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湯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4日 (四) 21:58的版本 (CSV导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杏苑》卷四

【別名】

【組成】白頭翁2兩,黃連3兩,黃柏2兩,陳皮2兩。

【功能主治】濕熱痢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鬥,煮5升,去滓,每服1升。

【各家論述】治一切濕熱痢疾,法當清理濕熱也。經雲,苦可以勝熱。是以用白頭翁、黃連、黃柏、陳皮等諸苦寒之劑,以勝濕清熱。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普濟方》卷三五五

【別名】

【組成】白頭翁(劉寄奴花亦可)2兩,甘草2兩,阿膠2兩,黃連3兩,柏皮3兩,陳皮3兩。

【功能主治】清風火,平肝。主產後下痢虛極。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碗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日3次。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明醫指掌》卷四

【別名】

【組成】白頭翁、秦皮、黃連各等分。

【功能主治】協熱自利,小便赤澀,熱痢下重。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