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飲”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13行: 第13行:
 
|備注=  
 
|備注=  
 
|摘錄=《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摘錄=《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桔梗8分,甘草3分,茯苓7分,大貝母1錢,百部1錢,玉竹3錢,沙參1錢,麥冬1錢,蘇梗3分。
 +
|制法=
 +
|形狀=
 +
|功能主治=久嗽。
 +
|用法用量=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
 
}}

2020年9月24日 (四) 01:41的版本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別名】

【組成】百部根1兩半,百合1兩半,木通(銼)1兩半,赤芍藥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2片,白茯苓(去黑皮)2兩,柴胡(去苗)2兩。

【功能主治】肺壅。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加鬱李仁7粒(去皮打碎),入藥再煎至7分,食後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粗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別名】

【組成】桔梗8分,甘草3分,茯苓7分,大貝母1錢,百部1錢,玉竹3錢,沙參1錢,麥冬1錢,蘇梗3分。

【功能主治】久嗽。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