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喉症指南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尤氏喉症指南

作者
尤仲仁
朝代
年份
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

咽喉大綱

夫咽喉,左為咽屬胃,右為喉屬肺,乃一身之總要。通百節之關隘,呼吸出入,所由從也。經云:一陰一陽結,謂喉痹。痹者,閉也。有風、寒、暑、濕、燥、火、陰虛、實熱之症,盡皆有毒,或相搏相聚,其症不一,變幻不測。經云:聖神功巧,望問聞切,以此推之,治咽喉者,庶無誤矣。喉者,氣之關隘,通則利.塞則閉,無問其表本,當急治之。此風毒之氣,客於咽喉,與氣血相搏,結腫成毒,如熱入心包,煩亂不食,死矣。

咽舌兩經

咽有兩孔,左咽屬胃,納食之關;右喉屬肺,納氣之關。口上齶屬胃,下齶屬脾;胃分屬陽,脾分屬陰;舌心之中到舌尖屬心經,舌之四圍,皆屬脾經,舌根亦屬心經,小舌名曰蒂丁,屬胃;喉之左右屬肝經,兩耳垂下者亦屬肝。舌苔色白者屬寒,淡白而紫者風寒也,黃苔屬熱,如焦黃者熱甚,黑苔熱極也,凡舌苔不論焦黃紅白黑色,皆宜揩拭之,滑有津者真熱。凡治咽喉,不可純用寒涼,取效目前,恐上熱未除,中寒復起,毒氣乘虛而入腹,致胸前高腫,上喘下泄,不可救也。

看症凡例

舌下兩竅,最要留心,左為華池金津,右為神水玉液。紫筋為舌系,俱連於腎,或用刀針傷刲兩竅,津液耗散,斷絕不連,舌如干桔瓤矣,無藥可救。又小舌蒂丁,傷之亦關性命,醫者當知。

凡看症以箸按舌,其色桃紅者,起箸則紫紅,此真色,可治;按其色云白,起箸則紫紅色,此血已死,不治;按其口中之舌色漸退,起箸紫黑色徐現,死期在邇,不治。

凡治症先看氣血壯盛者,可服涼藥。衰弱者忌用寒涼,用則氣衰,即難治矣。

喉症初起寒戰,即生疼痛,發後身冷,口內不碎,身無別症,二便如常,不可以作火毒熱症。此皆陰氣虛寒而發,先以藥吹,或以水喚之法灌喉。即便服藥,先以發散和解,繼用溫補滋陰之味,或二三日後,再發寒熱,或加心痛、骨腰脅痛等症,則為難治。

或喉症發時,牙關緊閉,喉舌俱腫,口碎而臭;或舌腫、乳蛾、喉風等症,下午再發寒熱,大小便閉者,即作火毒熱症治。用石膏敗毒主之。

喉症發時,三日前胸膈不利,脈弦而數,治宜先祛風痰,後解熱毒。蓋飲酒則傷脾,怒氣則傷肝,色欲則傷腎。濕鬱之人,痰火上攻,咽喉乾燥,二便如常,治宜補虛降火。喉症初起口臭者,有痰,頭面紅腫,此雖極危,獨可愈也。又初起火險痛處不腫,而色如好人,牙關不閉緊者,不治。發時面青帶白,神氣少神,喜浴坐底處,不顧五行者,不治。舌腫滿者,不治。又色如胡桃者,不治。如荔枝色者,不治。初起不能言語者,不治。

治症秘訣

凡治症,三日前症雖重,尚未成膿,藥能消散。若至五六日,成膿穿破後,必腐爛難愈。爛處多用八味口疳丹,加龍骨珍珠散。凡傷寒之後,患連珠蛾及喉閉者,不治。蓋其頸頂硬強,目睛上視,故不治也。

凡喉症,一二日即發寒熱者輕;若初起不發寒熱者,至第三日發寒熱者重。大小便通利則易愈,不過浮游火上攻,宜服消風清火解毒之劑。若通二便,則火易泄,病易愈。若大小便不通,其症必重。若內有寒而外有火,用降火解毒重劑。若頭痛,恐傳變傷寒,則難治矣。

凡症勢雖凶,發於外者易治。若初起大便閉結,宜用大黃元明粉下之,則自下降而愈。若至六七日不愈,仍閉結者,用之立死。蓋病久胃虛,元氣大虧,宜禁用硝黃等味矣。雖大便閉甚,只宜用蜜煎導法,如牙皂、細辛。

凡喉症無形便紅腫者,宜用元丹。

凡婦人喉腫痛者,有因經閉虛火上升而作。痛者,宜服通經藥。

凡喉症凶者,面色白亮無光,脈息沉微無力,此係神氣外泄亡陽之徵,不治。若面色紅腫,脈來洪大有力,其勢雖凶,而元氣尚存者,治之可效。若腫而不痛,即系死肉,症難治矣。

凡舌腫脹,滿口塞住,不能入藥,用姜蠶、牙皂二味,炒研細末,吹鼻中。牙關開而痰涎出,然後用箸卷絲棉蘸甘草湯,潤其喉舌。凡碎處、腫處,吹藥要細,須要各處吹到,不可忽略,因能得藥力,其勢即減矣。

凡治喉症最要細心,即如喉花,名曰蒂丁。若用刀刺,必須謹慎,切勿可礙,倘或傷之,即有性命之憂。至於走馬疳、虛勞喉癬等症不一,論附於後。

喉痹 肝胃肺三經積熱所致,復感時邪而驟發。其形如海棠葉背紫紋,其紋樣碎爛,有小泡生於紋旁,飲食如常,治此症,煎劑須用滋陰降火養肺之藥,最利乎清火之品,惟走馬喉痹之症,其症至險,尤宜早治,用膏子藥不時含咽;吹用真禁散、珠黃散,加參葉末吹。

嗆食啞喉 此症不紅不腫,因伏邪在肺,聲啞嗆食,六脈遲細,甚屬險症,飲食不進而死。其脈若有根,或可調治。宜先表伏邪,後用健脾峻補。

內外喉癰 喉癰,因過食厚味感熱而發,生於喉關,內外皆腫,發熱頭痛,四五日可愈。吹用真禁珠黃散,煎用清涼之品。

䵟舌喉癰 此乃心經火甚,肥人性躁急者,每患此症,感熱而發,舌之下生小舌,為䵟舌;如連喉痛者,為喉癰,不痛者,非癰也。如䵟舌並喉癰者,凶。吹用真禁藥,煎用地黃湯。

舌菌 屬心經,因酒色憂鬱氣滯而生,其狀如菌,或木耳形,其色紅紫,時大時小,吹真禁藥為主,加珠黃散更妙。

附症七種屬心經。舌根癰、舌心癰、側舌癰、三尖䵟舌、紫脹吞、木舌、重舌。吹用真禁藥、珠黃散;煎用犀角地黃湯,舌症通治。

黑山梔 粉丹皮 赤芍藥 生甘草 鮮生地 犀角尖 小木通 淨銀花 荊芥穗 連翹

舌上癰 即舌心癰。生於舌之中心,如梅子大,不能言語,此因熱入心包而發。紅腫者可治,色黑者不治。又有舌黃,舌上腫痛,黃色亦屬心火。

舌下癰 即舌根癰。此乃脾腎兩經積熱,發於舌下金津、玉液二穴,通於腎經,腎水枯竭,方生此穴。治宜壯水扶脾。

紫舌 此因心脾兩經熱乘所致,有紅點紫色而爛痛,或噁心欲嘔,防發斑等症。

木舌 因多食炙爆,或由食滯中宮,心脾肺三經積熱所致。舌粗紫脹,不能言語。如兩寸關脈洪大,症實,易治;六脈細者,症虛,難治。

重舌 此乃心脾之熱所致。舌下生小舌,早不治,大舌粗短,小舌長而痛,久必爛,爛則難治。

牙疔 先二日發熱,後則牙痛不可忍,牙根上發一紫泡是也。生於上牙門者凶,生於別牙旁者易治,上左邊門牙脫落者不治,因腎臟虛損,挾心胃二火上攻。初起未破為疔,已破者為毒。色紅者可治,青色者不治。吹真禁珠黃散。

牙癬 由陽陰經實火上攻而發,齒縫中出血,上屬脾,下屬胃;牙根腐爛。珍珠散、生肌散、珠黃散、真禁藥。

馬牙 初生小兒,因胎中受毒,見風而發。含乳或吞或吐,吹真禁,服涼藥。牙症乃是陽明胃經之症。病生牙上,陽明大腸之症;病生牙下,要知皆從腎家虛熱而生。蓋齒乃骨之精,腎之標也。然不獨因腎而發,亦有風邪所致。用藥審症,煎方宜酌。 

玄參 生地 丹皮 知母 白芍 地骨皮 車前子 生甘草 黃柏

連珠蛾 滿口如白網油,象肚兩邊微腫,根有白點,帶紅色,小舌紅腫,進湯大痛,病由憂鬱熱毒而發。其脈兩寸、尺浮洪而大,上盛下虛之症,勢極重者也。

石蛾 此因本源不足,亦有胎生,在乳蛾地位稍進半寸。初忌寒涼。蓋肝火、憂鬱所致。老痰惡血阻遏,婦人最多。

鎖喉風 因熱毒積聚,痰涎黏稠,阻塞會厭,喘急上氣,外頸腫脹,用開關豁痰可治。外不腫,內無痰者,名曰:內鎖喉,不治。

白纏喉風 此乃腎虛受寒,勞碌而渴,寒則生熱,熱則生風,風寒相搏,痰氣上躋,壅滯凝結,故患此症。必眼白耳赤而紫,口不能言,關內腫,上白下紅,最為急症。牙根白者不治。

牽絲纏喉風 此症喉內有紫紅色血絲,其症須防傳染。

喉菌 憂鬱過度,心胃兩經邪火入絡,氣血滯而不散,婦人患者最多。狀如菌,色紫,生於兩旁,用黃連解毒湯。

喉瘤 本源不足,怒氣傷肝,或仰高叫、或誦讀太急,所以氣血相凝,生於關內,兩旁有小紫塊,不時而發,治宜培養本源。

喉癬 因腎虛火炎,肺經火旺,不腫而微紅,如海棠葉背紅筋狀,有斑點青白。又一或如芥菜子大,或如綠豆大,每點生芒刺,飲食阻礙,喉干音啞,咳嗽無痰。其斑點生於筋中者癬,生於筋旁者痹,用膏子藥,不時含咽,吹真禁珠黃散,內加乳石,中白、參葉末;煎用清肺養陰。

喉癰 因過食厚味,脾胃受熱,感寒而發,其色淡紅,腫而痛甚者是也,如李大,亦發熱頭痛,成膿易治,吹真禁珠黃散。

上齶癰 生於上齶,如梅核大,飲食妨礙;又因胃家積熱,化毒而發。用解毒清涼,吹同前。此症由蘊熱積毒而生,或因水虧,致動相火:或酒毒上攻,內熱外寒,火乘於肺,致咽喉腫脹,其形根大頭小,紅色大痛,下垂於關口上部。

吹口喉風 此屬太陰。病太陰腫脹疼痛,舌向上,是心血少而火易動,肺氣虛而水不生。蓋言語乃喉舌所司,心有熱,則現象於外,是以水愈虧而火愈甚,舌將強而難言也。

喉疔 此不仁之症也。初起形如杞子,生於喉關口兩旁近舌處,五臟積熱所致。色淡紅而硬,大痛難食,背寒身熱,如開花;黑色者不治。蓋因憤怒積思所致,心血先絕,死在旦夕,女人得此立死。上齶痛屬脾經,上齶生瘡,形如黃粟,口中腥臭,手足怕冷。此由脾經積熱而生。

左右雀舌 此因多食煎熬之物,積熱於胃,故發於舌旁,或左或右,近牙根,生一小舌,延久必爛,爛則不能速愈。

喉疳 此因腎虛火旺,升騰而發,喉間上齶有青白水點,平塌無刺,故名。喉聲不啞不咳嗽,兩尺脈虛者是也。

諸疳 鎖口(外嘴唇)、鎖喉(咽喉)、吊根(生舌中心下)、豆瓣(生滿口)、堆沙(舌心中)、梅花(滿口碎)、糜口、雪口(白布滿口)、啄舌(舌上),皆用珠黃玉丹,加真禁吹之。以上疳症,因驚風久虛、痢疾久虛、疳積久虛、間有大人久病,亦要發疳。痘後有餘毒,忌吹龍骨:痧後忌咬牙,恐其牙落也。凡諸疳及口碎者,俱用八味口疳丹吹之。

小兒走馬牙疳 或因胎毒,或因痘後毒未盡。發於口齒,或痧後發於牙根,以致腐爛,殺人最速。色如干醬,一日爛一分,十日不治。鼻梁上有紅點者,不治。上左邊門牙,為牙中之主,此牙一落,余牙盡落,不治。若此牙不落,別牙難落,猶可強治,然亦不過十中救二三也。治此口疳,藥內必用珠黃。

繭唇 症屬足陽明胃經。因久食厚味,或思慮暴怒,痰火上注於唇。起初如黃豆大,形如繭腫,突起,硬而堅甚,作痛,飲食妨礙。或流血水,久則變為消渴、消中之症。形體瘦弱,虛熱痰生,面色黧黑,口乾渴甚者,難治。初起即治,可愈。治用艾灸三四次,後用蟾酥餅貼,內服八味丸,方列於下。

大熟地(四兩) 茯苓(二兩) 山藥(二兩) 澤瀉(二兩) 萸肉(一兩) 黃柏(二兩) 知母(五錢) 丹皮(二兩)

蜜水為丸,早晨清湯送下。下午後,服清涼甘露飲。

黑玄參(一錢五分) 丹皮(二錢) 麥冬(二錢) 川貝(二錢) 苦桔梗(一錢) 杏仁(三錢) 甘草(一淺) 花粉(二錢)

用藥秘訣

凡治喉症,於風、癰、痹、蛾等實症,宜先出其痰;於虛者雖應出痰,不可一時吊盡其痰。吹藥宜用金、碧二丹,輕重配合適宜。煎藥看症輕重,以主方加減用之。如寒症,宜去涼藥;虛症,宜用滋陰,臨症時必須細心酌奪,不可草率。

主方(喉兩旁屬肺,頸項屬肝,引經之藥酌用)

真川連 黑山梔 連翹 淡芩 海浮石 牛蒡子 薄荷 前胡

凡治喉癬嗆食音啞,宜獨用碧金丹,以膏子藥不時含咽,再服煎劑。大約滋陰降火,補氣健脾為法。其主藥然不可常服。凡治牙症、喉風、牙癰、菌毒、上齶癰等症,用八味口疳丹吹之。若治牙宣,宜珍珠散。

喉關起刺 多因虛勞,虛火上炎,營陰虛虧將竭。喉間紅點,密如蚊蟲足跡者,難治。

啞瘴風 此因感觸時邪,牙關不利開合,風痰上壅,不能言語。若急欲開關,必須探吐風痰,俟痰涎將行吐盡。然後吹藥,再服煎劑,可保無虞。如面色與舌皆現青紫,而唇見黑,爪甲帶青,鼻中流涕者,不治。

乳蛾 多因酒色鬱結而生。初起一日病,二日紅腫,三日有形,四日勢定,其症生於關口兩旁,小舌左右,輕者五六日可愈。如有寒熱交作者,其症重險,然生此又有分別。

單蛾 因傷寒之後,發散未盡,身熱噁心,恐見痧症。

雙蛾 因感時邪而發,如櫻桃大,發寒熱,六脈弦數,肺胃之症也。

凡看喉症,如遇深夜之際,須要細心審症,再三照看詳明,方可用藥,不得粗心忽略,誤人自誤。如病人以舌疊起,見症不明,必用搦舌壓之,斯可見喉中症象。若見症能明,吹藥煎藥,分兩須要照方配合,不得任意加減。而病家亦不得因藥味重而生疑,以致自誤。戒之,慎之。

各症形象主治歌

喉症乳蛾形若何,雙單更有連珠蛾,初起先痛後腫脹,細白星生三日過。治用玉金丹少許,仍施煎劑有增加,左連犀角右紫芍,雙蛾並用妙堪歌。

喉癰似蛾無白星,多吃醇醪厚味生,腫痛無形由肺火,玉丹主治略加金,再含膏子服煎藥,熱退痰消體自寧,更有懸癰生上齶,簪挑疳藥自安平。

喉癬緣由虛火生,絲紅卻似海棠紋,紋上斑點飲食痛,調治滋陰匝月程。煎劑須加大貝母,玉丹膏子要並行,若還好色多違戒,肺壞難醫定啞聲。

喉菌因夫憂鬱生,略高而厚象浮萍,患此應吹何等藥,金一分兮玉五分。繼用玉三金且和,煎方膏子不宜停,若能守戒勤調治,片月功成或可平。

舌下重生小舌愁,其名䵟舌細推求,倘然痛後連喉腫,䵟舌並癰更可愁。急以金丹吹舌下,喉中略和玉金投,地黃犀角連湯服,病症雖凶知易瘳。

心中躁急纏喉風,氣促心煩咽不通,喉內紅絲纏絆緊,頸如絞轉癢麻叢,聲如曳鋸爪甲白,項時厥冷足手同。主治金玉牛黃含,須要煎劑與同功。此症若過一日夜,目睛直視汗流凶,移燈近口陡然滅,聲若雷鳴數告終。

項癰色紅腫胸前,外症外形欲內攻,甚則咽喉多閉塞,玉丹煎劑奏奇功。外敷宜用三黃散,喉腫還愁內出膿,更有面癰相仿症,托腮癰熱治宜同。

火鬱心經發舌癰,舌尖地角腫而紅。黃連犀角倍煎劑,金玉均吹定有功。

喉刺患生勞瘵後,齶生紅點密為凶,傷寒氣塞名喉閉,二症兼併術告窮。

木舌生來如熱何,舌不能轉寒熱增,更防一種白棗狀,青紫紅纏舌下生。初起不腫寒熱少,發時難愈無方好,幸有金丹成妙用,病人痊告自安康。

舌菌生來似舌樣,或如木耳屬心經,斯為漫痛紅紫色,金玉勻吹久自平,一樣名為紫舌脹,內多煩悶費調停。竹刀刮垢丹吹玉,犀角煎方要減增。

舌黃腫痛色亦黃,煎劑仍施金玉方。小兒口舌生白屑,是名雪口細推詳,絲棉箸扎蘸溫水,常繳頻吹疳藥良,犀角二丸能解毒,但愁黑色命終亡。

連珠口疳舌下生,小泡連連逐漸增,使用小刀挑破後,口疳藥治患非輕。又如舌下崩砂症,熱極牙根腫赤形,總用口疳吹藥後,須防落牙爛牙齦。

凶症名為走馬疳,牙根白泡易容穿,水流到處都成患,腐爛須叟治已難。

牙縫出血是牙宣,上屬脾兮下屬胃,腐爛血濺由二火,扶脾清胃劑為先。止血因施珍珠散,長肉生肌爛自愈,此症痰多病最重,速宜調治勿延遲。

牙槽風起牙先疼,紫黑牙根肉腫焮,久則爛開並帶臭,更防牙漏血膿淋,逢茲二症皆難愈,珠倍牛黃各要增,內服滋陰降火劑,門牙上下落非輕。牙根小塊是牙癰,內外隨生無定蹤,開合不應突硬核,早醫可治血和融。

牙咬癰生盡齦中,牙關咬緊夜尤凶,先吹金玉牙齦上,黃熱開關金奏功。牙䵟由虛無定處,其形彷彿象牙癰,金丹吹後吹疳藥,冰片應加倍用通。

穿牙漏症惡應知,牙痛先於二日時,寒熱牙根生紫塊,金丹略和玉吹靈。再投涼血消疔劑,破白穿牙毒症明,須下牛黃疳藥內,更吹兒茶珠如神。

喉疳腎火上飛騰,青白紅斑喉齶生,不嗽音清無刺塌,不換頻吹定有靈。煎用桔梗荷甘梔,地丹知母及元參,女貞鱉甲炙龜板,數帖方能症患輕。

啞痹風痰塞斷喉,牙關緊閉言語休,開關探吐風痰藥,荊防敗毒有功求,面如改色眼流淚,扁鵲廬醫見亦愁。

異症蓮花舌下生,腫中伏火爍腎經,快服滋陰益金散,僅月之功可獲寧。薄麥桔丹歸連術,芍粉陳耆骨相喬,苓與五味共十品,煎吞併服自安平。

喉症總論歌

喉症生於方寸間,死生呼吸最危巔,其症雜繁難枚舉,總歸熱火相連煎,一陰一陽為喉痹,火為痰本寒相連。更須詳辨分虛實,二火相搏過食愆,熱毒積久發喉痹,胸膈不利脈洪弦。口渴喉閉風痰壅,治法將痰去為先,後用清涼消熱毒,斯無偏勝症斯痊。虛火緣皆酒色過,火痰上壅口如煙,二脈如常作細弱,治宜降火滋陰先。忌用寒涼徒取效,中寒後起症難痊,上喘下泄胸高腫,指甲青黑死何言。凡治症者先發汗,針砭出血非萬全。

辨症總訣

喉症屬痰屬風火,乳蛾等症總因之,去風消痰解熱毒,更開鬱結愈堪期。若然初發寒戰起,發後身涼即便安,口無重舌唇不裂,切勿誤將熱藥施。蓋緣陰氣虛寒發,其身津液化痰兮,慎勿將痰多去盡,恐竭精神必致危。先以吹藥通喉脹,散風和解莫煎遲,次服溫補滋陰劑,虛寒治法只如斯。三日後再發寒戰,心寒脅痛命如絲,發時口碎閉失緊,重舌便難熱症知,治用石膏敗毒散,症雖險凶易痊除。惟有牙關不緊閉,嚴如無急反稀奇,舌腫胡桃如茄子,服如卻熱總非宜,以箸按舌見白色,起箸見紫死無疑,喘咳痰稠頸俱赤,口臭色黑命難全,口舌腐爛如無血,更有無痰總莫宜。

看症治法歌

喉症三日未成膿,內藥消散易收功,五日之後形症定,口疳之藥可吹嚨,再加龍骨珍珠末,自然全愈得輕鬆。傷寒之後喉生痹,及患連珠蛾者凶,喉症便閉有實火,解實降火將便通。大凡初起大便閉,生軍芒硝有奇功,倘若延之八九日,大便雖閉胃虛空,如用硝黃宜斟酌,或用蜜導妙無窮。喉碎先吹生肌散,後吹金玉二丹從,初起碧多金丹少,次第加減莫朦朧,勢凶但用金丹藥,追出頑疾法最良。紅腫連胸肺癰症,百草霜加蜜化熔,喉中無形僅紅腫,加入元丹余藥同。婦人經閉生喉症,藥服通經法可宗,面起浮腫脈沉細,無陽之症死期逢。口碎腫爛棉蘸水,拭之不痛命當終。舌脹滿口難吹藥,殭蠶牙皂吹鼻中。牙關自開痰涎出,甘草湯潤舌色紅。口疳藥內加冰片,頻吹可免殞其窮,症凶玉丹初起用,冰多草少記於胸。

辨證用藥歌

乳蛾雙單連珠粉,多因酒色鬱熱生,一日疼痛二日腫,三日有形如細星,生喉左右辨經絡,左屬肺兮右屬心。單蛾一邊白點起,雙蛾兩邊有白星,連珠白星上下有,單輕雙重連珠屯,四五日間用吹藥,多用玉丹少用金。吊出痰涎服煎劑,左則黃連犀角湯,右加柴胡赤芍藥,大便閉加元明粉。紅腫三朝無白點,知是喉癰易得平,喉癰無形僅痛腫,寒熱頭痛肺火盛,過食厚味煎爆物,致成此疾易除根。喉癬皆由虛火旺,喉有絲紅認須明,飲食阻礙微疼痛,久而不治啞喉嚨。喉菌憂鬱氣滯發,狀如高厚壯浮萍,生在喉旁色帶紫,患者多半屬婦人。兜腮癰症生腮下,厚味多吞熱毒興。小兒蛾口亦熱毒,舌上生苔蛾口形,舌黃總屬心經火,舌上浮痛黃色新。連珠蛾是憂鬱起,滿口如脂虛症尋。崩砂口疳多紅色,舌下牙疳腫脹疼,口內作臭牙根爛,亦能落齒最堪驚。喉刺上齶多紅點,狀如蚊咬致亡身。喉閉若發傷寒後,十死無生少藥吞。凡此諸般口舌症,辨症用藥要留心,輕吹四味口疳散,重則金丹碧玉擒,或用十寶金黃散,內吹外敷建奇功,雄黃解毒丸最效,起死回生元奧深。喉舌牙根通劑用,臨時加減看何經,心存利濟宜通曉,尤氏家傳秘法真。

喉症通劑歌

桔梗前胡與葛根,連翹山梔共黃芩,甘草薄荷牛蒡子,銀花解毒佐元參。寒熱前胡更要加,口痛石膏胃火清,口渴麥冬並知母,飽時須知枳殼增,鬱金貝母並赤芍,喉家煎劑可通行。

舌症通劑歌

黃連犀角黃山梔,連翹生地粉丹皮,麥冬赤芍同甘草,加減還要臨症施,如兼唇舌知脾火,煅熟石膏瀉脾增,郁有痰火加川貝,便結元明粉最宜,引加燈心用井水,舌加煎劑此方奇。

牙症通劑歌

元參丹皮甘草梢,地骨山梔共石膏,生地白芍同黃柏,知母車前利下焦,連翹解毒添黃連,地丁甘菊毒疔消,虛加熟地並杞子,牙症煎方法最高。

喉症煎方歌

貝母玄參同射干,牛蒡生地與姜蠶,連翹甘草天花粉,喉癬清涼世上傳。

喉科諸症煎劑歌

清胃梔連治馬疳,山梔翹桔薄荷積,青陳花粉川連殼,赤苓前胡自昔傳。

喉癬煎方知母翹,丹皮花粉鼠黏饒,貝豆地元參茜草,廣紅桔梗奏功高。喉癬喉痹膏子囑,地元歸合二冬臨,廣紅貝豆玉沙桔,霜葉收汁見奇神。

喉蛾芩桔忍冬犀,元參蒡翹連豆衣,左倍連犀右柴芍,雙蛾並用功效奇。

纏喉風服豆根湯,荷梔地豆元參防,以上二錢通射一,三分通脫急煎嘗。

喉舌牙三症煎方歌

喉症梔翹桔薄荷,芩元蒡子草僵前,銀花口渴加冬母,鬱悶須加貝芍先,頭痛石膏胸悶殼,身如寒熱入柴胡,倘然大便難通利,枳殼元明不可倫。

舌症知連草地冬,翹犀赤芍粉丹通,痰鬱定當加貝母,口唇須藉石膏功。

牙症元丹地草知,地骨車前芍柏梔,發熱石膏升炒黑,虛加耆杞最相宜。

喉舌牙三症並牙疳煎方歌

喉症梔蒡海石三,翹桔連芩各一錢,前胡三錢加入用,配成九味入方煎。

舌症二錢犀角鎊,翹梔連芍一錢裝,錢五丹皮木通用,八分荊芥四甘藏,還有一兩鮮生地,搗汁相沖漱服康,君臣佐使前人定,須知藥性配柔剛。

牙症丹皮要用三,五錢生地配成煎,錢半車前甘草四,地骨山梔各二錢,白芍元參加知柏,十味前醫定下仙,要知藥性平和峻,對症調醫病自痊。牙疳五錢紫地丁,紅花耆貝各三錢,赤芍葛根花粉草,銀花蘇木一般勻。四味並來一兩四,另包六味二錢分,配得十味神方定,煎來服下定安寧。

玉丹配法歌

玉丹礬各三分重,百草霜該用半匙,次下元丹釐許足,再加甘草末三匙,必要用時方配合,加硼少許更稱奇。

玉丹(方即玉丹配合法)

制明礬(春夏用二分,秋冬用三分) 百草霜(即鍋底炭半茶匙)

先研細末,然後下元丹二釐;再研細,下甘草末(三茶匙)、薄荷末(春夏三分,秋冬二分);再研細末,入冰片(半分),再研細入瓶內勿走氣,此丹過五日無效用矣。必要用時,配合俱要加硼砂少許,有痰症要吊痰者加牙皂少許。

此丹解毒、消痰、祛風、清熱,喉科一切輕症,獨用此丹可也。再加制蒲黃亦可,重症與金丹摻用,方用奇功。

金丹配法歌

金丹錢八制硝君,配入蒲黃末四分,蠶末十釐為佐藥,牙皂一錢五分均。此丹經歲仍堪用,冰片吹時必要增,獨用非宜因性峻,出痰消腫是其能。

金丹方

制硝(一錢八分) 蒲黃末(四分)

先研細,次下殭蠶末(一分)、牙皂(一分)、冰片(一分),研勻入瓶中。久貯不壞,臨用加入牛黃少許更妙。

此丹能消腫出痰,遇牙咬、䵟舌、疔毒用此丹。如咽喉等症,初起不宜多用,因此丹性峻也。若遇重症與玉丹配合用之。

開關散歌

喉間塞絕命難存,雄黃蠶皂各三分,麝冰皆一膽礬五,斬開關竅是其能。

開關散

牙皂末 滑石 姜蠶末(各一分) 明礬(五分) 麝香(一分) 雄黃(三分) 冰片(一分)

如喉症牙關緊閉,以此藥吹鼻,或水調灌喉,即吐惡痰。

真禁藥配法歌

禁藥為君只一錢,蒲黃珠末二分仙,滑硝各四川連五,膽雄硼乳石三兼,牛黃用一冰二半,此藥醫喉妙難言。

真禁藥方

真禁(一錢) 滑石(四分) 朴硝(四分) 川連(五分) 月石(三分) 膽星(三分) 熊膽(三分) 乳石(二分) 珍珠(三分) 冰片(二分五釐) 生蒲黃(二分)

加牛黃更妙,各藥消腫毒,除風熱,開喉出痰最妙,專治牙癰、䵟舌、重舌、牙症等症。

八味口疳藥歌

薄荷兒茶各二分,只加黃柏一釐輕,半分甘草珍珠末,配將龍骨二釐勻,釐半細堅香白芷,若然腫痛倍加增,且留冰片臨時下,口疳勤吹妙若神。 

八味口疳方

薄荷(二分) 兒茶(二分) 龍骨(二釐,煅) 白芷(二釐,腫用四釐) 制黃柏(一釐) 珍珠(半分) 甘草(半分)

研極細末,勻和入瓶內,臨時加冰片少許。此丹專治各種口疳、口碎及男婦咽喉腫痛,雙單乳蛾、牙咬、䵟舌、喉癰等症,立刻見效。以水漱之,吹口,嚥下不妨。

如初起腫而熱甚者,多用薄荷、冰片,取其辛涼發散。若患處不腫而不甚熱,或久痛者,依本方多加龍骨、兒茶、珠末,配成紫色吹之。如走馬疳、穿牙疔毒、重舌初生、小兒胎毒口疳,照本方加牛黃、珠末。如痘後口疳亦加牛黃倍珠末,去黃柏、龍骨,須看症輕重而加減之。大凡難愈之凶症及痘後,牛黃、珠末為要藥,加之無不神應。更入乳石、硃砂少許,加兒茶,此係口疳之聖藥,勿輕視之。

珠黃散配合歌

黃一珠連末二分,兒茶乳石五分均,龍三雄四冰三半,砂薄人中黃一錢。

珠黃散寶方(治口疳口碎)

珍珠(二分) 川連(二分) 人中黃(一錢) 薄荷(一錢,冬天少用) 兒茶(五分) 雄黃(四分) 硃砂(一錢) 乳石(五分) 人參葉(八分) 牛黃(一分) 龍骨(三分) 冰片(三分半)

口碎配合藥歌

口碎兒茶赤石三,朱硼膏各一錢研,二分冰片臨時下,口中碎爛霎時痊。

口碎方

兒茶(三錢) 赤石脂(三錢) 硃砂(一錢) 硼砂(一錢) 石膏(一錢,煅) 冰片(二分,臨用)

如遇走馬疳加牛黃(一分)、龍骨(一錢)、珍珠(二分)、元丹(二分),研吹立愈。

龍溪散配合歌

龍溪散藥內何靈,川連冰片二分臨,銅綠一錢青黛五,元丹要用必三分,龍溪散治惡爛口疳症色黑者。

龍溪散

川連(二分) 冰片(二分) 銅綠(一錢) 青黛(五分) 元丹(三分)

吹喉散配合歌

吹喉散內石脂三,硝石膏硼各一錢,冰片二分加入用,吹到喉間效若仙。

吹喉散

赤石脂(三分) 冰片(二分) 月石(一錢) 槍硝(一錢) 石膏(一錢煅) 硼砂(一錢)

如遇婦人喉中腫痛者加元丹(五分)。

附:尤氏喉症秘方

五福化毒丹(如喉痹、喉癬,即將此丹噙化)

參葉(二錢) 真禁(二錢) 珠黃散(一錢) 洋參(八分) 冰片(五分) 白桔梗(五分) 川連(五分) 青黛(三分) 當門子(二分) 飛金(三十張)

蜜和為丸,硃砂為衣。

行痰丸(能行痰去風熱,然必量人虛實服之)

川鬱金(二錢) 栝蔞霜(五分) 巴豆霜(五分) 雄黃(五分)

蜜丸。

雄黃解毒丸(治啞痹風)

雄黃(一兩) 巴豆(十四粒,去油) 鬱金(二錢)

研末,醋丸,如綠豆大,熱茶送下七丸,去痰便蘇;如不吐痰者,再服七丸。如人已死,心上溫者,研末灌之。

又方 巴豆(三十粒去油) 鬱金(一兩) 綠豆(一兩) 雄黃(一兩)

犀角解毒丸(治蛾口並小兒諸丹毒,痧痘餘毒)

犀角(二錢) 桔梗(一兩) 赤苓(一錢) 甘草(一錢) 朴硝(二錢) 生地(五錢) 牛蒡子(五錢) 連翹(六錢) 元參(六錢) 青黛(二錢)

研細,糊丸如桂圓大,服一丸。有驚者,以硃砂為衣。

犀角丸(治蛾口)

犀角(三錢) 羚羊角(三錢) 川連(二錢)

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日三服,白湯送下。

雄黃真珠解毒丸(治唪舌。唪舌者,舌腫而高也)

雄黃(二兩) 珠粉(二分)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血竭(一錢) 輕粉(一分) 大梅片(一分) 兒茶(一錢) 杭粉(一錢)

化毒丸

犀角(二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炙甘草(三錢) 制黃柏(三錢)

糊丸。

牛黃清心丸(治痧後疳症)

陳膽星(一兩) 麝香(五分) 珍珠(五分) 冰片(五分) 川雅連(二錢) 荊芥(二錢) 天竺黃(二錢) 犀角(一錢) 文蛤(一錢) 防風(一錢) 玄參(一錢) 白桔梗(一錢) 雲茯苓(一錢) 當歸(一錢) 輕粉(三分)

共為細末,和甘草、青黛為丸,如龍眼大,辰砂為衣,薄荷湯送下。

潤喉膏

鹿角霜 石膏 九制薄荷

研末,蜜浸,潤喉。

走馬疳方

熊膽(一錢) 青黛(一錢) 川連(一錢) 蘆薈(一錢) 甜瓜蒂(一錢,煅) 甘中黃(五分,煅) 丁香(五分) 珍珠(五分) 牛黃(五分) 冰片(五分) 安息香(五分) 炙蟬衣(五分) 元寸(五分) 蜣螂(五分,酒炙) 夜明砂(五分,淘)

以甘草膏化熊膽為丸,辰砂為衣,如桐子大,乳研化,用新筆蘸塗患處,外用桃柳枝煎湯洗鼻尖。

喉風吹藥

制火硝 蒲黃 硼砂 薄荷 冰片

共為末。

喉蛾吹藥

白明礬(一兩,用巴豆三錢八分,熬枯去豆) 白芷(三釐) 甘草(少許)冰片(五釐) 百草霜(五釐) 蒲黃(五釐) 貝母(五釐) 薄荷(一分) 制硝(二分)

又方 百藥煎(三錢) 月石(七分) 甘草(七分) 薄荷(一錢四分) 枯礬(三錢) 鹿角霜(一錢八分) 大梅片(五釐) 牙皂(一錢八分) 蒲黃(一錢八分) 瓜蒂(一錢九分) 常山(五分) 煅燈心(八錢) 勾鈔硝(一兩,煅) 

真青藥

制礬(三分) 青黛(二分) 百草霜(五釐) 甘草(一分) 薄荷(二分) 元丹(一釐) 月石(一分五釐) 冰片(一分)

真禁藥

蒲黃(一分) 冰片(一分) 薄荷(一分) 制硝(六分) 月石(三分)

膏子藥

薄荷(四錢) 制礬(二分) 元丹(三釐) 貝母(二分) 甘草(五釐) 百草霜(五釐) 冰片(五釐)

先將百草霜與礬研入元丹,再研諸藥。研勻後,入冰片,以蜜調之。遇喉痹、喉癬、喉菌,須時時噙化。若症重者,宜兼服煎劑。

玉鎖匙(治風熱喉閉、纏喉風)

制火硝(一兩五錢) 制殭蠶(一錢) 冰片(二分) 雄黃(三錢)

通竅散

炙牙皂(十條) 元寸(五釐)

研末,吹鼻得嚏。

生肌散

煅龍骨 血竭 沒藥 乳香 黃丹 兒茶 月石 赤石脂 煅石膏 冰片

上藥照雷公炮製。等分吹摻。

一切口舌發毒吹藥

薄荷(一錢) 兒茶(八分) 珍珠(二分) 甘草(一分) 牛黃(一分) 硃砂(三分) 西月石(五分) 冰片(一分)

研細末吹。如治廣瘡結毒,加輕粉少許。尤氏方有天靈蓋(三分)、滴乳石(一分),無西月石。

秘傳十寶丹(喉症通用)

薄荷(二兩) 兒茶(一兩) 制梅礬(一兩) 甘草(五錢) 牛黃(一錢) 冰片(一錢) 血竭(三錢) 琥珀(三錢) 珠末(三錢) 滴乳石(四錢)

症輕去牛黃,梅礬出痰甚捷。吹藥內俱宜和用,單用亦可,此藥妙甚,不可輕視。

冰黃散(內吹、外敷,兼治丹毒)

煅甘中白(一錢) 冰片(一錢) 蒲黃(一錢) 甘草(五分) 青黛(五分) 月石(五分) 薄荷(一錢五分) 川連(一錢五分) 桔礬(少許)

尤氏方無桔礬有朴硝。

三黃散(治頸癰、托腮、面、口、喉、舌、內結毒)

大黃(一錢) 薑黃(一錢) 冰片(五釐) 元寸(五釐)

調敷患處,加薑汁、蔥汁各二三匙更妙。或芭蕉、扁柏汁皆可。如喉腫不消,因氣血凝滯,或痰塊結而不散,此陰症也,非蔥薑汁不可。

玉液上清丸(喉痹)

薄荷(十四兩) 柿霜(五兩) 桔梗(四兩五錢) 甘草(一兩一錢) 百藥煎(五錢) 川芎(二兩八錢) 砂仁(五錢) 防風(一兩五錢) 青黛(三錢) 月石(三錢) 元明粉(三錢) 冰片(二錢)

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又治風熱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白靈丹

制硝(三錢二分) 明礬(一兩) 月石(三錢三分)

入銅勺內化研。專治喉痹、菌瘤、牙宣、舌菌、松子風等症。用時酌加禁藥、珠黃散吹之。

沈慕溪喉症秘方

炙雞內金 掛金燈子 蒲黃 薄荷 鹿角膠 甘草 白芷 冰片

先以甘草、薄荷研細,再將諸藥研和。治牙咬、重舌,七日愈;蛾,三日愈。

喉科金藥

硃砂(三錢) 雄黃(三錢) 黃柏(三錢) 山豆根(三錢) 甘草(一錢) 枯礬(三錢) 牛黃(三分) 冰片(三分) 雞內金(三分,炙) 痰多加牙皂(五釐)

珍珠散(治牙宣出血不止)

龍骨(三錢) 烏賊骨(二錢) 降香節(一錢) 參三七(一錢) 珍珠(一錢) 炙象皮(一錢) 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冰片(二分)

共研細末,以棉花蘸藥塞患處,以紙抵之,用一二次即止。如有爛處,用生肌散摻之。

生肌散方二(治牙宣腐爛)

醋煅花蕊石(二錢) 兒茶(二錢) 雞內金(二錢,煅) 偉丹(二錢,飛) 冰片(三分) 大紅絨灰(一錢) 乳香(一錢) 川連(一錢)

吹藥方(治牙宣、牙癰、牙腮等毒)

冰片(三分) 麝香(二分) 川連(五分) 珍珠(一錢) 月石(一錢) 牛黃(三分) 大紅絨灰(一錢) 青黛(一錢) 中白(一錢) 元明粉(一錢) 蜜炙黃柏(一錢) 鹿角霜(二錢) 雄黃(五分) 文蛤(五分)

如無珠粉、絨灰,加枯礬(一錢)、粉草(一錢)、銅綠(五分)、雞內金(二錢)。

希涎散(治弄舌、喉風)

牙皂 綠礬 藜蘆 紫雪 青礬 冰片 麝香 月石 元明粉

祛腐丹(喉症代刀方、治雪口、糜口、喉疳)

硼砂 文蛤

各等分,加鴨嘴膽礬,研末吹之。

治纏喉風一切急症方

梅礬(二兩) 生草(三錢) 兒茶(三錢) 雄黃(二錢) 珍珠(六分) 血珀(六分) 殭蠶(四分) 麝香(少許)

開關散

甘草(四錢) 冰片(一分) 牛黃(六分)

先以甘草末入青魚膽收干,臨用加冰片、牛黃,再用絡麻子末少許,和勻,但此非輕症所能用,若遇喉症,吹金、碧二丹而無用無痰者,非痰也,急加此藥於金、碧二丹內吹之。

急救喉症神效方

大木鱉子(一百粒)淨水洗,曬乾;陳鬆羅茶(五錢)濃煎一大盞,浸七日,冬天浸十日,瀝出曬乾,以碗鋒刮去黑殼,刮至白色,以麻油(六兩)入廣勺內。文武火煎滾,以余粒為一次入滾油中,熬至將沉,然前取出,候冷,研末,每藥一錢,加冰片少許。勿向上仰,吹處宜在兩旁,輕者一次即愈,重者吹二三次,有起死回生之妙。

吹口藥方

川連 川貝 青黛 冰片 人中白 青果

將棗子去核,入內包好,煅紅,去棗炭,用果灰各等分吹之。引經藥同《瘍醫大全》。

藥梅方(喉症通用)

用大青梅銀針去蒂,清水洗,以槍硝、明礬末拌一晝夜,取起曬乾以後用。

池菊(二兩) 滑石(二兩) 荊芥(一兩) 大貝母(一兩) 木通(一兩) 連翹(一兩) 花粉(一兩) 赤芍(一兩) 牛蒡子(一兩) 甜橘紅(一兩) 雙鉤(一兩) 黑梔(一兩) 桔梗(一兩) 前胡(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二兩) 淡芩(二兩) 黃柏(二兩) 元參(二兩) 生地(三兩) 薄荷(三兩) 銀花(四兩) 羌活(五錢) 白芷(五錢) 防風(五錢)

熬膏收入梅子內曬乾,浸入滴滷內,臨症用時取淡竹葉汁煎須服之。如火沖,入童便可也。

制硝法(名真禁)

用槍硝半斤、白蘿蔔汁四大碗,做品字樣,放盆內,浮水面上。過一夜,至明晨拿起竹片凝結掛上,味平性平者可用。再以甘草湯煮提一次。復用所開各藥,煎濃去渣,入硝在內,提一次,取起曬乾,用青果汁收入硝內。即名之曰真禁。

池菊(二兩) 滑石(二兩) 荊芥(一兩) 大貝母(一兩) 木通(一兩) 連翹(一兩) 花粉(一兩) 赤芍(一兩) 牛蒡子(一兩) 甜橘紅(一兩) 雙鉤(一兩) 黑梔(一兩) 桔梗(一兩) 前胡(一兩) 赤茯苓(一兩) 麥門冬(二兩) 淡芩(二兩) 黃柏(二兩) 元參(二兩) 生地(三兩) 薄荷(三兩) 銀花(四兩) 羌活(五錢) 白芷(五錢) 防風(五錢)

將前藥煎湯提好硝,硝陳久更佳。

制梅礬法(名雪丹)

青梅切下蓋,去核,不可破碎。即用白礬末塞滿,仍以蓋蓋好,竹絲簽好。過一夜,將梅子平排炭火中,燒至梅成炭,取起,去灰聽用。惟做時需竹絲簽好,外再用泥裹之,否則恐礬走出也。

制礬,名奪命丹。任其煎煮,不可扇動。用明礬(二兩五錢),打碎,度次將槍硝打碎投下;少時,再將月石二十分之三打碎投下,礬用十分,硝用三分。先以礬下,次硝,次月石,如是逐漸投入,待藥鋪起罐口如饅頭狀,方加炭火燒至乾枯,取淨瓦一塊蓋口,稍時取起。用牛黃少許為末,再用水五六匙調和,以箸挑起滴丹上,將罐仍入火內煅干,即起,連罐覆地上,以紙襯之於罐,取丹如豆大,人乳一杯,共入銅勺內,在炭火上燒至高突如饅頭樣,以文武火燒至枯如紫霞色,極鬆者佳,黑者不可用。凡遇口中難過之症,配入八味口疳藥內吹之。

玉丹

用明礬打碎入罐內,用桴炭火煅,以箸攪之無塊為度,再用瓦覆之。過七日,貯之聽用。鬆者佳,堅實者不用,因能殺人也。然此礬可留作蜜調藥用。

玉丹宜多制,愈陳愈佳。此即玉丹配法內之制礬也。

走馬疳驗方

野薔薇根搗汁漱之,能止潰爛、去腐肉、生新肉,用葉煎汁亦可。

絡麻子一味,治一切喉症,研末吹之,無不藥到病除。(此味未知可是鄉間俗云之䘒麻子否)

酉字散(治腐爛疼痛)

雞內金(不落水曬乾研末),每錢加冰片(一分)、兒茶(二分),能止痛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