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陽起石1兩半(煆令通赤,研),附子(炮,去皮臍,取末)1兩半,鐘乳粉(成煉好者)2兩,白檀香(末)1兩,滴乳香(別研)1兩,麝香1錢(別研)。
 
|組成=陽起石1兩半(煆令通赤,研),附子(炮,去皮臍,取末)1兩半,鐘乳粉(成煉好者)2兩,白檀香(末)1兩,滴乳香(別研)1兩,麝香1錢(別研)。
 
|制法=上藥和勻,滴水和成劑,分作60丸。
 
|制法=上藥和勻,滴水和成劑,分作60丸。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臟腑虛寒,真元不固,腸虛泄利,心腹撮痛,氣逆嘔吐,自汗。
 
|功能主治=臟腑虛寒,真元不固,腸虛泄利,心腹撮痛,氣逆嘔吐,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盞化開,加生薑3片,煎7分,食前、空心通口溫服。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盞化開,加生薑3片,煎7分,食前、空心通口溫服。

2020年10月1日 (四) 10:12的最新版本

《楊氏家藏方》卷九

【別名】

【組成】陽起石1兩半(煆令通赤,研),附子(炮,去皮臍,取末)1兩半,鐘乳粉(成煉好者)2兩,白檀香(末)1兩,滴乳香(別研)1兩,麝香1錢(別研)。

【功能主治】臟腑虛寒,真元不固,腸虛泄利,心腹撮痛,氣逆嘔吐,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盞化開,加生薑3片,煎7分,食前、空心通口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藥和勻,滴水和成劑,分作60丸。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