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茯苓湯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6日 (六) 13:43的版本 (CSV导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產育保慶》卷上

【別名】

【組成】半夏(湯洗)3兩,茯苓1兩,熟地1兩,陳皮6錢,細辛6錢,蘇葉6錢,川芎6錢,人參6錢,芍藥6錢,桔梗6錢,甘草6錢。

【功能主治】產後眩暈,胸中宿有痰飲,阻病不除,產後多致眩暈,又血盛氣弱,氣不使血,逆而上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錢,水2盞,加生薑7片,煎7分,去滓,空心服。有客熱煩渴,口生瘡者,去陳皮、細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者,去地黃,入桂心(炒);胃中虛熱,大便秘,小便澀,加大黃1兩8錢,去地黃,加黃芩6錢。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宋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

【組成】旋覆花、陳皮(去瓤.麩炒)、桔梗、白芍藥、人參、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兩;熟幹地黃(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湯洗十遍.切.焙)一兩二分。

【功能主治】治妊娠惡阻,心中憒悶,頭目眩運,四肢怠隋,百節煩疼,胸膈痰逆,嘔吐噁心,嫌聞食氣,好鹹酸,多臥少起,全不進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稍熱服,食前服。次服茯苓圓,即痰水消除,便能食。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粗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金匱翼》卷五

【別名】

【組成】半夏2錢,赤苓1錢,陳皮(去白)5分,甘草5分,黃芩5分,生薑3片。

【功能主治】熱痰,嘔逆頭痛。

【用法用量】煎作1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