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丸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2日 (二) 04:13的版本 (CSV导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局方》卷三

【別名】

【組成】肉桂(去粗皮)2兩半,訶子(炮,取皮)2兩,阿魏(細研,白麵少許搜和作餅子,炙令香熟)1分,茯苓1兩半,當歸1兩半(湯洗,切片,焙幹),幹薑1兩半(炮,去皮),肉豆蔻1兩半(去殼),川芎1兩半,丁香皮1兩半,縮砂仁1兩半,五味子1兩半(微炒),巴戟1兩半(去心,面炒),益智子1兩半(去皮),白豆蔻(去皮)1兩半,硇砂1兩半(酒半盞化,去砂,入蜜),香附(去毛)1兩半,茴香(微炒)1兩半,胡椒1兩,高良薑1兩,木香1兩,沉香1兩,乳香(別研)1兩,丁香1兩。

【功能主治】一切冷氣,心腹疼痛,胸膈噎塞,脅肋膨脹,心下堅痞,腹中虛鳴,噦逆噁心,噫氣吞酸,胃中冷逆,嘔吐不止,宿飲不消,胸膈刺痛,時吐清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以溫酒送下;濃煎生薑湯下亦得,食前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除安息香、硇砂外,為細末,用蜜30兩,入安息香、硇砂於蜜中煉熟,與上藥為丸,如雞頭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濟總錄》卷十二

【別名】

【組成】安息香半兩(研),肉蓯蓉半兩(酒浸,切,焙),白附子半兩(炮),羌活半兩(去蘆頭),當歸3分(切,焙),茴香子3分(炒),木香3分,天麻3分,桂3分(去粗皮),沉香3分,檳榔1兩(銼),幹蠍(去土)1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2兩,芎?3分(14味為末),桃仁(去皮尖並雙仁,研如膏)3兩,阿魏1分(白麵裹,發火內炮令黃熟為度,去面,研),硇砂1分(研),硫黃(研)1分。

【功能主治】風冷及虛風頭昏,心胸疰悶,痰唾不下,飲食氣脹,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以溫酒送下嚼服;以薑鹽湯送下亦得。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先將桃仁、阿魏、硇砂、硫黃,用好酒5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和前藥末十四味;如硬,入煉蜜少許,為丸,每1兩分作15丸。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別名】

【組成】安息香1分,五靈脂2兩半,麻黃(去根節)半兩,附子尖7個,巴豆(去皮,醋煮)半兩。

【功能主治】濕溫傷寒4-5日後,汗出,肢體冷。

【用法用量】每服1丸,麩炭上燒存性,以生薑湯化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五味,搗羅四味為末,研巴豆為膏,入眾藥為丸,如彈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九十八

【別名】

【組成】安息香5兩(黃明者,細銼,入蜜10兩煎成膏),補骨脂3兩(微炒),牛膝2兩(去苗),鹿茸2兩(去毛,塗酥,炙微黃),桂心2兩,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

【功能主治】壯腰膝,暖下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以安息香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