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發揮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草發揮

作者
徐彥純
朝代
底本
《校刻本草發揮》(早稲田大学図書館掃描本

校刻本草發揮敘論

百家言醫,丙閎邃長於保身利物,故名儒碩士,咸究肆焉,論著日以繁矣。醫之道明於六氣、百體之升降盈縮,沉浮緩急,如燭之照,斯臻神品。顧非多識於金石、草木、鳥獸之名,與其性味之寒溫、甘苦、良毒,某也中某疾,某為君臣,某為佐使,則制量小不如宜,醫罔奏功。嗚呼,艱哉!後世言方藥,祖《神農本草》。闡其義者,潔古張氏,東垣李氏,海藏王氏諸家。元至正間,山陰徐用誠復集丹溪朱氏、聊攝成氏之言,訂說補缺,匯粹成編,命曰《本草發揮》。吾郡贈南京太醫院判薛君良武,嘗校定之。其子辛甫,視篆南院,梓之以傳。間以敘屬余。余恆嘆為人子者,視其親之遺,罔知所重,古所謂手澤存於父書,口澤存於杯棬,意何如也。辛甫每之及乃父抱藝弗售,歿於京師,輒欷歔痛念。竟以醫顯,褒贈其親。是編以父所嘗校定,拳拳梓行,其孝可知。且為吏者往往怠於其官,私其身圖。辛甫在醫院,廉勤視事,親晝整整,俸余新公㑊若干楹,校刻《外科心法》、《外科發揮》、《癰疽灸經》、《癰疽驗方》、《十四經絡發揮》暨是編,凡若干卷,可謂能其官矣。嗚呼!儒者之道,曰孝與忠。辛甫志行如斯,其殆儒醫矣乎!余敘是編,而樂道之。

南京吏部驗封郎中吳郡顧夢圭敘

卷一

金石部

丹砂 味甘,微寒,無毒。《衍義》云:鎮養心神。但宜生使。

潔古云:辰砂,心熱者非此不能除。經云:丹砂法火,故色赤而主心。

東垣云:硃砂,味甘,寒,純陰。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石鐘乳

丹溪云:石鐘乳,為慓悍之劑。經云:石藥之氣悍。仁哉言也。天生斯民,養之以谷,及其有病,治之以藥。谷則氣之和,常食而不厭;藥則氣之偏,可用於暫而不可久。石藥則又偏之甚者也。自唐時太平日久,膏粱之家惑於方士服食致長生之說,以藥石體重氣厚,可以延年,習以成俗。迨宋及今,猶未已也。斯民何辜,受此氣悍之禍,而莫之能救,哀哉。本草贊其久服有延年之功,而柳子厚又從而述其美,予不得不深言之。

硝石 味苦、辛、咸,大寒,有小毒。主五臟積熱,胃脹閉,滌去蓄結飲食,推陳致新,止煩滿消渴,利大小便。

《藥性》云:破血破積,散堅結,治腹脹。

《日華》云:含之以治喉閉。

海藏云:硝石,味鹹而辛,辛微緩於咸。硝石者,硝之總名也。但不經火者,謂之生硝、朴硝;經火者,謂之盆硝、芒硝。古人用辛,今人用鹹。辛能潤燥,咸能軟堅,其意皆是。老弱虛人不可下者,若欲用者,以玄明粉代之尤佳。《本經》云:利小便而隕腸。傷寒妊娠不可下者,用必兼以大黃引之,直入大腸,潤燥軟堅瀉熱,子母俱安。《內經》云: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此之謂歟。以在下言之,則便溺俱陰;以前後言之,則前氣後血;以腎言之,則總主大小便難,溺澀秘結,俱為水少。經言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辛,故用芒硝、大黃相須為使也。

芒硝 主五臟積熱,胃閉,除邪氣,破留血,腹中痰實。通經脈,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陳致新。

《藥性》云:下瘰癧黃疽,墮胎,治漆瘡。以汁敷之。

成聊攝云:熱淫所勝,治以鹹寒。芒硝之咸,以攻蘊熱。又云: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軟堅。

潔古云:芒硝性寒,味鹹。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三:去實熱一,去腸中垢二,堅積熱塊三也。孕婦忌之。又云:鹹寒純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

丹溪云:治胞衣不下。以童便調芒硝一二錢,熱服之,立下。牛馬胞不下,亦可用之。

朴硝 主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胃中,食飲熱結,留血閉絕,停疾痞滿,推陳致新,能化七十二種石。

《日華》云:主通泄五臟百病,及癥結、天行熱疾,消腫毒。

丹溪云:硝屬陽金,而有水與火,主善消化驅逐。而經言無毒,化七十二種石,不毒而能之乎?以之治病,則致其用,病退則已。若玄明粉者,以其火煅而成,其性當溫,遂曰常服多服久服皆可,豈理也哉?

玄明粉 味辛、甘,冷,無毒。治心熱煩躁,並五臟宿滯癥結,明目,退膈上虛熱,消腫毒。大陰,號云治一切熱毒風痃,症氣脹滿,口苦幹澀,咽喉閉塞,積熱,驚悸健忘,榮衛不調,中酒中鱠,飲食過度,四肢壅塞,腸風痔疾,血癖不消。

東垣云:玄明粉,大抵用此以代盆硝,佳。

海藏云:本草注云:治骨蒸五勞,驚悸熱毒風等,服之立愈。正經云:味辛、甘,性冷。則治熱病明矣。兼味辛又鹹,此能潤燥而軟堅也。非大便燥結,脈滑有力而洪大者,不宜服。卻言暖水臟,女子服之,補益血脈,有失用藥寒熱之本意。經云:咸能勝血,豈能補血哉?又有治陰毒一句,其言尤錯矣。若與硫黃、附子及諸陽藥多寡相佐而行,則可以治陰中有伏陽者。若的是陰毒,別無伏陽,殺人甚速。《太清伏煉法》云:硝能制伏陽,精解火石之毒,則不治陰耳,用者宜審也。

滑石 味甘,寒,無毒。主身熱泄澼,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

成聊攝云:滑石之滑,以利水道。

潔古云:氣寒味甘,治前陰竅澀不利。性沉重,能泄氣,上令下行,故曰滑則利竅,不比與滲淡諸藥同。色白者佳。水飛細用。

海藏云:入足太陽經。滑能利竅,以通水道,為至燥之劑。滑石、木通、豬苓、阿膠,同為滑劑,以利水道。蔥、豉、生薑同煎去滓,澄清服之,淡味滲泄為陽,以解表利小便也。若小便少利,則不宜以此解之。

丹溪云:滑石屬金,而有土與水。無甘草以和之,勿用。能燥濕,分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滯,逐凝血,解煩渴,補脾胃,降心火之要藥也。

禹餘糧 味甘,寒,平,無毒。主咳逆,寒熱煩滿,下利赤白,症瘕,小腹痛結煩疼。

成聊攝云:重可去怯,禹餘糧之重,以為鎮固。

緊石英

海藏云:入手少陰經,足厥陰經。

赤石脂 味甘、酸、辛,大溫,無毒。療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女子崩中漏下。

《日華》云:治吐血,衄,並澀精淋瀝,安心鎮驚悸。

成聊攝云:澀可去脫,石脂之澀,以收斂之。又云:赤石脂澀,以固腸胃。

海藏云:《本經》言澀可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胞衣不出,澀劑何以下之?赤者入丙,白者入庚。

潔古云:赤、白二石脂俱甘、酸,陰中之陽也,固脫。

硇砂 味鹹、苦、辛,溫,大熱,有大毒。不宜多服。主積聚,破血結,爛胎,去惡肉,生好肉,柔金銀。

《藥性》云:能消五金八石,腐壞人腸胃。生食之,化入心為血。陳藏器云:主飲食不消,痃癖痰飲。

《日華子》云:消氣塊及惡瘡息肉、食飽脹。

東垣云:味鹹、苦、辛,溫,有毒。破堅癖,去積,破結血,爛胎。獨味不用,入群隊中用之。

石膏 味辛、甘,大寒,無毒。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解肌發汗,止消渴咽熱。

成聊攝云:石膏味甘、辛,微寒。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風則傷陽,寒則傷陰。榮衛陰陽為風寒兩傷,則非輕劑所能獨散也,必須輕重之劑以同散之,乃得陰陽之邪俱已,榮衛之氣俱和。是以大青龍湯以石膏為使。石膏為重劑,而又專達肌表者也。又云:熱淫所勝,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熱。

潔古云:治足陽明經中熱,發熱,惡熱燥,日晡潮熱,自汗,小便赤濁,大渴引飲,身體肌肉壯熱,苦頭痛之藥,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痛。若無以上證,勿服。多有脾胃虛勞形體病證,初得之時,與此有餘之證同者,若醫者不識而誤用之,則不可勝救矣。《主治秘訣》云:性寒,味淡,氣味俱薄,體重而沉降,陰中之陽也。乃陽明經大寒之藥,能傷胃氣,令人不食,非腹有極熱者不可輕用。能止陽明經頭痛,胃弱者不可服。治下牙痛者,須用白芷,為使發引。

東垣云:石膏辛、甘,除三焦熱,傷寒頭痛。甘寒。胃經大寒藥。潤肺除熱,解肌發汗。

海藏云:石膏發汗,辛寒,入手太陰經。東垣曰:石膏,足陽明藥也。又治三焦大熱,手少陽也。仲景治傷寒陽明經證,身熱目痛鼻干,不得臥。身以前胃之經也,胸者胃肺之室也。邪熱在陽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號為白虎湯也。唐本注云:療風去熱,解肌。《衍義》云:仲景白虎湯中服之如神。新校正仲景《傷寒論》後,言四月以後,天氣熱時,用白虎湯者是也。然四方氣候不齊,及歲月氣運不一,方所既異,當用之時,亦宜兩審。其說甚雅。若傷寒熱病大汗後,脈洪大,口舌燥,頭痛,大渴不已,或著暑熱,身疼倦怠,白虎湯服之,無有不效。石膏為白虎湯之君主也,知母條下更有說。

丹溪云:嘗觀藥之命名,固有不可曉者,中間亦多有意義,學者不可不察。如以色而名者,大黃、紅花、白前、青黛、烏梅之類是也;以氣而名者,木香、沉香、檀香、麝香之類是也;以形而名者,人參、狗脊、烏喙、貝母、金鈴子之類是也;以質而名者,厚朴、乾薑、茯苓、生熟地黃之類是也;以味而名者,甘草、苦參、龍膽、淡竹葉、苦酒之類是也;以能而名者,百合、當歸、升麻、防風、消石之類是也;以時而名者,半夏、茵陳、冬葵、寅雞、夏枯草之類是也。石膏火煅,細研,醋調,封丹爐,其固密甚於石脂,苟非石膏,焉能為用。此兼質與能而得名,正與石脂同意。閻孝忠妄以方解石為石膏。況石膏味甘、辛,本陽明經藥,陽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緩脾益氣,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出汗,上行至頭,又入手太陰、手少陽。彼方解石止有體重實堅,性寒而已,求其所謂有膏,而可為三經之主者安在哉?醫欲責效,不亦難乎?又云:軟石膏可研為末,醋丸如綠豆大,以瀉胃火、痰火、食積,殊驗。

鉛丹 味辛,微寒,有毒。主吐逆驚癇,金瘡散血。

《藥性》云:煎膏,用以止痛生肌。

潔古云:《本經》言澀可去脫而固氣。成無己云。鉛丹收斂神氣,以鎮驚也。

丹溪云鉛丹屬金,而有土與水火。丹出於鉛。而《日華子》云:涼,無毒。予竊疑焉。曾見一中年婦人,因多子,於月內服鉛丹二兩,遂四肢冰冷強直,食不入口。時正仲冬,遂急服理中湯加附子,與數十貼而安。謂之涼而無毒,可乎?

鉛粉 味辛、甘,寒,無毒。殺三蟲,去鱉瘕,療惡瘡,墮胎。

《藥性》云:治積聚不消,焦炒止小兒疳痢。

丹溪云:胡粉另是一種,乃錫粉,非鉛粉。蓋胡人以錫為粉,故名胡粉。不可入藥。惟婦人用以敷面,喜其色類肌肉也。又名粉鑞,即錫也。

代赭石 味苦、甘,寒,無毒。除五臟血脈中熱,驚氣入腹。

成聊攝云:怯則氣浮,重劑所以鎮之。代赭之重,以鎮虛逆。

海藏云:經言怯則氣浮,重劑所以鎮之。怯者亦驚也。入手少陽經、足厥陰經。

自然銅 味辛,平,寒,有小毒。療折傷,散血止痛。

丹溪云:自然銅,世以為接骨藥。然此等方盡多,大抵妙在補氣補血補胃。俗工不知,惟求速效,以罔利迎合病人之意。而自然銅非煅不可服。若服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又挾香熱藥之毒,雖有接傷之功,其燥散之禍甚於刀劍,戒之戒之。

滷咸 一名鹼(公斬切),味苦、咸,寒,有小毒。

丹溪云:石鹼去濕熱,消痰,磨積塊,洗滌垢膩。量虛實用之,若過服則頓損。又云:石鹼、阿魏,皆消積塊。

石硫黃 味酸,大熱,有毒。

《衍義》云:今人用治下元虛冷,元氣將絕,久患寒泄,脾胃虛弱,欲垂命,盡服之,無不效。中病當便已,不可盡劑。

海藏云:如太白丹佐以硝石,來復丹用硝石之類,以至陽佐以至陰也。與仲景白通湯佐以人溺、豬膽汁大意相同,所以去格拒之寒,兼有伏陽,不得不爾。如無伏陽,只是陰證,更不必陰藥佐之也。硫黃亦號為將軍,功能破邪歸正,返滯還清,挺出陽精,消化陰魄而生魂。

繰絲湯

丹溪云:口乾渴者,可用此吐之。此物屬火,有陰之用,能泄膀胱水中相火,以引清氣上朝於口。按究原方,治消渴以繰絲湯飲之,或以繭殼絲綿煮湯飲之,亦可。

漿水

丹溪云:味甘酸而性涼。善走,化滯物,解煩渴。

麻沸湯

成聊攝云,瀉心湯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薄而瀉虛熱也。

潦水

成無己云:赤小豆湯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則不助濕氣也。

甘瀾水 其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融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乃取用之。

無己云:煎用甘瀾水,揚之無力,取不助腎氣也。

草部

人參 味甘,微溫,無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

《藥性》云:患人虛而多夢,加而用之。

成聊攝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之甘,以緩脾氣。

潔古云:人參治脾肺陽氣不足,及肺氣喘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脾肺胃中火邪。善治短氣少氣,非升麻為引用,不能補上升之氣。升麻一分,人參三分,可為相得。若補下焦元氣,瀉腎中火邪,茯苓為之使,甘草梢子生用為君,去莖中病,或加苦楝,酒煮玄胡索為主,尤佳。《主治秘訣》云:性溫,味甘。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三:補元氣,止渴,生津液也。肺虛者用之,又能補胃。治喘嗽則勿用,短氣則用之。

東垣云:人參甘溫,能補肺中之氣。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肺主諸氣故也,仲景以人參為補血者,蓋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乃生,陽生則陰長,血乃旺矣。若陰虛單補血,血無由而生,無陽故也。又云:補氣須用人參。又云:安胃和中。又云:人參補元氣不足,而瀉肺氣。甘溫補陽,利止而脈不足者,是亡血也,人參補之。益脾氣,與乾薑同用。補氣,裡虛則腹痛,此藥補之,是補其不足也。又云:人參,補氣之藥,如氣短、氣不調及喘者加之。

海藏云:味既甘溫,調中益氣,即補肺之陽,瀉肺之陰也。若但言補肺,而不論陰陽寒熱何氣不足,則誤矣。若肺受寒邪,宜此補之。肺受火邪,不宜用也。肺為天之地,即手太陰也。為清肅之藏,貴涼而不貴熱,則其寒象可知。若其傷熱,則宜沙參。沙參味苦,微寒,無毒,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治胃痹,心痛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人參味甘,微溫,補五臟之陽也。沙參味苦,微寒,補五臟之陰也,安得不異?易老取沙參以代人參,取其苦也。苦則補陰,甘則補陽。《本經》雖云補五臟,亦須各用本藏藥相佐使,隨所引而相補一臟,豈可不知。

丹溪云:人參,入手太陰經而能補陰火,甚與其蘆相反。若服參一兩,於內入蘆一錢,則一兩之參徒虛費矣。戒之。

甘菊花

潔古云:甘菊花,味甘、苦,養目血。

東垣云:甘菊花,治頭風頭眩,明目。

丹溪云:甘菊花,屬金而有水與土,大能補陰。須是味甘莖紫者。若山野間味苦莖青者勿用,大傷胃氣,謹戒之。

天門冬 味苦、甘,平,大寒,無毒。主保定肺氣,去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小便,冷而能補。

潔古云:保定肺氣,治血熱侵肺,止喘。氣促,加人參、黃耆,用之為主,如神。味苦、甘,性寒,味厚氣薄,陰也。苦以泄滯血,甘以助元氣,及治血妄行,此天門冬之功也。

東垣云:天門冬,味苦、甘,主肺氣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鎮心,潤五臟,強骨髓。

海藏云:天門冬,入手太陰、足少陰經。榮衛枯涸者,溫劑所以潤之。天麥二門冬、人參、五味子、枸杞子同為生脈之劑,此上焦獨取寸口之意。

甘草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藏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

《藥性》云:病人虛而多熱者加用之。

成無己云:甘草甘平以除熱。又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補之。人參、白朮之甘,以緩脾氣,調中。

潔古云:甘草性平,味甘。生用之,則大涼瀉熱;火炙之,則能補三焦元氣,調和諸藥,相協力共,為而不爭。性緩,善解諸急,故有國老之稱。《主治秘訣》云:性寒,味甘,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和中,補陽氣,調和諸藥,能解其太過,去寒邪,此為五也。腹脹則忌之。又能養血補腎。生甘草梢子去腎莖之痛,胸中積熱非梢子不能除。又云:補血不足,用甘草。凡用純寒純熱之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力也。寒熱相雜藥,亦用甘草,調和其性也。中滿者禁用。經云:中滿者,勿食甘。

東垣云:生甘草補脾胃不足,大瀉心火。又云:甘草味甘,生寒炙溫,純陽。陽不足者,補之以甘。又云:炙之以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除熱,緩正氣,緩陰血,潤肺。

海藏云,經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以補脾,能緩之也。故湯液用此以建中。經曰:甘者令人中滿。又曰:中滿者勿食甘。則知非中滿之藥也。甘入脾,歸其所喜故也。或問:附子理中湯、調胃承氣湯皆用甘草者,如何是調和之意?曰:附子理中用甘草者,恐其大僭也;調胃承氣用甘草者,恐其速下也。三藥用之,非調和也,皆緩之也。小柴胡湯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其中用甘草者,即有調和之意。鳳髓丹用甘草者,緩腎濕而生元氣,亦甘補之意也。經曰:以甘補之,以甘緩之,以甘瀉之。本草云:治七十二種石毒,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諸藥有功,故名國老。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所以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於此可見調和之意者。夫五味之用,苦直行而泄,辛橫行而散,酸束而收斂,咸止而軟堅,甘上行而發,如何本草言下氣?蓋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瀉,居中之道盡矣。入足太陰、足厥陰、足少陰三經,能治肺痿之膿血。若作吐劑,能消五發之癰疽。每用甘草二兩,水三碗,慢火熬至半碗,去滓服之,消瘡腫,與黃耆同功。黃耆亦能消諸腫癰疽,修治之法與甘草同。

丹溪云:生甘草大緩諸火邪。下焦藥宜少用,恐大緩不能自達。

熟乾地黃 味甘、苦,日干者平,火干者溫,無毒。

潔古云:熟地黃,酒灑九蒸,假酒力則微溫,補血虛不足。虛損血衰之人須用。善黑鬚發。忌萊菔。《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苦、甘,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五:益腎水真陰,一也;和產後血氣,二也;去腹臍急痛,三也;養陰退陽,四也;壯水之源,五也。治外治上,以酒浸之。

東垣云:地黃生則性大寒而涼血,熟則性微溫而補腎。又云:熟地黃、當歸身、牡丹皮,此三味諸經中和血、生血、涼血。

海藏云:生地黃治手足心熱及骨蒸熱。入手足少陰、手足厥陰。能益腎水而涼血。其脈洪實者宜用生地黃。若脈虛者,則宜熟地黃。假火力蒸九次,故能補腎中元氣。仲景制八味丸,以熟地黃為諸藥之首者,天一所生之源也,湯液四物湯,以治藏血之臟,亦以熟地黃為君者,癸乙同歸一治也。蒸搗不可犯鐵器,若犯之,令人腎消。陳藏器云:蒸於則溫補,生干則平宣。《機要》云:熟地黃治臍下發熱者,腎經病也,非地黃不能除,補腎也,益陰之劑。二宜丸加當歸,為補髓煎。

生地黃 味甘,平,大寒,無毒。主婦人崩中,血不止。

潔古云:生地黃性寒,味苦。涼血補血,補腎水真陰不足,治少陰心熱在內。此藥大寒,宜斟酌用之,恐損胃氣。《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三:涼血,一也;除皮膚燥,二也;去諸濕澀,三也。又云:陰中微陽,酒浸上行。

海藏云:手少陰、手太陽之藥,故錢氏瀉內與木通同用,以導赤也。諸經之血熱,與他藥相隨,亦能治之。溺血便血,亦治之。

蒼朮 味苦、辛,溫,無毒。主風寒濕痹,消痰火,暖胃,消穀嗜食,瘟疾,山嵐瘴氣。

潔古云:蒼朮氣溫,味甘。主治與白朮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中濕,力少,加白朮。腹中窄狹者須用之。若治脛足濕腫,加白朮。又云:蒼朮體輕浮,氣力雄壯,能去皮膚間腠理濕。

東垣云:入手陽明、太陰,能健胃安脾。本草但言術,不言蒼、白。其蒼朮別有雄壯上行之氣,能除濕,下安太陰,使邪氣不內傳於太陰也。以其經泔浸火炒,故能發汗。與白朮止汗特異,用者不可以此代彼,蓋蒼、白有止發之異也。

丹溪云:蒼朮治上中下濕痰,俱可用之。

白朮 味甘、辛,無毒。消宿食,去痰涎,除寒熱,止下泄,治水腫脹滿,止嘔逆,腹內冷痛,及胃氣虛而冷痢。

成聊攝云: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

潔古云:白朮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利腰臍間血,除胃中熱。《主治秘訣》云:氣溫,味甘微苦,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九:溫中一,去脾胃濕二,除脾胃熱三,強脾胃進飲食四,和脾胃以生津液五,主肌熱六,治四肢困倦,目不欲開,怠情嗜臥不思飲食七,止渴八,安胎九也。又云:脾胃受熱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並去痰,須用白朮。飲水多因致傷脾,須用白朮、茯苓、豬苓。水瀉,須用白朮、茯苓、芍藥。又云:非白朮不能去濕。

東垣云:白朮味苦而甘,性溫,味厚氣薄,陽中陰也。去諸經中濕而理脾胃。潔古云:溫中去濕,除熱強胃。蒼朮亦同,但味頗厚耳,下行則用之。甘溫補陽益脾,逐水,寒淫所勝。甘以緩脾,生津去濕,渴者用之。又云:白朮佐黃芩以安胎,君積實以消痞。

海藏云:本草本條下無蒼與白之名,近代多用白朮。治皮間風,止汗消痞,補胃補中,利腰臍間血,利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胸,下而腰臍之間。在氣主氣,在血主血。入手太陽、足陽明、手少陰、足太陰、足厥陰。

潔古云:非白朮不能去濕,非枳實不能消痞。除濕利水,如何是益津液?

丹溪云:白朮有汗則止,無汗則發,與黃耆同功。味亦有辛,大能消虛痰也。

牛膝 味苦、酸,平,無毒。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墮胎,男子消陰,老人失溺,婦人月水不通,補腎填精,逐惡血留結,助十二經脈,壯陽。

潔古云:牛膝強筋。

丹溪云:牛膝之用,能引諸藥下至於足。凡用土牛膝,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惟葉汁之效尤速。

茺蔚子 一名益母。味辛、甘,微寒,無毒。主明目益精。其莖主癮疹癢,可作浴湯。治產後血脹。苗葉同功。

丹溪云:益母草治產前產後諸疾,行血養血,難產,作膏服良。

柴胡 味苦,平,微寒,無毒。主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治熱勞,骨節煩痛,時疾內外熱不解,胸脅氣滿。

成無己云:柴胡之苦,以發表熱。又云:柴胡、黃芩之苦,入心而折熱。

潔古云:柴胡除虛勞煩熱,解散肌熱,去早晨潮熱。此手足少陽、厥陰四經行經藥也。善除本經頭痛,非他藥所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能引胃氣上升,以發散表熱,去寒熱往來。膽痹非柴胡梢不能除之。又去脅下痛,往來寒熱,及日晡發熱,用柴胡。《主治秘訣》云:柴胡味微苦,性平,微寒,氣味俱輕,陽也,升也。少陽經分藥。偏頭痛乃少陽也,非柴胡不能除。

東垣云:柴胡瀉肝火,須用黃連佐之。欲上升,則用根,酒浸;欲中及下降,則生用梢。又治瘡瘍癖積之在左。又云:十二經瘡藥中須用,以散諸經血結氣聚,功用與連翹同。

海藏云:入足少陽,主東方分之氣也。在經主氣,在藏主血。證前行則惡熱,卻退則惡寒。雖氣微寒,味之薄者,故能行經,是主氣也。若佐以三稜、廣朮、巴豆之類,故能消堅積,是主血也。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傷寒雜病,潔古須用小柴胡主之,加以四物之類,並秦艽、牡丹皮輩,同為調經之劑。《衍義》云:柴胡《本經》並無一字治勞,今人治勞方中,鮮有不用者,嗚呼!凡此誤世多矣。嘗原病勞有一種真藏虛損,復受邪熱,因虛而致勞,故曰勞者牢也,須斟酌用之。如經驗方中,治勞熱青蒿煎。凡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無不效。熱去即須急已。若或無熱而得此,則病愈甚。《日華子》又謂補五勞七傷,《藥性論》亦謂治勞乏羸瘦。若此等病,苟無實熱,醫者取而用之,不亡何待?註釋本草,一字亦不可忽。蓋萬世之後,所誤無窮爾。苟有明哲之士,自可處制;中下之士,所學不肯考究,枉致淪沒,可不謹哉!可不戒哉!如張仲景,治寒熱往來如瘧狀,用柴胡湯,正合其宜。《圖經》云:張仲景治傷寒,有大小柴胡,及柴胡龍骨牡蠣、柴胡加芒硝等湯。故後人治傷寒寒熱,以此為最要之藥。東垣云:柴胡者,能引清氣而行陽道。傷寒外諸藥所加,有熱則加之,無熱則不可加。又能引胃氣上行,升騰如春令也。欲其如此,又何加之。能去內外臟腑,俱之能引清氣上行而順陽道。蓋以少陽之氣初出,地之皮為嫩陽,故以少陽當之。

麥門冬 味甘,平,微寒,無毒。主虛勞客熱,口乾燥渴,定肺氣,治心肺虛熱。

成聊攝云:肺燥氣熱,以酸收之,以甘緩之。門冬之甘,潤肺除熱。

潔古云:麥門冬治肺中伏火。脈氣欲絕,加五味子、人參二味,名之生脈散。補肺中元氣不足須用之。又治經枯乳汁不行,湯潤去心。用引經,須以酒浸。

東垣云:麥門冬,味甘,平,陽中之陰。主心腹結氣,腸中傷飽,虛勞客熱。保定肺氣,止煩渴。又云:補心氣不足,及治血妄行。甘平,補不足。

海藏云:入手太陰經。《衍義》云:治心肺虛熱,及虛勞客熱。苗可作熟水飲之。

獨活 味苦、甘,平,辛,微溫,無毒。療諸賊風,百節痛,諸風濕冷,皮肌苦癢,手足攣痛。

潔古云:獨活,足少陰腎經行經藥也。若與細辛同用,治少陰經頭痛,如神。《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苦。氣厚味薄,沉而升,陰中陽也。治風須用,反能燥濕。經云:風能勝濕,頭暈目眩,非此不能除。

東垣云:獨活治足少陰伏風,而不治太陽。故兩足寒痹,不能動履,非獨活不能治。

羌活 味辛、苦,無毒。治賊風多癢,血癩,手足不遂,口面喎斜,遍身𤸷痹,治一切風,赤目疼痛。

潔古云:羌活治肢節疼痛,手足太陽本經風藥也。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痛,透關利節,又治風濕。《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五:手足太陽引經一,風濕相兼二,去肢節痛三,除癰疽敗血四,治風濕頭痛五也。

東垣云:羌活、獨活、防風,此三味治手足太陽證,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

海藏云:羌活君藥也,非無為之主,乃撥亂反正之主也。故大無不通,小無不入。關節痛非此不治。太陽經頭痛,肢節痛,一身盡痛,非羌活不能除。足太陽、足厥陰、足少陰藥也。與獨活不分。二種,後人用羌活,多用鞭節者;用獨活,多用鬼眼者。羌活則氣雄,獨活則香細。故氣雄者入太陽,香細者入少陰也。錢氏瀉青丸用此者,壬乙同非一治也。或問:治頭痛者何?答曰:巨陽從頭走足,惟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逆而上行。諸陽不得下,故令頭痛也。足太陽、厥陰之藥也。

升麻 味甘、苦,平,微寒,無毒。闢瘟疫瘴氣,頭痛喉痛,口瘡,時氣熱疾,牙根浮爛惡臭,碗豆瘡,口氣疳䘌。

成聊攝云:《玉函》曰:大熱之氣,寒以取。甚熱之氣,以汗發之。麻黃、升麻之甘,以發浮熱。

潔古云:升麻乃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行經藥也。若補脾胃,非此為引用不能補,若得白芷、蔥白之類,亦能走手陽明、太陰。非此四經,不可用也。能解肌肉間熱,此手足陽明傷風引用之藥也。《主治秘訣》云:氣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手足陽明引經一,升陽氣於至陰之下二,陽明經分頭痛三,去風邪在皮膚及至高之上四也。治脾癉,非升麻梢不能除。

東垣云:主發散陽明經風邪。元氣不足者用此,於陰中以升其陽氣上行也。又云:引蔥白,散手陽明之風邪;引石膏,止足陽明之齒痛。

海藏云:升麻入足陽明。若初病太陽證,便服升麻、葛根,發出陽明經汗或失之過,陽明經燥,太陽經不可解,必傳陽明矣。故投湯不當,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朱氏云:瘀血入里,治衄血吐血者,犀角地黃湯,乃陽明之聖藥也。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味相遠不同,何以代之?蓋以升麻是引地黃及余藥,同入陽明經耳。初病太陽證,服升麻可乎?仲景云:太陽治發汗,若下,治利小便,重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而轉屬陽明病,其害不可勝言。仲景又云:太陽兀兀無汗者,葛根湯發之。若兀兀自汗者,表虛也,不宜用此。朱氏用葛根、升麻者,以表實無汗也。

車前子 味甘、咸,寒,無毒。主氣癃,止痛,利水道,治肝中風熱,衡目赤痛,障翳,腦痛淚出。其葉通五淋,治尿血。

海藏云:能利小便,而不走精氣,與茯苓同功。

木香 味辛,溫,無毒。治九種心疼,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治霍亂吐瀉,心腹疼痛,治心腹一切氣,止痢疾,安胎,健脾消食,及膀胱冷痛,嘔逆翻胃。

潔古云:除肺中滯氣。若療中下焦氣結滯,須用檳榔為使。《主治秘訣》云:氣熱,味辛、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調氣而已。又云:辛,純陽以和胃氣。

東垣云:木香味苦辛,純陽,治腹中氣不轉運,助脾。又云:辛溫,升降滯氣。

海藏云:木香治血氣刺心痛,冷積氣,痃癖症瘕,腹脹,通行一切氣,安胎健脾,膀胱冷痛,嘔逆反胃,霍亂,吐瀉,九種心疼,痢疾。《本經》云:主氣劣、氣不足,補也。《衍義》云:專泄決胸腹間滯寒冷氣,破也。安胎健脾,補也。除痃癖塊,破也。與本條言補不同,何也?易老以為調氣之劑,不言補也。

丹溪云:木香行肝經氣。火煨用,可實大腸。

薯蕷 味甘,平,溫,無毒。主傷中,補虛羸,益氣力,長肌肉,強筋骨,補五勞七傷,心氣不足,治泄精、健忘。

海藏云:入太陰之藥。潤皮毛之燥,涼而能補,與二門冬同。

東垣云:仲景八味丸用干山藥者,以其涼而能補也。亦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

丹溪云:山藥屬土而有金與水火,補陽氣。生者能消腫硬。經云虛之所在,邪必湊之,著而不去,其病為實,非腫硬之謂乎。故補其氣則留滯,自不容於不行矣。

薏苡仁 味甘,平,微寒,無毒。主筋急拘攣,風濕痹,除筋骨邪氣不仁,肺痿吐膿血,治乾溼腳氣,治肺癰心胸甲錯。

丹溪云:寒則筋急,熱則筋縮。急因於堅強,縮因於短促。治受濕則弛,弛因於寬長。然寒與熱未嘗不挾濕,三者皆因於濕。然外濕非內濕,有以啟之,不能成致濕之病。蓋因酒面為多,而魚與肉繼以成之。若甘滑陳久,燒炙香辛乾硬之物,皆致濕之因也。戒之慎之。

澤瀉 味甘、咸,寒,無毒。逐膀胱三焦停水,治五淋,宣通水道,長於行水。多服病人眼。

成聊攝云:鹹味湧泄,為陰,澤瀉之咸以泄伏水,滑利竅。

潔古云:除濕之聖藥也。治小便淋瀝,去陰間汗。無此疾者服之,令人目盲。《主治秘訣》云:性寒味鹹,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入腎經一,去舊水養新水二,利小便三,消水腫四也。又云:滲泄止渴。

海藏云:《衍義》言澤瀉之功,尤長於行水。張仲景治水畜煩渴,小便不利,或吐或瀉,五苓散主之。方用澤瀉,故知其用長於行水。《本經》又引扁鵲,云多服病人眼,誠為行去其水。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過接引桂附等非就腎經,別無他意。凡服澤瀉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焉得復實?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本經》云:久服目明。扁鵲云:多服病人眼,何也?易老云:去胞中留垢,以其味鹹能瀉伏水,故去留垢,即腹中陳久積物也。入足太陽少陰經。仲景治太陽中風入里渴者,五苓散主之。

龍膽 味苦,寒,無毒。益肝膽氣,止驚惕,明目,止煩,小兒驚癇。

潔古云:治兩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以柴胡為主,龍膽為使,治眼中之病必用藥也。《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辛。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除濕熱二也,臍以下至足腫痛三也,寒濕腳氣四也。其用與防己同。酒浸,上行及外行。

細辛 味辛,溫,有小毒。主咳逆頭痛,風濕痹痛,溫中下氣,開胸中滯,益肝膽,明目,利九竅,治惡風、頭風,止眼風淚下,除齒痛,治頭面痛,不可缺者也。

成聊攝云:細辛、附子之辛,以溫少陰之經。

潔古云:治少陰經頭痛如神,當少用之,獨活為之使。《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氣厚於味,輕清上浮,而升陽中陰也。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辛熱溫少陰之經,散水寒,治內寒。

東垣云:細辛味大辛,純陽。主手少陰經頭痛。又云:去風頭痛,及皮膚風熱。

海藏云:東垣言細辛治邪在裡之表,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易老云治少陰。苦頭痛,太陽則羌活,少陰則細辛,陽明則白芷,太陰則蒼朮,厥陰則川芎、吳茱萸,少陽則柴胡,用者隨經,不可差也。細辛香味俱細而緩,故入少陰,與獨活頗相類。

藍實

丹溪云:藍屬水而有木,能使散敗之血分歸經絡。

芎藭 味辛,生溫熟寒,無毒。主中風入腦,頭痛,面上遊風。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血。破宿血,養新血,長肉。諸瘡瘍及排膿。

潔古云:補血,治血虛頭疼之聖藥也。治妊婦數月胎動,加當歸,二味各二錢,水二錢,煎至一錢,服之神效。《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苦。氣味厚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手少陽引經一也,諸經所痛二也,助清陽之氣三也,去濕氣在頭四也。

東垣云: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厥陰吳茱萸,少陰細辛,如頂巔痛,去川芎,用加藁本。又云:芎藭味辛,溫,純陽。主中風入腦,頭面風。

海藏云:易老言川芎上行頭角,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皆所用也。入手足厥陰。《衍義》云:頭面風不可缺也,然須以他藥佐之。治單服既久,則走散真氣。既以他藥佐之,又不可久服,中病便已可也。東垣曰:頭痛甚者,加蔓荊子;頂與腦痛,加川芎;頭頂痛者,加藁本;諸經頭痛者,加細辛。治有熱者不能治,別有清空之劑能緣諸經頭痛,並用此四物。

丹溪云:芎久服能致暴亡,以其辛溫也。辛甘發散之過歟?《局方》以沉、檀、腦、麝等諸香作湯,較之芎辛散之禍,孰為輕重?請試思之。

黃連 味苦,寒,無毒。主熱氣目痛,皆傷淚出,明目,腹痛,止煩渴,益膽,殺小兒疳蟲,點赤眼昏痛,鎮肝,治驚悸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並瘡疥、盜汗。

成聊攝云:苦入心,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以導瀉心下之虛熱。又云:上熱者泄之以苦,黃連之苦以降陽。又云: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檗之苦以安蛔。

潔古云: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煩躁噁心,鬱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味苦,氣味俱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瀉心熱一也,去中焦火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赤眼暴發五也。酒炒則上行。又云:去中焦濕與熱,用黃連瀉心火故也。眼痛不可忍者,用黃連、當歸根,酒浸煎服。宿食不消者,用黃連、枳實。

海藏云:入手少陰經。性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雖然,瀉心其實瀉脾也。為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凡治血病,防風為上使,黃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也。一方令小兒終身不發癍瘡,煎黃連一口,兒初生未出聲時,灌之,大驗。已出聲時灌之者,癍雖發亦輕。古方以黃連為治痢之最。《衍義》云:治痢兒有微血,不可執以黃連為苦燥用之,虛者必致危困。若氣實初病,熱多血痢者,則宜用之。

丹溪云:以薑汁炒黃連,辛散沖熱有功。

黃耆 味甘,微溫,無毒。主癰疽,排膿止痛,內托補虛,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主虛喘,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產前後一切病,月候不勻,消渴骨蒸。

潔古云: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肺中火,脈弦,自汗,善治脾胃虛弱,瘡瘍,血脈不行。內托陰證瘡瘍,必用之藥也。《主治秘訣》云:性溫,味甘,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去肌熱三也,瘡瘍排膿止痛四也,壯脾胃五也。去諸經之痛,除虛熱,止盜汗。

東垣云:補五臟諸虛不足,瀉陰火。無汗則發之,有汗則止之。又云:護周身皮毛間腠理虛,及活血脈生血,乃瘡家聖藥也。又能補表之元氣虛弱,通和陽氣,泄火邪也。

海藏云:黃耆有白水耆、木耆,功用皆同。惟木耆莖短而理橫,折之如綿,皮黃褐色,肉內白色,謂之綿黃耆。若但堅脆,味苦者,謂之苜蓿根。世人以苜宿根代之,呼為土黃耆。但味苦能令人瘦;特味甘者,能令人肥也。頗能亂真,用者宜審。其治氣虛盜汗並自汗,即皮表之藥。又治皮膚痛,則表藥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又為中州藥也。又治傷寒尺脈不至,又補腎藏之元氣,以為里藥,乃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藥也。《圖經》言:河東者,沁州綿上是也,故謂之綿耆。味甘如蜜,兼體骨柔軟如綿。世以為如綿者為綿黃耆,非也。別說云:黃耆本出綿上者為良,蓋以地產為綿。治以柔韌如綿為綿,而偽者亦柔韌,但當以堅脆甘苦為別也。《衍義》云:黃耆、防風,世多相須而用。東垣云:黃耆、人參、甘草,此三味退熱之聖藥也。《靈樞》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黃耆既補三焦,實衛氣,與桂同,特益氣異爾。然亦在乎佐使。桂則通血脈,亦能破血,而實衛氣,通內實外者歟。桂以通血言,則耆為實氣也。入手少陽、足太陰、足少陰、命門之劑。

肉蓯蓉 味甘、酸,溫,無毒。主勞傷,補中,除莖中痛,強陰益精。

海藏云:命門相火不足,以此補之。

丹溪云:屬土而有水與火,能峻補精血。驟多用之,則反滑大腸。

鎖陽

丹溪云:味甘可啖,煮粥彌佳。補陰氣,治虛而大便燥結者。虛而大便不燥結者勿用。可代蓯蓉用。

防風

潔古云:療風通用,瀉肺實如神。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又為去濕藥之使,風能勝濕故也。誤服瀉人上焦元氣。《主治秘訣》云:味甘,純陽,手足太陽經之本藥。又云:防風,甘、辛,溫散經絡中留濕。

東垣云:防風,辛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凡瘡在胸膈已上,雖無手足太陽證,亦當用之,為能散結,去上部風。病人身體拘急者,風也。諸瘡見此證者,亦須用之。若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乃手足太陽證,正當用之。又云:防風能制黃耆,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又云:防風盡治一身之痛,乃卒伍卑賤之職,聽令而行,隨所引而至,乃風藥中之調劑也。雖與黃耆相制,乃相畏相使者也。又云:防風身去人身半已上風邪,梢去人身半已下風邪。主治諸風。

丹溪云: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為多;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昔王太后病風不能言,而脈沉,其事急。若以有形之湯藥,則緩不急事,乃造防風黃耆湯數斛,置於床下,氣如煙霧,使口鼻皆受,其夕便得語。藥力薰蒸,其效如此。善醫者宜取法焉。

五味子

成聊攝云:《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而安肺。

潔古云:五味子,大益五臟氣。孫真人曰: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之氣。遇季夏之間,令人困乏無力,無氣以動,與黃耆、人參、麥門冬,少加黃檗,銼,煎湯服之,使人精神、精氣兩足,筋力湧出。生用。

東垣云:五味子,味酸,溫。主咳逆上氣,明目,暖水藏,治勞傷羸瘦,補不足。又云:收肺氣,補氣不足。酸以收逆氣。肺寒氣逆,則此藥與乾薑同用治之。又云:性溫,味酸,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六:收散氣一也,止嗽二也,補元氣不足三也,止瀉痢四也,生津液五也,止渴六也。

海藏云:仲景八味丸用此,述類形象為腎氣丸。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故入手太陰、足少陰也。

丹溪云:五味子屬水而有木與金,大能收肺氣,宜其有補腎之功。收肺氣非除熱乎?補腎非暖水藏乎?食之多致虛熱者,蓋收補之驟也。《衍義》何惑之有?又云:火熱嗽,必用之。

茵陳蒿

成聊攝云: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茵陳、梔子之苦寒,以逐胃燥。

海藏云:入足陽明經。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黃也;梔子檗皮湯,治燥黃也。如苗澇則濕黃,苗旱則燥黃;濕則瀉之,燥則潤之可也。此二藥治陽黃也。韓祗和、李思訓治陰黃,茵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佐以大黃、附子,各隨寒熱也。

東垣云:茵陳味甘,陰中微陽,治傷寒發黃。

沙參

海藏云:沙參,厥陰經本經之藥。

王不留行

潔古云:苦甘,陽中陰也。下乳引導用之,利血脈。

東垣云:王不留行,主金瘡,止血,乳癰。

卷二

乾薑

成聊攝云:辛以潤之。乾薑之辛,以固陽虛之汗。又云:乾薑之辛,以散裡寒。又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薑、附之辛熱以勝寒。又云:乾薑之辛,以溫胃散寒。

潔古云:治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黑附子為引,用水同煎二物,薑、附湯是也。亦治中焦有寒。《主治秘訣》云:性熱,味辛。氣味俱厚,半浮半沉,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四:通心氣助陽一也,去臟腑沉寒二也,發散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又云:辛溫純陽。《內經》云:寒淫所勝,以辛散之。此之謂也。干、生薑氣溫味辛,主傷寒頭痛,鼻塞,上氣,止嘔吐咳嗽。生與干同治。與半夏等分,以治心下急痛。

東垣云:乾薑,味苦、辛,溫,純陽。主溫中,治霍亂,腹冷痛,除冷氣,治寒嗽,溫經破血,去風。又云:主發散寒邪。如多用,則耗散元氣。蓋辛以散之,則壯火食氣故也。須以生甘草緩之。辛熱散內寒,散陰寒、肺寒。與五味子同用,治嗽,以勝寒邪。正氣虛者發寒,與人參同用,補脾溫胃,去腹中寒甚,平以辛熱也。

海藏云:經炮則味苦,溫脾燥胃,所以理中,其實主氣而泄脾。易老云:乾薑能去下焦之寒,故四逆湯用之。乾薑本味辛,及見火後稍苦,故止而不行,所以能治裡寒,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理中湯用此者,以其四逆也。或問東垣曰:乾薑一味辛熱,又云補脾,今言泄脾而不言補,何也?泄之一字,非泄脾之正氣,是泄脾中寒濕之邪氣,蓋以辛熱之劑燥之,故曰泄脾也。

丹溪云,治血虛發熱,須以補陰藥同用。入肺中,利肺氣;入腎中,燥下濕;入氣分,引血藥以生血。

生薑

成聊攝云:薑、棗味辛、甘。固能發散,而又不特專於發散之用。以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薑、棗之用,專行脾之津液,而和榮衛者也。

潔古云:生薑,性溫,味辛、甘,氣味俱厚,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製厚朴、半夏毒一,發散風邪二,溫中去濕三,益脾胃藥之佐四。東垣云:生薑為嘔家之聖藥。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此物能行陽而散氣。又云:生薑消痰下氣,益脾胃,散風寒。主傷寒頭痛,鼻寒,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又云:生薑與大棗同用,調和脾胃;辛溫與芍藥同用,溫經散寒。

海藏云:孫真人言生薑為嘔家聖藥,或則東垣曰生薑辛溫入肺,如何是開胃口?俗指心下為胃口者,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系,便為胃口,與肺同處,故入肺而開胃口也。又問曰:人言夜間勿食生薑,食則令人閉氣,何也?曰:生薑辛溫,主開發。夜則氣本收斂,反食生薑開發其氣,則違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論之可也,若有病則不然也。姜屑比之乾薑不熱,比之生薑不潤,以乾生薑代乾薑者,以其不僭也。

葛根

成聊攝云:本草云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以中風表實,故加二物於桂枝湯中也。

潔古云:治脾胃虛熱而渴,解酒毒,通行足陽明經。《主治秘訣》云:性寒,味甘,氣味俱薄,體輕上行,浮而微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四:止渴一也,解酒二也,發散表邪三也,發散小兒瘡疹難出四也。益陽生津,不可多服,恐損胃氣。

東垣云:葛根味甘,純陽。止消渴,身大熱,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又云:乾葛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而解肌熱。

海藏云:入足陽明經。東垣云:世或初病太陽證,便服葛根升麻湯者,是遺太陽,不惟遺經,反引太陽邪氣入於陽明,不能解也。朱奉議云:頭痛如破者,連須蔥白湯主之。次又不已者,葛根蔥白湯主之。恐太陽流入陽明,故用此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而非太陽藥也。故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內加麻黃、葛根也;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知葛根非太陽藥,即陽明藥也。易老又云:太陽初病,未入陽明,頭痛者,不可便服葛根湯發之。治服之,是引賊次家也。若額顱痛者可服之。葛根湯乃陽明自中風之仙藥也。

栝樓根

成聊攝云:栝樓根,味苦微寒,潤枯燥者也。加之則津液通行,是為渴所宜也。又云:津液不足而為渴,苦以堅之。栝樓根之苦,以生津液。又云:苦以泄之。栝樓實味苦寒,通胸中鬱熱,苦寒以泄熱。

潔古云:性寒味苦,陰也。能解煩渴,心中枯渴者,非此不能除。

東垣云:栝樓根,味苦寒,純陰。止渴生津液。苦寒與酸辛同用,以導腫氣。

丹溪云:栝樓實屬土而有水,本草言治胸痹,以其味甘性潤,甘能補肺,潤能降氣。胸有痰者,以肺受火逼,失降下之令。今得甘緩潤下之助,則痰自降,宜其為治嗽之要藥也。又云:洗滌胸膈中垢膩,治消渴之神藥也。

苦參

潔古云:苦參氣寒味苦,是少陰腎經之君藥也,治本經須用。《主治秘訣》云:苦,陰,氣沉,逐濕。

東垣云:苦參,能治熱毒風,皮膚煩躁。主瘡,赤癩脫眉。

丹溪云:苦參屬水而有火,能峻補陰氣。或得之而腰重者,以其氣降而不升也,非傷腎之謂。治大風有功,況風熱細疹乎?

當歸

成聊攝云:《內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諸血皆屬心。通脈者,必先補心益血。苦先入於心,當歸之苦,以助心血。

潔古云:當歸頭止血,尾破血,身和血。若全用,一破一止,亦和血也。使頭是一節硬實處,使尾是尖細處。《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氣厚味薄,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其用有三,心經本藥一也,和血二也,治諸病夜甚三也。治上治外。須以酒浸。可以潰堅。凡血受病須用之。眼痛不可忍者,以黃連、當歸根酒浸煎服。又云: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氣血各有所歸。

東垣云:當歸梢主症癖,破惡血,併產後惡血上衝。去諸瘡瘍腫結,治金瘡惡血,溫中潤燥止痛。又云:當歸、熟地黃、牡丹皮,此三味於諸經和血生血涼血之藥也。又云:血刺痛用當歸,詳上下用根稍,酒洗糖黃色者,嚼之。大辛,可能潰堅。治血通用,甘以和血,辛溫以潤內寒,苦以助心散寒。

海藏云:別說言產後惡血上衝,氣血昏亂者,服之即定。此蓋能使氣血各有所歸,恐聖人立當歸之名,必因此出。入手少陰,以其心生血也。入足太陰,以其能養血也。入足厥陰,以其用藏血也。治令用在參、耆,皆能補血。用在牽牛、大黃,皆能破血。佐使分定,用者當知。從桂、附、茱萸則熱,從大黃、芒硝則寒。論諸經頭痛,俱在細辛條下。惟酒煎當歸,治諸頭痛。蓋諸頭痛皆屬肝木,故以血藥主之。《本經》云:當歸主咳逆上氣。當歸血藥,如何治胸中氣?《藥性論》云:補女子諸不足。此言盡當歸之用。

麻黃

成聊攝云: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潤之。麻黃之甘,以解少陰之寒。又云:麻黃、甘草之甘,以散表寒。

潔古云:麻黃,發太陽、少陰經汗,入手太陰。《主治秘訣》云:性溫,味甘、辛。氣味俱薄,輕清而浮,升陽也。其用有四:去寒邪一也,肺經本藥二也,發散風寒三也,去皮膚寒濕及風四也。泄衛中實,去榮中寒。又云:麻黃苦為在地之陰,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髮汗而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太陰也。

東垣云:去表上之寒邪。甘緩,熱,去節。用以解少陰經之寒,散表寒,散浮熱。又云:麻黃主中風傷寒頭痛,發表出汗,通九竅,開毛孔,治咳逆上氣。

海藏云:麻黃入足太陽、手太陰。能泄衛實而發汗,及傷寒無汗,咳嗽。夫麻黃治衛實之藥,桂枝治衛虛之藥。桂枝、麻黃,雖為太陽經藥,其實榮衛藥也。以其在太陽地分,故曰太陽也。本病者即榮衛,肺主衛,心主榮,衛為氣,榮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黃為手太陰之劑,桂枝為手少陰之劑。故傷寒、傷風而咳者,用麻黃、桂枝,即湯液之源也。

通草

潔古云:氣平,味苦。主小便不通,導小腸中熱。

東垣云:通草味辛甘,純陽。能泄肺,利小便。又云:木通味甘而淡,性平,氣厚味薄,陽也。通經利竅,去小腸之熱。又云:通草甘平,以緩陰血。

燈心草

潔古云:氣平味甘。通陰竅,澀不利,利小便,除水腫、癃閉、五淋。《主治秘訣》云:辛甘陽也,瀉肺。

丹溪云:燈心草屬金,火燒為灰,取少許吹喉中,治急喉閉,甚捷。

白芍藥

成聊攝云:芍藥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也。又云:芍藥之酸,收斂津液而益榮。又云:正氣虛弱,收而行之。芍藥之酸,以收正氣。又云:酸收也,泄也。芍藥之酸,收陰氣而泄邪氣。又云:肺燥氣熱,以酸收之,以甘緩之。芍藥之酸,以斂逆氣。

潔古云:白芍藥補中焦之藥,炙甘草為輔,治腹中痛。如夏月腹痛,少加黃芩;惡熱而痛,加黃檗;若惡寒腹痛,加肉桂一分,白芍藥二分,炙甘草一分半,此仲景神品藥也。如寒月大寒腹痛,加桂一錢半,水二盞,煎一盞服。《主治秘訣》云:性寒,味酸,氣厚味薄,升而微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六:安脾經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氣三也,止瀉痢四也,和血脈五也,固腠理六也。白補赤散,瀉肝補脾。酒浸引經,止中部腹痛。去皮用。

東垣云:芍藥味酸而苦,微寒。氣薄味厚,陰也,降也。收脾經之陰氣,能除腹痛。酸以收之,扶陽而收陰氣。泄邪氣。扶陰與棗、生薑同用,以溫經散濕通塞,利腹中痛。謂氣不通,肺燥氣熱,酸收甘緩,下利必用之藥也。經云:肺欲收,以白芍藥之酸收之。

海藏云:《衍義》言芍藥全用根,其品亦多,須用花紅而單葉,山中者為佳。花葉多則根虛,然其根亦多赤色。其味澀,若有色白粗肥者益好,余如經。然血虛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減芍藥以避中寒,誠不可忽。今見花赤者為赤芍藥,花白者為白芍藥。俗云白補而赤瀉。東垣云:但澀者為上,或問古今方論,以澀為收,今《本經》言利小便,何謂也?東垣云:芍藥能停諸濕而益津液,使小便自行,非通利之也。又腎主大小二便,以此益陰滋濕,故小便通也。又問:緩中何謂?曰:損其肝者,緩其中,即調血也。又問:當用何藥?曰:當用四物湯,其內有芍藥故也。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入手足太陰,大抵酸澀者為收斂停濕之劑,故主手足太陰收降之體。又能治血海而入九地之下,復至厥陰也。後人用赤瀉白補者,以其色在西方故補,在南方故瀉也。

丹溪云:白芍藥酒浸炒,與白朮同用則補脾,與川芎同用補肝,與人參、白朮同用則補氣。治腹中痛不利者必炒,後重者不炒。惟治血虛腹痛,諸腹痛皆不可治。

玄參

潔古云:氣寒味苦。治心中懊憹,煩而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東垣云:足少陰腎經君藥也,治本經須用。

海藏云:易老言玄參乃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肅清而不濁,風藥中多用之。故《活人》治傷寒陽毒,用玄參升麻湯,治汗吐下後毒不散,即知肅清樞機之劑。以此論之,治空以氤氳之氣,無根之火,以玄參為聖藥也。

秦艽

潔古云:秦艽本功外,又治口噤,腸風瀉血。《主治秘訣》云:性平,味鹹。養血榮筋,中風手足不遂者用之,去手陽明下牙痛,及除本經風濕。

東垣云:秦艽味苦、辛,陰中微陽。主寒濕風痹,肢節痛,無問新久,通攣急,傳屍骨蒸。

知母

成聊攝云:上熱者以苦泄之。知母、黃芩之苦,涼心去熱。

潔古云:知母治足陽明大熱,大補益腎水膀胱之寒。《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三:泄腎經之火一也,作利小便之佐使二也,治痢疾臍下痛三也。腎經本藥。苦欲上頭引經,皆須用酒炒。刮去皮毛,用里白者佳。

東垣云:知母味苦,陰中微涼,腎經。

海藏云:東垣言入足陽明經、手太陰經,味苦,寒潤。治有汗骨蒸,腎經氣勞,瀉心。仲景用此,為白虎湯。治不得眠者,煩躁也。煩者肺也,躁者腎也。以石膏為君主,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腎之源;緩以粳米、甘草之甘,而使之不速下也。經云:胸中有寒者,瓜蒂散主之。又云:表熱裡寒者,白虎湯主之。夫以瓜蒂、知母味皆苦寒,而治胸中之寒,何也?蓋成無己注云:即傷寒寒邪之毒為熱病者也。讀者當逆識之。如《論語》言亂臣十人之類,亂字訓作治字也。仲景所言寒之一字,舉其初而言之,熱病在其中矣。若以寒字為寒冷之寒,則無復用寒苦之劑。兼言白虎湯證,尺寸俱長,則其熱可知之矣。

貝母

成聊攝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

海藏云:寒實結胸無熱證者,仲景以小陷胸湯主之。白散亦可服,以其內有貝母也。別說云,貝母能散心胸鬱結之氣,殊有功。今用以治心口氣不快,多愁郁者,信然。海藏祖方下乳三母散,用牡蠣、知母、貝母三物為細末,以豬蹄調下。

香白芷

潔古云:治足陽明頭痛,中風寒熱,解利藥也。以四味升麻湯中加之,通行手足陽明經也。《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氣味俱輕,陽也。陽明行經之藥。治陽明經頭痛在額,及治風通用,去肺經風熱,頭面皮膚燥癢。

東垣云:白芷,味辛純陽。治風邪,止渴,嘔吐,頭風侵目淚出,頭眩目癢,治目赤努肉,排膿,治瘡痍疥癬,長肌肉,散陽明經之風。又云:通行手足陽明經,又為手太陰之引經。

海藏云:其氣芳香,治正陽陽明頭痛。與辛夷、細辛同用,治鼻病。內托,用此長肌,則陽明可知也。

黃芩

成聊攝云:苦入辛而泄熱,黃芩、黃連之苦以泄痞熱。又云:陽有餘,以苦除之,黃連、黃芩之苦以除熱。

潔古云:治肺中濕熱,療上熱目中赤腫,瘀肉壅盛,必用之藥。泄肺中火邪,上逆於膈上。補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訣》云:性涼,味苦甘。氣厚味薄,浮而降,陽中陰也。其用有九:瀉肺經熱一也,夏月須用二也,上焦及皮膚氣熱三也,去諸熱四也,婦人產後養陰退陽五也,利胸中氣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熱及皮濕八也,安胎九也。單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積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謂此也。又治下痢膿血,稠黏腹痛,後重身熱,久不可者,與芍藥、甘草同用。易老又云:肌熱及去痰,用黃芩。上焦濕熱,亦用黃芩,瀉肺火故也。瘡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藥,如黃芩、黃連。詳上下,分梢根,及引經藥用之。

東垣云:黃芩除陽有餘,涼心,去熱,通寒格。又云:治發熱口苦。

海藏云:東垣言黃芩味苦而薄,中枯而飄,故能泄肺火而解肌熱,入手太陰經之劑也。細實而中不空也,治下部妙。陶隱居云:色深堅實者好。圓者名子芩,又治奔豚,臍下熱痛。飄與堅有高下之分,與枳實、枳殼同例。黃芩,其子主腸澼膿血;其根得厚朴、黃連,主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蠣,令人有子;得黃耆、白蘞、赤小豆,以療鼠瘺。張仲景治傷寒,心下痞滿,瀉心湯四方皆用黃芩,以其主諸熱,利小腸故也。又太陽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黃芩黃連湯。而主妊娠,安胎散內多用黃芩,醫亦常用。《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減三黃丸,治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者。久服之,行及奔馬,甚驗。

丹溪云:黃芩安胎者,乃上中二焦藥,降火行下也。縮砂安胎者,治痛行氣也。若血虛而胎不安者,阿膠主之。治痰熱者,假此以降其火也。

敗醬

海藏云:仲景治腹癰腸有膿,用薏苡仁附子敗醬湯。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三物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取一升,頓服之。小便當下愈。時習云入手厥陰、足少陰經。

藁本

潔古云:此太陽經風藥,治寒氣鬱結於本經。治頭疼腦痛,大寒犯腦,令人腦痛齒亦痛。《主治秘訣》云:味苦,性微溫。氣厚味薄而升陽也。太陽頭痛必用之藥。足太陽本經藥也。頂巔痛非此不能除。

東垣云:通行手足太陽經。氣力雄壯,治風通用。又云:治頭面及遍身皮膚風濕。

海藏云:此與木香同治霧露之氣,與白芷同作面脂藥。仲景云:清明以前,立秋以後,凡中霧露之氣,皆為傷寒。又云:清邪中於上焦,皆霧露之氣。神木白朮湯內,加木香、藁木,擇其可而用之。此既治風又治濕,亦各從其類也。

玄胡索

海藏云:一名玄胡索,避宋諱也。治心氣痛、小腹痛如神。入足厥陰經。

石香葇

丹溪云:香薷屬金與水,而有徹上徹下之功。治水甚捷。肺得之則清化,行而熱自下。又云:大葉香薷,去暑利小水。濃煎汁成膏丸而服之,可治水脹。

艾葉

潔古云:艾葉苦,陰中之陽。溫胃。

丹溪云:艾屬火而行水,生寒熟溫。生搗汁服,可止血。本草止言其溫,不言其熱。其性入火炙則氣下行,入藥服則氣上行。世人喜溫,今婦人慾子者,率多服之。及其毒發,何嘗歸咎於艾,惜哉。予考《圖經》而默有感於其中也,故云。

牛蒡子(一名惡實)

潔古云:主風腫毒,利咽膈。吞一粒可出瘡疽頭。《主治秘訣》云:辛溫,潤肺散氣。搗碎用之。

東垣云:惡實,味辛平,甘溫。主明目,補中,除風及皮膚風,通十二經。

水萍

丹溪云:浮萍發汗,尤甚麻黃。

地榆

潔古云:性寒味苦。氣味俱薄,體沉而降,陰中陽也。專治下焦血。

東垣云:治下焦血,腸風下血,及瀉血。下血須用之。又云:地榆,味苦、甘、酸,陽中微陰。主婦人乳疾、七傷、帶下,治下部膿血。

白薇

海藏云:白薇根狀似牛膝,白前而短小。療卒驚邪風,狂痓病。《局方》中多用治婦人,以《本經》療傷中淋露故也。

海藻

成聊攝云:鹹味湧泄,海藻咸以泄水氣。

潔古云:海藻苦、咸,寒,陰也。治癭瘤、馬刀諸瘡,堅而不潰者。《內經》云:咸能軟堅。營氣不從,外為浮腫,隨各引經之藥治之,無腫不消,亦泄水氣。

漢防己

潔古云:氣寒味苦。療腰已下至足濕熱腫盛腳氣。補膀胱,去留熱,通行十二經。《主治秘訣》云:辛苦陰也。泄濕氣,去皮淨用。又云:去下焦濕腫與痛,並膀胱火邪,必用漢防己、龍膽、黃檗、知母也。

東垣云:漢防己,大苦寒,純陰。能泄血中之濕熱,通血中之滯塞,補陰瀉陽,助秋冬瀉春夏之藥也。比之於人,則險而健者也。險健之人,幸災樂禍,遇風塵之驚,則借為亂階。然而見善亦喜,逢惡亦怒,如善用之,則可以敵凶暴之人,突險固之地。此瞑眩之藥,聖人所以存而不廢爾。今夫防己聞其臭則可惡,下咽則令人身心為之煩亂,飲食為之減少。至於十二經有濕熱壅塞不通,及治下疰腳氣,除膀胱積熱,而庇其基本,非此藥不可。真行經之仙藥,無可代之者。復有不可用者數端:若遇飲食勞倦,陰虛生內熱,元氣穀氣已虧之病,而以防己泄大便,則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如人大渴引飲,是熱在上焦肺經氣分,宜滲泄之,其防己乃下焦血藥,此不可用二;如外傷風寒,邪傳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氣病,禁用血藥,此不可用三也;若人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虛渴,宜補以人參葛根之甘溫,若用苦寒之劑則速危,此不可用四也。不止如此,但上焦濕熱者,真不可用。若下焦有濕熱,流入十二經,以致二陰不通,然後可審而用之也。又云:太陽本經藥也。

天麻

潔古云:治風痰眩運頭痛。

高良薑

潔古云:氣熱味辛,純陽。健脾胃。

東垣云:良薑,味辛大溫,純陽。主胃中冷逆,霍亂腹痛,健脾胃。

茴香

潔古云:茴香破一切臭氣,調中止嘔,下食。

東垣云:補命門不足之藥。

海藏云:茴香本是治膀胱藥,以其先丙,故云小腸也,能潤丙燥。以其先戊,故從丙至壬,入手足少陰。二藥相合,以開上下經之通道,所以丙與壬交也。手足太陽藥。

紅藍花

潔古云:破留血,神驗。入心養血,謂其苦溫,為陰中之陽,故入心。

東垣云:紅花和血,與當歸同用。

丹溪云:破留血,養心血。多用則破血,少用則養血。

牡丹皮

潔古云:治腸胃積血,及衄血、吐血必用之藥。是犀角地黃湯中一味也。《主治秘訣》云:辛、苦,陰中陽也。涼骨熱。

東垣云:牡丹皮辛味苦寒,陰中之陽。主除症堅瘀血,留舍腸胃,婦人冷熱血氣,排膿,通經,涼骨蒸。又云:去腸胃中留血滯血於諸經,皆能和血生血涼血。

海藏云:易老言治神志不足。神不足者,手少陰也;志不足者,足少陰也。故仲景八味丸用之。牝牡乃天地之稱。牡為群花之首,葉為陽,發生,花為陰,成實。丹為赤,即火,故能瀉陰中之火。牡丹皮主手厥陰、足少陰無汗之骨蒸,地骨皮主足少陰、手少陽有汗之骨蒸。又云:牡丹皮,治胞中之火。

京三稜

潔古云:氣平味苦,陰中陽也。破積氣,損真氣,虛人勿用。火炮製使。

東垣云:京三稜味苦平,陰中微陽。治症瘕癖積結塊,脹滿,治氣脹。

海藏云:其色白,破血中之氣。又云:京三稜、逢莪朮,治瘡堅硬,甚者用之,為堅者削之也。

青黛

丹溪云:青黛能收五臟之鬱火,解熱毒,瀉肝,消食積。

鬱金

潔古云:鬱金,味辛、苦,純陰。涼心經。

東垣云:鬱金,主積血下氣,主肌,止血,破惡血。治陽毒入胃,下血頻痛。

丹溪云:上行之藥也。

肉豆蔻

海藏云:入手陽明經。

丹溪云:肉豆蔻屬金與土,溫中補脾有功。《日華子》言其下氣,蓋以脾得補而善運化,其氣自下,非若香附、陳皮之快泄也。《衍義》不詳,其實謾爾,因此遂為不可多服。

天南星

東垣云:南星味甘、辛,陰中之陽。主中風降痰麻痹,下氣,破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乃肺經之本藥。

縮砂蜜

潔古云:治脾胃氣結滯不散。主虛勞冷瀉,心腹痛,下氣消食。

海藏云:縮砂與檀香、白豆蔻為使,則入肺;與人參、益智為使,則入脾;與黃檗、茯苓為使,則入腎;與赤、白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入手足太陰、手足陽明經。

丹溪云:縮砂安胎止痛,行氣故也。

蓬莪朮

海藏云:蓬莪朮其色黑,破氣中之血。入氣藥中,發諸香。雖為泄劑,亦能益氣。故孫用和治氣短不能續,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湯中,多用此也。

香附子

潔古云:味甘、苦,微寒。氣厚於味,陽中陰也。快氣。

東垣云:香附子,味甘,微寒。除胸中熱,充皮毛,治一切氣,並霍亂吐瀉腹痛,腎氣膀胱冷,消食下氣。

海藏云:後世人用治崩漏,本草不言治崩漏。《圖經》云:膀胱間連脅下,時有氣妨,皮膚瘙癢,癮疹,飲食不多,日漸瘦損,常有憂愁,心忪少氣,以是知益氣血之藥也。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氣而止血也。又能逐去凝血,是推陳也。與巴豆能治泄瀉不止,又能治大便不通,同意。

丹溪云: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藥必用之,以引至氣分而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義也。

紅豆蔻

海藏云:是高良薑子也。畏良薑。用紅豆復用良薑,如用官桂復用桂花同意。

白豆蔻

潔古云:蕩散肺中滯氣,寬膈,進飲食。《主治秘訣》云:性熱味辛,氣味俱薄,輕清而升,陽也。其用有五:肺經本藥一也,散胸中滯氣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溫暖脾胃四也,赤眼暴發,白睛紅者,用之少許五也。

東垣云:白豆蔻味辛,大溫,純陽。主積冷氣,止嘔逆翻胃,消穀下氣,去太陽經目內大眥紅筋。

海藏云:入手太陰經,別有清高之氣。上焦元氣不足,以此補之。

黑附子

成聊攝云:附子之辛溫,固陽氣而補胃。又云:濕在經者,逐以附子之辛熱。又曰: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

潔古云:黑附子,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胸中寒甚。以白朮為佐,謂之朮附湯,除寒濕之聖藥也。治濕藥中宜少加之。通行諸經,引用藥也,及治經閉。《主治秘訣》云:性大熱,味辛甘,氣厚味薄。輕重得宜,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三:去臟腑沉寒一也,補助陽氣不足二也,溫暖脾胃三也。然不可多用。慢火炮製,去皮臍用。又云:附子,熱氣之厚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又云:非附子不能補下焦之陽虛。

東垣云:黑附子味辛、甘,溫。大熱純陽。治脾中大寒。主風寒咳逆,溫中。又云:散臟腑沉寒,其氣亦寒,補諸不足,不宜多用,經曰壯火食氣故也。用之則須以甘草緩之。辛熱以溫少陰經,以溫陽氣。散寒發陰,必以辛熱。濕淫所勝腹中痛,用之補虛勝寒。蛔動胃虛,則氣壅滿,甘令人中滿,去朮加此,補陽散壅。

海藏云:附子入手少陽、足少陰,三焦、命門之劑。其浮中有沉,無所不至。味辛大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涼、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四逆也。

丹溪云:《衍義》論附子有五等,同為一物,以其形象命名而為用,至哉言矣。然猶有未明也。仲景八味丸,以附子為少陰之嚮導,其補自是地黃為主;後世因以附子為補藥,誤矣。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可致遠爾。烏頭、天雄皆氣壯形偉,可為下部藥之佐。惜無表其害人之禍者,相習用之,為治風之藥,殺人多矣。如治風治寒,有必須用附子、烏頭者,當以童便而浸之,以殺其毒,且可以助行下之力。入鹽尤捷也。

烏頭

潔古云:治風痹、血痹、寒痹,半身不遂,行經藥也。《主治秘訣》云:性熱,味辛、甘。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六:除寒疾一也,去心下痞堅二也,溫養臟腑三也,治諸風四也,破積聚滯氣五也,感寒腹痛六也。

東垣云:烏頭,味辛、甘,溫。大熱純陽。主中風,除寒濕痹,行經散風邪。不宜多用。

海藏云:烏附子類,皆水浸炮裂,去皮臍用之。然多外黃內白,劣性尚存些少,莫若乘熱切作片子再炒,令表裡皆黃色,劣性盡去為良也。今人罕知如此制之。

天雄

潔古云:非天雄不能補上焦之陽虛。

白附子

東垣云:味辛、甘,微溫,純陽。主血痹,行藥勢,治中風失音。

半夏

成聊攝云: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氣,以除煩嘔。辛入肺而散氣。辛以散結氣,辛以發音聲。

潔古云: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飲冷傷肺而咳。大和胃氣,除胃寒,進飲食。治太陰痰厥頭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訣》云:性涼,味辛、苦。氣味俱薄,沉而降,陰中陽也。其用有四:燥脾胃濕一也,化痰二也,益脾胃之氣三也,消腫散結四也。渴則忌之。又云:去痰用半夏,熱痰加黃芩,風痰加南星,胸中寒痰痞塞,用陳皮、白朮。然多用則瀉脾胃。

東垣云:半夏主中風,除痰,生溫熟寒,健脾胃,止嘔吐,去胸中痰滿。又云:渴者禁半夏。

丹溪云:半夏屬金與土。仲景用於小柴胡,取其補陽明也,豈非有燥脾土之功歟。

大黃

成聊攝云:大黃謂之將軍,以苦盪滌。又云:宜下必以苦,大黃之苦寒以下瘀熱。又云:腸燥胃強,以苦泄之。大黃、枳實之苦,下燥結而泄胃強也。

潔古云:大黃之性,走而不守,瀉諸實熱,大腸不通,盪滌腸胃間熱,專治不大便。《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去濕熱一也,除下焦濕二也,推陳致新三也,消宿食四也。用之酒浸煨熟,寒因熱用也。又云:味苦純陰。熱淫所勝,以苦泄之。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經,余經不用酒。又云:腹中實熱者,用大黃、芒硝。又云:大黃苦味之厚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

海藏云:味苦寒,陰中之陰也。下泄推陳致新,去陳垢而安五臟。謂如戡定禍亂,以致太平無異,所以有將軍之名。入手足陽明經。以酒引之,上至高巔;以舟楫載之,可浮胸中。本苦泄之性,峻至於下。以酒將之,可至至高之分。若物在高巔,人跡不及之處,必射以取之也。故太陽陽明、正陽陽明,承氣湯俱用酒浸。惟少陽陽明為下經,故小承氣湯不用酒浸也。襟證方有生用者,有用麵裹蒸熟者,其制不一。《衍義》云:仲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用大黃黃芩黃連。或曰:心氣不足矣,而不用補心湯,更用瀉心湯,何也?答曰:心氣獨不足,則不當吐衄也。此乃邪熱因不足以客之,故吐衄。以苦泄其熱,就以苦補其心,蓋兩全之。有此證者用之,無不效,量虛實而用之。

丹溪云:大黃屬水與火,苦寒而善泄。仲景用之以治心氣不足而衄血者,名曰瀉心湯。正是因少陰經之陰氣不足,本經之陽氣亢甚,無所輔著,以致陰血妄行而飛越,故用大黃,泄去亢甚之火,使之和平,則血歸經而自安矣。夫心之陰氣不足,非一日矣。肺與肝俱各受火而病作,故以黃芩救肺,黃連救肝。蓋肺者陰之主,肝者心之母,血之舍也。肺肝之火既退,陰血自復其舊矣。《衍義》不與明說,而曰熱因不足而客之,何以明仲景之意,開後人之盲聵乎?

葶藶

成聊攝云:葶藶、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滿。

東垣云:葶藶苦寒。熬與辛酸同用,以導腫氣。

海藏云:葶藶,仲景用苦者。余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則下泄,甜則少緩,量病虛實用之,不可不審。本草雖云甜苦主治同,然甜苦之味,安得不異?仲景葶藶大棗瀉肺湯用之。

丹溪云:葶藶屬火與水,性急,善逐水。病人稍虛者,宜遠之。其殺人甚速,何待久服,而後致虛也。

桔梗

成聊攝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又云:桔梗辛溫以散寒。

潔古云:桔梗,治咽喉痛,利胸中氣。《主治秘訣》云:味辛,苦微溫,味厚氣薄,陽中陰也。肺經之引藥,辛苦微溫,乃散寒嘔。若咽中痛,非此不能除。陽中之陽,謂之舟楫。諸藥中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去蘆米泔浸一宿,焙乾用。

東垣云:桔梗性涼,味甘苦。味厚氣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五:利胸膈咽喉氣壅及痛,一也;破滯氣及積塊,二也;肺部風熱,二也;清利頭目,四也;利竅,五也。

海藏云:入手太陰、足少陽經。易老言桔梗與國老並行,同為舟楫之劑。如用將軍苦泄峻下之藥,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非此辛甘不居。譬如鐵石入江,非舟楫不載,故用辛甘之劑以升之也。《衍義》云:治肺熱氣奔促,咳逆,肺癰排膿。

丹溪云:桔梗能開提氣血,氣藥中宜兼用之。

旋覆花

成聊攝云:硬則氣堅,鹹味可以軟之。旋覆之咸,以軟痞硬。

海藏云:發汗吐下後,心下痞堅,噫氣不除者,宜此。仲景治傷寒汗下後,心下痞堅,噫氣不除,旋覆代儲湯。胡洽治痰飲兩肋脹滿,旋覆花丸,用之尤妙。

射干(射音夜)

潔古云:射干苦,陽中陰也。去胃中癰瘡。

東垣云:射干味苦,平。陽中之陰。主咳逆上氣,喉痹咽痛,消腫毒,通女人月經,消瘀血。

海藏云:仲景治咽中動氣,或閉塞,鳥扇湯中用之。時習云仲景射干湯用之鳥扇,是射干苗也。

丹溪云:射干屬金而有木與水火,行厥陰、太陰之積痰,使結核自消,甚捷。又曰:治便毒。此乃足厥陰濕氣,因疲勞而發。取射干三寸,與生薑同煎,食前服,利三兩行效。又治喉痛,切一片噙之,效。紫花者是,紅花者非。

恆山

丹溪云:恆山屬金而有火與水,性暴悍,善驅逐,能傷真氣,功不掩過者也。病者稍近虛怯,勿用也。雷公有云:老人與久病人切忌之。

蜀漆

潔古云:蜀漆味辛,純陽破血。

東垣云:蜀漆,破腹中癰瘕,堅結痞氣,積聚邪氣。主瘴鬼、久瘧不瘥。又云:蜀漆洗去腥,與苦酒同用,以導膽。

海藏云:火邪錯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

甘遂

潔古云:味甘寒。有毒水結胸中,非此不能除之。

東垣云:甘遂味苦,寒,純陽。主大腹腫滿,能瀉十二種水氣腫滿。

海藏云:甘遂可以通水,以其氣直達透所結處。

白及(與白蘞同)

潔古云:白及苦甘,陽中陰也。止肺血,澀與白蘞同。

東垣云:白及,味苦、辛、甘,陽中陰也。主癰腫惡瘡,敗疽發背,瘰癧腸風,痔漏,湯火瘡。

大戟

成聊攝云: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腎所生也。

潔古云:大戟,味苦、甘、寒,陰中微陽也。瀉肺氣,卻能損真氣。

海藏云:此澤漆根也。與甘遂同為泄水之藥,濕勝者以苦燥除之。

蕘花

成聊攝云:蕘花下十二種水,水去利則止。

海藏云:張仲景以蕘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利則止,其意如此。若用時當以意斟酌,不可使過與不及也。仍須是有此證者,方可用之。仲景小青龍湯,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用之蓋利水也。

威靈仙

東垣云:威靈仙味苦純陽,主諸風濕冷,宣通五臟,去腹內癖滯,腰膝冷痛及折傷。

丹溪云:屬金與木,其性好走。治痛風之要藥也,在上痛者尤效。須量病人,稍虛者即禁用之。

牽牛子

東垣云:牽牛子,非《神農》之藥也。本草《名醫》續注云:味苦寒,能除濕,利小水,治下疰腳氣。據所說氣味主治俱誤矣。何以明之?凡藥中用牽牛子者,少則動大便,多則下水,此乃下氣之藥。試取嘗之,即得辛辣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壯,漸漸不絕,非辛如何?續注家乃謂味苦寒,其苦寒果安在哉?若以為瀉濕之藥,猶不知其的也,何則?此物但能瀉氣中之濕熱,不能瀉血中之濕熱;況濕從下受之,下焦主血,是血中之濕,宜用苦寒之味,今反以辛藥瀉之,其傷人必矣。夫濕者水之別稱,有形者也。若肺先受濕,則宜用之,今用藥者,不問有濕無濕,但傷食,或欲動大便,或有熱服,或作常服克化之藥,俱用牽牛,豈不誤哉。殊不知牽牛辛熱,瀉人元氣,比之諸辛藥瀉氣尤甚,以其辛之雄烈故也。經云:辛瀉氣,辛走氣,辛瀉肺。氣病者,無多食辛。此一味瀉人元氣,至甚神速。況飲食失節,勞役所傷,是胃氣不行,心火乘之,腸胃受火邪,名曰熱中脈。經云脾胃主血,所生病當血中瀉火,潤燥補血,破惡血,瀉胃之濕熱及胸中熱。肺受火邪,當以黃芩之苦寒瀉火,以當歸之辛溫和血,以生地黃之苦寒涼血補血,少加紅花之辛溫以瀉血絡,以桃仁之辛甘油膩之藥,以破惡血,兼除燥潤大便。然猶不可專用,須於正藥補中益氣湯,黃耆、人參、甘草諸甘溫甘寒補元氣瀉陰火之藥內,兼而用之。何則?上焦元氣已自虛弱,若反用牽牛大辛辣氣味俱陽之藥,以瀉水瀉元氣,可乎?津液已不足,口燥舌乾,而重瀉其津液,利其小便,重瀉已虛之元氣,復竭其津液,致陰火愈甚,可乎?故重則必死,輕則夭人壽,誠可憫也。今重為備言之。牽牛感南方熱火之化所生者也,血熱而瀉氣,差誤甚矣。若病濕勝,濕氣不行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則宜用之耳。濕去則氣得周流,所謂五臟有邪,更相平也。經云:一臟不平,以所勝平之。火能平金而瀉肺氣者,即此也。近世錢氏瀉黃散中獨用防風,比之餘藥過於兩倍者,以防風辛溫,令於上中,以瀉金來助濕者也。經云:從前來者為實邪,謂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此之謂以所勝乎子者也。古人有云:牽牛不可耽嗜,耽嗜則脫人元氣。經云:秋不食姜,令人瀉氣。故夏月食姜不禁,為熱氣正旺之時,夏宜以汗散火,令其汗出,以越其熱。故秋月則禁之。朱晦庵語錄中有戒:秋食姜,則夭人天年。經止言辛瀉氣,而晦庵戒之深者也。姜尚之如此,況牽牛乎!今所以言此者,明味辛之物,皆有宜禁之時,亦猶牽牛不可一概用之也。張仲景治七種濕證,小便不利,無一藥中有犯牽牛者。仲景豈不知牽牛能泄濕利小便也,為濕病之根,在下焦,是血分中氣病,不可用辛辣,氣藥瀉上焦太陰之氣,故七種濕證藥無一用之者。仲景尚不敢輕用牽牛如此,世醫乃一概用之,何也?又云白牽牛,瀉氣分濕熱,上攻喘滿。

海藏云:以氣藥引之則入氣,以大黃引之則入血。張文懿公云:不可耽嗜,脫人元氣。吾初亦疑之,藥有何耽嗜?後每見人因酒食病痞者,多服食藥以導其氣,及用神芎犯牽牛等丸,初服則快,藥過其痞,依然依前,再服隨藥而效,藥過服病。由是愈信其效。以此久服,脫人元氣,而猶不知悔悟也。治法惟當益脾健胃,使人元氣生,而自然腐熟水穀,此法無以加矣。

丹溪云:牽牛性善走,屬火。有黑白兩種,黑者屬水,白者屬金。若非病形與脈證俱實者,勿用也;不脹滿,不大小便俱秘者,勿用也。如稍涉疑似,誤用其驅逐以致虛,先哲之所深戒也。

萆麻子

丹溪云:萆麻子屬陰,而能吸出有形質之滯物,故取胎產胞衣剩骨膿血者用之。其葉主腳上腫瘡。

苧根

丹溪云:苧根屬水而有土與金,大能補陰而行滯血。方藥中鮮用,故表而出之。安胎尤效。

羊蹄根

丹溪云:羊蹄根屬水,走血分,葉似苦蕒,甘而不苦。

馬鞭草

丹溪云:馬鞭草治金瘡,行血活血。

白頭翁

東垣云:白頭翁味苦性寒,主下焦腎虛,純苦以堅之。

海藏云:仲景治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內經》云: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利則下焦虛,是以純苦之劑堅之。

蘆根

海藏云:《金匱玉函》方治五膈氣滯,煩悶吐逆,不下食:蘆根五兩,銼,水三大盞者,取二錢去滓,溫服無食。

馬兜鈴

潔古云:苦寒,陰中陽也。主肺熱,清肺氣,補肺。

東垣云:馬兜鈴味苦寒,陰中之陽。主肺熱咳嗽,痰結喘促。

連翹

潔古云:連翹性涼微苦,氣味俱薄,輕清而浮,升陽也。其用有三:瀉心經客熱一也,去上焦諸熱二也,瘡瘍須用三也。

東垣云:連翹十二經,瘡藥中不可無,乃結者散之之義。能散諸經血結氣聚,此瘡瘍之神藥也。又云:諸經客熱,非此不能除。

海藏云:入手足少陽經,治瘡瘍瘤氣,癭起結核,有神。與柴胡同功,須分氣血之異爾。與鼠黏子同用,治瘡瘍,別有神效。

連軺

海藏云:苦寒除熱,《本經》不見所載,但仲景方內注云:連軺,即連翹之根也。

木賊

丹溪云:用木賊發汗至易,須去節,銼,以水潤濕,布火烘用。

夏枯草

丹溪云:夏枯草無臭味,治瘰癧。郁臭草有臭味,方作緊而藥,即充尉是也。明是兩物。俱生於春,但夏枯草先枯而無子,郁臭草後枯而結黑子。又云: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三月、四月開花,五月夏至時候便枯。蓋凜純陽之氣,得陰氣則枯也。

佛耳草

東垣云:佛耳草酸熱,治寒嗽及痰涎,除肺中寒,大升肺氣。少用款冬花為使。過食則損目。

燈籠草

丹溪云:燈籠草寒,治熱痰嗽。佛耳草治寒嗽。

款冬花

東垣云:味辛甘,純陽。溫肺,止嗽。治肺痞勞嗽,消渴,喘急。

蜀葵花

潔古云:性冷,陰中之陽。赤者治赤帶,白者治白帶。赤治血燥,自治氣燥。

蘭葉

東垣云:蘭葉味辛平。其氣清香,生津止渴,益氣,潤肌肉。《內經》云消渴治之以蘭是也。消渴證非此不能除,膽癉必用。

丹溪云:蘭稟金水之清氣,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可貴,而不知為用之方。蓋其葉能散久積陳爵之氣,甚有力。入藥煎者用之。東垣方中常用矣。

蒲公草

丹溪云:蒲公英屬土。開黃花,似菊花而小,折斷有白汁,莖中空虛。化熱毒,消惡腫結核,有奇功。在處田間路側有之。二月開黃花似菊。味甘。解食毒,散滯氣。可入陽明、太陰經。洗淨細銼,同忍冬藤煎濃湯,入少酒佐之,以治乳癰。服罷隨手欲睡,是其功也。睡覺病已安矣。

東垣云:微苦寒,足少陰腎經君藥,治本經須用。

漏蘆

東垣云:足陽明本經藥。

白蘞

東垣云:味苦、甘。主癰腫瘡疽,塗一切腫毒,傅丁瘡、火灼瘡,治發背。

薑黃

東垣云:味辛,大寒,無毒。治症瘕血塊,癰腫,通月經,消腫毒。

葫蘆巴

東垣云:味苦,純陽。治元藏虛寒,腎經虛冷,膀胱疝氣。

茜根

潔古云:味苦寒,陰中之陽。去諸死血。

萎蕤

東垣云:甘平。潤肺除熱。

商陸根

東垣云:熬,辛酸與苦同用,以導腫氣。

御米殼(即罌粟殼)

潔古云:味酸澀,主收,固氣。

昆布

東垣云:味大咸。治瘡之堅硬者,咸能軟堅也。

卷三

木部

成聊攝云:桂枝能泄奔豚。又云:辛甘發散為陽,桂枝之辛甘以和肌表。又云:辛以散之,下焦畜血,散以桂枝,辛熱之氣也。

潔古云:補下焦熱火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虛自汗。春夏二時為禁藥也。《主治秘訣》云:滲泄止渴,去榮衛中風寒。仲景《傷寒論》發汗用桂枝者,乃桂條,非身干也,取其輕薄而能發散。今又有一種柳桂,乃桂枝嫩小枝條也,尤宜入治上焦藥用也。《主治秘訣》云:桂枝性熱,味辛甘。氣味俱薄,體輕而上行,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去傷寒頭痛,開腠理,解表,去皮膚風濕。

東垣云:肉桂味辛甘。大熱純陽。溫中利肺氣,發散表邪,去榮衛中風寒。秋冬治下部腹痛,非桂不能止之。又云:桂枝味辛,性熱,氣味俱輕,陽也升也,故能上行,發散於表。收內寒則用牡桂。辛熱散經寒,引導陽氣。若熱以使正氣虛者,以辛潤之。散寒邪,治奔豚。又云:或問本草言桂能止煩出汗,仲景或云復發其汗,或云先其時發汗,或云當以得汗解,或云當發汗,更發汗,併發汗,宜桂枝湯。凡數處言之,則是用桂枝發汗也;又云無汗不得服桂枝,又云汗家不得重發汗,又云發汗過多者,用桂枝甘草湯,則是用桂枝閉汗也。一藥二用,如何明得仲景發汗閉汗,與本草之義相通為一。答曰:本草言桂味辛甘,大熱無毒,能宣導百藥,通血脈,止煩出汗者,是調其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藏無他病,發熱自汗者,此是衛氣不和也。又云:自汗者為榮氣不和,榮氣不和則內外不諧,蓋衛氣不與榮氣相和諧也,若榮氣和則愈矣。故用桂枝湯調和榮衛,榮衛既和,則汗自出,風邪由此而解,非桂技能開腠理而發汗出也。昧者不解閉汗之意,凡見傷寒病者便用桂枝湯發汗,若與中風自汗者,其效應如桴鼓,因見其取效而病愈,則曰此桂枝發汗出也,遂不問傷寒無汗者,亦皆與桂枝湯,誤之甚矣。故仲景言無汗,不得服桂枝,是閉汗孔也。又云:發汗多,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湯。此亦是閉汗孔也。又云:汗家不得重發汗,若用桂枝湯,是重發其汗也。凡桂枝湯下言發字,當認作出字,是汗自然出也,非若麻黃能開腠理,而發出汗也。本草出二字,下文有通血脈一句,此非三焦衛氣皮毛中藥,此乃榮血中藥也。如此則出汗二字,當認作榮衛和,自然汗出耳,非是桂枝開腠理髮出汗也。故後人用桂治虛汗,讀者當逆察其意可也。噫!神農作之於前,仲景述之於後,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海藏云:桂有菌桂、牡桂、筒桂、肉桂、板桂、桂心、官桂之類,用者罕有分別。大抵細薄者為枝為嫩,厚脂者為肉為老,但不用粗皮,止用其心中者為桂心也。《衍義》云:桂大熱。《素問》云:辛甘發散為陽。故漢張仲景桂枝湯治傷寒表虛,皆須用此藥,是專用辛甘之意也。本草云:療寒以熱。故知獨有一字桂者。本草言甘辛大熱,正合《素問》辛甘發散為陽之說也。然《本經》止言桂,而仲景又言桂枝者,蓋只取其枝上皮,其本身粗厚處不中用。今又謂之官桂,不知何緣而立名。或云:官字即觀字之文,蓋產於觀州者佳,故號觀桂也。深慮後世以為別物,故於此書之。然筒桂厚實,氣味重者宜入治藏及下焦藥,輕薄者宜入治頭目發散藥。故《本經》以菌桂養精神,牡桂利關節。仲景傷寒發汗用桂枝,桂枝者桂條也,非身干也,取其輕薄而能發散。一種柳桂,乃小嫩桂條也,尤宜入上焦藥。仲景湯液用桂枝發表,用肉桂補腎,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理之自然。然此藥能護榮氣而實衛氣,桂枝發表則在足太陽經,桂心入心則在手少陰經。

丹溪云:桂虛能補,此大法也。仲景救表用桂枝,非是表有虛以桂補之也。蓋衛有風邪,故病自汗,以桂枝發其風邪,衛和則表密,汗自止,非桂能收汗而用之也。今《衍義》云乃謂仲景治表虛,誤矣。本草止言出汗,正是《內經》辛甘發散之意。後人用桂止汗,失經旨矣。名曰官桂者,以桂多品,取其品之高者,可以充貢,而名之曰官桂,乃貴之辭也。桂心者以皮之肉厚,去其粗而無味者,止留近本一層,其味辛甘者,故名之曰桂心,乃美之之辭也,何必致疑若此乎。

胡椒

丹溪云:屬火而有金,性燥。食之快膈,喜食者眾,大傷脾胃肺氣,久則氣大傷。凡病氣疾人,蓋大其禍也。

蔓荊實

潔古云:氣清,味辛溫。治太陽頭痛,頭沉昏悶,除目暗,散風邪之藥也。胃氣人不可服,恐傷痰疾。《主治秘訣》云:苦、甘,陽中之陰。涼諸經之血熱,止頭痛目暗。

蜀椒

潔古云:氣溫,味辛。主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髮,明目,利五臟。凡須用炒去汗及合口者。

東垣云:蜀椒味辛溫,大熱,純陽。溫中明目,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又云:蜀椒去汗,辛熱以潤心寒。丹溪云:紅椒屬火而有水與金,有下達之能。所以其子名曰椒目,止行滲道,不行穀道,能下水燥濕。世人服椒者,無不被其毒。以其久,久則火自水中起,誰能御之。

吳茱萸

成聊攝云: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吳茱萸、生薑之辛以溫胃。

潔古云:治寒在咽隘,塞胸中。經云:咽膈不通,食不可下,食則嘔,令人口閉目瞪,寒邪所結,氣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滿,膨脹下利。寒氣用之如神,諸藥不可代也。《主治秘訣》云:性熱味辛,氣味俱厚,氣浮而味降,陰中陽也。其用有四:去胸中滿,止心痛,治感寒腹痛,消宿酒,為白豆蔻之佐也。

東垣云:治胸中氣逆。不宜多用,辛熱恐損元氣。入足太陰脾經。又云:心腹疼痛,溫中下氣,溫胃,去痰冷。

海藏云:吳茱萸入足太陰、足厥陰,少陰震坤合,為其色綠。仲景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大溫脾湯及脾胃藥,皆用此也。《衍義》云:須探湯中浸去苦裂,凡六七過,始可用。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

益智子

潔古云:氣熱味辛,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氣,治人多唾。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不可多服。

海藏云:君相二火,手足太陰、足少陰。本是脾藥,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子湯則入脾,在鳳髓丹則入腎。益脾肺腎互用者,有子母相關之意。

厚朴

成聊攝云:厚朴之苦,以泄腹滿。又云:燥淫於內,治以苦溫,厚朴之苦以下結燥。

潔古云:能除腹脹。若元氣虛弱,雖腹脹宜斟酌用之,寒脹是也。大熱藥中,兼用結者散之,乃神藥也。誤服脫人元氣,切禁之。《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苦,氣味俱厚,體重濁而微降,陰中陽也。平胃氣,去腹脹。孕婦忌之。

東垣云:厚朴味苦而辛,大溫,陽中之陰。專去腹脹滿,去邪氣。又云:腹脹用薑製厚朴。

海藏云:經言治中風傷寒頭痛,溫中益氣,消痰下氣,厚腸胃,去腹脹滿。果泄氣乎?益氣乎?若與枳實、大黃同用,則能泄實滿,經云消痰下氣者是也。若與陳皮、蒼朮同用,則能泄濕滿,經云溫中益氣者是也。若與解利藥同用,則治傷寒頭痛。與治痢藥同用,則厚腸胃。大抵苦溫,用苦則泄,用溫則補。《衍義》云:平胃散中用之,最調中。至今此藥盛行,既能溫脾胃氣,又能走冷氣,為世所須也。加減隨證,如五積散,治疫同功。

丹溪云:屬土而有火。氣藥也,溫而能散瀉胃中之實也。而平胃散用之,佐以蒼朮,正為瀉上焦之濕,平胃土不使之太過,而復其平,以致於和而已,非謂溫補脾胃也。習以成俗。皆謂之補,哀哉!又云:厚朴能治腹脹,因其味辛,以提其氣。

丁香

東垣云:丁香味辛,溫,純陽。去脾胃中寒,止霍亂。又云: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

海藏云:治翻胃,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消痃癖,除冷勞。與五味子、廣朮同用,亦治奔豚氣泄,肺寒,補胃,大治腎氣。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

丹溪云:屬火而有金。補瀉,能走夫人口,居上而地氣出焉。肺行清令,與脾氣相和,惟有潤而甘芳自適焉。有所謂口氣病者乎?口有氣而已自嫌之,以其脾有鬱火,溢人肺中,失其清和甘美之意,而濁氣上干,此所謂為口氣病也。若以丁香含之,揚湯止沸爾。惟以香薷煮汁飲之,其效甚捷。

沉香

潔古云:辛熱純陽,補右腎命門。

東垣云:能養諸氣,上而至天,下而及泉。與藥為使,最相宜也。又云:沉香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補腎暖腰膝,去風水毒腫,去惡氣邪氣。又云:重可去怯,以沉香辛溫,體重清氣,去怯安神。

檀香

潔古云:陽中微陰。主心腹霍亂中惡,引胃氣上升,進飲食。

東垣云:能調氣而請香,引芳香之物上行至極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屬。佐以薑、棗,將以葛根、豆蔻,縮砂、益智,通行陽明之經,在胸膈之上,處咽嗌之中,同為理氣之藥。入手太陰、足少陰。

梔子

成無己云:苦以湧之。梔子之苦,以湧虛煩。

潔古云:性寒味苦,氣薄味厚,輕清上行,氣浮而味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四:去心經客熱,除煩躁,去上焦虛熱,療風熱,是為四也。又云:梔子氣寒,味微苦。治心煩懊憹,煩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又云:苦,純陽,止渴。

海藏云:仲景用梔子治煩,胸為高之分也。故易老云:輕飄而象肺,色赤而象火,故能瀉肺之火也。本草不言吐,仲景用此為吐藥,梔子本非吐藥,為邪氣在上,拒而不納,故令人上吐,邪因得以出。經曰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或用梔子利小便,實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氣清而化,膀胱為津液之府,小便得以出也。《本經》云:治大小腸熱。辛與庚合,又與丙合,又能泄戊,其先入中州故也。去皮泄心火,連皮泄肺火,入手太陰、手少陰經。梔子豉湯治煩躁。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氣主肺,血主腎,故用梔子以治肺煩,用香豉以治腎躁。煩躁者,懊憹不得眠也。少陰虛滿者,加甘草。若嘔噦者,加生薑、橘皮。下後腹滿而煩,梔子厚朴枳實湯。下後身熱微煩,梔子甘草乾薑湯。梔子大而長者,染色不堪入藥。皮薄而圓,七稜至九稜者,名曰山梔子,所謂越桃者是也。《衍義》云:仲景治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以梔子豉湯治之。因虛故不用大黃,有寒毒故也。梔子雖寒無毒,治胃中熱氣,既亡血亡津液,臟腑無潤養,內生虛熱,非此物不可除也。又治心經留熱,小便赤澀,去皮山梔子、火炮大黃、連翹,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二錢,七服之,無不效。張仲景《傷寒論》及古今名醫治發黃皆用梔子、茵陳、香豉、甘草等,分四物作湯飲之。又治大病起勞復,皆用梔子、鼠矢等湯,並小利而愈。其方極多,不可悉載。用仁去心胸中熱,用皮去肌表間熱。

丹溪云:山梔子屈曲下行,降。又能治肺中之火也。

檗皮

成聊攝云: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檗之苦安蛔。

潔古云:治腎水膀胱不足,諸痿厥,腰腳無力,於黃耆湯中少加用之,使兩足膝氣力湧出,痿軟即時去矣。蜜炙此一味為細末,治口瘡如神。癱瘓必用之藥也。《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六:瀉膀胱龍火一也,利小便熱結二也,除下焦濕腫三也,治痢疾先見血四也,去臍下痛五也,補腎氣不足壯骨髓六也。二制則治上焦,單制則治中焦,不制則治下焦也。既能泄瀉膀胱火,亦能利竅。小便黃用檗皮,澀者加澤瀉。

東垣云:黃檗味辛、苦,苦厚辛微,陰中之微,降也。太陽經引經之藥。瀉膀胱經火,補本經及腎不足。若寒,安蛔,補下焦虛,堅腎。經曰:苦以堅之。凡痿厥除濕藥中不可缺也。

海藏云:足少陰之劑。腎苦燥,故骨停濕也。梔子、黃芩入肺,黃連入心,黃檗入腎,燥濕所歸,各隨其類也。活人解毒湯,上下內外通治之。

丹溪云:檗皮屬金,而有水與火。走手厥陰經,而有瀉火補陰之助。舌頰瘡多生於郁用之。以配細辛,治口瘡有奇效。

地骨皮

潔古云:氣寒味苦。解骨蒸肌熱,主消渴,風濕痹,堅筋骨。《主治秘訣》云:屬陰涼血,去骨取皮,用去肌熱及骨中之熱。

東垣云:地骨皮大寒,純陰。涼血,去皮膚骨節間熱。又治表有風寒,熱邪自汗。又云:地骨皮瀉腎火,總治熱。在外地為陰,骨為里,皮為表也。又云:四物湯內加地骨皮、牡丹皮,治婦人骨蒸最妙。又云:地骨皮治足少陰、手少陽有汗而骨蒸者。

海藏云:入足少陰經、手少陽經。

枳實

成聊攝云:枳實味苦寒,潰堅破積。

潔古云:去胃氣濕熱。《主治秘訣》云:氣味升降與枳殼同。其用有五:主心下痞一,化胸脅痰二,消宿食三,散敗血四,破堅積五。凡治心下痞及宿食不消,並用枳實、黃連。

東垣云:枳實味苦微寒。苦以泄之,治心下痞。潔古用治脾經積血,故能去心下痞,脾無積血則心下不痞。散氣消食。苦寒,炙用以泄氣,除內熱。

海藏云:欲益氣則佐之以人參、乾薑、白朮,破氣則佐之以大黃、牽牛、芒硝,此《本經》所以言益氣,而復言消痞也。非白朮不能去濕,非枳實不能除痞。殼主高而實主下。高者主氣,下者主血。主氣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仲景治心下堅,大如盤,水飲所作,枳實白朮湯主之,枳實七枚,白朮三兩,水一斗,煎至三升,分三服,腹中軟,即消。《衍義》云:枳殼、枳實一物也,小則其性酷而速,大則其性詳而緩。故仲景治傷寒倉卒之病,承氣湯中用枳實,此其意也。皆取其疏通決泄,破結實之義。他方但導散風壅之氣,可常服者,故用枳殼。其意如此。故胸中痞有桔梗枳殼湯,心下痞有桔實白朮湯,高低之分,易老詳定為的也。

丹溪云:枳實瀉痰,能沖牆倒壁。滑竅瀉氣之藥。

枳殼

潔古云:治胸中痞塞,泄肺氣。凡氣刺痛用枳殼,看何經分,以引經藥導之。破滯氣亦用積殼。高者用之,然能損胸中至高之氣,止可二三服而已。《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氣厚味薄,浮升而微降,陰中陽也。其用有四:破心下堅痞一,利胸中氣二,化痰三,消食四。然不可多用,多則損胸中至高之氣。

東垣云:氣血弱者,不可服枳殼,以其損氣也。

豬苓

成聊攝云:淡味滲泄,為陽。豬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

潔古云:大燥除濕,比諸淡滲藥,大燥亡津液。無濕證勿服。《主治秘訣》云:性平味淡,氣味俱薄,升而微降,陽也。其用與茯苓同,去心中懊憹。

東垣云:豬苓味甘苦而淡,性平。甘重於苦,陽也。苦以泄滯,甘以助陽,淡以利竅,故能除痹濕而利小便也。

海藏云:治妊娠淋,及治妊娠從肺上至腹腫脹,小便不利。仲景治少陰渴者用豬苓湯。入足太陽、少陰經。《衍義》: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損腎氣,昏人目。

茯苓

成聊攝云:茯苓以伐腎邪。又云: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又云:津液少者甘潤之,茯苓、白朮之甘,緩脾生津。

潔古云:止消渴,利小便,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利腰臍間血為主,治小便不通,溺黃,或赤而不利。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大損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損元氣,夭人壽。醫言赤瀉白補,上古無此說。《主治秘訣》云:性溫味淡,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五:止瀉一,利小便二,開腠理三,除虛熱四,生津液五也。又云: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謂利水而泄下。經雲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手太陽。

東垣云:茯苓味甘而淡,性平,陽也。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平火。寒淫所勝,小便不利,用淡味滲泄為陽也。治水緩脾,生津液,止渴導氣。又云:分陰陽而導濕。

海藏云:入手足少陰、手足太陽也。白者入庚辛壬癸,色赤者入丙丁。伐腎邪,小便多則能止之,小便澀則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卻不走氣。酒浸,與光明硃砂同用,能秘真。其味甘平,如何是利小便?

丹溪云:茯苓屬金,得鬆之餘氣所成。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病新病之要藥,若久病陰虛者,恐未為相宜。

檳榔

潔古云:治後重如神。性如鐵石之沉重,能墜諸藥至於下。《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苦,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中陽也。破滯氣下行,泄胸中至高之氣。

東垣云:檳榔辛而苦,性溫味厚,氣輕,陰中陽也。苦以泄滯氣,辛以散風邪,專破滯氣下行。

槐實

潔古云:槐實苦酸,涼大腸熱。槐花亦同。

東垣云:槐實味苦酸鹹寒,治口齒風,五內邪氣熱,止涎唾,治大腸熱,婦人乳瘕。槐花味苦平,純陰。涼大腸熱,去皮膚風,腸風瀉血。

琥珀

潔古云:屬陽,利小便,清肺。

東垣云:琥珀味甘平,純陽。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消瘀血,通五淋,利小便。

丹溪云:屬陽,金。古方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蓋脾能運化,肺自下降,故小便可通。若因血少不利者用之,反致燥急之苦。又云:能長肌肉。

烏藥

海藏云:氣厚於味,陽也。入足陽明、少陰經。

藿香

潔古云:性溫味苦,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補腎氣,進飲食。去枝莖,用葉。

東垣云:藿香芳馨之氣,特助脾開胃止嘔。

海藏云:溫中快氣。治口臭,上焦壅,煎湯漱口。入手足太陰經,入勻氣烏藥則補肺,入黃耆、四君子則補脾。

乾漆

丹溪云:漆屬金,而有水與火。性急能飛補。近用為去積滯之藥。若用之中節,積去後,補性內行,人不知也。

皂莢

海藏云:仲景治咳逆,上氣唾濁,但坐不得臥,皂莢丸主之。杆皂莢末一物,蜜丸梧子大,棗湯下一丸,日三夜一。《活人》治陰毒正陽散內,皂角引入厥陰經也。用之有蜜炙、酥炙、燒火灰之異,宜從本方。

丹溪云:皂角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

山茱萸

潔古云:味酸,陽中陰也。溫肝藏。

東垣云:山茱萸味酸平,微溫,陰中之陽。主心下邪氣,暖腰膝,助水藏,除一切風,逐一切冷。

海藏云:入足少陰、厥陰經。《聖濟經》云:滑則氣脫,澀劑所以收之,山茱萸之澀以收其滑。仲景八味丸用為君主,如何澀劑以通九竅。雷公用之去核,取肉四兩,緩火熬用,能壯元氣,秘精。核滑精,故去之。

側柏葉

丹溪云:柏屬陰金,性善守,故採其葉。隨月建方,以取其多得月令之氣也。此補陰之要藥。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

紫葳花

丹溪云:凌霄花治血痛之要藥也,且補陰甚捷,蓋有守而能獨行。婦人方中宜用。

酸棗仁

海藏云:胡洽治振悸不得眠,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生薑、酸棗仁炒香,六物煮沸。本草注:治膽虛不眠,寒也,酸棗仁炒為末,竹葉調湯服(出《聖惠方》)。治膽實,多睡熱也,酸棗仁生用一錢,臘茶二錢,薑汁調服(出《濟眾方》)。

桑根白皮

海藏云:入手太陰經。甘厚辛薄,甘以固元氣之不足,辛以瀉肺氣之有餘。

訶梨勒

東垣云:訶梨勒味苦而酸,性平味厚,陰也,苦重酸輕。經云: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以酸補之。苦重能泄肺氣,酸輕不能補肺,故嗽藥中不用。

丹溪云:訶子下氣,以其味苦而性急喜降,經云肺苦急食苦以瀉之,謂降而下是也。其氣實者宜之,若氣虛者似難輕服。又云:訶子能治肺氣,因火傷極,遂郁遏脹滿。蓋其味酸苦,有收斂降火之功故也。

郁李仁

潔古云:苦、辛,陽中之陰,主破血潤燥。

東垣云:郁李仁味酸平,陰中之陽。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治大便氣結燥,澀滯不通。七聖丸中用之,專治氣燥。

巴豆

成無己云:巴豆之辛,用以散實。

潔古云:性熱味苦,氣薄味厚,體重而沉降陰也。其用有三:導氣消積一,去臟腑停寒二,消化寒涼及生冷硬所傷三也。又云:巴豆辛,陽。去胃中寒積。

東垣云:巴豆味辛溫,生溫熟寒。去胃中寒濕,盪滌五臟六腑,開通閉塞。

海藏云: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大宜詳審。《藥性論》云:得火良。若急治為水穀道路之劑,則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緩治為消堅磨積之劑,則炒煙出,令紫黑色用。可以通腸,可以止泄,世所不知也。仲景治百病客忤,備急丸主之,巴豆、杏仁例用,加減寒熱,佐使五色。並余例,並見《醫壘元戎》。

丹溪云:去胃中寒積,無寒積勿用。

乳香

潔古云:辛熱,純陽。補腎,及定諸經之痛。

東垣云:乳香味苦、辛,熱,純陽。療風水腫毒,去惡風,心腹痛。若丸散用之,微炒殺毒,得不黏。

胡梧淚

潔古云:味鹹,治瘰癧非此不能除。

東垣云:胡梧淚味酸、苦,大寒。主大毒熱,心腹煩滿,水和服之即吐。

芫花

成聊攝云: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飲。

海藏云:仲景治太陽中風,脅下痛,嘔逆者可攻,十棗湯主之。胡洽治痰癖、飲癖,加以大黃、甘草、大戟、甘遂與芫花,共五物同煎。以相反主之,欲其大吐也。夫水者肺、腎、胃三經所主,有五臟六腑十二經之部分,上而頭目,中而四肢,下而腰臍,外而皮毛,中而肌肉,內而筋骨。脈有尺寸之殊、浮沉之異。不可輕瀉,當知病在何經何藏而用之。若誤用則害深矣。然而此藥大意泄濕。

蘇木

潔古云:性涼,味甘酸而微辛,陽中之陰。發散表裡風氣,破死血。

東垣云:味甘而酸辛,性平,甘勝於酸。辛去風,與防風同。

楝實

潔古云:楝實入心經,止下部腹痛。又云:味酸、苦,陰中之陽。心暴痛者,非此不能除。

樗木皮

丹溪云:臭椿根皮,性涼而能澀血。

棠球子

丹溪云:棠球子消食積,行結氣,建胃,催瘡疹。治婦人兒枕痛,濃煎此藥汁,入砂糖調服,立效。

鬆節

丹溪云:鬆屬陽金。用其節炒焦,治筋骨間病,能燥血中之濕。松花多食,能發上焦熱病。

五倍子

丹溪云:五倍子屬金與水。噙口中,善收頑痰有功,且解諸熱毒。

楓香脂

丹溪云:楓香屬金,而有水與火。性疏通,故木易有蟲穴,其液名白膠香,為外科家要藥。近世不知,誤以為松脂之明瑩者,甚失《本經》之意。

桑上寄生

丹溪云:桑寄生,藥之要品也。自《圖經》以下失之,而俗醫又不識其的,惜哉!以其生於近海州邑及海外,其地暖,不蠶,由是桑木得氣之厚,生意濃郁,而無採捋之苦。但桑上自然生出,且所生處皆是光澤皮膚之上,何曾所謂節間可容他樹子耶?此說得之海南北道憲僉老的公云。

合歡

丹溪云:合歡屬土,而有水與金。補陰之有捷功者,長肌肉續筋骨,既可見矣。而外科家曾錄,用何歟?

龍腦

東垣云:龍腦入腎,治骨病。

丹溪云:龍腦屬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達其暖而輕浮飛揚。《局方》但喜其香而貴細,故動輒與麝香同用,而為桂、附之佐,殊不知人身之陽易於動,陰易於虧,幸試思之。

丹溪云:墨屬金,而有火與水。入藥甚助補性。

杉材

丹溪云:杉屬陽金而有火。用節作湯,浸洗以治腳氣腫痛。言用屑者非也。

烏臼木

丹溪云:烏臼解蛇毒有功。

淡竹葉 竹瀝

潔古云:竹葉苦,陰中微陽,涼心經。

東垣云:竹葉辛,平,除熱緩脾而益元氣。

丹溪云:竹瀝本草言大寒,泛觀其意,以與石膏、黃芩、黃連等同類,而諸方治胎前產後諸病,及金瘡口噤,與血虛自汗,消渴尿多,皆是陰虛之病,無不用之。產後不得虛,胎前不損子。夫何世俗因大寒二字棄而不用,縮手殆盡,豈不哀哉。《內經》云:陰虛則發熱。大寒而能補,正與病對。薯蕷寒而能補,世或用之。惟竹瀝因大寒而置疑,是猶因盜嫂受金,而棄陳平之國士也。殊不知竹瀝味苦性緩,能降陰虛之有大熱者。大寒言其功也,非以氣言也。幸相與評其可否,若曰不然,世人食筍,自幼至老,何無一人因筍之大寒而病。瀝即⿱公帀之液也,況假於火而成者,何寒如此之甚?又云:竹瀝滑痰,非佐以薑汁不行經絡;痰在四肢,非竹瀝不可開;痰在皮裡膜外,非竹瀝、薑汁不可除;痰在膈間,使人顛狂,宜用竹瀝;風痰亦宜用。其功又能養血。

潔古云:茶苦,為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海藏云:清頭目,利小便,消熱渴,下氣消食,令人少睡。中風昏憒,多睡不醒,宜用此。入手足厥陰經。治陰證湯藥內用此,與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陽,大意相似。茗味苦,經云苦以泄之,其體下行,如何是清頭目?

金櫻子

丹溪云:金櫻子屬土,而有金與水。夫經絡隧道,以通暢為和平。昧者不知,取澀性以為快,遂熬為煎食之,自不作靖,咎將誰執?

茯神

東垣云:味甘,平,純陽,療風眩,心虛闢不止,驚悸,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心虛非此不能除之。

秦皮

東垣云:苦,寒,主熱利下重,下焦虛。經云: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故用白頭翁、黃連、黃檗、秦皮之苦劑也。

杜仲

潔古云:性溫,味辛、甘。氣味俱薄,沉而降,陽也。其用壯筋骨,及足弱無力以行。

東垣云:杜仲能使筋骨相著。

柏子仁

海藏云:潤腎之藥也。

人部

人溺

成聊攝云:《內經》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隘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和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於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丹溪云:人溺降火最速。

人中白

丹溪云:能瀉肝火,降陰火。須置於風露下,經二三年者始可用。

人中黃

丹溪云:性涼治溫病,《日華子》有方。

獸部

龍骨

成聊攝云:澀可去脫,龍骨、牡蠣之澀,以收斂浮越之正氣。

東垣云:龍骨味甘,平,純陽。能固大腸脫。又云:龍齒安魂。

海藏云:澀可去脫而固氣。成聊攝云:龍骨、牡蠣、黃丹皆收斂神氣以鎮驚。凡用,燒通赤,研為粉。

麝香

東垣云:麝香入脾,治肉病。

牛黃

東垣云:牛黃入肝,治筋病。

阿膠

成聊攝云:陰不足者以甘補之,阿膠之甘以補血。

潔古云:性平味淡,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能補肺氣不足。甘溫,以補血不足。慢火炮脆,搓細用。

東垣云:喘者用阿膠。

海藏云:入手太陰、足少陰、足厥陰。補虛損極,咳唾膿血,非阿膠不能補。仲景豬苓湯用阿膠,滑以利水道。《活人》四物湯加減例,妊娠下血者加阿膠。

白馬脛骨

丹溪云:白馬胚骨,煅過用,性甘性寒,可代黃芩、黃連,中氣不足者用之。

丹溪云:世俗言犬治虛損之病,似指陽虛而議治。殊不知人身之虛悉是陰虛,若陽果虛,其死甚易,敏者亦難措手。夫病在可治者,皆陰虛也。

羚羊角

丹溪云:屬木,入厥陰經為捷,紫雪方中用之近理。

犀角

海藏云:治一切瘡腫破血,升麻代犀角,其說見升麻條下。易老治畜血分三部:上焦畜血用犀角地黃湯,中焦畜血用桃仁承氣湯,下焦畜血用抵當丸。丸但緩於湯。爾三法的當,後之用者無以復加。

丹溪云:犀角屬陽,性走散,比諸角為甚。痘瘡後用此以散餘毒,俗以為常。若無餘毒而血虛者,或已燥熱發散者而誤用之,禍立至,人所不知也。

豬膚

海藏云:豬膚,豬皮也。仲景《傷寒論》豬膚湯注云:豬膚甘寒。豬,水畜也,其氣先入堅少陰,客熱,是以豬膚解之。加白蜜以潤燥除煩,白粉以益氣斷痢。又云:《傷寒論》白通湯加豬膽汁方注云: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加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又與醋相和內穀道中,酸苦益陰,以潤燥瀉便。

羊肉

東垣云: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羊肉,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凡味與羊肉同者,皆可以補之。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也。

豬肉

丹溪云:豬肉皆補氣。又云:世俗以肉為性之物。肉無補性,惟補陽耳。今之虛損者,不在於陽而在於陰,以肉補陰,猶緣木求魚,何者?肉性熱,入胃便發熱,熱發便生痰,痰生則氣便不降,而諸證作矣。久病後須用補胃氣,胃氣非陰氣,不足以自全,所以淡味為自養之良方也。然食淡味,又須安心,使內火不起可也。

虎睛

東垣云:虎睛定魄。

禽部

成聊攝云:陰不足者以甘補之,雞子黃、阿膠之甘以補血。

海藏云:陰不足補之以血。若咽有瘡,以雞子一枚,去黃留白,用苦酒傾殼中,以半夏入苦酒中,取殼置刀環上,安火上熬,微沸去滓,旋旋呷之。

丹溪云:風之為病,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東南氣溫,而地多濕,有風病者非風也,皆因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經曰:亢則害,承乃制。河間云:土極似木。數千年得經意者,河間一人爾。《衍義》云:雞動風者,習俗所移也。雞屬土,而有金與木。火性補,故助濕中之火,病邪得之為有助,而病反劇,非雞而已。凡有血氣與夫魚肉之類,皆助病邪者也,《衍義》不暇及爾。又云:雞屬巽,助肝火。

蟲魚部

牡蠣

成聊攝云:咸以軟之,牡蠣之咸以消胸脅之滿。又云:牡蠣之咸以泄水氣。又云:牡蠣味鹹寒,加之則痞者消,硬者軟。

潔古云:能軟痞積,燒白,搗細用。

東垣云:牡蠣味鹹平。主傷寒,寒熱溫瘧,驚恚怒氣,癰瘡鼠瘺,女子帶下赤白,治泄精,軟堅積。

海藏云:治脅下痞滿,能去瘰癧,一切瘡腫。入足少陰經。咸為軟堅之積,以柴胡引之故去脅下硬,以茶引之能消結核,以大黃引之能消股間腫,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之藥也。

敗龜板

丹溪云:屬金而有水,陰中陽也。大有補陰之功,而本草不言,惜哉。其補陰之力而兼去瘀血,續筋骨,治勞倦。其能補陰者,蓋龜乃陰中至陰之物,稟北方之氣而生,故能補陰。治陰血不足,止血利,治四肢無力。酥酒、豬脂皆可灸之。

蛤粉

丹溪云:蛤粉治疝氣,能降能消,能軟能燥。同香附末,薑汁調服以治心痛。以蛤蜊殼火煅過,研為粉用之,不入煎劑。

文蛤

成聊攝云:文蛤咸走腎,則可以勝水氣。

海藏云:能利水。治急疳蝕口鼻,數日欲死,燒灰,臘脂和塗之。能墜痰軟堅,收澀固濟。咸能走腎,可以勝水。文蛤尖而紫斑者,即蛤粉也。

丹溪云:馬刀、蚌、蛤、螄、蜆,大同而小異。屬金而有水、木、土。《衍義》云其冷而不言其濕。多食其肉則發痰,以其濕中有火,久則氣上升而不降,因生痰,痰則生熱,熱則生風,何冷之有?

鱔魚

丹溪云:鱔魚善補氣。

鯽魚

丹溪云:諸魚皆屬土,惟鯽魚屬火,故能入陽明,而有調胃實腸之功。若得之多者,亦未嘗不起火也,戒之。又云:諸魚之性無一息之停,故能動火。

丹溪云:鱉魚補氣。

白殭蠶

潔古云:性微溫,味微辛。氣味俱薄,體輕浮而升,陽也。去皮膚諸風。

丹溪云:白殭蠶屬火,而有土與金、木。老得金氣,僵而不化。治喉痹者,取其火中清化之氣,以從治相火,散濁逆結滯之痰耳。

蝦蟆

丹溪云:蝦蟆屬土與水,性寒味甘。南方多食之。本草明言可不患熱病,由是病人喜食之。本草之意,蓋是或炙或於,或燒成灰,和在藥劑中用之。非若世人煮為羹,入鹽椒而啜其湯也。此物本濕化,大能發濕,久則濕亦化熱。此因土氣厚,自然生火。《衍義》謂解勞熱藥之謂也,非羹之謂也,戒之。

蛇蛻

海藏云:去翳膜用之,取其義也。蟬、蛇亦同。

蚯蚓

丹溪云:蚯蚓屬土,而有水與木。性寒,大解諸熱毒,行濕病。

水蛭

成聊攝云:苦走血,咸勝血,虻蟲、水蛭之鹹苦以除畜血。

海藏云:苦走血,咸勝血,仲景抵當湯用虻蟲、水蛭鹹苦以泄畜血也。經云:有故無殞也,雖可用之,亦不甚穩。莫若四物湯加酒浸大黃各半,用之為妙。

螻蛄

丹溪云:螻蛄治口瘡甚效。虛人戒,勿用之,以其性急故也。

五靈脂

丹溪云:能行血止血。

果部

草豆蔻

潔古云:治風寒客邪在胃口之上,善去脾胃客寒令人心胃痛。《主治秘訣》云:純陽,益脾胃去寒。以麵裹煨熟,去面用。

東垣云:胃脘痛用草豆蔻。

海藏云:虛弱不能飲食,宜此與木瓜、烏梅、縮砂、益智、麴櫱、甘草、姜也。入足太陰、足陽明經。

橘皮

潔古云:紅橘皮能益氣。加青皮減半,去滯氣,推陳致新。若補脾胃,不可去白;若理胸中滯氣,去白。《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辛,氣薄味厚,浮而升,陽也。其用有三:去胸中寒邪,破滯氣,少用;同白朮則益脾胃,多用;獨用則損脾胃。又云:益肺利氣。有甘草則補脾胃,無則瀉脾。

海藏云:治酒毒,用葛根陳皮茯苓甘草生薑湯。手太陰氣逆上而不下,宜以此順之。白檀為之使。其芳香之氣,清奇之味,可以奪橙也。《活人》治噦而有寒熱,竹茹、陳皮、乾薑等湯,主咳逆。其論並見《此事難知》。

青皮

潔古云:青橘皮氣溫味辛。主氣滯,下食破積,結膈氣,及小腹痛。《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五:足厥陰、少陽之分,有病則用之,一也;破堅癖,二也;散滯氣,三也;去下焦濕,四也;治左腎有積氣,五也。

東垣云:足厥陰、少陽經之引經藥也。有滯氣則破滯氣,無滯氣則損其氣。又云:破滯削堅積皆治,在下者效。引藥至厥陰之分,下食入太陰之倉。

海藏云:青皮如橘皮一種,青皮小而未成熟者,成熟而大者橘也。因色紅,故名紅皮。以藏日久者佳,故名陳皮。如枳實、枳殼一種,實則小而青色,未花,殼則大而黃,紫色已花。故殼高而治胸膈,實低而治心下,與陳皮治高,青皮治低之意同。或曰:陳皮、青皮有二種,枳實,枳殼亦有二種。

杏核仁

潔古云:除肺中燥,治風燥在於胸膈。《主治秘訣》云:性溫味甘、苦,氣薄味厚,濁而沉降,陰也。其用有三:潤肺氣,消宿食,下降氣。麵炒,去皮尖。

東垣云:杏仁味苦、甘,性溫。散結潤燥,散肺中風及熱,是以風熱嗽用之。

海藏云:杏仁破氣,入手太陰經。王朝奉治傷寒,氣上逆喘者,麻黃湯內加杏仁、陳皮;若氣不上喘逆者,減杏仁,陳皮,故知其能瀉肺也。東垣云,杏仁下喘,用治氣也。桃仁治狂,用治血也。杏、桃仁俱治大便秘,亦當以氣血分之。晝則難便,行陽氣也;夜則難便,行陰血也。大腸雖屬庚為白,腸以晝夜言之,氣血不得不分也。年高虛人,大腸燥秘,不可過泄者,脈浮在氣,杏仁、陳皮;脈沉在血,桃仁、陳皮。所以俱用陳皮者,以其手陽明病與手太陰俱為表裡也。賁門上主往來,魄門下主收閉,故王氏言肺與大腸為通道也。

丹溪云:杏仁屬土而有水與火。能墜痰下行。須細研之。其性熱,因寒者可用。

桃核仁

成無己云:甘以緩之,少腹急結,緩以桃仁之甘。

潔古云:治大便血結、血秘、血燥,通潤大腸。七宣丸中用之,專治血結,破血。以湯退去皮尖,研如泥用。又云:破滯血須用桃仁、蘇木。

東垣云:桃仁味苦、甘,性平,苦重於甘,陰中陽也。苦以去滯血,甘以生新血,故破凝血者須用之。又能去血中之熱。又云:桃仁性微寒,味苦,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治熱入血室一也,去腹中滯血二也,皮膚血熱燥癢三也,皮膚凝聚之血四也。

海藏云:桃仁破血,手足厥陰經藥也。《衍義》云:老人虛秘,與柏子仁、大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臘和丸如梧子大,黃丹湯下。張仲景治中焦畜血用之。

大棗

成聊攝云:甘者脾之味也,大棗之甘,益土而勝水。又云:大棗、人參之甘以緩脾。又云:邪在半表,則榮衛爭之,辛甘解之,薑棗以和榮衛。

潔古云:純陽溫胃。

東垣云:大棗味甘,溫,氣厚,陽也。甘以補脾經不足,溫以緩陰血。又云:和陰陽,調榮衛,生津液。

海藏云:中滿者勿食甘,令人中滿。故大建中湯心下痞者減飴、棗,與甘草同例。

木瓜

海藏云:益氣停濕,和胃滋脾。《衍義》云:木瓜得木之正,故入筋。以鉛霜塗之,則失醋味,受金之制故也。此物入肝,故益筋與血。病腰腎腳膝無力,不可缺也。東垣云:氣脫則能收,氣滯則能和。入手足太陰經。雷公云調榮衛,助穀氣是也。

烏梅

成聊攝云:肺主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烏梅之酸以收陽。

東垣云:烏梅味酸,溫,收肺氣,陽也。

海藏云:《鬼遺方》治一切瘡肉突出,以烏梅燒灰杵末,傅上惡肉,立盡,極效。仲景有治吐蛔下利,烏梅丸主之。

蒲萄

丹溪云:屬土而有水與木、火。東南食之多病熱,西北食之無恙。蓋性能下走滲,西北氣厚,人之稟亦厚也。

櫻桃

丹溪云:屬火而有土性。大熱而發渴。《衍義》發明其熱,能致其小兒之病,將不能病壯者與老者歟!舊有熱病,及嗽者喘者得之,病無甚,有致死者。

芡實

丹溪云:芡屬土而有水。經云補中。《日華子》云言補胃。《衍義》乃言不益脾胃,恐是當時有食之過量而為病者,遂直書之,未之思爾。

干柿

丹溪云:柿屬金而有土,陰也。有收斂之義。止血止嗽,亦可為助。

荔枝子

丹溪云:荔枝子屬土而有金與木。多食發熱。《衍義》謂發虛熱,蓋小試爾。其核屬金,性燥熱。又云:荔枝肉屬陽,主散無形質之滯氣,故消瘤贅,赤腫者用之。知之苟不明則錯,用之而不應。

安石榴

丹溪云:石榴味酸。病人須戒之。以其性澀滯,而汁戀膈成痰,蓋榴者留也。

丹溪云:梨,渴者宜之。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謂也。《食療》謂產婦、金瘡人忌之,蓋血虛也,戒之。

橄欖

丹溪云:味澀而生甘。醉飽後宜之。然其性熱,食能致上壅。解魚毒。

胡桃

丹溪云:胡桃屬土而有火。性熱。本草言甘平,是無熱也。能脫人眉,動風也,非熱大腸、肺也。

乳糖

丹溪云:石蜜甘,喜入脾。其多之害,必生於脾。而西北人得之有益;東南人得之,未有不病者,亦氣之厚薄不同耳。雖然,東南地下多濕,宜乎其得之為害也:西北地高多燥,宜乎其得之為益也。又云:糖多食能生胃中之火,此損齒之因也。非土製水,乃濕土,非火熱也。食棗多者齒病齲,亦此意也。

米穀部

大麻子

成聊攝云:《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子、杏仁之甘,緩脾而潤燥。

海藏云:入足太陰經、手陽明經。汗多、胃熱、便難三者,皆因燥熱而亡津液,故曰脾約。約者,約束之義。經云:燥者潤之。故仲景以麻子仁潤足太陰之燥及通腸也。

白麻油

丹溪云:香油須是炒熟麻,乃可取之。人食之美,且不致疾。若又煎煉食之,與火無異,戒之。

飴糖

成聊攝云:《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膠飴、大棗之甘,以緩中也。

海藏云:此即濕餳糖也。以其色紫,如深琥珀色,故謂之膠飴。色白而枯者,即干餳糖也,不入藥。中滿者不宜用。嘔家切忌之。為太陰藥。仲景謂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甘故也。

丹溪云:飴屬土,成之於火。大發濕中之熱。《衍義》云其動脾風,是言其末而遺其本也。

海藏云:古人惟以麥造麴,釀黍已為辛熱有毒,嚴戒如此。況今之醞者,加以烏頭、巴豆、薑、桂之類大毒大熱之藥,以增其氣味,益加辛熱之餘烈,豈不傷沖和,損精神,涸榮衛,竭天癸,夭人壽耶。又云:能行諸經而不止,與附子相同。味辛者能散,味苦者能下,味甘者居下而緩也。為導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極高之分。若味淡者,則利小便而速下也。

丹溪云,本草止言其熱而有毒,不言其濕熱。濕中發熱,近於相火,大醉後振寒戰慄者可見矣。又云:酒性喜升,氣必隨之。痰鬱於上,溺澀於下,肺受賊邪,金體大燥,恣飲寒涼,其熱內郁,肺氣得熱,必大傷耗。其始也病淺,或嘔吐,或自汗,或瘡疥,或鼻皶,或自泄,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出也。其久也病深,或為消渴,為內疽,為肺痿,為內痔,為膨脹,為失明,為哮喘,為勞嗽,為癲癇,為難名之病。倘非具眼,未易處治,可不謹乎。

粟米

丹溪云:粟屬水與土。陳者硬而難化,惟得漿水則易化。

粳米

成聊攝云:粳米之甘,以補正氣。

海藏云:粳米與熟雞頭相合作粥,食之可以益精強志,聰耳明目。本草諸家共言益脾胃,如何白虎湯用之入肺?以胃為陽明之經,色為西方之由,故入肺也。然治陽明之經,即有胃也。色白,味甘,寒,入手太陰也。又云:少陰證桃花湯用此,甘以補正氣;竹葉石膏湯用此,甘以益不足。

小麥

丹溪云:面熱而麩涼。饑年用以代谷。須曬麥令燥,以少水潤之,春去赤皮,煮以為飯,食之則無面熱之後患。

神麯

潔古云。味甘,純陽,暖。益胃氣,消食。治食不化,須用於脾胃藥中,少加之。

海藏云:能治小兒腹堅大如盤,胸中滿,妊娠卒胎動不安,或腰痛,胎動搶心下,血不止。火炒以助天五之氣。入足陽明經。

丹溪云:神麯性溫,入胃。麩皮曲性涼,入大腸。俱消食積。紅曲活血消食。

大麥

丹溪云:大麥初熟,人多炒而食之。此等有火,能生熱病,人不知也。

大麥櫱

潔古云:氣溫味鹹。補脾胃虛,寬腸胃。炒黃色,搗細,取面用之。

海藏云:治產後腹中膨脹不通。此藥氣虛人宜服,以代戊己,腐熱水穀。與豆蔻、縮砂、芍藥、木瓜、五味子、烏梅為之使。

丹溪云,麥櫱行上焦之滯血,腹中鳴者用之。

成聊攝云:香豉味苦,寒。助梔子以吐虛煩。

潔古云:苦,陰。去心中懊憹。生用之。

東垣云:豉苦,寒,純陰。

成聊攝云,苦酒之酸,以斂咽瘡。

丹溪云:醋酸漿甘,以之調和諸藥,儘可適口。若和魚肉,其致疾以漸,人所不知,酸收也,甘滯也。人能遠之,亦卻疾之一端也。

菜部

瓜蒂

海藏云:納鼻中,出黃水,除偏頭痛有神。頭因有濕者,宜此瓜蒂。苦以治胸中寒。與白虎同例,俱見知母條下。與麝香同為使。治久不聞香臭,仲景鈐方瓜蒂十四枚,丁香一枚,黍米四十九粒,右為末,含水搐一字取下。

丹溪云:瓜蒂俗呼為苦丁香。性急,損胃氣。吐藥不為不多。胃弱者勿用。設有當吐之證,以它藥代之可也。病後產後,尤宜深戒之。仲景有云: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

冬瓜

丹溪云:冬瓜性急而走,久病與陰虛者忌之。《衍義》以其分散癰疽毒氣,有從於走而性急也。

丹溪云:本草分六種,而馬莧在其數。然馬莧自是一種,余莧皆人所種者。下溫而又入血分,且善走。紅莧與馬齒莧同,服下胎,妙。臨產時煮食之,易產。

萊菔(並子)

丹溪:萊服根屬土,而有金與木。本草言煮食之,大下氣。往往見煮食之多者,停膈間,成溢飲病,以其甘多而辛少也。其子有推牆倒壁之功。

蔥莖白

成聊攝云: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蔥白之辛,以通陽氣。

海藏云:味辛,溫,以通上下之陽氣也。《活人》書云:傷寒頭痛如破,連須蔥白湯主之。入手太陰經、足陽明經。

丹溪云:韭屬金,而有水與土。其性急。研取真汁冷飲,細細呷之,以下膈中瘀血,甚效。

海藏云:瀉痢下重者,下焦氣滯也。四逆湯加薤白,以瀉氣滯。入手陽明經。

香薷

丹溪云:大葉香薷,治傷暑,利小便。濃煎汁成膏為丸,服之以治水脹,效也。

荊芥

潔古云:氣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辟邪毒,利血脈。宣通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勞。冷搗和醋,封腫毒。東垣云:主清利頭目。

薄荷

潔古云:薄荷能發汗,通關節,解勞乏。與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服,令人虛汗不止。《主治秘訣》云:性涼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去高巔及皮膚風熱。

海藏云:上行之藥,能引諸藥入榮衛,手太陰兼手厥陰藥也。

東垣云:主清利頭目。荊芥亦然。

大蒜

丹溪云:大蒜屬火,性熱,喜散。善化肉,故食肉者喜用之。多在暑月。其傷氣之禍,積久自見,化肉之功不足言也。有志於養生者,宜自思之。

茄子

丹溪云:茄屬土,故甘而喜降火,腑易動者忌之。實之裂者,燒灰以治乳裂。蒂、本燒灰,以治口瘡。皆甘緩火之意。

卷四

經曰

<figure> <img alt="氣味厚薄寒熱陰陽升降圖"> </figure>

味為陰,味厚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

氣為陽,氣厚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

味厚則泄,味薄則通。氣厚則發熱,氣薄則發泄。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鹹味湧泄為陰。

升降者天地之氣交

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謂利水而泄下?經云: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手太陽也。

麻黃苦,為在地之陰也。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髮汗而升上。然而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大陰也。

附子,氣之厚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

大黃,味之厚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

粥淡,為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

茶苦,為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

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

藥性要旨

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藥平降。甘寒瀉火。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

注云:肝膽之經,前後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心小腸: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

三焦命門:補瀉同。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熱補寒涼瀉。

注云:溫涼寒熱,各從其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咸瀉,氣寒補熱瀉。

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命。

藏氣法時補瀉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黃芩。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檗。注云: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白芍藥。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黃耆、甘草、人參。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酸補之,五味子;以辛瀉之,桑白皮。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檗;以咸瀉之,澤瀉。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軟,或堅。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治法綱要

氣交變論云:五運太過不及。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

注云:失常之理,則天地四時之氣無所運行。故動必有靜,勝必有復,乃天地陰陽之道也。以熱治熱法。經云病氣熱甚,而與寒藥交爭,而寒藥難下,故反熱服,順其病勢。熱體既去,寒性乃發,病勢除愈,則如承氣湯,寒藥反熱服之者是也。寒病亦同法也。凡治病者,必求其所在。病在上者治上,病在下者治下,故中外臟腑經絡皆然。病氣熱則除其熱,病氣寒則除其寒,六氣同法。瀉實補虛,除邪養正,平則守常,醫之道也。

太法曰:前人方法,即當時對證之藥也。後人用之,當體指下脈氣,從而加減,否則不效。予非鄙乎前人而自用也。蓋五行相制相兼,生化制承之體,一時之間,變亂無常。驗脈處方,亦前人之法也,而復有通乎理,當以予言為然。

用藥用方辯

如仲景治表虛,制桂枝湯方,桂枝味辛熱,發散助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為君,芍藥、甘草佐之。如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乃制小建中湯方,芍藥為君,官桂、甘草佐之。一則治其表虛,一財治其裡虛,是各言其主用也。後人之用古方者,觸類而長之,則知其本而不致差誤矣。

去臟腑之火

黃連瀉心火。梔子、黃芩瀉肺火。白芍藥瀉肝火。知母瀉腎經火。木通瀉小腸火。黃苓瀉大腸火。石膏瀉胃經火。柴胡瀉三焦火,黃芩佐之。柴胡瀉肝經火,黃連佐之。膽經亦同。黃檗瀉膀胱火。又曰:龍火,膀胱乃水府之火,故曰龍火也。

以上諸藥,瀉各經之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為君臣處,詳其宜而用之,不可執而言也。

各經引用

太陽經羌活。在下者黃檗,小腸、膀胱也。

少陽經柴胡。在下者青皮,膽、三焦也。

陽明經升麻、白芒。在下者石膏,胃、大腸也。

太陰經,足脾白芍藥,手肺桔梗也。

少陰經,足腎知母,手心黃連、獨活也。

厥陰經青皮。在上者柴胡,肝、心包絡也。同少陽。

已上十二經之的藥也。

五味所用

苦以瀉之。甘以發之,及緩之,詳其所宜用之。酸以收之。辛以散之。咸以軟之。淡以滲泄之。

用藥各定分兩

為君者最多,為臣者次之,為佐使者又次之。藥之於證,所主停者,則各等分也。

藥性生熟用法

黃連、黃芩、知母、黃檗,治病在頭面,及手梢皮膚者,須酒炒之,藉酒力上升也。治在咽之下,臍之上者,須酒浸之。治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大黃鬚煨,恐寒傷胃氣。至於烏頭,附子,須炮去其毒也。用上焦藥,須酒浸、曝干。黃檗、知母,治下部之藥也。久弱之人,須合之者,酒浸,曝,恐寒傷胃氣也。熟地黃酒浸,亦然。當歸酒浸,助發散之用也。

藥用根梢法

凡根之在上者中半已上,氣脈上行,以生苗者為根。中半以下,氣脈下行,以入土者為梢。當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經云:根升梢降。

《醫學啟源》天地六位臟象之圖

<figure> <img alt="天地六位臟象之圖"> </figure>

手足三陰三陽

注云:肝、心、脾、肺、腎,皆屬陰,五臟也。膽、胃、三焦、膀胱、大腸、小腸,皆屬陽,六腑也。分而言之,手足皆有三陰三陽是也。

手三陰三陽

三焦寅相火,手少陽;大腸卯燥金,手陽明;小腸辰寒水,手太陽;包絡巳風木,手厥陰;心午君火,手少陰;肺未濕土,手太陰。

足三陰三陽

膽申相火,足少陽;胃酉燥金,足陽明;膀胱戌寒水,足太陽;肝亥風木,足厥陰;腎子君火,足少陰;脾醜濕土,足大陰。

歌曰

手經太陽屬小腸,膀胱經屬足太陽,肝足厥陰手包絡,胃足陽明手大腸,膽屬少陽足經尋,三焦手內少陽臨,腎足少陰手是心,脾足太陰手肺金。

五臟六腑,除心包絡十一經脈證法。天人有五臟六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皆見形證脈氣,若非診察,無由識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溫之,熱則涼之,不虛不實,以經調之。此乃良醫之大法也。

隨證治病藥品

頭痛須川芎。如不愈,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頂巔痛,用藁本,去川芎。肢節痛,用羌活,風濕亦用之,少腹痛,用青皮。心下痞,必用枳實、黃連。腹痛用芍藥。惡寒而痛,加桂。惡熱而痛,加黃檗。腹中窄狹,用蒼朮。肌熱及去痰,用黃芩,亦用黃耆。腹脹,用薑製厚朴,腹中實熱,用大黃、芒硝。虛熱,用黃耆,亦止虛汗。脅下痛,往來寒熱,日晡潮熱,用柴胡。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及去痰,用白朮。胃脘痛,用草豆蔻。氣刺痛,用枳殼。看經分以導引之。破滯氣,用枳殼。高者用之,然能損胸中至高之氣,三二服則已。破滯血,用桃仁、蘇木。補血不足,用甘草。和血用當歸,凡血受病皆用。血刺痛,用當歸。詳上下,用根梢。去痰用半夏,熱痰用黃芩,風痰加南星。胸中寒痰痞塞,用陳皮、白朮,然多用則瀉脾胃。調氣用木香。補氣用人參。去下焦濕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必用火洗漢防己、草龍膽、黃柏、知母。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瀉肺火故也。去中焦濕熱與痛,用黃連,瀉心火故也。去滯氣,用青皮,多則泄元氣。渴者,用乾葛、茯苓,禁半夏。嗽用五味子。喘則用阿膠。宿食不消,用黃連、枳實。煩躁用梔子仁。飲食多以致傷脾,用白朮、茯苓、芍藥。瘡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藥,如黃芩、黃連,詳上下分根梢,及引經藥。眼痛不可忍者,用黃連、當歸根,以酒浸煎。小便黃,用黃檗,澀者加澤瀉。莖中痛,用生甘草梢。驚悸恍惚,用茯神。凡用純寒熱藥,必用甘草,以緩其方也。寒熱相雜,亦用甘草,調和其性也。中滿者禁用。經云:中滿勿食甘。

五臟補瀉法

肝虛,以陳皮、生薑之類補之。經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腎水也。若補其腎,熟地黃、黃檗是也。如無他證,惟不足,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虛,則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心火也,以生薑補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是也。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證,以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虛,則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證,虛則以錢氏益黃散,實則瀉黃散。心乃脾之母,以鹽炒補心。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肺虛,則五味子補之。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實則用錢氏瀉白散,虛則用阿膠散。虛則以甘草補脾土,補其母也。實則以澤瀉瀉腎水,瀉其子也。

腎虛,則熟地黃、黃檗補之。瀉以澤瀉之咸。腎本無實,本不可瀉。錢氏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金生水故也,以五味子補肺而已。

已上五臟,《內經·藏氣法時論》中備言之。欲究其詳,請看本論。

臟腑相生相剋

肺為金,肝為木,腎為水,心為火,脾為土。生我者為父母,我生者為子孫。克我者為鬼賊,我克者為妻財。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假令木生火,木乃火之父母,火乃木之子孫。木剋土,木乃土之夫,土乃木之妻。余皆仿此。

七神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

制方之法

夫藥有寒熱溫涼之性,有酸苦辛鹹甘淡之味,各有所能,不可不通也。夫藥之氣味不必同。同氣之物,其味俱咸,其氣皆寒之類是也。凡同氣之物,必有諸味。同味之物,必有諸氣。互相氣味,各有厚薄,性用不等,制方者必且明其用矣。經曰:味為陰,味厚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氣為陽,氣厚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然味厚則泄,味薄則通。氣厚則發熱,氣薄則發泄。又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凡此之味,各有所能。然辛能散結潤燥,苦能燥濕堅軟,咸能軟堅,酸能收緩收散,甘能緩急,淡能利竅。故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泄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咸補之,以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凡此者,是明其氣味之用也。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氣,必明其氣之所宜。識其病之標本臟腑,寒熱虛實,微甚緩急,而用其藥之氣味,隨其證而制其方也。是故方有君臣佐使,輕重緩急,大小反正逆從之制也。主治病者為君,使君者為臣,應臣者為使。此隨病之所宜,而又贊成方而用之。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耦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四臣六,耦之制也。去咽嗌之病者,近者奇之。治腎肝之病者,遠者耦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耦。補上治上制以緩,緩則氣味補。薄下治下制以急,急則味氣厚。薄者則頻而少服,厚者則頓而多服。又當明五氣之郁:木鬱則達之,謂吐令條達也;火鬱則發之,謂汗令疏散也;土鬱則奪之,謂下令無壅滯也;金鬱則泄之,謂解表利小便也;水鬱則折之,謂制其沖逆也。凡此五者,治病之大要也。

㕮咀之藥

古之用藥治病,擇淨口嚼,水煮服之,謂之㕮咀。後人乃以鍘細銼桶內,銼過,以竹篩齊之也。

五行制方生克法(附湯例)

風製法:肝、春、木、酸,生之道也,失常則病矣。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辛,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暑製法:心、夏、火、苦,長之道也,失常則病矣。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濕製法:脾、土、甘,中方化成之道也,失常則病矣。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咸熱,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燥製法:肺、秋、金、辛,收之道也,失常則病矣。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辛潤之,以苦下之。

寒製法:腎、冬、水、咸,藏之道也,失常則病矣。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堅之。

注云:酸苦甘辛鹹,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之本也。四時之變,五行化生,各順其道,違則病生。聖人設法以制其變。謂如風淫於內,即是肝木失常,火隨而熾。治以辛涼,是以辛金克其木,涼水沃其火。其下治法,例皆如此。下項二方,非為治病而設。此乃教人比證立方之道,容易通曉也。

當歸拈痛湯 治濕熱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痛,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經云:濕淫於內,治以苦濕。羌活苦辛,透關節勝濕;防風甘辛溫,散經絡中留濕,故以為主。水性潤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而上行,以苦發之也。白朮苦甘溫和除濕,蒼朮體質輕浮,氣力雄壯,能去皮膚腠理之濕,故以為臣。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氣血各有所歸。人參、甘草甘溫補脾,養正氣,使苦藥不能傷胃。仲景云:濕熱相合,肢節煩痛,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苦參者,乃苦以泄之也。凡酒製藥,以為因用。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豬苓甘溫平,澤瀉鹹平,淡以滲之,又能導其留飲,故以為佐。氣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濕,得以宣通也。

羌活(半兩) 防風(三錢。二味為君) 升麻(二錢) 葛根(二錢) 白朮(半錢) 蒼朮(三錢。四味為臣) 當歸身(三錢) 人參(二錢) 甘草(五錢) 苦參(酒浸,二錢) 黃芩(二錢,炒) 知母(酒洗,三錢) 茵陳(酒炒,五錢) 豬苓(三錢) 澤瀉(三錢)

上伴銼如麻豆大,每服一兩重,水二盞半,先以水拌濕,候少時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待少時美膳壓之。

天麻半夏湯 治風痰內作,胸膈不利,頭旋目黑,兀兀欲吐,上熱下寒,不得安臥,遂處此方云。眼黑頭旋,虛風內外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為君。偏頭痛,乃少陽也,非柴胡不能治。黃芩苦寒,酒製炒銼柴胡,治上熱,又為引用,故以為臣。橘皮苦辛溫,炙甘草甘溫,補中益氣為佐。生薑、半夏辛溫,以治風痰;白茯苓甘平,利小便,導濕熱,引而下行,故以為使。不數服而愈。

天麻(一錢,為君) 黃芩(酒製,五分,為臣) 橘皮(去白,七分) 柴胡(七分) 甘草(五分,為佐) 白茯苓(五分,為使) 半夏(一錢)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一錢,生薑三片,煎至一錢,去滓溫服。

五味之用

苦直行而泄,辛橫行而散,酸束而收斂,咸止而軟堅,甘上行而發。

五入

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酸入肝,鹹入腎。

五走

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

五宜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

肺色白,宜食苦,小麥、羊肉、杏、薤皆苦。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甘酸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各隨五病所宜也。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以法,長有天命。

五多五傷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所傷也。

六化

厥陰司天為風,化在泉為酸,化木,司地氣,故物化從酸。

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火,司地氣,故物化從苦。

太陰司天為濕,化在泉為甘,化土,司地氣,故物化從甘。

少陽司天為炎,化在泉為苦,化火,司地氣,故物化從苦。

陽明司天為燥,化在泉為辛,化金,司地氣,故物化從辛。

太陽司天為寒,化在泉為咸,化水,司地氣,故物化從咸。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臟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謹候氣宜,無失病機。其主病何如,言採藥之歲也。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先歲氣何曰?天地專精之氣,藥物精濃。又於使用當其正氣也。五運主歲,不足則物薄,有餘則物精。非專精即散氣,散氣則物不純也,是以質同而異等。形質雖同,力用則異也,氣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

東垣標本陰陽論

天陽無圓,氣上外升,生浮晝動,輕躁六腑。

地陰有方,血下內降,殺沉夜靜,重濕五臟。

夫治病當知標本。以身論之,則外為標,內為本;陽為標,陰為本。故六腑屬陽為標,五臟屬陰為本,此五臟六腑之標本也。又臟腑在內為本,各臟腑之經絡在外為標,此臟腑經絡之標本也。更人身之臟腑、陰陽、氣血、經絡,各各有標本也。以病論之,先受病為本,後傳流病為標。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若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邪氣滋甚,其病益畜。若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雖病有十數證,皆去矣。謂如先生輕病,而後滋生重病,亦先治輕病,後治重病。如是則邪氣乃伏,蓋先治其本故也。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中滿,謂其急也。若中滿復有大小便不利,亦無問標本,先治大小便,次治中滿,謂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滿三者之外,皆先治其本,不可不慎也。從來前者為實邪,從後來者為虛邪。此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也。治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為實邪,當瀉其子火也。然非直瀉其火。十二經絡中,各有金木水火土,當木之分,瀉其火也。故標本論云: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既肝受火邪,先於肝經五穴中,瀉滎火行間穴是也。後治其標者,於心經五穴內,瀉滎火少府穴是也。以藥論,入肝經藥為引,用瀉心火藥為君,是治實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腎邪,是從後來者,為虛,虛則當補其母。故標本論云: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既肝受水邪,當先於腎經湧穴中補木,是先治其標;後於肝經曲泉穴中瀉水,是後治其本。此先治標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藥論之,入腎經藥為引用,補肝經藥為君是也。

用藥法象

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

此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寒涼者,地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

地有陰陽,金水木火士,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此辛甘淡酸苦鹹六味是也,皆象於地。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鹹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

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

味厚者,為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鹹寒是也。

氣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

氣厚者,為陽中之陽。氣厚則熱,辛甘溫熱是也。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言人身之陰陽也,則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藏為陰,府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蓋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而施針石藥物也。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形色性味體

形 金木水火士。真假。輕枯虛薄緩淺,假宜治上。

色 赤赤黃白黑。深淺。重潤實厚急深,真宜治下。

性 寒濕溫涼平。急緩。

味 辛酸鹹苦甘。厚薄。其中平者,宜治中。

體 虛實輕重平。枯潤。宜處方。

諸藥相反例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

黎蘆反細辛、芍藥、人參、丹參、苦參、沙參。

用藥凡例

凡解利傷風,以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經云:辛甘發散為陽。風以辛散,防風味辛,乃治風通用,故以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

凡解利傷寒,以甘草為君,防風、白朮為佐,是寒以甘發也。或有別證於前,隨證治病。藥內選用其分兩,以君臣論之。

凡眼暴發赤腫,以防風、黃芩為君,以瀉火。以黃連,當歸根和血為佐。兼以各經藥引之。

凡眼久病昏暗,以熱地黃、當歸身為君,以羌活、防風為臣,甘草、甘菊之類為佐。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見血先後,以三焦熱論。

凡水瀉,以茯苓、白朮為君,芍藥、甘草為佐。

凡諸風,以防風為君,隨證藥為佐。

凡嗽,以五味子為君,有痰者以半夏為佐,喘者以阿膠為佐。有熱無熱,俱以黃芩為佐,但分兩多寡不同耳。

凡小便不利,以黃柏、知母為君,茯苓、澤瀉為佐。

凡下焦有濕,以草龍膽、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

凡痔漏,以蒼朮、防風為君,甘草、芍藥為佐,詳別證加減。

凡諸瘡,以黃連、當歸為君,甘草、黃芩為佐。

凡瘧疾,以柴胡為君,隨所發之時,與所屬經分用,引經藥佐之。

已上皆用藥之大要,更詳別證,於前隨證治病藥內,逐旋加減用之。

制方用藥例

東方甲風乙木,其氣溫,其味甘,在人以肝膽應之。

南方丙熱丁火,其氣熱,其味辛,在人以小腸、心、三焦、胞絡應之。

中央戊濕,而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鹹,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氣涼,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腸應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氣寒,其味苦,在人以膀胱、腎應之。

人乃萬物中之一也,獨陽不至,獨陰不長,須稟兩儀之氣而生化也。垂世立教,不能混,必當分析。以至理而言,則陰陽相附不相離,其實一也。呼則因陽出,吸則隨陰入。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此上說正明補瀉君臣之一也。故曰:主病者為君,用藥之機會要明。輕清成象,重濁成形。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清中濁者,榮華腠理,濁中清者,榮養於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故至真要大論云: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鹹味湧泄為陰。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各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也。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小大為制也。又云: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消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者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帝曰:反治何謂也?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潰堅,可使破積,可使氣和,可使必已。方制君臣何謂也?曰:主病之為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帝曰:三品何謂?岐伯曰: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用丸散藥例

仲景云。銼如麻豆大,與㕮咀同意。夫㕮咀,古之制也。古者無鐵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於腹中,則易升易散也。此所謂㕮咀也。今人以刀器銼如麻豆大,此㕮咀之易成也。若一概為細末,不分清濁矣。經云: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果何謂也?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是也。㕮咀之法,取清汁易行經絡故也。若治至高之病,加酒煎。以去濕,加生薑煎。補元氣,以大棗煎。發散風寒,以蔥白煎。去膈上病,以蜜煎。散者,細末也,不循經絡,止去胃中及臟腑之積。氣味厚者,白湯調服。氣味薄者,煎熟和柤服。服百丸者,去下部之疾者,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極小稠麵糊丸者,取其遲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丸者,取其收散之意也。犯半夏、南星,欲去濕痰者,以生薑汁煮糊為丸者,又易化也。煉蜜為丸者,取其運化而氣循經絡也。蠟丸者,取其難化而旋旋施功也。大抵湯者蕩也,去久病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其病,用藥舒緩而治之也。古今方劑,錙銖分兩與今不同。謂㕮咀者,即今之如麻豆大是也。云一升者,今之大白盞也。云銖者,大銖乃一分,是二錢半也。二十四銖為一兩。云三兩者,今之一兩。云二兩者,今之六錢半也。料例大者,今之三分之一足矣。

論用藥必本四時

凡用藥者,若不本四時,以順為逆。四時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降浮沉。造化者,脾土中造化也,是為四時之宜。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之以酸苦寒涼之劑,並淡味滲泄之藥,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乃肺腎也。用藥者,因此法度則生,逆之則死。縱令不死,危困必矣。

五行五色五味五走五臟主禁例

東方之木,其色青,其味酸,其藏肝,肝主筋。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酸走肝,筋病人毋多食酸。

南方之火,其色赤,其味苦,其藏心,心主血。火曰炎上,炎上作苦。苦走心,心病人毋多食苦。

西方之金,其色白,其味辛,其藏肺,肺主氣。金曰從革,從革作辛。辛走肺,氣病人毋多食辛。

北方之水,其色黑,其味鹹,其藏腎,腎主骨。水曰潤下,潤下作咸。咸走腎,骨病人毋多食鹹。

中央之土,其色黃,其味甘,其藏脾,脾主肉。土曰稼穡,稼穡作甘。甘走脾,肉病人毋多食甘。

東垣論君臣佐使

至真要大論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者為使。一法力大者為君。凡藥之所用,皆以氣味為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薄者為陽中之陰,氣厚者為陽中之陽。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味厚者為陰中之陰。辛甘淡之熱者為陽中之陽,辛甘淡之寒者為陽中之陰。酸苦酸之寒者為陰中之陰,酸苦鹹之熱者為陰中之陽。夫辛甘淡酸苦鹹,乃味之陰陽,又為地之陰陽也。溫涼寒熱,乃氣之陰陽,又為天之陰陽也。氣味生成,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主對治療,由是而出。假令治表實,麻黃、葛根;表虛,桂枝、黃耆;裡實,枳實、大黃;裡虛,人參、芍藥。熱者黃芩,黃連,寒者乾薑、附子之類也。君藥分兩最多,臣藥次之,佐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敘,相與宣攝,則可以御邪除病矣。

王海藏云:常人求診拱默,苟令切脈,試其能知病否。且脈人之氣血,附行於經絡,熱勝則脈疾,寒勝則脈遲,實則有力,虛則無力。至於得病之由,及所傷之物,豈能以脈知乎?故醫者不可不問其由,病者不可不說其故。孫真人云:未診先問,最為有準。東坡亦云:只圖愈疾,不圖困醫。二公之言,良為有理,故書之以破世人之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