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精草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戴星草(《開寶本草》),文星草、流星草(《綱目》),移星草(《現代實用中藥》)。

釋名

《綱目》雲:“穀田餘氣所生,故曰穀精。”因其花白而小圓似星,故有諸星名。

基原

為穀精草科植物穀精草等帶花莖的頭狀花序。

植物

穀精草 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分佈於華東、西南及湖南、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作穀精草入藥的尚有:①白藥穀精草 Eriocaulon cinereum R. Br. 分佈於華東、中南及山西、陝西、臺灣、貴州等地;②華南穀精草 E. sexangulare L. 分佈於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③毛穀精草 E. australe R. Br.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採集

8~9月拔取連莖花序,除去殘葉、雜草,紮成小把,曬乾。

化學成分

約含1.5%的酚性成分。

藥理

本品水煎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大腸桿菌等有抑菌作用。對奧杜盎氏癬菌及小芽孢癬菌等真菌亦有抑菌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根及雜質,切段,篩去灰屑。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味辛、甘,性平。歸肝、胃經。質輕升散。

1.《本草拾遺》:“味甘,平。”

2.《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3.《品匯精要》:“氣之厚者,陽也。臭香。”

4.《滇南本草》:“味微苦,入肝、脾二經。”

5.《本草匯言》:“味苦,微辛,氣寒。入足厥陰、陽明經。”

功效主治

祛風散熱,明目退翳。主治目赤翳障,羞明流淚,雀目,頭風頭痛,鼻淵,喉痹,牙痛,風疹瘙癢,瘡疥。

1.《開寶本草》:“主療喉痹,齒風痛,及諸瘡疥。”

2.《本草元命苞》:“治偏正頭痛,主諸瘡疥癬。”

3.《滇南本草》:“為清熱明目之品。退翳膜,散火熱。”

4.《綱目》:“治頭風痛,目盲翳膜,止血。”

5.《本草經疏》:“補肝氣。”

6.《眼科全書》:“治胃熱,齒痛,益精。”

7.《醫林纂要·藥性》:“益肝明目。”

8.《藥性切用》:“啟胃舒陽,善發少陽、陽明清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燒存性研末撒;或為末吹鼻,燒煙熏鼻。

使用注意

血虛目疾慎服。忌用鐵器煎藥。

1.《醫學廣筆記》:“忌鐵。伏汞砂。”

2.《得配本草》:“血虛病目者禁用。”

應用配伍

祛風散熱,明目退翳 本品質輕辛散,長於疏散肝經風熱而明目退翳,為治目赤翳障、羞明多淚、雀目的常用之品。凡風熱所致目赤翳障,畏光流淚者,可與木賊草、密蒙花、白蒺藜等配伍,以疏散風熱,明目退翳;若風熱較甚,肝火偏旺,目赤腫痛較劇者,則須與龍膽草、菊花、決明子等同用,如《審視瑤函》穀精草湯;凡肝虛雀目,夜視不明者,可配羊肝,或再加蒼朮、夜明砂等,如《衛生家寶》穀精丸、《醫級》穀精夜明散。

此外,本品祛風散熱之功,又可用於風熱上擾之頭風頭痛,及肝胃火熱上沖之牙痛、喉痹等證,或單用煎服,或隨證配伍黃芩、菊花、石膏、川芎、白芷等。若風熱所致隱疹瘙癢、皮膚瘡疥者,則可與荊芥、苦參、黃柏等配伍煎湯熏洗。

1.《得宜本草》:“得羯羊肝,治小兒雀目。”

2.《得配本草》:“配地龍、乳香熏鼻,治腦痛。”

附方

1.治風毒赤眼,無問久新 穀精草一兩,井泉石半兩,豆豉一合,井中苔半兩。上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空心以井花水調服。(《聖濟總錄》)

2.治目赤腫痛 穀精草15g,薺菜15g,紫金牛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治小兒眼疳赤癢 穀精草一兩,蒼朮(去皮,微炙)一分,蛇蛻皮灰一分,定粉一分。上為細散,每服一錢。(《普濟方》)

4.治目中翳膜 穀精草、防風等分。為末,米飲服之。(《綱目》引《明目方》)

5.治大人、小兒雀目 穀精草三兩(為末),羊肝一具(薄切作片子三指大,用穀精草以水二大碗同煮)。上和黑豆不拘多少,時時嚼吃;如恐不肯吃時,煮出乘熱入臼內,搗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茶清送下。小兒酌減。(《普濟方》引《衛生家寶》穀精丸)

6.治小兒雀目,至夜不見物 穀精草半兩,甘草(炙微赤)半兩,幹薑一分。上為末。用面一兩,作燒餅子樣,用藥三錢入在中間,安慢火內,煨,令熟,用好茶下之。每日晨早一服,至三日後見物。(《普濟方》)

7.治偏正頭痛 穀精草一兩。為末。白麵調攤紙花上,貼痛處,幹又換。(《姚僧坦集驗方》)

8.治腦痛眉痛 穀精草二錢,地龍三錢,乳香一錢。為末。每服半錢,燒煙筒中隨左右熏鼻。(《本草述》)

9.治感冒發熱頭痛,咽炎 穀精草9~12g。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10.治頭風兩眼不開,痛甚 穀精草、地龍、雄黃等分。上為末。以梅紅紙撚成筆管燒煙,鼻中聞之,眼即開,卻服它劑。(《丹溪摘玄》)

11.治腦風頭痛 穀精草、銅綠各一錢,硝石半錢。上搗研和勻,每用一字,吹入鼻內。或偏頭痛,隨病左右吹鼻中。(《聖濟總錄》穀精草散)

12.治鼻衄 用穀精草為末,以熱麵湯調下二錢。(《聖惠方》)

13.治小兒中暑吐瀉 穀精草全草30~60g,和魚首石9~15g。水煎內服,每日服2次,連服數次可愈。(《泉州本草》)

14.治疳積 穀精草15g,高天青地白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15.治一切遺證、白濁、白淋難愈者 穀精草、豬骨髓各一兩。酒煎服,以好為度。(《文堂集驗方》)

文獻綜錄

1.《綱目》:“穀精草體輕性浮,能上行陽明分野,凡治目中諸疾,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2.《本草經疏》:“穀精草,辛能散氣,微溫能通氣。喉痹者,手少陰心火與足少陽相火相扇上壅而成,散二經之火,則氣通而無所結滯矣;齒風痛者,陽明胃家風火熱盛上沖之所致也;熱則生風,風之相搏,故發齒風痛也。藥宜辛散,故悉主之。”

3.《本草匯言》:“穀精草,祛風清火之藥也。《開寶》方主喉痹、目障、齒痛、頭風、瘡疥諸疾。五證皆君相二火,上壅攻作,熱極生風,風火相扇,故為是病。此藥輕浮潔白,秋成得辛,清肅之品也,喉齒頭目瘡疥之疾,本乎風火為患,故悉主之。為眼科散目翳之要藥,而兒科諸疳雀目之證,亦必需之,除喉齒頭目疾之外,餘無他用。”

4.《本草正義》:“其質輕清,故專行上焦,直達巔頂,能疏散頭部風熱,治目疾頭風,並療風氣痹痛者,亦以輕清之性,善於外達也。性溫味辛,故能上升外散,非其他明目之藥以涼降為功之比,則散風火而無寒涼遏抑之虞,尤為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