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濕熱論歌訣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8日 (四) 23:32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h1>薛氏濕熱論歌訣</h1> <dl class="元資料"> <div><dt>作者</dt><dd>王旭高</dd></div> <div><dt>朝代</dt><dd>清</dd></div> </dl> <h1>正文</h1> <p>…”)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薛氏濕熱論歌訣

作者
王旭高
朝代

正文

一瓢先生《濕熱論》,獨具卓識,立言明簡,而用藥精奇,惜不立湯名,學者難於記誦。茲編歌訣,以便誦習。

總訣

濕熱非從表入里,始終當究三焦理。夫熱是為天之氣,而濕則為地之氣。濕得熱而濕愈蒸,熱得濕而熱愈熾。濕熱兩分其病輕,濕熱交混其病駛。熱多濕少當清泄,濕多熱少當分利。濕熱俱多上下閉,三焦俱病為難治。濕熱化火劫陰津,引動肝風痙厥至。陽明經胃是沖衢,救胃生津扼要旨。(此條非原文,乃撮論中大旨,編為總訣,以附於首。原本共三十五條,今將第十條並於首條下,二十三、二十四兩條亦合而為一,故只得三十三條。)

濕熱初起

濕熱蒸騰五六月,肌表口鼻皆能入。太陰(脾)陽明(胃)受病多,(濕熱交蒸,夏暑為甚,從肌表傷者,十之一二,從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陽明為水穀之海,太陰為濕土之臟,故太陰,陽明受病居多。或兼三焦,或涉膜原,茲不繁注。)始則微寒後但熱。(始則微寒後發熱,凡風溫、溫熱、溫疫皆如此類,尚非濕熱病的證。但傷寒初起則甚惡寒,風溫、濕熱等初起則微惡寒,此為辨也。)汗出(陽濕有汗,陰濕無汗,觀下條便知。)胸痞舌白黃,口渴不飲或不渴。(此則濕熱證之的證。論中原注云:始惡寒者,陽為濕遏而惡寒,終非寒傷於表之惡寒。但熱不寒,則鬱而成熱,反惡熱矣。熱甚陽明則汗出,濕蔽清陽則胸痞,濕邪內盛則舌白,濕熱交蒸則舌黃,熱則液不升而口渴,濕則飲內留而不引飲。)此條濕熱證提綱,病在中焦氣分窒。(病在中焦者,如上所謂發熱、汗出、胸痞、口渴、舌白等是也。)藿香 蒼朮 杏仁 蔻仁 厚朴 半夏 菖蒲,六一散佩蘭葉 枳殼 鬱金 桔梗。(此濕熱病初起,用藥之大法也。濕熱蘊於上、中二焦,尚未化火,只是氣機阻窒,參舌白、胸痞、渴不多飲可審,故從藿香正氣、太無神術二方化裁。去蘇梗、白芷,甘草等味,嫌其疏散太過;又恐甘能滋濕,加入杏仁、枳殼、鬱金,輕苦微辛,開通上、中二焦氣分;六一散乃河間治暑濕熱之專藥,佩蘭葉芳涼逐穢之用耳。)若兼扶食舌根黃,楂肉栝蔞萊菔子益。(此證多有挾食者,宜加栝蔞、楂肉、萊菔子。舌根若現黃色,即是挾食證。)

原注:此原本第一條、第十條。

陰濕傷表

陰濕傷表必無汗,惡寒身重且頭疼。羌活 蒼朮 香薷 藿香 薄荷 牛蒡等,頭不痛將羌活存。(此條無汗惡寒,身重頭痛,與感冒寒邪同。何以知其為陰濕傷表?必有舌白、胸痞,如首條所云。證為表重,以辛芳理濕邪,稍兼辛溫散表寒。蓋頭痛惡寒,必挾風邪,故加羌活散之;頭不痛者,去羌活。)

原注:此原本第二條。

陽濕傷表

陽濕傷表自汗出,汗出不解身仍熱,關節煩疼微惡寒,濕在肌表身重極。(此條與上條頗同,惟汗出關節煩疼獨異,明是濕邪見證,云「陽濕傷表」者,以汗出熱不解,且口必微渴也。)豆卷 茯苓皮 蒼朮皮,滑石 藿香葉 鮮荷葉,通草 桔梗等味宜,不惡寒者去蒼朮。(此條陽濕傷表,故用藥即從三焦分泄,不專解表。因其有汗也,故不惡寒者,便去蒼朮皮。陰濕傷表,無汗,用發表;陽濕傷表,有汗,用解肌,暗合仲景麻黃、桂枝之意,宜究心焉。)

原注:此原本第三條。

濕重於熱

濕熱舌白用辛開,厚朴 半夏 菖蒲 草果煨。遍舌白苔為濕盛,口雖微渴勿疑猜。(遍舌白苔滿布,為濕邪極盛之候。口雖微渴,乃液不上升,非有熱也,故重用辛開以達邪。)

原注:此原本第十二條。

濕熱參半

濕漸化熱舌尖紅,余濕猶滯舌根白。蔻仁 半夏 大豆卷 綠豆衣 六一散 連翹,辛泄之中佐清熱。(此濕熱參半之證。辛泄濕邪,慮其劫液,故只取蔻仁、半夏、菖蒲等之辛通,而不取蒼朮、川樸、草果之辛烈;甘涼清熱,慮其滋濕,故只取豆卷、連翹、綠豆衣、六一散之輕清,而不用鮮斛、知母、麥冬之滋膩也。用藥頗見斟酌,最宜熟玩。)

原注:此原本第十三條。

濕熱蒙閉上焦

濕熱證初起,口渴身熱熾。脘悶或懊憹,眼閉時譫語。濁邪蒙上焦,高者越之是。枳殼 桔梗 梔子 淡豆豉宜,無汗乾葛使。(此濁邪蒙閉上焦,故脘悶懊憹,眼欲迷閉者,清陽之氣不舒也。時譫語者,氣分熱熾,心胞受灼也。然驗其舌,必有白苔,且病方初起,斷無熱邪即走心胞之理,故知為濁邪蒙閉上焦。經云「在上者引而越之」,故用梔、豉湧泄之劑,合枳、桔之開提,邪從上解矣。)

原注:此原本第三十一條。

濕熱俱重

濕熱一二日,胸悶不知人,瞀亂大叫痛。鮮菖蒲 草果 厚朴 檳榔,六一散 芫荽各重用,或加皂角(末) 地漿(水煎藥)臻。濕熱阻閼上中閉,病方初起散邪遵。(此條濕熱俱重之候,阻閼上、中二焦:閉而不達,故胸悶不知人,瞀亂大叫痛。用藥以辛通散邪為急,故用草果仁、檳榔、厚朴,直達膜原,以破濕熱穢惡黏膩之氣。鮮菖蒲開竅泄邪,六一散清熱利竅。取芫荽者,芫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闢一切穢惡不正之氣,故痧出不快者,用之取效,今引用之,亦取內通外達以辟邪也。猶恐藥力不及,復以皂角末辛通開竅最捷。地漿水煎,取其水土交混,有澄而復清之意,能瀉濕中之熱也。)

原注:此原本第十四條。

濕熱化風為痙

濕熱證方三四日,即口噤而四肢急。此乃邪侵經絡中,甚則角弓為痙厥。蒼耳子 威靈仙 鮮地龍,酒淬川連 秦艽 滑石,絲瓜藤與海楓藤,熄風通絡斯方合。(此條乃濕熱化風為痙。口噤,四肢拘急,甚則角弓反張,邪侵經墜之中,故用藥稍清濕熱,重用熄風通絡。)濕熱痙厥每相連,肝膽三焦風火鬱。濕能生熱熱生風,風煽火熾亂神識。外竄筋經則成痙,內並膻中則為厥。胃液乾枯風火炎,厥而不返終難活。(傷寒厥者未必即痙,痙者未必即厥。若濕熱為痙必致厥,為厥則必致痙。蓋濕熱本在太陰、陽明二經,病在二經之表者,多兼少陽三焦,病在二經之裡者,每兼厥陰風木,以肝、膽、三焦同司相火。陽明、太陰之濕,久郁則生熱,熱盛則少火皆成壯火,火動風生,而筋攣脈急則為痙,風煽火熾而識亂神迷則為厥,內外充斥,痙、厥並見。正氣猶存一線,則氣復反而生,胃津不克支持,則厥不回而死矣。所以治痙顧惜津液為主。此方乃治痙證初見,津液尚在未傷,重用泄風通絡,正所以保其津液也。如津液已虧,不可拘執一方,當化而裁之可也。)

原注:此原本第四條。

濕熱化火致厥

濕熱煩渴舌焦黃(或焦紅),發痙神昏譫笑狂。邪灼心胞營血耗,犀角 羚羊 銀花露與鮮菖蒲,連翹 玄參 鮮生地 鉤鉤等,更要芳開至寶丹良。清熱救陰為急務,此條言厥義當量。(上條言痙,此條言厥。濕熱化火,逼灼營陰,心胞受邪,神昏譫笑。用藥以清熱救陰為急務,兼至寶丹開心胞之邪也。可知但痙而未厥。且痙方初起者,猶可散邪通絡。若痙、厥相兼,當以救陰為要。

原注:此原本第五條。

濕熱蘊結昏痙

濕熱昏痙用開泄,不效須知邪蘊結。涼膈散 承氣湯相機從,大便不通脈數實。此係陽明實熱多,下奪陽明為便捷。(濕熱發痙,神昏笑妄,用清泄芳開不效者,須知熱邪蘊結,法非下奪不可,更審其脈洪數有力,其為熱邪蘊結無疑。但上結於胸膈者,宜仿涼膈散;若下結於腸胃者、宜調胃承氣之例。此係陽明實熱,仍假陽明為出路也。)

原注:此原本第六條。

濕熱化火 充斥表裡三焦

濕熱化火熱邪燎,充斥表裡及三焦。煩渴舌焦紅或縮,斑疹胸痞自利饒。壯熱神昏為痙厥,陰津涸竭命難逃。急投大劑犀角 羚羊角 鮮生地,紫草 玄參 銀花露調,金汁 鮮菖蒲兼蚌水,清火救液此方超。(此條乃痙厥證之最重者。上為胸痞,下為熱利,外發斑疹,熱邪充斥表裡三焦,陰津消涸,勢極凶危,重用大劑涼火救液,希冀萬一。若未曾服過芳開者,兼投至寶丹;若已經芳開者,宜珠黃散。)

原注:此原本第七條。

濕熱阻遏膜原

濕熱阻遏於膜原,寒熱分爭如瘧狀。檳榔 厚朴 草果 柴胡 蒼朮 藿香 菖蒲,半夏六一散達原仿。(濕熱阻遏膜原,舌苔必白,心胸必痞,發為瘧疾,是名「濕瘧」,與秋風成瘧有間,故仿吳又可達原飲加減,以達膜原之邪,合入不換金正氣散意,祛嵐瘴濕熱也。)

原注:此原本第八條。

濕滯下焦

濕熱數日胸中痞,自利溺赤口渴膩。桔梗 杏仁 大豆卷 澤瀉 滑石 茯苓 豬苓,三焦開泄兼分利。(此條以自利溺赤,濕熱滯下焦,故以分利為主。又胸痞口渴,故佐桔梗、杏仁、豆卷,開泄上、中二焦,源清則流自潔矣。)

原注:此原本第十一條

濕熱劫津 木火犯胃

濕熱證,四五日,口渴脈細數,胸中悶欲絕,乾嘔不止膽火沖,舌光如鏡胃津劫。宜用西瓜汁 鮮生地汁 甘蔗汁,濃磨木香香附烏藥鬱金啜。生津清熱佐疏通,不煎氣味俱全捷。此本營虧木旺人,邪犯陽明劫津液。幸無痰飲雜其中,此法施之為熨帖。(此條從胸悶欲絕,乾嘔不止,舌光如鏡上著筆,用方亦奇。不用煎者,取其氣之全耳。然幸無痰飲夾雜其中,故得用清法。)

原注:此原本第十五條。

濕熱挾痰飲

濕熱內留挾痰飲,嘔吐黏痰清水並。滌飲降逆和少陽陽明,溫膽湯栝蔞碧玉進。(此素有痰飲,而陽明、少陽同病,嘔吐清水,或痰多黏膩,乃濕熱內留,木火上逆。故用溫膽湯加栝蔞、碧玉散,滌痰降逆為治。與上條嘔同而治異,正當參看。)

原注:此原本第十六條。

濕熱犯上焦 肺胃不和

濕熱嘔惡無休止,晝夜不瘥如欲死。是因肺胃不相和,胃熱移肺肺還胃。川連蘇葉各數分,兩味煎湯服之美。(肺胃不和,最易致嘔。今濕熱嘔惡不止欲死者,因肺胃不和,胃熱移肺,肺不受邪,還歸於胃也。然多幹嘔,是屬上焦,並無酸水、苦水、脅痛等證,其非肝膽之嘔可知。又無清水黏痰,非痰飲又可知。夫治嘔之法,必用苦辛通降,然有分別,如嘔惡、吞酸、脅痛者,用左金法,川連同吳萸服,直達肝經鬱結之熱;如嘔惡、胸痞、舌白者,川連同乾薑服,以開中焦之痞。此肺胃不和,嘔惡不止,用川連之苦降雖同,而用蘇葉之辛通則異。蓋蘇葉質輕,氣味辛芳,能宣通上焦肺胃,合川連之苦能燥濕,寒能清熱,以治濕熱在上焦作嘔,尤足稱為神化,故本論云「煎湯呷下即止嘔。」)

原注:此原本第十七條。

暑濕入肺

暑濕入肺為咳嗽,甚至喘而不得眠。葶藶子 六一散 枇杷葉,瀉肺消暑濕邪宣。(按:韓飛霞治久雨天行咳嗽頭痛,用六一散,蔥、薑湯調服,應手取效。蓋甲已土運濕令,痰壅肺氣上竅,但泄其膀胱下竅而已,不在咳嗽例也。此方即師其意,加葶藶、枇杷葉瀉肺,同六一消暑濕,引從下竅而泄,化裁之妙也。

原注:此原本第十八條。

濕熱暑邪閉腠理

濕熱暑邪閉腠理,始終無汗胸中痞,肌肉微疼身熱燎,六一散一兩研末細,薄荷錢許泡湯調,服下頓時汗即至。(六一散解肌利濕清熱,統治暑濕熱三焦之證。河間贊為凡間仙藥。合上條並參,可知其功用之廣,活法在人,顧用者之巧拙何如耳。)

原注:此原本二十一條。

濕熱傷營 風陽上逆

濕熱傷營風火升,時時汗出熱仍蒸,忽然頭痛須防痙,女貞子 生地 玄參 羚羊角 鉤藤 蔓荊子。(此濕熱傷營,風陽上逆,故汗出熱仍不除,忽頭痛不止,須防成痙。藥用滋養營陰為主,而熄風佐之。)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條。

濕邪傷陽

濕熱脈細舌苔白,身冷汗泄胸痞口渴。濕中少陰(濕中太陰口不渴,濕中少陰則口渴。)陽欲亡,茯苓益智仁 人參 附子 白朮。(上條熱傷營陰,風陽上逆,故以女貞子、生地、羚羊角、鉤藤等養營泄風為治。此條濕邪傷陽,陽欲先亡,故以參、附、苓、術等扶陽逐濕為法。因其舌白、胸痞、脈細,知為濕傷陽氣。更審身冷汗泄,知為陽氣欲亡。口中雖渴,乃少陰本證,並非屬熱。故用溫法而無疑也。加益智醒脾陽,以濕從土化也。)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五條。

濕困脾陽

濕困脾陽但惡寒(初起不熱),腹疼泄利脈沉弱諳,面黃不渴四肢倦,用藥須從溫法參。大順(散方 杏、薑、桂、甘。)縮脾(飲方 草果、烏梅、砂仁、甘草、葛根、扁豆。)來復(丹方 硫黃、硝石、青皮、陳皮、五靈脂、玄精石。)等,冷香飲子(附子、陳皮、甘草、淡乾薑、草果)效皆堪。(此濕困脾陽之候。觀腹痛泄利脈沉,屬太陰里證;又面黃口不渴,四肢懶倦,屬太陰外現之證;初起便惡寒而不身熱,是中於陰濕,非陽濕也。當用溫法無疑,但分輕重耳。或問何煎藥?曰:薑、附、苓、朮、川樸、益智等。虛者,參、附理中法。)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六條。

濕熱大汗亡衛陽

濕熱四五日,忽然大汗淋漓出,手足厥逆寒,脈細如絲或欲絕。觀其脈證似亡陽,神清語亮非陽脫。況其起坐能自如,又見莖痛兼口渴,此乃大汗亡衛陽,濕熱之邪仍阻結,表裡不通脈故伏。仍須去濕兼清熱,五苓散去朮加生黃耆皮,酒淬川連並滑石。(原文云:「濕熱證,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脈細欲絕,口渴莖痛,而起坐自如,神清語亮,乃汗出過多,衛外之陽暫亡,濕熱之邪仍結,一時表裡不通,脈故伏,非真陽外脫也。宜五苓去朮,加滑石、酒淬川連、生黃耆皮。」徐鑑泉曰:「此條脈證全似亡陽之候,而獨於舉動聲音神氣中得其真情。噫!此醫之所貴識見也。」按:五苓散去白朮者,以濕熱仍結於中,而術性守中故也。口渴莖痛,故加川連、滑石。汗太多,故加生耆皮固衛陽。合桂、苓、豬、澤四味,通陽消暑去濕,恰如其數。)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九條。

熱深厥深 下體客寒

濕熱證發神昏痙,設兼陰縮兩足冷,實熱虛寒須細審。(發痙神昏,多由熱盛。而陰縮足冷,又似虛寒。故須細審,具如下文。)虛寒便利脈沉微,(既見陰縮足冷,又見泄利脈沉微,雖神昏發痙,亦屬虛寒陽氣欲脫之候。)實熱便秘渴喜飲。(既見昏痙,又便秘不通,煩渴喜飲,雖陰縮足冷,亦屬熱深厥深之候。)諦觀本證無一虛,知由下體客寒進。(既無下利脈沉微。則非虛寒矣。何故足冷陰縮?始知下體受寒,一時營氣不通使然。不但證非虛寒,並非上熱下寒之可擬也。)只用辛溫之品煎湯熏(熏洗兩足),治法仍從濕熱訂。(仍用清泄之法)

原注:此原本第三十條。

胃津劫奪 邪熱內據

濕熱劫津邪內據,舌硬苔黃起芒刺,神昏譫語不知人,囊縮搐搦危極矣。鮮生地 鮮首烏 蘆根 鮮稻根,甘涼潤下無傷胃,脈若有力大便堅,大黃加入方相配。(胃津劫奪,熱邪內據,既已昏痙,又見舌硬囊縮,為厥陰之死候。幸脈不微細,尚見弦緩,故仿承氣之例,以甘涼易苦寒,潤下泄邪,不傷胃氣。若脈有力,大便不解,大黃亦可加入也。)

原注:此原本第三十五條。

熱邪入營 迫血妄行

熱毒入營邪欲泄,上下失血(口鼻及前後二陰皆失血)或汗血。(從汗孔出血,名曰:「血汗」。)大劑犀角地黃湯,(犀角、地黃、丹皮、赤芍。)銀花 連翹 茜草 紫草 加無失。(熱毒入營,營血如沸,而致上下失血,或汗血,勢極危矣。而猶不即壞者,以毒從血出,生機在是,大進涼血解毒,救陰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血止後須進參、耆善後乃得。)

原注:此原本第三十三條。

邪入厥陰 主客交渾

濕熱證經七八日,口不渴而聲不出,飲食不討亦不卻,神昏不語形默默。此邪深入厥陰經,主客交渾難解釋。芳香涼泄俱無效,加減三甲散方合,醋炒鱉甲生天蟲,土炒穿山甲 酒醉地鱉,柴胡 桃仁等味參,破滯通瘀邪自撤。(此邪入厥陰,主客又交渾,氣滯血瘀,邪不得泄,故用吳又可三甲散加減,去龜甲之滋,䗪蟲之猛,牡蠣之澀,加入酒醉地鱉蟲,柴胡、桃仁,直入厥陰,破滯通瘀泄絡,而邪解矣。)

原注:此原本第三十四條。

濕熱中虛 升降悖逆

濕熱數日忽吐瀉,中氣虧損升降乖。扁豆蓮心半夏苡仁,甘草茯苓生穀芽。甚者當參理中法,太陰憊甚用無差。(原文云:「按法治濕熱證,數日後,忽吐下一時並至,非關藥誤,乃中氣虧損,升降悖逆也。」法當和中,故用藥如此。若太陰憊甚,中氣不支,則非理中不可。)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二條。

余邪內留 膽氣不舒

濕熱按法治,諸證悉皆己。惟獨目不瞑,瞑則夢驚悸。此係余邪留,膽氣不舒耳。宜用薑汁炒棗仁,豬膽皮兼酒浸郁李仁,膽以合膽酒引之,郁李去滯下肝系,酸棗安神姜散邪,此方此法稱靈秘。(古人治驚後肝系滯而不下,始終目不瞑者,用郁李之滑以去著。今病後濕熱余邪內留,膽氣不舒,故目不瞑則驚悸夢惕,用豬膽皮以清膽熱,郁李仁以下肝系。酒入於胃,其氣先注於膽,故借酒引郁李入膽也。棗仁安神而制以薑汁,安神而兼散邪也。用藥如此,可謂心敏手靈者矣。)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七條。

余邪蒙閉清陽 胃氣不舒

濕熱已解余邪滯,蒙閉清陽胃不舒。知飢不食脘微悶,投劑輕清宣上奇。藿香 薄荷 佩蘭 荷葉 枇杷葉 鮮稻,六般俱用葉相宜。蘆尖更有冬瓜子,此法時師知不知。(此濕熱已解,余邪蒙閉清陽,胃氣不舒,故脘中微悶,知飢不食,用極輕清芬芳之品,宣揚升降上焦之氣。鮮荷葉升清氣,佩蘭葉除濁氣,枇杷葉降肺氣,鮮稻葉資胃氣,鮮藿香葉、鮮荷葉辛涼散上焦之熱,蘆尖、冬瓜子甘淡泄上焦之濕,不涉一味重濁之藥。粗工當此,斷乎不能矣。)

原注:此原本第九條。

下後正傷 胃氣不輸

濕熱開泄下奪後,惡證雖平元氣傷。神思不清唇齒燥,倦語不食溺數黃。胃氣不輸肺不布,清滋膩藥不可嘗。木瓜 甘草 人參 麥冬 川斛,鮮蓮心 鮮稻葉採鮮芳。生津醒胃和中氣,生穀芽湯煎藥良。(濕熱證開泄下奪之後,惡候雖平,而元氣已傷,故神思不清,倦語不思飲食,溺數黃,唇齒干,胃氣不輸,肺氣不布,難用清滋膩濁之藥,故此生津和胃一法,清補元氣。江南之人體氣薄弱,最宜仿此。)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八條。

熱入厥陰 熱犯少陰

濕熱證已十餘日,腹時痛時圊血肛門熱。熱邪傳入厥陰經,左關弦數是其訣。治法宜仿白頭翁湯,入陰升陽以涼血。(仲景治熱痢下重,用白頭翁湯〈白頭翁、北秦皮、黃連、黃柏。〉涼散厥陰之熱。今雖不下利,而肛門熱痛,腹痛圊血,安得不用此方乎?)假如尺脈數(少陰熱邪可徵)而口乾渴,下利心煩咽痛或,熱邪直犯少陰經,豬膚涼潤方為得。(仲景云:「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王晉三解曰:「腎應彘而肺主膚,腎液下泄,不能上熏於肺,致絡燥而為咽痛,又非甘草所能治矣。當以豬膚潤肺腎之燥,解虛煩之熱。白粉、白蜜緩於中,俾豬膚比類而致津液,從腎上入肺中,循喉嚨,復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而上,中,下燥邪盡解矣。」)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

余邪滯絡

濕熱病後陰液虧,余邪留滯絡中羈。口渴汗出骨節痛不已,元米湯泡於朮奇。隔宿去朮煎飲服,養陰逐濕好思維。(病後濕邪未盡,陰液已傷,故口渴汗出。骨節隱痛不已,乃余邪留滯經絡中也。此時救液則助濕,祛濕則劫陰,宗仲景麻沸湯之意,取氣不取味,走陽不走陰;用糯米湯泡於朮,隔一宿去朮煎飲之,養陰逐濕,兩擅其長,真匪夷所思者。)

原注:此原本第十九條。

熱入血室

濕熱方張經水適來,神昏譫語舌無苔。脈滑數而胸腹痛,熱邪入血室要清開。犀角 連翹 茜草 貫仲 銀花露,紫草 鮮菖蒲重用該。(熱入血室,晝則明瞭,夜則譫語,葉氏《溫熱論》中,較此條言之尤詳。)

原注:此原本第三十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