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心鑑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保生心鑑

作者
鐵峰居士
朝代

嘗聞修養始於太乙氏,而導引則始於陰康氏也。太乙時,醫藥未立,乃調和血氣以保長生,而修養之法顯。陰康時,民患重膇,因制舞法,以疏氣血,而導引之術名。故民皆賴以調攝,無夭傷之患,建法異而致妙同,蓋真上古保民之心法也。夫何太樸一散,歷數千世,其法寥寥未聞,有得傳者邇,惟《活人心書》所刊導引八圖,悉上古遺法,而為好修者寶之。弘治乙丑秋,適見《聖賢保修通鑑》,前序古今學道之失,後書道術療病之功,深嘉契愛而欲傳之,值客歸促留少頃,得私謄其概,一或受疾,輒取試之,多有驗焉。因嘗嘆是術雖非太乙、陰康手書,誠保生至法也。惜乎簡而未詳,微而不著。乃用參諸月令,搜古醫經,反復研究,正訛補略,並採活人心八法,命善圖者繕形摹寫,計總三十二圖,纂為一帙,目之曰《保生心鑑》。俾有生者知所以保養真元,不令輕耗;保生者知所以煉修形體,先須定志,小可卻病,而大可駐年也。所謂煉形蓄氣而養神者,或庶幾矣!豈小小補益云哉。

正德丙寅春王正月古南沙鐵峰居士序

修真要訣

凡欲修養,須擇淨室,順溫涼之宜,明燥濕之異。每夜半後生氣時,或五更睡覺,依法坐立,務先瞑目,握固調息,後乃以次著力行功,勤而不怠,則自然身輕體健,而疾疫可卻,性命可延矣。雖然此其常法,若春得夏疾,秋得春疾,亦但按法行之,豈必待其時,然後可哉?如此則固而不通,滯而不法,非善養真也。

引用諸書

《聖賢保修通鑑》

《活人心書》

《禮記月令》

《素問內經》

《靈樞經》

《運氣論奧》

《救命索》

《樂道山居錄》

《心印紺珠》

《十四經發揮》

五運六氣樞要之圖 六十年紀運圖

<figure> <img alt="五運六氣樞要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六十年紀運圖"> </figure>

四時氣候之圖

<figure> <img alt="四時氣候之圖"> </figure>

五天氣圖 主氣之圖

<figure> <img alt="五天氣圖 主氣之圖"> </figure>

客氣之圖

<figure> <img alt="客氣之圖"> </figure>

臟腑配經絡圖

一臟一腑相為表裡之官

肺 手太陰 大腸 手陽明

心 手少陰 小腸 手太陽

包絡 手厥陰 三焦 手少陽

人身 脈運於中 周流氣血不已

脾 足太陰 胃 足陽明

腎 足少陰 膀胱 足太陽

肝 足厥陰 膽 足少陽

一經一絡各應陰陽之象

經絡配四時圖

寅手少陽三焦 巳手厥陰心包

春 卯手陽明大腸 生 夏 午手少陰心 長

辰手太陽小腸 未手太陰肺

天時十二月 人身十二經 地支十二位

手經絡應天 足經絡應地

申足少陽膽 亥足厥陰肝

秋 酉足陽明胃 殺 冬 子足少陰腎 藏

戌足太陽膀胱 醜足太陰脾

太上養生要訣

老子曰:人,國也;神,君也;血,臣也;氣,民也。志人理身,明君治國也。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愛其氣,所以全其身。民弊則國亡,氣衰則身謝。是以上士施醫於未病之先,不追修於既敗之後也。審其機以安社稷,節其欲以保性命,六害不可不除:一曰薄名利,二曰禁聲色,三曰廉貨財,四曰損滋味,五曰屏虛妄,六曰除嫉妒。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多思則神散,多念則心勞,多笑則臟腑上翻,多言則氣海虛脫,多喜則膀胱納客風,多怒則輳。朝勿虛食,夏暮勿飽食。早起雞鳴後,晚起日出前。心內澄則真人守位,氣內定則外邪去身。行一善則魂神喜,念一惡則魄神歡。魂欲人生,魄欲人死。寬泰以居,恬澹以守,神形安靜,笑災不生。仙錄書名,死籍消咎,養生之要,盡在此矣。至於煉丹而補理奔浮。多樂則心神邪蕩,多愁則頭面焦枯,多好則智意潰溢,多惡則精爽奔騰,多事則筋脈乾急,多機則智慮沉迷,是皆伐人之生甚於斤斧,蝕人之性猛於豺狼。無久行,無久坐,無久立,無久臥,無久視,無久聽。不飢強食則脾勞,不渴強飲則胃脹。冬腦化金液以留形,此上真人之妙道,非食谷啖血之越分也。

太清二十四氣水火聚散圖序

太清三箔,章章林林,惟主導引,不言藥石,豈其以謂山澤之癯,形骸土木而云笈,有耶?非然也。藥有真偽,性有反誤,疾縱去而毒尚留,或棄寒暑之變,或因飲食之反而生他疾,至於殺身者有之。是以仙道不取藥石,而貴導引。導引之上,行其無病。導引之中,行其未病。導引之下,行其已病。何謂也?二十四邪方襲膚,方滯經絡,按摩以行之,注閉以攻之。咽納以平之,不至於侵其榮衛,而蝕其臟腑也。修身養命者,於是乎取之。

立春正月節,運主厥陰初氣。月令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時配手少陽三焦相火。

<figure> <img alt="圖一"> </figure>

坐功

宜每日子丑時,疊手按脛,轉身拗頸,左右聳引,各三五度,叩齒,吐納,漱咽。

治病

風氣積滯,頸項痛,耳後肩臑痛,背痛,肘臂諸痛。

雨水正月中,運主厥陰初氣。月令獺祭魚,鴻雁北,草木萌動。時配手少陽三焦相火。

<figure> <img alt="圖二"> </figure>

坐功

每日子丑時,疊手按脛,拗頸轉身,左右偏引,各三五度,叩齒,吐納,漱咽。

治病

三焦經絡留滯邪毒,嗌乾及腫噦,喉痹,耳聾,汗出,目銳眥痛諸疾。

驚蟄二月節,運主厥陰初氣,月令桃始華,鶬鶊鳴,鷹化為鳩。時配手陽明大腸燥金。

<figure> <img alt="圖三"> </figure>

坐功

每日醜寅時,握固轉頸,及肘後向頓掣,日五六度,叩齒六六,吐納,漱咽三三。

治病

腰膂脾胃蘊積邪毒,目黃,口乾,鼽衄,喉痹,面腫,暴啞,頭風,牙宣,目暗羞明,鼻不聞臭,疳牙,疙瘡。

春分二月中,運主少陰二氣。月令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時配手陽明大腸燥金。

行功

每日醜寅時,伸手回頭,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齒六六,吐納,漱咽三三。

治病

胸臆肩背經絡虛勞邪毒,齒痛,頭腫,寒粟,熱腫,耳聾耳鳴,耳後、肩臑、肘臂、外背痛,氣滿,皮膚殼殼然堅而不痛,或痰氣,皮膚瘙癢。

<figure> <img alt="圖四"> </figure>

清明三月節,運主少陰二氣。月令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時配手太陽小腸寒水。

<figure> <img alt="圖五">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換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齒,納清吐濁,咽液各三。

治病

腰腎腸胃虛邪積滯,耳前熱,苦寒,耳聾,嗌痛,頸痛不可回顧,肩拔臑折,腰軟,肘臂諸痛。

穀雨三月中,運主少陰二氣。月令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時配手太陽小腸寒水。

<figure> <img alt="圖六">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平坐換手,左右舉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漱。

治病

脾胃結瘕,瘀血目黃,鼻鼽,頰腫,頷腫,肘臂外後臁腫痛,臀外痛,掌中熱。

立夏四月節,運主少陰二氣。月令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時配手厥陰心包絡風木。

坐功

每日寅卯時,閉息瞑目,反換兩手,抑挈兩膝,各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風濕留滯經絡,腫痛,臂肘攣急,腋腫,手心熱,喜笑不休,雜症。

<figure> <img alt="圖七"> </figure>

小滿四月中,運主少陽三氣。月令苦菜秀,靡草死,麥秋至。時配手厥陰心包絡風木。

<figure> <img alt="圖八"> </figure>

坐功

每日寅卯時,正坐,一手舉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肺腑蘊滯邪毒,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鼻赤,目黃煩心,心痛,掌中熱諸病。

芒種五月,運主少陽三氣。月令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時配手少陰心君火。

<figure> <img alt="圖九"> </figure>

坐功

每日寅卯時,正立仰身,兩手上托,左右力舉,各五六度,定息,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腰腎蘊積虛勞,嗌乾心痛欲飲,目黃脅痛,消渴,善笑、善驚、善忘,上咳吐,下氣泄,身熱而股痛,心悲,頭頂痛,面赤。

夏至五月中,運主少陽三氣。月令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時配手少陰心君火。

<figure> <img alt="圖十"> </figure>

坐功

每日寅卯時,跪坐伸手叉指,屈腳換踏,左右各五七度,叩齒,納清,吐濁,咽液。

治病

風濕積滯,腕膝痛,臑臂痛,後廉痛,厥,掌中熱痛,兩腎內痛,腰背痛,身體重。

小暑六月節,運主少陽三氣。月令溫風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時配手太陰肺濕土。

<figure> <img alt="圖十一">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兩手踞,屈壓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腿膝腰脾風濕,肺脹滿,嗌乾喘咳,缺盆中痛,善嚏,臍右小腹脹引腹痛,手攣急,身體重,半身不遂,偏風,健忘,哮喘,脫肛,腕無力,喜怒不常。

大暑六月中,運主太陰四氣。月令腐草為螢,土潤褥暑,大雨時行。時配手太陰肺濕土。

<figure> <img alt="圖十二">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雙拳踞地。返首肩引作虎視,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頭項胸背風毒,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痛,中熱,臍上或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欠,溏泄,皮膚痛及麻,悲愁欲哭,灑淅寒熱。

立秋七月節,運主太陰四氣。月令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時配足少陽膽相火。

<figure> <img alt="圖十三">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兩手托,縮體,閉息,聳身上踴,凡七八度,叩齒,吐納,咽漱。

治病

補虛益損,去腰腎積氣,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面塵體無澤,足外熱,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腫痛,腋下腫,汗出振寒,馬刀,俠癭,結核。

處暑七月中,運主太陰四氣。月令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時配足少陽膽相火。

<figure> <img alt="圖十四">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轉頭,左右舉引就返,兩手捶背之上,各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風濕留滯,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脅肋、髀膝、經絡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少氣咳嗽,喘渴上氣,胸背脊膂積滯之氣。

白露八月節,運主太陰四氣。月令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時配足陽明胃燥金。

<figure> <img alt="圖十五">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兩手按膝,轉頭左右推引,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風氣留滯腰背經絡,洒洒振寒,善伸數欠,或惡人與火,聞木聲則驚狂,瘧,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不能言,顏黑,嘔,呵欠,狂,欲上登而歌,棄衣而走。

秋分八月中,運主陽明五氣,月令雷乃收聲,蟄蟲壞戶,水始涸。時配足陽明胃燥金。

<figure> <img alt="圖十六">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盤足而坐,兩手掩耳,左右返側,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風濕積滯脅肋腰股,腹大水腫,膝臏腫痛,膺乳氣衝股,伏兔、䯒外臁、足跗諸痛,遺溺、矢氣奔響,腹脹,髀不可轉,膕似結,腨似裂,消穀善飢,胃寒,喘滿,勞傷,厥逆,反胃,瘧癘,水蠱,氣痞。

<figure> <img alt="圖十七"> </figure>

寒露九月節,運主陽明五氣。月令鴻雁來賓,雀入水為蛤,菊有黃華。時配足太陽膀胱寒水。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舉兩臂,踴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諸風寒濕邪,脅腋經絡動,沖頭苦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折,痔,瘧,狂,癩痛,頭兩邊痛,頭囟頂痛,目黃淚出,鼽衄,霍亂諸疾。

霜降九月中,運主陽明五氣。月令豺祭獸,草木黃落,蟄蟲咸俯。時配足太陽膀胱寒水。

<figure> <img alt="圖十八">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平坐,紓兩手攀兩足,用膝間力,縱而復收,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風濕痹入腰,腳髀不可曲,膕結痛,腨裂痛,項背、腰尻、陰股、膝髀痛,臍反出,肌肉痿,下腫,便膿血,小腹脹痛,欲小便不得,臟毒筋寒,腳氣,久痔,脫肛。

立冬十月節,運主陽明五氣。月令水始冰,地始凍,雉入水為蜃,時配足厥陰肝風木。

<figure> <img alt="圖十九">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抝頸左右顧,兩手左右托,各三五度,吐納,叩齒,咽液。

治病

胸脅積滯,虛勞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乾,面塵脫色,胸滿,嘔逆,飧泄,頭痛,耳無聞,頰腫,肝逆面青,目赤腫痛,兩脅下痛引小腹,四肢滿悶,眩冒,目腫痛。

小雪十月中,運主太陽終氣。月令虹藏不見,天升地降,閉塞成冬。時配足厥陰肝風木。

<figure> <img alt="圖二十"> </figure>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爭力,各三五度,吐納,叩齒,咽液。

治病

腕肘風濕熱毒,婦人小腹腫,丈夫㿉疝、狐疝,遺溺,閉,癃血,幸腫,睪疝,足逆寒,胻善瘛,節時腫,轉筋陰縮,兩筋攣,洞泄,血在脅下,喘,善恐,胸中喘,五淋。

大雪十一月節,運主太陽終氣。月令鵙鳥不鳴,虎始交,荔挺出。時配足少陰腎君火。

<figure> <img alt="圖二十一"> </figure>

行功

每日子丑時,起身仰膝,兩手左右托,兩足左右踏,各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腳膝風濕毒氣,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腫,煩心,心痛,黃疸,腸澼,陰下濕,飢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目無所見,心懸如飢,多恐,常若人捕等病。

冬至十一月中,運主太陽終氣。月令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時配足少陰腎君火。

<figure> <img alt="圖二十二"> </figure>

行功

每日子丑時,平坐,伸兩足,拳兩手,按兩膝,左右極力三五度,吐納,叩齒,咽液。

治病

手足經絡寒濕,脊、股內後臁痛,足痿厥,嗜臥,足下熱痛,臍、左脅下、背、肩、髀間痛,胸中滿,大小腹痛,大便難,腹大,頸腫咳嗽,腰冷如冰及腫,臍下氣逆,小腹急痛,泄下,腫,足胻寒而逆,凍瘡,下痢,善思,四肢不收。

小寒十二月節,運主太陽終氣。月令雁北向,鵲始巢,雉雊。時配足太陰脾濕土。

行功

每日子丑時,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手互換,極力三五度,吐納,叩齒,漱咽。

治病

榮衛積氣蘊,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噦,瘧,飲發中滿,食減,善噫,身體皆重,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黃口乾,怠惰嗜臥,搶心,心下痞,苦善飢善味,不嗜食。

<figure> <img alt="圖二十三"> </figure>

大寒十二月中,運主厥陰初氣。月令雞始乳,鷙鳥厲疾,水澤腹堅。時配足太陰脾濕土。

<figure> <img alt="圖二十四"> </figure>

行功

每日子丑時,兩手踞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三五度,叩齒,漱咽,吐納。

治病

經絡濕積諸氣,舌本強痛,體不能動搖,或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尻陰、臑、胻、足背痛,腹脹腸鳴,飧泄不化,足不收行,九竅不通,足胻腫若水。

附活人心法序

昔在太昊之先,軒岐未曾有,太乙氏之王天下也。調泰鴻之氣,薄滋味,寡嗜欲,而修長生久視之道,其修養之法已有矣。有巢氏搏生咀華,以和氣血,藥餌之說已有矣。陰康氏時,水瀆陰凝,民疾重墜,乃制舞以疏氣血,導引之術已有矣,故人無夭傷。太樸既散,民多疾厄,厥後軒轅氏作,岐伯氏出,而有醫藥之方行焉。故至人治於未病之先,醫家治於已病之後者,曰藥餌,曰砭焫。雖治之法有二,而病之源則一,未必不由因心而生也。老子曰:心為神主,動靜從心。心為禍本,心為宗道,靜則心君泰然,百脈寧謐;動則血氣昏亂,百病相攻。是以性靜則情逸,心動則神疲;守真則志滿,逐物則意移。意移則神馳,神馳則氣散;氣散則病生,病生則殞矣!雖常俗之語,最合於道妙,今述其二家之說,自成一家新話,編為上下二卷,目之曰《活人心》。謂常存救人之心,欲一人之生,同歸於壽域也,豈小補哉。然世之醫書,各家新編者,何暇千本,紛然聚具,徒多無補。但此書方雖不多,皆能奪命於懸絕,雖司命莫之神也。凡為醫者,而能察其受病之源而用之,止此一書,醫道足矣。人能行其修養之術而用之,止此一書,仙道成矣,何況不壽乎?士之於世不缺焉。

前南極沖虛妙道真君臞仙書

附活人心法

臞仙曰:古之神聖之醫,而能療人之心,預使不致於有疾。今之醫者,惟知療人之疾,而不知療人之心,是由捨本逐末,不窮根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雖一時僥倖而安之,此則世俗之庸醫,不足取也。殊不知病由心生,業由人作,蓋陰有鬼神,陽有天理,報復之機,鮮無不驗,故有天刑之疾,有自戕之疾。其天刑之疾也,五體不具,生而隱宮者,生而暗啞、盲、聵者,因跌撲而手足折者,有生人面瘡、贅疣疾者,凡傳染一切瘵疫之證是也。蓋因夙世今生積惡過多,天地譴之,故致斯疾,此亦業原於心也。其自戕之疾者,調養失宜,風寒暑濕之所感,酒色財氣之所傷,七情六慾生於內,陰陽二氣攻於外,是謂病生於心,害攻於體也。今只以人之易知易見者論之。且曰:人心思火,久而體熱;人心思水,久而體寒。悚則發豎,驚則汗瀝,懼則肉戰,愧則面赤,悲則淚出,慌則心跳,氣則麻痹。言酸則垂涎,言臭則吐唾,言喜則笑,言哀則哭,笑則貌妍,哭則貌媸。又若日間有所見,夜則魂夢有所思,疚則訕語,夢交合則精泄。至若驚悸,氣怒而成疾者,則發狂,裸體逾垣上屋,呼神見鬼,歌舞笑哭,此皆因心而生也。太白真人曰: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然後資於道。使病者盡去一切疑慮思想,一切安念,一切不平,一切人我悔悟。平生所為過惡,便當放下,身心以我之天而合所事之天。久之,遂凝於神。則自然心君泰寧,性地平和,知世間萬事皆是空虛,終日營為皆是妄想。知我身皆是虛幻,禍福皆是無有,生死皆是一夢,慨然領悟,頓然解釋,心地自然清淨,疾病自然安痊。能如是,藥未到口病已忘矣,此真人以道治心,療病之大法也。蓋真人之教也,本於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惟心與天一,理之所得者獨明而開人心之迷;惟其心與地一,水之所汲者獨靈而能滌人心之陋。故以一杯之水,而能療醫所不治之疾,罔不瘳者,豈由水之靈?實資於道之用也。苟非其人,則以予為妄誕。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是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又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內觀經》曰: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難守而不失,乃可長生。

治心

臞仙曰:心者,神明之舍,中虛不過經寸,而神明居焉。事物之滑,如理亂棼,如涉驚浸,或怵惕,或懲創,或喜怒,或思慮,一日之間,一時之頃,徑寸之地,炎如火矣。故神弗留則蠹明,弗留則耗休,休焉常與道謀,而自不覺。或曰謹於為善,若嗜欲一萌,即不善也。歸而勿納,是與良心競也,必有忿悁之心起而與我敵。以我矜願之意,接彼忿悁之心,何為不鬥?鬥不止而害生矣。凡七情六慾之生於心,皆然,故曰心靜可以通乎神明,事未至而先知,是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也。蓋心如水之不撓,久而澄清,洞見其底,是謂靈明,宜乎靜,可以固元氣,則萬病不生,故能長久。若一念既萌,神馳於外,氣散於內,血隨氣行,榮衛昏亂,百病相攻,皆因心而生也。大概恰恰養天君,疾病不作,此治心之法也。

導引法

閉目冥心坐(冥心盤跗而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叉兩手向項後,數九息勿令耳聞,自此以後,出入息皆不可使耳聞。)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移兩手心掩兩耳,先以第二指壓中指,彈擊腦後,左右各二十四次。)微擺撼天柱(搖頭左右顧,肩膊隨動二十四,先須握固。)赤龍攪水渾(赤龍者舌也,以舌攪口齒並左右頰,待津液生而咽。)漱津三十六(一云鼓漱,)神水滿口勻,口分三咽(所漱津液,分作三口,作汨汨聲而咽之。)龍行虎自奔(液為龍,氣為虎。)閉氣搓手熱(以鼻引清氣閉之,少頃搓手令極熱,鼻中徐徐乃放氣出。)背摩後精門(精門者,腰後外腎也,合兩手摩畢,收手握固。)盡此一口氣(再閉氣也。)想火燒臍輪(閉口鼻之氣,想用心火下燒丹田,覺熱極,即用後法。)左右轆轆轉(俯首擺撼兩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透雙關入腦戶,)兩腳放舒伸(放直兩腳,)叉手雙虛托(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低頭攀足頻(以兩手向前扳腳心十三次,乃收足端坐。)以候逆水上(候口中津液生,如未生再用急攬,取水同前法,)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謂再漱三十六,如前口分三咽,乃為九也。)嚥下汨汨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訖(擺肩並身二十四,及再轉轆轆二十四次,)發火遍燒身(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想時口及鼻皆閉氣少頃。)邢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災病不能迍。子後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訣曰:其法於甲子日,夜半子時,起首行時,口中不得出氣,唯鼻中微放清氣。每日子後午前,各行一次,或晝夜共行三次,久而自知蠲除疾疫,漸覺身輕,若能勤苦不怠,則仙道不遠矣。叩齒集神三十六,兩手抱崑崙,雙手擊天鼓二十四。

上法先須閉目、冥心、盤坐、握固、靜思,然後叩齒、集神,次叉兩手向項後,數九息勿令耳聞,乃移手各掩耳,以第二指壓中指,擊彈腦後,左右各二十四次。

叩齒集神圖法

<figure> <img alt="叩齒集神圖法"> </figure>

搖天柱圖法

<figure> <img alt="搖天柱圖法"> </figure>

左右手搖天柱各二十四次。

上法先須握固,乃搖頭左右顧肩膊,隨動二十四。

舌攪漱咽圖法

<figure> <img alt="舌攪漱咽圖法"> </figure>

左右舌攪上齶三十六漱,三十六分作三口,如硬物咽之,然後方得行火。

上法以舌攪口齒,並左右頰,待津液生,方漱之,至滿口,方咽之。

摩腎堂圖法

<figure> <img alt="摩腎堂圖法"> </figure>

兩手摩腎堂三十六,以數多更妙。

上法閉氣,搓手令熱,後摩腎堂,如數畢,仍收手握固,再閉氣,想用心火下燒丹田,覺熱極,即用後法。

單關轆轤圖

<figure> <img alt="單關轆轤圖"> </figure>

左右單關轆轤各三十六。

上法須俯首,擺撼左肩三十六次,右肩亦三十六次。

雙關轆轤圖法

<figure> <img alt="雙關轆轤圖法"> </figure>

雙關轆轤三十六。

上法兩肩並擺撼,至三十六數,想火自丹田透雙關入腦戶,鼻引清氣,後伸兩腳。

托天按頂圖法

<figure> <img alt="托天按頂圖法"> </figure>

兩手相搓,當呵五呵,後叉手托天,按頂各九次。

上法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

鉤攀圖法

<figure> <img alt="鉤攀圖法"> </figure>

以兩手如鉤,向前攀雙腳心十二,再收足端坐。

上法以兩手向前攀腳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候口中津液生,再漱再吞,一如前數,擺肩並身二十四,及再轉轆轤二十四次,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想時口鼻皆須閉氣少頃。

已上八法,乃修真之次第工程也。每日子前午後,各行一次,或晝夜共行三次。久則自然身輕體健,諸邪無所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