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皮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12月8日 (二) 01:54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椿皮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的根皮或樹皮。主產於山東、遼寧、河南、安徽等地。味苦、澀,性寒。歸大腸、胃、肝經。功效清熱燥濕、澀腸、止血、止帶、殺蟲。臨床用名有椿皮、樗根皮、樗白皮。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香椿皮(《經驗方》),椿皮(《綱目》),春顛皮(《分類草藥性》)。

釋名

椿,《夏書》作杶,《山海經》作櫄。《說文》:“屯,象草木之初生。”故“春”古字從日作“旾”。“椿”則從木作“杶”,言椿芽萌早也。又《說文》:“杶,或從熏。”即作“櫄”。熏與薰同,《文選》李善注:“薰,香氣也。”則喻椿芽氣香也,故名香椿。本品為香椿的樹皮或根皮,初采時刮去外層粗皮顯白色,故名椿白皮。

基原

為楝科植物香椿的樹皮或根皮。

植物

香椿 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Cedrela sinensis A. Juss.] 又名椿(《新修本草》),紅椿(《植物名實圖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採集

全年均可採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時最易剝離。幹皮可從樹上剝下,鮮用或曬乾;根皮須先將樹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棍輕捶,使皮部與中部松離,再行剝取;並宜仰面曬乾,否則易發黴變黑,亦可鮮用。

炮製

1.椿白皮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或厚片,乾燥。

2.麩炒椿白皮 取麩皮撒在熱鍋內,加熱至冒煙時,加入椿白皮絲或片,拌炒至表面深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椿白皮絲或片100kg,用麩皮10kg。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苦、澀,性微寒。歸大腸、胃經。微香斂澀。

1.《補遺藥性賦》:“味苦,性平,有毒。”

2.《雷公炮製藥性解》:“性斂,微溫。”

3.《本草經疏》:“微寒,苦。入手足陽明經。”

4.姚可成《食物本草》:“味苦,溫,無毒。”

5.《安徽中藥志》:“性寒,味苦、澀。”

功效主治

清熱燥濕,澀腸固精,止血,殺蟲。主治泄瀉久痢,腸風痔血,崩漏帶下,遺精淋濁,疳積,蛔蟲病,絲蟲病,瘡腫疥癬。

1.《食療本草》:“女子血崩及產後血不止,月信來多,亦止赤帶下,療小兒疳痢。”

2.《醫林纂要·藥性》:“泄肺逆,燥脾濕,去血中濕熱。治泄瀉,久痢,腸風,崩帶,小便赤數。”

3.《本草易讀》:“除一切下血,血崩,血痢,腸風,髒毒,殺諸般疳蟲,蛔蟲,疥蟲,鬼疰,傳屍,赤白帶濁之疾,精尿遺泄之屙。”

4.《中國藥用植物圖鑒》:“治痔瘡,跌打損傷,接骨,消傷腫痛。”

5.《福建藥物志》:“治脫肛,傳染性肝炎,坐骨神經痛,視力減退。”

6.《廣西民族藥簡編》:“治咳嗽氣喘,肺結核咳血。”

7.《湖北中草藥志》:“用於絲蟲病,疝氣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塗;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瀉痢初起及脾胃虛寒者慎服。

《本草經疏》:“脾胃虛寒者不可用,崩帶屬腎家真陰虛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滯下積氣未盡者,亦不宜速用。”

應用配伍

《得宜本草》:“得訶黎勒、母丁香,醋糊丸,治休息痢;得蒼朮、枳殼,治脾毒腸風;得幹薑、白芍、黃柏治濕熱白帶。”

附方

1.治休息痢,晝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諸藥不效 訶子五錢,椿根白皮一兩,母丁香三十個。上為細末,醋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米飯湯入醋少許送下,五更,三日三服。(《脾胃論》訶黎勒丸)

2.治濕氣下利,大便血,白帶,去脾胃陳積之疾 ①椿根白皮,為末,酒糊丸服。(《丹溪心法》固腸丸) ②椿根皮四兩,滑石二兩。上為末,粥丸桐子大。空心白湯下一百丸。(《丹溪心法》)

3.治血痢及腸風下血 椿白皮三兩,槐角子四兩,明白礬二兩。上為末。每服三錢,熱米飲調下。(《衛生寶鑒》椿皮散)

4.治痔漏下血疼痛 椿根白皮。上為細末,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湯送下。(《證治準繩》椿皮丸)

5.治婦人白帶,男子白濁 ①椿根白皮、滑石等分。為末,粥丸梧子大。每空腹白湯下百丸。(《丹溪心法》) ②椿根白皮一兩半,幹薑(炒黑)、白芍藥(炒黑)、黃檗(炒黑)各二錢。為末,如上法丸服。(同上)

6.治小兒疳疾 椿根白皮二兩,為末。以粟米淘淨,研濃汁,和丸梧子大。十歲兒三四丸,米飲下,量大小加減。(《子母秘錄》)

7.治腹中痞塊 香椿白皮二斤,入鍋內煎水,去渣,熬成膏、攤布上。先以薑擦去腹皮垢膩,以火烘熱藥,貼痞塊上。其初微痛,半日後即不痛,俟其自落。或加麝香少許,貼後周圍破爛出水。(《嶺南采藥錄》)

8.治吐血 椿根皮15g,煎水服。(《西昌中草藥》)

9.治麻疹 香椿樹皮30g,芫荽15g。加水200ml,煎至100ml,分2次服,每日1劑。[《赤腳醫生雜誌》1978,(3):14]

10.治失音 新鮮椿樹皮(刮去粗皮)45~50g,糖(有熱象者用白糖,有寒象者用紅糖)1湯匙,煎湯分2次服。一般服2~3劑可愈,對肺熱津傷、肺氣耗散及聲帶充血所致的失音尤宜。[《新中醫》1984,(1):24]

11.治尿路感染,膀胱炎 椿根皮、車前草各30g,川柏9g。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12.治滴蟲性陰道炎 椿根皮、千里光、蛇床子各30g,水煎作陰道沖洗劑。(同上)

13.治瘡疥癬癩 鮮椿根皮30g,水煎洗搽患處。(同上)

14.治諸惡瘡,發背,疔腫等症 明乳香三錢,椿根白皮五錢,芝麻一錢。上為末。水二盅,煎三五滾,熱服,被擁汗出即解。(《遵生八箋》化毒消腫方)

臨床報導

治療便血 椿根白皮、白蘿蔔、黃豆芽各120g。加水2000ml,煎1小時,去渣,加紅糖120g,濃縮至600ml。每日3次,每次50ml,小兒酌減。治療46例,止血時間最短1天,最長7天,直腸癌患者約7~12天。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1]。

文獻綜錄

1.朱丹溪:“椿根白皮,性涼而能澀血。凡濕熱為病,瀉痢濁帶,精滑夢遺諸證,無不用之,有燥下濕及去肺胃陳痰之功;治泄瀉,有除濕實腸之力。但痢疾滯氣未盡者,不可速用。宜入丸散,亦可煎服,不見有害。”(引自《綱目》)

2.《綱目》:“椿皮色赤而香,樗皮色白而臭,多服微利人。蓋椿皮入血分而性澀,樗皮入氣分而性利,不可不辨,其主治之功雖同,而澀利之效則異,正如茯苓、芍藥,赤、白頗殊也。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用椿皮;氣分受病有鬱者,宜用樗皮,此心得之微也。”

3.《本草匯言》:“香椿,殺蛔蟲、解蠱毒、止疳痢之藥也。陳氏方雲,此藥甘香,溫澀而燥。甘香能驟發新邪(謂發瘡疥、風痍及疝氣、腳氣之類),澀燥能收斂陳氣(謂除蛔蟲、蠱毒、疳痢、胃噎、奔豚之類)。故孟氏方治婦人血崩或產後血行不止,並平常月信來多,及赤白帶下,取椿根煎汁服即止,則其性之止澀可知矣。”

4.《本草述鉤元》:“時珍強分椿入血分,樗入氣分,不知濕熱為患皆是病於血分。椿皮、樗皮總以達陽氣為主,而達陽本於收陰,惟樗之收陰者倍於椿,即其達陽者亦倍於椿。用者因其微甚以別椿、樗可耳。”

5.《本草求原》:“椿根氣平,色赤而香;樗根氣寒,色白而臭。二者皆苦能燥濕瀉熱,澀能收陰實腸,治濕熱為病,瀉利、濁帶、精滑夢遺、便數諸證,燥痰濕,去疳蟲。但椿澀勝,久痢血傷者宜之;樗苦勝,暴痢氣滯者宜之,按古方治帶濁、下痢血痢,都是用椿皮者多,而樗皮少用。其功專在於燥以達陽,澀以收陰,使陽不陷於陰中,而諸證自除。凡患濕熱,必病於血,正不以入氣入血區分也。故腸風下血,有用臭椿皮同蒼朮、枳殼治者、此可見矣。”

附藥

1.香椿子(《東北藥用植物志》) 又名香鈴子(《青島中草藥手冊》)。為楝科植物香椿的成熟果實。味辛、苦,性溫。歸肺、肝、大腸經。功能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收澀。主治風寒感冒,風濕痹痛,胃脘痛,疝氣痛,痢疾,遺精,便血。內服、煎湯,6~12g;或研末。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雲:“發汗,治心胃氣痛。” ②《青島中草藥手冊》雲:“收斂止血,祛風燥濕,止癢。主治赤白痢疾,虛火頭暈,尿道炎,遺精,便血。”治虛火頭痛:香鈴子6g,白菊花9g,生牡蠣18g。水煎服。③《西昌中草藥》治外感身痛:香椿子、鹿銜草各15g,水煎服。④《廣西本草選編》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香椿果6~9g,水煎服。⑤《湖南藥物志》治疝氣痛:香椿子15g,水煎服。

2.香椿葉(《聖濟總錄》) 又名椿木葉(《新修本草》),椿葉(《綱目》),椿芽(《食療本草》)。為楝科植物香椿的葉。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氣香疏散。功能祛暑化濕,解毒殺蟲。主治暑濕傷中,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泄瀉痢疾,癰疽腫毒,疥癬。內服:煎湯,鮮葉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本品易動風發疾,氣虛多汗及有宿疾者慎服。①《新修本草》雲:“主洗瘡疥、風疽,水煮葉汁用之。” ②《飲片新參》雲:“化暑濕,透熱,利水道,消腫。” ③《山西中草藥》雲:“燥濕止痛,透疹。”治氣滯食欲不振:嫩香椿葉適量,切碎,用開水潑成半生半熟,加醬油食用。④《聖濟總錄》香椿散,治瘴氣噁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不思飲食,憎寒壯熱,發過引飲:香椿嫩葉(酒浸,焙)三兩,甘草(炙)、南壁土(向日者)、臘茶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二錢匕,用酒調下。⑤《福建藥物志》治赤白痢疾:鮮香椿葉60g,水煎服。⑥《食物中藥與便方》治瘡癰腫毒:鮮香椿嫩葉、大蒜等量。加食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

參考文獻

[1]李學文.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5,(2):62

本草匯言

藥性論

使,味苦,微熱,無毒。能治赤痢,腸滑痔疾,瀉血不住。

日華子本草

溫,五毒。止瀉及腸風,能縮小便,入藥蜜炙用。

本草衍義

洛陽一女子,年四十六七,耽飲無度,多食魚蟹,攝理之方蔑如也。後以飲啖過常,蓄毒在臟,日夜二三十瀉,大便與膿血雜下,大腸連肛門痛不堪任。醫以止血痢藥不效,又以腸風藥則益甚。蓋腸風則有血而無膿,凡如此已半年餘,氣血漸弱,食漸減,肌肉漸瘦。稍服熱藥,則腹愈痛,血愈下。服稍涼藥,即泄注氣羸,粥愈減。服溫平藥,則病不知。如此將期歲,醫告朮窮,垂命待盡。或有人教服人參散,病家亦不敢主當。謾與服之,一服,知。二服,減。三服,膿血皆定。自此不拾服,其疾遂愈。後問其方,云:治大腸風虛,飲酒過度,挾熱下痢膿血,疼痛,多日不差,樗根白皮一兩,人參一兩,為末,每用二錢匕,空心以溫酒調服。如不飲酒,以溫米飲代。忌酒膩、濕面、青菜、果子、甜物、雞、豬、魚腥等。

本草綱目

椿皮色赤而香,樗皮色白而臭,多服微利人。益椿皮入血分而性澀,樗皮入氣分而性利,不可不辨。其主治之功雖同,其澀利之效則異,正如茯苓、芍藥,赤、白頗殊也。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椿皮。氣分受病而鬱者,多用樗皮,此心得之微也。《乾坤生意》治瘡腫下藥,用樗皮以無根水研汁,服二、三碗,取利數行,是其驗也。故藏器言樗皮有小毒,益有所試者。

本草乘雅

椿樗同種,材臭異形者,牝牡有別耳。樗孕莢者牝,椿無莢者牡,故椿體木性之直,樗體木性之曲,曲直仆傴,木體之全性現矣。故始區芽櫱,直拆者萌,曲生者句,枝幹已成,曲直仆傴,四體始備,直無仆傴,曲則兼有,是以椿木體直,精專枝葉,樗木體曲,精專根皮,誠肝木之體用藥也。椿益皮膚毛髮,正肝以能生為體,榮華為用;樗益血氣陰竅,正肝以藏血為體,疏泄為用。內而腸風已,崩帶除,滯痢行,癃閉利,遺濁清,神安志悅;外而瘡瘍淨,斑疹消,丁毒解,好顏媚色,以及四體百骸,不言而喻。至若疳蟲蠱毒,傳尸鬼注,而與物為春,殺厲之氣,暖然齊春仁之潔,椿樗之為用溥矣。

藥性解

味苦澀,性溫,有小毒,入心、肝、脾三經。主月經過度、帶漏崩中、夢泄遺精、腸風痔漏、久痢脫肛,縮小便,除瘡疥,祛鬼疰,殺傳尸,解蠱毒,逐蛔蟲。

按:椿皮血中之藥也,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宜均入之。孟詵云:多食令人神昏血氣微。

本草備要

澀腸燥濕。苦燥濕,寒勝熱,澀收斂。入血分而澀血,去肺胃之陳痰。治濕熱為病,泄瀉久痢,崩帶腸風,夢遺便數,有斷下之功。痢疾滯氣未盡者勿遽用,勉強固澀,必變他證。去疳蛪,樗皮尤良。時珍曰:椿皮入血分而性澀,樗皮入氣分而性利,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椿皮,氣分受病有鬱者宜樗皮。乾坤生意,治瘡腫下藥,用樗皮水研,服汁取利,是其驗矣。○昂按:樗皮止瀉痢,終是澀劑。寇氏曰:一婦年四十餘,耽飲無度,多食魚蟹,積毒在臟,日夜二三十瀉,便與膿血雜下,大腸連肛門甚痛,用止血痢藥不效,用腸風藥益甚。蓋腸風有血無膿也,服熱藥,腹愈痛、血愈下;服冷藥,注瀉食減;服溫平藥,則若不知,年餘待斃。或教服人參散:樗皮、人參各一兩為末,空心溫酒或米飲下二錢,遂愈。○昂按:此方仍是作痢疾治。香者為椿,肌實而赤嫩,其苗可茹;臭者為樗,肌虛而白,主治略同。

本經逢原

性寒而能澀血,治濕熱為病,瀉利濁帶,滑夢遺精諸證,有燥痰之功。但痢疾滯氣未盡者,不可遽用;崩帶屬陰虛者,亦不可服。蓋椿皮色赤而入血分,久痢血傷者宜之。

得配本草

苦、澀,微溫。入手足陽明經血分。治血崩赤帶,利肺胃積痰,縮小便,止遺精,去疳蛪,療久痢。

得訶子、丁香,治休息痢。配蒼朮、枳殼,治脾毒腸風;配乾薑、川柏,治濕熱帶下。

滯氣未盡,脾氣虛寒,真陰不足者,禁用。

香者為椿,臭者為樗,椿皮,入血而澀;樗皮入氣而利。俱宜丸散。不入煎藥。

本草分經

苦,寒。燥濕,勝熱。澀腸。入血分而澀血,兼去肺胃陳痰,治濕熱諸病,有斷下之功。

【現代藥理研究】

椿皮有抗菌作用,椿皮100%煎劑在體外對福氏痢疾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

椿皮有抗癌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臭椿雙內酯及一種未定結構的化合物X,其單體具有很強的抗癌活性,對子宮頸癌有一定作用。

椿皮煎劑(稀釋液)有殺滅陰道滴蟲的作用;椿皮所含臭椿苦酮有較強的抗阿米巴原蟲作用;椿皮有驅蛔蟲作用。

椿皮所含鞣質具有收斂作用;椿皮有一定止血作用;乾皮的製劑對潰瘍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