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皮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栝樓皮(《雷公炮炙論》),栝樓殼(《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基原

為葫蘆科植物栝樓和中華栝樓的果皮。

植物

1.栝樓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見“瓜蔞”條。

2.中華栝樓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見“瓜蔞”條。

此外,同屬植物的果皮在部分地區作瓜蔞皮入藥的尚有:①綿陽栝樓 Trichosanthes mianyangensis Yueh et R. G. Liao 分佈於四川、湖北;②南方栝樓 T. darniaoshanensis C. Y. Cheng et Yueh 分佈於貴州、廣西;③央果栝樓 T. stylopodifera C. Y.Cheng et Yueh 分佈於安徽、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四川。

採集

取成熟的栝樓果實,用刀切成2~4瓣至瓜蒂處,將種子和瓤一起取出,平放曬乾或用繩子吊起曬乾。

化學成分

栝樓和中華栝樓的果皮均含少量揮發油,其中揮發性的酸性部分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壬酸(nonanoic acid),癸酸(cap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支鏈十四烷酸,3種支鏈十五烷酸,正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支鏈十六烷酸,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以棕櫚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亞麻酸和亞油酸。栝樓皮中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的含量大大高於中華栝樓皮中的含量,而栝樓皮中硬脂酸的含量又大大低於中華栝樓皮中的含量。栝樓果皮還含7-豆甾烯醇(Δ7-stigmastenol),7-豆甾烯醇-β-D-葡萄糖苷(Δ7-stigmastenol-β-D-glucopyranoside),β-菠菜甾醇(β-spinasterol)。又含蘇氨酸(threonine)、絲氨酸(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半胱氨酸(cysteine)、纈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等17種氨基酸和鉀、鈉、鈣、鎂、銅、鋅、錳、鈷、鎳、鍶等11種無機元素。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瓜蔞皮水煎醇沉液以及由瓜蔞皮浸膏製成的瓜蔞注射液能顯著擴張豚鼠及兔離體心臟的冠脈,使冠脈流量明顯增加;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離體豚鼠心臟冠脈流量減少也有明顯的拮抗作用。瓜蔞注射液對垂體後葉素或Isop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降低心肌脂質過氧化程度,提高SOD活性,減少心肌游離脂肪酸的產生,並可提高Ca2+、Mg2+-ATP酶活性以降低胞內Ca2+ 超載。瓜蔞注射液對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它能減輕缺血再灌注區MDA的升高反應,提高SOD活性;還能縮小梗死範圍,降低再灌注性出血等。瓜蔞皮水煎劑腹腔注射,可明顯延長正常大鼠心電圖的P-R、Q-T、R-R間期,對CaCl2誘發的大鼠室顫和哇巴因所致豚鼠心律失常有明顯的預防作用。瓜蔞注射液靜脈注射,能使正常兔腸系膜微動脈口徑顯著增大,有擴張微血管作用。瓜蔞可對抗NA、KCl引起的大鼠主動脈條收縮反應。瓜蔞注射液能明顯延緩缺氧兔微循環障礙的發生。瓜蔞注射液體外能明顯抑制ADP或AA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性和TXA2合成釋放反應;對ADP或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也有明顯抑制作用。瓜蔞注射液能明顯提高小鼠對常壓、低壓缺氧的耐受力;能提高預先皮下注射Isop的小鼠在低壓缺氧下的存活率。

2.祛痰作用 瓜蔞皮分離的總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

3.瀉下作用 瓜蔞皮中一種酸性醇不溶物具有強烈的致瀉作用。

4.抗癌作用 瓜蔞皮體外抗癌效果比瓜蔞仁好,以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最強。自瓜蔞皮的醚浸出液中得到的類白色非晶體性粉未,也有體外抗癌作用。

5.毒性 瓜蔞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363±33g/kg,靜脈注射LD50為306±22g/kg。犬亞急性毒性試驗,除個別犬在給藥第3周胃納差,部分犬給藥後出現肝細胞局部輕度濁腫外,未見其他明顯毒性反應。

炮製

1.瓜蔞皮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乾燥。生品偏於清肺化痰。

2.炒瓜蔞皮 取瓜蔞皮絲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棕黃色,略帶焦斑,取出放涼。《禦藥院方》:“細銼,慢火炒赤黃。”炒後寒性減弱,長於寬胸利氣。

3.蜜瓜蔞皮 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瓜蔞皮絲,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棕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瓜蔞皮絲100kg,用煉蜜25kg。蜜炙可增強潤燥作用,多用於肺燥久咳。

貯乾燥容器內,蜜瓜蔞皮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藥性

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體輕宣散。

1.《飲片新參》:“甘、苦,微涼。”

2.《本草用法研究》:“味甘,性微寒,無毒。”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入肺、胃、大腸三經。”

功效主治

清肺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癰。主治痰熱咳嗽,胸痹脅痛,咽痛,乳癖,乳癰,瘡瘍腫毒。

1.《藥性切用》:“主寬胸除熱。”

2.《藥籠小品》:“能和肝陽,開胸滌痰。”

3.《衷中參西錄·藥物》:“清肺,斂肺,寧嗽,定喘。”

4.《飲片新參》:“寬胸痹,化熱痰,生津潤肺。”

5.《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潤肺降氣,止咳去痰。治咽喉疼痛,大便燥結及乳癰。”

6.《重慶草藥》:“除火清肺,治腸熱,止血。”

7.《廣東中藥》:“治吐、衄,燥渴。”

8.《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化痰,寬胸利氣,消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

清肺化痰宜生用,潤肺止咳宜蜜炙。

使用注意

脾虛及濕痰患者慎服。反烏頭。

1.《本草經集注》:“惡幹薑,畏牛膝、幹漆,反烏頭。”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凡脾胃虛寒,無濕熱者忌用。”

3.《中藥臨床的生用與制用》:“脾虛與濕痰患者忌用。”

應用配伍

清肺化痰 本品甘苦微寒之質,能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故常用於痰熱咳嗽、肺燥乾咳等證。凡痰熱阻肺,症見咳嗽痰黃,質稠難咯,胸膈痞滿者,可與黃芩、枳實、膽南星配伍,以增清熱化痰之功;凡肺熱痰盛,失於肅降,腑氣不通,症見喘促不寧,痰涎塞滯,大便閉結者,可與生石膏、大黃、杏仁同用,如《溫病條辨》宣白承氣湯。凡肺陰不足,症見肺燥乾咳者,可與天花粉等合用,以增清熱潤肺之力。

利氣寬胸 本品輕清氣薄,能寬胸利氣,解鬱,故常用於胸痹脅痛等證。凡痰氣結於胸膈,症見胸脅疼痛,煩悶咳嗽者,可與半夏、郁金、枳殼配伍,以增化痰解鬱之功。凡痰熱結於咽喉,症見咽痛喉痹者,可與半夏、厚樸、桔梗同用,以增化痰清熱之效。凡痰氣結於乳間,症見乳癖腫痛者,可與夏枯草、川貝、當歸相伍,以增軟堅散結之力。

散結消癰 本品又有散結消癰之功,與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配伍可用於瘡癰腫痛。

1.《上海常用中草藥》:“治肺熱咳嗽,咯吐黃痰或濃痰,肺癰等,可配合大青葉、冬瓜子、生苡仁、前胡等;治胸痛,可配合薤白頭;脅痛可配合絲瓜絡、枳殼等;乳癰腫痛,可配合蒲公英等。”

2.《施今墨對藥》:“瓜蔞皮清肺化痰,寬中利氣;天花粉清熱化痰,養胃生津,解毒消腫。二藥伍用,藥效倍增,蕩熱滌痰,生津潤燥,開胸散結,潤肺止咳甚效。”“瓜蔞子潤肺滌痰,滑腸通便;瓜蔞皮理氣散結,清肺化痰。二者同用,上可清肺胃之熱,化痰散結,下能潤大腸之燥,滑腸通便。肺、胃、大腸三經合治,去痰嗽,止咳喘,通大便之力增強。”“痰熱咳嗽,胸悶脹痛者,主取瓜蔞皮,佐以瓜蔞子;若兼見大便秘結者,則主取瓜蔞子,少佐瓜蔞皮。”

附方

1.治肺熱咳嗽,咳吐黃痰或膿痰,肺癰 瓜蔞皮、大青葉、冬瓜子各12g,薏苡仁15g,前胡5g。水煎服。(《中國常用中草藥》)

2.治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寧,痰涎塞滯,脈右寸實大,肺氣不降者 生石膏五錢,生大黃三錢,杏仁粉二錢,栝樓皮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溫病條辨》宣白承氣湯)

3.治胸悶咳嗽 栝樓果皮15g,陳皮9g,枇杷葉(去毛)9g。水煎服,冰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肋間神經痛 瓜蔞皮15g,柴胡5g,薤白、絲瓜絡各12g,郁金、枳殼各9g。水煎服。(《中國常用中草藥》)

5.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 瓜蔞皮(慢火炒赤黃)、白僵蠶(微炒黃)、甘草(炒黃色)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用溫酒調下,或濃生薑湯調服。更用半錢綿裹,噙化咽津亦得,並不計時候,日三兩服。(《禦藥院方》發聲散)

6.治乳癰腫痛 瓜蔞皮12g,蒲公英15g。煎湯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7.治牙痛 露蜂房、瓜蔞皮等分。燒灰去火毒,擦牙。(《世醫得效方》)

臨床報導

治療喘息型氣管炎及肺心病哮喘 用瓜蔞皮製成滅菌水溶液(每1ml相當於生藥5g),每用12~16ml靜注,每日1次,10~15日為1療程。觀察35例,其中喘息型氣管炎13例,肺心病哮喘22例。結果:控顯率45%,總有效率82.5%。對輕、中、重度病情具有同樣效果,但病程愈長,療效愈差。主要副作用為唇麻,身熱,少數病例有氣喘、頭暈、噁心等,繼續用藥無影響,不必停藥[1]。

文獻綜錄

《中藥臨床的生用與制用》:“本品多生用,具清化熱痰、利氣寬胸作用,多用於痰熱咳嗽,胸悶脅痛。蜜炙後能增強潤肺祛痰止咳作用,多用於肺燥久咳者。”

參考文獻

[1]黃獻章,等.北京中醫,198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