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塾方與方極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家塾方與方極

作者
吉益為則
朝代
底本
出自《皇漢醫學叢書》第十二冊,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方極序

書曰。皇建其有極。不建有極。民何乎遵守。醫亦然。漢張仲景著傷寒論。於是乎極建。然二千載尚矣。其書雖存。文之闕也。簡之錯也。非仲景之古。於是錯綜諸篇。夕考而朝試。如有得焉。於是友人云門曾先生曰。夫醫之掌疾病者。治之也方已。今諸家之處方也。師弟子不必同。何故耶。曰無定極也。夫仲景之為方也有法。方證相對也。不論因也。建而正於毒之中。此之謂極也。賢愚無違。可違非法。治乎在茲。不乎在茲。習乎在茲。教乎在茲。此法之不可以忽也。猶兵之有法。如先後之與取捨。則存於其人。此之謂略也。略不可傳也。法可傳矣。曾先生曰。法之可傳也方已。何不記以傳焉。曰未盡也。曰記其所得焉。於是使品玄左記方之所之也。名曰方極。

寶曆五年乙亥仲秋日 藝陽 吉益為則公言甫撰

方極敘

醫方之祖仲景也。後世莫不述焉。其載方之所之於書也。多歧易迷。故能得仲景之正路者。天下鮮矣。蓋假途之鹵莽。而不知所準據也。吉益先生顛沛造次於仲景。參伍其方。能知所準據。故得其正路。而不迷多歧。不迷多歧。故行之於病者。不由徑也。得其正路。故授之門人。有準據也。余締交先生有年。於此乃語之曰。先生之業。美則美矣。而猶未大也。教之所及。僅入門之士耳。安在其能大也。古昔聖人之立極也。以為民之準據。不則聖人之才。猶無奈天下後世何。假令先生取諸方之所之於仲景。建其正路。以為準據於天下後世。不迷多歧。是先生立極此醫也。豈不亦大哉。先生曰。諾。余遂從臾其門人品玄左者。乃與其事。於是先生之授於口也。玄左之受於筆也。以成其方極。友人云門曾原子泉作敘云爾。

寶曆五年秋七月

東洞先生家塾方

第一方。太簇丸。 乃人參大黃丸。治腹滿心下痞鞕。飲食停滯。大便難。

大黃(四十錢) 黃芩 人參(各二十錢)

上三味。搗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之。

第二方。夾鍾丸。 乃硝石大丸。今去當歸。治腹中有結毒或心下痞鞕者。

大黃(二十四錢) 硝石(十八錢) 人參 甘草(各六錢)

上四味。各別杵。為散。以苦酒三合。先內大黃。煮作二合。內諸藥。如飴狀。下火冷。內硝石。杵之。為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飲服之。杶按。今古方家稱用硝石以煙消之硝石者。非也。此硝者水消之硝石也。

第三方。姑洗圓。 乃控涎丹。治諸痰飲水毒。

甘遂 大戟 白芥子(各等分)

上三味。杵節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丸。以生薑湯服之。

第四方。仲呂丸。乃如神丸。治水毒大小便不通者。

大黃(六兩) 甘遂 牽牛子(各三兩)

上三味。杵節為末。糊丸。如綠豆。每服二十丸。白湯下之。

第五方。蕤賓丸。乃平水丸。治腳氣腫滿不大便者。

商陸(四兩) 甘遂(二兩) 芒硝 芫花 吳茱萸(各三兩)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飲服三丸。日三。

第六方。林鐘丸。乃甘連大黃丸。治心煩不大便者。

大黃(六兩) 甘草 黃連(各二兩)

上三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之。

第七方。夷則丸。乃海浮石丸。治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

海浮石 大黃 桃仁(各等分)

上三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白湯服之。不知稍加之。

第八方。南呂丸。乃滾痰丸。今以甘遂代沉香。治諸痰飲咳嗽。大便不利者。

黃芩(四兩) 甘遂 青礞石(各二錢) 大黃(八錢)

上四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三。或至三四十丸。溫水下之。

制礞石法。青礞石焰硝各等分。土器中煅過。以金色為度。研飛。曬乾用。

第九方。無射丸。乃牡蠣角石散。治諸瘡瘍膿出不止者。

牡蠣 鹿角霜(各一錢) 輕粉(五分)

上三味。杵篩二味為末。以輕粉合治雞子白。煉為膏。黏瘡上。

第十方。應鐘散。乃芎黃散。治諸上衝轉變不治者。

大黃(二兩) 川芎(六兩)

上二味。杵篩為末。每服六分。酒或湯送下。不治稍加一錢。以至下為度。若有結毒痼疾者。每夕臨臥服之。

第十一方。黃鐘丸。乃三黃丸。治大便難煩悸而心下痞者。

大黃(四十錢) 黃芩 黃連(各二十錢)

上三味。杵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送下。以下為度。若急下之。則酒服之。

第十二方。大呂丸。乃備急丸。今以糊丸。

大黃 乾薑 巴豆(各等分)

上三味。先杵二味為末。別研巴豆。合治。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丸。以下為度。不知稍加。

以上十二方。先師家塾嘗以十二律命方。銘皆是塾生憾方名之不著而命之者也。恐非先師意。雖然海內通稱。而以律呼之。故今仍舊以為目。冒以第一第二分之。井杶記。

紫丸。本以蜜煉之。今糊丸之。或蜜丸用之。治胸腹結毒或胸滿大便難有水毒者。

代赭石 赤石脂 巴豆(各二十錢) 杏仁(四錢)

上四味。先杵二味為末。別研巴豆杏仁。內中合治。糊丸。如綠豆大。量病證淺深服之。一二分至一錢為度。若有不差者。每日服之。或五丸或十丸。若無赤石脂。則以鹽藏鐵粉代之。

製鹽藏鐵粉法。上鐵屑二錢。食鹽二分。攪之。密器貯之。封藏十日。

置諸床下地上。取出研之。水飛。曬乾。以代赤石脂。

梅肉霜。治諸惡瘡結毒及下疳毒。

梅諸(鹽藏者燒為霜) 梔子霜(各七分五釐) 巴豆 輕粉(各二分五釐)

上四味。別研巴豆。作泥。內三味為散。每服二分或三分。病重者服一錢。熱湯送下之。

伯州散。乃大同類聚方伯耆藥。治毒腫又有膿者。

蝮蛇 蟹(江河中生者) 鹿角(各等分)

上三味。各燒為霜。合治酒。每服九分。

七寶丸。治梅瘡結毒及痼疾骨節疼痛諸不能治者。

牛膝 輕粉(各二錢) 土茯苓(一錢) 大黃(八分) 丁子(五分)

上五味。合杵。篩為末。糊丸如綠豆大。一日八分。分為二服。每四分。朝夕白湯服之。凡六日。又七日。詰朝服後方。

後七寶丸。

巴豆 丁子(各二分五釐) 大黃(四分)

上三味。先丁子大黃為末。別巴豆研。內中。合冶。糊丸如綠豆大。凡服前方六日乃至七日。詰朝服此方。一服一錢。白湯下之。

制丁子法。丁子一錢內粳米六七粒。別研之。悉為細末。不然黏不能末之。

杶嘗見今稱古方家者。用七寶丸之法。凡六日而至七日。詰朝不用此方。後而唯用紫丸或備急丸以取其瀉下為法。是大不然也。夫巴豆大黃雖取其瀉下。與乾薑亦何所預乎。況又三味等分。則於其分兩亦有不然者。且丁子之取輕粉之毒。人未知其妙用。唯以紫丸或備急丸取其瀉下。亦後方所誤多參。口舌糜爛。飲食不下咽者。皆是粉毒所致也。此後方者。唯取下輕粉之毒而已。豈有他乎。

續七寶丸。今多用之。

水銀(二錢半) 硝石礬石(各六錢) 鹽(二錢)

上四味。先碎硝石礬石。乃合四味。內瓦盆中。以茗碗覆之。以泥封之。安架火。而自下燒之。半日許。既而取其所屬眷茗碗之霜。以棗肉為丸。服之如前七寶丸之法。至第七日服後方丸亦如前。

承氣丸。治腹滿或燥屎不通者。

大黃(八錢) 硝石(十二錢)

上二味。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以枳實厚朴湯服之。每服八分。

枳實厚朴湯。

枳實(一錢二分) 厚朴(一錢八分)

上二味。以水一合五勺。煮取六勺。送下承氣丸八分。

礬石大黃丸。治無名毒腫及癜風疥癬。

礬石 大黃(各等分)

上二味。杵篩為末。每一錢。以溫湯服之。日一。

滑石礬石甘草散。治淋痛小便不利者。

滑石 礬石(各六兩) 甘草(三兩)

上三味。杵篩為末。每服一錢。溫湯下之。

鐵砂散。治黃胖病。

鐵砂 蕎麥粉(各十二錢) 大黃(六兩)

上三味。杵篩二味為末。和蕎麥粉。以水煉之。丸如綠豆大。每服一錢。以清酒下之。日三。

桃花湯。治浮腫大小便不通者。

桃花(二錢) 大黃(一錢)

上二味。以水二合。先內桃花。煮取一合二勺。內大黃。煮取六勺。頓服。

小瘡摺方。治諸疥癬及膁瘡。

巴豆(去殼) 萆麻子(各一錢) 大黃(五分)

上三味。先研二味為泥。內大黃末。綿包。浸暖酒中。攝之一日五度。至七日而止。八日詰朝浴溫湯。一日七回愈。若不愈如前法。

薏苡仁丸。治小兒頭瘡及胎毒諸瘡。大人亦得治。

薏苡仁(十錢) 大黃(五錢) 土茯苓(二十錢)

上三味。杵散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日三。

以上十三方。先師東洞翁家塾方也。余嘗受之。而試之十數年。無一方不效者。然海內傳方之人。唯受其方。而分兩服度。無所考定。有錯誤者。今詳校索之。以傳永世。入門之士。宜秘之耳。

安永九年庚子仲夏。肥後村井杶謹識

方極

桂枝湯。治上衝、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桂湯。治本方證、而上衝劇者。

桂枝加芍藥湯。治桂枝湯證、而復拘攣甚者。

桂枝去芍藥湯。治桂枝湯證、而不拘攣者。

桂枝加葛根湯。治本方證、而項背強急者。

栝蔞桂枝湯。治桂枝湯證、而渴者。

桂枝加黃蓍湯。治本方證、而黃汗、若自汗、盜汗者。

桂枝加芍藥大黃湯。治桂枝加芍藥湯證。而有停滯者。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治桂枝湯證。而胸滿微喘者。

烏頭桂枝湯。治腹中絞痛、手足逆冷、或不仁、或身疼痛者。

桂枝加附子湯。治本方證、而惡寒、或支節微痛者。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惡寒者。

桂枝附子湯。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者。

桂枝附子去桂加朮湯。治前方證、而大便硬、小便自利、不上衝者。

桂枝去桂加芩術湯。治桂枝湯證。而悸、小便不利、不上衝者。

桂薑棗草黃辛附湯。治桂枝去芍藥湯麻黃附子細辛湯二方證相合者。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吐濁、垂涎沫者。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桂枝湯證而胸腹有動者。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胸腹動劇者。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治桂枝湯證、而心下痞鞕、或拘攣、及嘔者。

桂枝二麻黃一湯。治桂枝湯證多。麻黃湯證少者。

桂枝二越婢一湯。治桂枝湯證多。越婢湯證少者。

桂枝麻黃各半湯。治桂枝湯麻黃湯二方證、相半者。

小建中湯。治裡急腹皮拘急、及急痛者。

黃蓍建中湯。治小建中湯證、而盜汗、或自汗者。

黃蓍桂枝五物湯。治桂枝湯證、而嘔、身體麻痹、不急迫者。

黃蓍桂枝苦酒湯。治身體腫。發熱、汗出、汗沾衣、色正黃如藥汁者。

桂枝甘草湯。治上衝急迫者。

半夏散及湯。治咽喉痛、上衝急迫者。

桂枝甘草附子湯。治桂枝甘草湯證、而骨節煩疼、小便不利者。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治胸腹有動急迫者。

桂枝人參湯。治人參湯證、而上衝急迫劇者。

人參湯。治心下痞鞕。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胸中痹者。

茯苓甘草湯。治心下悸上衝而嘔者。

茯苓杏仁甘草湯。治悸而胸中痹者。

茯苓戎鹽湯。治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葵子茯苓散。治小便不利。心下悸。腫滿者。

苓薑朮甘湯。治心下悸、小便自利、腰中冷如坐水中、若疼、重形如水狀者。

苓桂朮甘湯。治心下悸、上衝、起則頭眩、小水不利者。

苓桂甘棗湯。治臍下悸、而攣急上衝者。

苓桂五味甘草湯。治心下悸、上衝、咳而急迫者。

苓甘五味姜辛湯。治前方證、而不上衝痰飲滿者。

苓甘姜味辛夏湯。治前方證、而謳者。

苓甘姜味辛夏仁湯。治前方證、而微浮腫者。

苓甘姜味辛夏仁黃湯。治前方證。而腹中微結者。

茯苓澤瀉湯。治心下悸。小便不利、上衝、及嘔吐、渴欲飲水者。

澤瀉湯。治苦冒眩、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治消渴、小便不利、若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

茵陳五苓散。治發黃兼前方證者。

豬苓湯。治小便不利、若淋瀝、若渴欲飲水者。

豬苓湯。治渴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牡蠣澤瀉散。治身體水腫、腹中有動、渴而小便不利者。

八味丸。治臍下不仁、小便不利者。

栝蔞瞿麥丸。治心下悸、小便不利、惡寒而渴者。

麻黃湯。治喘而無汗、頭痛、發熱、惡寒、身體疹者。

麻黃加朮湯。治本方證、而小便不利者。

麻黃甘草湯。治喘急迫。或自汗、或不汗者。

麻黃附子甘草湯。治前方證、而惡寒、或身微痛者。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麻黃附子甘草湯證、而不急迫、有痰飲之變者。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麻黃甘草湯證、而咳煩渴者。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前方證、而不煩渴、有水氣者。

牡蠣湯。治麻黃甘草湯證、而胸中有動者。

麻黃醇酒湯。治喘而發黃、或身疼者。

半夏麻黃丸。治喘而嘔者。

小青龍湯。治咳喘。上衝、頭痛、發熱、惡風、或乾嘔者。

大青龍湯。治喘及咳嗽、渴欲飲水、上衝、或身疼、惡風寒者。

文蛤湯。治煩渴而喘咳急者。

越婢湯。治大青龍湯證。而不咳嗽上衝者。

越婢加朮湯。治本方證、而小便不利者。

越婢加半夏湯。治本方證而嘔逆者。

葛根湯。治項背強急、發熱、惡風、或喘、或身疼者。

葛根加半夏湯。治本方證而嘔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治項背強急、心悸、而下利者。

小柴胡湯。治胸脅苦滿、或寒熱往來、或嘔者。

柴胡加芒硝湯。治小柴胡湯證、而苦滿難解者。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治小柴胡湯證、而渴不嘔者。

柴胡桂枝湯。治小柴胡湯與桂枝湯二方證相合者。

柴胡桂枝幹薑湯。治小柴胡湯證、而不嘔、不痞、上衝而渴、腹中有動者。

大柴胡湯。治小柴胡湯證。而心下不痞鞕、腹滿拘攣、或嘔者。

白虎湯。治大渴引飲、煩躁者。

白虎加人參湯。治本方證、而心下痞鞕者。

白虎加桂枝湯。治白虎湯證、而上衝者。

小承氣湯。治腹滿而大便鞕者。

厚朴七物湯。治腹滿發熱、上逆、嘔者。

大承氣湯。治腹堅滿、若下利臭穢、若燥屎者。(凡有燥屎者。臍下必磊砢也。肌膚苦燥。)

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心煩、心下痞、按之濡者。

瀉心湯。治心氣不定、心下痞、按之濡者。

附子瀉心湯。治瀉心湯證、而惡寒者。

大黃附子湯。治腹絞痛、惡寒者。

大黃甘遂湯。治小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或經水不調者。

抵當湯。治瘀血者。(凡有瘀血者二焉。少腹鞕滿。小便快利者。一也。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二也。急則以湯。緩則以丸。)

抵當丸。

橘皮大黃樸消湯。治心胸間有宿滯而結者。

大黃硝石湯。治發黃、腹中有結塊者。

大黃牡丹湯。治臍下有堅塊、按之即痛、及便膿血者。

大黃甘草湯。治便秘急迫者。

調胃承氣湯。治大黃甘草湯證、而實者。

桃核承氣湯。治血證、小腹急結、上衝者。

下瘀血湯。治臍下毒痛、及經水不利者。

土瓜根散。治少腹拘急、經水不利。或下白物者。

甘草湯。治病逼迫、及咽急痛者。

桔梗湯。治甘草湯證、而有膿、或黏痰者。

排膿湯。治膿血及黏痰急迫者。

芍藥甘草湯。治拘攣急迫者。

甘遂半夏湯。治芍藥甘草湯證、而心下鞕滿者。

芍藥甘草附子湯。治芍藥甘草湯證、而惡寒者。

甘麥大棗湯。治急迫、而狂驚者。

甘草粉蜜湯。治吐涎、吐蟲、心痛、發作有時者。

生薑甘草湯。治咳唾、涎沫不止、心下痞鞕、急迫者。

乾薑甘草湯。治厥而煩躁、多涎唾者。

四逆湯。治四肢逆厥、身體疼痛、下利清穀、或小便清利者。

四逆加人參湯。治四逆湯證、而心下痞鞕者。

茯苓四逆湯。治前方證、而悸者。

附子粳米湯。治腹中雷鳴、切痛、或嘔吐者。

薏苡附子散。治胸中痹、惡寒者。

薏苡附子敗漿散。治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者。

大烏頭煎。治毒繞臍絞痛、或自汗出、手足厥冷者。

烏頭湯。治骨節疼痛、不可屈伸、若自汗、或盜汗、若腹絞痛者。

赤丸。治心下悸、有痰飲、惡寒、或微厥者。

真武湯。治心中燥。身瞤動、振振欲擲地、小便不利、或嘔、若下利、若拘痛者。

附子湯。治身體攣痛、小便不利、心下痞鞕、若腹痛者。

天雄散。治小便不利、上逆、臍下有動、惡寒者。

梔子豉湯。治心中懊憹者。

梔子甘草豉湯。治本方證。而急迫者。

梔子生薑豉湯。治梔子豉湯證、而嘔者。

枳實梔子豉湯。治梔子豉湯證而胸滿者。

梔子大黃湯。治前方證、而閉者。

茵陳蒿湯。治一身發黃、大便難者。

梔子蘗皮湯。治身黃、發熱、心煩者。

梔子厚朴湯。治胸腹煩滿者。

梔子乾薑湯。治心中微煩者。

大陷胸湯。治結胸若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者。

大陷胸丸。治結胸、若項背強者。

小陷胸湯。治小結胸者。

栝蔞薤白白酒湯。治胸背痛、喘息、咳唾者。

栝蔞薤。白半夏湯。治前方證、而嘔者。

瓜蒂散。治溫溫欲吐者。

文蛤散。治渴者。

大半夏湯。治嘔吐、而心下痞鞕者。

小半夏湯。治吐而不渴者。

生薑半夏湯。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無奈何者。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小半夏湯證、而眩悸者。

半夏苦酒湯。治咽中生瘡、音啞者。

半夏厚朴湯。治咽中如有炙臠、或嘔、心下悸者。

半夏乾薑散。治乾嘔吐逆涎沫者。

乾薑人參半夏丸。治嘔吐不止、心下痞鞕者。

半夏瀉心湯。治心下痞鞕、腹中雷鳴者。

甘草瀉心湯。治前方證。而心煩、不得安者。

生薑瀉心湯。治半夏瀉心湯證、而嘔者。

吳茱萸湯。治胸滿、心下痞鞕、嘔者。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治胸腹滿而嘔者。

黃連湯。治心煩、心下痞、欲嘔吐、上衝者。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心煩、心下痞鞕。吐下者。

六建中湯。治腹大痛、嘔不能食、腹皮起如有頭足者。

黃連阿膠湯。治心中悸、而煩不得眠者。

黃芩湯。治下利腹拘急者。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本方證、而嘔逆者。

大物黃芩湯。治心下痞鞕、乾嘔、下利、上衝者。

三物黃芩湯。治心胸苦煩者。

白頭翁湯。治熱利、下重、而心悸者。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前方證、而有血證急迫者。

木防己湯。治心下痞鞕、煩渴者。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治心下痞堅、而悸者。

防己茯苓湯。治四肢聶聶動、水氣在皮膚、而上衝者。

防己黃蓍湯。治水病、身重、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者。

枳實芍藥散。治腹滿拘攣、或痛者。

枳朮湯。治心下堅滿、小便不利者。

排膿散。治瘡家、胸腹拘滿、若吐黏痰、或便膿血者。

桂枝生薑枳實湯。治胸滿上逆、或嘔者。

枳實薤白桂枝湯。治胸中痹滿、痛者。

橘皮枳實生薑湯。治胸中痹滿、而嘔者。

茯苓飲。治心下痞鞕、而悸、小便不利、胸滿而自吐宿水者。

橘皮竹茹湯。治胸中痹吃逆者。

橘皮湯。治胸中痹、嘔噦者。

桂枝茯苓丸。治拘攣、上衝、心下悸、經水有變或胎動者。

芎歸膠艾湯。治漏下腹中痛者。

旋覆花代赭石湯。治心下痞鞕、噯氣不除者。

赤石脂禹餘糧糧湯。治毒在臍下、而利者。

桃花湯。治便膿血者。

蜜煎導。治肛中乾燥、大便澀者。

酸棗仁湯。治煩躁不得眠者。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浮腫、咳逆、喘鳴、迫塞、胸滿、強急者。

麻仁丸。治平日大便秘者。

己椒藶黃丸。治腹滿、口舌乾燥、二便澀滯者。

蜀漆散。治寒熱發作、有時臍下有動者。

十棗湯。治病在胸腹掣痛者。

桔梗白散。治毒在胸咽、或吐下如膿汁者。

走馬湯。洽胸腹有毒、若心痛、若腹痛者。

備急丸。治心腹卒痛者。

礬石湯。治腳氣、痿弱、不仁、及上入搶心者。

硝礬散。治一身悉黃、腹脹、如水狀、大便黑、時溏者。

礬石丸。治經水不利、下白物者。

蛇床子散。治下白物、陰中癢、或有小瘡者。

方極後序

夫醫之學也方而已。其義乃法仲景也。推功實也。仲景已沒也。王叔和之徒出焉。乃始拔功之實乃逐理之末。歧之又歧。以為百端也。噫。亦已甚矣。往者可往。其奈毒於千載之下。其奈夫後世喜方之徒。恢恑憰怪。猶以為不足。必斷略於憶。於是彼醫路之廢也。不可再興也。雖百世可知也。獨予家翁生於千載之下。憂彼醫路之廢也。不可再興也。以為己任也。乃謂予曰。夫醫之學也方而已。故功實所處。雖則今世之方。壹是皆取之。如其取之臆也。其斷去之。此之謂法仲景之古。既而集其所試之方。名之曰方極。蓋極也者。取洪範皇極之義也。建極於醫路。家翁又謂予曰。此書行之與不行。乃在命而已。世醫其罪我乎。吾豈畏世醫所不容乎。予終欲贊父之業。議之諸友。諸友曰。子志善矣。於是謹作之跋。

寶曆十二年冬十二月 別猷之謹撰

方極跋

墨子悲絲。楊子泣歧。蓋為失其末也。絲之青黑。歧之東西。所以悲且泣者耶。叔和王氏撰次傷寒之論。其所以攙入也。雖云羽異於長沙。亦猶東西其道。而青黑之。嗚呼。叔和乎。欲傳長沙之道者。而或後之人。時乎命乎。將非其人乎。滔滔乎後之人也。我東洞先生崛起東方於數千載之下。跋涉之勤矣。始得取道於長沙。吾從而遊者久矣。乃語余曰。長沙之道也。莫大乎醫焉。三代而下。秦及漢。雖有聞人。斯道不可知矣。獨有長沙。其骨雖朽。其道存焉。雖道之則存。乃東西而青黑之。所使楊墨悲且泣也。不為不少矣。吾將擇其正路之與素絲。汝記之。余曰敬諾。於是數十旬而成也。名曰方極。取義於中極已。

寶曆五年乙亥冬十月 長門品丘明謹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