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M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麻疹瘄

病證名。系指因患麻疹而失音的病證。多因小兒麻疹後餘邪未盡,複感風邪所致。治宜祛風解毒,用蟬蛻、牛蒡子、桔梗等煎服治療。詳見麻疹和瘄等條。

穆世錫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曾著《食物輯要》、《痧疹辨疑》二書,前者有刊本行世。

①羡慕。《素問·上古天真論》:“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②思念。《素問·移精變氣論》:“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慮,外無伸宦之形。”

③思慮。《靈樞·本神》:“因思而遠慕謂之慮。”

④欲求。《靈樞·賊風》:“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因而志有所惡,及有所慕,血氣內亂,兩氣相搏。”

募原

解剖組織名。又稱“膜原”。泛指膈膜或腸胃之外的脂膜。《素問·瘧論》:“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

募穴

經穴分類名。或稱腹募。指臟腑之氣彙聚於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五臟、心包絡及六腑各有募穴一個,如肺為中府,心為巨闕,肝為期門,脾為章門,腎為京門,心包為膻中,胃為中脘,膽為日月,大腸為天樞,膀胱為中極,小腸為關元,三焦為石門穴等。募穴多用以診斷和治療本臟腑病證。《素問·奇病論》:“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又《太平聖惠方》:“募中府隱隱而痛者,肺疸也;上肉微起者,肺癰也。”臨床上募穴可與背俞穴配合應用,稱“俞募配穴”。

募筋

解剖組織名。又作“募筋”、“膜筋”。即“筋膜”,人體皮下肉上筋外的組織。《靈樞·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太素》卷五作“募筋”。楊上善注:“募當為膜,示募覆也。十二經筋之外裹膜分內者名膜筋也。”

①與膜通。《靈樞·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詳膜條。

②募穴。《難經·六十七難》:“五臟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詳募穴條。

沐浴

氣功學術語。指周天功時精氣沿任督運行中,呼吸之間換氣時小作停頓,撤除意守,休息念慮。《金丹大要》卷七“沐浴心慮須知”引無名子:“不進火候謂之沐浴……不進陰符亦謂之沐浴也。”又《中和集》:“洗心滌慮謂之沐浴。”一般在精氣過夾脊時和降下丹田時進行,稱為“卯酉沐浴。”

目眥潰爛

病證名。見《醫學衷中參西錄》。系指目無別病,唯眥部赤爛。《張氏醫通》卷八:“赤勝爛者多火……爛勝赤者濕多,……病屬心絡,甚則火盛水不清而生瘡於眥邊也。”類似今之眥部性瞼緣炎。濕偏盛者,宜用除濕湯加減;火偏盛者,宜用三黃湯加減。參見眥赤爛條。

面塵

證名。面有塵灰之色。見於膽經氣鬱和肝病。《嵩崖尊生書》卷六:“面塵,面有塵氣,膽經氣鬱,疏膽氣兼清肺。”《證治準繩·雜病》:“針灸面塵,皆取肝膽二經。經雲:肝足厥陰之脈,是動病甚則嗌幹,面塵脫色;又雲膽足少陽之脈,是動病甚則面微有塵,皆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面白

診斷學名詞。指一種色診。白為虛寒之色,屬肺。多主氣虛、寒證。白而色淡,肺虛失血;白而肥胖,氣虛有痰;白而顴赤,氣陰兩虛;白而帶青,氣虛寒重;白如傅粉,氣色皆奪;面多白斑,腹有蟲積(多見於小兒)。白色而光澤明潤者有胃氣,枯槁晦滯者多屬危重證候。《素問·脈要精微論》:“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

①即臉,頭的前部。《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人體內臟發生病變時,常在面部有所反映。望面部是望診的重點內容之一。

②面向。《素問·陰陽離合論》:“聖人面南而立,前為廣明,後為太沖。”

面(黑幹)(黑曾)

病名。又名皯(黑曾)、面(黑幹)皰、面黑皯、面皯、(黑幹)(黑曾)、面皯黯、黧黑斑、面塵、黧黑皯(黑曾)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黃褐斑。出《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七。該病的病因、病機較複雜,多與七情內傷、肝鬱氣滯、飲食勞倦、婦人經血不調等有關,總以肝、脾、腎功能失調,氣血不能上榮於面為主要病機。證見:顏面出現黃褐或淡黑色斑片,平攤於皮膚上撫之不礙手。臨床宜辨證治之:肝鬱氣滯者宜舒肝解鬱,方選柴胡疏肝散;肝脾不和者宜舒肝健脾,方選逍遙散;勞傷脾土者宜溫陽健脾,方選苓桂術甘湯或四君子湯化裁;腎水不足者宜滋補腎陰,方選六味地黃湯。外治以去斑膏或玉容散治之。

免身

產科學名詞。出《證治準繩·女科》。即分娩。詳該條。

免蓐

產科學名詞。出《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即臨產。詳該條。

免乳

產科學名詞。出《證治準繩·女科》。即分娩。詳該條。

棉花瘡

病名。性病之一種。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五。即楊梅瘡。詳該條。

蜜煎導法

治療學名詞。系導便法之一。用蜂蜜適量,在鍋內熬煎濃縮,趁熱取出,撚成如小指樣二寸長的栓子,塞入肛門內。適用於病後或老年、新產,因腸胃津液不足,大便秘結,體虛不任攻下者。

密意守氣

針灸學術語。指靜心專注針下感應。氣,氣至。即針下感應。《靈樞·小針解》:“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

麻疹喉痛

病證名。指麻毒熱盛,上攻咽喉的證候。症見輕者咽喉腫痛,重者湯水難下。多由表邪鬱遏,麻毒不能舒發,或疹後餘毒不散,裏熱熾盛,上結於咽喉所致。表鬱者,宜清解透邪,用玄參升麻湯。裏熱熾盛者,宜清時解毒,用涼膈消毒飲。

麻疹煩渴

病證名。《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凡出麻煩渴者,乃熱毒壅盛也。”出現本證的不同時期應分別施治:麻疹尚未透出時,宜透疹生津,用升麻葛根湯加花粉、麥門冬;疹已出者,宜清熱保津,用白虎湯;疹沒後煩渴者,宜清餘熱,益胃津,用竹葉石膏湯。

麻疹喘急

病證名。指麻毒攻肺,呼吸急促。《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初出未透,無汗喘急者,此表實拂鬱其毒也,宜用麻杏石甘湯發之。疹已出,胸滿喘急,此毒氣內攻,肺金受克,宜用清氣化毒飲(前胡、桔梗、栝樓仁、連翹、桑皮、杏仁、黃芩、黃連、玄參、生甘草、麥冬)清之。”參見麻毒陷肺條。

《麻疹闡注》

麻疹專著。四卷。清·張霞溪撰。刊於1840年。本書卷一-二系將《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的(麻)疹門作了補充注釋。卷三-四為附采諸家麻(疹)後證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關麻疹的合併症、後遺症的證治等內容。現有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石印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麻疹閉證

病證名。指各種因素致使麻疹不能透發而邪毒閉阻於內者。如外感風寒,內熱熾盛,飲食積滯,痰濕過盛等,都能使肺氣受阻,腠理閉塞,影響麻疹的透發,出現疹當出不出,見點不透,或收沒太快等證。宜宣肺透疹,結合兼證,佐以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消食導滯、清肺祛痰等法,隨證施治。或用芫荽一把,加酒適量水煎,溫擦皮膚,促使麻疹外透。亦可由體虛氣弱,不能抗毒外出,症見疹色淡白,隱而不透,面白唇青,形倦神怠,四肢不溫,泄瀉,舌淡苔白,脈微弱等。治宜益氣和中,活血透毒。用補中益氣湯加紅花等。

《麻疹備要方論》

麻疹專著。一卷。清·吳硯丞撰。刊於1853年。書中簡要地介紹了麻疹的病原、脈證、各種兼證、禁忌以及備用諸法等。本書論述較為系統但過於簡略,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麻疹

病名。出《古今醫鑒》。又名瘄、麻證、瘄子、痧子、膚證、糠瘡、粰瘡。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多見於嬰幼兒。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冬春季最易流行。發病主要在肺胃二經。臨床發現以發熱、咳嗽、眼淚汪汪、口腔頰部粘膜上有栗形白點為特徵。因“內蘊熱毒,外感天行”所致,屬溫熱病的範疇。一般分初熱期、見形期、收末期三個階段。初熱期宜宣肺透疹,用宣毒發表湯;見形期應清熱解毒,用紫草紅花飲(紫草根、西紅花、連翹、銀花、黃連、浙貝、枇杷葉、板藍根、竹葉、木通、甘草);收末期須養津扶正。由於病證輕重不同,臨床分麻疹順證、麻疹逆證、麻疹險證,參見各條。

麻葉灸

灸法之一。《串雅外編》:“麻葉灸;治瘰鬁瘡。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葉,搗作炷圓,灸瘡上百壯。”《千金要方》將大麻花與艾葉“等分合搗作炷,灸瘡上百壯”。

麻藥法

即服用中藥實施麻醉之辦法。有關使用麻醉藥的記載,較早見於《列子·湯問篇》。西元二世紀華佗曾用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方法進行過外科手術。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卷十八有:“顛撲損傷,骨肉疼痛,整頓不得,先用麻藥服,待其不識痛處,方可下手。或服後麻不倒,可加曼陀羅花及草烏五錢,用好酒調些少與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藥。”既要達到較理想的麻醉效果,又要防止過量以致發生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後世多沿用並有所改進。1949年後,應用曼陀羅、樟柳鹼等中藥麻醉於臨床,使中藥麻醉重放異彩。

麻舌

即舌痹。詳該條。

目眥

解剖名稱。見《靈樞·癲狂》。又名眥,俗稱眼角。為上下眼弦的聯合處。外眼角稱外眥;內眼角稱內眥。兩眥內應於心,為五輪之血輪。因心與小腸相表裏,故眥部疾患,常與心或小腸有關。如心經有熱,常見兩眥紅赤,治宜清心瀉火,方用導赤散等加減。

目轉耳鳴

證名。眼目昏旋耳有鳴響的症候。《素問·五常政大論》:“風行太虛,雲物搖動,目轉耳鳴。”多由肝熱、肝腎陰虛、風陽上擾所致。參見眩暈條。

目珠子脫出

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即珠突出眶證。詳該條。

目珠痛

證名。見《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參見目痛條。

目珠俱青

病名。《證治準繩·雜病》:“目珠俱青證,乃目之白珠變青藍色也。”即白睛青藍。詳該條。

目珠管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若風熱痰飲,漬於臟腑,使肝臟血氣蘊積,沖發於眼,津液變生結聚,狀如珠管。”治宜清熱化痰。方用清氣化痰丸加減。

目珠

解剖名稱。見《赤水玄珠》卷三。又名眼、眼珠。即眼球。為眼的主要部分,略似球形,位於眼眶前部中央。其前端為黑睛,黑睛內為黃仁,黃仁正中有圓孔,名瞳神。黑睛邊緣緊接白睛。目珠內有神水、睛珠、神膏、視衣等。目珠後端連目系,上入於及腦,為視覺主要器官。參見眼條。

目腫脹

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為多種眼病常見的證候。包括胞臉腫脹,白睛腫脹,目珠周圍腫脹等。

目中胬肉

病名。《金匱要略·外科心法要訣》:“目中胬肉心火成,實火大眥色深紅,小眥紅絲淡虛火,胬肉時覺或脹疼。”本病多因長期感受外邪,加以心經風熱壅盛,蘊久化火,致使經絡瘀滯而成。病患於目兩眥球結膜上,初起無不適,僅見赤脈如縷,逐漸變厚,形成三角形胬肉。若大眥紅絲呈肉色深紅,屬心經實火,宜服黑參湯;若見小眥紅絲色淡者,屬心經虛火,宜服決明散。兩者均可用清涼圓泡洗,此病為西醫的翼狀胬肉。若屬進行性者,應以手術治療為主。詳見胬肉攀睛條。

目中結骨症

病名。清·嚴景芬《目科捷徑》:“在上胞內有塊如杏核竅形,扣在胞內,翻轉則露出似骨。”宜審證求因,辨證論治。

目中昏

病證名。謂於正午目視昏蒙,乃痰之所作也。在正午時,真陽之氣火勝,心勝肺,肺壅痰災,時複渾渾而昏也。見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治宜滌痰為主,用局方辰砂化痰丸或局方玉壺丸加減。

目中紅筋附睛

病證名。清·王子固《眼科百問》:“此心火乘於肝木,俗作謂攀睛是也。”治宜清心養肝,方用導赤散加減。參見胬肉攀睛條。

目中常早晨昏

病證名。亦作目晨昏。謂清晨目視昏蒙的病證。此乃頭風攻沖於頭,目者太陽之首,肝臟為陽,氣旺故使頭風攻注於目。見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甚者可兼見頭痛身熱。宜祛風明目,用局方芎菊散或石膏散加減。

目中不了了

證名。目視物不清。由陽明腑熱熾盛,陰液耗竭所致。《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傷寒溯源集》:“目中不了了,是邪熱伏於裏而耗竭其津液也。經雲,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邪熱內灼,津液枯燥,則精神不得上注於目,故目不了了,睛不和也。”

目直視

證名。目睛不能轉動。《中藏經·察聲色形證訣死法》“面(兩)目直視者死”記述有“直視不能眴”、“直視失溲”、“直視譫語”、“微喘直視”等證候。《傷寒明理論·直視》:“傷寒目直視者,邪氣壅盛,冒其正氣,使神智不慧,髒精之氣不上榮於目,則目為之直視,……為邪氣已極,證候已逆,多難治。”直視系因邪熱壅盛,精氣不能上榮於目,或陰虛肝血不足不能上注於目所致,多見於外感熱病及內傷雜病中的危重病症 。

目直

證名。指定睛直視。《小兒藥證直訣》:“熱入於目,牽其筋脈,兩眥俱緊,不能轉視,故目直也。”多因風熱襲絡,肝風內動所致。常見於急驚風、驚癇等。因熱者,治宜清肝瀉熱,用瀉青丸;風邪襲絡者,宜平肝熄風,用羚羊鉤藤湯加減。

目劄

病證名。為眼瞼時時眨動的證候。《審視瑤函》:“按目劄者,肝有風也。風入於目,上下左右如風吹,不輕不重而不能任,故目連劄也。”此恙有四:

①兩目連劄,或色赤、或時拭眉,此膽經風熱,欲作肝疳也。用四味肥兒丸加龍膽草而瘥。

②有雀目眼劄,服煮肝飲兼四味肥兒丸。

③有發搐目劄,屬肝膽經風熱,先用柴胡清肝散治,兼六味地黃丸以滋腎生肝而痊。

④受驚眼劄或搐者,先用加味小柴胡湯加黃連以清肝熱,兼用六味地黃丸滋腎生肝。

目早晨疼痛

病證名。見《銀海精微》。謂眼於清晨疼痛。多因虛陽上攻,頭風注目,早晨血氣皆從上行,故虛陽得風火而勢益盛,故(目)疼痛也。宜養陰明目,祛風止痛,用芎?散或白蒺藜散加減。

目暈

病證名。其義有二:

①指沿黑睛與白睛交界處出現的灰白色環狀混濁。《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目,目為肝之外候。肝藏血,血氣不足,則肝虛,致受風邪,風邪搏於精氣,故精氣聚生於白睛之上,繞於黑睛之際,精彩昏濁,黑白不明審,謂之目暈。”

②指患眼觀燈光時有紅綠色彩環圍繞。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目別無甚病,但見燈視月及隙漏之處,則有碗大一圈環影睛外,其色內青紅而外紫綠,絕似日華月暈,故曰目暈。大意水衰不能制火,水火相射,則乖戾之氣激而上浮,故能無中生有。……凡人勞極久視,廢眠強起,便有此弊,可暫而不可常,須四君合補水寧神立愈。或平氣和衷湯進一、二劑亦妙。”本病類今稱之虹視現象。應積極治療。如延誤失治,常導致失明。

目疣

病名。《審視瑤函》:“此症或眼皮上下,生出一小核是也,乃脾胃痰氣所致。”治宜健脾祛痰。方用苓桂術甘湯加減。參見脾生痰核條。

目癢若蟲行症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本書認為:該病“非若常時小癢之輕,乃如蟲行而癢不可忍也。為病不一,須驗目上有無形證,決其病之進退。至如有障無障,皆有癢極之患。病源非一,有風邪之癢,有血虛氣動之癢,有虛火入絡邪氣行動之癢,有邪退火息氣血得行脈絡通暢而癢。大凡有病之目,常時又不醫治而自作癢者,癢一番則病重一番。若醫治後而作癢,病必去速。若癢極難當,時時頻作,目覺低陷者,命亦不久。有極癢而目脫者,死期至矣。癢而淚多者,血虛夾火。大抵痛屬實,癢屬虛。雖有火,亦是邪火乘虛而入,非其本病也。”本病的治療方法參見目癢條。

目癢

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亦作眼癢。風、火、濕、熱、血虛等均可引起。眼內癢澀不適,重者癢若蟲行,奇癢難忍。可見於今之沙眼、瞼緣炎、春季卡他性結膜炎等病。內治法:因風者,宜祛風散邪,用驅風一字散加減;屬風熱者,宜疏風清熱,用銀翹散加減;屬濕熱者,宜清熱除濕,用除濕湯加減;屬血虛生風者,宜養血祛風,用四物湯加荊芥穗、白蒺藜等。外治法:廣大重明湯煎水熏洗,眼藥精調冷開水外塗。目病邪退正複而癢者,勿需治療。由於引起目癢的原因較多,且臨床上常見有幾種原因共同致病,故應詳細審證求因,辨證用藥。

目瘍

病名。系指眼瞼生瘡的病證。見《審視瑤函》。系由火毒鬱結,邪熱上攻於目所致。初起腫痛微癢,漸致赤爛成膿。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服用加減四物湯,並可外用眼瘡藥摻患處。

目揚

名詞。指怒目圓睜,炯炯逼人之狀。《靈樞·論勇》:“勇士者,……怒則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眥裂而目揚,毛起而面蒼。”

目血灌瞳人

病證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零五。即血灌瞳人。詳該條。

目血

病證名。見《目經大成》卷二。即目衄。詳該條。

目眩

證名。眼前發黑,視物昏花迷亂的症象。出《靈樞·大惑論》。由肝腎精血不足、肝陽風火、痰濁上擾等所致。《諸病源候論·目眩候》:“目者五藏六府之精華,宗脈之所聚也。筋骨血氣之精,與脈並為目系,系上屬於腦。若府藏虛,風邪乘虛隨目系入於腦,則令腦轉而目系急,則目眴而眩也。”可分別選用滋補肝腎、補養氣血、平肝熄風、化痰降逆等法治之。

目下腫

證名。眼胞浮腫。為水腫病初起常見症狀之一。《素問·評熱病論》:“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以“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

目下網

解剖結構名。指足陽明筋的支筋,網維於目下胞。《靈樞·經筋》:“陽明為目下網。”

目下綱

解剖名稱。謂足陽明之經筋,統管眼之下部。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卷十三:“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陽明則為目下綱。”

目系

眼球後方與腦相連的組織。亦稱眼系。《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又《靈樞·寒熱病》:“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相當今之視神經、球後血管等。

目息肉淫膚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息肉淫膚者,此由邪熱在髒,氣沖於目,熱氣切於血脈,蘊積不散,結而生息肉,在於白睛膚瞼之間,即謂之息肉淫膚也。”據《永樂大典》卷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二該條中引《諸病源候論》雲:“夫目生淫膚息肉,其根皆從目眥染漸而起。五臟六腑之精華,上注於目;目,宗脈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肝藏血,十二經脈有起內眥、銳眥者,風熱乘於臟腑,臟腑生熱,熱氣熏肝,沖發於目,熱搏血結,故生淫膚息肉。割之傷經脈者,則令痛不止,血出不住,即須方藥除療之。”本病自《世醫得效方》稱之為胬肉攀睛後,後世眼科亦多沿用,相當於今之翼狀胬肉。

目妄見

證名。為患者自覺目視有各種異常所見者。出《靈樞·癲狂》。

①指眼外觀正常,而自視有各種異常改變者,為多種眼疾常見的自覺症狀之一。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目亦無外症,然無中生有,如遊絲、結發、飛蠅、舞蝶、蛇、旗、絛、環等物之狀。色或青黑、粉白、微黃,看在眼外,空中飛揚繚亂。”類似今之玻璃體混濁。《張氏醫通》卷八又認為:以長為短、以白為黑、視正反邪、視定反動、視物顛倒、視一為二、光華暈大等亦屬此證範疇。

②為狂症證候之一。《靈樞·癲狂》:“狂,目妄見。”謂狂症患者,常因幻覺而見奇異怪誕之物。

目外眥

人體部位名。見目銳眥條。

目痛

證名。見《神農本草經》卷三。一般日間痛屬陽;夜間痛屬陰。痛而煩悶為氣實;痛而惡寒為氣虛。隱隱作痛,時作時止,為陰虛火動;痛如針刺,持續無間,為火邪有餘。痛而幹澀不適,為津液耗損或水虧血虛;赤痛而多分泌物,眵淚膠粘,為鳳熱壅盛。二便清利,目微赤痛為虛火上浮;二便不利,目赤痛甚為實火內燔。痛而拒按,喜冷敷為實;痛而喜按,熱燙則舒為虛。眼痛連及巔頂、前額,是足太陽膀胱經受邪;痛連前額、鼻、頰、牙齒,為足陽明胃經受邪;痛連顳顬者,乃足少陽經受邪。《證治準繩·雜病》認為:“目痛有二,一謂目眥白眼痛,一謂目珠黑眼痛。蓋目眥白眼疼屬陽,故晝則疼甚,點苦寒藥則效。經所謂白眼赤脈法於陽故也。目珠黑眼疼屬陰,故夜則疼甚,點苦寒則反劇。經所謂瞳子黑眼法於陰故也。”

目胎赤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胎赤者,是人初生,洗目不淨,令穢汁浸漬於眥,使瞼赤爛,至大不瘥,故雲胎赤。”屬胎風赤爛,詳該條。

目瞤

病證名。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症謂目瞼不待人之開合,而自牽拽振跳也。蓋足太陰、厥陰榮衛不調,不調則鬱,久鬱生風,久風變熱而致。主以全真一氣湯、十味益榮煎、艾人理血湯,不移時立住。”也可配合針灸治療。參見胞輪振跳條。

目視一物為兩候

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是五臟六腑之精華。凡人腑髒不足,精虛而邪氣乘之,則精散,故視一物為兩也。”即視歧。本病常出現於風、痰、熱邪所致之疾病及外傷等。參見視歧條。

目視無神

證名。見秦柏未《中醫臨症備要》。即目視無光。詳該條。

目視無光

證名。指目無光彩的神情。見《景嶽全書》卷二十七。因真陰不足,但無火症,給人以目視無光的感覺。且常常伴有自覺乏力困倦等症。宜滋陰益腎,補養氣血,用杞菊地黃丸、人參養營湯等加減。

目上網

解剖結構名。指足太陽筋的支筋,網路於目上胞。《靈樞·經筋》:“太陽為目上網。”

目上視

證名。眼睛上翻,白多黑少的症象。亦稱瞳子高、戴眼。因精氣竭絕、肝風內動或痰閉所致。《瘴瘧指南》卷上:“如其證目上視,口噤牙關緊閉,昏不知人。”見於痙厥、瘴瘧、癲癇、驚風等病。屬危重症候。

目上綱

解剖名稱。謂足太陽經筋的分枝,統管眼之上部。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卷十三:“足大(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其支者,為目上綱。”

目沙澀

證名。見《銀海精微》。指眼覺沙澀,有異物感。又名磣澀、癮澀。多由風熱、肝火、陰虛火旺或異物入目所致。症見眼內沙澀羞明流淚,紅赤癢痛等。常見於外障眼病。宜結合眼及全身證候辨證施治,分別選用祛風清熱、平肝瀉火、養陰清熱等劑。如因異物入目所致者,首當清除異物。

目澀

證名。眼乾燥滯澀或似異物入目般澀痛不適,稱目澀。《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認為:“目,肝之外候也。臟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上液之道,若悲哀內動腑髒,則液道開而泣下,其液竭者,則目澀。又風邪內乘其腑髒,外傳於液道,亦令泣下而數欠,泣竭則目澀。若腑髒勞熱,熱氣乘於肝,而沖發於目,則目熱而澀也,甚則赤痛。”總之,本病其因有三,一為悲哀哭泣,液竭則目澀,亦有勞瞻視竭,過虛多思,有傷神水而致者,多為肝腎陰虛不足之證。二為風邪內乘其腑髒,外傳於液道,令淚下液竭而目澀。風在五行為木,在髒為肝,在竅為目,本乎一氣。久風必鬱,鬱則生火,火性炎上,致目失潤澤而發幹澀。三為腑髒有熱,熱氣乘於肝,上沖於目,則目熱而澀。臨床應詳審病因,辨證施治。參見目幹澀、目沙澀條。

目銳眥

人體部位名。亦稱目外眥。指外眼角。《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

目瞏(qiōng瓊)

病證名。出《素問·診要經終論》。即兩目瞏瞏直視,作彷徨驚顧之狀。兒在胎中,孕母驟受大驚卒恐,以致兒襲其氣,生後出現目瞏,宜按胎驚治之。《儒門事親》治一兒目瞏,目赤多淚,令服瓜蒂散加郁金,上湧下泄,排出涎沫而愈。

目青

病名。系指目之白睛變青藍色者。見《張氏醫通》卷八。即白睛青藍,詳該條。

目偏視

病證名。又名眼偏視、雙目睛通、通睛。證見雙眼平視前方時,一眼目珠偏斜於眥側(稱神珠將反);甚者偏斜眼之黑睛被該側眼眶半掩或全部掩沒(稱瞳神反背),外觀只顯白睛。《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是五臟六腑之精華。人腑髒虛而風邪入於目,而瞳子被風所射,睛不正則偏視。此患亦有從小而得之者,亦有長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氣虛,而受風邪所射故也。”本病相當於今之斜視。如目珠轉動靈活者,常伴有近視或遠視,視力極差等候,相當於今之共轉性斜視。本病多因嬰幼兒時脾氣虛弱,約束失權所致,治宜健脾益氣,用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朮散加減;也可由習慣不良或先天所致,治宜舒筋活絡,用正容湯加減。若成人症見一眼或兩眼目珠驟然偏斜並伴有複視者,應及時檢查,排除嚴重病變。若視物尚清晰者,相當於今之麻痹性斜視。常由風熱風痰等所致,宜平肝清熱,祛風滌痰。用通肝散加減;因外傷所致者,可用正容湯加紅花等活血化瘀之品。此類疾患皆可用針灸治療。

目皰瘡

病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認為:“目,肝之候也。五臟六腑之精華,上榮於目,腑髒有熱,氣乘於肝,沖發於目,熱氣結聚,故睛上生皰瘡也。”臨床所見,如瘡位於結膜上者,則類似於皰疹性結膜炎;如位於黑睛上者,則類似黑睛生翳;如位於眼瞼上者,則為帶狀皰疹、瞼緣炎之類疾病。

目衄

病證名。指眼內出血證。又名目血。

①指血自淚竅出。清·唐容川《血證論》卷二:“淚竅出血,乃陽明躁熱所攻發。”如風熱重,大便秘者,通脾瀉胃湯治之。

②指血淚。多屬風熱毒邪為害,治宜祛風清熱,解毒涼血,可用驅風散熱飲子加減。《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目出血,曰目衄。”多因陽明燥熱或肝火亢盛,迫血上溢所致。病勢嚴重者,甚至直射而出。陽明燥熱者,伴見口渴引飲、大便燥結、目幹鼻幹等證,治宜清胃涼營止血,選用白虎湯、甘露飲、玉女煎等方。肝鬱火盛者,伴見胸肋刺痛、耳鳴口苦,治宜清肝舒鬱,用丹梔逍遙散或地骨皮飲加柴胡、炒山梔、益母草。怒火上逆者,宜清肝瀉火,用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等方。

目膿漏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風熱客於瞼眥之間,熱搏於血液,令眥內結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膿汁不盡,謂之膿漏。”本病系指膿液或粘濁淚水自內眥外漏,故後世又稱漏睛瘡。漏睛瘡是大眥附近,睛明穴下方突發赤腫高起,繼之潰破出膿之病症,相當於今之急性淚囊炎,應及早治療。《聖惠方》卷三十三認為:本病“若不早治,日久眼生黑點,微有黯色,侵蝕於目,即難治也。”參見漏睛條。

目內眥

人體部位名。指內眼角。《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

目內有丁

病名。丁亦作疔。《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肝之外候也。臟腑熱盛,熱乘於肝,氣沖於目,熱氣結聚,而目內變生狀如丁也。”治宜瀉熱利肝,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目內陷

病證名。出《素問·三部九候論》。又名陷睛翳、睛陷、巨睛縮入。多由腎陰虧損,正氣大虛所致。症見眼珠向眼眶內退陷。《素問·三部九候論》:“目內陷者死”。可知本症見於重病或虛證久病者,為正氣衰竭之象。治宜補腎養肝。方用杞菊地黃丸加減。參見膏傷珠陷條。

目瞑

證名。眼閉不想睜開的病症。《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病眩掉目瞑。”多由精氣不足、邪熱內盛或痰濁中阻所致,見於熱病、眩暈等病證。亦可見於病危之時,《難經·二十四難》:“三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目明

經外穴名。出《扁鵲心書》。正視時,在瞳孔直上入發際處。主治頭痛,目赤,視力減退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目昧

證名。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昧通眛,即目昏。詳該條。

目瞀

證名。見《醫宗必讀》卷六。即目昏。詳該條。

目茫茫

證名。亦作目(目巟)(目巟)。《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夫目是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腑髒虛損,為風邪痰熱所乘,氣傳於肝,上沖於目,故令視瞻不分明,謂之茫茫也。”凡目病若肝氣不足,兼胸膈風痰勞熱,則目不能遠視,視物則茫茫漠漠也。若心氣虛,亦令目茫茫,或惡見火光,視見蜚蠅黃黑也。即目昏。詳該條。

目盲

證名。見《素問·生氣通天論》。即失明。俗稱瞎眼。指目茫茫無所見。《難經·二十難》:“脫陰者,目盲。”病因較多,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凡嚴重的內、外障眼病及外傷等,均可致盲。凡有致盲傾向的病證,應積極治療。

目臨泣

經穴別名。見《聖濟總錄》。即頭臨泣。見該條。

目髎

經穴別名。出《外臺秘要》。即絲竹空。見該條。

目連劄(dá答)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又名眼睫連劄。指兩眼頻繁眨動。為肝風上乘所致。治宜清肝祛風,用柴胡清肝散。參見小兒劄目條。

目力

生理性名詞。見《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四。即眼力。詳該條。

目淚出不止

病證名。指目無赤痛,亦未受風,只因髒氣不足而頻頻淚出之症。《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夫五臟六腑皆有津液,通於目者為淚。若髒氣不足,則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淚出。亦不因風而出不止,本無赤痛。”應詳辨其屬於何髒何腑虧損而致病,對證治療。

目眶歲久赤爛

病證名。出《蘭室秘藏》卷上。又名爛眶眼、爛眶、連眶赤爛,俗呼赤瞎。多因脾胃濕熱壅盛,日積月累而成。症見瞼弦潰爛,紅赤,癢痛流淚,經久不愈。外治當以三棱針刺目眶外出血,內服瀉濕熱之劑。方用除濕湯加減;熱重者,宜用三黃湯加減;風偏盛者,宜用柴胡散加減。參見眼弦赤爛條。

目眶骨

解剖結構名。指眼窩周邊的骨骼。在眼窩上方者,稱眉棱骨;在眼窩下方者,稱(出頁)骨。詳眉棱骨、(出頁)骨條。

目枯澀

證名。見《審視瑤函》。即目幹澀。詳該條。

目窠上微腫

證名。眼胞浮腫。目窠,即眼胞,亦作目裹。《靈樞·水脹》:“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諸病源候論·水腫候》:“脾病則不能制水,故水氣獨歸於腎,三焦不瀉,經脈閉塞,故水氣溢於皮膚而令腫也。其狀目裹上微腫,如水裹物之狀。”參見水病、目下腫等條。

目窠

人體部位名。指眼的凹陷處,包括眼眶、上下眼胞。《靈樞·水脹》:“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

目睛瞤動

病證名。見《審視瑤函》:“目者肝膽。屬風木二經,兼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則風火內生,故目睛為之瞤動。經曰:曲直動搖,風之象也。宜用四物益其血,加柴胡、山梔清其肝,陰血內榮,則虛風自息矣。”若兼他證,則隨證加減用藥。即睛動,詳該條。

目浸

證名。出《靈樞·熱病》。指非因情志因素而淚出不止的證候。詳流淚證條。

目見黑花飛蠅

證名。系指患者自視眼前常有黑花如飛蠅狀。亦名飛繩幻視。《聖濟總錄》卷一百零九:“腎水既虛,肝無以滋養,故見於目者,始則(目巟)(目巟)不能矚遠,久則昏暗,時見黑花飛蠅。”為多種內障眼疾常見症狀。

目昏昧

證名。見《審視瑤函》。即目昏。詳該條。

目昏

證名。見《素問玄機原病式》。又名眼昏、目昧、目昏昧、目瞀、目暗不明、眼暗、目茫茫、目(目巟)(目巟)、視物(目巟)(目巟)。為視物不明的證候。《靈樞·大惑論》:“五臟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如久病虛羸,氣血兩虧,宜用八珍湯加減;若心營虧損,神氣虛乏者,宜用補心湯加減化裁。若情志不暢,肝失條達者,宜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若肝腎不足,精血暗耗者,宜用一貫煎加減;若氣滯血瘀,玄府閉塞者,宜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此外,風、火、痰、濕上擾清竅以及眼外傷等均可致目昏。

目黃

證名。兩眼鞏膜泛現黃色。《羅氏會約醫鏡·雜證》謂目黃有虛實之異。實熱目黃,以濕熱內蓄,鬱蒸而成,清其熱而黃自退;虛寒目黃,以元陽日衰,津液消耗所致,無煩熱脈症,惟有乾涸枯黃,須大加溫補,始可救治。《醫學綱目·目黃》:“亦有目黃而身不黃者,風氣自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眥,其人肥,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治宜青龍散等方。本症多見於黃疸病,參見黃疸條。

目綱

人體部位名。指上、下眼瞼部。《醫宗金鑒》:“目綱者,即上、下目胞之兩瞼也,又名曰睫,司目之開闔也。”其中上眼瞼部又稱目上綱(或作目上網),下眼瞼部又稱目下綱(或作目下網)。

目幹澀

證名。指眼覺幹澀不爽的證候。又名目枯澀。《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其液竭者,則目澀”。常由肝腎陰虧,肝虛血少,肺陰不足,陰虛火旺等所致。《審視瑤函》:“此症謂目日覺幹澀不爽利,而視昏花也,因勞瞻竭視,過慮多思,耽酒恣燥之人,不忌房事,致傷神水。”宜結合眼及全身證候辨證論治。分別選用滋養肝腎,補肝養血,養陰清肺,滋陰降火等法。方用大補陰丸、歸脾湯、黃連阿膠湯等。

目封塞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風邪毒氣客於瞼膚之間,結聚成腫,腫而瞼合不開,故謂之封塞。”治宜祛風解毒。方用荊防敗毒散加減。參見腫脹如杯條。

目風腫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為肝之外候,肝虛不足,為冷熱之氣所幹,故氣上沖於目,外複遇風冷所擊,冷熱相搏而令瞼內結腫,或如杏核大,或如酸棗之狀,腫而因風所發,故謂之風腫”。治宜養肝祛風。方用一貫煎與銀翹散加減化裁。參見目瘍條。

目風淚出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為肝之外候,若被風邪傷肝,肝氣不足,故令目淚出”。治宜補益肝腎。方用菊睛丸加減。參見迎風冷淚條。

目風赤

證名。系指因風所致流淚及眼瞼紅赤的證候。《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者,肝之竅。風熱在內乘肝,其氣外沖於目,故見風淚出,目瞼眥赤。”治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用藥。

目風

病證名。出《素問·風論篇》。即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

①泛指因風邪所致之目疾。

②目掣動謂之目風。參見目瘛條。

目飛血

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又名白睛飛血,俗稱鋪紅。《聖濟總錄》卷一百零五:“飛血者,謂赤脈散於白睛之上是也。由肝藏氣虛,為風熱所乘,致血飄溢,散絡白睛,勢若飛馳,故謂之飛血。”治宜鎮肝氣,平心火。常見於風火眼,火疳等多種眼病。偏心火旺盛者,治宜用導赤散加減;偏肝火旺者,治宜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目寸

同身寸之一。指以患者本人內、外眼角間寬度為1寸量取穴位。《醫學入門》:“頭部橫寸:以眼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

目窗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至營。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陽維之會。在頭部,當前發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一說在“臨泣後一寸半”(《針灸大成》)。布有額神經內、外側支的吻合和顳淺動、靜脈額支。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青盲內障,鼻塞,面目浮腫,驚癇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目瘛

病證名。出《靈樞·熱病》。瘛,引縱也。謂宜近而引之遠,宜遠而引之近,皆為牽掣也。此處指目牽動感。臨床上應審證求因,辨證施治。

目赤爛眥

病證名。又名風眼。《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此由冒觸風日,風熱之氣傷於目,而眥瞼皆赤爛,見風彌甚,世亦雲風眼。”治宜疏風清熱,方用驅風散熱飲子加減,參見眼弦赤爛條。

目赤爛

病證名。又名風赤眼。《聖濟總錄》卷一百零五:“……目赤爛者,瞼眥俱赤且爛,見風益甚,又謂之風赤眼”。此由沖冒風日或風熱之氣傷於瞼眥,與津液相搏,故令赤爛也。迎風則作癢淚出,遇熱則傷爛眵多。治宜鎮平肝氣,洗滌瞼膚。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本病相當於今之瞼緣炎。參見眼弦赤爛條。

目赤

證名。出《素問·五常政大論》等篇。又名赤眼。通常指白睛紅赤之候。《張氏醫通》卷八:“目赤有三:一曰風助火鬱於上;二曰火盛;三曰燥邪傷肝。”一般因於風火邪毒入侵者,多見目赤腫痛;肝熱上攻者,多見白睛紅赤,或抱輪紅甚;肝肺陰虛者,多見白睛淡紅,視物昏朦。宜結合眼部及全身病情辨證論治。

目眵(目蔑)

症名。指眥瞼紅赤,眵淚不絕的證候。《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夫目上液之道,腑髒有熱,氣熏於肝,沖發於目眥瞼,使液道熱澀,滯結成眵(目蔑)也”。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用藥。一般治宜瀉肝膽火熱,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目磣澀

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磣,參雜砂土之意。本症指目有沙澀感。《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肝之外候也。腑髒之精華,宗脈之所聚,上液之道。若悲哀內動腑髒,則液道開而泣下,其液竭者,則目澀。又風邪內乘其腑髒,外傳於液道,亦令泣下而數欠,泣竭則目澀。勞腑髒勞熱,熱氣乘於肝,而沖發於目,則目熱而澀也。甚則赤痛。”宜結合全身情況審證求因辨證用藥。參見目沙澀條。

目晨昏

病證名。見《中國醫學大辭典》。即目中常早晨昏。《秘傳眼科龍木集》:“目中常早晨昏者何也?答曰:此乃頭風攻沖於頭,目者太陽之首,肝臟為陽,氣旺故使頭風攻注於目,宜服局方芎菊散、白蒺藜散、石膏散。”參見目中常早晨昏條。

目常有應日而發

名詞。見清·王子固《眼科百問》。指目病有每月週期性復發的規律性。古人認為與三陰三陽隨月消長有關。治宜根據發病規律,辨證論治。

目常應時而痛

病證名,見清·王子固《眼科百問》。指目疼於每日某個時辰週期性發作者。古代認為與十二經絡受邪幹目有關。治宜根據病變規律,辨證用藥。

目常日夕昏

病證名。又名目夕昏。謂至傍晚則目視昏朦。乃陰血虧損,陽氣消耗,以致水火不濟矣,所以至日將暮而昏也。見清·王子固《眼科百問》。屬雀目範圍,參見該條。

目常暮昏

病證名。系指至日暮則目視昏蒙的病證。葆光道人《眼科龍木論》:“目常暮昏者何也?答曰:此腦者天真,萬物行於陽道,不行陰道,至申酉戌時,寒氣欲生,腦損則風寒所致。目中微昏不真,到晚宜衣,灸風火穴。”也可用苦參湯加減治療。參見雀目條。

目不能遠視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即能近怯遠症。詳該條。

目不瞑

證名。指目不能閉的證候。《靈樞·大惑論》:“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曰不瞑矣。”常見於陰虛失眠之症。治宜滋陰降火除煩,方用黃連阿膠湯加減。

目閉不開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雜病》。多為胞瞼受邪的證候。《張氏醫通》卷八:“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熱則筋縱目不開,助陽和血湯;然又有濕熱所遏者,則目胞微腫,升陽除濕防風湯;真陽不能上升者,則喜暖怕亮,補中益氣湯;肝虛者則閉目不欲見人,金匱腎氣丸。”又有初生兒眼不開者,多由穢汁浸漬於目所致,用真熊膽和人乳加水蒸汁擦胞瞼上,並服地黃散,涼血解毒。

目閉

指閉目不欲開之症。《靈樞·大惑論》:“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治宜補氣養肝。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目本

解剖名稱。指眼深部。出《靈樞·寒熱病》。“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入系目本”。蓋目珠者連目本,目本又名目系,屬厥陰之經也。即目系。詳該條。

目胞

解剖名稱。見《張氏醫通》卷八。即眼瞼。詳該條。

目黯黑

證名。多由內有瘀血或痰飲所致。兩眼周圍目胞呈黯黑色。《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內有幹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又李中梓《診家正眼》卷一:“目胞黑者,痰也。眼黑行走呻吟者,骨節酸痛,痰入骨也。眼黑面黃,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由瘀血而致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因風痰而致者,治宜疏風滌痰,方用礞石滾痰丸加減。兼有其他病證者,應詳審病因,辨證用藥。

目暗不明

證名。又名眼暗。《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夫目者,五臟六腑陰陽精氣,皆上注於目。若為血氣充實,則視瞻分明;血氣虛竭,則風邪所侵,令目暗不明”。治宜滋補肝腎,方用杞菊地黃湯加減,詳見目昏條。

解剖名稱。即眼睛。為視覺器官。眼的生理功能與全身臟腑經絡均有關系。《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中尤以肝臟為密切,因為肝開竅於目。臨床上從眼的變化可推測肝的病證,某些眼病亦可從肝論治。《靈樞·五閱五使》:“目者肝之官也,肝病者,眥青。”同時,眼又是望診察神的重要器官。《推蓬寤語》:“目為神之牖。”

目(目芒)(目芒)

證名。出王燾《外臺秘要》卷二十一。(目芒)通茫,即目茫茫。《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腑髒虛損,為風邪痰熱所乘,氣傳於肝,上沖於目,故令視瞻不分明,謂之茫茫也。若心氣虛,亦令目茫茫,或惡見火光,視見蜚蠅黃黑也。”由風邪痰熱引起者,宜疏風清熱祛痰,方用銀翹散合清氣化痰丸加減;由心氣虛引起者,宜補益心氣,方用補心湯合四君子湯加減。參見目昏條。

目(目巟)(目巟)

證名。出《素問·藏氣法時論》等篇。《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視物昏暗,故謂之(目巟)(目巟)也。”《素問·藏氣法時論》:“肝病者,……虛則目(目巟)(目巟)如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又《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如無所見。”說明肝腎受病均能引起視力減退,目視(目巟)(目巟)。治宜補肝明目,滋補肝腎。方用青羊肝散、一貫煎加減。參見目昏條。

木蛭毒瘡

病名。即山蛭、草蛭吮吸人血而致之毒瘡。《本草綱目》卷九引自張杲《醫說》,謂南方多雨,有物曰木蛭,大類鼻涕,生於枯木之上,聞人氣則閃閃而動,人過其下,墜人體間,即立成瘡,久則遍體,惟以朱砂、麝香塗之即愈。”

木運臨卯

運氣術語。出《素問·六微旨大論》。丁為木運,卯為木的正位,中運木與歲支卯同氣,故所指丁卯年為歲會,參見歲會條。

木運

運氣術語。五運之一。木主丁壬,凡丁年、壬年均屬木運。《素問·天元紀大論》:“丁壬之歲,木運統之。”

木鬱土虛

五行學說術語。肝屬木,脾屬土。即肝鬱脾虛。詳該條。

木鬱化火

五行學說術語。肝屬木,木鬱即肝鬱,由於肝鬱引起肝陰虧損,或素有內熱而出現肝火症狀,故稱。臨床表現有頭痛、眩暈、面赤、目痛、嘔血、咳血,甚則發狂等。

木鬱化風

五行學說術語。肝屬木,主風,由於肝氣鬱結,耗傷肝血,血虛風動,出現眩暈、舌麻、震顫、痙厥等肝風證候,故稱。

木鬱達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王冰注:“木鬱達之,謂吐令條達也。”《內外傷辨惑論》認為是肺金抑遏肝木。木鬱,指肝氣鬱結;達,疏泄暢達。肝氣鬱結症見兩脅脹痛或竄痛,胸悶不舒,或噁心,吐酸,食欲不振,腹痛腹瀉,苔薄脈弦,用疏肝解鬱如逍遙散之類治療。

木鬱

五鬱之一。指肝膽鬱結之證。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證見畏寒畏熱,頭痛頰痛,頭暈耳鳴,目赤暴痛,脘腹脹滿,吞酸吐食等。治宜疏達,用達鬱湯、開鬱至神湯或舒木湯等方。

木瘍

病名。出《目經大成》卷二。即木疳。本病多由肝經實熱或陰虛火炎所致。前者宜清瀉肝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後者宜養陰清熱,可用養陰清肺湯加減。參見木疳條。

木香餅

灸用藥餅之一。《外科證治全書》:“以木香五錢為末,生地黃一兩,杵膏,和勻,量患處大小作餅,置腫上,以艾灸之。”用治撲損閃腰、血瘀氣滯等症。

木喜條達

生理學名詞。系借用五行學說闡述樹木生長的特性,來比喻肝膽的生理特點。肝膽主疏泄升發,疏泄則能助脾胃消化吸收;升發則能使氣機舒暢。故肝木喜暢達而不宜抑鬱,肝鬱則產生脅下痛、噯氣不舒等症。

木位

運氣術語。風木所主之位。《素問·至真要大論》:“木位之主,其寫(瀉)以酸,其補以辛。”王冰注:“木位春分前六十一日,初之氣也。”

木腎

病名。睾丸腫大堅硬而麻木無疼痛之病證。出《丹溪心法》卷四。多因下焦為寒濕所襲而起者。《育嬰秘訣》:“卵腫不痛者,此濕也,名曰木腎。”治宜軟堅利氣之劑。內服用《證治準繩·幼科》金茱丸,或用栝樓連皮帶子、蓽撥、生薑、蔥白同煎服。

木舌脹

病名。《儒門事親》卷三:“熱結於舌中,舌為之腫,名曰木舌脹。木者,強而不柔和也。”參見木舌條。

木舌乳蛾

病名。系指患乳蛾而舌紫脹者。《瘡瘍經驗全書》卷一認為:本病“因心經熱毒,或因酒後溫床厚被,以致熱氣攻於心經,故生單蛾及舌脹而紫,吐出風痰,急用三棱針刺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及刺乳蛾俱被出血痰。”內治宜清心解毒、涼血消腫。方可選用牛黃清心丸、犀角地黃湯等加減。若病人能夠咽藥,即以黃連一味,煎濃汁細細呷之。

木舌

病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六。又名死舌。本病多由心脾積熱上沖所致。症見舌腫,漸脹塞滿口,腫硬而不柔和。《嬰童百問》:“舌者,心之候,脾之脈絡於舌也,臟腑壅滯,心脾積熱,熱氣上沖,故令舌腫,漸漸腫大,塞滿口,是為木舌。”《赤水玄珠》卷三:“舌腫硬而不柔和,挺然脹滿或出口者為木舌。”《醫學綱目》卷十七:“木舌者,舌腫粗大,漸漸腫硬滿口,不急治,即塞殺人也。”治宜瀉火解毒。用涼膈散加減。熱毒熾盛,舌腫硬痛,不能言語者,宜清心涼血解毒。用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等加減。由其他原因導致者,應審證求因,辨證用藥。《景嶽全書》卷二十六:“忽腫木而硬者,謂之木舌,皆上焦熱壅故也。惟宜砭針刺去其血為上策,及內服清胃降火之劑自愈。”

木疝

病名。見《醫林繩墨》。證見睾丸結硬,不知痛癢,陰囊皮厚,不知長大,重墜難當的一種疝症。治當溫和,和則補養脾胃,充和元氣;溫則健脾溫中,通調水道。

木癩

病證名。麻風之麻木不仁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因惡風及犯觸忌害得之。多從風起,毒邪入肝經而發病。其證初起膚如蟲癬,面目癢,大小不一,形色不同,久則連片,如複生瘡,腐爛腥穢,眉睫脫落,或瘡如瘤腫,麻木不仁,三年則成大患。早治或能愈。相當瘤型麻風之晚期。

木克土

五行學說術語。肝屬木,脾胃屬土。指肝氣過亢可影響脾胃。相克本屬正常範圍內的制約,但近人已習慣把木克土與木乘土混同。參見肝氣犯胃條。

木火刑金

五行學說術語。肝屬木,肺屬金。由於肝火過旺,耗灼傷陰,出現乾咳,胸脅疼痛,心煩、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屬肝木化火而加劇肺金病證的變化。

木疳

病名。《證治準繩·雜病》,“木疳證生於風輪者多,其色藍綠青碧,有虛實二證。”又名木瘍。因肝經實熱或陰虛火炎所致。本病黑睛上發生一個或數個圓形小顆粒樣突起,實者小而痛澀,虛者大而昏花,日久反復,黑睛去翳,影響視力。嚴重者,可變生花翳白陷,甚至潰穿黑睛。類今泡性角膜炎。治法:實證宜清肝瀉火,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虛證宜養陰清熱,可用養陰清肺湯加減。

①樹,木本植物的通稱。《素問·大奇論》:“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②木材。《靈樞·逆順肥瘦》:“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木也。”

③指性質屬木的事物。《素問·玉機真髒論》:“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

④五行之一,指木形。《素問·藏氣法時論》:“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⑤五運之一,指木運。《素問·五常政大論》:“木曰敷和。”

⑥六氣之一,指厥陰風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下少陽相火。”

⑦指代肝臟。《素問·示從容論》:“若夫三髒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

拇指同身寸

人體測量單位名。系一種指寸法。見《千金要方》。

拇指寸

取穴指寸法之一。以拇指屈側指節橫紋兩端間距離為1寸量取穴位。《千金要方》:“取手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適用於四肢部取穴。

拇指

解剖結構名。同母指。

①手大指。《靈樞·五色》:“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

②足大趾。《素問·骨空論》:“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牡痔

病名。肛門痔之一種。出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牡痔,有蠃肉出,或如鼠乳狀,末大本小,有孔其中……疾灸熱,把其本小者而XX絕(燒灼結紮)之”。又“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棗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熟二鬥米頃,而張角,系以小繩,剖以刀,其中有如兔xx,若有堅血如揚末而出者,即已。”其診斷、鑒別診斷與治療技術均甚先進。相當現代之外痔、混合痔或併發肛漏者。證治參見各有關條。

牡髒

出《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即陽髒。詳該條。

母腮

推拿穴位名。出《小兒推拿廣意》。位於大指甲後一韭葉處。掐之,止吐血。

母氣

五行學說術語。在五行相生關係中,“生我”者為母氣。如木生火,則木為火的母氣。

母瘧

病名。瘧疾在腹脅結成症癖,日久難治者。指瘧疾脾腫大。《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瘧病不內外因證》:“亦有數年不差,百藥不斷,結成症癖在腹脅,名曰老瘧,亦曰母瘧。”參見瘧母、老瘧條。

母病及子

五行學說術語。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說明五臟之間的病理關係。如肝木為母,心火為子,肝陽上亢,可發展為心火亢盛;又如脾土為母,肺金為子,脾胃虛弱,也可累及肺氣不足。

①根源,本源。《靈樞·禁服》:“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其虛實,虛實乃止。”

②母親。《素問·奇病論》:“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

③指象母親一樣,滋養諸髒。《素問·陰陽類論》:“三陰為母。”

④五行生克變化中,生我者為母。如土生金,則土為金母。《難經·六十九難》:“虛則補其母。”

⑤同“拇”。《靈樞·五色》:“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謀風

八風之一。來自西南方的風邪,可內傷脾臟,外侵肌肉,導致人體虛弱。《靈樞·九宮八風》:“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為弱。”

眸子

人體部位名。即瞳子、瞳仁。《靈樞·刺節真邪》:“刺此者,必於日中,刺其聽宮,中其眸子,聲聞於耳,此其輸也。”(按:“中其眸子”形容針刺感應可從聽宮穴擴散到眼睛,不是真刺眼球。)

①人體生理名詞。指瞳神。《說文》:“目童(瞳)子也。”詳見瞳神條。

②人體解剖名稱。指眼珠。《景嶽全書》卷二十七引龍木禪師語曰:“……人有雙眸,如天之有兩曜,乃一身之至寶,聚五臟之精華。”參見目珠條。

默默

不言貌。《素問·刺腰痛》:“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莫仲仁

元代醫生。江蘇華亭人。清通醫術,名噪一時。某人病痢,口禁不食者七日,氣殆絕,投藥即愈;一高官病瘵,眾醫爭進,仲仁望而走曰:“雖扁鵲不可為也。”其人果亡。

《莫氏錦囊十二種》

個人醫學叢書。清·莫熺輯。於清·順治、康熙年間陸續刊印。但其中也包括幾種非醫書,屬於醫書的有《醫門約理》、《難經直解》、《脈學入門四言舉要》、《瀕湖脈學》、《脈學匯辨》、《脈訣考證》、《本草綱目摘要》等。現存乾隆刻本。

莫士英

明代醫生。字士穎。浙江人。太學生。少多病,喜方書,遂以醫名,治病多驗。會歲大疫,活人甚眾。治不取資,世人佩之。子成蒼,孫瑕,亦以醫名。

莫枚士

清末文學家、醫家。名文泉。歸安(今浙江吳興)人。同治九年(1870年)中舉人,後兩次試於禮部不第,改習醫學。因早年習經史,於小學頗有研究,習醫後,致力於古醫籍校疏,以經解經,或從文字訓詁學解釋醫藥術語,以示博學多聞。撰《研經言》四卷、《經方例釋》三卷、《神農本草經校注》三卷。

莫滿

僧人。佚其姓名,撰《單複要驗方》二卷。

莫君錫

隋代醫生。大業中(605-617年)為太醫丞。煬帝好色,方士投其所好,制助陽大丹以進,服之陽盛而燥渴,日飲百杯而不止。君錫置冰於帝前,令日夕望之而渴漸止。

莫伯虛

宋代官吏。字致道。吳興(今浙江吳興)人。官刑部郎中。通醫學,曾刻《博濟方》,並集家藏經驗方,成《莫氏方》附於後,已佚。

①否定代詞。沒有人(物)。《素問·氣交變大論》:“肖者瞿瞿,莫知其妙。”《素問·營衛生會》:“乃化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

②不,不能。《素問·六微旨大論》:“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素問·著至教論》:“三陽一當,請聞其解。”

③無,不存在。《素問·調經論》:“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

沫痰

證名。痰證之一。因氣虛不能約束津液所致,痰涎量多而不甚粘稠之證。《不居集》卷十七:“沫痰,人有坐處,卒吐痰涎滿地,其痰不甚稠粘,此氣虛不攝而吐沫也。不可用利藥。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參見痰證條。

指體內津液所化的泡沫。《靈樞·五癃津液別》:“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

①人體部位名。四肢或四肢末梢。《靈樞·雜病》:“痿厥為四末束悗。”《靈樞·九針十二原》:“治之者反取四末。”

②標病或標部。《靈樞·寒熱》:“鼠瘺之本,皆在於髒,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靈樞·邪客》:“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

③針尖。《靈樞·九針論》:“故為之治針,必以大其頭而銳其末。”

④中草藥的枝葉。《素問·移精變氣論》:“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末為助。”

⑤粉末。如細末、粗末等。

抹法

推拿手法名。

①用拇指指腹或手掌面緊貼皮膚,略用力作上下或左右緩慢的往返移動。常用於頭部、頸項及胸腹部。

②推拿的俗稱。《理瀹駢文》:“推拿,鄉村人謂之抹。”

磨法

推拿手法名。指搖法或摩法。名見該條。

摩治

即按摩。《石室秘錄·摩治法》:“摩治者,撫摩以之也。譬如手足疼痛、臟腑瘀結、頸項強直、口眼歪斜是也。法當以人手為之按摩,則氣血流通,痰病易愈。”

摩眼

自我推拿方法名。見《備急千金要方·養性》。即熨目。見該條。

摩脅

推拿方法名。即撫摩兩側脅肋部。有消食導滯,疏肝理氣等作用。《厘正按摩要術》:“摩左右脅,左右脅在胸腹兩旁肋膊處,以掌心橫摩兩邊,得八十一次,治食積痰滯。”

摩挲(suō梭)

即推拿。見該條。

摩娑

即推拿。又作摩抄、摩挲。《釋名·釋姿容》:“摩娑,猶未殺也,手上下之言也。”見推拿條。

摩臍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摩臍法,此治腹痛便結,……用右掌心向上下左右按而摩之。”

摩目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熨目。《諸病源候論·目茫茫候》:“以熱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摩面

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諸病源候論·時氣候》:“摩手掌令熱,以摩面從上下二七止,去肝氣,令面有光。”

摩脊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用以預防痘疹,明·張浩《仁術便覽》卷四:“摩脊法:小兒痘疹未出之先宜以手蘸油摩兒背脊中間,痘疹出稀少,預解胎毒,或不生。”

摩腹

導引功法名。揉摩腹部。有健脾胃、助消化等效用。《理瀹駢文》:“調中者摩腹,寓太和之理。”“飯後摩腹,助脾運免積滯也。”

摩法

推拿手法名。即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貼附於治療部位。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輕緩而有節律的盤旋摩擦。用手掌進行者稱摩擦法,用手指進行者稱指摩法。有理氣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積的功效。常用於消化道疾患及軟組織急性損傷者。《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內功圖說·分行外功》:“兩手摩腹,移行百步,除積滯。”

摩抄

又作摩挲、摩娑。即按摩。見該條。

按摩。《靈樞·九針十二原》:“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素問·至真要大論》:“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膜原

①人體部位名。指胸腹與膈肌之間的部位。《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腸胃,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王冰注:“膜,謂鬲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

②溫病辨證中指邪在半表半裏的位置。《溫疫論》:“邪在膜原,正當經胃交關之所,故為半表半裏。”

膜外氣

病證名。水氣病之一。此處“膜”字,作腹膜解;膜外氣,指腹膜外、肌膚間之氣腫、脹滿。《聖濟總錄》卷八十:“膜外氣……本於肺受寒邪,傳之於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故水濕散溢於肌膚之間,氣攻於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治膜外氣水病,不限年月深淺,洪腫大喘,須臾不可過,朝服暮差,防己湯方。”亦可用防己黃芪湯、五皮飲加減等方。參見水氣、水腫等條。

膜入瞳神

病證名。系指翳膜侵及瞳神的病證。《眼科易知》:“膜入瞳神者,因黑白睛上生瘡而起,愈後瘡痕不沒,漸生翳膜,侵入瞳神。”本病系由肝經積熱,大腸燥滯,邪熱上逆所致。治宜用退熱飲清降其熱。參見膜入水輪條。

膜入水輪

病證名。系指翳膜侵及瞳神的病證。又名膜上冰輪、膜入瞳神。《世醫得效方》卷十六:“此因黑睛上生瘡,稍安其痕不沒,侵入水輪,雖光未絕,終亦難治。”參見宿翳條。

膜入冰輪

病證名。系指翳膜侵及瞳神的病證。見《古今醫統》。冰輪,即水輪。故詳見膜入水輪條。

①皮肉、筋骨、臟腑間的膜狀組織。《素問·舉痛論》:“脾與胃與膜相連耳。”

②病證名。出《神農本草經》卷二。眼生片狀薄膜,通常伴有血絲,從白睛發出,侵向黑睛,甚至遮蓋瞳神,影響視力。一般以血絲疏密和紅赤的濃淡不同,又有赤膜和白膜之分。

摸法

推拿手法名。指手觸摸肢體穴位用於診斷和治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歪、骨整、骨軟、骨硬、筋法、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熱,以及表裏虛實,並所患之新舊也。先摸其或為跌僕,或為錯閃,或為打撞,然後依法治之。”本法適用於全身各關節、骨骼、肌腱損傷的診斷和治療。

繆希雍(1566-1627年)

明代醫家。字仲醇,號慕臺,江蘇常熟人,後遷居金壇。因家道中落,弱冠後棄儒習醫,並以術濟人,多有治驗,名聞遐邇。丁元薦將其醫術驗案進行整理,著成《先醒齋筆記》,繆氏又親為增廣之,成《先醒齋廣筆記》。另有《本草經疏》、《本草單方》、《炮炙大法》等,均行於世。其他如《方藥宜忌》等多種,則未見流傳。

繆刺

刺法名。繆為交叉之意。《素問·繆刺論》:“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又“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指人體一側絡脈有病而針刺對側絡脈的方法。與巨刺交叉取穴刺經有異。參見巨刺條。

命門之火

即腎陽。又稱命火、真火、真陽、元陽、元氣、先天之火等。是人體生命活動力的本元,是性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與腎陰相對而言,對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有密切關係,溫煦和推動臟腑的生理活動。《類經附翼》:“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

命門火衰

同腎陽虛衰。詳該條。

命門

①人體生命之門,先天之氣蘊藏所在,人體生化的來源,生命的根本。命門之火體現腎陽的功能。關於命門概念,古人有數種觀點:1)右腎為命門說。《難經·三十九難》:“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2)兩腎俱為命門說。《醫學正傳》:“兩腎總號命門。”《類經附翼》:“腎兩者,坎外之偶也;命門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統兩,兩而包一。是命門總乎兩腎,而兩腎皆屬命門。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3)兩腎之間為命門學說。《醫貫》:“命門在人身之中,對臍附脊骨,自上數下,則為十四椎;自下而上,則為七椎。”4)腎間動氣為命門說。《醫旨緒餘·命門圖說》:“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樞紐,陰陽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極,五行由此而生,臟腑以繼而成。”

②指眼睛。《靈樞·根結》:“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

③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位於第二、三腰椎棘突間。

④石門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屬任脈。位於臍下二寸。

命關

①小兒指紋的診斷部位之一。出《幼科全書》。指紋透達食指第三節為命關,表示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又名下關。參見小兒指紋條。

②經外穴名。見《扁鵲心書》。位於脅下,以中脘穴至乳中穴連線為底邊,向外側作一等邊三角形,其頂角即是穴。主治瘧疾,脅痛,黃疸,嘔吐,腹脹,水腫等。灸5-10壯或10-30分鐘。

③推拿部位名。見指三關條。

命功

氣功內丹術術語。即修命之功,指養身煉氣的功夫。《丘祖全書》:“有為功夫命功也,無為妙道性學也。”參見“性命”、“性命雙修”諸條。

①生命,性命。《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

②命名。《素問·六節髒象論》:“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髒。”

③命令,教訓。《靈樞·禁服》:“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於是也。”

④天賦,稟受。《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間穀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

瞑眩

指頭目昏花,心胸煩悶的症狀。《尚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孔穎達疏:“瞑眩者,令人憤悶之意也。”

人體生理功能名詞。

①系指閉眼的功能。《靈樞·寒熱病》:“陰氣盛則瞑目。”

②古義與眠通。《靈樞·營衛生會》:“壯者之氣血盛,……故晝精而夜瞑。”

冥視

病狀名。指目微合而視物不清。《素問·評熱病論》:“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也,使人強上冥視。”

冥冥

①與“昭昭”相對。昭昭指為陽、為天、光明之處。冥冥指為陰、為地、幽暗之處。《素問·陰陽類論》:“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診決死生之期,遂合歲首。”

②幽深不見,比喻人的一些生理、病理微妙變化。《素問·八正神明論》:“觀於冥冥者,言形氣營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

冥病

病名。指生於皮膚之慢性傳染病。出《五十二病方》。即癘風。詳見該條。

鳴顯

顯露聲色。形容火氣,有聲而顯赫。《素問·五常政大論》:“赫曦之紀……其政動,其令鳴顯。”

鳴條律暢

風木有節奏地鳴響。草木條達舒暢。形若春令平和。《素問·氣交變大論》:“春有鳴條律暢之化,秋有霧露清冷之政。”

鳴天鼓

自我推拿方法名。

①即擊探天鼓。《河間六書》:“雙手閉耳如鼓音,是謂鳴天鼓也。由脈氣流行而閉之於耳,氣不得泄,沖鼓耳中。故聞之也。”

②即叩齒。《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養性書》曰:……叩中央齒,名鳴天鼓。”

鳴胎

病名。出《醫學正傳》。即子啼。詳該條。

鳴靡啟坼(chè徹)

形容風氣之用,鳴動散發,啟陳生新。《素問·五常政大論》:“發生之紀……其德鳴靡啟坼。”張景嶽注:“鳴,風木聲也;靡,散也;啟坼,即啟陳之義。”

《明醫指掌》

綜合性醫書。十卷。明·皇甫中撰注,王肯堂訂補,邵從臬參校。撰年不詳。本書仿效吳恕《傷寒活人指掌圖》之體例,歌賦與論述相結合。卷一病機賦、經絡總抄及龔雲林“藥性歌”;卷二-七內科雜病;卷八為五官、外科病證;卷九婦人科;卷十小兒科病證。每證先列歌括,次載闡論,再記脈法,並附成方,頗多可取之處。現存四種明刻本、十餘種清刻本。多種石印本。

《明醫雜著》

綜合性醫書。六卷。明·王綸撰,薛己注。刊於1549年。此書系王氏醫學雜著。前三卷醫論部分,論述內科雜病以及婦產科、眼耳、鼻、齒等病證治。其中也分析了李杲、朱震亨治法及方論。末附元·滑壽《診家樞要》;卷四風症;卷五小兒諸證及用藥法;卷六附方。王氏原撰於1502年。目前流通本為《薛氏醫案》本,由薛己另加注按,或附醫案,內容頗有發揮。現存多種明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明曜

光耀明亮。《素問·氣交變大論》:“南方生火……其政明曜,其令熱。”

明堂圖

針灸掛圖。題元·滑壽撰,明·吳昆校,清·魏玉麟重刻,共4幅木板刻印掛圖。現存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明堂人形圖》

針灸著作。見《新唐書·藝文志》。一卷。唐·甄權撰,已佚。

明堂

①望診部位。指鼻。《靈樞·五色》:“明堂者,鼻也。”

②針灸模型或圖書表明腧穴的標誌點,人體經脈孔穴圖,舊稱明堂圖或明堂孔穴圖。《醫說》:“今醫家記針灸之穴,為偶人點志其處,名明堂。”

③上星穴。《太平聖惠方》:“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發際一寸是穴。”

④古代帝王宣政之堂。《素問·著至教論》:“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

《明目至寶》

眼科著作。四卷。又名《明目至寶賦》。元代作品,撰人不詳。後由楊希洛、夏惟勤整理。刊於1600年。卷一從眼的生理入手,總論眼病病理。並載有明目賦等歌賦,五輪八廓所主病症,眼科問答等;卷二分論眼科七十二證,每病編成歌賦,並有圖說;卷三-四為眼科疾病的治療方劑和灸法。內容比較簡要。現存初刻本。

《明目良方》

眼科著作。二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首卷為目疾症候總論,及五輪八廓病證理論等;卷一眼科治療藥方並分論藥性品目;卷二五輪八廓主病圖及72種眼病圖。並七言詩及所用藥品。末附眼科用藥便覽。

明灸

灸法之一。即直接灸。參見該條。

明化

運氣術語。指少陽間氣。《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陽司天為火化,在泉為苦化,司氣為丹化,間氣為明化。”

明光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攢竹。參見該條。

明礬壓縮療法

醫療技術名。枯痔法發展提高之一種新療法。其療法於肛門部消毒並局部麻醉下,於痔核內注入8-10%明礬液,繼則以血管鉗將痔壓縮成為薄片,以促進其迅速萎縮、凝固、壞死而脫落。此法縮短了枯痔療法之病程,提高了療效。

明耳目訣

導引功法名。見《修真十書·雜著捷徑》。方法為:常用手按兩眉後小穴中,27次;再用手指和手心摩兩眼和顴骨上,及揉耳,共30次。然後,用手自耳向額按摩27次,到眉中和發際。同時要口咽津液。常做可使耳目清明。

《名醫類案》

醫案著作。十二卷。明·江瓘編輯,其子應宿增補。成書於1552年。後經清乾隆年間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書集錄明嘉靖以前歷代名醫治案,按病證分類編纂。分205門,包括外感傷寒溫病及其他內科雜病、外、婦、兒科等多種病證,病案記錄較詳,辨證、方藥亦較妥當,並附編者按語及其治案。《四庫全書總目》謂其“可為法式者固之八九。”是我國第一部以疾病種類編纂的大型醫案專著,不僅對歷代臨床醫家有較大的指導作用而且對醫案學的發展亦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存明刻本、日刻本、多種清刻本、《四庫全書》本等。1949年後有影印本。

《名醫傳》

醫史著作。見《唐書·藝文志》。《宋史》作《歷代名醫錄》。七卷。唐·甘伯宗撰。據《玉海》記載,此書收集“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原書已佚,《歷代名醫蒙求》等書有所引錄。

《名醫別錄》

藥學著作。

①簡稱《別錄》,輯者佚名(一作陶氏)。約成書於漢末。是秦漢醫家在《神農本草經》一書藥物的藥性功用主治等內容有所補充之外,又補記365種新藥物,分別記述其性味、有毒無毒、功效主治、七情忌宜、產地等。由於本書系歷代醫家陸續彙集,故稱為《名醫別錄》。原書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經集注》時,在收載《神農本草經》365種藥物的同時,又輯入本書的365種藥物,使本書的基本內容保存下來。其佚文主要見《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書。

②清·黃鈺編。一卷。是選要編集常用藥物主治的一種小冊子。被收入《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中。

《名方類證醫書大全》

醫方著作。簡稱《醫書大全》(又作《醫方大全》)。二十四卷。刊於1446年。明·熊宗立輯。本書是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基礎上擴充、分類編輯而成。共分病證68門。包括臨床各科。每門又細分小類,每類之前有簡要的論述,概括這類病證的特點,但以選方為主。供收約2200餘方。所選各方大多切於實用。現存明刻本、日刻本。

閔芝慶

清代醫家。號松筠館主人,江蘇吳縣人。於醫學頗有深研,尤其是對傷寒,更有研究,嘗著《傷寒明理論刪補》、《傷寒闡要編》,現在日本有刊本。

閔一得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著有《養生十三則闡微》、《瑣言續》,現有刻本行世。

《民眾醫藥指導叢書》

醫學叢書。蔡陸仙著,刊於1935年。共四集,24種。包括《傷寒病問答》、《溫熱病問答》、《腸胃病問答》、《內科雜病問答》、《小兒科病問答》、《婦人科問答》、《外科病問答》等。均採用問答的形式,較通俗地闡述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防治。每病分述病名、病因、症狀、治法、方藥等。本書還介紹了一些衛生、護理、調養等方面的知識。現存初刊鉛印本。

汙血。《素問·氣厥論》:“鼻淵者……傳為衄蔑,冥目。”《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陰所至為悲妄衄蔑。”

眇視

病證名。同眇目,詳該條。

眇目

病證名。

①指一側眼異常小者。

②指單眼喪失視力。

苗父

傳說中上古祝由師。亦作弟父、茅父。據載:其為醫時,以莞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前來求治者,皆平復如故。為後世祝由科之始。

面腫

證名。面部作腫。與面浮屬虛者相對。《素問·平人氣象論》:“面腫曰風。”因食後冒風,或風熱相搏上攻頭面所致。根據病因,祛邪以除腫。《醫學入門》卷五:“面腫乃食後冒風所致,能食者風虛,面麻木,牙關急搐、升麻胃風湯;不食者風熱,面唇黑,心懸如饑,防風通聖散;內傷氣促者,升麻順氣湯。”《景嶽全書·雜證謨》強調辯別虛實,以腫者為實,浮者為虛。實腫或熱或痛,乃風火上炎,為邪有餘,脈必緊數,證必寒熱,治以散風清火。若有壅滯秘結則通利之。邪去而腫自消。《雜病源流犀燭·面部病》謂面腫為胃風症,由陽明經絡受風熱毒氣所致,治用犀角升麻湯等方。參見面浮、胃風條。

面正

經穴別名。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即素髎。見該條。

面針麻醉

針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面針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針刺麻醉法。即按針麻要求在面針刺激點上針刺以施行手術。取穴原則一是以手術部位選取相應的刺激點,如子宮切除取子宮點;一是根據髒象學說選穴,如以“肺主皮毛”取肺刺激點止切皮痛。

面針療法

針刺療法之一。指針刺面部特定穴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於1960年始見報道。該法穴位以《靈樞·五色》中面部視診部位為主要依據,並將之分為額區、鼻區、眼區、口區、耳區、顴區和頰區,每區均有面針專穴(或單或雙)。其適應範圍較廣,凡針刺療法的適應症均可使用,對神經衰弱、高血壓、痹症、哮喘等效果更好。還可以用於針刺麻醉。

面玉

經穴別名。見《外臺秘要》。即素髎。見該條。

面遊風

病名,又名白屑風,鈕扣風。出《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此證生於面上,初起面目浮腫,癢若蟲行,肌膚乾燥,時起白屑。項後極癢,熱濕甚者津黃水,風燥盛者津血,痛楚難堪。由平素血燥,過食辛辣厚味,以致陽明胃經濕熱,受風而成。”其治:血熱風燥者宜涼血清熱消風,方選消風散加減,或防風通聖丸;脾胃濕熱者宜利濕清熱,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或龍膽瀉肝丸;陰傷血燥者宜滋陰除濕,方選滋陰除濕湯;血虛者可選當歸飲子;日久不愈可服祛風換肌丸。外治可選:翠雲散、玉肌散、冰硫散。

面岩

經外穴名。出《刺疔捷法》。近代《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鼻翼凸出處平行兩側,上直眶下緣外1/4與內3/4交界點。主治頭面疔瘡。直刺0.2-0.3寸。

面無血色

病狀名。指面部缺少血色,慘澹蒼白,失於紅活潤澤。常伴見口唇、指甲色淡白等血虛證候,可見於各種失血病證。《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病人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

面王

①人體部位名。即鼻准,俗稱鼻尖。《靈樞·五色》:“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參鼻准條。

②經穴名。素髎穴的別名。見《針灸甲乙經》。屬督脈。位於鼻尖端中央。《外臺秘要》作面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面正。

面脫

病狀名。面部肌肉消瘦如脫。屬危重症候,預後不佳。《素問·玉版論要》:“色夭面脫,不治。”

面痛

證名。指面部之鼻頞、口唇、頰車、發際等處痛不可觸,甚至妨礙言語飲食。《證治匯補·面痛》:“面痛皆屬於熱,但暴病多實,久病多虛。飲食妨礙,皆因膏粱風毒;食臥少安,無非胃虛有火。”《張氏醫通·諸痛門》:“面為陽明部分,而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皆在於面,故面痛皆因於火,而有虛實之殊。”實火者治宜清熱解毒,用犀角升麻湯等方。老人過勞,饑則面痛,用補中益氣加芩、梔、連翹、鼠粘、黑參。鬱結積成胃熱,而致面痛,用越鞠丸加山梔、連翹、貝母、橘紅之類。本症見於三叉神經痛等症。

面瘦

證名。面部肌肉消瘦。因體虛久病;氣血耗損所致。《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血氣皆少,則面瘦惡色。”

面色緣緣正赤

病狀名。即滿面紅赤。太陽病未解,並傳陽明時出現的病色。《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陽明經循行於面,陽氣鬱發於表,故面色紅赤。

面色萎黃

病狀名。指面部呈現枯萎晦黃的病色。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能上榮所致。常見於慢性消耗性疾患、失血、久痢、胃脘痛、貧血等。

面色黧黑

證名。黧,黑色。面部呈現黑色。因飲邪久滯胸膈,少陰氣絕,血脈不流及腎虛水枯所致。《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難經·二十四難》:“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黑如黧。”《醫學綱目》:“腎外證,面黑。”參見面色蒼黑條。

面色蒼黑

證名。面黑枯暗如塵。見《中藏經·察聲色形證決死法》。提示病情危重。《素問·脈要精微論》:“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類經·脈色類》:“重漆之色,光彩而潤,地之蒼黑、枯暗如塵,此水色之善惡也。”參見面部黧黑條。

面如漆柴

證名。面黑如漆;形瘦如柴。為心腎病危重症狀之一。《靈樞·經脈》:“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雜病源流犀燭·腎病源流》:“腎家本有水火兩病。火病者;龍火騰熾,上爍為害也。其證有口熱咽幹,煩心,心如懸,喝喝而喘,面如漆柴,咳唾有血等。”

面熱

證名。指面部熱如火灼。因胃家鬱熱,或飲食不節,濕火上行於面所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面熱者足陽明病。”治宜清熱瀉火,方用調胃承氣湯、升麻黃連湯等。

面青

診斷學名詞。系一種色診。青為風之色,屬肝。多主驚、主風、主寒、主痛。青而脫色,為驚恐;青而黑色,為寒痛;青而淡白,為虛風;青而帶赤,為肝火;青赤晦滯,為鬱火;青而帶紫,為鬱血,缺氧,中毒。青色多屬兇險之色,忌單見,鼻部更忌。小兒驚風,成人痙厥,每有青色出現,是為先兆。婦女痛經也可見青色。青色而光澤明潤為有胃氣,枯槁晦滯多屬危重證候。《素問·脈要精微論》:“青欲如蒼譬之澤,不欲如藍。”

面皰

病名。即今之囊腫性痤瘡。以顏面、胸、背等處生丘疹如刺,可擠出白色碎米樣粉汁,反復感染可形成囊腫為特徵。多因肺經風熱、腸胃濕熱、脾失健運等所致,治其宜分型辨證施治;或疏風清肺以枇杷清肺飲加減;或清熱化濕通腑以茵陳蒿湯加減;或健脾化濕以參苓白朮散加減。外治多以顛倒散外搽。

面目虛浮

證名。面目浮腫由虛所致者。見《景嶽全書·雜證謨》。詳面目浮腫條。

面目浮腫

證名。見《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有虛實之分。虛證亦稱面目虛浮,因脾、肺、肝、腎臟氣虛衰所致。實證多由濕熱壅盛、風火水氣、陽明實熱所致。《景嶽全書·面痛》治面目浮腫;因色欲過度,陰虛氣越而致者,用六味地黃湯、八味地黃湯或加減八味丸;因勞倦傷脾,氣虛不斂而面目虛浮者,用參苓白朮散、歸脾湯或十全大補湯;因飲酒過度,濕熱上聚而面目浮腫者,用葛花解酲湯或七味白朮散;因瀉痢不止,脾腎氣虛而面目浮腫者,用胃關焦或溫胃飲;因飲食不爭,陽明壅實,二便秘結而頭面滿脹者,用廓清飲,小兒多有此證,甚者宜木香檳榔丸下之;陽明實熱,胃火上浮,或煩熱乾渴而頭面浮腫者,用抽薪飲或白虎湯,或大分清飲。

面髎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承泣。參見該條。

面癩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二。指結核型麻風晚期出現的面生紅堆,黃而有浮光,或如獅面,耳垂腫大的疾病。為感受風癘之邪致病,多在體虛元氣不充之人發病。實證者以攻毒、殺蟲、驅風、驅濕為主,方選掃風丸;虛證以扶正驅邪為主方選四六湯;虛實夾雜證以養血活血,化瘀通絡為主,方選六九○三丸治之。

面焦

證名。面部泛現乾枯焦黑之色。出《素問·上古天真論》。由陽明氣衰,氣血失榮所致。見於久病及老衰患者。《醫碥·面》治面焦、胃脈虛者,用人參、黃芪、甘草、白芍、升麻、葛根、白芷等藥以健脾益氣。

面積

病名。食積之一。指麵食過多而積滯者。《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面積,食面太多,或受寒,或懊憹以致成積,胸胃飽悶也。宜麥芽、萊菔子,方用阿魏丸。”亦可用萊菔子酒煎服。參見食積條。

面黑子

病名。又名黑痣。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九:“面及體生黑點為黑痣、亦雲黑子。”本病由風邪搏於血氣,變化所生;或孫絡之血,滯於衛分,陽氣束結而成;或腎中濁氣混濁於陽,陽氣收束所致。其治以外治為主,如水晶膏、除痣膏。亦可服六味地黃丸或大黃(庶蟲)蟲丸。目前以手術切除者多。

面黑

診斷學名詞。指一種色診之一。黑為陰寒之色,屬腎。多至寒、主痛、主勞倦、主血瘀。黑而瘦削,多屬陰火內傷,腎水枯竭;黑而焦幹,為下焦腎熱;黑而熏亮,水氣支飲;黑而帶黃,勞疸蓄血;黑色驟起,常見於中毒,中惡;黑繞口角,胃陰已絕;額頭色黑,多為逆證。黑色多為病勢深重兇險。光明潤澤為有胃氣,枯槁晦滯多屬危重證候。《素問·脈要精微論》:“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面寒

證名。面部惡寒之證。見《丹溪心法·惡寒》。因胃中寒濕;或胃氣虛所致。《醫學入門》卷五:“如陽明氣不足;則身己前皆寒,寒濕上逆,則面反不能耐寒,先以附子理中湯數服,次以升麻葛根湯去芍加參、芪、附子、益智、草蔻、白芷、蔥白。”

面骨

解剖結構名。指組成面顱的骨塊。包括上齶骨、頰車骨、顴骨、鼻骨、淚骨、甲介骨、口蓋骨、鼻柱骨、舌骨等。詳上齶及各骨條。

面垢

證名。面部如蒙塵垢,洗之不去。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因感受暑邪或胃熱薰蒸所致。《秘傳證治要訣·傷暑》:“傷暑以自汗、背寒、面垢。”治用香薷飲、六和湯。《景嶽全書·暑證》:“暑有八證:脈虛、自汗、身熱、背寒、面垢、煩渴、手足微冷、體重是也。”治宜調理元氣為主,清利次之。《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注》卷九:“陽明主面,熱邪蒸越,故面垢也。”治宜清泄保津,用白虎湯等方。

面浮

證名。面部虛浮微腫。《古今醫統·面部門》以面浮為脾肺虛證,因脾傷勞役,飲食失節,水土不調;脾氣輸散不常,肺氣傳佈失度所致。證見面虛浮,眼下如臥蠶之狀,或有氣喘;脈虛弱或浮而無力。《景嶽全書·雜證謨》謂面腫虛浮者,無痛無熱而面目浮腫。或因脾肺陽虛,輸化失常;或因肝腎陰虛,水邪氾濫所致。脾肺陽虛者,用補中益氣湯;肝腎陰虛,水濕上泛者;用六味地黃湯或八味地黃湯。參見面腫條。

面風毒

病名。即眉心疔。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二。詳眉心疔條。

面發毒

病名。又名瞼發、面瘡。指生於面頜部的腫瘍。《瘡瘍經驗全書》卷二:“此症之發,多起於房勞太過,乘虛風入經絡陽明經,虛發於面也。”多由風熱鬱滯陽明胃經,循經上攻而成 。治宜疏風清熱,內服荊防敗毒散,清泄胃火宜涼膈散。

面瘡

病名。即面發毒。出《瘍科選粹》卷三。詳面發毒條。

面赤

診斷學名詞。指一種色診。赤為火熱之色,屬心。赤甚主實熱,微赤主虛熱。久病虛人,午後兩顴發赤,為肝腎陰火上炎;赤色如妝,嫩紅帶白,遊移不定,為戴陽證;肺病見赤色,多屬陰虛火盛,灼傷肺陰;面赤耳鳴,頭目眩痛,多屬肝陽化火;赤而明潤,為有胃氣;枯槁晦滯多屬危重證候。《素問·脈要精微論》:“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密嘿

證名。沉默不語之證。嘿,通默。《靈樞·五亂》:“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參見憂鬱條。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醫學叢書。即《秘傳證治要訣》和《證治要訣類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秘傳眼科龍木論》

眼科著作。十卷。撰人不詳。約宋元間人編集。此書卷一-六主要輯錄了《龍木論》及《眼論審的歌》的內容,包括眼科總論和72種眼科病證的辨證論治和治療方藥。卷七諸家秘要名方,引錄《三因方》等書中的38個眼科方劑;卷八針灸經;卷九-十諸方辨論藥性,均系從有關文獻中輯錄的眼科常用針灸穴位、針灸法及藥性主治。1949年後有排印本(末附《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一卷)。

《秘傳推拿妙訣》

推拿專著。又名《小兒推拿秘要》。二卷。明·周於蕃輯注,書成於1612年。後經清·錢汝明(1776)予以參訂重刊。上卷為診法及手法總論;下卷列各種病證的推拿治法處方、推拿穴位圖、手法圖等。書後附有錢汝明《秘傳推拿妙訣補遺》一卷,其內容為手法口訣、小兒諸病的藥物療法、經絡、診候等。現存清抄本。

覓鹽生

病名。難產之一種。見朱振聲《婦女病》。指手先下之橫產。參見橫產條。

泌別清濁

生理學名詞。指小腸生理功能之一。小腸具有將胃傳來的飲食水穀消化並分清別濁的功能。水穀的精微部分經小腸吸收後轉輸身體各處;糟粕部分下注大腸,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為大小便排出體外。《素問·靈蘭秘典論》:“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張景嶽注:“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穀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眯目飛揚證

病證名。系指異物入眼,未及時清除而結為障翳的病證。《證治準繩·雜病》:“因出行間,風吹沙土入目,頻多揩拭,以致血氣凝滯而為病也。初起澀濕赤脈,次後淚出,急澀漸漸重,結為障翳。”參見物偶入睛條。

眯目

①病證名。系指異物入眼,存留在角膜、結膜之上而產生的病證。《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眯目者,是飛飏諸物、塵埃之類,入於眼中,粘睛不出。”其證法宜及時取出異物。參見物偶入睛條。

②系指上下眼瞼微合之狀。

米症

病證名。因嗜食生米挾痰瘀而成的症積。見《諸病源候論·症瘕病諸候》。由好吃生米,食多不消,兼挾痰瘀積聚而成。證見脘腹結塊固定不移,常思食生米,或兼有飲食難進,嘔吐清水等症。參見症、食症、七症等條。

米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腋下者。《靈樞·癰疽》:“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又名腋疽、疚疽。多因肝脾二經氣血凝滯而發。證見初起皮下有核,漫腫堅硬,但皮色正常,不熱不痛,日久膿已成而將潰時始轉紅赤,微熱疼痛。治宜疏肝養榮,清熱解毒。初起宜內服柴胡清肝湯加鳥藥消之;若體弱者,宜香貝養榮湯;外用隔蒜灸,或烏龍膏敷貼;若膿成即切開引流。

米瘕

病證名。因嗜食生米所致的瘕證。見《醫說》卷五。《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好吃生米成瘕,不得米則吐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斃人,宜雞屎米煎。”與《諸病源候論》記載的米症略同,參見該條。

糜疳

病證名。指口腔及牙床糜爛。又名口疳。症見口中潰爛,常發於舌、頰、唇內側及上齶等處,有時擴展到唇外、口角、齒齦及咽喉。多由疳疾及痘瘡患兒,口腔不潔,或於夏令暑濕偏盛之際,胃火與濕熱之氣上攻,侵蝕於口而成。治宜清熱解毒,內服五味消毒飲加玄參、桔梗、青黛;外用錫類散塗於瘡面。

迷口

病名。即鵝口瘡。詳參該條。

夢與鬼交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六。即女子夢交。詳該條。

夢遺

病證名。睡夢中遺精的病證。見《普濟本事方》卷三。又稱夢失精、夢泄精、夢泄。多因見情思色,相火妄動,或思考過度,心火亢盛所致。《類證治裁》:“心為君火,肝腎為相火。君火一動,相火隨之,而夢泄焉。”治宜清心寧神,或兼滋腎固精。方用清心蓮子飲、妙香散、靜心湯、補心丹、知柏八味丸等。氣實火旺者,用龍膽瀉肝湯直折其火。濕熱下擾者,用秘精丸,大、小分清飲。詳夢精條。

夢魘

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源流》。即魘,詳該條。

夢泄精

病名。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即夢遺。詳該條。

夢泄

病名。見《外臺秘要·虛勞》即夢遺。詳該條。

夢失精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又稱夢遺。詳該條。

夢生

病證名。即初生不啼。《濟陰綱目·保嬰經驗方》:“初生不能發聲,謂之夢生。”詳見悶氣生條。

做夢,夢見。《靈樞·淫邪發夢》:“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爇。”又:“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素問·脈要精微論》:“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

孟有章

清代醫家。靖江(今屬江蘇)人。生活於18世紀。精醫術,與葉天士、何澹庵齊名。尤長外科瘡瘍。嘗有人患足痛不愈,診之知有膿在骨間,令先服麻醉藥,再破其皮肉,於骨上取孔插入麥稈,吸膿、敷藥,膿淨而愈。又以意念轉移法治愈心火上攻之目疾。所著醫案及《刀圭圖式》,已佚。弟子羊敬安,得其傳,亦有醫名。

孟夏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手陽明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四月之時,故名之曰孟夏痹也。”農曆四月為孟夏。詳見手陽明經筋病條。

孟文瑞

清代醫家。字荇洲。洵陽(今河北三河)人。癢山。嗜岐黃術,凡遇得心應手之方必錄,或系家傳,或采群書,曆三十餘年,累積成冊,複采謝金聲新錄《回生錄》、《經驗集》兩書之精粹,合輯為《春腳集》四卷(1846年),按人身部位類列方,並附內、外、婦、幼科選方。

孟詵(621-713年)

唐代醫學家。汝州染(今河南臨汝)人。少好醫藥及煉丹術,嘗師事孫思邈學習陰陽、推步、醫藥。舉進士,睿宗在藩時,召為侍讀。長安(701-704年)中為同州刺史,故世稱孟同州。神龍初(約705年),致仕歸伊陽之山,日以藥餌為事。撰《補養方》三卷,經張鼎增補,改名《食療本草》三卷,現存敦煌莫高窟發現之古抄本殘卷及近人輯佚本。又撰有《必效方》三卷,今佚,在《外臺秘要》、《證類本草》等書中多有引錄。嘗創用白帛浸於黃疸患者尿中,涼幹並按日推列對比,以觀察黃疸病療效。另著《家祭禮》一卷、《喪服正要》一卷、《錦帶書》等,均佚。

孟秋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足太陰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七月之時,故名之曰孟秋痹也。”農曆七月為孟秋。詳見足太陰經病候條。

孟繼孔

明代兒科醫家。字春沂。祖籍山東,系孟子後裔。因先世自宋南渡後,以醫知名,世居吳門(今江蘇蘇州)。幼穎悟,先習儒,遊於焦澹園之門。父病垂危之際,命習醫業。研習有年,醫術日進,尤精兒科,以善治小兒痘疹聞名。嘗任南京太醫院吏目。性通脫不羈,好施予,所得金錢,悉予濟貧,卒時囊無餘物。後據其專研先賢兒科醫書心得,參合臨證體會,編成《幼幼集》四卷(1593年)。書中包括《孟春沂治痘詳說》、《孟氏雜證良方》、《錢氏經驗良方》、《上用方》各一卷。重視小兒虎口指紋診法,注意配合四時用藥,對疳證治療頗有心得。子三人,皆承家學。次子景沂,以大方脈著名。

孟河

清代醫家。字介石。江寧(今屬江蘇)人。長於兒科證治。撰《幼科直言》六卷(1725年)。首論痘症,次述痧症,並列兒科雜證及方藥。

孟冬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手心主即手厥陰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十月之時,故名之曰孟冬痹也。”農曆十月為孟冬。詳見手心主經筋病候條。

孟春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足少陽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正月之時,故名之曰孟春痹也。”農曆正月為孟春。詳見足少陽經筋病條。

孟承意

清代醫家。字覃懷。河南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醫遊於靈邑,與喬樹燾常共論醫理。嘗手訂《傷寒點精》(或作《張仲景傷寒原文點精》)兩卷。編次遵柯琴之例,注釋則匯萃名家精論,參以己意,為之闡發校正。

孟昶(919-965年)

五代後蜀皇帝。初名仁贊,字保元,孟知祥第三子。邢州龍崗(今河北邢臺)人。好方藥,母有病,屢更太醫不效,自製方餌進之,遂愈。群臣有疾,親召診視,醫官欽服。曾令翰林學士韓保升等取《新修本草》並《圖經》參校刪定,稍增注釋,成《蜀本草》(即《重廣英公本草》)二十卷,已佚,其佚文收入《證類本草》等。

孟笨

明代養生家。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字福兆,號伯山。世業醫。家藏方書甚多,因而披閱,尤留心養生。謂人之生賴飲食以滋養,方能保天和而無疾,然飲食亦有宜忌,遂取與人最為關切之飲食,著成《養生要括》(一名《食物本草》,1634年),以介紹水、土、穀、果、蔬菜、鱗介類之功用、主治。其中不少內容采自《本草綱目》。

蒙頭

異痘之一。指痘出蒙頭滿面。為痘毒上攻頭部所致。治宜疏解敗毒,用《醫宗金鑒》松肌通聖散。

蒙昧

證名。見《醫學綱目》卷十七。即朦昧。參見該條。

猛疽

病名。系指咽喉焮紅,浸腫疼痛甚則化膿塞咽的疾病。《外證醫案彙編》卷一描述該病“其來勢太猛,倘猛不可遏”,故曰猛疽。其原因多由肺肝二經蘊痰毒邪火上攻咽喉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方用普濟消毒飲等加減。該病類似今之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後壁膿腫等。參見喉癰條。

證名。系指眼珠外觀無異常而目盲的病證。見《素問·五臟生成篇》。

朦昧

證名。指神志昏昧,意識不清,如有物蒙蔽之狀。《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不及,……民病胸中痛……鬱冒朦昧,心痛暴瘖,……”

悶痧

病證名。痧證病發暈悶倒地者。《痧脹玉衡·悶痧》:“痧毒中心,發暈悶倒地,一似中暑、中風,人不知覺,即時而斃。此痧之急者。”治法,如略有蘇醒,扶起放痧;不愈,則審脈服藥施治。如發暈不醒,扶之不能起,審脈辨證,先用藥數劑灌醒,然後扶起放痧,漸為調治。刮痧取紫宮、膻中、中脘、中庭,並刺間使、大陵穴。方用金花散、薄荷湯、藿香湯等。參見痧條。

悶氣生

病證名。出《養兒寶》。又名悶腸生、悶臍生、夢生、生後不啼、草迷。指嬰兒生下悶絕不啼。相當於新生兒窒息。即初生不啼。詳該條。

悶臍生

病證名。

①出《幼科全書》。即初生不啼。詳該條。

②指新生兒肛門有膜閉塞的先天性畸形。《驗方新編》卷五:“有悶臍生者,兒糞門有一膜,閉住其氣,故不能出聲。”詳見無穀道條。

悶瞀

證名。心胸悶亂,眼目昏花之證。屬熱證、實證。《素問·玉機真藏論》:“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高士宗注:“悶,鬱也;瞀,目不明也。”

悶瘄(cù醋)

病證名。指麻疹閉表,疹難透出。《麻疹闡注》:“悶瘄之症,有熱五六日而不出者;有一出而即隱者;有頭面微出而身上俱無者;有身上微影而頭面胸背俱無者;有形跡在內而外不見形者;有皮膚隱隱紫赤者;有紅紫遍身紫黑成塊者。”臨床分風閉、火閉、食閉、痰閉四證。詳見各條。

悶腸生

出《大生要旨》。即嬰兒生下不啼哭。詳悶氣生條。

捫法

①針刺輔助手法名。指出針後,以手指捫按穴位,掩閉針孔,無令正氣外泄的方法。補法多用之。《針經指南》:“捫者,凡補者出針時用手捫閉其穴也。”《針灸問對》:“補時出針,用手指掩閉其穴,無令氣泄,故曰捫以養氣。”

②推拿手法名。見《保生秘要》。兩手擦熱後迅速地將一手按放在某一穴位上。有散寒通絡等作用。

循摸。

①診查方法之一。《素問·舉痛論》:“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王冰注:“捫,摸也,以手循摸也。”

②治療方法之一。《素問·離合真邪論》:“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王冰注:“捫循,謂手摸。切,謂指按也。捫而循之,欲舒緩。切而散之,使經脈宜散。”

門牙

人體結構名。又名門齒、前板牙。居於牙列中間的切齒,上下各有四個。主要具有切斷食物及輔助發音的作用。是望診中判斷牙齒的潤澤或枯槁的主要部位。

門閂鬁

病名。見《外科大成》卷二。指瘰鬁之堅硬如磚者。參見瘰鬁條。

門戶

①人體部位名。指五臟在面部分屬部位。《望診遵經》:“所謂門戶者,闕庭:(印堂)肺門戶;目:肝門戶;耳:腎門戶;口:心、脾門戶。”《脈經》:“病人首部,耳目口鼻有裏氣起,入於口者,為入門戶。”

②指經氣出入道路。《靈樞·衛氣》:“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門齒傷

病證名。又名齒傷。指因外傷牙齒搖動。治宜化瘀止血、藥用雲南白藥。

①建築物的出入口處作為開關的設備。《靈樞·玉版》:“窺門而刺之者,死於堂上。”

②指氣穴、俞穴,經氣迴圈而出入之處。《靈樞·小針解》:“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

③指針刺的針孔。《素問·離合真邪論》:“推闔其門,令神氣存。”

④門徑;境界。《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痗舌症

病名。系指舌粗硬如石結核或不結核但口舌日見短小的病證。《喉舌備要》認為本病之病因為內傷心經所致。參見舌疳條。

美須

生理學名詞。指須色華美而修長濃密。《靈樞·五音五味》:“美須者陽明多血。”

美眉

生理學名詞。指眉毛秀美而修長濃密。《靈樞·五音五味》:“美眉者太陽多血。”《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血氣盛則美眉。”

美骨

生理學名詞。指骨骼強壯。《靈樞·論痛》:“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而火焫。”

每年至每月必病目

病證名。系指目病有每年至某個季節復發規律的病證。古人認為與六氣主歲有關。見清·王子固《眼科百問》。

黴菌性陰道炎

病名。因感染黴菌導致的陰道炎。其中約80-90%的黴菌性陰道炎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症見外陰奇癢,甚至潰爛疼痛,陰道灼痛,排尿時更為明顯,或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帶下粘稠,呈白色豆渣樣或凝乳樣,陰道壁有白色偽膜覆蓋,擦拭後可見粘膜發紅等症。治療以陰道局部沖洗、上藥為主,如用細葉香薷蒸餾液,或一枝黃紅(《中草藥通汛》1957年6期)治療。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不使用盆浴洗澡,以減少傳染和被傳染。患者並應避免性交,夫婦同時治療。治療尚可參帶下、陰癢各條。

《黴瘡秘錄》

梅毒專著。二卷。明·陳司成撰。刊於1632年。內容分總例、或問、治驗、方法及宜忌等五部分。書中對於梅毒的證治敘述較詳。尤以砷劑治梅毒,為最早之記錄。現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腜(mei媒)

指婦女初懷孕。《說文》:“婦始孕,腜兆也。”《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四:“妊娠之初,月水乍聚,一月為腜。”

背部脊柱兩旁的肌肉群。

梅衣禿

病名。指一種皮膚疾患,其症狀為頭髮突然成片脫落。見《本草綱目》卷二十二胡麻油。即油風。詳見該條。

《梅氏驗方新編》

醫方著作。八卷。清·梅啟照輯。刊於1878年。本書原為梅氏對其所刊行《驗方新編》十六卷本的續補的八卷,其後刊印單行本,改為此名。書中仿《驗方新編》體例,新輯了臨床各科民間驗方,還輯入了“葉天士眼科”及《痧症全書》等內容,現有清刻本及近代鉛印本。

梅深師

隋代僧人、醫家。號文梅。廣陵(今江蘇揚州)人。精醫,善治瘴癘、雜病,治多奇中。撰《深師腳氣論》、《梅師集驗方》、《僧深集方》三十卷,已佚。佚文散見於《證類本草》。

梅花症

病名。《喉舌備要》:“此症發來滿喉俱有,紅黃白點似梅花,痰涎壅盛,舌硬面紅,潮熱作渴……”治宜清熱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減。

梅花針療法

皮膚針療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針進行刺激而名。見該條。

梅花針

皮膚針之一種。因針柄一端集針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參見皮膚針條。

梅花翳

病證名。見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其症見黑睛生翳成片,狀如梅花瓣。參見翳條。

梅花碎地

證名。《眼科全集》載:此證之病因屬肝虛。肝虛受克而淚橫溢出,點滴如梅花碎地之狀。參見流淚症條。

梅核氣

病名。咽喉部有異物感。以其發如梅核窒礙咽喉,故名。《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所載述咽中如有炙臠”;當屬此病。《赤水玄珠·咽喉門》:“梅咳氣者,喉仲介介如梗狀。”《古今醫鑒·梅核氣》:“梅核氣者,窒礙於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狀者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乃成厲痰鬱結,致斯疾耳。”因情志鬱結,痰氣凝滯所致。治宜理氣解鬱化痰,用半夏厚樸湯、加味四七湯、噙化丸等方。本證見於慢性咽喉炎、神經官能症等疾患。

梅核膈

病名。膈症之一。喉間似為梅核所梗,膈間疼痛或堵悶之證。因氣鬱痰結或瘀血所致。《雜病源流犀燭·噎塞反胃關格源流》:“梅核膈者,喉中如有物,膈間痛,死血居多,宜昆布、當歸、桃仁、韭汁、童便、甚加大便;亦或因痰結,宜滌痰丸。《醫鑒》謂,或結於咽喉,時覺有所妨礙,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由氣鬱痰結而然者,正指此也。”參見噎膈、梅核氣條。

梅光鼎

清代醫家。字東閣。四川瀘縣人。光緒乙酉(1885年)拔貢,後中舉人。主講川南書院,兼通醫學,晚年醫術益精。著《內經精華》、《辨證要訣》、《梅氏藥物》等,未梓。年79歲卒。

梅毒咽瘡

病名。楊梅瘡毒未盡,漫延上沖於咽喉而發此病。參見楊梅喉癬條。

梅得元

明代醫家。字元實。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精於醫術。初至平溪,值疫癘流行,施藥救之,全活無數。萬曆甲午(1594年)入棘闈供事,分試劉司理疾篤,微息垂絕,群醫視之,卻步而走。元制方進劑,起死回生,十餘日康復如初,人皆譽之為醫神藥神。著《藥性會元》三卷。陳性學為之序,謂:“詞簡而詳,理約而明,指實而核,族類以部而分,方所以產而別,性味以品而殊,燮之以陰陽,別之以經絡,濟之以水火,參之以君臣佐使,附之以畏惡忌反,析明驗於方施,識成功於己試。不必遠稽古籍,近搜旁門。”甚得好評。

梅崇獻

唐代道士。知醫,撰《梅崇獻方》五卷,《醫門秘錄》五卷。均佚。

梅彪

唐代僧人、煉丹家。蜀州江源(今四川松潘)人。攻丹術,知醫。撰《石藥爾雅》一卷,已佚。

梅安德

清代醫家。生平未詳。輯有《婦科秘方》四卷(1829年刊行)。

眉心疽

病名。即眉心疔。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詳參眉心疔條。

眉心疔

病名。又名印堂疔、眉心疽、面風毒、印堂疽。出《醫宗金鑒》卷六十三。指疔瘡生於兩眉中心印堂穴。證見:色黑木痛、麻癢甚、根硬如鐵釘之狀,寒熱並作。其治同疔瘡。切忌擠壓碰撞,以免走黃。

眉頭

①眉毛的內側端。

②經穴名。指攢竹穴。屬膀胱經。位於眉毛的內側端。《素問·骨空論》:“從風憎風,刺眉頭。”王冰注:“謂攢竹穴也。”

《眉壽堂方案選存》

醫案著作。二卷。清·葉桂撰,郭維浚編。原系抄本,後收入《中國醫學大成》中。上卷包括春溫、時癘、暑、燥、寒、冬溫、瘧疾等各類時症;下卷記述婦、兒、痘疹、外科。每類病證之醫案均重點介紹辨證立法及處方,辨析疑似之證,掌握各類疾病治法。其中婦科治案記述尤詳。現存《中國醫學大成》本。

眉煉

病證名。出《衛生寶鑒》。指眉間生瘡。證見胃間生瘡如癬,流脂成片,瘙癢不已。由小兒胎熱上蒸而生。治宜內服清熱解毒、消風止癢之劑,外用五倍子、生白礬研細,麻油調敷。

眉棱骨痛

病名。眼眶上緣額骨作痛。見《丹溪心法》卷四。又名眉框痛、眼眶骨痛。《雜病源流犀燭·眉棱骨痛》:“眉棱骨痛,風痰濕火,俱有病也。”同風痰眉骨痛連於目,不可開,晝靜夜劇者,宜芎辛導痰湯;由痰火眉心並眉梁骨痛者,宜二陳湯送青州白丸子;由風熱挾痰而痛者,宜芷苓散;由中風寒而痛者,宜羌烏散;由濕痰眉眶骨痛,身重者,宜芎辛導痰湯加川烏、白朮。選奇湯、上清散二方為總治眉棱骨痛之劑。戴複庵分二證:一為肝經傷,頭痛,眼不可開,晝靜夜劇,用導痰湯加川烏、細辛;一為肝虛而痛,方見光明即發,用生地黃丸、熟地黃丸。參見眉眶痛、眼眶骨痛等條。

眉棱骨

骨名。額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緣。

眉眶痛

證名。即眉棱骨痛。見《丹溪心法》卷四。詳參眉棱骨痛條。

眉疽

病名。又名發眉疽、眉發、發眉、眉發疽、鳳眉疽。證見疽生眉骨上,形長如瓜,堅硬,疼痛引腦,色赤焮紅、二目兼腫。多因內蘊濕熱火毒、外感風熱之邪所致。治宜清熱消腫,化毒止痛。方選仙方活命飲加減。外用沖和膏等。

眉骨痛

證名。又名眉眶痛。多種疾病可出現眉骨疼痛。由於鼻淵引起者證見:眉棱骨疼痛,頭昏悶脹、鼻涕多而黃稠。多因風熱上攻,蒙蔽清竅所致。宜祛風清熱、芳香醒腦,滌濁開竅。方選辛夷蒼耳子散。其他感受風熱、火毒上攻、濕熱薰蒸、寒濕痹阻均可出現伴有眉骨疼痛的病證,宜結合全身情況,分別施治。

眉骨

骨名。眉棱骨的簡稱。詳該條。

眉風癬

病名。出《瘍醫大全》卷十。指眉中瘙癢,破潰流滋、蔓延額上、眼胞等處的疾病。似今之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濕疹。多因外受風濕、內有肝血不足所致。治宜疏風祛濕養血和血。內服消風散、或羌活勝濕湯加減,外以青黛膏、無極膏搽之。

眉發

病名。即眉疽。出《瘍科心得集》卷上。詳參眉疽條。

眉疔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指出於眉部之疔瘡。其治參疔瘡條。

眉刀

眼科手術器械。鋼鐵製作。用以剔除外障之膜翳等。見《審視瑤函》。

眉叢

聚集的眉毛。

眉沖

經穴名。出《脈經》。別名小竹。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頭部,當攢竹直上入發際0.5寸,神庭與曲差連線之間。布有額神經內側支和額動、靜脈。主治頭痛,目赤,鼻塞,眩暈,癲癇等。沿皮刺0.3-0.5寸。

眉本

經穴別名。《素問·氣穴論》載:“眉本二穴。”王冰注:“攢竹穴也。”參見攢竹條。

眉毛。《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足太陽之上,血氣盛則美眉,眉有毫毛。”

中藥學名詞。指一種藥物計量的估量性單位。多用以計算果實或根塊類藥物。如大棗、枳實、附子等。《新修本草》卷一:“凡方雲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當先去心皮畢,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烏頭若干枚者,去皮畢,以半兩准一枚。枳實若干枚者,去核畢,雙一分准二枚。橘皮一分准三枚。”後世方劑中除個別藥(如大棗)外,絕大部分藥物已改用重量單位計量,以保證藥量精確。

瞀重

鬱熱沉重。《素問·氣交變大論》:“民病肩背瞀重。”

瞀鬱

昏冒鬱悶。《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鬱注下。”

瞀熱

證名。指悶亂煩熱之狀。《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客勝則鼽嚏頸項強,肩背瞀熱,頭痛少氣,發熱耳聾目瞑,……”“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

瞀悶

證名。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三之氣,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多指昏昧兼煩悶的症狀。《醫學綱目》卷十六:“蓋瞀者,昏也;悶者,煩也。凡瞀而不悶者,名曰昏迷。悶而不瞀者,名曰虛煩。今曰瞀悶者,謂昏迷虛煩並病。”

瞀昧

昏蒙迷惑,精神錯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陽所至為驚躁,瞀昧,暴病。”

①眩暈、昏悶。《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熱瞀瘛,皆屬於火。”《靈樞·經水》:“是動則病肺脹,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

②鬱悶,煩悶,見“瞀悶”。

③鬱熱,悶熱。見“瞀熱”、“瞀重”。

④昏迷,精神錯亂。見“瞀昧”。

冒陽

經穴別名。即複溜。參見該條。

冒眩

證名。即眩暈。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醫學入門》卷五:“頭眩……或雲眩暈,或雲眩冒。眩言其黑,暈言其轉,冒言其昏,一也。”詳眩冒條。

冒心

證名。兩手交叉按於心下之證。因胸陽不足,病人自覺心正是空虛而悸動不寧,故喜以手按心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成無己注:“發汗過多亡陽也。陽受氣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參見心悸條。

冒暑眩暈

病證名。見《世醫得效方》卷三。又稱中暑眩暈。該詳該條。

冒暑

病名。感受暑熱,傳入腸胃而致的疾病。為暑病輕證。見《丹溪心法》卷一。《醫林繩墨》卷一:“冒暑者,其人元氣有餘,但不辭勞苦,暑熱冒於肌表,而複傳入於裏,以成暑病也。”病在胃與大腸,證見腹痛水瀉,口渴欲飲,心煩躁熱。治宜清熱祛濕,用黃連香薷飲、天水散或六和湯。《雜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尋常感受暑氣,致腹痛水瀉者,乃胃與大腸感邪之故,或噁心嘔吐者,乃胃口有痰飲,而又感邪之故,此皆名冒暑,是暑病之輕且小者。”治用清暑十全飲、解暑三白湯和香薷飲等方。參見暑病條。

冒家

指平素患有頭目眩暈的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冒寒

病名。感冒之一種。見《丹溪心法附餘·傷寒》。為寒邪罩冒體表,證見遍體酸疼,頭亦微痛,畏寒發熱而乏汗,脈浮。治宜辛溫解表法(見《時病論·冒寒》)。詳見風寒感冒條。

冒風

病名。感受風邪所致的感冒輕症。《醫學入門·風》卷五:“冒風惡風,多屬肺。”《時病論》卷二:“冒風者,風邪冒於皮毛,而未傳經入裏也。汪讱庵曰:輕為冒,重為傷,又重則為中。可見冒風之病,較傷風為輕淺耳。”證見惡風、微熱、鼻塞、聲重,頭痛、咳嗽,脈來濡滑。宜微辛輕解法。參見感冒、傷風等條。

①覆蓋,遮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病人叉手自冒心。”

②恍恍惚惚。《素問·氣交變大論》:“鬱冒蒙昧,心痛暴喑。”

③眩暈,昏瞀。《素問·五臟生成》:“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茂化

運氣術語。系運氣中六氣變化之一。指萬物向繁茂方向發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陽所至為茂化。”張景嶽注:“物茂而繁,熱化布也。”

卯酉主金

運氣術語。以十二支分主六氣。則卯酉主燥金之氣。《素問·五運行大論》:“卯酉之上,陽明主之。”所指即為陽明燥金。

卯南酉北

針刺補瀉法用語。語出《千金要方》用針略例:“欲補從卯南,欲瀉從酉北。”十二支配合方位:卯是東方,午是南方;酉是西方,子是北方。卯南指的是午,酉北指的是子。後世補瀉法中以左轉從午,屬補,右轉從子,屬瀉。與此說相類。

卯南卯北

針刺補瀉法用語。《席弘賦》:“補自卯南轉針高,瀉從卯北莫辭勞。”卯之南是午的方位,意指撚針時大指向前(左轉)為補;卯之北是子的方位,意指撚針時大指向後(右轉)為瀉。與卯南酉北意思相仿。參見該條。

地支的第四位。常用以紀年、月、日、時。

泛指皮毛。《靈樞·經脈》:“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

毛折

病證名。出《素問·玉機真髒論》:危重症狀之一。指毛髮枯槁,稀疏易折的病變。多因久病精氣枯竭,不能濡潤皮毛所致。為元氣衰絕之候。

毛祥麟

清代醫家。字瑞文,號對山,上海縣人,工詩書畫,亦精醫術,嘗著《對山醫話》、《增注達生篇》等,未見行世。

毛談虎(1896-1976年)

現代醫家。浙江桐鄉縣人。為名醫金子久之門徒。強調治病需嚴格辨證,尤精於溫病,嘗概括為“清燥救肺,祛邪安正,保津救液。”甚有創見。

毛聳

證名。毫毛聳然直豎。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

毛世鴻

清代醫家。湖南芷江縣人,熟諳醫理,尤精於脈學,嘗注釋《瀕湖脈訣》,且曾增補《傷寒金口訣》、《傷寒歌句》等書,有抄本,未見刊行。

毛世洪

清代醫家。字達可,號楓山,浙江仁和縣人。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有求者,不計貧富均應之。於田舍間診病,雖山區僻壤,未嘗肩輿,甚得病家讚頌。所著有《便易經驗集》一卷,並附補遺、續集各一卷;另有《濟生養生集》一卷行世。現有多種刻本、刊本行世。書名亦略有差異,包括《經驗良方》、《新集良方》等多種。

毛士達

清代醫家。河南滑縣人。精於醫術,治病多有效。有著述甚多,如《經驗奇方》、《本草醫方》、《本草按症》、《舌苔三十六種》等多種。

毛竅血出

證名。亦稱脈溢。見《醫學入門》卷八:“毛竅血出,節次若血不出,皮膨脹如鼓,須臾眼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飲生薑汁、水各一二盞即安。”

毛脈

①脈學名詞。秋季脈來時輕虛而浮之象。《素問·玉機真藏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王冰注:“其脈來,輕虛以浮,故曰毛。”

②解剖結構名。皮毛與血脈。《素問·經脈別論》:“毛脈合精,行氣於府。”

毛景義

清代醫家。字退之,河北靜海縣人,生平欠詳。著有《中西醫話》、《喉科選粹》等行世;另有《本草分經解》、《素問注解》等,未見行世。

毛嘉贊

清代醫生。山西夏縣人。精於醫,於脈理更有研究,能預決病之吉凶雲。

毛際

解剖結構名。指前陰上方長陰毛的皮膚邊緣部。《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中極之下,以上毛際。”《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繞毛際。”

毛鳳翔

清代醫生。字貞所,浙江嘉興縣人。醫術高明,尤擅治傷寒症,亦精按脈,壽九十九而卒,平生活人甚眾。

毛髮焦

證名。毛髮幹焦的症象。出《靈樞·寒熱病》。多由血氣耗傷,津液不能滋養所致。

毛悴色夭

證名。皮毛憔悴,色澤枯暗。出《靈樞·本神》。多由心脾不足,肺氣虧虛,皮毛失養所致。

毛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靈樞·官針》:“毛刺者,刺浮痹皮膚也。”即淺刺皮膚治療浮表痹症的方法,現在常用的皮膚針刺法即由此發展而來。

毛拔

病證名。即脫髮症,《素問·五臟生成》:“多食苦,而皮槁而毛拔。”

①動物體表上所生的絲狀物。《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②人體表的毛。《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③特指陰毛。《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入毛中,抵陰器。”

④指“毛蟲”,長毛的動物,“五類”之一。《素問·五運行大論》:“其蟲毛”。

⑤脈象名。指肺的常脈。《素問·宣明五氣篇》:“肺脈毛。”

貓眼瘡

病名。指頭面手足部位生瘡,瘡面起紅斑成片者。亦名寒瘡。見《醫宗金鑒》卷七十四。因內蘊濕熱,外受風寒,凝結於肌膚而成。本病多生於頭面手足,症見瘡面紅潤光澤,起紅斑成片,或有水泡,因其形似貓眼,故而得名。治宜清熱,利濕,散邪。可內服清肌滲濕湯,外用妙貼散貼敷。該病類似虹膜樣多形紅斑。

痝然

腫起貌。《素問·評熱病論》:“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

盲腸丸

經外穴名。見《腧穴學概論》。在腹右側,當髂前上棘與臍孔連線的中點處。主治腸癰,腹瀉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盲腸氣

病名。因腎虛寒邪內侵,小腸牽引陰部疼痛之證。亦稱小腸氣,即疝氣。《太平聖惠方》卷七:“腎氣虛微,為邪冷之氣所侵,傳注於小腸,則令小腸連陰疼痛,故號盲腸氣也。”治宜溫經散寒,用蓽澄茄散。見手足逆冷者,用綠雲丸。

芒種

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滿後十五日,鬥指丙,為芒種,五月節。言有芒之穀可播種也。”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針

針具名。針身細長,形如麥芒。現用芒針仿古代長針用不銹鋼製造,形與毫針相似,但針體較長,一般都在6寸以上,專用於深刺和沿皮下透刺。

慢心銳毒

病名。指生於胸部鳩尾穴、中庭穴或兩穴之間之癰疽。出《外科證治全集》卷一。即井疽。詳見該條。

慢痧

痧證之一。指痧毒滯結臟腑經絡而慢性發作的病證。郭志邃《痧脹玉衡》指出:“痧若緊者,只在頃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至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誠痧之慢矣。……痧毒蔓延於腸胃經絡間者,正多兇險之處,即如痧毒滯結於身之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裏或中或表,既有若是之滯結者,必不猶然若是之滯結而已也,將且在內者先壞臟腑,在中者先損經絡,在表者先潰肌肉,雖未即斃,而其難治之形,必然先見,若一不治,便成死症。”參見痧條。,

慢脾風

病證名。慢驚風的一種類型。見《仁齋小兒方論》。又名脾風、虛風。症見閉目搖頭,面唇發青發黯,額上汗出,四肢厥冷,手足微搐,氣弱神微,昏睡不語,舌短聲啞,嘔吐清水,指紋隱約。多因吐泄既久,脾虛氣弱,肝失濡養所致。證屬無陽純陰的虛寒危象。患兒往往衰脫而死,預後大多不良。治宜補脾益胃,溫中回陽。用參附湯、回陽救急湯。初起宜有白僵蠶丸。

慢驚夾痰

病證名。指慢驚風夾有熱痰。症見午後身熱,口渴煩飲,胸脘脹悶,呼吸氣促,泛吐痰涎,心煩不寐,時發抽搐。由於病久脾損,水穀停滯,痰濁內生而致。治宜健脾化痰清熱,用二陳湯加白朮、芩、連。

慢驚風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又名天吊風。驚風的一種證型。其抽搐表現為緩慢無力,時發時止。一般體溫不高,面色淡黃,或青白相間。多合目昏睡,或睡時露睛。神情倦怠,懶言少語。大便色青,或下利清穀。脈來沉緩,或沉遲無力。多因氣血不足,肝盛脾虛所致。往往在一些嚴重的慢性疾患的後期,正氣虛弱的情況下出現此證。應注意扶正,以調理肝脾,佐以清心滌痰為大法。選用理中湯、《古今醫統》惺惺散、《證治準繩》醒脾散、《小兒藥證直訣》溫白丸、朱砂安神丸等方,慢驚風症見昏迷痰搐者,用星香全蠍散(南星、木香、人參、橘紅、全蠍、甘草)加紫蘇、薑、棗濃煎。

慢喉風

病名。系指咽幹,微腫痛,大便自利,舌苔白滑的病證。本病多由素體虛弱,更兼憂思鬱怒而成。若午前痛甚者,應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若午後痛甚者,應服甘桔湯加味。應忌用苦寒藥。

慢喉痹

病名。系指咽喉腫塞疼痛的病證。《羅氏會約醫鏡》卷七:“冰片破毒散,治急、慢喉痹,腫塞切痛。”冰片破毒散包括樸硝、僵蠶、甘草、青黛、馬勃、蒲黃、麝香、冰片等八味藥。共為細末,宜清水慢咽。

慢肝驚風

病證名。慢驚風的一種證型。出《本草綱目》。症見抽搐,兼有目如橘黃,上視,不乳食,氣虛欲脫等。多因泄瀉日久,損傷脾胃,肝失營養,虛陽上犯所致。治法見慢驚風條。

慢肝風

病證名。又名嬰兒目澀。《幼幼新書》:“月內目閉不開,或腫羞明,或出血者,名慢驚風。”多因感染污濁風熱病邪所引起,內服《證治準繩》明目飲,外用黃連蒸人乳點眼。

慢蛾

病名。系指乳蛾發病緩慢,病情纏綿、反復發作的病證類型。本病多因虛火上炎所致。詳見乳蛾、陰虛乳蛾等條。

滿壯

豐滿健壯。《素問·上古天真論》:“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滿月

出《外臺秘要》卷三三。一般指產後一個月,為滿月。也有認為一月為小滿月,兩個月為大滿月。張仲遠《產孕集》:“產後一月俗謂之滿月,二月謂之大滿月。”在此期間,產婦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復體力。

滿天星疔

病名。出《外科真詮》卷下。即三十六丁。見該條。

滿天星

病證名。

①指疔腫周圍赤腫,且生多個小瘡腫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臨證如見有此者預示病熱較緩。

②指有頭疽生背部,且瘡形兩頭小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發背之一。又名兩頭發。

③出《外科啟玄》卷二。三十六丁之②名。詳該條。

滿脈

喻氣血上湧,氣滿脈內。多因怒氣太過,厥逆之氣上行所致。《素問·疏五過論》:“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滿

㈠(mǎn,音蟎)充盈,盛滿。《靈樞·經脈》:“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素問·逆調論》:“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

②脹滿。《素問·奇病論》:“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靈樞·寒熱病》:“陽迎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

③指氣口脈氣滿實。《素問·大奇論》:“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王冰注:“滿,謂脈氣滿實也。”《靈樞·小針解》:“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

④達到期限。《素問·玉機真髒論》:“弗治,滿十日,法當死。”《素問·熱論》:“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⑤滿圓,正圓。《素問·八正神明論》:“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

⑥足,夠。《靈樞·骨度》:“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骬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

⑦充塞。《靈樞·本髒》:“心高則滿於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⑧豐滿。《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足太陰之下,血氣盛則跟肉滿,踵堅。”

㈡(mèn,音悶)通“懣”。煩悶。《素問·熱論》:“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素問·逆調論》:“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

悗心

病狀名。指心中煩悶。《靈樞·五味》:“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脈痔

病名。肛門痔之一種。

①《五十二病方》。有“脈者”,釋為脈痔。《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肛邊生瘡,癢而複痛出血者,脈痔也。”相當於肛裂。

②又《外臺秘要》卷二十六引《集驗方》,《醫心方》卷七引《龍門方》雲:“五痔中均有脈痔。”泛指出血性痔。

脈證合參

診斷學名詞。指辨證過程中,把脈象和證候互相參照,推斷病情的方法。一般來說,脈證一致為順,相反為逆。例如陽熱證見浮數脈,虛弱證見細弱脈,屬於順證。若陽熱證見沉細脈,虛弱證見洪大脈,為脈證相逆,說明表裏正邪錯綜複雜,病情較重,屬於逆證。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辨別疾病的本質,以確定脈證的從舍。參舍證從脈,舍脈從證條。

脈蒸

病名。五蒸之一。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脈蒸,脈不調。”又為二十三蒸之一。詳見五蒸、二十三蒸條。

《脈語》

脈學著作。一名《脈學精華》。二卷。明·吳昆撰。刊於1584年。本書論脈簡要,頗有見地。作者對太素脈基本上持批評態度。書末附脈案格式,是對醫者的診病時書寫病案所提出的具體要求。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脈陰陽俱緊

脈學術語。陰,尺部;陽,寸部。寸尺兩部脈象俱緊。多因寒邪外束,表氣不宣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脈因證治》

綜合性醫書。二卷(一作四卷)。舊題元·朱丹溪撰。本書介紹各科臨床病證凡70篇,各證論候的次序先後為脈診、病因、證候及治法,故名。本書系採集《丹溪心法》、《活法機要》、《格致餘論》等書的有關內容編輯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現存最早為清乾隆年間刻本,前有繆遵義所撰序文,現存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脈溢

病名。即毛竅血出,詳見毛竅血出條。

《脈義簡摩》

脈學著作。《周氏醫學叢書脈學四種》之一。八卷。清·周學海撰於1892年。作者闡述脈理,主張由博返約,執簡馭繁。但又嫌《瀕湖脈學》過於簡略,於脈理無所發明,遂參閱《脈經》、《珍家樞要》、《診宗三昧》等有關文獻五、六十種,並結合個人心得撰成些書。卷一-三論述切脈部位、方法及脈象;卷四-五論主病;卷六名論彙編;卷七-八為婦科、兒科診略。現存周氏醫學叢書本。

脈義

宋代太醫局考核醫生的方法。脈義亦即脈證大義,是方脈科醫生必考之課程。考試方法是由考官選擇病人,令被試者切脈並做出結論,以考核其脈學的水準。

脈以胃氣為本

脈學術語。脈診內容之一。脈象有無胃氣是疾病預後的重要依據。《素問·平人氣象論》指出平人之常氣稟於胃,五臟四時之脈,皆以胃氣為本。“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有胃氣的脈象,在平脈指不浮不沉,不急不徐,從容和緩,節律一致;在病脈指不論浮、沉、遲、數,皆不失沖和之象。《望診遵經》:“凡診脈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參脈無胃氣條。

《脈要圖注》

脈學著作。一名《脈要圖注詳解》。四卷。清·賀升平輯,刊於1783年。卷一以脈學總論內容為主,兼談各科脈法及五運六氣;卷二介紹28脈,奇經八脈及灸法等;卷三列述骨度名位、十二經脈、十六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卷四專論形身、臟腑、營衛、顏色、聲音、五行等診法。內容比較豐富,插圖頗多。現存清刻本。

《脈學入門四言舉要》

脈學著作。一卷。宋·崔紫虛撰,清·莫熺注。刊於1742年。為《莫氏錦囊十二種》之一。莫氏認為崔氏《四言舉要》“言宗經旨,理越前人,較之素(問)、難(經)諸書,又無浩瀚難測之患,……但言辭簡要,含義實深”(見自序),遂予注釋。注文主要參考《瀕湖脈學》,兼采其他。

《脈學輯要評》

脈學著作。三卷。清·廖平評。刊於1853年。本書對《脈學輯要》有“不背古而最實用”的好評,又有“不以脈定病與兩手分六臟腑之診”的批評。評述部分能結合臨床,頗有個人識見。本書還將27脈的次序重新排列。現有《六譯館醫學叢書》本、《中國醫學大成》本等。

《脈學輯要》

脈學著作。三卷。日本·丹波元簡撰於1795年。作者纂輯諸家脈學之精要,附錄家傳及個人心得編成此書。上卷總論;中卷為28脈形象分析;下卷列述婦人、小兒及諸怪脈。現存日刻本、清刻本、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脈學發微》

脈學著作。四卷。惲鐵憔撰於1926年。卷一專論脈診以外的診法,包括望色、察呼吸、分析病狀等;卷二為脈學概論、原理等,並釋十字脈象(指大、浮、動、數、滑、沉、澀、弱、弦、微);卷三-四結合病例分析促、結、代、浮、沉、遲、數諸脈。全書用中西匯通的觀點闡述脈理,解釋脈要,於脈學發展或有積極意義,但也不免有某些牽強附會、聯繫欠當的缺陷。

脈象主病

脈學名詞。指與脈象相應的病症。如浮脈主表證,沉脈主裏證,遲脈主寒證,數脈主熱證等。

脈象

診斷學名詞。脈動應指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充盈度、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等。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關係密切。如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脾統血,肝藏血,腎精化血等功能變化,均可導致脈象的改變,故不同的脈象可反映出臟腑氣血的生理及病理變化。晉·王叔和《脈經》將脈象總結為二十四種;元·滑壽《診家樞要》發展為三十種脈象;明·李時珍《瀕湖脈學》定為二十七脈;明·李士材《診家正眼》再增入疾脈,合二十八種脈象。後世多沿用二十八脈。

脈無胃氣

脈學術語。脈來失去從容和緩及正常的節律,真髒脈現,表現為弦勁繃急,堅硬搏指,或浮散無根,雜亂不勻等。說明胃氣將絕,五臟真氣敗露,生命垂危,預後不佳。《素問·平人氣象論》:“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髒脈,不得胃氣也。”

脈痿

病名。亦稱心痿。由心熱血氣上逆,下部血脈空虛;或悲哀太甚,陽氣內動,頗發尿血,脈失濡養所致。證見四肢關節如折,不能舉動,足脛軟弱,不能站立。《素問·痿論》:“心主身之血脈……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也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治宜清心瀉火,養血活血,用導赤各半湯,或六味丸合丹溪大補丸,或大生脈湯、鐵粉丸、調營通脈湯等方。

《脈說》

脈學著作。二卷。清·葉霖撰。上卷選取《內經》、《難經》、《脈經》等有關論脈部分加以闡釋,結合臨床實際,每發新義。並分別論述脈機、婦人脈法、幼兒診法、奇經八脈、脈色兼察等。所附察色節要,多採石芾南之說。下卷列舉分析30種脈象,末附清脈、濁脈。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和《三三醫書》本。

脈數急

脈學名詞。脈數而弦。太陽表證,脈弦數,煩躁,噁心者,為病向裏傳之候。《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脈舍神

生理學名詞。神居舍於脈。指心神反映於血脈之中。心藏神,主血脈,故脈既為血之府,而神亦舍於其中。《靈樞·本神》:“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脈疝

病名。指小腹部脹滿而伴有拘急疼痛的病症。《外臺秘要》卷七:“少腹脹滿,引膀胱急痛名曰脈疝。”治宜服七疝丸。

脈軟

脈學名詞。脈象軟弱無力。《靈樞·四時氣》:“脈軟者,病將下。”

《脈如》

脈學著作。清·郭治撰於1753年。作者深感切脈診病之不易,遂搜集前人有關脈學理論,結合個人臨床體會編成本書。書中闡析28脈頗詳。除脈診外,並簡介望、聞、問三診。書中還有“《素問》六十年運氣治病之紀”等論述。現存清刻本。

《脈確》

脈學著作。一卷。清·黃蘊兮撰。約刊於1746年。黃氏以歌訣形式論述26脈及其主病。歌訣在編法上有其特點,如介紹浮、沉等脈,即用浮、沉等韻編成該脈歌訣。各脈主病以《內經》記載為主,並扼要摘取《脈經》及後世脈學著述作為補充。後輯入《瘍醫大全》等醫著中。1981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脈氣

①脈中的精氣。《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

②即經氣。《靈樞·官針》:“微內針內久留之,以致其空脈氣也。”詳經氣條。

脈逆四時

脈學術語。脈象與四時季節應現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象相逆反,為病脈。《素問·平人氣象論》:“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藏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大,命曰逆四時也。”《素問·玉機真髒論》:“脈逆四時,為不可治。……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甚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參脈從四時條。

《脈理宗經》

脈學著作。三卷,補集一卷。清·張福田撰於1868年。作者認為:“脈必以《內經》為正宗”,遂著此書。首錄《內經》脈要、診候,詳加注述。次以仲景脈法及諸家脈學理論予以補充發揮,並分述30種脈之形象、主治,以及足脈、脈法、內照圖說等。現存清刻本。

《脈理正義》

脈學著作。六卷。明·鄒志夔撰。刊於1635年。鄒氏彙集諸家學說闡析脈理,卷前列辨脈十篇,頗多個人心得體會。“其一卷曰明診,揭脈之綱領也;其二卷曰序脈,布脈之條目也;其三卷、四卷曰類證,詳其使用也;其五卷曰萃經,搜其故典也;其六卷曰外診,估診之不逮也。”(見凡例)。鄒氏立論多宗《內經》、《脈經》,於後世諸家,推重滑壽《診家樞要》。現存康熙刻本。

《脈理求真》

脈學著作。三卷。清·黃宮繡撰。卷一為新著脈法心要。介紹診脈部位,各種脈的形象、主病等內容;卷二新增四言脈要,系據《診家正眼》所載崔氏“四言脈要”增刪而成;卷三有汪昂所撰十二經脈歌、奇經八脈歌,末附新增脈要簡易便知,作者綜合各家論述,參以個人心得,聯繫臨床實際敘述脈理,並對脈法中某些重要的問題作了扼要的闡析。本書原附刊於《本草求真》之後,後出單行本。現存幾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脈理存真》

脈學著作。三卷。清·餘顯廷校訂。刊於1876年。餘氏叔祖父餘燕峰曾以《診家樞要》為基礎,雜采諸家學說,詳辨脈象,編成《脈理》一書。顯廷據《脈理》予以校訂補充。書成,其父餘麗元定名《脈理存真》,並撰滑伯仁先生傳一篇附於卷前。現存清刻本。

脈口

脈學名詞。即寸口。又稱氣口。《靈樞·終始》:“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詳寸口條。

脈厥

病名。厥證之一。

①溫疫裏證應下失下,六脈如無之重症。見《溫疫論》。以溫疫裏證失於攻下,內結壅閉,營內不能達於四末所致。證見六脈如絲,沉細不能應指,似有似無,或兩手俱無,或兩手先伏。亦有過用黃連、石膏諸苦寒藥,強遏其熱,致邪愈結,脈愈不通。”治宜承氣湯緩下之,其脈自複。

②戰汗後暫見脈停而呼吸尚存之證。《傷寒尋源·戰汗》:“戰定之後,其人忽沉沉睡去,如死一般。須察其脈仍和緩有根者忽訝,俟其氣複即醒矣。亦間有脈停者,又必察其呼吸,如呼吸尚長,此屬脈厥,久之自複。”參見厥證、戰汗條。

脈絕

病名。血脈枯澀敗絕的疾患。《備急千金要方·心臟》:“扁鵲雲:脈絕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脈氣空虛,則顏焦發落。脈應手少陰,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血先死矣。”參見脈極條。

《脈訣纂要》

脈學著作。一卷(即《馮氏錦囊秘錄》卷十五),清·馮兆張纂輯。此書以《內經》理論為據,結合個人見解,分述脈位法天、脈論、七診之法、論脈緊要諸條、太素脈說、刪潤脈訣等內容。

《脈訣指掌病式圖說》

脈學著作。一卷。元·李杲撰(舊題元·朱震亨撰,系後人所誤)。本書以三部九候、五運六氣、十二經脈等為理論依據,論述脈證診法,辨析男女各種病脈之異同。並附圖表說明。今所通行為明·吳勉學校刻本(見《醫統正脈全書》六十一卷)。

《脈訣四言舉要》

脈學著作。二卷。清·王道純在宋·崔嘉彥《脈訣》的基礎上加以整理注釋。原附於《本草品匯精要》之後。上卷以《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脈經》之理,參合人個見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詮釋崔氏《脈訣》;下卷扼要敘述四診,並附《脈訣》(指高陽生《脈訣》)考證及崔氏《四言舉要》原文。

《脈訣乳海》

脈學著作。清·五邦傅纂注,葉子雨參訂。刊於1891年。王氏據高陽生《脈訣》予以注釋發揮,頗多獨到的見解。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脈訣筌蹄》

脈學著作。不分卷。清·吳甡選輯。約刊於1710年。吳氏此編的脈學部分,基本上取材於《王叔和脈訣》和《瀕湖脈學》,後附望、聞、問及小兒色診。書中敘述各脈體象以《瀕湖脈學》二十七脈為宗,刪去原《王叔和脈訣》中七表八裏九道脈。全書內容輯自前人,缺乏個人見解。現存清刻本。

《脈訣啟悟注釋》

脈學著作。簡稱《脈訣啟悟》。一卷,原題清·徐靈胎撰。本書首論診法,次分述浮、沉、遲、數、滑、澀、虛、實等28脈,各辨其形象、主病、寸關尺、虛實、兼脈、兼象等。每脈均列“診宗脈學”(蓋摘錄《診宗三昧》之語)作為總結。本書刊入《徐靈胎醫學全書》及《徐靈胎醫略六書》,後者並附“經絡診視圖。”

《脈訣刊誤》

脈學著作。又名《脈訣刊誤集解》。二卷。元·戴起宗撰。戴氏認為當時流傳頗廣的高陽生《脈訣》,內容雖較通俗,又是歌訣,但其中不免語意不明,立異偏異,並存在不少錯誤。遂以《內經》、《難經》,張仲景、華佗、王叔和及歷代各家的有關論述,對《脈訣》原文考核辨妄,詳為訂正,觀點頗多可取。後經明·汪機於1523年予以補訂,並將其《矯世惑脈論》附錄於後。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明刻本,及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脈訣匯辨》

脈學著作。十卷。清·李延昰輯於1664年。作者鑒於流傳較廣的高陽生《脈訣》言辭鄙俚,謬誤頗多。遂彙集古今脈學論著,結合其叔父李中梓所傳的脈學予以辨駁訂正。卷一述作者研究脈學之心得。認為脈診須掌握六個要點:辨析相類之脈,對舉相反之脈,熟悉兼至之脈,察定平常本脈,准隨時令變脈,確認真藏絕脈;卷二-六以崔嘉彥“四言脈訣”為基本內容,略有增刪;並採擷經典及名家學說,詮釋脈理;卷七闡述望、聞、問三診,以示四診合參之意;卷八以運氣聯繫脈法;卷九選錄李中梓醫案若干條,以脈參證,靈活機變,體現脈診在臨床診斷上的重要作用;卷十為經絡髒象,摘選有關診法的綱領,並附脈案圖式。全書理論聯繫臨床實際,內容詳備。現存幾種清刻本。本書於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據康熙刻本予以校訂排印。

《脈訣彙編說統》

脈學著作。簡稱《脈訣彙編》。二卷。明·翟良纂,清·林起龍鑒定。刊於1667年。翟氏論脈頗能融會古說,強調使讀者“明於書”、“明於心”,以領會脈之真傳。書中分述診脈指法,各脈形狀、主病,從症、從脈、相類脈、相反脈、相兼脈等多方面內容,文字簡要,淺顯易懂。末附四時順逆脈及瀕湖脈詩。現存多種清刻本。

《脈訣采真》

脈學著作。三卷(即《科溥集》卷一-三)。清末王鴻驥編於1909年。作者將黃蘊兮《脈確》一書內容列於篇首,以為先導,兼采諸家脈學有關專題論述於後,並附婦人、小兒脈法。現存初刻本。

《脈訣》

脈學著作。

①宋·崔嘉彥撰。又名《崔氏脈訣》、《崔真人脈訣》、《紫虛脈訣》。一卷。撰年不詳。作者鑒於脈理難明,“非言可傳,非圖可狀。”遂以較通俗易曉的文筆,以四言歌訣的形式闡述脈學義理,便於習誦。崔氏論脈以“浮、沉、遲、數為宗”,對後世脈學有相當影響,明·李言聞曾予補訂,改名《四言舉要》,李時珍將其輯入《瀕湖脈學》中 。

②《王叔和脈訣》的簡稱,詳見該條。

③南宋·劉開撰。又名《劉三點脈訣》、《複真劉三點先生脈訣》。撰於1241年。本書將七表八裏脈法總括為浮、沉、遲、數四類,分別就寸、關、尺三部四類脈的主病作了概述。

④清代劉璞、葉盛、董西園、朱銘石、陳璞等分別曾撰《脈訣》,但流傳不廣。

脈疽

病名。又名百脈疽。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一。即指頸部癰。今謂之頸部蜂窩組織炎。治參外癰條。

脈靜

診斷學名詞。脈來和緩平靜不急躁。《素問·瘧論》:“在陰則寒而脈靜。”如傷寒表證,脈象平靜和緩,為不傳經。《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

《脈經》

脈學著作。

①西晉·王叔和撰於西元三世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本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先取《內經》、《難經》以及張仲景、華佗等有關論述分門別類,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系臨床實際。全書共十卷。卷一論三部九候,寸口脈及二十四脈;卷二、三則以脈合臟腑經絡,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異同,作為治療依據;卷四訣四時、百病死生之分,並論脈法;卷五述仲景、扁鵲脈法;卷六列述諸經病證;卷七-九討論脈證治療,其中卷七以傷寒、熱病為主,卷八為雜病,卷九為婦產科、小兒病證;卷十論奇經八脈及右側上下肢諸脈。原有“手檢圖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書的最大貢獻有二。其一:首次將脈象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四種,並對每種脈象均作了具體描述。其二:本書將晉以前的診脈方法、脈象所反映的病理變化以及脈診的臨床意義等許多重要文獻資料均收集保存下來。《脈經》經宋·林億等校訂後,卷數未變,而篇次和內容均有所更動。此書刻本頗多,現有幾十種刊本。1949年以來,人民衛生出版社、上海衛生出版社先後有影印本刊行。

②《內經》以前的脈學著作。《素問·示從容論》:“臣請誦《脈經》上下篇,甚眾多矣。”

③黃公興、秦承祖、康普思(以上見《隋書·經籍志》)、王子颙、甄權(以上見《新唐書·藝文志》)、李勣(見《崇文總目》)等均撰《脈經》,均佚。《瀕湖脈學》、《脈訣匯辨》等所列“考證書目”中有蔡西山《脈經》,亦未見。

《脈簡補義》

脈學著作。《周氏醫學叢書脈學四種》之一。二卷。清·周學海撰。本書重點介紹作者對脈學的見解。上卷談診法及諸脈;下卷經義叢談,討論多方面的脈學問題。周氏此編是對《脈義簡摩》一書的補充與發揮。現有《周氏醫學叢書》本。

脈極

證名。血脈虧損的疾患。又稱血極。《備急千金要方·心臟》:“凡脈極者,主心也,心應脈,脈與心合,心有病從脈起。又曰,以夏遇病為脈痹,脈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則食飲不為肌膚,咳脫血色白不澤,其脈空虛,口唇見赤色。”常伴見面無血色,頭髮脫落,易怒,言語不快,驚跳不定等症。治宜益氣養血,用人參散、地黃湯、補榮湯等方。參見脈絕條。

脈會

八會穴之一。《難經·四十五難》:“脈會太淵。”太淵為肺經俞穴,肺朝百脈,本穴位於寸口,為脈之大會,屬中醫診脈之處,故名脈會。凡脈病皆可酌情取用。

《脈貫》

脈學著作。九卷。清·王賢撰。刊於1711年。王氏論述脈法。采摭《難經》要旨以為提綱,並廣引諸家學說以闡脈理。刪繁纂要,附述己見以求脈理貫通。現存清刻本。

脈管

解剖結構名。指血液運行的通道。簡稱脈。詳該條。

脈骨疔

病名。出《瘍醫大全》卷十九。即疫疔。證治可參見該條。

脈孤

脈象名。脈來但弦、鉤、毛、石,缺少胃氣。《素問·玉版論要》:“脈孤為消氣。”脈孤即脈無胃氣,為正氣散失之象,預後不佳。

脈風

病證名。同癘風。因風邪侵犯血脈,留而不去,蘊釀而成,故稱。《素問·脈要精微論》:“脈風成為癘。”參癘風條。

脈法

①脈學術語。指診脈方法。參切脈條。《素問·金匱真言論》:“此平人脈法也。”

②古醫書名。《素問·五運行大論》:“《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

③新出土古代醫學帛書。殘卷,撰人未詳,約為秦以前作品。1973年於湖南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之一。全文約四百餘字,主要談脈法,特別是灸法或砭法與脈之間的關係。

脈度

五度之一。出《靈樞·脈度》等篇。

①測度經脈長短的度數。《靈樞·脈度》討論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和任、督、陰蹻、陽蹻脈等的長度。《靈樞·骨度》:“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②用切脈的方法進行診察。辨別脈象的大小、浮沉、滑澀,別其左右、上下、前後,以求五臟四時逆從。

③《靈樞經》篇名。主要敘述人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和蹻脈、任、督脈的長度,故名。

脈癲疾

病名。癲疾之病在脈者。《靈樞·癲狂》:“脈癲疾者,暴僕,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參見癲條。

脈從四時

脈學術語。亦稱脈應四時。脈象隨著四時氣候寒暑變化而相應變化的生理現象。人體正常脈象應是春有微弦、夏有微洪、秋有微毛(浮)、冬有微石(沉),屬正常生理範圍。脈不應時,或脈反四時,均屬病態。脈診時要注意結合四時氣候識別四時脈象差異,作出正確診斷。《素問·玉機真髒論》:“脈從四時,謂之可治。”

脈痹

病名。

①風寒濕邪阻滯血脈所致的痹症。出《素問·痹論》。證見皮膚變色,皮毛枯萎,肌肉頑痹等。治宜導痹通脈,用導痹湯、人參丸等方。

②指熱痹。《醫宗必讀·痹》:“脈痹,即熱痹也。”詳見熱痹條。

③指心痹。《症因脈治》卷三:“心痹之症,即脈痹也。”參見心痹條。

脈暴出

病狀名。出《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指疾病過程中脈象反常,由微細欲絕突然變為顯露欲出。多屬病情危重,陰陽離決之候。

①脈管。氣血運行的通道。《素問·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也。”《靈樞·訣氣》:“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脈與心密切相連,為心氣所推動。《素問·痿論》:“心主身之血脈。”

②脈搏,脈象。《素問·邪氣臟腑病形》:“按其脈,知其病。”

③診脈法。參見切脈、脈診條。

④五不女之一。詳該條。

賣藥所

宋代官方設立的專門經營藥品的機構名稱。此機構始設於北宋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王安石變法,藥物也列入國家專賣,為此,神宗下令罷原有的熟藥庫、合藥所等,成立了合賣藥所,又名熟藥所,負責制造和出售成藥,歸太醫局領導。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制藥和賣藥業務已經劃分,全國各地賣藥所也逐漸增多。政和四年(西元1114年)賣藥所改名為“醫藥惠民局”。參見太平惠民局條。

麥粒灸

灸法術語。指用麥粒大小的艾炷施灸。一般作直接灸用。《千金要方》:“噦,灸承漿七壯,炷如麥大。”

邁步

經外穴名。在大腿伸側,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平臀溝下2.5寸處。正當股外側皮神經,深部有旋股外側動、靜脈及神經的分支。主治下肢麻痹,癱瘓,疼痛,腰痛,膝關節痛,腹股溝淋巴結炎等。直刺或斜刺1-2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埋植療法

在穴位皮下埋留異物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埋藏療法。埋留羊腸線或藥物者,又可特稱為“埋線療法”或“埋藥療法”。臨床操作時,首先選擇經過滅菌處理的異物,對施術部位常規消毒,如施行埋線,可以外科縫皮針或腰椎穿刺針進行,應注意將線完全埋入皮下,線端不可露出皮膚。如埋植鋼圈或藥物,則需將皮膚作一0.5-1釐米的切口,割除少量脂肪組織後,埋入鋼圈或藥物,縫合皮膚,包敷固定。術中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術後如有局部疼痛、低熱、疲乏、全身不適等反應時,一般無需處理,可自行消失。如有感染或反應過重,則應另行處理。每20-30天埋留一次。本法適於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病,消化性潰瘍,慢性腸胃炎,癲癇,腰腿痛,關節炎,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埋針療法

即皮內針療法。見該條。

埋藥療法

埋植療法之一。見該條。

埋線療法

埋植療法之一。見該條。

埋藏療法

即埋植療法。見該條。

螞蟻丹

病證名。小兒丹毒之一。《幼科金針》:“小兒三焦風熱,乘於肌表,風動火生,風火相搏,自發寒熱,遍身如丹,似痧非痧,斑如雪片,上有風粟,發之多癢,煩渴焦躁者,螞蟻丹也,以化斑解毒湯主之。”

螞蝗風

病名。疔腫之生於上齶者。《增訂治疔匯要》卷上有:“螞蝗疔,又名螞蝗風。”參見螞蝗疔條。

螞蝗疔

病名。指上齶生疔,疼痛甚劇,飲食吞咽有礙、身發寒熱的疾病。多由心火上炎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方選黃連解毒湯,參見疔條。

瑪瑙內傷證

病名。系指黑睛宿翳、圓斜不等、薄而色黃白或微紅似瑪瑙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瑪瑙障。本病多由內傷肝膽,真氣津液受損所致。治宜扶正祛邪、明目退翳。方用補肝散加減。參見宿翳條。

馬宗素

元代醫家。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清研醫術,其學宗劉完素,或謂即劉完素之弟子。謂熱病即傷寒之類也,喜用涼藥。曾採集劉完素之說,撰成《傷寒醫鑒》,又作《劉河間傷寒醫鑒》,並參以朱肱《南陽活人書》之說,又著有《(新刊)圖解素問要旨論》八卷行世。此外,又與程德齋合撰《傷寒鈐法》。

馬志

宋代醫家。履貫欠詳。初為道士,諳醫理,治病多效。曾與劉翰同為宋太宗治病獲愈,醫名大振。開寶年間奉敕與尚藥奉禦劉翰、翰林醫官翟煦及陳照遇等人同校《開寶新詳定本草》二十卷。此書後來又詳加校定;並增補刪注,成《開寶複位本草》一卷,另有目錄一卷。

馬兆聖

明代醫生。字無競。常熟(今屬江蘇)人。因多病而棄儒習醫,漸通醫術,後竟成良醫,活人無數。曾撰《傷寒一覽》等書,未見傳世。

馬兆鼇

清代藥商。山東濟寧人。集有醫方《富春堂經驗方書》一冊傳世,現有刻本。

馬咬瘡

病名。馬咬傷繼發感染而成瘡者。見《肘後救卒方》卷七。咬傷後,傷處紅腫疼痛,出血,繼因感染而成膿。治宜於咬傷後立即清洗傷口,並用益母草細切醋炒研為細末,塗撒傷口創面,或用馬齒莧搗爛外敷並可用以煎湯內服。

馬延之

宋代人,據《宋史·藝文志》載其著有《馬氏錄驗方》一卷,未見傳世。

馬牙疳

病名。《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馬牙疳,初生小兒胎內受熱,見風即生,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即是。”即馬牙,治宜用針刺破出血,或外吹清熱解毒之藥。參見馬牙條。

馬牙風

出《育嬰家秘》。即臍風。詳該條。

馬牙

病證名。出《萬病回春》。又名上皮疹。即初生兒齒齦上呈散在的淡黃色若米粒大小的圓形結節,內含脂肪渣,往往因妨礙吮乳而引起啼哭。《咽喉經驗秘傳》:“馬牙系初生小兒胎內已受熱毒,見風即生,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此症初發出胎即打噴嚏。含乳在口或吞或吐,或吞而不吐……大約百日外不患此病。”治宜針刺出血,並吹清涼解毒之清咽利喉散或冰硼散。實際多數不治自愈,一般嬰兒百日外即不患此病。

馬癇

病名。六畜癇之一。即馬癲。《備急千金要方》卷五:“馬癇之為病,張口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項風府、臍中二壯。”

馬銜鐵針

針具名。指以馬銜鐵製成的醫用針具。《針灸聚英》:“《本草》雲:馬銜鐵無毒。《日華子》雲:古舊鋌者好,或作醫工針也。”

馬琬

隋以前醫家。履貫欠詳。《隋書·經籍志》載其著《食經》三卷。書雖未傳,但有佚文散見於日人丹波康賴之《醫心方》中。

馬蹄漏

病名。即肛門部漏管之形成若馬蹄狀者。又名馬蹄鐵形漏,多因嚴重痔瘡長期治療不當或失治而形成漏管,且漏管間串連所致。以漏管外口位於肛門左、右側者為多見。因內管道紆回方向之不同,又有前馬蹄漏與後馬蹄漏之區別。即複雜肛漏之一種,治療當視其嚴重程度而採用掛線或切除手術等方法,參見肛漏條。

馬嗣明

南北朝時期醫家。河南野王(今河南沁陽)人。精研古代《本草》、《素問》、《明堂》等書,善切脈,可以決生死,常自煉藥石以療外證。其煉石法系燒石令赤,再浸入醋中,取其醋中屑,暴幹搗篩,以之和醋塗瘡上,甚效。又善針灸。曾入隋任藥藏監,卒於隋。

馬氏點

經外穴名。在右下腹,當臍與髂前上棘連線的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主治急、慢性闌尾炎。直刺0.5-1寸。

馬蒔

明代醫家。字仲化,號玄臺,一作元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對《黃帝內經》精心鑽研,據《漢書·藝文志》所載,認為《黃帝內經》有《素問》、《靈樞》各九卷之說,力排唐王冰認為《內經》為二十四卷之誤。著《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九卷以闡發之。後又撰《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九卷,系據南宋史崧之傳本原文著成。其《靈樞》注文為歷代注家之首創,故為後世所重,汪昂贊其“疏經絡穴道頗為詳盡”,並贊其有功於後世。此外尚有《唯經正義》九卷、《脈訣正義》三卷。均佚。

馬千裏

明代醫家。字少川。回族。與倪朱謨同時或稍早,故倪氏稱其為“回回醫”。其所著之醫論未曾傳世,但有片斷言論為倪氏之《本草匯言》所錄。

馬脾風似癇

病證名。急驚風類證之一。小兒肺脹似癇。症見上氣喘急,鼻翼扇動,兩脅悶亂,喘喝聲嘎,痰涎壅塞。病狀險惡,宜急攻下,用牛黃散(《幼科發揮》)。

馬脾風

病證名。出《醫學綱目》。又名風喉、暴喘。為小兒“暴喘而脹滿”(《幼科證治準繩》)的危重證候。症見胸高氣壅,肺脹喘滿,兩脅抬動,鼻翼扇動,大小便秘,神氣悶亂。多因“胸膈積熱,心火淩肺,痰熱壅盛”(《幼幼集成》)所致。由寒邪客閉肺經,鬱而化熱,肺氣不通者,治宜宣肺清熱,先用五虎湯;繼以利下痰涎,用一撚金。

《馬培之外科醫案》

外科著作。清·馬培之撰於1893年。作者精內、外、喉三科,尤長於外科,認為外科實難於內科,須精通內科醫理、熟諳診斷及用藥,方能取效。故本書雖為外科醫案,卻不難看出實為融貫眾科以為輔助。書中記述疔毒、瘰鬁、流注等42種外科病症的治療。對其中的主要病種,分析病因、病理、病變,並根據不同病情採用補、散、發、清等各種治法,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變化與發展。倍受外醫臨床醫生所推崇。現有清抄本,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四明慈竹堂石印本。本書收入《三三醫書》中。

馬培之(1820-1903年)

清代醫家。字文植,以字行。江蘇武進孟河鎮人。世醫出身,因幼年喪父而隨祖父馬省三學醫,醫術精良,尤長於內外、喉諸科。時值慈禧太后病,征各省名醫醫治,馬氏受薦入宮,治癒其病,遂得賞識。後馬氏因故託病回家,慈禧且賜有匾額,醫名大振。所著有《外科傳薪集》,主張外證需內外同治貫通,方能取效。另其門人整理有《馬氏醫案》,另有《醫略存真》一卷行世。

馬玫

清代醫家。字五玉。東光(今屬河北)人。精於脈診,治病多有奇效。著有《脈訣淺說》、《痘疹淺說》等,未見傳世。

馬口疔

病名。系指疔生於下唇而致唇部腫起的病證。多由脾胃熱毒上沖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方可選用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紫地湯等加減。參見唇疔及驢嘴風條。

馬口

人體部位名。指尿道外口。《景嶽全書·雜證謨》:“通塞法,凡敗精幹血或溺孔結垢,阻塞水道,小便脹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臥,亦用鵝翎筒插入馬口。

馬疥

病名。疥瘡之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該書疥候分有大疥、馬疥等五種。“馬疥者,皮內隱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屬疥之重者,其好發部位略同。治療除個人衛生外,宜內服消風散,外擦用繡球丸之劑。

馬蝗積

病證名。系指眥部赤脈叢生,又有血絲赤膜從眥部橫貫白睛,直達黑睛,即見兩頭尖薄,中間高厚,肉紅色如螞蝗狀的病證。見《雜病·證治準繩》。本病多由心肺二經風熱壅盛,氣血瘀滯或陰虛火炎所致。前者宜祛風清熱,通絡散瘀,方用石決明散加減;後者可滋陰清熱,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馬化龍(約1630-1705年)

清代眼科醫家。安雲從。山東益都人。因少時病眼而發奮攻讀,並專攻眼科,從王萬化處獲《孫真人眼科秘訣》一書,遂更專於此道。闡發醫理,從肺肝二經論治眼疾。所著眼科論著數種傳世,如《眼科入門》一卷,《眼科闡微》四卷及《孫真人眼科秘訣》七卷傳世。

馬喉痹風

病名。即喉痹。《本草綱目》馬鞭草附方:“馬喉痹風,躁腫連頰,吐血數者。馬鞭草一握,勿見風,截去兩頭,搗汁飲之良。”本病多因痰毒邪火熏灼咽喉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飲加減。

馬喉痹

病名。系指喉間腫痛色紅,痰涎壅盛,氣促煩熱如馬喘之狀,飲食障礙的病證。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此病多因痰毒邪火薰蒸肺系,結於咽喉所致。治宜瀉火祛痰。方用清氣化痰丸等方加減。

馬哈耶那

唐代醫僧。一作摩訶衍,意譯大乘和尚。大乘本是佛教中的派別,金城公主入藏時,漢族醫僧隨之入藏,人稱其大乘和尚。當時西藏已有《醫學大典》、《無畏的武器》等醫書存世。摩訶衍與藏族著名譯師毗盧遮那合作,將金城公主帶入之醫書,合作編譯成《月王藥診》。此書至今仍行於世,系現存最早之藏醫理論,影響深遠。

馬哈金達

唐代醫僧。履貫欠詳。於西元710年隨金城公主入藏,與藏醫瓊布孜孜,瓊布頓珠等人共同編譯藏醫書籍,有功於漢藏醫學交流。

馬哈德哇

唐代醫僧。一譯大天和尚。西元641年,唐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幹布聯婚,帶去一批中醫書。馬哈德哇與藏族達瑪郭嘎一起,將這批醫書進行編譯,彙集為《醫學大全》(藏名音譯“門傑欽莫”),此為藏醫史上最早的一部系統的理論著作,後佚。馬哈德哇對此做出了貢獻。

馬更生

清代醫生。字瑞雲。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隨其岳父習醫,醫術漸高,擅長望色診脈,以斷生死。嘗治一暴死患者,啟齒灌藥而蘇。

馬二泉

清代人。其生平履貫未詳。著有《小蓬萊山館方抄》三卷。現有石印本及刻本傳世。

馬疔

病名。《外科證治準繩》卷三:“起時堆核數枚,但小些為馬疔,又名馬鈴。”以其形似而言。內服視有否全身症狀而辨證論治。外治可用紫金鐘、紫金皮、紫河車、天南星磨醋暖塗為佳。或用紫金皮、紫金藤、紅內消、馬蹄香、馬蹄藤煎酒服。

馬癲

病名。

①五癲之一。《諸病源候論》卷二:“馬癲,發作時時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體皆然。”

②即馬癇。癇症發作時如馬鳴狀。《景嶽全書》卷三十四:“馬癇、牛癇、豬癇、羊癇、雞癇者,即今人之謂羊癲、豬癲也。此不過因其聲之相似,遂立此名。”

馬登風

明代醫家。字繼高。紹興(今屬浙江)人。醫術高明,醫理深邃,尤善於用藥,其論述藥理之言論,《本草匯言》錄有若干佚文,尤善用黃芪之類,認為參、芪之類為回陽挽救陽氣下陷之要藥,論述頗為精當。

馬刀挾癭

病名。發於頸腋部之淋巴結結核。又名鬁串。《靈樞·癰疽篇》:“其痛堅而不(貴)者,為馬刀挾癭。”《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指出:“風邪摶於皮膚,血氣不和所生也。”《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確認為:“此皆鼠瘺寒熱之毒氣也,堤留於脈而不去者也。鼠瘺之本,皆根於髒,其末上出於頸腋之下。”因其所發形長如馬刀,挾頸所生狀如纓絡,故稱馬刀挾癭。證治參加瘰鬁條。

馬刀瘡

病名。發於頸腋部形似馬刀之淋巴結結核繼發感染。見《醫學正傳》卷六。《外科證治準繩》卷三稱:“又有馬刀瘡,亦生於項腋之間,有類瘰鬁,但初起其狀類馬刀,色赤如火燒烙,極痛,此瘡甚猛,宜急治之。”未潰者治宜內服柴胡通經湯,已潰者則用救苦化堅湯內服。亦有灸療之法,可艾灸肩井、肺俞、膻中、風池等穴位。

馬刀

病證名。即馬刀瘡。出《靈樞·經脈》。系指耳之前後,忽有瘡狀似馬刀,如杏核,大小不一,名馬刀瘡。本瘡赤色如火燒烙極痛,發展甚猛。治宜急服柴胡通經湯;已潰者,可改用救苦化堅湯。並可用針灸配合治療。參見馬刀瘡條。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

金代針灸家馬丹陽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十二個經驗效穴。《針灸大全·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並治雜病歌》:“三裏內庭穴,曲池合穀接,委中配承山,太沖昆侖穴,環跳與陽陵,通裏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

馬俶

清代醫家(1634-1714年)。字元化,號臥龍老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曾從名家沈朗仲,李中梓等習醫,並私淑喻嘉言,精諳醫理。其師沈朗仲之《病機匯論》未刊之前,馬氏與其弟子尤怡共同參注校閱;另附個人之醫療經驗一卷於書後,取名為《印機草》,一名《馬氏醫案》,論治多所發明。其弟子頗多,尤怡乃其中之佼佼者。

馬(疒^其)

病名。《外科大成》卷四:“流注之症,俗稱馬(疒^其)。”因證脈治詳見流注條。

麻子丁

病名。十三丁之一。指患疔瘡形如黍米,色稍黑,四邊微赤多癢者。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見患處肉上起頭,大如黍米,其色稍黑,周邊微赤多癢,證治參見疔瘡條。

《麻症集成》

麻疹專著。四卷。清·朱載揚撰。刊於1879年。本書纂集前人有關麻疹論述田論和方劑,對臨床治療有一定參考價值。但無朱氏個的創見。卷一-二編集前人有關麻證的論述;卷三-四為麻證的治療方劑。現存初刻本、清刻本及近代石印本和鉛印本。

麻症齁(鼻合)(hōuhē侯呵)

病證名。指麻疹呼吸困難,喉中痰鳴的證候。《麻證全書》:“麻屬肺胃,如喉中有痰,齁(鼻合)而鳴者,其證屬痰火之候。”治宜清肺消痰,用《張氏醫通》除熱清肺湯(石膏、玄參、生地黃、赤芍藥、貝母、栝樓根、麥門冬、甘草)加減。

麻證燥癢

病證名。指麻疹後期全身燥癢。《麻證新書》:“麻證燥癢,乃是風邪外襲,皮膚燥裂之故。其證多在將收、收後時,因而得此燥癢,即用紫背浮萍加膽礬熏洗。”治宜滋陰活血熄風,可選用生地黃、白芍、菊花、蟬蛻、紫草等藥。

麻證衄血

病證名。指麻疹而口鼻出血。《麻證新書》:“夫麻證衄血,因肺胃中熱毒,迫而上升,初潮得之,原是順候,乃逆邪外移,衄血即是宣毒之意,不必遽止。倘失血太過,恐至亡陽。經雲:‘奪血者亡汗’,用犀角地黃湯加茅根,瀉火、潤肺、涼血為主。”如麻疹已出而衄血者,須防血虛內陷,治宜降火清肺,用清營湯加貝母、麥冬。

麻證口渴

病證名。指麻疹發熱而口渴。《麻證新書》:“麻證原是火邪,心火內亢,肺焦胃枯,津液乾涸,發熱之時,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與飲,只宜綠豆或芝麻或陳炒米煎湯飲之。”如麻疹初起口渴、熱重者,多挾溫熱,治宜涼透,用銀翹散加天花粉。如疹出始煩渴者,為胃熱,宜涼透清胃,兼以保津,用白虎加人參湯加竹葉、銀花、連翹之類。如收沒期而口渴不止,為胃枯津涸,宜用甘淡養陰之劑,如增液湯等。

《麻證》

出《麻證新書》。即麻疹。詳該條。

麻疹作痢

病證名。又名夾疹痢。《麻疹集成》:“麻疹作痢,毒在腸胃,在初熱未出時見之,宜疏托為君,佐以行滯;若因食積加以消食行滯;正沒、沒後見之,宜解毒、涼血、行氣。”症見麻疹患者腹痛下痢,或赤或白,與赤白相兼。由熱毒未解移於大腸所致。治宜清熱解毒,導滯止痢。用清熱導滯湯。切不可用收澀斂邪之劑。

麻疹紫黑

病證名。《麻證新書》:“麻遇紫色,內熱極也。”伴見呼吸迫促,口唇、指甲青紫、發紺,治法參見麻毒陷肺條。如熱毒深入營血者,則兼見皮膚發斑,吐血,衄血,治宜清營涼血,用清營湯加減。《痘疹泄秘》:“熱盛吐衄,糞黑秘結者,用犀角地黃湯加大黃下之。”

麻疹譫妄

病證名。指麻疹出現譫妄症狀。《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譫妄一證,乃毒太盛,熱昏心神而然也。”治宜清火解毒。疹未出而譫妄者,用三黃石膏湯;疹已出而譫妄者,用黃連解毒湯。

麻疹泄瀉

病證名。麻疹患者腹泄,多由胃肺熱毒下移於腸所致。《古今醫鑒》:“麻疹泄瀉,須分新久寒熱。新泄熱泄者,宜服四苓散加木通。寒泄者,十中無一。如有傷食傷冷,不得已以理中湯,一服而止。”本病純屬熱證,莫作寒論。一般皮疹初出未出而泄瀉者,宜升透止泄,和升麻葛根湯加四苓散;疹已出而泄瀉,宜黃連解毒湯合四苓散;疹沒後而泄瀉,宜黃連解毒湯加導赤散。

麻疹險證

通常指麻疹患者邪盛正衰、麻毒內陷、證情險惡。主要病變在肺,對肺的危害最大。《疹科纂要》:“麻未出時,發熱喘促者,險。”“身體極熱,欲出不出,隱伏皮內,不發透快者,險。”參見麻疹逆證、麻毒陷肺條。

麻疹順證

麻疹患者正氣充沛而邪毒較輕的表現。麻疹紅潤,五液俱全,多為順證。《瘄略》:“出瘄發熱,時有微汗滋潤,並汗、淚、鼻涕、唾、溺,此謂五液俱全,出時色紅潤,部位齊而透,此順證也。”在發病過程中,患者神氣清爽,身熱和緩,咳嗽而氣不促。發熱三四日開始出疹,先見於頭、面,次及胸、背、四肢,疹點勻淨,色澤紅活,無其他合併證候。疹點在三天內透齊,漸次隱沒,熱退咳減,胃納轉佳,漸趨康復。

麻疹失音

病證名。麻疹聲音嘶啞,多由熱毒閉塞清竅。治法參見麻疹喉痛條。疹沒失音者,多兼津液虧損,肺津不布。治宜潤肺生津,清利咽喉。用玄參、麥冬、兒茶、牛蒡子、蟬蛻、桔梗、杏仁、膨大海、射幹、薄荷之類,或用清喉飲。

麻疹舌苔

麻疹舌苔主要辨黃、白、黑三種。白苔為肺熱,黃苔為脾胃熱,宜用清熱解毒或隨證施治。若黑而濕潤,為熱在血分,黑而乾燥苔,為熱在氣分,宜分別選用清熱解毒涼血,或清氣分實熱之劑治之。見《麻科活人書》。

《麻疹全書》

麻疹專著。四卷。又名《麻證新書》、《麻證全書》。舊題元·滑壽撰,實系清人托名之作。此書內容大部分輯自《麻科活人全書》,前二卷論病候及證治,後二卷為治療方劑。書中對麻疹的發病及不同發展階段的證候特點與變證均有論述和具體治法,現存清刻本。

麻疹逆證

麻疹患者由於正虛邪盛而在各階段中病情逆轉的各種表現。如疹出不暢,或疹出即收,或疹色紫暗,並有壯熱咳劇,氣急痰鳴,鼻煽胸高,口唇青紫,脈洪大疾數,為熱毒攻肺。治宜清肺解毒,用麻杏石甘湯加貝母、樓仁、竹瀝、黃芩、地骨皮。若疹色紫黑,形成斑塊,舌質幹絳起刺,是邪毒竄入營血。治宜涼血解毒,用犀角地黃湯加紫草、大青葉。若神昏譫語,痙厥抽搐,是邪毒內陷心包。治宜清熱開竅,選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若膚色蒼白,疹點黯淡不紅,昏睡肢厥,舌苔白滑,脈象沉微等,屬元氣虛弱,不能透邪外出。治宜補益元氣,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此外,凡疹出而收沒太早,或出疹過程中忽然沒收;或逾期不收,身仍壯熱;或疹收後並見壯熱、喘咳、泄瀉等,均屬麻疹逆證,宜結合具體病情辨證施治。

麻疹夾班

病證名。指麻毒熾盛,內陷營血而夾瘀斑。《疹科纂要》:“麻疹不出,忽發紅點者,名為夾斑。”症見惡寒,壯熱,噴嚏流涕,腮紅眼赤,咳嗽氣急,繼而全身既可見礙手的顆粒麻疹,複見成片、平坦不礙手之紅斑。由肺胃同時受麻毒熱蒸所致。治宜清營解毒,透疹化斑。用清瘟敗毒飲等。

《麻疹集成》

麻疹專著。二卷。清·朱楚芬撰。刊於1824年。卷上為麻疹總論及麻疹分期的辨證論治;卷下論麻疹的各種兼證及證治。全書共50餘篇,均系集錄整理前人的著作而成。現存初刻本。

麻木

證名。肌膚感覺障礙。麻,肌膚蟻走感,或如觸電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氣血俱虛,經脈失於濡養,或氣血凝滯,經絡失暢,或寒濕痰瘀留阻脈絡所致。《雜病源流犀燭·麻木源流》:“麻木,風虛病亦兼寒濕痰血病也。麻,非癢非痛,肌肉之內,如千萬孑蟲亂行,或遍身淫淫如蟲行有聲之狀,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木之狀。木,不癢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覺,有如木之厚。”《醫學準繩·麻木》:“麻屬痰屬虛;木則全屬濕痰死血,一塊不知痛癢,若木然是也。”《張氏醫通·麻木》:“一塊不知痛癢,陰寒益甚,或日輕夜重,脈澀而芤或弦,屬痰挾死血,宜活血行氣,二陳加芎、歸、桃仁泥、紅花、牛膝、韭汁之類。大便見黑而不作瀉者,小劑桃核承氣湯微利之。十指麻木,屬胃中濕痰死血,二陳加二術、桃仁、紅花、少加附子行經。濕熱下流,兩腳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應,少加肉桂。”又治渾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頭或手臂或腳腿麻木不仁,並用神效黃芪湯(見《張氏醫通·痹》)。

麻癩

病名。指皮膚所生之慢性傳染病。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其病系邪毒積留胃腑所致。症見初起遍體生瘡如疥癬,搔癢難忍,日久手足可出現頑痹不仁。相當於結核型麻風。證治可參見癘風條。

《麻科活人全書》

麻疹專著。四卷。清·謝玉瓊撰於1748年。本書系參考多種麻疹專著,予以刪補編訂而成。卷一總括麻疹及其辨證治療、常用藥物等;卷二-四介紹麻疹發病每個階段的證候與變證的具體治法。全書共108篇。每篇均有歌訣及論說,末附劉齊珍輯麻疹論及醫案等。全書內容比較豐富。對麻疹的發病規律、各期特點的論述較為具體、全面,在麻疹專著中是較好的一種。現存初刻本等幾十種清刻本,1936年朱禮堂曾附有評注,此評注本1957年由上海衛生出版社出版。

《麻科合璧》

麻疹專著。又名《鬱謝麻科合璧》。一卷。清·楊開泰編於1740年。本書系楊氏將其師沈氏所傳的《鬱氏遺書》及另一師謝心陽所撰的《瘄子要領》合編為一書者。書中簡要地介紹了麻證總論,對麻疹的發病規律、證狀特點等予以概括。然後系統而簡要地論述了麻疹各期證候的護理、將息、調治、避忌、辨證和用藥,以及雜病等內容。現存清刻本和石印本等。

麻九疇(1183-1232年)

金代醫家。字知幾。易州(今北易縣)人。三歲識字,七歲能草書作大字,一時目為神童。晚更喜醫,與名醫張子和遊,盡傳其學,並為張子和《儒門事親》潤色。著書為文精密,奇健,詩尤工致。

麻後有痰

指麻疹後期而吐痰者,《麻證全書》:“吐痰之證有二:有吐出而白者;有吐出而成塊者,皆肺胃之火欠清而作也,俱宜清肺消痰降火為急,以杏仁清肺湯去甘草、桔梗,加黃芩,……但清痰切勿用半夏、南星等燥藥,惟宜用天花粉、貝母、陳皮之類。”

麻後牙疳

病證名。麻疹後期,牙齦腐爛,以營養狀態不良的嬰兒為最多見。《麻證新書》:“此乃胃中伏毒,上竄陽明部分,宜用犀角地黃湯加火麻仁、滑石,以泄大腸之火,使下移毒勢,上清胃火。”治宜清熱涼血。外用錫類散或硼砂、冰片、硝石敷之,或栗樹根煆存性調搽。

麻後喉風

病證名。指麻疹後期,突然喉腫,呼吸困難的證候。症見高熱,呼吸困難,吸氣時胸骨上窩、肋間隙深陷,上腹內縮,咽喉充血並水腫,面青,唇紫,不能進食。治宜清熱通閉,用麻杏石甘湯合銀翹馬勃散。並結合針刺少商、商陽、天突、尺澤、合穀、曲池。

麻根瘡

病名。指足跟處生瘡,且見有赤爛者如麻根者。《外科啟玄》卷七:“此瘡多生於足後根下,赤爛內有肉絲,縷縷如麻根相似,故名之。”該病多由腎虛,氣血不足所致。治宜補氣養血,或補益腎氣。可內服十全大補湯或腎氣丸,外用輕乳生肌散搽,或用結紮療法。類似絲狀疣等。

麻風瘡

病證名。出《麻疹集成》。指小兒麻疹收沒之後,遍身生瘡,癢甚,心煩等。多由麻疹餘毒未消,複感風邪所致。治宜疏風解毒。用消風散或大連翹飲加減。

麻風

病名。指一種慢性傳染性皮膚病。見《外科摘要》卷二。即癘風。詳見該條。

麻毒陷肺

病證名。指麻疹出疹或疹回時,感受風邪,以致麻毒內陷於肺。即麻疹合併肺炎。症見高熱,咳嗽,氣促,痰鳴,鼻翼煽動,面唇青紫。治宜宣肺透邪,清熱解毒。用麻杏石甘湯加味。熱甚者,加知母、黃芩、板藍根、魚腥草、金銀花、連翹等;咳甚痰多者,加栝樓、桑白皮、地骨皮、桔梗等。此證變化迅速,治療須結合各階段的病理特點,必要時採用中西醫結合措施,並加強護理。

麻毒入營

病證名。指麻疹熱邪熾盛,深入營血,內陷心包。症見疹色紫黯,稠密成片,高熱,煩渴,譫妄,神昏,痙厥,撮空,舌絳起刺,或口、鼻、二陰出血。治宜清營涼血。用清營湯或溫瘟敗毒飲加減,加服神犀丹。

麻毒內攻

病證名。指麻毒不能適發外出的逆證。《古今醫鑒》:“麻疹既出,一日而又沒者,乃為風寒所沖,麻毒內攻。”輕則煩躁譫妄,重則神昏悶亂。治宜透疹清解。內服荊防敗毒湯,外用胡荽酒擦全身。重者加服安宮牛黃丸以開竅醒神。

麻毒攻目

病名。系指麻疹毒邪侵入眼目,白睛紅赤,羞明多眵甚或黑睛生翳的疾病。本病多為麻疹恢復期。麻疹餘邪襲目所致,失治可致喪明。故治宜疏風清肺除邪,方用瀉白散加減;生翳者應瀉肝解毒,方用穀精草湯,外點犀黃散。

麻促脈

十怪脈之一。脈如麻子之紛亂,細微至甚,為衛枯營血獨澀,屬於危重之候。

麻出紅腫

病證名。指麻疹透齊,疹子紅腫太甚者。為毒火壅遏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用銀翹散去芥穗、豆豉,加紫草、紫花地丁。

麻痹

證名。肢體或局部肌膚麻木,不知痛癢。見《太平聖惠方》卷二十。《醫學正傳·麻木》:“夫所謂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癢,如繩紮縛初解之狀,古方名為麻痹者是也。”

麻(疒乖)(guāi乖)

病證名。出《麻科合璧》。指麻疹愈後肌膚發癢,出現似瘡非瘡,似疥非疥的一種疾患。由風濕熱毒鬱於肌膚所致。治宜開通肌表,疏風利濕,兼以活血為治。

麻油截法

瘡瘍內治方法之一。《外科證治全書》卷五:“凡癰疽一切惡瘡,預防毒邪內攻。真麻油一斤,銀器內熬十數沸,候冷用酒兩碗入麻油五盞,通口熱服,一日用盡,緩則數日服之。”該法具有緩下作用,臨床可用其泄下瘡瘍之毒熱,以防毒邪內攻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