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寶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11日 (日) 17:5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h1>產寶</h1> <dl class="元資料"> <div><dt>作者</dt><dd>倪枝維</dd></div> <div><dt>朝代</dt><dd>清</dd></div> <div><dt>年份</dt><dd><data value="1728…”)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產寶

作者
倪枝維
朝代
年份
公元1728年
底本
清咸豐5年(1855)海昌鄒淦手鈔本(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人之所以生。氣血而已。血之所以生。氣而已。氣。火也。血。水也。貯水於釜。厝火而烹之。其蒸蒸然浮動者。水也。其所以然者。非水也。氣也。火之用也。故治血必先理氣。氣行血行。氣滯血滯。行則生。滯則死。見血之滯而攻之使下。是猶見水之滯而激之使行也。今之業產科者。操此術以殺人。蓋不知其幾矣。嘉慶癸酉。余室人衛氏。產後患瘀滯。醫曰。是非逐以莪朮荊三稜不可。一劑而神昏譫語。則云。藥輕不勝病。益以大劑而氣上逆暴脫矣。余是時初未知醫。以為證固不治。但有悼痛。厥後稍稍習岐黃家言。得浦江倪氏所著產寶讀之。遇戚鄙中有患此者。照是書於生化湯中加生耆一二兩。恆獲十全。他證按方取治。靡不愈。然後知前此為醫所誤。凡莪朮荊三稜之屬。破血而因以蝕氣。氣蝕則血無以生。雖神奇亦化為臭腐。而生化湯於行血中理氣。增以生耆。氣壯而血以行以生。故能奏效若此也。余既悼逝者之不可作。復憫醫之庸。頃承乏平度。聽斷之暇。因取是書略加刪潤。鏤板傳布。俾業產科者有所據依。毋徒以破血蝕氣之藥殺人也。嗟乎。是豈獨產後然哉。四明高鼓峰論治血證。以固元湯先回其氣。湯中重用參耆。而今世粗工。惟知用寒涼。直折重遏其心肺之陽。馴致生生之氣絕而不可復救。豈不悲哉。附著弁言。為世之治血而不知理氣者告焉。倪氏名枝維。字佩玉。號鳳賓。雍正六年成是書。向無刊本。余友趙文學魏寄視寫本。棄之篋。衍二十五年矣。生平所見治產諸書。未有出此上者。洵可寶也。

道光壬寅春仲。海昌許槤序於平度州署之行吾素齋。

治產方書夥矣。類皆見證治證。不審本原。間有一二善本。而博引繁徵。紛然雜出。讀其書者。奚所折衷也。夫產後勞倦異常。腠理不密。脾胃恆弱。氣血多虧。急宜滋補。以回其元。而他證概從末治。其需補而不遽補者。特以惡露未淨。收固升提之品。礙難驟進耳。若痛塊既除。調理失當。則正氣久衰。變證百出。害將不可勝言。世醫不明此旨。或因煩熱而妄用清涼。或因瘀滯而誤施攻下。或因外感而謬加表散。或因內結而專主消耗。治其標而舍其本。究之。本愈虧而標亦不可治。其不危者幾希矣。道光丙午。家君光祿公。宦京師。得許珊林刺史所刊倪氏產寶讀之。竊嘆為濟人寶筏。欲付梓以公於世久矣。歸里後。值赭亂滋擾。練兵籌餉。昕夕不遑。致稽壽棗。今先君棄養三年矣。偶理遺篋。睹是書。重為黯然。爰悉心校正。付剞劂氏。以承先志。吾知流傳日廣。必有同志之士。什襲珍藏。相繼刊布者。由此家置一編。宇字內共慶達生。是則予之厚望也夫。

同治辛未秋仲石陽黃祖經序於三余家塾。

余家得是書。曾鐫印萬數千本。以廣其傳。數十年來。戚友鄉里中。按方施治。靡不奏效。年遠者不能記憶。若近事之奇驗者。可略舉一二焉。余宦浙。侄寶芝宦金陵。光緒甲午。寶芝以同知權鹽城縣篆。遣眷屬來杭。其側室楊氏。體質素強。夏月生子極速。繃兒甫畢。即出房料理他務。僉止之。入室後。又以冷水浣手。推窗揮扇。當風而坐。復止之。日晡忽發寒熱眩暈。僉云。強壯如此。冒風貪涼如此。是因產後腠理不密。護衛失宜。致受外感也。余竊疑之。診其脈有虛象。進以養正通幽湯。一服而證減。再服則全瘳矣。甲辰秋。余孫媳生子。產後三日。患痰閉搐搦之證。此血虛生風也。以滋榮活絡湯。加半夏竹瀝薑汁進之。應手而愈。蓋產婦當忍痛用力之時。出汗多則亡陽。陽虛故畏寒。失血多則傷陰。陰虛故發熱。氣血兩虧。則神散而有眩暈。甚至痰閉搐搦。狀類中風。自應用扶正之品。以調和營衛。設使目為客邪。任意表散。鮮有不由虛弱而成危殆者也。丙午夏。偶談及此。笏堂太守。欣然以石印是編為任。囑余補記於簡端。因振筆書之。

黃子畬謹識。

慨自仲景越人而後。秘典弗著。至道無聞。流遷以迄於今。風氣日趨於下。醫學之不明也久矣。黃子畬觀察宦浙三十年。公餘之暇。博覽群書。於靈樞素問之奧旨。千金肘後之奇方。尤為研究靡遺。深有心得。每聆其論說。覺疑義與晰不煩言而自解。今歲夏與二三知己談及產科。極稱賞倪氏產寶一書。並述其神效。歷歷如繪。余索書讀之。言近而旨遠。詞簡而義賅。蓋融貫諸家之說。崇正以闢謬。由博而求精。惟能握要探原。 是以泛應曲當也。趙忠獻謂。半部論語。可治天下。良以得其綱領。斯事無不治耳。政術有然。醫術亦何嘗不然。方今醫道失傳。流品日雜。庸手誤人。滔滔皆是。於此而欲治產者合乎準繩。生產者安於衽席。非以是編救正之不為功。爰借原本手錄成帙。用西法石印。公諸同好。至於論證立方。各有妙義。前序已闡發其蘊。無俟鄙人贅述也。

光緒丙午夏。高尚縉序於拳石山房。

產後總論

凡病皆起於氣血之衰。脾胃之弱。而產後為尤甚。是以丹溪論產。必當大補氣血為先。雖有他症以末治之。此言已盡醫產大旨。若能擴充立方。則治產思過半矣。夫產後症變百出。不可以常病之藥。一概論治。如有氣勿專疏散。有食勿專消導。熱不可妄用芩連。寒不可多用桂附。至若虛中外感。見三陽表症之多。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則重竭其陽。見三陰里症之多。似可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則重亡其陰。耳聾脅痛乃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乃元弱似邪之症。毋同胃實。厥由陽氣之衰。難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痙由陰血之虧。毋論剛柔。非滋榮不能舒筋而活絡。又如乍寒乍熱。發作有期。症類瘧也。若以瘧治。遷延難愈。神不守舍。言語無倫。病似邪也。若同邪論。危殆可虞。去血多而大便燥結。蓯蓉加於生化。非潤腸承氣之能通。患汗多而小便短澀。生脈倍用參耆。必生津助液之可利。加參生化頻服。救產後之危。六和調胃並行。蘇絕谷之厄。頹產脫肛。多是氣虛下陷。宜補中益氣之方。拳攣口噤。乃是血燥類風。當加參生化之劑。產戶入風而痛甚。宜服羌活養榮湯。玉門傷冷而不閉。洗用茱硫合蛇菟。(吳茱萸硫黃蛇床子菟絲子各五錢。煎湯熏洗。)怔忡驚悸。生化加以遠志。似邪恍惚。安神佐以歸脾。因氣而滿悶虛煩。生化加木香為佐。因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加神麯為良。蘇木稜蓬。最能破血。用之必殆。青皮枳實。大能耗氣。服之非宜。凡一應破血耗氣之品。汗吐宣下之劑。只可施於少壯。豈宜用於產危。大抵生產之後。先問惡露如何。塊痛未除。不可遽加參朮。腹中痛止。補中益氣為良。至若亡陽脫汗。氣虛喘促。頻灌生化加參。是從權也。亡陰大熱。血崩昏厥。速煎生化原方。乃救急也。凡此治法。先為提綱。庶使開卷瞭然。不至茫無頭緒。則未必無小補云。

生化湯

川芎(一錢二分) 當歸(五錢) 乾薑(炙黑五分) 甘草(炙三分) 桃仁(去皮尖研十一粒)

上藥用水一盞。陳酒半盞。煎作一盞。稍熱服。

生化者。因藥性功用而立名也。夫產後宿血當消。新血當生。若專消則新血不生。專生則宿血反滯。考諸藥性。川芎。當歸。桃仁。三品善治宿血。專生新血。佐以黑姜。甘草。引三品入於肝脾。生血理氣。莫善於此。所謂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產後聖藥也。凡懷孕至八九月。預備二三劑。至胞衣破時。速煎一劑。俟兒分身即速服之。不問正產半產。雖少壯產婦。平安無恙者。亦宜服二三劑。則惡自消而新自生。第須初產一二時辰之內未進飲食之先。相繼煎服。以惡露在下焦。故服多而頻使惡易化而新易生。庶免血暈之惡。若胎前素弱。及產後勞倦。又當多服二劑。以防昏倦。若照常每日一服。豈能救將危絕之氣血乎。至虛人見危症及熱疾墮胎。或勞甚身熱頭痛服藥四五劑。雖覺稍安。塊痛未除仍當服之。

胞衣不下

有由產母才送兒出。無力送衣者。有歷時既久或乘冷氣。則血道凝澀。而衣不下者。有胎前素弱。至血枯而衣停者。凡此當急進生化湯一二劑。兼服益母膏。次服鹿角灰。則血旺腹和。而衣自下。世每以濟坤丹。又名回生丹。專攻血塊落胞胎。雖見速效。而其元氣未免受傷。慎之慎之。(制益母膏法。端午後。小暑前。取鮮益母草。用銅鍋熬膏。貯瓷瓶內。勿令泄氣。臨用以生化湯調服神效。)

凡兒下而衣不下。產婦不可睡倒。必須先斷臍帶。用草鞋墜之。如寒月扶產婦至床。倚人坐。 蓋被以火籠置被中。再以綿衣烘熱替換暖腹。胞下後防虛。必須連服生化湯二三劑。不可厭藥之頻。自有大效。

塊痛

產後腹有血塊。是胎前余血之所積也。夫婦人以經脈為主。二七而天癸至。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行之有常。名之曰經。有孕則經不行。其餘血注於胞中。以護元。一月曰始胚。二月曰始膏。三月成形。而名胎。方受母血之蔭。胎形尚小。食母血故有留余。並前兩月之血積於胞中。久而成塊。至產時。隨兒當下。亦有因產婦送兒勞倦。調護欠溫。以致塊痛不散者。慎勿輕用攻血峻藥。宜飲姜艾酒。多服生化湯。加以熱衣暖腹。自然漸散。俗師有用紅花生地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鮮有不至危亡者。

小腹有塊作痛。名曰兒枕。世多專先消散。然後議補。或消補兼施。更為夾雜。殊不知舊血須當消化。新血尤當滋生。若專主攻舊。新亦不能生矣。產後血氣暴虛。理當大補。當惡露未淨。用補須知無滯血。攻塊不致損元氣。行中兼補。方是萬全。世以四物湯理產。誤人多矣。地黃性寒滯血。芍藥酸寒伐肝。治產者察之。

產後七日內。未曾服生化湯。塊痛未除。仍以生化湯治之。

暑月產後。內服生化湯以除塊痛。外用熱衣暖腹。方能消惡止痛。若失於蓋暖。亦難取效。

產後一二日內。塊痛未止。忽脫暈。汗多而厥。口氣漸冷。即於生化湯中加用人參。黃耆。以扶危急。日夜頻服三四劑必效。

產後七日內。因食冷物。血塊凝結痛甚。宜於生化湯內加肉桂五七分。

產後三四日內。服生化湯三四劑。塊痛未減。得按揉而稍安者虛也。可加參二三錢。

產後三日內。血塊痛。人參當緩。如遇危症。從權加參救急可也。病勢一轉。則當減參。只服本方。自能取效。

血崩血暈

血崩宜審血色之紅紫。形色之虛實。如血紫有塊。宜去其敗血。若留之反作痛。不可以崩論。如鮮紅之血大來。乃是心因驚傷不能生血。肝因怒傷。不能藏血。脾因勞傷。不能統血。當以崩治之。宜於生化湯中加荊芥穗五分。連服幾劑則行中有補而血安矣。若形脫氣促。或有汗暈厥。牙關緊閉。昏亂將絕。先用韭菜數十莖。細切放酒壺內。以滾醋一碗泡入。將大口塞住。以小口對鼻孔熏之。速煎生化奪命湯灌救。如氣欲絕。藥不能入。即將鵝毛管插口內。用酒杯盛三四分灌之。如灌下腹漸溫暖。連服數劑可活。再用綿衣烘熱。替換揉腹。方無他患。如產後半月崩來。又宜滋榮益氣湯以升舉之。世醫治崩。每以棕灰止之。此治末之法。即有偶效。禍不旋踵慎之。

生化奪命湯

川芎(二錢) 當歸(四錢) 乾薑(炙黑五分) 甘草(炙三分) 桃仁(去皮尖研十一粒) 肉桂(三分服二劑去此味)

上藥加黑棗一枚。用水一盞半煎七分。稍熱服。

汗多加人參二錢。生黃耆二錢。兩手脈伏。或右手脈絕。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如灌藥得蘇。其塊痛未除。當減去參耆。只服生化湯。除塊定痛。若塊痛已除。仍加參耆。口渴加麥冬。腹瀉加茯苓。有痰加竹瀝一匙。薑汁半匙。若胃中久不納食。聞藥氣即嘔。先用人參一二錢煎湯。調飯鍋焦末服之。以通胃氣。此等危症。一日內須服二三劑。方保無虞。

滋榮益氣湯

川芎(一錢) 當歸(二錢) 人參(二錢) 黃耆(生用二錢) 生地(二錢) 於朮(二錢) 麥冬(一錢) 陳皮(五分) 升麻(四分) 防風(三分) 白芷(四分) 甘草(炙四分) 荊芥穗(四分)

上藥加黑棗一枚。用水一盞半煎七分。稍熱服。

汗多加麻黃根。(麻黃髮汗。根止汗。宜用根。)五分。浮小麥一撮。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二錢。氣不舒展加木香一錢。有痰加竹瀝一匙。薑汁半匙。咳嗽加苦杏仁二錢。驚悸加炒酸棗仁一錢。柏子仁一錢。傷食加神麯一錢。炒麥芽一錢。傷肉食加炒山楂一錢。砂仁八分。

眼黑頭眩。昏迷不省人事。即是血暈。其因有三。一因勞倦甚而氣竭神昏。二因血大脫而氣欲絕。三因痰火乘虛泛上而神不清。患此三者。急服生化湯。以行塊定痛。化舊生新。斯血遂生而氣轉清。頻服數劑。治其昏亂。氣血即定矣。外用前韭醋熏鼻之法治之。切勿認為惡血上衝。昏迷心竅。以致輕用散血之劑。亦勿認為痰火。而用消耗之品。庶無貽患。

血暈形色俱脫。服生化奪命湯。倍加人參。萬勿疑為太補。以致遷延不救。如痰火乘虛泛上而暈。於生化湯中加橘紅四分。甚虛亦加人參二錢。肥人多痰加竹瀝一匙。薑汁半匙。

暈症切勿用蘇木破血等藥。若血塊痛甚。以生化湯調益母膏。或送鹿角灰。或送延胡索散俱效。

延胡索散

延胡索(一錢) 肉桂(六分)

上藥用生化湯調服。

兒已產下。燒鐵秤錘。令紅投醋盆中。使產婦聞醋氣。可免血暈之患。

手足厥冷

產時用力過多。勞倦傷脾。孤臟不能自主。故手足逆冷而厥氣上行。經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是也。非大補不能回陽。豈是芎歸數錢。照常一日一服。而能扶將絕之氣血耶。必於生化湯中倍加人參。一晝夜服二三劑。使藥氣接續不斷。則氣血旺而精神復。厥症自止矣。若服藥而口渴。另用生脈散以代茶助津。以救臟燥也。或四肢逆冷瀉痢。有類傷寒陰症。仍服生化湯倍加人參。酌加附子四五分。生黃耆二錢。則可回陽止逆。經云。厥氣上行。滿脈去形。謂逆氣上行滿於經絡。則神氣漸散矣。大抵手足厥冷。由於氣血並竭。神將離而機欲息。僅此呼吸一線之留。設非大劑參耆。斷難倚仗。此數十年經驗之論。非敢憑虛臆造。以誤人也。

生脈散

人參(一錢) 麥冬(一錢) 五味子(十粒)

上藥用水七分盞。煎四分熱服。

類傷寒

產後發熱。惡寒頭痛。勿誤為太陽症。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勿誤為少陽症。凡此皆因氣血兩虛。陰陽不和。有類外感而實非外感也。即或偶冒風寒。亦當以末治之。夫以脫血之後。而有發熱惡寒。頭疼脅痛等症。設投以散劑。重發其汗。則病未消。而元氣已消。其害可勝言哉。仲景云。亡血家慎勿發汗。丹溪云。產後萬不可表。斯言盡之矣。況生化湯有芎姜二味。亦寓發散之義。就本方照後量加之法。速服數劑。諸症自除。

生化湯量加法

感冒風寒加防風四分。不應加連須蔥頭兩個。嘔吐加藿香三分。生薑二錢。汗多氣短加人參二錢。汗出微喘亦加人參二錢。煩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有痰加橘紅四分。傷食加神麯一錢。傷肉食加山楂一錢。砂仁末六分。

潮熱自汗。譫語便閉。勿認為陽明症。口燥舌乾咽痛。勿認為少陰症。夫產後潮熱自汗譫語。悉屬陽虛。與陽明症之熱邪入腑迥異。口燥舌乾咽痛。多由血竭。與少陰症之熱邪鑠腎懸殊。至於便閉。並非熱邪結聚胃中。致有燥屎。豈可妄議攻下。蓋產後勞倦傷脾。運化為難。兼之津液內竭。十九患此。並宜服養正通幽湯以潤之。保無他患。

養正通幽湯

川芎(二錢) 當歸(六錢) 甘草(炙五分) 人參(一錢) 黃耆(生二錢) 陳皮(一錢) 桃仁(去皮尖研十一粒) 黑芝麻(炒研二錢) 肉蓯蓉(酒洗一錢)

上藥用水二盞。煎七分稍熱服。

汗多加麻黃根。(麻黃髮汗。根止汗。宜用根。)五分。口燥加麥冬一錢。腹滿咽乾便結加枳殼六分。汗多譫語便實加茯神二錢。炒酸棗仁一錢。柏子仁一錢。生白朮二錢。

類中風

氣血暴竭。肢體無以濡養。忽然牙關緊閉。筋脈拘攣。兩手搐搦。有類中風。或虛火上泛有痰。切勿誤用治風消痰之劑。以重其虛。當以滋榮活絡湯治之。

滋榮活絡湯

川芎(二錢) 當歸(三錢) 甘草(炙五分) 人參(一錢) 黃耆(生二錢) 麥冬(一錢) 茯苓(二錢) 天麻(一錢) 荊芥(四分) 防風(五分) 橘紅(五分)

上藥用水二盞。煎七分稍熱服。

汗多加麻黃根。(麻黃髮汗。根止汗。宜用根。)五分。驚悸加炒酸棗仁二錢。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二錢。有痰加薑製半夏一錢。竹瀝一匙。薑汁半匙。傷食加神麯一錢。

類瘧

產後半月內外。寒熱往來。其發有期。有類瘧症。此由氣血兩竭。陽虛寒作而陰虛發熱也。惟調其氣。補其血。則寒熱自除。慎勿用柴胡以發表。芩連梔柏以退熱。多致危殆不救。當以人參養胃湯。參朮膏。日夜間服。

人參養胃湯

人參(一錢) 黃耆(生二錢) 白朮(生二錢) 當歸(二錢) 半夏(薑製一錢) 青皮(四分) 茯苓(一錢五分) 藿香(五分) 烏梅(一枚)

上藥用水一盞半。煎七分熱服。

參朮膏

人參(五錢) 白朮(生八兩)

上藥用沙鍋盛水。煎三次取汁熬膏。每日早晚以一小鐘。開水調服。

妄言妄見

心藏神。肝藏魂。心有血而神存。肝得血而能視。產後氣血暴虛。神魂無所依倚。以致言語無倫。而目多妄見。萬弗認為鬼邪。信用符水。往往不救。如塊痛未除。先服安神湯。塊痛已除。急須服補元湯。以培養氣血。自獲全效。此一定法也。

生化安神湯

川芎(二錢) 當歸(四錢) 乾薑(炙黑五分) 甘草(炙三分) 茯神(二錢) 棗仁(炒一錢) 桃仁(去皮尖研十一粒)

上藥加黑棗二枚。用水二盞煎七分熱服。

生化補元湯

川芎(一錢) 當歸(三錢) 乾薑(炙黑四分) 甘草(炙四分) 人參(二錢) 黃耆(生二錢) 於朮(生二錢) 茯神(二錢) 棗仁(炒一錢) 橘紅(三分) 桃仁(去皮尖研七粒)

上藥加蓮子十粒。黑棗二枚。用水二盞。煎七分食遠熱服。

汗多加麻黃根。(麻黃髮汗。根止汗。宜用根。)五分。有痰加竹瀝一匙。薑汁半匙。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二錢。

氣短

似喘非喘。氣不相續。有兼痰兼熱之分。亦或頭痛發熱惡寒。有似外感。切勿作外感治。以生化益氣湯主之。

生化益氣湯

川芎(一錢) 當歸(二錢) 乾薑(炙黑三分) 人參(二錢) 黃耆(生二錢) 棗仁(炒二錢) 甘草(炙四分) 麻黃根(麻黃髮汗根止汗宜用根五分) 桃仁(去皮尖研九粒) 浮小麥(二錢)

上藥用水一盞半。煎七分熱服。

有痰加竹瀝一匙。薑汁半匙。咳嗽加苦杏仁十一粒。薑製半夏八分。口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七粒。

發喘

發喘乃產後第一危症。蓋肺受脾稟。此時血亡氣脫。肺不能運氣。生脈以順呼吸而喘作矣。若不速治。多致不救。如氣血猶未大竭。塊痛未除。補劑稍緩。先服生化湯一二劑。以行塊定痛。然後加參。若血崩喘甚。形色大脫。則危極矣。難論塊痛。宜從權於生化湯內加人參四錢。以救危急。須於一二時辰之內連進二劑。俟其稍定即服生化益氣湯。除去黑姜。麻黃根二味。間有得生者。

生化益氣湯

(方見前)

咳嗽

產後七日內。偶感風寒。鼻塞咳嗽聲重者。於生化湯中加杏仁。蘇子。陳皮。以順氣化痰。切勿發表。兼忌涼藥。

自汗

經云。搖體勞苦。汗出於脾。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有所恐懼。汗出於肝。產後因勞傷脾。因驚傷心。因恐傷肝。每多心慌。自汗之症。惟塊痛未除。參朮未可遽用。於生化湯中加炒棗仁二錢。設心慌無主。濈濈汗出。形色又脫。此是汗多亡陽。又當從權於生化湯中。倍用人參。以救危急。服後汗仍不止。以調胃參耆湯治之。冀可活十之四五。

調胃參耆湯

人參(三錢) 黃耆(生二錢) 當歸(二錢) 桂枝(四分) 防風(三分) 麻黃根(麻黃髮汗根止汗宜用根五分)

上藥加黑棗一枚。用水一盞半。煎七分食遠熱服。

口渴加麥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九粒。有痰加橘紅四分。虛脫手足冷加熟附子五分。黑姜四分。牡蠣一錢。

盜汗

睡中汗出。覺則止。此為盜汗。屬陰虛。然不可偏用陰藥。宜兼服參耆。俾氣旺則能生陰。效如影響。生化湯調牡蠣散服。

牡蠣散

牡蠣(煅二錢) 人參(二錢) 黃耆(生二錢) 當歸(三錢) 熟地(三錢) 麻黃根(麻黃髮汗根止汗宜用根一錢) 小麥麩皮(炒黃二錢)

上藥研末和勻。每服三錢。

大便不通

產後血少腸燥。傳化為難。大便恆多秘結。經云。髒得血而能液。當補血為主。加以益氣之品。服養正通幽湯數劑而安。設妄用下利峻藥。愈通愈秘。卒至不救慎之。

養正通幽湯

(方見類傷寒)

小便不通

產後脾胃氣虛。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往往小便短澀。切忌分利。當補以提之。益氣生脈湯極驗。

益氣生脈湯

人參(二錢) 黃耆(生二錢) 五味子(九粒) 麥冬(二錢) 當歸(三錢) 茯苓(一錢) 升麻(四分) 葛根(一錢) 甘草(炙四分)

上藥用水一盞半。煎七分熱服。

嘔吐不納穀

嘔者聲與物俱出。吐者有物無聲。此由脾胃虛弱。或寒氣所客。或飲食所傷。以致氣逆而食不得下。在七日內塊痛未除。宜服安胃行血湯。塊痛已除。而嘔不止。穀氣不納。服加減六和湯。服前二方。胃和嘔止。服補中調胃湯。惟嘔吐而見呃逆者。是謂土敗木賊。大率難治。

安胃行血湯

川芎(二錢) 當歸(四錢) 乾薑(炙黑五分) 人參(一錢) 砂仁(四分) 藿香(四分) 甘草(炙三分) 桃仁(去皮尖研十四粒)

加減六和湯

川芎(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乾薑(炙黑四分) 人參(一錢) 茯苓(二錢) 陳皮(五分) 扁豆(炒二錢) 山藥(炒三錢) 藿香(三分) 白豆蔻(四分嘔止減去)

補中調胃湯

人參(二錢) 於朮(生二錢) 當歸(二錢) 乾薑(炙黑四分) 陳皮(八分) 茯苓(一錢) 扁豆(炒二錢) 山藥(炒二錢) 甘草(炙四分)

傷食

傷食必於補氣血藥中審所傷何物。以消導藥佐之。如傷穀食宜神麯穀芽。傷肉食宜麥芽山楂。傷果食腹內痛甚宜吳茱萸砂仁。世醫每遇此症。專消無補。反傷胃氣。不應又誤認為原傷。食物未消。倍加寬胸耗氣之品。甚至絕谷數日以垂危者。此際已無藥可用。惟煎獨參湯二三錢。調飯鍋焦末。漸漸與之。或可十救四五。

膨脹

產婦素弱。臨產又勞。中氣不足。胸膈窒滯。胃雖納穀。傳化艱難。醫者誤認傷食。而擅用消導之劑。或因氣鬱。而專事疏散。或因大便秘結。而妄議攻下。此膨脹所由來也。治法當大補氣血為主。所謂塞因塞用。其效甚捷。先服獨參湯。調飯鍋焦末。以通胃氣。次服養生化滯湯。則脾運而脹消矣。

養生化滯湯

川芎(二錢) 當歸(三錢) 人參(一錢) 於朮(生二錢) 陳皮(八分) 香附(制五分) 茯苓(二錢) 甘草(炙三分) 大腹皮(四錢) 桃仁(去皮尖研十一粒)

上藥用水一盞半。加黃酒一小鐘。煎七分熱服。

大便秘結。加肉蓯蓉二錢。誤服大黃加生黃耆四錢。倍用人參。脹甚人參可加至四五錢。丹溪先生治產後膨脹。參耆服至半斤以上。大便方通。腫脹方退。

泄瀉

產後泄瀉。悉屬脾虛。亦有因寒因食之殊。惟熱瀉甚少。治法與雜症諸瀉不同。誠以惡露未消。難以遽補。元氣暴竭。難以議消。太溫恐新血流崩。驟寒慮血凝變症。大抵產後患此。先宜服生化湯。加茯苓一錢五分。俟二三劑後塊痛已除。方能補脾。消食溫中。隨症施治。產畢即瀉。服訶皮生化湯。胎前久瀉至產後不止。服參苓生化湯從權以濟甚危。塊痛已除。服加味生化湯。因寒因食。分別調治。惟審系實在熱瀉。去黑姜肉果二味。切勿加以涼藥。免致血寒。貽患不可不慎。

訶皮生化湯

川芎(二錢) 當歸(三錢) 訶子皮(八分) 乾薑(炙黑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肉果霜(五分) 蓮子(十粒) 桃仁(去皮尖研十四粒) 甘草(炙五分)

兩服後不止。加人參一錢五分。口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九粒。人參一錢。

參苓生化湯

川芎(二錢) 當歸(三錢) 訶子皮(八分) 人參(一錢) 乾薑(炙黑五分) 肉果霜(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山藥(炒二錢) 甘草(炙五分) 蓮子(九粒) 糯米(炒黃三錢)

塊痛未除。去肉果。塊痛已除。加生於術二錢。陳皮三分。

加味生化湯

川芎(一錢五分) 當歸(炒二錢) 乾薑(炙黑四分) 人參(二錢) 於朮(生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陳皮(五分) 澤瀉(八分) 肉果霜(五分) 甘草(炙五分) 蓮子(九粒)

因寒作瀉。倍用黑姜。腹痛泄水。飲食不化。加砂仁八分。炒山楂二錢。炒麥芽二錢。久瀉不止。加升麻一錢。

痢疾

七日內外。患赤白痢後重便膿。最為難治。夫痢以通利為主。然產後而欲推蕩穢邪。慮元氣之虛弱。欲滋補氣血。恐積滯之留連。余於此症。斟酌數四。只有服生化湯。去黑姜。加木香四分。方能並行不悖。服二三劑不應。接服香連生化湯。應手可愈。惟產婦體氣素厚。已及一月。可用推蕩之法。若體氣素弱。雖產月餘。難議攻下。如檳榔枳實厚朴大黃之屬用之。產後鮮有不成敗症者。可不謹歟。

香連生化湯

川芎(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赤芍(酒炒一錢) 茯苓(一錢) 木香(三分) 黃連(薑汁炒四分) 甘草(炙四分) 枳殼(五分) 陳皮(三分)

上藥用水一盞。煎五分。空心服。

煩悶

煩為虛煩。悶為滿悶。虛煩者血液耗散。心神不守。宜猛進獨參湯。滿悶者胸膈鬱滯。惡露攻心。宜生化湯。用水磨木香二分沖服。虛甚加參。此二症。設誤用枳殼香附烏藥峻烈之品。則元氣蝕損。而病轉加劇。

產後調護法

產畢須閉目稍坐。然後上床。以被褥靠之。暑月以席捲。數枕靠之。若自己把持不住。令老練女人靠之。不可即時睡倒。常以手從心至臍。隨意按摩。俾惡露下行。房中安放醋盆。以燒紅烈炭焠之。以防血暈。

腹上用小衣烘熱。替換溫之。雖暑月不可僅蓋單被。毋令腹寒而血塊作痛。

冬末春初。天氣嚴寒。宜閉密產室。緊塞隙孔。四圍置火。常令暖氣和融。以免他患。但不宜薰香。走泄真氣。

才產不宜食物。即服生化湯二三劑。飢甚先服白米湯一盞。次食白粥。十日內食物宜淡。切忌飲冷。半月後方可食雞子。亦須打開煮之。以防脾虛難化。滿月食豬羊肉。亦須撙節。酒雖活血。然氣性剽悍。亦不宜多。

七日內不宜梳洗。尤忌濯足。惟恐招風受濕。疾病蜂起。晝夜令人陪侍。毋致虛驚。變症百出。

言語宜慎。勿以多言。耗散元氣。勿以愛憎。輒生惱悶。以中氣餒弱。二者均能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