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金鑰全書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12日 (一) 01:0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h1>喉科金鑰全書</h1> <h1>序一</h1> <p>聞諸古聖人治天下,藥開其端,次以政刑,民無夭札,皞皞如也。夫宰相燮理陰陽,調…”)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喉科金鑰全書

序一

聞諸古聖人治天下,藥開其端,次以政刑,民無夭札,皞皞如也。夫宰相燮理陰陽,調贊元化,胥是道矣。故陸敬與筆錄醫方濟人,範希文以良醫自任,豈後世輕談醫學者可同年語哉?辛亥夏,余自都門旋里,偕舊遊攬勝清涼山墅,門人龔生曉嵐出其友人袁潤齊先生手著《喉科金鑰》全書請序。余忝揆席,有慚於陸、範,罔識岐黃,比事屬辭,恐無當序例。乃深惟厥旨,實恆常共曉之文,而為喉門之特出者,在剖析群疑,汰除庸腐,羽翼聖經,蒐羅典籍,分門別類,言簡意賅,博約之功,具見於此。如先生其人者,蓋神遊於農、黃之世,而獨造於扁、倉之門者也。於戲微已!

宣統三年辛亥仲夏月朔元和陸潤庠鳳石氏撰序

序二

古人有言,世變道不變。運會開文明以啟,器用日出日新,心思愈用愈靈,機緘不可遏,世變所為岌岌乎?至若人之秉彝,本乎天性,五官百骸,藏府經絡,造於吾身者,為秉彝所僑寓之鄉,絲毫不能變易,苟云變也,必海枯石爛而後巳耳。神農、軒轅各以醫道濟天下。《內經》者,涿鹿戰事以起,我欲生之,彼將殺之,是賊風邪氣之流行非正道,無以弭其變也。故醫學家曰:「用藥如用兵。」政治家曰:「治國如治病。」知醫學與兵學,殊途而理原一貫爾。余曩與瀏陽李君春煦交,數道其同里有袁潤齊先生以醫學名家,不獲一見。辛亥夏,奉簡學政江南,袁先生以手著《喉科金鑰》一書問敘,余以醫藥之事未之學。時中西醫院主席者為瞿公海,如咨請校閱,極贊其美。因三複是書,知其學術深邃,辭旨明達,上下古今,蒐羅富有,而以兵略簡練調度諸法貫串於其中,非粗知醫書者所以望其肩背也。惟先生以普通醫學自命,而所出僅喉科一門,其意何居?今夫在朝有宰執出納王命者,王之喉舌也;在天有極星運動,天元者,天之喉舌也;在地有地中海,各國交通之門戶,全球之喉舌也;在中國,北有津沽,為黃河咽喉;南有淞陰,為長江咽喉。是故咽喉之地,字危爭於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而在乎人之一身者,可不慎歟?世變道不變,吾將有感於斯文,是為序。

宣統三年辛亥仲夏月江蘇提學使勞乃宣序

自序

是書曷為而出也?醫書中特舉喉科以見意爾。一喉科曷為而稱全書也?喉科書世無全本爾。曷言乎無全本也?世所傳喉科書多主白喉,多主熱證,而遺寒證,雖舊有《喉門七十二證》之書,白喉闕焉未備,故無全書爾。全書云何曰實火、曰虛火,喉痹同,虛實不同爾。曰熱疫、曰寒疫,白喉同,寒熱不同爾。故凡醫科,古聖心傳總不外虛實寒熱四字,挈領提綱,全權在握,而治理之千萬法門可從心而化爾。醫家古無科目之分,《周禮·天官》始有醫師、疾醫、瘍醫、食醫,凡四等。自張長沙發明《靈》、《素》三百九十七法,無所不包,學者誠悉心體會。何至以十三科條目各擅專門,一本萬殊?萬殊原歸一本爾。仁家先哲諱翯公,以醫道負盛名。乾隆朝江淮大疫,翯至活人無算,上賜「神醫」二字扁額。有《醫學一貫》藏稿薪傳於茲五世已,拾其緒餘,所投輒效,於是受業。同里劉師薪岑得卒諸業,乃以軍事遊嶺南,與西醫接洽,盡闢其謬,歸與吾友歐陽藹臣討論喉門證治益精。己酉冬就養金陵,聞諸旅寧鄉先生,金稱東南地氣卑濕,有四大證較難於他端,曰痢、曰瘧、曰驚、曰喉,爰舉喉科以見意,可以例其餘矣。仁愧學識粗疏,罔合時宜,無補於世,發筴搜尋遺稿,喉科書有曰《金鑰》者,採其菁華,分為四類,仍其名曰《金鑰全書》,亦述而不作之意云爾。質之方家,幸垂教正。

宣統三年辛亥仲夏悟真山人自記於金陵旅次

凡例

一是書分四門,曰實火門,主風火喉痹、雙單喉蛾、喉癰、丹毒等類。曰虛火門,主陰虛喉痹、癆傷、天空等類。曰熱疫門,主白喉熱痹、爛喉痧等類。曰寒疫門,主白喉寒痹、真陽虧竭等類。

一是書分兩卷,上卷列病證現相脈表,致病原因,辨論藥性調度表,針灸穴法表,咽喉說諦問答,辨證詳明,然後用藥。下卷列實火、虛火、熱疫、寒疫四門。入首敘病證,每門分為兩隊者,內用服藥隊,外用吹藥隊,有奇必有偶,為主治方略。

一主治方略,有遵先師成憲者,方下標明姓氏,有采取時師經驗方者,則標明時師字樣,有出自家藏秘本,由仁考究訂定,不見於他書,則標明悟真字樣,遵古而不戾於今,實事求是,識者諒之。

一《白喉忌表抉微》一書,為耐修子遵奉洞主仙師而行於世者。蓋北方名醫隱其名,不欲以小道自顯,所治僅「白喉熱證」一門可為模楷,他無及焉,節取其長,仍名其舊爾。

一喉科書有並不忌表,顯與《忌表抉微》反對者,眾訟紛紛,莫衷一是。謹按:《傷寒論·太陽篇》誤汗條下原文「咽喉干者不可發汗」。陳修圓注:「咽喉為三陰,所循之處無太陽表證,循行之脈,三陰精血虛少,不能上滋而乾燥者,不可發汗,或誤發之,命將不全,不必再論變證也。」觀此可為喉科忌表之鐵證,故太陽經表劑,書中不錄。

一喉科有偶從表散而獲效者,不可不詳求其理,如風火喉證,因感外邪而發,其證尚輕。經曰:火鬱發之。可酌用陽明少陽引經藥,略從表解,如升、葛、柴、前之類是也。爛喉痧至通身見疹,可知陽明主肌,少陽主血,則用地、芍、柴、葛之類解肌化毒,列方備用,如仲聖桔梗湯,有開提氣血,表散寒邪之義爾。

一內外藥隊當用藥料,無論貴賤,總期易於購取。真藥方能奏功,若難取辦、難修合者均不錄。

一幼科白喉變證,前後分為兩節,前一節用理中獲效,本是正治。後一節下寒上熱,扞格中焦,醫藥雜投,鮮有不敗,另立論說,為權宜辨法也。

一調度藥品,由《神農本草經》精選而出,為有本原,蓋戰國時人有能為神農之言者,朱子稱為醫卜之流,醫道最古,良信。

一喉科經脈,按照《內經·靈·素》詳查而出,本無太陽經脈,時醫統言不忌表,誤人不少,因於針灸條下引證詳明,瞭如指掌。

一祝由科神符,仿自軒轅帝祖,並非後人偽造,蓋祝其病之所由起也,存之以備一格,為臨時救險,匡針灸之不逮云。

上卷

喉病經脈循行考

十二經脈惟足太陽脈主表,別下項,余皆內循於喉,足太陰脾脈挾咽,足少陰腎脈上通於心,循喉朧,系舌本;足厥陰肝脈循喉嚨之後,足陽陰胃為水穀之海,其氣直透咽喉而上蒸於肺,肺與大腸相表裡?是手足陽明之濁氣皆足以犯肺。肺之總系即喉管也。手少陽三焦相火挾厥陰心包,風木相煽,君火亦因之而動,上焦之火,皆喉病之原因。惟陰火上攻,由於腎有虛有實,不得概從,斷如其人真陰虧損,龍雷飛越,火無所歸,非壯水不可;真陽虛竭,火不化氣,非溫補命門不可。此經文所以有上病下取之說。

喉病下寒上熱考

坎中之陽,水中之火也。此火上生胃土,腐化水穀,水穀之精華散布諸經,生養氣血,富貴人日饜甘脆肥濃,膏粱醉飽,貧賤人日啖生冷腐臭、塵飯塗羹,皆足以傷胃氣。土為火之子,子能令母衰,母子俱敗,則下焦必有履霜堅冰之漸,寒與濕並,積久而為蒸,六淫之邪,無時不有,無處不有,隨風入隙,乘人之虛,邪從口鼻兩道而入,先犯腦頂,次踞咽喉,用其壓力挾藏府風火之氣,直犯陽明,加以胃府濕熱熏蒸,肺臟之焦灼異常概可想見,此喉病之所由起也。人第知肺之灼,而不知由於胃之蒸,人即知胃之蒸,而不知由於下焦之寒,下焦寒凝,胃氣升降不靈,終日熏蒸於肺,靡有紀極,誤表則上焦愈熾,誤下則下焦愈危,獨有養陰保肺,引火下行一法極為穩妥,由上焦引至中焦,由中焦引至下焦,使邪火從腸胃膀胱化出,斯萬全之策也。風火蛾喉與實火白喉一律參看虛寒喉痹,不在此例。

喉病在氣在血考

喉病作痛有在氣在血之分者,言邪乘人之虛而入也,其人氣虛則邪先傷氣,其人血虛則邪先傷血,此理易明,顧何以知痛在氣分乎,曰上午痛下午減,痛在氣分,熱為虛熱,寒為虛寒,治主補中益氣。又何以知痛在血分乎,曰下午痛子時減,痛在血分,虛熱養陰補血,虛寒溫腎壯陽,雜證仿此。

白喉熱證現相表

喉內微腫,懸雍下垂,初起惡寒,同時發熱。

力倦神疲,頭昏背脹,渾身骨節,疼痛異常。

或二三日,白點始見,一點數點,不拘兩邊。

小舌兩旁,自外而內,一經見白,怪狀可畏。

或是白條,或是白塊,漸至極危,滿白不解。

口渴舌燥,水思飲冷,耳痛唇紅,目赤頸腫。

白點乾澀,全無津液,飲水即嗆,口出臭氣。

初或不痛,極痛在後,或是微痛,痛亦不休。

咽喉腐敗,曰爛喉痧,頭痛身熱,赤斑如麻。

白喉寒證現相表

一派純寒,並不發熱,見風怕風,怕冷尤迫。

初起見點,白在內關,由內達外,由稀漸繁。

初起不痛,痛亦來緩,痛甚兼風,甚至白滿。

白點明潤,或點或塊,白如凝脂,寒極莫解。

不忌滿白,並不忌腫,失音動痰,是為危證。

白喉危證現相表(專指熱證)

白如粉皮,白塊自落,白如凝脂,白星滿廓。

滿喉布白,七朝不退,喉干無涎,頷腫數潰。

鼻孔出血,鼻塞不通,兩目直視,肢脹神昏。

天庭黑暗,面唇諸青,汗出如漿,角弓反張。

大便秘結,小便自利,服藥連瀉,藥不能下。

痰壅氣喘,音啞無聲,口出臭氣,神志不清。

口張氣絕,手撤脾絕,此等危機,仙丹無覓。

白喉邪退現相表

白收緊 白稀疏 白微小 白轉黃

白喉與爛喉痧辨

《內經》詳喉部於諸經,寓治法於針砭,醫喉之劑,略見於《傷寒論》中,無白喉名稱,況爛喉痧乎,有之,自葉天士始。按白喉有熱有寒,爛喉痧雖爛而無白,純是風火,身見赤斑,病在血分,宜滋陰養血,解肌瀉火,與風火門白喉熱疫門參看。

爛喉瘀與陰火辨

爛喉痧初起,有緩痛,有急痛,頭痛身熱,與風火證同。二三日即爛,身見斑點,病在血分,治宜解肌瀉火。按:陰火喉爛乃陰虛水涸,不能藏陽,龍雷飛越之象,其熱緩,有延至數月之久而始爛者,治宜滋陰養陽,引龍歸窟,彼此誤治者不救。

甘平藥調度表

生地活血養陰,麥冬保肺生津,銀花清金解毒,元參滋陰降火。

石斛清脾滋腎,甘草和中解毒,中黃除瘟解毒,牛黃破毒祛瘟。

牛膝引火下行,杭菊升清除熱,尖貝解鬱開痰,穀芽化食消邪。

柿霜濟肺清金,殭蠶入肺祛風,通草化白通關,綠豆能解藥毒。

荸薺化白摧堅,童便引火下行,石膏清金降火,青果生津去惡。

藕汁化瘀清火,羚羊清肺解肝,龜膠補陰益精,梨汁養胃和脾。

苦平藥調度表

洋參生津保肺,白芍平肝和脾,粉葛清胃解肌,花粉生津解毒。

丹皮清腫瀉火,連翹宜通經絡,栝蔞滌痰降火,膽草瀉肝退火。

梔仁引火下行,竹葉去熱消邪,木通引火下行,黃柏引火下行。

澤瀉引邪下泄,車前引邪下泄,桔梗開提氣血,知母清胃瀉火。

蓮心能瀉心火,鬱金除惡化瘀,豆根解毒開關,藍根破毒退火。

蒼耳破毒祛瘟,青黛化毒消瘟,大黃釜底抽薪。

甘溫藥調度表

黃耆補氣生血,於朮養胃益脾,野參大補元氣,玉竹潤肺益胃。

枸杞益肝補腎,當歸補肝生血,山茱補肝益腎,杜仲補肝養筋。

琥珀定魄安魂,鹿膠補益真精,阿膠養陰補血,龍骨鎮虛定志。

辛溫藥調度表

肉桂引火歸元,砂仁溫胃暖中,法夏開脾醒胃,附子溫暖命門。

白蔻溫暖三焦,陳皮寬中降氣,炮姜回陽暖臟,乳沒化瘀止痛。

血竭化瘀活血,薄荷逐惡除邪,公丁舒暢三焦,白椒壯火回陽。

表中四營調度合七十二將,以控扼咽喉,不患將才之寡,特患選將不精,誠能按部就班,不為龐言所惑,有是病服是藥,藥到病除,無往不利,徒以某方能治某病,不求調度之精,直如按圖練兵,至對壘交鋒,便改形換面,此不諳調度者,鮮有不敗也。茲條陳方略於後,兵隊已極整齊,爰求調度於前,臨機不難,應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爾。

喉科針灸穴法表

少商穴,大指內甲角,屬手太陰肺經。

商陽穴,次指內甲角,屬手陽明大腸。

中衝穴,三指內甲角,屬手厥陰心包。

關衝穴,四指內甲角,屬手少陽三焦。

少衝穴,五指內甲角,屬手少陰心經。

曲池穴,手腕彎縫中,屬手太陰肺經。

委中穴,膝底彎縫中,屬足少陰腎經。

百會穴,腦頂中心,前後髮際,兩耳尖折中處。

太谿穴,足內踝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

湧泉穴,兩足中心,貼回陽膏,見寒疫門。

經渠穴,合谷穴直上掌後橫紋陷中微窩處。

喉科禁忌等藥表

麻黃誤服音啞,細辛耗散腎氣,皂角耗散真氣,蒼朮辛烈傷氣。

桂枝不宜辛散,羌活辛烈傷氣,川芎辛烈傷氣,生薑辛散助火。

喉科誤表解藥表

春用蠶食過大桑葉孔多者三片,夏用荷花蒂連須者七個。

秋用荸薺苗梢黃者九支各寸許,冬用生青果核磨汁三枚。

各隨時取生汁大杯,先吃稀粥一碗,後吃藥解去誤表藥性,隨進醫喉良藥;一法用生綠豆研末,冷水調服半碗。

咽喉說諦問答

一、問咽喉二字孰為咽,孰為喉?曰:中間食管為咽,兩旁氣管為喉。舊說前為咽,後為喉者,非也。

二、人言喉嚨何也?曰:喉管似龍,故稱喉嚨。

三、醫書或稱嗌,或稱咽,曷辨?曰:《靈樞》經云:天氣歸鼻,地氣歸嗌,嗌者,口內總機關,統咽喉言也。

四、飲食下咽,何以與喉無窒礙?曰:食下咽,兩旁喉管有遮護,旋開旋闔,當食而言笑,則上氣衝激,令人噴飯,故聖人食不語。

五、人之聲音因何而發?曰:舌本有物如錢,名會厭,上面小舌名懸雍,針鋒相對,所以發聲。

六、氣息因何而出?曰:呼吸出自氣海,名丹田,咽通呼吸,則葉納遂,喉通呼吸則升降靈。

七、口中津液從何而生?曰:從天河下濟,精氣上騰腦頂,化為清津,由上齶二小孔滲下。

八、腦有七竅,與咽喉貫通,如何?曰:「咽喉直接腦頂,懸雍後空洞中有一物像觀音坐蓮,最高處為清虛之府,即百會穴。真神在焉,神之出入由元關,道家稱為元牝之門,即佛祖定禪之地,俗醫不悟也。

九、喉病而咽亦病何也?曰:食管氣管雖分三條,而筋脈聯貫,其受病則一,不過有中左右之別。

以上論咽喉部之機關。

十、醫聖仲景著《傷寒》、《金匱》未著喉科,喉證不明於世。近時喉病極多,主何宗旨?曰:仲聖甘桔湯、生甘草湯用治喉痹。痹者,閉也,治主開提瀉火,並不在汗、吐、下三法之列。從此可悟《忌表抉微》之旨,至喉門兼證雜證總不離六經定法。

十一、喉證寒熱虛實,主治通乎三才,願聞其旨。曰:相天時,度地氣,審人事。大致夏秋多熱,春冬多寒,平陽多熱,深山多寒,體強者多熱,體弱者多寒,酒客多熱,色徒多寒,少壯多熱,年老多寒。如是等類,不過借作佐證,宜臨證詳審,對證下藥。

十二、醫家遇喉證多以忌表為言,願聞其旨。曰:實熱證風火煽動,不宜升散,誤表則邪滋蔓周經。虛寒證元陽無根,升散則脫,亦有偶從表解而獲效者。為有陽明少陽表證取火鬱發之之義,病不在太陽也,然誤表者居多。

十三、實熱證誤服表藥如何?曰:誤服辛涼解表,不至壞事,誤服辛燥,難治也。

十四、虛寒證誤服表藥與誤服下藥者如何?曰:誤服表藥,散失元陽,難治;服下藥者急死。

十五、喉病而果現表證者,主治若何?曰:少陽半表半裡,往來潮熱,普濟消毒飲有升柴,可用;病在少陽屬虛者,補中益氣湯有升柴,可用;陽明則熱在肌肉,不在皮毛,熱不退者,則葛根、連翹、石膏、知母皆可用。

十六、喉病用藥獲效遲速若何?曰:有服藥一二劑而愈者,有服藥半月至一月而愈者,病有深淺不同,若圖急效更醫,謬妄如此,不治,主之罪也;藥不對證,醫之罪也。

十七、然則,不更,後醫何以知前醫,終保無害乎?曰:但看用藥對證不對證,病雖未痊,卻不加重,因有小效不見敗象,故知為吉,要看其平日學問如何,勿以眾人爭趨者為好手也。

十八、凡喉證服藥與吹藥孰效?曰:清內患不可不服藥,惟斬關奪險,吹藥最捷,二者並行不悖。

十九、喉病失音動痰尚有救乎?曰失音動痰有三,一由腎絕水泛為痰,不治;一由真寒誤服涼藥,使肺胃閉塞,治主溫中;一由風火煽動於上,治主養陰豁痰開胃,然多凶少吉。

二十、寒證喉病初起疑是熱證,何以辨之?曰:試以生薑湯,果熱病則畏辛,不肯服,果寒,則藥受也。

二十一、寒證尚輕,過用辛熱而見燥證,主治若何?曰:以地漿、綠豆、甘草,隨用一味,足以解之,然後進藥。

二十二、熱證尚輕,過用苦寒而病加者,主治若何?曰:重用參耆以助胃氣,兼理余邪,他病仿此。

二十三、熱邪既盛,真陽復虛,脈見浮緊,重按則濡,下之不能,不下不可,主治若何?曰:附子瀉心湯寒熱並進,斯為有制之兵。

二十四、虛寒喉證,誤服承氣湯,舌黃帶黑,唇焦,與實火相似,但口潤而不渴,主治若何?曰:桂附理中,桂附地黃等湯,相機酌用。

二十五、喉病腫與不腫,虛實曷辨?曰:腫者多實,病在血分,不腫者多虛,病在氣分,血為陰,氣為陽。

二十六、窮鄉僻壤,急無醫藥,有簡便法可立治乎?曰:實火喉痹用地漿湯,見實火門;虛火喉痹用仙鶴卵,見虛火門;白喉熱疫用蒼耳飲,見熱疫門;臨時取辦救急丹,見實火門吹藥隊中。

二十七、入病家防時疫傳染有法乎?曰:默乾元亨利貞五字,飲雄黃酒一口,或食如意油一顆珠,則群邪辟易矣。

二十八、今人喜用西醫,獨喉病不用西醫何也?曰:咽喉要害,生死直爭呼吸,不肯平白喪於人手,苟推此心,自重其生命,則修齊治平之事,不煩而解矣。

以上皆議喉病之治法。

二十九、腦頂百會穴貫通百脈,喉病灸之如何?曰:凡是陰證皆可灸,風火喉、熱疫、白喉斷不可灸。

三十、喉病灸太谿穴,引火下行如何?曰:凡下部虛寒證皆可灸,余病則否。

三十一、喉病初起用針如何?曰:蛾喉用針最為上策,針破出血則消,即應服藥消風清火。

三十二、蛾不用針,毒可潰乎?曰:吹藥用破蛾丹。

三十三、風火喉可針刺乎?曰:非蛾子不可用針。

三十四、針少商穴如何?曰:喉病初起,針少商穴,出紫黑血,痛自減,若病重,須按各穴針之為妙。

三十五、蒜泥法可代針乎?曰:寒證初起,病輕頗驗,重證虛證則否,詳見寒疫門。

以上言針灸之治法。

三十六、喉病名蛾子曷故?曰:風火相煽,上衝氣管,突起一泡,其形似蛾,因名蛾子。

三十七、喉病有單蛾、雙蛾曷故?曰:左氣管受邪患左蛾,右氣管受邪患右蛾,左右受邪患雙蛾。

三十八、雙蛾腫脹,病在危急,奈何?曰:有吹藥取除惡涎,開關則能進食,方見實火門。

三十九、風火喉與蛾喉治法同異若何?曰:均是風火相煽,但蛾喉腫脹急於閉塞,風火喉稍緩耳。蛾喉初起在氣管,風火喉初起在食管,治法略同。

四十、喉病有以風火名,曷故?曰: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相煽,脈證相參,實是風火,故名之。

四十一、風火喉見證若何?曰:風火隨胃氣上升,熏蒸肺管,初起痛甚,腫者多,不腫者亦有,不能食,咽津猶可,懸雍下垂,肉色瘀紫,緩則潰爛,急則閉喉而死。

四十二、治風火喉證奈何?曰:養陰清燥而風自息,誤用辛溫則死,誤用苦寒傷胃者難治。

四十三、風火與陰火易辨?曰:陰火者,腎火也。其人下部虛,陽亢陰衰,海涸龍騰,病在少陰。少陽之脈循喉,其來也緩,初起不甚痛,但懸雍下垂,咽津則痛劇,硬飯猶可,久則喉內腐敗,血瘀紫黑,腐久則成天空,鼻孔塌陷。治宜養陰引火歸元,誤用苦寒則死。

四十四、世稱纏喉急痹,其證速死,曷故?曰:纏喉者,即風火實熱蛾喉、白喉之通稱。陡起腫痛異常,醫治失宜,兩邊氣管閉塞,詎不速死,惟有一種真纏喉,腫達於頸外如蛇纏,痛極且麻且癢,此與腫頸瘟、大頭瘟無異,急用敷藥、吹藥、吃藥、三方齊到,治見實火門元烏膏條下。

四十五、癆火喉病如何?曰:少年酒色起居不節,婦人憂思鬱結,皆足以致之。痰火虛癆,咳損肺金,而喉痛者,乃水竭於下,火浮於上,治主滋陰潤燥,不得用苦寒傷胃。

四十六、毒火喉病如何?曰:楊梅結毒,妄投丹藥,傷人藏府,藥毒上攻咽喉,腐敗年久月深,患成天空,鼻孔塌陷,治主養陰解毒。

四十七、人言喉病不宜近火,何也?曰:恐外火引動內火,病必加重,燈火、柴火、煤火均勿近,寒證不忌。

四十八、熱證喉病,坐臥宜如何?曰:宜扶掖於寬敝堂室,行動以暢氣機,臥則氣逆而增重耳。

以上言實火虛火各證分別論治

四十九、世稱白喉為瘟疫何也?曰:瘟者,溫也;邪從溫化為溫疫者,役也,邪中人如役使之狀,瘟氣入於肺管,肺管即咽喉也。

五十、溫與熱曷辨?曰:溫者,如水氣浸淫,如皿盛湯者也;熱氣,則火在下,而執於上耳。

五十一、白喉有傳染,何也?曰:凡瘟疫證皆有傳染疫者,更番役使之象,乘虛入隙,賤風邪氣流行耳。

五十二、白喉知為瘟疫,主治大致相同,而有救有不救者,曷故?曰:人第知白喉為熱,不知白喉亦有寒,蓋熱證多,而寒證少也,治固有別,貴臨證詳審。

五十三、白喉熱證多寒證少曷故?曰:熱主流通,寒主閉塞,春溫、夏暑、秋燥,時多熱疫,其人如體氣虛寒,適為寒邪所觸,邪寒化,故病寒疫。

五十四、白喉有熱疫,有寒疫,主治若何?曰:熱疫養陰清肺,引火下行,寒疫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五十五、白喉不拘寒熱,其色皆白,何也?曰:火爍肺金,金從火化,故白,寒凝如冰,冰金相併,亦為白,但寒者,白色較淺耳。

五十六、白喉病初起,白猶未見,酷似傷寒,真偽曷辨?曰:真傷寒初無喉痛,真喉證懸雍必垂,立辨。

五十七、白喉熱疫初起,惡寒發熱,雖誤服表藥,誤作傷寒,而寒熱遂除者,曷故?曰:似傷寒者,毒邪初作於內也,二三日喉內見白,白而寒熱自除耳。誤表助邪,反為有功,害不旋踵。

五十八、白喉病初起,有用參蘇飲,敗毒散而獲效者何也?曰:此非真白喉熱證,亦非風火太甚,偶觸寒邪,病尚淺,故易愈,若以為訓,貽害實多。

五十九、熱疫白喉忌表,則辛溫尤忌可知也,然則,硝黃芩連何如?曰:喉病在上焦氣分,硝黃伐及無辜,芩連太傷胃氣,不可不慎,中焦如有積熱,又當酌用。

六十、白喉證何以知中焦有積熱乎?曰:胃脈實大,便秘,口渴飲冷,火毒上攻,釜底抽薪乃為對證。

六十一、然則,喉病火毒內結,乃可攻乎?曰:舌苔黃黑,喉干唇焦,小便短赤,大便瀉利帶黑,主調胃承氣養陰,降火敗毒。

六十二、白喉熱疫證象畢現,倘兼雜證,或發宿疾,主治若何?曰:雜證越經也。宿疾看在何經,以醫喉法為主,分經用藥,因應不窮。

六十三、喉病或雜病轉為白喉者,主治若何?曰:雙單蛾、風火喉病之變證,及春溫夏暑秋燥之變證,方瘥而轉為白喉者,邪乘虛而入也,主輔正祛邪,病原稍異,主治略同。

六十四、白塊如脂,刮去以出毒,如何?曰:刮破則毒氣渙散,更甚於表藥之誤,不可刮。

六十五、癆病陰虛火燥,酷似白喉。痛極不能進食,漸至腐敗形容枯槁,但非惡寒發熱,頭疼身痛,故與白喉熱疫有別,主治若何?曰:陰陽兩補,使元氣充足,喉病自愈,誤認白喉則死。

六十六、喉病初起,不惡寒發熱,喉內起白皮,旋落旋長,寒熱易辨?曰:不惡寒發熱,而有白喉,現相確是真寒,非桂附溫補不可,即誤用消風敗毒,亦無大害,誤認白喉熱疫治之者,不救。

六十七、世稱北方多白喉,南方多爛喉痧,何以異?曰:病白喉無分南北,主治異同,爛喉痧者創稱於葉天士,而未見有成書,以其腐敗極速,而身見斑疹,故名爛喉痧,其實風火挾濕而成喉證之現相也,病在血分。

六十八、爛喉痧與治白喉有以異乎?曰:見白而喉即腐敗者,從白喉熱疫論治,詳見白喉熱疫門;喉不見白,而即腐敗者,從實火門。

以上論白喉等證分別治法。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論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者,蓋舉少陰少陽君相二火以提其綱耳。至喉證之變態靡常。非兩經所能盡而要,惟兩經受病為最多,請詳言其旨。十二經脈惟足太陽主表,別下項,所以喉病忌表者,舍太陽經病而言也。太陰為咽喉內地,厥陰實咽喉奧區,姑不具論。陽明為倉廩之官,水穀之氣直透咽喉,故陽明濕熱熏蒸,咽喉當其要害,適足以病之。苟非君相二火煽動,不難以一劑清涼作九霄甘露,立奏膚功。所最難者,少陰之脈循喉嚨,系舌本,少陽之脈通三焦,行氣管,二火煽動外邪,挾其氣焰,不循順輒勢甚披猖,為痛為腫,腫痛劇而為痹,痹者,閉也,結者,塞也,不獨不能進食,甚至閉塞氣管而死,此陰陽結而為喉痹之現象,必審其受病之原因。其要有三:少陰君火,龍火也。少陽相火,雷火也,其人如興居不節,房勞醉飽,晨昏顛倒,皆足憧擾乎陰陽,陰不足以濟陽,陽無所附麗,一旦龍雷飛空直上,不能招回故宅,加以陽明濕熱熏蒸助其氣,此虛火喉痹之所由起也。若其人陰虛陽亢,三焦膽氣素強,偶然觸犯風邪,或遭惡濁,春溫夏暑,時疫流行,乘虛入隙,從口鼻先犯腦竅,次踞咽喉,內訌與外侮交攻,此實火喉痹之所由起也。然則,治虛火之術奈何?曰:坎象者,內陽而外陰也。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海底龍潛,雷霆頓息矣。然則,治實火之術奈何?曰:離象者,內陰而外陽也,養陰清燥,引浮游火下行,內本既清,外邪斯退矣。顧此第就君相二火相煽而言之,若夫內則真陽素虧,外則真寒交戰,履霜堅冰,咽喉痹痛,治之失當,竟至捐生,今時喉科能辨者蓋寡,此則專屬少陰君火衰微,陽光不振,治主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非溫補命門不可。夫君主達聰明目,端拱無為,相臣燮理陰陽,咸有一德,斯百度為貞也。

幼科天干地漏變為白喉證論冶

空氣中有多數之惡濁隨風飄蕩,中人口鼻,人殊不覺,由氣管入肺,入膜原,以次入胃。小兒胃質柔脆,不任受邪,水乳穀食隨毒腐化,毒水並移小腸包,小腸者,為氣府,蒸熬毒水歸大腸,頻頻瀉下,並無腹痛、裡急後重之現相,瀉下黃色者,毒尚淺;瀉黑色而臭者,其毒重;瀉綠水或綠屎者,其毒最深,蓋毒氣旁侵肝膽,膽氣發泄,胃質色變青黑無疑。其有小便黃赤者,毒氣分移水道而出,用利水藥亦足殺其熱。其有小便清白,是毒氣專趨大腸,穀道關口洞開,愈瀉愈滑,是為地漏。至毒氣愈積愈橫,氣焰復上蒸於上中二焦,勢若燎原,津液不上騰,甘露不下降,是為天干。金遭火克,肺液隨毒氣飛昇,上犯滿腦,毒氣凝結咽喉,此天干地漏轉為白喉之現相始出矣。初見白點或白皮,旋則化開一片,上齶布滿如星,竟至滿口皆白,如黃雞油狀舌苔,或面白里黃,或黃白黑併成泥色,或舌上起點起泡起刺,嘴唇焦裂出血;或白無血色,囪門塌陷,兩眼不合無神,磨牙咬齒,是腦氣筋損壞,正氣衰息也。氣管血管皆不通暢,則有四肢逆冷,正氣不達於外也。腹中發燒,毒氣閉錮於中也。胸中氣抽,喉中痰鳴,毒化津液為涎,壅塞氣管,此證自胃以下純是虛寒,自胃以上,純是熱毒。救下元當用溫藥,虞其扦格不入,邪反得勢,救上中二焦當用涼藥,杯水車薪,奚濟於事,苦寒傷胃,虛虛之戒昭然,欲救此危機,當有神妙不測之奇,乃能背城一戰。悟真搜檢遺編,得反正降魔之法,使邪從二道移出,再議補益調理,用人參接續下元以固脫,合麥冬保肺生津止渴,尖貝、天竺黃除熱痰,羚羊清肺肝邪火,熊膽、牛黃、硃砂破毒,氣力沈雄,出奇制勝,人中黃大隊煎水去渣,以其水煎藥,但使上焦稍為熄焰,即當陰陽兩補,庶無後患。

產婦氣滯血凝患陰火喉證論治

產婦三日,內服藥宜消瘀去惡,行血活血,俾經氣暢行,再用補血湯,重用黃耆,輕用當歸調理,則所食水穀化乳汁,為無病之產婦也。然而產婦無論初胎至三四胎,無論少婦壯婦,一經胎產,其氣血俱虛,已可概見,其脈息或濡或細,或大而無力,皆氣血俱虛之象。故醫書有產後不憑脈之說,總宜顧住元氣,不可妄恣攻伐,致蹈虛虛之害,醫者可不慎歟?然而喉病因何而致乎?蓋產後氣血大虛,惡露不能自淨,以致惡血凝結,經氣不通。主血者,肝藏也,氣滯血凝,則肝藏鬱而不舒,郁久則風木挾火而動,土遭木克,金受火焚,而肺管受病矣。肺管即喉管也。醫者不察病之所由起,或用苦寒瀉火,或用辛溫潤燥,皆伐及無辜,令元氣愈憊,法當陰陽藥並進,加入活血散瘀等藥,與喉證虛火門參看。

下卷

實火門

風火喉痹腫痛,或雙單喉蛾,或喉癰,或真纏喉風,或頭面腮頸腫大瘟證,自初起以至危急,或因誤治危險,及楊梅丹毒上攻咽喉,主治方略。

內用服藥驅邪隊

生甘草湯(張長沙)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 大甘土之正位,用治越上之火,凡實火喉病初起,與虛火喉病初起,但覺微痛者,此湯主之。

生甘草(一兩) 童便(一碗燉湯) 一日數服,時時嚥下。

甘桔湯(張長沙)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 喉病初起,微痛不腫,微有寒熱,主開提瀉火,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蓋主甘而佐以辛苦開散之品,觀此可悟,不輕於用表。

生甘草(一兩) 桔梗(五錢) 濃煎取汁,一日數服。

半夏散及湯(張長沙) 治少陰病咽中痛,消風除涎,虛實通用之劑。《本草》半夏治咽喉腫痛,桂木治喉痹,為咽喉主藥。

半夏(漂洗存性) 桂枝(去皮) 甘草(炙用,助半夏除痰熱,毒盛者宜生用) 三味(等分各研、各篩,合治之)。白飲調服方寸匕,日數服,若不能服散,以水一升煎七沸,納藥二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治上之藥宜小其劑。或問:半夏桂枝,後人以為喉科禁藥,曷故?曰:禁半夏,忌燥,禁桂枝,忌表,此中精義令人莫測。要知咽喉無痰不病,而痰生於濕熱,取半夏滌除涎痰也。五苓散用桂枝,以太陽通於少陰,取桂枝利小便,故喉證用桂枝去皮,免其辛燥,引火下行,治在少陰。

竹葉石膏湯(張長沙) 清胃火,解鬱熱。

竹葉(一兩) 石膏(五錢) 元參 麥冬 甘草(各三錢) 川貝(一錢) 糯米(一杯) 井花水煎。

普濟消毒飲(李東垣) 咽喉痛,頭面頸項俱腫者,名大頭瘟,主祛瘟,化毒。

元參(伍錢) 連翹 桔梗 甘草(各三錢) 殭蠶 薄荷 牛蒡子 黃芩 黃連 藍根 陳皮 升麻 柴胡 馬勃(各錢半) 原方節去升、麻、連、勃,重加生地,急流水煎,引用野菊花苗根,生大青葉,隨取一藥,搗汁兌服,不拘劑。凡急重證,只煎頭水,渣不再煎。按:本方升麻、柴胡為兼有陽明少陽表證,不專為喉科而設,真有此兼證,則升柴不在忌表之例,葛根亦然。毒重者,黃連可用,馬勃須甘草水制,否則有毒。

三一承氣湯(劉河間) 調胃氣,除積熱,釜底抽薪,中病為度。合三承氣湯為一湯,故名三一,並治外科雜證。

生大黃(三錢) 元明粉 生甘草(各二錢) 枳實 厚朴(各一錢)

生牛膝飲(李瀕湖) 引火下行,喉科要藥。

生牛膝葉多取之搗爛絞汁,時時嚥下。吐涎則患自減,或和糯米煎汁飲之,大便結加大黃少許,小兒和乳汁與之。

會厭逐瘀湯(王清任) 痘後嗆水,氣管有瘀,會厭腫壅者主之,三劑即平。

生地 桃仁 紅花 桔梗 甘草(各三錢) 元參 歸尾 赤芍(各二錢) 枳殼 柴胡(各一錢)

翠霞丹(葉天士) 消腫退火,初起簡便法。

鮮扁柏嫩葉冷水浸透搗汁,和生白蜜,時時咽之。

椿梨蜜乳汞(葉天士) 喉病失音,主開音發竅。

生椿芽汁(干者研末亦可) 甜梨汁 白蜜 人乳和勻,蒸食。

羚羊丹(悟真) 平肺肝邪火。凡喉蛾、喉癰、纏喉急痹、熱結腫痛危險之證,奏捷如神。

羚羊角尖(磨汁二錢) 生地(四錢) 人中黃 花粉(各三錢) 赤芍 鬱金 青黛 丹皮(各二錢) 石乳香(產瀏陽者真,一錢,炒去油、研) 按:羚羊角能碎金剛石,為摧堅破銳神品,功能平風息火,時醫輒用犀角治時瘟,為遵古法,不知神犀寶貴,世所罕有,今藥肆所售者,一野牛角,一水牛角,物賤而價昂,作藥無靈,徒耗財增病,不如重用羚羊,藥真而效捷,識者諒之。

玉液丹(悟真) 風火煽動,內熱熏蒸,咽喉腫痛,一切風火喉蛾、實熱時溫等證,悉主之。

生地 玄參(各四錢) 花粉 麥冬(各三錢) 丹皮 赤芍 豆根 連翹 尖貝 乳香 兒茶 人中黃(各二錢) 急流水煎,引藥開後:生牛膝根、萬年青葉根、洗手香蘭葉根、路邊荊葉根、隨取一葉,不求其備,搗汁兌服,一日三服,令火息風平,腫消痛止,如有餘邪,不妨再服。

黑虎湯(悟真) 清陽明火,解三焦熱,仿白虎湯。

元參 知母 甘草 石膏(各四錢) 土牛膝(一兩) 糯米(一杯) 煎。

五色祥雲液(悟真) 消腫止痛,化毒除蒸。

人中黃 人中白 元參 赤芍 藍根(各等分) 煎汁,安低處,候冷飲之,或時時嚥下。

靈芝膏(悟真) 專解楊梅瘡久毒,咽喉腐敗。

古桑樹靈芝(或古楓樹,或古塘,或石洞中者,一支) 生綿黃耆(北口產者,八兩) 金銀花 土茯苓 生首烏 生甘草(各四兩) 花粉 北連翹 元參 赤芍 生地 浙貝 當歸(各三兩) 忍冬藤(連根一斤) 冬蟲夏草(一兩) 早黑豆(半升) 長流水瓦鍋熬取濃汁,濾去渣,歸併銅鍋,加阿膠、白蜜各四兩收膏,每早晚,空心開水沖服一碗,一月全愈。

地漿湯(時師傅) 喉痛單熱不寒者,主清涼解毒。

金銀花 生甘草(各一兩) 黑豆(一杯) 地漿(三尺深黃土水攪成漿汁,澄清,取水,二碗) 煎藥冷飲。

地龍飲(時師傅) 消咽喉紅腫,以防蛾患。

白頸蚯蚓(七條) 用滾水泡澄,候冷去泥,和荸薺汁飲之。

清涼飲(時師傅) 熱氣尚淺者主清涼下濟。

甜梨汁頻頻飲之,或甜梨削去皮,浸泉水中,頻頻飲之。或甜羅卜汁加玄明粉徐徐飲之。凡實火喉證與熱疫白喉,宜用蠟樹皮煎水洗口,又用灶心土,陳茶葉煎水時時咽之,皆清涼飲之類也。

外用吹藥斬關隊

真熊羆丸(孫真人) 取涎破毒,消腫止痛。

真熊膽(二分) 山豆根(一錢) 曬乾研末過篩,同熊膽合擂極細,白蠟溶作小丸,另用白雞公肫皮,陰乾研末為衣,每取一丸,放舌上徐徐嚥下。

雄牛丹(孫真人) 證治同前。

雄黃精 硼砂(各三分) 牛黃 梅片(各二分) 同擂極細,吹患處。

破蛾金丹(孫真人) 拔毒化瘀,消腫止痛,專治喉蛾。

壁上長足大喜蛛(一隻) 白礬(一錢) 銅鍋內溶化,將蛛入礬內,候枯取蛛,加冰片一分,同擂吹患處,蛾破則止,更用熊羆丸或清涼散收功。

蚰蜒丹(孫真人) 取惡涎,開關消腫,止痛化毒。

生梅子(百枚) 蚰蜒(百條) 同入瓦罐內,蚰蜒化為水,浸透梅子,每取梅子曬而又浸,浸而又曬,以汁干為度,喉患則取梅子一枚噙咽,吐涎多,病自減。

一法、取蚰、梅瓦上焙乾、研末聽用。

一法、取生蛐蜒入瓶內,以烏梅壓汁,滴患處。

一法、以蚰蜒包入烏梅肉內,瓦焙枯為末,聽用。

一法、取生蚰蜒包入烏梅肉內扎定,含口中,其水流喉間,效捷。

另方,古銅錢(一枚) 加蚰蜒於錢上,化水消瘰癘核。

斬關丸(朱丹溪) 即解毒丸,寒熱互結,腫達於頸外,急痛且麻且癢,是真纏喉,不論有蛾無蛾,一切腫壅閉結險證主之。

巴豆(生三熟四,去殼去油) 雄精(五分) 鬱金(一粒) 合末,醋面和丸如小豆大,每取一丸,含咽開關,或為末吹之。

一法、生巴豆(半粒) 尖貝(一粒) 合研,燈芯煎湯送下。

一法、不用鬱金用薑黃,修合如前。

外拔神針(華佗師) 喉患初起,針少商穴,出紫赤血,病自減,病重者針各穴(詳針灸表),患蛾者針蛾頭,血出毒消,吹藥除淨頑涎則愈。

燒邪雷火(呂祖師) 有種喉蛾看不見,名落井蛾,當灸之。灸少商穴與經渠穴,燈芯醮清油各灸三壯,邪從火散,同氣相求之義也。

選鋒破蛾丹(歐陽子) 專破喉蛾,消腫止痛。

硼砂(五分) 冰片(二分) 人指甲(刮灰) 急性子(即鳳仙花子,各少許) 合末吹入蛾頭,不可誤傷懸雍,喉管,以蛾破為度,再以他藥取去惡涎,服藥清解而愈。

錫類散(張瑞符) 不論實火虛火、喉爛、牙疳、口舌俱腐、丹毒等證,悉主之。

象牙屑(五分,用玻璃片刮,再擂) 珍珠 西牛黃 上梅片(各二分) 青黛(五分) 壁錢(廿只,瓦上微烘研細) 修合密封,聽用。

金鎖匙(悟真) 實火喉證不論有蛾無蛾,悉主之。

人中黃 人中白 西瓜霜 百草霜 乳香 沒藥 丹皮 青黛 尖貝 鬱金 硼砂 明雄 硃砂 燈芯灰(各一錢) 上冰片 熊膽(各三分) 薄荷 玉麝香(各一分) 如蛾不破者加指甲灰或急性子少許則破。

羚羊丹(悟真) 統治喉痹,不論虛實邪火,楊梅丹毒。

羚羊角尖(銼屑) 滴乳香(去油) 尖貝 硃砂 兒茶 百草霜(五分) 冰片 麝香(各一分) 修合聽用。

元烏膏(悟真) 真纏喉風,火證,寒熱互結,腫患於頸外,痛極,且麻且癢,其纏如蛇,主消腫止痛。

燕窠泥 鴨蛋清 稀調作糊,加人中黃 乳香 沒藥 真明雄黃 元明粉 合末再調作餅,令病者平正臥椅,上敷患處,干則數次易之。

借箸掃癰(時師傅) 喉腫似蛾而更硬大者為喉癰。

射干(取完大者一支),以醋磨汁,綢裹箸頭,醮汁洗掃癰上,膠痰吐出自消。

玉壺冰(時師傅) 喉風急痛,引火下行。年久夜壺垢刮下,瓦上炙枯,擂末吹患處。

常備丹(時師傅) 風火喉痛,微腫色赤,舌胎微黃,口苦咽乾,脈細數者主之,一名元朱冰硼散,世俗通用之藥。

備急丹(時師傅) 喉證取涎去火之通方。

臘月八日取雄豬膽一個,裝入白礬末陰乾,次年臘八再取雄豬膽入前膽末,合三次備用。此方法簡而效良,濟人者惠而不費也。

救急丹(時師傅) 開關消腫,為救急通用之方。大糞缸邊糞皮瓦上焙枯為末,吹之。

單騎散(時師傅) 熱結喉痹,取涎消腫。

苦參(一兩為末) 醋調為丸,每取一丸口含,津嚥下。

菖蒲劍(時師傅) 實火挾寒喉痹,並寒熱白喉主之。

菖蒲(老燕節多長大者良),端陽日取此藥浸老便壺內,九日取起曬乾,曬而又浸,浸至九九期滿取起,曬乾研末聽用。

蒼耳汁(時師傅) 風火蛾喉,並熱疫白喉主之。

生蒼耳子或嫩葉,泉水搗汁,時時嚥下。

清涼散(時師傅) 主風熱喉痛。金陵黃武靖府備此濟人。

硼砂(三錢) 西洋參(二錢) 云連山慈菇 人中黃(各一錢) 薄荷 元明粉 西洋參葉(各七分) 梅片 兒茶 青黛(各五分) 修合備用。

虛火門

陰虛火浮喉痛,龍雷不安,或腫,或不腫,或甚痛,不甚痛,非蛾非風,似火非火,似疫非疫主治方略。

內用服藥潛龍隊

甘芍湯(張長沙) 肝脾虛火浮燥,口苦喉干,預防蛾患。

生甘草(一兩),白芍(五錢),燉湯連服數劑。

豬膚湯(張長沙)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中焦氣虛,陰火上炎,治以甘平。

豬膚(一斤) 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入白蜜(一升),白粉(五合,即白米粉) 熬令相得,溫分六服。

苦酒湯(張長沙)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疑即火癬喉之類,其熱緩,不能言語,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喉科以為不治之證。

半夏(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 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上,微火烘,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

阿膠湯(張長沙) 少陰下利咽痛,治主養陰。

黃連(一錢) 白芍 黃芩 栝蔞霜 天花粉(各三錢) 急水煎,真阿膠(五錢) 雞子清(一個) 同調,滾藥水沖服。

風引湯(張長沙) 上焦結熱,中焦濕積,下焦寒泄,故虛火生風喉痛。取金氣鎮壓清虛府,陽氣溫暖命門,虎嘯風從,龍藏云斂,如竹里彈琴,清風入座,故名風引。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寒水石 化滑石 生石膏 生大黃 生牡蠣 生龍骨(各三錢) 乾薑 肉桂(各一錢) 諸藥同研,水煎去渣,肉桂另研,滾藥沖服,中病為度。

潛龍湯(隆宣公) 虛火上炎,咽喉微痛,懸雍下垂不腫,略可硬飯,咽津則痛,失此不治,致成天空。

熟地(五錢) 麥冬 澤瀉 淮牛膝 附片 甘草(各三錢) 炮姜 肉桂(各一錢) 百沸湯煎,中病為度。

鎮陰煎(張景岳) 陰虛於下,火炎於上,引龍歸窟,此為正兵,即潛龍湯去麥冬 炮姜主治略同。

熟地(五錢) 附片 澤瀉 牛膝 甘草(各三錢) 肉桂(一錢) 水煎。

地黃湯(錢仲陽) 火旺陰虛,此為常備。

熟地 淮藥(各四錢) 丹皮 澤瀉 茯苓(各二錢) 山茱萸(一錢)

生脈散(孫真人) 夏傷暑熱,舌燥喉干,主生津潤燥,斂氣消煩。

洋參(一錢) 麥冬(三錢) 北味(九粒) 當茶飲。

和熊丸 柳公權子仲郢夜讀傷神,喉干舌苦,為天河水不下濟。郢母和熊為丸,主生津益氣。

人參 熊膽 麥冬 五味 琥珀 珠砂(等分) 白蠟和丸如小豆,噙咽良。

珍珠米(馬伏波) 行役虛勞,喉燥,主補肺益脾,養心腎,降虛火。

薏苡仁 蓮子肉(各一兩) 清水煮食或加冰糖亦佳。

太極汞(周濂溪) 虛火痰癆,咳嗽喀血,潮熱往來,肌肉瘦消,喉乾舌燥,久則咽痛不能食。治主補先天不足,並補養後天,俾六藏六腑精氣充盈,龍雷歸宅,然後真神坐鎮,返本回元。周子參透玄機圖太極陰陽消息之理,採草木生物之菁華,東而為汞,誠起死回生之靈藥也。煉法如左。

擇靜室立八卦爐一座,忌婦女窺探,雞犬汙穢。

真野參 北玄參 北沙參(各二兩) 生黃耆(一斤) 於朮(半斤) 生地黃 熟地黃 玉竹 枸杞 天門冬 麥門冬(各四兩) 生百合 生淮藥(各三兩) 山茱萸(一兩)。

共十四藥用真泉水大瓦器桑柴火熬汁去渣,另用瓦器盛之。春採新桑,夏採新荷,秋採菊花,冬採梅花,隨時採取,絞汁摻入前熬藥汁內,入銅鍋再熬,以濃為度,預備四股寶粉:雲母粉 硃砂粉 琥珀粉 珊瑚粉(各一兩) 四粉精良,另置一處,魚鰾膠 關角膠 黑驢膠 龜板膠(各四兩) 白蜜汁(半斤) 將四膠及蜜入銅鍋藥汁內溶化,即將四般寶粉入銅鍋藥汁內撓勻,收膏勿令泄氣,急收入磁瓶待用,每早晚開水沖服一大杯,精神漸長,三個月全愈。按汞藥廿四味,象廿四節氣,自取藥汁時,花汁入膠入寶粉作四樣煉法以象廿四時,用嫩桑木一尺二寸,大一寸,隨煉隨撓,合汁撓百廿杵入膠,撓百廿杵入粉,撓百廿杵,收膏時默唸乾元亨利貞,撓五杆會三百六十五度周天,收畢,撤爐焚香默禱而退。

仙鶴卵(時師傅) 陰虛寒火喉痛。青殼鴨蛋煮白胡椒食之。

雙鳳卵(時師傅) 脾肺虛火,咽津微痛,治主土潤金清。

烏雞蛋(二元) 白蠟 黃蠟(各五錢) 煮熟並食之。

外用吹藥降龍隊

熊羆丸(孫真人) 詳見上實火門。

錫類散(張瑞符) 詳見上實火門。

羚羊丹(悟真) 詳見上實火門。

百藥煎(李瀕湖) 陰火上浮咽痛,治主降火生津,並醫口舌糜爛,齒䘌牙疳。

五倍子(四兩) 陳茶葉(二兩) 均研末,膠酒糟四兩,同擂勻,磁器盛之,置糠缸中窨之,待發起如面狀,研作小餅曬乾,每取一顆,噙咽或清茶下。

龍珠丸(悟真) 陰虛浮火,懸雍下垂,咽喉久痛,肉色瘀紫腐敗,其氣腥臭,或患成天空,鼻孔塌陷。治主生津化毒,降火安神,補先後天諸虛聖藥。龍齒火煅 雲母粉 硃砂 珊瑚粉 琥珀粉 白芨(各三錢) 象牙屑 羚羊屑 熊膽(各五分) 百草霜(一錢) 上梅片(三分) 同擂勻,黃蠟溶化為丸,每取一丸噙咽,清津勿吐,嚥下,有涎吐之。

玉鑰丹(悟真) 陰火上浮,咽喉痹痛,無論久暫,主降火化瘀,安神定志。

牛黃 阿魏 珍珠 硃砂 乳香 珊瑚 琥珀 象牙 羚羊 熊膽(等分) 同修合,密封聽用。

兒茶膠(悟真) 證治同前,稍輕者用之。主生津降火。

方兒茶一顆噙咽,有涎則吐之,清津降下。

雙仙果(悟真) 初起虛火喉痛,主生津降火。

鹽青果 甘青果(各一顆) 先後噙咽,有涎吐之。

熱疫門(專主白喉)

白喉熱疫,初起白未見,寒熱交作,頭疼身痛似傷寒,咽喉痛有緩有急,有甚痛,有不甚痛,白既見,或由內達外,或自外入內,或一邊,或兩邊,或點,或塊,或腫,或不腫,病有輕重之殊,治有前後之異,證詳現相列表,主治方略。

內用服藥肅清隊

化毒湯(洞主師) 熱疫喉病初起,微覺咽喉腫痛,懸雍下垂,尚未見白,不能辨認是否白喉,又不能竟作傷寒施治。此方專化毒祛邪。如系傷寒,亦從毒化而散。蓋賊風為病,即毒邪也。

粉葛 生地 銀花 貝母(各三錢) 木通 竹葉 薄荷 甘草(各二錢) 生桑葉(五皮) 急流水煎,胸前脹悶加枳殼 麥芽(各二錢) 大便秘結加栝蔞霜 郁李仁(各二錢) 小便短赤加車前(三錢)。

清金湯(洞主師) 熱疫白喉證現相明白,或點或塊,或緩或急,或痛甚,或不痛甚,或腫或不腫,治主養陰保肺,清金化毒。

生地(一兩) 元參(八錢) 麥冬(六錢) 白芍 丹皮(各四錢) 尖貝 薄荷 甘草(各二錢) 服藥後發斑,知毒從斑化,多服而愈。胸膈脹悶加神麯 焦楂(各二錢) 小便短赤加木通 知母 澤瀉(各二錢) 大便燥急加大黃 玄明粉(各二錢) 口舌燥渴者加天門冬 馬蔸鈴(各三錢) 面赤身熱,舌胎黃者加金銀花(四錢) 連翹(三錢) 脾虛下利加茯苓 黨參(各四錢) 未服藥大便泄,本方減去半劑,加麥牙(三錢) 藿香 砂仁(各一錢) 既服藥泄不止者,本方減去半劑加黨參 茯苓(各四錢) 砂仁麥冬(各二錢)。

活命湯(洞主師) 熱疫白喉重證,初起腫痛異常,白點立見,口出臭氣,眼紅聲嘶,飲水即嗆,或因延誤,勢已危急,或誤服表藥,現出敗象,非輕劑所能挽回者,此時仗龍馬威靈,降九霄甘露,潤澤焦枯,五色祥雲扶持正氣,並用悟真碧雪,立刻清涼,尤賴病家始終信從,獲吉。

龍膽草 馬蔸鈴 板藍根 杭白芍 栝蔞霜 生石膏(各三錢) 生地 玄參(各八錢) 梔仁 黃柏 甘草(各二錢) 日數服,渣不再煎。舌胎芒刺 譫語神昏加羚羊角磨水(二錢) 兌連翹(二錢)煎,大便秘結,胸前滿悶加川樸 枳殼(各二錢) 大便秘甚加生萊菔子 研生大黃(各二錢) 小便短赤加知母 澤瀉 車前(各二錢)

養正湯(洞主師) 善後扶元,養陰淨毒。

生地 熟地 臺黨 淮藥 當歸 茯苓 麥冬(各三錢) 天花粉 金銀花 杭菊花 粉甘草(各二錢) 水煎,全愈為度。

兩寶四君湯(洞主師) 善後扶脾、益胃氣、淨毒。

臺黨(五錢) 於朮 淮藥(各四錢) 金銀花 炙甘草(各二錢) 水煎

七液丹(葉天士) 時瘟火毒上攻,咽喉痛、頭痛、渾身壯熱、微惡寒,二三日咽喉即爛,色紫瘀者為爛喉痧。時醫解表而熱稍退,身見斑疹,或再表而喉痛愈劇,或清降而喉痛愈劇,或清降而喉痛稍平者,猶以為表散有功,不知毒渙散攻於皮毛之間,氣分既傷,營分又病。論病源與風火喉痛蛾喉等證無異,治法異同。論現相則令人驚駭,醫藥雜投,遂至不救,緣其喉間不見白,故不名白喉而曰爛喉。目之為痧者,瘟疫之種類也。七液丹主之,列於熱疫一門,當與白喉證參治。並列於實火一門,當與風火喉參治也。

上滑石(十二斤,研細去腳稱准) 用粉甘草(三十兩泡湯浸漂飛淨) 以甘草湯盡為度,攤曬瓦盆內,七液不分先後,作七次傾入調勻令干,惟柏葉須浸生藕汁中同搗乃得汁出,鮮佩蘭葉汁 鮮蘿蔔汁 鮮荷葉汁 鮮側柏嫩葉汁 鮮藿香葉汁 鮮蘇葉汁 鮮藕汁(各三十兩) 瓦器各盛之。生錦紋大黃(三十兩) 曬乾研細末,用好陳酒(二斤) 拌入候乾,然後合入製成滑石料內,磁瓶收入聽用,每服四錢,病重者不防服至六錢,或作丸如龍眼大,每服二丸,重五錢,小兒減半,孕婦不忌。修合須四五月間,遲則難於取汁。本方醫治各證及服法如左。

爛喉痧兼雜證,白滾湯化服,白喉現白喉未爛者,滾湯化服。

風火喉輕者一服,重者二服,雙單喉蛾已破未破,滾湯化服。

發斑發痧大熱不退,日數服,時疫熱甚,陽霍亂等證均重服。

紅痢用黑山梔煎濃湯化服,白痢用老生薑三片煎湯化服。

咽喉腫脹,稠涎閉塞,滾湯泡取濃汁,頻頻嚥下。

夏秋發熱,頭痛頭昏,無論因寒因暑因食,重服。

瘧疾單熱不寒者,用生薑,半夏等分煎湯化服。

目疾紅腫痛甚,羞明,眼眵膠結,杭菊花煎湯服。

無名腫毒外科等證,用生薑汁、老蔥汁同搗敷。

保險湯(悟真) 熱疫白喉重證與活命湯條下證治相同,但藥劑苦寒,恐老幼婦女孱弱之人難受,因選用精良寶貴之品,補真陰益元氣,群邪攝服,立可回生。

西洋參 天竺黃 川尖貝 牡丹皮(各二錢) 羚羊汁(一錢) 真熊膽 西牛黃 飛硃砂(各二分) 灶心土(二兩,椎碎) 另煎水澄清煎藥,日數服,以病減為度,外多吹碧雪丹,此喉門第一靈藥。

保元化毒湯(悟真) 稚子夏月患天干地漏,治以理中,稍愈變為白喉,白點自內達外,散布如星,舌胎芒刺,上焦實熱,下焦純寒,治主重鎮扶元。

洋參 天竺黃 尖貝 丹皮(各二錢) 人中黃 生地 麥冬 龍骨(各三錢) 琥珀 青黛(各一錢) 硃砂(五分) 灶心土澄清,入金銀器煎。

蒼耳湯(時師傅) 白喉熱疫,鄉僻無藥者易取。

生蒼耳子(一升) 嫩葉亦良,煎濃湯飲之。

逐疫丹(時師傅) 熱疫傳染,頭痛如劈,登時昏憒如迷,眼珠赤,吐血數口,朝發夕死,西醫稱為鼠疫,因有咽喉乾燥證,故錄之。

生石膏(一兩) 元參 野菊花 金銀花 連翹 丹皮(各一錢) 水煎服。預防傳染,用金銀花野菊花 粉甘草 薄荷隨時煎服。

外用吹藥燙平隊

鳳衣散(洞主師) 消邪脫白,化毒除涎。

鳳凰衣(雛雞出殼,殼內白膜,微烘研細) 青果(瓦上焙枯存性) 川尖貝 黃柏 兒茶(各一錢) 薄荷玉(一分) 上片(二分) 修合。

瓜霜散(洞主師) 證治功效同前。

西瓜霜(二錢) 明雄 硃砂(各五分) 人中黃 上梅片(各二分)

取西瓜霜法:老西瓜一個,蒂上挖一孔,裝入元明粉八兩,仰原蒂封口,用竹絡之,絡下以瓦缽承其下,懸掛屋內當風處,候瓜上霜滿,刷下,倘瓜爛水流,有瓦缽承收,取曬乾,亦良。

膽礬丹(李瀕湖) 除涎開痹,降火清金。

鴨嘴膽礬醋調和丸,嚥下。真膽礬有效。

錫類散(張瑞符) 詳見實火門。

碧雪丹(悟真) 祛瘟化毒,脫白消邪,白喉聖藥。

人中黃(熬汁曬乾,四錢) 人中白(火煅,研末水飛,二錢) 青黛(水飛極淨曬乾,二錢) 豆硃砂(研細水飛淨,二錢) 馬勃(取灰去殼,甘草水泡透,飛淨,紙上曬乾,二錢) 金銀花(冷水泡透取汁曬乾,四錢) 元明粉(水飛,二錢) 珍珠(用豆腐煮軟,研,五分) 羚羊角(尖銼細研,二錢) 申阿魏(微火烘乾,研細,一錢) 硼砂 兒茶(研末,各一錢) 西牛黃 雄黃精 薄荷玉 上梅片(各三錢) 好麝香(二分) 依法修合,古瓷瓶密封備用。

牛黃散(悟真) 化毒除涎,功效與鳳衣散同。

西牛黃(二分) 青黛(八分) 西瓜霜(六分) 冰片(三分) 修合。

脫白一丹(時師傅) 偷油婆燒灰存性,加冰片同擂細末吹之。

脫白二丹(時師傅) 白雄雞肫皮不沾水陰乾,加冰片擂,吹之。

寒疫門(通治陰寒喉痹)

白喉寒證初起,惡寒不發熱,或不惡寒,無頭痛身疼等證,但昏倦異常,咽喉微微作痛,懸雍下垂,可硬飯不可咽津,至喉間見白痛則增,或微腫或不腫無定也。專用扶陽消陰,辛溫逐疫,主治方略。按:此證隱備於傷寒六經法門,特喉科無人抉出,誤認為實火,十少一生。此喻氏嘉言所由立法律而正醫門之罪也。再此,喉科寒證不專為白喉立法,特因時醫談白喉證者,竟抹煞寒證,罔覺罔聞,不知陰寒喉證,無論有無白點白塊白膜之現相,但看舌胎必然灰白,肉色必然淡白,即為寒疫。而白喉寒疫之重證更瞭如指掌。或問:熱疫白喉,本時疫流行之熱毒,致成喉病,稱為疫,宜也,何以陰寒證亦稱為疫耶?曰:其人元陽虛竭,陰盛於下,客邪觸發,疫從寒化,故亦稱為疫。現相純是陰寒,治主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然則治法不純用辛溫逐疫,而兼用甘溫,何也?曰:亢龍則悔,陰陽有對待之機,用陽藥而兼用陰藥者,以陰從陽,水中之火是為真火。

內用服藥扶陽隊

真武湯(張長沙) 元陽內虛,寒邪外觸,白喉現相,列表可查。真武坐鎮北方,陰邪不敢內犯,俾陽長陰消,治主扶陽逐水。

附片(四錢) 白朮 白芍 茯苓(各三錢) 炮姜(一錢) 中病為度,原方用生薑,獨喉病改用炮姜,蓋炮姜收外越浮之火也。

附桂地黃湯(張長沙) 證治同前。但此用肉桂者,助附子回陽,用熟地從附子引陰,使陰陽相抱而不相離,圖成一先天太極,元陽復而陰自順也。

附片(四錢) 肉桂(一錢) 熟地 淮山藥 茯苓(各三錢) 丹皮 澤瀉 山茱萸(各錢半) 中病為度。

附桂理中湯(張長沙) 證治同前。但此因命門火衰不能生土,故補火兼重補中。俾母子俱能生旺而客邪自消矣。

附片 白朮(各三錢) 肉桂(八分) 野參 炮姜 炙甘草(各一錢) 煎。

桔梗四逆湯(張長沙) 證治同前。此因寒邪遏抑,必重用姜附助陽,加桔梗開提,使邪從來路而出,此攘外安內之道也。

附片 桔梗(各四錢) 炮姜 炙甘草(各二錢) 中病為度。

姜附六君湯(張長沙) 證治同前。此因痰嗽欲嘔,當用二陳,寒邪逐而邪自化。

附片 白朮 黨參 法夏 茯苓(各三錢) 陳廣皮 炙甘草 黑炮姜(各一錢) 以不欲嘔為度。

姜附四物湯(張長沙) 證治同前。此因血虛患喉證,潮熱往來,日輕夜重。蓋陰寒凝結於下,而虛火上浮耳。日午發熱者同。

附片 生地 當歸 白芍(各三錢) 川芎 炮姜(各一錢) 加法列後:氣鬱加香附 鬱金(各一錢五分) 舌燥加知母 黃柏(各一錢) 日午發熱加丹皮 柴胡(各一錢)。

附子瀉心湯(張長沙) 寒疫白喉現相畢具,下寒上熱,熱格中焦,如用辛溫,扦格不入,法主三黃瀉上焦之火,附子乘勢斬關而入,此為奇兵。

生大黃 黑附片(各三錢) 黃芩 黃連(各一錢) 中病即止。用八珍湯善其後。

八珍湯(伊尹師) 氣血兩虛,咽喉時痛時緩,偶感客邪,只宜調和氣血,不宜過用辛散辛溫,致傷正氣。正氣內足則客邪自消。

野參(二錢) 於朮 茯苓 熟地 當歸 白芍 炙草(各三錢) 川芎(一錢)

補中益氣湯(李東垣) 證治同前。此因中氣虛偶患喉病,懸雍下垂,舌胎及肉色灰白而薄,治主補中氣。氣盛則邪去矣。

黃耆(四錢) 於生術 白當歸(各三錢) 白芍 炙甘草(各二錢) 野參 陳皮 升麻 柴胡(各錢半) 日一劑,全愈為度。

理陰煎(張景岳) 證治同前,此則陰陽並進一小隊。

熟地 當歸(各三錢) 炮姜 肉桂 甘草(各一錢)

鎮陰煎(張景岳) 詳見虛火門。

乾坤再造丸(悟真) 氣血大虛,由命門火衰,不能上生脾土,腎水竭不能養肝,肝虛生風以陵土,土弱積濕,風濕為患,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穀食不化氣而化痰,因痰而咳,損肺金,金破音嘶,此喉病之所由起。治主大補真精,重扶元氣,名為再造,力可迴天也。

黃耆(八兩) 生於術 黨參(各四兩) 枸杞 肉蓯蓉 麥冬 熟地 附片 關鹿膠(各二兩) 乾薑 故紙(各一兩) 肉桂 五味(各二錢) 諸藥合末,鹿膠用甜酒蒸化,併入白蜜和丸,每早晚開水吞三錢,服一料則元陽真精大復,再服一料精神倍長,多服延年,此方為少年房勞過度傷精,士人苦志傷神,婦女憂思傷氣,精氣神三寶受傷致病者准此。

外用吹藥消陰隊

斬關丸(朱丹溪) 詳見實火門。寒熱互結者借用之。

陽和丹(悟真) 消陰化毒。

上桂 硼砂 殭蠶 冰片 硃砂(等分)

九龍丹(悟真) 真龍下降、陽長陰消、化毒生津靈室。

上桂 乳香 沒藥 白蔻 硼砂 冰片 麝香 建菖蒲 薄荷玉 修合備用。

仙鶴卵(時師傅) 詳見虛火門。

單騎丹(時師傅) 解陰凝最捷,芯芨一支,口含津嚥下。

回陽膏(時師傅) 寒凝肢厥,用膏貼湧泉穴,見穴表。

吳萸 川椒 生附子合搗為膏,乘熱敷,冷則再換。

蒜泥法(時師傅) 寒結喉痛,蒜頭搗如泥,敷經渠穴,詳穴表。

如意油(經驗方) 化涎痰、逐穢惡、消寒結,滴入開水內飲之。

薄荷玉(經驗方) 時時嗅之,能逐惡邪,或滴入開水內飲之。如意油、薄荷玉由粵東制者良,勿誤作西藥。

安期棗(經驗方) 化痰逐惡,止咳嗽,利咽喉。

生薑自然汁和白蜜熬煉,滴水成珠,捻作棗形,口含溶嚥下。

祝由科治喉神符式

通治喉痹危險。

黃表紙長九寸,寬五寸,硃筆一枝,焚香祝曰:天圓地方,律令九章,捻筆在手,萬病除殃,吾奉軒轅帝祖急急如律令敕,祝三遍畢,香薰紙筆,書:⿱⿳⿻北丨冖廿⿰飠己

燒灰,薄荷煎湯吞下。

咽喉腫痛雙單蛾符式。

朱書祝詞如前儀。

和燈芯燒灰,開水沖服。

軒轅將印,進食神符最尊重衛生綱領,祝書如前儀。燒灰入稀粥進食。

蓋聞天地好生,建中和以錫極,帝王出治,贊化育以調元。心法創自中天,啟精一危微之蘊。方書傳於上世,發《靈樞》素問之奇。救困扶衰,壽身即能壽世,致知格物,盡己而後盡人,是故治劇理煩,為醫等於為國。通權達變,用藥猶乎用兵。元首明則股肱耳目各效其官,天君泰,斯心腹腎腸同歸於治。所以功參造化,溫平寒熱,運用存乎一心。學究天人,浮數遲沉經常准諸六脈,豈非燮陰陽之妙理。直與良相齊名,操攻伐之微權,不愧元戎司命也哉!今夫萬物各以類從,同氣相求,有五行即有五味,蒸民原於天賦,秉彝攸好,有七政即有七情,體象成形,河出馬,洛出龜,圖書既分八卦,流濕就燥。云從龍,風從虎,水火併列,三才魚躍鳶飛。呼吸直通於上下,天精地血生成,實運以樞機。然而混沌初分,元黃或虞乎野戰,綱蘊既散,營衛或至於陵遲。而且寒暑遞遷,主氣相乘,客氣居諸迭運,小年不及大年,志欲老安少懷,功惟補偏救弊,原夫神農嘗草三百六十五種,度法周天。仲景明經一百一十三方,春回大地。君臣佐使,大功亮而庶績咸熙。酸鹹苦辛,地利興而洪疇衍福,雖勿藥有喜。秉珪植壁,風雷感壇墠之誠而厥疾弗瘳,固圍攻堅,草木備干城之選,州都順則無慮乎恫瘝,倉廩充斯不勞於轉運,而況行謀專閫,將軍昭果斷之才,布化宣猷,傳導著和平之政。有不四支交暢,六府孔修者乎?是以汗吐下和,通後甲先庚之數,晦明風雨,探陽升陰降之原。自不至叢脞生憂,豈惟是歡虞小補,既操仁術,悉暢天機,為庶匯善,陶成太和,翔洽乎宇宙,為扶與除疾癘,元氣鼓盪乎寰區。法面櫱之經綸,乘時佐理,調鹽梅之鼎鼐,思日贊襄。伏惟健體乾行,美符坤順,情殷赤子,保天下於熙和,澤潤蒼生,登斯民於仁壽,葛籠春暖,杏花發泗水之祥,社天長芝草,獻商山之瑞,豈不懿歟!

附鼠疫辨正論異

庚戍之歲,自冬祖春,關東鼠疫流行,駸駸乎有南下之勢與,有地方之責者,莫不痌癏急切,急謀補救之方,第事勢既落於日俄權力之場,不得不出重金聘請東西洋醫為主,雖選有中醫,一聽其指揮,不得於鼠疫之外別贊一詞,此鼠疫之說所由遍於寰中也。至其藉端訛索,禁絕交通,阻抑公文,增兵保護,種種情形,固有知機之士早燭其奸者,勿俟鄙人贅述,竊以此種災殃,要以醫藥救療為上策,糞除惡濁為中策,檢察預防為下策,禁絕交通為無策,請申其說,言鼠疫者大都謂此毒由腐鼠而生似也。乃歡百斯篤三字譯音,或曰為黑死證,或曰傳漿之法可以減輕。夫黑死證者,據中醫即黑痧烏痧等證是也,漿減輕者,即天花之痘苗也。是就百斯篤譯音而論,不專指鼠毒言也。明矣。按:疫字從殳者,役也。有負重役使之義焉,指病之傳染言也。古人凡字加人旁者,各肖其病狀也。是故諸疫者厲氣之變端,厲氣者,諸疫之總稱爾。其要有七:一曰中惡,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也。二曰烏痧,遍身黑暗,四肢厥冷也。三曰霍亂,吐瀉交作,身熱汗出也。四曰血痢,肚腹脹痛,大便膿血也。五曰白喉,纏喉急痹,毒邪上壅也。六曰自行天花,痘漿不起,毒邪內潰也。七曰楊梅結毒,或因花柳為殃,或因腐鼠失察也。原厲氣所由起,則凡深山大澤、名城巨鎮,毒蛇惡畜之遺屍,殺狗屠牛之慘劇,一遇陰風亢旱,皆足化而為厲,自空氣中隨風飄蕩,若有若無,魚在水中不見水,人在塵中不見塵以是知諸惡厲氣致病,不止腐鼠一端。是即西醫考驗黴菌之理由歟。顧種種惡毒,猶有百倍於鳥獸蟲魚者,果何因而至乎?曰:殺伐之氣愈釀而愈厚,愈積而愈深耳。或數年,或數十年而一發,遲速不同,輕重亦異,治療有難易,傳染有淺深,與鳥魯蟲魚之腐敗而合勘之,鳴呼,慘巳。朔自毒霧漫天,黃帝之《針經》而始著牧宮造戰,伊尹之湯液所由傳,姜太公作白虎青龍,軍中治疫,武鄉侯合丹砂、赤箭,瘴地驅瘟。夫三代明良不得已救民伐暴而血流漂杵,遂釀成惡氣沖天,「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此言止殺也。蓋戰國七雄倡亂,動輒以數十萬眾交鋒,死亡不可勝計。逮項羽坑秦降卒,屠戮咸陽,至垓下喪師,遍野屍橫,不下百萬。況夫赤壁之火,攻五胡之烽煙,黃巢之血刃,殺人如麻,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夫凶年者,不專指水旱,凡瘟疫夭札皆是。故兵災過後,疫即隨之,古語可徵也。宋寶割地求和而韓岳恢復中原,北軍頭風而靡,似乎兵災較省,然元祖征服西歐,又一大戰,軍人染疫,身死磨盤,歐亞之瘟疫流行,則自東而西自西而東,豈有疆域之限哉?明末闖獻之亂,屍積如山,屠戮之慘,無過於斯,惡臭之氣上通於天,而無出路迄康熙平滇藩,吳三桂兵敗衡州,身死於疫,流行數省。乾隆中,漢淮又大疫。同治三年,曾忠襄克復金陵之後,連後瘟疫,田廬荒蕪,十餘年乃定。光緒乙未,湘省旱疫大災,巡撫吳公方以勤王兵自牛莊敗還,召仁賢修合丹丸,活人無算,近日聯軍構禍,日俄爭鋒,殺氣飛騰,猶然在目。顧自環海交通,輪舟鐵軌,電掣風馳,磷火煤煙,干霄蔽日,又況黃霾赤霧,加以血雨腥風,主氣陵夷,客邪暴勝,固造化陰陽之自作,亦天時人事之交推,立為方藥,挽救來茲,當議上策;糞除惡濁,家喻戶曉,當議中策;檢察預防,慎重交涉,當議下策。若夫禁絕交通,弱肉強食之謂也,弭兵息戰,歌舞升不之世也。愚以謂醫道至精至微至大,農黃以下,世有扁、倉、仲、聖門牆,代生明哲,中國內外醫書,西人蓋未嘗夢見,今反謂中醫不如西藥者,無考究醫科之主司,而中醫之淺陋荒唐日甚一日,使西醫得以售其技倆耳。至此不悟,將西醫充塞,性命泥沙,中學變遷,消沉海底,豈不痛哉?伏查本年辛亥歲氣,風木煽動,東南燥金潛移西北,當有兵災,惟主理陰陽有良相,調和血氣有良醫,尤賴當軸選拔良材,培持國脈,誠萬年有道之隆也。

江南巡警總監評曰:摺冊均悉,該醫學所論各節,具見平日博覽群書,融會諸說,非略識醫學門徑者所能道及,且用意皆以中醫為根本,以西藥為補助,尤微卓識,至所呈各條,請頒發研究,所評議定斷之處,候開會時再行酌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