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茸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木瓜20枚(去皮核,作甕子),甘菊花(為末)1斤,青鹽(研)1斤。
 
|組成=木瓜20枚(去皮核,作甕子),甘菊花(為末)1斤,青鹽(研)1斤。
 
|制法=將甘菊花並青鹽填滿木瓜甕子內,置籠床內蒸,以木瓜爛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
 
|制法=將甘菊花並青鹽填滿木瓜甕子內,置籠床內蒸,以木瓜爛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疼痛。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第18行: 第18行:
 
|組成=白艾葉(細銼末,醋半盞同煮,醋盡為度)半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赤芍藥半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天雄(炮,去皮臍,銼,再炒)半兩,沒藥(別研)半兩,蓽茇半兩,木香(不見火)半兩,沉香1分(不見火)。
 
|組成=白艾葉(細銼末,醋半盞同煮,醋盡為度)半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赤芍藥半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天雄(炮,去皮臍,銼,再炒)半兩,沒藥(別研)半兩,蓽茇半兩,木香(不見火)半兩,沉香1分(不見火)。
 
|制法=上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制法=上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婦人下髒久虛,沉寒痼疾。
 
|功能主治=婦人下髒久虛,沉寒痼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2020年10月2日 (五) 08:09的最新版本

《聖濟總錄》卷五十二

【別名】

【組成】木瓜20枚(去皮核,作甕子),甘菊花(為末)1斤,青鹽(研)1斤。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將甘菊花並青鹽填滿木瓜甕子內,置籠床內蒸,以木瓜爛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

【性狀】

【規格】

【儲藏】

《魏氏家藏方》卷十

【別名】

【組成】白艾葉(細銼末,醋半盞同煮,醋盡為度)半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赤芍藥半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天雄(炮,去皮臍,銼,再炒)半兩,沒藥(別研)半兩,蓽茇半兩,木香(不見火)半兩,沉香1分(不見火)。

【功能主治】婦人下髒久虛,沉寒痼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