬱於中焦,胸悶,噁心,嘔吐,腹脹,大便清稀,舌苔白膩,宜用苦溫化濕法。

土鬱

病證名。五鬱之一。脾胃之氣鬱滯之症。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食滯中焦,痰凝脾臟,熱蘊腸胃,皆為土鬱。證見心腹飽脹,腸鳴瀉利,嘔惡痰涎或清水等。滯則土鬱,滯在上宜吐,滯在中宜伐,滯在下宜瀉,可用奪鬱湯、善奪湯、疏土湯等方。

土癭

病名。系因水土因素而引起之癭瘤。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孫思邈分癭瘤為五,即:石癭、氣癭、勞癭、土癭、憂癭。治用五癭丸方,即取鹿靨以佳酒浸、炙幹內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十具愈。靨,一說為甲狀腺。

土瘍

病名。眼科疾病之一種。見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針眼,生外瞼弦上,初得但癢而腫,次則結一小核,乃作痛,屢屢不藥自消。”即針眼,詳見該條。

土喜溫燥

生理學術語。系借用五行學說以說明脾的生理特點。脾主運化,溫燥則運化健旺,吸收正常。若水濕過盛或過食生冷,就會損傷脾陽,影響脾運;脾虛不運又會形成濕濁內停,導致小便、水腫和痰飲等病症。

土位

運氣術語。濕土所主之位。《素問·至真要大論》:“土位之主,其寫以苦,其補以甘。”王冰注:“土之位,秋分前六十一日,四之氣也。”

土生萬物

人體生理術語。五行學說中脾胃屬土,故借自然界萬物滋生於大地的現象,比喻脾胃為營養生化之源的生理特點。胃主受納和消化食物,脾主吸收和輸布營養精微,為各臟腑器官組織的生長和機能活動提供物質基礎。

土氣不調

病證術語。指脾土運化功能失常。《千金要方》:“土氣不調,四肢不舉,言無音聲。”

土輪

人體部位名。即肉輪,詳見該條。

土栗

病名。生於足跟部狀若栗子非化膿性光亮堅硬腫塊。《外科大成》卷二記述曰:“土栗,生於足根之旁,黃腫如琉璃,無膿,由行路崎嶇,肭傷筋骨所致。”又有名曰:琉璃疽、跟疽、牛繭蠶等。其發病多因局部長期受壓、磨擦,氣血阻滯所形成。證見足跟部逐漸形成棗、栗形腫塊,由小而大,色黃光亮,無明顯痛苦。若因外傷潰破而引起化膿性感染,則應予以治療。治宜活血散結,宣通疏滯法,內服可選用仙方活命飲。如繼發感染而蓄膿者,當切開引流,瘡面外用輕乳散。

土癩

病名。癩(麻風)證之一種,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孫氏按其發病之形狀與色澤等,分癩為金、木、水、火、土、黃、白、烏、赤、青癩,以及蟋蟀癩、面癩、雨癩、麻癩、(蟲旬)癩等。“土癩者,身體塊磊如雞子、彈丸許”,該病宜早治,發展則麻木不仁,穿潰成瘡,膿液臭穢難聞,終成不治之症。相當於現代之瘤型麻風病。

土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治土黃身體冷,面色青,宜灸太沖及百會後心發際百壯。若面目及十指俱青,不治也。”

土疳

病名。眼科疾病之一種。見《雜病證治準繩》:“土疳證謂脾上生毒,俗呼偷針眼是也。”即針眼,詳該條。

土風瘡

病名。時發時止之丘疹類疾病。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該書認為其發作原系由“肌膚虛疏,風塵入於皮膚故也”,故以命名。其發作特點為乍發乍瘥,證見狀若風疹,瘙癢難忍,搔之破潰而成瘡。治宜疏風敗毒止癢,內服多用《局方》之消風散,或選荊防敗毒散,注意誘發因素之觸及以預防其發作。類似現代之丘疹性蕁麻疹。

土方

地區性民間使用的簡便方藥。

土不制水

病機術語。脾屬土,腎屬水。根據五行的生克關係,在正常情況下,脾土制約水液,使其正常運化,不使氾濫成病。若脾土虛弱不能制約水濕,則可氾濫為患,出現水腫、痰飲等症。

①泥土,土壤。《素問·氣交變大論》:“風雨大至,土崩潰。”

②五行之一,指土行。《素問·藏氣法時論》:“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③代表脾臟。《靈樞·熱病》:“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④五運之一,指土運。《素問·五常政大論》:“土曰備化。”

⑤六氣之一,指太陰濕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

透邪

治療學術語。亦稱達邪透表。即透達表邪的治法。外感表證,須透邪外出,故稱。

透天涼

針刺手法名。出《針灸大全》。其法將預定針刺深度分為淺(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層,操作時,由深至淺,每層緊提慢按六次,如此反復幾遍(稱幾度),至病人自覺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涼感時出針,不揉閉針孔,有瀉陽退熱的作用。適用於肝陽上亢及溫瘧、骨蒸癆熱等症。凡經施術5-7度後,如無涼感出現,宜即出針,另換它法。

透熱轉氣

即透營轉氣。《溫熱論》:“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參見該條。

透膿

即攻潰。詳該條。

透鏡灸

日光灸之一種。見該條。

透關射指形

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小兒指紋,命脈向裏,主驚風,痰熱聚於胸膈。

透關射甲形

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小兒指紋,命脈向外,主驚風,肝木克脾土之敗證。

透關射甲

診斷學術語。系一種指紋診法術語。指小兒指紋透過風、氣、命三關,一直射至指甲端的現象,多屬病勢危重。

透刺法

一針多穴的刺法。即透穴法。見該條。

透表

即透邪。詳該條。

透斑

溫病治法之一。溫病熱入營分,內迫營血,斑點隱隱欲出而使用清營透熱之法,以清透斑毒。常用清營湯。《溫熱論》:“營分受熱,則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無寐,成斑點隱隱,即撤去氣藥……急急透斑為要。”

頭重

證名。頭部自覺重墜,或如布帶束裹的感覺。出《素問·刺熱論》。多因外感濕邪、疫氣或濕痰壅阻所致。若濕淫外著,或痰濕上蒸,必壅蔽清道,致氣血不利,沉滯於經隧脈絡,故頭重。(《證治準繩·頭重》)《張氏醫通》卷五治療濕熱上攻頭重,秋、冬、春季俱用羌活勝濕湯;夏暑用蒼術白虎湯,並瓜蒂散加蒼術、槁本。內傷元氣;頭重氣乏者,用敗毒散加蒼術、蔓荊子。又腎氣虛衰亦可出現頭重。《古今醫統·頭重》:“精滑脫,腎氣竭而陰微,不能與胃氣上升,以接清陽之氣,故病多頭重。”治宜補腎益精。外感熱病亦常兼見頭重,治宜清泄通下等法。參見首如裹條。

頭針療法

針刺療法之一。是針刺頭皮上特定刺激區以治病的方法。又稱頭皮針療法。1972年始見報道。該法參照現代醫學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理論,結合疾病的部位,選用與之相應的刺激區。針刺時,以毫針在選定的刺激區上,沿皮膚進針至一定深度,然後予以大幅度、高頻率的撚轉,出現針感後仍持續撚轉3-5分鐘。留針10-20分鐘。期間可再行撚轉1-2次,亦可加用電針刺激。多用於中風偏癱,腦動脈硬化,失語,震顫性麻痹,神經性頭痛等症。

頭脹

證名。自覺頭部脹重不適。外感內傷均可引起。外感多因濕熱鬱蒸所致。《傷寒緒論·頭脹》:“冬溫、風溫、溫病、熱病、時行、中暍、中暑,多有頭重脹痛,皆是濕熱火氣內燔,慎不可用發散藥。如冬溫,陽旦湯;風溫,萎蕤湯;溫病,黃芩湯;熱病、時行、中暍,白虎湯;中暑,清暑益氣湯。”內傷多因肝火上逆所致,治宜瀉肝降逆,方用龍膽瀉肝湯等。濕痰、食積、疰夏等症,亦可見頭脹。參見各條。

頭暈

病證名。頭腦昏暈感覺自身或周圍景物旋轉,甚至噁心嘔吐之證。《醫碥·眩暈》:“暈與運同,旋轉也,所見之物皆旋轉如飛,世謂之頭旋是也。”《慎齋遺書》卷九:“頭暈,有腎虛而陽無所附者;有血虛火升者;有脾虛生痰者;有寒涼傷其中氣,不能升發,故上焦元氣虛而暈者;有肺虛肝木無制而暈者。”腎陰虛,陽無所附者,用六味湯加人參;血虛火升者,用芎歸芍藥湯;脾虛生痰者,用四君子加半夏、天麻;寒涼傷氣,氣虛而暈者,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者,用複方天麻鉤藤飲。參見眩暈條。

頭運眼花

證名。自覺身體飄忽不定、眼花繚亂。或作頭暈眼花。《景嶽全書·雜證謨》:“但忽運而忽止者,人皆謂之頭運眼花。”詳眩暈條。

頭搖

證名。頭部搖擺顫動不能自製的症象。又名搖頭。《證治準繩·雜病》:“頭搖,風也,火也。二者皆主動,會之於巔,乃為搖也。”頭搖有少陽經證與陽明府證之分。風火相煽,卒然頭搖,項背強痛,為少陽經證,用小柴胡去參加防風;裏實腹痛,不大便而頭搖者,為陽明府證,用涼膈散或大柴胡。若老人及病後氣虛,火犯上而鼓動者,用十全大補湯、大建中湯,加羌活(《張氏醫通·諸痛門》)。

頭眩偏痛痧

病證名。痧證見頭眩內熱,或半邊頭痛、心煩不安者。痧證之一。《痧脹玉衡·頭眩偏痛痧》:“痧氣慢者,上升於二陽頭面。常覺頭眩內熱,或半邊頭痛、心煩不安。宜刮痧。不愈,用清涼之劑治之。”參見痧條。

頭眩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即眩暈。詳該條。

頭旋眼花

病證名。即眩暈。《醫學心悟·眩暈》:“眩,謂眼黑;暈者,頭旋也。古稱頭旋眼花是也。”詳眩暈條。

頭旋

證名。感覺自身與周圍景物旋轉。又稱頭暈。《醫碥·眩暈》:“暈與運同,旋轉也,所見之物皆旋轉如飛,世謂之頭旋是也。”詳頭暈條。

頭項強痛

證名。頭項部牽強不舒作痛。見《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多因邪在肌膚或遏阻經絡所致。外感表證,宜發散解表。如久病項強,多屬痹證,宜祛風化濕、蠲痹通絡。又痙病初起,亦常有頭痛項強,症情較重,治宜鎮痙熄風為主。本證可見於某些神經系統感染性疾患及頸椎病等。

頭響

證名。腦鳴的別稱。《四科簡效方·內科通治》:“頭響即腦鳴也。”詳見腦鳴條。

頭維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足少陽之會。在頭側部,當額角發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另說“在額角發際,本神旁一寸”(《太平聖惠方》)。布有耳顳神經分支,面神經顳支及顳淺動、靜脈額支。主治頭痛,眩暈,目痛,迎風流淚。沿皮刺0.5-1寸。

頭痛痧

病證名。痧毒中於臟腑,上沖三陽巔頂或三陽頭面肌肉之證。痧證之一。《痧脹玉衡·頭痛痧》:“痧毒中於臟腑之氣,閉塞不通,上攻三陽巔頂,故痛入腦髓,發暈沉重,不省人事,名真頭痛,朝發夕死、夕發旦死。急刺破巔頂,出毒血以泄其氣;藥惟破其毒氣,清其臟腑為主。痧毒中於臟腑之血,壅瘀不流,上沖三陽頭面肌肉,故肌肉腫脹,目閉耳塞,心胸煩悶。急刺破巔頂及諸青筋,出毒血;藥宜清其血分,破其壅阻為要。”痧毒中於氣分,用四十二號旅象方;中於血分,先冷服紅花膏子半盞,再用四十三號鼎象方。參見痧條。

頭痛

病證名。凡整個頭部以及頭的前、後、偏側部疼痛,總稱疼痛。凡外感六淫,內傷臟腑,導致陽氣阻塞,濁邪上鋸,肝陽上亢,精髓氣血虧損,經絡運行失常者,均能發生頭痛。按病因分,頭痛有外感、內傷之別。外感頭痛,有感冒風寒、風熱、風濕、傷暑,火邪致痛及傷寒頭痛等。內傷頭痛,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肝陽、傷食、瘀血致痛等。從經絡分,有三陽頭痛(太陽頭痛、陽明頭痛、少陽頭痛)、三陰頭痛(太陰頭痛、少陰頭痛、厥陰頭痛)等。按病情輕重、病程長短、發作規律及疼痛部位分,有真頭痛、頭風、偏頭痛、雷頭痛、腦風、巔頂痛、久頭痛等。詳見各條。

頭軟

五軟之一。又名頭項軟。即頭項軟弱,不能抬起。因小兒先天胎稟不足,腎之陽虛髓虧,後天營養不良,脾之清陽不升所致。治宜溫腎補脾,益氣升陽。用補中益氣湯,兼服補腎地黃丸。

頭竅陰

經穴名。《針灸甲乙經》名竅陰;《聖濟總錄》名首竅陰;《針灸資生經》名頭竅陰。別名枕骨。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太陽之會。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沖與完骨的中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一交點處。布有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吻合支及耳後動、靜脈分支。主治頭項痛,耳痛、耳鳴、耳聾、喉痹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頭偏痛

病證名。偏頭痛的別稱。《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夫頭偏痛者,由人氣血俱虛,客風入於諸陽之經,偏傷於腦中故也。”詳偏頭痛條。

頭皮針療法

針刺療法之一。即頭針療法。見該條。

頭皮痛

證名。多由風火上犯所致。治宜輕揚散火,用黃芩、黃連、山梔、天花粉、玄參、連翹等藥(《醫林繩墨·頭痛》)。如局部腫痛,可配用外治法。《外治壽世方》卷二:“頭皮腫痛,好雞蛋、黃白調勻,塗腫處即愈。”

頭腦鳴響

證名。見《雜病源流犀燭·頭痛》。亦稱腦鳴、頭響。詳該條。

頭目不清利

證名。頭腦不爽利,感覺視物模糊。見《蘭室秘藏·頭痛門》。由風濕熱痰涎鬱於頭部所致。治宜散風、清熱、祛濕、化痰諸法,以清頭明目,用川芎丸、防風散、川芎散、沃雪湯、清神養榮湯(《東醫寶鑒·外形篇》)。肝陽上亢、氣鬱等均可引起本症。參見眩暈條。

頭面正中線

經穴定位線。為督脈、任脈經過處,頭正中線(發際內),分佈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風府、啞門;面正中線,分佈素髎、水溝、兌端、齦交、承漿等各穴。

頭面瘡

病名。指發生於頭面部的濕瘡。出《保嬰撮要》卷三十二。多由臟腑積熱,外受風濕、濕熱相搏而成,小兒多見,常見頭面皮膚濕紅,搔癢起疹,破流黃水,反復發作;甚則漫延全身。治宜清熱疏風利濕。內服防風通聖散化裁,外搽青黛散。類似小兒濕疹。

頭顱骨

解剖結構名。

①指頂骨。

②指覆蓋腦實質的骨骼。主要由左右頂骨和部分額、枕骨構成。

頭臨泣

經穴名。《針灸甲乙經》名臨泣;《聖濟總錄》名目臨泣;《針灸資生經》名頭臨泣。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足少陽、陽維之會。在頭部,當瞳孔直上入前發際0.5寸,神庭與頭維連線的中點處。布有額神經內、外側支的吻合支和額動、靜脈。主治頭痛,目眩,目外眥痛,目翳,鼻塞,鼻淵,驚癇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頭冷

證名。頭部感覺寒冷,或伴頭痛的病症。多因陰陽氣血不足或風氣偏勝所致。《羅氏會約醫鏡》卷六:“頭上冷而畏風,或痛或不痛,屬後天氣血之不足也。”治用加味十全大補湯等方。風氣侵襲者,宜用祛風方藥。

頭角

人體部位名。亦稱額角。指前發際兩端彎曲下垂所呈之角。《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上抵頭角。”

頭汗

證名。頭面局部多汗。多因邪熱內鬱,熱蒸於上。《傷寒明理論·頭汗》:“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裏,身必發黃,如熱不得越而上達者也。又熱入血室,與其虛煩,或陽明被火,及水結胸,皆但頭汗出也,俱是熱鬱於內,而不得越者也。”治宜梔子豉湯、茵陳蒿湯、大陷胸湯等方。有因水虧火旺而致者,頭頂出汗,乃腎火有餘而腎水不足。治宜滋腎清肺,可用桑葉、熟地、北五味、麥冬等;或滋陰降火,用當歸六黃湯(見《石室秘錄·斂治法》)。有因胃火上騰者,每當飲食時,即頭汗淋漓。治以瀉胃火為主,方用收汗丹(《辨證錄·汗症門》)。有因濕勝所致者,亦汗出頭額,用勝濕湯(《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有瘀血內蓄而致者,可選用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證治匯補》卷三、《類證治裁·汗症》)。若關格不通或重病陽脫而見頭汗,屬危證(《醫略六書·雜病證治》卷二十)。

頭骨

解剖結構名。又名(壬頁)顱。即顱,頭部骨骼。由腦顱骨與面顱骨構成。

頭風眩暈

病證名。見《醫碥·眩暈》。又稱頭風眩運。詳該條。

頭風眩運

病證名。因風痰結聚胸中,壅遏清陽所致眩運。《醫碥·眩暈》:“痰涎隨風火上壅,濁陰乾於清陽也,故頭風眩暈者多痰涎。”《儒門事親·風門》:“風頭風眩運,手足麻痹,胃脘發痛,心腹滿悶,按如水聲,可用獨聖散吐之。”吐訖,用清上辛涼之藥,如防風通聖散加半夏等。參見風痰眩暈條。

頭風旋

病名。見《外臺秘要·頭風旋方》。又稱風頭旋。詳該條。

頭風屑

證名。頭皮燥癢,搔落白屑的病證。見《醫碥·頭痛》。若風熱上攻,兼見頭目眩痛,大便實者,用瀉青丸。亦可用萬病紫菀丸。虛者用人參消風散。若止有白屑,無何兼症,用白芷、零陵香等藥外治(見《證治準繩·頭痛》)。

頭風

病證名。經久難愈之頭痛。《醫林繩墨·頭痛》:“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頭痛卒然而至,易於解散也;頭風作止不常,愈後觸感復發也。”因素有痰火,風寒襲入則熱鬱而頭痛經久難愈。其症自頸以上,耳目口鼻眉棱之間,有麻痹不仁之處,或頭重,或頭暈,或頭皮頑厚,不自覺知,或口舌不仁,不知食味,或耳聾,或目痛,或眉棱上下掣痛,或鼻聞香極香,聞臭極臭,或只呵欠而作眩冒之狀(見《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熱者消風散,冷者追風散。頭風發時悶痛,必欲棉裹者,為熱鬱,用二陳湯加酒芩,荊芥、川芎、薄荷、石膏、細辛。頭風痛在一側者,名偏頭風。兩太陽連腦痛者,名夾腦風。頭風而見頭面多汗,惡寒者,名首風。詳見各條。

頭第一側線

經穴定位線。為曲差至天柱間連線,足太陽膀胱經經過處。分佈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各穴。

頭第二側線

經穴定位線,為頭臨泣至風池間連線,足少陽膽經經過處。分佈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等各穴。

頭沖

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作頸沖,並曰:“一名臂臑。”後世將此穴作為臂臑穴之又名。詳該條。

頭不生髮

病證名。見《普濟方》。小兒頭不生髮,或因病後禿落。因氣血虧損不能養發所致。治宜補益氣血,用八珍湯加巨勝子。

腦部。《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偷針眼

病名。見《原機啟微》。即針眼。詳見該條。

偷針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也即針眼。《證治準繩·雜病》:“祝其背上即有細紅點如瘡,以針刺破眼時即瘥,故名偷針,實解太陽經結熱也。”詳見針眼條。

痛胎

病證名。《邯鄲遺稿》:“妊娠腹痛者,名痛胎。”《葉氏女科證治》:“妊娠初受妊時,即常患腹痛者,此由熱之故,名曰痛胎。一時不能速愈,宜服梔芩湯(山梔、黃芩、當歸、玄參、枳殼、蘇梗、陳皮、白芍、杜仲)數劑”。

痛如針刺

證名。系指眼珠疼痛如針刺的證候。見《銀海精微》。本證之病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心經實火所致,目赤熱刺痛,持續無間;二是體疲目勞,榮氣不上溯於目所致。目多不赤,疼痛時作時止。實證以瀉火解毒為主。方用五味消毒飲加赤芍等;虛證宜益氣養榮,方用人參養榮湯加減治療。

痛如神祟

證名。系指眼外觀無紅赤腫脹,突然疼痛,如針刺火灼,時作時止的證候。又名神祟疼痛。《銀海精微》:“痛如神祟……痛甚怪異……當有神祟為禍而害眼,孰知陰陽偏勝,動靜氣血攻擊使然。”臨床上應結合全身症狀辨證論治。參見痛如針刺條。

痛經

病名。亦名經前腹痛、經行腹痛、月水來腹痛、經後腹痛等。指在每次月經期間,或行經前後出現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劇痛難忍者,稱為痛經。是婦女的常見病之一,尤以青年婦女為多見。如僅感小腹或腰部輕微脹痛不適,則是常有的現象,不作痛經論。臨床常見的痛經有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痛經等。詳氣滯痛經、血瘀痛經等條。

痛風腫

病證名。見《醫學入門·水腫》。即痛風身腫,或名風腫。參見各該條。

痛風身腫

病證名。見《證治匯補·水腫章》。即痛風腫,或名風腫。參見各該條。

痛風

病名。古籍另有曆節、白虎曆節、白虎風等名,或認為痛風屬痹證範疇,與痛痹、風痹關係密切。關於此病病因。《明醫指掌》卷六:“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或涉冷受濕取涼,熱血得寒則污濁凝泣,不得運行,所以作痛。”或因內傷、氣血虧損、外感風寒或濕痰陰火流滯經絡。症見四肢,或腰背劇痛,又以指趾關節腫痛、畸形為多見。《張氏醫通》:“痛風一證,《靈樞》謂之賊風,《素問》謂之痹,《金匱》名曰曆節,後世更名白虎曆節。……”《醫略六書·痛風》闡述此病證治謂:“輕則骨節疼痛,走注四肢,難以轉側,肢節或紅或腫;甚則遍體瘰塊,或腫如匏,或痛如掣,晝靜夜劇。……主以四物湯加秦艽、威靈仙。在上加桂枝、羌活;在下加牛膝、防己;濕痰加南星、半夏;血瘀加桃仁、紅花;濕熱加蒼術、黃柏;氣虛加人參、黃芪;血虛加阿膠、黃明膠;陰虛加生地、龜板;陽虛加虎骨、鹿茸。”寒甚者,用烏頭湯、倉公當歸湯;化熱者,可用《千金》犀角湯、桂枝芍藥知母湯或清熱定痛湯(林開燧《雜症會心錄》方)。參見曆節風、白虎曆節風、風痹、寒痹等條。

痛痹

病名。

①指以關節疼痛為主證的痹證。《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故痛痹又稱寒痹。《金匱翼·痹證統論》:“痛痹者,寒氣偏勝,陽氣少、陰氣多也。夫宜通而塞則為痛,痹之有痛,以寒氣入經而稽遲,注而不行也。”參見痹、寒痹條。

②指痛風。虞摶謂:“夫古之所謂痛痹者,即今之痛風也。”參見痛風條。

筩(走斥)(tǒng-shuò)

醫療技術名。出《五十二病方》,陰囊積水等病證以穿刺放水手術名筩(走斥)。筩,為中空如筩之針。《靈樞·四時氣》:“徒(疒水)……以鈹針針之,已刺而筩之,而內之。”是用鈹針刺過後,再用中空之筩針刺以泄水。《醫學綱目》之“刺灸水腫有五法”中原注有“筩針,針中有空竅,如筩出水也。”(走斥),讀搠,刺也。筩(走斥),類似現代之穿刺。

筒灸

灸法的一種。見《備急千金要方》。利用細竹管(箭竿)或葦管塞入耳中,在另一端施灸。主治口眼歪斜、耳病等。

瞳子散大

病證名。系指瞳神散大的證候。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二。參見瞳子散大條。

瞳子髎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後曲、魚尾、太陽、前關。屬足少陽膽經。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在面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布有顴面神經,顴顳神經,面神經的顳支,及顴眶動、靜脈。主治頭痛,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目翳,青盲,視力減退,結膜炎,淚囊炎,視神經萎縮等。沿皮刺0.5-1寸。艾條灸5-10分鐘。

瞳子

黑睛中央的圓孔,又稱瞳孔。《靈樞·寒熱》:“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靈樞·大惑論》:“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

瞳神欹側

病證名。系指瞳神歪斜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瞳仁不正、瞳神偏射、瞳神不正、瞳欹。相當於今之瞳孔變位。本病多由風熱毒邪或外傷引起。常由黑睛破損,黃仁從破口迸出或嵌貼於破口處引起失治,日久粘定而成。若黑睛無破損而瞳神欹側者,多由先天畸形或某些內眼手術所致。治療時應針對病因辨證施治,必要時可採取手術。

瞳神細小

病證名。見《眼科約編》。也即瞳神縮小。參見該條。

瞳神縮小

病證名。系指瞳神漸漸縮小,甚則如針,展縮失靈,視力下降的病證。見《審視瑤函》。本病相當於今之虹膜睫狀體炎。又名瞳神緊小、瞳人鎖緊、瞳神細小、瞳神焦小、瞳縮。本病的病因:

①肝膽火熾,風濕熱邪,肝腎陰虧致虛火上炎等上犯清竅引起。

②由外傷或某些白睛、黑睛疾病所致。由肝膽火熾引起者,宜瀉肝膽實火,方用龍膽瀉肝湯。由火熱深入引起黃液上沖或血灌瞳神者,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由風濕熱邪引起者,宜祛風清熱除濕,用抑陽酒連散加減。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者,宜滋陰清熱瀉火,用清腎抑陽丸加減。由外傷等其他原因引起者,宜針對病因處理。

瞳神散大

病證名。系指瞳孔擴大而不縮回複的病證。又名瞳子散大、瞳人散杳、瞳神闊大、瞳人開大。本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由風熱、鬱怒、肝膽實火所致者,其發病迅速、頭眼脹痛、風輪紅赤、黑睛霧狀混濁、眼珠變硬、視力下降。證治參見綠風內障條。

②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者,常外眼無特殊改變而視物昏渺。治宜滋陰益氣。方用益陰腎氣丸加減。

③因外傷引起者,常有氣滯血瘀之症狀。治宜活血化瘀,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瞳神缺陷

病證名。見《一草亭目科全書》。即瞳人幹缺。參見該條。

瞳神偏射

病證名。見清·顏筱園《眼科約編》。即瞳神欹側。參見該條。

瞳神闊大

病證名。見《異授眼科》。也即瞳神散大。詳見該條。

瞳神緊小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也即瞳神縮小。詳見該條。

瞳神幹缺

病證名。見《眼科易知》。即瞳人幹缺。詳見該條。

瞳神

人體解剖名稱。

①僅指黃仁中央之圓孔,即今之瞳孔。《銀海精微》:“瞳人之大小隨黃仁之展縮,黃仁展則瞳人小,黃仁縮則瞳人大。”

②泛指瞳孔及目珠內各種組織。如神水、黃精、神膏、視衣等。瞳神一詞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瞳子、瞳人、瞳仁、金井、眸等。瞳神內應於腎,為五輪中之水輪,肝腎同源,故瞳神病常與肝腎有關。

瞳仁焦小

病證名。系指瞳神縮小的病證。見《一草亭目科全書》。詳見瞳神縮小證條。

瞳仁

人體解剖名稱。系指瞳神。《眼科龍木論》:“水輪在四輪之內,為四輪之內。能以克明視萬物,故乃呼為瞳仁。”詳見瞳神條。

瞳人散杳

病證名。系指瞳神散大的證候。見《醫學入門》。詳見瞳神散大條。

瞳人開大

病證名。系指瞳神散大的證候。見《眼科捷徑》。即瞳神散大。詳見該條。

瞳人緊鎖

病證名。系指瞳神漸漸縮小甚則如針的病證。出《銀海精微》。也即瞳神縮小。詳見該條。

瞳人幹缺

病證名。系指瞳神縮小、金井不圓、上下東西如鋸齒或如梅花。甚或瞳神被膜障內遮、視力銳減的病證。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又名瞳神缺陷、瞳神幹缺。本病多由肝腎陰虧、虛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陰降火。主用補腎明目丸加減。

瞳人反視

病證名。系指瞳人偏傾一側之病證。見《青囊真秘》卷一。即瞳人反背。詳見該條。

瞳人反背

病證名。系指瞳人偏傾一側之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瞳人反視。《審視瑤函》:‘珠斜翻倒轉,白向外而黑向內也。’”本病屬目偏視之重症。參見該條。

瞳人淡白內障

病證名。系指瞳人淡白、欲成內障、不痛不紅、視物不清的病證。也即圓翳內障初起之症狀。詳見該條。

瞳人

人體解剖名稱。見《秘傳眼科龍木論》。也即瞳神。詳見該條。

童子怯

病證名。崔秉銑《婦科宗主》:“閨女十五、六歲,月經行一、二次或從來未行而經閉者,人漸漸黃瘦,內骨蒸熱,咳嗽或腹內有塊時疼,名曰童子怯。”治參室女經閉成勞條。

童子鬁

病名。指嬰兒至兒童期所生的瘰鬁。亦名乳鬁。多因先天虛損而致。症見瘰鬁旋起旋消,或結核久而不化,或時大時小。治宜補氣血化核解毒之劑。若偏熱者用燈籠草、野菊花和紅糖少許煎服。偏寒者用消腫散外敷。

童月軒

清末醫家。湘西人。家數世業醫。承家學,亦習岐黃術。臨證期間有感於醫學成方浩繁,經方、時方又非醫者莫能使用,乃將家藏曆試多驗之單方338首,補為《曆驗再壽編》(1923年)以方便患者選用。此書後被收入《三三醫書》。

童天成

明代女醫家。字玉峰。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精岐黃術,善治痰病。嘗述種種痰病變證曰:“若熱痰則多煩熱,濕痰則多倦怠軟弱,風痰則多癱瘓、奇證,驚痰則多心痛、癲疾,冷痰則多骨痹痿疾,飲痰則多脅痛、臂痛,食積痰則多癖塊痞滿。”言簡意賅,對臨床有所啟迪。倪朱謨採訪其說,錄入其所撰《本草匯言》中。

童損

病證名。見繆慎齋《婦女衛生醫藥常識》。指室女經閉後,漸見形瘦肉削,食少神疲,或見顴紅、咳嗽、潮熱、骨蒸等症狀,稱為童損,俗名童子勞。治參室女經閉成勞、室女經閉咳嗽等條。

童歧

清末醫家。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初習舉業,兼究醫術。1928年被謫姚江(今餘姚),訪得當地一世醫遺有《秘傳醫學指導證治》(一名《秘傳醫學指南》)二卷。書中共述疾病證治八十則。又抄錄《秘傳婦科摘錄》,並將所抄諸書集為《秘傳醫學叢書總錄》。

童女

未成年的女孩。

童男

未成的的男孩。

童癆

病證名。吳道源《女科切要》:“室女經水既通,而至期複又不來者,面黃肌瘦,內熱,是童癆。”參見室女經閉成勞條。

銅中毒

病名。因大量吸入銅粉塵及煙霧,或服用過量銅鹽中毒。症見頭痛,頭暈,全身乏力,口腔粘膜藍染,口有金屬味,噁心嘔吐,劇烈腹痛腹瀉,嘔吐物及排泄物呈藍綠色,或更見嘔血,黑糞。嚴重者,次日發熱,心動過速,血壓下降及昏迷、痙攣等,肝腎功能異常,甚則衰竭。中毒時間延長,可見溶血現象。因接觸所致者,可見接觸性皮炎,濕疹,甚至壞死。宜中西醫結合救治。《本草綱目》卷四載解銅毒藥物,有慈菇、胡桃、鴨通汁等,可資參考。參見金石毒條。

銅針

針具名。指銅質所制的針具。或謂我國在青銅器時代已開始應用。

銅痧

病名。痧證而見全身頭面眼珠色如薑黃者。因脾胃濕熱所致。《痧瘧全書》卷中:“銅痧,渾身上下頭面眼珠,盡如薑黃色者,邪熱攻乎脾胃,而土之本色現於外也。蓋脾為陰髒,已土主燥;胃為陽腑,戊土主濕,一濕一燥,濕熱薰蒸,如盦面狀,狀發黃也。”參見痧、痧氣條。

《銅人針灸經》

針灸著作。七卷。此書雖冠“銅人”之名,實與“銅人”無涉。系元代書商抄錄《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針經》的全文,析分為卷一-六,另附針灸禁忌一卷。原書成於唐代,作者已無可考。書中記載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針治經驗,並附十二幅腧穴圖。現存明·清刻本、《四庫全書》本等。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針灸著作。又名《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書在1027年由宋醫官院木板刊行,並刻於四壁石碑上,同時補入《穴腧都數》一卷。書名“銅人”,系在編此書的同時,由王惟一等鑄制了我國最早的一具針灸銅人型而得名。書中詳述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和督、任二脈的循行路線和腧穴,參考名家學說予以訂正,並繪製經脈腧穴圖。此書還對《靈樞·經脈》的原文作了注釋。由於內容簡明扼要,頗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現存系經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經金人閉邪瞆叟於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編的五卷本。後者曾補入了一篇“針灸避忌太一之圖”,並改名《新刊補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現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銅人內景圖論》

解剖生理著作。鄭守謙撰。本書以中西醫合參的方式介紹人體解剖、生理學(包括臟腑、經絡、經穴)及胎兒發育等方面的內容。書中也收入一些涉及八卦及基督教的內容。1923年長沙明道中醫學校出版石印本。

銅人

①指供針灸教學所用銅鑄的人體經脈腧穴模型。最早鑄制銅人為北宋針灸學家王惟一。

②書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的簡稱。詳該條。

桐油中毒

病名。因誤食桐油出現中毒症狀。證見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及發熱、氣短、肢麻、水腫、心臟擴大、肝腎功能損害等。宜中西醫結合救治。《本草綱目》卷四載解桐油毒藥物,有甘草、幹柿等。可資參考。

《桐君藥錄》

藥學著作。見《隋·經籍志》。三卷(《通志藝文略》作二卷)。又名《桐君采藥錄》,已佚。

桐君

上古時藥學家。相傳為黃帝之臣,從事采藥,多識草木性味,定三品藥物,立君、臣、佐、使醫方理論。著《采藥錄》三卷,已佚。

同者盛之

運氣術語。指六氣與五運相同,則其所主生物蕃盛。《素問·五常政大論》:“六氣五類,有相勝制也。同者盛之,異者衰之。”

同者逆之

治療學術語。指主客氣相同者,宜用逆治法。如主客同司火熱,則當治以鹹寒;如主客同司寒水,則當治以辛熱。《素問·至真要大論》:“必要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同陰之脈

足少陰的別絡。《素問·刺腰痛論》:“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痏。”王冰注:“足少陰之別絡也,並少陽經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分,乃別走厥陰,並經下絡足附,故名同陰脈也。”

同天化

運氣術語。歲運與司天一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五運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

同天符

運氣術語。指逢陽年(陽幹),太過的中運之氣與在泉之客氣相合。《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過而同地化者三……太過而加同天符。”如甲辰、甲戍年,甲為陽土,辰、戍年太陰濕土在泉,是陽土運與在泉濕氣合,即為同天符年。此外,壬寅、壬申、庚子、庚午亦為同天符。

同歲會

運氣術語。指逢陰年(陰乾),不及的中運之氣與在泉之客氣相合。《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不及而加同歲會也。”如癸巳、癸亥、癸卯、癸酉四年,均為火運不及,巳亥年為少陽相火在泉,卯酉年為少陰君火在泉,是陰火運各會於客氣之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即為同歲會年。此外,辛醜、辛未亦為同歲會。

同身寸

針灸取穴比量法。出《千金要方》。是指以患者本人體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為量取穴位的長度單位。主要有骨度和指寸法兩種,臨床多指後者,如中指同身寸等。此外還有目寸、口寸等,今已鮮明。詳見各該條。

同氣異形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同是一種六淫之邪致病,其本病與標病症狀未必一致,可出現不同證候。《素問·至真要大論》:“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複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

同氣

自然界六淫之氣中於人,與人體六經之氣相合者為同氣,如風入厥陰、寒入太陽等;不與六經之氣相合者為客氣。《素問·標本病傳論》:“人有客氣有同氣。”

同名經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手足同名稱的經脈所屬穴配合同用。如手、足太陰,手、足陽明等,各經脈均相互銜接,治療上有協同作用。例如齒痛,取手陽明經的合穀和足陽明經的內庭。《百症賦》中有“熱病汗不出,大都更接於經渠”;“倦言嗜臥,往通裏、大鐘而明”等,均屬此範圍。本法與接經取穴同出手足同名經相接的理論。參見該條。

同精

指共同保養精氣。《靈樞·五亂》:“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

同化

運氣術語。指屬於同類而化合。參運氣同化條。

同地化

運氣術語。歲運與在泉之氣一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願聞同地化者何謂也?”

同病異治

同一病證,因時、因地、因人不同,或由於病情進展程度、病機變化,以及用藥過程中正邪消長等差異,治療上應相應採取不同治法。《素問·五常政大論》:“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通瘀破結

同破瘀消症。詳該條。

通因通用

治療學術語。系反治法之一,指有瀉下症狀,而仍然使用通下方法治療。適用於內有積滯而外見瀉利的證候,如傷寒陽明證熱結旁流之類。《素問·至真要大論》:“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塞因寒用,通因通用,心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通玄指要賦》

針灸歌賦名。即《流注指要賦》。竇默作,出《衛生寶鑒》。內容講刺法、配穴。據題辭所述,內容多出自其師李氏的經驗:“授穴之秘者四十有三,療疾而弗瘳者萬千無一。”竇氏因“輒裁八韻,賦就一篇”,以“共傳於同志”。

通泄

即通腑泄熱的簡稱。詳該條。

通下

即下法。詳該條。

通瞳

證名。指瞳神極度散大之證。《銀海精微》:“通者,黃仁水輪皆黑,黃仁似無,瞳仁水散,似無瞳人,此黃仁與瞳仁通混不分,號曰通瞳。”屬瞳神散大。參見該條。

通天

①與自然相通。天,天地自然;通,聯通,相通。《素問·病能論》:“《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素問·生氣通天論》:“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②《靈樞》第七十二篇篇名。通,通曉;天,人體先天稟賦和生理特徵。本篇主要論述了人的五種體質類型,供臨床診治參考。

③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天臼、天伯。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另說在前發際正中直上4.5寸(《針灸甲乙經》);或在前發際正中直上3.5寸(《千金要方》)。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及顳淺動、靜脈和枕動、靜脈的吻合網。主治頭痛,目眩,鼻塞,鼻衄,鼻痔,及急、慢性鼻炎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通俗傷寒論》

傷寒著作。十二卷。清·俞根初原著。本書融合古今有關論著,結合作者臨床經驗闡述傷寒證治較詳。既能發皇仲景本意,又能融匯歷代醫家精闢之論。每能給讀者以啟發。現行的通行本,前後曾經幾位醫家加工,如何秀山的按語,多系經驗之談;其孫何廉臣等複為增訂,綜合了張仲景以後直至近代各家的傷寒、溫熱學說。近人曹炳章又補其缺漏,徐榮齋複予重訂,改名為《重訂通俗傷寒論》,於1956年由新醫書局出版。現存1916年鉛印本等。

通神明

通曉陰陽變化的規律。《素問·生氣通天論》:“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通身腫

證名。即遍身腫。《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候》:“水病者,由腎脾俱虛故也。腎虛不能宣通水氣,脾虛又不能制水,故水氣盈溢;滲液皮膚,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腫也。令人上氣體重,小便黃澀,腫處按之,隨手而起是也。”《備急千金要方·水腫》治虛滿通身腫,用豬苓散,利三焦,通水道。參見遍身腫、水腫條。

通乳

治療學術語。為治療產後乳汁不通或缺乳者的一種原則,即通下乳汁。參見催乳條。

通髯極須

連鬢長鬍鬚。《靈樞·五音五味》:“通髯極須者,少陽多血。”

通髯

解剖結構名。指兩頰連及耳鬢的須髯。《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氣血盛則通髯美長。”《漢書·高祖紀》顏注:“在頤曰須,在頰曰髯。”

通氣法

使針刺感應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的方法。即行氣法。參見該條。

通氣

即行氣。詳該條。

通木

正骨器械之一。出《醫宗金鑒》卷八十七。具體用法為:用寬三寸,厚二寸,長自腰起上過肩一寸許之木板,板之外面平整,向脊背面刻成凹形,務與脊骨皮肉吻合,並按其長度劃分為五分:第一分自左、右兩側面各斜鑽二孔;第二至三、四、五分,均自左、右側面各斜鑽一孔,每孔各穿帶。第一條帶由肩上腋下交叉緊縛於患者胸前,餘可平行緊縛於腹部。凡施用此術者,須先以棉絮軟布貼身墊之,以防該器械磨痛或磨傷皮膚。此器具類似今日之腰背支架。

通門

經穴別名。出《針灸聚英》。《針灸大成》作過門。即三陽絡。參見該條。

通脈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兒忽手足厥冷,此病表邪閉其經絡,或風痰阻其榮衛,又或大病之後,陽不布散於四肢。逐用生薑煨熟,搗汁半小杯,略入麻油調勻,以指蘸薑油,摩兒手足,往下搓挪揉捩,以通其經絡。俟其熱回,以紙拭去之。凡小兒指紋滯澀,推之不動,急以此法推豁之。蓋此法之論陰陽虛實,用之皆效。”

通脈

治法之一。

①具有溫陽通氣,振奮心脈的作用。少陰病內有真寒,外有假熱,表現為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色浮紅的戴陽證,用通脈四逆湯治療。見《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②婦女產後氣血虛弱,無乳或少乳,用補益氣血的方藥,使乳汁充盈而下者,亦稱通脈。參催乳條。

通淋

治法之一。指用清熱利濕的藥物,以清下焦濕熱,消除結石的方法。症見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小腹脹滿、口燥咽幹、舌紅苔黃脈數等。常用方藥有八正散、石葦散等。

通理

①經外穴名。出《針灸集成》。在足背部,當第四、五蹠骨間。小趾蹠趾關節上2寸處。主治崩漏,月經過多。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②通裏穴別名。見該條。

通裏

①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千金要方》作通裏。屬手少陰心經。手少陰之絡穴。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尺動脈。主治心痛,心悸怔忡,頭暈目眩,咽喉腫痛,暴瘖,舌強不語,腕關節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治法。即“通下”。詳下法條。

通睛

病證名。出《世醫得效方》。又名鬥雞眼、鬥睛。多見於小兒。症見一眼或雙眼黑珠相對呆定於眥側,視東反西,顧左反右,若振掉頭腦則睛方轉。由驚風後遺,或受猛烈震盪所致。治宜化痰通絡,結合針刺睛明、攢竹、絲竹空、合穀等穴。

通經接氣

刺法用語。

①針刺各經的呼吸次數。見接氣通經條。

②催行經氣的一些針刺手法。見飛經走氣條。

通經

是治療閉經,使之通暢的方法。常用通經治法為:

①氣血兩虛證。表現為經閉、頭昏眼花、耳鳴心悸、氣短疲乏、舌淡無苔、脈沉細,用當歸、白芍、川芎、黨參、白術、甘草、丹參等藥益氣養血。

②氣滯血瘀證。表現為經閉、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胸悶脅痛、小腹脹痛、舌邊紫暗或有紫點,脈弦或澀,用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香附、延胡索等藥行氣活血。

通間

經穴別名。《素問·骨空論》:“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王冰注:“在支溝上同身寸之一寸,是謂通間。”所指即三陽絡穴。參見該條。

通劑

方劑學名詞。系十劑之一。用通利藥物組成,具有通行氣血作用的方劑。

通脊漏

病名。指肛漏漏管已通向脊骶骨者。見王芳林《臨床實用痔漏學》。症見患者局部有油脂樣分泌物,下位腰椎骨處有酸困感。該病以外治手術為主,內治法多用於手術前後,可服用象牙化管丸。或用熏洗法以減輕局部症狀。

通關

經穴別名。《針灸摘英集》:“通關二穴,在中脘穴兩旁同身寸之相去各五分。”所指即陰都穴。參見該條。

通穀

①經穴名。在腹部者,稱腹通穀,屬足少陰腎經;在足部者,稱足通穀,屬足太陽膀胱經。

②經穴別名。《千金要方》:“心痛惡氣上脅急痛,灸通穀五十壯,在乳下二寸。”主治心痛,脅痛,乳腺炎,肋間神經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通腑泄熱

治法之一。簡稱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裏熱的治法。寒下、增液瀉下等法皆是。

通而取之

針灸學術語。指一種刺法,待氣脈流通而後出針。《素問·離合真邪論》:“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

通腸漏

病名。指漏管已通過肛門括約肌或肛管直腸環之上下而深達直腸內外者。見王芳林《臨床實用痔漏學》。宜採用掛線療法或配合手術治療。參見肛漏條。

①通暢。《靈樞·營衛生會》:“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素問·上古天真論》:“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

②指藥物的宣發、疏散作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味厚則泄,薄則通。”

③通曉。《靈樞·禁服》:“此皆細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約也。”

④貫通。見:“通合”。

⑤關聯:相通。見“通天”。

⑥湧泄、宣發、疏散、祛瘀等治療方法的統稱。《素問·熱論》:“治之各通其髒脈。”

⑦指瀉下類病證。見“通因通用”。

⑧指瀉下法。參見“通因通用”。

挺法

推拿手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指使彎曲的肢體挺直的一類手法。如腰、指、趾等關節屈不能伸者,用一手或兩手先徐緩地搖關節,然後逐漸使之挺直。

挺長

病證名。指陰莖挺直長大而不倒。《靈樞·經脈》:“實則挺長,虛則暴癢。”

聤耳

病名。

①泛指耳竅中流膿的病證。

②僅指耳中出膿帶黃色的病證。《諸病源候論》卷二九:“勞傷血氣,熱乘虛也,入於其經,邪隨血氣至耳,熱氣聚,則生膿汁,故謂之聤耳。”引起聤耳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暴病多屬產症,久病多屬虛證。實證多由肝、膽、三焦濕熱火毒薰蒸所致;虛證多由腎經虛損所致。實證中因風熱所致者,宜疏風清熱,用銀翹散加減。因濕熱上蒸所致者,宜清熱除濕,用黃連溫膽湯加減。因肝膽濕火薰蒸所致者,宜清瀉肝火,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因肝經血熱所致者,宜清熱涼血,用犀角地黃湯加減。虛證中因腎陰虧損,虛火上炎所致者,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本病的外治法也頗多。如熊膽用開水溶化滴耳;膽礬散為末吹耳中等。本病類今之急、慢性中耳炎。

葶藶餅灸

隔餅灸的一種。《千金要方》九漏:“葶藶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搗令極熟,作餅如大錢,厚二分許。取一枚當瘡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炷易,三餅九炷,隔三日複一灸之。”用治瘰鬁成瘺者。《普濟方》用治痔瘡。

停飲眩暈

病證名。由心下或膈間停飲所致的眩暈。《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證見頭目眩暈,怔忡心悸,或吐涎沫(見《證治匯補·眩暈》)。治宜通陽利水,用五苓散、苓桂術甘湯等方。參見痰飲眩暈、痰暈條。

停飲心痛

病證名。因水飲停積胸中所致的心痛。《聖濟總錄》卷五十六:“心屬火,其氣炎上,飲為水,其性趨下,……若水飲停積於胸中,火氣不得宣通,則陽虛陰盛,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是為停飲心痛也。”參見心痛、飲心痛條。

停飲脅痛

病證名。因水飲停積所致的脅痛。見《秘傳證治要訣·脅痛》。由水飲痰濁流注厥陰之經,氣機痹阻所致。症見脅肋疼痛,或脅痛無定處,甚至漉漉有聲,咳嗽氣急,脈多沉弦。治宜滌痰通絡,用導痰湯、調中順氣丸、控涎丹等方。參見痰飲脅痛條。

停經

指經血停止,即經閉。亦有指月經淨後者。

停耳

病名。系指耳內紅腫疼痛流膿的疾病。又名聤耳。見《脈因證治》卷下。《醫林繩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內有生赤肉,或有膿腫是也。”其病因是氣鬱生痰,內火攻沖所致。參見聤耳條。

停豆抵耳

病名。系指耳內流膿的病變。《醫學心悟》卷四:“停豆抵耳之患,或膿水淋漓,或癢極疼痛。”本病的病因多由風熱相搏,津液凝聚所致,治宜疏散肝經風熱,方用加味逍遙散加減。

庭孔

陰道。見廷孔條。

人體部位名。出《靈樞·五色》。即天庭。詳該條。

亭頭

經外穴名。見《經外奇穴彙編》。在臍下4.5寸,旁開前正中線一橫指處。主治子宮脫垂。直刺0.5-1寸。

廷孔毒

病證名。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指出此病:“因肝火鬱結,或交合損傷,而致子宮腫痛潰爛。宜用海浮散油調灌入,仰臥良久,再換玉紅膏調海浮散以綿潤透塞入。”廷孔一般指尿道外口而言。本病類似宮頸糜爛。

廷孔

陰道口。亦稱庭孔。《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張志聰注:“廷孔,陰戶也。溺口之端,陰內之產門也。此言督脈起於少腹之內,故舉女子之產戶以明之。”

聽聲音

診斷學術語。系一種聞診方法。根據病人的發聲、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太息、噴嚏、腸鳴等聲音變異,判斷疾病的寒熱虛實。例如初病聲嘶多屬實證,久病失音多屬虛證;聲高氣粗重濁多屬實證,反之則屬虛證;狂言、譫語常見於實證、熱證,鄭聲、獨語、錯語常見於寒證、虛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

聽會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聽呵、聽河、後關。屬足少陽膽經。在面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布有耳大神經,面神經和顳淺動脈。主治耳鳴,耳聾,齒痛,口眼?斜,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頜關節炎等。直刺0.5-1寸。艾條灸5-10分鐘。

聽戶

人體解剖名詞。系指接受聲音的門戶,即耳竅。《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二:“所謂聾者,由水衰火實,熱鬱於上,而使聽戶元府壅塞,神氣不能通泄也。”參見耳竅條。

聽河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即聽會。見該條。

聽呵

經穴別名。出《針灸資生經》。《針灸大全》作聽河。即聽會。見該條。

聽宮

經穴名。出《靈樞·刺節真邪》。別名多所聞。屬手太陽小腸經。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在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一說“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針灸甲乙經》)。布有面神經分支及耳顳神經和顳淺動、靜脈的耳前支。主治耳鳴,耳聾,聤耳,聾啞,癲狂,齒痛,及神經性耳聾,中耳炎,外耳道炎。直刺0.3-1寸。

鐵針

古針具名。指以熟鐵製成的針具。《針灸聚英》:“鐵針……柔鐵即熟鐵,有毒,故用馬銜則無毒。”參見馬銜鐵針條。

鐵失(?-1323年)

元代醫官。蒙古族。曾任太醫院使。主管廣惠司,修制調配宮廷藥物。

鐵痧

病名。痧證而見頭面四肢色黑如鍋煤色者。《痧症全書》卷中:“鐵痧,頭面手足十指如鍋煤色,不治,以血凝也,或用火酒擦身法,委中刺出紫黑血兩茶杯,竟有立愈者。”參見痧、痧氣條。

貼熁

外治法之一。又稱貼熁藥、敷貼、箍圍藥、敷藥。亦泛指外敷藥。與敷貼義同。見《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其具體用法根據病情差異而有寒涼藥與溫熱藥之不同。其作用為截毒、束毒、拔毒、溫化、行瘀、清熱、定痛、排膿。如金黃散、回陰玉龍膏等。參見敷貼等條。

貼骨疽

病名。即生於環跳穴處的附骨疽。見《外科理例》卷五。證治參見附骨疽條。

條口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另說“在上廉下一寸”(《太平聖惠方》);“膝下五寸許”(《針灸大全》)。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分支,腓深神經,及脛前動、靜脈。主治膝脛酸痛,兩足無力,腳氣,轉筋,腹痛,泄瀉,肩凝症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條劑

中藥學名詞。系將藥末粘附於紗布條上,或單用藥末加漿液搓成藥條,插入傷口,用以化膿引流或腐蝕瘺管。

挑痔療法

外治法之一。用於痔疾治療。醫者可先在病人背部尋找痔點,即稍突出於表皮,如針尖大小,壓之不褪色之小丘疹,手術時要求在常規消毒後,用粗針將痔點表皮挑破,再挑斷白色組織纖維,術後用紗布覆蓋局部。此療法有消炎、止血、鎮痛之作用,可用於控制患者痔瘡的發展與減輕其症狀。

挑治療法

以三棱針等針具在體表特定部位或穴位,挑斷皮下白色纖維樣物,或擠出一些液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針挑療法,截根療法。專門用以治療痔瘡者,又稱挑痔療法。此法在我國民間流傳甚廣,臨床操作時,於選定部位上,以三棱針(或大號縫衣針)先把皮膚挑破0.2-0.3釐米,再將皮下白色纖維樣物挑斷,包敷固定。隔2-3周可再選部位進行挑治。施術時應注意嚴密消毒,術後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感染。本法適於痔瘡、脫肛、疔瘡、癰疽、急性結膜炎、麥粒腫、月經過多、前列腺炎等疾患。

挑筋灸癖法

挑治法的一種。《古今醫鑒》:“挑筋灸癖法:令患人低坐彎腰,醫以右手大指、中指橫掐住兩胯(髖)骨尖上相平,橫過中間脊骨陷處是穴。……用藥制過紙擦之,使皮肉麻木,用艾灸一炷;將大布針穿絲線一條,將針放斜,橫刺入皮如艾炷大,穿到線,慢慢勒破皮;然後再用針斜入橫挑過線,勒斷白筋四、五條。出鮮血易治,出紫血難愈。用真三七末少許摻上,血即止。再用艾灸三壯,用前膏藥貼之。”

挑刺

刺法名。用三棱針等刺入穴位皮膚,再將其淺層組織挑斷的方法。又分別稱挑破而出血的為“破”;挑破創口較大而放血的為“決”;挑刺較深的為“掘”。參見挑治療法條。

捵法

推拿手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捵是拉長、扯平的意思。

①用一手或兩手握住患肢的手指或足趾作上下顫動,使患肢有如波浪起伏地抖動。

②即撥法。見該條。

甜瘡

病名。指疔瘡發於頭面,皰破生膿,且多相染易者。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有:“甜瘡生面上,不癢不痛,常有肥汁出,汁所溜處,隨即成瘡,亦生身上,小兒多患之。”該病多因濕熱蘊蒸皮膚所致。治宜清熱利濕。可用黃連解毒湯化裁。症輕者單用外治即可,可用三石散麻油調敷。相當於膿皰瘡。

恬淡虛無

出《素問·上古天真論》。指生活淡泊質樸,心境平和寧靜,外不受物欲之誘惑,內不存情慮之激擾,物我兩忘的境界。原為道家所尊奉的養生的根本途徑,後被道教養生學說所襲用。中醫養生學說也深受其影響,這在《黃帝內經》中即有多處反映。

恬(tián)惔

亦作恬淡。淡泊、清靜、安閒。《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惔虛無,真氣從之。”

田宗漢

清代醫家。字雲槎,又字瀛橋。湖北漢川人。初習儒,旁通天文、地理、兵家等學,後又專攻歧黃。雖曾任官職,未幾而告辭返裏,專心攻醫。醫術較精,頗多治驗。又有所創見,如以伏陰說論夏秋之伏陰證及下利、呃逆轉筋之疾,認為系春夏受陰寒濕邪侵襲而成,著成《醫寄伏陰論》,一名《重訂時行伏陰芻言》,現有多種刊刻本行世。

田之豐

清代醫學家。字登五,三楚(今屬湖北)人。初習儒,後專攻醫,於兒科痘疹症尤有心得。曾途經山西,適兒疹大疫,之豐為之治,愈兒頗眾,聲名大噪。著有《痘疹秘鑰》一書行世。主要為錄自前人之醫論及方法,間亦有個人治驗。

田誼卿

宋代醫家。其生平履貫欠詳,《宋史·藝文志》載其著《傷寒手鑒》三卷,《千金手鑒》二十卷,均未見傳世。

《田氏保嬰集》

兒科著作。又名《保嬰集》一卷。元代著述。撰人佚名,約刊於14世紀。書中記述嬰兒雜病的一些簡便醫療藥方和灸療小兒驚癇、疳瘦等病的治法。現有《濟生拔萃》本。又見《叢書集成初編》。

田氏

元代女醫家。其名佚,生平履貫欠詳。著有《保嬰集》一卷。現本《濟生拔萃》中存有《田氏保嬰集》。

田螺旋頂

病名。出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春水揚波一症,黑睛斜斜高聳而起,若治不及時或“稍遲則漸高漸尖,至極並水不見,神膏如死,俗謂之田螺旋頂。”本病多因腎邪上蒸,膽火內逼所致。治宜清熱瀉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參見春水揚波條。

田螺泡

病名。發於手指或足蹠部之水泡。見《外科正宗》卷四。多因脾經濕熱下注,外寒閉塞;或因熱足涉水,濕冷之氣鬱滯;或因長期涉水作業等所致。多發於手指、足趾。初發時局部忽如火燃,隨生黃色水泡,或紫白色水泡,形若豆粒,不久漸大,皮厚難破脹悶硬痛,甚則浮腫,或引致全身寒熱不安。重症治宜清熱解毒,可內服解毒瀉脾湯。外治宜用消毒針刺破放出毒水,外敷太乙膏即愈。水泡再發再挑。或用王不留行、明礬煎水待溫時泡洗。注意保持局部乾燥。相當於汗皰型腳癬、汗皰疹。

田闊闊

元代醫官。履籍欠詳。嘗於朝中任醫官尚藥奉禦,後又遷至惠民藥局局官。

田九如

清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曾著《治麻新書》,對麻疹之順症、逆症、險症,皆有論述,頗切實用。現有刻本行世。

田晉蕃

清末醫家。字杏村,會稽(今屬浙江)人,其生平欠詳,嘗著有《內經素問校正》、《醫經類纂》、《中西醫辨》、《慎疾格言》等,均有刊本行世。

田伯良

清代醫家。字捷鄉,詔安(今屬福建)人。初習舉子業,後改攻醫學。其時適值西學東漸,田氏以中醫醫術見長,於沿海地區及各僑埠行醫數十年,頗得好評。為發揚國粹,著有《中華古聖醫經大全》,內含《內經》、仲景、《神農本草》等醫經原文多種,有刊本行於世。

天宗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布有肩胛上神經和旋肩胛動、靜脈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滿,頰頜腫痛,咳逆抱心,以及肩關節周圍炎,乳腺炎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柱疽

病名。發於天柱骨部位的癰疽。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三。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天柱骨折

病名。天柱骨即頸椎,即頸椎骨折。見《傷科補要》卷二。又名旋臺骨折,頸骨折,玉柱骨折。其命名多因醫家對頸椎功能或美譽而有不同之稱謂。病因跌打墜撞所傷者。證見頸部疼痛、腫脹、壓痛明顯,活動功能障礙,傷部以下有麻木或知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則不救而死亡。治療宜使患者仰臥,保持平靜,確診後手法複位,並用砂袋或磚等置於頸部傷處兩側,以防止轉動,並即時將頭部持續牽引,以防複位後再錯位。治宜內服複元活血湯加減,或用七厘散。待症狀好轉,可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如此3-4周則四肢功能逐漸恢復後,再內服益腎壯骨之劑,可選補腎壯骨丹、舒筋活血湯繼續內服。外治使用頸支架固定,並配合適宜的功能鍛煉。

天柱骨倒

病證名。見《雜病源流犀燭》。指頸項軟弱無力,頭向下垂不能抬起。天柱骨即頸椎。多見於胎稟不足,或病後陰虛及督脈空虛的患者。治宜滋陰益髓,用六味地黃丸、補天大造丸之類。《東醫寶鑒·外形篇》:“項軟者,天柱骨倒也。”《醫醫偶錄》卷二:“天柱骨倒者,督脈空也,右歸飲主之。”參見項軟條。

天柱骨

人體結構名。即頸柱骨。又名旋臺骨。

天柱

①人體部位名。鼻柱骨之別名。即鼻中膈。詳鼻條。

②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項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後發際凹陷中,約當後發際正中旁開1.3寸。布有枕大神經幹和枕動、靜脈幹。主治頭痛,項強,目赤痛,咽喉腫痛,鼻塞,肩背痛,小兒驚癲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③推拿部位名。見《幼科推拿秘書》。位於項部正中線,自枕骨下方至第七頸椎棘突一線。《幼科推拿秘書》:“天柱,即頸骨也。”治發熱等症。

天灶火丹

病名。丹毒之一種。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病從髀間起。多見於小兒未滿百日。以犯行路灶君之迷信命名。若熱流下令陰頭赤腫。《瘡瘍經驗全書》卷六稱為天灶丹,指因手三陽經風熱所致之小兒丹毒。治宜內服輕解散,外用柳灰散塗之。

《天元玉冊》

運氣學專著。一作《天元玉策》(見《郡齋讀書後志》)。三十卷。唐·王冰撰。《古今醫統》稱此書“元誥《內經》之意,益之以五運六氣之變”,已佚。

天牖五部

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五穴。出《靈樞·寒熱病》。五穴以天牖居中,故名,可治療頭痛,暴瘖,暴聾,拘攣,癲癇及口鼻出血等病證。

天牖

經穴名。出《素問·氣穴論》。別名天聽。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方直下,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或於天容穴與天柱穴連線的中點處取穴。另說:“完骨下,發際上一寸”(《千金要方》);“風池上一寸”(《千金翼方》);“風池下一寸,微外些”(《針灸集成》)。布有枕小神經和耳後動脈。主治頭痛,項強,耳鳴,耳聾,瘰鬁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應穴

穴名。即阿是穴。《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不定穴,又名天應穴,但疼痛便針。”參見阿是穴條。

《天隱子養生書》

養生專著。又名《天隱子》。唐·司馬承楨著。《道藏》有收載。全書有神仙、易簡、漸門、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等八篇。書中主張破除世俗加於氣功養生中的神秘色彩,主要討論了如何循序漸進地通過存守內視一類功法以養生延年。本書篇幅不長,頗有新意,簡明實用。

《天隱子》

養生專著名。《天隱子養生書》的簡稱。詳該條。

天醫

古代針灸宜忌說之一。見《黃帝蝦蟆經》。按日時的干支推算天醫所在,為治病吉利時日,有“行年天醫”、“月天醫”、“日天醫”等。

天旋

病證名。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症通睛偏昃,白眼斜覘,蓋幹廓下傾,幼時所患者也,故曰天旋。其致非一,有繈褓中目病風熱上攻,腦筋急縮者;有驚風天吊,帶轉經絡,失於渙散者;有眼於牖下燈前,小兒望光既久,目系凝滯而偏者;有乳母挽抱飼乳,長夜不換手,臥側者。”本病應及時治療,否則難愈。參見目偏視條。

天玄

指人身之精。《素問·刺法論》:“至真之要,在乎天玄。”《類經》:“玄者,水色也,天一之義,至真之要,重在精也。”

天虛

運氣術語。天數不及而虛。《素問·本病論》:“人之五臟,一髒不足,又會天虛,感邪之至也。人憂愁思慮即傷心,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不及,太陰作接間至,即謂天虛也。”

天行頭痛

病證名。傳染性疾病見頭痛者。見《症因脈治·外感頭痛》:“頭痛之症,初起不因內傷,忽爾頭額作痛,沿門多病,大小傳染,此外感歲運之氣,所謂天行症也。”多因濕毒侵襲,搏於經絡所致。證見頭痛,身發寒熱,頭面腑腫,赤色焮紅等,治宜清熱解毒為主,可選用羌活敗毒散、普濟消毒飲等方。

天行嗽

病證名。感時行之氣,或四時感受風寒所致的咳嗽。因時令不正,感時行之氣咳嗽,痰盛,寒熱,或鼻塞聲重,宜人參飲子、一服散。四時感受風寒作嗽,不盡由一時天行之氣者,宜參蘇飲。

天行發斑瘡

出《肘後備急方》。即痘瘡。詳該條。

天行赤眼

病名。系指暴發眼瞼及白睛紅赤浮腫,痛癢交作,眵淚粘稠,黑睛生翳的病證。見《銀海精微》。又名天行赤熱症、天行暴赤、朱炎猛旭。又俗稱紅眼病。本病多由風熱毒邪,時行癘氣所致,相當於今之急性傳染性結膜炎。易造成廣泛流行。因此,對本病首重預防。對患者使用過的物品須隔離消毒。內治宜清熱散邪,涼血解毒。方用驅風散熱飲子加減。外治:可用蒲公英等煎水熏洗。

天行赤熱症

病名。《證治準繩·雜病》:“目赤痛,或脾腫頭重,怕熱羞明,涕淚交流等證,一家之內,一裏之中,往往老幼相傳者是也。”本病相當於今之急性傳染性結膜炎。治宜清熱散邪解毒,方用驅風散熱飲子加減。參見天行赤眼條。

天行暴赤

病名。清·佚名《眼科統秘》:“目忽然赤腫難開,乃是天行時氣透目所傷,一人傳於一家,致使羞明澀痛。”治宜清熱祛邪解毒。方用驅風散熱飲子加減,外滴10%千里光眼液。應注意預防和隔離。參見天行赤眼條。

天行

病名。疫的別稱。見《肘後備急方》卷二。據《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敘疫論》,疫病於“一方之內,長幼患狀,率皆相類者,謂之天行。”

天星十一穴

十一個經驗效穴。《玉龍經》載《天星十一穴歌訣》:“三裏內庭穴,曲池合穀徹,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侖絕,環跳與陽陵,通裏與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專心常記此,莫與閒人說,三百六十法,不如十一穴。”後《針灸大全》所載,又增太沖一穴,文字略異,名《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參見該條。

天心

推拿穴位名。

①位於掌心。治驚風、口眼歪斜等。《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掌面諸穴圖》:“天心穴,幹入寸許,天吊驚風、口眼歪斜,運之效。”

②位於額前中,天庭下方。與其他穴位配伍,可治頭痛,鼻塞傷風等。《幼科推拿秘書》:“天心穴,在額正中,略下於天庭。”

天哮

出《幼科金針》。即百日咳。詳該條。

天溪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在胸外側部,當第4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或於乳頭旁開2寸取穴,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外側皮支,胸外側動、靜脈分支,胸腹壁動、靜脈及第四肋間動、靜脈。主治咳嗽氣逆,胸脅滿痛,少乳,乳癰,呃逆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五會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人迎。見該條。

天溫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天泉。見該條。

天突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玉戶、天瞿。屬任脈。陰維、任脈之會。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另說“在頸結喉下二寸”(《針灸甲乙經》)、5寸(《千金要方》)、3寸(《太平聖惠方》)、1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皮下有頸靜脈弓,甲狀腺下動脈分支,深部為氣管,胸骨柄後方為無名靜脈及主動脈弓。主治咳嗽,哮喘,咯血,喉痹,失音,嘔吐,呃逆,噎膈,癭瘤等。先直刺0.2-0.3寸,然後將針尖轉向下方,沿胸骨後壁刺入0.1-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庭

①人體部位名。又名闕庭。額的中央。是望診診察頭面部疾患時診視內容之一。《靈樞·五色》:“庭者,顏也。”又“庭者,首面也”。

②推拿穴位名。即天門穴。《幼科推拿秘書·穴象手法》:“天庭穴,即天門,又名三門。”見天門條。

③氣功術語。指兩眉之間的部位。《雲笈七簽》卷十七《黃庭內景經》:“天庭地關列斧斤。”注:“兩眉間為天庭。”

天聽

經穴別名。即天牖。見該條。

天絲打眼

病名。《審視瑤函》:“此症謂風飏遊絲,偶然撞入目中而病痛也,即今人呼為天絲打眼。”即飛絲入目證。應儘快沖洗眼睛,使異物得到清除。參見飛絲入目證。

天樞

①經穴名。出《靈樞·骨度》。別名長溪,大腸募、穀門。屬足陽明胃經。大腸之募穴。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秘,繞臍切痛,水腫,月經不調,痛經,帶下,以及腸道蛔蟲症,腸梗阻,闌尾炎,細菌性痢疾,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②天地氣相交之中點。《素問·六微旨大論》:“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張景嶽注:“樞,樞機也。居陰陽升降之中,是為天樞。”

天壽

養生術語。指先天賦予一人之壽命年限。又名天年。出《尚書·君奭》:“天壽平格,保又有殷。”《史記·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壽終,孤之幸也。”參見天年條。

天蛇頭

病名。系指部疔瘡之一。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又名發指,又名蛇頭疔、天蛇毒。即手中指或其他手指頭所生結毒,焮腫赤痛,或劇烈跳痛。《外科正宗》治天蛇毒初起紅腫,發熱疼痛徹心者宜用雄黃散。

天蛇毒

病名。因草間毒蛛、蛇毒等所致之全身潰爛性疾病。見《夢溪筆談》,並記有“病癩,通身潰爛,號呼欲絕。西溪僧識之曰:‘此蛇毒耳,非癩也。’取木皮煮飲一鬥許,令其恣飲,初日即減半,兩三日頓愈。驗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為何物?或雲:草間黃花蜘蛛是也。人遭其螫,乃成此疾。”此當泛指皮膚外傷傷口接觸草間之蜘蛛毒、蛇毒素而引起之中毒。又稱天蛇瘡。《外科啟玄》卷十二“多由草中花蜘蛛螫傷,複被水濕外浸所致,生於肌膚,起泡作癢,破流粘汁。外敷二味拔毒散。類似蟲咬性皮炎。

天容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陽小腸經。在頸外側部,當下頜角的後方,胸鎖乳突肌的前緣凹陷中。布有耳大神經前支,面神經頸支,深層為交感神經鏈,前為頸外靜脈,深層有頸內動、靜脈。主治耳鳴,耳聾,咽喉腫痛,頰腫,項強,瘰鬁,癭氣以及甲狀腺腫,扁桃腺炎,咽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然不澤

診斷學術語。指面色枯槁無華,見於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氣血虧損,胃氣衰敗之象。《靈樞·決氣》:“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天泉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天溫。屬手厥陰心包經。在臂內側,當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或於曲澤穴上7寸取穴。一說在“腋下3寸”(《針灸大全》)。布有臂內側皮神經,肌皮神經和肱動、靜脈肌支。主治咳嗽,心痛,胸滿,脅脹,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牝

人體部位名。鼻之別名。《景嶽全書》卷二十七:“鼻為肺竅,又曰天牝。乃宗氣之道,而實心肺之門戶。”詳鼻條。

天泡瘡

病名。見《外科發揮》卷六。同名天泡瘡者有兩種不同之皮膚發泡性疾病。其一為多發於夏秋之間,小兒易患。多因暑濕之邪侵犯肺經不得宣洩,鬱於皮膚而發泡瘡。發病急驟。互相傳染。初起者為潦漿水泡,界限清晰,皮薄而光亮,泡頂白而根基膚色紅赤,破則外流滋水,癢痛並作,蔓延迅速,甚則化膿結痂,綿延不斷。相當於膿皰瘡病。治宜清熱解毒利濕之劑,方用內服清暑湯,或黃連解毒湯,外用多選青黛散或三石散敷貼。其二之發則不分季節,且發病緩慢而無傳染性。病因多由心火妄動、脾濕內蘊、外越皮膚所致。證見皮膚發有大小不等之水泡。所同者其泡基之皮膚赤紅與前者相似,然泡壁松薄易於因擦破而滋水,多伴有長期發熱,胸悶,食欲不振等證候。若病時久則有潮熱骨蒸、舌紅光澤、脈細數等傷陰之表現。治宜清熱除濕之劑,方選清脾除濕飲內服。若傷陰證候明顯者,則宜養陰益胃之法,方用益胃湯,或清脾甘露飲。外用可選石珍散。

天年

①養生術語。指人的自然壽命的期限。《素問·上古天真論》:“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又稱天壽。《尚書·君奭》:“天壽平格,保又有殷。”《史記·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壽終,孤之幸也。”

②《靈樞》篇名。本篇主要討論了人的形成和生長衰老的轉變過程,以及影響壽命的各種因素。因本篇之論以終壽為旨,故以“天年”名篇。

天門入虎口

小兒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

①用一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對,分別拿住小兒的虎口和掌根部天門穴,另一手握住肘部,進行搖動。有順氣作用。見《小兒按摩經》。

②自小兒手掌八卦中的幹宮穴,經坎、艮部按至虎口處,有清脾作用。見《小兒按摩經》。

③自小兒食指橈側緣遠端橫紋處的命關穴推至虎口處。或從小兒拇指端推至虎口處。有健脾、止瀉、發汗、通氣血等作用。見《秘傳推拿妙訣》。

天門

推拿穴位名。

①位於眉心至前發際一線。見《幼科鐵鏡》。又名額天門。由眉心推至發際,稱為開天門。能發汗解表。

②即內八卦穴中的幹宮。《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天門即神門,乃幹宮也。”參見天門入虎口條。

③位於拇指或食指的指端部。《小兒推拿秘訣》。參見天門入虎口條。

④即天庭穴。見該條。

天滿

經穴別名。出《針灸聚英》。即百會。見該條。

天馬瘡

病名。周慎齋《秘傳女科》:“陰戶生瘡名天馬瘡。”即陰蝕。詳該條。

天籠

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天窗。見該條。

天靈蓋

人體結構名。見《本草綱目》。又名腦蓋骨、頭顱蓋、頭蓋骨、巔頂骨。即頂骨。左右各一,如瓦狀列於顱蓋兩側。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十二:“人之頭圓如蓋,穹窿象天,泥丸之宮,神靈所集,……故有天靈蓋諸名也。”

天髎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或於肩井與曲垣兩穴連線的中點取穴。布有副神經,肩胛上神經分支和頸橫動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脈肌支。主治肩臂疼痛,頸項強痛,以及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據自然界予以命名。見《銀海精微》。又名幹廓、幹天廓、傳道廓、傳送廓、傳導廓。

①《審視瑤函》:以(氣)輪上血脈絲絡為憑,“幹居西北,絡通大腸之腑,髒屬於肺,肺與大腸相為臟腑……為傳送之官。”

②《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及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一認為:此廓位於白睛,屬大腸。

③《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幹天屬肺,位睛中間。”《張氏醫通》卷八:“大腸之府為天廓。”有名無位。

④陳達夫《中醫眼科六經法要》認為此廓位於白睛顳下方,屬大腸。綜上所述,天廓與肺和大腸的關係密切。臨床上應結合病症表現予以辨證用藥。

天空

俗病名。見《喉科金鑰》卷上。系指楊梅結毒,咽喉腐敗,年久月深,患成天空,鼻孔塌陷的病證。所謂天空,系梅毒後期硬齶處樹膠腫破壞並形成特異性潰瘍所造成的穿孔,(並與鼻腔相通),因中醫稱上齶為“天花板”,故有天空之稱。

天瞿

經穴別名。《千金要方》:“止氣氣閉,咳逆,咽冷,聲破喉猜猜,灸天瞿五十壯,一名天突。”後《針灸聚英》等書列作天突穴之別名。見該條。

天疽

病名。《靈樞》以發於頸部之癰疽為夭疽,後世在疽發部位上有不同變化。《靈樞·癰疽》:“發於頸,名曰夭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該病或與頸淋巴結結核潰爛之合併感染有關。其次,《外科正宗》卷一所指,系有頭疽之發於耳後一寸三分高骨處者,左側名曰夭疽,右側名曰銳毒,俱屬少陽膽經。其因多由情志內傷,鬱火凝結而成。加之由於該部位之肌肉不豐,氣血不充,使治療效果與預後欠佳。其疽之紅腫速潰者多為順症;而局部堅硬黑陷者則多為逆症。其治於初起者,宜內服柴胡清肝湯。若膿將成而未成者,宜內服托裏消毒散。膿潰因虛而難愈者,宜選用十全大補湯等。外敷可用烏龍膏,參見有頭疽條。此外,《仙傳外科方》則稱腦疽為夭疽者,證治參見腦疽條。

天臼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外臺秘要》作天白。即通天。見該條。

天灸

灸法名。出《針灸資生經》。又稱自灸。指藥物敷貼肌膚後,局部起泡如灸皰。今稱藥物發泡灸。文獻所載天灸法較多,如毛茛灸、斑蟊灸、旱蓮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詳各該條。另說將朱砂等藥物點塗於穴位亦稱天灸(《荊楚歲時記》)。

天井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合(土)穴。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的肌支和肘關節動、靜脈網。主治頭痛,瘰鬁,肘、臂、肩、項、背部疼痛,瘡腫,蕁麻疹,皮膚搔癢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涇

經穴別名。出《東醫寶鑒》。即天泉。見該條。

《天機啟微》

眼科著作。又名《原機啟微》。二卷。元·倪維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於1370年。卷上論眼病病因及治則共18論;卷下論眼病制方之法,詳述君臣佐使和正反逆從等配伍原則。所附46方,皆載炮製方法、方義及適應病症,此書按病因病機來分析眼病,將眼病分為淫熱、風熱、七情五賊、血凝、氣散、熱積之血等18類,又與人體功能及外部環境聯繫起來,審因論證,立法處方,十分詳備。薛己將此書收入《薛氏醫案》時,將其本人之見聞和經驗;另撰附錄1卷,包括11論,附方39首。最後又“附東垣諸先生治法”,載方39首。對小兒眼病述之頗詳。現存明、清刻本,1921年大成書局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天火熱瘡

病證名。見《本草綱目》卷二十六。其證初起似疿,漸如水泡形似火燒之瘡瘍,色赤,發之急速者能殺人。治療參見李時診引《近效方》用雲臺葉搗汁,調以大黃、芒硝、生鐵衣等分共為細粉塗之。

天火

病名。丹毒之一種。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謂肉中忽有赤如丹塗之色,大者如手掌,甚則遍身,有癢有腫,無其定色,乃丹毒之較為危重者。治參丹毒條。

天會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天池。見該條。

天宦

病證名。指五不男之一。《靈樞·五音五味》:“其有天宦者,……此天之所不足也,其沖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參見五不男條。

《天花精言》

痘疹專著。六卷。清·袁句撰。刊於1753年。卷一-三專論痘疹的治療;卷四為痘疹圖說;卷五論藥性;卷六備用諸方,共錄驗方11首。此書又有四卷本名《痘症精言》,內容略有增補。

天花板

人體部位名。上齶的俗稱。因其狀似天花板,故名。

天花

見《天花精言》。即痘瘡。詳該條。

天河水

推拿穴位名。又名天河。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從坎宮小天心處,一直到手彎曲池。”從腕橫紋推到肘橫紋,名清天河水;從掌心勞宮推至肘橫紋,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橫紋下推至勞宮,名取天河水;由腕橫紋推至肘橫紋,再以食、中、無名指三指向上拍之,並用口吹天河處,隨吹隨拍,名引水上天河;以一手大指按總筋處,另一手大、食指如彈琴狀彈天河穴,由內關彈至肘橫紋上,再以兩手大指掐肩井、琵琶、定馬等穴,名打馬過天河。用治諸熱驚風,心經熱盛,口喝咽幹等一切熱症。又說,位於前臂屈側正中線,腕橫紋上三橫指處。《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掌面諸穴圖》:“天河水,在總筋下三指。”

天河

推拿穴位名。即天河水。見該條。

天癸水至

月經初潮的別名。《壽世保元》卷七:“室婦十四歲,經脈初動,名曰天癸水至。”

天癸

①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維持婦女月經和胎孕所必需的物質。它來源於男女之腎精,受後天水穀精微的滋養而逐漸充盛。《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②精氣的別稱。出《黃帝內經太素》:“天癸,精氣也。”

③元陰、元氣的別稱。《類經·髒象類》:“故天癸者,……其在人身,是為元陰,亦曰元氣。”

④月經的代名詞。如《婦人大全良方》有“天癸過期”之說,即指月經後期。現極少用。

天蓋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缺盆。見該條。

天府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陰肺經。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布有臂外側皮神經,肌皮神經和頭靜脈,肱動、靜脈肌支。主治咳嗽,喘息,鼻衄,癭氣,上臂前外側痛等。直刺0.5-1寸。艾條灸5-10分鐘。

天符

運氣術語。指通主一年的中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相符合的年份。《素問·六微旨大論》:“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天之與會也,如天元冊曰天符。”“上見”指司天之氣,如“土運之歲,上見太陰”,即己醜、己未年,己為土運,醜未值太陰司天,是為土濕同化之天符年。

天度

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素問·六節髒象論》:“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天鼎

經穴名。也《針灸甲乙經》。別名天頂,屬手陽明大腸經。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當結喉旁,扶突穴與缺盆連線中點,另說“在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一寸五分”(《針灸甲乙經》);“在項缺盆直扶突,氣舍後一寸陷者中”(《太平聖惠方》);“在頸缺盆直扶突後一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扶突後寸半,合人迎後三寸;一法逕取結喉旁開四寸五分”(《循經考穴編》)。布有鎖骨上神經,正當頸皮神經在胸鎖乳突肌後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並有頸外淺靜脈通過。主治暴瘖氣哽,咽喉腫痛,癭氣,瘰鬁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天頂

經穴別名。《針灸大全》作天鼎別名。見該條。

天釣似癇

病證名。見《幼科發揮》。小兒天釣之一,症見壯熱、驚悸,眼上視、手足抽搐,或啼或哭,喜怒不常,甚或爪甲發青者,由風熱熾盛,竄擾經絡所致。治宜和解風熱,鎮驚寧神,用羚角鉤藤湯,或小兒回春丹。針刺豐隆、曲池、頰車、間使。

天釣驚風

出《本草綱目》。即天釣。詳該條。

天釣

病證名。宋·楊士瀛《仁齋小兒方論》作“天瘹”。又名天釣驚風、天吊驚風。即嬰幼兒高熱、抽搐證,屬於驚風的範圍。《幼幼近編》:“天釣屬心肺積熱所致。其證涎潮搐搦,項強痰鳴,雙眸翻上,爪甲色青。”發作時,頭向後仰,眼目上翻,壯熱驚悸,手足抽掣,甚則爪甲青紫。多因內有痰熱鬱滯,外挾風邪所致。治宜疏風清熱,祛痰熄風。治宜先服礞石滾痰丸,去其積熱與痰;再用羚角鉤藤湯或鉤藤飲加減。熱退風熄,再根據病情,隨證施治。

天吊驚風

出《本草綱目》。即天釣。詳該條。

天吊風

出《醫學正傳》。即慢驚風。詳該條。

天地氣交

泛指天氣和地氣的交會。《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王冰注:“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由是則天地氣交也。”張志聰注:“天地氣交,陽氣施化,陰氣結成,成化相合,故萬物華實。”

天聰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澀澀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此傷寒……,若病者三、四日以上以繩度鼻正上盡發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發際入發中,灸繩頭,名曰天聰。”在頭正中線入發際鼻尖至發際距離的1/2處。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窗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窗籠、窗聾、天籠。屬手太陽小腸經。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的後緣,扶突後,與喉結相平。一說“在風池、翳風之間”(《循經考穴編》廣注》。布有頸皮神經,當耳大神經叢的發出部,並有頸升動脈通過。主治咽喉腫痛,頸項強直作痛,耳聾,耳鳴,甲狀腺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天瘡

出《幼科全書》。即痘瘡。詳該條。

天沖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天衢。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少陽之會。在頭部,當耳根後緣直上入發際2寸,率穀後0.5寸處。一說“在耳上如前三分”(《針灸甲乙經》)。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及耳後動、靜脈。主治頭痛,癲癇,齒齦腫,癭氣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天池

①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天會。屬手厥陰心包經。手足厥陰、少陽之會。在胸部,當第四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另說“在乳後同身寸之二寸”(《素問·氣府論》王冰注);“在乳後一寸,下五分”(《針灸集成》)。布有胸前神經肌支,第四肋間神經和胸腹壁靜脈,胸外動、靜脈分支。主治心煩胸滿,脅肋疼痛,瘰鬁,腋下腫痛等。斜刺0.3-0.5寸。禁深刺。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承漿。見該條。

天伯

經穴別名。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即通天。見該條。

《天寶本草》

民間草藥近代著作。一卷。書的名稱是因治病草藥有如天寶之義,撰人不詳。本書將藥物按藥物四氣分為寒、熱、溫、平四大類。以歌賦的形式介紹149種草藥的臨床功用和所主疾病等。

天白蟻

病名。

①指咽喉病伴有鼻部糜爛者。如《瘍醫大全》卷十七:“咽喉內生瘡,鼻孔俱爛,此名天白蟻瘡。”

②泛指一切咽喉疾患出現偽膜者,都可稱作天白蟻,包括白喉在內。天白蟻病的病症外延較為寬泛。因此,在臨床上應詳細審證求因,辨證用藥。此證方書不載,多有不識。常作喉風醫,最為誤事。此乃肺脾蘊毒而成,宜用穿山甲散治之。

③即腦鳴。見《醫學綱目·頭風痛》。詳該條。

④指喉癬經久失治,黴爛起腐,旁生小孔如蟻蛀蝕。預後多不良。

①指先天。《靈樞·五音五味》:“此天之所不足也。”

②天宦的簡稱。見《廣嗣擇要·擇偶篇》。指男子生殖器短小若無,不能生育。參見五不男條。

①人體生理性名詞。也即噴嚏。《靈樞·口問》:“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

②病理性名詞。《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客勝則鼽嚏。”

替灸膏

敷貼用方藥之一。《楊氏家藏方》:“替灸膏治下焦虛冷,真氣衰弱,泄利腹痛,氣短……附子一兩,吳茱萸、馬藺花、蛇床子三味各一分,木香一錢,肉桂去粗皮二錢,右杵為細末,每用一大匙,先以生薑汁……作糊,方調藥攤紙上,貼臍並臍下,須臾覺臍熱為度。”

惕惕

驚恐不安心緒不寧的情狀。《素問·診要經終論》:“夏刺秋分……惕惕如人將捕之。”

戒懼;驚慌不寧。《靈樞·本神》:“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素問·診要經終論》:“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素問·陰陽脈解》:“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

涕液不收

病證名。指小兒鼻常流涕不收。《聖濟總錄》卷一百八十:“風冷傷於肺經,或冷中囟戶,皆因小兒涕液不收。蓋肺氣通於鼻,腦液下通於鼻故也。”治宜解表散寒,用菊花散。

生理性分泌物名稱。又名鼻液、鼻涕,為五液之一。出自《素問·宣明五氣篇》:“心為肝,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即指鼻竅中分泌的液體物質,具有潤澤和清潔鼻竅的作用。因鼻竅通於腦,故又有腦滲為涕之說。肺開竅於鼻,邪氣犯肺,鼻為之不利,涕亦變矣。受寒則鼻竅而流稀涕,化熱則流膿涕。

洟(yí夷)

證名。指鼻涕之多者。出《禮記內則》。《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六雲:“涕甚曰洟。”

體重

病狀名。身體倦怠沉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矣。”

體針麻醉

針刺麻醉法之一。是相對於耳針麻醉、面針麻醉等法而言,以針刺經穴和經外穴為主的一種針刺麻醉方法。通常所稱的針刺麻醉多指本法。詳見針刺麻醉條。

體針

最常用的針刺療法。指選取經穴或經外奇穴針刺的療法。通常相對於耳針、頭針等局部器官的針刺療法而言。

體位

針灸治療時患者身體應處的位置。分坐位、臥位和立位三種,其中以坐位與臥位常用,立位易引起暈針。

體如水晶

新生兒畸形症之一。《保嬰易知錄》:“初生小兒,胸腹忽然如水晶色,臟腑皆見。”

《體仁彙編》

醫學叢書。五卷。明·彭用光編。刊於1549年。卷一-二太素運氣脈訣;卷三叔和脈訣;卷四十二經絡臟腑病情藥性;卷五試效要方並論。其中試效要方所選方劑,系彭氏自用有效者。現存六種明刻本。

體氣

病證名。人體局部汗腺分泌一種有特異氣味之病證。見《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體臭。陳氏謂:“體氣一名胡氣,此因父母有所傳染者,又有胡胎而受生者,故不脫本來氣質。”該證多因遺傳或濕熱內鬱所致。所發多見於腋窩,其他如臍窩、外陰、肛圍、腹股溝或乳暈等處亦有所見。證見局部之汗腺分泌物帶有特有之汗臭味,或如狐臭,嚴重者可在較遠處即可聞知。夏季汗出多者較重。治宜常以五香散(《外科正宗》方)擦之,或用枯礬粉幹撲,或密陀僧散加枯礬粉外撲。嚴重者可手術治療。

體療

古代醫學分科之一,相當於現在的內科。早在唐代,太醫署已將醫科進一步劃分為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等五個專科,且學生比例和修業年限也有一定差別。體療修業年限最長,為七年。學生數量最多,占太醫署醫學生總數的1/2。宋以後,改稱大方脈,此種稱謂一直沿襲至清末。

痰泄

病證名。見《醫宗必讀·泄瀉》。即痰瀉。參見該條。

痰哮嗽

病證名。指喉間痰多、哮鳴、咳嗽兼見的病證。見《不居集》卷十五。參見痰哮、痰飲咳嗽條。

痰哮

病名。指哮證以痰濁壅盛為其主要病理者。《證治匯補·哮病》:“哮雖肺病,而肺金以脾土為母,俾脾氣溷濁,則上輸濁液盡變稠痰,肺家安能清淨?所以清脾之法尤要於清肺也。”葉天士認為:“痰哮……大概以溫通肺臟、下攝腎真為主,久發中虛,又必補益中氣,其辛散苦寒、豁痰破氣之劑,在所不用。此可謂治病必求其本者矣。”(《臨證指南醫案·哮》)治宜清肺化痰,或用溫肺、益脾、攝腎治法。選用蘇沉九寶湯、清金丸、五虎湯、小青龍湯、參蛤散、白果湯等方。《簡明醫彀》主張用寧肺湯治療。參見哮喘、哮證條。

痰癇

病名。癇證之一。《奇效良方》卷六四:“痰癇為病,此患似張狂,作之不常,或半年一作,或一年、或一月、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一身驚搐,不廢手足,不廢頭目,其人張狂如夢中,如半醉,燈下不知人,皆從夢寐中作,所以無常也。忽耳不能聞,其目不能視,如狂。”後人一般將癇證發作時有痰聲漉漉者,稱之為痰癇。參見癇、五癇條。

痰涎症

病證名。屬痰涎在胸膈引致之疾患。《萬病回春·痰涎》:“痰涎症者,渾身胸背脅痛,不可忍也,牽掣釣痛,手足冷痹,是痰涎在心膈也。”參見痰證條。

痰涎血

病證名。見《丹溪心法·咯血》。指痰涎中帶血(血絲、血點、小血塊)。《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痰涎血者,脾家蓄熱所致,宜加味逍遙散、清肺湯;而痰唾中帶有紅絲紅點,病尤為甚,其條分縷判,則有由六經之火者,宜山梔地黃湯;有由思慮傷心傷肺者;宜天門冬湯;有由陰分虛弱者,宜清火滋陰湯。”《證治匯補》卷五:“痰涎血,痰中帶血,多屬脾經,須分痰、血先後施治。先見血而後嗽痰者,此相火上炎,煎熬成痰,降火為主,若用消痰則血溢而不止;其先痰嗽而後見血者,是積熱生痰、載血上行,清痰為要,若用血藥則痰滯而不行。”參見咳血、唾血等條。

痰稀白

病狀名。指屬濕痰、寒痰。若兼咳而聲音重濁,鼻塞,多為外感風寒。

痰胎

病證名。假孕之一種。婦人平素火盛多痰,痰濁乘經初淨胞虛之機侵入子宮,與血搏結,以致經閉腹大,狀如懷孕。法當下其痰則經自通而腹脹自消。方用蒼附導痰丸或二陳湯合芎歸湯。

痰嗽

病名。一名痰咳。見《濟生方·咳嗽》。《明醫指掌》卷三:“痰嗽者,嗽動有聲有痰,痰出嗽止是也。……宜千緡湯、利膈化痰丸之類。”痰嗽可兼見胸膈痞滿,寒熱交作,面部虛浮等症,亦可用半瓜丸、清氣化痰丸、黛蛤散等方;如咳痰發作,頓吐飲食,痰物俱盡始安者,屬肝木克脾土、風痰壅盛,可用青州白丸子等方。參見痰咳、咳嗽條。

痰實壅悶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指小兒痰實停於胸膈,胸悶氣逆,時複嘔吐,不欲飲食。治療參見小兒痰實條。

太陽腑病

病證名。亦稱太陽腑證。由太陽經邪熱不解,內傳膀胱所致。有蓄水與蓄血兩類病變。太陽證邪熱隨經入腑,熱與水結,膀胱氣化失職,證見口渴,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為膀胱蓄水證,治宜五苓散。太陽邪熱與瘀血結於下焦少腹部位,其人如狂或發狂,少腹急結或硬滿,小便自利,脈沉澀或沉結,為膀胱蓄血證,量其輕重,治宜桃仁承氣湯或抵當湯、抵當丸。詳見傷寒蓄水證、傷寒蓄血證條。

太陽發

病名。系生於瞳子髎穴處之癰疽。出《外科啟玄》卷四。其病因多由足少陽膽經火毒蘊結而成,瘡起根赤而有膿。痛者為順,反之為逆。證治參見外癰條。如患者大渴悶亂,出血不止,或其色青黑而不痛者,預後多不佳,可參見無頭疽治療方法處理。

太陽病

病名。六經病之一。出《傷寒論》。太陽病包括經證和腑證。多由外感風寒所致。經病包括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腑病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詳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傷寒蓄血證等條。

太陽

①脈學術語。指古代全身遍診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以候頭角之氣。

②小兒面部望診的部位。即文臺(眉梢外側端凹陷處稍上方)稍上靠內側處。《奇效良方》:“左太陽並口角紅脈現,變蒸候,主煩躁啼叫,頭肚上溫溫壯熱,……”

③經外穴名。出《銀海精微》。別名前關、當陽。本穴位置原載:“在外眥五分是。”《聖濟總錄》:“眼小眥後一寸。”《奇效良方》:“在眉後陷中,太陽紫脈上。”今多據《聖濟總錄》結合《奇效良方》等,定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顴顳神經,以及顳筋膜間靜脈叢,顴眶動、靜脈,顳深動、靜脈。主治頭痛,偏頭痛、感冒、眩暈、牙痛,目赤腫痛,及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急性結膜炎,麥粒腫等。直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

④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注。《東醫寶鑒》作大陽。即瞳子髎。見該條。

⑤人體部位名。指顳顬部。位於眼眶(眉棱骨)的外後上方,當顴骨弓上方的部位。

太溪

①脈學名詞。古代全身遍診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為足少陰腎經動脈,即下部地,以候腎氣。

②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呂細。屬足少陰腎經。輸(原)穴,位於足內踝尖與跟腱水準連線的中點處。主治咽喉痛,虛火牙痛,耳鳴,虛喘,咳血,消渴,失眠,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等。直刺0.5-1寸。灸5-10分鐘。

③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另名呂細、內昆侖。屬足少陰腎經。輸(土)、原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和脛神經,前方有脛後動、靜脈。主治咽喉腫痛,齒痛齦腫,耳聾耳鳴,視力減退,咳嗽,氣喘,咯血,消渴,不寐,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小便頻數,腰背痛,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太息

生理學名詞。即歎氣。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後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為“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歎氣,稱為善太息。它是一個症狀,由肝膽鬱結,肺氣不宣引起。

《太素脈秘訣》

脈學著作。二卷。明·張太素撰。撰年不詳。此書診脈,除診病外,宣揚人之智愚貴賤、壽夭窮通均能從脈象中反映出來,具有明顯唯心主義色彩。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前附董志仁《太素脈考》。現存明·清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等。

《太素脈法》

脈學著作。《讀書敏求記》稱:“唐末有樵者,於其石寶函中得此書。”《四庫全書總目》記載:“《太素脈法》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其書以診脈辨人貴賤吉凶,……其說荒誕,蓋術者所依託。”並認為太素脈“興於北宋”,故當屬北宋以後的作品,已佚。

太少相生

運氣術語。十幹分陰陽,五音別太少。陽幹為太,陰乾為少。太少相生亦即陰陽相生,用以說明五運的更迭和氣候的輪轉。如甲為陽土,陽土生陰金乙,即太宮生少商;陰金生陽水丙,即少商生太羽。餘類推。

太泉

經穴別名。出《針灸聚英》。即太淵。見該條。

體厥

病證名。熱極反見身冷如冰之證。《溫疫論》:“陽證陰脈,身冷如冰為體厥。……今元陽已極,以至通身冰冷,此體厥也。六脈如無者,群龍無首之象。證亦危矣。”以其為實熱內結,治宜瀉熱通腑,用大承氣湯,囑其緩緩服下。參見厥證條。

體疽發

病名。背部癰疽之大者。見《外科啟玄》卷四,又名竟體發。癰疽發於背部,上部可至肺俞,其下可延及肝俞,或左或右,多呈大範圍之化膿性感染。該證多見於中年以上之患者,同時伴有明顯之全身症狀。如頭痛、寒熱,甚至神志昏昏,煩躁不安等。證治參見癰、疽條。

體骨

經外穴名。《奇效良方》:“體骨四穴,在梁丘兩傍各開一寸五分,兩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壯。”《針灸大成》名髖骨。

體稟純陽

小兒體質的特點。詳純陽之體條。

提痧

推拿方法名。又名扭痧、擰痧、扯痧。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或者是屈曲的食指和中指,張開如鉗形,蘸取溫水後,夾持肌膚反復扭提至局部出現紫紅色為度。常施用於眉心、頸項等處。適用於感冒,中暑,噁心,嘔吐,頭昏頭脹,胸悶,腹瀉,食積,暈車,暈船,暈機,水土不服等症。《急救痧症全集》卷上:“蘇、揚、杭、紹風俗,患痧者令僕人以指抉其咽喉兩旁及項下胸前作菊花樣,謂之提痧。”

提氣法

針刺手法名。又名提針法。《針灸大成》:“凡用針者,先從陰數,以覺氣至,微撚輕提其針,使針經絡氣聚,可治冷麻之症。”指先用緊提慢按六數,得氣後,稍加撚轉並輕輕將針提起,使針感加強,用於局部麻木、發涼等。

提壺揭蓋

治療法則之一。指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種借喻。肺與脾腎三焦膀胱等臟器分司水液代謝,維持水道的通調。肺主氣,為水道的上源,在肺氣閉阻,肅降失職,影響其他臟器的氣化失司的情況下,可出現喘促胸滿、小便不利、浮腫等症,治療應先宣發肺氣,肺氣得宣,小便得利,故喻為提壺揭蓋。

提法

①刺法名。指針刺入穴位後向上抽提的方法。《針灸大全·金針賦》:“輕浮豆許曰提。”《針灸問對》:“欲瀉之時,以手撚針,慢慢伸提豆許,無得轉動再出,每次提之,令細細吸氣五口,……故曰提以抽氣。”

②推拿手法名,正骨八法之一。見《急救痧證全集》卷上。捏住肌膚後,用力往上牽拉。常用在拿法或捏法的操作過程中,以加強手法的刺激強度。

提彈法

理筋手法之一。亦稱提筋法、彈筋法、撥絡法、彈筋撥絡法。包括提法和彈法。其方法步驟:用手或拇食指將患者傷部或其鄰近部位的肌腱或肌肉提起,迅速放開,並用手指彈撥筋肉。該法適用於軟組織損傷,如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肱二頭肌、三角肌、背闊肌、背伸肌群、腰肌及跟腱等部位的扭挫傷及勞損。通常較短的肌腱用提法,較長的肌腱則提彈法並施。

提插行氣

針刺行氣法之一。指用提插手法來加強和控制針感傳導方向的方法。《針灸大成》:“徐推其針氣自往,微引其針氣自來。”又:“推之則前,引之則止。”推指插針,引指提針。

提插補瀉

針刺補瀉法之一。指針刺得氣後以針上下進退的快慢和用力的輕重來分別補瀉的方法。《難經·七十八難》:“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意指插針為補,提針為瀉。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成提插補瀉手法。以反復緊按慢提(重插輕提)為補法;以反復緊提慢按(重提輕插)為瀉法。

提按端擠法

中西醫結合的正骨八法之一。按人體的“中軸”而言,前後側移位(即上、下側移位,用提按法,即兩手拇指按其突出的骨折一端向下,餘指提起下陷骨折的另一端向上;內外側移位(即左、右側移位)用端擠手法,即用一手端正骨折一端,另一手將向外突出的骨折另一端向內擠靠。其目的在於使“陷者複起,突者複平”,斷端對位平正,達到解剖複位之效果。

出聲的哭。《靈樞·癲狂》:“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

滕弘

明代醫家。號可齋,湖南邵陽人。初為官吏,後留心於醫藥,遂諳醫術,並於晚年著成《神農本草經匯通》一書十卷,由其後代於萬曆間付梓。今有刊本行世。

滕伯祥

南宋醫家。吳縣(今屬江蘇)人,平時留心醫藥,為人樂善而好施,邑人有“滕佛子”之稱。嘗從良師習岐黃術,精於兒科,尤以善治疳積之疾著稱。嘗輯《走為急疳真方》一卷行世。

疼酸

病狀名。指酸楚不適。《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特疽

病名。指有頭疽生於肺俞及肝俞者。據其所生部位而言,屬於發背疽之範疇,見《證治準繩·瘍科》卷四。證治可參見發背條。

套管式皮膚針

皮膚針的一種。呈圓柱狀,上端有彈簧裝置,按壓時有細針數枚從底面的小孔中伸出,淺刺皮膚以治病。適用於小兒或畏針者。

討鹽生

舊病名。《女科輯要》卷五:“兒手先出者,名曰討鹽生。”相傳古代如產時兒手先下,產婆以鹽半分塗兒手心,兒手即縮回,故名討鹽生。相當於橫產。此法現已不用。參橫產條。

陶針

古代以陶瓷碎片代針砭刺。或稱瓷針。《本草綱目》:“以瓷針治病,亦砭之遺意也。”現多不用。

陶華

明代醫家(1369-約1450年)。字尚文,號節庵、節庵道人。餘杭(今屬浙江)人。習儒精醫,於傷寒尤有研究。著有《傷寒六書》(又名《陶氏傷寒六書》)六卷(1445年),流行較廣,頗有影響。此外,尚著有《癰疽神秘驗方》、《傷寒點點金書》、《傷寒全生集》等。

陶弘景(456-536年)

南北朝時梁代醫藥學家。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又號勝力菩薩,或雲陶勝力。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道教徒。博學多才,曾被時人稱為“山中宰相”,很受統治者敬重。其思想淵源於老莊哲學及葛洪神仙道教,亦兼雜有儒家、佛家之說,在醫藥方面對本草學有著較深的研究,嘗整理《神農本草經》舊文,並增收魏晉以來名醫所撰《名醫別錄》,合編為《本草經集注》七卷(原書已佚,現有敦煌卷子殘本)。該書收集藥物七百三十種,首創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等分類,並按藥品來源及自然屬性論述藥物形態、產地、主治、炮製、貯藏等,亦較《神農本草經》等書為詳。所載“諸病通用藥”則為以疾病為綱進行藥物分類的先導。《本草經集注》一書總結南北朝以前的藥學成就,為唐代《新修本草》的撰寫奠定了基礎。此外,另撰《養性延命錄》,收錄魏晉以來各家養生學說。尚有《陶隱居本草》十卷、《陶氏效驗方》五卷、《太清要草木集要》、《太清諸丹集要》、《煉化雜術》、《合丹節度》、《藥總訣》、《服餌方》等醫學本草學著作多種。

陶道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督脈、足太陽之會。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一肋間動脈後支。主治發熱,瘧疾,頭痛,項背強痛,及癲癇,精神分裂症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陶承熹

清代文人。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字東亭。經二十餘年,輯家藏及所收集之醫方編成《惠直堂經驗方》四卷(1734年),收方一千多首。

桃花癬

病名。見《外科證治全書》卷四。指吹花癬,詳見該條。

桃花斑

證名。斑出色紅,狀如桃花者。見《溫疫論補注》卷上。因熱毒入侵血分所致。治宜清營泄熱,用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犀角地黃湯或舉斑湯等方。參見斑條。

絛蟲病

病證名。又名寸白蟲病、白蟲病、脾蟲病。《諸病源候論》卷十八:“寸白者,九蟲內之一蟲也。長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以桑枝貫牛肉炙食,並生栗所成。”多因食生肉或未熟豬牛肉所致。症見腹痛、腹脹、泄瀉或瀉出白色節片等。治療以驅蟲至頭節排出為止。可選用檳榔、南瓜子、仙鶴草根、石榴皮等。

燙火傷

泛指高溫所引起的灼傷。其中,高溫液體或蒸氣所傷的,稱燙傷;被火焰或火器所傷的,稱火傷,也叫燒傷。

螳螂子

①病證名。出《幼科金針》。又名妨乳、頰脂墊。小兒生後一月左右,口腔內兩側近牙齦處,出現腫硬隆起的脂肪墊,剖視之頗似螳螂子,故名。小兒患此,吮乳困難,甚至啼哭不能出聲,日久則面呈黃色,以鼻准部為顯。宜暫停吮乳6-8小時,將乳汁擠出,用滴管或小湯匙喂兒,即可自愈。如硬塊不易消退,可用冰硼散塗齒齦,每日二三次,切忌割治。

②即桑螵蛸的別名。

糖哮

病證名。指因食糖過多而引起的哮喘。嗜食甘味釀濕生痰,氣道不暢,脾運失司,肺氣壅滯所致。《類證治裁》卷二:“治虛哮用麥冬三兩,桔梗三錢,甘草二錢。……糖哮加佩蘭三錢,再用海螵蛸火煆研末,大人五錢,小兒二錢,黑沙糖拌勻調服。”

溏泄

病名。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等篇,又有濡瀉、濡泄、鶩溏等名。通常泛指水瀉或大便稀溏。《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滿,胠脅痛,少腹痛,腸鳴溏泄。”多由受寒或飲食不潔等因素釀病,濕甚亦為此病的常見病因。後世亦有將瀉下污穢、粘垢之糞便稱之為溏泄者,如張璐《張氏醫通·大小府門》引戴複庵雲:“溏泄者,汙積粘垢,濕兼熱也。”參見濡泄、泄瀉條。

便溏,大便稀薄不成形。《靈樞·百病始生》:“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麋。”

《棠陰比事》

法醫學著作。一卷。宋·桂萬榮撰。刊於1213年。本書載述刑法折獄的一些典型案例。每案皆有四言標題。其中有一些案例涉及法醫鑒定的內容。現存《四部叢刊續編》影印本。

唐宗海(1847-1897年)

清末醫學家。字容川。四川彭縣人。少習儒,後因父病,乃留心醫學。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亦以醫聞名。見識廣博,治學提倡“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為早期試圖匯通中西醫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有《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又名《中西醫判》、《中西醫解》、《中西醫學入門》)兩卷(1892年)。認為西醫與中醫互有優劣,主張應“損益乎古今”,“參酌乎中外”,其觀點對此後中西醫匯通者影響頗大。曾著《血證論》八卷(1884年),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大治血證原則。藥物學專著有《本草問答》兩卷(1893年),書中論及本草學理論,比較中西藥學之異同與短長。另有《金匱要略淺注補正》九卷(1893年)、《傷寒論淺注補正》七卷。以上五書合稱《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另著《醫學見能》四卷(1873年)、《痢疾三字訣》、《醫易通論》、《醫易詳解》各一卷(附《醫案類錄》)以及《醫柄》、《六字方證中西通解》等。

唐與正

宋代醫生。養治奇疾,生平不詳。

唐永卿

元代醫家。先世隨宋高宗南渡(1126年),遷居浙江紹興,世為醫官。永卿於元貞(1295-1296)年間為平江路醫學教授,定居嘉定(今屬上海市)。後世子孫中以醫聞名者甚眾。

唐威源

清代醫家。字維德。山東益都人。精於兒科,撰《痘科溫故集》二卷(1752年)。該書以《內經》五鬱之治為本,論痘鬱條達之法,且參以己驗。書中附有治痘六十三方及治痘後餘毒諸方。

唐慎微

宋代醫藥學家。字審元。成都華陽人,一說蜀州晉原(今四川崇慶)人,後遷居成都。世代為醫,元佑(1086-1094)曾從師於李端伯。為人診疾,且不論貴賤,更不避寒暑風雨,有召必往。經多年收集整理,編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三十一卷,目錄一卷。該書總結前代藥物學成就,舉凡經史百家,佛書道藏中有關醫藥記載,均加擇錄,收藥達一千七百四十六條。其書初成於元豐五年(1082年)前後,後經陸續增補,約於元符元年至大觀二年(1098-1108年)間定稿,由艾晟校補刊行,名《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一卷。政和六年(1116年)醫官曹孝忠據此重新校正,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明·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主要以此為藍本。

唐千頃

清代醫家。原名方淮,字桐園。上海(今屬上海市)人。一作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曾入太學,好經術,兼精醫學,嘗參閱《達生編》、《繡閣保生書》、《醫方考》等,撰成《大生要旨》(又名《婦嬰寶鑒》)五卷(1762年)。為婦產科專書,流傳較廣。

唐繼山

明代醫家。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生活於萬曆(1573-1620)年間。以醫為業,擅長用溫補之法治病。多獲奇效。精於脈診。著有《脈訣》一書行世。

唐黌(hóng洪)

清代外科學家。字芹洲,一字玉峰。昆山(今屬江蘇)人。長於外科,採集王肯堂之《證治準繩·瘍醫》、陳實功之《外科正宗》、祁廣生之《外科大成》等書中之簡要易懂部分,輯成《外科心法》十卷(1775年)。後又輯《外科選要》二卷(1776年),便於初學者習讀。

唐大烈

清代醫家。字立三,號笠山,一號林嶝。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典獄官,並為獄中犯人診病;仿效康熙年間過繹之所輯《吳中醫案》一書,將江浙地區40餘名醫家的文章約百篇彙集起來,其內容包括有醫學論述、專題評論、驗方、考證,筆記等,名為《吳醫匯講》(1792-1801刊),為具有醫學刊物性質的早期文獻,保存了不少資料,於當時醫林交流切磋,亦有裨益。

唐椿

明代醫家。字尚齡,號恕齋。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唐永卿之後裔。世承醫業。參考諸家方論,質以先輩所傳,間附己意,撰成《原病集》四集(1474年)。此書論述七情六淫之傷,饑飽勞逸之過,內容詳明,亦為當時醫家所宗。至六世孫唐敏學,始刊此書。另著《傷寒百問》、《良方秘括》,均佚。

唐秉鈞

清代醫家。字衡銓。上海(今屬上海市)人。名醫唐千頃之侄。亦精醫,撰有《人參考》一卷(1778年),另有《內經要語》一書,未見刊行。

唐安

西漢醫生。臨菑(今山東淄博)人。淳於意之弟子,曾為齊王侍醫。

湯熨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外治法。用熱湯裝在容器內熨按身體局部的治法。與現代之熱敷相似。有疏通腠理,改善迴圈的作用。尤對局部病症有效。《素問·玉機真髒論》:“或痹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湯尹才

南宋醫家。號龍溪隱士,龍溪(今屬福建)人,生平欠詳。著有《傷寒解惑論》一卷,現日本有刊本行於世,國內則系與《類證增注傷寒百問歌》之合刊本。

《湯液本草》

藥學著作。三卷。元·王好古撰。刊於1289年。卷上為藥性總論部分,選輯李杲《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的部分內容並作了若干補充。卷中、下分論藥物,分草、木、果、菜、米穀、玉石、禽、獸、蟲等九部,共收238種藥物。書中所論藥性,均根據各藥所入三陰經、三陽經的特點,結合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等性能予以發揮,並附引了有關的各家論述。本書的特點是強調藥物的歸經、藥物的氣味的陰陽所屬及升陽浮沉,並從此出發徵引前代各名家的有關論述,對所載藥物的藥性與功治作了詳盡的發揮。現有元、明、清多種刻本、《四庫全書》本、《醫統正脈》本及《東垣十書》本。

湯液

①即湯劑。詳該條。

②清酒的一種。屬五穀之液,色清而味淡,與醪醴相對。《素問·湯液醪醴論》:“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張景嶽注:“湯液醪醴,皆酒之屬。……湯液者,其即清酒之類歟。”

湯望久

清代醫家。字來蘇,浙江石門人。生平欠詳,曾校輯《脈因證治》二卷,皆錄自朱丹溪之著作如《丹溪心法》、《格致餘論》、《金匱鉤玄》等書。

《湯頭錢數抉微》

醫方著作。又名《章氏重訂補注湯頭歌括》,四卷。章納川編集。初刊於1913年。卷一湯頭錢數,載章氏所撰有關藥物分量的若干文章;卷二為汪昂的《湯頭歌訣》,則章氏予以補注;卷三為章氏所編《新加溫病湯頭歌訣》及李東垣《藥性賦》等;卷四為汪昂的《經絡歌》及章氏醫案。現有抄本及上海會文堂書局石印本。

《湯頭歌訣續集》

醫方著作。嚴蒼山撰於1924年。作者選集汪昂《湯頭歌訣》以外的臨床常用方劑139首(包括附方),按汪氏體例將其編成歌訣,並與《湯頭歌訣》合編為《湯頭歌訣正續集》。1949年後有排印本。

《湯頭歌訣白話解》

醫方著作。北京中醫學院中藥方劑教研組編。本書將通行的《湯頭歌訣》一書,進行了簡要的白話解釋和個別內容的增刪修訂,文字淺顯簡要,便於初學者學習。1961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湯頭歌訣》

醫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於1694年。書中選錄中醫常用方劑300餘方,分為補益、發表、攻裏、湧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概括。並於每方附有簡要注釋,便於初學習誦,是一部流傳較廣的方劑學著作。刊印後相應地出現了多種後人續補、增注或改編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湯頭歌訣白話解》,就是本書較為詳明的一種注釋本。現存清刻本、石印本、鉛印本50餘種。

湯頭

方劑學名詞。即湯方。指以內服煎湯劑為主的藥方。清·旺昂《湯頭歌訣》將常用方劑的藥物組成、功用編成歌訣,便於學者記誦。

湯睃

宋代醫生。號默庵,武義(今屬浙江)人。少攻儒,累售不弟,後結廬專心攻醫,其書精湛。活人頗眾。建炎間,有婺守室女因蠱疾,累治無效,延睃治之,應手而愈。

湯潑火燒

病證名。因沸水、油所燙,或被火燒灼肌膚所致之瘡傷。出《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一,證治參見燒傷條。

湯民望

宋代醫家。東陽(今屬浙江)人。醫術高明,尤精於小兒科,嘗著有《嬰孩妙訣論》三卷,已佚。其後代亦以醫名。

湯劑

方劑學名詞。藥物劑型之一。又稱湯液。用藥物煎湯,去渣取藥汁而成。湯劑具有吸收快,作用強的優點,又可根據臨床具體病症靈活處方,故臨床上應用最廣。《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湯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賊邪,須湯以蕩滌。”《聖濟經》:“湯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滌除邪氣者,用湯最宜。傷寒之治,多先用湯者以此。”

湯火傷

病名。即燒、燙傷。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三十四。因沸水、熱油所燙,或因火燒灼而造成肌膚潰爛致傷者,證治詳燒傷條。

湯衡

南宋醫家。東陽(今屬浙江)人,世醫出身,祖湯民望、父湯麟為進士,嘗著《嬰孩妙訣》99卷,而《宋史·藝文志》記為《湯民望嬰孩妙訣論》。另尚有《博濟嬰兒寶書》(一名《明驗方》二十卷),均佚。

湯方

方劑學名詞。又稱湯頭。古代將藥物劑型以煎湯劑為主,故將內服藥物方劑(主要是煎湯劑)通稱為湯方。參湯頭條。

湯處士

明代醫家。其原名佚,秦邵(今屬江蘇)人,生平欠詳。嘗著《保產機要》及《繡閣寶生》,現日本有刊本。

㈠(tāng,音堂)

①熱水。《靈樞·九針十二原》:“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

②湯藥,湯劑。《素問·評熱病論》:“飲之服湯。”馬蒔注:“又當飲之以湯劑。”

㈡(tàng,音燙)通“燙”。燙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

探吐

吐法之一。即刺激咽喉引起嘔吐的方法。用於痰涎阻塞咽喉急症或誤食毒物或食滯在胃者。

探驪

眼科外治方法名稱。指用金針撥斷晶狀體懸韌帶之方法。參見撥內障手法條。

探肛筒

肛腸科醫療器械之一。臨證可用以檢查診斷肛腸疾病。見清·高梅溪《外科圖說》卷一。類似於今日之窺肛器。

坦然

明代醫僧。居歙縣(今屬安徽)北八十裏的箬嶺上。擅長針灸,所用針纖細如毛,長不過寸許,一投輒效。某人癱瘓二年,屢針不效,靜思恍然:“此人皮肉肥厚,短針不足用也。”乃易金針長五寸,一針而愈。複針胡振聲中風僵臥兩天,旋愈。奇驗多類此。

痰阻心竅

同痰迷心竅。詳該條。

痰阻經行後期

病證名。多因婦人體肥,痰濁壅遏胞宮,以致經血不得及時下達,故經行錯後,血色淡,質稠粘,兼見平素帶下量多,心悸頭眩等。治宜健脾除濕,化滯導痰。方用六君子湯加蒼術、香附、南星。

痰阻肺絡

病證名。指肺臟受邪之後,輸布津液功能失職,致聚液成痰,阻滯於肺。症見痰盛氣逆、喘咳等。臨床又分痰熱阻肺、痰濕阻肺。見各條。

痰濁內閉

病證名。簡稱痰閉。

①泛指痰濁引致的閉證。臨床多見痰火內閉和痰風內閉二種。參閉條。

②指痰迷心竅或痰火擾心所致的癲狂、癇證等精神神經病變。

③溫熱病中濕熱相挾釀成的閉證。《溫熱論》:“濕與溫合,蒸鬱而蒙蔽於上。”又“此津虧濕熱薰蒸,將成濁痰蒙閉心包也。”

痰濁犯肺

指痰濕阻滯,肺氣不得宣降的病變。症見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或氣喘痰鳴、胸滿嘔惡,舌苔白膩,脈滑。治宜宣肺化痰或降氣平喘,方如三子養親湯。

痰濁

痰濕系穢濁之邪,故稱。

痰注腰痛

病證名。痰濕注於腰部而致之腰痛。一名淡濕腰痛。《症因脈治·內傷腰痛》:“脾濕不運,水飲凝結,則為痰注腰痛。”腰覺重滯,牽引背脊,或有一塊冷痛處,遇寒則痛劇,得熱則稍減;或兼有腰間微腫,按之濡軟不痛,皮色不變;或伴有腹瀉,其脈沉滑或沉伏,宜滌痰化濕。以南星二陳湯、導痰湯、龜樗丸、控涎丹等方選用;亦可以腎著湯加南星、半夏。兼虛者,可兼用六君子湯、金匱腎氣丸。參見腰痛、痰濕腰痛條。

痰注發

病名。指生於脊背處之無頭疽。《外科大成》卷二:“痰注發,形如布袋,堅硬如石,不紅不熱……”參見無頭疽條。

痰中

病名。類中風之一。見《證治匯補·似中風章》。由濕痰、痰熱生風而致病,多見卒然暈厥、昏迷、喉有痰聲,舌本強直,肢體不用,脈多弦滑、洪滑。宜化痰息風,用蒼白二陳湯、導痰湯、溫膽湯等方加減。多見於腦血管疾患。參見中風、類中風條。程鐘齡《醫學心悟》認為痰中即為濕中,聊備一說,供參考。

痰滯惡阻

病證名。惡阻證型之一。平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不能輸布而聚為痰濁;孕後經血壅閉,沖脈之氣上逆,痰飲隨逆氣上沖所致。症見噁心,嘔吐痰涎,胸滿不食等。治宜豁痰降逆。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痰證自汗

病證名。見《醫學入門》卷四。屬自汗證之一。常兼見眩暈嘔逆,胸滿吐痰。宜和胃化痰,用撫芎湯、理氣降痰湯。兼脾虛者,用理中化痰湯。參見自汗、痰證條。

痰證發熱

病證名。因痰證所致之發熱。《證治匯補·發熱》:“痰證發熱,向夜大作,天明漸止,必兼胸膈不快,噁心不食,肢倦體瘦。蓋痰滯中宮,阻滯升降,故噁心痞滿。血無所滋,故夜分轉甚。津液不化而體瘦,氣血阻滯而倦怠。均宜健脾化痰、寬中清火,則痰利而熱除矣。如果實痰為患,滾痰、化痰二丸,皆可選用。”參見濕痰發熱、痰積發熱等條。

痰證

病證名。痰,古作“澹”或“淡”。泛指痰濁之邪滯留於體內的病證,包含較廣。痰與飲常兼併發病,《金匱要略》有專篇論述。《諸病源候論》則記述了寒痰、熱痰等痰證。朱丹溪謂:“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凡痰之為患,為喘為咳,為嘔為利,為眩為暈,心嘈雜、怔忡、驚悸,為寒熱腫痛,為痞膈,為壅塞;或胸脅間漉漉有聲;或背心一片常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見《丹溪心法》)。《症因脈治·痰證》:“痰之為病,變化百出,皆內因七情,外感六氣,中宮失清化之令,薰蒸結聚而成。須分所兼之邪治之。”《醫林繩墨》卷二:“人之氣道,貴處清順,其痰不生。設若窒塞其間,痰必壅盛。或因風、寒、暑、濕、熱之外感,或因七情、飲食之內傷,以致氣逆液濁,而變為諸症之所生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景嶽全書·雜證謨》:“五臟之病,雖俱能生痰,然無不由乎脾腎,蓋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所以凡是痰證,非此即彼,必與二髒有涉。”臨床上根據痰飲因、證和部位的不同,又為分風痰、寒痰、濕痰、燥痰、熱痰、虛痰、實痰、氣痰等病證。參見各該條目。

痰粘稠

病狀名。指痰質膠粘濃稠難咯,色白帶黃,多屬肺熱。

痰躁

病證名。指痰火而致躁煩不安的病證。見《萬病回春·痰飲》(原本誤躁為“燥”)。《重訂通俗傷寒論·夾痰傷寒》:“咳嗽不爽,胸中氣悶,夜不得眠,煩躁不寧者,此火痰鬱遏胸膈也。名曰痰躁。”可選用陷胸、瀉心湯輩,或有用加減溫膽湯者。參見痰證、躁煩條。

痰暈

病證名。見《世醫得效方》卷三。屬眩暈中較常見的證型之一。《症因脈治·內傷眩暈》:“痰飲眩暈之因,飲食不節,水穀過多,胃強能納,脾弱不能運化,停留中脘,有火者則鍛煉成痰,無火者則凝結為飲,中州積聚,清明之氣,窒塞不伸,而為噁心、眩暈之證也。”臨床除前述症候外,常兼見胸前飽悶,膈下漉漉有聲,甚則頭痛、心悸、苔膩、脈滑。又可分為濕痰眩暈、風痰眩暈、痰火眩暈、實痰眩暈、虛痰眩暈等不同。參見有關各條。

痰鬱心悸

病證名。心悸之一種。吳澄指出:此症因“停積痰涎,使人有惕惕不寧之狀,其則心跳欲厥,其脈滑大者是也。”(《不居集》卷二二)。宜以滌痰定悸寧心為大法,用溫膽湯、茯苓飲子;心虛而兼痰火者,用八物定志丸。參見心悸條。

痰鬱

病證名。六鬱之一。見《丹溪心法》卷三。指痰氣鬱結、肺氣不利的病證。《萬病回春》卷二:此證“動則喘滿氣急,痰嗽不出,胸脅痛,脈沉滑也。”治宜滌痰解鬱,用痰鬱湯、滌痰湯、節齋化痰丸、升發二陳湯、潤下丸、越鞠丸等方。參見六鬱、鬱證條。

痰瘀嗽

病證名。指痰濁、瘀血壅阻於肺而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痰瘀嗽,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疏肝以清痰,四物湯加訶子、青皮、竹瀝。”參見咳嗽、痰嗽、瘀咳等條。

痰飲眩暈

病證名。指痰飲病以眩暈為主證者。又有“醉頭風”之異名。《金匱要略》論痰飲,有“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等記述。臨床有風痰眩暈、痰火眩暈、濕痰眩暈、停飲眩暈、實痰眩暈、虛痰眩暈等。參見眩暈及有關條目。

痰飲挾燥火

病證名。屬痰飲咳嗽的一種證型。《傷寒指掌》卷四:“凡咳嗽,喉中燥痛或癢,仍不渴飲者,此痰飲挾燥火也。夫脾家有飲,故不渴;而肺家有火,故喉間燥癢也。宜理氣分之熱,兼逐脾家之飲,勿以喉間燥痛而妄用滋清。半夏、茯苓,重用橘紅、杏仁、川郁金、栝樓皮、白通草、冰糖炒石膏。”亦可以溫膽湯加味方治療。參見痰飲、痰飲咳嗽條。

痰飲脅痛

病證名。指脅痛因於痰飲所致。《金匱要略》有“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轉甚”的記載。《東醫寶鑒·外形篇》:“痰飲流注於厥陰之經,亦能使脅下痛,病則咳嗽、氣急引脅痛。”孫一奎治此病證,主張用導痰湯(見《赤水玄珠》卷四)。懸飲脅痛(胸膜積水)可用十棗湯、控涎丹。參見停飲脅痛條。

痰飲胃脘痛

病證名。指胃痛因痰飲而發。《東醫寶鑒·胃脘痛》:“痰飲胃脘痛。胃中若有流飲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聲,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背脅抽掣作痛。宜用小胃丹、控涎丹、三花神佑丸、芎夏湯、加味二陳湯、加味枳術丸。”參見痰積脘痛條。

痰飲嘔吐

病證名。因痰飲留滯所致之嘔吐,常伴有眩暈、泛惡等症。《症因脈治》卷二:“痰飲嘔吐之證,嘔而腸鳴、漉漉有聲,眼黑眩暈,時時噁心。”多因脾虛不通運化痰飲,積於中脘,得熱則上炎,遇寒則凝滯。不論寒飲、熱飲均可引致嘔吐。寒飲者,舌苔薄膩,脈多沉遲,用苓桂半夏湯、茯苓半夏湯、二陳湯、來複丹;熱痰者,苔黃膩,脈滑數,宜用梔連二陳湯,或溫膽湯加芩、連。參見嘔吐條,

痰飲咳嗽

病證名。指痰飲病以咳嗽為主證者。《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所論痰飲病,其中之十棗湯證、小青龍湯證均以咳嗽為主證。《醫門法律·咳嗽續論》:“蓋以咳嗽必因之痰飲,而五飲之中,獨膈上支飲,最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痰飲咳嗽,如見多痰、色白或如泡沫,咳引脅痛者,治宜溫化痰飲,用小青龍湯、苓桂術甘湯等方;懸飲則需逐飲,用十棗湯、控涎丹等方;畏寒肢冷、水腫,脈沉細者,屬腎陽虛,宜溫陽利水,用真武湯、腎氣丸等方。又:《丹溪心法附餘》主張以辰砂半夏丸主治一切痰飲咳嗽。參見痰飲、支飲、懸飲等條。

痰飲霍亂

病證名。指痰飲病兼見嘔瀉、腹痛等症。見《症因脈治·霍亂》。此證由脾虛、痰飲聚於中脘,中氣升降失常,臨床多見胸脘懊憹,心脅痞悶、疼痛,泛泛欲吐,腹中雷鳴,或發怔忡心悸,忽發嘔吐、泄瀉,胸腹疼痛。脈多滑大,或沉滑、滑數。此處之霍亂,多指急性胃腸炎所致之胃腸功能紊亂。治宜以蠲飲、調中、止瀉為大法。宜二陳湯、平胃散、平陳湯、導痰湯等。參見痰涎、霍亂條。

痰飲腹脹

病證名。指因痰飲留滯而致之腹脹。《金匱要略》有用己椒藶黃丸主治痰飲病腹滿,腸間有水氣的記述。《症因脈治》卷三:“痰飲腹脹之證,胸腹滿悶,怔忡喘急,短息倚肩,嘔惡痰涎,或腹中漉漉有聲。”痰飲腹脹多因脾胃傳化失職,不能溫化痰飲所致。宜祛痰化飲為大法。胸悶怔忡者,宜小半夏湯、二陳湯;喘逆倚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嘔惡痰涎,平胃二陳湯;腹中漉漉有聲,導痰湯;腹脹滿,腸中有水氣,己椒藶黃丸。參見痰飲、腹脹等條。

痰飲惡寒

病證名。指痰飲患者有明顯惡寒之症候。張仲景《金匱要略》所論痰飲(留飲),有“其人背寒冷如掌大”之載述。《證治匯補·惡寒》:“痰飲惡寒,由痰滯上焦,營衛阻滯,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而惡寒。肥人多有此證。脈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滿食減,肌肉如故。”並提出“濁痰滯膈,先用薑茶探吐,後用通聖散加減”的治法。張璐則以指迷茯苓丸主治張仲景所說的“心下有留飲,其人背惡寒,冷如冰”的病證。一般而言,痰飲咳嗽宜以通陽化痰為大法,亦可斟酌病情,選用二陳湯、苓桂苓甘湯等方。參見痰飲、惡寒等條。

痰飲喘逆

病證名。指痰飲病以氣喘為主證。張仲景《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所論之“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咳逆、倚息、不得臥”、“支飲不得息”等論,均突出了喘逆症候。《症因脈治·喘證論》:“痰飲喘逆之因,飲水過多,脾弱不能四布,水積腸間,或痰成飲,上幹肺家。”痰飲喘逆,臨床常見臥平即喘,時咳時嘔,腸中漉漉有聲,甚則咳逆倚肩,面色虛白,其脈多弦滑(弦緊為寒飲,弦數為痰熱),宜選用苓桂術甘湯、小半夏湯、甘遂半夏湯、二陳湯等。兼表證,用小青龍湯;便秘者,導痰湯加大黃,甚者滾痰丸、十棗湯酌情選用,參見痰飲、痰喘條。

痰飲

病名。出《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但此書記述之痰飲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則概括多種飲病,包括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此數種中之痰飲,則屬狹義之範疇。痰飲由體內水濕不化所釀生。《赤水玄珠》卷六:“痰飲。膠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飲也。”費伯雄則謂:“痰飲者先生痰而後停飲,積水為病也。”(《醫醇剩義》卷三)後世根據停飲部位、停飲久暫的不同,又分為流飲、留飲、支飲、溢飲、懸飲、癖飲、伏飲、肺飲等不同。臨床表現的證候較為紛繁,如頭暈目眩,耳鳴,口眼瞤動;或噯氣吞酸,嘈雜嘔噦,或咽嗌不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咳吐絮狀粘痰;或心下如停冰,心中冷痛時作;或夢見怪誕、鬼魅;或足腕酸軟,腰背卒痛;或四肢骨節煩疼而無定處,乃至手麻、臂痛,狀如挫閃;或脊背有一如掌大之寒痛區;或表現為繞頸核塊;或皮膚如有蟲行感;或發為癲狂、中風;或見心下怔忡,心悸,如人將捕之;或喘嗽、嘔吐;或嘔出冷涎、黑水、綠汁等。由於痰飲病多由脾、肺、腎功能失調,影響人體水液正常輸化所致,故宜溫補脾腎治其本;利水、宣肺、逐飲治其標。又:痰飲作為飲證之一,系指水濕之邪留於腸胃所致。《金匱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治宜溫陽化飲,方用苓桂術甘湯、金匱腎氣丸等。張仲景所論此狹義之痰飲,後世亦名流飲。參見該條。

痰噎膈

病名。即痰膈。見《醫方考》卷二。參見痰膈條。

痰眼症

證名。系指眵淚稠濁似痰,粘糊滿目的證候。見《廣勤軒遺稿》。參見眵淚條。

痰血

證名。指痰中經常帶血。《不居集》卷十三:“痰血,咳咯唾皆有之,兼顧血屑、血絲、血點是也。”多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多種肺部感染。參見咳血、咯血、唾血等條。

痰瀉

病證名。即痰泄,一名痰積泄瀉。《醫學入門》卷五:“痰瀉,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腸不固。”瀉下物如白膠、或如蛋白狀,泄瀉時瀉時止、時輕時重,常兼有頭暈噁心,胸悶食減,腸鳴,苔微膩,脈弦滑。宜化痰祛濕,用節齋化痰丸、海青丸、青州白丸子及二陳湯加味方;脾虛者,用六君子湯。參見泄瀉、痰積泄瀉條。

痰濕阻肺

病證名。指痰濕壅阻於肺,使肺氣不得宣降。症見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悶、動則咳嗽加劇、氣喘痰鳴,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方如二陳湯。

痰濕月經過少

病證名。多因素體肥胖或嗜食厚味,以致軀脂過剩,痰濕內生,痰濕阻遏經隧,沖任血行澀滯,症見經行量少,色淡質稀,並兼見日常帶下量多,面色(白光)白,頭暈心悸,下肢輕度浮腫等。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方用蒼附導痰丸,或用二陳湯合芎歸湯。

痰濕頭痛

病證名。頭痛證型之一。頭痛因於痰濕上蒙清竅所致。《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濕,首如裹。”痰濕頭痛的特點為頭痛有沉重感,或如有物包裹之感,兼見胸脘滿悶,嘔惡痰多,發作無時,苔白膩,脈滑或濡滑。宜化痰祛濕,用半夏白術天麻湯、芎辛湯、導痰湯等。參見頭痛、痰厥頭痛條。

痰濕帶下

病證名。多因婦女素體肥盛,脾虛健運失職,以致水濕停住,損傷任、帶二脈,症見帶下量多質粘味腥,伴胸腹脹悶,或有噁心、痰嗽,或便溏納呆等。治宜健脾除濕化痰。方用蒼附導痰丸或六君子湯加蒼術、柴胡、升麻。

痰濕不孕

病證名。不孕證型之一。即濕痰不孕。指婦人體肥,又恣食厚味,痰濕內生,阻滯沖任胞脈,難以攝精成孕。多伴有帶下量多,月經不調等症。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方用啟宮丸。

痰甚喘

證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氣喘因於痰壅而加劇。輕者頗類痰喘、齁喘,重者則為哮證。參見有關條目。

痰疝

病名。指人體腹部所生觸之有形之包塊。見《醫學入門》卷五。其病因濕痰內鬱所致。症見其疝痛有常處,觸之有形。治宜理氣燥濕化痰。可用海石、香附二味,薑汁調服。

痰熱阻肺

病證名。指痰熱壅阻於肺,發生喘咳。症見發熱咳嗽、喘息痰鳴、胸膈滿悶,咯黃稠痰或痰中帶血,甚則呼吸迫促、胸脅作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化痰,方如麻杏石甘湯。

痰癖

病名。即痰邪癖聚於胸脅之間所致病證。《諸病源候論·癖病諸候》:“痰癖者,由飲水未散,在於胸府之間,因遇寒熱之氣相搏,沉滯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移於脅肋之間,有時而痛,即謂之痰癖。”與此病相類者,另有飲癖,均屬痼疾。參見飲癖條。

痰痞

病證名。痞證之一。屬痰氣痞結的病證。《雜病源流犀燭·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因乎痰者為痰痞。脈必滑,脅下痛。”《類證治裁·痃癖症瘕諸積論治》:“痞由中脘痰氣不利者,宜用砂枳二陳湯;痰結胸滿,用順氣導痰湯;心下痞,發熱而嘔,用半夏瀉心湯;心下積冷如覆杯,按之有水聲,熱手熨之如冰,脈沉遲者,用三聖散吐之,次服白術調中湯。”參見痞、痰證條。

痰嘔

病證名。一名痰飲嘔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嘔,食與飲並出,名曰痰嘔。”參見痰飲嘔吐條。

痰瘧

病名。瘧疾之一。見《醫學入門》卷五。《證治匯補·瘧疾》:“痰瘧,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鬱結成痰,熱多寒少,頭疼心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寸口脈浮大者,吐之;關脈弦滑者,化之;若胸滿熱多,大便燥實,大柴胡湯下之。”《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痰瘧者,痰結胸中,與凡瘧所挾之痰更甚,故寒熱乍已,胸中滿悶不退,或頭疼肉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皆是痰涎結聚之故,宜二陳湯、導痰湯。”李梴治痰瘧,主張用“柴陳湯加草果;嘔吐者,二陳湯倍白豆蔻,流行三焦,嘔瘧自止;氣虛嘔者,單人參湯,或用常山炒過;久不止者,露薑飲截之”(見《醫學入門》卷三)。

痰母

病機名。見《證治準繩·幼科》。指小兒乳食停滯,或為暑濕所侵,化熱灼液成痰,因循日久,結為頑塊。為齁(鼻合)的病因。詳齁(鼻合)條。

痰秘

病名。由痰飲濕熱蘊滯於腸胃所致。《張氏醫通·大小府門》:“痰秘者,痰飲濕熱阻礙,氣不升降,頭汗喘滿,胸脅痞悶,眩暈腹鳴。半夏、茯苓、木香、檳榔、枳實、橘紅、香附、白芥子、薑汁、竹茹。不應,加大黃、黃連。甚則控涎丹下之。”參見便秘、痰證條。

痰迷心竅

病證名。又稱痰阻心竅、痰蒙心包。指痰濁阻遏心神,引起意識障礙。症見神識模糊、精神抑鬱或舉止失常、喃喃自語,或昏倒於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鳴,苔白膩,脈滑等。治宜豁痰開竅,方如導痰湯合蘇合香丸。

痰迷

病證名。《厘正按摩要術》:“小兒痰壅氣塞,呀呷作聲;甚至痰漫竅閉,如癡如迷;甚至痰塞喉間,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在小兒為尤多。”治宜豁痰開竅,用滌痰湯加減。推拿:分陰陽,推三關,退六腑,推肺經、心經等。針刺天突、內關。

痰蒙心包

即痰迷心竅。詳該條。

痰瘤

病名。系指生於腮下或肋腹等處的脂肪瘤。《外科問答》:“痰瘤生於腮兩旁,或肋腹等處。初起如桃李,漸大如茄,按之綿軟,不癢不痛。”痰瘤穿潰後如豬腦髓。治法:生於上體者宜清上解鬱湯;生於下體者宜用解下除濕湯。

痰淋

病名。淋證之一。見《醫碥·淋》。指痰氣鬱結、痰濕下注而致之淋證。宜化痰通淋,選用七氣湯、青州白丸子、滲濕湯等方;亦可以四苓散、二陳湯合方與治。如因於厚味、食積成痰,流注於下成淋者,宜尿浸山楂、川連、丹皮、海浮石、玄明粉等藥煎服。參見淋、痰證條。

痰鬁

病名。瘰鬁之一種。見《外科正宗》卷二。該病多因寒熱不調,饑飽喜怒失常,致使脾失健運,生痰結核而在。症見初起腫塊形如梅、李,可生於腋下等處,亦可遍及全身,久則其色微紅,後可破潰,然潰後易斂。治宜行氣豁痰消瘀。用芩連二陳湯加味。

痰咳

病證名。即痰嗽。因於痰盛而致咳。《醫學入門》卷四:“痰咳,痰出咳止,胸膈多滿。……痰鬱肺經,咳則涎多。或結胸者,二陳湯加枳、梗、栝樓、黃芩、貝母,甚者鶴頂丹;痰積流入肺脘,久咳不得睡者,兜鈴丸;痰因火動者,二陳湯加芩、連,或清氣化痰丸;痰因宿食者,化痰丸;痰因酒濕者,蜂薑丸;全因酒者,瓜連丸;加痰甚,能食便秘者,小承氣湯下之;不能食、便秘者,厚樸湯或滾痰丸疏導之。”單純之痰咳,《簡明醫彀》用清金利肺湯治療。參見痰嗽條。

痰厥頭痛

病證名。指痰氣上逆而致頭痛。《古今醫鑒》將之歸於“厥頭痛”範疇。《外臺秘要》卷八:“痰厥頭痛方:《病源》(指《諸病源候論》)謂,痰水在於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氣結聚不散,而陰氣逆上與風痰相結,上沖於頭,即令頭痛。或數載不已,久連腦痛。”《張氏醫通·諸痛門》:“痰厥頭痛,兩寸脈滑而弦,眼重頭旋,噁心煩亂,吐清水,氣短促,心神不安,語言顛倒,目不敢開,如在風露中,頭疼如裂,身重如山,胸滿嘔逆,四肢厥冷,半夏白術天麻湯;有肥白氣虛多痰人,卒然頭痛,脈沉細,四肢厥逆,痰響吐涎,星香湯加生附子。”參見厥頭痛、頭痛條。

痰厥

病名。厥證之一。指痰盛氣閉引致之肢體厥冷、甚則昏厥的病證。見《丹溪心法·厥》。《醫林繩墨·厥》:“有痰厥者,痰氣妄行於上,咳嗽連續不已,氣急喘盛,坐不得臥,以致上盛下虛而作厥也,名之曰痰厥。宜以二陳湯加厚樸、白術、黃芩、山楂,降下痰氣,使複歸於脾之脈絡,則足可溫,不致厥也。”龔廷賢謂痰厥“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雞聲者是也。用牙皂、白礬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盞,入薑汁少許灌之,立醒。或燒竹瀝、薑汁灌之亦可”(《壽世保元·厥》)。如屬寒痰迷悶,四肢厥冷者,宜用薑附湯;肢冷,吐涎沫,喉中痰聲,一時昏憒不知,胸悶氣喘,語言不利,可用稀涎散。參見厥證、痰證等條。

痰結胸

病名。見《簡明醫彀》卷四。指痰飲留滯胸中而致結胸者。症見胸滿不舒,甚則胸脅脹滿悶痛,咳嗽痰多,發熱惡寒,心煩口渴。何淵《傷寒海底眼》主張以保和湯加味方治療。

痰結實

病證名。指痰水聚結於胸膈之病證。又名膈痰。《諸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痰水積聚,在於胸府,遇冷熱之氣相搏,結實不消,故令人心腹痞痛,氣息不安,頭眩目暗,常欲嘔逆,故言痰結實。”《外臺秘要》用瓜蒂散吐其胸膈之結痰。參見膈痰、痰證條。

痰結

病證名。

①指梅核氣。《金匱要略》以半夏厚樸湯主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則為早期之文獻載述。多因火邪灼津、燥痰粘結於咽所致。《明醫雜著·痰飲》:“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結也。”治宜散結化痰,除上述半夏厚樸湯外,亦可用加味甘桔湯合清化丸治療。參見梅核氣條。

②指胸膈或脅下之痰結。《萬病回春·痰飲》:“胸膈有痰不化,元氣虛弱,津液乾燥,咯難得出,喘嗽身熱,痛難轉移者,是痰結也。……脅下有痰,作寒熱咳嗽,氣急作痛者,亦痰結也。”用栝樓枳實湯,或用節齋化痰丸加減。參見痰證條。

痰疾癲狂

病證名。指痰熱所致之癲狂。《素問·病能論》載述之生鐵落飲,主要用於此類病證。後世又有化狂丹等方(見《疑難急症簡方》)。參見狂、癲狂條。

痰積血崩

病證名。血崩證型之一。多因痰濁鬱於胞中,清氣不升,經脈壅遏而致血崩。症見腹滿或臍腹(疒丂)痛,下血量多成塊,血出則快,血止則悶,或臍上動悸。治宜行痰降逆。方用半夏丸(《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半夏、雄黃、生薑)或旋複花湯等。

痰積泄瀉

病證名。一名痰瀉、痰泄。《症因脈治》卷三:“或瀉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膠如蛋白,腹中漉漉有聲,或如雷鳴,或兩肋攻刺作痛,此痰積泄瀉也。”參見痰瀉、痰泄條。

痰積脘痛

病證名。脘痛由痰積留於中脘而發。除脘痛外,症見噁心、嘔吐等證。《張氏醫通》卷五:“痰積作痛,脈滑而實,噁心煩滿,時吐酸水。此因氣滯礙其道路,不得運行而作痛。清中湯加香附、蒼術、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類。如痰甚者,導痰湯加白螺螄殼煆過一錢。”對於痰癖胃脘有塊,常痛不休者,《症因脈治》載述用滾痰丸治療。參見痰飲胃脘痛條。

痰積嗽

病證名。見《丹溪心法·咳嗽》。指濕痰、食積之火淩肺而致之咳嗽。可以青黛、栝樓為主,配合其他化痰消食之品治療。參見痰嗽、食積痰嗽條。

痰積腹痛

病證名。指腹痛因於脾胃功能失調,水濕蘊積成痰所致。《症因脈治》卷四:“痰積腹痛之證,時痛時止,利下白積,光亮不臭;或噁心眩運,或響如雷鳴。”《雜病源流犀燭·腹少腹病源流》:“痰積腹痛,下白物,時眩,喜熱湯,脈滑。……宜星半安中丸。”又根據其平素症情,眩暈噁心者,二陳湯;胸膈不舒,痰熱結於上焦,用濟生栝樓丸;下白積者,導痰湯;腹痛裏實者,用滾痰丸。參見腹痛、內傷腹痛條。

痰積發熱

病證名。系痰積中脘引致之發熱。《金匱翼·痰積發熱》:“其脈弦滑,其證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活人書》所謂中脘有痰,令人憎寒發熱,狀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參見痰積、發熱條。

痰積

病證名。九積之一。見《儒門事親》卷三。指痰濁積聚於胸膈之積證。《醫碥·積聚》:“痰積,症見麻木眩暈,痞悶嗜雜,其人平素多痰。”常兼有涕唾稠粘,咳咯難出,胸部隱痛,自覺從咽部至胃脘狹窄如線,頭暈目眩,腹中累累有塊等症。治當開胸滌痰除積。用導痰湯、竹瀝達痰丸等方。若證重而形氣俱實,選用控涎丹;胸膈痞悶甚、噁心欲吐者,可用探吐或瓜蒂散,促其吐出痰涎。參見積、痰證條。

痰火證

病證名。屬肺癆中的一種證型。《紅爐點雪》卷三:“夫癆者勞也。以勞傷精氣血液,遂致陽盛陰虧,火炎痰聚。因其有痰有火,病名酷厲可畏者,故今人諱之曰痰火也。”參見癆瘵等條。

痰火怔忡

病證名。見《類證治裁》卷四。指怔忡之發作,因於痰火所致。《丹溪心法·驚悸怔忡》:“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指出痰火怔忡發作的病機及症候特點。臨床多見於陣發性心動過速、神經官能症。治宜化痰、清心、寧心,用參胡溫膽湯、金箔鎮心丸。參見怔忡條。

痰火眩暈

病證名。見《赤水玄珠·眩暈門》。為眩暈較常見之證型。其發病因於痰火上蒙清陽所致。症見眩暈,頭目昏脹,噁心、泛吐痰涎,口苦心煩,溺赤,苔黃膩,脈弦滑。宜化痰降火,用黃連溫膽湯、清上丸等方。參見眩暈、痰暈等條。

痰火頭痛

病證名。見《證治匯補·頭痛》。即痰火上擾引致之頭痛。翁藻《醫鈔類編》謂:“因痰火者,痰生熱、熱生風故也。痰火上升,壅於氣道,兼乎風化,則自然有聲。輕如蟬鳴,重如雷聲。”每見頭痛腦鳴,或發偏頭痛,胸膈滿悶、嘔惡,泛吐痰涎,面紅耳赤,心煩躁亂,口渴便秘,苔黃膩,脈洪數。宜化痰瀉火,用礞石滾痰丸、石膏散、空青膏等方加減。參見頭痛條。

痰火聲啞

病名。系指咽喉癌或喉頭結核所致之失音。《紅爐點雪》卷三:“痰火聲啞,乃肺經已絕,死不治。”

痰火擾心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痰火上擾心神。症見心煩心悸、口苦失眠、多夢易驚、面赤氣粗、便秘尿赤,甚則神志失常、胡言亂語、哭笑無常、狂躁妄動,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有力。代表方劑如礞石滾痰丸。

痰火耳鳴

病證名。指耳鳴因於痰火上擾所致。《明醫雜著》卷上:“大抵此證,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於惱怒而得。怒則氣上,少陽之火客於耳也。”症見耳鳴、鳴盛則閉塞如聾,胸悶心煩,痰多口苦,二便不暢,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宜化痰清火為大法,用龍薈丸、二陳湯加芩、連、竹瀝、川貝等。參見耳鳴、痰火耳聾條。

痰火耳聾

病證名。見《醫學入門·耳》。指耳聾因於痰火鬱閉而發。前人認為以膏粱厚味導致兩耳蟬鳴,熱鬱甚則氣閉耳聾。《雜病源流犀燭·耳病源流》:“以聾之為病,多由痰火鬱絡,非磁石鎮墜,烏桂椒辛、菖蒲辛散以通利老痰,則鬱火何由而開。”宜化痰清火,方用龍芩丸、黃連溫膽湯、滾痰丸、二陳湯加芩、連、竹茹等藥。參見耳聾條。

痰火痓

病名。指痙病之發作由於痰火壅盛所致。見《萬病回春·痓病》。臨床多見於眼目和口部牽引、手足振搖,甚則搐搦,咳嗽多痰,或有身熱,苔濁膩、舌質紅,脈多滑數。《景嶽全書·雜證謨》:“痙有痰盛者,不得不先清上焦;若火盛多痰者,宜用清膈煎、抱龍丸。”此屬豁痰清火止痙法,亦可用栝樓枳實湯加減或黃連溫膽湯加栝樓皮、紫石英等藥。參見痙、痓條。

痰話

證名。指因痰火而致胡言亂語。《萬病回春·痰飲》:“痰話者,痰火作熱,驚惕不安,錯語失神者也。”宜清火、滌痰、寧神,用溫膽湯加減,重者宜用安宮牛黃丸。參見痰證、譫語條。

痰核

病名。

①見《醫學入門》卷六。泛指體表的局限性包塊。該病多因脾弱不運,濕痰結聚於皮下而成。症見皮內生核,多少不等,包塊不紅不熱,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發於頸項,下頦、四肢及背部等處。治宜以清痰和氣為主。生於身體上部者多挾風熱,生於下部者則多挾濕熱。可用開鬱清痰丸加味。

②即瘰鬁。見明《慎齋遺書》卷九。有:“痰核,即瘰鬁也,少陽經鬱火所結。”可參見瘰鬁條。

③舌疾之一。見《醫宗金鑒》卷六六。因痰火邪熱循心脾二經上炎所致。症見舌上生瘡,舌體活動不靈,強硬而痛。治宜清熱化痰。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或以三棱針刺破出血。患處吹冰硼散即可。

痰膈

病名。膈證之一。多因情志鬱結、痰涎凝滯所致。一名痰噎膈。《重訂通俗傷寒論》:“飲食入胃,便吐粘涎,膈塞不通,便結而糞如羊矢者,此氣鬱挾痰阻塞胃脘也。名曰痰膈。”治宜辛潤利膈滌痰,五汁飲加狗寶,或《醫學心悟》啟膈散加減。多見於食管或胃賁門部癌證。參見膈、噎膈條。

痰呃

證名。指呃逆因於痰氣滯結、上逆所致。《證治匯補·呃逆》:“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聲,脈滑有力。”治宜豁痰利氣止呃法。先用鹽湯探吐,後服導痰湯或溫膽湯;痰火較甚者,選用牛黃丸、梔連二陳湯。參見呃逆條。

痰多沫

病狀名。指痰帶青而多泡沫,多為肝經風痰;痰多白沫,無力作咳,咳則氣促,多屬肺虛。

痰毒牙痛

病證名。系指因痰毒上攻牙齒而致的牙齒疼痛病證。《雜病源流犀燭》卷二三:“素有熱,熱生痰,痰流毒,痰毒灌注經絡,上攻牙齒而痛。”治宜清熱滌痰,瀉火解毒。可選用黃連溫膽湯加減。參見牙痛條。

痰喘

病證名。指痰濁壅肺而致之氣喘。《金匱要略·肺痿肺壅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咳逆上氣,時時吐濁(吐濁,指吐出稠粘痰),但坐不得臥,皂莢丸主之。”這是有關痰喘證治的早期記載。常兼見喘息有聲,咳嗽,咯痰粘膩不爽等證。宜祛痰降氣。《醫學入門·痰類》:“痰喘,必有痰聲。風痰,千緡湯或合導痰湯;痰氣,蘇子降氣湯、四磨湯;食積濕痰,古二母散、神保丸、大蘿皂丸。”《景嶽全書·雜證謨》:“痰盛作喘者,雖宜治痰,如二陳湯、六安煎、導痰湯、千緡湯、滾痰丸、抱龍丸之類,皆可治實痰之喘也。然痰之為病,亦惟為病之標耳,猶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動者,必須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須先去其寒。至於或因氣逆,或因風邪,或因濕滯,或因脾腎虛弱,有一於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則痰終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又:痰喘因於氣鬱者,用溫膽湯;因於火動者,宜用清膈煎;痰見而肺氣壅塞者,用蠲痰疏氣湯。參見喘證及有關條目。

痰閉驚厥

病證名。見《串雅內編》。指風痰阻閉經絡而引起的驚厥。症見牙關緊閉,雙目上竄,四肢抽搐。多因患兒痰濕偏盛,蘊於肺胃,複為外邪所犯,或飲食所傷,邪從熱化,熱鬱生風,風痰上擾清竅,擾及經隧所致。體實者,治宜鎮風豁痰,用止痙散。體虛者,治宜化痰鎮靜,用六君子湯加僵蠶之類。參見痰閉條。

痰閉

①悶瘄之一。見於痰飲素盛的麻疹患兒。症見氣急發喘,滿口痰涎,咯痰不出,喉間有聲。麻毒與痰飲相搏,內迫於肺,肺氣不宣,疹難透發所致。治宜宣肺滌痰,用二陳湯加葶藶、栝樓仁、萊菔子、白芥子、枳殼、連翹、桔梗之類。

②指驚風、癲癇發作,風痰壅盛而致上閉清竅。症見昏迷,手足搐搦,目竄口?等症。治宜豁痰開竅,用牛黃丸、紫金錠之類;並重掐或強刺人中、合穀等穴,以開閉醒神。

③痰閉驚厥。詳該條。

④小兒昏迷的一種證型。詳小兒昏迷條。

痰胞

病名。系指痰火流行凝注舌下,結成泡腫,綿軟石硬,有妨言語,作痛不安的病證。治宜內服二陳湯,外吹冰硼散。參見痰包條。

痰包

病名。系指舌下生痰包,綿軟不硬,作痛不安,甚或流出黃痰的病證。故又名舌下痰包。本病之病因《外科正宗》卷四認為是:“痰飲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結而匏腫而成。”治宜清熱化痰,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可與重舌條互參。

指致病因素、病理性產物,有時則指病證。《醫碥》卷二:“痰本吾身之津液,隨氣運行,……苟氣失其清肅而過於熱,則津液受火煎熬,轉為稠濁;或氣失其溫和而過於寒,則津液因寒積滯,漸至凝結,斯痰成矣。”《醫林繩墨》卷二:“痰者,人身之痰飲也。人之氣道貴乎清順,其痰不生,設若窒塞其間,痰必壅盛。或因風、寒、暑、濕、熱之外感;或因七情、飲食之內傷。以致氣逆液濁,而變為諸證之所生焉。”痰可演變為多種病證。參見有關條目。

痰(饣曹)

證名。嘈雜因於痰氣阻滯。《景嶽全書·雜證謨》:“痰多氣滯,似饑非饑,不喜食者,痰(饣曹)也。”因於痰火者,宜和中湯、三聖丸等方;濕痰壅盛,宜白術丸、曲術丸。參見嘈雜條。

談元賢

明代女醫家(1461-1556年)。一作楊談元賢。無錫(今屬江蘇)人。祖父母均通醫,少時即得指點,漸通醫學。臨證每獲奇效。女眷患疾,多絡繹求治,後醫名大震。五十歲時,將祖傳醫術參以己驗,撰成《女醫雜言》一卷,今有明萬歷年間刊本。

談金章

清初兒科學家。字心揆,一字黃郛。其先原為浙江嘉興人。自其祖始遷居梅裏(今江蘇無錫)。世業醫,繼祖業,於兒科造詣頗深。著有《誠書》(一作《幼科誠書》)十六卷(1661年)。該書對兒科諸病辨證甚詳,方藥切於實用,作者於論證審病亦頗有發揮。如對四證(驚、風、痰、熱),八候(抽、搦、掣、顫、反、引、竄、視)之辨,言簡意明等,於兒科臨床有一定指導意義。尚有《誠書痘疹》三卷行世。

曇鸞(476-542年)

南北朝北魏醫僧。一作曇巒。雁門(今山西代縣)人。淨土宗高僧。10多歲在五臺山出家,披閱內外經典。注釋《大藏經》時患“氣疾”,乃外出求醫。至江南,從陶弘景習方術,得《仙經》十卷,攜經北返,如法修煉,終因“調心煉氣,對病識緣”而“名滿魏都”。著有《調氣論》、《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法》。《服氣要訣》,均佚。

癱瘓風

病名。見《外臺秘要》卷十四。即癱瘓。詳該條。

癱瘓

病證名。又名癱瘓風。見《外臺秘要》卷十四。指肢體痿弱不用的病證。《醫貫·中風論》:“癱者坦也,筋脈弛縱,坦然而不舉也;瘓者渙也,血氣渙散而無用也。”多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複因風、寒、濕、熱、痰、瘀等邪氣侵襲經絡所致。症見四肢痿廢,不能運動,輕則手足雖能活動,但肢節緩弱無力,須靠扶持方能運用。治宜審察病因,採用藥物、針灸、推拿等綜合療法。若一側肢體偏廢不用,稱為偏枯,亦稱為半身不遂。下肢癱瘓,屬於半肢風的範疇。參見偏枯、半身不遂,左癱右瘓、半肢風等條。

癱緩風

病名。見《肘後備急方》卷三。一作攤緩風。即攤緩。詳該條。

攤緩風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即攤緩、癱緩風。參見攤緩等條。

攤緩

病證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七。又有癱緩風、攤緩風等名。為癱瘓之輕證。《聖濟總錄》卷七:“攤則懈惰而不能收攝,緩則弛縱而不能制物。故其證四肢不舉,筋脈、關節無力,不可枝梧者,謂之攤;其四肢雖能舉動,而肢節緩弱、憑物方能運用者,謂之緩。”《太平聖惠方》用芎附湯施治。多見於神經、血管系疾病。參見癱瘓、中風等條。

《泰定養生論》

養生著作。十六卷。元·王中陽撰。撰年不詳。書名取義於《莊子》“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及同書《養生主》篇。書中以道家養生觀點闡述人生由父母媾精,至孕育、嬰幼、童壯、衰老諸階段的生理調攝、疾病治療,以及五運六氣、病因、診斷等內容,並附載了一些驗方。現存明刻本。

太淵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大泉、太泉、鬼心。屬手太陰肺經。俞(土)、原穴。八會穴之脈會。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及橈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咽痛,胸痹,腕掌關節痛,無脈症等。直刺0.3-0.5寸,避開動脈。艾條灸3-5分鐘。

太陰髒病

病證名。寒邪直中太陰,或邪傳太陰之寒證。亦稱太陰髒證。見《通俗傷寒論·傷寒本證》。證見口淡胃鈍,嘔吐清水,大腹痞滿,滿而時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飲,小便短少色白。治宜溫健脾陽,香砂理中湯主之。重則熱壯脾腎,附子理中湯主之。

太陰為開

生理學名詞。系經脈生理特點。出《靈樞·根結》。太陰主三陰之表,故為開。

太陰頭痛

病證名。三陰頭痛之一。見《蘭室秘藏·頭痛門》。太陰經雖不上頭,然痰與氣逆壅於膈,頭上氣不得暢,亦可見頭痛。故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或腹痛,為痰癖,其脈沉緩,治以蒼術、半夏、南星為主。參見頭痛、三陰頭痛條。

太陰蹻

陰蹻別名。指照海穴。《外臺秘要》:“太陰蹻二穴,在內踝下向宛宛中是。”

太陰絡

經穴別名。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即漏穀。見該條。

太陰厥

六經厥之一。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敘厥論》。證見腹脹,後閉,食為寒嘔。參見六經厥條。

太陰痙

病證名。太陰病出現痙症者。見《張氏醫通·諸風門》。足三陰痙,俱見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沉,太陰則四肢不收。治宜術附湯加甘草、生薑。

太陰經腳氣

腳氣病之一。風寒暑濕流注足太陰脾經而成的腳氣。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證見腹滿,夾咽連舌系急,胸膈痞滿,循胻骨下股膝內前廉內踝,過核骨後連足大趾端內側皆痛。若自汗者為風勝,無汗痛甚者為寒勝,熱煩者為暑勝,重著腫滿者為濕勝。治以溫散為主,用六物附子湯等方。

太陰經病

病名。六經病之一。多因三陽病傳經入裏;或素體脾虛寒,發病即現太陰證狀,為直中太陰;或因誤治屬太陰屬寒濕為患的裏虛寒證。其主要症狀,有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時腹自痛。治以溫裏為主,宜理中湯、四逆湯等方。

太陰伏暑

病名。見《溫病條辨》卷一:“太陰伏暑,舌白口渴,無汗者,銀翹散去牛蒡、元參加杏仁、滑石主之。”詳伏暑條。

太陰

①經脈名稱之一。有陰氣旺盛的意義。因為其位於三條陰經的最表層,故《素問·陰陽離合論》有“太陰為開”之說。參見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條。

②小兒面部望診的部位。即文臺外側稍上之處。《奇效良方》:“太陰上紅脈現,傷寒之候,主壯熱鼻塞。”參見文臺、武臺條。

③經外穴名。出《外臺秘要》。在小腿內側,內踝上8寸,脛骨內側緣後凹陷中。主治腳氣。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④經穴別名。出《外臺秘要》。即中都。見該條。

⑤推拿穴名。出陳氏《小兒按摩經》。即右側太陽穴。能發汗或止汗。《保赤推拿法·分推太陽穴太陰穴法》:“太陰穴在右眉外梢。”《幼科鐵鏡·面各穴圖》:“太陰,女重揉此穴發汗,男揉此止汗。”

太乙天符

運氣術語。出《素問·六微旨大論》。指既為天符、又為歲會之年,即司天之氣,中運之氣和歲支之氣三者會合。戊午、乙酉、己醜、己未均屬太乙天符年。

太乙神針

①藥艾條之一。出《太乙神針備急灸法合編》。所含藥物,各家記載不一。近代處方多以艾絨、硫黃、乳香、沒藥、丁香、松香、桂枝、雄黃、白芷、川芎、枳殼、皂角、獨活、細辛等藥製成。使用時,點燃一端,用布七層包裹,按於應灸穴位或痛處。冷則易之,以灸之局部溫熱為度。用以治療風寒濕痹,痿弱無力,以及一般慢性虛寒病症等。

②針灸著作。清·邱時敏編。成書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

太乙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太一。屬足陽明胃經。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一說去任脈三寸(《針灸甲乙經》)。布有第八、九肋間神經分支,第八、九肋間動、靜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胃疼,腹脹,心煩,癲狂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太醫助教

古代醫生的一種職稱。南北朝時期北魏太醫署中始設太醫助教,職在太醫博士之下,官階從九品中。其主要職責是協助太醫博士對醫學生傳授醫學知識。其制在當時已傳入朝鮮。

太醫院知印

元代醫官名。其職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一般設二人,是太醫院中掌管印章的低級官員。

太醫院照磨

元代醫官名。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設1人,官階為正八品。該職往往兼管架閣庫的收發物品工作,為太醫院中低級官員。

太醫院院使

金、元、明、清醫官名。金代始設太醫院,太醫院的最高長官為提點,下設院使,從五品。元代在至元二十二年(西元1285年)設置院使二人,位在提點之下。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定置院使一十二員,正二品。明代,太醫院院使取代了太醫院令的最高醫官地位,其官階為正五品。清代太醫院的最高長官是太醫院院使,其官階為正五品。

太醫院院判

元、明、清三代官名。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始設院判一職。共二人,官階正五品,位在院使、同知、僉院、同僉之下。明、清時期,院判職在院使之下,兩代均設二人,正六品。院判的職責是協助院使掌管醫療事務。

太醫院譯史

元代醫官名。其職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一般設二人,為太醫院中負責翻譯事務的低級官員。

太醫院宣使

元代醫官名。其職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一般設七人。主要職責為通知聯絡具體事務,是太醫院中低級官員。

太醫院同知

元代醫官職稱之一。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一般設二人,官階正三品,位在院使之下僉院、同僉、院判之上。其主要職責是協助太醫院院使掌管醫事。

太醫院同僉

元代醫官名。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一般設二人,官階正四品,位在院使、同知、僉院之下院判、經歷等職之上。協助院使工作。

太醫院通事

元代醫官名。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共2個,官階為正八品以下,主要職責是辦理太醫院中的一般事務,屬於太醫院中之低級官員。

太醫院提點

金、元時期醫官名。此職始設於金代,為金元時期太醫院中的最高醫官,主管太醫院各種行政事務及宮廷醫藥大事,金代太醫院提點官階為正五品,元代太醫院提點為正二品。元代太醫院最高醫官名稱變化較大,詳該條。

太醫院僉院

元代醫官職稱之一。此職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一般設二人,官階從三品,位在院使、同知之下同僉、院判之上。主要職責是協助院使掌管醫事。

太醫院判官

金代醫官職稱之一。其官階一般為從八品,位在提點院使、副使之下,其職責是協助提點、院使掌管醫藥方面的事宜及太醫院行政事務。

太醫院令史

元代醫官名。為太醫院內低級官員。一般設八人,其選任及待遇,政府規定要在各部令史並相應職官內選取。若系省部發去,考滿同諸監令史,擬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太醫院令史一職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

太醫院吏目

明、清兩代醫官名。明代太醫院內一般設吏目十人,其職位一般在院使,院判之下御醫、醫士之上。官階一般為從九品。清代太醫院一般設吏目三十人(八品十五人,九品十五人)。其職位在院使、院判、御醫之下,醫士、醫員之上。

太醫院經歷

元代醫官名。其職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一般設二人,官階從七品,位在同僉、院判之下,都事、照磨之上,是太醫院中負責日常事務的中級官員。

太醫院管勾

金代醫官名。此職之設與醫學教育有關。金代太醫院兼有醫學教育的功能,當時醫學分十科,某一科的醫學生達到十人時,則設管勾一人,負責教學工作。選精醫術者充任。地方醫學此時也有管勾的設置,管勾的官階一般為從九品。

太醫院副使

金代醫官職稱之一。其職位僅次於太醫院提點和院使。官階為從六品,協助提點和院使掌管醫藥行政事務。

太醫院都事

元代醫官名。始設於元至治二年(西元1322年)。共2人,官階從七品,屬於太醫院中的低級官員。

太醫院

古代醫療機構名稱。是專為上層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醫政及醫療保健組織。太醫院始設於金代,隸屬於宣徽院。太醫院的最高長官是太醫院提點(正五品),下設使,副使,判官等,“掌諸醫藥,總判院事。”此外,太醫院中還設管勾主管醫學教育,另還設有各種名稱的太醫和醫官。元代太醫院。秩正二品。開始時長官為宣差,後改為尚醫監、太醫院提點等。其行政隸屬於宣徽院。最高長官之下設院使、副使、判官等名目。元代太醫院掌管一切醫藥事務,官員品秩普遍高於任何朝代。明代也設有太醫院,其長官初始稱作太醫院令,後改稱院使。明代在北京和南京各設一個太醫院,但是北京設置的太醫院是最高醫藥管理機關,設有最高醫政長官院使,下設院判。而南京太醫院只設院判不設院使,以便服從於北京太醫院的領導。清代只設一個太醫院,院使正五品,總攬醫藥行政及醫療大權,清初,禦藥房也劃歸太醫院管理,全國醫官統一由太醫院差派、考核、升降,從而加強了統一領導。但這種體制未能堅持下去,禮部管生藥庫,總管太監管禦藥房,削弱了太醫院的功能。清朝中晚期,醫政管理較為混亂。總之,從金至清,太醫院作為全國性醫政兼醫療的中樞機構延續了七百多年。

太醫署令

隋唐時期醫官名。為隋唐時太醫署中最高的長官。共2人,官階從七品下,全面負責太醫署中醫療和教學工作。隋唐前後太醫署的最高長官都稱太醫令。見太醫令條。

太醫署丞

隋唐時期醫官名。其職位僅次於太醫署令。官階一般為從八品下,共設二人,其主要職責是協助太醫署令掌管太醫署之工作。隋唐前後的太醫署丞均稱為太醫丞。見太醫丞條。

太醫署

古代醫療機構名。我國早在西晉時期就設有醫政管理兼醫療的機構-醫署。北魏因襲西晉醫署不改,而劉宋稍易其名為太醫署,因此,太醫署之名從南北朝劉宋始有。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太署(包括醫署)是全國最高的醫政管理及醫療保健機構。醫署在西晉時隸屬宗正,東晉及南朝各代,太醫署隸屬門下省,相沿二百多年。北齊時改革醫政,創立了太常寺管理太醫署、門下省管理尚藥局的分管體制。太醫署在隋唐時尤其是教學功能不斷加強,已成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醫學校。隋唐時太醫署屬太常寺,在校師生達300多人,由醫學、藥學、行政三部分人員組成。醫學教育分為:醫、針、按摩、咒禁,其中醫又分為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各科的課程安排、考試制度、升、降、留、退等都有一定規範。教師職稱有博士、助教、師、工等之不同。北宋初襲太醫署制,但不以醫學教育為主要職能。淳化三年(西元992年)太醫署改名為太醫局;醫學教育功能逐步恢復。太醫署之名稱從此之後不復沿用。金、元、明、清時期,醫政管理兼醫療機關名改稱太醫院。

太醫令丞

古代醫政官員名。太醫令丞包括太醫令和太醫丞。令為長官,丞為助手。因為令和丞都是主管醫藥行政的高級長官,故或合稱為令丞,杜佑《通典》載:“秦有太醫令丞主醫藥”非太醫令和太醫丞之外別有太醫令丞一職。參見太醫令條。

太醫令

古代醫官名。指掌管醫事行政的最高長官。此職之設,最早始於戰國時的秦國,秦並天下,此制因襲。“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勞”,太醫令的爵位在八等或以下(秦爵等級數大者官位大)。西漢時期設有兩種太醫令,一屬太常,一屬少府。太常太醫令掌管衛生行政及管理宮廷太醫,以致由此職逐步演進為後世的太醫署,太醫院等醫政管理機構;而少府太醫令則具有保管、儲藏皇宮中藥品的職責,後世演化為尚藥局。由秦至宋,歷代都設有這一官職,但在各代,名稱職責稍有差異。遼、金、元、明、清時期,相當於太醫令職責的醫官仍設,但稱謂已變。太醫令下一般設有太醫丞等醫官作為助手,因此,有的文獻則合稱為太醫令丞。

《太醫局諸科程文》

書名。九卷。宋代作品。本書彙集宋代考醫試題問答記錄,系《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全書分六種命題:墨義、脈義、大義、論方、假令、運氣等共87個問題。其中察脈和診治類有一定實用價值,其餘論述則不免空泛、機械,運氣一章尤為突出。但對考察宋代的醫事制度與醫學發展情況,有歷史價值。本書收入《當歸草堂醫學叢書》中。現存清光緒當歸草堂刻本,多種石印本、四庫全書書及當歸草堂叢書本。

太醫局提舉

宋代醫官名。北宋熙寧年間,太醫局曾一度設提舉一人總管該局工作,其職在太醫局判局之上,與設置太醫局令時令的職權相等。

太醫局判局

宋代醫官名。北宋熙寧期間,曾一度為太醫局副長官,其位在太醫局提舉之下。此職要求熟悉醫藥知識者充任,共設2人。

太醫局令

宋代醫官名。為太醫局中之最高醫官,主管該局工作。北宋熙寧年間曾一度設置太醫局提舉1人,其職權與太醫局令相同。

太醫局局生

宋代醫生名。太醫局中的學生,最初稱為太醫局九科醫生,南宋時稱為太醫局局生。

太醫局九科

宋代太醫局培養醫生所設立的科目。即大方脈、小方脈、風科、眼科、瘡腫科、口齒咽喉科、針灸科、金鏃兼書禁科。這實際上是宋代元豐改制後的醫學分科制度。見九科條。

太醫局教授

宋代醫生職稱。此職最早設於北宋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其職責是掌管醫學教育,九科之下,每科設有教授1名。“選翰林醫官以下與上等學生及在外良醫為之。”

太醫局丞

宋代醫官名。位在太醫局令之下,協助令主管太醫局工作。

太醫局

中國古代醫事機構名。最早始於北宋淳化三年(西元992元)該機構是在沿革隋唐太醫署之基礎上創設的。太醫局初設並未開展醫學教育。慶曆四年(西元1044年)在太常寺設立太醫局,開始選拔醫官傳授醫學知識。嘉佑五年(西元1060年)即定學生名額為120人,並分九科(參見九科條),神宗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太醫局設提舉、判局等官加強管理,科置教授加強教學工作。在醫學分科上曾一度實行十三科制(見十三科條)。元豐改制後又改作九科(見九科條),學生限額增至300人。入太醫局學習的學生必須先報名、投家狀、醫官和學生作保,試讀一年後考試合格才能成為正式學生。太醫局中的考試分理論與臨床兩個方面。理論考試每試十道,以六通為合格。臨床考核則根據醫學生為三學學生及諸營將士治療情況為上、中、下三等。理論考試中於《本草》全不通者,不予收補,臨床考核時過失太多者還令退局。此時,地方醫學教育也仿照太醫局的制度。太醫局自創立以來,除北宋元祐期間和南京乾道期間停辦40多年外,整個宋代的大部分時間都獨立開展了工作。遼代也設有太醫局,但其功能主要是醫政管理,與宋代太醫局以醫學教育功能為主有所區別。

太醫監

古代醫官名。系指宮廷中管理監督太醫處方用藥的醫官。見《資治通鑒》卷二十三。西漢時宮廷中曾設此醫官,隸屬少府。

太醫博士

古代醫學教學職稱。此職始設於南北朝時期之北魏。官階從七品下,專門負責傳授醫學知識。隋唐時期醫學進一步分科,各種逐步增設了博士如針博士、按摩博士等。博士立職,後世都有沿襲。

太醫

古代醫生的一種職稱。指封建社會專門為帝王和宮廷官員等上層統治階級服務的醫生。“太醫”一職最早誕生於何代?據秦有太醫令一職而推斷,既有太醫令一種管理職務的設置,就應該有被太醫令管理的太醫的存在,但因缺乏可靠的資料證實,尚難確認秦時就有太醫一職的設置。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西漢時已有太醫的設置。

太陽中風

病名。太陽經病之一。太陽經感受風邪,證見頭項強痛、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緩。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與猝然倒地、口眼?斜的中風不同。治用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

太陽陰

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門。見該條。

太陽陽明合病

病名。太陽陽明兩經同時受邪,起病即見兩經證候。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又“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謂太陽之發熱惡寒無汗,與陽明之煩熱不得眠等證同見。表裏之氣升降失常,故不下利則上嘔。治法先解太陽之表,表解而陽明之裏自和。若利則宜葛根湯表而升之,利自可止;嘔則加半夏,表而降之,嘔自可除。

太陽為開

生理學名詞。系經脈之生理特點。出《靈樞·根結》。太陽主三陽之表,處於最週邊,故為開。

太陽頭痛

①病證名。傷寒太陽病而見頭痛,兼見惡風、脈浮緊。治用川芎、羌活、獨活、麻黃等藥。

②證名。頭痛在太陽經脈循行部位。《冷廬醫話·頭痛》:“頭痛屬太陽者,自腦後上至巔頂,其痛連項。”

太陽少陽合病

病名。太陽少陽兩經同時受邪,起病即見兩經證候,如頭痛、發熱、口苦、咽幹、目眩、胸脅苦滿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論太陽與少陽合病,若裏熱盛,少陽邪熱移於腸胃而下利,治以黃芩湯,以清裏熱。若胃氣上逆而嘔,則應再加半夏、生薑,以降逆止嘔。

太陽少陽並病

病名。指太陽病證未解,而已見少陽病症候。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本病頭項強痛為太陽證,又見頭眩昏冒,胸脅痞滿之少陽證。邪在太陽則當汗,邪在少陽則禁汗。太陽與少陽並病,亦不可汗。既不可汗。則兩經鬱經之邪無可解之法,故治當刺大椎第一間及肺俞、肝俞。亦可用柴胡桂枝湯和解少陽,兼散表邪。慎不可峻汗或攻下。

太陽傷寒

病名。太陽經病之一。太陽經感受寒邪,證見發熱、惡寒、無汗、脈緊等。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治以辛溫發汗之法。

太陽衄

病證名。鼻衄之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巢氏將鼻“衄發從春至夏,為太陽衄。”證治參見鼻衄條。

太陽厥

六經厥之一。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敘厥論》。證見頭重,足弱,發為瞑僕。

太陽痙

病證名。太陽病出現痙症者。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而致痙。證見身熱足寒,項強惡寒,頭熱,面腫目赤,頭搖口噤,背反張。

太陽經證

即太陽經病。見《傷寒醫訣串解》卷一。詳見該條。

太陽經腳氣

病名。腳氣病之一。風寒暑濕流注足太陽膀胱經所致的腳氣病。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證見頭痛,目脫,項強,腰脊連體樞、循髀外出外踝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皆痛。風勝者自汗,寒勝者無汗痛甚,暑勝者熱煩,濕勝者重著腫滿。治宜發散,用麻黃左經湯等方。

太陽經病

病證名。亦稱太陽經證。證見脈浮、頭項強痛、惡寒、發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絡腦,還出別下項,連風府、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夾督脈而行。故風寒客之則頭項強痛,風寒在表則惡寒、發熱、脈浮。包括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太陽經病,見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為中風。若太陽經病,見惡寒、體痛、無汗,脈浮緊者,為傷寒。

太陽腑證

即太陽腑病。見《傷寒醫訣串解》卷一。詳該條。

《太平禦覽·養生》

養生著作。宋·李昉等編。是《太平禦覽》中有關養生的部分,共兩卷,分列在“道部十”卷六百六十八與“方術部一”卷七百二十。所收養生論著,前者摘自道家諸書,後者摘自儒家、諸子、博物等書。所收資料,保存了不少寶貴的古代養生文獻。還反映出道家養生學說對編者有較深影響。

《太平聖惠方》

方書。簡稱《聖惠方》。一百卷。刊於922年。本書系北宋翰林醫官院王懷隱、王佑、鄭彥、陳昭遇等人依據醫局所藏北宋以前各種方書、名家驗方並宋太宗親驗醫方,又廣泛收集民間效方集體編寫而成。自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至淳化三年(992年),歷時14年。卷一-二主論診法及處方用藥法;卷三-七分論五臟諸病;卷八-十四傷寒;卷十五-五十九論述內科雜病(包括眼目、口齒、咽喉);卷六十-六十八外科病;卷六十九-八十一婦人病;卷八十二-九十三小兒病;卷九十四-九十五服食及丹藥;卷九十六-九十八食療及補益方;卷九十九針經十二人形圖;卷一百明堂灸經及小兒灸經。全書共1670門,載方16834首。涉及臨床所有各科病證。每一病證,皆冠以《諸病源候論》的有關論述。其中外科的五善七惡之說,小兒急慢驚風的分辨,眼科所載白內障針撥手術之詳細過程等,皆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記錄。此外,還保存了一些古典醫籍的佚文。本書系總結西元10世紀以前的大型臨床方書,不僅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並具有一定的臨床研究參考價值。但本書卷帙浩繁,流傳很少,且受時代局限,書中也雜有某些糟粕。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太平惠民局

宋代官方設立的專門經營藥品的機構名稱。太平惠民局之名稱是漸次改易而成的。北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將藥物也列入國家專賣。適應這一形勢成立了合賣藥所,又名熟藥所,負責制造和出售成藥。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時,熟藥所中制藥和賣藥業務已明確劃分。政和四年(西元1114年),賣藥所改名為醫藥惠民局。南渡後,紹興十八年(西元1148年)又將朝貢熟藥所依在京制度改作太平惠民局。紹興二十一年(西元1151年)各州軍熟藥所都改稱太平惠民局。太平惠民局不僅賣藥而且治病,每遇疫病流行時施散藥物。後於元、明兩代均採用推行。稱惠民藥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書名。一名《和劑局方》。十卷。宋太醫局編。初刊於1078年以後。本書是宋代大醫局所屬藥局的一種成藥處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補修訂刊行,而書名、卷次也有多次調整。最早曾名《太醫局方》。徽宗崇寧間(1102-1106年),藥局擬定製劑規範,稱《和劑局方》。大觀時(1107-1110年),醫官陳承、裴宗元、陳師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門、收279方。南渡後紹興十八年(1148年)藥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劑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後經寶慶、淳佑,陸續增補而為十卷。成為現存通行本。將成藥方劑分為諸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痼冷、積熱、瀉痢、眼目疾、咽喉口齒、雜病、瘡腫、傷折、婦人諸疾及小兒諸疾共14門,788方。均系收錄民間常用的有效中藥方劑,記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制法。其中有許多名方,如至寶丹、牛黃清心丸、蘇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湯、逍遙散等。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有的刊本在書末附有陳師文等撰《圖經本草藥性總論》(為本草提要性質的著作)和許洪撰《用藥總論指南》(為藥物總論性質的著作)各3卷。現存多種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經山房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太陵

經穴別名。見《針灸甲乙經》。即大陵。見該條。

《太極拳》

我國著名傳統拳術名。原為技擊,後逐漸演變為以健身為主的拳法。傳為明代武當山道士張三豐所創,一說來自明代著名將領戚繼光據民間拳術總結的拳經三十二式。其拳法宗太極陰陽之旨,手法以掤、(扌履)、擠、按、捋、挒、肘、靠八勢為八卦之式,架勢與步法以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五勢為五行之式,計十三式。以綿、軟、勁、柔中有剛為行拳要領。清初以來,太極拳在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姓家族中傳習最盛,其後逐漸演變出陳氏、楊氏、吳氏、武氏與孫氏等五大太極拳流派,在架式與勁力上各具特點。近數十年來,國家體委改編有24式簡化太極拳、48式簡化太極拳和88式太極拳等,具有動作圓活均衡、柔軟放鬆的特點,對防病健身有較好功效,尤其適合於老弱者的健身,成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養生活動之一,並且在世界各地也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太極磨子手

推拿手法名。見《中醫正骨經驗概述》。即將肩關節作左右旋轉滾動的動作。適用於肩部寒凝氣聚等症。

太刺

刺法名。出《針灸甲乙經》注。即大瀉刺。見該條。

太沖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厥陰肝經。輸(土)、原穴。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布有腓深神經的分支,足背靜脈網及第一蹠骨背動脈。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癲癇,目赤腫痛,脅肋脹痛,黃疸,疝氣,遺溺,尿閉,遺精,崩漏,閉經,滯產,小兒驚風,腳軟無力,以及肝炎,高血壓,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太倉

①人體器官名。指胃。《靈樞·脹論》:“胃者,太倉也”。以其容納水穀,故名。

②《靈樞·根結》:“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

③中脘穴之別名。見《針灸甲乙經》。

太白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輸(土)、原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布有隱神經及腓神經分支,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呃逆,腸鳴,泄瀉,痢疾,便秘,腳氣,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苔潤

診斷學名詞。指舌苔濕潤。苔潤為正常舌象。溫熱病如見舌苔濕潤,說明津液未傷。但熱入營血時,陽邪入陰,蒸動陰氣,則舌苔反潤,宜詳察。

苔滑

診斷學名詞。指舌苔潤滑。是津液充盛之舌象。熱病苔滑,是裏熱未解。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是陰寒凝滯,或痰濕內阻。《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髒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苔垢

①即舌苔。

②診斷學名詞。即垢苔。舌苔垢濁膠結。多見於宿食不化或濕濁內停。

胎自墮

病證名。指自然流產。見《丹溪心法》。多因孕婦氣血虛損,胎失所養;或血熱燔灼,胎有所傷;或腎虛不攝,胎失所系,沖任不固,以致胎自墮。參見先兆流產、胎動不安等條。

胎腫

病名。鄭玉峰《濟陰要旨》:“女人胎腫,乃有孕而手足或頭面、通身浮腫是也。”參見子腫、子滿、胎水腫滿條。

胎蒸

病名。《女科秘旨》:“面腫色赤,口苦咽幹,日晡寒熱,日漸羸瘦,胎氣不見升動。用銀柴胡、胡黃連各一錢,煎服。”

胎元

①胎的別稱。

②指母體中培育胎兒生長發育的元氣。

③指胎盤。《證治準繩·胎元散方》:“用胎元一具,焙幹為末,加麝香少許,治痘瘡氣血俱虛不起發。”

《胎瘐》

出《幼科全書》。即胎怯。詳該條。

胎瘖

病名。孕婦之不語證。見《續名醫類案》卷十八。即子瘖。證治詳見該條。

胎衣不下

病名。見《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即胞衣不下。詳該條。

胎衣不出

病名。見《經效產寶》。即胞衣不下。詳該條。

胎衣

生理名詞。見《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即胞衣。詳該條。

胎養

見明·萬全《嬰兒家秘》。即養胎。詳該條。

胎癬

病名。嬰幼兒頭面部之濕疹。出《外科證治全書》卷四。即奶癬。詳見該條。

胎虛不安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指孕婦素體虛弱,孕後氣血益虛而出現胎虛不安證候,宜補脾益氣,養血安胎,以胎元飲為主方治之。若症見煩躁、心悸、失眠等,為心脾血虧,宜歸脾湯;若症見急躁易怒,頭痛眩暈耳鳴,腰膝酸軟者,為肝腎陰虛,治以左歸飲或固陰煎;若症見腹脹,腸鳴泄瀉,倦怠畏寒,帶下清稀,肢冷等症,為脾腎陽虛,宜溫陽健脾,養血安胎,方用秘元煎或菟絲煎;若氣血懼虛者,宜補氣養血,方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

胎癇

病證名。見《活幼心書》。又名胎搐。症見患兒百日內頻發抽搐,身熱面青,牙關緊閉,腰直身僵,睛斜目閉,多啼不乳。治宜先服至寶錠以清熱止痙,再根據兼症辨證治療。

胎息

氣功術語與功法名。謂習練氣功時呼吸有如嬰兒在母胎中不用口鼻而行內呼吸的高深境界。《後漢書·王真傳》:“王真年且百歲,視之面有光澤似五十者,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抱樸子·釋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人在胞胎之中。”《養真集》:“止有一息,腹中旋轉,不出不入,名曰胎息。”此時神氣合一,內氣潛行,鼻息若無,似胎之息。道教依據“逆修返源”的理論,認為返於胎息即能斷後天生死之路而掌長生成仙之要。返於胎息之法,有行炁、服氣、存思、守竅、存神煉氣、內丹等多種。而其中通過閉息服氣一類調製呼吸以達胎息境界的功法,也稱為胎息法。如《胎息經·胎息銘》介紹其功法說:“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唯細細,納唯綿綿,坐臥亦爾,行立坦然。戒於喧雜,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實曰內丹。非只治病,決定延年。”首兩名是指閉息時鼓氣咽服,從一咽開始,漸增至一閉息三十六咽。又有以丹田呼吸法釋胎息者。如《脈望》:“丹田內有神龜,呼吸真氣,非口鼻之呼吸也。口鼻只是呼吸之門戶,丹田為氣之本原,聖人下手之處,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這種呼吸法習練時要求意守下丹田,吸氣時意想氣自丹田吸入,稍作停留,再意想氣自丹田呼出。稍停再作重複。呼吸要綿細、緩慢、均勻,意守要在若有若無之間。

胎痛

病證名。指妊娠腹痛。《資生集》引薛立齋:“妊娠腹中不時作痛,或小腹重墜,名胎痛。用內補丸。”

胎溻皮瘡

病名。指新生兒有肉無皮的一種病症。見《外科啟玄》卷八,又名溻皮瘡。該病可因父母患梅毒傳染胎兒所致,或由孕母過食五辛炙煿等物引起。證見患兒表皮呈片狀脫落,肉色紅潤,如湯燙狀,逐漸擴大,向四周迅速蔓延,甚則大部分皮脫或遍體無皮。治宜清熱解毒。內服可用三黃散加減,外以玉粉散搽塗。本病類似先天性梅毒。現已罕見。

胎死腹中

病名。見《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詳該條。

胎嗽

出《幼科發揮》。即百晬內嗽。詳該條。

胎水腫滿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五。亦名胎水、胎間水氣。指婦女妊娠五六個月後出現遍身腫滿之症候。多因孕婦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水濕下注,胞中蓄水,泛溢周身,以致遍體浮腫,腹大異常,胸膈滿悶,甚則喘不得臥的病證。相當於羊水過多症。治宜健脾行水。方用茯苓導水湯。腹大異常者,用千金鯉魚湯。應中西醫結合診治。如胎兒發育正常,則按前述治療,症狀嚴重,無法忍受子宮內張力,可行羊膜腔穿刺放水,1-2周後可重複穿刺減壓,以延長妊娠時間,如已近37周,可作人工破膜,終止妊娠。若胎兒畸形,則應及早終止妊娠。

胎水不利

病證名。單南山《胎產指南》:“孕婦胸腹滿脹便秘,遍身浮腫,名曰胎水不利,宜服鯉魚湯。”參胎水腫滿條。

胎水

①指養胎之水。即羊水。

②病名。指胎水腫滿。《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妊娠亦有身腫滿,心腹急脹者,名曰胎水。”

胎食

氣功術語。謂漱咽舌下津液。《漢武內傳》:“(王真)習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肉色光美,力並數人。”《攝生纂錄》:“漱其舌下泉咽之,數十息之間一相繼,名之曰胎食。”

胎實不安

病名。指因邪氣盛實引起的胎動不安。《葉氏女科證治》卷二:“胎實而不安者,惟其素本不虛,而或多鬱滯者有之,治宜開之導之。若嘔吐不止者,參橘湯,停痰加枳殼、半夏;食滯脹滿者,小和中飲;嘔吐加半夏,脹加砂仁;肝氣滯逆脹滿者,解肝煎;怒動肝火者,化肝煎;脾肺氣滯上攻作痛者,紫蘇飲;氣滯兼痰者,四七湯;氣滯兼火者,枳殼湯,氣滯加陳皮、茯苓。”

胎生青記

指嬰兒出生時的骶骨部、臀部、四肢或頭部出現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青色斑塊,俗名青記,或胎記。可於兒童期漸漸消失,但亦有終身遺留者,不需治療。

胎生

生理學名詞。胚胎在母體內發育,直至出生為止的過程。

胎上逼心

病名。見《女科輯要》。即子懸。詳該條。

胎疝

病名。先天性陰囊腫脹證。見《醫宗金鑒》卷五十四。該病多因先天發育不良所致。症見嬰兒出生後陰囊即見腫大,甚或腫硬疼痛。治宜服十味蒼白散、或金鈴子散之類。嚴重者應於確診適於手術治療者及時行手術治療。

胎弱

出《小兒藥證直訣》。即胎怯。詳該條。

胎熱伏心啼

病證名。出《普濟方》卷三百六十一。即熱煩啼。詳該條。

胎熱丹毒

病名。小兒丹毒之一種。見《外科大成》卷四。又稱胎毒發丹、赤遊風。小兒丹毒之一。該病多因胎毒內伏,與血相搏而風乘之,或常穿烘衣,或母乳內熱助邪所致。初發時表現為赤腫光亮。多發於頭面、四肢,或延及胸腹,或遊走不定。由腹背傳四肢者順,若由四肢傳至腹、背及陰囊者逆。治宜祛風解毒,活血化瘀,若初起者,可用升麻葛根湯表之,次用驅風散清之,重者服大連翹飲。如嬰兒腹脹不乳,為毒氣入裏,應用紫雪散。外治可參見丹毒條。

胎熱不安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指胎動不安因熱所致。多因孕婦素體陽盛,嗜食辛辣,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熱,複因孕後血聚養胎,陰血更虛,陽熱更盛,熱擾沖任。其症或熱、或煩、或渴、或躁、或漏血尿赤,以致胎動不安。治宜養陰清熱安胎。方用保陰煎。若小便赤熱,或怒火動血者,加梔子;潮熱加地骨皮;肺熱多汗加麥門冬、棗仁;血熱甚加黃連。

胎熱

病名。

①指臨產兩目失明。《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妊娠將臨月,兩目失明,不見燈火,頭痛眩暈,腮頷腫不能轉側,此肝經熱毒上攻,由過食炙煿、火酒、辛辣等物,名曰胎熱。”治宜天冬飲。

②指嬰兒出生後目閉面赤,眼胞浮腫,煩啼不已,溺赤糞稠之症。此因小兒在母胎時感熱所致,故名。一般認為是因孕母恣食辛熱炙煿之物,或患熱病失於清解,以致胞宮積熱,影響及胎兒。

胎前諸症

出《醫宗金鑒·女科心法要訣》卷四十六。指妊娠後出現的各種疾病的總稱。有惡阻、胞阻、子腫、子滿、子煩、子懸、子癇、子嗽、轉胞、子淋、激經、胎漏、胎動不安、小產墮胎、子死腹中、胎萎不長、子瘖、髒躁等證。其他如兼患傷寒、傷食、瘧、痢、霍亂、泄瀉、中惡、中暑、妊娠疹等。雖均為妊娠諸病,應隨症治療,但須注意保護胎元。

胎前怔忡

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亦名胎前恍惚。此證多因孕婦平素血虛氣弱,孕後聚血養胎而益虛,以致心血不足,心神失養,而致心神恍惚,驚悸怔忡,心煩失眠等。治宜補益氣血,養心安神。若驚悸不安,夜臥不寧者,宜大聖散;若血少神虛,心神不寧者,宜養榮湯;若心氣虛而神不安者。宜定志丸;若大盛者,宜安神丸。

胎前用藥三禁

治療學術語。古人對妊娠期婦女用藥提出的三項禁忌:不可過於發汗、攻下、利小便,以免損傷胃氣及胎元。因為過汗會亡陽傷氣,過下則亡陰傷血,過利小便損傷津液。臨床應根據病情靈活掌握。

胎前陰門腫

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陰腫。此症多發生在妊娠後半期。因孕婦脾腎陽虛,脾主運,腎主水,脾失健運,水濕下注,而致外陰浮腫。治宜溫陽健脾,用安胎順血散(訶子,水煎溫服);外用地膚子、艾葉、防風、透骨草、荊芥、川椒、黃瓜皮,熏洗。參見子腫條。

胎前吞酸

病證名。見明·趙獻可《邯鄲遺稿》。多因孕婦脾虛或肝鬱,複傷於飲食所致。脾虛者,由於脾虛不運,傷食太過,症見胃脘填塞,不得傳化而致吞酸。治宜溫養脾胃,方用六君子湯加吳萸;肝鬱者,由於肝氣鬱滯,化熱犯胃,症見噯腐吞酸、脘悶脅脹等。宜瀉肝清熱,用左金丸。

胎前頭痛

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多因孕後陽氣虛衰,感受風邪;或因孕後聚血養胎,陰虛陽亢,及血虛血不上承而致頭痛。感受風邪者,兼見發熱惡風,頭痛連及項背,宜疏風止痛,用川芎茶調散;陰虛陽亢者,兼見頭脹而熱,煩躁易怒,甚則耳鳴,宜平肝潛陽,方用天麻鉤藤飲;若無外感風邪,或陰虛陽亢而常苦頭痛者,為血虛不能上承,症見頭痛,午後痛甚,伴頭暈乏力,心煩不寧,面色無華,治宜養血熄風止痛,用四物湯加蔓荊子、菊花、甘草治之。

胎前頭風痛

病證名。指懷孕後孕婦患頭痛時發時止,常突然觸發。多因痰涎風火鬱遏經絡,氣血壅滯所致。《竹林寺女科秘方》:“婦人胎前頭風痛,不可服藥,恐傷其胎,宜用雄黃散吹入鼻內少許,其痛可止。”

胎前損身

病證名。出《女科秘寶》。指因傷胎而腹痛,陰道流血,應按胎動不安治療。如見面赤,口唇焦,指甲色黑者,為胎兒已死,可用蘭石散(滑石粉適量,蜜半盅,麻油半盅,開水調服)下之。

胎前手足麻木

病證名。明·趙獻可《邯鄲遺稿》:“胎前手足麻木,此屬血少,宜養血安胎,以八珍湯為主。”

胎前食瀉

病證名。見明·趙獻可《邯鄲遺稿》。指懷孕後飲食過多而瀉下。多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以致脾不健運,胃不能腐熟水穀,於是腹滿噯氣,瀉下酸臭。治宜健脾消食導滯。用養胃湯加山楂、神曲、麥芽,或用保和丸治之。

胎前十字真言

出清·袁於江《生生寶錄》。指古人對孕婦提出的應注意事項。一需節“嗜欲”,二宜節“勞逸”,三慎“起居”、四節“飲食”,五節“見聞”,此即胎前十字真言。

胎前乳腫

病證名。見靜光禪師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妊娠乳腫。詳該條。

胎前氣急不得臥

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此乃過食生冷,兼有風寒中胃肺經,因而生痰氣急”。宜紫蘇安胎散。”

胎前漏紅

病證名。

①指激經。《女科秘要》卷二:“有孕,紅來如行經,應期每月一至,此是漏也。”

②泛指妊娠期間陰道流血,稱胎前漏紅。參見胎動不安、胎前動紅條。

胎前節養六條

指妊娠期間應注意的六個方面。出清·唐桐園《大生要旨》。即:一除惱怒,二禁房勞,三戒生冷,四慎寒溫,五服藥餌,六宜靜養。

胎前腳腫

病證名。見清·曾鼎《婦科指歸》。孕後氣血虛弱,下元不足,濕氣下注,症見兩足微腫不痛。宜順氣養血湯(黨參、陳皮、當歸、首烏、川芎、炒白芍、桑皮、烏藥、阿膠、炙草)治之。

胎前腳痛

病證名。《女科秘要》卷二:“此下元氣血虛弱,又兼風邪,宜行氣行血,服烏藥順氣散。”

胎前腳氣

病證名。指妊娠期間患腳氣病。清·吳悔庵《秘傳內府經驗女科》:“妊娠下元虛怯,寒氣所淫,因寒從足起,故兩腳脛腫痛,名曰腳氣。宜雞鳴散治之。”

胎前焦渴

病證名。見《竹林寺女科秘傳》。即妊娠煩渴。詳該條。

胎前霍亂

病證名。見《邯鄲遺稿》。即妊娠霍亂。詳該條。

胎前昏迷

病證名。因孕婦素體虛弱,孕後血聚養胎,以致血不能上榮頭目,而發為頭暈眼花,重者於發病後可卒然昏倒。治宜補益氣血。用八珍湯、人參養榮湯;或結合針灸治療。《女科秘要》卷二:“胎前昏迷,忽然倒地,乃血去養胎,母無精神,承兒不住,故眼花頭暈。”

胎前恍惚

病證名。見王之翰《女科胎產百病》。即胎前怔忡。詳該條。

胎前寒瀉

病證名。見明·趙獻可《邯鄲遺稿》。多因孕後脾腎陽虛,或外受風寒,或內傷飲食生冷,損傷脾腎,以致腎陽不能上蒸脾土,運化失職,傳導失司所致。脾腎陽虛者,症見臍下作痛,喜暖喜按,腸鳴即瀉,腹脹畏寒肢冷。治宜溫陽健脾止瀉,用四神丸,或理中湯;外感風寒者,症見泄瀉清稀,腹痛腸鳴,或肢體酸痛,或畏寒發熱。治宜祛風散寒止痛,用胃苓湯;飲食生冷者,症見腹痛瀉下酸臭,腹脹痞滿,噯氣腐臭,治宜消食導滯止瀉。用保和丸,或養胃湯加山楂、神曲、麥芽。

胎前動紅

病證名。指胎動不安,陰道流血。《女科秘要》卷二:“此因失跌動傷,惡血破來,如水流不止,急用膠艾湯,以止其血;再服安胎散以護其胎。然此症孕婦形盛,而在三五日內可治,或弱而久者難治。”

胎前赤帶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秘方》。因素體陽盛,孕後又過食辛辣,積熱內傷血絡,帶脈不約,發為帶下色紅。治宜清熱涼血安胎。用側柏湯(側柏葉、白術、丹皮、蒲黃、黃芩)。

胎前赤白痢

病證名。見明·趙獻可《邯鄲遺稿》。即妊娠下痢。詳該條。

胎前白帶

病名。見《女科秘要》,即妊娠白帶。詳該條。

胎前

指受孕至分娩前的整個懷孕時期。

胎氣蘊熱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嬰兒煩熱,食即嘔吐,眠不安席,神情躁擾,聞聲即掣。由於兒在胎中時,孕母多憂怒鬱悶,複因胎氣燥熱,兒生艱難,母生驚悸而致乳汁不和,小兒吮乳得之。治宜調氣解蘊。

胎氣上逆

病證名。多因平素腎陰虛損,肝氣偏盛,胎氣隨肝氣上逆,上沖心胸,而症見煩躁不安,甚則脅痛,喘急。參見子懸條。

胎氣攻心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亦名孩兒攻心。多因孕婦嗜食辛辣,熱積胎中,以致胎兒不安亂動而上沖於心。症見母體煩躁痛苦,兩脅疼痛。治宜清胃熱,佐以安胎。用調中和氣散(大黃、石膏、檳榔、枳殼、黃芩、知母、黃連、黃柏、柴胡)。

胎氣喘息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病因孕後多食生冷,或有風寒客於肺胃,以致肺氣失宣,氣機不暢,發為咳嗽痰喘氣急,夜臥不安。治宜散寒宣肺,平喘安胎。用紫蘇安胎飲(紫蘇、枳實、大腹皮、桔梗、貝母、知母、當歸、桑白皮、甘草、五味子、石膏)。參見妊娠喘條。

胎氣

①指胎兒在母體內所受的精氣。見《備急千金要方》。人由胚胎以至成形,皆賴胎氣而逐漸滋長。離開母體之後,生長發育的正常與否,亦與胎氣稟受有關。如稟受充足,則氣血調和,精神充沛,發育正常,形體壯健。如稟受不足,則發育障礙,形體羸瘦,如至四、五歲尚不能立行等,均屬胎氣不足的象徵。

②《婦人良方大全》卷十五:“治妊娠面目浮虛,四肢腫如水氣,名曰胎氣。”

③《坤元是寶》:“胎前痢疾,產後即止者,名曰胎氣。”

④《邯鄲遺稿》:“妊娠腹痛者,名痛胎,俗名胎氣。”

胎瘧

病名。出明·趙獻可《邯鄲遺稿》。即妊娠瘧。詳該條。

胎逆

病名。出明·嶽嘉甫《妙一齋醫學正印·種子篇》。

①指胎氣上逆;②指孕後火動胎元而喘者。

胎脈

名詞。見《坤元是保》。即妊娠脈。詳該條。

胎麻

出《痘治理辨》。即奶麻。詳該條。

胎落

病名。《經效產寶》:“妊娠傷寒,骨節疼痛,壯熱,不急治,則胎落。”即小產。詳該條。

胎漏黃水

病證名。見《女科經論》卷三。指妊娠後忽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名為胎漏黃水。多因肝脾濕熱,或因風熱,或因肝氣鬱結、脾胃氣虛下陷等所致。若胎動不安者,宜黃芪、糯米,水煎服;肝脾濕熱者,宜升陽除濕湯;肝脾風熱者,宜加味逍遙散;肝鬱鬱結者,宜加味歸脾湯;脾胃氣虛者,宜七味白術散;脾虛下陷者,宜補中益氣湯。

胎漏

病證名。見《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亦漏胎、胞漏、漏胞、漱經。《醫學入門》:“不痛而下血者為胎漏。”多因孕後氣血虛弱,或腎虛,血熱等因素導致沖任不固,不能攝血養胎,症見陰道不時下血,量少或按月來血,並無腰酸腹痛及小腹下墜等症。氣虛者,兼見精神萎靡,少氣懶言,宜補氣安胎,用舉元煎加阿膠;血虛者,兼見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宜補血安胎,用胎元飲;腎虛者,兼見頭暈耳鳴,尿頻,宜固腎安胎,方用壽胎丸;血熱者,兼見口幹咽燥,心煩不寧,宜清熱涼血安胎,用保陰煎。

胎瘤

病名。新生兒先天性瘤腫之一種。出《外科正宗》卷四。亦名紅絲瘤。本病多因母體蘊熱又兼瘀血凝滯而成。證見新生嬰兒頭上、胸乳間局限性腫起,色紫微硬,漫腫微疼,或大或小。大者如饅頭,小者似梅李。治宜用針刺破瘤,然必待兒滿月後方可,術後可服五福化毒丹,外貼黃連膏。類似血管瘤。

胎哭

病名。見《慈航普渡》。即子啼。詳該條。

胎渴

病名。見金夢石《產家要訣》。指婦女妊娠期正值炎夏,口渴引飲之證。宜四物湯加黃芩、木通、陳皮治之。

胎倦

病名。見《鄭氏女科秘傳萬全方》。指懷孕後倦怠乏力。多因孕婦素體氣血不足,孕後因聚血養胎,母血益虛,以致四肢無力,遍身酸懶,羸瘦倦怠,不思飲食,神疲乏力,形容憔悴等。治宜補益氣血,方用八珍湯。

胎驚夜啼

出《醫學入門》。即驚啼。詳該條。

胎教

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能受孕婦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婦必須謹守禮儀,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名為胎教。《大戴禮記·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列女傳》中記載太任懷周文王時講究胎教事例,一直被奉為胎教典範,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孕期有關行為、攝養、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項。如除煩惱、禁房勞、戒生冷、慎寒溫、服藥餌、宜靜養等節養方法,以達到保證孕婦身體健康,預防胎兒發育不良,以及防止墜胎、小產、難產等目的。

胎漿

即羊水。見戴武承《女科指南集》:“養胎之水謂之胎漿。”參羊水條。

胎兼症瘕

病證名。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卷四十六。亦稱妊娠積聚。指婦人素有症瘕舊疾,現又懷孕,稱胎兼症瘕。治宜軟堅化症,調和氣血,方用桂枝茯苓丸。

胎間水氣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即胎水腫滿。詳該條。

胎瘕

病名。出《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一。即脂瘕。詳該條。

胎甲

生理學名詞。妊娠的別稱。《隋書·經籍志》有《六甲貫胎書》。後世習稱妊娠為“身懷六甲”。

胎記

見《實用外科中藥治療學》。泛指先天性皮膚色素沉著之證。嬰兒出生後,皮膚表面出現的色素沉著癍。俗稱胎記。類似毛細血管痣之類病證。

胎疾

病證名。又名胎證、胎中病。

①《幼科全書》指嬰兒滿月以內有病者;②《幼科發揮》指小兒周歲以內有病者。多由胎稟不足,或兒母妊娠時調攝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前人在醫籍文獻所載如胎寒、胎熱、胎肥、胎弱等,均屬胎疾範圍。

胎急

病名。古人有將孕婦在妊娠期間發生神志等方面的急性症候改變稱之為胎急。鄭玉峰《鄭氏女科真傳》:“妊娠怔忡驚悸多睡,腹滿連臍急疼,坐臥不安,胎氣既成,安養五臟則可。或為喧呼心驚悸亂,皆因氣厥,致令胎驚而有此症,兼筋骨傷骨,四肢不安,宜服大聖散安胎保孕。”

胎黃

病證名。《幼科鐵鏡》:“胎黃,由妊母感受濕熱,傳於胞胎,故兒新生,面目通身皆黃如金色,壯熱便秘,溺赤。”即胎疸。詳該條。

胎患內障

病名。又名小兒胎元內障。即今之先天性白內障、屬圓翳內障。《世醫得效方》卷十六詳述其狀:“初生觀物,轉睛不快,至四五歲瞳人潔白,昏蒙不見,延至年高,無藥可治,由胎中受熱致損也。”

胎寒

病證名。

①指孕婦因受寒而產生的一些證候。《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妊娠不守禁忌,縱恣口腹,過食生冷瓜果,及當風取涼,以致胎冷不安,胸腹脹痛,腸中虛鳴,四肢拘急,泄瀉欲絕,名曰胎寒。宜安胎和氣飲(訶子、白術、陳皮、良薑、木香、白芍、炙草、陳米、薑)”。

②指小兒在母胎內感寒所致的症候。《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七:“小兒在胎時,其母將養取冷過度,冷氣入胞,傷兒腸胃,故兒生之後,冷氣猶在胃腸之間。其狀兒腸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脹,或時穀利,令兒顏色素皅,時啼者,是胎寒故也。”

胎垢

見《驗方新編》。即鱗體。詳該條。

胎風赤爛

病證名。該證表現有三種:其症初生時血露入眼,以致眼生赤爛;產後三、四月,兩眼紅赤濕爛、眵粘四眥;乳兒眼生濕爛,甚至面部亦生疵濕瘡癢。多因濕熱內蘊所致,治宜清熱除濕為主。方選小防風湯或小菊花膏丸等加減。

胎風

病名。新生兒之丹毒。

①見《聖濟總錄》。嬰兒稟受不足,觸冒風邪;或由於斷臍,瘡痂未斂,致使風邪侵入體內,蘊結為熱。臨床可見壯熱嘔吐,精神不寧,睡易驚醒,手足抽掣等。治宜熄風鎮驚。可用羚羊鉤藤湯加減。

②見《保嬰撮要》卷三。亦名胎赤,由母體脾胃積熱,傳給胎兒所致。表現為嬰兒出生後,身熱皮膚濕紅,形如水燙火傷之狀。治宜清泄熱毒。可使母、嬰內服清胃湯,外敷如意金黃散。相當於新生兒丹毒。

胎肥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小兒生下遍身肌肉肥厚,肉色通紅,滿月以後,漸漸消瘦,白睛粉紅色,五心熱,大便難,時時吐涎。治宜清泄濕熱,用大連翹飲加減。

胎妒

古鬾病的病因學名稱。《幼幼集成》:“孕在胎中,因兒飲乳,……而致兒病,故謂之胎妒。”其義與鬾乳同。詳該條。

胎毒瘰鬁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幼科》。指由胎毒引起的瘰鬁。治宜疏肝散結,先用小柴胡湯加當歸、芍藥;繼用丹梔逍遙散合消瘰丸。

胎毒發丹

病名。嬰幼兒丹毒之病證。見《證治準繩·幼科》卷三。即胎熱丹毒。參見該條。

胎毒瘡瘍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幼科》。由胎毒引起的瘡瘍。治宜清熱解毒,用五味消毒飲、仙方活命飲。

胎毒瘡疥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幼科》。又名風瘡。症見初如幹癬,後則膿水淋漓,或結靨成片。治法參見胎毒瘡瘍條。

胎毒

病名。嬰、幼兒瘡癤、疥癬、痘疹等病統稱胎毒。見《幼幼集成》:“凡胎毒之發,如蟲疥、流丹、濕瘡、癰癤、結核、重舌木舌、鵝口口瘡,與夫胎熱、胎寒、胎搐、胎黃是也。”其病因是由於孕婦恣食辛熱,甘肥厚味,或生活調攝失宜,遺毒於胎,或鬱怒悲思等因素使生子是病證。

胎動下血

病證名。見王伯龍《養兒寶》。指孕婦有腰酸腹痛,胎動不安,兼見陰道流血。證狀逐漸加重,流血量多,可致流產。參見胎動不安、胎漏、先兆流產等條。

胎動不安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指懷孕以後,先感胎動下墜,腰酸腹痛或墜脹不適,繼而或有少量陰道出血者為胎動不安。多由氣虛、血虛、腎虛、血熱、外傷使沖任不固,不能攝血養胎,及其他損動胎元、母體而致者。氣虛者,兼見精神倦怠,少氣懶言,宜補氣安胎,方用舉元煎加阿膠;血虛者,兼見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乏力,宜補血安胎,用胎元飲;腎虛者,兼見頭暈耳鳴,腰酸膝軟,尿頻等,宜固腎安胎,用壽胎丸;血熱者,兼見口幹咽燥,心煩不安,宜清熱涼血安胎,用保陰煎;外傷者,於外傷後突然胎動下墜,腰酸小腹脹痛,宜補氣養血安胎,用膠艾四物湯加減;若因誤服毒物、毒藥傷胎,症見陰道下血,色紅、質正常,腰酸腹痛或伴憎寒、顏面手指爪甲青白、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中毒症象,舌脈正常,治以解毒安胎,可用甘草、黑豆、淡竹葉水濃煎服,危重者應中西醫結合搶救,以挽救母子生命。或因母親有癥瘕而致胎動不安,宜祛瘀消癥,止血安胎,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

胎疸

病證名。指新生兒出現的黃疸。又名胎黃。《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六:“小兒在胎,其母氣有熱,薰蒸於胎至生下小兒,體皆黃,謂之胎疸也。”症見面目通身皆黃如金色,壯熱便秘,溺赤。治宜清熱化濕,用茵陳蒿湯加味。若小兒先天元氣不足,脾氣虛弱,寒濕不化,面色黯黃無澤,肢冷,便溏。治宜溫脾化濕,用理中湯加茵陳蒿。

胎呆

病名。指胎兒在母體內無力掙動,不能轉成正常位娩出。《保產萬全經》:“胎呆乃無力掙動,非真死也。蓋小兒端坐腹中,臨盆時頭轉向下,腳轉向上,以便奔生。若遇腳曲,則腹中窄狹,門路遮閉,而關津為之阻礙矣。及再尋門路,又為腰曲相阻,因而力乏,不能動掙,有似胎呆者,皆因腰曲之為害也。只補產母元氣,安心進食,仰臥養神,胎氣漸複,自然運動而生。”

胎喘

病名。見《邯鄲遺稿》。即妊娠喘。詳該條。

胎赤眼

出《太平聖惠方》。即眼胎赤。詳該條。

胎赤風眼

病證名。出《本草綱目》。指新生兒感受風熱毒邪,引起白睛充血發紅。治法見眼胎赤條。

胎赤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幼科》。初生兒頭面肢體皮膚發赤,多因胎中感受熱毒所致。治宜清熱和血,用清熱解毒湯。如小兒出生之初,由於皮膚嬌嫩,驟與外界接觸,出現鮮紅色斑者,數天後可自行消退,不必藥治。

《胎產心法》

產科著作。三卷。清·閻純璽撰。刊於1730年。分述胎前、臨產、產後的多種病證。書中對產科各病的診斷和治療。闡述了作者的心得。內容系統而簡要。文字較通俗,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現有幾十種清刻本。1935年又有沈棪增訂本,多《增訂胎產心法》,五卷,收入《中國醫學大成》中。

《胎產秘書》

產科著作。又名《胎產金針》。二卷(又有三卷及四卷本)。清·陳笏庵撰。刊於1796年。書中共載胎前34症,臨床4症,產後47症,並記述難產救治調護各法。後附保嬰要訣,記述初生兒的護理。其產後部分,似從傅青主《產後編》移植而來,以其文字大致相同故也。現存三十多種清刻本。又有石印本和鉛印本。

《胎產輯萃》

產科著作。又名《婦科胎產經驗良方》。四卷。清·汪家謨輯。刊於1746年。卷一-二為胎前;卷三-四為產後。全書選錄古代文獻中對胎產諸病的論述及醫案等,間附以作者的見解。現存清刻本。

《胎產集要》

產科著作。三卷。清·黃惕齋輯。刊於1756年。本書系據《達生篇》增補改編而成。分述胎前、臨產和產後等多種病證。現存二十種清刊本,1933年出鉛印本。

胎不長養

病名。見《張氏醫通》卷十。即胎不長。詳該條。

胎不長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又名胎不長養、蔭胎、臥胎。多因孕後各種原因導致先兆流產,陰道流血而傷胎,雖經治流血停止,但胎兒發育受阻;或孕婦素體虛弱;或有宿疾,脾胃不和,氣血不足,胎失滋養,以致孕婦腹部增大明顯小於妊娠月份。治宜補益氣血,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若脾胃虛弱者,可用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本病應與胎死不下鑒別。

胎病作熱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嬰兒眼多眵淚,二便不利,或利而有血水,甚至手常拳緊,腳常抽搐,眼常斜視,身常掣跳。治宜先用大連翹飲子以解散諸熱,後用消風散以祛風解痙。

胎病驚熱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嬰兒驚熱內蓄,精神不爽,面色虛白,初則溫溫作熱,其後頰赤多驚,物動則恐,聲響即悸。治宜清熱定驚。

胎病結熱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初生嬰兒生後腹壁青脈暴露,時膨時減,按之虛軟。呃呃作聲,日夜不禁。由於兒在胎中,妊母恣食生冷過度,有時腸鳴,腹瀉,兒受其氣,因引起內臟虛寒而成。治宜溫中散寒,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胎病風痰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小兒暈臥,動則作嘔,吐泡沫粘液,言語不利,或發癲癇等症。由於兒在胎中,孕母恣食油膩煎炒,影響脾肺功能,釀生風痰所致。宜用清熱涼膈、消風化痰之劑。

胎病潮熱

病證名。出《普濟方》。兒在胎中,孕母曾患瘧疾,或為熱邪所傷,兒受其氣,生後出現潮熱,熱來之前,身體寒戰,牙關緊急。治宜調其陰陽,陰陽和則熱自退。

①通常指已成形至出生前的胎兒。《文中子·九守》:“四月而胎。”

②指妊二月的胎兒。《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兒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胎(疒斂)瘡

病名。嬰幼兒頭面部濕疹。出《醫宗金鑒》卷七十六。即奶癬。詳見該條。

踏鹽生

即足位分娩。舊時傳說產婦分娩時如兒足先下,以鹽半分塗兒足心,則其足自收,故名。此說不確,現已廢用。詳倒產條。

榻著毒

病名。古時泛指人體肌表的一種化膿性感染。出《肘後備急方》卷五。即瘭疽。詳見該條。

溻漬法

外治法之一。指以藥物煎湯後,乘熱濕敷,淋洗、浴漬或熏洗患部,以達到治療目的之方法。出《外科精義》卷上。該法具有疏通腠理,調和氣血,祛邪消毒之作用,可用於外科瘡瘍及骨傷科諸多疾患。如治瘡瘍初腫未潰的蔥歸溻腫湯,治諸瘡已潰的豬蹄湯;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組成的熏洗劑以治療骨傷停瘀,用祛風除濕、溫經活絡藥治療痹證等。類似現代的水療法,屬當今物理療法之一種。

溻浴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外治法。把藥物煎成湯汁,進行水浴、浸泡、溻漬的治療方法。例如溫泉浴治療皮膚患疥癬,浸泡四肢治療鵝掌風(手癬)和腳癬,用黃連水溻漬胸部治療溫疫實熱證的高熱煩躁、大渴、甚至譫語等。

溻(tà榻)皮瘡

病名。見《外科啟玄》。又名胎溻皮瘡。症見胎兒表皮呈片狀脫落,肉色紅潤,如湯燙狀,逐漸擴大,向四周蔓延,甚則大部分皮脫或遍身無皮。由孕母過食五辛炙煿等物,或父母患梅毒傳染於胎兒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用三黃湯加減。參見胎溻皮瘡條。

唐玉書

清代醫家。字翰文。上海(今屬上海市)人。從師於清初名醫李用粹,並錄其醫案,輯成《舊德堂醫案》(現存於《三三醫書》中)。另著有《本草刪書》、《傷寒類書》、《脈學定本》等。其子宗泰(字宏文),曾任太醫院吏目;孫爾歧(字臨照)亦承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