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毒大黃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藜蘆2分(炙),大黃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黃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
 
|組成=藜蘆2分(炙),大黃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黃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熱目赤,四肢不舉;產乳後傷寒,舌黃白,狂言妄語;溫病以後,飛屍遁屍,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飲積聚,壅腫苦痛。
 
|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熱目赤,四肢不舉;產乳後傷寒,舌黃白,狂言妄語;溫病以後,飛屍遁屍,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飲積聚,壅腫苦痛。
 
|用法用量=飲服3丸。當下。不愈更服。
 
|用法用量=飲服3丸。當下。不愈更服。

2020年9月28日 (一) 23:15的最新版本

《外臺》卷三引《古今錄驗》

【別名】

【組成】藜蘆2分(炙),大黃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黃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

【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熱目赤,四肢不舉;產乳後傷寒,舌黃白,狂言妄語;溫病以後,飛屍遁屍,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飲積聚,壅腫苦痛。

【用法用量】飲服3丸。當下。不愈更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忌生蔥、野豬肉、蘆筍、狸肉、生血物。

【備注】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