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紅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化州橘紅(《嶺南隨筆》),柚皮橘紅(《中藥志》),柚類橘紅(《中藥材手冊》),興化紅(《藥材學》)。

釋名

本品氣味形色與橘紅相似,入藥以化州產者為上,故名化橘紅。《綱目拾遺》引《百草鏡》雲:“廣東高州府化州出陳皮,去白者名橘紅。”

基原

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及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實的外果皮。

植物

1.化州柚 Citrus grandis (L.)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 又名化州仙橘(《嶺南雜記》)。

栽培於廣東化州、廉州、遂溪、徐聞、廣西南寧及博白等地。

2.柚 Citrus grandis (L.) Osbeck [C. maxima (Burm.) Merr.]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

7~10月摘取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實,沸水燙過後,將果皮剖成5~7瓣,采下外層果皮,除去白色中果皮,焙幹或曬乾,再用水稍潤濕對折,用木板壓平,再焙幹。

化學成分

柚的外層果皮含揮發油,如檸檬醛(citral),牻牛兒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檸檬烯(limonene),α-蒎烯(α-pinene),蓽澄茄烯(cadinene),二戊烯(dipentene)等。又含黃酮類,如柚皮苷(naring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枳屬苷(poncirin),福橘素(tangeretin),川陳皮素(nobiletin)等。還含水蘇堿(stachydrine),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橙皮柚內酯(aurapten)及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無機元素鈣、磷、鐵等。

藥理

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化橘紅有效成分檸檬烯有顯著祛痰止咳作用。

2.抗氧化作用 化橘紅水提取液有抑制小鼠肝臟(在體和離體)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氧自由基,減輕經O2-誘導的透明質酸解聚作用。

3.抗炎作用 柚皮苷腹腔注射可減輕小鼠甲醛性足蹠腫脹。柚皮苷靜脈注射可抑制微血管增滲素引起的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

4.其他作用 化橘紅所含黃酮類具有與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的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懸浮的穩定性及增快血流等。芳樟醇口服可減少小鼠的自發活動。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或噴水潤軟,切絲或塊,低溫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氣香燥散。

1.《本經逢原》:“甘、辛,無毒。”

2.《嶺南采藥錄》:“味苦、辛,性溫、平。”

3.南藥《中草藥學》:“入脾、肺經。”

功效主治

燥濕化痰,理氣消食。主治咳喘痰多,胸膈痞悶,食積嘔吐,噯氣呃逆,脘腹脹痛。

1.《本經逢原》:“下氣消痰。”

2.《藥性考》:“性烈燥濕,化痰止咳,利膈寬胸,能散膹氣。”

3.《綱目拾遺》:“治痰症,消油膩穀食積,醒酒,寬中,解蟹毒。”

4.《本草用法研究》:“能祛風寒,化痰濕,止咳嗽。”

5.南藥《中草藥學》:“主治風寒咳嗽多痰,胸膈脹悶,食積嘔吐,噫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氣虛、陰虛及燥咳痰少者慎服。

1.《百草鏡》:“其性峻削,能伐生氣,消痰雖捷,破氣損人,不宜輕用。”

2.《綱目拾遺》:“氣虛者忌服。”

應用配伍

燥濕化痰 本品氣香味苦,性偏溫燥,有較強的燥濕化痰之功,故常用於咳喘痰多、胸膈痞悶等證。凡寒痰、濕痰所致咳喘痰多,胸膈痞悶者,可與半夏、蘇子、杏仁、川貝等相伍,以增化痰平喘止咳之力;若咳嗽痰多,口渴咽幹者,則宜與瓜蔞、知母、款冬花等同用,以增潤肺化痰止咳之效。

理氣消食 本品味苦而辛,有理氣寬中,消食化滯之功,故常用於食積嘔吐、噯氣呃逆、脘腹脹痛等證。凡食積不化,腹脹嘔逆者,可與山楂、神曲、枳殼等相伍,以消食化滯;若婦女妊娠嘔惡,口淡乏味者,宜與白朮、蘇葉、生薑等同用,以健脾和胃止嘔;若噎膈反胃,飲食不下者,須與郁金、砂仁等相伍,以理氣寬胃快膈。

附方

1.治痰喘 化橘紅、半夏各15g,川貝9g。共研細末。每服6g,開水送下。(《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2.治支氣管炎 過江龍30g,化橘紅15g,杏仁9g。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文獻綜錄

《本草從新》:“化州陳皮,消痰至靈,然消伐太峻,不宜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