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匏、瓠(《詩經》),匏瓜(《論語》),甜瓠(《新修本草》),壺盧(《日華子》),瓠匏(《滇南本草》),葫蘆瓜(《本草求原》)。

釋名

《綱目》雲:“壺,酒器也。盧,飯器也。此物各象其形,又可為酒飯之器,因以名之。俗作葫蘆者,非矣。古人壺、瓠、匏三名皆可通稱,初無分別。”按葫蘆當為“壺盧”之借字,從草。

基原

為葫蘆科植物葫蘆或瓠瓜成熟未老的果實。

植物

1.葫蘆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Cucurbita siceraria Molina.]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2.瓠瓜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var. depressa (Ser.) Hara.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採集

秋季採摘已成熟而未老的果實,去皮用。

化學成分

葫蘆雜交種果實含22-去氧葫蘆苦素(22-deoxocucurbitacin)D,22-去氧異葫蘆苦素(22-deoxoisocucurbitacin)D。

藥理

從瓠瓜中分離出的兩種葫蘆苦素,對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人服用過量可引起嘔吐、腹痛、腹瀉,以後可逐漸自行恢復。

藥性

味甘、淡,性涼。歸肺、脾、腎經。

1.《千金·食治》:“味甘,平,滑,無毒。”

2.《日用本草》:“味甘,微苦。”

3.《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

4.《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

5.《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功效主治

利水消腫,清熱止渴。主治水腫,腹水,淋病,黃疸,消渴,癰腫惡瘡。

1.《本草經集注》:“利水道。”

2.《千金·食治》:“主消渴,惡瘡,鼻口中肉爛痛。”

3.《本草折衷》:“止渴,消熱。”

4.《飲膳正要》:“主消水腫,益氣。”

5.《滇南本草》:“苦能下水,令人吐,除面目風邪,四肢浮腫;甜能利水通淋,除心肺煩熱。”

6.姚可成《食物本草》:“治石淋。”

7.《本草再新》:“治腹脹,黃疸。”

8.《湖南藥物志》:“治吐血、腹脹。”

9.《全國中草藥彙編》:“利水,消腫,散結。主治水腫、腹水、頸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煆存性研末。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禁服。

《本草折衷》:“多食吐人。”

附方

1.治頭面、全身浮腫 霜打葫蘆、黃瓜皮各15g,螻蛄7個(焙),小青蛙2個(焙)。共研末,勻4次,黃酒沖服,每日服1次。(《吉林中草藥》)

2.治水腫 葫蘆瓤子1個,赤小豆30g。水煎,每日服2次。(同上)

3.治腎炎 葫蘆瓤子1個,枸杞、黨參、黃芪各9g。水煎,每日服2次。(同上)

4.治腳氣浮腫 葫蘆瓜30g,鯽魚60~120g。煮食。(《湖南藥物志》)

5.治高血壓,煩熱口渴,肝炎黃疸,尿路結石 鮮葫蘆搗爛絞汁,以蜂蜜調服,每服半杯至1杯,每日2次。或煮水服亦可。(《食物中藥與便方》)

6.治齦斷,或退或腫,牙齒動搖疼痛 甜葫蘆八兩,牛膝四兩。為粗散。每用五錢,水煎去渣,微熱漱,多時吐多,誤咽不妨,食後並臨臥漱,日漱三四服。(《普濟方》二聖散)

文獻綜錄

《本草求原》:“葫蘆,甘甜者,雖無毒,亦不益人,惟解丹石毒,通石淋,治大小浮腫及水氣黃疸,二便不通,亦必暴病實症方宜。若久病胃虛脾弱及腳氣虛脹犯之,必致吐利不止而死。平人多食亦傷胃,發瘡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