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湯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2日 (二) 08:10的版本 (CSV导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別名】

【組成】蘇木(酒洗)2錢,紅花1錢,丁香5分,延胡索1錢2分,川郁金(酒洗)8分,桂心5分,沉香5分,大黃(酒制)2錢。

【功能主治】產後敗血上沖入胃而發噦,或一刻2-3聲,或連發不已。

【用法用量】外用韭菜生搗炒熱,按胸下;或炒食鹽升許塌之。或加桔梗8分。

【各家論述】是方蘇木、紅花以行瘀血;丁香、桂心、廣皮之辛熱,佐使速行;大黃蕩滌猛迅,制以酒則上行入胃;沉香之苦溫,佐使速降。延胡、郁金逐上焦惡血,瘀祛則胃安。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醫學啟蒙》卷四

【別名】

【組成】良薑1兩半,木香1兩半,草果1兩半,陳皮1兩半,人參1兩半,茯苓1兩半,白朮1兩半,胡椒1兩半,丁香1兩半,甘草(炙)1兩半。

【功能主治】脾敗,胃氣先逆,飲食過傷,憂思蓄怒,宿食痼病,積聚冷痰,動擾脾土,不能消磨穀食,致成食罷即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酸水臭穢,或止黃水。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鐘半,入鹽少許,煎7分,食遠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回春》卷三

【別名】

【組成】人參5分,白朮3分,茯苓8分(去皮),山藥8分(炒),當歸8分,陳皮8分,半夏8分(薑汁炒),蓮肉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翻胃。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大棗1枚,烏梅1個,水煎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銼1劑。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便覽》卷三

【別名】

【組成】五味子、生甘草、炙甘草、烏梅、黑棗。

【功能主治】胃熱,食後複助其火,汗出如雨。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