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芻言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醫學芻言

第一章 辨證概述

四時百病,不出外感內傷。外感者,風寒暑濕燥火也;內傷者,喜怒憂思悲恐驚也。

外感六淫

風:有風寒、風熱、風濕、風燥、風火。

寒:有寒濕;寒久能化熱。

暑:有陰暑,有陽暑;暑必夾濕。

濕:有寒濕、風濕、濕熱;有濕去而化燥者。

燥:有外感、有內傷,有氣燥、有血燥。

火:有實火、虛火,上焦火、中焦火、下焦火,五臟六腑之火。

暴病初起,寒熱頭痛,總名之曰風寒。有汗者傷風,多鼻塞;無汗者感寒,多骨節痛。

暑病初起,陰暑夾濕者,多胸痞吐瀉;陽暑則壯熱,大渴頭痛。

濕病因天時者,初起身重發熱,或有汗,或無汗,而足冷者多,胸必悶,口必膩而不渴,間有渴欲飲水而噁心者。濕因嗜茶酒而病者,必舌膩而不欲飲,小便少而或大便溏。

燥自外感者,必咳嗽咽乾,凜凜惡寒;燥因內傷者,必舌乾便燥,易飢而不欲食,有傷氣、傷血之分也。

火證最多,壯熱目赤,口渴便秘,煩躁,脈洪數大。

須辨虛實:暴病多實,久病多虛;暴病多寒,久病多熱。

內傷七情 

驚喜皆傷心,心跳不寐。

悲憂皆傷肺,咳嗽汗多。

思慮皆傷脾,食少倦怠,無力便溏。

怒傷肝,或腹脅脹痛,或頭昏眩而火升。

恐傷腎,或心跳遺精,或腰痛脊痛。

又有勞倦內傷為不足,飲食內傷為不足中之有餘。

又有勞力傷脾,色欲傷腎,皆屬內傷之證。

第二章 六淫治法

風寒治法 風寒初起宜散,羌活、防風、荊芥、紫蘇、豆豉、秦艽、桔梗;咳加杏仁;噁心加橘皮、半夏;胸悶加枳殼;無汗加蔥白。

風熱治法 風熱初起:牛蒡、薄荷、連翹、桔梗、豆豉、前胡、桑葉、茅根。

風濕治法 風濕初起:防風、白朮、茯苓、豆卷、羌活。

風燥治法 風燥:沙參、貝母、玉竹、薄荷、桑葉、知母。

風火治法 風火:羚羊、連翹、山梔、薄荷、牛蒡、蘆根;甚則犀角、石膏、川連、大黃。各隨證而施之。

寒濕治法 寒濕宜溫散,必身重腿股痠痛,此為雜病之寒濕,非傷寒門中夾濕之證。宜桂枝、苡仁、防己、防風、羌活、獨活、牛膝等。

傷寒另有專書。仲景《傷寒論》,柯韻伯注最詳,所宜熟讀者也。至於寒邪化熱,種種治法,亦在《傷寒論》中。後人如劉河間熱病論,近時葉天士《溫熱論》,皆要讀之書。

暑病治法 暑屬火,暑必夾濕。有因貪涼閉汗,外則無汗惡寒(暑兼外寒),內則熱甚煩悶者,宜香薷飲(香薷飲:扁豆、厚朴各半斤,香薷一斤。為粗末,每服三錢,酒水煎服。功能祛暑解表,化濕和中。《和劑局方》方。)為主。有因食瓜果冷水,內變寒濕者(暑兼內冷),腹痛吐瀉,輕者霍香正氣散;重者脈伏肢冷,此即所謂陰暑也,寒多宜理中湯;欲飲水者宜五苓散。

暑熱治法 暑熱甚,煩躁多汗,脈洪大,宜白虎湯。但熱不寒,背微惡寒者,白虎加桂枝湯。

暑濕治法 暑濕胸痞嘔惡,消暑丸為主,醋炒半夏、茯苓、甘草是也。仿此則二陳湯,藿香正氣散等,皆所宜用。他如濕溫,舌白膩,噁心,身疼足冷,口渴不多飲,而又煩躁者,蒼朮白虎湯可選。

陰濕治法 濕而兼寒者,陰濕也,在內證門中。如舌白嘔惡,身疼惡寒,無汗,宜蒼朮皮、羌活、半夏、茯苓、陳皮。

陽濕冶法 濕而兼熱者,為陽濕,即濕熱病也。如舌白噁心,身熱有汗,胸痞,宜豆卷、杏仁、半夏、茯苓、滑石等;如嘔惡胸痞,有汗煩悶,或大便泄者,薑汁炒川連、半夏,黃芩、蔻仁、枳實、竹茹,即瀉心溫膽法也。

風濕治法 風濕乃濕病而兼風邪者,並非外科與瘋科門之風濕也,必惡風身重。如王海藏神朮散(王海藏神朮散:又名神術湯。蒼朮二兩,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為粗末,加生薑、蔥白,水煎服。治內傷冷飲,外感寒邪而無汗者。《陰症略例》方。)之例,無汗用蒼朮、防風、羌活;有汗用白朮、防風、茯苓等。

濕化燥治法 濕化燥,宜清潤之中兼滲濕。如《局方》甘露飲:二地、二冬、茵陳、澤瀉;河間甘露飲:五苓(五苓:五苓散之簡稱。)三石(三石:滑石、石膏、寒水石。);子和甘露飲:於河間方中再加葛根、藿香、木香,隨證採取。

內燥外燥治法 內燥宜滋,證必大便堅,咽燥、乾咳心跳,如二地、二冬、玉竹、石斛。外燥宜清,咳嗽、胸中膹郁,喻嘉言清燥救肺湯。重者加人參,大便不燥結者,去麻仁而加川貝。

氣燥血燥治法 氣分燥,宜石膏、連翹、桔梗、甘草;血分燥,如生地、當歸、桃仁、玄參。然氣燥血必燥,清氣藥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氣亦燥,滋燥藥中可入蘆根、石斛。

實火虛火治法 實火宜苦寒,黃芩、黃連、黃柏、山梔,甚則大黃;虛火宜甘寒,鮮地、鮮斛、鮮沙參、玄參、麥冬、雪梨汁、甘蔗漿。

三焦火、五臟六腑火治法 上焦火:黃芩、桑皮、甘草,甚則石膏;中焦火:黃連、甘草;下焦火;川柏、知母。

肺火:黃芩、麥冬;心火:犀角、川連、甘草;肝火:羚羊、山梔、膽草、青黛;脾火:黃連、防風、山梔;腎火:知母、黃柏;大腸火:條芩、槐花;小腸火;木通、鮮生地;膽火:龍膽草、苦參、豬膽汁;心胞火:犀角、連翹、犀黃(犀黃:犀牛黃之簡稱,即牛黃。);膀胱火:黃柏、車前子;三焦火:山梔為主,其餘即上中下三焦之法也。

第三章 七情治法

驚喜傷心 心跳不寐,茯神、棗仁、硃砂、金箔。

悲憂傷肺 咳嗽汗多,黃耆、五味、沙參、麥冬。

思慮傷脾 食少倦怠,或便溏,歸脾湯為主。

怒傷肝 腹脅脹痛,宜疏肝,如香附、蘇梗、吳萸、烏藥、青皮、陳皮;肝火、肝風上升,頭眩火升者,宜鎮肝熄風,如石決明、刺蒺藜、天麻、鉤藤;虛者加沙苑、女貞、生地、牡蠣。

恐傷腎 心跳遺精,腰痛脊痛,如二地、龜板、杜仲、狗脊,或加磁石、牡蠣。

第四章 勞倦、飲食、色欲傷

勞倦內傷 勞倦內傷為不足,其證凜凜微惡寒,又微微內熱,稍行動則氣短不足以息,四肢倦怠無力。宜東垣補中益氣湯:參、耆、草、升、柴為要藥,血加當歸,氣加陳皮,食不易運加神麯。

飲食傷 飲食傷為有餘,脘脹不舒,或吞酸噯腐,反飽不思食,古法以香砂枳朮丸為主,今時以二陳湯加神麯、山楂、砂仁、枳實。

色欲傷 色欲傷腎為下虛,如二地、杞子、萸肉、沙苑、菟絲,古以六味丸為主方。

第五章 郁證、痰病

外感內傷,已言大略。又有郁證痰病,亦須講及。

郁證 郁證乃七情雜沓(沓:繁多。),難分經絡。如倦怠太息,或飢而不欲食,或食即飽脹,或心跳頭昏,或腰痠足軟,或火升內熱,即在一日之中,時覺暫快,時覺昏沉,懶於言動。婦人患此最多,每每經事不調,腹中時痛。古方治法雖詳,總以暢懷為要。治法如略有寒熱,尚未大虛者,逍遙散;倦怠少寐者,歸脾湯;心跳口乾內熱者,天王補心丹;兩足跟痛,腰膝痠痛,目花頭眩者,六味地黃湯;經不調而腹痛者,婦寶丹,即四物加阿膠、香附、艾葉等味也。

痰病 痰病多怪,周身無處不患,或喘咳多痰,舌苔厚膩,或舌紅口碎,頭目昏重,或經脈惕惕跳動,或如昧如狂,或嘔噦不眠,或頸項腿臂結核、痠疼。治痰方法總以二陳湯為主,老痰加南星、枳實,即導痰湯。頑痰不愈,礞石滾痰丸。如瓜蔞仁、海蛤粉、白芥子、風化硝、竹瀝、薑汁、蘿蔔汁,皆痰病可採之藥。至於夾火、夾寒、夾氣、夾郁、夾食、夾風、夾濕,即於寒、濕、風、火、氣鬱、傷食門中諸藥,採取一二味並用之可也。

第六章 溫病

吾吳為卑濕之地,病真傷寒者絕少,所看時證,雖曰傷寒,其實皆溫熱、風溫、濕溫之病。近見淮上人吳鞠通《溫病條辨》,言之甚詳,宜讀之。

溫病治法 溫病初起即在陽明,雖一日惡寒,至二日即但熱,故開始即以梔豉湯加牛蒡、薄荷、橘皮、桔梗、杏仁等味;夾食加枳實、山楂;二三日不大便,加瓜蔞仁;三四日熱重口渴,加連翹、蘆、茅根;五六日即憒憒神昏者,其證必重,加羚、犀、石菖蒲、天竺黃之類;若舌焦黃,脘腹硬痛,大便不通,用涼膈散下之,甚則承氣湯。

風溫治法 溫邪夾風者,必咳嗽頭痛,微寒發熱,如前胡、杏仁、桔梗、牛蒡、薄荷、荊芥、橘紅、枳殼;及其化火,與上溫熱同治。

濕溫治法 濕溫必胸痞,舌苔厚而白膩,淡豉、橘紅、半夏、赤苓、滑石;無汗加葛根。

溫熱、風溫、濕溫化火治法 溫熱、風溫、濕溫,大便泄者,此為熱泄,葛根黃芩黃連湯;嘔惡者,橘皮竹茹湯;煩躁透斑疹,牛蒡、犀尖(犀尖:犀角尖的簡稱。)、連翹、竺黃,豆豉、鮮地,二味同研名黑膏。若至譫語,舌尖紅,中心苔白或燥,此邪自衛傳營,如犀角、鮮地、赤芍、連翹、丹皮、菖蒲、鬱金、山梔、天竺黃等。閉用萬氏牛黃清心丸開之;開之不應,至寶丹或珠珀犀黃散;有譫語,舌焦黑,不知人,大劑犀、羚、鮮地、鮮斛、川連、連翹、菖蒲、蘆根,送下紫雪丹五分,或有開而得生者。然究竟危極矣。

時證嘔惡,用苦辛不效,轉用輕清芳香法 溫病中間,或病後,嘔惡煩悶不得寐,瀉心湯合溫膽湯最妙。如用苦泄之藥不靈,乃胃虛不勝藥味之苦劣也,與七葉飲甚輕靈,如鮮藿香、鮮佩蘭葉、竹茹、冬瓜子、鮮荷葉、鮮稻葉、鮮薄荷葉、枇杷葉,此輕清芳香法,余嘗用之見效。

溫病後調理 凡溫病後調理,總以甘涼養胃,清徹余邪為主,(按溫病後,治在胃,喻嘉言法也。)如豆卷(炒黃)、川貝、茯苓、扁豆、丹皮、穀芽、橘皮等。

溫邪兼感暴寒 前言溫邪初起即在陽明,此其常也。然亦有暴寒引動溫邪者,亦見太陽表證,如頭項強痛,周身疼,惡寒甚而無汗者,亦用羌活、防風、蔥白、豆豉、秦艽、荊芥等溫散之,但不用麻、桂耳。

溫疫 又時證溫疫,沿門闔境,其病相似者是也。吳又可先生以達原飲為開手要方,其證舌苔滿白,但熱不寒,方中厚朴、檳榔為闢瘴之藥,芩、知為退熱之藥,芍、草為和中之藥,獨草果一味,究嫌辛烈,余常去而不用,即芍、草二味,雖曰和平,而一嫌其斂,一嫌其滯,不若橘、苓、半夏之和中理氣化濁之為當也。

變用承氣法 《溫疫論》中用大黃,極言神妙無比,後人不善用而強效顰,誤事亦多,惟疫證誤下之害小,傷寒誤下之害大,蓋以疫多火耳。《溫疫論》云,人方食肉而適得病,雖下之而食不下,必加人參於下藥之中,其積始行。此蓋助其胃氣,以敷布流行,即又可先生聰明善用大黃處也。曾見吳濟亨(吳濟亨:王旭高同代名醫,生平不詳。)治一年高人,食牛肉脹滿不消,諸藥不效,先用人參六君子湯一劑,而後消而下之。即又可先生之意,將一方而為二法也。

變用白虎法 吳又可用白虎加人參湯,與仲景法不同。仲景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而《溫疫論》中有脈浮發熱無汗者,與白虎加人參湯,氣化津回,則汗從表達。蓋傷寒之邪,自表傳里而化熱,其外已解,故必大煩大渴,大熱大汗,脈洪大者,用白虎則金清而火退;若溫邪時疫,其熱自里達表,脈本但數而不浮,脈浮則其邪欲從表出,故溫疫脈浮發熱無汗,與白虎人參湯,反汗出而解,此亦又可善用古方之處也。

余所編《溫疫論歌括》,及《溫疫明辨歌訣》,言簡而意到,所宜熟讀者也。

第七章 中風

中風一證,多系肝風上逆,卒然昏僕,口歪流涎,手足不遂。古來方法,治各不同。有言風從外入者,以小續命湯加減;有言風自內生者,宜熄內風;或夾氣、夾火、夾痰,前人之論備矣。景岳直指為非風,全由精氣內虛,惟進溫補,此亦一說,不可不知,不可全恃。余每以羚羊、天麻、橘紅、半夏、鉤藤、茯神、竺黃、竹瀝、薑汁等,中於氣而不語者,送下蘇合香丸;熱阻竅閉,舌強神糊者,化下至丹寶;痰多加膽星。至於口開為心絕;手撒為脾絕;眼閉為肝絕;遺尿為腎絕;鼾睡為肺絕;汗出如油,面赤如妝,髮直息鼾,目上視,皆不治。近世有迴天再造丸(迴天再造丸:《一枝軒經驗方》方。),其方補氣養血,活血豁痰,清火通絡搜風,無所不備,此丹藥亦未可專恃也。他如地黃飲子,三生飲加人參,十味溫膽湯,景岳之右歸、左歸丸皆可採擇,隨證施之。

第八章 勞損

勞瘵一門,其來有漸,而因各不同。大抵咳嗽發熱不休,大便溏者多不治。其中心跳頭昏,腰痛遺精,白帶,或吐血汗多,往往兼夾為病,圖治之方亦不一,然總以肺、脾、腎三經為主,如二地、二冬、參、苓、山藥、丹皮、川貝、玉竹、桑皮、枇杷葉、紅棗、蓮子,皆常用之藥。吐血加茜草、藕節;心跳少寐,棗仁、辰砂;便溏泄,冬朮;腹中痛,白芍、甘草;腰痛,杜仲、狗脊;帶下、遺精,沙苑子、牡蠣;頭痛火升,石決明,皆可隨證而加。至於古方逍遙散、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固本丸(固本丸:《張氏醫通》方。天冬、麥冬、生地、熟地各八兩、人參四兩。蜜丸,每服四錢。治老人津血俱虧,咳逆便秘。)、大補陰丸、六味丸、天王補心丹、補肺阿膠散、紫菀湯、小建中湯、地骨皮飲,皆當引用。

第九章 臌脹

臌證,有氣、血、痰、水、寒、熱之分。初起但腹脹,而腹未滿者謂之脹;若腹已滿者,謂之脹滿;若但腹脹滿者,謂之臌脹;若但腹脹而四肢面容消瘦,謂之單腹脹;若初起腹脹滿,四肢面目悉腫者,謂之腫脹。

脘腹痞脹 多因氣滯,每用理氣之藥,如川樸、青皮、陳皮、香附之類;每兼濕濁,必參燥濕之品,如蒼朮、半夏、赤苓之屬。挾熱者為濕熱,加薑汁炒川連、黃芩之類;挾寒者,加乾薑、吳萸。(大抵觀其舌苔濁厚者,因乎濕濁為多;熱者口渴,小溲赤;寒者口不渴,小便清。)食入脹痛,或噯腐氣,必兼食積,宜加枳實、萊菔子、砂仁。至如冬瓜皮、大腹皮、姜皮、澤瀉等,證尚未虛者,皆可通用,即正氣已虛,兼補藥數味,而冬瓜皮等仍可用之為佐使,以化濕通氣也。

風水 初起先面腫咳嗽,而後腹脹足腫者,古人謂之風水,俗名水臌。如兼寒熱,頭脹痛鼻塞,宜先發汗:重則麻黃、杏仁、射干、葶藶;輕則羌、防、紫蘇、桔梗。如小便短少者,必兼滲濕,如苓、澤、苡仁、木通、車前、通草等味。

水臌 初起先足腫,而後腹滿面浮者,濕傷於下,下甚極而上也,此真水臌。宜健脾運濕,如五皮飲、五苓散、平胃散等選用之。

氣臌 初起先腹脹而後面足腫者,氣壅極而水注也。先面足腫而後腹脹者,水上逆而氣壅也。然氣至水必注,水注氣亦至,故必以理氣行水為要也。凡利水之藥,必少佐通陽之屬,如桂枝、肉桂、乾薑、附子,或加數分,或用一味,或二、三味,觀其證而酌用之可也。

單腹脹 若單單腹脹滿,手足反消瘦者,多由鬱怒傷肝,木來剋土,精神內虧,氣血不足,雖有治法,百難愈一。若腹上青筋綻露,食少便泄,氣急不得臥者,死期近矣。用方如逍遙散,兼六味丸、六君子之意,不宜大溫,不可太寒,當和平以守之。

臌脹日久,脾腎兩虛者,如理中湯、腎氣丸,善於調理,亦有收功者,然斷不能速效,宜耐心服藥乃可。

凡腫脹忌食鹹,宜食淡,蓋以咸傷血,而淡能滲濕也。

血臌 此外有血臌,婦女犯之為多,男亦有之。面色萎黃,有蟹爪紋,步履如常,腹漸日大,必多怒善忘,口燥便秘,胸悶脅痛,宜六君子加芎、歸、乾薑、延胡;或暫入大黃酒炒一二劑。蓋血瘀必因氣滯,脾失健運,故必運脾理氣之中,而加血藥。若但通瘀,致虛其氣,而脾愈弱,反速其害多矣。

第十章 噎膈、反胃

食不得下,哽噎而下謂之噎。食雖入咽,仍復吐出謂之膈。朝食暮吐名反胃。

 宜清火降氣化痰,如蔗漿、梨汁、薑汁、杏仁、川貝、蘇子、枇杷葉、蘆根汁;或加旋覆花、蛤殼等。

 膈證雖有寒有熱,寒者多而熱者少,如左金丸、六君子加乾薑。又津液枯者,如蓯蓉、杞子、當歸、半夏、沉香、茯苓、甘草。惟《金匱》大半夏湯,用人參、半夏、白蜜,以水揚之萬遍,煎藥最妙。

反胃 反胃宜溫,朝食暮吐,是無火也。吐帶酸水者,宜溫中焦,如人參、白朮、乾薑、川椒、吳萸,甚則附子;吐出白沫者,宜溫下焦,如附子、肉桂、吳萸、乾薑、當歸、蓯蓉、川楝子。

至於噎膈夾痰、夾瘀、夾蟲者,如桃仁、新絳、南星、半夏、瓦楞子,及烏梅丸之意,亦可參入。

(附方)

牛犬二灰散:治噎膈之奇方也。不拘黃牛、水牛,但遇有狗屎於牛屎上者,二屎共取和勻,候乾封固,每用煅灰存性,陳酒調服三錢。後用真雲南圍棋子一枚,男用白,女用黑,搗研極細末,仍以陳酒燉濃服之。

甘蔗飯:甘蔗去皮切錢樣,白米少些放磁碗內,以水潤透米,將蔗錢放米內,再用磁碗蓋定,慢火蒸熟成飯。先取蔗錢與病人徐徐嚼咽蔗汁,即食此飯,為開膈第一方。服後即食雲南黑白棋子末亦可。

反胃方:此斗門方,出《綱目》上。取大附子一枚,以溫湯泡去鹽味,放於磚上,四面著火漸逼脆,焠入生薑自然汁中,再逼再焠,約盡薑汁半碗為度,然後將附子研極細末,用米湯調服一錢,不過三服效。

第十一章 痰飲

痰飲為病,心悸頭眩,短氣而咳,舌苔白者多。柯韻伯云:痰與飲同源,而有陰陽之別。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為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為飲。然痰有寒痰,飲亦有熱飲,又不可不辨也。

痰飲諸方,以二陳為主,余則隨證加減:

久嗽氣短,加桂枝、白朮,即合苓桂朮甘湯法也。

脅痛口不渴,加白芥子、旋覆花。

四肢腫,身體疼重,加黃耆、防己,即防己黃耆湯法。

咳逆倚息不得臥,面色黑,心下痞,加防己、桂枝、人參、風化硝,即木防己法。又小青龍湯、葶藶大棗湯選用。

眩暈加澤瀉、白朮。

咳嗽不已,加乾薑、細辛、五味子,以上必口不渴、苔白。

火痰加海蛤粉、瓜蔞霜、黃芩、浮石。

寒痰加乾薑、附子。

風痰加南星、天麻、竹瀝、薑汁。

燥痰加天冬、麥冬、玉竹、瓜蔞、連翹。

濕痰加蒼朮、白朮。

虛痰加人參、都氣丸、腎氣丸、金水六君煎。

食痰加枳實、萊菔子。

郁痰加川貝、川芎、香附、連翹。

實熱老痰,礞石滾痰丸。

咳嗽臂痛脈沉,指迷茯苓丸。

第十二章 咳嗽

古人云:五臟六腑皆有咳,總不離乎肺。以余驗之,外感風寒,內傷精氣,皆能致咳,總不離乎痰飲,以痰飲為致咳之根也。惟虛實二字,最宜分別,不可誤也。

外感咳 外感風寒暴咳,必鼻塞頭痛,惡寒發熱,用前胡、紫蘇、杏仁、橘紅、桔梗、象貝、款冬花、桑葉、荊芥。

內傷咳 內傷精氣久咳,倦怠微熱咽乾,肺陰雖虧,而脾腎未傷者,如沙參、麥冬、杏仁、川貝、玉竹、桑皮、枇杷葉。

以上兩種,若苔白口膩者,必加半夏、茯苓、澤瀉。

肺虛咳 若久咳肺虛,傷及脾胃者,必食少便溏,宜六君子加杏仁、川貝、冬花、麥冬、五味等。

腎虛咳 若肺腎交虛,必氣逆短促,陰虛必痰中帶血,宜生地、阿膠、白芍、茜草炭;水飲必舌白麵浮,宜人參、附子、茯苓、乾薑、半夏、白朮、白芍、五味;甚則黑錫丹以鎮之。

咳嗽氣急 咳嗽氣急,當以蘇子降氣湯為主。

水飲咳喘 水飲浮腫咳喘者,葶藶大棗瀉肺湯,加麻黃、杏仁、射干、半夏、沉香、茯苓、澤瀉等味。

哮喘 哮喘以定喘湯為主,只能見效,難許斷根。

第十三章 血證

一切血證,屬熱者多,屬寒者少。然亦有寒而宜溫者,不可不知,不可不辨。血證除感風熱一條外,風熱必身熱,余俱不宜發熱,若發熱脈洪大不休者,難治。

外感吐血 外感吐血,先見頭痛,惡寒發熱,必取微汗,宜紫蘇、荊芥、薄荷、桑葉、前胡、黑梔、丹皮、赤芍、茅根;夏秋感暑熱、秋燥吐血,宜六一散、石膏、枇杷葉、桑白皮、丹皮炭、茅根、沙參、阿膠等;若大吐者,四生丸(四生丸:《婦人良方》方。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水丸,每服三錢。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或犀角地黃湯。

瘀傷吐血 瘀傷吐血,必先胸脅痛,其血必紫黑成塊,脈必滯澀,宜四物湯加醋炒大黃、桃仁、丹皮、香附、童便。如紫血盡,鮮血見,用六君子加當歸調之。

溫邪吐衄 溫熱病後,因未發汗,內熱蓄血,而致吐衄,大便黑,面色黃,宜犀角地黃湯加黑梔、茅根。

內傷吐血 血證除瘀傷及外感,其餘皆屬七情飢飽勞碌等因,必見噁心,此內傷心脾失血的證。《高鼓峰心法》以一味固元湯主之,用人參、耆、歸、芍、草、薑、棗水煎服。余以為初見吐血,必先用寒涼,涼藥不能止,或雖稍止,而終莫能除者,治當補以甘溫。若開手便溫,適足以招謗,亦非自全之道也。

楊仁齋(楊仁齋:楊士瀛,字登父,號仁齋,南宋醫家。)謂:陽虛陰必走,大吐大衄,外有寒冷之狀,可用理中湯;乾薑須炮黑,加扁豆、茯苓、五味等。余用此法曾驗過。兼陰虛加熟地,或保元湯、當歸補血湯,皆可選用。

血證有虛火,不宜用炮薑、肉桂剛燥之藥。若見煩渴燥熱,睡臥不安,宜聖愈湯,即四物湯加參、耆,或再加入麥冬、五味,衝入童便服之。

舌衄 舌上出血,如針孔射出者,內服清心降火藥,外以香薷湯含嗽,再以槐花、蒲黃炭研末摻之。

牙衄 牙縫出血,用生竹茹二兩,醋浸一宿含之;或以醋浸竹茹少許,蘸干蟾酥少許,按於出血處立止。滿口齒出血,新鮮地骨皮四兩,煎湯漱口,服之亦可。

鼻血 鼻血用生茅花一兩,煎湯服。如血不止,用好陳酒五六斤,燉溫浸兩足甚驗。

以上舌、牙、口、鼻血出,統用甘露飲、犀角地黃湯。

血淋尿血 小便下血,痛者為血淋,不痛為尿血,用小薊飲子;或新鮮苧麻根一兩煎湯服。又海螵蛸、鮮生地、赤苓、側柏葉、車前子煎湯,調亂髮灰,加麝香少許同服;或醋調亦可。如痛不可忍,以藕汁、蘿蔔汁、白蜜調下。

房勞尿血 房勞傷小便尿血,用鹿角膠五錢,沒藥二錢,血餘炭二錢為末,茅根汁打麵糊丸,每服二、三錢,淡鹽湯下。

便血 大便血,先便後血為遠血,宜黃土湯,熟地、白朮、炙草、附子、阿膠、黃芩、灶心土。先血後便為近血,宜清,當歸赤小豆湯加槐花、地榆、側柏葉、荊芥炭。大便下血,諸藥不效者,宜烏梅、地榆等澀之。

汗血 皮膚血汗,六味地黃湯加五味、麥冬、川斷。又用煅人中白加麝香少許,溫酒調下即效。

諸竅出血 宜血餘炭、棕炭、蓮房炭為末服之。

血崩 血崩,宜歸脾湯為主,加醋炒黃芩。若血去過多,加炮薑炭;若汗出不止,防其厥脫,用當歸黃耆補血湯;手足冷者,加附子。大吐大衄大崩之後,血若稍止,急用獨參湯。

第十四章 心腹痛

心不可痛,皆胃脘痛耳。

氣痛 氣痛,脈沉澀,宜四七湯。

血痛 血痛痛如刀刺,或大便黑,宜失笑散:生蒲黃、五靈脂是也。

痰痛 痰痛脈滑咳嗽,或痛連脅下,用二陳湯為主,加瓜蔞、白芥子等;甚則礞石滾痰丸。

火痛 火痛脈數實,口渴面赤,身熱便秘,其痛或作或止,宜金鈴子、延胡、薑汁炒川連、炒吳萸、黑山梔、半夏、茯苓、淡芩等味。

冷痛 冷痛脈遲細,手足冷,其痛綿綿不休,宜附子理中湯,加當歸、肉桂、吳萸。

虛痛 虛痛心下悸而痛,脈虛細澀,喜按,得食少安,二便清利,宜歸脾湯加石菖蒲;或當歸肉桂建中湯,或黃耆建中湯加吳萸、川椒。

注痛 注痛者感陰氣或異氣而痛。語言錯亂,其脈乍大乍小,兩手之脈若出兩人,宜平胃散加藿香、石菖蒲、麝香少許;或送下蘇合香丸,以辟邪魅陰氣。

蟲痛 蟲痛脈平,其痛忽來忽去,聞肥甘之味更痛,按摩少止,唇紅,舌上有白花點者,宜附子理中湯加川連、烏梅、川椒、黃柏、肉桂、當歸;或烏梅丸。

食痛 食痛脈實滑,噯腐吞酸,惡食腹脹,其痛或有一條扛起,宜平胃散加穀麥芽、山楂、半夏、萊菔子;如初起食在膈間,即以指探吐之;如腹脹滿拒按,大便不通,宜承氣湯加消導藥下之。

以上九痛流傳己久,不可不知。而高士宗(高士宗:高世拭,字士宗,清代醫家。)《醫學真傳》分各部用藥,其法甚捷,茲錄於下。

心包絡痛 當心口而痛,乃心包絡痛,非真心痛也。宜紫蘇、細辛、香附、延胡、陳皮、甘草、川桂枝、木通、當歸,即香蘇飲合當歸四逆湯法也。

胸痹痛 心之上胸膈痛,即胸痹痛也,宜瓜蔞、川貝、薤白、肉豆蔻、百合湯煎(即百合、烏梅二味)。

胸膺痛 胸膈下兩乳中間名胸膺也。胸膺痛,乃肝血內虛。宜丹參、當歸、白芍、紅花、川斷、檀香、砂仁等,即丹參飲加味也。

中脘痛 胸膺之下,即為中脘。中脘痛,手不可近,寒痰積氣為多。實者宜五積散;虛者宜加味香蘇飲:如紫蘇、橘皮、半夏、吳萸、桂枝、當歸、白芍、香附、木通、甘草、生薑等。

脘下痛 中脘之下,時痛時止,乃中虛而胃氣不和。若已服破氣消伐之藥,便宜溫補。但以手按之,痛稍止者,此中虛有寒之驗也。宜香砂六君子湯加乾薑,或合入黃耆建中湯。

乳下兩旁痛 乳下兩旁胸骨盡處痛者,乃少陽樞機不利也,宜逍遙散加生薑。

大腹痛 大腹者,乃太陰脾土也。如痛在內而緩,中土虛寒也,宜理中湯倍人參;若痛兼內外而急,脾絡不通也。理中湯倍乾薑,不應加肉桂。

臍旁痛 臍旁左右痛者,乃衝脈病也,當用血分之藥,若用氣藥無益也。宜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又四物湯去地黃,加肉桂、黃耆、生薑、甘草、紅花。

臍中痛 臍中痛不可忍,喜按者,腎氣虛寒也。宜通脈四逆湯加白芍;若脈沉實,口渴、腹滿、便秘,是有燥矢,宜承氣下之。

臍下痛 臍下寒痛乃腎陽虛而陰寒凝結,宜真武湯,或桂枝茯苓湯。又有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點滴脹痛,宜五苓散送下通關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

少腹痛 少腹兩旁屬厥陰肝部,實者宜香蘇飲加歸、芍、柴胡、橘葉;虛者宜烏梅丸法。

兩脅上痛 兩脅之上痛者,少陽不和也。宜小柴胡湯加青皮,合左金丸。

季脅痛 兩旁季脅痛者,屬肝氣虛也。當歸四逆湯加阿膠、杞子、烏藥;或四君子去白朮,加當歸、粳米,送下烏梅丸。一屬肝血虛,一屬肝氣虛。

又按:心腹諸痛,如口中熱,腹脹大便秘者,或兼發熱者,宜厚朴七物湯;腹兼脅痛,惡寒,大便秘,宜大黃附子湯;若但脹而便不秘者,是實中之虛,宜厚朴生薑半夏人參甘草湯;腹痛甚而手不可觸近,嘔吐涎水,宜大建中湯;腹中雷鳴切痛嘔吐者,附子粳米湯;腹痛下利,四肢厥逆者,通脈四逆湯;腹痛吐瀉者,理中湯;繞臍痛,名寒疝,當歸生薑羊肉湯。皆出《金匱》。

第十五章 痛風、痹、腰痛

痛風 痛風,肢節走痛也,不外風寒濕三氣所致。痛風頭痛惡寒發熱者,宜溫散,如五積散(五積散:白芷、川芎、甘草、茯苓、當歸、肉桂、白芍、半夏各三兩,橘皮、枳殼、麻黃各六兩,蒼朮二十四兩,乾薑四兩,桔梗十二兩,厚朴四兩。為粗末,每服三錢,加姜煎服。功能解表散寒,溫中消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之類。輕者宜防風、當歸、秦艽、羌活、獨活、桂枝、片薑黃、牛膝、川斷、桑枝。

痛而夜重者,屬血分,四物湯加黃耆、防風、桂枝、秦艽、紅花、桑枝、炙草;如痛久不愈,宜大補氣血,十全大補湯加虎骨、桑寄生、附子、防風、薑汁、竹瀝;溫補不效者,邪入經絡也,方中加金銀藤、木通、紅花、鉤藤、刺蒺藜、羚羊角;又久痛則郁,郁則生熱,熱則生痰,必加制南星、半夏、瓜蔞根、黃柏、貝母、竹瀝、薑汁;或桑寄生、虎骨。

久服辛溫藥不效,宜玉竹、黑芝麻、黃耆、甘草、阿膠、蒺藜、甘菊、歸鬚、姜蠶,乃柔肝熄風也。

 痹證與痛風相似,痹則著而不行,風則走痛無定。《內經》云:風勝為行痹,即痛風也;寒勝為痛痹;濕勝為著痹。是則痹證屬寒濕也。治法不外溫通以祛寒濕,宜五積散、黃耆桂枝五物湯。

腰痛 暴痛實者,宜溫散,如羌活、秦艽、桂枝、白朮、杜仲、當歸、乾薑、茯苓、防風。腰久痛虛者,宜補腎,六味丸或八味丸加鹿角膠、霜、杜仲、牛膝、補骨脂。瘀傷腰痛,痛如刺,輕者鹿角磨沖酒服;重者桃仁承氣湯。腰重痛者,濕也,苓薑朮桂湯。

陳修園(陳修園:陳念祖,字修園,清代醫家。)治腰痛久不愈,用白朮一兩為主,佐牛膝、淫羊藿;若火虛者,加附子、當歸、肉桂、杜仲;或加乾薑,治寒濕;或加苡仁,治濕者夾熱,據云神效。

旭高治一腰痛,其人咳嗽,大便秘,或時痛甚不可行動,諸藥不效,用滾痰丸而愈。是痰亦有腰痛者。

第十六章 癲、狂、癇

癲者,癡呆之狀,哭笑無常,語言無序,其人常靜;狂者,罵詈不避親疏,其人常動;癇者,卒倒無知,口角流涎,手足抽掣,數刻即醒,或數日、或數月再發,皆屬痰火。脈實者吉,沉細者凶。用藥清火化痰:實證滾痰丸,當歸龍薈丸;虛證磁朱丸,桂枝龍骨牡蠣湯去桂加阿膠,硃砂安神丸。

第十七章 消渴

消渴,火證也。脈宜數大,忌虛小。口渴不止為上消,人參白虎湯;食入即飢為中消,調胃承氣湯;飲一溲一為下消,腎氣丸。此古法也。

趙養葵(趙養葵:趙獻可,字養葵,明代醫家。)變其法,用大劑六味湯料一斤,加肉桂一兩、五味子一兩,煎湯六七碗,冷飲之,熟睡而渴如失。喻嘉言用六味加犀角。又豬肚丸(豬肚丸:《濟生方》方。豬肚一個、黃連、炒小麥各五兩,天花粉、茯苓各四兩,麥門冬二兩。豬肚洗淨,諸藥為末。內肚中,蒸之熟爛,搗和為丸。每服三錢。)亦可用。

第十八章 傷食

傷食證,必見胸悶吞酸噯腐,腹脹痛等證。自宜以山楂、神麯、萊菔子、檳榔、枳實等。若不噯腐胸滿,但見頭痛,惡寒發熱,是外感證,切不可使用消食藥,反致表邪陷入,切記切記。脈滑而實者,食積也。病初起,舌上苔厚而黃白色者,必有食也。

第十九章 黃疸

黃疸,濕熱鬱蒸而成,有陰陽虛實邪正之分。

陽黃治法 黃疸,如小溲不利,面目身膚如橘色紅黃者,陽黃也,宜茵陳、山梔、陳皮、厚朴、二苓、澤瀉、神麯、麥芽;口乾便秘者加黃芩、黃連、大黃。

陰黃治法 若黃色淡白不華,神倦口不渴,腹微滿,手足冷,此為陰黃,宜附子、乾薑、茵陳、茯苓、白朮、厚朴等。

虛黃治法 黃色淡,小便清長,四肢無力,腹微滿,不思食,為虛黃,宜黃耆建中湯。

表邪黃疸治法 若初起頭痛發熱,而後發黃者,有表邪也,用豆豉、葛根、柴胡、黃芩、連翹、梔子、杏仁、滑石。

谷疸治法 又有谷疸,食谷則眩,吞酸噯氣,宜兼消導,如枳實、穀芽、茯苓、澤瀉、神麯、大腹皮等。

酒疸治法 酒疸,嗜酒傷濕所致,分消藥中加葛花、雞距子(雞距子:枳椇子。)。

黑疸治法 黑疸,額上黑,面黃帶灰色,此脾病傳腎也。若腹滿者難治。用乾薑、附子、澤瀉、白朮;亦有用杞子、菟絲子等者。

若傷寒失下發黃,神昏者,不治。

第二十章 瘧

瘧疾,寒熱往來有定候。一日一發者邪淺;二日一發者邪深;三日一發者邪更深。先寒後熱者為順,先熱後寒者為逆。發於子後而至午退者為陽;發於午後而至夜半退者為陰;發於午前而至酉戌退者,陽經連及陰經也。但寒而無熱者為牝瘧;但熱而無寒者為癉瘧;因勞而發者為勞瘧;因食而發者為食瘧;更有鬼瘧、瘴瘧,總不離乎少陽一經。以少陽為半表半裡,邪踞其界,入與陰爭則寒,出與陽爭則熱。偏陽者熱多;偏陰則寒多;陰陽俱病,則寒熱等焉。治方如清脾飲(清脾飲:青皮、厚朴、草果、白朮、柴胡、黃芩、製半夏、茯苓、炙甘草各五分,加姜煎。治妊婦瘧疾《婦人良方》方。)、小柴胡湯,治瘧初起之正法也。初起熱甚無汗,加紫蘇葉、防風;寒多者,加桂枝,重用老薑;熱多者,加知母、貝母、蘆根;大渴、大煩、大熱,加石膏、麥冬、竹葉。

癉瘧治法 癉瘧,以石膏、知母、粳米為正方。先熱後微寒者,亦同癉瘧例,白虎加桂枝湯。

鬼瘧治法 鬼瘧,脈乍大乍小,其人時清時渾,不換金正氣散(不換金正氣散: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蒼朮、橘皮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加薑、棗煎。治濕濁內停,兼有外感。《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

勞瘧治法 勞瘧,小柴胡湯加瓜蔞根;口渴甚,去半夏,或補中益氣湯。

食瘧治法 食瘧,平胃散及柴胡。

久瘧、三陰瘧治法 久瘧及三陰瘧,日久諸藥不效,用白朮一、二兩,生薑五、六錢,水煎一杯,寅時服之,渣至午後再煎服。如熱多者,以當歸一兩代白朮。

三陽瘧治少陽膽,三陰瘧治太陰脾。

胎瘧治法 胎瘧久不愈,用六君子湯加草果、烏梅,合小柴胡湯。

久瘧不愈,亦用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兼送服附桂八味丸三錢,服之自效。

凡一切瘧疾,欲急於取效之法,三發之後,以小柴胡湯加常山三錢,寅時服,渣再煎,辰時再服。如吐,任其吐去痰涎自愈。

第二十一章 痢疾

痢疾初起,多由暑濕積滯而成;亦有夾寒、夾表邪者。如無外感表症,但見裡急後重,便膿血,三四日內,照《倪涵初(倪涵初:倪宗賢,字涵初,清代醫家。)痢疾三方》,如芩、連、芍、樸、檳、楂、麥、枳之類,用無不效。

痢疾腹中痛,或下血片,及噤口噁心,諸藥不效,用《斗門秘書》(《斗門秘方》:即《斗門方》,撰人不詳,《本草綱目》中載之。),如干薑、黑豆、炙粟殼、地榆、甘草、白芍。

痢疾不論新久,新痢以陳倉米湯送下香連丸二錢,一日二三服;至於久痢,用四君、六君或補中益氣湯;或十全大補湯煎湯送下香連丸。此薛立齋(薛立齋:薛己,字新甫,號立齋,明代醫家。)法也。

痢疾諸藥不效,脫肛,身無熱而虛者,真人養臟湯,如粟殼、肉豆蔻、當歸、肉桂、木香、人參等味。

休息久痢,流連不愈,宜黃連三錢、血餘炭三錢、烏梅肉三錢、羊脂四錢、白臘三錢、白蜜八錢,以羊脂、白臘烊化為丸服之。又陳松花(陳松花:陳久的松花粉。)、火腿腳骨炙研末,以黃臘烊化為丸亦效。

風泄,下鮮血,宜黃耆、防風、羌活、葛根、升麻等。

洞泄寒中,食已即出,完穀不化,宜附子理中加川連、烏梅。

又五更腎泄,宜四神丸,補骨脂、吳萸、肉果、五味等是也。

脾泄,宜理中為主。湯丸如一,皆可酌服。

痢疾忌款宜參:脈沉小者易治;脈浮大者難治。發熱不止者死;腹痛不休者死;下痢純血者死;下痢如屋漏水者死;能食者輕,不能食者重;絕食下不止者死;嘔呃者死,新產即下痢者危。

治痢變通隨證用藥例(以上是常用方法,此則隨證變法):

下痢脈浮,頭痛發熱,葛根、防風、白芍、甘草。

下痢發熱不休,痢勢夜重者,桂枝湯加當歸、防風;若發熱而肢冷者,當歸四逆湯。

發熱下痢無汗者,人參敗毒散加陳倉米,名倉廩湯。

發熱惡寒,初起下痢輕者,以藿香正氣散;不效者,宜桂枝葛根湯;甚則當歸四逆湯。

若寒熱往來作嘔者,小柴胡湯。

若但熱不惡寒,裡急後重者,葛根、芩、連、甘草;若腹痛脹滿拒按,口中燥渴,舌苔焦黃,此屬實熱,宜承氣湯下之。

若口不渴,脈遲細無力,手足冷,腹痛喜按,此虛寒也,宜理中、四逆法溫之。

若腹痛不休,虛煩,飢不欲食,為木剋土,其脈必弦,宜小建中湯;服之不愈,即以小柴胡湯去參,加白芍用之效。

下痢血,口渴,裡急後重,脈盛不虛,為熱痢,白頭翁湯;虛體及產後,加入阿膠、甘草。

若下血而無火,其血色必黯而成塊,如此者,則屬熱少而寒多也,須辨其脈證。如口不渴,脈沉細,手足冷,小便清,屬虛寒無疑,以理中湯,用灶心土煎湯代水;下血多者,黃土湯,大生地、阿膠、白芍、附子、炮薑、黃芩、灶心黃土是也。

下痢初起,不食,舌苔濁膩,脘腹硬痛,平胃散加消導藥;若脾胃已虛,宜香砂六君子湯及理中湯。不食亦宜細辨,如不餓不欲食,屬脾病,宜理中、六君;若飢而不欲食,屬肝病,烏梅丸。

絕食而嘔,噤口痢重證也,朱丹溪(朱丹溪:朱震亨,字彥修,元代醫家,因居浙江義烏之丹溪,故人稱丹溪翁。)法用人參、川連、石蓮肉、薑汁,徐徐呷之;若作惡,濕熱上衝於胃,葉天士(葉天士:葉桂,字天士,號香岩,清代醫家。)用乾薑黃連瀉心湯;若嘔吐涎沫者,寒也,宜吳茱萸湯;心下痞滿,亦宜瀉心湯,及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

按治痢難於治瘧,以痢為臟腑病,瘧為經絡病也。

第二十二章 頭痛、耳聾

凡感冒風寒,必發熱惡寒而頭痛,宜隨六經表證治之,茲不具贅。

此雲頭痛,乃雜病,但頭痛無他證者,大抵暫痛為邪,久痛為虛。邪則分寒熱而治之,虛則分陰陽而補之。然亦有久痛為邪所纏,新病因虛而發者,當察脈證而明辨之。

火頭痛 火頭痛痛而煩熱,或連齒痛,脈洪數,宜石膏、竹葉、薄荷、黃芩、茶葉等味;又有鬱火頭痛,宜逍遙散,加葛根、酒炒黃芩。近時用羚羊角、刺蒺藜、天麻、鉤鉤、甘菊等;更有痰火頭痛,氣實有痰,頭重眩暈,用大黃酒炒三次為末,清茶調服三錢;又清空膏 (清空膏:川芎五錢,柴胡七錢,黃連、防風、甘草、羌活各一兩,黃芩三兩五錢,為細末。每服一錢,放熱酒內,再入茶少許,調如膏。治偏正頭痛及雷頭風。《蘭室秘藏》方。)亦治鬱火頭痛之聖方也。

偏頭痛 偏頭痛多有痰火,偏右者,宜二陳湯加沙參、芩、連、川芎、防風、膽星之類;偏左者,二陳加歸、芍、芎、柴、白芷之類。

氣虛頭痛 氣虛頭痛,煩勞則痛甚,宜補中益氣湯加川芎、蔓荊。

血虛頭痛 血虛頭痛,痛連眼稍角,其目澀,宜四物湯倍川芎、加知、柏、蔓荊;又當歸補血湯加鹿茸五錢(另研沖),水、酒各半煎服。

眉稜骨痛 眉稜骨痛,用荊芥、防風、羌活、白芷、半夏、沉香末等。

真頭痛 真正頭痛,痛連及腦,手足寒冷至節,死不治,用黑錫丹。

腎虛頭痛 腎虛頭痛,宜六味丸加杞子、甘草、肉蓯蓉、川芎、細辛;如命門火衰,八味丸。

又熏法最效,方用川芎五錢,晚蠶沙二兩,姜蠶如患者年歲之數(如人年三十歲,可用三十條,毋多用),以水五碗,煎至三碗,就砂鍋上以厚紙糊滿,中間開錢大一孔,取藥氣熏蒸痛處,每日一次,熏三五日見效。

耳聾 暴聾肝火為多,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久聾腎虛也,六味丸加菖蒲,磁石、牛膝、五味,再用磁朱丸。又有耳中潰膿,或流臭水,屬肝火,須外科另看。

第二十三章 疝證

疝有七種,多屬肝經為病。

一曰寒疝,睪丸冷硬而痛,宜溫之,如吳萸、小茴、川楝子、胡蘆巴;甚則肉桂、附子。

一曰水疝,囊腫出水,宜萆薢、茯苓、半夏、橘皮、苡仁等。

一曰筋疝,不在陰囊,而在陰莖,陰莖腫大,或碎流膿水,此屬濕火,宜龍膽瀉肝湯。近世名下疳,不名筋疝。筋疝之疝,在胯凹,有筋一條,腫脹者是也。

一曰血疝,即世俗夾癰、魚口、便毒之類,在外科門。

一曰氣疝,忿怒勞碌,則囊腫而痛,氣平則安,宜烏藥、木香、吳萸、山梔。

一曰狐疝,臥則入少腹,行立則出少腹而下注,亦宜溫通。

一曰㿗疝,囊大如斗,不能全愈,亦不害命。

陳修園七疝統治法,以二陳湯為主,加豬苓、澤瀉、白朮、桂枝、小茴香、木通、川楝子。二陳加味外,如寒甚者,再加乾薑、附子;熱甚者,加知、柏;小溺如膏者,加菖蒲、萆薢;氣上衝者,去白朮,加肉桂、吳萸、當歸;囊腫如水晶者,加苡仁、桑皮;痛不可忍,恐瘀血為膿致潰,加桃仁、紅花、乳香;筋疝加苡仁、木瓜;頑麻不痛者,加川芎、檳榔;癢者加刺蒺藜。

又《千金翼》洗方:雄黃末一兩,生礬二兩,甘草七錢,水五碗煎二碗,洗疝。又於關元穴兩旁,相去各三寸,青脈上灸七壯,左灸左,右灸右。又灸外陵穴,在臍左右各開一寸半,灸疝亦效。

第二十四章 痿

痿者,兩足痿弱不能行也,治宜補養氣血筋骨。

虎潛丸:虎骨、龜板、熟地、黃柏、知母、當歸、牛膝、鎖陽、陳皮、白芍,羊肉為丸。

加減四斤丸:蓯蓉、牛膝、木瓜、鹿茸、熟地、五味、菟絲、杞子、蜜丸。

痿證服前二丸,若氣虛多痰者,宜六君子湯加黃柏、蒼朮、紫菀(紫菀治痿躄,出《神農本草經》)。瘦黑人血虛多火,六味丸加黃柏、蒼朮;肥白人痰多氣虛,宜間服當歸補血湯,加竹瀝、薑汁。

第二十五章 泄瀉

《內經》云:濕勝則濡泄,宜胃苓湯統治之,如蒼白朮、二苓、澤瀉、川樸、甘草、桂枝、陳皮等。

濕熱瀉 口中熱,溺赤,下瀉腸垢,為濕熱,去桂加防風、川連。

寒濕瀉 溺清,口和不渴,下利清穀,為寒濕,加乾薑。

食積瀉 胸滿痞悶,噯腐吞酸,瀉下臭穢,為食積,加山楂、麥芽。

脾虛瀉 食少便頻,面色㿠白,為脾虛,去樸加人參、乾薑。

腎虛瀉 五更作瀉依時,或臍下痛,為腎虛,去陳皮、厚朴,加附子,四神丸。

吐瀉暴脫治法 忽然大瀉不止,大汗大喘,手足厥冷,兼吐者,須防脾腎之氣暴脫。夏月伏陰在內,多此證,宜附子理中湯大劑與之,不可服香蕾、藿香等。

暑熱瀉 吸受暑濕作瀉,宜六一散,香連丸。

氣虛瀉 氣虛下陷作瀉,宜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木香、葛根。

飧泄(飧泄:又名水穀利。指泄瀉完穀不化。) 久風為飧泄,宜神術湯,《聖濟》附子湯。

痼冷 久瀉止而又發,瀉時腹痛,諸藥不效,此痼冷在腸間,宜先取去,然後調治,許學士 (許學士:許叔微,字知可,南宋醫家。曾任集賢院學士,故人稱許學士。)用溫脾湯,《千金》用平胃散去蒼朮,加乾薑、肉桂、附子。

木賊土 痛瀉因土敗木賊,宜痛瀉要方。痛瀉要方陳皮芍、防風白朮煎湯酌。補土瀉木理肝脾,若作食傷醫便錯。

久瀉 久瀉諸藥不效者,有臟熱腸寒、腸熱臟寒之辨,用烏梅丸二錢,米飲下,日三服,半月愈。

又有久瀉,用肉蓯蓉、鹿角霜、當歸鬚等法;又有芩、連、甘、葛;有用阿膠、羊脂、乳酥、黃連末、蜂蜜熬膏等法。喻嘉言(喻嘉言: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醫家。)頗得其旨。

第二十六章 嘔、吐、噦、呃

聲與物俱出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噦;氣自上衝有聲,聲短而頻,名呃。

以上四證皆屬氣逆,有統治法:用二陳湯隨證加減。如寒氣所客,脈遲畏寒,加乾薑、藿香、砂仁;乾嘔吐涎沫,加人參、吳萸、大棗,倍生薑;如食不得入,屬火,加芩、連、人參。或飲食所傷,吞酸噯腐,加蒼朮、藿香、砂仁、麥芽、山楂、神麯;有聲無物即乾嘔,加竹茹、人參、旋覆花、赭石、大棗;吐酸水,加吳萸、川連;脾胃虛弱,運化遲而嘔吐者,加人參、冬朮、砂仁、木香;食已即吐,胃中有熱,食入則兩熱相沖,不得停留而吐,若大便秘結,可加大黃,用蔗汁一杯,薑汁一匙,沖和服之效;寒熱往來,脅痛而嘔吐者,屬少陽,加人參、柴胡、黃芩、大棗;驟然發呃,為胃火,加石斛、麥冬、扁豆、枇杷葉、竹茹;久病發呃,有脾虛、腎虛之分,脾虛加參、朮、丁香、柿蒂;腎虛加參、附、乾薑、沉香、巴戟肉。然此證多死。如吐蟲者,去甘草,加川連、川椒、人參、吳萸、金鈴子、烏梅、粳米。

第二十七章 積聚

積者,五臟所生,推之不移,屬陰;聚者,六腑所成,推之則移,屬陽。當辨新久虛實而治。

積聚,新病不虛,宜五積散;大實者,用備急丸,即大黃、乾薑、巴豆。

陰陽攻積丸:即平胃散加萹蓄、瞿麥、麥芽、川芎各五錢,沉香、木香各一錢五分,大黃二兩酒浸,為末。每服三錢,薑湯下。忌油膩、房事,藥須黃昏時服,勿食晚飯,大小便見惡物為度。下具加減法。

肝之積在左脅下,名肥氣,去蒼朮,加柴胡、鱉甲、青皮、莪朮。

肺之積在右脅下,名息賁,加白蔻、桑皮、鬱金。

心之積起臍上,至心下,大如臂,名伏梁,去蒼朮,加肉桂、黃連、石菖蒲、莪朮。

脾之積在胃脘,腹大如盤,名痞氣,原方不加減。

腎之積在臍下,發於少腹,上衝心而痛,名奔豚。去蒼朮、大黃、陳皮、麥芽、萹蓄,加茯苓四兩,桂、附、當歸、吳萸各五錢,川楝子、李根白皮(李根白皮:李樹的根皮。)各一兩,蜜丸。服四錢,淡鹽湯下。

凡熱積,加黃芩、黃連;寒積,加薑、桂、附子;酒積,加葛花;痰積,加半夏;水積,加桑白皮、赤小豆;血積,加桃仁、紅花;肉積,加阿魏、山楂;果積,加麝香、草果。

如久病虛人,不可逕用前藥。或先服補藥而後攻之;或攻藥去病之半,而即補之;或服攻藥二日,進補藥一劑。愈後必補脾胃收功,如六君子湯、附子理中湯。此二方,若臍下有動氣,去白朮加肉桂。

若服攻藥,大下積血,自汗不止,氣弱不能轉動,急進參附湯救其脫。貧人以當歸二錢,黃耆八錢,附子三錢代之。

第二十八章 五淋、癃閉(文中沒有「癃閉」證治,想系傳抄脫佚。)

淋病,小便滴瀝澀痛,欲去不去,欲止不止,分為五種:石淋下如砂石;膏淋下如脂膏;勞淋從勞役而得;氣淋氣滯不通,臍下悶痛;血淋,莖中刺痛出血。皆屬熱結膀胱所致。

治三焦與膀胱正法,五淋散(五淋散用草梔仁,歸芍茯苓與燈心)。清心滋腎,如導赤散。瀉肝,龍膽瀉肝湯。補腎,知柏八味丸。升清,補中益氣湯。分清泄濁固精,萆薢分清飲。

第二十九章 遺精

夢而遺者,相火熾也,陳修園以封髓丹治之,即砂仁、黃柏、甘草;程鍾齡(程鍾齡:程國彭,字鍾齡,清代醫家。)以清心丸治之,即生地、丹參。無夢而遺者,心腎虛也,金鎖固精丸。

肝、心火盛者,暫用龍膽瀉肝湯。

肝虛,魂不藏守,宜龍骨、牡蠣、龜板等。

肝熱膽寒,宜溫膽湯,加參、茯神、棗仁、蓮肉。

痰火遺精,威喜丸(黃臘、茯苓)。

補益心脾,四君加遠志,若徒用補腎固澀無益也。

王荊公妙香散(王荊公妙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麝香一錢,煨木香二兩五錢,山藥、茯苓、茯神、黃耆、遠志各一兩,人參、桔梗、炙甘草各五錢,硃砂三錢,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服。治驚悸夢遺,虛煩少眠。),治驚悸鬱結夢遺,其方奇妙。《沈氏尊生書》用黃連清心飲,生地、黃連、當歸、人參、茯苓、棗仁、遠志、建蓮肉,亦大法中之穩法也。

第三十章 赤白濁

濁者,小溲不清也,屬濕熱。初宜治脾滲濕熱;久宜補腎固精。如二陳湯加蒼朮、黃柏、萆薢;赤色者再加丹參。濁病稍久,當固精兼滲濕,萆薢分清飲;中氣虛者,補中益氣湯;又有命門陽衰,氣不攝精,每致敗精為濁,宜附桂八味丸加菟絲子、車前子,以導敗精。

濁出精竅,與淋出溺竅不同,病久宜固腎,不宜分利,是要旨也。

第三十一章 自汗、盜汗

傷寒門以自汗為傷風,盜汗為少陽;雜病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陽虛自汗,參、耆、朮、附;陰虛盜汗,其人常發熱,當歸六黃湯;陰陽兩虛,不寐煩躁,歸脾湯加五味、麥冬,或人參養營湯。

自汗發熱,為前此傷風,醫不得法所致,玉屏風散。

第三十二章 怔忡、驚悸、不眠、健忘、奔豚

怔忡、驚、悸、不眠、健忘治同。

怔忡,血少也,歸脾湯去木香,加五味、麥冬、杞子,吞都氣丸。若因痰火,必煩躁,前方加生地、川連、川貝。

若水氣凌心者,必舌白不渴,宜半夏、茯苓、甘草、桂枝、大棗;甚則真武湯以鎮之。

奔豚病,氣從少腹上衝心而痛,發作欲死,肉桂、茯苓為主藥;有寒熱者,李根白皮、葛根、當歸、芍藥、黃芩、甘草、吳萸。

第三十三章 婦人門

婦人之病與男子同,惟經帶胎產另立方法。(胎前宜清,產後宜溫)。

胎前

受胎二、三月,嘔惡者,以陽明之氣壅盛於上也,六君子湯加砂仁以和之,半夏不必顧忌。

胎前下血,名胎漏,氣不攝血也,補中益氣湯;如惱怒傷肝,加味逍遙散。

胎動不安,血不養胎也,四物湯去川芎,加白朮、杜仲;有火者加黃芩,有寒者加川椒(此味今人罕用,每易以炮姜。)

墮胎證,多屬氣血兩虛,參、耆、歸、芍、菟絲、杜仲、冬朮、川斷;有火加阿膠、黃芩,無火加鹿角膠、艾葉。

子腫,身體腫而小便不利,五皮飲加白朮。

子懸,四物湯去川芎,加茯苓、白朮、甘草。(按:其證胸脘滿悶,胎動不安。)

子嗽,二陳湯加桑皮、阿膠、麥冬、五味、乾薑、細辛。

子瀉,四君加砂仁、黃芩,或補中益氣湯。

臨產交骨不開,宜芎、歸加發灰、龜板。如血水大下而不產,是血干而胎滯,氣虛推送無力也,當歸補血湯加人參、肉桂。

產後

產後血暈,用醋炭熏鼻,酒和童便飲之,不可臥倒,如氣血脫而暈者,必唇口手足厥冷,當歸補血湯,加參、附、淡姜以回陽。

胎衣不下,當歸五錢,川芎三錢,水煎服。如血入衣中,脹而不下,用陳酒送下失笑散。

產後發熱,有外感者,荊芥、防風;無外感,當歸、黃耆。

血塊痛,俗名兒枕痛,芎、歸、肉桂、牛膝、桃仁、楂炭,送下回生丹。

產後泄瀉,不可利水,用補中益氣湯。

產後大便不通,宜八珍加桃仁、杏仁。

子宮下垂,乃勞力所傷也,補中益氣加附子;玉門不閉治同。

產後瘀血不行,腹痛者,宜生化湯,川芎二錢,當歸四錢,桃仁七枚,炙草一錢,炮姜一錢,水、酒各半煎服。

產後痙、口噤、角弓反張、無汗者,名剛痙,宜荊芥穗一兩,童便煎服之;或桂枝湯加葛根。有汗為柔痙,宜桂枝湯加花粉。凡二種痙屬虛者,以十全大補湯加鉤藤、竹瀝、薑汁;汗多加附子。

產後喘,口鼻起黑色,為瘀血入肺不治。或用人參一兩,蘇木三錢水煎服。若厥冷自汗,必用通脈四逆湯,厥回者可治。

經帶雜病

婦人經水不調屬虛者,衝任之血不足也,宜歸脾湯二十劑,加烏賊骨四兩、茜草一兩,以雀卵為小丸,空心以鮑魚湯送下三錢。如無雀卵,以雞肝代之。

經水不調屬實者,自有實證可憑,宜四物湯加醋炒大黃、香附、桃仁、丹皮、青皮、紅花。

經水不調因鬱而致者,加味逍遙散。

婦人肥而不孕,乃子宮脂滿,宜芎、歸、芍、香附、半夏、貝母、益母膏為丸。如瘦而不孕,乃氣血兩虛,宜八珍湯加菟絲、杜仲、鹿茸、川椒。

婦人帶下,多因中土虧損,濕熱下陷,帶脈失固,宜六君子加炮姜,更以補中益氣湯提之;或以椿根皮、黃柏、白芍、牡蠣、醋糊丸以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