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K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空腹服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服藥法。又稱平旦服。指在早晨未進食前服藥。治四肢血脈病和驅蟲藥。以及滋補藥,宜空腹服。《神農本草經》:“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

①天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光不治,空積沉陰。”

②空虛。《靈樞·本髒》:“肝下則逼胃,脅下空。”

③指經穴、穴位。《靈樞·小針解》:“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

④音義同孔。小洞。《素問·水熱穴論》:“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⑤指鼻孔。《靈樞·天年》:“其五臟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

《肯堂醫論》

醫論著作。又名《新鐫醫論》。三卷。明·王肯堂撰於1602年。第一卷論述痘疹、驚風的病因、診斷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闡發或評論歷代醫家對內科雜病、婦科病疑難病症的治驗。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見解和臨證經驗。現存明刻本、《三三醫書》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肯綮(qìng慶)

解剖結構名。指筋骨結合的地方。《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後世多用肯綮形容關鍵部位。《本草綱目》卷十三:“藥中肯綮,如鼓應桴。”

客主人

經穴別名。出《素問·氣府論》。《針灸甲乙經》作上關穴別名。參見該條。

客主加臨

運氣術語。指每年輪值的客氣加在固定的主氣上,推測氣候及疾病變化。其法以司天客氣加臨於主氣的第三氣(三之氣)上,其宗五氣,自然以次相加,相加後,如客主氣相生,或客主同氣,便為相得;如客主之氣相克,而又以主氣克客氣者,為不相得,客氣克主氣者仍為相得。《素問·五運行大論》:“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客主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關。參見該條。

客者除之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凡外來邪氣客於人體,如六淫、疫癘、飲食積滯等,均應驅除。用疏風、散寒、清暑、祛濕、消導、化痰等法。

客邪

泛指由外侵入人體的邪氣。因邪氣從外而來,非人體本身所固有,故稱之客邪。

客忤夜啼

病證名。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指小兒忽受外界刺激之後,面色變易不定,氣鬱如怒,睡中驚惕作啼,口吐青白沫,反側瘈疭,狀如驚癇,但眼不上竄。由客忤所致。治法同客忤條。

昆侖

①養生術語。部位所指,說法不一。一指頭。《黃庭內景經·若得章》務成子注引《洞神經》:“頭為三臺君,又為昆侖。”一指腦。《脈望》卷八:“腦為昆侖。”一指臍。《黃庭內景經·若得章》務成子注:“又雲臍為太一君,亦為昆侖。”

②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下昆侖。屬足太陽膀胱經。經(火)穴。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布有腓腸神經,小隱靜脈及外踝後動、靜脈。主治頭痛,目眩,項強,鼻衄,腰痛,腳跟痛,小兒癲癇,難產,胞衣不下,下肢麻痹或癱瘓,及坐骨神經痛,足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坤中之要》

婦產科著作。又名《秘傳內府女科》。不分卷。清·伊精阿(滿族人)撰。本書對女科113種病的證候表現作了簡要的描述。又針對病證列述了治療方法,載方76首。並附產後生化論,治症活法及產後調護法等專論。現存清刻本。

《坤元是保》

婦科著作。二卷。續集一卷。宋·薛軒撰於1165年。此書僅見近代傳抄本。上卷簡論診脈法、婦科疾病、病因及月經胎產諸病的證治。下卷載女科方100首。方劑名均按“降都春”(詞曲牌名)一闋中的韻文依次編目,可供臨床參考。

坤元

坤為地,元為根元。指大地為生長萬物的根元。《素問·天元紀大論》:“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

坤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即地廓,詳見該條。

坤地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據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質現象予以命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即地廓。詳見該條。

病名。系指先天性耳聾的病證。《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韋昭注:“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

潰瘍生肌法

治法。出《劉涓子鬼遺方》。又名忟口法。即促進體表潰瘍癒合的方法。癰疽潰後毒盡而肌肉不生,形成潰瘍,多由氣血虛衰或治療失當所致。治宜健脾益氣養血為主。潰瘍面大者,以補益氣血為主,並配合外用生肌散(膏)。若潰瘍面較小,單用生肌散(膏)亦可。此法必須在腐盡膿清的情況下方可應用。

潰瘍去腐法

外治法之一。即用外敷藥或手術以除去各類癰疽、瘡瘍潰後之腐肉膿毒的方法。見《醫宗金鑒》卷六十二。若病程長,潰瘍面積大,腐肉多,則應手術切除;若面積小,腐肉不多者,可外用提膿去腐力強之藥劑,如五五丹之類,直接撒在腐肉潰瘍面上,或摻於膏藥、油膏上貼之。若為竇道、漏管,可將其粘附於藥線上插之,或以之作成錠劑如三品一條槍。直至腐去瘡面紅活為止。面部慎用或不用。

潰瘍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屬中醫學胃脘痛、厥心痛的範圍。多因平素脾胃虛弱,複加肝氣犯胃,飲食不節,情志不暢,氣血驟閉而發。症見胃脘部突發性劇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自汗出,四肢厥冷,噁心嘔吐,氣促脈數或脈微欲絕,舌苔薄白,後則轉黃;晚期出現熱邪傷陰,易於亡陰亡陽,併發中毒性休克,少數患者濕熱未盡,遺有腹腔殘餘膿腫。治療可分三期進行。第一期為穿孔發生到穿孔閉合,由於中焦氣血驟閉,治宜疏通氣血,緩急止痛,防止鬱熱擴散。以針刺治療為主,取足三裏、中脘、梁門、天樞、內關諸穴,配合半坐臥位,禁食,胃腸減壓及輸液以扶正祛邪。第二期從穿孔閉合到腹腔滲液完全吸收,以清熱解毒,峻瀉實熱為主。清除腹腔感染,用涼膈散或大柴胡湯化裁。第三期為胃腸氣血已和,熱邪漸退,可按病情繼續用藥。此治療方案能使大部分患者免於手術而治癒。但如有中毒性休克,複雜性穿孔,腹腔滲液多者,或用非手術療法積極治療觀察10小時無明顯效果,或病情有惡化傾向者,均應即時進行手術治療。

潰瘍

病證名。《周禮·天官》:“瘍醫下士八人,掌腫瘍、潰瘍……”中醫習慣上把自潰或切開的瘡面統稱為潰瘍,有別於現代醫學所指缺乏癒合傾向的瘡面為潰瘍的含義。中醫潰瘍多屬虛證。治宜調補氣血,醒脾健胃,組方可用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等;外治可用各類去腐生肌散(膏)。如潰後仍焮腫而痛者,為熱毒未盡,應以清熱解毒為主。證治可參見癰、疽、瘡瘍各條。

潰疝

病名。《靈樞·經筋》:“(疒貴)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又《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疒貴)疝,婦人腹腫。”即(疒貴)疝。詳見該條。

潰耳

病名。系指小兒潰耳出膿水成瘡的病證。見《壽世保元》卷八。聤耳的別名。治療可以蚯蚓糞吹患耳中。參見聤耳條。

潰槽

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系指患走馬牙疳的病人發生的齒槽腐爛破潰的證候。參見走馬牙疳條。

①治法之一。即排膿法。《靈樞·九針論》:“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

②消散。《素問·至真要大論》:“可使破積,可使潰堅。”

③潰爛。《靈樞·五變》:“皮潰而漉。”

憒憒

煩亂不安。《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

揆度

①揣度,估量。《素問·玉版論要》:“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

②古醫書篇名。“揆”言切求其脈理;“度”謂得其病處,參以四時逆順以明其吉凶及治法。《素問·病能論》:“《上經者》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

測度,指切求脈理。《素問·病能論》:“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

頄(qiú求)

人體部位名。即顴部。《靈樞·經筋》:“足太陽之筋……其支者,為目上網,下結於頄。”張景嶽注:“目下曰頄,即顴也。”

奎瑛

清代醫家。號素仙。長白(今吉林)人,滿族,幼習醫,醫術精湛,後為醫官。道光十年(1830年),清宣宗疾,詔令診視,投劑獲愈,升為太醫院左院判。尤留心藥物,遂采摭群說,輯成《素仙簡要》四卷(1842年),論述藥味、診法要領等。

曠世儦

明代醫生。字秉和。江西永新縣人,世醫出身,名噪於時,其子孫亦多名醫。

壙(ěr爾)塔(dā答)症

病證名。壙,同曠。藏於空曠處(《釋名釋喪制》)。此處指咽喉。《喉舌備要》:“此症發在腣中內側壙邊,或左或右不定,然俱有白膜黃膜。”治宜以去膜升提,解毒之劑,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

狂越

病證名。指狂躁不安而舉止失常的病證,多為陽熱之邪所致。《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狂言喉風

病名。系指發病迅速,身疼頭痛,面赤口紅,頸項腫痛,牙關緊閉,聲音嘶啞,飲食湯藥阻隔不下的病證。因本病發病急驟,快如走馬,故名。系由血熱氣盛,肺冒毒火上沖咽喉所致。《張氏醫通》:“若有頭痛發熱,先與一味香豉濃煎,加蔥涕探吐。後用荊、防、牛蒡……之類。如口不開者,以牙皂末吹鼻取嚏,方可下藥。”《喉科種福》卷四則將此病分為兩種,採用不同治法,即認為:喉腫見鮮紅色者,乃由風火引起,治宜疏風瀉火,方用三黃涼膈散加減;若喉腫呈紫紅色者,乃由毒火引起,治宜涼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

狂言

病證名。指精神狂妄,語言粗魯。多為熱擾心包或痰蒙心竅所致心神迷亂之實證。《素問·刺熱》:“肝熱病者……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

狂犬齧人

病名。人被狂犬咬傷之證。又名瘋犬咬傷、猘犬傷、狂犬傷。出《五十二病方》:“狂犬齧人,取恒石……以傅犬所齧者,已矣。”《淮南子》有“猘犬不投河”的描述,說明對狂犬恐水症狀的特徵已有正確認識。《肘後備急方》指出:犬忽避人藏身之現象,即是將瘋的先兆,並強調:用咬傷該人之狂犬腦為被咬傷之傷口敷貼以預防狂犬病之發作。是人類免疫之先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六:“其猘狗齧瘡,重發則令人發狂亂,如猘狗之狀。”狂犬咬人,可使人患狂犬病,潛伏期由一周至數月乃至年餘方發者。若瘡深,或近頭部位被咬傷者發病快。發病之初,咬傷處多已癒合,但覺乏力頭痛,嘔吐納差,喉部有緊縮感,數日內即出現狂躁、恐懼,甚則有呼吸、吞咽困難感,聞水聲則恐懼狂亂不安,繼則呈現全身癱瘓、瞳孔散大之危象,乃至不救。為防萬一,凡被犬咬者,應立即注射狂犬疫苗以防狂犬病之發作。內服扶危散,或人參敗毒散均非治本之法。局部立即施行徹底清創亦屬重要。

狂汗

證名。瘟疫、溫熱病欲作汗解時的症候。見《溫疫論》。見於體質充盛之人,陽氣衝擊,不能頓開,忽然狂躁,坐臥不安,少時大汗淋漓,邪從汗解,脈靜身涼而愈。

病名。精神躁狂失常的病證。出《靈樞·癲狂》。因七情過度,五志化火,痰蒙心竅或因熱盛邪入心包所致。證見發作剛暴,罵詈不避親疏,甚者持刀持杖,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逾垣上屋,力大倍常;或多食,或臥不知饑,妄見妄聞,妄自尊大,妄走不止,日夜無休等。脈弦滑數或沉緊而實等。《景嶽全書》卷三十四謂當以治火為先,再察其兼痰兼氣而治之。若止因火邪而無脹閉熱結者,但當清火,抽薪飲、黃連解毒湯、三補丸之類主之。若水不制火而兼心腎微虛者,宜朱砂安神丸,或服蠻煎、二陰煎主之。若陽明火盛者,白虎湯、玉泉散之類主之。若心脾受熱,叫罵失常,而微兼閉結者,清心湯、涼膈散、三黃丸、當歸龍薈丸之類主之。因火致痰者,清膈煎、抱龍丸、生鐵落飲主之,甚者滾痰丸。三焦邪實熱甚者,大承氣湯下之。痰飲熱壅閉,氣道不通者,必須先用吐法,並當清其飲食。《醫林改錯》卷下則謂癲狂乃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接所致,治以癲狂夢醒湯等方。參見癲狂條。

恇(kuāng匡)

病因病理學名詞。怯弱無力。《素問·通評虛實論》:“尺虛者,行步恇然。”《靈樞·寒熱病》:“精泄則病甚而恇。”

匡鐸

明代官吏,知醫。膠州(今屬山東)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曾出守大名府。平時留心醫藥,每於公餘收集驗方單方,後輯成《痘疹方》一卷,大名府推官王敬民為之序。現僅日本存有刻本。

同眶。眼眶。《素問·玉機真髒論》:“目匡陷”。《素問·刺禁論》:“刺匡上陷骨中脈。”

髖骨

①指環跳穴。《針方六集》列為環跳穴別名。

②經外穴名。《類經圖翼》:“髖骨,在膝蓋上,梁丘旁外開一寸。主治兩腳膝紅腫痛,寒濕走注,白虎曆節風痛,腳丫風痛,舉動不得。”可斜刺或直刺0.5-1寸。艾炷灸3-4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髖髀

指臀股之間。《素問·氣交變大論》:“髖髀如別。”

①指腰以下尾骶部及臀部。別稱髎。《素問·骨空論》:“輔骨上橫骨下為楗,俠髖為機。”《類經》卷八:“髖,尻也,即脽臀也。一曰兩股間也。”

②髖骨。組成骨盆的大骨,通稱胯骨。

③同髖。身體

寬中

與疏鬱理氣義同。詳該條。

寬胸

與疏鬱理氣義同。詳該條。

寬喉法

推拿方法名。即喉科擒拿法。參見擒拿法條。

塊痛

病名。見倪枝維《產寶》:“產後腹有血塊作痛,名曰塊痛。生化湯治之。”即兒枕痛。詳該條。

塊痰

病狀名。指塊狀的痰。痰難咯出,痰成膠塊狀。多因肺失清肅,氣機失調,痰濁鬱結,燥熱煎熬,凝聚成塊。治以順氣、化痰、清熱等法。

跨骨

骨名。即髖骨。詳該條。

胯骨骱脫出

病名。指髖關節因外傷而脫臼者。見《傷科大成》。即髖關節脫臼。詳胯骨出條。

胯骨出

病名。即髖關節脫臼。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亦稱大腿根出臼、臀骱骨出、臀骱脫臼、大腿骨骱脫、環跳骨出臼、環跳骨脫出、胯骨骱脫臼。因跌僕、墜閃等間接暴力因素引起。症見患處腫脹,疼痛明顯,尤其在移動患肢時為甚,患關節可呈現畸形,臨床上又有粘膝和不粘膝畸形之分。前者即後脫臼,又稱臀上出、足形短,出向外,患肢呈內收、屈曲、內旋、縮短畸形;後者為前脫臼,又稱襠內出、足長形、出向內,患肢呈屈曲、外展、外旋、延長畸形。本病宜在麻醉下用屈髖拔伸法、俯臥下垂法或迴旋法(如前脫則用反迴旋法)複位,然後給予固定。藥物治療初期以活血祛瘀為主,可內服七厘散或複元活血湯,腫消痛減後,則著重補益氣血,強壯筋骨,可內服生血補髓湯或健步虎潛丸,以五加皮湯和海桐皮湯外洗,同時配合功能鍛煉。

胯骨

骨名。即髖骨。詳該條。

兩大腿根之間的部位。

庫房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布有胸前神經分支,胸肩峰動、靜脈及胸側動、靜脈分支。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咳吐膿血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苦溫燥濕

治療學術語。指用苦溫藥物祛除寒濕病邪的方法。用於中焦寒濕所致胸悶嘔吐,噁心,腹脹,大便清稀,苔白膩等症。常用厚樸、蒼朮、半夏、白豆蔻等藥。

苦溫平燥

治療學術語。潤燥法之一。指用苦溫藥物治療外感涼燥表證的方法。《素問·至真要大論》:“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常用藥物有杏仁、陳皮、蘇葉、半夏、枳殼、前胡、桔梗等,方如杏蘇散。

苦勝辛

苦與辛五行相克,故苦味能抑制辛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辛傷皮毛,苦勝辛。”王冰注:“苦,火味,故勝金辛。”

苦生心

生理學名詞。指苦與心五行均屬火,故苦能補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火生苦,苦生心。”

苦傷氣

治療學術語。意指苦味之物能耗傷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苦傷氣,鹹勝苦。”張景嶽注:“苦從火化,故傷肺氣,火克金也。又如陽氣性生,苦味性降,氣為苦遏,則不能舒伸,故苦傷氣。”

苦堅

治療學術語。指味苦之物具有燥堅的作用。見《素問·髒氣法時論》。

苦瓠灸

隔物灸之一。《普濟方》:“治懸癰……須得秋葫蘆(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瘡上,灸二七壯。”秋葫蘆即苦葫蘆,《神農本草經》名苦瓠,故《串雅外編》稱“苦瓠灸”。

苦寒燥濕

治療學術語。指用苦寒藥物祛除濕熱病邪的方法。用於胃腸濕熱所致腹痛腹脹,大便稀爛熱臭,舌苔黃膩等症。常用黃連、黃芩、黃柏、枳殼、豬苓等藥。

苦寒清熱

治療學術語。清法之一。又稱苦寒泄熱。指用苦寒藥物清除裏熱的治法。如見身熱頭痛,口渴,小便黃赤,苔黃舌紅,脈數之裏熱證,可用黃芩湯。如裏熱熾盛,兼見譫語、發狂。或衄血吐血,或發斑,苔黑幹起芒刺,脈數有力者,用黃連解毒湯。

苦寒清氣

治療學術語。系清熱法之一。指用苦寒藥清氣分熱邪的方法。如陽明氣分熱盛,症見壯熱面赤,大煩渴,汗大出,脈洪大等,方用白虎湯。

①痛苦。《靈樞·師傳》:“開之以其所苦。”

②疾病。《素問·血氣形志》:“知手足陰陽所苦。”

③苦味,五味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苦傷氣,鹹勝苦。”

④為某種事物所苦困。《素問·髒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脈經》:“苦膝痛。”

枯痔法

外治法之一。使肛門痔枯萎脫落之一種治療方法。出《太平聖惠方》卷六十。該法適用於二、三期內痔的治療。即採用具有腐蝕作用的藥物製成散劑、釘劑,敷於痔體或插入痔內,使其枯萎、壞死、脫落,如《外科正宗》等所載之枯痔散、枯痔錠。著名的三品一條槍即其劑型之一種。古方多含有砒劑當慎用,如使用不當,常有發生中毒的可能,故今臨床上已改為無砒枯痔錠或枯痔液。

枯胎

病名。見《胎產心法》上卷。即胎不長。詳該條。

枯筋箭

病名。生長於皮膚之贅瘤。出《外科正宗》卷四。本病多因肝失榮養,致使筋氣外發而生。證見其初起,大小如赤豆,質較硬,日久則其表面微呈枯槁,漸至破裂,蓬鬆如刺狀,形同花蕊。多發於手、足、頭皮、胸乳等處。治療:如根蒂細小者,可用藥線齊根系緊,不久自落,再以珍珠散外敷,即可痊癒;若根盤大而頂小者,用銅線套在疣上,採用艾火灸之,使其枯落。相當於尋常疣,證治參見千日瘡條。

①枯萎;萎軟不用。《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詛,使人偏枯。”

②乾枯,枯槁。《素問·痿論》:“肝熱者,色蒼而爪枯。”

③乾涸。《素問·根結》:“五臟空虛,筋骨髓枯。”

④贏瘠。嵇康《養生論》:“欲勝則身枯。”

枯(疒咅)

病證名。白(疒咅)之(疒咅)色乾枯者。為濕鬱日久,氣陰兩傷之候。參白(疒咅)條。

寇宗奭

宋代藥學家。裏居未詳。政和(1111-1117年)間任通直郎。於本草學尤有研究,尤重視藥性之研究。曆十餘年,采拾眾善,診療疾苦,和合收蓄之功,率皆周盡。謂:“疾病所可憑者醫也,醫可據者方也,方可恃者藥也。”醫者必識藥性之良毒,辨方宜之早晚,不可真偽相亂,新陳相錯。撰《本草衍義》二十卷(1116年)。中李時珍曰:“參考事實,核其情理,援引辨證,發明良多,東垣、丹溪諸公,亦尊倍之。”又指出:“以蘭花為蘭草、卷丹為百合,是其誤也。”

扣法

推拿手法名。

①“扣”同“叩”。即擊法,見該條。

②用手掌覆蓋穴位。《儒門事親》:“可用兩手指相交,緊扣腦後風府穴,向前禮百餘拜,汗出自解。”治傷寒外感。

叩法

推拿手法名。操作同擊法,用力較重。

叩齒

導引動作名。又稱啄齒、健齒。即上下牙相擊。《真誥》:“叩齒所以警身中諸神,神不得散,則鬼氣不得侵。”說叩齒有“集神”之效。故服氣功及道術的符篆祝咒之前,皆先叩齒以斂神集氣。叩齒又有健齒的作用,《抱樸子內篇·雜應》提出清晨健齒三百下,為“堅齒之道。”堅持叩齒,是一種簡易的養生良法。又有打天鐘、擊天磬等之分,各詳該條。

口?

證名。亦稱口僻。口唇歪斜於一側。出《靈樞·經脈》。多由風寒阻滯經脈所致。《諸病源候論·風口?候》:“風邪入於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僻,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金匱翼》卷一:“風入耳中,亦令口?。緣坐臥處對耳有竅,為風所中,筋牽過一邊。”治以祛風散寒,通絡活血為主。亦可用外敷法。

口中和

病理術語。指外感病過程口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陰恢復,胃氣正常。

口眼?斜外障

病證名。見清·黃岩《眼科纂要》。即風牽?斜。詳該條。

口眼?斜

證名。亦稱口眼歪斜。口眼向一側歪斜。出《靈樞·經筋》。多由經脈空虛,風痰乘襲所致。為中風的主要症狀之一。《證治要訣》卷一:“中風之證,卒然暈倒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響,或口眼?斜,手足癱緩,或半身不遂,或舌強不語。”可見於腦血管意外。可按中風辨證治療。又面癱見口眼?斜者,治宜祛風、除痰、通絡,方用牽正散。

口眼歪斜

病證名。亦作口眼?斜。《景嶽全書·雜證謨》:“口眼歪斜者,足陽明及肝膽經病。”詳見口眼?斜條。

口形六態

診斷學術語。指以口部外形的六種變化,作為辨證的參考。即張(口開不閉),主病虛;噤(口閉不開),主病實;僻(左右?斜,口角緩急),主肝經風痰;撮(上下唇緊聚),主邪正交爭,正虛邪盛;振(寒栗鼓急,上下振搖),主陽氣虛;動(開合頻繁),主胃氣將絕。

口辛

證名。口內有辛辣味。《醫學入門·口舌唇》治肺熱口辛,用甘桔湯、瀉白散。《張氏醫通》卷八治口辛,肺氣上溢,用生脈散加桑皮、地骨皮、黃芩。

口香

病狀名。指病人自覺口香。可見於消渴病重證。

口鹹

證名。腎液上泛而口內有鹹味。《醫學正傳·口病》:“腎熱則口鹹。”《張氏醫通》卷七:“口鹹,腎液上乘也,六味地黃丸加五味、烏鲗骨。”《奇效良方·口舌門》謂有因寒而致口鹹者。屬虛寒者,用附桂八味丸加五味子,屬腎熱者,用滋腎丸。

口下黃肥瘡

病證名。指小兒流涎,口下肥爛而有黃汁滲出者。《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漬於頤,生瘡黃汁出,浸淫肥爛挾熱者,瘡汁則多也。”治宜清熱燥濕,用碧玉散外搽。

口吻瘡

病名。又名肥瘡、燕口。常因脾胃濕熱上攻口唇,或先天遺毒所致。小兒多患之。症見口角生瘡,色白糜爛,疼痛微腫,濕爛有汁。《諸病源候論》卷三十:“足太陰為脾之經,其氣通於口,足陽明為胃之經,手陽明為大腸之經,此二經脈並俠於口。其腑藏虛,為風邪濕熱所乘,氣發於脈,與津液相搏,則生瘡,恒濕爛有汁,世謂之肥瘡,亦名燕口瘡。”治宜清熱、除濕、瀉火。可選用三黃涼膈散等加減。參見燕口瘡條。

口庭

即口腔。

口甜

病證名。又名口甘。口中自覺有甜味。多屬脾胃濕熱。可見於平素嗜食甘肥厚味的消渴病人。《素問·奇病論》:“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轉為消渴。”

口酸

證名。口內常有酸味。多因肝熱上犯,或肝熱乘脾,宿食停積所致。肝熱上犯,治宜疏肝泄熱,用小柴胡湯、當歸龍薈丸等方。肝熱乘脾,左金丸加神曲、龍膽草等;宿食停積而見口酸噯腐,以消積導滯為主。

口上梅瘡

病名。指楊梅瘡毒內侵入血,上攻於口所致。症見環唇滿口瘡毒繞生,瘡水淋漓,作痛作癢,參見楊梅瘡條。

口軟

病證名。五軟之一。口唇為脾所主,多由小兒乳食不足,脾胃氣虛所致。症見唇色淡白,咀嚼無力,時流清涎。治宜補脾,用歸脾湯或扶元散。

口氣

病名。口腔之臭氣。見《普濟方》五十八卷。即口臭。多因肺、胃蘊熱、上沖於口而致口臭,也可由口腔本身疾病引起。應根據病因,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詳見口臭條。

口破

病證名。《外科正宗》卷四:“口破者,有虛火、實火之分;色淡、色紅之別。”虛火者,色淡而白斑細點,甚者顯露龜紋,脈虛不渴。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治之。實火者,色紅而滿口爛斑,甚者腮舌俱腫,宜用涼膈散治之。參見口糜條。

口內肉球

病名。指口內生瘤根蒂較長者。《瘍醫大全》卷十四:“口內生肉球,有根線長五寸餘,吐球出,方可飲食,以手輕撚,痛徹至心。服涼血疏風瀉火煎藥,再用麝香二錢,分二次,水調服,吹麝香散,根化而愈。”也可選用黃芩、丹皮、紅花、乳沒等煎服。也可以用麝香散、益氣疏風湯等加減治療。參見喉球條。

口糜

證名。口腔內泛現白色糜點,形如苔蘚。《素問·至真要大論》:“火氣內發,上為口糜。”臟腑積熱,口瘡糜爛,用局方涼膈散;心熱口糜,口瘡多赤,花粉末摻之;肺熱口糜,口瘡多白,黃柏、蓽撥末摻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熱於小腸口糜,宜移熱湯、柴胡地骨皮湯;心脾有熱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口糜,宜回春涼膈散;中焦不足虛火上泛口糜,或用涼藥不效,宜理中湯;陰虧火泛口糜,宜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內熱口糜並咽喉腫痛,宜冰柏丸。若小兒腔糜爛。《保嬰易知錄》:“滿口糜爛,色紅作痛,甚則腮舌俱腫,聯及咽喉,不能飲食。”多由陽明濕熱薰蒸而發。治宜清熱解毒,用赴筵散或清胃散加減。久病氣虛,宜健脾益胃,用參苓白朮散加減。還可用銀花、甘草、薄荷、連翹煎湯漱口。並外吹冰硼散。

口麻

症名。系指口內麻木不仁。常見於一些全身性疾病。《血證論》卷六:“口麻是血虛。”治宜補血養血。可選用四物湯加減。或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參見口不仁條。

口瘺

病名。《外臺秘要》卷二十二:“口瘺其齒龂上有小孔,如蜂窠形。”系慢性根尖炎所導致的瘺管。

口苦

證名。口內有苦味,多由熱蒸膽汁或胃熱薰蒸、上溢所致。《靈樞·邪氣髒府病形》:“膽病者,善太息,口苦。”《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泄,口苦。”口苦為傷寒少陽病主證之一。《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湯加減。雜病亦多見此症。《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凡思慮勞倦色欲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其病在心脾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為苦。

口菌

病名。

①系指口內或牙齦上腫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多由火盛血熱並兼氣滯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散結。可用赤芍、黃芩、乳香、沒藥等煎服。或可外吹冰硼散。參見牙菌條。

②生於舌上者,也稱口菌。《喉科明辨》卷三:“心火熾,生舌上。”

口噤

證名。牙關緊急,口不能張開。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因內有積熱,外中風邪,痰凝氣滯,瘀阻經絡所致。《醫碥》卷一:“口噤即牙關不開也,由氣血凝結於牙關筋脈,不能活動。以蘇合丸或生南星為末擦牙,或以郁金、藜蘆末搐鼻或針人中、頰車。”口噤不能開,用秦艽升麻湯;痰迷心竅,昏憒,口噤不能言,用滌痰湯(見《張氏醫通》卷一)。可見於中風、痙病、驚厥等疾患。又指初生兒口噤不開,不能吮乳。《幼科證治準繩》:“嬰兒初生下,口噤不乳,口舌上瘡,如黍粟大,(口孜)啀多啼,名曰噤。”《千金要方》卷六:“口噤赤者心噤,白者肺噤。”參見心噤、肺噤條。

口津

涎的別名。俗稱口水。參涎條。

口角流涎

證名。口角自流清涎。

①病因脾氣虛衰,不能收攝津液所致。《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口角流涎,為太陰髒氣之脫。《醫鈔類編》治舌縱涎下多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斜,手足痿軟,用神龜滋陰丸。《張氏醫通》治氣虛挾痰,卒然暈倒,口眼?斜,口角流涎者,用六君子湯加秦艽、天麻、薑汁、竹瀝。

②病在中焦。胃熱則流熱涎。症見涎唾從口角流出,綿綿不已。治法若因胃家有熱得,宜清胃瀉火,用清胃散加減。

③因蟲積者,宜殺蟲消疳,可選用烏梅丸加減。

口角瘡

病名。見《幼幼集成》。即指口角生瘡,多見於小兒。亦即口吻瘡。詳該條。

口角

人體部位名。指上、下唇交會處。因在口的兩側,故稱。

口骨

人體結構名。構成口腔的骨骼。如口蓋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詳各條。

口疳

病名。

①指口腔病。見《外科啟玄》卷八。多由陽明濕火薰蒸而發,常見於小兒。症見口內腐潰,或連及咽喉,疼痛不適,飲食有礙,手心熱等。治法:初宜清瀉濕熱,用清胃散加減。繼則健脾益胃,用參苓白朮散加減。

②為齲齒別名。《外臺秘要》卷二十二:“又口疳,其齒斷不觸,自然膿血出。”

口甘

證名。口中有甜味。出《素問·奇病論》:“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張氏醫通》卷八:“口甘,經雲有病口甘者,此五臟之溢也,名曰脾癉。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蘭香飲子。若脈弦滑兼嘈雜屬痰火,滾痰丸,此指實火而言。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濁,俱屬土中濕熱。脾津上乘,久之必發癰疽,須斷厚味、氣惱,服三黃湯加蘭葉、白芍、生地。燥渴甚者,為腎虛,日服加減八味丸,可保無虞。中消,脾液上乘口甘者,蘭香飲子。老人虛人,脾胃虛熱,不能收斂津液而口甘者,當滋補脾氣,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蘭香,煨葛根。”

口幹

證名。出《靈樞·熱病》。

①即口渴症。《證治準繩·雜病》:“口燥咽幹,此尋常渴,非三消證。”

②指自覺口中乾燥少津但不欲飲水之症。《景嶽全書·傳忠錄》謂其內無邪火,所以不欲湯水,真陰內虧,所以口無津液。口幹多因陰虛津少,或氣虛陽弱,津液不承所致。陽虛津少者,治宜養陰生津,用六味地黃丸、增液湯、五汁飲等方。氣虛陽弱者,治宜益氣溫陽,用七味白朮散、小建中湯、金匱腎氣丸等方。

口蓋骨

人體結構名。指齶骨的水準部,構成硬齶的後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塊。

口淡

證名。口內淡而無味。《世醫得效方》卷十七,“虛則口淡”。《醫學正傳·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熱也。”《景嶽全書·雜證謨》認為凡大勞大瀉大汗大病之後,皆能令人口淡無味,並非皆為胃火使然。有虛實之別。虛者見於病後胃虛,宜健脾和胃,用六君子湯加味;實者多由胃熱所致,以清熱為主,宜甘露飲加減。

口寸法

針灸取穴比量法之一。系以患者本人兩口角間寬度為1寸量取穴位。《肘後備急方》救卒客忤:“以繩橫度其人口,以度其臍,去四面各一處,灸各三壯。”

口唇

人體部位名。出《靈樞·憂恚無言》。即唇口。唇之色澤具有診斷意義。《瘍醫大全》卷十四:“唇口焦紅者,吉。唇紅者,主煩躁渴飲也。唇燥裂者,是脾熱。唇口俱腫赤者,是熱極。……唇青者主血虛脾寒也……”參見唇條。

口瘡

病名。出《素問·氣交變大論》。症見口腔之唇頰等處粘膜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或灰白色之小點,單個或多個不等,周圍紅暈,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復發作,飲食吞咽有礙。口瘡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實火者,諸經之熱,皆應於心,心火上炎,熏灼於口,則口舌生瘡。治宜瀉火清心。用導赤散等加減。脾熱生痰,痰火互結,上炎於口,亦生口瘡,治宜清熱祛痰,可選用黃連溫膽湯等加減。虛火者,肺腎陰虧,虛火上炎於口,也發口瘡。治宜補肺滋降火。可選用補肺阿膠湯等加減。婦人產後血氣虛,虛熱上沖亦可發口瘡。治宜滋陰清熱,可選用四物湯等加減。

口殠

病名。見《聖濟總錄》一百十六卷。“殠,腐氣也”(《說文》)。即口臭。詳見該條。

口臭

證名。口內呼出穢濁臭氣。又名口氣、口殠。《諸病源候論·口臭候》:“口臭,由五藏六府不調,氣上胸鬲。”《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虛火鬱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宜加減甘露飲;或心勞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減瀉白散;或肺為火爍亦口臭,宜消風散、加減瀉白散;或吐膿血如肺癰狀而口臭,他方不應,宜升麻黃連丸。”並可用香薷、藿香煎湯合漱。《仁齋直指方》:“口臭一證,乃熱氣蘊積胸膈之間,挾熱而沖發於口也。”治宜清熱除濕、祛痰降火,可選用涼膈散等加減。年高體弱、過食厚味及服食補陽藥等,亦可發生口臭。

《口齒論》

書名。見《新唐書·藝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口齒類要》

書名。一卷。明·薛己撰於1520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口齒科專著。書中論述了繭唇、口瘡、齒痛、舌症、喉痹、喉間雜症等十二類口齒科疾病,並附若干辨證驗案。對口齒各科疾病的認識頗有見地,如其論繭唇病時,強調“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熱清毒藥,或用藥線結去,反為翻花敗症矣”。由此看出薛己在當時對唇癌一病已有較明確的認識。作者認為雖病在口齒,亦應從整體上進行論治,因此所載60多首方劑多供內服。

口齒科

古代醫學分科之一。唐代,口齒不單獨設科,與耳目合併成為耳目口齒科。宋代醫學分作九科期間,口齒與咽喉並為一科。北宋神宗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醫學曾一度分為十三科,其間,口齒獨成一科。元豐改制後又實行九科制,口齒又與咽喉並為一科。元、明及清初口齒科又獨成一科。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口齒又與咽喉合為一科並延至清末。

口齒疳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七。疳疾毒熱攻胃上口犯口齒的證候。《小兒藥證直訣》:“初發之時,小兒口臭,上幹胃口,氣息臭鬱,漸進損筋,齦肉生瘡,或腫或爛;又進熱逼入脈,常出血,其熱注久,齒齦腐壞,糟寬齒脫。”多由陽明濕熱火毒薰蒸所致。治宜清熱瀉火,解毒養陰,選用養陰清肺湯、清胃散、黃連解毒湯等加減。

口吃

證名。指語言重複,期期不能暢吐的症狀。又叫謇吃。《漢書·周昌傳》:“昌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口不仁

證名。系指口腔對各種感覺反應遲鈍、麻木不仁之狀況。這種證候除可由口齒病直接引起之外,還可見於其他一些內科疾患。可根據全身情況辨證施治。參見口麻條。

口不能言

語言發生困難。可由中風等多種疾病導致。《雜病源流犀燭·中風源流》謂因腎脈之氣不能上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而脾土不足,痰涎湧盛而蹇澀,亦不能言。治宜養營湯、解語丹、滌痰湯、地黃飲子等方。

口鼻出血

證名。血從口鼻湧溢而出。多因熱盛迫血妄行,或血脈臟器受損所致。《世醫得效方·失血》:“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血。”可見於肺結核大咯血、支氣管擴張大咯血、肝硬變食管與胃底靜脈曲張破裂,以及鼻腔較大動脈破裂。參見腦衄、吐血、鼻衄等條。

人體部位名。指整個口腔,包括口唇、舌、齒、齶等。下連氣管、食道。口是飲食物攝入的門戶,為脾之外竅,脾胃功能調和,則口食知味,唾液分泌正常。《靈樞·脈度》:“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口唇、舌與喉嚨、會厭等協調動作而發出聲音。口也是氣體出入的門戶之一,亦有助肺行呼吸的作用。口腔是經脈循行的要衝,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以及督脈、任脈、沖脈均循行於此。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素問·五臟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故臨床上常觀察口唇之變化,以診察脾之病變。

口(匿^蟲)

病名。《外臺秘要》卷二十二:“齒斷虛軟而無膿血,又口(匿^蟲),其齒斷觸者,即膿血出。”即齲齒。詳該條。

控腦砂

病名。

①指鼻淵。《醫宗金鑒》卷六十五:“……鼻中淋瀝腥穢血水……即名控腦砂。”

②鼻淵兼頭痛。《外科大成》卷三:“鼻淵而兼腦痛者,名控腦砂。”參見鼻淵條。

控睾

病名。小腸氣之別稱。出《靈樞·四時氣》。有:“小腹控睾,引腰脊,上沖心。”多因體虛,寒邪侵襲下焦所致。症見少腹腰脊處疼痛,牽引睾丸,甚則痛沖心胸。治宜溫經散寒行氣。服天臺烏藥散。餘可參見疝氣條。

恐中

類中風病因之一。恐則氣下,因恐懼過度,使陰精損傷,陽氣不行而引起的類中風證。

恐則氣下

病因病理學術語。九氣為病的機理。謂大驚卒恐,則導致氣機下陷。出現腎氣受傷的一系列病證,如二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素問·舉痛論》:“悲則氣消,恐則氣下。”

恐鬱

病名。七情鬱證之一。恐為腎之志。恐鬱則傷腎精虧,治宜溫腎養精。《類證治裁·鬱症》:“恐鬱,陽消精怯,八味丸加減,或鹿角膠酒化服。”參見恐、七情鬱證、內鬱條。

恐畏

懼怕。《靈樞·淫邪發夢》:“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

恐勝喜

五行學說術語。根據五行生克的理論,恐由腎主,屬水;喜由心主,屬火。水克水,故恐能克勝過喜的情志證狀。此為精神治療的法則之一。《素問·五運行大論》:“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

恐傷腎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大恐則損傷於腎,可出現骨痿、精滑、小便失禁等。因恐的情志為腎所主,恐則氣下,耗及腎氣之故。《素問·五運行大論》:“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靈樞·本神》:“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恐傷

指恐懼過度所致的疾病。《醫醇剩義·恐傷》:“恐則氣餒,骨節無力,神情不安,補骨脂湯主之。”參見恐條。

恐懼

畏怕,害怕。《靈樞·淫邪發夢》:“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

恐膈

病名。五膈之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下若冷,雷鳴繞臍,痛不能食,名曰恐膈。”參見五膈條。

①證名。容易恐懼或無故自懼之證。出《素問·調經論》。又稱善恐。《雜病源流犀燭·驚悸悲恐喜怒憂思源流》:“恐者,心腎肝胃病也。”詳見善恐條。

②生理名詞。七情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腎“在志為恐,恐傷腎。”

孔最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陰肺經。手太陰之郤穴。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橈神經淺支和頭靜脈,橈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咽痛,肘臂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孔志約

唐代醫學家兼官吏。嘗任禮部郎中兼太子洗馬、弘文館大學士之職。唐顯慶四年(659),奉敕與蘇敬等人共同修纂《新修本草》,孔氏為本書寫序。尚著有《本草音義》二十卷,未見行世。

孔穴主對

腧穴主治的一種說法。《千金要方》:“凡孔穴主對者,穴名在上,病狀在下,或一病有數十穴,或數病共一穴,皆臨時斟酌作法用之。”

孔穴

腧穴。見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徵引《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後《千金要方》又載:“凡孔穴在身,皆是臟腑榮衛血脈流通,表裏往來,各有所主。”參見腧穴條。

孔熙先(?-445)

南北朝時期劉宋官吏,兼通醫學。魯(今山東曲阜)人。曾官至散騎員外郎。後因謀反被殺。平時精醫術,尤長於脈學。善療病,曾一劑治癒宿衛領隊許耀忠疾。

孔竅

解剖結構名。即空竅。《靈樞·百病始生》:“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下壅。”參見空竅條。

孔伯華(1884-1955年)

現代醫家。原名繁棣,號不龜手廬主人,山東曲阜人。其祖父為當地名醫,孔氏深受其影響。幼年時攻讀經書,並隨父宦遊各地。後以母病,遂立志學醫。16歲時,移居河北易州行醫,於當地與名醫狄虎堂等人交善。後又於25歲時在北京外城官醫院任職,於當時名醫張菊人、陳伯雅等共事,砌磋學問。1929年,曾參與奮起反抗當時政府擬消滅中醫的活動。並於同年與另一名醫蕭龍友共辦北京國醫學院,培養較多的中醫人才。平時喜用並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第二屆委員。所著有《八種傳染病證治析疑》、《臟腑發揮》等,尚未見付梓。人稱“北京四大名醫”之一。

空竅

即孔竅。泛指九竅、汗竅、津竅、精竅等外在的孔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孔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其氣血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客忤似癇

病證名。見《幼科發揮》。急驚風類證之一。指小兒客忤,口吐青、黃、白沫,水穀挾雜,面色變易,喘息腹痛,反側瘈疭,狀如驚癇,眼不上竄。治宜鎮驚安神,方同客忤條。

客忤痙

病證名。出《溫病條辨·解兒難》。小兒痙病之一。症見發熱,或有汗,或無汗,面色時青時赤,夢中囈語,手足蠕動。由小兒神怯氣弱,受驚嚇所致。治宜養心安神,用複脈湯去參、桂、薑、麥、加丹參、丹皮、犀角。

客忤

病證名。出《肘後備急方》。又名中客、中客忤、中人、少小客忤。此證多見於小兒,多因小兒神氣未定,卒見生人或突聞異聲、見異物,引起驚嚇啼哭,甚或面色變易。如兼風痰相搏,累及脾胃,而受納失調,則導致腹瀉、口吐涎沫、腹痛、反側瘈疭、狀若驚癇。《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卒忤者,亦名客忤,謂邪客之氣,卒犯忤人精神也,此是鬼厲之毒氣,中惡之類,人有魂魄衰弱者,則為鬼氣所犯忤。”治宜安神定驚,用雄麝散、蘇合香丸、安神丸等方,亦可用《丹臺玉案》安魂丸加減。痰熱盛者,用溫膽湯加鉤藤、桑枝豁痰清熱。

客色

五色之一。詳正色條。

客熱

①病證名。指小兒發熱,進退不定,如客之往來。《幼科全書》:“客熱者,邪妨於心也;心若受邪,則熱形於額,故先起於頭面,次而身熱,恍惚多驚,聞聲則恐,良由真氣虛而邪氣勝也。邪氣既勝,則真氣與之交爭,發熱無時,進退不定,如客之往來也。”

②外來的熱邪。

③虛熱或假熱。《傷寒論·太陽病篇》:“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客氣上逆

病因病理術語。即邪氣上逆。《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客氣

①運氣術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名客運。指天氣,即在天的三陰三陽之氣。又各分主司天之氣、在泉之氣及左右四間氣,構成客氣六步運動的方式,每步各主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但對氣候的影響仍以司天在泉二步為主,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

②外邪侵入體內。《素問·標本病傳論》:“人有客氣,有同氣。”

《客塵醫話》

醫話著作。三卷。清·計楠撰,刊於1804年。分雜證述略、婦科述略和產後述略,闡述作者的學術見解和診治經驗。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①侵入人體的外邪。《靈樞·小針解》:“客者,邪氣也。”《素問·至真要大論》:“客者除之。”

②自外侵入。《素問·玉機真藏論》:“風寒客於人。”

③留止,寄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腑。”

④與“主”相對,多代表後來的、次要的。《素問·陰陽類論》:“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⑤運氣學說中的客氣。《素問·至真要大論》:“至勝逆,客勝從,天之道也。”

克風淚出症

病證名。見鄧雄勳《眼科啟明》卷下。屬迎風流淚,詳該條。

渴利

病證名。指口渴引飲、隨飲隨即尿出的病證。《諸病源候論·消渴病諸候》:“渴利者,隨飲小便故也。由少時服乳石,石熱盛,時房室過度,致令腎氣虛耗,下焦生熱,熱則腎燥,燥則渴。腎虛又不得傳制水液,故隨飲小便。以其病變,多發癰疽。”由此可見渴利與消渴病關係密切,病因實不限於“少時服乳石”之說。方賢主張用蘭葉散施治,實際上亦可以其他治消渴方加減與治,但又以益腎、育陰為大法。參見消渴、下消條。

證名。出《靈樞·五味》。即口渴,系自覺之口咽乾燥。多由肺胃有熱、津液耗損(或血虛)所致,亦可因脾虛失於運化,腎陽不足、氣化失調,使津液不能上承、導致肺胃有熱而渴;而水濕、痰飲、瘀血阻滯,也可影響正常氣化和津液蒸騰的功能而產生口渴。口渴證,一般是熱證的常見症候,每兼見便秘、溺赤、喜冷飲、苔黃脈數。治宜清熱瀉火,根據不同的原發病證,選用麥門冬飲、白虎湯、增液承氣湯、承氣湯等;亦可以西瓜(“天生白虎湯”)作為輔療。屬津液虧耗者,咽幹口燥,煩熱升火,舌幹少津。宜養陰生津。用增液湯、五汁飲、六味地黃丸等方;熱邪傷陰者,可用連梅湯、大補陰丸。血虛者,多有血虛兼證,用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方;水濕停滯,渴不欲飲,胸悶納呆,腹脹肢腫,小便不利,苔膩脈濡,用胃苓湯、五皮飲等方。痰飲內停者,每有口渴、胸悶、短氣、心下悸、多痰涎,或有嘔惡、反胃等症,用小青龍湯、苓桂術甘湯、半夏茯苓湯等方以溫化痰飲。瘀血內阻,用桃仁四物湯、血府逐瘀湯以活血祛瘀。脾虛失於運化者,用七味白朮散、春澤湯等;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以溫補腎陽,亦可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與服。但口渴又有渴而引飲和渴而不欲飲之分。所謂不欲飲,屬內無邪火者。有些患者由於陰虧較甚,口中常無津液,則為口幹,與口渴有所區別。參見口幹條。

咳血

證名。

①指咳嗽有血,來自肺臟者。又稱嗽血。見《濟生方》。因外感風熱燥火,或木火刑金,陰虛火動,灼傷肺絡所致。《醫林繩墨·血論》:“從嗽而來於肺者為咳血。”《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內有血者,名咳血,又雲嗽血。”《張氏醫通·諸血門》:“咳血者,因咳嗽而見血,或乾咳,或痰中見紅絲血點一兩口,氣急喘促。此雖肺體自燥,亦為火逆,咳傷血膜,而血隨痰出也。”治宜滋腎清金,潤肺止咳,用六味丸加門冬、五味為主,略兼阿膠、貝母、百合、款冬、紫菀。咳血久而成勞,或勞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咽幹頰赤,心沖潮熱,盜汗減食者,治宜健脾益氣養陰,用異功散加阿膠,或四君子加黃芪、鱉甲、麥冬、五味。陰虛火動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治以養陰止血,用生料六味丸加茜根、烏賊骨、童便。外感風熱,證見喉癢乾咳,血出鮮紅,或痰少帶血,口幹鼻燥,或身熱骨楚,脈浮數,治宜祛風宣肺,潤燥寧絡,用桑杏湯、千金麥門冬湯加減。肝火犯肺,證見乾咳陣作,痰少帶血或純血鮮紅,胸脅刺痛,心煩易怒,頭脹頭痛,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潤肺,和絡止血,用柴胡連梅散或瀉白散合黛蛤散。

②指咳血而少痰者。《景嶽全書·雜證謨》:“咳血者少痰,其出較難;嗽血者多痰,其出較易。”參見嗽血、失血條。本證見於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肺癌等疾病。

咳唾膿血

證名。多由邪火血熱凝滯傷肺所致。為肺癰、肺痿病主證之一。《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見於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症等。參肺癰條。

咳嗽上氣

病證名。《素問·五臟生成》:“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即咳逆上氣,詳該條。

咳嗽

病名。因外感六淫,臟腑內傷,影響於肺所致有聲有痰之證。見《素問·五臟生成篇》。《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因外邪犯肺,或臟腑內傷,累及於肺所致。《醫學三字經·咳嗽》:“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於肺也。”外感以祛邪宣肺為主,內傷以調理臟腑、氣血為主。按病邪分,有傷風咳嗽、風寒咳嗽、傷燥咳嗽、燥熱咳嗽、痰飲咳嗽、風熱嗽、熱嗽、時行嗽、寒嗽、濕咳、暑咳、火咳、食咳等;按臟腑氣血分,有肺虛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腎咳、大腸咳、小腸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膽咳、勞嗽、氣嗽、瘀血嗽等;按咳嗽發病時間與特點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乾咳嗽、呷嗽、啞嗽、頓嗽等。詳見各條。

咳逆嗽

病名。咳而見嗆咳、咯痰等氣上逆證候者。見《丹溪心法·咳嗽》。治宜化痰清肺,降逆止咳,用蛤粉、青黛、瓜蔞、貝母等。參見咳嗽、咳逆、痰嗽等條。

咳逆上氣

病證名。又名咳喘,咳嗽上氣,咳而上氣。指咳嗽氣逆而喘的證候。因外感六淫或痰飲內停者,多屬實證;因久病咳嗽或大病耗傷元氣者,多屬虛證。其病機多與肺、脾、腎三髒相關。如肺氣壅滯或虛耗,脾失健運,腎不納氣,均可導致咳逆上氣。《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咳逆

證名。咳嗽而氣上逆者。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諸病源候論·咳逆候》:“咳逆者,是咳嗽而氣逆上也。”“咳病由肺虛感微寒所成,寒搏於氣,氣不得宣,胃逆聚還肺,肺則脹滿,氣遂不下,故為咳逆。”證見咳嗽吐痰,或氣喘喉中有水雞聲等。《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又:“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幹麻黃湯主之。”《肘後備急方》卷三:“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膿涕粘,淡竹瀝一合,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參見咳嗽條。

咳論經旨

咳病專論。四卷。清·淩嘉六輯。撰年不詳。本書輯錄《內經》、《難經》、《金匱要略》、《傷寒論》等書中有關咳嗽病證的論述及歷代諸家注釋加以歸納整理,對咳嗽病證進行了系統論述。既有臨床實用價值又有文獻價值。現有《三三醫書》本。

咳家

經常咳嗽的病人,出《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詳咳嗽條。

咳喘

證名。咳嗽氣喘之症。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名咳逆上氣。參見咳逆上氣條。

病名。出《素問·咳論》。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皆可致咳。《濟生方·咳嗽》:“經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由是觀之,皮毛始受邪氣,邪氣先從其合,然後傳為五臟六腑之咳。外則六淫所傷,內則七情所感。”《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有聲無痰曰咳。非無痰,痰不易出也。”“因咳有痰,重在咳。肺為主,急宜順氣。肺惡溫燥,橘紅、貝母、桔梗、桑皮、知母、麥冬、紫菀為要藥。”詳見嗽、咳嗽條。

髁(kē,音科;又計kuà,音跨)胂

人體部位名。指髁骨下的堅起肉。《素問·刺腰痛》:“刺腰尻交者,兩髁胂上,以月生死為痏數,發針而已,左取右,右取左。”王冰注:“兩髁胂,謂兩髁骨下堅起肉也……俠脊兩傍,腰髁之下,各有胂肉隆起,而斜趣於髁骨之後,內承其髁,故曰兩髁胂也。”

①窩穴。《靈樞·大惑論》:“精之窠為眼。”

②指眼窩。見“目窠”。

頦癰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系指生於地角(下頜)上的癰。又名承漿癰、虎須毒等。本病多由胃經積熱所致。治宜仙方活命飲加減。參見外癰條。

頦骨

骨名。指下頜骨體。

頦(kē,音科)

由承漿以下至下頜骨下緣的部位。俗稱下巴或下巴頦、下巴骨。

柯琴

清代醫家。字韻伯,號似峰。原籍浙江慈溪人。後遷居虞山(江蘇常熟)。博學多聞,能詩善文,不涉仕途,矢志醫學。讀《內經》、《傷寒論》頗具心得。著醫書及整理注釋之典籍頗豐。撰《內經合譬》,已佚。另有《傷寒論注》、《傷寒論翼》、《傷寒附翼》。嘗謂:“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不專為傷寒一科;傷寒雜病,治無二理,鹹歸六經之節制,六經各有傷寒,非傷寒中獨有六經。”因而採用六經分篇,以證分類,以類分方之方法,對傷寒及雜證,據六經加以分類注釋,使辨證論治之法更切實用,且說理明晰,條理清楚,是繼元·王好古之後採用六經分類歸納某些雜證有獨特見解之醫家。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柯逢時

清代醫家。字巽庵。湖北武昌人。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熱心於校刻醫書。曾設武昌醫館,招收學員,傳播醫學。其中數人曾參與醫籍校勘工作,經校刻的醫書有:《經史證類大觀本草》三十一卷、《大觀本草劄記》二卷、《本草衍義》二十卷、《傷寒論》一卷、《傷寒總病論》六卷、《類證增注傷寒百問歌》四卷、《傷寒補亡論》二十卷、《活幼心書》三卷。所校之書大多實用,文字精煉,內容嚴謹,深受後人好評。

柯(火介)

明代醫家。字集庵。吳疁(今上海市)人。精醫理,尤精婦科,於《產寶百問》、《十產論》、《婦人良方》頗有研究。讀湯處士《保產機要》、錢處士《繡閣寶生》,知其皆源於先哲,而疏衍詳明,遂以湯著為藍本,存其確論,節其冗言,補其未備,並益之以己多年臨證驗方,著成《保產機要》。又輯《保產彙編》四卷。

苛軫鼻

證名。系指鼻上瘙癢出疹的病證。出《靈樞·熱病》。治療參見酒齇鼻條。

苛疾

指嚴重的疾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王冰注:“苛者,重也。”

苛毒

病因學名詞。指急重的毒邪。出《素問·生氣通天論》。

《考正周身穴法歌》

針灸著作。一卷。清·廖潤鴻撰。本書將全身十四經經穴及經外奇穴編成五言歌訣,並加注釋,便於初學者習誦。末附銅人圖二張。現存初刻本及1939年鉛印本。

尻骨

解剖結構名。出《素問·骨空論》。即尾骶骨。詳該條。

骨名。包括骶骨和尾骨。《靈樞·經別》:“足太陽之正……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

亢陽

病因病理學名。陽氣亢盛。一般指陰氣不足,陽亢獨亢的病機。如肝陰虛,肝陽上亢;腎陰虛,命火偏旺等。

亢害承制

五行學說術語。《素問·六微旨大論》:“亢則害,承乃制。”指過亢而為害者,須抵禦而令其節制。五行學說認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一面,用以解釋人體生理平衡的調節。若有生而無克,勢必亢盛之極而為害,因此應該抵禦這種過亢之氣,令其節制,才能維持陰陽氣血的正常生髮與協調。

扛抬法

正骨醫療技術名。用以整複肩關節脫位之技術。其法:令助手一人站於患者背後,持木杠置於患者腋窩內,並使後端稍高於患肩,前端則由術者一手握住,並漸漸向上抬起,同時令患肢屈肘成直角。另一手則緊握患肘,向外下方牽引,等到杠之兩端抬平時,可將木杠向外展,同時可內收患側肘關節,此刻即可感覺到肩關節複位之聲響,整複即成功,予以適當固定即可。

康仲殷

唐末醫生。任翰林醫官。鹹通十一年(870年)八月,同昌公主疾危,詔康、韓等醫官治之,不效,令殺之。並收捕兩家宗族三百餘人。

康普恩

南北朝時梁代醫家。生平裏籍欠詳。撰《脈經》十卷,今佚。

康平

健康安寧。《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

①身體健康。《素問·氣交變大論》:“藏氣不用,白乃不復,上應歲星,民乃康。”

②康復,恢復健康。《素問·五常政大論》:“其久病者,有氣從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看產人

婦產科名詞。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是古代對接生員的稱呼。

顑(kǎn,音坎)

通“頷”,同“頜”。腮部。《靈樞·雜病》:“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靈樞·癲狂》:“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

坎下

推拿穴位名。即氣池。參見該條。

坎水廓

人體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用據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質現象而予命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坎水廓與腎、膀胱的關係緊密,其髒屬腎,腑屬膀胱。以辯證用藥,須結合其生理、病理綜合考慮。參見水廓條。

坎炁(qì氣)

炁,同氣。臍帶的別名。參臍帶條。

坎廓

人體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位。見《證治準繩·雜病》。《審視瑤函》認為:“……坎正北方,絡通膀胱之腑,髒屬腎。”歷代還有不少醫家也認為坎廓與腎、膀胱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在臨床中應將它們聯繫起來辯證施治。參見水廓條。

坎宮

①推拿穴位名。位於兩眉上緣。《厘正按摩要術·立法》:“坎宮在兩眉上,蘸湯由小兒眉心分推兩旁,能治外感風寒。”有發汗解表,開竅醒神作用,用治感冒發熱、頭痛、目赤痛等症。

②八卦之一。參見八卦條。

揩摩

按摩;摩擦。《靈樞·九針十二原》:“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

揩齒

牙齒保健方法名稱。《普濟方》卷七十:“夫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摧伏諸穀,號為玉池,揩理灌漱,叩琢引導,務要津液榮流,滌除腐氣,令牙齒堅牢。”

《開元寫本草經集注序例殘卷》

書名。本書是根據敦煌出土唐人抄錄的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例部分的影印本。參見本草經集注條。

開鬱法

導引功法名。《醫學入門·導引》:“其法以兩手旋舞向前向後,兩足作白鷺行走狀,不拘數。良久,複以左手搭右肩,右足搭左膝腕委中而行;右手搭左肩,左足搭右膝腕委中而行,良久,複以左手向前泊腹,右足搭左膝蓋而行;右手向後泊腰,左足搭右膝蓋而行。良久,以兩手極力托天,兩足極力踏地,得以兩手向後向下,兩足十趾挽起,仰面偃腹使氣下行。良久,蹲倒,以兩手極力攀起腳後跟,足十趾點起,極力低頭至膝下。良久,立起,兩手相交,掩兩臂於胸前胛上,極力搖動數次。善治外利不遂,鬱氣為病,心腹脹滿,夜睡不寧等症。無病者亦可行之。如外感風寒,強行至汗出為度。此法比之華氏五禽戲法,更易簡正大可行。”

開璿璣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幼科集要》。用兩手大指蘸薑蔥熱汁,在病兒胸前左右橫推至兩乳上,共三百六十一次。再從心坎處分推至脅肋六十四次,從心坎推下臍腹六十四次,用右手掌心合兒臍上,左右推挪各六十四次,再用雙手自臍中推下至少腹六十四次,最後用大指推尾尻穴至命門兩腎間。治小兒氣促,風寒痰閉、夾食腹痛,嘔吐泄瀉,發熱抽搐,昏迷不醒等證。

開胃

治療學名詞。系消法之一。即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治法。詳醒脾、消食導滯、補脾益氣等條。

開天門

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推攢竹。由小兒兩眉頭之間向上直推至額上前發際處。《保赤推拿法》:“先從眉心向額上,推二十四數,謂之開天門。”有發汗解表、開竅醒神等作用。用治感冒,頭痛,驚風等症。

開提

治療學名詞。開,祛表裏之邪;提,升清氣。屬解表清裏法。適用於外有表證而裏熱也盛的病證。如病人原有表證,過早服瀉下藥,致病邪下陷導致熱瀉,同時並見身熱、口渴、喘而汗出等症。處方中解表藥與清裏藥同用,如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解肌祛邪,升其清氣;黃連清裏熱而止下利;甘草和諸藥,使氣升邪卻,表解裏和,諸症自愈。

開竅

治療學名詞。即開閉。治療邪阻心竅神志昏迷的方法。適用於邪盛氣實的閉證。有涼開、溫開的不同。藥物常用辛香走竄的麝香、冰片、蘇合香、石菖蒲等。分清熱開竅、化痰開竅,逐寒開竅等法。詳各條。

開痞

治療學名詞。理氣法之一。用辛香行氣藥,以開散痞結的治法。適用於胸、脅、脘、腹等處脹悶之證。常用藥物如藿香梗、佩蘭、廣木香、厚樸、佛手等。

開內障眼

古代眼科手術方法名稱。見《太平聖惠方》卷一百三十三。即金針開內障,詳該條。

開噤通關

治療學名詞。開閉法之一。治療中風牙關緊閉、昏迷不省的方法。如用開通關竅藥(冰片、天南星等研為細末)擦臼齒齦上,使口噤自開;用通關散搐鼻取嚏,使其蘇醒。

開金針法

古代眼科手術方法名稱。見《銀海精微》。即金針開內障。詳該條。

開花疔

病名。見《增訂治疔匯要》卷上。多由七情鬱怒憂思,氣血瘀滯,或食穢惡之品所致。症見疔生舌旁,形若開花,舌多紫色。《咽喉經驗秘傳》:“此症……犯者極凶,因怒氣傷心腎,不開花者易治,開花而黑色者,心腎二經之氣先絕也。”治此者,須要根下割去方好。或內服行氣活血、祛痰散結之仙方活命飲、桃紅四物湯、三黃涼膈散等。

開闔補瀉

針刺補瀉法之一。指起針時以開、閉針孔來分別補瀉的方法。《素問·刺志論》:“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後在此基礎上發展成開闔補瀉。以出針後輕輕按揉針孔,使其閉合不令經氣外泄者為補法;以出針時邊退邊搖,針退出後不按針孔,促使邪氣逸出者為瀉法。

開鬼門

治療學名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鬼門,指汗孔。即汗法。詳該條。

開達膜原

治療學名詞。指用消除穢濁藥,以攻逐伏於膜原間的病邪。溫疫或瘧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壯熱,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發無定時,胸悶嘔惡,頭痛煩躁,舌苔垢膩,脈弦數。用達原飲。

開刺

即關刺。出《黃帝內經太素》,見該條。

開閉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兒風痰閉塞,昏沉不醒,藥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者。蓋因痰塞其脾之大絡,截其陰陽升降之隧道也,原非死證。用生菖蒲、生艾葉、生薑、生蔥各一握,其入石臼內搗如泥,以麻油、好醋同前四味炒熱,布包之,從項背胸四肢,乘熱往下熨之。其痰一豁,倏然而醒,此方不特小兒,凡閉證皆效。”

《開寶新詳定本草》

本草著作。一名《開寶詳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西元973年(開寶6年)由尚藥奉禦劉翰、道士馬志、翰林醫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詳較,並參以《本草拾遺》等書,重新整理補充修訂而成。較《新修本草》增藥物計133種,馬志為之注解,翰林學士盧多遜等予以刊定。次年(開寶7年)李昉等又以《開寶詳定本草》“所釋藥類,或有未允”,故又命劉翰、馬志重新較訂,命李昉、王佑等審較,改名《開寶複位本草》,據序言稱:鏤版時“以白字為‘神農’(指《神農本草經》)所說,黑字為‘名醫’(指《名醫別錄》)所傳,唐(指《唐本草》)附,今附(本書所增),各加顯注,詳其解釋,審其形性。證謬誤而辨之者,署為今注;考文記而述之者,又為今按”。全書收集新舊藥物983種。二書已佚,佚文見於《證類本草》等書中。

《開寶本草》

書名。統指《開寶新詳定本草》及《開寶複位本草》。詳開寶新詳定本草條。

卡法

①正骨手法名。該法系醫者用拇指與食指鉗住傷損部位,逐漸加大力量,促使破碎離位之骨片複位,並牢固卡附於主骨之上,使之不再移位;如系重迭錯位的骨片,應於牽拉開後,用卡法使斷端平複齊整,然後加適當之固定。於固定前應緩緩鬆手,以防卡好之骨片又複彈出而再錯位。該法適用於骨折後有即將劈裂、分離的骨碎片者,或骨折斷端重迭錯位者。

②推拿手法名。將一手的腕部或前臂墊壓在患者肘或膝關節的屈側面,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或腳踝,屈曲肘或膝關節,使該關節受到壓擠以治病的方法。

空腹服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服藥法。又稱平旦服。指在早晨未進食前服藥。治四肢血脈病和驅蟲藥。以及滋補藥,宜空腹服。《神農本草經》:“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

①天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光不治,空積沉陰。”

②空虛。《靈樞·本髒》:“肝下則逼胃,脅下空。”

③指經穴、穴位。《靈樞·小針解》:“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

④音義同孔。小洞。《素問·水熱穴論》:“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⑤指鼻孔。《靈樞·天年》:“其五臟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

《肯堂醫論》

醫論著作。又名《新鐫醫論》。三卷。明·王肯堂撰於1602年。第一卷論述痘疹、驚風的病因、診斷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闡發或評論歷代醫家對內科雜病、婦科病疑難病症的治驗。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見解和臨證經驗。現存明刻本、《三三醫書》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肯綮(qìng慶)

解剖結構名。指筋骨結合的地方。《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後世多用肯綮形容關鍵部位。《本草綱目》卷十三:“藥中肯綮,如鼓應桴。”

客主人

經穴別名。出《素問·氣府論》。《針灸甲乙經》作上關穴別名。參見該條。

客主加臨

運氣術語。指每年輪值的客氣加在固定的主氣上,推測氣候及疾病變化。其法以司天客氣加臨於主氣的第三氣(三之氣)上,其宗五氣,自然以次相加,相加後,如客主氣相生,或客主同氣,便為相得;如客主之氣相克,而又以主氣克客氣者,為不相得,客氣克主氣者仍為相得。《素問·五運行大論》:“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客主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關。參見該條。

客者除之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凡外來邪氣客於人體,如六淫、疫癘、飲食積滯等,均應驅除。用疏風、散寒、清暑、祛濕、消導、化痰等法。

客邪

泛指由外侵入人體的邪氣。因邪氣從外而來,非人體本身所固有,故稱之客邪。

客忤夜啼

病證名。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指小兒忽受外界刺激之後,面色變易不定,氣鬱如怒,睡中驚惕作啼,口吐青白沫,反側瘈疭,狀如驚癇,但眼不上竄。由客忤所致。治法同客忤條。

昆侖

①養生術語。部位所指,說法不一。一指頭。《黃庭內景經·若得章》務成子注引《洞神經》:“頭為三臺君,又為昆侖。”一指腦。《脈望》卷八:“腦為昆侖。”一指臍。《黃庭內景經·若得章》務成子注:“又雲臍為太一君,亦為昆侖。”

②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下昆侖。屬足太陽膀胱經。經(火)穴。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布有腓腸神經,小隱靜脈及外踝後動、靜脈。主治頭痛,目眩,項強,鼻衄,腰痛,腳跟痛,小兒癲癇,難產,胞衣不下,下肢麻痹或癱瘓,及坐骨神經痛,足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坤中之要》

婦產科著作。又名《秘傳內府女科》。不分卷。清·伊精阿(滿族人)撰。本書對女科113種病的證候表現作了簡要的描述。又針對病證列述了治療方法,載方76首。並附產後生化論,治症活法及產後調護法等專論。現存清刻本。

《坤元是保》

婦科著作。二卷。續集一卷。宋·薛軒撰於1165年。此書僅見近代傳抄本。上卷簡論診脈法、婦科疾病、病因及月經胎產諸病的證治。下卷載女科方100首。方劑名均按“降都春”(詞曲牌名)一闋中的韻文依次編目,可供臨床參考。

坤元

坤為地,元為根元。指大地為生長萬物的根元。《素問·天元紀大論》:“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

坤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即地廓,詳見該條。

坤地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據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質現象予以命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即地廓。詳見該條。

病名。系指先天性耳聾的病證。《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韋昭注:“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

潰瘍生肌法

治法。出《劉涓子鬼遺方》。又名忟口法。即促進體表潰瘍癒合的方法。癰疽潰後毒盡而肌肉不生,形成潰瘍,多由氣血虛衰或治療失當所致。治宜健脾益氣養血為主。潰瘍面大者,以補益氣血為主,並配合外用生肌散(膏)。若潰瘍面較小,單用生肌散(膏)亦可。此法必須在腐盡膿清的情況下方可應用。

潰瘍去腐法

外治法之一。即用外敷藥或手術以除去各類癰疽、瘡瘍潰後之腐肉膿毒的方法。見《醫宗金鑒》卷六十二。若病程長,潰瘍面積大,腐肉多,則應手術切除;若面積小,腐肉不多者,可外用提膿去腐力強之藥劑,如五五丹之類,直接撒在腐肉潰瘍面上,或摻於膏藥、油膏上貼之。若為竇道、漏管,可將其粘附於藥線上插之,或以之作成錠劑如三品一條槍。直至腐去瘡面紅活為止。面部慎用或不用。

潰瘍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屬中醫學胃脘痛、厥心痛的範圍。多因平素脾胃虛弱,複加肝氣犯胃,飲食不節,情志不暢,氣血驟閉而發。症見胃脘部突發性劇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自汗出,四肢厥冷,噁心嘔吐,氣促脈數或脈微欲絕,舌苔薄白,後則轉黃;晚期出現熱邪傷陰,易於亡陰亡陽,併發中毒性休克,少數患者濕熱未盡,遺有腹腔殘餘膿腫。治療可分三期進行。第一期為穿孔發生到穿孔閉合,由於中焦氣血驟閉,治宜疏通氣血,緩急止痛,防止鬱熱擴散。以針刺治療為主,取足三裏、中脘、梁門、天樞、內關諸穴,配合半坐臥位,禁食,胃腸減壓及輸液以扶正祛邪。第二期從穿孔閉合到腹腔滲液完全吸收,以清熱解毒,峻瀉實熱為主。清除腹腔感染,用涼膈散或大柴胡湯化裁。第三期為胃腸氣血已和,熱邪漸退,可按病情繼續用藥。此治療方案能使大部分患者免於手術而治癒。但如有中毒性休克,複雜性穿孔,腹腔滲液多者,或用非手術療法積極治療觀察10小時無明顯效果,或病情有惡化傾向者,均應即時進行手術治療。

潰瘍

病證名。《周禮·天官》:“瘍醫下士八人,掌腫瘍、潰瘍……”中醫習慣上把自潰或切開的瘡面統稱為潰瘍,有別於現代醫學所指缺乏癒合傾向的瘡面為潰瘍的含義。中醫潰瘍多屬虛證。治宜調補氣血,醒脾健胃,組方可用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等;外治可用各類去腐生肌散(膏)。如潰後仍焮腫而痛者,為熱毒未盡,應以清熱解毒為主。證治可參見癰、疽、瘡瘍各條。

潰疝

病名。《靈樞·經筋》:“(疒貴)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又《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疒貴)疝,婦人腹腫。”即(疒貴)疝。詳見該條。

潰耳

病名。系指小兒潰耳出膿水成瘡的病證。見《壽世保元》卷八。聤耳的別名。治療可以蚯蚓糞吹患耳中。參見聤耳條。

潰槽

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系指患走馬牙疳的病人發生的齒槽腐爛破潰的證候。參見走馬牙疳條。

①治法之一。即排膿法。《靈樞·九針論》:“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

②消散。《素問·至真要大論》:“可使破積,可使潰堅。”

③潰爛。《靈樞·五變》:“皮潰而漉。”

憒憒

煩亂不安。《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

揆度

①揣度,估量。《素問·玉版論要》:“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

②古醫書篇名。“揆”言切求其脈理;“度”謂得其病處,參以四時逆順以明其吉凶及治法。《素問·病能論》:“《上經者》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

測度,指切求脈理。《素問·病能論》:“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

頄(qiú求)

人體部位名。即顴部。《靈樞·經筋》:“足太陽之筋……其支者,為目上網,下結於頄。”張景嶽注:“目下曰頄,即顴也。”

奎瑛

清代醫家。號素仙。長白(今吉林)人,滿族,幼習醫,醫術精湛,後為醫官。道光十年(1830年),清宣宗疾,詔令診視,投劑獲愈,升為太醫院左院判。尤留心藥物,遂采摭群說,輯成《素仙簡要》四卷(1842年),論述藥味、診法要領等。

曠世儦

明代醫生。字秉和。江西永新縣人,世醫出身,名噪於時,其子孫亦多名醫。

壙(ěr爾)塔(dā答)症

病證名。壙,同曠。藏於空曠處(《釋名釋喪制》)。此處指咽喉。《喉舌備要》:“此症發在腣中內側壙邊,或左或右不定,然俱有白膜黃膜。”治宜以去膜升提,解毒之劑,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

狂越

病證名。指狂躁不安而舉止失常的病證,多為陽熱之邪所致。《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狂言喉風

病名。系指發病迅速,身疼頭痛,面赤口紅,頸項腫痛,牙關緊閉,聲音嘶啞,飲食湯藥阻隔不下的病證。因本病發病急驟,快如走馬,故名。系由血熱氣盛,肺冒毒火上沖咽喉所致。《張氏醫通》:“若有頭痛發熱,先與一味香豉濃煎,加蔥涕探吐。後用荊、防、牛蒡……之類。如口不開者,以牙皂末吹鼻取嚏,方可下藥。”《喉科種福》卷四則將此病分為兩種,採用不同治法,即認為:喉腫見鮮紅色者,乃由風火引起,治宜疏風瀉火,方用三黃涼膈散加減;若喉腫呈紫紅色者,乃由毒火引起,治宜涼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

狂言

病證名。指精神狂妄,語言粗魯。多為熱擾心包或痰蒙心竅所致心神迷亂之實證。《素問·刺熱》:“肝熱病者……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

狂犬齧人

病名。人被狂犬咬傷之證。又名瘋犬咬傷、猘犬傷、狂犬傷。出《五十二病方》:“狂犬齧人,取恒石……以傅犬所齧者,已矣。”《淮南子》有“猘犬不投河”的描述,說明對狂犬恐水症狀的特徵已有正確認識。《肘後備急方》指出:犬忽避人藏身之現象,即是將瘋的先兆,並強調:用咬傷該人之狂犬腦為被咬傷之傷口敷貼以預防狂犬病之發作。是人類免疫之先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六:“其猘狗齧瘡,重發則令人發狂亂,如猘狗之狀。”狂犬咬人,可使人患狂犬病,潛伏期由一周至數月乃至年餘方發者。若瘡深,或近頭部位被咬傷者發病快。發病之初,咬傷處多已癒合,但覺乏力頭痛,嘔吐納差,喉部有緊縮感,數日內即出現狂躁、恐懼,甚則有呼吸、吞咽困難感,聞水聲則恐懼狂亂不安,繼則呈現全身癱瘓、瞳孔散大之危象,乃至不救。為防萬一,凡被犬咬者,應立即注射狂犬疫苗以防狂犬病之發作。內服扶危散,或人參敗毒散均非治本之法。局部立即施行徹底清創亦屬重要。

狂汗

證名。瘟疫、溫熱病欲作汗解時的症候。見《溫疫論》。見於體質充盛之人,陽氣衝擊,不能頓開,忽然狂躁,坐臥不安,少時大汗淋漓,邪從汗解,脈靜身涼而愈。

病名。精神躁狂失常的病證。出《靈樞·癲狂》。因七情過度,五志化火,痰蒙心竅或因熱盛邪入心包所致。證見發作剛暴,罵詈不避親疏,甚者持刀持杖,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逾垣上屋,力大倍常;或多食,或臥不知饑,妄見妄聞,妄自尊大,妄走不止,日夜無休等。脈弦滑數或沉緊而實等。《景嶽全書》卷三十四謂當以治火為先,再察其兼痰兼氣而治之。若止因火邪而無脹閉熱結者,但當清火,抽薪飲、黃連解毒湯、三補丸之類主之。若水不制火而兼心腎微虛者,宜朱砂安神丸,或服蠻煎、二陰煎主之。若陽明火盛者,白虎湯、玉泉散之類主之。若心脾受熱,叫罵失常,而微兼閉結者,清心湯、涼膈散、三黃丸、當歸龍薈丸之類主之。因火致痰者,清膈煎、抱龍丸、生鐵落飲主之,甚者滾痰丸。三焦邪實熱甚者,大承氣湯下之。痰飲熱壅閉,氣道不通者,必須先用吐法,並當清其飲食。《醫林改錯》卷下則謂癲狂乃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接所致,治以癲狂夢醒湯等方。參見癲狂條。

恇(kuāng匡)

病因病理學名詞。怯弱無力。《素問·通評虛實論》:“尺虛者,行步恇然。”《靈樞·寒熱病》:“精泄則病甚而恇。”

匡鐸

明代官吏,知醫。膠州(今屬山東)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曾出守大名府。平時留心醫藥,每於公餘收集驗方單方,後輯成《痘疹方》一卷,大名府推官王敬民為之序。現僅日本存有刻本。

同眶。眼眶。《素問·玉機真髒論》:“目匡陷”。《素問·刺禁論》:“刺匡上陷骨中脈。”

髖骨

①指環跳穴。《針方六集》列為環跳穴別名。

②經外穴名。《類經圖翼》:“髖骨,在膝蓋上,梁丘旁外開一寸。主治兩腳膝紅腫痛,寒濕走注,白虎曆節風痛,腳丫風痛,舉動不得。”可斜刺或直刺0.5-1寸。艾炷灸3-4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髖髀

指臀股之間。《素問·氣交變大論》:“髖髀如別。”

①指腰以下尾骶部及臀部。別稱髎。《素問·骨空論》:“輔骨上橫骨下為楗,俠髖為機。”《類經》卷八:“髖,尻也,即脽臀也。一曰兩股間也。”

②髖骨。組成骨盆的大骨,通稱胯骨。

③同髖。身體

寬中

與疏鬱理氣義同。詳該條。

寬胸

與疏鬱理氣義同。詳該條。

寬喉法

推拿方法名。即喉科擒拿法。參見擒拿法條。

塊痛

病名。見倪枝維《產寶》:“產後腹有血塊作痛,名曰塊痛。生化湯治之。”即兒枕痛。詳該條。

塊痰

病狀名。指塊狀的痰。痰難咯出,痰成膠塊狀。多因肺失清肅,氣機失調,痰濁鬱結,燥熱煎熬,凝聚成塊。治以順氣、化痰、清熱等法。

跨骨

骨名。即髖骨。詳該條。

胯骨骱脫出

病名。指髖關節因外傷而脫臼者。見《傷科大成》。即髖關節脫臼。詳胯骨出條。

胯骨出

病名。即髖關節脫臼。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亦稱大腿根出臼、臀骱骨出、臀骱脫臼、大腿骨骱脫、環跳骨出臼、環跳骨脫出、胯骨骱脫臼。因跌僕、墜閃等間接暴力因素引起。症見患處腫脹,疼痛明顯,尤其在移動患肢時為甚,患關節可呈現畸形,臨床上又有粘膝和不粘膝畸形之分。前者即後脫臼,又稱臀上出、足形短,出向外,患肢呈內收、屈曲、內旋、縮短畸形;後者為前脫臼,又稱襠內出、足長形、出向內,患肢呈屈曲、外展、外旋、延長畸形。本病宜在麻醉下用屈髖拔伸法、俯臥下垂法或迴旋法(如前脫則用反迴旋法)複位,然後給予固定。藥物治療初期以活血祛瘀為主,可內服七厘散或複元活血湯,腫消痛減後,則著重補益氣血,強壯筋骨,可內服生血補髓湯或健步虎潛丸,以五加皮湯和海桐皮湯外洗,同時配合功能鍛煉。

胯骨

骨名。即髖骨。詳該條。

兩大腿根之間的部位。

庫房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布有胸前神經分支,胸肩峰動、靜脈及胸側動、靜脈分支。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咳吐膿血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苦溫燥濕

治療學術語。指用苦溫藥物祛除寒濕病邪的方法。用於中焦寒濕所致胸悶嘔吐,噁心,腹脹,大便清稀,苔白膩等症。常用厚樸、蒼朮、半夏、白豆蔻等藥。

苦溫平燥

治療學術語。潤燥法之一。指用苦溫藥物治療外感涼燥表證的方法。《素問·至真要大論》:“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常用藥物有杏仁、陳皮、蘇葉、半夏、枳殼、前胡、桔梗等,方如杏蘇散。

苦勝辛

苦與辛五行相克,故苦味能抑制辛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辛傷皮毛,苦勝辛。”王冰注:“苦,火味,故勝金辛。”

苦生心

生理學名詞。指苦與心五行均屬火,故苦能補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火生苦,苦生心。”

苦傷氣

治療學術語。意指苦味之物能耗傷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苦傷氣,鹹勝苦。”張景嶽注:“苦從火化,故傷肺氣,火克金也。又如陽氣性生,苦味性降,氣為苦遏,則不能舒伸,故苦傷氣。”

苦堅

治療學術語。指味苦之物具有燥堅的作用。見《素問·髒氣法時論》。

苦瓠灸

隔物灸之一。《普濟方》:“治懸癰……須得秋葫蘆(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瘡上,灸二七壯。”秋葫蘆即苦葫蘆,《神農本草經》名苦瓠,故《串雅外編》稱“苦瓠灸”。

苦寒燥濕

治療學術語。指用苦寒藥物祛除濕熱病邪的方法。用於胃腸濕熱所致腹痛腹脹,大便稀爛熱臭,舌苔黃膩等症。常用黃連、黃芩、黃柏、枳殼、豬苓等藥。

苦寒清熱

治療學術語。清法之一。又稱苦寒泄熱。指用苦寒藥物清除裏熱的治法。如見身熱頭痛,口渴,小便黃赤,苔黃舌紅,脈數之裏熱證,可用黃芩湯。如裏熱熾盛,兼見譫語、發狂。或衄血吐血,或發斑,苔黑幹起芒刺,脈數有力者,用黃連解毒湯。

苦寒清氣

治療學術語。系清熱法之一。指用苦寒藥清氣分熱邪的方法。如陽明氣分熱盛,症見壯熱面赤,大煩渴,汗大出,脈洪大等,方用白虎湯。

①痛苦。《靈樞·師傳》:“開之以其所苦。”

②疾病。《素問·血氣形志》:“知手足陰陽所苦。”

③苦味,五味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苦傷氣,鹹勝苦。”

④為某種事物所苦困。《素問·髒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脈經》:“苦膝痛。”

枯痔法

外治法之一。使肛門痔枯萎脫落之一種治療方法。出《太平聖惠方》卷六十。該法適用於二、三期內痔的治療。即採用具有腐蝕作用的藥物製成散劑、釘劑,敷於痔體或插入痔內,使其枯萎、壞死、脫落,如《外科正宗》等所載之枯痔散、枯痔錠。著名的三品一條槍即其劑型之一種。古方多含有砒劑當慎用,如使用不當,常有發生中毒的可能,故今臨床上已改為無砒枯痔錠或枯痔液。

枯胎

病名。見《胎產心法》上卷。即胎不長。詳該條。

枯筋箭

病名。生長於皮膚之贅瘤。出《外科正宗》卷四。本病多因肝失榮養,致使筋氣外發而生。證見其初起,大小如赤豆,質較硬,日久則其表面微呈枯槁,漸至破裂,蓬鬆如刺狀,形同花蕊。多發於手、足、頭皮、胸乳等處。治療:如根蒂細小者,可用藥線齊根系緊,不久自落,再以珍珠散外敷,即可痊癒;若根盤大而頂小者,用銅線套在疣上,採用艾火灸之,使其枯落。相當於尋常疣,證治參見千日瘡條。

①枯萎;萎軟不用。《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詛,使人偏枯。”

②乾枯,枯槁。《素問·痿論》:“肝熱者,色蒼而爪枯。”

③乾涸。《素問·根結》:“五臟空虛,筋骨髓枯。”

④贏瘠。嵇康《養生論》:“欲勝則身枯。”

枯(疒咅)

病證名。白(疒咅)之(疒咅)色乾枯者。為濕鬱日久,氣陰兩傷之候。參白(疒咅)條。

寇宗奭

宋代藥學家。裏居未詳。政和(1111-1117年)間任通直郎。於本草學尤有研究,尤重視藥性之研究。曆十餘年,采拾眾善,診療疾苦,和合收蓄之功,率皆周盡。謂:“疾病所可憑者醫也,醫可據者方也,方可恃者藥也。”醫者必識藥性之良毒,辨方宜之早晚,不可真偽相亂,新陳相錯。撰《本草衍義》二十卷(1116年)。中李時珍曰:“參考事實,核其情理,援引辨證,發明良多,東垣、丹溪諸公,亦尊倍之。”又指出:“以蘭花為蘭草、卷丹為百合,是其誤也。”

扣法

推拿手法名。

①“扣”同“叩”。即擊法,見該條。

②用手掌覆蓋穴位。《儒門事親》:“可用兩手指相交,緊扣腦後風府穴,向前禮百餘拜,汗出自解。”治傷寒外感。

叩法

推拿手法名。操作同擊法,用力較重。

叩齒

導引動作名。又稱啄齒、健齒。即上下牙相擊。《真誥》:“叩齒所以警身中諸神,神不得散,則鬼氣不得侵。”說叩齒有“集神”之效。故服氣功及道術的符篆祝咒之前,皆先叩齒以斂神集氣。叩齒又有健齒的作用,《抱樸子內篇·雜應》提出清晨健齒三百下,為“堅齒之道。”堅持叩齒,是一種簡易的養生良法。又有打天鐘、擊天磬等之分,各詳該條。

口?

證名。亦稱口僻。口唇歪斜於一側。出《靈樞·經脈》。多由風寒阻滯經脈所致。《諸病源候論·風口?候》:“風邪入於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僻,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金匱翼》卷一:“風入耳中,亦令口?。緣坐臥處對耳有竅,為風所中,筋牽過一邊。”治以祛風散寒,通絡活血為主。亦可用外敷法。

口中和

病理術語。指外感病過程口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陰恢復,胃氣正常。

口眼?斜外障

病證名。見清·黃岩《眼科纂要》。即風牽?斜。詳該條。

口眼?斜

證名。亦稱口眼歪斜。口眼向一側歪斜。出《靈樞·經筋》。多由經脈空虛,風痰乘襲所致。為中風的主要症狀之一。《證治要訣》卷一:“中風之證,卒然暈倒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響,或口眼?斜,手足癱緩,或半身不遂,或舌強不語。”可見於腦血管意外。可按中風辨證治療。又面癱見口眼?斜者,治宜祛風、除痰、通絡,方用牽正散。

口眼歪斜

病證名。亦作口眼?斜。《景嶽全書·雜證謨》:“口眼歪斜者,足陽明及肝膽經病。”詳見口眼?斜條。

口形六態

診斷學術語。指以口部外形的六種變化,作為辨證的參考。即張(口開不閉),主病虛;噤(口閉不開),主病實;僻(左右?斜,口角緩急),主肝經風痰;撮(上下唇緊聚),主邪正交爭,正虛邪盛;振(寒栗鼓急,上下振搖),主陽氣虛;動(開合頻繁),主胃氣將絕。

口辛

證名。口內有辛辣味。《醫學入門·口舌唇》治肺熱口辛,用甘桔湯、瀉白散。《張氏醫通》卷八治口辛,肺氣上溢,用生脈散加桑皮、地骨皮、黃芩。

口香

病狀名。指病人自覺口香。可見於消渴病重證。

口鹹

證名。腎液上泛而口內有鹹味。《醫學正傳·口病》:“腎熱則口鹹。”《張氏醫通》卷七:“口鹹,腎液上乘也,六味地黃丸加五味、烏鲗骨。”《奇效良方·口舌門》謂有因寒而致口鹹者。屬虛寒者,用附桂八味丸加五味子,屬腎熱者,用滋腎丸。

口下黃肥瘡

病證名。指小兒流涎,口下肥爛而有黃汁滲出者。《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漬於頤,生瘡黃汁出,浸淫肥爛挾熱者,瘡汁則多也。”治宜清熱燥濕,用碧玉散外搽。

口吻瘡

病名。又名肥瘡、燕口。常因脾胃濕熱上攻口唇,或先天遺毒所致。小兒多患之。症見口角生瘡,色白糜爛,疼痛微腫,濕爛有汁。《諸病源候論》卷三十:“足太陰為脾之經,其氣通於口,足陽明為胃之經,手陽明為大腸之經,此二經脈並俠於口。其腑藏虛,為風邪濕熱所乘,氣發於脈,與津液相搏,則生瘡,恒濕爛有汁,世謂之肥瘡,亦名燕口瘡。”治宜清熱、除濕、瀉火。可選用三黃涼膈散等加減。參見燕口瘡條。

口庭

即口腔。

口甜

病證名。又名口甘。口中自覺有甜味。多屬脾胃濕熱。可見於平素嗜食甘肥厚味的消渴病人。《素問·奇病論》:“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轉為消渴。”

口酸

證名。口內常有酸味。多因肝熱上犯,或肝熱乘脾,宿食停積所致。肝熱上犯,治宜疏肝泄熱,用小柴胡湯、當歸龍薈丸等方。肝熱乘脾,左金丸加神曲、龍膽草等;宿食停積而見口酸噯腐,以消積導滯為主。

口上梅瘡

病名。指楊梅瘡毒內侵入血,上攻於口所致。症見環唇滿口瘡毒繞生,瘡水淋漓,作痛作癢,參見楊梅瘡條。

口軟

病證名。五軟之一。口唇為脾所主,多由小兒乳食不足,脾胃氣虛所致。症見唇色淡白,咀嚼無力,時流清涎。治宜補脾,用歸脾湯或扶元散。

口氣

病名。口腔之臭氣。見《普濟方》五十八卷。即口臭。多因肺、胃蘊熱、上沖於口而致口臭,也可由口腔本身疾病引起。應根據病因,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詳見口臭條。

口破

病證名。《外科正宗》卷四:“口破者,有虛火、實火之分;色淡、色紅之別。”虛火者,色淡而白斑細點,甚者顯露龜紋,脈虛不渴。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治之。實火者,色紅而滿口爛斑,甚者腮舌俱腫,宜用涼膈散治之。參見口糜條。

口內肉球

病名。指口內生瘤根蒂較長者。《瘍醫大全》卷十四:“口內生肉球,有根線長五寸餘,吐球出,方可飲食,以手輕撚,痛徹至心。服涼血疏風瀉火煎藥,再用麝香二錢,分二次,水調服,吹麝香散,根化而愈。”也可選用黃芩、丹皮、紅花、乳沒等煎服。也可以用麝香散、益氣疏風湯等加減治療。參見喉球條。

口糜

證名。口腔內泛現白色糜點,形如苔蘚。《素問·至真要大論》:“火氣內發,上為口糜。”臟腑積熱,口瘡糜爛,用局方涼膈散;心熱口糜,口瘡多赤,花粉末摻之;肺熱口糜,口瘡多白,黃柏、蓽撥末摻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熱於小腸口糜,宜移熱湯、柴胡地骨皮湯;心脾有熱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口糜,宜回春涼膈散;中焦不足虛火上泛口糜,或用涼藥不效,宜理中湯;陰虧火泛口糜,宜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內熱口糜並咽喉腫痛,宜冰柏丸。若小兒腔糜爛。《保嬰易知錄》:“滿口糜爛,色紅作痛,甚則腮舌俱腫,聯及咽喉,不能飲食。”多由陽明濕熱薰蒸而發。治宜清熱解毒,用赴筵散或清胃散加減。久病氣虛,宜健脾益胃,用參苓白朮散加減。還可用銀花、甘草、薄荷、連翹煎湯漱口。並外吹冰硼散。

口麻

症名。系指口內麻木不仁。常見於一些全身性疾病。《血證論》卷六:“口麻是血虛。”治宜補血養血。可選用四物湯加減。或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參見口不仁條。

口瘺

病名。《外臺秘要》卷二十二:“口瘺其齒龂上有小孔,如蜂窠形。”系慢性根尖炎所導致的瘺管。

口苦

證名。口內有苦味,多由熱蒸膽汁或胃熱薰蒸、上溢所致。《靈樞·邪氣髒府病形》:“膽病者,善太息,口苦。”《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泄,口苦。”口苦為傷寒少陽病主證之一。《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湯加減。雜病亦多見此症。《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凡思慮勞倦色欲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其病在心脾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為苦。

口菌

病名。

①系指口內或牙齦上腫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多由火盛血熱並兼氣滯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散結。可用赤芍、黃芩、乳香、沒藥等煎服。或可外吹冰硼散。參見牙菌條。

②生於舌上者,也稱口菌。《喉科明辨》卷三:“心火熾,生舌上。”

口噤

證名。牙關緊急,口不能張開。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因內有積熱,外中風邪,痰凝氣滯,瘀阻經絡所致。《醫碥》卷一:“口噤即牙關不開也,由氣血凝結於牙關筋脈,不能活動。以蘇合丸或生南星為末擦牙,或以郁金、藜蘆末搐鼻或針人中、頰車。”口噤不能開,用秦艽升麻湯;痰迷心竅,昏憒,口噤不能言,用滌痰湯(見《張氏醫通》卷一)。可見於中風、痙病、驚厥等疾患。又指初生兒口噤不開,不能吮乳。《幼科證治準繩》:“嬰兒初生下,口噤不乳,口舌上瘡,如黍粟大,(口孜)啀多啼,名曰噤。”《千金要方》卷六:“口噤赤者心噤,白者肺噤。”參見心噤、肺噤條。

口津

涎的別名。俗稱口水。參涎條。

口角流涎

證名。口角自流清涎。

①病因脾氣虛衰,不能收攝津液所致。《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口角流涎,為太陰髒氣之脫。《醫鈔類編》治舌縱涎下多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斜,手足痿軟,用神龜滋陰丸。《張氏醫通》治氣虛挾痰,卒然暈倒,口眼?斜,口角流涎者,用六君子湯加秦艽、天麻、薑汁、竹瀝。

②病在中焦。胃熱則流熱涎。症見涎唾從口角流出,綿綿不已。治法若因胃家有熱得,宜清胃瀉火,用清胃散加減。

③因蟲積者,宜殺蟲消疳,可選用烏梅丸加減。

口角瘡

病名。見《幼幼集成》。即指口角生瘡,多見於小兒。亦即口吻瘡。詳該條。

口角

人體部位名。指上、下唇交會處。因在口的兩側,故稱。

口骨

人體結構名。構成口腔的骨骼。如口蓋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詳各條。

口疳

病名。

①指口腔病。見《外科啟玄》卷八。多由陽明濕火薰蒸而發,常見於小兒。症見口內腐潰,或連及咽喉,疼痛不適,飲食有礙,手心熱等。治法:初宜清瀉濕熱,用清胃散加減。繼則健脾益胃,用參苓白朮散加減。

②為齲齒別名。《外臺秘要》卷二十二:“又口疳,其齒斷不觸,自然膿血出。”

口甘

證名。口中有甜味。出《素問·奇病論》:“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張氏醫通》卷八:“口甘,經雲有病口甘者,此五臟之溢也,名曰脾癉。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蘭香飲子。若脈弦滑兼嘈雜屬痰火,滾痰丸,此指實火而言。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濁,俱屬土中濕熱。脾津上乘,久之必發癰疽,須斷厚味、氣惱,服三黃湯加蘭葉、白芍、生地。燥渴甚者,為腎虛,日服加減八味丸,可保無虞。中消,脾液上乘口甘者,蘭香飲子。老人虛人,脾胃虛熱,不能收斂津液而口甘者,當滋補脾氣,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蘭香,煨葛根。”

口幹

證名。出《靈樞·熱病》。

①即口渴症。《證治準繩·雜病》:“口燥咽幹,此尋常渴,非三消證。”

②指自覺口中乾燥少津但不欲飲水之症。《景嶽全書·傳忠錄》謂其內無邪火,所以不欲湯水,真陰內虧,所以口無津液。口幹多因陰虛津少,或氣虛陽弱,津液不承所致。陽虛津少者,治宜養陰生津,用六味地黃丸、增液湯、五汁飲等方。氣虛陽弱者,治宜益氣溫陽,用七味白朮散、小建中湯、金匱腎氣丸等方。

口蓋骨

人體結構名。指齶骨的水準部,構成硬齶的後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塊。

口淡

證名。口內淡而無味。《世醫得效方》卷十七,“虛則口淡”。《醫學正傳·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熱也。”《景嶽全書·雜證謨》認為凡大勞大瀉大汗大病之後,皆能令人口淡無味,並非皆為胃火使然。有虛實之別。虛者見於病後胃虛,宜健脾和胃,用六君子湯加味;實者多由胃熱所致,以清熱為主,宜甘露飲加減。

口寸法

針灸取穴比量法之一。系以患者本人兩口角間寬度為1寸量取穴位。《肘後備急方》救卒客忤:“以繩橫度其人口,以度其臍,去四面各一處,灸各三壯。”

口唇

人體部位名。出《靈樞·憂恚無言》。即唇口。唇之色澤具有診斷意義。《瘍醫大全》卷十四:“唇口焦紅者,吉。唇紅者,主煩躁渴飲也。唇燥裂者,是脾熱。唇口俱腫赤者,是熱極。……唇青者主血虛脾寒也……”參見唇條。

口瘡

病名。出《素問·氣交變大論》。症見口腔之唇頰等處粘膜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或灰白色之小點,單個或多個不等,周圍紅暈,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復發作,飲食吞咽有礙。口瘡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實火者,諸經之熱,皆應於心,心火上炎,熏灼於口,則口舌生瘡。治宜瀉火清心。用導赤散等加減。脾熱生痰,痰火互結,上炎於口,亦生口瘡,治宜清熱祛痰,可選用黃連溫膽湯等加減。虛火者,肺腎陰虧,虛火上炎於口,也發口瘡。治宜補肺滋降火。可選用補肺阿膠湯等加減。婦人產後血氣虛,虛熱上沖亦可發口瘡。治宜滋陰清熱,可選用四物湯等加減。

口殠

病名。見《聖濟總錄》一百十六卷。“殠,腐氣也”(《說文》)。即口臭。詳見該條。

口臭

證名。口內呼出穢濁臭氣。又名口氣、口殠。《諸病源候論·口臭候》:“口臭,由五藏六府不調,氣上胸鬲。”《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虛火鬱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宜加減甘露飲;或心勞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減瀉白散;或肺為火爍亦口臭,宜消風散、加減瀉白散;或吐膿血如肺癰狀而口臭,他方不應,宜升麻黃連丸。”並可用香薷、藿香煎湯合漱。《仁齋直指方》:“口臭一證,乃熱氣蘊積胸膈之間,挾熱而沖發於口也。”治宜清熱除濕、祛痰降火,可選用涼膈散等加減。年高體弱、過食厚味及服食補陽藥等,亦可發生口臭。

《口齒論》

書名。見《新唐書·藝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口齒類要》

書名。一卷。明·薛己撰於1520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口齒科專著。書中論述了繭唇、口瘡、齒痛、舌症、喉痹、喉間雜症等十二類口齒科疾病,並附若干辨證驗案。對口齒各科疾病的認識頗有見地,如其論繭唇病時,強調“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熱清毒藥,或用藥線結去,反為翻花敗症矣”。由此看出薛己在當時對唇癌一病已有較明確的認識。作者認為雖病在口齒,亦應從整體上進行論治,因此所載60多首方劑多供內服。

口齒科

古代醫學分科之一。唐代,口齒不單獨設科,與耳目合併成為耳目口齒科。宋代醫學分作九科期間,口齒與咽喉並為一科。北宋神宗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醫學曾一度分為十三科,其間,口齒獨成一科。元豐改制後又實行九科制,口齒又與咽喉並為一科。元、明及清初口齒科又獨成一科。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口齒又與咽喉合為一科並延至清末。

口齒疳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七。疳疾毒熱攻胃上口犯口齒的證候。《小兒藥證直訣》:“初發之時,小兒口臭,上幹胃口,氣息臭鬱,漸進損筋,齦肉生瘡,或腫或爛;又進熱逼入脈,常出血,其熱注久,齒齦腐壞,糟寬齒脫。”多由陽明濕熱火毒薰蒸所致。治宜清熱瀉火,解毒養陰,選用養陰清肺湯、清胃散、黃連解毒湯等加減。

口吃

證名。指語言重複,期期不能暢吐的症狀。又叫謇吃。《漢書·周昌傳》:“昌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口不仁

證名。系指口腔對各種感覺反應遲鈍、麻木不仁之狀況。這種證候除可由口齒病直接引起之外,還可見於其他一些內科疾患。可根據全身情況辨證施治。參見口麻條。

口不能言

語言發生困難。可由中風等多種疾病導致。《雜病源流犀燭·中風源流》謂因腎脈之氣不能上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而脾土不足,痰涎湧盛而蹇澀,亦不能言。治宜養營湯、解語丹、滌痰湯、地黃飲子等方。

口鼻出血

證名。血從口鼻湧溢而出。多因熱盛迫血妄行,或血脈臟器受損所致。《世醫得效方·失血》:“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血。”可見於肺結核大咯血、支氣管擴張大咯血、肝硬變食管與胃底靜脈曲張破裂,以及鼻腔較大動脈破裂。參見腦衄、吐血、鼻衄等條。

人體部位名。指整個口腔,包括口唇、舌、齒、齶等。下連氣管、食道。口是飲食物攝入的門戶,為脾之外竅,脾胃功能調和,則口食知味,唾液分泌正常。《靈樞·脈度》:“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口唇、舌與喉嚨、會厭等協調動作而發出聲音。口也是氣體出入的門戶之一,亦有助肺行呼吸的作用。口腔是經脈循行的要衝,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以及督脈、任脈、沖脈均循行於此。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素問·五臟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故臨床上常觀察口唇之變化,以診察脾之病變。

口(匿^蟲)

病名。《外臺秘要》卷二十二:“齒斷虛軟而無膿血,又口(匿^蟲),其齒斷觸者,即膿血出。”即齲齒。詳該條。

控腦砂

病名。

①指鼻淵。《醫宗金鑒》卷六十五:“……鼻中淋瀝腥穢血水……即名控腦砂。”

②鼻淵兼頭痛。《外科大成》卷三:“鼻淵而兼腦痛者,名控腦砂。”參見鼻淵條。

控睾

病名。小腸氣之別稱。出《靈樞·四時氣》。有:“小腹控睾,引腰脊,上沖心。”多因體虛,寒邪侵襲下焦所致。症見少腹腰脊處疼痛,牽引睾丸,甚則痛沖心胸。治宜溫經散寒行氣。服天臺烏藥散。餘可參見疝氣條。

恐中

類中風病因之一。恐則氣下,因恐懼過度,使陰精損傷,陽氣不行而引起的類中風證。

恐則氣下

病因病理學術語。九氣為病的機理。謂大驚卒恐,則導致氣機下陷。出現腎氣受傷的一系列病證,如二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素問·舉痛論》:“悲則氣消,恐則氣下。”

恐鬱

病名。七情鬱證之一。恐為腎之志。恐鬱則傷腎精虧,治宜溫腎養精。《類證治裁·鬱症》:“恐鬱,陽消精怯,八味丸加減,或鹿角膠酒化服。”參見恐、七情鬱證、內鬱條。

恐畏

懼怕。《靈樞·淫邪發夢》:“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

恐勝喜

五行學說術語。根據五行生克的理論,恐由腎主,屬水;喜由心主,屬火。水克水,故恐能克勝過喜的情志證狀。此為精神治療的法則之一。《素問·五運行大論》:“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

恐傷腎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大恐則損傷於腎,可出現骨痿、精滑、小便失禁等。因恐的情志為腎所主,恐則氣下,耗及腎氣之故。《素問·五運行大論》:“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靈樞·本神》:“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恐傷

指恐懼過度所致的疾病。《醫醇剩義·恐傷》:“恐則氣餒,骨節無力,神情不安,補骨脂湯主之。”參見恐條。

恐懼

畏怕,害怕。《靈樞·淫邪發夢》:“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

恐膈

病名。五膈之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下若冷,雷鳴繞臍,痛不能食,名曰恐膈。”參見五膈條。

①證名。容易恐懼或無故自懼之證。出《素問·調經論》。又稱善恐。《雜病源流犀燭·驚悸悲恐喜怒憂思源流》:“恐者,心腎肝胃病也。”詳見善恐條。

②生理名詞。七情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腎“在志為恐,恐傷腎。”

孔最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陰肺經。手太陰之郤穴。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橈神經淺支和頭靜脈,橈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咽痛,肘臂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孔志約

唐代醫學家兼官吏。嘗任禮部郎中兼太子洗馬、弘文館大學士之職。唐顯慶四年(659),奉敕與蘇敬等人共同修纂《新修本草》,孔氏為本書寫序。尚著有《本草音義》二十卷,未見行世。

孔穴主對

腧穴主治的一種說法。《千金要方》:“凡孔穴主對者,穴名在上,病狀在下,或一病有數十穴,或數病共一穴,皆臨時斟酌作法用之。”

孔穴

腧穴。見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徵引《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後《千金要方》又載:“凡孔穴在身,皆是臟腑榮衛血脈流通,表裏往來,各有所主。”參見腧穴條。

孔熙先(?-445)

南北朝時期劉宋官吏,兼通醫學。魯(今山東曲阜)人。曾官至散騎員外郎。後因謀反被殺。平時精醫術,尤長於脈學。善療病,曾一劑治癒宿衛領隊許耀忠疾。

孔竅

解剖結構名。即空竅。《靈樞·百病始生》:“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下壅。”參見空竅條。

孔伯華(1884-1955年)

現代醫家。原名繁棣,號不龜手廬主人,山東曲阜人。其祖父為當地名醫,孔氏深受其影響。幼年時攻讀經書,並隨父宦遊各地。後以母病,遂立志學醫。16歲時,移居河北易州行醫,於當地與名醫狄虎堂等人交善。後又於25歲時在北京外城官醫院任職,於當時名醫張菊人、陳伯雅等共事,砌磋學問。1929年,曾參與奮起反抗當時政府擬消滅中醫的活動。並於同年與另一名醫蕭龍友共辦北京國醫學院,培養較多的中醫人才。平時喜用並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第二屆委員。所著有《八種傳染病證治析疑》、《臟腑發揮》等,尚未見付梓。人稱“北京四大名醫”之一。

空竅

即孔竅。泛指九竅、汗竅、津竅、精竅等外在的孔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孔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其氣血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客忤似癇

病證名。見《幼科發揮》。急驚風類證之一。指小兒客忤,口吐青、黃、白沫,水穀挾雜,面色變易,喘息腹痛,反側瘈疭,狀如驚癇,眼不上竄。治宜鎮驚安神,方同客忤條。

客忤痙

病證名。出《溫病條辨·解兒難》。小兒痙病之一。症見發熱,或有汗,或無汗,面色時青時赤,夢中囈語,手足蠕動。由小兒神怯氣弱,受驚嚇所致。治宜養心安神,用複脈湯去參、桂、薑、麥、加丹參、丹皮、犀角。

客忤

病證名。出《肘後備急方》。又名中客、中客忤、中人、少小客忤。此證多見於小兒,多因小兒神氣未定,卒見生人或突聞異聲、見異物,引起驚嚇啼哭,甚或面色變易。如兼風痰相搏,累及脾胃,而受納失調,則導致腹瀉、口吐涎沫、腹痛、反側瘈疭、狀若驚癇。《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卒忤者,亦名客忤,謂邪客之氣,卒犯忤人精神也,此是鬼厲之毒氣,中惡之類,人有魂魄衰弱者,則為鬼氣所犯忤。”治宜安神定驚,用雄麝散、蘇合香丸、安神丸等方,亦可用《丹臺玉案》安魂丸加減。痰熱盛者,用溫膽湯加鉤藤、桑枝豁痰清熱。

客色

五色之一。詳正色條。

客熱

①病證名。指小兒發熱,進退不定,如客之往來。《幼科全書》:“客熱者,邪妨於心也;心若受邪,則熱形於額,故先起於頭面,次而身熱,恍惚多驚,聞聲則恐,良由真氣虛而邪氣勝也。邪氣既勝,則真氣與之交爭,發熱無時,進退不定,如客之往來也。”

②外來的熱邪。

③虛熱或假熱。《傷寒論·太陽病篇》:“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客氣上逆

病因病理術語。即邪氣上逆。《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客氣

①運氣術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名客運。指天氣,即在天的三陰三陽之氣。又各分主司天之氣、在泉之氣及左右四間氣,構成客氣六步運動的方式,每步各主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但對氣候的影響仍以司天在泉二步為主,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

②外邪侵入體內。《素問·標本病傳論》:“人有客氣,有同氣。”

《客塵醫話》

醫話著作。三卷。清·計楠撰,刊於1804年。分雜證述略、婦科述略和產後述略,闡述作者的學術見解和診治經驗。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①侵入人體的外邪。《靈樞·小針解》:“客者,邪氣也。”《素問·至真要大論》:“客者除之。”

②自外侵入。《素問·玉機真藏論》:“風寒客於人。”

③留止,寄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腑。”

④與“主”相對,多代表後來的、次要的。《素問·陰陽類論》:“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⑤運氣學說中的客氣。《素問·至真要大論》:“至勝逆,客勝從,天之道也。”

克風淚出症

病證名。見鄧雄勳《眼科啟明》卷下。屬迎風流淚,詳該條。

渴利

病證名。指口渴引飲、隨飲隨即尿出的病證。《諸病源候論·消渴病諸候》:“渴利者,隨飲小便故也。由少時服乳石,石熱盛,時房室過度,致令腎氣虛耗,下焦生熱,熱則腎燥,燥則渴。腎虛又不得傳制水液,故隨飲小便。以其病變,多發癰疽。”由此可見渴利與消渴病關係密切,病因實不限於“少時服乳石”之說。方賢主張用蘭葉散施治,實際上亦可以其他治消渴方加減與治,但又以益腎、育陰為大法。參見消渴、下消條。

證名。出《靈樞·五味》。即口渴,系自覺之口咽乾燥。多由肺胃有熱、津液耗損(或血虛)所致,亦可因脾虛失於運化,腎陽不足、氣化失調,使津液不能上承、導致肺胃有熱而渴;而水濕、痰飲、瘀血阻滯,也可影響正常氣化和津液蒸騰的功能而產生口渴。口渴證,一般是熱證的常見症候,每兼見便秘、溺赤、喜冷飲、苔黃脈數。治宜清熱瀉火,根據不同的原發病證,選用麥門冬飲、白虎湯、增液承氣湯、承氣湯等;亦可以西瓜(“天生白虎湯”)作為輔療。屬津液虧耗者,咽幹口燥,煩熱升火,舌幹少津。宜養陰生津。用增液湯、五汁飲、六味地黃丸等方;熱邪傷陰者,可用連梅湯、大補陰丸。血虛者,多有血虛兼證,用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方;水濕停滯,渴不欲飲,胸悶納呆,腹脹肢腫,小便不利,苔膩脈濡,用胃苓湯、五皮飲等方。痰飲內停者,每有口渴、胸悶、短氣、心下悸、多痰涎,或有嘔惡、反胃等症,用小青龍湯、苓桂術甘湯、半夏茯苓湯等方以溫化痰飲。瘀血內阻,用桃仁四物湯、血府逐瘀湯以活血祛瘀。脾虛失於運化者,用七味白朮散、春澤湯等;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以溫補腎陽,亦可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與服。但口渴又有渴而引飲和渴而不欲飲之分。所謂不欲飲,屬內無邪火者。有些患者由於陰虧較甚,口中常無津液,則為口幹,與口渴有所區別。參見口幹條。

咳血

證名。

①指咳嗽有血,來自肺臟者。又稱嗽血。見《濟生方》。因外感風熱燥火,或木火刑金,陰虛火動,灼傷肺絡所致。《醫林繩墨·血論》:“從嗽而來於肺者為咳血。”《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內有血者,名咳血,又雲嗽血。”《張氏醫通·諸血門》:“咳血者,因咳嗽而見血,或乾咳,或痰中見紅絲血點一兩口,氣急喘促。此雖肺體自燥,亦為火逆,咳傷血膜,而血隨痰出也。”治宜滋腎清金,潤肺止咳,用六味丸加門冬、五味為主,略兼阿膠、貝母、百合、款冬、紫菀。咳血久而成勞,或勞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咽幹頰赤,心沖潮熱,盜汗減食者,治宜健脾益氣養陰,用異功散加阿膠,或四君子加黃芪、鱉甲、麥冬、五味。陰虛火動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治以養陰止血,用生料六味丸加茜根、烏賊骨、童便。外感風熱,證見喉癢乾咳,血出鮮紅,或痰少帶血,口幹鼻燥,或身熱骨楚,脈浮數,治宜祛風宣肺,潤燥寧絡,用桑杏湯、千金麥門冬湯加減。肝火犯肺,證見乾咳陣作,痰少帶血或純血鮮紅,胸脅刺痛,心煩易怒,頭脹頭痛,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潤肺,和絡止血,用柴胡連梅散或瀉白散合黛蛤散。

②指咳血而少痰者。《景嶽全書·雜證謨》:“咳血者少痰,其出較難;嗽血者多痰,其出較易。”參見嗽血、失血條。本證見於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肺癌等疾病。

咳唾膿血

證名。多由邪火血熱凝滯傷肺所致。為肺癰、肺痿病主證之一。《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見於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症等。參肺癰條。

咳嗽上氣

病證名。《素問·五臟生成》:“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即咳逆上氣,詳該條。

咳嗽

病名。因外感六淫,臟腑內傷,影響於肺所致有聲有痰之證。見《素問·五臟生成篇》。《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因外邪犯肺,或臟腑內傷,累及於肺所致。《醫學三字經·咳嗽》:“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於肺也。”外感以祛邪宣肺為主,內傷以調理臟腑、氣血為主。按病邪分,有傷風咳嗽、風寒咳嗽、傷燥咳嗽、燥熱咳嗽、痰飲咳嗽、風熱嗽、熱嗽、時行嗽、寒嗽、濕咳、暑咳、火咳、食咳等;按臟腑氣血分,有肺虛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腎咳、大腸咳、小腸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膽咳、勞嗽、氣嗽、瘀血嗽等;按咳嗽發病時間與特點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乾咳嗽、呷嗽、啞嗽、頓嗽等。詳見各條。

咳逆嗽

病名。咳而見嗆咳、咯痰等氣上逆證候者。見《丹溪心法·咳嗽》。治宜化痰清肺,降逆止咳,用蛤粉、青黛、瓜蔞、貝母等。參見咳嗽、咳逆、痰嗽等條。

咳逆上氣

病證名。又名咳喘,咳嗽上氣,咳而上氣。指咳嗽氣逆而喘的證候。因外感六淫或痰飲內停者,多屬實證;因久病咳嗽或大病耗傷元氣者,多屬虛證。其病機多與肺、脾、腎三髒相關。如肺氣壅滯或虛耗,脾失健運,腎不納氣,均可導致咳逆上氣。《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咳逆

證名。咳嗽而氣上逆者。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諸病源候論·咳逆候》:“咳逆者,是咳嗽而氣逆上也。”“咳病由肺虛感微寒所成,寒搏於氣,氣不得宣,胃逆聚還肺,肺則脹滿,氣遂不下,故為咳逆。”證見咳嗽吐痰,或氣喘喉中有水雞聲等。《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又:“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幹麻黃湯主之。”《肘後備急方》卷三:“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膿涕粘,淡竹瀝一合,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參見咳嗽條。

咳論經旨

咳病專論。四卷。清·淩嘉六輯。撰年不詳。本書輯錄《內經》、《難經》、《金匱要略》、《傷寒論》等書中有關咳嗽病證的論述及歷代諸家注釋加以歸納整理,對咳嗽病證進行了系統論述。既有臨床實用價值又有文獻價值。現有《三三醫書》本。

咳家

經常咳嗽的病人,出《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詳咳嗽條。

咳喘

證名。咳嗽氣喘之症。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名咳逆上氣。參見咳逆上氣條。

病名。出《素問·咳論》。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皆可致咳。《濟生方·咳嗽》:“經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由是觀之,皮毛始受邪氣,邪氣先從其合,然後傳為五臟六腑之咳。外則六淫所傷,內則七情所感。”《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有聲無痰曰咳。非無痰,痰不易出也。”“因咳有痰,重在咳。肺為主,急宜順氣。肺惡溫燥,橘紅、貝母、桔梗、桑皮、知母、麥冬、紫菀為要藥。”詳見嗽、咳嗽條。

髁(kē,音科;又計kuà,音跨)胂

人體部位名。指髁骨下的堅起肉。《素問·刺腰痛》:“刺腰尻交者,兩髁胂上,以月生死為痏數,發針而已,左取右,右取左。”王冰注:“兩髁胂,謂兩髁骨下堅起肉也……俠脊兩傍,腰髁之下,各有胂肉隆起,而斜趣於髁骨之後,內承其髁,故曰兩髁胂也。”

①窩穴。《靈樞·大惑論》:“精之窠為眼。”

②指眼窩。見“目窠”。

頦癰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系指生於地角(下頜)上的癰。又名承漿癰、虎須毒等。本病多由胃經積熱所致。治宜仙方活命飲加減。參見外癰條。

頦骨

骨名。指下頜骨體。

頦(kē,音科)

由承漿以下至下頜骨下緣的部位。俗稱下巴或下巴頦、下巴骨。

柯琴

清代醫家。字韻伯,號似峰。原籍浙江慈溪人。後遷居虞山(江蘇常熟)。博學多聞,能詩善文,不涉仕途,矢志醫學。讀《內經》、《傷寒論》頗具心得。著醫書及整理注釋之典籍頗豐。撰《內經合譬》,已佚。另有《傷寒論注》、《傷寒論翼》、《傷寒附翼》。嘗謂:“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不專為傷寒一科;傷寒雜病,治無二理,鹹歸六經之節制,六經各有傷寒,非傷寒中獨有六經。”因而採用六經分篇,以證分類,以類分方之方法,對傷寒及雜證,據六經加以分類注釋,使辨證論治之法更切實用,且說理明晰,條理清楚,是繼元·王好古之後採用六經分類歸納某些雜證有獨特見解之醫家。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柯逢時

清代醫家。字巽庵。湖北武昌人。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熱心於校刻醫書。曾設武昌醫館,招收學員,傳播醫學。其中數人曾參與醫籍校勘工作,經校刻的醫書有:《經史證類大觀本草》三十一卷、《大觀本草劄記》二卷、《本草衍義》二十卷、《傷寒論》一卷、《傷寒總病論》六卷、《類證增注傷寒百問歌》四卷、《傷寒補亡論》二十卷、《活幼心書》三卷。所校之書大多實用,文字精煉,內容嚴謹,深受後人好評。

柯(火介)

明代醫家。字集庵。吳疁(今上海市)人。精醫理,尤精婦科,於《產寶百問》、《十產論》、《婦人良方》頗有研究。讀湯處士《保產機要》、錢處士《繡閣寶生》,知其皆源於先哲,而疏衍詳明,遂以湯著為藍本,存其確論,節其冗言,補其未備,並益之以己多年臨證驗方,著成《保產機要》。又輯《保產彙編》四卷。

苛軫鼻

證名。系指鼻上瘙癢出疹的病證。出《靈樞·熱病》。治療參見酒齇鼻條。

苛疾

指嚴重的疾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王冰注:“苛者,重也。”

苛毒

病因學名詞。指急重的毒邪。出《素問·生氣通天論》。

《考正周身穴法歌》

針灸著作。一卷。清·廖潤鴻撰。本書將全身十四經經穴及經外奇穴編成五言歌訣,並加注釋,便於初學者習誦。末附銅人圖二張。現存初刻本及1939年鉛印本。

尻骨

解剖結構名。出《素問·骨空論》。即尾骶骨。詳該條。

骨名。包括骶骨和尾骨。《靈樞·經別》:“足太陽之正……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

亢陽

病因病理學名。陽氣亢盛。一般指陰氣不足,陽亢獨亢的病機。如肝陰虛,肝陽上亢;腎陰虛,命火偏旺等。

亢害承制

五行學說術語。《素問·六微旨大論》:“亢則害,承乃制。”指過亢而為害者,須抵禦而令其節制。五行學說認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一面,用以解釋人體生理平衡的調節。若有生而無克,勢必亢盛之極而為害,因此應該抵禦這種過亢之氣,令其節制,才能維持陰陽氣血的正常生髮與協調。

扛抬法

正骨醫療技術名。用以整複肩關節脫位之技術。其法:令助手一人站於患者背後,持木杠置於患者腋窩內,並使後端稍高於患肩,前端則由術者一手握住,並漸漸向上抬起,同時令患肢屈肘成直角。另一手則緊握患肘,向外下方牽引,等到杠之兩端抬平時,可將木杠向外展,同時可內收患側肘關節,此刻即可感覺到肩關節複位之聲響,整複即成功,予以適當固定即可。

康仲殷

唐末醫生。任翰林醫官。鹹通十一年(870年)八月,同昌公主疾危,詔康、韓等醫官治之,不效,令殺之。並收捕兩家宗族三百餘人。

康普恩

南北朝時梁代醫家。生平裏籍欠詳。撰《脈經》十卷,今佚。

康平

健康安寧。《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

①身體健康。《素問·氣交變大論》:“藏氣不用,白乃不復,上應歲星,民乃康。”

②康復,恢復健康。《素問·五常政大論》:“其久病者,有氣從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看產人

婦產科名詞。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是古代對接生員的稱呼。

顑(kǎn,音坎)

通“頷”,同“頜”。腮部。《靈樞·雜病》:“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靈樞·癲狂》:“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

坎下

推拿穴位名。即氣池。參見該條。

坎水廓

人體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用據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質現象而予命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坎水廓與腎、膀胱的關係緊密,其髒屬腎,腑屬膀胱。以辯證用藥,須結合其生理、病理綜合考慮。參見水廓條。

坎炁(qì氣)

炁,同氣。臍帶的別名。參臍帶條。

坎廓

人體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位。見《證治準繩·雜病》。《審視瑤函》認為:“……坎正北方,絡通膀胱之腑,髒屬腎。”歷代還有不少醫家也認為坎廓與腎、膀胱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在臨床中應將它們聯繫起來辯證施治。參見水廓條。

坎宮

①推拿穴位名。位於兩眉上緣。《厘正按摩要術·立法》:“坎宮在兩眉上,蘸湯由小兒眉心分推兩旁,能治外感風寒。”有發汗解表,開竅醒神作用,用治感冒發熱、頭痛、目赤痛等症。

②八卦之一。參見八卦條。

揩摩

按摩;摩擦。《靈樞·九針十二原》:“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

揩齒

牙齒保健方法名稱。《普濟方》卷七十:“夫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摧伏諸穀,號為玉池,揩理灌漱,叩琢引導,務要津液榮流,滌除腐氣,令牙齒堅牢。”

《開元寫本草經集注序例殘卷》

書名。本書是根據敦煌出土唐人抄錄的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例部分的影印本。參見本草經集注條。

開鬱法

導引功法名。《醫學入門·導引》:“其法以兩手旋舞向前向後,兩足作白鷺行走狀,不拘數。良久,複以左手搭右肩,右足搭左膝腕委中而行;右手搭左肩,左足搭右膝腕委中而行,良久,複以左手向前泊腹,右足搭左膝蓋而行;右手向後泊腰,左足搭右膝蓋而行。良久,以兩手極力托天,兩足極力踏地,得以兩手向後向下,兩足十趾挽起,仰面偃腹使氣下行。良久,蹲倒,以兩手極力攀起腳後跟,足十趾點起,極力低頭至膝下。良久,立起,兩手相交,掩兩臂於胸前胛上,極力搖動數次。善治外利不遂,鬱氣為病,心腹脹滿,夜睡不寧等症。無病者亦可行之。如外感風寒,強行至汗出為度。此法比之華氏五禽戲法,更易簡正大可行。”

開璿璣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幼科集要》。用兩手大指蘸薑蔥熱汁,在病兒胸前左右橫推至兩乳上,共三百六十一次。再從心坎處分推至脅肋六十四次,從心坎推下臍腹六十四次,用右手掌心合兒臍上,左右推挪各六十四次,再用雙手自臍中推下至少腹六十四次,最後用大指推尾尻穴至命門兩腎間。治小兒氣促,風寒痰閉、夾食腹痛,嘔吐泄瀉,發熱抽搐,昏迷不醒等證。

開胃

治療學名詞。系消法之一。即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治法。詳醒脾、消食導滯、補脾益氣等條。

開天門

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推攢竹。由小兒兩眉頭之間向上直推至額上前發際處。《保赤推拿法》:“先從眉心向額上,推二十四數,謂之開天門。”有發汗解表、開竅醒神等作用。用治感冒,頭痛,驚風等症。

開提

治療學名詞。開,祛表裏之邪;提,升清氣。屬解表清裏法。適用於外有表證而裏熱也盛的病證。如病人原有表證,過早服瀉下藥,致病邪下陷導致熱瀉,同時並見身熱、口渴、喘而汗出等症。處方中解表藥與清裏藥同用,如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解肌祛邪,升其清氣;黃連清裏熱而止下利;甘草和諸藥,使氣升邪卻,表解裏和,諸症自愈。

開竅

治療學名詞。即開閉。治療邪阻心竅神志昏迷的方法。適用於邪盛氣實的閉證。有涼開、溫開的不同。藥物常用辛香走竄的麝香、冰片、蘇合香、石菖蒲等。分清熱開竅、化痰開竅,逐寒開竅等法。詳各條。

開痞

治療學名詞。理氣法之一。用辛香行氣藥,以開散痞結的治法。適用於胸、脅、脘、腹等處脹悶之證。常用藥物如藿香梗、佩蘭、廣木香、厚樸、佛手等。

開內障眼

古代眼科手術方法名稱。見《太平聖惠方》卷一百三十三。即金針開內障,詳該條。

開噤通關

治療學名詞。開閉法之一。治療中風牙關緊閉、昏迷不省的方法。如用開通關竅藥(冰片、天南星等研為細末)擦臼齒齦上,使口噤自開;用通關散搐鼻取嚏,使其蘇醒。

開金針法

古代眼科手術方法名稱。見《銀海精微》。即金針開內障。詳該條。

開花疔

病名。見《增訂治疔匯要》卷上。多由七情鬱怒憂思,氣血瘀滯,或食穢惡之品所致。症見疔生舌旁,形若開花,舌多紫色。《咽喉經驗秘傳》:“此症……犯者極凶,因怒氣傷心腎,不開花者易治,開花而黑色者,心腎二經之氣先絕也。”治此者,須要根下割去方好。或內服行氣活血、祛痰散結之仙方活命飲、桃紅四物湯、三黃涼膈散等。

開闔補瀉

針刺補瀉法之一。指起針時以開、閉針孔來分別補瀉的方法。《素問·刺志論》:“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後在此基礎上發展成開闔補瀉。以出針後輕輕按揉針孔,使其閉合不令經氣外泄者為補法;以出針時邊退邊搖,針退出後不按針孔,促使邪氣逸出者為瀉法。

開鬼門

治療學名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鬼門,指汗孔。即汗法。詳該條。

開達膜原

治療學名詞。指用消除穢濁藥,以攻逐伏於膜原間的病邪。溫疫或瘧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壯熱,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發無定時,胸悶嘔惡,頭痛煩躁,舌苔垢膩,脈弦數。用達原飲。

開刺

即關刺。出《黃帝內經太素》,見該條。

開閉法

小兒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兒風痰閉塞,昏沉不醒,藥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者。蓋因痰塞其脾之大絡,截其陰陽升降之隧道也,原非死證。用生菖蒲、生艾葉、生薑、生蔥各一握,其入石臼內搗如泥,以麻油、好醋同前四味炒熱,布包之,從項背胸四肢,乘熱往下熨之。其痰一豁,倏然而醒,此方不特小兒,凡閉證皆效。”

《開寶新詳定本草》

本草著作。一名《開寶詳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西元973年(開寶6年)由尚藥奉禦劉翰、道士馬志、翰林醫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詳較,並參以《本草拾遺》等書,重新整理補充修訂而成。較《新修本草》增藥物計133種,馬志為之注解,翰林學士盧多遜等予以刊定。次年(開寶7年)李昉等又以《開寶詳定本草》“所釋藥類,或有未允”,故又命劉翰、馬志重新較訂,命李昉、王佑等審較,改名《開寶複位本草》,據序言稱:鏤版時“以白字為‘神農’(指《神農本草經》)所說,黑字為‘名醫’(指《名醫別錄》)所傳,唐(指《唐本草》)附,今附(本書所增),各加顯注,詳其解釋,審其形性。證謬誤而辨之者,署為今注;考文記而述之者,又為今按”。全書收集新舊藥物983種。二書已佚,佚文見於《證類本草》等書中。

《開寶本草》

書名。統指《開寶新詳定本草》及《開寶複位本草》。詳開寶新詳定本草條。

卡法

①正骨手法名。該法系醫者用拇指與食指鉗住傷損部位,逐漸加大力量,促使破碎離位之骨片複位,並牢固卡附於主骨之上,使之不再移位;如系重迭錯位的骨片,應於牽拉開後,用卡法使斷端平複齊整,然後加適當之固定。於固定前應緩緩鬆手,以防卡好之骨片又複彈出而再錯位。該法適用於骨折後有即將劈裂、分離的骨碎片者,或骨折斷端重迭錯位者。

②推拿手法名。將一手的腕部或前臂墊壓在患者肘或膝關節的屈側面,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或腳踝,屈曲肘或膝關節,使該關節受到壓擠以治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