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皮湯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10月1日 (四) 10:34的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別名】

【組成】白楊皮(銼)1握,地骨皮1兩,蜀椒(去閉口者並目,炒出汗)30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分,蒼耳子1分,高良薑(炒)半兩,生幹地黃(切,焙)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

【功能主治】小兒急疳,蝕唇口鼻。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2盞,煎10餘沸,去滓,熱含冷吐。以愈為度。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別名】

【組成】白楊皮1握,地骨皮1兩,防風(去叉)半兩,蔓荊實1兩,細辛(去苗葉)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生用)30枚,生幹地黃(焙)2兩。

【功能主治】牙齒宣露。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留8合,入酒1盞,更煎3-5沸,熱嫩冷吐。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