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E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娥症

病名。即乳蛾。又名蛾子、喉蛾。是指喉核(即扁桃體)一側或兩側紅腫疼痛,其表現可見黃白色之膿點的疾病。發於一側者曰單乳蛾,發於兩側者曰雙乳蛾,因其狀如蠶蛾故名。發病急驟者曰急乳蛾。相當於今之急性扁桃體炎。若蛾如乳頭,痛輕而硬,感寒易發,病難速愈者,曰一蛾,相當於今之慢性扁桃體炎。

病名。

①系指上齶生有懸癰的病證。

②鵝,此處指蛾字的同義詞,如乳鵝、鵝子、鵝風等,泛指扁桃體病。參見乳蛾條。

鵝鼻骨

即肘骨。見《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訣》。詳該條。

鵝管痔

病名。指肛門部漏管如鵝羽管之狀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編:“先腫痛出膿,內有一硬管,時出膿水。”治宜內服槐角丸加升麻五錢;外以馬齒莧加入熏洗藥中熏洗,或掛線及手術療法均可隨症選用。

鵝聚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稱鶯翁,懸癰之別名。詳見該條。

鵝口

病名。系指滿口皆生白斑雪片,咽間疊腫,舌上有白屑如米的病證。本病多發於乳兒,其病因《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上:“此由兒在胞胎中受穀氣盛故也。”治宜清胎毒。本病即鵝口瘡。詳見該條。

鵝口白瘡

出《本草綱目》。即鵝口瘡。詳該條。

鵝口瘡

病證名。又名鵝口、雪口、鵝口疳、鵝口白瘡。《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口裏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瘡,如鵝口裏,世謂之鵝口。”為多見於新生兒、嬰兒泄瀉及營養不良或麻疹等病後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為口腔舌上滿布白色糜點,形如鵝口,故名。脾開竅於口,脾經鬱熱,循經上行,熏於口舌而致。治宜清熱瀉火,用瀉黃散加生地、黃連。脾熱導致胃陰不足者,宜益氣養陰,用益胃湯。並用青黛、兒茶或冰硼散、錫類散,塗拭患處。

鵝口疳

出《幼科金針》。即鵝口瘡。詳該條。

鵝口疙

病名。系指滿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哺乳的病證。見《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其病因,《外科正宗》卷四認為:“皆心、脾二經胎熱上攻”所致。治宜用銀花、連翹、薄荷、甘草煎湯漱口,外可吹冰硼散。本病又名鵝口、雪口。參見乳菌條。

鵝掌風

病名。指生於手掌的一種皮膚病。《外科正宗》卷四:“初起紅斑白點,久則皮膚枯厚破裂不已”多因手陽明胃經火熱血燥,外受寒涼,凝結皮膚,氣血失養所致,或由接觸傳染而得。證見初起時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泡,搔癢,繼而皰破出水,迭起白皮,脫屑,日久手掌皮膚粗糙變厚;甚則皸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遍及全手;進一步發展可染及指甲並使之變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纏綿,經久不愈。治療可用鵝掌風浸泡患手;方可用土槿皮煎湯溫洗浸泡,或用二礬湯熏洗,外搽瘋油膏或紅油膏。重症者可內服祛風地黃丸。相當於手癬,亦包括手部皸裂性濕疹、掌蹠角化症等。

鵝爪風

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一。即油灰指甲。詳見該條。

蛾風白喉

病名。系指乳蛾餘毒未盡,複感時疫之邪而變生白喉的病證。見《喉症指南》。治宜疏解疫毒,養陰清熱,可選用養陰清肺湯加減。參見白喉條。

蛾根

經外穴名。在頜下部,下頜角前1寸處。主治乳蛾,咽喉炎等。直刺0.5-1寸。

蛾子

病名。系指喉窩內生有形如蛾子的病證。也即乳蛾之俗稱。詳見乳蛾條。

前發際以下,兩眉以上的部位。《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額汗

證名。指頭額部汗出較多。《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稱之為“額上汗出”。一證有虛實之別,實證者濕熱居多,虛證者多為亡陽虛脫之候。《類證治裁·汗症》:“胃熱上蒸,額汗發黃,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陳,甚則茵陳蒿湯利之。”“額汗如雨,喘促肢冷,皆陽脫不治。”《雜病源流犀燭》卷七:“溫邪搏陽,亦汗出頭額,宜參用勝濕湯。”參見頭汗條。

額角

①推拿穴位名。即左右兩側太陽穴。《幼科推拿秘書》:“額角:左為太陽,右為太陰。”見太陽穴、太陰穴條。

②人體部位名。見頭角條。

額疽

病名。亦名赤疽、風氣二疽。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因頭毒蘊結而成。如症見初起瘡頂塌陷,幹焦色紫,不生膿者危重;紅腫局限者輕。治宜清熱解毒,透膿。初可服荊防敗毒散,次服仙方活命飲消之;如膿將潰氣虛者,服托黑透膿散;氣實者服透膿散,外敷沖和膏;潰後宜服托裏排膿湯。餘外治見外癰條。

額顱

即前額骨部,在發下眉上處。《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

額上黑

證名。指頭額部泛現晦黑的病色。多因肝腎虛衰有熱所致。《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腹脹如水狀,小便必黑,時溏。”參見女勞疸、黑疸條。

呃逆

病證名。胃氣沖逆而上,呃呃有聲的症狀。見《萬病回春》卷三。一作xx、呃逆。《內經》稱噦。金元時多稱咳逆。又稱吃逆、吃忒。俗稱打咯忒。其聲短促,與噯聲沉長不同。呃逆有寒熱、熱呃、氣呃、痰呃、瘀呃、虛呃之別,亦分為外感呃逆、內傷呃逆、陽證咳逆、陰證呃逆者。詳見各條。本證見於胃、膈肌痙攣和神經性呃逆,亦可見於危重病證。

呃逆痧

病證名。痧脹而見呃逆者。《痧脹玉衡·呃逆痧》:“痧脹為呃,有痰火血鬱之分,有食阻氣阻之異,有病重喘呃之凶。”宜細辨受病之原而用藥。可選用細辛大黃丸、蘇木散、桃仁紅花湯、清涼至寶飲等方。參見痧條。

惡(è,音厄)色

病狀名。又稱夭色。指一種嚴重的病色,即疾病反映於面部的色澤。表現為晦暗枯槁者,表示胃氣枯竭,髒氣敗壞,病情多屬兇險。《素問·五臟生成篇》所描述的“青如草茲”、“黃如枳實”、“黑如炲”、“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屬惡色。

惡(wù)日

證名。即羞明,畏見日光。出《蘭室秘藏》卷上。參羞明條。

㈠(wù,音勿)

①討厭,憎恨。《素問·五臟別論》:“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②排斥。《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

③畏怕。參“惡風”、“惡寒”。

㈡(wū,音屋)疑問代詞:何,怎麼。《靈樞·五色》:“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靈樞·九針十二原》:“迎而奪之,惡得無虛?”

㈢(è,音餓)

①污穢;兇狠。《素問·脈要精微論》:“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民病咳逆……嗌幹面塵色惡。”

②劣,不良。指疾病或某些病狀、體征性質險惡,預後不佳。《素問·玉機真髒論》:“脾脈者土也……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靈樞·本髒》:“肝應爪……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

③兇暴不良,與“善”相對。《靈樞·本髒》:“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

④醜,與“美”相對。《靈樞·本髒》:“厚薄美惡皆有形。”

惡瘡

病名。亦名久惡瘡,惡毒瘡,頑瘡。

①指膿液多且嚴重而頑固的外瘍。其臨床特點為病程長,病位深,範圍大,難斂難愈。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五。《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有:“諸瘡生身體,……瘡癢痛焮腫而瘡多汁,身體壯熱,謂之惡瘡也。”

②因惡性腫瘤有難以治癒,易復發,易轉移,死亡率高之特點,故近人往往把惡性腫瘤,稱為惡瘡。

③郭璞將《山海經》中的“癘”注為惡瘡。

惡毒瘡

病名。見《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三。指惡瘡。見該條。

惡風

①證名。外感內傷俱可見惡風之證。風寒之邪傷於肌表,腠理開闔失司,故見惡風惡寒,而惡風輕於惡寒。無汗而惡風者為傷寒,當發其汗。汗出而惡風者為中風,治當解肌。裏證雖具,而惡風未罷者,宜先解其表。發汗多亡陽,與風濕皆有惡風之證。以發汗多,汗漏不止則亡陽而表不固,故見惡風。治以桂枝加附子溫經固表。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濕勝,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惡風,治以甘草附子湯散濕實衛。《內外傷辨惑論》卷上:“其內傷與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然亦惡風。……與傷風傷寒俱不同矣。況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間而有之。鼻中氣短,不足以息,語則氣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欲食,三者互有之。”

②指病邪。《素問·脈要精微論》:“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

③厲氣中人所致的疾患。《素問·脈要精微論》:“故中惡風者,陽受之。”高士宗注:“惡風,厲風也。”《聖濟總錄》卷十八:“惡風者,皆五風厲氣所致也。”“其毒中人五藏則生蟲,亦有五種蟲,生息滋蔓,入於骨髓,五藏內傷,形貌外應。故食肝則眉睫墮落,食肺則鼻柱倒塌,食脾則語聲變散,食腎則耳鳴如雷鼓之聲。心不受食,食心則為不可治。是故謂之惡風。”治用殊聖散、胡麻散、天麻散等方。

惡寒

證名。即怕冷。諸邪鬱遏表陽,或陽虛衛弱所致。《素問·骨空論》:“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丹溪心法·惡寒》:“陽虛則惡寒。”《張氏醫通·寒熱門》:“外感、內傷、傷食、溫痰、火鬱,皆有惡寒,非獨陽虛也。”《證治匯補·惡寒》:“此第言陰陽正虛之病,他如風、寒、暑、濕、痰、火、鬱、瘀、癰、瘡,一切邪氣拂鬱於表,表中之陽氣不能發越者,皆令惡寒。”“惡寒者,雖居密室幃幕之中,猛火近熱之處,仍覺憎寒拘急,甚則毫毛畢直,鼓頷戰慄。非若惡風之候,見風則凜凜畏懼,無風則坦然自適也。”現一般分為外感惡寒、內傷惡寒兩類。外感者,見於感冒、傷寒、溫病、瘧疾等病症。內傷者,有陽虛惡寒、痰飲惡寒、鬱火惡寒等之分。參見有關各條。

惡核

病名。

①出《肘後方》卷五。表現為肉中生核,小如豆粒,大如梅、李,推之能移,且患處疼痛,還可伴有惡寒發熱等症。其病因為風熱毒邪搏於氣血,複為風寒乘襲所致。治宜五香連翹湯。

②指痰核之形大者。《外科全生集》卷一:“大者惡核,小者痰核”。治宜內服陽和丸、犀黃丸以消散之。

惡火

病狀名。畏火,怕熱喜冷。邪熱熾盛出現的一種症狀。《素問·陽明脈解》:“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惡漏

病名。指有多個漏管且周邊有組織壞死者。見王芳林《臨床實用痔漏學》。即壞疽漏。證治可參見該條。

惡露

出《肘後備急方》。

①指產婦分娩後從陰道排出的餘血和濁液。一般在產後2-3周內完全排盡。如果超過三個星期,仍然持續淋瀝不斷,排出或多或少均屬病態。參惡露不止、惡露不絕條。

②指養胎之血。見戴武承《女科指南集》。

惡露不盡

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即惡露不絕。詳該條。

惡露不絕

病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又名惡露不止、惡露不盡。多因產後氣虛不攝,沖任不固;或餘血未盡感受寒涼,敗血瘀阻沖任;或陰血耗損,虛熱內生,熱擾沖任,迫血下行所致。氣虛者,症見惡露色淡,質清稀,量多,兼見面色蒼白,懶言,小腹空墜,宜補氣攝血,用舉元煎加減。餘血未盡者,惡露量少,淋漓澀滯不爽,色紫暗有塊,伴有小腹疼痛,塊下後疼減,宜化瘀止血,用當歸益母湯加減。血熱者,症見惡露量多,色紅,粘臭,面色潮紅,脈細數,宜養陰清熱止血,用保陰煎加減(白芍、續斷、旱蓮草、阿膠、黃芩、生地、烏賊骨、黃柏)。

惡露不止

出《肘後備急方》。即惡露不絕。詳該條。

惡脈

病名。指靜脈血管局部發紅疼痛,狀如索狀物者。出《肘後備急方》卷五。該病由春冬之惡風入於脈絡,使血液瘀滯而成。症見局部疼痛,發紅,局部有硬索狀物,甚者可見赤脈隆起,如蚯蚓狀。治以活血化瘀,疏通脈絡。宜內服五香湯加味;外表丹參膏。本病類似血栓性靜脈炎。

惡氣

①惡(è)氣:病理產物,如毒熱、腐敗之氣血,包括瘀血、敗血、膿汁等。《靈樞·四時氣》:“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

②惡(è)氣:存在於自然界,有損於人體的毒害之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王冰注:“惡謂害氣也。”

③惡(wù)氣:厭惡氣。《素問·血氣形態》:“刺太陽出血惡氣。”

惡熱

指怕熱。為外感熱病、陰虛內熱及胃火亢盛的主證之一。《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溫病條辨·上焦篇》:“太陰溫病,脈浮洪,舌黃,渴甚,大汗,面赤,惡熱者,辛涼重劑白虎湯主之。”《格致餘論·惡寒非寒病惡熱非熱病論》:“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可也。”《雜病廣要》引《統旨》:“惡熱固為陰氣之虛,而胃中有實火者,亦有惡熱之證。予每見夫多酒厚味之人,飲食喜冷,厚衣則煩,此由熱邪內積於胃之所致也。”參見發熱等條。

惡人

病狀名。指厭煩人、喜靜的一種證狀。多為內熱鬱積或正氣衰微所致。《素問·陽明脈解》:“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惡肉

病名。

①《肘後方》卷五:“惡肉病者,身中忽有肉,如赤小豆粒突出,便長如牛馬乳,亦如雞冠狀,亦宜服漏蘆湯,外可以燒鐵烙之,日三烙,令燒焦,以升麻膏敷之。”該病包括疣贅及疤痕疙瘩等。治療應以熏洗、針刺、艾灸、藥物外敷等外治方法為主,同時配合中藥內治。

②指腐肉。即瘡瘍周圍異常增生之肉牙芽組織。《外科理例》卷一:“惡肉者,腐肉也。癰疽潰後,腐肉凝滯,必須去之,推陳致新之意。”

惡食

證名。

①見食則惡之證。《內外傷辨惑論》卷上:“勞役所傷及飲食失節、寒溫不適,三者俱惡食,口不知五味,亦不知五穀之味。”宜分虛實。實者多因傷食所致。證見胸腹痞滿,噁心咽酸,噫敗卵臭,惡食,頭痛,發熱惡寒而身不痛。輕則消導,重則吐下(《醫碥》卷二)。虛者乃因脾胃氣虛,兼見身體倦怠,面色萎黃諸證,用異功散,大劑參術以健脾和中。《證治匯補》:“惡食非止一端,有胸中痰滯者,宜忌痰以助脾。有傷食惡者,宜消化以助脾。有病久胃虛者,宜參術以健脾。”一般可用保和丸加減,或香砂六君湯治之。

②即惡阻。詳該條。

噁心

證名。一作惡心。胃氣上逆,泛惡欲吐之證。《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一:“噁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積飲所為也。”“水飲之氣不散,上乘於心,複遇冷氣所加之,故令火氣不宣,則心裏澹澹然,欲吐,名為噁心也。”《羅氏會約醫鏡》卷八:“噁心者,胃口作逆,兀兀欲吐欲嘔之狀,或又不能嘔吐,覺難刻過,此曰噁心,而實胃口之病也。其症之因,則有寒,有食,有痰,有宿水,有火邪,有穢氣所觸,有陰濕傷胃,或傷寒瘧痢諸邪之在胃口者,皆能致之。”宜辨明虛實。實邪惡心,來速去亦速,邪去則止。虛邪惡心,必待胃氣來複方愈。其治脾胃不和者,宜和胃理氣,用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胃有寒邪者,宜溫中,有理中湯;胃中熱者,宜清火,用二陳湯加芩、連,或左金丸等;感受暑熱或火盛煩躁噁心者,用竹葉石膏湯;胃有痰濕者,宜燥濕化痰,用二陳湯、平胃散;胃有食滯者,宜消導,用保和丸;脾胃虛弱者,宜健脾和胃,用香砂六君湯;脾腎虛寒者,宜溫補脾腎,用理陰煎、溫胃飲等。參見嘔吐有關各條。

惡血

①惡(è)血:指瘀血,壞血,因病損而鬱積的血。屬病理產物,又能進一步導致其他病變。《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有所墮墜,惡血留內。”

②惡(wù)血:厭惡出血。《素問·血氣形志》:“刺少陽,出氣惡血。”

惡言

忿恨粗暴的言語。《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肝脈急甚者為惡言。”

惡障

證名。指翳膜渾厚肥大,掩蔽黑睛瞳神,完全失明者。見《審視瑤函》卷三。參見膜條。

惡中

病名。因受不正之氣侵襲所致類中風病。見《萬病回春》。又名中惡。證見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閉口緊,昏暈不知人。治用蘇合香丸灌服。俟少醒,服調氣平胃散(《醫宗必讀·類中風》)。《醫學心悟·類中風》:“惡中,登塚入廟,冷屋棲遲,以致邪氣相侵,卒然昏語妄言,或頭面青黯,昏不知人。急用蔥薑湯灌之,次以神術散調之。”參見中惡條。

惡疰

病名。正虛為惡毒之氣所傷,流移心腹,往來擊痛之證。《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六:“惡疰者,是惡毒之氣也,人體虛者受之。毒氣入於經絡,遂流移心腹,其狀往來擊痛,痛不一處,故名惡疰也。”治用牛黃散、惡疰腹痛方等。參見屍疰、風疰等條。

惡疰心痛

證名。疰亦作注。邪毒癘氣傳注心包所致的心痛。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三。《聖濟總錄》卷五十六:“凡人將理失度,陰陽俱虛,血氣不足,複因風寒暑濕客忤邪惡之氣,乘虛入於肌體,流注經絡,伏留臟腑,毒擊心包,時發疼痛,積滯日久,轉相注易,故曰惡注心痛也。”證見心痛如刀刺,或如蛔咬心,胸膈兩脅拘急疼痛,嘔吐清水,食飲不下,手足逆冷等。治宜鬼箭羽散、檳榔散、消石圓、十注丸、當歸散等方。參見心痛、中噁心痛、注心痛條。

惡子

病名。見《產寶百問》。即惡阻。詳該條。

惡字

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即惡阻。詳該條。

耳閉

病證名。《素問·生氣通天論》:“……耳閉不可以聽”。耳閉者,乃屬少陽三焦之經氣之閉也。聽力下降,耳內閉塞感而聞聲不真,外感內傷皆可致之。《景嶽全書》卷二十七。“耳聾啞,諸家所論雖悉,然以餘之見,大都其證有五:曰火閉、曰氣閉、曰邪閉、曰竅閉、曰虛閉。”參見耳聾及有關各條。

耳薄

生理學名詞。指耳廓脆弱薄軟。《靈樞·本髒》:“耳薄不堅者腎脆。”

耳出血水

病名。見《徐氏醫書六種》卷七。即耳衄。詳該條。

耳瘡

病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足少陰為腎之經,其氣通於耳。其經虛,風熱乘之,隨脈入於耳,與血氣相搏,故耳生瘡。”或由肝、膽、三焦濕熱上沖所致。症見一耳或兩耳生瘡,焮紅腫痛,或破流膿水。又《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瘡生於兩耳,時差時發,亦有濃汁,如此,是風濕搏於血氣所生。治宜瀉火、解毒、止痛。用龍膽瀉肝湯、五味消毒飲等加減。

耳垂

①解剖部位名。耳輪下端之柔軟部分。又名耳墜、耳垂珠。

②經外穴名。出《刺疔捷法》。在耳垂前面中點。主治鎖口疔等。直刺0.1寸,或點刺出血。

耳垂珠

解剖部位名。指耳垂的下方游離緣突出的尖端。

耳聰

生理性名詞。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系指聽力良好,表示腎氣充足。參見耳目聰明條。

耳底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冷廬醫話》卷四“……銅挖刺通耳底,流血不止……”耳底,古人泛指耳竅的深部,似指今之外耳道深部及鼓膜等部位。

耳疔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瘍科證治準繩》:“耳疔,寒熱大作,痛楚難禁者,是也。”其症狀,《外科正宗》:“黑疔生於耳竅之內,黑硬腐爛,破流血水,疼連腮顴,宜針刺之。”或以燒酒滴疔根上,方得脫。隨用苦茶洗,解去酒毒。本病多因肝膽經火毒上炎所致,故宜清熱解毒,方用仙方活命飲等加減。

耳發

病名。見《外科啟玄》卷四。多因三焦風熱相搏,風毒火熱結聚而成。本病發於耳後,初起如胡椒顆粒,逐漸腫大,甚則潰爛如蜂房,灼熱疼痛,色紅,或腫連耳廓。流出黃白稠膿者為順證,出紫血水為逆證。《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耳發三焦風熱成,初椒漸若蜂房形,赤腫疼痛生輪後,黃膿屬吉紫血凶。”治宜瀉火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托裏消毒散加減。外敷二味拔毒散。

耳發疽

病名。系指疽生於耳輪的病證。《外科證治準繩》:“或問耳輪生疽何如?曰,是名耳發疽,屬手少陽三焦經,風熱所致,六、七日漸腫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狀,或赤或紫,熱如火,痛徹心是也。”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用五味消毒飲、仙方活命飲等加減。本病類似西醫所謂的癰。

耳防風

病名。多由膽與三焦風熱上沖所致。症見耳內腫痛,或耳外亦腫,頭痛口緊難開,耳內出膿血,小便短赤。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選用龍膽瀉肝湯、仙方活命飲等加減。若耳外腫盛者,可用鮮蒲公英搗汁,敷於腫處。

耳風毒

病名。《瘡瘍經驗全書》卷一:“耳風毒受在心經。”多由心肝經血熱所致。其症見耳內流膿帶紅色,耳鳴,聽力下降等。治宜清熱涼血,排膿解毒。可選用犀角地黃湯、龍膽瀉肝湯等加減。參見聤耳、風耳條。

耳風聾

病名。系由風邪入於經脈,使經氣壅塞不通所致。《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足少陰,腎之經,其氣通於耳。耳,宗脈之所聚,其經脈虛,風邪乘之,風入於耳之脈,使經氣否塞不宣,故為風聾。風隨氣脈行於頭腦,則聾而時頭痛,故謂之風聾。”治宜驅風通絡。可選用小續命湯、大秦艽湯等加減。

耳疳

病名。又名冱耳。《外科證治準繩》:“耳疳生瘡臭穢,乃足少陰、手少陽二經風熱上壅而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卷五:“耳疳時出黑臭膿,青震白纏黃色聤,胃濕相兼肝經熱,紅風偏肝血熱成。”胃經濕熱與肝經火毒相兼而成本病,證見耳中流膿色黑而腐臭。治宜清火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加減。由腎陰虧損虛火上炎所致者,耳中出黑膿而臭,經年不愈,頭暈耳鳴,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瘍醫大全》卷十三:“耳生疳瘡,黃連、兒茶、輕粉、冰片、麝香共乳細搽。”參見聤耳條。

耳根

解剖名稱。耳後連頭部處。相當於今解剖學之乳突部。

耳根毒

病名。《外科證治準繩》卷三:“耳根毒,在耳根,結核狀如痰核,按之不動而微痛,屬足少陽膽經,兼三焦風熱所致。”《青囊秘錄》又曰:“耳根毒受在心腎,怒氣傷心,流滯肝經,風熱壅聚而成也。”身發寒熱者,宜用荊防敗毒散汗之;實熱甚者,酒蒸大黃微利之;膿成者,服透膿散;膿盡者,用生肌玉紅膏;潰後瘡口癒合遲緩者,服香貝養榮湯;參見耳發條。

耳根痛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二。指耳根生瘡癰而疼痛。參見耳根癰條。

耳根癰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二。多由肝胃毒火上沖所致。症見耳根腫痛、色紅或寒熱間作。治宜解毒消腫。用五味消毒飲、仙方活命飲等加減。《瘍醫大全》卷十三:“耳根焮熱脹痛,初起俱宜梔子清肝湯、加味逍遙散;如內膿已成,用四妙湯去黃芪加白芷、丹皮;已潰出膿者,用八珍湯去川芎加銀花,膿盡換用地黃湯加麥冬、牛膝自愈。”

耳垢

人體分泌物名稱。系指外耳道耵聤腺分泌出的液體幹結後的物質。俗名耳屎。也即耵聤,詳見該條。

耳骨

解剖名稱。鼓室內之小骨。與耳膜相連,傳遞聲音。為槌骨、砧骨、鐙骨之總稱。

耳郭

解剖部位。《素問·氣府論》:“手太陽脈氣所發者,……耳郭上各一”。包括耳輪、對耳輪、耳垂在內的外耳部。

耳後瘡

病名。《鮑氏驗方新編》卷一。即銳毒。見該條。

耳後毒

病名。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即銳毒。見該條。

耳後發

病名。

①出《仙傳外科秘方》卷九。即銳毒。因思慮過度、氣鬱化火而成。病患在兩耳後膽經徑路上,在右為銳毒。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夭疽居左銳毒右,經屬膽腑生耳後,謀慮太過鬱火成,此處肉薄當急救。”

②出《外科啟玄》卷四,發於耳後角孫、顱息二穴上下之瘡。

耳後疽

病名。系指生於耳後褶縫間之疽。

①見《外科大成》卷三。又名參發頤。因三焦經感受風邪與膽經火邪上炎相合,聚而成毒,致成癰疽。病患位於耳後褶折處,小如杏,大如桃。順證見局部紅腫熱痛,可有疽頭,邊界清晰,易化膿,易破潰,膿稠而黃;逆證見局部腫陷、紫黑、堅硬,不熱或微熱,疼痛劇烈,徹肩引背或牽腦,難成膿,遲破潰。潰後流紫黑血水。從內破潰者,膿從耳道流出。本病包括耳後粉瘤等病。治宜清熱祛風,解毒消腫,方用癰疽總治方。《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耳後疽生耳折間,三焦風毒膽火炎,紅腫有頭焮為順,黑陷xx痛冷潰難。”

②見《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即銳毒。詳見該條。

耳尖

①經外穴名。出《針灸大成》。在耳廓上端,卷耳取之,尖上是穴(《奇效良方》)。主治目赤腫痛,目翳,偏正頭痛等。直刺0.1寸,或點刺放血。

②經穴別名。見《銀海精微》。即率穀。見該條。

耳堅

生理學名詞。指耳廓堅挺厚實。《靈樞·本髒》:“耳堅者腎堅。”

耳焦

證名。《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手少陽之人,血氣盛則眉美以長,耳色美;血氣皆少則耳焦惡色。”《甲乙經》:“耳焦枯受塵垢者,病在骨。”系指耳廓焦枯無華,乃陰虛氣血少之象。治宜滋陰補血,方可用歸脾湯加減。

耳接

病名。多由痰火互結上攻所致。《脈因證治》:“耳接,耳邊項上之塊核。”治宜內服溫膽湯加減。或外以五倍子、白芷等分為末,蜜調敷。若經久不愈者,宜用清氣化痰丸酌加軟堅散結、活血化瘀之品。

耳科

為臨床科目之一。見《冷廬醫話》。系專論治耳部疾患者。清初在江蘇省蘇州市養育巷,曾有專門從事耳科的中醫。耳科在唐代時曾合併在耳目口齒科中。宋代始,耳目口齒科逐漸劃分為若干獨立的小科,參見耳目口齒科條。

耳孔

解剖部位名稱。通入耳底之孔道。泛指今之外耳道。參見七竅條。

耳潰

病證名。指耳中潰爛有少量膿液。《幼科金針》:“小兒腎經氣熱,其氣上沖耳中,水濕停留,搏於氣血而成。發無寒熱,不哭不知者,為耳潰,久而不治,恐成耳聾。先以棉球取出其膿,宜紅綿龍骨散吹之。”

耳廓

解剖結構名。指位於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殼的統稱,又名耳殼。由軟骨及皮膚構成。參耳條。

耳爛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多由肝膽濕熱鬱結,上攻於耳所致。症見耳輪生瘡,赤爛難斂,此愈彼發,纏綿難愈。治宜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瘍醫大全》卷十三:“耳輪赤爛,桑、棗、槐、柳、桃嫩枝摘來煎湯,日洗三次。又方:貝母、輕粉研勻幹摻。”參見旋耳瘡、月蝕瘡條。

耳聾

病證名。聽力減退,或完全喪失聽力者。出《陰陽十一脈灸經》。由腎虛精脫,肝膽火上炎等因所致。《靈樞·決氣》:“精脫者,耳聾。”《素問·髒氣法時論》:“肝病者,……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醫學心悟·耳》:“凡傷寒邪熱耳聾者,屬少陽證,小柴胡湯主之。”耳聾宜辨虛實。虛證多為腎虛精氣不足,分腎虛耳聾、氣虛耳聾,久聾、虛聾等。實證因風熱,痰火、肝火所致,分風熱耳聾、痰火耳聾、肝火耳聾等。耳聾有虛實之分。

①實性耳聾常有以下幾種病因。一是由風熱所致者,治宜疏風清熱,可用銀翹散加減;二是由風寒所致者,宜發表散寒,方用九味羌活湯加減;三是由肝火上炎所致者,宜清瀉肝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四是由濕溫所致者,宜芳香化濕,方用竹茹溫膽湯加減。

②虛性耳聾常由氣虛、血虛、陰虛等所致,耳聾多經久不愈。氣虛所致者,耳聾多伴有肢體倦怠等症,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血虛所致者,耳聾常伴面色蒼白無華等症狀,宜補血益精,方用歸脾湯加減;肝腎陰虛所致者,宜滋補肝腎,方用大補陰丸加減。此外,外傷也可致耳聾,應積極對症治療。《景嶽全書》卷二十七認為:“耳聾證……其證有五,曰火閉、曰氣閉、曰邪閉、曰竅閉、曰虛閉。”但總歸為虛實兩種類型。參見耳聾有關各條。

耳聾無聞

病名。出《靈樞·厥病》。系指完全失去聽覺者。多由年高體弱致聽力逐漸下降,甚則耳聾無聞,或卒然而致之耳聾。或有出生即耳聾無聞。外傷亦可致耳聾。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之。宜配合針灸治療。參見耳聾、耳閉、暴聾條。

耳聾治肺

治療方法名稱。系指耳聾病不從耳著手治而從肺著手治療的方法。見《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溫熱經緯·餘師愚疫病篇》:“坎為耳,故耳為腎水之外候。然肺經之結穴在耳中,名曰龍蔥,專主乎聽,金受火爍則耳聾。凡溫熱暑疫等證耳聾者,職是故也。不可泥於傷寒少陽之文,而妄用柴胡以煽其陷。故古雲耳聾治肺。旨哉言乎。”

耳輪

解剖部位名。見《針灸大成》卷十。系指耳廓邊緣部分。參見耳條。

耳輪赤爛

病證名,即耳爛。《瘍醫大全》卷十三:“耳輪赤爛,桑、棗、槐、柳、桃嫩枝摘來煎湯,日洗三次。又方貝母、輕粉研勻幹摻”。參見月蝕瘡、旋耳瘡條。

耳脈

早期經脈名。即手少陽三焦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耳脈:起於手背,出臂外兩骨之間,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動則病:耳聾,輝輝焞焞,嗌腫。是耳脈主治其所產病:目外眥痛,頰痛,耳聾,為三病。”

耳毛

耳孔四周的小毛。有防止異物進入外耳道的作用。

耳門

①解剖結構名。即耳屏,外耳孔道的小瓣。又稱之為蔽。《靈樞·五色》:“蔽者,耳門也。”

②古代全身遍診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素問·三部九候論》:“上部人,耳前之動脈。”王冰注:“在耳前陷者中,動應於手,手少陽脈氣之所行也。”候耳目之氣。

③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分支和顳淺動、靜脈。主治耳鳴,耳聾,聤耳,齒痛,頜腫,眩暈等。直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耳門骨傷

病證名。出《醫宗金鑒》卷八十八。即玉梁骨傷。詳該條。

耳門前脈

經外穴名。《千金翼方》:“脾風占候言聲不出或手上下,灸手十指頭;次灸人中、大椎;兩耳門前脈,去耳門上下行一寸;次兩大指節上下六穴各七壯。”在耳門穴上、下各1寸處。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耳門癰

病名。為癰之發於耳門者。多由肝經火毒上灼所致。《瘡瘍經驗全書》卷一:“耳門癰受在肝經,毒氣傳注,血不周流,此是惡毒證也。”證見耳門處紅腫疼痛,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選用龍膽瀉肝湯、神授衛生湯等加減。久不愈而膿成者,宜托裏排膿。服透膿散。

耳鳴

病證名。系指自覺耳中作響的病證。耳鳴有虛實之分。《素問·脈解》:“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景嶽全書》卷二十七:“凡暴鳴而聲大者多實,漸鳴而聲細者多虛;少壯熱盛者多實,質清脈細,素多勞倦者多虛。”《醫貫》卷五認為:“耳鳴以手按之而不鳴,或減輕者,虛也;手按之而愈鳴者,實也。”引起耳鳴的病因較多。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由肝火所致之耳鳴,多伴目赤煩躁,宜清瀉肝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②由痰火所致之耳鳴,多伴胸悶痰多。宜清熱滌痰,方用清氣降痰丸加減。

③由血瘀所致之耳鳴,多伴有舌尖瘀點,宜活血化瘀,方用通竅活血湯加減。

④陰虛所致之耳鳴,常聲細伴有腰膝酸軟,宜滋陰補腎,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

⑤氣虛所致之耳鳴,多伴肢體倦怠等症,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⑥外傷所致之耳鳴,應積極對症治療。

耳膜

解剖名稱。鼓膜之俗稱。在耳孔之底,系傳導聲音之重要器官。參見耳及皮膜條。

耳目痹醫

古代專科醫生名稱。也即專治耳目疾患之醫生。類似今之五官科醫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扁鵲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

耳目聰明

生理性名詞。系指聽力和視力良好。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肝腎之氣充足,則耳聰目明。《景嶽全書》卷二十七:“且耳為腎竅,乃宗脈之所聚,若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目聰明。若勞傷血氣,精脫腎憊,必至聾瞆。”

耳目口齒科

古代醫學分科之一。早在唐代,太醫署將醫科分為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等五個專科。其耳目口齒實際相當於現在的五官科。宋代始,眼科已獨立成科,口齒與咽喉時分時合,唐代的耳目口齒科至宋代實際上已不存在。

耳內瘡

病名。癤腫之發於耳內者。《外科證治準繩》卷三:“或問耳中生毒何如?曰:耳中所患不同,皆由足少陰、手少陰二經風熱上壅而然,其證有五:曰停耳、亦曰耳濕、常出黃膿;有耳風毒,常出紅膿;有纏耳,常出白膿;有耳疳,生瘡臭穢;有震耳,耳內虛鳴,常出青膿。”證治參見各條。

耳膿

病名。《醫貫》卷五:“耳膿即聤耳。”系指耳內流膿。詳聤耳條。

耳衄

病證名。指血從耳中溢出的病證。《馮氏錦囊》:“耳中出血,少陰火動所致。”李東垣曰:“耳中無故出血,名曰耳衄。乃肝腎相火上逆,迫血而衄。”有虛實之分:因少陰虛火致者,血出淡紅,不疼不腫,脈象細數無力。治宜養陰、清熱、止血。用生地麥冬飲、知柏地黃湯加減。因厥陰肝經火盛致者。耳中出血多鮮紅,腫痛並作,脈象弦大有力。治宜平肝、清火、涼血、止血。用柴胡清肝湯加減。腎開竅於耳,手足少陽經脈循行耳部,故耳衄常見於肝膽火旺、腎虛火旺以及飲酒多怒之人。肝膽火旺者,常有頭痛煩躁,夜寐不安,口苦咽幹,關脈弦數等症,治宜清瀉肝膽實火,用龍膽瀉肝湯。腎虛火動者,多見性欲亢進,煩躁遺精,舌幹紅,脈弦細數等症,治宜滋陰降火,方如知柏地黃湯、六味丸合導赤散。外治用十灰散或龍骨末吹耳中。《瘍醫大全》卷十三治耳衄用“白龍骨研細吹耳內。又方:人牙、麝香研細。每用少許吹耳內,即幹。”

耳前動脈

即顳淺動脈。手少陽三焦經脈氣所行之處。位於耳前凹陷中,以手按之,其動應指。為三部九候遍診法的上部之人。《素問·三部九候論》:“上部人,耳前之動脈。”《靈樞·厥病》:“耳鳴,取耳前動脈。”可於耳前動脈處診病治病。

耳沁

病名。《幼科金針》卷上:“耳沁,寒熱交作,焮腫疼痛非常。”指聤耳之急性者。用千金不換丹研末,吹入耳竅,以棉塞之。詳聤耳條。

耳塞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本病壅在心經,致傷於耳。可分五種:耳痔、耳蕈、耳雍、耳塞、耳爛。詳各該條。治療應根據各病之症狀,辨證用藥。

耳上

①經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兒暴癇者,……次灸兩耳上,卷耳取之,當卷耳上頭是也。一法:大人當耳上橫三指,小兒自取其指也。”《經外奇穴圖譜》列作奇穴,名耳上,定位在耳尖直上三橫指。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經外穴別名。見《類經圖翼》。即耳上發際。見該條。

耳上發際

經外穴名。別名耳上。《千金要方》:“卒癲,灸耳上發際各五十壯。”位即耳尖直上入發際處。主治癭氣,癲癇等病症。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耳濕

病名。聤耳的別名。《瘍科證治準繩》:“停耳亦曰耳濕,常出黃膿”。治宜除濕透膿。方用除濕湯和透膿散加減化裁。參見停耳、聤耳條。

耳停

病名。《壽世保元》卷八:“小兒耳腫、耳痛、耳聤、乃三陽風熱壅遏所致。”治宜疏風瀉熱。方用驅風散熱飲子加減。《瘍醫大全》卷十三載“水龍骨、硼砂研末,吹入耳竅,以綿塞之,二次根除。”參見聤耳條。

耳挺

病名。《外科正宗》卷四:“又有耳挺,結於竅內,氣脈不通,疼痛不止,當用白降丹點之,化盡乃愈。”多由肝胃腎三經之火凝聚而成。症見耳孔內腫起贅生物,形若棗核,胬出耳外。《外科理例》:“耳挺治以梔子清肝湯。”外以硇砂散點耳挺上。參見耳蕈條。

耳痛

證名。出《靈樞·厥病》。屬肝膽二經風熱者,耳中幹痛而癢。治宜疏風清熱。用涼膈散加減。屬火毒熾盛者,耳痛較劇,可兼見赤熱腫脹。治宜清熱涼血,瀉火解毒。用龍膽瀉肝湯、犀角地黃湯加減。屬風邪挾濕者,疼痛而耳中潰爛流水。治宜祛風、除濕、清熱。用甘露消毒丹加減。《瘍醫大全》卷十三:“耳痛不可忍者,磨刀鐵漿滴入耳中即愈。”屬腎經虛火上炎者,耳中微痛,或兼頭暈眼花。治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瘍醫大全》卷十三:“耳內忽作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殊痛,或出血、或出水、或幹痛,不可忍者,蛇退火燒存性,研末,鵝管吹入立止。一方加冰片。”

耳妄聞

病證名。《靈樞·癲狂》:“狂,目妄見,耳妄聞。”由肝火妄動,痰迷心竅所致,耳中時有幻聽。即今之幻聽症。治宜清肝熱、瀉心火,方用導赤散合龍膽瀉肝湯加減化裁。

耳簫聲

病證名。系指耳鳴如簫聲的病證。《東垣十書》:“心臟虛邪,熱風相合,妄聽妄聞,耳簫聲。”參見耳鳴條。

耳眩

病狀名。指耳屏的軟骨。在外耳門前側,左右各一。

耳镟瘡

病名。镟,即旋。耳镟瘡,系指耳後縫間生瘡。亦有謂之為月蝕瘡。《外科大成》卷三:“耳镟者,生耳後縫間,延及上下,如刀裂之狀,隨月之盈虛,故名月蝕瘡。”常見於小兒,多由胎毒未淨,濕熱炎上所致。治宜解毒清熱。可選用黃連溫膽湯等加減。外用胡粉散。可與耳瘡或旋耳瘡條互參。

耳穴

耳針用穴。為耳廓部通過探查而發現的敏感點。又稱耳廓反應點。具有壓痛和電阻低的特點。探查耳穴須通過探棒或耳穴探查器來確定,近年各地先後報導的耳穴甚多。

耳穴模型

針灸教具。是標示耳針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稱耳針模型。多用塑膠、乳膠或石膏製成。供針灸教學和臨床參考之用。

耳穴探測器

針灸儀器。即通過測定耳廓皮膚電阻確定耳穴位置的儀器。使用時,打開電源開關,將探棒插頭插入“檢查”插孔內,此時耳機無聲,即可探測。將一電極在患者內關穴處壓緊,探棒壓於合穀穴或耳部脊髓穴,調正儀器靈敏度,使耳機發出一定聲響,以此為准。探測耳穴,凡聽到同樣聲音即為陽性;如尚有針刺樣疼痛,則為強陽性;若無聲響則為陰性。探測完畢後,拔出探棒和耳機,關閉電源。探測時應注意耳廓皮膚的個體差異,在同一點上,壓迫的時間不宜過長,重複壓迫的次數不宜過多。

耳蕈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①由肝腎胃三經之火毒凝聚而成。症見耳孔內贅生物,頭大蒂小,形似蘑菇。《證治準繩·外科》:“耳蕈、耳痔,則不作膿,亦不作寒熱,外無壅腫,但耳塞不通,纏綿不已,令人耳聾。”治宜清熱瀉火,解毒止痛。內服梔子清肝湯加減。外用硇砂散點耳蕈上。

②古人泛指耳內贅生物,形如蘑菇者,為耳蕈;形如櫻桃或羊乳者,名耳痔;形如棗核細而長者,名耳挺。詳見各條。

耳癢

病證名。系指耳中作癢,甚則奇癢難忍的病證。見《醫貫》。本病多由肝風內動、腎虛火炎所致。類似今之外耳道真菌病或外耳濕疹等病。治宜清肝益腎,祛風止癢。方用救癢丹加減或以胡桃油煨熱滴耳中。《瘍醫大全》卷十三:“有耳中作癢以木刺之,尚不足以安其癢,必以鐵刀刺其底,錚錚有聲,始則快然,否則癢極欲死。此腎肝之火結成鐵底於耳中,非湯藥可救,宜救癢丹主之。愈後服六味地黃丸三十斤可也。”

耳癰

病名。

①指耳部膿腫而言,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癰生於耳,發於耳門者名耳門癰;發於耳根者名耳根癰。《外科證治準繩》:“耳癰,寒熱間作,內外紅腫,疼痛日增。”《錦囊》:“火壅上焦,或作大痛,或膿流於外,或膿塞脹痛,有因縱怒縱酒,濕熱相乘,耳腫作痛者,所主宜平肝除熱疏風。”方用仙方活命飲加減。

②指化膿性中耳炎而言。

耳脹痛

證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多由肝膽兩經熱鬱化火所致。《證治準繩》:“腦裏虛瘍,耳中疼痛,不可當也。”治宜清肝膽濕熱。用龍膽瀉肝湯加羚羊角(磨水沖服)。《瘍醫大全》卷十三:“耳內忽作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殊痛,或出血、或出水、或幹痛,不可忍者,蛇退火燒存性,研末,鵝管吹入立止。……耳痛不可忍者,磨刀鐵漿滴入耳中即愈。”竇漢卿曰:“耳脹痛用虎耳草汁滴入耳內,痛即止。”

耳針療法

針刺療法之一。指針刺耳廓特定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靈樞·口問》“耳為宗脈之所聚”,指出了耳與全身經脈、臟腑的密切聯繫。利用針灸刺激耳廓治療疾病,在歷代醫學文獻中均有散在記載,民間亦有流傳,但未形成系統。50年代以來,通過吸收國外研究成果,臨床應用有了突出的發展,已成為一種系統的針刺療法。耳針療法目前已由單純針刺發展為埋針、溫針、電針、水針、穴位離子透入、艾灸、割治和放血等多種方法。治療範圍也很廣泛,凡針灸適應病症均可酌情應用,並可用作針刺麻醉。

耳針麻醉

針刺麻醉之一。是在耳針療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針刺麻醉方法。亦即以針刺耳穴以達到麻醉、施行手術的目的。以顱腦、五官、頸、胸部手術效果較佳。通常按心藏神,肺主皮毛的藏象學說選取耳部神門穴、肺穴為各種手術的基本穴;按手術部位選取耳部相應刺激點,如胃切除選胃穴、脾切除術取脾穴等等。並配合現代醫學生理病理學知識選穴,如胸腹部手術常選取有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交感穴等。操作時採用撚轉法,頻率為每分鐘180-300次;電麻儀則以雙相尖波電脈衝為宜,頻率一般亦為每分鐘180-300次。刺激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耳痔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三。本病多由肝、腎、胃三經濕火結聚而成。生耳孔內,黃豆粒大小,或形如鼠乳,紅腫微痛。《外科證治準繩》:“耳痔,則不作膿,亦不作寒熱,外無壅腫,但耳塞不通,纏綿不已,令人耳聾。”《外科理例》:“治以梔子清肝湯,外以白降丹或線蘸藥插入。”點痔上,化盡自愈。本病類今之外耳道乳頭狀瘤。

耳中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耳中穴,在耳門孔上橫樑是,針灸之,治馬黃黃疸,寒暑疫毒等病。”《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耳輪腳之中點處。直刺0.1-0.2寸。

耳腫

證名。見《丹溪心法》。系指耳部腫起疼痛。多由肝膽三焦風熱上攻所致。可兼疼痛,或流膿水。治宜疏風、清熱、利濕,可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腫盛疼痛者,用仙方活命飲加減,外敷蒲公英汁。

耳卒聾

病名。見《肘後備急方》卷六。系指耳聾之卒然發生者。《瘍醫大全》卷十三記載治卒聾用“硫黃、雄黃(各等分)研勻,棉裹塞耳,數日即聞,又方,龜尿滴入耳中,即聞”。參見暴聾條。

二白

經外穴名。出《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4寸,橈側腕屈肌腱的兩側,一側二穴。主治痔瘡,脫肛,前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二幹

運氣術語。見《素問·刺法論》。剛幹與柔幹。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陽幹氣剛,陰乾氣柔,故名。

二合

經脈表裏關係的組合。出《靈樞·經別》。指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別相合而言。

二火

①指肝、心。《素問·逆調論》:“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髒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

②指肺、心。《素問·示從容論》:“夫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脈亂而無常也。”王冰注:“二火謂二陽髒,三水謂三陰髒。二陽髒者,心肺也,以在膈上故。三陰髒者,肝脾腎也,以在膈下故。”

二間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間穀。屬手陽明大腸經。滎(水)穴。微握拳,在第二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布有橈神經的指背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橈動、靜脈的指背及指掌側固有動、靜脈。主治咽喉腫痛,齒痛,鼻衄,目昏,口?,頷腫,熱病等。直刺0.2-0.3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二陵

陰陵泉、陽陵泉兩穴的合稱。

二龍擺尾

小兒推拿方法名。見《幼科推拿秘訣》。詳雙龍擺尾條。

二龍戲珠

小兒推拿方法名。治小兒驚風抽搐等症。

①一手握住小兒腕部,另一手的拇、食、中指夾住小兒食、無名指作屈伸搖擺活動(見《厘正按摩要術》)。

②揉捏或牽拉小兒兩耳耳輪(見《小兒按摩經》)。

③用兩手小指分別掐住小兒治療部位的兩旁,兩手食、中指分別併攏,在治療部位上一前一後作來回推動(見《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

④用食、中兩指指端在小兒前臂屈側部正中,交替向前按壓,自總筋穴起直至肘橫紋處(見《幼科推拿秘書》)。

二蹻

①陰蹻、陽蹻兩脈的合稱。

②陰蹻、陽蹻兩脈起始部的穴位,即照海、申脈。

二人上馬

推拿穴位名。

①位於手背第四與第五掌骨小頭之間。《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二人上馬,在小指下裏側,對兌邊是穴,治小便赤澀,清補腎水。”

②一手有二穴,位於手掌面第五掌指關節處橫紋和第五掌骨底處。《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二人者,我之大、食二指也。上馬者,以我大指尖,按兒神門外旁;又以我食指尖,按兒小指根橫紋旁;掐之,清補腎水,治小腸諸氣,最效。”

《二如亭群芳譜·藥譜》

藥物學著作。又名《群芳譜·藥譜》。三卷。明·王象晉約撰於17世紀初。實為《二如亭群芳譜》之“利部”第3-5冊。卷首載夏良心、董思白二篇序文《本草綱目》及張鼎思之“論藥”、“本草源流”等論述。本書總收藥物54種,附15種。每種藥物皆記其別名、產地、形態、功用和主治疾病,其中又每每述及藥物的栽培、修治、考辨、單方和典故等。雖說內容多摘自現存多種明、清刻本,取材於《本草綱目》,但也不無新意。

二扇門

經外穴名。見《針灸大成》。位於中指與無名指之指蹼緣,當赤白肉下0.5寸處。掐此可出汗退熱。一說灸三至七壯,可治疥疾、目疾。

二十八會

二十八條經脈會合之處。《靈樞·玉版》:“經脈二十八會,盡有周紀。”馬蒔注:“二十八會者,手足十二經左右相同,共有二十四脈,加以兩蹻、督、任,共為二十八會也。”

二十八脈

①常見的二十八種脈象。即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弦、芤、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大(一作疾)。

②二十八條經脈。《靈樞·五十營》:“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指手足十二經左右共二十四脈,如任脈、督脈、陽蹻脈、陰蹻脈共二十八脈。

二十七氣

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之氣的總稱。《靈樞·九針十二原》:“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輸也。”這些經絡之氣,循行人體上下手足之間,從井穴開始,入合於內,流注五腧,最後匯於臟腑,迴圈不已。

二十三蒸

古代二十三種蒸病的總稱。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二十三蒸:一、胞蒸,小便黃赤;二、玉房蒸,男則遺瀝漏精,女則月候不調;三、腦蒸,頭眩悶熱;四、髓蒸,髓沸熱;五、骨蒸,齒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發焦;八、脈蒸,脈不調;九、肝蒸,眼黑;十、心蒸,唇焦;十一、脾蒸,舌幹;十二、肺蒸,鼻幹;十三、腎蒸,兩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膽蒸,眼白失色;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腸蒸,下唇焦;十八、大腸蒸,鼻右孔幹痛;十九、三焦蒸,亦雜病,乍寒乍熱;二十、肉蒸;二十一、膚蒸;二十二、皮蒸;二十三、氣蒸,遍身熱。凡諸蒸患,多因熱病患愈後,食牛羊肉及肥膩或酒或房觸犯而成此疾。久蒸不除。則變成疳。”

二十五變

①指五臟的大小、高低、堅脆、端正、偏斜和六腑的大小、長短、厚薄、結直、緩急等的不同狀態。《靈樞·本藏》:“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古代以六腑配五臟,其中腎合膀胱、三焦,故六腑亦雲二十五變。

②按五行和五音,因人的稟賦不同而異,分二十五種類型。《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五形之人二十五變者,眾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二陽

指陽明。《素問·陰陽類論》:“所謂二陽者,陽明也。”《素問·陰陽別論》:“二陽之病發心脾。”王冰注:“二陽謂陽明大腸及胃之脈也。”

二陽並病

病證名。指太陽證未解而陽明證已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又《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篇》:“二陽並病,太陽證罷 ,但發潮熱,手足(執^水)(執^水)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所謂二陽,指太陽陽明。二陽並病,謂太陽證未解,而邪又傳入陽明,兩經俱病。以其邪入陽明,故證見續自微汗出,不惡寒。雖傳入陽明,而尚有表證,故不可下,而當小發汗,可用麻黃桂枝各半湯。若太陽表證已罷,邪熱全入陽明,其證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是為陽明腑實,當用下法,宜承氣湯。參見並病條。

二陽三陰

指陽明經和太陰經。《素問·陰陽類論》:“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胕。”馬蒔注:“二陽者,足陽明胃經也。三陰者,手太陰肺經也。”

二陽一陰

①指陽明、厥陰。《素問·陰陽類論》:“二陽一陰,陽明主病。”王冰注:“一陰厥陰,肝木也。二陽陽明胃土氣也,木土相薄,故陽明主病也。”

②針刺寒厥的一種方法。《靈樞·終始》:“刺寒厥者,二陽一陰。”即刺陽經二次,用補法;刺陰經一次,用瀉法。如此可使陽氣盛而陰邪退,從而治癒寒厥。

二陰

①指少陰。《素問·大奇論》:“二陰急為癇厥。”張景嶽注:“二陰,少陰也。”

②指前後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二陰。”《素問·五常政大論》:“腎主二陰。”

二陰二陽

指少陰、陽明。《素問·陰陽類論》:“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王冰注:“二陰謂手少陰心之脈也,二陽亦胃脈也,心胃合病,邪上下並,故內傷脾,外傷肺也。”

二陰一陽

①指少陰、少陽。《素問·陰陽類論》:“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馬蒔注:“此言腎與三焦為病者,腎勝而三焦負也。二陰者足少陰腎經也。一陽者,手少陽三焦也。”

②針刺熱厥的一種方法。《靈樞·終始》:“刺熱厥者,二陰一陽。”謂陰經針刺二次,用補法;刺陽經一次,用瀉法。如此可使陰氣盛而陽邪退,以治癒熱厥。

二之氣

運氣術語,主六氣中之第二氣。出《素問·六微旨大論》。為少陰君火之氣,主春分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亦即由春分至小滿,其中包括清明、穀雨、立夏三個節氣。參見主氣條。

二趾上

經外穴名。《類經圖翼》:“主治水病,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隨年壯。”在內庭、陷穀兩穴連線之中點處。

二椎下

經外穴名。在後正中線,第二胸椎棘突下凹陷處。主治精神病,癲癇、瘧疾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二濁

病名。即濁病。亦稱赤白濁。見《雜病源流犀燭·五淋二濁源流》。因濁病有白濁、赤濁之不同,故名。

衈(ěr,音爾)

病證名。指耳內出血,即耳衄。見《紅爐點雪·痰火失血》。臨床上以肝經火熱為多見,亦可見於腎肝陰虛、虛火上炎者。《證治準繩·雜病》:“耳中出血,以龍骨吹入即止。左關脈弦洪,柴胡清肝散;尺脈或躁或弱,六味地黃丸。”或可用知柏地黃湯、龍膽瀉肝丸加減。參見耳衄條。

惡阻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亦名子病、阻病、病兒、病阻、病隔、選飯、惡字、惡子、惡食、妊娠嘔吐等。是指懷孕初期出現噁心、嘔吐,擇食,或食入即吐,甚則嘔吐苦水或血性物者,稱為惡阻。有胃弱惡阻、胃熱惡阻、胃寒惡阻、痰滯惡阻、肝熱惡阻等。詳各條。

餓馬搖鈴

針刺手法名。與鳳凰展翅對稱。指轉針時以大指向前為主,緩緩撚轉,如餓馬無力,故名。《針灸大成》:“其補者有餓馬搖鈴:用右手大指、食指撚針頭,如餓馬無力之狀,緩緩前進則長,後退則短。”大指向前使針向左轉,故屬補法。

口腔的上壁。分硬齶和軟齶兩部分。硬齶在前,以骨質為基礎;軟齶在後,由粘膜及肌肉組成。

解剖部位名稱。鼻樑。《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張景嶽:“頞,音遏,鼻樑。亦名下極,即山根也。”

①亦名山根、下極、王宮。指兩目內眥間的鼻樑部分,為足陽明經的起點,②指整個鼻樑。《證治準繩·雜病》:“頞亦作齃……俗呼鼻樑。”

兒發不生

病證名。多因氣血不榮於發所致。《普濟方》卷三百六十三:“氣血損少,不能榮於發,故令發不生也。”亦有因瘡癬而禿落者,宜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

兒發成穗

病證名。小兒頭髮枯萎又膠結成穗狀,為疳疾證候之一。《育嬰秘訣》:“大病後,其發成穗,或稀少者,乃津液不足,疳癆之外候也。”

兒發乾枯

病證名。指小兒頭髮乾枯而不光澤。《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一:“足少陰之經血,外養於發,血氣盛則光澤,若虛則血不能養發,故無光澤。”發為血之餘,氣血虧虛,不榮於發故頭髮乾枯。常見於小兒慢性消耗性疾病,亦有氣血不足所致者。治同兒發不生。

兒發疏薄

病證名。指小兒頭髮稀疏。多因氣血不足所致。《普濟方》卷三百六十三:“夫足少陰為腎之經,其榮在發。小兒稟性少陰,血氣不足,則發疏薄。”宜六味地黃丸加參、芪、首烏、當歸等味治之。

《兒科醒》

書名。一卷。清·芝嶼樵客撰。撰年不詳,本書將兒科疾病分別按表、裏、寒、熱、虛、實予以論證,說理清晰透徹,方藥法度嚴謹,並有辨驚風之誤一文,認為古無驚風之名。所謂驚風乃“大驚猝恐”等十病;次為小兒不可餓論及治痘、治疹二論。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兒寐不寤

病證名。見《儒門事親》。小兒偶爾出現嗜睡不醒,因乳母酒醉乳兒所致。其脈和平,與驚睡之脈洪大而強不同,不能誤作驚風治療。宜用甘草、葛花、砂仁、貫眾煎服,酒解即醒。

兒捧母心

病名。出清·葉其蓁《婦科切要》。即捧心生。詳該條。

兒臍血出

病證名。出《本草綱目》。又名血臍。指斷臍後,臍部有血滲出,經久不止。多因患兒臍帶粗大,幹縮後,所縛的結松脫而出血,一般在出生後第一個星期,臍帶脫落的前後出現。如出血無其他症狀者。重新結紮臍帶。或因胎熱內盛,迫血妄行所致,治宜涼血止血,用十灰散。

兒嗜燈花

病證名。出《本草綱目》。即拗哭。詳該條。

兒衣

即胞衣。《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兒衣不出,吞此符吉。”詳胞衣條。

兒枕

①指妊娠晚期,胞中餘血成塊有如兒枕,故名。《經效產寶·續編》:“十月足日,食有餘,遂有成塊,呼為兒枕。”又曰“胎側則成形塊者,呼為兒枕。”兒枕每成為難產之成因,故《經效產寶》指出:“欲生時塊破,遂血裹其子,故難產。”

②病證名。出《醫學入門》,即兒枕痛。詳兒枕痛條。

兒枕不安

症證名。為兒枕痛之別名。指產後血瘀型腹痛。《鄭氏女科家傳秘方》指出:“惡露不行,臍腹作痛,俗名兒枕不安。”詳兒枕痛條。

兒枕塊

病證名。為兒枕痛之別名。《女科撮要》:“產後小腹作痛,俗名兒枕塊。”詳兒枕痛條。

兒枕痛

病證名。出《古今醫鑒》卷十二。又名兒枕、兒枕不安、塊痛、產枕痛、血枕痛、血塊痛、血母塊、產後兒枕腹痛、產後腹中塊痛等。多因產後惡露未盡,或風寒乘虛侵襲胞脈,瘀血內停所致。惡露未盡者,症見小腹硬痛拒按,或可摸到硬塊,兼見惡露不下或不暢,治宜活血去瘀,方用《傅青主女科》散結定痛湯;風寒侵襲者,症見小腹冷痛,得熱痛減,兼見面色青白,四肢不溫,惡露澀滯不下,治宜溫經散寒祛瘀,方用《景嶽全書》生化湯加減。

耳(疒咼)疣目

證名。見《本草綱目》卷四十八雞膽。是指耳部的疣子而言。

人體器官名。為五官之一。聽覺和位覺(平衡感覺)的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氣、血的充養,尤其與腎關係密切。腎氣充足,則聽覺靈敏。耳的疾患多與腎有關,也和心、肝、脾等髒有關。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等經脈均循行於耳。通過經絡聯繫,全身臟器及肢體的生理、病理狀態均可在耳部反映出來,故耳廓有與全身臟器及肢體相對應的反應點,即耳穴。通過耳穴可以診治多種疾病,亦可進行針麻。《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五絡……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靈樞·脈度》:“腎氣通於耳,耳和則耳能聞五音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髒為腎,在竅為耳。”《素問·髒氣法時論》:“肝病者……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靈樞·口問》:“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耳背高突

推拿穴位名。又名耳後高骨。在耳後顳骨乳突後緣微下處凹陷中。用揉按法,可治驚風抽搐,煩躁不安,外感頭痛等症。《厘正按摩要術·立法》:“用兩手中指、無名指,揉運耳後高骨,二十四下畢,再掐三下,治風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