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婦科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11日 (日) 16:2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h1>張氏婦科</h1> <h1>白蒲嶺張氏女科</h1> <p>唐時開通年間,有一神人借宿於慈邑張氏家,次日將書付張氏之婦。開卷視之,…”)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張氏婦科

白蒲嶺張氏女科

唐時開通年間,有一神人借宿於慈邑張氏家,次日將書付張氏之婦。開卷視之,乃女科也,初以調經,其法和氣血、均寒熱,而世無不育之婦;次以胎前,其法補氣血、清痰火,凡有諸症必先安胎為主;次以胎前產後,其前後不同。此書數百年來隱而不發,今予得之醫論十三篇而無遺症。胎前產後各各辨明,與諸家用藥大有不同,傳與當世醫者,庶免婦女之大難。得此書者,當存好生之心,勿秘可也。

廣嗣論

凡少婦不受孕者無他,多因氣血不調,寒熱不均。有氣盛而血虛者;氣血流通,遍走四肢,使血不得積聚於子宮,子宮枯燥,往來易感陽氣,不能成胎。大宜補血,使血與氣相配,孕斯成矣。大凡氣盛血衰者,其月水多不應期而至,或數月一至,或期年一至。醫者慎不作血隔看。大宜補血,慎勿破血。有血盛而氣衰者:血不能自行,隨氣而動,氣衰不運,多積於子宮,滿則溢也。其月水不月而至,今呼為敗。慎勿用養血之劑,蓋養血之藥又能活血,補之非徒無益,而病反加劇矣。宜重用參朮補氣,使氣能配血,則病可愈而孕可懷也。有熱勝者:其月水必先期而至。如大熱者,其腹大痛;微熱者,其腹微痛。慎勿作寒痛看,雖易入陽氣,豈能懷孕乎?當服寒涼之劑以調之。有寒勝者:必月水後期而至,其腹不礙痛,若精氣不能易入,豈能久存於腹?宜服溫暖之藥以調之。氣血既平,寒熱既和,則無不孕矣!

胎前論

凡孕婦諸症別無他故,因受胎之後,氣血有方,不能滋養其胎而母病至矣。氣血既虛,使胎不安於母腹,須大補氣血,則胎自安。有胎動而母病者,安其胎,母病愈。蓋胎前患病,以安胎辦主。若胎孕一動,病必難治,醫須慎之。

產後論

夫產後之患多起於風寒、飲食之間,其餘則血氣為患。夏月之病多因於風,冬月之病多因於寒,惟飲食之患無定時也。蓋易產之後,其病易治;難產之後,其病難治。難產必深感風寒,兼氣血極虛,雖略進飲食,力不能勝,亦為之患也。產後諸症,多類傷寒,莫作傷寒治之,更莫作雜症治之。此乃女科不傳之訣,醫者切莫狐疑。其治法前後不同,二十日前氣血未定,惡露未盡,當破血為主;二十日外氣血已定,各歸經絡,雖有惡露,驅逐不行。凡有諸症要補氣血,更兼活血,諸書以月外作雜症治之,其言謬矣。

婦人月水

經水或一、二月一至,或期年一至,不甚瘦弱者,此氣盛血衰也。慎勿作血隔治,當補血為主: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芍藥 生地 丹參 玄胡 小茴 牛膝 蘇梗 圓眼肉(各一錢)

婦人如同前病,身體瘦弱,或發寒熱,此氣血兩虛,血枯經閉。宜大補氣血為主:

人參(五分) 茯苓 白朮 歸身 芍藥 圓眼肉(各二錢) 沙參 丹參 生地 木通(各一錢)

婦人敗血不日而至,此非敗血,氣虛故也。宜補氣為主:

人參(五分) 甘草(五分) 白朮 黃耆 茯苓 阿膠(各二錢) 木通(八分)

婦人月水先期而至,小腹作痛,氣血兩熱故也。當理氣清火為主:

延胡索 甘草(各三錢) 黃耆 山楂 撫芎(各二錢) 芍藥 蘇梗 丹皮 木通 香附(各一錢)

婦人月水後期而至,此氣血虛寒故也。

川芎 當歸 艾葉 香附 紅花(各二錢) 桂枝 黑姜(各五分) 玄胡索 木通(各一錢)

種子方

紅花 桃仁 玄胡 香附(各二錢) 小茴 枳殼 牛膝(各一錢) 山楂(三十粒) 莪朮(八分) 官桂(三分)

如月水先期而至、加黃芩二錢;如後期而至,加酒炮姜五分。先期而至,血若紫色,黑色成塊者、血熱故也,加黃芩、黃連、荊芥,必不可少;後期而至,血色淡紅者,痰多血少故也,又兼寒,生地二陳湯加黑姜煎服妙。

胎前諸症

婦人胎氣不固,常要小產:

人參(五分) 加條芩 殼砂 杜仲 川斷 糯米(一撮炒)

孕婦因跌撞、壓觸、腹痛、血下、胎動:

川芎 黃芩 芍藥(各三錢) 當歸 熟地 杜仲(各一錢) 殼砂 川斷(各二錢) 阿膠(一錢)

胎動下血,其腹絞痛,不知兒身死活:

川芎(六錢) 當歸(三錢)

水酒煎,作三次服。胎活即安,胎死即下。

婦人下血不止,胎上衝心,四肢逆冷幾死:

阿膠 杜仲(各三錢) 條芩(三錢) 川芎(三錢) 熟艾 桔梗(各二錢) 陳皮 竹葉(各二錢)

妊婦小腹沉重,痛不可忍,二便閉塞不通,名胎壓膀胱:

升麻 川芎 條芩 杜仲 山藥 川斷(各二錢) 人參(五分) 黃連 茯苓(各一錢) 白朮(土炒二錢)

孕婦胎孕上衝,痛不可忍,此為子懸血虛故也。大宜補血為主:

四物湯加條芩、殼砂、桔梗、陳皮。

胎孕不安,因氣血不足。血虛則隨氣上升,大宜補血為主;氣虛隨血下墜,大宜補氣為主,次宜安胎。若云「諸症不宜補」者,此醫家大誤事也。

孕婦厭食嘔吐,此因氣虛不得流通,便化為痰涎,多聚於胃,故有此症。宜補氣祛痰為主。

白朮 川貝(各三錢) 茯苓 前胡(各二錢) 旋覆花 香附 殼砂 陳皮(各一錢)

妊婦漏胎下血,竟如月水,若待血干,非但損子,亦損其母:

熟地 白朮 薑炭 茯苓(各二錢) 條芩(二錢) 歸身 殼砂 阿膠(各一錢)

妊婦腹中煩悶者,氣血兩虛故也。心肺兩經火動,名為子煩:

條芩 麥冬 白朮 茯苓 芍藥(各二錢) 知母 防風 前胡(各一錢)

孕婦尿澀,小便小道熱痛者,名子淋:

冬葵子 木通 粉草(各一錢) 條芩 芍藥 赤茯苓(各二錢)

孕婦腹中胎鳴,因懸高而胎失氣管,故有此症,名子鳴:

川芎(三錢) 川連(二錢)

妊婦小便頻鳴,名為轉胞,氣虛血熱也:

人參 茯苓 條芩(各二錢) 歸身 川芎 芍藥 粉草(各一錢)

妊婦遍身浮腫,脾胃氣虛:

茯苓 澤瀉 白朮(各二錢) 木通 豬苓 厚朴(各一錢)

妊婦二、三月期,心腹腰痛難忍,氣熱腎虛故也:

六味加條芩三錢,當歸、阿膠、甘草各一錢。

妊婦遍身疼痛,氣血兩虛,痰涎作痛:

人參加柴胡、前胡、川貝、生薑。

妊婦寒熱不快者,亦氣血兩虛故也:

逍遙散加條芩、殼砂、生薑。

妊婦傷寒,恐熱極損胎,必先安胎,後隨症治之。先用條芩、殼砂,後用本症之藥,切忌薑、桂、麻黃辛熱之物。

妊婦痢疾,必先用條芩、殼砂以安胎,次隨症治之。須忌檳榔、枳殼,恐其下胎,則病難治,須用仔細。

妊婦泄瀉虛寒,因久痢之後故有此症:

五苓散加良薑。

凡妊婦服藥,雖有諸症,條芩、殼砂必不可少。

黃芩安胎,清三焦之火,能降血下行;殼砂安胎,乃血中之要藥,又能止痛行氣;阿膠安胎,乃止血養血之藥,治血虛胎動。

妊婦小產與小產不同。小產損傷胎氣,不比大產瓜熟蒂圓,出於自然。以補中益氣為主。小產之後,雖有諸症,必因氣血虛寒而起。宜補氣血,以十全大補湯為主,或人參湯加阿膠、艾葉好。

冬葵子(五錢) 枳殼 木通 蟬蛻(各二錢) 車前子(五錢) 歸尾(三錢)

難產方

蟬蛻 蛇蛻 龜甲(各三錢)

新瓦焙乾為末,好酒下之,立下。

子死腹中,用牯牛糞炒為末,入醋半盞調,以青布包好,於臍上熨之立下。

妊婦血暈,不論大小產,皆有此症。大補氣血為主。然大產、小產不同,小產多因氣血兩虛而致,其大產因敗血流入肝經,致眼目黑暗,頭目旋暈。宜破血為主。當先以烈火一盆,置病人口鼻之下,將好醋一鍾傾入火內,使氣入其口鼻之中,其神乃定,而神自醒也。後隨症治之。有下血過多而暈者,以人參湯;有用心使力多而暈者,以防風通聖散加四物治之。

產後諸症

產後血暈,敗血沖肝也。

山楂(三錢) 紅花(二錢) 桃仁 官桂 香附 良薑 莪朮(各一錢)

產後頭痛、發熱、口乾、飽悶、出汗者,由飲食過多也。以消食祛風為主,數日內治:

山楂(三錢) 莪朮 天麻 桔梗 陳皮 麥芽 紅花(各一錢) 黑乾薑(八分)

產後作寒作熱,血入心肺則熱,血入脾胃則寒,寒熱相生故也。認為瘧治者,非也。

三稜 莪朮 紅花 桃仁(各二錢) 官桂 黑乾薑(各一錢) 山楂(三錢)

產後四肢浮腫,因敗血走注五臟,傳流四肢,不能運化,或因飲食傷脾故也。以水腫治之,非也。宜五苓散加三稜、莪朮二錢、山楂三錢;月內加桃仁、紅花、黑姜,不必多用。

產後癲狂,如見鬼神,狂言無度,敗血,熱血衝心,如有所觸,勿作風邪。

山楂 官桂(各三錢) 木香 香附 黑姜(各一錢) 紅花 桃仁(各二錢)

產後泄瀉不止者,多因誤食生冷堅硬之物,與惡血相搏,流注大腸,不能克化也。

三稜 莪朮 紅花 桃仁 黑乾薑 山楂 加五苓散

夫產後泄瀉,多有不同。或因難產之後,氣血兩虛而泄瀉者,瀉久則寒;或因寒氣所侵而瀉者,久則必虛。其治法相同。

五苓散加三稜、莪朮、山楂。

或因瘀血流入大腸而泄瀉者。

黑姜 官桂 山楂 紅花 桃仁

上二症,泄久與虛寒症同治,醫須仔細,一有誤,十不能救一也。產後泄瀉,水穀不化,糞門不閉,此虛寒極也。不論久近,治法一同。

人參(五分) 白朮 茯苓 肉桂 黑姜(各二錢) 豬苓 澤瀉(各一錢)

產後泄瀉,腹中作痛,大便急澀者,亦瘀血入大腸也。若久遠,以虛寒治之。

黑姜 官桂 紅花(各二錢) 三稜 莪朮(各一錢) 桃仁

產後百節疼痛,由產後骨節開張,因冒風寒,敗血不行,流入經絡,停聚不散也。

紅花 桃仁(各二錢) 歸尾 黑乾薑 官桂 烏藥 秦艽(各一錢)

產後小便尿血,色如雞肝者,因產後調理失宜,惱怒傷肝心二經,流入小腸也。若流入大腸,必大腸阻難也。

紅花 桃仁 丹皮(各二錢) 木香 桔梗 木通 香附(各一錢)

產後胸脹氣滯,嘔逆不定,因飲食過多,聚於胃中,與痰結聚成塊。上喘氣急,四肢寒熱,口乾心悶,睡臥多驚,日近者用:

山楂(三錢) 烏藥(二錢) 砂仁 麥芽 川貝母 陳皮 香附 黑乾薑(各一錢)

日遠者用:

三稜 莪朮 前胡 檳榔 柴胡(各一錢) 砂仁(二錢)

產後喉中如蟬鳴,因惱怒所致,敗血衝心,轉入肺經,敗血與氣結聚成塊,入於喉中。若患此症,十難救一。

肉桂 紅花 桃仁 良薑(各二錢) 木通 烏藥 陳皮(各一錢)

產後泄瀉,胸膈飽悶,泄瀉不常,此食積也。

三稜 莪朮(一錢) 山楂 殼砂 黑乾薑 官桂(各二錢)

若久遠,以虛寒治之。有糞渣可治,如屋漏黑水,必死無疑。

產後最忌泄瀉,務必謹慎。

產後面黃舌乾,鼻中出血,遍身斑點者,敗血入於五臟六腑,轉入肌膚,熱結不行也,十無一生。

紅花 桃仁 官桂 丹皮(各二錢) 莪朮 木通 羌活 防風 荊芥(各一錢)

產後發熱、頭痛、手足不能伸縮者,由產時失於謹慎,多冒風邪也。切不可作中風邪,以發表劑抬之。

天麻 秦艽 川貝 防風 乾薑 官桂 蘇梗

產後頭痛發熱,腹中刺痛難忍,因寒氣所侵,敗血不行,結聚成塊故也。不論遠近同治。

山楂(三錢) 乾薑 肉桂 烏藥 吳萸 香附 玄胡 紅花 桃仁(各二錢) 蘇梗(一錢)

產後不言狂走。

石菖蒲 麥冬 防風 天麻 川芎 川貝 辰砂 香附

產後月外,發熱發寒,飲食不進,腹中作痛,因氣血兩虛也。

當歸 芍藥 川芎 人參 白朮 茯苓 香附

產後月外,喘促痰逆,虛黃,因飲食傷胃,痰固其積也。

三稜 莪朮 厚朴 官桂 黑乾薑 川貝 陳皮 桔梗 香附

產後月外,寒熱不均,因氣血兩虛故也。

甘草 芍藥 柴胡 白朮 當歸 茯苓 陳皮 川芎 香附

產後月外,虛汗不止,因氣血虛而遇風邪也。

白朮 茯苓(二錢) 黃耆 香附 麥冬 防風(一錢) 官桂(五分)

產後月外,聲音不出,嘔吐不止,飲食不納。

陳皮 白朮 茯苓 香附 乾薑 前胡 黃耆

產後諸症,多因冒風寒,為敗血作禍。其乾薑、紅花、桃仁,烏藥、肉桂、山楂、香附必不可少。治產之症,妙在乾薑。若大熱重用,若微熱則輕用,輕則一錢,重則三錢。須要酒炒得黑,不黑不可用,恐反生火。

產後月外,氣血已定,已歸經絡,雖有諸症,宜大補氣血。又宜活血,而諸書以芍藥為產後最忌,殊不知月外諸症,非芍藥不能收功。誠恐不信談論,特備其要,以俟違者鑑之。

產後月內,口眼歪斜,角弓反張,不能伸縮,此係產時冒風邪所致。而發熱頭疼者,宜用此方:

天麻 貝母 秦艽 歸身 官桂 蘇梗 乾薑

月外犯之,亦不可作中風治。皆因氣血兩虛甚,宜補氣血,隨即祛痰為要。產後發熱惡寒,月內當逐惡露為要,月外各歸經絡,氣血兩分既定而犯此症,是氣血虛極。其左手脈不足,補血倍於補氣;右手脈不足,補氣倍於補血,切不可發表。倘因飲食不節而犯此症,月內以逐惡露之藥,加山楂、麥芽、砂仁、貝母、陳皮;月外以調氣補血為主,加山楂、麥芽消食行痰之藥為要。最忌發表藥。

產後口眼喎斜,手足頑麻,半身不遂,皆因不謹慎,或誤下生水,或冒風邪所致。應在半年數月外發之,切不可作風邪鬼箭等症,誤用針刺,並不可發表,如有一失,不可救矣。宜服此方:

紅花 花粉(二錢) 防風 荊芥 獨活 當歸 秦艽 羌活 牛膝 白朮 沙參 茯苓 川芎(各二錢) 木香(八分)

加燈草、老酒煎服。先服四帖,如不愈,加桑寄生二錢,肉桂八分。服二帖即痊,可加天麻二錢妙。

安胎逐月主方補

一月名胎胚,足厥陰肝管胎,此經少氣多血。

二月足少陽膽管胎,若始膏,此經氣多血少。

三月名始胎,手少陰心管胎,此經少血多氣。

歸身 茯神 黃芩(時寒少用) 殼砂(時寒多用) 杜仲 棗仁 白朮 肉桂

形體成,四個月,命門相火管胎(手少陽三焦),去棗仁、茯神,加熟地三錢。始受水精以行血脈,此經氣多血少。

能動,五個月,太陰脾經管胎,去肉桂,加白朮二錢。始受火精以成其氣,此經少血多氣。

筋骨立,六個月,陽明胃經管胎,加人參五分。如肺虛,加數倍可也,始受金精以成其筋,此經氣盛血少。

毛髮生,七個月,太陰肺經管胎,減砂仁至三分,加黃芩至二錢。始受木精,以成其骨,此經少血多氣。

臟腑具,八個月,陽明大腸管胎,加人參錢半。始受土精以成膚,此經氣盛血多。

穀氣入胃,九個月,少陰腎經管胎,原方不用,用寬胎散,始受石精以成毛髮,此經少血多氣。

歸身 益母草 川芎 枳殼 杜仲

諸神備,十個月,太陽膀胱管胎,同前九個月方。臨盆用催生散。臟腑、關節、人神具備,此經少氣多血。

當歸 枳殼 香附 益母草 川芎 陳皮 紅花 白芷

奇方。產後一二日間,痢疾並心痛。

赤芍 山楂 歸尾 牛膝 陳皮 肉桂 劉寄奴 薑炭 川芎 香附 桃仁(去衣,各一錢)

日一劑,如有乳毒加白芷。

產後五六日,發熱,不思飲食,有似傷寒等症。

赤芍 桃仁 歸尾 陳皮 甘草 山楂肉 枳殼 香附 玄胡 乾薑 肉桂 加白芷

末藥方:

劉奇奴 山楂 香附 棉花子 烏豆

俱炒為末(香附易玄胡,加荊芥尤妙),砂仁湯送二錢。

四物湯加減法(古方):

四物芎歸芍地黃,女科諸病是良方。

調理養血醫虛損,胎產無如用此湯。

參朮苓甘名八物,氣虛血弱功最捷。

十全加了桂黃耆,大補真元與精血。

若對參蘇號補心,心虛血少夢中驚。

產後感寒能服此,不須加減效如神。

下午發熱本陰虛,方加知柏可痊除。

骨蒸勞熱紫耆鱉,知柏能兼地骨皮。

婦人經水適然來,似瘧湯中加小柴。

妊娠月水時時下,膠艾加之止漏胎。

經水過期陰血少,本方加桔與參耆。

腹內積氣當為痛,香附莪稜服自行。

月經紫色及先期,方入芩連並牡皮。

小腹瘀經兜澀痛,桃紅烏附莫教遲。

瘦婦血枯經澀閉,本方增入桃仁治。

肥人色淡屬於痰,配合二陳成一劑。

經血行來太去多,芩連柴柏可同科。

更加荊芥與羌活,升提其氣要安和。

方加芩術善安胎,胎痛砂蘇郁便用。

腹大異常成水病,心胸氣逆如鼓硬,

鯉魚湯煎苓朮芩,減地芎加姜桔應。

胎氣不安胸隔脹,枳桔加之即宣暢。

孕婦心煩號子煩,芩麥茯苓為依傍。

芎歸二味佛手名,坐草忙煎可保生。

若是難產生不下,草霜白芷一同行。

焦姜能治產後熱,甘草大芎補陰血。

汗多方內減川芎,急服參耆防氣脫。

產後血迷成血暈,惡露去多精神困,

澤蘭芎歸荊參草,散號清魂能定暈。

黑神減芎入桂姜,炙甘黑豆炒蒲黃。

淨露下胸除腹滿,酒便調服效非常,

產後惡露如何少,若無別症精神好。

驀然寒熱腹中疼,還是黑神真個妙。

產後驚風血不來,肚疼發熱脹難捱,

柴胡佛手靈脂澤,羌活紅花仔細排。

產後須當四物湯,但凡初產配焦姜。

產初用芍傷生氣,膩膈尤嫌熟地黃。

腸滑地歸當應忌,汗多須把川芎去。

血虛腹痛赤芍良,加減四物先賢秘。

十全濟陰丸 歸身(酒洗) 熟地 香附(酒煮四兩) 山藥 白朮(二兩五錢) 杞子 人參(二兩) 蘄艾葉(二兩去筋梗,同香附,酒醋煮一時,搗,焙) 川芎 白芍 丹皮紫石英(火煅碎各一兩五錢) 澤蘭(一兩) 紫河車(一具用銀針刺,去紫筋,酒洗淨白)

上藥切片,同河車入沙鍋內,用陳老酒三碗、陳米醋一碗、清白童便一碗、米泔水數碗,和勻,浮藥寸許,密蓋不透,桑木火慢煮,以河車融化汁干為度,取出同搗極爛,捏作餅,日曬夜露三晝夜,宜在月滿之時以受日精月華。仍焙乾,為末,搗爛,蜜丸如梧子,每服五十丸,空腹淡鹽湯下,隨用早飯,使藥下行,忌食生蘿蔔。

凡月經過期,或少或不行,皆血寒血少也。尺脈必微弱,加桂心五錢(夏三錢),黃耆一兩(炙)。先期,血熱也。脈來必數,加條芩二兩(酒炒)、生地一兩五錢(酒炒)。腹痛加芍藥一兩(酒炒)。將行而先作痛者,血實而氣滯也;成塊者,氣凝也。脈來弦數滑大,加延胡一兩(酒炒),陳皮八分,木香、柴胡梢五錢。行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尺脈必虛澀而兼緊,加黑姜三錢,白茯苓一兩,桂心五錢(夏三錢)。三五日後,腹中綿綿作痛者,或淋瀝不止,血因氣滯未盡也。尺脈見沉澀,或沉弦,加木香五錢,柴胡六錢。紫色或黑色,血熱之甚也。尺脈見洪數,加條芩、黃柏各一兩,炒生地一兩五錢(灑浸)。過期色淡,肥人則有濕痰,加茯苓、蒼朮(米泔、淡鹽水炒)、陳皮各一兩,白朮五錢,減熟地一兩,瘦人則血虛少而水混之,加桂心五錢。或來或斷,或發寒熱者,加柴胡八錢,白茯苓一兩。凡經不調、多白帶者,肥人主胃中濕痰流注,加製蒼朮、白茯苓一兩五錢,減熟地一兩;凡瘦人氣多血少,脾虛,加木香五錢,牡蠣(煅)、赤石脂(煅)、白茯苓各一兩。凡多崩漏者,減香附、艾葉各一兩,加荊芥穗(炒)一兩,黃芩一兩五錢。

血崩者,或多,加阿膠一兩,黑姜五錢,黃耆一兩(炙)。

元氣虛弱、經水閉者,加牛膝二兩。屬寒加桂心五錢,屬熱加黃芩一兩(酒炒)。

凡婢妾多忌於嫡者,必多抑鬱,以致經水不調者,加法制香附二兩,或血弱心虛,交感時驚恐不寧,則精氣不聚,加琥珀(另研)、棗仁(隔砂略炒)、茯神各一兩,辰砂(飛)、紫石英各五錢。此方十年不育者,皆主之。

調經方臨期服三帖:烏附芍芎歸,桃仁索桂茴。

當歸(三錢) 撫芎 紅花(酒炒) 小茴 香附(酒洗,炒) 赤芍(各一錢) 烏藥(一錢) 延胡(二錢醋炒) 桃仁(去皮尖四錢) 赤桂(五分酒炒) 姜(三片) 燈心(十根)

經前服。

經期後方:四物杜續苓斛砂姜

當歸(一錢) 熟地(一錢) 芍藥(二錢酒炒) 杜仲(二錢) 茯苓(一錢) 石斛(一錢) 川芎(一錢) 川斷(一錢五分) 砂仁(五分) 煨姜(一大片) 棗(三枚)

半飢飽服。

丸藥方:地歸杜續苓斛故菟車蓉

熟地 當歸 杜仲 川斷 故紙 菟絲(各四兩) 肉蓯蓉(二兩) 茯苓(二兩) 石斛(三兩) 河車(一具)

產後總論

凡經胎諸症,皆起於氣血衰、脾胃虛。而產後之氣血至脾胃虛衰尤甚,是以丹溪論產當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症,以末治之。夫產後憂驚勞倦,血氣暴虛,諸症乘虛易入。如有氣母,專耗散;如有食母,專消導。熱不可用芩、連;寒不可用桂、附。寒則血氣停滯,熱則新血流崩。至如中外感,見三陽表症,多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則重竭其陽;見三陰里症,多似可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則重竭其陰耳。識脅痛如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乃元弱似邪之症,毋同胃實。厥有陽氣之衰,難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痊。由陰血之虧,毋論剛柔,非滋榮不能舒筋而活絡。又如乍寒乍熱,發作有時,症似瘧也,若以瘧治,遷延難愈。神不守舍,言論無序,病似邪也,若以邪論,危可立待。去血多而大便燥結,蓯蓉加於生化,非潤腸順氣之能通。患汗多而小便短澀,六君倍用參、耆,必生津助液之可利,加參於生化,頻服,救產後之危,長生活命,屢用蘇。絕谷之人,㿗疝、脫肛,多是元虛下陷,須用補中益氣。口噤拳攣,如因血燥類風,還仗生化加參。產戶入風而痛甚,宜服羌活養榮。玉門傷冷而不閉,須選蛇、菟、萸、硫。怔仲驚悸,生化湯堪加定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用歸脾。因氣而滿悶虛損,生化加木香為佐。因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加曲、麥為良。氣短者,人參、生化、杏核。氣短而汗出者,再加浮麥、麻根。若內虛弱而外感深,人參寧肺堪用。咳嗽者,生化、杏、桔、知母。痰嗽而汗出者,還增半、棗、參、耆。若干咳嗽而大熱甚,加減四物尤宜。泄瀉而塊痛已無。酌用參、耆、肉果、訶子。痢疾而後重,如甚急,煎木香、白茯苓、陳皮。乳癰腫痛,制立兩方。未膿,栝蔞、乳、沒;已膿,大補金花。嘔吐絕谷分為兩症,氣滯,加減六和;血滯,安胃行血。須知蘇木、稜、莪大能破血,青皮、枳實最消脹滿。要識耗氣破血之劑損傷榮衛,止可施子少壯,豈宜用於胎產。大抵新產之後,須問惡露何如?塊痛未除,不可遽加耆、術。腹中痛止,補中益氣無疑。至如陽亡脫汗,氣虛喘促,須服加參生化,是從權也。又如陽亡大熱,血崩厥暈,速煎生化原方,乃急救也。治法當遵丹溪而固本,服法宜效太僕而加頻。

生化湯論

一產後氣血暴虛,理宜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須兼行滯,能化又能生,攻塊無損元氣,行中又兼補,始得萬全。以四物湯理產,誤人多矣。地黃性寒滯血,白芍酸寒無補故也。

一產後有塊痛,名兒枕。世多專先耗散,後議補,又立消補混方。殊不知舊血須消化,新血當生養。若專攻舊,生亦不寧,世以濟坤丹(又名回生丹)治產,用以攻血塊,下胞落胎。雖見速效,其元氣未免虧損,平安產婦莫視良劑,不得已用一丸可矣,不必多服。

一生化湯因藥性功用而名也。夫產後血塊當消,新血宜生,若專消則新血不寧,如專生則舊血交滯。考諸藥性,惟芎、歸、桃仁善破舊血,驟生新血,佐以炮姜,甘草,引入肝肺,生血利氣,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產後妙方也。

生化湯 當歸(八錢) 川芎(三錢) 桃仁(去皮尖,十五粒) 黑姜 炙甘草(各五分,一本有陳皮)

煎好,入酒七匙。帶熱服,要在一二時內未進飲食前連進三服,服多而頻則瘀速化,而驟生新血,自免暈症。若胎前稟弱,及產後勞倦,又當再服兩帖,以防危倦。且產婦服一帖,精神漸增,自不厭服藥之多。若照常間服一帖,只能扶危;若虛人見危症又熱症,墜胎或勞甚,身潮頭痛,服至四五帖必安矣。如血痛又當再服。

凡將產時,預製二三帖,至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見下地即服。不問正產、半產,雖少壯產婦平安無恙,宜服兩帖,以消塊生養新血。

新產及三日內服生化湯,兩三日痛塊未除再服。七日內血塊未除,不可加參、耆、術,致痛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