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R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熱氣瘡

病名。出《實用外科治療學》。即熱瘡。詳見該條。

熱氣

①六氣之一,夏令主氣,也是自然界致病因素之一。《素問·瘧論》:“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

②病因病理學名詞。指因氣機不宜,陽氣鬱積而變化為可導致疾病的邪氣。《素問·舉痛論》:“悲則心系急……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③陽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熱迫大腸

病證名。指急性、熱性的腹瀉病變。由熱邪下迫大腸,大腸傳導失司所致。症見腹痛,暴注下瀉,糞便黃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幹,脈滑數等。

熱嘔

證名。因胃熱、胃熱伏暑、傷寒伏熱、濕熱內蘊所致的嘔吐。其證食入即吐,嘔吐不止,心煩喜冷。《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胃中挾熱,煩躁,聚結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熱嘔。或因胃熱伏暑,及傷寒伏熱不解,濕疸之類,皆熱之所為也。”《世醫得效方·熱嘔》:“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伴見口幹面赤,二便不暢,脈洪數等。方用小柴胡湯、竹茹湯、大黃甘草湯等。參見胃火嘔吐條。本證見於肝膽疾患、胰腺炎、胃炎等疾病。

熱逆

熱邪沖逆於上。《素問·水熱穴論》:“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

熱秘

病名。由熱積大腸所致的便秘。又名陽結。見《聖濟總錄·大小便門》。證見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身熱面赤,唇焦口燥,腸胃脹悶,喜冷等。《萬病回春·大便閉》:“身熱煩渴,大便不通者,是熱閉也。”《證治要訣·大便秘》:“熱秘,面赤身熱,腸胃脹悶,時欲得冷,或口舌生瘡,此由大腸熱積,宜四順清涼飲,吞潤腸丸或木香檳榔丸。”《金匱翼·便秘統論》:“熱秘者,熱搏津液,腸胃燥結,傷寒熱邪傳裏,及腸胃素有積熱者,多有此疾。”用大黃飲子。《醫學心悟·大便不通》:“熱閉者,口燥,唇焦,舌苔黃,小便赤,喜冷,惡熱,此名陽結。宜用清熱攻下之法,三黃枳術丸主之。”參見大便秘結、陽明腑病、陽結各條。

熱論

①《素問》第三十一篇篇名。本篇對熱病的概念、分類、成因、症候、傳變規律、治療大法、預後等作了較系統的論述,是學習和研究熱病的重要文獻。

②古醫籍,現已亡佚。《素問·評熱病論》:“且夫《熱論》: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

熱漏

病名。指漏症合併有明顯下血者。出《外科啟玄》卷七。即血漏。證治可參見血漏條。

熱淋

病名,因濕熱蘊結下焦所致的淋證。出《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主證為小便短數,熱赤澀痛,伴有寒熱,腰痛,小腹拘急腹痛,煩渴等證,甚至尿中有血。治宜清熱利濕,用矍麥湯、八正散、導赤散、五淋散等方。本病見於急性泌尿系感染。以諸淋多屬於熱,故或有將諸淋總稱為熱淋者(見《醫學心悟·熱淋》)。參見淋條。

熱痢

病名。由腸胃醞熱所致的痢疾。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時病論》卷三:“熱痢者,起於夏秋之交,熱鬱濕蒸,人感其氣,內幹脾胃,……熱挾濕食,醞釀中州,而成滯下矣。”證見裏急後重,身熱腹痛,煩渴引飲,喜冷畏熱,小便熱赤,痢下赤色,或如魚腦,稠粘而穢,脈滑數而有力,舌苔黃膩等。治宜清熱解毒,消蕩積滯,用白頭翁湯、芩連芍藥湯、香連丸等方,益以楂肉、檳榔、川軍等藥。參見痢疾、燥熱痢、濕熱痢等條。本證見於急性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發作期及細菌性食物中毒等。

灸灼,與焫同。《周禮·春官》:“凡蔔,以明火爇燋。”《千金要方》:“眾蛇毒……灸螫處三七壯,無艾,以火頭稱瘡孔大小爇之。”

焫(ruò,音若)

①同“爇”。焚燒,熱灼。《素問·氣交變大論》:“火燔焫,水泉涸。”

②指一種利用燃燒草藥熏灼治病的方法。《素問·異法方宜論》:“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弱證喉癬

病名。實為喉癬之虛證。其發病原因,《咽喉脈證通論》認為是因酒色過度,或勞碌憂鬱所成;而《喉科杓指》卷二則認為是虛火上炎,攻喉發癬。症狀為喉間紅筋紅瘰蔓延而生,吞咽不利,喉幹聲啞,夜間發熱,六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方選四物湯、知柏地黃湯等,可選加元參、麥冬、女貞子、何首烏、阿膠等。外用吹喉藥。參見喉癬條。

弱脈

脈象名。脈來細軟而沉,柔弱無力。常見於氣血不足。

弱風

八風之一,指來自東南方的虛風,參“八風”。《靈樞·九宮八風》:“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

弱刺激

針灸術語。指較小量的針灸刺激。針刺時用細短針具,低頻率,小幅度,短時間地撚轉提插,使患者獲得微弱針感者為弱刺激。灸治則以小炷,少壯或短時間熏灸為弱刺激。適用於體質較弱,耐受性較差,或情緒緊張,易於暈針暈灸的患者。

弱蟲病

病名。九蟲病之一。又名膈蟲病。《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候》:“弱蟲,狀如瓜瓣。”“弱蟲又名膈蟲,令人多唾。”參見九蟲病條。

①虛弱,不強壯。《靈樞·五變》:“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

②柔軟,鬆弛。《靈樞·五變》:“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

③脈象名。脈搏軟而無力。《靈樞·禁服》:“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素問·平人氣象論》:“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

④指人的嬰幼時期。《素問·上古天真論》:“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⑤指卑濕。《素問·異法方宜論》:“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

挼法

推拿手法名。見《諸病源候論·風頭眩候》用手掌輕壓在治療部位上作短促的揉搓。《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令百節通利,泄其邪氣。”

潤燥化痰

即潤肺化痰。詳該條。

潤燥

治法之一。即用滋潤藥以治療燥證的方法。《素問·至真要大論》:“燥者潤之。”燥證分內燥、外燥兩種。外燥是外感燥氣致病,內燥是內臟津液虧損之證。治療外燥宜輕宣,內燥宜滋潤;故潤燥分為輕宣外燥和滋潤內燥兩大類,具體又有輕宣潤燥、甘寒滋潤、清腸潤燥、養陰潤燥等。詳各條。

潤下

治療學術語。又稱緩下。瀉下法之一。用於不宜峻下的腸燥津枯的病證。如老年人腸燥便秘或習慣性便秘,以及孕婦或產後便秘等。採用的藥物多屬甘平而潤滑,如麻子仁、杏仁、鬱李仁、蜂蜜等。如因熱邪傷津,或素體火盛,大腸燥結者,宜潤燥與泄熱通便相結合,代表方如麻子仁丸。

潤肺化痰

化痰法之一。與潤燥化痰同義。治療燥痰的方法。症見咽喉乾燥哽痛,嗆咳痰稠難咯,聲音嘶啞,舌紅苔黃而幹等。常用貝母、栝蔞、沙參、麥冬、梨皮之類。

閏以太息

生理學術語。指正常呼吸中,時有一次較長的呼吸。《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張景嶽注:“閏,餘也,猶閏月之謂。言平人常息之外,間有一息甚長者,是謂閏以太息。”

《瑞竹堂經驗方》

醫方著作。十五卷。元·沙圖穆蘇撰。約刊於1326年。本書分為諸風、心氣痛、疝氣、積滯、痰飲、喘嗽、羨補、頭面、口眼耳鼻、發齒、咽喉、雜治、瘡腫、婦女、小兒共15門,采方310餘首。選方較為精要,或選自各家方書,或採錄見聞中經驗效方。現尚存1795年日本複刻的十五卷本。但國內在清初時本書曾一度失傳,故編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佚改編為五卷本,分為調補、消導、勞傷、遺濁、喘嗽等24門,另附補遺一卷,共180餘方。現存日刊活字本、清光緒當歸草堂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銳中

經穴別名。出《針灸聚英》。即神門。見該條。

銳針

銳利的針。或釋作镵針。《靈樞·四時氣》:“癘風者,素(索)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類經》張介賓注:“刺而腫不退者,複刺之。當用銳針,即镵針也。”

銳疽

病名。疽發於尾骶骨尖端、即尻的部位者。《靈樞·癰疽》:“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古代認為此為一種惡疽,常危及生命。即鸛口疽。詳見該條。

銳骨

手掌後小指側的高骨,即“尺骨小頭”。《靈樞·本輸》:“陽穀,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

銳發

指耳前曲周部下的頭髮。禾髎穴在此發尖處,《素問·氣府論》:“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銳發下各一……”

銳毒

病名。系指右耳後高骨處所患之有頭疽。見《外科正宗》卷一。又名耳後發、耳後疽、耳後毒等。其證同夭疽,治法參見有頭疽條。

軟懶症

證名。四肢倦怠軟懶之證。見《理虛元鑒》。因傷食勞倦,思慮過度或房室不節,致臟腑內傷,複感外邪而成。證見四肢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思飲食,或見惡寒發熱、脈沉遲軟弱。遷延日久,則見黃腫、痰嗽、潮熱等症。治宜先去病邪,再益氣養血。起於憂驚思慮者,以交固心腎藥善後。參見虛勞、虛損條。

軟腳瘟

病名。瘟疫見兩足痿軟者。一名濕溫症。《雜病源流犀燭·瘟疫源流》:“軟腳瘟,即濕瘟症,便清泄白,足腫難移是也。”治宜清熱祛濕,用蒼朮白虎湯、增損雙解散。升降散等方。參見瘟疫、濕溫條。

軟堅散結

治療學術語。指用軟堅藥物治療濁痰瘀血等結聚有形病證的方法。軟堅藥物味多鹹。《素問·髒氣法時論》:“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如痰濁凝聚的瘰鬁、癭氣,宜消痰軟堅散結,用浙貝、海藻、昆布、牡蠣等。久瘧而脾大,宜軟堅破結,用醋泡鱉甲、三棱、莪朮等。此外,熱結胃腸的便秘,用芒硝等鹹寒軟堅瀉下,亦屬本法範圍。

軟堅除滿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下法。堅,指乾燥的糞便。用潤下通便的藥物治療腹部脹滿、大便秘結的治法。常用藥物有玄參、大黃、芒硝等。

軟痹

病名。因濕熱相火,肝腎不足所致痹厥不仁,軟緩無力之證。《醫學入門》卷五:“軟痹者,乃膏粱火乘肝腎,以致血氣澀,則痹厥不仁,虛則軟緩無力,或麻木不舉。”治宜滋補肝腎,驅風祛濕,選用虎潛丸、腎氣丸、大補陰丸加減、養真丹、三妙丸,搜風順氣丸等方。

①脈象名。指柔軟弱而無力的脈象。《靈樞·四時氣》:“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

②柔軟,不堅實。《靈樞·經脈》:“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

阮侃

晉代醫家。字德如,陳留郡(今屬河南)人。幼而聰慧好學,嘗官至河內太守,尤對本草有所研究。著有《攝生論》二卷,未見傳世。

蓐勞

病名。又名產後癆。《經效產寶》卷下:“產後虛弱,喘乏作,寒熱狀如瘧,名曰蓐癆。”因產後氣血耗傷,攝生不慎,感受風寒或憂勞思慮等所致。症見虛羸喘乏,寒熱如瘧,頭痛自汗,肢體倦怠,咳嗽氣逆,胸中痞,腹絞痛或刺痛。治宜扶正益氣為主,方用六君子湯加當歸。

蓐風

病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三。李師聖《產育寶慶集》:“產後為風邪所中,角弓反張,口噤不開,名曰蓐風,用藥不得大發其汗。並忌轉瀉吐利,用華佗愈風散最妙。”治參破傷風條。

溽蒸

濕熱薰蒸。《素問·氣交變大論》:“中央生濕,濕生土,其德溽蒸,其化豐備。”

溽暑

猶言暑濕之氣,指盛夏。《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

入月

①指臨近產期。《千金要方》卷二:“……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宜服滑胎藥,入月即服。”

②月經的別稱。《妝樓記》:“紅潮,謂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

入魔

氣功內丹術術語。謂在練功中產生幻景,並對其信以為真,執著追求,以致失去正常理智,行為越軌,甚至成為精神病患者。這是練功中最嚴重的偏差,甚為少見,入魔的主要原因是在雜念未徹底消除的情況下入靜,以致這些雜念在入靜之中又反映出來,化為各種幻景,並無力擺脫。《鐘呂傳道集》、《大丹直指》等將其歸納為十魔,其雜念來源於六欲七情、富貴恩愛、災難刀兵、聖賢鬼神、妓樂女色等。糾正入魔現象的方法,首先應在練功時專注正念,洗心滌慮,不令雜念擾亂;若幻景產生,應逆而行之,置之不信、不理。《聽心齋問答》:“凡有所象,皆是虛妄,乃自己識神所化。心若不亂,見如不見,自然消滅,無境可魔也。”即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靈寶畢法》、《大丹直指》、《慧命經》、《定觀經注》等還載有所謂“降魔”功夫。

入靜

氣功術語。謂練功者靜處一室,擯除雜念,靜心寧神。《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胡三省注:“入靜者,靜處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靜慮,無私無營。”又可分為漸法和頓法兩種。

乳子傷寒

病證名。出《幼幼集成》。指嬰幼兒感受寒邪引起的急性發熱性疾病。初起寒邪在表,惡寒,身熱,無汗,沉迷,治宜辛溫解表,用蔥豉湯。如表寒化熱,熱勢增高,心煩,口渴,治宜辛涼清解,用銀翹散加減。如表裏俱熱,便秘,小便黃澀,治宜表裏雙解,用防風通聖散。

乳子

①指嬰兒。《素問·通評虛實論》:“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

②指哺乳。《張氏醫通》:“乳子言產後以哺乳時,非嬰兒也。”

③指生子。《說文解字》:“人與鳥生子曰乳,獸曰產。”

乳腫

病名。乳房部之腫脹或生塊狀腫物。《諸病源候論》卷四十:“足陽明之經,胃之脈也。其直者,從缺盆下於乳。因勞動則足腠理虛,受風邪,入於榮衛,榮衛否澀,血氣不流,熱結於乳,故令乳腫。其結腫不散,則成癰。”或謂“熱食汗出,露乳傷風,喜髮乳腫。”是乳癰的始發證候。治宜疏肝風清胃熱,活血消腫之劑。速下乳汁,導其壅塞,是消腫預防成癰的重要方法。內服藥宜選逍遙散,或用小柴胡湯加減。外治可用熱敷之品或熨、或貼均可,促其腫脹之消散。

乳中

名詞。出《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脈證並治》。

①《脈經》中“乳”字作產字解釋。《輯義》:“乳中蓋在草蓐之謂。”指婦女正在分娩期間。

②泛指哺乳期。

③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不針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標誌——兩乳頭之間作8寸。

乳汁自湧

病名。見《金匱要略·婦科心法要訣》。指產後乳汁暴湧不止,質清稀。多因氣血大虛,收攝無權所致。治宜大補氣血,方用大全大補湯倍人參、黃芪。

乳汁溢

病名。指產後乳汁分泌過多而溢流不止。《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四:“其產雖血水俱下,其經血盛者,則津液有餘,故乳汁多而溢出也。”此症多因經血津液有餘,遇情志抑鬱化火或怒氣引動肝火,均令肝之疏泄太過而迫乳溢出,量多質稠,乳房或脹痛,煩躁易怒等,治宜舒鬱清肝斂乳,方用舒鬱清肝湯加夏枯草、生牡蠣,或歸芍甘麥湯(當歸、杭芍、白朮、甘草、大棗、柴胡、小麥、茯神)。

乳汁不行

病名。又名乳汁不通、乳脈不行。《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產婦有二種乳汁不行:有氣血盛而壅閉不行者,有血少氣弱澀而不行者。虛常補之,盛當疏之。盛者當用通草、漏蘆、土瓜根輩,虛者當用煉成鐘乳粉、豬蹄、鯽魚之屬”。詳可參見缺乳條。

乳汁不通

病證名。見《肖山竹林寺婦科》。即乳汁不行。詳該條。

乳蒸

病名。見《鄭氏女科家傳秘方》。指乳汁壅遏不通而乳房脹痛發熱者。即蒸乳。詳該條。

乳暈

位於乳房中央,乳頭的週邊,呈淡紅色或褐色的部分。懷孕時,乳暈色素沉著,色澤加深,可作妊娠診斷的參考。

乳癰

病名。癰腫之發於乳房者。出《肘後救卒方》卷五。又名(疒乇)乳、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內吹、外吹、乳根癰、乳瘋等。多因肝氣鬱滯,胃熱壅塞,乳汁瘀積,兼感風寒之邪結聚而發。《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亦有因乳汁蓄結,與血相搏,蘊積生熱,結聚而成乳癰者”。初起者,證見乳房部出現大小不等之硬結,始覺脹痛,乳汁吮吸不暢而鬱滯,漸感全身惡寒發燒,或頭痛,肢節不適。繼則腫塊增大,焮紅痛加,寒熱不退,甚則疼痛加劇,全身酸痛乏力,局部腫塊由硬而軟變,有波動感,為膿已成。該病之早期,治宜舒肝理氣,活血清熱,通乳散結。內服可選栝樓牛蒡湯,或橘葉散,或和乳湯加減;外治法當用吸吮乳汁,配合如意金黃散,或蒲公英搗爛敷貼,或用隔蒜灸,或以交替濕熱外敷,或熱熨療之。若膿已成,則應儘快手術切開引流,膿出身熱、劇痛立止。或膿尚未成者,則可選托裏解毒之劑,方選托裏透膿湯之類。亦可按辨證情況而施治。

乳醫

名詞。出《漢書》。

①指接生員。俗稱穩婆、看產。

②古代醫官名。系指專門治療婦女疾病的醫生。見《漢書·霍光金日殫傳第38》。

乳洋

病名。出宋·陳選《婦科秘蘭》。亦名乳胎、鬼泣。《婦科秘蘭》:“妊娠乳自流出者,謂之乳泣。”多因孕婦平素氣血虛弱,孕後更虛,不能統攝而致乳汁自出。如乳汁流出過多則氣血更虛甚或不足以養胎,導致胎兒發育受到影響。治宜補養氣血,方用八珍湯。

乳癬

見《幼科金針》。即奶癬。詳該條。

乳懸

病名。婦女產後兩乳房下垂過長之病證。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十二,多因孕婦產後瘀血上攻,或胃虛血燥所致。證見兩乳房逐漸下垂,甚至伸長過腹,且伴疼痛,或疼痛難忍。治宜活血化瘀,可用當歸、川芎各125克,煎湯內服。又取同方各750克,慢火煎熬薰蒸,令患者吸其蒸氣。或以煎湯熱洗乳房,可促其垂長之乳房恢復正常。

乳卸

病名。見晟叔來《增訂達生篇》。指乳頭下垂過長的病證。多因肝經風熱發洩所致。宜疏肝解鬱,方用小柴胡湯內服,外用羌活、防風、白斂燒煙熏之,並以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一分同研爛,塗頂心,俟乳收上,急洗去。

乳下嬰兒

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指六歲以下的小兒。

乳下

經外穴名。《肘後備急方》:“治卒吐逆方,灸乳下一寸,七壯即愈。”又《千金要方》:“小兒癖,灸兩乳下一寸各三壯。”《針灸集成》列作經外穴。名乳下。在乳頭直下一寸處。主治腹痛腹脹,胸脅疼痛,乳腫少乳,小兒癖疾,久嗽,反胃,幹嘔,吐逆,胃脘痛,閉經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乳無汁

病名。指產後無乳。《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四:“產後乳無汁候:婦人手太陽少陰之脈,下為月水,上為乳汁。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養胎,即產則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經血不足者,故無乳汁也。”治療參見缺乳條。

乳頭風

病名。指哺乳期婦女之乳頭部裂口者。《瘍科心得集》卷中:“乳頭風,乳頭乾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結黃脂,此由暴怒抑鬱,肝經火邪不能施泄所致。胎前產後俱有之。”證見:乳頭、乳暈部裂口,疼痛,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結黃痂。容易繼發感染而髮乳癰。該證常遷延不斷,於哺乳期後方能癒合。治宜清肝瀉火,其始宜內服加味逍遙散,繼則可服龍膽瀉肝湯。外敷生肌玉紅膏,或以白芷研末乳汁調敷。

乳頭

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屬肝。其病變多與肝經有關。

乳痛

病證名。兩乳作痛不時之病證。出《外科理例》卷四,多因帶脈風邪流滯而成。《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婦人內熱,脅脹,兩旁不時作痛,口內不時辛辣,若臥而急起,則臍下牽痛,此帶脈為患。”治宜用小柴胡加青皮、黃連、山梔之品內服。

乳痰

病名。乳房內結腫塊潰破者。見《瘍科心得集》卷中。多因肝經氣滯而成,或由胃經痰氣鬱蒸所致。該書指出:“有乳中結核,始不作痛,繼遂隱隱疼痛,或身發寒熱,漸漸成膿,潰破者,此名乳痰。”治宜疏肝祛痰之劑,方選逍遙散加半夏、貝母、栝樓等祛痰之品,或可消於未成膿者。

乳胎

病名。見《鄭氏女科真傳·胎前雜症》。指妊娠期間即有乳自流出。即乳泣。詳該條。

乳縮症

病名。見晟叔來《增訂達生篇》。指乳頭收縮內陷之症。多因乳頭屬肝,肝經受寒,氣斂不舒,故至乳頭收縮肉裏。治宜溫經暖肝。方用暖肝煎。

乳嗽

出《嬰童百問》。即百晬內嗽。詳該條。

乳食積滯

病證名。指嬰幼兒傷乳、傷食而致的胃腸病。

①單純飲乳積滯。又名乳滯、乳積、傷乳食。多因啼叫未已,急於哺乳;或患兒脾胃虛弱,哺乳不當所致。症見煩啼,睡眠不安,口中氣熱,口腔常有乳酸或餿臭氣味,或吐出未消化的奶片,泄瀉,或大便幹結。治宜消乳和胃,用保和湯。

②乳食俱傷積滯,兼見食不知味,胃納欠佳,脘痞腹脹,或有潮熱,低熱等症,日久失治,則形成虛羸。治宜消積導滯以治標,調理脾胃以治本。先用保和丸、平胃散加減;後用啟脾丸、參苓白朮散。本病可結合針灸、按摩捏脊等療法。

乳食不消

見《小兒藥證直訣》。即食積。詳該條。

乳少

病名。指產後分泌乳汁少。見清·許廷哲《保產要旨》。即缺乳。詳該條。

乳上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妬乳,以蒲橫度口,以度從乳上行,灸度頭二七壯。”《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如乳上。在乳頭直上1寸處。主治乳癰,少乳,及肋間神經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乳癖

病名。乳中生核結腫之病證。見《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又名乳栗,或名奶栗。多因肝氣不舒,鬱積而成,若以為痰氣鬱結非也。”證見:乳中結核可隨喜怒而消長為其特點,結核大小不等,形如丸卵,或呈結節狀,質較硬而無疼痛,不發寒熱,皮色如常,其核推之可移,不與皮肉粘連,不易潰破。治宜疏肝解鬱,化痰消結。內服可選逍遙散加味,或和乳湯加溫通之品,或用化聖通滯湯主治。外用可選艾灸熱敷,或用丁香末敷貼。或將乳癖、乳痞混為一者。類似慢性纖維囊性乳腺病。

乳膨

病名。見《張氏醫通》卷十一。因失兒或斷奶,無子飲乳汁,致乳汁蓄積,蒸乳而發寒熱作痛者,俗名乳膨。可用炒麥芽一兩,水煎頻飲。乳退後,脹熱自除。

乳旁

推拿穴位名。即奶旁。見該條。

乳衄

病證名。乳竅不時有鮮血滲流而出者。《瘍醫大全》卷二十:“婦人乳房並不堅腫結核,惟乳竅常流鮮血,此名乳衄。”多因憂思盛怒過度,肝脾受傷,血傷統藏所以成衄。治宜平肝散鬱,養血扶脾為主。內服宜用加味逍遙散。相當於乳腺管內或囊內乳頭狀瘤。確診後宜儘早進行手術切除。

乳難

病名。

①出《神農本草經》滑石、貝母、澤瀉等條。據《脈經》乳作產解,則乳難當為產難、難產之意。

②指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

乳漏

病名。乳房癰疽失治而成竇道者。《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乳癰久不瘥,因變為瘺,”“因發癰瘡而膿汁未盡,其瘡暴瘥,則惡汁內食,後成發,則成瘺者也。”乳癰、乳發、乳疽、乳癆、乳痰、乳栗等失治均可形成乳漏。證見於乳暈或乳房生成竇道,單一或多孔,時時膿汁外流,或見乳汁溢出。治宜托裏提膿祛腐之劑。內服可選托裏散,外用提膿祛腐之五五丹藥線插入竇道。或擴創處理形成較大瘡面,漸以去腐生肌之藥敷貼,或腐肉盡則敷以生肌膏之屬。

乳栗

病名。乳房內結堅核之病證。《瘍醫大全》卷二十二引胡公弼曰:“乳岩乃性情多多疑忌,……以致厥陰之氣不行,陽明之血騰沸,孔竅不通,結成堅核,形如棋子,或五、七年不發,有十餘年不發者,”“或因大怒觸動,一發起爛,開如翻花石榴者名曰乳栗。”即現代醫學所稱乳房纖維瘤,或乳房腫瘤。治應早期手術摘除。另參乳岩條。

乳鬁

病名。乳鬁之名所指有兩種不同之疾病。

①出《瘡瘍經驗全書》。古名奶鬁。乃乳中結核腫塊之一種。其特點為女子月經初潮前後,乳暈部出現疼痛性結塊。多因沖任失調,腎氣不充所致。治宜調理沖任,滋補肝腎,活血化瘀之劑,可選用消遙調經湯,或逍遙散加減,或小柴胡湯加減。

②嬰幼兒童所患瘰鬁。出《鬁科全書》,名童子鬁。詳該條。

乳利如血

病證名。《顱囟經》:“初生小兒一月內,乳利如血,是母胸有滯熱所作也。”治宜清除滯熱,用荷葉蒂、黃連煎服。

乳癆

病名。乳房癰疽纏綿不愈而成癆者。出《秘傳外科仙方》。多因肝氣鬱結,胃經痰濁凝滯不去而成,複因肝腎虛而瘡瘍不愈。證見初起結核如豆如李梅,硬而不痛,膚色如常,漸見其腫塊增大,且與肌膚粘連,隱隱作痛,皮色亦轉微紅,其腫塊逐漸變軟而化膿,膿潰後色灰白而稀,瘡面腐肉難脫,瘡面周圍皮色暗紅,或呈紫色者。瘡口難斂。重者,潰瘍面漸見擴大而延及胸脅、腋窩者,此時患者全身多呈現陰虛火旺之症。治療:早期可內服神效栝樓散,或蔞貝散。外可用隔蒜灸法,或選紺珠膏敷貼。膿已成者,可兼用八珍湯加味,補其氣血,促其排膿生肌。若晚期已見陰虛火旺之證,則宜滋陰涼血培本之劑,方選六味地黃湯加味,或服十全大補。

乳菌

病證名。指嬰兒口中有肉腫起,高如菌狀。腫甚妨礙吮乳而啼哭。多由胎中火旺或胃有熱毒所致。治宜清熱解毒,選用涼膈散、清胃散。外用薄荷、甘草煎湯洗拭口腔。腫甚者,用消毒三棱針刺破菌頭,如有出血,以消毒紗布拭淨,再以冰硼散塗之。

乳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乳房部者。《諸病源候論》卷四十:“腫而皮強,上如牛領之皮,謂之疽也。足陽明之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其脈虛則腠理開,寒氣客之,寒搏於血,則血澀不通,故結腫而氣又歸之,熱氣洪盛,故成疽也。熱久不散,則肉敗為膿也。”《外科啟玄》則稱“初發即有頭曰乳疽”。《校正外科大成》認為“乳癰、乳疽生於乳房,紅腫熱痛者為癰,堅硬木痛者為疽。由肝氣鬱結,胃熱壅滯而成也。”當辨證論治。乳癰偏於陽、實證,乳疽偏於陰、虛證。

乳結核

病證名。乳房生有硬質腫塊者。《諸病源候論》卷四十。“足陽明之經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其經虛,風冷乘之,冷折於血,則結腫,夫腫熱則變,敗血為膿,冷則核不消。又重疲勞動氣而生熱,亦焮烊。”又名乳核,乳中結核。或為乳鬁、乳癖、乳癆、乳岩等病,乳中所生結塊狀腫物在早期的總稱。病因證治詳見各條。

乳積

見《證治準繩·幼科》。即乳食積滯。詳該條。

乳根癰

病名。癰疽之生於乳根穴部位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因該癰疽發於乳根穴而得名。證治參見乳癰條。

乳根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布有第5肋間神經分支及肋間動、靜脈分支。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少乳,乳癰,及肋間神經痛,乳腺炎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條灸5-10分鐘。

乳疳

病名。乳房部癰疽經久不愈之病證。出《外科啟玄》卷五。證見乳房部生有瘡腫,經治多難愈,纏綿歲月。或乳頭破潰腫爛,漫延周圍;或瘡面腐肉不去,肉芽不長,甚至破似蓮蓬,疼痛難忍。本證包括有乳腺結核、乳腺癌等,證治按辨證而參見有關條。

乳房

人體器官名。為乳腺集結處。《素問·刺禁論》:“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王冰注:“乳之上下,皆足陽明之脈也。乳房之中,乳液滲泄,胸中氣血,皆外湊之。”

乳蛾核

病名。系指喉邊腫起,形似乳頭,飲食呼吸不利,日久蛾下起黃皮或白皮,長入喉底的病證。見《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本病多由勞神氣惱鬱結不伸,遇陰天而發。相當於今之慢性扁桃體炎。參見石蛾條。

乳蛾

病名。系指喉核(即扁桃體)一側或兩側紅腫疼痛,表面可見有黃白色膿點,其狀如蠶蛾的病證。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又名蛾子、喉蛾、乳蛾。發病急驟者,相當於今之急性扁桃體炎;發病緩慢者,相當於今之慢性扁桃體炎。本病多由肺胃熱壅,火毒薰蒸於咽喉所致;治宜疏風清熱,消腫解毒,方用清咽利膈湯加減。另外,氣滯痰凝老痰肝火互結,感邪後也可導致本病,治宜清熱滌痰,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肝腎陰虛,虛火上炎熏灼咽喉也可致本病,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乳鵝

病名。系指喉核一側或兩側紅腫疼痛,表面見有黃白色膿點的病證。相當於今之扁桃體炎。《張氏醫通》卷八:“……腫於喉兩傍者為雙鵝,腫於一邊者,為單鵝。”詳見乳蛾條。

乳妬

病名。見劉齋甫《婦科三字經》。指兩乳脹硬疼痛或有塊,憎寒發熱的病證。亦名妬乳。詳妬乳條。

乳齒

又稱乳牙。指小兒尚未脫換過的牙齒。共二十枚。六七歲時乳齒開始逐漸脫落,換生恒齒。

乳哺

小兒人乳餵養的方法。嬰兒初生一周,消化能力較弱,母乳是嬰兒最適宜的天然營養品。《千金要方》:“凡乳兒不欲太飽,飽則嘔吐。”嬰兒逐漸長成,乳量逐漸增多,使嬰兒胃口逐漸適應於食物,但乳哺不可太過。《古今醫統》:“忍三分饑,吃七分飽。”《壽世保元》:“小兒四五個月,只與乳吃。”《小兒藥證直訣》:“半年以後宜煎陳米粥,取粥面時時與之,十月以後漸與稠粥稀飯,以助中氣,自然易養少病。”8-12個月為斷乳的適當時間。人乳餵養太久的嬰兒,尤其是不增加輔食的,可致食欲異常或消失,導致元氣虛弱,易於感染疾病。

乳瓣

①指乳腺體。婦女發育成熟後乳房內組織成瓣狀,故名。

②指吃奶小兒嘔出的乳積,成細碎塊狀,故名。

乳癌

病名。癌之發於乳房部位者。東軒居士《衛濟寶書》:“乳癌……四十歲以上愈四五,若腐漏者三年死。”首次形象描寫了岩凹凸不平如岩之形狀特徵,並敘述了乳癌之證候與預後。《丹溪心法》又名石榴翻花發。《瘍科心得集》又名乳岩。書中謂“夫乳岩之起也,由於憂鬱思慮積想在心,所願不遂,肝脾氣逆,以致經絡痞塞,結聚成核。”《外科正宗》名乳岩。證見:聚結成核,初如豆大,漸若棋子,半年一年,兩載三載,不疼不癢,漸漸而大,始生疼痛,痛則無解,日後腫如堆栗,或如覆碗,紫色氣穢,漸漸潰爛,深者如岩穴,凸者如泛蓮,疼痛連心,出血則臭,其時五臟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如此症知覺若早,只可清肝解鬱湯,或益氣養榮湯,患者再加清心靜養,無窐無礙,服藥調理,只可苟延歲月。若中年以後無夫之婦,得此死更尤速。”治宜早期手術切除。傳統治法:初宜舒肝解鬱,可服神效栝樓散,或乳岩方,或犀黃丸,或犀黃丸與和乳湯加味早晚交替服用。外用大蟾酥六只,每日早晚取一只剖腹去內臟,以皮貼於瘡口,拔其毒外出,一日一換。均非能治癒之法。

解剖生理名。

①乳房。《素問·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裏,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參乳房條。

②哺乳。如乳母等。

③乳汁。如通乳,即指通暢乳汁。

④乳類食品。《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

⑤生子。《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懷子而不乳”。司馬貞注:“乳,生也。”

蠕蠕

脈象柔和之狀。《素問·三部九候論》:“蠕蠕然者不病。”王冰注:“氣和故也。”張介賓注:“蠕蠕,蟲行貌。謂其軟滑而勻和也,是謂不病之脈。”

肌肉輕微的跳動,瞤動。《素問·痿論》:“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

濡瀉

病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濕勝則濡瀉。”又稱濡泄、濕泄、洞泄。參見各條。

濡泄

病名。指濕盛傷脾的泄瀉。《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腹滿身重,濡泄寒瘍流水……”又稱濡泄、濕瀉、洞泄、脾虛泄。《衛生寶鑒·泄痢門》:“《內經》雲:濕勝則濡泄。……夫脾為五臟之至陰,其性惡寒濕。今寒濕之氣內客於脾,故不能裨助胃氣,腐熟水穀,致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隨氣而下,謂之濡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對金飲子主之。”《雜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為濕自甚,即脾虛泄也。由土虛不能制濕,腸胃不固,濕反勝而成病,故脈遲而緩,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腸鳴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苓湯加二術、胃苓湯加草蔻。”參見洞泄、濕瀉條。

濡脈

脈象名。脈象浮而細軟,輕按可得,重按反不明顯。《脈經》:“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輕手相得。”《脈訣匯辨》:“濡者,即軟之象也。必在浮候見其細軟,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見也。”多見於亡血傷陰或濕邪留滯之證。

濡化

運氣術語,指濕氣敷布、萬物得以滋潤。《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濡化。”

《儒門事親》

綜合性醫書。十五卷(一作十四卷)。金·張子和撰。撰年不詳。張氏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善用汗、吐、下三法。書中詳細介紹他用三法而賅盡諸法的學術見解和各科多種病症的臨床實踐。有不少精闢的論述和創見,並附較多治案。相傳此書系張氏向麻知幾、常仲明等講學內容,由麻氏等整理而成(或認為前三卷系張氏自撰)。全書論述病症分風、暑、火、熱、濕、燥、寒、內傷、內積、外積共十形,較系統地反映了張氏汗、吐、下三法的理論和實踐,對讀者多有啟發。但作者過於強調三法對各科臨床的應用,甚至提出:“汗、下、吐三法賅盡治病”,似不免於偏頗。現存多種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後出版排印本。

如銀障症

病證名。見《審視瑤函》。即如銀內障證。詳該條。

如銀內障證

病名。又名如銀障症、如銀翳。《證治準繩·雜病》:“瞳神中白色如銀也,輕則一點白亮如星似片,重則瞳神皆雪白而圓亮。圓亮者,一名圓翳內障。有仰月偃月變重為圓者,有一點從中起視漸昏而漸變大不見者。乃鬱滯傷乎太和清純之元氣,故陽光精華為其閉塞而不得發見……”系指圓翳內障因黃精混濁而呈現銀白色的病證。本病多由肝腎俱虛所致。治宜滋補肝腎,方用生熟地黃丸合皂角丸等加減。參見圓翳內障條。

《如宜方》

醫方著作。二卷。元·艾元英撰。撰年不詳。卷一將病證等內容分為17類,包括頭痛、咽喉、諸氣、腰痛、心恙、補益、消渴、癰疽、腫痛、腳氣、失血、大便、小便、瘡疥、婦人、小兒、雜病,每類均簡述證候及其應用的方劑名稱;卷二附列卷一所用304首方劑的具體藥物、劑量、服用方法等內容。方劑統一編號,便於檢閱。現存明刻本。

如惺

明代醫家。浙江天臺人,其生平欠詳,嘗著《普慈秘要》三卷,未見行世。

如喪神守

病證名。心神不寧,惶恐不安,甚則神志錯亂的症狀。多由火熱內擾心神所致。《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如瘧

病證名。證見寒熱往來,似瘧而非瘧的一類病症。《證治要訣·瘧寒熱》:“外有傷寒,往來寒熱如瘧;勞病往來寒熱,亦如瘧,謂之如瘧,非真瘧也。”傷寒寒熱如瘧,初必惡風寒,發熱,頭痛體痛,自太陽經而來;勞病寒熱如瘧;初必五心煩熱,勞倦咳嗽,久乃成寒熱,皆與正瘧不同。又如失血、痰飲、症瘕積聚、小腸(疒^頹)氣、風寒暑濕、食傷發勞、勞瘵、瘡毒腳氣諸病,皆有寒熱,辨在寒熱,發作有期者為瘧,無期者為諸病。參見似瘧、瘧疾條。

如金青盲

病證名。系指綠映瞳神證久而不治導致形成的晚期危重證候。《證治準繩·雜病》於綠映瞳神證內指出:“瞳神乍看無異,久之專精熟視,乃見其深處隱隱綠色,自視亦漸覺昏眇,病甚始覺深綠而變。有氣動之患,蓋痰火濕熱害及於清純太和之元氣也。久而不治,僅有觸犯者,為如金青盲等證。”本病癒後不好,類似黃風內障證。參見該條。

如華

脈學術語。華通花。如華,喻脈來輕浮柔軟如草木之花。《素問·大奇論》:“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王冰注:“脈至如華,謂似華虛弱,不可正取也。”

肉症

病證名。

①因食思肉類無度,日久脘腹結塊堅著不移的病證。多由滯積挾痰瘀凝滯所致。見《備急千金要方·肝臟》。

②婦人臍下結塊,大如杯升,按之堅硬,月經不通,身體羸瘦的病證。見《肘後備急方·治卒心腹症堅方》。參見症病各條。

肉蒸

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肉蒸,其根在脾,體熱如火,煩躁無汗,心腹鼓脹,食即欲嘔,小便如血,大便秘澀,蒸盛之時,身腫目赤,寢臥不安。”五蒸之一,又為二十三蒸之一。詳見五蒸、二十三蒸條。

肉癭

病名。癭瘤之一種。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多因鬱結傷脾,脾氣不行所致。證見頸部單發或多發腫塊,狀若覆盤,皮膚色澤多正常,柔軟者如棉,堅硬者如饅,終不破潰。重者可伴發全身多汗,心悸胸悶,性情急躁等。治宜開鬱化痰,軟堅安神之劑,可用海藻玉壺湯。外敷可選陽和解凝膏,摻以桂麝散,適於手術者可切除之。該證相當於甲狀腺腫瘤,或結節性甲狀腺腫等病。

肉行

病證名。血枯而感受天時不正之氣所致的疫病。見《續名醫類案·奇疾門》。以其肉推之則一堆,平之則如故為特徵,並見頭痛發熱,噁心口渴,神昏欲寐,四肢無力等症。治宜補血藥如熟地、當歸、首烏、枸杞子中加羌活等散風藥。

肉蜈蜂

病名。敗血如蜂狀之癰疽。見《外科真詮》卷上。其瘡多生於大腿之內側部。因風濕鬱積,氣血凝滯所致。患部皮膚不紅不腫,但疼痛難忍,潰後有腐敗之肉狀若蜈蜂,故名。初起治宜消散,以內服黃芪內消湯為佳;外用可敷五虎丹;若已潰者,可用五五丹去腐,腐去則用生肌散以收口。

肉痿

病證名。肌肉萎弱麻痹之證。痿症之一,亦稱脾痿。由脾氣熱而致肌肉失養,或濕邪困脾,傷及肌肉所致。症見肌肉麻痹不仁,口渴,甚則四肢不能舉動等。《素問·痿》:“脾主身之肌肉……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治宜清熱化濕,健脾和胃,選用川連枳殼湯、瀉黃散、梔連平胃散、梔連二陳湯、二術二陳湯、霞天膏等方。參見痿條。

肉脫

肌肉削瘦如脫盡。見《素問·玉機真髒論》等篇。多因久病耗傷,精血內竭,中氣衰微所致。可見於虛勞、痿證及久病垂危等。

肉爍

證名。陽熱亢盛,煎熬津液,久而肌肉瘦削之證。《素問·皮部論》:“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月囷)破,毛直而敗。”《素問·逆調論》:“人有四支熱,逢風寒如灸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逢風而如灸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見於虛勞、消渴等病。

肉瞤筋惕

證名。筋惕肉瞤的別稱。見《傷寒論大全》卷二。詳筋惕肉瞤條。

肉人

指皮肉結實,體型較大的人。與肥人、膏人共為三種體型肥壯的人。《靈樞·衛氣失常》:“肉人者,上下容大。”

肉螺

病證名。見《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指眼生翳膜積厚如螺者,參見翳膜諸條。

肉輪

人體部位名。眼的五輪之一。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土輪。即眼瞼。《銀海精微》:“脾屬土,曰肉輪。在眼為上下胞瞼。”故眼瞼疾患多與脾胃有關。《銀海精微》:“胞瞼為肉輪,屬脾土。”《證治準繩·雜病》:“肉輪者,目睥是也,中央戊己、辰戍醜未之土,脾主肉,故曰肉輪。”

肉螻蛄

病名。鼻息肉的另一名稱。《儒門事親》卷十五:“治鼻中肉螻蛄;赤龍爪、苦丁香,以上各三十個。苦葫蘆子、麝香少許。研為末,用紙撚子,點藥末點之。”也可考慮手術摘除。

肉瘤

病名。瘤腫之一種。出《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一,多因思慮傷脾,脾氣鬱結不散而成瘤。瘤體初覺如桃李,漸大則如拳,其根基明顯而能移,瘤體質堅實而柔韌,皮色不變,無熱無寒。治宜健脾益氣,開鬱化痰。內服藥可選用歸脾湯化裁,以手術切除為佳。相當於肌纖維瘤。

肉淋

病證名。即膏淋。《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淋而有肥狀似膏,故謂之膏淋,亦曰肉淋。”詳膏淋條。

肉理

即肌腠。出《素問·生氣通天論》。詳肌腠條。

肉裏之脈

解剖結構名。指陰維之脈。《素問·刺腰痛論》:“肉裏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刺肉裏之脈為二痏,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王冰注:“肉裏之脈,少陽所生,則陽維之脈氣所發也。……絕骨之前,足少陽脈所行。絕骨之後,陽維脈所過。故指曰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也。分肉穴,在足外踝直上絕骨之端,如後同身寸之二分筋肉分間,陽維脈氣所發。”又,張景嶽認為是足陽明脈;張志聰認為是足少陽陽輔穴。

肉枯

證名。肌肉乾枯萎縮。出《靈樞·刺節真邪》。由外邪乘虛內侵,氣血衰少,肌肉失於濡養所致。見於虛勞、偏枯、痿、痹等病。參見各條。

肉苛

病名。肌肉頑木沉重,不知痛癢寒熱。《素問·逆調論》:“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岐伯曰:榮氣虛,衛氣實也。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見於痿、痹、中風、麻木等病證。

肉絕

病名。肌肉羸弱敗絕的疾患。見《脈經·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病人肉絕,六日死。”《備急千金要方·脾臟》:“扁鵲雲:肉絕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皮膚不通,外不得泄。凡肉應足太陰,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肌肉,唇反者氣盡,則肉先死。”參見肉極條。

肉疽

病名。陰疽之泛稱。出《靈樞·刺節真邪》:“虛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有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

肉節

人體部位名。指肌肉與骨節相連部位。《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其寒熱者,取陽陵泉。……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肉節則皮膚痛。”

肉瘕

病名。思食肉類無度的病證。《諸病源候論·症瘕病諸候》:“人有病常思肉,得肉食訖,又思之,名曰肉瘕。”本病與肉症類似,參見該條。

肉極

病證名。肌肉痿弱困怠的疾患。《備急千金要方·脾臟》:“凡肉極者,主脾也,脾應肉,肉與脾合,若脾病則肉變色。”證見體表如有鼠走感,多汗,四肢急痛,或軟弱,唇口壞,皮色變,治用薏苡仁散、石楠散、參苓丸等方。偏虛寒者,證見體重怠惰,四肢不欲舉,不嗜飲食,動則關節痛,右脅下痛引肩背不可轉動,用大黃芪湯、茯苓散等方。參見六極、肌極條。

肉積

病證名。食肉過多而成積滯。九積之一。《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食肉過多成積,腹多膨脹,泄瀉疼痛也。”治宜消食化積,方用阿魏丸、小阿魏丸、三棱煎元。參見積條。

肉肓

解剖結構名。即膜原。《靈樞·脹論》:“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詳膜原條。

肉龜

病名。

①見《證治準繩·瘍科》卷四。即黃瓜癰。見該條。

②見《中國醫學大辭典》。發際瘡之別稱。見該條。

肉疙瘩

病名。因傷造成局部組織增生形成瘢痕之俗稱。上海中醫學院《中醫外科學講義》載述此病。又名鋸痕症、肉蜈蚣、瘢痕疙瘩。多因外傷、燒傷、手術刀口,或癰疽瘡癤傷口之癒合而肉芽組織增生所致,此症多由特異體質所形成。其形狀、部位因傷之不同而差異。疙瘩多色淡紅或暗紅,表面光滑亮而不生毛髮;或兼有痛癢。若發生於關節部位,多可造成局部關節之功能部分障礙。可用外敷軟堅、熏洗、止癢或物理療法治療。即瘢痕疙瘩。

肉分

解剖結構名。肌肉上的紋理。亦代指肌肉、腠理。《素問·氣穴論》:“肉分之間,溪穀之會。”《靈樞·九針論》:“令無得傷肉分。”

肉蛾

病名。見《普濟方》卷三。即乳蛾。詳該條。

肉度

古代人體量度單位名。系五度之一。出《素問·方盛衰論》等篇。指度量人體形態大小,肌肉肥瘦,體質強弱等,作為辨證施治的重要參考。《靈樞·衛氣失常》將肥壯人分為脂人、膏人、肉人三種類型,可作參考。

肉疸

病名。身面發黃,飲少,小便多而色白如泔之證。見《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九疸之一。《三因極一病症方論》卷十:“發於脾,則為肉疸。”多因飲食過度,醉酒勞傷,脾胃瘀熱所致。治宜清利濕熱,用寒水石散等方。參見黃疸有關條。

肉腠

即肌腠。《素問·生氣通天論》:“陷脈為痿,留連肉腠。”

肉刺

病名。腳趾間因長期不斷擠壓而生之肉狀物。《諸病源候論》卷三十有“肉刺候,腳趾間生肉如刺,謂之肉刺。由著靴急,小趾相揩而生也。”因其形狀若雞眼,故俗稱雞眼。多因長期穿緊窄鞋,或足骨畸形,使局部長期磨擦、壓迫,使皮膚局限性增厚而成。多見於足底之前端,或腳趾部。數目不一,有單發,有多發,有大,有小,有圓,有扁圓者。其根部多深陷,頂部硬凸,表面淡黃或若肌膚,按壓有痛,或不痛者,嚴重者妨礙步行。治宜外敷雞眼膏或千金散促其軟化脫落,或即進行手術切除。重要者消除致病原因以預防之。

肉蟲病

病名。九蟲病之一。一名肝蟲病。《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候》:“肉蟲,狀如爛杏,……令人煩滿。”參見九蟲病條。

肉痹

病名。雖能飲食而四肢活動遲鈍,不能收持之症。出《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太陽有餘,病肉痹寒中。”由飲食不節,膏梁肥美傷脾所致。脾主肌肉,脾虛則肉不榮,肉不榮則肌膚不滑澤,肌膚不滑澤,則腠理疏,則風寒暑濕之邪易入,久不治則為肉痹。其證能食而不能充悅,四肢緩而不能收持。宜節飲食以調其髒,常起居以安其脾,然後依經補瀉以求其愈。”(見《中藏經·論肉痹》)參見肌痹條。

①即肌肉。詳該條。

②肥壯人的一種類型。《靈樞·衛氣失常》:“皮肉不相離者,肉。”參肉人條。

肉(月囷)(jiǒng窘)

人體部位名。指人體肌肉厚實突起處。《靈樞·本髒》:“脾應肉,肉(月囷)堅大者,胃厚;肉(月囷)麼者,胃薄。”張景嶽注:“(月囷),肉之聚處也。”

揉眼

導引動作名。即熨眼。《飲膳正要·養生避忌》:“凡夜臥,兩手摩令熱,揉眼,永無眼疾。”參見拭目、眼保健操條。

揉手背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保赤推拿法》。重揉小兒手背。可平肝和血,用治驚風等病證。

揉臍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針灸大成》卷十:“揉臍法:掐鬥肘畢,又以左大指按兒臍下丹田不動,以右大指周圍搓摩之,一往一來。”《幼科推拿秘書》指出揉臍可止瀉痢。

揉捏法

推拿手法名。為揉法和捏法的綜合手法。操作時手掌自然張開,拇指外展,其餘四指併攏,緊貼於皮膚,以拇指或掌根作為著力點,作環形旋轉的揉捏動作,即拇指和掌根作揉的動作,其餘四指作捏的動作,邊揉捏邊向前作螺旋形地推進。用於四肢及腰背部的軟組織損傷。

揉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指腹或手掌掌面輕按於治療部位上,帶動該處皮下組織,作輕柔緩和的迴旋轉動。《保赤推拿法》:“揉者,醫以指按兒經穴,不離其處而旋轉之也。”《厘正按摩要術·揉法》:“揉以和之。揉法以手宛轉回環,宜輕宜緩,繞於其上也,是從摩法生出者。可以和氣血,可以活筋絡,而臟腑無閉塞之虞矣。”本法有祛瘀活血,消腫散結等作用。

揉耳搖頭

小兒推拿方法名。即捧耳搖頭。見該條。

揉大指甲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揉大指甲法,大指甲為外脾,揉之,補虛止瀉。”

揉大指

小兒推拿方法名。《推拿捷徑》:“醒脾消食應揉二大指頭頂,向外轉三十六次。”

揉大腳趾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針灸大成·諸穴治法》:“驚,揉大腳趾,捏中腳趾甲少許。”

柔痰

病名。痰出如稀涎者。見《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因脾虛不運而致,治用參術健脾丸。參見痰證條。

柔痙

病名。痙病而見有汗者。一作柔痓。證見身熱汗出,頸項強急,頭搖口噤,手足抽搐,甚則角弓反張,脈沉遲。《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痓(一作柔痙)。”治用栝樓桂枝湯加減。亦有因暑季感受濕熱所致者,證見身體重著,肢節拘攣,有汗而熱,治用白朮苡仁湯。(《醫醇剩義·暑濕熱》)參見痙條。

柔化

運氣中六氣的變化之一。《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司天為濕化,在泉為甘化,司氣為(黃今)化,間氣為柔化。”司天在泉主一年的氣化,間氣主六十日的氣化,太陰之年的間氣稱為柔化。

柔汗

又稱油汗。即冷汗。《傷寒論·辨脈法》:“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

柔剛

陰陽的兩種不同屬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審其陰陽,以別柔剛。”張景嶽注:“形證有柔剛,脈色有柔剛,氣味有柔剛,柔者屬陰,剛者屬陽,知柔剛之化者,知陰陽之妙用矣。”參剛柔條。

柔肝

治療學術語。亦稱養肝。是肝陰虛、肝血不足的治療方法。證見視力減退,兩眼幹澀,夜盲,頭暈耳鳴,或睡眠不熟,多夢,口幹津少,肢體麻木,脈弦細等。常用藥物有當歸、白芍、地黃、首烏、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等。《類證治裁》:“肝為剛髒,職司疏泄,用藥不宜剛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故肝臟以柔為補。

柔風

病名。因氣血虛、風邪入中,而見四肢緩弱,腹裏拘急等證。《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血氣俱虛,風邪併入,在於陽則皮膚緩,在於陰則腹裏急。柔風之狀,四肢不能收,裏急不能仰。”治用獨活葛根湯等方。

柔痓

病名。

①肺熱傳腎而致骨強筋柔,肢體舉動無力。《素問·氣厥論》:“肺熱移於腎,傳為柔痓。”王冰注:“柔,謂筋柔而無力。痓,謂骨痓而不隨。氣骨皆熱,髓不內充,故骨痓強而不舉,筋柔緩而無力也。”

②即柔痙。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詳該條。

①柔軟。《靈樞·癰疽》:“如堅石,勿石,石之者死。需其柔,乃石之者生。”

②柔和。《素問·生氣通天論》:“謹和五味,骨正筋柔。”

③嫩。《素問·氣交變大論》:“嫩脆草木焦槁。”

④柔弱。《靈樞·五變》:“柔者易傷也。”

⑤指作用溫和的方劑。《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審其陰陽,以別柔剛。”

溶溶

①流動貌。《素問·離合真邪論》:“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

②緩慢無力。《難經·二十九難》:“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深深不能自收持。”

③畏寒狀。《難經·二十九難》:“帶之為病,腹滿,腹溶溶若坐水中。”

容主

經穴別名。見《針灸大全》。即上關。見該條。

容成

傳為黃帝大臣。相傳為古代著名的房中家之一。《漢書·藝文志》“陰陽家”中有《容成陰道》二十六卷、《容成子十四篇》,均已失傳,其片段見於《醫心方》等書中。

榮衛四穴

《千金要方》:“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灸榮衛四穴百壯,穴在背脊四面各一寸。”《醫學綱目》定位在“背脊四面各一寸八分,腰眼下三寸,挾脊相去四寸,兩邊各四穴,灸十壯至百壯。”約當一、二、三、四骶後孔外側各2寸處。

榮氣

即營氣。《素問·逆調論》:“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參營氣條。

榮枯老嫩

診斷學名詞。系望舌質的基本內容。榮枯辨別津液和舌神。榮指舌有光華,紅活鮮明,潤澤而有血色。活動自如,為津足有神,預後良好;枯指舌無光華,枯晦幹澀,活動遲滯,為津虧失神,預後較差。老嫩辨別疾病的虛實。老指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蒼老,多屬實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胖嬌嫩,多屬虛證。

榮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脅肋部位者。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一。證治參見肋疽條。

榮華

①氣血外露於顏面的光澤。《靈樞·天年》:“四十歲……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

②草木繁茂。《素問·脈解》:“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也。”

榮備回避八法

針刺前須注意的八條事項。《奇效良方·針灸門》:“榮備回避八法:風——凡用針刺,天氣風盛,令病人避風之處刺之,無傷也。寒——凡用針刺,天氣寒冷,令病人向溫暖處,先飲湯液醴。暑——凡用針,夏月熱盛,血淖而多脫其血,以新水洗其面,於風涼處坐,而然後刺。濕——凡用針刺,令病人致於高原之處,先服辛燥之物,然後刺。陰——凡用針刺,遇陰氣生,氣血不行,先服溫補之藥,然後刺。燥——凡用針刺,遇夏月煩躁,令病人於風涼處,先服宣通氣血之藥,然後刺之。車——凡用針刺,若病人乘車而來,其人經絡解(亻亦),不可便刺,氣血定,然後刺之。馬——凡用針刺,若病人乘馬而來,必血氣亂而困於身,候氣定,然後刺之。”

①通營,即營氣。《素問·痹論》:“榮者,水穀之精氣也。”

②光華、潤澤。《素問·五臟生成》:“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

③營養濡潤。《靈樞·邪客》:“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

④顯現。《素問·刺熱》:“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

⑤繁榮茂盛。《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地俱生,萬物之榮。”

⑥指血。《素問·八正神明論》:“刺必中其榮。”王冰注:“針入至血,謂之中榮。”

戎鹽

古代煉製外丹常用的礦物原料。又名胡鹽、岩鹽。八石之一。

日中

指午時。見十二時條。

日月

經穴名。出《脈經》。別名神光。屬足少陽膽經。膽之募穴。足太陰、少陽之會。在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另說“在期門下五分”(《千金要方》);“在期門旁一寸五分,直下五分”(《循經考穴編》);“在期門直下八分”(《針灸集成》)。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和第七肋間動、靜脈。主治脅肋痛,嘔吐,吞酸,呃逆,黃疸,胃痛,腹脹,以及膽囊炎,肝臟疾患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日午發搐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因日午潮熱引起抽搐。臨床特點為每逢巳、午、未時發搐,心神驚悸,目上視,白睛赤色,牙關緊,口內流涎,手足動搖。治宜用地黃丸補肝,用導赤散治心。

日晚發搐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因日晚潮熱引起抽搐。臨床特點為每逢申、酉、戌時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視,身體似熱,睡露睛,手足冷,大便為淡黃色水液。治宜用益黃散補脾,瀉青丸治肝,導赤散治心。

日入

指酉時。見十二時條。

日輕夜重咳

病證名。咳嗽白天輕而入夜加劇。多因久咳後陰虛血少所致。治宜二陳湯加當歸,或六味丸加二冬以滋化源等。

日角月角

小兒面部望診的部位。見《奇效良方》。即風池直上發際處。左為日角,右為月角。參見太陽條。

《日華子諸家本草》

本草著作。二十卷。通稱《日華子本草》,古文獻中亦有簡稱《日華子》者。日華子撰。掌禹錫稱此書“開寶中四明人撰,不著姓氏”。原書已佚,部分佚文見於《證類本草》等書中。

日華子

唐代本草學家。原名大明,以號行,四明(今浙江鄞縣)人,一說雁門(今屬山西)人,著《諸家本草》,此書早佚,其佚文散見於後代各家本草,如《本草綱目》。

日光灸

灸法之一。指利用太陽能作為熱源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其法有二:

①將艾絨平鋪腹部,在日光下暴曬(見《夷堅志》卷十九)。適用於虛寒性疾病。

②利用凸透鏡集聚陽光照射穴位,故又稱透鏡灸。適用於治療瘧疾,牙痛等。使用本法時,注意穴位皮面應在透鏡的焦點以內,略小於焦距,以免灼傷皮膚。

日蚨(dié迭)

指未時,見十二時條。

日出

指卯時。見十二時條。

日乘四季

古人以一日一夜劃分四季。脾臟居中屬土,土旺於四季,日乘四季,指出現於一日之中的四季,即辰、戊、醜、未時。《素問·三部九候論》:“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日晡所

指申時,見十二時條。

日晡發熱

證名。下午三至五時左右發熱。在《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稱日晡所發熱。參見潮熱、發熱條。

妊子

即懷孕。《素問·平人氣象論》:“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飪子也。”

妊娠卒心痛

病證名。《經效產寶》卷上:“治妊娠卒心痛,氣欲絕。芎?、當歸、茯苓、厚樸。”參見妊娠心痛條。

妊娠子煩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即子煩。詳該條。

妊娠腫脹

病證名。指妊娠期間發生的肢體腫脹。據出現腫脹部位和症狀的不同,有子腫、子氣、子滿、皺腳、脆腳、胎水腫滿等名稱。詳見各條。

妊娠中暑

病名。見邊繼孝校刊《竹林女科證治》。多因妊娠期正值夏令,孕婦體弱或通風不好等,致孕婦為暑熱之邪中。症見發熱口渴,自汗悶亂,昏憒倦怠,胎動不安,甚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治宜清暑安胎,方用香薷飲。口乾渴者加麥冬、黃芩、花粉、五味子、梔子。或用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昏倒者可刺掐人中穴以促其蘇醒。

妊娠中濕

病名。見《萬氏女科》。多因孕後聚血養胎,肌腠,經絡血少,冒雨或感受霧露之邪,久坐濕地及汗出冷浴,以致濕邪侵著肌腠。症見發熱,骨節煩痛,身重頭重鼻塞等。治宜祛濕安胎。方用黃芩白朮湯。

妊娠中風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多因孕婦平素體弱,孕後聚血養胎,經絡、臟腑失榮,為風邪所襲而致。風邪中於經絡者,症見肌膚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甚則半身不遂;中於臟腑者,症見卒然昏倒,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孕婦患此症應以補虛安胎,佐以祛風為主,而不可按中風常法治療。方用增損八物湯(《證治準繩》:人參、黃芪、白朮、甘草、當歸、川芎、牛蒡子、赤芍、防風、荊芥穗、連翹、桔梗、葛根)。若口眼歪斜,手足頑痹者,宜養血祛風,佐以安胎,用防己散;若卒然昏倒,痰涎壅滯者,治宜搜風、開竅、祛痰,方用防風散加竹瀝;若中風不語,肢體強直,不省人事者,治宜祛風開竅,方用生犀角散。

妊娠中惡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人有忽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謂之中惡。”多因孕婦體弱,中邪惡之氣所致。治宜扶正祛邪安胎。方用當歸散(《證治準繩》:當歸、丁香、川芎、青橘皮、吳茱萸),或用金銀藤煎湯飲服。

妊娠瘈疭

病證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十四。瘈為筋脈急而縮,疭為筋脈綬而伸,伸縮交替,手足相引,搐搦不已,發為瘈疭。多因孕後血聚胞宮以養胎,肝腎陰虛,不能涵木,風火相煽,筋脈失養而致瘈疭。兼見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口苦等,治宜平肝養血,用鉤藤湯。熱盛者,加山梔、黃芩;兼有風痰上湧者,加竹瀝、南星、半夏;氣血虧損者,宜八珍湯加鉤藤、山梔;風邪急搐者,加全蠍、僵蠶。

妊娠疹

病證名。指孕婦患麻疹。其症初起發熱,易動胎。可按麻疹辨證治療,但應同時注意安胎。

妊娠譫語

病證名。《張氏醫通》卷十:“妊娠譫語,為藏府熱極之候,急宜童便時時灌之。不應,用生地黃黃連散清其血中之火,庶胎得安。脈實者,加酒大黃下之,下遲則傷胎也。”

妊娠陰腫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即胎前陰門腫。詳該條。

妊娠疫喉

病名。系指孕婦因感時邪而發疫喉的病證。證見孕婦咽喉腫脹疼痛,甚則閉塞不通,吞咽困難,全身寒熱,或兼見斑疹。治宜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滋津養陰之劑。選方時應詳察虛實,尤應注意疫喉初起三禁,避免流產。參見疫喉條。

妊娠遺尿

病證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五。亦名孕婦尿出。多因孕後陰血虧虛,陰虛火旺,熱移膀胱;或肺脾氣虛,中虛不攝;或肝腎陰虛,熱擾膀胱所致。陰血虧虛者,遺尿而兼見心煩尿赤,治宜養血清熱,用丹梔逍遙散,或白薇散(白薇、白芍);若脾肺氣虛者,則兼見少腹墜脹,治宜補益脾肺,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仁、桑螵蛸;若肝腎陰虛者,兼見神疲眩暈,腰膝酸軟,治宜滋補肝腎,用六味地黃丸。

妊娠藥忌

指懷孕期間,有些藥物可能引起流產或損害母子,故應禁用或慎用者,稱妊娠藥忌。大致有以下幾類:⑴植物類藥:

①毒草類:烏頭、附子、天雄、側子、野葛、羊躑躅、南星、半夏、大戟、芫花、常山。

②破血藥類: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幹漆、瞿麥、(艸閭)茹、三棱、鬼箭羽、通草、紅花、蘇木。

③吐下滑利藥類:藜蘆、巴豆、牽牛、皂莢、葵子、薏苡仁。

④辛溫辛熱藥類:厚樸、肉桂、幹薑。

㈡動物藥類:

①毒蟲類:水蛭、芫青、斑蝥、地膽、蜘蛛、螻蛄、蜈松、蛇蛻、虻蟲。

②其他動物藥類:蝟皮、牛黃、麝香、龜板、鱉甲。⑶礦物藥類:代赭石、水銀、錫粉、碯砂、砒石、芒硝、硫黃、雄黃。其中有些是劇毒藥,如砒石、巴豆、斑蝥等都絕對禁用;有些經過炮炙,可以使用,如生半夏用薑汁製成的薑半夏,為妊娠惡阻時常用藥物之一。且古人有“有故無殞亦無殞也”的理論,故妊娠期間這些藥物是否完全禁忌,尚須進一步研究。

妊娠腰痛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腎主腰腳,因勞損傷動,其經虛則風冷乘之,故腰痛。婦人腎以系胞,妊娠而腰痛者,多墮胎也。”可見此證多因孕婦不慎,勞傷或跌僕閃挫,損傷腎氣;或為風冷所乘,瘀血阻滯經絡,而致腰痛。甚則動胎而墮。腎虛者兼見腰酸無力,勞動則甚,宜溫補腎陽,方用青蛾丸;閃挫跌僕者,腰痛下墜,轉側不利,或痛有定處,治宜養血止痛,補腎安胎,方用八珍湯加續斷、寄生、杜仲;風冷乘襲者,兼見腰痛而冷,遇寒加劇,得暖稍舒,治宜驅風散寒,方用四物湯加寄生,防風。

妊娠腰背痛

病證名。出《經效產寶》卷上。多因孕後腎氣虛弱,複感濕邪,以致相引腰背串痛。治宜補腎、祛濕、安胎,方用青蛾丸。若久痛不止,有墮胎之虞,應予注意。

妊娠陽明證

病名。指妊娠期間熱邪侵襲陽明經而出現的症狀。臨床多見口渴便秘,譫語氣促,腹中滿痛,脈沉數有力等症。治宜瀉熱安胎,方用四物湯加大黃。

妊娠眼昏

病證名。指妊娠臨月,忽然兩眼視物不清,甚或失明的證候。多由孕後陰血虧虛,伏熱在內,肝經熱毒上攻於目所致。症狀急驟,往往伴見頭痛項腫,頸不能轉側等。治宜清熱熄風,急以天門冬飲子治之。

妊娠咽痛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多因孕婦胃有積熱,或有痰熱上擾而致咽痛,或有咳嗽咯痰色黃。治宜清胃化痰,方用升麻桔梗湯,或東垣涼膈散(方見妊娠咽喉痛條)。

妊娠咽喉痛

病證名。見《胎產心法》。多因孕婦陰虛火旺,或感受時邪,火熱隨胎氣上攻,發為咽喉痛。治宜降火驅邪。方用東垣涼膈散(薄荷、黃芩、黃連、梔子、連翹、桔梗、甘草)。

妊娠眩暈

病證名。見顧允若《婦科輯要》。即子眩。詳該條。

妊娠心痛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多因風邪痰飲乘心之包絡,痹阻胸陽,發為心前區疼痛,重者胸痛徹背,喘不得臥。輕者時痛時止。若痛不止,氣乘胞絡損傷子髒則令胎動。若因風邪乘於心之包絡而痛者,宜驅邪止痛,用四磨湯加元胡、香附、草果治之;因寒痰停飲而痛者,用二陳湯加山楂、青皮、木香、烏藥;宿有冷痛外感寒邪而痛者,用吳茱萸湯加砂仁治之。亦有認為妊娠心痛乃因胎氣上升,壅塞胃口作痛,而非心痛者,治以順氣安胎,方用手拈散。

妊娠心腹脹滿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五。多因孕婦脾胃素虛,孕後感受寒邪,或內傷飲食,以致胃氣壅滯,濁邪內阻,升降失調。症見心腹脹滿,脘悶不思食。因感受寒邪者,兼見食後脹甚,喜熱喜按。治宜溫中散寒,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傷食者,兼見食後脹痛,噯腐吞酸,治宜消食化滯,方用保和丸。

妊娠心腹痛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妊娠心腹痛者,或由腹內宿有冷疹,或新觸風寒,皆因藏虛而致發動,邪正相擊,而並於氣,隨氣下上,上沖於心則心痛,下攻於腹則腹痛,故令心腹痛也。”此症若不早治,則衝擊胞絡而導致胎動。素有宿冷者,發病急而痛如刀刺,方用川芎散;衝擊胞絡腹痛者,宜當歸芍藥湯。

妊娠泄瀉

病證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多因孕婦脾腎素虛,或外感風寒暑濕之邪,內傷飲食生冷;或腎陽不足,不能溫熙脾土,脾失健運;或木橫侮土,肝氣乘脾而致腹痛泄瀉。傷於風寒者,泄瀉如水樣,兼腸鳴腹痛,治宜散寒化濁,方用藿香正氣散;傷暑濕者,腹痛瀉下粘滯不爽,煩渴不喜飲,小便赤澀,治宜清熱利濕,方用葛根芩連湯;停食不化者,瀉下穢臭,腹痛腸鳴,吞酸脹胞,治宜消食導滯,佐以健脾助運,方用保和丸;脾腎陽虛者,飲食少思,五更作瀉,畏寒肢涼,治宜溫補脾腎之陽,方用四神丸;肝氣乘脾者,胸脅痞悶,納穀不馨,治宜抑肝扶脾,方用痛瀉要方。

妊娠脅痛

病證名。見清·閻純璽《增補胎產心法》。多因惱怒傷肝,肝氣鬱結,或痰濁瘀阻於經絡而致。若因氣鬱者,多見胸悶易怒,兩脅疼痛,常隨情志變化而加劇,治宜舒肝解鬱,方用逍遙散加減;痰濁瘀阻者,症見痰涎壅盛,胸脅疼痛。治宜祛痰理氣,方用二陳湯加減。

妊娠小腹痛

病證名。即妊娠腹痛。《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妊娠小腹痛者,由胞絡宿有冷,而妊娠血不通,冷血相搏,故痛也。”詳妊娠腹痛條。

妊娠小便不通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亦名轉胞、轉脬、胞轉。指妊娠期間小便不通常兼見小腹急痛。多因孕婦素體虛弱,中氣不足,不能上舉胞胎,胎位下移,擠壓膀胱;或腎氣不足,不能溫化膀胱之水,以致溺不得出;或因濕熱內蘊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通所致。中氣虛者兼見神疲乏力,心悸氣短等。治宜補氣養血,升陷舉胎,方用補中益氣湯加味;腎虛者兼見頭暈,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治宜溫腎扶陽,化氣行水,方用腎氣丸加減;濕熱者,兼見胸悶口苦或渴不欲飲等,治宜清熱利濕,通利小便,方用分清飲(梔子、茵陳、豬苓、茯苓、澤瀉、木通、枳殼)或加味五苓散(車前子、滑石、赤苓、豬苓、澤瀉、茅術、桂枝、黃連、青木香、甘草)。

妊娠小便不利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多因孕婦陽氣素盛,妊娠後聚血養胎,不能上承,心火偏亢,移熱於小腸、膀胱,氣化受阻,小便不利;或因脾肺氣虛,運輸失職,不能下輸膀胱,以致小便不利。小腸積熱者,症見口渴,心煩,尿赤,或有尿頻,尿急者,宜清熱利尿,方用八正散加減;肺脾氣虛者,兼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納呆等,治宜補益脾肺,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妊娠下痢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亦名子痢、胎前赤白痢。多因孕後攝生不慎,或內傷飲食生冷,或外受暑濕熱毒之邪,以致傳導失職,出現裏急後重、腹痛、下痢赤白,甚至日夜無度等症。若因飲食所傷,宜清熱化滯,方用香連化滯丸;若受暑濕熱邪者,宜當歸芍藥湯加黃芩、黃連等為治。如下痢無度,須防陽氣下陷而胎墮。

妊娠唾血

病證名。指孕婦唾液中雜有血液。多由陰血虧虛,陰虛火旺,虛火上擾,傷及口舌及齒齦之絡所致。治宜養陰清熱為主。方用滋陰降火湯加減。

妊娠吐血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多因孕婦胃中積熱,或肝鬱化火,熱傷胃絡,氣逆於上,血隨氣溢而吐血。若吐血不止,或失血過多,血不養胎,易致胎墮。因胃中積熱者,兼見胃脘脹悶疼痛,吐血色紅或紫暗,挾有食物殘渣,大便色黑。治宜清胃熱、涼血止血,方用加味清胃散(當歸、生地、升麻、丹皮、黃連、犀角、連翹、甘草)。肝火犯胃者,兼見口苦脅痛,心煩易怒,治宜平肝清熱,止血,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止血藥。

妊娠癱瘓

病證名。指孕後血聚養胎,陰血不足,筋脈失養,或因氣怒痰阻經絡,以致手足廢用,體用不遂而癱瘓。《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妊娠手足不能舉動,乃痰閉氣血也,宜烏藥順氣湯。”陰血不足者,方用八珍湯。

妊娠胎萎燥

病名。《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五:“凡胎處胞中,或有萎燥者,蓋由妊婦所稟怯弱,不足自周,陰陽血氣偏系,非冷即熱,胞胎失去滋利,所以萎燥而不長也。”即胎不長。詳該條。

妊娠數墮胎

病名。指婦人屢孕屢墮。相當於習慣性流產。《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若血氣虛損者,子髒為風冷所居,則血氣不足,故不能養胎,所以致胎數墮。”參見滑胎條。

妊娠暑瀉

病證名。見明·趙獻可《邯鄲遺稿》。多因婦女妊娠期間適逢暑令,攝生不慎,內傷生冷之濕,外受暑熱之邪,濕熱損及腸胃,症見泄瀉如水,煩渴尿赤,自汗面垢等。由於耗傷津液,易於傷胎。治宜清暑去濕,方用藿香正氣散。並宜注意安胎。

妊娠失音

病證名。指妊娠期間孕婦聲音嘶啞或不能出聲。即子瘖。詳該條。

妊娠少陽證

病證名。多因孕後邪中少陽經。症見胸脅滿痛,寒熱往來,口苦脈弦。治宜和解安胎。方用四物湯加柴胡、黃芩,或黃龍湯(即小柴胡湯去半夏)主之。

妊娠傷食

病證名。見明·王肯堂《胤產全書》。妊娠期間,孕婦攝生失慎,傷於飲食,損及脾胃,以致食水停滯。症見脘腹脹滿,或噯腐食臭,或嘔吐泄瀉等。因飲食停滯而噯腐脹滿者,治宜消食導滯,方用保和丸;噁心嘔吐加枳殼、砂仁;傷食腹瀉者,宜消食健脾止瀉,方用六君子湯,傷於肉食加山楂,傷於麵食加麥芽,傷於生冷者加砂仁、木香。

妊娠乳腫

病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亦名內吹、胎前乳腫、內吹乳。指妊娠乳癰初期。一般見於妊娠六七月時,因孕婦肝氣不舒,氣滯血瘀,瘀阻經絡,乳管阻塞,以致乳房腫硬疼痛,寒熱併發。治宜舒肝解鬱、清熱消腫,方用清肝解鬱湯,並宜配合外治法。

妊娠乳癰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指妊娠期間乳房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乳頭屬肝,乳房屬胃。由於妊娠乳腫失於治療,或複傷於氣怒,令肝胃積熱,積熱與氣、瘀聚結則成癰。治宜托裏解毒,兼顧胎元,方用托裏解毒湯內服,並結合外治法。

妊娠臍下冷痛

病證名。清·閻純璽《增補胎產心法》卷上:“妊娠臍下冷痛,腹脹虛疼,小便頻數,大便虛滑,皆食生冷所致。小建中加炮薑、木香;不應,更加茴香、良薑。”

妊娠期

生理學名詞。亦稱懷孕期。從婦女受精後至胎兒娩出之間的一段時間。為了便於計算,妊娠通常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約為280天(40周)。

妊娠嘔吐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即惡阻。詳該條。

妊娠瘧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亦稱子瘧、胎瘧。多因孕婦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夏傷於暑及感受瘧邪所致。症見寒熱往來,休作有時,汗出身涼等。治宜和解驅邪,健脾安胎。用七寶散。若脾胃虛弱者,兼見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者,治宜健脾暢中,方用六君子湯加藿香、桔梗、蒼朮;停食而感受寒邪者,宜驅邪散;傷暑而食少者,宜藿香正氣散。

妊娠衄血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女科》。多因孕婦素嗜辛辣,積熱不散,孕後仍嗜食不輟,積熱更熾,上蒸於肺,灼傷肺絡,血熱上沖,發為鼻衄。若鼻衄不止,血少不足養胎並熱傷胞絡,則有墮胎之虞。治宜養陰清熱,止血安胎。方用丹皮湯(《竹林寺女科秘方》:丹皮、黃芩、白芍)。

妊娠尿血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指孕婦小便中帶血,多因女子平素陰虛,孕後聚血養胎,陰液愈虧,陰虛火旺,膀胱為熱邪所乘;或女子平素陽盛,孕後聚血養胎,不能上承,心火偏亢,稱熱於小腸,熱隨水液流入膀胱,熱傷胞絡致尿中帶血。腎虛者,兼見小便頻數,血色淡紅,腰酸膝軟,頭暈乏力。治宜補腎固攝,方用六味地黃湯加阿膠、杜仲、血餘炭;心熱下移者,兼見小便熱赤,血色鮮紅,心煩口渴,口舌生瘡。治宜清熱瀉火,方用小薊飲子。

妊娠目病

病名。見《張氏醫通》卷八。多為孕後胎熱有火之熱證。視火所在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症狀之目病。如火在氣分,症見旋螺突起,瞳人散大,治宜清火,瀉氣分之熱,方用天門冬飲;熱在血分,症見目睛瘀血凝翳,治宜清火,瀉血分之熱,方用保胎清火湯;心脾壅熱者,症見目赤煩悶,治宜清火,瀉心脾壅熱,方用簡易知母湯(知母、麥冬、茯苓、黃芩、黃芪、甘草、桑、竹瀝);外感風邪者,症見眼花頭暈,治宜清火,驅風邪,方用芎蘇散;胎氣受傷邪熱上攻者,症見目眩昏花,治宜清火瀉熱,方用消風散。

妊娠脈

生理學名詞。亦稱胎脈。指孕婦正常的脈象。常見為滑而沖和;或滑數搏指有力;或尺脈滑數,寸脈微小等,與正常人之脈象有所不同。《素問·陰陽別論》:“陰搏陽別,謂之有子。”《素問·平人氣象論》:“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瀕湖脈學》:“少陰動甚,謂之有子;尺脈滑利,妊娠可喜。”《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滑疾而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別”等。均屬妊娠之脈。

妊娠流涎

病證名。脾之液為涎,伏於脾而溢於胃。故由於孕後胞宮內實,沖脈氣盛,胎氣上逆,脾胃不和,則涎不伏於脾而隨胎氣上逆,自口流出。治宜理脾降逆,調和脾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湯或二陳湯。

妊娠口舌生瘡

病證名。系指孕婦口舌生瘡的病證。本病多由胎火旺盛,血中有熱,心火上炎所致。證見口舌生瘡,疼痛流涎,使飲食吞咽均感困難。治宜清瀉心火,方用導赤散加減。或黃連解毒湯加減。參見舌上瘡條。

妊娠口渴

病證名。見《閨中寶錄》。即妊娠煩渴。詳該條。

妊娠口幹

病證名。見《女科旨要》。多因孕婦脾腎兩虛,中虛下陷,津不上承,故口幹而不渴。治宜健脾生津。方用七味白朮散。

妊娠咳血

病證名。指孕婦咳嗽痰中帶血或咯血之證。多因孕婦肺陰素虛,虛火內擾;或感受風熱之邪,熱傷肺絡;或情志內傷,肝火犯肺,損作肺絡所致。陰虛者兼見潮熱盜汗、咳嗽胸痛,咯血或痰中帶血,治宜養陰清肺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湯加藕節、焦山梔;感受風熱者,兼見喉癢咳嗽,口鼻乾燥,痰中帶血,治宜疏風清熱,養陰止血,方用桑杏湯加黃芩、黃連、梔子、藕節;肝火犯肺者,兼見煩躁易怒,胸脅疼痛,痰中帶血,治宜平肝清熱止血,用丹梔逍遙散加藕節、桑皮、仙鶴草。

妊娠咳嗽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即子嗽。詳該條。

妊娠痙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即子癇。詳該條。

妊娠驚悸

病證名。指妊娠期間出現心悸易驚,恐懼不安的病症。多因孕後心血不足,心神失養;或陰虛火旺,熱擾心神;或心陽不振,心神散浮,均可導致心神不寧,心悸善驚,坐臥不安等症。若心血不足者,兼見面色不華,頭暈眼花,宜補血養心,用歸脾湯治之;陰虛火旺者,兼見心悸不寧,心煩少寐等症,宜滋陰清火,方用補心丹;心陽不振者,兼見氣短自汗,形寒肢冷,面白口淡等,治宜振奮心陽,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妊娠經來

生理學名詞。指懷孕後月經仍按月來潮之現象,經量一般較正常減少。亦稱激經、盛胎,垢胎。《證治準繩·女科》:“大抵妊娠經來不多,而飲食精神如故,六脈和緩滑大無病者,血盛有餘也,兒大能飲自不來矣。”

妊娠霍亂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亦名胎前霍亂。多因孕期攝生不慎,貪涼飲冷,飲食不潔,感受暑濕穢濁之邪,以致陰陽不和,清濁相干,卒發腹中絞痛,上吐下瀉等症。《葉氏女科證治》:“妊娠霍亂,或邪在上胃脘,則當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則當臍痛而利多;邪在中胃脘,則腹中痛而吐利俱多。吐多傷氣,利多傷血,邪擊胎元,母命易殞,氣血傷而無以養胎,子命易傾,此急證也。宜香蘇散,轉筋加木瓜,胎動加白朮,吐瀉頻作先服六合湯。次服丹溪安胎飲(人參、川芎、黃芩、白朮、當歸、熟地、紫蘇、陳皮、甘草、砂仁、薑、棗)。”

妊娠環跳穴痛

病證名。閻純璽《增補胎產心法》上卷:“妊娠環跳穴痛,屬腎虛,宜六味地黃湯,加杜、續或千金保孕丸。”

妊娠護胎法

指婦人在妊娠期間的注意事項及有利於或不損害胎兒的方法。如妊娠藥忌、胎前節養六條、胎前用藥三禁、胎前十字真言、換睡等。參見各條。

妊娠喉痛

證名。系指孕婦咽喉腫痛的病證。本病多因孕婦陰虛火旺、胎氣上沖所致。治宜養陰清熱,用藥時應考慮妊娠婦女的全身情況,詳審脈證,用藥宜忌,辨證治療。

妊娠腹痛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亦名胞阻、妊娠小腹痛、子痛。指孕婦發生小腹部疼痛的病證。多因陽虛寒凝、血虛胞脈失養、氣鬱胞脈氣血運行失暢所致。陽虛寒凝者,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或有畏寒肢冷者,治宜溫經散寒,用艾附暖宮丸;血虛者,兼見頭暈目眩,小腹綿綿作痛,喜按,宜養血止痛安胎,用膠艾湯;氣鬱者,兼見脘腹脹滿,煩躁易怒,宜舒肝解鬱,用逍遙散。

妊娠腹內冷痛

病證名。《經效產寶》卷上:“療妊娠腹內冷痛,忽胎動。薤白切一升、當歸四兩。以水五升,煎取二升,作三服。”

妊娠風痙

病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十四。即子癇。詳該條。

妊娠煩渴

病證名。見《普濟方》卷三百四十。亦稱妊娠口渴、胎前焦渴。多因孕婦臟腑氣虛,陰血虧少,陰陽失調,熱乘心脾,故令心煩口渴。若胃經實熱者,宜瀉熱生津止渴,方用竹葉石膏湯;若胃經虛熱者,宜滋陰清熱止咳,方用竹葉黃芪湯;若心經火動者,宜清熱瀉火,用竹茹、麥冬、甘草煎湯代茶飲。

妊娠耳鳴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多因孕婦平素腎虛,孕後更見腎虛精氣不足,髓海空虛而耳鳴,兼有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治宜滋陰補腎、方用補腎丸(豬腎一對,青鹽少許,蜜丸酒下)主之;或有因肝膽火盛,肝火上炎則症見耳鳴而兼頭痛目眩,口苦咽幹,且耳鳴多見於午前,治宜清肝膽之火,方用小柴胡湯加黃連、梔子;耳鳴於午後者,多為血虛,兼見心煩不寧,夜寐不安。治宜平肝補血,方用四物湯加白朮、茯苓。

妊娠多怒墮胎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下。多因孕婦性急多怒,肝火妄動,肝血不藏,肝火下擾沖任,則氣迫血亂,胎元受損而欲墮。症見腰酸少腹墜脹,胸脅脹痛,甚則陰道流血。治宜平肝、瀉火、安胎。方用逍遙散加黃芩、桑寄生。

妊娠毒藥傷胎

病名。見《證治準繩·女科》。指孕婦誤服毒藥,毒藥損傷沖任或胎元,導致孕婦腰痛腹墜,胎動不安。宜解毒安胎。用甘草、黑豆、淡竹葉濃煎頻服。並針對所服毒藥,採取搶救措施。安胎法參見胎動不安條。

妊娠痘

病證名。指妊娠期間出天花和水痘。天花現已消滅,如妊娠出水痘可按水痘辨證治療,並注意清熱安胎。

妊娠大小便不通

病證名。指妊娠期間出現大小便不通的證候。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多因婦女懷孕後聚血養胎,臟腑氣實血少,陰虛陽亢,熱積於大小腸,以致大小便不通。治宜清熱、潤燥、利水,方用梔子湯。

妊娠大便秘不通

病證名。妊娠期間出現大便秘結不通的證候。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婦女孕後聚血養胎,陰血不足,津幹液燥,不能潤下,以致便秘。治宜養血潤下。方用四物湯倍生地,加黑芝麻、松子仁、柏子仁等。

妊娠瘡瘍治法

醫療技術名。懷孕婦女患癰疽需要的特殊治療方法。見《外科啟玄》卷一。婦女孕期若患癰疽疔毒等病,治療用藥必須考慮胎兒之安全。治宜考慮調氣安胎,托裏解毒之劑。對於妊娠禁忌之法和有毒之藥,必須用時也要慎之又慎。例如:活血、攻下、破氣之法之藥均當禁用或慎用。

妊娠喘

病證名。亦名胎喘,見清·汪家謨《胎產輯萃》。多因孕婦脾肺素虛,孕後水氣逆行,上乘於肺;或風寒外襲,肺衛受病,肺氣失宣;或素體陽盛,火動胎元,氣逆作喘,以及胎死不下,奔迫上沖等所致。症見痰喘氣急,夜臥不安等。若脾肺素虛者,兼見神疲乏力,上氣不足以息,宜補益脾肺,用生脈散;感受風寒者,兼見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等,治宜疏風散寒,用參蘇飲;火動氣逆者,兼見煩躁發熱,用黃芩,香附為末,水調服;胎死不下者,兼見面赤舌青,喘不得臥,用催生湯(蒼朮、枳殼、桔梗、陳皮、芍藥、白芷、川芎、當歸、肉桂、半夏、甘草、麻黃、厚樸、木香、杏仁、茯苓、生薑)。

妊娠不語

產科學名詞。《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孕婦不語非病也,間有如此者,不須服藥。臨產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湯之類,產下便語。”即子瘖。詳該條。

妊娠遍身酸懶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妊娠遍身酸懶,面色青黃,不思飲食,精神困倦,形容枯槁,此血少無以養胎也,宜四物湯。”

妊娠遍身瘙癢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多因風邪鬱於肌表而遍身瘙癢。治宜祛風止癢,可用樟腦調灑,或用川椒、艾葉、透骨草、防風、荊芥煎湯擦洗之。

妊娠白帶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二。亦稱胎前白帶。婦女一般在孕後白帶較平時稍有增加,如超出正常現象,則稱妊娠白帶。本證多因孕後脾虛運化失職,濕濁下注,或胞虛寒冷,寒濕凝滯,傷及沖帶二脈,以致白帶量多。治宜健脾固攝法,方用閉白丸(龍骨、牡蠣、赤石脂、烏賊骨)合四君子湯,胞寒者加艾葉、炮薑。

妊娠

生理學名詞。出《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亦名六甲、有子、有身、有妊、有娠、妊娠、雙身、妊子、懷子、懷孕、懷身、懷胎、懷娠、懷軀、孕、重身、軀。指婦女懷胎的過程,即從受孕到胎兒娩出,一般為266天左右。

任作田(1886-1950年)

近代醫家。遼寧遼陽縣人,精針灸學。熱心抗戰事業,後轉至延安從事醫務工作,為“中西醫合作模範”,著有《針術》一文,於針灸學有一定見解。

任宗俊

清代醫生。江蘇如皋人。其父任大樞有醫名,宗俊得其傳,與其兄任宗漣傳其業。

任主胞胎

基礎理論術語。《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王冰注雲:“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資,故能有子。”故任指任脈,主女子的子宮與胎孕。《類經·任沖督脈為病》也指出:“任脈者,女子得之以養任也。”故女子在十四歲左右天癸至而任脈之氣通,沖脈血盛,月經即按期而至,婚後即能孕育。若任脈不足,或任脈之氣受阻,則月經、胎孕均會因之而出現病變。

任元受

宋代醫生。字盡言,生平履貫未詳,精於醫術,事母至孝,親嘗湯藥,並由此於醫理頗見長進,醫名亦噪一時。

任應秋

現代醫學家(1914-1984年)。字鴻濱,四川江津縣人。幼習四書五經,有較堅實經學基礎,後就讀江津國醫專修館,於文史訓詁,均有長進。後於1936年赴上海入中國醫學院,並問業於滬上名家陸淵雷等人。抗戰時返鄉懸壺。並創辦《華西醫藥雜誌》。1949年後,先出任重慶市中醫學校教務主任,後於1957年應聘任教於北京中醫學院,先後任院務委員會委員,醫學史、各家學說、醫古文教研室主任,中醫系主任等職,後又出任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科委中醫專業組委員等職。其治學態度嚴謹,又精勤不輟,故著述甚豐。其重要者有《中國醫學史略》、《內經十講》、《五運六氣》、《中國歷代名醫精華》、《中醫各家學說》、《中醫病理學概說》、《中醫基礎理論六講》,並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基礎理論分卷》等。

任賢鬥

清代醫家。字師韓,號瞻山。湖南瀏陽人。初事二師,均未得要領,乃自習醫書,精勤不倦,頗有領悟,醫術亦大有精進,頗多治驗。著有《瞻山醫案》,或稱《任氏醫案》,現有木活字本行於世。

任錫庚

清代醫家。字修如,北京人,嘗任太醫院掌印御醫,兼上藥房值宿供奉官。其所著有《難經筆記》、《醫宗簡要》。另有《太醫院志》一卷。均有刊本行世。

任娠

生理學名詞。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即妊娠。詳參該條。

任榮

明代醫生。山西雲中縣人。世醫出身,有醫名。醫術高明,活人頗眾,其曾孫任服遠,亦以醫名。

任懋謙

明代醫生。字穀庵,浙江杭州人。其父亦為名醫,醫德亦高尚,頗受好評。

任脈之別

絡脈之一。出《靈樞·經脈》。即任脈絡脈。見該條。

任脈穴

①任脈所屬的穴位。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鑒》等書載述,計有:會陰(督脈、沖脈會)、曲骨(足厥陰會)、中極(足三陰會)、關元(足三陰會)、石門、氣海、陰交(沖脈會)、神闕、水分、下脘(足太陰會)、建裏、中脘(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會)、上脘(手陽明、手太陽會)、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璿璣、天突(陰維會)、廉泉(陰維會)、承漿(足陽明會)。共24穴。又交會於督脈的齦交,足陽明的承泣。

②指列缺穴。《針經指南》載:“列缺通任脈”,為八脈八穴之一。

任脈絡脈

十五絡脈之一。《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該脈從胸骨劍突下方的鳩尾穴處分出,向下散於腹部。該脈發生病變:實則腹部皮膚疼痛;虛則腹部皮膚瘙癢。

任脈絡

解剖結構名。系十五絡脈之一。又稱任脈之別。《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任脈絡發生病變,實則腹部皮膚疼痛,虛則腹部皮膚瘙癢。

任脈病

病名。任脈經經氣異常所致的病證。《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脈經》卷二:“脈來緊實細長至關者,任脈也。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橫寸口邊丸丸,此為任脈,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不得俯仰,拘急。”《雜病源流犀燭·任脈病源流》治少腹引陰中切痛,用奪命丹、一捏金散;治腹中有氣上搶心等症,用木香順氣散,和氣湯。

任脈

奇經八脈之一。《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該脈自小腹內起始,下出於會陰部,向前上行於陰毛部位,沿著腹裏,經過關元,沿腹正中線直上,經咽喉,至下頜,環繞口唇,經過面部,進入眼目。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腹中結塊等。

任服遠

明代醫生。山西雲中縣人,世醫出身,其曾祖任榮有醫名。服遠精醫術,適萬曆庚辰大疫,服遠以普濟消毒飲施治,活人甚眾,人稱“神醫”。

任大樞

清代醫生。江蘇如皋人,精幼科,會鹹豐年間痧疹流行。大樞以奇方制之,每獲全活,邑人重之。子宗漣、宗俊俱傳其學。

①承受,承擔。《素問·痿論》:“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

②聽憑,聽任。《素問·上古天真論》:“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③感受,感知。《靈樞·本神》:“所以任物者謂之心。”

④責任。《筆花醫鏡·例論》:“歸咎古人,古人豈受任哉?”

⑤指任脈。《靈樞·五音五味》:“其任沖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

忍精不泄

房事養生名詞。在古代房中術中,固精不泄被看成是男性是否能從房事中獲養生之益的關鍵因素。認為男子在性生活中“多交少泄”以至不泄,不僅可以強身祛病,更能益壽延年,如馬王堆出土帛書《天下至道談》中就描述了男性通過“十動”不泄而獲得的從“耳目聰明”到“產神明”的種種養生效果。由此,還提出了一些男子在性生活中控制射精的方法。這種主張有一定科學依據,但也帶有相當的片面性。清代著名醫家徐大椿對此有精闢的評述:“故精之為物,欲動則生,不動則不生。有自然不動則有益,強制則有害,過用則衰竭。任其自然而無所勉強,保精之法也。”

天干的第九位。常用以紀日、紀年。

仁者壽

即德者壽。出《論語·雍也》。見該條。

《仁齋直指》

綜合性醫書。又名《仁齋直指方論》、《仁齋直指方》。二十六卷。宋·楊士瀛撰於1264年。本書系以介紹內科雜病證治為重點的臨床綜合性醫書,作者據證釋方,摘取諸家效方,參以家傳經驗,區別不同的病證,對證施方,在治療上給讀者以規矩繩墨。書名“直指”取“明白易曉之謂直;發蹤以示之為指”(見本書楊士瀛序),故名《仁齋直指》。全書析為七十九條,每條之後,另有“附遺”部分,系明·嘉靖年間朱崇正所續增。

《仁齋小兒方論》

兒科著作。四卷。宋·楊士瀛撰。本書將小兒諸病分為:初生、變蒸、驚、中風、疳、積、熱、傷寒、痰嗽、脾胃、丹毒、雜證諸門,每門各列疾病子目,分別介紹證治與方論。此書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為明·朱崇正重校復刊本,複刻時補入第5卷小兒痘疹(該卷主要內容引自明·魏直《博愛心鑒》一書)並改題書名為《新刊仁齋直指小兒附遺方論》。收入《楊仁齋著作三種》中。現存複刻本及叢書本。

《仁術便覽》

方書名。四卷。明·張浩撰。刊於1585年。本書收選明代以前的臨床各科驗方分類編輯而成。內容包括中風、厥病、痛風、中寒等94類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婦,兒等科。有論有方,所論大致中肯,選方大都切於實用。末附炮製藥法。現存明刊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仁端錄》

痘疹專著。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及十卷本)。又名(仁端錄痘疹》、《仁端錄痘疹玄珠》。明·徐謙撰。撰年不詳。包括痘病總括、辨痘形色、分期調治、痘疹兼雜症、治療方藥及藥性、痘病歌賦和雜說等,內容較簡明實用。現存清刻本。

人中疔

病名。生於人中部位之疔瘡。出《病科心得集》卷上。又名走黃疔、龍泉疔、閉口疔。人中屬陽明絡脈行經之地,最易發生走黃,病勢發展較為兇險,臨床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證治詳見療瘡條。

人中

①體表部位名。又名水溝。指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膚縱溝—鼻唇溝部(《靈樞·經脈》)。

②水溝穴別名(《肘後備急方》)。見該條。

《人元脈影歸指圖說》

脈學著作。簡稱《脈影圖說》。二卷。舊題晉·王叔和編,明·沈際飛重訂。本書對七表、八裏、九道脈,奇經八脈,十六怪脈,左右手三部陰陽脈絕候等脈學專題予以系統而形象的論述,繪有圖形,兼賦歌訣,可謂圖文並茂。現存明刊本及日本刊本。

人迎

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天五會、五會。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少陽之會。在頸部,結喉旁開1.5寸,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布有頸皮神經及面神經頸支,深層為動脈球,最深層為交感幹,外側有舌下神經降支及迷走神經;有甲狀腺上動脈,當頸內、外動脈的分歧處。主治咽喉腫痛、咯血、喘息、瘰鬁、癭氣,以及高血壓等。直刺或斜刺0.3-0.5寸,避開頸動脈。

㈡切脈部位名。

①指喉節兩旁頸動脈搏動的部位,亦稱人迎脈。《靈樞·寒熱病》:“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

②左手寸口脈的別稱。《脈經》:“左為人迎,右為寸口。”

人體經穴模型

針灸教學用具。多採用紙漿、石膏或塑膠製成。模型可根據教學需要,按健康人體比例,製作大小不同的規格,表面顯示取穴標誌,標出十四經腧穴的位置和名稱,小者只標常用穴的名稱,供經穴教學使用。

人神

古代針灸宜忌說之一。《黃帝蝦蟆經》:“神所藏行,不可犯傷。”意指人神按時巡行各部,其所在部位,忌用針灸。有“九部旁通人神”、十二部人神、“行年人神”、六十甲子日人神、月內逐日人神、十(天干)日人神、十二(地支)日人神、十二時人神、四季人神、五臟人神等說。見《千金翼方》、《普濟方》、《針灸大成》等。

人乳汁

傳統養生補品名。為健康婦女產後分泌的乳汁。本品是一種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滋補品,有益氣補血、補充營養、增強體質、美容抗衰、療傷解毒的功效,可應用於氣血衰弱、津枯形瘦、虛風癱瘓、消渴噎膈、虛勞煩熱、大便燥結、眼目昏痛、跌僕腫痛、疔瘡腫毒等病證與養生延年。現代藥理研究,人乳中含有多種酶類和所有類型的免疫球蛋白及重要的活體細胞等。人乳的功效和應用在民間廣為流傳,古代醫籍也多有記載。如《本草綱目·服乳歌》雲:“仙家酒,仙家酒,兩個壺盧盛一鬥。五行釀出真醍醐,不離人間處處有。丹田若是乾涸時,咽下重樓潤枯朽。清晨能飲一升餘,返老還童天地久。”

人氣

人體陽氣。《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參見陽氣條。

人面惡瘡

病名。見《本草綱目》卷十三之貝母條下。即人面瘡之險惡者。見人面瘡條。

人屙

類似兩性畸型的人。俗稱陰陽人。又名雌雄人。

人經

人體經脈的泛稱。《靈樞·經脈》:“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人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面青掩口,惡聞人聲,或似顛狂,此是人黃。”治以灸烙法,內服赤箭散。參見黃疸有關條目。

人痘接種法

取天花患者痘痂制漿接種於健康兒童,使其產生免疫力以預防天花的方法。這項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人類的重大貢獻。相傳西元10世紀北宋時期已用種痘術預防天花。到西元16-17世紀,人痘術在國內成為專業並得以推廣。其方法有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四種。前三種都是接種於鼻孔,其痘苗又叫做鼻苗。痘衣法是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時所穿的內衣。人痘接種法的創造,是人類免疫學的先驅。這種技術自西元17世紀開始,先後傳播到俄國、朝鮮、日本、阿拉伯和歐、非各國。西元1717年傳入英國。直到1796年英國貞納發明牛痘接種法後,才逐步代替。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全球消滅天花,中國人痘接種法有其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人參考》

書名。一卷。清·唐秉鈞撰。撰年不詳。1916年紹興醫藥報社據日刻本重刊,名《重刻人參考》。本書對人參的商品、產地、真偽以及採集、收藏等,均作了較詳細的考察。現有紹興醫藥學報《醫藥叢書》本。

熱中

病名。

①善饑有食、小便頻數的病證。見《靈樞·五邪》。《外臺秘要》卷十一,以本病屬中消。《證治要訣》列為脾消之一。《素問·腹中論》王冰注:“多飲數溲,謂之熱中。”《雜病源流犀燭·三消源流》謂熱中即消癉。

②風邪入胃而見目黃的病證。《素問·風論》:“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

③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氣虛火旺而致的病症。《脾胃論》以飲食勞倦所傷,始得為熱中,證見身熱而煩,氣喘,頭痛,或口渴,脈洪大,兼見代脈或虛脈。治宜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熱證

八綱之一。外感或內傷所致的熱性證候。《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勝則熱。”《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之。”熱證有表熱證、裏熱證、虛熱證、寒熱證之分。詳見各條。

熱者寒之

治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指熱證要用寒涼的方藥治療,屬逆病性而用治的正治法。根據表、裏、虛、實之不同,表熱證用辛涼解表,疏散風熱;裏熱證,實者用清法通裏攻下,虛者則用甘涼養陰透熱或滋陰清熱等法。

熱瘴

病證名。瘴瘧的一種。以其單熱不寒,故名。證見身發大熱,神氣昏沉,晝夜如臥炭火中,腰痛腳弱,大渴欲飲冷水,上脘痞悶,神昏妄語,頭痛或不痛,或不嘔逆,小便赤澀,或頻數,或遺尿,大便或秘或利,舌黑面赤目紅,或吐血衄血。熱瘴初起,刺兩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頭痛兩額角脈脹者,與兩額角脈上刺之出血,次服不換金正氣散,又服和解湯,然後用截法。和解後熱勢稍緩,服養胃湯,吞截瘧丸或四獸飲(《瘴瘧指南》卷上)。參見瘴瘧、冷瘴條。

熱脹

病證名。因濕熱之氣壅滯於中所致的腹脹滿。見《蘭室秘藏·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論》。因傷於酒濕面及膏粱厚味,或食已便臥,使濕熱之氣不得施化所致。《證治匯補·脹滿章》:“熱脹宜清,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因濕熱之氣不得施化,壅滯於中而成腹脹者,宜以苦寒藥治之。若脾氣不宣,鬱而成火吞酸,吞酸漸成脹滿者,用藥宜剛中帶柔,連理湯主之。”《醫學準繩·六要》:“有火盛陰虛,熱乘血分者,其腹雖脹而不甚大,按之益堅,小便黃赤,大便秘澀,其脈數實細小,不可誤作濕食治。蓋消導則陰愈傷;去濕則津愈涸,宜用苦寒之藥,如當歸龍薈丸加胡連之類。”或選用分消丸、厚樸七物湯等。參見脹病條。

熱則氣泄

見炅則氣泄條。

熱則疾之

針灸治療法則之一。《靈樞·經脈》:“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謂邪熱亢盛,體溫較高的實熱證,採用針刺泄熱驅邪。宜淺針,急針,不留針,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熱在皮膚

證名。熱證突出體現於體表皮膚。與熱在骨髓相對。亦作表熱裏寒解。或釋為真寒假熱。參見熱在骨髓條。

熱在骨髓

證名。熱證體現於機體深部及骨髓。《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傷寒纘論·太陽上篇》:“詳仲景論,止分皮膚骨髓,而不曰表裏者,蓋以皮肉筋脈骨五者,主於外而充於身者也,惟曰藏曰府,方可言裏。可見皮膚即骨髓之上,外部浮淺之分;骨髓即皮膚之下,外部深沉之分,與經絡屬表,藏府屬裏之例不同。”一說為裏熱之證。《注解傷寒論》:“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得衣者,表熱裏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裏熱也。”《醫宗金鑒》作真熱解,“身大寒,謂通身內外皆寒,三陰證也。反不欲近衣者,乃是假寒雖在皮膚之淺,而真熱實在骨髓之深,陽極似陰證也。”參見熱在皮膚條。

熱暈

病證名。由火熱炎上所致的眩暈。主證頭目眩暈,煩渴引飲。《東醫寶鑒·外形篇》:“熱暈,火熱上攻,煩渴引飲,或暑月熱盛,宜大黃散、荊黃湯。”參見火沖眩暈條。

熱越

病理學術語。指裏熱向外發越。《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

熱鬱

證名。因諸邪久延不愈,鬱而化熱所致的病證。六鬱之一。見《丹溪心法》卷三。《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不發熱,常覺自蒸不能解,目蒙口渴,舌燥便赤,脈沉而數,是熱鬱,或昏瞀,或肌熱,捫之烙手,皆是熱鬱。”治宜清熱散鬱,用火鬱湯、黃連解毒湯等方。參見鬱證、六鬱、外鬱條。

熱俞五十九俞

出《素問·氣穴論》。即“熱病五十九穴。”詳該條。

熱油湯火傷

病名。指因熱油、湯等物質作用於人體而引起的損傷,見《外科理例》卷六。內有:“熱油湯火傷,皮爛肉大痛,冷霜散:煆牡蠣、寒水石、明樸硝、青黛各一兩,輕粉一錢,桐油二錢,水二錢,以桃柳枝不住攪成膏,再以水溶塗之。”對中度以上燒傷患者,應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

熱癰

病名。凡喉癰生於喉之正中者即稱為熱癰。

熱淫

熱邪過盛。《素問·至真要大論》:“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熱因熱用

治療學術語。系反治法之一。即以熱藥治療真寒假熱之法。例如某些妄陽虛脫的病人,由於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有時會見到面頰浮紅、煩躁等熱象,因其熱像是假,而陽虛寒盛是其本質,故仍以溫熱藥物治療,就是熱因熱用。

熱因寒用

治療學術語。系反治法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

①指溫熱藥治寒證,反佐以寒而發揮作用。例如陰寒證格熱於外,服溫熱藥常見格拒吐出,佐以少量寒藥或熱藥涼服則不嘔吐。《素問注證發微》:“熱以治寒,而佐以寒藥,乃熱因寒用也。”

②指熱藥因寒證而用,例如《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通脈四逆湯主之。”這是以熱藥治療真寒候熱證。《素問·至真要大論》:“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有人根據上下文律,把此句改作“熱因熱用。”

熱翳

證名。即翳之屬熱者。出《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指肝風邪熱所致之翳膜,治宜疏風瀉熱退翳,方選柴胡清肝飲。

熱夜啼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幼科》。又名熱啼、熱煩啼。症見面紅身熱,小便赤澀,入夜即煩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淚,見燈火則煩啼更甚。多因胎熱、驚熱、風熱等內犯於心所致。治宜清熱寧心,用導赤散加黃連。

熱罨(yǎn,音掩)

外治法之一。用熱湯或熱藥汁作局部淹漬的方法。有止痛、消腫、醒神的作用。例如用濕熱毛巾罨頭面醒酒,罨關節、腹部止痛;以布浸熱藥汁濕罨患處去痹消腫。

熱眼

病證名。症見眼瞼紅腫硬痛,淚眵交加,雙眼澀痛灼熱的疾病。治宜瀉火解毒為主,銀翹散合瀉黃散加減。

熱心痛

證名。邪熱攻心所致的心痛。證見心痛徹背,舌燥唇焦,溺赤便秘,煩躁掌熱等。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醫學入門》卷五:“熱因心包絡暑毒乘心,痛徹背俞,掌熱,黃連香薷散加蓼草,或單黃連丸。”《醫學心悟·心痛》:“熱痛者,舌燥唇焦,溺赤便秘,喜冷畏熱,其痛或作或止,脈洪大有力,清中湯主之。”《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曰熱,必身熱,煩躁,掌熱,口渴,便秘,面目赤黃,大熱作痛。由積熱攻心,或暑熱入心包也。宜金鈴子散、剪紅丸。”參見心痛、熱厥心痛條。

熱瀉

病證名。又稱熱泄、火瀉、火泄。因熱迫腸胃所致。證見腸鳴腹痛,痛瀉陣作,瀉下多黃色稠粘,或注瀉如水,或米穀不化,肛門灼熱疼痛,後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澀,脈數。《丹溪心法·泄瀉》:“熱瀉,糞色赤黃,肛門焦痛,糞出穀道猶如湯燒,煩渴,小便不利。”治宜清熱瀉火,用黃芩湯、柴葛芩連湯、加味四苓散、香連丸等方。氣虛有熱者,用衛生湯。陰虛火動者,用升陰丸。本病見於食物中毒及腸炎、菌痢等疾病。參見火泄、火瀉等條。

熱泄

病名。即熱瀉。《古今醫鑒·泄瀉》:“熱泄,所下粘垢,小便赤澀,脈數煩渴。”詳見熱瀉、火泄條。

熱邪阻肺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熱邪壅阻於肺,肺失宣降,發生高熱喘咳的病機。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痰稠黃或痰中帶血、胸悶氣短,甚則呼吸迫促,胸脅作痛,舌邊尖紅,苔黃幹,脈洪數或弦數。多見於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熱邪傳裏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外邪不從表解而化熱入裏的病變過程。凡表證傳裏的症狀為惡風寒症消失,不惡寒而反惡熱,胸中煩悶,口渴引飲,煩躁,甚則譫語,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等。

熱邪

病因之一。致病特點是出現熱性、陽性的實證,多與火邪並稱或混稱。臨床多見發熱息粗、紅腫、焮痛、便秘等。

熱哮

證名。肺熱熾盛,痰壅氣升所致的哮吼。見《類證治裁·哮症論治》。俗稱痰火。多發於炎暑季節。證見哮喘痰鳴,煩熱燥渴等。治宜清肺泄熱,順氣化痰,用桑白皮湯、白虎湯加黃芩、枳殼、栝蔞。《雞鳴錄·哮喘》:“熱哮,俗名痰火。口渴苔黃,小溲短赤者是也。萊菔子二兩,風化硝一兩,共研,蜜丸芡子大,每一丸,噙化。”

熱癇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指內有積熱所致的癇證,多見於小兒。症見口眼相牽,手足抽掣,腰背強直,口中吐沫,鼻裏作聲,頸項反張,壯熱啼哭。多由乳食傷胃,胃腸積熱,熱甚則風盛痰壅所致。治宜退熱除癇,用紫金錠、鉤藤飲(人參、全蠍、羚羊角、天麻、鉤藤、甘草)加減。

熱無犯熱

熱令季節不要違背慎用熱性藥、食的原則,亦即熱季慎用熱藥之意。《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從者和,逆者病。”

熱無沉

中藥學術語。指藥物性能。出《本草綱目·序例》。義即熱性藥一般向上向外,所以沒有沉降作用。

熱痿

病名。痿證之一,由內熱灼陰所致。見《醫學綱目》卷十七。因內熱灼陰耗血、筋失濡養所致。證見身熱骨蒸,筋骨痿軟,不能步履等。治宜滋陰清熱,補肝腎,強筋骨,用虎潛丸加減。

熱痰嗽

病名。

①夏月嗽而發熱的疾患。《素問玄機氣宜保命集·咳嗽論》:“夏月嗽而發熱者,謂之熱痰嗽。小柴胡四兩,加石膏一兩,知母半兩用之。”參見熱嗽、傷暑咳嗽條。

②傷熱咳嗽。《病因脈治》卷二:“傷熱咳嗽,……此即痰飲門熱痰嗽。”詳見傷熱咳嗽條。

熱痰

病證名。

①痰水與熱邪相搏所致的病證。《諸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熱痰者,謂飲水漿,結積所生也。言陰陽否隔,上焦生熱,熱氣與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體虛熱,逆害飲食,頭面噏噏而熱,故雲熱痰也。”

②即火痰。《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熱痰,即火痰也。”證見煩熱燥結,頭面烘熱,或為眼爛喉閉,癲狂嘈雜,懊憹怔忡,痰色亦黃。治宜清熱化痰,用清氣化痰丸、清熱導痰湯。

③痰熱聚於心者。《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在心曰熱痰,其色赤,結如膠而堅,多煩熱,心痛,口幹唇燥,喜笑,脈必洪,宜半黃丸。”一名心經熱痰,參見該條。

④素有痰疾,因外感而喘咯咳唾者。《泰定養生主論》:“熱痰者,因食辛辣燒炙煎煿,重裀厚褥,及天時鬱勃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風、寒、氣、熱、味而喘咯咳唾,非別有此五種之痰。”參見痰證條。

熱嗽

病名。因邪熱犯肺或積熱傷肺所致的咳嗽。《外臺秘要》卷九:“熱嗽者,年少力壯,體氣充滿,將息傷熱、積熱所成,故致熱嗽。”《聖濟總錄·咳嗽門》:“熱嗽之狀,嗽而少涎。由邪熱熏於上焦,客於肺經,使津液內燥,搏於咽嗌,喉嚨不利,隨其呼吸而咳嗽也。”證見咽喉幹痛,鼻出熱氣,痰嗽而難出,色黃且濃;若帶血縷,或帶血膽臭,或堅如蠣肉。治宜清肺止嗽,用金沸草散、旋複湯等方(《證治要訣》卷六)。亦有傷於暑熱所致者。《潔古家珍·咳嗽》:“夏月嗽而發寒熱者,謂熱嗽。咳嗽而兼口燥聲嘶,煩熱引飲,或吐涎沫,甚至咯血,脈數。治宜洗肺散、芩半丸、黃連化痰丸”(《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又指咳嗽可因飲水而暫止,或酒後嗽甚者。《赤水玄珠》卷七:“飲水一二口而暫止者,熱嗽也。”“凡飲酒後嗽甚者,熱嗽也。”前者治以小柴胡湯。參見熱痰嗽、傷熱咳嗽、傷暑咳嗽等條。

熱水腫

病名。水腫之偏熱者。見《丹溪心法·水腫》。因燥熱傷肺,肺失肅降,不能通調水道所致。證見身面浮腫,喘促,胸腹脹悶,口渴心煩,小便赤澀等。治宜清肺利水,用麥冬湯、清肺飲合四苓散。若二便不通,用八正散;兩脅刺痛,煩躁不得臥,唇口乾燥,用竹葉白虎湯;燥傷血分,用清涼飲子;有咳嗽,用石膏瀉白散。

熱實結胸

病證名。邪熱伏飲搏結胸膈所致的病證。結胸證之一。又名實熱結胸、熱結胸。證見心下硬滿,懊憹煩躁,口中燥渴,脈沉滑。《類證活人書》卷十:“有熱實結胸,胸中煩躁,心內懊憹,舌上燥渴,脈沉滑者,皆熱證也,大陷胸湯主之。”《醫學入門·雜症》:“熱實結胸者,心下滿硬,懊憹煩躁而渴,柴胡湯,甚者大陷胸湯。”參見結胸、實熱結胸、熱結胸條。

熱勝則腫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陽熱偏勝出現局部腫痛的現象。熱邪入於肌膚腠理,鬱聚於局部,局部氣血壅塞,腐蝕血肉為癰腫瘡瘍,表現紅腫熱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風勝則動,熱勝則腫。”

熱生火

熱盛則化生為火。陽盛則熱,陽盛之極則化火。是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極之義。《素問·五運行大論》:“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

熱深厥深

病證名。指熱厥證的一種徵象。指邪熱越深入,四肢厥冷的症狀越嚴重,皆因陽氣被遏,邪氣內閉所致。屬真熱假寒證。

熱傷腎陰

病證名。指腎陰液被熱邪消耗的病變。多發生在溫病後期。症見低熱,五心煩熱,骨蒸潮熱,身熱夜重,口齒乾燥,耳聾,舌光絳乾瘦,脈細數或虛數等。

熱傷神明

病證名。指熱性病因高熱而出現神志症狀的病變。熱入心包是指病變部位,熱傷神明是針對神志症狀。參熱入心包條。

熱傷氣

病因病理學術語。因暑熱為陽邪,其性開泄,侵入人體則迫津外泄,致使津氣耗損,最後可導致津衰氣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寒傷形,熱傷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壯火食氣。”

熱傷筋脈

病證名。因高熱或久熱,耗傷營陰,肝血虛虧,導致筋脈失養,出現四肢麻木,屈伸不利,拘攣,痿軟,癱瘓等症。

熱傷風咳嗽

病名。天時應寒反暖,人感而發為咳嗽。其證咳嗽頭痛,喉腫咽幹。《醫學心悟·咳嗽兼症》:“俗稱熱傷風咳嗽者,何也?答曰:熱傷風者,如冬溫之候,天應寒而反溫,自人受之,則為頭痛、喉腫、咽幹、咳嗽之屬,與正風寒之咳稍異。”治用止嗽散、甘桔湯加味等。參見咳嗽、熱傷風條。

熱傷風

病名。傷風有熱象者。證見咳嗽咽痛,鼻塞吐痰,面熱。《赤水玄珠》卷一:“熱傷風,咳嗽喉疼,面熱,此素有痰火鬱熱在內,熱極生風或為風寒所束不得發越。此熱為本,寒為標。”治宜清熱散寒,用二陳湯加桔梗、天花粉、玄參、薄荷、酒芩、前胡。《類證治裁·傷風》:“熱傷風,咳而咽痛,鼻塞吐痰,消風散加減。”參見風熱感冒、火傷風條。

熱傷肺絡

病證名。指肺絡被火熱病邪所傷,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變。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多因外邪鬱而化熱,痰熱化火,火傷肺絡,或肝火犯肺所致,症見咯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等;虛熱多由平素肺腎陰虧,虛火灼肺所致,症見咯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時作低熱,午後潮熱,兩顴潮紅,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等。

熱疝

病名。因火邪聚於陰分所致的疝。其證疝痛而兼大便秘結,小便熱閉不通,脹滿,煩熱喜冷。《景嶽全書》卷三十三:“熱疝大能作痛。凡火邪聚於陰分而為痛者,必有熱證熱脈,或大便秘結,或小水熱閉不通,或為脹為滿,而煩熱喜冷者是也。”參見疝條。

熱痧

病名。痧證屬熱者,主證發熱狂躁。《七十二種痧證救治法·熱痧》:“此系外受熱邪,發熱狂躁,一周時不治則死。”治用三指拍曲池穴,拍出紫黯塊,刺出微血。用香油錢刮兩臂臑穴或胸背部。內服綠豆清汁。參見痧、陽痧、寒痧條。

熱入血室

病名。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指婦女在月經期間或產後惡露未盡時感受外邪,邪熱乘虛侵入血室,與血搏結而出現之病證。《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者愈。”

熱入血分

病證名。指邪熱侵入血分的病變。熱入血分是溫熱病入血的深重階段,臨床多見有血熱傷陰、迫血妄行、肝風內動、亡陰失水等證型。主要表現為發熱夜重、神志昏迷、躁擾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絳、神昏躁擾等症為特徵。《溫熱論》:“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熱入心包

病證名。指溫熱病內陷營血階段的證型之一。主要症狀有:高熱不退,神昏譫語,甚則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見抽搐等。治以清心開竅,如清宮湯、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

熱乳

病證名。出《千金翼方》。乳母患熱病,仍以乳哺兒,致兒發病,症見面黃不食,甚或嘔吐氣急。治宜先停母乳,後用清解和胃之劑。

熱氣霍亂

病名。即熱霍亂。見《症因脈治·霍亂》。詳熱霍亂條。

熱淚

證名。指目中多淚,淚下熱感,或淚熱如湯,伴目睛紅赤、腫痛、羞明等證。多因風熱外襲、肝肺火熾、血熱瘀滯,或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及異物入目所致。治宜疏風、清熱、化瘀、養陰、平肝、涼血等,應據證擇之。異物入目應清除異物。

熱勞

病名。虛勞病之呈現熱象者。見《聖濟總錄·熱勞門》。《金匱翼·熱勞》:“熱勞者,因虛生熱,因熱而轉虛也。”證見身熱、面赤、頭痛、心神煩躁、口渴、怔忡、盜汗、飲食無味、倦怠多臥,消瘦,或口舌生瘡等。治宜養陰益氣,清熱除蒸,用黃芪湯、蛤蚧丸、補陰丸等方。參見虛勞條。

熱爛

證名。指眼弦於春夏之際潰爛的疾病。多由脾胃積熱生濕上熏所致。宜清熱化濕。方選藿香正氣湯合三黃湯加減。外用棉裹散熏洗。久者宜佐化瘀之品,亦可手術治療。

熱可制寒

治療學術語。亦稱熱可去寒。指治療寒證,當以熱藥制之。如附子湯、附子細辛湯,治太陽、少陰之寒;四逆湯、理中湯治脾腎之寒;吳茱萸湯、烏梅丸治肝寒;清龍湯治肺寒;薤白湯治心胸之寒;回陽救逆湯統治裏寒;桂枝湯治表寒。《湯液本草》卷上:“熱可以去寒,附子、官桂之屬是也。”

熱厥心痛

證名。熱鬱氣逆所致的心痛。證見心痛,煩躁吐逆,身熱足寒,額上汗出。《活法機要·心痛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痛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知為熱也。其脈浮大而洪。”治當灸太溪、昆侖,服金鈴子散。痛止,服枳術丸。《醫學入門》卷五:“熱痛內因酒食積熱,痰鬱發厥,手足雖冷,而身熱甚,則煩躁吐逆,額汗。古玄金散、三味川楝散、莎芎散,甚者大承氣湯下之,後服枳術丸。”《證治匯補·心痛章》:“熱痛,縱酒嗜辛,蓄熱在胃,偶遇寒氣,熱鬱而發。大便不通,面帶陽色,痛必作止不常,甚則躁渴吐酸,額上有汗,手足溫暖或身雖熱而手足寒,謂之熱厥。”參見心痛、厥心痛、熱心痛條。

熱厥頭痛

病證名。因熱盛氣逆所致的頭痛。由邪熱上攻,經氣厥逆所致。證見頭痛積年不愈,煩熱。《證治準繩·雜證》:“熱厥頭痛,雖嚴寒猶喜風寒微來,暖處或見煙火,其痛複作。”治宜清泄邪熱,用清上瀉火湯,或選奇湯加川芎、柴胡、黃連、生地、當歸、黃柏、知母、荊芥、芽茶等藥,後用補氣湯。參見頭痛條。

熱厥

病證名。因熱邪亢盛所致手足厥冷,甚至昏迷的病證。一名陽厥。《素問·厥論》:“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藥症忌宜》:“陽厥即熱厥。其證四肢厥逆,身熱面赤,唇燥大渴,口幹舌苦,目閉或不閉,小便赤澀短少,大便燥結,不省人事。”《衛生寶鑒·厥逆》:“手足雖冷,有時或溫,手足心必暖,脈雖沉伏,按之則滑,其證或畏熱,或渴欲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熱厥。古人所謂陽極發厥也。”根據病情輕重,選用白虎湯、大承氣湯、雙解散、涼膈散。《雜病源流犀燭·諸厥源流》治熱厥手足獨熱者,用宣火鬱湯;熱厥兼遊赤者,用升陽散火湯;便秘者,用大柴胡湯;譫語身冷,遺溺自汗者,用白虎湯;煩渴躁妄,失於攻下而手足冷甚,但不過肘,或身冷而反見陰象者,用白虎湯;婦人熱入血室,因而發厥者,治以童便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本證見於急性傳染病或感染性熱病過程,或伴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腦病等。參見陽厥、厥證條。

熱灸

灸法分類名。與冷灸相對而言,利用各種熱源進行灸治的方法為熱灸。如艾灸,燈火灸、電熱灸等。

熱痙

病證名。出《溫病條辨·解兒難》。小兒痙病之一。指風溫、風熱、風暑、燥火致痙者。見於小兒高熱引起的驚厥。治宜清熱熄風,用羚角鉤藤湯。如壯熱、大汗而煩渴、脈洪大者,宜清熱保津,兼以熄風,用白虎湯加全蠍、蜈蚣。

熱結胸

病證名。邪熱伏飲搏結胸膈所致的病證。結胸證之一。即熱實結胸。亦稱實熱結胸。《傷寒全生集·辨傷寒結胸》:“若懊憹發熱煩渴,心下痛硬,大便秘,昏悶,名熱結胸,少與大陷胸湯加黃連。”參見熱實結胸、實熱結胸條。

熱結小便不利

病名。由熱結臟腑所致的小便不利證。見《症因脈治》卷四。因熱結臟腑不同,證候與治療亦異。熱在肺與胃腸者,小便不利兼見喘咳面腫,氣逆胸滿,脈數,用清肺飲、黃芩瀉白散、黃連枳殼湯、清胃湯等方。熱在心與小腸者,小便不利兼見煩熱悶躁,舌赤便秘,脈細數或大數,用瀉心湯、導赤各半湯等方。熱在腎與膀胱者,小便不利兼見腰痛骨蒸,兩足心熱,脈細數或大數,用知柏地黃丸、車前木通湯等方。參見小便不利、癃閉等條。

熱結下焦

病證名。即邪熱聚結於大腸、小腸、膀胱等的病變。症見下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澀赤或尿血,甚則小腹硬滿拒按,狂躁不安等。

熱結旁流

證名。陽明腑實,大腸燥屎內結而致時泄臭水之證。《溫疫論·大便》:“熱結旁流者,以胃家實,內熱壅閉,先大便閉結,續得下利,純臭水,全然無糞,日三四度,或十數度。宜大承氣湯,得結糞而利止;服湯不得結糞,仍下利並臭水,及所進湯藥,因大腸邪勝,失其傳送之職,知邪猶在也,病必不減,宜更下之。”

熱結腹痛

證名。熱邪內積所致的腹痛。見《症因脈治》卷四。因心肝火動,煎熬於內,或飲食不節,停積發熱所致。證見身熱腹熱,煩躁不寐,時作時止,痛則汗出,或痛而作聲,或痛即欲下痢,一利即止。《壽世保元·腹痛》:“肚腹硬滿,痛久不止,大便實,脈數而渴者,積熱也。”治宜清熱消積導滯,方用枳殼川連湯、承氣湯,或梔連平胃散加枳葛、保和丸加枳連、清胃湯、龍膽瀉肝湯等。參見腹痛、內傷腹痛條。

熱結膀胱腹脹

證名。由傷寒表邪不解,內傳膀胱所致的腹脹。見《症因脈治·腫脹總論》。證見惡寒發熱,自汗口渴,小便不利而小腹脹滿等。詳傷寒腹脹。

熱結膀胱

病證名。指膀胱被邪熱困擾,出現血熱搏結的實證。膀胱為足太陽經之腑,傷寒太陽病不解,化熱入裏,與血相搏,結於膀胱,症見下腹部硬滿、拘急不舒、小便自利、發熱而不惡寒、神志如狂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熱結

病證名。指熱邪聚結而出現的病變。如熱結於胃腸,則出現腹滿實痛、大便燥結、甚則潮熱譫語、舌紅苔黃、脈沉實等症。若邪熱搏結於血分,則出現蓄血證,症見少腹急結或硬滿、譫語或發狂、善忘、便溏黑等。《溫病條辨》:“熱結旁流,非氣之不通,不用枳樸,獨取芒硝入陰以解熱結。”《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熱癤

病名。又稱癤;指夏日所生之小膿腫。出《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因感受暑毒之氣而成。見癤條。

熱劑

方劑種類之一。用溫熱藥物以祛除陰寒痼冷之劑。參熱可制寒條。

熱極生寒

病證名。系根據自然界陰陽轉化的規律,陽熱的病證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為陰寒的病證。一般由熱轉寒多因正氣耗傷,屬病情逆轉。如熱性病熱極傷陰,陰竭而致陽脫,出現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的亡陽證;亦有因熱邪深伏出現熱深厥深的假寒現象。《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熱極生風

病證名。亦稱熱盛風動。指溫熱病的高熱期出現壯熱、昏迷、筋脈強急、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等症狀。多因邪熱熾盛,傷及營血,燔灼肝經,使筋脈失其濡養所致。臨床多見高熱驚厥,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目睛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

熱積必潰之病

病名。即漏睛眼。類今之慢性淚囊炎。見《原機啟微》。治宜清熱、化瘀、軟堅。久治不愈,宜手術治療。

熱積

證名。邪熱滯積於裏出現的症候,如吐瀉、頭暈、腹痛、煩躁等。《證治準繩·雜病》:“熱積,寒取之。千金硝石丸、醋煮三棱丸、神功助化散、聖散子。”《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熱積,傷熱成積,或吐或瀉,頭暈,腹痛,心中煩躁也。宜黃芩、黃連、黃柏、石膏,方用清心湯、地骨皮散。”參積條。見於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等疾病。、

熱霍亂

病名。因感受暑熱濕濁之邪,鬱遏中焦所致之吐瀉。見《醫學綱目·傷寒部》。又稱熱氣霍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霍亂論》:“倘熱霍亂因暑邪深入而滯其經隧,顯脈細、肢寒之假像者,必有溺赤便臭之真諦。”證見心腹絞痛,上吐下瀉,煩悶擾亂,昏不知人。挾有停滯者,更兼吐下皆有酸臭味。脈多見洪數。治宜清熱化濕,辟穢泄濁,選用連樸飲、燃照湯、黃連香薷飲、清暑益元散、急救回生丹、解毒活血湯等方。參見霍亂條。

熱化

①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寒邪化熱入裏,寒從熱化。

②傷寒少陰病有熱化之證。《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③五運學說術語。《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為熱化。”參少陰熱化條。

④治法。使陰寒之氣轉化為溫熱。《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同寒者以熱化。”(即歲運與司天之氣皆屬於寒者,應調以溫熱之法治療。)

熱烘

外治法之一。病變部位塗藥後,再加火烘的方法。適用於鵝掌風、皸裂瘡、慢性濕疹,牛皮癬等皮膚乾燥瘙癢的疾病。

熱汗

證名。即陽汗。見《景嶽全書·雜證謨》。詳陽汗條。

熱膈

病名。五膈之一。《諸病源候論·五鬲氣候》:“熱鬲之為病,藏有熱氣,五心中熱,口中爛生瘡,骨煩四支重,唇口乾燥,身體頭面手足或熱,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氣及癖也。”參見五膈條。

熱格

熱邪阻格。《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之勝,火氣內鬱……甚則心痛熱格,頭痛,喉痹項強。”

熱府

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即風門。見該條。

熱服

服藥方法之一。指中藥煎劑乘熱服下,以充分發揮其療效。熱劑熱服,適用於大寒證;寒劑熱服,適用於假寒真熱證。見清·景日昣《嵩崖尊生書》。

熱伏沖任

病證名。指熱邪伏於沖脈和任脈的病機。熱伏沖任,可使陰精暗耗,腎陰虧損,或迫血妄行。臨床表現為低熱、腰酸痛、下腹疼痛、崩漏等婦科疾患。

熱敷止痛法

外治法之一。見《外臺秘要》卷二十九。指在未破皮之軟組織損傷處用藥物進行熱敷,藉以達到散瘀消腫,活絡止痛目的之方法。亦可用食鹽或其他材料加熱後熱敷。該法屬於現代物理療法之範疇。施用本法應以疼痛緩解為度。

熱遏

即熱邪被鬱遏於內而不能外發。參見熱鬱條。

熱呃

病證名。因胃火上逆,或痰火鬱遏所致的呃逆。見《丹溪心法·咳逆》。又稱火呃。《證治匯補·呃逆》:“火呃,呃聲大響,乍發乍止,燥渴便難,脈數有力。”胃火上逆,治宜和胃降火,用安胃飲、小柴胡湯等方。熱結便秘者,用涼膈散。胃有痰火者,用梔連二陳湯、半黃丸。胃虛膈熱者,用橘皮竹茹湯。參見呃逆條。

熱毒下血

病證名。熱毒蘊結大腸,引起的大便下血之證。見《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一。因嗜食炙煿,或飲酒過多,熱毒蘊結大腸,迫血妄行所致。證見大便下血,顏色鮮紅,腹痛口渴,肛門灼熱,舌紅乾燥,脈弦數等。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選用黃連丸、涼血地黃湯、芍藥黃連湯,或四物湯加黃連、槐花。熱甚下血色黑者,用解毒湯合四物湯加大黃。病邪蘊久,大便色濁,後重疼墜,治用四物湯加木香、檳榔,或四味香連丸等(見《醫學入門·雜病》)。本證見於細菌性痢疾、出血性小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參見熱痢、便血等條。

熱毒痢

病名。因驟受暑濕熱毒所致的痢疾。見《醫學傳燈》卷下。《醫門法律》卷五:“又有驟受暑濕之毒,水穀傾囊而出,一晝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則腸胃為熱毒所攻。”若有裏急後重者,宜大黃黃連甘草大劑頻服;無裏急後重者,宜芩芍調中湯加黃連、肉桂。參見痢疾、毒痢、暑痢等條。

熱毒風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十三。由臟腑虛弱,風邪襲入,客於心胸,或服熱藥與飲酒過度,心肺壅滯,熱積不散所致。證見頭面腫熱,心神煩躁,眼目昏暗,時複語澀,痰粘口幹,皮膚壯熱,肢節疼痛。治宜清熱解毒祛風。

熱毒

①病名。即時毒,一名溫毒。《重訂廣溫熱論·論溫熱兼症療法》:“其六兼毒,病名溫毒,一名熱毒,重稱時毒。”詳見時毒條。

②病邪名。指火熱病邪鬱結成毒。《素問·五常政大論》:“太陽在泉,熱毒不生。”

熱瘡

病名。

①泛指夏暑季發生的淺表小瘡。

②特指熱病之後出於口角及顏面的皰疹性皮膚病。又名熱氣瘡,燎皰。出《劉涓子鬼遺方》。症見患處皮膚小水泡密集成簇,形如米粒或小豆,內含皰液,由清變濁,瘙癢灼痛,常愈後復發。多由外感風熱、肺胃積熱上蒸所致。可內服黃連解毒湯,外塗金黃膏等。

熱喘

證名。肺熱熾盛所致的氣喘。《古今醫鑒·喘急》:“肺實肺熱,必有壅盛胸滿;外閧上炎之狀。”由肺受熱灼,痰火壅阻氣道所致。多發於炎夏季節。《臨證指南醫案·喘》邵新甫曰:“實而熱者,不外乎蘊伏之邪,蒸痰化火。”治宜清肺平喘,選用麻杏甘石湯、千金葦莖湯、雙玉散(丸)、玉液散、瀉火清肺湯、瀉白散、桑白皮湯等方。參見火喘條。

熱產

病證名。又名暑產。楊子建《十產論》:“熱產者,言盛暑之月,產婦當溫涼得宜。熱甚,產母則頭疼,面赤昏暈。若產室人眾,熱氣蒸逼,亦致前患,名曰血暈。若夏月風涼陰雨,亦當謹避。”

熱病五十九穴

穴位名。又名熱病五十九俞。指治熱病的五十九個腧穴。《素問·水熱穴論》:“頭上五行(中行為督脈,傍四行為足太陽經),行五者,(中行為上星、囟會、前項、百會、後頂五穴;次兩傍二行各五穴為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又次兩傍二行各五穴為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共二十五穴)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風門),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街、三裏、巨虛、上下廉(上巨虛、下巨虛),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王冰注為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風門);氣街(氣沖)、足三裏、上巨虛、下巨虛;雲門、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等五十八穴。按文中“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說明髓空當有二穴,而王注髓空為腰俞,便少一穴。今據《素問·骨空論》:“髓空在腦後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之文。擬補風府一穴,以合五十九俞之數。熱病五十九俞與五十九刺所含穴位不完全相同,但都是治療熱病的要穴。臨床可相互為用。參見五十九刺條。

熱病

病名。出《素問·刺熱篇》。

①泛指一切外感熱性病,意同廣義的傷寒。《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參見傷寒、溫病條。

②傷寒病五種疾患之一。《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

③夏季伏氣所發的暑病。《醫宗必讀·傷寒》:“熱病者,冬傷於寒,至夏乃發,頭疼,身熱惡寒,其脈洪盛。”《溫熱逢源》:“伏氣所發者,名為熱病。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

熱痹

病名。熱毒流注關節,或內有蘊熱,複感風寒濕邪,與熱相搏而致的痹症。又稱脈痹。出《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證治準繩·痹》:“熱痹者,髒府移熱,複遇外邪,客搏經絡,留而不行,陽遭其陰,故(疒帬)痹熻然而悶,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之狀,唇口反裂,皮膚色變。”並可見關節紅腫熱痛,發熱,煩悶,口渴等症。治以清熱祛邪,宣痹止痛,用白虎加桂枝湯、升麻湯。熱毒盛者,用《千金要方》犀角湯加減。本病見於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急性發作期。

熱閉

①病因病理學術語。泛指熱邪壅閉於臟腑經絡的病理。如邪熱閉肺則咳逆喘促;膀胱熱閉則小便痛澀,淋瀝不通等。

②病證名。指中風閉證中以熱象為主的病證,稱為熱閉。

①溫暖。《素問·痹論》:“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

②自然界六氣之中的火熱之氣,為夏時主氣。淫盛則為致病因素,為六淫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寒傷形,熱傷氣。”《素問·至真要大論》:“歲少陰在泉,熱淫所勝,則焰浮川澤,陰處反明。”《素問·熱論》:“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

③各種原因導致的陽氣偏勝的一種症狀。《素問·痿論》:“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素問·厥論》:“陽氣獨盛,故手足為之熱也。”《素問·逆調論》:“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④治法。包括溫裏、溫經、補陽、祛寒等。《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論言治寒以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

⑤方藥四性之一。熱性藥劑有回陽、溫中、祛寒等功用。《素問·至真要大論》:“寒熱溫涼,衰之以屬。”

⑥人體體質類型的特點之一。屬於陽盛,氣多素質,能夠耐寒。《靈樞·衛氣失常》:“膏者,多氣,多氣者熱,熱者耐寒。”

⑦薰蒸、溫養。《靈樞·五音五味》:“血氣盛則充膚熱肉。”⑧病證類型之一。見“熱病”。

惹肥

病名。腳部感染腫痛的病證。出《治疔大全》。即烏茄疔。詳見該條。

饒士守

明代醫生。字述泉。江西進賢人。懸壺於南豐,曆四十春秋。年六十歸裏,遠近賴以全活者甚眾,鄉人敬之。年88歲卒。

饒鵬

明代醫家。字九萬,號東溪。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精醫,挾技長期居於廣東,名噪一時。以醫功受冠帶。學術上宗張仲景、李東垣為主。著《節略醫林正宗》八卷。

饒進

明代醫家。祁門(今屬安徽)人。性篤厚,學醫於休寧縣丁氏,丁有異術,不輕傳人,秘於其子,進從之學,日為其種園,夜讀書,三年不倦,丁喜,遂口授之。學成歸裏,以術診病,獲良效。

瀼泄

古病名。又稱瀼瀉。

①指停飲積食所致的泄瀉。《醫學入門·雜病》:“停蓄飲食,數日乃瀉,腹脹者,名瀼瀉。枳術丸、沒食子丸;煩渴或兼嘔者,錢氏白朮散、參苓白朮散;食少腸鳴,四肢困倦者,升陽除濕湯;日止夜瀉者,啟脾丸。”

②腎泄的別名。《雜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腎泄,即五更泄。一名晨泄,又名瀼泄。”詳見腎泄條。

染苔

診斷學名詞。亦稱假苔。舌苔被食物或藥物染色,改變原有苔色。如食橄欖、楊梅可染為黑苔,食枇杷可見黃苔。望舌苔時需排除染苔的假像,以便準確診斷。

《冉雪峰醫案》

醫案著作。冉雪峰著。本書包括內、外、婦、兒科醫案七十一則,案中結合中醫理論較深入地分析病情,並能繼承發揚傳統治法,於臨床辨證較有識見,1962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冉雪峰

(1877-1962年)現代醫學家。四川奉節縣人。早年攻讀文史詩詞,因受家庭影響而習醫,弱冠之年即開始行醫。後移居武漢,任武昌醫館館長之職。適值武昌起義,冉氏亦參與其事,並任湖北省新聞社社長。1949年以後,任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校長。於1955年應聘參加中醫研究院工作,為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嘗著有《八法效方舉隅》、《冉雪峰醫案》、《中風臨證效方選注》。擅長治療流行病、糖尿病、婦女不孕症等。

髯(rán,音然)

兩側面頰的鬍鬚。古人認為髯的多少及色澤的好壞與血氣的盛衰有關。《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

然筋

指然穀穴下之筋。《素問·調經論》:“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複溜。”王冰注:“然謂然穀。”新校正引楊上善注:“然筋當是然穀下筋。”

然骨之前

指然穀穴。《素問·繆刺論》:“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王冰注:“然骨之前,然穀穴也。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陰滎出。”

然骨之後

指照海穴。《靈樞·脈度》:“蹻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

然骨

①經穴名。即然穀穴。《針灸甲乙經》卷十二:“女子不孕,陰暴出,經水漏,然骨主之。”見然穀條。

②骨骼部位名。相當於舟狀骨部分。《靈樞·脈度》:“蹻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楊上善雲:“然骨在內踝下近前起骨是也。”

然穀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龍淵,然骨。屬足少陰腎經。滎(火)穴。在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末支及足底內側神經,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分支。主治喉痹,咳血,消渴,陰癢,陰挺,月經不調,陰痿,遺精,臍風口噤,足跗腫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緛戾(ruǎn)

痧脹。指筋肉拘急短縮,肢體屈曲扭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厥陰所至為緛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