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效丸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5日 (五) 03:26的版本 (CSV导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經驗奇效良方》

【別名】

【組成】貝母2錢,川厚樸2錢,血竭1錢5分,柴胡2錢,上肉桂1錢5分,巴豆(去油)2錢,玄參2錢,肉豆蔻1錢5分,知母2錢,真麝香1分,冰片1分,神金10張,辰砂2錢。

【功能主治】消積理滯,鎮驚化痰。主小兒急慢驚風,痰喘氣促,寒火結胸,大小便閉塞,一切食積痰瘧,腹疼腹脹,紅白痢疾,及發斑出疹,熱毒內陷等證。

【用法用量】未滿周歲每服3丸,周歲以上每服5丸,用蔥白1寸,燈心7根,煎湯將丸溶化,加白糖少許,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辰砂為衣,宜盛瓷瓶,不可洩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病醫大全》卷三十五

【別名】

【組成】黃柏、苦參、連翹、川牛膝、何首烏、當歸尾、生地、牡丹皮、防風、防己、荊芥、紫蘇葉。

【功能主治】不拘遍身上下手足膿窠,血風疥癬。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湯送下。1斤服完,除根不發。加蛇蛻1兩研更妙。

【各家論述】黃柏為君,苦參為臣,連翹、川牛膝、何首烏、當歸尾、生地、牡丹皮為佐,防風,瘡在上為使,防己、荊芥、紫蘇葉,瘡在下,此三味為使。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神曲打糊為丸。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