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L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六經厥

太陽厥、陽明厥、少陽厥、太陰厥、少陰厥、厥陰厥之總稱。《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敘厥論》:“經雲,厥者逆也。有寒厥、有熱厥、有六經厥,有屍厥。”“六經厥者,頭重,足弱,發為瞑僕,名太陽厥。妄言走呼,腹滿,面赤,名陽明厥。暴聾,頰腫,脅(月衍)拘痛,名少陽厥。腹脹,後閉,食少寒嘔,名太陰厥。口幹,溺赤,腹滿,心痛名少陰厥。淫溲不利。(月衍)熱,陰縮,名厥陰厥。”參見六經厥各條。

六經病

病名。即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經病症。《傷寒論》把外感疾病發展、變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證候,依據所侵犯的經絡、臟腑病變部位,受邪輕重,邪正盛衰,辨其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分為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六經,論述各經主要脈證、治法及其傳變規律。詳見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條。

六經標本

經絡部位名。指手足六經的標部和本部。亦稱十二經標本。標指末梢,為經氣所止;本指根本,為經氣所起。《靈樞·衛氣》:“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十二經各有標本,以四肢肘膝以下某些部(穴)位為本,頭、面、胸、背的某些部(穴)位為標。其分佈部位與根結相仿,但聯繫範圍較廣,用以說明經脈在四肢(本)與頭、面、胸、背(標)之間的生理功能與穴位主治上的聯繫。

六經

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的合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六經為川,腸胃為海。”《靈樞·百病始生》:“六經不通,四肢節痛,腰脊乃強。”六經各分手足,分之即為十二經。

六筋

推拿穴位名。位於腕部掌側,自橈側至尺側、依次分別為赤筋(浮筋)、青筋(陽筋)、總筋、赤淡黃筋(心筋)、白筋(陰筋)、黑筋(腎筋)。《小兒按摩經·要訣》:“六筋專治脾肺熱,遍身濕熱大便結,人事昏沉總可推。”

六戒

養生名詞。出清·沈子複《養病庸言》。謂病人調養時應禁戒的六種態度與行為,即昧、憂、迎、急、憤、糟塌。與“六務”相對,參見該條。

六結意

佛教禪法名。《安般守意經》雲:“佛有六結意,謂數息,相隨、止、觀、還、淨。”數息即以意念記呼吸之數而調息;相隨指數息純熟而攝心緣息;止指隨息純熟而凝寂其心;觀為觀照細微的出入息相;還為反觀還止;淨謂能任意恒久入定。至陳隋間智(豈頁)改稱為六妙門,參見“六妙門”條。

六節

古人以甲子紀天度,六十日甲子一周而為一節。又從六節以度三陰三陽及六氣之變化以至人之六腑等。《素問·六微旨大論》:“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

六甲

謂婦女懷孕為“身懷六甲”。《隋書·經籍志》有《六甲貫胎書》

六紀

運氣術語。指六氣之紀。即六氣的上下升降,升天三年必降,下降三年必升。這樣升降往來稱為六紀。《素問·本病論》:“至天三年,次歲必降,降而入地,始為左間也。如此升降往來,命之六紀也。”

六極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指六種極度虛損的病症。《諸病源候論·虛勞候》:“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二曰血極,令人無顏色,眉毛墮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極,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動。五曰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膚。六曰精極,令人少氣噏噏然內虛,五臟氣不足,發毛落,悲傷喜忘。”《千金要方》以六極為氣極、脈極、筋極、肉極、骨極、精極。

漯漯

①水濕寒栗貌。《靈樞·癲狂》:“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又:“少氣,身漯漯然也,言吸吸也,骨酸體重,懈惰不能動,補足少陰。”張介賓注:“漯漯,寒栗也。”

②汗出不斷貌。《素問·刺腰痛》:“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張介賓注:“漯,音磊,形容汗出。”

③腫大流涎貌。《靈樞·雜病》:“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落枕

㈠病名。見《外科證治全書》卷三。即失枕。詳見該條。

㈡經外穴名。別名項強。

①位於手背,當第二、三掌骨間隙的前1/3與中1/3交點處,或平指掌關節後0.5寸取穴。

②一說位於天容與天柱穴連線之中點。前者有第二掌骨間肌,正當掌背神經、動、靜脈,指掌側總神經、動、靜脈和掌深弓、尺神經掌伸支的分支。主治落枕,偏頭痛,肩臂痛,胃痛等。直刺0.5-1寸。

落下頦

病名,系指下頜關節脫臼的病證。出《外科正宗》卷四,詳見頰車蹉條。

落頭癰

病名。出《瘍醫大全》卷十八。也即環頸發。詳見該條。

落頭疽

病名。出《瘍科心得集》卷上。也即腦疽。詳見該條。

落胎

見《鄭氏女科家傳秘方》。即打胎。

落臍瘡

病名。出《外科啟玄》卷八。指新生兒臍帶脫落後,臍部因感染而成之瘡。亦稱臍漏。證治詳見該條。

落頸喉風

病名。系指以頸項腫痛或破潰為主要表現的喉風。又名掩頸風。《喉科心法》:“不分左右,其腫痛腐爛,皆是在頸內,喉中並不現形,最為惡候。”其病因有二:一是正虛邪盛,蒙蔽脈絡,不及透至部位而發。二是各種喉證不及清透,或誤表而致毒氣散漫至下陷頸項而成。治宜結合全身情況,可選服紫地湯。已成膿者,應刺破腫處排膿。

落井蛾喉

病名。系指乳蛾的一種形式。見《梅氏驗方新編》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窩內,為落井蛾喉。”參見蛾證有關各條。

落架風

病名。下頜關節脫臼。見《重樓玉鑰》卷上。即頰車骨脫臼。俗稱吊下巴。鄭梅澗雲:“此症或因酒後,或偶大笑,或大呵欠,致脫落下頦不得合架,口大開而不能咀嚼。雖屬上熱下虛,實由氣血有虧,以致胲筋弛而不收”。治宜用手法複位並以布兜其下頦,系於項上。可內服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本病即今之顳下頜關節脫臼。

落弓痧

痧證之一。此證屬於暗痧,不易識別。《痧脹玉衡·落弓痧》指出此病:“倏忽昏迷不醒,或痰喘不已,眼目上吊,形如小兒落弓之證。此暗痧難識,必須審脈辨證,確是痧毒,看其身體涼熱,唇舌潤燥如何,然後治之。”脈多微細而數,或動止不勻。治療先宜放痧,後以清痰、降氣、涼膈法治之,宜大黃丸、千緡湯等方加減治療。參見痧條。

落草

見《外臺秘要》卷三十三。指嬰兒娩出。

駱如龍

清代醫家。字潛庵,曆陽(今安徽)人。專業兒科,注重推拿法,撰《幼科推拿秘書》五卷(1784年刊行),後世將此書改為《幼科推拿全書》,刪為四卷。

駱龍吉

宋代醫家。著《內經拾遺方論》四卷,注解《內經》所記疾病六十二種。明劉浴德等又續補八十八病症,改書名為《增補內經拾遺方論》。

絡俞

浮絡的穴,用以出血。《素問·診要經終論》:“夏刺絡俞,見血而止。”林憶新校正:“按《四時刺逆從論》雲:‘夏氣在孫絡’。此絡俞即孫絡之俞也。”《類經》張介賓注:“絡俞,謂諸經浮絡之穴,以夏氣在孫絡也。”

絡血

指絡脈中的血。《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經。”

絡穴

經穴分類名。指十五絡脈從本經(脈)別出之處的穴位。其中十二經脈的絡穴,有溝通表裏經脈和治療表病及裏、裏病及表,或表裏兩經同病的見證;任脈督脈及脾之大絡有通調軀幹前、後、側部營衛氣血和治療胸腹、背腰及脅肋部病症的作用。

絡郤

經穴別名。見《醫學入門》。即絡卻。參見該條。

絡卻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胳卻;《醫學入門》作絡郤。別名強陽、腦蓋。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和枕動、靜脈分支。主治眩暈,耳鳴,青盲內障,鼻塞,口?,癲狂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絡氣

行於絡脈的氣。與經氣相對而言。參見脈氣條。

絡脈

從經脈分出遍佈全身的細小分支脈絡。絡是網路的意思。《靈樞·脈度》:“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意指經脈的位置較深,而從經脈橫行別出位置較淺的分支則稱為絡脈。絡脈以十五絡為主體,也包括孫絡、血絡、浮絡等,有溝通經脈,運行氣血,反應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絡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靈樞·官針》:“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指淺刺皮下血絡的針刺方法,三棱針及皮膚針的刺法均屬此。以其刺及絡脈,故名絡刺。臨床多用於實證、熱證。

瘰鬁漏

病名。指因患瘰鬁日久而生漏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四。該病多因風邪毒氣客於肌膚而成。症見初起如梅李棗核,隨處可生,常互結粘連,且伴見全身寒熱等症,久則化膿成漏。宜內服斑貓散。外可用藥線以祛腐生肌,或用手術方法將壞死組織切除。本病相當於淋巴結核所致的竇道。

瘰鬁風

病名。系指患舌疳又見舌腫如豆如菌,漸如蓮花,潰久不愈甚至穿透舌體和腮部的病證。參見舌疳條。

瘰鬁

病名。指發生於頸部、腋下等處淋巴結之慢性感染疾患者。亦名鼠瘺、鼠瘡、老鼠瘡、九子瘡、鼠鬁、走鼠瘡、螻蛄鬁、延珠瘭、野瘭、串瘡等。《靈樞·寒熱》:“寒熱瘰鬁,在於頸項者。”該病多因肺腎陰虛,肝氣久鬱,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邪毒侵擾,痰火結於頸 、項、腋、胯之間而成。古人認為小者為瘰,大者為鬁。症見初起腫塊如豆,數目不等,皮色不變,推之能動,不熱不痛。繼則融合成塊,推之不移。後期可自潰,潰後膿汁稀薄,其中或夾有豆渣樣物質,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竇道或漏管。相當於淋巴結結核、慢性淋巴結炎等病。治法:初期宜疏肝解鬱,軟堅化痰,用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或服消瘰丸。後期以滋補肝腎為主,用六味地黃丸加沙參、麥冬等。如屬風熱結毒,應以祛風清熱為主,佐以軟堅散結。服防風消毒飲。未潰者外用陽和解凝膏。已潰者可外用丹藥或生肌散。如有空腔或竇道者,可用千金散藥線以祛腐生肌,亦可手術將壞死部位切除。

倮化

倮蟲生化繁育。《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倮化。”

倮蟲

體表無毛、羽、鱗、甲的動物。《素問·五常政大論》:“太陰司天,倮蟲靜,鱗蟲育,羽蟲不成。”

同“裸”。赤體,裸露。指體表無毛羽鱗甲。《素問·五運行大論》:“中央生濕,濕生土……其蟲倮。”王冰注:“倮露皮革,無毛介也。”

螺螄

推拿穴位名。又名螺螄骨。位於腕部兩側骨突起處,即尺、橈骨莖突處。《小兒按摩經·手訣》:“猿猴摘果:以兩手攝兒螺螄上皮,摘之。消食可用。”

螺蓋翳

病名。見《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詳見該條。

螺疔

病名。指疔之一。指疔瘡生於手指螺紋處者,亦稱螺紋疔。出《中國外科學大綱》卷下。詳見指疔條。

婦科名詞。五不女之一。《廣嗣紀要·擇配篇》:“陰戶外紋如螺螄樣,旋入內。”屬生殖器畸形,影響性交與生育。

羅周彥

明代醫學家。字德甫,一字慕齋,又作慕庵,號赤誠。歙縣(今屬安徽)人。幼多病,遂棄儒學醫,後挾技遊天下,南至吳楚,北涉淮泗,結交醫學名流,廣搜方藥群書,醫術益精。僑居良安十餘載,治病投藥即效。聲播四方。歷時十餘載,集張仲景、王叔和、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羅謙甫等名醫言論而成《醫學粹言》九卷(一作十四卷。刊於1612年),首論總論,分述陰陽、臟腑、病機、傷寒、運氣、攝生等內容,後列各科之證治,為綜合性醫書。

羅仲光

明代醫家。字覲吾。自號青城山人。南充(今屬四川)人。習儒,博覽群書。因母病,遂精醫術。著《傷寒補古》、《活人奇方》,均佚。

羅止園(1879-1953年)

近代醫學家、畫家。名文傑,字亦才,又號未若。山東德縣人。叔、從兄皆有醫名。幼習儒,兼好醫學、繪畫。1907年中醫官考試合格,為北洋陸軍第五鎮錄用,任軍醫。1926年退伍,定居北京。以行醫、鬻畫為生。學醫初受業於中醫邵敬甫,又從薑子全、丁福保學西醫,1938年任華北國醫學院教授。1949年後曾參與組織北京中醫學會。初重西輕中,後臨證漸多,終悟中西醫各有所長,乃倡“新中醫論”。臨證中西法並用。重視中醫理論,不拘舊說,每多新見。著《止園醫話》(1939年)、《止園醫話續集》(1943年)。研究傷寒有得,嘗謂中醫傷寒系廣義之傷寒,當合治傷寒、溫病於一爐,撰有《新傷寒證治庸言》四卷(1946年)。另著有《肺癆病自療法》、《麻疹須知》、《桐xx集》、《實驗藥物學》等,遺稿有《結核證治發凡》、《骨結核實驗談》。工繪畫,1935年曾任北平美術學院國畫教授。

羅知悌(約1243-1327年)

宋末元初醫學家。字子敬(一說字敬夫),號太無。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善詞章,工書法,精通天文、地理。曾得名醫劉完素門人荊山浮屠之傳。南宋末入宮為寺人,以醫侍穆陵,頗受寵厚。宋亡,擄至燕京,然辭不入內廷,閉門絕客,專研醫術。學宗劉完素,旁通張從正、李東垣之說,將北方劉、張、李諸家學術傳至江南。樂於濟世,凡求治者皆為診療,無倦色;遇貧病無援者,贈以藥資。晚年病頹,好靜僻。求醫者至,令徒告以診視脈狀,口授配伍方藥。元泰定二年(1325年),朱丹溪登門拜師,曆三月,見其誠意,始接納為徒,盡傳其術。朱氏由此得見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王海藏諸書,且得羅氏啟迪,遂創丹溪學派。羅氏治病處方,靈活善變,療效頗佳。推重精神療法,又注意顧護胃氣。著《羅太無先生口授三法》一卷,共載中風至產後諸疾七十六症,各述其證、因、脈、藥,簡要明晰。

羅振玉(1892-1975年)

近現代醫家。字昆侖。浙江嘉興人。祖業傷科,至振玉已曆四世。行醫鄉里,名噪一方。1975年受聘於浙江省中醫院。執傷科業六十餘載,擅長接骨上骱,自製傷藥膏劑,療效卓著。著有《骨折篇》文稿及醫案。

羅哲初(1878-1943年)

近代醫家。字樹仁,號克誠子。廣西桂林人。勤學苦讀,並精研醫理。擅長針灸,尤通子午流注之說,曾任教於桂林國立體用學堂、桂林師範學堂等。三十餘歲從左修之學醫。後行醫於桂林、上海、寧波等地。與宋波名醫周岐隱友善,並結識陝西名醫黃竹齋。因見黃氏求學心誠,遂將左氏珍藏其師張紹祖(傳為張仲景後裔)所授之第十二稿《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之首冊示黃,1935年又與黃竹齋共事於南京中央國醫館。1937年返桂林,以《傷寒雜病論》正本傳其子,1956年由其子獻出。另輯有《脈緯》、《難經原本》等。

羅兆琚(1895-1945年)

近代醫家。字佩瓊,號黃竹老人。廣西柳州人。少習西,尤精研針灸,與孫淡安往來切磋。後在柳州懸壺。1933年在中國針灸講習所講學,兼任中國針灸學雜誌編輯。施針注重針感,主張宜先分清穀氣與邪氣,再行補瀉手法,提倡從衛取氣之淺刺法,多用撚轉手法,並採用指壓穴位及針尖以控制經氣上行下傳的特技,效果頗著。對畏針者或兒童則單用指壓法,亦有效。著有《中國針灸外科治療學》、《中國針灸經外奇穴學》、《針灸實用要旨》等。

羅允相(1826-1918年)

清末民初醫生。字梓材。廣東清遠人。潛心醫學,然不以醫為業,業餘亦樂為人診治。晚年避居山村,常為山民解除病痛,頗行讚譽。著有《脈學括要》、《辨證心得》等。

羅越峰

清末醫家。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藏書甚富,醫書尤多,半為其祖敬軒、父履安手錄。以四十年臨證經驗,廣采諸家驗方,編成《疑難急證簡方》四卷(1895年)。收入《珍本醫書集成》。

《羅遺編》

針灸著作。三卷。清·陳廷銓撰。刊於1763年。本書書名系取收羅古針灸遺法之義。卷上論述經絡及要穴、針灸禁忌等;卷中為各經俞穴部位及五臟用藥;卷下為內外各科疾病的針灸穴位處方。兼論五運六氣。內容多輯自有關專著,雖然間附按語,但卻無甚發揮。現僅存初刻本。

羅天益

元代醫家學。字謙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幼承庭訓,攻讀詩書。及長,逢亂世,棄儒習醫。時名醫李杲年邁,欲傳術於後世。天益願從之學十餘年,盡得其妙。後為太醫。遵師意,分經論證而以方類之,曆三年三易其稿而成《內經類編》,今佚。至元三年(1266年),以所錄東垣效方類編為《東垣試效方》九卷。又撰集《衛生寶鑒》二十四卷(1283年),討論方、藥及藥理,附列驗案。另著《藥象圖》、《經驗方》,均佚。

羅適

宋代官吏。字正之。寧海(今屬浙江)人。曾任桐城(今屬安徽)縣尉。因見當地民俗信巫不信醫,乃施藥於民,愈人甚眾。嘗發動醫家主持編校醫書《傷寒救俗方》一卷,刻石而廣為傳播。紹興(1131-1162)年間王世臣(彥輔)為之序。《宋史·藝文志》誤作王世臣撰。

羅世瑤

清代醫生。湖南新化人。著《行軍方便便方》三卷(1852年),採錄古今醫方及筆記中簡便驗方,以方便行軍中醫療救護之用,亦可用以自療疾病。

羅紹芳

清代醫家。字林一。方亭(今四川什邡)人。道光五年(1285年)舉人。精醫。著《醫學考辨》十六卷,由方問經校訂(1844年)。

羅汝蘭

清代醫家。字芝園,一字廣文。廣東石城人。光緒(1875-1908年)年間,省內鼠疫流行。受《醫林改錯》啟發,認為鼠疫乃熱毒成瘀,遂以治血為主,兼以解表,用加減解毒活血湯作主方,救治患者,活人甚眾。光緒十七年,得吳存甫《治鼠疫法》一編,細讀贊之,與許經畬討論,略加增附,予以刊行。光緒十九年又補其侄啟沃“塗瘰”方等,再次刊行。光緒二十一年在原書基礎上續增經驗方及治案等,編成《鼠疫彙編》,對其病源流,治法均有所闡發。後經鄭肖岩增訂,更名《鼠疫約編》。

羅普宣

五代後蜀醫家。撰《廣正集靈寶方》一百卷,已佚。

羅美

清代醫家。字澹生,號東逸,別號東美。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區) 人。僑居虞山(今江蘇常熟)。康熙年間(1662-1722年)名儒,貫通經史,尤明《易》理,晚年以醫藥濟人。集前賢效方及自製方130餘首,成《古今名醫方論》四卷(1675年)方末附明清名醫方論,議方較為詳盡,選方切於實用。又輯錄元、明、清諸名家醫論、治驗,而成《古今名醫匯粹》八卷(1675年),分醫論集、脈要集、病能集,綱目清晰,尤推重薛立齋、張景嶽。後世節抄成四卷,稱《名醫彙編》。又精研《內經》,撰《內經博議》四卷,分天道、人道、脈法、針刺、病能、述病六部,博引諸家,闡釋經旨,頗多並見。

羅絡

解剖結構名。指狀如羅網之絡脈。指附著於脾之大絡周圍的絡脈。《靈樞·經脈》:“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

羅煉

明代醫生。江夏(今湖北武昌)人。習儒通醫,為人治病,常獲良效。嘗為禦史李某及楚王妃周氏等療病獲愈。有醫著傳其子。後因見其子在酒醉時為人診病,責之以生命為兒戲,怒而將所撰醫書焚毀。

羅克藻

清代醫家。字(扌炎)庭,號西村。江西星子人。精岐黃。著《醫鏡》、《本草記物》,均佚。

羅健亨

清代醫家。字沄穀。湖南湘潭人。著有《傷寒擴論》四卷、《醫宗約徑》、《醫學破愚》各一卷,及《附子辨》、《疾脈論》等文,多有新見。

羅浩

清代醫家。字養齋。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區)人。中年寓居揚州。博學多藝,尤精於醫。謂“醫雖藝術,必先通儒書而後可學。”以歷代醫書精粗雜糅,異同互見,遂取古今脈書之精萃,歷時十餘載,編成《診家索隱》兩卷(1799年)。書中引述45家脈學,涉及34種脈象及主病,記述諸家診脈經驗、持脈法及各種注意事項。又撰《醫經餘論》一卷(1812年)。尚有《脈表》、《藥性醫方辨》,佚。弟子黃龍祥,得其傳。

羅國綱

清代醫家。字振召,號整齋。湖南人。少習舉子業,喜讀醫書,辨證精細,論治靈活,治驗頗多。晚年輯成《羅氏會約醫鏡》二十卷(1789年),擷取歷代醫籍精華,分類論述,首述脈法,次論治法精要、傷寒、瘟疫、雜證、婦科、本草、兒科、瘡科及痘科,間附臨證考脈法及治療經驗。所制新方,多切實用。

羅鬲

膈的俗名。《傷科補要》:“膈者,胸下腹上之界內之膜也,俗名羅鬲。”

羅福至

清代醫生。湖南上湘人。輯有《延齡纂要》二卷(1822年)。

羅浮山人

①唐道士。名軒轅集。生活於八世紀。知醫,嘗為廣州監軍吳德墉醫治足疾。玄宗好道,詔其赴京師,授朝奉大夫、廣州司馬,固辭不受。

②清醫生。古粵(今廣東)人。有感於醫者不明臟腑,誤用刀圭,以人命試其術之得失,乃參閱西方人體圖譜,又精研《參同契》曆髒之說,撰人生生之所以然及臟腑真形十二篇,名《醫學引蒙新說》(1891年),後易名為《曆髒篇》,附有《鼠疫病情驗方》。

羅拔茹

近代醫家。字素征。福建連城人。幼體弱多病,及長又患咳血症,久治不愈,遂自學醫藥,謂“病治不愈,非盡醫人之過,病家調養失法亦居多半”。因搜尋前賢論調養之法,編成《寶命全角集》兩卷(1925年),詳敘擇醫、延醫、煎藥、服藥、藥禁、病後調理及常見病症、調理所用藥物諸項,以供病家調疾之用。

捋法

推拿手法名。出《金匱要略·雜療方》。在患者肢體的外側面,由近端推向遠端。《壽世保元·發痧》:“先將兒兩手自臂捋下,血聚指頭方刺。”

論方

宋代太醫局對醫生的考試內容之一。論方的目的是用以考核其所掌握的古代君、臣、佐、使配方原則的理論、方法的情況。相當於今之方劑學考試。

輪上一顆如赤豆

病名。系指黑睛上顆粒突起,白睛有赤脈一束直上黑睛,環繞顆粒,狀若赤豆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本病多由肝經積熱,氣血瘀滯所致。類今之束狀角膜炎。治宜平肝瀉熱,方用龍膽瀉肝湯。病久宜養陰清熱,方用甘露飲加減。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也即關節。古人常以周轉活動的東西借用稱輪,故關節也稱之為輪。

亂氣

病證名。

①氣機紊亂。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互相干擾。《靈樞·陰陽清濁》:“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②氣血逆亂。《素問·四時刺逆從論》:“逆四時而生亂氣。”

亂經

①指經氣紊亂。《素問·八正神明論》:“月郭空而治,命門亂經。”

②指誤解經義,悖逆經旨。《素問·至真要大論》:“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亂惑

病狀名。指心情煩亂迷惑,不能自持。《素問·寶命全角論》:“餘念其痛,心為之亂惑。”

卵脹

病名。睾丸腫脹之證。卵,睾丸。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陰(疒^頹)之一。即疝氣,代俗稱小腸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病者勞役無節,及跨馬坐車,致卵核腫脹,或偏有大小,上下無常,名曰卵脹。”治用蒺藜湯等方。參見疝氣條。

卵痛

病狀名。即睾丸疼痛。《靈樞·五色》:“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縮。”

卵縮

證名。睾丸上縮之證。又稱囊縮。足厥陰肝經病變所致。《靈樞·經脈》:“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屬陰縮範疇。詳見陰縮、囊縮條。

即睾丸。《靈樞·經脈》:“筋急則引舌與卵。”

卵(疒^頹)

病名。外生殖器瘡腫證。出《肘後備急方》卷五。多因房室勞傷過度所傷。《醫學入門》卷五:“卵(疒^頹),玉莖腫硬,引臍絞痛,甚則陰縮肢冷,囊上生瘡生癰。”治宜外用桃仁搗爛敷貼,乾燥即換易之。內服可用天臺烏藥散,或橘核丸。

攣腰痛

病狀名。腰曲縮而痛、不能直立。《素問·厥論》:“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

攣節

證名。骨節拘攣之證。為骨痹之外證。《素問·逆調論》:“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以腎虛髓涸,致筋燥失養,攣縮而急。《聖濟總錄》卷二十:“腎脂不長,則髓涸而氣不行,骨乃痹而其證內寒也。”“外證當攣節,則以髓少而筋燥,故攣縮而急也。”參見拘攣條。

攣急

證名。出《靈樞·經脈》。義同拘攣、拘急。參拘攣、拘急條。

攣痹

病證名。證見筋脈拘攣,肢體麻木疼痛。多由濕熱淫盛筋骨所致。《素問·異法方宜論》:“南方者……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姚止庵注:“攣痹者,濕熱盛而病在筋骨也。”

證名。出《素問·異法方宜論》。曲而不伸之狀。常與拘、急並稱,如拘攣、攣急,多屬筋病。可分虛實寒熱四證。虛攣多因血虛不能養筋,治宜補肝血、養筋脈,用四物湯、養血地黃丸等方。實攣由外受風寒,內有實熱等所致,治宜外散風寒,內清實熱,活血舒筋,用活血通經湯。寒攣則脛逆而痛,筋攣骨痛,治宜通陽散寒,活血通脈,用烏頭湯、《千金》薏苡仁湯等方。熱攣,即《內經》所謂肝氣熱則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治宜清熱養血,滋陰通絡,用生地、當歸之屬;或六味丸加牛膝、當歸等(見《證治準繩·雜病》)。

《綠竹堂集驗方》

驗方著作。六卷。明·羅浮山人約撰於萬歷年間。刊於1696年。本書將所集靈驗方,分為固精、種子、婦人、小兒、諸風、痰火、鬚髮等30門。現存1696年重刊本。

綠映瞳神證

證名。系指綠風內障的早期證候。見《證治準繩·雜病》。《張氏醫通》卷八:“瞳神乍看無並,久之專精熟視,乃見其深處隱隱綠色,自視亦漸覺昏眇,病甚始覺深綠。”本病為痰火濕熱害及清純之氣也。治療應參考綠風內障的理法方藥。

綠翳青盲

病證名。見《外臺秘要》卷二十一。屬綠風內障證,參見該條。

綠水灌瞳

病名。見《一草亭目科全書》。即綠風內障。詳見該條。

綠風內障

病名。系指眼珠劇痛牽及眼眶頭額抱輪紅赤,黑睛霧狀混濁,瞳神散大呈淡綠色的病證。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綠風、綠風內障證、綠水灌珠、綠風變花等。其病因是肝膽風火升擾或陰虛陽亢、氣血不和。類今之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肝膽風火引起的可用綠風羚羊飲平肝、熄風、瀉火。氣血不和引起的宜用明目地黃丸滋補肝腎調和氣血。

綠風變花

病名。見《眼科統秘》。即綠風內障。詳見該條。

綠風

病名。系指瞳神若藍靛合藤黃之色,眼珠劇痛,視力銳減的病證。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即綠風內障。詳見該條。

率骨

經穴別名。即率穀。見該條。

率穀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銀海精微》作率骨。《外臺秘要》作蟀穀。別名耳尖。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少陽之會。在頭部,當耳尖直上入發際1.5寸,角孫直上方。布有耳顳神經和枕大神經吻合支,及顳淺動脈、靜脈頂支。主治偏頭痛,目眩,耳鳴,嘔吐,驚癇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①思慮。《靈樞·本神》:“因思而遠慕謂之慮。”《靈樞·禁服》:“士之材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

②顧慮,擔憂。《素問·寶命全角論》:“形之疾病……留淫日深,著於骨髓,心私慮之。”

③指精神心理活動。《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

律暢

氣象學名詞。指六律和暢。形容時令正常。《素問·氣交變大論》:“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冷之政。”

《履霜集》

醫論著作。三卷。清·臧達德撰於1814年。內容以敘述診療經驗為主。卷一論虛勞病證治,包括虛損癆症總論,虛勞陽證、陰證辨證,其中對各種病證的敘述與辨析比較完備。卷二-三論婦、兒科疾病之證治。現有康熙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履巉岩本草》

藥學著作。三卷。宋·王介編撰並手繪。書成於1220年。作者根據他在山中采藥和臨床用藥的實踐與見聞,選出206種有效的地方草藥,按照實物形態生動地繪成彩色圖譜,並記述了別名、性味、功效主治及附方等。書中藥物彩繪逼真,易於識別。且大多數曾經作者臨床試用。現存明抄本。

膂筋

指脊膂之筋。即脊背部兩側的肌腱。《靈樞·百病始生》:“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靈樞·九宮八風》:“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脊之膂筋。”

膂骨

骨名。又名杼骨。指第一胸椎棘突。《靈樞·骨空》:“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

人體部位名。指脊柱兩旁的肌肉。約當解剖學上骶棘肌分佈處。《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入循膂。”張介賓曰:“膂:呂同,脊骨曰呂,象形也。又曰夾脊兩旁肉也。”

縷法

推拿手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即理法。見該條。

《旅舍備要方》

醫方著作。一卷。宋·董汲撰。約成書於11世紀末。原書共載醫方100餘首,於明代失傳。今本系編《四庫全書》時自《永樂大典》輯出者,僅存40餘方。本書系作者為行旅之間急病患者所提供的簡易驗方。其最大特點是簡單、方便而又卓有效驗。分為斑疹、痰證、霍亂、腰痛、眼、耳、口、齒、婦人、小兒瘡科及雜傷等12類。現存多種清刻本,多種叢書本。1949年後有《董汲醫學論著三種》排印本。

《侶山堂類辨》

醫論著作。二卷。清·張志聰撰於1663年。上卷大多採用問答的形式雜論醫理,對臟腑功能、病原、病症、病種、證治、方劑等內容分題予以辨析,說理簡明扼要。書中作者以嚴肅的態度對古醫書和醫家謬誤之說頗多糾正,對六經和臟腑的功能有所發揮。下卷主要闡述藥性和方劑配伍。現存多種清刻本,1935年千頃堂書局鉛印本。本書又收入《醫林指月》中。

呂震名(1797-1852年)

清代醫家。字建勳,號(木茶)村,一作搽樹。家中世代業儒,震名少時亦習儒,並就任直隸州同、荊門州判。臨證時於方藥均斟酌再三,認真推敲,常數閱方而後定。著有《內經要論》一卷,《傷寒尋源》三集,現有刊本行世。

呂獻策

明清間醫家。字匡時,廣川平原(今山東長山)人。幼年習舉子業,後以父疾而改習醫,日夜奉侍,究心醫學,久而精通。著有《痘疹幼幼心書》十七卷,刊行於世。

呂細

穴位別名。

①太溪穴別名。見《針灸聚英》。

②指內踝尖穴。見《針灸集成》。

③《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呂細,在足內踝骨肉下陷中,針三分。”所指疑為照海穴。

呂田

清代醫家。字心齋,河南新安人。精醫學。曾摘選楊氏《傷寒溫疫條辨》編成《傷寒條辨摘要》,刊行於世。另有《傷寒條辨摘要》及《天花精言緒餘》等。

呂留良

明清間思想家兼醫家。初名光傖,法名耐可,字用晦,又字莊生、東莊、何求道人或何求老人,晚村等。初攻舉子業,為邑諸生,與黃宗羲等思想家交善。後又結識名醫高鼓峰,頗得其醫理。嘗著《東莊醫案》1卷,論醫生主張嚴格辨證,反對泥古不化。於立法處方頗有個人創見。又著《醫貫注》,對趙獻可、張景嶽之醫論頗有研究與發揮。現僅存《東莊醫案》行世。曾因反清言論受文字獄之害。

呂坤(1536-1618年)

明代官吏。字叔簡,號新吾,湖南零陵人。官至山西巡撫、刑部侍郎。對民疾頗為關注,同情民間疾苦。醫著有《痘科真傳》一卷,現有刊本行世。

呂複

元明間醫家。字元膺,晚號滄州翁,原籍河東(今屬山西),後徙居鄞縣(今屬浙江)。幼年家貧,雖從師學習《周易》等,後因母病而改習醫,拜名醫鄭禮之為師,盡得其傳,秘方、色脈、藥論,盡皆傳授,每日且記以病案。醫術大精,遐邇聞名,醫者每獲良效。其《群經古方論》,對歷代醫書均有評論,另著《內經或問》、《靈樞經脈箋》、《切脈樞要》、《難經附說》、《長沙傷寒十釋》、《運氣常變釋》、《松峰齋雜著》等,惜均未見行世。

呂才(600-665年)

隋唐間官吏。博州清平(今山東臨清)人。於方技之學,亦有兼長,曾征至弘文館,並累遷尚藥奉禦、太常博士、太常丞。顯慶年間,受敕參加撰修《新修本草》行於世。

呂罷

清代醫家。一作呂罷調,生平裏貫欠詳。嘗輯《小兒痘瘡八十論方》。現有抄本。

閭尾

推拿穴位名。即龜尾。參見該條。

閭上

經外穴名。《針灸大成》灸腸風下血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為准,於尾閭骨尖頭,從中倒比,上至腰脊骨一指盡處,是第一穴也。又以第二指,於中穴取中一字分開指頭各一穴,灸七壯。”近代《針灸經外奇穴治療訣》列作經外穴,名閭上。在尾骨尖端直上一中指處一穴,此穴左右旁開1/2中指長度處各一穴,共3穴。主治痔瘡,腸風下血等。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鐘。

驢嘴風

病名。系指下唇生瘡腫脹下垂之病證。出《重樓玉鑰》卷上,又名驢咀風。本病多由痰毒邪火上沖所致。證見下唇部初起一小紅瘡,逐漸腫大,使下唇慢慢下垂長出,疼痛劇烈難忍,多伴發全身寒熱,或覺頭痛者。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飲加減。參見唇瘡、唇風條。

驢馬疔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其疔狀如三角,疔頂有黑點,根角色赤而突起,身伴有寒熱。因其與驢馬相關,故當與炭疽病進行鑒別。

轆轤自轉

病證名。指因患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而出現目直視、上視、緊閉、頻眨等症狀者。《目經大成》卷二:“為髒氣乖蹇,陰陽不和,中風中痰,並脫血脫氣,至目直視、上視、緊閉、頻眨、翻騰動搖(目珠震顫)而作也。夫翻騰動搖,乃目不能心使,而自募然察上,募然察下,倏左倏右,或瞤或搖。”因以上諸種眼症似轆轤展轉故而得名。本證可見於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

轆轤轉關外障

病證名。系指眼吊起,睛瞳難以回轉的病證。本病的病因,《秘傳眼科龍木論》認為:“肝臟熱極,風毒入腦”所致。可參見目偏視條。

轆轤轉關

病證名。系指二目旋轉不定,與轆轤相似的病證。類今之眼球振顫。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治宜疏風解熱,方用通肝散加減。

轆轤展開

證名。系指瞳神散大的病證。《銀海精微》:“肝受風而不展轆轤,則瞳仁環圓也,隨肝輪而縮,覺見瞳人大不收,號曰轆轤展開症。”治宜祛風滌痰,方用僻巽錠子加減。詳見瞳神散大條。

戮(lù,音路)

殺。《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不敬畏,善欺紿人,戮死。”

漉漉

濕貌。形容大汗不止。《素問·瘧論》:“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

漉汗

即滲汗,汗出不止。《靈樞·五變》:“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何以候之。”

祿食瀉

古病名。指食入即瀉。一名漏食泄。見《丹溪心法·泄瀉》。《症因脈治》卷四:“脾氣久虛,不受飲食者,食畢即腸鳴腹急,盡下所食之物方快,不食則無事,經年累月,此祿食瀉之證。”宜溫補脾腎,用快脾丸、五味丸;屬脾胃積熱者,用梔連平胃散、川連枳殼湯等方加減。此病多見於胃原性腹瀉、胃腸神經官能症。參見直腸泄條。

鹿戲

導引功法名。是一種模仿鹿的動作的導引功法。為五禽戲之一。《雲笈七簽·導引按摩》:“鹿戲者,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二。左右伸腳,伸縮亦三亦二也。”此後流傳功法甚多。

陸之祝

明代醫家。號一航老人,安徽桐城人。少習舉子業,因屢試不售,遂改習岐黃術,其療術取效神速。嘗任太醫院御醫。曾輯有《證治本草》,未見傳世。

陸淵雷

近現代醫家(1894-1955年)。字彭年,江蘇川沙縣人。自幼聰穎,攻習經學、小學、天文、曆算,於醫學亦多所涉獵,嘗師事惲鐵樵,並協助其舉辦函授學校,又執教於上海多所中醫院校。後又與徐衡之、章次公等人創辦上海國醫學校,任教務長。後又任學術整理委員,並創刊《中醫新生命》及“遙從”(即函授)部。1949年後,又歷任上海市衛生局中醫顧問、中醫學會主任委員等。陸氏在學術上參匯中西兩種醫學,為近代中西醫匯通學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匯通之觀點研究《傷寒論》及《金匱要略》,所著有《傷寒論今釋》、《金匱要略今釋》,常以現代西醫之觀點解釋中醫傳統觀點,有時對古代醫經持否定觀點,招致甚多非議。

陸以湉

清代醫家(1802-1865年)。字敬安,號定圊。浙江桐鄉縣人。嘗於道光年間先後中舉人及進士,並以知縣分發湖北,後以父命改從教職,並選授杭州府教授。後以母老請辭回鄉,家境不佳。嗣後又赴上海、杭州執教講學,不久即辭世。其著為《冷廬醫話》,載醫範、醫鑒、慎疾、保生等內容。全書多以病名為綱,敘述雜症之治療及親身所見所聞,且多有醫史文獻資料,頗有歷史價值。另又有豐富個人經驗,敘述其切身體驗,診斷強調望、聞、切、問,並要求四診互參,治病主張全面分析病症,機變活用,反對一己之偏,濫用或喜用某種藥物,其議論亦多中肯,切中時弊。

陸心源

清代醫家。字剛甫、潛園,號存齋,嘗任福建鹽運使。家中藏書甚多,自著《諸病源候論校》、《外臺秘要校》,其《奭宋樓藏書志》及《十萬卷樓叢書》,前者為醫家類藏書,後者亦有部分醫書包括其中。

陸瘦燕

現代醫家(1909-1969年)。原姓李名昌,後改從舅姓。江蘇昆山人。針術系秉承家學,設診滬上,頗有醫名。1949年後,先在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工作。後執教於上海中醫學院,任針灸科主任;又任上海市針灸研究所所長、國家科委委員。畢生從事針灸事業,強調經絡學說在針灸治療中的作用。在針灸治療中,重視五輸穴應用及母子補瀉理論。其針灸手法中有“燒山火”、“透天涼”之補瀉手法,並對之進行研究,又提倡溫針。嘗創辦針灸學術團體中國針灸學研究社,並附設有專門函授斑,培養針灸人才。其著作有《針灸正宗》、《經絡學圖說》、《刺灸法匯論》、《腧穴學概論》及《針灸腧穴圖譜》等。

《陸氏三世醫驗》

醫案著作。又名《習醫鈐法》。五卷。明·陸嶽及其子肖愚、孫祖愚撰。刊於1838年。內載一世醫案66例,二世39例;三世63例;附陸氏自製各方。醫案詳載病狀、病因及望、聞、問、切辨證過程,治病能求得其本既能抓住主要病症,又能舍證從脈,或舍脈從證。隨證處方,靈活化裁。寓變於常,頗有特色。如胎逆重用大黃峻下,痢疾用補塞法等。現存幾種清刻本,石印本。

陸士諤

近代醫家(1878-1944年)。原名守先,江蘇青浦人。父陸蘭垞為邑中名醫。初攻舉子業,因失意而轉攻軒岐之學。先於松江,後於滬上懸壺,全活甚眾。著有《醫學南針》、《新注汪讱庵湯頭歌訣》、《丸散膏丹自製法》、《士諤醫話》、《國醫新話》,均刊行於世。

陸汝銜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醫學總論》、《內外症通用方》,均有刊本行世。

陸懋修

清代醫家。字九芝、勉齋,號江左下工、林屋山人,文和(今江蘇蘇州),家為世醫。懋修少攻舉子業,因累試不售而承家業,竟以醫名,於柯琴與尤怡兩家最為折服,常以兩家結論為依據而評述他家之觀點得失,平時著述甚多。著成《世補齋醫書》,包括《文集》、《不謝方》、《傷寒論陽明病釋》、《內經運氣病釋》、《內經運氣表》、《內經難字音義》。且重訂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廣溫熱論》、《理虛元鑒》、《校正王樸莊傷寒論注》,合為《世補齋醫書續集》。

魯宗朝

明代醫家。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明初醫學提領魯望石之裔孫。嘉靖(1522-1566)年間被薦漢愈章聖獻皇后之疾,遂擢太醫院御醫。無子,以侄魯守仁為嗣。傳與醫術、方書及所著《保嬰心法》。

魯照

清代醫家。字三橋。仿趙學敏行醫中注意訪求民間方士治病法,積二十年間所得,精選編成《串雅補》五卷(1825年),補趙氏《串雅》之未備,依次分述一頂(發汗、燒丹)、二串(攻下、毒藥)、三抵(偏藥、制假藥)、四色(拔牙、點痣、熨烙、火罐),並附多種效方成藥。後世將其書與趙學敏所著合為《串雅內外編附補》十二卷。

魯永斌(約1710-?年)

清代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字憲德。生平不詳。年近古稀,留心醫學,博覽前代本草,覺本草有繁簡不當,或欠精詳之嫌,遂集先賢著作之精義,匯為《法古錄》三卷(1780年)。書中采藥547種,列主治應用,然謂“相畏乃以相制,相反乃以相成”,故不載相畏、相反。書雖名“法古”,實甚宜今用。

《魯府禁方》

醫學方書。又名《魯府秘方》。四卷。明·龔廷賢撰(一作劉應泰編)。刊於1594年。本書系作者在明宗室魯王府任職時所錄之驗方彙編,並由魯王府刊行,故以為名。書中列敘110餘種疾病的證狀和治療方劑。附以作者收集或試用的驗方。書末百病、百藥等篇雜有宣揚封建倫理的論述。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題作龔廷賢編,劉應泰校正。

嚧(疒斯)風

病名。系指咽喉腫痛,聲嘶甚或失音的病證。本病多由風火痰濕壅塞肺系,以致氣機不利而聲嘶音沙,治宜疏風祛痰。方用射幹湯加減治療。

顱脹

病證名。指小兒頭皮光滑,額角脹大。《醫述·幼科集要》:“顱脹,與囟填不同……頭皮光急,額角脹大,乃肝腎虛熱上沖。”治宜育陰鎮潛,用地黃湯重劑。

《顱囟經》

兒科著作。書名取小兒初生時顱囟未合之義。又名《師巫顱囟經》。二卷(一作三卷)。托名周穆王時“師巫”所傳(一作東漢·衛汛撰)。明代以後原書已佚,今之所存乃輯自《永樂大典》的《四庫全書》本已非全帙。內容首論脈法,次論病源、病證,再次為驚癇癲證治、疳痢證治及火丹證治。文字簡略,是現存較早的兒科專書。現有《當歸草堂醫學叢書》本。

顱囟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顱息。參見該條。

顱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顱囟。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頭部,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點處。布有耳大神經和耳小神經的吻合支,及耳後動、靜脈。主治頭痛、耳鳴、耳聾、驚癇、抽搐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顱際

即發際。《素問·骨空論》:“髓空在腦後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

顱鶿瘟

病名。見《景嶽全書》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詳見該條。

即頭骨。由腦顱骨與面顱骨組成。《素問·氣府論》:“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發際傍……”

鸕鷀瘟

病名。頭面頤頤腫熱之證。又名大頭瘟、蝦蟆瘟。《醫學正傳·瘟疫》:“大頭天行病,從頤頜腫熱者者,又名鸕鷀瘟。”因體虛感受時氣,毒熱蘊蓄上焦所致。《赤水玄珠·疫門》:“頭面腫,俗名鸕鷀瘟、蝦蟆瘟。”《證治匯補·咽喉章》:“有司天運氣過亢,其年鄉村染患相似者,此時氣乘虛蘊蓄上焦,發作寒熱,變為喉痛,俗名蝦蟆瘟,又曰鸕鷀瘟。”參見瘟疫、大頭瘟條。

臚脹

病狀名。即腹脹。《廣韻·九魚》:“腹前曰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面首四肢(月真)憤,臚脹,瘍痱,嘔逆。”張景嶽注:“臚,皮也。一曰腹前為臚。”

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參臚脹條。

盧祖常

南宋醫家。號砥鏡老人,永嘉(今屬浙江)人。與名醫陳無擇相友善,切磋醫學。所著有《擬進太平惠氏和劑類例》、《擬進活人參同餘議》二書,系有關傷寒、雜病之證,辨析治方之著作。另有《續易簡方後集》,又名《易簡糾謬方》,系評述王碩及孫志寧所撰之有關方之作,前二書均未見行世。

盧志

明代醫家。字宗尹,號丹穀,昆山(今屬江蘇)人。醫術精深,後應試而屢擢至太醫院判。曾直言預蔔武宗不治之症。著有《脈家典要》,一作《脈家奧學》,《增定醫學綱目》,《醫藥百問》等書,均未見行世。

盧之頤(約1598-1664年)

明清間醫學家。字子繇、繇生、子縈,號晉公、蘆中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系名醫盧複之子。之頤幼承家學。青年時已善於處方用藥。初,其父囑著《金匱要略摸象》,因不夠成熟而焚之,並雲十年後再著書。其治病辨證認真入微,每善療奇屙,有時效如桴鼓,諸前輩亦皆嘆服。當時因仕途坎坷,遂潛心研究醫理,並專心著述。曾以十八年之精力著述《本草乘雅》,計收藥355種,每藥之下,以四目釋之,即“(西^敫)參衍斷”。此書不幸為兵火焚毀,後又以記憶中的材料重新整理,僅及原稿之半,遂題之為《本草乘雅半偈》,刊行於世。盧氏深研《周易》,並以之與醫理互參。著作甚豐,尚有《學古診則》四卷、《仲景傷寒論疏鈔金鎞》、《摩索金匱》、《遐引曲譬》。尚有《痎瘧論疏》,對《內經》之瘧論亦頗有發明。後因積勞而致雙目先後失明。

盧萬鐘

明末醫家。自號覺遲子,仁和(今屬浙江)人。幼時習儒,及弱冠,因事母病而改習醫學,達四十年之久,於醫理頗有精深研究。對癰疽外證,梅毒及喉科急症等,均有心得,常能隨手奏效。後著《醫說佛乘》一書行於世。

盧濤

明代醫生。字安澤,東陽(今屬浙江)人,因母病而留心醫藥,後遂成名醫,並著《嘗藥錄》,未見行世。

盧似立

明代醫生。浙江杭縣人,精通醫術,治病每有奇效,與同郡名醫沈汝孝等齊名。

盧氏

戰國時醫生。生平履貫不詳,以醫術精深與扁鵲齊名,人稱“盧扁”以贊之。曾與俞氏、矯氏同視季梁之疾,盧氏以“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稟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季梁稱之為“神醫”。

盧仁宗

唐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兩《唐書·藝文志》皆著錄其著有《食經》三卷。未見傳世,唯日本《醫心方》有其佚文少許。

盧其慎(?-1923年)

近代醫家。字敬之,蘭山(今山東臨沂)人。其父盧仲平亦精於醫,其慎曾中庠生,並創辦小學校,後因經費告罄而改從醫。對《內經》、《難經》、《傷寒》諸醫典,均有所研究。曾著有《脈學指南》四卷、《敬之醫話》一卷,前者有石印本行世,後者未見。

盧明銓

明代醫家。字紹庵,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以醫名,醫德高尚,每為窮人診病而不求報。曾與友人組織結社,以研討醫理,名“一萬社”,蓋以一禦萬之意。故其醫書亦取名《一萬社草》,系醫案著作。此書國內未見,有日本抄本。

盧金

明代醫生。江蘇上海縣人。為當地名醫。因治富人每不奏效,而貧家病者則效如桴鼓,故一生清貧。

盧和

明代醫家。字廉夫,浙江東陽人。精於醫理,著有《食物本草》二卷,並取朱丹溪及其門人所編之醫書加以發揮、刪裁訂正,撰成《丹溪先生醫書纂要》二卷(一說四卷或八卷),二書並行於世。

盧複

明代醫學家。字不遠,號芷園,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習儒,二十歲始攻醫學,後與當時名醫繆希雍、王紹隆等過往甚密。又崇信佛教大乘禪理,其醫著甚多,如其《醫種子》,由五種書合成,即《芷園覆餘》、《芷園臆草題藥》、《芷園臆草勘方》、《芷園臆草存案》及《芷園日記》,幾包羅醫學全部領域。此書一名《芷園臆草》。一說著有《芷園醫種》,即包括醫經、醫論、醫方、醫案等內容。另其所輯之《神農本草經》,系經十四載之研究而最後輯成者,為現存之最早《神農本草經》輯本。其子盧子頤,亦為名醫,其《本草乘雅半偈》中錄有盧氏不少醫論之內容。

盧多遜

五代北宋間官吏。曾官至集賢校理、中書侍郎平章事、兵部尚書等職。其學問淵博,涉獵頗廣,於開寶年間任翰林學士,奉敕與尚藥奉禦劉翰等纂修《新評定本草》,即後世所稱之《開寶本草》。

盧昶

宋代醫家。文安(今屬河北)人。家以方伎知名,昶自幼習醫,刻苦攻讀,醫經醫論,無不該通。於唐《千金方》一書,尤有心得。嘗奉旨校正《和劑局方》,並作刪補,後遷尚藥局使,人稱盧尚藥。所著有《醫鏡》、《傷寒片玉集》等,未見傳世。

露珠

產科學名詞。見《醫學入門》,謂懷孕一月,胎元初成,形如露珠,故名。

露劑

藥物劑型之一。又稱藥露。藥物放置水中加熱蒸餾,收集所得的液體。氣味清淡,芳潔無色,便於口服。如金銀花露等。

露丹

病證名。為小兒滿面發紅的皰疹性疾患。《幼幼集成》:“小兒生後,百日內外,半歲以上,忽然眼胞紅腫,面黯色,夜間煩啼,臉如胭脂。此因伏熱在內,發之於外,初則滿面如水痘,腳微紅而不壯,出沒無定,次至頸項,赤如丹砂,名曰露丹。”治宜疏解伏熱,用《證治準繩》三解散加薄荷或燈心煎湯服。

①中藥炮製法之一。將藥物露置戶外,任其日曬夜露。

②藥物劑型之一。參露劑條。

漏痔

病名。指肛漏日久,氣血衰敗,膿水淋滴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七。相當於結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發展而成者。該病雖應以外治為主,但亦須在手術前後積極配以內治,以增強體質,減輕症狀。

漏陰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女人漏下赤白,四肢瘦削,灸漏陰三十壯。穴在內踝下五分微動脈上。”與照海近同。主治崩漏,赤白帶下。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漏腋

病名。臨證指腋下生漏者。《諸病源候論》卷三一:“腋下常濕,仍臭生瘡,謂之漏腋。”該病多因氣血不和,濕熱蘊蒸所致。症見腋下潮濕生瘡有臭味。內治宜清熱祛濕,調補氣血。外用六物散(幹枸杞根、幹薔薇根、甘草各15克,胡粉、商陸根、滑石各3克),共研細末,用醋調塗。相當於腋下淋巴結結核生漏者。

漏泄

古病名。出《靈樞·營衛生會》:“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本病由於感受風邪,腠理開開疏,複因熱食之氣蒸泄所致。主症為熱飲食入胃,隨即汗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半身。《證治要訣》卷九:“胃氣不固,榮血漏泄,宜黃芪建中湯加浮麥少許。”

漏項

病名。指項部瘰鬁破潰難斂者。《瘍醫大全》卷十八:“瘰鬁……纏繞項下,先腫作膿,穿破難幹,故名漏項。”該病往往纏綿難愈,屬瘰鬁中較重者。

漏下青候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指經漏所下之血夾有青色液體,由肝虛損所致。參經漏條。

漏下黃候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指經血漏下夾有黃色之液體,由脾虛損所致。參經漏條。

漏下黑候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指經漏下血夾有黑色之液體,由腎虛損所致。治參經漏條。

漏下赤候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指經漏所下之血色赤,淋漓不斷,心經虛損所致。參經漏條。

漏下赤白

病證名。出《脈經》卷九。亦名赤白漏下。指陰道漏下之血中,赤白色相雜,淋瀝不斷。參經漏條。

漏下不止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即經漏。詳該條。

漏下白候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指經漏下血夾有白色液體,肺臟虛損所致。參見崩漏條。

漏下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漏下者,由勞傷血氣,沖任之脈虛損故也。沖脈任脈為十二經脈之海,皆起於胞內,而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主上為乳水,下為月水。婦人經脈調適,則月下以時;若勞傷者,以沖任之氣虛損,不能制其脈經,故血非時而下,淋瀝不斷,謂之漏下也。”治療參氣虛崩漏條。

漏五色下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指經漏下血雜見五色,屬五臟虛損所致。參經漏條。

漏蹄風

病名。指足心處所生之慢性潰瘍。俗稱穿心腳底風。《解圍元藪》卷一:“此症於當腳底中央踏下不著實處,乃是湧泉穴。內生小水窠淫癢,搔破則流黃水。久漸成瘡。內生蠹蝕,爛穢不斂口。”類似麻風病引起的腳底潰瘍或脊髓空洞症引起的營養不良性潰瘍。證治可參見麻風條。

漏胎

病名。清·曾鼎《婦科指歸》卷二:“孕婦或按月下血數滴,名漏胎。”即胎漏。詳該條。

漏食泄

古病名。見《醫學原理》卷六。即錄食瀉。詳見該條。

漏腮

病名。系指腮部患漏瘡的病證。也即骨槽風之別稱。詳見該條。

漏氣

古病名。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指飲食入胃,先吐後下的病症。多因風邪內幹腸胃所致。陳言曰:“病者身背皆熱,肘臂攣痛,其氣不續,膈間厭悶,食入,則先吐而後下,名曰漏氣。此因上焦傷風,開其腠理,上焦之氣,慓悍滑疾,遇開即出,經氣失道,邪氣內著,故有是證。”治宜用麥門冬湯、千金麥冬理中湯。肥盛多痰者,宜澤瀉瀉。

漏瘤濕癬

病名。指皮膚處所生之濕疹。見《本草綱目》卷十九羊蹄。李時珍謂:“浸淫日廣,癢不可忍,愈後復發,出黃水,羊蹄根搗,和大醋,洗淨塗上。”相當於濕疹類的皮膚病。

漏瘤

病名。指瘤體生長日久,黃水滲出不斷,愈而復發,癢不可忍者。見清·張紹棠《增廣靈驗驗方新編》卷十一。內治宜清熱祛濕,亦可用白油膏外敷之。

漏精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指見情思情即精液自出者。《壽世保元·濁證》:“因見聞而出者,曰漏精。”詳見滑精條。

漏睛眼

病名。系指視物微昏,內眥穴處按之則沁沁膿出的病證。《原機啟微》認為:“內眥屬膀胱,此蓋一經積邪之所致也,故曰熱積必潰之病,又曰漏睛眼者是也,竹葉瀉經湯主之。”本病類今之慢性淚囊炎。經久不愈者,可實行手術。

漏睛膿出

病名。系指眥頭結聚生瘡,流出膿汁或如涎水的病證。見《秘傳眼科龍木論》。《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漏睛膿出瞼眥間,或流膿汁或流涎,目無翳障不疼痛,風熱攻沖心火炎。”也即漏睛,詳見該條。

漏睛瘡

病名。系指睛明穴附近隆起瘡核,紅腫疼痛,波及胞瞼及顏面,甚至潰膿穿孔的病證。見《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本病多由心經蘊熱日久或風熱外侵,內外合邪所致。相當於今之急性淚囊炎。治法:初期宜清熱解毒消腫,內服仙方活命飲,外敷如意金黃散。膿成時應切開排膿。潰後正虛,應扶正祛邪,用托裏消毒飲加減。

漏睛

病名。系指眥頭結聚生瘡,流出膿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無翳膜的病證。類今之慢性淚囊炎。見《太平聖惠方》卷三三。又名目膿睛、漏睛膿出、漏睛眼、眥漏症、竅漏證等。本病多因心氣不寧,風熱停留在瞼中所致。宜服五花丸、白薇丸治之。若心經熱毒結聚內眥腫痛生瘡,則又名漏睛瘡。詳見該條。

漏汗

證名。《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後人據此稱之為漏汗。指汗出如水,漏泄不止的病證。亦稱為灌汗。多因發汗太過所致。《脈經》卷六:“肺脈,……其濡而散者,當病漏(一作灌)汗。”漏汗不止,可導致陽氣傷亡,津液耗損,出現小便短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甚至筋惕肉瞤,身振振欲擗地等症。治以溫經複陽為主,可用桂枝加附子湯、真武湯等方。參見灌汗條。

漏穀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太陰絡。屬足太陰脾經。在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距內踝尖6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脛神經,大隱靜脈及脛後動、靜脈。主治腹脹腹鳴,消化不良,小便不利,丹毒,腳氣,偏墜,腿膝厥冷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漏風

古病名。又名酒風。因酒後感受風邪所致。《素問·風論》:“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因醉取風為漏風,其狀惡風多汗,少氣,口幹善渴,近衣則身如火燒,臨食則汗流如雨,骨節懈惰,不欲自勞。”《張氏醫通·雜門》:“漏風之狀,多汗,常不可以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急,惡風,衣常濡,口幹善渴,不能勞事,先宜五苓散熱服取汗,後與黃芪建中加白朮、澤瀉。”亦可用澤瀉散、白朮散、漏風湯等方。參見酒風條。

漏耳

病名。系指聤耳病患者膿水不涸的病證。見《本草綱目》卷二十七馬齒莧條。也即聤耳,詳見該條。

漏底傷寒

病名。指傷寒兼見下利甚至泄利不止的疾患。《傷寒全生集》卷一:“若身熱面赤,足冷脈沉,下利清穀,身體疼痛,此為陰利寒證,俗呼漏底傷寒,醫用四逆加人參、茯苓、白朮、肉桂、肉果、砂仁、木通、燈心、升麻。”《重訂通俗傷寒論·傷寒兼證》:“外感證一起,即直腸洞瀉,不因攻下而自利者,世俗通稱為漏底傷寒。然有協風、協寒、協熱、協食之別。”協風者,可用腸風湯加味;協寒者,輕則胃苓湯,重則附子理中湯;協熱者,稱與葛根芩連湯,繼用加味白頭翁湯;協食者,先與枳實導滯湯,繼於芩連二陳湯。參見太陰髒病條。

漏帶

病證名。

①先下血而後帶下淋瀝不絕。《證治要訣》:“有帶疾愈後一二月或再發,半年一發,先血而後下帶,來不可遏,停蓄未幾,又複傾瀉,此名漏帶,最難治者也。”

②指帶下如同經血漏下綿綿不斷。見《竹林女科》。

漏病

病證名。指大小便失禁。《素問·著至教論》:“三陽獨至者,是三陽並至,並至如風雨,上為顛疾,下為漏病。”

漏胞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漏胞者,謂妊娠數月而經水時下,此由沖脈任脈虛,不能約制太陽、少陰之經血故也。”即胎漏,詳該條。

①經過孔道滲出或排出。《素問·刺禁論》:“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

②漏壺,古代計時之器。《靈樞·五十營》:“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

③通“陋”。淺陋。《素問·解精微論》:“請問有(免^兔)愚僕漏之間,不在經者,欲聞其狀。”

④多淚。《素問·刺禁論》:“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

⑤大小便頻數不禁。見“漏病”。

⑥汗泄不止。見“漏風”。

⑦五不男之一。指男子精關不固常遺泄,而影響生育者。

螻蛄漏

病名。

①指頸部因瘰鬁而成漏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四:“螻蛄漏者,……始發之時,在於頸上。”該病初似隱疹,瘙癢,後腫塊破潰,形成漏管。相當於頸部淋巴結破潰所致的竇道等。

②《外科啟玄》卷七:“是平肉上生孔竅出膿血是也。”相當於軟組織部位的慢性竇道。

螻蛄鬁

病名。見清抄本《外科或問》(著人未詳)。即瘰鬁。因其狀如螻蛄竄穴,故而得名。詳見該條。

螻蛄癤

病名。指皮膚所生癤瘡如螻蛄竄穴狀者。常見頭皮瘡瘍之一。見《外科大成》卷三。亦名曲蟮拱頭、螻蛄竄穴。該病因暑熱生癤失治所致。多發於小兒頭皮。症見初起為毛囊性丘疹,逐漸增大如黃豆至梅李大小之癤腫,根底堅硬,繼之形成膿腫,多自潰膿出;因治療失時,致使膿泄不暢,根底堅硬不易消退,瘡內隔膜相裹,故癤腫多愈而又發;亦有瘡口經久不斂,甚者能使頭皮串空。內治宜涼血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飲化裁;如瘡口久不收斂者,應服四妙湯。癤腫嚴重者應及時進行擴創,將串空頭皮剪通,使無藏膿之處,再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貼千錘膏或生肌玉紅膏收口。相當於穿掘性毛囊炎。

螻蛄竄

病名。指所生流痰狀如螻蛄竄穴者。流痰病之一種。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四。該病發於前臂及腕部的骨關節處。症見初起筋骨疼痛,進而漫腫堅硬,不紅不熱,常數塊連腫,日久不愈可內潰竄通,穿孔較多,時有白漿流出,如螻蛄竄穴,故名。並可伴見面黃食少,消瘦,午後寒熱交作等全身症狀。類似前臂及腕關節結核。初宜服逍遙散,外敷太乙紫金錠;次服人參養榮湯。參見流痰條。必要時可穿刺抽膿或手術治療。

螻蛄串穴

病名。指螻蛄癤。因破後形似螻蛄串穴。故名。出《外科備要》卷中。詳見螻蛄癤條。

樓英(1320-1389年)

明代醫家。字全善,一名公爽,浙江蕭山人,其曾祖樓文雋為名醫,英自幼聰穎,讀書甚多,尤善醫理、易理、研習《內經》及其後歷代著名醫家著作,與同時代名醫戴思恭交往甚密,互相砌磋,醫術益精,醫理更明。嘗應召入京,後以老辭歸。其所著《醫學綱目》四十卷。簡明扼要,提綱攜頌,亦頗有創見,另有《參同契藥物火候論釋》,未見行世。

僂附

證名。行路時身背彎曲,頭向下俯的症象。僂,屈背之義。附同俯。《素問·脈要精微論》:“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因肝腎精髓不足,筋骨失養所致。治宜補肝腎、強筋骨。參見背傴樓、背僂條。

婁居中

宋代醫家。東虢(今河南滎澤)人。賣藥於臨安(今浙江杭州),為人治病,重視調理脾胃,強調食治則身治。撰《食治通說》,已佚。

攏法

推拿手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用兩手掌尺側面對合,夾住應治療部位的肌肉,一夾一放地反復進行;也可將肌肉夾起後搖動幾下再放。多用於腹部。

①高丘,隆起。《素問·離合真邪論》:“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

②並隴,隆盛。《靈樞·營衛生會》:“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

癃疝

病名。指小腹及睾丸疼痛並見有尿閉者。見《醫宗金鑒》卷四二。有:“少腹痛引睾丸,小便不通者,為癃疝也。”治宜行氣利水。方用茴楝五苓散。相當於膀胱括約肌痙攣及其所引起的神經性尿閉。

癃閟

病名。指大、小便不通之證。閟,通秘。《素問·五常政大論》:“其病癃閉,邪傷腎也。”王冰注:“癃,小便不通。閟,大便幹澀不利也。”《內經吳注》卷二十:“小便不通為癃,大便不通為閟。”詳見癃閉、便秘、關格各條。

癃閉

病名。出《素問·五常政大論》。《靈樞·本輸》稱為閉癃。《類證治裁·閉癃遺溺》:“閉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凡小便排出甚少或完全無尿排出者,統稱癃閉。可由肺熱壅盛,熱結膀胱,水道阻塞,氣虛,肝鬱氣滯,陰液不足,腎陽虛衰,轉胞等所致。肺熱壅盛,失於肅降,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見小便點滴而下,或全然不通,並伴有呼吸急促,咽幹,煩渴欲飲,苔薄黃,脈數等症。治宜清肺潤燥,通利水道。方用清肺飲。或用探吐法。熱結膀胱,氣化失調,則小便量少而熱赤,甚至閉塞不出,小腹急滿脹痛,渴不多飲,舌苔黃,脈數,治宜清熱通利。方用八正散、通關瞿麥湯、滋腎通關丸等方。敗精瘀血阻塞水道,則見尿閉不出,或滴瀝而下,或見瘀點,脈細澀或細數。治宜行瘀散結,通利水道。方用代抵當丸、桃仁承氣湯、牛膝膏、蒲灰散等方。氣虛、氣滯、陰液不足、命門火衰、轉胞所致者,詳見氣虛小便不利、氣閉小便不利、陰虛小便不利、陽虛小便不利等條。

病名。一作xx。

①淋症的古稱。《素問·奇病論》:“有癃者,一日數十溲。”《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癃,痔,遺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淋閉敘論》:“淋,古謂之癃。”詳見淋條。

②指小便不利,屬癃閉之輕者。《類證治裁·閉癃遺溺》:“閉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詳見癃閉條。

③罷癃病。見《史記·平原君列傳》。罷,音義同疲;罷癃指慢性、頑固性小便不利。一說罷癃病為背疾,腰曲而背隆高;一說為躄,指足不能行之疾。

癃(疒貴)

病證名。指小便不通和(疒貴)疝。《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腎脈……滑甚為癃(疒貴),微滑為骨痿。”

聾聵

病證名。系指聽力障礙的一類病證。《景嶽全書》卷二十七:“耳為腎竅,乃宗脈之所聚,……若勞血氣,精脫腎憊,必至聾聵。”治宜補腎強精,用腎氣丸等加減。

病證名。指聽力喪失或衰減。《素問·五臟生成篇》:“徇蒙招尤,目冥耳聾。”《康熙字典》釋為“耳不聽五聲之和曰聾。”參見聾聵條。

龍淵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龍泉。即然穀。見該條。

龍煙

氣功術語。肝神名。《黃庭內景經·心神章》:“肝神龍煙字含明。”

龍玄

經外穴名。出《針灸大成》。在前臂橈側,列缺穴上方之靜脈處。主治中風口?,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壯。

《龍樹眼論》

眼科專著。又名《龍樹菩薩眼論》。簡稱《眼論》。一卷(又有三卷本)。撰人佚名。約隋唐間人托名“龍樹菩薩”撰。書中記述了眼病的起因,及各種眼病的治法。特別是較詳細地說明了針撥白內障的方法。原書已佚。其佚文可見於《醫方類聚》、《醫心方》等書中。

《龍砂八家醫案》

醫案著作。一卷。清·薑成之編。本書輯錄清乾隆,嘉慶年間戚雲門、王鐘嶽、貢一帆、孫禦千、戚金泉、葉德培、薑學山、薑恒齋八家醫案(書中並附薑宇瞻醫案二則,實為九家)而成。其中以戚雲門、王鐘嶽、孫禦千的治案較多。全書以雜病及時症醫案為主,或理法方藥四平八穩;或異軍突起出奇制勝,總之,其理法頗多可取之處。本書收入《珍本醫書集成》中。

龍入虎口

小兒推拿方法名。《小兒按摩經·諸穴治法》:“板門穴,往外推之,退熱除百病;往內推之,治四肢掣跳。用醫之手大拇指,名曰龍入虎口。”

龍泉疔

病名。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二。即人中疔。見該條。

龍泉

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即然穀。見該條。

《龍木論》

眼科著作。又名《眼科龍木論》,四卷(一作3卷)。撰人佚名。約隋唐間人托名“龍木”(即“龍樹菩薩”)撰。此書內容主要記述72種眼科病證的方論;其中包括23種內障眼、44種外障眼以及5種小兒外障眼。原書已佚。其佚文主要保存在《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六中的“七十二證方論”中。

龍門

①解剖部位名。出《脈經》卷九。指已婚婦女而未經分娩的陰道外口。參玉門條。

②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婦人胞落頹,灸龍門二十壯,三極。在玉泉下,女人入陰內外之際。”《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陰唇前聯合部。

③泉門穴別名。見《經穴圖考》。參見泉門條。

龍口含珠風

病名。系指發生於咽後部的血泡,發生於懸雍垂下端的叫懸旗風;發生於上齶的叫飛揚喉。多因肺胃火毒上炎,或過食醇酒厚味所致。《喉科心法》卷上:“帝丁兩旁,或大舌盡根,或喉關上齶,發一紫血小泡,頃刻腫大,妨礙呼吸。”如血泡潰破並且糜爛者,疼痛更劇。嚴重者可現神昏,閉脫等。治宜涼血解毒,瀉火消腫。方可選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飲等加減。參見懸旗風條。

龍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背部胃俞穴部位者。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一。該書謂:“龍疽發背起胃俞或腎俞,二十日不瀉死,九日可刺。”即中搭手,詳該條。

龍角

推拿穴位名。又名文臺。位於左鬢髮處。《幼科推拿秘書》:“龍角,一名文臺,在左鬢毛。”

龍火內燔

病證名。龍火,指腎火,命門之火;燔,焚燒之意。即腎火偏亢。詳該條。

龍虎石

養生名詞。秋石之一種的別稱。參見“秋石”條。

龍虎升騰

針刺手法名。即龍虎升降。見該條。

龍虎升降

針刺手法名。出《針灸問對》。亦稱龍虎升藤。龍虎指左右撚轉,升降指氣行上下。其法進針後先在淺(天)部左盤一圈,緊按至中(人)部,隨即慢提至淺部,右盤一圈,如此反復九次,然後將針輕插至深(地)部,先右後左盤旋,各緊提慢按六次。最後據情使用按法,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有調和陰陽,宣通經絡的作用。適用於一切經絡壅滯、氣血不通之症。《針灸大成》卷四所載有所不同。

《龍虎經》

書名。撰者不詳。宋·王道為之注疏。全書共三十三卷。內容專論煉丹。

龍虎交戰

針刺手法名。出《金針賦》。龍指左轉針,虎指右轉針,反復進行為交戰。其法進針後先左轉(大指向前)九次,後右轉(大指向後)六次,反復交替施行。也可分淺、中、深三層重複進行。有疏通經氣作用。適於疼痛性疾患。

龍虎交困

證名。指目有眵淚,赤腫而昏的證候。見《眼科秘旨》。本病證可見於風火眼、天行赤眼等。

龍虎

養生術語。含意有多種。

①外丹家以龍喻水,以虎喻火。

②內丹家其說不一。一喻元神、元氣。《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丹陽又問:何者是龍虎?祖師答曰:神者是龍,氣者是虎,是性命也。”一喻元神、元精。元神生於心液,心屬離卦,屬火;元精生於腎氣,腎屬坎卦,屬水。故有“龍從火裏出”、“虎向水中生”之說。一指心神。《析疑指迷論·析疑》:“龍虎者,即人動靜生滅之心也。”

③房中家又用以借助男、女。男為龍,女為虎。

龍頷

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前正中線胸骨劍突末端向上1.5寸處。一說:在鳩尾穴上1.5寸”(《中國針灸學》)。主治胃脘寒痛,喘息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龍宮液

房中術術語。即男性津液。不放龍飛,即不射精。《修齡要旨》:“如親房事欲泄未泄之時,……運而使之歸於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龍飛,甚有益處。”

龍蔥

穴位名稱。見《溫熱經緯》卷四:“肺經之結穴在耳中,名曰龍蔥,專主乎聽。”指聽功能。

龍唇發

病名。系指上唇赤腫生瘡的病證。發於上唇者名龍唇發,發於下唇者名驢嘴風。《重樓玉鑰》卷上:“若上唇赤腫直長出者,名龍唇發。”多由心經火毒上沖所致。治宜清心瀉火,消腫解毒。方可選用五味消毒飲、涼膈散等加減。參見魚口風條。

龍伯堅

(1901-1983年)現代醫學家。又名龍毓瑩,湖南攸縣人。先後畢業於湘雅醫學院及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在湖南衛生廳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在湖南省政府任衛生處長,後調北京工作。對中國醫學史頗有研究,撰有《黃帝內經集解》、《現存本草書錄》、《黃帝內經概論》等行世。

龍柏

清代醫學家。字佩芳,號青霏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嘗攻讀詩文,後轉而讀醫書,於痧脹證治頗有見解,所著之《脈藥聯珠古方考》(簡稱《古方考》),《脈藥聯珠藥性考》(簡稱《藥性考》)及《脈藥聯珠食物考》(簡稱《食物考》)。各書均從理論入手,辨證詳脈,由脈及症,並討論其方藥,聯為一體,頗有獨到見解。現有刻本行世。

咯血

證名。不嗽而喉中咯出小血塊或血點。見《儒門事親·咯血衄血嗽血》。因腎虛陰火載血上行,或心經火旺血熱妄行所致。《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鮮或紫者是也,又如細屑者亦是也。”《張氏醫通·諸血門》:“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塊,或血點是也。其證最重,而勢甚微,常咯兩三口即止。蓋緣房勞傷腎,陰火載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腎虛水泛為痰也。”治宜滋陰降火,用沙參麥冬湯、六味地黃丸加牛膝,或合茜根散加減。偏肺熱者,用青餅子。若心經火旺,痰中帶血絲,治宜清心為主,佐以清肺化痰,用導赤飲加黃連、丹皮、血餘、蒲黃、天冬、寸冬、貝母、茯苓、或太平丸等方(見《血證論》)。

六總穴

歷代針灸醫家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六個經驗效穴。見四總穴條。

六椎

人體部位名。指第六胸椎。《素問·刺熱篇》:“六椎下間主脾熱。”

《六種新編》

醫學叢書。又名《萍鄉文氏所刻醫書六種》或《萍鄉文延慶堂六種新編》。清·文晟輯。成書於19世紀中期。內容為《內科摘錄》、《外科摘錄》、《慈幼便覽》、《增訂達生編》、《偏方補遺》、《藥性摘錄》。現存多種清刊本。

六之氣

出《素問·六微旨大論》。即終之氣。詳該條。

六之灸

針灸學術語。灸膈俞、肝俞、脾俞的方法。膈俞、肝俞、脾俞左右共六穴。灸治胃擴張,胃痙攣,胃癌,腸炎,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橫膈膜痙攣,喘息,胸膜炎等。見《中國針灸學》。

六髒

人體器官名。

①指心、心包絡、肝、脾、肺、腎。見《此事難知》。

②指心、肝、脾、肺、腎(左腎)、命門(右腎)。《難經·三十九難》:“五臟亦有六髒者,謂腎有兩髒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

六元

即六氣。以其為三陰、三陽之本元,故名。《素問·天元紀大論》:“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陰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參見六氣條。

六鬱

氣鬱、濕鬱、痰鬱、熱鬱、血鬱、食鬱等六種鬱證的總稱。見《丹溪心法》。《醫學正傳·鬱證》:“夫所謂六鬱者,氣、濕、熱、痰、血、食六者是也。”

六淫

病因病理學名詞,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的合稱。六氣太過、不及或不應時,影響到人體的調節適應機能及病原體的孳生傳播,成為致病的邪氣,屬於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傳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自外而入,稱為外因。《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然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

六陰脈

①手足三陰經脈。見《靈樞·經脈》。

②脈學名詞。指生理性異常的一種脈象。兩手寸關尺各部脈象一向比較沉細,但無病態。

《六因條辨》

外感病專書。三卷。清·陸廷珍撰於1868年。陸氏以風、寒、暑、濕、燥、火六因為綱,融會前人學說,參附己見,採用條辨形式分別論述春溫、傷暑、中暑、中熱、伏暑、秋燥、冬溫、溫毒、傷濕、暴感風寒、傷風、風溫等多種病證。雖說內容比較簡要,卻能兼采眾家之長,而又頗有臨床心得,後收入《珍本醫書集成》中。現存光緒三十二年刻本。1937年文光書局鉛印本和1982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六譯館醫學叢書》

醫學叢書。《六譯館叢書》的一部分。廖平撰輯。刊於1913-1923年。作者輯錄和收集了多種古典或古佚醫籍,並對其中的不少著作內容進行了考釋、整理和評注。包括《黃帝內經明堂》、《黃帝內經太素診皮篇補證》、《楊氏太素診絡篇補證》、《黃帝太素人迎脈口診補證》、《楊氏太素三部九候篇診法補證》、《診骨篇補證》、《診筋篇補證》、《營衛運行楊注補證》、《分方治宜篇》、《靈素五解篇》、《平脈考》、《經脈考證》、《仲景三部九候診法》、《傷寒總論》、《傷寒雜病論古本》、《傷寒平議》、《傷寒古本訂補》、《巢氏病源補養宜導法》、《難經經釋補正》、《脈學輯要評》、《藥治通義輯要》等二十二種。

六陽虛汗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手足三陽經脈會於頭,如稟賦不足,陽虛不固,其汗上至頭,下至項大出不止,為亡陽的徵候。治宜回陽斂汗,用大劑固真湯、參附湯、芪附湯及回陽救急湯之類。

六陽脈

①手足三陽經脈。見《靈樞·經脈》。

②脈學名詞。正常脈象之一。兩手寸關尺脈象一向比較洪大,但無病態。

六畜癇

病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以癇證發作時的叫聲及病狀命名。分馬癇、牛癇、羊癇、豬癇、犬癇、雞癇。詳見各條。

六瀉

脾瀉、胃瀉、腸瀉、洞瀉、瘕瀉、食積瀉六種泄瀉的總稱。《醫林繩墨·泄瀉》:“瀉有六焉,脾、胃、腸、瘕、洞、食積是也。”

六務

養生名詞。出清·沈子複《養病庸言》。謂病人調養時應該遵循的六種態度與行為,即知、忘、拒、看、耐、調燮。具體指知病因、忘憂慮、杜源防變、析轉歸、持耐心、調理日常生活等。

六十六穴

十二經中井、滎、輸、原、經、合各穴的總稱。即陰經井、滎、輸(原穴同)、經、合,每經五穴,共三十穴;陽經井、滎、輸、原、經、合,每經六穴,共三十六穴。總計六十六穴。子午流注針法就是以六十六穴為基礎的。《標幽賦》:“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即指此。參見五輸穴條。

六入

氣象學名詞。指一年之中,風、火、濕、暑、燥、寒六氣互相出入以生化萬物。《素問·五運行大論》:“寒暑六入,故令虛而生化也。”《類經》卷二十三:“凡寒暑再更而氣入者六,非虛無以寓氣,非氣無以化生,故曰令虛以化生也。”

六氣訣

氣功功法名。又稱六字訣、六字氣法、服氣吐納訣。是採用六種特定的呼吸法並配合送讀字音(也有輔以相應動作者)以防治臟腑疾病、強身延壽的一種氣功功法。這種功法在古代氣功典籍《服氣經》中就有記載,該書後雖失傳,但其記載為《養性延命錄》所收錄:“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有六者,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出。……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其後,隋·智(豈頁)《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和唐·孫思邈《千金要方》、胡愔《黃庭內景五臟補瀉圖》等書及宋元明清的許多氣功文獻對此功法均有載述。其中以宋·鄒樸庵《太上玉軸六字氣訣》所述最詳,並以噓、呵、呼、呬、吹、嘻六字不同的發音吐氣與防治肝、心、脾、肺、腎、三焦病證分別相應。六氣訣功法簡單易學,效果顯著,至今仍不斷被研究,應用,流傳甚廣。

《六氣感證要義》

外感病專書。清·周岩撰於1898年。作者認為外感病證的病因不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遂依次分述風、中風、寒、中寒、暑、風溫、濕、風濕、濕溫、燥、火等多種病證。於六氣的每一外感病證,先集說,次方解,集諸家學說,參以個人心得以闡明症、因、脈、治。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等。

六氣

①生理學名詞。指人體氣、血、津、液、精、脈等六種基本物質。因其均發生於後天水穀精氣,故名。《靈樞·決氣》:“餘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②指風、熱(暑)、濕、火、燥、寒等六種氣候。亦稱六元。見《素問·天元紀大論》。

六妙門

佛教禪法名。亦稱六結意。因其修習進程分為數、隨、止、觀、還、淨六個環節,故名。智(豈頁)《六妙法門》:“六妙門者,蓋是內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徑……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其法具有守數呼吸的特點,故又稱:“數息觀”,被歸屬於禪定的“五停心觀”之一。為小乘佛教禪法最常用的一種入止門徑,稱為“三世諸佛入道初門”,也是與氣功功法最為相通的禪法之一。每一環節又包括修、證兩法。按以上六個環節依序修習,稱“次第相生六妙門”;若不按次第而選修,稱“隨便宜六妙門”。參見“六結意”條。

六脈

①指三陰三陽經脈。《素問·陰陽類論》:“此六脈者,乍陰乍陽,交屬相並。”

②六種脈象。《難經·四難》:“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

③兩手寸關尺三部脈的合稱。見《脈經》。

六律

古代的六個音律。

①通指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陽律與大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六陰律。

②由於律呂的發音,陰陽相生,左右旋轉,能發出許多聲音,周而復始,迴圈無端,所以用六律來比擬十二經脈在周身迴圈的統一性。《靈樞·經別》:“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

③專指六陽律。把六陰律稱為六呂。《靈樞·邪客》:“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六瘤

病證名。六種瘤腫之合稱。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即腎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石瘤,參見瘤條。

《六醴齋醫書十種》

醫學叢書。清·程永培輯。刊於1794年。包括《褚氏遺書》、《肘後備急方》、《元和紀用經》、《蘇沈良方》、《十藥神書》、《加減靈秘十八方》、《韓氏醫通》、《痘疹傳心錄》、《折肱漫錄》和《慎柔五書》等。現存清乾隆、光緒兩種刻本,和1925年千頃堂書局石印本。

六聚

六腑聚症之總稱。《中藏經·積聚症瘕雜蟲論》:“聚有大腸、小腸、膽、胃、膀胱、三焦之六名也。”後世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將聚總稱為六聚。

六經形證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傷寒》。指中風病出現六經形證,如發熱、惡寒、頭痛、肢體酸痛、筋脈拘急等,屬真中風,與無六經形證的類中風相區別。

《六經傷寒辨證》

傷寒著作。四卷。清·蔡宗玉輯,林昌彝補方。刊於1873年。蔡氏以分經辨證論述傷寒在臨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證候。每一證候採用歸納《傷寒論》原文等形式,介紹諸證的病因、病理和治法:並根據兼症、脈象的不同,對比所述證候的同中之異。嗣後林氏在此基礎上匯輯了治療方劑,並將全書予以補訂,增加了有關溫病、疫痧、霍亂等證治內容。現存初刻本。

六經皮部

人體體表按經脈劃分的部區。見皮部條。

六經渴

症名。指傷寒六經病所見渴症。見《衛生寶鑒》卷十二。太陽渴,脈浮無汗,用五苓散、滑石之類。陽明渴,脈長有汗,用白虎湯、涼膈散之類。少陽渴,脈弦而嘔,小柴胡湯加瓜蔞根。太陰渴,脈細不欲飲水,縱飲唯思湯、不思水,四君子湯、理中湯之類。少陰渴,脈沉自利,豬苓湯、三黃湯之類。厥陰渴,脈微引飲,治當少少與滑石。

六化

氣象學術語。指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的變化。《素問·至真要大論》:“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

六華

穴位名。即八華穴中的上六穴。見《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見八華條。

六候

氣功學術語。謂小周天一候(精炁循任督運行一周)所分的生藥、采藥、卯沐、進陽火、酉浴、退陰符等六個環節。六候中火候進退各有要訣。

六合

①四方上下空間。見《素問·生氣通天論》:“天地之間,六合之內。”王冰注:“六合謂四方上下也。”

②解剖結構名。經別按十二經脈的表裏關係分成的六對組合,故名。見《靈樞·經別》即以足太陽經別、足少陰經別為一合,足少陽經別、足厥陰經別為二合,足陽明經別、足太陰經別為三合,手太陽經別、手少陰經別為四合,手少陽經別、手厥陰經別為五合,手陽明經別、手太陰經別為六合。

六腑以通為用

生理學術語。六腑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傳化物而不藏”(《素問·五臟別論》),如胃腐熟水穀、主降濁,膽的疏泄膽汁,小腸的泌別清濁,三焦的通調水道等。要使六腑的出納、消化、轉輸等主要功能得以正常進行,必須保持其通暢無阻。後世從大量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對六腑病證的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六腑所合

生理學名詞。指六腑配五臟,表裏相合的關係。《靈樞·本輸》:“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是六腑之所與合者。”

六腑氣

病證名。指六腑氣化功能失調的特徵。《靈樞·九針論》:“六腑氣,膽為怒,胃為氣逆、噦,大腸小腸為泄,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水。”

六腑腹脹

病證名。由於腑氣失調引起的腹脹。見《症因脈治》卷三。胸前脹滿,妨於飲食,為胃脹。腸鳴而痛,濯濯有聲,為大腸脹。小便時赤,小腹脹滿,為小腸脹。氣癃溺澀,小腹脹急,為膀胱脹。氣滿腹中,空空然響,為三焦脹。脅肋作痛,口苦太息,為膽脹。多因飲食不節,釀痰成積,濕熱壅阻,氣滯不通所致。治宜通調腑氣。胃脹宜平胃散,大腸脹宜枳殼化滯湯、導痰湯,小腸脹宜木通飲,膀胱脹宜五苓散,三焦脹宜枳殼青皮飲,膽脹宜柴胡清肝飲。

六腑

①人體器官名。指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個器官的合稱。具有出納、轉輸、傳化水穀的共同功能。《靈樞·本髒》:“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素問·五臟別論》:“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②推拿部位名。出《針灸大成·小兒按摩經》。《小兒按摩經》謂位於前臂屈側尺側邊,自肘至腕一線;《幼科鐵鏡》則謂位於前臂伸側,自肘至腕一線。常用推法。舊法強調:男兒在左臂自肘推至腕,稱退下六腑、性涼,主瀉。女孩則在右臂自腕推至肘,稱推上六腑。現不分男女,皆推左手,取退下六腑之法。治臟腑熱,遍身潮熱,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神志昏沉,熱瀉等症。

六府脹

指胃脹、大腸脹、小腸脹、膽脹、膀胱脹、三焦脹。見《醫鈔類編》卷九。

六縫

經外穴名。見《腧穴學概論》。在手掌側第二、三、四、五指近端指骨關節橫紋中點各一穴(即四縫穴),及拇指掌指關節橫紋中點和指骨關節橫紋中點各一穴,每手六穴,左右計12穴,主治疳積、疔瘡等。直刺0.1-0.2寸。

六不治

戰國時期名醫扁鵲提出的醫療主張。扁鵲認為:人的病證在六種情況下不能治好或者不予治療,即“驕恣不論於理”、“輕身重財”、“衣食不能適”、“陰陽並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等,是為六不治。這也就間接地強調了醫患合作的必要性。

六變

①脈學名詞。指脈象的急、緩、大、小、滑、澀所反映五臟的六種病理變化。見《靈樞·邪氣髒府病形》。

②指八綱中的寒、熱、虛、實、表、裏。

柳州醫話

又名《柳州醫話良方》。一卷。清·魏之琇撰,王士雄輯評。約刊於十九世紀中期。本書系王氏將魏之琇《續名醫類案》一書中原按語85條,單方100餘條予以彙編,複加評按而成。魏氏按語對各家醫案的審證制方多有評論,並指出其利弊得失。王士雄則在中肯的評論中更為補充發揮。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柳選四家醫案》

書名。清·柳寶治選評。刊於1904年。本書系柳氏選取清代四位醫家治案,分類編輯而成。包括尤在涇《靜香樓醫案》二卷,曹仁伯《繼志堂醫案》二卷,王旭高《環溪草堂醫案》三卷,張仲華《愛廬醫案》二十四條。柳氏按病類擬定總目,下據不同的病證又分若干子目,便於讀者查閱。醫案以內科雜病為主,理、法、方、藥較為完備。按語簡明中肯,有一定見解。現存清刻本、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柳樊邱

明代醫家。字可封。貴溪(今屬江西)人。擅長痘科,治病多效。曾著痘疹專著,後經譚起岩整理成《痘疹神應心書》二卷。

柳寶詒

清末醫家。字穀孫。江蘇江陰人。學說淵博,醫名更著,尤長於診治溫熱證,為一時名醫。曾采尤在涇、曹仁伯、王旭高和張仲華諸家醫案,編撰成《柳選四家醫案》(1904年刊),按病分目,並加按語,分析病機,處方頗為理致,為醫家所推崇。另撰《溫熱逢源》三卷,《素問說意》、《惜餘醫話》四卷。弟子眾多,多有醫名。

鎦洪

金代醫家。號瑞泉野叟,都梁(今屬江蘇)人,其生平欠詳。嘗對劉完素之《傷寒心要》加以疏釋,以衍其說。後附於《河間六書》之後付梓行世。

瘤贅

病名。指人體所生之贅生物,出《瘍科選粹》卷七。即瘤之別稱。詳見該條。

瘤病

病名。《靈樞·九針論》:“四者時也,時者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者也。”

①指痼病、痼疾。瘤者,邪氣稽留、成形之意。詳痼疾條。

②指腫瘤。《聖濟總錄·癭瘤門》:“論曰:瘤之為義,留滯而不去也。……及鬱結壅塞,則乘虛投隙,瘤所以生,初為小核,寢以長大,若杯盂然,不癢不痛,亦不結強。方劑所治,與治癭法同,但癭有可針割,而瘤慎不可破爾。”參見癭等條。

病名。指因瘀血濁氣痰滯停留於組織之中,而產生之贅生物者。出《靈樞·刺節真邪》。亦名瘤贅。《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有六瘤記載,即骨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石瘤。該病可生於身體各處或發於皮肉之間,或生於筋骨之內。其病多因七情勞欲,臟腑失調,致使生痰聚瘀,氣血凝結而成。症見體表出現腫物,如梅如李,日久增大,界限分明,色白而腫痛,亦可破潰化膿,病程漫長,多屬陰症。治宜化痰解瘀,軟堅散結;如破潰化膿者,佐以解毒。臨床須按瘤體不同而選方。參見氣瘤、肉瘤、脂瘤、血瘤、筋瘤諸條。除內治外,瘤體過大者可作手術切除。

硫朱灸

灸法的一種。又稱香砂灸。《本草綱目拾遺》丹藥火條:“真麝香一錢,劈砂水飛二錢,好硫黃三錢,各研極細。先將硫黃化開,次入麝、砂二味,離火拌勻,在光石上攤作薄片,切如米如粞二樣小塊,貯瓶勿洩氣。治病將藥安患處,以燈火點著,候至火滅,連灰罨在肉上。”近代有以制硫黃六錢、朱砂細粉五錢製成灸錠。安於穴上,每月一粒,年老體弱及兒童用半粒。治療風寒濕痹、傷痛、脘腹寒痛等證。

硫黃灸

灸法的一種。《外科精義》灸療瘡腫法:“硫黃一塊,可瘡口大小安之,別取少許硫黃於火上燒,用釵頭挑起,點硫黃令著三五遍,取膿水幹為度。”治療瘡瘍久不癒合形成瘺管者。

硫黃

古代煉丹常用礦物之一。又名石留黃。即礦物硫(S)。《抱樸子內篇·金丹》:“以華池和丹,以曾青、硫黃末覆之蔫之,內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琉球百問》

醫論著作。一卷。清·曹存心撰於1824年。本書據曹氏回答其琉球弟子呂風儀所提問的問題記錄整理而成。內容以臨床病例的立法處方為主,旁涉針灸、本草等內容。反映出曹氏在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上的成就與學術思想。於擬制方藥、論述醫理均有所發揮。現有《三三醫書》本。並且收入《國醫百家》叢書中。現存清刻本。

琉璃胎

病證名。即子腫。《女科玉尺》:“妊娠五六月以來,浮腫如水氣者,名曰子腫,俗呼琉璃胎。”

琉璃疽

病名。指生於足跟部位之瘡瘍。出顧鳴盛《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三。即土栗。詳見土栗條。

留針補瀉

針刺留針時補瀉的方法。補法的留針,目的在於待氣,故氣至後稍加撚運即行出針。《素問·離合真邪論》:“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瀉法的留針,目的在於散邪,故氣至後,尚須持續撚運,待邪氣散盡方可出針。《素問·針解篇》:“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

留針

指針刺入穴後,將針留置於穴位內至預定時間再予出針。《素問·針解篇》:“刺實須其虛者,留針。”意即治療實邪疾患,可用留針的方法。留針期間可施行各種手法操作,並可加用溫針、電針等。留針時間長短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15分鐘左右,長者可達幾小時乃至數天,如耳針、皮內針等。毫針留針時應囑患者不要隨便改變體位,以防發生彎針等意外。需長時留針的患者,具體方法可參閱皮內針療法、耳針療法條。

留者攻之

治法。指對邪氣積聚或已成形,或未成形而結聚鬱塞不行之類的病症。應該用攻逐邪氣的方法治療。《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

留飲咳

病名。飲邪留肺所致的咳嗽。《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留飲咳者,其人咳不得臥,引頸上痛。咳者如小兒掣縱狀。”《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外臺秘要》卷九治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用十棗湯。參見咳嗽、痰飲咳嗽等條。

留飲

病證名。痰飲之一。飲邪久留不散的病證。因水飲瀦留部位不同,出現相應症狀。《諸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留飲者,由飲酒後飲水多,水氣停留於胸鬲之間而不宣散,宜令人脅下痛,短氣而渴。”《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曆節痛,脈沉者,有留飲。”若飲留於腎,則陰囊及足脛腫等。《醫醇剩義·痰飲》:“留飲者,留而不去也,心下痞滿,作噦,頭眩,芎歸桂樸湯主之。”治療留飲,宜逐飲扶正相兼,後以健脾溫腎固本。參見飲、痰飲條。

留血

外溢留積的死血。《靈樞·九針十二原》:“補曰隨之……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素問·調經論》:“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

留瘦不移

指病氣淹留,形體消瘦,而病邪尚未傳變。《素問·三部九候論》:“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留瘦不移,節而刺之。”王冰注:“病氣淹留,形容減瘦,證不移易,則消息節級,養而刺之”。

留氣法

針刺手法名。《針灸聚英》作“流氣”。其法,先進針7分深處,行緊按慢提九數;提氣後進入1寸深處,略作伸提動作,再返回原處。反復施行,用以破氣散結。《金針賦》:“留氣之訣,痃癖症瘕,刺七分,用純陽,然後乃直插針,氣來深刺,提針再停。”

留滿否塞

病狀名。指脹悶不舒,堵塞不利。《素問·五常政大論》:“卑監之紀,是謂減化……其病留滿否塞,從木化也。”張景嶽注:“(此)土不足而脾不運也”。

留罐法

拔罐法的一種。亦稱坐罐法。指拔罐後,讓火罐留在吸著的部位上。一般留置10-15分鐘為度。鎮痛效果較好。但夏季或皮膚較嫩的部位,留罐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傷皮膚。

留痹

病證名。因邪氣停留於內,氣血阻塞不通而形成的一種痹證。《靈樞·五變》:“或為留痹,或為積聚,奇邪淫溢,不可勝數”。

①停留,留滯。《靈樞·五變》:“胸中蓄積,血氣逆留。”又:“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

②積留,遺留。指剩餘而堆積的東西。見“留血”。

③針術的一種,今稱留針法。即針刺得氣後,置針於穴上一定的時間,然後再出針。多適用於虛寒之證。《靈樞·經脈》:“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

④泛指積聚、停滯一類的病證。見“留者攻之”。

⑤當作“流”。見“留溢”。

《流注指要賦》

針灸著作。又名《竇太師流注指要賦》、《通玄指要賦》。一卷。元·竇傑撰於1232年。本書將常用的43個針灸要穴主治編成一篇歌賦,賦後附有針灸補瀉等幾篇短論。現有1936年《叢書集成》影印本(與《外科精義》合刊)。

《流注指微賦》

針灸歌賦名。金·何若愚作。出自《子午流注針經》,內稱“原夫《指微論》中,賾義成賦”,即何氏先寫成《流注指微論》,後又改寫為《流注指微賦》。這是一篇關於子午流注法的早期著作。《子午流注針經》刊於竇桂芳所輯《針灸四書》中,後《針灸聚英》等書轉載此賦時,誤作“竇桂芳撰次”。

流注鬁

病名。亦名千歲瘡。即瘰鬁生於遍身者。因其發生如同流注,具有此處未愈它處又起之特點,故而得名。《醫宗金鑒》卷六十四:“生於遍身,漫腫而軟,囊內含硬核者,名流注鬁。”詳見瘰鬁條。

流注八穴

即八脈交會穴。出《針經指南》。見八脈交會穴條。

流注

①病名。指肢體深部組織多發性化膿性疾病。由於毒邪內侵,氣血虛弱,致使邪毒流竄,出現多發生膿腫,往往有此愈彼發的特徵。臨床中常見有暑濕流注、瘀血流注、濕痰流注等,宜辨而治之。

②指人身氣血,流動不息,灌注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③針灸取穴的一種方法,如:子午流注。

流珠形

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指紋只一點紅色見於風關,主飲食所傷,內熱欲吐或腸鳴自利。

流飲

病名。指狹義的痰飲。《諸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流飲者,由飲水多,水流走於腸胃之間,漉漉有聲,謂之流飲。”參見痰飲條。又指痰飲遍體流注無定者。《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流飲,飲水流行,遍體俱注無定處是也。宜三花神佑丸。”

流衍

水運太過之紀的名稱。指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年分,也稱“流衍之紀”。《素問·五常政大論》:“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

流泄

病證名。指瀉下稀便如水流,即泄瀉病。《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流涎

病證名。多因脾熱或脾胃虛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攝所致。

流痰

病名。指骨關節慢性破壞性疾病兼有膿腫者。見清·餘景和《外證醫案彙編》卷三。該病起病很慢,化膿亦遲,潰後不易收口,因其膿形成後可以流竄,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故稱流痰。屬於無頭疽之一種。流痰好發於兒童和少年,患者常有肺結核病史。發病部位以脊椎為最多,其次為下肢、上肢。根據患病部位不同,又有龜背痰、鶴膝痰、穿踝痰、穿拐痰、雞胸痰、附骨痰、腎俞虛痰、環跳流痰等多個名稱。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骨骼柔嫩,或久病腎陰虧損,骨髓不充,或有所損傷以致氣血失和,外邪乘虛而入,痰濁凝聚,留於骨骼,發為本病,症見初起局部酸脹微腫,隱隱作痛,不紅不熱;久則患處漫腫疼痛成膿,周圍肌肉萎縮;後期由於陰虧火旺,可伴見午後潮熱,盜汗,身困無力,食少等全身症狀。潰後瘡口可流出清稀膿液及敗絮樣物,久則瘡口可呈凹陷,周圍色紫,形成竇道,不易收口。治療初應以補肝腎,溫經化痰為主,可用陽和湯、小金丹之類;中期則宜扶正托毒;後期瘡潰膿成,難以收口,當重扶正。氣血虧損者,用人參養榮湯;陰虛火旺者,用大補陰丸之類。若竇道形成,應配合外用七仙條或千金散粘附藥線插入管內。亦可採用手術療法治療。

流淚證

病證名。指非情緒激動而致目常流淚的一種病證。如遇受風寒刺激而致淚出不止,為冷淚。淚液排泄不暢或受阻所致的,無時淚溢。熱性眼疾及異物入目所致淚流不止的熱淚。

流金淩木

病證名。見《目經大成》卷二。指色白而薄的翼狀胬肉從白眼向黑睛攀蝕的病證。類似今之假性翼狀胬肉。

流火

病名。指發於小腿部之丹毒。見《外科證治全生集》卷一。多發於小腿肚之下。初起即有全身不適,惡寒發熱等症狀。隨之患處皮膚出現紅腫發亮,熱痛如燒,色如塗丹,不潰不爛。內治應清熱涼血解毒,可用普濟消毒飲加減,外治可用礦石灰化於缸內,次日水面上結一層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調勻,外敷於患處,每日二三次;或以馬前子磨水敷之,一日數次,止痛佳;或用鮮鳳仙花、鮮紫蘇二味洗淨,連根葉搗爛,開水沖之熏洗患處,此方對小腿部反復發作之丹毒尤效。

流紅

病證名。指懷孕期間陰道流血的現象。陳無咎《女科難題》:“懷胎而月經忽來者,名曰流紅。”

劉遵道

明代醫生。江蘇吳縣人,與其族兄劉溥同為邑中名醫。嘗記有其以蠟系繩取出誤吞魚鉤者,其術頗精巧,其治療皆類此。

劉鐘衡

清代醫生。字時育,湖南湘鄉縣人。生平欠詳,所著有《中西匯參銅人圖說》,現有刊本行世。

劉正宇

近代醫家(1879-1946年)。字伯松,號野樵,陝西鎮安人。幼聰穎,曾從軍參加武昌起義,後在上海中國醫學院任教授。所著有《四因病理學》、《六經指南》、《奇經直指》等。

劉雲博

清代醫家。字百一,江蘇丹徒人。其生平欠詳。嘗取吳鞠通之《溫病條辨》加以整理,撰為《溫病條辨歌訣》,今存有其稿本。

劉元賓

宋代醫學家。字子儀,號通真子,廬陵(今屬江西)人,嘗任潭州司理等職。於醫藥頗有研究,亦通術數、陰陽之學。嘗著《脈訣機要》,並有《補注王叔和脈訣》、《通真子續注脈賦》等,惜均佚。其《傷寒脈辨類訣要》,今存有抄本行世。

劉淵然

明代醫家。贛縣(今屬江西)人。幼年即出家,明太祖、仁宗均聞其名並召見,先後賜號高道、大真人、長春真人,嘗著《濟急仙方》一卷。

劉毓

明代醫生。字德美,號益齋,江蘇金陵(今南京)人。幼時由其外家徐氏撫養,徐氏業醫,毓除繼承其學,且就名醫盛寅學醫,並盡得其傳,後征為御醫。

劉浴德

明代醫家。字肖齋、子新,號壺隱子,江蘇淮陰縣人,著有《壺隱子應手錄》、《壺隱子醫譚一得》、《內經拾遺方論》,《脈賦訓解》、《脈訣正偽》等多種,並有刻本行世。

劉禹錫

唐代文人(772-842年),知醫。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嘗任連州、和州刺史、太子賓客,故有劉賓客之稱。最後官至禮部尚書。其詩文並有名,格調清新流暢、通俗近人。哲學上有“天人交相勝”的思想學說,其在醫學上主張用簡單驗方治病防病。嘗將其所集之方劑撰成《傳信方》兩卷,頗為流傳,後佚。

劉應泰

明代醫家。其履貫不詳。嘗於魯王府任侍醫,故輯其秘傳方劑,成《魯府秘方》一書行世。

劉以仁

清代醫家。其生平裏貫均欠詳,嘗著《活人心法》一書,又名《敦論仁壽續集》;另有《脈法條辨》、《活人心法診舌鏡》,均有刻本行世。

劉乙然

清代醫生。字星階,其生平及履貫欠詳,嘗任太醫院候補醫士。

劉一明

清代醫家。生平履貫未詳,其著作有《經驗奇方》、《經驗雜方》、《雜疫症治》及《眼科啟蒙》,現有刻本行世。

劉休

南北朝時期南齊醫家。字弘明,沛郡(今屬安徽)人。嘗為附馬都尉,並襲南鄉侯之稱,平生於食療頗多研究,嘗著《食方》,現已佚。

劉信甫

南宋時期醫家,自號桃溪居士,桃溪(今福建龍岩)人。先習儒,後改攻醫學。以其技遊醫四方,嘗將其平日積累抄錄之效方輯成《活人事證方》二十卷,後又有後集撰成。現有日本刊本。

劉錫

明代醫家。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區)人。世代為兒科醫,錫幼承家學,強調人生除後天養形之外,應注意生前胎教,孕母保健等,以防病於未然。著有《活幼便覽》二卷行世。

劉文英

清代醫生。字翰臣,生平履貫欠詳,嘗任太醫院八品吏目、東藥房值宿供奉官,兼庫掌吏目之職。

劉文泰

明代醫官。江西人,嘗任太醫院院使,後因參與宮庭傾軋,降為御醫。弘治年間,明孝宗命官修本草,並以文泰為總裁與太監張瑜等二十多人合修本草,書成題為《本草品匯精要》四十二卷,計收藥1815種,以24專案分別論述,並附圖一千三百五十八幅,甚可珍貴。後劉文泰因治孝宗病不效,孝宗崩,其《本草品匯精要》則一直存於內府,未能較早公諸於世,明以後始有較大學術影響。

劉文華

清代醫家。字雲樵,神泉(今屬四川)人。嘗彙集古書中有關婦產方面資料,輯成《保產金丹》一書,均為胎前產後之攝生法。現有刊本行世。

劉溫舒

宋代醫家。嘗官至朝散大夫,於《內經素問》之運氣學說,最有研究,以為此乃治病之要義,但書中詞義深奧古樸,難於理解,遂著《素問入式運氣論奧》三卷(一名《素問論奧》),另有《素問遺篇》,均有刊本行世。

劉完素

金代醫學家(約1120-1200年)。字守真,號河間居士、通玄處士。河間(今河北)人。幼聰穎,酷嗜醫書,二十五歲時即研習《黃帝內經》,刻意攻讀,終有所悟,對《內經》有其獨到體會,提出人身之氣皆隨五運六氣而有所興衰變化,指出運氣常變,應當掌握其規律,又闡發《內經》之病機十九條,認為人體致病皆為火熱,治病需從寒涼法入手。以降心火、益腎水為第一要旨。他反對套用古方,非議濫用《局方》燥熱之劑。因其善用寒涼,後世稱其為寒涼派,為金元四大家之代表人物之一。其著述甚豐,《素問玄機原病式》、《黃帝素問宣明論方》(簡稱《宣明論方》)、《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均為其代表作。尚有《傷寒直格》、《三消論》、《運氣要旨論》、《治病心印》等多種,有些著作尚待進一步探究其是否真為劉氏本人之作品。其弟子甚多,荊山浮屠、馬宗素、穆子昭均傳其學。

劉廷楨

清代醫家。生平履貫不詳,嘗對人體骨骼、骨度進行研究,以《素問》、《靈樞》及《甲乙經》之內容均有出入,遂以西醫之有關著作進行印證,著《中西骨格辨證》,另有《中西骨格圖說》,均有刊本行世。

劉廷爵

明代醫家。原名錫,以字行。生平履貫欠詳,著有《活幼便覽》二卷行世。

劉天錫

清代醫家。字九疇,號炯泉,江蘇吳縣人。其生平欠詳,曾著有短文在《吳醫匯講》上陸續發表,其中有《夏日忌枳說》等。

劉天和

明代醫家(?-1545年)。字養和,號松石。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曾官至兵部尚書,後告老歸裏。平時留心醫藥,嘗輯有《保壽堂經驗方》四卷,其中共25門,140餘首方劑,此書現有明刻本,題《松篁岡劉氏保壽堂經驗方》,李時珍《本草綱目》也多引用。另刻有《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書。

劉松岩

清代醫學家。廣川(今山東棗強)人,其生平欠詳。嘗著有《目經捷徑》三卷,後附《絳雪丹》(一作《絳雪丹全書》),現有刊本行世。

劉泗橋

近代醫家(?-1930年)。浙江鎮海人。幼聰穎,後攻研醫學,學成於滬上懸壺,技藝精嫻。後任教於國醫學院,並參與編輯《皇漢醫學》,於近代醫學發展有所貢獻。

劉祀

宋代醫家。字茂先,號固窮山叟,衡陽(今河南衡陽)人。頗精幼科,名揚朝野。

劉思通

宋代醫生。字直甫。衡陽(今湖南衡陽)人。其先輩劉祀為兒科名醫。劉氏繼承家學,有所發展,頗有醫名。

劉叔淵

元代醫生。字桔泉,吳陵(今屬江蘇)人。受業於名醫、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醫術高超,其子劉純繼其業,亦為名醫。

《劉壽山正骨經驗》

骨傷科著作。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編。本書根據老中醫劉壽山對骨傷科疾病的治療經驗整理而成。上篇總論正常人體的筋、骨解剖及手法、診斷、用具、用藥等;下篇分別介紹全身各部位的骨折、脫位、傷筋及內傷四類疾病的整複手法、按摩、方藥等。這些內容主要來自其師之口傳心授,以及劉氏幾十年醫療實踐。全書有插圖274幀,附方30首。196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劉仕廉

清代醫家(1809-?年)。字清臣,四川雙流人,因自身患病,久治五載,未獲痊癒,遂決心自習攻醫。曆十餘載學成,終成名醫。著有《醫學集成》,又校李培鬱《醫理匯精》二卷,均有刊本行世。

劉世楨

近代醫家(1867-1943年)。字昆湘,湖南瀏陽人,少時從同邑藺鬥杓學醫,雲得有古本《傷寒雜病論》,遂潛心研究,並與劉瑞瀜合著成《傷寒雜病論義疏》16卷;後又著《醫理探源》,均行於世。

劉士材

清代醫家。號梃生,江西瑞昌縣人。出身世醫家庭,專研醫理,醫術清深,且醫德高尚,凡病家延請者,必自往復診,不待再請,人鹹敬之。嘗著《傷寒紀效書》,未見梓行。

劉若金

明末官吏、醫家(1585-1665年)。字雲密,號蠡園逸叟,湖北潛江人。天啟五年(1625)進士。嘗官至刑部尚書。明亡後隱居不仕。平時留心醫藥,尤於本草頗感興趣,撰《本草述》32卷,主要節取《本草綱目》的內容。其書後由節錄成《本草述錄》及楊時泰複編而成《本草述鉤玄》,現均有多種刻本行世。

劉閏芳

宋代醫生。字仲陽,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據載其治病每以舍取悅病家,使病者喜而疾去其半,後以藥療之無不愈,其醫術有如此者。

劉清海

唐代醫家。其生平履貫欠詳,嘗著《五臟類合賦》五卷,未見傳世。

劉溥

明代醫生。字元博,號草窗。長洲(今屬江蘇)人,其父劉觀為太醫院御醫,溥以醫術精明,其治病宗李東垣,故亦以醫名,並被選入太醫院。

劉璞

明清間醫家,字石友,號爾琢。河南沈丘人。明亡後,閉門讀書,精研醫書,其醫術且甚高明,醫德亦高尚。常施藥於貧者,著有《醫學集要》一書行世。

劉沛生

清代醫家。字雨亭,號外秾。江蘇儀征人。家中世代為兒科醫,其於痘疹一證,頗有專長。嘗有語雲“順者勿庸治,逆者無可治,所待治者險證耳。”其治痘證幾百無一失。

劉難經

宋代醫學家。其原名不可考,行醫於東郡(今山東兗州)一帶,精通《黃帝八十一難經》,故人稱“劉難經”,其醫術精湛,每自攜藥袋,隨方附藥,方便病家。

劉沫

宋代醫家。字道源,彭城(今江蘇)人。其生平欠詳,所著有《劉沫瘡疹訣》,未見傳世。

劉名

明代醫家。生平及履貫欠詳,著《醫學拾遺》,未見流傳。

劉奎

①清代醫家。字文甫,號松峰,諸城(今屬山東)人。家中世醫,奎自幼受庭訓薰陶,常自習醫著,又受業於名醫郭右陶、黃元禦諸家,日久學成。對治瘟疫症頗多見長。其論本諸《內經》、《傷寒論》等,著成《松峰說疫》6卷、《瘟疫論類編》。另著《松峰醫話》、《四大家醫粹》等,未見傳世。

②明代醫生,江西永新縣人。長於幼科,其父劉引嵐亦精醫,有名於時。

《劉涓子鬼遺方》

外科專著。十卷。晉末·劉涓子撰,因托名“黃父鬼”所遺而得名。宋代以後存有兩種殘本。其一為題《劉涓子鬼遺方》的五卷本,流傳較廣,系南齊·龔慶宣重新整理而成者。即宋刻五卷本,至今猶存。其卷一論癰疽病因,各種癰疽的鑒別;卷二述金瘡外傷治法;卷三為癰疽、發背及婦人妒乳、乳結腫等病的治法;卷四為黃父癰疽論及癰疽治方;卷五除癰疽方外,尚有疥癬、面(疒^查)、發頹、婦人乳腫、瘭疽、小兒頭瘡、熱毒,以及竹木刺傷,火傷……等藥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兩書中還保存了大量《劉涓子鬼遺方》的佚文。其二為題《劉涓子治癰疽神仙遺論》的一卷本,內容主要是癰疽證治。此外,1902年在新疆吐魯番出土《劉涓子方》殘葉二紙,是本書的一種早期傳本內容。本書是我國現存較早的外科專書,較全面地總結了晉以前的外科學成就,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1949年後有影印本五卷本。

劉涓子

晉末醫家(約370-450年)。京口(今江蘇鎮江)人,精醫術,尤擅長外科,據雲得異人授以《癰疽方》及藥物,隨宋武帝劉裕北征以之治人傷,驗甚,後遂將其書衍為《鬼遺方》十卷,後由龔慶宣於永元元年(499)所得,重加編次成《劉涓子鬼遺方》,現傳本五卷,內分癰疽病因、癰疽發背及妒乳、治療、疥癬、禿發等,其中關於以波動感判斷膿腫之成熟與否及其部位,以及灸法、薄貼法、引流法等,均為我國古代外科學之成就。

劉嘉孫

明代醫生。字應泉,江蘇吳縣人。其父劉維祥亦名醫,嘉孫繼承家學,亦為當代名醫。

劉吉人

清代醫家。原名劉恒瑞,號丙生。生平履貫欠詳。有較多醫著留世,其中《察舌驗症新法》、《六淫直經》、《伏邪新書》、《外科學講義》、《經歷雜論》。此外,還選錄校勘《丹溪脈訣指掌》。均有刊本行世。

劉會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供職於雲陽等地。著有《傷寒集要》一書,國內未見流傳;另輯有《脈法正宗》,系集歷代各經典著作及醫家之有關論述而成,共三卷,現日本尚有鈔本收藏。

《劉河間醫學六書》

醫學叢書。金·劉完素等撰。明·吳勉學等編校。刊於1601年。包括劉完素所撰《黃帝素問宣明論方》、《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傷寒直格》、《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及元·馬宗素撰《傷寒醫鑒》。並附鎦洪撰《傷寒心要》、常德撰《張子和心鏡別錄》二種。現存明、清刻本。

《劉河間傷寒三書》

醫學叢書。金·劉完素撰。又名《河間全書》。刊於1186年。包括《宣明論方》、《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各詳本條。現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劉皓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著有《療小兒眼論》一卷,《眼論准的歌》一卷,未見傳世。

劉翰

①宋代醫官(919-990年),倉州臨津(今屬湖北)人,嘗於周顯德二年(955年)獻出《經用方書》三十卷、《論候》十卷及《今體治世集》二十卷,以翰林醫官嘉之。宋太祖北征,翰嘗隨行,後更加朝散大夫、鴻臚寺丞。於諸翰林醫官應試中,翰成績優異;並嘗與馬志等治宋太宗之病,得遷尚藥奉禦。開寶六年,與馬志、翟煦、張素、陳昭遇等多人,合編《開寶新詳定本草》20卷,後又與李昉、王佑等重加審定,改名《開寶重訂本草》二十卷,其中新增135種,合930種藥。後於雍熙二年(985年)因治滑州之劉遇有誤,遭貶謫為和州團體副使。不久仍擢尚藥奉禦。

②清代醫生,字鶴錦,號鹿場。安徽桐城人,精文學、明《內經》之旨,醫術頗精,活人甚眾,名噪一方。

劉漢基

清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著《藥性通考》八卷,書仲介紹415種藥物之性味,書後並附有單、驗方及其適應症。此書現有刻本行世。

劉哈喇八都魯

元代醫生(?-1295年)。原姓劉,河東(今屬山西)人,因得元世祖賞識,留侍於左右,並先後賜名哈刺斡脫克赤及哈刺八都魯,任太醫院管勾,醫術高明,療宮中王妃等疾,無不愈。

劉貴珍

現代醫家(1902-1983年)。河北威縣人,因患潰瘍病及肺結核住院療養,以氣功鍛煉而治癒,因而鑽研氣功,並提倡以氣功強身治病,籌建北戴河氣功療養院、唐山氣功療養院等。長年開展氣功療法,整理內養功、強壯功、保健功等功種,並著《氣功療法實踐》一書行世。

劉甫

宋代或宋以前醫生。生平履貫欠詳,著作有《十全博救方》一卷,未見傳世。

劉福慶

清代醫生。字莘田,四川三臺人,平時以教館為生,餘暇則兼顧醫藥,經數十年之鑽研,著成《醫錄便覽》,未竟而卒。

劉奉五

現代醫家(1911-1977年)。北京人,早年從名醫韓一齋學醫,究心鑽研婦人病,並長年懸壺實踐,頗多創見。主張婦人病應責諸肝、腎、脾三經及沖任二脈,治病頗有效驗。嘗任北京市中醫醫院婦科副主任,著有《劉奉五婦科經驗》。

劉昉

宋代官吏,知醫。字方明,後改名劉旦。生年不詳,卒於1150年。宣和六年(1124年)進士,後官至直龍圖閣,知潭州。因見小兒疾苦甚深,而世又無兒科全書以救濟之。因錄取前賢關於兒科之論述,命幹辦公事王曆及鄉貢進士王湜共同編集,匯成巨帙,名《幼幼新書》,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後二卷由門生李庚代其作序。此書所引前代資料頗為豐富,其中不乏後來已佚之醫著或其他文獻,故具有一定文獻學價值,為宋以前兒科學之集大成者。

劉鼎

宋代(?)醫家。其生平履貫未詳,嘗著《四氣攝生圖》一卷,未見行世。

劉純

明代醫家。字宗厚,淮南吳陵(今屬江蘇)人,後移居陝西關中。父劉叔淵受業於名醫朱丹溪,純繼承家業,頗有醫名。嘗編《醫經小學》,系以韻體文將醫經之要旨加以編輯,便於記誦。全書分本草、脈訣、經絡、病機、治法及運氣等部分敘述。另又輯成《傷寒治例》、《雜病治例》等。又將徐用誠之《醫學折衷》加以補益,成《玉機微義》五卷,亦頗有發揮。

劉伯桓

宋代醫生。崇安(今屬福建)人。為人忠厚,資質聰穎,嘗遇異人傳授歧黃之術,為人治病無不瘥。

劉秉錦

清代醫家。字濯西,諸城(今山東)人,為名醫劉奎之子。秉錦受家庭薰陶,亦有醫名,與其父共同完成其著作,並自己撰集《醫方秘要》六卷,有刻本行世。

劉豹子

宋代或宋以前醫家。生平履貫不詳,據《宋史·藝文志》載其著有《劉豹子眼論》一書,現佚。

溜脈

①陰陽相過之脈。《素問·刺禁論》:“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

②指流行過耳的經脈。《靈樞·口問》:“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

①指滑動應指、圓轉而過的脈象。一說脈象如水之溜。《素問·陰陽別論》:“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②小股水流。《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菱角痔

病名。指複雜性肛漏外口較多者。因其肛漏外口較多,有如菱角狀,故而得名。《外科大成》卷二:狀如菱角,左右皆有三四孔。”治療應以外治手術為主,可先用掛線療法或脫管錠除去漏管,再服蠟礬丸收口。體虛者可配合服用十全大補湯。

陵後

經外穴名。見《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後緣下方凹陷處。主治腓神經痛,膝關節炎,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或癱瘓。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淩貞侯

明末清初醫家。雙林(今浙江吳興)人。世以醫為業,深得家傳,尤精於針術,診疾無分貴賤,常入宮中治病,名噪一時,曾撰有《針灸集要》一書,已佚。該書詳明經絡腧穴名狀,針之分寸,火之度數,以及迎隨補瀉之妙法。

淩雲骨傷

病名。指前額部骨之折傷。見《醫宗金鑒》卷八十八。臨床除有額骨損傷外,多易出現面部致皮膚破損,面目浮腫等症,如有內損血瘀者,則可出現嘔吐,鼻衄,昏迷,面黃,身軟,周身虛浮,煩渴,飲食少進等。治療:傷重者,應即配合手術緊急處理,除外可用中藥止血定痛,消瘀開胃之品,可內服疏血丸,外用五加皮湯熏洗患處,敷以烏龍膏。餘可參見腦骨傷條。

淩雲

明代針灸學家。字漢章,號臥岩。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於孝宗(1488-1505)年間召至京,授御醫。著《經學會宗》、《子午流注圖說》、《流注辨惑》等。卒年七十七。

《淩臨醫方》

醫案著作。清·淩曉五撰。本書收作者平生所治時病、雜病等一百餘則。淩氏善用古方,能因症化裁,每能巧生新意。案後另加按語,有助於領會和掌握其治療要點。本書收入《三三醫書》中。

淩堃(kūn昆)(1795-1861年)

清代醫家。字厚堂,一字仲訥。烏程(今浙江吳興)人。深通醫理,並擅脈診。著《醫宗寶笈》一卷(約1861年),於醫經醫理闡述皆甚簡明;頗有益於後學。

淩奐(1822-1893年)

清代醫家。原名維正,字曉五,一字曉鄔,晚號折肱老人。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淩雲十一代孫。師從吳古年。撰有《飼鶴亭藏書志》三卷。通曉男婦、大小方脈等諸科,求診者盈門,太平天國期間授天醫醫院仙官,曾為李秀成等治病。著有《醫學薪傳》一卷、《飼鶴亭集方》兩卷(1892年)、《外科方外奇方》四卷(1893年)、《淩臨靈方》等。後兩書輯入《三三醫書》。

淩紱曾

清代醫家。字初平,一字別駕。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淩奐之子。精於醫,尤擅治時疫,於霍亂,痧症、爛喉丹痧等頗有心得。曾續輯華嶽(芳伯)之《急救腹痛暴卒病解》一書,另撰有《爛喉丹痧輯要》等。在霍亂的辨證治療上,將寒、濕霍亂、霍亂轉筋歸於邪入太陰,治以溫固助陽等。此兩書後合為《險證擇尤》(1894年)。

淩德

清代醫家。字嘉六,號蟄庵。歸安(今屬浙江吳興)人。寓居上海。醫術頗精,尤長於婦科。曾輯成《女科折衷纂要》(1892年)一書。又輯古醫籍中有關咳嗽、麻疹之證治成《咳嗽經旨》四卷及《專治麻疹初編》六卷(1890年)。此三書均收入《三三醫書》中。另撰《溫熱類編》,未見行世。

《嶺南衛生方》

醫方著作。三卷。元僧人繼洪輯(或有題為“宋·李璆、張致遠原輯”者,系托名)。本書主要輯錄宋、元時期醫學著作中有關嶺南地區(今廣東等地)多發病瘴瘧等證治的資料。搜羅其中有效方劑。還記述了“蠱毒”藥毒及楊梅瘡等病的療法。原書已佚,現存有婁安道(年代不詳)的增補本及日本校刻的再次增補複刻本。及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嶺南腳氣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腳氣,詳該條。

《靈芝益壽草》

醫學叢書。清·潘霨輯。刊於1873年。包括《慎疾芻言》、《世補齋不謝方》二種。

《靈苑方》

醫方著作。見《夢溪筆談》。二十卷。北宋·沈括撰。撰年不詳。原書已佚,佚文散見於《證類本草》、《幼幼新書》等後世醫藥著作中。近年來,北京醫學院理論小組在18種著作中,輯錄沈括的醫藥著述,共輯得《靈苑方》82條,參照諸本予以校勘,或加按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靈液

①指唾液。《本草綱目·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火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

②汞的別名,

靈藥

①藥物名。指金石類藥物經過提煉昇華製成的升丹、降丹的總稱。

②傳說中的靈丹仙藥。《西王母傳》:“太上靈藥,上帝奇物,地下陰生,重雲妙草,皆神仙之藥。”古時多喻療效極佳的藥物為靈藥。

靈墟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前皮支,及第三肋間神經和第三肋間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嘔吐,胸脅脹痛,乳癰,及肋間神經痛。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靈臺

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王冰注。別名肺底。屬督脈。在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六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六肋間動脈後支。主治咳嗽,氣喘,項強,背痛,癰疽,疔瘡,及膽道蛔蟲症,瘧疾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靈樞懸解》

醫經著作。九卷。清·黃元禦撰注。刊於1756年。本書將通行本《靈樞》81篇按刺法、經絡、營衛、神氣、脈象、外候、病論、賊邪及疾病9類的次序重予編次,並在個別原文段落之後加以注釋,於中確有精闢見解,足以解懸。現有多種清刻本及《黃氏醫書三種》本。

《靈樞素問節要淺注》

醫經著作。又名《靈素節要淺注》。十二卷。清·陳念祖集注。刊於1865年。本書分類選輯《內經》重要篇章、段落,加以歸納和類分。共分道生、脈象、經絡、運氣、望色、聞聲、問察、審治、生死、雜論、脈診、病機等12類。然後分別予以注釋。融匯貫通,深入淺出,並非浮淺之作。現有二十餘種清刻本及《陳修園醫書十六種》本。

《靈樞經語釋》

醫經著作。山東中醫學院編。本書是《靈樞》語釋本的一種。按原書編次,每篇均首先概括大意,然後引錄原文加以語釋,並做必要的詞解。1962年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靈樞經脈翼》

經脈著作。三卷。明·夏英編撰並繪圖。約撰於15世紀末。上卷繪五臟側面圖及經脈流注圖說;中、下卷分繪十二經及任、督二脈循經經穴共14圖,圖後為該經循行、腧穴、主病等項的歌訣及其注文。注釋主要根據《靈樞》原文及滑壽《十四經發揮》等著作,作者本人無甚發揮。現存抄本。1980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靈樞經白話解》

醫經著作。陳璧琉、鄭卓人合編。本書是《靈樞》語釋本的一種。按照原書的編次,每篇列題解,然後一段原文,加一段語譯,或作必要的注釋。給初學《靈樞經》的人以很大便利。1962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靈樞》

醫經著作。是《黃帝內經》的一部分。

《黃帝內經》撰成之初,在戰國時代可能為《黃帝脈書》、《扁鵲脈書》等20餘種單行本,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校書,始由李柱國等校定為《黃帝內經》十八卷。到東漢初班固撰《漢書》時,這些醫籍的傳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載於《漢書·藝文志》。東漢末張仲景撰《傷寒雜病論》、魏末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漢書·藝文志》的十八卷本《黃帝內經》傳本即已不復存在,不僅被分割為《素問》、《九卷》或《針經》兩書,而且“亦有所記亡失”。

《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靈龜八法

按時配穴法的一種。系以八脈八穴配合九宮數,再據日時干支所代表的數字計算配穴。《針灸大全》載《八法歌》:“坎一聯申脈,照海坤二五,震三屬外關,巽四臨泣數,幹六是公孫,兌七後溪府,艮八系內關,離九列缺主。”日時干支所代表數字據《入法臨時干支歌》:“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醜未八無疑,丙辛寅申七作數,丁壬卯酉六須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單加四共齊。陽日除九陰除六,不及零餘穴下推。”例如甲子日戊辰時,甲得10數,子得7數,戊得5數,辰得5數,共27數。此日是陽日,應除二九18數,餘9數,即取離9列缺穴。又如乙丑日壬午時,乙得9數,醜得8數,壬得6數,午得9數,共34數。此日是陰日,應除五六30數,餘4數,即取巽4臨泣穴。

《靈光賦》

針灸歌賦名。見《針灸大全》。《針灸聚英》:“總靈光典注而成,不知誰氏所作。”七言韻語,內容與《席弘賦》相似。

靈道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陰心經。經(金)穴。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及尺動脈。主治心痛,失音,腕臂痛,暴喑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藺道者

唐代醫僧。一作藺道人。原名佚,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道者出家雲遊,於會昌間(841-846年)曾結庵於宜春修道,因嘗治癒一彭翁子墜地折頸傷肱,其醫術遂廣為人知,求醫者甚眾。道者厭其煩,以其秘方授予彭翁,其術遂行於世。此方為後人刊刻,書名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為中醫現存最早之骨傷科專書,現有多種刊本行世。

凜水

凜冽的寒水。《素問·刺法論》:“寒行於上,凜水化布天。”

凜冽

嚴寒,刺骨般寒冷。《素問·五常政大論》:“凝慘凜冽則暴雨霖霪。”

寒冷。《素問·五運行大論》:“在髒為腎,其性為凜。”《素問·五常政大論》:“其化凜,其氣堅。”

鱗體

病證名。又名胎垢、蛇身、蛇胎。《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鱗體者,謂皮膚之上,如蛇皮鱗甲之狀,故又名蛇體,此由氣血否(痞)澀,不能通潤於皮膚……”類似魚鱗病。治宜養血活血,如四物湯加味。亦可用僵蠶、蛇蛻煎水外洗,或用杏仁30克、豬油60克,搗泥外搽。

霖霪

連綿的大雨。《素問·氣交變大論》“土不及,四維有埃雲潤澤之化,則春有鳴條鼓拆之政,四維發振拉飄騰之變,則秋有肅殺霖霪之複。”《素問·五常政大論》:“凝慘凜冽則暴雨霖霪。”

霖潰

久雨及泥濘。《素問·氣交變大論》:“中央生濕,濕生土……其變驟注,其災霖潰。”

淋濁

①病名。小便滴瀝澀痛,尿出混濁的病證。見《赤水玄珠·白濁門》。因濕熱痰濁下流,滲入膀胱所致。症見小便頻數而痛,尿出混濁,或尿道流出濁物似膿。治宜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用八正散加土茯苓、萆薢。

②淋證與濁證的合稱。見淋、濁條。

淋渫(xié屑)法

外治法之一。指用藥物水煎後浸洗患處之方法。出《聖濟總錄》卷一百四十五。該法可用於外傷腫脹疼痛等證。如用桂附散(《聖濟總錄》:桂去粗皮,生附子去皮臍,白礬、細辛去苗葉,白芷、五加皮、桑皮)水煎服,浸洗患處。

淋溲

證名。小便淋瀝之證。出《素問·本病論》。詳淋條。

淋泉

經外穴名。《針灸集成》:“石淋……又方,以禾稈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樣,一端按尾窮骨端向上,稈盡脊上點記;將其按中折,墨記,橫著於脊點,左右稈兩端盡處,三七壯。”近代《針灸經外奇穴治療訣》等列作經外穴,名淋泉。在後正中線,尾骨尖端上1寸,再旁開各0.5寸處。主治淋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淋秘

病證名。即淋閉。秘通閉。《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詳淋閉條。

淋露

疲困 《研經言》卷二《釋露》:“按‘淋露’,即‘羸露’,古者以為疲困之稱。《左傳·昭西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注:‘露,羸也。’‘淋’古多作‘癃’。《漢書》有‘癃疲’之病,是‘淋’亦通‘疲’。”一說指月經淋瀝不斷,或二便頻數。一說指病經久不止。《靈樞·官能》:“審其所在,寒熱淋露,以輸異處,審於調氣,明於經隧,左右肢絡,盡知其會。”

淋瀝

證名。

①小便滴瀝澀痛之證。淋病主證之一。《諸病源候論·諸淋候》:“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數而且澀,則淋瀝不宣,故謂之為淋。”《赤水玄珠》卷十五:“淋淋瀝瀝,點滴而出,或澀而疼,一日數十次或百次,俗名淋病者是也。”詳見淋、五淋條。

②精濁從竅端淋瀝不斷之證。《雜病源流犀燭·五淋二濁源流》:”濁病之源,大抵由精敗而腐者居半”,“竅端時有穢物,如米泔,如粉糊,如瘡膿,如目眵,淋瀝不斷,與便溺毫不相混,故曰是精病,非溺病也。”參見濁、精濁條。本證見於下尿路感染、結石、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疾患。

淋家

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指素患淋證者。參見淋條。

淋閟

病證名。指小便急,尿短,尿少,甚則點滴而下或閉而不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熱至則身熱……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後世名為淋閉。參見該條。

淋閉

病證名。又作淋閟、淋秘。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①淋與癃閉的總稱。小便滴瀝澀痛謂之淋,小便急滿不通謂之閉。《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熱結下焦則為溺血,令人淋閉不通。”詳見淋、癃閉條。

②指癃。《丹溪心法·淋》:“淋閉,古方為癃。癃者,罷也。不通為癃。”詳見癃條。

病名。小便澀痛,滴瀝不盡,常伴見小便急迫、短數者。又稱淋病或淋證。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醫學入門·淋》:“淋,小便澀痛,欲去不去,不去又來,滴滴不斷。”因濕熱結聚,流注膀胱,或中氣下陷,腎虛氣化無力形成。其治熱者宜清,澀者宜利,陷者宜升,虛者宜補。實證治宜清熱通淋,用八正散、五苓散、萆薢分清飲等方;虛證或益氣升提,或滋陰補腎,選用補中益氣湯、知柏地黃湯、金匱腎氣丸等方。淋證古有五淋、八淋及寒熱虛實之分。按病因證情特點分,有石淋、膏淋、氣淋、血淋、勞淋、痰淋、暑淋、暴淋、卒淋、頑淋不痛、肝熱淋滯、精髓枯淋等。淋證伴尿出混濁者,稱淋濁。詳各條。本證見於泌尿系感染、結核、結石、腫瘤、及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乳糜尿等疾患。

《臨證指南醫案》

醫案著作。簡稱《臨證指南》。十卷。清·葉桂撰。葉氏門人華岫雲等輯錄整理。刊於1766年。其中內科雜病醫案八卷、婦科、幼科病案各一卷。內容以病為綱,分為89門,體現了葉氏治病辨證細緻,善於抓住主證的特點。立法處方熨貼、中肯,用藥靈活而有法度。其中溫病治案頗多,反映出葉氏衛氣營血的辨證特色及汗、清、透、涼、散諸法先後緩急的施治原則。吳瑭撰《溫病條辨》多取材於此。本書於每門之後均附論一篇,由葉氏門人分別執筆。書末附有案中所引用的方劑,有助於讀者掌握運用。以葉氏善抓主證,故某些個案記述過於簡略,缺乏系統完整性。由於治案切於臨床實用,流傳甚廣。現存清刻本、石印本等數十種,1949年後有校印本。

《臨證醫案筆記》

醫案著作。六卷。清·吳箎撰。刊於1836年。本書將醫案歸納為中風、咳嗽等37門,以內傷雜病為主,兼及婦科、兒科。每門後並附常用諸方,間附歷代醫家的有關論述,以供參閱。現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臨證驗舌法》

舌診著作。二卷。清·楊雲峰撰。上卷結合虛實、陰陽、臟腑等辨證要略,闡述臨床驗舌之法;下卷具體分析見何證、何舌、當用何方治療,多系作者經驗之談。於臨床醫家頗多借鑒之處。但書中認為驗舌“其法不出乎五行……其理總源於太極”的見解是值得商榷的。本書後編入《三三醫書》及《中國醫學大成》二叢書中。

臨月

出《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即臨產。詳該條。

臨睡前服

方劑學術語。系指一種服藥法。病在胸膈、脅肋、肺者,宜於臨睡前服藥。

臨蓐

見《張氏醫通》卷十。即臨產。詳該條。

臨泣

經穴名。在頭部者,稱頭臨泣;在足部者,稱足臨泣。同屬足少陽膽經。參見各該條。

臨盆

見薛立齋《女科撮要》。即臨產。詳該條。

臨產暈絕

病證名。指產婦臨產時出現昏不識人、四肢厥冷的症候。清·許廷哲《保產要旨》:“臨產兒未生下,忽然暈絕者,此因痛極氣悶也。急用生半夏面,米糊為小丸豆大,納鼻中即醒。”

臨產血暈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三。指臨產時由於產婦失血過多,以致昏暈,神識不清,故名。治以回陽救脫,方用獨參湯。

臨產五要

見清·員從雲《產科一得》。指臨產時應注意的五種事項;要審時、要飲食、要戒喧鬧、要設法助其力量,要安頓胞衣。

臨產時五忌

見《胎產須知》。是古代臨產時的注意事項。一忌用力太早,二忌曲身坐臥,三忌驚憂,四忌不飲食,五忌閉鎖(指緊閉門窗)。

臨產七候

生理學名詞。見寄湘漁父《達生保赤編》。指分娩時的七種症候:臍腹急痛,腰酸重墜,眼中出火,穀道挺迸,室戶腫滿,手中指筋脈跳動,胞漿或血大來。

臨產六字真言

出亟齋居士《達生篇》。古人以六個字概述臨產時應注意的事項,即“睡、忍痛、慢臨盆。”

臨產

生理學名詞。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又名臨蓐、臨盆、臨月、臨草、臥蓐、坐蓐、坐草、上草、免蓐等。指臨近生產,即將進入分娩期。

臨草

見《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即臨產。詳該條。

林作建(1796-1870年)

清代醫家。字和齋。福建福州人。世代業醫,祖世存、父德盤,皆精內科,名噪一時。幼承家傳,行醫數十年,醫術日精。治學推崇張仲景,謂六經分證是《傷寒論》之要義,其扶助陽氣旨在平衡陰陽,強調習者應學其理法而不為經方所囿。又謂溫病學說可補仲景傷寒學說之未備,主張熔兩者為一爐,故悉心研究溫病,並對濕溫病、心悸、積聚、消渴、腳氣等證治頗有經驗。著有《和齋醫案》、《傷寒論眉批補注》、《六經辨證歌括》、《婦人古方歌括》、《諸病壞症歌》、《壺山醫統》、《壺山意准》等。

林祖成

清代醫家。古閩(今福建閩侯)人。父林開燧為當地名醫。得家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宮廷一等侍衛,兼掌太醫院十二年。乾隆四年(1739年)校錄其父所遺書,名《會編紀略》,後由張在浚重刊(1753年),末附浙江仁和柴潮生(字嶼青)所撰《儆曙齋醫案舉隅》一卷(1753年)。

林之瀚

清代醫家。字憲百,號慎庵,別號苕東逸老。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學理經驗俱豐,遇名醫則虛心求教。行醫濟世,不計酬報,求診者眾。雍正元年(1723年)撰《四診抉微》八卷,附《管窺附餘》一卷。謂四診為醫家之首務,尤其強調望診。附篇述原脈體用、浮脈主裏須知、沉脈主表須知等,多有新見。另有《嗽證知原》一書。

林則徐(1785-1850年)

清末政治家。字少穆。福建候官(今閩侯人)。嘉慶進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湖廣總督任內禁止鴉片,1840年任兩廣總督,值鴉片戰爭爆發,抗擊英軍,屢建功勳。後遭誣陷,被貶伊犁,曾在新疆興辦水利,墾辟屯田。為我國近代史上著名愛國者。道光十二年,夫人患肝疾,邀名醫何其偉往診。何氏所輯《救迷良方》為戒鴉片煙之效方。以十八味藥作為基礎,可製成丸或膏劑服用。林氏在湖北、廣東屢次翻刻,以作禁煙措施之一。民間相傳此方為“林文忠公戒煙方”或簡稱為“林十八”。

林元

清代醫家。浙江海寧人。著有《醫學精蘊》、《方歌袖鏡》、《醫門撮要》、《醫學辨難》等。

林愈蕃

清代醫家。字青山,號澗松。四川中江人。初習儒,後因家貧輟學,改研醫藥。有醫名,尤精醫方。著有《醫方集要》、《醫方錄驗》等。

林翼臣

清代醫家。字濟清。四明(今浙江寧波)人。著《瘋癆臌膈辨》(1893年),附《梅瘡下疳辨》。

林逸

清代醫生。字夢安。祖籍浙江蘭溪,明代中期遷崇明(今屬上海市)。世為名醫。承家學,亦精醫術。康熙十九年(1680年)疫病大流行,每日按戶診視,貧者施藥不取值。著《養正三篇》行世。

林億

宋代醫家。裏貫欠詳,嘗任朝散大夫、光祿卿直秘閣。精醫術。嘉佑二年(1057年)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與掌禹錫、蘇頌等校定《嘉佑補注神農本草》二十卷。又於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與高保衡、孫兆等共同完成《素問》、《靈樞》、《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脈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等唐以前醫書校訂刊印,為保存古代醫學文獻和促進醫藥傳播作出貢獻。其治學嚴謹,如校《素問》,采數十家之長,端本尋支,溯流清源,改錯六千餘字,增液兩千餘條。

林頤壽

宋代醫生。字褒世,號華陽處士。晉江(今屬福建)人。博覽經史,事親至孝。精通醫學,尤善脈診,救治甚多。

林彥圭

明代醫生。福寧(今福建霞浦)人。精醫術,以活人為心,不計利。子思齊、孫璧,皆繼其業。

林天佑(?-約1913年)

清末醫家。字德臣。廣東大埔人。五世業醫。得家傳,又精研《內經》、《金匱要略》等醫籍,遂以醫名世。尤精瘧疾證治。嘗以《內經》為經,仲景書為緯,兼收祖、父所遺之醫案、證論,參入己見,撰成《秋瘧指南》二卷(1910)。謂“秋瘧”乃暑氣與衛氣相爭,按其發熱形式,又有寒熱、單熱之分,並詳列變證、兼證及治方。1923年收入《三三醫書》。

林士綸

清代醫家。字敬堂。錫山(今江蘇無錫)人。工篆刻,通岐黃。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其弟患目疾,他醫不效,遂自取醫書研習,久而通醫,尤精眼科。以為“千方易得,一效難求”,乃廣求驗方,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年高齡之時,編成《眼科驗方》,並刊行於世。夫人尤氏,亦知醫,樂於施診。

林起龍

清初醫家。字北海。漁陽(今北京市密雲)人。感於《本草綱目》卷帙過多,刊刻檢閱不便,乃錄其實用切要、求而可得者600餘種,輯成《本草綱目必讀》(1667年)一書。各藥下只設氣味、主治、發明、附方四項,以為研習《本草綱目》之捷徑。

林佩琴(1772-1839年)

清代醫學家。字雲和,號羲桐。丹陽(今屬江蘇)人。舉孝廉。嗜好醫學,燈下研讀方書,數十年而不倦。雖不以醫為業,然治癒病者頗眾。晚年請病家送還本人處方,擇其要者,著成醫案。又仿《張氏醫通》例,輯成《類證治裁》八卷(附一卷,1839年),以《內經》為本,博采歷代醫家精論,強調治病重在辨證,列述內科雜證,兼及婦、外等科病證,概述其病因、脈證、治法、方藥,並附醫案。取材審慎,立論嚴謹,分類明晰,倍受後世醫家重視。子芝本,世其業。

林能千

南宋醫生。龍溪(今福建漳州)人。編集《本草單方》十五卷,已佚。

林呂

六呂之一。詳六呂、六律條。

林靈素

宋代道士。溫州(今屬浙江)人。原為僧人。政和末(1117)趁徽宗崇通道教之機,以期詐手段邀寵,後遭貶謫。撰有《大成全書》,今佚。

林瀾(1627-1691年)

明末清初醫家。字觀子。杭州(今屬浙江)人。清順治初(約1645年)補諸生。後棄儒研醫,尤邃於醫經。以《靈樞》早於《素問》,互為表裏,故纂《靈素合鈔》十五卷。仿滑壽《素問鈔》,自攝生至運氣,分十二類。又集中外歷代醫籍數千卷,考辨參訂,輯為《傷寒折衷》十二卷,附以《傷寒類證》八卷。評述傷寒諸證,備列診治方藥。名醫張卿子、沈亮辰、盧子由等皆重其書。

林鳳翥

清代醫家。字翀霄。裏籍欠詳。少習儒,旁及醫書。後以醫為業。治病不分晝夜貧富,有求必應。平素注意收集先賢名醫言論,久而成帙,編為《醫學摘要》四卷(1904年),卷首列當時醫家齊序堂《脈訣菁華》,次錄經絡、藥物、六氣病證等歌括,後附各家名言至論及雜症、傷寒與婦科證治。

林楓(1708-1870年)

清代醫家。字芾庭。福建候官(閩侯)人。父薛齋,素精岐黃。自幼習儒,旁及醫學。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舉。後兩次應試不第,遂專醫業。晚年術益精,勤於著述。撰有《樂素堂醫學匯參》(簡稱《醫學匯參》)十卷,分釋體、辨脈、釋藥、釋方諸集。編次經方及諸家方,為之集解,然未竟而歿。後由其子於1871年刊行。另有《全閩郡縣圖說》、《閩中藝文志》等十餘種。

林道飛

明代醫家。福建人。好學不倦,以醫術聞名於時,且樂善好施。著《濟世良方》,已佚。卒年八十三。子孫皆世其業。

林大夔

清代醫家。字頌先。精針法及痧症診治。撰“痧書源流”,列述清代痧書流傳情況。謂費山壽《救急痧症全集》雖詳,然重複頗多,遂精研兩載,纂成《林氏救痧書》(1891年),簡述痧症辨證及針刺法。

鄰近選穴法

針灸選穴法之一。指在病變部位附近選穴治療的方法。或稱近取法。《醫心方》卷二引《小品方》:“孔穴去病有近遠也。頭病即灸頭穴,四肢病即灸四肢穴,心腹背脅亦然,是以病其處即灸其穴,故言有病者可灸,此為近道法也。”

裂漿

產科學名詞。指產期未到而先破水,以致難產者。毛希蒙《大生全書》:“產期未到,惡露先下,以致水幹難生,俗名裂漿。”

獵頰風

病名。系指腮頰牙齦焮腫疼痛的疾病。《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描述該病為“腮頰結腫者是也,牙盡處腫破。”本病多由邪火痰毒熾盛所致。治宜解毒瀉火,祛痰消腫。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或外吹冰硼散。

捩法

推拿手法名。出《千金要方》。即使關節作扭轉活動的方法。

烈風

劇猛的風;暴風。《靈樞·五變》:“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

列缺

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屬手太陰肺經。手太陰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一說“腕上一寸”(《太平聖惠方》)。或以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處是穴。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及頭靜脈、橈動、靜脈分支。主治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手腕無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了了

①了結或清爽、痊癒。《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②了然,視物清晰。《傷寒論·陽明病篇》:“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

髎髎

經外穴名。見《經外奇穴彙編》。在膝關節內側,當陰陵泉直下3寸處。主治崩中漏下,月經不調,腿內廉風瘡癢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髎疽

病名。指無頭疽生於肩之後下方肩貞穴處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該病由風火凝結而成。初起如粟粒大小,堅硬腫痛,肩臑拘急,肩關節屈伸不利不能舉揚。亦名脾癰,詳見該條②。治同外癰。

①骨節空隙處。多用於命名骨骼孔隙上的穴位。

②髖的別稱。

③尻骨。即骶骨。也叫“八髎”。《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寬下窄,上承腰脊諸骨,兩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

燎皰

病名。指患瘡瘍以皰疹為主要症狀者。北方俗稱熱瘡,詳見瘡條。

廖家興(1918-1982年)

現代醫家。江西龍南縣人。於中醫各科無不精通,尤長於內科及針灸,於古代醫學文獻亦皆博通。先後任教於江西省中醫進修學、贛南醫專,兼贛州地區中醫學會理事。學術著作甚豐,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療目方》

醫方著作。見《隋書·經籍志》。五卷,作者陶氏(xx名),已佚。

《療耳眼方》

醫方著作。見《隋書·經籍志》。十四卷,梁·甘浚之撰,已佚。

兩陽相熏灼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風熱之邪與艾火溫針等溫熱之法相互薰蒸灼爍。《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陽熱病證誤用艾灸或溫針等陽熱治法,兩陽相合,火燔邪盛,將導致火邪內攻,熱毒熾盛,津液灼傷。

兩虛相得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六淫外感虛邪為一虛,人體正氣不足為一虛,兩虛相合則發病。《靈樞·百病始生》:“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

兩脅腫痛

證名。兩脅部腫脹疼痛。多由肝經濕熱所致。《張氏醫通·諸痛門》:“兩脅腫痛,或腹痛,或小便澀滯者,屬濕熱。”治宜清熱祛濕,用龍膽瀉肝湯。《辨證錄·脅痛門》謂右脅腫痛是脾火內伏,瘀血存注不散所致,用敗瘀止痛湯。

兩脅下痛

證名。兩側脅肋下疼痛。由氣滯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見於肝咳、肝燥,《素問·咳論》:“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詳見脅痛、脅下痛條。

兩脅痛

證名。見《慎齋遺書》卷九。由邪襲少陽,肝膽濕熱蘊結,或痰瘀阻滯所致。治宜和解少陽、行氣行血、化瘀祛瘀等法。參見脅痛、外感脅痛、內傷脅痛等條。

兩脅刺痛

證名。兩側脅肋部疼痛如刺。見《儒門事親·治病百法》。由氣結、血瘀、癖積及疫癘之氣滯而不散,絡脈受損所致。詳見肺邪脅痛、死血脅痛、脅痛、食積、運氣脅痛各條。

兩衛

肌肉為臟腑的外衛,循行於皮膚之中的衛氣為體表之外衛,合稱兩衛。《靈樞·九針十二原》:“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

兩丸冷

證名。兩睾丸冷涼之證。丸,即睾丸。見《蘭室秘藏·陰痿陰汗門》。又稱兩外腎冷。多因肝經濕熱所致。證見睾丸冷,甚或前陰、尻臀皆冷,陽痿,陰汗如水,小便淋瀝,或黃或赤臊臭。治宜清化濕熱,用柴胡勝濕湯、固真湯,冬月用清震湯。參見兩外腎冷條。

兩外腎冷

證名。兩睾丸冷涼之證。外腎,即睾丸。見《蘭室秘藏·陰痿陰汗門》。又稱兩丸冷。《證治準繩》:“兩外腎冷,兩髀樞陰汗,前陰痿弱,陰囊濕癢臊氣,宜柴胡勝濕湯。”參見兩丸冷條。

兩頭發

病名。背部癰疽形見兩端小而中間大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又名滿天星,廣綿背發。證見背部生有頭疽,腫塊形狀以兩端小而中間大為特點,瘡瘍侵漫難愈。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兩死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亡陽死和亡陰死。出《靈樞·營衛生會》。張景嶽注:“脫陽亦死,脫陰亦死,故人生有兩死。”參兩生條。

兩手研子骨

經外穴別名。見《類經圖翼》。即研子。參見該條。

兩手撮空

證名。神志昏迷時,兩手向空作抓物狀。簡稱撮空。常與循衣摸床等症同時出現。屬病情危重。實證、虛證均可見本證。《普濟本事方》卷九:“又有人病傷寒,大便不利,日晡發潮熱,手循衣縫,兩手撮空,直視喘急。”大便得通而脈弦者可治。與小承氣湯一服,大便利,諸疾漸退。《張氏醫通·神志門》:“循衣撮空摸床,多是大虛之候,不問雜病傷寒,以大補之劑投之,多有得生者。”參見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條。

兩實

①自然界四時正氣為一實,體質健壯為一實。《靈樞·百病始生》:“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兩實相遇,病邪不易侵入人體。

②人體正氣充足為一實,歲時滿盛年為一實,此時如遇六淫之邪氣及氣候異常,仍可導致寒熱病及婦科病的發生。《靈樞·九宮八風》:“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

兩生

生理學名詞。即孤陰生和孤陽生。《靈樞·營衛生會》:“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張景嶽注:“人之生也,陰陽之氣皆不可無,未有孤陽能生者,亦未有孤陰能生者,故曰無兩生也。”

兩神相搏

指男女媾合。《靈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兩商

少商、商陽兩穴的合稱。參見兩間條。

兩扇門

按摩用穴。一扇門與二扇門兩穴的合稱。《針灸大成》卷十:“掐兩扇門,發臟腑之汗,兩手掐揉,手中指為界,壯熱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驚,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在手背部中指兩旁指縫端上約0.5寸處。參見一扇門和二扇門條。

兩胠疼痛

證名。腋下脅上部疼痛。《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與溫藥服之。”參見胠脅肋痛條。

兩氣

①指真氣與邪氣。《靈樞·脹論》:“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②指陽氣與陰氣。《素問·痹論》:“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兩井

天井、肩井兩穴的合稱。見兩間條。

兩腳麻木

證名。兩腳部肌肉麻木不適。見《醫學入門·痹風》。《張氏醫通·麻木》:“濕熱下流,兩腳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應,少加肉桂。”參見手足麻木、半身麻木條。

兩焦

人體器官名。指上焦和中焦。《靈樞·五味論》:“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收,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

兩瞼粘睛

病名。系指眼瞼或癢或痛,年多曲赤,瞼中有瘡的疾病。多因熱在肺膈,脾胃風壅,致令兩瞼相粘。治宜鉤割熨烙,服排風散。見《秘傳眼科龍木論》。

兩瞼赤爛

病證名。系指眼弦紅赤潰爛的病證。《秘傳眼科龍木論》:“目之兩瞼赤爛者何也?……風邪客於腠理,濕氣相爭,停於兩瞼,目時赤爛,濕之故也。”參見眼眩赤爛條。

兩間

手陽明大腸經二間、三間兩穴的合稱。《針灸指南·標幽賦》:“兩間、兩商、兩井,相依而別兩支。”楊繼洲注:“兩間者,二間、三間也;兩商者,少商、商陽也;兩井者,天井、肩井也。言六穴相依而分別於手之兩支也。”

兩火

指丙、丁兩個火日。《靈樞·陰陽系日月》:“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此兩火拼合,故為陽明。”

兩寒相感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外感風寒,內有寒飲,內外之寒相合則發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

兩感傷寒

出《素問·熱論》。指陽經與陰經同時感受寒邪而致病,病勢較重,《注解傷寒論·傷寒例》:“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成無己注:“表裏同病者,謂之兩感。”《通俗傷寒論·兩感傷寒》有回陽、溫通、健運等治法,用附子理中湯、桂枝加附子湯、香砂二陳湯等主方。

兩釣骨傷

病名。顱骨傷之一。即顳下頜關節窩部之損傷。見《醫宗金鑒》卷八十八,多因跌打損傷所致。證見兩耳腮部腫脹,瘀血,疼痛,使牙關咀嚼功能障礙,甚者不能張口。治療參見顴骨傷條。

兩釣骨

指左右顳骨的下頜關節窩。又名曲頰。《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兩釣骨名曲頰,即上頰之合鉗,曲如環形,以納下牙車骨尾之鉤者也。”

兩點加壓法

醫學技術名。骨折整複後固定之方法之一。其法系用兩個壓墊,放置於骨折側方移位的內外相對之凸出點上,次於兩壓墊上排列好夾板,然後用繃帶緊緊捆縛2-3道,使其側方移位之骨折端逐漸複位癒合。該法多用於肱骨、股骨幹之骨折整複固定。

梁周泰

元代醫生。字百亨。山西稷山人。至正(1341-1368)年間任平陽路(今山西臨汾)醫學教授。子權,孫叔東,均傳其學。

梁玉瑜

清代醫家。名特岩。廣東茂名人。世業醫,自幼承家學,術益精。善舌診,治則奇中。喜用寒涼藥物,謂咯血之因有硬傷、陽火偏亢、陰虛火旺,治療用通血、瀉火、滋陰等方法。官吏陶保廉聞其醫術,叩其所學,相互論醫。陶氏以《舌鑒》示於王瑜、梁謂此書與其家傳之術迥異,乃一一辨其謬,纂為《舌鑒辨正》二卷(1894年)。

梁學孟

明代醫生。字仁甫。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嘗謂十二經之病,火居大半,人遭暴夭,多為火證。遂撰《痰火顓門》四卷(1610年)。

梁新

唐代醫生。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曾任尚藥奉禦。《北夢瑣言》載:一富商中夜暴死,新為之診脈,曰:“此食毒也。”尋常嗜食物,其僕曰:“好嗜竹雞。”新曰:“竹雞食半夏,此必中半夏毒也。”令搗薑汁灌之而愈。一時名聲大振,並被崔鉉薦之於朝廷。

梁希曾

清末醫家。字拓軒。嘉應(今屬廣東梅縣)人。早習儒,後精研古典醫籍,遂精醫術。長於診治瘰鬁,謂:瘰鬁症由體質虛弱,血枯陰虧氣滯痰凝所致。治則內外兼顧,並兼顧食療、食忌等。撰《鬁科全書》(1909年)。曾供職於汕頭檢查驗病所、同濟、延壽等醫家。

梁仕成

清代醫生。四川南部人。幼喪父,立志為醫。稍長,以外科名於世,尤擅治瘡瘍。於危難之證,常能妙手回春。治病不計酬謝,鄉人稱其醫德高尚。

梁汝鈺

清代醫家。字元暇。山東禹城人。道光(1821-1850)年間太學生。專攻醫學,博覽歷代名醫著作,臨證折衷於仲景《傷寒論》。於小兒痘疹頗有心得。編《痘疹輯要》三卷。

梁丘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郤穴。屈膝,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另說在膝上3寸(《千金要方》);在膝蓋骨上盡處陷中(循經考穴編》廣注)。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及旋股外側動脈降支。主治膝脛痹痛,鶴膝風,胃痛,乳癰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梁門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上腹部,當臍中3寸,距前正中線2寸。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分支,第八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分支。主治胃痛、嘔吐、納呆、泄瀉、便溏,及消化性潰瘍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梁嘉慶

宋代藥學家。履貫欠詳。撰《本草要訣》一卷,已佚。

梁國佐

宋代醫生。生平裏籍均欠詳。撰《梁氏見效方》,今佚。

梁關

經穴別名。見《針灸聚英》。即全門。見該條。

梁革

唐代官吏。太和(827-835年)初,任宛陵巡官、金吾騎曹。精醫。一女子暴死,革往視之,曰:“非死,蓋屍厥也。”以針刺其胸、臍下多處,又鑿去齒,藥灌入,果得救。

梁逢堯

宋代醫生。履貫欠詳。撰《惠眼觀證》,已佚。

梁才信

清代傷科醫生。廣東南海人。精醫術,以骨傷科見長。腹破骨折,雖極危之證,若診曰“可醫”者,無不立效。

涼注

病名。九注之一。《諸病源候論·諸注候》:“涼注,心下乍熱乍寒,一年之後,四肢重,喜臥,噫酢,體常浮腫,往來不時,皮肉黑,羸瘦,生澼,目黃,爪甲及口唇青。”參見九注條。

涼燥

①病證名。外感燥證之一,系感染秋燥之邪而偏寒者,與溫燥相對而言。亦稱燥涼。《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秋深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燥涼,較嚴冬風寒為輕。”初起多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塞流涕,狀類風寒,然又見唇燥咽幹,乾咳連聲,舌苔薄白而幹,脈浮弦緊。治宜辛開溫潤,用杏蘇散、蔥豉湯。如寒熱已解,肺燥移於大腸,證見胸滿腹脹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宜當肅肺化痰,潤腸通便,用五仁橘皮湯。參見秋燥、溫燥等條。

②治法中“清燥”之同義語,詳該條。

涼血散血

治療學術語。系清法之一。用於溫熱病邪入血分,迫血妄行,症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或發斑疹等,方如犀角地黃湯。葉桂《溫熱論》:“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涼血解毒

治療學術語。屬清熱解毒法。適用於瘟疫、溫毒等熱毒熾盛之證。症見高熱煩躁、頭痛如劈、昏狂譫語、發斑吐衄、口渴口臭,或咽喉潰爛,或頭面腫大等。代表方劑如清瘟敗毒飲。

涼血

治療學術語。系清熱法之一。是清血分熱邪的治療方法。適用於熱性病熱入血分,迫血妄行,或熱擾心神。症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紫斑,或神昏譫語,舌絳脈數等。常用藥物有玄參、生地黃、丹皮、赤芍、犀角等,方如犀角地黃湯。

涼開

即清熱開竅。詳該條。

涼而行之

治療學術語。指反治法之湯飲調劑原則。指大寒之證用熱性藥物治療時,應待其湯液寒涼之後飲服,以順其寒證特性,避免格拒不良反應。《素問·五常政大論》:“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良醫

優秀的醫生。見《素問·生氣通天論》等篇。

良藥

中藥學名詞。品質優良、療效較好的藥物。《素問·湯液醪醴論》:“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醫方著作。又名《良朋彙集》。清·孫偉撰。刊於1711年。本書是驗方彙編,內容包括臨床各科。分為中風、傷氣、中寒、瘟疫等132門,載方約1600餘首。現存刊本另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內容大致相同。現存二十餘種清刻本。

良工

即良醫。《靈樞·五色》:“審察夭澤,謂之良工。”參良醫條。

《良方類編》

醫方叢書。一卷。明·楊瑞集。刊於1531年。本書系將明·張子麒輯《新刊經驗秘方》(共28方)、《方外奇方》(共24方),李文敏輯《經驗藥方》(共13方》及楊氏附方(共5方)合刊而成。現今存初刻本。

《良方集腋》

醫方著作。二卷。(又有四卷本)。又名《良方集腋合璧》。清·謝元慶編集。刊於1842年。本書是民間驗方彙編,全書分為頭面、耳目、口鼻齒舌等32門,集錄約400餘方,選方頗精。現存十餘種清刻本。

戀眉瘡

病名。出《外科啟玄》卷七。又名煉眉瘡。指生於嬰兒眉部的濕瘡。症見:出生不久,眉間皮膚出現糜爛、流水、結痂、脫屑,其狀如癬,瘙癢不止,時輕時重,纏綿不愈。多由嬰兒稟受遺毒所致。相當於現代的嬰兒脂溢性濕疹。外治為主。可選百藥煎15克,生白礬6克,研細油調搽;或黃連粉、二妙散、青黛散油調外搽。

煉藥

氣功內丹術術語。封爐之後,以心神引運精炁沿督脈上行泥丸,再自頭頂而下,接任脈,以微意使複歸丹田,煉成丹母,謂之煉藥。是煉精化氣四要訣之一。煉成丹母經封固後,再煉大藥,如此三百次即成大藥。參見產藥、采藥、封爐等條。

煉形

氣功術語。與煉神相對而言,是指通過氣功功法煉養形體。其方法與名稱有多種。如《性命圭旨全書·貞集》:“煉形之法,總有六門。其一曰玉液煉形;其二曰金液煉形;其三曰太陰煉形;其四曰太陽煉形;其五曰內視煉形。……此一訣,乃曰真定煉形。”一般而言,中國傳統氣功學術主張形神並重以求形神協調。

煉神還虛

氣功內丹術術語。為內丹功法三階段中的最高階段。系在前幾個階段的基礎上進入完全的性功,以返回先天。這一階段功夫頗多宗教幻想,養生者難以認驗。

煉神

氣功術語。即通過氣功功法修煉精神情志。《中和集·全真活法》:“煉神在保心。”有多種途徑與方法。參見煉形條。

煉氣

氣功術語。通過調息、行氣等方法鍛煉自身內在的精氣。南朝劉宋·鮑照詩:“服食煉氣讀仙經。”服氣、內丹等氣功功法中均有煉氣環節。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載有“煉氣訣”,而內丹術中有煉氣化神的階段。

煉臍法

間接灸的一種。見《醫學入門》。認為常依法薰蒸臍部,能起健身作用。方用:麝香五錢、丁香三錢、青鹽四錢、夜明砂五錢、乳香、木香各二錢、小茴香四錢、沒藥、虎骨、蛇骨、龍骨、朱砂各五錢。雄黃三錢、白附子五錢、人參、附子、胡椒各七錢、五靈脂五錢、槐皮、艾葉,為末,另有白麵作條,圈於臍上。將前藥一料分為三份,內取一份,先填麝香末五分入臍眼內,又將前藥一份入面圈內,按藥令緊,中插數孔,外用槐皮一片,蓋於藥上,艾火灸之。《萬病回春》亦載此法,藥味有出入。

煉精化氣

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為百目關、小周天。為內丹術築基功夫後的第一階段。內丹術認為,在煉丹藥物精、氣、神中,以精為基礎。但元精須與元氣合煉,化為輕清無質的精炁相合之物,始能隨河車運轉,煉成丹胎。《還真集》卷上:“初關煉精化氣,抽坎中之陽也。”其具體功法,有采藥、封爐、煉藥、止火四訣要。

煉己

氣功內丹術術語。《悟真篇》:“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即築基。見該條。

煉丹

道教主要道術之一。為煉製外丹與內丹的統稱。外丹術源於先秦神仙方術,是在丹爐中燒煉礦物以製造“仙丹”。其後將人體擬作爐鼎,用以習煉精氣神,稱為內丹術。蘇軾《送蹇道士歸廬山詩》:“綿綿不絕微風裏,內外丹成一彈指。”陳師道注:“道家以烹煉金石為外丹;龍虎胎息,吐故納新為內丹。”參見“內丹”、“外丹”條。

練睛

病名。系指眼皮粘在一起使眼珠轉動受阻的病證。《目科捷徑》:“練睛者,眼皮粘練一處,以致目睛不能轉動。”參見睥肉粘輪條。

練功

養生術語。通過特定的方法如氣功、導引、武術等以鍛煉身體、防治疾病、抗衰延壽。

斂陰

治法之一。即收斂陰氣的治療方法。適用於陰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證候。如熱性病熱退身涼,餘邪已清,但夜間還有虛汗,可用山茱萸、五味子加入止汗劑中。

斂汗固表

治療學術語。系收斂固澀法之一。治療表虛或氣陰兩虛而多汗的方法。如症見自汗、面色(白光)白、心悸驚惕、短氣煩倦、脈大無力,屬體虛衛外不固,宜用牡蠣散、玉屏風散;如症見盜汗、午後潮熱、面赤、口幹、心煩、唇燥、舌質紅、脈細數,屬陰虛火擾所致,宜用當歸六黃湯或六味地黃湯加牡蠣、浮小麥等。

斂肺止咳

治療學術語。系收斂固澀法之一。治療久咳肺虛的方法。症見咳嗆日久,痰少、呼吸迫促、自汗、口舌乾燥、脈虛數等。組方宜用斂陰藥加止咳藥。常用如五味子、麥冬、杏仁、橘紅等。

簾珠喉

病名。系指喉內微腫發白,小舌紅腫,吞咽痛劇的病證。見《喉科指掌》。《喉科秘旨》卷上:“簾珠喉,滿喉如白綱油狀,兩邊微腫,根有白點,帶紅色,小舌紅腫,咽水大痛。”治宜瀉火止痛,方用六味湯加減。

臁脛骨

骨名。即胻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胻骨,即膝下之小腿骨,俗名臁脛骨者也。”

臁瘡

病名。指生於小腿部之慢性潰瘍。亦名裙邊瘡、爛腿。見《瘡瘍經驗全書》卷六。多因濕熱下注,瘀血凝滯經絡所致。常因局部破損、濕疹及蟲咬等原因而誘發。本病生於小腿下三分之一處臁骨(脛骨)部位。症見初起癢痛紅腫,破流脂水,甚則腐爛,皮肉灰暗,膿水清稀,久不收口。應以外治為主,用金黃膏摻九一丹外貼。久不收口者,用夾紙膏加纏縛法,或用細白砂糖撒滿,膠布牢貼。如有急性繼發感染者,宜清熱利濕,用萆薢滲濕湯。相當於下肢慢性潰瘍。

劆法

中醫眼科手術方法名稱。見《外臺秘要》卷十一。《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劆者,或以針鋒微刺之,或以燈芯草微刮之也。”本法適用於椒瘡、粟瘡等的治療。

溓水

水清明淨。喻時節,指初秋之時。《素問·陰陽類論》:“陰陽交,期在溓水。”全元起注:“溓水者,七月也。”楊上善注:“水靜也,七月水生之時也。”又一說指仲秋水寒之時。吳昆:“溓水,仲秋水寒之時也。”

廉頤

形容面頰清瘦,頤部如棱形。《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水形之人……面不平,大頭,廉頤。”一說當作“廣頤”。

廉泉

經穴名。出《靈樞·刺節真邪》。別名本池、舌本。屬任脈。陰維、任脈之會。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另說“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針灸甲乙經》);“頸下結喉上四寸中央”(《針灸聚英》)。布有頸皮神經的分支,舌下神經和舌咽神經的分支,及頸前靜脈。主治舌強不語,舌緩流涎,舌下腫,啞,暴瘖,咳嗽,咽喉腫痛,及支氣管炎,舌炎,舌肌麻痹,急、慢性咽炎等。向上直刺0.5-1寸。

廉廉

體態削瘦貌。《靈樞·逆順肥瘦》:“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鈦商之人,比於左手陽明,陽明之上廉廉然。”(一說謂清廉潔身。如張志聰注:“廉廉,如金之潔而不汙。”一說謂性格有鋒芒、楞角。如張介賓注:“廉廉,楞角貌。”)

體表定位用詞。即“側”或“面”。上廉即上側(面),內廉即內側(面)。《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聯珠症

病名。《喉舌備要》:“此症生於喉中,或左或右,單起一片有上下二個,中心有紅絲透上下兩珠,結成膿血;穿後必連作一個。仍有膿血,出之可愈,是屬陽症。”治宜平肝清肺,可用甘桔湯加消風升提排毒等藥。

蓮子痔

病名。指痔形之狀如蓮子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七。因其形似蓮子,故名。相當於外痔或混合痔或直腸息肉。證治可參見痔瘡條。

蓮子鬁

病名。指瘰鬁核塊簇聚,一包生數十個者,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因其形同蓮蓬之子,故稱之為蓮子鬁。證治參見瘰鬁條。

蓮子發

病名。指發生於肩、背部皮膚肌肉之急性化膿性疾患。見《仙傳外科集驗方》卷九。此病中醫屬有頭疽範圍,因其狀似蓮蓬,故稱之為蓮子發,亦稱蜂窩發。詳見該條。

蓮蓬發

病名。指有頭疽狀似蓮蓬者。其特點為頂部瘡頭較多,其瘡口呈現粟粒樣膿粒。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證治見有頭疽條。

蓮花痔

病名。指痔形狀似蓮花者。其特點為肛漏日久,外口已有肉芽組織增生,時出膿水且自覺癢痛。《外科大成》卷二有:“狀如蓮花,層層疊起,有細孔,癢痛出膿水。”治宜內服槐角地榆丸,外用如聖散敷,或手術治療。參見漏條。

蓮花舌

即重舌。詳該條。

蓮花風

病名。又名舌菌風。證見初起於大舌中間腫起如豆,漸如菌狀、潰爛無皮、狀如蓮花、出血不止,伴口流臭津。似今之舌癌。多由心火挾風,或思慮傷脾,燔灼之毒,留踞而成。治宜瀉火解毒,化瘀散結為主,方選犀角地黃湯加減。

蓮花鈿舌

病名。又名蓮花舌。系指舌下生物,狀如蓮花,輕者三、四峰,重者六七峰。多由心火上炎,濕熱上蒸所致。治宜清心涼血、解毒散結為主,方選犀角地黃湯、黃連溫膽湯、牛黃清心丸、導赤散等加減。外治宜刺破舌下生物,泄出血,再吹以冰硼散。

連珠外翳

病名。系指聚星障之類黑睛病後遺的翳痕。出《證治準繩·雜病》。詳宿翳條。

連珠口疳風

病名。見《喉科泄秘》卷上,即連珠風。詳連珠喉風條。

連珠喉風

病名。系指舌下腫脹如珠,吞咽障礙的病證。《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經火毒上沖而生舌下。”治宜清心解毒,瀉火祛痰。可選用瀉心湯、二陳湯等加減,外吹冰硼散。參見喉風條。

連珠風

病名。出《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即連珠喉風。詳該條。

連珠發

病名。背部多發性癰腫之如連珠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四,發背之因症見多處腫焮,如念珠之相連貫者,故名。病因多由榮血火毒蘊結所致。《外科大成》卷二有:“連珠發,連腫三、五塊,形若貫珠”。由於該病多伴發百節疼痛,小腹脹滿,小便短赤,陰囊腫脹等,古代外科學家有謂其“由酒色過度所致”者。為併發泌尿系症狀之發背。初起宜內服神授衛生湯之類加利尿之劑。證治參見外癰、頭疽條。

連珠蛾

病名。系指乳蛾表面凹凸,似多個乳蛾連在一起的病證。多由肺胃熱毒薰蒸所致。《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連珠蛾,(咽喉)二白星上下相連,又或如纏袋。”治宜解毒、消腫、瀉火。用清咽利膈湯加減。參見乳蛾條。

連珠

病名。《咽喉經驗秘傳》認為:“多因酒色鬱結而生……”。即指乳蛾白星上下相連,又如纏袋狀者為連珠。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治宜清熱瀉火,消腫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等加減。

連文沖

清代醫家。字聰肅,浙江錢塘縣人。嘗官至內閣中書、戶部陝西司郎中,後因故奪職。家為世醫,祖連寶善、父連自華皆以醫有名,文沖繼家業,精於醫。會京師大疫,文部施藥診病,活人無算,不受一錢,並著有《霍亂審證舉要》一卷,刊行於世。

連眶赤爛

病證名。見《審視瑤函》。即目眶歲久赤爛。詳該條。

連環疳口風

病名。系指舌下起小泡,甚者三五七八個連珠生起的病證。見《咽喉經驗秘傳》。多由心火上沖所致。治宜清心解毒。可選用導赤散、瀉心湯等加減。參見連珠喉風條。

連骸

解剖結構名。指膝蓋骨,即髕骨。《素問·骨空論》:“俠膝之骨為連骸。”

《痢症三字訣》

痢疾專著。一卷。清·唐容川撰。唐氏以三言韻語夾註文的形式專門論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證、治法及方劑等,內容簡明,切於實用。又一種版本附張驥補撰的《痢症三字訣歌括》,即將治痢常用方劑17首編成七言歌訣,並加注以說明其主治、方義。現存清末石印本等。

《痢證匯參》

痢疾專著。十卷。清·吳道源纂輯。刊於1773年。吳氏鑒於1768年疫痢流行,因誤於調治而死者頗多,遂廣選前人有關痢疾的論述和治療經驗,分門別類編撰而成。卷一諸賢總論,並輯錄《臨證指南》中痢疾治案;卷二-四論述外感痢、內傷痢、噤口痢、休息痢、疫痢等多種痢疾的主證和一些痢疾兼夾病證的證治,卷五-七介紹胎產及產後痢、小兒諸痢;卷八-十列痢證主治諸方,這些方劑多屬臨床經驗之方。內容較豐富,是一部研究痢疾的臨床專著。

《痢疾論》

痢疾專著。四卷。清·孔毓禮撰。刊於1752年。孔氏認為“瘟疫而外,惟痢疾最險惡,能死人於數日之間”。遂集前人有關方論,參以個人心得體會和臨床經驗編撰成書。書中對痢疾的病因、病證和辨證治療論述頗詳,全書共選收治痢方劑百餘首,詳其主治、方藥及服用法。末附痢症諸藥。現存多種清刻本。

痢疾

病名。見《濟生方》。宋以前有腸澼、赤白沃、熱利、痢病、下痢(或“痢”)、滯下等名稱。《醫碥》卷三:“痢由濕熱所致,或飲食濕熱之物,或感受濕熱之氣,積於腸胃,則正為邪阻,脾胃之運行失常,於是飲食日益停滯,化為敗濁,膠粘腸胃之中,運行之機,益以不利,氣鬱為火,與所受濕熱之氣混合為邪,攻刺作痛,……”有腹痛瀉次頻仍,下利赤白粘凍,裏急後重等症。後世更明確指出痢疾多由飲食不潔,感受疫毒之氣,使腸道產生積滯,傳導失常所致,當辨其虛實分別論治。而痢疾所下之赤白粘凍,《醫學原理·痢門》謂:“其赤者血分受傷,屬於小腸;白者氣分受傷,屬於大腸。”《明醫指掌》:“濕熱之積,幹於血分則赤,幹於氣分則白。”在臨床上,實證宜清熱化濕,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為法。邪盛正虛者,宜祛邪扶正,兼用行血調氣,此所謂“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虛證當補中益氣,溫陽固澀。痢疾又可分為多種,按不同的病因、症候(包括症情輕重和病程以及下痢之色),大致有暑痢、濕熱痢、風痢、疫痢、氣痢、毒痢、熱痢、寒痢、噤口痢、久痢、休息痢、奇恒痢、赤痢、白痢、赤白痢、五色痢等多種,中醫所說之痢疾,既等同於現代醫學的痢疾,也包括阿米巴痢、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及其他一些腸道感染、中毒等引致的腸道傳化、吸收功能失調的疾病。參見痢疾各條。

痢後痿

病證名。痿證之一。因泄痢亡陰,或有積瘀所致之痿證。《證治匯補·痿躄章》:“痢後痿:痢後腰軟脛疼或膝腫者,此下多亡陰所致,宜補脾兼升舉之劑。……間有痢後兜澀太早,積瘀不清,下注隧道經絡而成痿者,此又當行氣逐瘀,與前症迥異矣。”因於亡陰者,宜補中益氣湯加杭芍、黃芩;因於積瘀者,宜四物湯加赤芍、紅花、陳皮、木香、酒炒黃柏。“參見痿、痢後風條。

痢後風

病證名。一名痢風。主證參見痢風條。《證治要訣·痢》:“痢後風,因痢後下虛,不善調攝,或多行,或房勞,或感外邪,致兩腰酸軟,若痛若痹。”治宜扶正為主,兼以祛邪、活血、壯筋骨。用大防風湯,或獨活寄生湯兼服虎骨四斤丸。參見痢風、痢後痿條。

痢風

①病證名。又名痢後風。指痢疾後下肢酸痛無力,難以步行。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詳見痢後風條。

②病名。痢疾病後併發之風證。指患痢疾後發生的鶴膝風。見《外科證治準繩》卷四。該病因痢後正氣虧損,複因濕熱侵襲膝部所致。證見痢止後隨即兩膝腫痛,足脛軟弱,步履艱難,甚至形寒發熱,治宜扶正通絡,清熱祛濕。可用人參敗毒散加牛膝、桑枝、秦艽等。參見鶴膝風條。

病名。見《肘後備急方》卷四。為痢疾之簡稱。關於痢疾的病名,《內經》有腸澼、赤沃、白沃、赤白沃等名;《備急千金要方》以其泄利不爽,名之為滯下。詳見痢疾條。

栗子痔

病名。指痔核之顏色紫紅深暗,且形似栗子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七。有:“其形如栗子。”證治參見痔瘡條。

《鬁科全書》

瘰鬁專著。一卷。清·梁希曾撰於1909年。書中載點鬁藥方及用法,並闡述了瘰鬁的辨證治療及飲食調攝等內容。體現了梁氏善用點藥和潛消法的學術特點。現有《三三醫書》本。

鬁串

病名。瘰鬁之一種。馬刀挾癭的俗稱。日本·丹波元簡《靈樞識》卷六:“馬刀蛤蠣之屬,癰形似之,挾癭者發於結癭之處,大迎之下,頸側也。二癰一在腋,一在頸,常相連絡,故俗名鬁串。”可參見馬刀挾癭條。

《癘瘍機要》

麻風專著。三卷。明·薛己撰。約刊於16世紀中葉。本書對麻風病的本症、變症、兼症與類症的辨證治療等予以全面闡論和辨析。尤其可貴的是本書收載麻風病治療驗案較多論述病候,條目比較清晰。現有《薛氏醫案》本。

癘瘍風

病名。淺在性皮膚斑剝點狀之病證。《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癘瘍者,有頸邊、胸前、腋下,自然斑剝點相連,色微白而圓,亦有烏色者,亦無痛癢,謂之癘瘍風。”多因風邪搏於皮膚,氣血不和所生。好發於頸側、胸背、腋下等處,色多紫白,斑點群集而相連,可蔓延擴大,或間有癢感,夏重而冬輕。治以外用藥為主,可選密陀僧散外搽,或以雄黃、硫磺、明礬各等份研細末豬脂調勻塗敷。或用烏賊骨磨陳醋搽患處。嚴重者可選內服藥,如烏蛇散用於祛風清熱,燥濕解毒。相當於花斑癬,包括有皮膚異色症者。

癘風自汗盜汗

證名。麻風病人兼見自汗或盜汗出者。出《癘瘍機要》卷上。自汗為氣虛之證,盜汗為血虛之表現。前者當選用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後者治宜當歸六黃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調治。

癘風小便不利

證名。麻風病人兼見小便不利之證候。出《癘瘍機要》上卷。多因癘風用藥偏燥而出現的兼證,治宜滋陰血,方用四物湯加味。若見小便頻數而短黃者,則應以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二冬、五味子等以滋化源之品。

癘風頭目眩暈

證名。麻風病人兼頭目眩暈之證。出《癘瘍機要》上卷。多因肝腎陰虛所併發之兼證。若證見脾肺氣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若證見肝腎陰虛者,則應內服六味地黃丸;若因陽虛所致者,可用八味地黃丸,若肝經濕熱盛者,則應內服柴胡清肝散。

癘風痰喘

證名。麻風病人兼見喘咳之證者。出《癘瘍機要》卷上。證見癘風患者因肺經氣虛為風熱邪氣所襲而發者。若肺氣虛而喘咳者用六君子湯加味內服。若肺有熱之咳喘者可用瀉白散內服。若證見命門火衰而脾肺兩虛之咳喘者,則應以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

癘風身起疙瘩

證名。麻風病人兼見遍身疙瘩之證候。出《癘瘍機要》卷上。身起疙瘩之非麻風瘤型者,若疙瘩之兼見於上身者,宜服醉仙散;兼見於下體者,宜用再造散;遍於全身者,治宜必勝散。遍體疙瘩或隱疹瘙癢者,治宜服羌活當歸散。若因疙瘩瘙癢被搔破而膿水淋漓者,多有全身之寒熱往來,當以八珍散加丹皮、柴胡之品治療之。若兼見氣血兩虛而不能外榮之證候者,則可用人參養榮湯治之。

癘風衄血吐血

證名。麻風病人兼見衄血、吐血之併發證者。出《癘瘍機要》卷上。多因氣血兩虛而致者。若偏於血虛者治以四物湯加參術之品;若偏於氣虛者治以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之品;若腎虛之證所致,則重用六味地黃丸;若肺胃熱盛之衄血、吐血者,則應以犀角地黃湯為主方。

癘風口眼?斜

證名。系指癘風病人又兼有口眼?斜,手足抽搐的病證。出《癘瘍機要》卷三。本病多因肝經血虛風熱所致,治宜滋補肝腎,方用加味逍遙散等。

癘風二便下血

證名。麻風病人大小便出血之證。見《外科證治準繩》卷五。證見癘風病人因氣虛而致便血、尿血等兼症。除辨證治療癘風外,宜用四君子湯加升麻、當歸以補其氣;若屬元氣下陷而二便下血者,可兼服補中益氣湯;若屬腎者可用六味地黃丸。

癘風大便不通

證名。麻風病人兼大便不通之證。出《癘瘍機要》卷上。證見癘風病人因血虛內熱澀滯而兼有便秘結不通者。治宜生血潤燥,內服四物湯加麥冬、天門冬、五味子之屬;若因燥熱之藥引起便結者,則應撤藥改服四物湯加連翹、甘草等以清熱生血。或因大腸燥熱而便結不通者,可用豬膽汁灌腸,或其他導之。

癘風齒痛

病名。系指癘風患者兼有牙齦潰爛、疼痛的病證。本病多由癘風邪毒侵襲胃所致。若惡寒喜熱者,屬胃虛。治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若惡熱喜寒者,屬胃火,治用清胃散加減。

癘風病痙

病證名。麻風病人兼見病痙之證候。出《癘瘍機要》卷上。該證之兼見者,多因內虛複亡傷津液,血虛使筋失所養而成。若證見頸項強直、口噤、腰脊過伸等痙病證候,治宜大補氣血之劑,方選八味地黃或十全大補之品。

癘風

病名。麻風病之一種類型。《素問·風論》:“癘者,有榮氣熱附,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又名冥病,大風,癩病,大風惡疾,癘瘍,大麻風,麻風,風癩,血風。《五十二病方》:“冥(螟)病方:冥者,蟲,所齧穿者,其所發無恒處,或在鼻,或在口旁,或齒齦,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斷……”多因形體素虛,為暴癘風毒之邪氣所襲,邪毒滯著肌膚而發,或因接觸患者之邪毒而傳染。初起者患部有麻木不仁感,繼則發現丘疹紅斑,漸腫而破潰,無膿汁,久則可蔓延全身,嚴重者出現眉毛脫落,鼻柱倒陷,目損唇裂,甚則足底穿潰等。或面若獅貌。治宜祛風化濕,活血殺蟲。初始可選保安化靈丹內服發汗,後可改用神應消風散,或有飲用蝮蛇酒者。若久病體虛可選補益之劑,或可兼服何首烏酒。外治可選用苦參湯溫洗潰瘍局部,並洗後塗敷狼毒糊劑。發現確診者,即應予以隔離治療。

①即癘氣。又稱疫癘之氣、毒氣、異氣、戾氣或雜氣。為具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厲大至,民善暴死。”

②指某些烈性傳染病。

③專指麻風病。與癩同。《素問·風論》:“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素問·脈要精微論》:“脈風成為癘。”王冰注:“然此則癩也。”

戾氣

病因學名詞。見《溫疫論》。又名癘氣、疫癘之氣、毒氣、異氣、乖戾之氣、雜氣。指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是溫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戾氣有多種,某一特異的戾氣可引起相應的疾患。通過空氣傳染或直接接觸傳染,既可散發,又可成流行之疫。《諸病源候論》卷十:“人感乘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

戾(lì利)

①身體屈曲。《說文解字·犬部》:“戾,曲也,從犬出戶下。犬出戶下為戾者,身曲戾也。”《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②戾氣的簡稱。詳該條。

瀝血腰痛

病證名。腰痛之一。又名瘀血腰痛、血瘀腰痛。《證治要訣·諸痛門》:“腰痛如鋸刀所刺,大便黑,小便赤黃或黑,由血滯腰間,名瀝血腰痛。”證見腰痛,痛有定處,日輕夜重,脈澀。治宜活血化瘀以止痛,用調營活絡飲、桃紅四物湯、複元通氣散等方,或桃仁酒調黑神散。

瀝青瘡

病名。因接觸瀝青而致的瘡瘍。現代病名。因過敏體質,遇瀝青之火毒熱氣接觸肌膚而發。以顏面、頸項、手指、前臂等暴露部位為多見,證見初起者為光亮之紅斑,乾燥灼熱,疼痛瘙癢,繼則腫脹,漸起丘疹水泡,嚴重者水泡破裂,糜爛滲黃水汁。如浸及粘膜、損目、可見白睛變紅,目腫羞明流淚,視力模糊。或伴有全身乏力,頭痛頭暈,寒熱等。少數患者可反復發作,肌膚粗糙,色呈棕黑者,所生丘疹或黑頭粉刺,或併發為多發性癤病,纏綿時日。治宜清熱解毒,涼血利濕之劑。內服清瘟敗毒飲之類。外治可敷貼清涼膏,或用清熱解毒之蒲公英、野菊花等煎湯濕敷。爛者可選用青黛散以麻油調塗。

瀝漿生

產科學名詞。又名瀝胞生、瀝漿產。相當於胎膜早破。《胎產心法》:“有瀝漿生,其漿流一二日不產,俟流漿漸少方生。倘漿來過多,恐胞幹難產。”其治療,若此期妊娠在28周以下,胎兒很小,存活率低,需儘快終止妊娠,可中西醫結合處理。若妊娠28周以上,應力爭維持到妊娠33周或以上分娩;若妊娠33-35周者,注意保持外陰清潔,並等待2-3天;均可用人參、當歸煎服以助血氣,不能單純用催生耗氣之藥。若妊娠36周以上,以儘快結束分娩為宜。

瀝漿產

產科學名詞。見清·寄湘漁父《達生保赤編》。即瀝漿生。詳該條。

瀝胞生

產科學名詞。即瀝漿生。清·亟齋居士《胎產問答》:“瀝漿生,又名瀝胞生。”詳瀝漿生條。

利藥

中藥學名詞。指具有通利大小便及活血祛瘀功效的藥物。《素問·繆刺論》:“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

利水通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治療下焦濕熱所致淋證的方法。症見尿頻澀痛,淋瀝不暢或癃閉不通,小腹脹滿,口燥咽幹,舌紅苔黃,脈數實等。常用八正散、石葦散等。用瞿麥、萹蓄、滑石、木通、車前草、石葦、海金砂、金錢草等藥。

利濕

治療學術語。指用利水滲濕藥使濕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適用於水濕壅盛所致的癃閉、淋濁、水腫等證。有淡滲利濕,溫陽利濕,滋陰利濕,清濕利濕,清熱利濕,溫腎利水等法。

利竅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

①通利下竅,即通利大小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濁陰出下竅。”如下焦濕熱或津液枯燥所引起的二便不通,用清熱利濕或潤下藥。

②同開竅。詳該條。

利尿穴

經穴別名。別名止瀉、血清、關元上。在腹中線,當臍下2.5寸處。或於神闕與曲骨穴連線之中點取穴。主治尿瀦留,腹痛,腹瀉,痢疾,血尿,淋病,腎炎等。直刺1-1.5寸。

利機

經穴別名。所指有二:

①出《針灸甲乙經》。即石門。見該條。

②出《針灸甲乙經》。即會陽。參見該條。

①通暢。《靈樞·病本》:“大小便不利。”

②腹瀉下利。《素問·五常政大論》:“其病吐利。”

③益處。《素問·髒氣法時論》:“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④調和。《素問·調經論》:“按而致之,刺而利之。”

⑤靈便自如。《靈樞·決氣》:“骨屬伸曲不利。”

⑥使通利。《靈樞·本髒》:“經脈者……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⑦銳利。《靈樞·九針十二原》:“長針者,鋒利身薄。”⑧順利,引申為中。指方證相合。《溫病條辨·凡例》:“古人有方即有法,故取攜自如,無投不利。”

立法處方

診斷學術語。是辨證論治過程的重要一環。通過辨證,確定為某種病證後,根據其病因病機和臟腑所屬,訂立治療原則(立法),並據以選用方藥(處方)。如風溫病初起,邪在肺衛,乃立辛涼解表之法,處以辛涼之劑銀翹散,隨證加減。

立遲

五遲之一。小兒周歲,仍遲遲不能站立。由於肝腎虛弱,或哺養不當,影響筋骨的發育,以致膝脛軟弱無力,不能自立。治宜滋補肝腎,用六味地黃丸加枸杞、鹿角膠、當歸、白芍之類,日常生活則須加強營養。

厲癰

病名。發於足小趾之嚴重感染。出《靈樞·癰疽》。又名厲疽。多因足三陽經之濕熱下注,或因足三陰經之虧損而致者,本病多發於足小趾之側。證見:初起紅腫疼痛,膿成已潰,色黃質稠者屬濕熱偏盛為順;若初起色黯,疼痛輕微,不易成膿,或雖膿成,潰膿清稀,屬陰氣凝結為逆,治難獲效。治宜慎重施治。初發者宜選仙方活命飲消之,外用隔蒜灸。若膿成將潰,則宜內服人參養榮湯,或陰證明顯者選桂附地黃丸兼用,以壯脾補腎滋水。外用桑柴烘法,以行鬱滯而助陽。若潰後亦當視膿汁等證候而施治。

厲虱

病證名。虱寄生於人體之嚴重者。見《外科證治全生集》卷四。該書描述:“臥時忽渾身虱出,致血肉俱壞,每宿漸多,癢痛不可言狀。”其治首先必須個人衛生清潔,今已罕見。

厲兌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井(金)穴。在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布有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和趾背動、靜脈形成的趾背動、靜脈網。主治面腫,口?,齒痛,鼻衄,咽喉腫痛,心腹脹滿,胃脘疼痛,熱病,多夢等。斜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①音利(lì)。疫病。《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民乃厲”,“厲大至”。

②音賴(lài)。古通癩,即癩病。亦即癘,麻風。《素問·風論》:“癘者,有榮氣熱(月付),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所述的症狀與麻風類似。

曆匘

病名。《釋名》:“曆匘,匘從耳鼻中出,歷歷然也。”畢沅注:“此病名曆匘,耳字凝衍,匘止從鼻中出,與耳無涉。”王先謙注:“此鼻淵症也。”按匘古腦字。本病總由風寒凝入腦戶與太陽濕熱交蒸乃成。初起應清熱、宣肺、開竅,用防風散或辛夷散加減。久病應從虛治之,可用加味逍遙散等加減。詳見鼻淵條。

曆節風

病名。短氣自汗出,曆節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聖濟總錄》卷十:“曆節風者,由血氣衰弱,為風寒所侵,血氣凝澀,不得流通關節,諸筋無以滋養,真邪相搏,所曆之節,悉皆疼痛,故為曆節風也。痛甚則使人短氣汗出,肢節不可屈伸。”

曆節

病名。出《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又名白虎風、痛風。詳見曆節風、痛風條。

曆瘠疳瘧

古病名。出《顱囟經》。又名鎖腸疳。指小兒瘧疾發作無時,口噤,咬牙作聲的病證。

醴泉

養生術語。謂口中津液。《黃庭內景經·口為章第三》務成子注:“口中津液……一名醴泉。”《醫心方》卷二七“用氣第四”:“唾者湊為醴泉。”

理中

治療學術語。指調理中焦脾胃的治法。多指中焦脾胃虛寒證,症見自利不渴、嘔吐、腹痛等,用理中湯溫中祛寒。

《理瀹駢文摘要》

外治法專著。又名《理瀹駢文二十一種膏藥》。二卷。輯人不詳。刊於1875年。本書摘取吳尚先《理瀹駢文》一書中的21個膏藥方(附糝藥方27種,初錄驗方10餘首)編成。上卷述各方的治療病證;下卷記各方的配製方法。後又有將此二卷本合刊為一卷者,改名《理瀹外治方要》。現存多種清刻本。

《理瀹駢文》

外治法專著。一名《外治醫說》。一冊,不分卷。清·吳尚先撰。刊於1870年。本書正文系以駢文體寫成,並聯系《子華子》一書所說“醫者理也,藥者瀹也”的涵義,故以《理瀹駢文》為書名。這是一部以內科理法方藥的理論依據而又以膏藥為主的外治法專書。卷首總論外治之法。正文部分則分別論述了傷寒、中風、痹症等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病症的外治方並詳加注文闡述,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外治法。書末附常用外治膏藥方的配方與制法,並附《治心病方》一文。全書以記述常見病、多發病為主,治法多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便於推廣。除膏藥外,本書還記載了敷貼法、熨法、洗法、熏法、照法、拭法、浴法、溻法、吸入法、取嚏法、灌導法、火罐法、割治法等。由於作者本人是外治法卓越的實踐家,其所收選的治法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價值,所以此書為外治專著中影響較大的一種。但本書存在綱目不清,缺乏條理的缺點。書中也摻雜了一些糟粕性內容。現存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理血

治療學術語。指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補血、涼血、溫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詳各條。

理虛元鑒

虛勞(結核病)治療專書。二卷。明·汪綺石撰。約刊於17世紀。書中提出治療虛勞有“三本”和“二統”。即虛勞病與肺、脾、腎三髒關係密切,並分為陽虛與陰虛二種類型的理論。卷上介紹虛勞的診斷、病原及各種症候的辨證治療;卷下記述虛勞方劑及其藥物應用等。汪氏治虛勞,陰虛主清金保肺,陽虛主建中扶脾。對虛勞的辨證、審脈、立法、處方均有獨到之處。現存乾隆等清刻本、《中國醫學大成》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理氣

治法之一。即調理氣機,調整臟腑功能,用於治療氣病的方法。常用具有行氣解鬱、降氣調中、補中益氣作用的藥物,治療氣滯、氣逆、氣虛。氣虛宜補,氣滯宜疏,氣逆宜降,故又分補中益氣、疏鬱理氣、和胃理氣、降逆下氣等。詳各條。

理筋手法

骨傷科外治法。該法可用於因扭挫傷所致的筋絡扭曲及翻轉攣縮等症之治療。具有舒筋活絡,通經活血之功效。其基本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揉法、捏法、推法、拿法、提法、抖法、彈法等。詳見各條。

理筋

推拿手法名。見《中醫正骨經驗概述》。用手指順著筋脈緩緩地進行按壓推移,反復多次。有舒理筋脈、暢通氣血等作用。

理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縷法。見《外科中醫按摩療法》。用手握肢體,然後一松一緊,自上而下循序移動。多用於四肢部。有理順筋脈的作用。

①道理,法則。《素問·寶命全角論》:“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

②皮膚:皮膚紋理。《素問·長刺節論》:“病風……先刺諸分理絡脈。”《靈樞·五變》:“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

裏證出表

病因病理學術語。又稱裏邪出表。指病邪從裏透達於外。多因治療護理得當,機體抗邪能力增強所致,表明邪有出路,病情好轉。例如內熱煩躁,咳逆胸悶,繼而發熱汗出,皮膚痧疹逐漸透露,煩躁減輕,即為裏證出表。

裏證

證名。八綱之一。邪入臟腑、血脈、骨髓等所出現的證候。《景嶽全書·傳忠錄》:“裏證者,病之在內在髒也。凡病自內生,則或因七情,或因勞倦,或因飲食所傷,或為酒色所困,皆為裏證。”裏證有寒、熱、虛、實之分,詳見裏寒證、裏熱證、裏虛證、裏實證條。

裏懸旗風

病名。系指牙根內紅腫如蜒蝣樣的病證。又稱內懸(疒^其)。《重樓玉鑰》卷上:“懸(疒^其)風……起生牙根內,為裏懸(疒^其)。”詳懸(疒^其)風條。

裏虛證

證名。臟腑陰陽氣血虛衰所出現的證候。《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尺中脈微,此裏虛。”《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裏虛也。”證見少氣懶言,心悸神疲,頭暈耳鳴,食少肢倦,舌淡嫩,脈虛弱等。裏虛證有陰、陽、氣、血之分,治宜補陰、補陽、益氣、養血等法。參見裏證、虛證條。

裏水

病名。

①水腫病之一。由水氣內盛所致。《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治用越婢加術湯、甘草麻黃湯。黃腫,《脈經》作“洪腫”。

②十水之一。《中藏經·論水腫脈證》:“裏水者,其根在小腸,其狀先從小腹脹而不腫,漸漸而腫也。”參見十水條。

裏實證

證名。亦稱內實證。

①外邪化熱入裏,結於胃腸所出現的證候。證見壯熱煩渴、腹痛便秘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②停痰、瘀血、食滯、蟲積等所致的證候。《景嶽全書·傳忠錄》:“裏實者,或為喘為滿,或懊憹不寧,或躁煩不眠,或氣血積聚結滯腹中不散,或寒邪熱毒深留臟腑之間。”治宜根據證候相應採用祛痰、理氣、活血、消食導滯、殺蟲等法。參見實證、內實條。

裏熱證

證名。邪熱熾盛的裏證。多因病邪內傳或臟腑積熱所致。證見身熱汗多,渴欲引飲,心煩口苦,小溲短赤刺痛,舌紅苔黃,脈洪數或弦數。《景嶽全書》卷一:“熱在裏者,為瞀悶脹滿,為煩渴喘結,或急叫吼,或躁擾狂越。”治宜清熱瀉火為主,可選用白虎湯、承氣湯、大柴胡湯。參見陽明經證條。

裏熱不得臥

病證名。由三陽失於解表,邪熱傳裏所致的不寐症。裏熱不得臥之症,如兼見身熱汗出,渴而引飲,小便不利,為太陽經裏熱,用五苓散、木通羌活湯;如兼見煩渴消水,口燥唇焦,大便堅結,為陽明經裏熱,用白虎湯,有下證者用承氣湯下之;如兼見寒熱口苦,脅痛幹嘔,為少陽經裏熱也,用黃芩湯。參見不寐條。

裏內庭

經外穴名。見《中國針灸學》。在足底,當第二、三趾骨間,與內庭穴相對處。主治足趾疼痛,小兒驚風,癲癇,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裏急後重

證名。腹痛窘迫,時時欲瀉,肛門重墜,便出不爽之證。為痢疾主證之一。出《難經·第五十七難》。《景嶽全書·雜證謨》:“凡裏急後重者,病在廣腸最下之處,而其病本,則不在廣腸,而在脾腎。凡熱痢、寒痢、虛痢皆有之,不得盡以為熱也。蓋中焦有熱,則熱邪下迫中焦;有寒,則寒邪下迫脾腎;氣虛則氣陷下迫。欲治此者,但當察其所因,以治脾腎之本。”參見痢疾條。

裏急

病狀名。腹中拘急疼痛。見《素問·五常政大論》等篇。

裏喉癰

病名。系指喉關裏部喉癰。多由肺胃熱蘊,痰火邪毒上沖咽喉所致。治宜疏毒解毒,瀉火消腫。用清咽利膈湯加減。或含化六神丸。膿熟時以刀針於高腫處刺破排膿。外吹冰硼散。本病類今之咽後壁膿腫、咽旁膿腫等。

裏寒證

證名。指傷寒陰證,即中寒。《醫學心悟·傷寒主治四字論》:“何謂裏寒?凡傷寒不由陽經傳入而直入陰經,手足厥冷,脈微細,下利清穀者,名曰中寒。”太陰病理中湯證,少陰病四逆湯證,厥陰病當歸四逆湯證,皆屬裏寒證。又指慢性病的臟腑內寒證,證見脘腹冷痛,嘔吐清水,大便溏泄,小便清長,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潤,脈沉遲或微細等,治宜溫中祛寒,方用附子理中湯、吳茱萸湯等。參見寒證條。

裏寒格熱

病證名。

①上有熱,下有寒,下寒格拒上熱,陰陽失調。症見胸中煩熱,頻欲嘔吐的上熱證,又見腹痛喜暖,大便溏泄的下寒證。《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②同陰盛格陽。詳該條。

李宗源

清代醫家。字一亭,廣東羅定縣人。生平欠詳,嘗著《醫綱提要》八卷,內附《延年各術》(又名《百壽圖》),有刊本行世。

李子豫

晉代醫生。裏居欠詳,業醫,善治心腹痛疾。嘗治豫州刺史許永之弟心腹痛凡十餘年,以“八毒赤丸”治之而愈,人稱譽之。

李子毅

清代醫家。字慶申,湖北蘄水縣人。對痰症有專門研究,分其為二類,輕者為痰子,重者曰瘰鬁,遂著《痰瘰法門》,並附有醫案。

李子建

宋代醫家。履貫欠詳,以祖及父先後歿於傷寒,遂矢志習醫,精勤不輟,讀書八年,後有所悟,於傷寒之脈證用藥,陰陽經絡,均有心得。乃著書名《傷寒十勸》,未見行世。

李柱國

漢代醫家。履貫未詳。曾於漢成帝時任御醫,參與校訂醫經、經方,計醫經七家共二百十六卷,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另有神仙家(養生)。史家認為系我國校勘醫書之第一人。

李仲南

元代醫家。一作中南。居棲碧,而號棲碧山中人。嘗學習丹術,並研習方脈,意在奉養母親,使能享高壽。後彙集古代醫書精萃,著成《錫類鈐方》二十二卷,此書得其友人孫允賢相助而成。書中主要論述外感、內傷,以及外證、正骨之術,類之以脈、病、因、證、治五類,並附有圖。書成,其母已辭世。李氏茹痛而更其名曰《永類鈐方》。

《李中梓醫案》

醫案著作。明·李中梓撰。本書共收醫案50多則,不分門類,不立標題,大多為內科雜病疑難治案。書中體現出李氏長於脈診和辨證,處方靈活,案語明晰。初未刊行,後收入李延昰《脈訣匯辨》中。

李中梓

明代醫家。字土材,號念莪,盡凡居士。其父李尚袞為兵部主事。初習舉子業,後因多病而自學並攻研醫學,讀書無數,尤注重張仲景、張元素之學。積五十年之經驗,治病無不中,常有奇效。與明代名家如王肯堂、秦昌遇、喻嘉言等交善。其著作多為初學者所喜愛,計有《內經知要》二卷、《醫宗必讀》十卷、《診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及《病機沙篆》,後三種曾合為《士材三書》。另有《藥性解》、《傷寒括要》、《頤生微論》等,郭佩蘭嘗得其傳授。

李中立

明代醫家。字土強,號正字,雍丘(今河南杞縣)人。精於醫,尤對本草有深刻研究,嘗著《本草原始》十二卷,並有附圖。對藥物之生態、性味、採收季節、藥材之特徵等,多所研究,其附圖多據原物寫生繪成,有實用價值。

李中和

清代醫生。字喜然,江西永豐人。其用藥多奇效,治人甚眾,人譽其為“叔和重生”。

李贄

明代哲學家、文人(1527-1602年)。知醫,晉江(今屬福建)人。回族。因對理學公開抨擊而受彈劾,後卒於獄中。著《養生醍醐》,現有刊本行世。

李知先

南宋醫家。字元象,號雙鐘處士,隴西(今屬甘肅)人。平常對《傷寒論》頗有研究,嘗以歌括形式論述《南陽活人書》,一證一歌或二、三歌不等,寫成《南陽活人書括》,行於世。

李枝源

清代醫家。字天和,號春江,上海縣人。精研仲景之書,頗有心得,認為醫道無出其右者,著《醫學指要》,未見行世。

李振

清代醫生。字顯臣,履貫欠詳,嘗任太醫院八品吏目。

李昭明

唐代(?)人,嘗著《嵩臺集》三卷,未見行世。

李則星

清代醫生。山西臨晉縣人。精於《易》理,亦通醫術,兼善巫術,凡治病多應手而愈。

李元忠

南北朝時期北齊官吏。趙郡柏仁(今屬河北)人。知醫。嘗官至驃騎大將軍、中書令、晉陽縣伯。嘗因母病而留心醫藥,研習多年,精其術。性仁恕,凡有疾者,求之無不應。

李元馨

現代醫生(1893-1982年)。江西臨川人。家為世醫。元馨繼承家業而精於醫,行醫六十餘年,譽滿全江西,為省內名賢之一。先後任中國科學院江西分院研究員,江西省中西醫學理事等多種職務,並任過江西省多屆人民代表。

李元孫

南北朝時期北魏醫生。館陶(今屬山東)人。其父李亮,系當時名醫,元孫醫術雖不及乃父,後以有功於朝而拜奉朝請。

李元卿

五代時後唐醫生。通醫藥及經史,善醫藥,曾隱居廬山。有濟人心,來求醫者門庭若市。

李元基

清代醫生。廣東龍門人。精於外科,嘗治一婦人墜樓破頭顱,氣幾絕。元基灌之以藥,繼而外敷生藥,數日而愈。又一人入山誤為機弩所傷,元基敷之以藥,愈其踝傷。其治病多類此。

李元恭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集秘方》一卷,未見行世。

李元

元代醫生。字善長,居滕(今屬山東)人。其父李浩為名醫,李元曾隨軍西征萬餘裏,並被叛王所俘,後脫歸,並覲見世祖。世祖嘉之,令掌禦藥局,後遷大中大夫。

李豫亨

明代醫家。雲間(今屬江蘇)人。其生平久詳,諳養生術,著有《推蓬寤語》一書,現有節錄本行世。

李雨村

清代醫家。字萬春·鶴齡。山西清源縣人。嘗著《醫易引端》。

李用成

宋代醫生。裏貫欠詳,醫術頗高,嘗任小方脈醫官,並治仁宗公主之夾驚傷寒症,經調治而愈。仁宗賜以禁中神醫之稱。

李滎

明代醫家。字嵐溪,號樵陽子。裏貫欠詳,有醫名,深明醫理。嘗輯刻《心印紺珠經》行世。另又著《閨門寶鑒》、《博愛心覽撮要》,合稱《二難產寶》,現有多種刻本行世。

李逸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輯有《集驗背疽方》一卷,未見行世。

李藥師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於眼科頗多研究,嘗著《金镵秘論》十二卷行世。

李旸

明代醫生。晉江(今屬福建)人。初習儒,後因獲異人傳授,而精於歧黃術,其醫術高明,求診者盈門,全活亦眾。

李言聞

明代醫家。字子鬱,號月池,湖北蘄春人。為李時珍之父,為邑中名醫,嘗任太醫院吏目。其著作有《四診發明》、《痘疹證治》,均未見行世。並有增補崔嘉產《脈學舉要》一書,又有《蘄艾傳》、《人參傳》等行於世。

李言少

宋代(?)醫家。履貫未詳,嘗著《嬰孩病源論》一卷,已佚。

李迅

南宋醫家。字嗣立,泉州(今屬福建)人。嘗官至大理評事,以醫知名,於外證尤有心得,常出奇制勝,人皆稱之。撰有《集驗背疽方》一卷,有刊本行於世。

李珣

五代時醫家(907-960年)。字德潤,梓州(今屬四川)人。本波斯之祖籍,於隋代來華,入唐後改姓李。頗愛文學,後亦好醫學,尤精本草。專門收集由國外輸入之藥物,編成《海藥本草》,載入海桐皮、天竺桂、沒藥等外來藥。原書早佚,受到後世醫家尊重而予以摘錄,《證類本草》、《本草綱目》均有佚文。

李學川

清代醫家。字三源,號鄧尉山人,江蘇吳縣人。嘗著《針灸逢源》六卷,現有刻本行世。

李暄

唐代醫家。號青溪子,裏籍欠詳。《唐書·藝文志》等載其著有《嶺南腳氣論》、《腳氣方》、《發背論》、《青溪子脈訣》、《青溪子消渴論》、《新撰腳氣論》、《萬病拾遺》等多種著作,惜均佚而未傳。

李緒

清代醫家。字逢州,平陵(今屬山東)人。生平欠詳。嘗著有《醫學臨證舉隅》,刊行於世。

李诇

元代醫生。字孟言,號樗散生。浙江錢塘人。善詩文,兼精醫術,曾於舍陵售藥於“樗亭”,所售皆善藥,人鹹稱讚之。

李信

①宋代醫生。汴(今河南開封)人。嘗任太醫院院判。後因隨高宗南渡,移居杭州。高宗病危時,賜安車入禁中,人稱“李車兒”。

②明代醫生,字用誠。祥符(河南開封)人。出身世醫之家,擅長幼科。嘗因治癒皇子疾而賜以金鐘,故人稱金鐘李氏。醫德高尚,有求之者,無分貴賤、風雨,均親手赴救調治。

李象

明代醫家。字石泉,裏貫欠詳。幼習舉子業,精研易學。後因病而延東陽名醫盧轂庵診治,未逾年疾瘳,象盡得以傳,竟以醫名。後又潛心醫經之研究,並撰著《醫略正誤》,又稱《醫略正誤概論》,刊行於世。

李熙

明代醫家。江西南豐縣人。其生平欠詳,著有《瘢瘕集》,未見傳世。

李錫璋

清代醫生。字藝林,裏籍欠詳,嘗任太醫院候補御醫。

李晞範

元代醫家。江西崇仁縣人。生平欠詳。嘗著有《難經注解》、《脈髓》兩書,但經未見傳世。

《李翁醫記》

醫案著作。清·焦循記述。本書所述多為李炳治癒的治癒的疑難病案,每案闡明病因、病理、立法處方。行文簡捷,語無誇誕。現存四種清刻本,又見《珍本醫書集成》。

李文淵

清代醫家。字靜叔、叔卿,益都(今屬山東)人。因母病及其自身之病,以古方療之,未能救其母之病,因提倡後人需有自擬之方,不可全泥古人,遂撰《得心錄》一卷,其中頗多自製之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其十之八九為自製者。

李文庭

清代醫家。安徽太和人。生平未詳。嘗著《醫法經驗錄》,又名《醫法征驗錄》二卷,現有刊本行世。

李文敏

明代醫家。履貫未詳。嘗著有《經驗藥方》一書,現存於《良方類編》中。

李文來

清代醫家。字昌期,江西婺源縣人。與名醫汪昂交善·故以其《醫方集解》、《本草備要》二書加以合編,並經汪氏本人校正,取名《李氏醫鑒》,現有刻本行世。

李文炳

清代醫家。字煥章,交河(今屬河北)人。嘗任奎文閣典籍。遠法醫經歧黃,近宗經典醫家張仲景。治病每有奇驗,名噪一時。著有《經驗廣集》、《仙拈集》等,現有刊本行於世。

李惟熙

宋代醫生。舒州(今屬安徽)人。博學而善察物理,並以醫為業,喜用事物喻藥物,如說菱開花背。故其性寒;芡開花向陽故其性暖。其喻皆類此,極平易近人。

李圖

清代醫生。靜樂縣(今屬山西)人。貢生。晚年精於醫,為時人稱道。

李廷贊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有《三元延壽書》五卷,未見行世。

李廷昰

明清間醫家(?1628-1721?年)。字期叔、我生,號辰山、寒村。其父李中立,亦諳醫術,叔李中梓,為當時名家。廷昰傳其術,於脈理亦頗有研究,嘗對繆希雍醫學遺稿進行整理。其治病多有奇效,凡有延請者,必前往。李氏與當時名醫喻嘉言、張卿子等有交往,晚年與文人朱彝尊交善,並得其贈書多達數千卷,學問大增。曾校訂賈所學《藥品化義》,認為該書實“一世之指南”。有醫著多種:《脈訣匯辨》十卷、《五運六氣醫案》一卷,《醫學口訣》、《痘疹全書》等。又整理《李中梓醫案》。現《脈訣匯辨》及《李中梓醫案》有刊本行世。

李廷璧

清代醫生。江蘇上海縣人。精於醫術,尤擅長切脈。乾隆間大疫,廷璧以其術濟人。全活甚眾,人稱道之。

李天授

南北朝時期北魏醫生。館陶(今屬山東)人。其父李修為太醫令,天授亦通醫術。

李天培

清代醫生。榆社縣(今屬山西)人。系貢生,以醫為業,精於痘疹,且醫德高尚,無論風雨、山河遠隔,有請必往,全活甚眾。

李天基

清代醫生。字嵩山,興化(今屬江蘇)人。其父李朝光邑中名醫,天基繼其業,亦以醫名。

李天成

①明代醫家。彭水(今屬四川)人。因母病求醫不得,遂決心棄儒學醫,並深研醫術,治癒母病,且以病賑人。著《古今醫方》四卷,未見行世。

②清代醫家。字顯生,浙江蘭溪人。後隨父徙居金山,並繼父業而精於醫。著有《醫驗》二卷,未見行世。

李騰龍

清代醫生。字耀雲,山西長治縣人。為人性情廉介,交遊謹慎,精於醫學,亦兼諳勘輿之術。

李肅

明代醫家。字彥昭,號杏林。江蘇委縣人。童年喪父,嘗從金華名醫趙雲居遊,因趙氏為朱丹溪之門人,李肅盡得其傳,遂以醫名。後被薦為松江府醫學正科。

李斯熾

現代醫家(1892-1979年)。四川成都人。早年習文。於成都府中學堂就讀,後又轉至成都高等師範理化部。後又向名老中醫董稚庵學醫。反對舊政府消滅中醫之舉,積極投入發展中醫之活動。1936年創建四川醫藥改進會,並辦刊《醫學改進月刊》。1949年後,先後任成都市中醫進修班主任、成都市衛生工作者協會副主任委員、成都中醫學院院長;成都市人民代表、四川省政協委員、全國人民代表(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五屆)。從醫從教六十餘年,於中醫經典研究甚深,強調辨證辨病結合,審證精當。所著有《中醫內科雜病研究》、《李斯熾醫案》等。

李壽

宋代醫家。履貫欠詳,與人合著《產後論》一書,未見行世。

李守先

清代醫家。字善述,河南長葛縣人。嘗著《針灸易學》二卷。

李守仁

清代醫生。四川樂山縣人。初攻儒,後以家貧而習醫,醫術高明,求之者接踵。守仁以所得救濟貧病,名噪一時,人皆重之。

李栻

明清間文人。知醫。其履貫欠詳。嘗撰《傷寒述微》三卷,現有刻本行世。

李適

唐德宗皇帝(742-805年)。自撰《貞元集要廣利方》五卷,書中有方五百八十六首。是書未見行世,後世之《醫心方》、《證類本草》等均有引文。

李世則

清代醫生。江蘇句容人。字思若,治病多奇驗,名噪於鄉里。

李世英

南宋醫家。字少穎,號雪岩,鄞(今屬浙江)人。醫術高明,嘗供職為明保義郎權殿司機宜及太醫。行醫五十餘年,用藥多出奇制勝,嘗堅持以附子、雄黃等劑治陰疽症獲效。後將其治療經驗整理成《癰疽辨疑論》,現日本有抄本殘卷。

《李氏醫案》

醫方著作。十卷。清·李文來撰。刊於1686年。編者將汪昂《醫方集解》與《本草備要》重新分類,合為一體,並參考其他有關醫方著作纂集而成此書。書中將疾病分為60餘大類,按病載方,方後釋藥。書後並附用藥加減、治法提綱等。現有康熙等刻本。

李士麟

清代醫家。字孝則,號靜山,浙江海寧人。初攻舉子業,晚年閉門著述,並撰《壽世良方》。又名《集驗方》八卷,現有刻本行世。

李時中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精醫,並以醫名。時有管橓之《保赤全書》,時中予以增補,未見行世。

李時珍

明代醫藥學家(1518-1593年)。字東璧,晚號瀕湖,蘄州(今湖北蘄春)人。父李言聞為當地名醫。時珍幼習儒,年十四時補諸生,後又三試不中。後遂矢志習醫,閉牖十年,不出戶庭,所涉獵群書,搜羅百氏。其所涉及之書有諸子、經文、聲韻、詩文等等,無所不讀。又承父親家技,醫術高明,不僅治癒自幼所患之羸疾,且醫術高明,求醫者盈門。後嘗因愈富順王朱厚焜之疾,被楚王朱英(火僉)聘為奉祠正,掌良醫所。又以治癒世子暴蹶,而受薦入朝,任職太醫院。於此期間得以閱讀民間不易見到之醫著及其他著作。時珍鑒於歷代本草中舛謬不少,遂決心重新編修,考歷代各類著作八百多種,凡二十七年而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分十六部六十二類,計收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者三百七十四種。全書分部為綱,分類為目;正目為綱,釋名為目;物以類從,目隨綱舉。每藥之下列釋名、集解、辨疑、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興凡所引資料,則皆注其出處。其中編列之序,系從微至巨,從賤至貴,體現了生物進化的原則。其書著成後,數百年來,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不僅傳到其他國家,且被譯成多種文字版本。國內翻印版本之多,也是醫藥書中所罕見。至今研究李時珍及其著作者,乃不絕如縷。除此以外,時珍尚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均有刊本行世。另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等多種。均佚。

李師聖

宋代官吏。濮陽(今屬河南)人。嘗獲國醫博士之《產論》計二十卷,作者佚名。此書有論而無方,李氏遂以該書由郭稽中加入附方,成《產育寶慶集》一卷行世。

李盛春

明代醫家。履貫未詳,初業儒,後又通醫。素宗《黃帝內經》、張仲景,對其近世之醫家陶節庵、薛立齋之學,亦多采摭,著成《治傷寒全書研悅》,另有《脈理原始》、《病機要旨》、《胤嗣全方》、《小兒形證研悅》等多種。以上各書國內未見行世。

李慎修

清代官吏。知醫。字思永,號晉山,山東章丘縣人。為康熙壬辰(1712年)進士,歷任官至內閣中書、杭州知府、刑部郎中、江西監察禦史。嘗著《檢驗說》等書,未見行世。

李審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未詳,嘗撰《頤神論》,系養生著作,未見行世。

李涉

唐代醫家。自號清溪子,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嘗官至太學博士,並著有《傷寒方論》二十卷,未見行世。

李少琳

清代醫生。江蘇蘇州人。後隨其祖移居寶山。醫術高明,以醫為業,門庭若市,子亦承其業。

李少君

西漢人。裏居欠詳,武帝時宣揚服食,企求長生。又與董仲舒過往甚密,董有體枯氣少之痼疾,李為之調治而愈。

李上交

宋代醫家,生平裏居欠詳。嘗著有《紫先生脈訣》一卷,未見梓行。

李如龍

清代醫生。江蘇上海縣人。為監生,兼通醫術,有醫名。

李溶

清代醫家。字千右,河南西華縣人。其父正本(字起生)精醫術,溶承其學,亦精通醫道,於傷寒學尤有研究。嘗撰《傷寒指南》,全書對傷寒證條分縷析,詳論證情,十二經見證,每證之後皆附方劑,除張仲景之原方外,又采金元名家之方劑附之,闡述方義,為初學者所推重。

李日普

南宋醫家。溧陽(今屬江蘇)人。生平欠詳。所著有《續附經驗奇方》一書,現有刊本行世。

李仁仲

宋代醫家。履貫欠詳,醫名揚於京師。

李荃

唐代人。號少室山達觀子,履貫欠詳。《醫學入門》載,荃於嵩山虎口岩之石壁中得《黃帝素問陰符經》,惜此書不傳。

李璆

宋代醫家。字西美,大樑(今河南開封)人。嘗任陳州教授,徽猷閣直學士。嘗於戶部侍郎張致遠合輯《瘴論》二卷,是為我國較早之瘴論專書。原書早佚,元代醫僧繼洪在纂集《嶺南衛生方》時,嘗輯用其部分佚文。

李瓊超

清代醫家。四川合江人。生平欠詳,嘗有《增輯急救方》,刊行於世。

李慶嗣

金代醫家。洺(今屬河北)人。初習儒,後改學醫,竟精於醫。嘗於大疫間攜藥及米分發病家,全活無數,頗受稱讚。嘗著《傷寒纂類》四卷、《攻證活人書》三卷、《針經》一卷、《醫學啟元》等,均未見行世。

李虔縱

唐代醫家。洛州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精通醫術,並於武後時任侍御醫。與當時名醫張文仲、韋慈藏等人齊名,稱三大名醫。

李玘

明代醫生。山西高明縣人。以醫名,後又研究圖緯之學,服氣之術。晚年尚有養生著作,未見傳世。

李彭齡

清代醫生。山西曲沃人。其父李兆鼇,為邑中名醫。彭齡自幼受家庭薰染,亦繼父業,竟成高手,時有“國手”之稱。

李彭

清代醫生。字永年,山西壺關人。事親至孝,因母病足疾,久治不愈,遂究心醫學,竟精於醫。凡有請者,皆一心赴救,從不計資財。

李佩華

清代醫生。字子實,山西長治人。自幼攻讀詩書,有志於濟人,遂專攻醫學,竟精於醫,活人甚眾。

李培癢

清代醫生。履貫欠詳,嘗任太醫院九品醫士,兼東藥房值宿供奉官。

李培卿

近代醫家(1865-1947年)。字懷德,上海人。後徙居嘉定縣。於22歲時以陳慕蘭為師,鑽研《內經》、金元四大家之說,針灸術並尊竇漢卿、楊繼洲等家。擅長針術,懸壺於嘉定、江浙一帶。診病重脈,兼顧脾胃。又好用長針,中年重用溫針,並提出於夏季伏天施針灸治法,發明“伏針”、“伏灸”術。由其後代整理之《針灸科李培卿學術經驗》,概述其學術成就。

李寧

宋代醫生。敷水(今陝西華陰)人。精於醫術,擅攝生。嘗應召治萬安太后病,未至而太后已崩。仍頗受朝庭之重視。

李能謙

清代醫生。字光瑞,又字啟贊,安徽黟縣人。世醫出身,其父李壽昌以醫名。能謙繼承家學,並能靈活機變,不泥於古人,每獲奇效,曾為曾國藩診治獲效。其子孫數人,俱以醫名。

李苗

清代醫生。字碩田,山西平陸人。嘗為貢生,事母至孝,故又精於醫理。邑人皆善之。

李密

南北朝時期醫家。字希雍,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嘗官至殿中尚書濟州刺史等。事母至孝,後母病多方延醫調治未愈。乃自行研習醫經,針藥並用,母病得愈。後撰《藥錄》二卷,已佚。

李懋

明代醫生。字思勉,蘇州府(今江蘇蘇州)人。與劉毓均受學於盛寅而同為名醫,後征為御醫。

李樓

明代醫家。字小山,祈門(今屬安徽)人。精於醫道,對奇疾怪症,尤有研究。嘗輯《奇疾怪症》一冊,收集罕見怪症四十九則,意在使醫者臨證知所適從。現有抄本行世。

《李濂醫史》

醫史著作。原名《醫史》十卷。明·李濂撰。刊於1513年。本書編錄了明代以前的名醫共72人的傳記,其中卷一-五從歷代史書(包括《左傳》、《史記》以下至《元史》)中輯錄醫家列傳;卷六-十作者參考有關文獻,補寫了張仲景、王叔和等一些古代醫家的傳記。現存明正德刻本。

李濂

明代醫家(1488-1566年)。字川父,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嘗中進士而授沔陽知州,後遷寧波同知、山西僉事,後罷歸。有文才,罷歸後更努力於學,居裏中四十餘年,益留心著述。嘗收集歷代醫家事跡,著《醫史》十卷,其前五卷系錄自《左傳》、《史記》以迄於金元之李杲,共收醫家五十五人之醫療事蹟。又為張機、王熙、王冰、王履、戴元禮、葛應雷等醫家補寫傳記。另有諸家文集起自張擴至張養正共十人,亦加收入,共錄醫家七十一人。此乃我國最早醫史人物傳記之專著。此書現有注釋排印本出版。

李立之

宋代醫生。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精兒科。嘗治一小兒音喑,令將小兒裹衾擲地下,小兒驚而啼,遂有聲。其治病皆類此。

李可大

明代醫生。字汝化,河南杞縣人。初習儒,後因母病而自為醫,攻讀鑽研,果為名醫。治病多奇中,嘗治一虛痢,以人參、五靈脂共入藥,論者以為二物相畏,而可大則以相畏之後尚可相使,用之果愈。其治皆類此。

李景濂

明清間醫生。字亦周,浙江鄞縣人。自幼失怙,隨繼母生活,且事之甚孝,為明代諸生,入清始為醫,有醫名。

李景福

清代醫生。字益三,履貫欠詳,嘗於太醫院任八品吏目,兼上藥房值宿供奉官。

李絳

唐代官吏(764-830年)。知醫,字深之,贊皇(今屬河北)人。嘗官至尚書左僕射、趙郡公等。後死於兵變。平生好醫,公餘編集《兵部手集方》三卷,未見行世。

李嘉應

清代醫生。字元長,安徽望江人。嘗入太醫院任醫士,後又擢升為太醫院吏目,其治病醫術精明,效應明顯。

李繼皋

唐代(?)醫家。履貫欠詳。《新唐書·藝文志》載其著有《南行方》三卷,未見行世。

李繼昌

現代醫家(1879-1982年)。字文楨,雲南昆明人。其先祖原為南匯(今屬上海市)人,後於明末避亂入滇,並定居。繼昌受家庭薰染,隨父學醫。後又入法國人所建之醫學校學習西醫,五年後畢業。因是即取各家之長,中西貫通,治病多有良效,為現代有名醫家。早年於昆明與同道舉辦中醫講習班,傳播中醫知識,並創立“中國神州醫學會雲南分會”,發行“神州醫學報”。嘗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雲南分會及昆明分會名譽理事長,任多屆雲南省政協委員。著有《李繼昌醫案》行世。另有《李繼昌醫話》、《傷寒衣缽》,尚未刊行。

李季安

元代醫家。江西崇仁縣人。中年以後攻習醫學,至有儒醫之稱。治病不分貧富,於貧者多濟之。著《內經指要》一書,未見行世。

李紀方

清代醫家。字倫青,湖南衡山人。其外祖父為當時喉科專長,紀方得其傳,遂專喉科。著《白喉全生集》,有多種刊本行世。

李績

唐代官吏(584-669年)。知醫,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一帶)人。嘗官至司空。原姓徐,名世績,字懋功。曾奉敕與許敬宗、蘇敬、於志寧等人編修《新修本草》行於世。另又有《脈經》一卷,系徐氏自撰之書。

李基德

清代醫家。字純修,號雲浦,江蘇蘇州人。初習儒,後通醫學,曾著有《爛喉痧論》一文,刊於《吳醫匯講》。

李化楠

清代醫家。字石亭,四川羅江人。平時對食物之治病者,多有寓意,嘗集有《醒園錄》二卷,現有刊本行世。

李顥

清代醫生。字伯武,江蘇常熟縣人。其父李維麟亦邑中名醫,顥幼承家學,精於醫,有名於時。

李翰林

唐代官吏。知醫。其原名已佚不可考,天臺(今屬浙江)人。因旁通醫術而為人療疾。有莫姓患者,喘病久治不愈,李以青桔皮裹剛子一個,以線縛定,於火上燒之,燒灰存性,以生薑汁和之,竟愈其疾。

李含光

唐代醫家(683-769年)。原姓弘,後改為現名,以避唐高宗諱。號玄穀、玄靜先生。廣陵江都(今屬江蘇)人。嘗為道士,玄宗賜號“玄靜先生”。平生博覽群書,且工書法,著述甚勤。因念本草與人命攸關,遂專心於本草之研究,著成《本草音義》二卷,未見行世。

李炅

明代醫生。字三英,浙江杭州人。其先祖李信為宋代名醫,精於醫學,尤擅長小兒科,人稱為“國手”,亦曰“小兒國士”。

李觀民

宋代醫家。履貫欠詳。知醫,輯《集效方》一卷,未見行世。

李杲

金元間醫學家。字明之,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於1180年,卒於1251年。少讀四書五經,博聞強記。以母病而未獲明醫療愈,終為庸醫所誤,竟莫知為何病。遂矢志學醫。聞易州張元素醫名震遐爾,遂以千金許拜為師。歷數年盡得其傳。時值戰亂之際,人多病脾胃之疾,飲食勞傷,最為常見,遂著《脾胃論》及《內外傷辨惑論》,強調土為萬物之母,脾胃乃萬物之源,後天之本。認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故治病重在調理脾胃,嘗自製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諸湯方,並力倡“甘溫除熱”之法,以解虛人飲食勞倦外感發熱之疾。後世尊之為“補土派”,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家代表人物。於傷寒治療,亦有所闡釋,推崇張仲景,有“三禁”之說,即經禁、食禁、病禁,並撰成《傷寒會要》。於用藥制方,亦頗得其師張元素之真傳,於補瀉升降、歸經法象、君臣佐使,頗有法度。其弟子羅天益傳其學。所著尚有《蘭寶秘藏》三卷、《用藥法象》一卷、《東垣試效方》三卷等。後世托名李氏之作甚多。

李逢吉

唐代官吏(758-835年)。知醫。字虛舟,隴西(今屬甘肅)人。青年時以父有痼疾而親自照料調治,多方閱覽方書,終而知醫,惟不以醫為業。嘗官至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昉

五代北宋間醫家(925-966年)。字明遠,嘗於五代之後晉,後漢、後周任官至翰林學士。曾奉敕與盧多遜、王佑、扈蒙等多人編《開寶複位本草》二十一卷,未見傳世。

李鐸

清代醫家。字省齋,南豐(今屬江西)人。精於醫術,凡臨證喜究本清源,故所治之病多能中的,並善治奇疾。著有《醫案偶存》一書行世。

李洞玄

唐代醫生。履貫欠詳,嘗為醫博士,尤精於針術。據載其針刺長孫皇后而產高宗,以拯其難產,舍母救子。

李德元

清代醫官。順天(今北京)人,嘗任太醫院院判。精通醫學各科,治病輒應手而愈,斷人生死,皆應如所言,人稱扁鵲和緩。

李德孝

明代醫家。字時慕,號孩如,東陽(今屬浙江)人。平生篤志於理學。並注重調息之術,常靜坐養神,使百慮俱消。年八十餘時仍有壯容。亦通醫學、天文、地理。著《醫學正蒙》,未見行世。

李德麟

明代醫生。雲南鶴慶縣人。精通醫術,常能治奇疾,就醫者門庭若市。嘗於洱河東,為人治疾,貧者皆不收酬,為世人所讚頌,

《李當之本草經》

藥學著作。見《隋書·經籍志》。一卷,三國時李當之撰,已佚。

李當之

三國時期醫家。一作李珰之,裏籍欠詳,為名醫華佗之弟子,於藥學尤有研究,嘗著《李當之本草經》一書,早佚,後《說郛》中存有若干佚文。

李大紹

清代醫家。字聞農,山東濟寧人。於養生頗有深研,晚年著《衛生集》,未見行世。

李大參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著《傷寒指南論》一卷,未見行世。

李從泰

清代醫家。字亨齋,山西人。具體履貫欠詳。知醫,嘗著有《傷寒金鏡錄三十六舌法》,未見行世。

李淳風

唐代官吏。歧州雍(今陝西鳳翔)人。幼習文,博覽群書。於天文曆法,陰陽星算之法,皆有深研。嘗授以太史令。後於顯慶四年(659年)奉敕與蘇敬、長孫無忌等人領銜編修《本草》,並修《藥圖》、《圖經》等,是為《新修本草》,頒行天下。淳風後又為太史令。

李春先

明代醫生。山西雲中縣人。家為世醫。春先自幼聰敏,精研脈理,醫術高超,人呼“李仙”,活人甚眾。醫德高尚,對平民官家,一視同仁,皆一心赴救,不求報酬。

李崇慶

宋代(?)人。履貫欠詳。《宋史·藝文志》載有著有《燕臺集》,已佚。

李誠

清代醫家。字師林,號靜軒。黃岩(今屬浙江)人。嘗分發雲南候補直隸州州判,並修《雲南通志》,又旁通地理、醫學。著有《醫學指迷》一卷,多尊《內經》及張仲景,對張介賓之溫補,則大加非議。

李檉

宋代醫家。字與幾,姑孰(今安徽當深)人。嘗任尚書左侍郎,並精於醫術,亦通易理。著有《傷寒要旨》一卷,後附《藥方》一卷,系取《傷寒論》一○四方,以方立門,各證分別歸入其門下。另又有《傷寒治法撮要》、《小兒保生方》等書,未見行世。

李辰拱

南宋醫家。字正心,延平(今屬福建)人。知醫。早年與名醫楊土瀛交善,楊甚器重之,示以《傷寒總括》,並教以傷寒法則,謂可觸類旁通。後又精研楊氏之《活人治例》,曆三十餘年,編成《傷寒集成方法》、《胎產救急方》,國內均未見刊行。

李長科

清代醫家。字小有,號廣仁居士,淮南(今屬安徽)人,知醫,因其妻子產子時難產,母子幾殞命,遂發憤攻讀婦科,並旁搜博采。將其家傳之《產要》加以發揮,撰《胎產獲生篇》,現有刊本行世。

李梴

明代醫家。字建齋,南豐(今屬江西)人。少習儒,為邑癢生,負奇才。博覽群書,常以儒理釋醫理,嘗謂:“學者不深入易,則於死生之故不達,利濟人物,終無把握。”遂立志於門經書之編纂,經四年之久,撰《醫學入門》,內容論醫學之基礎理論、針灸、本草、各科證治,書中且搜集名醫姓氏二百餘人,簡明實用,為讀者所推崇,現有多種版本行世。

蠡溝

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別名交儀。屬足厥陰肝經。足厥陰之絡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布有隱神經的分支和大隱靜脈。主治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疝氣,小便不利,睾丸卒痛,遺精,足脛酸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黧黑斑

病名。指面部等處皮膚的色素沉著性疾患。出《外科正宗》卷四。亦名面皯(黑曾)、黧黑(黑幹)(黑曾)、面塵。該病因腎虧火旺,血虛不榮,火燥結滯或肝鬱氣結所致。多發於面部,以女性為多見。症見患處皮損呈黃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形狀大小不一,色枯不澤,境界清楚,不高出皮膚表面。治宜滋陰清熱養血,疏肝化瘀。可內服知柏地黃丸或加味逍遙散丸,外搽玉容散。

黧黑(黑幹)(黑曾)

病名。見《醫宗金鑒》卷六三。即黧黑斑。詳見該條。

藜蘆中毒

證名。指誤服藜蘆或藥用過量而中毒。症見出汗,流涎,無力,胃部灼熱疼痛,劇烈吐瀉,甚至便血。嚴重者迅即抽搐,譫妄,昏迷,甚至死亡。治療宜中西醫結合搶救。《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四載解藜蘆毒藥有雄黃、煮蔥汁、溫湯等,可作參考。

犛針

針具名。針身細長,針尖微鈍,形如牛犛。《靈樞·九針論》:“員利針,取法於犛針。”

離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即火廓。系據自然界八種物質現象予以命名。見《證治準繩·雜病》。

離睛

病證名。又名損翳、蟹睛。指由於肝經積熱,上攻目睛,出現目痛睛疼,甚則出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之狀。詳參蟹睛條。

離經脈

脈學名詞。即離其經常數之脈。《難經·十四難》:“脈有損、至,……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四奪精,……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此外,孕婦臨產時,脈象突然一反常態,亦稱。《脈訣匯辨》:“夫孕婦將產,亦得離經之脈,此又非七、八至得名,如昨浮今沉,昨大今細,昨遲今數,昨滑今澀,但離於平素經常之脈,即名為離經矣。”

離火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又名離廓、火廓。為八卦配自然界八種物質現象而命名。見於《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詳參火廓條。

離魂症

病名。神情不寧,感覺虛幻之證。肝藏魂,如因肝虛邪襲,神魂離散則可誘發引證。《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源流》:“有神氣不寧,每臥則魂魄飛揚,覺身在床而神魂離體,驚悸多魘,通夕不寐者,此名離魂症。……宜前後服真珠母丸、獨活湯。”《辨證錄·離魂門》:“人有心腎兩傷,一旦覺自己之身分而為兩,他人未見而己獨見之,人以為離魂之症也;誰知心腎不交乎。”治宜滋補肝腎、養血安神,用攝魂湯、合魂丹、舒魂丹、歸魂飲等方。

《厘正按摩要術》

推拿專著。四卷。清·張振鋆輯。刊於1889年。本書是在明·周於蕃《小兒推拿秘訣》一書基礎上,進一步校訂補輯而成。由於作者廣泛徵引有關文獻,不僅在內容上有較大的增補,編次也更為條理系統。卷一辨證,包括四診及按胸腹等兒科診斷法,尤重小兒望診。卷二立法,包括按摩、推、運、掐、揉、搓、搖等各種按摩手法及其他外治法在內的28種方法;卷三取穴,包括十四經脈經穴圖說及兒科推拿的各種取穴及手法圖說29個;卷四列證,敘述驚風、疳疾等24類疾病的症候及推拿法。本書內容豐富,詳於辨證、立法、取穴,圖文並茂,且以手法見長,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價值,但書中將咒法、符錄之類,列入外治法,是十分荒謬的。現存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冷針

針刺方法名。與溫針相區別,指單純的針刺方法。

冷瘴

病名。瘴病之屬寒者。一名寒瘴。《瘴瘧指南·冷瘴》:“其證惡寒,發震,發熱,頭或痛或不痛,或嘔吐,或不嘔吐,胸膈痞悶,身重腰痛,腳軟,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寒時雖厚衣被不能溫,熱時雖臥冷地不能涼,或大渴飲水,或一日一發,發時多,退時少,或間日三日一發。”治宜溫通或溫下,選用來複丹、奪命散、真武湯、截瘧丸、薑附湯、黑錫丹、感應丸、正氣散、和解散等方。參見瘴氣、瘴瘧條。

冷翳

病證名。翳之薄白不赤痛者。出《銀海精微》:“黑睛有些微雲,薄薄帶淡白色不能去,名曰冷翳。”屬宿翳,證治詳見該條。

冷罨(yǎn掩)

治療學術語。系罨法之一。罨,掩覆;敷。冷罨,即冷敷。指用濕冷之物局部掩敷的方法,有降溫、止血等作用。例如以冰塊罨腋下額上,可以降溫;以濕冷毛巾罨額上、耳背,止鼻出血。

冷心痛

病證名。因寒所致的心痛。出《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證見心痛綿綿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脈遲微細。治宜溫化為主。外寒治當溫散,內寒治當溫通,久寒必鬱,治當疏解,總宜術附湯。虛寒當溫補,宜歸脾湯加幹薑、肉桂、菖蒲。腎寒乘心,痛則心懸如饑,泄利下重,宜五積散。寒氣客背俞之脈。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湯、神效散(《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參見心痛、寒厥心痛、冷氣心痛條。

冷瀉

病證名。外受風寒或內傷生冷所致的暴瀉。《醫學傳燈》:“冷瀉者,鼻吸風寒之氣,口食生冷之物,皆能作瀉,此暴病也。”治宜溫中止瀉,用香砂理中湯。參見寒泄、寒瀉條。

冷泄

病證名。傷於寒邪所致的泄瀉。又稱冷瀉、寒泄、寒瀉。《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冷泄,腹脹。”參見寒泄、冷瀉條。

冷哮

病名。因寒邪水飲所致的哮吼。《類證治裁》卷二:“遇風寒而發者為冷哮。”由感受風寒,邪入肺腧,寒飲內停,痰阻氣道而成。證見呼吸氣急,喉中有哮鳴聲,咳吐清稀粘痰,苔白滑,脈弦緊。治宜溫肺以劫寒痰,用清肺湯、鐘乳丸、冷哮丸等。或用灸法,並以三建膏護肺俞穴。或選用定喘湯、奪命丹、三百丸等方。

冷癇

病證名。泛吐痰涎,遇冷即發的病症。又名冷涎嘔吐。《證治要訣·諸嗽門》:“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發,俗謂之冷癇。”參見冷涎嘔吐條。

冷涎嘔吐

病證名。因痰飲伏於中脘所致的嘔吐。見《金匱翼·嘔吐統論》。又名冷涎泛、冷癇。證見胸悶噁心,泛吐痰涎,遇冷即發。治宜溫化痰飲,用吳茱萸湯、旋覆花湯、新法半夏湯、撾脾湯等方。參見痰飲嘔吐條。

冷涎泛

病證名。因胃有寒痰,遇冷即發的嘔吐證。又名冷涎嘔吐、冷癇。《醫宗必讀·嘔吐噦》:“痰飲者,遇冷即發,俗名冷涎泛。”其治先以薑蘇湯送靈砂丹,繼以順氣之藥。詳冷涎嘔吐條。

冷溫

病名。

①又名春溫傷寒、客寒包火。見《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八章。即指張仲景《傷寒論》所雲“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的病證。

②溫熱病伏邪兼寒者。其證初起一二日必有頭痛、發熱、身痛、惡寒諸表證,又有煩躁、口苦、口臭之內熱證。若治寒遺熱,必有斑、黃、狂、衄之變;治熱遺寒,複有嘔、利、厥之憂(見何廉臣《重訂廣溫熱論·論溫熱兼證療法》)。參見溫病有關條。

冷痰

病證名。

①因氣虛陽虛,脾胃虛弱,致痰水結聚胸膈,浸漬腸胃者。《諸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冷痰者,言胃氣虛弱,不能宣行水穀,故使痰水結聚,停於胸膈之間,時令人吞酸氣逆,四肢變青,不能食飲也。”治用半夏湯、二生湯等。

②風寒襲肺,脾寒內盛之痰證。其證必兼咳嗽。治宜散寒利肺,用華蓋散、溫肺湯等(《不居集》卷十七)。

③即寒痰。詳該條。

冷嗽

病證名。因感寒飲冷所致的咳嗽。《外臺秘要》卷九:“冷嗽者,年衰力弱,體氣虛微,如複寢食傷冷,故成冷嗽。”《聖濟總錄》卷六十五謂其候呼吸氣寒,口如飲冰雪,嘔唾冷沫,胸中急痛,晝靜夜甚,得溫則止,遇寒即發。治宜溫肺止咳,用幹薑湯、橘皮湯、紫菀飲、胡椒理中湯等。參見五嗽、咳嗽條。

冷水嗽

病證名。飲冷傷肺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冷水嗽,有飲冷水太過,傷肺致嗽,俗謂之湊肺,宜紫苑飲。”參見湊肺咳嗽條。

冷痧

病證名。因傷於寒邪所致的痧證。《痧證度針》卷上:“陰痧,俗稱冷痧。人當夏月乘涼於深堂廣廈之中,消暑於冰雪瓜桃之類,遂致遏鬱清陽,陰寒內冱,傷脾敗胃,凝結成痧者有之;又或寒涼敗脾,食痰內滯;或夜涼失被,觸犯外邪;又如暑天行路,驟飲冰漿,酷日操勞,多啖生冷”均易發病。證見嘔瀉、腹痛,面白唇青,汗出肢冷,甚則畜血唾血,寒偪熱溢,陰極似陽,或為盤腸、吊腳等痧症。治當溫通脾胃,並用刮痧、放痧之法。參見陰痧條。

冷熱瀉

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即冷熱利。詳該條。

冷熱嗽

病證名。兼感寒熱之邪所致的咳嗽。《證治要訣》卷六:“冷熱嗽,因增減衣裳,寒熱俱感。遇乍寒亦嗽,乍熱亦嗽,飲熱亦嗽,飲冷亦嗽。宜金沸草散、消風散各一貼和煎,或應夢人參散,或款冬花散、二母散,仍以辰砂化痰丸、八風丹,或四和丸含化。”熱重者,用葳蕤湯去川芎加香豉;失音者用《古今錄驗》續命湯,輕則消風散。參見咳嗽條。

冷熱痢

病名。痢疾屬寒熱夾雜者。《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夫冷熱痢者,由腸胃虛弱,宿有寒,而為寒熱所傷,冷熱相乘,其痢乍黃乍白是也。若熱搏於血,血滲腸間,則變為血痢也;而冷伏腸內,搏津液則變凝白,則成白滯,亦變赤白痢也。”參見痢疾、赤白痢等條。

冷熱利

病證名。指冷熱之邪相雜損傷胃腸而致的腹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七:“小兒先因飲食,有冷氣在腸胃之間,而複為熱氣所傷,而腸胃宿虛,故受於熱,冷熱相交,而走下利,乍黃乍白,或水或穀,是為冷熱利也。”治宜和胃止瀉,用胃苓湯加減。

冷熱疳

病證名。指熱疳和冷疳。一般以疳之新久和證候表現偏於外(體表)、偏於熱,或偏於內(臟腑)、偏於寒來區別。疳之新者為熱疳,疳之久者為冷疳。《證治準繩·幼科》:“熱疳病多在外。鼻下赤爛,頭瘡濕癢,五心煩熱,掀衣氣粗,渴引冷水,煩躁臥地,肚熱腳冷,潮熱往來,皆熱疳也。冷疳病多在內。利色無常,其沫青白,肢體軟弱,目腫面黧;又一證躁渴臥地,似有熱飲,惟飲食不進,滑泄無已,亦冷疳也。……然熱者,虛中之冷;冷者,虛中之冷。治熱(疳)不可妄表過涼,治冷(疳)不可峻溫驟補。”熱疳,用黃連丸;冷疳,用益黃散加減。

冷謙

明代醫家。字啟敬,號龍陽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嘗官至太常協律郎、效廟樂章等職。於養生術頗有研究,提出六字延年訣,即“噓、泗、呵、吹、呼、嘻”,於調攝、養生、四季起居、自我按摩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所著《修齡要旨》,後輯入《頤身集》。

冷氣心痛

病證名。出《外臺秘要》卷七。因風邪宿冷傷及心之絡脈所致的心痛。《聖濟總錄》卷五十六:“冷氣心痛,……風邪冷氣,傷於心之絡脈,皆能致痛。若陽氣偏虛,宿挾冷滯,又因飲食傷動,而致心痛,則其病喜溫而惡寒,其氣慘而不舒,甚者四肢厥冷,氣攻心而發痛也。”治宜散寒止痛,用高良薑湯等方。參見心痛、冷心痛、寒厥心痛條。

冷氣

病證名。臟腑之氣與寒冷相搏所致的疾患。《諸病源候論·冷氣候》:“夫藏氣虛,則內生寒也。氣常行府藏,府藏受寒冷,即氣為寒冷所並,故為冷氣。其狀或腹脹,或腹痛,甚則氣逆上而面青手足冷。”《聖濟總錄·諸氣門》:“冷氣者,因寒冷搏於氣所為也。”證見呼吸少氣,脅肋刺痛,皮膚拘急,惡寒戰栗,百節酸疼,咳嗽聲嘶,膈脘否塞。方用沉香丸等。參見氣病條。

冷瘼

病名。丹毒病類之一種。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五,又名冷丹,多因火毒內蘊而未發於肌膚,或肌膚外受寒邪鬱結使火毒未能宣洩所致,證見膚現白色丘疹斑塊,或連成片如餅,無熱無癢痛,遊走無定處。治宜溫經散寒,解毒補氣之劑。內服可選烏藥順氣散,人參養榮湯加味,外用生薑等辛溫之劑塗擦患處。

冷秘

病證名。因陰寒凝結腑氣不通所致的便秘。又名陰結。《聖濟總錄·大小便門》:“下焦虛冷,窘迫後重,是謂冷秘。”《醫述》:“冷秘者,冷氣凝結,津液不通,如天寒地凍,水結成冰之義。”治宜八味丸、半硫丸,溫而通之。”證見便秘、唇淡口和,舌苔白,小便清,喜熱惡寒。宜用溫藥而兼潤燥之法,理中湯加歸芍主之(《醫學心悟·大便不通》)。參見大便秘結條。

《冷廬醫話》

醫話著作。五卷。清·陸以湉撰。刊於1897年。卷一論述醫範、醫鑒、慎疾、保生、慎藥和診法、用藥;卷二評述古今醫學家及醫書;卷三-五搜集歷代名醫治案,分門別類,論列是非得失。文筆生動,流暢,多有見地。1949年後出版排印本,並將作者所著《冷廬雜識》中有關醫學部分擇要編入。現存四種清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冷漏

病名。癰疽形成漏管之一種。《聖濟總錄》卷一百三十三名冷瘺。《外科啟玄》卷七:“孔內出白膿黃水不止者是也。”因諸種感染失治,纏綿不愈而無寒熱所形成之漏證。證治參見冷瘡、冷流注、漏等條。

冷流注

病名。流注之寒冷型者。見《仙傳外科集驗方》。多因流痰、附骨之證而致,證見流注冷證,多發附骨,漫腫不熱,內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縮不伸,膿成難潰,潰後難斂,誤用刀針或自潰者,則有瘀血腐膿流出。治宜溫陽散寒,補益脾腎,方選陽和湯加味,外用可選回陽玉龍膏。或加肉桂之類以熱酒調敷之。餘可參見流注、流痰條。類似慢性骨髓炎,骨結核形成之寒性膿瘍等證。

冷淋

病名。

①即寒淋。小便淋澀不暢而見寒證者。見《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八。《聖濟總錄·諸淋門》:“其狀先寒顫,然後便溺成淋,謂之冷淋也。”《醫學心悟》:“冷淋,寒氣堅閉,水道不行,其症四肢厥冷,口鼻氣冷,喜飲熱湯是也。”因腎虛冷氣客於下焦所致。治以溫腎散寒,兼予通利,選用肉蓯蓉丸、沉香散、生附散、金匱腎氣丸等方。

②淋證小便如米泔者。《華氏中藏經·論淋瀝小便不利》:“冷淋者,小便數,色白如泔也。”參見膏淋條。

③血淋之屬下元虛冷者。見《證治要訣·淋》。其證小便淋瀝有血,服冷劑而病癒甚。用地髓湯下附子八味丸,或用生料鹿茸丸。參見淋、血淋條。

冷痢

病名。由腸虛寒客所致的痢疾。《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冷痢者,由腸胃虛弱,受於寒氣,腸虛則泄,故為冷痢也。凡痢,色青色白色黑,並皆為冷痢。”《證治要訣》治冷痢下如凍膠,或如鼻涕,先服除濕湯加木香,吞感應丸,繼服理中湯。《張氏醫通》卷七治積久冷痢,少腹酸痛,結滯不爽,用千金溫脾湯去甘草加桂心倍香附、人參。參見寒痢條。

冷淚

證名。系指冬季寒冷時多見迎風流淚之病證。出《銀海精微》。本病多由肝腎兩虛,精血虧耗,招引外風所致,也可由鼻部疾病引起淚道不暢而發。證見迎風淚出汪汪,拭之即生,冬季淚多,夏季淚少,或四季不分皆常淚下者,若肝腎兩虛者治宜滋補肝腎,用左歸丸加減。若因淚道阻塞者,可進行搽沖或手術治療。

冷勞

病名。虛勞病之屬虛寒者。《太平聖惠方·治冷勞諸方》:“夫冷勞之人,氣血枯竭,表裏俱虛,陰陽不和,精氣散失,陽內生寒冷也。”證見宿食不消,脘腹痞滿積聚,臍腹疼痛,面色萎黃,口舌生瘡,大便泄痢,手足逆冷,骨節疼痛,四肢無力,肌肉消瘦等。治宜溫補,用補骨脂散、蓽澄茄散、獺肝散等方。參見虛勞條。

冷爛

病證名。系指眼弦在秋冬時潰爛的病證。出《銀海精微》。本病多因脾土衰不能化濕所致。治宜溫陽健脾化濕。方用苓桂術甘湯加減,眼瞼厚者也可劆洗,或外用熏洗之法。

冷開泰

明代醫家。字玄贊,四川雲陽縣人。嘗著《天花譜史》,現有抄本。

冷厥

病證名。見《類證活人書·論陰陽寒熱》。其證初得病便四肢逆冷,脈沉微而不數,足多攣,臥而惡寒,或自引衣蓋覆,不飲水,或下利清穀,或清便自調,或小便數,外證多惺惺而靜,脈雖沉實,按之遲而弱。治宜溫中散寒、回陽救逆,選用四逆湯、理中湯、通脈四逆湯、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等方。參見寒厥、清厥、厥證條。

冷灸

針灸學名詞。與熱灸相對而言,不用任何熱源進行灸治的方法。如藥物發泡灸等。

冷汗

證名。又名柔汗。

①指多汗之屬陰證者。見《類證活人書》卷四。又名陰汗。由陽氣虛衰,陰寒相乘,以致汗冷肢冷,甚則身冷。《景嶽全書·汗證》:“陰汗者,冷汗也。”“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虛內虛,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故大驚大恐大懼,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又病後產後,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後,亦必多汗出,以陽隨氣去之故。治宜益氣溫陽,用黃芪建中湯,甚者加附子。或參附湯、六味回陽飲等方。參見陰汗條。

②指汗出而冷者。除陰證外,熱極、痰證亦可見之。《醫碥·汗》:“蓋熱聚於內,肌膚反冷,膚冷,故汗亦冷也。”因火邪亢極者,用如神白虎湯;相火旺盛者,用知柏地黃湯。《證治準繩·雜病》:“有痰證冷汗自出者,宜七氣湯或理氣降痰湯。”

冷服

中藥學術語。指某些湯劑根據病情需要應冷卻後服用。如治療熱盛的寒涼劑,冷服可增加清熱效果。又如治療寒盛的溫熱劑,冷有可防止寒熱格拒,起到反佐作用。《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凡煮藥飲汁,以解毒者,雖雲救急,不可熱飲,諸毒病得熱更甚,宜冷飲之。”解毒藥亦以冷服為宜。

冷風嗽

病證名。遇風冷即發喘嗽多痰之證。《萬病回春》卷四:“冷見嗽者,遇風冷即發痰多喘嗽是也。”治宜散寒宣肺,用三拗湯、五拗湯等方。參見咳嗽條。

冷呃

病證名。吸入冷氣即發呃逆之證。見《張氏醫通·呃逆》。《雜病源流犀燭·呃逆源流》:“故人有尋常並無疾病,或一張口而寒氣相襲,立時發呃者,俗名之曰冷呃。”參見呃逆條。

冷毒疳痢

病證名。出《顱囟經》。指小兒疳痢伴有腹脹,腹痛,裏急後重,痢下膿血。治宜溫中止痢之劑。

冷疔

病名。疔腫之一種。出《外科大成》卷二,多因寒濕凝結,鬱滯不去而成。證見腳根部腫脹之處形如棗栗,初發時多有紫白色皰,痛癢徹骨,失治者潰爛而色紫黑,甚有腐肉敗血,氣穢而臭,經久難愈。治宜溫經解毒,補益氣血之劑。外用神燈照法治之。餘按潰瘍治療。

冷瘡

病名。瘡瘍之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又名冷痿。“凡身體發瘡,皆是風熱所為,然血虛者,亦傷於邪,若重觸風寒,則冷氣入於瘡,令血澀不行,其瘡則頑,令不知痛癢,亦經久難差,名為冷瘡。”多因氣血素虛,加感風寒之邪,而傷肌膚所成。證見其瘡成多頑滯而不知寒熱,不知痛癢,形色多現寒象,破潰則甚難斂愈。治宜溫經散寒,補養氣血之劑,內服可用桂枝加當歸湯,或人參養榮湯加減。外用金黃散敷貼。

冷喘

病證名。陽氣虛衰、內寒偏盛所致的氣喘。《古今醫鑒》卷四:“冷喘則遇寒而發。”可用止喘丸等方。參見寒喘等條。

冷齒

病名。系指因風冷而致齒痛的病證。《醫學入門》第七卷:“溫風起而冷齒易安。”治宜用溫風散。參見牙痛條。

冷痹

病名。痹證偏於寒邪傷人者。其證腳膝酸疼,行履艱難,四肢(疒^帬)麻,身體俱痛,甚至一身不隨。冷痹腳膝疼痛,行履艱難者,用巴戟天湯,腳膝疼痛無力者,用牛膝散(見《聖濟總錄》卷二十)。參見寒痹條。

冷閉

病名。系指因受寒而致咽喉生瘡失音的病證。《世醫得效方》卷十七:“咽喉生瘡,冷閉,聲不出者,秘傳降氣湯去陳皮加黃芩煎。”也可以艾灸喉下咽管處。

累屬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命門。參見該條。

累累

接連成串。形容脈象圓滑如串珠。《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又:“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類中暑

病名。勞役血虛發熱,證見肌熱面赤煩渴引飲,類似中暑者。《六氣感證要義·暑》:“有傷於勞役,以致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大而虛,按之無力,此血虛發熱,所謂類中暑也。東垣以當歸補血湯治之。”參見中暑條。

類中風

病名。風從內生的中風病。簡稱類中。見《醫經溯洄集·中風辨》。因非外中風邪,故亦稱非風。由腎陰不足,心火熾盛,肝陽偏亢,肝風內動,或氣虛血虛,或濕痰壅盛,化熱生風所致。《類證治裁·中風》:“河間主火,謂心火暴盛,腎水虛衰;東垣主氣,謂猝中乃本氣自病;丹溪主痰,謂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皆辨明類中之由,與真中症異。”《臨證指南醫案·中風》華岫雲按:“肝為風髒,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有火中、虛中、濕中、寒中、暑中、氣中、食中、惡中之分,參見各條及中風條。

類中

病名。見《景嶽全書·雜證謨》。又名類中風。詳該條。

《類證治裁》

綜合性醫書。八卷。清·林佩琴撰於1839年。作者將內科雜病、婦科、外科等病證據不同的病因和臨床表現,詳予辨析,在辨證論治原則的指導下,對各種病證提出具體治法及應用方劑。其中有不少病證,附述了個人治案,從實踐的角度補充作者的論述。亦可供學醫者借鑒。書中博采諸家之長,取材較為審慎,在臨床參考書中頗有影響。現存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類證活人書》

傷寒著作。二十二卷(一作二十卷)。宋·朱肱撰於1108年。初名《無求子傷寒百問》,又名《南陽活人書》。全書分四部分,對傷寒各證和其他一些雜病予以詳細的論述。卷一-十一,以問答體例剖析傷寒的各種相類證候;卷十二-十五,釋《傷寒論》113方;卷十六-十八,載各家傷寒方,計126首;卷十九-二十一,介紹婦人和小兒傷寒及治療方藥,並論小兒瘡疹;卷二十二為傷寒十勸。全書對仲景學術頗多發明,是全面系統地研究《傷寒論》較早的一部著作。原書複經宋·王作肅參考歷代醫籍予以增注,參入各條之下,改名《增釋南陽活人書》。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類消

病證名。因中氣虛寒,陰火浮游於上所致,渴欲求飲而飲水無多。類似消渴的疾病。《雜病源流犀燭·三消源流》:“又有類消證,其人渴欲求飲,飲一、二口即厭,不比消渴之無厭。此由中氣虛寒,寒水泛上,逼出浮游之火於喉舌間,故上焦欲得水救,水到中焦,以水遇水,故厭也。宜理中湯送八味丸。”

類胎痛

病證名。見《玉峰鄭氏女科秘傳》。指孕婦未及分娩期(懷胎八九個月)忽感腹痛,如欲產之狀,但數日後,腹痛止而安靜如常,稱類胎痛。參見試胎條。

類傷寒

病名。類似傷寒的發熱性疾患。《醫學心悟·傷寒類傷寒辨》:“傷寒者,冬令感寒之正病也;類傷寒者,與傷寒相似而實不同也。”如冬溫、濕溫、中寒、時行寒疫、風溫、暑病、痙病、傷食、腳氣等均屬類傷寒範疇。《傷寒緒論》卷上以雜證發熱為類傷寒,“類傷寒者,諸凡雜證發熱,皆發於裏,夜甚於晝;惟傷寒為表邪,鬱發於外,而晝夜俱熱也。”參見傷寒、溫病等有關各條。

類破傷風

病名。指因氣血虧虛,筋脈失養而引起的痙病。《外科樞要》卷三有:“大凡癰疽潰後,筋微肉爛,膿血大泄,陽隨陰散,或筋脈拘急,惡寒惕搦,甚者舌強口噤,項背反張,痰涎壅盛,便秘汗出,不時發熱,此氣血俱虛而傳變,雖與破傷風相類,而主治之法,當大補氣血。”治宜補氣養血,平肝熄風,可用十全大補湯加天麻、鉤藤等。

《類聚方》

醫方著作。一卷。日本·吉益為則撰。刊於1762年。本書選錄《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中的方劑220餘方,依類偏次。並集原書各篇中應用每方的辨證立法列於該方之後。後附作者的考證及扼要的按語。現有《皇漢醫藥叢書》本。

《類經纂要》

醫經著作。三卷。清·虞庠輯,王庭俊增注。刊於1867年。本書節錄《類經》的重要原文,並增以簡要注釋。雖然易於普及,但卻不夠系統。現存清刻本。

《類經圖翼》

書名。十一卷。明·張介賓撰。刊於1624年。本書用圖解方式以輔助《類經》注文之不足,故名“圖翼”。主要包括運氣(卷一-二)和針灸(卷三-十一)兩部分。前者為有關五運六氣學說的論述和圖表,共80餘篇;闡釋《內經》運氣學說最為詳徹,後者首論經絡俞穴,次載針灸要穴歌及諸證灸法要穴。意在補充發揮《類經》對《內經》有關針灸經穴方面注釋之未盡。書中(特別是針灸部分)廣泛徵引有關資料,有一定參考價值。現有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並附刊張介賓《類經附翼》四卷。

《類經附翼》

醫經著作。四卷。明·張介賓撰。刊於1624年。本書為作者所編撰《類經》的補充。卷一醫易,即以《周易》來論述和解釋醫理;卷二律原,根據古音理論與醫理相聯系;卷三求正錄,著重發揮了作者所宣導的養陽理論;卷四針灸賦,編集前賢多種針灸歌賦。現有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的《類經圖翼》(附刊)本。

《類經》

醫經著作。三十二卷。明·張介賓撰。刊於1624年。本書將《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和《靈樞》二書的全部內容,以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治、疾病、針刺、運氣、會通等12類重新加以組合,著成此書。每類又分若干小類。由於內容以類相從,故名《類經》。書中對《內經》作了較廣泛深入的研究,對《內經》原文作了極為詳盡的注釋。在全面注釋和分類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學習和研究《內經》的重要參考書。現存幾種明刻本及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類方準繩》

醫方著作。又名《雜病證治類方》、《類方》、《王損庵先生類方》。八卷。明·王肯堂輯。本書是《證治準繩》中的一種。書中選集內科雜病,五官科等病證的方劑2000餘首,分為卒中暴厥、中風、中寒等30大類,予以彙編。現存初刻本、清刻本及日本翻刻本。1949年後有《證治準繩》影印本。

類搐

病證名。出《幼幼集成》。指傷暑瘧痢等,遷延時日,抑遏邪氣而致搐者。詳搐條。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醫方著作。十五卷。宋·朱佐撰。刊於1266年。本書收集宋代醫家常用的方劑和單方1000餘首。按病分為諸風、傷寒、諸氣、脾胃、痰飲、積聚、黃疸、虛損、頭痛、婦人、小兒、癰疽、補損、中毒及拾遺等15門。每卷前先列短論以為綱紀,然後依次因證列方。現有《宛委別藏》本。和198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淚堂

解剖名稱。《銀海精微》:“大眥有竅,名曰淚堂。”指上下眼弦鼻側端之小孔竅,今稱淚點,為淚液排泄之起點。

淚泉

人體解剖名稱。系指今之淚腺,位於眼眶外上方的淚腺窩中,其功能是分泌淚液。見《眼科臨症筆記》。

淚竅

人體解剖名稱。也即淚堂,見《血證論》卷二。詳見淚堂條。

淚孔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針灸聚英》作淚空。即睛明。見該條。

淚空

經穴別名。見《針灸聚英》。即睛明。參見該條。

淚骨

解剖學同名骨。在眼眶內側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塊。

人體生理性分泌物名稱,系指具有清潔和潤澤眼珠作用的水樣液體。屬人體正常的生理性液體。為五液之一。即眼淚。若無有悲傷而見流淚者,多屬病態。如迎風流淚等。《素問·宣明五氣》:“肝為淚”,肝開竅於目,凡病態之淚出,多與肝有關。治宜審證求因,辨證施治。

肋罅(xià下)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凡五屍者……又以細繩量患人兩乳頭內,即裁斷中屈之,又以乳頭向外量,使當肋罅於繩頭,灸三壯或七壯。”《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在乳頭向外旁開4寸,約當第四肋間隙處。主治腹痛,脅肋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肋頭

經外穴名。《千金翼方》:“治瘕癖,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頭近第二肋下即是灸處,第二肋頭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處。”《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名肋頭。在胸骨兩側緣,當第一、二肋骨頭下緣處,左右共4穴。主治瘕癖,咳嗽,哮喘,呃逆,用肋間神經痛,支氣管炎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肋疽

病名。癰疽之生於兩脅肋部位者。見《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夾熒疽。多因肝經火毒鬱蘊結聚而發。初起腫塊如梅李,漸大如杯碗,色多紫暗或焮赤,疼痛牽引於肩肘。若膿已成,潰出黃稠粘者為順,若膿出稀薄如水者為逆。前者相當於肋骨骨髓炎;後者可能為肋骨骨結核病。治宜清熱解毒,疏肝理氣,內服可選柴胡清肝飲,外用可選烏龍膏敷貼。若膿已成則宜切開引流。屬寒逆證者宜服托裏透膿散保守治療。若確診為肋骨骨結核病,參見附骨疽條。

肋骨

骨名。左右各十二條,後端皆與胸椎相連,上五條前端與胸骨相連;中五條前端融合成一條而連於胸骨;下二條前端游離,合而構成胸廓。

①極度瘦弱。《素問·奇病論》:“所謂所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镵石也。”

②疑為“贏”之訛字。《素問·六節髒象論》:“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新校正雲:“詳‘羸’當作‘作贏’。脈盛四倍以上,非羸也,乃盛極也。古文‘羸’與‘盈’通用。”

雷逸仙

其原名佚,逸仙為其字。清代醫家(?-1862年)。福建蒲城人。後移居衢州(浙江)。自幼聰穎,初習儒,後改習醫,曾懸壺於浙江,活人甚眾,名噪一時,著有《醫博》、《醫約》等,未見刊行。其子雷豐亦為清代名醫。

雷斅

南北朝時劉宋藥學家。履籍欠詳,以其所著之《炮炙論》而留名於世。該書又稱《雷公炮炙論》、《炮炙方》,為我國現存最早的炮炙專著,奠定我國炮炙學之基礎。

雷頭風內障

病名。系指頭旋噁心嘔吐,繼之憎寒壯熱,頭目腫痛,兩耳若雷鳴,風動轟轟作聲的病證。見《秘傳眼科龍木論》。俗稱雷頭風。本病多由風火挾痰引起。治宜祛風、瀉火、滌痰,方用綠風羚羊飲或將軍定痛丸加減。

雷頭風

病名。指頭痛兼有似雷鳴之響聲,而頭面則起核塊的病證。見《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大頭論》。由風邪襲於外,或內有痰熱生風所致。《醫碥》卷三:“頭痛而起核塊,或頭中如雷鳴,……”是雷頭風之常見症候。《赤水玄珠·頭痛門》:“夫此病未有不因於痰火者,蓋痰生熱,熱生風故也。核塊疙瘩皆有形可征,痰火上升,壅於氣道,兼於風化,則自然有聲,輕則或如蟬之鳴,重則或如雷之響,故以聲如雷而為名也;或以其發如雷之迅速也。設如前論,盡作風熱治之,恐認標而忘其本也。”辨證屬風熱者,宜用清震湯、荊防敗毒散等方;屬痰熱者,用祛痰丸。前人根據病勢、病情,又有大雷頭風、小雷頭風之分,又有雷頭風內障之名。參見頭痛、大雷頭風、小雷頭風、雷頭風內障等條。

雷氣

雷響之氣,天火之象,與心火同氣相求,二者相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雷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是用自然界八種物質現象命名的廓名。見《銀海精微》。又名震廓、震雷廓、關泉廓、關前廓。關於雷廓的臟腑隸屬有幾種說法:

①《審視瑤函》:“震正東方,絡通膽之腑,髒屬於肝。”

②《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認為五輪中血輪主髒屬心,而此廓位附血輪(內眥下方),屬命門,依附於心。

③《目經大成》卷一:“震(雷廓)為青睛,絡通膽之腑。”

④《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震雷廓屬小腸,位白睛上截向小眥。”

⑤《張氏醫通》卷八:“小腸之腑為雷廓”,有名無位。陳達夫《中醫眼科六經法要》認為,雷廓位於白睛正鼻側,屬命門。

雷火神針

瘡瘍灸法之一。主治風寒濕毒襲於經絡而發之漫腫陰毒之癰疽。見《外科正宗》卷三。該法有祛風,散寒,化濕,溫通經絡之功。適用於各種無名腫毒或屬寒濕,或癰疽瘡瘍之屬於陰證者,如附骨疽、流痰、流注之類可用此法灸之。其法用蘄艾三錢,丁香五分,麝香二分(後二味研極細末),將藥與艾絨拌勻,作成艾卷,如指粗大。用時以軟紙七層平放患處,點燃艾卷,在紙上捺緊,待不痛時方起針。病重者再針,七日後起泡即收功。陽瘡焮腫者忌用。雷火神針又可用於筋骨疼痛,經絡不通,沉寒積冷等症。方以艾絨、沉香、木香 、乳香、茵陳、羌活、幹薑、穿山甲、麝香等為主,其製作和操作方法與太乙神針相同。

《雷公藥對》

藥學著作。四卷(一作二卷)。作者不詳。托名雷公。約成書於西元二世紀初。陶弘景認為本書在藥物功用、主治及品種方面較《神農本草經》有所補充。原書已佚。

《雷公慎修堂醫書三種》

醫學叢書。又名《醫學三書》。刊於1887年。包括清代三種醫著。即《時病論》、《醫家四要》和《醫法心得》。現存初刻本及1921年成都昌福公司鉛印本。

《雷公炮炙藥性解》

藥學著作。六卷。原題明·李中梓輯注。約撰於1629年前後。內容分金石、果穀、草、木、菜、人、禽獸、蟲魚共8部。載藥332種,每種記述其性味、主治,並加按語。現存清刻本、石印本、鉛印本數十種。

《雷公炮炙論》

藥物炮炙專書。三卷。南北朝時劉宋·雷斅撰,胡洽重訂。約成書於5世紀。本書記述了制藥學的基本知識,收載約300種藥物的炮炙加工方法。原書早佚,其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雷公炮炙藥性賦解》、《本草綱目》等書中。1932年張驥根據上述各書重予補輯,得藥180餘種,分原敘及上、中、下三卷予以論述,並加入其他古本草書中有關炮炙經驗,末有附卷,另記70餘種藥物的炮炙方法。現存1932年成都益生堂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雷公

上古時代傳說人物。據傳為黃帝之臣子。《黃帝內經》中,較多內容為黃帝與雷公問答加以敘述,此皆為後世所論。另又有將南北朝時期的炮炙學家雷斅稱雷公者。

雷豐(1833-1888年)

清代醫家。字少逸,祖籍福建浦城,後徙居浙江衢州。世醫出身,雷氏自受家庭薰染,且天資聰穎,博學多才,頗有名於時。父歿後繼父業而懸壺,初期請之者寥寥,幾門可羅雀,後經當地府官親驗,贊其術,遂名噪一時。雷氏醫德高尚,不追逐名利。手著《時病論》一書八卷,以論四時溫病為主,並兼及瘧痢泄瀉諸證,每病之後又附有個人驗案,亦為溫病學中重要而切於實用之著作。

雷大震

清代醫家。字福亭,浙江衢州人。父為清代溫病名家雷豐。嘗與其父之門人程曦、江誠等合撰《醫家四要》,現有刊本行世。

勒法

推拿手法名。用屈曲的食、中兩指緊夾患者手指(趾)根部,迅速滑出指(趾)端。常用於指、趾麻木、屈伸不利之症。

樂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肩前腋窩上方之凹陷者。出《外科大成》卷二。多因手厥陰心包絡經血熱氣鬱而發。好發於肩前側腋窩上方,骨縫開合之凹陷處。其證之始發,見局部如椒,漸大如鵝卵,按之疼痛切骨。若潰膿及時者,腫消痛減。若膿稠者為順。若久久不潰膿,或潰後膿稀如清水,腫硬不減者為逆。順證治法參見無頭疽。逆證之治宜參見附骨疽條。

烙治法

外治法名稱。主要用於乳蛾、喉瘤等病。具體烙法是:先以消毒之小手術刀在治療部位上輕輕割劃出範圍。然後根據治療部位,病灶大小及程度,選擇不同的烙鐵,在火焰上燒紅,蘸少量香油,趁熱烙其預定部位,一觸即起,不宜久停,可視病灶大小決定烙治次數,烙後吹冰硼散。宜每隔2-3天烙法1次,以烙平為度。應用時應注意:

①烙鐵須燒紅,涼則無效。應防傷健康組織,手法宜輕且巧。

②小兒或精神恐懼,不能合作者忌用本法。

③有表邪及火熱內盛者不宜施用本法。

④術後禁食辛辣肥甘、煙酒。

⑤術後暫不宜作劇烈運動;防止暴怒及高聲談唱。

⑥術後可服用六神丸或銀翹散、清咽利膈湯等疏風清熱之品。

烙鐵法

喉科外治法之一。為喉科專用烙鐵治法。分圓形、尖形、縱長方形、橫長方形四種。頸直者多用於烙咽後壁,頸曲者多用於烙咽喉兩側。臨床多用於烙乳蛾或喉瘤體上。具體方法是:先在火焰上燒紅,蘸香油,趁熱烙其劃割部位,然後再從四周向中央旋烙;烙後吹冰硼散。

烙鐵

器械名。為烙乳蛾、喉瘤之用。其頭以銅或鋼製成,分圓、尖、縱長方、橫長方形四種,連一烙柄。其中均分曲頸和直頸兩種,以便於不同部位之使用。

烙法

眼科外治方法。用於“殘風潰弦瘡爛,濕熱久不愈”及胬肉攀睛割治後之根部,烙之則易愈且不復發。使用方法:使用時將烙燒熱適度,以細棉揩試後,烙患處三五度。

外科手術器械之一。見《瘡瘍經驗全書》。較早的外科器械烙,多是鐵製成的,自隋唐以後,制烙的材料得以不斷改進,由常用的鐵釘、鐵篦等鐵器發展到了銀烙匙、金烙鐵等多種金屬材料。應用範圍也逐漸擴大,由單純的瘡瘍切開排膿到瘤腫切除,止血等多種用途。眼科烙的應用,正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目科正宗》所記載之烙系由全銅製成,長約四寸。胬肉攀睛割治後,以烙烙之,以防止其復發。亦用於烙治瞼弦赤爛、胞肉膠凝等症。該烙的特點為製作工藝精細,操作更為方便。

《老子禁食經》

書名。見《隋書·經籍志》。一卷,已佚。

老則長慮

養生術語。即老人宜積極用腦。出《管子·內業》:“老則長慮,……老不長慮,困乃速竭。”唐代房玄齡注解道,“老則長慮”,“則遺其老”,即老人積極用腦可延緩衰老;而“老不長慮”,“令老則益困而速竭”。即加速衰老。這種觀點表明了用腦與健康長壽的關係,是有一定科學根據的。

老翳

病證名。見《異授眼科》。指宿翳之頑固不易消退者。參見宿翳條。

老咽痛

病名。《外科理例》卷六:“老咽痛,日晡甚,以補中益氣湯,加酒炒黃柏,知母,數劑而愈。”泛指長期不愈的慢性咽痛。宜多飲水,減少夜飯量。含服草珊瑚片,長期服用清熱利咽的袋泡茶劑效果更佳。

老痰

病證名。氣火鬱結,凝結膠固,積久難治之痰症。又名鬱痰、結痰、頑痰。《丹溪心法附餘·痰》:“因火邪炎上,熏於上焦,肺氣被鬱,故其津液之隨氣而升者為火薰蒸,凝濁鬱結而成。歲月積久,根深蒂固……。”老痰亦可由燥痰失治所致。《醫學入門》卷五:“燥痰,久為老痰。”其症或見喉中有物,吐不出、咽不下(《丹溪心法·痰》)。或積於胸膈作痞,或流滯於經絡四肢(《張氏醫通·痰飲》)。治宜開鬱降火,清潤肺金,以消化凝結之痰。《醫碥》卷二:“老痰即鬱痰結成粘塊,吐咯不出,非南星、半夏、茯苓、蒼朮可治。”治用青黛為主,及五倍、海石、苦梗、旋複花、瓜蔞仁、芒硝等藥。參見痰症各條。

老鼠胎

病證名。出《婦女衛生醫藥常識》:“更有初孕時一二月中,經水仍來,來而色淡不多者,名曰垢胎,俗雲老鼠胎。”即激經。參見激經條。

老商

經外穴三商之一。見三商條。

老肉板睛

病名。見清·佚名《眼科捷徑》。即胬肉攀睛。詳該條。

老人腰痛

病證名。見《醫宗必讀·腰痛》。多因肝腎不足所致。治宜補腎強腰,選用二至丸、右歸丸等方。據《臨證指南醫案·腰腿足痛》龔商年按,葉天士治老年腰痛,以奇經之脈隸屬於肝腎,用血肉有情之品,鹿角、當歸、蓯蓉、薄桂、小茴溫養下焦。亦可外用摩腰膏熱摩腰部。

老人眼昏

病名。見《東醫寶鑒》卷一。指老花眼,參見該條。

老人便結

病證名。老人大便堅澀或不通。《景嶽全書·雜證謨》:“老人便結,大都皆屬血燥。蓋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則陰虛之漸也,此外則愈老愈衰,精氣日耗,故多有幹結之證。”治療以虛者補之、燥者潤之為大法。辨其虛實微甚,有火無火,因人調理。潤燥劑可選用導滯通幽湯、蓯蓉潤腸丸、搜風順氣丸、東垣潤腸丸、衛生潤腸丸、元戎四物湯、三仁丸、百順丸等方。亦可用許又微治年老虛人便秘方,以火麻仁、蘇子仁各半研,取汁服之,更煮粥食之,不必服藥而便秘愈。《濟生方·大便》主張老人大便秘結不可多服大黃,恐傷真氣。《辨證錄·大便閉結門》提示老人大便秘結,口乾舌燥、咽喉腫痛,頭目昏暈,面紅煩躁,不可認為火盛閉結,乃是腎水之涸。以老人陰衰乾燥,火有餘而水不足之故。治法但補腎中之水,則水足以濟火,大腸自潤,方用濡腸飲。《張氏醫通·大便不通》治“老人血枯便閉,用生地黃、當歸身、鮮首烏各四兩,廣皮一兩,熬膏頓熱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參見虛秘條。

老瘧

病名。瘧疾延久不愈,深入三陰經者。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瘧病不內外因》。《丹溪心法·瘧》:“老瘧病,此系風暑於陰分,用血藥引出陽分則散。”一名母瘧。參母瘧、瘧母條。

老龍

推拿穴位名。

①出《小兒推拿廣意》。位於中指遠端背面靠指甲根處。掐此穴治驚風、昏迷。《保赤推拿法·掐老龍穴法》:“此穴在中指背靠指甲處。相離如韭葉許。若兒急驚暴死,如拿精靈、威靈二穴,不醒,即於此穴掐之,不知疼痛,難救。”

②出《幼科鐵鏡·虎口合骨穴圖》。位於中指指端。掐此穴用治驚風。

老淋

病名。即老人淋證。見《醫醫偶錄·膀胱部》。老人腎氣已衰,患淋多見虛證。若精竭複耗,小便牽痛如淋,治宜補腎通淋,用八味丸加車前、牛膝,或萆薢分清飲加減。若氣虛下陷成淋,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通、澤瀉。老人絕欲太早成淋,用生綠豆衣水浸,擂汁服,或淡秋石擂水飲服。參見淋條。

《老老恒言》

老年養生專著。又名《養生隨筆》。清·曹庭棟撰。五卷。前二卷敘起居動定之宜,次二卷列居處備用之物,末附粥譜一卷,借為調養治疾之需。主張養生要適應日常生活習慣,不可勉強求異;養生實踐要寓於日常生活起居瑣事之中;重視調攝脾胃,推崇食粥,列粥譜達一百方(自創14方),強調老年養生要重省心養性。全書所論,多有獨到之處,而又淺近易行,切於實用。其引證書目遍及經史子集,凡307種。本書為清代重要養生專著,甚為後人稱道。

老黃苔

診斷學名詞。指舌苔深黃而粗糙。多見於胃腸熱結,津液受傷。

老花眼

病名。見廣州中醫學院主編《中醫眼科學》。又名老人眼昏。為肝腎衰耗所致,指年越四十而視近困難者。《外臺秘要》卷十一指出:凡人年四十五歲以後,漸覺眼暗。《證治準繩·雜病》亦指出:若人年五十以外而目昏者,雖治不復光明。即今之老視,宜配鏡矯正。

老虎吞食

小兒推拿方法名。《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腳上諸穴圖》:“僕參穴:治小兒吼喘,將此上推下掐,必然蘇醒。如小兒急死,將口咬之,則回生,名曰:老虎吞食。”

老漢絞罾(céng層)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即老漢扳繒。見該條。

老漢扳繒

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老翁絞罾。《針灸大成》卷十:“以一手掐大指根骨,一手掐脾經搖之,治痞塊也。”

老複丁

養生術語。意為返老還童。《通俗編》引《急就章》:“長樂無極老複丁。”《周易參同契》:“老翁複丁壯也。”

老婦行經

指婦女年過五十歲以後仍然行經者。如身體健康為氣血盛實有餘;若經來較頻,或一月經行二三次,血量反見增多,則屬病態。多因氣虛,肝腎不足,沖脈虛損,血失統攝所致。治宜補氣養血、補肝益腎,方用安老湯。並應注意排除癌變的可能。

醪藥

即藥酒。《素問·氣血形志論》:“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

醪酒

泛指藥酒。《素問·玉版診要》:“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

酒名。指汁滓混合的濁酒。《素問·湯液醪醴論》:“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

癆證白喉

病名。系指由陰虛而虛火上灼咽喉,致咽喉疼痛,腐爛色白的病證。《喉症指南》:“癆證白喉,脈沉細而數,按之無力,由陰虛火燥所致,非時疫白喉證也。其證咽喉痛極,而水米難下……”治宜養陰清肺,方用養陰清肺湯加減。本病易同時疫白喉混淆,應加以注意。

癆瘵咳嗽

病證名。癆瘵病以咳嗽為主證者。見《不居集·癆瘵咳嗽》。《壽世保元·勞瘵》:“癆瘵之疾,由相火妄動,相火上炎則克肺金,肺受火邪所克,所以為咳,為嗽,為熱,為痰,為喘息,為盜汗,為吐血,為衄血,為便血,尿血,為四肢倦怠,為五心煩熱,為咽幹聲啞,為耳鳴、眼花,為遺精、便濁,為蟲脹腫滿,為一應難狀之症。治宜標本兼顧。用滋腎水、養心血、扶元健脾以培其本;以清勞熱、降相火、潤肺化痰治其標。方選清高滋坎湯、河車地黃湯、太平丸、瑞蓮丸、犀角丸、生津止嗽膏、白雪膏、補中益氣湯、麥味地黃丸等對症應用。危亦林治勞嗽(心腎俱虛)用劫勞散;治勞嗽、嗽血、吐血,用阿膠丸(見《世醫得效方·癆瘵》),亦可用寧嗽膏等方。參見癆瘵條。

癆瘵

病名。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即勞瘵。《明醫雜著》指出:(患者)“睡中盜汗,午後發熱,哈哈咳嗽,倦怠無力,飲食少進,甚則痰涎帶血,咯吐出血;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熱,脈沉數,肌肉消瘦,此名癆瘵。”參見勞瘵條。

癆火喉

病名。系指虛癆引起的喉痛病證。《喉科金鑰》上卷:“痰火虛癆,咳損肺金而喉痛者。乃水竭於下,火浮於上。”治宜滋陰潤肺。方用百合固金湯等加減。本病相當於結核性咽炎、喉炎。

癆蟲病

病名。即癆病、肺蟲病。為癆瘵病證之類。見《石室秘錄》卷一。《血證論》卷五:“面色乍赤乍白,乍青乍黃,唇口生瘡,聲嗄咽癢,煩夢不寧,遺精白濁,發焦舌燥,寒熱盜汗,口出穢氣,不知香味,喜見人過,常懷忿怒,夢見亡先,驚悸咳逆;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皆為癆蟲之候也。月華丸主之。多食鰻魚肉,既有滋補,又善殺癆蟲,或用鰻魚骨燒黑,鱉甲炒為末,煎人參、當歸、白芍、白薇湯送下,補虛殺蟲,相輔而行。若專事殺蟲,金蟾丸亦可間服,金線蛙燒服亦妙。”又雲:“癆蟲居肺葉間,咯血聲嘶者,皆能治之。”前人治癆蟲病,每於大補氣血及殺蟲法並用;或主張補其真陰、元氣。方如黃芪益損湯、鱉甲散、坎離膏、太平丸等。參見癆、癆瘵、肺蟲病條。

牢脈

脈象之一。即似沉似伏,重按實大弦長之脈象。主陰寒內實,疝氣症瘕。《脈訣匯辨》:“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不可混於沉脈、伏脈,須細辨耳。沉脈如綿裹砂,內剛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脈非推筋至骨,不見其形。在於牢脈,即實大,才重按之便滿指有力,以此為別耳。”

勞注

病證名。注病之一。氣血俱盛,小勞則甚,遷延難愈之證。《諸病源候論·勞注候》:“人大勞虛,而血氣空竭,為風邪所乘,致不平複,小運動便四肢體節沉重,虛噏啜乏汗出,連滯不差,小勞則極,故謂之勞注。”參見疰條。

勞蒸

病名。即蒸病。以蒸病多屬虛勞,故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勞瘵諸證》。參見蒸病各條。

勞者溫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勞累過度耗損精氣者,宜用甘溫補氣藥調養。例如中氣不足而身熱有汗,渴喜熱飲,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舌淡白,脈虛大,治宜甘溫除熱,補中益氣。用補中益氣湯。

勞瘵

病名。勞病之有傳染性者。一作癆瘵。又名傳屍勞、勞極、屍注、殗殜、鬼注。《濟生方·勞瘵》:“夫勞瘵一證,為人之大患,凡受此病者,傳變不一,積年染疰,甚至滅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勞瘵敘論》證見寒熱盜汗,夢與鬼交,遺泄白濁,發幹而聳,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連複數個,或聚或散,沉沉默默,咳嗽痰涎,或咯膿血,如肺痿,肺癰狀,或複下利,羸瘦困乏。見於結核病等。詳見虛勞、傳屍勞條。

勞則氣耗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勞累過度易耗傷精氣。症見喘促、汗出,繼而倦怠乏力,短氣懶言,精神萎靡等。《素問·舉痛論》:“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勞癭

病名。因勞傷或情緒刺激而誘發之癭病。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孫思邈分癭為石癭、氣癭、勞癭、土癭與憂癭五種,並處五癭丸以治療之。即“取鹿靨以佳酒浸令沒,炙幹,納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味盡更易,盡十具愈。”《聖濟總錄》卷一二五:“憂、勞、氣(癭)則本於七情,情之所至,氣則隨之,或上不下,或結而不散是也。”治宜參考孫氏五癭丸加味。

勞逸適度

養生術語。即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與休閒、睡眠要配合得當。過勞過逸均可傷身耗神,於健康有害。故葛洪《抱樸子內篇》說:“不欲甚勞,不欲甚逸。”

勞役痢

病名。因勞累過度所致的痢疾。見《症因脈治·痢疾論》。因勞力過度,或饑飽不勻,負重遠行,營傷衛損,血滲大腸所致。證見痢下純血,或腰酸背楚,脅肋作痛,四肢倦怠,嗜睡減食。節勞稍緩,勞重即發。治宜先予去瘀生新,用當歸活血湯。再予調養氣血,扶元固本,用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歸脾湯。參見痢疾條。

勞噎

病證名。五噎之一。出《諸病源候論·否噎病諸候》。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生。證見氣上鬲,脅下支滿,胸中填塞,攻背疼痛等。治用五噎散等。參見五噎、噎條。

勞心吐血

病證名。因勞心太過所致吐血證。見《中國醫學大辭典》。《張氏醫通·諸血門》:“勞心太過,吐血不止,歸脾湯去木香加門冬、阿膠。”如由勞心而致,心火旺盛吐血者,用米蓮散(見《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參見吐血、內傷吐血條。

勞堂骨

骨名。見《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即腓骨。參(骨行)骨條。

勞損

病證名。指虛勞、虛損之屬陰虛者。《景嶽全書·雜病謨》:“勞損之病,本屬陰虛。”因恣飲縱酒、色欲無度、勞倦過極,致精血受損引起。《不居集》卷十九:“精極則陰虛,陰虛則無氣,以致為勞為損。”詳見虛勞、虛損條。

勞嗽

病證名。見《肘後備急方》卷三。

①指久嗽成勞或勞極傷肺所致的咳嗽。《證治要決·諸嗽門》:“勞嗽。有久嗽成勞者,有因病勞久嗽者。”證見寒熱往來,或獨熱無寒,咽幹嗌痛,精神疲極,嗽痰或濃,或時有血,腥臭異常,語聲不出。治用補肺湯半貼,加杏仁、貝母、款冬花、阿膠、百合各半錢。

②即火鬱嗽。《丹溪心法·咳嗽》:“勞嗽即火鬱嗽。”詳該條。

③即邪嗽、疰嗽。《雞峰普濟方》:“今之所謂勞嗽者,無所經見,意其華佗所謂邪嗽,真人所謂疰嗽者是也。”參見邪嗽、疰嗽條。

勞傷月經過多

病證名。月經過多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在行經期間攝生不慎,勞傷過度,沖任或胞脈受損所致。症見月經量過多,持續時間長,血色暗,面色萎黃,體倦乏力,或有腰腹酸墜等。治宜固沖止血,方用安沖湯、雲南白藥等。

勞傷吐血

病證名。因勞力過度,肺胃絡脈損傷所致的吐血。《金匱翼·諸血統論》:“勞傷吐血者,經所謂用力太過,則絡脈傷是也。”用力努掙而得失血證者,治宜補氣消瘀,用四物湯加黃芪、人參、續斷、桃仁、紅花、陳酒、童便(見(血證論》卷二)。或用發灰散止血。血止後如遇勞即發,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山藥、熟地、茯神、遠志(見《醫鈔類編》卷七)。參見吐血、內傷吐血條。

勞傷鼻衄

病證名。因勞力過度所致的鼻腔出血。《張氏醫通·諸血門》:“內傷勞役之人。喘嗽面赤,發熱頭痛而衄。此肺經氣虛,失護衛之職,致心包火炎,經脈熱甚,故行清道。”治宜益氣止血,先予當歸補血湯加薄荷、荊芥;不應,再予補中益氣倍黃芪。慎不可用辛熱之藥。兼有風寒者,小建中加蔥白、豆豉。參見鼻衄條。

勞疝

病名。因勞傷誘致之疝證。見《醫經會元》。多因諸勞氣陷,或房勞傷精而發。證見陰部重墜脹痛,或於天寒氣冷之時諸症加劇,治宜腎氣丸加川楝子、巴戟天、鹿角膠之類。

勞熱

病證名。虛損骨蒸發熱。見《丹溪心法·發熱》。《醫學說約·熱》:“勞熱則蒸。”由氣血虧損,陽衰陰虛所致。常見骨蒸潮熱、五心煩熱等症。五臟邪熱不清亦可導致陽衰。心勞邪熱,則口舌生瘡、語澀、肌瘦;肝勞邪熱,則脅痛、關格不通;脾勞邪熱,則氣急、肌痹,多汗;肺勞邪熱,則氣喘、面腫、口燥、咽幹;腎勞邪熱,則尿赤、陰瘡、耳鳴、溺閉。治宜三白湯主之,心熱加黃連、木通、麥冬、生地,肝熱加黃芩、防風、當歸、龍膽草、赤芍,脾熱加山梔、石斛、升麻,肺熱加知母、桑白皮、秦艽、葶藶,腎熱加元參、赤苓、車前子、生地(見《醫學入門》卷五)。

勞怯

病證名。陰虛內熱性質的虛勞病證。《松崖醫徑》卷下:“勞怯者,多由氣體虛弱,勞傷心腎,則陰虛而生內熱所致。主在痰血水火不能既濟故也。亦有外感六淫之氣,失於怯散,以致乘虛入裏,久不與治,遂成勞瘵。又有傳疰而得者。其脈多弦虛細數。”究其病源,當以補陰降火為主,用秘傳加減八珍湯。參見虛損條。

勞瘧

病名。

①瘧之積久不瘥,表裏俱虛,小勞即複者。見《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諸病源候論·勞瘧候》:“凡瘧積久不瘥者,則表裏俱虛,客邪未散,真氣不復,故瘧雖暫間,小勞便發。”證見寒熱不止,或發於晝,或發於夜,食欲減少,肌膚羸瘐,顏色萎黃,四肢無力,或症停稍勞即發。治宜補虛截瘧,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栝樓根,補中益氣湯加鱉甲、牛膝、首烏、小建中湯、八味丸、人參烏梅散等;或灸膏肓、四花等穴。

②即瘧母。《證治要訣·瘧寒熱》:“久瘧,經年累月,名曰瘧母,又名勞瘧。”參見久瘧、瘧疾條。

勞碌氣虛喘

病證名。勞累過度引起的氣喘。見《雜病源流犀濁·咳嗽哮喘源流》。詳氣虛喘條。

勞碌喉風

病名。系指滿喉少有紅點,根白不腫,常有血腥氣,勞碌即發的疾病。又名辛勞喉風。見《喉科指掌》卷四。其病因系由肝腎虛損所致。治宜滋養肝腎。可選用六味地黃湯、左歸飲等加減。

勞聾

病名。系指由氣血真元耗損所致之耳聾。《仁齋直指方》:“勞役傷於血氣,淫欲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憒憒是為勞聾。”治宜養血益氣培補精元。方可選用人參養榮湯等加減。參見耳聾條。又《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四:“勞聾者,腎氣虛勞所致也。”其聾勞則甚,當用補腎法治之。

勞淋

病名。淋證之遇勞即發者。有腎勞、脾勞、心勞之分。《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勞淋者,謂勞傷腎氣,而生熱成淋也。”其證小便淋瀝不斷,澀痛不甚,遇勞即發。有腎勞、脾勞、心勞之分。《醫碥·淋》:“勞淋,勞則動火,熱流膀胱所致。脾勞(勞倦所傷)補中益氣合五苓。腎勞(色傷),陽虛腎氣湯,陰虛知柏地黃湯。心勞(思慮所傷),清心蓮子飲。”參見淋條。見於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慢性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勞痢

病名。痢疾日久不愈,狀如虛勞者,《證治要決·大小腑門》:“勞痢,因痢久不愈,耗損積血,致腸胃虛空,變生他證,或五心發熱,如勞之狀。宜蕷蓮飲。赤多倍蓮肉,白多倍山藥,痢後調補,用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半。”見於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疾、潰瘍性腸結核、局限性腸炎等。參見痢疾、虛痢條。

勞咳

病證名。

①經久不愈之外感或內傷咳嗽。《濟生方·咳嗽》:“外則六淫所傷,內則七情所感,連滯歲月,致傷五臟,遂成勞咳者多矣。”即勞嗽。參見咳條。

②勞傷五臟所致的咳嗽。《醫學入門》卷五:“勞咳,五勞虛咳也。”謂疲極傷肝、勞神傷心、勞倦傷脾、叫呼傷肺、房勞傷腎致咳。詳見疲勞咳嗽、勞神咳嗽、叫傷咳嗽、房勞咳嗽、勞嗽等條。

勞倦惡寒

證名。因勞倦過度所致惡寒證。見《證治匯補·惡寒章》。由勞倦過度,脾胃不足,衛陽下陷所致。證見惡寒,倦怠,手心獨熱,脈緩弱,或氣口虛大無力。補中益氣湯主之,甚則加桂、附。參見惡寒、內傷惡寒條。

勞倦

勞累疲倦。屬內傷病因。又名勞傷。泛指勞累過度,七情內傷,房事不節,飲食失調等消耗性因素。致病多傷及脾氣與腎精。症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心悸不安,煩熱自汗,動則喘促等。《素問·調經論》:“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勞極

病名。指腎虛勞損。《濟生方》卷一:“腎虛勞損,臥多盜汗,小便餘瀝,陰濕痿弱,名勞極。”用磁石丸等方。

勞黃

病證名。黃病二十八候之一。《諸病源候論》卷十二:“脾臟中風,風與瘀熱相搏,故令身體發黃,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發,膀胱急,四支煩,小便自利,名為勞黃。”《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勞黃者,四肢無力,骨節煩疼,或時吐逆,不能下食,鼻中乾燥,身熱疼悶,漸覺羸瘦,寒熱不定。若喘息氣粗者難治。”治宜選用柴胡散、龍膽散、秦艽散、鱉甲散等方。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勞汗

證名。指稍勞即出汗。出《素問·生氣通天論》。因脾虛氣弱,以致稍勞即見汗出淋漓。治宜補中益氣湯加減。

勞宮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五裏、掌中、鬼路。屬手厥陰心包經。滎(火)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一說在握拳屈指時無名指尖處(《太平聖惠方》)。布有正中神經的第二指掌側總神經和指掌側總動脈。主治昏迷,暈厥,中暑,嘔吐,心痛,癲狂,癇症,口舌生瘡,口臭,鵝掌風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勞複

病名。傷寒、溫熱病瘥後,餘邪未清,因過度勞累復發者。見《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勞複證治》:“傷寒新差後,不能將攝,因憂愁思慮,勞神而複,或梳沐洗浴,作勞而複,並謂之勞複。”複則諸症複起。輕者靜養自愈,重者察其虛實。虛則調其營衛,和其臟腑,待其表裏融和方愈。安神養血湯主之。若誤用攻下清涼,必致不救。實則治以枳實梔豉湯,撤表邪而清裏熱。兼頭痛惡寒者。加薄荷、蔥白。兼寒熱者,寒多加羌活、紫蘇;熱多加知母、黃芩。不可妄投補益,以致閉邪增病(《重訂廣溫熱論·溫熱複症療法》)。勞複有房勞複、食勞複、溫病勞複、氣虛勞複、陰虛勞複之分,詳見各條。

勞風咳

病證名。一名勞風、風咳。由勞力傷風所致的咳嗽。《儒門事親》卷三:“勞風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亦風咳也。”治宜桂苓五味甘草湯加薑汁、竹瀝。若痰逆勢甚,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小青龍湯加石膏湯;稟氣虛者,用炙甘草湯。參風咳、勞風條。

勞風

病名。其證頭項強,目不明,咳痰,惡風寒戰。《素問·評熱病論》:“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也,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為勞風之病。”參見勞風咳條。

勞發

證名。因勞累而發的寒熱。《張氏醫通·寒熱》:“元氣虛人,遇勞即發寒熱,此元氣下陷之故;或勞力而發寒熱,腿縫中結核作痛,謂之勞發。”俱宜治以補中益氣湯。

①指勞累過度。《素問·舉痛論》:“勞則氣耗。”《素問·經脈別論》:“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

②憂慮,操心。《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木形之人……多憂勞於事。”

③虛勞病的簡稱。《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詳虛勞條。

浪子瘟

病名。即蝦蟆瘟。見《古今醫鑒·溫疫》。證見痰涎壅盛,壯熱如火,頭疼身痛,項強睛疼,聲啞腮腫。治宜人參敗毒散加幹葛。若寒熱往來,用小柴胡湯等方。詳見蝦蟆瘟條。

浪臍生

病名。難產類型之一。《張氏醫通》卷十:“兒出胞時,頭必轉向產門,自然正產。若無力轉運,腳踏胞衣,臍腸先出,謂浪臍生。急令穩婆清理推入,稍俟氣平,乘勢就其腳下,不可推轉久延。久則臍腸複下,複難收拾矣。”類似於臀足位分娩,臍帶脫出。

莨菪中毒

病名。莨菪,又名鬧羊花、黃桔鵑、羊躑躅、天仙子。因誤服莨菪葉、根、花、枝、種子過量出現中毒症狀。證見面紅、煩躁、哭笑不止、譫語、幻覺、口幹膚燥、瞳孔散大、脈數等。嚴重者可致昏睡、肢強攣縮,甚至昏迷死亡。宜中西醫結合救治。《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載解莨菪毒藥物,有薺苨、甘草、升麻、犀角、蟹等,可資參考。

狼咬傷

病名。指因狼咬傷而致損害者。見《肘後方》卷七。症見局部傷口處皮破肉綻,甚至筋骨撕斷,出血不止,嚴重者可因血流過多而致死。輕者治以幹薑末或胡椒粉末敷傷口,重者可按金瘡治之。必要時應中西醫結合救治。證治可參見金瘡條。

狼疝

病名。指少腹疼痛且伴見大便艱難者,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內有:“小腹與陰相引而痛,大便難,名曰狼疝也。”該病多因寒凝肝脈而致。治宜暖肝散寒,服暖肝煎。

狼漏

病名。指缺盆穴處生竇道有膿液流出者。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該病多因情志不遂鬱怒氣結而成。症見頸部缺盆穴處疼痛腫脹,可延及耳根,破潰成漏,膿水流出不止,久不收口。治宜內服空青散。相當於頸部淋巴結核。

狼毒中毒

病名。因藥服或誤服狼毒過量出現中毒症狀。證見頭暈、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可致休克、死亡。沖搗藥物可產生接觸性皮炎。宜中西醫結合治療。《本草綱目》卷四載解狼毒毒藥物,有蘭汁、鹽汁、白斂、杏仁、木占斯等,可資參考。

郎中

古代南方對醫生的一種稱謂,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宋代始,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北方則稱醫生為大夫。相沿至今。

爛弦內瞼

病名。又名風弦赤眼,風弦赤爛、瞼弦赤爛、眼弦赤爛。俗稱爛眼皮。出《銀海精微》。指胞瞼邊緣紅赤潰爛,癢痛併發,或見睫毛脫落甚則瞼緣變形,即今之瞼緣炎。多由脾胃積熱,風邪相干所致。治宜疏風、清熱、除濕、方選三仁湯加減、消風散加減。參見眼弦赤爛條。

爛弦風

病名。又名眼弦赤爛、爛弦風瞼等。出《銀海精微》卷上:“爛弦風之症,因脾胃壅熱,久受風濕,更加吃諸毒物,日積月累,致成風爛。胞瞼之內,變成風痘,動則發癢,不時因手拂拭,甚則連眼眶皆爛。”參見眼弦赤爛條。

爛腿

病名。指小腿部所生之慢性潰瘍。出《外科全生集》即臁瘡。詳見該條。

爛頭乳蛾

病名。指喉咽部四周皆腫白腐作爛的病。症見喉核紅腫,腐潰色白、大痛難食、舌苔厚膩、脈弦而緊、便秘煩渴。多由熱毒痰火上沖咽喉所致。治宜:清熱瀉火、消腫解毒。方選:五味消毒飲,仙方活命飲、黃連解毒湯等加減。

爛沙喉

病名。指喉關內腫爛。多發於傷寒之後。表邪未盡、邪結咽喉所致、治宜清咽散邪、方選清咽利膈湯加減。

爛乳蛾

病名。系指乳蛾後喉核潰爛者。多因肺胃熱毒,薰蒸咽喉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為主,方選清瘟敗毒飲加減。參爛頭乳蛾條。

爛鬁

病名。指陽明經部位的瘰鬁且易潰難斂者。《馮氏錦囊秘靈》卷十九有:“瘰鬁者手足少陽蘊熱積滯所致也。二經多氣少血,所以結核堅而不潰,延蔓串通。若陽明經則氣血多而潰矣。俗名爛鬁。”其證治可參見瘰鬁條。

爛眶眼

病證名。指目眶日久赤爛。出《丹溪治法心要》卷六:“治爛眶眼用“薄荷、荊芥、細辛,等分為粗末,燒取煙燼,點眼。”詳參目眶日久赤爛條。

爛眶

病證名。即爛眶眼。又名目眶歲久赤爛。見《異授眼科》。詳目眶歲久赤爛條。

爛喉疫痧

病名。即爛喉(疒丹)痧。相當今之猩紅熱。詳參爛喉(疒丹)痧。

爛喉癬

病名。指喉癬之因棉花瘡毒未盡,結於咽喉而致咽喉腐爛。治宜清熱涼血補脾為主。方選清營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該病似今之咽部梅毒、喉部梅毒等。

爛喉痧

病名。即喉痧。見《喉痧正的》。詳參爛喉(疒丹)痧條。

爛喉沙風

病名。《喉科心法》:“爛喉沙風,生於關內,不分左右,滿喉皆爛,兼發斑痧者是。”多由傷寒或溫病之後,餘毒未盡,脾經積熱,上炎肺經而成。治宜疏解餘毒、方選銀翹散、養陰清肺湯加減。

爛喉風

病名。系指患喉風後咽喉潰腐者。症見咽喉腫痛腐潰、色灰白或灰黃,邊緣不齊,口出臭穢之氣。飲食吞咽疼痛,伴發熱惡寒,二便秘澀,舌苔黃,或厚膩,多因肺胃熱毒積盛,熏灼咽喉,熱勝肉腐,或過食膏粱厚味所致。治宜解毒消腫,清熱止痛。方選銀翹散、普濟消毒飲加減。外治以冰硼散。

爛喉痹

病名。指喉痹而咽喉潰爛者。症見咽喉腫痛,腐潰白斑、形如花瓣、疼痛難咽,甚則目睛上泛、脈洪而大。多由肝胃熱毒蘊積,複感時毒而發。治宜疏風解毒,涼血消腫。方選銀翹散、普濟消毒飲、清瘟敗毒飲等加減。外吹清咽利喉散。亦可針灸少商、商陽等穴。

爛喉(疒丹)痧

病名。系指咽喉紅腫潰爛。周身(疒丹)痧密佈,相互傳染為臨床特點的時疫喉證。相當於今之猩紅熱。又名爛喉丹痧。多發於冬春季節,兒童多發,北方多見。以發病突然,高燒惡寒,咽部紅腫潰爛、周身(疒丹)痧密佈,猩紅似錦,舌質光剝無苔,芒刺鮮紅、狀似楊梅。多因疫癘時邪由口鼻而入,初襲肌表,漸犯肺胃,鬱而化熱,上沖咽喉,傷及營血,外達肌膚內犯心包,久則傷津耗氣,鼓動肝風,終致氣陰兩傷。其病分初、中、後三期。初期宜辛涼透表、泄熱解毒。方選解肌透痧湯。中期宜清營解毒,佐以疏泄透達。方選加減黑膏湯;營血熱盛者可用清營湯;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後期宜養陰益氣,調中和胃。方用清咽養營湯。外治法:初起咽喉紅腫,外吹人中散;咽部腐爛,疼痛明顯者,外吹冰黛散;後期外吹金不換散;每日3-5次。並常以清咽消毒劑含嗽。針刺:取少商、商陽、委中、淺刺出血以泄邪熱。

爛疔

病名。本病是一種發生於皮肉間容易腐爛之急性感染性疾患。十三丁之一。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該疔多發於足部,由皮膚破損染毒或濕熱火毒蘊蒸肌膚而發。初起患處脹痛,且成暗紅色,迅速漫延成片,繼則出現“脹裂樣”疼痛,患肢可見水腫,有暗紅色分泌液的小水泡出現,潰後出現淡棕色漿水,皮肉腐爛,周圍轉為紫黑色,瘡面略呈凹形。重證可伴高熱頭痛,神昏譫語。治宜清熱解毒利濕,可用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三妙丸合方加減。初起皮色見暗者,以玉露散外敷;如皮色呈紫黑者,可用蟾酥合劑或蟾酥餅塗敷患處。如腐去可以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蓋貼收口。若身熱不退,神昏,或見患處腐爛繼續漫延者,屬逆證,為毒邪走竄內攻。證治參見疔瘡走黃條。治宜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本病類似氣壞性疽。

爛邊舌

病證名。指舌邊潰腐。多因脾經濕熱上攻所致、治宜清熱燥濕,方選三仁湯加減。

藍注

病證名。指小兒肌膚出現藍色紫斑的一種症狀。《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小兒為風冷,乘其血脈,血得冷則結聚成核,其皮肉色如藍,乃經久不歇,世謂之藍注。”與紫癜相類似。

藍膜

病證名。系指眼中生藍色翳膜的病證。見《眼科易簡補編》。

闌尾穴

經外穴名。在小腿前側上部,當犢鼻下5寸。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部有腓深神經及脛前動、靜脈。主治急、慢性闌尾炎,急、慢性腸炎,下肢麻痹或癱瘓,足下垂等。直刺1.5-2寸。

闌門

經外穴名。出《針灸大全》,原謂“在曲骨兩旁各三寸。”一說“在陰莖根兩旁各開三寸是穴”(《類經圖翼》)。今多據《醫學綱目》定位在恥骨下緣中點,陰莖根旁開2寸處。主治疝氣,偏墜,陰汗,陰囊紅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攔江賦》

針灸歌賦名。見《針灸聚英》。高武謂:“不知誰氏所作,今自淩氏所編集寫本針書表錄於此。”原文:“擔截之中法幾何,有擔有截起沉屙。我今作此《攔江賦》,何用三車五輻歌。……”攔江,蓋有攔截水流即截用要穴的意思。內容主要講八脈八穴及合穀、複溜、期門等穴的應用。《針灸大成》載此,“攔”改作“蘭”。

《蘭臺軌範》

綜合性醫書。八卷。清·徐大椿撰於1764年。卷一通治方;卷二-八內科雜病、時病、五官、婦、兒科病證證治。按病證分門闡述,辨證治療以《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古典醫籍的論述為理論依據和治方根本,而對宋以後諸方則反采“其義有可推試多獲效者”。全書取材比較謹嚴,對病名、病證、方藥主治和配合等內容的論析簡明扼要,頗有條理。在辨證論治方面,徐氏主張“先識疾病之所由生,再辨病狀之所由並。治必有定法,法必有主方,方必有主藥”,為多數醫家所贊許。現存初刻本等十幾種清刻本及石印本、叢書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蘭室秘藏》

綜合性醫書。三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詳。約刊於1276年。書名“蘭室”取《素問靈蘭秘典論》“藏靈蘭之室”一語。表示所載方論有珍藏的價值。書中分述飲食勞倦、中滿腹脹、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內障眼、口齒咽喉、婦人、瘡瘍等21門病證。其中對脾胃病證的論述尤為後世所重。李氏以“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的醫學理論,強調在治療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護或增強脾胃的功能。本書的治療方劑,多屬李氏創制,藥味雖較多,配伍卻精當,合於方藥之理,切於臨床實用,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現存元、明、清等多種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蘭門

經外穴名。《針灸大成》:“蘭門二穴:在曲泉兩旁各三寸脈中。治膀胱七疝,奔豚。”“蘭”為“闌”字之誤,“曲泉”為“曲骨”之誤。有人據此定位在肝經曲泉上、下各三寸,非是。參見闌門條。

蘭茂

明代醫學家(1397-1479年)。字廷秀,號止庵,並自號光道人,洞天風月子、玄壺子。原籍河南,後徙居雲南嵩明。通曉經史百家,博覽群書。自幼喜愛植物藥草,常辨研其藥性、生長環境等。後因母病,又留心醫藥而摒棄仕途。所著有《滇南本草》三卷,書後且附刊《醫門攬要》,本草書多載其當地所產之植物,其中有不少為當地少數民族所常用之藥物,既為民族藥學著作,又為較早之地方性本草著作,其中還有一些《本草綱目》所不載者,後曾由滇南人範洪加以增修,成《滇南本草圖說》行世。另有《醫門摩要》一書。

癩頭瘡

病名。頭皮癬疾之一。見《外科真詮》卷上。即白禿瘡。詳該條。

癩風

病名。麻風病之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巢氏認為:“風起之由,皆是冷熱交通,流於五臟,徹入骨中,虛風因濕和合生蟲,便即作患。論其所犯,多因用力過度,飲食相違,行房太過,毛孔既開,冷熱風入五臟,積於寒熱,寒熱之風交過通徹,流行諸脈,急者即患,緩者稍遠,所食穢雜肉蟲生,日久冷熱至甚,暴蟲遂多,食人五臟、骨髓,及於皮肉筋節,久久皆令壞散,名曰癩風。若其欲治,先與雷丸等散服之出蟲。”同時,該書還有風癩之名稱。

癩病

病名。慢性傳染性皮膚病之一。出《諸病源候論》卷三七。即癘風。詳該條。

病名。即癘風。亦稱大風惡疾。出《世醫得效方》卷十三。《醫學衷中參西錄》治癩證,蛇退一味在所必需,以其既善解毒,又善祛風,且以皮達皮之妙。詳見癘風條。

來蛇形

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是長散出氣關,一頭大,一頭尖,主脾胃濕熱,中脘不利,幹嘔不食。

來氣

運氣術語。指六氣中應該按時到來之氣。《素問·六微旨大論》:“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

蠟燭疳

病證名。疳瘡之一種。指男性患下疳時久而患處遍潰者。見《醫宗金鑒》卷六九。亦名蠟燭瀉。證治可參見下疳條①。

蠟丸

方劑學名詞。

①丸劑的一種。用蜂蠟熔化為粘合劑,與藥料細粉混合製成。其目的是取其遲化,使藥物徐緩崩解,延長療效,或由於方劑中含有毒性或刺激性較強的藥物,蠟制丸可使藥效緩慢發揮,防止中毒和減輕對胃腸的刺激。

②通常指以蠟制殼的方劑,蠟殼起防潮防腐的作用。

蠟目

病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八:“蠟目者,是蠅蛆目眥成瘡,故謂之蠟目。”

臘(xī,音希)

①幹肉。引申為乾燥、枯槁。《靈樞·寒熱病》:“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又“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

②肌肉、肌膚。《靈樞·刺節真邪》:“舌焦唇槁,臘幹嗌燥。”

拉罐法

拔罐法之一。即走罐法。參見該條。

拉法

推拿手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又稱牽法、引法、拔法。在患處上下兩端用力作持續對抗牽拉,或借助器械牽拉,使骨折複位。多用於四肢和腰部疾患。

煉氣化神

氣功內丹術術語。亦稱十月關、大周天等。是在煉精化氣的基礎上,將氣與神合煉,使氣歸入神的煉修階段。其要點是用意識調整內氣之分佈和運行,以增強元神。《還真集》卷上:“中關煉氣化神,補離中之陰而成幹也。”這一階段已屬內丹的高層次,古今修煉成就者已不多見,而所述法則也較為簡略。按明清以來流傳最廣的伍柳派丹法所說,這一階段可分為大藥過關服食和守中兩段功夫。並認為完成此功法即可返老還童,延年益壽。

《樂只堂人子須知韻語》

綜合性醫書。又名《人子須知》。四卷。清·何夢瑤撰於1872年。卷一為望、聞、問、切四診;卷二方劑匯輯;卷三、四本草藥性。全書以歌賦為體裁,通俗流暢,頗易記誦。堪為學醫入門讀物。現存兩種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