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陰證略例

作者
王好古
朝代
年份
公元1236年

人生天地間,而陰陽命之氣,其受病亦不外乎此。醫家言視證察脈,則必本諸陰與陽,自軒岐以來,諸書可考也。至漢長沙張仲景著《傷寒》一書,其言備矣。其法皆出伊尹《湯液》,如《易》之於數,《春秋》之於法,蓋萬世不可易者。其論氣脈形聲,以測人之臟腑經絡之微,亦不過曰:如是為陽,如是為陰,如是為寒,如是為熱,如是為有餘,如是為不足,以決人之死生之變於朕兆之前,使夫學者可以按而知之,苟能詳辨而勿失,則思過半矣!然混茫乎疑似之中,轇轕葛乎毫釐之間,自非精思入神冥合造化,則不能也。是以古者之言醫也,皆聰明有道之士,如孫思邈、陶隱居、葛稚川之徒,何如人也。迨夫叔世末流,多出於粗工庸人間,裒衣峨冠,挾方寸之囊,自命為醫工,然試讀其書,音讀(音豆)且不知,況能索理於精微之地哉!如趙括之用兵,徒能誦其父之書,旋取覆敗之禍。如又不能誦其書,則其為敗,宜如何哉!夫陰陽二證也,寒與溫之味,從而用之,亦二也。其主治嗜好,又有大不同者,甚者各主一偏,互相詆訾。殊不知桂枝、承氣之一倒置,則斃之患立見。異時承平貴人,挾朔方鞍馬勁悍之氣,加以膏粱肥濃之養,故糝以剛劑,往往而中。或者遂狃於此,以為人之為病皆然,熱黜陰候不論,豈理也哉!且四方風土既殊,而人之稟受亦異,而一律按之,其可乎?蓋亦求其至當而已矣。嗚呼!中古以降,老壽少而天閼多,豈真不幸與!蓋醫者心術之偏,其蔽必至於殺人,儒者心術之偏,其蔽必至於誤天下,如宋之王安石是也。偏之為害之烈如此。夫竊嘗謂受天地中和之性,得聖人公恕之學,不以利慾一毫入於其心,而後可以為儒為醫矣,天地萬物一理也,聖人之道一中而已《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而況醫乎!海藏先生王君進之,家世趙人,早以通經舉進士,晚獨喜言醫,始從東垣李明之,盡傳其所學,後乃精研極思軒岐以來諸家書,馳騁上下數千載間,如指諸掌。予在大梁時,聞其名諸公間籍甚,獨以未識為恨,今年秋來晉州,始得候先生於館舍,觀其氣和而凝,志一而定,有道者也。與之遊,甚間暇,日出一編書授予,且謂予曰:傷寒人之大疾也,其候最急,而陰證毒為尤慘,陽則易辨而易治,陰則難辨而難治。若夫陽證,熱深而厥,不為難辨。陰候寒盛,外熱反多,非若四逆,脈沉細欲絕易辨也。至於脈鼓擊有力,加陽脈數倍,內伏太陰,發煩躁欲坐井中,此世之所未喻也。予恐其誤,積思十餘年,蓋考自岐伯,迄今潔古老人攝其精要,附以己說,釐為三十餘條,有證有藥,有論有辨,名之曰《陰證略例》,將鋟以傳,以詔後學,且與天下衛生之君子共之,子盍為我題其端?予退而伏讀之,善之曰:異乎哉!未有是書也。其於救物利生之念深矣!至其論陽證見陰脈者死,謂有外傷內陰,若與陽藥猶可生。若及陰陽易分寒熱,陰陽易隨仲景三經用藥,皆出古人言意之表,學者又不深思而熟味之。噫!世之著書立言者多矣,其甚高難行,泛言無實者亦有之。然則是書之出,其知者必以為精思妙用所,傳證以古今,不可誣也;其不知者則茫然無考,詆以為悠悠談甚高難行也。予以為獲一人賢者之知,不猶愈千百愚人之不知者,則是書可以傳信行世無疑矣!故內翰王君從之,嘗題曰「世所未聞」,真知言哉!比先生過上黨,主吾故人文之,療數陰疾尤奇中,皆書中所可概見者。文之始亦駭,不敢用,反己試,歡曰:誤人多矣!昔太倉公所上治驗,太史氏列之傳末,近代錢仲陽嘗所治病,閻孝忠記於論證後。今從先生得所書主治次第,謹編如下方,亦足以證愚者之不知者。文之姓宋氏,諱廷圭,長平人,世亦號善醫云。

歲癸卯冬十一月中浣日王官麻革信之謹題

祭神應王文

竊以濟世須醫,去疾先藥,論江方海,眩目駭心。人皆於此泥小技作當塗,視大經為何物,及其臨診,莫知所措。況夫病者虛實互見,寒熱交分,氣運加臨,脈候不應,苟或圭黍之差,已有云淵之失。故有者甚而無者生,輕者危而重者斃,夭橫盈郊,冤枉舉世。每憐孑孑之幽魂,誰聽嗷嗷之夜泣,痛矣如斯,心乎不已,耽嗜數年,裒成此集。總前聖之嘉言,為後學之法則,雖治傷寒,獨專陰例,列古於前,評今於後,區別餘三十條,收拾過二萬字,不必泛天風、徹海波,盡在乎耳目矣!優而柔之,使自得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深有望於好生之君子,於戲欲廣當世,敬以先神,伏冀鑑輝,庶幾綿歷。王好古惶恐頓首謹言。

聖賢所言陰證,如岐伯、阿衡、仲景 、叔和,故已備矣;《活人》、許學士、韓祗和、成無己,又甚詳矣。後人尚有采擇未精,覽讀有闕,子所以從而次第之。然今之病者,得之有內外之異,或不與經符,合之有色脈之殊,或不與方契,形候相若,似是而非,眾所共疑,莫之能辨,取其如此者,又從而比類之。非簾視壁聽,彷彿未真也,陰陽寒熱,如辨黑白矣。使醫者不動聲色,蠲去疾疴,免橫夭以無辜,皆康寧而得壽。予所願也。每慮淺識,或有所遺,敬俟來賢,幸為改正。

壬辰歲夏四月初十日海藏老人古趙王好古序

岐伯陰陽脈例

《內經》云: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啟玄子云:陽脈法也。少陽,膽脈也;太陽,膀胱脈也;陽明,胃脈也。《靈樞經》曰:一盛而躁,在手少陽;二盛而躁,在手太陽;三盛而躁,在手陽明。手少陽,三焦脈;手太陽,小腸脈;手陽明,大腸脈。一盛者,謂人迎之脈,大於寸口一倍也。余盛同法,四倍以上,陽盛之極,故格拒而食不得入也。《正理論》曰:格則吐逆。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啟玄子云:陰脈法也。厥陰,肝脈也;少陰,腎脈也;太陰,脾脈也。《靈樞經》曰:一盛而躁,在手厥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手厥陰,心包脈也;手少陰,心脈也;手太陰,肺脈也。盛法同陽。四倍以上,陰盛之極,故關閉而溲不得通也。《正理論》曰:關則不得溺。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樞》曰: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故曰關格,非止吐逆、不得溺而已也。

海藏云:岐伯陰陽二脈,王注為足經,卻舉《靈樞》手經,何也?答曰:正經既言五臟之本,又言脾胃、大小二腸、膀胱、三焦為倉廩之本,營之所居,(經云,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云倉廩。)乃知手足經俱有,故言足經,而次舉《靈樞》手經也。若躁為手經,不躁為足經。此王注雖舉格陽為吐逆,關陰為不得溺,皆引正理為證以比之。大抵格陽關陰,亦豈止吐逆不得溺而已哉!至於上而不欲食,下而不得便,亦關格之病也,故易老有內傷之陰證,大意亦出於此。云岐子別有關格一轉。

上此一條,舉古人言外之意。

潔古老人內傷三陰例

論曰:人之生也,由五穀之精氣所化,五味之備,故能生形。經曰:味歸形。若傷於味,亦能損形。今飲食反過其節,腸胃不能勝,氣不及化,故傷為脾。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或失四時之調養,故能為人之病也。經曰:氣口曰坤,口乃脾之候,故脾胃傷。氣口緊盛而傷者,有多少,有輕重焉。如氣口一盛,脈得六至,則傷於厥陰,乃得之輕也,檳榔丸主之;氣口二盛,脈得七至,則傷於少陰,乃傷之重也,煮黃丸主之;氣口三盛,脈得八九至,則傷於太陰,乃傷之尤重也,故填塞悶亂,心胸大痛,兀兀欲吐,得吐則已,俗呼為食迷風是也。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則死。宜吐之,以瓜蒂散。如不能,則無治也。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如傷之太甚,仲景三物備急丸下之。

海藏云:潔古所論內傷三經,蓋出於《內經》,《靈樞》岐伯脈法。

檳榔丸

治飲食過多,心腹膨悶。

檳榔(一分) 木香(一分) 枳實(半兩,炒) 牽牛頭(末,半兩) 陳皮(去白,秤半兩)

上為極細末,醋糊丸,桐子大,米飲生薑湯下二十丸。

煮黃丸

治前症,甚則兩脅虛脹。

雄黃(一兩,研) 巴豆(半兩,去皮心膜,研如泥,入雄黃再研勻)

上二味,入白麵二兩,同和研勻,滴水丸桐子大,滾漿內十二丸煮熟,漉入冷漿令沉,每一時辰,浸冷漿下一丸,凡盡十二時也。不必盡劑,以利為度,否則再服。又治脅下痃癖痛,如神。

瓜蒂散

治大實大滿,氣上衝,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填塞悶亂者,當吐之。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分)

上為極細末,溫水少許,調一錢匕,以吐為度。如傷之太重,備急丸下之,此急劑也。經云:其下者引而竭之。此之謂也。

備急丸

乾薑(一兩,) 生大黃(一兩,) 生巴豆(半兩,去心膜,研泥,灘新瓦去油,取霜)

上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溫水下三二丸,無時,以利為度,以意消息漸加。

金露丸

治時疾內傷,心下痞氣不降,米不化。

大黃(一兩) 枳實(半兩,炒) 桔梗(二兩) 牽牛頭(末,一分)

上細末,姜糊丸,蒸餅亦得,桐子大。溫水下二三十丸,常服減半。內傷戊火已衰,不能制物,寒藥太多,固非所宜,故以溫劑主之。

枳朮丸

本仲景湯也,易老改丸。治老幼虛弱,食不消,臟腑軟。

枳實(三分,麩炒黃色) 白朮(一兩)

上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或姜浸蒸餅丸亦得,桐子大。米飲下三二十丸,食後。小兒丸小。

海藏云:潔古既有三陰可下之法也,必有三陰可補之法,予欲舉此內傷三陰可補之劑。未見仲景藥時,人皆不言三陰,即舉仲景藥分而三之,人皆得知有三陰也。古人曷嘗不盡,今人但未讀,而未之知,而不能言耳!

海藏老人內傷三陰例

若飲冷內傷,雖先損胃,未知色脈各在何經。若面青黑,脈浮沉不一,弦而弱者,傷在厥陰也。若面紅赤,脈浮沉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也;若面黃潔,脈浮沉不一,緩而遲者,傷在太陰也。

若面青或黑或青黑,俱見脈浮沉不一,弦而弱,傷在厥陰肝之經也。

當歸四逆湯

當歸 桂 芍藥 細辛(各一兩) 通草 甘草(各六錢三字)

上銼麻豆大,每秤三錢,水一盞半,棗一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若其人病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湯內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一兩) 桂(一兩) 芍藥(一兩) 細辛(一兩) 大棗(八個) 甘草 通草(各六錢三字) 吳茱萸(七合,湯漫洗) 生薑(二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秤三錢,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仲景法:一劑分五服,清酒煎。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兩半,湯洗三次) 人參(三分) 生薑(一兩半) 大棗(三個)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盞半,煮取七分,去滓,分二服。若急者,陰毒甘草湯、白朮散、附子散、正陽散、肉桂散、回陽丹、返陰丹。至於陰盛格陽,霹靂散、火焰散。隨經部分選用之。

傷在少陰

若面紅或赤,或紅赤俱見,脈浮沉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腎之經也,通脈四逆湯(又方:甘草炙六錢二字半)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兩,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一兩,炮)

面赤者,加連須蔥白九寸。腹中痛者,去蔥白,加白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秤三錢,水一盞半,煮至七分,去滓,溫服。未瘥,若急,更作一劑。其脈續續有力者愈,無力者不愈。

四逆湯,上三味是也。

傷在太陽

若面黃或潔,或黃潔俱見,脈浮沉不一,緩而遲者,傷在太陰,脾之經也。

理中丸

人參(一兩,腹痛者倍之) 甘草(炙) 白朮 乾薑(各一兩)

上細末,煉蜜和丸雞子黃大。以湯數合,和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夜二。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煎熱粥飲投之,微溫覆,勿揭衣。丸不及湯。

海藏云:大便結者宜丸,大便軟者宜湯。仲景云: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不可下,下之則清穀腹滿。

以上三經脈皆雲浮沉不一者,以其皆似孤亡之體也。

又云:日三夜二,讀之極無味,然仔細思之,利害非輕。恐人不識,故有陰陽寒熱各從類生一條。

陰陽寒熱各從類生服藥同象

假令附子與大黃合而服之,晝服則陽藥,成功多於陰藥,夜服則陰藥成功於陽藥,足從其類也。況人之疾,獨不然乎!若病陽症,晝則增劇,夜則少寧;若病陰症,晝則少寧,夜則增劇。是人之陰陽寒熱,從天地之行陰行陽也,寒熱之化,以此隨之。故前人治陰證用陽藥,續於夜半之後者,所以卻類化之陰,而接身與子所生之陽也。《通玄類證》云:小建中湯後亦舉日三夜二,及尺脈不至者加黃耆。

予嘗云:大便軟者宜湯,大便結者宜丸,以丸蜜潤也。仲景治霍亂吐下,脾濕大勝,而用丸何也?

答曰:以濕言之,豈有潤之之理,此正濕已太過,津液極亡,所以轉筋也。筋得血而養,故能屈伸。利下既多亡陰,失血反成枯燥,燥則所以不能屈伸也。故濕劑以潤之,只用丸也,與婦人血崩過極不止而用四物湯潤劑同意。十劑之法,要當謹察。

理中湯

人參(一兩) 乾薑(炮) 甘草(炙) 白朮(各二兩)

腹痛者,加人參一兩。寒者,加乾薑一兩半。渴欲得水者,加白朮一兩半。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或四肢拘急腹痛者,或腹滿下利轉筋者,去朮,加附子一枚,生用。

上銼如麻豆大,每秤三錢,水一盞半,煮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海藏云:理中湯加減八法,並無寒藥。吐利後有表者表之汗出厥者溫之;既吐且利,小便複利,大汗出,內寒外熱者亦溫之;至於吐下後,汗出不解,厥逆脈欲絕者,四逆主之。以是知此候無陽證,皆陰證也。仲景人參桂枝湯,理中湯加桂枝,太陽未除,下之成協熱利,心下痞,表裡不解者;《活人》此理中湯內加青陳皮,名治中湯,治胸膈病;許學士改《活人》方,作補脾丸,治勞則補子,如子富而父不貧,不特虛則補其母也。

以上三證,若有外感與內證飲冷極者,宜五積散。

伊尹湯液論例

海藏曰:皇甫先生云仲景廣《湯液》為十卷。文潞公云仲景為群方之祖。朱奉議云仲景瀉心湯比古湯液則少黃芩,後人脫落之。許學士亦云伊尹《湯液論》大柴胡湯八味,今監本無大黃,只是七味,亦為脫落之也。以是知仲景方皆《湯液》也。

四順散,理中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朮附湯、姜附湯、真武湯、白通湯,俱見仲景條下。

其餘雜見諸方,凡稱仲景者皆是。

扁鵲仲景例

生氣通天霧露說,在神術六氣加減後。

扁鵲云: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洪大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

仲景云:從霜衍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邪而病者,皆謂之傷寒也。

海藏云:霜露霧露,久雨清濕之氣,山嵐障氣等,皆謂之清邪也。有單衣而感於外者,有空腹而感於內者,有單衣、空腹而內外俱感者,所稟輕重不一,在人本氣虛實之所得耳!豈特內寒飲冷誤服涼藥,而獨得陰證哉?重而不可治者,以其虛人內已伏陰,外又感寒,內外俱病,所以不可治也。

仲景陰證論例

仲景緊脈,俱見許學士條下。

又云: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於上,名曰潔也;濁邪中於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裡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裡氣微急,三焦相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熏,口爛食齦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沖氣前通者,小便赤大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遏,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擁,血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腹湫痛,命將難痊。

吳茱萸湯

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治上焦。一少陰吐利,手足厥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厥陰乾嘔,吐涎沫者,頭痛極甚,吳茱萸湯主之。

四逆湯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宜服四逆湯輩。太陰手足自溫,脈浮者,桂枝湯。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屬少陰。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胃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主之。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大汗若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先溫里乃攻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宜四逆湯主之。屬厥陰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四逆湯主之。吐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病發熱頭痛,身體不疼痛,當救里,宜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此屬厥陰。

當歸四逆湯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白通湯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白通湯主之。

白通加豬膽汁湯

少陰病,下利脈微,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真武湯

太陽病發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為有水氣,其人,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小建中湯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服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理中湯

胸脾心下痞留,氣結胸滿,脅下逆氣搶心,理中湯主之。治脾胃不和,中寒上衝,胸脅逆滿,心腹㽲痛,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痞,隔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瘦,溫中逐水,止汗去濕。又治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及傷寒時氣,及裡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脾心痛逆氣,並皆治之。有寒者,加附子。胸痹脅下妨悶者,加枳實半兩,茯苓半兩。此方自晉宋以後至唐,名醫治心腹病者,無有不用此湯,或作丸隨證加減,各有其法。

理中丸

霍亂,頭痛發熱,熱多欲飲水,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大病瘥後,喜睡,久不了了,胸中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桂枝附子湯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附子湯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朮附湯主之。

朮附湯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枝桂附子湯。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朮附湯主之。

姜附湯

若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姜附湯主之。

海藏云:若自汗者朮附湯;若無汗,姜附湯。

茯苓四逆湯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易老法霍亂吐瀉 足陽明總攝六經

大抵仲景藥為主,理中湯、理中丸、五苓散、建中湯、平胃散、四君子湯類。

假令胃與太陽經並,脈浮者,於前所用藥內加:自汗者加桂枝,無汗者加麻黃,以其有頭項肢節痛故也。

假令胃與少陽經並,脈弦者,於前所用藥內加柴胡、干木瓜,以其脅下痛故也。

假令胃與陽明本並,脈實者,於前所用藥內加大黃,以其吐瀉後大小便不通故也。

假令胃與太陰經並,脈沉細者,於前所用藥內加芍藥、乾薑,以其腹痛體重故也。

假令胃與少陰本並,脈沉遲者,於前所用藥內加薑、附,以其四肢拘攣身寒故也。

假令胃與厥陰本並,脈微緩者,於前所用藥內加薑、附、當歸、吳茱萸,以其四肢厥逆冷故也。厥陰本藥,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皆是。

霍亂與少陰寒熱同候

海藏云:霍亂頭痛發熱,其邪自風寒而來。中焦為寒熱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陽分,則為熱,熱多飲水者,五苓散以散之;邪稍下者居陰分,則為寒,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以溫之。所以同少陰入里,與手經接為熱,大承氣湯下之;與足經接為寒,四逆湯溫之。

叔和陰脈例

海藏云:仲景陰脈,皆叔和次之,藥俱見仲景本經條下。

按之似有舉還無,氣滿三焦臟腑虛,冷氣不調三部壅,通腸建胃始能除。右沉脈。

澀脈關前胃氣並,當關血散不能停,尺部如斯逢逆冷,體寒臍下作雷鳴。右澀脈。

關前弱脈陽道虛,關中有此氣多疏,若在尺中陰氣絕,痠疼引變上皮膚,右弱脈。

寸口脈緊一條弦,胸中急痛狀繩牽,關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滿丹田。右弦脈。

微脈關前氣上侵,當關鬱結氣排心,尺部見之臍下積,身寒飲水即呻吟。右微脈。

陰毒傷寒身體重,背強眼痛不堪任,小腹痛急口青黑,毒氣衝心轉不禁,四肢逆冷唯思吐,咽喉不利脈細沉,若能速灸臍輪下,六日看過見喜深。

臍下五穴,並見宜灸條下。

活人陰脈例

太陰、少陰、厥陰,皆屬陰證也。太陰者,脾也;少陰者,腎也;厥陰者,肝也。

何謂太陰證?太陰脾之經,主胸膈䐜脹。《甲乙經》云: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邪中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曰: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腑,陰受之則入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何謂少陰證?少陰腎之經,主脈微細,心煩但欲寐,或自利而渴。經云:一二日少陰病者,何也?謂初中病時,腠理寒,使入陰經,不經三陽也。

傷寒雖是三陰三陽,大抵發於陽則太陽也,發於陰則少陰也,此二經為表裡,其受病最為多。陽明、太陰受病頗稀。至於少陽、厥陰,肝膽之經,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陽證不罷者,但治太陽。有初得病便見(去聲)少陰證者,直攻少陰,亦不必先自巨陽次傳而至。

蓋寒氣入太陽,即發熱而惡塞;入陰經,只惡寒而不發熱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稍厥或中寒下利,即乾薑甘草湯。

手足指頭微冷蓋謂之清(音去聲,)此未消吃四逆,蓋疾輕故也,只可服理中乾薑之類。大假重者用四逆湯,無脈者用通脈四逆湯也。

何謂厥陰?厥陰肝之經,主消渴,氣上衝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則利不止也。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其證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杖,脈沉疾,或吐利,當急救,可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氣復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發散為陽,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能復其陽氣也。微則用辛甘,甚則用辛苦熱。陰極發躁,陰證似陽也。學者當以脈別之。

問:手足逆冷,臍腹築痛,咽喉疼,嘔吐下利,身體如被杖,或冷汗煩渴,脈細欲絕者,何也?

此名陰毒也。陰毒之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強嚥痛,糜粥不下,毒氣攻心,心腹痛,短氣,四肢厥逆,嘔吐下利,體如被杖,宜服陰毒甘草湯、白朮散、附子散、正陽散、肉桂散、回陽丹、返陰丹、天雄散、正元散、退陰散之類,可選用之。大抵陰毒本因腎氣虛寒,或因冷物傷脾,外傷風寒,內既伏陰,外又感寒,或先外寒而內伏陰,內外皆陰,則陽氣不守,遂發頭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體倦怠,四肢逆冷,額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間或可起行,不甚覺重。診之則六脈俱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

陽證六脈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陰證也。大抵陽毒傷寒,其脈多弦而洪數;陰毒傷寒,其脈沉細而弦疾,不可不知也。

若誤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有此病證者,更須急服辛熱之藥,一日或二日便安。若陰毒漸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轉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汗不止。

上此一條服涼藥躁渴轉甚,當服熱藥可也。

陽盛則身熱而無汗,陰盛則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躁而寒,寒則厥。(清即冷也。)

上此岐伯說陰躁之原。

或時鄭聲,指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疾,一息七至已來。有此證者,速於氣海或關元二穴,灸三二百壯,以手足溫和為效,仍兼服正陽散、回陽丹、天雄散、白朮散,內外通,遂令陽氣復而大汗解矣。

陰毒盛而陽氣暴絕,則為陰毒;若陽獨盛而陰氣暴絕,則為陽毒。大凡陰陽離絕,非大汗不能復正氣也。

陰陽則夫婦也,各得中則和,若偏勝則各專以權,至於極,繼之以離矣!藥石以攻邪,邪去正復,是猶鞭撻以教而欲並生也。

若陰毒已深,疾勢困重,六脈附骨取之方有,按之既無,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數,至此則藥餌難為攻矣!但於臍中用蔥慰法,或灼艾三五百壯已來,手足不溫者,不可治也。如手足得溫,更服熱藥以助之。若陰氣陽氣來,即漸減熱藥而調治之。

若陽氣乍復,往往卻見煩躁,慎不可投涼藥,煩躁甚者,再與返陰丹即定。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問胸膈不快,䐜滿閉塞,唇青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或腹痛者,何也?

此名太陰也。近人多不識陰證,才見胸膈不快,便投食藥,非其治也。大抵陰證者,由冷物傷脾胃,陰經受之也,主胸膈䐜滿,滿面色及唇皆無色澤,手足逆冷,脈沉細,少情緒,亦不因嗜欲,但內傷冷物,或損動胃氣,遂成陰證。復投巴豆之類,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經一二日遂致不救,蓋不知寒中太陰脾之經也。

右膈不快,不可用食藥,下之則成痞。

海藏云:陰證胸膈不快,此無病形也,若投巴豆之藥,即取有形也病,故輕則轉痞,重則成勞,尤重則一二日遂成不救也。故《活人》本經云:丸子巴豆,乃攻食積耳!

問:萬一飲食不節,胸膈不快,寒中陰經,何法以治?

答曰:急則理中湯加青陳皮,銼如麻豆小,服一二劑,胸膈即快。枳實理中丸、五積散尤良。

五積散一句,是兼表也,或無有表證,或自內而之外,傳至極高之分,則宜是藥。若無表則不宜用此也,用理中法足矣!

問脈微細,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六七日自利而渴者,何也?此名少陰也。少陰之為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六七日自利而渴者,虛也,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矣。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四逆湯主之。

舉陽證 少陰證,口燥舌乾而渴者,須急下之,不可緩也,宜大承氣湯主之。若脈沉而遲者,須溫之,四逆湯主之。蓋以口燥舌乾而渴者知其熱,脈沉而遲者別其寒也。

少陰病屬腎,古人謂之腎傷寒也。腎傷寒口燥舌乾而渴,固當急下,大抵腎傷寒亦多表里無熱,但若煩憒默而極,不欲見光明,有時腹痛,其脈沉細,舊用四逆湯。古人恐其熱不敢遽用,云腎病而體猶有熱者,可服黃連龍骨湯。若已十餘日,下利水止,手足微冷,乃無熱候,可服增損四順散。

上此一條,雖有腎病,而體猶有熱一句,亦當以久暫察之,不可乍見便以為身熱也。

不用四逆用黃連,及手足冷卻用四順,亦不甚的當。

舉陽證 少陰病,若惡寒而倦,時時自煩,不欲厚衣者,大柴胡下之。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常見少陰無陽證者,亦須微發汗,宜麻黃附子甘草湯。此學者不可不知也。

問身微熱,煩躁,面赤,脈沉而微者,何也?

此名陰證似陽也。陰發躁,熱發厥,物極則反也。大率以脈別之為準,諸數為熱,諸遲為寒,無如此最為驗也。

上此一句,可以為世法。

假令身體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皆陰證也。身微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治者不看脈,以虛陽煩躁,誤以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仲景少陰證,面赤者,四逆加蔥白主之。

上外熱內寒,煩躁,不可用涼熱。

問: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水者,何也?

此名陰盛格陽也。傷寒陰盛格陽者,病人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者是也。若欲引飲者,非也。不欲飲水者,宜服霹靂散,須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藥通散寒氣,然後熱氣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丹砂丸並主之。

問身體重少氣,陰腫入里,腹內絞痛,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內痛者,何也?

此名陰陽易也。傷寒病新瘥,陰陽氣未和,因合房室,則令人陰腫,入腹絞痛,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痛,名為陰陽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陽易;其婦人病新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陰易。若二男二女,並不相易。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甚,毒疫著人,如換易然。其病狀身體熱沖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拳則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若小腹裡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血氣虛,骨髓竭,便翕翕氣力轉小,著床而不若搖動,起止仰人。或引歲月不死,燒褌散、豭鼠糞湯、竹皮湯、乾薑湯、青竹茹湯、當歸白朮湯,可選用之。

《孫兆口訣》,治陰盛隔陽,傷寒其人必躁熱,不欲飲水者,宜服霹靂散。

附子一枚,燒灰存性,為末,蜜水調下,為一服而愈。此逼散寒氣,然後熱氣上行,而汗出乃愈。

陰毒甘草湯

治傷寒時氣,初得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或服藥後六七日以上至十日變成陰毒,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氣短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而疾。仲景云:陰毒三候,身如被杖,咽喉痛,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

甘草(炙) 升麻 當歸(各二分) 雄黃(一分) 蜀椒(一分,去目) 龜甲(一兩,醋炙) 桂枝(二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服如人行地五里,須臾進一服,溫覆取汗,毒當從汗出,汗出即愈。若未,作再服。

上此一條,舉仲景言,至七日不可治,有別說。

問:活人陰毒甘草湯舉仲景云:陰毒三候,六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者,何也?

答曰:假令內傷冷物,中焦不和,或顯少陰,或顯厥陰,二脈無定,內陰之極,陽氣逆而上行,至陽明則多錯語,至太陽頭復微痛,至少陽寒熱間作,即非少陽外感正病也。然此經雖有寒熱,其實脾先受之,卯酉之間,土居其中,是通膽肺,故如是也。內陽之外,至此欲竭,所以至七日不可治也。陰證舌縮者,知心火絕也,則神去矣。又云:失神者亡。發陽證舌縮者,知少陰無水也。外感傳六經,當先表而後下,內感傳三陽,則止治三陰,藥內增損加減,不復再用涼藥也。內陽之外,不必次第傳遍三陽,但至一經,卻便至極高之分,所以七日不可治也。總六經俱盡之意,所以不必次第傳遍三陽也。

海藏云:惟附子散明注陰毒唇青面黑,正陽散明注陰毒面青舌黑,二證別無伏陽,故藥味皆溫熱辛甘而無苦寒也。

附子散

治陰毒寒傷,唇青面黑,身背強,四肢冷。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炒) 半夏(一分,薑製) 乾薑(一分,炮) 白朮(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水一中盞,生薑半錢,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地十里。未汗,再服。

正陽散

治陰毒傷寒,面青,張口氣出,心下硬,身不熱,只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皂莢(一挺,醋炙,去皮弦子) 乾薑(一分) 甘草(一分,炙) 麝香(一錢,另研)

上細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霹靂散

治陰盛隔陽,煩躁不飲水。

附子一枚半兩者,炮熱取出,用冷灰焙之,細研,入真臘茶一大錢,和勻分作二服,水一盞,煎至六分,臨熟入蜜半匙,放溫或冷服之。須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

火焰散

治傷寒惡候。

舶上硫黃 附子(去皮,生用) 新臘茶(各一兩)

上為細末,先將好酒一升,調藥分大新碗口中,於火上攤蕩令干,合於瓦上,每一碗下燒艾熟一拳大,以瓦起,無令火著,直至煙盡,冷即刮取,卻細研入瓷合盛。每服二錢,酒一盞,共煎七分,有火焰起,勿訝。傷寒陰毒者,四肢冷,脈沉細,或吐或瀉,五心躁煩,胸中結硬,或轉作伏陽在內,湯水不下,或無脈,先吃一服,如吐,卻更進一服。服後心中熱,其病已瘥,下至臟腑中。表未解者,渾身壯熱,脈氣洪大,宜用發表藥。或表解者,更不發熱,便得眠睡,渾身有汗,方可用下胸膈行臟腑藥,漸用調和脾胃,補治元氣湯散。如服此藥,三二服不應者,不可治也。

海藏云:表後既解,不發熱,得睡,身有汗,方可用下臟腑藥,此一句利害非輕。若稍少有痞結,亦當求脈之虛實,而下膈行臟腑,脈實則可,脈虛只宜和脾胃補元氣。下文云:二藥不應,猶不可治,可以妄下行臟腑乎?用者宜詳。

仲景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寒,腳攣急。與桂枝湯,欲攻表,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煩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上此一條,先溫後下,不可輕用,內別有消息。

丹砂丸

治傷寒陰陽二毒相伏,危惡形證。

舶上硫黃 水銀 太陰石 太陽石 元精石(各一兩) 硝石(半兩)

上件藥末,先用無油銚子,以文武火炒,下諸藥末,令勻如灰色,研細如粉面,生薑自然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五丸,龍腦、牛黃、生薑、蜜水下,壓躁也。若陽毒,棗湯下,陰毒,桂湯下。慎不得於屋底炒。

海藏云:此丸為陰陽二毒相伏匿,故用腦子、牛黃、蜜水調下。若明見只是陰證,別無伏陽,不宜用此下之。若有伏陽,當以仲景翕奄沉脈法責之。在許學士破陰丹條下。叔和云:短脈陰中有伏陽。

肉桂散

治傷寒服冷藥過度,心腹脹滿,四肢逆冷,昏沉不識人,變為陰毒惡證。

肉桂(三分) 赤芍藥(一兩) 陳皮(一兩) 前胡(一兩) 附子(一兩,炮) 當歸(一兩)白朮(三分) 吳茱萸(半兩,洗,炒) 木香(三分) 厚朴(三分) 制良薑(三分) 人參(一兩)

上粗末,每服五錢,水一中盞,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上此一條,以其先是陽證,為服涼藥過多,變為陰毒,故內有前胡一味。知少陽不止,乃用藥之過也,與瀉心湯加附子相似。

回陽丹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沉細。

硫黃(半兩,研) 木香(半兩) 蓽澄茄(半兩) 附子(半兩,制) 乾薑(一分) 干蠍(半兩,炒) 吳茱萸(半兩,湯洗,炒)

上細末,酒煮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頻服,復以熱酒一盞投之,以衣蓋取汗。

返陰丹

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逆冷。

硫黃(三兩) 太陰玄精石 硝石(各二兩) 附子(半兩,炮) 乾薑(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用生鐵銚鋪玄精石末一半,次鋪硝石一半,中間下硫黃末,著硝石蓋硫黃,都以玄精蓋上,訖用小盞合著,以三斤炭末,燒令得所,勿令煙出,直俟冷取出,細研如面,後三味搗羅為末,與前藥同研令勻,軟飯和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艾湯下,頻服,汗出為度。重則加三十丸。此方甚驗,喘促吐逆者,入口便止。

上此一條,與丹砂丸中藥味相似,當從陰陽二毒相伏匿法用之。

天雄散

治陰毒傷寒,身重背強,腹中㽲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短氣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逆,其脈沉細而疾。

天雄(一兩,炮,去皮臍) 麻黃(半兩,去根節) 當歸(半兩) 白朮(半兩) 半夏(半兩,洗) 肉桂(一兩) 川椒(一分,去目,炒) 生薑(二錢) 厚朴(一兩,去皮,薑製) 陳皮(一錢,去白)

上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入生薑半錢,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無時,稍熱服,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

白朮散

治陰毒傷寒,心間煩躁,四肢逆冷。

川烏頭(一兩,炮,去皮臍) 桔梗(一兩) 附子(一兩,炮) 白朮(一兩) 細辛(一兩,去苗) 乾薑(半兩,炮)

上細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稍熱服,和滓,無時。

海藏云:仲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用豬膽汁苦寒,人溺鹹寒。成無己云:所以去格拒之寒也。孫兆霹靂散用蜜水,《活人》霹靂散、火焰散用臘茶,返陰丹用硝石,許學士正元散用大黃,此數法與白通湯、通脈四逆湯用豬膽汁、人溺同意,皆所以去格拒之寒也。以上諸熱藥等,或用麻黃,或用升麻,或用前胡,皆所以隨經而用之也。明湯液善加減者,要當識此。

許學士陰證例

始得陰毒候 陰毒本因腎氣虛寒,因欲事或食冷物,而後傷風,內既伏陰,外又傷寒,或先感外寒而後伏陰,內外皆陰,則陽氣不守,遂發頭痛腰重,眼睛疼,身體倦怠而甚熱,四肢厥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間或可起行,不甚覺重。診之六脈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六脈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陰證也。)若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有此病證者,急服還陽退陰之藥即安。惟補虛和氣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陰證不宜發汗,如氣正脈大身熱而未瘥,用藥發汗無妨。

陰毒漸深候 或寸口小而尺脈微大,亦同積陰感於下則微陽消於上,故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轉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一息七至以來。有此證者,速宜於氣海或關元二穴灸三二百壯,以手足和暖為效,仍服金液丹、來復丹、玉女散、還陽散、退陰散之類,隨證選用之。

陰毒沉困候 沉困之候與前漸深之候皆同,而更加困重。六脈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無,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數,至此則藥餌難為攻矣!但於臍中灼艾半棗大,三二百壯以來,手足不和暖不可治也。偶復和暖,則以硫黃及熱藥助之。若陰氣散,陽氣來,漸減熱藥而和治之以取瘥也。

正元散

治傷寒始覺始吹凍著四肢頭目,百節疼痛,急煎此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或連三服,汗出立瘥。若患陰毒傷寒,入退陰散半錢同煎。或傷冷傷食,頭昏氣滿,及心腹諸疾,服之無有不效。

麻黃 陳皮 大黃 甘草 乾薑 肉桂 白芍藥 附子 半夏 吳茱萸(以上皆可制者制之,各等分。)

上麻黃加一半,茱萸減一半,同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熱呷出汗,以衣被覆蓋,汗出候乾,解去衣。如是陰毒,不可用麻黃出汗。

元陽丹

烏頭 乾薑(等分)

並生用,酒麵糊丸桐子大。每服用十丸,生薑湯下,食前。治氣痛,亦治陰毒。

退陰散

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沉細,頭痛腰重。

連三服。小背傷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同煎,入鹽一捻。陰毒證咳逆,煎湯,細細熱呷之便止。

川烏頭 乾薑(等分)

上為粗末,炒令轉色,放冷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捻,煎半盞,去滓,溫服。

五勝散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不思飲食。兼治傷寒夾冷氣慢陰毒。

甘草 五味子 石膏(各一兩) 乾薑(三兩半) 白朮(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鹽少許,煎七分,通口服。如冷氣相夾,入薑棗煎。若治陰毒,入艾葉少許同煎。

玉女散

治陰毒氣攻上腹痛,四肢逆冷惡候。

川烏頭去皮臍,冷水浸七日後,薄切曝干,紙袋盛。遇有患者,取為細末一大錢,鹽一小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通口服。壓下陰毒,所便後如豬血相似。未已,良久再服之。

運陽散

治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

硫黃(為末)

上用新汲水調二錢,良久或寒一起,或熱一起便看緊慢,汗出瘥。

辨少陰緊脈證

有人患傷寒六七日,心煩昏睡多吐,小便白色自汗。予診之,寸口尺中俱緊。予曰: 寒中少陰之經,是以脈緊。仲景云:病人脈緊而汗出者,亡陽也。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下利,蓋謂此也。或曰:脈緊屬七表,仲景緊脈屬少陰,緊脈屬陽邪屬陰邪?予曰:仲景脈寸口俱緊者,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又云: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倦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胎,勿妄治也。又云:緊則為寒。又云:諸緊為寒。又云:或難曰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已汗若吐,以肺裡寒,故令脈緊;假令咳,坐飲冷水,故令脈緊;假令下利胃虛,故令脈緊。又曰:寸口脈微,尺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由是觀之,則是寒邪之氣,入人經絡所致,畢虛寒之脈也。其在陽經則浮而緊;在陰經則沉而緊。故仲景云:浮緊者名為傷寒。又曰:陽明脈浮而緊者,必潮熱。此在陽則浮而緊也。在陰則沉而緊,故仲景云:寸口脈微,尺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出去者,此欲解也。此在陰則沉而緊也。仲景云: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欲知表裡臟腑,先以浮沉遲數為定,然後兼於脈而別陰陽也。故論傷寒,當以仲景脈法為準。傷寒之必本仲景,猶兵家之必本孫吳也。舍是而之他者,是猶舍規矩而求方圓,舍律呂而正五音,可乎?

《活人》丹砂丸論陰陽二毒相伏,破陰只是伏陽一脈,陰中伏陽,脈即翕奄沉也。

破陰丹

硫黃 水銀(各一兩) 青皮 陳皮(各半兩,為末)

上將硫黃銚子內熔,次下水銀,用鐵杖打勻,令無星,傾入黑茶盞內,研細,入末二味勻研,用厚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如煩躁,冷鹽湯下;陰證,冷艾湯下。

此一條與楊氏五神丹相若。

此證六脈沉不見,深按至骨則弱緊有力,頭痛身溫,煩躁,指不皆冷,中滿噁心,醫多不識。學士脈曰:此陰中伏陽也,脈之當矣。學士卻云仲景無此證,非無此證也。用熱藥則陰邪隔絕,反生客熱;用寒藥則陽氣銷鑠,愈益毒氣。必須散陰導火之劑,使火出水平,上下升降,大汗而解,或躁擾不寧,勿驚可也。《活人》例後,舉前賢諸去格拒之寒,大熱藥中,佐以人溺、膽汁、茶、蜜、鹽之類,雖各隨經,大抵與學士破陰導陽之意同。吾是以知仲景有此證也,但言簡而意有餘矣。明者當識!

有人初得病,四肢逆冷,臍下築痛,身疼如被杖,蓋陰證也。急服金液、破陰等丹。其脈遂沉而滑,沉者陰也,滑者陽也,病雖陰而見陽脈,有可生之理,仲景所謂陰病見陽脈者生也。仍灸氣海、丹田百壯,手足溫,陽回得汗而解。或問滑脈之狀,如何便有生理?予曰:仲景云翕奄沉?曰何謂也?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論滑脈,雖云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仲景三語而盡也。此三字極難曉會。然翕合也,言張而復合也,故曰翕為正陽;沉言忽降而下也,故曰沉為正陰;方翕而合,俄降而下,奄謂奄忽之間。仲景論滑脈,可謂諦當矣。其言皆有法,故讀者極難曉會。

浮大數動滑陽脈,陰病見陽生可得。

沉澀弦微弱屬陰,陽病見陰終死厄。

陰陽交互最難明,輕重斟量當別白。

輕手脈微為在表,表實浮而兼有力。

但浮無力表中虛,自汗惡風常淅淅。

重手脈沉為在裡,裡實脈沉為亦實。

重手無力大而虛,此是裡虛理審的。

風則虛浮寒牢堅,水停水蓄必沉潛。

動則為痛數為熱,支飲應須脈急弦。

太過之脈為可見,不及之脈亦如然。

榮衛太甚名高章,高章相搏名曰綱。

榮衛微時名卑惵,卑惵相搏名捐陽。

榮衛既和名緩遲,緩遲名沉此最良。

九種脈中辨疾證,長沙之脈妙難量。

陽結藹藹如車蓋,陰結循竿亦象之。

陽盛則促來一止,陰盛則結緩而遲。

縱橫逆順宜審察,殘賊災怪要須知。

右手氣口當主氣,主血人迎在其位。

氣口緊盛傷於食,人迎緊盛風邪熾。

數為在腑遲為臟,浮為在表沉為里。

脈浮而緩風傷榮,浮堅澀堅寒傷衛。

脈微大忌令人吐,欲下須防虛且細。

沉為氣弱汗為難,三者須要當審記。

陽加於陰有汗證,左手沉微卻應未。

趺陽胃脈定死生,太谿腎脈為根蒂。

脈來六至或七至,邪氣漸深須用意。

浮大晝加病屬陽,沉細夜加分陰位。

九至以上來短促,狀若湧泉無入氣。

更加懸絕漸無根,命絕天真當死矣。

病人三部脈調勻,大小浮沉遲速類。

此是陰陽氣已和,勿藥自然應有喜。

學士脈歌一篇,即仲景評辨二章也,要當識之。

韓祗和溫中例

夫傷寒病之說,始自黃帝已開其端,主仲景方陳其條目,後世膚淺之學莫知其數。立言者只云:病在表可發汗,病在裡可下之,或云:不可汗,或云:不可下,即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陰受病也;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又辨太陰證云:太陰病,脈浮,可發汗,宜桂枝湯。又手足溫,自利不渴,宜四逆湯。又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辨少陰證云:少陰證,始得之,發熱脈沉,麻黃細辛附子湯。又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又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附子湯。又厥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又少陰病,脈沉,急溫之,宜四逆湯。今舉仲景論中數條,最是治三陰病之良法。今世之用,尚有未盡證者。愚嘗校自至和初歲,迄於今三十餘年,不以歲之太過不及為則,每至夏至以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兩手脈俱沉細數,多是胸膈滿悶,或嘔逆,或氣塞,或腹鳴,或腹痛,與仲景三陰病說,脈理同而證不同,因茲不敢妄投仲景三陰藥。才見脈沉及胸膈滿,便投下藥下之,往往不救。嘗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其病勢輕者,即胸中便快,其病勢重者,半日許滿悶依然。或有病人脈沉細遲,投仲景四逆湯溫之,多藥力太熱,後必發煩躁。因較量此形證,今別立方以治之,得多對證之藥,不可不傳焉。

上此一條,非四逆熱而不當也,仲景當漢之末,韓氏當宋之隆,時世異也。病人但兩手脈沉細數,或有力,或無力,或關脈短及力小,胸膈塞悶,氣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隨脈證投溫中藥以治之。此一法甚活。

病人兩手脈沉遲,或緩或緊,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脈短及力小於關尺者,此陰盛陽虛也。或胸膈塞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者,手足逆冷,急宜溫之。

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溫中湯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橘皮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此皆隨時也。

溫中湯

丁皮(一兩) 乾薑(二錢) 白朮(二錢) 陳皮(二錢) 丁香(二錢) 厚朴(一兩,薑製)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三寸,荊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更加舶上丁皮二錢,乾薑二錢,炮用。

橘皮湯

陳皮(一兩) 藿香(三錢) 白朮(二錢) 葛根(二錢) 厚朴(一兩,薑製)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塊,棗大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不定,加半夏三錢,丁香、枝杖半兩,每服加蔥白三寸煎服。

七物理中丸

白朮(二錢) 乾生薑(一錢) 人參(三錢) 桔梗(三錢) 葛根(三錢) 藿香葉(二錢)

上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至七分,和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者,加半夏二錢,乾薑二錢,炮。

病人兩手脈沉細無力,雖三部脈力停,亦是陰氣盛也,更不須候寸脈短治之,或胸脅滿悶,身體拘急疼痛,手足逆冷,速宜溫中藥和之。

上此一條,不須候寸脈短一句。然當不若曰三部既沉,便是無寸口也。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厚朴丸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白朮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橘皮湯主之。

上此一條,李思訓舉和解因時一說,與韓氏相似。然湯液仲景四時之法,固以備矣,以其後人不識,故韓、李為是丁寧也,此亦大概耳。若應見違時,只可隨應見而治之。

海藏云:仲景既言春為溫病,夏為熱病,長夏為大熱病,隨經之藥,加減輕重,便為因時和解也。正治應見,便是活法,韓、李因時定藥,是則然矣!證復違時,定藥難用,若用定藥,卻是不因時也。假令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即歲之主氣也。定時也,若歲之客氣,司天在泉,太過不及,勝復淫,至而不至,未至而至,豈可定時為則邪?主氣為病,則只論主氣;客氣為病,則只論客氣;主客相勝,上下相召,有萬不同之變。人之稟受虛實,亦猶是也。以此言之,則仲景大經之言盡矣。但患世之醫者不知耳!此亞聖言簡而意有餘也。後之賢者,辭多而意少,務救一時之弊,云此韓、李為是因時一說也。是說也,又為庸醫執方療病者設,非敢為仲景別立一法也。噫!二公雖不足為漢之仲景,亦足以為今之仲景也。

厚朴丸

當歸(半兩) 丁香枝杖(半兩) 厚朴(一兩,薑製) 細辛(一錢) 人參(三錢) 甘草(半兩,炙) 乾薑(半兩,炮)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熱服。三服後脈尚細,及寸脈尚細無力,每服加蔥白三寸,同煎服。

此一條言寸脈小者,陽不及九天也,加蔥以通經。

白朮湯

白朮 半夏 當歸 厚朴 制乾生薑(以上各半兩) 丁香(三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一棗大,打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三五服後脈未有力,寸脈尚小,加細辛半兩,每服加蔥白三寸,同煎服之。寸口小,加細辛散陰升陽。

橘皮湯

橘葉(半兩) 藿香(三錢) 葛根(三錢) 半夏(半兩) 厚朴(薑製)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一如棗大,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三五服後脈尚小,手足逆冷,加細辛三錢。

病人胸膈滿悶,時時嘔逆,肢節疼,兩脅下痛,腹中鳴。此是有停飲,宜二苓湯。

二苓湯

赤茯苓 木豬苓 白朮(各半兩) 滑石(一兩) 通草(一錢) 白豆蔻(一錢) 丁皮(三錢) 陳皮(二錢) 桂枝(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小便未快,加瞿麥三錢。嘔未止,加半夏半兩。淅淅惡寒甚,每服加蔥白三寸。

上此一條,舉李思訓調小便例同。

灰包熨法

病人服前藥,胸膈不滿悶者,此上焦有陽也,或藥力太過,上焦有熱,腹滿虛鳴,時時㽲痛。此是被陽藥消逐,得上焦陰氣併入下焦也。雖是下焦積寒冷,上焦陽盛,更難投溫下焦藥也。當用灰包法:炭灰或桑柴灰二三升許,入好醋拌和,乾溼得所,銚內炒令灰熱,以帛包里,置臍下熨之,頻換灰包令常熱,以腹不滿痛為度。或初熨時,病人不受者,勿聽,但令極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後,得下利一兩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陰氣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輕者乃得愈也。後出餘氣而解,舉此為例。

病人三部脈沉,寸脈力小於關、尺,此為陰盛,當投溫中藥以消陰氣。溫中藥者厚朴湯,陳皮、人參、白朮、藿香、當歸、乾薑、細辛之類是也。

海藏云:霜露山嵐雨濕霧露之氣與飲冷,寸口脈小,同診一法,神術湯後舉。此韓氏三部脈沉,寸口小於關、尺,為證一體。

病人若因服下藥太過,兩手脈沉細數,肢體逆冷,煩躁而渴者,此是陽氣下陷入丹田,陰氣厥逆滿上二焦,故令人躁,此名下陰躁也。醫者見病人煩躁,又不詢其端由,亦不詳其脈理,便用涼藥治之。涼藥既下,病勢愈甚,至於困極不救者多矣!

病人因下之太過,兩手脈沉遲細而無力,或遍身及四肢逆冷,煩躁而渴,或引飲不休,好泥水中臥者,須用性熱藥治之。凡投性熱藥,皆須冷服,何故如是?今謂病人腹中陰氣太盛,若投湯濟,即陰陽相系,藥下即吐,須候湯劑極冷即投之。投之不吐者,蓋腹中陰氣與冷飲相逢,即同氣相從爾,故藥下不吐也。藥雖冷,久則必熱,所謂始同而終異也。故醇酒冷飲,久即發熱。假令投仲景四逆湯之類,一依前說。若病人不煩躁,即熱藥可溫服之,下後躁渴引飲不休,與傷冷只好飲冷同意。

上此一條,本是陽證下之成陰,非陽氣上行而躁,乃陽氣下陷而躁,即同伏陰脈也。叔和云:短脈陰中有伏陽。

海藏云:熱藥冷服,內有伏陽則可,若脈已虛,按之全無力,或病人素無所養,只可溫服,不然陰氣必不能醞釀回陽,利害非輕。

海藏老人陰證例總論

神術湯

治內傷飲冷,外感寒邪無汗者。

蒼朮(制,二兩) 防風(二兩) 甘草(炒,一兩)

上㕮咀,生薑水煎,加蔥白三寸,治吹奶如神。一調六三錢。

太陽證,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者,加羌活。

太陽證,脈浮緊中帶弦數者,是有少陽也,加柴胡。弦為弦而有力。

太陽證,脈浮緊中帶洪者,是有陽明也,加黃芩。

以上三證,約量每服加二錢匕。不論三陽,婦人服者,加當歸尤佳。

神術湯六氣加減例

太陽寒水司天,加桂枝、羌活。

陽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

少陽相火司天,加黃芩、地黃(生)。

太陰濕土司天,加白朮,藁本。

少陰君火司天,加細辛、獨活。

厥陰風木司天,加川芎、防風。

上神術湯六氣加減法,非止為司天之氣設也。至於歲之主氣,與月建日時同,前應見者,皆當隨所應見,依上例而加減之。

《日華子》云:滑石治乳癰,利津液。《生氣通天》。云: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王氏云:陽氣出則出,陽氣藏則藏。晚陽氣衰,內行陰分,故宜收斂以拒虛邪。動筋骨則逆陽精耗,見霧露則寒濕交侵,順此三時,乃天真久遠。

扁鵲云:脈一呼一吸皆四至而澀者,邪中霧露之氣。仲景云:清邪中於上焦。又云:霜降以後,春分以前,中霧露者,皆為傷寒。

神術加藁本湯

每服內加二錢匕,以意消息。

神術加木香湯

每服內加二錢匕,以意消息。

問病人中霜露山嵐雨濕之氣,頭項身體不甚痛,但四肢沉困,飲食減少,或食已痞悶,寸脈隱小,與內傷飲冷相似,何也?

答曰:此膏粱少有,貧素氣弱之人多有之,以其內陰已伏,或空腹晨行,或語言太過,口鼻氣消,陰氣復加,所以成病。經云: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雖不飲冷,寸口亦小。又云: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故從內感而求其類也。仲景云:濁氣中於下焦,以此。

論霧露飲冷同為濁邪

經云: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均霧露也。故寸口小,內傷飲冷寸口亦小。霧露入腹雖不飲冷與飲冷同,內傷飲冷雖非霧露與霧露同,何哉?脈皆陰而寸口小耳。此云岐子復斷濁邪中於下為飲冷同傷也。韓氏言寸口脈微而小,即不可下,則陰盛陽氣不能升於九天可知矣。

白朮湯

治內傷冷物,外感風邪有汗者。

白朮(二兩)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炙)

上㕮咀,每服稱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一口,止一二服,待二三日漸漸汗少為解。《活人》防風白朮牡蠣湯當在此下。

風溫證,面赤自汗,嘿嘿不欲語,但欲寐,兩手脈浮而緩,或微弱,此證不宜發汗。若汗之,似令人筋惕肉瞤,或譫言獨語,或煩躁不臥。若下之,直視失溲便。若火之,發狂似驚癇,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活人》本方葳蕤湯,以有麻黃,故不敢用,宜用上白朮湯主之。

頭眩汗出,筋惕肉瞤者,加牡蠣。

腰背強硬者,加羌活。

舌乾發渴者,加人參。

身灼熱甚者,加知母。若內傷冷者不加。

體重多汗者,加黃耆。

黃耆湯

治傷寒內感拘急,三焦氣虛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體振搖,腰腿沉重,面赤目紅,但欲眠睡,頭面壯熱,兩脅熱甚,手足自溫,兩手心熱,自利不渴,大便或難,或如常度,或口乾咽燥,或渴欲飲湯,不欲飲水,或少欲飲水,嘔噦間作,或心下滿悶,腹中疼痛,或時喜笑,或時悲哭,或時太息(去聲,)或語言錯亂失志。世疑作譫語狂言者,非也,神不守室耳!始得病,寤寐之間,或恐或悸,頭項不甚痛,行步只如舊,陰氣盛陽氣走也。兩手脈浮沉不一,或左右往來無定,便有沉澀弱弦微五種陰脈形狀,舉按全無力,浮之損小,沉之亦損小,皆陰脈也。宜先緩而後急,緩宜黃耆湯。

人參 黃耆(味甘者) 白茯苓 白朮 白芍藥(以上各一兩) 甘草(七錢半,炒)

嘔吐者,加藿香半兩,生薑半兩,如無,干者代之。

上㕮咀,生薑水煎。量證大小,加減多少用之可也。如大便結者,宜調中丸主之。

調中丸

白朮 白茯苓(去皮) 乾生薑 人參 甘草(炙)

上等分,為極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或五丸。每服一二丸,水少許,煎服之。

問三四日後漸重,必躁亂不寧者,何也?

經云:陽盛則發厥,陰盛則發躁,物極則反也。《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然陰躁一證,汗下後多有之。仲景云:汗下後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內感陰證,飲冷胃寒而躁者,與汗下後煩躁同。厥陰熱上衝胸而發躁者,火獨炎上故也。

若病重急治者,宜黃耆湯內每服加乾薑重一錢,與仲景理中湯同意。大便結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乾薑(炮,恐熱,以乾生薑代之)

上等分,煉蜜丸,每兩作五丸。白湯化下,水煎服之亦得。緩後失治,急也。

尤急者,若無汗,宜附子乾薑甘草湯。若自汗者,宜附子白朮甘草湯。量脈證,可宜四逆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等,宜選用治之。至於用附子,不得已也。若身與四肢俱熱,不至於涼,或厥逆,不宜用附子,故理中有四順。理中湯、丸之名。四順者,手足自溫不厥逆是也。

急則失治,尤急也。

論陰證躁不躁死生二脈

陰證陽從內消,服溫熱藥煩躁極甚,發渴欲飲,是將汗也,人不識此,反以為熱,誤矣!熱上衝胸,服溫熱藥煩躁少寧,反不欲飲,中得和也。人若識此,續湯不已愈矣!一則始病不躁,藥而躁,脈當浮之實大,陽氣充也。手足溫和則生;若浮之損小,陽氣走也,手足厥逆則死。一則始病躁,藥而不躁,脈沉之實大,陽氣回也。手足溫和則生;沉之損小,陽氣消也,手足厥逆則死。二證服溫熱藥,陽氣不能充與不能回者,經云:責其無火也。

問:下之,而其脈反大者,何也?

答云:下之而脈小者,理所當然。小猶可生,生之則易。仲景云:下之而脈反大者,虛也,陽將走而變。醫若不識而復下之,則氣消而成大陰矣!亦有陰躁發熱不止,大渴欲飲冷,熱上衝胸,火獨炎上,亦將盡也。以陰遍身皆寒,惟存胸中火,陰獨持權,不相管轄,迫而至此,與下之而脈大同意。下之脈大,別不見熱處,陰躁發熱,但脈小耳!一則見脈不見證,一則見證不見脈。又經云: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固滷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革為寒,寒虛相搏則腸鳴。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反煩躁,茯苓四逆湯主之。汗下後,白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舉古人論陰證辨

若病在少陰,則有面赤,默默不欲語,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身表如冰石,脈沉細。

若病在厥陰,則四肢厥逆,爪甲青,面黧目黑色,或自汗不止,脈沉弦無力。

若病陰毒證,身表如冰石,四肢厥逆,體如被杖,脈沉細而微,或六至以至八至、九至、十至而不可數,此等陰證,易為明辨。

惟太陰一證,手足自溫,自利不渴,尺寸脈俱沉而弱。仲景云:宜溫之,重則四逆湯。若脈浮者桂枝湯。惟此一證,與內感外陽內陰相似。外陽內陰者,即前黃耆理中等湯,理中、調中等丸所治者是也。此等陰證,非古人不言。仲景評脈,首言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非止為外感設,內感之理在其中矣。又云:陽澀而陰弦,腹中急痛者,小建中湯主之,則內外所感明矣!至如所言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此一句即聖人大概之言也。以其陽病見陰脈,故有外陽內陰者,與陽藥俱得其生矣。藥當從溫,不可遽熱,黃耆湯之類是也。

上此一條,說古人不盡之意。

論元陽中脫有內外

或有人飲冷內傷,一身之陽便從內消,身表涼,四肢冷,脈沉細,是謂陰證,則易知之。若從外走,身表熱,四肢溫,頭重不欲舉,脈浮弦,按之全無力。醫者不察,便與表藥雙解等,復使汗出,三焦之氣絕,以此殺人者多矣!或自服蜜茶及沐浴蓋覆,強令汗出,以致變證不救,如此自殺者亦多矣!身冷脈沉,服調中藥,陽自內之外,身體溫和而愈。脈浮弦細者,服調中藥,陽從內生,喚入外熱,復得脈平溫和而愈。此證不可不察也。故仲景云: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上此一條,雙解、蜜茶、沐浴,陰證皆不可用。

又經云:脈濡而緊,濡則胃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衛氣冷,微嘔心內煩。醫為有大熱,解肌又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渴,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

上此仲景濡緊二脈,即外熱內寒證也。

論宜灸不宜灸並湯沐四肢法

古人謂少陰、厥陰、陰毒三證則宜灸,或用蔥熨等法,皆為身表涼故也。若陰氣在內,陽氣在外,身表壯熱,手足大溫或熱不等,則不宜灸之。若遇前三證,用熱醋炒麩注布袋中,臍下熏蒸熨極妙。又云:三陰證陷骨、歧骨間,三五七壯灸,足溫生。

《活人》陰證,諸藥不效,並湯水不下,身冷脈絕,氣息短,不知人,用蔥熨法。本為上熱下寒也,二法雖妙。莫若用上醋拌麩炒熱,注布袋中,臍下熏蒸,比上二法尤速。若更以蔥白煎漿作湯,以沐四肢亦可。若病人服藥後,欲作汗時,用湯沐以接四肢陽氣尤佳。

外接法

乾薑二,炮為細末,石決明一,另研細,稱拌勻,每服二三錢匕,手心中以津唾調如泥,以手奄其陰,至暖汗出為度。以牡蠣代決明亦可,牡蠣燒粉用。

一法:丁香、蓽茇、乾薑、牡蠣。

一法:治水㿗偏大,上下不定,疼痛不止,牡蠣不以少多,鹽泥固濟,炭三斤,煅令火盡,冷取二兩,乾薑一兩,炮為細末,二味和勻,冷水調得所,塗病處,小便大利即愈。

臍下六穴

神闕一穴,臍中,禁針,刺之令人出惡汁不止。

陰交一穴,臍下一寸。

氣海一穴,一名孛央,陰交下五分。

石門一穴,臍下二寸,三焦之募,女子禁灸,恐絕產也。

關元一穴,臍下三寸,小腸之募,為下紀三陰,任脈會。

中極一穴,臍下四寸,為氣原。

論譫言妄語有陰陽

舉陽證《活人》云: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錦文,或下利黃赤為陽毒者,以其脈洪大而實,或滑或促,故用酸苦之藥治之。

成無己云:有汗出譫語,有下利譫語,有下血譫語,有熱入血室譫語,有三陽合病而譫語,有過經不解而譫語,皆陽證也。惟有發汗過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柴胡桂枝湯主之。此外感汗多亡陽譫語也。

海藏云:有內感傷冷,語言錯亂,世疑作譫語者,神不守舍也,止是陰證,此特脈虛而不實耳!

《內經》云:譫妄悲笑,皆屬於熱。《難經》謂:面赤,喜笑,煩心,亦屬於熱。大抵此等證脈皆洪實,按之有力。若此等證脈按之無力,即陰氣內充,陽氣外遊於皮膚之間,是無根之火也。陽氣及心火,入於皮膚之間,肺主皮毛,故有譫妄悲笑及面赤喜笑煩心之證。豈特是哉!所有胸背兩手斑出者,有唾血絲者,有鼻中微衄者,不當作陽證,當作陰證治之。故《活人》辨證,不取諸於他,而獨取諸脈,無如此最為驗也。其言可謂盡善矣,可謂盡美矣!

《本草》云:乾薑止唾血,硫黃治衄血。孫真人用桂心治唾血。

論下血如豚肝

下血如豚肝者,飲冷太極,脾胃過寒,肺氣又寒,心包凝泣,其毒浸滲入於胃中,亦注腸下,所以便血如豚肝,非若熱極妄行下血而為鮮色也。此中氣分而下行,故令人便血。若中氣逆而上行,故令人嘔血吐血也。亦非若陽證上行而溢出鮮血也。大抵陰陽二證,上行者為嘔為吐為溢,順行者為下為便為瀉,其名雖異,其實則同。

論陰陽二絡

《甲乙經》云:經者所不可見者也,絡者所可見者也,外之溝渠是已。然絡亦有不可見者乎?曰:六腑連及五臟,是為所不可見之絡也。陽絡泛溢,《難經》云宜砭射之。陰絡為病,何以知之?黃帝曰:邪熱入於陽絡,則為鼻血;邪熱入於陰絡,則為後血。以是知陰絡病也。鼻血者在上,溺與後血者在下也,若吐嘔者,是知在中也。至於傷寒上厥下竭之證,或從耳目,或從口鼻,血俱出於上竅,然各隨其臟與經也。

扁鵲云:病若譫言妄語,身常有熱,脈當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

又云:假令心病,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洒洒惡寒,甚則唾咳。其脈浮大而澀。

仲景云: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

又云:譫言妄語,脈澀者死。

以上皆陽證得陰脈也。

又云:發汗多,重發汗者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

上此重發汗亡陽者,變陰也,又得陰脈死也。

論自汗分陰陽

成無己云:傷風自汗,汗出惡風寒者,有表也。汗出不惡風寒者,表解里未和也。有陽明發熱汗出,此為熱越。有陽明發熱汗多者,下之。

海藏云:內感傷冷,自汗,大惡風寒,汗出身涼不熱者,陰證也;汗出身熱得陰脈者,亦陰證也。

論手足自汗

手少陽之脈,三焦之經,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云云。手背遍多者,三焦之氣脫也。經云:手足濈然汗出,大便硬而譫語,下之則愈。以其熱聚胃,津液旁達,故手足漐漐汗出也。成無己云:寒聚於胃,有手足汗出者乎?經云:陽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欲作痼瘕,即是中寒也。

海藏云:故內感陰證,有手足逆冷而自汗者,手足自溫而自汗者,厥陰、太陰之異也。

上此一條,雖是三焦四逆溫和,關他二經,不可不知。

論四肢振搖

成氏責其為虛寒,欲汗之,其人必虛蒸而振,下後復汗而振者,表裡俱虛也,亡血發汗則寒慄而振,氣血俱虛也。有振振欲擗地者,有振振動搖,二者皆汗多亡陽,經虛不能自主持,故振也,非振慄之可比也。

經曰:若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太陽病發汗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二藥皆溫經益血助氣之劑。

海藏云:惟好飲房室之人,真元耗散,血氣俱虛,或因勞而振,或不因勞而振,或因內感陰盛陽脫而振者,皆陰證也。

若因房室而得,便有陰陽易條中形狀,頭重不欲舉,目暗生花,熱上衝胸,少氣,聲不出,少腹小腹痛引陰中,或陰入於裡,脛寒而痛。此等陰證,四肢故多振搖。始得此病時,脈雖舉按有力,不可作陽證治之,若與陰藥,變寒必矣!亦不可用太熱之藥,作陰極治之,熱過則轉生他證。當以補氣溫血之藥調之,元氣漸生,可得而愈。若脈已微,面色眉間變黑,唇吻不收,爪甲微青,當用熱藥攻之。若經汗下,熱藥不可熱服,當令似溫,則陰氣不拒。經云熱因寒用,此之謂也。

上此一論,自為頗有理,可以發明古人所不言處。

論陰證始終形狀雜舉例

若病人面赤者,下虛也。手足振搖者,為元氣無主持也。腰腿沉重者,三陰經受寒濕也。或恐或悸者,知陰寒之邪在手足少陰也。喜笑則為癡,悲怡則為慘,手少陰、太陰也。頭項不甚痛,行步只如舊,知寒邪之氣不在經而在裡也。若頭項痛者,內之外逆上行而至於經矣!或已有冬伏寒邪,始得內感便發,頭項痛亦無定也。或時太息者,《靈樞》云:心不足則心系急,心系急故太息以舒之,是知手少陰心火不足也。前人云去聲是已。

以上初病時,多有形狀如此等類。

身如被杖者,陽氣盡而血脈凝澀,不能榮於身也。色青黑,腎肝子母二色,真臟見也。手足倦而臥者,四肢之陽氣盡,而陰氣貴收也,臥而面壁者,陰欲靜也。惡聞人與語者,陰欲默也。昏昏欲寐者,元氣雜絕,邪熱攻肺也:或欲寐以自養,及目白睛而赤者,肺受火邪也。三四日之間,或可行步,不甚覺重者,陽猶在外也。五六日陰盛,熱藥不能回者,陰主殺而暴絕,非若陽氣徘徊不已,而欲其生生也。初病面赤脹者,下虛故也。至於死,先青而後赤者,陽氣不生,溫令不行而就北方寒也,其逆行如此 。經云: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若陰陽二毒相匿,或只伏陽,此等陰證,或身半以上經汗死,即不青黑者亦有之。

厥陰有遍身青黑如花厥狀,何也?

答曰:陽氣不能營運於四肢,身表經絡遏絕,氣欲行而不得行,及其得行而遽止之,故行處微紫色,不得行而止處不青則黑也。所以身如被杖,有有處,有無處也。遍身俱黑,陽氣全無也。故經絡論云:寒多則疑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之謂也。

傷寒發厥有陰陽

夫厥者,有陰有陽。初得病身熱,三四日後,熱氣漸深,大便秘結,小便黃赤,或語言譫妄而反發熱者,陽厥也。初得病,身不熱,三四日後,陽氣漸消,大便軟利,小便清白,或語言低微而不發熱者,陰厥也。二證人多凝之,以脈皆沉故也。然陽厥而沉者,脈當有力;陰厥而沉者,脈當無力也。若陽厥,爪指有時而溫;若陰厥,爪指時時常冷也。仲景云:傷寒三二日、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當下之,宜承氣湯。又云: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仲景云:傷寒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而脈微微者。里有寒也,汗出而厥者同。又云:陰病下利而脈微者,里有寒也,白通湯主之。

一法無脈利不止,白通加豬膽汁,以其咽乾而煩也。

以上病急,或尤急,多有此形狀等類。

論陰證發渴

夫足少陰腎經,其直行者,上貫肝膈入肺中,系舌本,腎惡燥,故渴而引飲。經云:口燥舌乾而渴,尺寸脈俱沉,則知腎受熱邪,為陽證也,當下之。

陰證口乾舌燥,非熱邪侵凌腎經也,乃嗜欲之人,耗散精氣,真水涸竭,元氣陽中脫(坎內陽爻是也。)飲食傷冷,變為枯陰,陽從內消者,或不渴,陽遊於外者,必渴而欲飲也。然欲飲,則飲湯而不飲水,或有飲水者,縱與不任,若不忍戒,誤多飲者,變由是而生矣。此等舌乾欲飲冷水,抑而與之湯,及得飲湯,胸中快然,其渴即解。若以渴為熱,湯能解之乎?不惟不能解其渴,其熱從而愈甚矣。以是知為陰證也,夫何疑之有!

論陰證咳(一作吃)逆

(許學士退陰與正元同煎,以治陰證咳逆)

夫逆病咳逆,火炎上使陰氣不內也。陰氣者,即吸入之陰氣也。陰證內寒,與吸入之陰同類,當氣順下而無咳逆也。今陰證咳逆,吸入之陰不得內者,何氣使然哉?(舉陽證)且陽證咳逆者,胃熱失下也。陰氣先絕,陽氣後亦將竭,火獨炎上,逆出陰氣而為咳逆也。陰證者,內已伏陰,陰氣太甚,腎水擅權,肝氣不生,胃火已病,丁火又消,所有遊行相火,寒邪迫而萃集於胸中,亦欲盡也。故令人發躁,大渴引飲,並去蓋覆,病人獨覺熱,他人按執之,身體肌肉骨髓血脈皆寒。此火即無根之火也,故用丁香、乾薑之類熱藥溫胃,其火自下,咳逆方止。非若涼膈、瀉心,以治陽證,自上而下,瀉退其火,陰氣乃生。陰證咳逆,從嘔噦而生,胃寒嘔噦不已,咳逆繼之,其聲怏悵連續不已,聲末而作咳逆,古人云煩冤是也。煩冤者,有情不能訴,有懷不能吐,故為怏悵,唯陰證陽脫而咳逆者,其狀似之。陽證咳逆,內熱與上熱相接,咳逆止在喉中;陰證咳逆,嘔從內出,或先作去聲,或與去聲相併而至喉中,故用溫胃益肺之藥主之。中既溫,天五之氣與殘火自下,又與胃中溫藥相接,變而陽氣生也。殆無異喪家之人,遑遑無依,契昔挽留,故都是反與相併立而幹成其事,陰氣始退,陽氣漸生,脈亦從之而得以獲生也。

《靈苑》治陰咳逆, 勻氣散

川烏頭(尖者三個,炮製,去皮臍)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黑豆二十一粒,糖沙雞頭入大水一盞,同煎至六分,承熱細細飲之。

《本事》治陰毒吃逆。

川烏頭 乾薑 附子(俱炮) 肉桂 芍藥 甘草(炙) 半夏 吳茱萸 陳皮 大黃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三五片,煎至七分,去濁滓取清,熱呷。

論陰證發熱

《活人》云:發熱惡寒者,太陰也;身熱汗出濈濈然者,陽明也;脈細頭痛嘔而發熱者,少陽也。

問:陰證有發熱者,何也?

答曰:太陰、厥陰皆不發熱,只少陰有發熱二條,仲景謂之反發熱也。少陰始得之,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斷云:大抵陰證發熱,終是不同,須脈沉細,或下利,手足厥。另有陰躁發熱,欲坐井中一條。此例當在少陰條下。

仲景云: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四逆湯主之。又云:吐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病發熱頭痛,身體不痛疼,當救里,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論陰證大便秘

陰陽二結,寒熱不同,為躁一也。盛暑爍金,嚴冬凝海是也。

舉陽證經云: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陽結;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陰結。又云: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不可下,下之則清穀滿腹,宜理中丸主之。叔和云:弦冷腸中結。潔古云:脈沉弦,不能食而不大便,則為陰冷結也。

論陰脈小便不通

舉陽證 假令陽病者,太陽之標不解,復入於本,發熱惡寒而渴,五苓散主之。是濕熱在下,故令秘而不通。余證不通者,隨經而治之。若陰證不通者,脈遲細,浮中沉不一,陰氣已盛,陽氣欲絕,小便當自利,而色白反不通者,陰無以化,凝泣枯涸,如水之結冰,津液不行,故閉而不通也,當用熱藥主之。陰得陽而化,津液乃行,所以便也。大不可用利小便之藥利之,四逆湯加茯苓是也,與仲陽硫黃丁香豆蔻散,內有滑石同意。大抵非茯苓、滑石二藥利小便也,蓋二味引熱藥下行,不入他經,為效速也。

經云:陽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然濈汗出,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與此同意。《內經》云:諸寒收引,皆屬腎水,引而下之者,小便自利,收而閉之者,小便不通也。又經曰:腎主大小二便難。陰陽二證,在其中矣!

成無己云:陰陽相雜為之和,陰陽相離為之結。火亦有下收字處,以其心虛也。

仲景真武湯加減例云:小便自利者,去茯苓一味。四逆散加減法: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小柴胡加減法,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活人》云:陰證腹痛,小便不利者,真武湯也。)

《活人》云:若陰證加以小便不通,及陰事縮入小腹,絞痛欲死者,更以臍下二寸石門穴,大假急灸之,仍須與返陰丹、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慎勿與尋常利小便藥也。尋常利小便藥,多用冷滑之劑。此是陰毒氣在小腹所致也,當知。

仲景風濕相搏,骨節疼煩,不得屈伸,近則痛轉劇,汗出短氣,小便不便,惡風不欲去衣,或身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海藏云:加茯苓尤佳。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海藏云:加大黃耆尤佳。若腹痛者,尤宜此湯。仲景云:陽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欲作痼瘕,即是中寒也。

論陰證小便赤

舉陽證,傷寒外感,四肢微厥,邪熱入里,大便燥,小便赤而澀少,是謂熱也。惟陰證內感,陽走於外,虛熱在皮毛之間,肺氣受邪,下輸於膀胱,故令小便如灰汁,兼胃虛不能食。戊與癸合,虛邪所化,赤如灰汁,色雖如此,但溺時或劑莖中不澀而快利也。

論後出餘氣而解

病人服溫熱之藥,時有下氣者,知陰氣出也。韓氏治下焦寒,用灰包熨法,得下利一兩行,小便一兩次,及少有汗,陰氣出而下泄,知其為必解也。予以是知服調中、理中及諸附子等藥後,時有下氣者,陰化而出,即為解。若遇外陽內陰之證,身表四肢盡熱,語言錯亂,疑作譫語,陽證者當去蓋覆,令胸臆兩手微露見風,以手按執之,久之肌肉骨間不熱者,即非陽證,真陰證也。

上此一條,後辨譫語形狀。

論狂言若有所失

恍惚狂言,若有所遺,妄聞妄見,意有所期,及從而叩,或忘或知,神去而潰,命將何依!世人不識,反作熱疾,以脈別之,自然不疑。故經曰: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生,失神者亡。正謂是也。

問:內感陰證,有汗而解,有無汗而解者,何也?

答曰:有汗而解者,或壯年津液尚全,或溫之早而得治,或傳不逆而順經,或素得養而強本,所以俱汗而解也。無汗而解者,或老年血氣俱衰,或溫之遲而失治,或經過期而不傳,或素無養而虧本,所以俱無汗而解也。有汗而解者,間有所遺;無汗而解者,邪豈能盡?故神癡而弱,不能復舊,須待飲食漸增,因食微潤,然後定其中外,各守其鄉。醫者不可不知!

《衍義》曰:太陰元精石合他藥,塗大風疾,別有法。陰證傷寒,指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疾,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四肢逆冷,咽喉不利,腹疼痛,亦須佐他藥兼之。《圖經本草》已有法,惟出解州者良。

古方不用,今《活人傷寒》其著者,治傷寒三日,頭痛壯熱,四肢不利,正陽丹。

太陰元精石 硝石 硫黃(各二兩) 硇砂(一兩)

四物都細研,入瓦瓶子固濟,以火半斤,於瓶子周一寸協之,約近半日,令藥青紫色,住火待冷,取出,用臘月雪水拌勻,濕入瓷瓶子中,屋後北陰下陰乾,又入地埋二七日,取出細研,以麵糊為丸雞頭實大。先用熱水浴,後以艾湯研下一丸,以衣蓋取汗出為瘥。

論脈次第

外感者,先太陽,次陽明,次少陽,次太陰,次少陰,次厥陰;內感者,先三陰而無定,次少陽,次陽明,次太陽,為極高之分。

陽從內消,從右手脈先陷,左手浮,右手沉。

陽從外走,從左手脈先陷,右手浮,左手沉。

其脈或有不然者,陰陽之變易無定也。許學士云:陰陽交互最明,正坐此耳!

陽脈沉而滑,若浮者,欲升而汗也。

陰脈沉而細,本體也。

若浮而有力者,陽氣生也。

若浮而無力者,陽氣走也。

若浮若沉,或有力,或無力,陰陽交爭而未定也,惟外熱內寒者,多有此脈。

用附子法

古人用附子,不得已也,皆為身涼脈沉細而用之。若裡寒身表大熱者不宜用,以其附子味辛熱,能行諸經而不止,身尚熱,但用乾薑之類,以其味苦,能止而不行,只是溫中一法。若身熱消而變涼,內外俱寒,姜附合而並進,溫中行經,陽氣俱生,內外而得可保康寧,此之謂也。若身熱便用附子,切恐轉生他證,昏冒不止。可慎!可慎!

論陰陽易分熱寒

陰陽各相易證,仲景止用燒褌散,言至簡而意至有餘也。故朱奉議立陰陽易證為二條,後人始知有寒熱之別也。故熱者有上燒褌散,而又有竹皮茹湯,寒者有豭鼠糞湯,而又有當歸白朮湯。至於枝正方妙香丸條下,治雜病陰陽易,藥中有牛黃、腦、麝之類,是知治熱證也,豈可一塗而取哉?學者詳之。

聖人立陰陽易條,雖不盡言,特舉其宏綱而已,是以後之述者,盡心焉爾矣可也。

海藏云:若陰陽易證,果得陰脈,當隨證用之。

若脈在厥陰,當歸四逆湯送下燒褌散。

若脈在少陰,通脈四逆湯送下燒褌散。

若脈在太陰,四順理中湯送下燒褌散。

所用之藥,各隨其經而效為之速也,宜矣!

上此一條,隨經藥下燒褌散,所以補古人所不完處。

扁鵲云:治陰陽易傷寒,燒婦人月經衣,熱水服方寸匕。仲景云:傷寒陰陽之為弱,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

燒褌散

上取婦人中褌近隱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褌襠,燒灰用之。

《活人》豭鼠糞湯

療傷寒病後男子陰易。

韭白根(一把) 豭鼠糞(一十四枚)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再煎三沸,溫溫盡服。必有黏汗出為效,未汗再服。亦理諸般勞復。鼠屎,兩頭尖者是也。

海藏云:經不言豭鼠糞,只言牡鼠糞兩頭尖,治勞復。文具鼴鼠條下,又分鼠也,並不見豭鼠之名。晏鼠大獸如豬,分鼠之形,以其肥亦如豬形,豭之名想亦出此。牡即父也,雄也,在野難得,在人家諸物中遺下兩頭尖者,亦可用。豭,牡豕也,子路佩豭。

許慎云:菜一名久者,謂之韭,園人種之,歲三四割,其根不傷,冬培之,先春復生,信乎其久者也。

《易稽覽圖》云:政道得則陰物變陽。鄭康成云:若蔥變韭是也,然則蔥冷而韭溫可驗。

《活人》治陰陽易證,豭糞湯用韭白根,非獨取其性溫也,蓋亦取其陰物變陽之意,述類象形,古人以至於此。

竹皮湯

療交接勞復,卵腫,腹中絞痛,便絕。

竹皮(青刮,一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半,絞去滓,分服立愈。

青竹茹湯

婦人病未平復,因有所動,致熱氣上衝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風狀,宜青竹茹湯。

栝蔞根(無黃者,一兩) 青竹茹(刮,半斤,淡竹是也)

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二合,去滓,分二三服。

當歸白朮湯

婦人病未平復,因有所動,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住舉動,無熱發者,宜當歸白朮湯。

白朮(一分) 當歸(一分) 桂枝(一分) 附子(一分) 生生薑(半兩) 甘草(一分) 芍藥(一分) 人參(一分) 黃耆(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盞,食頃,再服,溫覆微汗瘥。

海藏云:四肢不住舉動,振搖即反覆,皆是。

發明仲景活人

燒褌散灰性雖無寒熱,只是推出陰中外來著人邪氣,述類象形之法,聖人以至於此。故成無已云:燒褌散導出陰氣是也。若陽脈用竹皮、青竹茹湯,若陰脈用豭鼠糞、當歸白朮等湯。此朱公出人意表,而後之述者之不可及也。

妙香丸

辰砂(飛研,九兩) 龍腦 膩粉(研) 麝香(研,各三分) 牛黃(三錢) 金箔(九十個,研) 巴豆(三百一十五個,去皮心膜,炒熱,研如面,去油)

上合研勻,煉蜜出淨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

若男子婦人因病傷寒時疾,陰陽氣交,結伏毒氣,胃中喘躁,眼赤,潮發不定,再經日數七八日以下,至半月日未安,醫所不明證候,脈息交亂者,可服一丸,或分作三丸亦可,並用龍腦、膩粉、米飲調半盞已來,下此一服,每丸上用針投一眼子。如有餘說,盡依《局方》法。

仲景《活人》舉陰陽易證,若脈果陰,當用燒褌散下之,入三經藥內調服,最為的當。其餘雜陰證內,但有腰膝冷痛,宜各本經藥內加丁香、沉香二味,不惟腰膝得暖,抑亦沉墜峻下入於陰部,為效速也。兼二藥《本經》所言,治腎氣壯陽,與諸薑、桂烏、附、茱萸等藥,佐使相助,為效大倍,不可不知。

醫書辭藻比之儒書,甚不美於觀覽,非若嘲風弄月之篇之暢懷也,非若禮義廉恥之典之壯志也,又非若忠節孝行之傳之聳動人之奇稱也,故士宦惡其技之末而不之學焉。是以世人所重者鮮,一旦抱疾,委命他人,豈其智邪?況傷寒古今為一大病,陰證一節,害人為尤速。予因暇日,集此《略例》,庶幾有望於好生之君子者,或有人焉!讀是書也,當反覆披玩,前後貫通,但云此非空談,施於實用可也。若悟則康寧可期,味則疾橫繼至,利害天壤,可不畏歟!知乎此,則暢懷之樂,壯志之快,奇稱之美,悉備於我,味孰大焉?既足以卻疾活命,又足以保命延年,其樂寧有涯涘哉!范文正公云:不為名相,當為名醫。意亦不出此耳!七月十三日再題

予作《陰證論》一書,其本有三,有多寡之異焉,非固如是之不同也。大抵聖賢之言,非一讀而能盡,故每有所得,不敢以前說為已定為已足,而不為之增益也。故初本在河南,傅夢臣輩所錄,則簡而少;次本在吾鄉,寄北京時,頗增三二論;自壬辰至丙申幾五載,而復增隨條,並藥後斷例。前人所言本意,與其所從來,或為之是,或為之小異,或又有言外不盡之機,一一具陳之。欲質之明者,則求之諸郡而不可得,但讀之既笑且嘻,長嘆而已,不知何日得吾東垣李先生一問之,吾之心始可以少安矣!吾之所以書此者,猶恐其未盡前人之意耳!丙申秋二十有一日再題

海藏治驗錄

外陽內陰

脾印將軍完顏公之子小將軍病傷寒六七日,寒熱間作,腕後有癍三五點,鼻中微血出,醫以白虎湯、柴胡等藥治之不愈。及余診之,兩手脈沉澀,胸膈間及四肢按執之殊無大熱,此內寒也。問其故,因暑熱臥殿角之傾,先傷寒,次大渴,飲冰酪水一大碗,外感者輕,內傷者重,外從內病,俱為陰也。故先癍衄,後顯內陰,寒熱間作,脾亦有之,非往來少陽之寒熱也。與調中湯數服而愈。

陽狂

彰德張相公子誼夫之妻許氏,乃狀元許先之之女紹明之妹也,病陽厥怒狂,發時飲食四五倍,罵詈不避親疏,服飾臨喪,或哭或歌,或以刃傷人,不言如啞,言即如狂,素不知書識字便讀文選,人皆以為鬼魔。待其靜診之,六脈舉按皆無,身表如水石,其發也叫呼聲聲愈高。余昔聞潔古老人云:《本經》言奪食則已,非不與之食,而為奪食也。當以藥大下之而使不能食,為之奪食也。予用大承氣湯下之得臟垢數升,狂稍寧,待一二日復發,又下之,得便數升,其疾又寧,待一二日又發,三下之,寧如舊,但不能食,疾稍輕而不已。下之,又五七次,計大便數斗,疾緩身溫脈生,至十四日,其疾愈,脈如舊,困臥三四日後起蘇,飲食微進,又至十日後安得。始得病時,語言聲怒非常,一身諸陽盡伏於中隱於胃,非大下之可乎?此易老奪食之意也。右陽狂一條,本不當例陰證中。今暨陰狂證並列,其狂則一,其為寒熱二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讀者至此,其三複之。

陰狂

寶丰阿磨堆侯君輔之縣丞為親軍時飲食積寒所傷久矣,一日病其脈極沉細易辨,即陰證無疑。內寒外熱,故肩背胸脅癍出十數點,語言狂亂,家人驚曰:發癍譫語,莫非熱乎?余曰:非也。陽為陰逼,上入於肺,傳之皮毛,故癍微出,神不守舍,故錯言如狂,非譫語也。肌表雖熱,以手按執,須臾冷透如水。余與姜附等藥,前後數日,約二十餘兩後中大汗而愈。及見庭中物色,兒童雞犬,指之曰:此正我二三日間夢中境物也。然則神不守舍信矣。愈後起行,其狂又發,張目而言曰:今我受省札為御馬,群大使如何不與我慶?及診之,脈又沉退,三四日不大便。余與理中丸,三日內約半斤,其疾全愈。侯公之狂,非陽狂之狂,乃失神之狂,即陰也,但脈陰為驗,學者當審,獨取諸脈,不憑外證可也。

陰易

寶丰侯八郎外感風,內傷冷,自服通聖散,大汗出,內外陽氣俱脫,不及治而死。其子國華又病傷寒四五日,身微癍,渴飲水。及診之,沉弦欲絕,厥陰脈也。溫藥數日不已,又以姜附等藥微回脈生,因渴私飲水一盂,脈復退,但見頭不舉,目不開,問之則犯陰易。若只與燒褌散則寒而不濟矣。遂煎吳茱萸湯一大服調燒褌散連進二服,作大汗兩晝止。何以然?以其至陰汗從骨髓中得溫而出,所以液汗兩晝夜方止。

夜服

寶丰弋唐臣時始冠,平日飲食嗜冷,久遂成陰證,脈遲七八至一止,二三日後脈僅三至。余亟進溫熱之劑數服,四五日不解,遂續夜半一服,晝三夜一,脈頗生。一夕誤闕其藥,明旦證遂增劇,復連進前藥七日兼夜,脈生大汗而解。人問其故,余曰:人與天地同一氣耳。陽病晝劇而夜寧,陰病夜劇而晝寧,各從其類而化也。今病陰極至夜尤甚,故令夜半服藥。何以然?所以卻類化之陰而接子後所生之陽,則陰易退而陽易生矣。此一條具見前章。

陰血

潞州義井街北浴堂秦二母病太陰證,三日不解,後嘔逆噁心,而脈不浮。文之與半硫丸二三服不止,復與黃耆建中等藥,脈中得之極緊,無表裡,胸中大熱,發渴引飲,眾皆疑為陽證,欲飲之水。余與文之爭不與,又一日與姜附等藥,緊脈反細沉,陽猶未生。以桂、附、薑、烏之類,酒丸,每百丸接之,二日中凡十餘服,渴止脈尚沉細,以其病人身熱燥煩不寧,欲作汗,不禁其熱,去其衣被蓋覆,體之真陽營運未全,而又見風寒,汗不能出,神憒不醒,家人衣之裝束甚厚,以待其斃,但能咽物,又以前丸接之,陽脈方出,而作大汗。蓋其人久好三生茶,積寒之所致也。愈後元秘大小始得通利,翌日再下瘀血一盆如豚肝。然文之疑不能判,余教以用胃風湯加桂附,三服血止。其寒甚如此,亦世之所未嘗見也,治宜詳之。大抵前後證變之不同,以脈別之,最為有準,不必求諸外證也。

鼓擊脈

子秦二又病,太陽證悉具,其脈浮數,初為陽證,經所受邪也。神術湯解之,未三日變為陰證。何以然?旺火投盛水也。以其素服三生茶及好食諸冷物,數年來臟腑積而為痼疾,一身之經皆凝寒浸漬醞釀而成太陰,脈亦從此,而變其狀,非浮非沉,上下內外舉按極有力,堅而不柔。非若陽脈來之有源,尺以下至宛中全無,惟三部中獨見鼓擊,按之觸指,突出膚表,異常緊為甚,所稟元陽無,一身遊行之火獨萃於胸中,寒氣逼之,故搏而大,有加數倍,往來不可以至數名,縱橫不可以鉅細狀。五日後,文之與姜附等劑而復振搖,又與真武、四逆等湯,煩躁大渴不止。若更接姜附,其汗必作,其人自疑為熱而益飲水,及得水稍蘇,斯須脈陷沉而緊,厥逆神瞶。至六日晡前後大便秘結,小便赤色而少,強溲得涓滴,時手冷至肘,足冷至膝,脈將絕而不可救。欲復與四逆等湯,恐煩躁思飲而生變。文之請曰:何法以治?余教以烏、附、薑、桂、良薑等佐以芍藥,茴香之類,酒糊丸,引而下之,而使不僭。急服之百丸,晝夜相接,八九陽氣從下復生,胸膈不煩躁,不思水,與溫劑則微咽,大便軟,屢下氣,陰得以出,小便通快成劑如灰汁,脈微生。服丸至千半陽氣遍體,作汗而愈。後神又不全,少氣乏力,又與溫中等藥數服,然後良愈。非平昔飲冷腸胃積寒之久者,脈不如此之鼓擊也。鼓擊者何?雖可謂大非大也,忿怒也,宜詳審辨認,世罕有之。大抵此脈屬緊,比緊為尤甚,故名鼓擊也。仲景云:諸緊為寒。又云:脈浮而緊寒在表也,脈沉而緊寒在裡也。緊似弦而非,有如牽繩之狀,即為緊也,非帶洪而有源也。成無己云:累累如循長竿,連連而強直也。通真子歌云:緊若牽繩轉索初。海藏云:牽繩之緊,循竿之直,二者皆近於鼓擊,鼓擊者尤甚於二脈數倍。啟玄子云:盛脈同陽四倍以上,陰之極也。

腹痛

潞州提領姬世英,平昔好冷物涼藥,自謂膏粱充肥必多熱,因眼疾又並寒劑數日,遂得陰病。脈緊而無力,自胸至臍腹下大痛劇甚,凡痛則幾至於斃。去歲已嘗有此證,求治於宋文之,得愈。今復病,尤甚於去年。又亟命文之,文之與姜附等劑雖稍蘇,痛不已,遂以文之所用方內倍芍藥,令服之。予謂病者曰:良久痛當自胸中下,節次至腹,或大便得利,或後出餘氣,則寒毒得以出矣。後果如其言。翌日愈後,令常服神應丸,以斷其積寒之根。

《陰證略例》一冊,元海藏老人王好古撰,以傷寒陰證較陽證尤難辨,故作專書以發明之。審證用藥具有條理,前有麻革信之序。考《四庫》著錄海藏醫書有《醫壘元戎》十二卷,《此事難知》二卷,《湯液本草》三卷,獨無此書,蓋當時尚未出也。而明人編《東垣十書》者,亦未見此書,知為罕覯之秘笈矣。此本前有虞山錢會遵王藏書一印,又有惠定宇手定本一印,又有孫印從沾慶增氏二印,中有惠棟之印,字曰「定宇」。二印後有孫慶增家藏一印。近為吾友震澤吳君曉鉦所得,真舊鈔也。好古字進之,趙州人,以進士官本州教授。自金入元,少時與李杲東垣同遊張元素潔古之門,而年輩較晚,其後復學於東垣,故《醫壘元戎》稱先師潔古老人,又稱東垣李明之先生,而此書麻序但云海藏先生王君進之,家世趙人,早以通經舉進士,晚獨喜言,醫始從東垣李明之,盡傳其所學。冊末自題亦云不知何日復得吾東垣李先生一問之,並不及潔古何歟?然書中首列岐伯陰陽脈例,即次以潔古老人內傷三陰例,乃次以海藏老人內傷三陰例,而伊尹、扁鵲、仲景諸例俱編於後,雖不稱先師而尊師之意已隱然見於言外矣。或有訾其用藥過於溫熱者,不知專論陰證,何可雜入陽證治法。海藏著述具存,豈但能治陰證不能治陽證者,安得以後入不辨陰陽,偏執貽誤,追咎古人哉!自序題壬辰歲為金哀宗天興元年,即蒙古太宗四年。冊末自題稱丙申秋,乃蒙古太宗八年,金亡已三年矣。麻序題歲癸卯,則太宗後乃馬真氏稱制之二年也。《醫壘元戎》成於丁酉,歲在此書後一年,唯《此事難知》自序題至大元年,則上距金亡已七十餘年,豈海藏享上壽至武宗時猶存耶?抑至大當是至元刊本之訛耶?並書以俟考。

同治三年歲在甲子秋七月烏程汪日楨書於上海寓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