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Q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祛瘀消腫

消法之一。治療外傷瘀血的方法。如跌打損傷,傷處青腫疼痛,或腹部內傷,氣血阻滯疼痛,可用七厘散、複元活血湯,祛瘀活血,宣通氣滯,瘀去氣行則腫消痛止。

祛瘀活血

治療學術語。又稱去瘀生新、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用活血祛瘀藥通暢血脈的方法。用於血行不暢或血分瘀滯所致的各種瘀血證。常用藥物有桃仁、紅花、當歸、川芎、丹參、三七、生地、丹皮、赤芍等。

祛邪扶正

治療學術語。是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的治則。主要針對邪氣實而正氣稍虛的病證。取邪去則正自安之意。參扶正祛邪條。

祛痰法

祛除痰邪的方法。分化痰、消痰、滌痰三類。根據痰邪產生原因採用不同治法,或溫化,或蕩滌,或消除生痰病因。

祛濕法

祛除濕邪的方法。分化濕、燥濕、利濕等法。濕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脾主運化水濕,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下之下源,治濕應注意調節此三髒的功能。詳見化濕、燥濕、利濕各條。

祛寒化痰

化痰法之一。又稱溫化寒痰。是治療脾腎陽虛,寒飲內停而出現寒痰的方法。證見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溫、舌淡苔白滑,脈沉弦。常用幹薑、半夏、細辛、茯苓、桂枝等藥。

祛寒法

即溫法。詳該條。

祛風養血

祛風法之一。是治療風濕日久,血脈不和,肝腎陰虧的方法。證見腰膝冷痛、腿足屈伸不利或痹著不仁,用獨活寄生湯。《景嶽全書》:“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祛風法

祛除風邪的方法。用祛風藥疏散表裏、經絡、臟腑間滯留的風邪。風有外風、內風之分,外風宜散,內風宜熄。祛風法用於外風所致的病證。可分祛風除濕,疏風泄熱,祛風養血,搜風散寒等法。詳各條。

祛風除濕

祛風法之一。是用祛風濕藥治療風濕之邪留滯經絡、肌肉、關節等部位,出現遊走性疼痛症狀時的方法。常用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桑枝、五加皮等藥。

氣輪枯落

證名。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症白珠紅腫長垂,若舌卷下舐。”本病多因火毒攻目而血瘀血脹無所出,遂壅遏於白睛。治宜清熱瀉火涼血散瘀。方用宣明丸加減。參見形如蝦座條。

氣輪

眼的五輪之一。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即白睛。《銀海精微》:“肺屬金,曰氣輪。在眼為白仁。”其疾患多與肺、大腸有關。詳白睛條。

氣亂

病證名。內臟之氣紊亂失常之證。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驚則氣亂。”《諸病源候論》作“憂則氣亂。”參九氣條。

氣漏

病名。指時發時愈之漏症。《外科啟玄》卷七記有:“一曰氣漏,或腫或消,痛脹難忍者是也。”該證多因癰、疽、瘡、瘍等化膿性感染之誤治或不治而造成瘡瘍之轉為慢性者,其特點是瘡面時時癒合又時時自潰而成漏症、漏孔,時時有膿水外出者。其內多形成瘺管或有膿竇之形成。治參見瘺條。

氣癃

病證名。即氣淋。《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氣淋者,腎虛膀胱受肺之熱氣。……亦曰氣癃。”詳氣淋條。

氣瘤

病名。人體猶如氣囊狀之瘤腫。見《外科樞要》卷三。多因勞傷肺氣,複由外邪侵襲而成。因瘤體柔軟,皮色正常,不痛不癢,無寒無熱,或因喜怒動氣而有增大者、縮小者。治宜辨其善惡,或可手術切除。若保守治療則宜益肺調氣,化痰散結,可選用通氣散結丸,或加減調治。

氣淋

病證名。見《脈經》卷八。《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氣淋者,腎虛膀胱熱,氣脹所為也。”證見膀胱小便皆滿,尿澀,常有餘瀝。亦曰氣癃。有氣滯不通和氣虛無力之分。氣滯者小便澀痛而臍下脹滿特甚,用沉香散、瞿麥湯、石葦散等方。氣虛者小腹墜脹,尿出無力而常有餘瀝不盡,用補中益氣湯,或八珍湯加杜仲、牛膝等。

氣痢

病證名。

①中氣下陷而致下痢。見《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用訶黎勒散以固腸,或用補中益氣以舉陷。

②氣滯而致下痢。證見下痢如蟹渤,穢臭稠粘,伴腹脹痛。治宜行氣導滯消積,用流氣飲子、古萸連丸、六磨湯。

③冷氣停於腸胃而致下痢者。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七。證見腹脅虛滿,腸鳴腹痛,便痢赤白。治宜厚腸胃,調冷熱,補脾氣。

氣鬁

病名。與情緒相關之頸部包塊。見《醫宗金鑒》卷六十四,其證見包塊生於頸部兩側,推之可移,形圓而質軟,遇惱怒鬱憤時則包塊腫大而疼痛者。治宜舒肝解鬱之劑,可選用丹梔逍遙散化裁。

氣勞

病名。虛勞病中虛氣滯者。見《太平聖惠方·治氣勞諸方》。由於臟腑虛弱,陰陽不和,喜怒無常,勞逸過度所致。證見胸膈噎塞,嘔逆,脘腹脹氣,飲食不下,大便時泄,面色萎黃,四肢無力,日漸消瘦等。治宜補中行氣,可選用丁香散、蓽撥丸、前胡丸等方。

氣口

人體部位名。即寸口。《素問·經脈別論》:“氣口成寸,以決死生。”詳該條。

《群經見智錄》

醫論著作。三卷。惲鐵樵撰。卷一首論《內經》之發源、成書、讀法及總提綱;次述易理、太極、《內經》與《易經》、五行、四時及甲子;卷二為扁鵲、倉公醫案及仲景《傷寒論》之研究等;卷三系對餘雲岫《靈素商兌》一文所作的論辨。本書對《內經》理論大膽提出了新見解,對學者有頗多啟發。現存1922年武進惲氏鉛印本等。

裙邊瘡

病名。下肢潰瘍。出《瘍醫大全》卷二十五。因潰瘍發於裙子下沿之小腿部位故名。即臁瘡。詳見該條。

鵲橋

氣功內丹術術語。多意詞。指舌,又有上鵲橋和下鵲橋之說。上鵲橋在印堂、鼻竅處,一虛一實;下鵲橋在尾閭、穀道處,亦一虛一實。或謂上鵲橋指舌,下鵲橋指陰蹻穴。河車轉運時,要防止鵲橋走漏,引精炁順利循行。

闕中

即“闕”,其部位反映肺臟病變。《靈樞·五色》:“闕中者,肺也。”

闕俞

經穴別名。即厥陰俞。見該條。

闕庭

人體部位名。即“闕”與“庭”兩個部位的合稱,即眉之間和額部。《靈樞·五閱五使》:“五官已辨,闕庭必張。”《靈樞·五色》:“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府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

闕上

人體部位名。闕之上,指天庭之下至眉間這個部位。能反映咽喉的病變。《靈樞·五色》:“闕上者,咽喉也。”

《闕待新編》

痘疹專著。二卷。清·孫能遷撰。刊於1760年。本書系作者治療小兒斑診的經驗總結。卷上記述斑診的病理和治療方藥;卷下為作者經治醫案。書名“闕待”,是作者認為要“闕其疑以待損益”的意思。現有清刻本、煙臺立成印書館鉛印本。

人體部位名。又名闕中、印堂。指兩眉之間的部位。《靈樞·五色》:“闕者,眉間也。”

雀子斑

病證名。譽斑之俗稱。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六。亦即雀斑,詳見該條。

雀啄脈

十怪脈之一。脈在筋肉間,連連急數,三五不調,止而複作,如雀啄食之狀。主脾氣已絕。

雀啄灸

艾條灸之一。指將艾條燃著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急遠的一種灸法,形如雀啄。適用於昏厥急救及一般虛寒性疾病。本法熱感較強,應避免灼傷皮膚。

雀啄法

刺法名。指針刺時,針體在穴位內作淺而頻數的提插,類似搗法而較輕。

雀舌

病名。系指心經鬱熱而致舌上長有微小贅生物,疼痛臭爛的一類病證。因所生之物狀如雀舌故名。根據雀舌所在部位之不同,又將發於左側者名左雀舌;發於右側者名右雀舌。《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心膈蘊積熱毒,感風熱,氣鬱勞苦而生。”治宜清心涼膈。方用涼膈散加減。也可針刺患處並吹冰硼散。

雀目

病證名。系指夜間視物不清的一類病證。又有雞蒙眼、雞盲等別稱。亦即今之夜盲。該病可分為兩類:

①先天稟賦不足所致者名為高風雀目內障,治宜溫補腎陽,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②脾失健運,肝虛而致雀目名曰肝虛雀目,治宜健脾益氣補肝明目。可食用鮮豬肝,維生素甲等,參見高風雀目內障,肝虛雀目內障各條。

雀斑

病名。系指發於顏面等處散在黑褐色斑點。見《外科正宗》卷四。俗稱雀子斑。其病因多因火鬱孫絡血分或肺經風熱所致。可用玉容散水調搽患處或以白茯苓末調敷之。

《卻穀食氣篇》

養生專著名。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古墓出土帛書。作者無考。約成書於戰國時期。原無書名,現名為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所定。原文有不少殘缺,主要記述斷絕穀食與服氣一類氣功功法相配合用以防病治病、養生延年等內容。刊於《馬王堆醫書研究專刊》1981年第二期。

缺乳

病名。見《濟陰綱目》卷十三。多因產後氣血虧虛,乳汁化源不足;或肝鬱氣滯,乳汁壅滯不行所致。氣血虧虛者,症見乳少或無乳,乳房無脹痛感,唇色淡,面白無華,食少倦怠,頭暈目眩等,治宜補氣養血,佐以通乳。方用通乳丹。肝鬱氣滯者症見乳少或無乳而乳房脹滿疼痛,甚則身熱、胸悶不舒,治宜疏肝解鬱通乳,用下乳湧泉湯(《清太醫院配方》:當歸、川芎、山甲珠、王不留行、白芍、桔梗、甘草、通草、漏蘆、青皮、柴胡、花粉、白芷、生地)加減。

缺盆疽

病名。指癰瘡生於鎖骨上窩處者,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即蠹疽。詳見該條。

缺盆骨

骨名。即鎖骨。出《素問·骨空論》。

缺盆

①人體部位名。即鎖骨上窩。《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從缺盆上頸貫頰。”

②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別名天蓋。屬足陽明胃經。位於鎖骨上窩中央,胸正中線旁開4寸處。布有鎖骨上神經中支,深層正當臂叢的鎖骨上部;上方有頸橫動脈。主治咳嗽,氣喘,缺盆中痛,胸部滿悶,喉痹,瘰鬁,癭瘤等。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類經圖翼》:“孕婦禁針。”艾條灸5-10分鐘。

缺唇

病名。即兔缺。見《瘍醫大全》卷十四。指先天性上唇或下唇部分或缺,如兔唇狀。其治宜手術。《鮑氏驗方新編》詳敘了古代的手術方法:“缺唇,先用麻藥敷上,然後用刀割開兩邊薄皮,用絲線縫好,以生蟹黃敷之。靜坐七日,勿言勿笑,自能收口。”現多採用矯正修補術治療。

綣(quǎn,音犬)

屈縮。《靈樞·五味論》:“膀胱……得酸則縮綣,約而不通。”

犬癇

六畜癇之一。即狗癲。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五。證見手屈拳攣。治宜灸兩手心1壯,灸足太陽1壯,灸助戶1壯。

犬噬人傷

病名。即人被犬咬之傷。出《五十二病方》。傷處皮肉撕裂,易潰膿血。必須查清該犬是否狂犬,要特別警惕以防不治。《五十二病方》論治非狂犬傷用熱熨,以酒沖洗傷口。現代臨床處理:首先清潔傷口,次以蔥白煎湯洗之;或用醋和石灰外敷;或摻花蕊石散,貼生肌玉紅膏。

犬齒

解剖名稱。又稱虎牙。即今之單尖牙。

顴瘍

病名。系指發於顴部的癰。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本病多由風熱而生。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宜內服仙方活命飲。參見外癰條。

顴髎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權髎。別名兌骨。屬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太陽之會。在面部,當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布有面神經,眶下神經,面橫動、靜脈。主治口眼歪斜,眼瞼瞤動,目赤,目黃,齒痛,及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顴疽

病名。系指生於顴部的疽。出《瘍科選粹》卷三。本病多由陰分積熱而成。症見患處色紫漫腫硬痛,毒甚根深,難潰難愈。治宜清熱通結,內服內疏黃連湯,參見無頭疽條。

顴骨傷

病名。系指顴骨外傷而見青腫硬痛,甚者平塌或凹陷,嚼物艱難等病證。見《醫宗金鑒》卷八八。多由跌打損傷所致。治宜清創、整複;可內服正骨紫金丹、雲南白藥等;外用海桐皮湯熏洗、蓽撥散漱口。

顴骨疔

病名。系生於頰部的一種疔瘡。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證治同疔瘡。

顴骨

骨名。兩眼眶下外側之骨骼。《靈樞·五變》:“顴骨者,骨之本也。”

顴疔

病名。系指發生在顴部的疔瘡。其症見疔初起如粟米色黃,次如赤豆,頂凹堅硬,麻癢疼痛。見《外科大成》卷二。又名顴骨疔、赤面疔。本病多由胃經積火成毒而生。治初宜蟾酥丸,次服黃連消毒飲。外治法同疔瘡。

顴赤

證名。指顏面兩顴部呈現鮮紅之色。《靈樞·五閱五使》:“心病者,舌卷短,顴赤。”《景嶽全書·雜證謨》:“兩顴鮮赤,如脂如縷,而餘地不赤者,此陰虛也。”因肝腎陰虧,虛陽上浮所致者,治宜滋陰降火為主,方用八仙長壽丸,大補陰丸等。因心火上炎而致者,《雜病源流犀燭·面部病源流》:“亦有由於心病者,《靈樞》曰:心病者顴赤。察其色赤,且診其脈,病果屬心,則急降心火,宜黃連安神丸清之。”本證常見於癆瘵、虛勞等疾病。

骨名。即解剖學所稱的顴骨。位於眼的外下方,在顏面部的隆起部分。《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斜絡於顴。”

鬈毛毒瘡

病名。系指生於頭中,形如蒲桃,疼痛難忍的病證。《本草綱目》卷三五:“生頭中,初生如蒲桃,痛甚。黃柏一兩,乳香二錢半為末,槐花煎水調作餅,貼於瘡口。”

拳毛倒睫

病證名。即倒睫拳毛。見《銀海精微》卷上:“拳毛倒睫者,此脾與肺二經之得風熱也。”。詳參倒睫拳毛條。

拳尖穴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風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節頭骨上五壯,如小麥大。左手亦如之。”《太平聖惠方》定名拳尖。在手背第三掌骨小頭之高點,握拳取之。主治目痛,目翳,癜風,贅疣等。艾炷灸3-5壯。

拳頂法

推拿手法名。手握拳,用食指或中指近端指間關節的背面用力按壓穴位。作用擬按法而刺激量較大。

泉陰

經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恥骨聯合上緣(曲骨)旁開3寸處(《中國針灸學》)。主治偏墜,睾丸炎等。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泉腋

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即淵液。參見該條。

泉液

經穴別名。出《針灸聚英》。即淵液。參見該條。

泉門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婦人絕嗣不生,漏赤白,灸泉門十壯,三極止。穴在橫骨當陰上際。”即女性恥骨聯合下緣,陰唇前聯合上緣處。

泉脈

即泉水。《靈樞·邪客》:“地有泉脈。人有衛氣。”

權衡規矩

脈學術語。指冬秋春夏四時相應的脈象。《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觀權衡規矩,而知所主。”王冰注:“權謂秤權,衡謂星衡,規謂圓形,矩謂方象。然權也者,所以察中外;衡也者,所以定高卑;規也者,所以表柔虛;矩也者,所以明強盛。《脈要精微論》曰:以春應中規,言陽氣柔軟;以夏應中矩,言陽氣盛強;以秋應中衡,言陰升陽降,氣有高下;以冬應中權,言陽氣居下也。”張志聰注:“觀四時所應之脈象,知病之所主者何髒。”

權衡

①秤錘和秤桿。衡器的通稱。《素問·至真要大論》:“氣之相守司也,如權衡不得相失也。”

②比喻事物在動態中維持平衡的狀態。《素問·氣交變大論》:“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

①秤錘。喻指冬季脈象。如石之沉。《素問·脈要精微論》:“冬應中權。”

②權宜,通變。《張氏醫通·序》:“非達通人不能達權通變。”

③勢力,權力。《傷寒論·序》:“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

全元起

南北朝至隋唐間醫家。善醫術,履貫欠詳。嘗任侍郎,其醫術悉本諸《內經》。其注《素問》八卷,宋時尚存,今已佚。宋林億校正之《素問》,尚有部分佚文。後來唐王冰注釋《素問》,亦曾參考其書。後代對其學術評價甚高。

《全幼心鑒》

兒科著作。四卷。明·寇平撰。刊於1468年。卷一總論小兒先天稟賦、陰陽氣血等生理特點,面部與手部望診、小兒的保育與調理、以及兒科醫生之守則等。卷二論小兒脈法、初生兒的護理及常用病;卷三-四分論小兒諸病(以內科病證為主,包括痘疹),並附錄《小兒明堂灸經》。書中除選集經效古方予以闡論外,對面部及虎口三關、指紋望診作了較細緻的描述,並附圖40餘幅。現存多種明刻本。日刻本。

全角

指形體健康完整無損。《素問·寶命全角論》:“君王眾庶,盡欲全角。”

《全生指迷方》

醫方著作。又名《濟世全生指迷方》。三卷。宋·王貺撰於12世紀初。明代以後原書失傳。今本四卷,系編《四庫全書》時自《永樂大典》輯出後改編而成者。卷一為診脈法;卷二-四為寒證、熱證、風濕、瘧疾、痹證、勞傷等20種內科病及若干婦科疾病的醫論和方劑,內容以選方為主,並有圍繞方劑主治所作的論述以闡析病因、證候。現有清末刻本、石印本多種叢書本。1949年後有《宋人醫方三種》排印本。

《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學著作。《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編。分上、下二冊,共收中草藥2200種左右。各藥均按名稱、來源、形態、生境、栽培、採制、化學、藥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製劑等順序編寫,並附以墨線或彩色圖。全書內容豐富,資料較準確可靠,可在一定程度上結合現代醫學科學知識,繪圖精緻,可供科研和臨床的參考。

《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醫案著作。何兼臣選編。刊於1929年。本書徵集當時全國各地名醫醫案。共選輯三百餘案。分上、下二集。上集為風寒、暑、濕、燥、火、四時六淫病案;下集為溫疫、喉痧、白喉、霍亂、痢疫、瘄疫六種傳染病案。醫案記錄完整,包括患者性別、年齡、職業及所患疾病的病名、原因、症候、診斷、療法、處方、效果等項。案後由何廉臣另加按語評述,對如何掌握這些病證的病機和辨證治療,有一定的啟發。該書分類較有特色,所收驗案均為急性熱病,是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傳染病醫案專輯。現存初刊本等鉛印本,及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全不產

病證名。出《千金要方》卷二“求子第一。”即原發性不孕症。詳見不孕條。

①完備,無缺無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

②保全。《素問·上古天真論》:“夫道者能卻老而全角。”

③治癒。《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上工十全九。”

④痊癒。《素問·腹中論》:“須其氣並而治之,可使全也。”

呿吟

病狀名。指痛苦呻吟的聲音。呿為開口呼喊,吟為閉口低哼。《素問·寶命全角論》:“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呿(qū區)

又作(去欠)。張口。《靈樞·本輸》:“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張景嶽注:“呿,張口也;欠,張而複合也。”

去爪

醫療技術名。古刺法名。出《靈樞·刺節真邪》:“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刺有五節奈何?岐伯曰:固有五節,一曰振埃,二曰發蒙,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去爪者,刺關節肢絡也。”又說:“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不上不下,鈹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此段當系陰囊積水之刺法放水技術,似非古病名之謂。明·張景嶽:“治之者當察在何經,以取其關節肢絡,故命曰去爪者,猶去其贅疣也。”

去針

針刺治療時的出針。《素問·針解》:“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

去油

中藥學術語,為一種中藥炮製方法。有的藥物用火煨去油,如肉豆蔻可用濕紙包裹火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如巴豆、續隨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紙內壓榨去油,或研細加水,待油浮起,倒去水和油便得。其目的在於減低藥物的烈性或毒性。

去宛陳莝(cuō錯)

治療學術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指驅除鬱於體內的水液廢物。宛,通鬱,即鬱結;陳莝,是陳舊的鍘碎的草,指人體水液廢物。

去胎

指孕婦身體情況不宜繼續懷孕,用內服中藥或外用中藥等方法促使流產。《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妊娠欲去胎候:此謂妊娠之人羸瘦,或挾疾病,既不能養胎,兼害妊娠,故去之。”參見中藥流產條。

去蛇形

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長散出氣關,一頭大,一頭尖,主脾胃濕熱,中脘不利,幹嘔不食。

去來心痛

證名。心痛或作或止,久而不愈。出《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辨證錄·心痛門》:“人有一時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數遍者,飲食無礙,晝夜不安”,“乃氣虛而微感寒濕之邪,邪沖心包而作痛。”治宜補氣溫陽,祛濕消痰,可用去來湯、蒼烏參苓散等。參見心痛條。

去火毒

中藥學術語。系一種中藥炮製方法。指除去膏藥的火毒。膏藥熬成後,如果立即塗貼皮膚上,能刺激皮膚,輕的發癢,重的起水泡,甚至引起潰爛。去火毒的方法有二:一是把剛製成的膏藥,放置陰涼地方若干日;二是浸泡在井水或涼水內幾天後待用。

齲蛀

病名。系指齲齒蛀空之牙痛。見《證治準繩·雜病》。即齒齲。詳見該條。

齲脫

病名。系指因齒齲而牙齒脫落的病證。《仁齋直指方》:“手陽明之支脈入齒,壅則齒浮,虛則宣露,挾風則上攻頭面,疳(匿^蟲)則變成齲脫。”詳見齒齲條。

齲齒

病名。出《靈樞·論疾診尺》。《外臺秘要》卷二二:“風氣客之,絡搏齒間,與血氣相乘,則龂腫熱氣,加之膿汁出而臭,侵食齒龂,謂之齲齒,亦曰風齲。”詳見齒齲條。

齒蠹病。因口腔不清潔,食物渣滓發酵,產生酸類,侵蝕牙齒的釉質而形成空洞。《靈樞·經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靈樞·寒熱病》:“臂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足太陽有頄入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

取蛀牙法

治療方法名稱。系指使用藥物塗於蛀牙上加速其脫落的方法。一般取硼砂、朱砂、碯砂、川烏、附子、蟾酥、信砒等藥共為細末作為去除蛀牙的藥物。

取穴法

①定取穴位的方法。《千金要方》載膏肓輸“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標幽賦》:“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審自意,次觀肉分。或屈伸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詳見骨度法、指寸法等條。

②針灸治療時選取穴位。《醫學入門》:“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頭,頭取手足三陽,胸腹取手足三陰……”即指此。臨床上分遠道取穴、近道取穴、隨症取穴等多種。詳見各條。

取天河水

小兒推拿方法名。詳天河條。

取鼻痔秘法

鼻息肉手術方法名稱。見《外科正宗》。先用茴香草散為末吹入鼻中,再用細銅箸兩根,箸頭各鑽一孔,用絲線穿孔內,兩箸相離五分許,將二箸頭直入鼻痔根上,將箸線絞緊後向下拔,將痔撥落,再吹入止血藥末。

①五治法之一。針對病邪所在,用針刺或湯藥攻邪。根據部位有上取、下取、內取、外取、傍取等。

②選取,採用。《素問·髒氣法時論》:“取其經,厥陰與少陽。”

③針刺治療。《靈樞·九針十二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汙也”。《素問·刺腰痛》:“左取右,右取左。”

④依照,聽奉。《素問·六節髒象論》:“凡此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也。”

朐癢

病證名。肛門部瘙癢。《五十二病方》:“朐癢:痔,痔者其直(直腸肛門部)旁有小空(孔),空兌兌然出,時從其空出有白蟲,其直痛,燖然類辛狀……”痔、瘺與蟯蟲等均可引致肛門部位之瘙癢、刺痛與灼熱感。

趨翔

疾行及騰躍。《靈樞·刺節真邪》:“肢脛者,人之管以趨翔也。”

軀殼

指身體,與精神相對而言。

軀骨

即軀幹骨。包括脊骨、胸骨、肋骨等。

①指妊娠。《脈經》卷九:“婦人經自斷而有軀。”

②指身體。《荀子·勸學》:“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胠脅痛

證名。腋下至脅部疼痛。出《素問·氣交變大論》。詳胠脅肋痛條。

胠脅肋痛

證名。因氣鬱、血瘀、痰飲、食積及外邪侵襲,所致胠脅肋部疼痛。《雜病源流犀燭·肝病源流》:“胠脅肋痛,固由於肝邪之實,而所謂肝邪者,不越氣、血、痰、食、風寒五端。”詳見肝鬱脅痛、死血脅痛,食積脅痛、停飲脅痛、感冒脅痛條。

胠(qū區)

人體部位名。腋下脅上部位。《素問·玉機真髒論》:“春脈……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王冰注:“胠,謂腋下,脅也。”

祛瘀止血

止血法之一。是去瘀血以止血的方法。血液瘀結,損傷脈道,血不循經而溢出,可用祛瘀止血法。例如,婦女崩漏證,下腹脹痛拒按,出血量多,色紫黑有塊,塊去痛減,舌苔灰暗,脈澀,用當歸、川芎、白芍、蒲黃、桃仁、三七、山楂炭等。又如產後惡露淋瀝日久不絕,顏色紫黑、有塊,腹脹痛拒按,舌邊紫暗,用當歸、川芎、益母草、赤芍、桃仁、炮薑等,惡露量多加失笑散。

屈肘反背翻掌通臂

推拿手法名。見《中醫正骨經驗概述》。一手按於肩部,一手握住腕部,將病人上肢向後,屈肘翻手於背部。適用於肩部寒凝氣聚等症。

屈曲漏

病名。漏管屈曲多支之肛漏。《外科大成》卷二:“其管屈曲不直,難以下藥至底也。”

屈骨端

曲骨穴。《千金要方》:“失精,五臟虛竭,灸屈骨端五十壯,陰上橫骨中央宛曲如卻月中央是也。”

屈骨

人體部位名。即曲骨。《千金要方》作屈骨。參見曲骨條。

屈法

推拿手法名。見《諸病源候論·風冷候》。是對活動功能障礙的關節幫助其屈曲的一類手法,多用於上、下肢關節。

驅蟲

治法之一。又稱殺蟲。指用殺蟲藥治療人體寄生蟲的方法。主要治療蛔蟲、蟯蟲、絛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病。症見繞臍腹痛,時作時止,不思飲食,或多食善饑,或嗜食異物,形體消瘦,而色萎黃等。亦可治療血吸蟲、陰道滴蟲等非腸道寄生蟲。常用藥物有使君子、苦楝皮、甘楝子、榧子、鶴草芽、南瓜子、檳榔、雷丸、鶴虱等。

曲轉處

解剖部位名。見《理傷續斷方》。系關節部位之可以活動處,指有屈曲、旋轉功能之部位。

曲轉

骨關節損傷整複或治癒後之功能鍛煉方法之一。《理傷續斷方》:“凡曲轉,如手腕、腳凹、手指之類,要轉動,用藥貼,將絹片包之。後時時運動,蓋屈則得伸,得伸則不能屈,或屈或伸,時時為之方可。”如此則可預防關節僵直等功能障礙之併發症。

曲周

相當於頰車穴。又稱曲隅。《靈樞·雜病》:“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馬蒔注:“此穴在耳下曲額端,動脈環繞一周,故曰曲周也。”

曲折處

解剖部位名。關節之可屈曲活動處。見《江氏傷科學》。即指肢體關節之屈側活動之部位。詳參關節條。

曲澤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厥陰心包經。合(水)穴。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布有正中神經本幹和肱動、靜脈。主治心痛,心悸,熱病煩躁,胃痛,嘔吐,肘攣,臂痛等。直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艾條灸3-5分鐘。

曲垣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肩胛部,岡上窩內側端,當臑俞與第2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處。布有第二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及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肌支,並有頸橫動、靜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靜脈肌支。主治肩背疼痛,頸項強急,以及岡上肌腱炎,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曲隅

隅,兩邊相交成角。即曲周。詳該條。

曲牙

①人體部位名。亦稱曲頰。《靈樞·經筋》:“手太陽之筋……上曲牙……”。詳曲頰條。

②經穴別名。《素問·氣穴論》:“曲牙二穴。”王冰注:“為頰車穴也。”後《針灸聚英》等作頰車別名。見該條。

曲蟮拱頭

證名。以其癤瘡形似曲蟮拱頭之狀者。出《外科備要》卷中,即螻蛄癤,證治參見該條。

曲泉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肝經。合(水)穴。在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節內側面橫紋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布有隱神經,膝最上動脈,前方為大隱靜脈。主治少腹痛,小便不利,遺尿,尿閉,泄瀉,痢疾,陰挺,陰癢,遺精,膝痛等。直刺0.5-0.8寸。艾條灸5-10分鐘。

曲眉

經外穴別名。出《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兩眉間。”即印堂穴。參見該條。

曲節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少海。見該條。

曲頰

人體部位名。又名曲牙。頰,即面的兩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稱曲頰。相當於下頜骨角。《靈樞·本輸》:“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

曲劑

方劑學名詞。系藥物劑型之一。將藥末與麵粉混合摻勻,使之不幹不濕,經發酵後切塊而成。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曲骨

①人體部位名。指恥骨聯合部。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回骨。屬任脈。任脈、足厥陰之會。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布有髂腹下神經的分支,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萎,疝氣,遺尿,尿閉等。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曲發

經穴別名。《太平聖惠方》:“曲發二穴,在耳上發際曲禺陷者中,鼓頜有穴。”後《針灸聚英》等作曲鬢。見該條。

曲尺痔

病名。肛門部位多發屈曲之漏管。《外科十三方考》下編:“肛門側邊一寸處,如疽如癤,穿頭後,時出膿水不幹,延數日後,患部即腫起化膿,再數月後又有一枚腫起成膿,膿水不幹,延穿至三四孔後,內中結(爾^土)。”治宜內服槐角丸,外治以熏洗,按病情可選插藥線治療,或掛線治療,或手術切除療法。

曲尺

經外穴名。《醫心方》引“《小品方》曰:在一腳跌上,脛之下,接腕曲屈處,對大指岐,當踝前,兩筋中央陷者中,是也。”在足背內側,內踝前下方,當脛骨前肌腱與(?母)長伸肌腱之間凹陷處。主治少腹疼痛,遺精疝氣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曲池

①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陽澤、鬼臣、鬼腿。屬手陽明大腸經。合(土)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並有橈側返動、靜脈的分支通過。主治發熱,咽喉腫痛,目赤,齒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瀉,痢疾,瘰鬁,丹毒,瘡瘍,濕疹,蕁麻疹,及中暑,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②推拿穴位名。出《針灸大成》卷十。又名洪池、拱池。即肘窩部。《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臂彎名曲池。”

曲差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鼻沖。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即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內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上。布有額神經外側支和額動、靜脈。主治頭痛,目眩,鼻塞,鼻衄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曲鬢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曲發。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少陽之會。在頭部,當耳前鬢角發際後緣的垂線與耳尖水平線交點處。布有耳顳神經顳支和顳淺動、靜脈頂支。主治偏頭痛,齒痛,頜頰腫,口眼歪斜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曲(月秋)骱出

病名。即肘關節脫臼。見《傷科補要》卷二,參見曲(月秋)骱。證治參見手臂出臼條。

曲(月秋)骱

解剖部位名。指肘關節。《傷科補要》卷二:“肘骨者,胳膊中節上下支骨交接處也。俗名鵝鼻骨,上接臑(肱)骨,其骱名曲(月秋)。”該骱由尺骨鷹嘴與肱骨鷹嘴窩構成。或以其形而命名。

曲(月秋)

肘的別名。《證治準繩·瘍科》:“凡腳腨及曲(月秋)中癢,搔則黃水出,名風疽。”

鼽嚏

證名。系指鼻流清涕兼有噴嚏之候。多見於今之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等病。《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之複,燠熱內作,煩躁鼽嚏。”

鼽衄

病名,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證。《素問·金匱真言論》:“春善病鼽衄。”王冰注:“鼽,謂鼻中水出。衄,謂鼻中血出。”詳見鼻流涕、鼻衄條。

鼽骨

骨名。即顴骨。《素問·氣府論》:“鼽骨下各一。”

鼽鼻

病證名。系指鼻塞流清涕的證候。見《千金翼方》。詳見鼽條。

①人體解剖部位名稱。系指面頰、顴骨處。《素問·氣府論》:“面鼽骨空各一。”

②病證名。系指鼻流清涕的證候。《素問·金匱真言》:“故春差病鼽衄。”《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一:“鼽者,鼻出清涕也。”

③病證名。系指鼻塞不通的證候。《釋名·釋疾病》解釋為:鼽從久,涕久不通,遂至窒塞。

裘慶元(1873-1947年)

近代醫學家。字吉生,以學行,浙江紹興人。嘗為清末癢生,後棄儒學醫,於我國傳統醫學有甚高造詣,與當時名醫張山雷、曹炳章、張錫純、惲鐵憔等齊名,且有密切交往。裘氏嘗投身於舊民主主義革命,為反對當時政府“廢止舊醫”,維護中醫利益而奔走。裘氏自辦“三三醫社”、“三三醫院”,並編輯出版大量醫著,於弘揚傳統醫學方面,貢獻甚大。其思想主要為發揚中醫之優秀醫學傳統,亦主張吸收西洋醫學之長處,以補己之短,亦為中西醫匯通之行列。其著作甚豐,計編有《三三醫書》(99種)、《珍本醫書集成》(90種)等大型醫書及《皇漢醫學書目一覽》、《三三醫書書目提要》、《珍本醫書集成總目》等書目類。其他著作尚有《古今醫學評論》、《杏林文苑》、《醫士道》、《醫藥雜著》等甚多著作行世。

球後

經外穴名。在眶下緣的外1/4與內3/4交點處。布有面神經分支及顴面神經分支,眶下神經和眶下動、靜脈。主治視神經萎縮,視神經炎,近視,青光眼,玻璃體混濁,內斜視等。直刺,囑病人眼向上看,固定眼球,朝視神經孔方向刺1-2寸。勿用強烈手法。出針後輕輕壓迫局部1-2分鐘,以防出血。

求子

婦科名詞。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亦名求嗣。指不孕婦女要求生育或要求生育男孩。

求嗣

婦科名詞。出《婦人大全良方》卷九。即求子。詳該條。

鰍肚疔

病名。指發生於手指中節掌面之疔。出《瘍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詳見該條。餘證治參見指疔條。

秋燥

病名。感受秋季燥氣而發的熱性病。見《醫門法律·秋燥論》。一般病情較輕,傳變較少。《六因條辨·秋燥辨論》:“因秋令太溫,雨澤愆期,風陽化燥,鼓蕩寰宇,以致消爍之勢,乘虛襲肺,肺失清肅,則灑灑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燥,咳逆衄血,舌赤齒枯,諸症叢生。”肺受燥熱,證見發熱咳嗽,甚則喘而失血,用清金保肺湯;肺受燥涼,證見咳而微喘,氣鬱不下,用潤肺降氣湯(見《醫醇剩義·秋燥》)。一般可用滋燥。本病見於發於秋季之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患。參見溫燥、涼燥條。

秋月咳嗽

證名。秋月感受濕熱或燥熱所致的咳嗽。見《不居集》卷十五。身熱自汗,口幹便赤,脈虛而洪者,用白虎湯。身熱而煩,氣高而短,心下痞滿,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者,用香薷飲。深秋感受燥氣之肺燥咳嗽,當清金潤肺,或兼清散。《類證治裁·咳嗽》:“秋季咳,燥氣乘金也。治宜清潤。玉竹、貝母、杏仁、阿膠、百合、枇杷膏之屬。”參見咳嗽、肺燥咳嗽等條。

秋應中衡

脈學術語。衡,即秤桿。秋季陽氣收斂,脈象輕浮,如秤桿之平衡。《素問·脈要精微論》:“秋應中衡。”馬蒔注:“秋時之脈。其應如中乎衡。秋脈浮毛,輕澀而散,如衡之象,其取在平,故曰秋應中衡也。”

秋溫

病名。發於秋季的熱病。可按一般溫熱病辯證治療。《溫熱經解·客氣溫病治法》:“秋溫,不大便五六日,舌苔焦燥者,熱病也,大承氣湯主之。秋溫,化熱十餘日,邪入厥陰,唇焦齒燥,耳聾,舌根焦黑,手指蠕動欲痙者,三甲複脈湯主之。秋溫,溫邪下陷為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秋溫下陷,泄瀉不止,欲作痢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參見溫病條。

秋暑

病名。初冬感受暑熱所致的病證。《時病論》卷五:“七月大火西流,暑氣漸減,而涼氣漸生,其時炎(高炎)尚存,一如盛夏,亦有較盛夏更熱之年,人感其熱而病者,為秋暑,即世俗所稱‘秋老虎’是也。”證見壯熱煩渴,蒸蒸自汗,脈洪濡或數,治法與陽暑相同,宜清涼滌暑。參見陽暑條。

秋時晚發

病名。伏天感受暑邪,於秋後發病。即伏暑。《時病論》卷五:“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於當時,其邪微,發於秋後,時賢謂秋時晚發,即伏暑之病也。”其證脈必滯,舌必膩,脘痞氣塞,渴悶煩冤,每至午後則甚,入暮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詳伏暑條。

秋石

養生名詞。外丹術指丹鼎內所生芽狀物,內丹術借指藥物(元神、元氣)。《周易參同契》:“古記題龍虎,黃帝美金華。淮南煉秋石,至陽嘉黃芽。”俞琰注:“古記之龍虎,黃帝之金華,淮南之秋石,至陽之黃芽,無非托號以寓其微意而已。”又稱龍虎石。另宋《蘇沈良方》將從青少年男女尿中提取的一種養生藥物稱為秋石,並記載了其“陽煉法”與“陰煉法”及養生效果。淡秋石含有少量激素,可能對抗衰老有積極意義,但尚待現代科學研究的進一步證實。

秋脈如毛

脈象名。指秋季正常脈象。秋季陽氣開始收斂,其脈象相應輕微而浮。參毛脈條。

秋脈如浮

脈學名詞。指秋季應時的脈象。《素問·玉機真髒論》:“秋脈如浮,……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

秋冬養陰

養生術語。系中醫因時制宜養生原則之一。謂秋冬之時,萬物斂藏,養生者宜順時而養,須護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凡有損失陰精的情況皆應避免。出《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丘哲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著《備急效驗方》三卷,未見行世。

丘墟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少陽膽經。原穴。在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一說“去臨泣一寸”(《針灸甲乙經》)。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分支,腓淺神經分支和外踝前動脈分支。主治胸脅滿痛,頸項強,腋下腫,下肢痿痹,瘧疾,腳氣,足跟痛,以及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直刺0.5-1寸。艾條灸5-10分鐘。

丘希彭

明代醫生。字商臣,邵武府(今屬福建)人,其叔丘玨為當地名醫,人皆贊其術超過其叔。於金元各家及《內經》等古典著作,均有深研,治病有奇效,且醫德高尚。

丘浚

明代醫家。一作邱浚,字仲深,號瓊臺。瓊山(今屬海南)人。嘗任官職至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等。後旁通醫術,嘗博覽群醫書共三十六家,並錄其中之效方驗方,成《群書抄方》一卷行世。

丘玨

明代醫生。邵武(今屬福建)人,初習儒,後改而攻醫。治人頗眾,醫術高明,邑人稱贊之。其子丘希頤,亦為當地名醫。

丘古則

清代醫家。原名克孝,生平履貫欠詳。著有《隘村醫訣》五卷,又名《今古醫訣》,現有刻本行世。

丘處機

著名道士、養生家。1148-1227年,字通密,自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曾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詔前往西域雪山,應其“有長生之藥否”之問時,答以“有衛生之道,無長生之藥。”“敬天愛民之本”“清心寡欲為要”,並以戒殺、清心寡欲等養生之理勸喻太祖。太祖深深折服,並予虎符及璽書贈之。後定居北京,建白雲觀,卒葬後殿中,墓今尚存。養生專著有《攝生消息論》一卷等。

丘xx

清代醫家。字浩川,廣東南海人。以經商與外人有所接觸,並獲悉得牛痘之法,以身試之果驗,再施於人亦驗。遂將牛痘法加以詳記,並著於書,名《引痘略》,為我國早期介紹牛痘之專書。後來刻本曾予更名,或稱《西洋點痘論》、《引痘方書》、《引痘新法》等。

瓊瑤真人

托稱宋代人。著有《瓊瑤神書》四卷。書前雖有崇寧元年(1101年)序,但序中又提及元代滑伯仁,可見為偽序。然書中所述針刺手法甚詳,並列述男女諸雜證針灸方法等,內容頗為豐富。

《瓊瑤神書》

針灸著作。又名《瓊瑤發明神書》、《針灸神書大成》、《瓊瑤捷徑灸療病神書》。有二卷本、三卷本和四卷本數種。舊題宋·劉真人(又作劉黨或瓊瑤真人)撰。撰年不詳。明、清間有數種不同的刊本。重點論述用針手法及諸病的針灸治療。其中確有真識卓見。切於臨床實用,現存兩種清刻本。

瓊布孜孜

唐代藏醫學家。西元710年,唐金城公主入藏與藏王赤德祖贊聯姻。公主入藏時,帶去各種中原典籍。其中包括醫經。後經藏漢學者共同譯為藏文。為後來之藏醫經典《月王藥診》之。瓊布孜孜參與這一工作,為藏漢醫學之交流做出貢獻。

窮骨

骨名。指尾骨。《醫宗金鑒》:“尾骶骨即尻骨也,……其末節名曰尾閭,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窮骨,俗名尾椿。”

擎珠毒

病名。指手心處紅腫高突,疼痛劇烈者。出《瘍科心得集》卷上。即手心毒。詳該條,

擎疽

病名。指掌心處所生之癰瘡。出《辨證錄》卷十三。即手心毒。詳該條。

情志三鬱

證名。因情志抑鬱所致怒鬱、思鬱、憂鬱三種鬱證。見《景嶽全書·論情志三鬱證治》。詳見怒鬱、思鬱、憂鬱條。

情欲

養生習語。指人的各種情感和本能欲望。一般而言,中國古代養生學比較強調節制情欲。其中,道家養生學說、道教全真道內修學說、儒家宋明理學修身之道及佛教禪定之說等對此要求甚為嚴厲,醫家養生學說也深受影響。合理節制情欲以助於養生的觀點是應予肯定的。

清濁

①指清氣和濁氣。《靈樞·陰陽清濁》:“願聞人氣之清濁……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清濁相干,命曰亂氣。”參清氣、濁氣條。

②相氣十法之一。診察病人面部顏色的清亮與濁暗,以瞭解疾病的陰陽屬性。《望診遵經》:“清者病在陽,濁者病在陰,自清而濁,陽病人陰;自濁而清,陰病轉陽。”

清者溫之

治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清稍次於寒,溫稍次於熱。即偏於寒性的病證,可用溫性的方藥治療。

清者為營

營,指營氣。營氣與衛氣均源於水穀精微,其清稀部分化生為衛氣,其濃濁部分則化生為營氣。《靈樞·營衛生會》:“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一說清者指柔和言,唐容川曰:“清濁以剛柔言,陰氣柔和為清,陽氣剛悍為濁。”一說清者指精氣言。張介賓曰:“清者,水穀之精氣也。”

清燥救肺

治療學術語。系治燥法之一。治療燥熱傷肺及其變生肺痿諸證的方法。症見頭痛身熱、乾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乾燥、鼻燥、心煩口渴、舌幹無苔。《溫病條辨·秋燥》:“諸氣膹鬱,諸痿喘嘔之因於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湯主之。”

清燥

潤燥法之一。又稱涼燥。治療外感燥熱傷肺的方法。症見身熱頭痛、乾咳無痰、或氣逆喘急、咽幹鼻燥、口渴心煩、舌幹紅無苔或薄白而燥。代表方劑為清燥救肺湯。

清營透疹

溫病治法之一。清營分熱結合透疹的治法。症見高熱煩躁、夜寐不安、口不甚渴、皮膚疹點隱隱、舌絳而幹、苔少、脈細數等。可用生地、麥冬、丹皮、大青葉等清營分熱邪,用金銀花、連翹、竹葉、牛蒡子等以透疹。

清營

溫熱病治療法則之一。又稱清營泄熱。是清除熱性病在營分的治法。熱邪入於營分,症見高熱夜甚、心煩不眠、時有譫語、舌絳而幹、脈細數、口渴不甚等。代表方劑為清營湯。

清飲

指清冷的飲料。《靈樞·雜病》:“齒痛不忍清飲。”

清液

指透明稀虛的痰液。《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之複……嘔而密默,唾出清液。”

清陽不升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水穀化生的輕清陽氣不能正常濡養頭部、肌表、四肢的病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清陽實四肢”。清陽不升多因脾胃陽氣不足,升清降濁的功能障礙所致。症見頭暈、眼花、視蒙耳鳴、耳聾、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納減便溏、舌淡嫩、苔白、脈弱或虛等。治療上,陽虛者宜補中益氣,濕重者須芳香化濁。

清陽

即陽氣。陽氣清輕上升,故稱清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又:“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

清血

證名。大便下血之證。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亦作圊血。詳見圊血、便血條。

清心開竅

即清熱開竅。詳該條。

清心滌熱

詳清心條。

清心

治療學術語。又稱清心滌熱或清宮。是治療熱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熱入心包,症見神昏譫語、高熱、煩躁不安、舌質絳、脈細數等,可用清宮湯使心包熱邪向外透達而解。

清泄少陽

治療學術語。系和法之一。用清熱泄濕的藥物以治療濕熱病邪在半表半裏(少陽)的方法。症見往來寒熱、口苦、脅痛、胸悶欲嘔、小便渾濁,舌質紅,苔黃白膩,脈弦滑數等,常用蒿芩清膽湯。

清邪

霧露輕清之邪。《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清邪居上,濁邪居下。”

清胃降逆

治療胃熱呃逆的方法。臨床用於因胃熱而引起呃逆的證候。常用《溫病條辨》新制橘皮竹茹湯。

清天河水

小兒推拿方法名。參見天河條。

清涕

透明而稀薄的鼻腔分泌液,即水樣鼻涕。《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陽司天……出清涕,感寒則咳。”參見鼽條。

清肅肺氣

治療肺氣上逆的方法。

①肺氣以肅隆為順,上逆則為喘咳,故凡喘咳病症,均應降肺利氣,使肺氣能清肅下降。用藥如旋複花、前胡、蘇子等。

②邪熱迫肺,引致肺失清肅而上逆,則出現咳嗽氣急、咯黃痰、口乾渴、身熱不惡寒、舌紅苔黃、脈浮數等症。藥用桑白皮、魚腥草、石膏、蘆根、前胡、枇杷葉等清肺熱以降肺氣。

清水

①澄徹透明的水。《靈樞·外揣》:“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

②河名。據《水經注》,在今河南省北部。《靈樞·經水》:“足太陽外合清水,內屬膀胱。”

③冷水;涼水。《素問·刺瘧篇》:“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

④指透明而稀的痰液。《素問·評熱病論》:“真氣上逆……正偃則咳出清水。”

清暑益氣

清熱法之一。治療暑病耗傷津氣的方法。如病者高熱不通、口渴心煩法汗多、神疲少氣、苔黃白而幹、脈虛數無力,可用《溫熱經緯》清暑益氣湯。若虛人挾濕而病暑者,則以《脾胃論》清暑益氣湯為宜。

清暑利濕

清熱法之一。治療夏季暑濕病的方法。暑多挾濕,故清暑常須利濕。症見身熱、心煩、口渴、小便不利、或嘔吐瀉泄等,代表方劑如六一散。

清濕

寒濕類病邪。《靈樞·百病始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

清熱止血

止血法之一。是治療因血熱妄行而出血的方法。如肝胃火盛、氣火上沖、迫血上逆而出現的嘔血、咯血、衄血諸上部出血。症見血色鮮紅、口幹咽燥、唇舌絳紅、苔黃、脈洪數。常用十灰散、四生丸之類。

清熱利濕

利濕法之一。治療下焦濕熱的方法。濕熱下注,或蘊結下焦,症見小腹脹滿、小便渾赤、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舌苔黃膩,常用方劑如八正散。

清熱開竅

治療學術語。系開竅法之一。又稱清心開竅。是治療溫熱病神識昏迷的方法。此法多以芳香開竅與清熱藥同用。適用於溫病邪熱內陷心包,而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唇焦齒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兒熱證驚厥等。常用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合清營湯。

清熱解暑

清熱法之一。用清熱藥結合解暑藥治療外感暑熱的方法。症見頭痛、身熱、有汗、心煩口渴、小便黃赤、苔薄而黃、脈浮數等。常用藥如鮮荷葉、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銀花、連翹、蘆根、黃連等,代表方如黃連香薷飲、新加香薷飲等。

清熱解毒

清熱法之一。適用於瘟疫、溫毒及多種熱毒病證或瘡瘍疔毒的治法。症見高熱煩擾、口燥咽幹、便秘尿黃、或吐衄發斑,或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常用藥有黃連、黃芩、黃柏、石膏、連翹、板藍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濟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

清熱解表

治療學術語。

①用辛涼解表藥治療風溫表證,症見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代表方劑如銀翹散。

②屬表裏雙解法。適用於裏熱較重而表證較輕的治法。症見高熱、心煩口渴、微惡風寒、少汗或無汗、便秘尿黃、苔黃白而幹,脈滑數等,代表方劑如三黃石膏湯。

清熱化濕

治療學術語。系祛濕法之一。治療濕熱病邪互結中、上焦的方法。症見胸悶腹脹、胃納不受、頭痛身重、午後身熱、口苦或咽喉痛、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濡數等濕熱證候,多用甘露消毒丹或茵陳蒿湯之類加減治療。

清熱法

詳清法條。

清氣涼營

同氣營兩清。詳該條。

清氣分熱

治療學術語。指清解氣分熱邪的方法。通常分辛涼清氣及苦寒清氣。詳各條。

清氣

①指水穀精華的稀薄精微部分,與濁氣相對。《靈樞·動輸》:“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

②即清氣分熱。詳該條。《溫熱論》:“到氣才可清氣。”

③指秋令清肅寒涼之氣。《素問·五常政大論》:“秋氣勁切,甚則肅殺,清氣大至,草木凋零。”

清膿血

證名。大便下膿血。見《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傷寒論辨證廣注》卷十:“清、圊同,廁也。言如廁所之下者,皆膿血也。”詳見便膿血、膿血痢條。

清明

①寒涼而晴朗。指秋令的自然氣候景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金髮而清明。”

②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謐

涼爽寧靜。形容秋時氣候和自然萬物停止生髮的景象。《素問·氣交變大論》:“西方生燥……其政清謐,其政凝肅。”

清絡保陰

治療學術語。系清法之一。清肺熱而保肺陰的治法。多用於暑傷肺經,發汗以後,諸熱皆退,但見咳而無痰,咳聲清高者,是肺絡中仍有熱,肺陰易於受灼。可用清絡飲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麥冬、知母等。

清涼透邪

溫病治法之一。見《時病論》。適用於溫病初起,通過用寒涼解毒藥物,透邪於外,諸證隨汗而解。症見發熱、口渴、小便黃、無汗、苔黃、脈數,可用鮮蘆根、石膏、連翹、竹葉、淡豆豉、綠豆皮等。

清裏熱

小兒神奇外治法之一。出《幼幼集成》。用雞蛋一枚,去黃取清,以碗盛之,入麻油,再加雄黃細末一錢攪勻,複以婦人亂髮一團,蘸染蛋清,於小兒胃口拍之。寒天以火烘暖,不可冷用。自胸口拍至臍輪止,須拍半時之久。仍以頭髮敷於胸口,以布紮之,約40分鐘,取下不用。滋陰退熱,拔毒涼肌。適用於小兒發熱二、三日,邪已入裏,或乳食停滯,內成鬱熱,其候五心煩躁,睡臥不寧,口渴多啼,胸滿氣急,面赤唇焦,大小便秘等內熱證。

清裏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小兒發熱至二、三日,邪已入裏,或乳食停滯,內成鬱熱,其候五心煩熱、睡臥不寧、口渴多啼、胸滿氣急、面赤唇焦、大小便秘,此為內熱。以雞蛋一枚,去黃取清,以碗盛之,入麻油約與蛋等,再加雄黃細末一錢,攪極勻,複以婦女亂髮一團,蘸染蛋清,於小兒胃口拍之。寒天以火烘暖,不可冷用。自胸口拍至臍輪止,須拍半時之久。仍以頭髮敷於胃口,以布紮之,一炷香久,取下不用。一切諸熱,皆能退去。蓋蛋清能滋陰退熱;麻油、雄黃拔毒涼肌故也。此身有熱者用之,倘身無熱,惟啼哭焦煩、神志不安者,不必蛋清,專以麻油、雄黃亂髮拍之,仍敷胃口;即時安臥。此法多救危險之症。”

清冷淵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清冷泉。屬手少陽三焦經。在臂外側,屈肘,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肌支和中側副動、靜脈末支。主治頭痛,項強,目黃,肩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清冷泉

經穴別名。即清冷淵。見該條。

清厥

病狀名。指清冷氣逆;足逆冷。《素問·髒氣法時論》:“腎病者……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王冰注:“清,謂氣清冷。厥陰氣逆也。”《素問·氣交變大論》:“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王冰注:“清厥,指足逆冷也。”

清淨之府

即膽。因膽所貯藏的膽汁清而不濁,故名。語出《難經·三十五難》。

清淨廓

眼的八廊名稱之一。系據相應臟腑功能予以命名。

①《證治準繩·雜病》認為:此廓即震廓,震正東方,絡通膽府,藏屬於肝,肝膽相為陰陽,皆主清淨,不受穢濁,故曰清淨廓。

②《銀海精微》認為:“山廓屬膽經,清淨。”有名無位。

③《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認為:此廓為澤廓,屬三焦。

④《陳達夫《中醫眼科六法經要》:“巽風名清淨廓,屬膽者,蓋因膽腑素稱清淨也。”

清金降火

同清金。詳該條。

清金

治療學術語。系清法之一。即清肺熱。又稱清金降火。治療肺熱而肺氣上逆的一種方法。症見咳嗽氣逆喘急、咯出黃痰、口渴、皮膚蒸熱、發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脈浮數等。代表方劑如瀉白散。

清解

熱性病治法之一。有清熱解表、清熱解毒、清熱解暑等。詳各條。

清穀

完穀不化。《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下利清穀,裏寒外熱。”

清宮

即清心包之熱邪。與清心同。見清心條。

清肝瀉火

即瀉肺。詳該條。

清法

治療學術語。系八法之一。又稱清熱法。用寒涼藥物以清解火熱證的治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治熱以寒”,“溫者清之”。凡由溫、熱、火、暑邪致病而形成裏熱證,均以此法治療。臨床多用於熱性病和臟腑火熱證。對熱性病,有清衛分、清氣分、清營分、清血分之分。對臟腑熱病,則據臟腑辨證,針對某髒某腑的熱證而立法處方。如口舌生瘡用導赤散清心火;牙齦腫痛用清胃散清胃火;脅痛、耳聾、目赤用龍膽瀉肝湯清肝火;燥熱咳嗽用瀉白散清肺火;熱痢後重用白頭翁清腸火等。熱證又有虛熱和實熱之分,對實熱證適用苦寒清熱;對虛熱證多用甘涼清熱。

清毒

病因學名詞。指清冷之毒。系自然界致病因素之一。為異常的五行之氣所化。《素問·五常政大論》:“厥陰在泉,清毒不生。”王冰注:“毒者,皆五行栗盛暴烈之氣所化。”

清膽安神

治療學術語。系清法之一。治療膽熱而引起煩躁不得眠的方法。常用方如蒿芩清膽湯。

《清代名醫醫話精華》

醫案著作。秦伯未編。刊於1929年。全書選輯清代喻昌、張璐、徐大椿、王士雄等二十位醫家屬於筆記體裁的治案,以內科雜病為主;編輯以醫家為綱,以病證為目,每證在病因、證候及辨證、立法處方等方面分析較詳。但其敘述或不免於冗雜。現存初刊鉛印本及195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排印本。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

醫案著作。秦伯未編。書成於1928年。全書選輯清代葉桂、薛雪、吳瑭、張聿青等二十多位醫家約2000條醫案,其中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他科病證。以醫案為綱,以病證為目,分類清楚。可以相互比較、分析出各個醫家的學術特點及其在各類疾病的治療經驗。選案多屬記錄簡要,方治切於病情,並對病理有一定闡發者。現存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清晨嗽

病證名。見《類證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詳該條。

清腸泄熱

治法之一。即治療大腸實熱所致的痢證、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以及便血諸證的方法。多以清熱解毒與涼血或行氣藥相配合,從而達到清熱、去濕、止血、止瀉、止痛等目的。常用如白頭翁湯、芍藥湯等。

清腸潤燥

治療學術語。系潤燥法之一。治療大腸燥熱而便秘的方法。症見大便幹結、口臭唇瘡、面赤、小便短赤或數,苔黃燥,脈滑實等。常用麻子仁丸。

清補並用

治療學術語。系清熱、補陰藥合用的治法。具有補陰退熱的作用。如燥傷肺胃,症見咽幹口渴,或熱,或乾咳少痰者,用沙參麥冬湯。如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症見咽喉燥痛、咳嗽氣喘、痰中帶血、手足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者,用百合固金湯。

清補

補法之一。用甘潤生津益氣藥,治療陰虛氣弱的方法。如肺陰虛用沙參麥冬湯;久病體虛,身有餘熱,用生脈散、益胃散等。

清便自調

指大便正常。清,同圊。圊,廁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有謂指大便正常者。《傷寒論條辨》卷二:“清便自調,言小便清而大便調也。”

⑴純淨、清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㈡寒涼而濕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

⑶陰寒病證。見“清病”。

㈣光潔鮮明。與“濁”相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審清濁而知部分。”《靈樞·五色》:“明堂潤澤以清。”

⑸清冷。見“清勁”。⑹澄徹透明。見“清液”。⑺治法。清解透泄熱邪,即清法。《靈樞·經筋》:“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陰氣。”《素問·五常政大論》:“治溫以清。”

⑻指性味偏寒的藥物。《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之勝,治以甘清。”

⑼性質輕浮滑利。《靈樞·營衛生會》:“酒者,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清。”

⑽輕快,爽適。見“清利”。⑾潔淨。《素問·風論》:“癘者,有榮氣熱耐,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

⑿清高。見“清然”。⒀病因。指偏於寒冷的邪氣。《靈樞·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濕,清濕喜怒。”⒁通圊。引伸為排泄。《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圊血

證名。大便下血。又作清血。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貫珠集》:“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圊血,便血也。”詳便血條。

圊膿血

證名。大便下膿血。一作清膿血。《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詳見便膿血、膿血痢條。

傾移

正氣不固,病邪傳變。《靈樞·病傳》:“今餘已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傾移之過,可治之屬。”

①塌壞,塌損。引伸指人體正氣不固。參“傾移”。

②偏倒,偏斜,不能直立。《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③傾陷,傾壓。借指失調。《素問·調經論》:“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④喪亡。《素問·評熱病論》:“今汗出而輒複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

輕重

①脈診手法之一。指切脈時指力的輕按、重按。《難經·五難》:“初持脈者,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以其重量比喻按脈力度的比例。

②指方劑藥力的輕重,即輕劑和重劑。《傷寒方藥明理論》序:“制方之體,宣、通、補、泄、輕、重、澀、滑、燥、濕十劑是也。”參輕劑、重劑條。

輕宣潤燥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潤燥法。是治療外感涼燥或溫燥表證的方法。輕宣即輕浮宣發,使外感之邪表解;潤燥即滋潤肺燥。涼燥犯肺表現為頭痛惡寒,咳嗽鼻塞,咽幹口燥,用杏蘇散;溫燥犯肺症見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口渴咽幹,用桑杏湯。

輕宣肺氣

治療學術語。指用輕劑宣通肺氣,疏散表熱的治法。如感受秋季溫燥之氣,身微發熱,口幹而渴,乾咳無痰,用桑杏湯輕宣涼潤。

輕清疏解

治法。指用輕清上浮疏風熱的藥物治療上焦風熱的方法。《溫病條辨·雜說》:“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常用藥物有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桔梗、竹葉等,方如桑菊飲。

輕可去實

治療學術語。指用輕清疏解的藥物,可以解除外感表實證。《湯液本草》卷上:“輕可以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如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咳嗽,苔白,脈浮數之表實風熱,可用蔥豉桔梗湯以疏風清熱。

輕劑

方劑學名詞。

①系十劑之一。用輕清升散藥物組成,具有解除肌表邪氣作用的方劑。《沈氏尊生書·要藥分劑》:“徐之才曰:輕可去實,麻黃、葛根是也。”張從正曰:“風寒之邪,如客皮膚,頭痛身熱,宜解其表。《內經》所謂因其輕而揚之也。”

②指主治相似的方劑中作用較輕緩者。《傷寒論翼·制方大法》:“其間有輕重之分,下劑之輕者,只用氣分藥;下劑之重者,兼用血分藥。酸苦湧泄,下劑之輕者,故芍藥枳實為輕劑;鹹苦湧泄,下劑之重者,故大黃芒硝為重劑。”

輕粉中毒

病名。因內服輕粉過量而出現中毒症狀。《本草綱目》卷九:“若服之過劑,或不得法,則毒氣被蒸竄入經絡筋骨,莫之能出,痰涎既去,血液耗亡,筋失所養,營衛不從,變為筋攣骨痛,發為癰腫疳漏,或手足皸裂,蟲癬頑痹,經年累月,遂成廢痼。”文獻記載,黃連、貫眾、醬汁、斑蝥、豬肉等有解輕粉毒作用,可參考。參見金石中毒條。

輕方

方劑學名詞。即輕劑。與重方相對而言。詳輕劑條。

《青霞醫案》

醫案著作。一卷,清·沈登階撰。書中記載沈氏多年臨床實踐中所收集的驗案,反映其治療思想和用藥特點,其中多連續治療的醫案,便於讀者掌握治療疾病的全過程,但沈氏論治及分析予後尚有可商之處。本書收入《珍本醫書集成》中。

青紋

診斷學名詞。見《四診抉微》。即小兒食指絡脈色青。主驚,主痛,主抽搐。參診指紋條。

青為風

診斷學名詞。為五色主病之一。青色屬肝、屬木,為風之色,故主驚風和抽搐。《望診遵經》:“目下色青者,肝風也;風門色青者,風病變搐也;乍赤乍青者,瘈疭也;面青吐沫,卒不知人者,癇也。”

青腿牙疳

病證名。見《瘍醫大全》卷十六:“……凡病牙疳腐血者,其下必發青腿,二者相因而生。”指患牙疳而兼見下肢青腫。症見初起齒齦腫痛,漸致牙齦潰腐出膿血,甚者穿腮破唇,兩腿青腫,形如雲片,色似茄黑,筋肉頑硬,步履艱難,兼見肢體疼痛,四肢浮腫。多因寒濕之邪凝滯經脈,氣血不暢,瘀鬱下肢,而胃腸鬱熱上攻齒齦所致。類於壞血病。治宜溫經活絡,兼以解毒。用活絡流氣飲加減。同時常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青水

病名。水腫之根於肝,從面漸及全身者。十水之一。《中藏經·論水腫脈證生死候》:“青水者,其根起於肝,其狀先從面腫,而漸行一身也。”參見十水、水腫條。

青蛇頭

病名。癰疽發於指、趾而腫脹如青蛇頭狀者。見《瘍醫大全》卷二十七。又名指風毒。多發於手、足指、趾部,因邪毒留結或因外傷染毒所致。證見:患趾部紅腫劇痛如湯潑火燒,痛不可忍,甚則憎寒壯熱,四肢酸痛,其後胬肉突出,痛如刀割。治宜清熱解毒之劑,用白芷散、黃連解毒湯加減內服,外敷蜈蚣散。或參癰、疽相關條。

青蛇毒

病名。下肢青腫形如青蛇狀者。見《外科大成》卷二。又名青蛇便。因腎經虛損,濕熱下注所致。其證見初起者,小腿肚呈顯青紫色腫脹,形長二、三寸,質硬疼痛,或頭大尾小,形似青蛇。併發全身惡寒壯熱。其大頭向下者,毒輕而淺,可急刺蛇頭半寸或一寸,出紫黑血,即敷拔釘散,離宮錠,內服仙方活命飲加減。若蛇頭向上者,多示毒深而惡,宜急刺蛇頭一、二寸,出紫黑血,針孔內插入白降丹細錠,外敷太乙膏,或敷貼太乙紫金錠。內服可按證選用仙方活命飲之類。相當血栓性靜脈炎之急性發作。注意抬高患肢。

青如草茲

診斷學名詞。草茲,枯死的青草。指色青而失去潤澤。喻肝的真肝色。《素問·五臟生成》:“青如草茲者死”。參真髒色條。

青膜

病證名。系指眼生翳膜其色發青的病證。見《眼科龍木集》。

青盲翳

病證名。

①系指青盲患者瞳內複生翳障。類今之某些內眼疾病引起的併發性白內障。

②《外臺秘要》卷二十一:“青盲翳者,天行風赤,無端忽不見物。”

③《秘傳眼科龍木論》:“五臟風熱甚,發於目瞼如粟之狀。”亦稱之為青盲翳。

青盲

病名。系指眼外觀正常而逐漸失明的病證。見《肘後備急方》卷六。類今之視神經萎縮。本病多因肝腎虧衰,精血虛少,目竅失養所致。《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青盲者,謂眼本無異,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見物耳。”《證治準繩·雜病》:更謂“瞳神不大不小,無缺無損,仔細視之,瞳神內並無些少別樣氣色,儼然與好人一般,只是自看不見。”治宜滋補肝腎,益精養血明目。方用杞菊地黃丸加減,也可配合針灸療法。

青脈

①脈學名詞。指肝臟脈象。肝與青五行同屬木,故稱肝脈為青脈。《素問·五臟生成》:“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參肝平條。

②解剖結構名。指肌膚表層的青筋。《素問·平人氣象論》:“臂多青脈,曰脫血。”

青龍探爪

導引功法名。方法為:兩手握拳置於兩腰,上體偏轉,一手沿胸壁伸向對側,五指伸開,掌心向上,再旋臂翻掌,上體前俯,掌繞過膝,握拳收回腰際。《易筋經》:“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圍收,兩目注平。”

青龍擺尾

①針刺手法名。飛經走氣四法之一。出《金針賦》。又名蒼龍擺尾。其法進針得氣後,斜刺向病所,持針勿轉,不進不退,然後向左右慢慢擺動針柄,如扶船舵狀。一說“行針之時,提針至天部(淺部),持針搖而按之”(《針灸問對》)。有行氣至病所的作用,適用於經絡氣血壅滯之症。

②練功方法名。見《中醫正骨經驗概述》。兩臂前平舉,掌心朝下,兩手掌向內外徐徐擺動。適用於治療腕部疾患。

青靈泉

經穴別名。見《醫學入門》。即青靈。參見該條。

青靈

經穴名。出《太平聖惠方》。《醫學入門》作青靈泉。屬手少陰心經。在臂內側,當極泉與少海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臂內側皮神經,尺神經和貴要靜脈,尺側上副動脈。主治目黃,脅痛,腋下腫痛,肩臂不舉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青睛

人體解剖名稱。見《審視瑤函》。也即黑睛。《銀海指南》:“青睛屬肝木,為風輪。”詳見黑睛條。

青筋牽

古病名。發於春季的一種疫病。以病發於春季,責之於肝,肝主筋,其色青,其病則呈拘急牽引之狀,故名。見《傷寒總病論》卷五。《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敘疫論》:“夫疫病者……若春時應暖,而清氣折之,則責邪在肝,病曰青筋牽。”證見發熱,腰痛,強急,腳縮不伸,胻中欲折,目中生花,或澀澀憎寒複熱,頸中雙筋牽,不能屈伸,項直,背強,眼赤黃,欲轉動,合目回側。治宜清解疫毒,用柴胡地黃湯、石膏竹葉湯等方。

青筋

①證名。人體體表部異常顯露的青色筋脈。由瘀血、蟲積或痧證等引起。《張氏醫通·鼓脹》:“畜血成脹,腹上青紫筋見,或手足有紅縷赤痕,小水不利,大便黑,《金匱》下瘀血湯……”。《症因脈治》卷四:“肚大青筋,此蟲積腹痛之症也。”所謂肚大青筋,指腹部鼓脹,腹壁靜脈曲張。治用秘方萬應丸等。多見於肝硬化腹水。

②推拿穴位名。又名陽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正對食指處。《小兒按摩經·六筋》:“青筋:乃純陽屬木,以應肝與膽,主溫和,外通兩目。”治外熱內寒者,目赤澀,多淚等。掐之,汗出為度。

青瘕

病名。聚在兩脅的瘕證。八瘕之一。以兩脅為肝之分野,肝色青,證見氣沖不定,瘕聚無形,故名。《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青瘕聚在左右脅下,藏於背膂,上至肩胛,其苦腰下急痛,腹下氣沖,面色黃,四肢腫,二便難,喜唾涎,不可多食。”《類證治裁·痃瘕症瘕諸積論治》:“青瘕,新產浴早風襲,瘕聚左右脅,崩中不禁,下青汁,用坐導戎鹽散。”參見瘕、症瘕、八瘕等條。

青記

病證名。臉面青紫色斑印之病證。《醫林改錯》卷上:“血瘀症,長於天庭者多,三十付可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記,自古無良方者,不知病源也。”該病多發於前額部之中間,斑點青或微紫,不易消退。內服可選通竅活血湯。

青黃凸出

證名。眼科病證之一種,見《張氏醫通》卷八:“青黃凸出者,風輪破碎,內中膏汁綻出也。”即青黃牒出,詳該條。

青黃牒出

證名。系指眼之風輪破碎,內中膏汁疊出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青黃凸出。參見蟹睛條。

青黑紋

診斷學名詞。即小兒食指絡脈色青而紫黑。為風熱邪氣深重,閉鬱血絡,證多危重。

青黑為痛

診斷學名詞,為五色主痛之一。出《靈樞·五色》。青色和黑色多主痛證。血脈凝滯,寒邪凝結,氣機不暢,不通則痛,其色青黑。《望診遵經》:“鼻頭色青,腹中痛,青黑甚者,痛甚為攣。面青唇口撮者,疼痛方殷也,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者,心肝痛。”

青風內障

病名。系指瞳神呈淡青色,頭眼有輕微脹痛,視力漸降的病證。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青風。為五風變內障之一。本病多由肝腎陰虛,風火升擾所致。《張氏醫通》卷八:“視瞳神內有氣色昏蒙,如青山籠淡煙也,然自視尚可,但比平時光華則昏蒙日進,急宜治之,免變綠色,變綠色則病甚,而光沒矣。”證見:瞳神呈淡青色,抱輪不紅,眼部微痛腫脹,視力逐漸下降,或兼見頭痛、口苦、咽幹、脈弦細等。治宜養陰清熱,平肝熄風。方用羚羊角湯加減。參見五風變內障、綠風內障條。

青風

①春季當令之風,即春風。春屬木,色為青,故名。《靈樞·論勇》:“春青風,夏陽風。”

②病證名。五風內障之一。即青風內障。詳該條。

青丁

病名。疔腫之一種。系指目下生疔如瘤瘢,色青堅硬,目昏睡不安寧的病證。出《中藏經》卷三,屬五丁之一。多因肝經火毒蘊結所致。證見目下始起疔腫如瘤瘢,其色青紫,質堅如石,使人目昏昏而無所見,或感恐悸不安,臥不寧,嚴重者險危。治宜用紫花草敷瘡上。參見疔瘡條。

青道

月球運行之道。出黃道東者,有青道二,立春春分,月從青道行。《漢書》:“月有九行者,……青道二,出黃道東。”

青帶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指婦人帶下色青,甚則綠如如豆汁,稠粘不斷,氣腥臭之證。亦名帶下青候。多因經產之後胞脈空虛,穢濁之邪乘虛侵襲,或肝經濕熱之邪下注,傷及任脈所致。症見陰道帶下質粘膩、色青綠,氣味腥臭,綿綿不斷。治宜調肝清熱利濕,方用加減逍遙散(茯苓、白芍、柴胡、甘草、茵陳、陳皮、焦梔子)。治可參肝經濕熱帶下,濕毒帶下條。

青腸

出《難經·三十五難》。即膽。參黃腸條。

青崩

病名。出《脈經》卷九。指崩下之液體為青色者,臨床極少見。參見青帶條。

寢汗

眠中出汗,即盜汗。《素問·髒氣法時論》:“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陽所至為寢汗,痙。”王冰注:“寢汗,謂睡中汗發於胸嗌頸掖之間也。”參見盜汗條。

螓舌

病名。系指舌上出血的病證。屬舌衄。其病因多為心膈蘊積熱毒上沖於舌所致。治宜清熱、涼血、止血。可選用三黃涼膈散等加減治療。參見舌衄條。

噙化

中藥學術語。系服藥法之一。即將藥物含在口內溶化的服藥方法。多用於丸劑和錠劑。可按病情需要,含後將溶液緩緩吐出。

禽疽

病名。背部散在疹塊之病證。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一。多因時氣風熱所致。症見初起呈散在疹塊,發於背。色赤紅,如拳擊狀,脊背麻木,拘急不疼,神清脈和。服藥得汗者順;若神昏脈數,或微或代,身振寒,齒如噤欲痙者逆。初宜仙方活命飲加羌活、獨活。外敷二味拔毒散。餘可參見外癰條。

秦子通

元代醫生。安徽懷遠人。承家學,曾任太醫院提舉。

秦之楨

清代醫家。字皇士。雲間(今上海市松江)人。明代名醫秦昌遇之侄孫。潛心於家學,以醫名。撰有《傷寒大白》四卷(1714年),主張傷寒證之挾食者,消食尤為要。另輯《女科切要》(1677年),未完稿,後由門人須用恒編次,陳曰壽增證成帙。曾整理伯祖昌遇之《症因脈治》四卷(1706年),刊行於世。

秦政應

隋外科醫家。履貫欠詳。撰《療癰疽諸瘡方》二卷。

秦信

西漢醫生。裏貫未詳。於本草學及古代醫經頗有研究。

秦守誠(1733-1796年)

清代醫家。字千之,號二松。江蘇吳江人。少聰,於書無所不窺,唯不喜時文。精研岐黃家言,訪名師,求秘笈,曆二十年,醫術精。著《內經度蒙》、《針砭證源》等,未見傳世。

秦鳴鶴

唐代醫生。唐高宗侍醫。精針術。高宗患頭風,頭眩,目不能視,詔鳴鶴診視。鳴鶴曰:“風毒上攻,若刺頭出少血可愈。”遂刺百會及腦戶出血,獲良效。

秦國治

清末醫家。山東東阿縣人。精醫,尤善接骨術。以術濟事。著《瘡藥方》,未見。門人秦兆燧、周茂桐、周慶南得其真傳。

秦綱

明代醫生。生平居裏未詳。輯《選奇方》二十卷,已佚。

秦大任

清代醫家。字顯揚。中州朝歌(今河南淇縣)人。初習儒,貢生。後立志於醫,臨證四十餘年,經驗頗豐,治則多良效。著《醫貫輯要》十二卷(1811年)。

秦承祖

南北朝時劉宋醫家。精通針灸及醫藥,術高,被譽為“上手”。治病不分貧富,多效。著有《脈經》六卷、《偃側雜針灸經》三卷、《偃側人經》二卷、《明堂圖》三卷、《本草》六卷、《藥方》四十卷,均佚。

秦昌遇

明代醫家。字景明。上海人。幼多病而學醫,以兒科著稱,後亦精內科,投劑輒效,於當地頗負盛名,求治者門庭若市。見當時幼科諸書論治,或偏寒、偏熱,或喜補、喜瀉,乃取各家之長,撰《幼科折衷》二卷、《痘疹折衷》二卷、《幼科金針》等。其侄孫之楨承家傳,亦為良醫。

秦伯未(1901-1970年)

近現代醫家。名之濟,號謙齋。上海浦東人。上海名醫秦乃歌之孫。早年就讀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1928年與章次公、許豐龍等創辦中國醫學院,並任教於該院。致力中醫教育事業,創立中醫指導社,主編《中醫指導叢書》、《中醫指導錄》雜誌,函授中醫學。1949年後,任北京中醫學院教務長、衛生部中醫顧問、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治學嚴謹,有較高的中醫學術水準。在中醫教育界、理論界均有極高聲譽。診務、執教之餘從事著述。著作多達五六十種,重要的有《謙齋醫話講稿》、《內經知要淺解》、《中醫臨證備要》、《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中醫入門》等。

欽饒諾布(1882-1965年)

藏醫學家。西藏拉薩人。曾學醫於拉薩藥王山,成績優異,獲十三世達賴親授獎品。熱忠於藏醫教育事業,曾建議十三世達賴於大昭寺旁建立“門孜康(今藏醫院之前身)”,並出任院長。為藏醫事業培養大批人材。1949年後,繼任西藏藏醫院院長。現代藏醫著名藏醫人材,幾乎均出自欽饒諾布門下。

侵腦疽

病名。即生於透腦疽之旁五處穴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詳透腦疽條。

侵風

病證名。即上胞下垂。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詳胞下垂條。

用手抓握,引申為掌握、駕馭。《素問·上古天真論》:“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怯士

怯懦的人。《靈樞·論勇》:“夫怯士之忍痛者,聞難則恐,遇痛不動。”

怯肺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又名肺臟怯、肺虛損。指久病之後肺氣虛損,症見唇白,氣怯,神疲,便稀,舌淡等。治宜健脾益肺,用阿膠散、參苓白朮散加減。

①五不男之一。指男子陽萎而影響生育。參五不男條。

②指虛勞證。因虛勞氣血虛衰,心常恐懼,故之為怯證。

③膽小,恐懼。《靈樞·論勇》:“願聞勇怯之所由然。”

茄子疾

病名。見《證治準繩·女科》。屬陰挺範疇。指陰道中突出一物如茄子,故俗名茄子疾。參見陰挺條。

茄病

病證名。屬陰挺範疇。清·周貽觀《秘珍濟陰》:“婦人陰門墜出,或紅或白,狀如茄子,名曰茄病。紅屬濕熱,宜白薇散(白薇、川芎、當歸、熟地、白芍、蒼朮、澤蘭、丹皮、靈霄花);白屬氣虛,宜服四物吳茱萸湯(吳茱萸、當歸、人參、白朮、熟地、川芎、陳皮、白芍、沉香、肉桂、甘草、白茄根引)。三茱丸(吳茱萸、家茱萸、山茱萸各一兩,米糊為丸)。”尚可配合針灸:主針子宮穴,配針長強、會陰、三陰交、陰陵泉等。

切診

四診之一。包括脈診和按診。是醫者運用手和指端的感覺,對病人體表某些部位進行觸摸按壓的檢查方法。檢查內容,如脈象的變化,胸腹的軟、硬及痞塊之有無,皮膚的腫脹及是否平滑,手足的溫涼,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材料與其他三診互相參照,從而作出相應和正確的診斷。特別是切脈,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

切脈

診查脈象的方法。又稱脈診、診脈、按脈、持脈。是中國最早創用的診斷技術。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診法,人迎、寸口、趺陽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等。後世則以寸口診法為主,並從脈的位置、次數、性狀、形勢等,分為多種(前人有二十四脈、二十七脈、二十八脈、三十脈、三十二脈等),以診察機體的病變。

切法

①針刺輔助手法名。又名爪切。指針刺時以拇指指甲切壓穴位,便於進針的方法。《針經指南》:“切者,凡欲下針,必先用大指甲左右於穴切之,令氣血宣散,然後下針。”《針灸問對·十四法》:“凡欲下針之時,用兩手大指甲與穴傍上下左右四圍掐而動之,如刀切割之狀。”

②推拿手法之一。即掐法。《肘後備急方·救卒客忤死方》:“心腹絞痛脹滿,氣沖心胸……令切鼻柱下也。”或指用手掌尺側小魚際肌處進行叩擊。

①診斷學術語。切脈的簡稱。《素問·三部九候論》:“切而從之。”

②治療學術語。按壓。《素問·調經論》:“必切而出。”《素問·骨空論》:“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

③劇烈。《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腸中切痛。”

④急速。《醫方集解》:“當大升浮氣血,切補命門之下脫也。”

⑤將藥材製成切片。《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附子瀉心湯方……上四味,切三味。”

竅陰

經穴名。在頭部者,稱頭竅陰;在足部者,稱足竅陰,同屬足少陽膽經。見各該條。

竅穴

指孔穴,與腧穴同義。《聖濟總錄》:“今於逐脈之下,載其經穴,與其病症,兼及浮絡經筋之病,共為一編。竅穴雖同,而淺深各有部分,在用針者以意審之。”

竅泄

病名。即泄瀉。竅指後竅。《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之複,則濕變乃舉……甚則入腎,竅瀉無度。”詳泄瀉條。

竅漏證

病名。即漏睛。《證治準繩·雜病》:“乃目傍竅中流出稠薄水,如膿腥臭,拭之即有,久則目亦模糊也。”類似今之慢性淚囊炎。參漏睛條。

竅閉

病證名。竅,系指耳竅。《景嶽全書》卷二十七認為:“耳竅閉塞多由損傷、挖傷、雷炮震傷,以及患聤耳潰膿不止使耳竅破壞失聽。治療宜用開竅宣通的方法。外傷可選涼血活血之劑,如桃紅四物湯、犀角地黃湯等。

竅(qiào,音俏)

孔穴。如:“上竅”,“下竅”。《素問·至真要大論》:“甚則入腎,竅瀉無度。”

蹻足

踮起腳跟。《素問·針解篇》:“巨虛者,蹻足(骨行)獨陷者。”

蹻脈

陰蹻脈和陽蹻脈的合稱。《靈樞·脈度》:“蹻脈安起安止?”又“蹻脈有陰陽……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指蹻脈有陰蹻、陽蹻的區別,男子以陽蹻為經,陰蹻為絡;女子以陰蹻為經,陽蹻為絡。

①同“蹺”。舉足。《素問·針解篇》:“巨虛者,蹻足(骨行)獨陷者。”

②古代一種治療方法,即舉動手足以導引也。《素問·金匱真言論》:“冬不按蹻,春不鼽衄。”王冰注:“蹻,謂如蹻捷者之舉動手足,是所謂導引也。”

③指蹻脈。即陰蹻、陽蹻二脈。《素問·調經論》:“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

④指陽蹻所生申脈穴。《素問·刺腰痛篇》:“刺直陽之脈上二痏,右蹻上郤下五寸橫屬,視其盛者出血。”王冰注:“蹻為陽蹻所生申脈穴。”

⑤指陽蹻脈。《素問·經脈別論》:“少陰髒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王冰注:“蹻為陽蹻脈。”

骹(qiāo,音敲)

胸脅交分之扁骨。《靈樞·本髒》:“廣胸反骹者肝高,合脅兔骹者肝下。”

繈褓

包裹嬰兒用的布幅。《證治準繩·幼科》:初生兒“必須入繈褓。”《壽世保元》卷八:“初生三五日,宜綁縛令臥,勿豎頭抱出,免致驚癇。”

搶食症

病名。《喉舌備要》:“此症或發在喉中或發在舌上,俱生紅皰,……喉內氣閉不能吞物。”治宜針刺出血,吹冰硼散;須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之。參見嗆喉風條。

搶食風

病名。《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搶食風,又名飛絲毒,口中或食腥鲙之惡物,發泡者。”即嗆食喉風。詳該條。

搶舌喉風

病名。系指肺氣上逆,飲食嗆出的病證。見《咽喉急症秘書》。治宜潤肺疏風降氣。參見還食風條。

①用磚石壘起的障礙,用喻指肌肉。《靈樞·經脈》:“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②指面部蕃蔽部分,即頰側,耳門處。《靈樞·天年》:“使道遂以長,基牆高以方。”

強壯功

氣功功法名。為靜功功法。其練功姿勢有自然盤膝坐、單盤坐、雙盤坐、臥式、站式等。呼吸方法有靜呼吸法(自然呼吸法)、深呼吸法、逆呼吸法(即吸氣時腹壁收縮,呼氣時腹壁擴張)等。同時意守下腹部,藉以集中精神,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目的。也可意守外景,如美麗風景等,以良性意念代替惡念,儘量排除雜念。強壯功對高血壓、神經衰弱、關節炎等病證有較好療效。

強中

病證名。

①陽強不痿,不自覺地有精液溢出。或不能泄精。《諸病源候論·消渴病諸候》:“強中病者,莖長興盛不痿,精液自出。”古代崇尚服石者,內有火毒熾盛;或有腎陰虛虧、腎陰妄動者,均為強中常見病因。前者宜瀉火解毒,用石子薺苨湯、黃連豬肚丸;火盛陰虛者,再加元參、麥冬、生地,或用倒陽湯。後者宜用六味地黃湯、大補陰丸;亦有用蓯蓉丸等方治療者。

②指消渴病之“消腎”。參見該條。

強直

證名。多指身體某部肌肉之強直。《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強直以頸項部尤為多見,亦可表現於周身肌肉。《內經知要·病能》:“強者,筋強;直者,體直而不能屈伸也。”多見於痙、癇、破傷風等病。參見痙、癇等條。

強者寫(瀉)之

治則之一。即實者瀉之。對邪氣亢盛、正氣未虛的病證用攻逐瀉下的方藥或針刺瀉法治療。《素問·至真要大論》:“衰者補之,強者寫之。”

強陰

治法之一。即補陰。亦稱滋補腎陰。是強壯陰精的治法,故稱。臨床上,一般在使用補腎陰藥中,酌加一些壯陽藥,取陽生陰長之義,效用較著。參補陰條。

強陽不倒

病證名。指陰莖常舉而不痿。見《石寶秘錄》卷二。參見強中條。

強行健

清代醫家。字順之。號易窗,後改名健。上海(今屬上海市)人。工山水畫,精醫,乾隆(1736-1795年)間名醫。學宗朱丹溪說,用藥偏於寒涼,人稱“石膏強”。著有《痘證寶箋》六卷(1862年刊),系纂集秦昌遇《痘疹折衷》、聶尚恒《活幼心法》、朱純嘏《痘疹定論》而成。另撰有《傷寒直指》,已佚。

強上

證名。指頸項肌肉拘急而呈上仰狀。《素問·脈解篇》:“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多見於痙病、高熱患者。

強間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大羽。屬督脈。在頭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上1.5寸)。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和左右枕動、靜脈分支。主治頭痛,目眩,煩心,失眠,癲狂,頸項強痛等。沿皮刺0.5-0.8寸,艾條灸5-10分鐘。

強刺激

針灸療法術語。指較大的針灸刺激。針刺以粗長針具,高頻率,大幅度及長時間地撚轉提插,使患者得到強烈感應者為強刺激;灸治則以大炷,多壯,或長時間熏灸為強刺激。適用於體質壯實,耐受性強,或某些需要大劑量刺激的病症,如急性疼痛和痙攣癱瘓等。

㈠(qiáng)

①健壯,有力,與弱相對。《素問·上古天真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素問·脈要精微論》:“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

②勉力。《靈樞·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於學若細子。”

③強盛,亢盛。《素問·至真要大論》:“衰者補之,強者瀉之。”

④“弦”之誤字。《素問·玉機真髒論》:“其氣未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

⑤加強。《素問·五常政大論》:“氣溫之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

㈡(qiǎng)勉強。《素問·熱論》:“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

⑶(jiàng)僵直,不柔和。《素問·熱論》:“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強(qiǎng,音繈)力

指強力入房。即精力不足而勉行房事。《素問·生氣通天論》:“因而強力,腎氣乃傷。”

蜣螂蛀

病名。指節腫脹形似蜣螂者。

①見《醫宗金鑒》卷六十八。生於手指關節處。症見初起不紅不熱不痛,漸漸腫硬,形如蟬腹,又似蜣螂,故而得名。患指功能漸進性障礙,日久方知木痛,漸至腐潰,膿水稀薄淋漓不斷,瘡口難斂。該病相當於指關節結核。治宜補益氣血、活血化瘀之類,病初內服六君子湯,益氣除濕化痰,外用高宮錠子磨薑汁敷貼患處。潰後膿水淋漓者,內服人參養營湯,外貼蟾酥餅子,證治可參見流痰條。

②為脫骨疽的又名。見《外科證治全書》卷三。證治可見脫骨疽條。

槍形

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槍形直上,主風熱。

嗆食啞喉

病名。系指患喉疾,症見嗆食並有聲啞者。可見於咽部腫瘤等症。《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伏邪在肺,聲啞嗆食,六脈遲細,甚屬險症。”治宜疏風宣肺,利咽開音。方以六味湯加減。參見嗆食喉風條。

嗆食喉風

病名。系指由熱毒積於心經致咽喉乾燥疼痛、無痰涎,或氣喘,飲食吞咽有礙,甚則嗆食不下的病證。《焦氏喉科枕秘》:“嗆食喉風熱積心,喉中乾燥立時疼,更無痰涎多氣喘,若還嗆食命無存。”治用順氣利膈湯等加減。

嗆食風

病名。系指胃中伏火,上灼咽喉,或過食膏粱炙煿,醇酒厚味,致咽喉或舌、上齶等處腫生血泡的病證。《喉風論》:“此症因飲食煿炙,膏粱厚味,偶一觸動,陡走血泡,咽喉舌齶,不拘其部,即時脹大,吐咽有妨,宜刺破其泡。”治宜選用五味消毒飲等加減。參見嗆食喉風條。

嗆喉風

病名。系指咽喉乾燥,口中發泡,吞咽有礙,甚而嗆逆的病證。又名飛絲毒、搶食風。多由心經熱毒熏(火旬)咽喉所致。《喉科秘旨》卷上:“此症謂之飛絲毒,口中發泡醜藥(雄精3克,梅片1.5克,膽礬0.3克)覆,燥極點痰熱在心,忽然嗆食終非福。”

嵌指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甲疽。見該條。

嵌甲

病名。出《鮑氏驗方新編》卷二。即甲疽。詳見該條。

欠舌風

病名。又名吹舌喉風。系指因心血虧而火易動,肺氣盈而水不升所致。症見喉風而面白,舌向上,或破或不破。見《咽喉經驗秘傳》。治宜滋陰養血。可選用四物湯、歸脾湯等加減。參見吹舌喉風、陰虛喉風條。

①證名。呵欠頻頻不已。亦稱數欠、善欠、欠伸、呼欠。出《靈樞·口問》。《靈樞·九針》:“腎主欠。”因腎氣不足,或寒邪阻遏陽氣,或氣鬱於胃所致。《金匱要略心典》卷中:“中寒者,陽氣被抑,故喜欠。”《張氏醫通》卷九:“氣鬱於胃,故欠生焉。”

②生理名詞。俗稱呵欠。深呼吸動作,正常人或疲勞時均可出現。

③不足、短少。《靈樞·經脈》:“小便數而欠。”

淺刺

指針刺治病,採用刺人體表淺組織或僅及皮膚的程度。《靈樞·終始》:“脈虛者,淺刺之。”又“癢者,陽也,淺而刺之。”一般在皮肉淺薄之處或重要臟器附近的穴位,或病變部位較淺,屬於熱、虛證候,或體質虛弱及感應靈敏患者,適於淺刺。淺刺雖不致引起不良後果,但應該獲得適當的針感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黔首

指黎民百姓。《素問·寶命全角論》:“黔首共餘食,莫之知也。”

潛趾

病名。指足趾甲嵌入甲溝內者。亦稱嵌甲。多由指甲損傷,鞋窄夾腳等原因所致。症見趾甲嵌於甲溝內,其症狀主要表現為程度不同的疼痛,行走不便。臨床又將其分為硬潛趾和軟潛趾兩類。如局部感染者可形成潛趾炎(甲溝炎)。治宜用手術方法修去嵌入的趾甲。並注意術後應避免感染。

潛鎮

治療學術語。又名鎮潛。鎮靜安神藥和平肝潛陽藥合用,治療因心神浮越表現驚悸失眠或肝陽上亢所致頭痛眩暈的方法,藥用磁石、朱砂、生鐵落、龍骨、牡蠣、真珠母等金石介類重墜之品。

《潛齋醫學叢書》

醫學叢書。“潛齋”為清代名醫王士雄的書齋名。《潛齋醫學叢書》系王氏等醫家所撰輯若干種醫書之合稱,有八種本和十種本之分。八種本包括《言醫》、(裴一中撰,王士雄評選)、《願體醫話良方》(史典撰,俞世貴補)、《醫砭》(徐靈胎撰,張鴻補輯)、《霍亂論》(王世雄撰)、《潛齋簡效方》(附《潛齋醫話》,王世雄輯)、《柳洲醫話良方》(魏之琇輯)、《女科輯要》(沈堯封輯,徐政傑補注)和《重慶堂隨筆》(王學權撰,王國祥注)。十四種本除上述八種外,另有《四科簡效方》(王世雄輯)、《古今醫案按選》(俞震撰,王世雄等評)、《王氏醫案》(周鑅輯)、《王氏醫案續編》(張鴻輯)、《王氏醫案三編》(徐然石輯)及《歸硯錄》(王世雄撰)。王氏學驗俱豐,故所撰輯之叢書為醫林所重,流傳頗廣。八種本有清刻本和鉛印本,十四種本有石印本。

《潛齋醫書五種》

醫學叢書。清·王士雄撰。刊於1854年。包括《王氏醫案》、《醫案續編》、《霍亂論》、《溫熱經緯》、《隨息居飲食譜》五種。現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潛齋簡效方》

醫方著作。一卷。清·王士雄輯。刊於1853年。本書收錄民間驗方100餘首,分為頭風、面皺、肺癰等40餘類予以簡要論述,選方大多簡便實用。未附王氏所撰《潛齋醫話》。現存清刻本和民國鉛印本。

潛陽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法。治療陰虛而肝陽上亢的方法。肝陽上亢,可見頭痛眩暈、耳鳴耳聾、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健忘心驚、肢體麻木或震顫等症。用牡蠣、生龍骨、生石決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質重鎮墜的藥物以收斂虛陽。本法常與平肝、滋陰等法同用。

幹天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八種物質現象命名者。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即天廓。詳該條。

幹騷

古病名。指一種傳染性皮膚病。出《五十二病方》。即疥瘡。證治參見疥瘡條。

幹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據八卦名稱予以命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幹廓又名天廓,詳見天廓條。

《乾坤生意》

綜合性醫書。二卷。明·朱權撰。約刊於14世紀末。內容分述用藥大略、運氣、各科病證治法以及丹藥、膏藥、針灸等、卷帙不多,包羅頗廣。現存明刻本。

幹疽

病名。指生於肩之前廉(肩峰前側)的無頭疽。出《外科真詮》卷上。屬於癰疽之一種,證治可參見癰疽條。

鉗上

也稱“鉗耳”。指耳鉗直上額角入發際的頭維穴。《靈樞·衛氣》:“手陽明……標在顏下合鉗上也。”

鉗耳

即“鉗上”。《靈樞·根結》:“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

眼科手術器械。見《眼科菁華錄》。鋼鐵製成。多用於取出眼內異物。似今之眼科手術鉗。

錢原浚

宋代醫家。字彥深。號愈庵。鎮江(今江蘇鎮江)人。通曉醫術。家有藏書數千卷,常摘錄精要,加以點校。撰《集善方》三十六卷,今佚。

錢瑛

明代兒科醫生。字良玉。蘇州(今江蘇蘇州)人。其父為錢宗道,世傳小兒醫。宣德(1426-1435)年間於太醫院任職。其子恒、愷、悌、愃,皆繼父業。

錢乙(約1032-1113年)

北宋兒科學家。字仲陽。祖籍錢塘(今浙江杭州),至其曾祖時北遷,定居於鄆(今山東東平)。父錢穎,善醫,東遊海上不返。幼年由姑母收養,成年後從姑父呂氏學醫,為方不拘泥於古法,時出新意。尤精通《本草》諸書,詳辨闕誤。臨證以擅長兒科病聞名。元豐(1078-1085)年間至京師因治癒長公主之女疾,授翰林醫學。又以黃土湯治癒皇子瘈疭病,而擢為太醫丞,賜金紫。後因病辭退。錢氏專業兒科六十年,積累了豐富的臨證經驗,對一些常見小兒病如驚風、吐瀉、咳嗽、天花、麻疹等的診斷、預後及治療,均有進一步的發展。又根據小兒病理特點,總結出以五臟為綱的兒科辨證方法及治療上柔潤的原則。其學術見解,對中醫兒科學以至整個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影響很大。錢氏善於化裁古方和創制新方,如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湯,治小兒心熱的導赤散,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異功散,以及治腎陰不足的六味地黃丸等在臨床上均有較好的療效,為後世醫家所推崇和應用。其理論、臨床經驗及醫案,經閻孝忠加以整理而成《小兒藥證直訣》三卷(約1114年)。

錢養庶

明末醫案。號小休居士、處士。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擅長產科,嘗將蘄陽(今湖北蘄春)陳氏所著保產之書,加以增訂,更名為《繡閣保生書》(1631年)。該書詳載難產、受胎保護、臨產斟酌、產後當知等內容。可供產科臨床之用。

錢秀昌

清代傷科學家。字松溪。上海(今屬上海市)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臂部骨折,經時醫楊雨蒼治療,遂從之學傷科,後以傷科名於當地。撰有《傷科補要》四卷,附以驗方歌訣,並載有楊木接骨法治愈粉碎性骨折骨不連之經驗。內容簡明實用,流傳頗廣。

錢雄萬

清末醫家。字心榮。江蘇武進人。世以醫為業。嘗著《醫津》兩卷(1923年由其子孫刊行)。該書以脈法冠其首,後列有五十餘種雜症論治。孫鈞(字同增),亦有醫名。

錢聞禮

南宋醫家。紹興(1131-1162)年間任建寧府(今福建建甌)通判。通曉醫術,尤精傷寒。撰《傷寒百問歌》四卷,共九十三首。

錢松

清代醫家。字鏡湖。浙江紹興人。曾任太醫院院使。醫道甚精,尤擅治痧脹。撰有《痧脹名考》(1826年),主張痧脹治當隨經調治,泄毒於表,攻毒於裏,以克削為主,不可妄用補益之法。此外,尚繪有《臟腑正伏側人明堂圖》四幅(1819年)。

《錢氏兒科案疏》

兒科醫案著作。二冊。宋·錢乙原作,近人張山雷疏注,何光華參補。本書內容大體分兩部。其一為張山雷氏將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中所錄的兒科醫案23則及醫案中所用的方劑加以注釋。其二為何光華補入萬全、繆仲醇、江瓘、喻昌等人的兒科醫案22則及其治療方劑,並予以補注。卷末附薛己在《薛氏醫案》中所摘錄的錢乙兒科醫案的評注,作為對照。現存1923年上海大東書局鉛印本。

錢若金

清代醫家。號靜齋。上海(今屬上海市)人。世代業醫,均以婦科知名。深得家傳,道光(1821-1850)年間於本邑開辦恒裕堂藥肆。

錢臨

清代醫家。字淮可,一字北山。浙江嘉興人。生活於乾隆(1736-1795)年間,先學儒,後習醫。纂有《立齋醫案疏》四卷、《薛案辨疏》兩卷。

錢雷

明代醫家。字豫齋。四明(今浙江寧波)人。曾對《臟腑證治圖說人鏡集》(未著撰人)八卷本進行增補,另補撰《人鏡經附錄》兩卷,刊行於萬曆三十四年(1608年)。

錢孔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錢孔穴,度乳至臍中,屈肋頭是,灸百壯,治黃疸。”即當乳頭至臍中連線與肋弓下緣交點處。近代《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定位於胸膛窩下三寸,正中線左右旁開各2.5寸處。

錢峻

清初醫家。字青棆。浙江吳興人。輯有《經驗丹方彙編》(1707年),該書選方精審,所錄之方均為作者親驗,切合臨證實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經陳彥吾續補更名為《觀心書屋經驗良方》。

錢經綸

清代醫家。字顏臞。一字業巨。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每遇貧病之人常施診,多有稱道。康熙(1662-1722)年間曾名震一方。撰有《脈法須知》三卷(1855年),有助於初學。另撰述傷寒若干卷,未梓。

錢潢

清代醫家。字天來。虞山(今江蘇常熟)人。中年時曾患傷寒,痛痹幾殞,得治而愈。遂立志習醫。精研《內經》、《傷寒論》,認為仲景之方,無能愈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編次,成無己之注釋,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主張仲景之學當上溯《素問》、《靈樞》,故撰《重編張仲景傷寒證治發明溯源集》(簡稱《傷寒溯源集》)十卷(1707年)。該書對《傷寒論》傳世之條文,重新編訂,詳加詮釋,在論述、析義、辨誤、主治等方面,頗見創見,對後世影響很大。

錢櫰邨

清代醫家。玉峰(今安徽秋浦)人。長於兒科,尤精推拿。曾將其岳父錄之的《幼科推拿》和《推拿廣意》二書合輯為《小兒科推拿直錄》(1793年)。該書繪圖精細,詳列諸穴及各種推拿手法。

錢宏

明代醫家。字江樓。古杭(今浙江杭州)人。宋錢乙裔孫,以太醫院醫士登科第。精於幼科,於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刊家傳徐用宣刻本《袖珍小兒方論》十卷,以應兒科臨床之需。

錢國祥

清代醫家。號吳下迂叟。江蘇吳縣人。認為醫生應熟諳身體內景,欲辨證施治準確必先明藥性,乃撰《身體解》、《藥性要略》兩書。另有《外科便方》五卷(1898年)、《外科腫瘍主治類方》等。

錢國賓

明代醫家。字君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臨證多有奇效。著有《女科百病問答》四卷、《女科百病補遺》一卷、《備急良方》一卷及《壽世堂醫案》。然考其《女科百病問答》與題為朱震亨纂輯之《產寶百問》內容相同。

錢萼

明代醫家。嘉善(今浙江)人。名醫殳珪之孫婿,曾從殳珪學習灸術,遂精於醫,聞名於當地。輯有《醫林會海》(亦作《醫林驗海》)四十卷,已佚。

錢大用

明代醫家。精於兒科。曾撰集諸家小兒效驗方,集為《活幼全書》八卷,附一卷(1495年)。另撰有《錢氏小兒方考》。

前陰漫腫

病證名。見徐大椿《女科指要》。多因孕婦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或肝經濕熱下注,以致前陰漫腫、疼痛,若因脾虛者,兼見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帶下清稀,治宜健脾利濕,方用四苓湯;因肝經濕熱者,兼見煩躁易怒,口苦脅痛,帶多色黃,治宜舒肝解鬱,清熱利濕,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或龍膽瀉肝湯。

前陰

人體部位名。又稱下陰。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外口的總稱。《素問·厥論》:“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前囟

人體部位名。指嬰兒出生後,左右頂骨與額骨形成的菱形骨間隙。參囟條。

前神聰

經外穴名。出《類經圖翼》。在頭部中線,入前發際4寸,或於百會穴前1寸取穴。主治中風,頭痛,眩暈,癲癇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前蹻

病名。難產證型之一。清·員從雲《產科一得》:“臨產兒頭偏抵陰前也。”屬異常分娩中的頭先露。參見偏產條。

前後血

病狀名。即大小便出血。出《素問·腹中論》。

前後配穴法

針灸配穴法之一。前,指頭面,胸腹;後,指枕項、腰背。前後穴位相配,稱前後配穴法。如眼病取面部的睛明和枕部的風池;胃病取腹部的中脘、梁門,背部的胃俞、脾俞等。俞募配穴法也可歸於此類。參見該條。

前後不通

病證名。五實之一。出《素問·玉機真藏論》。即大小便閉塞不通。參五實條。

前後

生理學名詞。前指小便,後指大便。《素問·繆刺論》:“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

前關

經穴別名。所指有二:

①出《千金要方》注。即瞳子髎。見該條。

②太陽穴別名。《太平聖惠方》:“前關二穴,在目後半寸是穴。亦名太陽之穴。”參見太陽條。

前穀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陽小腸經。滎(水)穴。在小指尺側,第五掌指關節前方,掌指橫紋端凹陷處,赤白肉際,握拳取穴。一說“在手小指外側,第二節紋頭”(《針灸集成》)。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及指掌側固有神經,及有自尺動、靜脈的指背動、靜脈。主治熱病無汗,頭痛項強,耳聾,耳鳴,目赤,鼻塞,咽痛,痄腮,產後無乳,手指麻木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前發際

①經穴別名。出《刺疔捷法》。在太陽穴直上3寸,當發際處。主治顏面疔瘡。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發際穴。見該條。

前頂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3.5寸(百會前1.5寸)。額神經分支和枕大神經分支的會合處,並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主治癲癇,頭痛,眩暈,鼻淵,目痛,顏面浮腫,小兒驚癇等。沿皮刺0.5-0.8寸,艾條灸5-10分鐘。

前承山

推拿穴位名。位於小腿前方。與承山穴相對。治急驚。《厘正按摩要術》:“前承山,在足三裏下,與後承山相對。”

前臂托板

正骨器械之一。可用於限制已整複固定的前臂發生旋轉及下垂,使患肢保持於功能位置,從而利於骨折斷端癒合。該器械多用木質材料製作,所需長度應從尺骨鷹嘴到手指端,寬以前臂橫徑為度,為便於手握,可於遠端作一圓術柱形把手,並將其置於病者患臂下,掛頸部將患肢懸於胸前。

前閉

證名。小便閉塞不通。前指前陰。《素問·厥論》:“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類經》卷十五:“肝經之脈環陰器,故為前閉不通。”詳癃閉條。

前板齒

解剖結構名。即門牙。《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太陽中暍,……前板齒燥。”參門牙條。

《謙齋醫學講稿》

醫論著作。秦伯末撰於1964年。全書選錄作者有關中醫學術方面講稿十二篇,包括臟腑發病及用藥法則、五行生克的臨床運用、氣血濕痰治法、種種退熱法、溫病、肝病、水腫、腹瀉、感冒論治等專題。每篇講述均能結合個人臨床經驗闡發祖國醫學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的經驗知識,深入淺出,明白易懂,並附治療病例。

《謙益齋外科醫案》

醫案著作。清·高秉鈞撰。治案按人體部位及病種分二十部,九十七病種,分門別類匯輯。作者強調整體觀念,認為外科疾病“病雖在外,而其本在內”。因此,每證詳辨八綱,隨證立法處方,並指出防止病情惡變及病後調理之法。案末附瘍科日用丸散膏丹論略,闡述若干外用藥的藥理、效能,可供臨床參考。現存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

牽正

經外穴名。在耳垂前0.5-1寸。在咬肌中。正當面神經頰支,上前方有腮管,深部有咬肌動、靜脈分支。主治面神經麻痹,腮腺炎,口腔潰瘍等。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牽引法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參見該條。

牽推複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適用於肘關節脫位的整複。局麻後使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向上,屈曲肩、肘關節,一助手位於患者胸前,雙手緊握患腕上部,沿前臂縱軸方向牽拉,術者用雙手拇指頂住鷹嘴部,餘指呈環狀勾住肱骨遠端,以配合助手對抗牽引,如感到複位的聲響時,即已複位。

牽拉肘複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適用於牽拉肘(即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的整複。如以右肘為例:手法複位者坐於患者患肢外側,以左手拇指置於患肘橈骨小頭部,餘指對握肘內側;右手拇指置於患腕之背側餘指對握掌側。當右手持患臂作旋後同時牽引伸肘動作時,左手拇指下壓橈骨小頭,當醫者感到複位的滑動聲後,可再作2-3次伸屈肘關節的活動即可。或作短時間之外固定休息更佳。

牽拉肘

病名。即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又稱曲(月秋)骱假性脫骱。該病多因過度牽拉小兒手臂所致。傷肘部可呈現半曲屈位,自覺肘外側部疼痛,前臂呈旋前位而垂於體側,功能活動障礙,尤其不能旋後、屈伸及取物活動,且橈骨小頭處有明顯壓痛。治宜採用牽拉肘複位法,或手翻托複位法。

牽法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世醫得效方》:“理腰痛,病人正東坐,收手抱心,一人於前據躡其兩膝,一人後捧其頭,徐牽令偃臥,頭到地,三起三臥便差。”參見拉法條。

牽抖

推拿方法名。牽拉並抖動病人的肢體,如腰部牽抖,使病人俯臥,雙手抓住床頭,術者兩手握住其兩踝上部,用力向下牽引,然後放鬆,作左右擺動,待患者腰部肌肉鬆弛時,突然抖顫腰部3-4次。然後再用力向下牽引。常用於急性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等症。

遷正位

運氣術語。即主司之六氣應時而至,因而氣候相對正常。《素問遺篇·本病論》:“正司中位,是謂遷正位。”

千日瘡

病名。生於肌膚之良性贅疣。出《外科啟玄》卷七。又名疣、疣瘡,俗稱瘊子,或名尤。系因風邪搏於肌膚而生者,或因肝虛血燥,筋氣不榮所致。其好發部位以手背、指背、頭面以及頸項、背部為多見。動起小如粟粒,漸至大若黃豆,突出皮表,色灰白或汙黃,表面呈現蓬鬆枯槁,狀如花蕊。所發之數多少不一,少者獨一,多則甚至數十者,或散在或群聚,並無一定規律。一般無自覺症狀,若受擠壓則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磨擦時易於出血。治療多用外治,例如外用雞肫皮擦之,或以鴉膽子仁搗爛塗敷布裹,亦有單用艾灸燒灼之法者,多能獲效,易再發。贅疣多發者,除外治法治療外,有用熟地、制首烏、紅花、白芍、當歸、杜仲、牛膝、川芎、川山甲等組方水煎內服以期取效者。即現代之尋常疣。

《千金翼方》

方書名。三十卷。唐·孫思邈撰於682年。本書是作者為補充其所撰《備急千金要方》而編集。蓋取“輗軏相劑”“羽翼交飛”之意。卷一藥錄纂要,總論采藥時節、藥名,產地及用藥法等;卷二-四本草;載述包括《神農本草經》在內的幾百種藥物的性味功用、主治產地、採制及七情忌宜等。卷五-八婦產科病;將婦科疾病獨立卷次列於諸科之首足見其對婦科之重視。所論婦女胎產崩傷等疾甚詳並記述婦女保健及化妝用品的配製方法等。卷九-十傷寒病;是其晚年獲見張仲景《傷寒論》之後加以深入研究,開創了“方證同條,比類相附”研究方法之先河。為後世方有執“三綱鼎立說”打下了基礎。卷十一闡述胚胎發育、產育及小兒雜病。卷十二-十五養生、辟穀、退居、補益;其中不乏精闢之論和有效方法。卷十六-十七中風;卷十八-二十雜病;卷二十-二十二萬病、飛煉;卷二十三-二十四瘡癰;卷二十五色脈;卷二十六-二十八針灸;卷二十九-三十禁經(祝由科)。書中收載了不少唐以前的醫學論述及方藥,也採錄了一些國外醫學資料(如婆羅門、高麗等)。取材廣博,內容豐富。現存宋、元、明、清歷代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千金十一穴歌

針灸歌訣名。見《針灸大全》。內容列舉十個常用效穴,較《天星十二穴歌》少承山、太沖、通裏,而多一後溪。全文為:“三裏、內庭穴,肚腹中妙訣;曲池與合穀,頭面病可徹;腰背痛相連,委中、昆倉穴;胸項如有痛,後溪並列缺;環跳與陽陵,膝前兼腋脅。可補即留久,當瀉即疏泄。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千金方養生書

見世醫得效方條。

《千金方衍義》

書名。三十卷。清·張璐撰。刊於1698年。本書對《備急千金要方》進行校勘,並就其中收載的方劑(不包括其中的醫論,藥物和針灸),予以注釋發揮即所謂“衍義”。此外,書中還闡述了立方法則中的“反用、激用之法”。對於某些峻利藥物之方劑,尤能斟酌南北風氣之不同,人身稟賦之強弱而予以化裁。現存初刻本及其他清刊本。

《千金方》

書名。統指《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詳本條。

《千金寶要》

書名。六卷(又有八卷本或十七卷本,後本系析篇為卷)。宋·郭思編。刊於1124年。系取孫思邈《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簡、便、驗方及針灸法彙編而成。共分婦人、小兒、中毒等17篇。其中醫論一篇,系摘錄《千金方》中有關病機、制藥等內容編成。1124年,將此書刻碑於華州公署,以廣流傳。明景泰六年(1455年)楊勝賢始易木版梓行。1522年王守中喜其方之簡便,藥之近易,而天下遊耀州真人問者歲無虛日、日無虛時,因刻石於洞前,至今猶存。現存多種清刊本及石印本、拓印本。

髂窩流注

病名。指發生於髂窩部肌肉深處之流注。流注病之一種。即縮腳流注。詳見該條。

髂(qià,音洽)

髂骨。腰以下腹兩側的骨。《素問·長刺節論》:“刺兩髂髎季脅肋間。”

掐中指甲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掐中指甲法,將兒中指甲上面輕輕掐之,止兒瀉。”《厘正按摩要術》:“掐中指甲,醫者以大指入兒中指甲內,著力掐之,治急慢驚。”

掐五指爪甲

小兒推拿方法名。重掐小兒五指的爪甲處。《保赤推拿法》:“掐五指爪甲法,治驚嚇,若不醒,再拿精寧、威靈二穴。”

掐揉中指節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小兒按摩經》。用手指掐病兒中指第一節橫紋,掐後揉之。治泄瀉,咳嗽等症。

掐揉五指節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掐揉五指節法,此法治風痰咳嗽,口眼歪斜,……用右大指甲掐之,複以右大指面揉之,男左女右。”

掐法

推拿手法名。又稱爪法。用指甲按壓穴位。用力較重而刺激面積較小,為開竅解痙的強刺激手法。常用於暈厥、驚風等證。《幼科推拿秘書》:“掐者,用大指甲,將病處掐之。”《厘正按摩要術·立法》:“掐之則生痛,而氣血一止,隨以揉繼之,氣血行而經舒也。”

①器具,用具。《靈樞·脹論》:“臟腑之在胸脅腹裏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

②指特有受盛作用的器官。《素問·六節髒象論》:“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③指人體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靈樞·經筋》:“足陽明之筋……上結於脾,聚於陰器。”

④器物。泛指有形的具體事物。《素問·六微旨大論》:“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⑤指身體。《傷寒論·序》:“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

契紹

契,相合;紹,繼承。即相合相承之意。《靈樞·衛氣》:“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泣涕

即眼淚。《廣雅·釋言》:“涕泣,淚也。”《靈樞·口問》:“故悲哀愁憂則心動……液道開,故泣涕出焉。”

名詞。

①指眼淚。《靈樞·口問》:“人之哀而泣涕出者。”《靈樞·五癃津液別》:“悲哀氣並,則為泣。”

②哭而無聲謂之泣。

③與澀為同義詞。《素問·五藏生成》:“凝於脈者為泣。”

氣子

病名。見《喉科杓指》卷三。多由氣鬱痰凝,複感風熱而發。系指喉間腫起,形如赤珠,色紫或白,吞咽障礙的病證。《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氣鬱,及時風熱而起喉間,形如赤珠,或紫或白,犯之即痛,日久則嗌氣。治者挑破去血,吹秘。”內治宜清熱消腫,理氣解鬱。用清氣利咽湯、黃連溫膽湯等加減。若膿成則以刀針刺破出膿。吹冰硼散。參見諸喉風條。

氣壯痔

病名。由於情緒激動而發之痔者。見《外科大成》卷二。該痔多因患者情緒刺激,或起居不慎等情緒波動而誘發。或遇勞苦氣怒酒色過度所致者。其證:“發則腫脹,形若核桃,堅破如石,俟氣消毒散則可平復如初,惟戒氣怒,不須醫治。”

氣注

九注之一。《諸病源候論·氣注候》:“風邪搏於肺氣所為也,肺主氣,氣通行表裏,邪乘虛弱,故相搏之,隨氣遊走衝擊,痛無定處,故名為氣注。”

氣腫

病證名。

①水腫以氣滯為主者。《丹溪心法·水腫》:“氣腫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脅脹膨。”多因氣滯濕鬱水凝所致。治宜理氣化濕,消腫除滿,用橘皮煎丸、加味枳術湯、控涎丹、推車丸、增損流氣飲等方。

②皮膚局部腫痛。《諸病源候論·氣腫候》:“氣腫者,其壯如癰,無頭,虛腫,色不變,皮上急痛,手才著,便即痛,此風邪搏於氣所生也。”

氣中

①類中風之一。又名中氣。多由七情氣結,或怒動肝氣,氣逆上行所致。證見忽然僕倒昏迷,不省人事,牙關緊急,手足拘攣,其狀與中風無異,但口內無涎聲。此證只是中氣,不可妄投取涎發汗等藥,反生他病。可與七氣湯,分解其氣,散其壅結。《醫宗必讀·類中風》:“氣中身冷,急以蘇合香丸灌之,候醒,以八味順氣散加香附,或木香調氣散。”

②經外穴名。出《醫學綱目》。亦稱氣沖。在臍下1.5寸,前正中線旁開1.5寸處。主治婦女血弱氣喘,腹痛腸鳴。直刺1-2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氣滯腰痛

病證名。腰痛之一。見《醫學入門》卷三。因憂思或閃挫跌撲而氣滯不行所致腰痛。證見腰痛連腹脅脹滿,其痛如刺,或痛處走注不定。治宜行氣調氣,用沉香降氣湯、七香丸、烏藥順氣散等方。

氣滯痛經

病證名。屬痛經證型之一。多因情緒不舒,肝氣鬱結,氣滯血澀,沖任血行鬱阻,不通則痛。症見經前或經行時下腹脹痛,或兼胸乳脹悶不舒,經行澀滯不暢。治宜行氣開鬱止痛。方用加味烏藥湯、七制香附丸、金鈴子散、延胡索散等。

氣滯經行後期

病證名。屬經行後期證型之一。多因鬱怒傷肝,氣機不暢,氣鬱血滯,沖任受阻,經血不能按時下達胞宮。症見月經經期延後,經量較少,色正常或黯紅有塊,排出不暢,精神鬱悶,或少腹脹痛,或乳脹脅痛等,治宜行氣開鬱,方用加味烏藥散、七制香附丸等。

氣滯經閉

病證名。屬經閉症型之一。多因情志失調,鬱怒傷肝;或生活環境突然改變,精神過度緊張;或受刺激,使肝氣鬱結,氣滯血澀,阻滯沖任而致月水不通。症見月經週期由先後不定漸至閉經或驟然停閉,少腹脹痛拒按,情志抑鬱,心煩易怒,胸脅或乳房脹痛滿悶等,治宜行氣開鬱調經。方用烏藥散、七制香附丸等。

氣滯腹痛

病證名。見《赤水玄珠·腹痛門》。氣機結滯所致腹痛。詳氣結腹痛條。

氣滯

病證名。指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可因飲食邪氣,或七情鬱結,或體弱氣虛不運所致。隨所滯之處而出現不同症狀。氣滯於脾則胃納減少,脹滿疼痛;氣滯於肝則肝氣橫逆,脅痛易怒;氣滯於肺則肺氣不清,痰多喘咳。氣滯於經絡則該經循行路線相關部位疼痛或運動障礙,或相應的症狀。氣滯過甚可致血瘀。

氣痔

病名。指因情緒因素而發之痔者。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該痔之作多因風邪蘊積腸間,情志過激,酒食所傷所致。證見肛門部位腫突,大便難而血出,腹脅脹滿,甚或形成脫肛良久而不能入。治療當辨證施治。因風邪蘊積者,可選用威靈仙丸加減;因情志過激而發者,可選用加味香蘇飲;若因酒食所傷者,可用橘皮湯。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氣至病所

針刺術語。“氣”指針下的得氣感應。《靈樞·九針十二原》:“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氣至病所,指針刺感應通過一定的手法,到達了病痛部位。

氣之陰郤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醫學原始》名陰郤。即長強。見該條。

氣蒸

二十三蒸之一。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氣蒸,遍身熱。”

氣針

①毫針。與火針相對而言。《針灸聚英》:“氣針者,有淺有深,有補有瀉,候氣候邪之難,不可誤行,恐虛者反瀉,實者不宣,又以為害。”又:“若氣針微細,一出其針,針孔即閉,風邪不出,故功不及火針。”

②將消毒過的空氣或氧氣注入穴位的方法。

氣障

病證名。見劉河間《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四。《異授眼科》:“白睛屬肺,病則白睛腫起,多生瘀肉,有淚,或白膜侵睛,名曰氣障,其病在肺”。臨床上應詳審病因,辨證用藥。

氣脹

病證名。

①脹病之一。一名(月真)脹。出《素問·脈要精微論》。《仁齋直指方·脹證》:“七情鬱結,氣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體腫大,四肢瘦削,是為氣脹。”氣虛、氣熱、氣寒亦可致氣脹。治宜行氣疏導之劑,用木香、檳榔、枳殼、青皮、陳皮、厚樸之類。

②即鼓脹。《醫碥》卷三:“氣脹,又名鼓脹,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乎鼓也。”

③眼科病證名。《目經大成》卷二:“此症睛無所苦,但氣輪一處二處虛虛壅起而不紅不紫,或圓或長或中斷,隱若魚腹中之白泡”。即狀如魚胞。治宜瀉肺清熱,方用瀉白散加減,參見狀如魚胞條。

氣暈

病證名。因氣鬱痰逆所致眩暈症。《東醫寶鑒·外形篇》:“氣暈。七情過傷,氣鬱生涎,痰涎迷塞心竅而眩暈,眉棱骨痛,眼不可開。宜玉液湯、補虛飲。”

氣月

運氣術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指由初之氣至終之氣各氣所主的月份。

氣原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中極。見該條。

氣鬱怔忡

病證名。《不居集》卷二十二論氣鬱怔忡:“失意之人,懷抱抑鬱,氣生痰涎,涎與氣搏,心神不寧,脈必沉結,或弦者是也。”治宜疏肝和營,解鬱化痰,用消遙飲、益營湯、溫膽湯等方。

氣鬱血崩

病證名。屬血崩症型之一。多因暴怒傷肝,氣亂血動,血液妄行,致成崩漏。症見突然陰道下血量多,色紫紅有塊,煩躁易怒,胸脅不舒。治宜止血以治標,方用固沖湯;待血量減少後,再以疏肝解鬱,方用逍遙散加炒香附、青皮。或用醋炒香附為細面,每次口服10克,米飲送下。

氣鬱眩暈

病證名。又稱氣暈。見《證治匯補·氣鬱眩暈》:“七情所感,髒氣不平,鬱而生涎,結而為飲,隨氣上逆,令人眩暈。”證見頭目昏眩,精神抑鬱,心悸怔忡,時時面部發熱,眉棱骨痛,嘈雜噁心,脈沉等。治宜解鬱化痰,安神定志,用十四友丸、茯神湯、化痰玉壺丸等方。

氣鬱脅痛

病證名。七情過度,肝氣鬱結所致脅痛,見《東醫寶鑒·外形篇》。治宜沉香降氣散、枳殼煮散、枳殼散、桂枝湯、小龍薈丸。

氣鬱脘痛

病證名。氣機鬱滯所致胃脘痛。多由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橫逆犯胃所致,故又稱肝胃氣痛。證見胃脘脹痛,痛常遊走,連及兩脅,噯氣頻繁,嘈雜吐酸等。治宜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湯、沉香降氣散、金鈴子散等。

氣鬱吐血

病證名。氣機鬱滯所致吐血。證見惡風寒,面色晦滯,口苦口酸,噁心喜嘔,脈澀。治以舒鬱為主,宜逍遙散加丹皮、茱萸、黃連、梔子之屬。血止後,繼用六味丸滋陰。

氣鬱

病證名。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因情志不舒,氣機鬱結所致。證見胸滿脅痛,噫氣腹脹。治宜行氣解鬱,用氣鬱湯、木香調氣散、七氣湯、越鞠丸等方。氣鬱生痰者,用溫膽湯、半夏厚樸湯、上下分消導痰湯。氣鬱化火者,用加味逍遙散等方。

氣俞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京門。見該條。

氣有餘便是火

病因病理學術語。出《丹溪心法》。陽氣偏盛,呈現病理性的機能亢進,導致各種火症。如由於陰液不足,陽氣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齦腫痛等虛火上炎證候。又如五志、七情過極,出現陽亢或氣鬱化火的肝火、膽火、胃火、心火等證候。

氣由髒發

生理學名詞。見《四診抉微》。指神氣、精氣皆源於五臟。五臟精氣的盛衰和病變,會反映到氣色的變化。

氣壅喉痹

病名。多由痰毒邪火之氣壅塞肺系,肺氣閉鬱,氣機不利所致。症見咽喉腫痛,痰涎稠粘,身發寒熱。治宜宣肺氣、祛風痰、清熱毒。用荊防敗毒散加減。若痰多者,上方合二陳湯加減化裁治之。

氣癰喉閉

病名。系指因邪毒結聚壅塞喉間而發之喉閉。《瘡瘍經驗全書》卷一:“此症為因聚毒塞於喉間痰涎稠實發寒熱者。”本病治宜疏散外邪,解毒消腫。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參見喉閉條。

氣癰

病名。出《咽喉脈證通論》。指因鬱怒所生之咽喉癰腫。《秘傳喉科十八證》:“此症因惱怒傷肝,肝血不和,以致肺氣壅塞,火熾上升,發於喉間。其狀帝丁之上,紅腫作痛,或有連及兩邊者,寒熱大作。”治宜宣肺瀉熱,疏肝解鬱。用逍遙散加防風、黃芩等治療。

氣癭

病名。五癭之一,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氣癭多因情志抑鬱不暢而發,或由水土因素所致。其症見頸部暫生腫物,邊緣整齊,皮色與正常無異,按之比較柔軟,可因喜怒等情志之關係而增大或縮小。治宜宣通肺氣,祛風痰,清熱毒。選方多用五癭丸,或用四海舒鬱丸,或用海藻玉壺湯化裁之類。近世多選用碘製劑,或可按病情考慮針灸治療,或作手術切除術。

氣淫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氣候失常,時令未到而氣先至,屬太過之氣。《素問·六節髒象論》:“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

氣陰兩虛

病因病理學術語。又稱氣陰兩傷。常見於熱性病過程中,熱在氣分,汗出不徹,久而傷及氣陰;或熱盛耗傷津液,氣隨液脫;或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也可見於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症見口渴、氣短等。治宜益氣生津養陰。

氣翳

病名。多由肝經風熱或濕熱,鬱久傷陰,瘀血凝滯所致。《目經大成》卷二:“此症目赤痛、眵淚都可。但青睛(即黑睛)如濁煙籠罩,色澤欲死。甚者若混鏡呵氣,不能照人面目,以側面視之,始隱隱微見金井(即瞳神)。……究其病源,乃熱症寒藥,交傷脂膜,而又靳惜藥餌,神勞歲久,不為將息而致。分明是外障,而風輪光滑,無障可去,故曰氣翳。”類似今之角膜實質炎。內治:肝經風熱者,宜祛風清熱,平肝退翳,用地黃散加減;熱甚血瘀者,宜清熱瀉火,活血祛瘀,用龍膽瀉肝湯加活血化瘀之品;陰虛濕熱者,宜養陰清熱除濕,用甘露飲重加土茯苓。外治:以退障為主,可點磨障靈光膏。

氣宜

治療學名詞。指根據六氣的淫勝而採取適宜的治療措施。《素問·至真要大論》:“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氣噎

五噎之一。出《諸病源候論·否噎病諸候》。證見心悸,上下不通,噫噦不徹,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師七氣湯。

氣腰痛

病證名。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腰痛。見《東醫寶鑒·外形篇》。詳氣滯腰痛條。

氣眼

病證名。多由鬱怒傷肝而起。《銀海精微》:“眼昏而淚,胞腫而軟,上壅朦朧,酸澀微赤,是謂之氣眼”。治宜疏肝解鬱。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

氣血虛弱痛經

病證名。屬痛經證型之一。多因體虛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氣血虛弱,精血不足,經期血海溢瀉,勢必更虛,沖任失養,虛滯作痛。證見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有空墜感,月經色淡量少質清稀,伴有面色蒼白或萎黃不華,精神倦怠。治宜益氣養血止痛,方用聖愈湯、十全大補湯,或用民間方:紅糖、生薑等量,蒸後口服,每次一食匙。

氣血雙補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補法。是以補氣藥與補血藥並用治療氣血俱虛之證。氣血俱虛多見面色蒼白,頭暈心悸,氣短乏力,舌質嫩淡,脈細弱,用八珍湯。

氣血失調

病因病理學名詞。氣與血失去互相協調作用的病機。生理上,氣血是相依相附的,氣以生血,血以養氣,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人若有病,氣病可以影響血病,血病可以影響氣病。如氣滯可致血滯,血滯亦可致氣滯,出現疼痛、血瘀等症;氣逆可致血逆而上溢,出現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氣虛不能統攝血液,可使血不循經而見便血、尿血、月經不調、崩漏、皮下出血等症。臨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經不調、慢性出血等病證,多與氣血失調有關。

氣血俱虛頭痛

病證名。氣虛、血虛證候並見的頭痛。見《蘭室秘藏·頭痛》。《脈因證治·諸頭痛有六證》:“氣虛,因下部氣虛,上攻,溫溫而痛者,異乎邪毒所攻。”《張氏醫通·頭痛》:“因血虛而痛者,痛連魚尾,善驚惕,其脈芤或沉數。”氣血俱虛頭痛,則血虛、氣虛二證並見。治以調中益氣湯加川芎、蔓荊子、細辛。

氣血沖和

生理學名詞。指氣血協調,運動通暢。《丹溪心法》:“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氣與血是相互依存的,血有賴於氣的推動而流行,氣也賴於血的供養而發揮作用,故有“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的說法。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有賴於氣血功能的協調來維持,一旦失調,即可發病。

氣血辨證

診斷學術語。系一種內傷雜病的辨證方法。即以氣、血的病證為綱進行辨證。屬氣血痰食辨證的一部分。詳該條。

氣穴

①指腧穴。因穴位與臟腑經絡之氣相通,故名。《素問·氣穴論》:“氣穴之處,遊針之居。”參見腧穴條。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胞門、子戶。屬足少陰腎經。沖脈、足少陰之會。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另說在臍下2.5寸,旁開0.5寸(《針灸甲乙經》);臍下3寸,旁開1.5寸(《針灸資生經》)。布有肋下神經及髂腹下神經的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的肌支。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不孕,帶下,腹瀉,小便不利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氣虛自汗

病證名。見《紅爐點雪》。由氣虛衛不固表所致自汗出。症見自汗惡風,汗出常冷,疲乏無力,脈微而緩或虛大。治宜益氣固表,用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等方。

氣虛中滿

病證名。氣虛所致脘腹脹滿。見《醫林繩墨·膨脹》:“由其忿怒太甚,不能發越,鬱結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滿也。久而不食,以致氣虛,則曰氣虛中滿。”治宜消補兼施,用消導寬中湯。

氣虛則寒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陽氣不足出現陰寒的病機。陽氣不足則不能溫養臟腑,致使臟腑的活動和代謝功能相應減弱,出現惡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不渴、面白舌淡、尿清便溏、脈沉遲或細弱等虛寒症狀。《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

氣虛月經過多

病證名。屬月經過多證型之一。多因素體虛弱,或久病體虛,或憂思傷脾,中氣不足,統攝無權,沖任不固,血隨氣陷,以致月經過多,或經行時間延長,色淡質稀,面色(白光)白,氣短懶言,心悸怔忡,形寒畏冷,小腹空墜,肢軟乏力等。治宜補氣攝血,健脾固沖。方用補中益氣湯、舉元煎、歸脾湯等。

氣虛眩暈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內傷眩暈》。證見面色白,身無熱,神識清爽,言語輕微,二便清利,時或虛陽上浮,頭面得火,眩暈不止。因勞倦傷脾,清陽下陷所致。治宜益氣為主,肺氣不足者,人參生脈散合四君子湯;中氣不足者,補中益氣湯;心氣不足者,酸棗仁湯;腎氣不足者,都氣丸;真陽不足,虛陽上浮者,腎氣丸加鹿角膠。亦有因腎不納氣,諸氣上逆,氣虛而眩暈者。

氣虛眩運

病證名。見《丹溪心法·頭眩》。又作氣虛眩暈。詳該條。

氣虛小便不利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卷四。因久病、勞倦過度、汗下太過等傷氣所致。證見氣怯神疲,面色萎黃,言語低微,唇不焦,口不渴,欲小便而解不出,脈細弱。治宜補氣為主。肺氣不足者,用生脈散。中氣不足者,用補中益氣湯。膀胱氣弱者,用人參車前湯。

氣虛痿

痿證之一。見《證治匯補·痿躄章》。多由勞倦內傷、飲食失調或久病脾胃氣虛,不能充養肌體所致。證見手足痿弱,舉動無力。治以補脾益氣為主,宜四君子湯。有虛熱者,用補氣和中湯。氣虛有痰者,用六君子湯加蒼朮、黃柏、竹瀝、薑汁。

氣虛脫肛

病證名。小兒肛門脫出,輕者在大便時肛門下脫,便後又慢慢收合,甚者因病延日久,肛門滑脫不收,不能自然收縮。多伴有面色青黃,唇色淡白,指頭發冷等。由瀉痢日久,中氣虛弱,腸薄脂消,使肛門滑脫不收。治宜補氣固脫。先服補中益氣湯以升提下陷之氣,再用真人養髒湯以溫補固澀。外用溫開水洗淨,再用《醫宗金鑒》澀腸散(訶子、赤石脂、龍骨、陳茶葉)摻肛門上,藥棉揉入。

氣虛頭痛

病證名。氣虛清陽不升所致頭痛。見《脈訣·頭痛》兼見神疲乏力,飲食無味,脈弱或大而無力,遇勞則頭痛更甚。治宜健脾益氣,用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加黃芪、蔓荊子等。

氣虛痰

病證名。因氣虛所致的痰證。見《症因脈治》卷二。證見面黃肌瘦,六脈濡緩。治宜健脾益氣化痰,方用六君子湯等。

氣虛身熱

病證名。因元氣本虛,傷於暑濕所致發熱。見《素問·刺志論》:“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治用清暑益氣湯。亦有因飲食勞倦,內傷脾胃而致氣虛發熱,宜用甘溫除熱,詳見氣虛熱條。

氣虛熱

病證名。

①脾胃氣虛或脾肺氣虛而致的虛熱。多因飲食勞倦,內傷脾胃,以致氣虛火旺,虛熱內生。見《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有氣虛熱,必兼少氣自汗,體倦心煩。”治宜甘溫除熱,用補中益氣湯等方。

②暑濕傷氣而致的發熱。《素問·刺志論》:“氣虛身熱,得之傷暑。”伴見四肢困倦,精神疲乏,心煩氣促,口渴,自汗,小便黃,脈虛等證。治用東垣清暑益氣湯。若暑熱之邪耗氣傷津,證見身熱脈虛,汗多,煩渴較甚,治以清暑熱,益氣生津,用王氏清暑益氣湯等方。

氣虛淋

氣淋之一。因氣虛所致淋證。見《證治準繩·雜病》:“氣虛淋,八珍湯加杜牛膝、黃芩汁煎服。老人氣虛亦能淋,參、術中加木通、山梔。”參見氣淋條。

氣虛勞複

病證名。溫病瘥後餘邪未盡,正氣大虛,因勞而復發。見《重訂廣溫熱論·溫熱複症療法》。證見發熱,兼微惡寒,四肢倦怠,無氣以動,脈虛右大,舌潤無胎。治宜補中益氣湯甘溫補之,升、柴蜜炙。如兼汗多惡寒,用歸芪建中湯。若正氣雖虛,而餘熱未清,其人虛羸少氣,氣逆欲嘔者,竹葉石膏湯加薑汁主之,或陳氏六神湯加銀柴胡、地骨皮。

氣虛咳嗽

病證名。氣虛引起的咳嗽。多因勞役過度,肺氣有傷;或飲食勞倦,中氣有損,土不生金所致。證見面黃肌瘦,氣怯神離,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飲食減少。治宜健脾益氣補肺,方用四君子湯、參術膏、補中益氣湯、瓊玉膏、生脈散等。

氣虛厥

厥證之一。因勞傷氣弱,不能運行所致。見《赤水玄珠·厥證門》。其脈細小,宜四君子湯加黃芪、附子,或補中益氣湯。

氣虛經行先期

病證名。屬經行先期證型之一。多因素體虛弱,或勞倦過度,飲食失調,或憂思傷脾,脾氣虛衰,沖任不固,血失統攝,導致月經先期而下。症見經期提前,經量較多,色淡質稀。面色(白光)白,精神倦怠,身體怕冷,氣短懶言,頭目眩暈,心悸腿軟等,治宜補氣攝血,健脾固沖,方用補中益氣湯、舉元煎等。

氣虛滑胎

病證名。滑胎證型之一。母體素弱,孕後聚血養胎,中虛化源更為匱乏,中氣不足,攝納無權,沖任不固,不能內載胎元,故而每孕至一定時間即發生墮胎小產。症見腰酸腹脹,胎動下墜,或陰道流血,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等,治宜益氣安胎以防滑墜,方用舉元煎。若腰酸痛甚者,加杜仲、桑寄生;陰道下血者,加阿膠、艾炭。

氣虛喉痛

病證名。見《喉科心法》。症見喉痛並有微紅微腫,或不紅腫。每遇勞動及服涼藥則更甚。兼見食少困倦,少氣懶言,唇淡面白,二便調和,身微熱,或時熱時退,手足心更熱。本證乃中氣不足,虛火犯上故也。法當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氣虛腹痛

病證名。中氣虛弱的腹痛。見《症因脈治》卷四。證見面色痿黃,言語輕微,飲食減少,時時腹痛,勞動則甚,按之稍減。因久病汗下,久瀉傷元,勞形氣散,或饑餓損傷,或勉強行房,氣道虛損所致。脈多見微弱,或見空大,或見細澀。如氣怯神倦,脈微細,宜四君子湯;遇勞痛甚,脈大無力,宜補中益氣湯;飲食減少者,宜香砂六君子湯。

氣虛耳鳴

病證名。多由氣虛或中氣下陷導致本病。《靈樞·口問》:“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若兼肢體倦怠,食少便溏,上氣不足,脈虛無力等症,治宜補益中氣。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參見耳鳴條。

氣虛耳聾

病名。《醫學準繩六要》:“氣虛耳聾,右脈大而無力,或濡而細,證兼倦怠,口中無味等內傷證者,屬氣虛”。由年老、體弱、病後、勞碌所致者,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之。由氣虛所致者,治宜補益中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氣虛短氣

病證名。內傷短氣之一。見《症因脈治》卷二。多由本元素弱,勞倦中氣或大病後元氣耗傷所致。證見氣怯神離,言語輕微,氣不接續。脈微弱或浮大者,為陽微或真陽外越;脈細數、芤澀,為陰血不足。治宜補氣為主,氣脫者,急用獨參湯;中氣不足者,用補中益氣湯等;有痰用六君子湯、參橘煎等方。

氣虛喘逆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喘症論》。即氣虛喘。詳該條。

氣虛喘

病證名。肺氣或元氣不足所致的氣喘。見《證治匯補》卷五。又名氣虛喘逆。或因本元素虛,或大病大勞後失於調養,或過服克削之劑,元氣大傷,而致氣虛喘逆。證見身倦懶怯,言語輕微,久久漸見氣不接續,喝喝喘急。《景嶽全書·雜病謨》:“氣虛之喘十居七八,但察其外無風邪,內無實熱而喘者,即皆虛喘之證。如脾肺氣虛,上焦微熱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脈散;如氣虛而無熱者,用獨參湯;若火燥肺金,上焦熱甚,煩渴多汗,宜人參白虎湯。”

氣虛不攝

①病證名。泛指髒氣虛統攝失職,可見自汗、遺精、泄瀉、遺尿、崩漏、便血等證。治宜固澀,並補其髒氣。

②病證名。指氣虛不能攝血而見各種出血症狀。治宜補脾攝血。

氣虛痹

病證名。氣虛陰盛所致的痹症。《醫學入門·痹風》:“氣虛痹者,關節不充,一身如從水中出,陽虛陰盛也。四君子湯加肉桂、生附,或川附丸。”麻木重著者,用神效黃芪湯加減。

氣虛崩漏

病證名。崩漏證型之一。多因素體虛弱,或憂思不解,或飲食勞倦,以致損傷脾氣,氣虛下陷,統攝無權,沖任失約,致成崩漏。症見經行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斷,色淡質稀,神疲氣短,不思飲食等。治宜補氣固攝,方用舉元煎或補中益氣湯。血多加阿膠、艾葉炭、烏賊骨;若血流不止,兩目昏暗或眩暈跌僕,脈細弱者,用固本止崩湯。

氣虛

證名。

①臟腑正氣虛弱。《景嶽全書·傳忠錄》:“如心氣虛則神有不明,肺氣虛則治節不行,脾氣虛則食飲不能健,肝氣虛則魂怯而不平,腎氣虛則陽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氣虛則倉廩匱而並及諸經,三焦虛則上中下俱失其職,命門虛則精氣神總屬無根。”

②指肺氣虛。《素問·通評虛實論》:“氣虛者,肺虛也。”

③指脾肺氣衰。《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氣虛者,脾肺二經虛也。或飲食,或勞倦,氣衰火旺,四肢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自汗心煩,心溫補中氣。”

氣心痛

證名。因諸氣鬱滯及七情過極而致心痛。痛時隱隱悶結,胸臆相引,得噯覺寬,甚則痛連脅肋,嘔逆噁心,吐不得出,坐臥不安,奔走狂叫。《張氏醫通·心痛胃脘痛》治氣鬱脈沉伏,或結或弦,胸中氣壅,攻刺脹痛者,用沉香降氣散。中氣虛,按之則痛定者,二陳湯加炮薑。病久服耗氣藥太過,脈大或數無力,六君子湯加炮薑。

氣瀉

病證名。又稱氣泄。氣機鬱滯及七情過極所致泄瀉。見《證治要訣·大小腑門》。每見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腹下須臾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等證。治宜行氣和中,用大七香丸、解肝煎、痛瀉要方、排氣飲、五膈寬中散、震靈丹等方。

氣消

病證名。心肺之氣因悲而消減之證。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悲則氣消。”詳九氣條。

氣陷血崩

病證名。屬血崩症型之一。為氣虛血崩症型之發展。多因素體脾虛,或思慮過度,或飲食勞倦,損傷脾氣,脾虛下陷,統攝失司,致沖任不固而致崩漏。症見下血量多,色淡質稀,困倦乏力,怠惰嗜臥,動則氣短而血下更多,納呆便溏等,治宜補氣升陽為主,方用舉元煎,或補中益氣湯(重用人參、黃芪)加烏賊骨、棕櫚炭、煆牡蠣等,以固澀止血。若見汗出肢冷,昏不知人,脈微欲絕者,為氣陷血脫之危候,急煎獨參湯,或加附子,以回陽救逆。方宜頻服。

氣陷泄瀉

病證名。因中氣虧損,氣虛下陷所致泄瀉。證見食後即瀉,完穀不化,食減,消瘦,困倦,脫肛,自汗等。《醫略六書·雜病證治》治氣陷泄瀉,用補中益氣湯加羌、防。久瀉脫肛,補中益氣湯加粟殼、烏梅、五味、肉果。若大瀉氣脫,口眼俱閉,呼吸欲絕,急灸氣海穴,進大劑參附溫補。

氣下

病證名。因恐懼而致氣下陷。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恐則氣下。”《素問·奇病論》:“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詳九氣條。

氣郤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即長強。見該條。

氣味陰陽

中藥學名詞。指藥物四氣、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陰陽屬性。四氣中的熱、溫屬陽;寒、涼屬陰。五味中的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升、浮屬陽;沉、降屬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氣味

中藥學名詞。即性味。指藥物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鹹五味的基本屬性,它們直接影響藥物的作用與效能。

氣為血帥

生理學名詞。指氣對血的推動、統攝和化生的作用。氣為陽是動力,血為陰是基礎。氣行血亦行,氣虛血亦虛,氣滯血亦滯,脾氣虛則血失統攝而溢,氣火盛則迫血妄行而泄。《本草綱目》卷五十二:“故曰氣者血之帥也。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熱則行,氣寒則凝。”治療上,補氣攝血、行氣活血、益氣固脫等都是這種理論的運用(《血證論》)。

氣痛

病證名。氣滯三焦所致疼痛。出《靈樞·五色》。氣滯上焦,則為心胸痞痛,宜枳橘湯、清膈蒼莎丸;氣滯中焦,則為腹脅刺痛,宜木香破氣散、撞氣阿魏丸;氣滯下焦,則為疝瘕、腰痛,宜四磨湯、木香檳榔丸;氣滯於內,則為癖積疼痛,宜化積丸、三棱散;氣滯於外,則為遍身刺痛,或浮腫,或(月真)脹,宜流氣飲子、木香流氣飲。

氣痰

痰證之一。

①即燥痰。《醫宗必讀·痰飲》:“在肺經者,名曰燥痰。又名氣痰。”

②梅核氣類病證。《醫學入門》卷五:“七情痰滯咽膈,多胸,脅痞滿,名曰氣痰。”又曰:“七情鬱成,咯出不出,咽之不下,形如破絮,或如梅核,四七湯;久者換蘇子加黃芩、山梔、海石、三仙丸、千金指迷丸。”

③素有痰疾,因氣惱而喘咯咳唾的病證。《泰定養生主論》:“氣痰者,因事逆意而然也。皆素抱痰疾者,因風寒氣熱味,而喘咯咳唾。”

氣胎

病名。假孕症型之。《續名醫類案》卷二十四:“因當經著氣傷肝,久鬱沖於血海,似懷胎而無形,此名氣胎。”多因平素性躁多怒,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沖任胞脈阻滯所致。症見經閉腹大,狀如懷孕。治宜疏肝理氣行血,方用逍遙散加木香、香附、川芎等。

氣嗽

病證名。肺虛邪氣壅塞所致咳嗽。見《肘後備急方》。《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六:“肺主於氣,若肺虛,則風寒入於經絡,而成咳嗽也。”治用幹薑散、五味子散等。亦可由宿熱及飲食傷熱,而致久嗽肺虛。《外臺秘要》卷九:“肺氣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熱,後因飲食將息傷熱,則常嗽不斷,積年累歲,肺氣衰,便成氣嗽。”七情鬱結,勞傷脾肺亦可引起本病。《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病源流》:“氣嗽,七氣積傷成咳也。其脈浮洪滑數,心兼上氣喘急,痰涎凝結,或如敗絮,或如梅核,滯塞咽喉,吐不出,咽不下。多因七情鬱結,或勞傷脾肺。”治宜團參飲子、蘇子降氣湯、星香丸。

氣爍

病證名。指正氣為邪氣所消爍。《素問·生氣通天論》:“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

氣水腫

病證名。消腫之一。肺腎不足,水氣留滯皮膚的病證。《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四:“夫腎主水,腎虛則水妄行;肺主氣,肺虛則衛氣不能迴圈。水之與氣,留滯皮膚,令身體四肢腫滿,故名氣水腫也。”證見腫滿喘急,大小便澀,胸脅煩悶等。治用大腹皮散、豬苓散、木香圓等方。

氣水

古病名。十水之一。見《中藏經·論水腫脈證生死候》:“氣水者,其根在大腸,其狀乍來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此良由上不下通,關竅不利,氣血痞格,陰陽不調而致之也。”

氣衰嘔吐

病證名。見清·羅應章《經驗醫庫》。脾胃氣虛不化所致。證見嘔吐,面白唇淡,形寒胃冷,口渴不欲飲水。治宜健脾氣,用加減六君子湯。

氣收

病證名。因寒所致衛氣、髒氣收聚之證。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寒則氣收。”《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有氣收、胸寒上喘,腹脹不和者,宜分氣紫蘇飲。”參見九氣條。

氣食泄

病證名。《不居集》卷二十一:“氣食泄,腹痛下無休時,去如蟹渤者,氣食交並而作泄也。”《世醫得效方》治氣痢泄如蟹渤,用牛乳湯、異香散、木香勻氣散等方。

氣勝形

病證名。指一種形氣相失的病證。人體以元氣為本,元氣充足雖形體瘦小,仍屬健康。若因疾病的緣故,形肉大脫,喘急氣滿,元氣無所依附者,為氣勝形,是垂危之候。《靈樞·壽夭剛柔》:“平人而氣勝形者壽,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矣。”

氣舍

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頸部,當鎖骨內側端的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舌下神經袢肌支及頸前靜脈,深層為頸總動脈。主治咽喉腫痛,頸項強急,咳嗽,氣喘,癭瘤,瘰鬁等。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條灸3-5分鐘。

②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氣合。即臍中。見該條。

氣少

病證名。亦稱氣短。呼吸無力或淺表、急促的症狀,病人自感氣的交換不足。由氣虛所致。治宜益氣。

氣上

病證名。氣逆沖上。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詳九氣條。

氣疝

病名。指因氣鬱而發疝者。其證約有三,一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該書所論五疝、七疝內均包含有氣疝。其因“皆由臟腑虛弱,飲食不節,氣血不和,寒溫不調之所生也。”“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治宜理氣為主,內服用荔香散。二指因氣鬱而發作之陰囊墜痛,或兼有少腹結滯不適,大便秘結、小便澀難,遺尿,腹脹滿等症狀。此證則治宜疏肝理氣,內服導氣湯,或用天臺烏藥散。若氣虛者,可選用補中益氣湯。三者系指小兒偏氣。《儒門事親》:“或小兒亦有此疾,俗名曰偏氣。”其一可能系一般氣鬱所致之腹痛者;其二則含有陰囊、睾丸之疾患所作者;其三或即小兒之腹股溝斜疝者。

氣色門戶

診斷學術語。出《望診遵經》。氣色,指五臟的精氣及反映於面部色澤;門戶,指五臟在面部分屬部位。五臟各有主色和分部,前人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從面部一定部位的色澤變化,以推測五臟的病變及預後。這種診法,須四診合參,全面分析,才合實際。

氣散腹脹

病證名。真氣耗散所致腹脹。見《症因脈治》卷三。證見時脹時退,氣怯言微,目慢神清,靜則稍減,動則脹急。多因勞累太過,中氣受傷,或久病纏綿,元氣受損,真氣散亂所致。治宜補氣斂氣為主,氣怯言微,宜生脈散;動作脹急,靜則稍減,宜戊己湯加斂氣藥;氣不歸元,宜都氣丸、納氣丸;氣虛極,宜四君子湯。參見橘煎等方。

氣乳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幼科》。乳母憂思氣結哺兒,令兒致病。因思則傷脾,兒飲其乳,則病吐瀉腹脹,面黃而啼。宜乳母與病兒同治,乳母服逍遙散以解肝鬱,病兒服香砂六君子丸以健脾消脹。

氣熱不得臥

病證名。氣分受邪熱所致不寐症。晝則發熱,夜則身涼,是陽氣傷於陽分而不得臥;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氣受邪熱,重陽無陰而不得臥。如左脈浮數,宜羌活敗毒散加黃柏、知母;左關數大,宜柴胡飲子;右關洪數,宜白虎湯;骨節煩熱,宜地骨皮散。

氣怯

病證名。指膽氣虛怯出現驚慌諸症,如氣短、心煩、失眠、驚悸不安、口苦、噁心等。因中氣不足,脾虛生痰,或痰濕挾熱,阻礙膽汁疏泄和肝氣生髮所致。治宜補氣安神。

氣迫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氣候失常,不能應時而至,成為致病因素。《素問·六節髒象論》:“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

氣痞

病證名。

①表邪因誤下入裏,無形之邪結於心下,按之柔和不痛的痞症。《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②氣膈。多因憂思鬱結所致。證見腹皮裏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六朝時醫家謂之氣膈。初起理氣和營,解鬱消痞,用木香化滯湯等;日久虛中挾實,兼見肢體懶倦,宜健脾行滯,用枳實消痞丸。

氣嘔

病證名。因七情傷感、盛怒氣逆所致嘔吐。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心膈脹滿,氣逆於胸間,食入即嘔,嘔盡卻快,名曰氣嘔。”治宜降氣和中,可選用茱萸人參湯、薷香湯、丁香透膈散、五膈寬中湯等方。

氣逆失血

病證名。氣逆而致嘔血。多因情志過分激動,肝火隨氣上逆所致。常伴見胸脅滿痛、煩躁而渴等症。可用小烏沉湯加芍藥、生地、丹皮、黃芩、黃連。

氣逆難產

病名。又名氣結難產。見《傅青主女科》卷下“氣逆難產五十九”。指因氣逆造成胎兒不能產出。多因產婦臨蓐心懷恐懼,恐則神怯,怯則氣下而不能升,氣既不升,則上焦閉塞而氣逆,氣逆不行,小兒轉動無力,以致臨蓐數日,兒頭尚未到產門不能下生。治宜利氣安神,調暢氣機。並應安慰產婦,使其不憂慮焦煩,方用舒氣散(人參、當歸、川芎、白芍、紫蘇梗、牛膝、陳皮、柴胡、蔥白)。

氣逆耳聾

病名。《濟生方》卷五:“大抵氣逆耳聾尚易治。”《證治準繩·雜病》“氣逆耳聾有三,肝與手太陽少陽也,經雲,肝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手太陽氣厥而耳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手少陽氣厥而耳聾者,其候耳內渾渾焞焞。此皆氣逆而聾也。治宜四物湯吞龍薈丸降火及複元通氣散調氣是也。”參見耳聾條。

氣逆

病證名。

①臟腑經脈之氣逆亂失和之證。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怒則氣逆。”詳見九氣條。

②火熱之氣逆亂上沖之證。《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氣逆,火病也。”“皆由火熱上沖,氣不得順之所致也。然則治逆,惟有散火,而散火必先降氣,氣降則火自清,火清而逆自平也。”氣逆亦可由痰壅、食積、形寒飲冷、上實下虛等因所致。參見氣病等條。

氣納三焦

子午流注針法用語。與血納包絡相對。《針灸大全》:“三焦乃陽氣之父,包絡乃陰血之母。”“陽幹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見者,氣納於三焦”。意指當陽幹的重見時,分別按生成的關係取三焦經的五輸穴。如甲日於甲戍時開膽經的井穴,至甲申時重見甲,取三焦經滎(水)穴。甲屬木,為水生木關係。

氣秘

病證名。氣滯或氣虛所致的便秘。見《濟生方·大便》。多因七情鬱結,氣壅大腸,或中氣不足,傳送無力所致。氣滯者證見心腹脹滿,脅肋刺痛,欲便不得便。氣虛者證見言語無力、神思倦怠,大便不出。氣滯者破結導滯,木香、檳榔、枳殼、陳皮、杏仁等類。氣虛者,補而行之,而不宜破。朱丹溪治肺氣不降之氣秘,用枳殼、沉香、訶子、杏仁等;老人虛人津液少者,用胡麻、麻仁、阿膠等。《雜病源流犀燭·大便秘結源流》治氣秘氣不升降,穀氣不行,善噫者,用蘇子降氣湯加枳殼。

氣門

①解剖結構名。又名鬼門。即汗毛孔。汗孔是陽氣散泄的門戶,故稱。《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②經外穴名。見《千金要方》。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旁開3寸處。主治產後惡露不止,崩漏,不孕症,尿閉等。直刺1.5-3寸。灸3-7壯或5-15分鐘。

③子戶穴別名。出《世醫得效方》。

氣厥頭痛

病證名。因情志觸發,氣逆於上所致的頭痛。見《丹溪心法附餘·風熱門》。證見頭痛,頭目昏眩,胸腹脹滿,嘔吐酸水等。治宜理氣解鬱,用芎烏散加味。

氣厥

①厥證之一。中氣衰竭,或氣機怫鬱上逆所致厥證。見《景嶽全書·雜症謨》。氣虛氣實,皆能致厥。氣虛卒倒者,必形氣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脈微弱,為氣脫之證,宜參、芪、歸、術、地黃、枸杞、大補元煎之屬,甚者治以回陽飲、獨參湯。氣實而厥者,形氣憤然勃然,脈沉弦而滑,胸膈喘滿,為氣逆之證,治宜排氣飲,或四磨飲,或八味順氣散、蘇合香丸之類,先順其氣,然後隨其虛實而調理之。氣厥亦稱中氣。《證治要訣·厥》:“氣厥,即中氣。”

②病理名詞。指氣逆。《素問·氣厥論》:“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變衄衊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氣絕

病證名。十二經髒氣衰竭敗絕的病證。見《難經·二十四難》。足少陰氣絕,即骨枯。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足厥陰氣絕,即筋縮引卵與舌卷。手太陰氣絕,即皮毛焦。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三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絕汗乃出,大如貫珠。《備急千金要方·肺臟》:“扁鵲曰,氣絕不治,喘而汗出,二日死。氣應於手太陰,太陰氣絕,則皮毛焦,氣先死矣。”參見氣極、脈絕條。

氣結難產

病名。出《續廣達生篇》。即氣逆難產。詳參該條。

氣結腹脹

病證名。氣機鬱結所致腹脹。見《症因脈治》卷三。證見胸腹凝結作脹,脹而不休,或胸前飽悶,或小腹脹急。多因惱怒傷肝,肝氣怫鬱,或思慮傷脾,脾氣鬱結,氣血凝滯所致。治宜理氣解鬱為主。若攻衝刺痛,宜四七湯。寒凝結脹,宜厚樸湯。胸前飽悶,宜枳桔平胃散。小腹脹急,宜青皮散。小便澀滯,宜木通飲。

氣結腹痛

病證名。氣滯鬱結所致腹痛。亦稱氣滯腹痛。見《症因脈治·腹痛論》。證見胸腹脹滿,痛應心背,失氣則痛減,氣閉則痛甚。多因七情鬱結,氣食相凝,用力迸氣及起居不慎所致。治宜調氣散結為主。心腹脹者,宜枳樸香砂湯、木香調氣散。痛應背心,氣結痰凝者,宜二陳四七湯。氣食相凝,中氣鬱結者,宜調氣散。氣結便實,脈數應下者,宜厚樸大黃湯。脈遲應下者,宜煮黃丸。鬱傷肝脾之絡,致敗血瘀留,遇勞役傷怒,腹痛即發者,宜辛通潤血,用桃仁、桂枝、薤白、穿山甲等藥。

氣結

病證名。氣分鬱結之證。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思則氣結。”《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有氣結,痰在喉間吞吐不得,膈痞嘔惡者,宜四七湯。”參見九氣條。

氣街

①脈氣所行徑路名。指經脈之氣彙聚和流通的共同通道,其範圍超出經脈主幹之外。分四氣街。《靈樞·衛氣》:“胸有氣街,腹有氣街,頭有氣街,脛有氣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所述脈氣流經頭部的,都通至腦;脈氣流經胸部的,都通至胸和背腧;脈氣流經腹部的,都通至背腧和沖脈;脈氣流經下肢的,都通至腹股溝及承山、踝上下等部。說明了經絡在頭面、胸、腹、脛各部的分段聯繫。

②指氣沖部,當股動脈經行腹股溝處。如足陽明胃經“入氣街”中即指此。

③氣沖穴的別名。見該條。

氣腳

病名。指情志因素或寒熱邪毒所致之腳膝病證。《中藏經·論腳弱狀候不同》:“人之喜怒憂思,寒熱邪毒之氣,自內而注入於腳,其狀類諸風、曆節、偏枯、癰腫之證,但入於腳膝,則謂之氣腳也。”與腳氣之病邪從外而入於腳,從足而入於髒者不同。

氣交

指陰陽二氣的交會。《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氣急喘

證名。喘急無痰。見《丹溪心法·喘》:“氣急喘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

氣極

病證名。以氣虛為主證的勞傷虛損重證。六極之一。因髒氣不足,正虛邪襲所致。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偏虛者,證見短氣不能言,入晚甚,乏力,皮毛焦,治宜益氣,用訶黎勒丸、鐘乳石散、益氣丸等方。偏實者,證見喘急胸滿,易怒,心腹脹滿,口燥咽幹,發熱,唾血等,用麻黃散、前胡湯等方。

氣積

病證名。九積之一。因氣機鬱滯成積。見《儒門事親》卷三:“氣枳,噫氣痞塞,木香、檳榔之類,甚則枳殼、牽牛。”因憂思鬱怒,久不得解所致。證見胸悶痞塞,噯氣則舒,脅腹膨脹,或痞塊時隱時現,或遊走不定等。治宜疏肝理氣為主,方用大七氣湯,或四逆散加香附、郁金、青皮、陳皮。本證可見於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膽囊炎等疾病。

氣機不利

病因病理學術語。泛指臟腑功能活動失調。通常用以說明臟腑氣化過程中,升清降濁機能紊亂,因而產生呃逆、胸脘痞悶、腹脹、腹痛、二便失調等。

氣機

生理學名詞。泛指功能活動,用以概括各臟器官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活動。如氣機失調,氣機阻滯等。

氣會

八會穴之一。《難經·四十五難》:“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所指為膻中穴。膻中位於兩乳之間,內部為肺,肺主氣,諸氣皆屬於肺,凡屬氣分病症,皆可酌情取用。參見八會穴條。

氣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見《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氣黃者,上氣心悶,腹脅脹痛,兩腳冷疼,睡臥不安,小便淋澀,狀似脾黃。”《聖濟總錄》卷六十一:“氣黃,病人初得,先從兩腳黃腫,大小便難,心中戰悸,面目虛黃,不能食。”治用灸烙法,內服葫蘆飲方。

氣緩

心氣舒緩。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喜則氣緩。”詳九氣、喜氣條。

氣化不利

病證名。又稱氣化無權。指由於陽氣不足,不能使體內生化機能暢旺,而致消化、吸收不良,影響氣、血、精、液等的化生和體液代謝產物的排除。狹義的常指由陽虛而引起水液代謝機能障礙,致痰飲內停,水濕不化,小便不利等症。其中,實證病多在腑,與膀胱、三焦有關;虛證病多在髒,與肺、脾、腎有關。

氣化

生理學名詞。泛指陰陽之氣化生萬物。通常表示生理性的氣機運行變化。如臟腑的功能、氣血的輸布、經絡的流注等。又專用於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對體液的調節稱“三焦氣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稱“膀胱氣化”。《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者,……氣化則能出矣。”

氣戶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當鎖骨中點下緣,距前正中線4寸。布有鎖骨上神經及胸前神經的分支和胸肩峰動、靜脈分支,上方為鎖骨下靜脈。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吐血,呃逆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氣喉

解剖學名稱。《喉風論》:“……喉通天氣,呼吸之道也,俗名氣喉。”即喉。詳該條。

氣合

經穴別名。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即臍中。見該條。

氣耗

病證名。內氣耗損之證。九氣之一。《素問·舉痛論》:“勞則氣耗。”詳九氣條。

氣海俞

經穴名。出《太平聖惠方》。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腰部,當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二腰神經後支的外側皮支和第二腰動、靜脈後支。主治腰痛,月經不調,痛經,痔漏下血,下肢癱瘓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氣海

①人體部位名。有上下之分。膻中為上氣海,是宗氣所聚之處。《靈樞·海論》:“膻中者,為氣之海。”丹田為下氣海(《類經附翼》)。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脖胦、下盲、下氣海。屬任脈。盲之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虛脫,厥逆,腹痛,泄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及尿瀦留,尿路感染,腸梗阻等,具有強壯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5-30分鐘。

氣關

①小兒指紋的診斷部位之一。出《幼科全書》。又名中關。指紋伸延至食指第二節為氣關,表示病邪較重。

②推拿部位名。指三關之一。位於食指中段指節的腹面。用揉法可行氣通竅。《保赤推拿法·揉氣關法》:“氣關,在食指正面第二節,揉之,行氣通竅。”參見指三關條。

氣鼓法

正骨法。用於胸部肋骨個別骨折或錯位手法複位之方法。其法令患者仰臥,背部墊高,命患者用力進行深呼吸,同時手術助手以雙手按壓患者腹部,使患者之胸腔大量充氣,此時手術者則按壓骨折、錯位處突出之骨端。如此,則借“鼓氣”之內力與手術者所加之外力將骨折或錯位而內陷之骨端鼓出與外突之骨端並合,以達到整復原位之目的。然後即可固定治療。

氣鼓

病證名。鼓脹之一。

①氣機鬱滯所致鼓脹。見《萬病回春·鼓脹》:“中空無物,有似於鼓,小便短澀不利,其病膠固,難以治療,用分消湯加減。”

②氣虛所致全身腫脹。見《石室秘錄·內傷門》:“氣臌乃氣虛作腫,似水臌而非水臌也。其症一如水鼓之狀,但按之皮肉不如泥耳。必先從腳面腫起,後漸漸腫至上身,於是頭面皆腫者有之。”治以健脾行氣加利水之藥,方用消氣散。勿以水臌法治之。並禁食鹽。

氣功推拿

推拿方法之一。即運氣按摩。見該條。

氣功

近代養生術語。是運用意識的作用,對人體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自我控制,從而協調身心關係,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一種自我身心鍛煉法。調身、調息、調心為氣功的三要素。《太清調氣經》:“服氣功餘暇,取靜室無人處散發脫衣。”《延陵君修養大略》:“此言無可救者,只謂氣功已晚,自我之事不及矣。”《中山玉匱服氣經》:“氣功妙篇、氣術之道略同,專其精通,則世一、二。”中國傳統氣功淵遠流長,內容極其豐富。古代的導引、吐納、服氣、胎息、存思、守一、內視、坐忘、心齋、內丹、止觀等,都屬於氣功範疇。可分為動功與靜功,以靜功為主。道、釋、儒、醫等各家對氣功都有深入探索,流派紛呈爭豔,又互為影響融通。

氣膈

五膈之一。見《肘後備急方》卷四。因惱怒太過,肝木乘脾所致膈證。《諸病源候論·五鬲氣候》:“氣鬲之為病,胸脅逆滿,咽塞,胸鬲不通,惡聞食臭。”或見大小便閉澀,不時吐逆等症。治用七氣湯、四七湯等方。若見脾胃久冷,心腹痞滿,飲食無味,面色萎黃等,可用《聖惠》沉香丸。

氣高

證名。胸滿氣喘不平,義同息高。出《素問·脈要精微論》:“上盛則氣高。”上盛或因病邪壅阻而致肺氣脹滿;或因真陽不固而上浮,見下虛上盛之證。

氣疳

出《小兒藥證直訣》。即肺疳。詳該條。

氣府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京門。見該條。

氣分證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溫熱病的化熱階段。臨床以發熱不惡寒,舌苔轉黃為特點。多從衛分證轉來,或由伏熱內發。病機以中焦陽明(胃、腸),也包括肺、脾、膽等臟腑。如熱結胃腸則口渴引飲,大便秘結或下利;濕熱交阻中焦脾胃,則胸悶脘滿、舌苔膩滯;熱鬱於肺則鼻煽氣促、咳嗽痰黃;或熱毒壅盛;或邪傳少陽等。

氣分寒

病證名。指寒在氣分者,多與素體脾胃陽虛有關。宜桂枝加附子湯,或桂枝加芍藥人參新加湯之類。

氣分

①泛指氣的範圍及其病證。

②病證名。指溫熱病衛氣營血辨證的實熱階段。以中焦陽明為主,包括肺、膽、脾、胃、大腸等臟腑,範圍較大。參見氣分證條。

③病證名。出《金匱要略》。指寒氣乘陽之虛而結於氣分之病。《諸病源候論·氣病諸候》:“夫氣分者,由水飲搏於氣,結聚所成,氣之流行,常無壅滯,若有停積水飲搏於氣,則氣分結而住,故雲氣分。”

氣反

①病因病理學術語。指上下內外之病氣相反。《素問·五常政大論》:“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張志聰注:“氣反者,謂上下內外之病氣相反也。如下勝而上反病者,當取之下,上勝而下反病者,當取之上,外勝而內反病者,當取之外旁。”

②《內經》取穴法之一。指取穴與病所相反。《素問·五常政大論》:“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類經》:“氣反者,本在此而標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謂如陽病者治其陰,上壅者疏其下也;病在下取之上,謂如陰病者治其陽,下滯者宣其上也;病在中旁取之,謂病生於內而經連乎外,則或刺、或灸、或熨、或按而隨其所在也。”又《靈樞·衛氣失常》:“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旁取之。”與此說類似。參見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各條。

氣呃

病證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呃逆源流》。因氣滯或氣虛所致的呃逆。氣滯而呃者,宜木香調氣散、調氣平胃散、氣鬱湯。肺氣鬱痹,面冷、頻呃、咽喉不爽者,宜舒展清陽,用枇杷葉、川貝、郁金、射幹、通草等藥。中氣虛者,宜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陽氣欲盡,嘔吐,呃逆,下利,兩脈微澀者,急宜溫陽驅陰,用幹薑、吳萸、人參、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

氣端

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離緣0.1寸,左右共十穴。主治腳氣,足趾麻痹,足背紅腫,並用於急救。直刺0.1-0.2寸。艾炷灸3壯。

氣道

出《靈樞·口問》。即息道。詳該條。

氣單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此症因受濕熱鬱氣,七情所傷而起。初起靠舌根橫生,紅紫色,青筋直現。”治宜解鬱除濕,方用逍遙散和二陳湯加減化裁治療。

氣促

證名。呼吸短促。因邪、水飲等所致。《類證治裁·喘症》謂呼吸促而不能續,似喘而無痰聲,其證有二:一屬支飲,證見短氣有微飲,治宜苓桂術甘湯、腎氣湯等方。一屬氣虛,證見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去茯苓加黃芪;腹中氣不轉者,倍甘草;肺氣短促,倍人參,加白芍。若失血後陰火上乘,短氣不足以息,或腎虛發熱唾廢者,生脈散加當歸、黃芪、生地。

氣喘

病證名。

①各種呼吸困難證候的總稱。包括實喘與虛喘兩類。詳見喘證、實喘、虛喘條。

②七情所傷導致的氣喘。見《醫學入門·喘》。《張氏醫通·喘》:“有因氣而喘者,遇惱便發,脈必沉弦。此氣滯其痰也,蘇子降氣湯。”

氣沖

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氣街。屬足陽明胃經。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一說“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針灸資生經》)。布有髂股溝神經,腹壁淺動、靜脈,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主治疝氣,偏墜,睾丸腫痛,小便淋漓,月經不調,帶下,難產,遺精,陽痿等。直刺0.5-1寸。艾條灸5-10分鐘。[附注]本穴位置,《針灸甲乙經》載:“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素問·熱刺篇》王冰注謂:“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同身寸一寸動脈應手。”其與腹正中線距離有2寸(《針灸甲乙經》)和3寸(《針灸資生經》)二說。今從《針灸甲乙經》和《素問》王冰註定位。

②經外穴別名。《醫學綱目》:“氣沖在氣海旁一寸半。”所指即經外穴氣中。見該條。

氣池

小兒頭面部望診部位。見《奇效良方》。眼平視,瞳孔直下1寸處,相當於眶下孔之部。氣池紅,主傷風傳變在髒,三焦有熱之證。

氣不足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正氣不足。《靈樞·口問》:“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氣病

臟腑經絡氣機失調的病證。見《諸病源候論·氣病諸候》。有虛實之分,虛者由精氣內奪,實者由邪氣偏盛。虛證可見氣耗、氣消、氣脫等;實證可見氣結、氣亂、氣逆等。氣病與情志過極關係密切,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亦與寒熱偏勝有關,如聚熱則腠理開而氣泄,聚寒則經絡凝澀而氣收。又勞損可致元氣虛衰,積聚可使氣機壅阻。古有七氣、九氣等名 。以肺主一身之氣,腎為元氣之根,故氣病與肺腎疾患影響尤深。血病與氣亦有密切聯繫,以氣為血帥,氣病常易導致血疾。參見氣病各條。

氣鱉

病證名。因多氣惱怒所致瘕病。以其瘕塊形狀如鱉,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平時多氣,血凝於氣,而成氣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入咽,下餂入肛,或附脅背,或隱胸腹,大則如鱉,小則如錢。宜蕪荑湯。”

氣痹

病證名。由情志刺激等因素引發的痹證。《中藏經·論氣痹》:“氣痹者,愁思喜怒過多,則氣結於上,久而不消則傷肺,肺傷則生氣漸衰,則邪氣愈勝,留於上則胸腹痹而不能食,注於下則腰腳重而不能行,攻於左則左不遂,沖於右則右不仁,貫於舌則不能言,遺於腸中則不能溺,壅而不散則痛,流而不聚則麻。”宜節憂思,慎喜怒。不能食者,用蠲痹湯加減;半身不遂,口不能言者,治法參中風、類中風。

氣閉耳聾

病名。見《醫學準繩六要》。系指耳聾之因於氣閉者。治宜順氣解鬱。方用逍遙散加減。參見氣閉條。

氣閉

①病證名。癃閉之一。因氣虛或氣滯而使小便不通。當分虛實寒熱而治之。凡氣實者,因氣結於小腸膀胱之間而壅閉不通,多屬肝強氣逆之證,暴怒鬱結者多有之,宜以破氣行氣為主,用香附、枳殼、烏藥、沉香、茴香等藥,兼四苓散而用之。若氣陷於下,藥力不能驟及者,當即以此藥多服探吐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有痰氣逆滯不通者,以二陳湯、六安煎之類探吐之。熱閉氣逆者,以大分清飲深吐之。氣實血虛而閉者,用四物湯探吐之。氣虛而小便閉者,多因素多斫喪或年衰氣竭,當辨其髒氣寒熱。若素無內熱之氣者,為陽虛,常用左歸、右歸、六味、八味等湯丸。若氣虛下陷,升降不利者,宜補中益氣湯主之,或用此湯探吐。內熱不堪溫補者,宜補陰化陽,用化陰煎等方。

②便秘由氣滯所致者,參見便秘條。

③病理名詞。氣機阻滯。《蘭臺軌範·厥門》:“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

④又名氣閉耳聾。系指因氣鬱氣逆而致之聽力下降者。《景嶽全書》卷二十七:“有氣逆之閉,肝滯強也。”又雲:“氣閉者,多因肝膽氣逆,其證非虛非火,或因恚怒,或因憂鬱,氣有所結而然。”治宜解鬱順氣。可選用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加減。參見耳聾條。

氣奔

病名。見《世醫得效方》卷十:“遍身忽皮底混混如波浪聲,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謂之氣奔。以人參、苦杖、青鹽、細辛各一兩,作一服。”

①生理學名詞。體內流動著的富有營養的精微物質,如水穀之氣、呼吸之氣等。

②泛指臟器組織的機能,如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等。又從來源、分佈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原氣、營氣、衛氣和宗氣等,詳各條。

③溫病辨證的部位或階段。參見氣分證條。

④其他引申意義:如致病物質的邪氣、濕氣、癘氣等;病機或病證的厥氣、肝氣、水氣等;藥物性質的寒熱溫涼四氣和針灸效應的得氣等。

氣(疒頹)

病名。(疒頹)疝之一種。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下。馬王堆漢墓醫書《五十二病方》已有專病節論述“頹”(即(疒頹)),並積累了若干醫療技術與方法。孫思邈多次提及並論述了氣(疒頹)之醫療方法。該病多因先天不足,素蘊濕熱,複由盛怒啼哭使腹壓增大而誘發。或因腎虛,複因情志激發相火而致。症見一側陰囊脹大,墜痛,或有伴昏眩、面黑,甚至手搐如狂者。治療宜疏肝理氣,偏熱者以清熱為主,可選用氣疝飲,或萸連梔石丸內服;若證偏寒者,則宜用散寒止痛之劑,方選五積散,或木香勻氣散內服。可視氣(疒頹)之病屬而選用疝氣罩、疝氣帶,或用外科手術修復。

起坐生花

證名。即久坐突然起立時眼冒星花之證,見《古今醫統》。又名坐起生花。該證因肝腎陰虛,氣血不足所致。《證治準繩·雜病》有:“(目)內外別無證候,但其人動作少過,起坐少頻,或久坐,或久立,久眠,久視,便覺頭眩目花昏暈也。”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年老體衰者,可出現此證。治療除查治眼疾外,應滋補肝腎,調養氣血為主。

起脾法

導引功法名。《醫學入門·保養》:“先靜坐存中氣,後挺身,以兩手相叉,極力扒左扒右各七次。扒左則頭向右,扒右則頭向左。如此者三五次,靜坐良久。善和脾胃,進飲食,兼治臂腰拘攣。與開關法相續行之,亦可。”

起居有常

養生術語。即日常生活有一定規律並合乎人體的生理機制。出《素問·上古天真論》。起居有常是中國古代養生學的重要範疇,是強身延年的重要途徑。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作息有時、活動中節、勞逸適度及順應天時等環節。

起居

①生活活動。《素問·上古天真論》:“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②引伸指人的精力,體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靈樞·百病始生》:“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

起亟

快速地向上、向外(輸送)。亟,急迫、快速。《素問·生氣通天論》:“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起罐

拔罐術語。指拔罐後將火罐除去之意。起罐時常先用手指按壓罐口邊的皮膚,另以一手將罐體略向對側扳動,使罐口與皮膚間形成一個孔隙,讓空氣進入罐內,罐即松脫。起罐時,用力宜輕緩,以免損傷皮膚。

⑴站立起來。《靈樞·熱病》:“熱病嗌幹多飲,善驚,臥不能起。”

㈡起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⑶發生,發動。《靈樞·四時氣》:“百病之起,皆有所生。”《靈樞·五變》:“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

㈣突起,顯現。《靈樞·五色》:“明堂骨高以起。”《素問·刺腰痛》:“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

⑸開始,起始。《靈樞·經筋》:“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趾上,結於踝。”

⑹晝,白天。《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肺脈……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日光。”

⑺疾病好轉、痊癒。《素問·髒氣法時論》:“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自得其位而起。”《靈樞·五變》:“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

⑻因,由。《素問·經脈別論》:“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⑼表示向上、向外的運動。見“起亟”。⑽(作出)反應。指人體對針刺產生的感應。《素問·寶命全形論》:“手動若務,針耀而勻……伏如橫弩,起如發機。”

⑾興起,起用。《素問·五常政大論》:“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

豈刺

刺法名。出《靈樞·官針》。即關刺。參見該條。

蜞針法

外治法之一。指用螞蝗吮膿血以治瘡瘍之方法。見《本草拾遺》。蜞即螞蜞,亦稱螞蝗、水蛭。因該蟲頭部生有毒腺,吮血時可分泌一種毒液,故使血不凝聚。能借此吸吮患處癰疽之膿血。操作時取大螞蝗一條,入筆管內,以管口對瘡頭,使螞蝗吸附癰上吮膿血以提毒外出。如瘡大需換三、四條。該法當今臨床外科經過改進仍有採用。

蜞蜍著人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而咬傷者。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六。即蛭食。治療以外治為主,詳該條。

綦針

古代縫製衣帛的長針。《靈樞·九針論》:“八曰長針,取法於綦針。”指長針仿自此針。

鬾乳

出《證治準繩·幼科》。即繼病。詳該條。

鬾病

出《備急千金要方》。即繼病。詳該條。

蠐螬漏

古病名。屬頸部漏的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其病多因悲思憂慮,情志不遂而得。症見頸項生核如棗,可移動,且伴有寒熱脹滿的病症。日久可生孔道,疼痛搔癢。可用玄參散內服,或手術治療。相當頸淋巴結核潰爛而成漏管者。

蠐螬灸

間接灸之一。《醫宗金鑒》:“疳瘺惡瘡,諸藥不驗者,取蠐螬剪去兩頭,安瘡口上,以艾灸之,七壯一易,不過七枚,無不效者。”蠐螬即金龜子的幼蟲,功能行血祛瘀,化結散滯,故能灸治惡瘡、瘺管等病證。

騎竹馬穴

經外穴名。出《備急灸法》。在背部,取穴時以繩量取肘橫紋至中指尖長度,令患者跨竹竿上,挺背正坐,並令兩人抬扛,兩人扶定,使足尖離地寸許。然後以繩之一端著尾骨尖,沿脊直上,盡處標點,以此點向兩側各開1同身寸處是穴。約當第10胸椎之兩側各開1寸處。主治發背腦疽,腸癰,牙痛,風癉腫瘤,惡核瘰鬁,四肢下部癰疽疔瘡等。艾炷灸3-7壯。

騎馬癰

病名。見《仁術便覽》卷四,即懸癰。詳見該條。

騎馬漏

病名。指外口位於會陰部之肛漏。見王芳林《臨床實用痔漏學》。即海底漏之別名。詳該條。

臍中痛

證名。指臍部或臍部周圍疼痛。見《張氏醫通》。因腎氣虛寒或腸結燥屎所致。《醫學芻言》:“臍中痛不可忍,喜按者,腎氣虛寒也,宜通脈四逆加白芍。若脈沉實,口渴,腹滿,便閉,是有燥屎,宜承氣下之。”亦有因蟲積引起者,治宜驅蛔或安蛔止痛。參見蟲積腹痛、當臍痛等條。

臍中四邊穴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兒暴癇者,灸太倉及臍中上下兩旁各一寸,凡六處。”近代《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取臍中及其上下左右各1寸,定名臍中四連。主治慢性腸炎,小兒一切痙攣,腹部疼痛,胃痙攣,水腫病,腸鳴,疝痛,胃擴張,消化不良等。直刺(臍中不針)0.5-1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臍中水

病證名。出《備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兒臍帶未脫時,臍帶被水浸濕而致病。症見臍腹絞痛,啼哭號呼,面目青黑。由寒濕之邪結於腹部所致。治宜溫經散寒,宣通陽氣。用吳茱萸研粗末,鹽水炒熱,熨於腹部。灸中脘、下脘、氣海、關元。

臍中生瘡

出《備急千金要方》。即臍瘡。詳該條。

臍中冷

病證名。出《備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兒臍帶未脫時,臍部受到冷邪侵襲而致病。治同臍中水條。

臍中出血

證名。《傷寒九十論·臍中出血》:“本少陰證,而誤汗之,故血妄行,自臍中出。”此屬少陰虛寒,用薑附湯。由腎火外越而致者,宜用六味地黃湯加骨碎補等藥。

臍中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又名神闕。別名氣舍、氣合、維會。屬任脈。在腹中部,臍中央。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下動、靜脈。主治中風脫症,腹痛,泄瀉,痢疾,脫肛,水腫等。禁針。艾炷灸(隔鹽或薑)7-15壯;或艾條灸20-30分鐘。

臍癰毒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三。即臍癰。詳見該條。

臍癰

病名。指生於臍中之癰腫。又名臍癰毒。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三。該病由心脾濕熱火毒流入小腸經,或臍部搔抓染毒而成。症見臍部腫突,皮色或紅或白,觸之痛劇,甚者可伴見全身症狀。治宜清火解毒,利濕。可用黃連解毒湯合四苓散加減,或導赤散加歸尾、赤芍、銀花。外治可參見外癰條。即臍部感染。

臍血

病證名。指斷臍後,臍部有血滲出,經久不止,大都在出生後第一周,臍帶脫落前後發現。可因患兒臍帶粗大,幹縮後原結紮的臍部線結松脫而出血。滲血而無其他症狀者,重新結紮臍帶。

臍下痛

證名。腹腹部疼痛。見《時方妙用》卷二。有寒痛、火痛之別。寒痛乃腎陽虛而陰寒凝結,宜真武湯,或桂枝茯苓湯。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點滴脹痛,宜五苓散送下通關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見《醫學芻言》)。如臍下冷撮痛,陰內冷如冰者,用延胡苦楝湯(見《金匱翼》)。參見腹痛條。

臍下三結交

即關元穴。該穴為足陽明經、足太陰經、任脈三條經脈相交結之處。《靈樞·寒熱病》:“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

臍下悸

證名。臍下悸動不安。因腎陽虛衰,水氣內動所致。常為奔豚證的先兆。《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傷寒論本義》:“臍下者,膀胱之位也。腎屬水,宜靜不宜動,今反悸動,皆因發汗亡陽於上而陰邪乘之而起也。悸為奔豚之兆。”參見奔豚條。

臍下反動

病狀名。指下腹悸動不安。《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之勝,心下熱善饑,臍下反動,氣遊三焦。”

臍突

病證名。即新生兒臍部膨出。《證治準繩·幼科》:“因新生洗浴,系臍不緊,穢水浸入於內,產後旬日外,臍忽光浮如吹,撚轉微響,間或驚悸作啼。”由於小兒臍部發育不全,或啼哭過多,劇烈咳嗽等,造成腹壓增高,以致腸管向臍部壓迫所致。絕大多數可以自愈。但年齡超過二歲則應作臍疝處理,考慮用手術切除、修復。

臍石症

病證名。見《一盤珠》。指小兒臍部四周腫硬疼痛。

臍濕

病證名。出《顱囟經》。又名臍濕腫。指新生兒臍帶脫落後,臍孔濕潤不幹,甚或有水溢出,或劑孔周圍稍現紅腫。因斷臍後護理不當,為水濕所侵而成。治宜燥濕,局部消毒後,用龍骨粉或煆牡蠣、甘石粉,幹撲臍部。

臍上下五分穴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兒囟陷,灸臍上下各半寸,及鳩尾骨端,又足太陰各一壯。”近代《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將前者列作經外穴,名臍上下五分。主治腸炎,下痢,水腫,疝痛,腸雷鳴,腹直肌痙攣,腹部膨脹,婦科病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臍上疽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沖疽①條。參見該條。

臍旁穴

經外穴別名。出《針灸集成》。即疝氣穴。參見該條。

臍漏瘡

病名。出《瘍科心得集》卷中。即臍漏。詳見該條。

臍漏

病名。指生於臍部之漏管。亦名臍漏瘡,落臍瘡。見《外科真詮》卷上。該病多因臍癰治療不當,久不收口,形成漏管;或落臍帶之後,臍汁不幹,瘡口不合所致。臨床可見臍中時有膿血臭水流出,久不收口。治宜外用提膿去腐之藥,待腐去膿盡後繼以生肌收口之藥收功,必要時應以手術治療。相當於先天性及後天性臍管瘺。可參見潰瘍去腐法條。

臍寒瀉

病證名。見《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又名髒寒瀉。症見糞便清白,腹痛腸鳴。由嬰兒斷臍失護,風冷乘入,傳於臟腑所致。治宜溫散寒邪,溫補脾胃。用和氣飲散寒,繼服調中湯補脾。

臍風三證

指臍風的三種危重證候。《幼科發揮》:“一曰撮口,二曰噤風,三曰鎖肚。雖曰不同,皆臍風也。”

臍風

病名。出《針灸甲乙經》。又名風噤、風搐、噤風、馬牙風、初生口噤、七日口噤、四六風、七日風。即初生兒破傷風。多由斷臍不潔,感染外邪所致。一般在4-7天內發病。發病特徵為全身各部發生強直性痙攣,牙關緊閉,面呈苦笑狀。治宜通經開閉,鎮痙熄風。用《證治準繩》撮風散(蜈蚣、全蠍尾、鉤藤、麝香、僵蠶、水飛朱砂,用竹瀝水送服)等。屬於危重疾病,病死率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婦女兒童得到保護。由於積極推廣新法接生,已控制了新生兒破傷風的發生。

臍糞

見《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指嬰兒出生後第一次排出的糞便,一般呈青綠色。如果超過一天沒排胎糞,多為胎熱所致。治宜清熱通便,用大連翹飲加減。

臍疔

病名。指疔瘡生於臍部者,常見於嬰幼兒。多因患兒臍部清潔護理不當感染所致。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二。證治見疔瘡條。

臍帶法

是古代下胎毒法之一種。其法為用該兒娩出後取下的臍帶,在瓦上焙幹,研成末,加入辰砂、黃連、甘草末各五分,和勻,蜜拌;分作三五次塗乳母乳上,候兒吞之。須在一晝夜內吞盡,次日胎毒隨大便而出。

臍帶

見《本草拾遺》。又名坎炁、臍、肚、帶、臍腸、命蒂。

①組織名。指連結胎兒和胎盤的管狀物。長約50釐米。具有供給胎兒血液和營養物質代謝,保持胎兒在宮腔內的一定活動等作用。

②中藥名。為初生嬰兒的臍帶。甘、鹹,溫。益腎,納氣,斂汗。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盜汗。內服:煎湯,1-2條;焙幹研末服,0.6-1.8克。本品含有硫酸軟骨素,還含有糖元和脂質。

臍瘡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又稱臍中生瘡。多由臍濕(詳該條)而致皮損,複感毒邪,壅鬱局部而發。症見臍部紅腫,輕者局限於臍部,重者可向周圍蔓延,甚則糜爛,膿水外溢,兼有發熱,煩躁,唇紅口幹。治宜清熱解毒,佐以疏風止癢。輕者,用青黛散或金黃散撲臍;重者,須內外兼治,加內服五味消毒飲等。

臍腸

見《張氏醫通》。即臍帶。詳該條。

解剖部位名。

①人體腹中部臍帶脫落結疤後的陷窩處。本處穴名“神闕”。《靈樞·五色》:“當腎者,臍也。”

②即臍帶。《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則不得以時斷臍。”

歧骨

骨骼部位名。指兩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狀如分枝,故名。《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指的是第一和第二掌骨內。《外臺秘要》卷十三:“可從胸前兩歧骨下量取一寸,即當鳩尾。”指的是左右兩肋弓與胸骨體相連所形成的胸骨下角處。

《奇症匯》

醫案著作。八卷。清·沈源編輯。刊於1786年。編者搜羅醫書及筆記、小說中有關疑難、怪疾等治案四百餘則、按頭、目、耳鼻等人體各部位加以記敘,間或加入按語,闡發心得體會或個人見解。其中雜有一小部分傳奇或病案,須予分析對待。現有乾隆五十一年刻本,抄本。

奇穴

腧穴分類名。為經外奇穴的簡稱。1991年1月1日起。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經穴部位》改名為經外穴。參見該條。

奇邪

病因學名詞。

①特殊的邪氣。《靈樞·官能》:“上視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靈樞·口問》:“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

②留於大絡之邪。《素問·三部九候論》:“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素問·氣穴論》:“以溢奇邪,以通榮衛。”張景嶽注:“奇,異也。邪自皮毛而溢於絡,以左注右,以右注左,其氣無常處,而不入於經,是為奇邪。”

《奇效海上良方秘本》

醫方著作。四卷。舊題孫真人著,實系托名之作。撰年不詳,1914年曾予刊印。本書分為頭面、耳目、口鼻、喉舌齒牙、身體、四肢、胸胃心腹、雜症、婦女、胎產、小兒、痘疹、癰疽瘡毒及中毒急救等類、各類病證皆先列述其主要證候,然後分別匯選單方驗方。

奇胎

病名。指胎兒畸型。見朱振聲《婦女病續集》。

奇輸

①指經外穴。《類經圖翼》有《奇俞類集》。

②指熱病五十九俞或六腑之別絡。見《靈樞·刺節真邪》:“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又“盡刺諸陽之奇輸,未有常處也。”楊上善注為:“諸陽奇輸,謂五十九刺。”而張志聰注為:“奇輸者,六腑之別絡也。”

奇脈

①指奇經八脈。詳該條。

②脈學名詞。與色澤不相符合的脈象。《素問·五臟生成》:“凡相五色之奇脈……”王冰注:“奇脈,謂與色不相偶合也。”

《奇經八脈考》

經脈專書。一卷。明·李時珍撰。刊於1578年。本書論述奇經八脈,考證歷代有關文獻,對每條奇經的循行和病等,進行了系統歸納和整理,並提出了作者個人的見解,是一部研究奇經八脈的重要著作。現有清刻本、石印本《四庫全書》本及與《瀕湖脈學》的合印本。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奇經八脈

經絡分類名。指十二經脈以外的八條經脈。奇經是相對十二正經而言,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陽蹻脈、陰蹻脈、陽維脈和陰維脈。奇經八脈的內容,最早散見於《黃帝內經》,集於《難經·二十七難》,提出奇經八脈之名並詳載它們的分佈路線和病候,提出:“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奇經八脈具有內不聯屬臟腑,外無本經輸穴(任、督兩脈除外)和無表裏相配的特點。它錯綜於十二經脈之間。起著調節溢蓄正經脈氣的作用。詳見各該條。

奇經

奇經八脈之簡稱。《脈經》:“奇經之為病何如?”見奇經八脈條。

奇恒之腑

人體器官名。奇恒,不同於平常。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形態上與腑相似,又具髒的藏貯精氣之功能,似髒非髒,似腑非腑,故名。《素問·五臟別論》:“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馬蒔注:“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者主藏而不瀉,此所以象地也。其髒為奇,無所與偶,而至有恆不變,名曰奇恒之腑。”

奇恒痢

病名。下痢不重而見神昏譫語,咽幹喉塞,氣嗆喘逆等證的危重痢疾。見《醫學實在易》卷三。由陽邪壅盛,上攻心肺,九竅皆塞,陽氣旁溢,下竄腸腑所致。治宜瀉陽救陰,用大承氣湯等方急下逐邪。參見痢疾等條。

奇恒

①意為不同於平常。《素問·疏五過論》:“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恒,從容知之。”

②古醫經名。《素問·病能論》:“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謂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恒者,得以四時死也。”

奇分

奇零不盡的餘數。《靈樞·衛氣行》:“陰陽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

奇方

方劑學名詞。七方之一。指單味藥或藥味合於單數的方劑。《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三臣三,奇之制也;君四臣六,偶之制也。”“近而奇偶,制小其服;遠而奇偶,制大其服。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儒門事親》卷一:“奇方之說有二:有古之單方之奇方,獨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數合陽數之奇方,謂一、三、五、七、九,皆陽之數也,以藥味之數皆單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言陽之數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奇病治法三百種》

醫案著作。陳景岐編。刊於1935年。陳氏彙集古今書籍中各種奇病診治驗案300餘種,加以整理編成此書,每病一則,注明病名和醫者姓名。多屬不常見的奇特病例、其治療方劑亦為有特效的簡易方。有一定臨床參考價值。但所記述大多為傳奇式治案,須分析對待。

①特別的,異乎尋常的。如奇病,奇邪。《素問·玉版論要》:“奇恒者,言奇病也。”《靈樞·淫邪發夢》:“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

②音基(jī)。單數,零數。如奇方。《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二,奇之制也。”“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素問·六節髒象論》:“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

岐黃

岐伯與黃帝的合稱。古代相傳有黃帝令岐伯研究醫藥而創立經方之說,《黃帝內經》中有不少內容是以黃帝問、岐伯答的體裁寫的,因而人們把岐黃作為祖國醫學的代名詞。岐黃之術即指中醫學術。“岐黃再世”用以譽稱高明醫家。

岐骨

人體部位名。

①左右第七肋軟骨會合於胸骨處。《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岐骨者,即兩鳧骨端相接之處,其下即鳩尾骨也。”

②泛指骨骼連接成夾角處。《傷科匯纂》:“岐骨者,凡骨之兩叉者,皆曰岐骨。”

《岐伯灸經》

灸法著作。一卷。見《新唐書·藝文志》,已佚。

岐伯灸

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岐伯灸膀胱氣攻沖兩脅下,臍下鳴,陰卵入腹,灸臍下六寸,兩旁各一寸六分(《神應針》作一寸),各三七壯。”《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名為“臍下六一”;《經外奇穴圖譜》名岐伯灸。

《岐伯經》

醫經著作。十卷。見《隋書·經籍志》,已佚。

岐伯

傳說中上古時醫學家,為黃帝之臣,人稱歧天師。醫理深邃,聞黃帝曾使其嘗草木之滋味,主治病之方法,於醫藥功莫大焉。《黃帝內經》乃以黃帝歧伯之問答敷敘而成,是以後世或稱醫學為岐黃或軒歧之術。後世托名岐伯之著作甚多,計有《岐伯灸經》、《岐伯經》多種。

《齊氏醫案》

醫論著作。六卷。清·齊有堂撰於1806年。本書雖名醫案,但主要內容卻是醫論。卷一-二闡述六經辨證,分經治病;卷三論述先天腎和命門學說;卷四-五論述後天脾胃學說及有關疾病的證治;卷六為婦、外、兒科治案。本書充分反映了齊氏在醫學理論上獨到的學術見解。臨床經驗和一些效方。現存多種清刻本及上海千頃堂石印本、《齊氏醫書四種》本。

齊能之

南宋時醫家。字實軒,新安(今屬河南)人,精研醫理,尤對陰陽太素脈之類頗有研究,嘗著有《太素造化脈論》、《太素脈經詩訣》,國內未見有傳本。

齊德之

元代醫家。裏貫欠詳。尤精於外科,對癰疽瘡瘍外證有所研究,認為其證乃陰陽失和、氣血凝滯所致。嘗任醫學博士、禦藥院外科太醫。著有《外科精義》三卷,於中醫外科頗多發明,為後世醫家所重視。

齊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稱三刺。《靈樞·官針》:“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氣小深者也。”指治療痹症,寒邪稽留範圍較小而又較深的針刺方法。其法當病處直下一針,左右兩旁各下一針,三針齊下,故名齊刺,或三刺。

齊秉慧

清代醫家(1765-?年)。字有堂,敘州(今屬四川)人。初習儒,後因多病,未獲良醫,遂自行研治,閱《薛氏醫案》,選其中補益方自治而見效,服數百劑竟愈。後師事黃超凡,曆三載,歸家懸壺。臨證主張嚴格辨證,於癆瘵、咳血、下痢、痘疹諸症,均有所研究。所著有《齊氏醫案》、《家傳醫秘》、《痢症匯參》、《痘麻醫案》等多種,均有刊本行世。

㈠音其(qí)

①平齊。《素問·血氣形志》:“齊脊大椎。”

②引伸為正常。《素問·五常政大論》:“其收齊”。原文指收氣之長、化之氣相平,意即收氣正常。

③等同。《靈樞·禁服》:“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

④通臍,肚臍。《素問·腹中論》:“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

㈡音濟(jì)。

①通劑。藥劑。《素問·玉版論要》:“必齊主治”。《素問·湯液醪醴論》:“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

②《靈樞·終始》:“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齊,指針刺的刺數和深淺的程度。古以針為砭劑,相當於服藥的劑數。

祁坤

明清間醫家。字廣生、愧庵,號生陽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幼而聰敏,廣讀經書,後於順治間為御醫,於外科尤多研究,又遷太醫院院判。著《外科大成》,認為外證難於內證,而醫家多重內而輕外,有失偏頗,遂著《外科大成》,此書內容豐富,後為其孫祁宏源在參加編修《醫宗金鑒》時,以之為藍本,加以修訂而為《外科心法要訣》。

祁宏源

清代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院判,精於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於外科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驗,並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漆中毒

病名。又名漆瘡。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人有稟性畏漆,但見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終日燒煮,竟不為害也。”此系因人稟性畏漆,感受漆氣而發。多發生在身體的暴露部位,所接觸的皮膚突然紅腫,焮熱作癢,起小丘疹或水泡,抓破則糜爛流水。重者可遍及全身,並見形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治宜清熱解毒。《本草綱目》卷三五:“凡人畏漆者,嚼蜀椒塗口鼻,則可免;生漆瘡者,杉木湯、紫蘇湯、漆姑草湯、蟹湯浴之,皆良。”參見漆瘡條。

漆咬

病名。指因人體接觸漆毒而發生的皮膚病。出朱仁康《實用外科中藥治療學》。即漆瘡。詳見該條。

漆瘡

病名。指因感受漆毒而發生的皮膚病。出《諸病源候論》卷三五。亦名漆咬。該病因稟性畏漆,感受漆氣而成。多發生在人體暴露部位,症見接觸的皮膚突然焮熱作癢,起小丘疹和水泡,患處抓破後則糜爛流水,重者可遍及全身各處,並伴見形寒,發熱,頭痛,納差等全身症狀。首先應儘量避免讓患者再接觸漆的環境,內治則宜清熱解毒。可內服化斑解毒湯或用黃連解毒湯加銀花、蟬衣、荊芥、苦參。外治可用鬼箭羽、生地榆等量煎水待溫濕敷;外敷三白散。即膝性皮炎。

期門

經穴名。出《傷寒雜病論》。屬足厥陰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另說“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乳旁開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經考穴編》):“在乳直下四寸,乳根下微外,日月上,橫直巨闕”(《針灸集成》)。布有第六肋間神經,第六肋間動、靜脈。主治胸脅滿痛,黃疸,嘔吐,呃逆,腹脹,脅下積聚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3-10分鐘。

朞(jī,音基)日

朞,指時間周而復始。朞日,即三百六十五日。《素問·天元紀大論》:“運氣運行,各終朞日,非獨主時也。”

七椎

人體部位名,指第七胸椎。《素問·刺熱篇》:“七椎下間主腎熱。”

七症

七種症病。《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症瘕證治》有蛟龍、魚、鱉、肉、發、虱、米等七症之名,並謂其“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東醫寶鑒·雜病篇》:“症名有七,蛟、龍、魚、鱉、獺、狐、蛇是也,亦曰蛇、蛟、鱉、肉、發、虱、米也。”

七診

診法術語。

①指脈象言。《素問·三部九候論》:“察九候,獨陷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一候之中見七脈之一者,均為病脈。

②切脈七法。見《脈經》。即靜心以存神;忘外以滌慮;均呼吸以定中氣;輕按於皮膚之間以探其腑脈;稍重按於肌肉之間,以探其胃氣;再重按於骨上,以探其髒脈;上尋魚際,下尋尺澤,以求其終始。

七星針療法

皮膚針療法之一。因使用七星針進行刺激,故名。見皮膚針療法條。

七星針

皮膚針之一。因針柄一端集針七枚,如七星並列,故名。參見皮膚針條。

七星瘡

病名。指上齶生瘡,形似七星,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脾經積熱。上齶屬脾,脾氣通於喉,故上齶生瘡,似粟如珠,或黃或白,口中腥臭,手足怕冷,身體畏寒。治者用水藥或苦茶拭淨,吹秘,服清脾降火湯。戒酒色。”或清熱解毒,用涼膈散加減,外吹冰硼散。此病又名上齶瘡。詳見該條。

七損八益

①房中家認為男女性交有七種損傷身體、八種有益健康的情形。出馬王堆醫書《養生方》:“七孫(損):一曰閉,二曰泄,三曰渴,四曰勿,五曰煩,六曰絕,七曰費。”“八益:一曰治氣,二曰致沫,三曰智時,四曰畜氣,五曰和沫,六曰竊氣,七曰寺贏,八曰定頃。”

②醫家引伸為有關人類生長發育的論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歷代注家有不同解釋:《內經知要》謂七為陽數,八為陰數,陽不宜消(損),陰不宜長(益),反之則病。故能知七損八益,察其消長之機,則陽氣旺盛不受陰邪侵襲,陰陽可以調和。張志聰謂陽常有餘故須損,陰常不足故須益。故避免陰精虧損,才可陰陽調和。王冰注女子二七月經始至,以後按月經血盈滿即來月經,此正常,為七可損。男子二八精氣溢瀉,如因房事而泄精,當益精,為八可益。

《七松岩集》

內科雜病專著。清·鄭樹珪原作,王滿臣等編校。書中用問答體裁闡述67種內科雜病證治,闡述病因病機簡要,方藥亦不甚冗繁。對臨床有一定參考價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十二日

五臟生理術語。指每一髒在一年中主時的日數。如脾旺於四季,主每季最後之十八天,共七十二天。《素問·刺要論》:“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

七神

五臟所藏的七種神氣。《難經·三十四難》:“五臟有七神,……髒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七傷

⑴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合為七傷。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⑵虛勞的七種病證:

①陰寒、陰痿、裏急、精連連、精少陰下濕、精清、小便苦數臨事不卒。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

②陰汗、精寒、精清、精少、囊下濕癢、小便澀數、夜夢陰人等。見《古今醫鑒》。

⑶七種勞傷的病因。一為大飽傷脾;二為大怒氣逆傷肝;三為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四為形寒、寒飲傷肺;五為憂愁思慮傷心;六為風雨寒暑傷形;七為大恐懼、不節傷志。

⑷養生術語。指養生不當對健康所致的七種損害。即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居濕處傷腎,受涼寒飲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過度傷志。

七疝

病名。七種疝病之合稱。出《素問·骨空論》。至於七種疝所包括的具體病名則歷代醫家各有不同的記述。

①《素問》所記為沖疝、狐疝、(疒^頹)疝、厥疝、瘕疝、(疒^貴)疝、癃疝。

②《諸病源候論》等書多另有所指。

③金代張子和《儒門事親》定為狐疝、(疒^貴)疝、寒疝、氣疝、水疝、筋疝、血疝、較前代之論述更加確切,後世多沿襲之。如《瘍醫大全》之七疝,即:狐疝、(疒^頹)疝、寒疝、氣疝、水疝、筋疝與血疝,使之基本上趨於統一。

④《醫宗必讀》卷八:“所謂沖疝、狐疝、(疒^頹)疝、厥疝、瘕疝、(疒^貴)疝、(疒^貴)癃疝,分言七疝之狀也。”

⑤《素問識》卷七,丹波元簡按:“七疝,考經文,其目未明顯,姑從馬、張之意。王永輔《惠濟方》以石、血、陰、氣、妒、肌疝、癖為七疝,亦未知何據。李中梓《必讀》別立七疝之名,分(疒^貴)與(疒^頹),誤甚。”

七日口噤

即臍風。詳該條。

七日風

臍風的俗稱。見臍風條。

七情中

病證名。指因七種情志刺激過度,使氣機逆亂而發生的類中風證。即喜中、怒中、憂中、思中、悲中、恐中、驚中等。

七情鬱證

病證名。因情志鬱結所致的病證。見《證治匯補·七情鬱症》:“七情不快,鬱久成病,或為虛怯,或為噎膈,或為痞滿,或為腹脹,或為脅痛,女子則經閉墮胎、帶下崩中,可見百病兼鬱如此。”參見怒鬱、思鬱、憂鬱、悲鬱、驚鬱、恐鬱各條。

七情瀉

病證名。因情志刺激過度而致泄瀉。《醫學入門·雜病》:“七情瀉,腹常虛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景嶽全書·雜證謨》:“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髒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治宜疏肝和脾,理氣止瀉,用柴胡疏肝散、七氣湯等方。

七情傷感嗽

病名。七情傷動臟腑之氣所致的咳嗽。見《不居集》卷十五:“七情傷感嗽。七情傷感,無非傷動臟腑正氣,致邪上逆,結成痰涎,肺道不理,宜順氣為先。四七湯加杏仁、五味子、桑白皮、人參、阿膠、麥冬、枇杷葉。”參見七情饑飽嗽條。

七情疝

病名。《醫學入門》卷五有:“七情疝,乍滿乍減。濕熱者,氣疝飲、古萸連丸;寒冷者,蟠蔥散、生料木香勻氣散。疑似功能性腸梗阻,或部分腸梗阻,或為癔病之表現。

七情痢

病名。因情緒失常,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致下利。《病因脈治·痢疾論》:“七情內傷痢之症,初起先見飲食難化,後複大便不實,時常清泄,久久不愈,漸下膿血。”治宜消補兼施,健脾化積,用枳術丸、參苓白朮散等方。若久瀉氣虛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久瀉虛寒,用理中湯、歸脾湯,滑泄不禁加固澀藥。腎陽不足用腎氣丸,腎陰不足用六味丸與白朮散,朝暮對服。本病可見於神經官能性腹瀉。

七情饑飽嗽

病名。因情緒不安,饑飽失常,傷及臟腑而致咳嗽。《證治要訣 ·諸嗽門》:“七情饑飽嗽,無非傷動臟腑正氣,致邪上逆,結成痰涎,肺道不理,宜順為先。”治宜四七湯加桑白皮、杏仁、枇杷葉等。參見七情傷感嗽條。

七情

①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為人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作為病因是指這些活動過於強烈、持久或失調,引起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致病。《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又包括某些內臟病變而繼發的病態情志活動。《靈樞·本神》:“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②中藥學術語。指藥物配伍的七種不同作用。即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殺、相反。詳見各條。

七竅

人體部位名。指頭面部七個孔竅(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臟的精氣分別通達於七竅,五臟有病,往往從七竅的變化中反映出來。《靈樞·脈度》:“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

七氣

七種情志和寒熱狀態的合稱。可引致病證的發生。

①《諸病源候論·七氣候》:“七氣者,寒氣、熱氣、怒氣、恚氣、憂氣、喜氣、愁氣。凡七氣積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飲食不能,時來時去,每發欲死,如有禍狀,此皆七氣所生。”

②《證治要訣·諸氣門》:“喜怒憂思悲恐驚,謂之七氣所傷。有小疾,在咽喉間,如棉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並宜四七湯,未效,進丁沉透膈湯。”

七門

道教煉養術語。謂天門在泥丸,地門在尾閭,中門在夾脊,前門在明堂,後門在玉枕,樓門在氣管,房門在心窩,均為修道養生的重要門戶,稱為人身七門。

七科

中國古代醫學分科的合稱。清初曾分醫學為十一科,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和六年(西元1801年)又分別改作九科和八科(見各該條)。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太醫院中又取消針灸科,此時只剩七科。即:大方脈、傷寒、婦人、小方脈痘疹、瘡瘍、眼科、口齒咽喉。

七節骨

推拿部位和穴位名。又名七節。

①位於腰骶正中,命門至尾骨端一線。向上推溫陽止瀉,並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②位於背部正中線,約當第七胸椎處。《幼科推拿秘書》:“七節骨者,從頸骨數下第七節也”,“與心窩相對。”治腹瀉,痢疾,傷寒後骨節痛等症。

七節

①推拿穴位名。見七節骨條。

②人體部位名。指第七胸椎。《素問·刺禁論》:“七節之傍,中有小心”。《類經·針灸類》:“人之脊骨共二十一節,自上而下當十四節之間,自下而上是為第七節。”

七焦

人體部位名。指第七、八胸椎棘突間。《靈樞·背腧》:“膈腧在七焦之間。”

七害

病名。即帶下三十六疾中之七害。有兩義,一指七種病因。《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一者害食,二者害氣,三者害冷,四者害勞,五者害房,六者害妊,七者害睡。”一指七種病症。《千金要方》卷四:“一曰窮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熱痛,三曰小腹急堅痛,四曰藏不仁,五曰子門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

七怪脈

脈學名詞。又名七死脈。危重病出現的特殊脈象。即釜沸脈、魚翔脈、彈石脈、解索脈、屋漏脈、蝦遊脈、雀啄脈七種。詳各條。

七方

方劑分類的合稱。指七種組成不同的方劑。見《傷寒明理論》。即大、小、急、緩、奇、偶、複等七方。詳各條。《素問·至真要大論》:“治有緩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至金代成無己才將其總結為七方。

七惡

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指瘡瘍患者病情嚴重時出現的七種險惡證候。七惡證候是古代判斷瘡瘍患者治療與預後的重要依據之一。歷代醫家所敘述之七惡證候多有差異,如《太平聖惠方》:“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利無度、或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大泄,腫焮尤甚,膿色敗臭,痛不可近,二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睡,三惡也;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視者,四惡也;肩項不便,四肢沉重,五惡也;不能下食,服藥而嘔,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脫,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七惡也。”外科醫家或多宗於明代陳實功的觀點,《外科正宗》卷一認為:“一惡神昏憒,心煩舌上幹,瘡形多紫黑,言語自呢喃;三惡腰身強,目睛邪視人,瘡頭流血水,驚悸是肝迍;三惡形消瘦,膿清臭穢生,瘡形多軟陷,脾敗不知疼;四惡皮膚稿,聲嘶韻不長,痰多兼喘急,鼻痛肺將亡;五惡成消渴,隨飲即隨幹,形容多慘黑,囊縮腎家端;六惡身浮腫,腸鳴嘔呃頻,大腸多滑泄,臟腑並將傾;七惡瘡倒陷,形如剝鱔同,四肢多冷逆,污水自流通。”一般認為臨床患者若出現三、四項者,則危重難治。

七次脈

任督脈及手足三陽經在頸部的一個穴位,共為八穴。次,指從任脈的天突穴旁開的次序。《靈樞·本輸》:“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曰抉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窗;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七次脈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其中天容穴在《靈樞》中屬足少陽,後人歸入手太陽。以上各穴,除天突、風府外,均是陽經在頸部的“入”穴。參見根溜注入條。

七沖門

人體部位名。見《難經·四十四難》。根據消化系統解剖所見,有門戶功能與形態的七個要衝部位,總稱之為七沖門。即“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侖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為闌門,下極為魄門(即肛門),故曰七沖門也。”其解剖部位、相互關係之記述均較確切。

七表脈

脈象一種分類法。《脈訣》把二十四脈分為七表、八裏、九道三類。七表即浮、芤、滑、數、弦、緊、洪七種脈。

七抱三撐

氣功練功用語。指兩臂配合呼吸時的外撐與內抱的不同用力法式。見秦仲三《氣功療法和保健》。其方法要領即吸氣時,使兩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內環抱;呼氣時,使兩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撐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