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熨方”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半夏 生薑、芎藭各30克 細辛90克 桂心20克 烏頭10枚
 
|組成=半夏 生薑、芎藭各30克 細辛90克 桂心20克 烏頭10枚
 
|制法=上六味,哎咀。
 
|制法=上六味,哎咀。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主小兒解顱不合,羸瘦色黃,至四五歲不能行。
 
|功能主治=主小兒解顱不合,羸瘦色黃,至四五歲不能行。
 
|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晝夜,煮三沸,絞去滓,以綿一片浸藥中,適寒溫,以熨囟上,冷更溫之,複熨如前,朝暮各三四次,二十日愈。
 
|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晝夜,煮三沸,絞去滓,以綿一片浸藥中,適寒溫,以熨囟上,冷更溫之,複熨如前,朝暮各三四次,二十日愈。
第18行: 第18行:
 
|組成=半夏1升,生薑1升,芎藭1升,細辛3兩,桂心1尺,烏頭10枚。
 
|組成=半夏1升,生薑1升,芎藭1升,細辛3兩,桂心1尺,烏頭10枚。
 
|制法=  
 
|制法=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小兒腦長,解顱不合,羸瘦色黃,至4-5歲不能行。
 
|功能主治=小兒腦長,解顱不合,羸瘦色黃,至4-5歲不能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淳苦酒5升漬之,晬時,煮3沸,絞去滓,以綿1片浸藥中,適寒溫以熨囟上,冷更溫之,複熨如前,朝暮各3-4熨乃止,20日愈。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淳苦酒5升漬之,晬時,煮3沸,絞去滓,以綿1片浸藥中,適寒溫以熨囟上,冷更溫之,複熨如前,朝暮各3-4熨乃止,20日愈。

2020年9月29日 (二) 05:45的最新版本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

【別名】

【組成】半夏 生薑、芎藭各30克 細辛90克 桂心20克 烏頭10枚

【功能主治】主小兒解顱不合,羸瘦色黃,至四五歲不能行。

【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晝夜,煮三沸,絞去滓,以綿一片浸藥中,適寒溫,以熨囟上,冷更溫之,複熨如前,朝暮各三四次,二十日愈。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六味,哎咀。

【性狀】

【規格】

【儲藏】

《千金》卷五

【別名】

【組成】半夏1升,生薑1升,芎藭1升,細辛3兩,桂心1尺,烏頭10枚。

【功能主治】小兒腦長,解顱不合,羸瘦色黃,至4-5歲不能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淳苦酒5升漬之,晬時,煮3沸,絞去滓,以綿1片浸藥中,適寒溫以熨囟上,冷更溫之,複熨如前,朝暮各3-4熨乃止,20日愈。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