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餛飩”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幹薑末、熟艾各等分。
 
|組成=幹薑末、熟艾各等分。
 
|制法=以白麵作餛飩,如酸棗大。
 
|制法=以白麵作餛飩,如酸棗大。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脾虛有寒,瀉痢。
 
|功能主治=脾虛有寒,瀉痢。
 
|用法用量=每服40-50個,煮熟,空心服;腹脹者,炒厚樸煮汁熟,即煮餛飩食之。
 
|用法用量=每服40-50個,煮熟,空心服;腹脹者,炒厚樸煮汁熟,即煮餛飩食之。

2020年10月2日 (五) 07:20的最新版本

《雞峰》卷十四

【別名】

【組成】幹薑末、熟艾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虛有寒,瀉痢。

【用法用量】每服40-50個,煮熟,空心服;腹脹者,炒厚樸煮汁熟,即煮餛飩食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以白麵作餛飩,如酸棗大。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